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7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免疫系統
共找到
1301
筆 文章
-
-
2022-04-16 養生.聰明飲食
酸甜風味康普茶明星也愛 營養師示警8種人不宜飲用!
酸酸甜甜,喝起來有點氣泡感,甚至有點微醺,在國外風靡已久、贏得瑪丹娜、女神卡卡等演藝巨星喜愛的康普茶,最近1、2年也讓國內不少年輕人趨之若鶩,不過,營養師提醒,容易失眠、肝腎及消化功能欠佳、免疫功能低下以及糖尿病患者不建議飲用這類特殊醱酵茶。康普茶醱酵過程較為複雜 口感不同於單純茶飲康普茶(kombucha)又稱為紅茶菌、紅茶菇,這是一種醱酵飲料,可以用紅茶、綠茶、烏龍茶、普洱茶等茶葉作為基底,再加上水、糖、與紅茶菌(又稱紅茶菇,是由酵母菌加上醋酸菌所生成的物質)醱酵而成。簡單來說,一般茶飲的醱酵,係透過茶葉中的成分氧化,但康普茶醱酵過程較為複雜,由多種能夠產生醱酵反應的共生菌、微生物所引起,口感不同於單純茶飲。營養師鄭文怡解釋,康普茶因以茶葉為基底,含有天然茶多酚與兒茶素。再者,在醱酵過程中產生糖、酒精與二氧化碳,因此喝起來會有微甜的氣泡感。同時具有茶香與果醋風味 這些人不宜飲用此外,在醱酵過程中,酒精轉換成醋,加上紅茶菌中本身含有醋酸,因此康普茶的pH值下降,呈現酸味,這也使得康普茶具有茶香與果醋風味,這是另一大特色。不過,綜合專家意見,建議下列民眾不宜飲用這類特殊醱酵茶飲:1.攝取咖啡因,就容易睡不著者。2.孕婦、哺乳中的女性:因康普茶含有咖啡因。3.胃食道逆流患者:因康普茶屬於偏酸、且有氣泡,容易刺激腸胃。4.容易脹氣,打嗝或放屁者:飲用康普茶,容易產生脹氣。5.肝腎功能不佳。6.免疫功能低下:以免增加免疫系統負擔。7.糖尿病患者:康普茶含糖量較高。8.準備開車者:康普茶含有些許的酒精。鄭文怡提醒,康普茶不宜在空腹時飲用,應在飯後,可以幫助消化。此外,不要購買來路不明、標示不清,或是自釀手工的康普茶,以免因醱酵環境不佳或溫控不良,導致污染或發霉。開瓶後,儘快飲完,以確保食用安全。★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4-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大規模確診可能人人有獎?如何自保?醫教4情況應對
Omicron在台灣延燒,多日確診數破百,在大規模確診的新疫情時代,雖普遍知道此病毒多為輕症,但也還是有重症的可能性不可大意。重症醫學暨胸腔內科黃軒醫師表示,未來人人有獎會是個可能的發展趨勢,雖不必緊張,但該有的心理準備、防疫準備要有,萬不可已染疫、病情已開始往中重度發展還毫無警覺。 Omicron大多無症狀、輕症,哪些情況要自行快篩?篩幾次? 黃軒醫師表示,Omicron和先前的病毒有所不同,主要攻擊上呼吸道,較難也較少進入下呼吸道,因此才多為無症狀、輕症,現主要多為咳嗽、流鼻水、喉嚨痛。但普遍無症狀、輕症不代表無所謂,也要先為中、重症的可能性先作準備,並且保護身旁的高風險族群,心裡要有個底。 一般人可維持正常防疫生活即可,但若身處熱區、足跡重疊、出現輕症這三種情況,就建議開始居家檢疫10日並自行快篩,快篩也並非篩一次就好,為避免陰轉陽,建議在第3、5、10日進行,並在後續7日自主健康管理中再進行2次。醫師解釋,據研究,Omicron在第10天左右通常就難以測到,換句話說免疫系統能殺死病毒約落在10天左右,不過也難免會有意外,因此後續還需再進行兩次快篩。 若發現為陽性、確定病例也不必緊張,落實居家隔離10日,注意轉中重症的症狀,並於第5-7日、10日,及後續自主健康管理的第2、4日自行快篩,共4次。 Omicron中重症不可輕忽,3大症狀立即通報就醫! 黃軒醫師表示,Omicron轉中重症機率極低,但以台灣現況來看還是約有0.2%的可能,因此這段時間若有出現呼吸急促、胸悶胸痛,以及嘴巴、指甲、臉色等顏色改變,這三種症狀就要留意可能正往中重症發展,建議立即通報並尋求協助就醫為佳。 較容易往中重症發展的族群,主要為免疫低下者,如年長者、三高、糖尿病、腎臟病、各項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等族群,而年長者、慢性病這些也可說是每個家庭中都有的成員,建議多留意。另一方面若家中有小朋友,各界專家普遍認為12歲是免疫較為健全,中重症的可能性較低,但5歲以下的幼童免疫系統正在發展、尚不健全,中重症的可能性就相對來得高,因此小朋友的身體狀況一樣需要注意。 至於因先前病毒的「隱形缺氧」引起關注的血氧機,最近也再度引起討論,黃軒醫師則認為雖然有可能往中重症發展,但畢竟算是少數,是否先準備血氧機,可先視家庭成員健康狀況進行評估,若都健康狀況皆良好,必要性便不高;若家庭成員大多免疫低下,則可斟酌先行準備。 黃軒醫師再三提醒,現在可說是台灣疫情發展的轉捩點,是守住醫療量能、大家與病毒共存、正常的過生活,還是醫療量能不堪負荷、死亡率增加,需靠每個人在維持生活下,持續作好防疫。 《延伸閱讀》 .打疫苗前後這樣吃增強保護力!營養師:接種前要睡飽、避免空腹! .一圖看懂!打完疫苗可以XX嗎?10件日常大小事,重症醫詳解!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4-15 醫療.自體免疫
起床晨僵 手指變形 罹類風濕性關節炎
惠惠永遠忘不了38歲那年的某天早上,一起床就全身關節暴痛,想要求救卻痛到走不動,只能爬向房門口,強忍劇痛站起身,但因為手指關節變形,連門把都轉不開,幸好家人發現,緊急將她送醫檢查,這時惠惠才知道她的十根手指變形疼痛,不是餐廳工作造成,而是罹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收治惠惠的台東關山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洪明理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疾病,成因很複雜,可能受環境、病毒、細菌共同影響,導致免疫系統出錯,攻擊身體,病人全身的關節會出現紅、腫、熱、痛,嚴重發炎,所幸現在藥物治療效果很好,如果惠惠能早點就醫,手指應不致於變形。洪明理指出,因為惠惠就醫得晚,在餐廳的工作非常依賴手關節,所以就算用到最大劑量的類固醇和止痛藥,都難以緩解她的痛苦。還好後來惠惠符合健保給付條件,開始使用生物製劑,之後症狀大幅改善,打止痛針的次數、服用的類固醇劑量統統都減少,經過五年的治療,今年43歲的惠惠終於笑顏逐開。洪明理提醒,「早晨出現關節劇痛而痛醒」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特殊症狀,而且早上起床後,關節僵硬的感覺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醫學上稱為「晨僵」,通常要等到中午左右才慢慢改善。如果有早上痛醒、晨僵等症狀,症狀持續六周以上,就要高度懷疑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關疾病,應及早就醫,不要自以為「下午沒事就沒事了」,錯失早期治療先機。如果置之不理,洪明理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除了破壞關節以外,還會引起許多全身性的併發症,例如眼睛的鞏膜炎和乾眼症,甚至會造成心臟疾病。若全身發炎未妥善控制,疾病晚期可能導致慢性肺纖維化,影響肺功能造成永久性傷害。【加入Facebook社團】肺纖維化(菜瓜布肺) 慢病好日子邀請病友及家屬加入社團,在這不但能了解其他病友罹病經驗、生活小撇步,還能提出問題,也會不定期提供醫療知識,讓我們一起勇敢面對疾病,與肺纖維化共存!
-
2022-04-14 養生.聰明飲食
高蛋白低碳水與高碳水低蛋白哪種飲食比較長壽?生物學家30年實驗揭秘
▍重點回顧1.我們展開了大型的小鼠研究,檢測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質和纖維對小鼠壽命的影響。2.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飲食的小鼠中年和晚年時期最健康,壽命最長。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質飲食的小鼠的生殖潛能最高。這和果蠅的狀況相同。3.低蛋白質飲食會啟動長壽途徑,保護DNA、細胞與組織,而在生長繁殖的過程中,DNA、細胞與組織註定會受到傷害。從酵母菌到人類都有長壽途徑。4.調整飲食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質和纖維比例,我們就能夠在有或沒有引起胰島素抗性的狀況下,阻止或引起肥胖、增長或減短壽命、推動或削弱生殖、增加或減少肌肉量、改變腸道微生物相和免疫系統等。我們發現了新的方式,藉由改變飲食而達到許多目的。從小鼠的研究結果看來,肥胖要比我們所想得複雜多了。單純維持瘦削身材,並不保證活得長久又健康。相反的,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質飲食的小鼠雖然瘦而且可以多生育,但是最短命。牠們到中年就死了,但是外表漂亮。這是因為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質飲食會強力推動和快速老化相關的途徑,關閉了細胞和DNA的修復與維持機制,促進老化、增加罹患癌症與其他慢性病的風險。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而且我們認為並不只有小鼠如此。畢竟,在涉及老化與代謝的過程上,人類和小鼠的基本生物學運作方式相同:之前描述的長壽系統和生長繁殖系統的競爭,在生化過程中的每個細節都一樣。從小鼠實驗上,我們學到可以輕易操縱飲食以帶來不同的結果,好比撥轉盤,這裡加一點、那邊減一些。我們能夠讓小鼠肥胖(不論有沒有糖尿病),或是讓小鼠苗條,或是避免糖尿病且大幅延長壽命,或是增加肌肉並且減少體脂肪、避免或引發癌症、減緩或加速老化、促進或減少生殖、改變腸道微生物相、激發免疫系統等等,族繁不及備載。我們僅僅只是改變小鼠飲食中的蛋白質、脂質和碳水化合物份量,上述全部便皆可達成。結果可以由圖形清楚顯現出來,並且更容易提出讓小鼠健康的精確飲食份量。基本上,也能夠讓人類健康。這些年來,我們一直進行著瘋狂的大型飲食實驗,一開始用蝗蟲,然後用果蠅,現在是小鼠,因此在科學界贏得了一點名聲。但不幸的,我們不可能對人類進行如此嚴格控制、從生到死的實驗(想想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藉助於來自研究果蠅和小鼠的新知識,我們轉而研究關於人類飲食和壽命長度的文獻,看裡面是否隱藏著有用的資料,是否有任何跡象顯示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飲食和人類健康長壽的生活有關。碰巧有。事實上,地球上壽命最長的人類族群的飲食確實就是如此,那些人居住的地區被稱為「藍色寶地」(Blue Zone),這個流行名詞來自於丹.布特尼(DanBeuttner)在二○○八年出版的書《藍色寶地:解開長壽真相,延續美好人生》(TheBlue Zones: Lessons for Living Longer from the People Who’ve Lived the Longest)。那些族群也有其他和營養無關的共同特色,例如良好的社會連結,以及常活動身體的生活形式。不過有趣的是,如果只從我們的實驗結果來看,從他們的飲食就可以推測出具備比較長的壽命。日本沖繩島民可能是最著名的藍色寶地一族,當地的百歲人瑞比例是已開發國家的五倍。沖繩傳統飲食主要是番薯、葉菜類,很少的魚類和瘦肉,蛋白質只占了熱量中的百分之九(是在沒有食物短缺的人類族群中最少的),其餘百分之八十五是碳水化合物,脂質只占了百分之六。在我們的實驗中,讓小鼠最長壽的飲食比例恰恰好就是這樣。傳統沖繩人基本上不知道什麼是肥胖,原因之一是他們飲食中含有大量纖維素,這點很重要。在飲食中有足量纖維素的狀況下,蛋白質槓桿對於攝取過多熱量的驅動力會受到限制。纖維素充實了胃部、減緩消化速度,並成為微生物相的食物,這些因素加在一起,減少了飢餓感。沖繩傳統飲食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來源是番薯、蔬菜和其他水果,其中都含有大量纖維素。可惜的是,現代沖繩人的飲食已經從傳統改為現代西方飲食,肥胖和糖尿病的比例都增加了。最近發現另一個以現代人標準而言健康到不可思議的族群,是玻利維亞的齊曼內族(Tsimane),他們罹患心血管疾病比例是全世界最低的。該族群過著傳統的狩獵-採集生活,另外也從事刀耕火種的農業。他們的飲食熱量中,蛋白質占了百分之十四,碳水化合物占百分之七十二,脂質只有百分之十四。蛋白質主要來自於獵物和魚類,大部分的碳水化合物來自於米、大蕉、木薯和玉米,這些植物食物類似於沖繩人吃的番薯,含有大量纖維素。這些現實的例子和我們基於果蠅與小鼠實驗所推測出來的論點相符,也帶出了一個重點。要了解特殊飲食對動物(包括人類)健康的影響,實驗是無可取代的工具,但那只是全貌的一部分。另一個部分也同樣重要─我們必須知道動物在實驗室之外的實際生活環境中面對的是哪些飲食,以及牠們在自然環境下對這些飲食有何反應。為了了解後者的影響,我們得把實驗衣掛起來,到野外去。這樣我們才能夠了解人類飲食困境的基本面:遠離讓我們生物特性演化出來的營養世界之後,人類如何讓身體變得一團糟?※ 本文摘自《食慾科學的祕密,蛋白質知道:從動物攝食偏好破解人類飲食的密碼,一場橫跨三十年的營養實驗》。《食慾科學的祕密,蛋白質知道:從動物攝食偏好破解人類飲食的密碼,一場橫跨三十年的營養實驗》作者:大衛‧盧本海默, 史蒂芬‧辛普森 譯者:鄧子衿出版社:麥田出版日期:2022/03/10
-
2022-04-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童染疫重症風險 感染科醫師提醒家長注意
全台單日COVID-19確診人數攀升,其中不乏12歲以下無接種疫苗的兒童。花蓮慈濟醫院醫師指年齡小於1歲的嬰兒,免疫系統未發育成熟,若感染病毒是可能發展成重症的高風險群。花蓮慈濟醫院今天發布訊息表示,Omicron變異株較Delta變異株的重症率低,但當體內並無抗體的兒童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患有先天心臟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氣喘,或是肺部、神經和代謝等相關疾病,都是病情進展成重症的危險因子。尤其年齡小於1歲的嬰兒,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若不幸感染病毒,也是可能發展成重症的高風險群。花蓮慈濟醫院感染科醫師何愉懷指出,據目前已知的個案表現,染疫兒童與成人的症狀反應有些不同,較容易出現發燒、嘔吐、腸胃道症狀,也有部分個案有肌肉痠痛的情形。在感染後的2至6週,染疫兒童有可能會出現「多系統發炎症候群」,會持續發燒3天以上難以退燒,且進一步影響到中樞神經和血管以及心臟、腎臟等器官,造成多系統的炎症反應。不過家長們不必太過擔心,COVID-19引起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的機率並不高,若是家中的孩子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何愉懷表示,感染Omicron後的症狀,包括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絕大多數的案例為輕症,而在部分兒童可能出現高燒至攝氏39、40度,以及嘔吐和肌肉痠痛的情形,推測與孩童沒有接種疫苗、體內並無抗體有關,因此染疫後反應較為激烈。去年中的本土疫情,兒童染疫比例較今年這波還低,何愉懷表示,可能和不同病毒株的傳播速度與強度差異有關,Omicron的多輕症、高傳染性特徵,使疫情在學齡孩童之間蔓延開來。何愉懷提醒,最重要的仍然是勤洗手、戴口罩,盡量使用肥皂或洗手乳清潔,在外不便則可以多利用酒精消毒,降低前往多人場所的頻率,減少染病風險。
-
2022-04-13 養生.人生智慧
該如何提升專注於當下的能力?專家傳授7點方法,讓你跑慢一點把注意力從外界轉移到內心
有人想放空一下嗎?在荷蘭,「無所事事」(niksen)是普遍受到社會認可的概念,甚至可以說他們的文化十分推崇「無為」。這個詞的原意是「什麼也不做」,或者說特意做某件不具任何生產力的事情,主要在於「敢無所事事」。「無所事事」並非只有表面看到的好處。荷蘭的研究人員發現,定期找時間放空的人較少焦慮,有更好的免疫系統,甚至更有辦法想出新點子,解決問題。關鍵在於隔一段時間就放空(一天只花兩分鐘也是不錯的開始),心中沒有任何意圖,不去想是否有生產力。無所事事多半會帶來很棒的事。—小熊維尼▎無為從公元前七百年起,中國的佛教便已納入「無為」的概念,意思是「不施力」或「採取最不費力氣的行動」。無為是道家的中心思想,但無為與「無所事事」的不同之處在於它顯然是透過策略去達成目標:它是一種選擇性的消極,以幫助我們適應某種特定情況,而非不計代價、想方設法控制情勢。唯有當你的步伐變得非常緩慢,足以真正檢視目前的情況,方能達成無為。無為經常被拿來和「處於最佳狀態」或進入「心流」相比。它跟水、樹木或青苔很像,不僅可以彎折、塑造、依照目前身處的環境調整形狀(水配合風、樹木配合岩石、青苔配合土壤),而且它們的力量和韌性來自於緩慢成長的過程。它們不急迫,所以飽蓄力量。我得知雙親過世時,覺得這個世界似乎停了下來,但同時又以三倍速度前進。一方面,要釐清的事太多了,但另一方面,時間停頓了。無事可做,又有好多事得做。我面對著一個巨大的洞,可以用忙碌或哀慟來填補。如今回顧,我那時所「做」最有幫助的一件事就是「不做」。那時我很年輕,只想趕快畢業,「繼續過」我的人生,因此叫我休學一學期,晚一年畢業,真的很難承受。朋友都已畢業,而我獨自悲傷。我的姊姊艾麗森更進一步:她在日曆上打了無數個叉叉,延續到最後一頁(最終延續了快兩年)。艾麗森和我站在悲慘真相的濃霧裡,依照各自的生活經驗,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扎根。我們沒有利用別的事物來讓自己分心,而是挖掘靈魂深處,一切就此不同。此後二十五年間,這個世界運轉的速度加快,但人類放慢腳步、什麼也不做的能力卻停滯了。在全球面臨集體焦慮和懷疑的此刻,最佳的應對之道是將「無為」融入我們的生活。意思是不妨暫停一會兒、做白日夢、靜靜坐著。它是簡單卻深刻的行為,讓自己在未知的廣大空間裡憩息,想清楚自己全速衝刺,是打算成為什麼樣的人。無為而無不為(無為,你就能克服一切)。—老子【延伸閱讀:在不斷變動的世界,我們必須放慢腳步!專家教你5點變動思維,幫助平穩情緒、做出更好的決策】生產力是為了什麼,又是為了誰?不知何故,許多人砰地一聲降落在精疲力竭的世界裡,任由工作填滿我們大部分的時間。為什麼?科技當然是罪魁禍首,我們隨時從口袋裡掏出手機,在IG上和他人連結。與此同時,當今大眾市場引導的消費主義和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煽動了某種不足夠的觀念:總是擁有太少、身價太低、工作老是不夠賣力。消費主義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想盡辦法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夠。但無論你是否接受這套說詞,甚至你是否看到了不足,都是靠你的思維模式運作。你質疑過這套體系,或者只是像倉鼠一樣踩動滾輪,沒注意到自己一路跑過去,錯失了人生的風景?我「跑慢一點」的旅程有些迂迴,有時也覺得困惑。現在我進步許多,也知道必須花一輩子來練習,但是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內心有很多問題,卻找不出答案。我父母發生意外之後的那段時間,同時有兩股力量拉扯著我。從某方面來說,我想要盡速逃離目前發生的一切;另一方面,我被困在原地,這件慘劇一再提醒我生命有多脆弱。我應該跑快一點,畢竟我可能很快來到生命的終點,還是說,我應該按下暫停鍵,先搞清楚我奔赴的目標是什麼,想逃離什麼,為了什麼而努力?我選擇了後者,儘管幾位良師益友鼓勵我繼續走原來的路,直接讀研究所,或在顧問公司或銀行找份工作。在他們看來,我已經有資格進入職場,而且很快就會有不錯的生涯發展。就定位、預備、跑!但我還是忍不住要想:我們賽跑的目標是什麼?原因又是什麼?我的周遭充斥著舊腳本,我感受到一股壓力,知道自己得按腳本扮演,同時看到同儕搶著在企業內升遷。我不停在想,如果父母仍在世,他們會怎麼說?我應該聽從內心的聲音,創立自己的事業,或者我注定是個小齒輪,用來推動別人的夢想巨輪?我會選擇自己的道路嗎?還是要走早已安排好的路?我二十二歲時,滿心只想對世界做出貢獻,尤其要讓父母以我為傲。但如果我不知道生命的優先事項是什麼,並且放慢腳步,通盤評估這個問題,怎麼可能有所貢獻?這則故事所引申出的洞見,遠超越我當時的處境,不過那時事態的發展是這樣的:我沒有找華爾街的工作,而是替人規劃健行和騎自行車的旅程,並且充當嚮導。這份工作先從義大利開始,之後拓展到其他國家。我背著背包到處旅行,差不多有四年時間居無定所,因為一股極強的好奇心驅使我去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是怎麼生活的。我惹過大麻煩,親眼見識到全球發展的樣貌,還成為文化外交和自己自足的專家。我的收入遠比不上華爾街的薪水,但花費也減少許多。我跟隨當地人的步調來生活,我的未來也變得完全不同。當整個社會都鼓譟著叫你快跑,學著慢慢跑就會帶來很大的不同。那時,我很怕自己活不過明天(是欠缺理智但非常真實的恐懼),「暫停」似乎有點冒險。但若連試都不肯試,似乎更危險。從那時起直到現在,我仍常拿這個問題來問自己,也問過幾百個人:如果你明天就會死,你希望自己做了什麼?從沒有一個人回答:跑快一點。請記住,拚命鼓吹快跑不僅僅影響了你我的人生故事,整體說來也正在摧毀地球。我們陷入了永不停止的輪迴:匆忙地生產、消費、攫取更多東西。我們努力追求,榨乾了力氣,同時也燒光了自己。我們生產、消費商品的速度越快,對環境的傷害就越大。我們越是經常從外界尋求快樂與滿足,比如一部新車、一件新衣裳,任何東西都好,如同心理學教授提姆.凱瑟(Tim Kasser)所說:「只要我們可以把它買下來對外炫耀,好讓我們忘記悲傷。」就越可能陷入沮喪。整個社會一直告訴我們要消費、消費、消費,而且別去想有什麼副作用,感謝配合!不過你卻知道,儘管「consume」一字在行銷上是指消費,而且已經過度引用,但它原本的意思是「破壞」,如「被火吞噬」(consumed by fire),也是指「過分浪費」。對今日的讀者而言,跑太快的代價極高,而且不僅危及個人的身心健康、商場績效與經濟體質,就連地球的生態體系與未來世代的福祉也懸於一線。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學著跑慢一些也可解決很多問題。儘管慢慢跑和舊腳本扞格不入,卻極可能幫助我們免於淪亡。與其追求生產力,不如提升專注於當下的能力其實有更好的方式去思考我們與生產力、永續議題,以及不斷變動的世界的關係。而且你知道嗎?答案近在咫尺,且是新腳本的一部分。首先,先想想別一味強調優化生產力,我們應該盡可能提升專注於當下的經驗。(你可能覺得這聽起來有點荒誕,不適合套用在你的企業、職涯或生活方式上,但它絕非如此。)請容我解釋。舊腳本只顧著達成速度、效率與生產力的最大化,如果你處理日常事務時少花五秒鐘,或者在早已忙亂不堪的下午多打一通電話,就是勝利。一個人參加的會議越多,就覺得自己越有價值、越重要。保持忙碌!成功!進步!即使在我動手寫新腳本以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仍未開始質疑為何要忙碌。我一樣忙碌,甚至可說每天都忙得興高采烈。但我觀察得越多,就更加覺得失去連結是不容否認的事實。而當我慢下來更深入觀察,我更是錯愕到說不出話。等一下,我們到底在做什麼?我們到底是怎麼說服別人和自己,開更多會議就有辦法讓我們留下更重要的遺產?我們怎麼能夠說服自己省下五分鐘就能夠拯救靈魂?有了新腳本,你不再計算開了幾次會,你衡量自己是否專注於此刻:你是否完全專注於此刻,充分體驗,做出決定。若大夥兒都心不在焉,開一千次會議也沒用;若每個人都全神貫注,開一次會就夠了。說到底,活在當下攸關專注與回應。兩者雖不同,卻緊密相關:你注意到某件事,便予以回應。在快跑時,你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一旦注意力渙散,你就會留意到錯誤的事,回應也會因而出錯。譬如,你的回應可能是出於恐懼或輕蔑,而非出於關愛或同情,或者你會匆匆結束一場原本可能激發好奇心的對話。簡而言之,你沒搞懂問題,也沒搞懂答案。要是我們沒搞懂問題,甚至因為跑太快而沒發現問題,那麼就永遠不可能找出解決之道。然而,解決之道很簡單:放慢速度,你就更可能了解問題所在,做出正確的回應。不只如此:你還發現時間就是你所想的那樣;當你慢下來,你確實能擁有更多時間。該如何提升專注於當下的能力?那麼該如何提升專注於當下的能力?幸運的是有很多種方法,有的平常、有的古怪,別想太多,直接選一種最感興趣的方式試試看。我發現,你越是覺得新做法很奇怪,就表示你目前的習慣越是失衡。●靜止練習:先試著完全靜止三十秒,再拉長為一分鐘、兩分鐘,乃至五分鐘或更久。這不是冥想,而是更簡單的練習。只要坐著,讓心思靜下來,看它飄向何方就好。不要批判,只要注意。你的心能否放鬆,還是加速運作?●寂靜練習:不論是大自然的寂靜或一次呼吸練習之後的靜默,都可讓浮躁的心歸於平靜。寂靜俯拾皆是,你或許需要稍加尋覓,但它就在那兒。每天騰出五分鐘沐浴在靜默中,留神注意那份空白。在整個空間裡,你注意到橫掛在你和聲音之間的是什麼?它呼喚你去做什麼?●耐心練習:若想跑慢一些,培養耐心是最困難也最強大的練習。找一件你知道頗花時間的事,比方說在等某人赴約時,刻意不做別的事(上社群網站、打電話、做填字遊戲之類)打發時間,只是存在...然後等待。你覺得備受考驗,還是自由了?●列一張別做清單:待辦事項清單幫助我們跑得更快,規律地踩動滾輪。別做清單恰好相反。擬出兩種版本,看看哪一份清單更具變動性。(我發現兩者結合起來效果很不錯,只要我的待辦清單上都是重要的事。)●微休假:動動腦想出幾種可以暫停的機會,條列出來,不管是片刻或一個月都好。擬出這份清單雖然是件小事,卻有助於減輕壓力,帶走急迫,創造出空間感,同時也提醒你,放慢速度有很多種形式。●森林浴:大自然是不斷變動的小宇宙,也是無可比擬的私人教師,傳授跑慢一些的至理。就在附近找一處野地(森林、湖泊或原野都可以),用五感吸收自然環境的氛圍。這不是指健行、賞鳥或露營,而是單純地待在大自然裡。日本人稱之為「森林浴」。●為科技產品找個安息日:每週一次,暫時拋開有螢幕的科技產品(手機、電腦、平板電腦、電視)。如果覺得太難,先從幾小時開始,慢慢增長到一天。利用這段時間安靜思考,或許加上一枝筆和紙。跑慢一點讓你把注意力從外界轉移到內心,目標則是認真傾聽內在的聲音,不要別過臉去、看向他處,或者逃走。這是專注於當下:你要怎麼和真實的自我連結,了解到你四處尋覓的答案,幾乎都可在內心找到,只要你放慢腳步的時日夠長,就會聽見。 ※本文摘自遠流《變動思維:如何駕馭不穩定的未來,在變局中發展個人、組織、家庭、企業的新腳本》
-
2022-04-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是感冒還是新冠確診?醫師教1張圖判斷「最大差異」
換季天氣忽冷忽熱,這幾天你也感冒了嗎?且隨著近日全台疫情再度擴大,如果出現咳嗽、發燒症狀,要怎麼判斷自己是感冒還是罹患新冠肺炎?中醫博士樓中亮在FB粉絲專頁指出,新冠病毒的症狀常與一般感冒與流感有眾多相似之處,若想確認到底是中標還是只是小感冒,就要先知道Omicron變種病毒、一般流感與感冒的症狀特徵,以及做好「5大自我保護守則」。症狀大解析!感冒、流感、新冠肺炎樓中亮表示,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新冠肺炎與omicron變種病毒等,都會出現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流鼻水、鼻塞、喉嚨痛等,以及全身性症狀如:頭痛、全身痠痛、疲倦乏力等;雖然症狀真的很類似,但還是可以多加留意不同之處。 一般感冒:發燒、呼吸道症狀及全身性症狀中有1~2個。 流行性感冒:發燒頭痛、呼吸道症狀、全身性症狀、肌肉痠痛。 新冠肺炎:發燒、乾咳、乏力為主要表現,少數有鼻塞或流鼻涕,失去味覺或嗅覺、肌肉痠痛、腹瀉。 Omicron變種病毒:乾咳、極度疲勞、肌肉痠痛、喉嚨沙啞,少數會發燒、失去味覺或嗅覺。病毒傳染途徑是怎麼找上你的?若出現以上症狀仍無法判斷,就要留意感染的來源與途徑。樓中亮也說明不同的病因來源: 常因著涼、淋雨、疲勞過度或免疫力下降等原因——感冒一般在季節轉換時,病毒透過飛沫傳染,所以往往是一群人同時感染——流行性感冒透過「空氣傳播」與「接觸傳播」2種傳染途徑——新冠肺炎與Omicron變種病毒1. 空氣傳播:咳嗽和打噴嚏。2. 接觸傳播:觸碰帶有病毒的物體、表面或握手等親密接觸後,再觸碰口鼻或眼睛。日常防疫落實5守則樓中亮呼籲,雖然不知道疫情何時會結束,但只要將日常的消毒與防疫做好,就能慢慢地將傳播鏈斷開,做好以下5件事,一起學習與病毒抗衡的辦法。1.減少出遊:我們知道本土疫情又開始出現,如果不是住在桃園、新北等地的民眾,就算過年也不要到這些地方。2.避免前往人多的地方:接觸可能的確診者會增加感染的機會,因此建議盡量避免前往人多壅擠的地方。3.戴上口罩:如果有患者在你附近咳嗽,戴口罩就能很好地預防感染的機率,並且要經常更換口罩。4.正確洗手:建議洗手約20秒鐘。如果是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電梯後,還有進食之前都要洗手。5.提高免疫力:保持健康的食習慣和規律運動,及補充維他命C,有助於加強免疫系統。【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是感冒還是新冠確診?醫師1張圖教你判斷「最大差異」】
-
2022-04-11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變天、沒碰過敏原也過敏!醫:很常見,2觀念助降過敏性鼻炎
每當變天的時候,許多過敏族群總是相當難熬,且有時候還會納悶明明沒有接觸到過敏原,光是氣候改變就開始鼻癢、打噴嚏、流鼻水。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劉承信醫師指出,過敏性鼻炎確實有較大宗的人口,會是在沒有接觸到任何過敏物質的情況下引起過敏,建議過敏族群可從內外控制,減少過敏性鼻炎發生機會。 過敏性鼻炎普及率高,醫指3大影響因素。 劉承信醫師表示,過敏相當普遍,台灣學齡前兒童約有10%有過敏性鼻炎,國小時期約每3個就有1個,盛行率很高。其實不只是台灣,美國、歐洲等各國主流研究都發現,孩童過敏人口皆約落在1/3左右,甚至更高一些,成年後因後天因素部分逐漸改善。而過敏性鼻炎也常會合併出現其他如氣喘、過敏性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等問題,不單只在過敏性鼻炎。 醫師更進一步表示,影響過敏的因素主要可略分3大類,包括基因遺傳、免疫系統、環境影響。父母若其中一人過敏,小孩約有3成機會過敏;兩人都過敏,則約有5成機會。而過敏是一種身體免疫系統運作之下的反應,免疫系統較低落的族群也較容易出現過敏。至於環境影響範圍就相當廣泛,包括常聽到的灰塵、塵螨等過敏原,或是其他「無形的過敏原」。 變天、沒碰過敏原也過敏?醫:過敏可分3類型。 劉承信醫師指出,過敏性鼻炎主要可分成3大類型,一個就是「過敏性鼻炎」,也就是接觸到有形體的過敏物質所引起的過敏,常見如灰塵、塵螨、貓毛、狗毛、堅果、海鮮等。 另一種則是「非過敏性鼻炎」,非過敏卻又出現過敏,這聽起來或許很奇怪,但確實存在,且比率還不低,或許是為了避免民眾混淆,醫師普遍較少和民眾提到,不過於此也可初步了解,有助避免這無形的過敏原。 劉承信醫師解釋,「非過敏性鼻炎」與前者相反,可理解為「不是實體的過敏原,所引起的過敏反應」。舉例來說如溫度、濕度、運動、情緒變化、懷孕後期等荷爾蒙改變,也有人會因為飲食而引起過敏,但原因不在於吃到海鮮等實體過敏原,而是在於飲食這個行為,迷走神經、交感神經在這類無形的變化刺激下產生反應、出現過敏,因此不論是吃甚麼都會鼻癢、流鼻水等。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若往民眾普遍知道的「天氣好壞也可能影響身心健康」方向想,也就不難理解。 劉承信醫師表示,其實台灣過敏人口約有3成就屬於非過敏性鼻炎,或是綜合兩者的混合型態,約佔44-87%,比例相當高。雖然過敏原因因人而異,但這或許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只是天氣改變、沒接觸到過敏原,就出現過敏症狀的原因之一。但當然也有可能是天氣改變時,過敏原增加,確實碰到了,只是肉眼看不見。 2觀念助降過敏發生,醫:內外控制有助避免! 從上述可了解過敏從何而來,也就有助於避免過敏發生。劉承信醫師表示,基因無法改變,但外在的環境影響和內在的免疫系統是可控的。 醫師建議,有過敏問題的民眾,發生過敏時可觀察當時的情境,並盡量避免。例如在懷孕後期遇到氣候改變的時候和貓玩出現過敏,這情境就有3種可能的過敏原,包括荷爾蒙影響、貓毛、氣候,日後就可以再觀察,若後續和貓玩沒有再出現過敏,就可以多關注在其他的可能,以此類推。 平時也應定期清潔環境、用溫熱水清洗衣物、被單等,及控制濕度在人類適合的50-60%左右,並可考慮使用高效能空氣清淨機,這些都有助減少塵螨、灰塵等環境過敏原產生。 而免疫系統運作正常,也有助降低過敏發生率,因此除了上述環境控制外,也建議可以培養運動、飲食均衡,並可攝取有助防範過敏的食物及營養,例如蘋果、綠色蔬菜、葵花油、蜂蜜、番茄紅素、藻類、維他命C、維他命D、益生菌等。這些雖然不是藥物,無法立即改善,但有助培養出「抗過敏體質」,以長久來看是個良好的保養方式。 《延伸閱讀》 .過敏可以吃什麼舒緩?13種實證天然抗過敏食物大整理! .貓毛過敏怎麼辦?醫教4招逆轉:關鍵未必是貓毛!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4-10 醫聲.癌症防治
2022癌症高峰論壇/癌患都適合免疫療法嗎 專家建議考慮這些因素
免疫療法被視為未來治癌的曙光,目前包括抗體藥物及細胞療法兩大趨勢,抗體藥物已發展10年,而細胞療法在台灣則剛起步。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成功大學醫學院腫瘤科副教授張光裕指出,免疫療法費用相對昂貴,若使用抗體藥物可獲健保給付建議先使用,細胞療法必須多方面考慮,經濟負擔和藥效都是重點。免疫在癌症的重要性,早在2000年時就發現,癌細胞有些共同特徵,包括複製無上限、誘發血管增生、抗細胞死亡、失控的增殖、生長抑制失效等。2011年科學界發現,癌症治療不能只專注腫瘤細胞本身,還需要注意癌細胞的微環境,甚至必須了解腫瘤細胞何以逃脫體內的免疫系統。張光裕指出,近年學者重大發現是免疫檢查哨點與腫瘤免疫的抑制原理,用以發展免疫抗體藥物,這就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目前有「CTLA4抗體」及「PD-1/PD-L1抗體」兩大類,有六成癌別適用,療效約2成到4成,最近研究發現抗體藥物反應性可以持續,健保署目前有條件給付8種癌症使用。簡單的說,免疫治療的原理是讓免疫細胞教育活化,認出腫瘤細胞後再殺死癌細胞,除了抗體藥物外,國內也有10幾家醫院正在進行細胞免疫治療,目前特管法進行技術上的監控,治療前需在體外進行自體免疫細胞的處置,之後再輸入回體內,但效果會依每家醫院有所不同,由於是自己的細胞,副作用不會太大。細胞療法最新的還有將T細胞改造成CAR-T嵌合抗體受體T細胞,張光裕表示,目前國際藥廠有5種產品上市,效果雖然經過證實,但能使用的限制更高,只適合血液性癌症,且又得看其特殊腫瘤亞型,加上在台灣取得困難且非常昂貴,民眾要付出的成本相當高,由於細胞經過改造會擔心產生免疫風暴,必需密切觀察。至於,民眾該如何看待免疫治療,張光裕認為,若健保有給付抗體藥物,民眾當然可以使用,若要自費使用抗體藥物或細胞免疫療法,需要更客觀看其效果及經濟負擔與效果,選擇細胞療法則要看其實驗室是否有認證,也需要看醫院與生技公司合作研究的癌別是否適合自己,在治療前需與醫療團隊仔細討論。
-
2022-04-10 醫聲.癌症防治
2022癌症高峰論壇/CAR-T治療三合一癌症治療 血癌、淋巴癌治療新契機
癌症即將連續40年蟬聯十大死因首位,每四人就有一人罹癌。關心民眾癌症治療,「聯合報」今舉辦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事」。參與論壇的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針對「CAR-T治療大突破」,說是這是同時具備細胞療法、基因療法、免疫療法的創新癌症治療。李啟誠說,「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也就是「基因嵌和後的T細胞」,外界開始重視CAR-T治療,是2012年美國紐約一名女孩Emily,罹患嚴重血癌,無法進行骨髓移植,最後以自己的「CAR-T」治癒末期血癌。2013年起,癌症免疫學興起,就是利用人體免疫系統治療癌症。癌症免疫學發展至今,在癌症治療藥物方面,分為被動免疫及主動免疫,以及有無特定標靶可供治療等,其中如接種癌症疫苗、「CAR-T」治療屬於主動免疫,且有特定標靶可供治療,而被動免疫且有特定標靶可供治療,也就是所謂的標靶治療。李啟誠指出,花蓮慈濟推廣「CAR-T」克服難治血癌,是讓免疫T細胞透過基因編輯改造,成為專一性治療的「CAR-T細胞」,可以精準辨識及治療血癌、淋巴癌。當進行CAR-T治療,為先收集癌症患者的血液,並分離出免疫細胞,再送至台灣或瑞士的細胞工廠進行基因改造,成為CAR-T細胞,隨後再由CAR-T照顧團隊,將CAR-T細胞以輸血方式輸入患者體內治療癌症。目前全球已有6種「CAR-T細胞」治療藥物,可以針對血癌、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瘤。李啟誠說,生命無價,但目前「CAR-T細胞」治療費用高昂且健保尚未給付,若病人欲使用「CAR-T細胞」治療癌症,也可探問療醫師是否有機會透過衛福部恩慈療法,尋求治療。
-
2022-04-07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用藥三年後先停藥還是繼續用藥?B肝治療指引 研究及臨床權威世紀大辯論
三月底,南台灣進行一場B肝治療指引世紀大辯論,攸關100多萬名B肝患者治療權益,攤開雙方陣仗,可說是台大幫、長庚幫之爭,各有院士級權威參與論戰。反方(長庚)希望維持現行用藥三年後,先行停藥作法,正方(台大)則認為應讓醫師、病患有所選擇,可繼續用藥,不需強制停藥,並擴大健保給付對象。 這場醫界罕見的學術辯論係由台灣消化系醫學會舉辦,在聯合學術演講年會上邀請國內肝炎研究及臨床權威專家,正反雙方陳述意見,並提出質疑。結論報告將呈交前副總統陳建仁,再由健保署召集專家會議,決定最終版治療指引。為了這場超級辯論,雙方精銳盡出。B肝治療指引世紀大辯論引言人:高醫肝膽內科教授余明隆正方代表:台大內科部主治醫師蘇東弘、義大副教授暨肝病中心主任許耀峻、還有中研院士陳培哲 反方代表:高雄長庚教授級主治醫師陳建宏、林口長庚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鄭文睿、中研院士廖運範總結:林口長庚副院長簡榮南 余明隆在開場時表示,希望這是一場君子之爭,能有禮貌、有風度的情況下,抒發意見。他開玩笑地說,「希望會議室裡的冷氣再強一點,專家們火氣不要太大,以免擦槍走火。」 正方第一棒蘇東弘表示,WHO訂定2030年全球清除肝炎3大目標,為肝炎新感染病人數減少90%、肝炎病人80%獲得治療、肝炎致死人數減少65%,台灣如想超越世衛組織,就必須讓B肝患者提早接受治療。 用藥治療前是否需有3個月肝功能觀察期? 蘇東弘說,現行治療係以病毒量為參考依據,且需先觀察3個月,符合資格,才能給付用藥。依據台大、北榮等相關研究,如為E抗原陰性,血清病毒量超過2000 IU/mL國際單位,若肝指數異常,特別是肝臟已顯著纖維化(F2以上)或家族肝癌病史,就應給予治療,無須再有3個月肝功能觀察期。 反方陳建宏則強調,應先觀察患者3個月病毒變化,之後再測表面抗原,再決定是否用藥,應該是比較好的作法。臨床調查發現,持續使用口服藥物四年,約有七成患者測不到病毒,但如果不急著用藥,持續觀察,在三、五、七年之後,分別有20%、35%、53%等機率測不到病毒。 正方(台大幫)則提出質疑,肝炎治療目標為消除病毒?或是延長生命促進生活品質?慢性B型肝炎是慢性疾病需長期治療,應比照糖尿病、高血壓,持續用藥,透過藥物來降低罹癌風險。 對此,陳建宏答辯「這不是很成熟的問題!」,在B肝治療上,不見得必須終身治療,一輩子用藥,而是選擇適當的治療時機,這也能減輕健保財務負擔。 停藥後到底會不會再復發? 正方第二棒許耀峻則採取悲情個案攻勢,認為B肝患者停藥之後,雖有一成多比率「表面抗原消失」(透過自身免疫系統而自然痊癒),但卻需面對眾多不確定感,並以林口長庚醫院的資料說明,患者停藥後會有肝炎復發,不幸死於肝衰竭的風險。 許耀峻認為,服用三年抗病毒藥物後,停藥與否,應該尊重病人與醫師的選擇,也就是「醫病共決」,讓患者清楚停藥之後的可能風險與機會,而不是直接限制治療時間,如此一來,病人如果想繼續用藥,就必須自費。 許耀峻強調,為了安全起見,患者停藥後,必須持續回診,接受抽血檢查,但有些患者因工作所需,無法請假,有人則住在偏遠地區,舟車勞頓,難以定期回診。 表面上看來,停藥後,可以省下健保藥費支出,但如果評估回診抽血檢查費用,以及日後因肝功能指數異常,必須急診、住院的醫療費用,持續用藥或許更有效益。 「在肝炎治療上,不能只考量藥費。」許耀峻說,八成患者在停藥後,因為復發等問題而必須再度用藥,比率相當高。建議將B肝視為慢性三高疾病,讓患者持續用藥,或是提供患者選擇是否繼續用藥的選項。 許耀峻強調,醫師應有責任提醒患者中斷用藥的風險,讓患者養成回診、追蹤的就醫習慣,不能因為病友醫囑不好、用藥順從性較差,就直接讓患者停藥。 給病人用藥喘息的空間 反方第二棒鄭文睿強調,並不是不讓病人繼續接受治療,而是選擇該治療的病人。此外,調查發現,約七成五肝炎患者規律用藥,一週中有兩天忘記用藥的比率偏高,將增加四倍肝癌、肝硬化的風險,不要以為這不可能,每年都會遇到兩三個因為用藥順從性差、經常忘記吃藥,而引發肝癌的患者。 鄭文睿建議,應給病人用藥喘息的空間,臨床上觀察到許多人得知一吃藥,就必須吃一輩子,即影響治療意願,「醫師不能把問題丟給病人端」,用藥時間愈長,病人服藥遵從性愈低,有人根本不回診拿藥。 以林口長庚為例,如果沒有個管師以電話催促回診,一年後,百分之六患者不再回診拿藥,到了五年,就有一成患者不回診。之所害怕回診,就是不知道自己吃藥還要吃多久。 研究證實,患者停藥之後五年肝硬化比率,與持續用藥這一組的比率差不多,連罹患肝癌的比率也差不多。因此,病患停藥是有好處的,給自身免疫系統發揮的空間,當然停藥後的追蹤,就顯得非常重要」,務必讓病友回診,接受監測。 鄭文睿表示,不少病友在停藥後,透過免疫系統清除B肝病毒,等於自行痊癒,直呼「這太棒了」,而病患高興,醫師高興,這個時候只有藥廠不高興。 鄭文睿說,停藥後自行痊癒不是不可能,且罹患肝癌的風險也沒有增加。至於如何讓病患在停藥後感到安心,答案很簡單,「讓病人隨時可以找到我(醫師)。」 對此,正方蘇東弘則有所質疑,要求反方提出「停藥準則」,如何向患者保證「停藥後不會復發?」,門診觀察發現,不少病友一停藥後,肝功能指數飆升,一下超過2000 U/L(國際單位)。 再者,停藥後,最理想狀態為每周或每兩週回診一次,接受抽血檢查,但這對大部分病友來說,相當不便。相較之下,持續用藥,每三個月回診一次,對病友更方便,順從性會更好。況且許多肝炎患者合併慢性疾病,就只是在服用高血壓、降血脂等藥物時,增加一顆抗病毒藥物。 停藥後免疫系統是否可清除病毒? 對於正方所提出論述,鄭文睿表示,許多慢性病患者常自行停藥,用藥順從度不高。再者,B肝患者停藥後,肝臟持續處於發炎狀態,免疫系統發揮作用,有機會自行痊癒,清除病毒。 正方第三棒陳培哲上台後的第一句話為「真理愈辯愈明」,反方所說的「停藥後,免疫系統可清除病毒」證據力稍顯薄弱,比率不到一成,真理就是「有病毒就應該治療、不應停藥」,有必要更改現行治療準則。 陳培哲說,截至目前為止,在肝炎治療指引上,仍無全球皆認可的準則,但建議衛福部對於非肝硬化的肝炎患者,在給付上能夠有彈性,逐步放寬給付範圍。 例如,讓病人與醫師之間做到「醫病共享」,提供更多選擇,而不是時間一到,就只能暫停給付。此外,如果患者停藥兩次後,再度復發,就持續給藥,避免又一次復發。 陳培哲說,希望雙方可以達到共識,不要再舉辦類似辯論,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為患者著想,可以有風度、氣度,以及和和氣氣地解決B肝治療困境。 台灣肝炎權威大老廖運範則擔任反方結辯,他表示,這是安排有些奇怪,「應該我是正方才對」,辯論過程中,雖有瑕疵,但大體上沒有問題。 廖運範說,自然病程為治療策略的基礎,不少B肝患者過了50歲,體內病毒就消失不見,相信這是每個病人最希望看到的結果,而正方(許耀峻)所提出的例子屬於極端個案,長庚幾乎看不到這類案例,「長庚作得到,相信其他醫院醫師也可以做得到。」 廖運範指出,停藥之後,兩週回診一次,如果數值變壞,就應該趕快治療,醫師不要怕麻煩,認為持續用藥,就可以解決很多事情,「正方不可以剝奪病人自然痊癒的機會」。 廖運範表示,正方的研究結果發表在許多很不錯的期刊中,但這些期刊也有可能刊登不對的研究報告。另外,正方辯論時,引述了許多專家學者,但其中不少人是他根本沒聽過的專家,換句話說,「我沒有看過他們的論文」。 廖運範認為,台灣在2000年擬定B肝治療指引,當時可說是獨步全球,到了2016年,歐美各國逐漸向台灣看齊,從持續用藥,變成主動推薦「適時停藥」,現在正方卻希望持續用藥、不可中斷,這不就是「歐美跟進,台灣反退」。 廖運範說,台大、義大、北榮等最新相關研究都證實,停藥後自然痊癒的比率高於持續用藥,基層診所醫師應該負起病友停藥後的監測責任,讓病友安心。 相較之下,正方希望持續用藥,如此一來,醫師只需三個月開一次藥物,病人很方便,醫師也很方便,但非必要的治療,卻可能剝奪病友自然痊癒的機會。 總結:別因個案影響整體,客觀看待科學實證 簡榮南做總結時表示,醫師不是神,如果在自己病人過世,當然會很痛心,在感情上過意不去,而過不了這個坎,但應該更客觀地科學實證資料,「數字就是數字、證據就是證據」,不能只因一兩個案,就覺得停藥很可怕。 簡榮南說,「不能看到病毒就殺,應該等待免疫啟動,看看結果再說。」,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持續治療,就會造成「上車容易、下車難」困境。 簡榮南表示,這一兩天就會這次辯論報告,向陳建仁報告,最近健保署將召開專家會議,做出最後決議,看看是維持現況,還是更改指引。
-
2022-03-30 癌症.食道癌
免疫療法 開啟癌友治療新篇章
食道癌患者近二十年來罹患人數成長二到三倍,確診時多為三到四期,治療受限;至於大腸直腸癌近年也發現部分患者與微衛星(microsatellite,基因特色之一)不穩定現象有關。去年免疫新藥突破食道癌及大腸直腸癌治療的困境,帶來新治療選擇,獲得國家新創獎。食道癌晚期 治療露曙光免疫療法為透過活化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協助免疫細胞辦別癌細胞進而達到治療的效果,目前已獲得多種癌別的適應症。食道癌是男性死亡率第五名,台灣每年新診斷食道癌人數近三千名,約有三成的患者屬於晚期,五年存活率只剩一成,二十年來都無治療新選擇。台大外科教授李章銘指出,由於食道沒有感覺神經,當出現吞嚥困難時,腫瘤多半已阻礙到管腔的一半,確診時至少都三期以上。李章銘指出,第三、四期患者標準療法是先進行放化療將腫瘤縮小,若能開刀就會進行手術切除。以往無法手術的轉移性患者在大型研究發現,免疫療法加上化療,相較於單獨使用化療,可增加近三個月存活期,降低近三成死亡風險,即使是單獨使用免疫療法效果也優於化療。副作用少很多 存活期增加李章銘指出,有名患者手術後再復發,幾年前剛好進入免疫療法的臨床試驗,患者從無藥可醫到現今已長期存活好幾年,從看女兒大學畢業至今已抱孫子,副作用也少很多。目前免疫新藥可用於晚期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食道癌患者的第一線治療,也成為患者新治療選擇。除食道癌,近年也發現約有一成至一成五大腸直癌患者的致病原因與微衛星不穩定現象有關,新英格蘭雜誌發表,微衛星不穩定的轉移性癌症對多線化療標靶治療失敗後,對免疫治療仍有四成至五成的反應率。且證實,具高度微衛星不穩定的晚期大腸癌患者單獨使用免疫療法對比現行治療可增加八個多月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使用免疫藥物 應醫病共決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指出,現代醫療的法則在精準醫學指導下,進步迅速。其中微衛星是個別癌症的基因特色之一,在治療前若知道有其特徵,就可以考慮使用免疫藥物,但非人人適合,約有三成的患者在前半年需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蔣鋒帆強調,目前癌症治療已進入非常細微的階段,這些生物資訊可以在不同患者中能找出治療勝算最高的方式,決定治療的方向,選擇該治療癌細胞本身,還是得調整癌細胞周圍的血液循環或免疫細胞,每個期別該如何用藥都有新的進展,而免疫療法提供部分適合患者一個長期存活的機會,目前大腸直腸癌仍屬自費,治療前需與醫師共同討論。
-
2022-03-29 該看哪科.皮膚
威爾史密斯為妻子遭調侃動怒 醫師:掉髮可長回來
奧斯卡影帝威爾史密斯不滿妻子掉髮改光頭造型開玩笑,憤而打頒獎人一巴掌,引起關注討論,醫師指出,壓力或免疫系統失調,免疫細胞攻擊自身的毛囊就可能導致落髮,不過患者控制免疫疾病、調整生活作息,適時安排運動、舒壓,落髮問題還是有機會改善。南投醫院皮膚科醫師李瑜芬說,掉髮原因有很多,非疾病導致落髮,在等待一段時間後,毛髮進入了生長期,便會再長回來,不經由藥物治療也能自行痊癒,但患者如果是因為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梅毒、自體免疫問題以及貧血等導致的掉髮,就要依醫師的指示,針對病患的症狀給予治療。威爾史密斯妻子潔妲蘋姬罹患的是俗稱「鬼剃頭」的圓形禿,李瑜芬說,圓形禿是頭部出現一塊多塊的掉髮,好發於年輕人,發生原因還不是很確定,一般認為是與壓力、免疫系統失調有關,導致淋巴球、白血球等免疫細胞攻擊了自身的毛囊,因此出現不自然落髮。治療圓形禿會使用類固醇的藥膏來抑制毛囊發炎,狀況較嚴重者則會安排口服、注射類固醇,但如果患者掉髮處的邊緣沒有擴大,其實不需治療也能自行痊癒。李瑜芬建議,病患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作息應正常,找出壓力的來源,進而調整,並安排紓壓的方式,減少再次掉髮機率。
-
2022-03-29 該看哪科.皮膚
威爾史密斯護「落髮」妻揍頒獎人 醫:「這現象」要注意
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於台灣時間今上午登場,典禮中卻出現男星威爾史密斯上台掌摑頒獎人克里斯洛克的插曲。主因是威爾史密人的老婆潔達·蘋姬·史密斯因近年飽受健康問題而脫髮,卻遭頒獎人調侃;據傳潔達因免疫問題導致脫髮,不勝其擾而索性將頭髮剃光。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導致女性掉髮的原因很多,若發現掉髮量增多便應盡快就醫找到原因,對症下藥。趙昭明表示,造成女性掉髮的原因很多,包括雄性禿、免疫疾病導致掉髮、甲狀腺功能失調,甚至過度減肥、失眠等都可能造成落髮問題。其中,因為女性容易有「全身性免疫系統失調」的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自身的抗體會破壞自己的毛囊細胞,造成毛囊萎縮進而掉髮。另外為了治療風濕免疫疾病,服用免疫調節劑或是奎寧藥物,也可能造成掉髮,因此要治療掉髮問題,因先確認問題來源,如是免疫疾病造成的掉髮則要先將原先的疾病治好,再一併治療落髮問題。趙昭明表示,由於一單位毛囊約有兩到三根頭髮,若毛囊開始萎縮,頭髮會變比較油、比較細,再從頭頂到兩側開始稀疏。而在頭髮仍在變油、變細,並逐漸沒有彈性的階段開始治療,還有「可逆」的機會,通常治療半年以上毛囊會比較穩定,減少落髮現象。另外也應特別注意清潔頭皮,去除頭皮及頭髮多餘油脂,毛囊不堵塞也可減少掉髮機會。不過女性平時洗頭、梳頭就常常有掉髮現象,該如何判斷?趙昭明表示,一天掉髮量在50至100根都屬正常,若超過150根則要特別注意。另外若和平時相比,掉髮也有突然增多的現象,也必須留意。
-
2022-03-27 新聞.健康知識+
少吃真的可以讓你長壽 耶魯研究揭更能維持免疫力關鍵
耶魯大學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減少14%的卡路里攝取,可以讓成年人的「胸腺(thymus gland)」功能更好。胸腺是位於心臟上方、產生抗病T細胞的器官,通常比身體其他部位衰老得更快。阻止胸腺衰老,可以進而延長壽命。研究首次發現,人類的胸腺可以恢復活力。研究人員稱,「這個器官可以恢復活力的事實令人振奮」,因為過去幾乎沒有研究發現這種情況會發生在人類身上。長久以來,關於減少卡路里攝取與健康長壽關係的研究,不斷在進行。這項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研究,招募了238名26到47歲的非肥胖成年人,要求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減少日常飲食的卡路里攝取,並定期測量體重,以評估他們對計畫的堅持程度。測量結果顯示,參與者平均減少大約14%的卡路里攝取量。對每日攝取2000大卡的女性、2500大卡的男性來說,相當於減少300大卡的熱量。兩年後,以核磁共振檢查,測量其T細胞數量與胸腺周圍的脂肪量,研究人員發現,減少卡路里攝取的群組,腺體周圍的脂肪減少了,胸腺的功能更好。而另一組沒有限制飲食的群組,幾乎沒有變化。降低卡路里攝取,能讓胸腺產生更多T細胞。研究小組的營養師、耶魯大學衰老研究中心主任Vishwa Deep Dixit教授說,在兩年之間,因為降低卡路里攝取,讓胸腺產生更多T細胞。過去的研究顯示,限制熱量可以增強胸腺,以延長蒼蠅、蠕蟲和老鼠的壽命,而這次的研究則證實,在人類身上同樣有利。該研究還發現,減少卡路里攝取會抑制一種與衰老相關的特定蛋白質「PLA2G7」產生。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醫學小辭典】胸腺胸腺位於胸骨下方,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及免疫器官之一,對阻擋疾病入侵的反應至關重要。隨著年齡增長,胸腺會萎縮,進而使免疫功能下降。白血球由骨髓製造後,其中一半直接進入血液和組織液中,其餘的必須通過胸腺。胸腺是免疫系統的中心人物,主要作用是將白血球細胞加工為T淋巴細胞,以執行防禦功能。
-
2022-03-24 癌症.抗癌新知
過敏體質的人不容易得癌症?教授揭最新研究成果
讀者于先生2022-3-8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我本身是長期過敏患者,意外的發現下面一篇報導『過敏體質的人 不容易得癌症』不知您的看法如何 謝謝」讀者查詢的這篇文章是2014-9-23發表在元氣網,而它裡面有這麼一句話:【余XX又給了過敏人群一句極大的安慰話:「這類人可能不容易得癌症,也是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敏感。」】首先,我想請問您有沒有注意到這句話裡的「可能」?如果有注意到,那就也應該明白「可能不容易得癌症」跟標題裡所說的「不容易得癌症」是不一樣的。「過敏體質的人不容易得癌症」這個說法是起源於一篇1969年發表的論文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Allergy and Cancer(過敏與癌症之間的負相關)。這篇論文文摘的第一段是:「在對一家大型綜合醫院婦科病房的 140 名患者進行的一項調查中,受試者被問及是否患有任何常見的花粉熱類型的過敏症,例如對花、床單灰塵等。結果有20 %的人回答患有這類型過敏症。 對該病房人群的手術和活檢報告確定惡性疾病的發病率為 28%。 這兩組年齡相近的人竟然是互斥的。」「互斥」的意思就是「凡是過敏的人都沒得癌,而凡是得癌的人都不是過敏的人」。如此一干二淨的發現雖然沒有在後續的研究中被重複,但大多數的相關研究倒也同意過敏的人似乎是比較不會得癌,而這就導致一位名叫Erika Jensen-Jarolim的奧地利教授創設了一個叫做AllergoOncology的研究領域。請看她在2008年和2012年發表的兩篇論文:2008年:AllergoOncology: the role of IgE-mediated allergy in cancer(AllergoOncology:IgE 介導的過敏在癌症中的作用)2012年:The nascent field of AllergoOncology(AllergoOncology 的新興領域)AllergoOncology這個字是由Allergy(過敏)及Oncology(腫瘤學)組合成的,所以也許可以翻譯成「過敏腫瘤學」。用AllergoOncology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索,可以搜到37篇論文。最早的就是上面那篇2008年的論文,而最新的是今年一月發表的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ignificance of Basophils in Patients with Cancer(癌症患者嗜鹼性粒細胞的臨床和轉化意義)。顧名思義,AllergoOncology這個新興領域就是要探討過敏和癌症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希望能利用過敏因子,例如IgE和histamine(組織胺),來治療癌症。但是,過敏是免疫系統的疾病,而免疫系統是非常深奧複雜,再加上癌症也是非常深奧複雜,所以AllergoOncology這個領域的進展實際上是非常有限。事實上,最近發表的幾篇論文更是質疑「過敏與癌症之間是負相關」這個說法。例如下面這三篇論文:2019年:Allergies and Asthma in Relation to Cancer Risk(與癌症風險相關的過敏和哮喘)。引言:「過敏和哮喘是通常以免疫球蛋白 E 介導的的疾病,它們可能通過增加免疫監視來降低癌症風險,但也可能由於持續的免疫刺激而增加風險」。結論:「未觀察到過敏與整體癌症、乳腺癌或攝護腺癌風險有相關性」。2020年:Allergy, asthma, and the risk of breast and prostate cancer: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過敏、哮喘和乳腺癌和攝護腺癌的風險:孟德爾隨機研究)。引言:「哮喘、花粉熱和濕疹等過敏性疾病與癌症的關係正在爭論中。 觀察性研究報告了相互矛盾的發現,但此類研究容易受到混淆和反向因果關係的影響」。結論:「我們的研究不支持過敏性疾病對乳腺癌或攝護腺癌風險的因果影響」。2021年:Asthma severity as a contributing factor to cancer incidence: A cohort study(哮喘嚴重程度是癌症發病率的一個促成因素:一項隊列研究)。引言:「已經提出了哮喘和哮喘嚴重程度與癌症發生之間的假定聯繫,但尚未充分研究」。結論:「這項研究表明,哮喘患者罹患不同類型癌症的風險增加,哮喘嚴重程度和甲狀腺腫是可能增加哮喘患者罹患癌症風險的主要因素」。從這三篇論文就可看出,「過敏體質的人不容易得癌症」這個說法在醫學界仍然是有爭議的。不過,就普羅大眾而言,我想請問,在不確定過敏體質的人是不是真的不容易得癌症的情況下,您會希望自己是過敏體質嗎?原文:過敏體質的人不容易得癌症?
-
2022-03-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邊境解封進度 陳時中:擬評估區分高低風險國家
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95名境外移入個案,雖確診個案多,陽性率相較過去更低,衛福部長陳時中今於立院接受質詢,談及邊境陽性率降為3%,他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是否因為邊境陽性率,針對縮短檢疫再調整?陳時中說,過去所有國家都是高風險,近日有些國家風險降低,近期擬恢復風險分層,評估高風險、低風險國家做相關檢疫鬆綁。我國自3月7日起將檢疫縮短為10天,陳時中先前指出,檢疫天數縮短將朝「7、5、3」做規畫。陳時中今表示,邊境陽性率變高,對我們壓力比較大,尤其縮短檢疫時,有一定的(確診)比例會露出。陳時中說,相較先前國外都是高風險國家,近期有幾個國家染疫率逐漸降低,接下來會看國外疫情、確診比例降低,降到我國可接受範圍時,將評估採風險分層方式,依照高風險、低風險來評估是否縮短檢疫。媒體詢問,以色列施打第4劑後,發現60歲以上長者可降低4倍重症率,未來是否考慮長者及免疫系統不佳者施打第4劑?陳時中說,台灣施打第4劑還很遠,每個國家數據都不同,目前看來第4劑效果是恢復到第3劑,未來思考第4劑應該距離第3劑多久再施打,這是較科學的問題。公衛學者陳秀熙提出,先以三分之一BNT劑量讓幼童接種?陳時中直言,不能這樣猜,這要原廠提出相關臨床數據報告,才能做正確決定。針對2022智慧城市論壇已有3名外賓確診,此次專案牽涉到2次版本簽核問題,未來是否調整統一在機場篩檢?陳時中說,必須看整體形勢及可行性,在指揮中心防疫立場,就是當天要採,及早將病人找出。至於採檢處所,於機場就沒有專案泡泡問題;若採吐口水回防疫旅館等結果,就有防疫計程車管理問題;若到旅館再採檢,相關經濟泡泡就有專人專送等問題,只要搭配好就可以。陳時中說,若要在機場統一採檢,會有停機坪的問題,因為現在採檢班次多,必須要等,且飛機還要做清消作業,牽涉層面大,且近期我國剛將韓國納入落地採檢中,雖然麻煩、辛苦一點,但可降低風險,是有好處,因此必須看我國採檢量能及整體效益來決定。至於智慧論壇是否會停辦?陳時中說,已跟相關單位了解,目前外賓已被居家隔離,論壇可透過安排以視訊進行,否則論壇就停辦,但展覽不會停辦。據他了解,昨晚台北之夜活動,外賓與本地來賓有做好區隔,本地人員也戴N95口罩,相對安全,外賓有道展覽館、市府大數據中心等,工作人員也做好相關防護,目前也發放快篩、要求人員做好自主健康管理,對社區風險小,「對外賓很抱歉,但要居隔起來」。
-
2022-03-23 新聞.食安拉警報
再傳第2起台灣金針菇染李斯特菌?美FDA回收
再傳第二起台灣金針菇受到李斯特菌汙染遭回收事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21日再公布台灣金針菇檢出李斯特菌,這次廠商為「Top Quality Produce Inc」,業界研判為在當地改包裝的產品。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證實此事,但他說,這起公告事件,以及昨天曝光的金針菇,貨源都來自位於西螺的尚旺農場;尚旺供貨給「彰化縣香菇合作社」,同時也供貨給「Top Quality Produce Inc」這家廠商,在同一個貨櫃裡出口到美國,也就同樣都被驗出李斯特菌,等於一個貨櫃、一個農產品供貨商,提供給兩個廠商,一起去美國,因此美國FDA分為兩起事件公告。姚志旺說,農糧署會介入輔導,了解整個菇類生產的情形、管理,生產過程究竟有那些問題,同時也要請相關的農政單位協助,比如農試所、農改場等等,看看究竟哪裡出了問題。根據美國FDA公告,正在召回所有200g/7.05oz包裝的台灣金針菇3月1日至3月16日的產品,遭受李斯特菌汙染。而這批產品為200 克/7.05盎司,帶有透明綠色塑料袋,並標有中英文「台灣金針菇」。塑料袋的一側,有UPC代碼848180019661、Top Quality Produce Inc的名稱、地址、徽標和食品說明,以便在冷藏和烹飪前保持冷藏和烹飪。公告中指出,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可導致幼兒、體弱的老年人和其他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患嚴重疾病,有時甚至會致命。姚志旺說,3月21公告的金針菇被檢出李斯特菌案,經洽彰化縣菇類生產合作社了解,與3月18案均為西螺尚旺農場供貨,這案件是1月27日裝櫃出口,透過不同貿易商供應美國不同通路,出口前也都有經過檢測沒問題才出口。
-
2022-03-23 該看哪科.皮膚
熬夜壓力大 年輕人皮蛇發作
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一般是年長者罹患機率較高,但最近年輕人發病狀況也不少,臨床醫師表示,長時間處於壓力狀態、習慣熬夜、作息不正常等因素,導致免疫力下降外,接種新冠疫苗後造成身體免疫系統的改變,加上無形的生活壓力,也可能增加帶狀疱疹發生率。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蔡長祐表示,「皮蛇」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活化所引起的皮膚疾病,好發於冬季至早春,常因過度勞累、緊張、季節變換而發生。帶狀疱疹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且年紀增長、免疫力下降,也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再次活化」的重要因素。蔡長祐指出,帶狀疱疹初期皮膚症狀不明顯,大多患者在水泡出現前48至72小時,患部會出現刺痛、燒灼或發癢症狀,常因不明原因頭痛、胸痛、腹痛或腰痛,幾天後開始出現紅疹與水泡,才知道罹患皮蛇。「帶狀疱疹最怕併發神經痛。」蔡長祐表示,皮疹水泡常出現在身體、臉部單側,尤其胸椎至腰椎的神經節部位,以及臉上、頭頸部、手臂、甚至腿上等,但長完皮蛇後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帶狀疱疹後的神經痛(PHN),不僅干擾患者睡眠、日常活動,讓患者痛到「懷疑人生」,更可能失去獨立生活能力。蔡長祐說,帶狀疱疹主要以抗病毒藥、藥膏敷料及減緩神經痛藥物治療,抑制病毒繁殖及水泡擴散,並避免傷口感染及後續神經痛,然而要預防帶狀疱疹,亦可施打帶狀疱疹疫苗,提升免疫力、抵抗力。帶狀疱疹疫苗目前仍屬自費接種,適用於50至79歲的成人,僅需接種一次,保護效果可維持五至十年。根據研究顯示,帶狀疱疹可預防50至59歲70%的發生率,60至69歲族群則可減少64%的發生率,且施打疫苗亦可降低帶狀疱疹後的神經痛發生率。雖皮蛇發作時,打帶狀疱疹疫苗無法治療,但發作後體內有段時間將有保護力,建議一年後可再接種帶狀疱疹疫苗。蔡長祐提醒,罹患過帶狀疱疹不代表終身免疫,當人抵抗力下降時,仍有機會復發,特別是50歲以上、慢性病患者或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大等免疫力較差者,都是帶狀疱疹的高危險群,呼籲民眾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充足睡眠、調適壓力及接種疫苗,有助於提升免疫力。
-
2022-03-23 該看哪科.耳鼻喉
嘴破、舌頭破未必是小事!醫:3種情況盡早就醫
嘴破是日常相當常見的毛病,雖然事小,但總讓人心煩又不舒服。賴耳鼻喉科診所賴盈達醫師表示,遇到這樣的小麻煩,可以到藥局詢問相關的藥物,或尋求醫師協助。不過若是遲遲不見好轉,或是身體出現其他不適,就建議盡早檢查,因為恐怕不是單純的潰瘍而已。 為什會嘴破、舌頭破?醫:主要與免疫失調有關。 賴盈達醫師表示,不論是嘴破、舌頭破皆可算在口腔潰瘍當中,其他也包括了臉頰黏膜、牙齦、舌底等,涵蓋嘴唇至口腔處。口腔潰瘍形成的原因大多大同小異,主要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日常如感冒、生病、壓力大、熬夜,經期或懷孕等荷爾蒙波動較大時也都有可能發生。患部常見形成外圍紅色、中間較白、形似隕石坑洞的凹陷,邊緣雖不規則,但大致而言可說得上是一個圓形的傷口,通常在一個星期左右便會漸漸好轉。而其他也可能引起嘴破的小問題,則如吃鳳梨咬舌、假牙黏合度不佳摩擦等也可能形成。 嘴破、舌頭破怎麼辦?醫教4原則有助改善!民眾遇到上述這些嘴破情況,一般而言可以放著等它好,並注意避免張口過大即可。不過像是破在嘴角、吃東西常會影響飲食及復原,許多民眾會自行亂擦各種「萬用藥」,例如常見的家備用藥拿了就塗,或是一些祖傳配方、聽別人說很有用、來路不明的藥物或偏方,雖然嘴破只是小問題,但這類情況還是應避免,以免嘴破沒好反而讓傷口惡化。 建議可以先至藥局詢問藥師,了解哪些藥物對這類情況是普遍真的有所幫助,例如使用口服消炎止痛藥、口內藥膏等,緩解症狀不適。不過即便是經藥師建議,這些藥物也僅為改善症狀的不適,並無治療效果,若希望能好得快一些,自然還是建議尋求醫師協助為佳,在透過局部治療、處方藥物治療的協助下,會更有助加速癒合,這是最快的方法。 嘴破、舌頭破未必是小事,醫:3種情況盡早就醫!即便嘴破一般只是小問題,但若是發現不尋常也應提高警覺盡早就醫。賴盈達醫師表示,正如前述嘴破通常與免疫有關,約一周左右復原,但口腔癌也會出現口腔潰瘍,這樣的傷口因癌細胞存在,時間自然就會持續,且較不規則,醫師日前就曾遇過案例口腔黏膜潰瘍約一個月,發覺不對勁前往檢查,在詢問下了解有20年的菸酒檳榔習慣,經檢查為口腔癌。皰疹病毒引起的潰瘍,則常見呈現為聚集小顆粒。而即便只是單純的嘴破,免疫系統較不穩定時也意味著較容易受到其他疾病侵擾,因此若嘴破期間出現其他身體不適,除了應合理懷疑是否有可能為疾病所致,也要留意其他疾病趁虛而入。提醒民眾,若嘴破至兩周未見好轉,或是傷口明顯不規則、出血、範圍擴大等異常,又或是身體出現其他不適,這些情況都應盡早檢查,以確保健康無虞。《延伸閱讀》 .牙周病易骨鬆、心臟病、中風?醫:機率較高,刷牙方式很重要。 .牙齦腫脹怎麼辦?6招有助改善!醫:超過3天、出血、化膿盡早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3-22 新聞.食安拉警報
金針菇在美驗出李斯特菌 食藥署:非供生食台灣不驗微生物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公告,台灣出口美國加州的200克/7.05 盎司包裝的金針菇可能被李斯特菌汙染遭回收。對於這項產品是否在台灣流通,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表示,農糧署仍在掌握國內流通情形,由於台灣民眾菇菌類多為熟食,但因此國內並未針對菇菌類特別訂定微生物標準,若國內驗到李斯特菌也不會下架。根據美國FDA網站3月18日公告,一批來自台灣的金針菇被驗出有李斯特菌汙染, 這批金針菇產品為“Taiwan Best Quality Enoki Natural Mushroom***Manufacturer: Changhua County Mushrooms Production Cooperative”(彰化縣香菇合作社),條碼為UPC 8 51084 00835 8,批號為#3322" 。根據美國FDA公告,幼兒、體弱者或老年人以及免疫系統較弱的人,若遭受李斯特菌汙染,嚴重者會致命;健康者可能只會出現短期症狀,如高燒、頭痛、僵硬、噁心、腹痛和腹瀉;而遭受李斯特菌感染的孕婦,會導致流產和死產。鄭維智表示,李斯特菌主要是在低溫生長的微生物,若烹調溫度達攝氏72度即可殺死。而台灣的菇類多以熟食為主,因此考量風險和國人飲食情況,台灣食品中主要針對生鮮即食食品及生熟食混合即食食品訂有微生物標準,會加以檢驗;至於菇菌類則檢驗農藥殘留量和重金屬含量是否超標,並沒有特別訂定微生物標準。不過鄭維智表示,既然業者要外銷到國外,就必須符合當地的食品法規,若美國有訂定相關標準就必須符合其標準。他也提醒,蔬菜類、菇類應徹底煮熟再吃。食藥署稍晚表示,已趕赴產地現場了解,該批金針菇共有926箱,每箱50入。其中兩箱留在台灣做為檢疫樣本,餘924箱全數外銷美國。
-
2022-03-22 養生.聰明飲食
膚質好壞,關鍵在照顧好「腸皮軸線」!營養師公開 養腸煥膚10大食材
養出健康美麗肌的食材推薦大家都知道想養出健康自然的美麗肌膚,與飲食的關係密不可分, 而吃進什麼樣的食物,更是大大影響著我們的腸道循環。腸皮軸線會影響著身體的各個系統,包含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血液系統,擁有健康的腸道,就能擁有美麗肌膚。以下將介紹有益腸道更有益肌膚的食材,對各食材的營養成分有了基本的認識之後,搭配第4 章的飲食計畫,就能讓我們的美麗肌邁向好循環!為肌膚打底,不可或缺的10大食材養腸煥膚好食材(適合:所有肌膚)1. 全穀雜糧:全穀雜糧富含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和排便,維持消化道健康;同時也富含維生素B群,能幫助調節新陳代謝、維持皮膚的健康,並增強免疫力。尤其華人飲食每餐幾乎都會有米飯,只要調整為全穀雜糧,就能有不錯的成效!2. 蔬菜:蔬菜的膳食纖維含量高,可以調節腸胃道內的菌叢生態,維持消化道機能。此外,膳食纖維可以降低食物滯留於消化道的時間,可幫助膽固醇代謝、減少有害物質的吸收。3. 豆類(毛豆/黃豆):膳食纖維含量高,可以緩解便秘問題、維持腸胃道健康。黃豆在保留植物特性的同時,也有和動物性蛋白同樣高吸收率的蛋白質營養,能被人體有效利用,是建構皮膚組織和細胞的重要來源。4. 水果:水果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消化道蠕動、維持腸道內菌叢的生態平衡外,也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維生素A、E、C等都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降低體內的自由基傷害,維持肌膚膚的完整性。5. 無糖優格/優酪乳:含有乳酸菌,能幫助消化,維持腸道的酸性環境,有益其他益生菌生長。有些添加特殊菌種的優酪乳或優格也能直接補充益生菌,增加腸道中的好菌比例,維持良好的消化道機能。此外,優酪乳和優格也是優質蛋白質的攝取來源,能協助免疫系統正常運作、提供身體修復、合成膠原蛋白的材料。但過多乳品也可能增加長痘痘風險,所以建議可以每天食用一至兩份即可,也能同時觀察食用優酪乳、優格時肌膚是否有長痘、出油問題。紅潤氣色營養素(適合氣色不佳的人)健康紅血球需要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B6、鐵這四個充足的營養素,擁有健康紅血球,就能氣色紅潤喔!以下食材能補充這些重要的營養素。6. 豬血/鴨血(鐵):豬血、鴨血的含鐵量很高,一碗豬血湯就能滿足每日所需攝取量的一半,亦含有蛋白質,熱量及碳水化合物含量都很低,對於追求體態管理的人來說,是CP值很高、沒有太大負擔的養顏食材。7. 牛肉(鐵):牛肉亦富含鐵質,是製造紅血球的關鍵因子,影響著血球攜帶氧氣的能力,牛肉也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人體的吸收效率高,可提供身體組成肌膚結構所需的蛋白質材料。8. 紅豆(鐵):紅豆是素食者的補鐵好食材,若有補足鐵質,可以改善蒼白的氣色。雖然植物性的鐵質攝取效率沒有動物性來得佳,但還是有補充的效果,若想要讓鐵質吸收效率更好,可以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材一起吃。此外,紅豆也含有葉酸,有助於維持紅血球的正常運作,為肌膚帶來紅潤好氣色。9. 菠菜/紅莧菜(葉酸):葉酸是維持紅血球正常運作的重要營養素,若長期攝取不足的話也會有貧血的狀況發生。日常飲食中,深綠色葉菜類就是很好的葉酸來源,每天三餐至少要吃到一種深綠色蔬菜,特別是孕婦,在養胎過程中葉酸的需求也會增加,要攝取充足才會更健康,肌膚更紅潤哦!10. 魚類、蝦、貝等海鮮食材(維生素B12):維生素B12也是紅血球正常運作的關鍵營養素,多存在於葷食的食材中,是消化吸收不好、長期全素的人特別需要留意補充的營養素。【延伸閱讀:你的腸道竟可能比你老20歲!恐是「滿臉痘痘、皮膚發炎」兇手... 營養師:想改善就吃「這2種菌」幫腸道減齡】書籍介紹書名:吃出逆齡好膚質:專業營養師團隊的156道食譜,21天打造素顏美肌作者:好食課營養師團隊出版社: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22/02/24作者簡介/好食課營養師團隊 專業的營養師團隊,即時掌握國際健康飲食潮流,以正確易懂的營養資訊,傳遞健康知識,洞察台灣民眾健康與飲食現況,與大家分享最新、最正確、易懂的食品營養資訊。著有《增肌減脂!運動前後快速料理》《做自己的運動營養師》《3日、5日、7日減醣瘦肚餐》等書。web:www.learneating.com延伸閱讀: 那夜,重症醫師狂奔急診室...看到太太血一直冒出來,一個丈夫鼻酸的請求
-
2022-03-21 新聞.健康知識+
免疫系統的豁免部位 眼睛可能是基因編輯首選器官
▍藥物傳輸要讓基因編輯在臨床上發揮效用,得面臨許多艱困挑戰,其中有一項跟基因編輯的基礎技術幾乎沒有關係。過去基因療法在發展上也曾受到這件事情的阻礙,那就是藥物傳輸的問題。我們很習慣吞藥丸或喝液體藥物,從藥罐裡倒出一顆藥丸,就可以吃藥了。問題是,這只適合阿斯匹靈、抗生素,或者是抗組織胺等傳統的小分子藥物。像基因編輯試劑這種分子結構大而複雜的製劑,就沒辦法用這種方式處理,因為它們無法通過胃裡面的高度酸性環境。想要讓某種大而複雜的分子分布在人體各處,一般來說會採取血液注射的方式。血液是人體的運輸網絡,負責運送營養物質、氣體和毒素到它們該去的地方。任何打進血液裡的物質,在運輸過程初期,都會來到人體的大型解毒器官——肝臟。解毒是肝臟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在任何奇怪的外來物質傷害人體組織前,將它們分解完畢。問題在於,對肝臟來說,基因編輯試劑就是奇怪的外來物質,於是肝臟開始幹活,分解這些外來入侵者。到頭來,抵達最終目標組織的試劑劑量過低,無法產生任何效用。這麼說來,針對韓特氏症進行的試驗,會採取比較舊的基因編輯技術也並不奇怪,因為它鎖定的目標是肝臟,試劑到了肝臟就抵達終點。事實上,就這個例子而言,肝細胞會吸收外來物質的特性絕對是個優點。如果科學家能製造出正確的藥物傳輸包裝,正常發揮功能的肝細胞其實有助於解開包裝,方便基因編輯試劑釋出。這麼一來,試劑很有可能直接進入肝細胞的細胞核,開始進行DNA編輯。如果一切順利,肝臟本身就能產生病人缺乏的蛋白質,把蛋白質釋放到血液裡,蛋白質就能隨著血液前往目標組織,然後開始工作。針對鐮型血球貧血症和地中海貧血症進行的試驗,也解決了藥物傳輸的問題,不過所用方法不同。基因編輯試劑被直接送進病人的細胞裡,但這細胞所在地點是實驗室,而不是病人體內。一旦編輯成功,再像輸血一樣把編輯過的細胞送回病人體內。儘管我們認為人體所有組織都是相連並且整合在一起的,尤其又有血液系統居中聯繫,但事情總有例外。這些稱為豁免部位的人體區域,就像是獨立於偉大聯邦實體之外的地方。其實,許多人對這種現象很熟悉,只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知道這件事而已。我們都曉得,進行腎、肝、心、肺,以及其他大部分器官移植時,最重要的就是希望捐贈者和受贈者的配對相符程度愈高愈好。其實,所謂的「配對程度高」,意思就是試著找到免疫系統辨識標籤盡可能相似的捐贈者和受贈者,這麼做可以降低風險,盡量讓時時處於警戒狀態的免疫防禦系統不要排斥移植器官。即使配對程度很高,通常,受贈者餘生中都得服用藥物來抑制想要發揮保護作用的免疫系統。但說到角膜移植,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角膜是我們眼球前面透明的部分,角膜移植時,不用進行捐贈者和受贈者的配對程序,受贈者也無須服用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這是因為我們的眼晴其實躲開了免疫系統,是所謂的豁免部位。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演化過程中,這種方法可以預防眼睛產生危險的發炎反應,因為眼睛要是發炎,那是有可能失明的。因為不必擔心免疫系統攻擊進入眼睛的外來物質,所以眼睛成為基因編輯可利用的首選器官。我們可以把試劑直接注入眼睛的適當部位,因為我們已經知道,在眼睛裡的試劑不會被過度免疫反應清除掉。我們還知道,基因編輯的試劑不會離開眼睛,因此,不用擔心試劑進入錯誤組織,或者在別的地方展開編輯程序。以人體細胞和動物模型進行的實驗,早已說明基因編輯在眼睛細胞裡是可以發揮作用的。理論上來說,我們應該有可能利用這項技術來穩定,甚至逆轉各種形式的失明狀態,包括基因突變引起的色素沉著性視網膜炎,甚或是跟年齡有關,會影響一般大眾的眼疾,如黃斑部病變。※ 本文摘自《竄改基因:改寫人類未來的CRISPR和基因編輯》。《竄改基因:改寫人類未來的CRISPR和基因編輯》作者:奈莎‧卡雷 譯者:陸維濃出版社:貓頭鷹出版日期:2022/01/24
-
2022-03-20 該看哪科.兒科
邊境漸開、急診氣喘兒增 專家:做好兩件事保護兒童
時序入春,日夜溫差大,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說,到急診就醫的呼吸道症狀兒童變多,以細菌感染誘發氣喘最常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應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說,台灣呼吸道過敏兒童多,過敏兒的呼吸道比一般小孩易受病毒感染,症狀也比較嚴重,公共場所口罩令尚未完全解除,家中大人都接種新冠疫苗,做好這兩件事,對兒童也有保護效果。謝宗學臉書發文指出,3月起兒童急診病人數量明顯增加,月初以病毒型腸胃炎為主,但3月中開始,病毒型腸胃炎減少,呼吸道症狀病人漸增。經觀察急診檢驗結果,謝宗學歸納這些兒童急診個案最多為黴漿菌感染導致急性氣喘發作,其次為鼻病毒引起的發燒、流鼻水、咳嗽,感染腺病毒而發高燒的較少。黃高彬表示,現在是季節交替時節,早晚溫差較大,呼吸道過敏的孩子容易有症狀發作,這些孩子的上呼吸道,也會比一般沒有過敏的小孩更容易受到病毒或細菌的感染,感染後的症狀通常也會比較嚴重。黃高彬表示,目前口罩令尚未完全解除,對這些孩子仍有保護效果。此外,病毒或細菌感染的症狀仍與過敏症狀不同,前者可以持續整天,後者則集中發生於早晚,父母可以仔細觀察,幫助醫師釐清症狀。謝宗學文中指出,隨著逐步鬆綁口罩政策、回歸正常生活,過程可預期急診會觀察到上述現象,但還是要提醒家長,仍要注意孩子呼吸道防護措施是否確實,特別是有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病史的孩子,容易因為黴漿菌感染而誘發急性氣喘發作。黃高彬表示,BNT這款mRNA疫苗是目前唯一可用於兒童的的新冠疫苗,其原理是用脂肪顆粒包覆mRNA,打進人體後脂肪被代謝掉,mRNA裸露出來,可以產生棘突蛋白,刺激身體產生抗體,將來如有真的新冠病毒進來,身體就能辨識病毒表面的棘突,免疫系統快速反應,把病毒中和、破壞掉。黃高彬表示,兒童是否接種新冠疫苗,這是個兩難,疫苗所帶來的棘突蛋白,對於小孩的血管是一種刺激,有可能導致血管炎、心肌炎、心包膜炎。台灣疫苗接種資料顯示,台灣青少年發生心肌炎的比例初步看來是有高於國外。黃高彬表示,兒童到底要不要接種,是一個兩難,下周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就要討論,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兒童通常是受到一起生活的成年人所感染,若同住家人都有完整種,可望減少兒童感染的風險。
-
2022-03-20 養生.聰明飲食
哪種糖比較好?專家曝是否影響健康的關鍵一因素
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必需品,日常生活接觸到的食物,常有糖的身影。像是想放鬆一下的時候,喝一杯清涼的手搖飲,是為生活帶來療癒的小確幸,或是冰冰涼涼的綠豆湯、豆花、芋圓冰…等,這些療癒系飲品和冰品,都有一項帶來畫龍點睛感的食材,那就是「糖」。這些飲品或是甜湯少了糖,很多人認為食之無味,讓人有「沒味道、喝不下去」的感覺。糖無好壞之分,重點在攝取量李婉萍營養師表示,糖與料理可謂「關係親密」,生活中隨處可見,像是黑糖運用於薑湯、紅棗湯;砂糖運用在滷肉、綠豆湯;冰糖運用在燕窩、蓮子湯;蜂蜜運用在蛋糕、檸檬飲,而被喻為砂糖替代品的果糖,可用在大家熟悉的紅茶、綠茶、霜淇淋、糕餅、糖衣...等,它有一個重要特性,為美食增加風味,卻又不會蓋住食材的原味,因而深受歡迎。家醫科醫師洪暐傑表示,眾多含糖食品都有果糖成分,例如蜂蜜含有40%以上果糖,且蔗糖進入體內分解後,也是果糖、葡萄糖各占50%,而糖的種類雖然眾多,但其實並沒有所謂一定好壞的分別,重要的是應酌量攝取。醫師: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10%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國民飲食指標」中,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添加糖是指額外攝取的糖,男性每日由飲食中攝取的總熱量不宜超過2,500卡,添加糖攝取量應低於250卡,女性每日攝取總熱量不宜超過2,000卡,添加糖攝取量應低於200卡。洪暐傑表示,目前廣受討論的果糖運用範圍廣泛,適當使用可增加食品、飲料風味,也帶來療癒般的幸福感,但仍需適量攝取,避免增加肥胖、三酸甘油酯、血糖與血壓升高、免疫系統發炎、心臟病、肝細胞傷害...等健康風險,但也因為甜度高,民眾一般會減少糖量,反而使血糖更穩定。不論偏愛哪一種糖,都不可忽視攝取量,平常也要養成正常作息,規律運動,才能享受糖帶來的美味又兼顧健康。延伸閱讀: 。1/10的臺灣人有糖尿病,易導致多種併發症,尤其這個器官要小心 。每天1杯含糖飲料恐惹脂肪肝上身! 營養師授「逆轉9招」:甜味較高水果也別碰
-
2022-03-1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自閉症是神經發展多樣性的表現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自閉症」。一位特教老師分享自己如何照顧兩位自閉症子女的經驗與期待;一位自閉症孩子的母親分享自己與一些家長共同組成病人團體,開啟與公部門斡旋的的各種心得;台大醫院宋維村醫師以多年研究、教學與照護這種病人的經驗,寫出這篇幫忙社會大眾以及醫療團隊更了解「自閉症」的文章。希望他們的共同努力,可以使促使社會大眾更了解過去以為「可望不可即」的「星星兒」,並給予支持。【延伸閱讀:醫病平台/一個特教媽與兩個自閉症孩子的故事】【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回首四十載與命運拔河的歲月,展望未來自閉兒被關注的社會】自閉症是神經系統發展障礙的疾病,呈現人際互動和相互溝通的缺損,以及狹窄、侷限、刻板的行為、動作或興趣等症狀,譬如,眼睛不看人、沒有聽力障礙,但叫他沒有反應、語言發展遲緩、仿說別人的話、你我代名詞反轉(如,給我說成給你),不喜歡和人互動但極度偏好某些物品或符號,用獨特的方式玩玩具、不會扮家家酒等,都是幼兒時期常見的現象。神經系統發展的問題大多是胎兒期就存在,在成長過程逐漸表現出來,或者在成長過程受到環境的影響出現症狀,或環境的要求增加,出現功能的缺損。神經系統的障礙可能繼續存在,因而自閉症的症狀可能持續終身。自閉症也常併發其他的發展障礙,譬如智能障礙、動作障礙、過動症、焦慮症、憂鬱症、土瑞症等神經精神疾病。因此,各年齡的自閉症患者,常因功能缺損和奇怪的行為,被另眼看待、覇凌、孤立,在求學、工作和生活上,承受很大的壓力和困擾;他們的父母,常因為自閉症子女受到他人的誤解和汙名化,努力要求大眾正確認識自閉症,爭取符合自閉症者的需要的制度和福利,譬如早期療育、特殊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輔導、生活輔導和必要的居住安置、長期照護等。2011年蔡文哲醫師追蹤了61位我在1987至1995診治的典型自閉症個案,追蹤時平均24歲。追蹤時他們的綜合能力,歸類為功能不良,即沒有語言或只有少數單字、完全要人照顧或有部分在家生活自理能力的,佔50%;歸類為功能尚可,即可以完全自理生活、會使用句子,但仍有仿說等怪異語言溝通方式、能在熟悉的社區活動、可以從事簡單工作的,佔25%;歸類為功能良好,即能與人語言相互溝通、在社區獨立生活,具有如同一般人工作能力的,佔25%。這61人,36%有工作經驗,以非技術性的工作為主,但能持續有工作的只有個位數;62%沒有朋友;都沒有結婚;只有1人是在外工作自己獨立生活,90%住在家裡,其中一部分可以獨立生活,已有5位住在養護機構或精神科慢性病房。這個資料告訴我們,自閉症者到成年期的個別差異很大,從完全不能獨立生活要人照顧,到完全可以獨立生活和一般人無異。因此在討論自閉症者的需要時,要考慮從最多需要的到最少需要的,以及是否合併情緒行為問題和神經精神疾病。上述資料也驗證了自閉症障礙的嚴重性和持續性,只有極少數可以自己完全獨立工作和生活。我在這裡要討論的是有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的22人,為什麼有持續穩定工作的只有個位數?進一步分析,他們不能持續工作的原因很多,包括工作督導者不知道如何分配適當的工作,使自閉症者的能力和工作的性質不符,讓自閉症者感到工作太難無法完成而挫折,或工作太簡單沒有成就感;工作的環境太吵雜,聽覺敏感或要求環境整齊有序的自閉症者無法忍受;大部分自閉症者對不喜歡的事情,不會表達自己的意願和情緒,到忍不住時爆發出來,讓同仁不能理解甚至害怕;同仁不瞭解自閉症,不知道如何和自閉症者相處,把自閉症者看成怪人,避開或是加以隔離排斥;有的同仁注意到自閉症者不會計較,一定會完成分配的工作,而把自己不喜歡做的或大量工作分配給自閉症者,欺負自閉症者。這些不利於自閉症者持續工作的因素,其實都可以解決的。我們大都以「一般人」的角度看功能障礙者的「缺損行為」,希望障礙者的缺損行為可以「正常化」,譬如一般人看到聽力障礙者在學習和社區活動的困難,希望醫學進步,以人工電子耳、助聽器等,使其聽力正常得和一般人一樣。自閉症也一樣,父母希望透過各種方法幫助孩子達成正常化的目標;醫療研究者努力地從遺傳、基因、神經系統、生化免疫系統鑽研自閉症的成因,希望能發展有效的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治療師也想盡可能的辦法,包括各種早期療育、特殊教育和生物、心理、社會、靈性治療,幫助自閉症者正常化。然而,這四十年來,越來越多的自稱是「亞斯」的人(醫學診斷稱為亞斯伯格症、高功能自閉症),站出來說話,主張「人生而平等,我們不應該被特別對待;我們不是不正常,只是生來神經系統發展不同;我們有你們一般人沒有的特長,譬如良好的記憶、符號、空間能力,我們堅持原則。你們看不見我們的特長,只看見我們聽不懂比喻和諷刺的話,不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等社會性溝通缺損;只說我們社會互動很差、不會建立社會關係;說我們看不懂別人的表情、不瞭解自己的情緒,控制不住情緒,亂發脾氣,亂講話。你們的研究方向錯誤,花那麼多金錢、時間、精力研究自閉症醫學生物學的成因,研究結果到現在都沒有用處,幫不了自閉症者。為什麼你們不研究我們在現實世界的需要?不硏究我們真正需要的政策並落實有用的措施?」這些亞斯的呼籲逐漸被社會聽到,有學者從社會正義和倫理的角度切入予正面回應,認為應將自閉症等神經發展障礙,看作神經發展多樣性(neurodiversity)的表現,人生而有不同的神經系統,發展各異,各有長處和短處,不能用醫學診斷治療模式只關注自閉症者的缺損,應同時關注自閉症者的強項和神經反應,譬如對某些知覺刺激的過份敏感和不敏感,較佳的記憶力但較弱的理解力,視覺符號的能力優於聽覺語言能力等。我們應該尊重神經多樣性表現出來的差異,依個別化的評估結果,發展對個人有利的學習、工作、生活的環境和方式,使他們能以自己的方式學習、工作、生活,就像社會已經普遍接受,對肢體障礙者提供無障礙環境的概念和做法一樣。譬如,若一個孩子不會和人互動溝通,但是有優良的絶對音感和旋律感,我們不應一直只想教他和人對話互動交朋友,要他克服人際互動的缺損,希望使他具有一般人的社會溝通互動,成為「正常人」,而應該以他在音樂的能力,協助他在音樂方面發展,欣賞音樂、演奏樂器,有機會成為演奏、作曲的人,甚至藉著他在音樂的優勢,創造人際關係,或是以其絕對音感,成為最棒的鋼琴調音師。這個觀念,和我多年來在教學和臨床工作,重視自閉者的優勢能力加以發揮和應用,在幫助自閉症者發展不會的能力時,要以自閉症者為中心,用稱讚鼓勵的策略幫助他們學習,這樣的原則是一致的。綜合而言,自閉症是神經多樣性的表現,這個觀念運用到早期療育,就是以兒童為中心,而非治療者為中心的療育策略,順著兒童神經發展的能力和特色,陪伴他協助他發展。到學齡和少年期,依學生的強項和神經反應特色,安排學生為中心的個別化教育計畫,幫助學生學習發展。到成年期,同樣地以自閉症者為中心,依其特色和個人意願,協助他選擇合適的工作培訓、工作場所,協助工作同仁了解他的特色,學習相處的點點滴滴,促進他發揮能力,得到成就感,滿足地生活。至於需要生活和居住協助者,一樣要考慮自閉症者的神經發展特色和特殊需求,安排適性生活的環境,協助自閉症者適應和發展。在研究方面,應優先支持能找出幫助自閉症者有效的療育策略、模式的研究計畫,以推展有實證基礎的早期療育、教育、職訓、就業、生活、居住系統。這是我從事自閉症工作最大的期望。有關自閉症的研究,並不是生物醫學研究(biomedical research)不重要,而是要優先支持循證管理策略研究(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strategy research)。
-
2022-03-16 癌症.肺癌
2022癌症高峰論壇/治癌趨勢!免疫療法為癌症患者帶來新曙光
免疫療法讓癌症治療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內科部副部長謝佳訓指出,以肺癌為例,部分癌症患者可找到明顯的驅動基因,治療前可以檢測突變基因給予相對的標靶藥物,但對於無驅動基因的患者僅有化療之選項。近年來對於這群無驅動基因的患者,免疫藥物甚至帶來這群末期癌患治癒的可能性癌症治療又進入了新的里程碑。癌細胞會抑制免疫細胞調控,使免疫細胞(T細胞)就像被點穴睡著,失去原有殺死癌細胞的功能,使癌細胞過度增長。免疫療法目前最被廣泛討論的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阻止T細胞被點穴,重新喚醒並活化免疫系統,進而攻擊殺死癌細胞。目前有三款屬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治療前需要檢測生物標記指數,指數愈高反應率愈好,健保有八億元的預算用在部份癌症身上。謝佳訓指出,免疫藥物治療確實帶給患者正向影響,以PD-1/PD-L1抑制劑為例,非小細胞肺癌晚期的第一線治療,是化療加免疫藥物效果最好,但健保有條件給付免疫藥物,卻沒有給付化療,在治療觀念日新月異的年代中看起來不甚合理。謝佳訓指出,免疫藥物治療適用的癌症愈來愈多,除了肺癌外,包括頭頸癌、食道癌、膽道癌、胰臟癌等,甚至有2%-5%的比例有機會讓患者痊癒,一名肺癌患者轉移到肝臟,免疫藥物加化療反應很好,打了3個月後,肝癌全部清除,目前已治療1年半。而一名50歲的口腔癌患者,在開刀及放療都嘗試過失敗後,選擇免疫藥物治療,腫瘤快速縮小,也有患者口腔癌治療後一年後轉移到肺部,單獨使用免疫藥物治療,肺部腫瘤也消失。謝佳訓認為,對病患者而言免疫藥物帶來治癒的可能,但在健保給付有限下,不少患者仍得自費使用,對經濟是不小的負擔。【癌症心聲大調查】填問卷抽好禮.【2022癌症高峰論壇】免費報名 https://pse.is/423qsw電話報名:(02)8692-5588 #2698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事 精彩活動內容
-
2022-03-14 新聞.健康知識+
或許有一天,人類最好的朋友不再是狗而是豬?當使用動物器官做器官移植會發生什麼事
▍從三明治到器官有時候,病人的臨床需求太過極端,以至於使用藥物或其他現有技術,都無法有效地治療或治癒病人。有時候,一個全新的器官才能解決問題,也許是肝臟,也許是腎臟,也許是心臟或肺臟。不接受移植手術,病人的健康狀況勢必衰退,終將死亡。移植手術所需的技術已經存在,臨床做法也很完備,對病人的健康益處十分明確,而且是可以量化的。但每年還是有大量病患在接受移植手術前便已死亡。在美國,約有十一萬五千人需要這項救命的醫療干預措施,等待器官移植的名單上,平均每天有二十人死亡。這樣的情況在世界各地重複發生,即使一位器官捐贈者平均可以拯救八條性命,但就是沒有足夠的人願意在死後捐出器官。公眾意識活動特別強調這個議題,希望能提高器官捐贈率。有些國家,如比利時和奧地利,對器官捐贈採取推定同意制,也就是預設民眾對器官捐贈是默許同意的態度,除非對方明言反對。但全世界可用的移植器官仍大幅短缺,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下降的影響尤其重大,因為交通事故罹難者是器官捐贈的主要來源之一。我們亟需一種能夠供應相容器官的不同方式。如果不用依靠捐贈者,而是使用動物器官呢?這就是所謂的「異種移植」(xenotransplantation,希臘文「xeno」意指「外源」),是移植專家長久以來的夢想。豬的器官通常是最有可能的選項,因為豬的器官無論大小和結構都很接近人類器官,而且豬心的生理結構也和人的心臟非常相似。就功能而言,豬心也許能在人類的胸腔有不錯的表現。可惜的是,除了供應培根和豬肉,在豬成為人體替代器官的供應來源之前,我們還要克服許多障礙。然而,再一次地,基因編輯可能有助於我們小心翼翼地跨越障礙。幾乎所有哺乳類動物的基因體裡都有潛伏的病毒特工。很久以前,這些原本四處猖獗的病毒,轉而透過染病寄主來達到傳播目的。它們會將自己的遺傳材料插入寄主的基因體裡,然後在寄主的基因體裡沉睡,每當寄主細胞開始複製DNA,進行將細胞一分為二的細胞分裂時,病毒的DNA也會跟著複製。我們繁衍後代時,也順便用自己的遺傳緞帶包裝這些偷渡客,送給我們的子孫。哺乳類動物已經演化出許多分子防禦方式,讓這些入侵者保持靜定。然而,這些機制一旦瓦解,沉睡的病毒就會醒來,進入更活躍的狀態,再次橫行肆虐。豬也不例外。研究人員已經鑑定出潛伏在豬基因體裡的病毒,並指出它們確實在寄主的基因體裡靜待時機。這些病毒沒有死亡,也沒有分解,它們就是靜靜地待著,只要給予正確的刺激,它們就會醒過來。異體移植特別令人擔心的地方在於,這些感染豬的病毒,也能感染人類細胞。且讓我們想像一下,有個人接受了豬心移植,他幾乎非得服用藥物來抑制自己的免疫系統,把人體排斥豬心的風險降到最低。如果豬的病毒重新活躍起來,他的免疫系統可能無法以足夠的強度和速度產生回應,病毒可能就此抓住機會,導致接受移植的患者生病。更糟糕的是,接受移植的患者有可能把病毒傳播給其他人。人類這個物種不擅長應付未曾遭遇過的傳染病,當初歐洲人踏上現在我們所知的拉丁美洲時,一併帶著病毒登陸,消滅了七成五至九成的美洲原住民族群。這種程度的死亡率,應該不至於發生在上述人豬器官異體移植事件上,不過受到免疫抑制的人,包括年幼者、年長者和病人,若跟感染病毒的器官受贈者接觸,肯定是有風險的。在醫院出沒的人士,普遍而言多是病人,可以預期的是,器官受贈者會是醫院的定期訪客。喬治.丘奇是哈佛醫學院的教授,目前發表了約五百篇學術論文,並且用十九世紀探險家及傳教士(滿腮鬍子使他看起來像極了這些人)的滿懷熱情,採納了新的基因編輯技術。對於拓展基因編輯技術的極限,丘奇一直是重要推手,他對豬基因體的病毒研究就是絕佳的例子。豬的基因體裡有六十二個沉睡的病毒,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他和團隊成員讓所有病毒同時失去活性——就早期的基因改造技術來說,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對後勤工作人員簡直是場噩夢——病毒從豬細胞至人細胞的傳播率因此下降了一千倍。兩年後,相關領域又有一個研究團隊向前躍進,其中一位領導者就是丘奇。他們原本的研究是在實驗室裡,以細胞培養的方式進行。二○一七年,他們結合基因編輯和動物複製技術,創造出經過基因編輯的豬隻,使牠們基因體中的病毒大盜無法再活化。曾有人引用丘奇的話,表示到了二○一九年底,我們有可能看到豬至人的異體移植發生。這話似乎過度樂觀了,至少在西方國家,如此激進的做法不太可能這麼快在道德倫理層面獲得認同。目前仍有許多其他障礙有待跨越,尤其是要預防外源心臟引發的快速排斥反應。不過,若能將針對各別技術問題的研究成果結合起來,我們的信心會逐漸增加,相信有朝一日能夠靠著基因編輯技術,用各種方式破解豬的基因體,讓藉此打造出來的豬隻具備異體移植成功所需要的確切特徵。最起碼,我們可以把期待先放在心臟、肺臟和腎臟上。或許有一天,人類最好的朋友不再是狗,而是豬。※ 本文摘自《竄改基因:改寫人類未來的CRISPR和基因編輯》。《竄改基因:改寫人類未來的CRISPR和基因編輯》作者:奈莎‧卡雷 譯者:陸維濃出版社:貓頭鷹出版日期:2022/01/24
-
2022-03-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重症傷腦 新研究:長者出院一年後失智比例高15倍
邊境防疫措施逐步解封,但新冠肺炎併發重症風險最高的50歲以上民眾,還有1到2成一劑疫苗未打,尚未接種第三劑的比例也有3到5成。最新國外研究結果顯示,重症長輩出院一年後被診斷為失智症的比例,是輕症或未感染長輩的15倍。國內失智症權威醫師提醒,無論是新冠肺炎或其他感染症,很多發炎物質都可能干擾大腦神經傳導、促進類澱粉蛋白沉積,提高失智症風險,接種疫苗有助於保護認知功能,利遠大於弊。這份中國大陸武漢的研究3月8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Neurology),追蹤1500名60歲以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長達一年,這些人在感染新冠肺炎之前都沒有認知問題、神經系統疾病、失智症家族史,也沒有嚴重的心、肝或腎相關疾病或癌症。這1500名長者當中,有260人為重症,研究人員以400多名沒有感染的患者配偶作為對照組,追蹤並比較重症、輕症、未感染者的認知功能。結果發現,出院一年後,輕症或未感染的長者只有不到1%被診斷為失智症,5%有輕度認知功能帳案。反觀重症長者,出院後一年高達15%被診斷為失智症,大約25%患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失智症權威、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邱銘章表示,目前可以確定新冠肺炎在急性期和亞急性期,會造成認知功能的短期傷害,至於長期是否導致失智症比例增加,還需要五到十年以上的長期追蹤,觀察整體人口失智症發生率變化,才能有定論,另外也要釐清究竟是「新冠肺炎」特有的影響,還是「免疫反應」的影響。「並不是只有新冠肺炎重症才會這樣」,邱銘章指出,過去臨床經驗中觀察到很多老人家,住院前都好好的,可能因為一個常見的肺炎、泌尿道感染而住院,就開始出現譫妄等神經症狀。出院回家之後,家人也會發現「 他變得跟以前不一樣」,特別是腦部認知功能,變得比之前差。邱銘章表示,身體面臨發炎反應時,免疫系統會作用,早成許多發炎物質的產生,很多發炎物質都有可能干擾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促進類澱粉蛋白沉積,長期下來就會產生阿茲海默症。新冠肺炎是否也會帶來這樣的長期影響?邱銘章表示,這也許還需要五年、十年才能得到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接種疫苗預防感染,不但可預防重症、維護生命安全,也有助於保護認知功能,利遠大於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