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4 醫療.中醫
搜尋
拉肚子
共找到
354
筆 文章
-
-
2023-05-23 養生.聰明飲食
高麗菜也入列!「這些蔬菜」別包隔天便當 中醫:反覆加熱恐致癌
許多人為了不浪費,會將吃不完的剩菜冰起來,隔天繼續吃。不過中醫師指出,含有高硝酸鹽的菜葉類蔬菜,像是高麗菜、空心菜等,最好不要隔夜加熱,以免增加罹癌風險。隔夜飯菜隱藏風險 建議能一次性吃完中醫師余雅雯日前在臉書發文指出,曾經遇到一名本身是敏感性體質的患者,長期都來看門診調身體,結果有次她的過敏性溼疹大爆發,不但全身皮膚超癢,還有拉肚子的情況,仔細問才發現,原來該名患者因為幫孩子準備便當剛好有剩菜,就冰到隔天再加熱吃。余雅雯續指,患者之所以產生這些症狀,可能是自己本身體質敏感,再加上隔夜飯菜隱藏的風險,「有些油脂經過一段時間就會產生變性,對於腸胃功能差或是容易敏感的人都不適合食用」。煮熟的青菜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或放置冰箱冷藏,都會讓細菌孳生,只是細菌量多寡的差別而已,還是建議大家能一次性吃完。含有高硝酸鹽的菜葉類 須格外留意余雅雯接著表示,將前一天吃剩的綠色蔬菜作為隔天的便當,可能會讓含有硝酸鹽的蔬菜,因長時間置放與再加熱的過程,分解出亞硝酸鹽。雖然目前醫學研究沒有足夠的數據證明「吃隔夜菜會罹患癌症」,但亞硝酸鹽是罹患食道癌、胃癌、大腸癌、直腸癌等的危險因子之一。特別是含有高硝酸鹽的菜葉類,包含高麗菜、空心菜、小白菜、青江菜等,須格外留意。而像是蘿蔔、絲瓜、胡瓜、黃瓜、菇類、海藻、四季豆、碗豆等根莖類與夾豆類,則含有人體無法合成的維生素與礦物質,這兩類食物本身的硝酸鹽含量低,選擇隔天再食用對人體來說相對安全。冰箱太久沒清髒如馬桶!專家指2大風險,簡單4步驟輕鬆清潔延伸閱讀:.吃隔夜菜中毒險敗血症!剩菜最好別吃,保存遵行4原則.隔夜菜加熱1閃失小心急性腸胃炎!專科醫授拉肚子「能吃&不能吃」食物.冰箱太久沒清髒如馬桶!專家指2大風險,4步驟輕鬆清潔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20 養生.保健食品瘋
魚油不只護心,還可抗發炎!但這4種族群食用前要注意
依據衛福部發表的調查研究,心血管疾病在國人十大死因統計中長年位居第二,是僅次於癌症的疾病,因此吃魚油保護心血管,在近年來也成了一種全民健康共識。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Sean將和大家一起學習魚油對人體的好處,還要告訴大家挑選魚油產品的技巧,讓魚油的保健效益發揮到最大!魚油的4大保健功效魚油與人類之間的關係非常悠久,但直至上個世紀的70年代,人們才開始對魚油有更進一步的分析與研究。當時的學者們發現愛斯基摩人的飲食使他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明顯低於其他人,進而研究後得知其飲食中含有大量的魚,其中的魚油對人體具有保健功效。經過分析後提出一個結論:魚油中含有豐富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又以EPA、DHA這兩種脂肪酸為主,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而魚油對我們人體究竟有什麼具體功效?就讓Sean一次說給你聽!1.促進心血管健康魚油中的EPA具有降血脂、降血壓、抗血栓的功能,因此被譽為血管清道夫,針對心血管健康方面有許多助益,包括: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酯與低密度脂蛋白的濃度、維持紅血球的完整性、降低血壓及血液的黏稠度、減少血小板凝集素的生成來對抗血栓等。2.維持免疫系統運作正常、抗發炎魚油中的EPA同樣能維護免疫系統、避免過激反應的原理是因為它能減少促發炎物質的生成,進而達到抗發炎、減少身體不適感的效果。所以魚油也很常被用來減少或改善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紅斑性狼瘡等免疫系統異常所引發的疾病症狀。3.保護視覺系統魚油中的DHA可以幫助形成我們視網膜中感光細胞的細胞膜,維持結構的完整性以降低細胞受損的風險;同時可讓發育視網膜的營養素能順利進入眼睛;其用於協助治療乾眼症方面也是具有科學實證的。4.促進腦部發展大腦的皮質、神經突觸中都含有高量的DHA,對於兒童的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非常重要,若缺乏DHA就會造成周邊性神經病變;EPA則是製造細胞膜及保護神經的原料,幫助增強記憶與集中力。魚油很重要,但這些族群要注意!雖然吃魚油好處多多,但在我們盡情享用魚油之前,仍然要先仔細評估自身狀況再作決定。若您是屬於凝血功能不全(俗稱血友病)的患者、有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族群,亦或是即將進行手術者,以及準備分娩的孕婦,在食用魚油之前應該先諮詢專科醫師的意見!因為魚油本身就具有抗血栓、抗凝血的保健功效,若上述的族群再食用魚油,可能會使抗凝血的效果變得太好,反而會有受傷時難以止血的危險。【PrimePlus小學堂劃重點】魚油挑的好,健康沒煩惱有鑑於魚油對人體的保健功效,市面上也推出了各式各樣的魚油保健食品,要如何從數十種選擇之中挑出最好的產品,也是很需要了解的知識喔!下面就讓Sean來告訴大家挑選魚油的小知識,幫助大家選到最優質的魚油!‧ 選擇Omega-3濃度>80%的高濃度魚油:早年的魚油因為萃取技術的限制,真正能取得對人體有益的Omega-3含量相對較低,一粒魚油膠囊中大約只含30%的Omega-3,內含的EPA與DHA也就非常稀少。拜近代科技進步所賜,魚油萃取技術也比傳統方法先進許多,魚油中Omega-3的濃度獲得了大幅的提升。高濃度Omega-3的魚油的好處除了增加EPA與DHA的含量外,還能有效縮小膠囊體積,更便利於年長者或小孩吞食。‧ 選擇吸收效率好的rTG型魚油:一般來說魚油的型態分為TG、EE、rTG三種,TG型式是魚油經第一步粗萃出的型式,對人體的吸收率雖然不錯,但純度最低;EE型式是為了將魚油的omega-3濃度提升而研發出的酯化工法,這種型式雖然能提升魚油的濃度,但吸收率較差;rTG型式則是結合兩者的優點所研製的,將EE型的魚油再經一次純化,進一步提升魚油的濃度,也回歸到人體最好吸收的型式。‧ 選擇先進的專利超臨界萃取與淨化技術:專利超臨界萃取與淨化技術的結合優點,除了能大幅提升每一粒魚油中Omega-3的濃度外,還能有效去除雜質、有害物質或過敏原;減少溫度對油脂品質的破壞、去除魚腥味等多重優勢。作為一名新時代人類 ,吃的魚油也要很尖端!‧ 選擇具國際標章驗證的魚油:若是能取得IFOS、GOED等國際驗證標章的魚油,在品質上都會受到最嚴格的把關,檢驗項目包含重金屬、環境毒素、魚油濃度等,是需要全數通過檢驗合格後,才能取得的標章。因此在挑選魚油產品上有看到這些標章,都是我們可以放心選用的。‧ 公開透明的檢驗報告:魚油公認的隱藏風險便是重金屬與環境毒素的汙染問題,除了國際標章的核可外,是否具國內的第三方公正檢驗機構報告,也是我們必須關心的項目。在挑選魚油產品時可以多多注意該產品是否有做農藥、塑化劑、重金屬、微生物等檢驗。 隨著時代的進步,國人健康意識也隨之提升,許多生技公司或藥廠都有推出魚油類保健食品來為國人的營養需求作補充。如何挑選出最適合自己需求的產品,也是健康生活必備的技能。相信看完文章的你,一定能從數十種產品之中馬上挑出最好的魚油,給自己與家人最高規格的心血守護!延伸閱讀:.5大易缺鈣族群當心「骨質疏鬆」!不只牛奶,6種高鈣食物也能幫你補鈣.一緊張就拉肚子!營養師教吃「低腹敏飲食」緩解腸躁症.維生素B群有哪些?營養師曝富含B群8種食物及8大功效本文為《健康知識Plus專欄》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16 醫療.中醫
舌苔需要刷嗎?從舌頭大小、顏色和舌苔看體質,舌頭偏白腸胃虛!
中醫的「舌診」是什麼?中醫從「望、聞、問、切」診斷病情,其中望舌的「舌診」是診斷病情的重要依據之一,舌頭的狀況,可以一窺身體的健康狀況,也是一個身體健康的警訊。嘉義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中醫師張薇喬表示,透過舌診可以觀察人體現階段狀態及預期病史發展,尤其可看出人的「寒熱虛實」、「有無濕氣」等。舌頭不同位置代表不同臟器,例如舌根是腎臟、舌中間是脾胃、舌尖是心肺,舌兩側看肝膽;若只看大致情形,則是觀察舌頭的型態、大小、顏色、質地等。從舌頭的大小、顏色和舌苔可看出的身體異常有哪些?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蘇柏璇說,舌頭是消化道的延伸,藉由觀察舌頭大小、顏色和舌苔,可了解腸胃功能表現。舌頭大小舌頭大小如果偏大一些,代表陰分足夠,身體精力旺盛,能量充足。其他狀況則可能代表身體有些問題:.舌頭太大:表示精力、水分代謝不佳,容易出現水腫、消化不佳等問題。.舌頭太小、太細:陰分不足,病人常有口乾舌燥、燥熱、糞便較硬等症狀。舌頭顏色舌頭正常顏色為淡紅色,其他顏色所反映出的健康問題:.舌頭接近赤紅色,表示體內陽氣過盛,比較容易有燥熱、消化功能佳、容易餓等情形。.舌頭顏色偏白:代表陽氣不足,可能出現怕冷、拉肚子等腸胃虛寒症狀。.舌頭暗紅色:表示血液循環不好。舌苔顏色正常舌苔顏色、型態是白色薄薄的一層,可看到舌頭表面真正的顏色。沒有舌苔或出現其他顏色,反映出的問題有:.沒有舌苔,代表胃氣不足、脾胃虛弱。.舌苔為白色、厚實型態,此為寒濕體質。.舌苔為黃色、厚實型態,這是慢性濕熱體質。.舌苔發黑,顯示體內十分燥熱,好像身體水分烤乾,可能會出現高燒、意識不清、昏迷等症狀。什麼是地圖舌?舌頭邊緣有齒痕或裂紋正常嗎?張薇喬指出,舌苔形狀若出現一塊一塊、凹凸不平有如地圖一般,此種舌苔稱為地圖舌或花剝苔,反映出飲食不均衡、免疫力差。蘇柏璇說,地圖舌好發族群為小朋友,主因是兒童腸胃、消化功能尚未發育完成,可能長期吃太多、消化不良所致。一般民眾也偶爾會有,主因是嗜吃油炸、高糖和醃漬飲食,不易消化而腹脹所引起。舌頭邊緣有齒痕情形,代表舌頭長時間頂在上顎,多是舌頭體積較大,體內濕氣較重、代謝不好;而舌頭有裂紋狀況,代表腸胃功能不佳是胃陰虛、氣虛和上火情形,病人可能有晚上睡眠不佳,容易口乾和喜歡喝冷飲。根據不同體質,中醫建議的調理良方■陰虛:給予麥門冬、北沙參、枸杞等滋陰藥材調理;泡枸杞菊花茶、枸杞紅棗茶飲用。■陰太盛:使用代謝水分的藥材,如蒼朮、白朮等調理。■陽氣過盛:給予清熱、瀉火藥材,如石膏、知母等。■陽虛:溫陽、補陽藥材,如附子、生薑、肉桂等。■濕氣重:喝四神湯,日常避免重口味、難消化的食物。■舌頭太小:可能缺乏維生素B12,可多喝牛奶、吃肉類補充。舌苔平常需要刷嗎?舌苔不需要特別刷,蘇柏璇表示,舌苔是腸胃道是否健康的表現,如果腸胃功能持續不佳,還是會出現舌苔,如果反覆刷舌苔或刷太大力,可能會破壞、傷害味蕾,影響味覺,甚至有刺痛感。但如果口氣不好,要出席重要場合,可以適度的、輕輕的刷一下,以暫時消除異味。張薇喬說,如果民眾一定要刷,晚上睡覺前可以刷一次,避免細菌侵犯牙齒,但要輕輕刷,不宜過於用力,避免味蕾受傷。(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07 養生.家庭婚姻
婆婆煮菜不衛生讓媳婦好崩潰! 網叮囑:提醒婆婆要小心食物中毒
婆媳不融洽是許多家庭會面對到的問題,日前一位媳婦抱怨「婆婆的衛生習慣令人難以接受」,指出婆婆喜歡把沒吃完的滷肉湯汁倒回鍋子,加上新食材重煮,裡面有家人的口水還說是「新滷好的一鍋」,加上食物也不用保鮮膜,帶便當還喜歡用冰凍許久的食物來加菜,也不換菜瓜布,讓她崩潰表示「實在讓我無法接受」。婆婆的衛生習慣差 讓媳婦崩潰一名媳婦在臉書社團「匿名2公社」發文表示,她的婆婆有許多衛生習慣讓她無法接受,他們沒有要求婆婆要煮飯、洗碗,但婆婆偶爾會想煮給大家吃,也會跟老公收買菜錢,不過婆婆的衛生習慣差,會把沒吃完的滷肉湯汁倒入大鍋子中,重新再煮一輪,而其中已經有很多人的口水,讓她覺得難以置信。接著原PO表示,婆婆冰食物也不用保鮮膜,沒有完全密封,炒完菜的鏟子也沒有洗乾淨,常常鏟子邊緣有變硬的菜渣,還會從冷凍庫拿出不知道冰了多久的食物,一起炒過後幫他們加菜,最後也不換菜瓜布,就算大家提出幫她買一塊新的菜瓜布,但婆婆仍堅持拒絕,這讓原PO崩潰發問「各位媳婦有遇到哪些令人無法接受的點呢?」生活習慣不同 不要同住對此,有網友安慰她「生活習慣不同的話,就不要同住」、「其實妳就只能後面跟著收拾,婆婆年紀大了東西洗不乾淨很正常,因為很多器官都退化了,有時候我會想她願意煮,想煮也很好,因為代表她身體健康還能動,而且這也許也是她愛你們的表現跟節省的行為」、「提醒婆婆要小心食物中毒,這樣很不健康」、「婆婆做菜已經很累了,如果嫌老人家洗不乾淨的話,起碼妳可以自己洗碗」。延伸閱讀:.冰箱太久沒清髒如馬桶!專家指2大風險,簡單4步驟輕鬆清潔.隔夜菜加熱「1閃失」恐急性腸胃炎!醫授拉肚子「能吃&不能吃」食物.曾被罵到撕破臉!多年後婆婆主動聯絡,媳得知原因怒封鎖電話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25 養生.保健食品瘋
奇異果、柳橙不是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專家說明每日攝取量多少才夠
維生素C(又稱維他命C)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不只能幫助美白,還能護眼、減脂,是身體的必須營養素。這也就是為何感冒很容易嘴破,當人體免疫系統面臨大量壓力,往往在很快速的時間耗掉體內的維生素,所以隔天起床就出現膠原合成不足、黏膜破皮的現象。維生素C對人體的重要性包括:1.抗氧化:預防心血管與腦血管病變,也能抗老化2.減緩發炎反應:代謝發炎物質3.幫助膠原蛋白合成:保持皮膚、關節、骨骼健康漂亮4.對抗壓力不疲勞,合成神經傳導物物質5.構成黏蛋白、淚液製造的原料,防止眼睛老化、預防白內障6.打擊體脂肪,幫助代謝脂肪酸7.幫助免疫功能運作8. 幫助鐵質吸收奇異果輸了,只有第六名!維他命C最高的水果是⋯⋯維生素C無法由身體自行合成,可以從蔬果當中取得,那又該怎麼選呢?你知道檸檬、柳橙都不是最強的選手嗎?以下公開每100g中維生素C含量高低的水果排行榜:1.紅心芭樂2.珍珠芭樂3.釋迦(大目釋迦維生素C含量比起鳳梨釋迦又高出不少)4.龍眼5.台灣土棗6.黃金奇異果7.木瓜8.甜柿9.香吉士10.綠奇異果11.草莓12.西施蜜柚13.楊桃14.澳洲甜橙15.白柚16.荔枝17.榴蓮18.文旦19.柳橙20.檸檬「甜椒」是補充維生素C的蔬菜首選!維生素C蔬菜TOP 15 排行榜還有誰?其實蔬菜也有維生素C含量比紅心芭樂還高的香椿和糯米椒,但若以台灣餐桌上常見且較容易取得的蔬菜而言,值得參考的維生素C蔬菜TOP 15有這些:1.紅皮甜椒2.黃皮甜椒3.青椒4.油菜心/豆菜心、青花菜筍5.山苦瓜/野苦瓜:較翠綠的苦瓜苦味會比較重,但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非常豐富,有「瓜中C王」的美稱。6.青花菜7.香菜8.豌豆苗9.花椰菜(白色)10.珍珠苦瓜(青皮)11.青皮苦瓜12.芥藍菜13.櫻桃/聖女小番茄14.豌豆莢15.青江菜(以上為每100g所含的維生素C含量高低排序)除了這些新鮮蔬菜,毛豆仁、菜豆仁等豆類蔬菜也是不錯的選擇。但維生素C易溶於水、不耐熱且易受氧化破壞,可採快炒或涼拌料理以保存較多維生素 C。中醫師曾柏翰也提到,免疫力跟氣血是否充足有關,所以建議多吃含鐵及維他命C的食物,像牛肉、木耳、芝麻、黑豆等等,且含鐵食物還能提升維他命C吸收效率,堅果和漿果類也都是很好的選擇。接下來也帶大家釐清維他命C的常見問題,包括能否美白、預防感冒、適當的攝取量以及正確的服用時間點。一、維他命C、左旋C⋯⋯是美白聖品嗎?食藥署提到,常見於美白產品的「左旋C」就是維他命C ,其實是左式右旋維他命C的錯誤翻譯,而維他命C理論上可以抑制黑色素生成、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和抗氧化,因此被認為有保護皮膚和美白等功效,然而一般維他命C很難維持活性及穩定性,口服後能真正被吸收的比例可能很低,所以許多產品透過不同的鹽類或衍生物增加安定性並製成外用產品,不過效果通常因人而異。皮膚科醫師莊盈彥則補充,從食物攝取的維他命C會到達皮膚細胞的有限(約7%),且維他命C單獨使用的效果並不明顯,通常會搭配其他抗氧化物如穀胱甘肽、Q10、維他命E或美白成份。而維他命C精華液濃度並非越高越好,建議5-10%就足夠了。二、維他命C能預防感冒?食藥署表示,維他命C無法有效減少感冒發生,不過每天服用至少200毫克的維他命C,可以小幅減少感冒發生後症狀持續時間,也就是能讓感冒好得快一點,但感冒主要還是需要多休息喝水來復原。三、維他命C攝取量多少比較好?衛福部訂定的成人維生素C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0毫克,不要超過2000毫克的上限。攝取至超過1000mg時吸收率反而較低,攝取過量則會從尿液排出,且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生率和高草酸尿症風險,造成心血管鈣化甚至危害腎功能,因此以少量分次攝取最好。其實成人每天只要吃半顆芭樂或兩顆綠奇異果就能滿足一天所需的維他命C,如果攝取到「三蔬二果」就有200~400毫克的維他命C,還能獲取許多植化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營養。但現代人蔬果普遍攝取不足,壓力大也會加速維生素C流失,所以很多人會選擇服用補充劑。食藥署就提醒,維他命跟藥物也會有交互作用,像是含鋁製酸劑為常見的胃藥成分之一,併用維他命C可能會導致鋁的吸收度上升,造成副作用增加,如果腎功能不好要盡量避免合併使用。最後,醫師建議維他命C不要空腹吃,以免浪費功效發揮,最適合的是飯後或隨餐吃。尤其是腸胃較敏感者或對賦形劑不適的族群,還是飯後吃為佳。【延伸閱讀】維生素C補過頭,會拉肚子、腎結石!一天吃這樣就夠了【資料來源】藥博士 正藥說高敏敏營養師缺乏維他命C會怎樣?正確補充看這裡,腎臟科醫師詳解補充維生素C,蔬菜怎麼挑、怎麼吃才好?(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20 醫療.消化系統
一緊張就拉肚子!營養師教你怎麼吃「低腹敏飲食」來緩解腸躁症!
這個季度的業績目標還沒達成、大考在即,書卻只念了一半、工作崗位時常要輪早晚班…,這些情形是否讓你有過腹部脹痛、時而拉肚子,時而便祕,而且還持續好長一段時間的經驗?如果你對以上描述有切身的體會,那你很有可能是罹患了「腸躁症」!但是不用擔心,腸躁症並不是一個很嚴重的疾病,只要透過正確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就可以解決。接下來就由『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Sean和你一起克服腸躁症!什麼是腸躁症?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大小事都等著自己去處理,無形之中也給自己的腸胃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簡稱為腸躁症,是一種歸類在大腸的疾病。目前腸躁症的成因及機轉尚未有明確的定論,但大致上可以歸類出以下數種原因:神經系統所致的腸胃道蠕動異常、腸道菌叢生態的改變及心理壓力如生活作息、工作、情緒等變化,導致下腹部疼痛、脹氣、便秘或腹瀉情形交替出現時,就可稱為腸躁症。診斷腸躁症的「羅馬準則」雖然腸躁症的症狀有包含腹瀉,但可別一拉肚子就斷定自己得了腸躁症!腸躁症的診斷,其實是有一套邏輯及標準可循的,而這個標準,稱為「羅馬準則」,是由一群來自世界各國的腸胃道專家及學者所提出的診斷標準,詳細的內容如下:‧主要條件:症狀於六個月前就已開始,且在過去三個月中,每周至少一天的經常性腹痛,並有下列合併症狀達兩項以上者。‧合併症狀:1.排便之後腹痛情況可以緩和2.排便頻率發生改變,如每天解便三次,或每周排便少於三次者3.糞便外觀形狀的改變,如軟便變成顆粒狀的硬便者如果你的症狀符合主要條件,且合併症狀中出現達兩項以上者,就可診斷為腸躁症,此時建議先向肝膽腸胃專科醫師掛號來尋求醫療協助。【PrimePlus小學堂劃重點】健康飲食,快樂「腸」久雖然看醫生吃藥可以快速減緩腸躁症症狀,但更重要的還是從日常飲食中保養,才可以確保健康長長久久哦!以下就讓Sean來為大家介紹,對抗腸躁症最有效的飲食計畫-低腹敏飲食(Low FODMAP diet)!FODMAP,英文全文為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 Disaccharides 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簡單來說就是要減少攝取會讓腸道中細菌分解利用並產生氣體的食物成分來避免腹脹腹痛的情形產生。接下來Sean會以六大類食物來做分類,幫大家逐項找出低腹敏的食物來做每日飲食的搭配,一起來看看吧!‧乳品類:在選擇乳製品來補充營養時,記得要選擇無乳糖的產品來避免乳糖在腸道中被細菌分解產氣。市面上已經有推出許多無乳糖牛奶及優酪乳,想要以乳品來補充營養的腸躁症患者可以將其視為一個替代的方案。‧全穀根莖類:作為一天三餐的主食,全穀根莖類的選用原則是使用糙米、米粉、南瓜、玉米等食材,避免使用大麥與小麥製品例如麵包、麵條,以免對腸胃造成太大的刺激。‧蔬菜類:在台灣的蔬菜好幾十種,如何正確選擇低腹敏的蔬菜便成了腸躁症患者飲食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環。常見且適合腸躁症患者食用的蔬菜有:竹筍、甜椒、小白菜、芹菜、黃瓜等;同時也須避免洋蔥、大蒜、花椰菜、香菇等容易產氣的蔬菜。‧豆魚蛋肉類:豆魚蛋肉類做為一般人飲食中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在挑選上也是要特別注意的。對於腸躁症患者來說,牛肉、雞肉、魚肉、雞蛋都是屬於低腹敏的食物,可以放心食用。需注意的是要減少使用黃豆、黑豆、豆漿,以減少腹脹腹痛發生的機率。‧水果類: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的美譽,在水果的選擇上自然是比其他國家要多元豐富許多,低腹敏的水果有葡萄、哈密瓜、橘子、木瓜等,都非常適合腸躁症患者使用,同時也要少吃如蘋果、芒果、西瓜、水梨等會明顯讓人感到脹氣的水果。‧油脂及堅果種子類:日常中補充好油可以對抗發炎、維護心血管健康等助益。對於腸躁症患者來說,除去腰果與開心果外,大部分的油品及堅果種子都是可以放心選用的。腸躁症在台灣的盛行率大約10~20%,換句話說,每五到十人就有一人有腸躁症的問題,雖然腸躁症不會對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但也會大大降低生活品質。從日常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去開始改變,無疑是遠離腸躁症最有效率的方法。只要遵循低腹敏飲食菜單,再搭配健康的生活作息與運動,以及適時的調解抒發精神或工作上的壓力,相信你一定也能很快復原並「腸」保健康囉!本文為《健康知識Plus專欄》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8 焦點.健康知識+
打嗝、嗝氣不一樣?愛嚼口香糖易嗝氣 打嗝超過48小時需注意
打嗝、嗝氣、放屁,都是常見的生理現象,也與腸胃道的氣體有關,這麼多的「氣」到底哪裡來的呢?「氣」太多造成困擾如何處理?一名年輕的電子公司老闆,進到診間後,不斷打嗝。需要時常與客戶開會甚至出國視察的他,打嗝已經嚴重造成工作與生活上的困擾。醫師詳細問診後,發現緊湊的工作步調以及龐大的壓力,讓他無法在正常時間好好吃飯,吃東西只能狼吞虎嚥,所幸透過飲食習慣改變並使用控制胃酸與消除緊張、壓力的藥物,便不再打嗝。現代人飲食西化、生活壓力大,下班喝酒應酬、深夜來點宵夜舒壓、週末聚會吃到飽⋯這種種不良的飲食習慣,常引起腸胃脹氣、嗝氣、放屁等症狀,這些「氣」若太多太頻繁,恐造成生活困擾,也可能是身體的警訊之一,除了該重新檢視生活習慣外,如果症狀持續一段時間未改善,可能需要進一步找醫師診斷。打嗝:打嗝原因多且複雜 「吃進去」的氣太多最常見打嗝是一種神經自主的反應,是因為身體控制橫膈膜的膈神經受到刺激,引發橫膈膜肌肉收縮,同時間聲帶緊閉,就會產生「嗝」的聲音。膈神經從中樞神經一路往下來到橫膈膜,這條路上若受到影響,就可能引發打嗝反應。例如吃太多將食道與胃撐大,連帶影響到膈神經;喝碳酸飲料、酒、嚼口香糖、含口含錠讓人不自覺會吞入過多空氣;胃酸逆流、喉頭發炎;亢奮、情緒起伏太大,甚至溫度變化也可能刺激膈神經引起打嗝。如果只是一時的打嗝,各地都有流傳一些偏方,在無害的情況下試試無妨,例如突然被嚇一跳、拿杯熱水慢慢將之吹涼等,然而,若打嗝情況持續48小時未見改善,仍建議就醫。在肝膽腸胃科,因打嗝求診以男性居多,這類型的病人往往因為工作壓力大、吃太快、胃酸逆流而打嗝不斷,造成困擾。在治療上,會建議改變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並針對胃酸逆流跟精神壓力合併用藥,就能改善。打嗝超過48小時需注意然而少部分打嗝的成因可能比想像中複雜。若超過48小時尚未緩解稱為「持續性打嗝」,超過1個月以上,醫學定義為「頑固型打嗝」。病患胸腔、胸廓可能因為肌肉拉扯感到不適,甚至連喉嚨、頸部都不太舒服,無法順利吃飯、喝水,影響工作、睡眠。此時可能代表著有更嚴重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抽絲剝繭,或利用侵入性的檢查如腸胃鏡、抽血,甚至要轉介其他科別醫師來找出真正的病因,對症處理。頑固型打嗝有可能與代謝、藥物有關,例如有酗酒習慣導致長期營養不良而引起;糖尿病控制不好導致神經病變、肌肉病變;有腎臟病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如低血鉀、低血鈉,常會抽筋,引起神經異常反應。藥物方面,如麻醉用藥、鎮定劑、化療用藥、類固醇,以及一些巴金森氏症的用藥;體內安裝心臟節律器的患者,其中的微弱電流也可能刺激膈神經引起打嗝。而頸部到胸廓的腫瘤,例如甲狀腺癌、食道癌,也可能刺激到膈神經;另外,打嗝也牽涉到迷走神經的自主反射,也可能是中樞神經出了問題,如腦中風、腦部感染發炎、外傷或腫瘤等。不過這類型的病人佔比不大,不必過度焦慮。隔氣:吃太快、愛聊天,吞進太多氣體嗝氣相對打嗝單純些,多半與飲食習慣不良,如吃太快、邊吃飯邊說話,吞進過多的氣體有關。也因此諸如嚼口香糖、口含錠、喝碳酸飲料、抽菸等行為都有可能不自覺吃進更多氣體,引起嗝氣。也有人是因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導致胃出現功能上的異常、較為敏感,如同罹患腸胃炎一樣,時常感覺腹部脹脹的,想把氣排出來。少部分長輩因為假牙不適、牙口差,導致咀嚼功能不好,一口飯一直嚼、嚼不爛又一口吞,也可能吃進過多空氣導致時常想嗝氣。這樣的情況就必須找牙醫師處理口腔問題。有些門診病人因為覺得氣體很多,時常想要嗝掉氣,造成困擾而求診,醫師通常還是會先從病人的飲食習慣問起,再看看是否需要進一步安排胃鏡,檢查有沒有腸胃發炎或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但嗝氣這種情況多半可以靠一些方法改善,例如飯後多走動,促進消化,讓氣體向下移動排出。相較氣體往上嗝出,氣體向下排是較好的方向,因為嗝氣可能排出的是食道中的氣體、也可能是來自胃部的氣體。若是從胃上來的氣,含有揮發性的酸性物質通過賁門到了食道,食道不像胃有黏膜保護,也很敏感,長期下來就有可能造成食道灼傷。排氣:產氣食物常是元兇排氣(放屁)的氣體來源除了吃東西連帶吃進去的空氣外,在腸道內,食物經過發酵後也會產生氣體,有時食物(尤其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殘渣產氣,或者腸道內處於壞菌多、益生菌少的不平衡狀況、便秘等,都可能讓腸道的氣體過多,讓人感覺腹脹不舒服,又或者頻頻放屁。女性因為腸道附近有子宮與卵巢,腸道先天比起男性來得長,也更多彎曲,所以先天上較容易有脹氣問題,就像是折氣球,越長的氣球,彎折愈多氣就容易堵住,容易感到腹脹甚至便秘。如果時常覺得腹脹、頻繁放屁,首先可以檢視自己的飲食是否吃多了產氣的食物,以一週為單位,一樣樣排除,進而在平日飲食避開容易導致產氣的食物。太油的食物也需要避免,有時候肚子裡鼓鼓脹脹的未必是氣,而是吃進不好消化的食物,會讓腸道蠕動速度變慢,產生腹脹的感覺。許多民眾喜歡的無糖口香糖中含有的木糖醇或一些優酪乳、食品中添加的寡醣,分子較大,人體無法分解吸收,可能干擾腸道運作,容易產氣、引起腹脹,也需要格外留意。「氣」能夠有效排解倒還不是大問題,有時脹氣嚴重,不管怎麼動都無法讓氣排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走也不是,讓人難受。 如果患者只是單純脹氣問題,最常用的是消脹氣藥物例如Gascon,具有改變氣泡表面張力效果,讓氣泡凝結在一起,讓吸附在胃腸道的氣體比較可以透過打嗝或放屁等方式排出體外。坊間的益生菌或消脹氣的非處方用藥,偶爾使用無妨,但如果時常感到脹氣、頻繁放屁,造成不適,尤其如果嚴重腹痛、持續性的拉肚子、血便,排便習慣改變(如過去幾十年都是便秘,突然變成拉肚子),體重無原因下降,脹氣導致沒胃口、呼吸不順等,就要趕緊就醫,找出問題,例如是否是腸道發炎或腫瘤。雖然少數情況下,嚴重脹氣、無法放屁,可能與腫瘤堵塞住腸道有關,不過,脹氣、放屁並非大腸癌的危險因子,民眾不必過度焦慮。改善飲食習慣 腸胃順暢不生氣不管是打嗝、嗝氣或是脹氣、放屁,當頻率過高或嚴重程度大到造成身體不適時,就要注意,多半與自身飲食習慣、生活壓力有關,也是健康的警訊之一。除了就醫找出病因、接受治療外,若能先從改變一些生活習慣做起,包括慎選吃進口中的食物、減少吃讓自己容易產氣食物,避開碳酸飲料、酒精;不要邊吃飯邊聊天、飯後走動一下,相信能慢慢找回腸胃的平衡,腸保平安、「不生氣」。容易產氣的食物 蔬菜類:綠白花椰菜、高麗菜、紅白蘿蔔、大頭菜、大小白菜、芥蘭菜、洋蔥、蕈菇等。水果類:蘋果、西瓜、柑橘、果乾製品。蛋白質類:豆漿、豆腐、豆乾、牛奶、羊奶。澱粉:麵、麵包、芋頭、玉米、蓮藕、馬鈴薯、糯米;各種豆類,如紅豆、綠豆等。飲料:碳酸飲料、酒精、咖啡。其他:含寡醣、木糖醇的食品;油炸物、甜食。【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99期(2022-07-12出版),原文連結 】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17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知名主持人母女 楊月娥、盧妍蓁:陪伴要趁早別遺憾
「17歲怎麼會得血癌?」知名主持人楊月娥的女兒盧妍蓁確診當下,兩人千頭萬緒湧上心,治療過程中不免出現衝突,幸好最後都會圓滿和解,各自也學到新的人生體悟。身為癌友過來人的盧妍蓁亦特別提醒,即使照顧者的出發點是為了癌友好,仍應注意溝通的方式,以防陷入「互相傷害」的螺旋。回想過去的甘苦,盧妍蓁表示,十分感動父母下班後直衝醫院照顧,家裡感情很好,但同時也造成情緒發生時,很難對外訴說,像是自己哭的時候,媽媽也在旁邊哭;或媽媽以情緒勒索的方式要求她做「健康的事」,讓她壓力很大,「癌友、照顧者都是受害者,所以不要再互相傷害,而是一起想方法共同解決。」對於愛女年紀輕輕辛苦抗癌,楊月娥認為,「陪伴要趁早,不要留下遺憾。」同時也為女兒感到慶幸,只需暫時放下學業,其他一切有人打點。盧妍蓁則覺得最重要的是保持信念,將癌症想像成拉肚子,拉完就過去了,而現在的自己變得喜歡及時行樂,學著傾聽內心的聲音,繼續追尋演戲之夢。👉🏻【更多精彩內容】2023癌症高峰論壇線上策展👈🏻
-
2023-04-17 醫療.消化系統
拉肚子只能吃稀飯、喝運動飲料嗎?消化內科醫師破解腹瀉「7大迷思」
每個人生活中多少都有拉肚子的經驗,也就是「腹瀉(diarrhea)」。不論是吃壞肚子跑廁所,或是緊張、焦慮導致的腹瀉。甚至連最近兩年在全世界造成大流行的新冠病毒,也可能會讓患者腹瀉。關於腹瀉,我們都不陌生。但腹瀉之後到底該如何照顧自己,民眾常有很多迷思,例如拉肚子後是否只能吃白稀飯、白吐司,或只能喝運動飲料。或是拉肚子到底需不需要看醫生?關於這些常見問題,《良醫健康網》採訪國泰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信佑,一次解析大眾對腹瀉的7大迷思。一、聽說拉肚子(腹瀉)後只能吃稀飯跟吐司、要喝運動飲料,這是正確的嗎?不一定。原則上清淡的、軟的食物都可以,除了稀飯和土司外,也可以吃一點白飯、煮軟的白麵條,並補充少量蔬菜。補充運動飲料是可以的,但市面上有些運動飲料很甜。而腹瀉時腸道是處在發炎的狀態,不太能吸收糖分。所以選擇運動飲料時,可以選擇不要太甜的品項,或是加水稀釋甜度。另外,腹瀉最怕的是導致脫水,也就是人體內的液體大量減少,所以務必多補充水分。二、什麼情況下拉肚子(腹瀉)要看醫生?輕微的腹瀉不用,多喝水、多休息,觀察一兩天。如果症狀改善、沒有再腹瀉就不用看醫生。但如果有合併高燒、強烈腹痛、血便、黏液便的情形,或是腹瀉很嚴重,拉了十幾次,甚至有脫水的症狀,就要盡快就醫治療。脫水的症狀如下:.口乾舌燥.皮膚覺得很乾.口渴.眼窩凹陷.尿液變得很黃.姿勢性低血壓,例如站起來會頭暈、心跳很快三、聽說拉肚子拉越多,可以排出細菌,是真的嗎?這個說法某個程度上是合理的。有研究發現如果止瀉藥吃太重,反而會延長急性腸胃炎的病程。因為有些腹瀉是細菌、病毒產生的毒素導致,這種情況會需要適時腹瀉,把腸道內的毒素排出。【延伸閱讀】腹瀉時,別喝「運動飲料」!營養師告訴你:拉肚子恢復飲食4重點四、拉肚子(腹瀉)會變瘦嗎?腹瀉確實會變瘦,但這是因為生病而短暫地變瘦,康復之後如果生活型態不調整,還是有可能慢慢胖回來。藉由腹瀉來變瘦是不健康的,不建議用這種方式減肥。重要的是,長期的腹瀉會合併體重下降的現象,這是反而一個危險的訊號,大多時候反映了身體有些問題,例如是大腸癌。因此,如果腹瀉導致體重減輕,應該趕快就醫接受診斷。五、拉肚子(腹瀉)後,可以自行購買止瀉藥服用嗎?醫師不建議。因為腹瀉的原因很多,任意買止瀉藥服用沒有對症下藥。而且如果止瀉藥吃過量,導致引起腹瀉的毒素排不出體內,反而會加重病情,延長病程的時間。六、許多女性生理期來老是拉肚子(腹瀉),應該看醫生嗎?女性生理期來伴隨的腹瀉與賀爾蒙變化有關,大部分的人是在生理期前、中間便秘。有些人在生理期的中、後半段有腹瀉。這是一種生理變化,如果長期觀察下來是穩定的狀態,是沒有關係的。七、有的人喝拿鐵就會拉肚子(腹瀉),這是正常現象嗎?拿鐵的成分是「咖啡」和「牛奶」,這兩種份都有可能導致腹瀉。一方面是,咖啡因會刺激腸胃蠕動。另一方面是,有些人本身有乳糖不耐症,喝下牛奶就會腹瀉、脹氣。特別是,亞洲人有六、七成有乳糖不耐症,本身就不適合喝牛奶。對於一喝拿鐵就脹氣、腹瀉的人,建議就不要喝。或是,可以試著只喝咖啡或只喝牛奶,來確定是哪個成分造成腹瀉,以後避開這個成分的食物。事實上,多數腹瀉是可以被預防的,養成良好飲食衛生習慣,注意飲食衛生,勤洗手,食物食用前應充分加熱煮熟,避免生食、生飲或被汙染的食物,避免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或病菌殘餘物,做到以上這幾點就可以預防多數的急性腹瀉。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寶貝腹瀉,怎麼辦?〉【延伸閱讀】拉肚子超過●週以上,小心是「慢性腹瀉」!出現這症狀,恐是「8大重病」警訊
-
2023-04-09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揪團癌篩免費服務 精準篩檢及診治正夯
2023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 不會一個人」9日上午將重點放在癌症的預防與診斷,無論預防或診斷都進入精準化,利用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進行診治是未來趨勢,由於受疫情影響,國健署推出的癌症篩檢,民國110及111年減少約50萬人次,國健署推出「揪團篩檢」免費到職場服務,希望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台灣全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整體波動不定,標準化死亡率下降,且有慢性病化的趨勢,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目前國健署進行「五癌篩檢」補助,為了更有效的進行癌篩,也推出篩檢服務到職場,尤其是企業的女員工,只要符合乳房X光攝影檢查資格,揪團20人就能到職場免費服務。至於口腔粘膜檢查,國健署補助營建工地揪團30人,可到工地提供免費篩檢服務,吳昭軍指出,111年共有130場工地口篩活動,陽性率約13.8%,為一般受檢者的1.4倍。論壇中,台大醫院副院長暨耳鼻喉科特聘教授婁培人也帶來最新研究,針對國內2560名健康成年男女,進行口咽帶有HPV(人類乳突病毒)陽性率的調查,發現健康男女有2.1%到1.6%比例是陽性帶原者,換算全台約有50萬人的口咽帶有HPV病毒,而口咽癌發生率已超車子宮頸癌,值得注意。婁培人說,50至60歲是HPV感染高峰,可能是因為年輕時感染HPV,但免疫系統並未將其完全清除,到了中老年,免疫系統較差,病毒再度活;或是30歲左右感染HPV病毒,歷經較長的潛伏期,50、60歲又冒出來。日本傳奇音樂大師坂本龍一多年前因HPV感染導致罹患扁桃腺癌,抗癌成功後又罹患大腸直腸癌離世,HPV導致的相關癌症,除了子宮頸癌外,也包括頭頸癌、陰莖癌、肛門癌,婁培人建議,無論男女都可接種HPV疫苗,來預防相關癌症。至於什麼人適合接種疫苗?婁培人指出,HPV疫苗的適應症為9至45歲,是依照臨床試驗收案條件訂定,超過45歲者須適應症外使用,如病人有意願施打,經醫師告知後,仍可自費接種。在癌症的診治上,多位講者提及精準醫療的重要性。加拿大Princess Margaret癌症中心於2016年發表的研究顯示,依照基因檢測結果選擇對應的藥物時,腫瘤縮小的病患比例提高將近一倍。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治醫師洪逸平指出,依據研究,採取傳統醫療依癌別給予相同治療,腫瘤縮小約32%;若依基因檢測對症下藥,腫瘤可縮小約62%。而且分子醫學愈來愈精準,某些變異蛋白質及基因會出現在不同的癌別上,也有機會跨癌種找到更多治療選擇。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NBCT)執行長黃秀芬則指出,取得患者癌症組織等生物資料,是推展精準醫療發展重要基礎,NBCT串接全台32家人體生物資料庫,已取得82萬筆患者的生物資料及治療資訊。「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是NBCT首個示範計畫,黃秀芬表示,收案條件包括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食道癌、胃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和胰臟癌共6癌別,無償提供符合資格者基因檢測,患者還可獲得免費贈藥的機會。除了常見的癌別適用基因檢測,方便醫師對症下藥,罕見癌症也是受益對象。以軟骨肉瘤或骨骼腫瘤為例,由於骨骼腫瘤分類多達70種,軟組織腫瘤分類達200種,對於醫師來說,診斷就是一種壓力,沒有好的診斷就不知道如何治療。國衛院癌研所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暨奇美醫院醫學研究部部長李健逢指出,由於軟骨肉瘤惡性或良性的診斷不太容易,國衛院已建立檢測平台,讓全台的疑似個案能透過台灣病理學會的諮詢系統將病理組織送至國衛院癌研所及合作的奇美醫院精準醫學核心實驗室,利用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涉進行精確診斷,這對個人化醫療非常有幫助。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除了進行少見癌的診斷及找出相對應藥物,進行精準治療;對於乳突性甲狀腺癌的復發者,也能利用伴隨性檢測及用藥,讓患者擁有再治療的機會。一般人可以進行基因檢測嗎?黃秀芬表示,基因檢測是針對患者進行腫瘤組織的基因檢測時,協助診斷及治療,若癌症與家族史相關,家族成員再去檢測就相對合理,若癌症與家族遺傳未必有足夠的科學證據,不要盲目進行基因檢測,否則會讓患者及家人陷入緊張。今年癌症論壇邀請到知名主持人楊月娥及17歲就罹患血癌的女兒小蓁,分享當初診斷、治療中的點點滴滴。對於年輕愛女罹癌,楊月娥直呼「驚嚇度破表」,但事後回想,覺得患病看似是爛禮物,實為帶來重新思考人生的機會,「陪伴要趁早,快樂要及時。」「雙方都是受害者,都很痛苦,所以不要情緒勒索。」小蓁說,媽媽時常打著「為她好」的旗幟要求她,但經由溝通,一起想辦法解決,才能找到雙方的平衡點,她也鼓勵癌友抱持信念堅持下去,如同拉肚子一樣,過了就會好了;楊月娥則提醒年輕人,不要將健康視作理所當然,要好好珍惜身體。2023癌症高峰論壇是由國家衛生院與聯合報、中央健康保險署、國民健康署、元氣網、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團及多個病友團體共同舉辦,邀請2位知名癌友家屬分享照顧歷程、21名癌症相關專家開講。
-
2023-04-06 名人.好食課
不吃飯就沒熱量?生魚片、握壽司與軍艦壽司卡路里及營養素一次看
你喜歡吃生魚片、握壽司、軍艦壽司等日式料理嗎?但是你知道這些熱量和營養素含量分別是多少嗎?好食課整理了常見的日式料理,像是鮭魚握壽司、生魚片等等,一次和你分享!整理一⟫生魚片的熱量與營養素好食課收集的有鮭魚、鯛魚、旗魚、鮪魚與花枝,都是我們常見的生魚片,一起來看看吧(以1片20克計算)鮭魚生魚片熱量44大卡、碳水化合物0.0克、蛋白質3.9克、油脂3.1克鯛魚生魚片熱量22大卡、碳水化合物0.5克、蛋白質3.6克、油脂0.7克旗魚生魚片熱量22大卡、碳水化合物0.16克、蛋白質5.2克、油脂0.0克鮪魚生魚片熱量20大卡、碳水化合物0.0克、蛋白質4.7克、油脂0.02克花枝生魚片熱量12大卡、碳水化合物0.16克、蛋白質2.8克、油脂0.06克整理二⟫握壽司的熱量與營養素好食課收集的握壽司有醋烤鯖魚、鮭魚、蒲燒鯛魚、旗魚、鮪魚與鮮蝦,以下是以「一貫」作為標準唷!醋烤鯖魚握壽司熱量77大卡、碳水化合物8克、蛋白質1.6克、油脂4.3克鮭魚握壽司熱量60大卡、碳水化合物8克、蛋白質2.5克、油脂2.0克蒲燒鯛魚握壽司熱量59大卡、碳水化合物8克、蛋白質2.5克、油脂1.9克旗魚握壽司熱量43大卡、碳水化合物8克、蛋白質2.6克、油脂0.1克鮪魚握壽司熱量43大卡、碳水化合物8克、蛋白質2.3克、油脂0.2克鮮蝦握壽司熱量40大卡、碳水化合物8克、蛋白質2.0克、油脂0.03克整理三⟫軍艦壽司的熱量與營養素好食課收集的軍艦壽司有玉米沙拉、鮪魚沙拉、龍蝦沙拉、鮭魚子、山葵章魚與蝦味魚卵,以下是以「一貫」來計算!玉米沙拉軍艦壽司熱量75大卡、碳水化合物8.6克、蛋白質1.2克、油脂4.0克鮪魚沙拉軍艦壽司熱量65大卡、碳水化合物8.2克、蛋白質1.4克、油脂3.0克龍蝦沙拉軍艦壽司熱量61大卡、碳水化合物7.9克、蛋白質2.0克、油脂2.4克鮭魚卵軍艦壽司熱量47大卡、碳水化合物7.4克、蛋白質2.6克、油脂0.8克山葵章魚軍艦壽司熱量39大卡、碳水化合物7.9克、蛋白質1.5克、油脂0.1克蝦味魚卵軍艦壽司熱量38大卡、碳水化合物7.4克、蛋白質1.6克、油脂0.3克【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豆漿沒煮熟會拉肚子!?3大健康迷思懶人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05 名人.好食課
自製豆漿煮到出現泡泡並非沸騰?營養師破解關於皂素3大迷思
「煮豆漿煮到出現許多泡泡就是沸騰了嗎?小心!這可是個健康風險。」「喝下這種未熟的豆漿,皂素可是讓你導致拉肚子的,但因為皂素怕高溫,只要持續加熱就會破壞,所以煮豆漿時要確切煮熟,才不會喝了傷身。」「生豆漿裡面含有胰蛋白酵素抑制劑,所以喝生豆漿會拉肚子!」這聽起來好像真有一回事,但實際上是湊了許多似是而非的理論,好像很正確但真中有假,假中更有假,接下來就讓我來破解這個謠言吧!迷思一》煮豆漿為什麼會起泡?生豆漿確實含有皂素(soyasaponin),有些網路謠言70度C是皂素的沸點,所以在煮豆漿的第一次沸騰起泡現象並非豆漿煮熟的指標,而是皂素達到沸點造成的。 推測是因為皂素屬於界面活性劑,和肥皂一樣都具有起泡的特性,所以豆漿在烹煮過程中產生的對流,就會讓皂素起了作用,讓豆漿產生許多泡泡,營造出沸騰的假象。迷思二》皂素不耐熱,煮沸才能避免拉肚子統整一》皂素很耐熱,不會因為煮沸而消失依據假沸騰現象,網路謠傳說皂素沸點只有70度,所以豆漿一定要加熱到100度才能破壞皂素,讓我們喝豆漿時不會因為攝取到皂素而拉肚子。但其實皂素的沸點遠遠高於100度,而且具有很高的耐熱度,不會因為溫度達到100度而消失,這代表著我們還是從「熟豆漿」得到了許多皂素,但你可曾聽過喝熟豆漿而腹瀉的嗎?統整二》許多豆製品都有皂素,但我們不會吃豆製品而拉肚子此外,並非只有豆漿含有皂素,研究還發現豆腐的皂素含量不比豆漿低,但我們也不曾因為吃新鮮豆腐而拉肚子。 營養師找了許多研究想要來證實這個傳言,但不幸的是並沒有任何文獻明確指出生豆漿會因為皂素而導致腹瀉,僅有少數幾篇研究稍微提到攝取過多的皂素會對腸胃道產生刺激性。但這些研究都沒有清楚說明攝取皂素會發生什麼症狀,也沒有說要攝取多少量的皂素才會拉肚子,因此喝生豆漿會造成腹瀉的應該不是皂素,而是其他未知的物質。迷思三》生豆漿有胰蛋白酶抑制劑,導致蛋白質無法吸收?除了相傳皂素會導致拉肚子以外,相傳生豆漿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pancreatic protease inhibitor),會抑制腸道的蛋白質消化,減少蛋白質吸收和造成腹瀉。這類的傳言在網路上十分盛行,隨手搜尋一下都有這樣說法: 「黃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trypsin inhibitors)會影響蛋白質的攝取,導致胰臟失調。動物實驗曾發現,胰蛋白酶抑制劑會阻礙發展。」 「生大豆有胰蛋白酶抑制劑,會減少蛋白質的吸收,最好煮熟再食用」 統整一》胰蛋白酶是什麼?胰蛋白酶(trypsin)是胰臟分泌的酵素,能在腸道中幫忙消化食物,也會活化其他的蛋白質分解酵素,在蛋白質消化吸收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生大豆真的具有一些物質會抑制胰蛋白酶,那確實會對人體有嚴重的影響。 統整二》胰蛋白酶被抑制會怎麼樣?蛋白酶抑制劑是一群分子量很小的蛋白質所組成,這些蛋白質可能會與胰蛋白酶作用,讓胰蛋白酶無法消化食物蛋白質,也無法活化其他蛋白質酵素。 不過這類型的抑制劑不只存在於大豆中,像是鷹嘴豆、利瑪豆也都含有這類物質,只因為大豆在華人世界中比較熱門,所以常常被提出來討論。早在1970年代的動物實驗中,就發現這樣的胰蛋白酶抑制劑會導致胰臟肥大和生長遲緩等問題。但這樣的結果就直接套用到人體,這樣的資訊也就傳到現在。不過,引起動物病變,不代表會影響人體。我們生活中常會碰到這樣的抑制劑,那為什麼人還是活得好好的呢? 統整三⟫煮豆漿的溫度,足夠破壞胰蛋白酶抑制劑胰蛋白酶抑制劑也是蛋白質,豆漿、鷹嘴豆、利馬豆烹煮時的高溫會導致蛋白質變性,就會這個抑制劑失去了抑制的效果,這也是傳言中豆漿要煮熟的原因。統整四⟫人體具有對抗胰蛋白酶抑制劑的能力現行探討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劑的研究,大多都存在實驗劑量過高,或者就是動物實驗,都與實際生活有些差距。然而,早在1982年時有學者發表了一篇綜論文章,詳細探討了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劑對人體與實驗動物的影響。在這篇文章中就提到,人類的胰蛋白酶對於這類抑制劑有很高的抵抗性,所以這種抑制劑幾乎不存在對人體健康的風險,這樣的文獻其實就破解了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劑會傷害人體的傳言。 結語》總結上述,雖然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劑或皂素對人體沒什麼危害,但生豆漿的生菌數可能過高,且有些研究也指出生大豆有著影響凝血的問題,所以豆漿還是煮過再喝吧!【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豆漿沒煮熟會拉肚子!?3大健康迷思懶人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2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藥物相同,為什麼血壓升高了?
「內分泌科B醫師換藥後,血壓都高了起來。」病人這麼訴說,我一點也不上心,想說太簡單了,那不是換回去就好,來心臟科幹嘛?「這些是家醫科A醫師原來開的藥。」病人把診所的藥遞了過來,我心不在焉的看了一眼,得安穩160mg跟脈優5mg。「這是B醫師新開的藥。」我懶懶散散地瞄了一下,突然正襟危坐。病人這次遞過來的是易安穩Exforge 160/5,跟A醫師的藥一模一樣,只是變成二合一的劑型,是現在流行的複方製劑,藥廠把相同劑量的兩種藥(脈優5mg跟得安穩160mg)合而為一變成易安穩,讓原來吃兩顆藥變成只需要吃一顆,這類複方製劑能提高病人用藥遵從性,血壓通常控制的會比較好。我看了一下病人家中的血壓紀錄,真的,換藥後血壓都變成140-160,之前都在130上下。「兩個醫師開的藥物一模一樣,只是B醫師用的是二合一。」我跟病人解釋。「B醫師也是這麼說的,可是血壓為什麼會有差別呢?」我回答不出來,藥物的成份相同,劑量也完全一樣,血壓沒道理升高呀?「吃藥時間有改變嗎?」是吃藥的時間差引起的問題嗎?「沒有,原來兩顆藥早上一起服用,現在是早上一顆。」進了死巷,我抓抓頭,只好回到地毯式搜索的笨方法,看看能不能找到些蛛絲馬跡。「最近有吃鹹嗎?」「沒有。」「有喝湯嗎?」「不愛喝湯。」食物的鹹度會讓血壓升高。「有吃中藥嗎?」「沒有。」「甘草?」「沒有。」「補品?」「沒有。」「喝酒?」「不會喝。」甘草人參這類中藥或補品有時也會升高血壓。「有吃止痛藥或其他藥物嗎?」「沒有。」止痛藥或類固醇也會升高血壓。「晚上會打呼嗎?」「沒有。」「白天會想睡嗎?」「不會。」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會讓血壓升高,雖然體型不像,沒線索時,問問總是無妨。「有壓力嗎?」「一直都一樣。」「睡得好嗎?」「晚上都睡不好,2-3點會起來看一下電視再睡。」我突然興奮起來,也許是這個問題?「多年都沒變,都一樣。」我失望地坐回椅子。「會怕熱還是怕冷嗎?」「怕熱不怕冷。」我燃起一線希望,甲狀腺亢進也會血壓上升,還會怕熱、手抖、體重減輕、拉肚子….難不成是在這個時間點發生甲亢?「體重有減少嗎?」「減少7-8公斤。」「多久的時間減少的?」「大約一年。」雖然時間不搭,但是甲亢的嫌疑越來越大,我打算繼續問手抖、拉肚子這些問題時,病人又接著說了「吃A醫師糖尿病的藥以後就開始越來越瘦。」我眼睛亮了起來,放棄了甲亢的想法。「B醫師說那個藥主要給胖的人用的,我再瘦下去會肌少症,幫我換了藥。」我用雲端找到原先血糖用藥,再回到電腦查看B醫師開的血糖藥,仔細對比後,大喜過望。破…案…了!A醫師開的SGLT2i類藥物會讓糖份從尿液排出,可以降血糖,脫水,會降體重,這個藥物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有些人的血壓可能會降低。換句話說,這位病人血壓升高最可能的原因,不是因為換了高血壓藥,而是因為停了這個會降血壓的糖尿病藥物。找出問題後就簡單了,加利尿劑取代原先SGLT2i的作用,病人一週後回診時,血壓果然就如預期的恢復了正常。血壓高的處理,有時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
2023-03-02 養生.聰明飲食
補充蛋白質、益生菌,優格還有那些好處?專家揭這時間吃最佳
優格是非常好的蛋白質來源,對於提供人體基本營養,維持肌肉與骨骼健康很有價值。對於乳糖不耐而不敢喝牛奶的人,是補充鈣質的良好選項。而且優格除了提供蛋白質、鈣質等營養之外,優格因為具有活菌,更有許多機能性,包括提供益生菌、調整腸道健康、預防大腸癌等功效。優格是解決人類乳糖不耐症的重大發明現在隨手就有鮮奶、保久奶喝,或是有優格、起士可以吃,好像沒有什麼了不起,其實古代人類懂得利用哺乳動物的乳汁,是人類文明得以發展的重大推手。乳製品尤其是優格的發明,對人類的營養極具貢獻,因為人類能夠靠乳製品獲取豐富蛋白質,代表可以進入養殖農業,可以較安穩的靠養牛、養羊擠奶取得動物性蛋白質,不用為了吃肉還要去做危險的打獵但是,古人喝牛奶可是在玩命的,因為原始的成人普遍具有乳糖不耐,乳糖分解酶只有在嬰幼兒時期有,長大以後這個基因就會關閉,所以成人不能消化乳糖。所以古代成人喝牛奶輕則脹氣、重則腹瀉脫水,我們現在看拉拉肚子好像沒什麼,古代這可是會致命的,不是腹瀉造成營養不良,或是會讓人被獅子追時虛弱跑不動,那也是GG了。而現代人部分成人仍然具有消化乳糖的能力,這是後來的事,來自於沒多久前的基因突變的結果。根據研究,這基因突變來自於僅僅一萬多年前北歐的一個小群體,然後這基因逐漸散播全世界。所以距離較遠的東亞人,這個基因取得比較少,所以我們不像西方人牛奶可以當水喝,根據研究,台灣成人有輕微到中等乳糖不耐症的仍有90%以上。優格到底是什麼?古人對乳製品可望而不可即,直到發明了優格才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優格經過乳酸菌的發酵,可以將乳糖分解掉,而酸化的優格因為降低pH、降低水分,甚至裡面會伴隨產生一些抗菌物質,所以又可以儲藏比較久,所以這實在是營養的一大突破。優格是高蛋白的來源,又有牛奶裡帶來的豐富鈣質,而且可以提供很多益生菌,對健康實在大有貢獻,同時發酵反應會產生許多酸、醇、酯類的成分,所以賦予優格特殊誘人的香氣與味道,因此優格的製作一直流傳幾萬年,到現在仍廣受大家的歡迎。現代的優格做法據說是傳自起源於中亞至東歐,像是保加利亞地區。有一種說法是說,保加利亞的百歲人瑞特別多,就是因為他們日常每天都在做優格、吃優格的關係。以現代食品科學的角度看優格,是將牛奶經過輕微殺菌後,再以乳酸菌對其發酵,這過程中乳酸菌會將乳糖代謝成乳酸,乳酸一方面可以產生酸味、降低優格裡的pH值,另一方面也會促進牛奶裡的蛋白質凝結。而製作優格所利用的乳酸菌主要是嗜酸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及保加利亞乳桿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這兩種菌,當然不同種類的優格還可以加入其他不同種的乳酸菌配合。其實除了優格之外,優酪乳、或是稀釋發酵乳飲料(例如養樂多)都可說是發酵乳家族的成員之一,其差別往往在於固形物含量、乳酸菌含量、以及調味程度的高低。而發酵乳製品另有一支叫做克菲爾(Kefir),它的菌種更複雜,結合了酵母菌、乳酸菌與一些其他共生菌,但是史上第一個被找到人類食用克菲爾的實體證據,居然是4000千年前來自中國的小河公主的陪葬品。優格的健康功效很多優格或其他發酵乳的保健功能近年來廣為全球學界所矚目,益生菌對腸道菌相平衡的功效研究可說是越來越多。而目前國內優酪乳、發酵乳的各項產品取得健康食品認證的總共有25項, 其中以「胃腸功能改善」功能18 項占最多, 另外還包括有「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功能」、「輔助調節血壓功能」、「調節血脂功能」、「免疫調節功能」、「骨質保健功能」、「護肝功能(針對化學性肝損傷)」等等,所以可以說是具有多面向的保健功能。因此優格等發酵食物已經被推廣為健康的飲食,參考前文減重降脂的好菌飲食法(Probiotics Diet),甚至一些科學研究也認為優格與大腸癌的預防有幫助,不過像玉米片的發明人家樂氏博士很推廣優格灌腸大腸毒素恐懼症再臨?!,那就太極端了。近來有些益生菌的功能居然證明對人的皮膚與眼睛的等軟組織有潤滑滋潤效果,或是對腦部精神有抗憂鬱等調節效果,甚至還有幫助睡眠的效果,看似包羅萬象,其實也都有學理證明,實在是科學上很大的突破,早已超越古人製作優格為了營養與填飽肚子的範疇了。此外,香草優格還有助於調整正面情緒,提升幸福感! 根據荷蘭瓦赫寧恩大學 (Wageningen University)的一項研究,學者將受試者分成3組,其中品嚐鳳梨或是草莓口味優格的受試者,其情緒測試結果亦無顯著的差異,但是品嚐過香草口味優格的受試者在隨後的情緒測試裡表現出非常顯著的正面結果。作者表示,本篇研究亦呼應了先前文獻所指出,在醫院等待室或其他可能令人感到壓力的空間裡噴灑香草香氣可減少攻擊行為並增進醫護和病人之間的關係。手做優格健康又比較好吃,不過最好用專業的優格粉菌種韋恩知道很多人不喜歡買外面買的優格,認為添加糖、香料、色素太多,的確,韋恩也是會自製優格的人,我知道一旦自製優格之後就回不去了,外面的優格一比之下就知道調味太重,自己做的就是很純粹的牛奶香、帶有一點酸香、還有一點起士味,吃起來也只有一點淡淡的酸味,千萬不要以為優格就一定很死酸,所以要加很多糖壓味,其實做得好的話,自製的優格很好入口的。所以韋恩的小朋友都會催著我做,我也覺得他們有吃優格的話,鼻子過敏等症狀會比較輕。大同電鍋手做法韋恩其實之前做優格都用大同電鍋,用電鍋怎麼做我有一篇教學的經驗分享優格DIY-傻瓜電鍋法,大家可以參考看看。電鍋做法的重點在於控制溫度不要過高,優格機作法因為想要讓小朋友也愛做,所以韋恩入手了優格機,這台優米機確實比電鍋還更容易上手,而且幾乎保證不失敗,可以說是最懶人的優格做法了。只是韋恩在用吃剩的優格加牛奶再製成新優格,還是用專業優格菌粉比較好?提到,別輕信網路一知半解的網紅亂教,菌種買專業的比較安全。因為優格是活的,菌數會隨著保存時間下降,放越久,得到的菌越少,因此優格可能做不起來,或是做成腐敗有雜菌的失敗品。而且微生物菌種這種東西是會退化的 ,如果都用原來的菌種一直繼續一代一代的用,菌種本身發酵能力就是會自然衰退。冷冷的冬天還可以吃溫優格冬天覺得吃冰的優格太冷? 可以參考日本冬天流行的吃法-溫優格,吃來不會太冰,又可以活化優格裡的益生菌。優格常見的Q&A什麼是優格?優格是將牛奶經過輕微殺菌後,再以乳酸菌對其發酵。在這過程中乳酸菌會將乳糖代謝成乳酸,乳酸一方面可以產生酸味、降低優格裡的pH值,另一方面也會促進牛奶裡的蛋白質凝結。製作優格使用什麼乳酸菌?製作優格所利用的乳酸菌主要是嗜酸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及保加利亞乳桿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這兩種菌,當然不同種類的優格還可以加入其他不同種的乳酸菌配合。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可以吃優格嗎?優格經過乳酸菌的發酵,可以將乳糖分解,因此適合對牛奶裡的乳糖不耐的人。優格有什麼營養價值?優格是高蛋白的來源,又有牛奶裡帶來的豐富鈣質,而且可以提供很多益生菌,可以健胃整腸,調整腸道菌相平衡,對健康很有貢獻。優格的起源地是哪裡?現代優格的起源地是保加利亞一帶,有此一說,保加利亞的百歲人瑞特別多,就是因為他們日常每天都在吃優格的關係。優格適合自己DIY嗎?不喜歡買外面買的優格,覺得那些添加糖、香料、色素太多,的確可以自己用鮮奶發酵優格看看。只要使用正確的菌種,適當的控制發酵溫度,過程注意衛生,很容易做出自己的手工優格。優格什麼時間吃好?以補充益生菌的角度看,餐前吃優格可以保留最多的益生菌活性,但是餐後吃優格比較適合腸胃比較敏感的人。餐前吃餐後吃都可以補充到蛋白質與鈣,不受影響。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3-02-26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急性痛風發作如何緩解?詳解痛風4大階段及急、慢性治療方式
痛風是因體內過多的尿酸而結晶沉積在關節處,造成一種極度疼痛的關節炎,因為痛的時候來去如風而得名。根據健保署統計,110年因痛風就醫的人數有97萬9,803,就醫率約每十萬人4,191.61人。南島語系族群痛風率高,原住民100人中就有20人。國泰綜合醫院風濕免疫學科主任級醫師陳堃宏表示,痛風主要是因普林代謝不佳、造成尿酸增高造成,隨現代人飲食、生活習慣改變,痛風發病的人口愈來愈多。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表示,根據研究,南島語系族群的痛風發生率高,台灣的原住民族群100人中約有20人罹患此病,因此痛風在台灣是常見的疾病。痛風四個階段,從無症狀到結成痛風石、關節變形。陳堃宏表示,正常人血中的尿酸值約為7.0mg/dL。痛風主要分為四個時期,第一階段是「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此時尿酸值可能高達7以上,但沒有任何症狀。隨著個案狀況不同,可能會突然急性發作,進入第二階段的「急性痛風期」,尿酸結晶在關節造成關節炎,病人因疼痛就醫。通常給予止痛劑後,有些病患一周後症狀減緩、不再疼痛,有可能幾年內都不會發生疼痛而未治療,但血中尿酸仍高,屬於第三階段的「間歇期痛風」。第四階段則是「痛風石型痛風」,此時可能已導致關節變形,甚至功能受到影響、妨礙日常生活。視病人狀況,先以飲食控制,如尿酸仍不可逆就得服藥。陳堃宏表示,在治療上會視病患處於何種階段,給予不同治療。例如處於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時,會先評估是否因利尿劑或結核病藥物造成血中尿酸過高,改用替代藥物就可改善。若病患無特別的藥物使用且有三高等,也會先以非藥物方式介入,試圖以飲食控制改善,如仍不可逆,才會走向藥物控制。急性痛風期最要緊是先止痛,而非降尿酸。陳堃宏表示,過去以高劑量秋水仙素為主要治療藥物,但拉肚子等副作用過於強烈,因此現在會以消炎止痛藥,如NSAIDs或是類固醇為第一線藥物,並搭配低劑量秋水仙素治療。根據健保署統計,110年約56萬4,018人使用秋水仙素。》看更多秋水仙素相關資訊急性期後觀察一至二個月,看病人尿酸是否自行下降,若降至正常值就先不用藥;但如果一再復發,或是尿酸仍偏高,「就認了、來吃藥吧!」痛風該如何治療?1.痛風不能根治,但適當的藥物及飲食控制可以防止痛風的復發。目前以藥物、飲食控制為主。藥物治療包括:(1)秋水仙素:急性期可使用,但要注意可能出現包括腸胃不適等副作用。(2)消炎止痛藥:急性期使用。(3)類固醇:急性發作時,當以上藥物無效或有禁忌症時 則考慮使用。(4)降尿酸藥物:長期控制血液尿酸值適用。2. 多飲開水(每天最少兩公升)可以幫助排出體內過量的尿酸。3. 如患急性痛風,藥物能有效地減低關節的痛楚。若痛風經常發作,則需長期服用降尿酸藥物以減少復發的機會。4. 避免使用阿司匹靈類、利尿劑藥物,以免妨礙尿酸排出。》看更多痛風相關資訊促尿酸排泄或抑制尿酸,兩類藥物依患者年齡層評估使用。李信興表示,降尿酸藥物主要分為兩類,一類為「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如BENZBROMARONE,110年約44萬9,970人使用;但如果病患有腎結石的問題,使用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反而容易形成結晶,不適合這類藥物。》看更多本補麻隆相關資訊另一類為「抑制尿酸」藥物,如ALLOPURINOL,110年有8萬1,807人使用;但此類藥物容易引發嚴重皮膚過敏,包括史帝芬強森氏症候群,導致全身皮膚長水泡、潰爛等。》看更多異嘌呤醇相關資訊李信興說,現在也有新型的抑制尿酸藥物,如febuxostat,副作用較低,但健保給付上有設限,須先使用過促進尿酸排泄藥物後治療反應不佳,才可開立,110年約27萬3,047人使用。》看更多非布司他相關資訊陳堃宏表示,若就診病患太年輕,通常會推測是因為尿酸製造太多,排泄在尿中的尿酸也會太高,因此通常會以抑制尿酸藥物為主;若就診為中年病患,臨床上以尿酸排泄不足為主,則會優先使用促進排泄藥物。但通常會觀察一、兩周後的效果,是否達到尿酸目標值4至6,再決定是否更換藥物。藥物治療效果好,手術患者愈來愈少。除了藥物治療,有些病患仍會走到手術的地步;110年因痛風進行手術者約1,093人。不過李信興表示,現在藥物效果較過去好很多,副作用也較小,一天只需半顆至一顆就能將尿酸控制良好,因此需要手術切除痛風石的病患已愈來愈少。如果真的需要開刀,通常是「不乖的病人」,畢竟若藥物控制良好,尿酸值降到4或5,經過二至五年,痛風石就會慢慢縮小。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14 醫聲.癌症防治
開卷有醫|大腸直腸癌帶走朱雲漢,別急著沖水!大便觀察癌症前兆
大腸直腸癌在衛福部公布的十大癌症排名中,佔據各項排行。大腸直腸癌在國內10大癌症死亡率排行榜中居第3名,發生率長年居冠,50歲以上民眾罹癌機率達20%。不僅在年初帶走了中央研究院院士、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朱雲漢,也讓演藝圈抗癌多年的藝人余苑綺離我們而去,層出不窮的案例,使大眾對於大腸直腸癌的預防、前兆到癒後存活率等資訊更為關注。其實,上廁所後回頭看一下大便,就能找出蛛絲馬跡。便秘、拉肚子就是大腸癌?仔細觀察大便別緊張大便的形狀、顏色能成為大腸直腸癌線索,正常的大便形狀是香蕉狀,會緩慢地沉下馬桶。以往大腸直腸癌會有的便秘、拉肚子症狀,則是要觀察時間點,稀稀糊糊不成形的大便常見會是生活緊張而腸胃蠕動過快,或是食物耐受不良,反而是排便習慣突然改變,大便形狀變得像鉛筆般細長,就要留意是否為腸道受腫瘤壓迫變窄小,罹癌的可能性造成。而大便出現一灘血,病人通常來大腸直腸外科求診的主要原因,首先應該要確認出血顏色和排便的關係,如果是一開始大完便或剛解完時,就發現大便上出現鮮紅色血液,多為肛門裂傷或痔瘡血管破裂,也有可能是直腸發炎的狀況,像是大腸血液循環不良的缺血性大腸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還有止痛劑或化學治療藥劑,甚至洗腎的慢性腎臟衰竭病人也可能出現侵蝕腸管而造成出血。但如果大便呈現深棕色,代表大便經過的區域有不正常或流血的腫瘤沾附的血液凝固其上,大腸直腸癌的可能性就高一些。大腸直腸癌篩檢,糞便潛血、大腸鏡怎麼選?談到大腸直腸癌的診斷,糞便潛血檢查是一項便宜、最低侵襲性的篩檢方法,根據近期研究統計,經過三年追蹤,有做過檢查的人可以降低10%大腸癌死亡率,因此,國健署鼓勵50到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檢查,也建議檢測完是陽性再做大腸鏡檢查。至於大腸鏡檢查部分,根據美國研究,確實能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約52%,也降低發生率70%到90%,對於大腸直腸癌高危險群、排便習慣改變、便血或慢性貧血病人等,這項檢查有其必要。罹癌積極治療,早期治癒率達九成大腸直腸癌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是癌細胞轉移,因為大腸直腸靜脈回流,最終匯合到肝門脈,因此又以肝臟轉移最容易發生;如果是接近肛門口的低位直腸癌或肛門癌,則容易轉移到肺臟。雖然,大腸癌合併肝轉移在癌症分期屬於第四期,還是有機會完全切除。即便罹癌也要積極治療,大腸直腸癌在第一期腫瘤的預後極佳,整體治癒率可能性達9成以上,第二期癌症病人的五年存活率也大於8成,擴散至局部淋巴的第三期,預期五年存活率有6到7成,甚至到了第四期,透過積極的手術、化療或標靶治療,也有部分人平均預期壽命約有2年半,在在顯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仍是關鍵。上述內容收錄在「大腸直腸癌臨床診斷的指引」一書,裡頭101道題目是由臨床診療和教學近30年、超過6千例大腸直腸癌手術的台大醫院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執筆,面對病人或家屬在被診斷罹癌的驚訝、內心掙扎、對手術的不安及日後的抗癌有感而發,奠基於新的醫療知識和臨床經驗,花費12年完成書籍,盼幫助患者及家屬解惑,也是對醫護從業人員的教學傳承。
-
2023-02-12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還我小三通!
女友移情別戀,舊男友找新男友算帳:「還我小三來!」近年來兩岸不通,小三通也不通,也有人士呼籲要還我小三通來!在醫學上,人體也有小三通,身體才會健康。「小三通」中,一般人最常感受到的是大便不暢通,有人便祕,有人拉肚子,但如果大便失去正常的排泄習慣可要小心了!如果是急性腸胃炎,腸子蠕動太頻繁,一直上洗手間,人會不堪其擾,但通常幾天就會好。但如果大便不通,本來一天一次,變成一、兩天或兩、三天才一次,或大便習慣改變了,可要小心了,可能是大腸長了東西。大腸癌是國人近一、二十年中增加最多的癌症,原因不明,可能與肉食有關係,發現得早還來得及切除,幾乎都可治癒。但如果發現得晚,轉移到淋巴結或肝臟或其他器官,就要做化療,醫師心酸,病人也辛苦。除了大便要通,另一個小三通就是就是尿尿要通。尿尿不通通常發生在老人家,攝護腺肥大排尿困難或漏尿,或尿失禁,幾乎上了年紀的男士都難避免。年輕人有了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石頭卡住,排尿困難或排尿刺痛或腰痛,通常不會危及生命,但痛苦不堪。還有一種「小三通」是膽汁要通,膽汁是由肝臟分泌的,經由肝臟內部的膽管流到肝外的總肝管,再流入膽囊內貯藏起來。人吃了油膩的東西,膽汁就由膽囊經由總膽管流到腸子內,幫助食物的消化吸收。正常人大便黃色就是因為膽汁的關係,如果膽道不通,膽汁流不下來,膽汁的膽紅素逆流到血液中,皮膚就會變黃,小便也會變深茶色。膽汁不通,可能是膽囊有石頭掉到總膽管,或總膽管本身長了石頭,或者是肝內或肝外的膽管長了癌症,或者是肝臟內部長了腫瘤,壓迫到膽管,此時及早就醫分辨真相及時治療就非常重要了。總而言之,「小三通」與否,「小三」有與否,都無生命影響,但人體的小三通,可要小心了,不管大便、小便或膽汁通暢與否,都是新春之後人人不可等閒視之的重大課題。●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93期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02-03 醫療.一般外科
名嘴蔡玉真自曝已切膽囊!什麼情況需切除膽囊?名醫經驗分享「無膽之人」怎麼吃
電視名嘴、資深媒體人蔡玉真在臉書發文自曝宣布加入「無膽聯盟」,表示自己因膽囊長息肉,已進行息肉與膽囊的切除,並宣布從此不再參與任何談話性節目談政治。為何需要切除膽囊?膽囊息肉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資料介紹,膽囊息肉是指膽囊內壁黏膜上突起的增生組織,在超音波影像上,呈小結節狀或乳頭狀隆起物,多數病患沒有不適感,通常在例行健檢或是膽結石術後才發現膽囊息肉。可分為良性或惡性病變,大部分的膽囊息肉為良性病變,部分尺寸較大的息肉可能是惡性腫瘤。》看詳細現任臺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新竹臺大分院外科部主任何明志曾接受《好心肝會刊》訪問表示,如果膽息肉小於1公分,看起來不像惡性,也沒有症狀,建議6至12個月追蹤一次超音波即可。如已有症狀、或息肉超過1公分、或合併有膽結石或原發性膽道硬化症的病人,以及合併其他惡性膽息肉的危險因子如膽囊鈣化、單一息肉、息肉底部沒有細柄、有糖尿病者,或是追蹤起來息肉有愈來愈大趨勢者,則會建議切除膽囊,避免癌化。膽結石還有一種常見需切除膽囊的原因是膽結石,膽結石沒辦法只把石頭挑掉,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當膽結石出現輕症的疼痛症狀時,就建議將膽囊切除,否則膽結石後續造成的影響將遠大於初期的症狀,放太久也可能癌變,膽囊癌的發生率雖然低,但也值得注意。也有些人會一直忍,若已痛到無法忍受才就醫,往往已經是急性膽囊炎,也必須立刻開刀切除膽囊。急性膽囊炎腹痛是很常見的症狀,但有時可能不止是普通肚子痛。國軍桃園總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楊大緯分析,臨床上通常是有一個局部症狀、加一個全身性變化會懷疑是膽囊炎,局部症狀可能會有上腹痛,甚至有些人會痛到背後去;而全身性變化就是可能會發燒,或安排抽血檢查白血球發炎指數高等,這樣就會懷疑是急性膽囊炎,須安排影像學檢查,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囊沒了會怎樣?不能吃油?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膽汁、輔助消化功能,尤其高油膩食物更需要膽汁幫助消化。有些患者會有疑慮,擔心膽囊切除後,不能吃油膩食物、油炸物?台北榮總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石宜銘曾接受《聯合報》訪問表示,膽囊切除了,膽道還在,而且膽道有彈性,可略為擴張,取代膽囊儲存膽汁的功能。只有少數病人術後吃油膩會拉肚子,絕大多數都可以恢復正常飲食。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兼任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也表示,少數人沒了膽囊,吃太油會腹瀉,但這是因人而異。如果不放心,可以慢慢調適,觀察吃不同食物的身體反應。不過不管是否會造成不適,不要吃太油也是較為健康的飲食習慣。「無膽之人」怎麼吃?胃腸肝膽權威、秀傳醫院創辦人黃明和自己也因急性膽囊炎摘除膽囊,他曾受訪分享術後及日常飲食。.術後:飲食應清淡,以免膽汁分泌不及,但3到6個月後飲食就可恢復正常。.日常:除了不要太油膩,其他都與一般人飲食無異,少量多餐就好。不太吃澱粉,早上吃個蛋、水果沙拉、優酪乳,中午多吃蔬菜。【資料來源】.到底要不要開刀?切除膽囊後不能吃油?醫詳解如何應對膽結石.膽出問題可能是4種疾病,其中這2種惡性高!.腹痛恐是急性膽囊炎 醫師提醒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健保大數據/膽結石切除膽囊 沒必要使用達文西手術.名醫與疾病的對話/膽道專家爆膽囊炎 急返台微創動刀
-
2023-01-28 醫療.中醫
年後肥胖債怎麼還?中醫師傳授:2瘦身茶、3穴位按摩消除脂肪
過了10天的農曆假期,大家都充好電了嗎?長假中生活作息肯定會顛倒不規律、飲食上也肯定是較為放縱的吃好吃滿,過了10天體重上有沒有甚麼變化呢?緊接著要收心上班,不僅心態調整、生活作息也要控制,準備開始還債的你,還在思考進行168斷食或是不吃碳水化合物的減重法來消除身上的肉肉?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用中醫角度切入,用茶飲搭配穴位兩方式來消脂及恢復體力,還不快點接著下去!年期間作息不規律、飲食上大魚大肉 2去油解膩茶飲年期間作息不規律、飲食上大魚大肉,導致年後肥胖,山楂紅茶、消脂茶助去油解膩。1.山楂紅茶山楂紅茶可以促進消化、脂肪排空。材料:山楂及紅茶各準備10克製法:山楂以 800 ㏄水煮沸,再用小火煮 5 分鐘,關火;以山楂水沖泡紅茶,約沖個2-3分鐘,即可飲用。飲用法:每日 1-2 杯,飯後半小時溫服。2.消脂茶玉竹降脂強心養胃;生薑暖胃散水濕;茯苓健脾和胃利水濕;枸杞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外,還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材料:玉竹20克、生薑15克、茯苓15克、枸杞子20克製法:以 800 ㏄熱水將上述藥材煮滾,再用小火煮 5 分鐘,去渣就可飲用。飲用法:每日早、晚各1杯,飯前或後半小時溫服,可連續喝3-5天。3穴位按摩消除脂肪朱醫師推薦3消脂穴位:支溝穴、天樞穴、帶脈穴。1.支溝穴:手腕四根手指頭位置,中間位置,避免體內過度發炎、排便順暢、穩定情緒。2.天樞穴:位在肚臍旁開,三根手指頭寬的幅度,用兩個大拇指向腹部內戳,要按到深處肌肉層,會有酸的感覺;拉肚子時會有止瀉效果、便秘時幫助通便、改善腹部肥胖。3.帶脈穴:位在側腰肚臍橫移及腋下往下垂直交會的點,用大拇指按壓,覺得有點痛、痠,表示按倒帶脈穴;可以瘦到腰部脂肪。朱醫師提醒,過年後想要快速恢復元氣、體型,不妨試試2茶飲及3穴位按摩,搭配均衡飲食及適量運動,讓你輕鬆不卡油。
-
2023-01-19 焦點.用藥停看聽
過年醫藥箱也要大掃除!藥師告訴你該準備哪些藥,又該如何保存
年關將近,除了家裡打掃一番,也是時候好好整理家裡的醫藥箱囉!藥品種類繁多,該怎麼準備,又該怎麼保存?這邊藥師給您一些小撇步,讓您準備藥品不煩惱。一般居家或是出門旅遊時,該準備甚麼藥呢?建議您可以依照下列藥品類別準備,以應付不時之需:1.止痛退燒藥:發燒、頭痛、經痛或是筋骨痠痛,是常見的問題,可以視需求購買口服藥、貼布、藥膏來幫助舒緩疼痛的狀況。2.腸胃藥:腸胃藥依症狀可區分為脹氣、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腸胃痙攣、便秘或拉肚子等等,依照症狀選擇適合的藥品,才可以有效達到舒緩的作用。3.感冒藥:緩解鼻塞鼻水、咳嗽有痰、過敏等不適症狀。大部分的綜合感冒藥已含解熱鎮痛成分,不須再額外服用;此類藥品通常含有抗組織胺成分,若須從事高專注度工作者(如開車、操作器械)須注意使用。4.鎮暈藥:若搭乘交通工具容易產生暈眩症狀,可準備鎮暈藥,建議於搭乘交通工具前三十分鐘至一小時服用,才有足夠的時間發揮作用。5.皮膚用藥:如防蚊液、止癢藥、防曬乳、燙傷軟膏、生理食鹽水、傷口敷料等。準備藥品時,應告知藥師家庭成員及各自的藥物過敏史、現在用藥,來挑選適合的藥品,特別是兒童用藥,應於使用前向醫師藥師確認兒童年齡、體重、藥物過敏等資訊以求最佳的藥效與安全性。建議保留藥袋、藥品外包裝和藥品說明書(仿單),以幫助了解藥品的適應症、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但若病情在使用藥物後無法獲得控制,請盡速回診尋求專業醫療的幫助並告知已使用過的藥品。藥品保存應秉持三大原則避光、避濕、避熱是藥品保存三大原則,除非有特別註記,如某些賀爾蒙製劑、胰島素、生物製劑須冷藏於攝氏二至八度,其他藥品只要保存在通風良好的陰涼處即可,建議選擇高處可上鎖的抽屜或櫃子,讓家中的孩童不易取得,避免誤食的危險;不建議存放藥品的地點如冰箱、浴室、廚房、陽台等處,雖然冰箱既避光也避熱,但在開關冰箱的同時會造成冰箱內的溼度上升,反而不利於藥品的保存。年前藥品大掃除,依照藥物品項來區分趁著一年一度的大掃除打開醫藥箱,若是還未開封使用的藥物,檢查其是否還在有效期限內,若是藥物已有變色、受潮、異味等異常情形,請勿再使用;已開封使用的藥品,則依照藥物品項來區分:1.裸錠分裝的藥品:藥瓶打開後請將棉花,乾燥劑取出,因此時的棉花及乾燥劑可能會吸取大氣中的水分導致藥瓶內部潮濕,增加藥品變質、發霉的風險;建議以分裝日期或開封日期的六個月內為保存期限(若是原包裝保存期限低於六個月,以原包裝保存期限為主),若是藥品有變色、潮化、發霉則不建議使用。2.口服藥水:一般的藥水可於開封日期後一個月內使用,但有些小朋友的抗生素藥水在泡開後需要置於冰箱冷藏二至八度保存,請依照醫護人員指示或藥品仿單註記保存,另外,抗生素請照醫師藥師指示服用完畢,不要囤積或濫用,才能對症下藥,藥到病除。3.眼藥水、眼藥膏:眼用製劑建議於開封後一個月內使用完畢。4.外用藥膏、乳劑:建議於開封日起六個月內使用完畢,若是變稀、變乾硬、變色發臭則不建議使用。5.栓劑、塞劑:請保持其完整包裝保存,可保存至其有效期限,若無特別標示的話是不需要冷藏的,應置於無陽光直射的陰涼處,避免其軟化。國境解封 ,過年出國藥注意隨著疫情趨緩,國境解封,對於出國已經迫不及待的朋友們,可要睜大眼睛注意各個國家的旅遊須知。除了確認是否要求新冠疫苗施打至第二或第三劑,部分國家會要求旅客施打黃熱病疫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小兒麻痺疫苗或是傷寒疫苗,並需出示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出發前應詳閱外交部-世界各國因應 COVID-19疫情相關措施一覽表、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建議及當地主管機關確認最新規定;即使旅遊目的地國家未要求,若是目的地處於疾病流行高風險區,也建議施打疫苗來獲得抵抗力,才可以安心出門,健康回家。若是有上述的需求,可以至本院的旅遊醫學門診來諮詢相關疫苗的施打及相關證明的開立。出門旅遊時,除了上述的疫苗外,亦建議根據行程內容及個人需求攜帶藥品,例如有登山計畫者可準備預防高山症的藥品;若需攜帶慢性病用藥或急救藥品,建議隨身攜帶原主治醫師所開立診斷書正本、藥袋或藥歷,並於出發前確認藥量是否足夠;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酒精棉片及針頭也要確認是否充足,搭乘飛機時,請勿託運胰島素,可置於隨身行李,避免行李艙的溫度過低造成胰島素變性或是行李延誤無法第一時間取得藥品的情況。藥師提醒您,出遊時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勤洗手、戴口罩,祝您安心出門、健康回家、開心過好年。
-
2023-01-19 醫療.感染科
嘔吐、腹瀉…像食物中毒!預防諾羅病毒專家建議6招,噴酒精、乾洗手都沒用
新冠疫情持續2、3年下來,許多人已經養成酒精隨時「噴噴噴」的習慣,不過目前正流行的諾羅病毒,傳染力很強,噴酒精卻沒用。醫師提醒,平常要養成用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的習慣,家裡若有人感染,則要以稀釋過漂白水消毒,才能阻絕病毒繼續傳播。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資料,諾羅病毒是一種傳染力很強的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為糞口傳播,也就是透過被污染的食物或水進入到人體當中,或者是經由親密接觸後感染,也不排除飛沫傳染。一般人在接觸諾羅病毒後12~48小時後會出現症狀,而其中大多數病患會在3天內逐漸康復,但免疫力低下的族群需要特別注意。【看詳細】疾病百科/諾羅病毒感染諾羅病毒主要症狀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發燒頭痛肌肉酸痛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蘇軏接受《聯合報》訪問指出,諾羅病毒流行期為每年11月至隔年3月,傳染力很強,大人與小孩都可能罹患,易引發群聚感染,並容易誤以為是食物中毒。目前以支持性療法為主,給予症狀緩解藥物,而患者因為嚴重嘔吐、腹瀉,會造成體液流失,要注意多補充水分、電解質,若本身有慢性病、年紀較小兒童,還要留意脫水症狀。特別要注意的是,現在許多民眾常用的酒精性消毒劑,對諾羅病毒效果不佳。蘇軏提醒,患者接觸過的環境、器物表面,建議以稀釋過的漂白水消毒,在接觸患者後、用餐前、如廁後也務必用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為避免透過飛沫傳染,接觸患者或是在處理其嘔吐物、排泄物時應配戴口罩。因有些患者即使症狀緩解,散播病毒的能力仍可以持續長達2週。消毒漂白水如何配製?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衛教資料,酒精性消毒劑對引起腸胃炎的病毒殺滅效果不佳,須使用較高濃度的稀釋漂白水。稀釋漂白水前應穿戴手套、口罩及防水圍裙,稀釋的漂白水應當天配製並標示日期名稱,未使用的部分在24小時後應丟棄。1.準備物品:(1)市售漂白水:含次氯酸鈉(sodium hypochlorite)之濃度約為5到6%,即50,000-60,000ppm。(2)免洗湯匙(1湯匙約為20cc)。(3)大瓶寶特瓶(1瓶容量約為1250cc)。(4)手套、口罩、防水圍裙及護目鏡。2.環境消毒建議使用1,000ppm漂白水,配製方法為:(1)大量:【200cc漂白水+10公升清水中】(免洗湯匙10瓢) (大瓶寶特瓶8瓶)(2)少量:【20cc漂白水+1公升清水中】3.嘔吐物及排泄物建議使用5,000ppm漂白水,配製方法為:(1)大量:【1000cc漂白水+10公升清水中】(免洗湯匙50瓢) (大瓶寶特瓶8瓶)(2)少量:【100cc漂白水+1公升清水中】預防諾羅病毒6招1.平時養成確實用肥皂或洗手乳洗手的習慣。2.注意食品、環境衛生,務必將食物煮熟後再食用3.家有感染者,處理其嘔吐物、排泄物時應配戴口罩,處理完要確實洗手。患者接觸過的環境、器物表面,以稀釋過的漂白水消毒。4.與他人共食應使用公筷母匙。避免與感染者共食。5.蔬果要清洗乾淨,避免生食生飲,尤其是貝類水產品應澈底煮熟再食用。6.出入公共場所建議應戴口罩,以避免飛沫傳染。【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諾羅病毒Q&A.一家3口嘔吐拉肚子「不是食物中毒」 感染病毒傳播力持續「長達2周」.腹瀉變多…疾管署憂學童群聚危機 原來酒精、乾洗手沒效
-
2023-01-14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飲食大欲,藏許多人體維生的祕密?
老公上了洗手間,半小時才出來。老婆關心的問:「到底發生什麼事?」老公:「昨天晚上我們那個吝嗇的老闆請我們吃一客五千元大餐,難得吃到那麼貴的餐,我要看看到底大便有什麼不同?」不管吃什麼好料的,不管多可口、多麽美味,到後來還是要形成一坨糞便由肛門排出來,那裡面就是一些食物的殘渣加上一些腸內細菌。吃下去,有解出來,表示食道到肛門這個消化系統是通的,俗稱「通樂」。如果不通,食物及其殘渣積在肚子內引起腸阻塞,有吃沒解,那問題就大了!如果是腸阻塞,可能是大腸長了東西,或腸沾黏,腸子不通,這時候就麻煩了!也有人吃了可口食物不到幾小時,噁心嘔吐,連胃酸都吐出來,這表示這些美食內有汙染細菌,引起急性胃腸炎,或引起拉肚子拉個不停,那就是急性腸胃炎。話說回來,食物要可口要經過一番處理,才會好吃,但好吃也要營養均衡、清淡,要符合健康原則,否則天天滿漢全席,天天美食為伴,除了看到大便會自我觀察較久之外,對健康也不一定有好處。中年以上三高是健康的禍首,因此飲食清淡均衡為最重要,熱量也不可太高,否則多餘的熱量存在肚內形成油腸肥肚,存在肝臟變成脂肪肝,存在心血管、腦血管壁形成動脈硬化,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民以食為天,沒有吃飯人會餓死;吃太多,會有後遺症,有吃不拉有問題;有吃就吐或拉也有問題。俗語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是暗藏許多人體維生的祕密,不可不知。●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關資訊。
-
2023-01-11 醫療.感染科
一家3口嘔吐拉肚子「不是食物中毒」 感染病毒傳播力持續「長達2周」
冬季小心諾羅病毒流行!8歲的阿傑(化名)日前半夜開始出現噁心、噁吐、肚子痛,早上由家人帶至門診檢查,體溫37.6度微發燒,經檢查顯示腸音偏快合併上腹壓痛,詢問病史才知,阿傑的爸媽在這2、3天前也有類似症狀,且伴隨腹瀉,懷疑是諾羅病毒感染,醫師提醒,經過藥物治療後,仍要注意勤洗手、加強個人衛生習慣,避免病毒持續傳播。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蘇軏指出,諾羅病毒流行期為每年11月至隔年3月,傳染力很強,大人與小孩都可能罹患,易引發群聚感染,容易會誤以為是食物中毒。常見感染途徑,包括吃到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摸到被病毒污染的物體,再觸碰到自己的眼、口、鼻、眼睛黏膜,以及吸入患者的嘔吐物、排泄物產生的飛沫。蘇軏表示,若受到感染,在經過12到72小時的潛伏期後便會出現症狀,多數在1到3天內便會好轉,常見症狀有噁心、嘔吐、腹瀉、腹痛,也可能合併發燒、頭痛、肌肉酸痛等。在臨床上,醫師會依照患者年齡、症狀、接觸史、理學檢查等做出判斷,因沒有特別抗病毒藥物使用,不一定會將糞便送實驗室檢驗。蘇軏指出,感染諾羅病毒患者,目前會以支持性療法為主,給予症狀緩解藥物,不過患者因為嚴重嘔吐、腹瀉,會造成體液流失,建議病程中要注意補充水分、電解質,本身有慢性病、年紀較小兒童要特別注意脫水症狀,如尿量明顯減少、精神反應不佳、哭鬧時眼淚減少等,同時會特別衛教以避免交叉傳染。蘇軏說,民眾常用的酒精性消毒劑,對諾羅病毒效果不佳,患者接觸過的環境、器物表面,建議以稀釋過的漂白水消毒,在接觸患者後、用餐前、如廁後也務必用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為避免透過飛沫傳染,接觸患者或是在處理其嘔吐物、排泄物時應配戴口罩。研究指出,有些患者即使症狀緩解,散播病毒的能力仍可以持續長達2週,因此只要家中有病人,要持續注意衛生習慣,並盡量避免與其共食。蘇軏提醒,諾羅病毒引起的急性腸胃炎傳染力很強,且目前沒有疫苗,因此平時要養成勤洗手習慣,特別是流行期的冬季,千萬不要因為天冷而隨便洗手,要確實的用肥皂或洗手乳把手洗乾淨,同時注意食品、環境衛生,務必將食物煮熟後再食用,另外感染者也要避免處理餐點,以免病毒汙染食物進而傳染給其他人。
-
2022-12-31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盍各言爾「痔」? 予豈好「便」哉!
我國古書裡面,充滿人生的智慧,這些智慧如用現代醫學眼光來詮釋,也是有其劃時代的意義。子曰:「盍各言爾『痔』?」古代,孔子學生常常坐著研讀經書,因此學生中多人常會有各種痔瘡,有內痔、外痔、混合痔等,因此,孔子要學生們一個個拿出來大家討論一下。又如孟子:「予豈好『便』哉!」孟子常常莫名其妙拉肚子,常常一個人占用洗手間,擦手紙也用得凶,招致誤解,因此他辯解說:「我不是故意要拉肚子的!」痔瘡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血便,或細菌感染引起痔瘡發炎,但因「十人九痔」,也常常誤導一般人以為血便,大便有血就是痔瘡,事實上有不少人血便可能是因為大腸長了瘜肉或大腸長了癌症而引起的。至於「予豈好『便』哉」,一直拉肚子,以前不會,現在會,如果拉個幾天就停了,可能是急性腸胃炎吃壞了肚子,但也可能是大腸長了癌症,大便習慣因而改變,不可疏忽。大腸癌是台灣國人過去十幾年中增加最多的癌症,原因不明,可能與飲食西化有關,因幾十年前得大腸癌者少之又少。大腸癌發現得早,及早用內視鏡或手術切除,幾乎等於痊癒。但如果發現得晚,跑到局部淋巴腺或轉移到肝臟就很麻煩了,除了可以手術者施行手術之外,通常還會合併化學治療,病人辛苦,家人心疼,醫生也覺得不「甘」,怎麼那麼晚才發現?透過糞便檢查可以發現大便中的潛血,進一步做大腸內視鏡檢查以確定原因,但最確切診斷還是要做大腸鏡檢查,並做切片檢查以確定診斷。大腸癌前身是大腸瘜肉,因此有大腸瘜肉一定要切除,以免它惡化變成大腸癌。此外,瘜肉切除了,其他部位的大腸也會再長瘜肉出來,因此,如果有了大腸瘜肉,至少三年或最好兩年要再做一次大腸鏡。總而言之,短短幾句古聖先賢的話,裡面蘊藏著多少現代醫學的寶藏,且與切身有關。在新年之際,多讀取一些古聖先賢的書,加上融合現代的知識,才可以每年快樂的過新年。●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關資訊。
-
2022-12-14 養生.聰明飲食
吃生魚片「胃鏡照出一條蟲」!沾哇沙米可殺死寄生蟲嗎?醫師告訴你真相
別以為新鮮的生魚片就沒有寄生蟲!喜愛吃日式料理的饕客,當心在大口吃下美味生魚片的同時,也將寄生蟲吃下肚。肝膽腸胃專科醫師吳文傑分享一段胃鏡畫面,讓不少網友嚇壞直呼「這輩子不敢再吃生魚片了」。肝膽腸胃專科醫師吳文傑醫師在臉書「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發文貼出3張照片,談到自己之前吃日式半生食海鮮都拉肚子,昨天也一樣吃完就拉。沒想到今天替一名患者照胃鏡,看到一隻又白又胖活跳跳的的寄生蟲,「頭埋在胃裡,等著鑽進去血管裡」。這驚悚的景象,讓吳醫師坦言自己本就不太會吃生食,如今這樣一看更是這輩子對生魚片都有陰影。經詢問,這位病患喜歡吃生魚片,上週才剛光顧一家高級餐廳,本來是因「胃食道逆流」來求診,不料竟照胃鏡抓出寄生蟲。該寄生蟲經患者吃下肚後,在患者的胃酸裡已經泡了將近一個星期的時間,頑強的生命力讓他驚訝不已。他也坦言自己並非處理寄生蟲的專業,因此將患者轉診到其他醫院感染科做後續治療。他也好奇的請大家來猜一猜,患者肚子裡這隻可以抵擋胃酸那麼多天的寄生蟲,到底是海獸胃線蟲?還是日本血吸蟲?吳醫師提醒,吃生食都有一定程度的風險存在,不管是肉類或是海鮮,都有可能將常見的獸胃線蟲、日本血吸蟲吃下肚。不過也不是熟食就最安全,熟食雖能有效殺菌,但放久一樣會孳生細菌,民眾要多加留意再食用。另外有網友疑惑「吃生魚片要沾哇沙米(芥末)殺菌!」的吃法,吳醫師闢謠表示,生魚片沾哇沙米一起吃,應該是壯膽的功能而已,能不能殺菌並沒有根據。吃生魚片會易受海獸胃線蟲感染?美國華盛頓大學水產與漁業科學學院研究人員發現,從1978年到2015年間,海洋中的寄生蟲「海獸胃線蟲」的數量竟暴增了283倍!推估可能是因為海洋哺乳動物數量的增加、氣候的變化所導致。我國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表示,海獸胃線蟲等寄生蟲,經-20℃冷凍或80℃以上高溫烹煮後通常可以殺死,但若生食或烹煮不完全,則幼蟲可能進入人類胃腸組織,造成發炎、紅腫、化膿,並引發噁心、嘔吐、胃食道逆流等症狀,而在臨床診斷又與胃潰瘍,急性胃炎症狀相似,因此常被誤診為慢性疾病或一般胃炎。也有部分人吃到煮熟的線蟲後產生過敏反應,以上統稱為海獸胃線蟲症。農委會提醒,大多數海水魚寄生蟲並不會感染人類,寄生蟲也不會人類的胃壁上爬來爬去,若不慎吃下有寄生蟲的魚,只是會腹瀉嘔吐、拉肚子等腸胃道症狀,建議民眾生食,仍需多留意水產品的生食品質與保存條件。而鱈魚或鮭魚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野生魚類,本就易受寄生蟲感染,一般遠洋魚貨在捕撈上船後即會進行內臟去除、分切及檢疫,如發現寄生蟲蟲體,會直接檢除,數量過多則魚隻予以淘汰,因此消費者不容易在此類魚貨發現寄生蟲蟲體。因此建議民眾,對於未確認其為檢驗安全無虞的漁產品,應烹煮至全熟再食用,有助殺滅寄生蟲,並可減少因生食引致的細菌類食品安全事件。參考資料‧吃生魚片胃壁會吸附海獸胃線蟲?‧即將爭霸海洋?近40年「海獸胃線蟲」已暴增283倍
-
2022-12-04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沉靜的力量
小娟和母親再度出現在我的診間時,已經大學畢業,入社會工作過一段日子。她希望自己可以克服開會的恐懼,讓她在職場有好的表現。「我現在的問題和高中遇到的不一樣」,手上握著小抄的小娟強調,「那時候,我是被班上一個同學帶頭霸凌。現在是開會被點名發言,就臉紅心跳,緊張到語無輪次,所以一收到開會通知,就會拉肚子……」她分析自己兩次求助問題的不同。小娟高中時代的舊病歷,確實記載著她因遭霸凌無法上學,先被我診斷為憂鬱症,不久又加上社交焦慮症的診斷。簡言之,她先因在小組發言結結巴巴,被某位同學看不順眼,聯合其他人排擠,衍發成憂鬱症而來求助。治療改善後,有幾年沒回診,最近遇到困難,又回頭找我幫忙。「當年應該跟你和媽媽說過,你的核心問題是社交焦慮症,現在也是。」我將目光從螢幕轉向小娟,她立刻顯得手足無措。「高中時代因為畏畏縮縮,被同學盯上,成為霸凌的受害者;現在則因職場環境焦慮症復發。」我分析我的看法。「當年妳確實說過小娟有社交焦慮,但我覺得孩子只是比較內向、害羞……」母親忍不住加入對談。「一般人確實常把社交焦慮當成個性太內向。」補充說明後,我繼續詢問進入職場快兩年的小娟,為何現在才來求助。「其實,我一進公司就很怕開會。要不是新冠疫情,公司居家分流上班好一段時間,還停止實體會議,我應該早就完蛋了。」小娟囁嚅著。「真的不只是內向嗎?」母親質疑,女兒曾做過職業性向測驗,顯示她真的很內向。「性向測驗能告訴我們的是性格傾向,不是疾病。性格內向和焦慮症可能同時存在。」我鄭重強調。「我好羨慕同事開會可以侃侃而談,下班可以一起聚餐。對我來說,連搭電梯遇到不熟的人,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我討厭這樣的自己。」小娟鼓起勇氣,說出內心的折磨與不堪,滔滔不絕的母親也靜了下來。解釋完診斷與治療方向後,我問小娟,「喜歡看書嗎?」「超喜歡,一個人可以完成的事,我都喜歡。」「一共有兩本,都不是翻譯書,第一本書是精神科醫師寫的,有關社交焦慮症的科普書,叫做《宅男宅女症候群》,可以補充看診的資訊不足。第二本書是一位內向的職場女性寫的,書名是《安靜是種超能力》。當你的社交焦慮症改善後,可以更深入了解內向的人如何善用自己的特質,在職場發光發熱。」我開出書單。「大家不是都喜歡外向、勇於表現自我的人,小娟的個性不用改嗎?」母親又插嘴了。「認識、喜歡自己的特質比較重要。一味追求主流價值,無法建立真正的自信。」當我望向小娟,四目相對瞬間,我感受到她沉靜的力量。【延伸閱讀】《宅男宅女症候群—與社交焦慮症共處》╱林朝誠╱心靈工坊出版╱2014《安靜是種超能力;寫給內向者的職場進擊指南,話不多,但大家都會聽你說》╱張瀞仁╱方舟文化出版╱2018
-
2022-11-07 養生.抗老養生
立冬補冬做不好反惡化 中醫師:疫後千萬別亂補
今天是24節氣中的立冬,也是冬天的開始。在台灣有「立冬補冬」的習俗,許多人迫不急待今晚就要去大啖麻油雞、薑母鴨。但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陳麒方提醒,出現嘴乾、嘴破、喉嚨痛的「虛火」者不適合補之外,現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疫後者也千萬別亂吃,小心補過頭。陳麒方表示,以中醫學理來說,雖然最冷的時間點落在冬至前後,但一年當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則是季節交替的日子。而在四立前一兩天是「四絕日」,天氣的乾濕冷熱和溫差變化大,尤其次立夏、立冬更是寒熱轉換時間點。過去民間習俗會在立冬進補,作為一年辛勞給身體的犒賞,以恢復元氣。陳麒方說,因為過去農業社會,立冬是需要儲備能量的時候,因此有此補養的習慣。但現代人生活型態不大一樣,不需要特別儲備能量,也不需要特別進補。他說,除非是精神體力不佳、胃口不好、怎麼睡都睡不飽,或是腸胃不佳,如容易便秘或拉肚子對天氣變化較敏感、「體虛」的人,才需要適度滋補。可在食材中加入薑、當歸、茴香等溫熱的藥材,並用米酒烹煮,讓藥力更容易發揮。但是陳麒方提醒,有些民眾雖然身體疲憊,但有嘴乾、嘴破、喉嚨痛等症狀,表示體內正在發炎,屬於「虛火」的狀況,反而不可吃溫熱的藥膳進補。另外,現在新冠肺炎疫情還在流行,還有許多人染疫。他也提醒,疫後也千萬不要因為立冬而跟著去「補冬」。陳麒方說,不論是《傷寒論》的「差後勞復」或是孫思邈《千金方》談食禁的篇章中都提到類似的論述,外感要治療、清餘邪,就需要「引邪外出」。像是新冠肺炎一類的外感,染疫後還使用溫熱的藥材補身,反而封住外出的路,讓餘邪留體內,造成病情惡化。他說,這些人可食用添加茯苓、芡實等平性藥材、較平緩的四神湯,或是不加藥材的雞湯、滴雞精等,補充營養,又不會造成太大負擔。
-
2022-11-03 養生.聰明飲食
什麼都吃不忌口,怎麼沒得糖尿病? 關鍵在於「聰明選擇」,而且每餐一定吃「1食物」
人體的作息講求規律的運作,尤其是糖尿病人,千萬不要有一餐沒一餐或有大小餐之分,如此會影響體內胰島素的正常作用,更不要以外食做為飲食難以控制的藉口,關鍵在於「聰明選擇」!1.定時進食、等量攝取目前就臨床觀察,進食前施打胰島素,會產生一種「多吃多打」的現象,是第一型糖尿病人漸有肥胖問題的其中因素,不得不慎,所以,不管是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患,都應掌握定時定量原則。2.適當搭配蔬菜,稀飯也可以吃稀飯的確是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簡稱GI)較高的食物,但如果搭配富有纖維質的蔬菜,吃下去的食物,則不會因為太快被吸收導致血糖飆升。3.喝無糖豆漿、美式咖啡或低脂奶早餐飲品可從奶茶改為無糖豆漿,三合一咖啡也試著改為不加糖與奶精的美式咖啡,即使加牛奶也可選擇低脂奶。4.計量標準要方便執行糖尿病人的飲食控制占有重要因素,但該如何計量?是拳頭大小?或者幾公克?如何讓病人「充分理解、徹底執行」才是最大關鍵,太複雜或是過於主觀的量化標準,都可能造成病人生活上的困難,導致飲食控制失效,至於個別化差異多寡,則有待與營養師討論後決定。5.多吃高纖蔬菜為了飲食多元化,多色蔬菜是很好的選擇,其中葉菜類更是不可或缺。6.低溫烹調料理烹調方式也要注意,低溫拌炒與減油料理,絕對比高溫快炒、羹湯勾芡來得健康。7.每天吃2份水果每日水果進食的份量仍建議以2份為主(標準飯碗8分碗視為1份),而不會因為酸度與甜度不同而有所影響。糖尿病人不是只能吃芭樂與番茄,只要適度的掌握份量攝取,多樣化的水果,可以幫助消化與新陳代謝,也是每天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之一。延伸閱讀: 。苦瓜會苦是含有三萜類化合物,能抗發炎、降血糖,對「1疾病」患者是好食材 。適量吃秋葵能降血糖、降血脂,但「1種人」不宜多吃,否則容易拉肚子本文摘自
-
2022-10-09 醫療.中醫
每4人就有1人中!胃食道逆流分4型 中醫教早晚按2穴道緩解
胃食道逆流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粗估每四個人就有一個,胃食道逆流也存在於歷史已久,中醫稱為「泛酸」、「吞酸」等,在臨床治療上累積了豐富的智慧。中醫師彭溫雅表示,胃食道逆流的常見原因包括壓力大、情緒緊繃,也與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常吃消夜有關,這些都會導致消化機能變差,延緩胃排空的速度,分泌過多的胃酸。分泌過多的胃酸停留在胃部,一旦腹壓上升,就會被往上擠壓,導致胃食道逆流,引起咳嗽、聲音沙啞、胸悶、火燒心、胸口灼熱等症狀。雖然胃食道逆流的症狀類似,但背後的致病機轉可能大不同。彭溫雅表示,中醫將胃食道逆流分成四種類型,胃火旺盛、肝氣泛胃、飲食積滯、寒濕內阻。每一種類型各有適用的藥療和食療方針,如果搞錯了,可能適得其反,最好先經由中醫師評估,才能對症下藥。胃火旺盛型/燥熱飲食為主因,常見口乾舌燥、舌破、便祕。彭溫雅表示,胃火旺盛的原因來自飲食,吃太多燥熱的食物或水果就會「泛酸、吞酸」,像是薑、蒜、胡椒、辣椒、龍眼、荔枝、堅果等,常見症狀包括口乾舌燥、口臭、舌破、便祕、胸口灼熱感。解方:建議要「清胃降火」,可以吃一些清涼降火的食物,比如富含消化酵素的優酪乳、酸梅、李子等。適合的中醫藥方有天花粉、清胃散,半夏瀉心湯等。肝氣泛胃型/思慮和作息為主因,煩躁易怒、睡眠不足。肝氣泛胃的主要原因不是吃,是以思慮和作息為主。彭溫雅表示,這類胃食道逆流病人通常都有煩躁易怒、睡眠不足、作息不正常等問題,會有腹脹、胸悶,淺眠、多夢等症狀,治療方式是疏肝理氣、寧心安神。解方:彭溫雅表示,中醫理論認為綠色食材會入肝,有助於疏理肝臟鬱結的氣,建議可吃點香蔥、韭菜、蒜苗。藥方部分有像是加味逍遙散、柴胡疏肝湯。至於寧心安神,可以吃蜂蜜、紅棗、百合等具備自然甘甜的食物,清心蓮子飲、酸棗仁湯也是中醫常開的方劑。飲食積滯型/吃太多缺運動,消化不良、腸胃失調。彭溫雅表示,飲食積滯型是因為吃太多,倒不一定是吃燥熱的食物,可能是吃的食物不太新鮮、或是量太大,但人又缺乏運動,導致消化不良。常見症狀包括胸悶、腹脹,有時便祕,有時腹瀉,類似腸胃失調的感覺。解方:要治這一型,就得健脾和胃。彭溫雅說,要強化提升脾胃的運化功能,可以吃白米、山藥、蓮子、秋葵等,都是可以健脾和胃的食物,也可以吃些山楂、木瓜、白蘿蔔、生薑等有助消食化積的食物,平胃散、保和丸則是有健脾和胃作用效果的方劑。別忘了,要少吃點,如果很容易餓,可以少量多餐。寒濕內阻型/生冷攝食過多,常伴隨腹瀉與脹氣。彭溫雅說,脾胃是溫暖的器官,如果生冷、冰冷的食物或飲料攝取太多,會導致脾胃濕氣太重、運化不良,就會發生胃酸上逆、排便稀軟等症狀,病人除了胃食道逆流,常常同時還會有拉肚子和脹氣的困擾。解方:建議少喝飲料和湯,多吃比較溫熱的食物,例如以一點調味料和嫩薑煮羊肉。中藥材部分,會建議用理中湯、香砂六君子湯。穴位按摩 養胃最好彭溫雅建議,不論什麼類型的胃食道逆流,都可以透過早晚穴位按摩的方式保養。睡前按|內關穴內關穴在手腕下方三指、前臂正中的位置,按這個穴位對於改善肝氣鬱結、消化不良、壓力的效果都很好。建議在晚上睡前洗個澡,全身暖和之後,平躺於床上,身體肢體都不要彎曲,以免經絡受阻,效果打折。躺好之後,搭配吸氣四秒、吐氣四秒的腹式呼吸,同時以按住四秒、放開四秒的節奏,兩手各按3分鐘。因為人體血液循環全身一圈是20秒,以四秒為一個單位的呼吸和按壓穴位,也符合身體的節奏。彭溫雅表示,按此穴位可改善壓力下自律神經過度亢奮的問題,按完之後全身會很放鬆,也有助於改善入睡困難的問題。如果白天不小心多吃了,或是胃食道逆流正在發作,也可以馬上按,這個穴位感受度很強。早晨按|中脘穴第二個推薦穴位是距離肚臍四指位置的中脘穴,剛好就是胃的位置。這裡不能用按的,要用「振腹」的手法拍,手指併攏如同半杯狀,以空杯的位置去拍,大約每三秒,以不輕不重的力道拍一下中脘穴,一共拍100下,大約是5分鐘的時間。建議在早上剛起來空腹時拍,趁著陰氣未散、陽氣未動的時間,效果最好,趁刷牙洗臉的時間就能順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