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1 11:52:14 腦部.神經
補教名師呂捷腦膜炎一度病危 醫:判斷關鍵在頸部僵硬壓痛
歷史補教老師呂捷昨晚在臉書談腦膜炎的生病經驗,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腦膜炎是病毒或細菌侵犯到腦膜的疾病,典...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9-06-11 11:52:14 腦部.神經
歷史補教老師呂捷昨晚在臉書談腦膜炎的生病經驗,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腦膜炎是病毒或細菌侵犯到腦膜的疾病,典...
2019-06-11 10:47:10 感染科
文:林哲民 嘉義聖馬爾定 小兒科醫師 登革熱,是在台灣十分常見的公共衛生問題,疾病特徵包含「雙峰型的發燒」(發燒達39-40度後,體溫下降1-2 天後又再度發燒)、肌肉痛或關節痛、起疹、後眼窩痛
2019-06-11 09:30:26 整形美容
34歲陳女早期有體味煩惱,一直都用體香劑掩蓋氣味,去年初生完小孩後,夫妻要再溫存時,丈夫卻發現她的體味更濃厚,兩人嘗試...
2019-06-10 17:32:38 精神.身心
俗語有云:早睡早起精神好,但每當夜貓族被提醒早點睡時,總會說「作息已經調不回來」,但臨床實驗指出,只須配合幾項簡單要點,例如早點吃晚餐、下午後不攝取咖啡因,三週左右就能將生理時鐘往前提2、3小時。學者史金說,這項研究將打臉夜貓族的藉口,並讓他們認知到晚睡晚起對大腦反應與患病風險。
2019-06-10 13:27:14 一般內科
現代人三高、有代謝症候群的比例相當高,但事實上如果能夠重視吃進嘴巴裡的東西,就可以簡單的減少代謝症候群發生機會,除了多...
2019-06-10 11:43:38 精神.身心
22歲女大學生在大二時沒有參加期末考,家人才發現她整天躲在房裡,若有所思,不想梳理也不想洗澡,等到家人都睡覺才走出房間...
2019-06-10 11:29:32 腦部.神經
台中60歲林姓婦人在家突然發生癲癇,上半身抽搐、口張開吐舌,家人送至鄰近醫院急診室,經由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發現右邊前額...
2019-06-10 09:46:00 皮膚
夏天尤其是暑假,常有一群病人來到診間時,傷口的樣子千奇百怪,這些病人傷口上可能敷著蘆薈、絲瓜水或小黃瓜片、誇張點整片背上貼滿面膜,阿公阿嬤則把牙膏、醬油、刮鬍泡等秘方都用上了,也有人從國外網站看到燕麥
2019-06-09 14:37:45 中醫
近年來台灣民眾瘋演唱會,但狂歡之餘小心燒聲。35歲的阿丹是個追星族,對於喜歡的歌手演唱會從不缺席,今年4、5月就看了十場;但在冷氣較強的場地內嘶吼狂歡後,總會出現「燒聲」現象,好幾天喉嚨都不舒服。醫師建議,民眾參加演唱會或唱卡拉OK時,勿以高亢聲音不斷吼叫,並可喝些屬性平和的膨大海、羅漢果等來緩解滋潤喉嚨外,也可以穴道按摩來救急。
2019-06-09 12:11:13 中醫
今天是端午連假最後一天,各地天氣仍炎熱偶有雨,加上台灣海島環境易積濕氣,讓民眾更覺身體濕熱、胃口差,連粽子都吃得少。中...
2019-06-09 07:14:15 婦產科
陰道分泌物的顏色偏紅,可能是癌症警訊?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說,的確有可能。陰道分泌物能維持陰道濕潤,防止髒汙或...
2019-06-08 10:22:23 眼部
近視手術以其精確、便捷、恢復快等優點,讓很多近視患者暢享清晰視界。然而,戴眼鏡的眼科醫生卻受到近視手術患者的質疑,近視手術那麼多好處,眼科醫生「近水樓台先得月」,為啥他們卻不做呢? 其實,大部分
2019-06-08 09:35:00 泌尿腎臟
文:李致樵 馬偕紀念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醫生,我這次該不會又是長腎臟石頭了吧?上次才用體外震波碎石,怎麼又長了呢?到底我該要怎麼預防呀……」腎結石的病人在泌尿科的門診中佔不小的比例,對於很多
2019-06-08 09:00:15 腦部.神經
【文、圖/選自聯經出版《IKIGAI‧生之意義》,作者茂木健一郎】 對某些人來說,起床不是問題,然而其他人似乎很難辦到。特別是鬧鐘響後還躲在被窩裡,希望今天放假,然後在鬧鐘響了第二次、第三次之後
2019-06-08 00:19:00 呼吸胸腔
空氣汙染日漸嚴重,不少人開始關心自己的呼吸道健康,出門會帶口罩,平常也會做保養。然而這些防範真的都有用嗎?口罩要怎麼帶才有用?今天每日健康邀請到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胸腔內科主治醫師 王金
2019-06-07 12:04:18 中醫
端午節前氣候不穩定,容易忽冷忽熱,過端午後開始持續炎熱,但六月正當炎炎夏日,不僅又熱又濕,蚊蟲肆虐下,各種疾病容易流行...
2019-06-07 11:29:13 消化系統
應景的端午節美食糯米粽容易使人脹氣,不過脹氣的發生原因包羅萬象,未必僅僅源於食物特性。腸胃科醫師表示,脹氣還可能源於吃...
2019-06-07 09:35:06 婦產科
第一名模林志玲6日拋出「核彈級消息」,宣布與日本放浪兄弟團員AKIRA於台灣登記結婚,讓中、日、台民眾和演藝圈好友都超級驚訝,很多人對於44歲林志玲拚生子也相當關心。 先前傳林志玲已在台大醫
2019-06-06 18:56:21 皮膚
40歲張先生是電腦工程師,工作常加班且生活日夜顛倒。最近他胸口皮膚密集出現紅疹和水泡,還有電擊般的刺痛及灼熱感,令他難...
2019-06-06 08:14:34 精神.身心
「特殊疾病的孩子其實並不可怕!」新竹一名資優班的11歲陳小弟,半年前開始出現不斷搖頭,咬嘴唇的狀況,特異的狀況讓他歷經...
2019-06-06 07:41:15 新陳代謝
50歲陳男擔任復康巴士駕駛,最近1個多月來發覺記憶力突然變差,經常忘東忘西,甚至影響工作,擔心罹患失智症,經醫院檢查發...
2019-06-06 07:06:40 罕見疾病
個頭不高,33歲的蕭仁豪熱愛攝影及舞台設計,假日常騎車四處拍照,泡在咖啡店看書,文青模樣,外表看不出他是罕病患者,因罹...
2019-06-06 00:16:00 牙科
先前有個網路數據大調查發現,拔智齒是網友們最害怕的小手術第二名,僅次於第一名的結紮手術!拔智齒真的必要嗎?手術真的這麼可怕嗎?要解答這些問題得先認識智齒。 25歲的陳小姐有著一口
2019-06-05 16:31:17 罕見疾病
民國105年,那天是個風和日麗的時節。因為採訪的緣故,認識了罹患小腦萎縮症(Spinocerebellar Atrophy Ataxia,簡寫為SCA)的林子期。當時的我,雖然因為長年的採訪工作認識了
2019-06-05 14:44:34 罕見疾病
「我們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但制度可以。」21年前,聯合晚報率先報導台灣少有人知的罕見疾病兒,讓國人直面遺傳最深沈難解的習題,促成罕見疾病法立法及基金會成立。在罕病基金會成立20周年前夕,我們重新審視制度改變帶來的善果,並與讀者分享生命多元的樣態及可能。
2019-06-05 12:30:35 消化系統
【健康傳媒 馬姍妤/綜合報導】 6月將至,不少人將面臨人生重大轉折,壓力也隨之而來,新生學童需面對首次入學的陌生感,考生則備受大考倒數的沉重負擔,畢業生得承受適應職場的焦慮,6月新娘準備展開全新
2019-06-05 11:08:39 皮膚
前些日子,50歲的劉阿姨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全身疼痛,每走一步就好像腳底有針扎著,洗手都覺得水刺痛皮膚,腦袋裡更不知道哪根神經在扎,晚上根本連覺都睡不好,痛到懷疑人生!到醫院一檢查,原來是帶狀皰疹在作祟
2019-06-05 09:11:54 風溼過敏免疫
四歲的小華(化名)自從上幼稚園後常常感冒,最近幾次感冒後一直咳嗽,而且咳到出現哮喘聲,晚上全家人因此也睡不安穩,媽媽帶他來門診就醫。
2019-06-05 07:09:25 罕見疾病
「我們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但制度可以。」21年前,聯合晚報率先報導台灣少有人知的罕見疾病兒,讓國人直面遺傳最深沈難解...
2019-06-04 14:31:56 罕見疾病
「我們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但制度可以。」21年前,聯合晚報率先報導台灣少有人知的罕見疾病兒,讓國人直面遺傳最深沈難解的習題,促成罕見疾病法立法及基金會成立。在罕病基金會成立20周年前夕,我們重新審視制度改變帶來的善果,並與讀者分享生命多元的樣態及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