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6 醫聲.慢病防治
搜尋
新冠肺炎
共找到
11902
筆 文章
-
-
2023-06-01 醫療.百病漫談
腋下痛別輕忽!醫曝6大可能原因:出現4種情況盡早檢查
腋下疼痛日常並不少見,不過除了肌肉拉傷或皮膚疾病以外,其實也有不少較嚴重的疾病需要提防。大灣健全診所家醫科王威傑醫師指出主要原因,並提醒出現不尋常症狀應盡早檢查。腋下疼痛主要6大類原因!癌症、心肌梗塞也在其中。王威傑醫師表示,腋下疼痛原因繁多,主要可以分為六大類,包括肌肉拉傷、淋巴腫大、皮膚疾病、良性腫瘤、神經疼痛、轉移疼痛。肌肉拉傷:肌肉纖維、韌帶過度伸展拉扯造成,如舉重拉扯到胸大肌、推丟時拉扯到喙肱肌,其他也包括韌帶。淋巴腫大:主要和感染、自體免疫疾病、惡性腫瘤等有關。感染可如愛滋病等性傳染病、新冠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結核菌、貓抓熱等。自體免疫疾病則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惡性腫瘤則如淋巴瘤,會越來越大,觸摸起來較有彈性;惡性腫瘤轉移的轉移癌則如乳癌轉移等,會較硬、越來越大、觸摸不易移動。兩種都容易出現胃口不佳、體重減輕等,且通常是體積變大時才出現疼痛。皮膚疾病:如毛囊炎、接觸到清潔劑或過敏原的接觸性皮膚炎、或是常見肥胖族群出現對磨疹而使得疼痛等。良性腫瘤:如脂肪瘤、皮下囊腫,通常比較不會痛,一般是腫瘤大到壓迫到神經,才有可能引起較明顯的疼痛。神經疼痛:如出現在腋下附近的帶狀皰疹,或是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所引發的疼痛等。雖說糖尿病的神經疼痛大多從周邊神經開始,不過腋下確實也有可能出現。轉移疼痛:轉移痛通常意味著該處附近的器官正出現問題引發疼痛,而疼痛又更進一步延伸、轉移到腋下,包括了較少但確實也會引起轉移痛的胃食道逆流,以及較嚴重的心肌梗塞。腋下疼痛4種情況盡早檢查,胸悶痛、冒冷汗應即刻就醫!王威傑醫師表示,由前述可見,腋下疼痛也是有可能潛藏著危險或較嚴重的疾病,因此提醒若出現不尋常的症狀應提高警覺。包括不明原因的疼痛、淋巴腫大、超過兩周。以及不明體重減輕、盜汗、胃口不佳等虛弱症狀。或是腫塊越來越大、超過兩公分。另外若是出現紅、腫、熱、痛,即便只是皮膚疾病所引起,也可能形成更進一步、更嚴重感染,如蜂窩性組織炎,也不宜久拖。上述這些情況都建議盡早檢查。至於轉移疼痛,若另也同時出現胸悶、胸痛、冒冷汗,此時就有較高的機率為心肌梗塞,為防誤判而發生悲劇,不論如何應即刻就醫。腋下疼痛檢查無異如何改善?醫:可用痠痛貼布或熱敷。在初步觀察症狀沒有異常,或是檢查確認排除疾病可能,王威傑醫師建議,若要排除腋下疼痛,也可透過痠痛貼布或熱敷進行改善,因為此情況往往較常見的是肌肉疼痛所引起,而這疼痛也可能因行動而疼痛持續、不只兩周,例如工人出現腋下疼痛就有可能超過兩周。不過王威傑醫師也提醒,若自覺可能是因肌肉、韌帶等影響引起疼痛,也還是得留意是否有出現其他併發症等不尋常症狀,以免誤以為僅是肌肉痛,實則有較危險的疾病存在。《延伸閱讀》 .胸部摸到硬塊是乳癌嗎?醫指常見症狀:盡早檢查但不必恐慌。 .淋巴癌來得又快又猛!及時確診是治療關鍵!出現6大症狀速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
-
2023-05-31 醫聲.慢病防治
兒少哈菸藏「2高2低」隱憂 專家:線下傳銷電子煙 進階恐成吸毒
新菸害防制法今年3月22日上路,禁止電子煙及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加熱菸,也同步將禁菸年齡從18歲提高到20歲。不過專家直言,新法上路後兒少菸害仍存在「二低二高」隱憂,「二高」包括青少年使用電子煙比率、青少女使用加味紙菸比率增加;「二低」則是新法上路後查緝量偏低,憂心變為「線下傳銷」方式吸引孩子吸菸,甚至吸毒。以及地方自治條例管制菸害力道過低,呼籲主管機關應加強。兒福聯盟政策發展處副處長李宏文表示,菸害防制法等10多年終修法,不過仍一喜一憂,兒少菸害存在「二低二高」,「二高」中第一高包括青少年使用電子煙比率快速增加中,根據國健署統計,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從103年2.1%到110年8.8%,7年內青少年使用電子煙至少增加3倍,若看統計至今年的數據或許會更高,等待新法上路期間,主管須高度關注年輕人使用率高狀況。李宏文指出,第二高則憂心,觀察108年至110年青少年使用紙菸比率雖下降,但青少女使用紙菸比率卻增加,尤其鎖定年輕族群、女性族群的加味菸,含有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各樣口味吸引青少年、年輕女性吸食。國健署近期公告加味菸修法草案,僅正面表列禁止前面4種口味,其餘口味均不限,他呼籲主管機關「應放眼未來」。李宏文說,另外「二低」第一低包括,電子煙吸食率增加,但新法上路後查緝量、查獲率偏低,擔心菸品業者轉為「線下傳銷」吸引孩子,利用免費加入「舒壓體驗坊」方式,打造煙霧彌漫、潮流感,讓青少年透過網路平台呼朋引伴,甚至起初先使用電子煙,後續慢慢加入新興毒品,這類舒壓體驗坊恐成為毒品入門磚。第二低則為,新法允許加熱菸有條件,但在新法實施前,全台僅14縣市地方自治條例有管制加熱菸,其中北市新興菸品管理自治條例規定,任何人不得於距離本市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基地境界線50公尺區域內,販賣、供應、展示或廣告加熱式菸品。李宏文說,希望其他縣市加強對於校園周邊零菸害管制,主管機關也應加強宣導,讓孩子知道吸食菸品傷害多大。國健署委託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調查,發現去年4月至10月期間,全國22縣市共663家菸品販售場所,有32%菸品販賣業者違規販售,違規場所包括檳榔攤42.4%、一般商店40.3%、連鎖超市或大賣場26.6%、連鎖便利商店18.8%。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表示,110年整體違規率仍高,接近5成,且除了便利商店以外,其餘場所皆有上升趨勢,預估今年查處金額會提高,也提醒業者應加強教育訓練、法規認知及落實執行面。吳榮達憂心,新法將禁菸年齡從18歲提升到20歲,違規狀況可能增加,整體調查來說「並不符合我們期待」,因為違規比率持續上升。他表示,我國健保對於癌症治療支出比例非常高,將近1000多億元,近年我國致力消除C肝,也希望從青少年菸害防制做起,改善肝病、肝癌問題,能讓健保減少支出。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為避免青少年吸菸危害身體健康,新法提高禁菸年齡到20歲,而吸菸是所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子,甚至會加劇新冠肺炎重症危害,國健署長期站在保護國人健康立場,雖然現行狀況仍有疏漏,但希望與各界一起努力做好菸害防制。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3-05-31 養生.家庭婚姻
婆婆只對媳婦暗示「小孩帶父母出國」媳1招反擊被讚爆! 5方法解決婆媳問題
花媳婦的錢理所當然?有些婆婆認為媳婦嫁過去就是夫家的財產,會想對媳婦提出各種要求。一名人妻在網上抱怨,自新冠肺炎的疫情結束後,婆婆經常在她面前有意無意地分享「誰誰誰家小孩請父母出去玩」,機伶的她立馬會意到婆婆的「另類暗示」,但她不僅沒理會婆婆的暗示,反而參考婆婆的提醒,帶著自己的爸媽、兄弟姊妹,連同老公一起出國旅遊!並表示想跟婆婆說,若真的想要去玩,請跟你自己兒子說。另一半的父母,是媳婦的責任?一名人妻在dcard上抱怨,表示疫情結束後,婆婆時不時就會在面前提到「誰誰誰家小孩請父母出去玩/或他朋友小孩請全家人一起出國,他朋友好開心喔。」以上看似是純分享,但原po認為這或許是婆婆「另類的暗示」,幻想某天我跟隊友也會提出要帶他們一起出國或請他們出國玩。豈料,婆婆的暗示,反而讓原po想到將自己辛苦養大的爸媽,打算跟兄弟姐妹一起規劃,帶著爸媽全家出國,爸媽的旅費則是與兄弟姊妹一起平分。她笑稱「真是感謝我婆婆提醒(暗示),讓我們家這次出遊成行」。婆婆在暗示的時候隊友也在場,婆婆眼神卻只對著我,而隊友根本聽不出婆婆的話中有話。對於婆婆總愛只對自己「暗示」的行為,人妻想跟婆婆說「想要去玩,請跟你自己兒子提,何必來跟我講?」,你辛苦養大的是你兒子,又不是我,我有什麼義務要帶你出國。她無奈表示「真的不懂,婆婆喜歡跟媳婦暗示一些兒子要盡孝的義務,到底是什麼心態?」。貼文一po出,引起許多網友留言表示,「這告訴我們,要生女兒比較好,女兒才會想帶爸媽出國旅遊」、「一堆老人只敢跟媳婦開口不敢跟兒子開口」、「對著媳婦講一些暗示或明示的話,這種公婆真的最討厭」、「你可以說『媽~我朋友的婆家幫忙買房給她們耶!媽~我朋友的公婆買了一台保時捷給她們外出方便耶』,希望婆婆聽得懂妳的暗示」、「可能她知道暗示自己兒子沒用,以為妳會幫忙提點老公」、「因為媽媽們應該都知道自己兒子的耳朵不太好,講什麼都聽不到」、「就是花媳婦的,存兒子的」。如何解決此類的婆媳問題?面對婆婆只對媳婦的旅遊暗示,以下是5種建議的決此方法:1.直接跟婆婆明言:當婆婆再次使用暗示時,你可以嘗試直接回應並明確表達自己的立場。例如,你可以說:「婆婆,如果你希望出國旅遊,你可以和你兒子商量和計劃,而不是通過暗示讓我理解你的意思。」2.以幽默方式回應:使用幽默的方式回應婆婆的暗示,以減輕緊張氣氛。例如,你可以開玩笑地說:「婆婆,你是不是在暗示我應該帶您出國旅遊呢?」3.換個角度思考:與其將婆婆的暗示視為壓力來源,不如嘗試理解她的動機。你可以試著與婆婆坦誠交流,詢問她對這些暗示的背後想法和期望,以便更好地了解她的心態和需求。4.設立界限:如果你覺得婆婆的期望超出你的能力或責任範圍,你可以適當地設立界限。明確表達自己的限制和可能性,並與婆婆共同探討其他解決方案。5.尋求伴侶的支持:與你的丈夫進行坦誠的對話,讓他了解你對婆婆暗示的感受和困惑。通過共同的努力,你們可以找到一種更好的方式來與婆婆溝通,並建立起更健康和平衡的關係。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改善婆媳關係,並找到更積極和有效的溝通方式。然而,每個家庭和情況都不同,因此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保持尊重和理解,努力在和婆婆之間建立和諧的關係。延伸閱讀:.地獄家庭?訂婚後搬進婆家淪為婢女!她被逼跪下倒水、和親生母當陌生人.媳婦最想要婆婆人選!韓影后尹汝貞:「不喜歡就不見面,幹嘛製造婆媳問題」.曾被罵到撕破臉!多年後婆婆主動聯絡 5方法改善婆媳問題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19 醫療.骨科.復健
久坐讓你下背痛?其實靠「棒式運動」就能舒緩!棒式正確2步驟,但「這2種人」千萬別做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大家居家辦公及在家活動的機會增加,健身房及戶外活動減少,腰痠背痛及下肢麻木無力的人數大增。「腰痠背痛」就是下背痛(low back pain,LBP),看起來只是單純的不舒服,但常是骨質退化或流失的危險因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骨科主治醫師羅逸帆說,要緩解下背痛,如果能適當調整生活習慣及鍛鍊核心肌群,就能減少疼痛及就醫的機會。下背痛的原因以疾病來說,大多數的下背痛是由於腰薦椎的病變所引起,包括肌肉韌帶拉傷、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退化性關節炎、脊椎滑脫症、脊椎狹窄症、骨質疏鬆症及僵直性脊椎炎。也有少數是因為腫瘤、骨折、 腎臟疾病(如腎結石)、肝膽疾病所引起。引起下背痛的情況包括: 彎腰搬運推拉重物 長時間彎腰工作 跌倒 外傷 打噴嚏 久坐或久站 不良坐姿 穿高跟鞋 懷孕 肥胖 體力差軀幹肌力不足。以上原因都容易引起下背痛。此外,某些運動需使用腰部較大活動度,例如舞蹈、跳高、桌球、網球等, 也容易引起腰椎受損,進而引發下背痛。下背痛看哪科?如果感覺到自己下背痛、不舒服,可以初步至骨科、復健科接受檢查。下背痛如何舒緩:棒式運動羅逸帆建議,可以做「棒式運動」來鍛鍊背部核心肌群,減少下背痛及骨質退化的機會,如果有正確的姿勢與訓練,效果甚至不輸藥物控制長期下背痛。無論是健身運動或瑜珈,棒式運動都是基礎的入門動作。棒式運動的做法: 藉由前臂和腳尖接觸地面,將身體撐起像一塊平板。 在撐起身體的過程中,腹部、臀部和腿部肌肉都必須出力。要注意的是,這兩種人不適合做棒式運動,以免惡化背部疼痛,以及對關節造成太大負擔: 有急性背部疼痛、外傷 手肘或肩膀關節受傷年長者若肌肉力量較弱,可嘗試將背部打直、雙手上舉往後貼近雙耳停留數秒,抑或平躺在床上將臀部抬離床板做提臀的動作,效果也不錯。下背痛的伸展運動有下背痛的患者,可以透過一些運動治療強化腰背部及腹部肌肉,增加髖關節活動度,改善體態姿勢。以下列出常見的治療性運動,進行前宜向醫師諮詢合適的項目。一、伸背運動:俯臥,以手肘或手掌支撐起上半身,保持腹部緊貼地面,每次維持20秒。二、小腿後筋伸展:雙腳一前一後站立,雙手固定於前方,前膝彎曲,後膝伸直,每次維持20秒。三、大腿後筋伸展:仰臥,將一側大腿盡量拉高並保持膝蓋打直,以毛巾套住腳底往下壓,每次維持20秒。四、大腿內收肌伸展:盤膝而坐,雙腳貼緊,將兩側大腿往下壓,每次維持20秒。五、大腿外展肌伸展:一手貼牆,同側腿置於身後往外延伸,軀幹往對側彎曲,每次維持20秒。六、收腹平背運動:仰臥屈膝,腹部用力將下背緊壓床面,每次維持6秒。七、貓背運動:雙手及雙膝著地,將背部拱起,維持20秒,再將背部下凹,亦維持20秒。下背痛患者,睡覺要注意什麼?下背痛不適合坐較深的沙發或睡太軟的床墊,起床時也應避免突然從床上爬起。另外,罹患下背痛病患應注意姿勢,避免腰部壓力負荷過大。搬移重物時不宜直接彎腰取物。羅逸帆提醒,新冠病毒迫使人類的生活習慣有了改變,但是身體健康卻不應該因為疫情而打折扣。平時做好自我保養,預防退化及骨質疏鬆,適當運動及均衡飲食及保持良好心情,是減少背部疼痛、進出醫院及長期抗疫最好的良藥。參考資料:台中榮總復健科 - 下背痛的復健治療延伸閱讀: 脂肪肝就是痰濕堆積物!50年經驗資深中醫師:遠離脂肪肝,你該多吃的6種食物
-
2023-05-12 醫療.新陳代謝
防感染併發重症 糖友快打4大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三年,各國終於迎來曙光,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宣布解除公衛緊急狀態,但病毒並未消失,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根據國際資料,糖尿病患者不僅會感染新冠肺炎,也常感染流感、帶狀疱疹、肺炎鏈球菌等,且併發症嚴重,因此一定要接種四大疫苗。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全國約200多萬名糖尿病病患,每年以2萬5千名速度持續增加。黃建寧指出,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1%,每年新增的糖尿病患者數字甚至超過新生兒人口。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及高血糖,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威脅。尤其糖尿病患者感染其他疾病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大增,如糖尿病族群感染流感,可能引起體內發炎反應,出現血糖升高、肺炎、心肌炎、敗血症等併發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常務理事杜思德表示,糖尿病患者除感染新冠肺炎致重症、死亡風險增加外,糖尿病族群產生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機率也高於非糖尿病族群約1.5倍,增加63%住院機率;糖尿病患者感染流感後,住院風險增加4倍、死亡率風險增加2倍。黃建寧說,新冠肺炎三年,民眾逐漸知道預防接種的重要性,尤其糖尿病患者除血糖控制、日常生活作息規律外,疫苗也是提升自我防禦力不可或缺的武器之一。首要建議接種四大疫苗,包括帶狀疱疹、肺炎鏈球菌、流感及新冠疫苗。
-
2023-05-03 醫聲.醫聲要聞
後疫情時代多元病毒來襲 陳秀熙:三大提前部署待加強
新冠疫情趨緩,其他呼吸道疾病卻陸續崛起。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說,隨著新冠病毒進展,其正尋找與其他呼吸道病毒共存機會,如民眾疫情期間缺乏對其他病毒的免疫防火牆,以致解封後,包括懷孕婦女、5至12歲幼童、65歲以上長者,容易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甚至還有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等威脅,也就是說,人類須面對多元病毒的威脅及負擔增加。陳秀熙今天於「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節目,特別談到新冠病毒與其他呼吸道病毒從競爭到共存的模式。陳秀熙說,病毒間有同儕競爭情形,如2020年新冠病毒大流行時,當時在未完全採取嚴格防疫措施下,其他病毒流行即開始有下降趨勢,有如2009年H1N1大流行時,鼻病毒流行下降,主因是人體受到新冠病毒感染時,將啟動體內免疫反應,而抑制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此外,WHO也於2019至2022年統計發現,新冠病毒流行期間,從2020年開始,已無觀察到B型流感病毒山形株的流行。不過,陳秀熙說,隨著新冠病毒的進展,目前觀察到新冠病毒正在尋找與其他呼吸道病毒共存,也就是說,人類現在須面對新冠病毒XBB.1.5、XBB.1.16(大角星)與其他呼吸道病毒的威脅。因此,人類受疾病負擔會愈來愈重,在新冠病毒及其他感染症的保護力必須平衡。陳秀熙指出,目前國際間主要流行的的新冠病毒株為XBB.1.5,而於國內流行的BA.2.75病毒株已有下降趨勢,慢慢的隨著邊境的開放XBB.1.5的病例數則有上升趨勢。另新興大角星病毒株,正以3倍的速率快速成長,非常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主流病毒株。陳秀熙提醒,雖然新冠疫情趨緩,但住院率仍維持在低檔並未消失,但流感患者住院率則開始上升,顯見在雙重病毒感染下,醫療量能將會受到挑戰。有如國際專家提出警告,新冠疫情大流行時,忽略了其他呼吸道疾病,且目前估計約有2成醫護人員因疫情而離開醫療單位,另有3成1在會未來2至3年離開。因此,在新冠病毒與其他呼吸道病毒的共存時代,必須提前部署。但陳秀熙說,包括保護脆弱族群,應對於呼吸道疾病加強防疫監視,以及擬定特定場所的防疫措施,同時注意戴口罩、社交距離等精準防疫,最後是關注醫療量能配置等提早部署仍有待加強。
-
2023-04-28 養生.聰明飲食
「彩虹選食法」多顏色、多樣化…營養師教這樣吃出免疫力兼抗癌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口罩鬆綁,為避免染疫,「提升免疫力」成為後疫情時代重要關鍵。輔大醫院營養師陳怡文建議,不妨透過攝取天然食物、搭配「彩虹選食法」來增強免疫力,同時具有抗癌效果。陳怡文表示,蔬果富含「植化素」,能減低罹癌風險、促進心血管保健、提升抗氧化能力、免疫力及調節荷爾蒙等作用。彩虹選食 多顏色、多樣化以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為基礎,搭配彩虹選食方法,於料理中加入多顏色、多樣化的新鮮食材,能增加天然植化素的攝取,吃出免疫力。彩虹選食多蔬果 糖友、腎臟病友小心攝取彩虹選食強調多蔬果,陳怡文提醒,糖友、腎臟病友們需小心攝取。有血糖問題者,每日水果攝取量大約控制在2碗內(每次1碗,一天2次),於餐間當點心;腎臟病友需注意鉀離子的攝取,忌食生菜、菜湯及高鉀水果。蛋白質、維生素、益生菌也應攝取要提升免疫力,除了採取彩虹選食法外,還應搭配攝取其他營養。陳怡文指出,蛋白質是構成細胞不可或缺的原料,因此每天仍需吃足「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B、C、D、E多與免疫調節及抗氧化有關,豐富的維生素可以強化免疫系統;Omega-3脂肪酸中的EPA,能降低慢性發炎反應,每周可攝取兩次深海魚。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陳怡文建議,可以補充含有益生菌、膳食纖維的食物,促進腸道健康、調節免疫功能,達到全方位的免疫力提升。(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27 醫聲.健保改革
健保將檢討800項指示用藥 石崇良:兒童用藥優先保留
衛福部日前午召開全民健康保險會,邀請健保署就藥費管控策略進行檢討,而111年度國內藥價占健保總額約800多億,當中20億為指示用藥,並不會將指示用藥納入健保給付,我國有健保給付的指示用藥就有800多項,健保署今年將會做總盤點。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考量必要性、可及性與治療完整,會優先考慮保留兒童用藥、公共衛生重要用藥,詳細品項須待仔細盤點後做確認。針對800多項指示用藥,健保署今年將做總盤點,討論是否符合臨床需求,並與食藥署討論有關指示用藥、處方藥等雙重藥證認定,減少不必要給付,此外也將討論修法,將經過認定必要的指示用藥藥品,納入健保給付。石崇良指出,指示用藥需考量國人習慣,以及臨床使用必要性,避免國人就醫時取藥困難,考量可及性與治療完整性,將優先考慮保留兒童用藥、公共衛生重要藥品。至於民年健保費率是否調整?石崇良表示,過去在決定健保費率前,會先考量總額成長以支計收,確定總額成長的上下限範圍,再回過頭推估保費收入,是否可維持一個月的安全準備金,才會考慮是否調整費率。昨日健保會中有些討論,以推估4%成長來說,在目前安全準備金上,維持5.17%費率「還是可以的」。石崇良日前出席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記者會氣喘衛教記者會,談及氣喘是國人常見疾病之一,以統計數據,民國93年診斷氣喘人數約50萬左右,108年新冠疫情前則有64萬人因氣喘就醫,後續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凸顯氣喘照護重要性,健保署推動氣喘整合照護專案,成效不錯,收案病人住院率、急診率皆有明顯降低,不過也有進步空間,接下來要努力擴大收案。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人染疫後留下呼吸道症狀,認為是長新冠,卻可能是氣喘。石崇良表示。長新冠是熱門名詞,但許多非特異性表現,例如倦怠、咳嗽、失眠等,當中的呼吸道表現,也不排除可能與氣喘混淆,後續仍要觀察一段時間,經過統計後才能明確了解。目前健保署長新冠整合門診,目前收案約8000多人。
-
2023-04-27 癌症.抗癌新知
慢性發炎致百病!4關鍵影響免疫細胞、脂肪病變
癌症就是慢性發炎所產生的疾病,癌症的產生就是各種生活變化、藥、環境汙染這些,最主要的還是影響到你基因的表現,那為什麼會影響,其中就是發炎的機轉。 發炎有2種身體上的發炎有兩種:急性發炎與慢性發炎急性發炎打到、撞到或是被刀子劃傷皮膚,皮膚劃傷後會痛,再來會腫起來,之後會發紅,以上情況就是紅、熱、腫、痛四個變化,但是像這種發炎,過幾天之後就會慢慢消失。而在這個過程中,會有細胞的浸潤,像是嗜中性球會進入發炎的地方,它會去把一些雜質吞掉,排除掉,清理乾淨後就會消失。慢性發炎體內發炎相關的細胞激素太高,持續的發炎使自由基不斷製造,以皮膚來說,皮下組織受到破壞,就會造成蟹足腫,對於內臟來說就是慢性的發炎,可能會常常肚子痛之類的問題。但是有些病人,可能身體的因素,本身有肥胖、高血壓、高血脂或是生活壓力大,平常這些慢性問題,會讓機轉沒辦法恢復,就會變成慢性的影響,造成巨噬細胞開始作用,進而破壞體內細胞。急性發炎容易變成慢性發炎各種化學刺激,毒素等都是屬於急性的發炎,撞傷、割傷、流感病毒大部分屬於短暫的發炎,過了就好了,可能完全沒有感覺、沒有後遺症。如果有後遺症就是走向慢性發炎,所以當民眾有急性感染後,要注意症狀是不是都完全消失了。 最近遇到得過新冠肺炎的病人,過了一兩個月居然有氣喘問題,他說本來沒有氣喘也沒有咳嗽的,怎麼肺炎確診後卻一直好不了,他來找我的時候,發現他氣管的發炎已經變成慢性的,勢必走向氣喘的治療,如果好好地調理還是有機會恢復的,總比沒有處理好,如果沒有處理,將來可能連走路都有困難。 所以在生活當中如果遇到急性發炎問題,留意事後會不會有慢性發炎的變化。通常生病超過一個禮拜,就要去找合適的醫師,做抽血檢查,做進一步的諮詢討論。所以在此給大家一個觀念,就是有持續的症狀要馬上去處理。慢性發炎會有哪些影響1.免疫細胞的浸潤身體處於長期慢性發炎時,會引起免疫系統的異常,並且釋放出過多的巨噬細胞、白血球可能因此去攻擊正常的細胞,而使免疫失衡。2.細胞激素就像是新冠最主要的原因是細胞激素風暴,因為這個細胞激素風暴才會造成肺部ARDS,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這類型死亡率很高。3.自由基自由基就是不成對電子的原子,因為不成對他會到處去攻擊氧分子,形成超氧,就會開始攻擊細胞膜。自由基是對身體全面的影響,SOD產生過氧化氫,過氧化氫需要三個機轉才能代謝,過氧化氫碰到鐵、銅這些會產生更敏感的OH-氫氧自由基,對於身體的傷害更大。此外,過氧化氫跟一氧化氮結合形成過氧化氮,則會影響氣管的收縮。4.脂肪的病變身上會有DHA,如果我們這個量夠的話,在急性發炎發炎的時候,DHA、EPA都會轉成有利因子,對抗處理慢性發炎,它會把原本急性浸潤的細胞擋掉以後,讓細胞慢慢恢復過來,整個發炎會停下來,所以油的攝取就很重要,如果平常的油攝取的不對或是不夠,那在急性期就沒辦法恢復。長期鼻塞、打噴嚏流鼻水,關節痛、自體免疫疾病這些,這些都屬於慢性的發炎、慢性發炎都有一定的處理步驟,針對你的原因去處理,你才會好。 脂肪攝取3關鍵 都會造成慢性發炎跟肝有關的疾病,像是B型肝炎、C型肝炎、脂肪肝,時間一長可能會造成肝癌。人類乳突狀病毒感染造成子宮頸癌。EB病毒會造成鼻咽癌。常常胃食道逆流,造成食道慢性發炎,導致食道癌發生,這些都是屬於慢性發炎的病變致癌的狀況。因此要特別留意。還要跟大家提幾個新概念:第一是脂肪攝取量過高。以前都認為不好的脂肪才會影響,現在認為不是這樣,當你攝取的脂肪過高的時候,會影響腸道菌種的改變,就產生有毒物質,對肝與血液都不好。第二是攝取的脂肪類型不好,會產生慢性發炎、影響血糖的代謝。第三是避免脂肪累積太多,肥胖者要注意,因為脂肪本身就會引起發炎機轉。在此強調高脂肪的比例或是不好的脂肪,將造成發炎的連鎖效應,所以將來在抗癌的預防上,要避免大魚大肉、注意吃下去的脂肪,尤其是炸雞,看到很多新聞報導說有國中生每天吃炸雞,才12、13歲就得到大腸癌,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驗證。
-
2023-04-21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什麼病會「連風吹過都痛」?完整解析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症狀與治療
【本文重點】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是一種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發病率不高,但病程兇猛,病情嚴重者可能出現敗血症、心肺腎多重器官衰竭等併發症。此病的誘發原因多元且無法預測,包括遺傳因素、懷孕、壓力、環境、藥物影響,甚至感染新冠肺炎都可能導致發作。現有藥物大多針對一般乾癬的致病機轉設計,與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致病機轉不同,近年新藥研發已有針對其發炎路徑設計的生物製劑問世,可阻斷發炎反應,達到抑制急性發作的效果,並且能夠緩解疼痛,提升生活品質。該款生物製劑已獲得食藥署核發藥證,也在健保署專家會議中進行討論,期望能夠將其納入健保給付範圍。--by ChatGPT什麼痛連風吹過會動?從李小姐個案了解「這疾病」有多痛「連風吹過都會痛!」28歲的李小姐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患者,6年前開始反覆長出密集膿疱,除了臉部、手腳掌,其餘全身皮膚出現大片膿疱、破皮潰瘍,不僅容易沾黏衣服、破皮,連行走、站立都困難,也時常半夜被痛醒,過去只能症狀治療,例如止痛、止癢等,月經來時還可能急性發作,等於一年發作12次,每次都痛到得住院一周。更多GPP故事>>>錯把膿疱當濕疹?當心恐致失能的罕見皮膚病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台灣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患者約500多位,急性發作時不僅病程兇猛、持續時間長,逾7成患者在2年內會數度重度急性發作,也因為疾病罕見,平均10位患者有3人經歷半年以上才確診。什麼是全身型全身型膿疱性乾癬?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是一種少見的自體免疫疾病,好發40至60歲成人,女性較多。林口長庚皮膚部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典型症狀為皮膚出現大面積膿疱、紅斑、脫屑,經常伴隨疼痛、發燒、疲倦等6大症狀,若未及時治療,嚴重恐併發敗血症、心肺腎多重器官衰竭,誘發原因多元且無法預測,包括遺傳因素、懷孕、壓力、環境、藥物影響,甚至感染新冠肺炎皆可能導致發作。黃毓惠表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部分症狀與一般斑塊型乾癬相似,如皮膚患處泛紅、脫屑,常被誤認是一般乾癬,出現膿疱也被當作感染處理,而民眾若尋求民俗偏方,吃人蔘、靈芝、薑母鴨等補品,更讓免疫力失調,症狀惡化。延伸閱讀>>>滿身膿疱、突發高燒,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看更多疾病介紹,請參考元氣百科-全身型膿疱性乾癬2023年有新藥可以治療全身型膿疱性乾癬嗎?健保給付嗎?林口長庚皮膚部主治醫師陳俊賓表示,現有藥物大多針對一般乾癬的致病機轉IL-17、IL-23等發炎路徑所設計,與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致病機轉IL-36不同,近年新藥研發,已有針對IL-36發炎路徑設計的生物製劑問世,可阻斷發炎反應,達到抑制急性發作的效果,除了可消除膿疱症狀,也能緩解疼痛,提升生活品質。延伸閱讀>>>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難診斷,滿身膿疱感染惡化恐致命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趙曉秋表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屬於皮膚重症,該款生物製劑已獲食藥署核發藥證,今年4月健保署也舉行專家會議,討論該款生物製劑納入健保條件、適應症及價格,如須符合嚴重指數分數、基因突變檢查等,但須待健保共擬會最後決議。此外,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發生率小於萬分之一,部分患者也與基因突變相關,也將規畫向國健署提出罕見疾病及藥物審議申請,希望納為罕病。趙曉秋也表示,醫學會正致力發展「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治療指引」,盼助病友建立完善治療環境。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4-14 醫療.皮膚
戴安全帽會導致禿頭?你更要小心這2種病才是!
清明節過後,逐漸轉為濕熱天氣,夏天即將到來,長期配戴頭帽的工作者很擔心,頭上的毛髮因為長時間悶住,是否會造成禿頭狀況。專家提醒,導致禿頭的因素百百種,雄性禿與遺傳、荷爾蒙有關,配戴頭帽並不會造成禿頭,但要小心脂漏型皮膚炎、毛囊炎上身。引起男性禿頭的兩大主因不少男性對於頭上的髮線愈來愈後退的情況緊張,尋遍各醫師、偏方,希望能夠挽回頂上風光。更有一說,現代人長期配戴安全帽,導致掉髮情形加重,但這說法其實是一個迷思。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兼任副教授蔡仁雨表示,禿頭成因相當多元,最常見的是雄性禿以及休止期落髮。雄性禿大多是基因遺傳導致,跟體內荷爾蒙分泌有關;休止期落髮則大部分與壓力有關。常見外送員工作時間長,戴安全帽是其標準配備,他們很擔心戴久了會禿頭。蔡仁雨說,不少求診的病患都以為是因為戴安全帽導致其落髮,事實上,外送員年齡分布廣,大多在20至50多歲之間,正是「雄性禿」的好發年齡,該年齡層有三分之一男性會出現禿頭,加上壓力掉髮因素,約有一半的男性會開始落髮。避免脂漏性皮膚炎、毛囊炎 安全帽這樣挑蔡仁雨指出,長期戴安全帽、頭帽等雖不會造成禿頭,但卻會增加脂漏性皮膚炎、毛囊炎發生的可能性,由於長時間悶住頭皮,毛囊沒辦法透氣就會產生發炎反應,尤其配戴「全罩式」安全帽的民眾更要注意。如何避免脂漏性皮膚炎、毛囊炎上身?蔡仁雨說,安全帽雖然不是導致皮膚炎的直接因素,但卻是「加重因素」,建議民眾減少熬夜的機會;安全帽的內襯可墊透氣的墊子,避免頭皮直接貼在帽子內又悶住,或選擇具有網狀透氣設計的安全帽;每天洗頭好好清潔,避免長期間配戴頭帽又未妥善清潔,頭皮自然容易發炎;定期清潔安全帽內襯,保持乾爽、潔淨。新冠肺炎疫情下,落髮問題更嚴重新冠肺炎疫情下,很多民眾在確診康復後,發現自己落髮問題變得更嚴重。蔡仁雨指出,掉髮因素很多,產後、化療、減肥都會造成掉髮。目前台灣約有三分之二的民眾都確診過新冠肺炎,如果將落髮與確診連結在一起看待,也能找到一些治療的方式,由於新冠改變的體內的免疫反應系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機轉。蔡仁雨表示,新冠確診後的休止期落髮,大約兩三個月至半年會停止,臨床上最長是掉髮症狀持續一年才好,雖目前尚無法證明有相關性,但新冠確實會導致許多皮膚疾病的「病程延長」。脂漏性皮膚炎、毛囊炎預防方法• 飲食清淡,避免多脂多糖或刺激性的飲食,多吃蔬果。• 養成規律生活作息和良好衛生習慣,睡眠充足,排便通暢。• 減少工作壓力及焦慮或興奮等不穩定的情緒。• 適度的清潔皮膚和毛髮。• 宜使用不含酒精性的保養品、化妝水,避免對皮膚造成刺激。• 留意頭皮護理,洗頭多用溫水,以指腹輕輕按摩頭皮,避免大力抓扯造成頭皮受傷或發炎,也要避免用過熱的風吹頭髮。• 當皮膚出現傷口時要謹慎處理,減少細菌入侵的機會。• 不過度倚賴類固醇治療疾病,以免造成皮膚抵抗力的降低。資料來源/元氣網疾病百科(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11 醫療.腦部.神經
世界巴金森日/巴金森病規律用藥 延緩退化
巴金森病為台灣最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之一,僅次於失智症,健保資料顯示,全國約有8萬名巴金森病患者,但政府關懷及重視程度稍嫌不足,4月11日是世界巴金森日,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舉辦「世界巴金森病日論壇」,台灣巴金森之父權威陸清松教授、高雄長庚神經內科教授林祖功等權威專家齊聲為病友發聲,呼籲政府重視用藥、照護權益,只要病情穩定,就能持續發揮所長,擁有良好生活品質。10大前兆 3種最典型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巫錫霖提出10大初期前兆,其中以動作遲緩、僵硬、靜止時手指顫抖為3大典型表現,原本洗澡只需要10分鐘,現在卻必須花半小時才能洗好,家人就該提高警覺,陪同至神經內科接受檢查。亞太區動作障礙學會秘書長、林口長庚神經內科教授級主治醫師吳逸如表示,駝背、撲克臉、走路往前傾,從椅子上站起時,必須嘗試兩、三次,才能成功,加上特有的齒輪性僵硬動作,這些都是巴金森病患者常見表現,大部分患者走進診間,經驗豐富的醫師大概就能看出端倪。台大癌醫中心分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郭明哲表示,目前在確診此疾病時,尚無有效生物指標(如血液檢查)可用,需綜合評估臨床表現,並排除是否因中風、缺乏某些維生素,或是新冠肺炎等因素所引起的動作障礙,一旦確診為巴金森病,只要患者規律用藥,治療效果顯示,一般至少可以維持5至8年的蜜月期。陸清松表示,英國醫師詹姆斯.巴金森於1817年詳述此疾病相關症狀,迄今已有206年,患者臨床症狀依舊,但藥物治療上進步神速,可有效減少動作功能障礙、延緩認知功能退化風險,且大幅降低副作用。健保新藥 盼初期給付傳統治療藥物為左多巴類、多巴胺促效劑、COMT抑制劑、MAO-B抑制劑等,但因用藥行為較複雜,以致影響患者服藥順從度,健保於2021年陸續核准了左多巴胺緩釋型膠囊、第三代COMT抑制劑、新一代MAO-B抑制劑,有些藥物一天一顆,改善患者治療瓶頸。陸清松指出,全民健保給付巴金森病用藥,品項齊全,不亞於歐美日,但在新藥給付對象仍限於中後期患者,但國外研究證實,如能在罹病初期用藥,更能延緩因疾病所造成的失能,讓病友持續工作,維持正常社交生活。林祖功說,巴金森病患者腦部多巴胺神經退化,在出現動作遲緩時,約已退化6至7成,目前仍無有效藥物可減緩細胞退化,但提早補充神經傳導物質,可以改善身體活動能力,增加生活品質,從而增加運動意願;再者,運動可刺激神經細胞,讓剩餘3成多巴胺腦細胞維持更久的功能。雙和醫院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洪千岱表示,巴金森病確實無法治癒,但只要服用藥物,就能明顯改善症狀,讓患者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近年來,治療武器愈來愈多,患者務必規律用藥,維持血中濃度,延緩疾病惡化速度。持續用藥 免退出職場巴金森病患者常覺疲累,反應變慢,執行功能變差,加上手抖、步履不穩,不少人因而退出職場,宅在家裡,這相當可惜。臨床顯示,只要持續用藥,巴金森病患者平均餘命與一般民眾差不多,且能繼續在職場上貢獻所長,吳逸如表示,門診就有不少醫師同業患者,儘管手抖無法開刀,但仍可繼續看診,提供醫療服務。除了擴大藥物給付範圍,與會專家均認為,失智症、巴金森病同屬神經退化疾病,但政府在長照體系及個管師等健保給付上,似乎偏重失智,相較之下,巴金森病成為弱勢病友族群。希望健保也能給付個管師、家屬諮詢等醫療服務,另提高神經內科門診給付點數,讓醫師能有更多時間與病友互動,提高治療成效。
-
2023-04-01 醫療.感染科
誤食未煮熟蝦子!感染沙門氏菌後發燒、上吐下瀉、拉血便
【本文重點】花蓮門諾醫院最近收治了一名2歲女童,因發燒嘔吐並出現血便症狀而急需住院治療,經檢驗發現感染沙門氏菌,醫生懷疑是吃了未煮熟的蝦子,提醒家長注意飲食衛生和勤洗手以預防疾病。近期全台兒童腸胃炎大流行,注意避免年幼兒童食用生冷或未煮熟的食物,並留意活動狀況及食慾,若有異常應及時就醫。--by ChatGPT2歲女童誤食未煮熟蝦子 感染沙門氏菌花蓮門諾醫院近日收治一名2歲女童,發燒嘔吐還出現血便,緊急住院治療後病情好轉。女童糞便檢驗出沙門氏菌,醫師詢問後,懷疑是吃到未煮熟的蝦子感染,呼籲家長注意飲食衛生,也要正確勤洗手預防病毒侵襲。門諾醫院小兒科醫師楊子毅表示,這名女童因為上吐下瀉又發高燒,甚至還出現血便,讓父母相當憂心,經詢問,懷疑女童可能是吃到沒有煮熟的蝦子染上沙門氏菌,經住院給予點滴及抗生素治療後,已經康復。腸胃炎大流行 勤洗手、避免吃沒煮熟食物楊子毅說,近期全台兒童腸胃炎大流行,約4成感染諾羅病毒,其餘6成多是輪狀病毒或沙門氏菌等病症;連假將近,不少家庭把握假期閤家出遊,他提醒家長更要謹慎,叮嚀孩子勤洗手,也要避免讓年齡太小的兒童食用生冷或沒有煮熟的食物。他表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解封,小兒科門診就診人數明顯增加,不只腸胃炎大流行,近期流感、腺病毒、腸病毒病例也攀升,去年底開始國內也出現幾起腸病毒重症個案。預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勤洗手,若發現孩子活動力異常、食慾不佳,務必盡速送醫診斷治療。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後疫情時代新冠疫苗怎麼打?清冠一號和防疫茶飲怎麼喝?
【本文重點】台灣繼續推廣新冠疫苗接種,尤其針對未完成基礎劑或未接種過疫苗的民眾。目前,全國仍有105.8萬名50歲以上未打疫苗的長者,疾管署推出「疫苗加一」活動,希望至少讓這些民眾接種一劑。疫苗接種可減少中重症和死亡風險,但無法百分百預防感染,民眾仍須做好個人防護和衛生習慣。未來可能每年需接種一次新冠疫苗,如同流感疫苗一樣。--by ChatGPT新冠疫苗還要打嗎?輕症免隔離新制上路,生活更自由,但每個人都可能無意間接觸到有傳染力的確診者,享受自由的同時也要做好防護,其中最重要就是接種疫苗。還有多少人沒打過新冠疫苗?打過疫苗或確診過的人,下一劑該怎麼打?打疫苗的效果在哪?除了新冠疫苗之外,還有哪些疫苗該考慮?本篇提供公衛專家、感染症專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第一手建議。「疫苗加一」哪些人符合標準?疾管署疫苗接種統計資料顯示,截至3月中旬,仍有105.8萬名50歲以上長者一劑疫苗都沒打,其中最鐵齒的是50到64歲,52.4萬人沒打過疫苗,其次是65到74歲(27.5萬人)、75歲以上(25.9萬人)。疾管署為了催打新冠疫苗,3月6日起推動「疫苗加一」活動,全國各縣市政府都祭出好康給下列三種人,希望這些人今年至少要挽袖打個一劑,才能跟上全國的解封腳步。「疫苗加一」重點對象的基本條件:●未曾接種任何一劑疫苗●尚未完成基礎劑●6歲以上,且今年1月1日起還沒接種莫德納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截至三月中旬,莫德納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還有174萬劑,BNT疫苗各劑型加總約237萬劑,Novavax也還有15萬劑。決定接種間隔的基本原則:●如果曾經確診,下一劑疫苗的接種時間,必須要與確診日期間隔3個月(84天)以上。●如果已打過至少2劑疫苗,今年要打追加劑,接種疫苗時間也要和前一劑間隔3個月(84天)以上。今年才要打基礎劑的疫苗選項:●莫德納╱滿6個月至未滿6歲、滿6歲至未滿12歲。●BNT╱滿6個月至未滿5歲、滿5歲至未滿12歲、滿12歲至未滿18歲、18歲以上。●NOVAVAX╱滿12歲至未滿18歲、18歲以上。基礎劑的接種間隔:●青少年2劑接種間隔是12周以上。●幼兒、兒童、成年人2劑間隔4周以上。●BNT幼兒劑型比較複雜,基礎劑要打3劑,前2劑間隔4周以上,最後一劑間隔8周以上。新冠疫苗打不停,有什麼效果?新冠疫苗一劑接著一劑打,到底有什麼效果呢?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根據本土資料分析,發現不論流行哪一個Omicron變異株,發生中重症或致死的機率都差不多,接種疫苗都能降低六到七成的中重症和死亡風險;有其他共病的人接種疫苗,也可以降低共病伴隨新冠造成的死亡。疾管署表示,接種疫苗能降低重症死亡風險,因此對於容易發生重症或死亡的年長者、多重慢性病等族群,必須加強宣導接種疫苗的重要性。接種疫苗也能減少感染,只是無法百分百預防感染,還是要靠民眾做好個人防護和衛生習慣。陳秀熙提醒,在不同風險族群,也要強調不同的解封策略。針對未施打疫苗的高風險群、免疫脆弱的中風險群,例如年長者、免疫低下者、長期服用類固醇患者,應盡速施打雙價疫苗;其餘民眾是低風險群,則應做好自主防疫。未來新冠疫苗 一年要打幾次?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邱政洵表示,目前初步規畫未來每年要打一次新冠疫苗,就像流感疫苗那樣,但是否能如規畫進行,還要視病毒變異情況而定。未來若成功研發出新冠、流感的二合一疫苗,每年就能少打一針。疾管署建議,流感疫苗每年要打一次,是因為流感病毒極易變異,幾乎每年流行株都稍有不同,即使病毒沒變,接種4到6個月後保護效果也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超過一年。所以每年10月流感季之初,就是公費流感疫苗開打時機,公費對象與新冠肺炎高風險群非常類似,不在公費範圍內的人也可自費接種流感疫苗。中醫防疫怎麼喝?新冠肺炎輕症免通報、免隔離政策上路,但仍有許多民眾染疫後症狀不適或擔心出現後遺症,求助於中醫看診,甚至透過管道自行購買中藥,如「清冠一號」或是其替代藥方服用。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陳麒方表示,不論是清冠一號或是其他替代藥方,都必須由中醫師看診評估後再服用,出現後遺症也不可自行找中藥來吃,否則可能反吃出病來。清冠一號非人人適用,用錯小心「輕症掛急診」。陳麒方表示,從中醫觀點來看,疫病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流行與轉變不同,就算是新冠肺炎,在每個人的身上也會不同的表現,因此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服用清冠一號。他以自己臨床診療為例,一對分別為40多歲和30多歲的兄弟染疫,透過管道拿到清冠一號服用;沒想到弟弟吃完症狀減輕,哥哥不但吃了沒好,症狀拖了一個多禮拜,還容易喘。還有些病患吃了清冠一號不停腹瀉,輕症到最後變成掛急診。防疫茶飲藥效不如清冠一號強、寒,症狀輕微可試試。而除了「清冠一號」外,許多研究單位、醫院也都推出防疫茶,例如花蓮慈濟醫院的「淨斯本草飲」、北市聯醫和陽交大合作的「淨冠方」和長庚醫院的「長庚益氣飲」,民眾以為未染疫者想增強免疫,或是出現新冠後遺症就可以拿這些藥方當茶飲。陳麒方表示,未染疫的人最重要的還是先以非藥物性介入的公衛手段,如戴口罩、勤洗手來預防。如果覺得稍有點症狀,確實可以服用淨冠方或是靜斯本草飲等藥物,試著舒緩上呼吸道症狀。這些藥物和清冠一號的差別在於部分藥方的變化,「藥性沒有那麼強、也沒那麼寒」,因此可以治療輕微的病況。但他提醒,使用這些藥物的前提,都是出現熱性發炎者才可服用,且這些藥方和清冠一號可以想像成是「處方藥」和「成藥」;成藥可以備著當身體出現狀況時救急,不代表沒病就可以當作茶飲或是一般保健品食用。未染疫者想補氣,可飲參棗茶或參耆茶,劑量勿超過三錢。長庚大學中醫學系主任、長庚醫院主任級主治醫師楊賢鴻表示,長庚推出的「長庚益氣飲」,不建議民眾隨意購買,最好經醫師處方。沒有染疫但自覺免疫力差的人,如果真的想要服用茶飲,可以喝補氣、溫補脾胃的參棗茶或參耆茶,劑量不超過三錢,以開水煮開當茶喝。但如果出現口乾舌燥的情形,不要天天喝且應降低劑量;若已有感冒或慢性炎症就不可再喝。新冠肺炎後遺症最常見的是持續咳嗽和出現白色黏稠的痰液。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感染新冠肺炎後啟動免疫系統的反應,導致支氣管分泌增多;二是新冠肺炎不論中西醫治療時的藥物都屬苦寒藥,容易傷到脾胃,因此後續出現輕微胃食道逆流,容易卡痰、喉嚨有異物感。這時候比較適合給予健脾益氣的溫藥,如小青龍湯、香砂六君子湯等。出現新冠後遺症,先看醫師處理病灶,別急著「吃補」。楊賢鴻說,如果出現後遺症最好先看醫師,如果病灶未處理妥善就「吃補」,反而會更不舒服。因此不一定要吃藥膳,只要三餐補充均衡營養,就是最好的處置。北市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師吳建東也表示,不論是染疫當下或是出現後遺症,中醫講求「適症、適方」,一定要透過把脈,脈證相符才可開立藥方,沒症狀不要隨便用藥。他表示,染疫後要切記四點,「冰的別吃、甜的別吃、多喝水、多運動」。另外,「八段錦」被稱為「無藥之藥」也可多練習,例如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鵰」可強健肺部;無症狀患者可練第七式「攢拳怒目增氣力」,強健體力作為日常保養。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確診不強制隔離後.....要不要請假休息?快篩陰卻咳不停怎麼辦?快篩、清冠一號怎麼處理?
【本文重點】隨著新冠肺炎規範逐漸解除,民眾如何因應?雖然不再需要隔離,但低免疫力人群仍有潛在威脅,防疫物資可能成了家中堆置的障礙物,而疫苗施打也讓許多人感到頭痛。專家建議,建立類似感冒的心態看待新冠肺炎,並留意重症和後遺症的警示症狀,如喘、呼吸困難、意識不清、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需及時就醫。確診者可請病假,並在快篩陰性後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少接觸人群。至於後遺症患者,可針對個別症狀就醫,若症狀多元可至整合門診看診。--by ChatGPT新冠規範解除如何因應?民眾慢慢脫掉口罩,人與人恢復正常的交流。經歷整整三年的新冠疫情洗禮後,病毒並未完全消失,對免疫力低下的人來說,仍有潛在威脅;曾經炙手可熱的防疫物資,可能成了家中堆置的障礙物;沒完沒了的疫苗施打,也令許多人頭痛。在逐漸進入後疫情時代的此刻,民眾如何開啟新生活?我們請專家提供最實用的建議。從上周一開始,新冠肺炎輕症的患者就不再需要隔離、通報,但現在才確診的民眾,可能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在家休息還是去上班?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柳朋馳表示,雖然新制為「0+n」,但新冠肺炎仍是高傳染性的疾病,站在公衛保護的角度,還是建議先在家休息,待快篩陰性再到公共場合、人多密集的地方。確診了,假怎麼請?→可請病假,0日及次日起5日內,學生不列出缺席紀錄,勞工雇主不可扣全勤獎金。針對新制上路,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日前表示,軍人、公務人員、教師、學生與勞工等族群,皆可請「病假」,學生持快篩陽性證明,0日及次日起5日以內的病假不列入出缺席紀錄,家長可請防疫照顧假。快篩陽性的勞工如有症狀,身體不適無法出勤,可持「快篩陽性證明的照片」,向雇主請未住院的普通傷病假。另外,請病假者自篩檢陽性日及次日起5日內,雇主不得扣發全勤奬金。要請假休息嗎?→盡量改成線上工作,出門戴好口罩,避免與人接觸。柳朋馳表示,雖然還是看確診者自身的狀況決定是否出勤,但建議盡量改成線上工作,降低傳染機會;如果有外出工作的需求,還是要將口罩戴好、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保持社交距離。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英國一年前就已實施輕症不用隔離,當作流感看待,身體不舒服就在家休息、還可上班就去上班。但以台灣民情來看,不太能接受新冠肺炎確診者「在外面亂竄」,因此建議還是快篩陰性再出門。不過林應然也表示,環境中到處是病毒、細菌,不可能不接觸。台灣民眾多數接種過疫苗以及感染過新冠肺炎,多少都有抗體,即使被感染,多為輕症。民眾對一般感冒不會恐懼,主要也是因為多是輕症,因此應該建立類似的心態看待新冠肺炎。留意哪些重症警訊?→喘、呼吸困難、意識不清、嘴唇或指甲床發青,迅速就醫。即使輕症不用隔離,許多確診者還是有轉為重症的風險,或是持續有後遺症。指揮中心日前提醒民眾,如出現喘、呼吸困難或是意識不清、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重症警示症狀,就要趕快就醫。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孕產婦或有慢性病史等具重症風險因子對象,更要注意。快篩陰,咳不停怎麼辦?→免疫力降低誘發氣喘、過敏或黴漿菌感染,需就醫對症下藥。至於後遺症,林應然表示,臨床上最常見許多已快篩陰性的確診者仍持續咳嗽,甚至長達幾個月,如果影響生活,一定要就醫。林應然說,持續咳嗽有些是因為感染新冠後免疫力降低,誘發氣喘或是導致黴漿菌感染;有些人是因為感染後的過敏反應引起久咳,因此必須就醫、對症下藥,例如開立氣管擴張劑治療氣喘或是紅黴素抗生素治療黴漿菌等。另外,民眾也可多喝熱開水並「小口小口喝」,以保持喉嚨濕潤,紓緩症狀。長新冠掛什麼科?→可針對個別症狀就醫,若症狀多元可至整合門診看診。柳朋馳表示,「長新冠」是後遺症出現超過三個月以上才算,否則只能算是「新冠後遺症」。新冠肺炎急性期的症狀大部分會在7至14天內緩解,如果和前14天相比,症狀有較為減輕,或許可以等待症狀自行好轉;但如果症狀持續甚至加劇,就建議回診讓醫師判斷。他表示,後遺症如出現呼吸道症狀,可選擇看耳鼻喉科;容易胸悶、喘,則可考慮至胸腔科看診;若有各種症狀,則可選擇家醫科先做評估,或至整合門診看診。針對出現「長新冠」的確診者,健保署推動「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除連江縣目前暫無醫院參與外,其餘各縣市都有醫院參與,合計130家。健保署表示,這項計畫會持續到指揮中心解散後6個月。截至3月13日,計畫共收案8388人,以31至40歲和41至50歲最多,分別佔21.03%及20.3%。柳朋馳提醒,出現新冠後遺症,不管中醫或西醫,都有治療基礎和方向,特別提醒孕婦、有慢性病史等特殊族群,就醫時一定要把藥備齊,給醫師做為用藥評估,並且向兩方的醫師說明正在看哪些門診,留意藥物服用間隔。新冠防疫物資何去何從?新冠疫情趨緩,只剩大眾運輸和醫療院所還強制戴口罩,確診輕症也不用隔離。家裡還有大量醫用口罩、快篩、酒精、退燒藥、維他命,甚至是處方藥、清冠一號,有些都快過期了,該如何是好?專家提醒,凡是分裝過的藥,沒吃完就要丟掉,抗生素、抗病毒藥得交到藥局,不可任意丟棄。另外,清冠一號不能當保健食品吃,過期快篩可能失準,避免口罩浪費最好的辦法就是繼續常戴口罩,也是幫助自己減少感染。口罩→繼續自主戴口罩,期限內用完沒問題。保持乾淨勿蒙塵,存放在乾燥陰涼處。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表示,口罩的主要功能是過濾空氣,因此要保持乾淨,不能讓口罩蒙塵弄髒,也要避免高溫或潮濕讓材質變質。如果口罩沒拆封,存放在乾燥陰涼處,保存期限內使用都沒問題。一般醫用口罩的保存期限大約是2、3年,疫情3年來,民眾已了解到口罩在防感冒、減少過敏的卓越成效,如果能繼續保持自主防疫戴口罩的好習慣,一般家庭庫存的口罩應該都能在2、3年內用完。防疫酒精→未開封不會變質,稀釋過或分裝要盡快用掉。可捐給用量大的單位使用。大罐裝的防疫酒精也很令人傷腦筋。張文靜說,濃度高的防疫酒精如果沒開封,基本上不會變質,所以沒有過期問題,所以罐子上也不會寫保存期限。稀釋或分裝到小容器使用,就要注意時效,因為蓋子開開關關,酒精一定會揮發流失,影響消毒效果。建議要在容器註明分裝日期,盡量分裝小罐並在一周內用完。真的用不完、沒開封過的防疫酒精,可捐給用量大的單位,例如商家、幼兒園、醫療機構等。快篩→變質會讓檢驗失真,過期就丟棄別再用。過期的快篩還能用嗎?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檢驗科主任高智雄表示,每一組快篩裡面都有卡匣、採檢棒、緩衝液,緩衝液必須有效地把採檢棒上的細胞溶掉、將抗原分離出來,讓卡匣中的試紙吸附抗原的緩衝液,就會顯示檢驗結果。如果緩衝液或卡匣變質,都有可能讓檢驗結果失真,建議過期就丟掉,不能再用。退燒止痛藥與處方藥→排裝藥保存期限內仍可用,分裝、磨粉藥,沒吃完就要丟掉。疫情期間在藥局搶購的退燒止痛藥,平時大小病就醫沒吃完的處方藥,該怎麼處理?張文靜說,如果是排裝的藥,只要還在保存期限內,都還可以用,但已經被分裝成小袋、磨成粉的藥,只要該吃完的期間沒吃完,就要丟掉。張文靜表示,分裝或磨粉會讓藥品大面積接觸空氣,很容易受潮變質,沒人能確保它的品質,要是暗藏有害物質,肝臟首當其衝,肝臟又是沉默的器官,就算被錯誤用藥習慣傷害也沒有感覺,等到發現肝臟受損時,通常都已經事態嚴重。很多人都以為,只要把藥水冰進冰箱,就能放久一點,其實恰恰相反。張文靜提醒,除非藥師有交代要冰,否則都應該放常溫。如果把不該冰的藥水放冰箱,導致水分揮發或異常結晶,藥水的劑量就不對了。要丟棄過期藥物和藥水,也不能直接倒進水槽或馬桶,可以用把藥水加入不要的茶葉、咖啡渣、廚房紙巾,再與一般垃圾一起丟棄;如果是抗生素、抗病毒藥、抗腫瘤藥,因為會汙染環境,應拿到藥局檢收,民眾可上各地方藥師公會網站查詢「居家廢棄藥物檢收藥局名單」。清冠一號→有感冒症狀可服用,但不能當作保健食品吃。花大錢買「清冠一號」卻沒吃完,可以當成保健食品嗎?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祕書長陳博淵表示,清冠一號是治療性的用藥,不應該用「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的觀念看待,不能當作保健食品吃。但如果有上呼吸道症狀、發燒等類似感冒的身體發炎徵兆、不確定是否再次感染,這時候要服用手邊的清冠一號,就比較沒有問題。目前也有研究在探討清冠一號對於其他病毒感染,是否也有抑制病毒複製的作用。保健食品→注意與其他服用藥品的交互作用,可請藥師協助。疫情期間買了許多維他命或保健食品,但若同時服用其他藥物,記得先請藥師幫忙看一看。張文靜說,有些藥品會與保健食品交互作用,用藥愈多,情況愈複雜,建議可將家裡維生素或保健食品的「成分標籤」拍照,然後帶著健保卡到社區藥局,簽署同意書授權藥師查詢健保雲端藥歷,比較不會掛一漏萬。民眾也要給藥師一點時間釐清,如果是多重慢性病、多重用藥的年長者,可能至少得花上一兩個小時,才有辦法精準給予個別化的建議。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24 醫療.感染科
美CDC示警耳念珠菌「驚人速度傳播」,近半患者3個月內死亡!台累積3例
新冠疫情趨緩,但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近日發表研究,具有抗藥性及致命性的「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在疫情期間以「驚人速度」傳播,有近半數的患者會在感染90天內死亡,CDC更將耳念珠菌視為緊急公共衛生威脅。我國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台灣曾有3例耳念珠菌病例,其中2人輕症、1人重症,3例皆不屬於多重抗藥性,疾管署也將持續和醫院合作進行防治。耳念珠菌具多重抗藥性羅一鈞表示,耳念珠菌感染的危險因子大致與其他念珠菌相似,包括皮膚有傷口、黏膜破損者、具有多重慢性疾病者、住院患者、洗腎或使用侵入性靜脈管路(如氣管內管、鼻胃管)等,皆屬感染高風險群。耳念珠菌一般情況下,使用抗黴菌藥物治療即可,但若感染具有多重抗藥性菌株,藥物選擇上較受限,增加治療困難度,但台灣目前尚未發現多重抗藥菌株,與美國正在流行的多重抗藥性菌株不同。台灣三病例我國第一例耳念珠菌病例,為一名南部50多歲男性,有糖尿病和天疱瘡而服用類固醇及抗生素治療,於2018年4月時,因皮膚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在門診採檢培養出耳念珠菌,無特殊抗藥性,在門診治療追蹤,屬於輕症。第二例為南部60多歲男性,越南台商,有糖尿病、中風病史,2021年5月因意識混亂,診斷為敗血性腦病變,收治於當地醫院,7月轉診回到台灣,因有洗腎及中央靜脈導管等管路,住院3周後因發燒、血壓偏低,血液培養檢出耳念珠菌,因無特殊抗藥性,使用注射型抗黴菌藥物後培養轉陰性,病況改善轉出加護病房。第三例為南部40多歲男性,本身有外耳道膽脂瘤病史,曾因復發多次手術,2022年2月因耳漏、耳鳴、聽損、頭暈1個月,就醫培養檢出耳念珠菌,因無特殊抗藥性,在門診治療追蹤,屬於輕症。美CDC示警:近半患者90天內病逝美國CDC發表研究指出,耳念珠菌是一種真菌,依附在皮膚及衣物上,具有高度傳染性,通常會侵害免疫系統較弱的年長者,症狀包括發燒、畏寒等,短時間內病情就會加重,如果不幸擴散到血液或心臟等器官,可能直接死亡。據統計,感染耳念珠菌的患者有三分之一在90天內病逝,但數據過少,難保證是耳念珠菌直接致死。美國自2016年至2022年,已有2377人感染耳念珠菌,目前擴散美國華府及30個州,推估病例增加與新冠肺炎有關,耳念珠菌透過附著護理袍、手套及其他個人防護裝備傳播。CDC將耳念珠菌視為緊急公共衛生威脅,也警告耳念珠菌對全球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認識耳念珠菌特性:依附在皮膚及衣物上,具高度傳染性、高度抗藥性。症狀:發燒、畏寒傳播方式:主要透過醫院受污染的介面,會黏附在靜脈注射導管和壓脈帶上,且難以清除。高風險群:皮膚有傷口、黏膜破損者、具有多重慢性疾病者、長期住院患者、洗腎或使用侵入性靜脈管路(如氣管內管、鼻胃管)患者、配戴呼吸器患者、免疫力差之癌患。死亡率:約在30%至53%之間【延伸資訊】.新興抗藥性念珠菌的威脅:耳念珠菌(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2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醫院裡的痛苦和折磨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從病人學習到的心得」。一位醫學生在即將離開實習醫院時,寫出自己六個月來如何從教室、課本,在臨床老師的指導下,應用到醫院、病人的心路歷程,並且給「醫病平台」帶來作者別具匠心畫出的「插圖」。另外兩篇是由一位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絡的學生,仍舊不忘以「敘事醫學」的方法,追述自己一位病人由最初無法接受診斷到後來欣然同意接受治療的故事,以及聆聽病人分享治療引起的副作用。這些都是只有透過病人才能學習到的重要醫學知識。希望這三篇醫學生的動人敘述可以使社會大眾更了解醫學教育需要病人與家屬的參與,將來我們的子孫生病時才有好醫生可以照顧他們。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內科實習之震撼教育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確診前的不安與徬徨 夜間學習時,我接到護理師通知的一床術後發燒病人,推開門時他靜靜的躺在床上,虛弱地微微顫抖著,嘴裡不知囁嚅著什麼,我將耳朵湊近, 「太痛苦了。讓我死一死好了。」 我的心漏了一拍,在這過於安靜的空間裡,生命在疾病面前變得好脆弱。 公務機劃破了無助的空氣,是另一床痔瘡手術後,止痛藥無效的病人。見到他時,他側著身,緊抓著床緣的欄杆,不停顫抖著。他轉過頭,從那強忍著痛楚的眉宇間透露故作的堅強。一旁的太太伸出手,握緊住丈夫的手,彷彿給他最後一點支持,「他從恢復室回來,麻藥退了之後就非常非常痛,能再給他一點止痛嗎?」 「如果最不痛是1分,最痛是10分,你覺得現在有幾分痛?」 「超越我所感覺過的痛。」 不容拖延的氛圍讓我退出了病房,打給老師,想到每延遲一分鐘,他的牙關就得多咬緊一刻,我的心就彷彿被無形的勒住,在那一呼一吸之間感受著持續而不定時的抽痛。 換了另一種止痛藥後的一小時,我再去見了他,僅稍微緩解,大約還有9分痛,決定再和老師討論一次。「開痔瘡手術的第一天本來就會很痛,我們給他的止痛藥已經很多了,再更多怕會有藥物過量的問題,但是病人痛一下不會怎麼樣。」和病人說明時,他硬擠出了微笑地說他知道了。回家的路上,我都還在想著那對夫妻握緊雙手的畫面,接下來整夜他大概都不用睡了吧,即使無聲,傷口撕裂般的痛是不是讓他在心裡嘶吼呢?癌症是場漫長的奮鬥,在醫院更能明確感受到。病人們的病歷往往長長一條,除了每隔幾週要回來打化療,種種免疫力低下造成的問題亦讓人傷透腦筋,那些不知道癌症是否會復發、漫長的治療儼然是種折磨。一天午後,我碰上了難度極高的病史詢問。頂著光頭的中年阿姨,表情用力的闡述著化療的煎熬,「喔,真是太痛苦了。」在那段日子裡,她睡不好也無人陪伴,對於患有憂鬱症的她宛如人間煉獄。崩潰的回憶不停被重複著,偶然被踏入病房的個管師中斷了節奏,離開時一句「你繼續跟我們的學生講化療有多痛苦吧。」讓我差點沒昏倒,畢竟在過去的一小時內,同樣的故事我已經重複聽了四遍,眼看下班時間逼近,平均要花兩小時以上才能打完的入院病摘,至今還隻字未寫,令我焦慮不已。按捺著耐心再聽了好一陣子,直到公務機打來,阿姨趕緊叫我先去忙,才終於鬆了口氣,脫離這無限輪迴。「辛苦了。」從病房出來時,學長這麼對我說道,迎來我的苦笑。當時真的很想逃開,覺得自己投入了大量時間,但沒得到相對應的回報,晚點還要邊加班邊面臨挨餓的煎熬,實在有苦說不出。時隔多日重新回想,我才意識到這場心力的損耗雖令人無奈,可是尚能被公務機打斷,癌症卻是牢牢的根植病人身上,想掙脫都無能為力。後來的她因為看護確診新冠肺炎,被轉到隔離病房。獨自一人被關在房間裡,身邊甚至沒了還算有點時間的實習醫學生,只剩在疫情下忙得團團轉的醫療人員。我不禁擔心,會不會那些負面情緒和念頭在她腦中徘徊不去,像橫在心上的枷鎖,一次又一次地勒住發狂的意識?近日我確診了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期間,每次躺下便咳嗽不止,難以入眠。不能去醫院實習的日子裡,我重新想起了照顧過的那些人,他們的夜好睡嗎?隨時可能出現新問題的身子承受得住嗎?面對疾病的預後,是帶有希望,還是只剩無窮無盡的苦難?每個問題都像未爆彈,令人傷透腦筋後,依舊無解。醫院就是個這麼特殊的地方,大部分的人不會帶著笑容走進來。「沒有痛到受不了的人,是不會來醫院的。」一位胸痛的病人曾這麼對我說。生理上的病痛、心理上的折騰,在醫院裡赤裸裸的呈現著。因為實習,我很珍惜自己有機會貼近這些疾苦,感受那常被隱藏卻最真實的艱辛。
-
2023-03-2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禮儀師不願梳洗確診遺體被換工作!向政府喊話:別不管我們死活
本月20日起鬆綁防疫措施,確診者死亡需用雙層屍袋、盡速火化也走入歷史,但有台南的禮儀人員爆料不願洗確診者遺體,被換掉工作;本報今獨家訪問這名谷姓業者,她說,翻身梳洗、化妝確診者遺體,不免氣體跑出,一定有病毒,希望政府開放同時有配套,提供業者防護措施,「別不管我們死活」。不願梳洗確診遺體 禮儀師被換工作谷小姐在台南開禮儀公司,服務從接體到火化,她自己都參與第一線,僅沒擔任告別式司儀,常和同業互相合作支援,不過她21日不願服務1件確診者遺體,慘遭別間老闆換掉,感到相當無奈。谷小姐說,擔憂工作時被感染,疫情嚴峻時,接到確診者往生案,就請接體人員,去醫院接遺體,載至分流的台南市立火化場直接入殮、送火化,過程都拍照給家屬看,但現政策鬆綁,全國的殯葬公會都公告,特殊確診案件取消,視為一般案件,公立的殯儀館幾乎改為一般和確診遺體都在同個冷藏區、梳洗區、火化爐等。遺體可能留存病毒,風險誰擔?谷小姐說明,雖然會穿防護衣處理確診者遺體,不過遺體非常可能留存病毒,清洗、上妝擦口紅,一定要近距離接觸;幫大體翻身時,可能氣體跑出來,有些往生前才剛灌食過,死後肌肉放鬆從嘴巴流出來,須擦拭,勢必碰到病毒。谷小姐也說,即便進入與病毒共存,很多業者自己家裡有老人、小孩,假設因此感染又傳給家人,一個傳一個又爆發,變成跟前兩年一樣,形成破口,「就算開雙倍價,誰敢接啊,不小心怎麼了怎辦!」殯儀館沒分流 充滿感染風險谷小姐指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更新的指引,建議確診者家屬「避免直接碰觸遺體」,但目前殯儀館沒有分流後,不清楚隔壁冷藏的遺體是否確診者,梳洗區空調也貫通,不清楚隔壁有無在洗確診者,整個流程充滿感染風險。谷小姐認為,既然中央政策決定與病毒共存,仍希望各地殯儀館做些分流,且新冠肺炎變成像一般感冒,家屬會說不算特殊疾病,恐不同意業者加價,政府要有協助業者的防疫配套,例如提供防護衣等裝備,「不然誰也不想把病毒帶回去給家人」。【延伸資訊】指揮中心自3月20日起調整COVID-19遺體處置感染管制建議,修正重點如下:一、取消「醫院或接體車上入殮封棺後逕送火化場火化」建議,調整為「遺體得採火化或埋葬等方式進行處置」。二、取消「不可再打開屍袋」建議,調整為「於符合感染管制原則下,親友可瞻仰遺容,惟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並避免直接碰觸遺體」。三、取消「使用雙層屍袋」建議,調整為「如有體液滲漏風險,應使用完全密封且非滲透性的屍袋」。四、工作人員(包含醫護工作人員、太平間工作人員及禮儀人員等)建議依執行任務之暴露風險,選擇適當個人防護裝備。(資料來源:指揮中心)(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2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確診前的不安與徬徨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從病人學習到的心得」。一位醫學生在即將離開實習醫院時,寫出自己六個月來如何從教室、課本,在臨床老師的指導下,應用到醫院、病人的心路歷程,並且給「醫病平台」帶來作者別具匠心畫出的「插圖」。另外兩篇是由一位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絡的學生,仍舊不忘以「敘事醫學」的方法,追述自己一位病人由最初無法接受診斷到後來欣然同意接受治療的故事,以及聆聽病人分享治療引起的副作用。這些都是只有透過病人才能學習到的重要醫學知識。希望這三篇醫學生的動人敘述可以使社會大眾更了解醫學教育需要病人與家屬的參與,將來我們的子孫生病時才有好醫生可以照顧他們。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內科實習之震撼教育 試劑緩緩爬過快篩盤,我皺著眉,下午開始咳嗽,痰更逐漸累加上去,在新冠肺炎升溫的時代,我幾乎都可以猜上這回凶多吉少。 「拜託,希望是陰性啊。」 狹小的空間裡,我十指緊扣,彷彿在告解室尋求得到一絲救贖。 命運笑了一下,沒在跟你諒解的,標示「T」處的紅線沒幾秒就浮現,清楚告訴你:「認命吧,關進小房間,開始隔離吧!」 我苦笑地步出廁所,喔不,如果我還笑得出來的話。 同行的夥伴看著我,他們在等我的答案。 「是陽性。」盤子上兩條平行的紅線,像極了他們和我那不再交集的生活。 「你就是愛玩,早就跟你說不要去,現在你害到同學怎麼辦?」 「為什麼你的電話都打不通?接電話!」 家人透過視訊通話,把那些不滿丟出。 捷運不定時轟隆隆地從上方駛過,輾壓我奮力辯護的話語──即使身上已經沒水的我喉嚨乾得都要紅腫發炎。 沒人願意生病,而一場突如其來打亂計畫的病更奪走了我的發聲權。 我帶著滿滿的抱歉,和同學討論完宿舍可能被迫遷出,但還是得去醫院實習的後續處理,然後在昏黃的路燈下,騎著機車駛進那已不再熱鬧的黑夜。 「醫生,我這一定是肺癌嗎?」 來到醫院實習遇到的第一個病人,用那圓圓的眼睛盯著我。咳了數個月的她,肺部X光顯示著六公分大的腫塊。與影像亦十分不熟的我,只能尷尬的說著自己也還在學,不清楚這代表什麼,由主治醫師說明可能比較好。 「像我這樣沒抽菸,但是得到癌症的人多嗎?」 胸腔科醫師說明這麼大的腫塊,有九成機率是癌症後,她又這麼問道。 我仍舊答不出來,只覺得這消息對她來說實在過於突然,任誰都難以馬上接受。 她以經濟困難為由,拒絕了肺部穿刺的檢體化驗。後來打了電話關心,她說目前確診了,隔離結束後會再處理──語調裡,我不確定那是不是僅是推託之詞,而我終究不知道那一成的機率,是不是渺小得擊垮了她對身體健康的信心。 「張醫師嗎?我跟你報一床病人。她平常就有在用使蒂諾斯,因為明天要動乳房手術,現在很焦慮,看看你們是不是可以開一點幫助睡眠的藥給她。」夜間學習時接到護理師打來的電話,簡單看過資料後,我便前往病床。 推開門時,她正盤腿滑著手機,和原先想像的緊張崩潰截然不同,我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房間。 「你好,我是今天晚上值班的實習醫學生。」在我簡單的開場白後,她放下了手機,勉強笑著,希望我們給些安眠或抗焦慮的藥,讓她這兩天可以好好安心的睡覺。 詢問之下,發現她平常過了午夜十二點才會上床睡覺,可大概是太緊張了,理當睡前才服用的安眠藥,竟然今天下午六點就把它吃了。「我感覺到你為明天的手術很擔心,不過藥物也有劑量限制,我們不希望因為藥物過量造成其他副作用,這方面我會回去和學長姐和老師討論看看。」 「嗯嗯,再麻煩你了,吃的不行的話,打針也可以。反正就讓我可以好好睡就好。謝謝你喔!」她臉上的笑容過於殷情,讓我分辨不清是真的看見了希望,還是為了拿到藥而做出的討好行為。 和PGY學姐討論後,我們決定先讓她做些事情轉移焦點,接近睡眠時間若需要藥物再行開立。 再次推開病榻房門時,我告知了方才討論的結果。 「好,沒關係,那我吃自己帶來的藥。」雖然仍掛著笑容,她的態度卻急轉而下,那一刻,我突然覺得是不是身為實習醫學生的身分不夠有公信力,讓她無法接受我說的話。 「也許,我們可以來聊聊你擔心的是什麼。」 「擔心手術的結果啊!」她一副理所當然地僵笑著,見我仍未將視線移開,她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我怕是不好的結果。」聳了一下肩,她說自己原本只是陪媽媽做身體檢查,哪知道她竟被告知可能罹患了乳癌。 「聽起來這對你來說太突然了,你一定很難接受。」 問起平常面對焦慮緊張的時候會做什麼,她回道:「工作,專注做一件事時,就不會想東想西了。」但那卻是一件她現在無法做的事,而且男朋友也回家處理事情去了。 我沉默了一晌,覺得她在工作表現上一定是個優秀的人,然而現在能讓她擁有成就感的事物卻被拒之門外,彷彿自我價值也飄散於無形的空中,怎麼也抓不牢──如一座孤島,在生活習慣被剝奪的狀態裡,載浮載沉地漂泊於無助的大海之中。 最後我依舊沒有妥協,未同意讓她馬上再吞一顆助眠藥,即便如此,在話題結束之際,我似乎在她微笑的眼角裡看見了微微的反光:「謝謝你,你們好溫暖。」 「不會,也謝謝你願意告訴我這麼多。」 每場病帶給人的不只是身體上的不適,有更多心理上的壓力,不侷限於自己,還有很多經濟、家庭或事業上的不安。 因為新冠肺炎確診在家隔離,我有幸同理病人的感受,並記錄這些心頭上的故事。但願那些令人未知的恐懼,最後都能有好的結果,即便不是,也希望我們都能有勇氣面對並克服它們。後記: 實習結束那天,心仍懸著的我打了最後一通公務機電話。 熟悉的聲線裡,當初以經濟為由拒絕肺部穿刺的她,說起後來到別家醫院就醫,嘗試了正子治療的新方法,腫塊大小神奇地從六公分減至兩公分,也不再咳嗽;事業上仍未明朗,但隨著疫情趨緩希望能慢慢回升。 「太好了。」我開心地說,她也謝謝我們這麼照顧她。 像是放下了一顆大石頭,我也就這樣結束了大五的Clerk生涯。
-
2023-03-19 醫療.耳鼻喉
不只確診新冠才發生喪失問題 科學家曝影響嗅覺的疾病有這些
【本文重點】科學家已經找到了COVID-19和突然失去嗅覺(也稱為無嗅症)之間的可能聯繫。儘管完全的機制尚未被充分理解,但是人們認為冠狀病毒會影響人體的嗅覺系統,包括鼻子和大腦。失去嗅覺不特定於COVID-19,已經在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普通感冒或流感,以及神經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症中得到注意。--by ChatGPT為何病患感染Covid-19會影響嗅覺?大部分的人都視嗅覺為理所當然的存在,不過它卻在二○二○年五月十八日再度成為眾人的注目焦點;英國的四位首席醫療官聯合聲明:「自今日起,民眾如果有持續咳嗽、發燒、嗅覺缺失的症狀,就必須自行隔離。」接著又有科學家進一步解釋:「嗅覺缺失的意思就是指嗅覺消失或有所改變。」值得一提的是,這份聲明的意思並不精確;失去嗅覺的確叫做「嗅覺缺失」,然而嗅覺改變的現象則應該叫做「嗅覺倒錯」(parosmia)。越來越多證據指出,突然失去嗅覺可能是感染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二型(SARS-CoV-2)所引發的Covid-19症狀,而這份聯合聲明才姍姍來遲地出現。此疾病造成的嗅覺症狀可以做為其潛在生態標記;在這種嚴峻情況下,任何能給病患多一點打敗疾病的線索都是好事。起初,罹患Covid-19就會聞不到味道似乎只是個都市傳說。然而隨著傳染擴散、感染人數不斷攀升後,關於嗅覺喪失的報導也隨之增加,在醫學界的討論亦然。全球研究化學感官(chemosensory)的科學家都開始深入調查,並以科學界前所未見的開放資源形式即時向大眾分享調查數據及研究結果。這種作法的確帶來許多好處,然而卻也存在缺陷。科學家們熱切地想要找出關於這項疾病的更多資訊,並且向大眾分享研究細節,因此釋出了許多所謂的預印本(preprints)──也就是尚未經過同儕審查的研究論文,這表示這些研究成果並未經過一般情況下應該進行的嚴謹審查。在世界上出現了史無前例重大疫情的情況下,這種折衷做法對科學家來說是件好事,但對於一般大眾來說可就不一定了。記者可能會擷取部分資訊,用誇張、聳動的標題吸引讀者點閱,在根本不懂或僅片面了解其科學原理的情況下隨意做出結論。然而的確有某些預印本為我們找出了答案,但這項疾病依然存在許多謎團。照目前的情況看起來──至少在本書準備出版的這個當下──嗅覺缺失或嗅覺倒錯確實是罹患Covid-19時常出現的初期神經症狀,在某些人身上更可能是唯一的症狀。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的科學家都認同,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二型是藉由Covid-19病毒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運用血管收縮素轉換酶二型(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E2)受體及跨膜絲胺酸蛋白酶二型(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2,TMPRSS2)與細胞結合,進而感染人體細胞。我們的鼻子、喉嚨及上支氣管裡存在大量的血管收縮素轉換酶二型及跨膜絲胺酸蛋白酶二型,在鼻腔的呼吸上皮(respiratory epithelium)細胞及嗅上皮(olfactory sensory epithelium)的支持細胞裡數量尤其多。即便嗅覺神經元中本身的血管收縮素轉換酶二型十分稀少,但鼻腔上皮(nasal epithelium)的支持細胞卻會成為冠狀病毒入侵人體的開口。這也就解釋了為何病患感染Covid-19的初期會影響嗅覺,然而卻沒有鼻塞或呼吸困難的症狀,也解釋了為何年長者受此疾病的影響更大──因為他們身上血管收縮素轉換酶二型受體的數量比年輕人多。科學證據顯示,病毒能夠透過鼻腔、嗅球以及其他路徑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正如上文所述,Covid-19病毒並非以感覺神經元為目標直接入侵人體,一般情況下其所造成的嗅覺缺失並非是中樞神經系統遭到破壞所致,因此喪失的嗅覺未來應該會恢復。然而,部分患者卻在康復後數月依然未恢復嗅覺,也有部分研究案例的患者康復後喪失了一到兩成的嗅覺能力;這表示若不是嗅覺神經元的確遭到永久性的損害,就是中樞神經系統也受到影響了。藉由大腦成像在患者腦部發現患病跡象的案例,就能夠支持以上論述;也或者只是患者的嗅覺神經元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夠完整再生,因而遲遲沒有恢復嗅覺。總之我必須再次聲明,這一切現象都尚待釐清。嗅覺缺失不僅僅是新冠獨有症狀乍看之下,嗅覺缺失與其它Covid-19可能導致的病情相比,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神經症狀,但該領域的進一步研究或許能為該疾病的演進、機制、可能導致的病症提供線索,找出更好的治療方法──不僅是為了應對Covid-19本身,也是為了處理嗅覺缺失的症狀。近來有一則報導,紀錄了以色列一名婦女在受某種病毒感染後的十二年間完全喪失嗅覺,卻在感染Covid-19後恢復了嗅覺。目前針對此一案例的資訊還不夠多,無法進一步論斷,但的確為Covid-19與嗅覺之間的關聯又增添一抹神秘色彩。嗅覺缺失不僅僅是Covid-19的潛在症狀,也絕對是人體的一大問題,時常伴隨著各種病毒感染、感冒或呼吸疾病。頭部受傷、過敏、化療,甚至是古柯鹼上癮都可能導致嗅覺缺失。聞不到味道通常就表示身體哪裡出了問題──鼻竇感染可能導致鼻腔組織發炎進而損害嗅覺細胞,頭部受傷則會破壞連接至大腦的嗅覺神經纖維。帕金森氏症及阿茲海默症都會影響嗅覺的靈敏度,因此嗅覺測試可用於這些疾病的早期診斷。我們通常可以明確找出嗅覺缺失的肇因,但在嗅覺器官及大腦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就只能靠推測了。原因很簡單:人類的鼻子在科學界依然是個複雜難解的謎團。※ 本文摘自《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作者:比爾.S.漢森譯者:孟令函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23/01/05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9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明起防疫大鬆綁:確診輕症免隔離 8大QA一次解惑
國內外疫情趨緩,疫情穩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9日宣布,3月20日(個案採檢日)起,輕症或無症狀民眾如檢驗陽性,不需通報也不需隔離。符合新冠肺炎併發症(中重症)條件才需通報並隔離治療。聯合新聞網整理民眾可能會有的疑惑,一次解答。問:確診怎樣的情形才要通報?答:併發症(中重症)才須通報,即如為新冠檢驗陽性,且出現肺炎需氧氣治療或其他新冠相關併發症,因而住院(含急診待床)或死亡,醫事人員才須通報。問:我確診了,真的可以外出嗎?答:輕症者建議「0+n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快篩陰性,或至距離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已達10天無需採檢,即可解除。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建議有症狀時在家休息,避免不必要外出,無症狀或症狀緩解(退燒至少1天)後可安心外出。外出時請全程佩戴口罩。問:我確診了,需要就醫嗎?答:具有重症風險因子的族群,包括65歲以上長者、孕產婦、具慢性病或免疫不全/免疫低下病史者等民眾,快篩陽性後請盡速就醫,以利醫師及早診治並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若出現警示症狀,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100次/分鐘,盡速撥打119、或由同住親友接送、自行就醫。住院需防護措施,經醫師評估維持,符合病例定義的住院者亦維持開立隔離治療通知書。問:我確診了,有發燒等症狀很不舒服,可以請假嗎?答: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說,軍人、公務人員、教師、學生與勞工等族群,皆可請「病假」,學生持快篩陽性證明,0日及次日起5日以內之病假不列入出缺席紀錄,家長可請防疫照顧假;勞工請假雇主不可扣發全勤獎金。若第6天後學生或教職員工仍快篩陽性並有症狀者,建議可就醫看診並取得醫師證明,學生仍不列入出缺席紀錄,家長亦可申請防疫照顧假,教職員工仍可請病假,不列入學年度病假日數計算及成績考核。勞動部指出,快篩陽性勞工如有症狀,身體不適無法出勤,可持「快篩陽性證明的照片」,向雇主請未住院之普通傷病假,病假日數1年內未超過30日的部分,雇主應發給半薪。另外,快篩陽性的勞工請病假者,自篩檢陽性日及次日起5日內,雇主不得扣發全勤奬金。問:防治相關配套措施有哪些變動?答:取消「輕症強制隔離」、「開立隔離通知書」、「同住家人、入境民眾0+7」、「輕症通報、確診數位證明」、「確診者簡訊、自主疫調回報」、「居家照護遠距諮詢」,並同步調整遺體處置感染管制建議。問:我的親人確診過世,我想為他送終。答:指揮中心取消「確診死亡個案遺體盡速火化」規定,並刪除「使用雙層屍袋」規定,改為有滲漏風險才使用屍袋;以及刪除「醫院或接體車上入殮封棺後逕送火化場火化」規定,無需24小時內火化,家屬可自行安排後事。符合感染管制原則下,親友可瞻仰遺容,惟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並避免直接碰觸遺體。問:防疫鬆綁以後,確診就醫的新冠藥物必須自費了嗎?答:「口服抗病毒藥物」、「淸冠一號」由公費支出。問:我確診還可以請領勞保傷病給付嗎?答:勞動部說,輕症確診者不再具請領勞保傷病給付資格,僅收治醫院診療的重症者可請領。資料來源/指揮中心、教育部、勞動部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輕症免隔離新制/成人7症狀、兒童6症狀應警覺 這些對象適用口服抗病毒藥
下周一(3/20)起新冠肺炎輕症確診者就可正式免隔離,但民眾可能仍有輕症轉重症的風險。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不論大人小孩,如出現重症的警示症狀,包括喘、呼吸困難、意識不清等,應儘速就醫。羅一鈞表示,大部分新冠肺炎確診者症狀輕微,休養後即可自行康復,但部分有較高重症風險的病人,務必觀察自身症狀變化。輕症確診常見十大症狀:1.喉嚨痛、乾癢2.咳嗽、有痰、聲音沙啞3.頭痛、肌肉痠痛4.鼻塞、流鼻水5.腹瀉、腹痛6.發燒7.心悸、胸悶8.皮膚紅疹、蕁麻疹9.會喘、呼吸困難10.心情鬱悶(統計資料來源:「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兒童6警示症狀若兒童出現以下6種症狀,包括抽搐、嗜睡或意識改變、呼吸困難或胸凹、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或冒冷汗,家長或親友應儘速送醫。成人7警示症狀若成人出現以下7種症狀,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紫、在沒有發燒情況下心跳大於每分鐘100次、無法進食或喝水以及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都可能是轉為重症的前兆,也務必儘速就醫。4類高風險對象適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公費COVID-19治療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的領用也從自3月20日起同步調整。如為檢驗陽性併發症高風險民眾,就醫後經醫師診察評估為發病5日內且符合「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指引」的重症風險因子藥物適用條件者,可由診療醫師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處方,至全國約2700餘家口服抗病毒藥物合約機構領用藥物治療。醫事機構於開立或調劑口服抗病毒藥物可自主上傳IC卡藥物作業,以掌握藥品使用流向。尤其65歲以上、孕婦、產後六周內的產婦、具氣喘、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或具影響免疫功能疾病的民眾,是感染新冠肺炎可能導致併發症的高風險對象,於快篩陽性後請儘速就醫,以利及早診治並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4類高風險族群.65歲以上.孕婦、產後六周內的產婦.具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炎、結核病、慢性肝病、失能、精神疾病、失智症、吸菸、BMI大於等於30等慢性病.具影響免疫功能疾病下周起台灣社會將向常態生活邁進一大步,但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則提醒應持續觀察兩指標,包括超額死亡是否趨近於零,以及新冠重症率和住院率都降低到與疫情前的流感相同;但兩個指標都還沒達到。對此,羅一鈞也表示,將持續「疫苗加一」的活動,希望能進一步提升疫苗覆蓋率,另外輕症免通報、隔離新制上路後,也會持續提供公費抗病毒藥物給重症高風險的民眾,以減少重症和住院率。【解封必知】.3/20起確診隔離改「0+N」,7個QA掌握解封新制重點.整理包/「疫苗加一」 上路,十大QA 一次看!這幾個縣市施打可拿500元禮券【確診必知】.輕症確診「喉嚨痛」討論度最高!8大緩解良方,多喝水最重要.一般確診吃什麼藥?輕中重症適用藥品詳細看(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病友群像/罹血癌免疫功能低下 「單株抗體」成為37歲業務新冠疫情中的浮木
新冠肺炎流感化時代來臨,正當多數民眾計畫來一場「報復性」旅遊,37歲的血癌病友丁先生眼神中卻充滿憂慮。造血系統異常的疾病特性,讓他體內的白血球嚴重不足,治療過程中多次感染,甚至差點喪命。為避免血癌復發,丁先生接受骨髓移植,導致免疫系統歸零重建,疫情期間,社區頂樓的空中花園,是他唯一能放鬆行走的地方。【延伸閱讀:防疫病友群像/罹癌免疫低下又遇疫情 抗癌鬥士被迫擱置留學夢】5次化療2次感染 明顯感受免疫功能低下罹癌前,丁先生是一家工業級標籤機廠商的「超級業務」,幾家南部知名科技大廠,都是他一人的客戶。事業取得成就,與妻子過著恩愛生活,寶貝兒子也剛出生。丁先生本以為理想的人生藍圖,會這樣持續下去。然而,2年前,年僅35歲的他卻在國內新冠疫情高峰期,被宣告確診血癌。「跟其他癌別不同,我們的血球數量會降得很低,低到完全沒有保護力。」丁先生說,罹病後,他明顯感受到免疫功能低下對生活、健康帶來的威脅。5次化療中,他就兩度發生感染。首次化療時,丁先生十二指腸發生感染,一度痛到休克,所幸經抗生素治療後迅速恢復。丁先生說,第五次化療時,他差點感染敗血症,「那是治療過程中離生死關頭最近的一次。」化療療程結束後,為降低癌症復發的機率,丁先生準備接受骨髓移植。經過配對,由符合移植條件的妹妹捐贈骨髓。「移植期間,還是要非常小心感染問題。」丁先生說,一次從移植病房前往接受放射治療的路上,為了避免接觸到空氣中的病菌引發感染,醫護人員把坐在輪椅上的他,用床單團團包裹。丁先生治療期間,正值國內新冠疫情高峰。在醫師的建議下,他在化療完成後接種了兩劑新冠疫苗。「骨髓移植完,相當於免疫系統歸零、重建,兩劑疫苗可說幾乎失去效用。」丁先生說,移植後為避免排斥反應,他持續服用免疫抑制劑,直到最近才停藥。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形,讓他時時暴露在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之中。家中擺滿消毒設備 關在房中足不出戶丁先生家中,消毒設備一應俱全,從常見的酒精噴霧槍,到日本進口的紫外線殺菌燈,他如數家珍。「最瘋狂的時候,我們每天都消毒家裡。」丁先生回憶,去年9月離開移植病房回到家中,一直到年底,他和妻子幾乎每天都要拿漂白水消毒家中所有會碰觸到的東西,他本人也足不出戶,每天把自己關在房間中,只在下午到社區大樓的頂樓花園走路運動;如果有家人來探望,也是全副武裝,進門後拿噴槍全身消毒,洗手更是不可避免。為了減少可能的感染源,原先從事保險業務員的妻子,也在丁先生治療期間辭去工作。施打單株抗體 病友:較安心出門接小孩在醫師的建議下,丁先生在去年11月,施打指揮中心專案採購的長效單株抗體,希望彌補移植後免疫功能低下的空缺,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目前施打單株抗體將滿6個月,加上極其謹慎的防疫生活習慣,至今並未染疫。只是單株抗體施打6個月後保護力需要再補強,是否能再施打第二劑目前政府未有明確公告,丁先生說,現在他至少可以到幼稚園去接兒子,也能到公園走走,生活逐漸回歸正軌,在未知能否續打單株抗體前,已先規劃近期在醫師評估後施打第3劑新冠疫苗。癌團:3成5病友擔心接種疫苗保護力不足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過去三年台灣面臨新冠疫情威脅,對於免疫功能低下的病友,確實會比一般民眾擔心,許多癌友不敢外出,由於新冠疫苗機制是藉自體免疫產生抗體,進而形成保護力,對於治療中或免疫功能低下的癌友來說,是否施打疫苗是困難的抉擇。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台灣病友聯盟曾針對病友進行一份「疫情困境調查」,其結果顯示,雖然近8成病友已完成3劑新冠疫苗接種,但仍有3成5病友擔心完成接種後,仍會有保護力不足的問題;此外,更有超過7成病友認為,疫苗保護力與自身免疫力高低有關。然而,並非每位病友都像丁先生一樣,知道自己符合指揮中心公告的單株抗體公費接種資格,補強免疫保護力。建立「被動免疫」保護力 助癌友回歸生活蔡麗娟表示,去年政府採購抗新冠病毒的長效型單株抗體,目前公費適用條件共有六項:1.曾在一年內接受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2.接受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後任何時間有急性排斥現象3.曾在一年內接受 CAR-T 治療或 B 細胞清除治療4.具有效重大傷病卡之嚴重先天性免疫不全病患5.具有效重大傷病卡之血液腫瘤病患(淋巴肉瘤、何杰金氏、淋巴及組織其他惡性瘤、白血病)6.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且最近一次 CD4 < 200 cells/mm3 者。蔡麗娟說,長效單株抗體對免疫低下病人來說,是很好的支持,不必藉由自身免疫系統生成抗體,透過被動免疫直接給身體抗體的方式,提升疫苗之外多一層保護力,也化解病友心中的擔心和焦慮。在大環境朝向與病毒共存的情況下,她建議符合資格的病友與醫師討論後施打單株抗體,配合適當的防護措施,戴口罩、勤洗手,儘早恢復正常生活。至於未符合公費條件的病友,蔡麗娟建議可就個別情況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施打單株抗體,治療中的患者則應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施打時機。
-
2023-03-14 醫聲.醫聲要聞
專家:疫後資源整合 應維持監控機制
後疫情時代來臨,未來輕症及無症狀個案將不用通報,使民眾回歸日常生活。立法院13日舉辦「新冠肺炎回顧與展望公聽會」,與會專家學者建議,應重視資源整合,成立多科別照護團隊治療「長新冠」患者,並加強院內感染管控。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台大感染科主任陳宜君指出,過去三年來,台灣防疫採高規格,成效顯著,但後疫情時代,防疫趨緩,加上人力流失,對醫院及長照機構不見得有利,未來人力分配相對重要。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指出,區域及地區醫院的感染科醫師正在減少中,後疫情時代院內感染的管控需要整合加強。陳宜君認為,輕症不通報,可能產生很多問題,政府需要重新思考藥物、疫苗的規畫,全民仍應維持警覺,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另外,防疫期間疾病監測系統與醫院端緊密連結,未來系統如何走下去,也是一大考驗。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認為,台灣疫情統計數據應該更公開透明,台灣「非常幸福」,疫情走在全世界最後面,超額死亡應算非常低,但看不到資料證明,沒有建立機制是很危險的,將無法確保下一個新興傳染病不會出現。對於專家建議,疾管署署長莊人祥指出,將著手修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病例定義,新增併發生的通報項目;另整合呼吸道監測機制,進行社區輕症流行趨勢監測及抽樣進行SARS-COV-2變異株監測,串連衛福部死亡檔資料,讓未來重症死亡率更為準確。台大醫學院醫學系主任盛望徽認為,約一成確診者出現「長新冠」症狀,肺功能下降、慢性病加遽,需多科團隊提供醫療服務。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祕書長羅源彰指出,確診者居家照護系統可跨縣市收案,讓病人即時得到治療。健保署已啟動「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成大醫院藥劑部主任鄭靜蘭建議,政府部門建立專責人力,提供相關資訊給醫事人員,並建立藥物流行病學研究。
-
2023-03-14 醫聲.醫聲要聞
新冠重症死亡率高 醫界促放寬口服藥適用對象
新冠疫情趨緩,指揮中心預定五月解除防疫禁令,降低新冠肺炎法定傳染病等級。立法委員林為洲、溫玉霞與立法院厚生會、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於十三日舉辦「新冠肺炎回顧與展望」公聽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指出,新冠肺炎重症死亡率逾八成五,仍明顯超過流感的一成七;長庚大學醫學院副教授黃景泰則說,口服抗病毒藥物是減少高危險群重症死亡關鍵,應放寬其適用年齡、肥胖標準,並納入高血壓患者。慢性病患者 伴隨死亡風險高溫玉霞表示,全台累計確診人口超過千萬,即使解封降級,仍應研擬更完善新冠肺炎治療指引,將高風險定義中的高齡者年紀下修至六十歲。此外,公費抗病毒藥物使用準則也應放寬,下修BMI範圍,並將高血壓納入其中。台大公衛學系教授陳秀熙提出「危險分層」模式,他表示,判斷新冠肺炎風險程度不能只看直接死亡,須考量與新冠肺炎具有共病關係的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等,所導致的「伴隨死亡」,高危族群依序為未打疫苗者、高齡長者及慢性病患。多種高危因子 應納治療指引「口服抗病毒藥物係減少中重症及超額死亡的關鍵。」黃景泰建議,放寬高危因子,針對有症狀患者,區分嚴重度,決定是否投藥,才能減少重症個案。王復德表示,國內新冠抗病毒藥適用的重症因子係衛福部參考美國疾管署訂定,雖已納入多數潛在重症病患,但仍有六十至六十四歲、高血壓患者,BMI介於廿五至卅間、吸菸者、未及時接種疫苗者等五大高危因子,已列入美國治療指引,卻未被我納入。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王宗道指出,根據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一項涵蓋逾二千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顯示,未服用口服抗病毒藥Paxlovid的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率高於服用者,甚至比糖尿病、慢性腎病等慢性病更高。另一項針對住院新冠肺炎患者研究顯示,四十歲以下的高血壓患者死亡率較高。比照流感藥物 開放自費用藥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說,肥胖增加新冠肺炎重症機率逾五成,應將口服抗病毒藥適用標準從現行BMI三十調降至肥胖定義的二十七。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指出,除了高風險族群,院內群聚因病毒散播速度快,若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可降低病毒量、控制感染速度,建議納入治療指引,未來應參考流感藥物,讓非高危族群民眾也能自費使用。立法院厚生會會長、立法委員黃秀芳表示,新冠肺炎解封在即,且朝向流感化發展,政府應重視抗病毒藥物是否準備充分,並針對藥品取得公費與自費機制,訂定明確指引。對此,衛福部疾管署署長莊人祥回應,衛福部新冠肺炎治療指引納入多數高危族群,已經是全球規範最寬鬆的國家之一,三月二十起實施輕症免通報、免隔離,醫師若評估患者符合抗病毒藥物使用標準,仍可開立處方,減少重症發生率。此外,針對下修適用年齡及醫界提及其他高風險因子,以及醫院群聚是否納入適用條件,將召開專家會議討論研議。
-
2023-03-14 醫聲.醫聲要聞
3月20日起防疫大鬆綁!專家直言「疫情將大爆發」 感控人員Hold不住
全台3月20日進行大規模防疫鬆綁,輕症、無症狀確診者可免通報、隔離。專家表示,新冠疫情的穩定,是靠三年大規模、高強度的防疫措施換來的,如今防疫人力驟減,對醫院、養護機構來說都是大挑戰,但口服抗病毒藥又相當有限,希望全民還是要對疫情保持警覺,否則感控人員已快「Hold不住」。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宜君今出席「新冠肺炎回顧與展望公聽會」時表示,3月20日大鬆綁,政府的態度就是以最低要求,但各家機構感控人員其實都嚴陣以待,必要時將祭出嚴格管制措施;目前雖未鬆綁,但民眾在已開始多人擠在病室、脫下口罩交談等,不遵守醫院探病管制的規範,相當令人頭疼。陳宜君表示,病患到醫院就醫,卻在院內確診造成病情改變,家屬都難以接受,容易產生情緒,但大家要如何避免對他人的影響,民眾不懂感染管制就會在機構內散播給其他病患。「輕症免隔離後疫情將大爆發。」陳宜君說,2009年新流感,第二年的死亡人數就超過第一年,原本高規格防疫措施鬆懈後,絕對會引起前所未有更大的疫情,這是必要的代價;但克流感的費用與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無法比擬,預算相當有限,目前防疫公務預算支應,後續健保是否給付仍待討論,但健保署恐怕「剉咧等」,要走自費則要等待藥廠取得藥證。陳宜君說明,新冠疫情走過三年,第一波防疫中,台灣取得相當多的時間因應,靠的就是「大量專業人力」高規格介入,但鬆綁後疫情常態化,民眾都要自我照護責任,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大政府努力照顧,這是災難的開始。」陳宜君說,誰都不希望一個疾病拖垮國家金融、醫療,但確診不通報後,防疫人力大幅縮編,對回歸正常生活來說確實是利多,但對於機構住民來說醫療量能降載,更容易出現破網,感控人員都相當憂心,已經快要HOLD不住了。莊人祥則說,過去曾討論「未接種疫苗者」使用抗病毒藥物,但專家認為是間接鼓勵民眾不接種疫苗,因此不予採納,目前相關藥物仍處緊急授權階段,倍拉維已在申請正式藥證,待通過後,醫療院所可以自行採購,民眾也能依情況詢問醫師是否可以使用。莊人祥表示,未來60歲至64歲民眾是否可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仍待專家會議討論,將綜合考量後納入討論。
-
2023-03-11 醫聲.醫聲要聞
輕症免隔離將上路…院內感染恐釀糾紛 醫憂病患確診誰該負責?
國內新冠疫情趨緩,3月20日輕症免隔離新制將上路,未來僅通報中重症,輕症確診者不再通報,也不歸類在「法定傳染病」當中,包括快篩陽性、PCR陽性,以及非肺炎住院病患檢驗陽性等,都不需通報。但專家認為,輕症不通報對醫院是個「矛盾決定」,若不主動篩檢輕症者,且民眾沒有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醫院內病患可能容易被感染,「院內感染」情況無可避免,恐衍生許多問題。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宜君表示,目前全世界考量新冠肺炎多為輕症,不再維持嚴格管制,對於新冠肺炎監測趨勢,皆是比照流感,未來僅通報新冠肺炎重症,輕症則不再通報,因此可見各國逐步解封、民眾出國旅行等,但對醫院端來說「卻是一個矛盾的決定」,醫院內許多身體虛弱患者,在沒有嚴格感染管制下,不小心感染新冠肺炎,整體病況可能急轉直下,「確診責任算誰的?」陳宜君指出,新冠肺炎要從新興傳染病轉向常態流行傳染病,監測重點完全不同,醫院端防範也有不少困難面,未來輕症確診者不通報、不主動篩檢,就如同一般人感染病毒,還是能正常上班、工作或陪病,若本身並沒有良好衛生習慣,恐將其身上的病毒傳染給其他家人、朋友,又或是陪病時,將病毒傳染給生病正在住院的親友,甚至影響病室的其他病人及其家屬。「先前曾發生,同一個病室中,被傳染者要告傳染給他的人。」陳宜君表示,醫事人員受過感染管制訓練,不把病毒傳染給他人,但病人或一般民眾沒有受過訓練,也非故意將病毒傳染他人,但沒有良好衛生習慣導致傳染,就容易引起紛爭。醫院目前仍有探病管制,但民眾在解封氛圍下,陸續有人未遵守規定,甚至多人擠在病室、脫下口罩交談,病房內「熱鬧滾滾」,讓一線人員十分為難。陳宜君提醒,過去病毒皆是低度流行於生活當中,但防疫三年期間因高強度防疫手段,導致「環境太乾淨」,脆弱族群如孩童沒機會少量暴露病毒、訓練免疫力,解封後大量病毒短時間內「一次反撲」,包括呼吸道融合病毒、腸病毒等,對孩子來說十分辛苦,她呼籲,即使逐步解封,民眾仍然應保持警覺,維持良好衛生習慣,並更要懂得照顧好自己,也希望民眾在轉換期能互相合作、體諒,才能逐步邁入防疫新常態。
-
2023-03-10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防疫再鬆綁!3/20起確診隔離改「0+N」,7個QA掌握解封新制重點
【本文重點】指揮中心宣布新冠肺炎確診者自3月20日起實行「0+N」措施,輕症確診者免隔離、免通報,需自主健康管理並全程配戴口罩,中重症確診者則須通報並儘速就醫。解封新制重點詳情可參考「元氣網」整理的7大QA。--by ChatGPT指揮中心今宣布,3月20日起新冠肺炎確診者改為「0+N」措施,未來輕症確診者免隔離、免通報,改為自主健康管理,確診期間若需外出,則要全程配戴口罩,勿與他人聚餐、聚會。而中重症確診者需須通報、儘速就醫。「元氣網」為讀者整理7大QA,一次掌握解封新制重點。Q1:若快篩陽性,但無症狀或只有輕症,「0+N」期間我該做什麼?A:指揮中心表示,若是輕症者,建議有症狀時在家休息,避免非必要外出,若要外出全程配戴口罩。無症狀或症狀緩解(退燒至少一天)後,可安心外出,並配合自主健康管理,至快篩陰性或採檢陽性滿10天。不過「0+N」屬於指引性質,並沒有相關罰則。Q2:輕症確診期間可以到醫院就醫嗎?A:如需前往醫療院所陪病、探病、就醫或檢查,請遵守公布之醫療應變措施。Q3:快篩陽性後身體不舒服,有哪些狀況或族群需要就醫或撥打119?A:指揮中心提醒,具有重症風險因子的族群,包括65歲以上長者、孕產婦、具慢性病或免疫不全/免疫低下病史者等,快篩陽後應儘速就醫,醫師可以及時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指揮中心表示,若出現警示症狀,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100次/分鐘,儘速撥打119、或由同住親友接送、自行就醫。指揮中心表示,目前維持提供「公費口服抗病毒藥物」、「公費清冠一號」,經醫師評估後符合病例定義者,住院後仍採適當防護措施,也會開立隔離治療通知書。Q4:我的同住家人確診,有什麼要注意的?A:同住同戶者日常生活請採取適當防護,包括戴口罩、勤洗手等,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在篩檢陽性民眾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同住家人應避免共食。Q5:輕症確診者後,可以請假在家休息嗎?A:指揮中心表示,各部會針對5大職業列出不同假別,請假依據建議採認「快篩陽性證明」照片即可,不須要求出具醫師開具的診斷證明。不過請假作業細節,另依目的主管機關規定辦理。1.軍職人員:「病假」(無不利處分)。2.公務人員:「病假」(0日及次日起5日以內之病假不列入年度病假日數計算及考績等次考量);或採取「居家辦公」。3.教師:如無法居家辦公或線上教學,可請「病假」(0日及次日起5日以內之病假不列入學年度病假日數計算及成績考核之考量,所遺留課務由學校協助排代並支付鐘點費)。4.學生:「病假」(0日及次日起5日以內病假不列入出缺席紀錄),家長可請「防疫照顧假」。5.勞工:「普通傷病假」(0日及次日起5日以內不得扣發全勤獎金)。若第6天仍然快篩陽性,學生是否可以回學校上課、或是續請病假?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說,教育部原則給予5天病假,不過距離3月20日實施前仍有11天時間,希望各部會、地方政府或民間多提供意見,讓新舊制轉換更順利。若公司行號內部自行規定,第6天得快篩陰性才能上班,是否會產生勞資爭議?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勞動部於請假規定是提出通案性建議,大原則是支持性給假,若公司作法較嚴苛,個別狀況由勞動部討論、研析。Q6:3月20日後輕症確診者不再隔離通知書,我想申請防疫保險理賠,可以到醫院申請PCR證明嗎?A:指揮中心自3月20日起,除了取消輕症強制隔離,也同步取消「居家照護對象隔離通知書開立」,也不再提供輕症通報、確診數位證明、確診者簡訊、自主疫調回報、居家照護遠距諮詢,同住家人及民眾自主防疫「0+7」也同步取消。王必勝表示,政策一直以來都沒有考慮防疫保險到問題,這須由金管會研議是否有相關辦法。Q7:確診親友不幸過世,還需要24小時內火化嗎?A:指揮中心取消「確診死亡個案遺體儘速火化」規定,並刪除「使用雙層屍袋」規定,改為有滲漏風險才使用屍袋;以及刪除「醫院或接體車上入殮封棺後逕送火化場火化」規定,無需24小時內火化,家屬可自行安排後事。確診者遺體可以採取火化、埋葬等方式處置,在符合感染管制原則下,親友可以瞻仰遺容,建議應配戴醫用/外科口罩,避免碰觸遺體。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戴久人都憂鬱了 3方法恢復正常生活
校園口罩令鬆綁昨上路,戴超過800多天的口罩不必再硬性規定,專家表示,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兒童因為隔離政策、停課等,增加憂鬱症狀,在後疫情時代,更應該關切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家長可透過重建規律生活、鼓勵開展社交、從事共同活動,協助孩子遠離憂鬱。疫情種種限制 兒童青少年憂鬱增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醫學圖書館網站2022年12月發布一項最新研究,針對歐洲各國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相關限制及學校停課政策對憂鬱症的影響。研究發現,兒童、青少年憂鬱症狀有所增加,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就是因應疫情嚴峻時期的停課相關防疫限制。該研究研究19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在一般憂鬱症、以及臨床相關憂鬱症的發病率,在7422項沒有重複紀錄中,青少年在一般憂鬱症增加較多,青少女則是在臨床相關憂鬱症發生率較高,而當疫情限制政策更加嚴格、或學校停課時,影響效果顯著提高。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邱弘毅表示,202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已指出,新冠肺炎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慮與憂鬱症的盛行率就增加了25%。在後疫情時代,能重新檢視潛在需求者、兒童青少年進入心理健康服務系統的機會,以及面對緊急公共衛生事件的韌性。董氏基金會日前拍攝「防疫不防心-說出來,鬆口氣」影片,訪問青少年因防疫措施居家線上學習的心情。受訪的青少年們分享,因為疫情不能與朋友見面,覺得疏遠;在家學習、課業壓力還是很重;上網時間增加,生活作息日夜顛倒等。後疫情時代 3方法恢復正常生活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提醒,後疫情時代逐步回歸正常生活,更需關切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預防孩子陷入憂鬱情緒,建議父母可從三個方式著手:一、重建規律生活:幫助孩子恢復正常生活節奏,可減輕不確定感。二、鼓勵開展社交:鼓勵孩子參與社團、運動等,增加人際連結從中建立信心。三、從事共同活動:增加與孩子互動時間,不論是一起做家事,例如烹飪、清掃,或是戶外運動、踏青、看電影等,都有助於幫助孩子紓緩壓力,增進親子關係與信任。董氏基金會為協助民眾了解如何協助兒童青少年掙脫憂鬱和焦慮情緒,同時獲得安穩自己身心的力量,今年推出《成為他的好隊友-當孩子憂鬱和焦慮》書籍,採訪多位輔導諮商與醫療專業人員,分享陪伴身陷憂鬱與焦慮情緒青少年的經驗,提供求助資訊與幫助他們建立心理韌性的作法,詳情請洽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https://www.etmh.org/)。(責任編輯:葉姿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