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7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溝通
共找到
2369
筆 文章
-
-
2022-08-06 焦點.元氣新聞
逾3成兒少有交往經驗 兒盟籲親子一起學「談情說愛」
兒福聯盟今公布「2022台灣兒少戀愛認知暨情感教育調查」指出,近4成國中表示現在想談戀愛,更有五分之一的孩子在國小階段就想談戀愛。兒盟表示,在資訊傳播和交友管道多元的網路世代,孩子們取得和接收愛情刺激的管道不再單一,對「愛情」開始感到好奇,甚至結交男女朋友的年齡層逐漸下降,國小、國中生談戀愛比例8年來增加近1成,其中國小增加8.4%、國中9.7%。兒盟針對全國1405名11至15歲在學兒少進行「2022台灣兒少戀愛認知暨情感教育調查」,詢問實際交往經驗,32.9%兒少表示自己曾交往過男女朋友,與2014年調查結果26.6%相較,明顯成長。進一步詢問兒少談戀愛的次數,交往一次43.1%、交往兩次24.6%,有32.1%兒少更有交往三次以上的經驗。細問交往的時間是否穩定呢?有38.7%兒少最長交往時間不到三個月,59.1%維持不到半年,只有22.8%最長交往超過一年。兒盟表示,根據調查顯示,兒少戀愛知識來源主要為現實朋友同學佔50.2%、Youtuber36.7%、小說動漫31.6%、電影戲劇29.9%、Google搜尋29.5%以及抖音25.2%,當兒少懵懵懂懂地開始在情感世界裡探索,最親近的家長和學校老師似乎是缺席的,若詢問兒少家長對他們戀愛的態度,有10.2%的兒少認為家長會非常反對,51.6%不清楚父母態度;有戀愛經驗的學童中,也僅有23.6%會主動將交往狀況告知父母,這表示親子間缺乏情感教育的對談。此外,兒少對戀愛中肢體界線的想像也逐漸開放,認為戀愛中的界線可以牽手擁抱的有44.5%,可以接吻的有19.7%,也有4.2%可以發生性行為。尤其對兒少來說,網路與現實生活密不可分,有愈來愈多的兒少結交網友,甚至陷入戀情中,兒盟說,調查發現有52.7%兒少會跟陌生網友聊天,75.9%兒少贊成網路戀愛,也有近兩成表示曾與網友交往,與2014年調查結果對照,曾與網友交往的比例從16.4%增加到22.0%,成長超過5%。兒福聯盟處長黃韻璇表示,兒少戀愛經驗中,最常遇到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對方、對方忽然消失或已讀不回、跟好友喜歡上同一個人,或是分手後遇到很尷尬等困擾,而這些課本沒教的事或親子間的禁忌話題,似乎是當前兒少最需要的情感教育內容,藉此詢問兒少希望學習到的情感教育,有61.4%兒少最希望在情感教育中學到如何區分喜歡跟愛的感受、55.6%想知道與對方價值觀與習慣不同怎麼磨合,55.1%想知道吵架或失戀該怎麼調適。兒盟分別分析坊間出版社、龍門國中、千德爾三個教案。兒盟指出,出版社教材如康軒,以認知面為主,著重觀念對錯;龍門國中研發的教案則以情境式演練為主,透過演出或討論案例,讓學生增加對情感教育的思考;千德爾教材以增進思考、溝通技巧、尊重差異及表達自我感覺為主軸,讓兒少理解情感是生活中美好的經驗之一。目但兒盟認為,雖然目前已有各版本情感教育,但教材規劃上,多數從國中才開始有情感相關教材,比照調查顯示已有超過2成國小學生對戀愛產生憧憬,若國中才開始教導孩子如何學習好好愛,怕是緩不濟急。兒盟建議,與其用嚴厲手段關閉與孩子們的溝通管道,大人們不如敞開心胸,接納孩子們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陪伴他們共同走一段建構多元人際關係的路,透過聊天對談,了解青少年對青春期情感教育的困惑與煩惱,與孩子輕鬆交流情感價值觀,教導他們設定底線、做好自我保護,並在經歷分手時安慰他們受傷的心靈、學習正向分手。
-
2022-08-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名家觀點/癌患確診隔離,中山附醫執行長周英香:若非重症,可當療程休息期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從預防、治療到後續追蹤都不能輕忽,但在新冠疫情影響下,許多民眾對醫院卻步,可能錯失早期發現的時機,甚至延誤治療。醫師表示,台灣的醫療環境有安全的防疫保護網,就算癌症患者染疫也不必焦慮,只要配合醫囑,必要時調整治療流程,一樣能守護健康。癌症篩檢 人數大幅下降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執行長周英香表示,疫情發生兩年多來,民眾對染疫充滿焦慮,主動到醫院進行癌症預防篩檢的人數大幅下降,即使是醫院前進社區等地推動篩檢或衛教活動,參與人數也明顯減少。至於正在治療中的癌症患者,因為深知治療要盡早,比較不會因疫情而缺席,但也有少數患者中斷治療。身為一名放射腫瘤科專科醫師,周英香提到有一位50多歲的乳癌病人在完成局部切除手術出院後,原本應在一個月後做放射線治療,病人卻因擔心疫情而不肯回院放療,之後院方積極聯繫提醒這位婦人不能再拖,但她依然沒有現身。最後個案管理師只能請她在疫情結束後回院由醫師重新評估,調整治療流程,也告訴她中斷療程會造成疾病控制率下降,醫療團隊更同步設法因應,請病人配合服用抗癌藥物。周英香表示,根據每位癌症患者的病情,醫護團隊會提供不同的治療流程,其中包含手術、化療、放療等,一旦患者任意中斷流程,癌細胞轉移的風險勢必提高。結束治療 後續追蹤消極疫情帶來的另一個棘手問題是,不少已結束治療的患者對後續追蹤很消極。周英香指出,部分應該每三個月或六個月回院追蹤的病人都未如期出現在診間,理由一樣是「擔心染疫而不敢到醫院」。周英香強調,疫情雖讓人緊張,但民眾對治療環境的安全性要先有正確理解,以平常心就醫。在醫院裡,新冠確診者的收治流程和一般患者絕對分開,民眾不論門診、篩檢或做其他治療,都不會與確診者接觸,而且醫療人員接受過高度訓練,預防感染的所有程序極度嚴謹,嚴格防止病患之間的交叉感染。當然,在疫情籠罩下,癌症患者依舊可能在日常生活或其他場域感染新冠病毒。周英香說,癌症患者萬一染疫確診也不要「想得太可怕」,因為目前盛行的Omicron變種病毒株已類似流感病毒,而且死亡率並不高。居家隔離 儲備能量體力周英香指出,癌症治療是一段較長的過程,包含手術、化療、放療等,在這些療程之間,病人原本就可能因為疲累或感冒而需暫時休息幾天,因此萬一癌症患者染疫確診需居家隔離和自主管理時,只要不是重症,不妨就把這幾天當成癌症療程中的休假期,好好在家休息,補充營養,為後續的癌症療程儲備能量與體力,等新冠肺炎痊癒後再恢復癌症療程。癌症患者一旦染疫,原本的癌症治療流程也不一定要大幅調整。周英香說,以放療來說,患者每天要到醫院進行10至20分鐘的治療,萬一療程期間染疫,只需先中斷放療幾天即可,不會對癌症治療有太大影響。化療之間 原就有間隔期化療療程的調整也很類似放療,周英香表示,每次化療之間原本就有間隔期,讓患者休息幾天調整體力,或當療程中造成不適時也可能暫停化療,因此患者萬一染疫,只要不是重症,都一樣可視同間隔期,中斷治療休息一下。即使癌症患者染疫後變成重症,導致療程被迫延後太久,周英香表示,醫護團隊也會重新評估癌症治療流程是否需要調整。新冠疫情變化多端,抗疫、防疫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患者最重要的還是多與醫療團隊合作溝通,不要因為過度焦慮就自作主張,反而不利健康。
-
2022-08-04 焦點.健康知識+
咬合不正又容易噎死?為何人類成為最不會呼吸的哺乳動物
哺乳動物長出用來暖化和淨化空氣的鼻子、引導空氣進入肺臟的咽喉,還有能將大氣中的氧氣分離並送進血液的氣囊。萬古時代附著在泥濘岩石上的好氧細胞,如今成為哺乳動物體內的組織。這些細胞從血液中吸收氧氣,排出的二氧化碳從血管通過肺臟再回到大氣裡。這就是呼吸的過程。有意識或無意識、或快或慢,甚至不呼吸,種種高效呼吸的能力使我們的哺乳動物祖先得以捕捉獵物、逃避獵捕,以及適應不同的環境。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但一百五十萬年前,我們的呼吸管道開始改變和分裂。更後來,這種轉變影響了地球上每個人的呼吸方式。這種斷裂我從小就不陌生,你可能也是,舉凡鼻塞、打呼、哮鳴、氣喘、過敏等等,都是它引起的後遺症。我一直以為那很正常,幾乎每個我認識的人都有其中一、兩樣毛病。後來我才發現,這些毛病會出現並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原因。在人類常見的普遍特質之中就能找到答案。史丹佛實驗前的幾個月,我飛去費城拜訪瑪麗安娜.伊凡斯(Marianna Evans)醫生。她是牙醫師,也是牙科研究員,近幾年致力於研究古今人類頭骨的口腔。我們站在賓州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博物館的地下室,四周圍繞著幾百個頭骨標本。每個都以字母和數字標示並印上所屬的「種族」,例如貝都因人、哥普特人、埃及阿拉伯人、非洲出生的黑人。此外還有巴西的妓女、阿拉伯的奴隸和波斯的囚犯。伊凡斯告訴我,最有名的標本是一名愛爾蘭囚犯,他在一八二四年因為殺害並吃掉其他囚犯而被吊死。這些頭骨從兩百年到幾千年歷史都有。這是「莫頓收藏」的一部分。此名來自有種族主義色彩的科學家薩謬爾.莫頓(Samuel Morton),他從一八三○年代開始收藏人骨,企圖證明高加索人種的優越性,但終究失敗。儘管如此,莫頓耗費多年收藏的頭骨還是有唯一一項正面的貢獻:後人得以窺見過去人類的長相和呼吸方式。莫頓聲稱他在這些骨頭中發現低等種族和遺傳「退化」之處,伊凡斯卻發現了近乎完美的結構。為了證明她的論點,她走去一個玻璃櫃,拿出標示著「Parsee」(波斯人)的頭骨。她用喀什米爾毛衣的袖子搽了搽上面的灰塵,再用修剪整齊的指甲掠過它的顎骨和臉。「這是現代人的兩倍大。」她用短促的烏克蘭腔說,手指著後鼻孔,即連接鼻竇和喉嚨後方的兩個孔。她把頭骨轉向我們,彷彿瞪著我們看。「又寬又明顯。」她認同地說。伊凡斯和她的同事、芝加哥的兒童牙醫師波伊德(Kevin Boyd)醫師,花了四年為莫頓收藏中的一百多個頭骨照X光,測量這些頭骨從耳尖到鼻子、從額頭到下巴的角度。這兩種分別名為「法蘭克福平面」(Frankfort plane)和「N垂直線」(N-perpendicular)的測量法,可看出每個頭骨是否左右對稱,以及嘴巴跟臉、鼻子跟顎骨的比例是否正確,在某個程度上,也能看出這些頭骨的主人呼吸是否順暢。遠古的頭骨跟這個波斯頭骨一模一樣,都有往前發展的寬大顎骨、寬闊的鼻竇及寬大的嘴巴。奇怪的是,遠古人類不用牙線、不刷牙、不看牙醫,牙齒卻都長得很整齊。因為臉往前長,嘴又大,所以氣道也比較寬。這些人很可能從沒打呼過,也沒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鼻竇炎或其他現代人常有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沒有是因為不能。他們的嘴太大,氣道太寬,不會產生阻塞的問題,呼吸毫不費力。遠古人類的臉幾乎都有著「往前長」的結構,不只是莫頓收藏的頭骨,世界各地的人類皆然。打從三十萬年前智人(Homo sapiens)在地球上出現就是如此,直到幾百年前仍是。接著,伊凡斯和波伊德把患者和其他人的頭顱跟古代人類的頭骨相比較。現代人的頭都往反方向長,意思是法蘭克福平面和N垂直線倒過來:下巴縮到額頭後面,顎骨往下,鼻竇縮小。現代人的頭骨多少都有些齒列不正。地球上有五千四百種哺乳動物,人類是唯一常見顎骨錯位、咬合過度、咬合不足和牙齒參差不齊的哺乳動物,這在過去稱為「咬合不正」。 對伊凡斯來說,這指向一個根本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要演化到害自己生病?」她把波斯頭骨放回櫃子,拿出另一個標示「Saccard」的頭骨。它的完美臉形是其他頭骨的翻版。「這是我們努力要解開的疑問。」她說。 伊凡斯告訴我,演化不一定代表進步,而是改變。而生命可能變得更好或更差。現今,人體變化的方式已經跟「適者生存」無關,相反地,我們繼承並延續了有害健康的特點。這個名為「演化失調」(dysevolution)的概念,由哈佛的生物學家李伯曼(Daniel Lieberman)提出, 解釋我們為什麼會背痠、腳痛、骨骼愈來愈脆弱。此外,演化失調也能解釋為什麼我們的呼吸會如此不順暢。 伊凡斯告訴我,要瞭解這一切是如何以及為什麼發生,我們得回到過去。非常遙遠的過去。回到智人還不是智人的時候。 多麼奇怪的動物啊。站在草原上的高大草叢裡,手臂瘦長,手肘突出,狀似毛皮面罩的額頭下,一雙眼睛望著廣闊的荒野。微風吹動草叢時,他們臉上跟水果軟糖一樣大的鼻孔,在無下顎的嘴巴上方上下收縮,辨識微風捎來的各種氣味。 時間是一百七十萬年前,人類最早的祖先「巧人」在非洲東岸遊蕩。很早以前我們就離開樹上,學會用腿行走並訓練自己使用小指,使小指放下來、可碰到同一隻手的拇指。這麼一來我們就能抓住東西,把植物根莖從土裡拔出來,並用尖利的石頭製作打獵工具,用來切下羚羊的舌頭或剝下骨頭上的肉。 吃生肉費時又費力。於是我們收集許多石頭,把獵物放在岩石上敲打。將食物軟化之後,省下許多消化和咀嚼的力氣,尤其是肉類,也因此為身體節省了能量。人類利用這些多餘的能量來擴大腦容量。 將食物烤熟甚至更便利。八十萬年前左右,我們開始用火處理食物,釋放出食物中的大量卡路里。人類的大腸本來是用來分解粗糙、多纖維的蔬果,因為飲食改變而大幅縮水,光是這個改變就省下更多能量。更近一點的人類祖先「直立人」因此得以進一步擴大腦容量,比巧人大了五〇%,十分驚人。 我們開始長得愈來愈不像猩猩,愈來愈像人類。如果一個直立人打扮得西裝筆挺站在地鐵裡,大概也不會引來旁人側目。 這些遠古祖先跟我們基因相似,甚至可能生下我們的小孩。然而,搗碎和烹煮食物的創舉也帶來負面的後果。快速增長的大腦需要空間擴展,於是往我們的臉部正面發展,也就是鼻竇、口腔和呼吸道的所在處。久而久之,臉部中央的肌肉變鬆,顎骨變弱、變薄。臉整個縮短,嘴巴變小,一塊突起的骨頭取代了我們祖先扁塌的口鼻。這個新五官為人類獨有,把我們跟其他靈長類區隔開來,也就是突出的鼻子。 問題是,這個較小、垂直發展的鼻子用來過濾空氣的效率較低,也會使我們接觸到更多透過空氣傳播的病原和細菌。鼻竇和口腔變小,也縮減了喉嚨的空間。我們愈常烹調食物,吃愈多柔軟且富含卡路里的食物,腦容量就變得愈大,呼吸道變得更緊。 大約三十萬年前,智人首次在非洲大草原上出現。除了智人,還有其他人種。例如:海德堡人(Homo heidelbergensis)是在現今歐洲搭建藏身處、捕獵大型動物的強健人種;尼安德塔人(Homo neanderthalensis)則是鼻子大,四肢粗短,會做衣服,擅長在寒冷氣候下存活;納萊迪人(Homo naledi)長得像人類祖先,腦袋小,臀部大, 手臂瘦長,身材粗短。 想像那會是何等畫面:形形色色的人種晚上聚集在熊熊營火周圍,宛如星際大戰的遠古人類酒吧,啜著棕櫚葉裝盛的河水,幫彼此抓毛髮中的小蟲,比較彼此額頭的弧度,然後躲到大石頭後面,在星光下跨種交配。 之後這些人種就消失了。大鼻子尼安德塔人、手腳瘦長的納萊迪人和脖子粗厚的海德堡人,全都因為疾病、天氣、彼此、動物、懶惰或其他因素而滅亡。源遠流長的人類家譜只剩一種存活下來,那就是我們。 在寒冷的氣候下,我們的鼻子會長得愈來愈窄而長,以便快速暖化空氣再送進肺裡;皮膚也會變得比較白皙,才能吸收更多陽光製造維他命。在陽光充足的溫暖環境裡,我們的鼻子會長得較寬較扁,這樣能有效吸進溫暖潮濕的空氣;皮膚則比較黑,避免被陽光曬傷。此外,我們的喉頭會下降到喉嚨以適應另一種改變:聲音溝通。 喉頭就像一個閥,能把食物送進胃裡,同時避免我們將食物或其他東西吸入呼吸道。每種動物及所有人種都演化出較高的喉頭,位置靠近喉嚨的頂端。這是合理的發展,因為高喉頭運作起來最有效率,只要有東西卡在氣道裡,能夠很快將之排除。 人類發展出說話能力後,喉頭逐漸往下移,嘴巴後方讓出空間,以便做出更多聲音和音量的變化。小嘴唇較容易操控,人的嘴唇愈變愈薄,不如過去飽滿。更靈活有彈性的舌頭有利於控制聲音的差異與結構,於是舌頭更往喉嚨裡縮並把下顎往前推。但喉頭變低削弱了它原來的功能。因為位置變低,嘴巴後方空出位置,使得早期人類很容易嗆到。只要吞下太大塊的食物就可能嗆到,小塊食物如果吞太快或稍不注意也會嗆到。智人成為輕易就可能噎死的唯一一種動物,也是唯一的人種。令人傷心且匪夷所思的是,懂得用火及烹煮食物、腦容量變大、可用多種聲音溝通等改變,讓人類祖先比其他動物更聰明、更靈活、活得更久,卻也阻塞了我們的嘴巴和喉嚨,害我們更難呼吸。更久之後,這個改變還會使我們睡覺時容易被自己嗆到,也就是打呼。這些變化對早期人類自然毫無影響。有幾萬年的時間,我們的祖先用突飛猛進的頭部來呼吸都毫無窒礙。有了鼻子、聲音和特大號腦袋,人類得以稱霸世界。※ 本文摘自《3.3秒的呼吸奧祕:失傳吐納技法與最新科學研究的絕妙旅程》。《3.3秒的呼吸奧祕:失傳吐納技法與最新科學研究的絕妙旅程》作者:詹姆斯.奈斯特 譯者:謝佩妏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日期:2021/08/28
-
2022-08-04 醫療.泌尿腎臟
男性有「勃起功能障礙」及「早洩」問題怎麼辦?泌尿科醫師告訴你成因及最新的治療方式
父親節快到了,各位辛苦的爸爸們努力在父親節前「付清家裡的帳單,想要好好享受幸福的兩人時刻,卻有可能碰到因為過於辛勞而突然「軟今天」!這篇文章來簡單介紹男性性功能障礙最常見為「勃起功能障礙」及「早洩」兩大種類以及目前較新的治療方式,讓爸爸們能夠有更深入的了解。勃起功能障礙男性勃起功能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縮寫ED)又稱不舉、陽痿,指的是性刺激以後陰莖海綿體充血不理想,無法達到足夠的硬度或無法維持硬度直到完成射精。男性在40歲以後發生勃起功能障礙的盛行率大約為25%,且隨年齡增長而增加。若具備一些危險因子(如糖尿病、高血壓、抽菸、肥胖、睪固酮低下等)發生的機率會更高。勃起功能障礙若依發生成因來區分,主要可分為「心理因素造成」以及「生理病變造成」兩大類。但大部分人都不會是單一因素造成的,可能是合併不同的成因所造成的結果。‧心理因素:所造成勃起功能障礙有一些特性如:勃起狀況時好時壞、晨間勃起正常。一般年輕人(40歲以下)大部分屬於這一類。常因睡眠不足、工作壓力大、疲累、來自伴侶的壓力等所造成。有時因為一兩次行房時狀況不佳,造成往後行房時因害怕失敗而心理壓力更大,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治療方式除了改善生活方式減少壓力來源、增加睡眠、與伴侶進行溝通以外,也可嘗試使用PDE5抑制劑藥物(如威而鋼、犀利士)增加行房的舒適度及成功率,打破惡性循環。‧生理病變:所造成勃起功能障礙指的是因某生理機轉的問題而影響海綿體充血,包括血管病變、神經病變、睪固酮低下等因素。特性是勃起功能隨著時間持續退化、晨間勃起發生減少。一般可從病人的年紀以及慢性疾病史來了解是否屬於此類。診斷性的檢查一般只能靠抽血得知是否為睪固酮低下,其他較侵入性的檢查如陰莖督卜勒超音波(用以評估陰莖動脈血流)只有少數情形會建議使用。勃起功能障礙的治療方式‧PDE5抑制劑藥物治療勃起功能障礙除了對患者衛教一些內容如培養運動習慣、戒菸、控制原有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外,一般建議可使用PDE5抑制劑藥物(如威而鋼、犀利士)治療,此類藥物能增加海綿體充血的效率讓患者達到滿意的勃起功能,70%以上患者使用後能有所改善。一般使用方式為行房前1-2小時服用,威而鋼須空腹時服用效果較佳。犀利士因屬較長效型藥物,可更提早服用而較無時間壓力,低劑量劑型5毫克犀利士也可以每天固定服用以增強效果。若有心血管疾病須服用硝酸鹽類藥物,則絕對不可與PDE5抑制劑藥物同時使用。另外某些降血壓藥物也有可能在併用時造成血壓過低的副作用,建議先諮詢醫師。‧低能量陰莖體外震波透過低能量體外震波施打在陰莖海綿體以及會陰部上,促使血管增生,改善血管病變造成的勃起功能障礙。此治療方式極為安全,過程不需麻醉,即使使用抗凝血劑中也能安全施打。一般完整療程為6-8次治療,每次間隔一週。但因血管增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反映在勃起功能的改善上,療效不像服用PDE5抑制劑那樣快速明顯,因此是比較偏保養的一種治療,建議合併藥物治療使用效果更佳。‧睪固酮補充治療睪固酮由睪丸製造,影響男性性功能及性慾、肌肉增長、造血功能等。勃起功能障礙患者若合併睪固酮低下(可由抽血診斷),可同時接受睪固酮補充治療。目前睪固酮補充方式為針劑、皮膚凝膠、以及最新的鼻內凝膠製劑。‧PRP海綿體注射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目前已廣泛使用在肌腱、筋膜、關節等軟組織的注射治療,具有組織修復的效果。目前已有最新的小型研究證實可注射在海綿體達到改善勃起功能的效果。患者若是藥物治療或低能量震波治療效果不理想時,可考慮嘗試這項新治療方式。早洩的問題早洩(Premature Ejaculation,縮寫PE)廣泛指的是性交時間從進入陰道至射精小於三分鐘,無法讓意志力延長時間,並且造成本人或伴侶心理上的困擾。盛行率大約為15-30%。可分為「原發性早洩(Lifelong PE)」「續發性早洩(Acquired PE)」兩大類。原發性早洩患者從第一次性行為開始都一直無法延長射精時間超過一分鐘,屬於較嚴重的類型。續發性早洩患者原本可正常維持足夠的性交時間,但某一天漸漸發現開始無法延長到大於三分鐘的時間。早洩的成因一般是多重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焦慮、缺乏經驗等等)、神經性因素(龜頭過度敏感、5-HT受體異常)、基因因素、內分泌因素(甲狀腺亢進)等。此外,高達50%的早洩患者也合併勃起功能障礙,這兩種性功能障礙會互相影響讓問題變得更嚴重,需同時一起治療。早洩的問題的治療方式目前早洩的治療是以藥物治療為主。現有FDA核准藥物包括必利勁(Priligy)以及最新的賦久勁(Fortacin)外用噴劑。必利勁(Priligy,學名為Dapoxetine)是一種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SSRI藥物種類眾多,屬於抗憂鬱藥物且兼具延長射精時間的效果。其中必利勁因為作用時間短、代謝快的藥性,較不會發生其他抗憂鬱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因此被核准為早洩的專用藥物。使用方式為行房前一小時服用。賦久勁(Fortacin)是一種局部麻醉藥物噴劑,可降低龜頭的敏感度達到延長射精時間的效果。因特殊的藥物調配,讓藥物能附著在龜頭上形成薄膜,於一小時內持續產生作用。使用方式為行房前在龜頭上噴三下,等待五分鐘後可把藥物擦拭掉,不須為了讓藥物留在龜頭上而特別使用保險套即可行房。根據研究結果,原發性早洩(較嚴重的早洩類型)患者在經過賦久勁治療三個月以後,平均射精時間可由原本的「小於一分鐘延長到「大於三分鐘,且持續治療5-9個月可讓平均射精時間延長到六分鐘。治療效果十分顯著,且使用方便,副作用非常少。
-
2022-08-01 焦點.元氣新聞
獨/國家報告揭身心障礙受暴慘況 疫情下連這些都沒有
衛生福利部社會與家庭署今起舉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並公布正式版「問題清單及政府回應」。距離上次審查已過5年,各部會回應皆洋洋灑灑描述政績,但報告中坦承許多問題未解。例如身心障礙者薪資較低,5年來就業率偏低停滯不前,貧窮比例和遭受家暴被害人數年增率都是全國的2、3倍以上,身心障礙兒少受暴率更是一般兒少的6.5倍。身心障礙受暴問題嚴重、社會事件層出不窮,國際專家問相關部會,有沒有針對身心障礙者於工作場所、機構或特殊學校遭受身體、情感、經濟或性別虐待、暴力、霸凌及歧視或剝削之程度,進行「系統性的審查」?無論教育部、勞動部、衛福部,書面回覆都顧左右而言他,只有衛福部比較坦白,直說「尚無」這種系統性審查的相關資訊。此外,本土疫情已經肆虐第二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針對各行各業、各種場域都訂定了因應指引,唯獨針對身心障礙者及其照顧者的因應指引,現在還停留在撰擬階段,連公布期程都沒有。一般成人或兒童早已行之有年的「醫病共享決策」,至今身心障礙成年人及兒童都還是沒得用,因為「公用版無障礙溝通資源」還在「審稿階段」。以下為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問題清單及政府回應」相關重點節錄。*身心障礙者薪資較低、就業率低且停滯不前依勞動部《2019 年身心障礙者勞動狀況調查報告》,2019年15歲以上身心障礙就業者每月經常性薪資或收入為2萬8274 元,低於同期全體國民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收入之4萬401元。身心障礙者經常性薪資只有全體國民的7成。依衛生福利部2021 年統計,我國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人數計有9萬527人,中低收入戶人數計有3 萬812人,分別占身心障礙者總人數7.52%、2.56%;高於低收入戶人數29萬5901人、中低收入戶人數31萬2355人占全體人口數1.26%、1.34%。全國低收或中低收占比合計2.6%,身心障礙者低收或中低收占比合計10.08%,為全國之3.9倍。根據衛福部2016年及勞動部2019年統計,2016年身心障礙者就業率為18.5,較前次調查增加%,勞動力參與率為20.4%,較前次調查增加0.7%。到了2021年,就業率為19%,僅較前次增加0.5%,勞參率為20.7%,僅較前次增加0.3%。*身心障礙者遭受不當對待人數快速增加衛福部統計,身心障礙者2016年遭受家庭暴力(包括親密關係暴力、兒少保護、直系血親卑親虐待65歲以上尊親屬、其他家庭成員暴力)總人數為6938人,其後每年約成長1成,2021年總人數已達到1萬61人,6年增幅達45%。身心障礙者遭受機構人員不當對待的人數,也從2016年的19人,成長到2021年的52人。衛福部統計2021年全國家庭暴力事件通報被害人有11.9萬人,相較於前一年增加4151人、年增率為3.6%。2021年身心障礙者家庭暴力事件通報被害人有1萬61人,相較於前一年增加了901人,年增率9.8%,年增率為全國之2.7倍。至於身心障礙兒少部分,衛福部統計2020年身心障礙兒少受暴率(受虐身心障礙兒少/身心障礙兒少)為 2.08%,一般兒少受暴率為0.32%。身心障礙兒少受暴率為一般兒少之6.5倍。*本土疫情已經二度來襲、二度趨緩,身心障礙者生活及醫療正面臨長期嚴峻挑戰。如何確保其權利,包括居家照護與個人助理,平等醫療保健管道、社會福利?衛生福利部於「問題清單及政府回應」中寫道,已撰擬「身心障礙族群大型傳染病(COVID-19)因應指引」(草案),提供身心障礙者、其照顧者(包括機構、家屬) 及提供身心障礙者醫療服務之衛生醫療人員等對象,於疫情期間可迅速參考運用之因應指引,以保障身心障礙者之權利。將於送請行政院身心障者權益推動小組委員及公共衛生專家學者完成審閱後公布。*現正採取何種措施,以促進身心障礙者的支持性決策,而非替代性決策?衛生福利部於「問題清單及政府回應」中寫道,業邀請身心障礙者團體與代表,共同規劃制定「公用版無障礙溝通資源」,完成3式易讀版知情同意書(手術、麻醉與檢查)、2式醫病共享決策易讀版衛教單張(初診/複診就醫提問單)、20式流程圖卡(例如:量血壓、聽力檢查等流程圖說),刻正進行審稿作業。預計 2022 年下半年公布於衛生福利部網站,供民眾與醫事人員參考。
-
2022-08-01 焦點.長期照護
什麼是理想的長照?林依瑩和伯拉罕團隊如何讓80歲臥床阿公拔管、恢復行動能力
編按:理想的長照,是讓病人有好的生活品質,甚至能脫離需要被照顧的失能狀態。前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在卸下台中市副市長職位後成立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跨職種的團隊合作,如何落實專業照顧,讓病人從失能走向復能?人失能以後,還能逆轉退化,找回正常的生活嗎?採訪這日,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理事主席林依瑩,談起她最近照顧的一位重症案例:50多歲的女性,因腦瘤開刀後,術後帶著鼻胃管、尿管和氣切管住進護理之家。然而,住在機構期間,病人傷口復原不佳,又因營養不良,體重只剩30公斤。林依瑩形容,當時病人已是臥床狀態:「整天睜大眼睛,但沒辦法和人互動。」在女兒的委託下,病人回到家中,由伯拉罕團隊接手24小時照顧。幾個月後,病人不僅傷口癒合狀況良好,還拿掉鼻胃管、尿管,可以由口進食,能說話表達自己的意願。「我早上幫她刷牙洗臉,都讓他自己選要用哪條毛巾!很高興看到她恢復狀況這麼好!」林依瑩說。在伯拉罕團隊照顧的案例中,這樣的故事並不罕見。最好的長照,是讓病人從失能走向復能,脫離需要被照顧的生活。翻轉「失能等於不可逆退化」的觀念,伯拉罕團隊如何做到?前副市長當照服員的觀察! 成功的照顧,絕不可能「各做各的」49歲的林依瑩,深耕長照領域多年。她曾任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台中市副市長。在2018年卸任副市長後,她考取照服員證照,親自到照顧現場工作。隔年年底,她在台中達觀部落成立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提供創新的長照服務。經歷過長照1.0、2.0的時代,林依瑩觀察,政府近年雖挹注不少資源開拓長照服務,但並未真正滿足民眾的需求。許多家庭仍仰賴外籍看護,且照顧負擔依然沈重。其中,最關鍵的問題便是照顧資源缺乏整合。她舉例,近年她擔任長照機構的評鑑委員時,常問負責人:「你們服務個案,有多少人接受居家醫療?」通常,機構無法回應具體的數字,只能說:「好像有」。若再進一步追問,「照服員會不會和居家醫療的醫師討論如何照顧?」答案更是「從來沒有」。「醫師到案家做了衛教指導,結果沒人落實。一週後再去,病人情況一模一樣。」林依瑩憂心,在照護現場,倘若醫師、護理師、照服員、物理治療師、營養師等不同職種「各做各的」,彼此缺乏溝通,終將導致照顧看不見成效。24小時、跨職種的密集照顧 80歲臥床阿公從「不想活」到自理生活成立至今,伯拉罕團隊已照顧超過100個個案。團隊強調「All in One」的服務,每當接到新案時,專職護理師和居家醫療醫師、照服員等相關專業合作,全面評估病人的身心、用藥、飲食等需求,並成立個案的照顧群組。照服員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向醫師、護理師尋求協助。林依瑩強調,病人要成功復能,照顧團隊必須合作無間。每位照服員會詳細記錄自己當班時的情況,讓團隊的其他成員掌握資訊,落實專業照顧。她舉例,臥床病人臀部皮膚潰爛,可能是頻繁拉肚子導致。若交接記錄不確實、無人協助病人解決拉肚子的問題,照服員就算不停換藥,傷口也很難好轉。伯拉罕曾照顧過一位80歲的柏山阿公,因為感冒引起的肺炎,進行了氣切手術。接上呼吸器後,身為低收入戶的家屬又無力安排阿公進行復健。時間一久,他的手腳攣縮、身體功能快速退化。林依瑩還記得,她前往護理之家探望阿公時,他已臥床一年。阿公身上有鼻胃管、尿管、氣切管,無法言語。人雖然有意識,卻只能整天望著天花板。他在筆記本上寫下:「我不喜歡,太累了,不想活。」在居家醫療醫師傅華國的支持下,林依瑩和伯拉罕團隊決定實現阿公的心願,讓他回到部落的家中。團隊的護理師認真鑽研阿公的病情,和醫師討論照顧計畫,教導照服員正確的照顧方式。一週後,阿公已能拔掉鼻胃管,自己吃早餐。2週後移除尿管、40天後拿掉氣切管。林依瑩指出,現在,柏山阿公的失能程度已從最重度的8級,進步到輕度失能的2級。他不僅恢復語言和行動能力,甚至可以自行走上位於二樓的教會,有時還會自己做飯呢!「聽起來很驚人,但我們不會說這是奇蹟。其實,只要做到跨專業整合,這樣的個案不會少。」如何留住照服員、真正解決案家困擾? 充分專業支持,落實全方位照顧伯拉罕服務的個案,初期幾乎都是24小時輪班照顧。林依瑩指出,全天候服務最久的個案,至今已長達2年4個月。在照顧人力普遍不足的現場,這並不容易。但她認為,在照顧前期,一定要全面落實專業照顧。不論餵食、復健、清潔、用藥等,「有一個環節沒做好,病人就會一直臥床。」辛苦的照顧工作,如何留得住人?林依瑩指出,除了提供合理的薪資外,照顧專業支持同樣重要。在北歐、日本等長照服務成熟的國家,照服員的訓練往往需要數年,而台灣照服員考取證照所需的訓練課程卻僅有100小時。照服員的專業訓練不夠充分,派案單位又無法提供協助,工作時遇到狀況只能自行解決,更遑論協助個案復能。她以臥床阿公為例,當初阿公想返家的一大阻礙,就是無人可以協助他抽痰。多數的照服員並沒有相關證照,也不具備為重症病人抽痰的能力。幸好,部落有幾位年輕照服員願意上課。拿到證照後,再由護理師全天候督導3天,才敢放心讓照服員為阿公抽痰。「照顧缺乏專業支持,個案狀況很難改善,照服員會覺得挫折。就算薪水不差,他們還是做不久。」林依瑩說。有次評鑑,一位照服員告訴她,平時會幫個案阿公按壓腳掌。但是每次一壓,阿公的臉就爆紅。而這套照服員以為有效的「復能方法」,竟然是自己看Youtube影片學來的!國內照服員缺乏專業支持的情況,由此可見一斑。此外,照服員和案家之間的衝突,也是長照現場留不住人的另一常見因素。林依瑩觀察,大大小小的衝突,常和「界線」有關。長照2.0的制度設計,每項政府給付的照顧項目都有一個代碼。照服員進入個案家中,只能做被核定的服務項目。於是,照服員在工作現場,便不停地劃分責任:「我只能掃阿公住的這間,不能掃其他房間;只能煮飯給阿嬤吃,不能煮給孫子吃。」然而,照服員只做核定的服務項目,很難完全滿足被照顧者的需求。她以自身在照顧現場的經驗為例,原本照顧管理專員、個管師只核定陪伴服務,但她進入個案家中,發現阿嬤因為失禁,身上沾滿排泄物。「因為沒有核定協助沐浴,我不用幫她洗澡,難道就眼睜睜看阿嬤被大小便淹沒嗎?」她認為,照顧服務應該更有彈性,才能真正提升被照顧者的生活品質。例如,長照2.0給付的備餐服務,僅限於幫個案備餐。但在部落,祖父母也想和放學回家的孫子一起吃晚餐。伯拉罕團隊會詢問案家是否有意願自費使用服務,讓照服員可以同時準備孫子的餐點。設法創造雙贏的解方,讓照顧者、案家都不委屈。長照費用高,無力支付怎麼辦? 公費、自費混搭,結合時間銀行互助目前,在長照2.0制度下,照服員的時薪最低為每小時200元。換算下來,一天的照顧成本為4800元。若需要24小時的照顧,案家每月約需支付14萬元。即使扣除失能等級最高的補助3萬多元,案家仍須支付超過10萬元的費用。對多數家庭而言,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尤其部落許多案家是低收入戶,根本無力支付。面對這樣的挑戰,林依瑩指出,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是以社會企業的形式經營。團隊的服務經費來自長照2.0的補助、案家自費和公益募款,盡可能以多樣收入支付照顧成本。此外,照服員也可以選擇提供志願服務,儲存時間銀行的時數。未來自己需要被照顧,再提領時數。林依瑩指出,在部落生活圈,人與人之間的互助並不罕見。例如,照服員自願幫長輩剪頭髮、小朋友幫忙大人撿拾公共區域的垃圾,都可以登記時間銀行的時數。需要24小時照顧,又無力自費的重症個案,有時伯拉罕團隊也會安排照服員提供一定時數的志工服務。「照服員看到我們努力的成果,會願意當志工。因為他知道,以後自己需要被照顧時,會有人幫他。」林依瑩說。她很清楚,這套照顧模式無法創造巨額的利潤。然而,看見個案的驚人進步、照服員的成就感,讓她相信這是一條值得走下去的路。「好照顧、好專業、高復能,這是我們期待的長照!」原文:讓80歲臥床阿公拔管、恢復行動能力!林依瑩和伯拉罕團隊,如何以好照顧逆轉失能?
-
2022-07-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轉念撤簽DNR 插管救回一命
疫情下,不少重症確診者簽了DNR,但際遇大不同,有人病情危急之際,撤銷簽署,插管急救,而平安出院。但也有病人在什麼都搞不清楚的情況下,簽署同意書,但在其他醫院醫師建議下,撤簽、轉院,裝上葉克膜,但最後仍不幸病逝。罹患糖尿病多年的六十多歲陳姓婦人確診後被送至台北某大型醫院專責病房,狀況不好,肺炎嚴重,血糖超過五百單位,且銅酸中毒,腎臟功能極差,如持續惡化,必須開始洗腎。陳姓婦人說,當時護理人員希望她簽下DNR同意書,話也說得很明白「這是為自己好,也是為晚輩著想」,因此她簽了名,勾選「急救時放棄插管」。但在其他護理師勸阻下,婦人撤簽同意書,而這個決定似乎也救了她一命,幾天後因呼吸衰竭,醫師緊急施以插管,並積極用藥,使用類固醇,病情逐漸好轉,平安出院。六十二歲石先生運氣則差了點,去年五月卅日確診,在住家附近醫院就醫,住進去沒兩天,醫護人員三天兩頭就與他溝通,希望他簽署DNR,他心想聽醫護的話應沒錯,就簽了。石太太比先生早幾天確診,於不同醫院治療,得知另一半簽DNR後,與朋友討論,其中醫師朋友建議撤回,理由為年齡不大又沒有重大疾病。因此,她在電話中苦勸先生。幾天後,石先生病情變差,石先生的主治醫師直接打電話給石太太,「插管與不插管各自都是一線希望,插管很痛苦,好多人插管都沒能活過來。」隔天醫師再度來電,「若妳不簽,到時候我們會電擊他,急救可能壓斷他肋骨。」但石太太決定讓先生插管。幾天後,院方告知石先生需要積極照顧,安排轉至北部某醫學中心。因為病情危急,石先生裝了葉克膜,但突如其來的大出血,醫護人員拚盡全力,最終仍無法成功搶救。
-
2022-07-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DNR 9/透過信任感 傳統長輩願簽DNR
不少長者留有觀念傳統,拒絕談論生死話題,晚輩子女也難開口,大多等到長輩昏迷、疾病末期或緊急時刻,不得已情況下才簽署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但人生走到最後,若疾病治療已到極限,不強迫才能好好說再見,提前預備善終才是最好的安排。「你咒我死啊!討論這個做什麼!」80多歲的老先生吼著,讓兒女不敢再說出任何「DNR」字眼。對於這樣的場景並不意外,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護理長曾于鳳坦言,許多長者觀念傳統,即便子女想要討論DNR,父母大多拒絕,若失智長者有認知障礙,屆時溝通更困難。曾于鳳表示,DNR基本上需由本人簽署,若緊急情況、醫師評估同意下,才能由家屬簽署。會打算提前簽署DNR的長者,大多患有癌症或久病纏身;以機構內50名失智長者,僅14人簽署DNR,因失智症不是末期疾病,且話題禁忌,家屬大多盡量避開,因而未簽署。也並非所有長輩都拒絕簽署DNR,曾于鳳回憶,一名住在機構內長達18年的老奶奶,雖失智、偶爾發脾氣,但與機構工作人員感情很好,也因為有簽署DNR,臨終時家屬遵照奶奶的意願,讓她放心離開,機構最後更替奶奶舉辦追思彌撒,紀念過往點滴,與能好好跟奶奶道別。另外一名獨居長者,入住機構時早已簽署DNR,因沒老婆沒小孩,孑然一身「就簽下去」,他也感謝機構人員願意照顧他。該名長者最後心肌梗塞過世,因簽署DNR而未強制送醫,機構人員協助將長輩大體移放單人房,幫他清潔、放佛經、進行法醫相驗,伴他走完最後一程。不讓長者覺得「觸他霉頭」,曾于鳳說,機構社工、護理師會透過適合情境與長輩溝通,例如長輩的至親、好友離世,剛結束親友告別式時,或許是適合討論的時機點;或者長輩本身有慢性病,因病痛纏身,自己提到要天天吃藥、往醫院跑等,或許能適時詢問簽署意願。曾于鳳表示,最不願意簽署DNR「男性長輩」居多,對死亡話題最忌諱,子女通常不敢跟父親討論,先前有遇過一名家屬,是太太先簽了自己的DNR,回過頭問老公是否有簽署意願。她觀察,要簽署DNR必須取得信任感,且要了解本人的想法及個性、生活背景的前提下較好。曾于鳳認為,無論是DNR、預立醫療或安寧緩和等,都希望能安穩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避免說為了急救,送去急診室時衣服剪開、身上插滿管路,不斷被壓CPR甚至插管,與其整個人赤裸、躺在急診室無法與家人道別,倒不如舒服、像睡著般離開人世,或許來得更有尊嚴。
-
2022-07-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DNR 7/疫情大爆發推廣安寧緩和 醫護:匪夷所思
90多歲確診阿嬤住院時簽署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沒多久發燒、呼吸衰竭,醫師採「無為而治」,認為擺著就好,不用給退燒藥,不用插管,一切簡單就好,幾天後,阿嬤變成指揮中心資料庫裡死亡個案中的1個代號數字。「新冠疫情期間絕非是力推安寧緩和的時間點。」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專責病房1名資深護理師接受聯合報記者專訪時說,北市聯醫向來鼓勵住院患者考慮簽署DNR,但去年5、6月萬華疫情大爆發之際,院方高層卻仍積極推廣安寧緩和,令人匪夷所思,宛如將確診者硬推向鬼門關。護理師表示,不管是從急診收治,還是中央分配,每個確診者進到聯合醫院院區時,都會被問到「如果病情惡化時,是否放棄插管?」,這是攸關生死的大事,卻要病人在十分鐘內做決定,是否簽署DNR,這未免強人所難。從染疫病人角度來看,被半強迫簽署DNR,實屬無理,且缺乏同理心,依現行規定,中重症確診者才能夠住院,但此時病人發燒、頭痛、喉嚨痛,全身極度不舒服,那有辦法靜下心來,聽醫護人員逐字唸著艱澀難懂的DNR條文,就算聽完了,也難以理解真正意思。此外,疫情期間,家屬往往無法進入醫院,陪同確診者聆聽醫師、護理師講解DNR條文,以及日後可能的影響。此時,只能夠過醫院電話,但室內電話常有通話時間限制,幾分鐘後,自動切斷。該護理師表示,如為久病纏身,長期臥床的病人(機構住民)簽署DNR,這還合乎情理,如果原本能吃、能動的健康民眾,在染疫後簽署DNR,這就有些說不過去。在實際執行層面上,依照規定,每名住院患者都需接受30分鐘「醫療溝通會議」,重點就是「推銷」安寧緩和理念,醫師至少需講解15分鐘,而病人或家屬需講述十分鐘,會議一開始,開啟電腦作業時間,開始跑秒數。這在承平時期並無多大問題,但去年5月中旬雙北爆發大規模社區感染,眾多感染者湧進市立聯合醫院中興、和平院區,院方仍要求所有醫護仍需比照辦理。該護理師說,「這相當不妥。」,搶救患者的時間都不夠用,怎還有力氣召開「醫療溝通會議」,因此,相關文件幾乎都是造假,確診者常得在5至10分鐘內決定是否簽下「生死狀」。該護理師說,由中央分配至和平分院專責病房的確診者,均是一個人孤單地住院,心情低落、沮喪,沒有家人陪伴,因為家屬大都是接觸者,需居家隔離。此時,醫護人員如又鼓吹安寧緩和,一旦簽署DNR,「那命可能已經少了半條。」至於自行至急診就醫的感染者,待在急診室的12個小時內,同樣也被詢問是否簽署DNR,該護理師說,「真的很糟糕」,不少病人從急診轉至樓上專責病房時,就已簽署DNR,但從實際操作來看,這根本不可能,因為在急診時怎可能舉行「醫療溝通會議」,但許多患者就在十分鐘內在同意書簽名,勾選「不急救、不插管」選項。為求符合作業程序,部分護理師只能作假,確診者人還在急診時,且醫師還沒到現場,電腦螢幕上的「醫療溝通會議」就已經跑流程,計算著秒數,假裝會議已正進行中。事實上,在收治具有高度傳染力的新冠肺炎患者時,幾乎很難做到「醫療溝通會議」相關規定,但院方仍嚴格要求醫護人員需「提醒」住院者有安寧緩和的權力,為此,醫護師只能在程序上作假。該護理師指出,院內絕大多數醫師、護理師均抱持「能救就該救」治療原則,以她為例,即使病人在急診簽署DNR,但住院後,仍會私下分析利弊得失,告知「如積極治療,仍有活下去的機會」,希望改變確診者想法,撤銷之前放棄插管急救的聲明。但不可諱言的是,對於少部分醫師、護理師來說,確診者一旦簽DNR,拒絕急救、拒絕插管,確實省了很多麻煩,很多事情都不用做了,患者病情危急,無須積極治療,只求「好走、走得舒適。」該護理師認為,去年北市聯醫重症死亡率偏高,應與院方積極推廣DNR有關,患者簽署DNR,等同簽下了放棄活下去的契約,醫療團隊當然可以消極作為,如又遇到「安寧好走」這派別的醫師,那存活機率更低。護理師說,院內許多同事均以「那艘船」來形容某1樓專責病房,因為該主責醫師崇尚「安寧緩和」、「無為而治」,只要是患者年齡超過65歲,合併糖尿病、肺氣腫,被分至「那艘船」,只能自求多福。「最近那艘船又接走了幾個人?」、「那艘船倒底還要停多久?」護理師說,院內不少護理師常開這種玩笑,但想想就覺心酸,怎能因為簽署DNR,以及主治醫師的保守作為,讓原本還有3到4成存活機率的確診者「就這麼沒了!」同樣簽署了DNR,但住進不同樓層不同的專責病房,也可能生死殊途;甚至影響醫病的抉擇。該名護理師表示,以她負責的樓層病房為例,如有確診者病情惡化,同事們寧願花時間聯繫台大、國泰,安排轉院,也不願直接將病人送至「那艘船」,就是擔心病人踏入DNR這條不歸路。在一般狀況下,即使簽署DNR,仍有反悔的機會,面臨生死存亡之際,還可要求插管急救,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處於血氧濃度偏低、呼吸窘迫之際,幾乎沒了意識,連喊「救命」,讓自己活下去的機會都沒有。 事實上,確診者只要撐過前7天,即使前面幾天病況危急,但仍有很高機會被救回來,該護理師強調,安寧緩和是相當好的理念,但前提是醫師必須提供完整的解釋,讓患者瞭解「簽與不簽,會有完全不同的醫療處置」。她強烈建議,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時,可以勾選「停止心跳時,不要電擊、不要壓胸」此選項,千萬不要勾選「放棄插管」,這1勾,可能連住進加護病房(ICU)的機會都沒了。對於聯合報採訪DNR內幕,該名護理師說,「終於有人願意揭發這個殘酷的真相。」,她厭惡了偽造文書,希望不要再有人只因簽了名,莫名決定了生死,「這關乎生死,怎能在30分鐘,甚至是十分鐘內,就做下決定。」
-
2022-07-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DNR 8/黃勝堅:任內從未針對DNR訂出KPI
對於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專責病房資深護理師的投訴,時任北市聯醫總院長黃勝堅表示,他任內從未針對DNR訂出KPI,要求各院區積極配合,「如果只要訂KPI就能把安寧做起來,那就太簡單了。」黃勝堅表示,他將「安寧善終」觀念帶到北市聯醫,到現在仍遭受第一線醫護批評,事實上,該院宣導表現最好的單位不是急診、重症科別,而是「志工櫃台」,只有志工才有時間與病患好好溝通,討論生死。黃勝堅說,雖然在各項安寧緩和評比中,聯醫體系幾乎都拿第一名,但實際上「聯醫根本做得很爛」,如果從他滿分標準看來,聯合醫院只拿到廿分,「為什麼廿分可以拿第一,因為其他醫院可能只有十五分。」黃勝堅指出,很多第一線醫護在「評比」訓練下,也將安寧推廣「量化」,只追求立竿見影的數字,只花了三十分鐘說明,就引導患者、家屬簽署DNR,並未傾聽患者意願,有人在不知自身權利下,就被引導「放棄權利」。此外,少部分醫師將「病患簽署DNR」當作護身符,曾有院內主治醫師跟他報告病例時,陳述「死因:簽DNR」,讓他大發雷霆,簽DNR不該是死因,「絕對不是這樣」,這樣會給人「簽安寧=穩死」等錯誤印象。黃勝堅表示,第一線醫護如果誤解安寧本質,推動安寧的態度如此麼粗糙,在簽署DRN之前,至少需花上兩個小時溝通,只花30分鐘,絕對不夠,「那乾脆不要推動」。黃勝堅表示,安寧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完,他推動安寧超過20年,最難的不是改變民眾對於臨死前生命品質的想法,而是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觀念,醫護受訓過程中都是學習「如何救人」,反而是到臨床才接觸到安寧,安寧的宗旨是希望能讓患者能善終,只是善終的理解難以規格化,也成為安寧最難推動之處。「重症患者該插管,還是要插管,該救還是要救。」黃勝堅強調,當醫師評估患者未來生命歷程已無品質,或生命走到最後,例如,搶救之後可能變成植物人,與患者跟家人溝通,講述風險,此時再決定簽署DNR,讓患者可笑著離開人世,這才是體現生命的品質。
-
2022-07-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DNR 6/DNR推動多年 家屬不用再決定親人生死
台灣於2000年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後,賦予國人臨終時可以選擇拒絕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DNR),但疫情之下,簽署DNR似乎不這麼單純,反而像極了醫師的保命符。過去的年代,死亡是你我絕口不提的話題,超過20年DNR的推動,家屬對DNR多持正面態度。80幾歲老媽媽,原本是住在家裡、身體衰弱臥床的,因為確診送來台大醫院急診。當醫院評估要不要插管,幾位家屬子女都很猶豫,決策上遇到困難,但後來發現原來母親簽過DNR,他們很感謝母親曾經做過這個意願表達,他們也了解母親想法和個性特質,就轉而支持母親的意願。 在醫院期間,老媽媽剛好住在開設於家醫科的專責病房,當治療進展出現瓶頸,緩和醫療團隊就在尊重他意願的前提下,幫助她改善減少確診帶來的不舒服,例如痰多、呼吸喘等,盡量舒適。緩和醫療團隊會透過電話和視訊去克服家屬不在場的問題、取得家屬的共識。 當時老媽媽已經半昏迷,家屬都知道母親已經走到生命的最後了。她的一位女兒自己雖然沒有確診,仍自願到專責病房來照顧、陪伴母親。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蔡兆勳走進病房查房時,就會聽見女兒播放聖歌給母親聽,女兒說,因為媽媽是虔誠的基督徒,聖樂聲對他來說很重要,雖然已無法治療,母親聽到音樂聲仍會有一些反應。女兒陪伴大約一周後,老媽媽平靜地離開了。 緩和醫療團隊會告知病人的狀況,讓家屬放心家人有得到好的照顧和關懷、減少忐忑慌亂的心情,醫療團隊也會透過視訊或聲音影像,安排親人做最後的道別。由非確診家屬陪伴確診者走完最後一程,在台大家醫科專責病房已經有過幾例,剛好都是女性衰弱長輩,來陪伴的也都是女兒,這位老媽媽是最近半個月的例子。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與腫瘤內科資深主治醫師陳鵬宇表示,這2、3個月來,他所負責的專責病房共十幾名重症個案簽署DNR,在先前溝通過程中,都告知家屬「這不是放棄、放生,不會直接送殯儀館。」仍會提供該給的氧氣、抗生素、止痛藥等治療。日前收治一名近80歲、晚期肺癌的男性確診者,才住院,就喘個不停,預估只能撐上12天,本人及家屬均同意不插管、不電擊,希望走時沒有痛苦。 該個案女兒為比丘尼,急忙趕至醫院,希望父親死後祝念8小時,但礙於法規,必須立即處理大體。在院方通融下,她身穿隔離衣、戴N95口罩,進到安寧病房,完成臨終陪伴,父親安詳離世。陳鵬宇說,簽署DNR,不光只是為了讓當事人善終好走,也是讓家人沒有遺憾。
-
2022-07-3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DNR 2/消彌爭議 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兩度修正疫情DNR處置標準
去年雙北疫情大爆發,700到800人死亡,期間北市聯合醫院仍力推DNR,引發爭議。今年更加嚴峻,4月迄今累積近8000多人死亡,其中3成多簽署DNR。為此,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兩度修正疫情期間DNR處置標準,擬定臨床指引,減少紛爭。「爭吵無濟於事,過猶不及的醫療都是錯的,問題是,如何拿捏才是正確的?」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蔡兆勳說,關鍵在於醫師如何診斷、治療、評估預後,除非判斷為末期,否則該插管還是要插管。蔡兆勳指出,疫情期間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仍為預立概念,仍須先與病人及家屬充分溝通、討論,而非病人一到醫院即要求簽署,或簽署後,醫師不再進行心肺復甦術(CPR),這均為錯誤作法及觀念,如果病人可以救治,醫師也不會放棄救治機會。國內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推手、成功大學譽教授趙可式表示,疫情期間第一線的醫療人仰馬翻、兵荒馬亂,難以進行相關教育訓練,不能苛責醫護人員。至於在疫情期間,急診醫護讓病人簽署DNR,這是否恰當?趙可式表示,如果兩位專科醫師綜合評估病人年齡、多重共病、病情嚴重程度等,認為現代醫學難以救治且無法避免近期死亡,當然可以建議病人或家屬簽署DNR;但若無上述先決條件,只是單純染疫,就應積極救治,不應在這個時間點拿出DNR單子給確診者簽名。對於國內8000到9000名確診死亡個案,蔡兆勳說,「確實可能有部分是基於各種原因,造成DNR應用時機不恰當所致,但現在回頭講,都是傷害了。」新冠肺炎屬於新興傳染疾病,一開始需要很多嘗試性質的治療,邊走、邊觀察病情走向,如何幫助病人不要受苦到最後一刻,確實是一大難題。站在醫學會立場,希望強調「正確的事應怎麼做」,為此,去年8月公布「台灣新冠肺炎安寧緩和醫療建議手冊第一版」,由於今年染疫死亡個案較多,許多確診者不在安寧病房過世,為讓其他病房、未有緩和醫療訓練背景的醫護人員有所依循,預計8月中旬完成第二版簡易版,重點在於隔離病人照顧、過世病人家屬照顧、兒童照顧、居家醫療等層面。在兒童照顧部分,蔡兆勳說,去年雙北疫情幾乎沒有兒童死亡個案,但今年兒童染疫重症已經破百,且已20多名幼兒死亡,如何降低不必要的醫療處置,減輕病童痛苦,並減少家屬悲傷過度,這是重大課題。在隔離病人方面,今年確診人數逼近500萬大關,中症、重症患者也已經破萬,均需住院隔離,因此,有必要擬定相關指引,作為第一線醫護人員照顧時的參考依據。
-
2022-07-31 養生.家庭婚姻
媽媽情緒勒索讓我不敢結婚!心理諮商師:要改變現狀先從女兒做起,設定情緒界線並換溝通方式
我今年42歲,一個人獨自照顧早年離婚的70歲媽媽,近年來因為泌尿問題纏身,讓媽媽足不出戶,常常對我咆哮、指責說教,就算家事一手包辦、隨侍在旁,她還是不滿意,近期更變本加厲的打電話到公司找我,一講就是一小時,或要我請假回家,還威脅若不接電話就要到公司指責我不孝;還常常把詛咒掛在嘴邊,讓我壓力大到只能順從。媽媽讓我不敢結婚,沒有對象願意跳入原生家庭的坑;公司也發出警告,我很擔心工作隨時不保,讓一家生計面臨困難。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過多久…。(王小姐)以上案例,是一種明顯的「情緒勒索」,但到底情緒勒索是什麼,又該如何解套?情緒勒索的概念是出自心理治療學家蘇珊.福沃德出版的著作《情緒勒索》,指的是「一個人利用你的情緒與感受,來控制你的行為,藉此說服你以他們的方式看待事情」。又可以分成六個階段,包括:要求、抵抗、壓力、威脅、順從、重複等,這也是為什麼一段關係一旦陷入情緒勒索的狀況,往往就會不斷重複發生,很難跳脫出來。針對情緒勒索的情境,心理諮商師許筑媛建議,首先一定要先設立「情緒界線」。要改變現狀 先從女兒做起許筑媛分享一個故事,一個男子開車時,發現一名女子在路燈下徘徊,便下車問她是否需要幫助,女子說明,她在找一把鑰匙。男子問道,還記得鑰匙掉在哪嗎?女子回答,鑰匙掉在2公里外;男子詫異地說,那為什麼在這找鑰匙?女子說「因為這裡比較亮,讓我比較習慣、感覺比較安全」。這一故事說明,許多人會待在熟悉、習慣的環境和關係,可能知道問題的癥結點,卻因為害怕改變而在原地徘徊。這位來信的王小姐,與母親相處模式,可能多年來都如此,已形成固定模式,媽媽甚至不覺得在對女兒情緒勒索。長期下來,已經造成女兒不敢結婚、甚至要丟了工作,最後無奈地問道「這樣的日子還要過多久?」許筑媛建議,想要改善情況,要從女兒自己做起,因為往後的日子還長,若是連自己的情緒也被負面淹沒,媽媽和女兒會一起垮掉。設定情緒界線 換溝通方式許筑媛說,要改善被情緒勒索的局面是一條很漫長的道路,不會立刻看到效果,一開始一定會有罪惡感,這是正常的,也是必經的過程,建議可以先從兩個面向展開。第一步,有意識的停下來,並設定情緒界線。當發現對方又開始情緒勒索時,要先讓自己冷靜下來,不要因情緒化而對對方的要求照單全收。舉例來說,在公司接到媽媽發牢騷的電話時,可以說「我現在想要先去上一下廁所」、「我老闆有事叫我,先離開一下」等,不僅是物理上的離開,也可以讓心理暫停、先冷靜下來。第二步,不斥責對方,以拖延戰術慢慢承接對方的情緒。除了第一步,先按下暫停鍵之外,改變溝通的話術也很重要,許筑媛舉例說明,「媽媽,你現在想討論的問題很重要,我覺得我們可以晚餐時,用2個小時的時間來討論,現在電話中會說不清楚…」,目的是要讓對方知道,自己仍然重視、沒有丟下對方。許筑媛提醒,情緒勒索是長年養成,想要扭轉局面很難一時半刻做到,但一定要讓自己認真地設立情緒界線,不僅對自己宣示,也讓對方知道,這樣才真正有機會從原本混沌的關係中,找到不一樣的曙光。
-
2022-07-30 性愛.愛情診療室
男遇控制狂女友!「連進球場都不行」無助求救 網齊喊1方法解決
情侶間有許多地方要磨合,才能走得長遠。有一名男網友表示,和女友交往快兩年,各方面都算契合,也常討論未來規劃,但唯獨「她的控制狂行為」讓原po漸漸感到無能為力,包含不准進場看棒球、連虛擬人物也吃醋 、禁止去家庭理髮,原po表示女友誇張的吃醋行為已經讓他難以呼吸,引起網友熱議,不少人建議「帶她去看心理諮商師」。一名男網友在Dcard以「我的控制狂女友」發文,他表示和女友在一起快兩年,各方面都算契合,也時常討論未來,唯獨她因長期缺乏安全感而導致的控制狂行為,讓人漸漸感到無能為力,因為女友前兩任出軌,前任甚至已經論及婚嫁,訂婚前被發現和其他男人在一起,導致她缺乏安全感。原po表示對女友的遭遇深感同情,也能理解她對感情的不信任,所以交往以來一直都會盡量配合她,直到她能完全放心,手機開定位、隨call隨接、報備職場上接觸的異性,都能做到,但是女友對接觸異性標準越來越高,誇張的行為已經讓他難以呼吸。其中比較誇張的有,不准進球場看棒球,因為有啦啦隊在,還有對虛擬人物吃醋,看到女友在玩手遊,只是靠過去說了一句「遊戲角色也被妳打扮得這麼正」,女友就爆氣了,及禁止去家庭理髮,有次帶女友一起去剪頭髮時,頭剃不到一半,女友突然上前掏錢表示不要再剪了,事後才知道女友不滿理髮阿姨一直帥哥帥哥的叫,「你不覺得噁心嗎?我不在的時候不就更誇張?」。其他還有女友某次半夜花了六千元從台北搭uber來彰化,突襲在彰化出差的原po,只為了檢查KTV裡面有沒有小姐。原po表示自己真的很愛女友,但如果因為她單方面缺乏安全感成為阻礙,那真的很可惜,因此想請網友們指點。網友看完也紛紛提供建議,「她有跨不過去的心理障礙?如果要一起走下去就去做感情諮詢吧」、「太誇張了吧...帶她去看心理諮商師」、「你女友的遭遇也確實可能對她影響很大,只能慢慢來,試著多溝通了 」、「如果你女友她無法意識到她自己的問題的話,不適合討論結婚也不適合步入婚姻,更不適合做你的結婚對象喔!」。
-
2022-07-30 焦點.元氣新聞
獨/醫界盼部分負擔調整8月1日上路 衛福部最新6字回應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原預定5月15日上路,但受Omicron疫情影響,衛福部為避免新制上路後,影響醫療院所防疫工作,決定暫緩實施。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7月11日發函至衛福部,要求部分負擔調整應於8月1日正式上路實施。衛福部常次石崇良表示,部分負擔上路時程須考慮新冠疫情、醫療院所準備情形、民眾經濟負擔三大面向,尤其新冠疫情還在進行中,8月1日上路「真的太匆促了」。石崇良說,部分負擔調整有如「一刀兩刃」,一方面是為節制醫療浪費,另一方面則為收取部分負擔時,不可因收費過高,造成民眾就醫障礙,或讓民眾小病不看,拖到大病才看,而出現延誤治療情形,這不是大家樂見的。因此,面對部分負擔調整總是十分謹慎,但隨著環境變遷、健保財務需求因素,衛福部去年開始研議調整部分負擔,但今年受到疫情影響而暫緩實施。石崇良指出,部分負擔上路時程尚未定案,因必須考慮三大面向,第一、新冠疫情發展情形,不希望醫療院所在防疫的關鍵時期,還須同時兼顧部分負擔調整事項;第二、須觀察醫療院所準備情形,畢竟新制上路,總會出現混亂及磨合期,醫療院所應做好與民眾溝通的準備,避免於醫療行為發生許多紛擾;第三、須顧及民眾經濟負擔問題,避免造成就醫障礙。「特別是疫情尚未平息,8月1日上路真的太匆促了。」石崇良指出,觀察近期BA.4、BA.5疫情蠢蠢欲動,外界原先預估7月底、8月初,每日本土確診病例數會降至1萬例以下,但目前看來並非如此,因此,疫情發展趨勢仍是部分負擔上路時程的最大變數。石崇良說,各界對部分負擔調整已有共識,現在只是上路時機問題,須綜合評估判斷後,再來考慮上路的時間。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常務理事、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衛福部對於部分負擔上路時程應有一定的考量,協會予以體諒及尊重,但仍希望於未來在適當的時間,讓部分負擔可以盡速上路。至於,外界認為,部分負擔尚未實施原因,恐與今年底即將進行縣市長選舉有關?石崇良說,「兩者關係不大,沒有直接關係。」不過,據了解,健保部分負擔遲遲無法上路最大的因素,仍是受到年底選舉的影響,此時不希望增加民眾經濟負擔,但於選後有上路的機會,以挹注健保永續經營的動力。
-
2022-07-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教我生命多點自主、少些缺憾的病人
【編者按】這星期繼續邀請中生代的另外三位良醫回憶「教我人生的病人」。一位風濕科醫師追憶一位與自己非常投緣的風濕病病人,後來這病人發現罹患胰臟癌不治身亡,她描述醫病彼此之間長年的正向互動,而很感性地說她永遠不會忘記這位教她人生的病人。一位兼具法律、公共衛生學位的精神科總住院醫師回憶幾位自己治療失敗「不想活下去」的病人,而深深體會到,必須琢磨自己,才能成為一位更適任的助人工作者。也期許自己能更廣泛地閱讀與涉獵,汲取不同經驗,並持續接受分析與督導,更深刻地探索內在,也才更有機會在與病人難能可貴的相遇中,一起創造出不同的可能性。一位家醫科主治醫師回憶自己多年前在住院醫師時期參與照顧的癌末病人,因為一些積極治療,使病人生命又延長一段時間,想不到多年後與家屬在機場巧遇,家屬臨別的一句話:「如果那個時間點我們不勉強用藥,就讓病人離開了,會不會少掉她後面那段時間的辛苦。」讓這位如今身為施予緩和醫療、追求病人善終的醫師,對「教我生命多點自主、少些缺憾的病人」產生更深入的反思。【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我也覺得很幸運能認識您】【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雖然沒有答案,但我會繼續努力】之一當我還在住院醫師階段、於安寧緩和醫療病房受訓時,我照顧了一位癌末合併腦轉移的病人。這位病人腦部受到腫瘤侵襲,身體活動、發聲跟吞嚥都有困難,還不時地會癲癇發作,意識跟生命徵象不太穩定。病人因此不太能表達,子女與醫療人員無法了解病人病情跟生命的想法。轉到安寧病房時,原治療團隊評估大概兩到三週內病人就會往生。這位病人有著幾位愛她的子女,大家都希望病人不要受苦,拒絕有侵入性的各種急救措施如壓胸、插管或電擊,但對於用藥部分則意見不一。有些子女認為可以放手,在最後階段能緩解症狀、讓病人不要太痛苦就好;但有子女要求即便在安寧病房,也要盡最大可能給予各種藥物治療,期待病人狀況可以穩定甚至稍微好轉。記得有一天早上,護理站緊急求救鈴的聲音響起,原來是子女發現病人癲癇大發作,全身抽搐不已、嘴唇膚色發紫。我們先給了點藥物,期望能穩定病人,但效果不甚明顯。眼見病人血氧濃度大幅下降、脈搏也微弱到快摸不到,大限之期將至,一旁捨不得的子女落淚叫喊,催促醫護人員想想辦法。當下我的想法是,若病人這樣往生,對子女來說恐怕不是個安祥的善終場景。於是,我們接連用了多種針劑抗癲癇藥,才壓制住癲癇發作。事後調藥觀察了好幾天,病人穩定才出院。後續我赴美進修,未有機會再接觸這位病人及其家屬。數年後,我在美國舊金山機場轉機,在走廊上迎面遇到一位面孔有些熟悉的旅客。第一時間我還不確定對方是誰,但猛然想起來他是上述病人的其中一位子女,於是我跟他揮手致意、向前問安。對方也還記得我以及那時我們在病房的遭遇。他說在那次處置之後,病人未再有嚴重的癲癇發作,穩定了超過半年以上的時間,但最後還是因身體機能衰敗離世。在我們道別前,對方跟我提到:「劉醫師,我有時候會想,如果那個時間點我們不勉強用藥,就讓病人離開了,會不會少掉她後面那段時間的辛苦。聽到這段話,我當下覺得頗為慚愧。自己身為施予緩和醫療、追求病人善終的醫師,在非刻意的情況下穩定病人病情、增加存活時間,卻在無形中造成部分病人家屬的心理負擔。我同時理解到,生命末期的經驗有太多的樣態,無法悉數掌握,每位病人跟家屬面對同樣的結果也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不過,如果病人能在意識清楚的時候就明確表達自己希望在生命末期獲得的醫療處置,家屬也能及早理解跟充分支持,應該會減少許多因意見不明或不一致而起的困擾。這樣的想法,也促成了我這些年來對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關注與投入。之二「劉醫師,今天要來做諮商的個案會比較特別,之前有被急救氣切過。」當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個管師跟我講這句話的時候,那時還不是很有諮商經驗的我心頭驚了一下。個管師提到個案罹患了一種相對少見的疾病,導致他的關節攣縮,也影響到呼吸功能,一度心肺衰竭,命危時又被急救回來。個案雖然簽署了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但還是想跟我們多了解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並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接著,我看見一位坐在輪椅上,活動要倚賴著氧氣瓶、瘦骨如柴的年輕人,由他的家人推進診間。我跟個案打過招呼,他要說話並不輕鬆,堵著氣切孔要費好一些勁才能發聲。我照著一般的程序為他及他的家人進行解說病主法的意涵,卻冷不防地接到他的提問:「醫師,我的病沒有列入第五款公告的項目(其他經政府公告之重症),這樣我要怎麼適用病主法?」個案解釋他很積極看待他的生命,但他真的不想要重複經歷被急救的過程。他的家人在一旁雖然不捨,但也表示要尊重他的想法。明明知道這位個案已經經歷過插管急救、長期使用呼吸器的痛苦,我當下只能回應說在某些可預見的疾病狀況下,病主法第一款的末期病人會有裁量空間,屆時個案可能也有適用的機會。不過,我跟個案心底都知道,這樣的承諾很空泛,大部分醫師在沒有明確疾病條件的情況下,還是會為他進行急救。我當下不知那裡來的勇氣,跟他說:「好,我會試著幫你,把你的疾病申請列為第五款公告項目,讓你未來可以自己作主。」諮商結束後,我三五時就會想起這件事。幾個月後,個管師提醒說衛生福利部會有一年一度的第五款疾病提案徵詢,我也跟該部的專員詢問了申請流程。當然,我既不是病主法的學者,也不是罕見疾病的專家,只能大量查詢相關文獻,勉強寫了一份提案上去。後來COVID-19疫情蔓延,很多事情都被擱置了,直到2020年底我接到提案的審查意見,到衛生福利部進行開會報告。會中一度因為提案內容有待商榷之處,各界代表爭辯了許久。好在多位委員給了正面的支持意見跟修正建議,最終我的提案順利通過。2021年4月,衛福部公告了第五款修正內容。該項疾病已被刊登在公報上,成為病主法上路以來第一項被新納入第五款的疾病。個管師轉達這項消息時,個案及他的家人都表示開心跟謝意。我鬆了一口氣,慶幸自己沒有成為一個食言的醫師。相信未來個案在生命的重要決策點,無論做了怎麼樣的選擇,不會因此受到阻礙。我也相信,基於尊重病人自主的理念,身為醫療人員的我們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
-
2022-07-28 醫聲.醫聲要聞
跨域學習正夯!台灣輝瑞與陽明交大簽人才培育MOU,全方位激發新世代潛能
目前,跨領域學習的風潮正夯,當藥學生張同學(化名)進入國際藥廠實習,馬上深有所感,對罕病藥物研發很有興趣的他一跨入國際藥廠,才發現原來醫界產業不只藥物研發,也需要仰賴病人衛教溝通、行銷、公關等專業知識,且張同學也發現,實習時間只有短短一個暑假,實在有所不足。為了激發新世代潛能,也為了讓實習生感受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台灣輝瑞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以下簡稱陽明交大)藥物科學院日前簽訂人才培育備忘錄(MOU),除了增進學術交流、促進產學共創及人才培育等各項交流發展,雙方對於跨界、跨領域學習上的重視,也為這項人才培育計畫奠定扎實的基礎,在備忘錄當中,台灣輝瑞提供一年的學生實習機會,讓陽明交大的藥物科學院學生有更多機會深耕學習,並探索未來研究、職涯走向。對於此次雙方簽訂人才培育MOU,台灣輝瑞總裁葉素秋表示,輝瑞向來致力產官學合作,期待可以進一步提升國內醫療產業水準,該團隊更深信,要達成這項目標,須與各界有更密切的合作;其中,好的人才絕對不可或缺。葉總裁也強調,面對世界局勢快速變遷,如何跳出框架,更是重要課題,現在非常需要充滿潛能的年輕世代加入,因此,提供舞台培育下一代,甚至讓台灣新世代人才可在國際舞台發光發亮,該團隊責無旁貸。陽明交大藥物科學院院長康照洲博士指出,這次的合作,有助打破過去短期實習的限制,讓同學們可以有更深度的學習。他也分享了該系所常以《藥學科學家》理念啟發學生思維,使其更有研究(Research)的經驗;透過這樣的訓練,也有助於學生邏輯思考,而這項能力,在未來在各行各業都能運用,進而實踐「前瞻智慧藥學、服務社會」的目標。康照洲認為,學生擁有更多樣化、跨領域的實習體驗,是好的開始,也是促使雙方合作的起始點,期許未來在醫藥領域的不同層面,能夠有機會展開更進一步的合作。
-
2022-07-27 性愛.愛情診療室
只要動情就容易略過不對勁!專家教你破解愛情詐騙避免傷財又傷心
●只要動情,容易略過「不對勁」●叱吒職場,未必等同情場●談感情先了解愛情,遇情緒勒索應當心「本土劇女王」藝人連靜雯日前遭暱稱「Bruce」的男網友利用花言巧語,以投資名義騙走418萬餘元,直到男方突然消失,她才驚覺受騙。專家指出,詐騙起手式皆透過取得信任,漸進式引導金錢互動,特別是熟男熟女經濟基礎穩定,一不小心就落入詐騙陷阱。根據刑事警察局統計,2021年假交友詐騙件數為1174件,占全部詐欺的4.72%,財損金額達4億1千餘萬元,顯見假交友真詐騙的手法猖獗。「愛情是盲目的!」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一段關係中只要動情、開始喜愛對方,即便有些不對勁,也很容易略過「蛛絲馬跡」,就算多數人認為自己不可能被騙,但詐騙集團掌握了人心,且將成功詐騙的經驗手法再複製,模式愈精準,就愈難察覺異樣。網路詐騙 先讓受害者放心葉雅馨表示,拆解過往熟男熟女遭詐騙過程,若在網路上認識,詐騙方會展現「特別闊氣」,讓受害者卸下防心;接著談論到彼此未來,包括工作、投資理財、買房,或藉由急需用錢名義,從小錢開始借起,受害者可能礙於熱戀期「不應該計較這些小錢」,愈借愈多掉入圈套。「年紀增加不代表戀愛經驗豐富。」葉雅馨指出,有些熟男熟女長年專注職場工作,戀愛經驗不多,若遇到網路愛情騙子,很容易遭趁虛而入,尤其熟男熟女經濟獨立,起初多認為「自己有能力負擔」,未料這段感情根本是騙局,「愛情騙術最可惡,受傷的不只財產,還有情感」。怕被嘲笑 多數人自認倒楣葉雅馨指出,當熟男熟女遭感情詐騙時,多半顧及職場位階、被信任度、被嘲笑等「面子問題」,擔心在職場出現負面評價,大多自認倒楣,避談此事。部分的人私下與好友傾訴,部分的人選擇自我療傷,建議旁人應給予當事人勇氣,以健康心理態度面對。如何辨識新對象適合交往或預防愛情騙子?葉雅馨說,若兩人從網路認識,未見面即談論到金錢,就要提高警覺。若對方積極取得信任感,或分享一些家務事等,進而小額利誘,或規畫出遊要求對方支付,當兩人交往期間過度延伸花費,都必須小心評估。台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助理教授、杏陵醫學基金會執行長高松景表示,網路詐騙無論騙感情或騙錢,都會先取得對方信任,且擅於利用人心「渴望被愛」,營造「基於愛對方就要掏錢幫助對方」來詐騙,因此進入一段感情之前,必須了解何謂「愛情」。了解愛情 學會勇敢說不高松景說,所有愛情都是從「投射想像出來的模樣」開始,拆解愛情的「五個原理」,從「投射人格」到「收回投射」發現對方與自己想像不同,接著「回到現實好好認識這個人真正的樣子」,「承諾」彼此的關係,最後「長期關係」走入婚姻,並在浪漫、衝突、溝通中循環。高松景說,愛情是高度的心靈活動,也是追尋完整自我的過程,一生中不可能找到一個完美的另一半,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目標是找一個不完美的人,他願意與你相處一輩子,過程中兩人必須不斷溝通,讓你發現更完整的自我。高松景提醒,真愛不會要求對方投入不熟悉的產業,夫妻也不一定要一起做生意,因此若碰到對象「情緒勒索」要求拿錢加入投資,還是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應該勇敢說不,那樣的關係也不是真愛。
-
2022-07-27 醫療.泌尿腎臟
男大生染疫康復後難「連結」險被分手! 醫:很多勃起功能障礙,在康復後才發生
男人要小心,染疫後可能使你「人與人的連結」更困難。林姓男大聲雖然落實勤洗手、戴口罩卻仍不幸快篩陽性「中招」。經過隔離治療,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沒了,少數「一定要有的」也沒了。早上起床意外發現晨間勃起不見了;之後女朋友親密時,也因勃起硬度不佳,無法完成「人與人的連結」,女友不滿之餘,甚至懷疑他是否因隔離情變,差點鬧分手。心急如焚的他火速趕至醫院就診。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合併口服藥物治療,順利重振往日雄風。很多勃起功能障礙 在康復後才發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許哲維指出,許多國外報導指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和男性的勃起功能大有關係,而近來國內染疫人數不斷攀升,這類病人如何治療並恢復至染疫前的勃起功能,也成為一大課題。臨床上常見病人多半過去就有相關心血管疾病風險,如抽菸、肥胖、糖尿病等等風險因素,加上新冠病毒感染使其勃起功能更加衰退。許哲維表示,病毒主要透過3個不同路徑影響勃起功能:降低肺部血氧飽和度、破壞陰莖海綿體血管內皮細胞、感染睪丸造成雄性素降低。臨床上會詢問病人相關病史和評估其風險因素,進一步抽血或安排相關檢查,最後針對病人不同需求給予後續治療,可能的治療選項包括口服藥物、針劑、體外震波、合併治療或是以生活作息調適為主。然而各種方式均有其優缺點,建議與醫師充分溝通諮詢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處理方式。少運動缺點多多 運動加調整飲食才是根本之道許哲維提醒,疫情期間居家辦公少外出、常熬夜追劇或是運動頻率下降,這些都是男性勃起功能的「沉默殺手」;此外若發現有血精、血尿等問題時,更應該積極求診、接受檢查,切勿相信傳統偏方。適度運動搭配健康飲食和規律作息,對於染疫後的恢復才是根本之道。★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7-27 醫療.懷孕育兒
如何提高人工生殖的成功率?專家告訴你高懷孕率的密技
人工生殖的成功率,和實驗室的管控品質有密不可分關係,此外,在我數十年的臨床經驗,醫師/胚胎師/諮詢師是療程中的鐵三角。實驗室是胚胎師和醫師每天必須嚴密監控的秘密基地。首先,實驗室的設備必須完善且控管嚴格,有固定的 SOP,我們的實驗室有幾項硬體設施,優於業界,其中一項是全台獨一的「RI Witness」防精卵出錯的設施。【延伸閱讀:凍卵年紀幾歲前較適合?男生可凍精嗎?「凍卵/捐卵、凍精/捐精」你不可不知的資訊一次看懂!】防精卵出錯的 RI Witness我的高中同學─東京大學電機博士李文豪,畢業於台大電機系,2018 年華育成立之初,承蒙他的鼎力相助,在當時得以建立號稱台積電規格的高品質實驗室。也由於在他的領導之下,2018 年華育就引進全台灣唯一一套經過歐盟認證的 RI Witness─防精卵出錯偵測系統。有了這套電腦系統可以避免人為疏失,避免誤植胚胎,讓客戶安心的將他們寶貴的精、卵、胚胎儲存在我們的實驗室裡。2021 年底美國一則新聞報導,一對不孕症夫妻進行試管嬰兒療程後,順利生下一名女嬰,但是發現女嬰黑髮深色皮膚,一點也不像父母,經過 DNA 檢測,赫然發現非親生,經過追蹤後,才從另一對人工受孕的夫婦找到自己的女兒。 這種胚胎錯植的狀況,2004 年在美國加州也曾發生過,錯植胚胎等於是幫別人當了代理孕母,發現後找回真相算是幸運的,也許還也一些黑數,外人不得而知。植錯胚胎?誤把馮京當馬涼?這在華育生殖中心是絕對不會發生的!嬰兒試管的成功率與否,跟實驗室息息相關,不同環境冷凍卵子的品質也不相同,卵子相當嬌貴,冷凍、解凍皆要有良好的控管,胚胎師們的細膩度、技術、時間掌握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再權威的醫生,更需有好的實驗室,這才是完美的致勝演繹!Time Lapse 縮時攝影有別傳統的三氣態胚胎培養箱的培養胚胎及觀察方式,胚胎影像即時監控系統(Time-Lapse),可在不將胚胎取出培養箱的情況下進行紀錄觀察,減少胚胎受到的外部干擾的影響,維持胚胎在培養過程中的環境穩定性。而且能 24 小時不中斷的紀錄胚胎動態生長狀況。這種遠端即時並連續式的觀察方式能讓醫師、胚胎師,不管身在哪裡都可用行動裝置關心胚胎的狀況,讓胚胎無時無刻都在專業人員的關注之下,協助醫師選出優良、健康的胚胎植入,因此可提高療程的成功率。【延伸閱讀:我為什麼不能懷孕?專家分析4大不孕原因,女性與男性生育力檢查一次看懂】試管嬰兒的鐵三角之一‧諮詢師不孕症的療程相當專業及繁瑣,患者要跟醫師充分配合之外,在進入療程之前,需有專業的諮詢師的前導,經過詳細諮詢患者的身、心、靈狀況,以及對未來療程的期許,詳實記錄他們的生理現狀,這些資訊可以協助醫師迅速進入狀況,縮短醫師和患者之間的距離,所以,好的專業的諮詢師跟醫師是鐵三角之一。另外一個鐵三角是─諮詢師華育生殖中心多位諮詢師,都是經過專業生殖醫療機構訓練,並且獲得國健署的認證,不只親切專業、耐心、愛心,一個患者可能會諮詢一小時以上,是很常見的。因為有國際客戶的關係,我們的諮詢師還必須國際化,備有精通多國語言—廣東話/日文/英文的諮詢師,他們跟外籍患者耐心,專注的諮詢,詳細記錄病歷,頗獲外籍客戶的讚賞,尤其是日籍客人很重視服務態度,黏著度也很高,他們口碑相傳,幫公司做了很好的行銷。我的好夥伴諮詢師們,除了要面對客人一對一的諮詢之外,每天花在官方 line 帳號線上諮詢的時間也很長,他們總是盡可能快速的時間裡回覆焦急的客人們各種大小不一的問題。在看診中,除了有護理師,諮詢師會依客人狀況一起跟診,有時要兼口譯,協助客人跟醫師、護理人員溝通,在旁關心,安撫術前的緊張情緒、衛教術後照護的注意事項、與關心術後的狀態。試管嬰兒的鐵三角之二‧胚胎師胚胎師是寶寶在體外的保母,不孕夫妻採用試管嬰兒方式生育者,逐漸增加中,培育試管嬰兒的胚胎師成了新時代的新行業。胚胎師是試管嬰兒實驗室裡最關鍵角色,試管嬰兒是一連串精密的醫學工程,中間包括醫生用藥、取卵、取精,然後進入實驗室,接下來就由胚胎師接手培育養育的責任,如何保存、培養、受精、植入,處理的環節和狀況每一個步驟都要做到 100 分,最後才會有 100 分的效果,如果過程中只做到 90 分,一直打折到最後就是零分。胚胎師每天在顯微鏡底下尋找優秀的精卵,將他培育成胚胎,並且負責著床前的基因篩檢/診斷,跟醫師配合找到最合適的植入時機,是成功的關鍵人物之一。胚胎師必須有愛心、耐心、負責,把客戶的小生命捧在手掌心呵護,惜之如命。胚胎師的養成,受國健署規範:胚胎師養成不易,目前生殖醫學機構聘用的大多是醫護相關科系畢業,必須在主管機關認定的生殖醫療機構接受一年以上,人類的卵精、胚胎之操作培養以及冷凍,受精過程及胚胎品質判讀訓練,且訓練期間施行 20 人次以上體外授精操作,另外每三年必須接受 18 小時以上經主管機關認定之不孕症、人工生殖技術、生殖內分泌、心理、倫理及法律課程之繼續教育,且心理倫理及法律課程不得少於三小時,是經過時間淬鍊的訓練養成的,並非一蹴可幾,在複雜的療程中絕對禁得起考驗!國健署每三年對生殖醫療機構考核,項目除了基本的人員配置、儀器、環境……胚胎師也在考核之中,所以想要做人工生殖的夫妻,只要細心選擇合法合規的醫療機構,盡可放心的大膽地去執行,實踐自己專屬的求子之路。助孕神隊友,家人的支持和陪伴是成功要素無論是多麼高科技的醫技,還有一項成功因素常被忽略,卻很重要─家人的支持和陪伴,尤其是另一半。我的臨床病人中,有一位先生看到太太在打針,心疼她的辛苦之餘,除了口頭的支持與安慰,並用實際行動表達愛意,當他太太打針時,他也同時自己打下生理食鹽水,讓太太知道求子之路不孤單,感情更增溫,這位貼心的先生是不是令人感動?當然他們也達成願望了。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輕鬆自在.凍齡懷孕:想孕、不孕、懷孕》
-
2022-07-23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退休部桃醫院院長徐永年 行醫40年推動醫病共享,讓病人得到最好幫助
「醫師是天命,感謝老天給我當醫師幫助人的機會。」甫自衛福部桃園醫院院長退休的徐永年,行醫40年,對於台灣醫療制度和醫院行政管理也相當了解。為減少醫病糾紛問題,他還推動現在醫界流行的「醫病共享」制度。徐永年從省立桃園醫院當住院醫師開始行醫,最後擔任部桃醫院院長,但「桃園醫院升格醫學中心評鑑延後2年,無法在手中完成醫學中心的夢」,成為他心中最大的遺憾。感受當醫師的天命徐永年說,當醫師是可以幫助人的行業,在行醫生涯裡,印象最深刻是在雲林沿海地區當醫師,因為偏鄉醫師少,每每對病人多一點關心,病人的回報是10倍,常有病人看診時,帶上特產、在地海產表達感謝,讓他感受當醫師的天命,也感謝珍惜老天讓他有幫助病人的機會。在行醫之外,徐永年有一半以上時間做醫院行政工作,不同於醫師為病人看診治療,尤其面對影響醫病關係重大的醫療糾紛,處理的感想很多,他認為,醫療糾紛大都是醫病溝通不良所致,「醫病如果能多花一些時間溝通,很多醫療糾紛就不會發生。」讓病人得到最好幫助徐永年說,很多病人對醫療期待很高,但醫療有其局限性,很多醫師能診斷卻難治療,甚至無法治療,很多病況要一直觀察到最後才知道診斷結果,相信每一個醫護人員都是用心照顧病人,有時是時間不夠、有時是醫師在沒有確定前不會講,他因此推動「醫病共享」制度。現在醫療體制讓醫師變很忙碌,醫師在忙碌過程中,如何給病人最好的說明和服務,必須透過體制上去檢討,現行醫療體制下,醫師是團隊的領導者,要用好的方法、態度把團隊變成最大助力,讓病人得到最好幫助,醫院發展「醫病共享」,就是希望提供一個方法,讓醫師告訴病人所有的可能。複雜的病要說清楚「醫師不是神」,面對病人複雜、千變萬化的病情,桃園醫院每一科會挑一到三個困難、複雜的病情與病人說明,讓病人了解複雜的病情演化,有些病人能了解,有些病人不能接受,即便最好的準確率百分之九十幾,還是有百分之幾是不準確率,醫病共享就是醫師說明讓病人清楚。現今醫療一直改變,需要與時俱進,但醫師對病人的關心和熱情,仍是醫者最重要的初衷。徐永年養生祕訣/愛爬山攝影 一周三次慢跑7月16日屆齡退休的衛福部桃園醫院院長徐永年,常勸病人、朋友維持運動及健康飲食的重要。他的養生方法很簡單,即是飲食少油、少鹽、多運動,尤其喜愛攝影、爬山、旅遊活動。65歲的徐永年出身桃園市客家村,他從就讀醫學院、負笈英國,行醫到醫院行政管理、擔任衛福部立醫院院長,長期在外飄泊,最後回到家鄉的衛福部桃園醫院當院長,他雖愛吃客家料理,但晚上盡量少吃較油膩的客家菜。徐永年的養生沒有非常特別,就是維持少油、少鹽、多運動,早上要吃得好、中午吃得一般,晚上吃得少,要多吃有飽足感、熱量低、高維生素C水果,像土芭樂。運動是健康的必要,他持續慢跑10幾年了,家裡備有跑步機,維持一周三次慢跑。喜愛攝影、爬山的他,喜歡走在山野林道,拍攝自然生態動植物,常與妻子野外旅遊、攝影,拍下很多景點少見的蘭花、雉鳥類照片,他還收藏一幅加拿大樹攝影師在宜蘭明池拍攝合成的台灣杉「姊妹樹」,筆直呈現台灣杉的樹型,十分特別。徐永年也愛爬山,有空與妻子走訪各地林道、山區,爬山欣賞大自然,也是可以強健體力的運動,從爬山體會促進醫護團隊凝聚力的好方法,因此,他喜歡帶同仁爬山,擔任台中醫院院長時帶同仁爬過玉山、雪山各兩次,在桃園醫院院長任內也帶領同仁爬玉山一次。爬山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爬山的精神是會走的人走後面,不希望團隊落單,走在前面的人,希望後面跟上,拉著團隊往前走,過程很多互動、互相照顧的精神特別明顯,團隊合作在醫療工作上很重要,每次爬山回來,看到醫護團隊同仁互動關係變好,凝聚了醫護團隊的向心力。徐永年小檔案●學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英國里茲大學碩士●經歷:衛生署醫政處副處長、衛生署豐原醫院院長、台中醫院院長、台中市衛生局局長、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衛福部桃園醫院院長給病人的一句話●尊重專業、好好照顧自己
-
2022-07-2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關係應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
【編者按】這星期邀請中生代的三位良醫回憶「教我人生的病人」。一位重症醫學專科醫師追述因為家人不捨而醫療團隊勉強違背病人的意願插管之後,情況未見改善,最後病人竟然在醫院自殺,引起她深切的自省,「在科技的進步之下,藥物、檢驗技術、開刀器械都可以發展神速,但唯有承接病人無法治癒的痛苦這件事情,沒有辦法被取代。」一位心臟內科醫師回憶在第一年當主治醫師時留下深刻印象的兩位病人,一位「恙蟲病」病人使他見證了病人真的就是醫師最好的老師,同時病理學老師由切片的結果及時給他的指點使他深感師恩難忘;一位原住民的年輕病人的不治過世,但病人母親對醫師的溫馨互動使他說出「前輩醫師常教導我們視病猶親是醫師的天職,而我更認為醫療服務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程,一旦出發了就不應該停下來。」然而相對的另一位長期照顧失智老人的醫師卻語重心長地道出,「醫師不該將病患或是家屬的正向回饋過於放大,那些溢美之詞不過是他們所熟悉的人情世故,但醫病關係或者醫生與病人家屬的互信,也要有所保留。所謂視病『猶』親,而非視病『為』親,有了精準的拿捏,醫病之間才能有長久的和諧。」【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如何接住墜落的你】【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療服務是沒有終點的旅程】這些年多半在神經退化疾病,尤其是失智症的醫療領域耕耘,所以搭建出的病醫關係,不只是病人與醫生雙方而已,也一定都包含了第三方:病人的家庭照顧者。這個第三方的照顧者,正是病患的代言人,所有醫病之間的溝通決策,不太可能由已經有嚴重認知障礙的病患承擔,因此需要最能貼近病患心之所願的家人來協助。這個第三方對醫療端來說,卻是既熟悉又模糊,我們好像知道每次帶病人來診間的人是誰,也好像知道病人都是他照顧的,但基於診間該有的醫病互動,我們又不可能對這個照顧者本身多所探究,深怕觸碰到不該觸碰的個別隱私,所以我們對這個第三方角色的理解,其實非常片面。我經常在偶然的機會下,才明白每次帶來看診且詳細詢問病情的女兒,其實是住在台北,不住花蓮,而同住的家人卻一次也沒出現過,我因此難以分辨誰才是適當的共同決策者。或是每次帶來的家屬,一會兒大兒子,一會兒小兒子,但為了家產兄弟鬩牆,之後分別來跟我訴說對方的不是,並要求診斷書,以証明遺產簽署時病人的認知功能,作為對簿公堂之用,我才明白我的角色並不是醫生,而是證人。或是以為多年守護病人身旁的女子是妻子,但其實不是,甚至幾年後病人被女子詐騙數百萬,病人的兒子才出現說明,父親跟家庭疏遠很久了,也就是說,我們長期聯絡關懷的那位家屬,深怕她因照顧負擔而無法喘息的那位家屬,是個詐騙集團。以下就最近的一位照顧許久的病家,談談失智症病人家屬教我的人生故事,不見得都是溫馨,但非常真實。A先生是我在台東每個月固定支援看診的一位退休老師,長期患有糖尿病,而過去也因為冠心病而放置支架,女兒注意到其記性衰退,該打胰島素的時間都沒有準時,房間還留有一堆過期沒有吃的藥物。A老師在診間的表現卻應答自如,談笑風生,更提及退休後參加釣魚社團活動,非常忙碌,她的女兒卻在背後猛搖頭,表示根本不是這麼回事。我們因此進行認知功能的評估,也徹底安排腦部掃描,初步診斷是極早期阿茲海默症。由於糖尿病的處方實在有些複雜,尤其腎功能仍然不錯的前提下,增加胰島素的使用,我相信會更不容易讓病患遵從醫囑,因此偕同糖尿病照顧的醫師簡化用藥,至於長年在友院追蹤的冠心病,因為狀況都穩定,所以也不便介入。幾次診間來回之下,我們用上了標準的膽鹼酯酶抑制劑,似乎有些起色,女兒也比較有信心,失智症個管師也很用心追蹤,定期訪視。四年下來,認知功能的分數幾乎沒有退步,甚至讓我一度懷疑自己的診斷是否正確,每次回診,我都會笑稱這應該是我最希望能「誤診」的病人。某天下午,我接到友科的學弟電話,說有一位嚴重腦中風病患,因為家人想要嘗試臨床試驗用藥,所以從台東轉院來花蓮,問問我的意見,我一看名字就覺得很眼熟,可是心想不太可能,因為A一直都知道我在花蓮工作,腦中風又是最典型的神經科重症,發生這麼重大的事怎麼可能不聯絡個管師,接著轉來花蓮卻又不是找我幫忙。因此我藉著電話請學弟在急診詢問家屬,看看他認不認識我的名字,結果家屬是病人的兒子也與他同住,但卻說不認識我,我心想那大概就是同名同姓吧。後來病患住進加護病房,我實在忍不住想去探望,結果一看,心涼了兩截,第一截是這麼大片的中大腦動脈阻塞,預後非常不理想,第二截是他正是我長年看診的「極早期阿茲海默症」A先生。後來我才間接得知,同住的太太和兒子與A先生關係淡薄,不太清楚我們團隊做了甚麼,只負責幫忙去友院固定拿冠心病的處方簽,並沒有了解到演變成心律不整,竟然有這麼嚴重的併發症,而每次陪同來回診的女兒其實在北部工作,這個關鍵的時刻也不在現場。過去四年裡,診間內一場又一場看似和諧又成功的醫病關係,是短暫而片面的,我以為我認真地幫忙解決問題,也看似有得到良善的回應及相當的信任,但其實並沒有受到重視。直到這個關鍵時刻,我才猛然驚覺病人家屬跟我其實不熟。過去與個管師主動居家關懷的動作,說不定家屬還覺得是種騷擾,只是礙於我是他的醫師,才故作熱情歡迎。在這樣危急的時刻,我誠摯地期待A先生早日康復,但也切實反省,不該將病患或是家屬的正向回饋過於放大,那些溢美之詞不過是他們所熟悉的人情世故,也是他們希望獲取更多醫護關懷的應對方式。醫病關係或者醫生與病人家屬的互信,是有保存期限的,到了一個時間點,就該各自解散,而彼此祝福。學生時代的我,很喜歡念近代臨床內科學宗師William Osler的格言,每每能獲得啟發,他在一次與學生的座談中,勉勵行醫與求學要注意的原則,首要就提到「the art of detachment」,也就是掌握人我之間不偏不倚的情感分際,所謂視病「猶」親,而非視病「為」親,有了精準的拿捏,醫病之間才能有長久的和諧。
-
2022-07-22 養生.家庭婚姻
你們不是不愛了,只是愛的存款花光了!如何吵完架後繼續維繫甜蜜婚姻?
有時候,我們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不愛了?生活中的瑣事不斷在消耗我們對這段感情的耐心,但仔細想想,我們不是不愛了,是愛的存款消耗光了。只要雙方努力,再為這段感情多補充一點愛的存款,感情還是有機會死灰復燃的。夫妻難免吵架,但各位媽媽們是否納悶過「為什麼其他夫妻也吵吵鬧鬧,但吵完後還是能這麼甜蜜?」?原因很多,他們可能是用正確的觀念跟態度/方式在吵架,對事不對人、兩人吵架的目標一致(如何把問題解決),或是其中一人態度總是比較軟,讓架吵不起來。但媽編這次想跟大家討論另一個可能的原因:「這對夫妻有富足的愛的存摺。」其實愛的存摺,說白了就是你們的感情基礎、對這份關係的安全感;感情穩定時的吵架,因為隨時都在為這段感情增加存款、增加甜蜜互動以彌補吵架所帶來的傷害,所以一兩次的吵架也不足以撼動這份關係;但如果你們的感情基礎已經被破壞、愛的存款所剩無幾,就算是生活瑣事的小鬥嘴也會讓你們懷疑這段感情還要不要繼續。但認真想想,我們不是不愛了,畢竟一想到離婚就開始猶豫、懷念過去十幾年相處的時光。我們不是不愛,很有可能只是把愛的存摺花光了;只要再多補充一點愛的存款,這段感情其實是可以被彌補的。增加愛的存款的方式很簡單,甜言蜜語、小禮物、擁抱、牽手、多為彼此著想(而且記得要說出口)、度個小蜜月......;但扣分方式卻很不明顯,而且每個人各自扣分的標準都不一樣,可能甚至連睡前沒說晚安、出門沒給親吻都是扣分項目,因此如果沒有當下把話說開、頻繁的溝通,有些夫妻都會在不知不覺把愛的存摺花光。媽編認為:生活中難免會有些扣分的時候,雖然要盡量避免扣分的項目,但若想維繫感情,真正重要的還是要多為彼此的感情補充愛的存款,而且記得要把自己為對方做的事情,用溫和的方式說出來......不然自己為對方做了那麼多,對方卻不知道,不就白做了嗎?而且這也是夫妻正向溝通的一部分喔!※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你們不是不愛了,只是愛的存款花光了!如何吵完架後繼續維繫甜蜜婚姻?※更多文章請見媽媽寶寶,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7-19 醫療.精神.身心
無端被封鎖、在意按讚數 專家提這招擺脫青少年社群憂鬱
使用社群媒體已是生活常態,研究發現,校園青少年若被他人封鎖,不知道原因也找不到機會陳述,或在意張貼貼文/影片的按讚人數等,都會讓情緒焦慮、激動甚至怨天尤人,睡眠品質變差。專家建議,青少年可安排「斷網」時段,另一研究發現,停止使用社群媒體一周,將顯著改善憂鬱及焦慮,對幸福感也有正向影響。董氏基金會於2021年的調查發現,全台青少年不論是平日或假日使用超過2小時的網路活動,前五名均有「瀏覽社群網站」,平日排序為第一名。2022年5月發布於《網路心理學、行為和社交網絡期刊》的研究,由英國巴斯大學學者進行,研究對象共154名平均年齡29.6歲,其每天都有使用社群媒體(臉書、IG、twitter、tiktok),平均每週花費8小時在社群上,以問卷方式評估其焦慮、憂鬱及幸福感的狀態。受試者分為干預組及控制組,干預組一周內禁用所有社群媒體,控制組則照常,並以「螢幕使用時間」確認是否遵守規則。研究發現,干預組使用社群媒體時間平均為21分鐘,控制組則為7小時,研究結果,一周不使用社群媒體,可提高個人的整體幸福感,並減少憂鬱和焦慮的症狀。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胡延薇表示,青少年對網路高度依賴,這1、2年因疫情受限活動範圍、取消實體課程等,加重過度依賴網路現象,導致負向情緒增加。胡延薇指出,根據史丹佛大學研究,相較面對面溝通可透過肢體語言理解對方,但視訊會議或線上教學僅聚焦於臉部,迫使大腦得花更多力氣解讀對方的意思及情緒,更易產生疲累感。她觀察,青少年若在社群平台被人封鎖、不知道原因也找不到機會陳述,或在意貼文/影片按讚人數,讓自身情緒愈來愈焦慮或激動,怨天尤人,睡眠品質也會變差。胡延薇建議,青少年可安排斷網的時段,做其他活動轉移注意力,像運動、閱讀寫作或與親友間有固定的談心時間;她提醒,科技帶來便利性,但更要學會辨識及判斷,不能依單向傳播就接收一切資訊。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民眾若花費過長時間在社群平台,恐影響生活作息及身心健康,建議可先思考自己較少執行的實體活動,包括去大自然走走、撲鼻的花草香味、夏日的蟲鳴鳥叫/蟬聲,與朋友碰面或拜訪長輩。接著思考,使用社群是因為獲得歸屬感,較不孤單;還是因為身旁人都使用,為流行趨勢;或實際需求,為了討論功課或傾聽朋友煩惱等。從釐清自己使用動機,轉而實際行動。葉雅馨說,減少使用社群平台的時間可從半小時開始,設置提醒鬧鐘,循序漸進增加「減少使用時間」的長度,同時規劃空下時間的安排,例如協助家人採買食材、晚餐料理、做家事、欣賞影片甚至發呆等。葉雅馨提醒,不妨試試減少使用社群,告訴自己會增加幸福感,也為實際生活注入新趣味。
-
2022-07-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立即打第四劑還是等Omicron BA.5疫苗?專家解析如何因應下一波新冠疫情
兩個禮拜前我發表新冠疫苗到底救了多少人,今天出爐的數據。今天讀者Lungchin在回應欄裡留言:「目前病毒演變為Omicron BA.5,既有的疫苗不論是本質上還是時間衰減,造成的防護力降低情況,進而加了第一加強劑(第三劑),現在又第二加強劑(第四劑)。想請教林教授,疫苗當初是依原型病毒所研發出的,到了Omicron BA.5,如針對此型出了新疫苗,理論上會有比較好的防護力?還是經過一段時間補一劑加強劑,已能具有足夠防護力?謝謝。」我立刻回覆:「目前醫學界沒有共識。我想以後也不會有共識。問題是在於病毒會不斷演變。打了針對Omicron BA.5的疫苗之後,還是無法完全阻擋下一個變種。目前打加強針的理由是說能避免重症或住院,而不是能避免感染。但也有人認為不應永無止境地打加強針,所以也就只能自己做選擇。」沒想到,在接下來的例行電郵閱覽時,竟然看到一篇才剛發表,跟這個議題完全符合的文章。這篇文章是發表在Kaiser Health News(KHN)網站。KHN是一家致力於提供健康資訊(尤其是醫療政策)的非牟利傳媒。這篇文章的標題是Boost Now or Wait? Many Wonder How Best to Ride Out Covid’s Next Wave(立即打加強劑,還是等待? 許多人想知道如何最好地度過新冠的下一波)。我把它的重點翻譯如下:佩姬現年 56 歲,住在底特律,已經接種了三劑,但目前不打算遵循聯邦政府的建議打第四劑。跟佩姬一樣,一些美國人似乎對三劑疫苗的保護感到滿意。但其他人可能想知道該怎麼做:現在就再打原始疫苗加強免疫,還是等幾個月,等針對最新的、高度傳染性的 omicron BA.4 和 BA.5 量身定制的新疫苗?迅速變異的病毒給公眾帶來了難題,也給衛生官員帶來了溝通上的挑戰。埃默里大學醫學院傳染病學教授 Carlos del Rio 醫生說:「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點信息空白,它無助於人們做出正確的決定。」Carlos del Rio說,公眾對疫苗在預防嚴重疾病方面的價值了解得不夠多,儘管疫苗不能阻止所有感染。他又說,每一種新的新冠病毒變種也迫使衛生官員調整他們的信息,這可能會加劇公眾的不信任。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在 50 歲及以上的美國人中,大約 70% 的人(以及 65 歲及以上的人中幾乎同樣多的人)沒有接種第四劑。該機構目前建議 50 歲及以上的成年人和免疫系統受損的年輕人打四劑新冠疫苗。上週,多家新聞媒體報導稱,拜登政府正在製定一項計劃,允許所有成年人打四劑新冠疫苗。官員們擔心 BA.4 和 BA.5 的激增,因為它們很容易傳播,並且可以逃脫免疫保護。最近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BA.5 對目前可用的 mRNA 疫苗的抵抗力是早期 omicron 變種的四倍。疫苗專家的不同觀點使一致的信息傳遞變得複雜。儘管像 del Rio 和貝勒醫學院的 Peter Hotez 這樣的醫生認為應該要打第四劑,但 FDA 疫苗諮詢委員會成員 Paul Offit 醫生卻認為只有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才需要打第四劑。洛克菲勒基金會全球公共衛生戰略負責人、也是Offit 在 FDA 小組中的同事 Bruce Gellin 醫生說:「當專家基於相同的科學卻有不同觀點時,也就難怪民眾會對信息感到困惑。」拜登政府在7 月 12 日發布了管控BA.5 的計劃。在近三週以來的第一次白宮新冠病毒簡報會上,聯邦高級衛生官員發出的信息很明確:不要等為 omicron 量身定制的疫苗。 CDC 主任 Rochelle Walensky 醫生說:「現在有很多人處於高風險之中。等新疫苗等到 10 月和 11 月不是一個好的計劃。」由於對 BA.5的擔憂日益增加,FDA 於 6 月 30 日建議輝瑞和莫德納開始生產一種新的二價疫苗,該疫苗將當前版本與針對新病毒株的配方相結合。兩家公司都表示,他們可以在 10 月份為美國提供數百萬劑新配製的疫苗。但是專家認為,鑑於困擾疫苗生產的意外障礙,最後期限可能會延緩幾個月。范德比爾特疫苗研究項目的科學主任Kathryn Edwards醫生說:「我認為我們都在問同樣的問題:當秋季推出的是二價疫苗並且您將獲得目前正在傳播的 BA.4/5 時,現在獲得另一個加強劑有什麼好處?雖然BA.4/5是否會在秋季傳播是另一個問題。」她又說,新冠併發症風險非常高的人可能現在就要接種第四劑,因為它能在等待 BA.4/5 疫苗時暫時預防嚴重疾病。她又說:「關於新冠,沒有什麼是簡單的,不是嗎?就好像打地鼠遊戲一樣。今天早上我看到報導說有一個出現在印度的新變種。也許這將是一個空無一物的漢堡,但是——誰知道呢?——也許是很厲害的變種,然後我們就會想,為什麼我們將疫苗株改為 BA.4/5呢?」原文:打第四劑,還是等Omicron BA.5疫苗
-
2022-07-17 失智.失智100問
財務問題/賈永婕揭「親舅奪失智母財產」 專家建議失智症患者做好三道防火牆
近日失智者的財產保護問題受到關注,「防疫女神」賈永婕的母親失智五年,她的弟弟為保護母親財產,不惜與親舅對簿公堂;郁方也感同深受,在臉書自曝自己母親因糖尿病而洗腎也遇到類似的狀況。失智症患者因認知功能逐漸退化,避免有心人覬覦,建議做好三道防火牆,包括「監護宣告」、「金融註記」和「自益信託」。延伸閱讀:失智者的法律防線 專家教你「12式」保護財產賈永婕於16日表示,「媽媽五年前已失智,經過醫院醫生診斷確認給予失智症證明,並喪失認知及判斷能力,判定無法財產自理!這也是舅舅、舅媽均明確知道的事實。」但舅舅和舅媽在明確知情的情況下,帶著賈永婕媽媽去保險公司解除七張即將到期的高收益投資保單。「之後把解約的款項換成美金96萬匯往國外供舅舅個人戶頭購置不動產買房,行徑非常可疑,不合情理,嚴重侵害我母親的權益。」「弟弟發現後的第一時間我們就帶著母親去報案。同時之間我們清查母親名下的財產,發現他們甚至意圖變賣母親名下房產,而母親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財產已減損消失,名下戶頭幾乎完全清空。」發現大事不妙的賈永婕姊弟,馬上跨海委託美國律師提出訴訟。美國銷售方的房地產經紀公司法務人員也認定這筆錢的金流來源有嚴重問題,不予成交,請舅舅應解約匯回。賈永婕說,雖然這筆現金已匯回,但是目前還有數百萬現金流向不明,遭到侵占,現在正在訴訟處理。「很遺憾的是我母親失智了,在此狀態下,她很容易受到旁人引導,重複旁人對話。舅舅、舅媽引導母親說出我們不孝對話的錄音,甚至引導錄音同意借款於舅舅買房。」賈永婕憤怒說:「到底是什麼樣的意圖要在對話中刻意錄音,有沒有經過剪接,無從得知。一直以來父母親的生活費用、購屋、和弟弟出國的學費都有我大力支應,目前媽媽是由我們姐弟在照顧,並沒有什麼不理會,不孝的狀況。」面對媽媽的狀況,賈永婕不會退讓,和弟弟將持續追究法律責任,陸續追回其他損失,她也希望社會大眾還有法律重視失智老人的權益。目前據她所知,媽媽和弟弟並未收到不起訴處分。郁方則在17日一早於臉書發文透露,她的母親因為糖尿病而洗腎,最後的日子裡頭腦已經混沌不清,但是二舅與三舅卻不斷慫恿讓母親把房子過戶給外婆,而母親也真的過戶了,之後驚覺不對,把這件事告訴她的姊姊,但是外婆不肯把房子還回去,大舅勸說也無效,最後給外婆兩百萬,才總算把房子拿回來。失智者的錢財為何容易被騙,應該如何避免?失智症協會指出,失智症患者在病程中逐漸會對金錢、財產以及生活上的基本行為失去辨識與處理能力。導致患者不自覺的揮霍財物,特別容易遭到詐騙集團有計畫的詐騙、侵佔與非法移轉財產等事宜,進而引起許多法律糾紛。因此不管是患者或其家屬多認識與瞭解法律知識和資源,將可保護其自身的財務安全與權益保障。延伸閱讀:「失智者法津須知」下載 如何透過法律保障來保護失智者的財產?高灣高等檢察署提供以下建議,包括監護或輔則宣告、金融註記和自益信託: (1)監護宣告如有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不能與他人溝通或不了解他人表達的意思時,聲請人可以聲請法院對其為監護的宣告。此時該受監護宣告者為無行為能力人,法院除了同時選出一位監護人來擔任其法定代理,也會再選一位適當的人跟監護人一起,開具受監護宣告人的財產明細清冊。監護人應尊重受監護人的意見,並考量受監護人身心狀態及生活狀況,執行對監護宣告人的生活、護養療治及財產管理。(2)輔助宣告如有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造成與他人溝通或對於他人表達的瞭解程度,比一般人稍顯較弱,容易被人詐騙利用時,聲請人可向法院聲請對其為輔助之宣告。法院為輔助宣告時,會同時選輔助人幫助受輔助宣告人處理事情,受輔助宣告人的某些特定行為,如消費借貸、訴訟等,要經過輔助的同意才生效。(3)金融註記家屬擔心失智症患者遭不法人士利誘前往金融機構開戶、申辦信用卡或信用貸款,可至財團法人聯合徵心中心下載「當事人辦理註記申請書」,以郵寄或臨櫃方式,向金融機構申請「不再申辦信用卡及貸款」等業務。完成金融註記後,一旦有人意圖想要冒名申請,金融機構可審核後予以拒絕,若金融機構疏忽未及注意仍予受理,即未盡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損失由金融機構自行承擔。(4)自益信託為了保障失智患者財產權益,家屬可以協助失智患者辦理自益信託,以失智患者為信託人及受益人,將財產交給信託業者或銀行信託部門代管,信託業者依契約約定,將資金投資在穩健的理財商品,例如定存、基金等,理財商品產生之孳息,再依照契約約定提供做為生活費、安養費、看護費等。延伸閱讀:高等檢察署 如何保護失智患者之財產?
-
2022-07-17 癌症.癌友故事
我是癌友10/等待化療副作用:初嘗癌友的心痛體驗
當化療副作用如海嘯般襲來,難受超乎想像。我真的錯估了化療副作用!「X主任,我有個問題想問,不是說癌症治療已經很進步了嗎?有標靶藥物、免疫藥物,副作用少很多,不是嗎?怎麼我開始打化療後,會這麼不舒服?我完全被嚇到,怎麼會這樣……」隔著話筒,某主任這樣回,「化療藥一直都是這樣啊,我們說的醫療技術進步,是指妳剛說的這兩個療法,不是指化療,而這些療法都還要搭配化療。」我突然被五雷轟頂「炸」醒了!幾天後再遇到某院長級醫師,我又再度抱怨了一番,院長安慰我,「有~有~有~現在有比較新的標靶式化療正在試驗中,未來應該會好一點。」在治療前,醫療團隊已提醒會有相關的副作用,例如腸胃不適、噁心嘔吐、皮膚出疹、疲憊等,這也是以前寫稿時常寫的內容;個管師也提供了一些實用的解決方法,在進入治療前,覺得自己可以掌控八成的情形。但實際上,當化療副作用如海嘯般襲來時,真的差點招架不住,即使做好了萬全準備,還是措手不及。寫文章不是要「嚇跑」癌友,而是讓大家對化療有點心理準備。胃口差到「一粒米」都不想吃;進食完不到兩秒,急衝廁所腹瀉。我的副作用大概在第一次化療後就出現,最開始是沒胃口,是那種連「一粒米」都不想吃的情形,自己也嚇到;但沒吃沒體力就無法對抗疾病,就強迫自己多少吃一點,即使噁心嘔吐開始出現時,吐完了還是繼續找東西吃。若真的食不下嚥,就喝一罐癌症營養品,至少能補充營養。吃都好解決,想辦法把東西吞下去就行,但延遲性腹瀉是徹底讓我崩潰的副作用,大概在化療後第三天開始狂拉肚子,一吃完東西,不到兩秒就想上廁所,有時連跑廁所都來不及,從早到晚拉到虛脫無力,一次兩顆止瀉藥,一天吃三到四次,有時候還止不住,這種狀況通常持續一周左右。我曾又吐又拉,體重一天少一公斤,看著自己的病容,就像「槁木死灰」兩頰凹陷,吐到胃食道逆流火燒心,連喝水都吐,最後只好掛急診打點滴,才結束這可怕的副作用。度過食不下嚥期,得趕快把體重補回來。化療後的七到十天是食不下嚥期,之後就會慢慢好轉,這段期間會瘋狂進食,不只得把化療期間下降的體重吃回來,還得存糧提供下一次化療消耗。每次治療前都得量體重,曾經一度害怕站上體重機,一直以來都希望能減肥成功,但治療的此時,卻不希望體重再往下降。皮膚變黑敏感、手指腳趾脫皮、破皮也非常令人困擾,治療初期曾和家人出門散心,即使擦了防曬乳液,回來後發現曬傷,花了一周的時間才讓皮膚恢復正常,自此就知道自己得離大太陽遠一點。為了保養皮膚,買了最滋潤的乳霜,建議癌友可以把自己的皮膚當成異位性皮膚炎來看待。為了讓雙腳舒適,也在個管師的建議下買了一雙寬頭鞋子及厚襪子,減少腳底的磨擦。在跟醫師溝通完出現的副作用後,醫師先停掉口服化療藥,手指及腳趾破皮的情形立刻獲得改善;再來調整針劑化療的劑量,再開止吐藥,最嚴重的延遲性腹瀉也減緩,噁心嘔吐也因有藥物輔助而很少發生。揮之不去的疲憊感,原來術後才是抗癌的開始。另外,疲憊也是癌友最常出現的情形,這種累,就是怎麼睡都睡不飽。頭幾次的化療,一天二十四小時,大概有二十小時是躺在床上的,至少得躺一周左右,這可能是治療及腫瘤本身造成的癌因性疲憊症,我通常就是讓自己睡吧,這也是身體叫我們休息的方式之一。在不想起床的階段,貼心的老公還在床頭準備了一個鈴鐺,只要我不舒服或想吃東西就搖一下,孩子們就會衝進房間服務,這算是化療期間的樂趣之一。但疲累的狀況也在多次化療後,慢慢得到改善,不過,每個人的化療副作用不太相同,都能與醫療團隊找出解決方式。花了一年時間,才漸漸接受自己是個癌友,這個病並不像之前開完盲腸或拿完腎結石疾病就沒了,反而手術後才是抗癌的起手式,要接受它很難,但病情總有被消化完的一天,也是重生的開始。(系列完)
-
2022-07-16 養生.家庭婚姻
趙孟姿產後心疼女兒「像變了一個人」!網友暖回:其實是孩子表達「我好愛你」的方式
藝人趙孟姿與許孟哲婚後三年,育有一2歲女兒Doreen,而夫妻倆也於上周(7/2)正式迎來家庭第四位成員,也就是Doreen的弟弟Liam!一家人雖然沉浸在弟弟出生的喜悅,但這也讓趙孟姿開始擔心晉升為姊姊的Doreen,是否能適應弟弟出生後所帶來的改變?而趙孟姿昨日也在社群分享,自己從月子中心回家看見女兒的改變後,內心感到有些不捨及自責。趙孟姿心疼女兒像變了一個人,自責是否做錯決定?趙孟姿表示,前幾日剛好有機會能從月子中心回家陪陪思念已久的女兒Doreen,雖然才短短幾天不見,卻感覺女兒長大了不少,女兒看見她時,眼神也透著藏不住的開心,像極了在拆玩具時的模樣,不過靠近媽媽的時候,卻又放慢速度,接下來便像橡皮糖一樣,黏著她好久。趙孟姿說,女兒先是向她親餵討安撫了好久,再來就是所有事都只有媽媽可以幫她,「甚至變得特別任性、容易有情緒。」就連家人都說自從她一回家,女兒就像變了一個人。看著情緒打結的Doreen,趙孟姿表示,內心很捨不得,原本這幾天她不在家的日子,女兒特別獨立,不僅好溝通也進步得很快,讓她一度懷疑自己回家是不是做了錯誤的決定?「變身小怪獸」其實也是孩子表達「我好愛你」的方式老公許孟哲則在貼文下方留言安慰趙孟姿,「不要這樣想!」並說道,「就連大人都會因為很久不見,而想要黏在一起了,更不要說一個不到兩歲的小孩。」而且Doreen也努力的在學習獨立,適應的也很好,一點都沒有因為這樣而不想媽媽,真的很棒!不少曾有過類似經驗的網友也留言替趙孟姿加油打氣,一名網友說道,雖然她們家的孩子也是看到媽媽就會變身小怪獸,「但這也是她們目前表達我好愛你、好想你的方式。」而且照片或影片真的都不及親眼所見,當孩子看到朝思暮想的媽媽回來時,一定也很開心!※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趙孟姿產後心疼女兒「像變了一個人」!網友暖回:其實是孩子表達「我好愛你」的方式※更多文章請見媽媽寶寶,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7-15 養生.家庭婚姻
中年大叔被女同事煞到重燃戀心 外遇曝光「有家歸不得」下場悽慘
結婚是共組家庭的大事,而如果出現感情裂痕,導致雙方必須離婚,也將影響整個家庭成員。近來在日本,就有這樣的一起感情糾紛。根據日本媒體「FRIDAY DIGITAL」報導,一位化名「健一」的50歲男性,過去和一位學生時代的學妹結婚,至今已過了20年,小孩子也都長到能夠獨當一面的年紀了。一年半前,他在職場認識一位38歲女性,由於對方曾經遭到家暴而離婚,因此正處在單身狀態。這位女性在職場工作相當認真,而且記憶力超群,馬上就成為了公司的即戰力。看著她努力奮鬥的身姿,健一也深深受到吸引,即使已經年過50,卻產生了年輕時戀愛的感覺。兩人一開始是相約外出吃飯,想說抒發一下平常工作的壓力。但久了之後,雙方便發展出更進一步的關係,健一也因此經常晚歸。就在三個月前,健一在外出差三天,回家時卻發現自己被鎖在門外。當他傳LINE要妻子開門時,妻子卻冷冷回應「你的家在這」,並且給他一個離家走路約10分鐘的公寓地址。而他的私人物品,則被裝入紙箱放在該房間內。目睹此舉,健一也知道自己外遇的事情曝光了。雖然試圖和妻子溝通,兒女也認為父親應該早點道歉,總之先看能不能回到原本的家為優先,就算走上離婚一途也好。但健一發現妻子早就準備好了律師,做好馬上離婚,並且奪走健一所有的資產的準備,讓健一感到舉步維艱。目前只能靠著偷偷存下的私房錢,在猶如學生套房的狹小公寓裡,持續著過一天算一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