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0 養生.健康瘦身
搜尋
斷食
共找到
274
筆 文章
-
-
2023-01-1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新年展望——聽到更多病人、家屬的心聲
時間很快,又到了寒冬臘月,該是「醫病平台」向各位作者與讀者道聲恭喜,並祝兔年一切如意。醫病平台由2016年由七位「老」、「中」、「青」三代醫師以及三位分別是小說家、音樂家與牧師的有心人共同發起,希望在這醫療團隊與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家屬)的共同園地平起平坐地對談,而透過醫病彼此的了解,進而改善台灣的醫病關係。我們最初在「民報」開始,以每星期二、五個兩篇文章,一篇由醫療團隊,一篇由社會大眾執筆,但一直很難達到我們想做到的「醫病對話」。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我們由 2019/2/18轉到聯合報元氣網重新出發,我們改以每週一、三、五三篇文章,選擇一定的主題進行討論。我們希望在「醫療團隊」、「病人與家屬」之外,能夠邀請更多的「影響」或「關心」台灣醫療的「第三者」,包括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加入平台的討論,以增加內容的廣度與深度。我們也期待作者與讀者能夠與更多的朋友分享,讓我們共同努力促進台灣醫病之間的了解,而能找回醫病之間的尊重與信任。這期間我們發現當醫師分享自己或家屬生病之後,坦言透過立場的改變,才更了解病人與家屬的感受,還有病人或家屬分享他們目睹醫護人員的辛苦與用心的感動,讓我們深感「醫病平台」能有這機會提供促進醫病雙方進一步互相了解的經驗,是非常有意義的。同時我們有機會介紹台灣社會對人生終點的各種看法,希望能促進社會了解醫學有其極限,到底怎麼樣的「生」才是真正的「活」,而整個社會可以一起深思台灣這麼多的「生不如死」的人工維生所造成的家庭社會問題是否值得。我們過去分別以不同主題深度探討,包括「老人醫學」、「安寧照護」以及台灣這幾年來對「病人自主權力法」、「斷食善終」的看法,並且我們也邀請不同宗教團體分享他們的看法。希望這些努力,可以使台灣醫病雙方變得更會思考反省,而可以促使更合情合理的法律、制度讓我們的醫病關係更祥和。這幾年來我們非常欣慰,看到更多的年輕醫師與醫學生加入我們的作者群,他們分享「習醫」過程如何使他們領悟到透過照顧需要幫忙的病人與家屬激發的「責任感」、「成就感」,而更難得的是他們也透過第一線照顧病人與家屬的「人與人」的接觸,才有機會感受到醫師還有許多可以做的事,同時他們也發出一些老師們在忙碌的行醫與教學時,沒有注意到的問題。透過這些年輕人的「赤子之心」,也喚起老師們的自省。我們期待社會大眾可以接受醫學生參與他們或家人生病時的照護,將來我們的子女生病時,才有知識、技術、與態度兼修的良醫可以照顧他們。我們除了「醫病關係」與「醫學教育」等主軸之外,這期間我們也探討了「宗教」、「疫情」、「性別醫學」。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醫病平台」也將於今天開始兩個星期的「年假」,一月三十日復刊。我們期待可以繼續得到你們的支持,更希望不久可以收到來自您與您的友人有關醫病方面的文稿。來稿請寄DrPtPlatform@gmail.com
-
2023-01-15 養生.聰明飲食
哪種飲食法最健康?哈佛大學營養專家揭密以及他自身是怎麼吃
我在大前天(2022-1-9)發表低蛋白,擬斷食,健康長壽,指出有很多所謂的飲食專家出書立論,自吹自擂什麼高蛋白、低蛋白、高醣、低醣、高脂、低脂等等叫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的所謂的健康飲食,但事實上不管是哪一種自吹自擂的健康飲食都是有以偏概全的問題。真的很巧,文章發表後不久就收到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寄來的電郵,而裡面有一篇當天發表的研究論文。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是哈佛大學營養學系主任Frank Hu,而他就說過「沒有適合所有人的單一飲食」。這篇剛發表的研究論文是Healthy Eating Patterns and Risk of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健康的飲食模式和總死亡率和特定原因死亡率的風險)。該研究的對象是(1)「護士健康研究資料庫」裡的75230名女性(平均年齡50歲),以及(2)「健康從事人員研究資料庫」裡的44085名男性(平均年齡53歲)。在36年的追踪期間裡共有31263名女性死亡,而在34年的追踪期間裡共有22900名男性死亡。在追踪期間裡,每2到4年研究人員就會用一份涵蓋130個飲食項目的問卷調查來蒐集志願者的飲食資料,而為了要評估飲食健康的程度與死亡率之間的關聯性,研究人員設計了4個飲食健康指標:(1)Healthy Eating Index(HEI,健康飲食指數),(2)Alternate Mediterranean Diet Score(AMED,替代地中海飲食評分),(3)Healthful Plant-based Diet Index(HPDI,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指數),(4)Alternate Healthy Eating Index(AHEI,替代健康飲食指數)。這4個飲食健康指標都是給予植物性食物較高的分數,但比較突出的不同點的是 (1)HEI給予奶製品高分,(2)AMED給予魚類高分,(3)HPDI給予所有動物性食物低分,(4)AHEI給予紅肉和加工肉零分。根據志願者在這4個飲食健康指標裡所獲得分數的高低,研究人員將他們分成5個組別,然後再將最高的那一組和最低的那一組做死亡率風險的比較。結果是:HEI:最高組比最低組降低19%AMED:最高組比最低組降低18%HPDI:最高組比最低組降低14%AHEI:最高組比最低組降低20%所有飲食評分也都與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呼吸系統疾病的死亡有顯著的負相關性。所以,這篇論文的結論是:各種健康飲食模式的高遵循度始終與較低的總死亡率和特定原因死亡率風險相關。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是哈佛大學營養學系主任Frank Hu。我找到一篇2017-3-3他接受採訪的報導Much of life is beyond our control, but dining smartly can help us live healthier, longer(生命大多是超出我們的控制,但聰明的飲食可以幫助我們活得更健康、更長壽)。我把其中3段翻譯如下:胡教授是一個習慣性的健康飲食者。他的冰箱裡存放著新鮮水果和蔬菜、魚和雞肉。他的儲藏室裡放著糙米、全麥和豆類,他的零食櫃裡放著堅果和種子。他只偶爾吃紅肉,很少買白麵包、汽水、培根或其他加工肉類。他會買薯條和啤酒,但只是偶爾,主要是在招待朋友的時候。胡教授說:「沒有適合所有人的單一飲食。人們應該根據自己的食物和文化偏好以及健康狀況採用健康的飲食模式。我沒有嚴格的飲食習慣,但我總是強調所有膳食中的健康成分。長期保持健康飲食比悠悠球飲食更重要。證據非常令人鼓舞,因為即使在老年人中,當他們改善飲食質量時,患慢性病和死亡率的風險也會降低,壽命也會延長。」(註:「悠悠球飲食」指的是忽上忽下的飲食習慣,例如一下高熱量,一下低熱量)然而,他也提醒說,即使是健康的飲食者,偶爾吃點零食是沒有問題的。畢竟,一個長的壽命應該是一個值得好好活的生命,而食物就是其中的樂趣之一。原文:沒有適合所有人的單一飲食,哈佛大學營養學系主任說
-
2023-01-10 養生.聰明飲食
低蛋白和擬斷食讓人健康長壽?教授曝放諸四海皆準的飲食方法
讀者Gordon Liao在2022-12-27在蛋白質多吃只是浪費嗎的回應欄留言:您好,林教授。看了很多篇您的文章,非常感謝您的健康知識宣導。在這想請問您對Valter Longo提倡的低蛋白飲食和擬斷食有什麼看法?1. Longo推崇魚素低蛋白飲食,他的研究顯示飲食中的蛋白質含量會影響癌細胞的增長。他在網站上也有提到飲食方針跟主流的蛋白質攝取量也有滿大的差異。「If you are below the age of 65, keep protein intake low (0.31 to 0.36 grams per pound of body weight). 」2.Longo在「長壽健康飲食法」(The Longevity Diet)書中有提到自己的團隊有使用擬斷食飲食能有效保護病患不受化療多重副作用的影響。也建議每人都要定期進行擬斷食(mimicking diet)。看了他的書籍以及The Blue Zones書中提到的長壽人口飲食,結論都指向魚素低蛋白飲食(蛋白質佔總熱量15%)能讓我們更健康及長壽。難道主流的高蛋白飲食長期下來是對身體不利的?這位讀者寄來的文章是發表在《科技新報》的〈中年人採低蛋白飲食,癌症死亡率較低〉。很奇怪的是,它的更新日期(2018-2-4)竟然比發表日期(2018-2-5)早了一天。不管如何,這篇文章是在轉述一篇2014-3-4發表的論文Low Protein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a Major Reduction in IGF-1, Cancer, and Overall Mortality in the 65 and Younger but Not Older Population(低蛋白質攝入量與 65 歲及以下人群中 IGF-1、癌症和總體死亡率的顯著降低有關,但與老年人口無關)。這項研究的實驗是分成三部分:(1)人群,(2)小鼠,和(3)細胞。小鼠和細胞的實驗並沒有臨床意義,所以我就不多談了。人群的實驗是用問卷調查,叫張三李四回答在過去24小時內吃了什麼食物,然後就根據這樣的回答來下斷論張三李四平常每天攝取多少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等。這樣的人群調查數據是否可靠,我想就留給您自己去思考和判斷了。至於所謂的「擬斷食飲食」,指的就是在所謂的「斷食」期間採行低熱量飲食。也就是說,只是少吃,而不是真的「斷」,所以才會叫做「擬斷」。至於「書中有提到自己的團隊有使用擬斷食飲食能有效保護病患不受化療多重副作用的影響」,指的其實是一篇2022-8-23發表的論文Fasting renders immunotherapy effective against low-immunogenic breast cancer while reducing side effects(斷食使免疫療法對低免疫原性乳癌有效,同時減少副作用)。但是,這項研究其實是用細胞和小鼠模型來做實驗,而不是用「病患」。如果您是長期關注我這個網站,應該會知道我曾發表過非常多有關「飲食與健康」的文章(數百篇),而這些文章裡面有很多是在批判各種自吹自擂的飲食法,包括高脂、高蛋白、低蛋白、高醣、低醣、全肉食、全素食、無麩質、斷食等等。例如,請看高醣飲食最健康,最長壽,生物學家30年實驗揭秘肉食密碼:救命飲食的另一極端救命飲食吃肉有助延年益壽,吃素真的更健康,真假資訊長期關注我網站的讀者應該也都知道,有關「飲食與健康」我唯一的建議是「均衡飲食」。我當然知道大多數的人會認為這樣的建議是說了等於沒說,但我可以跟你保證,這是放諸四海永遠錯不了的飲食方法。不過,如果您還是不滿意,那我就只好搬出美國農業部發表的Dietary_Guidelines_for_Americans_2020-2025(給美國人的飲食指南2020-2025)。它建議成年人攝取的熱量應該是10%–35%來自蛋白質,45%–65%來自碳水化合物,而20%–35%來自脂肪。從這個建議就可看出,每一種營養素的攝取量是有很大的彈性。尤其是在蛋白質方面,更是同時涵蓋了低蛋白和高蛋白。那,為什麼一個由數百位健康飲食專家所撰寫的飲食指南會給出這麼一個籠統的建議?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天生體質,有不同的健康情況,有不同的生活形態,有不同的偏好,等等。所以,不管是哪一種自吹自擂的健康飲食都是有以偏概全的問題。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唯一的,永遠不變的建議是「均衡飲食」。有好幾位讀者還是來追問「均衡飲食」到底是什麼,所以我就只好請他們參考香港衛生署的飲食建議。原文:低蛋白,擬斷食,健康長壽
-
2023-01-01 養生.抗老養生
曾嘗試168斷食法 台北市長蔣萬安靠2招維持腰圍、補充體力
新科縣市長上任,公務馬不停蹄。許多民眾好奇,市政忙碌之餘,縣市首長如何打造鋼鐵般的體質,對抗接踵而來的壓力?今天我們邀請六都市長開出自己的養生紓壓帖,也讓市民學學他們耐操的祕訣。台北市長蔣萬安一上任,市政行程馬不停蹄,宣誓就職第一天開始,會議一個接一個,每天密密麻麻的市政考察行程,蔣萬安自有一套養生祕訣,包括三餐飲食絕對要均衡搭配;固定吃維他命B群補充營養素;也會盡量找時間運動,維持好的運動習慣。三餐時間難固定,常在行進中簡單打發。今年44歲的蔣萬安,一直都維持相當不錯體態,他透露,自己擔任民代前,曾在美國舊金山當律師,當時因為工作時間長,深知工作不僅要紓壓,也需要運動維持體力,也因此過去就保持運動好習慣。不過他也坦言,從當立委開始,到現在當市長,每天會議、考察行程繁重,三餐吃飯時間的確不固定,很多時候吃飯只能直接在行程中、車上解決,例如常常吃一個麵包、三明治,或是雞肉飯配個滷蛋等,就是打發一餐。尤其許多行程得清晨就出門,早餐部分,蔣萬安說,儘管有時候時間太匆忙,但也會簡單吃個水煮蛋、吐司等;接下來一整天繁重公務行程、外食機會多,他也會特別注意飲食選擇,盡量以清淡和低熱量的食物為主,避免油炸、甜、辣、冰的食物。到市府員工餐廳,推薦「一定要吃臭豆腐」。以蔣萬安正式上任第一天為例,他一早從上午七點半開晨會,密密麻麻行程直到中午12點半,他就與辦公室同仁到市府地下一樓員工自助餐廳吃午餐,簡單的一主菜三配菜,比較可以兼顧飲食均衡。不挑食的蔣萬安,當天點了糖醋排骨、清蒸臭豆腐、洋蔥炒蛋等,他還特別「好吃逗相報(台語)」,推薦大家到市府員工餐廳「一定要吃吃看臭豆腐」。除了飲食力求均衡,蔣萬安也透露,他的養生祕方包含固定吃B群、補充身體的營養素。現在每天開會,則需要保護喉嚨,也會吃吃喉糖、喝澎大海等。中學曾是「運動小將」,現努力維持運動習慣。另外,維持運動是蔣萬安養生的最重要祕訣,他說,自己一直都有運動習慣,而且在國中時期還是個「運動小將」。就讀師大附中國中部時,他在百米、跳遠、游泳(一百公尺蛙式)這三項競賽,都破了學校紀錄。蔣萬安對棒球和籃球也有相當大的興趣,國中時還加入籃球隊,大學更參加系上棒球隊。不過之前在立法院因行程太繁忙,只能利用上班前後空檔運動,也會增加一些重訓,以維持體力。蔣萬安透露,只要自己驚覺腰圍稍微變粗或體重增加,他的原則就是盡量少吃,雖然也嘗試過「168斷食法」,但後來還是恢復正常飲食,盡量以清淡和低熱量飲食為主,並增加運動、健身的頻率。推動友善動物大兒子愛貓 家中考慮添新成員台北市長蔣萬安與夫人石舫亘育有兩個兒子,即將迎來第三個寶貝。蔣萬安透露,未來家裡不排除添「新成員」,原來是大兒子想要養貓。身為好爸爸的蔣萬安說,未來會視情況,可能用領養的方式飼養寵物。根據北市動保處統計,台北市的家寵犬貓數已經有21.8萬隻,登記戶籍數約104萬戶,平均每4個家庭,就有1個家庭飼養犬貓。蔣萬安選上市長前,也提出推動台北市友善動物環境,包括從毛孩的福利、保護、教育三層面協助。蔣萬安透露,他小時候曾經養過喜樂蒂、柴犬及哈士奇,動物與人之間的關係,已非飼主與寵物,而是伴侶、家人、孩子的關係。如果家庭環境允許,不妨考慮養毛小孩,不僅可與家人一起走過人生的快樂傷悲,也會是讓一家人共同進行生命教育的機會。蔣萬安說,未來他會推動更友善的動物環境,包括建立動物友善醫療體制,減輕飼主跟毛小孩的醫療負擔,除了提供友善流浪動物空間,更重要是帶領小朋友體驗生命教育課程。也因為養毛小孩的市民越來越多,蔣萬安說,他會持續推動多元狗公園、狗活動區,社區也可以透過自主認養、管理的方式,讓毛孩在社區公園也能安全地恣意奔跑。蔣萬安小檔案● 年齡:44歲● 興趣:運動● 最喜歡的運動:籃球● 給讀者的養生一句話:每天注意均衡飲食、維持運動好習慣。
-
2022-12-30 養生.健康瘦身
柳橙竟可防壓力型肥胖、蘋果整腸但晚上不能吃!減肥專家公開3日輕斷食菜單,2週瘦3.6公斤
編按:越晚食慾越好,常常忍了一天卻破功?日本減肥女王藤井香江,過去曾因自創了果汁減肥法而聲名大噪,她曾身高165公分、體重有70公斤,後來卻在半年內成功減重20公斤,並維持長達20年沒有復胖。現在她針對現代人減肥最難忍的這一關,設計出早上隨意吃、晚上喝一碗「瘦肚湯」的減肥法,再度引起日本超流行;她也靠自身實證,兩週就瘦了3.6公斤。短期速成「週末三日減肥計畫」專為三分鐘熱度、多外食的人所設計!著重排毒的週末三日減肥計畫讓你擺脫水腫及便祕,使身體循環變好,親身感覺到身體暖呼呼的效果。利用休假日輕鬆實行,一點壓力也沒有。集中火力食用減肥效果顯著的瘦身湯,將囤積體內的毒素及老廢物質一掃而空,身體淨化之後,就能使身體歸零變成易瘦體質。三天後,相信你會驚訝地發現,身體變輕盈了,早晨醒來神清氣爽! 注意事項.三天內,早中晚三餐只喝瘦身湯。早餐喝淨腸濃湯,午餐和晚餐喝瘦身湯。.在瘦身湯裡多加三種瘦身食材。用海藻類、蕈菇類及青菜加強代謝力&排毒力。.瘦身湯喝幾碗都行!飲料切記不能加糖。「週末三日減肥計畫」最佳幫手早餐淨腸濃湯的製作方法早上是用來排泄的時間,用「淨腸濃湯」讓身體清淨一下,能補充必需營養素,兼具排毒效果,更能使代謝大幅改善。 材料:(一碗)瘦肚湯湯底……1杯A 雞高湯粉……1/2小匙水……150ml 作法:1.將瘦肚湯湯底和材料A以食物調理機打碎。Tips若不愛吃蒜頭可省略不加。2.將步驟1的材料倒入耐熱容器中,輕輕包上保鮮膜後,以微波爐加熱約一分鐘,再攪拌均勻。 保存方式:可以一次做多一點,將瘦肚湯湯底打碎,再分成一餐的份量用密封袋冷凍保存。吃之前加入材料A溫熱即可。 「週末三日減肥計畫」:排毒餐表利用週末或休假日,輕鬆實行三日減肥計畫,只要在早、中、晚三餐集中火力單喝瘦身湯,就能將體內毒素及老廢物質一掃而空,讓你找回易瘦體質。 早餐:早上用來排泄廢物,多喝不會造成腸胃消化負擔的濃湯,將體內毒素一掃而空!午餐:建議多加海藻類、蕈菇類、青菜等瘦身力佳的食材,提升排毒力和代謝力。晚餐:瘦身湯喝幾碗都行,睡前三小時禁止飲食。 第一天早餐:淨腸濃湯/午餐:菠菜湯/晚餐:排毒蕈菇湯第二天早餐:淨腸濃湯/午餐:磯香海苔湯/晚餐:菠菜湯 第三天早餐:淨腸濃湯/午餐:排毒蕈菇湯/晚餐:磯香海苔湯 左:排毒蕈菇湯/右上:磯香海苔湯/右下:菠菜湯 短期速成!輕鬆減肥成功的三大重點1.三日時間充分排毒:為期三天的輕斷食,最能有效去除體內老廢物質及毒素,補充身體必需的營養,讓你從此擺脫貧血、情緒焦躁及身體不適。 2.多加瘦身食材:多加富含大量維生素及礦物質,蘊藏強大瘦身力的海藻類、蕈菇類及青菜,將體內毒素通通排除。 3.料理簡單:一次煮一大鍋,再冷凍起來保存,想吃時用微波爐加熱一下即可,省時省力沒壓力。 吃也OK!吃水果瘦肚水果只要控制在200g內就不成問題,大家不妨吃些富含維生素C,可預防壓力型肥胖的柳橙、葡萄柚、奇異果、草莓等水果,具整腸作用的蘋果則以一顆為限。但是嚴禁在晚上食用。 memo:持續三天的減肥計畫之後,不暢通的血液循環就能獲得改善,還能解除水腫及便祕等身體不適! 書籍介紹晚餐改喝瘦肚湯,2週瘦3.6公斤作者:藤井香江譯者:蔡麗蓉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19/12/26作者簡介/藤井香江(Kae Fujii)簡易減肥法專家,幫助大家就算年過四十還能漂漂亮亮地瘦下來!曾在半年內成功減重二十公斤,並維持減重後體重逾二十年。藉由自行研發的簡單果汁湯品減肥法,使體質不再發胖並能維持健康,吃吃喝喝也能瘦下來,大獲瘦身男女好評。現於雜誌及網路發表「每日生活簡單過」之專題連載,活躍於電視、廣播等各大媒體中。著有《早上喝果汁減肥法》、《7天瘦肚子-「早上喝果汁搭配晚上喝湯」減肥法》、《7天瘦肚子2【最強版】「早上喝果汁+晚上喝湯」減肥法》、《7天瘦肚子的神奇蔬果汁》等作品,累計銷售超過三十六萬本。 延伸閱讀: 這個男人這麼糟,當初妳為何要跟他在一起?女性們的回答給我們的啟示:別在逆境時談戀愛
-
2022-12-18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腸道健康 人也跟著健康
我們進食後,食物經過消化與吸收,再進入大腸進行發酵。這個發酵過程對健康很重要,一方面分解食物殘渣作為腸道微生物的營養來源,並合成人體所需的維他命B群、維他命K等營養素。同時,腸粘膜是相當重要的免疫組織,隨時分泌抗菌蛋白調控腸道內的環境。這個發酵過程,搭配腸粘膜附近豐富的免疫細胞,也成為身體防禦的一部分。很多人都知道要補充腸道好菌,卻忽略了要讓攝入的好菌在腸道落地生根、在我們身體裡活得快快樂樂,並不是光靠補充就夠,還需要體內環境的配合。怎麼配合?第一步,從飲食開始。盡量少吃精製糖和澱粉、改用地瓜芋頭這類含有抗性澱粉的飲食。因為精製糖、精製澱粉消化後的單糖正是壞菌偏愛的飲食,會排擠好菌的生存。光是減少糖類和精製澱粉的攝取,就已經在幫助腸道排除壞菌。減少促進壞菌生長的因子,在補充腸道菌時也要同時補充育菌素(prebiotics)。就像在土壤下肥,給花果樹好的生長環境一樣。飲食裡的新鮮蔬菜,就是能促進好菌生長的食物。特別是含豐富纖維的葉菜類,含有豐富胺基酸的蘆筍,有菊糖(inulin)成分的菊芋,青花菜、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都能帶來天然育菌素。不光要多吃蔬菜,還要盡量吃多樣化的新鮮蔬菜。我過去也用「彩虹飲食」的比喻鼓勵大家吃各種顏色的蔬菜,讓餐盤如同彩虹一般鮮艷活潑,用五顏六色的多酚類來餵食腸道的菌種。20年前我剛回到台灣,發現一般人並不像美國人會過度吃肉,甚至許多朋友因為宗教或護生的理由而吃素。可惜的是,這些吃素的朋友往往以過度加工食品和精製澱粉為主食。不光錯過新鮮植物帶來的植化素、維他命和礦物質,時間長了容易血糖不穩,甚至進入三高的代謝症候群。精製澱粉主食留給腸道微生物的營養不足,回過頭來也影響微生物和腸道黏膜組織的互動,包括干擾腸黏膜的正常汰換而影響腸道的通透性。這就是腸漏症(leaky gut syndrome),讓本來不會進入血液的腸道內容物突破腸道防線,引發免疫細胞的反應,造成身體慢性的發炎。我觀察到飲食不耐受的現象愈來愈普遍。有些人飯後易脹氣、消化不良或瀉肚子,皮膚有各種難以治癒的疹子,這其實離不開腸道受傷的問題。當腸道環境不利於好菌生長時,壞菌自然會接管腸道,而這些壞菌的代謝需求也會影響我們對飲食和環境的偏好。一方面可說腸道微生物是透過不良的生活習慣才生存下來,另一方面我們不健康的作息與習氣,像菸、酒、壓力、負面情緒……也離不開腸道生態的影響。我當時引進地中海飲食的觀念,示範怎麼少吃澱粉類主食,改用大量新鮮生菜、豐富橄欖油、堅果拌成的沙拉,為自己帶來一天的熱量和營養。當然這樣的飲食,也讓腸道微生物得到足夠的膳食纖維和多酚,而能建立多元而健康的微生態系。今年,我透過《療癒的飲食與斷食》鼓勵大家採用以大量蔬菜為主的低醣高脂飲食吃好吃飽,接著將進食頻率自然降下來,讓腸道有更多時間可以休息修復。腸道恢復健康,身體慢性發炎跟著緩解,讓人感覺清爽起來,也自然更樂意透過運動、呼吸、情緒的管理來調整體質。就這樣,不知不覺,健康與快樂也都回來了。
-
2022-11-26 養生.聰明飲食
168間歇性斷食夯! 美專家研究:日吃一餐「早逝」風險多30%
近幾年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風潮燒進台灣,不論是168斷食或52斷食法都深受民眾歡迎。不過近期一項研究顯示,一日只吃一餐的人比吃三餐的人更可能早逝,死亡率甚至高出30%。間歇性斷食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將進食時間縮短到8小時之內,其他16小時禁食的「168斷食」;另一種則是一週中有2天只攝取500-600大卡,剩下5天正常進食的「52斷食」。推崇間歇性斷食的人通常認為使用間歇性斷食法可以讓人更長壽。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美國田納西大學的專家進行了一項研究,24000名受試者來自全美各州,年齡皆為40歲以上。研究團隊從1999年開始追蹤這群受試者到2014年。在長達15年的研究後,專家發現每天只吃一餐的受試者不只全因死亡率較高,罹患心臟病死亡的風險也高出83%。研究指出,即使只吃一餐的受試者固定運動,攝取的食物內容也很健康,也不菸不酒,但全因死亡率仍比吃三餐的受試者高。截至研究結束時,受試者中有4175人死亡,其中878人死於心臟病。不吃早餐的受試者罹患心臟病的死亡的風險比吃三餐者高出40%,但全因死亡率仍相同。該團隊認為,一日兩到三餐才是更健康的選擇,不吃早餐的受試者較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不吃午餐或晚餐的受試者則增加了其他原因造成的死亡風險。研究資深作者魏寶表示,這項發現是基於數據得出的觀察結果,不代表斷食跟死亡率一定有因果關係,但從研究結果可以推論,進餐時間與新陳代謝息息相關。
-
2022-11-14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名醫「133低醣瘦身餐盤」,親身實證瘦24公斤!用一張表教你如何控制醣分
編按:有在瘦身的你肯定聽過168斷食!168斷食就是禁食16小時,進食8小時。但是禁食時總是不小心偷吃東西,搞得自己壓力好大?第六屆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游能俊,就特別推廣了「133低醣餐盤飲食」,不只不用在特別時段禁食,甚至都能三餐正常吃!那到底什麼是「133低醣餐盤飲食」呢?133的1就是,1份醣:每餐只吃「1份醣」,約40克的白飯、1/4顆饅頭的分量;3份蛋白質:每餐搭配「3份蛋白質」增加飽足感;3份蔬菜:每餐搭配「3份蔬菜」豐富食物多樣性,可提供飽足感且減少血糖升幅。 游能俊醫師過去的BMI也曾大於30,身為醫師,常常叮嚀患者要減重,但自己體重卻超標,加上親友因糖尿病相繼罹病,讓他決定「以身試醣」進行飲食調控。2017年,糖化血色素和體重都超標的他,與營養師、廚師等專家聯手,經過反覆測試,以「133低醣餐盤飲食」成功逆轉糖尿病前期,還瘦下24公斤,6年來的體脂率維持在20%以下!小心擺在菜攤上的澱粉歸在主食類的天然食材,有許多都會讓血糖上升。像是南瓜,我曾做過測試,最高血糖增幅是74mg/dL。就膳食纖維含量比較而言,根莖類澱粉被認為比白米健康,但並不表示可以過量攝取。主食類一份醣的公克重量數:了解這些主食一份醣的生重後,就知道需酌量食用,除了可增加蔬菜量取代減下的米麵類主食外,也可以交替選擇不同食材,少量的醣類主食也能成為一道佳餚,例如蓮子紅豆湯、蓮子綠豆湯、蓮藕湯、煎蓮藕片、涼拌蓮藕、玉米蓮藕湯、玉米菱角湯、香煎馬鈴薯、涼拌馬鈴薯,涼拌山藥、山藥小米粥、栗子紅藜飯等。接下來示範的料理是以蒸南瓜為醣類的餐盤,並以醃冬瓜搭配鱈魚,蔬菜有四項,其中一道是海茸。海茸是藻類,每100公克含1.1公克蛋白質,淨醣4.6公克。魚料理調味使用醃漬冬瓜,每100公克淨醣2.2公克。(冬瓜也可使用於甜食,但糕點使用的鳳梨冬瓜,碳水高達80公克。魚料理也常用醃破布子,每100公克依配方而定,碳水較醃冬瓜高,約11 ∼ 35公克。)南瓜蒸鱈魚餐盤熱量739.1kcal│蛋白質26.9g│脂肪59.0g│豆魚蛋肉類18.2g│非豆魚蛋肉類8.7g│醣類33.0g│膳食纖維10.0g│淨醣量23.0g│非蔬菜醣量18.0g│蔬菜醣量15.0g主食 蒸南瓜配菜1 醃冬瓜蒸鱈魚配菜2 燙地瓜葉配菜3 清炒絲瓜配菜4 炒海茸配菜5 炒筍絲主食 蒸南瓜材料│ 南瓜90 公克配菜1 醃冬瓜蒸鱈魚材料│ 鱈魚150公克、醃冬瓜40公克、蒜末5公克、辣椒3公克作法│鱈魚擺入盤中,放上醃冬瓜、蒜末、辣椒,電鍋外鍋放1 杯水,電鍋開關跳起即可。配菜2 燙地瓜葉材料│ 地瓜葉100公克、橄欖油1茶匙調味料│ 鹽適量作法│1 地瓜葉洗淨,滾水川燙3 分鐘撈起瀝乾。2 加鹽、油拌均即可。配菜3 清炒絲瓜材料│ 絲瓜100公克、橄欖油1 茶匙調味料│ 鹽適量作法│1 絲瓜去皮切塊。要煮前再處理絲瓜,以避免變黑。2 熱油鍋,放入絲瓜以中火拌炒約30秒,倒入少許水,開大火悶煮約2分鐘。3 加鹽調味,快速拌勻即可盛盤。配菜4 炒海茸材料│ 海帶茸50公克、油1茶匙調味料│ 醬油1茶匙作法│1 海茸洗淨切段,滾水川燙30 秒瀝乾備用。2 起油鍋,放入海茸拌炒加入醬油調味。配菜5 炒筍絲材料│ 桂竹筍片50公克、油1茶匙調味料│ 鹽適量作法│1 筍絲洗過瀝乾備用。2 起油鍋,放入筍絲翻炒後加鹽調味。地瓜、南瓜、馬鈴薯等根莖類澱粉被認為比白米健康,但並不表示可以過量攝取。書籍介紹書名:游能俊醫師的133低醣瘦身餐盤:超過30,000人次實證,有效擺脫高血糖、高血壓,瘦身減脂,遠離慢性病作者:游能俊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2/07/07作者簡介/游能俊身為新陳代謝科醫師,卻因家族病史,為糖尿病高危險群。深知飲食控制的重要性,親身試驗許多飲食法,進而大力推廣「133低醣餐盤」。除了一般門診,還成立「能Gym健身中心」,提供患者運動處方;設立「巧味食醣」餐廳,將飲食衛教融入生活中。【簡歷】游能俊診所 院長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宜蘭縣愛胰協會榮譽理事長第六屆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2011-2014)中西餐食譜設計──周玉琴中餐丙級證照西餐丙級證照飲料咖啡特調丙級證照營養成分分析與計算──邱奕映營養師/護理師宜蘭縣愛胰協會第五屆理事長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合格衛教師前宜蘭縣營養師公會總幹事國立宜蘭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EMBA)烘焙料理設計──鄭佳惠護理師西式烘焙丙級技術士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合格衛教師樂齡運動指導員樂齡功能性體適能檢測員延伸閱讀: 「黑芝麻救了我!」6年從血癌中重生,前台大醫師的自癒奇蹟
-
2022-11-06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用感恩包容一切 穩重面對新的正常
這幾年,世界發生了許多變化。不光是COVID-19疫情突發的混亂,以及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的挑戰,人心、經濟和社會環境早已累積龐大的變化壓力,各種不確定與劇烈摩擦,幾乎沒人能夠躲開。在這樣的時刻,面對千變萬化的挑戰,除了像我在《療癒的飲食與斷食》談到的健康體質需要培養代謝靈活性,我們的心態也需要重新設定,穩重面對新的正常,迎接世界全新的面貌。正因如此,我連續三年透過網路鼓勵全球幾萬名朋友,透過觀念徹底的轉變,一路從身體健康進入心靈的平衡,再將這平衡帶回健康與生活。每天從呼吸、運動、心的提醒,點點滴滴轉化生命每一個角落。從他們的心得與分享,我知道許多朋友已經能從瞬間帶來的外在變化轉回到自己,並透過一種友善、關懷、寬厚而清醒的態度,隨時活出內心的力量與光明。用這種清醒的友善、關懷和寬厚面對自己、面對人生,也自然活出感恩心。16年來,我請長庚生技的同仁再忙都要推廣感恩的活動,今年更新增了「感恩日記」的項目,除了獎勵藝術創作,也支持大家隨時留下感恩的印記。每年都有上萬名朋友參與這項活動,今年也一樣,從幼兒園、中小學生、各年齡層的社會人士、有身心障礙的大小朋友都透過寫作、繪畫、影片以豐富的色彩和感情記下對身邊人事物的愛與感謝、向防疫工作人員致敬及對大自然滋養生命的感念。這麼做,也只是希望幫助更多朋友透過行動、記錄和反思,從身到心再由心到身,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甚至成為一種天性。感恩的心能讓人生處境徹底轉變,這正是在現今動盪的時代,你我最需要做的功課。我們隨時懂得從責備轉向感恩,既為自己的感受、念頭和情緒爭取到一個舒展和釋放的空間,也對身邊的人事物表達最高的肯定和尊重,讓所有的善意和用心得到安放。一個人培養感恩的習慣,即使外在世界千變萬化,仍然可以優雅包容每個經驗,讓一切自己存在,欣賞每個瞬間的美好。看待一切都順眼,而自然用最平和、最圓滿的方式和周遭互動,活得自在,活得快樂,活得平安。
-
2022-10-26 養生.健康瘦身
有片|一週夏季排毒抗老攻略,5步照著做消腫減肥又漂亮!
台灣的夏季總是燠熱潮濕,人很容易感到頭暈、疲倦、身體沈重,熱毒累積在身體內,還會產生口臭腳臭、臉色蠟黃、出油、爆痘或身體水腫濕氣等惱人問題。擁有百萬粉絲的中醫師77老大對症下藥、設計了超簡單有效的一週夏季排毒攻略,讓你排毒抗老、消腫減肥又漂亮喔!趕快點開影片來看看!攻略第一步就是簡易輕斷食,一週裡適當讓腸胃道休息就是排毒最好的辦法。77老大的輕斷食法提供了四種菜單,只需一週兩天自由選擇調整晚餐內容。攻略二每天補足3000cc的水,不喜歡白水的人也可加入玉竹、黑豆或山渣。攻略三是每天各按摩兩分鐘的三大排毒神穴。攻略四是在一週裡飲用二~三次夏季排毒神茶,這款茶飲清熱排毒、保肝解暑,非常適合熬夜族、飲酒族、痘痘族、壓力大、濕氣重、熱氣重的人飲用。最後一步攻略是一週一定要運動兩次,每次半小時,透過運動流汗將體內毒素排出,改善氣血循環,這就是最好的排毒法。如實做到77老大的排毒抗老祕訣,只需實施兩週就能見到效果喔!想了解更多瘦身和健身資訊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照表操課,年輕10歲so easy!原始影片77老大YT77老大粉絲團77老大IG延伸閱讀這5種習慣養成體重就降下來了,還能維持不復胖!釋放一天的緊繃與壓力,睡前9分鐘臉部放鬆瑜伽「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10-12 養生.聰明飲食
間歇性斷食增肌?排毒飲食移除毒素?這些竟都是錯的!專家破除營養10大迷思
錯誤的飲食方法實在太多,所以本書可能無法涵蓋完全所有的飲食趨勢,不過我們希望盡可能全面破解目前流行的迷思和趨勢。希望各位能夠利用本書學習到的知識與工具,來自行辨認並破解新的營養迷思。防彈咖啡全世界似乎都在流行將草飼奶油或椰子油加入咖啡,但是將這一堆飽和脂肪加入咖啡其實沒什麼特別益處。如果飲食相對健康,早上喝咖啡時加入一些飽和脂肪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我們想對讀者說的是,特地把脂肪加入咖啡一起喝掉,並沒有什麼實質健康益處;只要你堅持飲食計畫以及健康的生活型態,你可以用自己覺得適合的方法來攝取這些熱量。有人說這種方法可以抑制食慾,確實沒錯,但原因只不過是咖啡因加上500大卡的脂肪而已。把這些脂肪移到早餐來攝取,或是在咖啡裡加上奶油,反而會更好吃,而且同樣可以抑制食慾。另一種說法是皮質醇濃度較高的早晨,要避免攝取碳水化合物,改喝防彈咖啡可以避免脂肪增加。這種說法的問題在於攝取碳水化合物會降低皮質醇濃度,因此不攻自破。其實如果你在皮質醇濃度高時(例如早上)一次攝取500大卡的脂肪,會比吃碳水化合物更容易以脂肪形式儲存。如果你還有熱量可以分配給飲料,大可以因為覺得好喝而在咖啡裡加入奶油──但請不要覺得這種做法會和早餐吃奶油有什麼不同。間歇性斷食這個策略的做法就是長時間完全不吃東西,並將所有飲食壓縮到很短的時間內,通常是在晚上。不幸的是,根據我們之前討論過的營養時機原則,這種飲食結構不是促進身體組成(肌肉維持)或運動表現的最佳選擇。以下針對許多人認為的斷食好處進行說明:促進依從對某些人來說,斷食可能會暫時讓低熱量飲食更容易依從,但對於長期健康生活型態會有負面影響,目前針對斷食的直接研究也沒有顯示依從程度會高於正常的每日飲食數量(3至5餐)。有些研究在比較斷食與正常飲食間隔的熱量限制後,甚至發現斷食的依從程度較差,且飲食計畫持續時間較短,也就是說我們幾乎看不到斷食對於飲食依從的好處。如果是使用斷食策略時,對於熱量與巨量營養素分配依從程度較高的人,依從確實比理想飲食時機更有價值,但犧牲掉的就是最佳身體組成結果。自噬作用自噬是身體自我摧毀細胞與組織的過程,對健康至關重要;若沒有自噬,身體結構就會耗損,功能也會開始衰弱。斷食的支持者通常宣稱這是斷食的益處。斷食確實會增加自噬,但熱量赤字也有一樣的效果。你的身體在食物攝取不夠時,就必須自我分解來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能量,而激烈運動也會大幅促進自噬。目前針對間歇性斷食促進自噬的唯一證據,來自酵母菌的斷食研究,但這個現象在人類或哺乳類身上則還沒有證明。生長激素增加/合成代謝斷食的時候,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簡稱GH)的濃度會增加,因為生長激素會發送訊號以燃燒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做為能量,而非儲存在肌肉中;換句話說,你的身體會在斷食的時候分泌生長激素來利用細胞內儲存的能量。然而在斷食的情況下,不可能發生大家所宣稱的合成代謝反應。只有在體內富含蛋白質和熱量的時候,生長激素才會產生合成反應。如果你藉由斷食提高生長激素濃度,就不會有多餘的營養素,也就無法享受肌肉生長可能帶來的益處。如果你稍微想想,就會發現這句話很弔詭:「只要長時間不吃東西,你就能變得更壯」,這點和肌肉必須規律補充胺基酸(肌肉生長的機制也需要熱量才能運作)的生理需求衝突。斷食狀態雖然會讓生長激素濃度增加,但是肌肉生長會受到抑制,且斷食狀態本身會創造分解代謝的環境,因此反而更可能造成淨肌肉的流失。如果你覺得斷食可以提升你對飲食計畫的依從,同時也必須知道你會犧牲掉最大的肌肉維持或生長。長時間斷食的時候,有些肌肉組織就必須用來燃燒做為能量(尤其是執行低熱量飲食的時候)。如果你想維持類似斷食的飲食結構,同時比傳統斷食方法保持更多肌肉,就在斷食階段只定時攝取蛋白質,而其他的巨量營養素則在斷食階段後攝取。間歇性斷食不會要你的命或害你完全無法長出肌肉,但在達成最佳表現或身體組成改變上的效果並不好。碳水後置法(CBL)碳水後置法是指早上攝取較少的碳水化合物,晚上則攝取較多。碳水後置的理由是早上的皮質醇濃度較高且胰島素敏感度較低,因此最好避免攝取碳水化合物,因為碳水化合物在這種情況下較容易以脂肪形式儲存。碳水後置建議的方法是多數餐點以蛋白質為主、接近中午的時候訓練,並在一天中的最後幾餐加入碳水化合物,就能在脂肪增加最少的情況下獲得最多肌肉生長。先前針對防彈咖啡的討論曾經提過:早上皮質醇濃度高的狀態下,不會讓碳水化合物更容易以脂肪形式儲存;其實攝取碳水化合物反而會降低皮質醇濃度。此外,早上的胰島素敏感度其實比晚上高(因為經過整晚的斷食),所以碳水後置在這部分的說法並不正確。不過,如果你起床後好幾個小時都不攝取碳水化合物,晚上的胰島素敏感度可能會比正常值高(因為你長時間沒有攝取碳水化合物)。不過,同時會因為更多的能量需求而讓肌肉分解代謝的風險增加,因此抵銷了碳水後置擁護者所宣稱的好處。不管早上或下午攝取碳水化合物,荷爾蒙的運作方式都不支持碳水後置以及相關的飲食方法。淨化與排毒飲食淨化或排毒的概念相當明白,就是只攝取及少量食物(或完全不進食),並飲用許多特定的低熱量飲料,例如花草茶、檸檬水或果菜汁等等。這種中斷正常飲食的方法,理論上會阻止食物裡的毒素進入身體,並將身體裡堆積的毒素移除。問題是,你在這種淨化階段所攝取的毒素,與平常根本沒有不同。人類最常攝取的毒素大概就是酒精,而且通常也是自願攝取。你的肝臟在一段時間後自然就會將多數毒素排出體外,而淨化與排毒不會讓這個過程變快。此外,多數用於排毒的花草茶都很健康,但其實沒有任何特別的排毒功效。直接評估排毒與淨化飲食後,發現效果如同降低熱量與健康飲食。而長期執行排毒或淨化的問題是缺乏蛋白質,因此會造成肌肉流失。任何宣稱有證據支持排毒益處的研究,通常實驗方法都極度不嚴謹,而且很少出現在同儕審閱期刊上(很可能根本沒有)。這種飲食方法能帶來的任何好處,都是因為停止攝取不健康的食物而導致。對於健康與健身效果而言,更好的飲食方法是以健康食物為主,並隨時大量攝取蔬果與全穀物。排毒與淨化飲食模式的一大問題,就是它假設你可以透過嚴格依從特殊飲食方法短短幾天,就抵銷數週甚至數月的不良飲食習慣。如果你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不良飲食,想把健康調回之前的狀態,至少也要花一樣的時間執行健康飲食。有時候不良飲食習慣甚至會對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所以如果你長時間不良飲食,輕易相信這種懶人解決法就會更加危險。雖然透過幾天特殊飲食就能讓身體淨化聽起來很誘人,但這根本不可能。酸/鹼性飲食有些飲食方法宣稱能平衡身體的酸鹼值。表面上聽起來很棒,但就和淨化與排毒一樣,你的身體本來就很擅長調控酸鹼值。如果人體血液酸鹼值增加或減少0.4(偏離酸鹼值7.35至7.45這個正常範圍),你就會死亡,因此身體內有很多工具來維持酸鹼值。腸道酸鹼值會影響腸道菌群,但鹼性食物不會改變腸道酸鹼值,因為食物的酸鹼性是消化後才產生的副產品。鹼性食物或鹼性水對腸胃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因為就算食物能夠改變體內酸鹼值,也會在接觸胃酸時立刻中和。尿液的酸鹼值會受食物影響,但這是因為消化過程產生的代謝產物,而這些代謝產物不會改變血液或細胞酸鹼值。鹼性水和鹼性飲食根本就是詐騙,與事實相去甚遠。發炎反應很多人認為發炎反應完全沒有好處,慢性系統性發炎反應確實可能讓你併發更嚴重的疾病,但急性發炎是運動後恢復和適應過程的關鍵。如果首要目標是改善身體組成與健身成果,完全抑制發炎反應不是個好辦法。反之,我們希望有適當且急性的局部發炎反應,帶來恢復、適應、讓傷口癒合,並防止感染。我們要避免的是慢性全身性發炎反應。許多人宣稱某些食物和飲食方法可以降低慢性全身性發炎反應,但減重其實就是對抗慢性發炎反應的最好辦法。較高的體脂率似乎會造成並強化慢性發炎反應,所以「減脂」是扭轉發炎反應的最好辦法。對於宣稱能夠抗發炎的飲食方法、藥丸或特定食物,都要慎重以對。消化不好導致體重增加很多販售消化酵素或相關補充品的公司都宣稱能幫助你減重,而很多人也常常說他們消化不太好,所以減重效果不好。這種說法根本與事實相反。如果你攝取的食物無法完全消化,你應該會吃得更多而且不會變胖才對。營養素必須先被身體消化吸收以後,才能以脂肪形式儲存。如果沒有消化吸收,這些食物就只是經過身體而已。人體的消化系統非常厲害,攝取的食物有95%會被身體吸收,消化效率越高,你就能從食物得到越多熱量。如果你有消化方面的問題,你的體重很可能會減輕,而且減重的速度可能快到必須採取醫療手段。舉例來說,乳糜瀉和克隆氏症者常在接受治療前,往往已出現體重過輕的症狀,因為他們的消化系統無法吸收食物,因此吃進去的熱量大部分都流失了。如果你想要讓減重更有效率,促進消化可能不會有幫助。不吃名字奇怪的食材不幸的是,避開這些攝取很難發音的食材不會讓你更健康。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很難發音的加工食品食材,這些食材很多都不太健康,所以食材越簡單越好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另一方面,你最好不要避開(5R)-[(1S)-1,2-Dihydroxyethyl]-3,4-dihydroxyfuran-2(5H)-one(其實就是抗壞血酸或維生素C)、泛酸(維生素B5)或是二十碳五烯酸(簡稱EPA,屬於Omega-3脂肪酸)的攝取。其實這些很難發音的化合物經常存在於沒有食物成分表的天然食物中,而且常常加進其他食品來讓這些食品(至少看起來)更健康。營養沒有那麼簡單,我們不能只根據名稱就決定食物是否健康,而是需要更多的認識才能判斷。荷爾蒙導致體重增加有一個很流行的常見迷思,就是你目前的飲食和運動(或根本沒運動)完全沒問題,你的體重之所以會增加(或減不下來)都是因為荷爾蒙。荷爾蒙的確會影響代謝率,但熱量赤字還是會讓體重下降。弔詭的是,節食太久反而會造成荷爾蒙的改變,讓代謝率下降。不管體重多少,荷爾蒙都會影響身體組成。如果睪固酮高而皮質醇低,就能同時增肌減脂;反之則能減肌增脂。不過在沒有大量外來荷爾蒙的情況下,這兩種情況都非常少見。宣稱能夠「解決荷爾蒙問題」的方法,通常會建議攝取香料植物和某些特定食物,但都不足以改變荷爾蒙狀態。如果你節食的時間太長,就要先暫停降低熱量攝取一陣子,因為這是讓荷爾蒙回復正常的最好辦法。光是草本補充品和特定食物而沒有搭配飲食與訓練的調整,絕對不可能改變荷爾蒙分泌,並讓你可以減重。正確的飲食原則和設計精良的訓練計畫,才是經過科學認證能讓你達到目標的方法。椰子油近幾年來受到熱烈討論的椰子油是很棒的潤滑劑,外用時對於皮膚和頭髮非常好,是很好的護膚護髮用品。聞起來很香,加進食物也能增添風味與口感……椰子油的好處不在話下,但是否真的如宣稱一般對健康有許多好處,則相當可疑。據稱椰子油的好處很多,從減脂到治療癌症都有效。椰子油在2010年代中期開始廣受討論,但對於健康效果的研究數量還不足以證明這些效果。截至本書出版為止,相關文獻對於椰子油的健康效益尚無定論,但由於飽和脂肪含量很高,因此大量攝取椰子油將對健康不利。椰子油就像其他飽和脂肪一樣,適量攝取不會有問題,但脂肪攝取還是要以堅果、酪梨和橄欖油等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書籍介紹增肌×減脂·科學化飲食全書:5原則×5步驟,打造個人化菜單,有效突破健身撞牆期作者:麥克.伊斯拉特, 梅麗莎.戴維斯, 珍.凱斯, 詹姆斯.霍夫曼 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2/04/28作者簡介:麥克.伊斯拉特博士(Dr. Mike Israetel)運動生理學博士,復興週期(Renaissance Periodization)共同創辦人、首席科學顧問。曾任費城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公衛學院的運動科學教授,並教授數門課程,包括公衛營養學、進階運動營養學與運動以及營養與行為。他也曾是美國奧運訓練基地的運動營養顧問,並曾受邀至許多營養科學、運動表現與健康相關會議發表演說,包括美國奧運訓練中心的營養座談會。他現在也是健美選手、巴西柔術選手。梅麗莎.戴維斯博士(Dr. Melissa Davis)神經生物與行為學博士,復興週期科學顧問、爾灣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神經生物與行為學系教授,研究經驗十年,研究領域包括身體感知相關疾病治療、神經可塑性以及腦部發展。她的論文曾刊登於《科學人》雜誌,並於富影響力的同儕審閱期刊中出版,受到上千學術單位的認可。她長期致力於科學推廣活動,曾獲頒教學、學術與研究卓越獎項。梅麗莎目前擁有巴西柔術黑帶,她曾數次參加國際巴西柔術協會世界冠軍大師賽,也曾兩次代表美國參加該量級的阿布達比世界職業選拔賽。珍.凱斯博士(Dr. Jen Case)人類營養學博士,註冊營養師(RD)、NSCA體能訓練專家(CSCS)。曾任中央密蘇里州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Missouri)運動科學教授,開設進階運動代謝、運動處方、官能解剖學以及肌動學與營養學相關課程。珍擁有兩個黑帶,包含夏威夷Kempo空手道黑帶、巴西柔術黑帶。她曾是綜合格鬥選手,並數次參加國際巴西柔術協會世界冠軍大師賽,以及泛美巴西柔術國際公開賽。詹姆斯.霍夫曼博士(Dr. James Hoffmann)運動生理學博士,復興週期的科學顧問。曾任費城天普大學運動科學計畫主任,並於大學教授肌力與體能訓練理論、肌力與體能訓練實務、運動生理學以及生物化學等課程。他也是東田納西州立大學(East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橄欖球隊的助理教練、首席運動科學家、首席肌力與體能教練兼重訓室主任。來自芝加哥的詹姆斯一輩子致力於競技運動,曾在橄欖球、美式足球與角力都得到優異成績,目前正在學習泰拳。延伸閱讀: 慢性發炎就像全身在放火!她做這2件事抗發炎,3個月掉7公斤
-
2022-09-3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從法律觀點看「斷食善終」──是「自殺」還是「生命自主」?
【編者按】本週是醫病平台以「斷食善終」為主題的第三次討論。由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發起人前立委楊玉欣女士發表她對「病人自主」的看法,而後蔡甫昌教授由醫學倫理的角度探討「永久植物人之終止人工營養與斷食善終」,楊秀儀教授從法律觀點看「斷食善終」,是「自殺」還是「生命自主」?我們希望透過這系列,一共九位作者由不同角度探討這重要議題可以增加台灣社會對「斷食善終」有更明確的認識。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我們的終局是山窮水盡,還是柳暗花明?-奠基於愛與尊重的善終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永久植物人之終止人工營養與斷食善終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逸我以老息我以死莊子.大宗師我們都知道「人皆有一死」,但我們並不知道,我們是否足夠幸運能以「壽終正寢」。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一書中,他的父親在高齡92歲時壽終正寢,一生受盡丈夫情緒折磨的母親覺得這是一個福氣,因此決定把父親的積蓄都捐給慈善團體,並自己暗暗的許下心願,若自己將來也可以壽終正寢,要加倍的奉獻。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畢醫師的母親,一個出生於農村社會中的苦命女性,坎坷的命運反而磨練出她堅毅的性格,她如何在過了完整的一生之後,因為罹患罕見疾病而不得不完全依賴他人的照護,生活品質日益低落之際,覺醒式的面對自己人生的終點,在摯愛的兒女子孫陪伴之下,在83歲生日過後,以逐漸斷食方式選擇了尊嚴的善終。相較於作者的公公,失智之後臥床12年,家屬雖然努力表達孝心,但在回首過去時,反而認為自己非但不是「愚孝」而是「大不孝」,是否「斷食善終」合乎法律而在未來將成為多數高齡老人一個合法且合倫理的選擇呢?因著公共衛生以及生活條件的進步,在已開發國家的大多數人平均壽命都已經超過80歲,希望在人生的最後階段,能夠安詳善終是合理而正當的期盼。但是,從法律觀點來看,若有人為介入的「善終」,也就是所謂「安樂死」的議題不僅牽涉到病人個體自主權的界限、醫療專業倫理抉擇的兩難,更隱含著社會群體對生命價值的詮釋、文化信仰上對死亡的態度,這種種宗教的、倫理的、社會的因素交互糾結,形成了法律上不可解的難題。台灣的醫界、法界各以不同的角度解析安樂死的議題,20年來,逐漸形成「自主不作為」的善終模式共識,最重要的一個前提,就是善終必須出於病人自己「有意識的」「拒絕」。立法院於西元2000年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為台灣第一個直接處理安樂死議題的成文法,允許末期病人可以自主拒絕維生醫療,也就是一般所稱的「自然死」(nature death)。但由於「末期病人」的範疇過於狹隘,2016年立法院又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將得以拒絕維生醫療的病人範疇放寬到法定5類病人,並設立「預立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一般簡稱ACP)制度,協助病人提前進行「預立醫囑」(advance directives),以確保病人的自主性。雖然新制訂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在促進臨終病人的尊嚴上大大跨進了一步,但其主要允許的,乃是「拒絕治療」類型的消極安樂死,而未觸及國際間目前最激烈爭議的積極安樂死,也就是醫師協助自殺,Physician Assisted Suicide, PAS)。畢柳鶯醫師的媽媽來自於一個有小腦萎縮症病史的家族,她看盡了娘家親人發病之後生活無法自理,纏綿病榻,絕望而死的光景,因此在她自己60多歲也開始有發病徵兆之後,就努力的希望能夠自我照護,不成為他人的負擔與累贅,也叮囑他從事醫療的女兒務必在生命末期的時候協助她安詳離世。一方面深愛著母親,一方面也認同自然醫學中安詳死亡的概念,畢醫師以他的醫師專業,尊重母親的生命自主,協助母親以逐漸斷食的溫和手法離開人世。在一開始,畢醫師的母親只喝蓮藕水,吞一點油(幫助腸道排便),沒想到斷食之後,反而神清氣爽,因此一個禮拜之後連蓮藕水都不喝了,只使用棉花棒沾水潤潤嘴唇並清潔口腔,慢慢地在斷食的21天後離開人世。畢媽媽的行為是自殺嗎?畢醫師的行為是刑法上的幫助自殺嗎?或者讓畢媽媽活活餓死,子女們是否有遺棄罪呢?許多讀者在讀完這本書之後,紛紛有這些疑問。畢媽媽是在意識非常清楚的情況下,深思熟慮之後,以死亡為目的,進行斷食,他的行為(不作為——拒絕食物及水)乍看之下就是自殺,但卻和大多數衝動型、報復性的狂暴式自殺(書中就談到,畢醫師的爸爸中風之後,就常常情緒低落,動輒以要跳樓自殺要脅、情緒勒索家人)迥然有別,在倫理與法律上必須分開評價。由於生命具有神聖性,而死亡具有不可回復性,因此幾乎所有的文化、社會都譴責自殺行為;但是我們也承認,「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因此在特定情況之下,有一些自殺行為是殉道(耶穌上十字架),是捨己救人(消防隊員進火場救火),是追求更高的理想(屈原投江),卻是普遍受到尊重的。因此,在談自殺的合倫理性時,我們必須特別注意自殺的脈絡,而不能夠一概而論。在生命或者疾病的最後階段,以拒絕醫療或是拒絕飲食的方式坦然接受死亡的到來,這是一種生命自主的展現,論者普遍承認這是「自然死」,而非自殺;就算要評價為自殺,也是一種「理性的自殺」。中世紀的時候,曾有一些國家在法律上把自殺列為犯罪行為,不過時至今日,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處罰犯罪,因此自殺雖然不合法但是卻也沒有違法。不過在許多國家卻有明文處罰加工自殺罪。我國刑法275條就有相關規定:「受他人囑託或得其承諾而殺之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教唆或幫助他人使之自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畢醫師及其家人是否有可能符合我國刑法275條的教唆或幫助自殺罪呢?經過仔細的法律評價,是不符合的。2016年病人自主權利法通過,法律鼓勵人們進行善終規劃,企圖打破死亡的禁忌,鼓勵家人們彼此互相溝通,因此畢醫師和母親針對生命末期的相關討論正是我們所鼓吹的預立照護諮商,這是值得肯定的,他們閱讀了一些相關書籍,譬如說「大往生」,與「摯愛美好人生告別」,書中有不同人對死亡的想像與規劃,這些當然不能評價為教唆自殺。而幫助自殺一定必須是一個積極的「作為」,比如說給予致死針劑,開立致死處方箋等。由於斷食的方法是漸進且溫和的,更重要的是在斷食過程中,個人隨時享有反悔的機會與權利,因此沒有任何人可以強迫畢媽媽進食,從這個角度而言,就算畢媽媽的行為可以構成是自殺行為,知情的子女們也不會構成幫助自殺。那是否會有遺棄罪呢?從這個例子來看,在斷食過程中家人們緊密的陪伴,並給予無微不至的安寧照顧,更無遺棄可言。正如畢醫師在書中所寫的,斷食善終是坐慢車抵達死亡的終點站。21天的過程中,他們家人必須目睹摯愛母親的虛弱受苦,法律應該開放死亡高鐵嗎?這最後21天的受苦有意義嗎?為什麼不能允許讓人喝一杯藥,或者打一針,就結束生命呢?這就是「醫師協助自殺」——乃是指醫師以積極的「作為」方式,來幫助病人達到「立刻」的死亡結果,我曾上節目和江盛醫師對談,我內心深深尊重這位憐憫病人受苦的醫師,也佩服他願意倡議積極安樂死的道德勇氣,但是我個人並不同意人有死亡的自主權,也不認為台灣目前適合開放醫師協助自殺。德國憲法法院曾在2020年正式承認人有死亡自主權,關於這一點,作為一個長期專研自主權的法律學者我是反對的。我認為,我們可以是人生的「作者」,但不是生命的「主人」,我們並不擁有生命,但是對於屬於我們的人生,我們可以自由譜寫。這最後的21天,畢媽媽和他的家人們譜寫出了深刻動人的最後一章,藉著畢醫師的分享,我們也在翻閱畢媽媽的生命之書時得到滋潤。這21天是有意義的,斷食之後,讓生命取得自己的規律,到底在什麼時候離開人世,這不是由我們個人決定,是生命之流自己朝著永恆之洋奔去。過度強調人有法律上的死亡自主權,是一種驕傲、也蘊含著一種危險,讓人太快的以死亡取代自己可以面對痛苦的能力;更可怕的是,社會也忽略了自己的責任,如何讓受苦的人可以有尊嚴活下去的責任,而太快地把人拋棄在空虛的自主,甚至是死亡自主之中,不可不慎!從這些角度來看,斷食善終,的確是目前高齡社會中最可能體現生命自主的一種選項!
-
2022-09-2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永久植物人之終止人工營養與斷食善終
【編者按】本週是醫病平台以「斷食善終」為主題的第三次討論。由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發起人前立委楊玉欣女士發表她對「病人自主」的看法,而後蔡甫昌教授由醫學倫理的角度探討「永久植物人之終止人工營養與斷食善終」,楊秀儀教授從法律觀點看「斷食善終」,是「自殺」還是「生命自主」?我們希望透過這系列,一共九位作者由不同角度探討這重要議題可以增加台灣社會對「斷食善終」有更明確的認識。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我們的終局是山窮水盡,還是柳暗花明?-奠基於愛與尊重的善終「斷食善終」與醫學上相近之詞彙是「自主停止飲食(voluntarily stopping eating and drinking, VSED)」,自主停止飲食是一種藉由停止飲食來加速死亡進程的自願行為。能夠自主停止飲食的病人,必須具有決定能力,而且是以迎接死亡為主要目的;醫療團隊介入、協助的程度,並不影響這種行為的本質:只要病人是自主自願地做出停止飲食的決定,就可以算是自主停止飲食[1]。因此,心智健全意識清楚的病人要求醫療團隊停止鼻胃管餵食,藉終止「人工營養與水分(Artificial nutrition and hydration, ANH)」來迎接死亡,也算是自主停止飲食。然而,近期在我國引起討論或推廣的斷食善終,從畢柳鶯醫師所分享的案例來看,可分為「病人自主要求停止灌食」與「家人決定終止給予病人人工營養與水分」兩種型態,其本質上與所涉倫理法律議題則有截然不同之意涵。前者屬「有決定能力之當事人行使拒絕醫療介入之權利,他人不應強加其所不願接受之處置於其身上」,此乃屬尊重當事人不受他人干擾與介入之消極權利,較無爭議。後者則是「家人代理病人做出拒絕維持生命治療(包括人工營養與水分)之決定」,對於這樣的決定,家屬是否有代理權、是否符合病人意願、維護其最大利益、是否存在利益衝突、及國家是否必須保護這樣處境之個人……等,則是執行之前必須釐清的問題。在歐美法院之判例上,有長久之歷史與許多不同樣貌之判決與論述,但這些判決經過之歷程都不簡單、論點亦有所不同,讀者可參照筆者較早文獻之介紹[2]。在某些西方國家,對於無決定能力之病人,例如處於永久植物狀態(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PVS)者,也能透過「終止給予人工營養和水分」來實現尊嚴的善終,以下介紹英國歷史上重要判例,提供讀者參考。1989年4月,Anthony (Tony) Bland在Hillsborough足球場的推擠事故中,胸部受到重度壓傷,導致腦部缺氧而嚴重受損,隨後陷入永久植物狀態。他需要人工餵食,但是能夠自主呼吸。經過了幾個月的治療,Tony的意識狀態仍未有好轉,醫療團隊和家屬於是決定撤除Tony的維生醫療,包括人工營養和水分[3,4]。Tony的家屬和醫療團隊都有共識,然而醫療團隊卻被檢調單位威脅:若逕行撤除Tony的維生醫療,將面臨謀殺罪的控訴[3]。1992年醫療團隊和家屬向法院提交申請,希望法院宣告「撤除Tony Bland的維生醫療(包括人工營養和水分)」為合法。經過幾次上訴,英國上議院最後宣判撤除維生醫療為合法[3,4]。上議院認為人工營養和水分屬於「醫療處置(medical treatment)」,並且相信若繼續這樣的醫療,對於Tony Bland並無治療上、醫學上或其他方面的好處[4]。1993年3月,醫療團隊撤除Tony的維生醫療,Tony於九天後過世。不過,Tony的父母認為他早在1989年就死於Hillsborough的事故中[3]。Tony Bland案最主要的影響是「確認人工營養和水分為醫療,且與其他維生醫療一樣可以合法撤除」。上議院的判決認為人工餵食對Tony Bland沒有任何好處,因此可以停止。至於何謂「好處」,英國醫學會後來發表的倫理指引有詳細說明:依據2007年生效的《心智能力法》(Mental Capacity Act),任何對於無決定能力病人的治療決定,皆須符合該病人的最佳利益。評估病人的最佳利益時需要考量的因素包括病人的願望、價值觀、意識程度(level of awareness),以及醫療是否在臨床上有效果,能否改善病人的狀況等[4]。就這些方面來看,對Tony Bland這樣的永久植物人而言,人工餵食不符合其最佳利益,因為除了延長植物人無意識的生命,沒有其他作用。雖然Tony Bland案確立了「撤除永久植物人的人工營養」的合法性,但是直到2018年,這類醫療處置都必須經由法院審核通過,才能執行[4],此程序相當耗時且費用昂貴。2018年英國最高法院對Mr. Y案的判決,終於讓法院審核不再是必要程序。Mr. Y於2017年6月因心跳停止而導致缺氧性腦損傷,從此未再恢復意識。9月時主治醫師判斷Mr. Y已處於長期意識障礙(prolonged 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 PDOC)。10月時第二專家意見認定Mr. Y的狀態為植物狀態。隨後,醫療團隊和Mr. Y的家屬達成共識:Mr. Y的人工餵食應該撤除。訴訟程序於11月展開,其目的是確認「法院的核准並非必須」以及「若撤除人工餵食,不須負刑事或民事責任」,本案後來上訴至最高法院。Mr. Y雖於12月因敗血症死亡,但是因為此案涉及重要議題,訴訟仍繼續[5]。最高法院的判決是由法官Lady Black裁定,她認為英國的國內法和《歐洲人權公約》皆無規定「是否撤除長期意識障礙病人的人工餵食,必須交由法院決定」。若長期意識障礙病人未指定代理人,亦未預立醫療決定,對於人工餵食的決策便應根據病人之最佳利益來決定。無論是英國先前的判例或是《心智能力法》,皆未要求將這類案例病人的最佳利益交由法院判斷[5]。Lady Black除了指出現行法律體系中不存在「強制審核」的規定,更主張長期意識障礙病人、人工餵食決策皆不應該以特殊方式對待,而應適用針對醫療處置(medical treatment)的一般性規範框架[5]。具體而言,Lady Black認為《心智能力法》及其實作守則,再加上醫療專業組織發布的指引,已經構成一個完整的規範框架,足以確保良好的醫療執業[6]。總而言之,Lady Black認為,只要病人家屬和醫療團隊對於「什麼是病人的最佳利益」達成共識,並遵守《心智能力法》以及依循相關專業指引,撤除人工餵食的決定便不需法院的介入[7]。以2018年英國Lady Black法官之判決來看,永久植物人雖然無法自主選擇停止飲食,只要家屬和醫療團隊達成「何為病人最佳利益」之共識,並遵守相關法規與專業指引,終止病人之人工營養與水分不再需要經過法院許可即可執行。雖然「依據病人最佳利益來撤除人工餵食」的立意並非加速病人死亡,而是避免病人接受對其無益的醫療;然而認可「維持永久植物狀態」並不符合病人最大利益,因此即使本人沒有明確自主意願之表達,其停止人工營養及水分之決策可以藉由家屬與醫療團隊達成共識來做出,從而此代理決定可將永久植物狀態病人無法自主表拒絕餵食之困境釋放出來,進而實現對維持生命治療之拒絕權,其精神亦是實質回歸維護病人之自主和尊嚴。至於目前畢醫師所推展之「斷食善終」實作,其第二種非由病人本人自主提出終止管灌餵食之型態,是否與我國現行醫學倫理與法規有所扞格或衝突,則可能需要更細膩之分析與檢驗。本文所介紹英國對永久植物狀態病人終止人工營養與水分之法院判決,其論點與強調決策所立基之完整架構(或配套措施),筆者認為深具啟發性,應該很值得我國於規範制訂時參考。儘管如此,在實務上台灣醫界與法界是否能接受透過「斷食善終」之操作而使這類病人其維持生命治療與否之困境得以解決,甚至一步到位、使殊途同歸,則不無存在疑慮。參考文獻[1]Lowers J, Hughes S & Preston NJ. Overview of voluntarily stopping eating and drinking to hasten death. Annals of Palliative Medicine 2021; 10(3), 3611-6.[2]蔡甫昌、方震中、陳麗光、王榮德:長期呼吸器依賴病患撤除維生治療之倫理法律議題。台灣醫學 2012;16(2):156-73。[3]Howe J. The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treatment withdrawal, and the Hillsborough disaster: Airedale NHS Trust v Bland. Practical Neurology 2006; 6(4), 238-47.[4]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 Withholding and withdrawing life-prolonging medical treatment: guidance for decision making. Oxford: BMJ Books 2007.[5]Huxtable R. Dying too soon or living too long? Withdrawing treatment from patients with prolonged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after Re Y. BMC Medical Ethics 2019; 20(91).[6]Wade DT. Clinically assisted nutrition and hydration. The BMJ 2018; 362(k3869).[7]An NHS Trust and others (respondents) v Y (by his litigation friend, the Official Solicitor) and another (Appellants) 2018, UKSC 46.
-
2022-09-27 養生.抗老養生
劉德華61歲完全不顯老態 營養師曝男神凍齡、養生6秘訣
文:編輯部61歲的港星劉德華,擁有個各年齡層的粉絲,每每在螢光幕前顯得相當有精神,電影中的拼命三郎形象也深植人心,高敏敏營養師別別分享劉德華不老凍齡的養生6秘訣,趕緊跟著不老男神這樣吃這樣做。1.不喝冷飲華仔30年以來堅持以熱飲取代冷飲,因爲熱飲能幫助血液循環。2.晚上7點後不進食除了19:00後不進食之外,早餐前應有至少10小時空腹 讓食物完全消化完畢,以便減少腸胃負擔,概念有點類似執行輕斷食,讓空腹的時間長、更有利脂肪燃燒。3.每餐7分飽維持每餐7分飽,遵守不把胃撐大、不暴飲暴食的原則;並在固定的時間內吃完晚餐,也放慢吃飯速度。4.堅持盡量茹素華仔從2013年開始茹素,只有在拍戲時會吃少量的雞肉及乳酪。5.執行有氧運動平日勤做30~40分鐘的有氧運動,以及胸肌、腹肌訓練,維持體能的彈性與平衡,同時也避免運動倦怠與停滯期,以延緩老化。6.吃優酪乳麥片將優酪乳麥片當做早餐享用,補充膳食纖維之外,也能攝取優酪乳的益生菌。高敏敏表示,除了跟隨華仔的養生6秘訣外,也建議大家可以:多吃蔬菜、高纖食物,並選擇需要多咀嚼,來增加飽足感、不易暴飲暴食,纖維也有助腸道健康、有效排出代謝廢物早安。最後提醒大家,找出適合自己的飲食法,並養成習慣。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長久保持健康!資料來源:高敏敏營養師臉書粉絲團延伸閱讀: 。香蕉飯前吃還是飯後吃比較好?若身體「1功能」不好,千萬不能飯後吃 。專家說減肥要多吃蔬菜,但如果你吃「這1類」蔬菜,保證你越減越肥,秋季美食菱角也上榜
-
2022-09-2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們的終局是山窮水盡,還是柳暗花明?-奠基於愛與尊重的善終
【編者按】本週是醫病平台以「斷食善終」為主題的第三次討論。由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發起人前立委楊玉欣女士發表她對「病人自主」的看法,而後蔡甫昌教授由醫學倫理的角度探討「永久植物人之終止人工營養與斷食善終」,楊秀儀教授從法律觀點看「斷食善終」,是「自殺」還是「生命自主」?我們希望透過這系列,一共九位作者由不同角度探討這重要議題可以增加台灣社會對「斷食善終」有更明確的認識。 閱讀賴教授的文章「如何減少生不如死的醫療困境」,對於賴教授不斷的反思醫療的目的、意義,甚至死亡與醫療決策的呼籲,我感受到一位德高望重的醫者,對自身過往價值體系的轉向,以及對生命反思的急切。他就像拿著大聲公,在路邊宣導一般的熱切而又著急,即使所有路過的人,僅是走過或停在紅綠燈路口,但他還是毅然決然地站在那兒拿上大聲公,等待與有緣人的相遇、等待社會的轉變。我認為這就是前行者的風範,也是對生命的熱情,更是愛的行動。謝謝賴教授邀請我一同加入行列,也讓我有機會對眾人發聲。 我從19歲診斷出肌肉萎縮型的罕見疾病後,這個疾病就讓我提前體驗了未來的長輩、病人們的處境:病痛、失能、可預視的苦難與死去,以及對自身生命價值的反思與生死的叩問。畢竟這是一個連旁人看來都是「活著,比死去更加艱難」的處境。 我還記得當時姊姊和我都確診罕病時,她和我說她想去死,甚至連死法都想好了。我和她約定如果五年後我們都沒有找到值得活著的理由,我們就一起離開。最後,我們一起找到理由,向前走了過來。求生,是本能也是上帝的預設,是生命永續的基因密碼。我也常想著為何我能在苦痛中感到幸福?我覺得那是一種適當的心理調適機制,讓內心找到平衡、找到價值,繼續在苦痛中前行。是的,生與死,在病人、失能者、被照顧者的心理是不斷來回擺盪的、不斷思考著的。而這邊想邀請大家一同思考:什麼時候,人會求死呢? 台灣正在倒數千日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去的下一步便是死去,這是生物性的必然。而台灣的醫療技術世界聞名,即使到了古人說的「陽壽已盡」的時刻,以現今的技術,要延長任何一人死去的終點,比我們想像中容易太多了。 進步的醫療技術、長壽為孝的文化觀念等因素,造就了台灣人平均臨終前臥床超過八年的悲慘困境──代表近3000個日子飽受不自由、不能自主移動的生活狀態,導致身軀的肌肉萎縮、疼痛、褥瘡、反覆插管潰爛、感染,甚至失去意識等。這樣的現象,是生命與社會的極大困境──困住了上百萬個家庭,甚至是幾代人的苦難。 一個社會邁向更文明、更進步的過程,背後多是一個個苦痛與血淚的故事。但更悲傷的是,有時更多的苦痛與血淚未必換來更幸福的社會。試問在現今長照和醫療資源的無數投入,是否讓每個個人、家庭、總體社會面對疾病和照顧時,更幸福了呢? 現在社會觀念看似更加開放,但在生命的議題上仍被各式權威知識或單一價值主宰。太多故事了,我們聽到許多寧可讓家人「生不如死」仍不願放手的故事;合法合倫理合乎當事人自主意願的醫療決定簽署,卻一再被冠上「放棄」的字眼,卻忽略了醫療團隊如此積極的救治,更是積極的想依照當事人意願減少其生前痛苦的善行。似乎一切導到了「活著就好」的單一價值上,讓多元的看法難以伸張。而我們究竟何時能說「停了」、「夠了」? 我還記得每每我走入重症病人的家庭,若他們還能夠表達,總是在家人不在的時刻,偷偷和我說著他們的憂慮與渴望:關於生命與病痛,但更多的──是那些說不出口的話。「想要死去?如何死去?自己想要怎麼樣的告別……」這是一個「奢侈」的話題。 為什麼呢?我一直覺得病人的弱勢,不僅是疾病與失能本身,還有更多連病人本身都理不清楚的那些「有口難言」。而這個有口難言,在我們健康的時刻是很難體會的,但一旦進入病痛與失能的階段,也難以說出口了。這正是我在推廣《病人自主權利法》時,期盼以剛性的法律賦予所有人自然善終的權利,設計一個讓當事人能與家人溝通的機制──因我們都是潛在的病人、失能者、被照顧者,都可能陷入「有口難言」的處境。 「病人自主」,並不是在鼓吹死亡就是好,生死與自主的話題並非非黑即白、更非簡單的「一刀兩斷」,而是期盼邀請所有人給予他人更大的尊重、容許更多元的思考,幫助他們渡過苦難的時刻;但也能在心中有一道「底線」,了解如何在適當的時刻,在合法、合乎倫理與生命價值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兌現自身的盼望,大聲喊「停」,讓善終的實現建立在愛與尊重的基礎上。你是否想過,當看盡了風霜日月,體驗足夠的人生旅程,何時該離開呢?你與家人討論過當自己逐漸老去、病痛,或即將死去時,您有什麼盼望嗎? 如果你對思考這些文章中的問題有興趣,請搜尋《如果還有明天》一書,裡面有24則生命的智慧與前行者的經驗,相信你能找到屬於你的答案。 若你不清楚如何參與賴教授提到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請搜尋「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在首頁有全台灣各院的掛號資訊。當我們越早共同思考生命與生死的議題,就將越早改變自己與所愛之人的命運,不再進入無尊嚴臥床的惡性循環。讓前人的血淚與痛苦,真正的踏出一條讓我們奔向更文明且幸福社會的道路。
-
2022-09-26 養生.健康瘦身
少吃復胖機率高! 醫師曝「吃飯1動作」防體重上升
減重僅靠意志力節食,8成都會復胖回到原來體重!1名年輕女性,國中時體重曾高達108公斤,經斷食20天狂瘦10公斤,但恢復飲食就回到原點,也曾多次使用激烈錯誤方法,都沒辦法「享瘦人生」,目前在醫療團隊協助下,在飲食、運動、心理層面多管齊下,終於體重下降至69公斤。靠意志力減重容易發生溜溜球效應 「減肥法」容易有健康威脅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榮譽理事長蕭敦仁表示,許多民眾多會認為只要少吃體重就會下降,但人體在飢餓當下,飢餓荷爾蒙會上升,增加吃東西慾望,雖然短時間內斷食或節食會看到稍微成效,但很容易不敵飢餓荷爾蒙,忍不了開始回到原先飲食,或是吃的更多,造成體重馬上上升,發生溜溜球效應。蕭敦仁強調,網路上常見的減重法,例如「168」或「生酮飲食」,很少人能持續很久,也可能導致身體負擔,並且嚴格來說減重要維持5年不復胖,才是真正成功。蕭敦仁強調,減重是一生的長期抗戰,飲食、運動、心理調整都要完全融合生活中養成習慣,才能維持住減重成果,降低體重上升機會。減重要先知道基礎代謝率 咀嚼速度慢容易有飽足感蕭敦仁也說,減重必須要有規律運動習慣,但僅占比約2至3成,剩下7至8成仍然要仰賴飲食控制,如果決定要減重,攝取熱量要比基礎代謝減少7成至8成。粗略基礎的代謝計算,以一般上班族靜態活動為例,約體重乘30,計算總數除3就是維持體重攝取體重飲食熱量,減重就要再往下減少,乘0.7或0.8。蕭敦仁補充,飲食量減少或不吃餐中點心,剛開始會不習慣,很容易感覺到吃不飽,或馬上就肚子餓,建議吃飯時可以把咀嚼速度放慢,1口約嚼20下,加上多吃高纖食物,讓身體釋放出的飽食荷爾蒙量上升,就比較容易有飽足感。另外,減重修正的飲食習慣、規律運動養成、心理支持等,經常需要專業團隊規劃。健康減重1周約0.5公斤 長期抗戰可求助專業蕭敦仁也說,減重是長時間抗戰,大部分人體重都是慢慢上升,健康減重也最好是慢慢下降,1個月減少約2至4公斤,1周則約0.5公斤減重不能只靠意志力,長期健康的減重須從「飲食、運動、行為治療」3方面著手,目前已有很多專業團隊可以協助。(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吃胖想瘦又嘴饞? 「8樣事半功倍食物」曝:吃油竟也有幫助 ·你幾點吃第一餐? 168斷食吃錯時間小心糖尿病上身
-
2022-09-25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吃好、吃飽,有足夠的時間不吃,是恢復健康的一大關鍵
許多朋友進入中年後,身體陸續出現各種症狀,體檢報告的紅字也愈來愈多,就算努力運動、控制食量,也阻擋不了體態的變化及各種疾病和退化的發生。有些朋友會想是不是哪裡吃錯了,就想找一些特殊的飲食和方法來調理身體。各種失衡的生活習慣及壓力,包括長期採用高碳水化合物而缺乏膳食纖維的飲食,讓身體無法承受過度的熱量攝取,而又缺乏足夠的非熱量營養如植化素、維生素、微量元素來進行身體療癒所需的生化反應,都會讓代謝逐漸僵化。長期下來,會覺得體力與精神無法應付日常生活。華人從小習慣以精製澱粉當作飲食的主要熱量來源,也讓身體長期暴露在胰島素的刺激,而讓代謝機制偏向以糖為主要燃料的路徑,並在現代人多吃少動的生活形態下,不知不覺進入「胰島素阻抗」的狀態。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遲緩,而讓飲食帶來的不是精力,而是血糖震盪、精神起伏不定,甚至吃飽沒多久就感覺到餓,進入一種愈吃愈餓的循環,體重降不下來、健康指數也亮起紅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調整飲食的內容,光從少吃著手,不光辛苦,即使短期減輕體重也很難維持,更別說回復健康。我將《真原醫》談到的營養重點,十年後透過《療癒的飲食與斷食》重新展開,正是希望從飲食調整開始,由身體代謝的上游著手,幫大家走出慢性病的陰影。實作上,從兩個層面進行:透過吃好、吃飽進行徹底的營養調整,然後漸進地延長不吃的時間,喚醒身體清理和療癒的本能。首先,什麼叫做吃好、吃飽?也就是在攝取足夠熱量的前提下,將過去以精製澱粉為主的飲食習慣,改成減少胰島素分泌的、含大量新鮮蔬菜的高脂低醣飲食。我們能吃飽,能得到充分的熱量、維生素和礦物質,自然不會隨時被飲食的念頭帶走、不會一天到晚想著還要吃點什麼。走出身心的匱乏感,整個人自然穩重起來,有足夠的精神應付一整天的活動與責任,而容易採用正向且豐盛的心情來面對世界。身體本來就是靈活的,走出以澱粉為主食的熱量來源單一化狀態,無論吃或不吃都可以維持運作一段時間,而不會立刻受到飲食的衝擊讓運作失衡。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配合身體的生理時鐘來做進一步的調整──延長睡眠帶來的休息,而有足夠的連續不進食時間,來啟動細胞內的自噬作用。具體的作法可以是早餐晚一點用、晚餐早一點結束,或乾脆少吃早晚其中一餐,讓身體得以進行深度的清理和療癒。當然,要順利延長不進食的時間而不會感覺餓或精神不佳,前面所談的搭配大量蔬菜的高脂低醣飲食是最好的幫助。脂肪帶來的熱量讓身體有足夠的滿足感和保護,而大量新鮮的高纖葉菜類則補充了各種生理功能所需要的完整營養。重新學會餓了才吃、不餓不吃,從「非吃不可」轉向「可以不吃」的心態,是我認為現代人最需要的一個調整。搭配飲食習氣和代謝的轉變,我也建議身邊的朋友透過拉伸、結構調整、有氧健身等運動,從能量的使用和心情的層面,進一步帶動身心正向的調整。這麼一來,一個人不但輕輕鬆鬆走出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代謝症候群的陰影,也得到活出快樂與健康的鑰匙。
-
2022-09-08 養生.健康瘦身
潘瑋柏2個月減重逾10公斤!5招「不敗減肥法」,營養師也推
編按:歌手潘瑋柏自出道以來,便深受「易胖體質」困擾,熱愛美食的他曾一度胖到人生巔峰的93公斤。不過,日前他於微博曬出減重逾10公斤的對比照,表示自己瘦到了7字頭,瘦身成果讓粉絲驚呼。對此,營養師高敏敏也表示,潘帥能成功減重確實有其道理,並進一步分析5招「不敗減肥法」的關鍵祕訣,只要跟著做你也能瘦身成功。一個飲食法的風靡,就會有大批人效法嘗試,藝人潘瑋柏向來被笑稱是伸縮自如,他的不敗減重法「不餓就停、飯後不坐」確實挺不錯的!落實了「管住嘴」的最高境界。想要成功瘦身、保持好身材,這5招是關鍵想要保持好身材,不妨試試看這5招:1.餐前喝100CC的水、每天至少喝2000CC餐前喝水可以有效控制食量,讓飽食中樞有飽脹感,同時也能沖淡過濃的胃酸,減緩食物消化速度。2.每周3次運動鍛鍊每次至少1.5小時的健身房魔鬼運動。3.少吃精緻澱粉、多吃蔬菜膳食纖維幫助墊胃促代謝,澱粉跟油可少吃不能無。4.用餐時「不餓就停」管住嘴,讓自己絕不多吃。5.飯後30分鐘內不可坐著飯後走路可降血糖、消耗熱量、助消化。藝人潘瑋柏不敗減重法:「不餓就停,飯後不坐」。高敏敏營養師提供圖/藝人潘瑋柏不敗減重法:「不餓就停,飯後不坐」。高敏敏營養師提供在執行不敗減重法時,如果感到飢餓怎麼辦?你可以:1.多喝水:提高喝水量可以避免飢餓感。2.適量黑咖啡:能促進新陳代謝,幫助燃燒脂肪、抗氧化。3.吃低GI、高飽足感的水果:像是蓮霧、蘋果、火龍果、芭樂都很不錯。4.真的餓了就吃盤菜:蔬菜熱量低、富含膳食纖維,多多益善。在努力減緩橫向發展之餘,也必須清楚了解自己適不適合各種飲食法、斷食法。建議有以下4種症狀的人,不要隨意嘗試:• 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易血糖過低、暈眩。• 懷孕/哺乳媽:需要充足營養,宜少量多餐、不適合空腹太久。• 飲食失調疾病者:暴食症、厭食症患者首重先恢復正常飲食。• 青少年/成長中孩童:此時期需要充足均衡的能量營養。想鏟除休假期間堆積在身上的大魚大肉,可以試試不敗減重法!不過也要提醒大家,減肥不是一時,健康飲食跟生活模式是一輩子。會發現健康美麗不是為了別人,最先受益的是自己。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養成適合自己的飲食習慣,並長久保健康。(本文獲《健康遠見》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
-
2022-09-03 養生.健康瘦身
有片|減脂不減肌,做到這三件事就對了!
現代人為了健康或維持體態,最常使用節食法或是到健身房做一些燃脂的運動。但你一定聽過健身教練或營養師常提醒減脂的人小心肌肉量流失。究竟減脂和掉肌肉之間有何關聯?有沒有醫學實證怎麼樣減脂才不會掉肌肉呢?時常在各大電視節目中分享專業見解的邱正宏醫師提供了一篇刊登在2019年營養學期刊上的醫學論文佐證,一個人若挨餓6~24小時完全斷食,體內脂肪會分解維持熱量,尚不會減損到肌肉量。因此,對於想實施168或204的輕斷食法的人是不用擔心減脂會讓肌肉組織損耗。詳細緣由請快點開影片瞧瞧!邱正宏醫師還教導三招只減脂肪不減肌肉的方法。第一是減脂過程中,要耐力和阻力兩種訓練交替做,耐力訓練是幫助進一步的燃脂,阻力訓練是幫助增加肌肉量。第二是一定要補充蛋白質或胺基酸。第三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但並非完全不吃。想了解更多健康瘦身資訊?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輕斷食加運動,減肥又健康!原始影片邱正宏談健康YT邱正宏醫師粉絲團邱正宏醫師IG延伸閱讀遠離婦科疾病、平衡女性荷爾蒙兩類食物搞定!喝咖啡還是黴菌水?中醫師為你破解咖啡因迷思「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8-31 養生.聰明飲食
減醣飲食怎麼吃才正確?不吃白飯澱粉就能瘦? 營養師:澱粉這樣代換更健康
減重一直是不敗議題,到底要怎麼吃才能瘦下一吋腰,可是女性畢生所追求的!目前流行的減重方法眾多,像是生酮飲食、168斷食法,減醣飲食等,到底哪一種是正確!很多人會認為不吃飯就可以減重,但是這樣到底對不對,請營養師來為我們解迷思。近年來非常流行「減醣飲食」,許多人把飯量減半或不敢吃飯,但其實減醣並非完全不碰澱粉食物,而是應減少「精製澱粉」及「精製糖」的攝取,改以「全榖」及「未精製的雜糧」來取代!那些食物含有精製澱粉、精製糖?映澄營養師說到,舉凡像是白麵條、白吐司、麵包、蛋糕、餅乾、含糖飲料、糖果等都屬於含精製糖、澱粉的食品。人人都想要減重,到底什麼情況下會造成肥胖?其實造成肥胖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飲食攝取的總熱量>身體消耗的能量,當攝取過多熱量在體內堆積,就會長肉!所以,米飯不是並非造成肥胖的元兇,擔心吃進澱粉而不吃米飯,其實反而不小心可能會吃進更多熱量。映澄營養師教你聰明吃、如何替換食物1碗米飯熱量 =280 kcal相當於:吐司麵包 1.3-2片(120g)小菠蘿麵包 1又1/3個(120g)蘇打餅乾 12片(80g)玉米 2又2/3根(340g)餃子皮 12張(120g)芋圓&地瓜圓 120g(冷凍)米飯是主食最佳選擇!相較於其他精製澱粉和主食類,如吐司、麵包、蘇打餅乾、芋圓、地瓜圓等,米飯更能提供飽足感和充足營養,所以千萬不要因為怕胖而不吃米飯。挑選未精緻米飯,吃進滿滿營養素還有助健康挑選未精緻米飯,糙米、胚芽米、五穀米、十穀米,吃進滿滿營養素還有助健康。映澄營養師小提醒,米飯選擇上,可挑選未精製的,像是糙米、胚芽米、五穀米、十穀米等取代白米飯,或與白米飯混合搭配的方式,口感接受度較好;原態、未過度精製加工的醣類,可攝取到更多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不僅吃進豐富營養素,還有助於控制體重和預防慢性病。原文出處
-
2022-08-2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斷食善終之我見
【編者按】本週繼續回應上週畢柳鶯醫師與其團隊介紹「斷食善終」的經驗。編者本人藉此呼籲「如何減少生不如死的醫療困境」,並邀請兩位具有虔誠宗教信仰的資深精神科醫師分別探討基督教與佛教對「斷食善終」的看法。【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如何減少生不如死的醫療困境】【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生死有時】畢醫師分享她自己以及協助其他的病人家屬完成斷食善終的經驗,醫病平台希望我以佛教徒的立場說一下佛教的看法,我深感惶恐。因為本人才疏學淺,也沒什麼修行,恐怕亂講造成大家對佛教教義的誤解,所以只敢說,以本文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看法與臨床觀察,期待拋磚引玉,有更多的專家可以回應。佛教的核心信念是「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意思是說萬事萬物,包含各種生命都是由各種條件、因素組合而成。所以當維持我們生命的條件結束的時候,生命就到了終點;而下一輩子會變成怎麼樣,就看我們累積的因緣及條件的結果。因此佛教的生死觀,一直讓我覺得有一種透徹與豁達的感覺,因為死亡變得不是那麼可怕,不是什麼東西都沒有了。只是佛教徒在意的是,如果不能透徹了解這世間萬事萬物的真理,那這種無止境的生生死死就會不斷地持續下去,這就是「輪迴」。而要超越不斷的生生死死,唯一的方法就是去了悟,原來生命不是像我們想的理所當然。「我」這種主體的感覺,是由於各種物質、感官、心意識的活動等等所產生的錯覺。2500年前的悉達多太子透過種種方法追尋真理,最後明白了這個道理,不再漂泊於生死。從不了解事實的真相中覺醒過來,因此人們尊稱他為覺者——佛陀( Buddha),梵文原意是已經覺醒的人。他也把如何覺醒的方法告訴世人,希望大家都能超越無法自主的生生死死。這好像扯得有點遠了,不過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如果談到「善終」,佛教徒一輩子都在準備善終,因為大家都不想繼續不明所以的無限輪迴。不只希望這輩子結束生命的過程,能夠順利圓滿不要受苦,更希望可以清清明明覺知真相,脫離生死的束縛達到真正的解脫。因此在佛教臨終關懷的目標,「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是引用宋代慈雲遵式法師所撰寫的迴向淨土發願文︰「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臺,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這當中「自主停止飲食」的方法,恰好就可以幫助這些身體功能逐漸走向不可逆衰敗的病人們,「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因為我們知道對這些病人來說,一般人所認定的「正常」飲食或是營養的提供,恰恰好就是會延長這些病人的痛苦。如果有技巧、有計畫地減少飲食,反而可以幫助他們平順的結束病苦。而這樣的歷程,也可以幫助病人,在心理上不必承受著那種「到底還要痛苦多久」的擔心,而在專家的計畫指導下,有平靜的心好好準備自己的臨終與親友道別,這樣可以幫助病人「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最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要往何處去。當然對佛教徒來說,最終希望可以解脫生死輪迴的束縛,而佛經中用了一個很大膽的字眼,來形容真正的解脫是有多麼的快樂——「極樂」,而這樣的境界是對所有人開放的,那就是「極樂世界」。其實在一些佛教大師的傳記裡面,我們也都可以看到這些大師們,在過世前會自主有意識的選擇逐漸的斷食,來幫助自己臨終的過程,避免身體病苦的干擾。舉例來說,大家所熟知的弘一法師,在他過世前身體生病時,就開始自主的減少飲食,到後來只有少量的飲水。過世前幾天他知道時候到了,就清楚交代弟子,身邊僅存少數的物品要如何處理,以及後事如何辦理,並寫下「悲欣交集」,然後在弟子們念佛聲中安然往生。或許我們無法像弘一大師一樣,能夠自己預知時至。但是對一些病人來說,現代醫學可以告訴我們,他們的身體是否已經走向不可逆的衰退。如果可以預見繼續的給予一般的飲食和營養,無法維持病人可接受的生活品質,只會延長他們的痛苦,那麼在充分的說明與溝通,以及尊重病人的自主意願下,透過專家的協助逐漸的減少飲食,應該是協助這群病人善終的好方法之一。事實上,在臨床提供安寧緩和照顧時,安寧緩和團隊也會與病人跟家屬溝通,當病人的身體無法代謝利用我們從點滴,或是餵食管路所提供的養分與水分時,就會建議減少點滴量與餵食量,避免病人水腫或因肺積水而呼吸困難,或因食物累積太多無法消化,而導致腹脹、腹痛,甚至是胃中食物逆流反嗆而造成吸入性肺炎。雖然不像有計劃的斷食,但實際上也在減少不必要的餵食或是營養給予,避免延長或增加病人的痛苦。當然「斷食善終」如果要做得周延,還是希望在病人意識清楚時,就先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確認病人能夠獲得充分的資訊,了解病人的自主意願,也讓家人之間有機會討論取得共識,並完成預立醫療照護決定,以避免後續的矛盾與衝突。最後,希望這個議題透過醫病平台的討論,能讓更多人能夠預先地思考,讓自己能夠抉擇未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善終方法。
-
2022-08-2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生死有時
【編者按】本週繼續回應上週畢柳鶯醫師與其團隊介紹「斷食善終」的經驗。編者本人藉此呼籲「如何減少生不如死的醫療困境」,並邀請兩位具有虔誠宗教信仰的資深精神科醫師分別探討基督教與佛教對「斷食善終」的看法。【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如何減少生不如死的醫療困境】醫病平台問我對:「斷食善終」有什麼看法。其實世上許多事情本身是中性的,是好是壞就看它是否來得巧。我退休前在醫學院教「精神藥物學」時,常常跟學生說:「藥和毒是一體的兩面,用得恰當是藥,用得不當是毒。」同理,斷食本身也是中性的,用在不同場合、時機,就會有不同意義。顧名思義,斷食(fast)就是不吃東西。英文早餐叫breakfast,空腹血糖叫fasting sugar,通常是與前一天晚餐後就不再進食有關。醫學上,為了某種治療或檢查而不吃東西稱之為「禁食」。斷食在宗教信仰上有悠久的歷史。基督徒為了重要事情斷食向上帝祈求,稱之為「禁食禱告」。聖經記載許多禁食禱告的例子。新約聖經記載耶穌開始他的傳道任務前,禁食禱告四十天。舊約聖經記載摩西上西奈山從上帝領受十誡前也禁食禱告四十天。為了向當權者抗議而斷食,稱之為「絕食(hunger strike)」。 過去我曾兩次面對要求我對斷食表示意見的困境。一次是美麗島事件被關在景美軍法看守所8位受刑人集體絕食,我們家屬被當權者要求去勸導他們不要絕食。另一次是一位朋友年過九旬之父親決定不再進食,家屬無法理解而送他住院。我受朋友之託及該醫院之要求,以精神科照會醫師的身分去探視那位老先生。老先生告訴我,他在這世上走一趟,該做、該看、該交代的事情都已完成,他的老朋友也都先後離世了。他覺得也該是他離開的時候了,他沒什麼遺憾與牽掛。經詳細精神檢查及評估,老先生並無任何精神疾病,因此我向院方報告,醫院似乎沒有可依據的理由去違背他的選擇給予強制灌食或補充養分。聽說老先生出院後持續不進食而辭世。斷食善終是否符合基督教信仰呢?身為基督徒精神科醫師,我個人可以接受經審慎評估後進行的斷食善終。可是許多基督教信仰團體恐怕會以斷食善終是一種自殺行為而加以反對。所謂審慎評估,包括當事人做此選擇是經過一番思考,而非出於一時衝動。另外精神檢查排除其選擇是出於妄想或憂鬱症。基督教信仰視死亡為通往更豐盛、榮耀生命的通道。死亡是通向永恆的途徑。人在這世上的日子,算是出外旅行,最後總是要回家。聖經說:「你們在世上是寄居的,是旅客。」(聖經新約彼得前書2章11節)基督教初期最偉大的宣教師保羅說:「因為對我來說,我活著,是為基督;死了,更有收穫!可是,如果我活着能夠多做些有益的工作,那我就不曉得該怎樣選擇了。我處在兩難之間。我很願意離開這世界,去跟基督在一起,那是再好沒有了。可是為了你們的緣故,我更該活下去。」(聖經新約腓立比書1章21-24節)從保羅說的這段話,活著是為了能為基督多做些有益的事,特別是服務別人的事。如果預期未來顯然已無法為基督多做些有益的事,那選擇離世去跟基督在一起是很好的選擇。對於因其身體疾病已無法醫治並受盡折磨的基督徒,若期望藉斷食離世去跟基督在一起,我認為並沒有違背保羅所說這段話的精神。廣義的說,斷食善終也可視為一種安樂死。目前許多基督教信仰團體認為安樂死觸犯十誡中的「不可殺人」誡命而加以反對,但也有持贊同意見的。去年(2021)剛過世的天主教神父漢斯.昆(Hans Küng),他是在神學和哲學界頗具影響力的學者。他曾先後多年以「符合人性尊嚴的死亡(Dying with Human Dignity)」(註一)為題發表論文,認為安樂死並不違反基督精神。他認為基督徒應當在信仰中尋求永恆的生命,所以他不贊同不惜任何代價也要堅持塵世生命。漢斯.昆認為上帝造人賦予生命,而當此生命成為「植物性存有」而失去人性尊嚴及價值,則是不合上帝旨意。此時主動將生命交還給上帝,絕非提前結束生命,而是幫助進入更有意義、真正的生存。漢斯.昆認為此種結束人在世上的旅程乃是一種「幸福死去(Glücklich sterben)」(註二)。他舉例說,在初代教會基督徒受到迫害的時期,受盡折磨迫害的基督徒便視自主選擇死亡為結束痛苦的方式,以免因為刑求而出賣教會同伴。漢斯.昆此種「幸福死去」的看法與聖法蘭西斯在其祈禱文所說的「在迎接死亡時我們便進入永生(It is in dying that we are born to eternal life)」不謀而合。當疾病纏身,醫療已無能為力,預期將會進入失去人性尊嚴與價值的植物性存有時,斷食善終不失為可考慮的一種選項。面對此種處境,基督徒可一方面通過斷食預備自己的心,一方面跟上帝禱告祈求能早一日去和基督在一起。我認為這樣做是符合「禁食禱告」的教導,而不違背基督愛的精神。我這樣講,並不是在鼓勵推廣斷食善終,乃是表達「斷食善終」是一個選項。其實也有少數人,雖處於「準植物人」的狀態,卻能轉化心境,費盡心力繼續做出一些有益人群的事到跑完這世上的旅程。1995年12月8日,44歲的時尚雜誌Elle總編輯Bauby,突然腦幹中風,全身癱瘓,不能言語,只剩下左眼能動。靠著眨動左眼,他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寫下「潛水鐘與蝴蝶」這本不尋常的書。出書後兩天,他就去世了。書中他說他的肉體就像被框在潛水鐘裡的身體動彈不得,但他的心卻能像蝴蝶般翱翔。近年出版不少勵志小品文的基督徒作家施以諾的父親施達雄牧師的經歷也很激勵人。施達雄牧師因身體不好,必須靠呼吸器維生。此情況使他情緒低落到無法禱告、看書。有一份資料描述此種病人很容易變成一個只能「等吃」、「等睡」、「等死」的「三等病人」。施牧師看了此資料,心裡難過,難道上天留他繼續活在這世界,就是等吃、等睡、等死嗎?雖然必須靠呼吸器,但他相信上帝讓他繼續活著必然有其理由。因此他向上帝祈求,求上帝繼續使用他,成為「等候」上帝聲音的「一等病人」。於是他開始恢復禱告、讀聖經的生活,並把所讀的心得與人分享。後來將那些文章集結出書,「心靈快餐」就是這樣一本由戴著呼吸器的病人所寫的書。能像上面所提的兩個例子那樣轉化心境當然是最好。但畢竟無法期待普羅大眾達到此境界。所以對選擇「斷食善終」者應予尊重,不宜有異樣的眼光。註一:漢斯.昆(Hans Küng)是德國杜賓根大學神學教授,他與好友杜賓根大學修辭學教授嚴思(Walter Jens)分別於1996及1998合辦有關安樂死演講。後來一起出書「符合人性尊嚴的死亡(Dying with Human Dignity)」註二:漢斯.昆(Hans Küng)於2014年以德文出版《幸福地死去?(Glücklich sterben?)》,收錄他2013年85歲時與德國記者安娜.維爾針對安樂死問題的對話錄,以及他在此立場上的各篇講話、文章,從神學的角度正面回應安樂死的種種問題。
-
2022-08-2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如何減少生不如死的醫療困境
【編者按】本週繼續回應上週畢柳鶯醫師與其團隊介紹「斷食善終」的經驗。編者本人藉此呼籲「如何減少生不如死的醫療困境」,並邀請兩位具有虔誠宗教信仰的資深精神科醫師分別探討基督教與佛教對「斷食善終」的看法。超過半世紀前我剛從醫學院剛畢業,我是一個把「病人不治身亡」當作是「醫師的失敗」的血氣方剛年輕醫師。在各種機緣下,在台大醫院接受住院醫師訓練,而後成為老師,之後到美國再接受訓練、再成為老師,每當到內、外科加護病房看昏迷不醒的病人的神經科照會,走出病房時,外面焦慮等候的家屬問的都是:「他會醒過來嗎?」 「他生命會有問題嗎?」對這殷切的眼神,我嘗試以神經內科醫師的專長由腦幹功能,判斷生命是否有即時的危險。但很遺憾的,不管科技如何發達,我們還是無法正確預估病人如果存活下來後,是怎麼樣的生命品質。因此在一兩個星期或更久以後,我再回去加護病房時,家屬所問的不再是親人的「生命存活」,而是病人「所受的苦」。「他有意識嗎?」 「他會很痛苦嗎?」再下來是充滿哀怨的:「他會這樣繼續多久?」「會恢復正常嗎?」似乎後悔當初沒有讓病人平靜的過去。這就是醫療團隊、病人、家屬經常面臨的生命故事。隨著臨床經驗以及自己親友的病、死,我發現在與年輕醫師或醫學生討論到生命末期的病人時,都提醒自己要主動與他們談「生的品質」不會比「死的避免」不重要。也因為這種態度的轉變,我才更意識到我們很少人對這種遲早都會面臨的問題有心理準備,才警覺到每個人都應該好好思考這重要的人生課題,並且在此以野人獻曝之心,分享我在這方面受到的啟發。我非常感謝我的大哥賴其鵬先生告訴我他對生命的看法時,我才有機會陪他以親屬的身份參與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兩位專業人員,一位社工師及一位身心科醫師,幫忙他走完簽署這文件的全程,並在我們的邀請下,他們三人在「醫病平台」分別寫出他們以「由預立醫囑談如何面對生、老、病、死」、「執行『病主法——預立醫療決定』的我見我思」、「生死自在——談預立醫療決定」,希望可以幫忙社會大眾更瞭解「病人自主權利法」。接著因為這些因緣際會,一篇個人有感而發的「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推手前立委楊玉欣女士結緣,有機會參加了「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出版「如果還有明天」的新書發表會,接觸到更多有關這方面的經驗。「醫病平台」並且有機會邀請這團隊撰寫三篇介紹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好文章,「看見困境,啟動改變:《病人自主權利法》的誕生與成長」、「談《病主法》:我們能對生命坦然到何種程度?」、「為自己做好善終的決定」。幾個月前畢醫師與我分享她的新書「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程」的文稿。記得我一打開電腦,就深深地被他母親的生命故事所吸引,而以「幫忙摯愛的母親 達成生命的自主決定,『真情、勇氣、智慧』的結合」為題,寫出我的推薦序。最近畢醫師與我分享在這本書出版之後,她在臉書上敘述她成功地幫忙了三個病人與其家屬如願地以「斷食善終」的方式圓滿結束「生不如死」的困境。感動之餘,我邀請她與病人家屬以及她的醫師朋友在上星期共同介紹了「斷食善終」如何幫忙病人透過對自己病情的了解,「未知死,焉知生」、「陪伴母親斷食善終的心路歷程」、「『自主停止飲食,Voluntarily stopping eating and drinking』的臨床與倫理思考」表達希望能即提早結束的意願下,圓滿結束這種「生不如死」的困境。值得一提的是我本身並沒有宗教信仰,但我不是「無神論者」(atheist),我不否定神的存在,只是對我而言,「來世」、「神」的存在,我還是認為這是「無法知道的」,所以到目前我只是「不可知論者」(agnostic)。也因為這樣,這星期我邀請的兩位醫師都有深厚的不同宗教背景,希望這可以彌補我的不足。很高興能邀請到我的同學,台大醫學院退休後全心進修基督神學的精神科林信男教授,以及我非常佩服、篤信佛教的資深精神科醫師兼緩和醫療科醫師的木人醫師,在本週共同發表他們對上週畢醫師介紹她的「斷食善終」的看法。希望這種討論可以使台灣社會更尊重生命末期的病人對生命的看法,同時更希望台灣能夠有更多人願意在身心健康的狀態下,未雨綢繆,好好思考這任何人都無法逃避死亡的事實。當自己的生命到了怎麼樣的地步時,對自己而言,就是「生不如死」。如果每個人都有機會與摯愛的親友討論你對生命的看法,將來萬一面臨生命末期時,因為有你明確的交代,才不會因為家人的「不捨」,而使自己淪為三管齊下(氣管內管、導尿管、鼻胃管)「不知為誰而戰」的活死人。
-
2022-08-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自主停止飲食,Voluntarily stopping eating and drinking」的臨床與倫理思考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斷食善終」。最近出了一本新書「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的畢柳鶯醫師分享她與家人在罹患不治之症的母親要求下,如何圓滿地達到到「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一位頌缽師寫出家人不忍母親因為長年巴金森症的折磨而生不如死,受到畢醫師的啟發與幫忙,得以讓母親走完這段艱苦的人生。一位照顧癌症病人的放射腫瘤科醫師,透過「醫學倫理」、「病人自主權利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經驗,累積了一些陪伴不同階段病人走向生命終點,以及處理倫理困境的經驗,嘗試分析「斷食善終」之所以受到台灣社會各階層的關注的原因。【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未知死,焉知生】【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陪伴母親斷食善終的心路歷程】2020年底,初次在50+(Fifty Plus)網路媒體裡看到畢柳鶯醫師「陪83歲媽媽在家斷食善終!醫師畢柳鶯: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內容就吸引了我的注意。畢醫師在文章中詳細描述了罹患小腦萎縮症的母親,逐漸退化進入了生活無法自理、進食容易嗆咳、睡覺不能翻身的狀態,在家人陪伴照料下,自主決定漸進式停止飲食,還舉辦了生前告別式四道人生;斷食三週後,在睡夢中安詳離世的過程。「斷食善終」為何受到台灣社會關注?畢醫師的一篇文章,在短時間內引起廣大的迴響,被許多媒體轉載,乃至在今年三月底「斷食善終」出書。值得探討的是,這背後的驅力到底是什麼?筆者從一個照顧癌症病人的放射腫瘤科醫師開始,因緣際會接觸了醫學倫理,後來又成為「病人自主權利法(以下簡稱病主法)核心講師,開設「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因而累積了一些陪伴不同階段病人走向生命終點,以及處理倫理困境的經驗。初步分析「斷食善終」之所以受到台灣社會各階層的關注,有以下原因:首先,台灣社會開始思考什麼樣的生命是值得活著,而不是只有會呼吸,有心跳就好。眾所周知,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雖然醫學進步使平均壽命延長,卻有不少人是處於臥床、失智或失能、生活品質低落的狀態。另一方面,婦女生育數目降低,自2020年起總人口轉為負成長,工作人口的扶養負擔加重。這些反應在參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民眾的主要動機上:預作生命末期安排,避免身心痛苦(「我不要成為昏迷不醒、植物人、被綁在床上的失智者…),並減少晚輩的決策壓力與經濟負擔。其次,雖然我國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以下簡稱安寧條例)及「病主法」的立法,所謂的「善終」仍然是鳳毛麟角,受到許多主客觀條件的干擾。比如除了個人的意願及簽署相關文件外,「末期病人」必須經過兩位相關專科醫師診斷,依據安寧條例及病主法簽署的文件才算生效。目前仍有許多醫師堅持「我的字典裡沒有末期兩個字」,或「我是醫『生』,不醫死」,堅持繼續治療到病人生命只剩最後幾天,才願意讓病人轉安寧病房。也有加護病房醫師說:「病人雖然簽過DNR,只有不要插管、壓胸和電擊,其他治療都要!」可見,各醫療專業的學校教育以及在職醫療人員的再教育,真是刻不容緩。就算遇到願意診斷「末期病人」的主治醫師,目前安寧病房及居家安寧照顧的量能,普遍不足且有城鄉差距。尤其,今年6月1日起,中央健康保險署終於通過擴大安寧療護收案對象,增列末期衰弱老人、末期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符合病人自主權利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二至五款條件病人、罕見疾病或其他預估生命受限者;然而其他內外科醫師並不具備安寧療護的知識與能力,常常連最基本的疼痛控制都做不好。最後,目前稀少的在宅醫療團隊,多是被預約滿滿或疲於奔命,那自然不會有家屬願意選擇將生命末期病人帶回家,在熟悉的家裡在宅善終。此外,臨床上偶有身心痛苦不堪的病人想要安樂死,在現在的台灣是不合法的。安寧條例無法處理眾多昏迷不醒、植物人、被綁在床上的失智者等「非末期」病人,且如果沒有事先本人簽署病主法的「預立醫療決定書」,即使家屬要求拔管,所有醫療人員皆是愛莫能助。更何況目前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民眾,因為政府宣導不足、諮商費全額自費、疫情以及諮商門診不普及等因素,病主法實施第四年來,僅有36839人簽署(統計至111年7月31日下午15:30止,衛福部網頁)。綜合以上各種因素,能夠操之在我的「斷食善終」,成為國人善終之路的候選自力救濟方法,被台灣社會各階層關注,也就可以理解。「自主停止飲食」的醫學倫理思考所謂斷食善終,正式醫學說法是「自主停止飲食,Voluntarily stopping eating and drinking」,定義是因持續而無法接受的痛苦,有決策能力的人採取主動停止進食及水分的行動,以達到加速死亡的目的。以下將使用「自主停止飲食」繼續討論。由於不需要病人自己服用致死藥物(如傅達仁先生在瑞士的方式),或醫師採取加工手段,因此「自主停止飲食」沒有協助死亡(medical aid in dying)或安樂死(euthanasia)的法律與倫理爭議。自主停止飲食通常時間需要數週,期間需要專業的緩和醫療照顧處理症狀,及支持壓力如山大的照顧者。回顧醫學文獻就會發現,「自主停止飲食」早已普遍出現在歐美、日本的臨床實務中,並不是新概念。我國在病人多半死於醫院之前,也是有一些生命末期者,採取這個方式;包括一些宗教修行者。推薦專業讀者閱讀英國蘭開斯特大學Lowers等人2021年在Annals of Palliative Medicine發表的回顧文章,出處為Ann Palliat Med 2021;10(3):3611-3616,可以綜覽全貌。以下文章即是摘錄翻譯於這篇回顧文章。根據上述文獻,目前少有公認的「自主停止飲食」臨床指引可供參考,整理各學者建議如下:(Royal Dutch Medical Association, 2014; Wax et al., 2018)一、務必及時與本人及家屬討論,尤其是失智症等認知功能缺損,將隨時間惡化者。二、需要排除被強迫的可能性,及可以治療的憂鬱症、厭食症等身心科疾病。三、事先或在剛開始停止飲食時,簽署預立醫療指示(advanced directive, 如我國的預立醫療決定書)及DNR(如我國預立安寧緩和醫療及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或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同意書),並進入安寧照顧體系。四、不建議於小於60歲非重症患者,因乾渴感強烈,腎臟功能仍可保留水分而延長過程。五、建議給予本人及家屬充足的社會支持,以應對過程中的狀況。六、建議本人及家屬事先討論在最後幾天,本人因發生譫妄(delirium)而要求飲食的應對方法。畢柳鶯醫師另建議採取漸進式停止飲食,以適應過程中的症狀,缺點是會延長過程的時間;若是採取直接停止所有飲食,需要病人有極大的決心與意志力,否則容易失敗,本院已有類似失敗案例。「自主停止飲食」與「自殺」的關係根據上述Lowers等人2021年在Annals of Palliative Medicine發表的文獻,美國學者普遍認為拒絕飲食是病人自我決定的權利(Pope et al., 2014)。美國憲法及判例保障個人經過知情同意後,有拒絕治療的權利;若將飲食視為治療(medical treatment),自然也保障拒絕飲食。爭議在於長照機構可能視提供飲食為基本照顧(basic care),若配合住民停止飲食,可能被視為虐待(abuse)或忽略(neglect) (Pope et al., 2011)。澳洲法院認為拒絕飲食不是自殺,而是加速死亡,應尊重有決策能力者的決定(Pope et al., 2014)。加拿大有兩個判例亦是尊重有決策能力者拒絕飲食的決定(Pope et al., 2014)。在荷蘭,自殺不是犯罪;荷蘭法律認為拒絕飲食不等同於自殺,因自殺是一個主動採取暴力、孤寂而衝動的行為(Royal Dutch Medical Association, 2014)。關於自主停止飲食的新興議題目前美國紐約州倡議允許在預立醫療指示中,書面表示在失智症患者無法自行進食及做決策時,拒絕被照顧者協助經口餵食(End of Life Choices New York)。內華達州則首開先例,於2019年5月立法,允許住民在嚴重失智症的預立醫療指示中載明,照顧者應停止自口的餵食與餵水。(筆者認為,內華達州的法律保障住民可以拒絕在嚴重失智症時被餵食,其目的與自主停止飲食一致:加速死亡並減少痛苦。)結論「自主停止飲食」為本人於意識清楚時,可以預先與家人討論與決定的一種加速死亡,與減少痛苦的方式;這種方式考驗本人的決心與意志力,需要專業的在宅醫療團隊處理症狀,及支持照顧者。雖然「自主停止飲食」沒有協助死亡或安樂死的法律與倫理爭議,筆者強烈建議本人及家屬事前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進行充分的溝通,並簽署生命末期時,可拒絕維持生命治療與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的預立醫療決定書。在目前醫療環境下,「自主停止飲食」受限於在宅醫療的資源,以及醫療人員的觀念,預期短期內難有突破性的成長。此外,在與我國醫療人員及民眾討論「自主停止飲食」時,一部分人有是否等同於自殺的疑慮,推測可能影響醫療人員協助處理過程中症狀的意願。筆者建議進行「自主停止飲食」的本土學術研究與社會對話,以回應社會大眾對「善終的渴望。
-
2022-08-1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陪伴母親斷食善終的心路歷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斷食善終」。最近出了一本新書「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的畢柳鶯醫師分享她與家人在罹患不治之症的母親要求下,如何圓滿地達到到「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一位頌缽師寫出家人不忍母親因為長年巴金森症的折磨而生不如死,受到畢醫師的啟發與幫忙,得以讓母親走完這段艱苦的人生。一位照顧癌症病人的放射腫瘤科醫師,透過「醫學倫理」、「病人自主權利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經驗,累積了一些陪伴不同階段病人走向生命終點,以及處理倫理困境的經驗,嘗試分析「斷食善終」之所以受到台灣社會各階層的關注的原因。【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未知死,焉知生】媽媽說過:「我希望,這輩子做到死,不要病死。」然而事與願違,可憐的媽媽在2015年被診斷出帕金森氏症。失去平衡,常常跌倒,喜歡到處趴趴走的媽媽漸漸的無法自主生活。衣食住行需要仰賴別人的幫忙。到了末期,無法清楚的表達,肢體功能退化至完全的失能,清楚的意識,靈魂被禁錮在肉身當中。潔癖的媽媽,穿尿布不舒服,抱到馬桶上坐,卻尿不出來。餵食食物無法吞嚥,刷完牙說肚子餓。流質的食物用滴管小心的餵食,還是常常嗆到。堅持尊嚴的活著,堅決不插鼻胃管。照顧媽媽的過程,聽聞爸爸摯友的太太因為癌症化療太痛苦,自行絕食七日而亡。2020年8月看到畢柳鶯醫師的網路文章,畢媽媽斷食結束生命。我在日記寫下:對於準備下車的媽媽,我準備好了嗎?媽媽天天告訴我:有個印度王子要他做功課。不斷看見往生的親人,叫我開門讓爸爸進門吃東西。媽媽多次脫肛,鬼門關前徘徊。2021年1月用感恩餐會的名義為媽媽舉辦一場生前告別式。所有親友齊聚,回顧母親的一生。媽媽有很強的生命力,我和妹妹白天工作,晚上照顧媽媽,免疫系統都出了狀況。為了不拖累我們,媽媽堅決去住安養院。住安養院期間,跟媽媽聊起斷食善終的概念,媽媽很猶豫。疫情大爆發,很長時間無法看到媽媽,我假藉送營養品偷偷溜進去看媽媽,站在門口的我聽到媽媽不停地哭泣,心如刀割。安養院的看護說:阿嬤常常哭。我知道,那是媽媽的靈魂在求救。身為一個頌缽師,透過頌缽分享幸福傳遞愛,我自問:女兒這個一輩子無法辭職的職務,我是否稱職?再讀一次「斷食善終」,我跟媽媽立了生死之約。5月1日留職停薪,接媽媽回家,孩子回來看阿嬤。幫媽媽洗澡的過程,媽媽大哭要回天家。天未亮常常是讓媽媽的哭聲叫醒,幫媽媽頌缽,減輕疼痛穩定情緒。讓媽媽吃少一點,媽媽無法言語,基於本能,會摸摸肚子表示餓,媽媽聰明了,知道我有計畫的減食,會找妹妹要東西吃。五兄妹開家庭會議,大哥說希望安樂死,但是法律跟不上社會的腳步。弟弟知道媽媽受苦很久,希望媽媽早日離苦得樂,尊重姊姊照顧的方式。二哥說:為人子女,餓死媽媽,天理不容。弟弟說:那二哥你來照顧媽媽幾天看看。天邊孝子,一個月只回來看媽媽一次。就這樣,媽媽的斷食善終,走三步退一步。我的心裡很糾結,我是愛媽媽還是愛自己?媽媽同意斷食善終,是真的嗎?還是只是想回家的權宜之計?長輩若知道我為媽媽斷食善終,會不會認為我大逆不道?妹妹是最關鍵的人,她照顧媽媽最久,媽媽是她的精神支柱,明知道斷食善終是讓媽媽離苦得樂最好的方式,但是,她捨不得。進入身心靈世界多年,我總是跟阿彌陀佛說,請幫助我,讓很多善知識及貴人在身邊。宜蘭通靈老師說:媽媽不想拖累我們,她無法自己斷食,若繼續住在安養中心,會拖更久,謝謝我為她做的一切。在我內心交戰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想到畢醫師。6月28日透過臉書聯絡到畢醫師,她在電話裡肯定我是孝順不是殘忍。答應第二天要來看媽媽。當天下午外出參加活動時,妹妹來了電話,來訪居服員說媽媽痰很多、發高燒,很可能是肺炎,最好馬上送醫院。我擔心送醫院就前功盡棄,求救畢醫師。畢醫師立刻趕來家中探視媽媽,判定完全無肺炎跡象。畢醫師帶來真正的斷食善終知識,安撫了妹妹跟我的不安,也讓媽媽的靈魂昇華到真正放下。7月1日畢醫師再一次來看媽媽,強調需完全斷食,只用棉棒給少許的水。妹妹再問媽媽:真的願意斷食善終嗎?彷彿迴光返照般,媽媽清楚的點頭示意。這一刻,我心中沈甸甸的石頭真正的放下了。7月5日上午,媽媽走完了人生路。遵從媽媽的囑咐,八小時不動身體。我們有足夠的時間,聯絡親人,舅舅們及兄弟姊妹一起為媽媽誦經,做最後的陪伴。無悔無憾!用這首我和朋友詩人姵綾合作的歌曲送給媽媽:有些話,像春風微映 你羞澀的水波蓮池有些話,彷彿雲端回應的深情一吻以及溫暖的擁抱或許 我們談論四季輪迴的生與死我們學習循著眾神的方向祝禱以及告解有些話與你說,有些事陪你做而迢迢的道路又深又遠每一站的歇息都是重新出發的開始微笑的淺灣,停泊的舟子已幫你預約,下一個身心安頓的行程祝福媽媽,自由自在的翱翔天地,沒有肉身的束縛。感恩推動斷食善終的畢柳鶯醫師!感謝先生陪媽媽在我們家終老!給努力而勇敢的妹妹以及自己掌聲!
-
2022-08-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未知死,焉知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斷食善終」。最近出了一本新書「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的畢柳鶯醫師分享她與家人在罹患不治之症的母親要求下,如何圓滿地達到到「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一位頌缽師寫出家人不忍母親因為長年巴金森症的折磨而生不如死,受到畢醫師的啟發與幫忙,得以讓母親走完這段艱苦的人生。一位照顧癌症病人的放射腫瘤科醫師,透過「醫學倫理」、「病人自主權利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經驗,累積了一些陪伴不同階段病人走向生命終點,以及處理倫理困境的經驗,嘗試分析「斷食善終」之所以受到台灣社會各階層的關注的原因。四十二年前我結束實習醫師訓練,為了不想面對病人的死亡,排除了內外婦兒四大科而選擇擔任復健科醫師。沒有想到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口的老化,復健科有越來越多重度失能的病人身陷生不如死的慘境,比面對死亡還要讓人不忍。我的公公失智插管臥床十二年,與我母親自主斷食三星期的圓滿善終成為對比,促成我撰寫「斷食善終」一書(麥田書版)。寫作的過程種種因緣巧合,讓我感覺是母親賦予我這個新的使命,成為推廣善終的志工。除了接受採訪、演講的邀約以外,有病人家屬詢問我臥床長輩是否適合斷食善終,我都會竭力幫忙。書籍出版至今四個月,有三位臥床長者在我協助下離苦得樂,在天上自由自在,有兩位正在進行斷食。這過程中,我得到非常多的學習,甚至因此對生死有更開闊的看法。三位往生者都是八十歲以上的老人。第一位失智二十年、臥床十年由安寧緩和科醫師判定失智症末期,家屬代簽安寧緩和條例,在護理之家漸進式減少灌食量,第十天拔管,第十八天安詳往生,過程平順。第二位失智七年嚴重腦中風後臥床三年,她健康時曾經照顧過臥床數年的先生,知道臥床的痛苦,交代將來不要像先生這樣臥床拖磨。在家中漸進式減少灌食量,第十一天停止灌食,第二十四天往生。第三位帕金森氏症七年臥床三年多,仍有意識,可以由口進食,但吞嚥困難,不願插鼻胃管。自願斷食早回天家,因為病人仍會指著肚子表示餓,女兒不忍,斷斷續續餵食,歷經兩個月又五天才離世(家屬在最後一週才求助於我)。我接到求助訊息,首先會確認家屬是否有共識。有一位家屬覺得餓死母親太殘忍了,因為是母親的自主決定,所以其他手足仍一致贊成以母親的意見為主。有一位聽到斷食善終此事的立即反應是:「這怎麼可以?」看完我的書以後,說「知識帶來勇氣」改變了想法,也很高興自己終於勇於「承擔」,完成了母親早年的託付。尋求共識的秘訣是對斷食往生有正確的認識,以及站在臥床長輩的角度來思考。大部分家屬都是不忍心長輩躺在床上受苦,所以願意忍痛讓長輩離去。親人離去後,大家都如釋重負,可以開始新的生活。斷食過程中靈性的照顧佔有很重要的角色。不論往生者是否能用語言溝通,我都請家屬一定要在斷食前詳細跟長輩報告。一定會先謝謝他這一生對家庭的付出、對子女的照顧,表達對他的感謝與愛,詢問要開始斷食讓他們可以脫離病床的桎梏到天上去作自由自在的神仙,他們是否可以接受?我深信他們仍有神識聽得懂子女要傳達的訊息,他們都沒有反對這個作法,會配合、接納未來所要面對的。這是對往生者的尊重,對子女而言,也是得到長輩允許的一種儀式。我相信這樣對雙方面都有正面的意義。有幾件事情讓我更確定他們是有神識的,而且靈魂永生。一位爸爸平常都安然的躺著,但是外籍看護來道別要回國時,他有如孩兒般皺起臉痛哭,流了好多淚。他生前很喜歡旅行,往生後他的妹妹夢見他穿得很帥,說他要去雲遊四海了。遠在印尼的看護也夢見阿公來到印尼,請她帶他四處去玩。這種夢栩栩如生(算是託夢吧),作為子女的聽到這訊息,為父親感到深深的歡喜,知道自己做對了。另一位在停止進食後第十三天,還沒有往生的消息傳來,比我預期的慢了幾天。我請家人想想看:是否有什麼人她想見的還沒見到?或者是有財物要給晚輩,還沒有交代?第二天媳婦傳來訊息說婆婆往生了,正在助念中。同時附了一段話:「昨天打電話給某某哥哥,沒想到婆婆眼睛睜好大,非常有神,聽到哥哥說三個兒子都結婚已經有四個孫子,都各自買房。媽媽聽了眉開眼笑。」原來老太太之前有另一段婚姻,他們有一位同母異父的哥哥。我詢問家人是否都有共識的時候,他們沒有把這位哥哥列入,也沒有通知他母親正在斷食往生的事情。兄弟也許本來很少往來,但對老太太來說,兩個兒子可都是他牽掛的心頭肉啊!聽到好消息,她無牽無掛去作神仙了!這讓我想到,若有手足失和,或者覺得對方很不孝順,但是對父母來講,都是他們的子女,都會惦記著,最好還是要通知對方來見最後一面,長輩和對方才不會遺憾。另外一位老太太常常看見逝去的家人來看她,她總是要求女兒幫忙開門,有時候會說要給紅包喔!若是住在醫院,有些醫護人員的科學腦會判定這是瞻妄,找身心科醫師開藥。我會告訴家人,這是因為他們陽氣漸弱,很容易與靈界溝通,不是他們幻覺,是我們沒有能力看見他們所看見或聽到的。所以只要配合演出讓當事人安心就好了,不用操心。我們理解、聆聽他們,他們就平靜下來了。馬偕醫院張明志醫師在「死亡癱瘓了一切的知識」這本書描寫的很清楚,他看過非常多的例子。我在協助斷食善終的過程中沒有碰到什麼大困難,若有,我會尋找居家醫療的團隊幫忙。有時候家屬會因為病人的一些不穩定症狀而煩惱,譬如擔心血氧、血壓、脈搏、呼吸不穩定,我發展出一種解釋可以撫平他們的焦慮。我說:一千個人的死亡,有一千種面貌,長輩的往生過程是給你們的一份寶貴禮物。不論他示現什麼狀態,那都是他要教導你們的,你們只要接納就好,不用擔心。目前為止,這個說法蠻管用。最緊急的一次狀況是來訪的居服員發現病人發燒、痰很多,以為一定是肺炎了,建議立即住院。我請她們不要急,我立刻過去(還好是台中的個案),結果到了現場,病人呼吸脈搏都很平穩,拍痰以後已經完全沒有痰了。我告訴他們去醫院可能前功盡棄、要受不少罪。就算懷疑氣管或肺部發炎,請居家醫療的醫師來診治就好了。因為陪伴病人往生,我閱讀了許多安寧照顧與靈性方面的書籍,相信了靈魂永生。人是一個能量體,軀體這個物質在死亡後回歸地球,成為滋養其他生命的肥料。靈魂會往下一站前進,去到一個更好的地方(a better land),見到逝去的親人。現在的我們可能是一個老靈魂很多世當中的一世,有緣份的人才會在此生碰面,應好好珍惜這緣份。既然靈魂永生,對軀體的死亡可以淡然處之,也不需要因此有過度的恐懼或者悲傷了。
-
2022-08-13 焦點.生死議題
無痛無憾─「安樂死」真有那麼可怕?人有自由意志來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果安樂死立法該注意哪些原則?
安樂死一直是生死的重要議題,人究竟有沒有自由意志來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果安樂死立法,又該注意哪些原則?安樂死有它存在的道理,要看當事人的痛苦是否到了不可忍受的程度,最後還是要回歸到病人的意願。但換一個角度想,如果一個人有能力克服死前的煎熬,很好,這是他修得的功課。死前的痛苦是必要的,可以讓一個人進行自我反省,那個經驗很寶貴,不管是喜樂、悔恨、痛苦,都有宇宙自然神的旨意,在最痛苦的時候才能悟出最深的道理。人生愈走到盡頭愈重要,就好像表演單槓的體操選手,在下槓的那一刻,動作也要列入評分。安樂死真有那麼可怕嗎?很多學者及宗教家對安樂死(Euthanasia)提出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唯有上帝可以創造人,決定人的生死,而人不具這種神聖的權力,人不可以越過神的權柄。其他關於基因複製人、複製器官、墮胎、代理孕母等議題,也是意見相當分歧。以生命倫理學來看,我們能不能刻意中止病人最後痛苦的餘生?安樂死是人逆天或不人道,但符合人性?是竄改上帝的旨意嗎?對於死刑,不同社會做法也不同。我們的社會依法可以判犯人死刑,然而有些西方國家主張廢除死刑,因為人不可殺害上帝創造的生命,尤其是人類,因為人與動物不同。其實我覺得,純粹講「依法」是可以害死很多人、傷害許多弱勢團體的。因為他們不懂法律,更不會曲解法律來鑽漏洞。在一堆惡法下,病人病得這麼痛苦,甚至痛不欲生,他還不可以尋求安樂死。一些法律學家、宗教家雖同情受盡癌症疼痛煎熬、折磨的病人,但卻主張安樂死於法難容,形同殺人罪,或也會曲解為蓄意、計謀、有計畫、有組織的殺人。很多人一輩子在玩法律,卻不見得救過人;幫助過良善的人,反而害了很多弱勢、不諳法律的人。為何安樂死那麼可怕?每天有成千上萬的病人痛苦地死於癌症、愛滋病,難道沒有人道的方式可以適度地開放安樂死嗎?依生命倫理學的四大原則來看,或許我們應重視這問題,適度開放、妥善管理,就如同腦死與器官捐贈的立法一樣。四大原則包括:一、尊重病人自主權。二、不傷害原則。三、行善原則。四、正義原則。【延伸閱讀: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醫:需要全體家庭成員的投入,尊重病人的意願、支持他的需要】病人的自主權vs.不傷害原則當然,所有的醫療行為最好是全部符合生命倫理學的四大原則。然而從病人的角度來看安樂死,與從醫界或法界人士的角度來看,就不相同了。若我們能採尊重病人自主權的原則,就等於與病人站在同一邊,不會坐視即將死亡的病人受盡痛苦的折磨。若從不傷害原則來思考,肉體的傷害與心靈的傷害,孰重?病人痛不欲生,依賴呼吸器維生,甚至無法言語,這種悲慘的餘生,比坐死牢不知痛苦多少。我們口口聲聲關懷人,卻繼續讓病魔折磨更久,醫學以種種科技延長病人的殘破生命,實在是加強、加深、加長傷害病人。衛道之士或許不同意這種看法,我們也不能說他頑固,但是美國西部電影中所謂的「人道精神」,是當場射殺一匹跛了腿的馬,因為那匹馬已廢了,或是中彈了,五、六天後才會死。為了縮短牠的痛苦,所以將牠射殺。為愛惜馬,憐憫那匹馬,美國人射殺牠,這難道不是「不傷害原則」?衛道之士或許會說看在上帝的分上,一匹馬好歹也是真實的生命,我們有什麼權力射殺一匹為我們賣命的馬,我們不是應讓馬住院,為馬打嗎啡,讓馬慢慢死才對嗎?假若那些反對安樂死的人,他們得到癌症也是痛不欲生,極端受盡折磨,你們猜猜看,那位仁兄會不會要求,甚至懇求讓他安樂死?什麼是行善原則?社會上大家都知道有偽君子,鄉愿的人滿口仁義道德,私底下盤算的盡是對自己有利的;正人君子反而很少發言。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漂亮話、得體的話,誰不會?有表演天分的人可以說得讓人雞皮疙瘩掉滿地。行善原則:從腦死與器官捐贈看安樂死我認為,對病人而言,行善原則是以病人的最大權益來考量。要注意的是,確定病人已快死了,延長生命並不能為他們帶來任何好處,反而早死早解脫,讓病人早日安樂死,安排妥當,病人無怨無悔,甚至感激不盡,才是為他們最大的權益著想。行善原則並非做給大眾知道,行善原則是專門為病人設想的。我們可以有條件地執行安樂死,並同時可以杜絕壞人利用這個法條來傷害人或謀財害命。我們的法律同意醫界判斷病人腦死,並捐贈器官,換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違背上帝的旨意,人類自行作主,提早結束腦死病人的生命?更何況腦死後捐贈器官也全然病人本身有全程參與,有很多是家屬代簽,因為腦死的病人自己不可能簽字同意DNR(拒絕心肺復甦術,見67頁註1)。然而,安樂死卻必須由病人自己親自簽字同意。世界上有弊端的法條太多了,我們何必畫地自限,因噎廢食呢?正義原則:從墮胎議題看安樂死若以第四點的正義原則來看安樂死,以上帝的角度來看正義,以及從人的眼界來看正義:正義必須是善良又公平的才叫做正義,正義不一定得到益處。明辨是非善惡,以公平的方式來解決人的事情才叫做正義。安樂死當然也是符合正義原則的,神學家立場或許有微言,或許可稱之為批評。然而,若重新審視「墮胎」這個老問題,先不談未婚生子、受強暴後懷孕等等,而是談在子宮中的胎兒四個月大時,被診斷有嚴重腦缺損、先天性心臟病,可能出生後幾個月就會夭折,或到十歲前有中度智障的可能,或重型海洋性貧血、蒙古症……我們能為這位孕婦中止懷孕嗎?目前臺灣是全世界產前基因篩檢做最好的,尤其是SMA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若篩檢陽性,需中止懷孕。大家想想看,這名懷孕女子需要再懷孕五、六個月,或許會發生懷孕末期之妊娠毒血症,或許有產後大出血的危險;加上嬰兒出生後龐大的醫療費用、照顧的心血、受創的心靈……誰來關心?社會學家只會說:「大家多關心點。」心理師說:「你要堅強一點。」社工師說:「國家並未有經費援救你的小孩,自行負責醫藥費吧。」鄰居說:「真可憐啊!」你必須上網或到哪幾間醫學中心,或飛到國外去求救。嬰兒畢竟還是你親生的骨肉,我們能說嗎?我們可以把嬰兒送給宗教家養育嗎?如果他們堅稱生命是上帝的恩賜,畸形嬰兒也是恩賜。到底正義原則是上帝訂定的,或是人定的?或只是多數平凡人、正常人站在病人的立場,看整個事情長期的發展與正負面的影響?法律逼人自尋絕路?我們看到很多病人,久病厭世而自殺,甚至有些醫師本身罹患無法治療又極端疼痛的癌症時也選擇自殺,甚至是跳樓自殺。從社會報導的角度來看,或許我們只是認為又多了一位不幸的人,可憐他們的遭遇。然而在這悲慘事件的後面,有誰替這些病人思考:是誰逼他跳樓自殺的?難道不是我們的法律不允許安樂死,而逼他走上絕路嗎?我們知道基督教不允許教徒自殺,因為神父及牧師認為自殺者無法進入天堂。那麼一些受不了病魔的摧殘而自殺的,假若他們進不了天堂,我們是不是間接地背負了擋人入天堂的罪名,他們或許是非常傑出的人才、忠實良善的基督教友,甚至是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我們聲稱尊重病人的自主權,但我們未曾給予病人對生命如何落幕的尊重。大多數的人懷著鄉愿的想法,不想惹是生非、遭受太多爭議與批評,於是這麼想:世界上法學人士那麼多,他們是上帝的代言人,我們只是平常人,哪有我們說話的餘地?一批人死了還有一批,每天都有這麼多癌症的病人含痛而死,天天都有,日子還不是一樣過去,為何需要立新法來允許安樂死?多做多錯,少做少錯,怎麼做都會有人不滿意的,又何必去背負離經叛道的罪名,與法界人士、神職人員作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好了!……衛道人士的鄉愿行為世界上沒有公義的事太多了,麻木不仁者比比皆是,多數的看法才是正義。西方世界的實用主義與功利思想者認為沒有真正不變的真理,只要問能否變成有用的東西(物質),能否創造多數人的利益與幸福。多數人就是對的,不管對與錯,少數就要服從多數。誰叫這些少數人並未對安樂死請命,也無法說服多數人看清楚安樂死的本質,是對少數中受折磨而痛苦不堪的人的一個恩賜,允許他們無痛、平和地離開人世間。這些少數中的少數,他們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有些病人還曾是社會菁英分子。他們的哀號早就被世人的口水淹沒了。自殺也算一種無言的抗議,至於上不上得了天堂,或許他們已經不在乎了。歷史會證實這一切的,倘若將來有一天某個大國將安樂死通過立法後,勢必有許多國家的輿論起而仿效。那麼回顧這一段歷史,這些衛道之士所做的鄉愿行為將被公斷,我們應勇敢地面對道德良心的挑戰。在此之前,相信很多人保持沉默,不敢面對強大衛道之士的壓力,但他們心知肚明,什麼才是真正的正義,只不過在等待時機,期待另一次改革與道德的重整。反過來思考,假若安樂死合法化,有條件地、有限度地開放,到底會發生什麼弊端,讓有心通過立法的人躊躇不前呢?因為很多法條都有漏洞,又有些人特別會鑽漏洞,可能假借安樂死來謀財害命,獲取龐大的遺產或公司經營權。但我們面對腦死而同意捐贈器官時,也是一樣嗎?我們卻不稱之為善意殺人。雖然腦死的病人可能可以再活上一星期,然而死屍的器官不如活著的器官保持完整的功能,畢竟腦死的病人不久將死亡,他捐贈器官、遺愛人間的美意,我們當然願意成全,他也希望器官移植能成功。那麼,有沒有人懷疑家屬及醫師謀殺病人,圖利等待器官的病人?並沒有。從來沒有人懷疑過,也從未發生過,捐器官的腦死者即將死亡是很確定的,只是死亡的日子被改成由人為來決定。有人懷疑過我們的大逆不道、不尊重上帝的決定權嗎?沒有。上帝把治理人間的事情交給人來處理,我們祈禱主的聖名來求;我們憑藉良心、道德與勇氣來處理人世間疑難之決定。我們的分辨、查驗種種決定,也是以神的大能及感應來求的。試擬安樂死立法的條件既然上帝讓人類自行決定自己的命運,那麼我們就不應該把安樂死的立法看成是剝奪病人的生存權;不應把這種立法的精神看成超越了神的能力。反而我們應以天使的角色,想辦法來幫助這些受苦受難、瀕死的重症病人。為了防微杜漸,安樂死的立法應採取很嚴格的門檻。.第一:應確定病人活不過二至三個月對於病人的存活期,雖偶有例外個案,但實務上仍有一般通則可依大數據遵循。許多化學治療的登錄條件是病人必須有存活三個月以上的餘生,因此訂立在三個月以內,表示病人已不適合接受最新的人體試驗。.第二:必須是病人遭受極大的痛苦,以此當作評估的指標由麻醉科專家、安寧療護專家,以及其主治醫師來評估病人所使用的疼痛控制、麻醉藥的用量,是否已達到病人無法忍受的程度,並訂定一個同儕有共識的判斷標準。這些都是可以努力達成的目標。所以病人殘餘生命有限,病情不斷惡化,癌細胞不停地轉移,而疼痛程度愈來愈厲害,這些都可以納入指標。.第三:由三至五人組成專家小組,來自兩家以上不同的國內知名醫學中心由專家來評估該病人是否無法藉由當代的最佳科技改善病情,並依國情加以調整判定。若病人尚可能接受新的科技,可以改善病情,延長三個月以上的生命,那麼我們理應排除在安樂死的條件以外,而且可以相隔一至二週再做另一次訪視及評估。若病情持續惡化,病人仍有相當嚴重的疼痛,而且病人及全數的家屬都同意安樂死,那麼專家小組可以做成符合安樂死之共同決議,再以具法律效力之安樂死同意書,由檢察官或律師同意背書、簽發後生效。其中應載明詳細理由及執行安樂死的方法與時間,然而病人或法定代理人有權利在執行安樂死之前提出覆議,中止安樂死之執行。綜上所述,癌末病人安樂死的條件是: 1.預估病人存活的時間不超過三個月。 2.病情持續惡化,心、肺、腦功能缺損,且身體活動能力降至ECOG量表≧三級,或卡氏量表三十分以下。 3.疼痛相當嚴重,難以有效控制而病人飽受身心折磨。 4.專家評估已屬末期重症或癌症,且無相對有效的治療方法。 5.病人、法定代理人及全數家屬同意。 6.簽署同意書並請律師背書。 7.在檢察官或相關單位監督下執行。 8.病人可以隨時反悔,並收回同意書。反彈聲大,需要的聲浪也很大對於安樂死,反彈的聲音很多,包括宗教界及法學界,而醫學界持贊成的意見比較多。當然,我們必須防止弊端的發生,我想將來有一天這些問題會被釐清,同時需要安樂死的聲浪必然會愈來愈大。因為癌症病人愈來愈多,在其他疾病得到控制之下,多數人最後的死因皆與癌症有關,到那時候,人們才會覺醒,意識到需要為安樂死立法。其實每個重症的病人也不應避談死亡。應在精神科醫師、心理師協商之下,對健康、生命、人生哲學做一個團體治療(Group Therapy),並給予協商、教育的課程,這才是先進國家應有的制度。放眼國內的醫療照顧、安寧療護、癌症中心、護理之家、安養中心,都缺乏相關人力、物力的投入。人生觀點不同、宗教信仰迥異,加上儒家避談生死,而道教神鬼之說深植民間,要如何整合、如何發展也未見有關權責機關或政府積極的支持。或許有人會說:「中國人五千多年的歷史也沒有學者談安樂死,為何我們需要這種制度呢?一切順其自然就好了。」那麼幾千年來,烈女之貞節牌坊仍立在城牆邊,又哪需要近代倡議男女平權、女男平等呢?幾千年來受苦的人那麼多,是靠近代少數人出來關心、提出對策,才改變了女子幾千年來不幸的宿命。我在此只是拋磚引玉,希望有一天社會賢達及大有為的政府,在物質生活隨著工業化提升後,能夠有效落實心靈改革、安寧療護的重大改革。或許如此才能真正杜絕醫療資源浪費、醫療糾紛之對立,讓病人可以無怨無悔、無痛無憾地走完人生全程。君不見多少癌症末期的病人輾轉治療,終年住在醫院,衛生福利部健保署付出了巨大的社會資源卻可能換不到民眾的體諒,這才是無形的浪費。至於非癌症的慢性失能性疾病患者,如心、肝、腦、肺部疾病,若因需要全天候依賴他人照護,身心靈受到極大煎熬,且持續惡化,但又未符合「生命不超過三個月」的條件,那麼在有專業意見可供諮詢下,或可選擇以斷食及自我減少維生支持,來達成安寧及善終之路。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
-
2022-08-07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懂得吃好吃飽 走出胰島素阻抗體質
許多朋友一聽到「胰島素」就會連想到糖尿病,但它其實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由胰臟分泌,是推動身體轉換營養和熱量的核心荷爾蒙。我們從飲食攝取的糖和澱粉類經過消化,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也就是血糖。血糖出現,會使胰島素升高。胰島素為細胞帶來一個重要的訊號──糖來了,趕緊打開細胞的大門來取得糖。一個人若血糖過高,除了代表可能攝取太多糖和澱粉,多少也反映了身體細胞來不及回應胰島素的訊號、不再取用血液裡過多的糖。這就是胰島素阻抗,是許多慢性病的開端。現代人活動量少,卻一餐都不想錯過。除了三餐還有點心和消夜,幾乎沒有休息。許多朋友依賴簡便的加工食品和速食來填飽肚子。這類食物以醣類為主,添加大量精製糖、精製油和人工調味料,不斷強化大腦「飲食→快感」的迴路,讓人愈吃愈想吃,甚至變成一種減壓的方式。我們不斷地吃,刺激身體產生更多胰島素來提醒細胞取用糖。但身體細胞對糖的需求終究有限,用不了的糖最後進入肝臟、進一步代謝成為肝糖和脂肪。所產生的脂肪進入血液,再進入脂肪細胞成為長期的能量庫存。這就是胰島素在能量代謝的雙重關鍵角色:除了刺激細胞取得能量,同時還是一種促生長的荷爾蒙,讓身體將取得的營養、特別是糖分,轉為身體的組織。所以,想減重的朋友,如果一直維持在高胰島素狀態,很難成功。錯誤的營養觀念,讓人長期採用高醣飲食,從高胰島素和胰島素阻抗一路發展出各種代謝症候群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全身發炎、肥胖過重,而帶來各種常見的慢性病。這種演變是一個漫長的漸進過程,可能長達十幾年從健康檢查的數字都看不出明顯的異常。一般人能體會到的最多是腹部胖了起來、情緒與活力隨著進食與否而起伏。這些現象很容易被我們用「年紀大了」帶過去,並繼續以不良的習慣去壓迫身體。從內分泌的角度來看,長期依賴高醣飲食,讓人陷入不吃不行、但愈吃愈沒有活力的困境。我透過《療癒的飲食與斷食》強調一種全新的思維與做法:不強調熱量控制,而是透過減醣從內分泌的根源著手。在實作上強調:吃好、吃飽、少吃一餐、以攝取大量蔬菜的減醣高脂飲食為主,讓身體得到足夠營養,也得到療癒與修復的空間。減少醣類攝取,透過好的油脂滿足熱量需求、並且從大量蔬菜取得礦物質、維他命和各種珍貴的植化素,幫助身體減少對胰島素的刺激,並同時適應新的脂肪代謝路徑。我帶著身邊的朋友一起進行,不到幾個月,他們都發現進食的頻率和份量降下來,精神和心情不再隨三餐起伏,更能靈活應付生活的挑戰。當然,將代謝路徑扭轉過來,會對身體造出一定的刺激,需要一點協助來度過。我也一再提醒讀者不見得需要多激烈調整,而是掌握大原則,快快樂樂讓自己吃好、吃飽。身體不再那麼依賴飲食,自然會喜歡少吃一餐帶來的清爽,讓細胞內在的清理機制得到啟動的空間。這種身心的轉變,會從生活方方面面反映出來。一個人從非吃什麼不可的習氣走出來,不再被飲食的欲望綁住。這不只是對身心的清理,也是對生命的簡化。這可能是現代人最需要的調整。
-
2022-07-17 養生.抗老養生
不吃肉、不吃甜食及油炸食品 注重養生的長壽專家為何只活了51歲?
這一個月來有好幾個群組都在傳一個圖片,而目的是在嘲諷養生,甚至是在鼓勵吸煙。圖片的上半是一個中年男子,而文字說明是:「長壽專家林雪峰去世,享年51歲。不吃甜食,不吃肉食,不吃方便麵,不吃油炸食品,不熬夜,過於注重養生,營養不良的專家把自己活活整死了!這不能吃,那不能吃,終於把自己給整死了。」圖片的下半是一個老太太,而文字說明是:「104歲老奶奶一天三包煙:勸我戒菸的醫生早都死了。」其實,那位男子的名字是林海峰,而不是林雪峰。根據百度百科,林海峰的生平是:「1968年生,2019年11月11日死。生於福建永安,東南亞著名的演講激勵大師,曾任陽光森林健康機構董事長,整體自然醫學療法創始人,賣保健品起家,鼓吹斷食排毒。2019年11月11日,稱『自然療法大師』的林海峯,在雲南麗江意外身亡,終年51歲。林海峯朋友向記者表示,出事前幾天,林海峯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稱自己吃了一包過期的紅棗,『全身僵硬』,但他沒有去醫院,通過嘔吐的方式,將食物吐出來後,身體恢復了正常。隨後,他刪除了這條朋友圈動態。幾天後,林海峯和一些朋友去麗江遊玩,當日吃過晚飯後,林海峯突發意外倒地。被送到醫院後,已經沒有生命跡象,大家懷疑是『食物中毒』釀成悲劇。他自己是做自然醫療的,可能認為自己能夠排出來,就沒有去醫院。」從這段敘述就可看出,這位所謂的養生專家是以賣保健品起家,鼓吹斷食排毒的自然療師。那,請問,保健品,斷食,排毒,自然療法是正確的養生嗎,是有科學根據的養生嗎,是值得效法的養生嗎?(註:我發表過數百篇有關保健品,斷食,排毒,和自然療法的文章,請自行搜索點閱)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那張網傳圖片不提林海峰是採行這些荒謬的養生方法,卻偏偏要說他的養生方法是「不吃甜食,不吃肉食,不吃方便麵,不吃油炸食品」呢?有關「104歲老奶奶一天三包煙」,我在這個網站成立不久後(2016-4-13)發表的世紀大騙局裡就有說:【您也一定聽過類似這樣的名言:「我祖父每天一包煙,活到九十幾。」所以,您是不是也同意,西方醫學是「世紀大騙局」?但是,請您再看,本文開場第一句話裡提到的「機率」。沒錯,西方醫學會告訴你,因為你每天吸一包煙,所以你得肺癌的「機率」會比不吸煙的人高出許多。但西方醫學絕對不會跟你說,你「一定」會得肺癌。如果你常運動,西方醫學會告訴你,你得心臟病的「機率」會比不運動的人少許多。但西方醫學絕對不會跟你說,你「一定」不會得心臟病。】也就是說,醫學上的建議都是根據統計數據而做出來的。如果你遵循這些建議,那你生病或早死的機率就會較低,但是卻不能保證你就一定會健康長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殺死多達一半的使用者,每年導致超過 800 萬人死亡。 其中超過 700 萬人是死於直接吸煙,而約 120 萬人是死於二手煙。根據美國CDC,吸煙會傷害身體的每個器官,是可以預防的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我有在醃製食物好壞,北醫學生採訪這篇文章裡說:「任何人,只要他願意承擔已被告知的風險,都可以選擇做他喜歡做的事,不管是三餐都吃泡菜,或是每天抽個三五包煙(當然,如果讀者問我,我會勸他千萬不要)。」我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人要轉傳這張圖片,畢竟忠言是逆耳。或者說,絕大多數的人寧可相信美麗的謊言,卻不願意聽傷心的真話。原文:每天三包煙,活到104,注重養生,終年51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