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聽健康
端午節快到了,以往此時,阿嬤已經開始準備包粽子,空氣中混雜著香菇、蝦米、蚵乾、芋頭、栗子等山海鮮味。我們家不用鹹蛋黃,阿嬤把白煮蛋炸過後再切半,自行煉製的豬油不可少,炒起糯米和配料時的香氣,不是沙拉油可以比擬。阿嬤直到90歲那年,還堅持自己包肉粽,說買的味道比不上自家,可惜如今仙去,粽香不再。
生在北投,從小以為如今被戲稱「3D立體油飯」的北部粽就是正宗,年紀漸長,才知有「北蒸南煮」的地域之別。
除了台式肉粽,還有當年隨外省族群來台的湖州粽,甜鹹俱佳。客家人的野薑花粽,用野薑花葉包餡蒸煮,風味獨特。我在雲林、嘉義一帶還嘗過以魚漿取代米飯、包了鰻魚的鰻粽。
鹼粽是小時候的滋味,放涼後可沾砂糖、蜂蜜或煉乳吃,另有紅豆鹼粽,是我們家女兒的最愛。
近年來,自家包粽已成少數,市售粽子花樣百出,不少是把知名菜色移植過來,如被視為酒家菜的魷魚螺肉蒜湯變成魷魚螺肉蒜粽,還有三杯雞腿粽、塞入整根香腸的黑豬肉香腸粽,更有麻油雞肉粽、剝皮辣椒粽等。五星級飯店還推出用龍蝦、鮑魚、干貝等豪華海鮮的粽子,單顆售價逾2000元。
粽子的起源,教科書說是紀念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楚國愛國詩人屈原,不過屈原投河自盡時(西元前278年),粽子根本還沒出現。粽子的文獻紀錄最早在西晉時期周處 (西元236-297)的「風土記」,描述仲夏端午,人們「以菰葉裹粘米,以粟棗灰汁煮,令熟」,稱為「角黍」,這也告訴我們,最早的粽子是甜的,因為包著棗子。
最早把粽子與屈原聯繫起來的是南朝梁人吳鈞的「續齊諧記」(西元500年左右),書中記載「屈原5月5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從此相流成俗,不過這個最初的記載,距離屈原逝世約800年了。
粽子投河紀念誰?也有不同說法,除了屈原,另有說紀念春秋時期的晉國忠臣介之推,中國江浙一帶則說是紀念輔佐吳國卻慘遭吳王夫差賜死投江的伍子胥,或投江尋父的孝女曹娥。
南宋文天祥「端午」一詩寫著「人命草頭露,榮華風過耳,唯有烈士心,不隨水俱逝」,無論紀念誰,都是人們對忠義之士的緬懷和感念。
「自悲自嘆歹命人、父母本來真疼痛、乎我讀書幾多冬、出業頭路無半項,暫時來賣燒肉粽」,張邱東松創作的「燒肉粽」台語歌在1949年發表,因對二次戰後經濟蕭條的描寫太寫實,被列禁歌,直到1959年,歌手郭金發稍微更動後翻唱,大受歡迎,還被封「肉粽歌王」。
1986年,台灣社會曾發生「燒肉粽事件」,黃姓小販深夜在台北市中山區沿街叫賣肉粽,不料「禍從天降」,被從住處大樓墜樓的胡姓女子當場壓死,胡女僅雙腳受傷,讓人感嘆生死由命。
曾寫下「天問」的屈原應該是不服氣生死由命的。他被流放後,在汨羅江畔遇到一名漁父,問他怎會淪落至此,屈原回說:「眾人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漁父勸屈原,既然世界這麼汙濁黑暗,你為什麼不隨波逐流呢?這對滿懷才情的你,值得嗎?
屈原答:「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他寧願投江葬於魚腹之中,也不讓自己的美好品格受到玷汙。於是,在留下一篇「懷沙」後,緊抱石頭縱身跳入滾滾的汩羅江,希冀以肉體的死亡來喚起國民、國君精神上的覺醒,這是感動一代又一代人「愛你孤身走暗巷、愛你不跪的模樣、愛你對峙過絕望、不肯哭一場」的「孤勇者」 情懷。
這幾年的端午很特別,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全世界,生死禍福之間,我們看到了許多人奉獻自我投入救護、防疫,也有人趁亂想發不義利益,在亂世濁流中,回想屈原,人雖然經常身不由己,但還是應該有些底限吧。
責任編輯:辜子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