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1 新聞.健康知識+
搜尋
免疫系統
共找到
1294
筆 文章
-
-
2022-03-20 該看哪科.兒科
邊境漸開、急診氣喘兒增 專家:做好兩件事保護兒童
時序入春,日夜溫差大,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說,到急診就醫的呼吸道症狀兒童變多,以細菌感染誘發氣喘最常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應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說,台灣呼吸道過敏兒童多,過敏兒的呼吸道比一般小孩易受病毒感染,症狀也比較嚴重,公共場所口罩令尚未完全解除,家中大人都接種新冠疫苗,做好這兩件事,對兒童也有保護效果。謝宗學臉書發文指出,3月起兒童急診病人數量明顯增加,月初以病毒型腸胃炎為主,但3月中開始,病毒型腸胃炎減少,呼吸道症狀病人漸增。經觀察急診檢驗結果,謝宗學歸納這些兒童急診個案最多為黴漿菌感染導致急性氣喘發作,其次為鼻病毒引起的發燒、流鼻水、咳嗽,感染腺病毒而發高燒的較少。黃高彬表示,現在是季節交替時節,早晚溫差較大,呼吸道過敏的孩子容易有症狀發作,這些孩子的上呼吸道,也會比一般沒有過敏的小孩更容易受到病毒或細菌的感染,感染後的症狀通常也會比較嚴重。黃高彬表示,目前口罩令尚未完全解除,對這些孩子仍有保護效果。此外,病毒或細菌感染的症狀仍與過敏症狀不同,前者可以持續整天,後者則集中發生於早晚,父母可以仔細觀察,幫助醫師釐清症狀。謝宗學文中指出,隨著逐步鬆綁口罩政策、回歸正常生活,過程可預期急診會觀察到上述現象,但還是要提醒家長,仍要注意孩子呼吸道防護措施是否確實,特別是有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病史的孩子,容易因為黴漿菌感染而誘發急性氣喘發作。黃高彬表示,BNT這款mRNA疫苗是目前唯一可用於兒童的的新冠疫苗,其原理是用脂肪顆粒包覆mRNA,打進人體後脂肪被代謝掉,mRNA裸露出來,可以產生棘突蛋白,刺激身體產生抗體,將來如有真的新冠病毒進來,身體就能辨識病毒表面的棘突,免疫系統快速反應,把病毒中和、破壞掉。黃高彬表示,兒童是否接種新冠疫苗,這是個兩難,疫苗所帶來的棘突蛋白,對於小孩的血管是一種刺激,有可能導致血管炎、心肌炎、心包膜炎。台灣疫苗接種資料顯示,台灣青少年發生心肌炎的比例初步看來是有高於國外。黃高彬表示,兒童到底要不要接種,是一個兩難,下周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就要討論,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兒童通常是受到一起生活的成年人所感染,若同住家人都有完整種,可望減少兒童感染的風險。
-
2022-03-20 養生.聰明飲食
哪種糖比較好?專家曝是否影響健康的關鍵一因素
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必需品,日常生活接觸到的食物,常有糖的身影。像是想放鬆一下的時候,喝一杯清涼的手搖飲,是為生活帶來療癒的小確幸,或是冰冰涼涼的綠豆湯、豆花、芋圓冰…等,這些療癒系飲品和冰品,都有一項帶來畫龍點睛感的食材,那就是「糖」。這些飲品或是甜湯少了糖,很多人認為食之無味,讓人有「沒味道、喝不下去」的感覺。糖無好壞之分,重點在攝取量李婉萍營養師表示,糖與料理可謂「關係親密」,生活中隨處可見,像是黑糖運用於薑湯、紅棗湯;砂糖運用在滷肉、綠豆湯;冰糖運用在燕窩、蓮子湯;蜂蜜運用在蛋糕、檸檬飲,而被喻為砂糖替代品的果糖,可用在大家熟悉的紅茶、綠茶、霜淇淋、糕餅、糖衣...等,它有一個重要特性,為美食增加風味,卻又不會蓋住食材的原味,因而深受歡迎。家醫科醫師洪暐傑表示,眾多含糖食品都有果糖成分,例如蜂蜜含有40%以上果糖,且蔗糖進入體內分解後,也是果糖、葡萄糖各占50%,而糖的種類雖然眾多,但其實並沒有所謂一定好壞的分別,重要的是應酌量攝取。醫師: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10%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國民飲食指標」中,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添加糖是指額外攝取的糖,男性每日由飲食中攝取的總熱量不宜超過2,500卡,添加糖攝取量應低於250卡,女性每日攝取總熱量不宜超過2,000卡,添加糖攝取量應低於200卡。洪暐傑表示,目前廣受討論的果糖運用範圍廣泛,適當使用可增加食品、飲料風味,也帶來療癒般的幸福感,但仍需適量攝取,避免增加肥胖、三酸甘油酯、血糖與血壓升高、免疫系統發炎、心臟病、肝細胞傷害...等健康風險,但也因為甜度高,民眾一般會減少糖量,反而使血糖更穩定。不論偏愛哪一種糖,都不可忽視攝取量,平常也要養成正常作息,規律運動,才能享受糖帶來的美味又兼顧健康。延伸閱讀: 。1/10的臺灣人有糖尿病,易導致多種併發症,尤其這個器官要小心 。每天1杯含糖飲料恐惹脂肪肝上身! 營養師授「逆轉9招」:甜味較高水果也別碰
-
2022-03-1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自閉症是神經發展多樣性的表現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自閉症」。一位特教老師分享自己如何照顧兩位自閉症子女的經驗與期待;一位自閉症孩子的母親分享自己與一些家長共同組成病人團體,開啟與公部門斡旋的的各種心得;台大醫院宋維村醫師以多年研究、教學與照護這種病人的經驗,寫出這篇幫忙社會大眾以及醫療團隊更了解「自閉症」的文章。希望他們的共同努力,可以使促使社會大眾更了解過去以為「可望不可即」的「星星兒」,並給予支持。【延伸閱讀:醫病平台/一個特教媽與兩個自閉症孩子的故事】【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回首四十載與命運拔河的歲月,展望未來自閉兒被關注的社會】自閉症是神經系統發展障礙的疾病,呈現人際互動和相互溝通的缺損,以及狹窄、侷限、刻板的行為、動作或興趣等症狀,譬如,眼睛不看人、沒有聽力障礙,但叫他沒有反應、語言發展遲緩、仿說別人的話、你我代名詞反轉(如,給我說成給你),不喜歡和人互動但極度偏好某些物品或符號,用獨特的方式玩玩具、不會扮家家酒等,都是幼兒時期常見的現象。神經系統發展的問題大多是胎兒期就存在,在成長過程逐漸表現出來,或者在成長過程受到環境的影響出現症狀,或環境的要求增加,出現功能的缺損。神經系統的障礙可能繼續存在,因而自閉症的症狀可能持續終身。自閉症也常併發其他的發展障礙,譬如智能障礙、動作障礙、過動症、焦慮症、憂鬱症、土瑞症等神經精神疾病。因此,各年齡的自閉症患者,常因功能缺損和奇怪的行為,被另眼看待、覇凌、孤立,在求學、工作和生活上,承受很大的壓力和困擾;他們的父母,常因為自閉症子女受到他人的誤解和汙名化,努力要求大眾正確認識自閉症,爭取符合自閉症者的需要的制度和福利,譬如早期療育、特殊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輔導、生活輔導和必要的居住安置、長期照護等。2011年蔡文哲醫師追蹤了61位我在1987至1995診治的典型自閉症個案,追蹤時平均24歲。追蹤時他們的綜合能力,歸類為功能不良,即沒有語言或只有少數單字、完全要人照顧或有部分在家生活自理能力的,佔50%;歸類為功能尚可,即可以完全自理生活、會使用句子,但仍有仿說等怪異語言溝通方式、能在熟悉的社區活動、可以從事簡單工作的,佔25%;歸類為功能良好,即能與人語言相互溝通、在社區獨立生活,具有如同一般人工作能力的,佔25%。這61人,36%有工作經驗,以非技術性的工作為主,但能持續有工作的只有個位數;62%沒有朋友;都沒有結婚;只有1人是在外工作自己獨立生活,90%住在家裡,其中一部分可以獨立生活,已有5位住在養護機構或精神科慢性病房。這個資料告訴我們,自閉症者到成年期的個別差異很大,從完全不能獨立生活要人照顧,到完全可以獨立生活和一般人無異。因此在討論自閉症者的需要時,要考慮從最多需要的到最少需要的,以及是否合併情緒行為問題和神經精神疾病。上述資料也驗證了自閉症障礙的嚴重性和持續性,只有極少數可以自己完全獨立工作和生活。我在這裡要討論的是有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的22人,為什麼有持續穩定工作的只有個位數?進一步分析,他們不能持續工作的原因很多,包括工作督導者不知道如何分配適當的工作,使自閉症者的能力和工作的性質不符,讓自閉症者感到工作太難無法完成而挫折,或工作太簡單沒有成就感;工作的環境太吵雜,聽覺敏感或要求環境整齊有序的自閉症者無法忍受;大部分自閉症者對不喜歡的事情,不會表達自己的意願和情緒,到忍不住時爆發出來,讓同仁不能理解甚至害怕;同仁不瞭解自閉症,不知道如何和自閉症者相處,把自閉症者看成怪人,避開或是加以隔離排斥;有的同仁注意到自閉症者不會計較,一定會完成分配的工作,而把自己不喜歡做的或大量工作分配給自閉症者,欺負自閉症者。這些不利於自閉症者持續工作的因素,其實都可以解決的。我們大都以「一般人」的角度看功能障礙者的「缺損行為」,希望障礙者的缺損行為可以「正常化」,譬如一般人看到聽力障礙者在學習和社區活動的困難,希望醫學進步,以人工電子耳、助聽器等,使其聽力正常得和一般人一樣。自閉症也一樣,父母希望透過各種方法幫助孩子達成正常化的目標;醫療研究者努力地從遺傳、基因、神經系統、生化免疫系統鑽研自閉症的成因,希望能發展有效的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治療師也想盡可能的辦法,包括各種早期療育、特殊教育和生物、心理、社會、靈性治療,幫助自閉症者正常化。然而,這四十年來,越來越多的自稱是「亞斯」的人(醫學診斷稱為亞斯伯格症、高功能自閉症),站出來說話,主張「人生而平等,我們不應該被特別對待;我們不是不正常,只是生來神經系統發展不同;我們有你們一般人沒有的特長,譬如良好的記憶、符號、空間能力,我們堅持原則。你們看不見我們的特長,只看見我們聽不懂比喻和諷刺的話,不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等社會性溝通缺損;只說我們社會互動很差、不會建立社會關係;說我們看不懂別人的表情、不瞭解自己的情緒,控制不住情緒,亂發脾氣,亂講話。你們的研究方向錯誤,花那麼多金錢、時間、精力研究自閉症醫學生物學的成因,研究結果到現在都沒有用處,幫不了自閉症者。為什麼你們不研究我們在現實世界的需要?不硏究我們真正需要的政策並落實有用的措施?」這些亞斯的呼籲逐漸被社會聽到,有學者從社會正義和倫理的角度切入予正面回應,認為應將自閉症等神經發展障礙,看作神經發展多樣性(neurodiversity)的表現,人生而有不同的神經系統,發展各異,各有長處和短處,不能用醫學診斷治療模式只關注自閉症者的缺損,應同時關注自閉症者的強項和神經反應,譬如對某些知覺刺激的過份敏感和不敏感,較佳的記憶力但較弱的理解力,視覺符號的能力優於聽覺語言能力等。我們應該尊重神經多樣性表現出來的差異,依個別化的評估結果,發展對個人有利的學習、工作、生活的環境和方式,使他們能以自己的方式學習、工作、生活,就像社會已經普遍接受,對肢體障礙者提供無障礙環境的概念和做法一樣。譬如,若一個孩子不會和人互動溝通,但是有優良的絶對音感和旋律感,我們不應一直只想教他和人對話互動交朋友,要他克服人際互動的缺損,希望使他具有一般人的社會溝通互動,成為「正常人」,而應該以他在音樂的能力,協助他在音樂方面發展,欣賞音樂、演奏樂器,有機會成為演奏、作曲的人,甚至藉著他在音樂的優勢,創造人際關係,或是以其絕對音感,成為最棒的鋼琴調音師。這個觀念,和我多年來在教學和臨床工作,重視自閉者的優勢能力加以發揮和應用,在幫助自閉症者發展不會的能力時,要以自閉症者為中心,用稱讚鼓勵的策略幫助他們學習,這樣的原則是一致的。綜合而言,自閉症是神經多樣性的表現,這個觀念運用到早期療育,就是以兒童為中心,而非治療者為中心的療育策略,順著兒童神經發展的能力和特色,陪伴他協助他發展。到學齡和少年期,依學生的強項和神經反應特色,安排學生為中心的個別化教育計畫,幫助學生學習發展。到成年期,同樣地以自閉症者為中心,依其特色和個人意願,協助他選擇合適的工作培訓、工作場所,協助工作同仁了解他的特色,學習相處的點點滴滴,促進他發揮能力,得到成就感,滿足地生活。至於需要生活和居住協助者,一樣要考慮自閉症者的神經發展特色和特殊需求,安排適性生活的環境,協助自閉症者適應和發展。在研究方面,應優先支持能找出幫助自閉症者有效的療育策略、模式的研究計畫,以推展有實證基礎的早期療育、教育、職訓、就業、生活、居住系統。這是我從事自閉症工作最大的期望。有關自閉症的研究,並不是生物醫學研究(biomedical research)不重要,而是要優先支持循證管理策略研究(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strategy research)。
-
2022-03-16 癌症.肺癌
2022癌症高峰論壇/治癌趨勢!免疫療法為癌症患者帶來新曙光
免疫療法讓癌症治療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內科部副部長謝佳訓指出,以肺癌為例,部分癌症患者可找到明顯的驅動基因,治療前可以檢測突變基因給予相對的標靶藥物,但對於無驅動基因的患者僅有化療之選項。近年來對於這群無驅動基因的患者,免疫藥物甚至帶來這群末期癌患治癒的可能性癌症治療又進入了新的里程碑。癌細胞會抑制免疫細胞調控,使免疫細胞(T細胞)就像被點穴睡著,失去原有殺死癌細胞的功能,使癌細胞過度增長。免疫療法目前最被廣泛討論的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阻止T細胞被點穴,重新喚醒並活化免疫系統,進而攻擊殺死癌細胞。目前有三款屬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治療前需要檢測生物標記指數,指數愈高反應率愈好,健保有八億元的預算用在部份癌症身上。謝佳訓指出,免疫藥物治療確實帶給患者正向影響,以PD-1/PD-L1抑制劑為例,非小細胞肺癌晚期的第一線治療,是化療加免疫藥物效果最好,但健保有條件給付免疫藥物,卻沒有給付化療,在治療觀念日新月異的年代中看起來不甚合理。謝佳訓指出,免疫藥物治療適用的癌症愈來愈多,除了肺癌外,包括頭頸癌、食道癌、膽道癌、胰臟癌等,甚至有2%-5%的比例有機會讓患者痊癒,一名肺癌患者轉移到肝臟,免疫藥物加化療反應很好,打了3個月後,肝癌全部清除,目前已治療1年半。而一名50歲的口腔癌患者,在開刀及放療都嘗試過失敗後,選擇免疫藥物治療,腫瘤快速縮小,也有患者口腔癌治療後一年後轉移到肺部,單獨使用免疫藥物治療,肺部腫瘤也消失。謝佳訓認為,對病患者而言免疫藥物帶來治癒的可能,但在健保給付有限下,不少患者仍得自費使用,對經濟是不小的負擔。【癌症心聲大調查】填問卷抽好禮.【2022癌症高峰論壇】免費報名 https://pse.is/423qsw電話報名:(02)8692-5588 #2698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事 精彩活動內容
-
2022-03-14 新聞.健康知識+
或許有一天,人類最好的朋友不再是狗而是豬?當使用動物器官做器官移植會發生什麼事
▍從三明治到器官有時候,病人的臨床需求太過極端,以至於使用藥物或其他現有技術,都無法有效地治療或治癒病人。有時候,一個全新的器官才能解決問題,也許是肝臟,也許是腎臟,也許是心臟或肺臟。不接受移植手術,病人的健康狀況勢必衰退,終將死亡。移植手術所需的技術已經存在,臨床做法也很完備,對病人的健康益處十分明確,而且是可以量化的。但每年還是有大量病患在接受移植手術前便已死亡。在美國,約有十一萬五千人需要這項救命的醫療干預措施,等待器官移植的名單上,平均每天有二十人死亡。這樣的情況在世界各地重複發生,即使一位器官捐贈者平均可以拯救八條性命,但就是沒有足夠的人願意在死後捐出器官。公眾意識活動特別強調這個議題,希望能提高器官捐贈率。有些國家,如比利時和奧地利,對器官捐贈採取推定同意制,也就是預設民眾對器官捐贈是默許同意的態度,除非對方明言反對。但全世界可用的移植器官仍大幅短缺,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下降的影響尤其重大,因為交通事故罹難者是器官捐贈的主要來源之一。我們亟需一種能夠供應相容器官的不同方式。如果不用依靠捐贈者,而是使用動物器官呢?這就是所謂的「異種移植」(xenotransplantation,希臘文「xeno」意指「外源」),是移植專家長久以來的夢想。豬的器官通常是最有可能的選項,因為豬的器官無論大小和結構都很接近人類器官,而且豬心的生理結構也和人的心臟非常相似。就功能而言,豬心也許能在人類的胸腔有不錯的表現。可惜的是,除了供應培根和豬肉,在豬成為人體替代器官的供應來源之前,我們還要克服許多障礙。然而,再一次地,基因編輯可能有助於我們小心翼翼地跨越障礙。幾乎所有哺乳類動物的基因體裡都有潛伏的病毒特工。很久以前,這些原本四處猖獗的病毒,轉而透過染病寄主來達到傳播目的。它們會將自己的遺傳材料插入寄主的基因體裡,然後在寄主的基因體裡沉睡,每當寄主細胞開始複製DNA,進行將細胞一分為二的細胞分裂時,病毒的DNA也會跟著複製。我們繁衍後代時,也順便用自己的遺傳緞帶包裝這些偷渡客,送給我們的子孫。哺乳類動物已經演化出許多分子防禦方式,讓這些入侵者保持靜定。然而,這些機制一旦瓦解,沉睡的病毒就會醒來,進入更活躍的狀態,再次橫行肆虐。豬也不例外。研究人員已經鑑定出潛伏在豬基因體裡的病毒,並指出它們確實在寄主的基因體裡靜待時機。這些病毒沒有死亡,也沒有分解,它們就是靜靜地待著,只要給予正確的刺激,它們就會醒過來。異體移植特別令人擔心的地方在於,這些感染豬的病毒,也能感染人類細胞。且讓我們想像一下,有個人接受了豬心移植,他幾乎非得服用藥物來抑制自己的免疫系統,把人體排斥豬心的風險降到最低。如果豬的病毒重新活躍起來,他的免疫系統可能無法以足夠的強度和速度產生回應,病毒可能就此抓住機會,導致接受移植的患者生病。更糟糕的是,接受移植的患者有可能把病毒傳播給其他人。人類這個物種不擅長應付未曾遭遇過的傳染病,當初歐洲人踏上現在我們所知的拉丁美洲時,一併帶著病毒登陸,消滅了七成五至九成的美洲原住民族群。這種程度的死亡率,應該不至於發生在上述人豬器官異體移植事件上,不過受到免疫抑制的人,包括年幼者、年長者和病人,若跟感染病毒的器官受贈者接觸,肯定是有風險的。在醫院出沒的人士,普遍而言多是病人,可以預期的是,器官受贈者會是醫院的定期訪客。喬治.丘奇是哈佛醫學院的教授,目前發表了約五百篇學術論文,並且用十九世紀探險家及傳教士(滿腮鬍子使他看起來像極了這些人)的滿懷熱情,採納了新的基因編輯技術。對於拓展基因編輯技術的極限,丘奇一直是重要推手,他對豬基因體的病毒研究就是絕佳的例子。豬的基因體裡有六十二個沉睡的病毒,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他和團隊成員讓所有病毒同時失去活性——就早期的基因改造技術來說,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對後勤工作人員簡直是場噩夢——病毒從豬細胞至人細胞的傳播率因此下降了一千倍。兩年後,相關領域又有一個研究團隊向前躍進,其中一位領導者就是丘奇。他們原本的研究是在實驗室裡,以細胞培養的方式進行。二○一七年,他們結合基因編輯和動物複製技術,創造出經過基因編輯的豬隻,使牠們基因體中的病毒大盜無法再活化。曾有人引用丘奇的話,表示到了二○一九年底,我們有可能看到豬至人的異體移植發生。這話似乎過度樂觀了,至少在西方國家,如此激進的做法不太可能這麼快在道德倫理層面獲得認同。目前仍有許多其他障礙有待跨越,尤其是要預防外源心臟引發的快速排斥反應。不過,若能將針對各別技術問題的研究成果結合起來,我們的信心會逐漸增加,相信有朝一日能夠靠著基因編輯技術,用各種方式破解豬的基因體,讓藉此打造出來的豬隻具備異體移植成功所需要的確切特徵。最起碼,我們可以把期待先放在心臟、肺臟和腎臟上。或許有一天,人類最好的朋友不再是狗,而是豬。※ 本文摘自《竄改基因:改寫人類未來的CRISPR和基因編輯》。《竄改基因:改寫人類未來的CRISPR和基因編輯》作者:奈莎‧卡雷 譯者:陸維濃出版社:貓頭鷹出版日期:2022/01/24
-
2022-03-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重症傷腦 新研究:長者出院一年後失智比例高15倍
邊境防疫措施逐步解封,但新冠肺炎併發重症風險最高的50歲以上民眾,還有1到2成一劑疫苗未打,尚未接種第三劑的比例也有3到5成。最新國外研究結果顯示,重症長輩出院一年後被診斷為失智症的比例,是輕症或未感染長輩的15倍。國內失智症權威醫師提醒,無論是新冠肺炎或其他感染症,很多發炎物質都可能干擾大腦神經傳導、促進類澱粉蛋白沉積,提高失智症風險,接種疫苗有助於保護認知功能,利遠大於弊。這份中國大陸武漢的研究3月8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Neurology),追蹤1500名60歲以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長達一年,這些人在感染新冠肺炎之前都沒有認知問題、神經系統疾病、失智症家族史,也沒有嚴重的心、肝或腎相關疾病或癌症。這1500名長者當中,有260人為重症,研究人員以400多名沒有感染的患者配偶作為對照組,追蹤並比較重症、輕症、未感染者的認知功能。結果發現,出院一年後,輕症或未感染的長者只有不到1%被診斷為失智症,5%有輕度認知功能帳案。反觀重症長者,出院後一年高達15%被診斷為失智症,大約25%患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失智症權威、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邱銘章表示,目前可以確定新冠肺炎在急性期和亞急性期,會造成認知功能的短期傷害,至於長期是否導致失智症比例增加,還需要五到十年以上的長期追蹤,觀察整體人口失智症發生率變化,才能有定論,另外也要釐清究竟是「新冠肺炎」特有的影響,還是「免疫反應」的影響。「並不是只有新冠肺炎重症才會這樣」,邱銘章指出,過去臨床經驗中觀察到很多老人家,住院前都好好的,可能因為一個常見的肺炎、泌尿道感染而住院,就開始出現譫妄等神經症狀。出院回家之後,家人也會發現「 他變得跟以前不一樣」,特別是腦部認知功能,變得比之前差。邱銘章表示,身體面臨發炎反應時,免疫系統會作用,早成許多發炎物質的產生,很多發炎物質都有可能干擾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促進類澱粉蛋白沉積,長期下來就會產生阿茲海默症。新冠肺炎是否也會帶來這樣的長期影響?邱銘章表示,這也許還需要五年、十年才能得到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接種疫苗預防感染,不但可預防重症、維護生命安全,也有助於保護認知功能,利遠大於弊。
-
2022-03-12 新聞.健康知識+
想對抗Omicron病毒?提升免疫力很重要!讓營養師帶你認識人體免疫系統的運作
已經延燒兩年多的COVID-19新冠肺炎,近月來還出現了高傳染力、令人聞風喪膽的Omicron變異株,大家紛紛想辦法「提升免疫力」來對抗病毒,但你知道你的身體都是怎麼自我保護的嗎?人體的免疫系統究竟有什麼奧秘呢?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帶大家認識一下人體內強大的防護罩-免疫系統吧!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就像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裡面有著扮演各種角色的士兵,透過層層把關和打仗,來保護我們的身體免於外來病原體及微生物的侵害、維持身體健康,而這些保護我們的動作稱為免疫反應,在人體內可以分為「先天性免疫」及「後天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是指不需要先接觸過抗原、病菌、或是微生物就能作用,是我們與生俱來就擁有的抵抗力,具有「非專一性」,意思是只要有外來病菌或微生物入侵,就會觸發的保護機制,這種保護機制是很即時且沒有記憶性的,下次再遇到相同的外來物入侵仍然會啟動一樣的保護機制。 對於人體而言,有以下這些先天性免疫的器官或反應:• 皮膚皮膚可以說是病原體及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線,這種物理性屏障可以初步隔絕掉環境中散落在空氣裡的病原體,若真的不慎接觸到也能延緩他們真正進入人體內。 • 黏膜屏障我們體內大部分「有開口」的地方都有黏膜屏障保護我們,黏膜上可能會有絨毛、纖毛,透過擺動可以將外來物排出;也能分泌黏稠的體液,例如口水、淚水,用物理性的方式將外來物沖刷出去,而這些體液裡面可能含有酶、鹽分或一些化學物質,能夠加速排出這些外來物。 • 吞噬作用當有病原體或微生物入侵時,進入到血液、淋巴、內臟時就會被經過特化的白血球快速殺死、吞噬、並排出,它們會分工合作,有的負責開先鋒、有的負責大範圍掃射、有的可以再進化變成更強大的士兵。這些白血球像是一般軍隊,只要辨識出是外來的入侵物種就會一律消滅。 • 發炎反應在執行的免疫作用時,由於聚集了大量的白血球分泌多種激素,因此身體會有紅、腫、熱、痛的狀況出現,稱作發炎反應。發炎雖然會感到不適,但卻是身體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喔!透過發炎反應能夠阻止病原體繼續透過傷口進入身體或擴散,並且會持續直到白血球將入侵的病原體完全清除之後,發炎的才會慢慢消失。 後天性免疫後天性免疫必須在接觸過抗原、經過刺激之後才會產生的免疫反應。它是具有高度的專一性及記憶性的,在與特定病原體接觸過後,產生能專門對抗它的免疫反應,而下次再遇到相同病原體時,因為已經有記憶因此可以更快速、更強力的執行該免疫反應。 前面提到先天性免疫的白血球就像是一般軍隊,只要辨識出是外來的病原體或微生物就會一律消滅。那麼執行後天性免疫的細胞就像是「特種部隊」,它們經過更加嚴格的訓練,特別針對頑強的勁敵進行有效的攻擊。在人體內主要可以分為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分別由T細胞及B細胞這兩支特種部隊來負責。 • 細胞免疫通常會接續著先天性免疫的吞噬作用,主要由活化後的T細胞來進行。人體內有多種不同功能的T細胞,彼此之間分工合作,目的是讓受到感染的細胞產生細胞凋亡。例如:輔助型T細胞在受刺激後可以活化其他白血球、胞毒型T細胞會辨識遭到特定病原體感染的細胞並加以破壞等等。 • 體液免疫體液免疫主要是由活化後的B細胞來負責,B細胞在活化之後能夠產生大量的「抗體」,抗體可以中和毒素、讓病原體失去感染能力、強化吞噬作用等等,這些抗體就像是飛彈一樣,可以進入血液、組織、淋巴液裡面來執行免疫反應,因此體液免疫又可以稱為「抗體免疫」。 無論是細胞免疫還是體液免疫,在執行時都會產生一群「記憶細胞」,日後如果再遇到相同的抗原時,這些記憶細胞就可以快速的活化並且執行免疫反應,再次激起的反應可以更強大、持續更久的時間。像我們預防接種疫苗就是使用這個原理,利用疫苗事先在免疫系統留下記憶,日後若有遭遇到特定的疾病,就可以產生更強大的防護力喔!重要的防線-腸道看完上面的內容,有沒有對人體的免疫反應有初步的瞭解了呢?其實除了上面介紹的免疫系統,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腸道」其實也在我們的免疫功能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喔! 腸道是人體吸收養分最重要的器官,上面包含了許多褶皺以及絨毛來增加吸收的表面積,因此腸道的表面積可以達到200~300平方公尺。在好吸收的同時,也有很大的機會接觸到許多外來的病原體以及微生物,因此,為了抵抗這些外來的致病菌,腸道內聚集了人體70%的免疫細胞,在免疫調節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也可以把腸道比喻成訓練軍隊的軍事重地。 除了免疫細胞之外,腸道最重要的就是它擁有高達100兆個腸道菌組成的腸道菌叢,這些腸道菌本身的功能以及產生的多種代謝物都深深地影響著人體的代謝、免疫、吸收、神經等等。腸道菌叢會與免疫系統互相調節:免疫系統維持腸道菌叢的生態、避免病原體生長,腸道菌叢則維持免疫系統的成熟,提供足夠的免疫細胞進行反應。腸道菌叢是瞬息萬變的,為一個動態的平衡,受到環境、壓力、飲食、生活習慣、遺傳、腸道免疫等因素的影響,每個人的菌叢也都截然不同。 在正常情況下,腸道菌叢可以與免疫系統互相調節,所以不會造成失衡的情況。然而,如果受到前述的原因造成好菌減少、壞菌變多、或是腸道菌的多樣性下降,就有可能會造成腸道菌叢失衡,進而導致免疫失調,而引發疾病、感染等等。因此,維持腸道的健康是讓免疫系統正常運作非常重要的一環喔! 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於維持我們生命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它不眠不休的工作,隨時做好準備抵抗外來入侵的病原體及微生物。而透過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我們可以創造良好的腸道環境來維持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因此,提升免疫力的關鍵其實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面對持續延燒的COVID-19,我們也可以優先改善腸道菌叢來協助對抗病毒喔!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3-11 新聞.元氣新聞
北醫攜手清大 開發肺腫瘤仿生晶片
你知道,一個小小的晶片就可以模擬出人體複雜的器官和免疫系統,讓動物和人類免於當藥物測試的白老鼠,進一步實現個人化、精準醫療的目標嗎? 「癌症治療最痛苦的,莫過於必須多次嘗試不同的化放療藥物。」由台北醫學大學和清華大學所組成的團隊,打造仿生晶片在肺腫瘤醫療方面的應用,重現腫瘤微環境的運作。仿生晶片在肺腫瘤醫療應用的合作發想,是因為清大劉承賢教授的親身經歷,他的親人因為罹癌開了三次刀和化療,因此希望可以透過所學、結合資訊科技與醫療,清楚地了解病灶後,再進行精準治療,減少反覆嘗試不同藥物的痛苦。「簡單來說,我們就是將腫瘤微環境建置在一個小小的仿生晶片上,模擬出腫瘤微環境的情況。」台北醫學大學研究發展處研發長李岡遠表示。仿生晶片是癌友精準用藥測試的替身一開始,研發團隊只是希望將腫瘤微環境建置在仿生晶片上,進行各項研究,後來發現這樣的機制,正好可以取代病人進行藥物的測試、提升藥物研發的速度,也可以提升癌症治療的效果,包括使用後可能會有哪些副作用。他指出,現在許多治療方式都屬於合併療法,但每一種藥物都有其特定的組合,通常無法正確得知到底是哪一個藥物產生的作用和副作用,透過仿生晶片模擬腫瘤微環境,就可以知道這項合併療法是否適合這位病人,如果不適合或可能產生較大的副作用,醫師能迅速判斷是否要更換其他療法,減少藥物的濫用和浪費,提高治療的精準度,也減少病患錯誤用藥的折磨。「也就是幫病人做藥物篩選,找出最適合病人使用的藥物組合,宛如替身醫療。」目前,研發團隊先以肺腫瘤為適應症標的進行研發,未來可以延伸應用到不同的器官、模擬不同的疾病,去測試各種藥物在人體、腫瘤微環境下的作用情況,加速藥物的篩選和開發。提供更佳的精準治療減少副作用劉承賢表示,利用仿生晶片來測試藥物是否可以在身體裡產生作用、發揮藥效,等於是代替病人進行藥物的臨床測試,減少病患測試藥物過程中的痛苦,讓病患及早使用適合的藥物來進行治療,實現個人化、精準醫療的目標,對提升健康照護品質有很大的幫助。目前這項研究就是在以往仿生晶片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出可以模擬身體免疫系統運作,篩檢出免疫治療藥物的仿生晶片,測試藥物進入到人體後,人體的免疫系統是否可以正常啟動來阻擋癌細胞的入侵。李岡遠說,「我們是利用真實病患的腫瘤細胞與免疫細胞,放在仿生晶片上,可以相當程度地真實反應出藥物對於腫瘤所產生的作用。」此外,由於全球動物保護意識抬頭,以往科學界都是利用各種動物來進行臨床前藥物開發試驗,在動保趨勢下,各國都被要求必須減少利用試驗動物來測試臨床前藥物開發的測試,瑞士更直接禁止動物試驗,而這類仿生晶片技術的應用,正好符合減少殺生、保護動物的需求,兼顧醫療科技的研發。清大在資通訊科技、半導體方面有很優異的實力,北醫在臨床醫療方面有很紮實的基礎,這樣的組合就是強強聯手的概念,北醫團隊提供醫療資訊、臨床檢體,清大負責晶片的開發,雙方共同將技術整合在一片小小的仿生晶片中,開發出獨一無二、極具商業和臨床應用價值的產品。「不過,我們目前仍缺乏量產技術和法規的經驗,未來希望政府能夠挹注更多資源、資金和人才,幫助團隊繼續往下開發!」李岡遠說明現在遭遇的瓶頸。「現代醫學加上資通訊強項,將可望創造台灣另一座護國神山,並向國際推展。」李岡遠醫師娓娓說出心中遠大的理想,未來希望將研究成果一步步商業化,發展成可以挽救生命、改善醫療品質的產品,造福更多人。Box 台北醫學大學與清華大學「器官晶片/替身醫療」團隊北醫胸腔醫學研究團隊與清大動機工程團隊所開發的「仿生晶片」,李岡遠熱衷研究,引領胸腔內科全方位發展,專案計畫榮獲科技部2021未來科技獎,可為癌症病患提供更好的個人化精準治療。由北醫事業發展處全力支持,雙和醫院胸腔內科孫偉倫博士整合北醫與清大資源,打造藥物測試篩選平台。
-
2022-03-06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用天然食物找回身心的和諧
個人體質是決定疾病或健康的關鍵,就好比土壤直接影響作物的枯萎或茂盛。飲食習慣則對體質有深遠影響,食物除了提供生命需要的營養和熱量,也同時是一種表達安慰、慶祝或獎勵的情感連結。所有的生命天性都懂得追求快樂,飲食也是其中之一。許多人拒絕不了甜食、高熱量的加工食品,背後其實是因為在人類古老基因裡,大腦天生就特別喜歡甜味、油脂以及鹹味。這些味道是引導我們找到安全又可以飽足食物的線索,讓生命得以延續。大腦早就設定好選擇這些食物,是一種保護生存的機制。保護生存的機制沒有變,但人類的飲食供應卻是史無前例的豐富。持續過量攝取甜食和高熱量的加工食品,也自然造出失衡,而為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周遭各種隨時可取得的加工食品,無不是利用糖、油、鹽的黃金比例來創造出令人難以抗拒的美味。這些經過加工精製的食品,我常稱之「空的食物」(empty foods),也就是空有熱量,但缺乏各種必需的微量營養素,無法滿足身心運作的需求。大量依賴這樣的飲食,也讓我們陷入熱量過高、但營養不足的窘境。有些朋友明知要控制熱量,但卻停不下進食的衝動,其實也和這種營養不足的情況有關。身體要不斷地吃,直到吃進滿足需求的微量營養素為止。經過了兩年多的COVID-19疫情,全世界逐漸進入後疫情階段,我們也要有「與病毒共生存」的準備。我還是希望提醒關心自己與家人健康的朋友們:與其擔心害怕,不如主動找回健康的自主權──從建構健康的體質開始。要建構不易生病的健康體質,首先要找回對健康飲食的覺知。我們的身心本來就具有接收好食物的本能。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就是把焦點放在「好食物」的選擇。首先,好食物必定能被腸胃系統所接受,才能順利消化與吸收。好食物同時符合荷爾蒙平衡運作,讓身體得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良好的身體組成。好食物也會支持免疫系統各個層面的運作,自然讓身體有足夠的防禦力避免各種疾病的侵害與威脅。此外,好的食物也直接影響我們的心理素質。瑜伽修行者也會選擇「悅性食物(sattvic diet)」,讓飲食與身心的狀態能夠搭配意識層面的穩定與和諧。身體需要的是營養均衡的原型食物,我們只是依據身心需要來選擇合適食物,重新建立與好食物的關係。過程需要一段重新適應的時間,只要開始嘗試以天然原型食物來餵養身心,我們的味蕾和腦部迴路都將會逐漸甦醒,自然更能分辨出真正的食物,並且享受、欣賞這些天然的美味。接下來,對於人工調味品、過度加工食品反而會覺得不自然、不對勁,想吃的欲望自然會降低。飲食與身心是兩面一體,互相影響,也互相成就。我們需要做的,只是將舊的不平衡移動到新的健康平衡。如果身體很滿意每天的飲食,則會從體重、體力、腦力、情緒或睡眠品質各層面毫不保留的回饋給大腦,讓大腦更樂於與好食物建立緊密連結。重新設定飲食與腦部迴路,不只飲食習慣改變,我們的注意力也將擴展到食物之外,自然在生活其他領域做出正向改變,隨時活出健康快樂的生活態度,包括運動、情緒管理、人際關係等。行為和意識自然會一致,沒有半點勉強,隨時自在,身心合一。
-
2022-03-06 養生.聰明飲食
預防尿路感染、有助減肥 蘆筍還能是天然的壯陽藥
每年三月中下旬,台灣蘆筍進入產季。它不僅美味,更含有維生素A、C、E、K和B6,以及葉酸、鐵、銅、鈣和蛋白質等豐富營養,也是抗氧化劑來源。● 高纖有助減肥蘆筍熱量低,且含大量可溶與不可溶纖維,身體消化纖維的速度緩慢,能增加餐與餐之間的飽足感,有利於減肥,還能預防便祕、降低膽固醇。營養師建議,蘆筍可以搭配雞蛋吃,纖維與蛋白質的結合,會大大提升滿足感,避免因飢餓而亂吃。● 預防尿路感染蘆筍含大量天冬醯胺酸(一種胺基酸),是天然的利尿劑,可幫助排出體內多餘水分和鹽分。當女性排尿不足時,容易發生尿路感染,更頻繁的排尿有助將壞菌從尿液中排出。● 富含抗氧化劑尤其是紫色蘆筍,富含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幫助身體免於自由基傷害。營養學家提醒,烹調蘆筍時別煮過頭,以免流失部分維生素。● 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E是人體重要的抗氧化劑,有助增強免疫系統。烹調時最好加入些許橄欖油,因為E是脂溶性維生素,與油脂同時攝取能幫助吸收。● 能提升性欲你沒聽錯,蘆筍是天然的壯陽藥,這歸功於維生素B6和葉酸,能幫助提高興奮感。此外,維生素E也能刺激性荷爾蒙,包括女性的雌激素和男性的睪固酮。● 有助緩解宿醉一項發表在《食品科學雜誌(Journal of Food Science)》上的研究指出,蘆筍萃取物中的礦物質和胺基酸,可能有助緩解宿醉,並保護肝臟細胞免受酒精中的毒素影響。● 幫助解除腹脹蘆筍是防腹脹的超級食物。它能提供益生元,做為腸道好菌的食物,平衡消化系統健康,還有助減少氣體產生。且蘆筍天然的利尿功能,有助排除體內多餘液體,緩解腹脹不適。● 富含葉酸蘆筍是葉酸的寶庫,已被證實能預防先天性神經管缺損,孕婦尤其需要補充。2019年一項研究發現,在懷孕前服用葉酸補充劑,有助降低早產風險。● 富含維生素K和其他綠葉蔬菜一樣,蘆筍是維生素K的良好來源。維生素K對於凝血功能和骨骼健康很重要。● 給你好心情蘆筍富含的葉酸,是一種維生素B群,能振奮精神、緩解煩躁。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體內葉酸和B12濃度低,因此醫師多半會開立這兩種維生素給患者服用。蘆筍還含有高量色胺酸,可平撫情緒、改善心情。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2-03-01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26歲男嘴歪眼斜以為中風 醫師診斷:帶狀疱疹引起
1名26歲男性起床照鏡子時,發現臉歪嘴斜、耳朵疼痛,甚至一度會聽不見,擔心自己腦中風,後來經醫師診斷發現他的耳朵旁有多顆水泡,確定是帶狀疱疹引起的「侖謝亨特氏症候群」,經藥物治療後才恢復健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馨範說,帶狀疱疹又稱做「皮蛇」,由水痘病毒所引起,一旦過去罹患過水痘,病毒就會長時間潛伏在體內的神經節當中,只要民眾太過勞累、壓力大、作息不正常等導致免疫力下降時,就容易會罹患帶狀性疱診。他說,帶狀泡疹發生在身體跟顱顏部位,兩者產生的影響不同,前者會出現群聚性紅色丘疹,伴隨著疼痛、麻木感覺,後者則因長在頭顱,病毒會攻擊神經,造成較為嚴重的後遺症。以此案為例,帶狀疱疹病毒長在耳朵部位,引起顏面神經麻痺、臉歪嘴斜、輕微暈眩、耳朵疼痛等症狀,即是典型的「侖謝亨特氏症候群」(Ramsay Hunt syndrome)。王馨範說,由於帶狀疱疹病毒發作在掌管顏面神經的第7對腦神經,會導致顏面神經麻痺,同時又影響掌管聽神經的第8對腦神經,所以也被稱為「耳朵帶狀疱疹」,患者會先有輕微的脖子緊或痛,接著出現眩暈、嘴歪、聽不見等顏面神經麻痺的症狀,嚴重一點甚至會有腦炎的情形,後續才會在耳朵出現數顆小水泡。所幸患者經安排住院藥物治療後,病情大幅改善,臉部肌肉也恢復正常,讓他開心直說,「五官又回到原來位置,也不用擔心是腦中風了」。王馨範提醒,帶狀疱疹引起的侖謝亨特氏症候群,發病3天內是黃金治療期,可使用藥物阻止免疫系統破壞自己的細胞,讓神經細胞自行慢慢修復,建議民眾在飲食上要多補充神經修復的食物,可搭配中醫電療、針灸,協助患者改善顏面神經失調的狀況。而避免帶狀疱疹找上門,除了保持免疫力的穩定之外,施打帶狀皰疹疫苗也是最佳防範方式。
-
2022-02-28 該看哪科.皮膚
小心,你「整組」都老了!名醫揭反應全身老化的皮膚徵兆
▍柴可夫斯基的白髮與皺紋談到皮膚老化的主題,身為樂迷的我,想說說古典音樂史上響叮噹的案例:俄國大音樂家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 在他音樂事業達到巔峰時,受邀橫渡大西洋到美國巡演,受到民眾與媒體的熱烈歡迎。有份紐約報紙這樣說他:「身材高大,頭髮花白⋯⋯ 居然快 60 歲(!)」,他看到時大怒,因為「他們對我個人品頭論足,而不是專論音樂」。 其實,當時柴可夫斯基只有 50 歲。但報紙錯誤的報導也說中了一個事實:他看起來像 60 歲! 《柴可夫斯基回憶錄》作者卡什金(Nikolay Dmitrievich Kashkin, 1835-1920)說:「晚年,柴可夫斯基老得很快;他稀疏的頭髮全白了,滿臉皺紋,開始掉牙,有時會導致他說話不清楚,令他異常沮喪。更明顯的是,他的視力逐漸下降,晚上看書困難,所以,沒辦法繼續他在鄉下創作期間最主要的消遣活動。」 令人驚訝的,上述晚年指得是50 歲!對於現代人來說,50 歲可是「一尾活龍」的年紀,但許多人發現自己像柴可夫斯基,50 歲以後(希望不是「晚年」!),老得很快,看得見、也感覺得到。白髮、皺紋,是看得見的皮膚老化,掉牙、眼睛差,是感覺得到的五官老化,但不會只有這樣的。其他器官也在老化,「年邁力衰」。 創造輝煌音樂成就的柴可夫斯基,只活到 53 歲。根據當時俄國名醫的診斷與他胞弟莫杰斯特的描述,他死於霍亂。 銀髮族常死於感染症,肺炎仍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僅次於癌症、心臟疾病,主要因為免疫系統的老化,對於病原菌已無招架之力。老化不只是「不那麼青春美麗」、「不方便」、「容易生病」,實質上,是過渡到生命的終點。不要整天照鏡子自怨自艾,不要只想到用染髮劑遮掩白髮,不要總是依賴相機的美肌功能或修圖軟體!更早地覺察皮膚的老化徵象,採取真正有益的抗老化策略,延緩皮膚與全身老化的速度,才是積極的作法。白髮是老化徵象之一,原因絕不單純,我在後文章節會詳加介紹。以下先介紹你想都想不到的皮膚徵兆,它們都在告訴你:「小心,你『整組』都老了!」▍你皮膚變薄了嗎? 巴西一項研究中,針對 140 位平均為 57 歲的成年女性,進行手背皮膚厚度量測。研究發現平均為1.4 毫米,若皮膚愈薄,腰椎與大腿骨的骨質密度也愈低!這已經排除了其他骨質疏鬆風險因子的影響,包括:年齡、皮膚顏色、身體質量指數、抽菸、使用口服類固醇、抗發炎藥物 使用、停經時間長度等。骨質密度低,未來容易出現骨質疏鬆、髖骨與其他部位骨折,嚴重限制患者的行動能力、甚至臥床,直接導致罹病率與死亡率的上升,是關鍵的健康問題! 美國一項研究針對接受腰椎融合手術的患者,他們平均 61 歲,用超音波評估下背部位皮膚老化程度,包括真皮變薄、網狀真皮回音增加,手術中並進行脊椎骨與髂骨上棘切片,進行病理化驗,比較兩者是否有關聯性。在介紹研究結果之前,先為你補充骨骼的重要知識:人體骨骼的外層稱為皮質骨,為板層結構,散布有骨細胞,結構緻密,又稱為緻密骨,骨骼內層有許多骨小梁(Trabecular bone),表面有造骨細胞與破骨細胞,海綿狀,又稱為海綿骨。全身各處骨骼的緻密骨與海綿骨分布比例不相同,脊椎骨含有50%∼75%海綿骨,大腿骨則只有20%為海綿骨。研究結果發現:在女性,真皮厚度愈薄,在髂骨上棘與脊椎的骨小梁,以及皮質骨的膠原成熟程度愈高(可謂「熟骨」),等於是海綿骨與緻密骨都老化了!其關連性都達到中度等級。而且真皮下1/3 的網狀真皮回音增加,顯示退化、分解或混亂的膠原蛋白累積。這些關連性與 年齡增長無關,而且,都與廣為熟知的骨質密度無關。為何當真皮厚度愈薄,愈能反應出骨頭老化呢?骨骼的營養構成,包含無機質,主要是磷酸鈣,以及碳酸鹽、鎂、鈉、 鉀、氟化物、氯化物等;骨基質95% 都是膠原蛋白,另外5% 非膠原蛋白則是協助骨骼的礦物質化;另外就是細胞,包括骨細胞、造骨細胞、破骨細胞。第一型膠原蛋白是骨基質、也是真皮主要的有機成分,證據顯示皮膚與骨骼老化的病理機轉是相同的。在一些疾病當中,如庫欣氏症(腎上腺荷爾蒙過高)、厭食症(營養素攝取不足)、性荷爾蒙過低,也同 時導致了皮膚與骨骼萎縮。原來,皮膚老化能反映骨骼老化!▍你皺紋變多了嗎? 2011 年,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生殖內分泌學家盧娜.帕爾(Lubna Pal)等人,針對114 位停經後三年內、約50 歲左右的女性進行研究, 她們沒有使用任何荷爾蒙療法或美容醫學治療。研究人員量測她們臉與頸部 11 處的皺紋分布與深度、額頭與兩頰的皮膚緊緻度,以及腰椎、髖 關節、全身的骨密度。在排除了年齡、身體組成與其他已知會影響骨質疏鬆症的干擾因子後,研究人員發現:皮膚皺紋愈多,在腰椎、腿骨頸、全身的骨質密度都愈低,彼此呈負相關。此外,臉部與額頭皮膚愈緊緻,骨密度愈高。研究啟發了我們,可以透過早期覺察皮膚老化症狀,辨認出可能骨質疏鬆的高危險族群,進行早期篩選與介入。(可參考報導:” Skin Wrinkles May Provide a Glimpse Into Bone Health”,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744027, Medscape Medical News, 2011年6月6日)※ 本文摘自《皮膚營養學全書:減輕過敏發炎、免疫與荷爾蒙失調,優化腸腦皮膚軸的抗老化聖經》。《皮膚營養學全書:減輕過敏發炎、免疫與荷爾蒙失調,優化腸腦皮膚軸的抗老化聖經》作者:張立人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30
-
2022-02-28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頭痛、耳鳴、月經量少...可能脾胃出問題!中醫師護胃指南,一次改善身體11大症狀
台灣人是出了名愛吃胃藥,不管是中藥胃散、西藥胃乳片,連出國都要買日本胃散回國分送親友。我曾經看過長輩用胃乳片來交朋友,街頭巷尾鄰居每天寒暄問候,都是在交換藥物。中醫護胃是巨觀,除了疾病本身,還兼顧到個人的問題,諸如工作壓力、情緒、生活習慣、居住環境等六淫七情的因素都列入考量。在了解脾胃病之前,先跟大家談談各年齡層常見的脾胃問題和發生原因?孩童(指18歲以下):濕疹、小兒地圖舌⒈濕疹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的皮膚疾病,發生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食物、藥物、細菌、病毒、花粉、動物皮毛、陽光、冷熱等刺激因素而誘發。在中醫上認為和先天遺傳或免疫系統失調有關,而對於四周環境的適應,或平時飲食沒有適當的選擇,則使脾胃損傷,導致內生濕濁熱毒。小兒濕疹的問題正是出在脾胃功能不佳,而主要發生的原因為脾虛濕盛、不能運化水濕。皮膚症狀多以滲液、腫脹明顯,大多屬於特稟體質患者,也就是過敏性體質患者,常因飲食過多冰冷瓜果或冷飲所導致,所以要根治小兒濕疹,就必須要先顧好小朋友的脾胃,脾胃健則百病不生。臨床上多用六君子湯或藥膳四神湯予以治療,均可得到改善。⒉小兒地圖舌中醫有「舌為脾胃之外候」、「舌為心之苗」之論述。「地圖舌」大多發生在四歲以前的孩童身上,家長會發現家裡幼兒舌頭上類似地圖的不規則紋路。地圖舌出現和脾胃有很大的關係,多與脾胃的氣陰不足有關,所以有地圖舌的兒童一般也會出現食慾不佳、多汗、倦怠、乏力等症狀。在治療上以益氣養陰為主。常用方藥包含生脈飲或蔘苓白朮散。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幼兒普遍脾胃功能較弱,但因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步調,很多家長都會讓小朋友吃所謂的外食、速食,但其實食用過量的肥膩食物,容易運化不開而導致積滯,所以在日常飲食中,還是得多多注意孩童的營養均衡。青年期(19~29歲):腹瀉、便祕門診中也常見此年齡層病患,有因即將投考研究所面臨的課業壓力、有面臨求職時同儕競爭壓力、有男女朋友因求職或生涯規劃即將分隔兩地的情感壓力、有即將投入職場的適應壓力、有面臨與本科系興趣不同而欲轉職的壓力、有情侶初出社會同居生活習慣不同的壓力,他們不約而同都陷入蠟燭多頭燒、壓力爆表而導致腸胃功能失調的狀況。青年期在這個階段常出現的腸胃症狀是腹瀉、便祕,或是交替性的腹瀉與便祕出現的「大腸急躁症」。接著就是多數患者因為缺乏對此疾病認識,多半誤以為只是一般腸胃炎而延誤就醫,甚至有人誤把腹瀉當減重或排毒藉以維持體態,往往造成身體更大的消耗,直到影響生活後才來求醫。中壯年(30~59歲):頭痛眩暈、胸悶腹脹、疲倦、月經量少、血塊偏多等症狀中壯年族群中,在門診最常見是偏頭痛、長年頭痛的患者,而長時間觀察下來,我們也發現這些患者不單只有頭痛問題,絕大部分的患者還伴隨便祕的問題。如同前面有跟大家提過的,中醫認為脾主升清,當清陽不升、濁氣不降,就會出現頭痛眩暈、胸悶腹脹、疲倦等症狀,通常這樣的患者,會加入大黃或芒硝等用藥,把腸道裡面的宿便毒素清一清,結果宿便一清空,頭痛問題也一併解決了。此外,還有一些女性患者,主訴月經量少、血塊偏多,這類型患者的手腳一年四季都是冰冷的,再進一步詢問以後會發現,她們經常軟便,且經期前一週容易腹瀉,這就符合我們中醫所謂的脾胃氣虛。中醫認為脾胃乃氣血生化之源,當氣血生化來源變少了,也就是月經的原料變少了,當然月經量也會減少,所以基本上月經量少的患者,會酌以給予當歸芍藥散,或是歸脾湯等方藥,以強壯脾胃,增加氣血生化來源,如此月經量自然也會增加。老年人(60歲以上):耳鳴、口氣重濁「耳鳴」,是老年人因脾胃問題常產生的症狀之一,通常這些長輩到耳鼻喉科檢查,醫師都會說耳朵沒有器質上的問題。在中醫四診合參中就會發現,這類型的老年人骨骼較纖細、怎麼吃都吃不胖,前述提到清陽不升、濁氣不降就很容易引起耳鳴。所以這類患者會從脾胃開始做調理,針對耳鳴來改善,包含常用的益氣聰明湯,裡面就有一些腸胃性用藥。再者,很多老年人也會有口氣重濁,舌頭伸出時會發現舌苔厚,就像很多人會說的「老人味」,此時就常用龍膽瀉肝湯,或是小承氣湯、大承氣湯,把腸道的宿便做一次性的清空,慢慢地就會發現舌苔漸漸減少,舌頭逐漸恢復淡紅色,口氣問題也會得到改善。書籍介紹讓腸胃動起來:暖男中醫師教你順時養生術+養腸操,遠離胃痛、腹脹、便祕、食慾不振作者:郭大維, 王瑞玲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09/21作者簡介/郭大維現任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所 醫學博士研究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 醫學碩士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士高雄醫藥大學 復健醫學理學士主治專長內科:咳嗽、過敏、青春痘、睡眠障礙、腸胃疾患婦科:月經不調、更年期障礙兒科:過敏、體質調理、轉骨調理男科:性功能障礙、頻尿、攝護腺肥大針灸科:運動傷害、職業傷害、久年痠痛特殊治療:腦中風後遺症、顏面神經麻痺、坐骨神經痛症、退化性膝關節炎、椎間盤疾患累積性創傷症候群(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五十肩等)特種針法:針刀治療、眼針治療、筋骨針治療郭大維中醫師 FB:www.facebook.com/drtcmdavidkuo王瑞玲資深醫藥、美食記者,擁有25年以上的醫藥採訪經驗。著作《小毛病發現大疾病系列十本》、《愛,小吃》、《心臟回春術》、《骨科診治照護全書》、《不用餓肚子,5周瘦10公斤》、《顧好耳鼻喉,不怕恐怖病毒找上你》等書。經歷▸曾任《自由時報》、《大成報》、《民眾日報》、《臺灣時報》、《臺灣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等多家報社醫藥採訪記者▸曾任《柯夢波丹雜誌》影劇採訪編輯、凱信出版社醫藥叢書主編▸《BODY體面雜誌》醫藥專欄作家▸健康醫起來」節目主持人▸「實在不可思議」健康節目主持人與策畫▸高雄教育廣播電台、中廣流行網快樂廚房節目主持人▸國防部衛教講師王瑞玲醫藥美食記者FB:www.facebook.com/reallyjie520延伸閱讀: 別在晚上吃水果!中醫師陳旺全66歲「健檢零紅字」:做對4件事,順時養健康
-
2022-02-26 養生.聰明飲食
喝茶養生?外國研究:瑪黛茶喝太多 罹癌風險多2倍
多數英國人習慣早上喝一杯英式早餐茶,搭配早餐,且多項研究指出喝茶有益健康。然而,英國太陽報報導,許多外國研究指出,若喝太多瑪黛茶(maté tea)可能使罹癌風險提高兩倍,對身體的傷害等同抽100根香菸。瑪黛茶是種傳統的南美洲草本茶,是將巴拉圭冬青乾燥葉子浸泡水中作成的茶飲。這種茶因為有增強免疫系統等保健功能備受讚譽。然而,大量研究也顯示,飲用過量瑪黛茶可能大幅提升罹癌風險。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出版「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與預防 」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刊登研究顯示,飲用過量瑪黛茶可能提升民眾罹患肺癌,及食道癌、胃癌、腸癌、胰臟癌和肝癌等消化道癌症風險。專家指出,這是因為瑪黛茶含有多環芳香烴(PAHs),而這種物質也存在於烤肉和香菸煙霧中,可能致癌。他們表示:「飲用大量瑪黛茶增加罹癌風險可能歸因於,以過高水溫飲用這種茶,或是伴隨潛在致癌物。」不過,英國癌症研究基金會資深健康資訊經理史密斯(Nicola Smith)表示:「儘管有很多研究指出飲用過熱瑪黛茶與罹癌風險增加有關聯,但依舊沒有足夠證據可以確認。如果想降低罹癌風險,最好的方法還是均衡飲食。」
-
2022-02-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原本對新冠病毒興致缺缺 為何輝瑞最後決定與BNT合作開發疫苗?
▌BNT與輝瑞聯手合作 到了二月底,吳沙忻和BNT的團隊已經開發出二十種不同的候選疫苗。他們想趕在年底前推出一款疫苗,但眼前還有重重的關卡:他們必須在世界各地測試他們的候選疫苗、取得監管機構核准、生產大量的疫苗,並送到全球民眾的手裡。吳沙忻知道,對他的一千五百名員工來說,要克服所有挑戰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他認為是時候尋求協助了。 不久前,吳沙忻才和輝瑞的科學家菲利普・多米策談過,對方建議他不要跟著研發新冠疫苗。吳沙忻決定和輝瑞公司的其他人談一談。三月一日,吳沙忻打給輝瑞的資深科學家凱瑟琳・詹森。 當時,兩家公司已經花兩年的時間共同研發mRNA流感疫苗,因此他與詹森會定期討論他們的研究進度。然而,在這次的通話中,吳沙忻說他想討論另一件事。他向詹森簡述他與BNT所做的新冠肺炎初步研究,並告訴她BNT有信心研發出有效的疫苗。「你們想要一起研發新冠疫苗嗎?」吳沙忻問道。詹森毫不猶豫。「這還用問嗎?」她說。「我們當然有興趣。」在過去的一個月,詹森和輝瑞的同事一直在討論是否能研發一款藥物或是疫苗來阻止病情擴散。他們認為 mRNA疫苗能讓人體產生冠狀病毒的棘蛋白,似乎是目前最快、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由於新冠病毒仍存在許多未知之處,科學家無法確定該刺激哪些部分的免疫系統以產生保護力。但mRNA疫苗似乎能同時誘發中和抗體並活化T細胞,輝瑞的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另一項優勢。BNT和輝瑞藥廠很快就達成協議,決定共同分攤剩下的研發費用並共享未來的收益。但是,這項計畫並不是輝瑞的首要任務。輝瑞藥廠必須同時關注數十項的藥物與疫苗研發計畫,而且當時許多輝瑞的科學家不相信新冠病毒會構成足夠的威脅,不需要投入如此大量的時間與資源來研發疫苗。 就在吳沙忻打給詹森的隔天,輝瑞藥廠對於新冠病毒的立場將大幅轉變。 ▌大藥廠會見美國總統三月二日,多位世界頂尖的藥廠高層飛到華盛頓特區會見川普總統、總統幕僚、美國國衛院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佛奇等人。出席的藥廠代表包含嬌生、葛蘭素史克藥廠、賽諾菲(Sanofi)等公司,另外還有莫德納的班塞爾、Novavax的史丹利・爾克;輝瑞則是派出首席科學家麥可・杜爾斯坦代表公司出席。 這些藥廠高層排隊通過層層安檢關卡,進入白宮西廂辦公室。受邀的與會者太多,以至於會議在最後關頭轉移到橢圓形辦公室旁邊的大型會議室,不過等到藥廠高層都找到位子後,即使是大型會議室也感覺十分狹窄。川普在會議室裡走動,詢問藥廠高層研發疫苗與藥物的進度。班塞爾沒有讓總統失望。他坐在川普總統和麥克・彭斯副總統對面,言談中充滿自信,表示莫德納的疫苗將在未來幾個月進入二期臨床試驗階段,隨後會立即進行三期臨床試驗。 班塞爾做出的承諾,時程實在太趕,令在場有些人坐立不安,他們覺得這個時程不切實際且過於樂觀。但川普看起來卻非常期待,他想跟班塞爾確定莫德納何時可以端出疫苗的成品。 「所以你是說,一年內?」川普說。接著佛奇出聲了,他似乎很擔心班塞爾過於誇大疫苗計畫的進程,而這個計畫就是跟美國國衛院共同進行的。 「一年到一年半。」佛奇告訴總統,總統聽到這消息似乎不是很高興。輪到輝瑞高層杜爾斯坦發言。雖然輝瑞近期有跟BNT合作研發新冠疫苗,但他並沒有對川普提及此事,而是說輝瑞希望可以研發遏止新冠病毒猖獗的藥物。他在白宮與他人私下聊天時,有提到未來可能研發的疫苗,但一直繞著疫苗轉似乎不合時宜,因為許多紐約的同事仍認為新冠病毒最終會失敗,如同以前有許多人也這麼認為。 然而,自華府返航的路上,杜爾斯坦回想起這場會議有多重要,以及人類將要面對的病毒威脅有多嚴重。會議中見到藥廠高層與科學家的發言,還有川普總統現場提問,都讓杜爾斯坦記憶猶新。 「你置身於(白宮)內閣會議廳,這間會議廳就是簽署戰爭條約與和平協議之處。」 他說,「我漸漸意識到,我們正迎來一場世界大戰,對象是看不見的隱形敵人。」 杜爾斯坦在飛機上思考著病毒可能的發展走向,他開始變得愈來愈緊張。 這可能會是一九一八年的疫情重演,他想。 到達紐約後,杜爾斯坦打給輝瑞執行長艾伯特・博爾拉,建議他全力衝刺研發疫苗。博爾拉也有同樣的想法,公司其他高層也有志一同,包括先前扯後腿的那些人,如菲利普・多米策。多米策一個月前才警告吳沙忻不要被新冠病毒分心,但現在感染案例與日遽增,多米策開始敦促輝瑞要全心投入。 「我的熱情已經轉換跑道。」他說。有些輝瑞科學家更是第一手目睹新冠病毒造成的影響。詹森和同事持續來到輝瑞位於曼哈頓市中心的辦公室,有時候,他們會看到冷藏貨車,裡頭裝著的是還來不及下葬的新冠肺炎患者,如此令人不寒而慄的景象,讓科學家想努力的心更為堅定。 「無論付出多少代價,」博爾拉告訴幾位高層,「我們都要成功。」 如果輝瑞要發揮影響力,就必須動作快,博爾拉告訴他的團隊。他想要十月前就看到疫苗,這個時程讓一些科學家心驚膽戰。博爾拉想到了一個加速研發時程的辦法:如果這些研發疫苗的步驟不是按照順序輪流,而是同時進行呢?也就是說,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臨床試驗、製造、配送,全部同步進行,而不是等前一階段成功再進行下一個。也許,這能讓輝瑞和BNT只要幾個月就能產出疫苗,而不用花上幾年。這種方法價格不斐,但博爾拉覺得值得。 「既然要做,那就全力以赴。」博爾拉告訴團隊。 ※ 本文摘自《疫苗商戰:新冠危機下AZ、BNT、輝瑞、莫德納、嬌生、Novavax的生死競賽》。《疫苗商戰:新冠危機下AZ、BNT、輝瑞、莫德納、嬌生、Novavax的生死競賽》作者:古格里‧祖克曼譯者:張玄竺, 廖月娟, 鍾榕芳, 黃瑜安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1/24
-
2022-02-22 癌症.飲食與癌症
抗癌飲食不能吃糖?營養師揭癌症患者該怎麼吃?
許多癌症患者易誤信偏方、謠言、迷思,包括「聽說癌細胞喜歡吃糖,那就不要吃糖把癌細胞餓死」,進而變成除了甜點、手搖飲等甜品不吃,白飯、麵條等澱粉不吃,就連水果、全榖雜糧類等也通通不吃。嫚嫚營養師指出,這樣的極端作法反而容易使得癌症病程更不樂觀、更加惡化,並分享有助抗癌的飲食關鍵及促進食慾的妙招! 癌症飲食不能吃糖?營養師指1例外! 罹癌一定要吃「醣」。嫚嫚營養師表示,癌友在不吃糖之前,需先了解該禁的是「糖」還是「醣」。天然食物中的醣,不論對於癌友或一般人都是非常好的養份,例如全榖雜糧類及水果,癌症患者不論是在病程或是在治療階段,足夠的熱量非常重要,最關鍵的來源就包括全榖雜糧類,除了能更快速的被人體吸收,也有助於提升蛋白質於體內的利用率,且是主要的膳食纖維來源之一,可幫助廢物、毒素排出體外,降低癌變、情況惡化的風險。而也常被認為不能吃的水果,當中其實都含有非常豐富且多元的營養,例如常聽到的維生素C、玉米黃素等,都是有助於抗癌的成分。若這些食物都不吃,相關熱量、營養無法充足攝取,自然不利抗癌。 不可吃的是「添加糖」。癌友真正需要避免的,是非必要的米字旁的添加糖,易上癮、且有害健康,包括果糖、高果糖糖漿、冰糖、砂糖等,民眾常認為比較健康的黑糖也是其中之一。添加糖除了是普遍學者認為常見的發炎風險因子,容易引起身體各種發炎、引起疾病,也容易影響血糖波動,促使胰島素大量分泌,使得IGF1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分泌,進而增長癌細胞,這才是真正建議癌友避免糖的主因。 建議吃添加醣的1例外。不過,營養師也指出一個例外情況,癌症有期數之分,各期身體狀況也會有所不同,患者若是在後期、甚至住進安寧病房時,若想吃點甜食,建議不必管控太過嚴苛。此時的患者身體狀況大多不佳,食慾也不好,營養也不足,更需把握任何的進食機會,哪怕會吃下添加糖,也需補充當中可能帶有的營養。在健康狀況不佳的情況下,需將飲食對身體的影響考量得更加全面,而非單著重在糖對身體的影響,建議可與營養師及醫師多加討論、適度提供。癌症患者不能吃什麼?營養師指6大地雷要注意! 除了避免吃添加糖以外,嫚嫚營養師也提醒注意食品衛生安全。癌症患者不論是因疾病或治療,免疫力都多在低弱狀態,飲食不潔就很有可能受到感染、產生其他疾病問題。因此除了不建議吃生魚片、沙拉等生食外,也要注意是否確實加熱、煮熟。食物也不宜於室溫擺放過久,若可以冷藏就應冷藏,若置於室溫過了2個小時後就不要再吃,避免可能滋生的細菌,特別是有助補充人體營養也有利於細菌滋長的營養配方。而如遇食物發霉,包括整個食物、旁邊的食物就應全部避免,因為發霉擴散程度不得而知,肉眼看不到,萬不可撥下或切除後食用。也建議盡量避免油炸、加工食品,這兩項食品和添加糖一樣同被視為容易引起發炎的食物,且大多營養成分也相當低,建議多以天然的原型食物為佳。體重是抗癌重要指標,5妙招促進食慾,吃胖助抗癌! 20%癌症患者死於「癌症惡病質」。嫚嫚營養師強調,癌友的熱量攝取非常重要,癌細胞於體內有如強盜一般,會搶奪一般細胞所需的各種營養,當人體營養不足,自然免疫系統等全身機能都無法正常運作,更不利於抗癌。相反的,就算攝取足夠的營養癌細胞會有所成長,但同樣的好的細胞也會壯大。一般看癌症患者的健康、預後狀況、能否撐過療程等,體重是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最怕的就是癌友體重下降,甚至進入到「癌症惡病質」,此階段癌友代謝、免疫等全身系統大亂,難以正常運作,可說是個無法抗癌的狀態,據統計,約有20%的癌症患者死於此因。 卯起來抗癌!案例160公分吃胖到70公斤。嫚嫚營養師也分享,自己所參與過的營養講座,講師是位營養師,也是位乳癌患者,目測身高約160公分的講師為了抗癌,每日吃得相當營養,並將自己的體重提升至到70公斤,讓自己有非常足夠的本錢能夠抗癌。因此即便癌症患者多因治療或疾病不適,常會有食欲不振的情況,也會想方設法、鼓勵多吃些、攝取足夠的營養,對於抗癌才是上上之策。 營養師5妙招促進食慾助抗癌!嫚嫚營養師建議食慾不振的癌友,可少量多餐的進食,一天進食約5到6餐。而口味清淡的食物也多較容易被接受,口感滑順的食物則有助於大多因療程出現嘴破、食道發炎、吞嚥困難的癌友進食,接受度也較高。食材準備上也可以多以色彩明亮、多元的配色為主,容器、餐具也可準備明亮、漂亮的陶瓷材質,都有助於以視覺促進食慾。這些方法都有助於提升食慾,營養充足的情況下更有本錢抗癌。《延伸閱讀》 .癌症、三高、糖尿病別亂進補!中醫:「先調後補」免得越補越大洞。 .十大癌症最新統計!最新癌症人數增加逾五千人!務必定期做四篩檢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2-19 養生.聰明飲食
「鐵」定提升免疫力就該這樣吃,補充維生素C可加強吸收 一圖秒懂補鐵食材大公開!
「鐵質」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的營養素,卻又容易被忽略。衛福部國健署建議,每日鐵質建議攝取量量為成人男性10mg,成人女性15mg。然過去我們以為含鐵的食物,大多是肉類、例如羊肉與蜆,對於茹素者要吃下這些肉類恐怕有困難。實際上營養師表示,多項蔬果也含鐵質;另外如能搭配補充維生素C,補充鐵質更方便!鐵質參與合成免疫系統 缺鐵恐使免疫功能下降營養師陳怡婷表示,鐵質是血紅素中主要攜帶氧氣,帶著氧氣隨著血液至全身提供細胞利用的重要物質,鐵質也參與了神經傳遞物質合成及免疫系統。然而,缺鐵的人會有哪些症狀?缺鐵會造成身體疲倦、氣色不佳、暈眩、掉髮、心跳加快,嚴重甚至會有免疫功能下降的情形。鐵質該從哪裡來? 補鐵來源動植物都可以依據國健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每日鐵質建議量為成人男性10mg,成人女性15mg,補鐵食物及補鐵小技巧:▸動物性食物,血基質鐵(Heme Iron):豬血、鴨血、豬肝、文蛤、牡蠣、牛肉、豬肉、羊肉等。▸植物性食物,非血基質鐵(Non-Heme Iron):紅莧菜、紅鳳菜、紅豆、小麥胚芽、黑豆等。吸收率較低,維生素C輔助提升吸收率。▸可搭配維生素C幫助鐵質吸收,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芭樂、柑橘類、奇異果、草莓等。同時提醒,要避免在用餐時飲用茶飲及咖啡,這些飲料含有單寧酸會降低鐵質吸收。陳怡婷表示,大家總認為「櫻桃、葡萄、紅莧菜」是含鐵量高的食物,其實櫻桃、葡萄鐵質並不高。反而深綠色蔬菜、未精製穀類、豆類鐵質較水果類豐富!鐵質含量比一比! 蔬菜含量比水果還高Top 1▸紅莧菜:8.5mg/100gTop 2▸ 紅豆:7.1mg/100gTop 3▸黑豆:6.2mg/100g▸紅鳳菜:6.0mg/100g▸小麥胚芽:6.0 mg/100g▸無花果:4.5mg/100g▸黑棗:2.4mg/100g▸紅棗:1.7mg/100g▸葡萄乾:1.5mg/100g▸櫻桃:0.2mg/100g▸葡萄:0.2mg/100g★感謝「陳怡婷 Cynthia 營養師」同意轉載,原文請點我★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2-18 新聞.健康知識+
突然體溫偏高是發燒嗎?醫揪「背後原因」:很多人都沒料到
除了生病發燒之外,有時在服藥後也可能會讓體溫偏高!廖偉呈藥師,為大家說明藥品為何會引發體溫偏高,常見原因如下:1、過敏性反應一般在使用藥品1-3週後出現症狀,尤其是抗生素,可能有起疹、嗜酸性白血球增加等現象。主要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外來藥品當成抗原,產生體液性免疫反應,抗原抗體結合後的免疫複合物,可促使體內顆粒性白血球釋出致熱原而產生發燒現象。此外,也會啟動細胞免疫反應,導致胸腺產生淋巴激素活化免疫反應,並促使巨噬細胞將內生性熱原釋出。(推薦閱讀:我發燒了嗎? 一張圖秒懂「5種測量方式」標準)2、影響體溫調節機制‧藥品增加熱能產生有些藥品會增加身體新陳代謝,增加熱產生,如:甲狀腺素、綜合感冒藥或緩解鼻炎藥品的交感神經作用劑(Phenylephrine/Pseudoephedrine/Caffeine)、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的抗憂鬱劑、藥酒(保力達B、維士比等),或含酒料理,也有可能提升體溫。(推薦閱讀:吃錯感冒藥恐致肝衰竭、猛爆性肝炎! 食藥署揭「服用禁忌」:你犯幾個?)‧抑制汗腺分泌→減少散熱某類藥品會抑制汗腺分泌,而影響身體的散熱。如:降低過敏或改善鼻炎的第一代抗組織胺(Chlorpheniramine/Diphenhydramine)、暈車藥所含的抗膽鹼成分(Scopolamine)、某些具抗膽鹼作用之帕金森藥品(Biperiden, Trihexyphenidyl)、三環抗憂鬱劑(Imipramine/Chomipramine/Doxepine)等。(推薦閱讀:過敏性鼻炎發作!使用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差在哪? 耳鼻喉科醫解答「各別用途」)‧阻礙心血管系統對熱調節心血管系統是身體調整體溫的重要角色,但有許多降血壓藥品或是影響心跳速率的藥品,或多或少會降低心血管系統對體熱的調節能力,導致體溫偏高如:乙型阻斷劑。而血管擴張劑,可能使周邊動脈擴張,血液滯留於周邊動脈血管,影響體溫調節,此外常被應用於消水腫或降血壓的利尿劑,也可能導致水分流失,間接影響散熱功能。‧抑制下視丘對熱的調節抗精神疾病藥品(Chlorpromazine)為多巴胺阻斷劑,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會造成下視丘體溫設定點改變,導致體溫過高。(推薦閱讀:高燒不退會燒壞腦? 想太多!家醫科醫師破解迷思)3、藥理作用的延伸這類原因導致的藥物熱較為少見,主要因藥品的藥理反應,引發內生性熱原的釋放,如:梅毒病人在接受盤尼西林類抗生素治療6-8小時後,體內的梅毒螺旋體釋放出內毒素導致發燒現象。(推薦閱讀:超過38℃發燒了! 感染科醫師解析退燒藥正確使用時機)而藥理作用引起發熱狀況,也常見於癌症病人在使用抗腫瘤藥品後,因體內的惡性腫瘤細胞,被化療藥物毒殺後而產生藥物熱現象。延伸閱讀: ·發燒、咳嗽、嗅覺改變...是新冠肺炎or流感? 美國CDC盤點「10個共同症狀」 ·發燒該多穿衣服or少穿? 醫曝「正確答案」...多數人都錯了
-
2022-02-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疫苗致淋巴結腫大 醫師:正常反應
衛福部立彰化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李忠懷今天指出,淋巴結是免疫系統, 接種任何疫苗都可能出現腫脹情形,一般人打完疫苗腋下淋巴結腫大是正常反應,幾週後沒恢復需趕速就醫。李忠懷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時說,48歲黃女1月中接種第1劑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右手臂打完疫苗後覺得腫腫卡卡,原本以為是接種疫苗後出現血栓。李忠懷說,黃女用手觸摸右臂,發現不只腋下淋巴結腫大,後來摸右乳也有發現腫塊,前往彰化醫院求診,醫院檢查後確認是乳癌。李忠懷說,醫院幫黃女進行乳房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等檢查,確認黃女為第3期乳癌併腋下淋巴結轉移,乳房腫瘤為5公分,淋巴結腫瘤約3公分,已安排黃女接受化療,等腫瘤縮小一點再進行手術切除。李忠懷說,淋巴結是免疫系統,打任何疫苗都有可能出現腫脹情形,而COVID-19疫苗確實會造成部分接種者腋下淋巴結腫大。李忠懷指出,打完疫苗淋巴結腫大是正常反應,其形態和正常淋巴結差異不大,通常幾週內會消失;不過如果是惡性腫瘤轉移的淋巴結,皮質會增厚,只要進行超音波檢查就能看出來。李忠懷表示,如接種疫苗後不只淋巴結腫大,還有身體其他部位出現腫大情形,像是乳房及手臂,有可能是其他病因或血栓反應,一定要趕快就醫。
-
2022-02-17 癌症.乳癌
注射疫苗冒出無痛腫塊 求醫確診乳癌第三期
部分民眾注射Covid-19疫情之後,注射部位會紅腫,彰化縣黃姓婦女卻右側腋下和右乳腫起,起初以為是注射副作用─血栓,求醫檢查竟是乳癌。她很慶幸因為注射疫苗而注意身體腫瘤,進一步發現乳癌第三期,現在接受化療,等腫瘤縮小再切除。衛福部彰化醫院乳房外科醫師李忠懷表示,還有另一起冒出「腫塊」個案,51歲劉姓男子第一次注射Covid-19疫苗,幾天後右臂出現兩顆腫塊,有一點疼痛,他就醫確診手臂一條表淺靜脈被兩個血栓完全塞住,經手術摘除並通報疾管署,劉男在第兩次改為注射另一廠牌新冠疫苗,已無大礙,目前門診持續追蹤。48歲黃姓婦女注射疫苗的4天後,發現右腋腋下與右乳房腫大,懷疑是注射後副作用─血栓,因腫塊沒消退也不痛,她感覺奇怪,到彰化醫院乳房外科診治,確診竟是第三期的乳癌併腋下淋巴結轉移,乳房腫瘤5公分,淋巴結腫瘤3.2公分,推估腫瘤至少長出數個月,只是平時沒注意,並非打疫苗引起。黃姓婦女看診時告訴醫師,右臂注射新冠肺炎疫苗後,覺得右腋下「腫腫的、卡卡的」,仔細一摸,不只是右腋腋下淋巴結腫大,連右乳也有腫塊的感覺,她以為是打疫苗之後可能血栓,沒想到不是副作用而是乳癌,雖然難過,但也慶幸因為接種疫苗,陰錯陽差發現乳癌。李忠懷表示,淋巴結是免疫系統,接種任何疫苗都有可能出現腫脹情況,國外研究,COVID-19疫苗確實會造成部分接種者腋下淋巴結腫大,約有5%的女性打完疫苗會出現這種症狀;若出現淋巴結腫大,通常疫苗打右臂者會出現在右腋下,打左臂者出現在左腋下,這種反應是正常,通常幾周內會消失,形態和正常淋巴結差異不大,頂多是整體變大,若惡性腫瘤轉移的淋巴結皮質會增厚。黃姓婦女經過乳房超音波、粗針切片和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罹患乳癌,目前正進行化療,等腫瘤縮小些再進行手術切除。通過癌症轉移的腫瘤經超音波檢查就看得出來。李忠懷強調,如果施打疫苗後不只是淋巴結腫大,還有身體其它部位腫大,幾周沒恢復或不只是淋巴結腫大,還有可能是其它病因或血栓反應,一定要趕快就醫。
-
2022-02-17 該看哪科.中醫
男患僵直性脊椎炎 以中藥合併針灸完美治療
新竹一位26歲男子被診斷僵直性脊椎炎,半年因痛而苦,無法正常腰部使力,甚至影響到工作表現,雖長期服用西醫止痛藥,卻僅能消炎止痛,一旦停藥疼痛感就席捲而來,到蔡宗璟中醫診所就診,並選用下背部的大腸俞、氣海俞、腰眼及上背部的肺俞、督俞來治療,再配合中藥組合,經兩個月成功消除脊椎疼痛。醫師蔡宗璟指出,該男因先前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已全切除,所以目前服用甲狀腺素以避免甲狀腺機能低下,不願還需長期服用抗發炎性的西藥來治療脊椎炎,因他具中醫與西醫雙執照,故尋求其幫忙以中醫方式治療此疾病。蔡宗璟說,該男的背部、腰薦部脊椎及附近肌肉皆感覺疼痛,因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更造成疼痛的加劇,第一次門診以針灸方式舒緩該男的疼痛與不適。蔡宗璟表示,兩天後,該男回診時稱針灸治療後疼痛已緩和,工作站立時間長也無疼痛,不過仍抱怨平時易疲倦及頭暈等症狀,且因甲狀腺切除後甲狀腺機能低下因此體重迅速增加。因此,第二次門診時除繼續針灸治療外,還開立了含驅風的威靈仙與白芷、化濕的陳皮與厚朴及活血的三稜與莪朮等十多樣中藥組合的處方來治療僵直性脊椎炎的疼痛與其它不適症狀。接著一週,該男回診時感覺上背部與下背部的疼痛感已大幅減輕,身體疲倦感也減少,頭暈亦有改善,該男還驚訝自己體重減輕約2公斤,這才了解到一個全面性的中藥處方除了能改善主要的僵直性脊椎炎外,其他不適的症狀也能一併調理,經後續兩個月的治療背部及腰薦部脊椎疼痛已幾乎消失。蔡宗璟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在西醫屬內科自體免疫性疾病,自身的免疫系統會攻擊頸、胸、腰椎或下肢關節,在西醫的治療上會使用消炎止痛藥或免疫抑制劑,因治療需長期服用西藥且無法根治而副作用亦多因此常令患者困擾,所以患者會尋求中醫治療。針灸治療有很好的療效,但此疾病為自體免疫疾病,與一般的關節痛及肌肉肌腱發炎有所不同,單用針灸治療仍不夠,須配合中藥治療一段時間,使免疫的調控正常化,讓發炎反應停止並修復局部發炎後的組織,僵直性脊椎炎在脊椎未變形之前是可以用中醫治癒的,而非服藥一輩子。
-
2022-02-16 新聞.元氣新聞
女性愛滋病患者首例! 接受「幹細胞移植療法」痊癒
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研究人員15日表示,科學家們似乎已經使用一種新的幹細胞移植方法治癒第3名愛滋病患者、同時也是第一位被治癒的女性患者。紐時報導,這名患者是一名混血女性,她使用一種涉及臍帶血的新方法進行治療,這種方法比骨髓移植中經常使用的成體幹細胞更容易獲得,而臍帶幹細胞也不需要像骨髓細胞那樣與受體密切匹配。參與該治療的醫生范貝西(Koen van Besien)表示「我們估計美國每年大約有50名患者可以從這項手術中受益,使用部分匹配的臍帶血移植物的能力大大增加為此類患者找到合適供體的可能性」。這名痊癒的女性患者2013年被診斷出感染愛滋病毒,4年後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在一項被稱為「單倍體臍帶移植」的手術中,她從一個部分匹配的捐贈者獲得臍帶血來治療,在接受移植手術時,一位近親還為她提供血液以增強免疫系統,在接受臍帶血移植後,他們會被給予額外的成體幹細胞,幹細胞生長迅速但最終仍被臍帶血細胞取代。范貝西指出「供體細胞的作用是加快早期移植過程,使移植更容易、更安全」。自2017年8月接受移植手術以來,該女性患者的白血病已經緩解4年多,而在移植的3年後她和醫生停止愛滋病毒治療,14個月以來還沒有出現任何復發情況。加州大學愛滋病專家迪克斯(Steven Deeks)表示「事實上,她是混血兒而且是女性,這在科學上非常重要」。儘管全球一共3500萬名愛滋病患者中有一半以上是女性,但女性僅佔治療實驗參與者的11%。
-
2022-02-16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破解厝邊迷思/瘦子不會得糖尿病?小心隱形肥胖
Q:一般人對糖尿病患者的印象是肥胖和超重,對於身形纖細的瘦子來說,應該不是罹病的高危險群,不用擔心糖尿病找上門吧?A:肥胖是容易罹患糖尿病的因子,但不是絕對!不良的生活習慣才是主因。糖尿病是身體代謝異常,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導致血液裡的糖分升高,高血糖不僅會造成血管受損或硬化,還會損壞器官和神經。許多體型偏瘦的民眾會輕忽糖尿病的可怕性。有些人的內臟脂肪堆積、體脂肪高,但是從外觀上根本看不出來,加上久坐、少運動,反而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這些看起來不胖、體脂卻嚴重超標的「泡芙人」,更要小心隱形肥胖的危險性。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與肥胖、不良習慣等有關,第一型糖尿病則是先天遺傳和免疫系統造成,千萬別誤信「瘦子就不會得糖尿病」的迷思。糖尿病有多吃、多喝、多尿和體重減少的「三多一少」症狀,若突然消瘦,一定要注意,這是身體健康亮紅燈的警訊。建議民眾平時應養成量測三高數值的習慣,定期健康檢查,找出潛藏的疾病。諮詢/馬偕紀念醫院心血管中心超音波影像學兼遠距醫療主任洪崇烈(本專欄與淡水馬偕社區醫學中心合作)
-
2022-02-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最早不是研發疫苗 失敗的新藥反而開啟新局
▌失敗的新藥,完美的疫苗莫德納的研究人員第一次做實驗時,利用的是幾乎「全裸」的mRNA,他們在實驗室裡創造出一種包含指令的mRNA分子,只包覆一層非常粗糙的化學物質,就將它直接注入體內。這種裸露的mRNA能反覆實驗,使小鼠體內生成足夠的VEGF蛋白質(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Z因此寄與厚望,希望利用莫德納的mRNA技術來製造心血管藥物。然而,到了二○一三年初,顯然VEGF蛋白質的生成是個例外。莫德納團隊試圖研發可以治療其他罕見疾病的mRNA分子,發現幾乎無法生成足夠的蛋白質,無法幫助任何人。幾乎所有進入體內的mRNA,在進入細胞之前,就被核酸酶(nuclease)切割、消滅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莫德納的研究人員用LNP(脂質奈米顆粒)把mRNA包裹起來,有這個保護層,mRNA就能順利進入細胞中。早在一九七○年代,蘭格等人已經開始利用脂質和其他物質做實驗,最後發現這些物質能保護像DNA和RNA這樣大而複雜的分子,使其容易進入細胞中。於是莫德納用LNP把mRNA包裹起來,創造出更有效的分子,注射到肌肉時,LNP能把mRNA直接送到腋下的淋巴結,就像搭上順風車,進入免疫系統的中心。但這些研究人員遇到一個更大的難題。他們以小鼠和猴子作為實驗對象,第一次把用LNP包裹的mRNA注入這些動物的體內,產生很多的蛋白質,因此非常興奮。但在一週左右的時間內,經過後續注射之後,研究人員發現蛋白質的生成量急遽下降,似乎身體的防禦系統已經知道如何抵禦這些注射至體內的分子及其基因有效負載(genetic payload)。考里科和羅西等mRNA先驅未曾重複注射,也沒有嘗試製造足夠的蛋白質以供新藥開發,因此他們沒有用LNP把mRNA包裹起來,沒有遭遇過這種「曇花一現」的問題。莫德納研究人員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在重複注射兩週左右之後檢測實驗動物,幾乎看不到mRNA刺激生成的蛋白質。看來,修飾mRNA的組成結構還不足以躲避免疫系統。研究人員不知道問題的癥結在哪裡:是mRNA,還是LNP?是蛋白質沒生成,還是生成之後很快就被消滅,因此無法發揮功用?研究人員束手無策,陷入沮喪,有些人甚至悶悶不樂地走來走去。如果生成的蛋白質在短短幾天內就消失了,要如何製造出有用的藥物來取代缺少或有缺陷的蛋白質? 使用裸露的mRNA似乎是唯一可靠的方式,但只能注射一次或兩次。因此一來,能治療的疾病根本寥寥無幾。這個消息讓班塞爾火冒三丈,有些員工擔心就要被炒魷魚。「為什麼不能重複注射?」班塞爾問道,「為什麼沒有進展?!」科學研究部門的主管霍格向來平靜、樂觀,連他都不免擔心自己錯了,為了莫德納放棄麥肯錫高薪工作是否為明智之舉?霍格焦躁不安地在辦公室裡走來走去,一邊把橄欖球拋到空中,一邊思索解決方案。他請公司裡的資深研究人員黃翊群過來,重新檢視這個困境,看是否遺漏了什麼。黃翊群接受了這個任務,一邊應付班塞爾的急躁。早先,他曾向他的導師請教,導師提醒他,科學發現需要時間。「科學會按照自己的速度前進,這是急不得的。」她說。黃翊群聽了,感到比較安心,但他知道這句格言不能對班塞爾分享。如果有個杯子裝了一半的水,黃翊群會說杯子是半滿的。他就是這樣的樂觀主義者,傾向看到事情好的一面。他在臺灣出生、成長,十四歲那年跟父母移民美國。一開始,他不會講英語,很想念家鄉,但他父母希望他留下來,在美國接受好的教育。儘管孤獨、沮喪,他決定把這個新環境當作一個機會。他想,爸媽不會讓我回臺灣的。最後,他在紐約大學取得寄生蟲學的博士學位,之後又拿到企管碩士。現在,他決定用新的角度來看莫德納碰到的這個難題。公司裡的每一個人看到的都是mRNA不能做什麼,也就是在重複施打之後,不能產生有效的、足夠的蛋白質。但黃翊群著眼於mRNA能做的:儘管存在時間短暫,依然能在被消滅之前進入細胞,製造出足夠的蛋白質。不知道為什麼,以LNP包裹、帶有基因有效負載的mRNA注射到肌肉,就能被輸送到淋巴結,即使劑量很低,也能引發強烈的免疫反應。黃翊群心想,的確,這樣無法讓蛋白質持續生成,或許這也不是壞事。黃翊群在研究生涯早期曾從事瘧疾疫苗的研究。莫德納的mRNA難題提醒他有效疫苗都會如此:教導免疫系統識別病毒,隨即功成身退。對疫苗而言,無法持續生產蛋白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誘發免疫反應。莫德納的研究人員很沮喪,因為mRNA無法製造大量可用於製造新藥的蛋白質,也許他們錯了。生成的蛋白質有限,不是他們的技術有問題,引發強烈的免疫反應也不是缺點。這正是mRNA的特點。黃翊群靈機一動:這不就是完美的疫苗?二○一三年春末,黃翊群把這個想法告訴霍格:莫德納應該製造疫苗,而不是藥物。如果mRNA刺激生成的蛋白質具有免疫原性,黃翊群說,那就好好利用這個特性吧。霍格發現黃翊群說的論點頗讓人信服,但他對莫德納業務焦點的轉移有很大的疑慮。莫德納以一家能夠生產蛋白質來治療疾病的公司自居,說服投資人和合作夥伴相信自己是蛋白質藥物的新星。公司的目標是新藥開發,而不是疫苗。拜託,公司全名是莫德納醫療公司(Moderna Therapeutics, Inc.),又不是莫德納疫苗公司。德國的CureVac已經在疫苗方面努力好幾年,還沒搞出什麼名堂。儘管莫德納的主管考慮過研發疫苗,還是決定不做,因為大家都知道疫苗利潤低,有如做功德,賺不了大錢。儘管如此,霍格要黃翊群使用mRNA製造流感疫苗,在小鼠身上進行實驗。除非確定這個新方法能成功,否則不能告訴任何人。只有他們的mRNA疫苗產生令人驚豔的結果,遠勝過其他疫苗,公司才會主張改絃易轍。那年感恩節假期前幾天,黃翊群接到一家檢驗公司研究人員打來的電話,說要把流感疫苗小鼠實驗結果的電腦檔案傳給他。黃翊群盯著檔案中的數據,驚訝得久久說不出話來,最後才問:「這些數據沒錯吧?」那位研究人員向他保證,數據完全正確。他的mRNA會在小鼠體內製造一種關鍵性的流感蛋白,激發免疫反應,血液中的抗體或效價高得驚人。小鼠得到的保護力比既有的流感疫苗、包括CureVac研發的疫苗及其他流感疫苗(如使用裸露的mRNA)要高一百倍。他想,怎麼可能?一定有人搞錯了吧。他重複實驗,發現數據真的是正確的。疫苗似乎使實驗小鼠獲得高超的保護力。後來,黃翊群和霍格也在實驗猴子身上得到同樣令人驚異的結果。稍後,霍格在公司走廊看到班塞爾,走到他面前。「有件事我得告訴你,」霍格說。班塞爾得知流感疫苗實驗數據,知道問題可能迎刃而解,興奮得不得了。阿費揚、董事會和公司早期資助者也雀躍不已。儘管疫苗研發不是公司的首要目標,但他們的藥物研究遭遇瓶頸。黃翊群和霍格得到的數據實在不可思議。如果流感疫苗能夠奏效,其他疫苗應該也可以。他們終於有機會做出不同凡響的事。※ 本文摘自《疫苗商戰:新冠危機下AZ、BNT、輝瑞、莫德納、嬌生、Novavax的生死競賽》。《疫苗商戰:新冠危機下AZ、BNT、輝瑞、莫德納、嬌生、Novavax的生死競賽》作者:古格里‧祖克曼譯者:張玄竺, 廖月娟, 鍾榕芳, 黃瑜安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1/24
-
2022-02-14 養生.聰明飲食
元氣一日課/跟任何食材都百搭!低卡低GI 櫛瓜,有助減重控糖
外觀像極了小黃瓜的櫛瓜,營養價值豐富,因為沒有特殊的菜味,幾乎跟任何食材都百搭。櫛瓜不只熱量低,含醣量也非常低,除了有助減重、降體脂,更是控制血糖好幫手。年後甩油飲食計畫,不妨試試櫛瓜料理,富含維生素、礦物質,還能補鉀、增強免疫力。免削皮挖籽 方便料理歐式料理經常出現的櫛瓜,又稱為「夏南瓜」,在台灣因氣候型態,盛產於二、三月,主要有綠色與黃色品種。WaCare專家、營養師徐佳靖表示,櫛瓜免削皮也不用挖籽,切片清炒、煎烤、涼拌或煮湯都有不同風味,是一種很方便料理的食材。櫛瓜屬於低GI(低升糖指數)食物,市售櫛瓜一條大約200公克,每100公克的櫛瓜僅有11大卡熱量、1.8公克的碳水化合物,富含417毫克的鉀,對健身、控制體重的人來說,堪稱不可或缺的聖品。含豐富的鉀 助降血壓徐佳靖說,櫛瓜經過簡單料理,就是健康又有飽足感的一餐。櫛瓜整根烹調,保留了外皮和嫩籽的營養,豐富的鉀有助於降低血壓、維持心血管健康,並且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鈉。櫛瓜也富含β-胡蘿蔔素,具良好抗氧化能力,進入身體後轉化成維生素A,對免疫系統有重要作用,為「防疫力」再加分。不論綠櫛瓜或黃櫛瓜,營養價值都很高,徐佳靖形容,櫛瓜吃起來口感像蒲瓜和茄子的綜合版,但又帶有爽脆度,適合牙口不好的熟齡族享用。櫛瓜料理非常多元,生吃熟食皆美味,因含脂溶性β-胡蘿蔔素,建議拌油一起熱炒,充分溶解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推薦直接乾煎、烘烤和拌炒肉類,攝取足夠膳食纖維,補充蛋白質,簡易食譜一次搞定。簡易櫛瓜料理●香煎櫛瓜1.熱油後,直接切片下鍋乾煎,小火煎到兩面金黃即可。2.可裹上一層薄薄的麵粉,再沾裹蛋液乾煎至金黃。●烤鮭魚綜合時蔬1.將鮭魚和櫛瓜、洋蔥、甜椒等食材放置烤箱,設定200℃、25分鐘即可。2.依個人喜好加起司和鹽、黑胡椒等調味。●櫛瓜炒牛肉1.櫛瓜切成滾刀狀,大火入鍋跟牛肉一起快炒。2.牛肉煮熟即可盛盤,櫛瓜不需烹調過久。其他超級食物怎麼吃?元氣一日課程快報除了櫛瓜,各季節食蔬也有令人驚奇的營養素和食療效果,元氣網新增「會員專屬一日課程服務」,包括自主運動、生活技巧、健腦活動等。每日制定規律飲食與運動計畫,跟著醫師、營養師、健身教練、職能治療師養成日常好習慣,線上學習最適合自己的健康養生法。>>體驗更多「元氣一日課」:https://pse.is/3tlwm2
-
2022-02-11 醫療.自體免疫
一分鐘微笑量表 評估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常見的自體免疫性疾病之一,全台近20萬名病友,以30至50歲女性居多,若未及早診斷、妥善治療,將導致骨關節扭曲變形,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免疫系統失衡,攻擊自身關節,以致手腳關節持續發炎腫痛,主要症狀為關節腫痛、晨僵、疲倦、體重下降、口眼乾燥等。如未積極治療,將疾病控制在「緩解」目標,骨關節長期承受慢性、發炎性滑膜炎,將導致軟骨蛀蝕、關節組織遭受破壞,手腳關節扭曲變形。臨床顯示,不少病人因治療未達標,在疾病發作後的二至三年就無法正常活動,必須坐在輪椅上,甚至長期臥床,幾乎沒有生活品質可言。除了面臨關節損害所引發的失能風險,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也常合併乾燥症、肺纖維化、慢性疼痛,且因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抵抗力較差,容易感染病菌。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近期推出「一分鐘微笑量表」,病友可快速評估自身狀況,項目包括:身體狀況分數、疼痛分數,以及是否困難或無法完成五大生活行為(自行穿衣服、自行起床、舉杯喝水、自行清洗、擦乾身體、在戶外平地上行走)分數,透過分數得到相對應疾病控制的表情符號,例如開心、可以、辛苦、難過等四種表情。病友每周可透過微笑量表自我評估,記錄個人表情標章,藉此掌握疾病現況,回診時成為醫師精準用藥的重要參考依據,設定治療目標,可更快達到且維持更好的疾病控制效果。傳統治療以類固醇、免疫調節藥物為主,類固醇只能緩和症狀,減少發炎疼痛。傳統口服免疫製劑雖然能緩解病程,但治療效果有限,患者骨關節仍持續遭受破壞,惡心嘔吐、極度疲倦等副作用較大,也影響部分病友的就醫意願。隨著醫界對於致病機轉的瞭解、生物技術進步,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邁入標靶治療時代,近十年從針劑大分子生物製劑進化至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治療效果更好,儘管損傷的骨關節組織無法復原,但可停止受創,提供另一個促進治療達到緩解的選擇。無論是傳統治療藥物或較新的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針劑的生物製劑,健保均提供給付,由臨床醫師參考疾病活動度等因素來決定治療用藥。雖然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仍無法根治,但確診後,如積極治療,就能減少關節腫痛不適,甚至改變或延緩病程,病友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可繼續工作,不致成為他人的負擔。建議病友應遠離抽菸、壓力、長期不當飲食和加工食物,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不熬夜、多運動、多攝取新鮮食物且飲食均衡,藉此降低體內慢性發炎風險及免疫失衡危機。
-
2022-02-09 該看哪科.牙科
高風險病患健保給付每3個月洗牙1次! 3月1日起27萬人受惠
牙痛要人命,健保署先前開會通過,腦中風、洗腎、癌症等5類高風險病人,健保給付每3個月洗牙1次,提高口腔照顧頻率,新制預計3月1日起上路,全台約27萬人可望受惠。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建志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許多高風險病人是高齡者,口腔衛生狀況較差,也很少看牙醫,等到牙口出狀況時,不僅治療困難、醫療成本更高,也可能影響本身疾病,故加強口腔照顧更顯重要。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醫務管理組科長陳依婕表示,牙結石清除俗稱洗牙,一般民眾健保給付每半年可洗牙1次,但牙醫師公會全聯會先前提案至全民健康保險會,高風險病人應有更多洗牙次數,並爭取到約新台幣4.05億元預算。陳依婕說,去年12月經健保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討論通過,將5類高風險病人洗牙頻率縮短至90天、即每3個月1次。陳依婕表示,5類高風險病人包含腦血管疾病患者、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使用雙磷酸鹽類或抗骨鬆單株抗體藥物患者、惡性腫瘤患者,以及不符合健保牙醫門診總額特殊醫療服務計畫條件的身心障礙者。陳依婕補充,懷孕女性、口乾症病人、糖尿病病人、身心障礙以及進行化放療的特殊患者,先前就已納入每3個月可健保給付免費洗牙1次的對象。至於為何高風險患者的口腔健康更顯重要,陳建志說明,使用雙磷酸鹽類或單株抗體藥物的骨質疏鬆症患者,因牙結石導致嚴重牙周病,若要拔牙可能潛藏骨壞死風險,後續還需昂貴的高壓氧治療,且療程可能長達1年以上,相當折騰。陳建志說,癌症病人則有口腔乾燥、嘴破等口腔問題,且癌症治療影響免疫系統,可能造成口腔環境改變,可透過洗牙時密切注意。此外陳建志提到,洗腎與中風患者經常輕忽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若能保持牙口健康,對飲食健康有幫助,且提高洗牙頻率,牙醫師可依照個案狀況,仔細教導如何維持口腔衛生,特別是中風患者,希望提升至每個月看牙,未來更盼牙科結合長照服務。陳依婕說,目前新制預告期已結束,預計於2月25日正式公告、3月1日起生效。依健保署統計,國內約180萬人屬於上述的高風險病患,其中約27萬人有固定洗牙習慣,新制上路後這27萬人可望受惠,享有更多洗牙次數。
-
2022-02-07 該看哪科.兒科
醫病天地/秋冬好發過敏 注意保養
進入秋冬後,8歲女童小喬常感四肢發癢,有時甚至無法控制力道把皮膚抓到血流不止,每天早晚更不定時用力乾咳,總跟媽媽嚷嚷「喉嚨裡有東西」。新竹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陳信瑜說,秋冬好發過敏,但體質難改,提醒家長留意「保養」的重要性,多幫孩子擦乳液、降低洗澡水溫或勤換清潔寢具等,避免身體慢性發炎。陳信瑜說,這2年民眾戴口罩防疫,秋冬呼吸道感染、以糞口傳染的腸胃炎就診人次減少,但明顯可見過敏就診者增加。孩童過敏以皮膚過敏(俗稱濕疹)、鼻子過敏、氣管過敏(氣喘)3大樣態為主。不同過敏會在不同年齡層階段性發生,但體質難以改變,因此需正視過敏,保養為第一要務。陳信瑜分享,飲食均衡跟正常作息是根本條件,適當的免疫反應則根基於均衡的免疫系統,若孩子有皮膚過敏,請父母幫忙1天多次擦乳液,洗澡水溫不要太熱,減少抓癢機會,也要注意自身會引起過敏的食物,避免接觸。若為鼻子或氣管過敏,要切記塵蟎是最大的敵人,時常清潔換洗寢具,注意適當除濕,不讓塵蟎生長;洗完澡、起床時刻趕緊披件毛巾或外套,外出記得戴口罩,順便抵擋另個誘發氣管過敏的凶手PM2.5。
-
2022-02-05 養生.保健食品瘋
疫情期間如何增強免疫力?營養師:透過日曬、飲食方式攝取維生素D,可增強對抗病毒感染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進入社區感染風險增加,農曆新年假期、初春時節是病毒肆虐的高峰。專家指出,避免染疫,除了做好防疫措施、維持良好生活習慣,提升免疫力相當重要,不妨適當補充維生素D,可增強對抗病毒感染。維生素D有「陽光維他命」之稱,對人體骨代謝極為重要,也具有促進免疫系統調節作用,對抗病毒感染,人體可透過日曬、飲食方式攝取維生素D。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維生素D缺乏與新冠肺炎的病情和預後具有密切關係,補充維生素D有其重要意義。營養師楊斯涵表示,維生素D能活化巨噬細胞及免疫細胞,減少細胞發炎,進而調節免疫系統。在一份急性呼吸道疾病和冠狀病毒的觀察型研究中發現,染疫後重症及死亡的個案,體內維生素D較低,有學者主張,補充維生素D可增高抗發炎和減少新冠肺炎的感染力,但需臨床試驗確定此作用。若沒有注重維生素D的補充,容易遭到病毒感染,兒童易罹患佝僂症,成人則易罹患骨質疏鬆症。楊斯涵認為,可透過適當日曬、飲食及營養補充品等方式,補足維生素D的攝取。一、適當日曬人體內九成維生素D,透過日曬產生。建議每日上午10點前、下午3點後,讓身體四肢於陽光下曬10至15分鐘。二、攝取含維生素D食物維生素D植物來源包括黑木耳、菇類,可提供維生素D2;動物來源包括鮭魚、雞蛋、牛奶、牛肉等,可提供維生素D3。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香菇、魚類等用油炒,營養吸收更好。三、維生素D營養補充品若要補充維生素D營養補充品,建議可先抽血測量維生素D狀況,若低於正常人濃度的30ng/mL,需與醫師諮詢後,規畫適當的補充劑量。新生兒、孕婦、成人及長者,所需的維生素D含量皆不同。新生兒每日需補充400國際單位、一歲至五十歲為200國際單位。五十歲以上及孕婦族群,因行動不便,日曬少,長輩牙口不好,容易營養素攝取不足,建議維生素D攝取量可補充400國際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