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5 10:41:30 呼吸胸腔
新冠肺炎可能導致肺纖維化 醫師告訴你有這症狀要注意
特發性肺纖維化可能是大家比較陌生的一個病名,但近年來發生率持續增加。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肺部發展出許多疤痕組織而影響氣體交換能力,導致肺部功能逐漸惡化,使患者呼吸困難,預後相當不好,目前醫學界尚未了解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0-03-25 10:41:30 呼吸胸腔
特發性肺纖維化可能是大家比較陌生的一個病名,但近年來發生率持續增加。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肺部發展出許多疤痕組織而影響氣體交換能力,導致肺部功能逐漸惡化,使患者呼吸困難,預後相當不好,目前醫學界尚未了解
2020-03-24 19:00:33 呼吸胸腔
今天是世界結核日,疾管署統計,結核病是台灣最重要傳染病之一,每年新發8000多人,因結核病死亡也近500人。沒接受治療者...
2020-03-24 17:16:18 兒科
伊甸基金會今公布「兒童發展知多少」 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高達近6成的父母、親友及祖父母,在孩子出現發展遲緩狀況時,選擇以「...
2020-03-24 12:32:16 新陳代謝
隨著清明節日近,大家習慣吃春捲應景,「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內科醫師李宇力指出,往年此時都有糖友因吃春捲方式不當,引起...
2020-03-24 10:00:29 精神.身心
她是Shane,今年20歲,曾就讀北一女數理資優班,目前在商務公司擔任行銷。同時也是一名情感型思覺失調症患者。 高二以前,她的人生規劃是一條清晰的道路,以生科為志業,目標是成為中研院的研究員或大學教
2020-03-24 09:26:15 中醫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於世界各地傳出確診病例,相較於SARS,新冠肺炎具高傳染力但低致死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確診案例中,3%為重症病患、15%發生喘的徵兆,但高達82%為輕症患者;台灣感染科醫師也指出,
2020-03-23 10:36:23 腦部.神經
【03/23編按:即時新聞更新,國標舞女王劉真,於上月進行主動脈狹窄置換瓣膜手術,因心臟功能不佳緊急裝上葉克膜搶救,之後換裝心室輔助器等待換心,卻仍於22日晚上病逝,享年44歲。】 認識腦出
2020-03-23 09:23:12 風溼過敏免疫
連水瓶蓋都轉不開 當心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 52歲的A女士兩手關節腫脹疼痛、僵硬,居家生活連轉動鑰匙及打開水瓶蓋都感困難,漸漸地下肢關節也出現脹痛,驚覺不對勁,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她使用傳統的抗風濕藥物,效果不彰,每天上下公寓樓梯萬般痛苦,幾乎要放棄治療。後來經由風濕科醫師處方生物製劑,病情獲得大幅改善,關節腫脹消失,現在生活已恢復常軌。
2020-03-23 00:05:00 精神.身心
她是Bibo,畢業於台大臨床心理學研究所,曾在高醫安寧病房擔任臨床心理師,陪伴癌末病人。 原本的她,就跟一般專業醫療人員一樣:觀察病人、分析病情、選擇療法——然而,去年突如其來的恐慌發作,才讓她意識
2020-03-22 06:20:19 中醫
感冒咳不停,多喝水就對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兼任醫師周宗翰指出,感冒來襲,人體免疫系統會產生鼻涕與痰液等,水...
2020-03-21 09:44:48 呼吸胸腔
春天早晚溫度變化大,許多人老是咳個不停,然而,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感冒、過敏、鼻涕倒流等都會引起,因此,想要治好咳嗽,得先找出原因,對症下藥;若不是急性期的咳嗽,飲食療法是個不錯的選擇。 止咳食
2020-03-21 00:47:00 精神.身心
新冠肺疫情在全世界大爆發,我國確診案例也破百,並持續增加中,導致民眾心裡相當恐慌,擔心疫情防線失守,許多人也因此開始求助身心科診所。八里療養院臨床心理科主任李維庭提醒,值此疫情拉警報之際,大家應適時放鬆自己,做好防護措施,就能夠讓心身在最佳狀況來因應這次危機。
2020-03-20 23:46:31 牙科
衛生福利部與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合作,即日起到4月10日孕婦及15歲以下到全台1200家牙醫診所、醫院看診免掛號費,基隆有32家參與,但須負擔部分健保費用。
2020-03-20 17:49:19 精神.身心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王女士是一名泛焦慮症病人,原本長期在精神科就醫,病情穩定。自武漢肺炎疫情出現後,病情明顯惡化。除了擔心口罩及酒精不夠使用,也購買拋棄式手套以便出門時使用。2個月前剛從日本旅遊回
2020-03-20 17:42:36 腦部.神經
58歲的張先生是一位公務員,先前因有高血壓及糖尿病,但都因為公務繁忙而疏於照顧自己的身體,二個月前有一天清晨起床,他突然覺得右側肢體無力、講話不清楚,被送至本院的急診室,經神經醫學部醫師診斷確定有左側
2020-03-20 10:33:57 中醫
現代人每天早上真的是各種忙碌,顧小孩啊顧父母啊顧寵物,但記得再忙也不能忘記吃早餐!從中醫觀點來看,早上七點到九點氣血流注胃經,這時候腸胃的消化、吸收能力最好。如果這時候沒有適度進食,容易損傷腸胃黏膜,
2020-03-19 09:20:38 新陳代謝
新冠肺炎在全球爆發大流行,糖尿病友本來就是感染症常客,面對疫病威脅,令大家更加忐忑不安。身為第二型糖尿病友的奧斯卡金像獎影帝湯姆漢克斯與太太,在澳洲發病隔離治療,立刻掀起話題。 「糖友血糖控制好不好
2020-03-18 16:11:02 血液.淋巴
1名36歲女性曾被診斷為輕度海洋性貧血,之前血液檢查血紅素濃度在11.8至12.5 g/dl之間(正常值12至16 g/dl),5個月前在某次健檢中發現血紅素濃度降至11.3,自認為是海洋性貧血所造成
2020-03-18 10:52:34 兒科
「親愛的,為什麼寶貝的牙齒變亂了?」這可能是現代父母在小孩換牙時期發現的大問題,牙齒凌亂或是長不出來,一張可愛的臉彷彿開始變得歪七扭八,甚至應該健壯直挺的身體,也駝背無力了起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2020-03-18 10:28:35 骨科.復健
日本骨科博士太田博明經過數十年研究在其新書《一天100秒,遠離骨質疏鬆》(時報出版)中提到,內臟脂肪是造成生活習慣病的「壞脂肪」,絕對不能過度囤積。男性非常容易囤積內臟脂肪,這也是他們「中年發福的真正
2020-03-18 09:31:40 指甲.足部
人類的指甲和眼睛、舌頭、皮膚一樣,會隨著身體健康狀況和年齡,呈現出不同的外觀,透過這些外在部分的望診,或多或少都能看出身體的健康狀況。 健康的指甲應該長什麼樣子呢?中醫師辛重毅表示,一般來說,正
2020-03-17 09:41:54 牙科
本周五是「世界口腔健康日」(World Oral Health Day),為響應今年度主軸「口腔健康全民一起來」,台灣口腔照護協會理事長黃耀慧表示,民眾應養成正確的口腔保健習慣,謹守「檢、刷、線、嚼」愛牙四字訣,也就是定期檢查、刷牙,進食完使用牙線、無糖口香糖或含氟漱口水等,以降低蛀牙發生率。
2020-03-17 00:45:00 消化系統
胃脹氣是現代人非常普遍的胃部毛病,最明顯的症狀是「上腹部飽脹感,常伴隨打嗝(或稱噯氣)或放屁。 新竹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主任暨胃腸肝膽內科主治醫師陳青富指出,上門求診的病人之中,十之八九會有「胃
2020-03-16 11:07:20 風溼過敏免疫
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的敏感時期,日前更有確診案例治癒後出現肺纖維化,肺纖維化可怕之處,在於它會阻礙肺泡間正常的氣體交換,導致肺功能下降,走路會喘、乾咳,且肺功能無法恢復到正常狀態。更值得留意的是硬皮症患者,因為肺纖維化往往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2020-03-16 00:25:00 腦部.神經
所謂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患者常常會打鼾之外呢,其實他們會突然之間會暫時停止呼吸,那這樣子會造成他雖然有在睡覺,但是睡眠效率非常差,導致他早上起來的時候總是沒有睡飽,覺得頭昏昏脹脹的、精神不好,甚至有時
2020-03-15 09:50:39 新陳代謝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一名罹患糖尿病近兩年的60歲女性,過去血糖一直控制良好,糖化血色素都控制在6.5%以下,飯後血糖也不會超過160 mg/dL;然而在今年農曆年節期間,面對美食不僅來者不拒,體重
2020-03-14 00:26:00 消化系統
陳先生是一位朝九晚五的忙碌年輕上班族,常常假日要加班,下班後也不時要和客戶交際應酬,今年公司安排做完身體健康檢查後,最近拿到報告告訴他已經有「脂肪肝」,而且肝功能指數異常,心裡想是不是有爆肝的風險,於
2020-03-13 15:08:15 精神.身心
綜藝天王吳宗憲節目上「憂鬱症都是因為不知足」的發言,引發各界抨擊。精神科醫師表示,吳宗憲的話對於醫療人員及所有憂鬱病患來說都不公平,只是凸顯了說這句話的人的自大與無知。名律師呂秋遠則說,吳宗憲的問題,
2020-03-13 11:12:00 皮膚
許多人聽到乾癬,直覺聯想到皮膚疾病,事實上,乾癬屬於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病徵除了皮膚外,隨著體內持續發炎,其他器官也可能受影響。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監事暨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林揚志醫師指出,乾癬常見
2020-03-12 22:46:24 精神.身心
綜藝節目主持人吳宗憲日前在「綜藝大熱門」節目中,對於來賓造型師李明川透漏自己有失眠、憂鬱症時,回應表示:「你幹嘛憂鬱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