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9 癌症.頭頸癌
搜尋
PCR
共找到
1796
筆 文章
-
-
2022-05-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開藥「內心有陰影」 給藥慢 3大問題待排除
快篩陽即確診有助快速給藥,醫界認為單日給藥率至少應達十五%,甚至更高。廿七日單日給藥率近百分之十四,為新制上路來最高,但專家指出,給藥速度仍不夠快,主要是醫師長期有健保核刪陰影,加上視訊診療難以判斷風險因子、交叉比對交互作用需時間、衛星藥局不足,應設法排除才能降低致死率。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新制上路後給藥率確實提高,但他觀察,醫師開藥時,「內心還是有陰影」,不像過去因應流感疫情,看見疑似案例就直接開立克流感,或民眾可自費購買克流感。目前投藥率並未立刻因快篩陽即確診上路而大量增加,很可能是醫師「不敢開藥」而導致。他分析,輝瑞倍拉維一人份要價台幣兩萬多元,又屬於EUA藥物,許多醫師長年有著被「健保核刪」的陰影,即使快篩陽經判定確診,仍有部分醫師擔心開立後被中央判定不符資格,最後恐要自行埋單。於是,有些醫師仍建議患者再做一次PCR。黃立民建議指揮中心應向醫師喊話,疑似高風險就開立,別怕被刪。台北市青年公園居家醫療團隊負責人、開業家醫科醫師鄭維理表示,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有三大情況可能導致時機延宕,一是視訊診療時,很多風險因子難以判斷,如BMI大於等於卅,僅靠對方主訴;二是輝瑞倍拉維交互作用多,光輸入患者常用藥物,可能達五到六分鐘,延長看診時間,也擠壓視訊診療名額。第三為基層開立藥物後需釋出處方箋,雙北核心藥局僅四家,衛星藥局不足,經常開立藥物後,患者可能要再等一天才能拿到藥物,開始服藥。另外,長照機構住民染疫,政府為快速給藥,安排綠色通道,由相對應負責醫院。但住民行動不便,快篩陽後最需要視訊診療,醫院視訊診療需特定系統,難採用LINE視訊,但名額有限,機構於是常向診所求助。鄭維理說,機構住民共病多,大多須開立莫納皮拉韋,而莫納皮拉韋幾乎都在醫院,診所向醫院請求釋出時,若該醫院不是機構相對應負責的醫院,醫院通說會說,「回去找負責醫院拿藥」,也導致藥物取得困難。
-
2022-05-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年逾千人染疫亡!今127死亡含2男童 因腦水腫、腦腫瘤不治
國內今新增408例中重症個案,127例死亡個案,包括293例中症、115例重症,確診數及死亡數雙雙創單日新高。指揮中心統計,今年累計至今本土確診中重症個案4439例、死亡數1058例。今新增2例兒童死亡個案,為6歲男童及5歲男童,死因分別為腦腫瘤併發神經休克、肺炎併呼吸衰竭。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127例死亡個案中,年齡介於小於10歲到90多歲,特別說明2名小於10歲的死亡個案。羅一鈞表示,6歲男童為5月13日曾提報的中症個案,後續因轉為重度及死亡。先前並不知他有任何慢性病史,在5月8日出現嘔吐、腹痛,且低燒37.7度,送急診採檢PCR確診,5月9日出現意識改變、發燒、抽搐、缺氧等,緊急插管住進加護病房治療。羅一鈞指出,原懷疑6歲男童是腦炎,但5月10日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男童小腦有腫瘤壓迫腦幹,導致腦水腫,經切片確認為惡性腫瘤,因此後續住院同步治療新冠肺炎及腫瘤引起的腦壓升高。但遺憾是病程併發嚴重神經性休克,生命跡象難以維持,不幸於5月21日過世,死因診斷腦腫瘤併發神經性休克,而新冠肺炎不是主要死因,歸類在共病。另一名5歲男童死亡個案,羅一鈞表示,5歲男童有肌肉系統疾病,是先前曾公布過的個案,5月17日出現腿痛、昏厥,經確診染疫由醫院收治,因出現肺炎、呼吸衰竭惡化,不幸於5月19日過世,死亡診斷為肺炎併呼吸衰竭。目前累計10例兒童確診死亡個案,包括5例腦炎、2例肺炎、1例敗血症、1例家中死亡、1例共病(腦腫瘤)。今新增1名兒童重症個案,羅一鈞表示,一名7歲男童有先天性代謝性疾病,5月24日發燒到39.1度,出現間歇性抽搐達15分鐘,有步態不穩、眼神跟走路偏右,加上呼吸喘、無法言語,送急診時發生意識變化,經PCR檢驗陽性。羅一鈞指出,7歲男童因有神經學變化,一度懷疑腦炎,有插管住進加護病房,穩定生命跡象,使用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好消息是在治療後恢復不錯,5月27日已拔管移除呼吸器,目前還在醫院病房觀察中。目前兒童確診重症個案累計20例,包括9例腦炎、6例肺炎、2例敗血症、1例哮吼、1例家中死亡、1例腦腫瘤。羅一鈞表示,另一位20多歲年輕重症個案,本身有神經系統疾病,染疫後出現肺炎跟呼吸窘迫,目前在加護病房插管治療當中。
-
2022-05-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中正紀念堂「車來速」新制 周六起開立抗病毒藥物
指揮中心宣布5月26日起,民眾快篩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讓PCR檢驗民眾逐漸減少。台北榮總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車來速」防疫急門診原四線道採檢,周六(28日)起改為二線道看診,視病情開立抗病毒藥物,另二線道仍維持原有採檢與領一般症狀緩解藥品,視實際需要機動調整。台北榮總表示,由於快篩陽病人確診評估,以及開立抗病毒藥品費時較長,將採全預約制,不接受現場掛號,符合適應症民眾務必先至北榮網站完成掛號,並攜帶健保卡及快篩陽性檢體到場,由醫師問診判定後完成法定通報程序,且開立抗病毒藥品,如無法判定,則仍建議另作PCR確診。台北榮總鄭重提醒,抗病毒藥品使用上有適應條件與用藥安全注意事項,也是國家珍貴防疫資源,請勿重複申請,以免影響健康且有觸法之虞。台北榮總掛號網址: https://www6.vghtpe.gov.tw/reg/mmTestRegK.do如民眾需要利用車來速採檢與開立症狀緩解藥品,請至台北市政府網站掛號。臺北市政府預約網址: https://reurl.cc/o15ZQv
-
2022-05-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者康復返職場遭霸凌 陳時中要民眾「3心」勿攻擊
國內至今已有161萬例確診者,不過近日傳出有確診者康復後,返回職場卻遭霸凌、歧視,甚至被噴酒精等。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希望大家要有同理心,沒染疫者對染疫者有言語暴力或不恰當的行為,這樣不好,不要互相攻擊、相互牽拖。如何面對染疫康復者,陳時中表示,應該以平常心、將心比心、同理心,重點是不要霸凌、不要牽拖,沒有染疫者對染疫者有言語暴力或不恰當行為,或染疫者對沒染疫者會牽拖,說「早知道不要跟你做伙」、「你傳給我啦」等語,這樣不好,更提到台北市長柯文哲說過,染疫會變常態,不要互相攻擊、相互牽拖。確診者7天後解除隔離可外出上班,是否包含國家基礎設施對象?是否得「快篩陰」才能上班?陳時中說,快篩陰才能上班是否有損基本權益,這應是公司內部規定,希望企業做健康監測時,若身體不適就居家辦公,若有些單位一定要上班,若停頓後會影響國家運作等,就要戴好口罩,同組人員同進同出等。針對快篩陽民眾,若想在做PCR確認,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根據6項採檢規定,可直接到社區採檢站做PCR。有快篩陽民眾被判定確診,出現呼吸道症狀,想拿清冠一號卻被中醫師拒絕,指出需要PCR才能拿藥?陳時中表示,確診就是確診,前兩天有講病例定義,只要符合就是確診,快篩陽經過醫師診斷,即是確診,不管是PCR或快篩陽性都算,希望相關人員了解保障病人權益。體育署稍早宣布,未施打3劑者也能進入健身房,未來是否會開放更多場所比照辦理?陳時中說,此做法也是變通,仍盡量呼籲民眾打疫苗,若不能打也不強制,有打疫苗可以放鬆。主管單位說不必3劑、沒打滿疫苗者須戴口罩,指揮中心也同意,但八大行業「我想最好還是不要」。陳時中說,這2天染疫人數很多,今天達到9萬4千多例,死亡數也較多,希望疫情能快點過去,針對0到6歲幼童發放5劑快篩,是因為兒童相對無法打疫苗,家長亦能盡量保護,另外專責病房、加護病房希望更完整,給予足夠床位,大家不用擔心。
-
2022-05-27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快篩陽性如何「自己/委託親友協助」視訊看診? 5步驟教你完成,真人影音示範跟著做就上手!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進入大規模流行階段,為保全公衛防疫及PCR採檢量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快篩陽性=確診」政策上路,民眾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延伸閱讀:整理包/快篩陽性=確診,哪裡可請醫師評估?全台各縣市醫療院所名單一次看】對此,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南區製作了影音教學,教你「自己視訊看診5步驟」、「委託親友協助視訊看診6步驟」,即可完成視訊看診並領藥;且有真人影音示範,讓你跟著做簡單上手。【如何自己視訊看診?】|【如何委託親友協助視訊看診?】快篩陽性者如何自己視訊看診?1.自行快篩陽性後,於判讀陽性之檢測卡匣,寫上檢測者姓名及檢測日期。2.將檢測判讀後之檢測卡匣及健保卡放在一起拍照。3.上健保署網站或使用健保快易通APP查詢院所名單,電話預約看診時間;並於視訊診療時將照片上傳。4.視訊看診時,出示健保卡及檢測卡匣確認無誤後,醫師截圖留存病歷。5.經評估後,醫師研判為確定病例並開立處方籤,請親友至該院所領取處方籤及領藥若無人可代領,可由藥局送藥。( 👉點進去下列影音就有步驟教學,真人影音示範請拉至0:47觀看 )【延伸閱讀:Omicron生命力完勝原始株,可附著「不銹鋼」表面長達10天!專家教你怎麼防疫】快篩陽性者如何委託親友協助視訊看診?1.自行快篩陽性後,於判讀陽性之檢測卡匣,寫上檢測者姓名及檢測日期。2.將檢測判讀後之檢測卡匣及健保卡放在一起拍照。3.如委託親友至診所請醫師確認,應以夾鏈袋或塑膠袋密封包好攜帶至院所。4.上健保署網站或使用健保快易通APP查詢院所名單,電話預約看診時間,再將健保卡、檢測卡匣交由親友,依預約時間前往。5.看診時,使用親友的手機連線本人,由醫師確認身分後,親友出示判讀陽性之檢測卡匣。6.經評估後,醫師研判為確定病例並開立處方籤,交由親友代領藥。( 👉點進去下列影音就有步驟教學,真人影音示範請拉至0:54觀看 )
-
2022-05-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0至6歲免費快篩124萬人受惠 陳時中:兒童發燒特別小心
新冠疫情今於9萬4808人確診、126人死亡均創下新高。指揮中心表示,確診患者增加,是與快篩陽視同PCR陽性新制上路有關。指揮中心表示,將免費提供0至6歲幼兒領取5劑家用抗原快篩試劑,領取時間為6月1日至30日,領取對象為2016年1月1日後出生為限,人數約有124萬人。指揮官陳時中說,0到6歲兒童有些年齡太小,無法用抗原快篩,但家長能做的就是隨時注意孩子身體情況,有發燒等症狀要特別小心,小孩沒有疫苗可以打,保護來源還是在家人,家人不要染疫,家人要勤洗手、戴口罩等,有症狀時可以自己快篩,大人、小孩都可以做,減輕有小朋友的家庭負擔。陳時中說,此免費領取份數,不會計算入實名制第一輪,從4月28日起的購買資格。亦即曾經購買過實名制快篩的孩童父母,仍可再免費領取一次快篩試劑。同時採取分流領取,周一、三、五是尾數單號,雙號為二、四、六,周日都能領。另針對政策實施時,尚無健保卡之新生兒或後續出生者,仍可於拿到健保卡後再行領取。領取地點為全國近5千家販售家用快篩試劑之實名制健保特約藥局及衛生所。
-
2022-05-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檢驗試劑敏感度不同 石崇良:快篩陰卻有症狀應就醫
宅神朱學恒昨日以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投資富佳生技公司研發的,新冠病毒家用核酸檢測套組(鼻腔)、艾卡爾核酸檢測分析儀檢驗,Ct值27.7,而篩檢前後,另經快篩檢驗都為陰性,這要如何解讀?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說,各類試劑敏感度不同,若以快篩試劑採檢,Ct值25以下都可以驗到,但如果超過Ct值25可能有偽陰性問題,因此應是有症狀再驗,比較容易驗出來。朱學恒Ct值27.7,有無可能是感染很久卻未被檢出?石崇良說,這有很多種可能性,需觀察有無症狀,如果症狀持續,可能是在染疫初期,但如果是無症狀,也可能是在感染後期,採檢結果陰陰陽陽的階段。石崇良說,民眾若快篩陰性,但有新冠肺炎疑似症狀,且症狀持續沒有好轉,仍應盡速就醫或進行PCR檢驗。因確診感染後盡速投藥,可以降低轉變為重症及降低住院風險,需注意具有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等12項危險因子,一旦快篩陰性且症狀持續者,仍應盡速就醫。
-
2022-05-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快篩陽確診今上路 李秉穎:漏接2成「偽陰性」危害更大
「快篩陽即確診」今起全民適用,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表示,新制針對快篩陽性且有重症風險者,較不容易漏掉,但擔心快篩試劑敏感度約70至80%,代表有20%的偽陰性,若當中有重症因素的人,漏掉快篩偽陰性比偽陽性危害更大。指揮中心宣布「快篩陽即確診」今上路,不分年齡、族群,透過視訊診療或親赴醫療院所,經醫事人員判定,或由醫事人員親自執行抗原快篩,結果為陽性,即可研判為確定病例,毋需再做PCR檢驗。不過若出現快篩陰,但醫師懷疑有染疫可能、快篩陽隔離期間有住院等6大情況,仍可到篩檢站或醫療院所PCR採檢。李秉穎今接受《新聞放鞭炮》主持人周玉蔻訪問時表示,許多人用模式推估疫情現在破10萬,這幾天呈現平平高原曲線,可能是民眾防疫警覺心高,讓病例沒有快速增加,但這幾天疫情曲線,好像還在高原,約8、9萬上上下下起伏,流行曲線要從遠看,不能1、2天就下定論,只能說近一周是高原期,是否上升或下降還要再觀察。李秉穎說,死亡數增加是在預期內的事,死亡高峰是在疫情流行高峰後幾周,因為確診重症過幾天急救無效才會死亡,近期死亡數增加,反映出前陣子疫情高峰的狀況。而新冠病毒死亡率約2至4%,歐美國家起初醫療量能受影響,死亡率6至8%,我們現在死亡數尚未超過千分之一,打疫苗可大幅降低死亡結果,若用現在的死亡數與1、2年前比,死亡率相差很多。針對快篩陽即確診上路,李秉穎認為,快篩陽有2因素會影響判斷,正負的影響剛好相反,因為不同試劑有不同偽陽性,快篩陽的人若是重症風險因素,要趕快去就醫,比較不會漏掉,像是年長者、有潛在疾病者死亡率既高,這類族群漏掉的機率較少,因為是可以用藥治療的對象。李秉穎說,但「快篩陰性」反而是要注意,因為快篩試劑敏感性約70、80%,等於有20%機率是偽陰性,若已經確診但快篩陰性,仍有20%機率是感染,若有明顯症狀或有接觸史,建議民眾仍要去做核酸檢測,這是在指揮中心的規定內,因為如果有重症因子的人,快篩陰性比偽陽性的危害更大,因為無法得到早期治療。李秉穎說,日本、南韓疫情曲線與我國很像,但仍可能反升或反降,南韓、日本疫情4個月了仍在持續,但不管如何,即使疫情尚未平息,我們群體免疫到一定程度,還是可以適度開放,我們的明天有希望。9月能否正常生活「是樂觀估計」,7月底至少高峰會過去,但是否達到群體免疫、能自由自在活動,還不是那麼快,因為那時最多僅30至40%的人受感染。
-
2022-05-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快篩陽=確診上路 石崇良:有助找出更多染疫潛藏黑數
今天是快篩陽性視同PCR陽性確診新制上路第一天,有專家認為,一至兩周後,就可以找出潛藏的染疫黑數,如此距離8成群體免疫就更接近了。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今表示,新制上路,可以省下許多PCR量能,接著也放寬可以進行PCR檢驗的條件,等於是擴大採檢概念,因此發現所謂的黑數就會更多。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福利委員會今審查「物理治療師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石崇良於會前受訪。對於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兩個月後,台灣可以解封。石崇良說,關於疫情發展預測很多,目前是務實的一步一步看著疫情變化,進行合理的數據推估。至於,前總統馬英九對兒童染疫死亡十分心痛。石崇良說,全國民眾看到不幸的孩子過世都是同樣的心痛,因此要呼籲家長盡速讓孩子打疫苗,無法打疫苗的孩子,家長應多注意腦炎前驅八大症狀,一但出現類似症狀應盡速就醫。立委葉毓蘭日前因與確診者有接觸史且有症狀,一天快篩了4次。石崇良說,如果確診染疫後,Ct值變化取決於體內病毒量的多寡,因此短時間內變化不會太大,因此不建議一天採檢好幾次,意義也不大,一般來說,就是24小時再採就可以。立法院今下午應可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再展延1年。石崇良說,新冠疫情方興未艾,原先紓困振興條例於6月30日截止,但疫情不會在6月30日前告一段落,確實有延長的必要。
-
2022-05-26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QA/清冠一號 哪些人可吃?標準療程吃幾天?
Q:究竟哪些人可以吃清冠一號?該如何服用?標準療程需要服用幾天?有慢性病或正使用其他西藥者,可以服用清冠一號嗎?A:目前清冠一號必須經中醫師診療開立處方,給予快篩或PCR陽性尚未出現症狀者,或是出現發燒、咳嗽(有痰或無痰)、鼻水鼻塞、頭痛、肌肉痠痛、腹瀉、喉嚨痛、惡心嘔吐、嗅覺或味覺改變等症狀的輕度感染者,以及出現咳嗽合併喘的肺炎表現、血氧濃度仍大於94%的中度感染者。清冠一號建議每包以250-300㏄的溫開水沖泡後溫服,在飯前或飯後30分鐘服用。咽喉痛者可以常溫服用。一般成人在症狀開始的前3天,以及症狀加重時要用足每天30克標準劑量;體重未滿40公斤者(包含小孩)依體重調整每次服用劑量,10公斤服用四分之一劑量、20公斤劑量減半、30公斤服用四分之三劑量。為因應Omicron變異株複製速度快、病程短的特性,清冠一號的標準用藥療程為5天,在確診第0天至確診後第7天內投藥。若5天內症狀已大幅緩解,可以不用繼續服用,改以科學中藥調理即可;若症狀未改善,可由醫師決定是否再追加一療程,也就是5天用藥。新冠肺炎輕症與中症確診者,若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甲狀腺疾病、慢性腎臟病等,或自體免疫疾病、癌症等,並正在使用該疾病的治療西藥,仍可依照標準劑量服用清冠一號。但口服西藥與清冠一號的服用時間應間隔一小時以上。●感謝「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眾病友及居隔者提供問題。【加入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
-
2022-05-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微溫、吐瀉、譫妄、跌倒 老年人染疫 注意四大非典症狀
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居高不下,臨床醫師發現,許多老年人染疫後的症狀表現與年輕人不一樣,常見微溫、吐瀉、譫妄、跌倒等四大非典型症狀,千萬不可輕忽。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於臉書指出,一位老人因跌倒髖關節骨折,必須開刀處理,開刀前檢驗PCR發現陽性;另一位老人昏迷懷疑中風,安排住院時也意外發現PCR陽性;還有一位洗腎長者,突然呼吸喘發作,胸部X光片顯示肺水腫,安排洗腎時也是PCR陽性,這樣的案例在急診室愈來愈多。李建璋表示,脆弱老年人得到COVID-19的時候,往往不是以發燒、喉嚨痛、咳嗽為主要症狀表現,上面三個案都是COVID-19年長感染者的主要表現,這些非典型表現歸納出以下四大症狀。一、微溫:老年人的發燒並不是青壯年的38.3℃,美國感染科學會認定,老人口溫37.8℃一次,或是37.2℃二次,就是發燒,是一個強力的感染證據。二、吐瀉:很多老年人經年久咳不止,因此咳嗽和喉嚨痛並不容易辨識新產生的新冠,很多時候是以呼吸喘、甚至直接呼吸衰竭表現,還算是典型症狀;相對的,非典型的腸胃道症狀具有特異性,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若老人持續發生嘔吐或是腹瀉,也是新冠肺炎的一種表現症狀。三、譫妄:超高齡長者、巴金森或是失智症患者、或是曾經中風的病患,感染新冠時可能產生急性腦功能障礙,會以譫妄的形式表現,譫妄是一種突發性認知障礙,以胡言亂語或是妄想症狀表現。四、跌倒:對於孱弱的老人,長期肌少肌弱,全身性的感染造成的倦怠衰弱,往往會發生跌倒、甚至是外傷性腦出血表現。李建璋說,如果家中老人發生上述四大症狀,應先使用快篩檢驗,陽性就盡早投藥,如果快篩陰性,症狀依然沒有好轉,立即就醫尋求PCR診斷。李建璋認為,如果老人出現新冠非典型症狀,才是典型症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應盡速就醫診斷。
-
2022-05-26 養生.聰明飲食
台灣十大死因,7項與「吃」有關!地中海、得舒飲食...3種健康飲食法,營養師教你做
英文諺語「You are what you eat.」意思就是怎麼吃及吃什麼都會影響你的身體,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對照2018年衛福部公布國人十大死因,其中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變、高血壓、肝硬化等7項皆與飲食息息相關。 美國權威雜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每年針對Best Diet項目,招集美國數十位相關心血管、身體保健、食物營養、糖尿病、運動等專家及醫師進行研究調查,該研究今年已進入到第10年,並在35種飲食中進行分析,從飲食對心臟健康程度、長期減重效果、飲食實施的難易度、食物營養全面性等來做評估。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近期發表2020年全球最佳飲食方法前3名提供民眾參考,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也提供全球最佳飲食方法前3名的簡易料理方式,讓您吃的健康又便利:1.地中海飲食源自於1940~1950年代環地中海地區(希臘、義大利南部及西班牙)的傳統飲食型態並受現代營養學推薦的一種飲食模式。其料理方式以大量橄欖油、豆科植物、天然穀物、水果和蔬菜,適量魚、乳製品及減少紅肉為重要特色。富含抗氧化物、維生素、膳食纖維,以及能夠保護身體免於慢性疾病的多酚類化合物,加上熱量大多來自於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能幫助體重輕鬆管理、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減緩腦部退化,已連續3年被評比為全球最佳飲食法第一名! 營養師教你這樣做-地中海料理:2.得舒飲食「得舒飲食」是一種為了降低血壓而被開發出來的飲食模式,提倡高血壓患者應多吃的東西,而不只是一味禁止,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降低飽和脂肪酸的攝取,是得舒飲食的5大要素。低脂、少鹽、少糖的食物攝入,所以也適合於想要減肥或控制體重的族群。 營養師教你這樣做-得舒飲食料理: 3.彈性素食由美國知名營養師白勒特諾(Dawn Jackson Blatner)在《彈性素食飲食》著作中指出,得到素食的健康益處不用全然放棄吃肉。彈性素食的風潮讓人們可以接受健康飲食,不需劇烈改變飲食習慣,可以隨意選擇吃素的時間,而且少吃點肉,對環境、個人經濟都有好處。 另,可多攝取非肉類蛋白質(豆腐、黃豆或雞蛋)水果和蔬菜、全穀類及乳製品,增加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入可以有效的降低血脂、血壓。 營養師教你這樣做-彈性素食料理: 作者簡介_潘富子 營養師專長:預防醫學保健、健康講座現職: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營養師學歷:輔仁大學 營養科學系碩士經歷:聯夏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營養師健檢報告沒寫的人生故事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係國內唯一命名「健康管理」之健檢醫院,為建立特色及市場區隔,強化健康管理之品牌形象,提供您及家人量身訂作、獨一無二之專屬健康管理服務。http://www.tpehealth.com/ 延伸閱讀: 必看》接觸「確診者」何時該快篩?●天內快篩最準!你該知道,關於「快篩、PCR」5大疑問
-
2022-05-26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快篩陽性=確診」上路! 哪裡可以請醫師評估?全台各縣市醫療院所名單一次看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進入大規模流行階段,為保全公衛防疫及PCR採檢量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快篩陽性=確診」政策今天起上路,民眾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快篩陽性=確診」診斷確診、開藥流程圖一次看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於下午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說明開藥流程,快篩陽性後仍需經過醫師診斷,若需要用藥也要由醫師開立藥物。快篩後診斷確診病開立藥物流程:快篩陽性的民眾千萬不要因為恐慌,就到大醫院急診採檢。急診僅需要把量能提供給急重症患者,如果是為了知道是否真的確診,可利用以下幾種管道:‧實地診療就醫(診所、醫院防疫門診)‧視訊診療就醫‧社區篩檢站【延伸閱讀:快篩陽性如何「自己/委託親友協助」視訊看診? 5步驟教你完成,真人影音示範跟著做就上手!】全台各縣市快篩陽性診療名單一覽表快篩陽性的民眾,可以選擇到大醫院的防疫急門診、就近有合約診所、衛生所,請醫師協助判讀,為避免有些醫療院所只提供線上看診,務必在前往診所前先致電確認,才不會出門了卻無法看診白跑一趟。‧基隆市:快篩陽性視訊/現場評估門診服務院所‧台北市:可研判確診服務之居家照護診所名單‧新北市:提供快篩陽性結果服務一覽表‧桃園市:通訊診療醫療機構(診所)名冊‧新竹市: 提供通訊診療、PCR採檢、快篩陽確診通報、清冠一號醫療院所名單‧新竹縣:快篩陽性評估醫療院所‧苗栗縣:快篩陽性通報確診通訊診療院所‧台中市:快篩陽性確診評估院所、開立開病毒藥物院所及居家照護院所名單‧彰化縣:快篩陽性確診暨抗病毒藥物治療院所‧南投縣:可提供通訊診療醫療院所所名單‧雲林縣:視訊診療醫師評估快篩陽性結果診所‧嘉義市:COVID–19篩檢與快篩診療醫療院所‧嘉義縣:提供快篩陽性結果視訊現場評估門診服務院所‧台南市:各區衛生所長者快篩評估時間表、通訊診療之醫療機構名單‧高雄市:居家快篩陽性判斷醫療機構清單‧屏東縣:判定COVID-19快篩陽性即確診診所名單‧宜蘭縣:各醫院 covid-19防疫診‧花蓮縣:新冠疫苗及居家照護遠距視訊診療合約醫療院所‧台東縣:COVID-19居家照護院所醫療機構名冊‧澎湖縣:視訊診療醫療機構名單‧金門縣:視訊診療指定醫療機構名單【延伸閱讀:Omicron生命力完勝原始株,可附著「不銹鋼」表面長達10天!專家教你怎麼防疫】快篩陽性確診、接觸者隔離證明 4步驟完成申請先前許多民眾染疫後為了申請確診、接觸者證明來申請保險,幾乎把醫療院所塞爆、電子系統也大塞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緊急改用新系統並將相關文件電子化,才化解危機。指揮中心今天開放快篩陽性確診、遭隔離接觸者申請數位證明,民眾可至數位證明平台或用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只要4步驟就能完成申請。第1步「確認身分」:民眾可到數位證明平台或透過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的「健康存摺」認證身分。第2步「選擇項目」:選擇要申請檢驗結果數位證明,還是接觸者隔離證明。第3步「點選申請」第4步下載或列印來「取得證明」指揮中心資訊組副組長龐一鳴補充,快篩陽性診斷確診的證明是一張黃色的卡片,會紀錄快篩陽性結果、醫師資料、身分證資料等;接觸者隔離證明則是白色的卡,至今沒領到紙本、電子單的民眾可以下載使用。快篩陽性經診斷確診 「6種情況」仍需做PCR採檢因應今天上路全民快篩陽經診斷確診新制,中央調整PCR採檢6大條件:1.醫事人員執行抗原快篩時,對於結果有疑慮。2.民眾自用快篩的結果與醫師無法達成共識。3.快篩陽的確診者於隔離治療期間有住院需求。4.快篩陰但醫師懷疑有感染症狀,尤其是重症風險因子對象。5.快篩陽的第一線醫療工作人員,必要時可於24小時內以PCR複驗。6.快篩陽亦可至社區篩檢站進行PCR採檢。陳時中表示,因為擔心住院患者進入醫院後,反而被其他感染者傳染,所以維持民眾住院前應該執行PCR採檢規定,以免因為家用快篩偽陽性,造成醫院群聚事件,「這就不符合科學照顧精神」,並重申快篩陽性後必須經過醫師診斷確診,不是直接「視同」確診。
-
2022-05-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染疫後無症狀、輕症,還需擔心後遺症嗎?中醫觀點:5成患者會出現這種病
自2019年爆發新冠疫情至今已進入第四年,從一開始的武漢病毒株到最新變異病毒株Omicron成為全球主流,病毒株不斷變身,傳染力更強,但在疫苗施打與自然免疫力普遍增強、治療藥物與照護方式進步下,重症與死亡率已明顯降低;無症狀及輕症患者增多。不過,隨之而來的疑問是:染疫後可能出現的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嗎?無症狀或輕症患者,有必要接受治療或追蹤觀察嗎?染疫後,long COVID是現代醫學的挑戰根據世界醫學權威雜誌《刺胳針》(LANCET)曾於2021年8月28日報導指出,long COVID是現代醫學的頭號挑戰。而於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10月所公佈的臨床定義,long COVID通常發生在已確診或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身上,且通常會在染疫後三個月內出現、持續至少兩個月,並且無法由其他診斷解釋。這些症狀中,又以極度疲倦、胸悶、記憶力衰退等症狀最為常見,但個人的症狀與嚴重程度會和個人疾病史有關。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陳麒方副教授就提醒,若染疫後三個月出現有稍微喘的現象,可以找中西醫治療,但也無須過度緊張、不用急著擠到急診求診,中醫或西醫(胸腔內科、心臟科、或家醫科等)都會依照病情的輕重程度,給予最適宜的治療。中醫觀點:染疫後對健康的影響程度不一中醫將流行性傳染疾病稱為「外感時疫」,陳麒方說,隨著新冠疫情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流行與轉變,會有不同的病理特性。「若依據毒性強弱與人體正氣(免疫)反應,一旦染疫無論是從輕症到中、重症,會有不同程度的病理表現。」通常,輕症會出現疲憊、低熱(稍微發燒);中症會有咽喉乾痛、鼻塞、流鼻涕、喘促其他下呼吸道症狀;重症則是呼吸衰竭甚至到嚴重感染的敗血症症狀。他進一步解釋,Omicron病毒株因為多數狀況發生在上呼吸道,所以醫學上稱為輕症,但這波輕症會很不舒服,有時會伴有腸胃道症狀。等到轉變成下呼吸道感染時就變成肺炎,「中症若出現喘的症狀,會需要戴氧氣罩,現行治療為施打瑞德西韋;若演變到呼吸衰竭需要插管的重症,即需由醫院專責照顧。」至於染疫後無症狀者,從目前國際上的研究顯示,染疫卻無症狀者(意指身上存有病毒者)中,約有一半的人會出現long COVID,也就是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後遺症,如有明顯的肺活量變差、易喘、肺部組織輕微纖維化、心臟瓣膜損傷等等,因此,所有除了任何可能的症狀治療外,也需要密切追蹤觀察,以預防後遺症的產生。陳麒方表示,從今本《內經》生理模型上來看,女性約莫21至42歲、男性約莫24至48歲,這群人因為正氣(免疫力較好)旺,若沒有慢性病,即使是染疫若無症狀,事實上是可以不用特別治療的,「但是除了這族群之外的染疫者,若染疫當下屬於無症狀感染者,再過約兩、三個月左右,出現有疲憊、喘等症狀時,就要特別注意了。」 清冠一號如何用才正確?目前國內對於新冠染疫後的治療,除了政府採購的兩種口服藥物(輝瑞的 Paxlovid 、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與針劑藥物(瑞德西韋)外,還有國內自行研發的清冠一號,是目前討論度最高的四種藥物。大家或許都知道前三種藥物是屬於處方藥,必須經過醫師診斷後才可使用,唯獨對中藥清冠一號的服用方式存有疑慮,甚至坊間還有不少民眾以團購清冠當作預防保養使用的族群。對此,陳麒方慎重澄清:「清冠一號並非預防保健使用。」他指出,中醫診療是「生了病的人」、西醫是處理「人所生的病」,兩者鎖定的目標不同,臨床模式也不大一樣。「在國內目前衛生福利部所公告的輕症確診,於中醫診斷發病當下是屬於熱性病體質的人,是可以使用當作參考藥品(衛部中字第1111860617號函說明清冠一號非預防藥)。」在臨床門診治療上,無論是大人、小孩,處方劑量、品項也會有所不同,實在不能輕率自行服用。其實中醫治療新冠肺炎是從《傷寒論》、《千金方》、《溫疫論》所記載的古方來化解疫毒,針對疾病證候(Syndromes)來對症下藥,可使用的藥方很多,還包括柴胡解毒湯、敗毒散、銀翹散、麻杏石甘湯、麥門冬湯、白虎湯或青龍湯系列等都有可能。對於清冠一號的使用時機,陳麒方說,一般必須等到醫師看診確認後再使用最好,不過臨床上有遇過特殊情況,像是有個病友在快篩陽性、在等待預約PCR檢測前,就先由中醫師介入視訊看診,「在中醫師及時給予適合當下證候的處方後,隔天PCR檢測結果顯示為陰性。」他解釋,中醫可以在發病前針對體質給予保健用藥,尤其在症狀還沒有很嚴重的情況下,是有機會在第一時間給予治療並紓緩不適症狀的。染疫後的保健之道在進入後疫情時代,全球染病人數超過五億,在未知染疫後可能對健康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之際,仍應該小心保護自己不受感染;倘若不幸染疫,也要尋找合格的醫療院所開立適合的處方。陳麒方建議,從中醫觀點看養生,要謹守少食、多喝水、多運動、少憂慮、睡好、適度放鬆等。「病毒不可怕,過度的恐懼反而糟糕。」他提醒,網路流傳常喝清冠或某些飲品可以提升抵抗力,但從學理來說最好不要輕易嘗試,否則若偏性太過(太寒或太熱),喝了容易腹瀉反而讓氣更虛弱、自身免疫變差,病毒更容易找上門。若民眾擔心疫情嚴重不想出門,也可以透過視訊遠距醫療的方式,請醫師幫忙判斷適合用什麼藥物,簡單又方便。此外,平日則要注重清潔,選擇合適的醫療模式,切勿亂服保健品,反而阻礙身體氣血運行,勞財又傷身,就不是你我所樂見的了!延伸閱讀: 。買不到清冠一號沒關係!亞東醫院中醫師教你對5症狀來下藥,有效縮短病程 。兒童染疫恐留後遺症! 美兒科協會列「長新冠11症狀」:注意力不集中、疲倦都在內
-
2022-05-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圖表/滾動調整每周都有變化!最新防疫規定整理看這裡(持續更新)
更新時間:5月25日 15:00近日COVID-19本土確診人數急速攀升,今年本土案例累計已破百萬例,疫情指揮中心持續滾動性調整規則,密切接觸者範圍大調整,如今只匡列同住家人或室友,並從5月17日起調整,密切接觸者若已打三劑疫苗者,得免進行居家隔離措施,改為進行7天(0+7)自主防疫,國、高中生仍維持7天待在家。5月26日起,不分年齡及族群,經醫事人員確認,或由醫事人員執行抗原快篩結果陽性者,即可研判為確定病例,不需再做PCR。對於滾動性的疫情規定是否霧沙沙,聯合新聞網持續整理最新防疫規定,讓您面對疫情也能有表可查詢,一目了然最新作法。▎隔離規定▎快篩陽視同確診放寬到所有人▎快篩陽性後如何開藥和申請證明?▎確診後,居家照護、送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醫院的標準?▎確診後,解隔離標準?▎注意兒童8大症狀▎勞工請假規定
-
2022-05-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冠單日確診逼近9萬人 高峰到了?陳時中:仍在高原期
新冠疫情嚴峻,指揮中心今公布染疫死亡人數為76人,創下單日新高,確診人數也逼近9萬人,現在單日確診病例數是高峰嗎?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現在疫情高峰仍維持指揮中心的看法,目前還是高原情況,今天死亡人數也對應到5月18日至19日時,約有8萬至9萬的確診數,死亡率維持在萬分之8至9間,至於有無特殊的變化,還要再進行觀察。另有民眾指出5月初曾進行PCR檢測,當時Ct值為39,但近日再度採檢Ct值為17,疑似為二度感染,但卻無法再度取得居家隔離書。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一個月內採檢,Ct值高地不同,這仍可能是在同一個病程,應不是重複感染,有可能是剛開始是染疫初期,後面為病程中後期,這還需要醫師進行研判,若醫師真的判定為重複感染,可以與當地衛生局聯繫。
-
2022-05-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快篩陽=PCR陽性確診明上路! 指揮中心訴說決策三大邏輯
這波疫情從4月下旬以來,一直有反應希望快篩陽視同PCR陽性確診,政策考量方面,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長石崇良表示,如此作法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或可以直接給予口服抗毒藥物治療,但後續也有一些疑慮,包括快篩檢驗可能有偽陽性問題,以至造成不必要過當的人身限制,或是過度診斷投藥,造成不必要的身體傷害。他說,因此指揮中心及專家會議多次討論,何時可透過快篩陽經醫師診斷過程確診,將有三大邏輯與大家說明,為法理、倫理、學理。石崇良說,最重要與基本的就是學理支持,第一考量,快篩陽跟PCR陽性確診,一致性有多大程度,以減少過度診斷,根據4月28日檢測數據,當時全國PCR採檢後陽性率約為15%,換句話說,當時有很多人PCR檢驗結果是陰性,但是到了近期PCR採檢陽性率超過7成,六都而言,北市陽性率93%、新北市97%,桃園市80%,台中市95%,台南市也有90.8%,高雄市86%,快篩陽性率跟PCR陽性率一致率高,到八至九成以上,跟4月差距很大。他說,但不可諱言,中間有部分可能有偽陽性出現,即使一致性到八至九成,但仍有一至二成是偽陽性,因此怎樣兼顧偽陽性,第二層就是醫學倫理,包括四大倫理原則,以不傷害利他自主跟公義原則,第一在醫療處置上都要考慮,不傷害病人,不要過度診斷用藥等,換言之過度偽陽性,誤以為診斷甚至投藥風險就有違反不傷害原則。第二是利他原則,所有治療都有厲害之間,為尋求病人最大利益,所以65歲以上民眾快篩陽確診,因他們早期投藥的風險會高於晚發現染疫的風險,同時也發現64歲以下風險因子者也具風險,考量病人最大利益,加上PCR一致率提高。第三是病人自主原則,所有醫療過程應充分告知病人厲害關係,充分溝通,近年可能風險需要醫病共享決策,醫師提供資料病人思考後,知道義務關係等,醫病共享決策也是納入開立藥物確診過程中也是重要階段。以及公義原則,所有醫療資源都是有限的,如何讓有限資源嘉惠到最多人。希望這樣制度施行後,雖然快篩陰性,臨床高度懷疑之下,PCR也能找出偽陰性確診者。最後還要法理,因有人身限制,透過醫病決策,取得雙方一致性,同時修改病例定義,納入確診條件。至於快篩陽診斷確診及開立藥物流程,第一步就是要民眾要去提出快篩陽的試劑,透過實地診療或是遠距診療,跟醫師充分溝通討論,達成共識就通報,近一步了解,是否有投藥風險因子或65歲以上條件等各種利弊得失,中間醫病雙方沒辦法達成共識,還是可以PCR或現場提供快篩再執行一次,再做一個確認。
-
2022-05-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快篩陽性、接觸者隔離 數位證明今上路
之前有民眾反映,確診通報後健保快易通已經上傳資料,但數位健康證明至今未將快篩陽性即確診的證明列入。指揮中心宣布,今起數位證明平台也可申請「快篩陽性證明」及「接觸者隔離證明」,並於今上午8時起上路。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再次強調,民眾請假有需求,有30天緩衝期;保險申請則有兩年緩衝,不用一直向地方衛生局催促;民眾需將資料填寫正確,才有可能將流程加快,而正確率最高為南區。為加速隔離單開立,指揮中心日前宣布推出新系統,確診者只要資料填寫正確,系統就會在五到十小時內開立隔離通知書;數位證明平台也從今天日起也開放申請「接觸者隔離證明」。指揮中心資訊組副組長龐一鳴表示,數位證明平台今天啟用兩個證明書,一是「快篩陽確診證明」,另一就「接觸者隔離證明」。歐盟原本格式就有快篩證明,但當時我國政策是發行PCR證明,發行以來每天約有五六千名民眾下載陰性證明,前段時間因為保險需要改為陽性證明,現則增加快篩欄位。龐一鳴表示,認證方式三種,包括身份證、護照和健保卡,今起增加「全民健保快易通」也可連接,進入到健康存摺申請數位證明就會連到系統,整個流程與原先的疫苗證明一樣。目前台灣有200多萬位民眾透過此平台取得證明,相信不會困難,上午8時上線之後截至到中午12時,已有1萬5千多名民眾取得隔離證明、5千名民眾取得快篩陽性加上醫師確診證明,目前執行順利。
-
2022-05-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快篩陽取代確診明上路 陳建仁:所有防疫都需滾動檢討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五月上旬呼籲中央將「快篩陽性形同確診」,以節省PCR採檢量能,但當時前副總統陳建仁反駁應該「回去好好讀書」,並推薦「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一書。不過中央近日也採取「快篩陽性形同確診」,明天開始全民適用。陳建仁今天接受「齊有此理」網路專訪,他表示,當一個疾病盛行率很低,快篩試劑的敏感度跟特異度都不是百分之百,當盛行率愈來愈高,快篩陽取代PCR陽性就有它的道理,因此指揮中心最早說快篩陽可以取代確診的人,就是居家隔離的人。陳建仁說,所有防疫措施都需要滾動式檢討,不要只是相當然爾,盛行率越高,快篩陽取代確診是可行必要,但盛行率很低,就像去年大家想要普篩,那篩出來假陽性就比真陽性還多,會占用醫療量能。對於日前蔡英文總統舉行防疫會議沒有找雙北市長挨批,陳建仁說,當時都是按照專業的情況來討論,所以當時是專家諮詢,那時雙北相當忙碌,所以討論過程完全就Omicron來了如何做好因應等,因此開完會才有「重症清零,輕症加強管理」這樣的措施,完全是專業討論經驗分享,不是討論政治問題。主持人問,所以沒有排除柯文哲?陳建仁說,「我想這是想像力豐富吧。」
-
2022-05-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民快篩陽即確診明上路 6狀況可PCR
「快篩陽即確診」明起上路,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5月26日起,不分年齡及族群,經醫事人員確認,或由醫事人員執行抗原快篩結果陽性者,即可研判為確定病例,不需再做PCR,但如果有些狀況要做PCR還次可以到篩檢站採檢。指揮中心表示,因全台已進入大規模流行階段,為保全公衛防疫及PCR採檢量能,並利感染後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死亡高風險族群,盡速給予抗病毒藥物,降低病情惡化風險,因此修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病例定義,民眾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不分年齡及族群,經醫事人員確認,或由醫事人員執行抗原快篩結果陽性者,即可研判為確定病例。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制上路後,民眾可前往PCR採檢的狀況有六項,包括:1.醫事人員執行抗原快篩時,對於快篩結果判斷有疑慮時2.民眾自行進行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但醫師及病人對於抗原快篩陽性結果無法達成共識時3.經抗原快篩陽性確診者於隔離治療期間有住院需求時4.抗原快篩陰性但臨床醫師懷疑為新冠肺炎感染的症狀時,特別是有重症風險因子的對象5.抗原快篩陽性第一線醫療工作人員,必要時可於24小時內採檢以PCR複驗6.因目前為過渡期,因此抗原快篩陽性仍可至社區篩檢站進行PCR採檢民眾預約視訊診療或前往社區篩檢站、醫療院所(含衛生所)請醫師現場評估確認快篩陽性結果時,請配合下列事項:一、自行快篩陽性後,於判讀陽性之檢測卡匣/檢測片,寫上檢測者姓名及檢測日期。二、將檢測判讀後之檢測卡匣/檢測片及健保卡放在一起拍照。三、如至診所請醫師確認,應以夾鏈袋或塑膠袋密封包好攜帶至診所。四、配合於醫師視訊或現場評估時出示判讀陽性之檢測卡匣/檢測片。五、外出時務必佩戴口罩,請勿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可自行開車、騎車、步行或家人親友接送(雙方應全程佩戴口罩)。指揮中心進一步提醒,屬於住家居家照護對象,以1人1室(單獨房間含衛浴)為原則,同為確診者得多人1室並進行7天隔離。每次浴廁使用後均適當清消,可於無獨立衛浴房間隔離。解隔後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指揮中心說明,有關確診個案於隔離期間請參照「COVID-19確診個案注意事項」,並特別注意下列事項:一、填寫「COVID-19確診個案自填版疫調單」,自主回報症狀、風險因子、密切接觸者。二、務必觀察自身症狀變化,若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立即通知所在地政府衛生局或撥打119就醫,以119救護車為原則或指示之防疫計程車、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 (如步行、自行駕/騎車)等方式為輔。三、有其他症狀或醫療諮詢需求,請以手機APP或電話專線聯繫遠距醫療或居家照護醫療團隊評估。
-
2022-05-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快篩陽確診最快明上路 專家:精準快篩才能預防重症
「快篩陽性即可判定確診」預計明天可使用至全體民眾,不限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防疫、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以及原住民、離島民眾。不過,台灣大學公衛教授陳秀熙表示,若能依據疫苗接種狀況做「精準快篩」,並搭配抗病毒藥物的給予,才能有效中重症的發生。陳秀熙今天在「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節目中表示,台灣自然感染率往上增加趨勢「是無法阻擋的」,各國確診數不應該再拿來疫情發展的指標,確診數代表的只是無症狀感染和輕症,目前應著重於觀察中重症流行曲線,以及如何重症減害,因此如何使用快篩且精準應用,找出高病毒量個案,是目前重要目標。他表示,目前族群發生率為5%的情況下,快篩陽性後的整體檢測感染機率約為八成,而這個機率會由於不同疫苗狀態而有所不同。檢測敏感度對於未施打疫苗族群為100%、基礎劑為66%,追加劑為51%的情境下,檢測感染機率則分別為83%、77%及72%。也因為未施打疫苗族群,檢測感染率達八成以上,因此針對此族群進行快篩,在學理上可以取代RT-PCR。而快篩精準度雖會隨著疫苗施打下降,但接種過疫苗的族群,基本上都是屬於無症狀或輕症,重點可以不必放在這群人身上。陳秀熙也表示,針對針對快篩陽性確診者搭配抗病毒藥物的給予,能有效降低中重症發生。他利用台灣5月1日至5月21日疾病進展模型推估,在抗病毒藥物介入下降中重症及死亡風險。陳秀熙表示,抗病毒藥物的介入效益依據各國的數據約為50%,但仍視中央和地方的努力而定;5月初指揮中心已將藥物下放到各地方專責醫院和藥局,應可提昇藥物介入效益。而依據抗病毒藥物使用效益的不同進行推估後,結果顯示,若無抗病毒藥物介入,中症人數將持續增加;若有效精準使用抗病毒藥物於高風險中重症族群預防中症效益為70%,到了6月15日中症人數可減低至50人,達流行初期標準;若使用抗病毒藥物效益為50%,則7月中旬中症人數才會降低至50人,時間延後。對於抗病毒藥物介入減低重症預測,若抗病毒藥物預防重症效益達90%,6月中後重症人數可控制於10人以下;若抗病毒藥物預防重症效益僅達70%,7月後重症人數可控制於10人以下;然而若效益僅為50%,則無法有效控制重症人數。
-
2022-05-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小孩發燒衝急診? 醫師呼籲:四步驟先觀察
台灣近來傳出幾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引發腦炎死亡案例,讓許多父母親相當緊張。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兒科主任陳思融表示,若家中小孩發高燒,建議父母親可以先觀察。第一,先觀察小孩的精神活力,如果三個月以上小孩發燒沒有超過41度,但是活動力不錯,父母親不用太擔心。第二,可以吃退燒藥搭配溫水擦澡降溫,如果小孩漸漸降溫,恢復精神活力,先居家照護,不需要直接到院就診,可找就近醫療診所採視訊看診。第三,幫小孩快篩,可以透過視訊請醫師診斷是否為陽性,不須到急診做PCR。第四,透過視訊看診,讓醫師評估小孩精神狀態,和父母親討論用藥,醫師就會開症狀治療的藥物,並且討論何時該就醫。陳思融表示,依醫院目前的醫療能量,發燒只能急診戶外看診風吹日曬雨淋,不但可能會跟確診者持續接觸,加上急診人潮流量多,候診時間相對長,第一時間衝到急診,對小孩並非最好的醫療治療選擇。陳思融說,台灣今年到5月中旬大約累計10萬個確診兒童個案,約30個中重度主因哮喉、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導致呼吸窘迫,約5個以內腦炎併發症死亡,致死率其實很低,案例數少,因此,家長不要太擔心。99.9%的確診小朋友是可以在燒退兩、三天後逐漸痊癒,如同流感、腸病毒或玫瑰疹這些病毒感染一樣。陳思融也提醒,三個月以下的如果發嬰兒燒超過38度,都建議就醫評估。任何年齡發燒高過41度,意識不佳,持續昏睡、持續頭痛、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抽搐發作、步態異常、對答跟平常不太一樣等症狀,顯示腦部功能有狀況,可能是腦炎前兆,一定要盡速就醫。另外,食慾少一半以上持續一天則可能有脫水風險,高燒39度超過三天則可能合併肺炎等細菌感染,退燒時呼吸仍急促費力也建議就醫。
-
2022-05-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潛在新冠肺炎死亡黑數 專家曝老年人4大症狀不可輕忽
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居高不下,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疫情走向與病毒共存,疾病樣態正在改變,以往醫院多收治新冠重症患者,但現在已轉為原有重症患者被驗出確診,且症狀多為無症狀或輕症,顯示染疫病人已普遍化。臨床醫師觀察,許多患者可能因骨折、中風或洗腎時被確診,提醒應多關注老年人染疫後主要表現,這些非典型表現歸納起來有微溫、吐瀉、譫妄、跌倒四大症狀。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於臉書發文,指出潛在的COVID死亡黑數。他說,一位老人因為跌倒髖關節骨折,需要緊急開刀處理,開刀前檢驗的PCR結果意外發現COVID陽性,另一位老人意識昏迷懷疑中風,安排住院的時候,也意外發現COVID陽性,還有一位老人,長年洗腎,突然發作呼吸喘,胸部X光片顯示肺水腫,安排洗腎的時候,也發現PCR陽性,這樣的案例在急診室越來越頻繁,這些都是意外和巧合嗎?主診斷是髖關節骨折、中風、水份過多? 還是COVID ?李建璋說,如果這些患者不幸過世,死亡的主因,會被歸類成COVID嗎?大家在談論確診的統計黑數,死亡人數也存在著類似困難判斷的情況,現在死亡人數的判定主診斷是COVID才歸為COVID,但是其他診斷是COVID的死亡案例死因就由判定解決,除了呼吸衰竭為主的案例,上述案例有可能被排除在COVID死亡人數之外,但是他們的過世都和COVID無關嗎?李建璋表示,脆弱老年人得到COVID的時候,往往不是以發燒、喉嚨痛、咳嗽為主要症狀表現,上面的3個案例都是COVID 在老人的主要表現,這些非典型表現歸納起來有四大症狀。第一、微溫:老人的發燒並不是青壯年的38.3度C,美國感染科學會認定,老人口溫37.8度C一次,或是37.2度C二次,就是發燒,是一個強力的感染證據。第二、吐瀉:很多老人經年久咳不止,用咳嗽和喉嚨痛很不容易辨識新產生的新冠,很多的時候是以呼吸喘甚至直接呼吸衰竭表現,這些表現還算典型,相對的非典型的腸胃道症狀具有特異性,在流行期間,老人持續的嘔吐或是腹瀉,也是新冠的一種表現。第三、譫妄:超高齡長者、巴金森或是失智症患者、或者是曾經中風的病患,感染新冠時可能產生急性腦功能障礙,以譫妄的形式表現,譫妄是一種突發性認知障礙,以胡言亂語或是妄想症狀表現。第四、跌倒:對於孱弱的老人,長期肌少肌弱,全身性的感染造成的倦怠衰落往往用跌倒,甚至是外傷性腦出血表現。他說,如果家中的老人有新發生的上述四大症狀,先使用快篩檢驗,陽性就可以盡早投藥,如果快篩陰性,症狀依然沒有好轉,切記莫延,應就醫尋求PCR診斷,因為快篩診斷通常是在病毒量高的時候才會呈現陽性,初期會有30%到40的偽陰性。他說,在老人,非典才是典型,統計死亡人數的時候要把上述的因素考慮進去,才能夠完整的反應COVID的死亡人數。
-
2022-05-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邁向共存 醫師曝應思考如何有秩序輪流確診積群體免疫
全台持續受疫情壟罩,確診後該如何做及居家照護,許多民眾仍霧煞煞,國軍桃園總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楊大緯提醒,確診後就於家裡關7天,不必快篩即可出關,雖仍有傳染風險,卻是邁向共存的必經過程,應該思考如何讓全台民眾有秩序地輪流確診,去累積及體免疫。現在確診後居家照顧為在家隔離7天後,就可出關恢復正常生活,楊大緯表示,不管有沒有PCR,快篩後就該將自己當病人,楊大緯表示,9成以上皆為輕症或無症狀,解隔後無需採檢雖有一定程度的人具傳染力,不過政策設計要讓大家慢慢接受走向共存開放,民眾仍需一段時間接受。楊大緯說,急診室有一半為確診有住院需求但沒有專責病房病人的留觀區,醫護人員在過程中可能受感染,便由其他人遞補,雖然1周後仍可能有傳染風險,不過允許最低程度狀況發生,並維持正常醫療工作。「台灣不是世界上最先進國家,比我們先進邁向共存走上開放都付出不同程度代價」,楊大緯想跟大家分享,到底何謂共存走向開放,他認為應思考讓全台灣民眾能夠有秩序的輪流確診,去累積群體免疫,這概念不是大家一時之間能接受的,不過客觀事實就是這樣。楊大緯最後說,過去這段時間遇到因新冠失去生命的朋友,邁向共存台灣也不可能無痛過關,因此該打疫苗就去打,懷疑感染做快篩,高風險的族群用上口服抗病毒藥,一起度過難關。
-
2022-05-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快篩陽確診全民適用26日上路? 莊人祥:只是暫定
指揮中心今起再增原住民及離島民眾適用「快篩陽即確診」,並表示這周將宣布全民適用。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接受媒體聯訪時則表示,中央今天上午表示,相關措施預計26日上路,各大醫院防疫急門診將轉型,以看診、開藥為主。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個時間只是暫定,因為還有包括篩檢站轉型、醫療院所準備等配合事項,因此還在規劃當中。因應快篩陽即確診將上路,黃珊珊表示,聯醫的防疫急門診將由PCR篩檢轉型為以看診、用藥為主,同時也試行綠色通道,供65歲以上長者使用,近日正進行院內演練。而上午行政院召開擴大防疫會議,會議中指揮中心指出目前家用快篩試劑將以各縣市人口總數15%計算,提供總數約350萬劑作為地方安全儲備量。對此,指揮官陳時中於下午防疫記者會表示,這是公務使用,可根據地方臨時需要調配,「調配完要還」,盡量給予較大彈性。
-
2022-05-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指揮中心增TOCC提示對象 健保卡一插就知道
指揮中心今天調整健保TOCC提醒,新增「自主防疫」以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檢驗陽性個案但尚未通報」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個機制主要協助醫師快速辨識個案,快速提供適切的診療,而非讓診所拒絕病人。指揮中心表示,因國內疫情進入廣泛社區流行,隨疫情動態調整「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TOCC提示,以提供醫師診療參考,提示對象將包括以下四類:一、居家隔離或自主防疫對象:「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或「7天自主防疫」。二、居家檢疫對象:「7天居家檢疫+7天自主健康管理」。三、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採居家照護對象:「指定處所隔離之確診個案-居家照護」。四、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檢驗陽性個案。莊人祥表示,有些民眾經PCR、醫用抗原快篩檢測陽性,或是家用快篩陽性經醫師判定確診後,健保快易通雖已顯示陽性,但尚未通報進法傳系統,出現時間差。因此針對此類病人新增提示,可透過插卡知曉。並因應居家隔離政策調整,新增「自主防疫」項目。莊人祥表示,這項功能主要是讓第一線醫師了解,這些人已被通報,不需再通報一次。而這些民眾雖然可能已視訊看診,但可能後來有症狀而再去就醫,也不可拒絕。指揮中心說明,有關「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主要提供予健保特約醫事機構使用;另為強化高風險場域及高接觸風險人員防疫措施,亦開放非健保特約機構可透過申請,於防疫期間可使用「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之「特定地區旅遊及接觸史查詢作業」功能查詢民眾TOCC提示,目前已申請核准之非健保特約機構包含非健保特約醫事機構、捐血中心、長照機構、矯正機關、消防署及地檢署。
-
2022-05-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確診九萬到六萬疫情降? 陳時中:看來無持續快速往上升
國內今天本土個案新增六萬多人,外界關心上周暴衝至九萬後現在降至六萬,是否代表疫情高峰已過。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剛好是周六日,無法以此下降為準,但看來沒有持續快速往上升;「我的看法是到目前為止是控制得宜」。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上周一到周五工作日採檢量約在10.5萬至12萬間,最高為周一11.9萬,周五則為10.5萬件。周末因為有需要回補還沒有正確數字,但平日都有十萬件以上。而宅神朱學恒在臉書貼出「粗暴製圖」依據官方數據所製作的圖表表示,累積已經採檢送驗卻沒有檢驗結果的人數已經接近10萬人,指出我國篩檢數從來沒有達到指揮中心宣傳的理想值一天可以完成22萬,而是一直塞車,恐存有黑數導致每日記者會上的數據並不準確。羅一鈞則表示,朱先生的圖經過進一步了解,檢驗總計包括確診者住院後的PCR追蹤結果也會算入檢驗總計,但因為研判過確診,不會再次被研判確診,因此有差異的量是指確診者後續檢驗而不是新確診的部分。
-
2022-05-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口服抗病毒藥風險因子調整 移除吸菸者、增產後六周婦女
針對新冠肺炎抗病毒口服藥物,指揮中心即日起移除「吸菸或已戒菸者」,才符合用藥條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再次強調不是所有確診者都需要用藥,有相關風險因子者使用起來才有效果;如果完全沒有風險者,有用藥和沒有用藥的結果都差不多。陳時中表示,本來將「吸菸或已經戒菸者」列為風險因此,但經過5月21日專家會議認為證據不足,因此移除此條件。國外研究認為,吸菸或已戒菸者必須搭配其他任一風險因子,藥物使用效果較好,因此即日起「吸菸或已戒菸」需搭配其他風險因子,包括癌症、糖尿病等,才能拿口服用藥。另外,孕婦或產後六周內婦女,若臨床醫師評估使用效益大於風險,經充分告知並獲同意後可使用。由於目前尚無Paxlovid用於孕婦與產後六周內婦女的資料,若臨床醫師經評估後研判使用效益大於風險,經充分告知且病人同意下可使用。但婦女用藥時若有意願持續哺乳,另需綜合評估餵哺母乳的益處與對嬰兒可能風險。陳時中表示,這兩天會宣布篩檢站轉型成「診斷加領藥站」,但主要功能還是做PCR採檢,現在快篩陽性到篩檢站經過醫師診斷確診後,可能有需要領抗病毒藥物、症狀藥物或什麼都不需要,就會被通報。並非確診者有不舒服就去拿藥,是快篩陽性去那邊確診,就可以領相關藥物或做進行通報動作。根據統計,抗病毒藥物使用週末使用較少,昨天Paxlovid使用1053人份、莫納皮拉韋使用307人份。
-
2022-05-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快篩陽同確診上路 醫師公會理事長建議:診所快篩用藥撥足
快篩陽視同確診本周就要上路,大台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魏重耀說,對於仍需要醫師確認部分,他建議中央應把快篩試劑和用藥都直接撥給診所,並請民眾一開始感覺不適時,不必自己在家篩,而是直接到診所,由醫師篩,這樣就可以直接認證,也可以減少民眾不必要的快篩。對於各地都爭相設大型快篩站,魏重耀也有不同看法。他認為,雖然可以同時為更多人進行PCR,但大量的人群聚,也同時把病毒都帶往同一地區,尤其是已感染者聚在車內把門打開的一剎那,高濃度的病毒就往外竄,更容易造成散播。他舉例,像是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民進黨立委邱泰源最近確診,邱泰源國會辦公室就指出和邱泰源近日頻繁出入高風險第一線篩檢站等場所有關。另也有行政官員、民代最近因為去了大型快篩站了解設置情形而染疫,所以設置大型快篩站用意雖佳,卻不如好好利用基層診所,把民眾分散醫療,這才符合防疫的思考。魏重耀說,由診所醫師快篩,就是視同流感的流程,此一流程可以省掉民眾跑大醫院、大型快篩站的不便、避免可能確診者的聚集,而且一旦快篩確診,不必再等待由衛生局派案給醫師公會,再轉給診所進行患者居家照護的行政流程,而是由診所端來通報。他表示,台中市的疫情逐漸擴大,未來人數可能每天破萬,甚至更多,但台中市有2000千家的基層診所,健保署也有新冠肺炎的案號,善用基層診所,才可以讓民眾就醫方便。若是確診屬輕症就拿藥回家休息,並由診所直接照護,這樣也才能把大醫院的量能保留給中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