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3 醫療.精神.身心
搜尋
憂鬱
共找到
1936
筆 文章
-
-
2022-11-21 焦點.元氣新聞
罹帕金森氏症多年,「抗議天王」柯賜海心因性休克亡!帕金森典型、非典型症狀不同,一習慣助預防
「抗議天王」柯賜海被發現陳屍於北投區建國街前山公園籃球場旁的車內,法醫相驗後證實死因為心因性休克自然死亡。柯賜海近年因罹患帕金森氏症已顯少露面。台灣動作障礙學會提醒,帕金森氏症10大早期症狀出現3個,或是有4到5個非典型症狀,都要提高警覺。據《聯合報》報導,柯賜海今(21日)上午被發現於北投區建國街前山公園籃球場旁車廂內死亡,報案人是他的姊姊,她稱早上去探視弟弟時赫然發現他已死亡,立即報警。警方表示,柯賜海近年以車為家,睡在車上達3年之久,昨天他跌倒撞到頭部,身體不適但不願就醫。法醫相驗後,由檢察官開庭後開立死亡證明,柯賜海死因為心因性休克自然死亡。昔日的柯賜海,因經常在媒體採訪新聞現場站在受訪人背後高舉抗議牌,因而被封「抗議天王」,不過近年傳罹患帕金森氏症,2年前他就被媒體捕捉到,在陽明山的公共溫泉拄著拐杖、步履蹣跚的身影,當時柯賜海受訪表示,這個病最怕人家吵,他乾脆把廂型車開到山上住了下來,每天泡湯、爬山、跑步、曬太陽養病。根據健保統計,台灣在2021年已有超過七萬人罹患「帕金森氏症」,台灣動作障礙學會提醒,如果10大早期症狀出現3個,或是有4到5個非典型症狀,都要提高警覺,應就醫請動作障礙科醫師評估,才能及早找出原因治療。>>【延伸閱讀】防小中風引發中風、失智症,還可能合併巴金森,哪些症狀要注意?帕金森氏症10大症狀>>【延伸閱讀】巴金森最愛問/手抖頻率不同!醫師鷹眼揪巴金森病台灣巴金森之父、神經科診所院長陸清松曾接受《聯合報》採訪指出,一般人常說的「帕金森氏症」可以細分為「典型」和「非典型」兩大類。典型帕金森氏症又稱「帕金森病」,會先出現靜態顫抖、僵硬、動作慢等動作障礙症狀,而且都是單側先發病,這類病人佔8到9成,治療反應較佳。60歲以上每100人就有1人會罹患,80歲以上盛行率升至3到4%。至於非典型病人,非動作的症狀,會比動作障礙更早出現,最常見非典型症狀包括嗅覺喪失或異常、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夢靨、情緒憂鬱、莫名腹漲、強烈便秘、肢體不寧症、夜間抽動症。陸清松建議,非典型症狀同時存在個4到5個,有10到20%的機會是罹患了帕金森氏症,應積極就醫,讓動作障礙科的醫師詳細評估。如何預防帕金森氏症要如何預防巴金森氏症的發生?台大醫院神經部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治醫師戴春暉曾受訪建議,可以從避免接觸危害物質、保持健康習慣、避免長時間壓力或過度工作做起。許多農民常會接觸到的殺蟲劑、焊接工作時可能接觸到的重金屬(錳),含有重金屬的地下水,都是危險因子。平常更要保持身體健康、規律運動,因為巴金森氏症是運動神經系統退化的疾病,若能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也有助於預防巴金森氏症。
-
2022-11-21 醫療.自體免疫
異位性皮膚炎病程至少20載 影響生活恐致憂鬱
異位性皮膚炎是病長相當漫長的慢性疾病,全台約有30萬名病友,常因皮膚癢痛難耐,抓到紅腫、破皮。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表示,8成的患者發病都在5歲前,不要去責怪他們為什麼一直抓,因為真的非常癢,若可以從小好好治療,有一半以上的孩童青春期後都可獲得改善。全台約有30萬名疫位性皮膚炎病友,最大病徵就是皮膚乾燥、搔癢,或因為抓癢造成的紅腫、脫屑,且好發於小朋友的身上。朱家瑜說明,異位性皮膚炎就是「先天不良、後天失調」,同時也有找到引起的基因,包括絲聚蛋白基因、皮膚表皮障蔽功能有關的基因發生突變,因此產生過敏及免疫反應,亦即異位性皮膚炎。朱家瑜表示,造成異位性皮膚炎發病的主因,是生活中的看不見的「塵蹣、黴菌」,以及貓毛、狗毛、花粉等等,若沒有做好相關的環境控管,都可能導致發病。「8成的病患小時候就會發病。」朱家瑜指出,因為異位性皮膚炎屬於先天表皮障蔽功能不佳,大多數孩童在1、2歲的時候就會接觸到過敏原並發病,但也有2成是5歲後發病,甚至遇過70歲發病的個案,不過僅是少數中的少數。異位性皮膚炎的併發症相當多元,朱家瑜說明,由於病友皮膚癢、粗糙,急性發病時會出現流湯、流水、紅腫、熱等症狀;但皮膚破損後就容易產生感染,如金黃葡萄球菌等黴菌、病毒感染,若遭細菌感染也會產生蜂窩性組織炎風險,甚至敗血症。「異位性皮膚炎是不會根治的病。」朱家瑜說,病友若能從小好好照顧皮膚,有一半的個案青春期後會不藥而癒,其餘則轉變為成人型的異位性皮膚炎,慢性反覆發作,最少都會持續20年以上;也因此,長期發病下也伴隨著眼睛結膜過敏、氣喘、鼻子過敏等共病可能,若長期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產生失眠、精神不濟甚至憂鬱等精神疾病。在治療與預防上,朱家瑜建議,第一線治療即為止癢,避免病友過度撩抓,因此會透過抗組織胺止癢、擦藥膏控制發炎,若皮膚乾燥保護力不佳,就要擦好的乳液;若效果不佳,病況一旦惡化,投入第二線的治療則為抗生素、強類固醇藥物塗抹,或是透過光療,以局部紫外線照射,抑制過敏反應。若一、二線治療都未見起效,朱家瑜則說,這時候就會考慮使用全身性的免疫抑制劑,包括低劑量的化療藥物、免疫調節劑,或新一代的生物製劑、標靶治療、小分子抑制劑,都可以調節免疫系統,讓過敏反應緩和一些。異位性皮膚炎病友日常生活中也需要特別注意。朱家瑜提醒,注意皮膚保濕以及做好環境控制,不要接觸到過多抗敏原,使用抗菌防蹣的枕頭、棉被,使用空氣清淨機,但這些都是基本的工作,難免還是會發病,因此重點工作仍是發病期要遵從醫囑規律服藥、擦藥,才能夠避免病況惡化,重拾正常生活步調。
-
2022-11-19 醫療.消化系統
75歲老婦解黑便掛急診!醫照胃鏡驚見「血糊」潰瘍,竟是吃花生導致
消化性潰瘍好發於容易緊張的成年人、更年期婦女身上,天氣寒冷時更是發作的高峰期。日前有一名75歲老婦因解黑便掛急診,經過醫師照胃鏡檢查,發現她胃裡都是「血糊」,追問後發現是吃花生導致!平日裡吃東西維持生活機能是最基礎的生理需求,但吃東西的飲食習慣也要注意,有些食物會對腸胃有傷害,需避免吃太多以免造成身體負擔。對此,醫師提醒吃東西時應該避免的飲食習慣,及點出可能造成胃潰瘍的4種原因。吃硬花生導致胃出血潰瘍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節目《健康2.0》中透露,有一名75歲老婦因解黑便掛急診,出血量相當大,情況危急。替病人照胃鏡時看到裡面都是「血糊」也因此找不到出血點,但如果找不到出血點就必須請外科醫師開刀,以老婦的高齡年紀不太建議。隨後醫師發現老婦的胃有一個潰瘍,僅0.5公分卻一直滲血,但病患卻完全沒感覺,才沒有察覺腸胃狀況。醫師追問病患平時吃了什麼,她說自己僅是吃了一碗麵線搭配近20顆較硬的炒花生,沒想到會因此造成潰瘍出血。錢醫師提醒,有時候小傷口的潰瘍就可能造成出血(患部剛好有血管時),不要以為要大的傷口才會造成傷害。年紀大的長輩在吃堅果類或較硬的食物時,建議多咀嚼幾下,以免刮傷腸胃,造成腸胃的負擔。每天喝可樂導致胃有5個潰瘍而有另一名40歲男性患者,因為肚子悶痛前往醫院就診,照胃鏡後發現病況比想像中的還嚴重,胃部有4、5個潰瘍,且有出血情況。經錢醫師詢問,病患並沒有吃慢性病藥物,飲食習慣也不常喝茶、咖啡或吃辣等。再進一步追問,發現患者非常喜歡喝可樂,近2個月幾乎每天一罐。對此醫師分析,可樂PH值2.3比檸檬還酸(檸檬汁PH值約3.8、酸梅汁約3.2),長期飲用恐因此造成胃潰瘍,所以喝碳酸飲料也要注意適量。造成胃潰瘍的4種原因錢醫師提醒,胃炎反覆發作要小心導致胃潰瘍,胃有個自我保護機制,但當刺激愈來愈強導致胃來不及自我修護時,會產生慢性發炎,就形成「潰瘍」。他點出可能造成胃潰瘍的4種原因:1.心情:經常出現憂鬱、焦慮情緒者,容易有胃潰瘍。2.幽門桿菌:有細菌感染、慢性發炎,也會導致胃潰瘍。3.藥物:阿斯匹靈、類固醇等,都可能會使胃黏膜減少。4.飲食:飲食習慣不良是最常見的原因,刺激性食物易導致胃潰瘍。心情、幽門桿菌、藥物、飲食,這些出了問題都有可能會導致胃潰瘍的發生,民眾請不要忽視身體的警訊,需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治療。
-
2022-11-16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失智怎麼做?專家:8種腦補食物+10個健腦好習慣,助你提早護腦!
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在《2022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中表示,全球超過五千萬名失智者,2050年將成長至一億三千萬人,等於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2011年,台灣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的「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有三百一十萬人,失智人口就有二十五萬人,佔百分之七.九四。也就是說,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每十二人就有一位是失智症患者。台灣失智症協會也預估,未來失智症人口將會持續攀升。預防失智的十個日常習慣「等我們老了是不是就會得失智症?」我們總有一天都會老去,但我們可以選擇從現在開始預防失智!除了先天遺傳因素之外,失智症被認為大多是因為生活習慣造成的結果。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導致失智的危險因子,其中就包括缺乏教育、聽力損失、頭部外傷、高血壓、糖尿病、飲酒過量、肥胖、缺乏運動、抽菸、憂鬱、社交孤立,以及空氣汙染等十二種因子。由此可知,失智症是可以提前預防,重點在於如何避免危險因子,延緩失智症發生的風險。幸好現在看到這本書的你,還來得及!以下提出十個預防失智的日常習慣,趁年輕時趕快改變壞習慣吧:1.運動:這已經老生常談了,但還是很多人做不到。維持規律與足夠的運動量,就可以降低失智症的風險,建議每週有三到五次的運動時間,每次三十到五十分鐘的輕度或中度運動,例如游泳、健走、騎腳踏車等。2.充分睡眠:這也是大家聽到耳朵長繭的建議。每天睡滿八小時,如果可以的話,中午也小睡二十分鐘,有效幫助減少三分之一的失智罹患率。3.保護大腦免於外傷: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危險因子就有提到頭部外傷。資料統計顯示,頭部曾經遭受外傷的人,罹患失智症機率會比其他人高。4.每天運用大腦:多進行一些智力遊戲,可以幫助大腦運作。5.遠離科技產品:研究顯示,經常滑臉書、電子產品的人,會導致記憶力衰退,趕緊放下手中的手機,抽離科技產品,腦力就會恢復。6.維持社交活動:社交孤立也是造成失智症的因子之一,平時多與親朋好友交流,尤其是獨居老人,更要維持一定程度的社交活動。7.戒菸:菸癮者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沒有抽菸的人高,所以癮君子們為了自己的大腦,還是好好戒菸吧!8.改變飲食型態:結合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的麥得飲食,被證實能夠降低認知功能障礙,幫助預防失智。9.保護血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就是因為「肥胖」,導致血管老化,造成血流變差,腦神經缺少血液輸送的養分和氧氣,導致細胞死亡而引發失智症。10.抱持樂觀: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容易讓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吃飯八分飽,均衡攝取營養飲食對預防失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調整飲食方面,要謹記三點:營養均衡、規律進食、只吃八分飽。最後一項是不是很少聽到呢?我們都知道肥胖是造成許多疾病的元凶,而且多半都是進食過量引起的,當我們攝取超過的熱量時,脂肪就會被囤積起來,引起肥胖,所以想要改善就要適度運動,並且改掉「過食」的習慣。先來檢測看看自己有沒有過食的現象:吃很快、集中一次大吃、邊做事邊吃、不吃早餐。若有其中一項,可能就已經在失智症的路上!如何預防過食呢?首先就是細嚼慢嚥,每吃一口可以在心中默念二十秒,在吃東西時,不要做其他的事情;一日三餐都固定時間吃;不要放任大吃大喝(例如吃到飽);只吃八分飽。或許擺脫長年的飲食習慣很難,但每一天一點一點的努力,就能改變了!想要補腦,吃對8種「健腦」食物大腦只佔體重的百分之二,卻消耗人體能量的百分之二十。我們平常的生活方式與環境都會影響到大腦的健康,每一個錯誤的習慣就會傷害到大腦,還好現在已經有一些已經認證對大腦有益的營養素,想要補腦,就要選對營養素!以下簡單介紹8種「健腦」食物,一起護腦吧!1.蛋白質:根據《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一篇針對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的調查研究發現,當老人攝取越多的奶類時,認知功能異常的風險就越低,因此想要攝取蛋白質的人,可以根據衛生福利部的「每日飲食指南」來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包括動物蛋白質,如雞蛋、羊肉、雞肉、魚肉、牛肉等;植物蛋白質,如豆腐、豆漿等。2.海鮮:海帶、魚類等海鮮產品含有豐富的碘、鈣、蛋白質以及不飽和脂肪酸,這些都是被公認為大腦的營養劑,還能延緩動脈硬化。3.維生素B群:若體內缺乏維生素B群,容易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血管粥狀硬化,影響到氧氣與血液輸送到大腦。4.鉀:調整體液平衡的重要礦物質,可以幫助腦細胞新陳代謝,富含鉀的食物主要有豆類、蔬菜、菌類、橘子、香蕉等。5.維生素E: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及抗氧化,保護血管中的膽固醇不被氧化,減少形成氧化膽固醇沉積血管的風險。6.卵磷脂:人體合成乙醯膽鹼(負責記憶力的神經傳導物質)的主要原料,具有興奮大腦神經細胞的作用,當數量越多時,記憶力就會越高。7.薑黃:薑黃可以促進血液流至腦部,降低發炎作用,也可以降低膽固醇,還能安定情緒。8.Omega-3 脂肪酸:二○一六年《神經學》期刊論文指出,富含Omega-3 的食物,可以降低阿茲海默症發生的機率,同時它也是情緒調節劑。Omega-3 主要食物來源包含魚類、堅果、亞麻仁籽等。失智症為不可逆的疾病,因此趁腦袋還健康時,好好預防就是最好的方法,除了改變生活習慣,也能從日常飲食中,攝取大腦所需的營養素來護腦!本文節錄:《活到100不失智:大腦逆齡對策,穴道醒神養腦術》一書
-
2022-11-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康復後容易失眠?醫師告訴你原因及終結睡眠障礙方法
● 新冠肺炎康復後遺症,失眠困擾最多● 心理壓力是主因,易現失眠焦慮症狀● 找出問題對症治療,不再輾轉難眠一名30歲的年輕男性,確診後隔離在家,原本就超標的體重又飆升5公斤,直逼破百大關。就醫主訴得到新冠肺炎之後,失眠症狀變嚴重,不僅躺床超過3小時才入睡,睡眠常中斷、醒來上廁所2至3次,導致白天精神不濟。隨著疫情趨緩,確診者陸續反映康復後出現腦霧、咳嗽、胸悶、肌肉痠痛、睡眠障礙、呼吸困難、容易疲倦、專注力下降等,這些持續二個月以上的中長期症狀又稱為「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其中,以影響日常生活作息的睡眠問題最令人困擾。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莊立邦說,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確診康復的病患,約二成五的比率有睡眠異常狀況。染疫後導致全身性的發炎為什麼染疫後有這麼多的症狀出現?莊立邦表示,COVID-19病毒會透過呼吸系統上皮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影響身上重要器官,造成全身性的發炎反應。多數確診者在兩周內就會從急性感染到完全康復,而引起長新冠症狀原因,則可能是體內病毒尚未完全清除,或染疫後免疫系統失調,產生輕重程度不一的後遺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許多原本睡眠品質就不穩定的民眾,疫情引起心理恐慌,害怕確診、擔憂染疫後遺症,過高的壓力荷爾蒙分泌也會干擾生理時鐘。莊立邦分享門診個案,有三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或肥胖的民眾,容易因慢性發炎而導致各種不適症狀,產生憂鬱、焦慮等情緒失調。若還要面對確診後的工作業績壓力,會更睡不好。睡眠不佳易反覆惡性循環確診期間,生活作息亂了套,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居家隔離或在家工作有可能變得不規律,加上沒有運動,這些都是造成失眠的原因。莊立邦強調,確診後的咳嗽、胸悶、呼吸困難也會中斷睡眠,睡到一半突然喉嚨乾癢或喘不過氣,造成睡眠片段化、續睡困難而無法維持整夜睡眠,白天變得更不舒服、容易疲倦,反覆惡性循環。多數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會痊癒,莊立邦建議,若有長新冠後遺症或是擾人的睡眠問題,應就醫找出病因。是否為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寧腿症候群、個人心理變化等,給予藥物治療或非藥物的認知行為治療。更重要的是,讓自己回到常規生活,規律運動、正常飲食、適度放鬆,有任何異常,記得及早就醫,以醫療專業解決症狀。●元氣網邀請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莊立邦、心理師黃彥霖分享長新冠的失眠問題,推出【哄大腦睡覺:如何改善失眠,晚安長新冠】免費線上直播課程,於12月1日(四)、12月8日(四)上午10:00,用2堂線上直播課程跟大家解說引發長新冠失眠的原因、改善的方法。課程資訊:https://pse.is/4l6rxj
-
2022-11-12 寵物.寵物長照
無論做了多少心理準備,沒人能真正面對寵物離世這天!學會「放手」和寵物好好說再見
「無論做了多少離世或臨終的心理準備,都沒有人能真的準備好面對這天。」動物溝通師黃孟寅遇到不少飼主,在毛小孩過世後,好久的時間在傷痛裡走不出來;有人再也不願意養寵物,也有人養隻一模一樣的,藉以緬懷、消除傷痛。她說,這些悲傷思念都是正常的,除非發現悲傷已到憂鬱症傾向,她會建議飼主就醫,否則「人生低谷還是需要靠自己走過來。」在進行寵物離世溝通時,除了讓飼主知道離世寵物的近況外,她也會在溝通中帶飼主回顧,彼此陪伴的生命歷程。傷痛是深刻愛過的痕跡,多數飼主回顧整個歷程後會明白,就算早知道失去會這麼難受,但如果時光倒回,他還是會選擇與親愛的孩子相遇。「畢竟這段路程不只有失去或悲傷,還有更多喜悅。」她想試圖傳遞給失去毛孩的悲傷飼主的是:「生命不是悲傷的事情,遇到死亡,應該要為牠祝福,因為牠會往更好的地方去。」‧愛犬哈利:哈利已經離開3年了,飼主爸爸至今還在埋怨媽媽當初的不小心,才讓牠往屋外衝而被車撞;其實媽媽這3年也很自責。「姊姊我有去妳的婚禮,人很多,大家快樂地玩遊戲,在戶外,很漂亮。」黃孟寅轉達了她從哈利的靈魂視角所見,不久前姊姊婚禮的場景與氛圍,全家人聽了都流下眼淚,驚喜之餘有更多感動,婚禮那天,家人將哈利照片做的抱枕帶到現場,心裡邀請了最愛的狗狗哈利;原來那天哈利真的在。「哈利說,雖然離開人世很遺憾,但牠現在狀態很好。」知道哈利很好、靈魂仍在,這家人的遺憾被釋放:「他最愛誰?」溝通師說:「爸爸。」然後描述了哈利生前陪爸爸做的事,看見爸爸總愛吃什麼食物。大家彷彿哈利在面前開始閒聊:「那我呢?牠喜歡我嗎?」、「哈利覺得媽媽怎麼樣?」‧愛犬多麗:50多歲的陳先生的愛犬多麗年邁即將離世,多麗跟溝通師說:長久以來都是她陪伴著爸爸,她擔心自己離開後爸爸孤單,希望爸爸另外找個伴陪他;還叮囑內向的爸爸多出去走走,敞開心胸認識新朋友。‧愛貓琪琪:貓咪琪琪要離世前,透過動物溝通師告訴媽媽,她好想吃小時候常吃的零食,仔細說出了零食的包裝與形狀,媽媽聽了浮現幼小時的琪琪看見魷魚絲總是開心雀躍,掉下了眼淚。動物溝通師 像毛孩在人間轉譯者許多人在兒女離家自立後, 因為有了貓狗等毛孩的陪伴,找回了生命的活力和情感的歸屬。對飼主而言,毛孩是人生下半場最親密的伴侶,牠們如兒女般親暱,短短幾年的相伴,直接從萌寵可愛的小小孩進到了長照期。即便覺得和毛孩心靈相通,但也會有許多時刻希望能與牠們對談,動物溝通師便扮演了這樣的角色。台灣動物溝通關懷協會創會理事長黃孟寅說,飼主來尋求動物溝通,因為毛孩拚命抓癢、大量掉毛,看了好多獸醫都找不出原因,他們想知道是否有心理問題;或是當牠們生命最後一刻,飼主想問問牠有什麼遺願?醫療急救會不會帶給牠更大痛苦?也有毛孩離世後,飼主走不出傷痛,來問牠現在身處何處?過得好不好?當然也有很多人純粹是好奇,想了解毛孩在想什麼?喜不喜歡照顧方式?因為多數動物溝通師只需看照片或用電話,就能連線毛孩對話,令人覺得不可思議。找回感受能力 也能學與動物溝通黃孟寅笑說,她一開始也覺得動物溝通根本是胡扯。某天黃孟寅在靜坐時,隱約感受到陽台外的麻雀在表達:「來了來了,有好東西吃了!」當下以為是幻聽,但那感覺深刻又直接,開啟了她鑽研動物溝通之路。原本擔任諮商心理師,專研青少年、兒童和家庭領域的黃孟寅說明,動物溝通是運用超感官的知覺,更趨近於潛意識、直覺、靈性來和動物做交流,很像心理學裡的「超心理學」範疇。其實直覺與感受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只是日常太常使用理性邏輯思考,掩蓋了這個能力。因此在給動物溝通師的課程裡,有很多訓練專注力、喚回感受能力的訓練。只要願意練習,每個人都可以和動物溝通。但每個人的溝通方式不同,也不會100%精確。例如黃孟寅就是影像型,可以從動物的靈魂視角看見一個家的成員、擺飾,以及動物的生活感受。在進行溝通前,她會先和飼主核對這些訊息,一來確認自己的狀態、二來也取得飼主信任,才進行溝通。動物溝通師就像毛孩們在人間的轉譯者,不需語言、跨越物種,直達心靈的感受。
-
2022-11-12 醫療.精神.身心
雙11購物節剁手黨開買!爆買兩間房7千萬被送醫,原來是1疾病發作惹禍
「買啦!哪次不買!」雙11買氣沸騰,許多「剁手黨」大肆搶購,你是否也把卡刷爆了呢?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專任主治醫師周秉萱表示,曾有個案是躁鬱症患者,發作時衝動下訂要價7千萬元的2間房屋,被家人強制送醫治療。民眾若想控制欲望與錢包,醫師提醒,減少瀏覽社群網站與手機廣告、找回生活重心,才能掌握生活主控權。購買快樂求得認同 反而掉進商家陷阱美國金融公司Bankrate調查,社群媒體上的廣告使民眾難以抗拒購物欲望,逾六成美國人對自己曾經在社群媒體上衝動購物感到後悔。法國市場研究公司益普索指出,年輕一代容易受到數位廣告影響。金融科技公司Ubiquity Retirement + Savings資深副總Andrew Meadows曾警示,即使買的是打折促銷的東西,本質上還是在花錢,而不是存錢。探究爆買行為的背後原因,周秉萱解析,多半是有情緒困擾,例如憂鬱症患者內心空虛寂寞時,會藉由購物獲得快樂;焦慮或低自尊的人會覺得購買實體的物質,可以填補內心的空虛;人際關係出問題的人,會為了獲得社會與同儕認同,產生衝動性購物,看到別人IG買了什麼自己也要買。夜深人靜往往是電商成交量最多的時刻。周秉萱提醒,民眾白天時要專注工作,一到深夜心情放鬆,警覺度和控制力下降,就會忍不住購物。商家也會利用手法,將結單期限設定在半夜,促使消費者擔心買不到而趕緊下標。還有的民眾是獨自生活,夜深人靜時備感空虛寂寞,也容易衝動購物。躁症爆買毫無節制 強迫性購買好後悔周秉萱表示,曾有個案是經濟條件普通的上班族,躁症發作時下定要價7千萬的2間房子,被家人強制送醫治療。經診斷後,她評估患者購買當下是躁症發作,不算有行為能力,後來開立診斷書讓患者與家屬退掉房屋。她進一步解說,躁症患者平常沒發作時不會衝動購物,但發作時會持續處於亢奮狀態,不顧後果的買買買,再轉送給別人,時間會維持數周;若是強迫性購物,發生頻率較高,民眾購物之前常會處於緊張狀態,買了就會舒緩情緒,但買太多事後又後悔。根據研究顯示,女性的強迫性購物多於男性。周秉萱表示,女性在社會文化的角色比較有既定形象,而且喜歡社交,需要社會關注,加上受到百貨公司或部落客廣告行銷影響,交互作用下就會產生強迫性購物。她舉例,家庭主婦需採買家務用品,原本消費的頻率就比較高,尤其有些全職主婦沒有工作或其他角色,在家庭關係裡需要被認同,就會發展出用購物來獲取認同感的強迫性購物行為;男性也會有衝動性購物的行為,通常是購買高單價的3C用品。周秉萱強調,很多民眾衝動性購物行為只是表象,背後其實反映出內心沒有生活目標,甚至可能有疾病問題。建議減少瀏覽社群網站、減少接觸手機廣告,並建立生活重心、培養興趣,比較不會受到外在訊息影響。若爆買行為已經造成生活甚至家庭困擾,建議就醫進行心理治療,穩固人際關係,嚴重時可搭配血清素藥物控制情緒,控制情緒也守住錢包。延伸閱讀: 。1111都還沒到,就已經開始買了,3原因讓你成為購物狂,透過就醫治療可解決 。1111購物節廣告狂打,這個特價、那個限量,不買難受、買了後悔怎麼辦?精神科醫師教您避免購物失控8招
-
2022-11-12 癌症.乳癌
類似長新冠腦霧易健忘的化療腦! 乳癌患者每3人就有1人
疲勞、憂鬱、腦霧、胸悶症狀,卻不是長新冠的後遺症,乳癌康復者長期後遺症也類似長新冠。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說,近兩年很多人關注新冠肺炎可能造成「腦霧」等長新冠後遺症,不少乳癌康復者也有類似問題,部分研究甚至顯示,每3人就有1人反映有這類困擾。今年乳癌防治基金會25周年大型病友會活動,現場聚集超過300人,並邀請知名藝人朱芯儀擔任主持人,她大方分享從確診乳癌至今的心路歷程。「有人稱他們是倖存者,但我更傾向稱他們為乳癌康復者」,張金堅說,台灣一年新診斷超過1.4萬人,近年5年存活超過85%,以此估計,台灣目前約有30萬乳癌康復者,因接下來隨存活期延長,面對的問題也可能大不相同,基金會將康復者照護協助列為重點之一,畢竟除對抗癌細胞,「活得快不快樂」「有沒有幸福感」也非常重要。今年基金會蒐集病友問題發現,有別於早年病友問題多聚焦治療藥物與成效,這次不少病友關注「癌後生活」,除了治療完後自覺比以前健忘、容易疲勞、失眠等身心問題,癌症對親密關係、生育議題的影響,也頗受關注。張金堅說,近兩年很多人關注新冠肺炎可能造成「腦霧」等長新冠後遺症為例,不少乳癌康復者也有類似問題,「有人把這個稱作化療腦,患者自覺記憶力變差、專注力變差、甚至有認知障礙等,部分研究甚至顯示,每3人就有1人反映自己有這類困擾」。另外,治療還可能引發長期心血管問題、骨骼健康、淋巴水腫等問題,疲勞、頭痛也不少見。至於,患者也關心癌症心理負擔引發睡眠障礙、外型改變影響伴侶關係,甚或處於生育年齡的年輕乳癌患者何時能懷孕?張金堅說,因治療癌症錯過生育年齡、難有「子」望該怎麼辦,都是不少乳癌康復者面臨的問題。這些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亟需被關注。張金堅說,乳癌病友癌後面臨性生活改變、生育問題等,過去有些病友會羞於啟齒;但這些問題一樣可向醫療團隊尋求協助。先前有一名確診時已經是三期的患者,不僅抗癌成功,在治療後還接連生了兩個小孩,基金會也補助部分費用,讓她帶著孩子出國圓夢。朱芯儀在病友分享,得知罹患乳癌後,從一開始震驚到化療後的皮膚、腸胃、掉頭髮等副作用,以及長達18小時的乳房全切以及重建手術。至於癌後的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有沒有改變?朱芯儀說,術後真的有很多改變,更珍惜自己的身體,更疼惜三個寶貝孩子,至於老公則是「變得更體貼」。「癌細胞在我身上是挑錯人、算癌細胞運氣不好,我一定把你趕走」。今年病友活動除了比照往年公布「讓愛飛翔」病友補助人選,頒發優秀論文獎,同時也表揚乳癌領域傑出研究者。今年得獎者是連續多年致力乳房醫學會相關事務推動的榮民總醫院外科部部主任曾令民教授。張金堅說,當患者確診為乳癌後,臨床醫師依據期別、腫瘤特性以及保險預算等,從化療、荷爾蒙藥物、標靶藥物、免疫治療藥物,以及本次病友會專題演講分享抗體藥物複合物(ADC)、小分子藥物以及生物相似藥等最新資訊,為患者量身定制、精準治療。張金堅說,乳癌康復者除於後續回診追蹤時,應針對復發與否及癌症治療可能造成的長期後遺症持續照護監測外,包括良好的體重控制、適度的運動,其實也有助降低復發以及長期後遺症。至於若因為身體形象改變等面臨性生活、生育問題等,一樣可向團隊尋求協助、一起克服,別讓後遺症拖垮癌後人生。
-
2022-11-11 養生.聰明飲食
吃什麼會讓心情變好?網友盤點這些「快樂食物」解煩又紓壓
你知道食物與心情的變化息息相關嗎?我們的大腦中有許多負責傳遞「幸福」的化學元素,這些物質的濃度可能會受到部分食物影響而提高,達到安撫情緒與紓解壓力的作用。究竟哪些食物能夠帶來愉悅心情呢?快來看看網友怎麼說!《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六個月網友熱議的「好心情食物」相關話題,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十大好心情食物網路聲量排行。 選擇「高纖蔬果」營養健康又舒壓! 享用「甜點」帶來滿滿幸福感! 觀察網路上對於「好心情食物」的相關話題討論,可以發現「高纖蔬果」受到網友及營養師的一致推崇。日前有民眾在討論區上請益「吃什麼會讓心情變好?」,就引來熱心網友留言「每次吃莓果都會有種愉悅感」,並說明莓果與柑橘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不僅能舒緩疲勞,還有增進免疫力的功效;另外也有網友提到「菠菜跟花椰菜真的有用」、「深色蔬菜的葉酸可以抗憂鬱」,由於葉酸會協助製造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維持好心情的化學物質,能讓情緒更穩定。而有「快樂果」稱號的香蕉也是此類別中經常被提及的蔬果之一,有網友就表示「香蕉富含維生素B6和生物鹼,會形成大腦的天然抗憂劑」,建議如果感到心情低落或焦慮,可以嘗試搭配牛奶與香蕉,能夠達到安神助眠的效果。此外,也有許多人認為吃「甜點」能帶來「幸福感」,在人類生理上的確是被證實的,由於血糖升高刺激胰島素分泌,進而促使了能讓我們感到快樂的「血清素」的合成。有網友就在社群網站上發文分享,自己心情不好時就想「來杯珍珠奶茶或芒果冰沙」,引起許多有同感的網友留言響應「沮喪時吃提拉米蘇有被救贖的感覺」、「壓力大的時候就會買甜甜圈犒賞自己」等,不過也有網友提醒常「吃甜食可能會有成癮、肥胖、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反而更容易導致憂鬱症等情形發生,呼籲大家「適量」的重要性。而「乳製品」因為含有大量的鈣質及色胺酸,也可以增加血清素分泌,達到穩定情緒、幫助入眠的作用,所以也是受到高度好評的快樂食物。有民眾就表示「每次吃優格或起司蛋糕當點心時,整個下午都會覺得輕鬆愉悅」,想知道乳製品是否有相關奇效,其他網友也紛紛根據自身經驗回覆「喝完牛奶會感覺心情舒暢」、「只要有滿滿的牽絲起司就是完美」,認為乳製品不但能豐富味蕾,還能療癒心靈,是不可多得的人間美味。食物能影響神經傳導,增加血清素分泌,改善壞心情與紓解壓力。不開心的時候,不妨來點網友推薦的「好心情食物」,跟煩躁情緒說分手!
-
2022-11-11 醫療.精神.身心
自律神經失調是身體拉警報 醫曝常見4大原因:可能血糖爆表
●睡不好、焦慮、全身不對勁,可能自律神經失調了●自律神經失調最常見問題:壓力或慢性病●改善解方:嚴控血糖、戒菸戒酒、多運動「醫師,我一定是自律神經失調,你開藥給我吃!」身心科診間常有病人這樣說,但醫師可不敢這麼快下定論。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任張勳安指出,自律神經失調通常是其他身心問題的結果,應視為「拉警報」,找出根本原因,對症治療。若是出現沒胃口、腹脹、心悸、睡不好、焦慮、疲乏、全身不對勁等問題,就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了。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林耕新說,壓力或慢性病是最常見問題,症狀多半輕微、可逆,需要病人改變想法或生活習慣,不能期望光靠吃藥就能治好。自律神經系統是維持人類存活的平衡系統,包括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腸神經三大系統。這些神經都是從大腦延伸到全身,控制五臟六腑,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會互相拮抗又維持平衡,以調節人面臨壓力時的反應。「自律神經失調」依程度分為大失調或小失調,依原因可分為先天或後天。張勳安表示,大失調大多源於比較嚴重的疾病或神經系統傷害,例如中毒、感染、腦瘤壓迫等;有些自律神經失調是先天的,與基因遺傳有關,有家族病史,但人數不多;最常見因身心疾病等後天因素造成的小失調。自律神經失調只是負責「拉警報」的症候群,張勳安指出,其本身不是一個診斷,是要提醒人應做詳細檢查、找出其他潛在的診斷。臨床觀察常見原因,包括糖尿病、菸酒毒品等物質濫用、壓力大、缺乏運動。原因一:糖尿病失控糖尿病沒控制好,會導致神經病變,張勳安說,曾有門診病人自述身體很好,但因為「自律神經失調」導致睡不好而就醫,結果抽血檢查發現他的血糖爆表。只要能控制好血糖,就不會產生神經病變問題。原因二:物質濫用菸酒毒品等物質濫用,也會引起神經病變,長期抽菸會導致自律神經功能變差,酗酒則會引起酒精性神經病變,因此須戒菸戒酒,才可以改善。原因三:壓力大壓力過大會引起自律神經失衡。林耕新說,要學習調適壓力並不容易,很多病人不想改變生活習慣和想法,抱持「吃藥就會快好」的錯誤期待,到處就醫、看遍各科,靠鎮定劑、安眠藥來降低自律神經活性,但藥物或許能暫時緩解症狀,卻無法真正治療疾病,也無法改變牽動疾病的壓力,藥物副作用還可能把問題搞得更複雜,不是長久之計。「願意面對自己心裡的問題,才能開始更深一層的治療。」林耕新表示,人的壓力和情緒困擾,常是根源於某些想法,心理治療專業人員可以協助人學習分辨「沒有幫助的想法」、練習用不一樣的想法面對各種事情,進而把自己從原本的困境中釋放出來。不過,這通常需要至少三個月的療程,定期與專業人員晤談,不可能像吃藥一樣速成。原因四:缺乏運動少運動或不運動,也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但症狀多屬輕微,建議應養成運動習慣,多從事中度運動,運動會產生腦內啡,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具紓壓解鬱作用。靜心3步驟,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如果自覺忽然煩躁不安、心跳加快,很不舒服,林耕新建議,這時可做靜心3步驟,做完就能消除一半以上症狀;感覺舒服一點了,就能開始察覺、分辨自身想法。每次遇到狀況就如此練習,也能幫助自己不易陷入壓力的漩渦。靜心3步驟:1. 找一個安靜的空間。2. 坐下來,閉上眼睛。3. 用你能控制的最慢速度,深呼吸5次。
-
2022-11-10 養生.聰明飲食
腦霧怎麼辦?醫師傳授7大護腦食物讓你越老越聰明,「喝好水」也很重要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腦霧」現象(Brain Fog)十分受矚目。若出現腦霧現象,我覺得應該高興,因為你確實收到了來自身體的提醒,腦霧不是病,它只是暫時的休眠或當機,重新整頓身心靈,例如好好睡上一覺、活化腦細胞、吃好一點、修煉靜心、活動筋骨……,就能讓腦霧完全散開。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出版《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心均安的內在醫學》(時報出版)一書提到, 我有個朋友阿肥,某天他在東區被一個小姐姐搭訕,找他做問卷,準備推銷阿肥塑身整形療程,問卷第一題:「你對自己身上哪個部位最滿意?」阿肥答:「頭腦。」本來要接著問「那你對哪個部位最不滿意」並順勢推銷產品的小姐姐瞬間傻眼語塞,一時間不知道她的業務人生該怎麼繼續下去。希望你我的頭腦都能跟阿肥一樣靈活好用還很幽默,而不是像做問卷的小姐姐這麼容易當機。話說,常常用腦就不怕腦袋卡卡。我們人身上符合「用進廢退」原則的,是大腦跟肌肉。少年人別光顧著自己爽,快揪長輩戰一場腦力跟肌力一樣,都可以鍛煉、都需要營養。想要活得長、想要不生病、想要快樂能自理,有尊嚴又不麻煩到別人,腦跟肌肉這兩樣,特別關鍵。鍛煉頭腦預防退化的技巧很多,比方說現在日本就很流行讓老人家打電動,一方面這對長輩來說頗為新鮮,學新玩意兒等於在幫大腦神經元創建新迴路。另一方面打電動必須勤動手指,十指連腦,能刺激不同腦區做出反應。7大護腦好食 讓你越老越聰明天佑勤勞人,勤快使用手指,活化頭腦的效果總令腦科學家十分滿意。喜歡編織的人最能感覺到有編織有差,既紓壓,思路也更清晰。其它像是玩拼圖、手洗衣服、幫家人按摩、撫摸寵物,也都可以喔!除了打電動、靈活運用手指,接下來,我們輕鬆一下來吃好料,七大護腦好食有吃有保佑,趕快記下來。1.藍莓抗氧化食材中的佼佼者就是藍莓。實驗證實,連吃藍莓十二週,有失智風險的成年人不僅改善記憶力和情緒,就連空腹血糖的數值都更為理想。當然不用非藍莓不吃。別這樣限制自己。草莓、覆盆莓、蔓越莓、黑醋栗、桑葚,看到「莓」字或什麼什麼「Berry」的,你都可以像看到寶物一樣,心懷感激吃下去,護腦、抗氧化、預防退化性疾病,有它們陪你更勝過我說千言萬語。2.巧克力每週至少吃一次巧克力,你在視覺空間記憶和抽象推理能力上,將有更出色的表現。不過為了避免攝入過多精製糖反而傷身,這裡指的是「黑巧克力(Dark Chocolate),黑巧克力的可可粉濃度較高,請至少選擇可可粉含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不怕苦的人,百分之八十五、九十以上的更好。可可粉含有一種現今八成人口體內都缺乏的珍貴礦物質「鎂」。缺鎂容易出現睡眠障礙、偏頭痛、情緒不穩與腦神經衰弱的問題。吃好的黑巧克力,味覺上享受,還幫自己補充鎂,多讚啊!對了,喝熱可可也可以耶,一樣別加太多糖就行。3.深綠色蔬菜包含菠菜、芥菜、青江菜、花椰菜、羽衣甘藍皆富含大腦所需的營養素,諸如維生素K、葉黃素、葉酸、β胡蘿蔔素等。這些營養成分有助於維持大腦正常運作,並減緩認知功能下降。天天吃豐富深綠色蔬菜的人,掃描顯示他們的大腦比普通人年輕十一歲。在臺灣買葉菜類非常方便,選擇也很多,我希望你能儘量吃、各種當令蔬菜輪流吃。在一些乾燥的內陸國家,想吃綠色蔬菜,不僅沒這麼多選項,而且還很貴呢!4.核桃外型長得像大腦的核桃還真能「以形補形」,讓人不容易「頭殼壞掉」。最主要是裡頭的Omega-3 脂肪酸在護佑著你。西方國家很流行給學童吃核桃當作課餘點心。專家發現,給予充足的 Omega-3 能改善小朋友注意力渙散、毛毛躁躁的問題。用好油護好頭,除了核桃,亞麻仁油、苦茶油、酪梨、腰果,你也都可以常吃。想預防腦霧,不管是長新冠或慢性疲勞引起的,好的油脂都是你最可靠的撥雲見日小幫手。5.杏仁若血漿中的維生素E濃度低,人的記憶力也會比較差。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高劑量的維生素E顯著減緩了阿茲海默症的退化進程。什麼東西維生素E很多,當成零食吃又很方便?我給的答案是「杏仁」。其他還有芡實、炒花生、葵瓜子、芝麻醬、松子、小麥胚芽和南瓜,也都是補充維生素E的好來源。6.全穀物包含糙米、全麥、蕎麥、燕麥、藜麥等未經精製加工、仍保留完整營養的穀粒,都屬於全穀物。我之所以列入護腦好食中,主要是因為它們富含維生素B的緣故。維生素B除了為你我帶來活力,它同時也是確保腦神經傳導物質能被製造出來的關鍵原料。神經元間訊息傳導無礙、你有沒有足夠的快樂荷爾蒙,以及降低腦神經退化風險各方面,維生素B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7.好水人身上每個細胞都含有大量水分。水真的太重要太重要太重要了!體內含水量不足,不僅弱化大腦認知力、判斷力,還可能引發恐慌、憂鬱、暴怒等不良情緒。心情不美麗,也許不是別人害你的喔,更有可能是在暗示你正處於慢性脫水的狀態。因脫水導致判斷力失準、反應速度失常,因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其危險程度不亞於酒駕。喝酒不開車這個大家都會注意,但確保細胞水分充足這一點,很多人常常會忘記。請彼此互相關懷提醒,有事沒事一起來喝一杯,我是說「水」。本文節錄:《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心均安的內在醫學》一書
-
2022-11-02 醫療.心臟血管
睡到胸悶以為是甲狀腺惹禍!直到痛醒才發現心血管抽筋
27歲的游姓女子患有甲狀腺亢進,時常睡覺時感到胸悶心悸,以為是甲狀腺所致,直到近期睡到痛醒才進一步就醫,經檢查診斷竟有「心肌缺氧」,後續透過心導管心血管痙攣誘發檢查,發現游女睡覺時的不適源自「心血管痙攣」。心血管痙攣 嚴重時可能造成心衰竭或猝死部立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洪明佑表示,心血管痙攣常在休息或睡眠時,除了影響睡眠品質外,嚴重時也可能造成心肌梗塞與猝死,應提高警覺並就醫。洪明佑表示,心肌缺氧常見的機轉有二種,一是運動時因血液供給不及造成的供給缺氧,另一種是非運動時由心血管痙攣等原因引起的需求缺氧,近期全台溫度驟降,而天冷也容易誘發心肌缺氧。據國際醫療科學期刊(IJMS)研究顯示,台灣急性冠心症患者中,高達57%患者有心血管痙攣,顯示心血管痙攣與心肌缺氧具高度相關性。洪明佑表示,心血管痙攣也就是俗稱心血管抽筋,心血管平滑肌不正常收縮使血管全部或部分狹窄,使患者發生突發性心肌缺氧,若沒有事前預防或及時投藥,恐引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嚴重者恐心衰竭或猝死。心血管痙攣好發於40至70歲的族群洪明佑表示,心血管痙攣有二大特徵,第一是好發時間點在休息及睡眠期間,該症狀是與其他心血管疾病最明顯的差異;第二為血壓與心跳,不同於心血管阻塞造成的血壓升高與心跳加快,心血管痙攣發作時,患者的血壓通常偏低且心跳偏慢,因此民眾如有在休息或睡眠時感到以上症狀,都應盡速就醫檢查。洪明佑表示,心血管痙攣好發於40至70歲的族群,其中吸菸、喝酒、服用興奮劑藥物或甲狀腺亢進等,都會增加心血管痙攣風險。另外,已有證據顯示心血管痙攣是心血管阻塞和糖尿病的前兆,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可避免心血管阻塞。洪明佑表示,心血管痙攣的成因非常多,避免吸菸、熬夜、焦慮、憂鬱、注意保暖,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
2022-11-01 焦點.元氣新聞
「昨夜星辰」金鐘視后馬之秦傳出在家中病逝 享壽80歲!
金鐘視后馬之秦傳出在家中病逝,享壽80歲,她曾在1986年以創作劇坊「昨夜星辰」獲得台灣第20屆金鐘獎最佳女演員,有過3段婚姻,育有4子。2017年她參加舞台劇「移民也瘋狂」接受世界日報專訪指出,她扮了半輩子的「婆婆媽媽」,生活中真的非常享受四個孩子的媽媽的角色。馬之秦於2014年到2016年曾演出三立戲劇「我的寶貝四千金」、「軍官•情人」等戲。戲內戲外以敢愛敢恨著稱。日前藝人白冰冰錄中視「冰冰Show」時玩遊戲不慎摔跤,馬之秦為了她還緊急打到電視台詢問,沒有想到今天傳來馬之秦過世的消息。馬之秦走出憂谷 敬老助老迎新生【2006-04-01/民生報/記者薛桂文╱報導】曾演出「昨夜星辰」、「一剪梅」等經典名劇,四次入圍金鐘獎的資深藝人馬之秦,在光鮮亮麗的舞台下,過去12年其實一直深受憂鬱症所苦,如今她從照顧老人的志工服務中找到新生,終於走出憂鬱的陰霾。「憂鬱症就像一道無形的傷口,平時或許很正常,但稍不注意,當不安的情緒累積,傷口就可能撕裂,像被利刃深深刺傷,讓人流血!」馬之秦談起罹病的經過,有著深刻體會。在演藝圈打滾40多年,64歲的馬之秦說,或許因為長期壓抑情緒,12年前她開始不對勁,常莫名心悸、出冷汗、不想出門、不與人接觸,還會沒來由想哭,愛面子的她,每當發病,就一個人躲在家中,連親人都矇在鼓裡;當時,憂鬱症不像現在廣為人知,看了許多醫師都不得其法。後來,有人建議她不妨嘗試就診精神科;她還記得,第一次上精神科門診,她自覺是公眾人物,非常不好意思,連病歷表都不敢填,只請護士進診間通報:「我是馬之秦,不知醫師願不願意幫我看病?」經過兩、三次評估,終於確診是憂鬱作祟。不過,就醫服藥後,馬之秦的憂鬱症仍時好時壞,直到三年前,在友人介紹下,她參與了「傳神居家照顧協會」的活動,服務老人;剛開始,她覺得老人家難溝通,有些害怕,但時間久了,發現只要順著老人的脾氣,照顧並不難;而這些活動也分散了她對自己疾病的注意力,常在談笑間,難過情緒就漸趨緩和。馬之秦表示,現在她仍定期就醫用藥,但藥只在晚上吃,平日若覺得憂鬱症快犯了,她便到協會找事做,把腦筋花在老人家身上,也從照護老人的工作學習、成長,重拾快樂。最近,馬之秦更接任了「傳神居家照顧協會」的理事長,不但下半生都計畫投入老人關懷,還捐出一百萬元,開設全台第一家免費的日間托老中心,在台北、高雄兩地提供服務,預計可收容100名輕中度失智、失能、家人又無法全天照顧的老人家。值得一提的是,在傳神協助老人居家照護、日間托老的,除了專業人員外,還有一百多名平均年齡68歲的老人志工,年紀最大的甚至達八十幾歲,其目的除了讓這些老人覺得自己還有用,延緩老化,也因老人彼此聊得來、易溝通,照護上不虞代溝。馬之秦說,一般的托老服務,老人常是「等吃、等睡、耗時間」,缺乏刺激,所以,「傳神」的托老強調活化老人的感覺機能,例如讓老人一起包餃子,手腦並用,還有各種音樂治療,如同復健運動,讓失智、失能老人也能重拾尊嚴與自信。
-
2022-11-01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使用除濕機卻讓皮膚搔癢 醫曝過度除濕害異位性皮膚炎復發
季節交替,最近雨勢不斷,室內潮濕,許多人持續使用除濕機,但睡覺時,皮膚突劇烈搔癢,難以入眠,雙和醫院皮膚科主任鄒嘉倫表示,這一、兩周以來,門診收治許多異位性皮膚患者,其中不少係因過度除濕,皮膚乾燥,導致復發。鄒嘉倫說,異位性皮膚炎為慢性發炎性皮膚病,致病原因為免疫力失衡、第二型發炎反應活動過強。主要症狀為搔癢、紅腫、脫皮、發炎、滲出組織液,其中癢是患者最難忍受的困擾,夜裡睡眠品質變差,常一邊睡一邊抓,有些人以指甲搔抓皮膚,造成傷口出血,不幸感染發炎。為何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身處低溫、乾燥等環境時容易復發?鄒嘉倫表示,氣溫下降,環境又乾冷時,皮膚油脂、水分就難以維持在正常比率,過於乾燥時,就會引發搔癢感。治療上,輕度患者以塗抹藥膏、乳液為主,至於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則可考慮使用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照光治療、口服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還不滿30歲的機車行老闆陳先生為典型重症個案,念書時,症狀嚴重,皮膚乾裂,癢到睡不著,影響課業成績。工作後,皮膚狀況並未改善,每到冬天雙手皮膚乾裂,布滿傷口,一碰就痛。異位性皮膚炎嚴重程度指標(EASI)達23分,屬重度階段,符合申請健保生物製劑資格,經持續用藥,手掌、手腕、手肘等皮膚才逐漸恢復正常。鄒嘉倫說,生物製劑如同精準導彈,準確地抑制會引發第二型發炎反應的介白素-4、介白素-13,且副作用低、安全性高,不必定期抽血、監測肝腎功能。自今年8月起,健保放寬生物製劑給付對象,只要12歲以上青少年,或是成年的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均有機會申請健保生物製劑,而EASI分數則從20分下修至16分。鄒嘉倫強調,異位性皮膚炎看似小病,但如果未能妥善治療,惡化至中重症,還可能增加憂鬱、兒童肥胖、氣喘與鼻過敏、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與惡性腫瘤等共病風險。因此,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務必要聽從醫囑規律用藥,維持良好生活作息,減少菸酒、熬夜,以利長期穩控疾病,避免復發。
-
2022-10-30 焦點.元氣新聞
梨泰院事件「創傷性窒息」10秒就失去意識 PTSD也成倖存者難題
南韓首爾梨泰院昨日晚間發生推擠死傷事故,因萬聖節狂歡活動湧入超過10萬人潮,據官方統計,目前已有151人死亡、多人輕重傷。專家表示,人潮擁擠下,只要心臟血流無法輸送到大腦,10秒就可能失去意識;梨泰院事件的倖存者也可能因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需要長期治療。梨泰院踩踏事件目前根據官方統計,至少有151人死亡,其中外國死者22人,包括伊朗、烏茲別克、中國和挪威公民,失蹤人數則有3580人。大型活動緊急救護協會創會理事長、台北醫學大學急診學科教授高偉峰表示,南韓相關報導傳出時,都稱為「心臟驟停」,實際上可能就是產生了「創傷性窒息」,當頸部受到壓迫,心臟供血無法輸送到腦部,只要10至15秒,人就會失去意識。「人若失去意識當下沒有在4到6分鐘內搶救,就可能會產生不可逆的傷害,或窒息死亡」。高偉峰說,就算是人也有好幾十公斤,只要4到6分鐘的腦部缺氧,就會對大腦產生不可逆的傷害,即使是年輕人後續也要依靠葉克膜救治。國內要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發生的可能?高偉峰說,大型活動都應該要有相關的配套管制措施,第一要進行人流管制,若每平方公尺容納超過4格人,就會大幅增加風險;也要設置綠色通道,讓救護人員能夠在緊急狀況進入,避免有傷患時,病患出不來、醫護進不去的窘境發生。此次梨泰院事件,發生在狹窄的斜坡地區,且巷弄十分狹窄。高偉峰表示,人群會像骨牌一樣,一旦散場跌倒加上斜坡,就容易產生嚴重的傷亡,事件的死亡者中,也多為「外傷性窒息」所致,死者上半身會呈現骨折、發紫狀態。台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周元華則表示,梨泰院事件中的倖存者大多都會出現焦慮等症狀,除了晚上夢魘外,白天也可能出現「情境重演」的狀況,腦中不斷回想當時情境,因此會極度焦慮外,也不敢單獨一人,但又不敢再接進人群,急性期時會相當矛盾,但大約七成的民眾在兩周內,都可以慢慢調適後恢復正常生活。但也有部分倖存者會成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周元華說,重大事件中2至5%左右的倖存者會在事件過後的三個月中持續恐懼,此時人體內分泌系統已然失調,除了接受相關輔導外,也需靠藥物治療,補充維生素、稀有離子以及抗憂鬱藥物。至於,救難人員是否會產生相關的心理創傷?周元華指出,過去台灣發生大園空難時,當時災難景象因為真的太過悽慘,屍體分離的畫面衝擊性太過強烈會造成救難人員的心理創傷;但此次梨泰院事件,目前看來仍是純粹的急救是件,只是出現大量傷患,事件特性不同,造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可能性較低。
-
2022-10-28 養生.親子教養
養兒子老比較快! 研究指出:兒子養久父母智力下降
養小孩費心又費神,不過近期一項研究指出,養兒子比養女兒還辛苦。研究發現,有兒子的父母衰老得比只有女兒的父母還快。據《鏡報》(Mirror)報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項研究指出,需要養育兒子的爸媽,可能會衰老得更快。隨著年齡增長,養育兒子的父母大腦處理能力下降得比養女兒的父母還快。這項研究針對美國13222名50歲(含)以上的父母,進行長達18年的智力測驗。受試者中有82.3%的父母至少有1個兒子,而61.6%的受試者為女性。受試者需要在研究中解數學題、倒背數字,並且背下研究人員朗讀的單字表。研究剛開始時,男孩的父母跟女孩的父母智商水準相當,不過隨著孩子長大,父母老化,男孩父母的智力水準就變得比女孩父母的智力水準要低。研究還發現,父母生越多兒子,大腦衰退的情形就越嚴重。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專家沃芙娜(Katrin Wolfova)在研究中提到,與沒有兒子的父母相比,有多個兒子的父母認知能力退化得更快,因此推論兒子的數量與父母的健康狀況有關。專家認為這項結果與生理性別無關,因為在父母身上都觀察到認知能力退化的情形。除此之外研究也指出,女兒能提供更多的社會支持與情感支持,因此對於父母的健康有益,能夠降低父母罹患憂鬱症和失智症的風險。
-
2022-10-28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 /沒復發就代表生活重回正軌嗎?乳癌長期康復者不可輕忽的6項後遺症
十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雖已近尾聲,但因國內乳癌高居女性第一位發生率,大家頗為重視。朱俐靜之不幸往生、但朱芯儀積極抗癌而且樂觀面對,她們都是屬於年輕型的乳癌,備受關注。我長期從事乳癌醫療診治工作,迄今已超過四十年了,在這漫長的歲月裡,見證許多乳癌病友的重生與不幸,對我而言,面對癌友是生命的交託。有時充滿專業與自信,但有時也有挫敗的時候。 由於國內現在癌症篩檢的觀念日漸普及加上乳癌的治療更趨先進而且全方位,預後良好,乳癌病友活上十年以上增加很多,預估國內乳癌長期康復者已多達三十萬人,所謂長期康復者,一般是指經診斷治療後,五年後沒有再發或轉移者,這些康復者其生活應該回到正軌,但其實不然,她們可能面對一些長期副作用,造成生活上的困擾與不安。 根據 Akechi 及 Runowicz 之報告,這些長期副作用包括生理及心理兩方面,生理方面,如使用化療後長期對心臟血管的影響、淋巴水腫、骨骼肌肉不適,不明原因疼痛,神經感覺異常、生育/早發性停經、疲倦、骨質疏鬆等,其造成的影響,如活動活力降低,工作就業機會減少、月經不規則、熱潮紅、陰道乾燥、情緒不穩、不孕、乳房美容外觀改變等。 至於心裡的層次,如害怕癌症再復發、長期焦慮甚至恐慌、憂鬱、認知能力降低、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不集中、身體意像(body image)改變,性生活無法滿足、行為退縮、社交活動減少。其造成的影響包括睡眠品質不佳、工作表現不理想與伴侶相處隔閡甚至分居或離婚,學習及感知功能減損、以至於活得不快樂、沒有幸福感。有鑑於此,不管國內外,開始重視這方面的議題,即所謂「康復者(Cancer Survivor)議題」。(如表一) 根據 Brennan, Monino, Fang, Li 及 Hwang 等多位學者在不同機構進行的調查及研究結果,認為長期康復者需要注意下列事項: (1) 癌後應持續定期追蹤,五年後仍要進行 Brennan,Fiszer 及 So 等三人分別在其報告中均指出,由於復發機會持續十五年以上,所以醫療團隊與癌友本人都要有共同的體認,乳癌與其他癌症有所不同,根據最近的研究顯示,三陰性或 Her-2 陽性乳癌,其復發高峰期第二至三年,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復發有二個高峰期,分別在第四年及第七、八年,甚至有些患者在十、二十年之後復發。所以在追蹤檢查方面,不應輕忽。特別對於另側乳房的檢查,亦要小心。如果不帶有 BRCA1 或 BRCA2 基因突變者,則得對側乳癌風險稍低,每年 1%或終身平均 15%。如果帶 BRCA1 或 BRCA2 基因者罹患對側乳癌風險則較高,每年 2%或終身平均 30%。另外除了關心復發與轉移的可能外,也要注意其他可能衍生的毛病,如心臟血管疾病、淋巴水腫及化療腦及疼痛疾病症候群都要小心並做適當的處理或轉介。 (2) 注意可能有化療腦的長期副作用及其改善措施 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化療腦,可能是因為化療藥物,造成低度發炎與 DNA 修復障礙有關,這些可能造成認知能力減退、記憶力降低等現象,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發現,大腦白質與灰質減少,目前有些學者認為電腦化認知訓練計畫及認知行為治療或冥想、瑜珈、運動均可以紓解症狀。 (3) 心臟血管疾病的追蹤及改善計畫 放射線治療及有些化療藥(如小紅莓等),甚至一些標靶藥物(如賀癌平)有機會造成長期心臟血管疾病的副作用,目前有所謂腫瘤心臟學(Oncocardiology)的專門領域,心臟專科醫師對心臟功能評估,心臟功能訓練都有一套精準而且完整的改善計畫,對於副作用的改善確有相當成效。 (4) 造成第二種癌症之可能與預防 化療如小紅莓及環磷醯胺 (cyclophosphamide)經證實會提高血癌發生率,但發生率很低,由 0.21% 增加至 1.01%而已,不必擔心,至於放射線治療會發生骨髓增生不良性症候群或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之狀況,但發生率亦很低,也不用操心,而抗荷爾蒙治療的泰莫西芬會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祇每年接受婦產科之檢查,其風險亦很低,比起療效相對低很多,亦大可放心。 (5) 癌因性疲勞 造成長期性疲勞確實有很多癌友都有這種狀況,可能有些不良發炎因子存於體內造成,目前有些前瞻性臨床試驗證實可以使用是黃耆萃取的藥物會改善,此外運動、心理支持、正念、針灸、冥想、瑜珈,都有文獻報告可以減少不良發炎因子,且可改善疲勞的症狀。 (6) 其他神經病變、關節疼痛、骨質流失、睡眠障礙、影響性生活及生育等問題 這些情況的發生,不一定是乳癌長期康復者才有,其實年長者亦可能有同樣情況發生,所以要充分與癌友溝通、討論,必要時要照會其他相關之專科,如神經科、精神科(如腫瘤心理學,Oncopsycology)及婦產科(如癌症病患生殖照護, Oncofertility)等專家。 目前歐美及日本等先進國家,都非常重視乳癌長期康復者的生活品質相關議題,所以現在比較完備的癌症中心,均設有癌症資源中心,會提供更完整更正確的資料,甚至有對應的專科護理師,提供個人化的服務,對於相關醫學資訊亦透過各種方式滿足癌友的需求,如遠距醫療、電話諮詢、癌友座談等,特別長期康復者更需要相關醫療人員的照護,他們都覺得時間久了,醫療團隊的關心或接觸減少了(如表二)。 結語 在台灣,目前已有高達 30 萬的乳癌長期康復者,在國家的層次對於癌症除了行之有年的癌症品質認證以外,最近又推出「乳癌照護品質」進階版認證,除了強調活存率要提升以外,更要重視乳癌癌友的生活品質,所以在監測指標,也有更高一層的要求,這對乳癌癌友而言,是一項利多消息,希望乳癌癌友活得進康以外,還要活得快樂與幸福。 【2022乳癌大型病友會】乳癌病友回娘家#免費活動 #名額限300名 #專題演講 #與專家有約⏩報名網址:https://reurl.cc/1mWKMX🔹活動日期 | 111年11月12日(六)🔹活動時間 | 下午13:30-17:00 (13:00報到)🔹活動地點 | 張榮發國際會議中心11F-1101廳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活動詳情:https://www.breastcf.org.tw/official/activity_ct?id=177
-
2022-10-27 醫療.精神.身心
突然過度興奮、話太多 醫師提醒這些症狀恐是躁鬱症發作
若突然過度興奮、異常自信或情緒低落等,小心可能是躁鬱症。據推估,台灣約有6.9萬名躁鬱症患者,好發年齡介於20到30歲之間,最早的好發高峰落在17歲。醫師提醒,躁鬱症患者因情緒失調,常與憂鬱症混淆,若未穩定治療,輕生比例是憂鬱症4倍,及早診斷就醫,輕生比率可降低8成,建議應及早就醫,確診後穩定用藥,不僅降低輕生率,也能正常就學、工作和結婚生子。醫師提醒,躁鬱症患者因情緒失調,常與憂鬱症混淆,若未穩定治療,輕生比例是憂鬱症4倍,建議應及早就醫、確診後穩定用藥,不僅能大幅降低輕生機率,一樣能正常就學、工作和結婚生子。躁鬱症屬於情緒障礙的精神疾病,常會有週期性的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躁症」如過度興奮愉悅、講話快話多、睡眠需求減少、異常自信、精力旺盛、過度慷慨、亂花錢,像是1個月賺3萬卻花2萬元;「鬱症」如情緒低落、失眠早醒、食慾體重改變、有罪惡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及反應遲鈍、有輕生意念。而躁鬱症不一定會憂鬱,但卻一定會有輕躁或躁症的症狀發作。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指出,根據國外研究分析,躁鬱症患者好發高峰在17歲、26歲、42歲,若在21歲前發病的患者,有更高比例出現物質濫用、酒精濫用、企圖輕生及雙向情感障礙快速循環的狀況,通常一天24小時內有上述症狀,維持4天屬於輕躁,但1周以上可能就有躁鬱症,將會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及社會功能。蔡長哲說,躁鬱症發生原因,可能是先天遺傳體質,家人有情感性疾病;或後天環境因素影響,包括失戀、大考未能如願考取、出國留學難以適應國外文化等。蔡長哲說,躁鬱症不只是透個心理治療「談談就好」,宛如慢性病必須長期穩定服藥,躁鬱症需提升病識感、積極就醫、穩定服藥避免復發,加上社會心理支持,就能回復正常生活。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精神醫學部醫師林建亨表示,躁鬱症好發於青少年,但時常被誤認憂鬱症,在國外許多患者先以憂鬱症治療,晚10年到30多歲才確診躁鬱症。躁鬱症若沒有正確用藥治療,不斷復發會影響患者就學、工作,「躁鬱症發作那不是真正的自己,穩定用藥,才能擁有真正自己的靈魂」,大眾較多認識思覺失調症,其患者是躁鬱症2倍,希望再提升大眾認知躁鬱症。林建亨表示,治療躁鬱症主要有2種,抗癲癇藥物透過阻斷神經傳導物質穩定神經,而抗精神病藥物阻斷多巴胺作用來穩定神經,同時可抑制幻想、幻覺。藥物類型包括口服藥、短效針劑及長效針劑。口服藥物可改善症狀、預防復發,但有些患者會忘記吃藥或吃太多藥,而長效針劑可降低身體不適,藥物劑量也能更穩定,目前國內外治療指引皆建議使用長效針劑,國內也有健保給付,建議可與醫師討論適合藥物。為推廣青少年間對躁鬱症的正確認知,台灣精神醫學會發起《跟著小安交換去》躁鬱症全台校園巡迴講座,將繪本《小安的人生旅程》故事帶進校園,與同學們進行深度交流。※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
-
2022-10-27 醫療.精神.身心
邁入老年因不斷失去加劇失落感 專家教4招預防老年憂鬱
當人生步入老年階段,時常不斷面對失去產生的「失落感」,且國外研究也發現,因新冠肺炎引發憂鬱、焦慮比例也提升,專家建議,年長者可透過4種方式,包括每天運動、培養嗜好、親友相聚、加入志工行列,幫助自己克服與正向面對這些失落。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從2015年到2050年,世界上60歲以上人口比率,將從12%成長至22%,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銀髮族,或照顧、陪伴銀髮族的一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詹佳真表示,邁入老年因不斷失去而產生失落感,包括「健康衰退」體力、聽力、視力、腦力不如從前;以及「情感支持失落」伴侶、親人或老友逝去;「外在環境引發的失落」退休、搬家、經濟困頓、不會使用新科技產品等,對生活、身心健康都帶來挑戰。國外研究發現,因新冠肺炎引發憂鬱及焦慮的比率上升30%,原因之一便是缺少運動。詹佳真建議,年長者透過每天運動、培養嗜好、親友相聚、加入志工行列等4種方式,幫助自己克服與正向的面對這些失落。詹佳真分享臨床實務經驗,一名患者每天走上千步,能減緩憂鬱症狀產生。她提醒,如果強烈的失落、空虛感,產生的悲傷情緒,嚴重到無法體會快樂或愉悅感,碰到有趣、正面的事情也笑不出來,感覺自己的生命毫無價值,這時就應該就醫尋求專業的協助。董氏基金會董事長張博雅表示,根據研究指出,年長者罹患憂鬱症會增加死亡率、更容易出現慢性疾病,甚至加速老化是健康長者的2到3倍。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賴進祥說,建議銀髮朋友們保持彈性思維,何妨任性一點,接納新的事物,一切都有可能。2019年SAGE期刊一項研究指出,及早辨識出有身心健康風險的年長者,給予社會支持,能幫助他們度過喪偶喪親的失落悲痛經驗。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董氏基金會合作推出《「老得好」-人生冬天的景緻》書籍及「心力 UP、肌力 UP」樂齡運動紓壓宣導片,邀請樂齡阿嬤王滿嬌與樂活大叔王中平代言拍攝「熟齡運動紓壓」系列短片,提醒民眾提升自我心力與肌力,預備、接納與學習面對老年生活中的「必然失落」。
-
2022-10-27 失智.大腦健康
不是只有上了年紀才會失智!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8題中2題建議檢查
台灣在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而失智人口也逐年攀升。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推估,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何謂失智症?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集合,不只是記憶力的減退,還包括語言能力、視覺空間能力、注意力、執行功能、社會認知、定向感、計算能力、抽象思考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舉例來說,若是家中長輩出現像是判斷力變差、興趣降低或不愛出門、重複相同問題、處理個人財物或使用日常生活工具出現問題也有可能是失智的表現。另外失智同時也可能伴隨個性改變、憂鬱焦慮、行為障礙、重複現象、漫遊、幻覺、妄想、睡眠障礙等情形。老了一定會失智嗎?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在正常老化的過程中,能力減弱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並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停在某一種狀態。一般而言,在65歲後,長輩的記憶力才會有較明顯的減退,然而在掌握概念和技巧方面的事物仍能保持良好的學習能力,或是透過重複練習來改善。失智症患者的記憶力則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差,即使經過提醒也還是想不起來、無法勝任過去熟悉的事物或技能,導致影響到日常生活。不是只有上了年紀才會失智儘管年齡增加,失智的機率升高,但也有65歲前就罹患失智的「年輕型失智症」,遺傳的因子較為強烈。患者通常症狀較嚴重、退化速度快、對藥物反應較差、容易有較多精神情緒行為症狀。由於病人較年輕,往往對家庭造成較大的影響。失智的發生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退化性:包括阿茲海默氏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異常蛋白長期沉積在患者腦部而引發病變。而以阿茲海默氏症為最大宗,約佔六成以上。2.血管性:可能是大血管破裂或梗塞引發中風;也可能是細小血管長期慢性梗塞。3.可逆性:有部分失智症是可逆性的,例如中毒、低血糖、甲狀腺功能低下、貧血、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水腦、腦部外傷或腫瘤等。失智症診斷主要有三個步驟,問診、認知功能檢查、抽血檢查及腦部影像。近年來亦有生物標記的發展,增加診斷正確率如磁振造影、腦脊髓液檢測、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葡萄糖正子攝影、基因檢測等。治療失智症‧非藥物治療在使用藥物治療之前可以先嘗試非藥物治療。例如調整為熟悉的環境、結構的活動安排、認知訓練、懷舊治療、園藝光照治療、音樂治療、芳香療法、動物輔助治療、藝術治療等非藥物照顧方法,也能改善失智患者的情緒與精神行為症狀。‧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方面,目前可以用來治療失智症延緩退化的藥物包含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及麩氨酸NMDA受體之拮抗劑。前者主要經由增加腦內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濃度來改善認知症狀,包含Donepezil、rivastigmine、galantamine,後者則是減少麩氨酸所造成之神經毒性而降低腦細胞的受損的memantine。除了針對認知功能治療的藥物之外,醫師也會依患者狀況給予其他類藥物治療相關的情緒與精神行為症狀。此外全世界仍積極研究失智症的相關治療,例如以β-澱粉樣蛋白為清除目標的單株抗體Aducanumab或是非侵入性的腦刺激術等。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失智人口比例逐年增加。雖然失智會使人的功能逐漸喪失,但透過及時診斷並給予治療,仍有許多患者能保持現有的能力,延緩退化。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AD-8)可由個案或家屬檢測幾年來在以下這些事情上有否改變?並將結果記錄下來(有改變得1分,無改變或不知道得0分)。□得分≧2分,需安排進一步確診□得分<2分,建議每年至少進行1次失智症篩檢※此量表僅提供失智症初步篩檢用,請儘早至本院精神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
-
2022-10-27 醫療.精神.身心
憂鬱症再復發! 苦苓深陷「負面念頭」吐低潮心聲
知名作家苦苓今突然宣布因身心狀況不佳,無法繼續創作,將暫停更新臉書、Podcast;近日他上《新聞挖挖哇!》節目,坦言最近因憂鬱症狀強烈,醫生建議下已加倍服用藥物治療。苦苓過去因發現肝臟有腫瘤,雖然是良性腫瘤也已動刀切除,但當時卻也因為健康失衡引發憂鬱症狀,甚至還曾一度想輕生,後來就醫吃藥控制症狀已好轉,近期也將藥量減半,誰知近來又發現自己變得敏感、負面情緒強烈,醫生建議後藥量有再增加,狀況已改善許多。苦苓透露,憂鬱症雖然是與生理有關但卻會影響到心理,例如常常會覺得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完全喪失自信,最糟的時候連通告都不想接,「我怕講錯話」。他分析自己憂鬱症復發原因,坦言有時可能只是因為天氣、生活落差大,但也可能是生活中一個小小挫折,例如打電話給朋友對方沒接等等。苦苓直言,有憂鬱症狀的人「最怕的就是你覺得這個世界根本不需要我,然後我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好,我對這個世界也沒有興趣」。他建議,應設法培養一些興趣、愛好,甚至要想辦法跳出舒適圈,「你就是不要(過得)那麼舒服」;若要關心憂鬱症親友,也別用安慰、鼓勵的方式,只要在他旁邊陪伴就好,讓他知道「我在你身邊,你不是寂寞的」,並告訴對方若真的受不了、有什麼需求都可以說出來。
-
2022-10-26 焦點.用藥停看聽
精神疾病用藥「樂心平」藥效不佳 回收2.4萬顆
治療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的「台裕樂心平膠囊60毫克因」溶離度試驗不合格,釋出劑量不夠恐影響藥效,衛福部食藥署要求於11月19日前回收三批、共2萬4000顆。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藥品市占率低,民眾無缺藥疑慮。洪國登表示,台裕化學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台裕樂心平膠囊60毫克 」,因廠商進行第18個月安定性試驗時發現,溶離度試驗不合格,也就是藥物到體內無法釋出預期劑量的有效成分,恐將影響藥效,因此主動通報回收。本次回收共三批(批號WA2503、WA2605、WA2704)、約2萬4000顆。洪國登說,廠商從以前到現在僅生產這三批,且這款藥品健保年用量不到一千顆、市占率不到0.1%,因此不會影響病患用藥。食藥署已要求廠商須於11月19日前回收,並應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及後續預防矯正措施。另外,如有使用此藥患者勿自行任意停藥,若對用藥有疑慮者,應儘速回診與醫師討論,處方其他適當藥品。
-
2022-10-26 醫療.精神.身心
股市跌跌不休有害健康!專家:投資失利,中風風險提高
近期台股跌跌不休,很多股民會擔心自己的錢打水漂,但還是要提醒投資的民眾,對於股市的過度關注,也可能造成健康上的風險!高風險投資失利時,中風風險大幅提高!根據2015年彰化師範大學財務金融技術學系的林淑惠副教授發表在《城市健康期刊》(Journal of Urban Health)的論文中指出,股市中可以透過保證金交易(margin trading)對相關股票進行融資或融券,如果股價出現變化時,保證金也會變化。因此這個研究針對2000到2009年的分析使用保證金交易變化,與健保資料庫腦中風的人數進行關連性分析。透過這些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到:因為保證金交易屬於高風險交易,當保證金交易增加後的第3天與第6天,中風人數也有明顯增加,而且年齡層以45到74歲男性最為顯著。因此,該論文初步的結論是:從事高風險投資時一定要謹慎,並且確保在可以承受的風險內,要不然不只是金錢上的損失,也可能造成身體上的劇烈影響。股市每跌1000點,精神障礙疾病住院病患增加4.7%!無獨有偶,在2015年東華大學的林忠樑副教授及台北大學的陳欽賢特聘教授發表在《衛生政策與規劃期刊》(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的研究發現,股價指數跟民眾的精神健康有很大的關聯性。研究人員使用1998年到2009年的健保資料庫數據與台灣證券交易所的資料進行分析,發現到股價指數每跌1000點,精神疾病(包括憂鬱、焦慮等精神障礙疾病)的住院病患增加4.7%,而且這些病患集中在男性、45歲到64歲。研究也發現:當股價指數連續下跌1天時,因精神疾病住院的人數增加約 0.32%。也就是說,當股價指數連續下跌5個交易日,因精神障礙住院人數增加約1.6%。如何因應股市下跌所帶來的身心影響?首先,投資者應該要做好風險控管,並且衡量自己的風險接受度,如果風險接受度太低,就不要進行高風險投資。其次,不要一直盯著大盤,讓自己的身心壓力跟隨著指數進行波動。除此之外,進行投資時也要培養自己的抗壓性,而培養抗壓性的方法包括:‧多運動:運動可以釋放壓力,並且釋放多巴胺,讓人可以放鬆。‧均衡飲食:多攝取不同種類的營養素,可以幫助身體承受壓力。如果你已經察覺到自己有焦慮的症狀,像是:食慾不振、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等症狀時,一定要到身心科或精神科就診,尋求醫療專業進行治療。參考資料:Stroke: a Hidden Danger of Margin Trading in Stock MarketsDo stock prices drive people crazy?When the Stock Market Gets You Down
-
2022-10-23 醫療.腦部.神經
頻繁偏頭痛有較高的憂鬱症風險 醫提供2口訣做好預防保健
根據統計,偏頭痛在台灣盛行率多達9.1%,約有200萬人飽受偏頭痛所苦。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陳韋達,頻繁偏頭痛可能導致較高的憂鬱症風險,慢性偏頭痛患者合併焦慮、憂鬱、失眠等身心問題風險更高。更提供「54321」口訣,讓民眾自行判斷是否有偏頭痛症狀。現年40多歲的陳小姐,9年前坐月子期間經常劇烈頭痛,後因多次服用止痛藥並未改善,經神經內科診治後以口服藥物治療,但近年卻症狀加劇,讓她身心俱疲,但經過積極的治療後,頭痛次數、頻率與疼痛指數皆有改善。偏頭痛在台盛行率為9.1%,約有200萬人飽受偏頭痛所苦,根據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頭痛門診統計顯示,民眾因頭痛求診最常見的原因為「偏頭痛」,占比高達6成以上。陳韋達指出,偏頭痛患者往往是生產力最高的青壯年族群,因此造成的勞動力損失也較大,不僅台灣每年因偏頭痛而請假造成的經濟損失46億元,更有研究指出美國每年因偏頭痛所產生的就醫費用高達780億美元。「頻繁偏頭痛可能會導致較高的憂鬱症風險。」陳韋達說,慢性偏頭痛患者合併焦慮、憂鬱、失眠等身心問題的風險更甚一般患者。不過,陳韋達也指出,近年偏頭痛治療已進入精準醫療領域,健保陸續開放許多新型藥物用於偏頭痛治療,包括肉毒桿菌素與 CGRP單株抗體等。台灣頭痛醫學會提供,偏頭痛的簡易判斷口訣「54321」,當頭痛發作時符合以下情形,便可能是偏頭痛。1.頭痛超過5次以上。2.每次持續4小時以上。3.3天內會自行緩解。4.單側、搏動性抽痛、疼痛程度中或重度、日常活動會加劇頭痛,至少有2項特徵。5.合併噁心或嘔吐、畏光及怕吵等1項症狀。台灣頭痛學會也提倡的「123口訣」,讓民眾進行偏頭痛的預防保健。1.每周頭痛超過「1」次要看神經內科。2.止痛藥每周吃超過「2」天恐讓頭痛惡化。3.預防偏頭痛要靠運動、紓壓、預防性藥物「3」招。台灣頭痛學會秘書長王嚴鋒表示,偏頭痛不只是症狀,做好預防保健,便能及早防治偏頭痛,確實解決頭痛問題,擺脫頭痛之苦。陳韋達也呼籲,民眾若有頭痛問題,更應積極尋求治療,不要輕忽偏頭痛所帶來的危害,以重拾生活節奏與人生掌控權。
-
2022-10-23 名人.吳佳璇
明明有睡覺卻感覺自己沒睡著 醫師揭為何錯把睡眠當清醒原因
多年前在身心病房服務,曾收治一位阿婆住院,她逢人就哭訴,自己一秒鐘也沒睡著。「憑良心講,我半夜會起來上廁所,經過媽媽房間時,不只一次聽到鼾聲……」媳婦小小反擊。「後來呢?」我看著兒子和媳婦疲累的眼神,語帶同情問道。「我也試著告訴老媽『妳有睡』,可她惱羞成怒,罵我們夫妻不相信她……」兒子反問我,「可不可以在住院期間用儀器檢測她到底有沒有睡?」我當然沒在住院第一晚,就應兒子要求,把阿婆送進睡眠實驗室,檢測她的腦波有沒有進入睡眠型態。反而花了一點時間慢慢了解,門診期間只肯談睡眠的病人,年輕時因為每晚等醉茫茫的老公回家,慢慢走上失眠之路;並同理她住院前那段日子,因「一秒鐘也沒睡」,跟家人槓上。「睡眠有部分是主觀感受,跟她爭辯反而搞壞關係。」我告訴兒子媳婦,不宜為此與母親針鋒相對,「她可能要先好好處理嚴重惡化的憂鬱與焦慮,並漸漸化解她對睡覺太執著的心態。」「恕我冒昧,真的不用儀器證明媽媽有睡,讓她安心?」兒子仍不放心。「等治療團隊做好評估,病人也對我們產生信任感再做,並以此為基礎,針對她的『睡眠狀態錯覺』,也就是錯把睡眠當清醒,進行一段時間的認知行為心理治療。」我鄭重強調。為了讓家人理解、放心,甚至成為助力,在沒有搜尋引擎的年代,我當年還花了一些心思蒐集、翻譯「睡眠狀態錯覺」等概念的資料,因此印象極深。想不到,不久前逛書店,發現有本叫《學會好好睡》的新書,內容遠遠超過我當年為家屬準備的資料。不過,《學會好好睡》最引人入勝的地方,不是豐富的睡眠知識,而是作者本身就是一位與失眠奮戰十年的英國知名雜誌主編,她的失眠從婚變開始,也為此走遍英國公私立醫療體系及各種助人行業。一度還丟掉工作、整天躺床、吃成藥物依賴,走進戒癮中心……直到她的父親不忍,把她送進昂貴的私人醫院,並接受睡眠實驗室檢查與認知行為治療,從此峰迴路轉,漸入佳境,重新中斷多年的寫作生涯。《學會好好睡》流暢的敘事,將我平常在診間無法暢所欲言的各種睡眠知識,巧妙穿插在故事中,就算身處不同醫療體系,讀者依舊獲益良多。對我而言,閱讀此書則再次提醒,務必謹慎下診斷。因為作者康復後,還費了一些心力請家庭醫師拿掉病歷中「情緒不穩定人格疾患」,也就是邊緣性人格的診斷。為何要拿掉發病當初有欠考慮的診斷?因為「情緒不穩定人格疾患」其實是個標籤,不僅意味著病人是令治療團隊頭痛的人物,且日後病人可能什麼都沒做,就會被對此診斷有成見的醫療人員另眼相看,甚至得不到應有的幫助。我執業多年,雖未下過類似診斷,仍引以為鑑。【延伸閱讀】學會好好睡:我的失眠抗戰日誌 米蘭達‧里維著╱朱怡康譯行路出版社╱2022年8月
-
2022-10-23 醫療.懷孕育兒
媽媽才懂,從家庭重返職場是解脫也是煎熬! 專家點出重回職場前要做的3準備
懷孕生子後,女性多了「母親」的角色,照顧新生兒總是讓新手爸媽手忙腳亂。重回職場又要適應新的生活步調,面臨家庭、工作兩頭燒,職場嗎咪在育兒生活中該如何取得平衡呢?即使現今提倡女性自主權,但媽媽常常對孩子、家庭會產生虧欠感,認為母親應該全心全意參與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重回職場對媽媽來說,總有難以向人訴說的心理壓力,再加上未來職涯上,可能因工作性質,需要出差、加班等,無法陪伴孩子、照顧家庭,媽媽心裡也會有很多矛盾與掙扎。要選擇職場還是家庭?若選擇職場,會認為沒有做到母親的責任,選擇回歸家庭,卻不一定是每個媽媽都擅長的事情。選擇在職場深耕,也有可能因工作能力強,讓老公產生壓迫感,此時家庭與孩子可能就成為另一個戰場。重回職場前3準備從正向面而言,許多層面在全職媽媽的角色中也能成立,但不可否認職場媽咪的經濟獨立,或是從共同負擔家庭來說,都會獲得成就與滿足。對於產後重回職場可能會面臨的問題,可分為生理、心理與社會三個層面來看:1.生理方面:哺乳媽咪可能遇到哺餵母乳的問題,例如乳腺炎等。而新生兒常會有睡眠中斷、夜奶的狀況,因此媽咪必然面臨睡眠不足的狀況,若要考慮重回職場,寶寶的作息與媽咪的生理狀態必須調整到一定的程度。2.心理方面:一般而言,媽媽在產後幾乎都會跟孩子黏在一起,若要回到職場,寶寶勢必要託給別人照顧,媽媽可能也會出現分離焦慮。媽媽應自行調適心理,能夠短暫和孩子分開一段時間,情緒不會因此太緊繃,願意將孩子託付與其他的照顧者。3.社會方面:離開工作一段時間,要重回職場會需要很大的支持,照顧寶寶方面可能來自於親人、托嬰中心、保母等人的支援,在職場也會需要同事、主管的協助。有些媽咪可能面臨異性同事無法體諒、理解媽咪產後的狀態,或是主管會要求補上產假期間的工作進度等,這些狀況可能會帶給媽咪許多壓力,或是感到重回職場很困難。很多媽咪產生產後憂鬱,其實並不完全與寶寶的互動有關,而是回到職場後,原先預期自己可以應付得很好,卻無法達成預先的期望而成為產後憂鬱的因素。職場媽咪的家庭衝突職場媽媽雖然無法延長工作時間,但在上班時會儘量提高效率完成工作,將下班時間希望能會留給家人、孩子,甚至自我休息,或是利用在家的時間,也同樣能完成任務。然而,目前的職場文化與社會結構偏向責任制,當家庭的需求較大時,若沒有良好溝通、分清界線,就容易產生誤解,也可能產生身心匱乏的問題。降低角色期待,媽媽不必是超人鼓勵職場媽咪們常常提醒自己,對自己要有信心,因為兼顧家庭與工作是很不簡單的事。每個人都有心目中美好的嚮往,對於媽媽而言,會希望每件事都做得很完美。由於身上所承擔的角色很多元:女兒、妻子、媽媽、媳婦、員工等,責任會越來越沉重,與另一半的互動也是家庭和諧的關鍵。若期待每件事都要做到滿意是不太可能的,每個人心裡的先後順位不同,有些人認為孩子第一,有的人會將重心放在工作,也有媽媽認為,忙碌之餘也要好好重視自我的需求與休閒。因為希望將每個順位都達到完美狀態,久而久之就會累積許多壓力。當遇到蠟燭兩頭燒的狀況,請一定要記得凡事先求有再求好,若每件事情都要求滿分,無形中會壓抑某些自我。鼓勵職場媽咪們常常提醒自己,對自己要有信心,因為兼顧家庭與工作是很不簡單的事,大家互相幫忙扶持,更能在這條路上走得穩健。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10-22 醫療.耳鼻喉
改善長輩聽力,不再問「有聽沒有到」 若長輩出現這些聽力警訊要當心!
嘉義市86歲呂姓婦人平時與人對話自覺「有聽沒有到」,常呈現雞同鴨講的情形,而過馬路也聽不清車子的喇叭聲,家人帶至台中榮總嘉義分院就診,經耳鼻喉科主任醫師邱于容診斷後,評估為重度聽力障礙,建議配戴助聽器以改善日常生活的困擾,有了助聽器輔助,聽得清楚也大大改善與人溝通的能力。醫師邱于容表示,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60歲以上有聽力損失的長輩占國內聽力損失人口數的75%,顯示聽力損失是老化的問題之一,聽力損失會使患者產生社會隔離感、增加憂鬱症發生率,而這2個原因都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若長輩出現聽力警訊 要當心!邱于容建議民眾平時應多注意家中長輩聽力情形,如有出現以下狀況,都是聽力退化的警訊,如長輩將電視、音響開得特別大聲、與人交談有困難、經常沒聽見電話響、門鈴聲、經常聽不清楚電話中的談話、經常誤解別人說的話、聽不到別人在背後喊他或需要別人一再覆述等,經檢查確定非疾病造成的因素後,再做進一步的聽力檢測,決定是否需要治療或配戴助聽器。邱于容說,年長者一旦檢查出有聽力損失,定期追蹤也相當重要,至少1年應有一次完整的聽力檢查,以追蹤聽力是否有變化。即使已配戴助聽器矯正,也需注意聽覺的變化。邱于容表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主要是靠口語表達,需要聲音來傳遞情感,所以長輩聽覺障礙等於在無形中跟他人築起了一道厚牆。與聽力退化長輩溝通時,宜採取面對面方式,除了可以降低音量,也能讓長輩看見自己的顏面表情,輔助讀唇的動作更可以幫助理解對方想表達的語句,家人更應該以同理心與包容心理解長輩因聽力障礙產生的負面情緒,若發現聽力受損應儘早介入,避免聽神經萎縮、語言聽辨能力變差早期診斷,適當的輔具協助可以提升老年的生活品質。院長陳正榮表示,輔導會為照護榮民,提供每3年1次的助聽器補助服務,經醫院實施聽力檢測,證明聽損在 45分貝到110分貝之間,並檢附診斷證明、聽力檢測圖及榮民證,可向各地區榮民服務處及榮民之家申辦配發助聽器;此外,一般民眾若領有聽力障礙證明,聽損介於55到110分貝間,經醫師鑑定為無法以醫學治療改善者,符合補助對象亦可向縣市政府申請輔具補助。
-
2022-10-22 醫療.婦產科
更年期熱潮紅、心悸失眠、煩躁易怒!中醫透過「1方法」緩解不適症狀
每位女性都必須經歷更年期,有些人幾乎沒有不適症狀,有些人則是相當困擾。《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更年期症狀多很困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黃奕碩指出,婦女由一般每月來經的生理期轉為停經之轉型期,目前我國婦女的自然停經年齡大多發生在49歲的時候,也可能在這前後的幾年。而更年期的長短更依女人的身體狀況而有所不同。婦女在停經前後出現月經紊亂、潮熱盜汗出、五心煩熱、心悸失眠、煩躁易怒、記憶力下降、頭暈耳鳴、皮膚乾燥搔癢、腰痠背痛、陰道乾澀、憂鬱、情緒低落等,稱為更年期症候群。西醫在治療更年期症候群以荷爾蒙補充療法為主,再配合其他症狀給予鎮靜劑、止痛劑等,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結果顯示,長期給予荷爾蒙補充療法,會提高乳癌、子宮內膜癌等疾病的風險。中醫補腎減緩更年期症狀黃奕碩說,中醫認為更年期症候群的發生以「腎虛」為主要原因,因此在治療上以「補腎」為減緩更年期症狀的主要方法,再透過辨證論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調理。根據研究,台灣婦女常見更年期症狀有肌肉痠痛和睡眠障礙(陳筱婷 2007;陳偉華2009;高夏子、蔡娟秀、李春蓓2010)。一、肌肉痠痛:1.在中醫用藥上可採用獨活寄生湯、疏經活血湯、芍藥甘草湯、葛根湯等。2.針灸穴位:風池、手三里、足三里等。二、睡眠障礙:1.在中醫用藥上可採用加味逍遙散、天王補心丹、甘麥大棗湯、酸棗仁湯等。2.針灸穴位:攢竹、太衝、風池、百會等。另外,黃奕碩建議,可常按摩血海、三陰交、太谿、太衝、內關等穴位,可減緩更年期所帶來的情緒症狀。平時保持生活作息規律,避免刺激性的食物,規律運動,度過人生的重要轉折期。延伸閱讀: 。潮紅、盜汗、胸悶、陰道乾澀,更年期該怎麼吃?營養師提出4關鍵 。更年期婦女養成「10習慣」,荷爾蒙源源不絕,打敗不適症狀
-
2022-10-22 養生.心理學解密
負面能量如何排解? 8大方式跟著做可紓緩情緒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一天之中不僅要面對家庭與工作之間的壓力,同時還須協調同儕、朋友、同事等人際關係問題,加上疫情期間,不管是隔離抑或是在家工作,都容易累積負面能量與情緒,針對如何排解這些負面能量,也引起網友熱烈討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負能量排解方式」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有關網友熱議的8大負能量排解方法有哪些。運動健身最舒壓 睡覺談天也可排解負能量觀察網友針對「負能量排解方式」的討論,其中「運動健身」成為網友認為最有效的方式,討論區中就有不少網友建議「多運動」,因為運動會產生多巴胺讓你遠離憂鬱;同時,運動也能夠擁有健康的身體讓你更有自信,就有人推薦做「瑜珈」,表示瑜珈能使人靜下來並專注於當下,有助於強化內在深層的意志力與正能量。而排名第2的「充足睡眠」,也是網友認為有助於抒發負能量的方式之一,很多留言都表示「都靠睡覺來排解壓力和憂鬱情緒」,也有人靠多睡覺,「在不知不覺中提振精神了」。此外,也有許多人認為「找朋友聊聊」,不失一個排解負能量的方法,網友提到,每當自己感到焦慮很有壓力時,「會找知心朋友聊天釋放」,也有人坦言,蠻難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所以大部分時候都會「跟朋友或男友傾訴」。數位排毒可減少焦慮感 壓力大時冥想、散心都是好選擇除了以上這些方式外,也有不少網友提議「遠離網路」,尤其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社群媒體帶給人們不少焦慮感,有人認為「不用羨慕別人,專注在自己的生活」最重要,也有人認同並說道,可以「築起網路長城,減少網路使用者的焦慮」,像是過去有人提倡「數位排毒」,能有效降低負面情緒,提升生活滿意度。討論區中也有一些網友建議「靜心冥想」來紓解負面情緒,有人分享「選個音樂以最舒服的盤坐,靜心後注意呼吸,負面、煩燥情緒會隨著體式、呼吸一起釋放掉」,另外,部分網友也提到「外出走走散心」能降低負面情緒,說道「放自己幾天假做個深度旅行,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要往外求援,不要自己悶著頭做」。現代人生活中難免都會遇到低潮期、負面情緒,當壓力大時,除了參考以上網友提到的方式外,不妨試著找出最適合自己也最有效的排解方式吧!★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