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基因
共找到
2437
筆 文章
-
-
2022-07-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首例本土社區BA.5感染源從哪來? 羅一鈞曝這2途徑
國內首例社區感染Omicron BA.5本土個案,為北部一名20多歲女性,今年5月中旬曾確診並康復,同住家人分別在7月初確診,該個案7月5日出現流鼻水等症狀,7月6日快篩陽、到醫院進行PCR採檢確診,經過定序為BA.5。目前掌握密切接觸者5人,包括1友人、4同事,目前皆快篩陰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案為重複感染,最有可能被同住家人感染,但也不排除是職場感染。指揮中心說,北部20多歲女性已接種3劑疫苗,近半年無出入境紀錄,曾於今年5月中旬確診並康復,本次因同住家人分別於7月3日、7月5日確診,個案亦於7月5日出現流鼻水等症狀,7月6日快篩陽性,並至醫院進行PCR採檢,後續定序結果為Omicron BA.5。目前該名個案及確診家人皆已隔離期滿,已掌握密切接觸者5人,包括1友人、4同事,均快篩陰性,衛生局已安排PCR採檢。羅一鈞表示,該名個案符合3個月內重複感染定義,不過第一次5月份確診時,因為沒有PCR,沒有留下檢體,因當時國內沒有本土BA.5,個案當時應該感染BA.2.3.7,不會都是BA.5。羅一鈞表示,目前該案的父母及姊姊都已經解隔離,但衛生局還是請父母去PCR採檢,若為陽性Ct值低的情況,會將檢體再送實驗室定序。此應為家庭群聚,指標個案目前針對一位長輩,7月1日時出現發燒、頭痛症狀,有工作社區接觸史,目前採取職場監測同事狀況,但過去沒有人曾確診過,若有症狀會採檢,目前尚無進一步檢驗結果,無法得知是否疫情往外擴。羅一鈞表示,近期國外一項最新研究指出,若曾感染過BA.1、BA.2,3個月內會有八成保護力,針對感染BA.4、BA.5會有較高保護力,降低71%至79%的感染機率。羅一鈞表示,先前沒有確診的人,感染機率相較已確診的人來得更高,尤其長輩、小孩感染後,導致重症或腦炎機率高,長者還有很多人沒打第二劑、第三劑,小朋友疫苗最近才剛開打,這一波疫苗鼓勵幼兒及長者盡快打滿,未確診過的人盡快施打第三劑,符合第四劑者盡快接種,因應BA.5社區流行做準備。羅一鈞表示,該案7月5日發病症狀僅有流鼻水,5月確診時沒有說有無症狀,根據國外研究,第二次感染相對輕微,日本研究室指出感染BA.5疑似肺炎機率增加,對於我國來說,不會因為BA.5要針對重症治療,現在的抗病毒藥物仍依有重症狀況來使用。羅一鈞表示,該案及家人都沒有出國史,該案目前為高度懷疑BA.5群聚,會以高規格採檢匡列作為,來進行後續基因定序,確認是否為BA.5。該案目前看來,優先懷疑最有可能被同住家人感染,不過現在也針對職場同事採檢,因此不能排除是職場所致。羅一鈞表示,由於該案有職場接觸、社區活動史,感染途徑為何,仍需進一步監視了解,但不會做擴大匡列採檢,以現在的防治作為,不會恢復到之前模式,有採檢不一定會就隔離,現在還是認為是社區感染的事件,但還不知道是職場還是哪裡社區導致。
-
2022-07-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首例BA.5本土社區感染 20多歲女重複感染 未曾出國紀錄
Omicron亞變異株BA.5我國出現首例本土社區感染案例。一名北部20多歲女性未曾出國紀錄,近期因重複感染,經過定序發現檢出BA.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個案和家人隔離期滿,掌握密切接觸者1友人、4同事,快篩都是陰性,衛生局安排PCR檢驗中。指揮中心說,今日公布之本土Omicron BA.5個案,為北部20多歲女性,已接種3劑疫苗,近半年無出入境紀錄,曾於今(2022)年5月中旬確診並康復。本次因同住家人分別於7月3日、7月5日確診,個案亦於7月5日出現流鼻水等症狀,7月6日快篩陽性,並至醫院進行PCR採檢,後續定序結果為 Omicron BA.5。目前該名個案及確診家人皆已隔離期滿,已掌握密切接觸者5人,均快篩陰性,衛生局已安排PCR採檢。因國內檢驗出1例Omicron BA.5本土社區感染個案,指揮中心已啟動相關疫調、接觸者採檢及加強監測作為。羅一鈞表示,因應BA.5出現社區感染個案,會調整基因定序比例,境外跟本土原先是7比3,目前比重會調整成1比1,後續境外移入病例,若變異株百分之百都是BA.5、BA.4的話,就不會多做定序,會以本土為主。羅一鈞表示,另外還有會著重兒童重症,以及針對重複感染,有機會找到特別變異株的情形,我們國內有8家實驗室,會加強輕症的病毒監測,這是針對本土Omicron的作為。羅一鈞指出,這一個案很特別,除了是首例社區BA.5個案,也是自7月1日宣布重複感染定義後,累計525例個案中,首例感染BA.5的個案。羅一鈞表示,因應BA.5出現社區感染個案,會調整基因定序比例,境外跟本土原先是7比3,目前比重會調整成1比1,後續境外移入病例,若變異株百分之百都是BA.5、BA.4的話,就不會多做定序,會以本土為主。羅一鈞表示,另外還有會著重兒童重症,以及針對重複感染,有機會找到特別變異株的情形,我們國內有8家實驗室,會加強輕症的病毒監測,這是針對本土Omicron的作為。羅一鈞指出,這一個案很特別,除了是首例社區BA.5個案,也是自7月1日宣布重複感染定義後,累計525例個案中,首例感染BA.5的個案。指揮中心說,國際上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及BA.5分別於今年1月及2月首次於南非發現,研究顯示該二株病毒株均有傳染力較高及免疫逃脫特性,具社區傳播能力;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7月13日資料指出,目前全球BA.4 及BA.5變異株感染國家及病例數持續增加,其中BA.5快速增加,占比約為50%,BA.4占比則上升至14%。指揮中心進一步表示,迄今已至少89個國家通報 BA.5變異株感染病例,並已於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歐美多國成為主流株,造成疫情快速回升、住院數增加等情形,且於葡萄牙發現再次感染病例占比增加,鄰近新加坡、日本、南韓、中國大陸、香港、紐西蘭、澳洲、泰國、印尼及越南等均報告社區感染病例,疫情亦漸升溫。指揮中心說,依現有研究顯示,BA.4及BA.5致重症機率尚無明顯較高,但傳染力已提高,仍需嚴密監測。為加強本土個案Omicron BA.4、BA.5等變異株病毒監測,指揮中心已增加本土個案變異株型別檢驗及定序比例,並著重於COVID-19兒童腦炎等重症及重複感染個案呼吸道樣本基因定序作業,另規劃以現行呼吸道病毒合約實驗室監測網絡加強社區中個案之監測。另外,接種COVID-19疫苗可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指揮中心呼籲民眾仍須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個人防疫措施,並儘速完成疫苗接種,以獲得保護力。
-
2022-07-15 焦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牙醫師手術久站傷腰椎!靠著每天做這運動,疼痛幾乎不再發作
兩年前一次搬重物之後,臀部開始疼痛,檢查發現是腰椎問題,因為我長期幫病人動手術,且站姿不良所致。後來透過復健、針灸及做柔軟操,才改善疼痛,現在幾乎都不再痠痛了,建議長者每天一定要做柔軟操,讓脊椎及關節變柔軟,整個人會更有活力。治療病患常站立 提重物發病許多牙醫師長期低頭工作,因姿勢不良而導致頸部、脊椎及手肘疾病問題,我則是脊椎側彎、椎間盤狹窄。因為我是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治療病患時常要站立,像顏面手術等必須採特定角度治療,會以特別的姿勢站立7至10小時。過去自覺身體健康還不錯,沒想到,兩年前一次朋友送2、3公斤重的水果,可能是拿取時姿勢不良,整個腰竟非常痠痛,才想到自口腔外科開始受訓以來,我已從事相關工作39年,長時間下來導致腰椎損傷。右邊腿臀開始痛 靠束腰減緩那次發作時,先從右邊大腿及臀部開始痛,走路走不快,而且很痛苦,痛得「坐立難安」,於是開始在手術時戴上束腰帶,希望能減輕痛苦。未料,今年4月左邊大腿及腰椎神經也出現疼痛,且愈來愈糟糕,檢查發現有脊椎側彎、椎間盤狹窄等問題,西醫開藥及中醫針灸治療沒有太大改善,還發現連腰都彎不下去,「骨頭真的僵硬了」。想起小時候學校都會做晨間早操運動,我開始每天做5分鐘早操,5月起在軟墊上做柔軟操,疼痛狀況慢慢緩和,骨頭僵硬減輕了,也可以走路了,現在疼痛幾乎都不會發作。其實柔軟操都是簡單動作,包含左右轉腰、踮腳及彎腰後仰、左右甩手、交叉抬腳等動作,做20下即可,就能感覺到關節開始可以動,筋骨鬆了,身體舒暢後,心靈也放鬆,非常舒服。不過,若是手術姿勢不良時仍會發作,所以現在手術間又會穿上束腰帶,並在休息後做柔軟操及按摩穴道舒緩,「這也沒辦法,每一行一定都會有辛苦的地方。」天天做柔軟運動 關節變柔軟想當初連走路都很痛,更擔心人生就此完蛋,現在想想,「好好走路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在自救治好後,人生有做下去的動力」,不然本來我還想退休。建議年紀大的人要每天做柔軟操,隨著年紀增長,不管身體多健康,骨頭跟關節都會開始僵硬,產生一些傷害,可以透過柔軟運動讓脊椎及關節變柔軟,人會更有活力,生活比較幸福。很多癌症患者是因為飲食而生病,因此,我幾乎只吃素食、吃原型食物,人造素食或醃製類的食物都不吃。醫學辭典●脊椎側彎脊椎側彎是指人體的脊椎有側向的彎曲,形狀可能是S形或C形,先天性的脊椎側彎,與基因、後天姿勢不良都有關;後天的脊椎側彎,除了因為脊椎退化合併出現的側彎外,許多神經及肌肉的疾病也可能導致年輕人脊椎側彎,嚴重時會有駝背及呼吸問題。●椎間盤突出30歲以後,椎間盤可能會開始退化,水分流失時,椎間盤便變得扁平及更脆弱,包著椎間盤的堅硬纖維外殼易出現細小的裂紋,導致椎間盤裡面的啫喱狀物質滲出,使椎間盤突出,此情況將壓迫到脊椎神經,產生痛、麻症狀。夏毅然小檔案現職:●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部主任●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主任年齡:64歲學歷:●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哈佛大學牙醫學研究所博士專長:●口腔顎顏面區域腫瘤●顳顎關節治療●口腔顏面骨折外傷●口腔顎顏面外科矯正●唾液腺疾病●植牙手術興趣:烹飪、健走經歷:三軍總醫院口腔外科主任及主治醫師、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理事長
-
2022-07-15 癌症.血癌
全台首例 CAR-T療法治癒血癌女孩
台灣每年約有五百位新診斷為癌症兒童患者,其中二成五為「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多數患者經化療後能迎來「癌細胞零檢出」,但仍有一成五患者化療後復發。今年十歲的亭亭就是那一成五當中的復發患者,台大醫院採最新的免疫細胞療法「CD19 CAR|T細胞治療技術」,幫助亭亭迎來癌細胞零檢出的畢業考,成為全台第一位接受CAR|T療法成功的案例。亭亭五歲半那年,因不明原因發燒長達兩天,送至台大醫院就醫,亭亭面色及手掌蒼白、肝脾腫大,立即被懷疑是血液疾病,住院後被診斷是罹患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亭亭的媽媽說,台大醫院隨即進行各項檢查和治療,醫師告知亭亭是「最不容易治癒」的那群孩子,全家備受打擊,但是只要孩子有機會可以活下來,做什麼都願意,為讓女兒能接受治療,積極籌錢,把房子賣掉,改租屋生活,最後終於迎來戰勝癌症的好結果。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周獻堂表示,CAR|T細胞為一種免疫細胞,名稱為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其治療技術門檻極高,須仰賴高技術的基因工程。首先得蒐集患者T細胞,於實驗室中,透過基因改造,將T細胞植入可以鎖定癌細胞的導航標靶,經純化以及擴編,籌措一支懂得攻擊特定癌細胞的免疫大軍,再回輸至亭亭身上。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細胞治療科主任姚明表示,免疫大軍回輸至患者體內後,需密切監控是否出現併發症,免疫大軍會清除帶有CD19基因的B細胞,短期可能會引起「細胞素釋放症候群」,嚴重恐引發腦炎;長期也可能讓身體不易產生抗體、免疫球蛋白數量較少,感染細菌和病毒的風險較高。亭亭在治療過程中也曾出現過細胞素釋放症候群,不過在醫療團隊的治療下,順利度過難關,也幫助亭亭迎來癌細胞零檢出。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十年前,全球第一位接受CAR|T療法的美國女童,至今未復發且健康無虞,台灣今年終於也有首例,當中心血非「十年磨一劍」可形容,值得在台灣醫療史上紀念。CD19 CAR|T細胞治療技術屬於全新技術,需自費,一次療程約需一千多萬元。
-
2022-07-14 焦點.健康知識+
人類的起源沒有單一祖先?專家:非洲根源其實是破碎的
▌人類物種的熱帶起源關於人類起源的傳統觀點是:人類在非洲的某個時期、某個地點,從某一群人當中演化出來。1980 年代,利用現代人類粒線體(人體細胞內只能透過母系遺傳的胞器)的遺傳變異,重建出人類各種群之間的家譜,把所有現存人類追溯回單一種群,甚至追溯到最早的一位女性祖先—生活在20 萬至14 萬年前非洲、我們的「粒線體夏娃」。最近研究使用更強大的現代統計數據和基因測序儀,分析整個人類基因組的遺傳變異以便產生更複雜的模型,不過它們仍保留相同的基本原則。意思是,現代人類DNA 的變異性可插入一個簡單的樹狀圖中,而這張圖可追溯到時間與空間上的某個點,亦即我們這個物種出現並開始變得多樣化,隨後分布到非洲和周圍世界的時空點上。在最近的某些案例中,研究傾向將注意力集中在南非的「柯伊桑人」(KhoeSan)族群,他們擁有目前地球上最多樣化的人類基因組,同時也表示最早的智人種群在約30 萬至15 萬年前,出現在非洲大陸的南部並開始變得多樣化。不過近幾年的研究發現,我們的物種起源的遺傳模型實際上更為複雜。我們現在知道智人與尼安德塔人,與稱為丹尼索瓦人的第二種人類種群(Denisovans,譯注:以他們在西伯利亞被發現的洞穴命名,而該洞穴因曾居住期中的隱士「丹尼斯」而得名。研究顯示藏人和雪巴人的高海拔基因,可能源自丹尼索瓦人),甚至第三種人類混血。不僅如此,他們也產下可生育的後代,使得「物種」的傳統定義變得更為複雜,同時也在現存人類基因上留下混血後的基因印記。然而,由於炎熱的氣候會分解掉古代有機分子,目前只有一個非洲的更新世化石個體產出可信的古DNA,同時為了保護化石,博物館館長、考古學家和古人類學家傾向不使用破壞性的分析方式,而是更謹慎地看待相關的DNA 研究。由於現代DNA 樣本無法提供可靠的古人類地理資訊,鑑於人類悠久的遷移歷史,以及不同人種間的密切交流情形,若沒有古代DNA,我們幾乎不可能使用現代DNA 回讀過去的確切地理位置,或是人類物種起源的準確時間。為了更精確地標記人類出來的日期與地點,古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試圖找到比DNA 更具體的東西,也就是「回歸化石本身」。與DNA 分析的故事一樣,人們痴迷於找到某事物的最古老證明,以便把某個發現地點標示為在人類起源故事中最早的起源地。長期以來,公認最古老並具有明顯人類特徵的化石,是在衣索比亞旱地發現的化石,例如雅蒂和露西。不過現在要討論的,是在奧莫基比許(Omo Kibish)與赫托(Herto)遺址所發現的化石,年代分別為19.5 萬年和16 萬年前。這些骨骼的各方面確實看起來很像人類,且根據同一地點發現、具有已知生態習性、氣候紀錄和地質研究的動物骨骼化石推估,這些早期人類生活在乾燥的草原環境,似乎也是人類起源於東非大草原的明顯證據。然而相對完整的人類化石很稀有,且散落在整個非洲大陸,顯示它們是因為某種機運(例如遺骸化石掉入隱蔽的洞穴中)或特定條件(例如火山爆發或洪水產生的地層)才有機會免於時間的摧殘。因此有些考古學家提議尋找可以普遍保存的材料,例如藝術、符號或複雜的石器,以便確定這些人類的行為樣貌。就如本章前面所述,這類證據往往來自約10 萬至7 萬年前的非洲北部和南部沿海地區, 凸顯了海洋沿岸生活。然而最近在肯亞的一些發掘工作,暗示人類複雜的交流模式與技術可能出現在30 萬年前的乾燥草原環境中。不論是哪種情況下的研究,都專注於找到人類祖先留下的第一批骨骼或新工具遺骸(例如特別的石器製品、拋射工具、象徵性的珠子或顏料的使用等),尋找過程也多半把目標集中在長條形熱帶疏林草原或海岸線上,例如被海浪侵蝕成懸崖面的洞穴就提供非常完美的微氣候(譯注:在一個特定小範圍內的氣候,與周邊大環境氣候有所差異的現象),減少外在自然因素的影響,因而保留了過去的痕跡。一直要等到2018 年,埃莉諾.塞里(EleanorScerri)博士和她的同事在學界領先的科學期刊《生態與演化趨勢》上發表一篇革命性的論文後,情況才開始改觀。雖然很多科學家已反對主流觀點,但這篇論文挑戰的是簡單的傳統觀點:智人在單一時間點出現在單一地點的想法。埃莉諾是我在耶拿研究所「泛非洲演化小組」的負責人,她做的研究完全符合她的說法:「我們相信,在50 萬到20 萬年前,亦即人類物種出現的關鍵時期,我們的祖先存活在非洲不同地區但相互連結的人群中。」換言之,人類並不是出現在單一時間點或單一群體中,而是藉由群體之間幾千年來不間斷地局部接觸,才出現豐富的人類多樣性。而群體的動態混合,最終誕生了人類物種。埃莉諾還說:「為了正確研究這件事情,我們必須把眼光看向整個非洲,而非只把它當成一個神話似的人類起點。」事實上,如果把搜尋的眼光放得更寬廣,會開始看到一些人族的化石,和衣索比亞奧莫和赫托等地的化石一樣,帶有清楚的智人(例如扁平的臉和圓形頭骨)和更多古老人類(例如較厚的眉脊)的混合特徵,再加上來自北非摩洛哥的「傑貝爾.伊胡德」(Jebel Irhoud,約30 萬年前)和來自南非的「弗洛里斯巴德」(Florisbad,約26 萬年前)等化石特徵。也就是說,我們通常用來辨認智人的全套特徵,實際上是在10 萬到4 萬年前才真正形成(不過,當然也可能是由於缺乏此時期和前一時期的化石證據)。值得注意的是,西非熱帶地區的已知最早人類化石,只可追溯到1.6 萬至1.2 萬年前的奈及利亞「伊窩艾勒魯」(Iwo Eleru)化石,顯示非洲大陸上不同地區的不同智人群體之間保有相當長時間的形態多樣性。重新審視現有遺傳證據,加上不同的人族譜系之間也可能發生遺傳交換,以及現代DNA 對過去地理格局能貢獻的答案很少等事實,似乎都在支持埃莉諾和她的同事為智人的演化提出的新建議,亦即人類起源的「非洲多區域主張」—人類並非一棵簡單的單一分枝線性樹,我們的非洲根源其實是破碎的,這是他們研究更新世中晚期非洲各地智人群體留下的文化材料並加以拼貼時所出現的多區域現象。石器工具得益於材質,可以留在相當漫長的時間,考古學家藉由查看這些工具的形狀,推斷它們如何被用在某種行為或技術上。他們認為,人類物種的出現讓新形式的石器快速增加。有些石器可以插入複雜的彈射裝置,因此需要更複雜、深思熟慮的製程。這些「中石器時代」工具包,在傑貝爾.伊胡德和弗洛里斯巴德以及肯亞的奧洛格賽里等地,與類似人類的化石一同被發掘,更重要的是,它們還會因地制宜。在北非,濕潤氣候促使草原快速擴張,約12 萬到8萬年前智人人口不斷增加,並出現大量獨特、複雜的箭形(或「帶刺的」)石器工具、骨頭工具和貝殼珠等,顯示當時的人類群體已有複雜的文化行為。相較之下,30 萬年前至6 萬年前,東非的中石器時代石器形式則有巨大的變化和連續性。而在8 萬至4 萬年前,中石器時代的石器演變成小型「微石器」工具,其發展原因與發達的弓箭技術和狩獵效率有關。在非洲許多不同地區的石器工具,都以高度多樣化的方式出現,有時是完全、快速的替換,有時則是漸進性的變化。藝術作品和社交展示等人類作品的出現和消失同樣具有地域性,而且經常來去於更新世的考古紀錄中,直到全新世(11700 年前至今)為止。與人類出現在地球的傳統故事相比,我們看不到智人在特定地點或時間留下戲劇性或一致性的化石,或有任何工具表明智人是轟轟烈烈地突然出現,當然也看不到一致的、線性地朝向行為複雜發展的跡象。而埃莉諾和她的團隊的觀點—人類群體的發展並非在單一時間地點獨立進行,而是動態分離和融合的過程—讓事情變得更加有趣。因為這些群體的最後成果就是我們,無論你身處世界的哪個角落。早期智人留下的化石、石器和不同材質的手工藝品之特徵和年代順序,證明在非洲各地不同群體的相互交流下,我們的物種終於出現。埃莉諾和同事們認為更新世時期氣候造成非洲各個相異的環境變化,形成大草原與海岸以外的環境,因而在不同時間點將人類種群分開或聚集。一旦我們擺脫過去那種一致的、單一起源以及與環境關聯的「局限性假設」,熱帶森林便能在這個較早期、也較複雜的演化模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除了上述提到形態多樣的伊窩艾勒魯化石證據外,還有一些最獨特的中石器時代區域多樣性,來自現代非洲西部和中部的熱帶森林,其中包括大型重型鎬狀形式、巨大刮刀和尖銳的長矛狀矛尖等工具,可能與挖掘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熱帶塊莖植物(如山藥)以及狩獵熱帶森林動物的行為有不同程度的關聯性。 這些工具的使用地點,有些可追溯至30 萬到4 萬年前、如今被茂密的熱帶常綠雨林或較乾燥的熱帶森林和林地包圍的地區;而從非洲西部海岸附近海洋岩芯的紀錄以及古代植物沉積物的紀錄來看,這些地點過去同樣也被熱帶森林覆蓋。然而科學家還需要做更多工作,以便確認製造這些工具的人類種群的生活型態及其賴以維生的動植物的情形。雖然茂密的熱帶雨林在非洲早期智人演化中的作用尚待更多詳細考證,但有越來越多證據證明,熱帶森林的擴張和收縮很可能塑造了過去人類的遺傳和文化多樣性。當我們研究非洲中部熱帶森林的各個「現代」狩獵採集者DNA,並將其與鄰近種群進行比較後,發現他們至少在7 萬年前就彼此分離。不僅如此,不同森林狩獵採集者群體之間也有遺傳上的差異,這意味著由於森林棲地的增減,造成他們各自不同的演化。我曾有幸在肯亞熱帶海岸的潘加亞賽迪(Panga ya Saidi)洞穴遺址,研究出土的考古動物材料。我們在此地發現證據,證明由潮濕熱帶森林、林地和草原構成的混合環境,可以協助人類抵抗乾燥草原的重大氣候變化,並使其得以試驗各種石器技術和各種象徵性的物質文化。此地距離現在的海岸線只有15 公里,但現場沒有明顯證據證明他們在更新世期間曾利用沿海資源維持生計。非洲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複合環境,促進了非洲亞熱帶及其周圍地區持續增長的人口的流動。熱帶森林不是唯一扮演這種作用的環境角色,但無疑是形成人類本身複雜的「泛非洲式」骨骼、遺傳和行為外觀的最關鍵地點。 ※ 本文摘自《叢林:關於地球生命與人類文明的大歷史》。《叢林:關於地球生命與人類文明的大歷史》作者:派區克.羅勃茲譯者:吳國慶出版社:鷹文化出版日期:2022/03/30
-
2022-07-13 醫療.腦部.神經
副市長突中風 醫師:不只在冬季夏天也要注意這些情形
台北副市長蔡炳坤在餐會間突發出血性腦中風,情況不樂觀,引發關注,很多人都以為冬天才是中風的好發季節,但醫師表示,從臨床上來看,台灣中風似乎與季節變化無關,特別是夏季從很熱的地方進入冷氣房裡,容易讓血壓飆高,造成腦血管破裂出血,預後好不好還是要看出血量與部位,特別是有三高、肥胖、抽菸及血管異常者,是危險族群,應維持健康生活形態,才能避免中風。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張哲肇表示,發生出血性腦中風,能不能良好恢復,要看出血量與部位,年齡也是一個考量,像是藝人納豆也是出血性腦中風,目前恢復的情況很不錯,可能年輕有加分,而他曾遇過三十多歲中風的患者,因為出血的部位在腦幹,是大腦最重要的部位,即使接受手術也很年輕,恢復的情況仍很差。張哲肇表示,很多人以為冬天才是中風好發季節,但過去的相關研究對氣溫是否影響中風發生率,其實並沒有定論,有的研究認為有、有的認為不影響,在台灣臨床上,一年四季都有中風患者,並沒有說冬天的患者就比較多,夏天數量也不少,可能在溫度劇烈變化時,容易造成血壓高,如果平時血管保養又沒做好,腦部血管脆弱、硬化,就可能破裂出血,造成中風。像是冬天從溫暖的房間內到寒冷的戶外,保暖沒做好就容易中風,夏天則是進出冷氣房,也是容易影響血壓。此外,夏季太熱脫水,血液比較濃稠,會增加缺血性中風機會,太熱休克則會造成血壓低,血送不到腦部的缺血性中風。他表示,腦部一旦出血,如果血量不多,有可能自行吸收,是否手術要看情況,如果顱內壓偏高,可能會造成連鎖效應,讓原本在出血第一時間內未受損的腦部,傷害面積擴大,所以開腦一方面是取出血塊、引流血水,另方面也是降腦壓。而哪些人是中風的高危險群?張哲肇表示,平常有三高、特別是高血壓的患者,要隨時注意血壓的變化,而高血糖與高血脂也會使血管變脆弱;此外,肥胖也是中風的重要因子,臨床上有些熬夜玩3C後中風的病例,多數都肥胖,而長期抽菸,菸中的成分也會影響血管。其他像是有動脈瘤、血管畸型等,也容易血管破裂中風,他建議高危險還是應該透過高階健檢,來確定是否有血管異常,及早預防,而家族中如果二等親中有兩人以上曾發生中風,可能與基因相關,也建議要多檢查。
-
2022-07-13 醫療.婦產科
子宮肌瘤=不孕?一定要摘除整個子宮?關於「子宮肌瘤」你該知道的事
在生育年齡的婦女中,子宮肌瘤的發生率約為20%,而年紀愈大的婦女,比率愈高,在更年期前後,發生率約佔40-50%。但是很幸運的,這些長在子宮上的肌瘤大多是良性,惡性的比例不到1%。因此,患有子宮肌瘤的媽媽們不要過度焦慮生育問題。「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好發於三十歲、四十歲以上的婦女。主要與卵巢雌激素有關,經年累月下,雌激素分泌增加,導致肌肉纖維肥厚,腫瘤也隨之增加。婦產科醫師指出,受到家族基因遺傳影響,若家族中媽媽、姐姐們患有子宮肌瘤,這時候的妳就比別人容易患有子宮肌瘤。婦產科醫師進一步解釋,西式食物的引進,吃進過於油膩物、膽固醇攝取過量,造成女性肥胖,刺激雌激素的增加,更年期後就容易患有子宮肌瘤。另外,未懷孕的三十五歲以上婦女,也是容易患有子宮肌瘤。子宮肌瘤臨床症狀.大多沒有什麼症狀 子宮肌瘤的存在不一定會產生臨床症狀,端看肌瘤生長的位置、大小、是否懷孕的狀態。.經期出血量多 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症狀,如月經週期出血天數突然延長,月經出血量過多,容易造成病人貧血。.壓迫症狀 當子宮肌瘤壓迫到周圍器官時,可能引起頻尿、小便失禁及輸尿管水腫等症狀,此外也可能會造成便秘、下肢水腫等症狀。.扭轉症狀 有蒂的肌瘤若發生扭轉現象,可引起急性腹痛。子宮肌瘤好發部位依據子宮肌瘤生長部位,臨床上可分為三種類型:1.漿膜下肌瘤由子宮往腹腔內生長,通常臨床症狀較不明顯,可能要長到相當大才有症狀出現。2.黏膜下肌瘤往子宮內腔生長,臨床症狀較明顯,常常以經血量增加來表現。3.肌層內肌瘤位於子宮肌層內,是最常見的肌瘤型態。有子宮肌瘤,會影響受孕機會嗎?懷孕期間若發現有子宮肌瘤,往往造成心中的恐懼與疑慮,但先別急著擔心,婦產科醫師解釋,子宮肌瘤是屬於良性肌瘤,會病變成惡性肌瘤的機率如中樂透一般少之又少,但懷孕時併發子宮肌瘤所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小覷。懷孕時併發子宮肌瘤的影響1.胎盤的位置太接近或直接覆蓋在子宮肌瘤上,較易引起流產、早產、胎盤早期剝離、產後大量出血、生產遲滯及低出生體重。2.較大的子宮肌瘤易引起胎位不正及早產。3.有莖的肌瘤可能產生扭轉而引起孕婦腹痛,此時須採取剖腹探查。4.若肌瘤長的過快、過大,血液供應不足造成肌瘤變性或壞死,此時僅能以保守性的症狀治療和安胎治療直到胎兒成熟。於生產時,若是採取剖腹生產,除了有莖的肌瘤以外,一概不予處理。子宮肌瘤≠不孕一般來說引起不孕的原因很多,仍然也有子宮肌瘤的婦女順利自然受孕,婦產科醫師表示,子宮肌瘤會造成婦女不孕,但是機率小,甚至有婦女不知道自己已懷孕,經期間出血量過多而流產,卻渾然不知。因此不能馬上斷定子宮肌瘤是不孕的主因,但若經期週期異常、出血量過多,要及早就診檢查,以防日後懷孕及生產困難。婦產科醫師提醒,懷孕期間子宮肌瘤不需要處理也不能處理,與醫師配合做定期觀察,懷孕初期卵巢雌激素增加,導致肌瘤變大,到懷孕中、後期,肌瘤不太會變大,也許也會萎縮,但說法不一也無定論。有子宮肌瘤,該如何治療?「經期出血量太多,怎麼辦?」「好像不能懷孕,怎麼辦?」「我的小孩已經五歲大,突診斷出有子宮肌瘤,怎麼辦?」醫師表示,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端看個人需求,可以採取保守性的藥物治療,也可以手術把肌瘤切除,甚至一併把子宮摘除。>>吃藥vs.開刀藥物治療若只是想治療出血量,或是改善不孕,一般皆可用藥物來控制,可以減小肌瘤體積,但是停藥後肌瘤又會再度長大,復發性高,是屬於暫時性的治療方式。手術治療對於沒有懷孕考量的婦女,婦產科醫師建議,可以完全切除掉肌瘤與子宮,不但可以解決臨床症狀,且不會再復發;若有計畫要懷孕者,則可施行肌瘤切除術,可以保有子宮的功能,但是切除後,肌瘤仍有再生的可能性。※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子宮肌瘤=不孕?一定要摘除整個子宮?關於「子宮肌瘤」你該知道的事※更多文章請見媽媽寶寶,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7-12 癌症.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轉移 國衛院發現抑制關鍵
台灣2020年有1730人死於攝護腺癌,高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五位,死亡數年增率高達12.5%,癌細胞的轉移就是導致死亡飆升的主因。國衛院昨天發表最新研究發現,找到攸關抑制攝護腺癌細胞轉移的關鍵基因「KDM4C」,最快五年後可以發展出新藥,也可應用在治療KDM4C表現量較高的肺癌。國衛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褚志斌表示,KDM4C是組織蛋白去甲基酶,可以移除DNA上的甲基,讓解鎖的DNA可以進行基因轉錄,並與致癌蛋白c-Myc結合,酸化癌細胞周邊環境,進而促成癌症轉移。在轉移的攝護腺癌腫瘤KDM4C基因表現較高,反觀腫瘤KDM4C基因表現低的病患,存活率則較佳。褚志斌表示,根據上述原理,若能用基因剔除技術或藥物,抑制KDM4C的表現,就能抑制攝護腺癌的轉移與侵襲能力。研究證實,使用KDM4C抑制劑SD70,可顯著抑制癌細胞的移動與侵襲能力,印證KDM4C在癌症轉移上的重要角色。若能提升KDM4C抑制劑的專一性與效性,將有機會成為預防攝護腺癌轉移的新藥。國衛院希望在未來二年內能找到候選藥物,並進入臨床前期的動物實驗,順利的話,最快可以在五年後發展出新藥。褚志斌表示,若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發展、延緩癌細胞轉移,攝護腺癌病患的五年存活率有機會達到100%,其他適用同樣藥物原理的癌症五年存活也可能達到七、八成以上,病人更有機會運用手術、凍燒等方式摘除腫瘤。
-
2022-07-11 癌症.攝護腺癌
國衛院找到抑制攝護腺癌轉移關鍵 5年後可望有新藥
台灣前年有1730人死於攝護腺癌,高居10大癌症死因第5位,死亡數年增率高達12.5%,癌細胞的轉移就是導致死亡飆升的主因。國衛院今年發表之最新研究,發現找到攸關抑制攝護腺癌細胞轉移的關鍵基因KDM4C,最快5年後可以發展出新藥,也可應用在治療KDM4C表現量較高的肺癌。國衛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褚志斌表示,KDM4C是組織蛋白去甲基酶,可以移除DNA上的甲基,讓解鎖的DNA可以進行基因轉錄,並與致癌蛋白c-Myc結合,酸化癌細胞周邊環境,進而促成癌症轉移。在轉移的攝護腺癌腫瘤,KDM4C基因表現較高,反觀腫瘤KDM4C基因表現低的病患,存活率則較佳。褚志斌表示,根據上述原理,若能用基因剔除技術或藥物,抑制KDM4C的表現,就能抑制攝護腺癌的轉移與侵襲能力。研究證實,使用KDM4C抑制劑SD70,可顯著抑制癌細胞的移動與侵襲能力,印證KDM4C在癌症轉移上的重要角色。若能提升KDM4C抑制劑的專一性與效性,將有 機會成為預防攝護腺癌轉移的新藥。國衛院希望在未來2年內找到候選藥物,並進入臨床前期的動物實驗,順利的話,最快可在5年後發展出新藥。褚志斌表示,若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發展、延緩癌細胞轉移,攝護腺癌病患的5年存活率有機會達到100%,其他適用同樣藥物原理的癌症5年存活也可能達到7、8成以上,病人更有機會運用手術、凍燒等方式摘除腫瘤。
-
2022-07-08 醫療.消化系統
安倍晉三遭槍擊亡/反覆腹瀉血便影響工作 安倍曾為「潰瘍性大腸炎」所苦請辭首相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舉世震驚。這位連續總任期最長的日本首相於2020年因為潰瘍性大腸炎復發,反覆腹瀉以及血便影響工作,為了治療頑疾,為此請辭,影響日本政局。醫師指出,潰瘍性大腸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男性比女性略多,安倍被此項疾病折磨了50年,有些患者甚至每天要跑廁所2、30次,「在廁所旁才有安全感」,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許秉毅於2020年受訪表示,潰瘍性大腸炎是自體免疫疾病,發生原因是體內免疫細胞攻擊自己的大腸,使大腸產生發炎及潰瘍的一種疾病。亞洲人發生機率低,但患者必須一直跑廁所,對生活影響大。發生率如何發生率大約是1.2到20.3每10萬人/年,較好發於歐美人士,亞洲人發生得較少。目前還不清楚導致免疫系統錯亂的真正原因,不過研究顯示可能跟腸道壞菌、遺傳基因、高油高糖飲食和抽菸有關。症狀有那些腹瀉和血便是潰瘍性大腸炎的兩大症狀,這是為何安倍有時在工作時必須頻繁跑廁所的原因。曾有一位30歲罹患潰瘍性大腸炎的女病患,發病時,一天要跑2、30次廁所,「我必須在廁所的旁邊,才有安全感」患者說,可以理解疾病帶來的痛苦。此外,有些潰瘍性大腸炎的病人還可能因為腸道發炎而導致腹痛、發燒、體重減輕及疲勞。嚴重者甚至會發生大腸破裂,引起腹膜炎而死亡。若是懷疑潰瘍性大腸炎,何時需要就醫檢查?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林倬瑋撰文表示,出現以下狀況建議就醫:•慢性腹瀉、時好時壞,甚至有血便產生•大便習慣改變,包含變細或是突然會想上廁所,卻怎麼努力也無法順利排便•慢性腹痛超過兩個月;沒有刻意減肥卻體重下降;•不明原因的貧血或發燒要如何檢查與診斷潰瘍性大腸炎?可由醫師根據臨床症狀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早期診斷潰瘍性大腸炎。抽血:檢查病人是否有貧血、免疫系統疾病、細菌或病毒感染,糞便潛血檢查:確認有無活動性出血,腹部X光檢查:對於嚴重腹痛的病人,可以幫忙排除腸道阻塞或腸穿孔內視鏡:可以直接觀察腸胃道內膜以及進行切片檢驗,選擇包含大腸鏡、乙狀結腸鏡和胃鏡,會變成大腸癌嗎?同時潰瘍性大腸炎的患者因腸道慢性發炎,大腸癌發生率會比常人高,約3%的患者最後會產生大腸癌。一般建議,發病8年後,就要定期作大腸鏡,篩檢大腸癌及癌前病變。如何治療? 林倬瑋表示,發炎性大腸炎很難預防,但可及早診斷,大多數發炎性腸道症患者在發炎獲得控制後即可恢復正常生活,最重要的是規則服藥、定期門診及內視鏡追蹤,注意壓力調適,讓自己以及家人一起面對疾病的控制許秉毅表示,潰瘍性大腸炎目前無法根治,只能經由藥物﹙包括胺基水楊酸、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糞便移植及改變飲食生活習慣來改善症狀及促進大腸潰瘍癒合。【看更多】>>疾病百科/潰瘍性大腸炎
-
2022-07-08 醫療.感染科
猴痘病毒難逃免疫系統攻擊 專家籲民眾免恐慌
猴痘疫情延燒歐美,引發民眾擔憂。專家指出,猴痘因病毒特性,不容易逃脫人體免疫系統攻擊,也不像COVID-19一樣容易導致疫苗失效,且科學家對此病毒有一定認識,無須過度恐慌。猴痘疫情延燒歐美國家,台灣6月24日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病例,引發各界矚目。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天下午邀集相關專家召開記者會,解析猴痘病毒與國際疫情。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雯表示,猴痘病毒的大小約350奈米,屬於基因體較大且蛋白質構造複雜的病毒,正因如此,人體的抗體可以結合的目標很多,認為猴痘病毒要逃脫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應有難度。除此之外,張雯說,猴痘感染者病徵明顯,相對容易偵測及阻斷傳播,加上現有的天花疫苗也可以抵抗猴痘,也不像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毒一樣,只要棘蛋白一突變就會導致疫苗失效。張雯指出,「自然醫學」期刊曾發表一篇葡萄牙研究顯示,猴痘病毒的基因序列雖有變異,但因觀察時間短,至今還無法分析基因序列變異是否會影響感染後的嚴重程度或影響疫苗效果等。中興大學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徐維莉說,自1970年首度發現猴痘感染人之後,感染人數持續呈現倍數增加,且確診者年齡有上升的趨勢,1970年代感染者年齡以4歲為主,2010年代增加至21歲,2022年則增加至40歲至50歲。徐維莉認為,這顯示猴痘疫情可能和1980年後停止接種天花疫苗有關,正因這個年齡層的孩子沒有接種疫苗,隨著年齡、社交圈增長,也增加猴痘傳播的機會。天花疫苗是可以用來預防猴痘的疫苗,徐維莉表示,目前第3代的天花疫苗經過多次實驗,讓病毒弱化到無法在細胞中自行複製,比第1代、第2代疫苗更穩定;據研究,曾接種天花疫苗者發病率較低,約落在4%至21%之間,至於抗體能維持多久仍有待研究。徐維莉認為,猴痘病毒雖然傳播途徑廣,而且可以在環境中存活35週,但科學家對於猴痘已有既有認識,也有預防的方法,民眾無須過度恐慌。
-
2022-07-08 癌症.癌友故事
肺腺癌四期抗癌10年 65歲嬤能跑能種菜、開心含飴弄孫
台中榮總肺癌整合照護暨研究中心今天揭牌。中心主任曾政森說,65歲詹姓女病患十年前因胸悶、氣喘,被診斷為第四期肺腺癌,經接受個人化標靶治療,病況獲重大改善,如今抗癌十年,可以種菜、跑步運動、日走萬步,享受含飴弄孫的生活。曾政森說,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台中榮總肺癌病人,包括第四期患者,五年存活率都優於全國醫學中心平均,在院長陳適安支持及指導下成立台中榮總成立肺癌整合照護暨研究中心,以整合及精準為主軸提供中部肺癌病人更好更全面的照護。胸腔內科主任楊宗穎說,肺癌治療朝個人化醫療,特別是肺腺癌,若能在患者腫瘤細胞上偵測到特定的趨動基因突變,可適用於標靶治療,且有愈來愈多的治療方式,臨床醫師依病人不同的特性提供患者個人化治療選擇,即為癌症精準醫療的精神。曾政森說,台中榮總肺癌團隊積極的參與臨床試驗,接軌國際最新肺癌治療趨勢,提供患者更多治療機會,台中榮總肺癌團隊陪伴患者抗癌,很高興患者疾病獲控制,且能保有生活品質。曾政森舉例,詹姓女病患十年前被診斷為第四期肺腺癌,一年內接受三線化療,但沒多久復發,後來肺積水,後參與臨床試驗,接受新標靶藥物治療,腫瘤、積水幾乎消散,另一名接受個人化標靶台療的黃姓女病患抗癌五年,開心暢遊紐西蘭,也返回職場工作。
-
2022-07-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首例猴痘基因定序出爐!莊人祥:與歐美流行相同
疾管署今公布,台灣首例境外移入猴痘確診案例病毒全基因序列,結果為B.1西非株基因型,此基因型為2022年歐美流行型別。疾管署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此次台灣與國際分享案例,有助於國際分析全球猴痘流行概況研究,貢獻國際。莊人祥表示,B.1西非株基因型,確定和歐美流行型別相同,不是過去非洲流行、死亡率高達10%的中非株,西非株死亡率為1%。莊也提到,B.1西非株基因型目前全球累計7千多例,3人死亡,死亡案例皆發生在非洲。莊人祥表示,疾管署此次將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分享至「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有助其他國家了解台灣確診病例,對全球各國要做猴痘相關研究、發表時,也能夠使用、比較,貢獻國際醫學研究。疾管署指出,該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已提交至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病毒株名稱為hMpxV/Taiwan/CVDCDC- 110-231642 /2022。與2018年至2019年全球流行病毒株相較,胺基酸序列有28個不同之處,親緣分析結果與近期歐美國家流行病毒株的序列無明顯差異。這些變異位點是否與疾病的嚴重度或是傳染力有關,臨床上尚待確認。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此波猴痘疫情自5月中於英國爆發以來至7月7日止,全球累計60國報告至少7373例確診、3例確診個案死亡(皆發生在非洲),其中以歐洲及美洲病例數最多,累計病例前五名為英國1351例、德國1304例、西班牙1256例、美國605例及法國577例。亞洲目前韓國與台灣有境外移入病例,新加坡則於7月6日出現首例本土感染案例,但因未見韓國及新加坡公布全基因組序列,尚無法比對彼此差異。
-
2022-07-07 焦點.元氣新聞
這波猴痘侵襲40到50歲 科學家:停打天花疫苗是主因
猴痘疫情在多國爆發,台灣也已有境外移入首例,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下午舉辦線上記者會,中興大學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徐維莉指出,相較於50年前首度發現時,當代猴痘病毒的感染對象有「年長化」的趨勢,最近疫情集中於40到50歲壯年族群,許多文獻都認為這現象符合全球停止接種天花疫苗的時間。現有較安全、可視為死毒疫苗的第3、4代疫苗可用,可考慮給高風險群或兒童做接種;另也應繼續研究仍有4至21%人接種後突破感染的現象,顯示疫苗保護力可能不是終生。徐維莉表示,猴痘研究其實很少,大部分都是在非洲的調查,觀察過去幾十年感染者人數都呈現倍數成長,年齡也出現變化。1970到1980年代平均感染年齡為4歲小孩,2010年平均感染年齡為21歲,2021年最近的疫情,則主要侵襲40至50歲,顯示當代病毒傾向感染壯年族群。徐維莉表示,時間上的相關性,代表猴痘流行可能與停止接種天花疫苗有關。1978年在索馬利亞發現最後一例天花個案後,全球停止接種天花疫苗。所以19801至1990年調查非洲個案,大多都是沒有接種過疫苗的4、5歲小孩,因為其他大部分人都曾經接種過疫苗,只有小孩沒機會接種到。經過數十年,這些孩子年齡增長,社交活躍程度增加,也增加直接接觸增加感染的機會。徐維莉表示,這個現象已經反應平均感染年齡上升的趨勢。停打天花疫苗與近期疫情爆發有關,此推論是許多文獻共通的觀察和見解,其中一個剛果根據本土流行的觀察發現,有接種過天花疫苗的發病率,顯著低於未曾接種天花疫苗者,共10幾篇文獻的結論認為,接種過天花疫苗仍得到猴痘的比率只有4至21%。徐維莉表示,第一代病毒是從牛、羊的皮膚病灶區分離病毒,可能帶有其他病原,安全性比較堪憂,病毒毒性也被保留。第二代疫苗是用細胞製備病毒,穩定度較高,也比較不會擔心從動物夾帶其他病原,細胞培養也弱化了病毒的致病力。第三代則是透過雞蛋胚胎複製570代,直到病毒基因出現很大的缺損,無法在細胞再度複製,可視為一種死毒疫苗。文獻中也有提到第四代疫苗,是更進一步把第三代疫苗用人工方式,製造更多基因缺損,使之更安全。建議可將現有較安全的第3、4代疫苗可用,提供高風險群或兒童接種;另也應繼續研究仍有4至21%人接種後突破感染的現象,顯示疫苗保護力可能不是終生。
-
2022-07-07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國內首例BA.5家戶群聚!Omicron BA.4、BA.5會造成下一波疫情?10大QA一次看
繼6月初台灣邊境攔下BA.4及 BA.5案例,昨(7日)指揮中心公布國內首例BA.5變異株家戶群聚,BA.5已進入社區。Omicron變異株BA.4與BA.5是否會造成下一波疫情,《元氣網》整理10大QA帶您了解。Q1:BA.4、BA.5是什麼?有什麼特性?A:BA.4及BA.5為Omicron病毒的亞型變異株,分別在今年1月及2月首次於南非通報現蹤,今年4月至5月已在南非快速引發第五波疫情,目前也成為美國目前主流病毒株。指揮中心日前指出,研究顯示BA.4及BA.5均有傳染力較高及免疫逃脫特性,具社區傳播能力。據目前資料顯示,BA.4、BA.5增加20%至30%的傳播力,但並非像Delta變成Omicron以倍數方式增加,BA.4、BA.5致重症機率尚無明顯較高,但傳染力已提高,仍需嚴密監測。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近日發布新聞稿指出,「自然」(Nature)期刊6月17日曾公布一項研究,顯示無論是BA.4或BA.5,都比國內主流的BA.2傳染力更高,而且能夠逃避感染BA.1所產生的抗體,意味著重複感染的可能性增加。Q2:BA.5如何進入台灣?個案有那些症狀?A:台灣昨日新增2例BA.5本土病例,因赴機場接美國返台家人確診,目前該起群聚累計5人染疫,3例為境外移入、2例為本土個案。該起群聚源於6月19日,一名母親帶著未滿10歲的2名子女自美國返台,入境時有咳嗽、發燒、耳朵痛等症狀,唾液篩檢驗出陽性,為指標個案;2名孩童則是6月23日因發燒安排就醫採檢確診,三人於6月26日由飯店移出至住家繼續隔離,目前皆已隔離期滿。另外新增2例本土的Omicron變異株BA.5個案,為當日到機場接機的指標個案母親和哥哥,個案哥哥於6月24日出現症狀,快篩陽通報確診;個案母親則是在6月29日擴大採檢驗出陽性、6月30日確診。該起群聚個案母親無症狀,其餘4人皆屬輕症、沒有中重症。Q3:此案BA.5群聚傳染途徑?A:羅一鈞研判可能是6月19日家人到機場接送時「共乘一車」所傳染,但全家5人從桃園到台中路程都有配戴口罩,也許是全程車窗緊閉會使通風比較差一點,不過車程中無人脫口罩飲食或用餐。Q4:只要處於同個空間就可能被傳染?A:指揮中心六日公布的BA.5本土病例,雖然曾和染疫家人共乘一車,儘管全程未脫下口罩,也沒有共餐或進食仍染疫,是否代表只要處於同個空間就可能被傳染。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所有的COVID-19病毒都是這樣,只要長期待在同一空間就可能傳染,儘管有通風系統也無法完全預防,佩戴口罩雖然不是完全有效,但仍有部分好處,就像打疫苗不防感染而是防重症的道理一樣。Q5:接機如何自保? A: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入境旅客約四分之一是由親友開車接送,但不會因此加嚴邊境或禁止親友接機。但由車上緊閉車窗,即使開冷氣,仍是同一批空氣循環,沒有外來空氣進來稀釋可能帶有病毒的空氣,若車程較長,即使全程戴口罩仍可能傳染。提醒接機車輛比照防疫車隊,落實五項防疫原則, 1.接送者應至少完成兩劑疫苗接種,且以打滿三劑者優先2.過程需戴手套、佩戴口罩3.親友上車前,應以酒精消毒其雙手、鞋底、行李4.車內不可飲食,且要適度開窗,保持充分通風。5.車上所有人全程都要戴口罩,避免交談、碰觸。完成接送後清消全車,特別是乘客容易觸碰的區域,如車門把手、座椅、安全帶扣環等,要加強擦拭。Q6:BA.4、BA.5是否會在台灣造成社區流行A: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受訪指出,BA.4、BA.5與BA.1、BA.2主要差異在於疫苗的抗體保護力,BA.4、BA.5保護力比BA.1差8倍、比BA.2差4到6倍。BA.4、BA.5一旦入侵社區,是否可能釀成另一波流行。黃立民說,台灣因疫情剛過,目前確診者和打疫苗者都不少,或多或少能擋一下,研判至少還有1個月蜜月期,7月造成大流行的機會較小;不過,到了8月確實可能因為疫苗效果變差,而出現另一波疫情,單日確診數可能回升至5萬例或更高。Q7:感染BA.4、BA.5後常見的症狀?A: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感染BA.4、BA.5的患者,其症狀與BA.2與BA.1類似,同樣屬於上呼吸道感染,以頭痛、喉嚨痛、打噴嚏、流鼻涕、身體疼痛為主。羅一鈞指出,針對國內攔截到的5例個案,多屬無症狀或輕症,其中60多歲女性出現喉嚨痛,另外40多歲男性嗅味覺異常,其餘3位沒有相關症狀。Q8:染疫康復後獲「無敵星星」,還會感染BA.4、BA.5嗎?A:的確有可能感染,所有冠狀病毒免疫力都是短暫的,新冠肺炎自然感染的免疫力僅約六個月,之前感染過其他變種病毒,仍可能被BA.4和BA.5再度感染。羅一鈞表示,重複感染主要是看社區流行株是否轉換,如果社區流行的亞型變異株明顯轉換,不同突變基因就會讓重複感染機率大增。基本上,重複感染同一序列亞型變異株機會不大,但若有BA.4和BA.5造成社區流行,因為有很強的傳染力跟免疫逃脫,產生二次感染狀況應該會提高。Q9:BA.4、BA.5傳染力如何?A:羅一鈞指出,研究顯示該兩株病毒株均有「傳染力較高」及「免疫逃脫特性」,具社區傳播能力。根據目前現有資料顯示,和BA.1、BA.2相比,BA.4、BA.5增加20至30%的傳播力,但不像之前從Delta變成Omicron變異株,感染人數以倍數增加,還需觀察國外疫情趨勢。羅一鈞強調,不過依照現有研究顯示BA.4及BA.5致重症機率尚無明顯較高,但傳染力已提高,仍需嚴密監測,並提高疫苗接種率。Q10:如何預防感染BA.4、BA.5?A:接種次世代疫苗,勤洗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目前莫德納及輝瑞藥廠都在研發次世代疫苗,對Omicron BA.1的保護力可望增加8倍,對於BA.4或BA.5的保護力可增加3到4倍。
-
2022-07-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內現首例BA.5 專家曝這時疫情再起:單日5萬例甚至更高
國內今新增4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本土個案及2例境外移入,源自從美國返台的1家3口,傳播給機場接送的2名家人,接機過程緊戴口罩、車窗緊閉、未進食,可能是在車程中造成病毒傳播。專家表示,即使戴口罩也難防BA.5在同一空間傳播,不過感染機率較低、症狀也可能較輕微,建議民眾仍要做好防疫措施,以及接種疫苗。感染科權威、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相較國內現在流行OmicronBA.2變異株,BA.4、BA.5亞型變異株的差異主要在「免疫逃脫」,目前新冠疫苗皆以原始株研發,保護力也有落差,疫苗預防BA.4及BA.5保護力,比起防範BA.1「落差八倍」,比預防BA.2則差四到六倍,疫苗抗體效果會逐漸變差。黃立民表示,國內疫情剛過高峰,台灣至少還有「一個月蜜月期」,即便BA.5可能會在台灣傳播,但這段時間不容易大規模傳,因為近期確診的人數不少,剛接種疫苗的也不少,民眾抗體「免疫防火牆」或多或少可以「擋一下」,七月大流行BA.5機會較小,可能到八月中後機會較高,屆時免疫防火牆變弱,BA.5開始爆發「回到單日五萬例也不是不可能,更高我不敢講」。至於感染BA.5後症狀表現會有何不同,黃立民表示,先前病毒研究提及,感染BA.5臨床上觀察病毒感染肺部細胞,往下造成下呼吸道症狀,觀察到出現「肺炎」症狀較多,但只有一篇研究有上述論點,沒有看到其他學者廣泛討論,也有可能不見得是這樣。全程戴口罩依舊感染BA.5,黃立民表示,所有新冠病毒都可以在同一個房間,只要大家長時間在一起「就可以傳染」,即便戴一般口罩、不把口罩拿下來,還是會傳染,就算改善通風也無法防止,世界各國都有觀察到此問題。若戴口罩等NPI(非藥物介入措施)措施也防不住BA.5,目前還有其他可行作法?黃立民指出,感染BA.5還是機率及嚴重程度問題,脫口罩的人很快會感染,有戴口罩的人就比較晚得到,且就算得了症狀也較輕微,不能說NPI措施完全有效,但還是有些好處,就像施打疫苗不能防止不感染新冠病毒,但可以預防重症。不過黃立民提醒,就算NPI措施仍有一定效果,「但問題是沒有人要做」,近期風景區、餐廳都是人,大家已經不想再用NPI手段防疫,大家想要恢復正常生活,政府就算加嚴NPI措施也沒好處,因為民眾順從度只會越來越低。他表示,國內防範BA.5目前靠社區免疫防火牆,以及未來盡快接種次世代疫苗,基本上每個人都要接種次世代疫苗,「尤其要出國的人都要打,別到國外生病了,會很不舒服」。近期兒童陸續接種第二劑、幼兒將要接種第一劑,是否憂心國內BA.5感染兒童及嬰幼兒造成危害?黃立民表示,不前仍不清楚BA.5對兒童危害,因為過去專家認為,幼兒感染新冠肺炎狀況還好,結果台灣幼兒問題一堆,相較美國幼兒沒有那麼嚴重,是否存在人種及基因差異,只有病毒傳了才知道,不能直言BA.5感染幼兒是否嚴重,但仍建議小孩接種疫苗,仍有保護效果。黃立民提醒,雖我國出現首例BA.5,但可以看到有些國家流行BA.4、有些國家流行BA.5,未來BA.4、BA.5出現流行都有可能,我們不要忘記防範BA.4。
-
2022-07-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中2例BA.5本土個案 母、兄接機全程戴口罩仍中鏢
中央公布,台中出現2例本土BA.5變異株本土個案。台中市衛生局副局長陳麗娟說明,30多歲女性帶二名孩子自美國返台先後確診,其母親、哥哥6月19日接機,全程戴口罩仍確診,後經基因定序都為感染BA.5。衛生局已詳細疫調、追蹤採檢,目前尚無擴散風險。陳麗娟建議,接機者應打滿三劑疫苗為優先,至少要打2劑,戴口罩、手套,並注意被接親友的篩檢結果;被接的親友要針對手部、鞋底、行李消毒,車內勿飲食,適度開窗,保持通風,車內所有人全程戴口罩,避免交談或碰觸等接觸,接機後,車輛要全面清消。陳麗娟說明,這名30多歲女性帶二名孩子返國,6月19日50多歲母親、30多歲哥哥接機,接回台中居家檢疫替代所。五人在車上全程戴口罩,沒有飲水、飲食,但車窗緊閉、通風不良。陳麗娟說,調查發現,這名女子入境時就已經出現發燒、咳嗽、耳朵痛等症狀,在機場唾液採檢為陽性,6月19日確診,Ct值為27,2名孩子也陸續發燒,快篩陽確診,Ct值分別為25.5、29.2。陳麗娟說明,女子的哥哥6月24日出現發燒、咳嗽症狀,快篩陽確診,6月29日衛生局接獲女子基因定序都是染感BA.5,採檢其接觸者,其中女子的媽媽無症狀,6月30日確診,另接觸一名友人經PCR採檢為陰性。陳麗娟指出,台中市衛生局昨接到通知,包括女子和2名孩子,以及哥哥、母親等五人的基因定序,全部都為BA.5,其中女子和2名孩子為境外移入個案,母、兄則為未土個案。目前5人都無不適症狀,除案母居隔到7月7日,其餘全數已解隔。台中市副市長令狐榮達說,雖然台中今新增4669例確診,相較上周三(6月29日)下降23.67%,已脫離高原期,但請市民注意,BA.4、BA.5致重症機率沒有明顯較高,但傳染力極強,提醒民眾加強防疫,落實勤洗手、戴口罩,遠離高感染風險場域。
-
2022-07-06 養生.健康瘦身
總是管不住自己的嘴?醫師提醒小心已對2物質上癮
擔心體態又一直處在飢餓狀態嗎?為什麼有人怎麼吃都吃不胖,自己卻可能可以從空氣中吸收熱量?有什麼方法能管住自己頑皮的嘴?先聊聊肥胖。目前認為:肥胖來自於「粒線體」功能失調。「粒線體」是細胞內的發電廠,能將葡萄糖、胺基酸、脂肪酸(主要是葡萄糖)轉換成細胞所需的能量。健康的粒線體能迅速處理多餘的能量,運多少原料進來就燒掉多少。然而,粒線體就跟真正的發電廠一樣,每天全力運轉會提高損壞的機率。瞬間拉升的血糖逼使粒線體全力運轉,會傷害粒線體處理能量的功能。每個人粒線體承載能力都不同:如果你是吃不胖的體質,大部分要感謝你的媽媽;因為粒線體的承載能力遺傳自母親,是媽媽給你的第一個禮物。講這麼多,所以胖是不是天生!?先別氣餒,肥胖是多因子、多個基因造成的。橫跨生理、營養、免疫、代謝、神經、心理、社會學……等等板塊,不單只是一個粒線體的遺傳就能決定。此外,再耐用的機器,如果長期使用不當,也會提早損壞。更何況,我們的身體不是機器。我們從改變能改變的開始,而最基本的就是:吃。有兩個東西,你可以從今天開始就把它們從生活中刪除:「糖癮」跟「醬汁」。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精緻食品通常滿載糖與調味醬汁。食品業者最不想讓大家知道,除了隨時隨地滿足我們,維持永續經營的秘訣就是:讓人上癮。兩種感覺會讓人上癮:一是血糖突然被拉高。二是強烈的調味,特別是鮮味、油脂味。首先討論糖癮:糖癮的壞處已經廣為所知,我們可以簡單測試自己有沒有糖癮:「如果會主動想要吃甜點,或是覺得只要吃甜的東西就能解決心情鬱悶。」這樣你可能就有糖癮。不想要有糖癮?纖維很重要。天然纖維可以減緩吸收速度,讓澱粉變成「緩釋型碳水」。先攝取纖維,減少血糖波動幅度,才不容易養成糖癮。(關於緩釋型碳水,請參考:【周則中醫師】五種專家叫你不要吃的食物!但是真的很想吃,該怎麼辦?下)再來討論醬汁:較少被提及的兩種味道:鮮味與油脂味,恐怕才是讓我們對精緻食品上癮的真兇。(正好是醬汁裡主要成分) 適當的調味可以促進食慾,幫助均衡攝取。好醬汁能讓生活增添更多樂趣、幫助進食與消化。但是現代食品工業製造出來的速成醬汁大量使用交酯化脂肪、乳化劑、勾芡、增鮮劑、香精等等的「合法添加物」。這些合法添加物的協同效應會讓我們忘記天然的食物是什麼味道。很多人甚至認為:食物就應該這麼鮮甜、濃郁多汁。所以不管吃甜的鹹的,想要管好自己的嘴,最好的方法就是減少、或直接去除醬汁。(想多瞭解人造醬汁的內容,請參考:【周則中醫師】健康餐盒熱賣,吃下肚真的健康嗎?其實有魔鬼藏在這些食物裡!)去除糖癮跟醬汁,可以減少攝取精緻食品的機會,自然減少血糖過度波動,也就能避免粒線體過勞的狀況。粒線體健康,自然而然能維持基礎代謝,保持美好體態。想管好自己頑皮的嘴?那就先吃菜,再吃肉,最後吃飯;不加糖、減少精緻澱粉,盡量不用醬汁。祝大家越吃越瘦越健康,bon appétit!【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周則中醫師】管不住自己的嘴!小心"兩物質"上癮 !】
-
2022-07-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邊境攔截112例變異株 暫不鬆綁
現行每周僅開放二點五萬人入境,但返台人數眾多,機位持續供不應求,鬆綁聲浪四起。指揮中心昨召開跨部會會議,討論是否放寬入境總量,因上周我國邊境檢疫Omicron病毒基因序列顯示,BA.4、BA.5等亞型變異株占比已超過六成,加上國際疫情呈現升溫跡象,決議暫時維持一周二點五萬人入境的管制措施。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召開擴大防疫會議時指出,由於全球疫情有回升趨勢,暑假期間,旅遊及聚會頻率皆會增加,現行邊境管制措施應繼續維持。他也指示指揮中心滾動檢討邊境管制措施。指揮中心上周檢驗一八二例境外移入Omicron病毒基因序列,其中BA.4、BA.5等亞型變異株占比超過六成,達一一二例;迄今國內累計檢出二三八例亞型變異株,分別為BA.4(三十六例)、BA.5(二○二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本土尚未有證據顯示BA.4、BA.5變異株進入到台灣社區的跡象。不過,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亞型變異株病例導致近日全球病例增加兩成,且暑假增加人流,擔心疫情再次升溫,因此,搭機前兩日內PCR檢測陰性報告、單周入境容額兩萬五千人、三加四檢疫等三大措施仍維持不變。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認為,旅客入境時必須再做一次唾液PCR,加上「三加四」檢疫措施,配合快篩,可說是全球入境規定相當嚴格的國家,建議登機時以抗原檢測陰性來取代PCR陰性。不過,莊人祥強調,亞型變異株來勢洶洶,仍須維持「搭機前兩日內PCR檢測陰性報告」,才能確保航空器防疫安全及減少病毒跨境傳播。至於入境檢疫何時可改為「○加七」?莊人祥說,需看鄰近國家疫情降低得更低時,才可能考慮放寬,目前仍在評估中。此外,在成功嶺受訓的替代役第二三四梯次役男,因爆發新冠群聚感染,總計有二五六人確診,原訂昨天舉辦的結訓典禮取消。內政部長徐國勇昨到成功嶺視察,要求役政署務必查明原因、確實檢討。
-
2022-07-05 癌症.乳癌
40歲朱俐靜「乳癌」逝 醫曝年輕族群易惡化原因
台灣歌唱選秀節目「超級偶像」冠軍朱俐靜今傳乳癌病逝,享年40歲。朱俐靜家人在臉書上發文證實此事,寫下:「總是開懷大笑,用音樂帶給大家滿滿正能量的朱俐靜 MIU,已在7月3日平靜地離開了我們。」對此,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賴基銘表示,乳癌是台灣女性罹患癌症種類中的冠軍,許多年輕的個案常覺得自己「還年輕」,因此在治療上不甚積極,連病情惡化都無法及時掌控,導致無法挽回的憾事。賴基銘表示,對於朱俐靜的案例來說,年輕女性不一定是乳癌致死的高風險族群,主要還是要看病理型態,以及家族史等。可能因為家族遺傳基因影響,細胞型態惡化速度較快。「年輕患者往往忽略自己的病況。」賴基銘指出,許多患者以為自己還年輕,病況並不會惡化太快,一旦出現生活變動,如:忙碌等等,就會忽略身體的警訊。賴基銘也分享自己的病患經歷,大多數都覺得自己「沒那麼嚴重」,因此治療不積極,覺得自己「還年輕」,因此就會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機。賴基銘表示,乳癌在台灣仍是女性罹患率第一位的癌症,發生率仍年年升高,相較許多癌症發生率逐步下降,關鍵因素就是「篩檢」。賴基銘說,目前政府提供免費的定期乳癌篩檢,但使用人數僅5成,至少要6成人口都定期篩檢,才有辦法降低乳癌對女性的威脅。對於朱俐靜年僅38歲就罹患乳癌,賴基銘也表示,目前政府只提供一、二等親內有罹患乳癌的家屬,可提前到40歲,每2年篩檢一次,但像朱俐靜就是這項政策之外的族群。賴基銘說,這也讓我們有機會再想想,是否要針對對某些特別型態家族遺傳史的乳癌篩檢提前到35歲?但仍要先行瞭解關於朱俐靜的個案資訊,才有辦法進一步探討。
-
2022-07-05 焦點.元氣新聞
慟!朱俐靜積極對抗乳癌2年 家人證實病逝
「超級偶像」出身的朱俐靜4日傳出過世,稍早她的家人透過臉書發表聲明,表示朱俐靜在3日過世,擇期會公布追思會時間。來自俐靜家人的聲明:感謝各方的關心~總是開懷大笑,用音樂帶給大家滿滿正能量的朱俐靜 MIU,己經在7月3日平靜地離開了我們。對於工作,對於生活,她始終非常努力,她的離開,家人們都還在悲傷的情緒中,也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懇求媒體記者能給家人們再多一點空間和時間。知道大家一定有很多話想跟MIU說,我們會再公佈追思會的詳細資訊,懇請大家體諒!【疾病百科】乳癌乳癌是從乳腺的上皮細胞或小葉生長出來的一種惡性腫瘤,因癌細胞的生長失去控制,會侵入並破壞鄰近的組織及器官,或經由血液或淋巴系統轉移到其它器官。真正的病因尚待研究,下列幾項可能有關:輻射線、病毒、女性荷爾蒙、飲食(高脂肪食物)、酗酒及遺傳基因。>>看更多
-
2022-07-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邊境攔截BA.4、BA.5超過6成 羅一鈞:尚未進入社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新增112例邊境攔截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及BA.5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截至目前國內累計檢出238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 (36例)及BA.5 (202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境外BA.4、BA.5變異株已超過6成,但本土尚未檢出,沒有進入台灣社區的現象,但仍會持續監測。羅一鈞表示,上周檢驗182例病株,基因定序95例,其中BA.5佔52.2%、BA.4僅9.3%,共計61.5%,已超過6成。本土部份,羅一鈞指出,從5月1日以來,基因定序476株,均無BA.4及BA.5變異株,因此,本土尚未有證據顯示BA.4、BA.5變異株有進入到台灣社區的跡象,仍要持續監測。指揮中心表示,國內境外移入個案中新增檢出17株Omicron BA.4及95株Omicron BA.5,個案分別為72例男性、4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入境日介於6月9日至6月26日。其中檢出Omicron BA.4個案分別自美國(8例),新加坡(2例),荷蘭、以色列、瑞士、西班牙、澳大利亞、法國及英國(各1例)移入;檢出Omicron BA.5個案分別自美國(30例),法國(9例),德國(8例),荷蘭(7例),英國(5例),土耳其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各4例)、菲律賓、新加坡及泰國(各3例),越南、西班牙、以色列及韓國(各2例),瑞典、奈及利亞、埃及、希臘、肯亞、沙烏地阿拉伯、葡萄牙、印度、芬蘭、馬來西亞及巴西(各1例)移入。指揮中心說明,國際上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及BA.5分別於今年1月及2月首次於南非發現,研究顯示該二株病毒株均有傳染力較高及免疫逃脫特性,具社區傳播能力,今年4月至5月期間已於南非快速引發第五波疫情;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6月29日資料指出,目前全球BA.4 及BA.5變異株感染國家及病例數持續增加,其中BA.5快速增加,佔比上升至43%,且已導致部分國家住院數增加。指揮中心進一步表示,近期BA.5變異株於法國等部分國家取代 BA.2變異株成為主流株,於歐洲德國、法國、義大利及英國等多國造成疫情快速回升現象,新加坡、日本近期疫情回溫評估與BA.5變異株傳播有關;其他鄰近國家如香港、紐西蘭、澳洲、韓國、印尼及泰國等均有社區感染病例,另中國大陸亦表示近期境外移入病例中BA.4及BA.5變異株病例增加,須密切關注對疫情影響。指揮中心強調,依現有研究顯示,BA.4及BA.5致重症機率尚無明顯較高,但傳染力已提高,仍需嚴密監測,並提高疫苗接種率。接種COVID-19疫苗可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指揮中心呼籲民眾儘速完成疫苗接種,以獲得保護力。
-
2022-07-04 名人.陳旺全
陳旺全/醫無囿於中西 救人方法愈多愈好
Omicron在台肆虐,民眾染疫後多有高燒、喉嚨劇痛、全身痠痛、咳嗽不止、腹痛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部分確診兒童發生罕見腦炎,染疫後解除隔離者,也有人在一段期間內出現「長新冠」,這些問題,透過中醫診療均有可能改善。醫無囿於中西,救人方法愈多愈好,是這次全民抗疫最寶貴的經驗之一。「中醫清冠處方」與「台灣清冠一號」,可讓新冠症狀變得輕微,中醫師處方用藥根據個人基因、環境和生活型態之差異,以整體性方式來治療、所以各年齡、族群、體質皆可服用,故在此次疫情間,獲得各界的高度好評。疫情之初,多數幼兒無可接種的疫苗,更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西藥,導致兒童染疫危險性高,但中醫師處方用藥並無對象限制,可從事前預防方,到染疫時的治療方,以及康復後的調理方,為兒童與特殊體質者提供全方面的保護,大幅減少醫療防禦的缺口,正是這波防疫所彰顯中醫的重要性。清冠中藥 展現療效少數人對中醫理論有錯誤認知,認為清冠中藥僅是一種安慰劑,但從每位受中醫治療的病人反饋可知,凡服用中醫清冠處方的病人,短短數日症狀就舒緩,即是最佳的療效證明。面對新冠病毒的高效傳染及殺傷力,及時救人才是最重要的考量。中醫處方中藥可對各種變種病毒進行「多靶治療」,無論病毒如何變化,清冠中藥仍可針對病毒特性,營造不利其生存的環境,從而抑制病毒複製,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等病毒株皆然,而清冠中藥在對抗新冠肺炎具有高效價的優勢,大幅減輕社會防疫的沉重負擔。「個別化醫療」、「精準醫療」及「預防醫學」都是中醫特色,面對新冠疫情,一定要讓人體平衡、讓免疫力達到穩定高效的狀態,才具備與疫情共存的條件。中醫「防疫茶」或「防疫藥方」,不僅男女老幼都可以服用,更能降低疫苗不良反應,預防勝於治療,不是確診才找中醫師,平時就該定期找中醫師預防疾病。個別治療 對症下藥多數長新冠病人主訴悶咳、胸痛、焦慮、失眠、全身痠痛、記憶力衰退、疲憊活力差等現象,以最常見的咳嗽併發症為例,這是病毒引起呼吸道中支氣管平滑肌痙攣,中醫可針對不同狀況給予個別化治療,咳嗽有痰,若無發燒且痰色偏黃,可用「止嗽散」;兒童康復後仍咳嗽,可用「杏蘇飲」。中醫為每位病人提供最適合的解方,透過「精準醫療」,得以提供有效率的新冠肺炎治療模式:一、事前預防;二、快速給藥;三、有效治療;四、長期保護。中醫對這波疫情展現極佳療效,各界皆要求繼續公費給付「台灣清冠一號」,與病毒共存是政府的決策,如何減輕民眾的用藥負擔,也是政府的責任,以公費給付藥物,可鼓勵更多染疫者主動治療,讓台灣更早回歸正常生活,值得政府深思。
-
2022-06-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小朋友確診後若出現這些症狀 台大醫:恐為MIS-C
全台確診新冠肺炎者累計超過300萬例,兒童約占20%左右,當中絕大多數兒童都是輕症,復原狀況良好,但也要小心極少數兒童出現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台大醫院今舉行記者會,針對台灣兒童MIS-C進行說明,也提醒如果家中確診兒童有出現發燒時,務必留心小朋友的身體狀況,若合併兩個系統以上的症狀時,務必趕緊送醫治療。台大急診醫師吳仲琳今日在記者會上說明,MIS-C的診斷有3大條件,第一,是6周內的確診紀錄,PCR或是快篩陽性通報皆可;第二,就是臨床表現,發燒3天以上,並且合併兩個系統以上,明確的症狀如:腸胃道、皮膚粘膜、淋巴結、神經或心臟系統等,嘔吐、腹痛、腹瀉、皮疹、紅唇、草莓舌、結膜炎、頸部淋巴腫大、抽筋等;第三,滿足以上2項條件後,需進行抽血和其他輔助檢查,檢查發炎指數、肝功能、腎功能、X光等,經診斷後確定才能成為MIS-C個案。吳仲琳說,確診兒童若出現,退燒後精力下降、倦怠、嗜睡,或是脫水的徵狀,比如:半天以上沒有尿尿、嘴巴黏膜明顯乾燥、激動哭泣時沒有眼淚等等。當確診兒童出現這些危險警訊,提醒爸媽要帶孩子就醫,也務必要告訴醫護孩子之前有感染證據跟相關時間。台大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表示,容易罹患MIS-C的族群,根據美國研究男性、肥胖、人種這3項都是可能因素。據她觀察,基因因素可能也有影響,但仍待詳細的研究報告。張鑾英指出,小孩子確診後,很多家長因為看到新聞提到MIS-C,所以看到小孩發燒就會非常緊張,深怕小孩是不是MIS-C。但張鑾英表示MIS-C機率只有萬分之3,也並非確診後發燒都是MIS-C,MIS-C是「發燒同時出疹子」,MIS-C也僅有6成會起疹子。張鑾英說,要預防MIS-C,首先當然先是預防感染,再來就預防重症,小朋友的兩劑COVID-19疫苗,可有效預防8~9成兒童染上MIS-C;在臨床上台大也尚未看到12歲以上青少年的MIS-C個案。
-
2022-06-28 醫療.消化系統
接觸血液、體液恐感染C肝!出現噁心感、倦怠應警覺
癌症蟬連39年國人十大死因第1位,其中「肝癌」位居第2,每年將近1萬人被診斷罹患肝癌、7千多人因肝癌死亡。醫師提醒,罹患C型肝炎日後肝炎發作、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C型肝炎目前有藥物可以治療,但治療後仍要長期追蹤,才能早期發現肝癌及肝硬化的併發症。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醫師康本初表示,C型肝炎主要是經由血液或體液的接觸而感染,但也有部分原因不明。感染後症狀不明顯,多數無症狀,少部分會有倦怠、噁心感,但有60至80%會演變成慢性肝炎,增加肝癌的風險。康本初表示,罹患C型肝炎日後肝炎發作、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都會增加。然而C型肝炎是可以治療的,自2013年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問世後,如今幾乎各種基因型的C型肝炎病毒感染,服藥8至12週後都可能治癒,測不到病毒量。台灣目標2025年消除C肝,因此也放寬C型肝炎患者藥物治療的健保條件,康本初提醒,C肝治療後,驗不到C肝病毒,還是需要長期追蹤,因為即便C型肝炎感染雖然好了,但之前感染期間所引起的肝臟損害甚至肝硬化,不見得能夠恢復,而肝硬化本身可能引發肝癌,甚至在感染時就已經有肝癌出現。康本初表示,目前在台灣,肝癌的病因30%與C型肝炎相關,因此治療成功後,仍需要定期追蹤,包括肝臟超音波及肝功能,才能早期發現肝癌及肝硬化的併發症。45至79歲的民眾可透過國健署提供的預防保健服務,有一次B、C肝炎篩檢的機會來確認是否有感染。康本初提到,預防C型肝炎要避免不必要的血液、體液接觸,C型肝炎患者在治療前、後,應維持生活作息正常,避免熬夜,注意個人衛生,不與他人共用貼身物品如牙刷、刮鬍刀等,除了避免增加對肝臟的影響外,也降低再次感染的可能。
-
2022-06-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單日確診降至3萬以下 本月首次死亡未破百
新冠肺炎本土個案昨天新增二萬八四八九例,創近兩個月來新低,新增死亡九十一人也是本月首度低於一百,專家預估七月中旬單日確診人數可降至萬例以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這需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民眾自覺做快篩、減少黑數。不過,上周境外移入個案基因定序報告顯示,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占比首次超過五成,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這兩個新亞型變異株進入台灣社區「已不遠矣」,會在社區中慢慢傳播,預估九月再掀一波疫情,建議盡速接種第四劑疫苗,且以對抗Omicron的次世代疫苗為主,希望政府盡快採購以便民眾接種。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以國際趨勢來看,BA.2疫情正在下降中,未來疫情被BA.4、BA.5取代的機會很高。BA.4、BA.5要變成國內社區主要流行病毒株還需一段時間,或是規模不大。昨新增本土病例仍以中南部為主,以台中市四○○八例最多,其次是高雄市三八八八例、新北市三六七九例、桃園市二七七四例、台南市二五○三例、彰化縣二○二六例、台北市二○二五例等。自五月四日二萬八四二○例以來,首次掉回二字頭。九十一例死亡個案有八十六例具慢性病史、五十九人未接種完三劑疫苗、五十一人年齡超過八十歲。最年輕個案為卅多歲女性,曾接種一劑疫苗,有神經系統疾病需長期照護,六月廿日出現發燒、咳嗽就醫,隔日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但病情惡化,廿三日死於心肺衰竭。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昨無新增兒童、青少年等重症和死亡個案,十二歲以下兒童重症個案六十九例,共廿人死亡。今年一月以來,中重症累計一萬五○八六例,五四九二人死亡,輕症、無症狀個案占百分之九十九點五八。另外,上周檢驗一二○例境外移入個案(六月十日至十八日入境),六十一人感染新亞型變異株,五十三例BA.5、八例BA.4,累計已攔截一二六例感染變異株,大部分為無症狀或輕微症狀,以發燒、流鼻水、咳嗽為主,尚未發現新亞型變異株境外移入個案傳給國內家人情形。
-
2022-06-27 焦點.元氣新聞
猴痘全球大爆發「傳播鏈有幾條?」科學家曝真相嚇傻:源自同一人
為了調查2022年猴痘疫情在全球爆發的原因,葡萄牙里斯本衛生研究院(INSA)團隊採集15名確診者身上的基因序列進行研究,這項研究結果也被刊登在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醫學》。然而,這項研究結果發現猴痘病毒竟可能「源自於同一人」。先前的研究證實目前爆發的猴痘疫情可能與2018、2019年在英國、以色列和新加坡出現的病毒株相似,再進一步發現,這些病毒株又與2017年在奈及利亞猴痘大爆發病例的DNA相似。對此,科學家們認為目前流行的病毒株彼此基因非常相近,「表明了目前流行的猴痘疫情可能都是來自同一個人」。值得注意的是,猴痘病毒株的擴散速度比人們預期的還要快。科學家在今(2022)年流行的病毒株是2017年於奈及利亞爆發病毒株後代的結論之下發現,原先認為今年這波猴痘疫情不會發生超過5至10種基因突變,「但目前已觀測到大約50種突變基因」。
-
2022-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流感一起來 今年新考驗
近日單日新增染疫人數仍在四、五萬之間,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預估,這波本土疫情應持續至年底,若BA.4、BA.5變異株未能拉升疫情,七月底可望趨緩,單日新增三千例以內。屆時指揮中心應將新冠肺炎降至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如同流感,回歸常態監測體系,在醫療上則從公務預算回歸健保給付,逐步讓邊境及國內經濟民生活動回歸正常。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冠肺炎法定傳染病降至第四類,已討論多時,但目前尚無上路的時間表。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現階段防疫重點「管好重症和死亡」,若能改列第四類,將大幅減輕行政負擔及醫療量能。隨著疫情趨緩,應可考慮放寬戶外或接觸風險較低場合的口罩規定,另著手研議放寬國際旅遊旅客的入境條件,以復甦經濟。蘇益仁則提醒,無論夏季或冬季,今年都會出現「新冠和流感一起來」的雙重考驗,這是過去沒遇過的。建議常態監測系統應同時且有效地監測這兩種傳染疾病。未來幾年須比照流感,預估隔年可能流行的新冠病毒株,採購疫苗並安排接種時程,例如莫德納和賽諾菲針對Omicron研發的次世代疫苗。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團隊六月初曾分析,新冠肺炎要接軌流感監測體系並不難,只要做好臨床「定點監視」與實驗室「被動監視」,監視重點包括季節趨勢、不同年齡陽性率、住院比例、在呼吸道疾病之占比、基因型差異、不同族群的疫苗效益與免疫狀態。「新冠肺炎是否改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和疫情趨緩沒有關係。」莊人祥說,指揮中心已在討論改列第四類的相關措施,研議兩種方式,一為輕症重症的確診監測,另一則類似於流感,只監測新冠肺炎重症。
-
2022-06-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中榮發現新冠肺炎blaCcrA抗藥基因 登國際期刊
台中榮總感染科團隊今天說,從一名新冠重症合併多重抗藥性細菌感染的病患身上,分離出的產吲哚金黃桿菌菌株,發現三個β-內醯胺酶抗藥基因,並發現未曾在此菌種上報告過的blaCcrA抗藥基因,該研究成果在今年1月份發表於「感染與耐藥性」國際期刊 (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台中榮總感染科團隊說,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國外文獻指出,超過一半的死亡案例有合併細菌感染,其中不乏具有多重抗藥性的細菌。第三代定序技術可以精確分析高度重複的序列或是大規模的基因結構變異,是面對微生物演化的重要工具。中榮團隊將不斷精進,為台灣醫療進步持續貢獻。台中榮總感染科團隊日前收治的一名中年男性重症患者,發現合併血流感染吲哚金黃桿菌,且具多重抗藥性,經抗生素治療及醫療團隊細心照護下康復出院。台中榮總感染科團隊表示,產吲哚金黃桿菌的感染常出現在免疫功能不全或是使用醫療導管儀器的病患身上,是近年來新興菌種。此外,金黃桿菌屬的細菌天生帶有抗藥基因,對多種抗生素有抗藥性,處理起來格外棘手。中榮感染科團隊說明,醫療團隊從這名男重症個案分離出的產吲哚金黃桿菌菌株,以第三代定序技術即時進行全基因體定序,發現這個血流感染的細菌同時具有三個β-內醯胺酶抗藥基因。中榮感染科團隊指出,β-內醯胺酶抗藥基因是常見造成細菌抗藥性的原因。此外,在此多重抗藥性菌株身上的三個β-內醯胺酶抗藥基因當中,也發現未曾在此菌種上報告過的blaCcrA抗藥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