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3 退休力.健康準備
搜尋
生死
共找到
505
筆 文章
-
-
2023-02-08 醫療.泌尿腎臟
星雲大師晚年頻進出醫院洗腎!糖尿病患「3要」遠離洗腎,6日常行為也很傷腎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法師97歲高齡圓寂,許多信眾不捨,佛陀紀念館長如常法師透露,大師其實已102歲,但身分證少報五歲,所以也是百歲圓滿。人生觀:每天一飯一菜已滿足,沒有煩惱心存歡喜星雲大師雖晚年健康欠佳,但以近百歲高齡圓寂,仍屬長壽。2009年,星雲法師曾對來訪佛光山請求法師開示養生之道的信眾說,他每天早上4時起床,全年無休,過年訪客多,更加忙碌,每天一飯一菜,他都覺得很滿足,沒有煩惱,「心存歡喜」,應該就是長壽祕訣。而佛教徒吃素,是不捨萬物生命,也為了心意清淨。星雲大師從青少年出家就吃素,體會到生物生長繁殖的奧妙;他說,吃素可以吃出自己的功德、幸福、安全、快樂,還可以拯救健康。2006年素食博覽會上,星雲大師也說,吃素主要是吃「心」,一顆慈悲的心,不論吃素、吃葷,重要的是心裡的清靜,吃素有助定力、耐力,且能延年益壽。生死觀:與病為友、置生死於度外星雲大師從童年開始就大小病痛不斷,但他曾說:「修道人要帶三分病痛,才知道發心,所以疾病也是我們修道的增上緣,不要排除它,要與病為友。」星雲大師主要病史.17歲染瘧疾.20歲長天花.1967年佛光山開山後即確診糖尿病。.因長期茹素,高溫油炸食物造成腦血管及心臟冠狀動脈硬化、栓塞。.1995年因腦血管栓塞動心導管手術,腿部自此血流不暢,不良於行。.2003年3月一度心臟病發,80歲大壽前一個月不慎跌倒,左側三根肋骨跌斷。.2011年缺血性腦中風.2016年再因出血性腦中風入院清除血塊。.晚年頻繁進出醫院洗腎星雲大師醫療團隊召集人、高雄長庚醫院榮譽院長陳肇隆近身與大師相處多年,相當佩服他「與病為友、置生死於度外」的豁達心。大師2016年10月再因出血性腦中風入院,醫療團隊緊急為他開腦移除血塊,陳肇隆回憶,面點這麼大的病痛,大師態度卻相當淡定,每次查房都要為醫護人員開示,講述深入淺出的人間佛教,像是個生命導師,也討論到生死問題說「生了要死,死了要生,像是季節有春夏秋冬的循環,人生當然有老、病、死、生輪迴。」生命後期醫療團隊以維護尊嚴、保守、減痛、非侵襲性治療,來減輕大師的病痛,星雲大師曾告訴醫療團隊醫師說「出家人不怕死」,展現對生死豁達一面。長期糖尿病併發症多 「三要」遠離洗腎星雲大師與糖尿病共處超過60年,長期糖尿病併發症幾乎都出現,包含眼睛視網膜、心臟、腎臟到血管都有嚴重病變,晚年需頻繁洗腎。台灣每年新增洗腎者有一半是糖尿病病人,但罹患糖尿病不等於就要洗腎,衛福部彰化醫院提醒,做好「三要:要節制飲食、要運動、要規律服藥」的糖尿病人,才能遠離洗腎的威脅。慢性腎臟病患者、三高患者,也是洗腎的高危險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台灣腎臟醫學會榮譽理事長陳鴻鈞解釋,「三高易導致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又會引來三高異常,這是惡性循環。」控制三高,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體重控制,才能避免進入洗腎進程。6行為很傷腎而除了慢性疾病導致洗腎,其實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你不然為意的行為會傷腎,千萬不要輕忽。1、水喝太少:建議每天至少要喝2000毫升的白開水。2、憋尿:憋尿很容易引起尿路感染,甚至引發腎盂腎炎、腰痛、發燒等症狀。長期憋尿造成的反覆感染則可能出現腎結石,腎功能缺損等。3、吃太多肉類海鮮啤酒:會增加高尿酸或痛風的風險,如沒好好控制,會導致腎臟結石、腎功能惡化。4、高鹽、高糖、高脂飲食:要控制三高,就要戒掉高鹽、高糖、高脂等不健康的飲食。5、亂吃藥:大部分的藥物都要經過肝臟代謝處理,再由膽汁中排除,一部分經由腎臟由尿尿排出。保肝強腎的第一個原則就是不要亂吃藥物,以免傷肝敗腎。6、跑馬拉松:根據耶魯醫學院曾做過的研究指出,劇烈慢跑在好幾個方面都可能會損害到人的腎臟,如脫水會讓腎臟承受沉重的壓力,連續數小時的劇烈活動、缺水和血液供給的減少,都會傷害人的腎臟。【資料來源】.星雲晚年多病 醫療召集人陳肇隆憶:大師曾說帶三分病痛才知發心.星雲大師一生大小疾病不斷 在病榻仍心繫弘法.糖尿病洗腎機率高?做到「三要」免洗腎.性行為過度會傷腎?這6種行為才傷腎
-
2023-02-06 焦點.元氣新聞
與糖尿病共存逾半生,星雲大師97歲圓寂!豁達生死 實現器捐4價值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的創辦人星雲大師圓寂,享壽97歲。星雲大師下午安詳離世,弟子們均陪在身旁。1967年佛光山開山後,他即確診糖尿病,但他曾說過要把疾病當朋友,「疾病來臨的時候,你不必太畏懼它,可以把它當作朋友,互相尊重,互相體貼,互相照顧,疾病和身體也會共存共榮的。」把疾病當朋友 與糖尿病共存逾半生星雲大師也曾經提及,人生的意義不在戀棧長壽,也不在永生不死,應該是如何發揮我們有限的生命,將它的內涵做無限的擴充,正如火花,雖然瞬間即滅,卻為人間留下燦爛的光彩。照顧星雲大師多年的高長庚名譽院長陳肇隆曾經撰文,談到他「與病為友、置生死於度外」的豁達,非常佩服,星雲大師曾說:「修道人要帶三分病痛,才知道發心,所以疾病也是我們修道的增上緣,不要排除它,要與病為友。」文中提及:腦中風是重大傷病,一般人懼怕,大師住院後卻淡定,像是導師,查房時對醫護人員開示,講述人間道理。跟一般病患不同的是,他對醫師解釋不太關心,一天到晚請假、要出院。他不在乎年近九十的身軀,心思都放在佛館工程與開幕典禮,我們想著怎麼協助他照顧自己,他已忙著弘法志業了。」星雲大師中風後身體狀況走下坡,每兩天要進高雄長庚醫院洗腎,但意志力強韌,他曾告訴醫療團醫師「出家人不怕死」。他於過去接受本報訪問時也表示,早於卅年前就簽署捐贈器官,強調人生百年後,人體器官可說是沒有用的物質,如果能把這個身體沒有用的物質再利用,幫助別人,就可以延續它的價值。【延伸閱讀】與病為友 一位醫師眼中的星雲大師器官捐贈 是生命的延續,是「內財的布施」星雲大師談及器官捐贈理念的訪問刊載於2019年9月8日的元氣周報。他表示,他個人已經響應器官捐贈,早已立下志願書。「器官捐贈」在佛教看來,是內財的布施,是資源的再利用,是生命的延續,也是同體共生的體現。星雲大師指出,捐贈器官也可以說是佛教的首創,因為在兩千五百多年前,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的過去世為國王時,即以「割肉餵鷹」的胸懷作了器官捐贈的義舉,此舉並成就他的菩薩道。此外,佛教經典也記載不少捨身例子,例如:《金光明經》的薩埵王子捨身飼虎、《大般涅槃經》的雪山童子為聞佛法捨身給羅剎等,這些捨身捨命的人,比死後才捐贈器官的行為更是了不起,化小愛為大愛,不枉此生,更為世人所稱讚。至於人死要保持「完整大體」的看法,其實人生在世都有缺陷,何必要求死後一定要如此呢?佛經裡記載,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時,就有「割肉餵鷹」、「捨身飼虎」的義行,可見佛教並未標榜「完整大體」的觀念;相反的,能夠全心喜捨,全願助人,這才是佛教所提倡的真理。對於「人往生後八小時內不能觸碰、移動,否則痛苦難耐,若瞋心生起,恐怕墮入惡道」的民間說法,星雲大師說,其實,一個人如果生前就發慈悲心,立菩提願,希望遺愛在人間,那麼願力勝過一切,摘除器官時應該不會感到痛苦;縱有痛苦,「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正是菩薩道的實踐。星雲大師指出,捐贈器官,其價值有四點:1.遺愛人間2.資源回收3.慈悲喜捨。4.延續生命談到器官捐贈,其實身體不是「我」的,身體乃「四大假合」而存在,就如旅店般供我們今生暫時居住而已。所以星雲大師認為,當一個人的生命走到盡頭,與其讓身體被蟲蛀、腐爛,不如將有用器官加以移植,讓別人的生命能夠延續。禪宗講要看破生死,佛門講要了脫生死;了解生命的意義,解脫死亡的恐懼,這就是了脫生死。所以關於器官移植,當一個人老了、死了,器官於己無用,但卻能延續別人的生命,這是多麼美好的事,何樂而不為呢?星雲大師早在三十年前就已認簽器官捐贈同意書,他也希望大家一起響應這項莊嚴神聖的活動,希望社會愈來愈進步,大家共同締造同體共生的美好世界。【延伸閱讀】星雲大師:器捐是內財布施 30年前已簽署
-
2023-01-24 養生.聰明飲食
哺乳動物中的例外!為何人類愛用辣椒或黑胡椒作為香料?
起碼在某些植物之中,製造這類化學物質似乎具有篩選特定種子傳播者的功能,辣椒就是一個例子。鳥類的口腔中有一種特定的感熱受器,但是跟哺乳動物的同種受器組成不同,兩者差異大到辣椒素甚至無法觸發鳥類的感熱受器。因此,鳥類在吃辣椒的時候其實感受不到辣味。為何人類用辣椒或是黑胡椒作香料?看起來,辣椒會演化出在果實中製造辣椒素的現象,一部分也具有吸引鳥類前來食用果實的功能。沒有辣椒素的辣椒通常會被囓齒類動物啃掉,但囓齒類動物不太可能將辣椒的種子帶到很遠的地方。但是有辣椒素的辣椒,囓齒類動物不會去碰,牠們並沒有聰明到知道嘴巴的燒灼感並不真的危險。但同時,鳥類則完全不會感到燒灼感:牠們叨起果實、一口吞下,然後飛往其他空曠野地並在那些地方「種下」那些種子。一舉兩得的是,有辣椒素的辣椒也比較能夠抵禦真菌感染。有辣椒素的辣椒不僅更容易到達它們想去的地方,抵達新地方之後,存活的可能性也更大 。但是,這些都沒有辦法解釋為何人類會使用辣椒或是黑胡椒作為香料,反而是告訴了我們一件相反的事:辣椒、黑胡椒等會製造具這種效果的成分的香料植物,不只是放出警告訊號而已,還是特別放出針對我們的信號:「你這哺乳動物,給我走開!」至於我們為什麼會使用這些香料,其中一個解釋是,它們給食物提供了一種特殊的新面向:飲食上的冒險。有些人的冒險是從橋上玩高空彈跳,考驗繩子的牢固程度。多虧了化學味覺,我們可以在口中放進許多看似危險,但實際上安全的食物,進而在日常生活中也體驗到類似的刺激。這是心理學家保羅.羅津﹙Paul Rozin﹚在研究了豬、狗、大鼠、人類及兩隻黑猩猩之後,蒐集整理眾多證據而提出的假說。羅津將研究的重點放在辣椒上,雖然他當初也大可選擇研究黑胡椒粒或是花椒。在一項人類研究中,羅津決定去探討辣椒的辣度和人們心目中辣椒的美味程度有什麼關聯。他選出一群人,其中包含喜歡吃辣的和不喜歡吃辣的。他給那些人吃一塊接一塊的蘇打餅乾,餅乾裡含有來自辣椒的辣椒素,而且每次提供的餅乾中,辣椒素的含量都會增加一點點,直到人們說「不要再給了」。在忍受範圍內辣度最高的餅乾最好吃之後,他再詢問這些人覺得哪一塊餅乾最好吃。理論上,他們可能不喜歡任何帶有辣味的餅乾,也可能每個人都覺得相同辣度的餅乾最好吃﹙食物保存效力最大的辣椒素濃度﹚;或者也可能每個人偏好的辣度都不一樣, 完全隨機。但以上預測全都不符合實際結果。人們通常傾向於認為,在他們忍受範圍內辣度最高的那塊餅乾,就是最好吃的那一塊。他們最偏好的,是只差一點點就會開始讓他們感到痛苦的辣度。如果人們吃辣椒是為了享受危險刺激所帶來的生化享受,這樣的結果就說得通了。痛楚叫我們停止當下正在做的事情,恐懼叫我們快跑。但這些情緒也同時促使腦內啡﹙endorphin﹚以及其他腦中化學物質的釋放。也許食用辣椒能帶給我們逃離危險的快感,又不需要真的耗費精力或將自身置於生死關頭。羅津這項實驗的樣本數並不大,但是研究結果非常有趣。正是基於這項研究以及其他類似研究的結果,讓羅津主張人們喜歡辣椒,是因為它看似危險但實際上並不危險: 辣椒提供給人們他稱為「無害的受虐」的機會。他主張這種無害的受虐是人類獨有的特徵。簡單來說,羅津認為我們人類夠單純,可以享受稍微弄痛自己的後果,但是也夠聰明,可以明白那種痛楚不是真的,很快就會過去。羅津認為,要喜歡辣椒,哺乳動物必須學會忽視危險訊號、並知道那訊號是假警報。羅津猜想,這項能力可能是人類所獨有,或者至少是人類以及學會信任人類的物種所獨有。顯而易見的是,許多種人類以外的動物都有學習能力,但光靠一般的學習,恐怕不足以讓動物愛上辣椒。要學會喜愛能觸發化學味覺的香料,可能需要具備格外發達的自我覺察能力,或是格外深厚的信任。羅津決定在寵物狗以及豬身上進一步測試這些猜想。他將測試寵物狗和豬是否能透過自我覺察、信任、或是兩種策略併用而學會喜愛辛辣的食物。狗以能夠學會喜愛多種氣味而聞名,豬也是。但是平心而論,這兩種動物的自我覺察能力還是比不上人類。如果動物需要明白自己所感受到的燒灼感不是真的火燒,才有辦法喜歡上這些香料的話,那麼就算豬和狗天天吃辣,也很可能沒有辦法學會喜愛辛辣的香料。 羅津動身前往墨西哥瓦哈卡州﹙Oaxaca﹚的一個小村落中,那裡幾乎所有食物都是辣的,所以提供給豬或狗吃的廚餘也幾乎都是辣的。羅津問了二十二個當地人,他們的寵物狗或是豬是否偏愛辛辣的食物。即使這個問題聽起來很可笑,人們還是給了羅津回應。二十二位主人之中,只有兩位回答他們的狗或豬偏愛含有辣椒的食物兩位所提到的都是狗。喜愛辣椒的哺乳動物都夠聰明他隨後做了實驗,將含有辣椒或不含辣椒的食物提供給那兩隻據稱喜歡辛辣食物的狗。結果那兩隻狗喜歡兩種食物的程度不分軒輊:牠們並沒有偏愛辣椒,只是根本不在意辣椒。二十隻狗不喜歡含有辣椒的食物,而兩隻狗對辣椒不置可否。這個結果符合我們先前的假說,那就是要學會喜愛辣椒,一部分的先決條件,是不只要能夠感受到辣味與食物美味的關聯,也要能夠清晰意識到,那種看似危險的疼痛感受,只是嘴中的幻覺。羅津又多做了一次辣椒實驗,這次是拿兩組大鼠做試驗對象:其中一組從出生開始就使用含辣椒的食物來餵養,另一組則一開始餵養不含辣椒的食物,之後才慢慢開始在食物中加入辣椒。兩組大鼠都有充分的機會去學會喜愛辣椒,不論是一出生就開始學習,或是在出生後慢慢學習。但是當兩組大鼠可以選擇含辣椒或不含辣椒的食物時,全部都還是偏好不含辣椒的食物。研究結果似乎顯示大鼠沒有能力學會享受辣椒的美味。為了確認這一點,羅津更進一步做了一項加碼實驗。他提供給大鼠含有辣椒或不含辣椒的食物,但在不含辣椒的食物中摻入了一種會讓大鼠嘔吐的成分,然後再觀察大鼠們的偏好。結果,大鼠還是喜歡不辣的食物,即使牠們每吃必吐。看來大鼠和狗以及豬一樣,都沒有辦法學會喜愛辣椒。順道一提,下次保羅.羅津給你東西吃的時候,最好小心一點。 一般來說,哺乳動物似乎都無法學會喜愛辣椒,除了兩個例外。一個例外就是人類,而極少數被圈養的哺乳動物似乎是另一個例外:牠們夠聰明,能夠理解辣椒帶來的痛覺並不是真的、或是夠信任提供辛辣食物的人,而明白那食物不會真的危險。這極少數的哺乳動物,包括了兩隻由人類照顧的黑猩猩、兩隻寵物獮猴,還有一隻非常信任人的美國狗「麋鹿」﹙Moose﹚ 。羅津並沒有用黑胡椒、花椒或薄荷等香料重覆他的實驗,但是結果大概不會差太多。最後讓我們回歸宏觀的角度,思索香料與人類的關係:我們認為如果進行更多研究,越會發現香料在人類的史前時代及歷史之中,都扮演了多樣的角色,就像香料的成分在自然中扮演了多樣的角色一樣。當人類開始長期貯藏食物、並且逐漸長期定居在同一地點的時候——大概在農業誕生不久之前——人們可能就開始會在食物中加香料,以確保其安全可食了。人類藉由鼻子和大腦下意識的學習,得以輕易學會愛上那些幫助人們避險的味道。有些香料還會提升食物所帶來的愉悅感,而隨著人類聚落規模擴大、最美味的動物物種逐漸罕見,這會成為一種優勢。有些時候,愉悅感是來自吸引人的味道、風味或複雜性,有些時候則是來自於刺激。隨著人們馴化糧食作物、聚落規模逐漸擴大﹙經食物傳染的疾病日漸頻繁﹚,人們的日常飲食也越來越仰賴如飯、樹薯、玉米或小麥等單調的主食,香料所能帶來的健康益處、風味和刺激也隨之增加。一旦香料變得普及,也就開始受到歷史的偶然左右了。有些香料物以稀為貴,有些則染上了魔幻、助性或兩者交織的諸多複雜色彩。但這些香料全都是源自於植物掙扎求生存的過程中產生的化學物質,不論我們如何使用,這些化學物質的性質都反映出了防禦、戰爭和生殖,人們至今才剛開始認識這些物質,但它們早已彰顯於我們所吃的幾乎每一道菜之中。「‘We have been authoriz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o use this content’ or the equivalent in Chinese complex script 該內容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授權使用」※ 本文摘自《舌尖上的演化:追求美食如何推動人類演化、開啟人類文明》。《舌尖上的演化:追求美食如何推動人類演化、開啟人類文明》作者:羅伯.唐恩, 莫妮卡・桑切斯 譯者:方慧詩, 饒益品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22/12/10
-
2023-01-13 養生.人生智慧
母全癱、妹中風、女血癌…楊月娥陪伴10年不逃跑:領受「命運的禮物」,學會和解
10年有多長?當深陷難解困境時,分秒便如坐針氈;但當歲月倏地流逝,又不免感嘆10年一瞬。而楊月娥的10年,是既難熬又難捨,母親氣切、妹妹中風、女兒血癌… 肩上的壓力也太重了!可是楊月娥只是輕輕說,「母親用她的生命啟發我,讓我變成溫柔的人。」 楊月娥說,自己「遺傳」了母親的強悍、控制、完美主義,總想把所有事情做到最好,給自己與身邊人壓力。可是經歷陪伴母親與女兒的長期照顧後,她的內心鬆綁了,「命運的禮物」固然沈重,但一件件領會後,她學會所謂的「臣服」:不再向任何人證明自己;生死不由人,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成就美好的自己。 「我希望說出我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你現在撐得過去,未來也一定撐得過去!」她在新書中分享自己的照顧經驗,也學著「和解」,「跟父母、跟手足和解,也跟自己和解。」 「過往我有很深的『老二情結』,覺得父母偏愛大哥與小妹,我花了很多時間在埋怨、掙扎不公平,出生我不能選擇,我就是排行老二,永遠無法翻身!我總是向爸媽討愛卻得不到稱讚,糾結了我50多年。」 楊月娥在疏理照顧歷程中突然醒悟,父母不是不愛我們,只是我們「被記憶騙了」,也被自己的執著騙了,父母只是不用我們想要的方式在愛我們;自己成為父母、照顧父母,感受才更加深刻。 「後來我發現我的記憶是錯的,他們只是沒在我面前稱讚我。有次我請大家吃火鍋,媽媽偏要把牛肉留給大哥的小孩,那時我跟妹妹都抱怨母親偏心,但後來想想,媽媽只是心疼做生意的大哥一家,是不是過得比較辛苦一點。媽媽常說伸出手來,五隻手指都不一樣長,怎麼可能做到事事公平?」 照顧生智慧,世界沒有好走的路 照顧過程中,媽媽會打她、兇她,一開始楊月娥也不明白,漸漸才發現自己與母親一樣,都想被「看到」、想「被愛」,但找不到方法;怎麼從緊箍的束縛裡掙脫出來,靠自己「轉念」,也需要靠「求救」。 「大哥答覆醫師要讓媽媽氣切,我在樓梯間氣到大哭!我的好友賴佩霞開導我說:如果這事一定要發生,而且是你的決定,你要兄弟姐妹恨你嗎?如果你是獨生子女,你又該怎麼辦呢?我仔細想想,對哥哥的氣憤就得到釋放。照顧過程中太多的決定、委屈,每一次都在考驗自己的智慧。」 楊月娥說,怎樣照顧最好,其實沒有標準答案,但務必要找到讓自己舒服的方式,專注在眼前的步伐,也要隨時「搬救兵」。 她有次跟前輩說,照顧這條路好難走;但前輩回她「世界上沒有好走的路,你要照顧自己的身體才能走下去。」所以她繼續參與合唱團,也允許自己喝個咖啡、看個電影,或是看山、看海、和朋友聊天,這些都有助於照顧品質。 「我也常分享給別人,如果家人在加護病房,就趕快去抒發一下,出了加護病房才是硬戰的開始!」 照顧家人無微不至,換來婆婆真情對待 楊月娥在母親生病前,便把握機會帶著母親國內外旅遊,或經常聚餐聊天,最後送母遠行時,她的內心沒有遺憾;像是單元劇結束般,最終女兒也復原考上大學、妹妹復健成功重回職場。 10年好像一場夢?楊月娥卻有更多的獲得,與家人感情更加親密,婆媳關係也越來越好,這些也都是她之前預想不到的命運禮物。 「謝謝老公讓我把媽媽帶回家,一開始根本沒想到會照顧那麼多年;但意外地,我跟婆婆的感情越來越好。因為她一切都看在眼裡,也知道我未來會對她好。」 「今年我們去日月潭玩,我故意讓先生去扶婆婆,讓先生注意到婆婆的需求,婆婆也看到我的小心機,私下LINE我『謝謝你』,但我們以前可是婆媳過招千百回!」 她說,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年輕,每個人都不希望長照發生在自己家裡, 但如果你真的成為照顧者了呢? 「陪伴先趁早,不要等到生病了才有時間陪伴父母小孩。隨時要儲存我們的『情感存摺』,這些都能幫助我們在生命困境時,做出最無憾的決定。」●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抗癌的秘訣相當簡單!只要這樣吃「3大類全食物」就好了.給想預防泌尿道感染、失智症的你!每天食用這一小碗,就能降低感染、改善記憶力 .進入50後「冬季癢」年年報到?皮膚科醫師教3方法輕鬆緩解:每天「這時間」保養最好
-
2023-01-07 焦點.生死議題
《病主法》四周年/如何面對生命末期?譚敦慈交代3大願 譚艾珍不願自己生死由家人決策
衛福部2019年1月6日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這是亞洲第一部以病人為主的權利法案,今天特別舉辦四周年宣導活動,並邀請推動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的台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常佑康,以及已簽署同意書的資深藝人譚艾珍、長庚醫院毒物實驗室兼任護理師譚敦慈與談。譚敦慈交代兒 生命末期3大願譚敦慈說,當初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時,是在先生、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前主任林杰樑過世時,但回想起來,死亡在家中本來就不是避談的話題,追求的是「生死兩相安」,而在先生喪禮後,就決定簽署。雖然,兒子一度不願意,認為如果媽媽有一口氣在而不餵食就是不孝,但經過反覆溝通,了解末期病人被餵食,還可能造成更大的痛苦,也就釋懷了。譚敦慈說,當進入生命末期時,她告訴兒子有三大事情,第一、把器官捐給需要的人,第二、不要誦經、不要辦告別式,因她怕吵,第三、盡速火化,送回先生的旁邊,但唯一要求是遺照要用現在的照片,擔心如果70歲去世時,而用當時的照片,先生可能會接錯人;此外,生命末期時也不要使用標靶藥物,因為如果用標靶藥物延長生命,「對她來說,這是沒有意義的事」。譚艾珍:自己生死由家人決策,很殘忍「自己的生死,如果必須由家人下決策的時候,真的很殘忍。」資深藝人譚艾珍說,當初弟弟在台北慈濟醫院當志工而提到《病自法》,她認為,這是十分好的,因此互為見證人一起簽署,這主要是來自媽媽不斷灌輸,死亡是美好的未來,當初媽媽過世前就決定要捐贈器官及大體,並要求在宜蘭頭城外海進行海葬,「因媽媽想要環遊世界,而頭城離太平洋比較近」。最後譚艾珍的媽媽於高齡96歲在大陸去世。譚艾珍說,她把媽媽火化後帶回台灣,並坐船到漁人碼頭外接近外海的地方進行海葬,所有隨船的家人、朋友帶著笑容、快樂的一起告訴媽媽「出國旅行囉!」,而弟弟把媽媽的骨灰倒進海裡時說著「快去玩吧!」。台北慈濟醫院「預立醫療諮商門診」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常佑康說,該院諮商、簽署預立醫療決定已有1500多人,其中一半以上是看到家人生命末期時,住在加護病房或接受插管、臥床等辛苦過程,希望自己可以有不會痛苦的選擇及規劃,另一部分則是家長為了小孩,不要把生死的決策壓力由孩子來承擔,臨床上有許多家屬的家人已過世10、20年,內心還在糾結當初的決定是否正確。臨床上曾一名患有肌肉萎縮症的媽媽,帶著先生、女兒一起來諮商,女兒是萬般不捨,希望媽媽不要預立醫療決定同意書,但媽媽慎重的說,「她知道大家希望她可以活久一點,但她活得也很辛苦」,希望大家尊重她的選擇,「緣分到了就說再見」。常佑康說,家屬十分捨不得,可是溝通十分寶貴,往後如果家屬捨不得,插管後就無法拔除了。還有一位民眾因爸爸在安寧病房過世,深感安寧療護、病人自主的重要性,所有家人就利用爸爸告別式的空檔來諮商,一同簽署同意書。常佑康說,新冠疫情期間,很多民眾被隔離或不方便到醫院,因此發展出視訊諮商,而參與的家屬也可以經由視訊諮商,克服空間的限制,達到諮詢的目的。「聽到這些故事十分感動。」衛福部次長、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石崇良說,《病主法》主要目的是讓每一個人可以預先規劃、決定,在人生一哩路要如何進行,其中包括在生命末期時要不要接受維生醫療、管灌飲食,或是插管、急救等,同時也能決定要不要遺留大愛,以器捐方式拯救另一個人的生命及家庭,「讓生者心安、死者無憾」。
-
2023-01-06 醫聲.Podcast
🎧|走在善終的前端:病主法上路四週年專訪器捐病主中心執行長劉越萍
今天是《病人自主權利法》(後簡稱病主法)上路的四週年。民國76年通過《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訂定器官捐贈法規的國家;民國108年病主法正式上路,台灣成為亞洲首個立專法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國家,在「善終」路上始終走在前端。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暨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後簡稱器捐病主中心)執行長劉越萍是一名執業的小兒專科醫師。曾在急診室工作,她看過太多撕心裂肺的生離死別,也深刻體會善終的重要性。🎧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家人間羈絆深 患者家屬難放手劉越萍的一位病患,罹患平均存活期低於10歲的退化性罕見疾病。然而,這位病患在她的門診看診一直到17、18歲,隨著病程演進,退化越來越嚴重,劉越萍也決定向病友家屬詢問「是否該考慮孩子未來的醫療選擇」,希望這位年輕病友臨終時不要面臨反覆插管的痛苦;這件事已跟家屬討論多次,但家屬也很為難地說,「醫師,請妳原諒我們的自私。」「言談之間,我知道病友和家屬皆理解也認同生命自主,以及臨終尊嚴的概念,只是感性上仍然無法放下。」劉越萍說,家人間羈絆甚深、感情甚篤是華人社會的特色,要讓逝者在臨終時走得安詳,留下的家屬心中平安,是重要課題。她表示,包含《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和病主法在內的「善終三法」,即因此設立。劉越萍指出,善終三法雖是三條個別的法律,實則為一個核心、三個面向,而這個重要核心即是「生命自主」,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生命的主控權。劉越萍說,若從時間軸來看,「善終三法」的立法時間每個立法的跨度約為十年,反映了社會氛圍面對生死態度的轉變。善終三法保障患者生命自主《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以搶救國人性命、延長患者的存活為出發點。劉越萍指出,隨著時代變遷,少子化趨勢越趨明顯,台灣也步入高齡化社會,國人開始重視臨終的生活品質,政府便透過制度的設計來給予保障,於是有了《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讓末期病患能夠拒絕特定的醫療措施。病主法則更進一步,讓民眾在五種臨床條件下,都能選擇願意與不願意接受的醫療行為。劉越萍說,當器官移植技術變得可行,免疫抑制劑的使用也讓移植後排斥的情形獲得解方。為了讓更多病人在符合醫學倫理、安全規範的前提下,能夠有移植續命的機會,就有了《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後來通過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則反映了台灣在法律、臨床的層面,已從單純的移植救命,衍伸到疾病末期的臨終安寧照護。」劉越萍說,國人對於生命有了更深的洞見,政府便透過立法為無法治癒的末期病患,提供另一種更安適好走的選擇。擴大適用對象 病主法尊重自主盼醫病和諧病主法的適用條件涵蓋末期病人、不可逆轉的昏迷、永久植物人狀態、極度重度失智及其他中央主管機的疾病情形。劉越萍表示,病主法除了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善終權益、促進醫病關係和諧,更要保障患者知情、選擇、接受或拒絕醫療的權利,善終意願在意識昏迷、無法清楚表達時,自身意願都能依法獲得保障。民國91年,行政院衛生署(現衛福部)為建立等待器官移植病患的登錄與分配系統,使受贈者與捐贈者之間能夠有效配對,避免造成珍貴捐贈器官的浪費,遂根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捐助設立「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作為捐贈者、受贈者、器官勸募醫院及器官移植醫院彼此間之溝通橋樑。劉越萍:儘早開始臨終規劃才不留遺憾民國110年10月25日,「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改組為「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劉越萍表示,有鑑於臺灣面臨人口變遷,邁入高齡化社會,安寧療護需求持續增加,故經由組織變革,把善終三法的推廣任務納入其中。2022年是中心成立的二十週年,係重要里程碑,中心特別規劃出版紀念專書「穿越生命之河 預見未來的自己」,將於今年農曆年後出版販售。劉越萍表示,專書的出版是希望為中心留下紀錄,跳脫歌功頌德、官方文章的形式,以科普的樣貌呈現,讓對器捐、病主及安寧議題有興趣的民眾,能夠擁有獲取正確知識的管道。劉越萍說,一個新觀念要深植人心,並非一蹴可幾。劉越萍舉例,過去民眾鮮少與人談及自身財務規劃,認為這樣太市儈、太物質。然而,隨著時代氛圍轉變,人們逐漸接受理財觀念,「人不理財、才不理你」的俗語琅琅上口。她表示,相信透過社會氛圍營造,建構能夠自然地談論臨終規劃、生命自主的環境。劉越萍也呼籲,民眾不論身在何種人生階段,都應該及早開始臨終規劃,「當無常降臨、人生謝幕之時,才能夠不留遺憾,平靜道別。」劉越萍小檔案現職: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執行長經歷: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處長衛生福利部醫事司技正學歷:銘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台大醫學院醫學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林琮恩音訊剪輯:高啟書腳本撰寫:林琮恩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衛福部醫事司、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
-
2022-12-2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療事故處理過程好比傷口的清創,而和解是一種癒合
編者按:三星期前,王志嘉醫師的團隊以三篇文章介紹從國家立法的立場,說明已三讀通過的「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醫預法)」可以幫忙「面對醫糾,病家不再求助無門」、「爭議背後,看見受傷」、「先理解再調解,雙調委化解醫病心結」。本週我們邀請一位醫院工作者,分享他們如何透過「醫療事故處理小組」的努力,與病人一起走過醫療事故,看出病人情緒背後的需求、了解病人到底想說什麼。希望透過這樣的努力,可以達到「醫療事故處理過程好比傷口的清創,而和解是一種癒合」。我們期待台灣醫預法的推動,在醫療的大環境裡能舒緩醫病雙方的敵對緊張,而各醫院也能有內部的專門小組,在醫療糾紛的第一時間啟動支持系統。希望台灣的醫療環境能夠在醫療團隊與病人、家屬之間的互相體諒下更上一層樓。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與病人一起走過醫療事故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病人到底想說什麼?了解病人情緒背後的需求我在法律系念書時,老師特別提出一般民事案件舉證責任之分配,是原告對被告之過失要負舉證責任,但在醫療事故(疏失)的爭訟,因涉及醫療專業,非病人(原告)能全然了解,更何況在事故關鍵過程,病人不會瞭解醫療操作過程中對與錯,甚至病人是在麻醉狀況下「不知不覺」地受到傷害,何來舉證的能力?因此醫療疏失訴訟採舉證責任倒置,法律上是由醫療提供者(被告)負舉證的責任,若其無法證明醫療事故並無疏失,則必須賠償醫療疏失所造成的傷害結果。我所工作的醫院在2016年起成立醫療事故處理小組,當時對「醫療事故」的定義是「病人在醫療過程中受到重大傷害或者發生死亡狀況」,因為可能會面臨賠償或者醫療訴訟,所以依照醫療事故處理標準作業流程,從事故通報那一刻起就由醫療事故小組接手,且主動積極處理。首先是立即補救醫療事故造成的傷害,關懷病人及家屬,了解病家對事故的認知與要求;同時也調查病歷、保全紀錄,訪談事故相關工作人員,並找同儕檢驗(peer review)事故的結果和原因。第一次的醫院內部事故檢討會議中,當事醫師要親自說明事故發生原因和過程,必要時病理檢驗部或放射診斷科醫師會列席說明事故相關的檢查(驗)報告。這個閉門會議中,每個人都要誠實檢討、坦誠討論事故的原因與真相,以釐清因果關係,然後準備在病情說明會中向病人和家屬說明事故檢討的結果。病情說明會時,除非病家拒絕或者評估病家有情緒失控的可能性,當事醫師(醫事人員則是由部門主管)會親自與病家面對面,一起回溯事故發生的過程及說明事故發生的原因及病人目前的狀況,然後回答病家的種種提問。在回答完病家問題後,當事人員會先行離席,現場留由醫院代表與病家討論歸責及賠償與否的問題。對於每一件不幸的醫療事故,我們深深體會病家因為醫療不可預測性或有其極限,醫療的風險或病體本身的衰敗,而必須面臨非其預期的金錢、身體和心靈上的負擔與傷害,甚至是不可逆的失落(loss),而此時最能夠幫助病家走出事故,往往是與其一起經歷事故過程的醫師和醫療人員。我們醫院每一件的醫療事故從通報開始,就由醫院和當事醫護或醫事人員一起處理,醫療事故的賠償或者慰問金全由醫院負責,不會要求醫師比例分擔,也沒有成立所謂的「醫療訴訟賠償互助金」,事後也不會對人員祭出懲處(no penalty),因為懲處可能會讓醫療人員想要掩蓋錯誤,對病人造成更大的傷害甚至成為犧牲者。在醫療事故結案後,由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委員會分析與檢討醫院事故的根本原因,並且在醫院晨會的「死亡與嚴重後遺症會議」 (Mobility and Mortality,M&M)或績效改善委員會(Performance Improvement Committee,PIC)報告。同時,我們非常重視事故相關的醫療人員不要成為醫療事故中的第二位受害者(second victim),包括在事故調查或處理過程的情緒壓力(羞慚、罪惡感、焦慮、悲傷與憂鬱);或是事故之後無法感到安全自在地面對醫療工作、工作夥伴或者病人(包括憐憫不滿、耗竭、續發創傷後壓力)。因此,院內另外成立「員工不良事件和醫療事故當事人支持小組」,這個小組成員與醫療事故處理小組完全不同,如此才能讓當事醫療人員敞開心懷去談自己在事故過程中的痛苦無助以及需要的幫助,而當醫療事故準備進行訴訟時,也是由醫院聘請律師幫醫師打官司。回想過去醫院每一次醫療事故處理過程,病家、當事醫師(醫療人員),甚至包括醫療事故小組裡的調查者、被調查者和關懷病人的社工,在回溯事故發生過程,看著病歷的記載(病程或者護理紀錄)、病情說明會、關懷支持病人,或是與病家協調/調解的過程,都像是不斷反覆地忍痛掀開傷口做清創或敷藥,這個過程對病醫雙方是極大的壓力與痛苦。因此,當終局和解或調解完成之時,雙方才能真正卸下心中重擔,讓事故傷口漸漸癒合。
-
2022-12-20 焦點.生死議題
急救成功卻感「造孽」!重症外科醫嘆: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
第一下壓胸,感覺到手掌底下的肋骨一根根迸裂。一早剛進醫院,巧遇加護病房的護理師華華。她一見到我就說:「唐唐醫師,你記得阿鳳姨嗎?前幾天她在病房走了,你知道這件事嗎?」我當然記得阿鳳姨,她是我曾經在加護病房顧了三個月的病人。那段期間,阿鳳姨的狀況極不穩定,好幾度病情轉惡化時,家屬都堅持要救到底,所以她身上總是插著許多生命之管。但最後我們總算讓她穩定下來,轉到普通病房了呀!怎麼會走了?我驚訝得瞪大眼睛,問:「怎麼可能?好不容易都好了,為什麼會死掉?她不是很穩定了嗎?」//阿鳳姨是因為嚴重肺炎住進加護病房的。在我接手前,她已經歷過一輪治療,還因呼吸衰竭而做了氣切(「氣管切開術」)。身上插滿管路的她,每個管路的入孔都滲出組織液。給她的抗生素全都只能用最後線的(註)。全盛時期是兩種抗生素加抗黴菌藥,再加上瀰漫性帶狀疱疹所需的抗病毒藥物針劑,粗估一天光抗生素的藥錢至少就要上萬元。在我照顧的那三個月裡,她的病情反反覆覆,最嚴重的時候是意識昏迷、升壓劑反覆地上上下下調整,幾度危急到需要CPR急救。有一次又幫阿鳳姨進行CPR。第一下壓胸,感覺到手掌底下的肋骨一根根迸裂,而接著的每一下壓胸都感受到整排肋骨在掌下浮動。急救結束,阿鳳姨恢復了生命徵象,她瘦骨嶙峋的前胸卻在我們的努力搶救下,出現大面積的破皮損傷。我也知道這是必要之惡,因為心肺復甦術的要求就是每分鐘壓胸一百到一百二十下,每次壓胸的深度要五到六公分。但想像一下,光要把家裡的沙發或彈簧床墊一次壓下五公分,得花多大的力氣?何況我們壓的是含有肌肉和骨骼的胸口!所以我們急救時,都是雙手打直,用盡全身的力量去壓。也因此在急救時,肋骨真的可能會斷掉,因為唯有如此,才有那一點點機會把病人從死神面前救回來。但不像往常會為了急救成功而高興振奮,這次我很難過,腦海中浮現出的是「造孽」這個詞。受病魔摧殘,臥床好幾個月,骨瘦如柴,雙頰深陷,連最基本的生活自理及飲食能力都沒有,一切都必須依賴別人,常常連意識也不清楚。現在胸口又多了新傷……把病人救回來,她卻連一點生活品質都沒有。「這樣真的是好的嗎?」我自問,但我又不得不這麼做。阿鳳姨的丈夫和孩子很關心她,一天兩次的加護病房會客從不缺席,醫師建議的自費項目,他們也是二話不說就簽下同意書。即使在她狀況最差的時候,他們也從不放棄。甚至也有過在急救之後,不只意識還未恢復,還併發急性肝、腎衰竭,黃疸指數飆升,水分也排不出體外,全身浮腫發黃,連皮膚都滲水,已經認不出她原本的樣子,但家屬們仍然堅持要積極搶救。為此,他們還在醫院開了家庭會議。家庭會議那天,來了許多我在加護病房照顧阿鳳姨三個月期間,從來不曾看過的家屬。經過那天的會談才發現,儘管每天在會客時間,我都詳盡地向阿鳳姨的丈夫和孩子解釋病情,但他們似乎永遠只接收到一半的訊息──只有好的那一半。甚至講的明明是壞消息,但因為身為醫師的我無法百分百地說滿,他們便將那點保留當成一絲希望,自動轉化、放大成好消息。對其他家屬告知病況時,也是報喜不報憂,因而所有人對於阿鳳姨的病情都抱持著不切實際的期待。雖然傻眼,但我也明白這是人之常情,只能對著所有到場的家屬,認真地把病況從頭再細說一遍。並且告訴他們,就算這一回阿鳳姨能活下來,後續仍然必須面對種種辛苦的復健過程,甚至可能變成植物人,需要長期臥床。家庭會議最後的共識仍是維持「積極搶救」。不知道是否感受到家人的深切企盼,阿鳳姨真的再度從嚴重敗血症中脫離險境,並順利地恢復意識,完全清醒了!身為她的主治醫師,我當然高興,卻也不禁感慨。最早照顧阿鳳姨的護理師說她入院時皮膚白皙、體態豐滿,很討喜的模樣;如今卻是雙頰枯瘦、膚色黑黃。也聽阿鳳姨聊過在生病前,喜歡到公園散步、和朋友去郊遊,還很愛做菜和吃美食。如今她卻下肢萎縮、無力,連要左右挪動都有困難,就連如何喝水、吞嚥也忘記了。我曾經問阿鳳姨:「阿姨,如果之後狀況又變差,你還會想要接受急救,拚拚看能不能活下來嗎?」她奮力點頭表示「要」。我想起過去的許多病人,一時心情複雜,不知道該說什麼。某天,阿鳳姨向我們借鏡子。這是她清醒以來,第一次看到鏡中的自己,之後卻突然陷入一種無緣無故哭泣、拒絕再經口進食的厭世狀態。那時我曾經想問她:「看到自己現在的樣子,如果再有下一次,你還要我們使盡全力讓你活下來嗎?現在的樣子和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嗎?」可是如此殘忍的問題,我不敢問。//「聽說阿鳳姨又病危,可是家屬沒有再要求搶救,而是選擇讓她平靜地離開。」護理師華華的聲音把我從回憶中拉回。是因為轉到普通病房後,有更多相處時間,所以家屬和阿鳳姨好好溝通過了嗎?還是因為需要親手照顧的時間變多了,所以他們知道阿鳳姨這樣活著有多辛苦?……來到這一關,要做出任何的決定都好難。有位高中同學在面臨摯親無解的生死關頭時,問我:「面對患者明顯病重,生存機會渺茫,但家屬卻要求積極搶救、不願放手時,醫師到底在想什麼?」聽到這問題的當下,我想到的是在偏鄉醫院服務時遇到的老人家們。他們是由安養院送醫的,安靜地躺在病床上,起伏不定地喘著,就像魚攤上的魚嘴般無力地掙扎開闔。這些老人家們的兒女幾乎都在外地工作,所以選擇將他們託置於安養院。即使爸媽住院了,他們也往往難以頻繁出現,只能盡量抽空回來探望。一旦遇到緊急狀況,也只能透過電話聯絡。當然,偶爾會遇到在急救前來不及聯絡到的家屬,或家屬無法決定要不要急救的情況。這種時候,就算明知對病人是無謂的折磨,我們也只能照著醫療常規進行急救。甚至遇過家屬連看都不願意來看,接起電話就在那頭說:「醫生,不管怎樣都麻煩你們盡力搶救,只要我爸能活著就好!」但每次傳來一整排肋骨在手下斷裂的觸感、那依稀可聞的斷裂聲,對我來說都是一種愧疚和折磨。因為這本該是一位可以安詳離世的老人家,他本該平平靜靜、舒舒服服地離去,卻還要因為我,而在臨走前遭受如此痛苦、非人的折磨,只為了延長半小時、一小時、半天、一天……毫無意識的生命。醫學倫理教的「Do no harm」(不要對[病]人造成傷害),此時並不存在,因為死人不會告人,活人才會。但聽著同學無助地啜泣,我選擇回答她:「每位病人對他家人的意義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即使我們覺得機會渺茫,但如果家屬在經過我們溝通後,仍然決定積極搶救,我們還是會尊重家屬。」浮現眼前的卻是阿鳳姨。我曾經懷疑自己那樣積極地救她,究竟是對還是錯。在我心裡,其實是想送高中同學充滿深情的這句話:「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畢竟在我們的世界裡,要好聚好散,真的好難。(本文摘錄自寶瓶文化出版《昏迷指數三分:社會破洞、善終思索、醫療暴力……外傷重症椎心的救命現場》)【註】抗生素有分第一線(前線)或後線。通常前線的抗生素是用來治療常見的細菌感染;後線的抗生素是治療對於前線抗生素已有抗藥性的細菌感染,相對來說價格也貴很多。
-
2022-12-18 寵物.照顧指南
切腫瘤好幾萬 一袋血3萬元寵物重症醫療費驚人 主人多捨得花
切除肝臟腫瘤手術約6至8萬、惡性腫瘤電療一個療程7、8萬起跳;1cc血液要價70元,一袋500cc的血,就需3萬多元。毛小孩沒有健保,罹患急、重、惡等疾病時,飼主可會荷包大出血。「請勿討價還價」,在許多動物醫院診所的收費櫃臺附近總貼上這麼一張告示,看似有理,但對於飼主而言,寶貝生病所花費的錢,可能遠超過自己看病費用,但攸關心頭肉的生死大事,常會陷入天人交戰。 惡性腫瘤、骨折、心臟衰竭……寵物重症醫療費驚人。中華獸醫師聯盟協會理事長王聲文表示,最近一兩年,幫寵物買保單的飼主愈來愈多,相較於未來可能花費的醫療支出,每年幾千元保費,確實划算,減輕經濟負擔。「寵物重症醫療費用確實驚人。」獸醫師蔡志鴻說,如果只是感冒、皮膚疾病,平均只要幾百元,如果毛小孩罹患惡性腫瘤、骨折、心臟衰竭、車禍意外,則醫療費用可是高得嚇人。 例如,貓狗一旦心臟衰竭,必須住在加護病房,全天候供氧,加上24小時看護,光是一天住院費用就需6千元,如果又需其他用藥治療,最多可至1萬8。蔡志鴻表示,如果狗狗骨折,採用微創手術,連同骨板耗材,加上住院照護,平均從4、5萬元起跳。要是毛小孩罹患肝臟腫瘤,光是切除手術就需8至10萬,這還未計算住院費用。經濟負擔很現實,認養貓狗前務必深思熟慮。「醫療沒有廉價的,人類如此,動物也是如此。」蔡志鴻說,為了拯救心肺衰竭的毛小孩,少部分動物醫院添購體外心肺循環儀器,光是機器設備就需一兩百萬,又無健保給付,以致維生費用昂貴。 寵物如需輸血,費用同樣驚人,一開始的技術費(血液檢查、血型配對、放血費用與輸血費用)就超過萬元,接著血液費用係以cc計算,每1cc收費70元,小型狗如需200cc,約1萬4000元,累計近3萬元。要是毛小孩罹患癌症,飼主堅持要救,花費更為恐怖,化療、電療、標靶藥物,可能得花上一、二十萬。蔡志鴻說,「經濟負擔是很現實的問題」,提醒飼主在飼養毛小孩之前,務必考慮清楚。 買保單飼主以年輕族群居多,買前務必多比較。正因如此,這一兩年,寵物保險愈來愈夯,王聲文觀察發現,購買保單的飼主以年輕族群居多,除了對於新事物的接受度較高之外,應該也是瞭解毛小孩醫療費用昂貴,而未雨綢繆,提早準備。 據了解,近一年來,許多保險公司寵物保單的獲利狀況不佳,大都處於賠錢狀態,蔡志鴻則提醒飼主,購買寵物保單時,務必多做比較,瞭解請領項目,是否一次為限。此外,在陪同毛小孩就醫時,主動告知「購買寵物保單」,在獸醫師評估下,共同擬定治療策略,藉此降低經濟負擔。另要求開立診斷證明、繳費收據等兩項書面文件,請領保險給付。毛小孩開刀 如何選醫院?毛小孩如有動手術需求,如何選擇動物醫院呢?台北市獸醫公會理事長楊靜宇建議,可先請教朋友或是社區鄰居意見,打聽哪一家醫院手術不錯,價格也算合理。至於參考網路評價,楊靜宇認為有失公允,因不少網友流於情緒化,單憑負評或給幾個星,很難得知診所的實際狀況。以他個人為例,執業30多年也收治過才一麻醉,就沒了心跳的毛小孩。 中華獸醫師聯盟協會理事長王聲文建議,飼主可在住家附近找一家信得過的動物醫院,當成毛小孩的家庭醫師,一般問題就近診治。如果需動刀,再由醫師評估或轉介,可以減少許多爭議。 手術費用不盡相同,以節育手術為例,有些醫院只需5、6千元,但也有1萬5起跳。對此,楊靜宇表示,各縣市獸醫師公會均訂有相關收費標準、上下限,之所以出現費用差異,主要在於下列三大部分:1.術前健康檢查:如果採取全套血液檢查,當然費用就會高一點。2.麻醉方式:大致分為氣體、注射液體等,前者過程較複雜,包含前導麻醉,需有專人協助,因此,費用較貴,但安全性也較高。3.手術方式:以節育手術為例,傳統開腹手術直接在腹部劃下長長一刀。近幾年,腹腔鏡手術也運用在動物手術,術後只有兩個小洞,恢復快,當然價格也高。
-
2022-12-18 癌症.癌友故事
為什麼是我?宣告罹癌人生跌落谷底!劉美玲振作後寫下抗癌歷程,助癌友重拾活下去勇氣
「醫生,我喉嚨容易沙啞和腫痛,可以幫我檢查一下頸部嗎?」本來只是因為左右邊乳房都長有數顆大小不一的纖維瘤,而需要例行性看診,卻因為多了一句詢問,開始了一連串的奔波及檢查,惡夢從此展開……。宣告罹癌剎那,美好人生跌落谷底「雖然檢查結果是良性,但腫瘤有六.二公分,我還是幫妳轉診到大醫院去追蹤比較好。」轉診到大醫院後,前兩次檢查都是良性,沒想到第三次檢查發生了巨大的轉折,診斷書竟寫著疑似「惡性腫瘤」,建議進行器官切除!「一定是檢查錯了!」我無法輕易接受這個結果。剎那,眼前變成一片黑暗,人生才邁入正繁盛的年華,為什麼突然間,我就成了癌症患者?就算我再不甘心,罹癌事實仍擺在眼前。最終還是聽從醫師的建議,將腫瘤切除,得知切片報告結果是甲狀腺癌,且有遠端器官轉移,我又再次遭受打擊。「我明明有定期追蹤,為什麼是我?」抗癌之路漫漫,折磨意志與心性每天晚上一個人獨處時,總是以淚洗面,經歷手術、第一次高劑量放射隔離治療,面對身體不適及頻繁來回看診的繁瑣,心中湧現的是無盡的憤恨、悲傷與無助,我發現自己沉溺於絕望情緒之中,快要把自己逼瘋……。自從確診罹癌後,抗癌之路漫漫,治療的副作用不時折磨著我的意志與心性,快樂也漸漸被掩埋。自頸椎到右肩胛骨、右手臂、肌肉大面積纖維化,並且壓迫到神經導致發炎,甚至呼吸時右胸腔會痛,總是從睡眠中不自覺痛醒,苦不堪言,每天都必須狠狠咬著牙才能捱過去。某一次,因嚴重疼痛被送到急診,急診醫師說:「治療過程的不適,跟生死做比較的話,就都不算什麼了。」因此,現在對於疼痛、發炎,能忍就忍,真的痛到想哭時就吃止痛藥,讓自己有片刻的舒緩。最重要的是,我必須努力適應這樣的不舒服,我相信我可以!健康活下去,是我最大的渴望罹癌的第一年過去,對我來說那真是身心折磨、非常不安的一年。罹癌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抗拒、逃避,無法直接凝視鏡子裡的自己,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我終於抬起頭,望著鏡子裡的自己,鏡子裡那個罹患癌症、愁容滿面、陌生而沒有表情的人,是誰?一定不是我!身為癌症患者的打擊、檢查結果的擔憂、癌細胞令人驚訝的擴散速度,而自己卻必須堅強、樂觀。這一年讓我震撼,並且留下難以抹滅的深刻回憶,每天夾雜著不安、混亂的情緒。罹癌初期,面對擔心、害怕與痛苦,我無法保持樂觀心情;也時常浮現放棄的念頭,擔心自己沒有能力與癌症對抗。當時最大的渴望與最想做的事,是希望自己可以和大多數人一樣健康地活下去。看見媽媽的眼淚,驚覺原來我這麼自私因為有遠端轉移,必須住在隔離病房,進行高劑量放射性同位素碘-131 治療。「美玲,妳在裡面不用害怕, 媽媽每天都送早餐去給妳吃。」在我進去隔離病房的期間,媽媽每天凌晨三點半起床煮稀飯,接著四點半從苗栗的住家出發,開車送早餐給我。有一次無意中,看見一直以來都很堅強的媽媽,駝著背並來回踱步,用手摀著臉,哭了好久好久……,我才驚覺原來我這麼自私,只想到自己好不好過。我竟然忘記,看似勇敢、堅持陪伴我面對癌症的媽媽,其實也是無助、脆弱、充滿驚恐,因為她可能失去唯一的女兒。對著鏡子自信地說,我喜歡現在的我!除了家人的支持,另一方面,透過癌友間互相扶持,我也決定要為自己活下去,並成為陪伴癌友們面對病症的力量。我開始主動和其他癌友分享,在幫助癌友重新看見生命可能性的過程中,也在強化自己的生命力,看見原來自己可以帶給別人力量,擁有想活的勇氣!從來沒有想過,寫下的抗癌心路歷程,竟可以影響許多癌友;一開始我在臉書分享自己正在為生命添加色彩所做的事,慢慢地,癌友及其他網友也被我影響,和我互相鼓勵,使我感受到書寫所產生的影響力,鼓勵我想要一直持續書寫下去!雖然我是分享者,但在激勵別人的同時,也在激勵著自己,現在我可以對著鏡子自信地說:「我喜歡這樣的我!」延伸閱讀:‧半年內得3癌!但我還活著,讓我更理解生命可貴,分享經歷鼓勵癌友面對‧罹癌如何告知家人?專家建議從4面向下手,一起面對接下來的挑戰‧得知罹癌後的5個心態轉變!專家教你如何面對與調適本文節錄:博思智庫《不只存活,還要樂活:翻轉癌症,抗癌力大躍進》一書
-
2022-12-15 焦點.生死議題
如果有這樣的機會,人生的最後一句話你想對誰說?想再見誰一面?
做過多次病情解釋的我,從未聽聞家屬拒絕器官捐贈的理由如此悲傷。你曾經想過嗎?如果在人生的最後一刻有機會,你想再見誰一面?你的最後一句話,想對誰說?//阿菊嬤由於肺炎住進加護病房。沒多久卻因肺炎與敗血症導致病況惡化,呼吸衰竭到需要插管的程度。在插管之前,我問同仁們:「在我們幫阿菊嬤插管前,可以讓她的家人進來和她說說話嗎?因為阿嬤已經八十歲了,身體也不是很好,插管後不見得拔得掉,所以這有可能是她最後一次和家人說話了。我們能在阿嬤的身體狀況還允許的情況下,先讓她的家人進來,再插管嗎?」同仁們雖然有些擔心有什麼臨時狀況,但也都同意這麼做。阿菊嬤的先生俯在病床前,用日語輕喚著妻子的名字,手一邊輕梳著她的劉海,像在哄孩子睡覺般。阿公的聲音裡含著悲傷,像是害怕妻子會一覺不醒。阿菊嬤閉著的眼睛滲出了淚水。兒孫輩輪流進來和阿嬤說話,阿公始終陪在她身邊。最後大兒子再度走進來,問她:「阿母,你還有什麼要交代的嗎?」原本始終閉著眼的阿菊嬤,這時突然睜開眼,斷斷續續,艱難地說:「要……顧……好……你……阿……爸……」阿公聽了,忍不住大哭起來,加護病房裡的我們都跟著鼻酸。為阿菊嬤插完管後,護理師曉燕學姐問我:「唐唐醫師,你為什麼會想到在插管前,讓阿菊嬤的家人進來和她說話?我以前從沒遇過醫師這麼做。可是我覺得這樣子很好,感覺很暖。」我想了想,回答她:「可能和我在前一間醫院工作時遇過一位喝鹽酸的病人有關吧。直到現在我都還很後悔,那個病人,我沒有讓她和家人說到最後一句話就幫她插管,後來她卻再也沒有機會說了……」//那是個假日午後,消防隊說要送來一名喝鹽酸自殺的婦人阿春姆。由於我們醫院沒有能力處置這樣的病人,所以我立刻請他們直接將病患送去可以處理的醫院。但因為能夠轉送的醫院都距離太遠,因此消防救護人員最後還是先把阿春姆送來我們這裡。阿春姆的聲帶被鹽酸灼傷,說話有嘶吼聲,明顯呼吸急促而且費力,胸口快速地上下起伏,一看就是過不了多久就要喘到沒力的樣子。我當下判斷需要先插管再後送,會比較安全。在徵得阿春姆和她的家屬同意後,我並未多想便直接準備插管。在插管之前,阿春姆一直掙扎著想和家人講什麼。不過因擔心她一旦說話,會讓已經受損的聲帶更腫脹,造成後續的插管困難,所以我不斷喝止她,不讓她講話。插完管後,阿春姆順利地被轉到後送醫院。然而在開刀時才發現她的內臟已遭到鹽酸嚴重腐蝕,根本無法動手術,醫師只好將她的肚皮縫合,送進加護病房。兩天後,阿春姆過世了。聽到她走了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在插管前不阻止她開口就好了,如果那時讓阿春姆再和她的家人說些什麼就好了,如果……雖然理智告訴我當初的決定沒有錯,因為如果那時候讓病人繼續說話,情況真的很可能會惡化到困難插管,甚至根本沒有辦法將她轉到後送醫院。可是在情感上,我就是過不去!因為那可能是這輩子她能對家人說的最後一句話。或許是懺悔,也可能是一聲「我愛你」,也許是一句讓她和家人心裡都不會留有遺憾的話。我一口氣傾訴這段往事。一旁的阿銘學長聽了,拍拍我的肩,對我說:「唐唐,我覺得你當下做的決定一點錯也沒有。假如我是你,也會跟你做出一樣的選擇。雖然你覺得阿春姆最後沒有和她的家人說到話有遺憾,但其實你那時候做出的選擇就是最好的了。你要相信你自己啊!」學長的這番話,讓我想起自己曾開導救護技術員阿信的一段戲劇台詞:「你做了當時你認為最好的處置。即使那是錯的,你在當時仍認為那是最好的。你不能改變做過的決定,所能做的就是不要讓它毀了你。你要學會原諒自己。」曉燕學姊接著說:「對啊,唐唐,而且你也從阿春姆身上學到了一件事,不是嗎?你讓阿菊嬤的家人進來看她,和她說話了啊。如果有一天我像阿菊嬤這樣了,能遇到像你這樣的醫師,我會很感謝的。」//其實我是非常討厭碰觸生死議題的人。醫學生見習時,每每聽老師告知病人罹患了癌症的那個當下,我總是無法直視病人悲傷而震驚的神情,也難以為他們做後續的心理輔導與建設。所以後來選科時,我選了最不需要碰觸癌症的心臟外科。沒想到陰錯陽差地,最後反而走了更需要在第一線面對猝不及防「生死一瞬間」的外傷與重症外科。不過走在這條路的過程中,有許多人陪伴著,像是阿銘學長和曉燕學姐溫柔、和善的回應,讓我心裡那塊過不去的硬石崩塌了。雖然他們說我的舉動很暖,但事實上,真正被溫暖到的人是我啊。我也不停地學習、成長,讓自己不再那麼害怕面對生死。但願未來遇到每一位像阿菊嬤的病人,在可以有選擇的情況下,都有機會讓他們與家人見到最後一面、說出想說的話,然後,不留遺憾地前往另一個世界。(本文摘錄自寶瓶文化出版《昏迷指數三分:社會破洞、善終思索、醫療暴力……外傷重症椎心的救命現場》)
-
2022-11-24 醫療.心臟血管
乍暖還寒心肌梗塞好發期 醫師提醒一症狀出現是警訊
近來氣溫乍暖還寒,醫師提醒慎防心肌梗塞突襲,尤其有心血管疾病等三高患者,若平時有胸悶現象,當感覺到不適時,建議立即就醫,避免延誤衍生憾事。71歲謝姓男子近日因胸悶不適馬上送往柳營奇美醫院醫治,醫師判讀心電圖過後,立即安排心導管手術,順利救回一命;另名約50歲男子因胸悶未立即就醫,昏厥無心跳後緊急送醫到院前已回天乏術,柳營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鐘國瑋說,兩人同是心肌梗塞,生死卻大不相同,最大差別在於搶救時機。鐘國瑋表示,心肌梗塞好發於冬季,發生前典型症狀是胸悶、胸痛、呼吸急促、冒冷汗等;其中三高患者、有抽菸習慣、肥胖及有心臟疾病的家族史等都屬於高危險族群,應加以留意。此外,秋冬或冬春氣候交替,也常因氣溫忽冷忽熱增加心臟血管的負擔,進而引發心肌梗塞,讓人猝不及防。「急性心肌梗塞最重要的是把握黃金搶救時間!」鐘國瑋指出,通常患者送達急診10分鐘內須完成診斷,30分鐘內需開始施行心導管手術,90分鐘內需打通阻塞的血管,解除當下危機。若心肌梗塞超過8小時,就會因為心臟肌肉缺血,導致肌肉壞死或纖維化,造成心臟缺損不可逆後果。鐘國瑋說,柳營奇美醫院2015年成立心血管中心,2017年通過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肯定,院方可提供民眾在急診能及時診斷並穩定生命徵象,心導管室手術人員隨時待命,經手術後加護病房能接手後續照顧。他提醒,過去有冠狀動脈疾病或開刀治療後的病人,更要注意身體保養、不要抽菸、預防三高,同時維持適當運動,將心肌梗塞發生的機率降至最低。
-
2022-11-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秀熙:COVID-19死亡率逐漸下降到與流感相近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指出,在Omicron流行下,加上疫苗施打與抗病毒藥物使用,已使COVID-19死亡率逐漸下降到與流行性感冒相近。陳秀熙今天帶領研究團隊,透過線上直播分析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趨勢與科學發展。陳秀熙指出,台灣COVID-19中重率和死亡率在各年齡層都有下降趨勢,顯示已走入「流感新冠肺炎」的趨勢。Alpha病毒株流行時期死亡率為3%到7%,遠高於流感死亡率0.34%;但到Omicron病毒株流行時期已降到0.3%以下,與流感差不多。陳秀熙指出,Omicron死亡者,很多都是感染合併症而產生死亡,包含免疫缺乏、其他嚴重共病族群,這些都符合走向「流感新冠肺炎」。對於台灣於26日的選舉,陳秀熙指出,目前台灣整體的免疫保護力約為60%,而選舉投票是一個非常有次序的公民群聚活動,藉由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應可以安心。陳秀熙認為,民主選舉與公民參與進而保有防疫文明,是台灣追求新常態生活的重要里程碑。
-
2022-11-2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探討「病人的母語」在醫學教育與醫療照護的重要性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尊重病人的母語」。中山醫學大學的黃馨葆醫師寄來師生「四手聯彈」的文章,一位醫學生與老師分享自己童年時會以客語與阿嬤交談,最近在照顧一位客家老太太時,因為能用幾句客語與病人交談,獲得溫馨的回饋,黃老師也分享他從語言、傾聽與陪伴拉近醫病之間的距離。另一位醫師也分享幾十年來如何體驗到「病人的母語」在照顧病人的重要性。同時也邀請一位剛從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醫師,以他不尋常的背景(父親是日本人,母親是台東排灣族人,他成長於日本,能說日文、英文、中文,以及排灣族語,可以與台東母親的家人溝通無礙),介紹原住民看病的語言與文化。我們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醫療團隊體恤不諳華語的病人和家屬看病的辛苦,願意以尊重病人的母語為念,鼓勵醫學生多學習台灣人的話語與文化。醫病平台/師生的四手聯彈----從語言、傾聽與陪伴拉近醫病之間的距離我開始領悟到「病人的母語」在醫學教育的重要性是在1998年回國,參加慈濟醫學院醫學教育工作以後。記得當時慈濟醫學院還沒有醫學系畢業生,醫學系最高年級是五年級。那天早上我帶著一群五年級醫學生看一位前一天由警察送來住院的原住民獨居老人。因為病人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護理人員說是「失智症」,學生説是「失語症」。但看到病人時,直覺地我不認為他是個失智病人,因為他個人的衛生照顧還不錯,也沒有尿失禁的味道。但他也不像一般失語的中風病人,他沒有偏癱或臉部麻痺歪斜。然而病人就是一問三不知,只是瞪著眼,一副茫然無助的樣子,檢查起來也看不出不正常的肌腱反射,一些簡單動作也可以跟著我做,只是從頭到尾說不出一句話。突然想到這位原住民老人會不會是因為我們會說的國語或台語他都聽不懂,但我們又沒有人會講原住民話,靈機一動,想到大部分原住民老人都會講日文,於是我就用自己只會的幾句日文,問他:「你會說日文嗎?」突然這老人眼睛一亮,馬上以日文流利地回應,並且開始口若懸河地說了許多他為什麼被送來醫院的理由。我不得不請他講慢一點,因為我的日文程度很差,聽不懂他講的話。透過他娓娓道來的傷心史,才了解他是因為兒子與媳婦都到外地工作賺錢養家,留下兩個孫子要他照顧,孫子都不會講原住民語,只會講他聽不懂的「國語」。孫子們對他非常不尊重,自己覺得生不如死,說得涕泗縱橫。我用了最大的努力,以我幼稚園程度都不到的日語,免強能為他做了基本的神經學檢查,確定他沒有肢體麻痺或感覺異常,視力聽力也都正常,走路穩定。我們就這樣一起上了一堂非常珍貴的課:「病人的母語」是醫療照護非常重要的第一步。接著,我在2004年到高雄醫學院參加一場「醫學台語學術研討會」,探討大學的台語文教學的現況與展望,我應邀以「醫病溝通與語言使用之重要性」為題做一場專題演講。回來後我忍不住在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以「用我的母語看病」寫出病人的心聲。我認為醫生與病人的溝通包括病人有時需要告訴醫生自己的隱私、醫療上常有不可避免的不確定性、醫病間醫學知識的鴻溝、病痛生死的緊張時刻,以及醫病之間醫學理念的差異(西醫、中醫、民俗療法)等等因素,如果再加上醫病之間語言未能充分溝通,對病人而言,將是非常大的痛苦。同時我也引用契些爾醫師(William P. Cheshire)所說的名言,「雖然高科技、電腦可以使醫療錯誤降低,但是從病人身上獲得精確的病史以及教導病人醫學知識,人的語言與接觸是無法以機器取代的。任何人都知道從藥房拿到有關藥物副作用的清單時,病人心裡的感受會有多不舒服,所以沒有人解釋的訊息對病家是會產生非常大的負擔。」這幾句話充分地道出語言在醫療的重要。最後,我提出如何藉語言來落實醫學教育對病人自主權的尊重,是我們當前醫學教育所不容忽視的課題。並說出我誠懇的呼籲,「不要泛政治化地排斥醫學院推動醫學台語的教學。如有可能,客家話或原住民話也都能列入選修,充分讓醫學生有能力應付台灣本土多元化的文化背景。我衷心地盼望有一天台灣的病人都能夠用自己的母語看病,而不必在病痛加身之際,還要擔心自己是否能聽懂醫生所講的話,或擔心醫生有否聽懂自己所講的話。」想不到這篇文章發表之後,還一度因為標題引起一些友人的誤會,他們指出這可能會引起讀者誤以為我是以醫師的立場說「用我的母語看診」,其實我是說我多麼希望台灣的病人可以用他的母語看病。最近在大學醫院的例行床邊教學時,因為學生所報告的病史不是很清楚,使我擔心學生很可能與病人的溝通有問題,甚至有些學生懷疑病人有認知能力的問題。當我與學生一起到病房看這病人時,我以台語自我介紹,而病人十分愉悅地與我在幾分鐘之內就告訴了我許多與學生所了解的病史大有出入的訊息。最後我們回到討論室以後,學生就主動告訴我,這病人之前的態度完全不像今天這般友善,而深有挫折感。於是我利用這機會,勸這些年輕人應該努力學習使用病人的母語看診。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學生似乎沒有意識到「病人的母語」在臨床醫學的重要性。於是我決定與他們分享自己四十多年前初到美國接受臨床醫學訓練時,因為對美國文化、語言(尤其是病人慣用的「美國俚語」)的陌生,而使病人遭受到痛苦的憾事。我回憶當年因爲自己無法了解一位病人在我執行腰椎穿刺的檢查時,大叫一聲Charley Horse ,當時雖然短暫地停下檢查,但因為實在不了解這句從沒聽過的美國俚語,所以我就繼續穿刺的步驟,造成病人非常痛苦憤努而不能見諒。後來我才知道這是美國人廣用的俚語,意思是「抽筋」,病人的盛怒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而這個充滿歉疚的經驗,使我非常重視「病人的母語」。這些醫學生聽了這故事,也比較能了解我的心路歷程。我後來又在「自由廣場」寫出我對「尊重病人的母語」如何「更上一層樓」的領悟,同時也非常感激報社主編將我的主題改為更生動的「從Charley Horse談使用病人的母語看診」。最後,我想分享這幾年來有關「病人的母語」的觀察。當我問病人或家屬他們使用台語或華語比較方便時,許多人在第一時間都表示兩者都一樣,而我因為考量年輕的醫學生可能台語不太熟悉,所以就順著病人或家屬「兩者皆可」的回答,一直使用華語。然而當我們談到較激動的話題時,病人或家屬常會改用台語,這才使我注意到許多人雖說兩種語言都一樣,但事實卻顯示出,當他們談到激動的話題時,還是用比較「輪轉」的母語才能表達心內深處的聲音。後來我就不再直接問哪一種語言比較習慣,而逕自先以台語自我介紹,如果病人或家屬以華語回應時,我就很自然地改用華語交談,這也成了我對諱莫如深初次見面的病人的開場白。行醫已過半世紀,雖然我對突飛猛進的醫學新知瞠乎其後,但我還是堅信「尊重病人的母語」是醫師對病人的關懷與尊重所不可或缺的態度,也鼓勵醫學生多學台語、客語或原住民語,讓自己能夠照顧不同族群的國人。
-
2022-11-23 焦點.元氣新聞
見證生死難關患者共結連理! 外科名醫:感動勝過高難度手術
「見證2名看著成長、蛻變的患者成為人生伴侶,那感動遠超越開一檯高難度手術!」高醫外科教授林志隆排開所有行程出席婚禮,新人分別在青春期經歷車禍劫難,在他手術刀下搶回性命。16年後邂逅擦出愛的火花,即使一輩子受科學訓練,林志隆說,緣分牽引下,一切都是最好安排。高雄36歲職業軍人賴暉仁去年8月好心搭載雨中等公車女孩黃妍箏,迸出愛的火花,陪回診時,意外發現林志隆是他們生命中共同貴人。賴、黃分別在19歲、17歲那年發生車禍,當時昏迷指數都是3,經林志隆緊急手術保命。小倆口日前辦婚宴,林志隆偕妻子出席,他說,看到在他手上重生的年輕人結為連理,感動得想掉淚。林志隆逾行醫30年,也在醫學院教書培育新血輪,卻始終沒離開第一線,他坦言,當醫生也會有倦怠感,要靠病患補給熱情,每當患者像老朋友般談心、分享近況,常讓他覺得溫暖,那份互信、交心很迷人。談起對賴暉仁、黃妍箏的觀察,林志隆說,挺過重大車禍考驗,常讓人會有一些領悟,部分人個性會有改變,若造成一些外顯後遺症,可能影響自信,賴暉仁、黃妍箏始終表現樂觀,這點是最可貴之處。林志隆說,從親友口中得知,賴暉仁車禍前原本是叛逆小子,經過開顱手術等難關,心性變穩重。林也說,看到2名原本素不相識的患者,能因為搭便車譜出情緣,「如此奇妙過程,可以拍成戲劇了」。長期在外科領域,林志隆救人無數,他說,處理頭部外傷急診刀挑戰大,和常規刀不同,醫師反應速度要快、判斷要精準,命在旦夕時刻,一分一秒都不能等,他直言,病人危急時刻,醫生積極度將決定患者命運。林志隆說,有時候在轉院途中病人機會就沒了,他長期在高醫服務,在這個環境沒有藉口再推往下一關,也讓高醫團隊自我要求更高。59歲林志隆兒時在台南成長,高一那年父親過世,母親獨扛家計,他說,母親是很傳統的婦人,對他從醫的期許不是鼓勵他當名醫,而是叮嚀「當醫生絕對不能收患者紅包」。成大骨科名醫林啟禎教授說的「良醫多自苦中來」,他很有共鳴。為專注扮演好醫生角色,林志隆通常清晨6點起床,7點就到醫院,準備門診、手術等,生活範圍幾乎離不開在醫院和住家之間。他笑說,自己是很容易滿足的人,沒嫌過食物難吃,對物慾需求不高,這幾年愛上路跑、騎單車,開始有一些工作以外的休閒。「當外科醫師要膽大、心細、健忘!」林志隆說,這番話是他已故恩師孫楨民告訴徒弟們的話,棘手外科手術結果一翻兩瞪眼,感動和失落在一瞬間,難過之後還是要繼續走下去,健忘指的是轉念、放下。林志隆早期處理頭部外傷手術多,賴暉仁、黃妍箏都是他在40歲左右時期的病患,近年較少處理急診刀,重心放在脊椎手術等常規刀,他說,陪伴患者賴暉仁、黃妍箏從青春期到成家,像是守護樹苗長大,再次領略到從醫意義。
-
2022-11-18 養生.家庭婚姻
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結婚一輩子還有愛嗎?奶奶哽咽的一決定讓人瞬間懂了
《Decard》網友「愛亂花錢的九姑姑」在心情版上貼文《不行就算了,不要急救,能不能活都是命。》,內容是網友爺爺因為洗腎造成低血壓,送醫急救後住院的心情。裡面描述到:奶奶回來後就坐在客廳沙發一動不動,沉默很久後又很突然的起身說要去求菩薩和求祖先保佑。她在醫院走廊守了九個小時,寸步不離,讓她先洗澡睡覺,她說:「你阿公一個人在那邊還沒清醒,怎麼睏ㄟ下去。」「他很歡小,要是醒來吼,第一個一定先要找我」「他在那,一個人很害怕。」「我去筊杯,說是一定會好啦。」網友在內文提到,爺爺跟奶奶關係並不好,「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偶爾還會打架」網友曾經問奶奶:「妳愛爺爺嗎?」奶奶當時是否認的。但是爺爺真的住院後,奶奶卻一個人在客廳,眼淚在眼眶處打轉。她聲音沙啞又平穩地說起以前的事情,像是二十一歲嫁給爺爺,六十年了,有了五個孩子,當年沒什麼錢,然後爺爺『歡小歡小』了一輩子,還有第一次約會帶她去看電影...等等,盡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碎事。以前沒什麼錢,爺爺也不怎麼花錢,特別省,做工賺的錢都給奶奶養家...說到這裡,奶奶哽咽的說:「他這輩子阿也過得很苦,所以真的不行就算了,讓他走,不要去急救,那個壓胸口,骨頭真的會壓斷,太痛了,他很怕痛。」「說良心的,阿公也是真的很顧這個家」「都那麼辛苦了,就不要再往他身上壓了,能不能活都是命。」最後這位網友寫下:「愛嗎,也許只有爺爺奶奶自個清楚。兩個人,誰也離不開誰。」、「在生死面前,我們都過於渺小。」結婚前一夜的承諾,用一輩子去實現到底結婚了一輩子,什麼是愛呢?或許愛有很多形式,有些事情說不出口,但是卻在生活中用一點一滴來構築。一位退休企業家在《醫病平台》撰文,他的太太已經逐漸出現失智狀況,但是他仍陪著妻子一起運動、一起遊戲、一起寫詩,甚至當太太連打電話都嫌懶時,他會幫她打電話給姊妹們,讓她們跟她聊聊天,增加生活上的樂趣。明年我們就要迎接結婚68周年了,我把結婚前一天寫給太太的信拿出來唸給太太聽,我把對太太的承諾,用一生的時間去實現了。回想當初我去當兵沒多久家業破產,退伍後又失業。想起那時,太太抱著孩子,肚子裡也有個孩子,還要做衣服幫忙家計。很多人看不起她,我很感謝她並未退縮,我們才能堅持到今日。就算我把所有事情忘了,也不會忘記妳!神經內科醫師楊鈞百接受聯合報採訪時,曾經說了一個案例。八十五歲的王爺爺是上校退伍,與六十九歲的妻子結婚五十多年,感情甚篤。但兩人先後罹患了失智症,家人白天忙於工作,於是安排倆老到光田醫院的照護中心,白天接受照顧及復健,晚上接回家。令人驚訝的是,病魔雖奪走他們的健康和記憶,但卻奪不走他們數十年來深厚的夫妻感情,兩人什麼都忘了,但卻還認得彼此的臉孔,也隨時找尋著對方的身影。在外散步時,夫妻倆總是牽著手,只要一下子沒看到老伴,就會追著旁人問:「奶奶呢?」醫護人員都會馬上將奶奶帶到爺爺的面前,若超過一分鐘沒看到老伴,爺爺就會焦慮不已。隨著王奶奶病況惡化,必須住在中心接受全天候照料,白天爺爺與奶奶就像牛郎與織女在七夕相聚,到了傍晚要分別,爺爺總不斷詢問:「奶奶呢?我得帶她一起回家。」醫護人員只得耐心安撫。失智較嚴重的奶奶反而每天都顯得非常開心,還喜歡穿紅色衣服,告訴周圍的人:「我快要結婚了。」照護人員詢問奶奶要和誰結婚?她都會清楚說出王爺爺的名字。原來,她的記憶回到了少女時期,永遠停留在即將嫁給爺爺的那段幸福時光。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李玉嬋曾經接受聯合報採訪時,告訴大家「老了反而要搞浪漫!」。她說,維繫愛情的重要元素是激情,年輕時的激情往往來自外貌與性吸引力,這些條件會隨時間慢慢褪去,但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想擁有戀愛好心情,因此即便年紀漸長,還是可以為對方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注意自己的形象等,讓自己在人生不同階段散發不同魅力。李玉嬋提醒,再怎麼感情融洽的伴侶都有需要磨合的地方,要記得「婚姻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道理的地方。面對衝突,若只有一方大獲全勝,將輸掉兩人的關係」。因此,李玉嬋整理「老夫老妻維繫愛情五件事」,讓老年的愛情,更加深化。老夫老妻維繫愛情五件事:1.記住對彼此的承諾2.創造激情,安排生活中的小驚喜3.創造交集,找出共同感興趣的事物4.學習獨處,給彼此自由獨立的空間5.化解衝突,以創造雙贏為原則【參考資料】.不行就算了,不要急救,能不能活都是命。.醫病平台/結婚68周年的91歲幸福夫妻 先生唸婚前寫給太太的信給她聽,把承諾用一生時間去實現.失智症案例/失智老夫妻…忘了世界 只記得彼此.老了要更浪漫!他們每天重新為對方戴戒指說「我願意」
-
2022-11-16 醫療.懷孕育兒
被孕婦大量黑血噴臉!施景中替胎盤早期剝離婦開刀,憂胎兒不保竟撐過來
懷孕意味著即將會有新生命到來,是件令人感到幸福的事!不過,對於準媽咪來說,孕期40週是條艱辛且漫長的路,不僅孕期會有生活上的諸多不便與身體不適,每一次的生產過程都是在生死邊緣交戰,非常的辛苦且危險。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在臉書分享最近遇到的情況:近日有一名嚴重胎盤早期剝離的孕婦,緊急開刀時子宮內的積血壓力太高,黑血如同挖破石油管線般噴出,嚇壞在場的所有人,所幸小寶寶平安生出來,馬上放聲大哭。「天佑!」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11/15在臉書發文表示,昨天(14日)早上安排了一台刀,沒想到另兩個安胎孕婦都半夜多量出血、兩個胎兒也輪流心跳減速。清早值班醫師與我報告,確定了這兩個孕婦都需要加刀,於是安排了刀序。但在第一台刀要送進去前,總醫師急忙打給我,刀序排第二的孕婦胎兒心跳狀況比較緊急,於是我又把第二台刀調成第一台。她送進刀房,血又流了一大灘在地上。原來的第一台刀變成第二台,下刀後我去看這位產婦,覺得面容有異,緊急麻醉開下去,結果是嚴重胎盤早期剝離,手術刀一劃下去,子宮內的積血壓力太高,像噴泉一樣噴到一旁幫忙的女醫師臉上。而這不是一般常見的血水,是接近原汁的黑血,源源不絕流出,好像挖破的高壓石油管線。施景中心想,這下慘了,以前碰到類似狀況,小孩出生都是蒼白軟癱,有的沒多久就當小天使了,沒想到這個寶寶生出來後,馬上放聲大哭。連後來娩出的胎盤都爛爛的,真的不知道這寶寶怎麼有辦法撐過來?下班後施景中去探望,孕婦狀況不錯,小孩在ICU照顧,也沒有大問題。母親說:「這是老天特別照顧生下來的小孩。」我點頭表示認同,難怪以前有人名字要取「天佑」、「天保」、「天賜」等等。施景中感慨表示,相對於老天(或大自然的力量),我們醫師的角色真的太渺小了。而有民眾好奇這張照片怎麼來的?手術的過程中都會有人負責照相嗎?在這麼緊急的狀況下怎麼還會有人力空出手來照相?對此,施景中特別解釋,大家手上都有手機隨時聯絡重要事情,那張罕見的重度胎盤早期剝離照片是用手機拍的,也因具教育意義,有經孕婦同意分享,並已經過特殊處理,照片中還有血滴凝集在空中的畫面。假若當初先幫她開刀會不會比較好呢?這個答案只有天知道。說不定第一台刀延後開,結果產婦變大出血休克、或寶寶出生要急救...無論如何,目前昨天(14日)早上所有寶寶都很好。感謝老天幫忙。網友看完醫師的貼文,紛紛留言表示感謝,謝謝醫師與媽媽的辛勞。「感謝醫生的努力,感謝媽媽和寶寶的堅持,每一個生命的到來是如此的不易,也如此的美好!」、「感謝醫學不斷進步與發達,讓很多孩子得以有來到父母身邊的機會。」、「每每看到與死神拔河的媽媽與醫護,真的覺得大家都很偉大。」、「雖然過程太過顯險,但最後一切都很美好,天佑偉大搶救的所有醫護人員,新生希望 ,天佑媽媽及寶貝天使的努力,希望新生,美好的新生命起啓了。」胎盤早期剝離是什麼?基隆市婦產科施俊宇醫師表示,在正常的情況下,胎盤會於胎兒出生後才會從子宮內壁剝離,而胎盤早期剝離,顧名思義為胎兒尚未出生時,胎盤就提早全部或部分剝離下來,因此,胎兒血流供應中斷,導致缺氧而死亡,發生率雖只有約0.5%至1.5%,不過一旦發生卻是相當危險。胎盤早期剝離通常於妊娠20週後至分娩前發生,發生時常見症狀包括腹痛、胎動減少、劇烈宮縮以及可能伴隨陰道出血,除了胎兒危險之外,孕婦甚至可能因大量出血,進而引起凝血機制耗損,危險性更是不容小覷,因此胎盤早期剝離是產科中相當緊急的重症,需要立即給醫生診斷及處置。如何預防胎盤早期剝離?很可惜的是,以目前的醫學環境並沒有任何方式可全面性的預防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不過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降低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機率。比起婦產科醫生,身為腹中胎兒的媽媽最能隨時隨地感受到寶寶的生命力,尤其仔細觀察胎動狀況更是每個孕婦都須做的功課。不過胎動頻率因人而異,無法制定出一個胎動頻率的標準,然而孕婦依舊可以大致找出胎兒的胎動習慣及規律,例如胎兒在某個時段活動力會特別的強,那麼媽媽可以固定在這個時間點觀察寶寶是否與平日不同,不管是明顯過於頻繁、費時或是減少,都需提高警覺心,必要時須趕緊就醫診斷,否則等到毫無胎動、強烈宮縮甚至大量出血時,就已無法挽回了。誰是胎盤早期剝離危險群?胎盤早期剝離高危險群,包括孕期時腹部遭受撞擊、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高齡產婦、抽菸喝酒習慣、前胎已有胎盤早期剝離症狀的孕婦以及子宮異常的孕婦等,發生胎盤早期剝離症狀的可能性都較大。
-
2022-11-1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最後的歲月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老年喪偶」。這是人生最困難的生命考驗,長壽固然是許多人憧憬的目標,但勢必要付出的代價是老人總有一天必須面對鰥寡孤獨的考驗。本週我們邀請到兩位先生因病過世已有一段時間的夫人,回顧當年自己如何接受終生伴侶離世的心路歷程,同時我們也邀請一位具有安寧照護專業訓練的精神科醫師,分享他如何幫忙家屬。我們非常感謝兩位作者分享這段走過憂傷深谷的經驗,更希望她們因爲寫出鬱積內心深處的離愁,重溫過去共同生活的甜美回憶。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無暇哀痛垂亮在淡江大學客座3年,2004年9月回澳洲布里斯本後,我們生活的日常是清晨散步到昆士蘭大學(昆大)濱湖區賞花、看澳洲鸚鵡在桉樹洞中築巢傳代,觀賞像聯合國似的湖上各種禽鳥動物,還給他們取了別名,如噴射機、潛水艇、淘氣鳥等等,感覺它們比人類可愛多了,大家共處一湖,沒有侵占、沒有戰爭,和平相處,各覓其食。散步回來運動、早餐,再一起到昆大辦公室他看網路、寫文章,我也看網路上的各種書報、雜誌。2012年他正式從昆大退休,搬離辦公室,回到河邊小屋,我們把主臥室當書房,放兩張大書桌,仍舊寫文章、看網路、聼音樂。歲月靜好,我們好像又回到50多年前在加州相依爲命的時光。2011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1月大水災,7月他因前列腺增生阻塞,緊急送到衛斯理醫院住院開刀,差點弄得要洗腎。住院十天回來,沒多久又感染肺炎,呼吸急促,再度緊急送醫院。2017年6月底他去醫院,由專科醫生拔智齒,因流血不止而留在醫院一整天,接到電話去接他時護士居然用輪椅把他推出來,把我嚇了一跳。7月9日半夜突然心肌梗塞,又是緊急送醫院放支架。他一生雖然為氣喘所困擾,但之前只有一次因痔瘡流血開刀住院,如今卻在六年内四度住院,警覺生命力似乎逐漸的流失。2019年兩度回臺,5月開僑務會議,10月又被盧孝治拉去「楓紅北海道」合唱團的文化交流活動,回來忙著總統競選連任布里斯本後援會的工作。11月我們邱家有三個人生日,大家都贊成去布里斯本東部美麗的史翠柏島度假。這時我已發覺他易累、嗜睡、咳嗽、呼吸困難,尤其晚上常需要墊高枕頭斜躺而睡。他一生逞强,非不得已,不肯看醫生,每次要他去看醫生,都説囉嗦,只是氣喘。這次我還跟家人組群組,要他們勸阿公去檢查,都無效。拖到2020年1月因肩膀痛得厲害才乖乖去看家醫科,照了CT,卻被誤診,打了類固醇,無效。換了另一個家醫科女醫生,再照CT,晴天霹靂,懷疑是肺癌。要找專科醫生,我們沒有認得的人,女醫生也不熟悉,她從網路找到可以最快看垂亮的腫瘤科醫生亞當。他的專科是乳癌,肺癌是最後一項。一開始我就主張回臺治療,也希望像日本的朋友王醫生説的能開刀,但武肺已開始,孩子、醫生都反對,我只好任憑主治醫生亞當的安排。亞當的療程一切SOP(標準操作流程),初見他在衛斯理醫院,開了三張單子,驗血、正子電腦斷層攝影(PET-CT)和支氣管鏡檢查。再見他是在20公里外的北部診所,時間也拖到2月20日,確診是肺腺癌,開始用第一代標靶藥Tarceva (erlotinib) 後,自己度假去了。這真是致命的錯誤,直到垂亮走後,我因整理他的文章著作,才在網路看到2017年2月4日洛杉磯時報一則消息:「Tarceva 停產,2016 年 6 月,製藥巨頭基因泰克 (Genentech) 致信醫生,稱他們不應再為大多數肺癌患者開一種名為Tarceva藥物。這種每月 7,800 美元的抗癌藥會引起皮疹,而且很少見效。」2016大藥廠商就已告知醫生不能用的肺癌藥,2020年2月了,亞當還在用!唉,一切都已太晚,若早知道,我會堅決拒絕用這那麽多副作用又無效的藥。但天不從人願,我們不但不知這種藥無效,但它似乎可以止痛。第一天用藥,肩膀不疼了,飲食有進步,但曇花一現,只維持兩天,從胸部和臉開始出紅疹,蔓延全身。可憐的他,全身紅腫起泡,奇癢無比,坐立不安。亞當還在度假,只得去見亞當助理,止癢的類固醇藥膏一開10瓶,擦得皮破血流。各種副作用也相繼出現,加上2017年開始吃的心臟藥,他變成典型的藥筒。每月的視訊回診,亞當問他,會不會那裡痛,他都說不痛。經過三個月,滿懷希望5月7日PET-CT檢查會有進步,但腫瘤沒變小反而增大,從5到9公分。亞當把Tarceva停了,卻沒有告訴我們下一步要怎麽走,更糟的是他又開始肩膀疼,亞當又要他恢復吃同樣的無效Tarceva。我們心急如焚,求救台灣的褚醫師,他建議用Tagrisso(osimertinib)。我們把信轉給亞當,並願自費,雖然每天一顆要290澳幣,但沒被接受,好像根本不在亞當SOP療程裏。亞當若肯用Tagrisso的話,也許垂亮到現在還活著。我有台大同學在美國跟垂亮一樣肺腺癌,還轉移到腦部,他也有心臟病,一開始就用Tagrisso,已經一兩年了,到現在還活得好好的。一直拖了一個月到6月4日才開始放療,共10次到6月17日完成。雖然放療疲倦難受,但過後他情況好些,最重要的是食慾進步。緊接著6月19日要住院開始免疫治療,到8月14日做完5次,卻在8月15日清晨發生腹部不能忍受的絞痛,緊急送衛斯理醫院,CT檢查出12指腸穿孔,需要開刀。但同時得知他左邊的肺腫瘤因放療已從9縮小到2公分。這一住院三個月,在鬼門關進出,生死邊緣徘徊,最後奇蹟似地生還。部分情況記錄在《民報》〈我寫我存在──住院3個月的零星回憶〉。10月11日,仍舊沒有食慾,人太虛弱,手在顫抖,體重也在42-43公斤徘徊。他很氣我想盡辦法使他吃下一點東西,說得聲淚俱下,但明天就得搬到復健病房,他這樣舉步維艱怎麼復健。唉,一生都說是皇帝嘴的,現在「吃」卻變成痛苦的事。10月22-31日,打點滴洗掉血液中累積太多的抗黴菌的藥Posaconazole所產生毒素,這藥跟止痛嗎啡與類固醇會有强烈可怕的副作用——幻覺、顫抖、踢腿、喃喃自語、半睡半醒模仿吃東西,這使他筋疲力盡,疲憊不堪,情緒低落。住院83天,他第一次自己走路,繞了呼吸病房走廊兩圈,約有五十公尺,有夠棒的,希望繼續進步,不需要去復健病房可以直接回家。想起電影《飛越杜鵑窩》,他為了要「飛越衛斯理」很努力地在強迫自己下床走路與進食,甚至掛著點滴、推著氧氣筒只要他有力氣就會下床。這兩三天是快三個月來情況最好的,前天還推著四輪助行器走了兩圈,昨天他竟然丟掉身上的管線、助行器自己走,我很擔心他跌倒,緊緊地跟在後面,一直到他走回病床時才捕捉到背影。唉!辛苦了幾個月,希望這次他真的可很快飛出衛斯理醫院。11月9日出院,他説:「出院那天,我突然有走出死亡黑影、看到天光之感。3個月的苦難、苦悶、痛苦一掃而光。」他心情很好,女婿去接他,他還説了英文笑話:「一位在美的留學生,想要考國際駕照。在考試時因為過於緊張,看到地上標線是向左轉。他不放心的問道:『turn left?』監考官回答:『right!』於是他立刻向右轉。很抱歉他只有下次再來。」這一天我做了豬脚麵線迎接他。在醫院三個月等於完全停止癌症治療,出院還繼續吃無效的Tarceva,腫瘤轉移到骨頭,還好到最後都沒有轉移到腦,否則他一篇文章都寫不出來。12月22日開始做第二次放療共10次。之後我再度要求用Targrisso,亞當终於答應,開始時不錯。情人節,郭美芬博士他們從雪梨來看他,他還駕Mini上高速公路去我們1971年來澳時的第一個家,來回三、四十公里都不嫌累。出院後那段時間,他不是在書房敲打,就是在陽臺眺望、沉思、曬太陽。算算他在2020年除了住院三個月外,九個月中寫了31篇。2021年兩個月也寫8篇。他最後一篇在228病中塗鴉〈不忠誠的反對黨〉發表於3月2日。爲了不讓他在書房久坐,每天我都會拉他出去走一點路,或樓下健身房運動。也常載他出去午餐,希望他多吃一點。到他再度住院時體重已增加到50公斤,但還是敵不過亞當的嗎啡與類固醇的摧殘。他已經看不下大河劇,但還是會看些相撲、聽聽演歌,使他快樂,但總是讓人感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一直試圖忘記他走前幾天發生的事,但似乎不可能,每當夜深人靜時那些日子點點滴滴就像是影像一樣,翻來覆去的在腦海裡播放,那是一份永不褪色的畫卷。2021年3月9日,他例行預約見亞當,因爲武肺,只能一人陪他進去,我讓女兒進去溝通,出來卻説要他住院,理由是明天要做PET-CT檢查比較方便,他才出院剛滿四個月,他討厭住院,他不願離開我們,很久以前他曾經説的:「爲了能夠回去,我在拼命地奔跑。内心只有一個迴音,振蕩天地的雷聲:『Go back! To home! To MH!』。」門診回來,連好友陳春龍中午送來的酸白菜蛤蜊湯都不想喝,睡到五點才「走進」衛斯理醫院,住進心臟病房。馬上打點滴,晚餐吃了一點,我一直到幫他梳洗完畢睡了後才回家。10日,一大早視訊,他叫我不要那麽早帶食物去,PET-CT需空腹,要到11點才輪到他。他喜歡熱食,我算好時間到達,他吃了,精神還好。傍晚護士卻要他轉到癌症病房,說近主治醫師亞當好照顧,我知道情況不妙,無可奈何跟著,他搬到一間最近護理站的大房間。想問亞當昨天PET-CT的結果,但等到9點也沒見到他(亞當似乎都是早上5-6點巡房)。11日,我坐最早班的渡船,到醫院才點,但亞當已來過,還是沒見到他。一年多了,我見到亞當次數,屈指可數。9日垂亮進醫院時,告訴我不要在群組發信息說他住院,我什麽也沒説,今天他卻自己寫了簡訊:「親朋好友,大家平安!我現在住院,非常虛弱,暫時不回答各位的關心問候。非常感恩!謝謝!」那是他最後的留言。下午見到主治黴菌感染科的醫生保羅,我跟他要了PET-CT的結果,初步瞭解並沒惡化,問他爲什麽把治療黴菌感染的Posaconazole與癌症的Tagrisso藥都停了,他只是淡淡地説先減輕副作用。晚上7點他説要起來坐沙發看電視新聞,他一下床就倒下,我扶不起他只得按鈴,一下子來了滿房間醫生護士,點滴又再掛上,臨時被通知的兒女與孫兒女也都來看阿公,他還微笑著跟孫輩拍照。等一切安靜下來時他叫我還是回去睡。回到家已經是11點,所有的藥都被停了只剩下嗎啡與類固醇治標,我心急如焚,求救無門,不敢打擾陳永興醫師,只得打電話給他的學生范盛保教授,他爸也得了癌症,開了好幾次刀,30年了還活著,談了一個半小時,一夜無眠。12日,早上八點到醫院,他説睡得還好,也吃了點早餐,帶去湯、菜卻説不想吃。兩個孩子都請假,等他們來後,我去醫藥保險公司繳費。等我回來不知他們談什麽,孩子們都兩眼通紅,我什麽都沒問,我知道只要我一開口,就會嚎啕大哭。下午職能治療師來討論要帶他回家照顧時需要的輪椅及裝備。整天都在等CT檢查,想找出疼痛來源,一直到晚上才推去照,等我們回病房時,跟昨晚一樣小孩都來了,護士又多舖一張床,我、兩個大的兒女與大孫女決定留下。整晚都握著他的手,就怕他呼吸停止,午夜孫女說阿婆去躺下,我來握他的手。他應當還有很多話要説,但IV使他無力説話。慟!不到五個小時他就鬆手回天國了。想起那首歌:「人生猶似風飄絮 流落歲月匆匆裡……情緣散聚不堪憶,還留舊歡知幾許。」一年了,歲月流逝,卻怎麼也流不掉心痛的那一頁;閉上雙眼,最思念的是他;張開眼睛,最想看到的是他;如此執迷不悟,算不算刻骨銘心。重讀他的書信我又回到那長滿杜鵑與高大的棕櫚樹的校園。服役前那年暑假,多少個夜晚坐在文學院前古樹下,一起聆聽樓上傳來的古典音樂,或清晨在工學院前草地上,看晨霧在樹間飄蕩,露珠在草地上閃耀。漸漸地,隨著晨霧消散,東山的天空變成了淡淡的紅紫色,朝陽躍出山頂上,然後他牽著我的手,給我傾世溫柔,一起走回傅園旁的宿舍。台大,我們夢想的搖籃。世間最苦,苦不過聚散不由己;世間最難,難不過情逝再回頭。我知道,我在如塵似煙的回憶裏失落了靈魂,模糊了雙眸,迷惘了生活。女兒說她再怎麽努力也不能使我快樂,我只得選擇沉默,選擇微笑,或許偽裝是一種無奈,使人痛徹心扉。他曾説過,我是雨,他是風,風會把愁雨吹散,我們一起努力,一百年後都變成天上兩顆星星環繞宇宙。如今他失約了,他在天上,我在人間,何時才能相見?
-
2022-10-14 醫聲.Podcast
🎧|唐鳳親撰序文!專訪健保署長李伯璋談他的「健保改革日記3.0」
今年,全民健保政策在民眾端的滿意度,再度突破九成,無疑是滿意度最高的政策,卻也有其挑戰——在健保總額財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妥善分配資源,持續照顧偏遠、弱勢族群,避免血汗醫護的現況,同時直面昂貴的新藥新科技,在在都是考驗,顯見「改革」已經成為必然。將近七年前,一位來自台南的外科醫師,時任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院長的李伯璋,接下了健保署署長的職務。他用「一生懸命」的堅定,推動部分負擔、分級醫療兩大政策,以減少浪費為出發點,期望讓醫療資源有更有效率的分配。一步一腳印的改革歷程,李伯璋與健保署同仁,將其集結成冊,編成「走向雲端 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如今已經發行3.0版本新書,該書非常驚人的,從構思到付印、上架,僅花了不到三個月時間,其中最困難的「收齊稿件」,也只花了十餘天。除了李伯璋本人親自擔任總編輯,數位發展部首任部長唐鳳,也「跨行」為該書撰寫序文。唐鳳寫道,他與健保署多年合作,從旁見證健保署「屢屢突破萬難,使命必達,展現組織堅韌精神。」🎧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曾任外科醫師40年 李伯璋:醫界快樂工作,民眾將受益「走向雲端 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3.0」的序言中,李伯璋寫道,自己來自醫界,瞭解醫界疾苦,也一直努力扮演醫界和健保署的溝通橋樑。「從署長的角度來看,必須要照顧所有人的需要。」李伯璋笑稱,全台五萬名醫師,大家各有想法,人人都可以來當健保署長,不過在位者就必須有更宏觀、全盤的思維。事實上,李伯璋擔任外科醫師逾40年,家中還有兩個正在擔任醫師的兒子,鎮日「回饋」對健保的看法,他比任何人還要了解醫界對於健保的期待。在剛就任署長時,李伯璋曾問幕僚,醫界對健保署滿意嗎?健保署同仁以「不知道」作為回應。事實上,在百分之92.3民眾滿意度的背後,醫界對於健保的滿意程度,僅約三成。李伯璋說,在單一保險人的制度下,幾乎所有醫事人員都必須與健保簽約,他深知道,健保署作為醫界和民眾、雇主等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平台,「如果能讓醫界快樂的工作,真正受益的會是民眾。」總額占比下降、點值貶值 血汗醫護現況待解健保總額被圈內人比喻為一塊「大餅」,每年由民眾、雇主與政府等共同協商,決定餅的大小,多數的醫療費用都是由此大餅支出。李伯璋說,健保給付的項目,若依照類型區分,主要包括花費近三成且逐年成長的藥費,花費約一成的檢驗檢查費用等,其餘才是歸給醫事人員的診療費與診察費,分別僅占三成五及一成七,並且正逐年下降。在健保制度中,醫事人員對病患進行醫療行為的報酬是健保「點數」,而一點可以兌換成多少錢,就與該年度醫療服務多寡與總額中配給給醫事人員診療、診察費的金額有關。李伯璋指出,在能夠支付給醫事人員的總額逐漸減少的前提下,點值就會貶值,醫事人員的收入也會下降。「對醫療人員來說,他們的付出應該要得到合理的給付。」李伯璋說,在健保總額財務有限的情況下,具體可行的作法,就是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行為,把產生的點數量控制下來,提升點值,讓醫療生態回復正常。他認為,這將可以減緩血汗醫護的現況,同時,還能讓健保經費更多挹注於「急、重、難、罕」的弱勢患者身上。為此,李伯璋在上任以來,一心投入「有感的部分負擔」與「落實分級醫療」兩大健保改革方向。「有感的部分負擔」 新制調整後健保年省近百億在《全民健康保險法》中,針對部分負擔的規定是可採取「定額制」或「定率制」,現行的制度是定額制。以藥費來說,民眾需負擔的金額最高僅為200元。李伯璋說,這會造成民眾的「零元效應」,導致醫院沙龍化、藥物的浪費等情況。健保署規劃的部分負擔改革方案中,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將改為收取藥品部分負擔20%,上限300元。李伯璋說,此新制原訂於今年五月上路,然因疫情、社會等因素推延,至今仍未執行。他直言,希望部分負擔盡快上路,每年將可為健保省下超過99億元。>>看新制部分負擔說明不過,新制部分負擔相當於要民眾在就醫時,從口袋中多掏出錢,難道不擔心民眾反彈嗎?李伯璋強調,關鍵是要讓民眾「有感」,但也不能是讓民眾難以負擔的金額,「如果收得太離譜,民眾也會受不了。」他說,相信民眾可以理解,新制部分負擔是希望病患都能得到良好的醫療品質。「健保是大家的,我一直不希望把健保財務壓力,只放在醫院、醫師身上。」李伯璋說,過去健保署擔心民眾難以接受,所以不敢要求民眾。然而,在財務越趨窘迫的今天,健保亟須民眾、雇主、醫界、政府「共同承擔責任」。李伯璋用行醫經驗比喻,由於醫學仍有其極限,醫師無法一肩扛起患者的生死,但應該要善盡告知責任,與患者建立信任關係,就能減少醫療糾紛。他回憶,過去一名患者去世之後,胞姊把妹妹所寫的日記拿給李伯璋看,患者於其中寫道,「就算不幸離世,也要死在李伯璋醫師手裡。」醫者與病人之間的互信,李伯璋希望也能存在民眾與健保之間,藉由責任的共同承擔,讓健保「越改越好」。資訊科技用於健保 加速落實分級醫療由於就醫便利性高,部分民眾就醫時習慣不論大病、小病,都前往大醫院,希望受到「名醫」的照顧,這導致分級醫療推展困難。李伯璋指出,過去推行分級醫療時,「並沒有利器,只能靠道德勸說。」他認為,透過新制部分負擔,以及資訊科技的運用,可以加速落實分級醫療。李伯璋說,如果民眾在自家附近醫院診所看診的時候,醫師可以在電腦中看到在大醫院的檢查結果,民眾就會更有意願在基層診所看診。他指出,過去要實現醫療資訊共享,需要透過燒錄光碟等方法,曠日費時。李伯璋任內在前衛福部長陳時中的支持下與中華電信合作建置光纖網路,將資訊上傳雲端,現在醫療院所不論層級大小,都能同步看到患者的就醫資訊。「診所的醫師,也曾經在醫學中心裡面受過訓練。」李伯璋說, 小診所的醫師能力並不會因為工作環境是一間「小廟」就打了折扣,民眾需要的是醫師的知識與判斷力,整合患者在大醫院使用專業設備的檢查資訊,將能加快分級醫療,這也是他推動資訊科技應用於健保的初衷。【相關文章】李伯璋/分級醫療 讓醫病雙贏破冰船比喻健保署角色 李伯璋:為健保開闢航道在「走向雲端 病醫雙贏—健保改革日記3.0」的封底,印有一艘破冰船,穿梭在廣袤的冰河上。簡短的摘要中寫道:「健保在實務上努力改革成效及服務數位轉型經驗,就像駕駛破冰船開闢安全的健保航道,祈願民眾、醫療人員與健保署能互相信任、不畏艱難,共同克服各種挑戰!」健保署這艘破冰船的「船長」,非李伯璋莫屬,一路從外科醫師、醫院院長,做到健保署長,他看過醫界「被健保壓榨」,也聽過弱勢病患為了救命用藥的疾呼。李伯璋堅定走在健保改革的路上,除了當部分負擔最有力的傳道人,也要為健保開闢出一條最可行的航道。李伯璋衷心希望,透過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讓民眾更珍惜醫療資源、讓醫事人員獲得應有報酬、讓弱勢患者延續生命,更重要的,是要回歸初衷,讓健保這把大傘,繼續為病患分擔個人難以承擔的風險。【新書介紹】https://www.mohw.gov.tw/cp-16-71893-1.html李伯璋小檔案現職: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經歷: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院長台灣移植醫學會理事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外科主任學歷: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學士國立成功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韋麗文、林琮恩音訊剪輯:林琮恩腳本規劃:林琮恩音訊錄製:周佩怡特別感謝: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
2022-10-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次世代疫苗開打首兩例死亡 皆為六旬長者「接種一日後死亡」
莫德納次世代疫苗9月24日開打,但開打不到一個月,出現首兩例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年齡都是60歲以上長者,分別以次世代疫苗作為第四劑與第五劑的追加劑,皆為接種後一天死亡。指揮中心最新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10月7日至10月10日國內新增兩例莫德納雙價BA.1疫苗(次世代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不良事件,分別為一男一女,年齡為64歲至67歲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60幾歲男性是接種第五劑疫苗。個案於10月3日早上接種疫苗,10月4日死亡,本身有癌症開刀病史和高血壓病史。個案接種疫苗當天晚上還有和親人通電話,無特別不適,第二天早上就被發現在家中無呼吸心跳,當場急救並送醫,仍不幸過世。經過司法相驗,死亡原因為心因性休克與高血壓病史,將協助家屬申請疫苗救濟等事宜。另一名60幾歲女性為接種第四劑。個案有長期眩暈、頭暈症狀,於10月7日接種,8日凌晨出現多汗、虛弱、肢體無力症狀,到醫院急診就醫。醫師安排電腦斷層發現胸部主動脈剝離並轉院安排住院,但在後送途中心跳停止而就近送急診,經急救無效死亡。死因為主動脈剝離併心包填塞、高血壓,也將協助家屬申請疫苗救濟等事宜。莊人祥表示,這兩例個案目前看起來雖有時序相關,但仍要判斷因果關係,因此仍將請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進行審查。次世代疫苗已接種累計44.9萬人,目前為累積通報8例接種後不良事件,當中有3起屬於嚴重不良事件,其中2起死亡。次世代疫苗開放年輕人接種 基層醫:為了出國接種踴躍【記者楊雅棠/台北即時報導】次世代疫苗今起開放18歲以上民眾作為追加劑接種,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接種人數尚未出爐。不過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許多年輕人為了出國,次世代疫苗預約踴躍,光今天上午就打了102人,之前幾周每天平均則只有20到30人。林應然表示,次世代疫苗昨天尚未開放給18歲以上民眾接種,但今天一開放,接種踴躍的情況就很明顯。前幾周可能已經打到極限,平均每天接種人次僅二、三十人。他說,以前年輕人對於接種疫苗這件事都不太熱衷,但現在一方面是疫情居高不下,年輕人之前疫苗接種的保護力也差不多消退,另一方面有很多真的想趁假期出國的人,都跑來打次世代疫苗。除了新冠肺炎次世代疫苗外,面對秋冬新冠、流感雙病毒的夾擊,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打氣明顯旺盛。疾管署公布最新統計數字,流感疫苗10月1日針對第一階段對象開打以來,已累計有135萬1239人接種,比去年同期接種94萬3088,增加43.2%;其中65歲以上的民眾接種率,更從去年9.8%上升至20.9%。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實施對象與去年相同分兩階段接種,第一階段於10月1日開打,對象包括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安養、養護、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與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國小至高中職及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禽畜業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等11類。第二階段則於11月1日開打,接種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
-
2022-10-07 養生.心理學解密
在生命終將結束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生活? 專家教你以書寫揭開對死亡的恐懼
在所有令人害怕的事物中,最讓人畏懼的莫過於死亡了。我們都知道自己的生命勢必有告終的一天,只是不知道自己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死去。這種不確定感成了我們生命中不斷浮現的隱憂,使我們無法全然享受當下的平安與滿足。一想到自己會死,我們可能立刻感到驚慌失措,並且覺得生命似乎沒有什麼意義可言。有些人因此終日惶惶不安,擔心自己隨時可能會死。有些人則會以較輕微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擔心自己的健康、不敢冒險等等。兩者都有可能會影響、甚至破壞我們的生活品質。有人認為有許多心理健康問題,其實是源自對死亡的恐懼(Iverach et al., 2014)。我們之所以會為自己的健康感到憂慮,害怕生病、住院,就是因為擔心自己可能會死。恐慌症之所以會發作,經常是因為當事人在感覺自己的心臟跳得很厲害時,就以為是心臟病發作了,害怕自己會死掉。人們之所以會罹患各種恐懼症(例如:懼高症、怕蛇,或暈血症),都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在接觸到那些事物時,更有可能會死掉。在我們的生活中,死亡的陰影無所不在,但我們無法終日活在恐懼中,於是便會以各式各樣的安全行為保護自己,讓自己免於死亡的威脅。比方說,我們可能會拒絕從事冒險活動,也可能會追求名聲或財富,讓自己得以永垂不朽,或者努力與他人連結,希望他們能記得我們。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反應。史丹福大學精神病學榮譽教授歐文.亞隆(Irvin Yalom),在他的著作《凝視太陽》(Staring at the Sun)中,將死亡說得很好:「要時時刻刻意識到死亡並不容易。那就像是試著凝視太陽一樣。過不了多久,你就無法忍受了。」他並且指出:「儘管死亡本身會毀滅我們,但死亡的概念卻會讓我們得到救贖。」就這個意義而言,我們似乎不需要把我們對死亡的焦慮,當成一種令人不快的感受,並設法加以排除。如果我們能直面死亡,或許就能為自己的生命找到新的意義與目標。在接受「人皆有死」的事實之後,我們可以決定要賦予自己的生命何種意義,並以更審慎的態度生活。同樣的道理,我們賦予死亡的意義,也可能會影響我們今日的快樂與幸福(Neimeyer, 2005)在面對死亡時,生命出現了正向的轉變我曾經針對那些在罹患乳癌之後存活下來的患者,做過一項研究。她們當中有許多人都表示:她們在面對死亡時,生命出現了正向的轉變。儘管瀕臨死亡的經驗讓她們產生了很大的恐懼,但也讓她們開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而且創傷反應愈強烈的人,事後成長的幅度愈大,正向的轉變也愈多。但我們並不一定要如此逼近死亡,才能正視它對我們的意義。「接納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簡稱ACT),讓我們可以藉著想像自己的葬禮,或想著那些已經辭世的偉人,來探討死亡的意義,思索在生命終將結束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生活。這樣做可能會為我們帶來心靈上的衝擊,讓我們做出轉變,其過程或許痛苦,但卻能使我們做出更好的選擇。舉例來說,你可以想像:如果你能依照自己所重視的原則過活,這樣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如果你照著自己所選擇的意義與目標來生活,你每天會做些什麼?你會為了什麼事情而努力?會捨棄什麼?你會投入什麼工作(即使你可能無法完成)?如果我們能以這種方式探討死亡,就能釐清現在我們該做什麼。既然我們終有一死,因此要根除我們心中對死亡的恐懼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而且這樣的恐懼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有時,我們會對死亡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例如:「我死了,我們這個家就垮了。」或「死亡的過程是很痛苦的。」以致於讓我們的恐懼加劇,甚至嚴重到了干擾日常生活的程度。當我們對別人談論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大多數人都會試圖安慰我們,說這是很久以後的事。這類的話固然都是出自好意,但對我們並沒有什麼幫助,因為我們都知道自己總有一天會死,而且事前可能毫無徵兆。就算我們為了逃避對死亡的恐懼,試圖說服自己一時之間還不會死,但爾後當我們面對生命的無常,勢必還是會產生這樣的恐懼。我們需要全然地接納死亡的確定性(它是生命的一部份,必然會來臨)以及不確定性(它不知會以何種形式到來)。有些人認為死亡使生命有了意義。有些人則試著不去想它,認為他們只要盡量趨吉避凶,死亡就不會到來,於是便迴避任何與死亡有關的事物,不願談論死亡,也不想看見任何與死亡有關的場面。遇到那些被他們認為有危險的事物時,他們更是避之唯恐不及,而且他們對死亡愈是感到焦慮,就會把事情看得愈發危險。面對死亡的恐懼,該怎麼辦呢?這時,他們可能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恐懼症。除非我們能夠處理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否則即使我們消除了一種恐懼症,過不了多久,必然會有另外一種恐懼症出現。那麼,如果我們對死亡深懷恐懼,而且知道自己終究無法免於一死,那該怎麼辦呢?歸根究柢,如果我們希望充分體驗生活,而不致於讓我們的日常生活,因著我們對死亡的恐懼而受到恐懼,就必須設法接納死亡,將它視為生命的一部份。所謂「接納死亡」,指的並不是我們希望死去,而是不再努力對抗死亡,因為它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接納死亡並不等於放棄生活。事實正好相反。當我們接納了死亡,就得以賦予生命若干意義。反過來說,而當我們感覺生命有了意義、並努力過著有意義的生活時,我們也能夠將死亡視為生命的一部份。這將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使我們得以依照自己的價值觀過著有意義的生活,把更多的心思花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並且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當我們因為某個親朋好友的死而感到悲傷時,也會意識到自己終將死亡的事實。我們會想:「如果那人可以像這樣說走就走,這樣的事情也可能會發生在我身上。這對我和我的人生而言有什麼意義?我現在過的生活又有什麼意義?」改變我們對死亡的看法人們會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逐漸接納死亡。以下是由 Gesser、Wong 和 Reker,三人(1988)所提出的三種方式。●趨近導向的接納(approach acceptance)—人們因為相信死後仍有生命,或者可能會進入某種形式的天堂,而得以逐漸接納自身的死亡。●逃避導向的接納(escape acceptance)—那些在生命中承受極大苦痛的人,可能會接納死亡、甚至擁抱死亡,因為他們認為死亡有可能使他們得到解脫或免於受苦。●中性的接納(neutral acceptance)—不嚮往死亡,也不把死亡當成逃避痛苦的方式,而是將它視為生命中一個很自然、無法控制的部份。試試看在「接納與承諾療法」中,有時心理師會請案主想像他們在「撰寫自己的墓誌銘」。如果你能在自己的墓碑上寫幾行字,你最想寫的是什麼?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要你去揣測別人對你的看法,而是讓你得以探索自己的理念與價值,也就是你從今天起想要實踐的生命意義(Hayes, 2005)。如果你在做這種練習時感覺很吃力,最好在治療師的協助下進行。你可以試著探討自己對死亡的看法。其中有些是否加深了你對死亡的恐懼。我們每一個人對死亡都有許多想法,其中有些對我們有幫助,有些則對我們有害。舉例來說,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沒有道理會死,那麼當我們想到死亡時,很可能會感到更加焦慮與痛苦。因此,你不妨想一想自己是否有這類想法,並質疑它們的合理性。不過,有時這樣做可能會讓你產生強烈的情緒,因此你不妨找個你信得過的人(一個熟人或一位能指點你的治療師),請他們陪著你做。以書寫揭開我們對死亡的恐懼如果我們能把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寫下來,就能以一種超然、冷靜的態度探索這些恐懼,並從中得到一些洞見與發現。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隨時停下來,等到自己做好準備時,再回頭繼續寫。要面對死亡的恐懼並不容易,因此如果你能找到一位受過嚴格訓練的治療師幫助你,效果可能大不相同。如果你找不到這樣一位治療師,也可以找一個你信得過的朋友或你所愛的人。他們或許也能給你很大的支持,因為害怕死亡是我們大家共同面臨的問題。當你在書寫、進行心理諮商,或和你所愛的人,談論你對死亡的恐懼時,可以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關於死亡,你害怕什麼?這些恐懼如何表現在你的日常生活裡?●你對死亡有哪些看法和別人不同?●這樣的差異說明了什麼?●你過去關於死亡的經驗,如何形塑了你目前對生死的看法?●你會做哪些事來讓自己免於死亡?●你希望你的生命有什麼意義或彰顯什麼理念?●你希望在身後留下什麼印記?●無論現在或未來,你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採取什麼行動或做出什麼選擇,來實踐你的生命意義?●如果你希望很久很久以後,當你在生命的盡頭回顧你現在即將展開的這個人生階段時,臉上能夠帶著微笑,對你所做的選擇以及生活方式感到心滿意足,你現在必須過著怎樣的生活?●如果你希望你人生中的下一個階段是你一生中最有意義、最有目標的一個階段,那麼其中會包含什麼?●你要如何看待死亡才能提升你的生命品質?如何面對死亡的恐懼Tip●人類對死亡的恐懼,包含了:對已知事實和未知事實的恐懼。●有些人在瀕臨死亡時會有所成長,他們的生命也會出現正向的轉變。●接納死亡並不等於放棄生命。事實正好相反。●如果我們能接納死亡,就能夠為生命找到意義。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社《為什麼沒人告訴過我》
-
2022-10-0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道聽途說之我見
【編者按】本週是三位非醫學專業人士回應9月5日、7日、9日三位醫師「道聽途說對醫病關係的影響」、「醫師也會抓狂」、「辯護主流醫學」的看法。一位長照家庭的照顧者寫出她個人以家屬的身份遭遇過不同醫師的經驗,也表達她對醫師辛勞的感激。一位大學外文系教授舉出契訶夫的短篇小說「敵人」,引出一個簡單的道理「在極度缺乏理解與信任的情況下,醫病溝通承擔極大的失敗風險」。一位醫學人文的歷史學教授直指現代醫療是「陌生人的醫療」,而醫病雙方需要克服彼此理解的障礙。希望這六篇文章可以幫忙醫病雙方瞭解彼此的盲點,並且在醫病之間發生衝突時,能發揮「同理心」,了解對方的立場,而能相互尊重與信任。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回應非主流醫學帶給醫病關係的困擾我這一篇文章主要希望由一般民眾的角度,提供王醫師所寫的文章〈道聽塗說對醫病關係的影響〉一點回應。我所要談的論點很簡單,面對醫療的問題,為什麼民眾需要道聽途說?台灣的醫療資源發達,醫療水準極高,並且,在健保支持下醫療費用並不昂貴,可是,為什麼還是會有病人寧可相信未經證實的傳言?為什麼還是會相信無法驗證的另類治療,而且願意付出更為昂貴的費用?在嘗試回答這個大哉問之前,我想先分享一則故事。俄國短篇小說大師,安東・契訶夫(Anton Chekhov)寫了不少有關醫師的作品,這些作品都相當受到歡迎,也具有相當高的文學成就,直到今日,契訶夫的短篇小說依舊是西洋文學極為重要的經典。在契訶夫的作品當中,有一篇名為〈敵人〉(Enemies)的短篇小說,我相當喜歡,也經常跟學生分享這部小品。故事是這樣的,有一位鄉間的醫師,長年熱心服務奉獻,一有民眾生病,風雨無阻,也必定盡力到病人家中外診。九月份的一天夜裡,家裡來了一位要求外診的民眾,這位先生看來頗為富裕,也很急著希望醫生能夠馬上啟程隨他返家看診。可是相當不巧的是,醫師的小兒子感染白喉,不久前才剛離世,醫師與夫人還在極大的震撼下未能平復,面對病人的請求,醫師感到相當為難。可是,終究身為醫師的使命感戰勝了,醫師暫時壓抑自己悲痛的情緒,隨著這位富有的先生搭乘馬車離去。不過,令人傻眼的,卻是到了豪宅之後,醫師才發現,根本沒有等待救治的病人。事實上,這位富人的老婆與人私奔了,富人不知該如何是好,因此找了醫師,希望醫師聽他說說他心裡的苦悶。醫師受了欺騙,而且是在家裡蒙受變故的情況下受騙,心中相當憤怒。而富人卻是振振有詞,認為醫師要是好好聆聽他的痛苦,他也不需要以謊言誘騙醫師出門。故事的結果並不美好,故事以相當厭世的口吻結束,醫師受了屈辱,可是富有的病人卻也沒學會尊重。這個故事要講的道理很多,可以解讀的層次也很豐富,不過,我最感到好奇的地方,是為什麼契訶夫將這篇故事命名為敵人的原因。契訶夫使用的,不只是單數的敵人,而是複數的敵人。也就是說,敵人不只一個。對醫師來說,敵人不只是這位任性無理的有錢人,而是支持他可以任性妄為的環境,他的財富,還有,最重要的是他認為他對於醫師擁有指使的權力,認為醫師應該無私奉獻,也認為醫師應該將所有病人的需求擺在自己的情緒之前的心態,而這些需索並非與醫療相關,而是任性自私的道德勒索。病人有不合理的需求,將醫師當成了敵人;而醫師面臨病人無理的需索,也只好將病人當成病人。到後來,兩造雙方都把對方當成敵人,都蒙受了不平,沒有人在這個關係中全身而退。這個故事跟道聽途說有什麼關係?當病人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寶貴,希望想盡一切可能與不可能的辦法延續,醫師的角色,很容易就位移到敵人的光譜一端。同樣地,當醫師意識到病人的不信任與敵意,也得要費力在溝通過程中,試圖將溝通的對象從對立面,試圖牽引至傾聽理解的同一邊。其實,這個故事要講的,是一個理解溝通失敗的故事,是一個各懷立場互不信任的故事,以溝通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雙方都沒有贏家的雙輸故事。就這個角度來看,契訶夫的故事,跟王醫師寫所的道聽途說的文章,講的其實是同樣的道理。這個簡單的道理是,在極度缺乏理解與信任的情況下,醫病溝通承擔極大的失敗風險。王醫師的文章,講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有更好的方法,為什麼醫師執意阻攔病人接受更好的治療?顯然,就是因為沒有更好的方法,因此在現有的條件限制下,醫師秉持專業倫理,建議接受一個可能相對有效的方法。而這個簡單的道理,如果放在契訶夫的故事框架中,自是得要蒙受失敗機率極高的結果。原因為而?缺乏信任。生死有時,生命自有其風險,所謂的信任,並非過度且不合理的要求,而是將最寶貴的生命,託付在最值得信任的對象手中。病人與家屬當然有權表達疑惑,也有權表達該有的請求,但對自己最有利也最有效率的方式,絕非將救治我們的人,當成是契訶夫筆下的敵人。
-
2022-10-01 退休力.自在獨立
《台北物語》導演黃英雄授75歲長壽秘訣:隨興自在做自己,要活就要動,持續學習不懈怠
我們將邁入史上最長壽世代,每個人都希望不只活得久,也要活得健康快樂。活得健康,需要鍛鍊身體,那活得幸福快樂呢?10月1日是國際老人節,《橘世代》將陸續報導年逾70仍享受人生的可愛老人,請他們分享快樂祕訣。人生扮演過那麼多角色,最喜歡哪一個?「我像『水』一樣,水流到哪裡我就做什麼;機緣到了,命運自然就會成就那件事,並不強求。」黃英雄笑呵呵地說。75歲的黃英雄,有著一言難盡的人生經歷。他大半輩子都在寫電視劇本,從早期的劉伯溫傳奇、包青天、歌仔戲,到近期的布袋戲、兒童劇劇本,還曾經是玩具工廠的老闆,也是電影弁士(說電影的人)、民宿主人。多元身分 精采人生閱歷不只寫劇本,黃英雄也教劇本寫作、教打太極、演講生活唯識論;早年還將已經停止活動十多年的耕莘實驗劇團重新復團,現在,更有朋友找他在電影軋一角,身分多到很難用一句話來形容這位可愛的「資深國民」。讓黃英雄一戰成名的,是2017年由他編導的電影《台北物語》,被認為是「爛得有特色」的奇葩神片,也有人評為是台灣難得的另類電影,之後連續幾年都有粉絲包場回顧,在劇院內一起譙、一起笑。採訪當天見到導演本人,才理解這部電影最終想呈現的,是與黃英雄一樣隨興、不照牌理出牌、卻有著滿滿道理的人生閱歷。看透生死 穿著凸顯性格40多年前父親驟逝,生命無常的領悟讓黃英雄鑽研唯識論,並把唯識論的寓意應用在生活及作品當中,從此看透生死。「生命就是要詮釋,才能凸顯性格。」這從黃英雄的穿著打扮能略見一二;只要在鏡頭前,一定是標準的麻紗上衣、巴拿馬草帽及雷朋圓框眼鏡,這是加深印象的第一眼,也是自內心散發出來的自我認知,他說:「生活中的每個選擇都不能馬虎,」舉手投足都必須像創作,把創作融入生活,生命就有特殊呈現。他認為,對生命的看透與了悟,也是一種詮釋。他想起一個40歲的癌末女學生,在安寧病房內感嘆生命即將結束而無奈,向他尋求解答。「把身體交給醫生、把心靈交給自己。」他直言,人要看透生命中有永遠不死的存在,才能活出真自我。保持動力 做過就不放棄對黃英雄來說,創作力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事,可以藉此保持生命的動力。他把人生起伏比喻成股票三波浪理論,認為人一生中大概每10年會有一次向上的生命周期,必須把握且超越那次的高峰,「不斷自我提升,才不會被打倒。」如果能造就生命中的3次上波,要活到90歲就不困難。他自己保持動力的方式是,「不勉強一定要做什麼,但只要做過的事情,都不會放棄。」比如寫作,至今每年仍至少會寫一套劇本,雖然不一定會演出或出版,卻是對自我的激盪。另外,看完電影後,也一定要用鋼筆在稿子上寫出3000字的導讀與感想,現在《黃英雄電影部落格》中已有超過1000多部電影解說,這是要讓後人快速查找並進入電影世界的通道。接著,他還想要拍一部關於「真我」的紀錄片,要從不同的宗教來看真我的意義;甚至希望能完成一本台語俚語書,教現代人認識台語的奧妙。資深國民養成記 要動更要學 不必在意批評不少長輩因為大半輩子投入家庭與社會,到年老時只想退休養老,黃英雄的想法則是:「老人不能待在家裡,要出門活動才行。」他認為人要活就必須要動,要持續學習不懈怠,做個資深的國民,而不是老人。年輕時曾有神父送給黃英雄一枚戒指,戒內刻著「此生都要與良善在一起」,他至今戴著並常用這句話勉勵自己;也因為看了黑澤明的電影,又思考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所以在作品上放了很多「永遠抱著關心別人的態度」的相關議題及素材,樂此不疲地分享人生閱歷。當被問到如何面對批評、克服困難時?他說:「不要被任何事情打倒,要養成一個不必在意批評的人。」他始終認為,這個世界沒有誰應該要對得起誰的道理,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就好。人生遇到低潮與困難時,他便閱讀,而且是將內容一個字一個字念出聲,「心情平靜後自然就轉運了。」另外,看電影也很重要,「電影是被濃縮、最精粹的人生,可以從那裡快速找到答案,成為生命中的花朵。」歲月的淬鍊會讓人成長,歷經的挫折會成為生活的養分,看來黃英雄的人生不只精采,更像是一部勵志傳奇史。
-
2022-09-2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們的終局是山窮水盡,還是柳暗花明?-奠基於愛與尊重的善終
【編者按】本週是醫病平台以「斷食善終」為主題的第三次討論。由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發起人前立委楊玉欣女士發表她對「病人自主」的看法,而後蔡甫昌教授由醫學倫理的角度探討「永久植物人之終止人工營養與斷食善終」,楊秀儀教授從法律觀點看「斷食善終」,是「自殺」還是「生命自主」?我們希望透過這系列,一共九位作者由不同角度探討這重要議題可以增加台灣社會對「斷食善終」有更明確的認識。 閱讀賴教授的文章「如何減少生不如死的醫療困境」,對於賴教授不斷的反思醫療的目的、意義,甚至死亡與醫療決策的呼籲,我感受到一位德高望重的醫者,對自身過往價值體系的轉向,以及對生命反思的急切。他就像拿著大聲公,在路邊宣導一般的熱切而又著急,即使所有路過的人,僅是走過或停在紅綠燈路口,但他還是毅然決然地站在那兒拿上大聲公,等待與有緣人的相遇、等待社會的轉變。我認為這就是前行者的風範,也是對生命的熱情,更是愛的行動。謝謝賴教授邀請我一同加入行列,也讓我有機會對眾人發聲。 我從19歲診斷出肌肉萎縮型的罕見疾病後,這個疾病就讓我提前體驗了未來的長輩、病人們的處境:病痛、失能、可預視的苦難與死去,以及對自身生命價值的反思與生死的叩問。畢竟這是一個連旁人看來都是「活著,比死去更加艱難」的處境。 我還記得當時姊姊和我都確診罕病時,她和我說她想去死,甚至連死法都想好了。我和她約定如果五年後我們都沒有找到值得活著的理由,我們就一起離開。最後,我們一起找到理由,向前走了過來。求生,是本能也是上帝的預設,是生命永續的基因密碼。我也常想著為何我能在苦痛中感到幸福?我覺得那是一種適當的心理調適機制,讓內心找到平衡、找到價值,繼續在苦痛中前行。是的,生與死,在病人、失能者、被照顧者的心理是不斷來回擺盪的、不斷思考著的。而這邊想邀請大家一同思考:什麼時候,人會求死呢? 台灣正在倒數千日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去的下一步便是死去,這是生物性的必然。而台灣的醫療技術世界聞名,即使到了古人說的「陽壽已盡」的時刻,以現今的技術,要延長任何一人死去的終點,比我們想像中容易太多了。 進步的醫療技術、長壽為孝的文化觀念等因素,造就了台灣人平均臨終前臥床超過八年的悲慘困境──代表近3000個日子飽受不自由、不能自主移動的生活狀態,導致身軀的肌肉萎縮、疼痛、褥瘡、反覆插管潰爛、感染,甚至失去意識等。這樣的現象,是生命與社會的極大困境──困住了上百萬個家庭,甚至是幾代人的苦難。 一個社會邁向更文明、更進步的過程,背後多是一個個苦痛與血淚的故事。但更悲傷的是,有時更多的苦痛與血淚未必換來更幸福的社會。試問在現今長照和醫療資源的無數投入,是否讓每個個人、家庭、總體社會面對疾病和照顧時,更幸福了呢? 現在社會觀念看似更加開放,但在生命的議題上仍被各式權威知識或單一價值主宰。太多故事了,我們聽到許多寧可讓家人「生不如死」仍不願放手的故事;合法合倫理合乎當事人自主意願的醫療決定簽署,卻一再被冠上「放棄」的字眼,卻忽略了醫療團隊如此積極的救治,更是積極的想依照當事人意願減少其生前痛苦的善行。似乎一切導到了「活著就好」的單一價值上,讓多元的看法難以伸張。而我們究竟何時能說「停了」、「夠了」? 我還記得每每我走入重症病人的家庭,若他們還能夠表達,總是在家人不在的時刻,偷偷和我說著他們的憂慮與渴望:關於生命與病痛,但更多的──是那些說不出口的話。「想要死去?如何死去?自己想要怎麼樣的告別……」這是一個「奢侈」的話題。 為什麼呢?我一直覺得病人的弱勢,不僅是疾病與失能本身,還有更多連病人本身都理不清楚的那些「有口難言」。而這個有口難言,在我們健康的時刻是很難體會的,但一旦進入病痛與失能的階段,也難以說出口了。這正是我在推廣《病人自主權利法》時,期盼以剛性的法律賦予所有人自然善終的權利,設計一個讓當事人能與家人溝通的機制──因我們都是潛在的病人、失能者、被照顧者,都可能陷入「有口難言」的處境。 「病人自主」,並不是在鼓吹死亡就是好,生死與自主的話題並非非黑即白、更非簡單的「一刀兩斷」,而是期盼邀請所有人給予他人更大的尊重、容許更多元的思考,幫助他們渡過苦難的時刻;但也能在心中有一道「底線」,了解如何在適當的時刻,在合法、合乎倫理與生命價值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兌現自身的盼望,大聲喊「停」,讓善終的實現建立在愛與尊重的基礎上。你是否想過,當看盡了風霜日月,體驗足夠的人生旅程,何時該離開呢?你與家人討論過當自己逐漸老去、病痛,或即將死去時,您有什麼盼望嗎? 如果你對思考這些文章中的問題有興趣,請搜尋《如果還有明天》一書,裡面有24則生命的智慧與前行者的經驗,相信你能找到屬於你的答案。 若你不清楚如何參與賴教授提到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請搜尋「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在首頁有全台灣各院的掛號資訊。當我們越早共同思考生命與生死的議題,就將越早改變自己與所愛之人的命運,不再進入無尊嚴臥床的惡性循環。讓前人的血淚與痛苦,真正的踏出一條讓我們奔向更文明且幸福社會的道路。
-
2022-09-16 養生.抗老養生
百歲特工爺爺靠走路養生、心理豁達…堅持自理生活,目標就是不坐輪椅不灌食!
百歲人瑞陳舍華的一天是這樣過的:清晨7點起床,量血壓、測血糖,準時吃早餐;女兒在客廳、臥房共擺了3張按摩椅,方便他隨時「馬」一下,按上1個多小時,睡個回籠覺,正午12點開飯。午覺後看報、聽政論節目,尤其不能錯過疫情分析,以及每日的氣象預報。午茶時段他最是精神,喝個咖啡、吃個點心,興起時便拄著柺杖,在百坪大的宅子裡走上20多圈。「行穩致遠,一定要動才有力!」陳舍華如是道。 也許是早年軍旅生涯之故,他的聲音嘹亮,即便坐在椅子上,腰桿子還是挺直的,百年時光輕飄飄地走過,彷彿不曾在他身上多留。 然而時間並非沒有重量,近年耳力損了,眼睛也看得沒那麼清楚,饒是如此,他打起麻將還是能自摸連莊。兒子陳仲祺對父親的記性只有崇拜與讚嘆:「我爸爸是用記憶力在打麻將,一打什麼牌就用背的,在『特工爺爺』面前不能搞鬼的!」 「特工爺爺」一稱其來有自,陳舍華18歲投考軍統局東南幹部訓練班,是「情報大王」戴笠的學生。畢業後被派到敵後打游擊,一度被抓進汪精衛設立的日本特務機關「上海76號」,幸而槍決前日本宣布投降,才從虎口逃生。 老特務靠走路養生 這些驚心動魄的諜報故事,倏忽成了歷史,而今百歲老人臉上,早已不見波瀾。陳舍華笑道,現在有很多時間可以回想過去,想的倒不是年輕時的衝鋒犯險,而是家鄉的那片山、童年的那些事。 像他最近突然想通了,原來家鄉土話說的「鳥步嶺」,指的是老家浙江永康縣上馬村的地形,「兩邊高山,當中是很窄的小溪流水,一步一步往上走,就像鳥一樣走路。」 正因從小生長在僻遠山區,不管上學、找親戚,都靠一雙腿,光是從村子走到永康縣城,就要走上1天、100多華里(1華里等於0.5公里)。陳舍華回憶,中學時有年除夕,校長突然宣佈放假,他和表弟10點從永康出發,途經姑姑家已是晚餐時分。 他一個人接著往下走,漆黑山路悄無人聲,翻過嶺口見著一點光火,原來是弟弟提著燈籠來接他吃年夜飯。「後來聽家鄉長輩說,那條路上是有野狼的,搭上肩一咬,人就沒了,回想起來好可怕,現在我可不敢(走)!」他大笑。 或許從小練出腿力,他唯一的養生之道,就是「走路」而已。陳舍華說,以前同事打太極、練氣功,但他就是一個勁兒地走。過去公職配發的宿舍在青年公園附近,辦公室則在館前路,只要天晴,上下班都靠步行。一路經過植物園、建中、西門町,穿過廣州街、彎進昔日新公園,「一點都不覺得累!」 這習慣延續到退休,即便不再需要趕上班,依然故我。「我退休第2天,已經結婚的二女兒打電話來問媽媽:爸爸退休怎麼樣?」原本擔心老爸不適應退休生活,孰料他「很輕鬆、睡飽了,就幫忙太太做家事、打掃,到公園走路運動。」 堅持自理生活,不坐輪椅不灌食 他對退休沒有特意規劃,但自理生活是一向的堅持。退休後仍常牽著愛犬到公園快步走,每日的家務也是運動之一,而且一做就是20多年,哪怕家裡請了打掃阿姨,到80歲還搶著拖地。 每天必聽政論節目與京劇調劑,報紙則從大標題看起,再用放大鏡看小字,瞭解今日今事,才不致與社會脫節。他笑說,以前從沙發走到房間,可以一口氣來回走上10分鐘,現在縮短到5分鐘,累了就休息。 長期與父親同住的四女兒陳仲完觀察,雖然家族有長壽基因,如爺爺、伯叔都活逾90歲,其中更有兩位近百高齡,但能夠不臥床、不坐輪椅,真的不容易。 陳仲完說,爸爸極其自律,雖然近70歲發現罹患糖尿病,又有皮膚過敏的毛病,但醫生一下令,他便捨棄喜食愛物,連最喜歡吃的芋頭都上了黑名單,「他非常努力遵守醫生的話,就是不願意走到灌食這一步。」 陳仲祺則笑道,雖然父親與兩個姊姊同住,但畢竟年事已高,需要多個人來照料,偏偏從他88歲起開始申請外傭,竟一直不符合巴氏量表資格,直到91歲終於請到。但老人家個性體貼,就算淺眠易醒,也怕吵醒外傭、女兒,索性就在床上做伸展運動,常一做就是2個小時。 「他的長壽,除了走路運動、聽醫生交代的話,也是因為心態。」陳仲祺說,父親仕途不算順利,科長一當就是18年,但他從未鬱鬱寡歡,反倒常說:「幾個兒女都有成就,就要享受啊!」 闖過兩次生死關,豁達看人生 外人看他總大嗓門、笑呵呵,彷彿人生未經風波,其實陳舍華生平遭遇兩次「該死沒有死」,除了23歲險遭日本特務抓去槍斃,再來就是45歲遇上「火車撞公車」事故。 當時12名傷者中,他受創最重,不但右耳削去半邊,左臂膀的筋絡也斷了,送到台大醫院時已呈休克。「血輸不進去,人一下醒,一下子昏迷。」徘徊鬼門關前,全賴信仰與對家人的責任心,讓他搶回一命。 陳舍華回憶,當時老么尚在襁褓之中,大女兒也才國中年紀,石膏拿掉後手臂卻伸不直,「心裡很氣,家裡這麼多孩子,病假、事假都請滿了,怎麼辦?」後來輾轉到高雄請漢醫接骨,那痛是常人所不能忍,他卻為了重回職場咬牙吞下。 「人家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以前覺得是安慰的話,現在年紀大了,覺得真有道理!」陳舍華說,也許是信仰和自己的處世態度,「覺得什麼都不缺,兒女都孝順,沒有人像我(生活)安排得這麼好!」 歷波折不改樂觀,才能享後福 他年少時立志「寧可人負我,我不負人家」,後來讀書、工作,總要求自己不違此願。1949年來台後,從軍職轉公職,薪水不高,還要養6個孩子,但親友舊識求助,總不忍心推掉,好幾次組自助會幫人周轉,結果對方倒會捲款而去,都是由他賠錢了事。 「發生這種事,心裡頭有懊惱,但過兩天就忘了!」生性豁達的他坦言,「我的優點就是缺點,人家都說我是老好人、很笨,現在想想都覺得好笑,但可能也是這樣,才能享後福。」 儘管人生幾歷風暴,千金散去,兒女都笑他「不知道被倒掉幾間房子」,但他不改豁達,「我不貪名利,不懊惱、不會想不開,笑得出來,挫折就能面對解決。」陳舍華輕輕一笑,臉上的皺紋彷彿被熨平,或許長壽的秘訣無他,能智慧笑看人生波折起伏,才能傲然說出這一句:「心態好,才能活得久!」●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被告知乳癌,不是怕乳房切除,是怕要接受化療!節拍式口服化學治療,讓病人不害怕 .她罹精神病、善忘,卻60多歲看起來像30歲!擁有忘記智慧,活在自己快樂裡,好過活在別人眼裡.「一輩子跟活死人沒兩樣!」他聽爸爸話當公務員,臨終卻抱憾…子女成年後,接納與欣賞就夠了
-
2022-09-15 焦點.元氣新聞
劉引商「解隔離倒數1天」睡夢中離世 享壽85歲
劉引商去年5月罹患淋巴癌第二期,豈料,今天劉引商女兒透露母親已於14日凌晨睡夢中辭世,享壽85歲。她生前於8日確診新冠肺炎,但沒有高燒或其他不適,原本將於15日解隔,但不幸離開。她女兒表示,「因礙於防疫規定,須盡快火化,於今晚在二殯進行火化。家母生前已選擇環保葬,由於父母皆安放在陽明山臻愛樓,所以會選擇陽明山花葬區,與父母作伴。家屬感謝各界關心,屆時會再宣布追思會時間。謝謝」劉引商從18歲到81歲一路演奶奶、媽媽,以短片「帶媽媽出去玩」獲得21屆北影女主角。她生前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到面對生死,她不諱言曾跟家人聊過,希望以後骨灰能灑在茶花上;不過在她還能走、還有人找她演戲的日子,她不會放棄演戲,更引用資深影劇記者高愛倫的新書名:「此刻最美好。」
-
2022-09-12 名人.精華區
張明志/重溫生命餘暉?還是摸黑繼續抗癌?
健康是中老年人最關鍵的幸福指標,科技進步,健康產業愈來愈蓬勃發展,也更加昂貴。自民國八十四年全民健保開辦以來,每年健保支出從三千億元增加至目前八千億元,然而已經連續四年財務赤字。在此情況下,仍然感嘆新藥納入健保給付的緩慢與不足,尤其是癌症的治療。延長生命 代價是昂貴的癌症多發生於屆齡退休的長者,其中四成無法治癒,主要目的是延長生命,改善生活品質,但代價是昂貴的。如何有效率應用有限健保資源,提升國人健康,是嚴峻的課題。全球先進國家醫療支出約占GDP的8.8%,而台灣是3.7%,相當廉價的醫療支出,是醫護人員全體辛勞所換來的。最大的癥結是健保財源單一化,又不納入一般國家歲入,也沒有使用者付費的部分分擔制度。所以,廿年來國家經濟成長的紅利,無法源可支援健保預算,也未有前瞻計畫等規畫。醫療費用日益上漲,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既無法開源也難節流。國人就醫習慣注重高科技檢查、多重或重複用藥、高就診率,在缺乏有感的部分負擔制度下,珍惜醫療資源很難落實。有對中年夫婦到我的門診尋求第二意見,她罹患肝內膽管癌,已無法切除。主治醫師告訴她,第二線治療方案中,沒有特殊有效的藥物治療可提供,化療及免疫腫瘤治療的效果有限。但是目前國外有第二期臨床試驗有一些成效,可以專案進口針對融合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自費每個月卅、四十萬元,可以延長一段生命。她求診的目的是曾經讀過我的文章,談論活得好或是活得久的臨終議題。簡單的說,嘗試新藥治療外,除了經濟負擔,仍有住院、藥物副作用,如倦怠、食欲不佳、感染、高血磷等問題需考慮,扣除後剩下有品質的存活日子,兩者相差有限。超越生死 小我走入大我最重要的是奪走病者對生命最後觀照的機會。選擇在夕陽重溫生命餘暉?或摸黑繼續辛苦抗癌?然而實際情形是多數病者選擇各種治療,給自己一個機會,即使是無效醫療,也希望奇蹟出現。腹有詩書氣自華,多閱讀生命或人生智慧相關書籍,超越有或無,生與死的迷思,從小我走入大我,善用資源來耕耘荒蕪的身心靈,才能徹底覺悟人生的真諦。目前在世界各國中,台灣心血管健康及癌症平均存活期,諸指標性評比已落入中後段班,也落後亞洲先進國,這是警訊。醫療提供者也應檢討因應,不沉迷於過去讚譽;例如健保財源是否回歸國家一般歲入,得到合理分配的設計,才能永續經營。雙贏之道是健保合理的財務規畫,有足夠預算引進創新治療,並減少無效醫療。
-
2022-09-03 養生.人生智慧
親人過世遺物怎麼處理?專家:整理遺物3階段,與愛慢慢道別
我先生3個月前意外車禍去世了,相伴了30年的時光,心中非常悲痛。2個女兒已出嫁,剩自己一個人,每次在家看到先生的遺物,就會睹物思人,淚流不止。朋友建議我慢慢打包先生的遺物,好好整理自己心情,但每次才開始沒多久就一直哭,感覺自己無法振作了,怎麼辦?(台中江太太)親人過世後,用品不會跟著消失,遺留下來的用品,就成了「遺物」。殯葬達人郭憲鴻表示,消化思念傷痛需花三個月至半年,甚至更久時間,建議處理前先平復情緒,再著手處理遺物。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郭慧娟亦提到,處理遺物最理想狀態是,往生者在生前就預先進行物品斷捨離,不過人生總無常,走得突然或多年臥病在床離開的故事屢見不鮮。此時,家人除了要承受親人離世悲痛,還得面對整理親人遺物的難題。分類後捐出 事先告知為遺物郭憲鴻指出,整理遺物的三階段,分別是「分類」、「聚集」、「丟棄或捐贈」。他建議遺物可分成三大類:第一是「可丟物品」,例如藥物、衣褲、鞋子或是貼身衛生用品等等,丟掉也不覺得可惜的東西,都被歸類在「可丟物品」。這類可直接丟進垃圾桶或回收箱。第二是「可二次利用」的物品,例如書、全新衣服等,丟掉可惜、但以後不會再用到,就歸類在二次利用,捐給社福團體幫助需要的人,或是尋找可信賴的二手物買賣方,將物品賣出去。目前並無特定收遺物的機構,郭憲鴻認為,衣物在捐贈前最好事先告知為遺物,避免機構接受捐贈後有所顧慮。擁有回憶或價值 可選擇留下最後是「擁有回憶或價值」的物品,「擁有回憶的物品,是裡面最難處理的類別。」達人直言,將所有最難割捨與往生者有回憶的物品,都歸類在「擁有回憶」內。例如照片、字畫、收藏品等,先將所有想保留的物品集中,接著按照類別置放。照片放入長期保存箱內,親人生前保存的字畫、收藏品等,有價值物品,可選擇出售或持續收藏。郭慧娟特別提到,「傳統上會把衣物燒掉,但我認為有紀念價值可留下」,她說,衣物有亡故親人在世味道,可持續讓在世親人緬懷思念,剩下衣物則可和家人商量後,送進資源回收桶。郭慧娟強調,藉由一步步處理遺物的過程,也是再次和所愛之人進行道別,收拾悲痛情緒,面對接下來的長遠人生。
-
2022-08-27 退休力.自在獨立
媽媽節儉一輩子,如何鼓勵她享受人生? 專家:熟齡為自己而活,列出人生清單一一完成
我是一個40歲的上班族,65歲的媽媽今年退休,因為她生性節儉,我鼓勵她,退休後可以對自己好一點,像是多約好姊妹喝下午茶,破損的碗盤、泛黃的舊衣也可以換新,我引用外國「YOLO」(You only live once)的想法,告訴她,人一生只活一次,退休後可以享受生活了。她卻說,我省下來的錢都留給你們,不好嗎?讓我不知道怎麼回,該如何鼓勵她呢?(台北 Emma)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國人將愈活愈老,也代表多世代將共存,這中間存在著每個世代不同的價值觀。四、五年級生多半成長在辛苦的環境,不少長輩從小就為了溫飽、生存煩惱,養成節儉的習慣,一直到現在物質豐裕,仍維持過去模式,例如,衣服破損、泛黃捨不得丟,碗盤缺角仍繼續使用,平時捨不得花錢享受等。長輩的這些生活習慣,看在子女眼中,是難以理解的。國外近年興起一股「YOLO」思維,意指人的一生只活一次,應該把握當下、不留遺憾,尤其,近2年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生死往往在轉瞬之間。兩代的價值觀都沒有錯,但該如何溝通呢?幫長輩添購物品 帶他們出去玩諮商心理師許筑媛表示,價值觀和習慣的形成攸關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人是習慣的動物,大腦通常會選擇輕鬆、安全已知的迴路,因此,不能說人不願意改變,而是已經習慣了,對長輩而言更是。上述的YOLO概念是個中性的思想,有些年輕人認為錢賺了就要花,有些長輩認為錢賺了就要存下來。晚輩心疼父母退休後,沒有享受生活,不妨換個作法,由晚輩出錢幫忙添購,或是帶他們出去走走,或許會被叨念「幹嘛花這個錢」,但長輩多是嘴上叮嚀,但內心仍是開心的。除了用錢的觀念,YOLO概念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核心思想是「為自己而活」,由西方傳進來的YOLO,可窺見西方人對於自我的重視,這套觀念也是東方思想可參考、運用的部分。在超高齡化的台灣,65歲退休後可能還有20年以上的時光,卸下照顧子女、為家庭付出的重擔,熟齡應該更「為自己而活」。熟齡為自己而活 列出人生清單許筑媛舉例,美國電影「一路玩到掛」中的2位主角,得知自己癌症將不久於人世,便選擇列出清單,開始完成屬於「自己」的人生清單,例如親吻最美麗的女子、在身上刺青、高空跳傘、環遊世界等。台劇「光陰的故事」中,陶媽媽也是到了疾病末期,開始列出了自己的遺願清單,例如,想要老公未來再娶、想要不再省錢讓全家過好年、想看某某人結婚等。相較之下,都是看到「家人」好,自己才感覺好。回到一開始的例子,媽媽捨不得花錢,覺得把錢省下來都留給孩子才是最好,卻沒想過,孩子反而希望媽媽能為自己花錢,為自己而活,才是為孩子好。除了是東西方的價值習慣,台灣的世代價值觀也有明顯不同,熟齡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多為自己而活;晚輩也可換個說法,讓父母了解子女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