2023-05-17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溝通
共找到
2369
筆 文章
-
-
2023-05-17 焦點.杏林.診間
奉獻糖尿病防治半世紀,台大前院長戴東原辭世!7、80歲都還在行醫,熱情從未退
【2023/05/16編註】國內糖尿病醫學領域大老、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名譽董事長戴東原,今天(16日)上午8時於睡夢中過世,享壽84歲。戴東原也是第27屆醫療奉獻獎個人獎得主,《元氣網》帶大家回顧這位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半世紀的醫者,專訪當年78歲都沒打算「退休」,對醫療志業的熱情從未退燒!【相關新聞】台大前院長戴東原今晨辭世 一生致力糖尿病、家庭及老人醫學27屆醫奉獎/戴東原推動糖尿病防治 長年守護貧病弱勢【記者鄧桂芬╱專訪 圖╱杜建重攝影、戴東原提供,原文刊載於2017-09-06聯合報】記者在約訪時間提前抵達台北仁濟院,總院長戴東原還埋頭在辦公桌前工作,三點一到,準時開門親切迎接。提及醫療工作,行醫已逾半世紀的他雙眼發亮、講話中氣十足,看不出高齡78歲,更沒打算何時「退休」,只笑著拋出一句:「樹欲靜而風不止。」道盡他對醫療志業的熱情從未退燒。冷門新陳代謝科 愈研究愈有興趣戴東原非生於醫師世家,父親是法界人士,在台灣大學法學院執教,後轉任司法院服務,但已故的外公張山鐘是屏東縣萬丹鄉名醫。戴東原說,外公在古厝開診所,因醫術高超,病人把外公當神崇拜,診所門庭若市,每天至少有200位病人就診,還有民眾相信舀取古厝院內的井水配藥吃,病很快就能痊癒。這讓每次放暑假到外公家玩的他,留下深刻印象,高中畢業前夕,獲保送台大醫學院的機會後決定從醫,不追隨父親,一路走到現在。戴東原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將近半世紀,不過選擇走新陳代謝專科,並非他最初的興趣。戴東原說,他在台大醫院當總醫師時,對心臟科及胸腔科很有興趣,當時恰巧有一位新陳代謝科教授請他協助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他心想「既然老師看得起,就當跑腿吧!」並且因緣際會到日本參加泛亞洲國際糖尿病研討會,也是他首次參加國際型會議,才激起他對新陳代謝科的興趣。但當時新陳代謝科算冷門科系,醫學研究不多,對糖尿病的處治也有限,有同儕笑他選新陳代謝科是為了讓日子比較好過,「但不是這樣啦,有心學習的話,愈深入研究就愈有興趣。」這也是為什麼他42歲開始投入醫院行政工作後,還堅持在第一線看病、做教學研究的原因之一,「不動手會癢啦!」他大笑。啟動共同照護網 照顧弱勢獨居者戴東原曾任省立桃園醫院副院長、成大醫院院長、台大醫院院長,2003年自台大退休後,短暫到國衛院服務兩年。之後,台北仁濟院董事長邀他出任台北仁濟院院長。在台北仁濟院服務至今12年,戴東原除了行政工作,也替病人看病,啟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鼓勵三名護理師報考糖尿病衛教師,組成專業糖尿病衛教團隊。再加上他接下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職,經常下鄉替民眾衛教或進行家庭訪視,足跡踏遍全台,最遠去過澎湖。戴東原說,糖尿病防治經多年推廣,民眾認知仍有限,不清楚血管或神經受損等併發症與糖尿病相關。以仁濟醫院為例,位處萬華區,是台北市老年人口最多、平均收入最少的地方,國小後就失學的民眾占了五成,因對慢性病沒概念,藥袋上的囑咐看不懂,服藥還會自行中止或減量,飲食與運動也難配合。尤其萬華的獨居長者特別多,施打胰島素有時劑量拿捏不準,「長輩不怕,但我們卻緊張死了,擔心他發生意外。」不過只要控制得宜,了解飲食的醣類代換,只要認識七到八成,糖尿病就能獲得不錯控制。開辦「身心活化站」 無所不教「為教居民識字,我撩落去(台語)了!」戴東原10年來在仁濟院開辦「身心活化站」,創立「生活文字班」,請講師免費教民眾識字,有時學看交通號誌,有時學看歌曲歌詞,邊唱歌邊學,讓民眾能順利搭公車或捷運到醫院看病及辦手續,到銀行寫金額時,也不會再把國字「大寫」誤認是將阿拉伯數字寫大。他擔心民眾不知道「身心活化站」是什麼、什麼時候招生,特別請院內的社會服務室同仁走進社區「拉客」,不分年齡及經濟能力,有興趣的街友也很歡迎,希望民眾多識字,增加自我生活功能。身心活化站也提供高齡者體適能訓練、傳承藝術、音樂活化大腦、樂活學3C等課程,希望預防長者失能失智或延緩病情,並增進長輩的社會參與。此外,仁濟醫院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每個月最後一個周六上午,也會舉辦「克糖對話」,10年來每場均由戴東原親自主持,聘院內外專家及同仁進行專題演講,預留時間和病友進行雙向溝通。有時演講內容還會超過糖尿病衛教範圍,例如教導民眾如何促進呼吸、骨骼與關節的健康、預防跌倒等。「一步一步慢慢教,對病人一定有幫助。」戴東原說,他看病、做教學研究、做行政工作、做慈善救濟,每天工時10小時起跳,下班後腦筋還要繼續動。但每天這麼忙,必須忙得有意義,這不是要受到多少表揚或得到多少獎狀,而是一定要為大眾服務、幫到病人的忙,否則就只是「無頭蒼蠅」。看診耐心解說 讓病人感受誠意戴東原說,醫師要具備誠心、耐心與細心,病人會知道你的誠意。他看一名病人平均8分鐘,醫囑會手寫標示「1、2、3」講清楚,一旦發現病人不懂,一定會請衛教師再花15分鐘以上詳談。有許多病人多年來和戴東原合作得很好,例如有一名60歲老病人,從28歲確診第二型糖尿病後就看他的診,每天按時服藥、節制飲食,幾乎每天爬山當運動,雖曾置換人工膝關節,改換健走當運動,糖尿病史32年來保持零併發症,令他十分欽佩。戴東原因曾到國衛院服務二年,減少門診次數,有病人一時找不到他。當他到仁濟醫院服務時,回鍋的病人向他說:「醫師我找你找得好苦啊!」讓他很感動。戴東原行醫51年來都和糖尿病友在一起,聽過許多的飲食與運動課程,讓他「萃取」一套養生方式。戴東原說,他因椎間盤突出曾接受復健治療,且上了年紀也不能做太激烈的運動,只要下班有空,一定會去家裡附近的學校操場走路,走完回家再加上一點體適能運動。前一陣子因天氣太熱,他選擇在家開冷氣繞著客廳走路,「雖然說來有點糗,但一定要動啊!」此外,戴東原也曾是一名癮君子,25年前的某天,他看診的倒數第二名病人,一邊抽菸一邊走進診間,他念病人「看病還抽菸?菸抽完再進來!」結果他看完最後一位患者後,放鬆得拿菸出來抽,卻被上一名病人看到,大喊「醫師你也在抽菸啊!」讓他覺得很糗,卻也痛下決心戒菸,好好保養身體。因應長照政策 規畫未來藍圖戴東原說,他接受最多考驗的就是從事行政職務,尤其是成大醫院營運前,為了籌備教學人力,借用台大醫院景福館二樓一半空間做教室,請台北的醫學中心教授就近教學,一方面安頓醫學生,一方面策畫醫院開張,還要晉用人力及採買設備,壓力很大,回家次數少之又少。「還好當時四、五十歲,比較有幹勁啦!」因應國家推動長照政策,戴東原已規畫仁濟院未來藍圖,除了擴展現有的食物銀行、獨居老人送餐、老人關懷與急難救助服務,還要再辦食堂、居家服務與居家復健。至於已提供有十年的居家護理及居家醫訪服務,去年一年服務了2200人次,希望未來兩年內服務人次增加到3000,再逐步提升到7500人次。戴東原說,很多人笑他,七、八十歲了還要策畫醫療及社服事業,太太也會抱怨他把工作當娛樂,孩子也曾埋怨成長階段沒有他的陪伴,「但這已經是習慣了,且到了我這把年紀,也不會再去計較工時和待遇。」「老實說,有一點功夫的人,很少沒在做事的。」戴東原說,他還會繼續工作一段時間,為推展長照來努力,到了該休息的時候,才會停下腳步告一段落。【27屆醫奉獎】戴東原熱情投身醫療工作 孫女盼爺爺早點回家【記者羅真/即時報導,原文刊載於2017-09-23聯合報】有一群人,長年在有需求的角落默默為病人付出,被社會看見時卻彎腰不居功,屬台灣最美風景。衛福部今舉辦第27屆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將近半世紀,台北仁濟院總院長戴東原是個人獎得主之一。戴東原曾任省立桃園醫院副院長、成大醫院院長、台大醫院院長,2003年自台大退休後,短暫到國衛院服務兩年。之後,台北仁濟院董事長邀他出任台北仁濟院院長。在台北仁濟院服務至今12年,戴東原除了行政工作,也替病人看病,啟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鼓勵護理師報考糖尿病衛教師,組成專業糖尿病衛教團隊。他接下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職之後,經常下鄉替民眾衛教或進行家庭訪視,足跡踏遍全台,最遠去過澎湖。「每次去爺爺家,爺爺都好晚回家」,陪同戴東原上台領獎的小孫女靦腆地說。高齡78歲的戴東原,至今每日工時仍10小時起跳,他認為,人生得忙得有意義,一定要為大眾服務、幫到病人的忙。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16 養生.聰明飲食
吃燕麥可以降膽固醇,但會升高三酸甘油酯?教授這麼說
讀者Hyman在2021-11-16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來問我「貧血的人是不是真的不能吃五穀米」,而我已在2021-11-22發表貧血不適合吃五穀米?,回答了他的問題。Hyman寄給我的那篇文章是2010-2-1發表在《康健雜誌》的五穀雜糧夯!5種人吃錯更傷身。這篇文章含有很多錯誤資訊,所以我今天就來討論其中之一的「燕麥會升高三酸甘油酯」。首先,我需要把這篇文章的相關部分拷貝如下(「他」指的是台大食品科學研究所教授江文章):【他尤其對現在風行的燕麥相當憂心。燕麥雖然是很好的穀類食物,具有多種健康益處,但一些人體實驗的研究報告卻傳出,燕麥雖然可降低總膽固醇和壞的膽固醇(LDL),但不能降低三酸甘油酯(膽固醇的一種),反而可能升高三酸甘油酯。廠商在宣傳燕麥相關產品時打著降膽固醇的優點,不盡然全對,「有誤導之嫌!」他不客氣地說。例如,一篇發表在2007年《營養學期刊(Nutrition Journal)》的研究發現,經過6週時間,每天吃6克β聚葡萄糖(燕麥所含的可溶性纖維)的實驗組和沒有吃燕麥的對照組相比,壞的膽固醇降低較多,但和一開始做實驗相比,有些實驗組中的受試者,三酸甘油酯反而增加很多,而沒有吃燕麥的對照組,受試者的三酸甘油酯都下降。同時,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的三酸甘油酯變化,有顯著的統計意義,意謂,真的「差很大」。「再吃下去會爆!」江文章拉高聲量提醒,至少三酸甘油酯高的人應考慮不吃燕麥,以免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因為已經遇到好幾個人吃燕麥想降血脂,結果三酸甘油酯反而升高的例子,他在國際研討會上一有機會就力言,也曾主動跟業者溝通,希望業者不過度渲染燕麥的效果,並希望產官學界正視這個問題,好好研究。】首先,這段話裡的「三酸甘油酯(膽固醇的一種)」實在是很荒唐。三酸甘油酯也叫做三酸甘油脂,而它們是由三條「脂肪酸」與「甘油」結合而形成的化學物質(也就是俗稱的「脂肪」)(請看下圖)。由於脂肪酸的骨幹是一條「碳鏈」,而「碳鏈」是可長可短(下面圖片裡的虛線是代表不同長度),所以三酸甘油脂(即「脂肪」)的種類是非常繁多。請看MCT油真的這麼好嗎?。但是,膽固醇則就只是一個單一的化學物質(分子式是C27H46O),而且是完全不同於「三酸甘油脂」(請看下圖)。我們俗稱的「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並非是因為有不同的膽固醇,而是因為有不同的蛋白質(負責運送膽固醇)。請看胡扯膽固醇的專家及白麓論壇演講《你是在科學養生嗎》主題影片。由此可見,《康健雜誌》這篇文章的作者根本就沒資格來討論「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不管如何,《康健雜誌》這篇文章所說的研究是Concentrated oat beta-glucan, a fermentable fiber, lowers serum cholesterol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adults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在一項隨機對照試驗中,濃縮燕麥 β聚葡萄糖是一種可發酵纖維,可降低高膽固醇血症成人的血清膽固醇)。請注意,這項研究的實驗組並非如江文章教授所說的「吃燕麥」,而是「吃β聚葡萄糖」。所以,把「吃β聚葡萄糖」說成「吃燕麥」,已經是很不恰當。還有,這項研究的對照組也並非如江文章教授所說的「沒有吃燕麥」,而是「吃葡萄糖」。更重要的是,這篇論文裡的三酸甘油酯實驗數據是疑點重重。為了讓讀者看到全貌,我把這部分的原文拷貝如下:Triglycerides increased 0.09 ± 0.1 mmol/L (mean ± SEM) in the treatment group(from baseline of 1.9 ± 0.1 mmol/L), but this chang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an 0. Triglycerides fell 0.2 ± 0.1 mmol/ L (mean ± SEM) in the placebo group. The triglyceride change betwee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30).從這段原文就可看出,三酸甘油酯也只不過是從1.9 mmol/L上升至1.99 mmol/L,也就是不到5%。可是,江文章教授卻說「增加很多」。還有,「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an 0」是什麼意思?唯一的解釋是寫錯了。再來,對照組的三酸甘油酯是下降了0.2 ± 0.1 mmol/ L,也就是超過10%。可是,吃葡萄糖怎麼可能會讓三酸甘油酯下降如此之多?難道說,葡萄糖竟然可以是控制血脂的良藥?唯一的解釋是實驗數據錯了。如果我是這篇論文的評審,我一定會將它退回,要作者重做這部分的實驗。事實上,論文的作者很顯然是有自知之明。在整篇論文裡,Triglycerides這個字也就只出現在拷貝的那段文章以及相關圖表裡。它既沒有出現在Discussion(討論),也沒有出現在Abstract(文摘)裡。這就表示,論文作者認為Triglycerides的相關數據是有問題或不重要,所以不需要討論,也不需要放在文摘裡。他們甚至就只在標題裡說「降低膽固醇」,而不說「升高三酸甘油酯」。今年(2021年)5月有一篇關於燕麥的臨床研究論文才剛發表。它的標題是Serum Metabolomics Reveals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Cholesterol-Lowering Effects of Oat Consump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a Mildly Hypercholesterolemic Population(血清代謝組學揭示食用燕麥降低膽固醇作用的潛在機制:一項在輕度高膽固醇血症人群中的隨機對照試驗)。這篇論文在文摘裡就指出「燕麥可以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水平,而三酸甘油酯水平則沒有變化」。在我看過的幾十篇關於燕麥的論文文摘裡,沒有任何一篇說「燕麥會升高三酸甘油酯」。原文:燕麥會升高三酸甘油酯?
-
2023-05-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你的病人不是你的病人 他們是我們生命的老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國防醫學大學師生團隊分享他們對醫學人文「教」與「學」的心得。廖老師以家庭醫學科醫師的背景,非常貼切地道出醫學人文課程的設計,是希望能夠帶給不同階段的醫學生與醫師醫學課本以外的能力。醫學系二年級學生著重於醫病之間的人性之「愛」,而由這階段的醫學生親自寫出人文老師的開導改變了她的「視角」,而會體察別人的立場,是一篇非常珍貴的醫學生對人文課程的回饋。接著一位醫學系六年級學生分享她在照顧病人所表現的投入,「剝除只看見『病』的表面關係,更貼近理解每位病人作為『人』的獨特經歷與需求。」這句話真是令人感動。同時她還以畫圖的方式說明與病人的相對位置,令人深感學生體貼入微的一面。值得一提的是國防醫學大學這幾十年來持續有醫學生選擇加入longitudinal integrated clerkship,這種「縱貫式」學生必須長期追蹤病人的病況,包含住院與出院後都非常負責任的追蹤病人與表達他們的關心,而令人激賞的是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選修這種「縱貫式」的醫學生。醫學生在社會大眾普遍望子成「龍」期待下進入醫學院,但進入醫學院後,醫學院老師的期待是望子成「人」。期待培養的醫師除了能醫病又能懂人心,還要能同理病人。醫學生在升學競爭下脫穎而出,進入醫學院後又課業繁重,於是各醫學院設計許多醫學人文課程,期待能補足這些從「龍」變「人」認知的落差。除了醫學院入學前後認知的思維改變外,外面世代更迭快速,面對的病人背景也不同。不同世代的台灣人,有不同世代的思維,醫師也是。不同於前輩醫師早期的行醫方式,新世代醫師面臨許多世局的變化及「人」的變化。Z世代醫學生要能與X世代或Y世代的病人溝通,需要醫學課本以外的能力。好好地聆聽與解讀,才能有醫病一起合作的下一步。而這個能力需要透過醫學人文課程來培養,串接每個世代,每個課程,陪伴每個醫學生轉大人,甚至是轉大人後一生受用的能力。但身處這個世代,醫師除了需要好好理解別人外,也不能忽視自己內心聲音。我是家庭醫學科醫師,從事居家訪視多年,非常理解病家與照顧者的困難。在老年化與少子化浪潮來臨時,我發現許多病人的難處需要臨床醫師協助,開始指導年輕醫師關於出院準備的重要。但是在指導的過程發現許多年輕醫師信心不足,或是對於病人照顧方式無法了解,問題在於不同背景的溝通理解方式不同。在我行醫的這段路程中,處置必須隨著病人背景或是家庭而有所調整,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而這過程中,幫助我最多的是醫學人文思維。於是我加入了醫學人文課程教學團隊,希望能跟醫學院每個時期的我有機會對話,跟過去的我說說行醫未來的旅程,這堂課教了我什麼。我好期待培養年輕醫師除了讀病,還有讀心(包含自己),更有閱讀空氣的能力。大一醫學生:關於醫病之間第一份愛的作業「龍」變成「人」的第一步,也是醫學人文種子放入的最初。大一的醫學人文導論,我們希望能建立醫學生喜歡醫學人文的心,團隊老師及醫師帶領他們小班討論,每次最後與他們分享這堂課身為臨床醫師的我們思維的不同,以及影響我們思維改變背後所面臨的狀況或原因,這些都不是專業課本教的。期中期末報告,學生須完成病人訪談作業,學生大多數是訪問親近的家人。從他們的作業反思發現,在這個時刻他們身為醫者,又身為病人家屬,心情的五味雜陳,還有親近的家人之間透過作業說出了平常不會說的話與感激。不只是幫忙完成作業,他們也理解了父母在培養他們的過程中有多不簡單。大五實習醫學生:關於醫病之間與自己的和解從「人」變成「有血有肉的人」,是醫學人文發芽的證明。大五初入醫學院見習,縱貫式學生必須長期追蹤病人的病況,包含住院與出院後。我帶領著縱貫式實習醫學生的討論會,學生都非常負責任的追蹤病人與表達他們的關心。但一次學生遇到病人長期洗腎併足部感染引發敗血症,病人選擇簽署安寧照護,最後往生。學生已感到十分難過,但最後又耳聞病人太太抱怨無法理解為何她在丈夫最後的安寧照顧時刻,詢問她是不是考慮讓病人截肢爭取一線生機。這個耳聞的家屬抱怨,讓學生不僅難過也喪氣不已,不知道這段期間的照顧與付出到底算什麼。我先安慰學生,也告知他病人家屬可能的心情,這些背後的指責都是捨不得。我鼓勵他在縱貫式報告大會提出來討論。討論時,當他報告病人病程時,他非常的失落也捨不得病人過世。會中先是沉默,然後與會資深主治醫師們也開始討論自己面對第一位病人過世的無力與自責當下的心情,告訴實習醫學生他們並不孤單,生為醫者,這是必經之路,但我們很少談論,我們隱藏自己的悲傷與失落,然後天亮繼續上班,這個印記會記在心上,就像現在還記得一樣。醫師是人不是神,會難過會悲傷,醫學生透過與資深醫師討論病人的死亡,可以減輕心中的失落,不用自責,天亮後可以把自己修好,繼續走在行醫的路上。畢業後一般醫學住院醫師:團隊合作面對時代的浪潮從「有血有肉的人」變成「團隊合作的一份子」,是醫學人文留存的根基。因應老年化的浪潮,醫學院畢業後須完成兩年畢業後一般醫學住院醫師訓練,其中包含一個月老年醫學科的學習。這一個月,我先讓住院醫師理解為什麼他們需要具備高齡醫學的照護思維,以及他們未來行醫的挑戰。在他們的未來,醫院照顧的多數都是長者,思考的不只是治療疾病,還需要維持病人功能及生活品質維持,這需要與醫院其他團隊成員合作。在這個月,他們跟著老年醫學照顧團隊會診訪視各科住院高齡病人,並參與討論病人後續的照顧及如何維持功能。住院醫師問:「為什麼陳奶奶適合轉院去老年衰弱急性後期照護病房接受進一步照顧,但家屬卻堅持拒絕呢?」我答:「因為旁邊照顧的是她先生,爺爺八十多歲了,想法比較悲觀,覺得老了沒用,就不應該再花子女的錢,也不想再陪著她住醫院了。所以就算我們覺得奶奶合適,但她也遵從先生的意思。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想其他的方式,讓奶奶回家也能得到相同的居家照顧跟支持。很多時候病人跟家屬的想法與我們不同,我們也要尊重與支持,然後找出最佳方案。」住院醫師問:「另一位劉奶奶因為食慾不佳,體重減輕而住院檢查,入院後女兒說食慾有改善,餐都有吃完。檢查大致也正常。」我問:「那你知道奶奶都是跟兒子住,白天兒子跟媳婦上班,她獨自在家,自己張羅餐食,回家後食慾還會好嗎?住院期間都是女兒照顧,兒子跟媳婦沒有來過,會不會是除了疾病以外的照顧的問題?」營養師答:「在營養的評估部分,我們也會詢問用餐情境以及營養費的來源,是誰備餐,餐費誰出,或是有沒有能力負擔額外點心的費用。有時候確實會有長者因為不想跟晚輩拿生活費,而忽略自己的營養。」透過與團隊討論每一位不同狀況高齡病人照護,住院醫師運用醫學人文中跨文化的能力,了解自己的想法可能與別人不同,明白醫院與社會運作,擁有閱讀空氣的能力,更能理解自己處於這個世代醫者的位置,以及與世界的合作方式。行醫路上遇到很多病人,他們遭遇的人生的困境跟面對的方式,不是身在白色巨塔我們想像的到的。透過他們,我們才能夠從這個白色巨塔的窗看進世界。醫者除了要具備醫學專業外,也要學習醫學人文打開自己的天線。打開眼睛,張開耳朵,開啟尊重的平等心,虛心學習,才能穿透白色巨塔這扇窗,讓世界接線,未來不管科技的浪潮或任何時代變更,這條線會永遠存在,也能輕易串起每個世代。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14 醫聲.醫聲要聞
生育政策缺一角 立委:應補助凍卵
盧小姐在媽媽的支持下決定凍卵,因為媽媽非常想抱孫,年約42歲的她至今單身,一心想趁著卵子品質還好時先凍著,以防萬一,至於何時使用,她目前沒有想法。盧小姐告訴中央社記者,印象中剛好看到國外藝人凍卵報導,想到自己生理期不是很穩定,和媽媽提到凍卵時得到了支持,因為媽媽非常希望趕快抱孫,任何手段都願意嘗試,整個凍卵過程沒有任何心理掙扎。盧小姐把凍存的卵子暱稱為「蛋蛋」,她指出,打排卵針時,使用的針數越多、收費越高,取卵又是另外一筆費用,「蛋蛋」每年的冷凍保存費則像是「保護費」,而且還漲價。盧小姐知道,如果這輩子都不結婚卻想要小孩,是不行的,因為目前法令規定,要做試管嬰兒,配偶欄必須有名字,「蛋蛋拿不回來、更不曉得要拿到哪去,這不夠友善,若都不結婚,保護費要一直付嗎?」Kelly(化名)的情況是39歲切除子宮肌瘤,當時單身的她擔心影響生育,決定先凍卵,凍卵給她把孩子生回來的機會。時間回到2021年,即使數十萬元的凍卵費用需要自己承擔,Kelly依然決定凍卵,為以後能當媽媽留下一點保障。隔年Kelly和男友步入婚姻,婚後1年解凍卵子,做了試管嬰兒,成功懷上一對雙胞胎。Kelly曾經開刀切除肌瘤,子宮受過傷,多胞胎可能增加負擔,但好不容易有了寶寶,實在捨不得減胎,她沉浸喜悅中,準備迎接王子公主與愛的結晶過著幸福快樂日子,沒想到孕期第22週早產,雙胞胎沒能留住。傷心欲絕的Kelly花了快1年調適。今年,她勇敢踏進診間要把孩子生回來。醫師這次只植入1個胚胎,年過40歲的Kelly再度懷孕,目前第10週,回診時在診間做超音波檢查聽到寶寶心跳聲,她激動地聽著,還錄音留念,特別珍惜得來不易的寶貝。目前桃園市提供30歲至40歲市民凍卵營養金新台幣1萬元、第2年與第3年保存金各6000元,金額最高為2萬2000元;新竹市提供25至40歲女性卵巢功能抽血檢驗2000名及凍卵療程1000名,合計最高3萬1000元。高虹安今年39歲未婚,日前她在凍卵補助啟動記者會中表示,女性在人生有許多重要決定,生育規劃與現實環境無法兩全下,推出符合時代趨勢的友善政策,包括卵巢功能檢測、凍卵療程及凍卵管理費,鼓勵民眾生育。同樣未婚的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呼籲,國家應補助年輕女性凍卵,現在是想生的生不出來,能生的不想生,高齡化生育在台灣已是常態,這是生育政策很大的問題,讓年輕女性提早有凍卵觀念,凍卵費用高,政府能拋磚引玉,撥經費補助,對單身女性是誘因,以後不管幾歲生小孩,總能有一個機會。凍卵,不只是單身女子、也是同婚女性的選擇,高嘉瑜告訴中央社記者,是否進一步開放到同性伴侶,必須評估社會共識,可以再溝通,初步希望開放單身女性。她認為,過去傳統觀念認為家庭一定要有爸爸、媽媽,這觀念可能越來越不符合社會常態。
-
2023-05-13 養生.抗老養生
如何保養天然4大排毒器官?這個時間熟睡,解毒效果更佳
上帝在造人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毒物對人體的危機了,因此,設計了一套天然的解毒系統,能夠自動自發地將體內的毒素清除乾淨,進而預防疾病的發生。而肝臟、肺臟、腎臟以及皮膚,就是這套解毒系統主要的排毒器官。◆ 肝臟肝臟是人體中最重要的解毒器官。肝臟細胞中蘊含著豐富的酵素,不論是藥物、激素、微生物產生的毒素等,不管是內生性或是外生性的有毒物質,都需要靠肝臟來分解,以減少體內毒素的累積。肝臟狀況不好時,就會造成毒素在血液中循環,間接導致皮膚狀況變得比較不好,皮膚粗糙、黯淡、長痘痘、長瘡等肌膚問題頻生。中醫理論認為,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及凌晨1點到3點,是肝經與膽經排毒的時間,但是必須在熟睡的狀況之下,肝膽才能夠順利排毒,因此,在這段時間之內一定要睡覺,才能讓肝臟做好解毒的工作。◆ 肺臟肺臟是人體透過呼吸和外界溝通的管道,當然也是排毒的器官,現在空氣污染嚴重,加上二手菸的問題也很嚴重,時間久了,毒素就很容易累積在肺臟排不出來,輕則造成咳嗽等症狀,嚴重的還可能會致癌。還好可以透過在公園或是森林中散步、做日光浴,甚至是戒菸或避免到充滿二手菸的環境中,都可以幫助肺臟排毒。◆ 腎臟腎臟主要的功能就是排泄廢物,包括多餘的水分、電解質、尿素、藥物成分等的代謝產物,都是藉由腎臟、膀胱、輸尿管等的排泄系統,並以尿液的方式排出。因此,如果腎臟功能不好的話,降低尿液的排泄量和次數,就會讓這些毒物(廢物)一直停留在體內。所以,每天尿液的排泄很重要,要多喝白開水、多排尿。◆ 皮膚皮膚是身體抵禦細菌、微生物、病毒等侵襲人體的第一道防線,還能夠防止體表的水分蒸發與散失。此外,皮膚中汗腺的主要功能就是排汗,汗水是由鹽分、尿酸、尿毒等廢物所組成,所以皮膚也是解毒系統的一部分。可以透過每天固定且適量運動來讓身體流流汗,藉由汗水把毒素從皮膚排出來。另外,皮膚的清潔對排毒來說也不可少,一定要注意。延伸閱讀:.睡眠不足會讓你短命 但最新研究說做到一件事就可拯救你.枕頭、床墊怎麼挑可以睡最好?醫曝「6挑選建議」.你的胖,是愛吃還是過勞造成?每天多睡1小時,肥胖率下降24%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1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當病人的手機比你聰明
編者按:幾週前才以ChatGPT為主題,由三位年長的醫師發表這新科技可能引起對醫病關係以及醫學教育的影響。本週我們再度以同一主題,由醫學院畢業沒幾年的年輕醫師寫出他們對人工智慧對醫療的影響。一位醫師討論「大型語言模型」對病歷書寫可能發生的影響。在目前煩忙的醫療工作中,如果能只輸入簡短正確的病史要點,而由電腦轉寫為文法通順且內容正確的住院、出院、轉院的病歷紀錄,可以改善醫療工作的效率。其他兩位醫師由另一角度探討這問題,認為這種科技的介入最大的受益者應該是普羅大眾,病人可以更容易獲得他們可以了解的醫療專業知識,讓病人在醫病關係中獲得較為平等的地位,並且因為診斷和檢驗效率的提高,而大幅降低等待時間,提高治療品質。同時,醫師也才能有時間改善與病人與家屬的互動,達到更理想的醫病關係。這三位年輕世代的醫師呼籲醫護人員、民眾和醫學生一起好好利用新技術,創造更美好的醫療環境,並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共同成長。「我們預見這樣的人工智慧模型將會存在每個人的手機裡面,包括病人、家屬以及醫護人員,不對,這是現在已經發生的事了。醫學界必須要盡快開始討論要如何面對人工智慧模型。」微軟的研究部門負責人Peter Lee在討論ChatGPT等人工智慧模型時憂心忡忡地提到,ChatGPT等利用巨量的網路資料訓練的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在這幾年展現了驚人的發展,以美國醫師國考舉例,前一個版本的GPT-3只能拿到剛好及格的分數,但最新的GPT-4已經可以高分通過,許多研究亦顯示高度專業化的考試(如律師、大學入學考試等)人工智慧模型都能得到高分。如此強大的AI模型,任何人只需要付幾十塊美金的月費就能取得,網路上關於非醫學背景的人詢問ChatGPT疾病診斷和治療的新聞更是比比皆是,相關的倫理問題及政策上的討論卻遠趕不上其發展的速度。隨著人工智慧的「智力」呈近乎指數型的增長,可以想見數年內對於醫學知識的掌握超過一般醫師的AI模型就會出現,這將會對病醫關係、醫學教育研究等各個層面造成極為深遠的影響,下文將就幾個面向討論這樣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就病醫關係而言,醫生個人的權威性將會受到不小的挑戰,雖然現代的醫學已從最初的權威家父長式(Paternalism)逐漸轉為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目前醫病共享決策中很重要的基礎仍是對於醫師專業的信任,而這樣的信任在AI時代必定會受到影響。自從網路的興起,我們就常看到病人問醫師說為什麼你講的跟我在網路上查得不一樣,或是拿其他醫師或國家的資料詢問。這樣的情境下,大部分醫師都能蠻有把握得解釋說網路上大多資訊是沒有查證或是有其理解上的誤差,但是進入了AI的時代,如果AI提供的思考及醫療證據更加完備,甚至可以糾正醫師錯誤或有瑕疵的決策,對於專業的信任是否會受到影響?筆者認為在AI時代的病醫關係應該反璞歸真,回到照護—被照護者的關係。假如有一天AI可以提供最佳的診斷及治療選項,病人最需要的也許不再會是大醫院的王牌醫師提供最專業的意見,而是跟他們有密切情感基礎的家庭醫師,可以細膩地、長期地跟病人及家屬溝通及追蹤疾病的進程,並且協助解讀AI提供的建議。這樣模式之下醫生的執業型態可能會變成一個M型分布,其中一群人將會以研究為主,他們將需要具備對人工智慧深刻的了解,包括資料結構、模型訓練及潛在偏誤,並且協助資訊工程師驗證人工智慧所生產出的醫療建議,以及從事基礎研究及和臨床試驗,進行醫學知識的生產。另外一群將會回歸「醫者」的角色,充份運用AI協助以大幅減少執行診斷和治療的時間,而將大部份的精力用在提供身心靈的全人關懷與照顧。如果這就是二十年後醫師的模樣,那我們應該如何教育現在的醫學生呢?台灣現今的醫學教育仍是以大堂課教授需要背誦的醫學知識為主,這樣的模式在以前所有知識都只存在於圖書館的年代有其必要,但在網路時代、甚至接下來的AI時代,每個人隨時都能從手機中得到最及時、最完整的資訊時,醫學生最需要被培養的能力將不是背誦,而是如何獲取、分析及運用知識。美國杜克大學眼科教授Edward G. Buckley曾經在醫學教育的演講中提到,新形態的醫學教育應該有幾項特色:知識面從背誦(memorizing)變成獲取(acquire),資訊面從收集(collect)變成分析(analyze),環境面從單獨學習變成團隊學習,而以後醫生的角色將從治療漸漸變成預防。筆者認為除了學習方法的改變,在內容上也需要更加深醫學人文的訓練。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尤其是病者與醫者之間的互動是極其複雜的,包括了語言與非語言的互動,更要考量到文化、情景等不同脈絡因素。AI固然強大,如果沒有好的資訊輸入也不會有好的輸出,要如何從跟病人的互動中察覺到許多細微的資訊,以及以同理的態度去陪伴病人,提供情緒上的舒緩,這可能是人類最不容易被AI取代的技能,也是醫生最重要的使命。AI的時代下醫療究竟會發展成什麼模樣呢?在訪問的最後Peter Lee 耐人尋味得說道:「2030年對我們科技人來說已經是科幻小說的年代了,連我們都不知道那時候世界會變怎樣。」在科技飛速發展的年代,也許嘗試預測未來已經不切實際,我們真正需要具備的能力是如何在瞬息萬變中隨時調整步伐、反躬自省,自始至終堅持著作為醫師的核心價值。延伸閱讀:3/27-醫病平台/ ChatGPT會改變醫病關係嗎?3/29-醫病平台/ ChatGPT對醫病關係的影響3/31-醫病平台/ 醫學院教授的難題——沈默的槍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5/8-醫病平台/大型語言模型對病歷書寫的典範轉移5/10-醫病平台/關於ChatGPT與醫病關係的幾點想法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12 焦點.元氣新聞
一直有給孝親費!想靠「申報扶養」節稅,卻被媽1句話親情勒索 遇情勒5方法解套
5月報稅季開始,每個人要繳納的金額都不同。一名女網友在網路上發文,透露自己原本想靠申報扶養媽媽來節稅,結果媽媽的回應卻讓她傻眼。如果遇情親人緒勒索,5方法解決面對。有給孝親費,想靠申報扶養來節稅 卻被媽媽情勒日前一名女網友在Dcard上以「媽媽的神理論」為題發文,她提到5月是一年一度的報稅季,因為自己一直以來都不間斷地給孝親費,所以打算申報扶養媽媽,這樣就可以達到節稅,「結果媽媽的理論永遠可以超乎我的想像」。媽媽說道,「妳賺這麼多喔,那妳要報扶養我的話,妳看不用繳多少妳要給我,我現在沒有在工作了,妳少繳的稅妳要補給我」。原PO簡直傻眼了,「我每個月給的孝親費不算扶養?這難道是另類的國稅局嗎?」有網友在留言處提到,「妳小時候,妳媽媽報所得稅也有報扶養妳,那些她少繳的稅金也要給妳」、「媽媽大怒,我生妳、養妳,妳還要這樣計較」。遇到情緒勒索的5方法解套到底情緒勒索是什麼,又該如何解套?情緒勒索的概念是出自心理治療學家蘇珊.福沃德出版的著作《情緒勒索》,指的是「一個人利用你的情緒與感受,來控制你的行為,藉此說服你以他們的方式看待事情」。遇到媽媽情緒勒索的情況,建議以下5種解決方法:1.做好心理準備:媽媽的情緒勒索可能是由於她的焦慮、恐懼或不安全感所導致,而不是因為她想要傷害你。做好心理準備,了解她的情緒背後的原因,有助於你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2.不要被情緒勒索所影響:媽媽可能會用她的情緒來影響你的決策。不要讓她的情緒勒索所影響你,保持冷靜,思考如何處理這種情況。3.溝通和解釋:向媽媽解釋你的財務狀況和需要,讓她了解你的處境,並讓她知道你有努力承擔孝親費。與她進行溝通和解釋可能會有所幫助。4.尋求協助:如果你覺得自己無法應對媽媽的情緒勒索,可以尋求家庭輔導或心理治療的協助,專業人員可以幫助你處理這種情況。5.設定健康的邊界:如果你覺得媽媽的情緒勒索已經過了界限,那麼你需要設定健康的邊界。這可能包括將距離與她的接觸,或者設定明確的規則和期限,讓她了解你的底線。延伸閱讀:.家中有符合「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的家屬?把握報稅時間這樣做.長輩親情勒索每月3萬孝親費!5方法與長輩商討.媽情緒勒索讓我不敢結婚!心理師:設定情緒界線換溝通方式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1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關於ChatGPT與醫病關係的幾點想法
編者按:幾週前才以ChatGPT為主題,由三位年長的醫師發表這新科技可能引起對醫病關係以及醫學教育的影響。本週我們再度以同一主題,由醫學院畢業沒幾年的年輕醫師寫出他們對人工智慧對醫療的影響。一位醫師討論「大型語言模型」對病歷書寫可能發生的影響。在目前煩忙的醫療工作中,如果能只輸入簡短正確的病史要點,而由電腦轉寫為文法通順且內容正確的住院、出院、轉院的病歷紀錄,可以改善醫療工作的效率。其他兩位醫師由另一角度探討這問題,認為這種科技的介入最大的受益者應該是普羅大眾,病人可以更容易獲得他們可以了解的醫療專業知識,讓病人在醫病關係中獲得較為平等的地位,並且因為診斷和檢驗效率的提高,而大幅降低等待時間,提高治療品質。同時,醫師也才能有時間改善與病人與家屬的互動,達到更理想的醫病關係。這三位年輕世代的醫師呼籲醫護人員、民眾和醫學生一起好好利用新技術,創造更美好的醫療環境,並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共同成長。引言本系列文章旨在深入探討人工智慧模型,特別是像ChatGPT一般的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如何改變或影響既有的醫學教育模式以及醫病關係。先前的文章透過科技面、人性面和產業面深入解析潛在問題,也透過實際與ChatGPT的問題,展現其寫作、草擬大綱與結構性問答的能力。大型語言模型是指具有10億數量級以上的自然語言處理系統,它們可以處理自然語言問答、數學推理、程式語言寫作、情感分析等多種任務。科學家發現,深度學習模型的能力並非與模型參數數量成正比,當深度學習模型的參數數量到達一定數量級,例如GPT-3的1750億或LLaMA的650億時,深度學習模型的能力會呈指數型上升,並在各種任務上表現出卓越的成長。對於大型語言模型所帶來的革命性改變,醫界持有不同的觀點。簡言之,可以用光譜來表達:在光譜的一端是ChatGPT將帶來醫療就業市場的革新,因為病人將可以從ChatGPT獲得更即時與近乎正確的答覆,提供可近的專業醫學知識;另一端則是無法改變醫病關係,反而讓診間與醫師的實際互動彌足珍貴。本文將會從科技與社會的角度切入,展示新的科技即便改變人類的行為,但仍然不會改變人類的需求;接著,本文將融匯光譜的兩端,並與您一起勾勒出未來醫病關係的新模式。你還買書嗎?淺談專業知識的解放台灣出版業產值曾達到600億元的高峰,卻在這幾年跌至180億元。人們通常歸咎於台灣人不愛看書、網路書店的興起,抑或是國家政策的失當。不過,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現象。不妨簡單地問「還翻過任何一本紙本百科全書嗎?」、「還買過一本紙本的中英文字典嗎?」或「還需要紙本的健身、園藝、食譜書籍嗎?」,答案多近否定。是的,我們有許多的閱讀動機在於解決問題,而隨著科技與網路的興起,在人手一機的時代,諸多的疑難雜症的解方在網路上俯拾皆是——是的,差不多就是一個俯拾的時間,就能從手機和電腦在網路上檢索答案。人類文明社會的成長,一部份由專業知識的解放過程所驅動:從最初部落文明中,耆老透過口耳相傳知識,到傳統社會的文書記事,到現代社會的網路檢索。隨著ChatGPT的發展,我們也許不難想像下個文明對專業知識的態度—由大型語言模型直接搜集數十篇相關新聞報導、學術論文、散文札記,並按脈絡與結構彙整其中的知識,並在遠短於俯拾的時間內答覆終端使用者。當佶屈聱牙、艱澀拗口的專業知識以平易近人、淺入深出的方式傳遞給病人,相等於醫學的專業知識的大門向大眾人民開啟,改變最多的將會是醫生與病人之間的資訊不對等。這形同於賦權(empowerment):幫助病人突破醫學專業的限制,去除原來的無力感,進而能透過增加相關知識而主動並積極地改變生活型態。大型語言模型可能取代醫生嗎?Google搜尋引擎的興起是醫學知識普及的一個顯著例子。過去,醫學專業知識常常存在於接受過醫學專業訓練的醫護人員的大腦中,或者被隱藏在厚重、陳舊的醫學教科書中,因此,對於一般民眾而言難以獲取。然而,在Google搜尋引擎問世之後,醫學知識的門戶被一聲巨響地打開了。據Google在2015年發表的報告顯示,每20個Google搜尋項目中就有一個與醫療健康相關,而如今每天有超過85億的Google搜尋次數,這意味著一天即有四億次的健康相關搜尋。近年的研究還顯示,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和成年人會在Google上尋找醫療健康資訊。就連在診間,患者提及自己的疾病及治療方案時,也不再只提及認識的醫護人員的專業建議,而是經常提及自己透過網路查詢相關資訊。這些都表明,科技的發展降低了門檻,讓專業知識得以普及,這對人們的生活和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影響。Google尚且不能取代醫生,那大型語言模型有可能嗎?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醫學需要問診、身體診察、血液檢查和侵入性檢查,以及各種藥物和非藥物治療方式。這些都不能單靠「豐富和全面的醫學知識」來取代,而需要使用昂貴的專業儀器和技術人員來完成。因此,單一的大型語言模型無法取代醫生,更準確地說,無法取代整個醫療過程。其次,我們需要認識到大型語言模型可能會在「病史詢問」和「根據檢查結果診斷疾病」方面達到專科醫師的水準。相比於Google作為檢索系統,大型語言模型具有自然語言處理能力,能夠記憶和統合大量的醫學專業知識,並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整合病人提供的信息,給出相應的建議或判斷。在「病史詢問」和「疾病診斷」上,AI極有可能超過99%的專科醫生,成為第一線民眾資訊的對象,或「第二位醫師」。事實上,再搭配手持式檢測設備(心電圖、超音波)、進階的電腦視覺技術等等,AI模型可能進一步配合部分的非侵入性檢查,成為居家的醫學顧問。有人可能質疑AI模型沒有實際接觸病人的經驗,因而無法做出有效的判斷,更不用說處理複雜病史、多種重大疾病集於一身的急症病人。但別忘記,大型語言模型「可以」閱讀上百本醫學專業書籍、上萬個權威醫學期刊的個案報告和數千萬個醫學影像。此外,它還能整合醫學電子數據庫,從上億筆急重症的病人的資料中學習不同治療處置對病人的影響。這種學習能力跨越了數十個專業科別、族群、國家和醫學中心,其所擁有的「經驗」是所有醫生所難以企及的。儘管如此,訓練這樣一個全能整合性的大型AI模型在近期尚屬困難,原因在於資料前處理的繁複、病人隱私的維護、商業利益的劃分、模型的可責性與跨系統軟硬體整合。但是,這樣的未來是可以預期的。屆時,醫療機構需要重新思考AI與醫師的權責設計、醫療服務的規劃、商業模式的洗牌與重新建立。讓AI成為更好的醫病溝通工具未來勢必會出現卓越的大型語言模型,在醫學知識、醫療教育上有超群的表現,甚至能在台灣醫院本地的資料上進行微調。這將大規模地挑戰既有的醫療結構。而醫療機構是否有最優秀的大型語言模型,或者將左右民眾對於醫療機構的信任程度。在民眾端,未來的大型語言模型設計上,將會引導民眾將自身的不適、副作用與疾病有系統性且全面性的表達,就像是讓實習醫生使用LQQOPERA進行問診般。(LQQOPERA是一種問診架構,透過詳細詢問部位、性質、量化、發作情形、誘發因子、惡化因子、緩解因子及伴隨症狀來了解病狀特性,進而協助鑑別診斷)。接著,引導民眾傾訴家族史、疾病史、藥物史等等相關病史,以協助醫師更深入地瞭解病人。最後,大型語言模型可以獲得非正式的個人化相關常識、鑑別診斷、健康指南以及就診建議。在醫師端,大型語言模型可以快速整理病人的主訴以及相關病史,將診間的醫療模式更專注在人本關懷、身體診察,而非搜集重要但瑣碎的病史資訊。大型語言模型可以快速地為醫師推薦可能的鑑別診斷、檢查檢驗、藥物套裝以及衛教資訊。加速整個看診流程。在醫病關係上,大型語言模型可以幫助醫師更好地瞭解病人的需求。透過用Line追蹤與提醒吃藥,衛教正確的用藥指導,避免不按時服藥、吃吃停停、未完成整個療程,增加臨床治療的困難度。在醫學教育上,導入AI,讓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師專注在「真實的智慧」而非「表面的知識」,讓醫學生專注在獨立思考以及臨床思維。簡言之,我們可以讓AI成為醫護人員與民眾之間的催化劑。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不是反應物也不是生成物,但是卻參與反應的過程,並且可以提升化學反應速率。在未來,我們可以想見大型語言模型將成為醫病溝通之間的催化劑,協助病人更有效地傳遞自身的需求、不適與病情;協助醫生有效地理解與追蹤病人狀況。AI參與了醫病關係,提升了醫病互動間資訊的傳遞速度,卻未取代病人或醫生的任一方。機會命運請選擇對於醫療體系而言,如何將人工智慧技術融入醫療服務、醫病關係和醫學教育中,將是影響未來發展的重要關鍵。對於科技公司而言,如何有效防止人工智慧的偏差和攻擊,避免隱私資訊的外洩,提高效率和正確性,以及快速微調以滿足病人需求,是在AI市場上取得領先地位的細節與魔鬼。在整個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中,或許,最大的受益者將是普羅大眾:降低專業知識門檻,讓病人成為醫病關係中平等的一方,真正達到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增進診斷和檢驗效率,大幅減低等待時間,並提高治療品質。醫療的本質始終是「人與身體的互動」。無論科技如何發展,基於共同探索的醫病關係仍是醫療成功的重要關鍵。讓醫護人員、民眾和醫學生一起擁抱這個挑戰,利用新技術為彼此創造更好的醫療環境,並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共同成長。延伸閱讀:3/27-醫病平台/ ChatGPT會改變醫病關係嗎?3/29-醫病平台/ ChatGPT對醫病關係的影響3/31-醫病平台/ 醫學院教授的難題——沈默的槍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5/8-醫病平台/大型語言模型對病歷書寫的典範轉移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5-09 養生.家庭婚姻
產後因「這件事」被婆婆賞巴掌!老公沒挺還勸別反駁長輩 給新手媽媽5點建議
婆媳關係是許多家庭難解的問題,假如多了孩子出生,恐怕之間的爭吵會更嚴重。一名女網友就發文透露剛生產完三個星期,因為母乳量比較少,竟然被婆婆責罵害孩子吃不飽,甚至還因為去打退奶針、給寶寶喝配方奶遭打巴掌,貼文一出引起眾人憤怒,紛紛勸原PO趕緊離婚。因母乳量少拒絕親餵 被婆婆甩巴掌原PO在Dcard以「剛生完就被婆婆甩巴掌」為題發文,她說因為產後母乳量很少,也常常塞奶,孩子每次要喝90 cc,但她只能擠出40到50 cc,而且每四個小時就要忍著疼痛擠一次,半夜也要起床擠,讓她常常邊擠邊哭。沒想到婆婆沒有心疼原PO,反而還責怪她因為吃太少,導致母乳量太少,也因此害孩子餓到才會大哭。不僅如此,婆婆還一直灌輸餵母乳的好處,還說自己當年剛生完餵嬰兒還要去工作,哪有像原PO現在這麼好命,種種壓力讓她每天睡眠不足也很憂鬱,也因此吃不下飯,常躲在房間裡哭。她問過醫生後,醫生建議可以打退奶針,而且嬰兒直接喝配方奶也不影響發展,但婆婆卻非常反對。有次原PO回診要去打退奶針,婆婆知道後暴怒甩了她一巴掌,罵她忤逆長輩不聽話,老公聽到跑出來看,竟只是安撫婆婆的情緒,卻沒有安慰她,甚至還要她聽婆婆的話繼續親餵,不要反駁長輩的想法,讓原PO聽了心裡更痛。網友建議去驗傷 就帶著孩子提離婚多數網友一面倒都力挺原PO,「要是我一定挺太太,打人就是不對」、「如果妳一個人養得起小孩就可以離了~配方奶跟母奶長大了其實根本差不多」、「先不管餵奶的事,不管怎樣都沒有人有資格打妳」、「沒辦法想像之後婆婆會拿什麼偏方顧妳小孩,他們母子問題很大欸」、「要是我就帶著孩子回娘家提離婚」、「好可怕,以後孩子的教育惡婆婆一定也會插手」、「去驗傷,該提告就提告,沒人可以打妳巴掌!家暴零容忍,寧願帶著孩子離婚也不要讓自己受委屈」。事後原PO再發文,表示自己經過這件事後絕食抗議,家人已經妥協讓寶寶喝配方奶,老公也有安撫她,婆婆也向她道歉,但原PO不想理會他們。她說父母很早就過世了,所以自己沒有娘家,本身沒有工作,存款也很少,但絕對會努力把孩子養大。新手媽媽親奶/配方奶的5點建議面對婆婆和家人的壓力,讓新手媽媽自由選擇餵奶或配方奶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下是五個建議:1.尋求醫生或營養師的協助:如果新媽媽因為母乳不足或其他健康問題而無法餵奶,可以尋求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這些專業人員可以提供有關營養和餵養方面的知識,並協助新媽媽做出最佳決定。2.與伴侶溝通:伴侶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幫助,並協助新媽媽和婆婆進行溝通。在這個過程中,新媽媽應該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要,而且不要因為他人的壓力而放棄自己的權利。3.考慮各種餵養方法的優缺點:餵奶和配方奶都有其優點和缺點。新媽媽可以嘗試了解這些優缺點,並選擇適合自己和寶寶的餵養方法。4.求助專業機構:如果新媽媽感到無助或需要進一步的支持,可以尋求專業機構的協助,例如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兒童保護機構或心理諮詢機構。5.保持冷靜和理智:面對婆婆和家人的壓力,新媽媽應該盡可能地保持冷靜和理智,不要讓情緒控制自己的決策。同時,也要記得自己有權做出自己的決定,並為自己和寶寶的健康和福祉負責。延伸閱讀:.職場女性餵母乳好糾結! 醫助破除「4大迷思」家人支持不可少.孩子是婚姻殺手還是感情加溫器?日研究孩子2歲時,對先生的愛只剩三成!.「生過孩子、餵母奶就不易得乳癌?」她哺乳發現硬塊...以為漲奶卻是乳癌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08 醫療.巴金森病
巴金森最愛問/症狀好了,可以不吃藥嗎?醫師:手抖改善更應按時服藥
一位巴金森病病人在診間跑起步來,興奮地問說:「醫師,我是不是可以不用吃藥了?」病人症狀改善,就想要停藥的情形屢見不鮮,光田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吳鈺慈指出,因為吃了藥才能行動自如,停藥容易造成血中藥物濃度起伏不定,不利病情控制。>>> 巴金森病友:我的症狀改善了,可以不吃藥了嗎?目前治療巴金森病藥物,分為左旋多巴及多巴胺受體促效劑兩大類,透過藥物補充、維持血液中的多巴胺濃度,才能保有正常生活功能。通常外顯症狀如手抖、動作緩慢等明顯的病人,治療以服用左旋多巴為主,但長期下來會出現藥效波動,藥物濃度過高會造成異動症,病人手腳或身體會不自主扭動,常受到旁人異樣眼光;濃度太低會身體突然斷電「凍住」,意識清晰卻無法動彈,若被卡在車多的馬路中央十分危險,因此定期回診調整藥物非常重要。有些病人認為吃藥後身體狀況好轉,於是不再回診或自行停藥,因此吳鈺慈會先與家屬、病人進行衛教,強調巴金森病屬於腦部退化疾病,用藥只是控制症狀而非根治,只要規律服藥就能保有正常生活,與一般人無異。她也會請病人記錄服藥後身體的變化,作為後續調整藥物等治療計畫。巴金森病除外顯的動作症狀,部分病人可能合併情緒低落、睡眠障礙等非動作症狀。吳鈺慈分享,一位70多歲病人林大哥,興趣是揮毫水墨國畫,特別擅長猛虎、花鳥等畫工細膩的技法,多年前確診巴金森病,突如其來的嚴重手抖,使林大哥陷入低迷情緒,經由藥物治療及家人陪伴,逐漸控制病情,又重拾畫筆,臉上也展現笑容。憂鬱或情緒的不穩,同樣是巴金森病常見的病癥,吳鈺慈會在看診時觀察病人的心情變化,「有時候就讓病人抒發情緒,醫師扮演聆聽角色。」她說,病人內心的事不見得會想和家人訴說,醫病之間建立信任感,病人才會願意傾訴,幫助穩定病情。「神經科醫師一定要有耐心,也要多溝通」。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3-05-07 醫療.整形美容
滿足各年齡層媽媽變美的願望 一表看懂母親節送醫美最佳選項
【本文重點】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師唐豪悅表示,適度的醫學美容治療可以增加自信心;例如,20至30歲的女性傾向於關注皮膚護理,而30至40歲的女性則關心如何處理肝斑和其他色素問題。唐豪悅鼓勵人們與他們的醫師溝通他們的目標以獲得最佳效果。此外,一些人正在尋求傳統中醫療法進行小顏術手術。雖然這種手術以前用於幫助人們恢復癱瘓後的運動控制,但現在這種手術可以重新塑造一些骨骼,以獲得更對稱的外觀。--by ChatGPT適度的醫學美容可以增加自信,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任唐豪悅表示,不同年齡層會有不同醫美需求,20至30歲女性多以皮膚管理,包括清潔毛孔、粉刺、出油或痘疤為主,較常選擇水飛梭等保養清潔課程;而年輕女性也追求「瘦小臉」,或墊下巴、鼻子讓臉型比例更完美,但又不敢做手術,因此在下巴、鼻子施打玻尿酸,也能達到立體效果。台灣女性黃褐斑盛行率高,30至40歲在意膚色管理。根據臨床統計,台灣35至45歲女性出現黃褐斑(肝斑)盛行率偏高,形成原因包括遺傳、疾病影響、紫外線刺激、濫用化妝品、睡眠不足、飲食不規律、荷爾蒙變化等,尤其女性懷孕時、更年期前後,臉上的黃褐斑顏色還會加深、面積增加。唐豪悅表示,30至40歲女性會特別注重膚色管理、雷射除斑,抬頭紋、皺眉紋、眼周細紋等會施打肉毒做處理,而黑眼圈、淚溝等問題,亦可於眼下部位施打玻尿酸。近年醫美可近性增加,價格也愈加親民,唐豪悅指出,首度嘗試醫美的民眾,初次預算約落在5000至10000元間,不太敢嘗試太侵入性項目,大多選擇單點改善為主,後續才會嘗試5000元左右的肉毒,甚至12萬元的鳳凰電波等。40至50歲女性,部分會出現法令紋、木偶紋,或有些微下垂、鬆弛等狀況,也會選擇微整形填充,或打鳳凰電波進行調整。與醫師充分溝通,最忌一窩蜂趕流行、買醫美團購券。即使高齡女性依舊愛美,70多歲的林小姐,長期住在美國,因為仍在職場工作,希望保持年輕外貌,才是對客戶、自己的尊重,每年會定期返台打電音波保養,透過拉提、緊緻,改善鬆弛肌膚,讓自己維持最佳狀態。唐豪悅表示,每個人老化程度不一,而非侵入性項目仍有其局限性,像眼袋、眼皮下垂或皮鬆,目前還是得透過外科手術改善。母親節將至,醫美也成為母親節禮物熱門選項,唐豪悅表示,包括皮秒、肉毒等項目,價格約數千元不等,作為母親節禮物也不會太傷荷包,還能讓媽媽變漂亮。不過醫美並不是打一次一勞永逸,而是需要定期保養,才能維持美麗狀態,呼籲民眾做醫美要有合理期望值,應與專業醫師充分溝通、了解可能副作用,不要一窩蜂趕流行,或買不適合自己的醫美團購券,才能減少爭議發生。透過手技調整,改善雙頰、下巴線條。除了西醫醫美,以中醫經絡理論出發的傳統整復,也能「靠手回春」。專長施行「整復小顏術」的傳統整復推拿師郭唐佑表示,人頭部結構由23個骨塊組成,當年紀增長至21歲,顱骨縫隙會不斷增大,左右臉會不對稱,若平時趴睡、手托下顎或外力撞擊,骨間縫隙還會加大。另外,嬰兒若沒注意翻身造成扁頭,顴骨看起來也會很大,小顏術是以徒手撥筋、調整結構,將臉部骨塊壓合、緊密,移位矯正達到小顏效果。談起小顏術起源,郭唐佑表示,因顏面神經麻痺、眼歪嘴斜患者肌肉麻木、氣血循環不佳,「精氣淤滯」導致面癱,透過手技按壓風池穴、攢竹穴、四白穴、迎香穴、頰車穴、顴顟穴等,加速患者血液循環,放鬆臉部線條,避免肌肉過於緊繃。後續發現該術式有小顏效果,因而進階應用於醫美層面,讓雙頰、下巴線條更加明顯,也能將骨骼調正。放鬆額頭、眉部肌肉,同步改善法令紋。一位70多歲女性,因耳朵內長帶狀疱疹,導致右半臉面癱,笑起來右嘴角無法上揚,右眼也無法完全閉合,導致睡覺時仍無法避光,經過小顏術調整,症狀大幅改善。郭唐佑指出,部分40至50歲女性自覺臉部鬆垂,透過小顏術可放鬆額頭、眉部肌肉,搭配精油按摩、拉提,同步改善法令紋、放大雙眼。而許多上班族女性感覺頭部腫脹、思緒不清、偏頭痛,皆可透過手技消除疲勞、頭部脹麻的不適。基於安全性,不建議臉部結構曾受傷者、正在戴牙套者施作;若臉部有假體包括墊下巴、鼻子者應提前告知;若有施打肉毒者建議一周後施作,打玻尿酸建議一個月後。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06 醫療.自體免疫
「明明有洗澡,為什麼媽媽還是嫌我髒?」醫師曝:「這疾病」易釀親子衝突
「你洗澡怎麼洗的?怎麼脖子還是髒髒的,一定是你沒用心洗…」「媽,我有很認真在洗澡,這皮膚,它本來就是這樣的!」「哼!藉口!」「媽,妳怎麼不相信我…」在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皮膚學科/皮膚部副教授暨成大醫院皮膚外科主任趙曉秋的門診中,常遇到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青少年、青少女與家人產生上述爭執,此時,她就仔細向孩子的父母說明異位性皮膚炎病程、病灶,讓父母了解孩子皮膚灰灰的、常脫屑並非洗澡沒洗乾淨,而是異膚症狀造成,孩子也終於洗刷冤屈。面對青春期病友 家長的理解、同理很重要趙曉秋本身也是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她說,她在青少女時期住北部,有時天氣微冷,她母親就會要求她穿上毛衣,可是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常讓皮膚非常敏感,穿毛衣就會很不舒服,在這時刻,母女就很容易發生激烈衝突,最後往往有一方甩門而出,因此當12歲以上的青少年、青少女異膚病友遇到這些狀況,她總是特別感同身受,也能適時成為病友親子溝通的橋梁。趙曉秋也觀察到,親子到了診間,父母與青少年、青少女病友常對治療有不同期待,許多父母一進診間,就希望「不要吃藥、不要擦藥,異膚自己就會好。」但實際又知道這種想法不切實際,孩子還是需要西醫藥物的治療,所以內心有很多矛盾。孩子自己願意用藥 治療效果才會好至於青少年、青少女異膚病友,則多半希望快速止癢,疾病、症狀可以有效控制,皮膚外觀可以明顯改善,生活可盡快恢復正常,因此說服父母尊重、支持孩子想法,鼓勵孩子自己願意用藥,也是治療重要一環,在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所發佈醫病共享決策手冊中,病人、病人家人可以更瞭解自己與各自的治療目標,以及不同治療策略的特點、在尋求共識上,就會更有效率。談到青少年、青少女異膚病友常遇到的治療困境,趙曉秋坦言,若使用傳統藥膏,再加乳液,一天要擦三、四次,而青少年、青少女多需要上學,常有許多社交、社團活動,塗藥需要三、四次都塗好、塗滿,很不容易執行,健保自今(2023)年4月起將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納入給付,可用於治療12歲以上的異位性皮膚炎中、重度患者,青少年、青少女或學生病友只要每天用藥一次便能快速止癢,醫囑遵從性應該可以提升許多。醫師、父母、異膚病友 都須溝通、攜手合作醫界觀察夜發現,異位性皮膚炎屬於慢性病,主要特色在於「皮膚屏障異常」、「免疫系統失調」。過去20年來,傳統治療對中、重度病患的效果很有限,只能改善3至4成的皮膚症狀,如果病患的醫囑順從性很低落,治療效果更是不理想。趙曉秋認為,目前針對12歲以上青少年、青少女或學生、成人異膚病友,已有更多治療選項可供選擇,目前也需要更多異膚衛教師投入衛教行列,才能讓父母理解異膚病灶、病程與治療策略,孩子也才比較願意自己用藥,醫囑順從性才會提升,當醫囑順從性提升,治療效果才能延續,病患的生活才不會一再受干擾,校園學習、社交生活也才能步上軌道、維持正常步調。
-
2023-05-05 醫聲.慢病防治
響應糖腎共照趨勢 王治元:糖尿病衛教師應轉型慢病衛教師
糖尿病共同照護網上路多年,是否需要糖尿病衛教師退場機制的討論近期浮上檯面。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表示,糖尿病衛教師體系實施超過20年,透過糖尿病衛教師的介入,協助調整生活型態及用藥,能夠提升患者遵從率,進而降低腎病等併發症的發生機率;在慢性病共同照護的趨勢下,糖尿病衛教師已開始肩負不同慢性疾病的衛教任務,角色更顯重要。與患者交心 糖尿病衛教師助省醫療成本「在現行醫療體制下,門診時間有限,有些患者因為時間不多或不好意思麻煩醫師而不敢提問,可能讓患者流失自我照護能力。」現任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的王治元指出,在診間觀察到病人跟糖尿病衛教師關係良好,甚至能夠「交心」。他表示,建立了健康、互信的關係,患者在照護過程中遇到不同疑問,也較能及時尋求協助,與糖尿病衛教師諮詢討論。「俗話說有拜有保庇,衛教資訊我們說『有唸有保庇。』」王治元笑稱,糖尿病衛教師透過不斷重複,勤勞溝通,就能提高患者對衛教新知的接受度。他指出,根據研究顯示,經過衛教流程,患者的治療遵從性提高,回診頻率固定,住院、藥費花費都能降低,有效節省醫療成本。王治元也分享,一項自1996至2014年的美國「糖尿病預防(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的研究顯示,若接受包含營養師、衛教人員定期諮詢的糖尿病整體照護,前4年期間,六成患者未進展成糖尿病;更甚之,近20年後,仍有近2成患者沒有發病。糖尿病腎病變盛行率攀升 早期介入延緩惡化糖尿病衛教學會在2023年3月發佈的「糖尿病衛教白皮書 糖尿病衛教師之個人化服務」,白皮書中指出,糖尿病腎病變盛行率越來越高,2000年盛行率為百分之13.32,到了2014年,盛行率達到百分之17.92;在全台透析(洗腎)病人當中,糖尿病腎病變患者更是佔了五成之多。 王治元表示,藉由糖尿病衛教師的早期介入,能夠幫助糖尿病患者調整生活型態、控制血糖,避免延誤治療,且根據臨床觀察,患者蛋白尿情況也會有所改善,有助延緩糖尿病腎病變的惡化。他也說,隨著醫療科技進展,糖尿病的治療武器選項中,多了不少能夠保護器官,避免患者步入洗腎的新藥,衛教師能夠協助患者進行用藥選擇,以病人為中心,提供整體疾病控制建議。歐美正名「糖尿病教育治療專家」 王:應設給付提高誘因近年「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制度逐漸成熟,因此產生是否需要「糖尿病衛教師退場機制」的討論。王治元表示,糖尿病衛教師體系在台施行超過二十年,早在2005年時任國民健康局(現國健署)局長邱淑媞任內就開始推動,醫師、患者都已習慣衛教師的照護模式。他感嘆,少了衛教師的協助,衛教資訊傳遞效果勢必不如從前,「如果這時候停下前進腳步,勢必很難面對糖尿病年輕化浪潮。」王治元說,國健署委由糖尿病衛教學會執行的糖尿病衛教師訓練,至今已培養超過6千名衛教師。他表示,美國近年已把衛教師正名為「糖尿病教育及治療專家」,學會的訓練效法歐美,要把每位衛教師訓練成「真正的專家」。然而,王治元指出,糖尿病衛教師實際執業的比例僅約2成,與理想的衛教師、病人比例相去甚遠。在現行「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的論質計酬機制中,糖尿病「共同照護門診」藥師處方費用的給付提高、醫師診療費也有增加,然而糖尿病衛教師的給付並無指定款項,而是涵蓋在診療費用當中,給付對象也並非糖尿病衛教師,而是醫院院方或診所主持人。王治元直言,雖然健保署建議醫療機構撥款予糖尿病衛教師,然而並無強制要求,但「糖尿病衛教師跟醫師、藥師一樣,都是專家,應該透過給付提供從業誘因。」因應多重慢性病趨勢 將轉型「慢病衛教師」在台灣,超過5成高齡長者同時患有2種以上慢性病。王治元指出,糖尿病衛教學會已與台灣腎臟醫學會達成共識,由糖尿病衛教師擔負「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患者的衛教任務,並將與各科別醫學會開啟對話、尋求共識,讓糖尿病衛教師朝向「慢性病衛教師」發展。醫療科技推陳出新,衛教知識日新月異,為方便醫療人員了解新知,糖尿病衛教學會設計「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 @ 帳號,已有超過萬名醫療人員加入。借助人工智慧,加入此帳號的民眾或醫療人員,可以快速查詢飲食、併發症、藥物與血糖,以及運動、心理健康等最新衛教資訊。王治元強調,這些衛教資訊提供無償使用,要讓全國病友都能受惠,糖尿病衛教學會也固定舉辦線上、線下教育課程,幫助糖尿病衛教師持續接軌國內外最新衛教趨勢。
-
2023-05-0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父親送我的禮物
編者按:頸脊髓挫傷而四肢癱瘓的病人,頭腦清楚但卻無法動彈,是一種非常人所能忍受的人生悲劇。本週的主題就是一位這種病人的親友在他過世以後,追憶病人四十年來殘而不廢的生命。女兒從他四歲開始陪伴父親多年的記憶,寫出「同理心」如何使得病人與家屬從幾近崩潰、絕望,轉而達到殘而不廢、全家喜樂的境界。一位從中學一直陪他到人生的最後一刻的同學,在自己脊椎開刀之後,短期的臥床使他更深入地了解朋友多年臥床之苦。一位本身是醫師的中學同學,由病人的遭遇使他領悟到,不管多不幸的病人,他們都還有比自己幸福的地方。如果醫師能讓病人發現自己仍有令人羨慕的幸福,那就是幫忙他們走出自怨自艾、憂傷深谷的關鍵時刻。三人不約而同地以不同方式領悟到「同理心」對照顧病人的重要。在長照家庭長大的我,看著這40年來的成長軌跡,尤其在我送走了爸爸之後,感受更深。我的父親在40年前發生車禍,雖然他車禍後半身不遂,卻有著無比的毅力跟耐力,撐起我們家,怎麼說呢?因為我們家裡永遠都有爸爸在,是我們回到家安心的港灣;我們在求學階段有任何作業問題,問爸爸都有解答,爸爸的存在是每天24小時,雖然他需要人幫忙,卻是我們心甘樂意,因為爸爸是我們的家人。車禍後他有天突然想要開始整理族譜,於是我們全家一起動員努力做這件事情,媽媽開車載著我們南征北討,去找散落在各地的親戚溝通、了解先人的事蹟,我覺得那是一段很美好的回憶。因為如此,我們家常常有機會出遠門,在那個年代,媽媽可以開著車載著半身不遂的爸爸加兩個小毛頭出去三天兩夜、五天四夜的行程,真的是很厲害的一家人。編輯族譜這件事讓我看到爸爸對於家族事務的熱衷,那樣的古道熱腸是我許久未見的熱情,讓我懂了對事物的熱情;對於資料不遺餘力的收集、跟親戚不斷的協調溝通,讓我了解毅力的重要;爸爸身體再怎麼不方便,他還是一根手指敲出全部的族譜,讓我看到了忍耐的結果;對於親戚們懷念先輩情感,爸爸很有同理心,最重要的是爸爸殘而不廢的精神才是根本。大家都說女兒是爸爸前世的情人,我也不例外,我一直是爸爸捧在手掌心的寶貝女兒,而這前世小情人長大要面對前世大情人必然的生命消逝,以自己過去在醫學院校的工作經驗、現在所從事的壽險工作跟過去在大學宗教學來說,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結果,而活著的人則是如何學習面對至親的去世。縱然面對著已經照顧40年的父親,似乎我們更應該要有心理準備他隨時都會因為各種狀況進入死亡,然而活著的人要如何真的做好心理準備去面對至親的死亡,談何容易。已邁入不惑之年的我在10年前還是無法面對,只是何其有幸的我在爸爸去世前3年可以回來照顧跟陪伴他,看著他逐漸虛弱的身體,卻也在逐漸壯大自己的心理準備。也或許我一次又一次的工作替換和生活艱難,是上帝幫我安排的心理建設,爸爸的離開對我來說是上帝對他的祝福,脫離了禁錮他40年的身體,讓他得以回到天堂,我的內心其實是平安的;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是我們一家子一起努力地照顧,能在睡夢中安詳離世,這是何等地幸福。殘而不廢是病人自身的強大同理心,因為意識到自己如何突破殘廢的歷程並不容易,我永遠記得爸爸車禍後,在家裡發脾氣摔碗盤的景象,他很難想像自己從一個可以照顧別人的人變成一個需要別人24小時照顧他的人,這份心境轉換除了同理自己,也要同理別人的難處。爸爸到老之後,脾氣變得很好,因為他同理了媽媽的不容易,不管在養家以及照護他的責任;我們為人子女都工作繁忙,他都能同理,每每拜託我們做些事情,總是很不好意思;然而我們因為這個爸爸,也具備了更多的同理心,其實最簡單基礎的同理心,只要體諒對方在工作上的不容易,在家庭責任上的承擔,慢慢的都會對其他人具有同理心。同理心的培養在台灣社會是已經是刻不容緩,畢竟台灣社會的多變性及歷史性,都時刻在提醒台灣的族群多元化,如何在台灣社會中建立一個強大的認同感,其實個人覺得同理心也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想想這次的疫情,大家對於醫護人員越來越有同理心,也因為這樣的同理心讓台灣的社會更為強大,這是個人的淺見,希望台灣社會能藉著同理心能更溫柔對待每個人。
-
2023-04-23 醫聲.醫聲要聞
🎧|器捐病主中心20週年紀念專書:走在回家的路 學會好好告別
「我們有很長的時間面對家屬突然遭遇親人死亡的撕心裂肺,時常深感疾病的無情及生命的無常,也了解讓家人與親人『好好道別』的重要性。」衛福部醫事司司長、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簡稱器捐病主中心)執行長劉越萍,是一名小兒專科及急重症醫師,在臨床上常面對生離死別,仍感覺至今大家還未學會如何和親友說再見。🎧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讓逝者安息、在世者無牽絆,人生必須學習的課題。劉越萍擔任醫師時,醫治過一名患退化性罕見疾病病童,他罹患的疾病平均存活期不超過10歲。在醫護團隊及家人的照顧下,孩子一直到17、18歲仍在門診追蹤治療。但隨著病程加長,病人在醫院的時間也越來越長,醫護人員多次與父母討論「考慮孩子未來的醫療選擇」,是否讓孩子臨終時不要面對反覆插管的痛苦,但家長捨不得放下,「醫師,請原諒我們的自私」。這個病患讓劉越萍印象非常深刻,她指出,「在華人社會的觀念及家人感情羈絆下,如何讓逝者安息、在世者無牽絆,是我們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去年器捐病主中心成立20週年,出版《穿越生命之河 遇見未來的自己》紀念專書,記載了台灣善終三部曲—器官捐贈、安寧療護及病人自主,從立法的初起緣由到隨著社會時代的演變,外界對「生命」的重新定義,「如何善終」成為人生最後階段最重視的事情,紀念書是從不同面向來探究「生」與「死」的議題。台灣善終三部曲:器捐、安寧療護到病人自主,是亞洲先驅。劉越萍指出,民國76年《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從助人出發,讓民眾可以決定死亡後留下可用的器官給需要的人;89年《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從單純的助人,到幫助自己選擇生命末期安適的醫療處置;而108年《病人自主權利法》,讓自己和家人充分溝通後,作出在生命末期以外,若遇到不可逆轉的昏迷、永久植物人狀態、極度重度失智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的重症疾病,選擇接受或拒絕醫療的權利,並在意識昏迷、無法清楚表達時,自身意願都能依法獲得保障。這三部法律簡稱善終三法,當初立法都是率亞洲先驅;是以「生命自主」的核心價值為主,讓每個人拿回生命的主控權,並在與家人取得高度共識的時候,完整規畫自己臨終醫療方式,且建構一個可以自由、正面討論生死與臨終安排的社會氛圍。用真實故事,開啟民眾正面討論「善終」、了解自身權益。劉越萍強調,《穿越生命之河 預見未來的自己》不是一本照本宣科、制式化的官方書籍,都是在臨床上遇到的真實故事,也採訪了改變生命意義的十個重要推手或團隊的故事。透過他們的分享,讓讀者一窺改變當下的時空背景和社會氛圍,與法案、制度推進時的艱難險阻。包括擔任過中心執行長、董事長的衛福部長薛瑞元;完成亞洲第一例長期存活的肝移植個案、並影響台灣腦死判定及器官捐贈移植相關立法的高雄長庚名譽院長陳肇隆;帶動安寧療護風氣的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榮譽顧問賴允亮,及推動病主法的前立委楊玉欣等。而為了讓民眾更加了解器官捐贈移植、安寧照護及病人自主,還有31道題目讓民眾更加了解自身權益,並設計QR-CODE,隨掃隨知。「會不會因為簽署捐贈同意書,而在送醫時被放棄救治?」、「安寧照護一定要在醫院進行嗎?」、「預立醫療決定書的簽署流程是什麼;當緊急情況發生時,若家屬意見不同,醫院會如何處理?」劉越萍指出,透過這些精彩的人事物及實用資訊,開啟民眾正面討論「善終」,建構能夠自然地談論臨終規畫、生命自主的環境。
-
2023-04-23 醫療.腦部.神經
搶救腦中風!跟時間賽跑 桃竹苗形成區域聯防
專家小叮嚀Q:一名50歲中年男性加班回到家已將近半夜,洗去一身疲憊後待在客廳休息,家人特別叮嚀回房睡小心著涼感冒,隔天一早發現竟還躺臥在沙發上,走近叫喊名字都沒回應,才發現他已經失去意識,這時趕緊撥打119之外,還可以做什麼?A:桃園在地最常見的急性腦中風案件,大多是清晨報案,家人表示患者不對勁,呈現肢體無力、眼神呆滯或無法言語、明顯單側偏癱。通報119之後,緊急救護員在現場評估做G-FAST(凝視測試加上辛辛那提中風指標),關鍵是詢問最後一次看到患者正常活動的時間點,通常都是前一晚睡覺前都還正常,這類患者往往已超過3小時黃金救治時間。民眾應該做的是,清楚回報「腦中風急性發作的時間點」,也就是最後一次看見患者正常的時間點,若是在睡覺時發現中風徵兆,時間應該要往前推至睡前,記錄所有時間點交由醫師判斷。另一項要點是詳述病史,避免其他慢性病藥物影響治療效果。2022年,桃園市政府消防局救護出勤近12萬件,當中近2成(約1.6萬件)有執行辛辛那提測試評估,其中陽性辨識率約10%,以疾病別來說占比相對高,顯示疑似中風的患者非少數。目前桃園市政府消防局與每個責任醫院都有建立聯絡群組,電子化作業亦能提升流程效率;另,全市救護車也配有12導程心電圖機,以利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季節更迭、氣候變化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尤其日夜溫差超過10度以上,患有三高及慢性病民眾更要小心因氣溫變化而誘發腦中風。聯新國際醫院助理副院長暨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陳右緯表示,「時間」是救治急性腦中風的關鍵,第一時間的正確辨識、通報119與醫院,在最快時間送達醫院,並做最迅速適切的處置,愈能降低中風造成的失能後遺症和死亡風險。無縫接軌送醫流程,讓治療快一步、失能少一些。腦血管疾病在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第四位,如果患者失能無法自理生活,付出的醫療及社會成本龐大,家人更身負照顧重擔。為了搶快救治急性腦中風病患,衛福部健保署北區業務組推動雁行計畫,成立急重症聯防合作團隊急性腦中風聯防專案小組,由桃園市聯新國際醫院擔任主責醫院,透過單一窗口、資源整合與跨院溝通,建立緊急轉診的快速通道,盼能大幅縮短患者就醫流程與時間,降低腦中風造成的功能障礙。陳右緯強調,民眾若發現疑似中風徵兆,應第一時間撥打119,協請緊急救護員進行到院前評估,送到具處理腦中風的急救責任醫院。醫院方面在接獲消防同仁的通知後,即召集相關醫療團隊於急診室待命,提前了解患者狀況,同時完成檢查與治療器械的整備,為做出快又準的診斷與治療,讓治療快一步,失能少一些!加強醫院間合作關係,減少轉院聯繫。陳右緯分享聯新國際醫院推動「急性腦中風區域聯防」現況,目前已與25家醫院建立合作關係、成立綠色通道,守護桃竹苗地區急性腦中風的患者。今年初過年期間,醫院共收治了10位轉送的患者,兩院的救護與醫護同仁透過專屬社群平臺與綠色通道,即時更新患者狀況,醫療團隊則在患者到院前做好準備,加快到院後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或進行動脈血栓移除術的治療時間,以提升治療的效率與效果。他提到,有一位從苗栗緊急轉送來的急性腦中風患者,家人備妥平常服用的藥袋,幫助醫院了解患者的用藥病史,提供資訊愈完整,愈有助於加速到院後的治療評估,後續恢復狀況也更好。陳右緯提醒,降低腦中風的發生機率,要從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做起,除了規律運動、均衡飲食,戒掉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也很重要。民眾亦可用中風辨識口訣:「微笑、舉手、說你好」評估,是否有臉歪嘴斜、單側肢體無力、說話不清楚或失語等症狀,有機會更快警覺並求援。
-
2023-04-2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透過「敘事醫學」,跨越醫病鴻溝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回應過去數週有關臨床醫學的教與學的文章。一位一般醫學住院醫師因為看到過去他指導過的醫學生追憶他們共同照顧過的病人,有感而發寫出他對這位已經過世的病人的祝福。兩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臨床資深醫師分別寫出他們為何鼓勵醫學生書寫他們照顧病人的心得。一位引述心理學文獻,闡述由書寫反思、感謝之後可以使學員油然而生感恩之情,而帶來更快樂的生活。一位引述「敘事醫學」的醫學教育文獻,強調在臨床醫學的學習階段,養成「專注」、「書寫」與「建立醫病密切關係」是訓練醫學生成為良醫的好方法。延伸閱讀:醫病平台/Bon Voyage,祝您順風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書寫反思與感恩,帶來更快樂的生活記得2010年6月,在當時台大醫學院社會醫學科何明蓉副教授的努力下,我們邀請到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Professor Rita Charon (霞瓏教授) 來台舉辦為期兩天的工作坊,介紹這自從2000年她首創的一種增強醫生暸解病人的方法「Narrative Medicine」(敘事醫學)。她希望能夠利用這種敘事能力的增強,使醫生能對病人的病痛有能力辨認、瞭解、詮釋以及被感動,可以幫忙剛踏入醫學殿堂的醫學生,以及提高醫生治病的成效。她認為這種敘事醫學的方法,就是學會利用病人的故事來幫忙醫師治療病人。霞瓏教授將敘事醫學分為三個階段:一、注意力(Attention):醫生要能夠採取一種沒有先入為主的態度,毫無成見地傾聽觀察病人的語言、姿態、沉默、姿勢、臉部表情、音調等等。在這過程裡,醫生須要能夠很平靜的,不會讓病人有任何分散注意力的打擾。霞瓏教授常說,「我要讓我的病人覺得我在這裡就是為了你,我不會分心,我是很高興的想知道你能夠告訴我甚麼。」她認為醫師需要自省,事實上我們的確很少對病人有全神貫注的關切。二、表現(Representation):當我們要將這些經驗用文字或圖形表達的時候,事實上是需要一些技巧與經驗。我們大家都曾經寫過很多東西,但是當一位醫生要用一般人的語言來描述病人情況時,醫生就會發現到病人有些過去我們所不知道的,或我們沒有注意到的事情,透過敘事醫學的訓練,在我們與病人接觸時,才會有更深入的暸解。同時因為我們不是用醫學的術語來描述病人的問題,而是用一般口語來描述病人,我們就有可能把我們所寫的讓病人分享,在這種情形下,病人與醫生的溝通就完全打通,這才是真正醫病關係進入理想情境的時候。霞瓏教授寫道,「這種寫出與病人深談之後的感觸,就有如壓擠檸檬汁,或產婦擠奶一樣,是一種需要非常用心的過程。」透過這樣的敘事,醫生才會聽到病人的心聲,病人才會被看到過去沒有被注意到的問題,而透過兩者之間醫病的溝通才得到治療的成效。她說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寫出反思的習慣,就不容易從錯誤中得到成長。三、密切關係(Affiliation):透過這種全神貫注與以文字表現出來以後,我們就真正能達到敘事醫學的目的,那就是建立醫病的密切關係。當病人與醫生共同面對病痛的時候,現代醫學所帶來的好處就能夠影響到病人,亦能為病人所接受。否則如果醫病關係無法有這種層面的接觸,不管醫療科技有多進步,事實上病人是無法得到真正的幫忙。值得注意的是,霞瓏教授呼籲這種敘事醫學不只是應用在醫生,他認為護理人員、社工人員、病人家屬都可以利用這種敘事醫學,打開病人的心扉,使醫生與家屬更瞭解病人,而成功地幫忙病人度過病痛纏身的考驗。當所有醫療人員都以這種敘事醫學來看病的時候,團隊各份子所看到的,所寫出來的東西,就不再是不同角度看到不一樣的地方,而是在找尋不同角度所看到的共同點,而這共同點就是病人的痛苦。我們發現剛踏入醫院實習的醫學生普遍都存有一種不安,認為自己能力不足以幫忙病人,對病人、家屬、醫師、護理師都有種自己反而會使醫療照護不便的「路障」,而因為這種心理,造成他們無法從實習學好臨床實習的知識、技術與態度。我們站在老師的立場,我們常常不知如何幫忙醫學生在這「尷尬的學習階段」,由照護病人獲得更好的臨床學習心得。這時,我發覺如果能夠利用霞瓏教授的敘事醫學,讓學生在與病人的互動中保持高度專注的注意力。醫師需要自省,自己是否對病人有全神貫注的關切,並鼓勵學生使用一般口語來描述病人,我們就有可能與病人的溝通完全打通,達到醫病關係最理想的情境。霞瓏教授寫道,「這種寫出與病人深談之後的感觸,就有如壓擠檸檬汁,或產婦擠奶一樣,是一種需要非常用心的過程。」透過這樣的敘事,醫生才會聽到病人的心聲,病人才會被看到過去沒有被注意到的問題,而透過兩者之間醫病的溝通才得到治療的成效。她說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寫出反思的習慣,就不容易從錯誤中得到成長,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與病人建立密切關係。當病人與醫生共同面對病痛的時候,現代醫學所帶來的好處就能夠影響到病人,亦能為病人所接受。否則如果醫病關係無法有這種層面的接觸,不管醫療科技有多進步,事實上病人是無法得到真正的幫忙。最後我想以霞瓏教授道盡醫學真諦的一句話來結束本文: 「不管今天我們有多進步的高科技可以幫忙診斷治療,但是如果一位醫生沒有辦法辨認出病人最大的痛苦在哪裡,無法感同身受,無法與病人一起克服他的病痛,那麼醫生就沒有發揮身為一位醫生的角色(JAMA. 2001)。」參考資料:R. Charon: Narrative Medicine: A Model for Empathy, Reflection, Profession, and Trust. JAMA 2001; 286-1897-1902.
-
2023-04-20 醫聲.數位健康
ChatGPT、AI風潮 吹進國際製藥業
ChatGPT的問世與AI新科技的導入不僅影響一般人的生活、工作,這股風潮也吹進全球製藥產業。在2023年3月拜耳集團德國總部年度西藥部媒體日活動中,拜耳西藥事業部影像診斷業務全球負責人蓋德‧克魯格(Gerd Krueger)表示,將產品服務擴大至AI領域,可進一步站在市場有利位置,而這也遵循著拜耳的使命,也就是為病患、醫師提供以疾病為導向的解決方案。蓋德‧克魯格更指出,在拜耳加速數位轉型的過程中,放射科業務的轉型擴張為關鍵因素。這過程策略性地運用了數據科學與高階分析,並貫穿整個價值鏈。此外,在場專家、學者也表示,ChatGPT在醫師與病患溝通的過程中,或可扮演重要角色,除了給予更結構性的建議、衛教知識,也讓醫師、病患的溝通,有更完整的框架可供依循。研發高價值創新藥物 對抗癌症添利器事實上,在拜耳的年度西藥事業部媒體日,重要的亮點之一,就是該公司宣布最新研發策略聚焦於腫瘤、心血管、神經醫學與罕見疾病,以及免疫學等領域。主要目標是將資源特別分配至美國,讓腫瘤學、心臟病學業務可以有所成長,而拜耳團隊的腫瘤治療組合已雙倍成長,近三分之一的新分子品項正在研發、邁入實驗過程,以幫助對抗癌症。拜耳西藥事業部董事會成員兼研發部主管克里斯汀‧隆美爾(Christian Rommel)指出,癌症發生年齡越來越年輕,因此拜耳團隊持續努力,針對不同癌症病患族群研發更友善的治療方式,為了因應疾病日趨複雜,從病患的需求到精準治療的精進,乃至科學、科技的進展,都正快速進化,因此該公司也將研發策略與執行模式聚焦於差異化、高價值創新藥物。「往後,我們將把早期研究工作聚焦於核心策略領域,也就是腫瘤學、心血管、神經學&罕見疾病,以及免疫學等,在這些領域,相信我們將可以為我們服務的病患盡可能創造最大差異。」克里斯汀‧隆美爾強調。拜耳西藥事業部董事會成員兼腫瘤學策略業務單位負責人克莉絲汀‧羅德(Christine Roth)表示,拜耳團隊想成為頂尖的腫瘤學公司,為了廣大癌症病患,該公司正投資於有潛力帶來變革的治療與新興模式。聚焦專精領域 解決未被滿足醫療需求拜耳團隊表示,拜耳的目標是成為攝護腺癌治療領域的領導者。目前研發團隊正將心力放在標靶放射藥物、次世代免疫腫瘤學與精準分子腫瘤學等研發工作,此外,在2021年,拜耳收購生物醫藥公司Vividion Therapeutic,這也包括一項化學性蛋白體學平台,這讓研發團隊有機會篩選、找出新藥物選項,以滿足更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另外,拜耳也收購美國生技公司AskBio,進而發展基因治療,以治療充血性心臟衰竭。克里斯汀‧隆美爾補充,該公司團隊也正推展不同組合項目,以找出病患未被滿足的高階醫療需求,並形塑心血管治療的未來,未來所運用的各項創新治療方法和新型儀器,將是現在的三倍之多,往後就可以將焦點放在過去無法用藥的病理現象、機轉。
-
2023-04-20 醫療.心臟血管
心臟內外科醫療團隊整合已是國際趨勢 振興醫院長魏崢身先士卒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新式醫材、治療方式,讓傳統內外科診療界線,愈來愈模糊。振興醫院院長魏崢走在時代尖端,早已看出此一趨勢,大力整合醫院心臟內、外科醫療合作,處處為病人著想,給予最好的治療,讓振興醫院成為有溫度的醫院。魏崢說,醫學發展之初,大多都是內科診療,也就是吃藥治病,外科醫師起源則由理髮師而來,當時人的身上,如果有需要割除的地方,理髮師就用剃刀割除,因此早期醫師是不分科別,一種疾病由內、外科同時處理,但隨著醫療進步,才有內、外科之別,走向醫療專科化。『醫療專科化是為了專精醫療技術,但結果卻是內、外科「一刀分」,可是很多疾病是跨科別的。』魏崢舉例,隨著醫學進步,很多治療方式已經改變,有些開刀逐漸被侵入性較少的介入手術取代,外科醫師須改變過去的治療方式;相同的,內科醫師原本只需要開藥,但現在有導管手術等侵入性治療,讓內科醫師愈來愈積極,提升介入治療的範圍。「但要結合內、外科,其實相當困難,很多醫院都沒有成功。」魏崢說,主因是內、外科的任務如果過於模糊,沒有界定清楚,就會因為本位主義,各自爭取業績而影響治療的計畫,這種競爭關係對患者來講可能是不利的,振興醫院有鑑於此,將心臟內、外科整合,大家不分彼此,一起救治病人,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魏崢為了打破心臟內外科各自為政的傳統,減少內外科競爭關係所造成的隔閡,規定心臟內外科每周開會至少一次,每次時間約一小時,共同討論病例的治療計畫、培養共識,甚至安排內外科醫師在同一台手術檯上為患者施行手術,如導管置換心臟瓣膜與心臟瓣膜夾等,利用內外科醫師不同的專長與技術,讓患者得到最好的結果,他對患者治療的大前提就是「用什麼方式對病人最好,就用什麼方式,只要公正,就不會有人反對了」。「為了讓病人獲得更好的醫療品質,我常常需要罵人,罵到大家都討厭我了。」魏崢說,心臟手術如果沒做好是會死人的,「病人完全沒有第二次機會」,因此對心臟內外科的要求特別嚴格,除了要按照原則做事,還要求把治療選項、方式等,跟患者與其家屬詳盡解說、討論,他認為這是醫師無可旁貸的責任,如此,心臟團隊做的好,病人滿意度高,自然就會介紹朋友來治療。心臟內外科有相互依存的關係,比如有一位同事,因為冠狀動脈阻塞而需要由心臟內科醫師放置心血管支架,但是因為他的血管鈣化,放支架的風險很高,魏醫師會主動詢問內科醫師是否需要外科醫師在一旁待命,沒想到術中真的發生血管破裂情形,病人大量出血、休克,所幸魏醫師就在一旁,馬上親自執行心血管繞道手術,救回同仁一命。魏崢說,心血管支架置放手術發生血管破裂的機率很低,約為千分之一,但即便此同事自己也是醫師,也無法預估手術時可能會發生突發狀況,如果沒有立即進行開心手術,「同仁就會當場死亡」,由此可見內外科合作的重要性,一定要有團隊的概念。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張忠毅說,任何疾病治療不是只求眼前過關,更非術後就可一勞永逸,還要尋求長遠的效果,然而一般民眾對不同手術所要承擔的風險不是那麼了解,因此術前一定要擬定治療計畫,與患者充分溝通、說明,往往手術不是單獨內科或外科就可以解決,而是內、外科一起合作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大家要一起「手拉手」解決病人的問題。張忠毅指出,尤其是手術前,病人的狀況是隨時變動的,好的醫療團隊應熟悉如何利用各種治療方法,提供給病人,讓病人選擇,畢竟治療最重要的是「安全」,有些患者不瞭解某些手術的風險,只是追求手術傷口小,但最後手術沒有成功,所有的努力都會歸零。張忠毅說,特別是心臟外科手術涉及心肌保護、體外循環,術後回到加護病房的呼吸照護、疼痛控制等都會影響手術成果,只要有一個環節疏忽,病人可能就會死亡,因此健全的團隊合作十分重要,再小的細節都須十分留意。振興院長魏崢要求自己的學生要有自信,但不能自傲,必須「虛懷若谷、大智若愚」,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才可聽到更多聲音。張忠毅說,這是因為醫師面對新醫療科技也是在摸索,摸索中若遇到問題,就要反覆修改,「好還要更好」,並誠實面對自己的成果及仔細觀察與檢討,用良心來面對患者。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曹殿萍說,診間收治主動脈瓣退化、狹窄的病人,常出現走路呼吸很喘,甚至昏厥症狀,此時病情已十分嚴重,因此會出現心絞痛、昏厥、心衰竭三大症狀,如果不接受治療,一年死亡率高達30%,五年死亡率達60%,十年死亡率高達82%。這時須進行心臟內、外科評估,找尋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式,再和病人及家屬討論,此為醫病共同決策。曹殿萍指出,在心臟內、外科評估時,就會針對病人年齡、病情嚴重程度、有無共病、外科手術風險高低等進行討論,選擇病人最好的治療方式,這是該院以病人為中心的團隊治療方式。
-
2023-04-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書寫反思與感恩,帶來更快樂的生活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回應過去數週有關臨床醫學的教與學的文章。一位一般醫學住院醫師因為看到過去他指導過的醫學生追憶他們共同照顧過的病人,有感而發寫出他對這位已經過世的病人的祝福。兩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臨床資深醫師分別寫出他們為何鼓勵醫學生書寫他們照顧病人的心得。一位引述心理學文獻,闡述由書寫反思、感謝之後可以使學員油然而生感恩之情,而帶來更快樂的生活。一位引述「敘事醫學」的醫學教育文獻,強調在臨床醫學的學習階段,養成「專注」、「書寫」與「建立醫病密切關係」是訓練醫學生成為良醫的好方法。延伸閱讀:醫病平台/Bon Voyage,祝您順風多年來引導實習醫學生、實習醫師與住院醫師討論並反思人文方面在醫療照顧的角色,我們會注意到學員的個性、溝通能力,與病人及家屬的特徵,相互交映。我們也會建議學員把照顧病人的經驗寫下來,寫的過程中會有回響,也有新的整理、分析,並發現未想過的看法。但是,有的學員會覺得有壓力,在百忙中再加新的功課,對將來醫學生涯、實際臨床工作及病人照顧上,真的會有幫助嗎?我們倡導「做中學」,但這過程中,他們真能找到人生的價值與樂趣嗎?張同學的文章在這方面有些回應。他對藝術(繪畫)、舞台有興趣,他寫這兩篇很生動的文章,剪接一幕幕的場景,道出故事的主角(病人)的內心感受,加上他自己的感動,如畫、如詩。他有所學習,病人與家屬也有感受關心。他也心存感恩。在第一篇文章「那些捨不得離開的愛」中,他與同事互動時會回想「(過去)照顧(病人)的點滴」,也會去想到病人過世後,「他的妻子過得如何?」。能夠在反思中,領會「放下總是很難的吧」,也會回想:「我想像著那又哭又笑的面容,只但願那些捨不得離開的愛都能保有溫暖,讓分隔人世與天國的人們記得彼此的存在,來生再聚。」他的另一篇文章,描繪出一位末期癌症病人在「她最脆弱的時候」,還是很「頑皮」幽默,並維持她身為一位手作娃娃老師的身分,也喜歡畫畫;他引導她在住院時運用色鉛筆。他也記起自己曾與病人分享,各人都有面對恐懼和徬徨的時刻。病人也回應:「我們都在面對人生的難題呢。」病人也因此更能深一層回憶她傷心的生病過程,有所療癒。張同學最後要「謝謝那些愛與勇氣們,讓我們在成長的路上變成更好的人」。他最後表達他對病人的感謝。也樂意分享他這些珍貴的臨床經驗。我們常鼓勵學生能反思,探索病人與自己的內心,從中提升自己。這學習要花時問,會有壓力。孔子要人「三思而後行」,曾子也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層層的心力付出,如何尋得樂趣?有很多心理學上的研究,發現感恩與真實的快樂有直接的關係。有一個研究,由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勞勃·艾蒙斯博士(Dr. Robert A. Emmons)與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大學的麥克·馬可拉博士(Michael E. McCullough)主持,他們要三群受試者每週書寫一個特別的題目:第一群書寫在這週中覺得要感謝的事;第二群書寫這週中每天叫人煩躁的人或事;第三群則書寫這週中影響他們的事,不論正面或負面。十週後,第一群受試者變得更樂觀,覺得日子好過多了。最有名的研究是正向心理學的主導者,美國賓州大學的馬丁·賽利斯曼教授(Martin E. P. Seligman)的研究,他要受試者做各種回憶。有一週他指定受試者寫下自己要感謝但從未表達謝意的信,並親自把這信交給要感謝的人。結果,參加此研究者的快樂指數立即大幅上升,而這情緒的改善維持了一個月以上。我們期許這些醫學生、實習醫師與住院醫師們,將來在漫長的醫學生涯中,不忘對病人及周遭的人、事常帶感恩。如此雖然有辛勞,但也有成長,更有持久的身心健康與快樂。
-
2023-04-17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自殺率居高不下 方俊凱:心理照護政策不足
台大公衛學院曾經進行台灣癌症患者自殺死亡比例調查,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指出,一般而言,癌患自殺死亡比約一般人的2倍,但台灣癌患標準化死亡比約2.47倍,高於他國,支持癌友需要政策推動,增加癌症心理師人力及健保給付,讓心理照護制度化,減少癌友自殺的比例。方俊凱指出,對於癌友心理的照護,國健署從癌症診療品質提升計畫開始,並推動「癌症病情告知溝通技巧培訓計畫」,讓跨領域的團隊能了解心理腫瘤學,規定每家醫院要有一位心理師負責癌友的心理照護,但經過多年,台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癌症防治法」都立法,但癌患的自殺率並沒有下降。10年來,每家醫院一名心理師負責所有癌友心理照護,嚴重不足,方俊凱指出,醫學會已提出每家醫院新診斷癌患只要500人就需要一名專職心理師,每2,000人就需要增聘一名心理師,這些心理師人力缺口已提供給國健署,也希望健保署給予經費上的補助,支持癌友不能單靠NGO團體,而是需要政策來推動,才能讓癌症患者不會是一個人。👉🏻【更多精彩內容】2023癌症高峰論壇線上策展👈🏻
-
2023-04-17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淋巴瘤 余垣斌:化療沒想像中可怕
「許多淋巴瘤病友一聽到化療就垮掉,事實上化療沒想像中可怕!」在亞東紀念醫院血液淋巴腫瘤團隊召集人、腫瘤科暨血液科主治醫師余垣斌的門診經驗中,不少淋巴瘤病患,特別是年長者在經化療等正規治療後,成功治癒,重新享有精采生活,因此他鼓勵病友勇敢踏出治療第一步。余垣斌表示,對於淋巴瘤治療,化療是重要選項。化療領域含括多種藥物,治療淋巴瘤所用的化療藥物相對使用容易,每3周用藥一次,每次2到3小時,且治療反應率達八成,即使年長者需減量,仍可發揮效果,若有嘔吐、噁心副作用,目前有很好的止吐藥可供使用,不過病患要留意感染危機,若出現發燒,千萬不要自行吃退燒藥,務必盡快就醫。研究也發現,化療合併部分標靶藥物,效果更提升。此外,像新一代標靶藥物口服BTK抑制劑等也是重要治療選項,對某些淋巴瘤病患,可在化療失敗後做救援治療,甚至可取代化療成為第一線治療,對年紀大的病人來說,比化療更安全。不過,無論採取哪種治療,病患、病患家人須與醫師充分溝通,並尊重醫師建議,不要亂服偏方、不輕易放棄,治療才會順利。👉🏻【更多精彩內容】2023癌症高峰論壇線上策展👈🏻
-
2023-04-17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知名主持人母女 楊月娥、盧妍蓁:陪伴要趁早別遺憾
「17歲怎麼會得血癌?」知名主持人楊月娥的女兒盧妍蓁確診當下,兩人千頭萬緒湧上心,治療過程中不免出現衝突,幸好最後都會圓滿和解,各自也學到新的人生體悟。身為癌友過來人的盧妍蓁亦特別提醒,即使照顧者的出發點是為了癌友好,仍應注意溝通的方式,以防陷入「互相傷害」的螺旋。回想過去的甘苦,盧妍蓁表示,十分感動父母下班後直衝醫院照顧,家裡感情很好,但同時也造成情緒發生時,很難對外訴說,像是自己哭的時候,媽媽也在旁邊哭;或媽媽以情緒勒索的方式要求她做「健康的事」,讓她壓力很大,「癌友、照顧者都是受害者,所以不要再互相傷害,而是一起想方法共同解決。」對於愛女年紀輕輕辛苦抗癌,楊月娥認為,「陪伴要趁早,不要留下遺憾。」同時也為女兒感到慶幸,只需暫時放下學業,其他一切有人打點。盧妍蓁則覺得最重要的是保持信念,將癌症想像成拉肚子,拉完就過去了,而現在的自己變得喜歡及時行樂,學著傾聽內心的聲音,繼續追尋演戲之夢。👉🏻【更多精彩內容】2023癌症高峰論壇線上策展👈🏻
-
2023-04-15 焦點.健康知識+
掛急診要等多久?急診不是馬上能看!「5級檢傷分類」最久等超過2小時
很多人看急診的經驗不是很愉快,總覺得明明掛的是「急診」,怎麼等那麼久?但偏偏有時候,我們在假日鄰近診所沒有開業的時候,自己或家人突然出現嚴重的症狀,例如高燒、嚴重腹痛,或是長輩擔心心臟病發,不得不去大醫院掛急診。但到了急診室才發現,這裡不舒服的人很多,不知道要等多久?有時候還會發現,那個人明明比我晚來,怎麼醫師先幫他看診呢?事實上,急診不是門診,本來就不是「先到先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急診科主治醫師廖哲偉指出,病人抵達急診後,急診的資深護理人員會先做「檢傷分類」,而是由急診資深護理人員依每個患者的病情,使用標準方式快速評估並將病人分級,建立患者的優先就診順序,以即時搶救重症患者的生命。急診檢傷分類廖哲偉指出,台灣急診檢傷與急迫度分級量表是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急診醫學會、中華民國急重症護理學會,參考國外減傷分類架構並配合國內醫療環境而制定,共分為五級,說明如下:第一級:復甦急救患者症狀包括:‧心跳、呼吸停止,肢體及嘴唇發青、發紫‧體溫>41℃或<32℃‧無意識、意識混亂,如:對疼痛刺激無反應、只能呻吟或說單一字句、只有疼痛刺激才會睜眼‧持續抽搐且無意識第二級:危級患者症狀包括:‧急性意識狀態改變(語言與動作遲滯,但尚可溝通)‧持續胸悶、胸痛且冒冷汗‧低血糖(<40mg/dl)‧大量血便、黑便、嘔血‧外傷造成之大量出血,頭頸軀幹骨盆部位血流不止‧槍傷,頭、頸、軀幹鈍傷、穿刺傷,開放性傷口疑似骨折‧高處墜落、車禍(乘客被拋出車外)、頭部撞擊後曾失去意識‧突發性視覺改變‧免疫功能不全且發燒‧會陰部穿刺傷與大量出血,生殖器腫脹變形‧外傷或接觸化學物質後出現的神經功能異常‧化學物質濺入眼睛‧疑似藥物過敏導致呼吸困難‧螫傷,咬傷導致呼吸困難或意識改變第三級:緊急患者症狀包括:‧走動時明顯有呼吸急促‧經期逾期且腹痛‧無法控制的腹瀉或嘔吐‧外傷後肢體腫脹變形疑似骨折/脫臼‧咖啡色嘔吐物或黑便‧高血壓(收縮壓>200mmHg或舒張壓>110mmHg)且沒有任何症狀‧抽搐後意識已恢復‧廣泛性紅疹/水泡‧毒氣或其他氣體吸入,無呼吸窘迫徵象‧急產(宮縮>2分鐘)第四級:次緊急患者症狀包括:‧局部蜂窩性組織炎‧解尿疼痛但沒有發燒‧陰道點狀出血‧急性咳嗽但沒有發燒‧發燒但無其他不適‧反覆性疼痛或暈眩‧持續性打嗝‧厭食/缺乏食慾,生命徵象正常第五級:非緊急患者症狀包括:‧習慣性便祕‧慢性腹水,欲抽腹水‧肢體水腫,生命徵象正常,無其他不適‧慢性噁心、嘔吐或打嗝‧直腸內有異物但生命徵象正常‧關節腫‧輕微擦傷,瘀青,軟組織受傷‧螫傷或咬傷,但無發燒或疼痛不適‧陰道分泌物,生命徵象正常且無其他不適‧過敏、鼻塞‧慢性失眠‧輕微腹瀉,無脫水現象急診要等多久?經過醫護人員的檢傷分類後,患者會被分為5個等級,並優先為情況最危急的人治療。因此不同等級的患者等待治療的時間都不一樣。說明如下:第一級「復甦急救」:須立即急救第二級「危急」:可能等10分鐘第三級「緊急」:可能等30分鐘第四級「次緊急」:可能等60分鐘第五級「非緊急」:可能等120分鐘所以說,如果你在急診等很久,可能是在檢傷分類中屬於第四、五級,較不緊急的患者。畢竟醫療資源有限,醫護人員必須盡力搶救每個生命。下次遇到急診等很久的狀況,建議耐心一點,多體諒醫護人員吧!延伸閱讀: 不吃肉=清淡?吃素=健康?營養師揭吃素5地雷:你以為的蛋白質其實是「澱粉」 鳳梨竟是絕佳的「養肝水果」!營養師傳授護肝8法:促進解毒,修復受傷的肝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5 醫療.精神.身心
遇到職場霸凌、壓榨怎麼辦?「是我有問題?」精神科醫教4步應對!
霸凌事件常見也包括職場霸凌,且往往難以分辨。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蘇渝評解析職場霸凌情況、加害者心態、被害者心境,以及解套方式,有助被害者減輕壓力。 為什麼會出現職場霸凌?醫:獸性大於人性就會。 蘇渝評表示,霸凌之所以會出現,直白的說可為獸性比人性還強。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受到道德觀念、道德感覺、同理心,也就是所謂的人性規範,這與成長環境有關。 當一個人獸性、侵略性過強超越了上述人性、或人性本質本身就缺乏,即便沒有犯法,也容易出現如大自然法則、弱肉強食般的霸凌情況,這不論是加害者是否有意識。可能心存惡意、沒有發現、不願承認、又或者出自公事公辦、無可奈何的選擇。 因此霸凌通常是上對下,優勢對於劣勢者,例如強壯與弱小、強勢與弱勢、長官與下層等,也有可能出自於弱勢者或自信缺乏者為了不被欺負而武裝、或證明自己,反過來成為強勢的加害者。 職場霸凌,有時難以分辨,例如有些長官會刻意壓榨員工、甚至是針對,但也有些情況是人力吃緊、公司又資源有限,僅能將好幾人的工作都放在一個人身上,此情況大家都一樣,因此像是加班、超時工作等也都算,因此最重要的就是當事人的感受。 是職場霸凌還是「我有問題?」醫:當事人的感受是關鍵指標。 當事人的感受是一個評估的指標,雖說也關乎當事人耐受度、敏感度,每個人的感受都是重要的,並非比較級,而對於事件本身來看,可看是否需要調整心態,又或者不適合此環境。 也有被害者會反覆過度檢討自己,卻因為問題確實出在加害者身上而找不到原因,感到難過又困惑。但需知道人和人之間需課題分離,自己的問題是自己的問題,能檢討是好事,調整即可;對方的是對方的霸凌,確實存在,不論是否惡意。 前述這種情況常會出現在自信相對薄弱的人身上,未必是本身缺乏自信,也可能是在特定情境下缺乏,例如對於溝通缺乏自信,或是認為自己若是制止霸凌很有可能失去工作、難找到工作、對於求職缺乏自信。而霸凌者也常掌握「缺乏自信」為所欲為。 遇到職場霸凌、壓榨怎麼辦?精神科醫師教4步應對! 面對職場霸凌,考量雙方的價值觀等因素,蘇渝評醫師認為,若要解除職場霸凌可依幾個步驟逐步進行。 1.先找可信賴的第三方:首先可找信賴、能同理、能聽自己說話的第三方說話,包括親友、同事等。除了宣洩情緒有助緩和情緒外,也正是所謂旁觀者清,第三方沒有情緒在事件中,更有助了解當前的事件是否真的是正常的,並也提供觀點。 2.適度檢視自己:接著,可依事件以及第三方提供的資訊,找時間靜下心來適度檢視自己,是否有可進步之處,但要記住檢視並非貶低自己,依個人價值觀衡量即可。以及自己是否真能接受,若不行也不用強迫自己,因為說到底就是現階段不適合,人並無法改變另一個人或改變環境。而若不確定,可再尋求第三方協助釐清。 3.可嘗試理性溝通:接下來,有些人可能會試著試著溝通,對此醫師認為可以嘗試,若因此解除誤會是一件好事,有可能只是加害者並沒有意識到,或可另尋解方。但若是加害者是惡意的、或沒不覺得,溝通可能無效或加重霸凌的情況。而越級溝通也是一個方法,但在職場上通常會被視為不尊重,不利解決問題,建議可利用公司的申訴管道。 4.妥善評估決定去留:嘗試雙方調整後,接下來考量的就是去留。如果有改善空間或許可考慮嘗試調整。若要離職,情況允許可先離職休息,若考量經濟因素穩定則可先尋找適合的工作再提出辭呈。在此之前也可以先確認,自己是否適合該行業,是這行業都有同樣的情況,還是只是現處的環境特別不一樣。若僅是現處的環境較遭,換個環境即可。但若是業界普遍如此,便會需要考量是否轉換跑道。可盤點自己身上的所有優勢,結合優勢後或許可發現更適合其他行業。 蘇渝評醫師強調,工作雖為必要,但霸凌有礙身心。考量自己是否適合該環境、該領域,若認為適合可嘗試調整,若不適合離開即可。如有需要可尋求精神科、身心科、心理諮商協助。記得自己的優點,生活快樂才是重點,如此更有利身心發展。 《延伸閱讀》 .6招改善憂鬱症,楊聰財:9大症狀超過兩週盡早治療。 .不要再說「別想太多」,楊聰財:4不5要陪伴憂鬱症患者!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5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體重改變恐是身體病變警訊!陳修聖養生靠爬山慢跑紓壓、每周量體重
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院長陳修聖2019年接任院長,在醫療專業及醫院管理領域,經驗豐富。北市聯醫的泌尿中心及第一台達文西機器手臂,都在忠孝院區,當時在仁愛院區服務的他,經常前往動手術,因此對忠孝院區不陌生,也了解醫院的特色,期盼發展成東區門戶最受信賴的社區型醫院。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是位處南港的社區型醫院,陳修聖表示,儘管周邊有不少醫學中心如三軍總醫院,但醫院的設備及資源都不錯,希望透過不同的經營方式,深入社區,得到民眾的信賴。陳修聖養生祕訣/爬山慢跑紓壓 每周量體重年輕時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院長陳修聖,不曾想過要運動,每天都忙碌於看診、開刀,到了一定年紀後,他才驚覺不好好保養不行。看到來門診的病患,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警惕,甚至有病患對他說,「醫師,你看起來老了很多耶。」他因此決定要好好運動。現在的陳修聖,常會利用下班或休閒時間去慢跑或爬山,舒緩壓力,每周大約慢跑1到2次,每次跑5至6公里,但他笑說,「我只是休閒玩家,所以沒想過參加馬拉松。」他的爬山地點,則是選擇象山、四獸山等一日可完成的地方。在飲食方面,陳修聖表示,他不挑食,沒有特別的養生,盡量均衡飲食。過去當主治醫師時,經常無法吃中餐,開刀時更沒辦法正常吃,現在當了院長後,反而可以維持三餐正常飲食。平時除了會多注意心跳、血壓外,陳修聖會每周量一次體重。他強調,其實量體重很重要,若發現變重了,就應適時調整飲食,但如果突然體重變輕了,很有可能是身體有病變的警訊,尤其是長者更要多注意。很多人壓力大,會狂喝酒、抽菸,陳修聖認為,這樣的習慣很不好,他沒有抽菸,聚餐時也只會小酌,「所有事情適量就好」。協助病患 藥物整合陳修聖說,很多長輩尤其是獨居老人都有居家醫療的需求,他是泌尿科醫師,有很多長者病患求診,但都需要親友協助拿藥,也有住在沒有電梯的獨居老人因行動不便無法外出就醫,有居家醫療介入可直接到病患家中協助打針、抽血、看診,同時可檢視其居住環境,更重要的是協助病患藥物整合。「很多病患一次就吃20多顆藥,這很恐怖。」陳修聖指出,病患到處就醫,拿到的藥就一起吃,但很多藥效重複,因此協助藥物整合可以替病患省下很多費用,也不讓身體因吃下太多藥物造成負擔。早診早治 逆轉癌症陳修聖說, 過去曾遇到一名剛考上大學第一志願的男生,陪同看診的媽媽說孩子的左側睪丸腫大,其實該男生在準備考試時就發現了,但因為不痛不癢,加上大考在即,就拖延看診。經觸診發現是睪丸癌,再經電腦斷層檢測及切片後證實是睪丸惡性腫瘤第三期,媽媽和男孩都不敢置信,這麼年輕就睪丸癌。陳修聖指出,他只能安慰家屬及病患,建議經濟允許的話,可先把精子存到精子銀行。再經由手術切除腫瘤,加上化療,目前持續追蹤,男孩也順利結婚生子,生育能力完全沒問題。另一名70多歲長者,平時身體無大礙,健檢抽血檢驗發現,該長者的PSA超標懷疑是攝護腺癌,但長者不願意接受切片手術,認為自己吃藥就好,經勸導後、切片確認罹患攝護腺癌第四期,長者一聽嚇傻,所幸經荷爾蒙療法,如今90多歲身體仍十分健康。陳修聖強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真得很重要,對於癌症的療效也會比較有效。陳修聖小檔案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院長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醫學士、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台灣大學 EMBA、政大法律系碩士在職專班經歷:台北榮總外科部泌尿科住院及總醫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外科部主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醫務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醫務長專長:微創泌尿腫瘤手術、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手術 前列腺肥大、泌尿系統結石、排尿功能障礙 男性不孕、婦女泌尿疾病 錄影尿路動力學檢查、直腸超音波 男性結紮及重建給病人的一句話清楚了解自身病情、積極溝通、一起努力對抗病症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4 醫聲.癌症防治
抗癌神隊友 權威專家獻策四大資源
血液癌多發性骨髓瘤 滕傑林:單株抗體增生活品質「多發性骨髓瘤是過去10年來,血液惡性腫瘤中最蓬勃、迅速發展的疾病。」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指出,對病人來說衝擊很大,患者及照顧者都很辛苦。因此治療前須經正確診斷,並擬定治療目標、方法、代價及如何評估治療效果。滕傑林指出,多發性骨髓瘤雖然不難診斷,但症狀不典型,如骨頭出現痠痛常聯想到可能是太累了,或是想去按摩,讓患者常常跑了多家醫院。多發性骨髓瘤併發症多包括高血鈣、腎功能不良、貧血及骨頭病灶四大症狀,其中貧血症狀約占七成,頭痛約占六至七成,高血鈣、腎功能不良約各占三成。滕傑林說,目前多發性骨髓瘤第一線治療最好方式是自體幹細胞移植,但國內僅20%患者進行移植,統計指出,自體幹細胞移植後,若搭配抗CD38單株抗體標靶治療,相較未使用標靶治療患者,18個月疾病不惡化存活時間高達八成,且九成患者可以存活約3年,病情不會惡化,生活品質大幅改善。淋巴瘤 余垣斌:化療沒想像中可怕「許多淋巴瘤病友一聽到化療就垮掉,事實上化療沒想像中可怕!」在亞東紀念醫院血液淋巴腫瘤團隊召集人、腫瘤科暨血液科主治醫師余垣斌的門診經驗中,不少淋巴瘤病患,特別是年長者在經化療等正規治療後,成功治癒,重新享有精采生活,因此他鼓勵病友勇敢踏出治療第一步。余垣斌表示,對於淋巴瘤治療,化療是重要選項。化療領域含括多種藥物,治療淋巴瘤所用的化療藥物相對使用容易,每3周用藥一次,每次2到3小時,且治療反應率達八成,即使年長者需減量,仍可發揮效果,若有嘔吐、噁心副作用,目前有很好的止吐藥可供使用,不過病患要留意感染危機,若出現發燒,千萬不要自行吃退燒藥,務必盡快就醫。研究也發現,化療合併部分標靶藥物,效果更提升。此外,像新一代標靶藥物口服BTK抑制劑等也是重要治療選項,對某些淋巴瘤病患,可在化療失敗後做救援治療,甚至可取代化療成為第一線治療,對年紀大的病人來說,比化療更安全。不過,無論採取哪種治療,病患、病患家人須與醫師充分溝通,並尊重醫師建議,不要亂服偏方、不輕易放棄,治療才會順利。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侯信安:標靶藥物減副作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成年族群中,最常見的急性白血病,但治療上卻面臨「存活時間短」、「年長者治療效果差」的瓶頸,從2011年到2015年統計8,000名病友,平均存活時間8個月,60歲以上年長者僅3至5個月,在17種癌症分析中,白血病友平均損失17年半的壽命,遠高於胰臟癌。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祕書長侯信安指出,長者因體力不堪承受傳統治療,包括化學治療、血液幹細胞移植的治療,年長病人治療效果差,中位存活期僅3個月,20年來沒改善,醫療照護需求未被滿足。由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相當複雜,正確診斷、分類對治療計畫擬定至關重要,現在可利用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NGS)帶來新的希望,判斷是否要化療結合標靶治療,或是盡早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讓治療「贏在起跑點」,疾病的存活率亦有望突破。侯信安說,目前國外所使用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標靶藥物,約有10種之多,能減輕治療副作用,但國內現在引進、獲得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只有兩種,分別為BCL-2口服抑制劑與FLT3抑制劑,期待國內引進藥物的速度可以加快,也希望台灣加入更多國際臨床試驗,病友若能加入臨床試驗,也可得到新藥醫治的機會。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李啟誠:細胞治療精準滅癌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表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未來可能「完全免化療」,免疫力好壞是關鍵之一;標準治療都要先經過1個月的誘導性化學治療,高風險族群先進行「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再進入25至30個月的鞏固性化療,小孩成功率八成五、成人則低於五成。「第三代口服標靶藥物結合新世代抗體注射藥(BiTE),可達到完全免化療。」李啟誠指出,根據醫學期刊「刺胳針」發布的研究,針對40位新診斷最困難治療的「成人費城染色體陽性血癌」患者,經過1年治療後,在免化療的情況下,無病存活率高達九成五,1年總存活率同樣九成五,不僅免除化療,也避免骨髓移植的毒性產生。李啟誠說明,過往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患即使完成療程後,一旦復發,5年存活率僅剩7%至8%,根治機率低;BiTE就像是體內線民,一端抓住血癌細胞、另一端抓住T細胞,誘發T細胞精準消滅癌細胞。李啟誠說,花蓮慈濟醫院5年前也協助標準療法後復發的病友,透過BiTE結合CAR-T控制住血癌細胞,並恢復體內T細胞將其改造成為更強的CAR-T細胞,對抗血癌同時也預防復發,如今患者恢復良好。真心話自殺率居高不下 方俊凱:心理照護政策不足台大公衛學院曾經進行台灣癌症患者自殺死亡比例調查,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指出,一般而言,癌患自殺死亡比約一般人的2倍,但台灣癌患標準化死亡比約2.47倍,高於他國,支持癌友需要政策推動,增加癌症心理師人力及健保給付,讓心理照護制度化,減少癌友自殺的比例。方俊凱指出,對於癌友心理的照護,國健署從癌症診療品質提升計畫開始,並推動「癌症病情告知溝通技巧培訓計畫」,讓跨領域的團隊能了解心理腫瘤學,規定每家醫院要有一位心理師負責癌友的心理照護,但經過多年,台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癌症防治法」都立法,但癌患的自殺率並沒有下降。10年來,每家醫院一名心理師負責所有癌友心理照護,嚴重不足,方俊凱指出,醫學會已提出每家醫院新診斷癌患只要500人就需要一名專職心理師,每2,000人就需要增聘一名心理師,這些心理師人力缺口已提供給國健署,也希望健保署給予經費上的補助,支持癌友不能單靠NGO團體,而是需要政策來推動,才能讓癌症患者不會是一個人。照護者身心負荷大 史莊敬:資源、支援一樣重要癌症照護中,照顧者除了照料癌友生活起居,也承接癌友的情緒、外界的期待,然而,他們的感受與需求卻鮮為人知,導致生理、心理出現狀況,進一步惡化與癌友的互動。台灣癌症基金會諮商心理師史莊敬表示,照顧者因生活繞著癌友打轉,出現睡眠不足、工作受影響等問題,也會時常深陷自責、焦慮、疲倦等負面情緒,進而降低耐心,說話口氣差,動作粗魯,「癌友是會察覺出來的,如此容易引起猜疑、疏離或衝突。」他分析,一旦照顧者的感受與需求不被滿足,如沒有得到尊重與關心,休閒時間或個人空間消失等,便會感到失落,甚至對別人給予的關心產生疑惑。因此史莊敬認為,需要多項資源投入,降低照顧者的身心負荷,並在協助癌友就醫、診療、休養與復原的過程中,一同考量照顧者的想法、感受與需求;照顧者也不需過度要求自己,而是把握當下可以休息的機會,「自己的重要性需自己給,而且照顧者站穩了,才有辦法照顧癌友。」生病經驗非常寶貴 潘怡伶:癌友是職場新助力罹癌從來不會成為任何人的人生規畫,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在32歲那年確診乳癌,當時新婚燕爾才3個月,人生陡然劇變;當下腦袋雖然一片茫然,但對醫師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卻是:「我還能返回職場嗎?」所有影響人生的重大選擇,全都要在短時間內下定決心。「曾有病友在手術前被要求簽下『自願離職書』。」潘怡伶表示,病友遭受到許多職場歧視,一名不到而立之年的年輕病友,在病床前被迫簽下自願離職書,本就緊張的心情,又因遭逢職場歧視更加自我懷疑。潘怡伶希望,罹病經驗是所有病友的寶藏,應替之「賦能」,讓罹患癌症的經驗成為職場上的助力,不論是癌症相關的學術研究、病友陪伴工作,都能替醫藥廠,甚至更多病友提供珍貴的協助,除了友善企業外,也需要更多大眾的加入,替病友創造友善的職場環境。營養超量干擾治療 黃孟娟:保健食品用錯傷身保健食品非越多越好!癌症希望基金會學術委員、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營養部主任黃孟娟提醒,保健食品不當使用不僅傷身,「高劑量、多重服用」更可能與癌症治療產生衝突疑慮。黃孟娟指出,據美國Preventive Service Task Force 2022年JAMA發表的大型研究,健康人額外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對預防癌症、心血管疾病與減少死亡風險無顯著益處。歐洲腸道靜脈營養醫學會癌症營養治療建議,癌友治療期胃口不佳,可補充符合「膳食營養素建議攝取量」維生素、礦物質,不建議高劑量及多重補充。另外,癌友普遍聽聞麩醯胺酸可修復口腔黏膜,但例行補充麩醯胺酸與血液腫瘤再發疑慮有關。建議使用劑量以0.5克/公斤/天為限,可多次漱口後食用緩解症狀,但僅有症狀短期使用,不宜例行補充。黃孟娟建議,預防癌症及降低癌症復發風險的有力做法,是實踐地中海飲食,多吃蔬果、全穀及豆類,每天攝取奶類、每週有海魚及適量優質蛋白質,減少高油食物及精緻糖攝取也是重點。乳癌荷爾蒙治療+細胞週期抑制劑 曾令民:早期高危復發率降乳癌佔據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不過,八成患者多屬於○到二期的早期乳癌。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主任曾令民指出,進一步以生物標記檢測分析,七成癌患為荷爾蒙陽性(HR+/HER2-),雖然預後良好,但萬一是高風險患者,會有高達七成在手術後的前5年復發,建議選擇荷爾蒙治療搭配「細胞週期抑制劑」,與傳統治療相比,能有效降低30%以上的復發風險,達到治癒的目標。癌友除了擔心復發,也害怕遠端轉移。曾令民表示,通常第一個轉移的部位有33%是在骨頭、近19%在肺部,且發生遠端轉移就是進入乳癌晚期,治療目標必須從治癒變成延長壽命。他指出,特別是高復發風險族群,像是4顆以上淋巴結感染,或是1到3顆淋巴結感染加上,如腫瘤≧5公分、腫瘤細胞分化程度第三級、Ki-67指數≧20%,通常會有三成以上會在術後的前2年復發,高達七成會在術後的前5年發生,且三成的患者會有多部位遠端轉移狀況。不過,他說,隨著醫療科技進展,目前高復發風險族群使用荷爾蒙治療搭配「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有效降低30%以上復發風險,針對早期乳癌患者最怕的「遠端復發」,新藥也能顯著降低。他提醒,患者要定期追蹤,若出現淋巴結陽性等,就要回診與醫師討論治療方針。魔術子彈精準攻擊癌細胞 郭文宏:晚期治療有新武器乳癌病友進入晚期,仍有治療希望!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台灣乳房醫學會常務理事郭文宏指出,據統計,晚期乳癌病患的5年存活率為36.2%,比過去進步,隨藥物推陳出新,特別是像「抗體藥物複合體」(ADCs,俗稱魔術子彈)的研發,更讓晚期乳癌治療有新武器,病患更有希望延續生命。郭文宏說,每4名乳癌病患中,有1人為HER2陽性乳癌,過去,HER2(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因子受體)陽性病患因疾病易惡化,復發、死亡機率較高,讓醫界很棘手,自從針對HER2陽性的標靶藥物問世,情況漸有改善,而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的出現,更受關注,這類藥物運用連接子(Linker)連結標靶單株抗體與化療藥物(Payload),好似戰鬥機配置飛彈,到腫瘤處再以化療毒性精準攻擊,只針對HER2陽性癌細胞,較不會傷及無辜。近來也發現,HER2弱陽性病患佔整體乳癌約55%,臨床試驗顯示,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對HER2弱陽性病患也可產生療效。加上旁觀者效應,致使周遭癌細胞即使沒有HER2表現,也遭受「池魚之殃」,病患存活生機大為增加。郭文宏也鼓勵病患,「積極治療,永不放棄,有一天癌症將成為慢性病!」經濟一次性支付險種佳 林志潔:商保成抗癌金融力「要建立正確金融商品知識、提升健康風險意識!」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長、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林志潔表示,她年輕時買癌症險,而擁有足夠的金融力,罹癌時才有能力動微創手術,她也因及早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早期發現肺腺癌,並了解定期健檢的重要性。林志潔說,當初動微創手術,沒化療,但體內有傷,需休養,所以工作須減量,收入減少,加上有房貸要繳,經濟有缺口,此時,癌症險一次性支付就很重要,買保險要看個人的風險承擔能力而定,需自己做功課、進行評估。林志潔提醒,長輩除了要注意健康外,近來,高齡金融詐騙日趨嚴重,已成國安議題,像往生互助會這類非法商品,很沒保障。另像一位66歲長輩原沒線上銀行帳戶,後來被騙去辦線上銀行帳戶、變更手機號碼,很快遭騙走新台幣900萬。由此可知,不只保險規劃,財產信託也值得考慮,對不懂的金融理財商品,千萬別輕易嘗試,可撥打金融服務專線1998,助釐清疑慮。整合全台保險公司 陳乙棋:縮醫療險理賠時間商業保險是癌友的重要經濟支柱,然而民眾罹癌後要申請理賠,須提供保險公司詳細病歷紀錄與診斷報告,奔波醫療院所申請文件,繁瑣費時。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資訊應用組主任陳乙棋說,壽險公會作為保險產業平台,已整合全台19家保險公司,設立「理賠醫起通」服務。陳乙棋說,該服務具一站式、無紙化的特點,民眾一機在手,只要上傳授權同意書和授權範圍,若就醫醫院是理賠醫起通合作的19家醫療院所,就能直接把治療期間的診斷報告、病歷紀錄和收據等所需資料上傳,同步授權給患者其他保險公司,民眾不必再擔心資料缺漏。他強調,此服務透過區塊鏈等技術保障個資,民眾不必擔心個資外洩。陳乙棋指出,理賠醫起通服務是建構在壽險公會整合21家保險公司的「理賠/保全聯盟鏈」之上,截至去年已為逾24萬民眾節省二次以上的重複申請過程及費用,理賠金核發的時間也從7天降至3天。壽險公會提供的「保險存摺」,讓民眾可以隨時隨地、一站式瀏覽自身所有保單重要資訊。陳乙棋表示,民眾不必擔心紙本保單遺失,能夠定期檢視保單情況,未來將納入更多給付詳情,並以免費使用為目標。新療法 舊保單理賠受限 陳碧玉:癌症保單需定期審視只有罹癌後申請理賠才會找保險公司?現在的保險公司要翻轉觀念,攜手保戶一起促進身體健康。南山人壽健康照護企劃部副總經理陳碧玉表示,作為保戶人生道路的神隊友,在健康促進期透過APP指導運動、定期健康檢查,給予回饋獎勵,如果罹癌也有「健康守護圈」從治療照護到復原期都提供足夠的支持。陳碧玉指出,根據2022年理賠數據顯示,光是癌症險理賠達135億元,平均每個月有3,000位保戶申請理賠,年紀落在40到60歲之間、女性多於男性,但近年也有好幾位40歲以下罹癌,而攤開保戶的癌症險平均保額約56萬元,隨著新的療法問世,不見得以往的保單會理賠,因此需要定期審視保單。針對年輕小資族,她建議,可以買定期癌症保障及外溢保單,待預算足夠或成家立業,首要先檢查過去買的癌症險,對於新式療法可以利用補充包險種來補齊。她舉例,一位35歲男性購買保額100萬元的10年定期險,年繳5,500元,新型補充包則有包含基因檢測、標靶藥物、微創機械手臂等,年繳約莫1萬元預算就能做到。
-
2023-04-13 醫聲.醫聲要聞
醫學工程師/首位生醫光電女所長郭文娟:跨域也要跨入產業
桌面上擺滿像樂高積木般的儀器,上頭還裝載監控電腦,密密麻麻地數據和文獻映在螢幕,眾多器材裡,一台印有藍色Logo的白色機盒格外醒目,這是陽明交通大學生醫光電研究所長郭文娟實驗室中蓄勢待發的產品,也是生醫光電走向眼科之外的臨床結晶,專業的跨域和斜槓還不夠,郭文娟認為腳步要跨入產業界,這是為了讓學生看到能夠投入的夢想和目標。跨領域從實驗室開始,不同視角觀察問題「光學同調斷層掃描術」(OCT)是郭文娟實驗室裡研究的題目,白色機盒搭配著光學探頭,正是OCT技術所延伸的「智能影導式針頭穿刺術」。學生介紹,腹腔鏡手術及達文西手術之前,必須要用氣腹針插入腹腔,在腹膜灌入氣體,撐起手術的空間,重要的一步卻只能憑醫師手感和經驗「盲刺」,但刺得太深、太淺都有損傷器官風險。這項「智能影導式針頭穿刺術」能視覺化,透過光學探頭進行掃描,投影出身體組織的影像,還能如同倒車雷達般發出警示,目前技術已經和台北榮總完成10例的腹腔鏡手術人體實驗。學生拿起探頭稍微模擬,一問之下,學科背景不乏光電、醫工、生技或物理等領域。郭文娟刻意安排不同專業的合作,她說,生醫光電不僅只有儀器操作、分析影像能力之外,也得執行動物實驗,尤其研究成果要能運用於臨床醫學,就得加入臨床醫師視角,才能看見實際面的問題,「在校內就要先搭起不同領域的交流平台。」沈浸動手組裝的成就,單一專業特色是什麼?說起跨領域,對郭文娟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大學志願的選填就透露出端倪,想念第三類組(醫學、生命科學系)又結合物理的科系,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學系成了所選。「結果讀了好像又沒有太大興趣…」她笑說,如同大一新鮮人還在摸索興趣,一直到進入恩師、生醫光電教授周晟的實驗室擔任專題生,人生的頻譜有了變化。喜歡動手操作的郭文娟,在專題生的日子裡,沈浸於自己組裝系統,取得影像資訊的成就感,她還開發了透過雷射光就能從兔子眼睛內的葡萄糖濃度監測血糖的技術,論文更刊登在國際期刊,即便大學畢業前到醫院實習,反而加深了解學術研究遠比醫事放射師臨床常規工作來得快樂。郭文娟的自問,「只有生醫光電學的訓練,出來後會不會只是眾多光電人才之一,你的特色是什麼?」攻讀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博士成了問題的解答。如此的遠見放到現在,正是熱門的跨域斜槓,確實畢業後的工作出路更廣,但她仍投身喜愛的生醫光電研究,第一份工作是大學的教職,逐步朝向創新的生醫光電領域引領學生們共同邁進。非輻射、低功率,OCT技術用在癌症早篩生醫光電看似難以貼近生活,OCT技術更對民眾來說模糊難懂,郭文娟舉例,光學斷層影像能夠放大到10的負七次方、約頭髮的十分之一細微影像,加上非輻射、非接觸、低功率等特性,對人體相對安全,「有點類似超音波,只是以雷射光方式提供更高解析度的影像。」常見的眼底視網膜掃描便是利用此技術,由於視網膜有十幾層結構,且每層細胞結構非常靠近又薄透,OCT技術能精確診斷各種眼底疾病包含黃斑部病變或角膜水腫等病兆。郭文娟說,眼科已成熟地運用OCT技術,所以實驗室的研究才會嘗試投入不同科別,像是早期皮膚癌、口腔癌檢測,並設計出兩種探針:「概念都一樣,用在不同地方,解決的問題就不同。」現行檢測皮膚癌的皮膚鏡是類似放大鏡一種,仍缺乏深入皮膚表層的能力,她進一步說明,OCT技術則利用光學斷層影像搭配探針,能夠輸出成三維、立體的影像,精準定位以判斷疾病分級。另外,口腔癌通常由醫師觸診或觀察口腔表層是否有白斑,在這項技術之下,透過分層結構以判別是否為發炎、惡性腫瘤等「不再只依靠醫師經驗,而是提供客觀診斷標準。」她說,說不定未來在洗牙時,牙醫順便拿出光學掃描探頭,就能輕鬆檢查出口腔有無異狀。跨入產業多了商業成本腦袋,新創公司學生任CEO技術不能只在乎成像,還有檢測準確率、照射範圍,她說,畢竟門診只有幾分鐘甚至幾秒就要知道答案,若要做到商品化、用於人體臨床端,無法像是學術論文只偏重安全可行性,要考量器材的重量、體積等工藝技術層面。郭文娟堅持「跨領域不是醫學和物理工程,還要跨出去產業。」尤其OCT技術比其他研究更貼近臨床運用,如果要做成醫療產品,走出實驗室才是剛起步。她以「智能影導式針頭穿刺術」為例,原先預計年中會到試製階段,但牽涉到成本、量產、器材探頭等設計「前後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調整」,可能得延期到今年底或明年初。現階段,團隊持續與廠商溝通討論生產線、設計成本及銷售等商業面問題,她說,「會不會原來的設計在一定成本內根本做不出來,要全部改掉,這都是風險。」雖然曾想過技術轉移方式,但是幾經思考,一路以來的測試、累積下的影像數據,墊高了技術的價格。專業人才、技術紛紛到位,學生們也有創業當CEO的想法,郭文娟陪著他們組成團隊、成立新創公司,她說,讓學生看到投入的夢想和努力的目標,清楚知道自己現在做的事情。「其實許多實驗室主持人就像是新創公司老闆。」她笑說,老師必須替學生添購器材、儀器,還要向政府或業界申請計畫及前端資源探詢,「雷射就像開水龍頭,一開也很燒錢。」「試試看再煩惱」,負面表列找到跨領域人生採訪的這幾天剛好是日本暌違14年再度奪下世界棒球經典賽冠軍,關鍵一球的大谷翔平掀起浪潮,眾人訝異他完成多年前親筆寫下的人生目標,郭文娟淡淡說,「哇…真的很厲害,但我倒沒有想過要寫人生目標,這樣做的話有點無聊,有些事情可能是水到渠成,如果列在上頭沒有得到,感覺就會變成失去,但其實你根本沒有失去什麼。」近年郭文娟研究團隊的成果投入衍伸新創,她也是陽明交通大學生醫光電所成立20多年來首位女性所長,人生清單裡不斷突破,事事都逐漸水到渠成,不過,她自謙「可能因為我是系上唯一的女老師吧!光學領域也有許多傑出女性,現在有不少女學生參與研究行列」。「試試看,考上再來煩惱、念了再來煩惱。」郭文娟想起迷惘在唸博士班還是先工作的十字路,媽媽給了這一句,當時其實心中有了決定,缺乏那臨門一腳的助力。這句話適合用來鼓勵學生嗎?她回到教育者的角度仔細回答,或許還是要看學生個性、因材施教,「但沒有失去什麼,只是去試試看,試著說不定會不小心成功。」
-
2023-04-12 養生.家庭婚姻
買冷氣被婆婆酸「為何不省下來買房」 網笑:哪來3萬塊的房?5招解決婆媳問題
現在買房大不易,許多人會選擇先租屋來存錢,等日後再來決定。不過日前一名媳婦抱怨,她趁著政府補助與優惠期間,購入了一台冷暖空調,沒想到卻被婆婆酸「有錢可以買日本的冷氣,是不會把錢省下來買房子喔?」讓她氣炸表示「有暖氣可以吹本來很開心,卻被討厭的婆婆壞了好心情」。買冷氣被婆婆酸「為何不省下來買房」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表示,她前陣子趁著政府補助跟優惠,換了一台日系品牌的冷暖空調,結果她的婆婆來家裡看到,就開始酸言酸語,當著孩子們的面,對他們夫妻倆說:「有錢可以買這種日本冷氣,是不會把錢省下來買房子喔,到現在還跟人家租房子,不會覺得很丟臉嗎?」原PO表示,當下真的覺得好生氣,明明以後搬家還是可以把冷氣拆走啊!她坦言「本來想要跟婆婆翻臉的,但看到老公只是頭低低沒有說任何話,而且孩子們也都看著,最後還是忍下來」。文末,她大嘆「有暖氣可以吹本是件開心的事,但我那討人厭的婆婆,完全壞了這樣的好心情,每次跟老公說也沒有用,他都沒有作為,真的覺得心好累」。網友表示:冷氣省20台也買不起房子對此,有網友安慰她「婆婆都很愛講這種話,很正常拉」、「冷氣省20台也買不起房子啊,連頭期都不夠欸」、「關她屁事,又不是她花錢的!」、「買冷氣的錢可以買得起房子的話,我還不買爆!冷氣一台只要3萬多,哪能夠買房子呢!」、「老實說妳婆婆可能是在罵自己兒子,罵兒子到現在還沒有能力買房給妻兒住」。5招解決婆媳問題1.將對話轉移話題:如果遇到類似婆婆的貶低或不尊重的言論,可以嘗試轉移話題,例如問她有沒有最近做什麼有趣的事情,或者分享一些與冷暖空調無關的話題。這樣可以避免讓氣氛變得更加尷尬或是引發不必要的爭吵。2.嘗試溝通:如果你的婆婆經常對你這樣講話,可以試著跟她溝通,讓她知道這樣的話語讓你感到不舒服。婆婆可能是有好意,但是表達方式可能不太得體。透過溝通可以讓雙方更了解對方的想法,建立更好的關係。3.設立邊界:如果你已經跟婆婆溝通過了,但她還是經常說這樣的話,那麼你可以考慮設立一些邊界。例如,如果婆婆來到你家裡就開始挑剔你的家居裝潢或是你的消費方式,你可以試著給她明確的信號,讓她知道這樣的言論是不被允許的。4.不要理會貶低語言:婆婆的言論可能讓你很不舒服,但是如果你知道這不是她的本意,那麼你可以嘗試不要理會這樣的貶低語言。畢竟,你不能控制別人的言論,但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不要讓別人的話語影響你的情緒。5.找到支持:當你遇到困難時,找到支持的人可以幫助你渡過難關。你可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聊聊天,或者尋求專業的諮詢服務。透過分享自己的感受,你可以減輕壓力,並且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總之,婆媳之間的問題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夠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彼此尊重、理解和包容,以建立穩固的家庭關係。延伸閱讀:.被罵到撕破臉!多年後婆婆主動聯絡,媳得知原因怒封鎖 5方法改善婆媳問題.期待婆媳關係像母女?恐怕會大失所望!心理師教5方法化解新世代婆媳問題.女結婚才有依靠?媽反駁爸「嫁你倒楣下半輩子」曝血淚史!婚前思考6問題責任編輯:陳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