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9 醫療.心臟血管
搜尋
溝通
共找到
2370
筆 文章
-
-
2022-09-27 癌症.抗癌新知
健保醫療影像再利用 助攻台大偵測工具揪出「癌王」
「癌王」胰臟癌為沉默殺手,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名人罹患胰臟癌病逝,如香奈兒創意總監卡爾拉格斐、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華洛帝、蘋果負責人賈伯斯、國內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及外交部駐泰代表李應元等。胰臟癌令人聞之色變,在於難以早期發現及復發率高,目前主要檢查工具為電腦斷層,但2公分以下腫瘤仍有近4成個案難以發現,臨床上確診個案大多病程已邁入末期且存活率低。台大醫院內視鏡科主任廖偉智及研究團隊,申請健保署110年度資訊整合應用服務研究案,該團隊利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在胰臟癌偵測研究,於本月刊登在放射科領域排行居首的知名醫學期刊「Radiology」。此研究為透過該團隊開發的胰臟癌偵測工具,再利用健保署收載台灣跨院際的電腦斷層(CT)影像資料進行驗測評估,為臨床影像判讀效率提升做出可行建議。此研究基於專業放射科醫師見解優先,再輔以AI工具的輔助來對胰臟癌的篩檢做到全面即早偵測,進而達到防範於未然的效果。 「Radiology」期刊編輯部並專訪本研究兩位主要研究主持人為台大醫院醫師廖偉智及台大應數所教授王偉仲教授,並專文評論本研究為大眾對人工智慧技術的期待帶來令人激賞的成果,同時也獲得多個國際醫療領域新聞的即時報導。健保署長李伯璋説,健保署資訊整合應用服務自2015年開始運作,提供外界就學研目的進行資料申請使用,並於2022年4月增加醫療影像資料申請項目,累積提供影像規模逾30億餘張,該資料多樣性在驗證目的使用上,亦透過此研究證實,其影像資料的實用價值及學術肯定,足堪於臨床應用上做出實質貢獻並回饋於民,未來也將持續致力為醫學研究提供更為多元及務實資訊。民間團體認為,全民健康保險法允公務機關以組織法為據,強制留個資、建立資料庫,此舉違反憲法保障資訊隱私、法律保留、比例、正當法律原則,聲請釋憲。憲法法庭日前做出判決,判「健保法」部分違憲。憲法法庭認為,強制留存個資對隱私保障不足,也不符合法律保留原則,相關機關應於3年內修法或制定專法,否則當事人可拒絕提供使用。李伯璋表示,健保署在經歷釋憲案後,對民眾個人資料持續秉持著謙卑的態度與國人溝通,並致力讓健保資料二次利用的法律規範能日趨完備,進而在推動醫學進步及個人隱私間尋求平衡。藉由釋出健保醫療影像進行學術研究,李伯璋期許未來誘發更多元的人工智慧研究量能及落地應用項目,如疾病判讀、健康預測等人工智慧模型。健保累積高價值巨量醫療數據資料庫,今已獲得醫療專業認可,往後將透過資料加值應用,創造更多符合社會公益的成果,回饋全體國人,增進國民的健康與福祉。
-
2022-09-2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們的終局是山窮水盡,還是柳暗花明?-奠基於愛與尊重的善終
【編者按】本週是醫病平台以「斷食善終」為主題的第三次討論。由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發起人前立委楊玉欣女士發表她對「病人自主」的看法,而後蔡甫昌教授由醫學倫理的角度探討「永久植物人之終止人工營養與斷食善終」,楊秀儀教授從法律觀點看「斷食善終」,是「自殺」還是「生命自主」?我們希望透過這系列,一共九位作者由不同角度探討這重要議題可以增加台灣社會對「斷食善終」有更明確的認識。 閱讀賴教授的文章「如何減少生不如死的醫療困境」,對於賴教授不斷的反思醫療的目的、意義,甚至死亡與醫療決策的呼籲,我感受到一位德高望重的醫者,對自身過往價值體系的轉向,以及對生命反思的急切。他就像拿著大聲公,在路邊宣導一般的熱切而又著急,即使所有路過的人,僅是走過或停在紅綠燈路口,但他還是毅然決然地站在那兒拿上大聲公,等待與有緣人的相遇、等待社會的轉變。我認為這就是前行者的風範,也是對生命的熱情,更是愛的行動。謝謝賴教授邀請我一同加入行列,也讓我有機會對眾人發聲。 我從19歲診斷出肌肉萎縮型的罕見疾病後,這個疾病就讓我提前體驗了未來的長輩、病人們的處境:病痛、失能、可預視的苦難與死去,以及對自身生命價值的反思與生死的叩問。畢竟這是一個連旁人看來都是「活著,比死去更加艱難」的處境。 我還記得當時姊姊和我都確診罕病時,她和我說她想去死,甚至連死法都想好了。我和她約定如果五年後我們都沒有找到值得活著的理由,我們就一起離開。最後,我們一起找到理由,向前走了過來。求生,是本能也是上帝的預設,是生命永續的基因密碼。我也常想著為何我能在苦痛中感到幸福?我覺得那是一種適當的心理調適機制,讓內心找到平衡、找到價值,繼續在苦痛中前行。是的,生與死,在病人、失能者、被照顧者的心理是不斷來回擺盪的、不斷思考著的。而這邊想邀請大家一同思考:什麼時候,人會求死呢? 台灣正在倒數千日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去的下一步便是死去,這是生物性的必然。而台灣的醫療技術世界聞名,即使到了古人說的「陽壽已盡」的時刻,以現今的技術,要延長任何一人死去的終點,比我們想像中容易太多了。 進步的醫療技術、長壽為孝的文化觀念等因素,造就了台灣人平均臨終前臥床超過八年的悲慘困境──代表近3000個日子飽受不自由、不能自主移動的生活狀態,導致身軀的肌肉萎縮、疼痛、褥瘡、反覆插管潰爛、感染,甚至失去意識等。這樣的現象,是生命與社會的極大困境──困住了上百萬個家庭,甚至是幾代人的苦難。 一個社會邁向更文明、更進步的過程,背後多是一個個苦痛與血淚的故事。但更悲傷的是,有時更多的苦痛與血淚未必換來更幸福的社會。試問在現今長照和醫療資源的無數投入,是否讓每個個人、家庭、總體社會面對疾病和照顧時,更幸福了呢? 現在社會觀念看似更加開放,但在生命的議題上仍被各式權威知識或單一價值主宰。太多故事了,我們聽到許多寧可讓家人「生不如死」仍不願放手的故事;合法合倫理合乎當事人自主意願的醫療決定簽署,卻一再被冠上「放棄」的字眼,卻忽略了醫療團隊如此積極的救治,更是積極的想依照當事人意願減少其生前痛苦的善行。似乎一切導到了「活著就好」的單一價值上,讓多元的看法難以伸張。而我們究竟何時能說「停了」、「夠了」? 我還記得每每我走入重症病人的家庭,若他們還能夠表達,總是在家人不在的時刻,偷偷和我說著他們的憂慮與渴望:關於生命與病痛,但更多的──是那些說不出口的話。「想要死去?如何死去?自己想要怎麼樣的告別……」這是一個「奢侈」的話題。 為什麼呢?我一直覺得病人的弱勢,不僅是疾病與失能本身,還有更多連病人本身都理不清楚的那些「有口難言」。而這個有口難言,在我們健康的時刻是很難體會的,但一旦進入病痛與失能的階段,也難以說出口了。這正是我在推廣《病人自主權利法》時,期盼以剛性的法律賦予所有人自然善終的權利,設計一個讓當事人能與家人溝通的機制──因我們都是潛在的病人、失能者、被照顧者,都可能陷入「有口難言」的處境。 「病人自主」,並不是在鼓吹死亡就是好,生死與自主的話題並非非黑即白、更非簡單的「一刀兩斷」,而是期盼邀請所有人給予他人更大的尊重、容許更多元的思考,幫助他們渡過苦難的時刻;但也能在心中有一道「底線」,了解如何在適當的時刻,在合法、合乎倫理與生命價值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兌現自身的盼望,大聲喊「停」,讓善終的實現建立在愛與尊重的基礎上。你是否想過,當看盡了風霜日月,體驗足夠的人生旅程,何時該離開呢?你與家人討論過當自己逐漸老去、病痛,或即將死去時,您有什麼盼望嗎? 如果你對思考這些文章中的問題有興趣,請搜尋《如果還有明天》一書,裡面有24則生命的智慧與前行者的經驗,相信你能找到屬於你的答案。 若你不清楚如何參與賴教授提到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請搜尋「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在首頁有全台灣各院的掛號資訊。當我們越早共同思考生命與生死的議題,就將越早改變自己與所愛之人的命運,不再進入無尊嚴臥床的惡性循環。讓前人的血淚與痛苦,真正的踏出一條讓我們奔向更文明且幸福社會的道路。
-
2022-09-24 性愛.愛情診療室
對伴侶冷暴力,當心關係會愈來愈僵!心理師:覺察關係狀態後,改善說話方式讓關係回暖
當初相愛的兩個人,一路走下來怎會形同陌路?面對「最熟悉的陌生人」,好像什麼都做了,長期關係卻不流動,愈來愈冷漠,連帶對生活也會產生絕望感,甚至影響孩子。知名諮商心理師林萃芬指出,消極面對伴侶關係,恐怕會更惡化,不要太快選擇放棄婚姻,特別在心理諮商方面還是有辦法能讓關係變暖。長期負面情緒 再多愛也磨光林萃芬剖析關係愈來愈淡的大致原因,通常和溝通有關係,例如覺得講了也沒有用,就會覺得算了。另外,情緒也是伴侶關係的殺手鐧,像是對對方有期待但卻一再落空,失望的感受累積起來就會轉為冷淡,以及長期處在負面情緒,婚姻關係也會愈來愈冷漠,甚至只是「我看到你就煩」這種小小的情緒也會耗損關係熱度。林萃芬進一步表示,婚姻內常見的導火線是某一方有情感出軌,雖然後來願意斬斷不當關係回歸家庭,但夫妻心結仍存在;或是姻親介入兩人生活,加上認為另一半又不挺我,有些人就會在這種狀況下撤離了。「就這樣吧」 加深彼此絕望感很多人還無法選擇「撤離」婚姻一途時,就消極面對,林萃芬表示,在諮商過程中看到很多關係斷裂的狀況,冷漠的關係絕對不是一天形成的,可能很多年都卡在那邊,過程中很想做一點什麼,但後來又覺得「算了我不要理你,只要不要與你有關聯就好」,放棄溝通表達。「好吧!那我就放棄」、「就用這樣的方式來應對我們的關係吧」,這是很多人在冷凍伴侶關係中會有的想法,可是林萃芬強調,這樣其實會愈來愈絕望,產生「可能再恢復嗎?還可以不一樣嗎?」等想法,她指出,其實還是有非常多可能性,讓關係開始流動。覺察關係狀態 改善說話方式林萃芬表示,如果在一開始就覺察關係裡的狀況,幫助是很大的,在諮商過程中她會透過很多的評量工具幫助人們察覺關係處在什麼狀態,為關係做健檢,還有說話的意識,很多人會指責對方在說話過程中不在意自己,或是明明已經很努力經營關係,可是得到的卻是負向回饋,真的想不通,才發現是說話方式出問題,因為通常不會發現自己講話的模式會傷人,或讓伴侶不舒服。她表示,爭吵的情緒當頭很難處理,但事後怎麼把它變成建設性的討論,專業協助其實大有可為,包括語言的運用、探究原生家庭影響、情緒調節,還有很多能經營的,讓關係回暖。關係修復課很想跟伴侶和解,為關係解凍嗎?讓諮商心理師幫忙,一起讓斷裂的地方重新連結起來。《橘世代》與林萃芬重磅推出「親子疏離?夫妻冷戰?林萃芬的關係修復課」實體課程,將面對面幫你解答子女、伴侶、長輩、自我的4種關係經營之道、衝突解方,透過關係覺察工具找出卡關的蛛絲馬跡,還有專業互動教導,帶大家重新搭起美好關係的橋梁。欲報名請上https://bit.ly/3x2fQAJ,或電洽02-2649-1681按2。
-
2022-09-24 焦點.元氣新聞
18歲「團團」腦病變 臥龍基地不排除派專家來台
台北市立動物園人氣明星、大貓熊「團團」上月底出現癲癇症狀,食欲不振,經接受MRI檢查發現,牠腦部左右腦半球,出現局部液化壞死病變,送台大附設動物醫院治療,目前食欲、行動已恢復,持續觀察。大陸四川省「臥龍貓熊基地」過去少有貓熊腦部病變症狀,也高度關注,不排除派專家來台觀察。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說,團團、圓圓從小小貓熊時代,那黑白分明、軟萌呆的溫暖形象就療癒了很多人的心,是大家到動物園一定要看的明星,一定會盡力給團團最好的治療。十八歲的大貓熊團團今年八月時行為出現異常,食欲不佳,八月廿三日出現疑癲癇症狀,園方安排牠九月中到台大附設動物醫院接受MRI(磁振造影)檢查,結果顯示左大腦半球有局部液化壞死病變,右大腦半球也有類似病變,獸醫師將採團團腦脊髓液後續化驗,也會整體生理檢查。台北動物園大貓熊館館長陳玉燕說,MRI的結果讓他們很意外,有這麼大的病程變化,團團的照養將視後續檢查結果安排,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希望給團團比較好的環境,不要因生病就限制牠。臥龍基地的大貓熊過去沒有太多腦部病變的病症,陸方專家密切關注團團情況,國境開放後有極高可能飛來台灣觀察,也希望能將相關資料和數據帶回參考,不過陸方尚未有明確醫療指引。園方昨開記者會說明,記者會也有大陸記者出席,關切園方是否和陸方溝通討論。獸醫師鄭秋虹說,他們和臥龍都保持專業溝通管道,如用藥、病程或數值分析,都有密切聯繫。鄭秋虹說,團團左腦的枕葉和顳葉有大範圍壞死,右大腦的壞死範圍較小,會讓團團服用抗癲癇藥物,持續密切觀察,臥龍的貓熊發生過這樣的狀況,但不多,原因、最終結果都不同,後續病程如何進行要看腦脊髓液檢驗結果而定。動物組長王怡敏說,園方目前以線上方式和中國大陸專家聯繫,相關影像都會傳給陸方專家了解。陳玉燕說,團團八月卅和卅一日還有出現輕微癲癇狀況,持續約一、兩分鐘,現在食欲和行動都恢復得不錯,食欲已回到生病前的九成,還是有些差距,目前仍安排團團在大貓熊館後場休息,等後續結果再作安排。園方指出,大貓熊十八歲約等於人類五、六十歲,大貓熊平均壽命,生活在野外的大貓熊約廿幾歲,人工圈養的大貓熊約廿八至卅歲,圈養的大貓熊最長壽命有到卅八歲左右。圓圓是否也要安排MRI檢查?鄭秋虹說,MRI不是例行性檢查,園方每年都會讓團團圓圓進行生理檢查,是否要做MRI會視圓圓身體狀況討論評估。
-
2022-09-2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疫情與教學、病人與安全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的心語」。三位實習醫學生各寫出在「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提出自己在臨床實習所遭逢的困難,而透過師生的討論所得到的心得。醫學生遭逢「被病人拒絕」的情境,包含問診、身體診察以及進入開刀房學習等,而更學會如何與病人溝通,以贏得病人與家屬了解醫學生參與病人照護在培育好醫師的重要性。醫學生透過一位接近生命末期的病人,慢慢地瞭解到病人以前到現在生病後生活的調整,學會適當地表達同理心,一句出自內心的「你真的辛苦了」更加能夠讓病人及家屬得到安慰。在疫情壓力之下,醫學生見證到在開刀房、隔離病房的環境下臨床教育的困難,非常感謝老師與病人願意給自己機會學習,也提醒自己,好好記住由病人身上所學到的知識技巧,在未來行醫時,能夠真的幫助到病人。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病人為何抗拒醫學生?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病人與家屬的苦痛引起的人文省思剪不斷、理還亂,輾轉反側、細思極恐,是我上完這堂醫學人文課後最深的感受。我躺在宿舍床上,看著天花板,宿舍的靜、落針可聞,雜亂的思緒與強烈的衝突撕扯著夜的寧,儘管已然是凌晨時分,我毅然決然下床泡了杯咖啡,記錄下此刻的心情。咖啡的香似乎能讓我稍稍冷靜,回想起這件事情的始末,病人車禍受傷後,因為家人在和信工作的關係,輾轉前來醫院求診,在診間評估需要進行清創手術,後來因為PCR檢測出陽性而引發出後續一系列的醫學人文議題……COVID-19疫情衝擊著各行各業,人人自危,擔心的不一定是自己成為確診者,有許多人,更多的,是擔心自己是否會成為無形的傳播者,傷害到親人、朋友,甚至不認識的陌生人。對於醫療工作人員也不例外,我們可以義無反顧的衝上火線救火,卻不得不思量,是否間接的讓身邊的親朋好友暴露在風險之中。今天病人來到一家「癌症治療中心」處理「車禍」的傷口,對於病人及醫院來說,都並非最適切的選擇,但因為家人在醫院工作的關係,相信醫院的醫療品質,又能就近照顧,對病人而言,反而成為了最好的選擇。問題就出在,病人不幸染疫,如果要開刀,因為是全麻刀,必須要住院,對於刀房、隔離病房及醫療照顧者都會是不小的負擔,如果不開刀,是否就能直接放病人回家,即使明知病人可能因為壞死性組織殘留在傷口,有壞死性筋膜炎的風險?對於醫學人文,我原本是有點嗤之以鼻的,事理的爭辯、正反的論述,對於醫學生而言,再熟悉不過了,我們可以站在正方的立場論的頭頭是道,更可以站在反方的立場義正辭嚴,玩轉醫學人文的議題後,丟出「no answer」的答案,畢竟正方無法完全駁斥反方,而反方也無法完全推翻正方。然而,細思極恐,一直以來對於醫學人文問題,我都回以「no answer」,一個看似中庸圓融的回答,我卻忘了「No answer is also an answer.」,事情已然發生,即使我們爭辯不出個所以然,時間在流逝、傷口在變化,所謂的no answer不過是包裝後的未爆彈,給出no answer的答案,不過是逃避、不負責的表現。回到原本的問題,和信是否應該要收治該名病人呢?想必我們不能再給出「no answer」的答案了。以經濟學的賽局理論來看,最佳的納許均衡點或許會落在「請病人去別家醫院求診」,癌症治療中心的醫護人員沒有額外的負擔與風險,病人也能在其他專責醫院得到不錯的治療。然而,老師卻選擇了「go the extra mile」,在聯絡了刀房及隔離病房,確認資源充備的情況下,讓病人收治入院,透過密切觀察、反覆換藥的方式清創,如果病人的情況惡化,也隨時備有刀房幫病人做更進一步的處理。收治病人住院,對老師來說,需要承擔的是這個病人的安全,還要顧慮醫護人員的負荷程度及染疫風險,即使損己利人,依舊毅然決然、捨我其誰,心中所信奉的,不過是「以病人安全為第一」的處事原則。「如果病人沒有小心照顧,他的傷口可能會變壞。」老師語帶擔心的說道。不過老師也說道,如果我們醫院沒有能力負擔這個病人,就要趕快轉院,否則就是害了這個病人!「無德不貴,無能不官」,想來也就是這個道理。綜觀整個過程,我認為能夠讓納許均衡解更進一步「go the extra mile」的關鍵,在於「溝通與信任」,透過溝通的方式,建立醫護人員間的信任關係,彼此都能夠有共同的目標,為了病人而努力,即使勞力上會有額外的負擔,但心靈上的滿足與收穫卻是不可估量的。在整個事件當中,也有一點值得討論,是否醫學生能夠進入隔離病房照顧病人?另一位老師分享了之前SARS與台灣醫學教育訓練的經驗。SARS期間,一位醫學生的父親跑到醫學院院長的前面痛訴醫院將醫學生暴露在風險之下,和現今的情況似乎不謀而合。醫學教育的理念為何?到底應不應該讓醫學生暴露在染疫的風險下學習?到底應不應該讓醫學生練習摸腹股溝淋巴結?到底應不應該讓醫學生練習乳房觸診?又或者,到底應不應該讓醫學生練習肛門指診?以上種種,之所以兩難,不外乎,我們是「醫學生」,而非「醫生」,而這些行為,也確實會增加醫療的負擔或病人的尷尬不適。就我的觀點而言,我認為,醫學教育的最終目的在於「幫助病人」,沒有摸過腫大淋巴結、觸診乳房或是肛門指診的經驗,對於醫學生而言,實則無傷大雅,我們依舊能考過國考、依舊能在模型上練習N百遍、依舊能順利的通過醫學臨床技能測驗(OSCE),然後,成為一名「合格」的住院醫師。然而,我們卻從不知道模型跟真人的差距有多大,更可能的是,我們在未來行醫的過程中得過且過,未能及早轉介病人求醫。台北榮總陳威明院長曾說過:「病人是最好的老師!」我深以為然,沒有病人願意讓我學習,我就永遠不可能會進步,每每有病人願意耐心的讓我問診,有病人願意將身體交給我做身體診察,我都會覺得很感動,非常非常感謝他們願意讓我這個菜鳥學習!我也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記住每一個病灶的模樣,在未來行醫時,能夠真的幫助到病人! 反覆思量此事,我欲將「go the extra mile」的心念擴大討論,或許多做一些、設想更遠的堅持,不僅止於個人的行為選擇,更可延伸至醫療體系如何看待對未來的投資、如何解讀醫學教育。 可以理解在這樣緊繃繁雜的時局,減少風險再增、避免醫療資源的消耗,固有其必要性。但身為醫學生的我不禁省思,我所受的醫學教育,是否必須建立於一定程度的風險與成本之上?又我如何面對醫學其實必經失誤、浪費、造成他人困擾、受監督指導的歷程,才能具有資格真正獨當一面、不愧對患者?醫療現場是否也願意為醫學教育「go the extra mile」?即使可能讓團隊業務暫不便、即使有必然承擔的風險成本,也願意對未來進行必須的投資,鞏固醫學的可靠與專業。很感激老師們願意藉此機會,爭取讓我們「在監督下」,實際學習疫情現場的醫療應如何保護自己、照護病人,當我們步入未來、立於我的病人面前,我才能是個不貳過的醫者,以不顫抖的雙手提供無愧於心的服務。 醫學人文的基石是溝通,除了醫病溝通,業務上的相互磨合、求取平衡,更是在尊重彼此專業的前提下坦誠溝通才可達成。在此事件中我有幸參與了醫師與刀房、隔離病房專責醫師及隔離病房護理師的溝通,溝通的過程以工作的角色出發,坦誠所屬專業立場下的見解,未由自我或情緒主導,不將溝通淪為征服,建立起彼此信任的橋樑,在艱險的環境下,也能肩並肩的為病人奮不顧身,彼此都是彼此最堅強的後盾,屬實令人感動!
-
2022-09-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邊境解封在即,指揮中心何時退場?專家直言:「政府真的管太多了」
邊境解封,指揮中心何時退場?蘇益仁:「現在政府真的是管太多了」邊境解封在即,指揮中心將觀察接下來一周的新冠疫情變化,而新冠肺炎何時有機會常態性流感化,指揮中心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性。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說,觀察國內外新冠疫情過去2年多的發展,不論冬天、夏天都有病毒流行,且新冠病毒會重複感染,即便接種疫苗也有可能突破性感染,甚至是許多民眾接種疫苗後,疫苗效力已經失效等問題,面對未來疫情變化,「他其實沒有很樂觀,疫情可能不會消失。」不排除秋冬可能再有一波疫情,疫情將成為常態化或長期流感化。蘇益仁說,今年5月本土疫情再度爆發,原預估疫情應於8月趨緩,確診個案數可能降至數千例,但8月每天確診病例數仍維持在2萬多例,並未趨緩,現在又有BA.5疫情,每天有4萬多人確診,即使BA.5疫情趨緩,估計每天確診患者仍有1至2萬人,疫情可能不會消失,而對比流感發生在秋冬季節,高峰期為每年1至2月,感染率約為總人口的一成、200多萬人,平均每天約3萬多人感染,可以透過流感疫苗預防、克流感藥物治療,認為新冠疫情應可比照流感防疫。「面對新冠疫情,必須用長遠的眼光。」蘇益仁說,現在最重要及迫切兩件事,就是邊境解封及將新冠疫情自第五類傳染病降至第四類,如英國、美國已經解封,就是看到新冠疫情已成常態化,政府、民眾須及早面對、因應,讓防疫責任回到民眾自己身上,自行判斷為了健康去接種疫苗、戴口罩,而不是用如金鐘罩、緊箍咒的第五類傳染病強制民眾,如此只會降低民眾的判斷力及自覺,「現在政府真的是管太多了。」至於指揮中心是否應該解散?蘇益仁說,現在指揮中心每天記者會只是唸數字,到底有發揮什麼樣的角色?應立即讓新冠疫情降級,將防疫工作回歸疾管署,加強年長者等脆弱族群防疫工作,以及治療好中重度患者即可。「就整體防疫措施,目前邊境管制是最可笑的。」蘇益仁說,現在國內疫情每天確診人數高達4萬多人,但境外移入個案僅數百人,政府還擔心國際旅客引發疫情,真的是好奇怪,他已不明白邊境管制的意義何在?如果這發生在國外,民眾早已起身抗議,邊境管制應立即開放。施文儀、李秉穎看法各異【記者邱宜君、鄒尚謙/台北即時報導】各界呼籲已久的「邊境解封」終於進入最後倒數,下一個可望放寬就是口罩令。隨邊境和國內防疫措施走向常態、疫苗覆蓋率拉升,指揮中心是否也該裁撤了?國內專家看法有異。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建議應開始改傳染病分類、僅通報中重症,進而裁撤指揮中心,ACIP召集人李秉穎則認為,仍有必要通報確診,應由指揮中心繼續監測疫情並統籌疫苗接種等事宜。疾管署於2020年1月20日宣布成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至今已滿2年又8個月。指揮官王必勝今表示,如果疫情穩定趨緩、接種疫苗等防疫措施都常態如流感,就不需要指揮中心了。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說,確實應朝裁撤指揮中心的方向前進,現在最重要的,是要先想清楚兩件事,首先,應研判新冠肺炎是否已不適合繼續列於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再者,是有什麼事還沒準備好,所以還需要指揮中心來指揮?施文儀說,平常就有很多傳染病,都不需要一個指揮中心,有疾管署就足以因應。如果指揮中心研判新冠疫情已弱化,致死率、嚴重度都下降,應先將傳染病改列為第四類,僅通報中重症。然後觀察一到兩周,若批次通報、病毒監測、國際旅遊都運作順暢,就可裁撤指揮中心。李秉穎抱持不同看法。他說,即使邊境開放「0+7」,指揮中心也不能降級,或將新冠肺炎移出法定傳染病,因指揮中心仍需要統計確診個案數,監測疫情概況調整防疫政策;若沒有法律規定要通報等等,防疫政策就無法即時因應疫情發展。「未來指揮中心的重心可放在預防重症上。」李秉穎指出,新冠肺炎尚未流感化,遑論感冒化,要預防重症就要將疫苗打好,特別是高風險族群還有部分人未打滿疫苗,仍待指揮中心規劃統籌。王必勝:新冠肺炎常態化、流感化後再說【記者鄒尚謙/台北即時報導】指揮中心宣布邊境解封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9月29日、第二階段預計10月13日上路,是否新冠肺炎也將從第五類傳染病降為第四類傳染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表示,應該還沒有到這個階段。邊境解封分兩階段實施,目前預計10月13日邊境「0+7」上路,是否同步也將新冠肺炎降為四類傳染疾病?王必勝今表示,目前應該還沒到這個階段,若降到第四類後,相關通報、免隔離等問題需要取消,這部分影響層面較廣,還要再觀察全世界各國有沒有往這個方向走。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解除新冠肺炎的全球緊急公衛事件,是否指揮中心會考慮跟進降級為四類傳染病?王必勝說,WHO應該10月中才會開會,不一定會有決議,指揮中心也不一定會跟WHO連動。那是否指揮中心將隨著邊境開放「0+7」降級開設,或解散?王必勝說,現在還不到那個階段,沒人知道10月13日的疫情會到什麼階段,即使單日確診剩2萬多人,也還是不少,沒有到不需要指揮中心,疾管署自己處理就可以的程度。王必勝說明,解封、通報、隔離、疫苗採購等等,還有與其他部會的溝通,都是指揮中心架構才能處理的;若要解散或降級開設,都要等到新冠肺炎常態化、流感化後再說。
-
2022-09-23 醫療.自體免疫
異膚療效大躍進 醫病溝通採精準治療勿自行停藥
近來季節交替,正是異位性皮膚炎的好發時期,但有時病患常擔心副作用和抗藥性而未規律用藥。醫師提醒,近年治療大躍進,病人會有更多選擇,部分藥物雖有副作用,但都可以預防,並可透過定期監測與劑量調整,醫病溝通選擇最適合的治療,病人不必太過焦慮,更不宜擅自停藥反而影響治療效果。臺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陳彥如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分為局部與全身性,前者用藥有外用保濕劑、濕敷療法、類固醇藥膏、外用免疫抑制劑和抗生素藥膏等,全身性療法有口服類固醇、口服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等,部分病患亦會視情況使用抗組織胺、口服抗生素等。大多數外用及口服藥物不會產生抗藥性,唯有當病人皮膚因搔抓出現傷口導致細菌感染時使用的抗生素,若沒遵循醫囑自行停藥才可能出現抗藥性,建議病人仍應把每次醫師囑付的療程做完,不要吃吃停停,才能加強整體的療效。使用免疫抑制劑 應定期回診監測許多中重度病人服用免疫抑制劑,副作用問題也常讓患者擔心。陳彥如醫師表示,免疫抑制劑也分局部和全身,局部藥物包括: 醫立妥、普特皮、適健膚,能改善皮膚發炎及搔癢感,部分病患於塗抹初期可能出現灼熱、刺痛感,但通常不太嚴重且短暫,而且這些免疫抑制劑很快能發揮作用,也不像類固醇會造成皮膚萎縮,故較適合長期使用。至於全身性的免疫抑制劑,陳彥如醫師表示,目前有多種常用藥物,部分藥物會造成白血球低下、影響肝腎功能、口腔潰瘍、血壓上升等問題,不過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通常高劑量下才會發生,臨床上醫師會依病患狀況挑選適合的藥物,病患亦應配合醫師建議的藥物劑量及頻次,規則返診追蹤,便可降低不良反應風險,不用過度擔憂。陳彥如醫師提醒,使用免疫抑制劑的病患應定期抽血監測肝腎功能及白血球,針對初次使用的患者,醫師會安排在一個月內回診了解是否有副作用,接下來每一至三個月定期監測肝腎功能及白血球,患者平時也要養成固定量血壓的習慣,可降低血壓升高的風險。她也說,免疫抑制劑用藥初期醫師會從低劑量開始慢慢增加劑量,部分藥物則是可將藥物劑量拆成早晚各服用一次,待觀察確定患者沒有副作用風險時,再調高劑量。也因為副作用讓患者擔心,常有病人自行停藥。陳彥如醫師說,病患若只是一些輕微的不適例如腸胃道不舒服,應與醫師討論後再決定是否停藥,若任意自行停藥,因免疫抑制劑要在服用一段期間之後才能發揮效果,如果中途停藥,整個療程需全部重來。最重要的是病友一定要規律回診與定期監測,有任何問題應盡快提出與醫師討論,若規劃長期出國無法回診的病患,預計開始服用免疫抑制劑,則建議在當地就醫評估後再開始服用免疫抑制劑,以免無法監測而衍生風險。新藥病情控制佳 監控降副作用風險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在生物製劑上市後,讓病情控制更好,大幅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12歲以上中重度患者,也獲得健保有條件的給付,最近口服標靶小分子新藥也陸續上市,這些新的治療方式都成為異膚患者未來的希望,患者用藥一至兩周後皮膚病灶明顯進步,對人際關係改善甚多。之前臨床研究發現,不論是生物製劑或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都有不良反應,生物製劑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不適及結膜炎等,通常使用局部外用藥物就能改善。而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的副作用則包含上呼吸道感染如鼻咽炎、血球低下、帶狀皰疹等,個案的使用上會稍微受限。陳彥如醫師指出,在臨床上上述副作用很少見,醫師也會定期為患者做監測,而且口服便可達療效,特別適合懼怕打針的患者。而若為年長患者或曾發生帶狀疱疹的患者,則可優先考慮使用生物製劑。而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在進行治療選擇前,與醫師建立良好的溝通,建立醫病共享決策,治療開始後應規則追蹤,尤其新藥上市後,食藥署也會要求醫師進行「風險管理計畫」,在最大化療效的同時也降低副作用風險,達到全人精準治療。
-
2022-09-22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疫情解封/疫情後第一次出國該注意什麼?出入境須知及個人防護一次看
新冠肺炎疫情2年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9月22日證實將放寬邊境措施,採取兩階段放寬,第一階段9月29日起,放寬入境檢疫7天皆可一人一室;第二階段預計10月13日實施,入境可望免隔離,採「0+7」自主防疫。疫情就要結束,想出國該做好哪些準備?《元氣網》為您整理出入境相關規定及個人防疫原則。3+4→0+7 邊境採階段性開放針對邊境管理措施鬆綁,指揮中心指出將採階段性開放:第一階段:9月29日零時起,維持「3+4」第二階段:預計10月13日實施「0+7自主防疫」調整重點:1.自9月29日零時起,入境檢疫措施維持3+4,前3天居家檢疫之處所調整為「1人1室」,及配合邊境取消唾液採檢,調增入境旅客家用快篩試劑檢測措施。2.自9月29日零時起,調增入境總人數為每週6萬人次、取消入境唾液PCR檢測、檢疫處所得全程採1人1室,相關部會積極準備「0+7」開放目標。3.因應邊境逐步開放,指揮中心預為規劃入境者免除居家檢疫措施,將採7天自主防疫,並視疫情發展,預計10/13實施。【相關新聞】>>邊境解封採階段性開放 入境唾篩PCR改發快篩旅行團須知:需完成疫苗追加劑 目前禁團令依舊交通部觀光局表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已在八月底通過「旅行業辦理出(入)境團體旅客操作指引」,儘管目前禁團令依舊,但只要指揮中心宣布開放,指引就可以當作旅行社的參考。根據觀光局規畫,出入境團客操作指引大致分為四大部分,包括旅客要求、旅行社要求、旅遊產品規畫以及其他防疫措施等。其中旅客要求部分,無論出入境的旅客,都需完成疫苗追加劑的施打,且要遵守相關防疫措施;旅行社的部分,無論是導遊,還是領隊,同樣要完成疫苗追加劑施打,且須經過相關訓練,熟悉指引規範,隨時注意旅客健康。旅行產品的部分,觀光局表示,由於是團體旅遊,因此行程安排需要團進團出,不可以脫團或有個人行程,出境國家也都有相關防疫規定,旅行社出發前須詳加說明,行程安排上也要遵守當地防疫規定。至於保險的部分,觀光局表示,目前仍是建議旅客投保相關的旅行險、醫療險。【相關新聞】>>觀光局出入境團客指引曝光! 打滿追加劑才能參團出國自由行須知:如何出國不染疫?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授五重點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曾於七月初飛往日本旅遊40天,無論是在日本期間或是歸國之後皆未有確診跡象,他在臉書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分享五大防疫關鍵,告訴民眾如何在有疫情的國家旅遊卻能全身而退的方法。林氏璧表示這些防疫措施「其實真的很簡單」,重點是「做到位」。林氏璧五大防疫原則如下:1.全程戴外科口罩,特別是室內空間,口罩每天換一個,流汗太溼也需替換。2.盡量避免密閉、擁擠不通風的室內空間,非不得已也要減少逗留時間。3.絕不亂摸眼口鼻。接觸到外面的物品後,絕對要酒精乾洗手。4.抓安全距離不要人擠人,和人保持1.5公尺以上。5.搭飛機時,必戴N95口罩,飛機上盡量不飲食和上廁所。除此之外,林氏璧表示,自己也帶了足夠的快篩,不舒服時會自己快篩,且為了主動監測自我健康狀況,也可帶體溫計和血氧計。另外他也準備了新冠症狀治療藥物,包括退燒,止痛,止咳等,尤其Omicron喉嚨痛的症狀較明顯,可喉嚨痛症狀準備藥物;以及自費準備清冠一號和防疫茶備用,以及投保可支付醫療費用、針對外國人設計的旅遊保險。林氏璧說,如果真的有轉重症傾向,也要先查好當地可收治外國人的醫院,以確保語言溝通無礙、儘速就醫。【相關新聞】>>旅日40天回國「怎麼篩都陰性」 林氏璧教五大防疫撇步各國管制須知:及時查找各國入出境規定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團隊成員蔡芳均歸納亞太國家入境檢疫隔離規範,現僅「中國、香港、台灣」要求旅客入境後「篩檢、隔離」都要做,台港為三加四,中國大陸為七加三;其他國家多為兩者都不用,或檢測陰性即可免隔離。●亞太區國家入境檢疫與隔離規定旅客入境時不用接受檢測與隔離:日本、泰國、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紐西蘭、澳洲入境24小時內接受PCR採檢,陰性者不用進行後續隔離:南韓未完整接種疫苗者進行入境檢測,陰性者不用進行後續隔離:印度旅客仍須接受入境時篩檢與後續隔離:台灣、中國大陸、香港(編按:台灣自9/29起改為零加七,香港自9/26起改為零加三。)因應新冠疫情,世界各國邊境管制及入境後檢疫措施各有不同,可上外交部網站查詢「世界各國因應COVID-19疫情相關措施一覽表」。須注意的是,該表內容乃依據世界各國規定更新,由於各國入出境規定依據疫情狀況時有變動,相關資訊仍應以各國主管機關公布為準。【相關新聞】>>中港台入境要求最嚴 學者:現在監測中重症才是重點海外旅平險須知:赴海外染疫確診不理賠因應各國邊境解封,海外旅平險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也重新開賣。據金管會統計,到今年底前,有共20家產壽險業規劃推出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但全都不理賠法定傳染病,換言之,國人赴海外染疫確診依舊沒得賠。保險業者坦言,目前海外突發疾病險,依舊無法承保法定傳染病,有三大主因,一、欠缺國外損失經驗,且病毒變種速度太快,二、難以釐算合理費率,三、目前國際再保可能基於承保量能、或是各國疫情等風險考量多不再承接。業者擔心保戶在國外染疫的理賠風險升高,避免防疫險「從國內賠到國外」,重新上架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只能將染疫風險剔除。【相關新聞】>>20家保險業重開賣海外突發疾病 染疫確診不理賠
-
2022-09-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建仁:台灣抗疫典範 首劑疫苗覆蓋率名列前茅
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天說,台灣人民團結抗疫,比較台灣、新加坡與38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數據,台灣第一劑疫苗覆蓋率排名第4,死亡也是全球最低國家之一。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持續,BA.5疫情也將達最高峰,國內民眾仍持續遵守防疫規定。陳建仁今天在臉書粉絲專頁貼文指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日召開記者會,公開透明地說明疫情,徵用大眾媒體公益時段宣導防疫措施,進行疫情風險評估與溝通,公布各項防疫措施,以確保民眾「知的權利」,健全民眾防疫的知識態度與行為。陳建仁說,這不但轉變國人面對疫情的心境,從恐慌、學習進入成熟,也很快建立民眾對指揮中心的信任感與公信力,讓台灣人民無論在戴口罩、實聯制進出公共場所、避免群聚活動、踴躍接種疫苗、誠實接受疫調匡列、嚴格遵守隔離檢疫規定上,都表現得可圈可點。陳建仁也引數據指出,比較台灣、新加坡和38個OECD國家的每百萬人口COVID-19累積死亡數,台灣是最低的第4名(443.38),僅次於新加坡(294.85)、日本(351.83)和紐西蘭(384.43),遠低於大多數國家。此外,再比較40個國家的每十萬人口估計累積(全死因)超額死亡數,台灣是最低的第3名(48.98),僅次於紐西蘭(-8.25)和盧森堡(44.88),遠低於大多數國家。陳建仁表示,一個國家要解封國境,必須做好萬全準備,包括提升疫苗接種覆蓋率、普及快篩使用率和及時給予高風險確診者抗病毒藥物。陳建仁說,以最重要的疫苗接種覆蓋率來說,在40個國家當中,至少接種一劑疫苗的覆蓋率,台灣排名第4(90.79%),僅次於葡萄牙(94.77%)、智利(92.68%)和新加坡(92.13%),遠高於大多數國家。至於每百人口疫苗追加劑接種數,台灣更是排名第3(81.62),僅次於智利(138.95)和日本(91.55),也遠高於大多數國家。陳建仁說,在自由、民主、多元和開放的台灣,良善治理與公民素養的良性循環是防疫成功的保證,台灣2300萬人都是防疫英雄,讓各國驚艷於台灣的防疫典範。
-
2022-09-2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人與家屬的苦痛引起的人文省思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的心語」。三位實習醫學生各寫出在「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提出自己在臨床實習所遭逢的困難,而透過師生的討論所得到的心得。醫學生遭逢「被病人拒絕」的情境,包含問診、身體診察以及進入開刀房學習等,而更學會如何與病人溝通,以贏得病人與家屬了解醫學生參與病人照護在培育好醫師的重要性。醫學生透過一位接近生命末期的病人,慢慢地瞭解到病人以前到現在生病後生活的調整,學會適當地表達同理心,一句出自內心的「你真的辛苦了」更加能夠讓病人及家屬得到安慰。在疫情壓力之下,醫學生見證到在開刀房、隔離病房的環境下臨床教育的困難,非常感謝老師與病人願意給自己機會學習,也提醒自己,好好記住由病人身上所學到的知識技巧,在未來行醫時,能夠真的幫助到病人。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病人為何抗拒醫學生?以前在學校上課的時候都會被訓練從病人的症狀、臨床表現去判斷該做什麼檢查,再通過檢查的結果去決定後續的治療及處置。同時間我們也被教育需要尊重病人的自主權,病人有權利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不要擅自幫病人做任何決定。進臨床之後,不管是在病房抑或是門診,看到的病人或是家屬大多都有很強的求生意志,有人會因為病情的反反覆覆而感到焦慮;有人會因為病情好轉,不停地向醫療團隊鞠躬道謝;也有人因為被告知只剩下幾個月或是幾年的生命,抱在一起啜泣禱告甚至是大哭。這些場景在白色巨塔裡幾乎每天都在上演,而對於剛進入臨床還未滿一年的我,遇到這些病人及家屬,心裡總是在想,身為菜鳥的我又該怎麼幫助他們?直到遇到了蔣阿姨這對夫妻,我才意識到自己好像忘記了有那麼一群病人或許不如我們想像的會想一直帶著疾病沒有希望地活下去。 還記得那一天是我從外科換到內科的第一天。當時候被交班要照顧一位72歲的蔣阿姨,主要是因為尿道感染導致的高燒、休克而住院。在入院的第一天除了給予點滴補充電解質,每天也固定在使用抗生素作爲感染的控制。但因爲抗生素的使用,在入院的第三天開始有拉肚子的現象。通過病歷系統大致瞭解了病人狀況後,我帶著忐忑的心情進入她的病房,打開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對白髮蒼蒼的夫妻。先生坐在窗邊的沙發上看著報紙,而太太,也就是蔣阿姨本人則坐在病床上瞪著大眼珠子看著我。在我印象中,蔣阿姨是一個瘦骨嶙峋的老太太,臉上帶著一個銀框眼鏡,看起來有些虛弱但精神也不至於太差。向他們兩老自我介紹之後,我簡單地幫她做些身體診察。掀開被子和病服就如病例所記載的,阿姨右手有一個靜脈留置針,右下腹有一個腸造口,身下還有一個尿管。這時候蔣阿姨也開始抱怨抗生素導致她不停地拉肚子,擔心自己會因此脫水等。稍微向她解釋病情及安撫之後,我就如往常回到工作室去處理其他事情。到了第二天下午,本來想説在下班之前再去看看蔣阿姨的狀況。打開病房的門,蔣阿姨剛好從厠所走出來。左手推著點滴架,右手被先生攙扶著,緩慢地走向病床。大致地詢問她的狀況,她突然問了我一句:「你覺得我這樣活著還有什麽意義嗎?台灣爲什麽沒有安樂死?」看著蔣阿姨一臉認真地發問,當下的我頓時語塞了。這個問題雖然以前上醫學人文的課的時候偶爾也會被提出來做討論,但直接被病人問的時候,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麽回答才不會讓病人難過。「你看看我身上都是什麽?我的大腸幾乎都被切掉了,吃也吃不下,還要依靠這個腸造口;現在這個尿管又不能拔掉,這樣還有什麽生活品質?」傾聽完蔣阿姨的抱怨後,我努力地在腦中尋找各種適當地詞彙去安慰她,試圖想要站在她的角度去理解她,並且婉轉地解釋之所以要有這些處置的背後原因。但這僅僅只是開始,到了第三、第四天,幾乎每一次去找蔣阿姨,她幾乎都會强烈地表達她求死的心,若不是因爲不敢自殺或許早就已經自我了斷。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某個下午的一段對話,「我從34歲開始因爲大腸癌就一直在動手術,前前後後因爲各種原因動了六次大手術。你知道我到後來每次術前都在想什麽嗎?」 我搖了搖頭。「我每次都希望自己麻醉之後就再也不要醒過來了,但每一次結果都讓我失望,睜開眼睛我又在病房了。這根本就是人間鍊獄。」聽完這番話,心裏還是蠻震驚的,但我更擔心身邊的先生聽了這些話會不會覺得受傷難過,但先生也只是臉上露出愁容沒有多説什麽。這句話到如今還在我腦海縈繞著。對啊,這些事情如果發生在我身上,我又是否能夠承受得住。因爲多次的大腸切除手術而有的腸造口本來就給生活帶來許多的不便,今年又因爲被診斷有神經性膀胱而需要長期放尿管,拔除尿管會因爲長期尿滯留而導致尿道感染,但不拔也會有感染的風險,甚至還會造成出門的不便。聽著蔣阿姨一一訴説著她的苦,我在旁邊卻只能給予言語上的安慰,其實心裏多少有些挫折及無力。同樣的安慰話語我大概重複了不下十遍,口罩下的臉龐也只能苦笑,因爲彼此都知道要徹底解決這些困擾實在有點困難。一直到出院前幾天,蔣阿姨又開始出現新的多喝多尿症狀,懷疑是中樞性尿崩症引起的。因此在出院當天,我們建議她可以回門診做個腦部核磁共振檢查,查明是否為腦部有異常才導致突然有那些症狀。但他們兩個接下來的反應卻出乎意料地敏感,尤其先生的反應更是當頭棒喝狠狠地給我上了一課。蔣小姐大聲地嘶喊著:「我可以不要做檢查嗎?我真的崩潰了!崩潰了懂嗎?每天在醫院當白老鼠被抽血,現在還要做腦部檢查!」「那個我們可以先不要做這個檢查嗎?她已經很勇敢了。動了六次手術,每次都是因爲一個檢查,醫師看了報告臉色一變,我們就知道大事不妙了。她做這個檢查對她有什麽幫助嗎?」「主要還是想查明原因,畢竟她前幾天因爲有跌倒撞到頭,但即使找到原因了我們也不會建議動手術……」「那可以先不做嗎?我們真的不想要再發現一個新問題了。我們就兩個老人家相依爲命。我也70幾了照顧她也不容易,我們後面幾次會答應動手術也不是期望什麽,只是希望她可以在麻醉的情況下舒服地離開,但每次都不成功。」這排山倒海的負面情緒就這樣淹沒了整個病房。那沉重的氛圍確實讓人有些窒息,面對兩位老人家突然崩潰的情緒,我和學長顯得有點手足無措。畢竟很多時候,我都會條件反射地覺得有發現新問題就應該安排檢查找出原因,但他們的每一句話卻提醒了我不是每個檢查、每個結果都有意義。如果一個檢查的開立只是爲了要給我們一個答案,但改變不了後續的處置,那做或不做需要謹慎地考慮,畢竟對於醫療端,執行一個檢查説不上很難,但這可能會給病人帶來心靈上的陰影。因爲對於那一天在病房發生的每一幕還是耿耿於懷,我也因此詢問了多方的意見,面對這種因爲長期的慢性疾病而活得生不如死的病人,我們該如何去安慰,去給予他們需要的幫助。雖然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但就像在醫學人文大家所討論的,我們或許可以多瞭解病人在生病前的生活,慢慢地去瞭解他們以前到現在生病後生活的調整,從中和病人多聊一些他們開心的事,而不是一直讓病人深陷在難過的情緒裏。除了在適當的時機找社工和身心科介入,我們也可以適當地表達我們的同理心,與其説「我可以理解你」,我們不妨可以試試看說「你真的辛苦了」,或許比起前者,後者更加能夠讓病人及家屬得到些許安慰。而至於要怎麽更加從容地去安慰病人,或許也只能靠經驗的纍積了。曾經我在老師分享的一篇文章裡讀到作者對「生、老、病、死」的願望就是「生得健康、老得快樂、病得短暫、死得乾脆」。這看起來簡單,但能夠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尤其這種長期被疾病困擾著,但又不至於在短時間内走上死亡之路,只能每天痛苦地過著沒什麽品質的生活,被疾病折磨的病人,我們醫療端又能夠給予什麽幫助,確實也是我們需要正視的問題之一。
-
2022-09-20 醫療.牙科
植牙並非人人合適 牙科醫師建議須考量個人體質
「缺牙該植牙還是做活動假牙?」到牙科就診的人多少都有疑問。台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林冠佩指出,植牙好處不少,但部份病人涉及手術會有一定風險;活動假牙雖然相對沒有那麼方便,但安全性高、價格也更親民。最佳選擇方案會因人而異,沒必要跟著潮流做。林冠佩醫師表示,牙科診間常遇到諮詢的問題是「固定式或活動式假牙,那種比較好?」愈來愈多人對流行的植牙(固定式假牙)感到興趣,覺得不必拿上拿下清潔更有吸引力,但林冠佩直說,「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植牙」。一位缺牙的80歲長輩迫不及待想植牙,但評估後並不合適。林冠佩不建議的主因為:個案長輩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傷口癒合會比一般人慢,加上長期使用抗凝血劑,植牙手術前得冒著停藥產生的風險。溝通後,長輩接受相對安全的活動式假牙,療程後持續追蹤半年,確認適應良好,開心重拾咀嚼功能。「如果是單側缺一顆牙就可以考慮植牙」,林冠佩進一步說明,當單顆缺牙區的前後牙齒都還在,不需要破壞隔壁鄰牙,是植牙最大的好處,也很適合骨頭條件不差,年紀不大的病人。但如果病人選擇做傳統固定式牙橋時,就必須先修磨缺牙區前後兩顆牙做橋墩再製作牙橋,尤其琺瑯質幾乎都要磨掉,可能引起部份人排斥,而且也有人後續可能出現敏感、痠痛,甚至要抽神經,所以還是要謹慎。「固定式、活動式假牙的優劣,因人而異。」林冠佩強調,透過臨床X光與口內檢查,評估假牙使用穩定度、牙齒缺損範圍、骨頭缺損狀況、年齡與身體是否有系統性疾病、平日用藥等都是重要考量。雖然必須考慮的因素很多,但林冠佩指出,缺牙病人還是要趁早進行缺牙區重建,因為長年不補缺牙,可能造成齒列不整、口腔不易清潔、咀嚼功能喪失等問題。不論將來要選擇植牙、活動式假牙、固定式牙橋,都可以跟牙醫師仔細討論。
-
2022-09-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人為何抗拒醫學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的心語」。三位實習醫學生各寫出在「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提出自己在臨床實習所遭逢的困難,而透過師生的討論所得到的心得。醫學生遭逢「被病人拒絕」的情境,包含問診、身體診察以及進入開刀房學習等,而更學會如何與病人溝通,以贏得病人與家屬了解醫學生參與病人照護在培育好醫師的重要性。醫學生透過一位接近生命末期的病人,慢慢地瞭解到病人以前到現在生病後生活的調整,學會適當地表達同理心,一句出自內心的「你真的辛苦了」更加能夠讓病人及家屬得到安慰。在疫情壓力之下,醫學生見證到在開刀房、隔離病房的環境下臨床教育的困難,非常感謝老師與病人願意給自己機會學習,也提醒自己,好好記住由病人身上所學到的知識技巧,在未來行醫時,能夠真的幫助到病人。「什麼!你們會跟著去手術室噢?可以不要嗎?我覺得很不安全欸!」病人一反上一秒的和顏悅色,神情開始緊繃起來。「我們只是在旁見習,並不會做什麼處置啦,主要都是站在旁邊看老師開刀而已。」我試圖緩頰。然而,病人無法接受這樣的解釋,臉色越來越鐵青。「開刀還旁邊一堆人,感覺就很不舒服啊!」病人越來越生氣地說。「這裡是教學醫院,所以都會有學生在旁見習,之前有人跟您提過嗎?」我試著用另一種方式詢問。「都沒有人跟我說會有學生的這件事情啊!」病人氣憤地說道,「要開刀都已經很緊張、很不舒服了,然後今天又叫兩個學生來這裡給我問東問西,做有的沒的檢查!」「很抱歉造成您困擾……」「現在才跟我說開刀是這樣開的,你們醫院怎麼這樣?」病人十分激動地說。「我懂您的疑慮。不過其實從學生立場來看,會覺得開刀時,老師願意讓學生在旁見習的話,表示整台手術應該是十分安全、有把握的……」我保持冷靜的語氣,希望病人能夠理解。「請叫主治醫師來說明,不要跟我說這些有的沒的,讓我清靜一下!」病人呈現快抓狂的狀態,並發出怒吼,「馬上去找你們老師(主治醫師)過來!」進入外科見習的第二天,我和同學兩人一起去探望明天要手術的病人,並進行簡單問診與身體診察。就在身體診察快要結束時,病人突然問起:「明天該不會是你們開刀吧?」我們提及只會在旁跟刀,卻就此引發了上述的對話衝突。醫學人文討論會上,我將「被病人拒絕」的情境,包含問診、身體診察乃至於跟刀、上刀等,提出來與同學、老師們進行討論。病人為何抗拒醫學生?就每天主治醫師查房前,醫學生先去問診、身體診察的情境來說,我們討論到病人拒絕醫學生的原因可能有:同樣的問題被問過太多次;認為醫學生不夠專業、容易犯錯;當下狀況不舒服或是沒有動機進行身體診察,例如:聽肺音時,原本躺著的病人還必須特別坐起來接受檢查。有同學提及,如果病人僅是表現出不耐,而沒有明言拒絕的話,便會硬著頭皮,保持平和的態度將該做的事情完成,即便有些熱臉貼冷屁股的排斥感。如果真的遭到拒絕,再去找住院醫師幫忙。背後抱持的心態是:「既然受過醫學教育,應該是有能力可以幫到病人。」我們討論到一些方法,包含:避免冗長的問診,除了確認重要問題外,將詳細的問診著重在可能遺漏的細節上;一開始接觸病人時,就可以表明自己雖然還只是學生,不過很願意花時間,聽病人訴說各種問題,也能夠幫忙傳達問題、尋找解決辦法;多做幾項身體診察,也能夠幫助病人達到更完善的照護。另外,不必執著於一次就要求所有資訊、檢查都完備,反而可以透過多次拜訪病人逐步達成,同時也能建立雙方的熟悉感。至於醫學生跟刀、上刀這件事情,確實很少主動向病人說明細節。僅提到「醫學生會參與團隊照護」,會不會病人在知道實際狀況後,反而會傾向拒絕醫學生的參與呢?「沒有人喜歡被當學習的材料」「你們認為醫學生是來向病人學習的嗎?」極富教學熱忱的陳醫師,向我們提問道。陳醫師開始說起,以前帶過的學生,也面臨過相似被病人拒絕的情形而不知所措。陳醫師在之後查房,都會當著病人的面,將該做的事情交代給學生,所有病人提出的問題,都請學生先向病人回答。學生也確實努力地去完成這些任務,並且花費很多時間與病人相處。直到後來快出院了,病人說話時已不看向陳醫師,目光反而都落在那位學生,想問的問題、想做的決定都先與那位學生訴說。「所以重點在於主治醫師願不願意放手讓學生做囉?」「只說對了一點點,」陳醫師炯炯有神地說道,「重點在於,病人能否感覺到你是來幫忙的。」「如果你的心態只是來學習,那麼病人看到你就討厭,因為沒有人喜歡被當學習的材料!」「遇到病人的問題,你也就只會想著要回去念書,對病人感到虧欠,同時又覺得自己像路障。」提到「路障」一詞,陳醫師簡直說出了醫學生當clerk的心聲啊。「自己都覺得像路障,表現起來就會是路障的樣子,病人自然也不想接受你。」陳醫師順勢說下去,「然而,如果你的心態是『幫忙』,就算被病人拒絕,依然不會感到氣餒與愧疚!」至於跟刀上刀的部分,會放手讓學生參與許多醫療處置的陳醫師,則分享到病人常問他:「陳醫師,開刀是你自己開嗎?」 「重要的事都由我來做,剩下會交給學生,但我從頭到尾會都在旁邊保護您的安全。」另外,讓學生第一次執行某些處置時,陳醫師也會向病人說明:「這是學生第一次做這件事。」不僅是對病人誠實,也是給予學生做事要一次到位的壓力。凡事都有第一次,但要怎麼樣才有資格在病人身上做事呢?與同學們討論出兩個條件:看過別人做很多次、私下練習過很多次。實際執行時,並非把病人當做練習對象,而是在嘗試幫助病人。雖然有失誤的時候,但至少問心無愧,同時也敦促自己下次一定要更進步。當然,病人絕對有權利要求醫學生不要參與。不過,以陳醫師的經驗來看,只要說明清楚,給予病人足夠的安全感,幾乎沒有病人最後會拒絕學生的幫忙。主動幫忙,像小王子接近狐狸那樣回想那次衝突,我們即刻讓老師(主治醫師)與病人通上電話。我們並未聽到詳細的對話內容,只依稀知道老師為先前沒有說明清楚而向病人道歉,病人後來也同意讓我們繼續參與手術以及後續照護。雖然如此,在手術後照顧這位病人時,我總感覺有疙瘩在,隱約感覺病人仍然不太情願由我們照顧。原本我心想,既然病人不想要我們醫學生來,那我們就別太勉強,保持距離即可。我也不禁回想起家人住院的經驗,負責照顧長輩的爸爸,見到醫學生、住院醫師等每天三番兩次前來探視,又常提問重複的問題,爸爸感到疑惑,也十分困擾。「有必要這樣一直問嗎?感覺沒什麼幫助,反而讓病人不得安寧啊!」面對爸爸的質疑,當時尚未進醫院見習的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經過這次討論,我才發覺自己可以試著改變心態,從原本的「主動學習」,轉變為願意「主動幫忙」。過往容易感到退卻,常源自於懷疑自己的能力,怕自己學得不夠,怕叨擾到病人。如今,若是秉持想要幫助病人的心態,就算還有許多不會的事物,依然可以找到自己能夠幫助病人的地方。不會因為病人一時的拒絕而退縮,因為認知到可以試著花費更多時間,慢慢與病人建立起關係。小王子的故事中,狐狸教導小王子透過每天一點點地靠近,讓小王子馴養牠,與牠建立關係。最終,小王子了解要對馴養的對象負責任,投注的心力使這份關係顯得獨特而珍貴。即使病人想要拒絕還未成為醫師的我們,透過不同的途徑,逐漸盤旋接近,讓病人感受到我們始終在旁,是願意關心與幫忙的。
-
2022-09-19 失智.新手照顧
近4成失智照顧者最困擾的問題竟是「它」!專業醫師來解答
一名70歲的阿公,不小心尿失禁,當下趕緊把尿溼的褲子藏在衣櫃裡,過了幾天,家人打開衣櫃聞到一陣作嘔的氣味,阿公連忙否認,「不是我!是隔壁鄰居偷跑來弄的......」長輩尿失禁加上失智症的認知、行為異常,家人非常無奈,求助醫師如何緩解緊繃關係、解決長輩失禁帶來的困擾?上述情況是很多照顧者的煩惱,不知道如何解決?為此全球No.1失禁護理品牌TENA添寧和「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攜手發起失智照護問卷調查。這份問卷吸引221位照顧者填答,84人分享自身經驗,其中令照顧者最困擾的失智照顧問題第一名是失智者情緒不穩定,其次是重複行為、出現妄想幻覺,調查也發現,近四成照顧者備感困擾的是失智者無法控制大小便的「失禁」行為。至於為何沒有使用紙尿褲?多數人反應失智者不穿,認為穿紙尿褲很丟臉。面對家中失智長輩失禁該怎麼辦?只能包上尿布嗎?有沒有說服方式?邀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進行系列QA問答,一起了解失禁、找出改善方法,幫助長輩解決失禁問題。Q1:為什麼失智症患者會出現失禁問題呢?A:失智症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人,年紀愈大、罹患機率愈高,大多會合併老年人慢性疾病以及功能上的退化。而失智症患者因為認知障礙導致如廁困難,包括找不到廁所、無法及時脫掉褲子、沒有意識到如廁需求、忘記上廁所的步驟過程等,直接大小便在褲子或是上在廁所以外的地方。最讓家屬崩潰就是失智症患者拿排泄物塗牆壁,或是把弄髒的褲子藏起來,這是因為自責、緊張、怕被發現,只能用這種「不好意思」的方式處理。照顧者別用指責的口氣謾罵,應用同理心,了解失智症患者的無助,多點耐心溝通,維護他們的尊重與尊嚴。Q2:失智症各病程的失禁主因有什麼不同?A:●輕度:因方向辦識有困難,常發生尿急找不到廁所,在不該上的地方如廁。●中度:已經不知道如何穿脫衣褲、也不知道如何用馬桶,因認知退化而「忘記」該怎麼做,直接排泄在褲子上。●重度:失智症患者因行動能力受限無法行走、臥床,以及認知功能嚴重衰退而無法覺察到有尿意,連大小便都不知道,已經無法控制排泄。不同的病程可選擇尿失禁的輔具,例如內褲型紙尿褲,穿脫方便可維持行動力,有助於保有長輩如廁的隱私尊嚴;若患者已經無法站立,才考慮使用黏貼型紙尿布。Q3:不同的失智症類型有哪些失禁行為表現?A: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因為認知功能下降,患者常發生「找不到廁所」的狀況,白磚配白牆、舊式磨石子地都可能讓長輩失去空間感,在錯的地方排泄。建議可改善居家環境動線,例如:放上文字標示及箭頭,標明廁所位置,在每個房門寫上「臥房」、「廚房」、「廁所」、「睡覺的地方」等。第二常見的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除了認知功能障礙外,動作和步伐退化情形也較嚴重,患者常發生「來不及脫褲子如廁」的狀況,可以換成穿脫方便的衣褲,避免手忙腳亂的解扣子、拉褲子來不及的狀況。Q4:失智者有哪些困擾行為是與排泄相關的,為什麼會產生這些行為&該如何因應?A:家屬最害怕患者用手抓排泄物、用排泄物亂塗牆或鏡子,還有把弄髒的褲子藏起來,等到發現時已經臭氣沖天,種種問題行為讓人疲於應對。劉建良說,失智症患者因為認知功能障礙,原本習以為常的事情也逐漸忘記,認不出廁所、忘記怎麼脫褲子、上在廁所以外的地方。當他們意識清醒時,會因為感到丟臉想把「證據」藏起來,於是亂放亂塞,或是想塗抹毀掉。因為被罵過、沒安全感,這些行為就跟小孩子做錯事一樣害怕被發現,家屬第一時間可以順著長輩的話講,「這樣啊」「沒有關係啦」另換個角度思考:失智長輩為何會這樣做?可能是以前的生活經驗、被責罵的不愉快感受。甚至要站在同理心的角度:他們就是生病了,才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Q5:失智長輩失禁一定要穿紙尿褲嗎?是否要一整天都包著呢?A:上廁所這件事關乎尊嚴,不論是誰,都想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即使是重度失智症患者,也會因為失禁而感到羞恥。當長輩出現頻尿、失禁、自行上廁所困難時,一定要穿紙尿褲嗎?劉建良說,只要還保有自行排泄的能力,就應盡量協助自立,不應該穿了失禁產品後就放棄讓長輩自己如廁的功能。失禁產品應該是預防弄髒衣褲的一個保險,所以可循序漸進使用失禁產品,並藉由市售的褲型紙尿褲增進活動力。現在褲型紙尿褲愈來愈多元化,可以依照個案活動力與失禁量,選擇不同吸水性、內褲型或黏貼型不同穿脫方式,材質應乾爽舒適,視情況不一定需要一整天都包著,可以降低尿布疹、皮膚和尿道感染的風險。Q6:褲型紙尿褲跟傳統的黏貼型尿褲除了使用方式不同,您認為還有哪些復健功能?A:褲型紙尿褲最重要的就是使用者自行穿脫,這個動作就能刺激訓練手腳肌肉,若長輩還有行動能力,一定要鼓勵自行如廁,適時放手讓他們「自己來」,照顧者做好做滿所有的工作,反而會加速長輩身體機能衰退。褲型紙尿褲可以保有自行如廁的尊嚴。透過使用失禁產品減輕了失禁況狀,照顧者也比較少埋怨失智者,照顧者與長輩也比較有意願走出家門,增進人際互動社交,提升心理健康。Q7:失智長輩脾氣暴躁,該如何安撫溝通使用失禁產品?A:除了嬰幼兒,一般人聽到使用紙尿褲都會有「我老了」「沒用了啦」的負面感覺,跟長輩溝通使用失禁產品,劉建良強調,千萬不能講到「尿布」二個字,9成以上的人聽到「尿布」都會聯想到「失能」,是一種丟臉的事,產生排斥抗拒。這時候一定要軟性溝通,用溫和的語調說「這味道真的不好聞耶」「你用看看這款新型的拋棄式內褲,會吸水的內褲喔」「我們勤著換比較不悶」試著用患者能理解的經驗,從長者的角度來提供建議,漸進式引導長輩接受、嘗試使用紙尿褲。盡量不要強逼穿上紙尿褲,或是用負面指責的話語威脅失智者,這樣雖然能解決當下失禁的問題,但可能造成失智者心理的創傷,後續造成更多衝突。Q8:使用失禁產品後,是否就回不去了呢?會喪失自主如廁能力嗎?A:紙尿褲是輔助的保護措施,而非取代上廁所。劉建良建議學習正確使用失禁產品,可以選擇性挑選使用時間,例如飯後或喝水後穿上,不一定要整天包著。另養成固定排尿習慣,定時上廁所、紀錄喝水量,有尿意先帶去廁所解掉,可以2-3個小時提醒詢問長輩「我們去上廁所好嗎」若有頻尿、多尿、夜尿等症狀,建議還是尋求專業醫療諮詢,確認是否因藥物或其他疾病問題引起失禁。Q9:有沒有其他使用失禁產品該注意的問題。A:根據行動能力挑選適合的紙尿褲,當然也要注意正確穿著,若尺寸不合,尿液也會從防漏側邊滲出來,穿錯紙尿褲反而會造成行動不便;一定要時常注意尿褲是否滲濕,滲濕後定時更換,避免皮膚濕疹、產生異味。紙尿褲選擇專業成人失禁護理品牌TENA添寧PROskin系列產品,可提供不同失智病程的多樣化照護。針對有行動力的失智長輩,可選擇「添寧PROskin敢動褲」-3種不同吸收力,可依據長輩的失禁發生頻率、嚴重程度以及使用時機做選擇,無痕貼身、瞬吸乾爽、透氣親膚的三大特點讓長輩舒適感升級,長時間穿著也不悶熱、不溼黏。而「添寧敢動褲」除了外觀及使用方式跟內褲無異,長輩接受度高,能讓長輩自行穿脫找回他們的自主權、尊嚴感,有助於失智長輩維持生活自立、延緩退化,同時也減輕家屬的照護負擔。針對後期行動力退化的失智長輩,可選擇「添寧PROskin透氣乾爽紙尿褲」-長效吸收搭配100%透氣材質,維持長輩皮膚乾爽透氣,避免發生惱人的失禁性皮膚炎,同時採用魔鬼氈黏貼,照護更換更輕鬆。了解更多資訊:添寧敢動褲體驗索取>>https://lihi1.com/m00ur
-
2022-09-18 名人.傅志遠
傅志遠/醫病關係的最大寬容
同事有個病人,在住院期間發生非預期死亡,經過病情與治療過程說明後,家屬可以接受這個結果。但是幾天後病房收到投訴:抱怨病房的整潔不佳、有人偷抽煙、伙食難吃、住院期間照護人員態度不佳……回覆了幾次投訴內容,家屬還是有諸多不滿,同事跟我抱怨:「來醫院看病,又不是住飯店,怎麼會有這麼多抱怨?」「根本的原因是對醫療結果不滿意。」我表達了我的看法。「會嗎?之前病情說明會的時候,家屬都接受了這個結果。」「接受歸接受,但畢竟跟自己預期的結果不一樣。會有這些附加在醫療的抱怨,就是對結果不滿。可能是不好意思跟主治醫師鬧翻,或者講道理他說不過你,知道醫療面沒有錯,但就是不滿意!」對於病人用拐彎抹角地表達不滿,我聽過太多也自己遇到過,找不到醫療上可以挑惕的點,就在其他地方上找麻煩。有些疾病的治療,其實是須要時間,或許醫師提供了手術、提供了藥物,但未必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在等待恢復的過程中,病人很難熬,醫師也很難熬。病人的煎熬當然來自於身體的病痛,與對是否能夠痊癒的不安全感;醫師的煎熬來自於病人的壓力,治療不如預期(甚至更糟)的質疑或責難。無獨有偶,類似的事也發生在我身上。照理說,出院代表疾病治療告一段落,可以開始下一階段的復原與復健,醫病雙方是樂於見到這個結果的。然而前陣子我有個病人,經過治療後仍然恢復得不如預期,在我還在替他想辦法的時候,他就要求出院。我雖然沒有說破,但心裡清楚他對治療的結果不滿意。不同於一般病患出院時的寒暄,在提醒了出院後該注意的事項,也告知可以去其他醫療院所尋求其他意見後,醫病雙方都沒有其他話可以說。或許,保持著好聚好散的最後一份平和,已是這份醫病關係最大的寬容。巡房後住院醫師問我意見,「其實,我們應該感謝病患,他沒跟我們翻臉,應該已經是最好的修養了。」我這麼告訴住院醫師,這些年來我看過太多跟醫護人員惡言相向的場面。「為什麼?醫療上該做的都有做,我們又沒有做錯什麼?也沒有對不起病人!」住院醫師有點不解。「就是因為我們『該做的都有做』,也都有『持續的溝通與說明』,所以病人雖然不滿意,但也沒有明確可以發脾氣的地方,這也是到目前可以維持表面和平的原因。不過確實病人的恢復不如預期,對這個結果不滿意也是人之常情,等待恢復的過程常會失去耐心與對醫療團隊的信任,所以不能怪病人有這樣的反應。」病人還是出院了,雖然幫他預約回診,不過想當然耳他沒有再回來。不論他接下來在哪邊接受治療,我都希望病人能夠慢慢恢復,若有其他醫者能解決病人的問題,我也覺得是很棒的事。同事都告訴我,只要問心無愧就不必放在心上,更不用擔心後續問題。雖不至於擔心,但對於醫病關係走到這一步,心情不會太好。醫師常必須揹負著病人對健康與生命的期待,然而當期待落空之時,醫師是否也必須揹負「辜負期待」的罪惡感?
-
2022-09-18 醫療.腦部.神經
腦中風?!速辨識、快送醫遠距治療助攻 避免患者失能
Q:69歲康伯伯(化名)某日在家右手和右腳突然感到麻木無力,家人發現有異狀打算送醫,但康伯伯卻認為休息一下就好,不願意就醫,該怎麼辦?小隊長叮嚀/林宏穎/彰化縣消防局彰化分隊小隊長「很多老人家會排斥就醫。」彰化分隊小隊長林宏穎說,中風病友自覺症狀輕微不願就醫、擔心就醫後無法出院或感到丟臉,不願就醫的情形不算少見。遇到抗拒就醫的中風危急個案,家屬溝通無效時,會請警察或鄰里長到場協助溝通,提升民眾就醫意願。林宏穎分享,除與警政和地區鄰里互動良好外,消防局與兩大醫院合作密切,彰化基督教醫院與彰化秀傳醫院每天派駐護理師到分隊協勤,交叉排定時段值班,即時討論病友後送狀況與中風辨識專業,加強彰化救護鏈結。此外,有些里長會定期訪視轄區,察覺到某戶獨居者好幾天沒出現時,便主動報案,借助里長對里民的掌握度,快速找出中風病人。消防單位、醫療院所與社區的合作,強化在地的中風急救網絡。林宏穎分享統計數據,彰化近兩年以FAST測試異常的案例總計1,908件,每一位送醫病人有七成以上機率是中風,數量不容小覷,尤其中風為三大急重症,更應該被重視。林宏穎呼籲,健康要靠自己守護,一旦發現家人出現跟平常不太一樣的症狀,都應警覺打119求救,搶救寶貴的性命,以防憾事發生。彰化縣60歲陳姓男子中風後長年臥床,生活都靠二哥獨自照顧。某日鄰居發現陳男遭勒斃倒臥在床,二哥在隔壁房間燒炭輕生,手腕有割痕,並留下遺書交代「不要救我」,消防分隊到場後立即送醫救治,中風家庭悲歌引發社會關注。避免半癱或失語,加速中風治療判定。彰化基督教醫院腦中風中心執行長孫穆乾表示,腦中風相較心肌梗塞更可怕之處,在於中風病人可能難逃失能命運。其中,送醫時間是腦中風治療關鍵之一,為此,彰化基督教醫院發展iStroke系統及使用遠距醫療方式,加速中風治療判定,避免病友深陷中風後半癱或失語的風險,減少後續家庭照顧與社會的負擔。彰化縣消防局應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腦中風學會邀請,共同響應腦中風教育課程,邀請彰化基督教醫院腦中風中心執行長孫穆乾、員林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林君襄,線上分享急性腦中風治療實務經驗。遠距醫療維持治療品質,縮短救護車程。孫穆乾分享,彰基體系一年約有2000多件中風病人案例,數量甚多必須被重視。因此他負責的中風中心「遠距治療計畫」獲主管機關核准特許,從2018年開始,成為全台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合法使用遠距醫療提供中風治療的醫療機構。彰基總院的醫師可使用高解析度的專業醫療器材,診察分院的中風病人需不需要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或應轉院做動脈血栓移除術。孫穆乾補充,此套「中風臨床決策支援系統」(iStroke)及遠距醫療模式,已經拓展到二林基督教醫院、雲林基督教醫院與員林基督教醫院,共構為「三林之網」,提供分院的中風病友與彰基總院相同的治療品質,更重要的是,縮短半小時以上的救護車程。兩種治療方式,都是愈早進行愈好。林君襄指出,腦中風一般分為缺血性腦中風與出血性腦中風兩種,缺血性腦中風與出血性腦中風數量約為三比一。孫穆乾說,目前有兩種「通血路」的武器可治療缺血性腦中風,第一種「輕型武器」是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另一種「重裝備」是動脈血栓移除術,插導管進入腦部打通血管,無論靜脈血栓溶解劑或動脈血栓移除術,愈早送醫接受治療,預後效果愈好。孫穆乾強調,急性腦中風最大的特徵是「突然發生」,任何突然發生的症狀,都應該非常警覺。他曾遇過七旬老翁在八卦山打高爾夫球時,突然感到左側手腳無力,眼睛與嘴巴不自主歪斜,友人見狀立刻打119報案,讓老翁在中風後3小時內到院,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與動脈血栓移除術,3個月後復原良好,已可自我照顧。在腦中風緊急救護鏈上,前端的求救、辨識到送醫任何一段斷鏈,將影響到後端治療的效果。一旦發現中風徵狀,謹記「快、快、快」原則,快打119,快送往「有武器」可提供治療的醫院,到院後快治療,有機會扭轉中風,甚至一個家庭的命運。
-
2022-09-18 失智.長期照護
失智症協會20周年 防失智者遭詐騙籲強化失智金融友善
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障礙,容易遇到財務管理困難、剝削問題,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對於失智症個案財務管理,金融機構扮演重要角色,強化失智金融友善,有助保障失智者的財物安全。秘書長湯麗玉也表示,第一線人員敏感度、訓練很重要,政府須透過政策面、執行面,共同強化預防保護措施,打造失智金融友善。面對失智人口快速增加,失智金融風險逐年升高,將對經濟與社會造成重大影響,台灣失智症協會20周年系列活動,今辦理「從失智友善台灣看失智友善金融」聯合學術研討會,包括衛福部次長李麗芬、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金管會副局長林志吉等與會,此外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教授成本迅也在線上共同參與。為落實台灣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提升整體失智友善,需要跨部會共同著力,賈淑麗分享,透過公私協力營造失智友善支持性環境,促進多場域人文環境布建,提升整合照護網絡及全體識能。林志吉表示,2020年起推動「信託2.0」,並辦理「高齡金融信託專業能力規劃與認證」,促進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評估及風險管理能力,為了避免失智者遭金融剝削,也推動適合高齡的金融商品,並增加對金融產品控管、友善櫃檯人員機制,也會參考由失智症協會翻譯的2本日本「失智友善金融策略報告書」,持續加強金融機構對失智高齡者的財務管理、防詐宣導,創造失智友善金融環境。成本迅於會中分享最新日本失智友善金融策略,因關注到日本失智高齡的金融問題日益嚴重,因此成立「自主意識決定協助中心」,與許多金融單位一起組成合作網絡,共同討論失智友善可行的措施和支持方式。成本迅說,先前出版的「日本金融機構高齡客戶支持對應報告書」、「為維護高齡族群基本生活及自主管理資產金融機關應提供之協助-意思決定支援及評估判斷能力的方法」,2本書探討高齡族群持續交易過程中,確認高齡者決策及金融交易判斷能力的評估,並重視金融機構行員應具備的溝通技巧,期待透過金融機關一線人員的協助,給予失智者的經濟安全更多保障。失智症協會理事、律師鄭嘉欣指出,金融友善可以減少失智者財務剝奪、也可協助仍須投資理財的失智者能公平享受金融資源。友善金融應先透過教育訓練,協助金融機構從業人員辨識出失智者,並依據失智者退化進程,在尚有意思能力時,及早規劃財務管理方向,預立聯絡人,逐漸喪失判斷能力後,藉由增加金融註記的項目、監護信託等以保護失智者。鄭嘉欣說,另一面向是,依據個人為獨居者、有家屬者或家屬別有所圖者,而採取不同措施,協助通知社工師、警政單位、其他中立機關,以尋求多業種的資源協助。金融機構若懷疑客戶恐有失智之虞,於失智者擬簽約交易時,務必反覆確認其理解契約文字,並作成影音紀錄,且考量失智者能承受風險程度之高低,販售適當或經設計之低風險商品。
-
2022-09-18 醫療.精神.身心
很累還是捨不得睡,當心是主動失眠者! 醫授3招讓腦力心力休息,擺脫失眠找回健康身心
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種,但你知道有種失眠是自找的嗎?今天陳炯瑜醫師來和大家聊聊「主動失眠」。明明該睡了,卻花了更多時間在床上醒著,掛著黑眼圈,追劇、漫無目的的滑著手機,就是捨不得睡,是現代人的通病,甚至有人說這是一種「睡前的儀式感」。為什麼會主動失眠?現代人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坐在辦公室,處理各式各樣的訊息,或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溝通,主要耗損的是腦力和心力。看社群平台、追劇,都有助於腦力和心力恢復,而體力則需要靠睡眠恢復,因此就變成在睡前短短幾個小時內,為了想要同時為腦力、心力還有體力補充能量,導致主動失眠的情況。讓腦力心力休息的方法「每天」花30分鐘做一些小活動像是聽音樂、或看喜歡的書,都是可以幫助白天工作時腦力轉換的方式。「每週」保留三個小時給自己放個假趁放假的時候,盡情的放空、和朋友聚餐聊天,都能讓身心獲得能量。「每季」替自己安排休假這裡指的不是國定假日的那種連假,而是屬於自己的假期,放鬆的投入喜愛事物,緩解身心緊繃。無論你有哪種睡眠困擾,都可以先嘗試遠離社群、接近興趣、放鬆身心,如果沒有明顯改善,可以透過療程進行全面檢測揪出壓力來源,讓我們幫助你,慢慢培養好眠體質。來源出處: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
-
2022-09-1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真心相待,有愛無礙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長期照護」。一位脊髓受傷導致四肢癱瘓的病人女兒寫出對長照醫療團隊「視病如親」的感恩,同時也由衷感激外籍看護「侍病如親」,並呼籲台灣社會對後者給予他們應得的感激與對待。一位負責國內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長照學者呼籲社會對長照資源的重視以及共同與非血緣關係人一起合作的重要性。一位醫學中心護理顧問提出同理心、全人全程關懷照護、團隊到家好照顧、醫病關係有愛相隨的美麗新世界。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視病如親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照顧是一條漫長的路——沒有遇到不會有感覺,遇到時有時會措手不及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人猝不及防,文中提及的脊髓損傷即是如此,意外導致了病人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在青壯年時期更帶來巨大的影響,對於本人及家庭而言,嚴重的生理及心理衝擊及調適,是一段艱鉅的漫漫長路。我們共同企盼在這段路途不是踽踽獨行,而能有良好的團隊支持與協助,在過程中彼此以互相同理體諒的真心相待,成為寒冬夜裡溫暖的一盞明燈,讓愛共同克服障礙。個案無助感,同理是良方文中所述的個案在40年前發生也正是青壯年階段,無論在醫療、照護或復健方面,勢必面對極大的困境,面對受傷後下半身癱瘓及活動受限制,打亂原有的生活步調,甚至擊碎人生美好的理想及夢想。看著個案本身的情緒低落、心理的無助和無望感,家屬常是心焦、心痛不捨,卻也愛莫能助地一同陷入困境;此時更需要專業醫療團隊成員以同理陪伴傾聽,引導個案及家屬共同抒發情緒,面對其下半身癱瘓的事實,學習與他共存,鼓勵參與自我照顧的活動等,給予支持及鼓勵,協助個案能盡早重返社會及家庭。文中個案不僅在急性期得到當下最好的手術醫療,後續也獲得連續性完整的復健及居家照護,家屬對醫護團隊「視病如親」的真情感謝,彼此的真心相待,顯現醫病和諧關係的正面效果。全人全程關懷照護,重拾信心活出意義從護理的角度,我們以全人護理(Holistic Nursing)的理念,也就是以病人為中心,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各方面需要的醫療照護;從心理層面,予以病人甚至主要照顧者(家屬)心理情緒上的支持。如:以正向支持的態度,用手拍拍肩膀緩和情緒,並協助個案覺察自己有進步的部分,如你的手可以拿水喝,進步了,很棒!讓個案感到希望,給予正向回饋,使他感到受尊重,建立信任關係。某醫學中心的脊髓損傷復健病房,一組醫護人員利用休假時間,帶領及陪伴能坐輪椅的一群病人,到淡水一日遊,可說是工程浩大,挑戰不可能但卻是自我期許的任務,只為讓病人調劑身心,增進重回社會的信心,做好全程照護的萬全準備,如:事先勘查路線、捷運站無障礙廁所,備妥導尿包,為需定時單次導尿的病人使用,他們內心散發的愛,付諸行動的堅持令病人及家屬感動不已。接著,關懷追蹤治療成功回到社會角色的五位個案,分布在台灣五個縣市,一一到府訪問拍攝其回首來時路,剪輯製作衛教影片,特別讓新病人了解疾病治療有如披荊斬莿,艱辛漫長,但終有成功的一天,激發病人勇往直前,鬥志昂揚。關懷和照護密不可分,關懷照護是一種人性的本質,為感情自然表達的方式,經互動深入了解個案的需求,提供全人整體性的照護。個案家屬提到復健醫師、家醫科醫師及護理師,提供「貼心的照護,照護跟互動真的猶如親人般的相處」,我相信他們擁有對人類受苦的敏感性,在他們的血脈中流動著愛心關懷的元素,才能持之以恆,獲得家屬的感佩。翻轉醫療新模式,團隊到家好照顧對長照個案需要持續性醫療及資源的支持,更需要仰賴完善的政策。如文中所述,健保醫療給付及長照2.0的服務給予居家照護的新契機,個案不須舟車勞頓到醫院看病,也緩解費用的負擔。衛生福利部於105年2月起實施全民健保提供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由醫護人員組成居家整合照護團隊,主動走入長者或是行動不方便患者家中,提供完整且持續的醫療照護。亦即醫療團隊到你家!協助開藥、抽血、更換導尿管、鼻胃管或氣切管路等,讓不便出門的民眾也能接受醫療的持續照護。繼於107年起開始推行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簡稱長照2.0),提供了「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服務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喘息服務」等四項服務,病人可在住院期間即透過出院準備服務團隊,超前部署做好後續照護需求的評估,讓主要照顧者及家庭成員,都能完善地做好出院後照護的準備。對於主要照顧者長期照顧的身心壓力及情緒負荷,社會也有了資源及團體樂予陪同走過,如: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提供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家庭照顧者支持團隊、照顧技巧訓練及照顧咖啡館……等資源,期盼給予家庭照顧者一個紓壓、交流及尋求支持協助的管道。將心比心,真心換真心目前因高齡化及少子化,家庭成員常因照護人力不足,或是工作繁忙及無法兼顧照顧者的角色,而選擇聘僱外籍照顧者協助。文中個案受到外籍照顧「侍病如親」的照護,有感於有些外籍照顧者沒有受到應有的感激與尊重,家屬呼籲我們社會應該要有改善。今日住院病人的陪伴者,多數已從昔日的家屬轉換為外籍照顧者,況且近年來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 19)疫情,更突顯外籍照顧者勞動力的稀缺,其角色彌足珍貴。臨床上常看到雇主與外籍照顧者之間的格格不入,波及病人的照顧,為此,護理師從辦理家屬團體座談會,彼此分享雇用外籍照顧者的甘苦談,相互學習,都有正向的回響:有家屬覺得外勞反應遲鈍、怎麼教都不會,尤其是第一次到台灣的外籍看護工,建議雇主親自示範一次,善用肢體語言帶著一起做,是最好的溝通方式。我們知道外籍看護,在來台前,雖有接受短期的照顧訓練及語言訓練,但來台立即進入工作時,照顧技巧未必純熟,還有身處異鄉,語言、生活習慣和文化要適應,也要體諒他們有很大的壓力。因此,縣市政府也提供了外籍家庭看護工到宅訓練及指導的課程,提升外籍看護的照顧技巧及能力。有一位病人子女旅居國外,太太無力照護,夫妻對印尼看護視如孫女般的對待,尊重其不吃豬肉的飲食習慣,特別為她多買牛肉、喜歡的辣椒及咖啡;女兒回國探親期間,帶禮物感激她也為她準備一份寄回給媽媽;平日晚上或週末接手照顧幾小時或半天,讓外籍看護短暫休息紓解壓力。有家屬讓外籍看護同桌吃飯,看護還沒坐定,不會開動;幫她過生日,為她拍照寄給家人;鼓勵帶家人到公園散步同時和其他外籍同伴互動等等。我們把她當家人看待,她感受得到,將心比心她們也渴望家人的關愛,你給她一分愛,她回給你十分情。這是一份人照顧人的工作,有緣千里才相遇,可以透過尊重和善待建立深厚的感情。醫病關係,有愛相隨有一種東西妳給了別人,自己卻不會少,那就是「愛」,文中個案長達40年的照顧,有堅強家庭支持系統,給予「愛」的陪伴及鼓勵,讓其活出人生的意義及價值;家屬在艱困情境下,能對於人事物持續保有正能量及感恩之情,以「愛」表達對醫療制度、醫護團隊及外籍照顧者的感謝,發揮大愛的精神,拋磚引玉,難能可貴。更希望我們的醫療團隊及社會氛圍,持續保有愛與溫暖。
-
2022-09-16 醫療.精神.身心
思覺失調治療利器!長效針劑專款使用少 醫界提3重點
健保署今年一月宣布編列廿七億元長效針劑獨立預算專款,鼓勵臨床醫師對思覺失調患者優先使用長效針劑,截至六月底,全台申報藥費只達八億八百萬元。醫界認為,主因是以往申請健保給付常被加強審查與核刪,再加上基層診所使用會增加稅賦負擔,導致醫界對使用長效針劑信心不足,充滿疑慮。【延伸閱讀】:27億長效針劑專款 助思覺失調患者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院長、台灣成癮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楊斯年表示,長效針劑藥價較高,一針藥費近萬元,在健保對藥費的高度管控下,長效針劑申報易被核刪,精神醫療處置費超過共識標準時也會被加強審查,因此醫師寧願不用長效針劑,以免影響績效和醫院盈餘。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蔡長哲也分析認為,醫療端「過去申請健保時有太多不好的經驗」,即使健保署公布了廿七億元專款,但醫界疑慮仍深,多數醫師心存觀望。醫院管理也是長效針劑使用的阻力。蔡長哲說,多數綜合型醫院對處方箋藥物的管制很多,長效針劑的費用動輒七、八千元,遠高於口服藥物,也造成部分醫院管理層認為使用口服藥就好,並不鼓勵精神科醫師用長效針劑,這都需要衛福部向醫院管理者加強宣導說明。健保統計資料顯示,上半年度精神科長效針劑申報藥費,診所占比僅為百分之一,總使用人數有三萬七四五人,僅有九○九人在診所接受治療。蔡長哲解釋,稅負申報是另一個關鍵,基層院所申報所得稅時,長效針劑只有八成的藥費可以提列為成本,另外二成被財稅單位列為醫師收入,視為個人所得計稅,也造成基層醫師卻步。他強調,過去C肝藥物也曾有相同限制,但前幾年已取消,醫學會呼籲財政部能比照C肝放寬對基層精神醫師的限制,就連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也說,衛福部曾發文至財政部,希望能夠比照C肝藥物減輕診所負擔,不過,財政部則認為不宜針對成本較高項目,制訂不同費用率,他感嘆,「政府是一體的,想要彌補社會安全網缺口,各部會必須齊心協力。」【延伸閱讀】:思覺失調症/社區支持 照顧者減壓面對醫界的抱怨,衛福部心健司司長諶立中坦言,長效針劑在許多國家的使用率已達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但二○一九年的健保資料顯示,台灣使用比率僅百分之十四點六。心健司已與健保署會商,將再進一步與醫界溝通,並與醫學會合作加強宣導,希望增強醫師使用長效針劑的信心。蔡長哲認為,只要相關難題能夠解決,醫界絕對支持使用長效針劑。他分析,健保署每投資一元於長效針劑,即可減少思覺失調患者二點四元的住院支出,對整體醫療體資源有很大助益。醫界臨床使用經驗也證實長效針劑效益,楊斯年說,如果病人對口服藥能定時定量按醫囑服用,效用不比長效針劑差,但能配合服藥的思覺失調患者非常少,加上出院後在社區中有太多不可控的外在刺激,以致最後口服藥在患者體內的濃度會有差異,效果不佳。而長效針劑在體內的波動性較低,可以維持患者長時間的穩定,這是長效針劑最大的意義。他舉例說,以前他在國軍桃園總醫院收治一位情感性思覺失調症的女性患者,為她看診18年,但2017年他轉調至至三總北投分院後,這位病人找不到他持續看診,病情變得極不穩定,總是懷疑別人要對她性騷擾而吵鬧不休,以致反覆住院,與家人的關係也很緊張。直到三年前這位病患再度住院,出院後透過社區心理衛生中公衛護士的訪視和協助,重新回到楊斯年的門診,隨即接受長效針劑治療,病情明顯改善,迄今已一年多不曾發病住院,日常生活也可以正常的出門買菜、運動,融入社區,家人給藥和照顧的壓力更大大減輕,整個家庭重見陽光。【延伸閱讀】:思覺失調症/患者就業 找回手足情
-
2022-09-16 焦點.長期照護
每週做「這件事」至少3次,跌倒風險降5成以上!或另選擇這一種運動
近來國內傳出許多名人跌倒重傷,甚至不幸去世的消息,預防跌倒可以說是當下大家都想要學習的健康保健,最新研究指出,預防跌倒效果最好的是「跳舞」,每週跳舞3次以上,跌倒風險可驟降53%。 根據統計,銀髮族跌倒後發生危險的機率高,約有30%需要醫療照顧,甚至有7%可能跌至骨折,而最近的新聞事件也讓大家發現,年輕人跌倒後的致險率也不低,要如何預防跌倒?哈佛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跳舞的效果最好,每週只要跳1次舞就可以降低37%,每週跳舞3次,跌倒風險更可降低53%。 對記憶力提升有正面效果這項研究是研究人員對29個符合納入標準的臨床試驗進行分析,其中共記錄了4239位健康老年人的健康分析。分析顯示,比起其他的運動,舞蹈能夠同時改善下肢能力、訓練平衡感,要熟記跳舞的各種舞步及各種動作,也同時訓練記憶力。不只能降低跌倒風險,參與跳舞運動的老年人平衡能力、移動能力和下肢力量,都比沒有參與跳舞訓練者來得好,對於記憶力提升也有正面效果。 研究人員提醒,若運動頻率更高,訓練時間要超過12週到24週以上,就能獲得老人的身體狀況改善及預防跌倒的成果。很多人都認為年紀大了,不適合太多移動式的腳步動作,許多人都鼓勵銀髮族做瑜伽等運動,但這項研究發現,瑜伽並沒有發揮預防跌倒的作用,而選擇跳的舞蹈包括現在常見的土風舞、早起在廣場跳的團體舞等,都符合跳舞運動的標準。看看專家的意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任康峻宏認為,跳舞時腳步的動作多,而且要前後移動、旋轉、彎腰等做各項動作,真的可以幫忙訓練老年人的平衡感、移動能力、身體斜調性,對於下肢力量的改善應該很有幫助。 而且跳舞是一種團體運動,要跳舞至少要有一位以上的舞伴,這樣的活動除了運動效果以外,還有社交性,參與時不易感到枯燥,有人陪伴互相召喚鼓勵,參與度提高,也是很值得鼓勵的運動。康峻宏認為這個研究能得到這樣的結論,並不讓人意外;不過他認為運動不應該分好壞,只要老人和民眾喜歡做、願意參與,各種運動都很好。 他建議如果不喜歡跳舞,可以選擇需要全身性運動,而且有多樣化動作的運動也可以。像以前一直被鼓勵的太極拳,需要手腳並用,可以和一群人一起練習,互相溝通感情享受社交活動,下雨天或空氣不好不能出門時,也可以自己在家打太極。 康峻宏建議,運動還是要視個人的狀態,不必因為哪種運動模式好就要去做。如果本身就有平衡感差的問題,首先不要從事動作太複雜的運動,從簡單的做起,斜調性改善了再進階。如果關節不好,也不宜從事跑跳強度太大的運動。他強調,只要開始運動都很好,循序漸進,為安全性起見,「不要過度」是第一個要被重視的。延伸閱讀: 。健走會讓小腿變粗? 醫揪「常見錯誤」:走來走去不算運動 。在家運動要穿運動鞋嗎? 物理治療師曝「2大關鍵」...穿錯恐傷關節
-
2022-09-15 醫療.罕見疾病
年逾百次到醫院 血友病患盼翻轉人生
血友病患缺乏凝血因子需要補充,但部分患者對補充的凝血因子產生抗體,這類「抗體血友病」患者可接受「非凝血因子補充療法」,健保提供給付;但對於未產生抗體的「非抗體血友病」患者來說,也期待能接受「非凝血因子補充療法」,爭取更好的生活品質,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血友病協會為患者請命。兩個兒子 兩種病況中華民國血友病協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血友病圓桌對談」,邀請健保署長李伯璋、健保署參議戴雪詠、台大醫院血友病中心主治醫師周聖傑、社團法人台灣藥物經濟暨效果研究學會理事長柯博升與血友病友代表陳小姐,透過平等對談,討論健保永續,病友也提出非抗體血友病患目前面臨的困境。陳小姐的兩個兒子都是血友病患,分別是「抗體血友病」與「非抗體血友病」,兩個孩子幼時每周都必須進出醫院兩三次,但大兒子在國小時對治療產生抗體,因關節反覆出血以輪椅代步,但有機會參加非凝血因子補充療法的臨床試驗,後來得到健保給付,治療之下,如今不需要坐輪椅,今年如願考取夢想大學。頻繁治療 影響生活非凝血因子補充療法對於「非抗體血友病」也有治療效果,目前健保給付尚未開放。周瑞欽也是重度血友病患,他為病友請命,血友病患者缺乏凝血因子,每兩三天就要進醫院接受靜脈注射補充凝血因子,頻繁治療限制職涯發展與社交生活。周瑞欽說,若能接受非凝血因子補充療法,可將治療周期延長至兩周甚至一個月,若健保能擴大非凝血因子療法給付條件,讓有需求的非抗體病友有更多選擇,人生也許就會有所不同,進一步回饋社會。已好幾位抗體血友病患者因此受惠,有機會到國外深造;非抗體血友病患也希望有更多治療的選擇。最大效益 合理給付李伯璋提到,有「價值」的藥品的確要合理給付,健保署以實證醫學為基礎,建立血友病專款管理機制,期盼妥善配置資源。戴雪詠表示,健保署建議將12歲以下非抗體兒童列為優先給付。經此次圓桌會談,促成健保署直接面對病友、專家,溝通心聲、廣納具體建議,因此會後確可再評估健保財務之下,有擴大給付的可能。周聖傑指出,血友病大約兩天必須補充凝血因子,每年治療逾百次,非凝血因子治療可預防性治療出血,縮減治療周期,利用皮下注射而非靜脈注射,也降低孩童與父母壓力。資源有限 尋求三贏也是醫師的柯博升認為,醫師都希望給病人最好的治療,但必須考量藥物經濟學,健保署應與藥物供應商討論更多方案,找尋平衡點;資源有限下,也能透過多專科團隊,搭配護具等照護策略,提升血友病治療效益。周瑞欽表示,多數病友跟家屬都珍惜醫療資源,願意為自己健康負責,也願意與健保永續一起努力,戴雪詠期盼,藥物供應商也能站在同一陣線,基於社會責任,共創與病人、健保三贏。
-
2022-09-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不打疫苗每日死亡將破百!王必勝:脆弱族群盡速打疫苗,BA.1次世代疫苗最快下周開放施打
次世代疫苗就要來了,先打完基礎劑的人,才能打次世代疫苗。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今分析最新疫苗接種數據,台灣還有320萬人未完成基礎劑,主要是三大族群:65歲以上長者(62萬人),50到64歲(60萬人),未滿12歲兒童(163.6萬人)。另外260萬人則只打完基礎劑,50到64歲有49萬人、65歲以上有近35萬人。陳秀熙提醒,沒有完整接種者若感染BA.5,較容易發生重症、死亡、長新冠、MIS-C(兒童),如果再不加強接種基礎劑和追加劑,預估未來疫情高峰每天4.1萬人確診下,每周死亡人數可能達到176人;若能加強施打,則可降低到每周19人至53人之間。接種疫苗是減少重症死亡最重要的策略,陳秀熙分析,台灣目前還有320萬人沒完成基礎劑,260萬人沒接種追加劑,預估接下來疫情高峰每天4.1萬人確診,這些疫苗沒打滿的族群可能衍生出每周51至125人死亡,但若符合資格的人都能夠接種基礎劑、第三劑或追加劑,則可將每周死亡人數分別降低到19至53人之間。曾經感染過的人,繼續打疫苗還有好處嗎?答案是肯定的。陳秀熙指出,不論什麼年齡層,感染過都還可以再打疫苗,如此即便之後再次感染BA.5,絕大多數都是輕症,發生長新冠、MISC的機會也很低。接種追加劑發生心肌炎等副作用的機會也低於基礎劑,可以放心接種。對此,王必勝表示,目前的確診個案死亡率,從Omicron一月疫情起,死亡率為0.17%,也一直減少中,陳秀熙所說的高峰到4.1萬,每周176萬人,可能是有他自己的計算基礎,但陳副院長是要告訴大家,「脆弱族群不要等,快去打疫苗」。被問到疫苗如何催打?王必勝則說,疫苗催打似乎到了瓶頸,第一,民眾習性是疫情嚴重時施打意願較高,現在就是上升高峰中,希望可以趕快施打。第二,次世代疫苗相當有效,也要到貨了,希望能藉此提高長者施打意願。BA.1次世代疫苗周五到貨80萬 最快下周開放施打【聯合報 記者鄒尚謙、許政榆/台北即時報導】指揮中心今公布,莫德納BA.1雙價次世代疫苗9月16日將抵台,數量為80萬劑。指揮官王必勝也針對「BA.5次世代疫苗採購」進行說明,提出6大重點,強調全球僅美國通過EUA,且為創新做法,我國進度與日本、歐盟同步。王必勝今表示,莫德納BA.1雙價次世代疫苗,9月16日會有第一批抵台,數量約80萬,後續也會再到貨,強調此款疫苗是全新的,並非舊疫苗,日本這周一才通過EUA,且對於現在流行BA.2、BA.5都有很好效果,比單純打原始株疫苗效果要好,周五到貨後進行封緘檢驗,希望下周開放民眾施打。王必勝針對「BA.5次世代疫苗採購」再提出6項說明:1. 目前仍只有美國通過EUA2. 美國採認動物試驗數據即通過EUA是創新做法3. 目前提供我國審查的資料是動物試驗數據4. 9月下旬將提供何種資料給我國審查尚無法確定5. 如果能通過我國EUA,則會進行採購,推估最快要11月以後才會交貨6. 目前我國審查採購進度與日本、歐盟同步王必勝日前說,BA.5雙價次世代疫苗到貨時程則難預估,主要在於提供的文件有無完整,需待整體更加明朗時,才能向各界報告。他也說,莫德納廠商表示並未提供資料給美國以外的國家審查,九月下旬才會提供,「可說我們是和日本同步」。衛福部長薛瑞元也說,日本目前只有取得部分資料,這部分台灣進度一樣,審查條件還不夠。台灣也持續跟莫德納公司保持密切溝通,先前也已說明,他們的疫苗資料只提供給美國,等到可以釋出的時候,會第一時間提供給台灣。
-
2022-09-11 養生.家庭婚姻
婆媳問題就是夫妻問題!心理師:先生別置身事外,最忌把太太當成擋箭牌
編按:婆媳問題為何是令人苦惱的千古難題?諮商心理師羅子琦認為,婆媳問題有很大部分來自先生、太太和婆婆三者的「三角關係」互動,更可能在不自覺中複製了各自在原生家庭的相處模式。而要解決婆媳問題,也必然需要從夫妻間開始著手,絕非任何一方採取迴避態度、或是獨自承受可以解決。隨著世代交替與社會風氣的轉變,談到「婆媳問題」,往往婆婆與媳婦各有各的委屈,幾乎是另一種「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的寫照。日前《50+》在粉絲專頁發起討論「婆媳甘苦談」,就引起不少讀者回響:有人認為,傳統觀念下做媳婦不容易,但婆婆有時要分擔照顧兒孫的責任,也是一種壓力。經手婚姻諮商有豐富經驗的諮商心理師羅子琦認為,婆媳問題看似發生在婆婆與媳婦之間,但往往反映在夫妻關係的衝突點上,「婆媳問題的本質,其實就是夫妻問題。」因此,要解決婆媳問題,最終還是必須回到夫妻間開始著手。兩代同時面對人生轉換期 需重新找出平衡點婆媳問題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羅子琦分析,從一個家庭發展的生命週期來看,通常在升格「公婆」身分的同時,也同時代表著孩子要從原生家庭中獨立的「離巢期」。「在這個時候,父母輩可能也是處在剛退休或即將退休的階段,當各個層面都面臨重大變動時,其實會需要相當的調適。」當兩代之間都處在人生和家庭的轉換期,自然也就容易產生摩擦。羅子琦認為,在家庭關係較偏向緊密的亞洲社會,很多人習慣於把一輩子都獻給家庭年輕時帶孩子、老時帶孫,直到自己帶不動為止。但是這對同時「成年」和「成家」的下一代而言,若是太頻繁地伸出援手,可能剝奪了兒女在建立屬於自己的新家庭時,需要練習承擔責任及磨合生活的機會,教養或價值觀念的不同,也可能對兒女輩造成某種程度的壓力。「責任和自由,其實是一體兩面。對於孩子,我們應該多給點自由,同時也讓他們學習自己負起責任。」羅子琦說。先生是處理婆媳問題的關鍵 首先要釐清責任範圍而當婆媳問題出現後,面對兩個女人間的衝突,往往是夾在中間的先生首當其衝。「在我的觀察中,很多無法處理婆媳問題的先生,根源在於他在自己的原生家庭時期,因為也無法處理父母之間的衝突,所以通常選擇用某種方式轉移焦點或逃避,但這樣的方式,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羅子琦認為,在處理婆媳之間的衝突時,作為「重要關係人」的先生,首先必須釐清的是:這個問題的責任歸屬範圍,在誰和誰之間?舉例來說:如果婆婆久久來家裡一次,但是會嫌太太家事做不好、家中整理得不夠乾淨,這很明顯是夫妻兩人之間的事(房子是夫妻兩人在住、整理得好不好也是兩個人說了算),先生就必須出面和自己的媽媽溝通,「因為很多事媳婦不好開口,但兒子可以說,而且一定要用自己、或至少是夫妻倆的共同立場發言,最忌把太太當成擋箭牌。」當然,在此之前有個大前提:先生必須要理解太太面臨的困境和情緒,「如果先生也覺得這個問題沒那麼嚴重,甚至在想法上是站在婆婆這邊,那就很難有進一步的討論。因此這就是回到前面所說的:在解決婆媳問題之前,更重要的是,夫妻之間對於問題要先取得共識。」接納彼此的差異 更能為關係帶來空間最後,羅子琦提出總結:無論是婆媳還是夫妻之間,其實都應該尊重彼此的獨立和差異。「即使是最親密的家人,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懂得彼此,也不會百分之百相同,生活必然有磨合、有協調,也需要保留專屬於自己的空間,有這樣的認知,或許就可以減少一些失落感。」「比起對於兒女的大小事親力親為,為人父母者,把自己的生活、健康照顧好,就是給他們最好的祝福。」而在處理衝突時,除了避免習慣性地指責對方,不妨跳脫「誰有問題」的框架,而是做那個願意釋出善意的人,會是比較好的切入方式。此外,羅子琦也認為,不只父母要適時學會放手,下一代也必須要學習:把上一輩之間的問題,還給當事人自己去解決。「我經常會問來諮商的當事人說:你把家裡的問題扛了這麼多年、承擔家人的情緒這麼久,到最後有解決嗎?答案通常是沒有,反而是無力感一直在增加。」一段關係要融洽,未必得事事融洽,或是「什麼都一樣」,有時候反而是「接納彼此的不同」、「接受自己無法改變對方」,更能讓關係有更大的喘息與成長空間。原文:婆媳問題就是夫妻問題!心理師:先生別置身事外,把「我們」放在「我家」和「你家」之前
-
2022-09-11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陪傷心的人聊聊
小蕙戴著一頂帽子,笑瞇瞇走進診間,她是一位正在進行化療的乳癌病人。「改變造型了?」我記得個性大剌剌的她,習慣頂著一顆光頭出門。「對啊,因為兩星期前搭計程車來化療,遇到一件尷尬的事。」由於她的造型與目的地,上車不久司機便關心她是不是正在做治療,小蕙點點頭,回是「例行的化療」。司機接著提到,「我懂,因為我弟弟有陣子也是這樣,定期往返醫院作化療。」正當小蕙感覺溫暖,司機大哥突然話鋒一轉,「可是弟弟後來死了……」「我再也說不出任何一句話!不要看我像個傻大姐,當下真的超傻眼,你明明看出我在做化療,如果無法祝福,為什麼不閉嘴,感覺像觸霉頭!」小蕙忍住眼中的淚水,「以後就算天氣再熱,我還是要戴頂帽子遮住光頭,免得又遇到白目的人。」正當我想贊同小蕙的決定,她繼續說道,「我的好朋友安慰我,說不定司機大哥失去弟弟很傷心,看妳很善良,不小心說出一直憋在心裡的痛苦--------醫師,這樣想確實會讓我好過許多,可是我還是不想再受傷了。」「當然。不過,妳和妳的朋友都很棒。」我相信小蕙的好友一定是位談話高手,試著以「利他」的心理機轉,幫她找回好心情。很多人問我,怎麼說話才不會踩到生病親友的雷,尤其是憂鬱症,據說叫人加油很NG,那怎麼辦?我總以20多年前老師的心法相傳,要傾聽者「戒急用忍」。其實,老師想告訴學生的是,要專心傾聽,讓說話者感受到你聽進去了,而且了解他的處境與感受,如果輕易說加油,反而讓對方覺得,聽話的人急著結束話題,瞬間關閉心門。只想趕快解決問題,常常是人與人溝通的最大障礙。因此,英國的生命線「撒瑪利亞會」的志工訓練手冊開宗明義,就要志工想像求助的當事人被困在一個坑洞,一般親友會基於好意急著想把他從洞裡拉出來,而不是下到坑洞中,坐在當事人身邊,因為陪伴本身,就是一種力量。然而,當你進到親友情緒的坑洞,你可能真的被嚇到,不知道說甚麼才好,這時候,真誠的一句「真抱歉,一直以來我都不知道你的感受。我想我需要消化一下,因為現在真的不知道說甚麼才好,但我想陪在你身邊」,也比急著回應,結結巴巴要對方加油要好。因為人們會記住的是真誠的談話,被接住的安心感,或許日後並不記得談話的細節。如果談得不如預期順利,聽話的人也不用太慌張,讓當事人明白他不孤單,以及進一步尋求協助的方式,已是一場功德無量的談話。自顧自說著自己想說的類似經驗(例如小蕙遇到的計程車司機),以為是分享,反讓對方不再說話。以基本功「傾聽」破題,「撒瑪利亞會」的志工手冊接著提到如何碰觸敏感話題,以及承接當事者情緒的各種技巧,最後不忘提醒檢視,自己是不是適合傾聽的人選,與轉介專業協助的各種狀況。我相信,如果每個想「陪傷心的人聊聊」的朋友都能用心體會這本手冊,必定受益良多。【延伸閱讀】陪傷心的人聊聊凱蒂‧可倫波斯著╱祁怡瑋譯橡實文化出版╱2022年4月
-
2022-09-10 退休力.社會連結
中高齡就業歧視/面試問年紀 最讓人生氣:「我好手好腳 為何不給機會」
王女士今年57歲,在一家傳產業工作22年,公司一年多前結束營業,讓她一夕之間失業。沒想到接下來找工作全數碰壁,先後到瓷器工廠、外銷碗盤工廠面試,「不是說我年紀太大,就是擔心我不能常常加班」。她感歎,從沒想到只是要一份簡單的工作竟然如此困難,連面試的年輕領班都勸她在家享福就好,讓她很不是滋味。求職受挫 「要看身分證就知工作沒了」王女士兩個孩子還在念大學,只靠先生一份薪水很勉強,堅持再就業,也不放棄求職。後來終於在某區公所找到臨時工的職缺,讓她終於安頓下來。這一年來求職挫折,讓她對目前這份工作非常珍惜,別人不做的事她統統不挑,「只求能安穩工作到65歲」。「我找工作一年半了,雖然我看起來不到60歲,但面試主管若要求我拿身分證,我就知道工作沒了。」67歲的林先生談到一年半以來面試求職經驗,非常不平,「我好手好腳,工作態度比年輕人好,為什麼不能給我們再就業的銀髮族試試看的機會?」林先生退休後開過幾年計程車,但計程車完全靠跑車以時間換金錢,他不想年紀大了,還要繼續過長工時日子, 因此想找部分工時工作。林先生先後找過便利商店工作,也曾想擔任停車場收費員,「但是只要問到我的真實年齡後,對方就開始找各種理由搪塞,還有人馬上說,這個缺已經有人了,一聽就知道是嫌我年紀大,這個最讓人生氣」。職務再設計 很多銀髮族表現優秀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銀髮人才資源中心主任余璦君觀察,人才資源中心成立至今快9年,剛開始的確遇到很多困難,企業直覺認定中高齡勞工電腦能力不佳、不好溝通、體力不好,這幾年下來有很多優秀銀髮族就業,企業態度完全改觀,就業穩定度好、同理心佳,人際溝通圓融,工作表現都很好,「如果真的要講劣勢,唯一是電腦能力,其他都不是問題。」至於體力差?余璦君表示,現代人健康狀況佳,即使有些需要體力負荷,勞動部也有補助職務再設計,只要導入改善工作設施,都可以解決。很多廠商開始發現銀髮勞工的優勢,反而很多銀髮族自己自信心不足。她也建議有些銀髮族放寬心胸,例如曾有一位大姐從事清潔打掃工作,一兩天後就不做,原來是公司對清潔工作訂有SOP標準流程,但這位大姐自認家裡打掃已有四、五十年經驗,為何還要按照公司流程標準?因此辭去原有工作,就很可惜。少子化衝擊 企業聘用中高齡三種形態104人力銀行中高齡事業處資深副總經理吳麗雪表示,歸納台灣企業對進用中高齡人力有三形態:1.先知先覺型已經意識少子化對勞動力衝擊的嚴重性,知道沒有這麼多年輕人可以用,願意開始嘗試進用中高齡,但因為沒有經驗值,需要更多摸索,例如可能需要職務再設計,協助中高齡員工克服職場障礙。2.不知不覺型存在對中高齡員工負面刻板印象,也不想往前跨,不想開這個門。3.後知後覺型完全沒有意識到少子化及高齡化對勞動力的衝擊,104人力銀行在很多場座談會中就發現的確不少企業對勞動力的變化沒有概念,以致還未開始開拓更多元人才招募彈性。吳麗雪相信隨著中高齡就業專法上路,應該會有愈來愈多企業正視勞動力結構不得不改變的事實,有助打開中高齡更多就業機會。
-
2022-09-07 養生.人生智慧
為什麼有能力員工卻沒有好的績效表現?專家:找到「適合自己的做事方式」才能發揮高效
對於知識工作者來說,「我的做事方式如何?」與「我的長處何在?」是同樣重要的。但就實務上來說,「我的做事方式如何?」往往更為重要。為什麼?令人十分驚訝的是,真正知道自己是「如何」把事情做完的人十分罕見。絕大多數人甚至根本不曉得,「每個人在工作或做事方式上各有差異」。因此,其關鍵是,為什麼有能力、有專業、有條件的知識員工卻沒有好的績效表現?或許這就是很多人去兼差或扮演多領域「斜槓人」的原因之一吧!因為他們並沒有察覺到,在工作與做事時善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做事才會有效。做事方式不一樣,跟「人格特質」有關聯就像每個人的長處不同,每個人的做事方式也不一樣,這又跟每個人「人格特質」有關聯。不論這種人格特質是與生俱來或後天環境所養成,總之,必定是早在踏入職場前就已形成。因為每個人做事方式也是既定的,就像每個人的長處或不擅長做什麼其實也是既定的。既然如此,一旦進入職場還要強力改變他們的人格特質、長處、短處或工作、做事方式簡直是不可能的事。難怪組織內知識員工的流失率如此高,這也就不足為奇了。頂多,我們只能去發掘,就像馬歇爾將軍、史隆、李世民、曾國藩……等人的知人善任一樣,無人能改變他們,就連他們自己也做不到,千萬不要再以為潛能開發能改變這一切,最多只能微調或局部發揮而已。協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做事方式」,使其發揮高效才是知人善任之道。《延伸閱讀:如何發現自己的長處? 專家:用「反饋分析比較法」幫助自我認識》杜拉克以其長達二十年以上的「反饋分析比較法」得出總結:「我於一九二三年在英國曾受教於劍橋大學經濟學大師凱因斯,我的思想豁然開朗。我領悟,凱因斯與課堂上所有的優秀經濟學學生,有興趣研究的是『商品的行為』,但我卻對『人的行為』情有獨鍾。」他繼續說道:「因為人要比概念來得有趣多了。雖然一路寫來,我對概念的處理還是比較得心應手。」杜拉克以「寫作」來釐清概念、以「諮詢」來解讀人生、以「教學」來掌握脈動、以「洞察」來探索趨勢、以「閱讀」來積累功底、以「系統」來創造機會、以「創新」來延續組織生命、以「人」來引領未來。杜拉克聰穎過人卻自覺平凡;博覽群書卻自認興趣過多;問對問題卻自以為愚蠢;擅長分配時間卻自認過度貪心;人稱大師他卻不能接受;遭人質疑卻樂意傾聽;編輯採訪他卻婉拒;偉大老師卻主張向學生學習;樂於奉獻卻不留下任何東西。卓越人士多符合「成長型思維」杜拉克多元化、全方位的學習模式值得我們效法,他用兼具閱讀與聆聽的方式去學習,又以寫作、問對問題、反思、換位、多元思考來創見和認識事物的本質。這也可以看出杜拉克是如何在做事方式取得足夠的資訊、技巧、能力與合適的方式來協助自己,讓做事更有效能。尤其他秉持著完全開放的態度加上以動態系統心智習慣,形成「自我學習」的一以貫之的管理哲學體系,讓他能有效地自我管理、自我經營甚至卓越的自我領導,這完全體現出卡蘿.德威克所主張的「成長型思維」。確切的說,卓越人士大都就是符合這種「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就拿林書豪為例,他是屬於閱讀型,有很強的包括文字、圖片、影片的解讀能力,所以他的打球方式既不是向麥可.喬丹學也非複製科比的運球,而是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打球,使自己打球有效。或許他明白(或教練的指導)自己不具有得分的爆發力或雄厚的身體素質,因此他將自己的獨特優勢發揮到極致,他擁有一流的組織進攻能力、解讀比賽的大局觀加上他的明快節奏感。在防守端,他扮演著極為出色的角色,他那預判的能力與防守位置的恰當配合可說是卓越等級,經常造成對手的進攻犯規,這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智慧,十拿九穩,絕對有效。這些都要歸功於他對球賽動態上的解讀能力與認知程度才能辦得到。更精準的說,他平時的自我監督心態已成了紀律式心智模式,加上以團隊為重、以勝利為目標,並不在意自己的數據與得分多少。就像歷史上那些擁有偉大成就的人,如拿破崙、達文西、莫扎特、馬歇爾到如今的杜拉克、林書豪,向來都是得利於「自我管理」,將自己極為有限的資源找到合乎自己節奏感的步調,就會有所成就,甚至於不讓優秀成為卓越的敵人,或是終身學習、終身成長與發展自我阻礙的藉口。自己是屬於「閱讀型」還是「聆聽型」?杜拉克領悟到每個人不論是做事方式,有效學習方式與長處的表現都不一樣。為此,立即透過以下範例可以讓自己借鑑,了解到做事有效、工作有貢獻是何等地重要。他不但找到自己、認識自己、發揮自己、管理自己,而且還能解讀他人、善用別人成為團隊績效的材料。更進一步認清有效性有其必要性,尤其要判斷一個人究竟是如何表現,通常取決於幾種常見的人格特質。首先要曉得自己究竟是屬於「閱讀型」,還是「聆聽型」。很奇妙,極少人知道,人在人格、個性特質上有閱讀者與聆聽者的分別,曉得自己屬於哪一種的人更罕見。這種無知,常會帶來無法想像的後果。舉例之,二戰期間,艾森豪將軍擔任歐洲聯軍總司令時,一直是媒體寵兒。他召開記者會時是以獨特風格名聞遐邇;艾森豪將軍針對記者所提問的問題,永遠展現掌握全局的威力。無論是情況的描述,或者是政策的解釋,他都能夠用兩三句漂亮優雅的回答交代。可是十年後,當初那些崇拜不已的記者對於艾森豪總統,卻只剩下滿腹怨言:「他的回答總是不得要領,而且常在不相關的主題上喋喋不休。記者經常嘲笑艾森豪說他用破碎而不合文法的回答,屠殺了英語。」杜拉克如此描寫著。為什麼同樣一個艾森豪、同一批記者,差距會如此巨大?再看看杜拉克高明的解讀功底:「艾森豪顯然不明白,他是閱讀者而非聆聽者。當他擔任聯軍總司令時,幕僚會在記者會前半小時,將記者所要問的問題以『書面』寫好交給他本人過目,所以他能夠掌握全局。但是艾森豪之前的兩屆美國總統羅斯福與杜魯門,都是聆聽者。這兩位深知自己是聆聽者的特性,所以喜歡現場自由發揮。艾森豪當選總統之後,或許應該按例蕭規曹隨,結果他根本聽不懂記者在問些什麼問題。」閱讀者很難成為聆聽者,反之亦然。勉強結果往往會步上艾森豪的命運,無法有所表現。若艾森豪自己也能自我察覺或旁人給予提醒,相信不僅僅在記者會上有好表現,連帶的也會影響到他的政績以及社會的觀感,就像偉大的溝通者雷根總統一樣。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成為自己的執行長:跟彼得杜拉克學職涯規劃與自我管理》
-
2022-09-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新增本土2萬3931例!40多歲男發燒、喉嚨和肌肉痛 首例BA.4重複感染
本土疫情連續六天破三萬後略降,今天國內新增2萬3931例本土個案、172例境外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死亡31例。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確診數略降研判是假日效應,但與上周一相比確診數增加18.7%。另從趨勢圖可看到疫情已經連續三周增加,明顯進入下一波流行中,提醒最方便的預防方式是打疫苗。今日新增本土病例,為1萬1118例男性、1萬2807例女性、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5,329例),台北市(3,016例),桃園市(2,884例),台中市(2,528例),高雄市(1,862例),台南市(1,400例),彰化縣(994例),新竹縣(856例),新竹市(619例),屏東縣(611例),苗栗縣(610例),雲林縣(494例),宜蘭縣(493例),花蓮縣(460例),基隆市(433例),南投縣(327例),嘉義縣(323例),嘉義市(218例),台東縣(204例),澎湖縣(124例),金門縣(122例),連江縣(24例)。今日新增3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7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9例具慢性病史、21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1日至9月2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6日至9月2日。今日新增172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87例男性、8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分別自越南(6例),印尼及香港(各3例),日本及泰國(各2例),中國、土耳其、韓國、新加坡、德國、菲律賓及印度(各1例)移入,另149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8月5日至9月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46萬7059例確診,分別為2萬9076例境外移入,543萬792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萬94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07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146例、台北市1,130例、台中市1,014例、高雄市945例、台南市777例、桃園市764例、彰化縣592例、屏東縣411例、雲林縣319例、南投縣297例、苗栗縣244例、嘉義縣236例、基隆市222例、宜蘭縣201例、花蓮縣及嘉義市各166例、新竹縣158例、台東縣143例、新竹市100例、澎湖縣28例、金門縣19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中重症+101 40歲女快篩陽未就醫 病發二日亡新冠肺炎今天新增死亡31例、中重症101例。其中死亡個案中較年輕個案為40多歲女性,快篩陽性後未就醫,隔天在家被發現意識改變、昏迷不醒,當天送醫即不治,死因為新冠肺炎併呼吸衰竭。今年以來中重症累計2萬4488例、死亡9240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天新增死亡個案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為17例男性、14例女性,29例具慢性病史、21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21日至9月2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6日至9月2日。其中一名40多歲女性本身有慢性腸炎,曾接種三劑疫苗。8月28日在家快篩陽性,但未視訊診療。隔天,8月29日在家被家人發現意識改變、昏迷不醒,緊急送醫急救,仍因病況惡化過世,死因新冠肺炎併呼吸衰竭。另中重症包括68例中症、33例重症。羅一鈞表示,新增一例孩童多炎症症候群(MIS-C)。個案為一歲男嬰,未接種疫苗,曾於7月13日確診。8月27日起出現發燒、腹瀉等症狀,8月30日就醫檢查發現肝指數、發炎指數及血栓指數皆升高,診斷疑似MIS-C,於8月31日住院。住院後經心臟超音波顯示冠狀動脈擴大,給予低劑量阿斯匹靈等藥物治療,治療後病況好轉,於9月2日出院。目前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201例,29例腦炎、22例肺炎、3例敗血症、10例哮吼、MIS-C增至126例、1例心肌炎、3例共病及7例到院前死亡;上述個案已有29人死亡。40多歲男發燒、喉嚨和肌肉痛 首例BA.4重複感染新冠本土疫情升溫,但變異株BA.5本土個案佔比持平。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BA.5上周新增50例,全國占比為37.9%。另新增一例BA.4本土病例,為重複感染個案;目前BA.4本土個案累計四例、BA.5236例。羅一鈞表示,新增的變異株本土個案,為50例BA.5及1例BA.4。其中BA.5個案占上周所有已定序之132例的37.9%,為24名男性、26名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分布為北部35例、中部8例、南部5例、東部2例,確診日介於今年8月15日至8月26日。另1例BA.4本土個案為北部40多歲男性,於8月23日確診,為本土首例重複感染BA.4個案。個案於6月27日第一次確診,8月22日出現發燒、喉嚨和肌肉痛,隔天快篩陽性,經過PCR檢驗陽性、Ct值為19.3,後續定序出BA.4,為首例重複感染的BA.4個案。羅一鈞表示,疫情以來截至9月3日重複感染個案共9833例,自七月修改定義以來則有4414例,比例仍低。曾染新冠肺炎者在BA.5疫情中仍會有重複感染情況發生,但確診過的人感染BA.5的機率比未曾感染過者低八成,風險比沒確診過的人低。另外,國內境外移入個案中新增檢出1株BA.4、32株BA.5,個案分別為24例男性、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8月11日至8月27日。其中檢出BA.4個案自越南(1例);BA.5個案分別自美國(5例),越南(6例),印尼、新加坡、英國、泰國、韓國及菲律賓(各2例),瑞典、匈牙利、愛爾蘭、馬來西亞、瑞士、印度、荷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澳大利亞及比利時(各1例)移入。指揮中心強調,依現有研究顯示,BA.4及BA.5致重症機率尚無明顯增高,但傳染力已提高,仍需嚴密監測。為加強本土個案Omicron BA.4、BA.5等變異株病毒監測,指揮中心已增加本土個案變異株型別檢驗及定序比例,並著重於COVID-19兒童腦炎等重症及重複感染個案呼吸道樣本基因定序作業,另規畫以現行呼吸道病毒合約實驗室監測網絡加強社區中個案之監測。網紅醫稱BA.5潛伏期僅兩天 羅一鈞打臉:無正式統計受新冠肺炎變異株BA.5影響,本土疫情再起。網紅醫師黃軒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BA.5潛伏期天數大幅減少,縮短為兩天,更容易加速病毒傳播。不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醫師的文章沒有引述資料來源,且潛伏期的縮短天數並沒有正式的統計,是否真的縮短為兩天仍有待觀察。羅一鈞表示,目前看到相關資料是七月中旬有日本報導觀察資料認為潛伏期從2.8天縮短為2.4天,但沒有實際的正式統計。而BA.5在國際已流行一陣,觀察潛伏期仍是三天左右,並沒有比BA.1或BA.2短,因此指揮中心不會只參考小規模的地方數據調整相關管制措施。羅一鈞也表示,四到六月曾感染過新冠者產生的保護力正陸續衰退,重複感染新變異株的機會也提高,感染後仍可能再度出現症狀,也可能出現中重症,但這主要還是和個案本身是否有慢性病或高風險因子有關。而重複感染病症與初次感染類似,也是以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發燒等耳鼻喉症狀為主,因此提醒民眾儘速採實體或視訊就醫確診,讓醫師可根據風險高低開立症狀藥物或口服抗病毒藥物。而針對下周中秋節北市宣布禁戶外烤肉,羅一鈞也表示,指揮中心沒有針對特定場所要求不可以辦聚會烤肉等活動,但如果要在公共場域營業場所烤肉聚會,就要符合量體溫、員工健康管理、環境清消等相關規定。至於各縣市是否能妥善管理和執行,或允許特定場所是否開放相關聚會,則尊重地方裁量。指揮官王必勝則提醒,未接種疫苗的長者、免疫不全者和幼兒還是建議不要參加這類活動,避免感染。張上淳:BA.1雙價疫苗對抗BA.5 中和效價高1.68倍先前媒體人趙少康抨擊指揮中心,Omicron BA.5疫情正流行,但食藥署只通過BA.1的次世代疫苗EUA。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說明,美國等多國在BA.4、BA.5疫情流行期間,即使沒有雙價疫苗,施打過3劑疫苗的18歲以上民眾的保護力都相當不錯。趙少康日前批指揮中心不買BA.5的雙價疫苗,王必勝該打屁股,質疑:「難道是指揮中心已經買了對抗BA.1的疫苗,硬逼我們打?」張上淳回應,對莫德納疫苗的採購合約,有任何新疫苗開發台灣隨時可以採購,開發過程、新資訊指揮中心、食藥署都保持密切溝通。張上淳表示,食藥署上周五依照廠商送交的內容進行EUA審查,內容包括製造過程、動物試驗、人體臨床試驗,完整齊備資料後,專家審查後認定符合國內EUA相關推定,因此通過審核;但臨床試驗資料仍在初期,受試人數三、四百人規模,主要還是看施打追加劑後,滿28天的中和抗體效價變化,對照原始株的單價疫苗比較。「雙價疫苗比原型株疫苗接種者,中和抗體效價高出1.68倍。」張上淳說明,受試者如果不曾感染過新冠,雙價抗體效價為776、原型株458,高出了1.69倍。因為是初期臨床試驗資料,受試者人數關係,也無法直接推算能夠產生多少保護力。不過,從外國整體疫情推斷,張上淳指出,美國BA.4、BA.5疫情流行期間,沒有雙價疫苗,但對於有打過3、4劑的18歲以上民眾,完成3劑原始株疫苗在預防重症住院效果,4個月內保護效果有49%,4個月以上有34%;若打第4劑,50歲以上成年人,2個月內預防BA.4、BA.5重症住院效果有60%,2至4個月有56%,是相當不錯的。張上淳強調,對於免疫不全的病人,施打3、4劑疫苗,預防住院保護效果分別為31%、41%,換句話說,專家和各國都認為,對於目前的流行狀況即使沒有雙價疫苗,還是鼓勵施打3、4劑,以預防重症死亡。張上淳也推估,即使雙價疫苗只有BA.1和原始病毒,對於台灣BA.4、BA.5疫情流行下,在防範住院、重症、死亡上還是有很好的效果。
-
2022-09-05 名人.李伯璋
李伯璋/健保資料庫 研擬雙贏遊戲規則
憲法法庭就爭議十年的健保資料二次利用釋憲案作出判決,一時成為輿論焦點,也為資料利用與隱私保障樹立長遠標竿。全民健保為強制納保,民眾就醫資料隨同醫院申報費用,一併進入健保資料庫,而無從經其同意。但可否事後退出以健保資料從事學術研究等二次利用範圍,判決宣示應以法律賦予民眾得請求停止利用,即退出權,明定行使的主體、事由、程序、效果及例外不允許退出情形,並於三年內立法;倘未及時完成,民眾可逕行請求退出。加密後供學術研究 九成同意本案尚未宣判前,健保署為事先評估未來退出權法制化後可能面對的規模及因應,今年四月進行民調,民眾對於健保資料加密後供學術研究,高達九成同意;同樣加密後供產業研發運用,也有八成同意。高同意率是民眾長期對健保的支持與信賴,健保署也確實藉由資料研究引進療效好的藥品、醫材及新醫療手術等,並訂定合適價格與給付條件;以民眾資料研究,協助健保署正確決定,進而使民眾享有更好的醫療,形成善的循環。在此代表健保署表達對民眾支持的誠摯謝意。健康存摺 研究設立退出選項立法作業是不小的挑戰,但健保署正面看待時代加強隱私保障的趨勢,除啟動立法準備作業,進行相關研究,並同步推動運用科技方式,例如於健康存摺設立退出選項,方便民眾藉由手機即可表達意願。上開判決也宣示應就健保資料目的外利用,以法律明定組織與程序上防護機制,包含資料庫儲存、處理、對外傳輸及對外提供利用主體、目的、要件、範圍及方式等,健保署除將現行作業規範及安全防護措施擇其要項,以法律明定以符法律保留原則外,也將通盤檢討資料利用實務與法制面需求。並邀集法律、公衛、醫療、資訊等領域專家及人權團體表達意見,期待多方折衝溝通後,凝聚共識,使健保資料利用如浴火再生,在隱私保障與醫療衛生促進之法益拉鋸中,謀得可長可久的平衡。立法尚未完備前,對於申請學術研究之案件,健保署除要求具備IRB外,也會邀請學者專家參與審查,並檢視資料利用,以期公正周延。健保資料 有利醫療科技研發健保資料對醫療科技研發具舉足輕重地位,近期就新冠肺炎確診者資料進行深度分析,精準訂定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幫助長新冠民眾獲得更好且更有效能的治療;長遠之例則有肝炎治療、追蹤、藥品療效評估等,對於藥品研發及治療方式進步有很大幫助。以健保署的立場,將致力訂定可以讓醫界、學界安心使用健保資料,民眾也能信賴的遊戲規則,研究的成果也將幫助台灣甚至其他國家的醫療進步與民眾健康。在本案判決前,有學者表示某些學術研究「不急迫」,應一概不允,但健保署較不贊成以研究目的急迫區分,汝之蜜糖,彼之砒霜,病患及家屬受病痛所苦,必定期待相關研究愈快愈好,但無此疾者通常較無急迫感;何況有些先驅性研究,日後發現對臨床醫療大有價值,不得不佩服前輩們卓越識見。憲法法庭判決引起學界、醫界等新一波的論辯,意見雖有不同,但都是希望健保資料利用在制度上更加健全,健保署都將正面看待,將之內化為長遠發展的養分,與全民共享。
-
2022-09-05 失智.新手照顧
她帶失智父兄看電影、搭郵輪 不畏失禁重拾「敢動」生活
「爸爸,現在要換上的褲子可以讓你方便上廁所喔!你試看看,這很容易穿脫,你的手跟腳要動一動啦,這樣才不會老得太快…」47歲的林奕妤照顧失智父親十多年,伴隨失禁發生,父親從需要別人協助包紙尿褲,到現在可以自行穿脫褲型紙尿褲,還能跟家人一起看電影、搭郵輪,過著勇敢行動的生活。林奕妤的父親多年前糖尿病昏迷住院,併發輕微小中風,必須包著傳統紙尿褲,出院後發生血管型失智,偶爾出現記憶喪失、反應遲鈍和走路不穩,只好繼續使用紙尿褲。從傳統紙尿褲到轉換褲型紙尿褲,父親起初會抗拒,但林奕妤運用「胡蘿蔔與棍子」理論協助父親心理建設,用他喜愛、感興趣的事物作為籌碼,例如「爸爸,穿上它就可外出吃美食」,並搭配警告等方式,讓爸爸勇於嘗試褲型紙尿褲,進而接受,至今狀況良好,可以自行穿脫。 「耐心溝通、陪他走下去」是勸說失智者穿上紙尿褲的關鍵。林奕妤的哥哥患有額顳葉型失智,言語退化、判斷力出問題,容易出現脫序行為。幾年前全家出國旅遊,哥哥就曾發生走失,甚至也曾在餐廳用餐時發生失禁,弄髒餐廳地板。林奕妤說,家人在外面失禁時,千萬不要用指責的口氣,愈是親近的人,愈放不下「面子」,失智者會覺得自己沒用、拖累家人,反而選擇了拒絕和沉默,更不敢走出家門,退化更快。她建議帶失智者外出用餐時,可以先告知餐廳店員,有失智者一起用餐,讓對方理解可能會有什麼情況發生,多數店家都很友善,讓她很感動,也讓家人能在輕鬆氛圍中享受美食,感受生活樂趣。除了告知周圍的人,尋求理解,林奕妤說,哥哥幾乎不太講話,隨時要注意他的臉部表情,失禁的異味困擾在使用褲型紙尿褲,並搭配固定飲水及排尿習慣後,已有明顯改善。孝順,強求不來!照顧者請好好照顧自己為了照顧失智家人,林奕妤十年多來,每天睡不到五小時,還要兼顧業務工作,壓力大到半夜家人入睡後,一人狂吃辣食掉眼淚,說不出的心酸,外人難以體會,「你要照顧者,用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真的很難」林奕妤道盡照顧者的無奈。面對家人生病,看著81歲的母親也要照顧丈夫、兒子的生活起居,林奕妤心疼母親年紀大,身心難以負荷,即便家中有其他兄弟姊妹,但各自都有家庭且不是每個人都有照顧長輩的經驗,所以希望其他人至少做到陪伴,然後多聽聽媽媽說話,讓她紓壓。「而自己則用理解的心態面對失智家人的行為,先穩住自己的情緒,才能幫家人解決問題。」林奕妤說,照顧之路無比艱辛,「孝順,是要求、強求不來的」,那是發自內心,對於需要照顧的家人,願意付出。千萬不要為了別人的要求、眼光而讓自己陷入照顧困境。因為照顧是一個不斷付出的過程,照顧者是「人」會累、會想休息、會脆弱,會需要正向支持,她建議必要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讓自己喘口氣,維持至少四分之一的正常生活,才能夠度過漫長的照顧修煉。林奕妤的4大照護經驗1.貼近被照顧者心理:提升對疾病的認識,溝通對話以失智者為主體,多點時間讓他們思考,不要急著自己做決定。2.用同理心角度對待:了解失智病程,知道目前處在什麼階段,較能明白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和行為模式。例如血管型失智在思緒清醒時,行為舉止正常,溝通無障礙;額顳葉型失智會影響語言能力、溝通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自理。3.有耐心、有技巧溝通回應:失智長輩就像小孩子,要多花心力照顧,認真傾聽讓他們說出想法和感受。4.照顧者安排喘息時間:適時有抽離、休息的機會,善用政府長照2.0資源的喘息服務,安排自己喜愛的活動。掌握3原則 專家教你面對失智失禁的照護困擾罹患失智症後,九成患者都會有失禁問題,對家屬而言,「失禁」是每天都要面對的照護難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表示,不論是亞健康的長輩或是失智症患者,對於「包尿布」都覺得有失尊嚴,會因自尊心受傷而拒絕接受照護,甚至情緒反彈。有時當事人可能有嗅覺障礙,或是真的「不知道、不記得」自己漏尿了,所以非常排斥失禁照護。他建議掌握下列三大原則,可以提升患者和照顧者的生活品質,也不會因抗拒照顧而產生攻擊行為。1.定量喝水、定時如廁:協助養成習慣,固定時間喝水、上廁所,用溫和的口氣叮嚀有尿意就要去解,建議每隔2個小時引導排尿,讓長輩有被關心的感覺,而非被控制。2.耐心指引、切勿責罵:有些長輩因為認知功能障礙,找不到廁所、在錯的地方上廁所,用溫和口氣表達「我來幫你」、「大家都是這樣沒關係」,引導上廁所或使用失禁產品。3.善用失禁產品:正確選擇失禁產品可降低照護負擔,不同程度的失禁失智患者都可以使用褲型紙尿褲,注意不要提到「尿布」,而是強調與一般內褲無異,長輩更能接受。元氣網特別推出【失智失禁】系列課程,從照護現場真實情境提供您照護技巧、解決方案👉點此進入課程頁▶穿對「敢動褲」 讓失智長輩維持尊嚴 重拾敢動生活至於紙尿褲選擇,專業成人失禁護理品牌TENA添寧PROskin系列產品,可提供不同失智病程的多樣化照護。針對有行動力的失智長輩,可選擇「添寧PROskin敢動褲」-3種不同吸收力,可依據長輩的失禁發生頻率、嚴重程度以及使用時機做選擇,無痕貼身、瞬吸乾爽、透氣親膚的三大特點讓長輩舒適感升級,長時間穿著也不悶熱、不溼黏。而「添寧敢動褲」除了外觀及使用方式跟內褲無異,長輩接受度高,能讓長輩自行穿脫找回他們的自主權、尊嚴感,有助於失智長輩維持生活自立、延緩退化,同時也減輕家屬的照護負擔。針對後期行動力退化的失智長輩,可選擇「添寧PROskin透氣乾爽紙尿褲」-長效吸收搭配100%透氣材質,維持長輩皮膚乾爽透氣,避免發生惱人的失禁性皮膚炎,同時採用魔鬼氈黏貼,照護更換更輕鬆。因應不同失智階段,有不同失禁程度及相應對策,照顧者了解疾病之外,也要安頓好自己,善用正向的溝通方式,選擇適合的失禁照護產品,不僅減輕照護壓力,也讓失智者重拾尊嚴與敢動生活。了解更多資訊:添寧敢動褲體驗索取>>https://lihi1.com/m00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