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烤肉刷三下,卡路里有多少?一圖看懂烤肉醬熱量及鈉含量排行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聲/ 醫聲要聞

染疫兒童的大魔王 專家籲避免MIS-C威脅 快接種疫苗

孩童確診新冠肺炎最怕發生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而接種疫苗是避免發生的最好方法。本報資料照片
孩童確診新冠肺炎最怕發生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而接種疫苗是避免發生的最好方法。本報資料照片

聽健康

00:00/00:00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燒不完,每天萬人確診幾乎已成為常態。其中雖孩童感染新冠肺炎多為輕症,但因台灣地區持續發現少數兒童後續出現「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症狀,據統計孩童染疫後出現MIS-C的比例約萬分之一,且好發於12歲以下兒童,死亡率1至2%且會造成身體重要器官損傷,因此如何積極預防症狀發生及掌握發病徵兆快速就醫,是目前後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前提下,父母不得不知的重要課題。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邱政洵表示,MIS-C目前發生原因不明,可能跟感染新冠病毒後免疫系統不正常調控或自我抗體攻擊等因素有關,造成全身性發炎反應。

他說,由於預防MIS-C的最好方法就是避免感染新冠病毒,而接種疫苗則是防範新冠肺炎感染的首選方式,尤其在疫情持續傳播的情況下,打疫苗的整體好處仍遠遠大於疫苗接種風險及副作用,呼籲5歲以上幼童儘速施打疫苗,才能遠離MIS-C威脅。

MIS-C發生在染疫後 出現突發性發燒、出疹應提升警覺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邱政洵表示,MIS-C的發生率不高,但死亡率仍有1%到2%,家長要留意孩子染疫後若出現發燒、腸胃症狀就要提高警覺。本報資料照片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邱政洵表示,MIS-C的發生率不高,但死亡率仍有1%到2%,家長要留意孩子染疫後若出現發燒、腸胃症狀就要提高警覺。本報資料照片
「孩童確診新冠肺炎康復後的1週到2個月內,容易出現突發性發燒、全身性發炎的MIS-C症狀。」邱政洵說,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並非出現在新冠病毒急性感染期間,而是出現在染疫康復後的全身性多系統發炎,它好發於6到12歲孩童。

他說,雖然國外MIS-C的發生率不高,僅萬分之1至萬分之3而已,但死亡率仍有1%到2%,因此家長須提高警覺,儘管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大多屬於輕症,一旦疫後出現高燒或皮膚及嘴唇長疹子、眼睛出血、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或活動力突然下降,這些都是MIS-C症狀警訊,建議應立刻就醫治療。

口服抗病毒藥僅適用12歲以上民眾 切勿任意幫兒童加藥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65歲以上老人或65歲以下12類高風險族群,健保已有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臨床研究證實只要患者在確診5天內服用抗病毒藥物,能大幅降低近9成新冠重症及死亡風險。

不過,部分民眾異想天開,想把抗病毒藥物分與幼童服用,以降低新冠染疫康復得到MIS-C風險。邱政洵說,MIS-C是全身性發炎反應,並非針對新冠染疫的急性感染期,而口服抗病毒藥物是用來對付新冠病毒,非用來治療全身性多系統發炎,因此治療MIS-C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根本沒效,必須改用「抗發炎藥」才是真正對症下藥。

他說,況且,目前口服抗病毒藥物的適用對象並不包括12歲以下孩童,因此家長千萬別擅自主張幫孩子「加藥」,以免用藥不成反傷身。

預防MIS-C首要為施打疫苗 面對疫情戒慎不恐懼

邱政洵也說,預防MIS-C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感染新冠肺炎,而避免新冠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施打疫苗,尤其國內目前已開放5到12歲孩童接種第二劑新冠疫苗,在國內COVID-19疫情仍未趨緩,考量染疫恐怕容易併發重症與死亡風險的前提下,接種疫苗的好處仍遠大於接種副作用與不良反應風險,尤其孩童染疫出現腦炎死亡威脅更不容小覷,因此接種疫苗、勤洗手、戴口罩及養成個人良好衛生習慣,仍是防範病毒入侵的不二法門。

(本報導為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系列衛教)

MIS-C 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高燒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