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基因
共找到
2437
筆 文章
-
-
2022-05-3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新冠肺炎可以吃什麼?營養師教如何避免進展為中重症
● 提升免疫力,可以擊潰病毒● 多攝取抗發炎、抗氧化食物● 適當補充維生素D,避免染疫或進展為中重症確診新冠肺炎要吃什麼?目前尚未有研究證實,可以透過吃特定的食物對抗新冠病毒,不過提升免疫力絕對是擊潰病毒的不二法門。建議可藉由攝取抗發炎、降低體內氧化壓力的食物,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讓免疫細胞盡快攻下病毒,縮短痊癒時間。1、維生素C維生素C是體內強大的抗氧化物質,具有降低氧化壓力、抗發炎、促進內皮細胞作用的能力,特別是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透過補充維生素C,可以加速人體對抗病毒的時程,也能避免惡化成中重症。建議一天至少補充100毫克維生素C,而芭樂、奇異果、小番茄、木瓜等都是高維生素C水果,一天吃兩份(每份約一個拳頭大小),就能補充所需攝取量。2、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發炎、促進大腦健康、預防各種免疫疾病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對抗新冠肺炎。建議可以一周吃三次魚,像鮭魚、鯖魚、鱈魚、秋刀魚等,每次約手掌大小;或補充亞麻仁籽油、各類堅果等,都能攝取到Omega3脂肪酸。3、維生素D近代不少研究發現,維生素D與人體基因調控有關,甚至可被視為荷爾蒙的一種,影響體內約3000多種基因,舉凡三高、感冒、皮膚病,甚至是免疫系統方面的疾病,都與維生素D缺乏有關。研究發現,免疫細胞包括巨噬細胞、T細胞都有維生素D的受體,因此維生素D可以提升吞噬細胞與T細胞活性,幫助消滅人體內的細菌和病毒;各國針對新冠肺炎的治療研究更發現,適當補充維生素D,可以降低新冠肺炎感染後,進展為重症的機率,而血中維生素D的濃度愈高,得到新冠肺炎的機率也愈低。維生素D的取得方式,建議可以在正中午時段,上午十點至下午兩點間,日曬約15分鐘;平時飲食可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例如蛋黃、牛奶、魚類、乾燥香菇、木耳等;針對日曬不足、膚色深、有慢性病等民眾,則可以透過維生素D補充劑補充,依個人血液濃度,每日可補充400-2000IU不等。4、喝足夠的水人體70%是由水組成,補充足夠的水,可以幫助人體代謝廢物,讓所有生化反應趨於正常。不過喝水有訣竅,應該喝接近體溫的溫水,而不是冰水或室溫水,因為七成的免疫細胞進駐在腸道,如果喝下比體溫低的水,容易削弱腸胃功能,進而減低免疫細胞作戰的能力;也不要一口氣灌一堆水,因為人體每20分鐘只能吸收200㏄,一次喝太多,僅是徒增身體的負擔。5、作息正常、避免加工食品維持良好作息很重要,不要熬夜,盡量11點前就寢,此時肝膽經當值,正發揮解毒造血的功能,不可錯過睡眠時段;更要避免食用加工品,如燒烤炸物、甜品、甜飲、醃製等,以免增加身體及肝腎負擔。
-
2022-05-31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亞裔比白人有更高患病率!研究:基因恐增第2型糖尿病風險
近期一項研究發現,基因可能是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風險的罪魁禍首之一,研究人員通過研究18萬人的基因圖譜,發現了多組會導致發病的基因組,還發現亞裔相比白人有更高的得病率。據數據顯示,美國有將近3700萬人患有糖尿病,其中大約 90-95% 的人確診為第2型糖尿病,科學家們意識到可能有某些特定因素會導致一個人患上2型糖尿病,並邀請英美兩國研究人員合作,針對數千名不同血統的人的DNA 特徵進行研究。跨種族關聯研究聯盟 (Diabetes Meta-Analysis of Trans-Ethnic association studies Consortium,簡稱DIAMANTE) 分析了 18萬834 名第2 型糖尿病患者的基因構成,並將其與 115萬9055 名非糖尿病患者進行比較。並拆成五組,分別為:歐洲血統(51.1%);東亞血統(28.4%);南亞血統(8.3%);非洲血統(6.6%);西班牙裔(5.6%)。通過比較 2 型糖尿病患者和非 2 型糖尿病患者的 DNA比對,研究人員成功識別出200多個在發展該疾病方面具有遺傳性的點,也發現亞裔、黑人和西班牙裔的患病率較高。紐約州由提卡(Utica)共濟會醫學研究中心(Masonic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遺傳學部門經理塔克(Nathan Tucker)表示, 這項研究確定了 237 個與第2 型糖尿病風險改變相關的基因組區域,包含了解不同的血統相對應的風險機制,都在能提高未來成功治療的可能性。新澤西州皮斯卡特維(Piscataway)糖尿病和骨質疏鬆症中心(Diabetes and Osteoporosis Center )的創始人費爾蒂格(Brian Fertig)表示,這項研究的結果並不令人驚訝,因為診斷和治療分層經常被過度簡化。費爾蒂格也強調研究中多樣性和包容性的重要性,這些數據強調了對精確、個性化和動態的醫學規模的需求,因為很少有兩名糖尿病患者有同樣的臨床和患病特徵,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有客製化的治療計劃。根據「2020年全國糖尿病統計報告」顯示,第2型糖尿病通常好發在45 歲以上的成年人中,但在年輕人、青少年和兒童中變得越來越普遍,年齡、不運動和肥胖,都是2型糖尿病的常見危險因素。美國糖尿病協會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簡稱ADA)則指出,與第1型糖尿病相比,第2型與家族遺傳史的聯繫更為緊密,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但民眾可以透過基因檢測、環境因素、飲食和生活方式去防範。
-
2022-05-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南部醫療量能緊 屏東病童遭3醫院拒收
疫情南燒,醫療量能吃緊,高雄有母親在急診室哭喊「救救我孩子,已等了兩個多小時…」、屏東則有發燒男童連遭三醫院拒收。指揮中心統計,南區空床率僅二成九,比雙北還低,情況吃緊,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將考慮放寬住院解隔離標準。「救救我的孩子!」高雄有網友廿八日在高醫急診室看到一名媽媽抱著癱軟嬰兒哭喊等了兩個多小時沒人幫忙,看了心疼;高醫小兒急診科主任陳泰亨表示,當晚急診室約廿名小兒候診,其中一名不到一歲的重症確診孩童因呼吸窘迫需插管,處置較久,有跟現場輕症病患家屬解釋,事後所有病患均做完整處置,無任何延誤。屏東縣議員陳揚昨質詢說,屏東一名母親本月廿二日晚間帶八歲發燒確診兒子連跑屏東市三家醫院遭拒收,凸顯屏東兒科醫療量能不足。縣長潘孟安說,屏基因確診案正在清消,改送部立屏東醫院後再到寶建醫院,已要求相關單位不得拒收。高屏醫療量能吃緊,台南也不輕鬆,成大醫院副院長李經維表示,南部醫療資源比北部少,目前一般與加護病房全滿,醫護人員「至少三位數」確診,疫情估計持續至少兩周,中重症患者集中在醫學中心,會讓醫療量能更吃緊。陳時中說,目前全台各縣市確診數下降,全國空床率約四成;南區各醫院十九日到卅日收治人數從五百人增加到近九百人,雖然多了一成床數,但收治人數幾乎倍增,因此空床率僅剩二成九,不排除加開專責病房。醫師籲放寬解隔標準另外,有專家建議放寬解除隔離標準到Ct值廿七到卅之間,並授權臨床醫師綜合判定解隔或出院,以增加病床周轉速度;此部分指揮中心會和專家小組研議。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全台並無醫院設置負壓心導管室,因此確診者如心肌梗塞需緊急手術,幾乎沒醫院可執行;其實Ct值超過廿五就不易培養出病毒,放寬解隔離標準就能讓眾多染疫者獲得適當醫療。「放寬解隔離標準可加速病人流動。」林口長庚副院長、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邱政洵說,確診者在解除隔離後就可正常接受開刀或其他治療;但釜底抽薪之計還是將新冠肺炎降到第四類法定傳染病,重症才需要負壓或專責病房,其餘就地治療。
-
2022-05-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吳明賢/從演化角度看 這一波共存是好時機嗎?
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從演化角度看台灣這一波共存是好時機嗎?自四月起政府一連串防疫政策滾動式修正,有人支持亦有人反對,特別是怵目驚心的確診病例,讓一些人懷念去年堅壁清野的清零好時光。但是連最支持中國的世衛組織譚德塞,最近兩次罕見的發出:考慮到病毒變異、傳播和免疫逃避能力,中國的清零不可持續,也在經濟和人權難以為繼。病毒演化 終將與人類共存全世界科學先進國家雖然在第一波的病毒戰爭中失敗,但是在疫苗覆蓋率理想和早期有效藥物供貨充足下,已經不約而同採有準備式的共存抗疫生活模式,因為我們必須正視短期內病毒無法根除,而且還會繼續變異這個事實。從演化的角度,「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文謅謅的一句話,卻是生命繁殖永續的至理名言。做為地球上最簡單的生命體,病毒是此信念的服膺者。演變的方向,一直是朝傳播力強而毒性較低的變種,最終形成一種或多種低毒性高傳播力病毒變種,與人類長期共存。病毒之間的競爭非常嚴格,彼此間都希望自己能夠獲得更多的宿主,透過這些宿主,把基因生生不息傳播下去。若殺傷力太強,甚至把宿主害死,則會讓自己處於生存競爭的劣勢。所以病毒不斷變異,基本上可以理解為它們自己也在積極找一種和人類長期共存,可以被人類接受,相安無事直到久遠。更何況目前人類已經非吳下阿蒙,是有智慧有科技,若是病毒殺傷力太強,為了多數的福祉,反抗的控制手段也愈趨嚴厲,不利病毒傳播。最後變種 激發人體抵抗力最後留下的變種,除了傳播性強毒性低兩個特性外,可能還有激發人體對其他變種的抵抗力之功效,有專家因此稱此為疫苗功效,意謂具疫苗功效之變種因降低其他變種傳播速度,更形成相對優勢,有更大的概率勝出。新冠從武漢、Alpha、Beta、Delta到第五波的Omicron,特別是Omicron一下子橫掃其他變種,此乃為何有專家戲稱它可能也有疫苗的作用,「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當然,尚未解決的是未來是否還有其他傷害性的變種產生,Omicron是否有更高機會形成「長COVID(Long COVID)」,這些都是有待求證,也是為何我們還不敢説大自然賜予最好的疫苗,接受它,否則未來會受到懲罰。中國也是因為三月才開始加強施打有效的疫苗,上海復旦大學最近在「自然醫學」估算,大陸若此時採共存,將是一場吞噬160萬人生命的新冠海嘯。
-
2022-05-3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病逝童家長:肯定各方發聲 盼鼓勵醫護
到底多少的孩子走了算「多」?這波疫情已累計廿二例兒童重症,十人不幸身亡,成為父母永遠的痛。新北中和二歲重症死亡男童父親昨晚表示,孩子若出現任何問題,當父母的一定都是「非常非常小心」,應該要把資源留給需要的人,鼓勵醫護是對的,他不希望出現反效果。這波疫情中,新北與基隆前後發生兩名確診的兩歲小朋友因後送過程冗長加上病程發展快,導致不幸身亡,也促使後來中央修改確診者就醫指引,不少縣市並開設兒童就診的綠色通道,近日各地爆發的兒童疫苗搶打潮,也顯現家長的焦慮。中和二歲男童是國內第一個重症死亡的確診幼童。林父表示,他一方面肯定郭彥均為醫護發聲,另方面也擔心這些話造成負面效果,讓其他家長一有狀況就帶著小孩直衝急診,造成醫護困擾,應該把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小朋友。基隆一名兩歲林姓男童則是本月十三日晚上發高燒,家人開車送往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急診,部基因無兒科加護病房收治,院方和基隆市衛生局聯繫基隆長庚、台北三總、台大和馬偕醫院轉診不成,最後凌晨聯絡台北榮總才收治,急救到上午仍告不治。男童父親事後曾透過前立委謝國樑表示,「我們一直在等待治療,不知道怎會搞到這樣」。面對近來外界關注兒童染疫死亡事件,男童父親昨晚也透過謝國樑表示,能理解此事為何受人重視,但無意發表個人看法。對於兒童重症甚至不幸身亡案例頻傳,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副理事長劉名揚表示,前天看完衛福部長陳時中的言論「快暈倒」,以他所處的新竹縣芎林鄉為例,全鄉只有一間診所能視訊給藥,但近來愈來愈多孩子確診,視訊給藥也需要排隊。只能說政府很沒有同理心,不夠謙卑,「若十個死的不是人,什麼才是人?」劉名揚表示,政府應該要做得細節一些,只說孩子醫療來得及,但看起來是什麼都來不及,真的沒看到超前部署,從疫苗、口罩到現在快篩,什麼都沒有看到。
-
2022-05-29 癌症.頭頸癌
每年就醫人數約兩萬人 健保大數據揭鼻咽癌患者這年齡層最多
三立董事長林崑海今年2月傳出因鼻咽癌離世;近日主演韓劇「我們的藍調時光」的韓星金宇彬,也曾因罹患鼻咽癌暫停演藝工作五年,經兩年治療康復。依健保署108至110年統計資料顯示,國內鼻咽癌患者每年治療人數約兩萬多人,屬於中老年民眾好發癌症,性別為男性多於女性。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人鼻咽癌的就醫狀況,以及有哪些致病因子及症狀,作為民眾及早預防與就醫的參考。相較於歐美,鼻咽癌好發於台灣及中國大陸沿海地區。健保署長李伯璋說,罹癌關鍵受外在環境、生活型態等影響,引發體內基因突變所致。儘管鼻咽癌多見於中老年人,但也可能發生於各年齡層,李伯璋說,健保署有一名30多歲同仁罹患鼻咽癌,所幸病情屬於初期,經治療後已經康復。他提醒,若出現流鼻血等症狀,且一直沒有好轉,應盡速就醫檢查。每10萬人平均就醫人數,61至70歲最多。李伯璋指出,每年鼻咽癌就醫患者約兩萬人,人數不算少。為更清楚觀察各年齡層罹癌情形,這次的健保大數據,健保署首次提供108年至110年,各年齡層鼻咽癌患者每10萬人的平均就醫人數,希望讓民眾更清楚了解鼻咽癌在各年齡層的發生率,可以及早提高警覺。若以110年最新統計,鼻咽癌就醫患者人數最多為51至60歲,總計5,761人,其次是61至70歲5,417人,第三是41至50歲3,974人。若更精準以每10萬人平均就醫人數分析,第一是61至70歲的176.77人、其次是51至60歲的160.38人,第三是71至80歲的136.46人。李伯璋說,由此分析,鼻咽癌屬於中老年民眾的癌症。上呼吸道初期就可能有症狀,及早就醫治療效果好。鼻咽癌常見症狀有六項,分別是頸部腫塊、單側的聽力障礙或閉塞感、痰中帶血絲或鼻涕中含血、單側鼻塞或鼻涕增多、頭痛和臉麻或遠看東西糢糊。如韓星金宇彬就是一直出現流鼻血,就醫檢查確診罹患鼻咽癌。李伯璋說,一般民眾對鼻咽癌的了解及關注,可能不如肺癌、肝癌、乳癌及大腸癌等常見癌症,且國人常因過敏出現流鼻涕等症狀,可能因此輕忽鼻咽癌。但鼻咽癌位置多在上呼吸道,只要在呼吸過程不舒服,「這是一定有感覺的」,因此若有鼻涕、痰帶有血絲等,或出現上述不適症狀,可能就不是單純的過敏,應到耳鼻喉科進行檢查。李伯璋舉例,大腸癌要等到腫瘤長到一定程度,造成腸道阻塞,才可能被診斷發現;有些人會出現便祕、腹瀉症狀,此時若自行購買藥物服用,可能無法及時就醫而延誤治療。但鼻咽癌初期就可能出現症狀,立即就醫有機會及早發現,以利及早治療,對於預後很有幫助。病灶位置較集中,放療敏感度高、效果佳。李伯璋說,鼻咽癌無法靠藥物治療,目前使用放療敏感度高,效果很好,主因是鼻咽癌病灶位置較為集中,放射線可以精準的直接殺死癌細胞;但如大腸癌因病灶擴散範圍廣,放療治療效果不佳,就須以化療為主。依各種癌症特性不同,醫師會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如何避免罹患鼻咽癌?李伯璋說,罹癌關鍵為人體受外在環境、生活型態等影響,引發體內基因突變,民眾平時應多自我照顧,如少吃醃製、發酵類食物,若罹患鼻竇炎要好好治療,降低轉變為鼻咽癌的風險,而有鼻咽癌家族史者也要提高警覺。藉由健保大數據統計,了解各種癌症臨床好發民眾的年齡、族群、治療方式等。李伯璋指出,這是讓民眾對於各種癌症都有清楚的認知,可以早一步進行防癌準備,即使罹患癌症後,對治療方法也能多一些認知,面對癌症治療不要緊張。
-
2022-05-29 癌症.頭頸癌
亞洲人好發!權威醫揭鼻咽癌3大危險因子 6大症狀與預防方法一次看
韓星金宇彬常流鼻血,27歲發現鼻咽癌。以「繼承者們」韓劇竄紅的韓國偶像男星金宇彬,2017年罹患鼻咽癌,當時才27歲,在歷經三次抗癌治療、35次放射線治療,兩年半後終於戰勝病魔,順利復出,重回演藝圈。金宇彬最初症狀為流鼻血,他在拍戲時常常流鼻血,原本不以為意,以為只是經常熬夜、工作太累所致,在影星李炳憲建議下,至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罹癌。亞洲人好發,初期症狀表現不明顯,頸部腫塊為最大警訊。事實上,鼻咽癌好發於亞洲人,其中又以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盛行率最高,如廣東、福建、台灣,又稱為「廣東癌」,且男性多於女性。國健署年初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鼻咽癌在108年男性癌症發生率排行榜中,位居第六,平均每年新增1300人癌友。與肝癌、胰臟癌相似,鼻咽癌同屬「無聲的癌症」,罹癌後症狀表現不明顯,一旦出現流鼻血及頸部腫塊等症狀,接受診斷時,病程大都來到中晚期,其中以頸部腫塊為最大警訊,此時,癌細胞已轉移至頸部淋巴結,必須治療。嬰兒副食品常吃泡菜等醃漬物,日後罹癌風險高七倍。鼻咽癌治療權威、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表示,罹患鼻咽癌原因有三:1. 基因遺傳如一親等內家屬罹患鼻咽癌,則罹癌風險為一般人的19.2倍。研究指出,廣東人、台灣人即使到美國生活,並不會降低鼻咽癌風險,由此可見,此癌症與基因密切相關。2. EB病毒感染幾乎每一個鼻咽癌患者體內都感染過EB病毒,因此,該病毒為罹癌的必要條件,但並非帶有此病毒就會罹患鼻咽癌,另與基因變異、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3. 醃漬食物研究發現,剛開始吃副食品的嬰兒常吃泡菜、醃蘿蔔、醬菜等醃漬食物,則日後罹患鼻咽癌的風險為一般人的七倍。調查也發現,客家人罹患機率較高,可能與飲食習慣有關,因嗜吃鹹魚、鹹菜等醃漬品。由於韓國民眾喜歡吃泡菜、醬菜,則正可解釋為何金宇彬27歲即罹患鼻咽癌。腫瘤在鼻腔深處,即使病程中晚期,患者多無疼痛感。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教授黃祥富表示,鼻咽癌位置在鼻腔深處,差不多就在做新冠病毒PCR及快篩時的採檢棒深入鼻腔的位置,透過鼻咽內視鏡檢查,就能察覺異狀,只可惜鼻咽癌症狀不明顯,即使病程已是第三、第四期,患者也不覺疼痛不適。台灣癌症基金會整理出鼻咽癌六大症狀,分述如下:1.頸部淋巴腺腫大此為最常見及最早出現的症狀,通常不覺疼痛,腫塊忽大忽小。2.頭頸部區域疼痛不少病人單側頭痛。3.口鼻部的出血早晨第一口痰帶有血絲,及經常流鼻血。4.鼻或鼻咽症狀鼻塞、鼻咽或膿性鼻漏。5.耳部症狀聽力障礙、耳鳴及耳阻塞感。6.神經症狀鼻咽癌侵入顱內造成顱神經麻痺,產生複視 。40歲以上男性、淋巴腫大、鼻涕痰液帶血絲,應速就診。黃祥富表示,如有上述症狀,應該至耳鼻喉科就診,只要透過鼻咽腔內視鏡檢查,即可發現異狀。進一步確診則需病理切片,樣本送至病理科化驗檢查。至於電腦斷層、鼻咽腔雙重造影、核磁共振等,則為輔助檢查的工具。至於哪些人屬於鼻咽癌高風險族群,黃祥富指出,鼻咽癌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提醒中老年男性,如有淋巴腫大、鼻涕痰液帶有血絲,以及耳朵悶塞等症狀時,就應至耳喉鼻科就醫。「鼻咽癌是可被治癒的腫瘤。」婁培人說,五成以上鼻咽癌病患於確診時已經到了晚期,但治療效果不錯,透過放射線治療合併化療,不論病程為第一期,或是第四期,治癒率可達七至八成。
-
2022-05-26 新聞.元氣新聞
拜耳西藥事業部亞太區推出更多創新藥品,台灣民眾受惠
拜耳近日發佈訊息表示,2021年是拜耳西藥事業部亞太地區業績創新紀錄的一年,銷售業績穩健成長4.8%、總額超過58億歐元。亞太地區在該事業部的全球銷售業績占比超過三分之一。此外,該事業部也在亞太地區推出四項創新產品,包括1.治療心血管疾病用藥2.針對特定基因融合變異量身打造的癌症精準醫學療程3. 治療攝護腺癌藥物4. 腎臟疾病用藥其中前三項已有部分台灣病友受惠。近年來,COVID-19 所帶來的挑戰持續不斷,拜耳西藥事業部的銷售額在不少已開發市場仍成長 1-2%,像澳洲、紐西蘭、韓國與台灣市場等;主要業績成長市場也包含南亞地區,其中印度的穩健成長幅度達11%,巴基斯坦則有2%的成長,東協各國的平均成長幅度也達到9%。 新上任的拜耳西藥事業部亞太區商業運營高級副總裁陳瑛表示,對拜耳西藥事業部而言,2021年是成功的一年,主要是因為該事業部團隊努力聚焦於為亞太地區患者提供創新與必要藥物,這說明了透過創新組合,亞太地區患者更能深切感受到創新醫療產品的珍貴價值,對於相關醫療需求,也有了更多、更不一樣的選擇。拜耳西藥事業部亞太區醫療學術事務負責人Catherine Donovan醫師指出,目前約有1/4的亞太地區患者參與多項拜耳西藥部重要全球研發試驗計畫,現在透過現代數位科技與去中心化模式,亞太地區民眾也有機會藉由遠端科技參與重要臨床試驗,且執行過程也更便利,此時,研發團隊也更能取得有意義的數據,並可進一步追蹤、改善患者預後成果。Catherine Donovan醫師補充,創新是拜耳的命脈,合作關係與整合性照護則是關鍵驅動力。目前全世界已逐漸自疫情中復甦,拜耳正與亞太地區的專業醫療照護人員合作,希望透過科學實證精神為病患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未來也將投入更多資源於早期預防,期待在疾病加重、惡化之前進行教育、篩檢與及早介入治療,除了盼望改善治療結果,也希望透過這樣的策略可降低整體醫療照護支出。
-
2022-05-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兒童染疫併發腦炎不尋常 衛福部將以基因定序進行研究
新冠疫情嚴峻,陸續有多名兒童染疫併發腦炎死亡,對於兒童救治醫療量能準備情形。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據統計,這波疫情中,兒童染疫率約為20%,重症比率並未明顯增高,但因應數名兒童染疫後併發腦炎死亡,病程比較快,因此,衛福部將從三方面著手因應。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福利委員會今審查「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草案」,石崇良備詢前受訪表示,三方面因應分別為:第一、針對6歲以下兒童加開專責加護病房,目前已從21床擴增至80床。第二、由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組成專家諮詢小組,將從基因定序等方面,研究染疫兒童併發腦炎情形。第三、兒童染疫併發腦炎死亡,造成家長恐慌現象,衛福部會積極製作多種教材,加以宣導,提醒大家應注意事項。輝瑞兒童疫苗今天開打,石崇良說,將依各縣市所需兒童疫苗劑量,中央都會提供沒有問題。至於,外界關心,唾液快篩審查進度。石崇良說,目前還有好幾案正陸續審查及要求業者補件。
-
2022-05-24 新聞.元氣新聞
有故事的藥局 民雄七星藥局三代傳承
台灣的西藥局歷史稱不上悠久,所以不曾聽聞百年藥局,三代傳承的藥局亦如鳳毛麟角。嘉義民雄七星藥局便是一家歷經三代持續經營的老藥局。七星藥局原稱七星西藥房,是第一代創業者吳進於1960年創立,取名「七星」乃因吳進原在台北松山饒河街的七星醫院上班,返鄉創業時,懷著飲水思源、感恩念舊心情,故以此替自己的藥房命名,現懸於藥局內古樸斑駁的老匾額靜靜地為上一輩人,這一段濃濃的情誼做出見證。數十年後第三代吳至鎧藥師,還曾至台北追尋拜訪七星醫院院長的後人,足見吳家人有著重情、惜情的基因。1994年,第二代吳嘉文、楊玉華這對藥師夫婦接手經營。懸壺執業之餘吳嘉文有蒐集的嗜好,尤其對於老東西情有獨鍾,像是藥包、藥盒、藥瓶及企業公仔等,甚至連老西藥櫃、中藥櫃、調劑櫃大件器物也在收藏名單之列,更難能可貴的是吳嘉文不僅收藏,且天生一雙巧手,老物件經過他的一番調理整治之後,往往化腐朽為神奇,注入了新的靈魂。2019年第三代吳至鎧藥師返鄉接掌藥局,年輕藥師有了為老藥局換裝的想法,難得的是這個想法沒有演變成兩代之間的衝突,反而是第三代創意發想腦力激盪,第二代翻箱倒櫃傾囊相助,於是成就了目下既新潮又復古、既典雅又溫馨的奇幻空間。這一番脫胎換骨也讓蛻變後的七星藥局,成為嘉義當地文史重鎮,更是年輕人熱門的打卡景點。一般藥局重新裝潢考量的無非是改善空間利用、改良動線、汰舊換新,目標在提升營業績效。七星做了不同方向操作,會不會圓了夢想卻空了肚皮?同為開業藥師,筆者不能免俗的關心起這個俗氣的話題,小吳藥師樂觀且理性的分析轉型之後,除了原本的忠實客戶之外,很明顯的是增加了一些磁場相近、相互認同的新客人,此說掃除了筆者心中原有的一絲疑慮,也讓人為其感到欣慰。確實,身處在一個有根、有故事的空間,我想不管是主、是客,特別容易有身心得以安頓的踏實感。由於筆者是「不速之客」式唐突造訪,原本沒有預期得到太多關注,吳嘉文、楊玉華藥師夫婦親切接待,小吳藥師更充分發揮文史導覽長才,帶我們進行了一場踩街巡禮,更令人驚豔的是引領我們參觀他們父子倆的一個更大收藏品「一樂酒家」。吳嘉文、吳至鎧父子買下藥局旁的老房子並計畫重新修復,將復原酒家建築、成立藥學歷史館、地方文史工作室。父子二代一起築夢的故事,在功利掛帥業績至上的藥局經營市場上,卻開創出另一番境界,宛如戰場旁的一方花圃小天地,那麼樣的清新、溫暖,撫慰人心!(本文節錄自《藥師週刊2242期》、廣泰藥局藥師劉宇琦授權刊載。>>原文連結)
-
2022-05-24 新聞.元氣新聞
SMA基因療法 幫助孩子擺脫輪椅
四歲的小華,今年九月即將上幼稚園,對小華家人而言簡直是「奇蹟」。小華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患者,出生九個月就發病,從無法站立到現今可以獨自走路、準備上學,全靠醫療科技帶來的基因療法,兩年治療期間看到嶄新人生。「以前SMA家屬,總為了孩子在醫院、家裡之間疲於奔命,家人最大的願望就是看到孩子可以快樂上學旅遊,而這個夢想隨著醫療科技的進展已看見陽光了。」小華的主治醫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講座教授鐘育志樂觀地說。鐘育志指出,小華是在一歲十個月接受一次性基因藥物的恩慈療法,他是SMA第二型的孩子,不治療的話終生只能坐輪椅,在開始治療後三歲已能獨立行走、如廁,生活能自理,今年更要開始上學,對醫師及家人都是新的里程碑;也有第一型患者接受兩種恩慈藥物治療後,可獨立行走的孩童。SMA是當今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性疾病,台灣發生率一萬七千分之一。它是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疾病,若父母皆為帶因者,下一代有四之一機會罹病,且百分之九十九都在兒童時期發病。由於是第五對染色體的SMN1基因缺損,無法產生足夠的運動神經元存活蛋白,導致運動神經元退化,造成漸進式肌肉無力及萎縮,患者不只關節攣縮行走困難,甚至會影響呼吸吞嚥,還有肺炎及營養不良併發症。鐘育志曾形容SMA的治療,是在黑森林中見到曙光,未來則期待大太陽,目前已有三種藥物全球上市,二○一六年第一個SMA RNA藥物需終生脊椎施打使用,二○一九年一次性基因藥物上市,二○二○年需終生使用小分子口服藥上市。鐘育志指出,二○二○年七月健保也開始給付第一個SMA RNA藥物,但目前只有百分之九的患者使用得到,至於一次性基因藥物國外至今已有六年臨床使用經驗,尚未發現有明顯副作用,雖然SMA基因藥物在健保給付上有困難,但國際上美、英、德、加、日、比利時、澳洲都開始給付,細胞基因療法的突破有著更重要的價值,台灣醫療緊追著歐美腳步,所以在基因治療發展上當然要與國際同步,才能造福更多病童。不過,鐘育志也提醒,SMA家屬在等待新藥來臨前,必需做好全人標準照顧,得天天復健預防關節攣縮與脊柱側彎,要留意肺部、胃腸暨營養照顧避免肺炎等併發症,把病人保持在最好狀況,才能讓藥物發揮最大效果。基因療法的問世,對病患和照護的家屬來說,也是科學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
2022-05-24 新聞.元氣新聞
學者建議/善用藥物經濟學 提升健康餘命效益
針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近年來藥廠已開發出一次性基因療法,但最大挑戰就是昂貴的藥費。台大臨床藥學研究所所長,同時也是全民健康保險共擬會的專家代表蕭斐元認為,在健保體制及法規沒有大幅度變動的情形下,這些創新的基因治療會是健保將面臨的重大挑戰。蕭斐元認為,在健保新醫療科技、新藥的給付決策過程中,善用藥物經濟學研究所能提供的實證資料,可以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藥物經濟學談的是醫療資源的有效利用,相較於現有的治療,健保需支付新治療所增加的費用,能否帶來更好的臨床效益,這是藥物經濟學考量的重點。以癌症新藥為例,許多這類新藥也不便宜,在藥物經濟學的範疇,估算每延長病人一年的存活年,相較於現有治療,健保需要多支出的費用;如果將同樣的方法學應用到罕見疾病藥物,必須考量不同的估算基礎,因為這些治療可能帶給病童往後長久的健康生命年。一次性治療或許相當昂貴,但病童不用終身打針,若攤提到病童所能獲得的長久健康效益,可能是有機會符合成本效益的。國外許多學術文獻支持這樣的估算。健保財務問題仍須因應調整,如何有相關配套且不排擠到其他罕病與治療領域給付公平性,仍需通盤考量。
-
2022-05-24 新聞.元氣新聞
署長擔憂/創新療法太昂貴 納健保成巨大挑戰
目前治療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已有一次性基因療法可供選擇,但由於價格昂貴,是否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長李伯璋坦承,在經費來源與資源分配方面,帶來巨大挑戰,陷入天人交戰。李伯璋指出,不可諱言,每個生命都要其重要價值,若要將SMA基因療法納入健保給付,必須考量經費來源與資源分配。以SMA的病童來說,一名病童一年單劑療程需花費約兩百多萬美金(台幣五千萬至六千萬),目前健保在罕病療程給付上有總額限制,且罕病又細分許多疾病、種類,若將龐大資源集中於同一病患,勢必排擠其他罕病資源,這形成另一道難題。李伯璋認為,SMA新型基因療法是否納入健保給付,目前尚需經過藥品專家、共同擬定專家開會、討論,才能決定如何對健保資源進行最有效率的分配與運用,產生最大效益。此外,他認為相關新型療法對台灣病患是否也具有極佳功效,也需要評估、考量,期待在有限資源下,對於這項議題可以取得各方平衡、共識。
-
2022-05-23 醫療.自體免疫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春夏季節交替,1名21歲女子雙手的肘窩處因奇癢難耐,反覆抓癢造成大片紅疹,自行買藥膏擦效果並不理想,讓她困擾不已。最後經醫師診斷,確認她罹患異位性皮膚炎,並給予抗生素及藥膏處治,以及請她每天使用潤膚劑保濕皮膚後,病情才獲改善。大里仁愛醫院皮膚科醫師顏璽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的診斷並非只看病人當下身上的病灶就能快速回答,而是需要詳細詢問個人病史、家族病史並詳細皮膚理學檢查才能正確診斷。除了皮膚搔癢,還需有典型的皮疹型態與分佈。另外皮疹一般會有慢性或是復發性的特徵,且病人本身或是家人同時有其他的異位性體質病史,例如過敏性鼻炎或氣喘。其他常見的次要條件包含眼眶暗沉、皮膚乾燥、乳頭濕疹、唇炎等,都是可以用來協助診斷的症狀。他說,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理機轉牽涉許多因素,包含基因、環境,還有免疫系統的失調等。皮膚屏障功能的受損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為會造成水分流失與屏障脂質減少,若還加上異常發炎的免疫系統,則會導致異位性皮膚炎的皮膚症狀與搔癢;治療必須針對皮膚屏障受損做修復與發炎的控制。顏璽說,市面上有許多皮膚的潤膚劑 可選擇,但必須要有足夠的保濕效果、不刺激皮膚、並且好使用,方便病人納入日常的護膚保養流程。除此,了解不同潤膚劑產品的特色也很重要,其中需注意有油膏 (ointment)、乳霜 (cream)、乳液 (lotion)3種分類。油膏油的成份比較多、通常保濕效果強但用起來較黏膩,乳液以水的成份為主,擦起來好推不油膩但是保濕效果較短,乳霜則介於油膏與乳液兩者之間。他表示,局部類固醇藥膏停止使用後很容易癢疹復發,必須按照醫師指示,慢慢減少使用次數,且需要搭配潤膚劑的使用才能達到較長久的療效,也可選擇不含類固醇的局部鈣調磷酸酶壓制劑藥膏合併使用。至於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可能會需要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口服抗生素、照光療法、或是全身性的免疫調節劑來治療。現在也可透過生物製劑或是濕敷療法以達到更好的疾病控制。
-
2022-05-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疫苗對兒童有什麼好處?未打疫苗染Omicron可能發生哪些重症?詳解兒童疫苗常見疑問
5至11歲輝瑞兒童疫苗將於周三(5/25)正式開打,但許多家長仍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接種疫苗。兒童感染專家表示,國內兒童染疫比率約占二成,雖然感染症狀大多是輕症,且比成人輕微,但仍有部分可能併發腦炎、腦病變、心肌炎、肺炎、呼吸衰竭或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等重症。兒童接種疫苗可降低九成新冠肺炎嚴重度表現,專家強調「先打先好」,家長應盡速帶孩子打疫苗。Q:兒童未打疫苗染疫,可能發生哪些重症?● 上呼吸道嚴重發炎致呼吸困難、腦炎、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分析,沒打疫苗的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可能有兩種較嚴重症狀,一是「上呼吸道感染」,因上呼吸道嚴重發炎、腫脹,導致呼吸困難;第二種是腦炎,目前港台都出現染疫兒童併發腦炎的個案。而染疫經過二至六周,也可能產生MIS-C,引發心臟、肺、血管、腎臟、消化系統、大腦、皮膚或眼睛等器官及組織嚴重受損,部分孩童重症、死亡皆是來自此疾病。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說,根據指揮中心公布今年各年齡層確診者人數與占比,12歲以下兒童疫疫風險與其他年齡層無異,愈來愈多國家發現染疫兒童中出現MIS-C,依國外統計,MIS-C發生機率約為萬分之三,且三至六成患者會住進加護病房,死亡率在2%至10%之間,這也是許多國家開始為5至11歲兒童施打新冠疫苗的原因。Q:接種疫苗對兒童有什麼好處?● 三大好處:降低住院率、重症率、預防MIS-C。依兒童疫苗臨床試驗,接種疫苗後有三大好處。黃立民說,首先是降低兒童住院率、重症率及預防MIS-C,尤其北北基桃的兒童病床幾乎全部滿床,家長應盡速帶孩子打疫苗,建立完整保護力。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說,觀察各項研究和統計,支持兒童要接種疫苗,他能理解家長對孩子打疫苗會猶豫,但美國統計指出,5至11歲沒打疫苗的孩童,感染Omicron後的住院率是打過疫苗的兩倍。接種疫苗不僅能預防多種併發症、重症及死亡風險,同時也能減少兒童隔離、學校停課、父母缺勤等狀況,避免因停課影響孩子心理健康或教育差距。Q:目前有兒童有哪些疫苗可選擇?● 輝瑞兒童疫苗資料最完整,歐盟已核准莫德納用於兒童。黃立民表示,目前共有兩款兒童疫苗可以使用,其中輝瑞兒童疫苗資料最完整,不僅臨床試驗證實保護效果達九成,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已核准5歲至11歲兒童接種,目前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歐盟、日本、南韓、香港、澳門、新加坡等開放兒童接種。另一款是莫德納半劑量疫苗,目前歐盟已通過核准用於6歲至11歲兒童,開放施打的國家有歐盟、英國、澳洲、加拿大。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謝育嘉說,輝瑞兒童疫苗主要用於5至11歲兒童,劑量是成人的三分之一,打滿兩劑保護力約90.7%;莫德納疫苗則是6至11歲兒童的替代選擇,劑量是成人的二分之一。Q:兒童施打兩款疫苗,可能出現什麼副作用?● 心肌炎、心包膜炎機率較青少年低,且症狀輕微、可逆轉。關於兩款疫苗的副作用,黃立民說,兒童接種後,約10%至20%會出現接種部位疼痛或腫痛、發紅,以及疲勞、頭痛等,僅約十萬分之一可能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等個案,但症狀輕微且短期、可逆轉,發生率比青少年低。為有效降低孩子染疫重症風險,他呼籲「先打先好」,讓孩子及早獲得保護力,如果對莫德納兒童疫苗有疑慮,建議可選劑量較少的輝瑞兒童疫苗。黃立民說,患有氣喘、肥胖、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免疫、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症等危險因子的兒童,確診後重症風險較高;又或需要出入人多聚集場所、無法保持社交距離與衛生習慣的孩童,此類族群兒童施打疫苗後,明顯減少重症死亡的風險。Q:mRNA疫苗會對基因造成影響嗎?● 目前無足夠證據,可先打一劑度過疫情嚴峻時期。很多家長擔心屬於mRNA疫苗的輝瑞、莫德納兒童疫苗,可能對孩子基因造成影響。黃立民表示,由於mRNA疫苗僅使用2年,但對於這些顧慮,至今沒有新證據證實有這樣的風險,且先進國家也維持讓兒童接種疫苗。他認為可先打一劑度過疫情嚴峻時期,未來以蛋白疫苗作為每年例行接種的疫苗,安全性更高。
-
2022-05-22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每天晨跑10公里竟罹癌病逝! 醫師:晨跑前要看空品
彰化縣基層公所的一名一級主管跑遍全馬、半馬,每天晨跑10公里至少6年以上,去年確診肺腺癌,日前病逝,震驚他的朋友圈;衛福部彰化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林聿騰今天表示,肺腺癌是安靜殺手,而且晨跑未必是好事,要看空氣品質出門運動。這名一級主管在南彰的基層公所服務逾20年,深受三任地方首長器重,兩年多前被擢升為幕僚級的一級主管。去年偶而莫名頭暈求診,竟確診肺腺癌第四期並移轉腦部,今年症狀加遽接受化療,一個多月前住院,日前不敵病魔撒手人寰,家人依照他生前遺願,大體送回家時路過公所,昔日同僚都為他的壯年早逝感到惋惜和哀傷。根據公所人員指出,這名一級主管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很重視運動,參加國內各大路跑和馬拉松比賽,平日從住家沿著員鹿路往溪州方向晨跑,快到溪州鄉時折返,來回10公里,大多數公務人員無法像他持之以恆每天跑10公里,因此得知他不菸、不酒、不吃檳榔,平時沒不適症狀,確診即是癌末,都感到震驚。彰化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林聿騰說,肺腺癌號稱安靜殺手,發生率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二名,死亡率第一名,若平常沒注意到它,等到它找上門往往來不及,50歲至80歲一年吸菸達30包、還在吸菸或戒菸未超過15年、有家族史的高風險群都應立即做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般民眾50歲起兩年做一次檢查。林聿騰表示,除了吸菸,空氣汙染、職場工作環境、生活空間、遺傳基因、營養狀況等因素也可能罹患肺腺癌,尤其中部空氣品質不太好,冬季和春冬的境外汙染物與工業汙染經常持續整天,並非早晨空品較好,民眾騎車開車上班之後才變差,如果不看空品就外出路跑,加速肺部吸入髒空氣,無益於健康。環保署每天定時更新空品訊息,林聿騰說,先看空品預報和最新數據,空品差就不要出門運動,即使早晨車輛少也不宜,如要維持規律運動習慣不間斷,居家環境打掃乾淨,沒發黴物品、沒裝潢建材散發化學物質、乾濕度適宜的情況下,可改在室內運動。彰化縣是農業縣,很多民眾喜歡沿著田間產業道路路跑,呼吸帶著植物清新氣味的空氣。林聿騰提醒,大宗蔬菜噴灑農藥的時節,最好不要前往這些高風險地區路跑。
-
2022-05-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面試要求提供疫苗接種證明 勞動部:須合乎法規規定
近期國內疫情嚴峻,傳出有企業要求應徵者必須出示打完3劑COVID-19疫苗的小黃卡或健保APP才可以參加面試。勞動部表示,雇主面試要求提供疫苗接種證明,必須依法或配合防疫政策特別防疫規格要求等正當理由,否則不得強迫求職者配合提供,也不得以求職者未配合而拒絕其求職或報到。勞動部說,據就業服務法第5條第2項第2款規定,雇主招募或僱用員工,不得有違反求職人或員工意思,要求提供非屬就業所需的隱私資料。另,依就服法施行細則第1條之1規定,隱私資料包括基因檢測、藥物測試、醫療測試、HIV檢測、智力測驗或指紋等生理資訊。勞動部表示,雇主要求求職者或員工提供隱私資料,應尊重當事人權益,不得逾越基於經濟上需求或維護公共利益等特定目的必要範圍,並應與目的間具有正當合理關聯,雇主如因相關法令規定而要求提供各項隱私資料,則尚屬就服法所稱就業所需範疇,如違反上揭規定,依就服法規定,由直轄市及縣(市)主管機關處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就服組副組長吳淑瑛舉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就國人施打疫苗及相關行業恢復營運等制定政策及指引,並強化疫苗第3劑接種規範,例如健身房及八大行業的員工或消費民眾,必須完成COVID-19疫苗第3劑接種,因此,雇主可要求健身房、八大行業求職者提供接種疫苗證明,但假設指揮中心未對特定行業從業人員有相關要求,雇主原則不得強迫求職者提供疫苗接種證明。勞動部表示,如果民眾遇有雇主違反上述規定情形,可檢附相關具體事證向公司所在地之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提出申訴。
-
2022-05-2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讓我刻骨銘心的病人
【編者按】本週「教我人生的病人」分別邀請不同人生階段的醫師執筆。第一位作者是已經擁有博士學位,即將由醫學院畢業的醫學生說出他最感激的病人是幾年前在他開始到醫院實習不久所遇到的女病人,因為她使他領悟到,成為好醫生最重要的秘訣就是要成為關懷病人的「人」;接著一位中生代的外傷科主治醫師意氣風發地回想自己努力締造出近乎起死回生的奇蹟,並穿插過去救不回來的病人,家屬的哀求引發他更上一層樓出國深造精進; 最後一位部主任教授醫師在成功的手術後病人急轉直下,使他百思不解。為了找尋病因,他懇求家屬在停止急救後,在心臟肌肉採取樣本,而證明是與外科手術無關的磺胺類抗生素過敏性心肌炎,導致急性心臟衰竭。醫者面對病人非預期的惡化以及追求真相的心路歷程是罕為人知的一面。那是2006年的一月底,我接到皮膚科的照會。病患是一位54歲的男性,因為血尿前去一家醫院看診,而發現膀胱腫瘤,但因為用藥過敏,全身紅疹脫皮,而住到皮膚科。翻一下他的病歷,得知他是位旅居美國的華僑,回台探親及過農曆新年。兩週之前因為血尿到一家地區醫院求診,經過膀胱內視鏡檢查,診斷出有膀胱癌病灶。由於他對膀胱鏡檢查後所服用的磺胺類抗生素藥物過敏,產生全身皮膚紅腫,起水泡及脫皮,而被轉送到我們醫院皮膚科住院。治療了兩週,皮膚病灶漸漸緩解,皮膚科醫師於是照會我安排後續的膀胱腫瘤治療。由於此時已接近農曆春節年假,所以我告知病患,等待農曆年假之後,就安排他住院開刀。大年初六,他住進醫院泌尿科病房,隔天我就幫他手術。手術是經尿道內視鏡膀胱腫瘤刮除術。這種手術是屬於內視鏡微創手術,在尿道內視鏡近導引下,將表淺性的膀胱腫瘤刮除。一般病人在手術後一到兩天就可以出院。手術很順利,不到半小時就完成了。病患接著經恢復室回到病房休息。不料,當天晚上十點左右,病患訴說突然胸悶痛,吸不到氣。值班醫師發現他呼吸急促、淺快,胸口發悶,血壓下降。緊急做心電圖,沒有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的現象。隨即緊急照會心臟科的總醫師,心臟科總醫師立即推著心臟超音波過來,發現病患左心室壁收縮力異常,且有少量心包膜積液,不能排除心肌梗塞。因此,心臟科建議立即轉床到心臟加護病房,準備安排心導管檢查。心肌收縮異常及包膜積液,導致心搏量減少,血壓下降。病患插上氣管內管,接上呼吸器。隨後的心導管檢查,並未發現任何血管阻塞的現象。同時安排心包膜積液的引流,心包膜積液引流後,血壓略有回穩。可是心肌的收縮力卻一直不見起色。當天凌晨即在主動脈內裝置了動脈幫浦以維持血壓。但情勢持續惡化,隔兩日就裝上了葉克膜裝置。他的病情變化快速,可以說從他晚上開始喘起來之後,就急轉直下。我整晚都守在心臟加護病房不敢離開。一直在思索:手術中有發生了什麼特別的狀況嗎?反覆查閱手術紀錄、護理紀錄以及麻醉紀錄。但絲毫看不出有什麼端倪。緊急趕到的家屬,包括一直陪著病患的配偶,病患的兄長以及從美國趕過來醫院的子女焦急地在加護病房外面守候。我在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連我自己都搞不太清楚,要如何向家屬解釋呢?身為主治醫師,也只好硬著頭皮向家屬報告病程,以及現在發生的情形。但也只能照著目前的現象說明,其他的,我也坦然地告知自己並不清楚病患為何會進展到這樣的狀況。心臟加護病房的團隊相當積極,將他血壓等生命徵象都維持著,不過也覺得奇怪為何心臟機能不斷在惡化。甚至心臟跳動的頻率也開始出現陣發性的不整脈。由於病患接受大量的輸液,肺部和四肢周邊都有明顯的腫脹積水,所以也一直一定要用利尿劑治療。奇怪的是,打入利尿劑後,尿是有出來,但心臟收縮功能就更退步一些。這時我一個想法閃過腦海,該不會是跟之前的全身過敏有關吧?難道他是過敏性心肌炎?病患因為磺胺類的藥物過敏,是不是現在所用的藥物也有磺胺的成分呢?一查之下,不得了!幾乎所有的利尿劑,降血糖藥,改善排尿的高選擇性的甲型阻斷劑等等都是磺胺類的藥物,難怪一用就會出現心臟機能的下降!有了這個發現之後,立刻按照免疫科專家的建議,將所有可能引起過敏的藥物全部停掉。並且使用類固醇。由於心臟的情況一直沒有改善,看著葉克膜使用的期限也要到了,要再搶救,就只能依靠人工心臟或者做心臟移植了。幾經掙扎,再次由心臟外科置入心室輔助幫浦做為過度處置,等待看整體情形是否改善,或是有機會可以換心。然而,心臟移植沒有等到,病患接連出現肝臟和腎臟等多重器官衰竭的跡象,就在我幫他手術的二十天後,宣告不治。為了要證實他的病因,我懇求家屬允許我們在拆除葉克膜的時候,在心臟肌肉採取樣本,作為病理化驗之用。數日後,病理化驗報告出來:「心機有過敏細胞瀰漫性浸潤,確認為過敏性心肌炎。」家屬哀傷不已,而我數日來,日夜在加護病房守候,向家屬匯報訊息,雖然身為主治醫師,但另一種角色也與家屬成為作戰夥伴,不幸我們戰敗了。送走了病人,我彷彿被掏空了一半,深層的挫敗感壓得我灰濛濛的。由於這段時間我都綁在醫院,內人也不時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我強打起精神,繼續查著文獻,對於過敏性心肌炎的病例反覆比對。結果發現,案例幾乎都是以類似的病程變化在發展。外科部死亡及併發症討論會中,按例都需要將死亡病例做一個完整報告。報告後,一位資深的師長問我,這個案例有無申請藥害救濟? 「對呀,我可以幫他爭取藥害救濟!」我將這個訊息向他的兄長分享,之後就詳細從頭整理他的病歷資料,包括在這次住院之前於他院就診的病歷,附上最後關鍵的病理報告,徵得家屬同意,幫助他們提出藥害救濟。終於在病患過世四個月後,獲得藥害救濟的補償。我在想,病患是因為過敏性心肌炎而發生心臟衰竭。他發生心肌衰竭時正好在醫院中。假使他二月六日沒有住院,很可能他發生胸悶氣喘時是在家中或是其他地方,被送到醫院時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急救。如果來不及救,很可能會被歸咎到心肌梗塞。那麼,過敏性或是病毒性的心肌炎而導致的突發性心臟衰竭的發生率應該遠超過目前所報告的案例。磺胺類抗生素,是第一個人工合成的抗生素,已有90年歷史。目前仍廣泛用於治療人體各種感染症,包括上下呼吸道、腸胃道、腎臟及尿路感染症、生殖器感皮膚感染等。但這類抗生素卻常造成藥物過敏反應,嚴重甚至有致死風險。磺胺類抗生素過敏可從輕微到嚴重反應都有,輕微的表現可能是局部或全身的搔癢紅疹,有時發生生殖器附近(像是龜頭、包皮)的潰瘍或腫脹性藥疹,嚴重過敏反應則包含史帝文斯強生症候群(SJS)、毒性表皮溶解症(TEN)和藥物反應伴隨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加與全身症狀(DRESS)。臨床表現則包括全身性產生紅疹與水泡,到大範圍的皮膚破皮和黏膜潰瘍,也可能併發肝腎功能或多器官衰竭而導致死亡,死亡率高達30%。而再發生心肌炎者,就更少見了。幸運存活的患者,也可能會有永久後遺症。根據台灣藥害救濟的統計,磺胺類抗生素是目前國人引起嚴重皮膚藥物過敏排名第六的藥物,也是全球嚴重藥物過敏的前五大藥物。最近長庚醫院皮膚科研究團隊確認了磺胺類藥物過敏的特殊基因型 (HLA-B*13:01及相關基因型),帶有此特殊基因型的人使用抗生素藥物就有可能產生嚴重藥物過敏的風險。之後可以幫助病人找出是否有這種特殊體質,以避免接觸到此類製劑。
-
2022-05-20 癌症.癌友加油站
生命故事/回歸本質,癌症遠離 改變人生的大好機會
為什麼會罹癌?確診後一直思考這個問題。壓力、飲食、家族病史、基因…,你可能知道原因,也或許會百思不得其解…。全台最大癌症粉絲團「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與「財團法人滄洲文教基金會」聯手舉辦抗癌故事徵文活動,透過社群力量,凝聚正能量的迴響,傳散至各個角落,降低癌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鼓勵無畏癌症,樂觀面對人生逆境。抗癌鬥士生命故事于紫晴在23歲那年確診乳癌,那時候我才剛剛完成碩士學業,剛開始真的完全無法接受,覺得怎麼可能會罹癌,畢竟我還這麼年輕,也沒有癌症家族病史,歷經了許多次的崩潰還有悲傷,幸好有家人以及醫療團隊的支持,現在已經治療滿一年多了,對這一趟旅程充滿感恩。也想對這一年多來的自己說聲:妳辛苦了。李百麟罹癌前我是一間電機公司的負責人,靠著年輕,為了賺錢養家糊口,經營25年了事業,白手起家,生了3個小朋友,都讓他們讀到碩士畢業。經歷過金融風暴,沒倒閉,每天就是工作。1年365天約350天都工作,全年無休,有看到身邊存下一些錢。生活上為了工作、訂單,需要交際應酬,會喝一些酒,生活作息比較不規率,白天又忙工作到晚。這樣的日子十幾年有,也因這樣小朋友及老婆都疏於陪伴,當我發現婚姻出問題,小朋友變的先保護自己,進而變自私、我沒問題就好!老爸你就是沒陪伴我們,只顧工作,老婆也玩自己,快要婚變。直到有一天我身體出現不舒服,東西吃不下、連水都無法吞下,才去檢查,一化驗出問題,都不標準,後來醫生再進一步化驗肝癌,3公分再後背,脾臟腫、食道4顆肌瘤,差點破裂出血,就沒辦法救了!還好馬上開刀急救,開了8小時。原本6小時,但因無法自主呼吸,插氣管、急救,再加上2小時才得以獲救。肝癌切3分之1脾臟,腫到2公斤膽臟,也一並切除掉,共3個器官。醫生說我命大,救回來了,後續保養就要靠自己努力了。回來後又繼續工作,因工廠員工離職,沒有人幫忙,開完刀回家傻傻的工作,回診醫生就抽血化驗,報告一看,就講我是不要命,只要錢,好不容易救你回來,你放棄自己,那就不用救了。自己好好想了想,如果日子過的去,就把工廠收掉,好好生活。回家後我也心裡也想,結束掉吧,雖然不捨,但為了保命,再多的錢也買不到!工廠收了,日子也慢慢放慢腳步,調養身體的狀況也越來越穩定,只要放寬心,相信醫生、配合治療,目前一切安好。凡事看開,日子過的快樂,心裡不要再操煩,過自己的生活,及使像我目前婚姻雖然也有問題,小孩也大了,每個家都有難唸的經,隨緣就好。畢竟經過了生死劫,只要活著一定就有希望。好好過生活,上天自有安排,罹癌的朋友們好好將自己安排好,不要因為身邊的事徒增煩惱,過好自己的生活,加油,共勉之。林秀淑我是104年秋季在台北榮總做自費全身健康檢查,當收到健康檢查報告時,因整本有很多都是英文報告,我看不懂,只好走到老人健康檢查門診,見到有一醫師正好有空,我便進入拜託看報告,那醫師指著乳房檢查那頁寫著有問題,叫我去乳房醫學中心找主任曾令民醫師。星期二我去見到了曾令民醫師,做了超音波,乳房切片,抽血。他很快的告訴我右邊乳房是乳癌,星期五就可安排切除。問我是要全切除還是半切?我心想既然是乳癌,那我又已是七十多歲的老人。我回說,那就全切除。突然得知是乳癌,馬上在星期五安排切除,我當下立即感覺頭暈,趕快去量血壓,嚇一跳,血壓竟高到200!我趕緊掛新陳代謝科,那醫師問我怎了,我把得知乳癌的訊息及經過告訴他,那醫師回我說,不要緊張,不要緊張,我內心著實嚇得不得了!星期五我在乳癌醫學中心安排下,開刀切除了右邊的乳房。之後,回診,是個管師幫我把掉血引流管,在數次回診中經歷了淋巴水腫,右手掌腫很大,經復健科醫師在整支右手及手臂套上復健手套很多次才好。之後,我改看趙大中醫師,也是一直吃復乳鈉和滋骨。吃到最近這個月,趙大中醫師告知我,因我是一期的,復乳鈉只要吃五年就可以了。並且我自104年開刀後每三個月就要回診做乳房超音波、抽血,還有做腹部超音波,還有自費做肺部等檢查,報告均很好。所以在這次回診時趙醫師告訴我不必吃復乳鈉了,明年二月再回診抽血。所以,我想奉勸我們女性朋友及早做乳房檢查,及早的發現乳癌,及早做癌症的處理對我們身體是有很大的幫助的。盧正文確定罹患乳癌那天剛好是我的結婚紀念日,好大一份禮物,無法退回,當下腦袋一片空白,為何是我?經過一年多的化療及標靶治療,病情穩定,心情較平復,因為罹癌,讓我從新檢視我都的飲食、生活作息,感謝老天爺,用這個方式來提醒我,雖然治療過程很辛苦,但在家人的陪伴及病友姊妹的經驗分享,讓我走出生病的藩籬,一場病讓我更能放下,更能正向思考,也會注意生活作息及飲食。謝董罹癌前,從大學開始就對急救有興趣,一頭栽入急救教育行列,那股熱忱,撼動著我未來的日子。喜歡往戶外跑,相對飲食也不那麼規律,甚至是常有不健康的飲食,高鹽、高糖、高油脂等,加上家族有癌症病史,親人也有大腸癌過世,但總覺得自己不會那麼幸運,就這樣讓我碰上。確診癌症前,第一次出國就去緬甸,回國後莫名腹瀉十多天,一直以為是水土不服造成,就診後發現,怎麼嚴重的貧血,開始進行輸血、打鐵劑的日子,就這樣熬過五年。陸續發現有血便,一直誤會是痔瘡出血不以為意,直到最後經兩周沒排便,肚子脹到快炸裂才就診,發現已經塞滿整個腸道,等通腸後進行檢查,就被告知罹癌,而且是大腸癌跟直腸癌兩種。從開始治療到現在,已經快一年,手術、關造口、吃化療藥甚至不間斷的復健,這一年內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幾乎餐餐都在家裡吃,減少外食的風險,如今已經順利回到學校,也是都自己帶便當去蒸,同學們都好羨慕我有美味的便當,對於糖份的攝取也大大減少許多,由於行動尚未便利,都利用復健當作運動,增加自己的體力,代謝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最重要的是”心情”,有一顆開朗的心,才能有勇氣面對一切挑戰,生病並不可恥,勇敢面對才是勇者,抗癌的路很不好走,唯有走過才知道其中的苦,不要讓苦白白受,一起努力,迎接比今天更健康的自己。Ann Jan民國103年初確定罹患淋巴癌四期,當下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因我向來都是健康形象(每天精力充沛、冬天只穿一件短袖帶學生在操場跑步...),何況也無家族史,無奈之下只好提早退休(年紀、年資都已達可退休的資格)。化療半年,加上標靶兩年(共8次),又有幸參加陳月卿老師針對癌友開的營養課程班,學到了吃真食物、以及如何算計自己每天所需的營養素等知識,我像個好學生一樣,從此以後遵照奉行至今,也多吸取較早罹癌的前輩經驗(生活作息、心態、運動...),調整自己的日常。台大蔡璧名教授的一句話“人要鬼門關走一回,才會真正明白你在追求什麼”,我覺得最是受用!現在每天打太極、吃好食材、保持心情愉快...,雖然還是三個月要回診追蹤,但我仍慶幸即將邁入第八個年頭了!家族所有人從我罹癌起,都非常關注他們自身的飲食、情緒與健康狀況,這又何嘗不是因禍得福呢?李文怡罹癌後,我才知道過去是怎樣生活。工作的因素,日夜混亂,方便的關係,隨意飲食,約喝酒?好啊,加一。以為年輕的自己,其實早已不是想像的樣子。揮霍的樣子,自以為健康富翁,擁有大把的良好細胞。化療時,身體的細胞像被核彈般毀滅式的攻擊,幸運的是,我是戰場裡的生還者,在一片寂靜的荒涼戰場裡,倒地的我終於清醒,拍拍蓋在身上的土塵後,拄著枴杖,跛著回到基地等待救援。罹癌後,我才知道要怎麼生活。回到規律的作息,學習聆聽身體警訊,新鮮的蔬果,優質蛋白質的攝取,各式維生素的補充,再加上運動,一段時間後,身體也用美好的復原回應我。“ 善待自己,你復原後會變成更好的自己 ”這是病友在我最痛苦的時候和我的分享,我也與大家分享。💡看更多抗癌故事請關注「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Cancer」
-
2022-05-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打了疫苗再感染就超級免疫?金傳春:政府應全力防疫
民進黨中常會於五月十八日邀請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就疫情報告, 她提出超級免疫力的說法,表示既然無法讓Omicron不感染,施打疫苗後加上感染的「綜合免疫力」,被稱為「超級免疫」,這就是最好的免疫。多位學者對此持保留意見,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與預防醫學所兼任教授金傳春認為,不宜宣導自然感染,以免誤導。何美鄉特別向金傳春解釋,她並不是鼓勵任何人都去感染,只是告訴大家染疫不要害怕。金傳春表示,她和何美鄉是多年好友,不確定媒體轉述何美鄉的意見有無錯誤,但她必須強調,主張自然感染不符合公衛精神,雖然目前指揮中心宣布輕症患者占百分之九十九點七,但這些是從OmicronBA.1流行開始累積的數據,而目前的主流病毒株是OmicronBA.2,指揮中心應提供更即時的數據,作為制定政策參考。金傳春表示,Omicron傳播力非常強,許多人即使打了三劑疫苗依然感染。她教過的一位學生在第一線負責防疫工作,最近染疫,她急著送隔離需要的物資給學生,這才發現卅多歲的學生已住院治療,X光竟證實肺部浸潤,需要使用瑞德西韋。金傳春指出,每個人體質不同,自然感染讓全體族群都受影響,例如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等高危險群,還有未打疫苗的高齡族群,他們染疫後極可能成為重症。若有人重視自然感染,這不符合公衛精神。更何況,今天本土病例已破九萬例,「現在就已經是大多數人自然感染了,不需過度宣傳」,自然免疫力可能讓某些人付出生命為代價,在公衛倫理上不宜強調。目前全球取得EUA的新冠疫苗都針對武漢病毒株,但Omicron在棘蛋白(spike protein)上有30多個胺基酸變異,所以目前疫苗防範Omicron感染的效果有限,更別說國內接種率也不如紐西蘭等國家。正因為疫苗無法完全避免染疫,因此疫苗加上自然感染也未必能成為我們期望中的「超級免疫」。自然感染的前提應是染疫後完全沒有後遺症,不會造成健康傷害,況且Omicron仍會在「與病毒共存」環境中繼續變異。另外,目前醫學文獻指出,即使是輕症,民眾染疫還是可能出現「長新冠(Long COVID)」後遺症,常見症狀包含疲倦、胸悶、胸痛、注意力不集中及腦霧,其中腦霧最常被提出討論。何美鄉指出,腦霧較常出現在感染Alpha變異株,與Omicron較為無關;但金傳春認為,後遺症仍需要更多時間的觀察與科學證據。另外,已知Omicron很容易感染全身多種細胞,在我們對病毒有更多認識之前,不宜主張自然感染。對於「與病毒共存」,金傳春也不贊同,「做決策者應該親自明瞭照顧染疫患者的第一線現場的苦處」目前在前線防疫的醫護人員、醫檢師、藥師面臨突如其來的大量病患與工作量,苦不堪言。提出與病毒共存的決策之前,更應該對出現大量病患等情況進行完善規畫與準備妥當,目前指揮中心僅統計空床數的百分比,但未考慮醫護人力吃緊,尤其超時工作時還要面對大量患者與家屬的壓力及執行院內感染防治愈加困難,染疫者與家屬更痛苦不堪。金傳春認為,制定防疫政策不能坐在辦公室思考,「前線作戰和坐辦公室讀科學文獻,差別很大。」她也認為,目前指揮中心並未公布國內詳細的數據,例如部分重症患者雖然打滿三劑疫苗,何時打第一劑、二、三劑疫苗?打什麼廠牌?打了疫苗還染疫的風險因素是什麼?這些流行病學因素應該調查,再就數據提出建議與決策。 昨天民進黨中常會後,何美鄉受訪表示,蔡總統對她提到「綜合免疫力」,也就是所謂的混和免疫或雜交免疫,表示「這個他們能不能借用,因為這個概念很重要。」但金傳春認為,若政治大於專業,無形中將製造很多冤魂,防疫決策應基於專業共識,學者有不同想法很好,但必須更謹慎提出客觀的科學數據,提高信服力。Omicron傳播力強,「最大的問題是打了三劑疫苗還是中鏢」,金傳春認為,敵人頑強,要這場戰爭需要是臨床學、病毒學、免疫及流行學、公衛政策等學界跨領域合作,才有機會打贏,大家尤其要重視流行病學數據所顯現的警示。金傳春提出與自然感染相反的建議,認為在病例數激增的情況下,在部分地區應自主減少移動,例如病例數較多的地區、疫苗接種不足之處、人口密度高與交通流量高的場所,大家應減少移動避免感染,齊心協助盡量降低感染後造成醫療負擔。目前已有地方政府進行減少自主移動而避免傳播的宣傳,例如新北市目前即採取這樣的措施。另外,華人社會對疫苗的接受度不同於歐美,年長者接種意願不高,政府應深入了解,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提升老年族群的疫苗接種率。Novavax是次單位蛋白疫苗,安全性較高,建議政府應促成此疫苗與國產的兩支蛋白疫苗一起在台進行台第三期臨床試驗科學比對,了解在副作用、安全性、重症保護力、減少致死率、 突破性感染等數據。金傳春認為,政府應盡所有力量去防疫,如特定族群疫苗接種率差,應該透過到府接種等措施,盡量提高接種率;也應強化病毒基因監測(genomic surveillance),例如發現某些地區病例數增加或出現呼吸道症狀的人變多,就應有所警覺,採取措施,馬上檢視病毒何處變異而成為「優勢病毒株(dominant virus strain);絕不能坐視「自然感染」。金傳春指出,我們對於Omicron所知太少,至今連Omicron怎麼產生與起源仍不清楚,避免染疫仍是目前對個人與臺灣群體健康最安全的法寶。
-
2022-05-20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根據衛福部2020年國人10大死因的統計,高血壓性疾病位居第7位,其他與高血壓相關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變等,也都在10大死因排行當中,由此可見高血壓對健康非常重要。 高血壓盛行率隨年紀上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李孟澤指出,心臟將血液運送至全身動脈血管所產生的壓力稱之為「血壓」,當心臟收縮能力或者血管阻力改變時,就會影響血壓的高低。血壓長期的升高,常暗指血管的阻力增加,最常見的原因即是血管動脈粥狀硬化造成的管徑狹窄。高血壓的盛行率隨著年紀增長而上升,更受到肥胖、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家族基因遺傳、抽菸與喝酒的影響而增加風險。居家血壓有效代表真實血壓狀況李孟澤表示,國際上常見的高血壓定義為診間測量的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但由於診間血壓易受到環境與白袍症候群的影響,目前認為居家測量的血壓更能有效代表真正的血壓狀況。根據最新的專家共識,若在家中於兩個以上不同的時段,測量到至少兩次以上的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0mmHg,則很有可能有高血壓的問題。為了準確獲得血壓數值,如何正確測量血壓是一門不容忽視的學問,在血壓測量前、測量中與測量後分別有以下要點:(一) 測量前:1.準備合格認證且定期校正的電子血壓計及尺寸正確的壓脈帶。2.測量前30分鐘內避免進食、攝取咖啡因、運動或抽菸。3.排空尿液,於安靜暖和的場地靜止休息至少5分鐘。(二) 測量中:1.移除上臂的覆蓋衣物,保持平坦,手臂支撐於桌面。2.靜止坐直在靠著椅背的椅子,不能說話,不要使用手機。3.不要翹腳,雙腳平放於地板。4.壓脈帶綁於手肘上方1-2公分處,中央對齊心臟高度,鬆緊適中。 (三) 測量後:1.測量雙手,選擇較高的數值,之後固定量血壓偏高的那一側。2.測量至少兩次,兩次間隔1-2分鐘,取平均值;一天內選擇至少兩個不同時段測量。 遵循722(請量量)原則台灣高血壓學會建議一般民眾可遵循722(請量量)原則:連續量血壓「7」天;每天量「2」回,包括起床後一小時內且吃飯吃藥前,以及入睡前一小時內;每回至少量「2」次,中間間隔1-2分鐘,再取平均值。李孟澤指出,由於高血壓初期往往沒有顯著症狀,因此,定期篩檢有助於高血壓的及早發現。目前建議18歲以上的成人應該每年至少測量一次血壓,高風險族群則可以提高頻率。透過正確的方式定期在家測量血壓,才能及時偵測隱藏的危險,如有異常發現,也能第一時間尋求家庭醫師的協助,討論高血壓的控制,獲得妥善的介入治療。延伸閱讀: 。量血壓要用右手還是左手? 專家曝「6個NG行為」:多數人都做錯 。每次到醫院量血壓都很高? 醫揭「血壓飆升」原因:1情況很正常
-
2022-05-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國已逾2成兒童確診 台大醫籲:打疫苗利大於弊
國內5月起開放兒童接種莫德納、BNT疫苗,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兒童施打疫苗有3個好處,包括降低住院率、重症率、預防多系統炎症綜合症(MIS-C),尤其國內正在疫情流行,建議5月下旬盡快施打,完整疫苗保護力。黃立民指出,目前疫情發展廣泛,兒童是這波Omicron疫情主要感染者,全國近2成兒童感染,北北基桃四區域的大醫院兒童病床幾乎滿床,兒童感染新冠肺炎致死率不可輕忽,兒童施打疫苗也格外重要。以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今年5月13日數據顯示,720萬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年齡在0至11歲,共佔全美確診個案總數約一成。而因染疫死亡的個案,有486例為0至4歲兒童,5至11歲兒童的亦有359例。兒童確診雖大多輕症,黃立民指出,沒打疫苗的兒童感染後,經過2至4周甚至6周,可能產生多系統炎症綜合症,兒童的心臟、肺、血管、腎臟、消化系統、大腦、皮膚或眼睛等器官和組織會嚴重受損,部分孩童重症、死亡皆是來自這疾病。兒童感染也可能引發嚴重上呼吸道感染及腦炎。國外臨床統計,5至11歲兒童沒打疫苗,確診後住院率是打過疫苗的2倍以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論文也指出,5至11歲兒童及青少年,施打2劑BNT可預防嚴重感染而住院,目前完整接種2劑BNT疫苗的兒童,無論過去有無確診,無發生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症或死亡。美國去年已為5至11歲兒童接種870萬劑BNT疫苗。國內目前有莫德納、BNT2種兒童疫苗。黃立民指出,BNT兒童疫苗安全性資料較多,依照美國FDA資訊,5至11歲兒童施打2劑BNT,保護效果達90%,有頭痛、疲勞、施打部位紅腫等輕微副作用,極少數發生心肌炎,症狀輕微、短時間可恢復,發生心肌炎比率比青少年更低。莫德納、BNT兒童疫苗該如何選擇?黃立民表示,2種疫苗最大差別是劑量,BNT兒童疫苗適用5至11歲,施打10毫克,是成人劑量三分之一;莫德納兒童疫苗適用6至11歲,施打50毫克,是成人劑量的二分之一。黃立民表示,曾有專家討論,是否依照兒童體重來選擇疫苗,但此論點缺乏實際證據,目前2款疫苗分別取得歐盟、美國FDA許可,BNT兒童疫苗現階段安全性資料較多,莫德納兒童疫苗安全性資料雖較少,但能獲許可、代表其副作用仍在可接受範圍,若家長憂心,建議可選劑量較少的BNT。黃立民表示,我國ACIP專家建議,兒童2劑疫苗需間隔3個月施打,但現在疫情仍持續流行,若接種時間較晚,恐怕施打第一劑後就確診,疫苗實際保護力不完整,建議兒童應在5月下旬盡快接種疫苗。各國也建議肥胖、慢性肺病、先天性心臟病、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症、免疫不全的兒童接種疫苗。至於香港有13%的染疫兒童出現神經系統症狀表現,若接種疫苗是否可預防兒童神經系統症狀?黃立民指出,此類狀況少見,理論上施打疫苗的確有幫助。黃立民也建議青少年施打第3劑,第3劑發生心肌炎機率大幅下降,相較第2劑減少十分之一,目前疫情仍在傳播,施打疫苗可提高保護力。部分家長憂心,施打mRNA疫苗對於孩子基因有未知影響,黃立民說,這是理論上的疑慮,只能說mRNA疫苗應急,若後續需每年追加施打,希望引進蛋白疫苗。基金會特別製作兒童施打疫苗電子衛教傳單,協助家長釋疑。
-
2022-05-1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指揮中心:65歲以上長者快篩陽判確診給藥 5/18上路
指揮中心昨天宣布65歲以上長者,快篩陽性經醫師評估即可給予抗病毒藥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公布新制將從5月18日上路,65歲以上長者快篩陽性後,可攜帶快篩檢測卡匣就近至醫療院所或衛生所請醫師現場評估確認;或透過遠距門診醫療,請遠距視訊診療醫師協助評估確認即視為確診,可評估使用輝瑞抗病毒藥物(Paxlovid)治療。陳時中進一步表示,經醫師依病人提供之抗原快篩陽性檢驗結果與臨床研判,認定病人高度疑似感染新冠肺炎且達成醫病共識者,由醫師以健保IC卡上傳檢驗結果等方式通報確診。判定確診後進行輝瑞口服抗病毒藥適應症評估。醫師經詳細說明治療效益與副作用,於取得病人或其代理人同意後,即可開立處方箋。持釋出處方箋者,可由親友持前往社區藥局或Paxlovid配賦醫院領取藥品,進行治療。陳時中表示,若無共識或仍有疑義,民眾可進行PCR採檢,或於現場,或以視訊方式,於醫事人員監督、指導下再次執行快篩,如仍為陽性結果者,由醫師通報確診,並由醫師進行前述流程評估藥物治療及進行系統通報。民眾取得口服抗病毒藥物後應依醫囑指示服藥,完成完整療程,切勿自行增減藥量或改變使用方式,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如出現服藥後不適症狀,應立即聯繫諮詢開立處方之醫療院所、居家照護團隊或各地方政府關懷中心,以及配合指示就醫。指揮中心表示,依據國際已發表之隨機對照試驗,以Molnupiravir治療發病5天內門診病患,住院或死亡率下降31%,Paxlovid則下降88%。另考量Molnupiravir的作用機轉為使病毒基因組錯誤累積,可能造成病毒突變,且有胎兒毒性及骨骼與軟骨毒性等副作用,因此於「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感染臨床處置指引」中,建議本藥品提供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物之具重症風險因子(除懷孕外),未使用氧氣且於發病5天內之≧18歲的病人使用。因此該藥品以提供血液透析、以管灌方式進食、思覺失調等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物病人為主,不以釋出處方箋方式提供;開立Molnupiravir處方箋之院所需循程序向配賦點申領後,再將藥品提供病人治療。
-
2022-05-14 養生.聰明飲食
40歲起大腦開始衰退!日本醫學博士傳授「大腦排毒飲食法」:吃黏黏的食物,7招防失智
以通便聞名的膳食纖維,也有排出體內毒素的作用。膳食纖維能通便,是因為它能軟化大便,增加大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排便是身體排出毒素的主力,所以順利排便是排出毒素的基本。現代人的大腦累積著毒素!這是看腦部影像就能明白的事實大家看到《腦排毒飲食法》這個書名,會有什麼想法呢?想必也有人會驚訝,「欸?我的大腦也有累積毒素嗎?」遺憾的是,現代人的腦中堆滿了毒素。這是看腦部影像就能明白的事實。而且,即使腦中累積的毒素不會馬上發展成疾病,也會使大腦變得難以發揮原本功能。 大腦作為人體的中樞,被一堵堅固的牆壁嚴密保護著,不讓異物進入。這是你我都知道的常識。然而, 2019年竟有一篇論文表示在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內發現牙周病的致病菌(牙齦卟啉單胞菌),為醫學界帶來巨大的衝擊。這代表大腦的保護並不是銅牆鐵壁,即使是極小的缝隙,也可能讓有毒物質侵入。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與正常大腦影像的區別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逐漸萎縮變小,乙型澱粉樣蛋白沉積,神經細胞內產生濤蛋白(又稱濤蛋白),知覺、思考、隨意動作、記憶等大腦高階機能都受到不良影響。相較之下,正常大腦的體積大且飽滿,找不到任何乙型澱粉樣蛋白和濤蛋白。 阿茲海默症是大腦毒素引起的最嚴重疾病之一。國際知名的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專家——戴爾.布萊迪森博士,在書中指出導致毒素侵入大腦的三個因素: 1.發炎(感染、飲食或其他原因所導致)2.營養不足(輔助營養素、荷爾蒙、其他腦部所需的營養)3.毒素(金屬和黴菌等微生物產生的生物毒素等) 目前尚未查明阿茲海默症的直接成因,但只要某種毒物進入大腦,為了與之戰鬥,名為乙型澱粉樣蛋白的物質就會沉積在腦中,造成濤蛋白的產生,引起神經細胞功能障礙。 改變飲食可以減少大腦的毒素以大腦會積存毒素為前提,若能清除過去累積的毒素,盡可能不讓新的毒素進入大腦,我們就能避免腦部功能的失調和疾病,尤其是阿茲海默症。而這件事是可以透過改變飲食來實現的。 把改變飲食寫成文字很簡單,但要改變長年以來的飲食習慣,實際上可能很難。我自己現在每天都在實踐排出大腦毒素的飲食,這個方法也是在我持續研究健康長壽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各種飲食方法一點一點地進行調整,所累積下來的成果。 我對飲食方法的探索大約有長達20年的歷史。多虧這個方法,即使是60多歲的現在,體型也和以前一樣,從早上睜眼的瞬間到晚上就寢為止,大腦都在全力運轉著。我每週會和墨西哥醫生用英語開幾次會,經營的有機農場也在不斷擴大中,每年都會舉辦抗老化訓練營,開設附加照護的養老設施,一個接一個地實現夢想。改變飲食不僅能讓身體健康,還能讓頭腦清醒,讓人有動力去實踐自己想做的事情。 長壽和健康必定是一體的我長期從事健康和長壽的研究,我始終堅信「長壽和健康必定是一體的」。我強烈建議,最晚也要從大腦機能開始衰退的40多歲開始,將腦排毒飲食法納入日常生活中。即使是記憶力越來越差的五十多歲,或是被診斷為認知功能低下的70多歲、80多歲,只要能排出大腦的毒素,身體狀態就一定會有好的轉變,所以千萬不要放棄。擇日不如撞日,請從今天開始進行大腦排毒。腦排毒飲食法才是使大腦維持良好運作,擺脫失智症和慢性病等健康威脅的有效手段。膳食纖維能拯救大腦以通便聞名的膳食纖維,也有排出體內毒素的作用。膳食纖維能通便,是因為它能軟化大便,增加大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排便是身體排出毒素的主力,所以順利排便是排出毒素的基本。 尤其是黑木耳和海帶等藻類的黏滑成分,以及蒟蒻和洋菜的成分,能使滯留在腸內的大便變軟,有助於消除便秘。具有黏性的山藥、金滑菇、秋葵等,不僅能改善便秘,還能提高可說是體內排毒器官的肝腎功能。 另外,膳食纖維也是腸道益菌的養分。如果益菌增加,腸內環境得到改善,那麼腸道宿便裡的害菌就不會產生氨之類的有毒氣體。除此之外,膳食纖維還有幫助排出食鹽裡的鈉,以及抑制膽固醇吸收等諸多效用。 飯前喝「檸檬&生薑水」對肝臟有益飯前喝一些加入檸檬汁和生薑汁的常溫水,有幫助排毒的效果。檸檬裡的豐富酵素可以提高肝臟功能,促進排毒能力。給身體帶來溫暖的生薑,可以擴張包括大腦在內的全身血管,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大腦排出的毒素進入血管後,會被送到肝臟進行解毒,所以只要加快血液循環,趕快把有毒的血液送到肝臟,就能將毒素排出體外。 只加檸檬,或者只加生薑也有效。所以不要喝什麼餐前酒,把這個當作解毒水,養成每餐飯前喝一杯的習慣就好了。 大腦排毒飲食的7個規則 1.一天吃一份排毒小菜只用有排毒效用的食材和調味料來製作料理。 食材:蒜蓉綠花椰小魚乾材料(便於製作的份量:4 餐份)綠花椰菜 … 200g、小魚乾 … 20g、大蒜(切碎) … 2 片、特級初榨橄欖油 … 3大匙、鹽 … 1/2 小匙 作法:(1)把綠花椰菜分成小朵,太大朵的話切成兩半。(2)鍋中燒開5杯的水,放入花椰菜煮1分鐘後,用篩網撈起瀝乾。(3)將橄欖油和大蒜加入小平底鍋,中火加熱至大蒜變色後,放入小魚乾和鹽。等小魚乾變色後,加入(2)攪拌均勻。2.把主食改成「混合糙米飯」減少醣類攝取量的話,「酮體」會成為大腦的營養來源, 所以加上攝取少量就能有飽足感的糙米。 3.嚴選油脂和調味料油脂是指動物性脂肪和植物性油脂。使用不含添加物的調味料。 4.選擇小型或中型的野生魚體型越大的魚所含毒素越高,選擇毒素少的小型魚比較好。 5.肉類、加工品要仔細檢查產地和原料肉品基本上選擇本土的。香腸、火腿等絞肉產品,成分看起來怪怪的就不吃。 6.多吃深色蔬菜蔬菜和水果的色素含有豐富的天然抗氧化物質,深色皮的東西可以連皮一起吃。 7.細嚼慢嚥多咀嚼可以促進大腦血液循環,幫助營養的運送,更容易排出毒素。書籍介紹腦排毒飲食法:腦科醫生推薦的7天實踐食譜,幫你驅除腦霧,防健忘、抗失智,喚醒大腦防禦力作者:白澤卓二,小田真規子出版社:高寶出版日期:2022/04/27作者簡介白澤卓二:醫學博士。1958年出生於神奈川縣。1982年從千葉大學醫學部畢業後,進入胸腔內科。1990年於同大學研究所醫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結業。曾任東京都老人綜合研究所病理部門研究員、同單位神經生理部門室長、分子老化研究小組組長、老化基因組生物標誌研究小組組長,2007年至2015年擔任順天堂大學研究所醫學研究科抗老醫學講座教授。2017年開始擔任御茶水健康長壽診所院長,2020年就任千葉大學預防醫學講座客座教授。同時擔任日本Functional Diet協會理事長、日本抗老協會理事長、抗老化科學CEO。專業為壽命控制基因的分子遺傳學、阿茲海默症分子生物學,以及運動員基因研究。小田真規子:料理研究者兼營養師。於女子營養大學短期大學畢業後,曾擔任料理師助手,而後從事現職。以「誰都能做好的健康美味家庭料理」為主題,將自己的原創食譜發表於雜誌、電視、網路,並有許多關於料理的基本、簡單常備菜等著作。延伸閱讀: 不想浴室長霉,為何用「冷水」比電風扇好?跟譚敦慈學:讓浴室不長霉的「5大訣竅」
-
2022-05-14 新聞.科普好健康
頭部陣陣抽痛,右耳聽不清楚… 竟是中耳炎引起! 醫師詳解4原因
一名48歲女性,只要天氣變冷、空氣太髒或感冒,不僅僅鼻塞、流鼻水和打噴嚏,右半邊頭部還會感到悶脹,會蔓延到下巴、頰部及眼眶周圍。嚴重時,會一陣一陣地抽痛,惡心想吐,得服用止痛藥,臥床休息。近半年來,她幾乎天天頭痛,照三餐服用止痛藥,與人交談時,覺得右耳外面好像隔著一道牆,會聽不清楚。耳膜紅腫 有輕度聽力障礙 就醫時,患者右側耳膜紅腫,聽力檢查顯示右耳有輕度傳導性聽力障礙,鼓室圖顯示中耳病變,電腦斷層檢查顯示右側顳骨乳突竇內黏膜增厚。我告訴她:「您的頭痛是中耳炎所引起的!」她很驚訝地問:「中耳炎為何會引起頭痛?」原因一:牽連性顳部痛三叉神經下頜分支,在顱底處,會分出一支耳顳神經,沿著淺層顳部動脈,向後上方分布於顳部,支配前方耳殼、前上方外耳道及前上方耳膜的感覺。倘若過敏發作或病毒感染,例如感冒等,引起中耳發炎,且嚴重化膿,耳膜跟著紅腫,刺激上面的三叉神經末梢,在訊息傳回腦幹的過程中,使患者以為是右側顳部疼痛。原因二:牽連性中顱窩腦膜痛三叉神經之下頷分支,在顱底處,還會分出一支腦膜支,向上通過棘孔,進入腦部,順著中腦膜動脈,分布在中顱窩的硬腦膜上,其中的一個小分支,會繼續走在顳骨前方,最後鑽進去,分布於乳突竇(顳骨氣房)內。倘若中耳發炎,阻礙乳突竇的引流,黏液積滯,細菌孳生,加重發炎,刺激黏膜下的三叉神經末梢,在訊息傳回腦幹的過程中,使患者以為是頭顱內中顱窩的腦膜疼痛。原因三:誘發偏頭痛患者本身具有偏頭痛體質,中耳發炎續發乳突竇炎,或是耳膜紅腫,刺激三叉神經末梢,訊息傳回腦幹,或是使它們分泌出降血鈣素基因相關胜肽激素 (CGRP),經由三叉神經血管疼痛反射機制,誘發偏頭痛;發作時會劇痛,位置可能會跟耳疾處不同,改變姿勢會使病症加劇,會怕光怕吵,也會惡心想吐。原因四:併發顱內感染中耳炎續發乳突竇炎,發炎繼續朝向顳骨內側岩尖部(三角錐體的尖端)進展,不僅變成骨炎,還會突破骨性屏障,感染腦膜及顱神經,不僅右半側頭痛、臉痛及耳痛,還會複視,稱之為格拉代尼果氏(Gradenigo)症候群,嚴重時,會失去意識或癲癇發作。止痛藥治標 須抗生素治療中耳炎所引起的頭痛,止痛藥及偏頭痛預防性用藥都只能治標,治療仍以抗生素及副腎皮質素為主,必須盡快抑制黏膜發炎腫脹及細菌感染,打開交通氣道,排出黏液,方可避免顱內併發症及聽力障礙;再不行,就只能進行耳膜切開術,直接對中耳腔進行引流。該患者在規則且持續地接受治療後,大約一周左右,頭痛迅速緩解,不必再服用任何止痛藥。
-
2022-05-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爆發2年從未感染!學者:「天選之人」有3大原因
華盛頓郵報8日報導,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正努力了解過去2年多的疫情期間能避免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希望找到更好的預防措施和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報導指出,有幸躲過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是「極其罕見的群體」,因為具有高度傳播性的Omicron變種導致美國的日均病例數在去年冬天達到超過80萬的創紀錄高峰。美國CDC最近的一項分析估計,截至2月已有近60%的美國人感染新冠肺炎。英國國家統計局(ONS)一份截至4月中的報告也透露「英國每10人就有9人至少感染過一次新冠病毒、全國只有約十分之一的人口從未確診過」,而這些「天選之人」可能存在罕見的基因變異能免於感染。尋找人們對新冠免疫原因、並希望藉此研發更有效預防及治療措施的紐約洛克斐勒大學臨床微生物學家史潘(András Spaan)向華盛頓郵報表示「我們正在尋找的是可能非常罕見的遺傳變異,這對個體有非常大的影響」,目前史潘領導的跨國研究已經招募700多名受試對象,同時也正在篩檢另外超過5000個認為自己可能對病毒免疫的對象。研究學者們對為何有些人可能對新冠病毒免疫提出幾個假設,包括「部分人鼻腔、喉嚨和肺部本身與病毒結合的受體較少,使病毒難以侵入」、「部分人先前已接觸過類似病毒環境以至於產生抗體」或是「天生遺傳基因就讓他們更適合對抗新冠病毒」。不過由於口罩、疫苗和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皆可以顯著減少傳播,上述因素可能會造成相關研究成果的偏差。
-
2022-05-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補充維生素C幫助修復!專家曝「1吃法=白吃」 還會帶走體內維生素
壓制不住的疫情,迅速蔓延開來。然而,想要預防經常性的小感冒、嚴重的流感,就要平衡體內的免疫系統,以提升抗病力。免疫力意即免除疾病 分先天性、後天性兩種 免疫力的好壞影響身體的狀況,免疫力好的時候,自然不容易受到外在病毒、細菌等感染,而免疫力之所以稱為免疫力,意味著能免除疾病。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林孝義表示,人體反覆受到基因或外在病菌的攻擊,自體細胞組織無法發揮保護作用,以致經常發生感冒、傷口難以癒合、不斷感染等情形,就有可能是免疫力低落;老年人、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的病患、癌症或接受化學治療的病患,都是最容易出現免疫力低落的族群。此外,人體的免疫力可分為先天性免疫及後天性免疫兩種,先天性免疫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而後天性免疫則需經過調節與適應後才會出現。當人體感受到有外來細菌或病毒侵犯時,約4小時內會啟動先天性免疫機制,96小時內調節後天性免疫機制,以達到全身免疫的效力。免疫力低落、太強都非好事 失去平衡疾病一籮筐身體健康與否與免疫力好壞大有關係,免疫力低落容易感染病菌,引發疾病;但免疫力太強,也會導致身體產生的抗體攻擊自己,像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都是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免疫是細胞處在「平衡」狀態下所產生的保護力,一旦失去平衡,過與不及都會引發疾病。年長者、嬰幼兒、生活壓力大、睡眠不足、飲食營養不均衡等,都會影響體內免疫平衡,尤其是寒冷的冬季,流行性病毒傳染力大增下,更容易誘發疾病。以下是免疫力低落,所容易引起的疾病,尤其在冬季,更容易發病:1、流行性感冒:因免疫力不足以抵抗流感病毒,導致病毒在體內肆虐,造成患者出現急性上呼吸道症狀,包括發燒、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咽喉腫痛等,有時也可能出現腸胃道疾患如上吐下瀉的症狀。(推薦閱讀:打過疫苗、Omicron像小感冒為何要害怕? 一張圖速懂Omicron恐怖點)2、上呼吸道疾病:免疫力低落者,組織黏膜功能不彰,人體與外界第一線接觸是透過鼻腔、口腔等黏膜過濾病菌、髒污,一旦鼻黏膜或口腔黏膜失效,導致致病因子直接進入呼吸道,就會引起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症狀。3、神經疾病:如帶狀疱疹(皮蛇)就容易因為免疫力不足而引起。帶狀疱疹與水痘是同一種病毒,曾經長過水痘或有接種水痘疫苗的人,水痘病毒會潛藏在神經組織,當免疫力低下時,體內衛兵無法抵禦水痘病毒的攻擊,就會誘發帶狀?疹,引起劇烈的神經疼痛、出疹等不舒服的症狀。4、口腔潰瘍:口腔是最能看出免疫功能好不好的部位,受到病菌感染或過敏,甚至是營養素的缺乏等,首先都會從嘴破、口角炎等開始表現,因此,當出現口腔潰瘍時,患者須有所警惕;不過,免疫力過高,也會引起口腔潰瘍,這是因為自體免疫攻擊口腔黏膜所導致,可以經由抽血檢查,確定是免疫力過高或是低落所引起。5、腸胃炎:因病毒入侵引起的病毒型腸胃炎,會導致上吐下瀉的症狀,包括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都喜歡在寒冷的冬季活動,當免疫力低下時,即是病毒肆虐的最好時機,容易造成急性腸胃炎。增強免疫力 調整壓力、補充維生素C免疫力隨著年齡增長會有所下降,長期服用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或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也可能會影響到免疫力的平衡,林孝義建議,平時注意個人飲食與生活習慣,盡量讓免疫力維持恆定狀態,才能阻止病菌侵襲,避免疾病的發生。此外,在壓力大時補充維生素C,可有益於壓力荷爾蒙的調整;另一方面,也需認知自我的瓶頸及極限,不要拚命吃來不斷增加免疫力,因為免疫力過與不及都不是一件好事。林孝義說,維生素C的攝取可透過營養補充品來達到目標,每天攝取到的維生素C若超過2公克,容易導致輕微腹瀉的狀況。天然維生素C的來源,像是柑橘類水果的柳丁、橘子、葡萄柚、奇異果、草莓、芭樂等,皆有豐富的維生素C,不過,補充高維生素C食物千萬別過量,若每天超過10公克持續一段時間後,當不吃高劑量的維生素C時,身體反而會適應不良,容易有維生素C的缺乏。高油、高糖食物抑制免疫功能 早睡早起促進身體代謝而在炒菜時添加的蔥、薑、蒜也是抗發炎,增加免疫力的好食材。一旦發現快感冒了,或天冷引起的流鼻水,不妨可喝熱薑湯或燉煮大蒜雞湯,選用天然食材補身體、增強免疫力;同時也應減少垃圾食物的攝取,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如麻辣鍋、鹽酥雞、炸雞、蛋糕、餅乾等鹹食與甜食,會抑制體內免疫功能。(推薦閱讀:感冒咳嗽不止小心是支氣管炎!喉嚨有痰要咳出來嗎? 醫解答「正確做法」)古有明訓:「早睡早起,身體好」,但現代人不只工作繁忙,娛樂選擇也多,犧牲的就是不斷延後上床睡覺的時間。長期作息不正常,將會降低免疫力,因此,每天至少要睡足8小時,讓身體獲得足夠的休息與修復,並養成運動的習慣,以促進新陳代謝,加速體內廢物的排除,增強身體抵抗力。延伸閱讀: ·輕症居家照護發燒、喉嚨痛該吃什麼藥? 1張圖馬上懂 ·發泡錠預防感冒、補充維生素? 營養師拆解「服用禁忌」:小心副作用
-
2022-05-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口服抗病毒藥發病五天內使用有效防重症!學者:愈早投藥可以救愈多人
國內現有輝瑞、默沙東二款口服抗病毒藥,能有效預防高危險群從輕症轉中重症,但必須在發病五天內使用。國內確診者大增,許多符合用藥資格的高風險群卻囿於領藥行政流程不順暢,五天內無藥可服。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四月一日至五月九日推估有卅八人因未適當分流、錯失黃金治療,直接從輕症變重症。陳秀熙表示,「醫療資源的調整」是台灣目前最需要改善的,要更有效率地找到應住院的病人、避免重症發生。重症死亡中,除了部分不可避免的死亡之外,仍有大部分死亡是可藉由疫苗保護、快篩早期偵測、精準抗病毒用藥、維持醫療品質及量能所避免。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表示,感染症的病程因人而異,有些人反應特別強烈,恐是免疫風暴結果,或與體質、基因有關,這在流感、新冠肺炎都可以觀察到,不是用藥就一定可以治療。「愈早投藥可以救愈多人」,李建璋表示,如果重症高風險群沒有及早吃藥,等到四、五天後病毒量衝上高峰,高到壓不住,這時再給口服抗病毒藥,效果相對有限。李建璋提醒,政府開放跨國自購快篩,卻不為試劑品質把關,這是很危險的。如果有人買了一堆準確度跟丟銅板差不多的試劑,可能造成誤判,導致延誤醫療造成遺憾。陳秀熙歸納,對抗Omicron應把握精準防疫兩大主軸,首重是預防重症及死亡,再者是維持醫療及社會正常運作新常態生活。要預防重症及死亡,除了接種疫苗、戴口罩,也要「精準快篩」及早發現個案、「精準住院及ICU照護」以減少重症死亡。
-
2022-05-11 新聞.元氣新聞
高醫大研究 金銀花、黃耆有助抗新冠
台灣本土確診數昨日飆破五萬例,輕症患者及居隔者要如何增強抵抗力對抗新冠肺炎?高雄醫學大學熱帶醫學碩士學位學程客座特聘教授劉校生團隊經實證研究證實,傳統中藥「金銀花」能增強抵抗力,除了對抗新冠病毒,對登革熱及腸病毒的防治也有功效。目前台灣的中醫與生技團隊陸續推出多種中藥方劑,如清冠一號、清冠二號、淨斯本草飲、淨冠方等,當中的藥物成分多有重疊,但具抗疫功效的藥材「金銀花」卻被忽略。高醫大特聘教授劉校生、副教授李英瑞、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黃奇英、基隆長庚醫院中醫科醫師葉沅杰和成功大學,共同合作經由人體試驗,結合細胞和小鼠研究,證實飲用金銀花茶可以誘導人體內某些「微小RNA」的大量產生,經預測有3種「微小RNA」(包括let-7a),能夠識別登革熱病毒、腸病毒(EV71)和新冠病毒(SARS-CoV-2)基因序列。飲用金銀花萃取液,能誘發let-7a上升,抑制登革熱病毒和腸病毒的複製,被感染小鼠的病毒量和疾病癥狀均得到緩解,存活時間也延長。實驗也證實,中藥金銀花與黃耆,均可誘導宿主細胞產生關鍵「微小RNA」對抗新冠病毒的吸附(ACE2受體)與複製(Mpro蛋白酶)、抑制細胞激素風暴,甚至可對抗變種病毒株。值得注意的是,金銀花也可以降低被登革熱病毒感染的風險。高醫大表示,這些創新的發現為傳統中藥經由調節「微小RNA」增加免疫力,來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登革熱病毒和腸病毒的感染,開啟了嶄新的觀念與選擇。以上研究共產出3篇論文刊登於國際期刊上。團隊也研究探討黃耆防止肺部纖維化發生的可能性,實驗結果顯示黃耆誘導let-7,可以抑制促發炎的細胞因子,推論有助於避免細胞激素風暴或肺纖維化,並緩解具有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病患的病情。劉校生表示,系列研究證實中藥不一定要像西藥一樣,衝進戰場殺光所有壞人,反而可以溫和地誘發人體的自我防禦機制微小RNA群來抵禦病毒。研究團隊指出,感染初期症狀輕微或沒有症狀者,可以參考使用金銀花與黃耆;感染後期或重症患者,在中醫師辨證論治後,也可以斟酌加上這個藥物組合,來抑制病毒複製,或改善肺部纖維化。但也提醒民眾,金銀花性寒涼,孕婦及經期中的婦女不宜飲用,使用前應先諮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