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0 養生.健康瘦身
搜尋
高纖
共找到
649
筆 文章
-
-
2023-01-09 養生.聰明飲食
芝麻糊、紫米紅豆湯還不是最肥!「冬季甜湯最胖款」曝,是多數人最愛
各種熱甜湯,天冷你最想吃哪一碗?小心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還有甜蜜的負擔! 各種熱甜湯 熱量圖鑑一次看 1、綜合燒仙草 429 Kcal2、花生甜湯 427 Kcal3、綜合豆花 420 Kcal4、小湯圓紅豆湯 405 Kcal5、芝麻糊 403 Kcal6、紫米紅豆湯 355Kcal7、紅豆湯、綠豆湯 345 Kcal8、杏仁茶 315 Kcal9、薑汁奶茶 305Kcal10、薑汁甜豆花(無加料) 300 Kcal 11、芋頭椰汁西米露 262 Kcal12、楊枝甘露 254 Kcal13、桂圓紅棗茶 215Kcal14、燒仙草(無加料) 150 Kcal15、冰糖銀耳紅棗 90 Kcal (以上甜湯均以一碗約350ml估算) 注意精製糖 選這些暖心也暖身 以上除熱量之外,營養師高敏敏提醒,精製糖也是必須特別注意!另外,甜湯除了添加許多精緻糖,也可能會利用澱粉下去勾芡,製造出濃稠的口感 ,或是本身油脂含量高,像是芝麻糊、杏仁糊就是油脂含量比較高的甜湯,因此建議可以選無料無糖的燒仙草,或是冰糖銀耳紅棗,一樣有暖身暖心效果。 高敏敏也提及,除了注意熱量,食物的組成部分也是重點 ,選擇少糖、高纖、學會拆解你吃下的食物種類,才能吃得更健康!像是蔬菜就是萬年不敗好夥伴,尤其白木耳的熱量跟膳食纖維真的很討喜!(白木耳也是蔬菜類)延伸閱讀: ·天冷吃燒仙草!營養師曝「選3配料」熱量爆卡 網崩潰:第1名沒加沒靈魂 ·木耳清血管、低熱量、助排便!「黑木耳VS.白木耳」誰營養? 1圖揭曉 
-
2022-12-29 焦點.元氣新聞
浩鼎創辦人張念慈心臟病逝!才剛通電話,半小時後傳噩耗…心血管病發快又急,出現8病徵快送醫
台灣浩鼎生技創辦人暨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念慈博士,今(29日)傳出在美國聖地牙哥家中因突發心臟病猝逝,享壽72歲。上午九點,張念慈還和台灣幾位主管通電話討論事情;沒想到,半小時後台灣端就接獲美國傳來的噩耗,令浩鼎員工都感到震驚。冬天是許多心血管疾病病發的危險時期,本周一(26日)才傳出東海大學法學院院長、現任南山人壽獨立董事卓俊雄在高鐵上心肌梗塞逝世(詳細新聞),今再傳出台灣浩鼎生技創辦人張念慈心臟病逝。台灣浩鼎生技指出,張念慈平日在美國和台灣時間各半,在美期間,上班時他均在遠端與台北公司視訊連線,隨時交辦事項。今上午九點,他還和幾位主管通電話討論一些事項;沒想到,半小時後台灣這邊就自美接獲張念慈心臟病逝噩耗。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資料,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以冠狀動脈心臟病最常見。冠狀動脈心臟病主因動脈硬化阻塞造成,現代人高脂、高膽固醇的飲食習慣,很容易造成血管硬化,在許多先進國家,心血管疾病都名列死亡原因前幾位。(疾病百科/心臟病)依據衛福部109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5.4萬人死亡。心血管疾病一旦發作,經常又快又急,如果沒有緊急送醫急救,很多人就因此猝逝。國健署長吳昭軍曾受訪提醒,有三高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應注意,若發現以下8個心臟病病徵,應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就醫,才能增加復原機會。心臟病發8病徵1.胸悶2.胸痛3.心悸4.呼吸困難5.噁心6.冒冷汗7.頭暈8.暈厥4習慣預防心血管疾病國健署提醒,8成的心臟病與中風死亡是可以預防的,而保命之道正是那些老生常談的健康生活常態,就是規律運動、規律健康飲食、規律服藥、遠離菸酒。而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4件事就可預防心血管疾病:1.健康飲食與運動:採低油、糖、鹽及高纖飲食,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慢走、騎自行車)、控制體重(BMI)、好睡眠。2.戒除菸酒:研究發現就算每天僅吸1支菸,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比不吸菸的人增加5成、中風的機率更增加超過2成。WHO統計2016年全球因酒害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300萬人,其中19%死於心血管疾病。3.控制三高慢性病:已有三高的民眾應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4.定期健康檢查: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來源】.國健署:心血管疾病總無情,健康生活型態要力行.比癌症致命!送急診才知「心臟衰竭」 心臟病5年內死亡率近50%.防心肌梗塞當心3症狀 醫曝最易發生時間及如何急救.台灣浩鼎創辦人、董事長張念慈上午突發心臟病猝逝
-
2022-12-26 養生.聰明飲食
芭樂維生素C超豐富,但清洗時多這動作可能讓它流失!
到底吃芭樂籽是會促進排便,還是容易便祕呢?為什麼長輩總說「芭辣籽無某呷?」高敏敏營養師表示,其實從營養學角度來看,芭樂籽本身不會引起便祕,通常民眾容易便祕可能是因為攝取了膳食纖維,但卻缺乏足夠的水分或油脂,多喝水、補充適量油脂類食物可能就順暢了。不過,即使芭樂籽不會造成便祕發生,但還是建議3種人吃芭樂籽時要多注意攝取量!1.不習慣高纖飲食者(有些人腸胃會不舒服,要以循序漸進方式攝取)。2.腸胃消化不佳者(例如小小孩或正值腸胃炎不適)。3.剛動腸胃手術者,要特別注意吃芭樂時應先把籽挖掉,甚至先不吃。不只維生素C、纖維含量豐富!芭樂還有6大營養好處芭樂營養真的超豐富,小小一顆就含有滿滿營養,又有水果界的維生素C之王的美名。維他命C又稱抗壞血酸是人體每日不可或缺的水溶性維生素之一,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由食物中攝取,這時芭樂就是很好的選擇!另外,維生素C可以幫助縮短感冒病程、加快傷口癒合,提升免疫力。低GI芭樂屬於低GI的水果,是現代人的營養小夥伴。食用後血糖上升較平穩,建議糖尿病友適量享用。高纖維能提高飽足感、豐富的纖維還能抑制胃口,也能幫助腸胃順暢。大部分的紅心芭樂是土芭樂和珍珠芭樂嫁接改良的品種,維生素跟纖維含量也更豐富,還有養顏美容、幫助排便等作用。Pexels by Any Lane圖/大部分的紅心芭樂是土芭樂和珍珠芭樂嫁接改良的品種,維生素跟纖維含量也更豐富,還有養顏美容、幫助排便等作用。Pexels by Any Lane維生素B1維持神經正常,避免憂鬱、焦慮,幫助提升活力,也能促進碳水化合物代謝、消除疲勞,並有助於控制體重。維生素B2幫助延緩老化、協助代謝鐵質,也能協助醣類、蛋白質、脂肪的氧化分解,對於皮膚、粘膜、毛髮健康很重要,能改善痘痘、破嘴等肌膚問題。維生素B3主要作用就是提供細胞正常運作的能量,是啟動全身50多處不同代謝路徑所需「輔酶」的合成原料。骨骼健康:維生素C可以幫助鐵、鈣的吸收,避免硝酸銨、致癌物的形成,也能促進骨骼發育。礦物質鉀:預防心血管疾病、降血壓、消水腫。紅肉芭樂也是很不錯的芭樂選項。大部分的紅肉芭樂是土芭樂和珍珠芭樂嫁接改良的品種,維生素跟纖維含量也更豐富,還有養顏美容、幫助排便等作用。總結來說,芭樂不但可以幫助美白、製造膠原蛋白,還有滿滿抗壓營養。推薦現代壓力大、飲食不均衡的各位,可以每天吃點芭樂,補充容易流失的維生素C。想獲得芭樂完整營養好處?營養師提醒食用前注意3件事除此之外,也建議大家在吃芭樂時:1.不加鹽或梅粉,避免鈉和糖攝取過多,而且單吃就很美味又健康了!2.營養搭配要均衡。芭樂固然好吃,營養也超豐富,但還是一天一顆即可。另外也不要將芭樂取代蔬菜,畢竟芭樂和蔬菜所提供的營養是不一樣的。3.另外也提醒大家,在洗芭樂的時候要輕一點、不要削皮,因為維生素C在芭樂表皮也很豐富,過度搓洗甚至削皮,營養會流失喔。【延伸閱讀】》抗發炎、解腹瀉,調降血壓與血脂!一次認識芭樂多種營養好處(本文獲《健康遠見》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取自「高敏敏營養師授權提供文章)
-
2022-12-25 醫療.泌尿腎臟
每個男人都會有的毛病 醫授減緩攝護腺肥大的飲食與預防方法
攝護腺體積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持續增大,即使接受過手術後,攝護腺仍有機會繼續增大。然而只要手術當中攝護腺刮得夠多夠乾淨,大部分的人一輩子都不需要再手術一次。雖然攝護腺肥大主要與基因遺傳有關,但還是有一些預防或減緩攝護腺肥大的方法:1.避免攝取過多高熱量高脂肪食物、避免過度肥胖:研究顯示肥胖會增加攝護腺癌的機率與攝護腺肥大的速度。2.少吃刺激性食物像是辛辣食物、咖啡及茶:這些都會刺激膀胱與攝護腺讓排尿症狀更嚴重,尤其是頻尿、急尿或夜尿。3.多吃高纖維食品:食物中的纖維素能幫助排除體內的荷爾蒙及脂肪。4.多吃含抗氧化功效的食物,像是南瓜子、茄紅素及含硒食物。5.多吃富含大豆異黃酮食物,像是黃豆製品及豆漿:異黃酮可抑制男性荷爾蒙對攝護腺的刺激進而減緩攝護腺肥大。最後,攝護腺肥大是每個男人終究都會有的毛病,常常會影響生活品質甚至會打亂日常生活。只要男人有排尿症狀或懷疑自己有攝護腺肥大,建議立即尋求專業的泌尿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另外,建議所有40歲以上男人定期做抽血檢驗攝護腺癌症指數(PSA)及肛門指診,可及早發現攝護腺癌及攝護腺肥大。現在的醫療非常進步,不管是藥物或手術,都可以讓你的排尿與生活大大的改善,讓男人舒舒服服的尿尿,安安穩穩的睡覺。【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李致樵醫師】攝護腺肥大的飲食與預防方法】
-
2022-12-25 醫療.消化系統
營養師認證「消肚子脹氣9個作法」真的有效! 高麗菜、蘋果、人工甜味劑都要少碰
不知道為什麼腸胃常常鬧脾氣?常飯後肚子堵堵,腸道內有氣體或壓力覺得怎麼上不去又下不來好不舒服,有時候甚至還會痛,這就是脹氣了! 脹氣發生 常見8大原因營養師程涵宇指出,脹氣非常常見,一般人發生率在16-31%,有些人深受其擾甚至影響到生活品質。而脹氣有可能是因為一頓大餐、吃了產氣食物等原因造成,也有可能是身體的警訊!1.腸道過多氣體‧吃了過多在結腸中發酵的食物,例如纖維、糖醇和 FODMAP(在腸道發酵的短鏈碳水化合物)‧食物耐受不良,例如乳糖或果糖不耐受‧吞下太多空氣‧腸內液體增加‧便秘‧腸道微生物群生態失衡2.內臟超敏反應:對腸道內正常量的氣體和張力的感受增加3.壓力、焦慮4.變胖5.高脂肪飲食6.月經週期的變化7.腹壁和橫膈膜的肌肉反射8.其他警訊:感染、吸收不良、腸阻塞、肝病或癌症 改善脹氣問題 9飲食法則要牢記程涵宇也分享,9個消脹氣科學飲食法,幫助大家消除脹氣問題:1.避免容易脹氣食物例如青花菜、高麗菜、洋蔥、蘋果、小麥、糯米、口香糖、炸物、鹹酥雞、碳酸飲料等;其他像是糖醇、人工甜味劑、豆類和部分高纖維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可能導致腹脹的不易消化的化合物,建議減少或避免吃這類食物幫助緩解。2.乳糖不耐症改喝優酪乳乳糖不耐症會導致多種消化症狀包括腹脹。如果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乳品來源可以先以優格、優酪乳優先。3.規律排便也有關係如果有便秘問題可能加重脹氣症狀。4.吃益生菌改善例如優格、味噌、豆豉、泡菜、康普茶都是豐富益生菌的來源。益生菌會改善腸道中的細菌環境,解除脹氣問題,若選的是保健食品形態的益生菌,建議至少連續吃四週來確定效果。5.少鹽少油也有幫助大餐和高鹽或高油食物會增加腸道中氣體和水的產生及滯留,而導致腹脹。6.吃東西慢慢吃不說話吃東西慢慢吃不要邊講邊吃,可以幫助降低腸道中的氣體量來減少腹脹和打嗝問題。7.飯後走走飯後走路或騎腳踏車有助於清除腸胃中的氣體。8.不要跟吹汽球一樣快速變胖體重快速增加會增加腸張力、發炎反應易導致脹氣9.練腹肌也有用有些人的脹氣問題可能是由異常的肌肉反射引起的。生物反饋是一種有助於重新訓練這些肌肉幫助放鬆並緩解腹脹。最後,程涵宇提醒,如果有長期無法解決的脹氣問題,請務必看醫生找到根本原因,才是根本之道。延伸閱讀: ·不只要避開麵包!1圖看「最易讓你胃脹氣兇手」 高麗菜、地瓜、蘋果都上榜 ·莫名胃口差、常脹氣小心是胃癌! 醫警告:這些「用餐習慣」恐增罹癌風險
-
2022-12-23 醫療.消化系統
蔡小虎因吃到「它」緊急送醫急救…腸沾黏症狀、飲食禁忌一次看,嚴重恐腹膜炎需開刀
「豬肉王子」台語歌手蔡小虎昨(22日)晚驚傳送醫住院急救,還裝鼻胃管引流治療,不過今(23日)凌晨蔡小虎已在臉書跟大家報平安,他表示是「小腸沾黏」讓他劇烈腹痛、嘔吐,昨晚一度醫生還要插管急救,所幸現在情況暫時穩定了。今凌晨「蔡小虎國際粉絲團」臉書貼出蔡小虎在病房吊點滴的照片,臉書小編提到蔡小虎因吃完柿餅不適,感覺腹部脹脹、胃酸逆流,到晚間劇烈腹痛、頭痛和嘔吐而緊急住院,檢查過後確定病因為「小腸沾黏」,導致白血球飆高到2萬5千(正常指數為一萬),直到昨天早上才降到9千多,仍在觀察發炎指數,「本來醫生想要插管急救,但因為一直嘔吐,可以排出髒東西,所以就沒插管了,這兩天是關鍵期」。據《聯合報》報導,蔡小虎本身曾有腹膜炎病史,腸胃狀況不佳。另多年前,腹部動過多次刀的藝人羅時豐也曾發生腸沾黏,當時他還被割掉小腸26公分。一般而言,沾黏最常見是發生在腹部與骨盆腔手術之後,腸子若被沾黏堵住,腸道蠕動受阻,進食時會感到腸胃絞痛,脹痛、脹氣、噁心、嘔吐,最後演變成腸阻塞、腹膜炎,需開刀將沾黏的腸子分開。不過,過去《元氣網》專欄作家「急診女醫師其實.」曾撰文指出,會不會沾黏其實也要看體質,如有蟹足腫的病人就比較容易沾黏,而手術的範圍大的也比較容易沾黏。如何預防腸沾黏?1.飲食原則:少量多餐,避免喝咖啡、吃柿子、麻糬、竹筍和花生類食物,以減少腸胃負擔。2.避免一次攝取大量的高纖維食物。3.平常要多運動,幫助腸胃蠕動。4.相關手術應與醫師討論後考慮使用防沾黏產品預防。【資料來源】.蔡小虎國際粉絲團.蔡小虎住院險插管急救「這兩天是關鍵」 病房近況曝光.51歲羅時豐不靠「進廠維修」 每天臉部按摩為自己拉皮.急診女醫師其實./腸子黏在一起?可能肚子打開過!
-
2022-12-23 醫療.新陳代謝
孔鏘曝「差點要跟大家說再見」 糖尿病纏身曾讓他暴瘦25公斤
今(2022)年64歲知名樂隊老師孔鏘(莊永軒)是不少綜藝節目的御用伴奏,近年來卻傳出健康出問題,深受糖尿病所苦的他一度暴瘦25公斤,他在節目上形容自己曾「差一點要跟大家說再見」。後來透過每天運動、正常飲食的努力下,從52公斤胖回64公斤,讓他開心表示身體有變好了。據JET綜合台節目命運好好玩和《自由時報》報導,孔鏘受訪時透露,以前因為工作太忙無暇顧及飲食,「一年大概要吃500個便當」,也未積極治療糖尿病,導致身體虛弱容易疲憊。他提醒大家若生病千萬不要不理會,否則糖尿病會啃噬掉身上所有的器官,並且要花很多時間補回來。他甚至因為併發症關係,身體每況愈下,體重也跟著直線下降。而在疫情期間,他放慢工作步調,認真在家調養身體,再加上開始打高爾夫球,才慢慢找回健康與活力。【疾病百科】>>糖尿病分四型 你是哪一種?為什麼會罹患糖尿病?台安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毅欣曾受訪表示,台灣的糖尿病患95%以上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與家族史、家族性多基因遺傳有關,此外現代人物質生活、飲食生活富裕,會加速致病基因的催化,加上後天與時間的因素,只要活得夠久,就易罹患糖尿病。林毅欣說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人,大多因為物質與飲食失控,導致身體過度肥胖、脂肪增加,產生胰島素的阻抗、胰島素的凋亡,最後胰臟細胞負荷不了,進而得到糖尿病。現在台灣糖尿病盛行率10%,尤其60、70歲以上的老年人,20至30%甚至40%以上都有血糖不耐症。糖尿病會有哪些症狀?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張錦煥曾在亞東院訊撰文指出,糖尿病有以下常見症狀:◎一般症狀包括:尿頻、過度口渴、體重減輕、飢餓感增加、極度疲勞、視力模糊、傷口癒合緩慢、腳或腳趾刺痛或麻木◎男性可能有:性慾減退、勃起功能障礙、肌肉力量不足◎女性可能有:尿路感染、黴菌感染、皮膚乾燥、發癢不過,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李文齡曾在振興醫訊撰文提醒,糖尿病最多的症狀就是無症狀,早期發病的病人若沒有靠血糖檢驗是無法確診。若到了典型症狀,例如: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口乾舌燥、多尿、手腳發麻、視力模糊、容易飢餓或是傷口不易癒合,都是發病較久的症狀了。他提醒,設籍在台灣的成年人,40 歲以上即享有免費成人健檢,三年可作一次。糖尿病能治癒嗎?「糖尿病屬於慢性退化的疾病,只能控制。」林毅欣指出,糖尿病容易因大血管、小血管的併發症,以及全身性感染症而死亡,糖友罹癌的機率也高。如果控糖不佳、血糖高,身體細胞和表皮傷口就不易癒合,易產生細菌感染,若感染入骨而會導致截肢。若是血糖控制得當,這些初期症狀都可以緩解。血糖應控制在標準範圍,如果體檢發現變胖、空腹血糖高,這是糖尿病的警訊。林毅欣強調,糖尿病主要以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色素值來確診。正常人血糖值是在100mg/dL以下,若在126mg/dL以內則屬糖尿病前期的灰色地帶,超過126mg/dL即為糖尿病。正常的糖化血色素標準在5.7%或是6%以下,若介於5.8%到6.4%間的範圍,則是糖尿病前期屬灰色地帶,若是6.5%以上就確診罹患了糖尿病。糖尿病診斷標準:其診斷標準包括以下4項,非懷孕狀況下只要符合其中1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前三項需重複驗證2次以上)◎糖化血色素(HbA1c)≧6.5%◎空腹血漿血糖≧126 mg/dL◎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 mg/dL◎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 mg/dL 【疾病百科】>>糖尿病該如何預防?如何控制糖尿病不惡化?營養師劉怡里曾受訪表示,糖尿病的控制必須透過「飲食、運動和藥物」,來調控血糖穩定。在飲食上,對於食物分類及份數的了解相當重要。為預防糖尿病人發生血管病變,劉怡里指出,糖尿病人的飲食,除了要控制好糖分外,也要控制油脂與鹽分的攝取。建議針對患者的生活作息、生化數據等進行「個人化」設計,調整出適合糖尿病人最佳的飲食建議。糖尿病保養照護重點◎定期檢測血糖、血壓、血脂。◎健康飲食:實施低熱量飲食(每天600大卡熱量)、三少一多飲食(少油、少糖、少鹽、高纖維)。◎控制體重:維持BMI正常(18.5≦BMI
-
2022-12-10 養生.健康瘦身
有片|減肥便當也能大塊雞腿、牛排?掌握4大要點減脂增肌吃飽又能瘦!
天天只吃水煮的青菜雞胸肉?脂肪肝好難消除怎麼辦?許多人在減重期間忍耐飢餓不敢吃飽,只在意減脂肪卻不想肌肉量也流失了!如何掌握健康的減脂減醣?健康節目主持人豆豆媽吳霈蓁分享四大要點,不僅讓老公不忌口減重成功,也幫助他的脂肪肝從中重度降為輕度,想知道她如何做到的,趕快點開影片來看看吧!豆豆媽吳霈蓁由於老公太忙沒時間運動,於是她開始為老公準備減醣便當,遵守進食順序「水肉菜飯果」提供了便當擺盤小技巧,並且不忌憚的放了大塊的牛排、雞腿、鮭魚菲力等菜色,補充身體足量的蛋白質,並降低血糖波動。她也隨時監督先生每日攝取足夠水分,這裏她強調咖啡、茶或湯並不等同水分,不愛喝水的人可以在水中加入檸檬片或薄荷葉增加味道。最後是睡眠要足夠,同時要睡對時間,幫助分泌瘦體素、生長激素。這集影片主要是豆豆媽吳霈蓁在觀念上與大家作分享,對無法準備便當只能外食的人也不用擔心,只要如實掌握上述要點,一樣能夠達到健康減脂增肌同時滿足口腹之慾!想學做更多作法簡單又美味的減醣料理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水肉菜飯果」口訣背起來!原始影片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YT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FB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IG延伸閱讀低卡減脂,好吃又好做的豆腐漢堡排佐和風蘿蔔醬高纖高蛋白瘦身湯,風味十足的韓式牛肉海帶湯「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12-05 醫療.消化系統
老婦2公分膽結石竟掉進小腸致阻塞 罕見病例上了國際期刊
高雄一名74歲老婦人因上腹痛、噁心與嘔吐,被送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急診,經檢查疑似膽結石跑進腸胃道,造成罕見的腸阻塞,經手術取出2公分大的結石,術後恢復良好。此特殊病例發生率僅0.3%,經主治醫師指導,由見習醫師撰寫論文,登上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高醫一般及消化系外科醫師吳柏宣表示,膽囊結石併發腸阻塞發生率僅0.3%,原因可能是結石長期刺激膽囊造成慢性膽囊炎,與腸道形成廔管,進而掉入小腸導致阻塞。醫師立刻安排手術,將腸壁切開後,取出一顆約2公分堅硬的膽結石,術後病人恢復良好,已能正常飲食。病患與家屬聽到膽結石居然會跑進小腸裡,並造成腸阻塞,都覺得不可思議。吳柏宣說,目前膽囊結石沒有預防性藥物,建議從日常生活飲食少油、高纖來預防膽汁過濃,並改善高血脂與體重過重;另多喝水、多運動,也有助減少結石發生機率。吳柏宣指導高醫大醫學系見習醫師賴元韜,將此手術成功並具教學意義的「膽石性腸阻塞」病例撰寫成論文,投稿經嚴謹審查後刊登於今年9月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高醫院長鍾飲文表示,《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是全世界排名前三位的綜合性醫學期刊,影響力深遠,係數高達176.079分,是醫療人員論文發表的重要指標之一。高醫身鼓勵醫學生從好奇中發想,將艱深的臨床疾病化為極具教學價值的論文。吳柏宣表示,在醫學生的訓練當中,病歷寫作可以訓練思考邏輯與診斷流程。為了讓學生有完整的寫作架構,他結合臨床上的罕見病例與經典病例讓學生撰寫後投稿,不但能提昇學生寫作的動機,也能將醫學生的努力成果,被國際上看見。高醫大醫學系六年級生賴元韜說,過去對於醫學期刊發表沒有深刻的概念,但在吳柏宣醫師鼓勵下,將「膽石性腸阻塞」成功手術的過程寫成病歷摘要,並學習如何將檢查圖片整理成國際期刊規格,感謝吳柏萱醫師及高醫師長的指導。
-
2022-11-30 醫療.消化系統
一吃飯就腹痛當心膽結石 醫揭何時該取出結石:常做2事易成高風險群
「我從高中到現在,常吃完飯就胃痛。」一位30幾歲女病人以右手摸著上腹痛苦地說。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朱光恩心想,胃痛20年太怪了,於是安排她做腹部超音波,果然問題不是胃,是一堆膽結石導致慢性發炎引起疼痛。開刀清除結石後檢查發現,膽囊經過結石長期摩擦,慢性發炎到出現癌化跡象,若未經處理,就會演變成膽囊癌。●7、8成膽結石病人無症狀●常大吃大喝,易誘發膽結石急性發作●膽結石慢性發炎,易引發胰臟炎、癌化約7、8成膽結石病人是無症狀的,朱光恩表示,通常是做了超音波檢查才會發現,如果長期都無症狀,也不會一吃東西就痛,就沒有開刀取石的急迫性,病人可選擇和膽結石和平共處。不過,病人要有「某天可能急性發作」的心理準備,因此有些無症狀膽結石病人是不敢出國的,害怕在國外遇上急性發作卻沒有醫院可處理的窘境。3成有症狀的膽結石病人,可分為症狀嚴重的急性發炎病人、症狀輕微的慢性發炎病人。朱光恩分析,急性發作最常見的誘發因子是「大吃大喝」,因為膽汁是用於消化油脂的消化液,當人吃了大量高脂食物,膽囊會努力收縮、排出大量膽汁,但原本有結石問題者,這時膽囊可能會不堪負荷、發炎抗議。朱光恩指出,膽結石急性發作,常會同時出現「高燒、右上腹劇烈疼痛、黃疸」三種症狀,很容易診斷。要注意的是,很多病人以為皮膚發黃就是黃疸,其實這比較不準,應該看眼白是否變得偏黃。若是發生在體弱的老人家,來勢洶洶的全身性感染可能會導致死亡,不可輕忽。這位女病例屬於慢性發炎的膽結石,容易被忽略,牽連出胰臟、癌化等大問題。「一吃飯就腹痛,要高度懷疑膽結石。」朱光恩說,當人吃東西,膽囊就會反射性地收縮,這時如果碰到了結石,可能會輕微疼痛,也會導致膽汁分泌的比較不好、消化不良,常見腹脹、打嗝、放屁等症狀,病人常誤以為是胃痛,做胃鏡仍找不到原因。「如果有一顆膽結石進到膽管,可能會波及到胰臟。」朱光恩指出,膽管鄰居就是胰臟,膽管和胰管在壺腹這個部位是相連的,膽結石跑進膽管,就可能堵住胰管,導致急性胰臟炎。膽結石的慢性發炎,也可能引起慢性的胰臟炎,即便症狀輕微,但長期發炎久了,這些部位罹癌的機會就高了。為防患未然,應該把石頭清掉。朱光恩說,除了超音波,也會做核磁共振造影確認結石位置。如果膽囊、壺腹都有結石,會分兩段手術治療,首先利用逆行性的胰管膽管內視鏡,清除在壺腹的結石,再利用腹腔鏡把膽囊裡的石頭拿掉。分兩段手術處理可讓腹部的傷口最小化,不必為了取壺腹的石頭而劃開肚皮。預防膽結石產生,得先掌握造成結石的主要原因。朱光恩指出,三個生理因素和兩個行為因素,都會增加膽結石產生的機會。水分太少、膽固醇過高、地中海型貧血導致的膽紅素過高等生理因素,都會導致膽汁太濃稠,容易在膽囊中生成結晶,進而變成結石。沒空喝水、沒空吃飯的人,罹患膽結石的風險高。朱光恩解釋,水喝太少會導致身體缺水,膽汁變濃而易結晶;若兩餐間隔時間太久,膽囊長時間沒有反射性收縮,膽汁中的水分會被再吸收,愈來愈濃縮,也容易產生結晶。朱光恩建議,規律運動、多喝水、低糖低油高纖飲食、定時吃飯,都是預防膽結石的重點,有地中海型貧血或膽結石家族史的人必須更認真執行。多喝水和定時吃飯可避免膽汁黏稠,低油低糖飲食和規律運動有助於降低膽固醇並促進新陳代謝,高纖飲食則有助於排除多餘的油脂。
-
2022-11-26 養生.健康瘦身
有片|高纖高蛋白瘦身湯,風味十足的韓式牛肉海帶湯
韓劇中常看到韓國人生日時必喝的一道湯品—牛肉海帶湯。牛肉是動物性蛋白質,加上高纖高鈣的海帶芽,減脂期間這樣的營養攝取就很豐富。已出版三本著作分享減醣料理的超人氣生活家娜塔老師,就要教大家來製作這道湯品,趕快點開影片來學做!首先使用1/2小匙椰糖、醬油1大匙加入牛肉拌勻醃製15分鐘;海帶芽用清水沖洗掉髒污浸泡開來。開始料理時先開小火放上湯鍋,倒入1小匙香油、蒜末、蔥白炒出香氣,再放進雪白菇拌炒一下,此時將牛肉放進來炒到肉色反白加入1200ml的水,蓋上鍋蓋轉中火煮滾後,放入海帶芽繼續燉煮5分鐘左右加少許鹽巴來調味就完成囉!娜塔老師提醒雪白菇可洗可不洗,如果要洗務必將水瀝乾。喝之前還可以在湯碗裡灑上一些葱花、少許白芝麻提升香氣。為了更符合減醣標準,她將傳統作法稍作調整,讓香氣跟風味更上一層樓。想學更多作法簡單又美味的減醣料理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營養好喝的瘦身湯學起來!原始影片娜塔腹女生活YT我可是生活家(娜塔) FB娜塔IG延伸閱讀低卡減脂,好吃又好做的豆腐漢堡排佐和風蘿蔔醬美容護膚又抗癌,中醫師不藏私最強配方抗老茶!「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11-26 養生.聰明飲食
木耳清血管、低熱量、助排便!「黑木耳VS.白木耳」1圖看誰營養
大餐後總是不敢面對體重機嗎?趕快吃水溶性纖維,把卡在裏面的排出來!而提到水溶性纖維,第一個讓人聯想到的便是木耳,煮成點心、或炒菜吃,都能滿滿健康、無負擔。但黑白木耳你都吃哪一種?黑木耳 vs 白木耳 營養價值比一比‧黑木耳一大盤就有滿滿7.4g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順暢一下,且還能調整血脂、血糖、保護心血管健康,而加點薑絲跟辣椒也能促進代謝循環。每100g的營養價值為:-熱量:24kcal-膳食纖維:7.4g-維生素A:0 I.U.-維生素C:0mg-維生素B1+B2+B6:0.13mg-鎂:17mg‧ 白木耳可以煮成白木耳飲當點心,用喝的就能攝取滿滿水溶性膳食纖維,還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他命C、B群可以幫助提升免疫功能、增加抵抗力;另外,白木耳其實有很多種,都統稱叫白木耳、銀耳或雪耳,甚至有素食燕窩的美稱,至於雪珍耳是突變的品種,肉會比較厚實一點,外觀也不太一樣。每100g的營養價值為:-熱量:12kcal-膳食纖維:5.1g-維生素A:69I.U.-維生素C:0.3mg-維生素B1+B2+B6:0.17mg-鎂:7mg木耳低熱量、高纖維 購買新鮮防營養流失營養師高敏敏指出,其實不管是黑木耳還是白木耳,都屬於蔬菜類的菇類,低熱量、高纖維、很推現代人多吃,不過也要小提醒,建議能選新鮮的木耳,因為乾燥木耳的乾燥過程跟保存有些可能會經過漂白處理,風乾的過程也比較容易有營養素的流失。延伸閱讀: ·吃白木耳養顏美容? 營養師揭真相:多數人都被騙了 ·木耳是瘦身族群平價減肥食材,不過絕對不能生吃,否則會導致「1功能」發生異常
-
2022-11-20 養生.保健食品瘋
牙醫師的廚房/好好吃晚餐 謹記「早、少、淡」三字訣
開業多年,晚上門診一直是診所最忙碌的時刻,所以晚餐時間我幾乎都是囫圇吞棗進食。門診結束後約10點多,才進入我身心放鬆的時刻,經常毫無忌憚地吃喝。一般建議晚餐在睡前4小時進食,除了強調要早點吃,還要注意不宜過飽,尤其中老年人晚餐食用過量易誘發糖尿病,而暴飲暴食也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營養健康的晚餐三字訣中,除了前面提及的「早」、「少」,最後的口訣是「淡」,就是避免高油鹽重口味,以減少身體負擔。●涮涮海鮮&綠蔬佐和風蔬果醬(2~3人份)以綜合海鮮做為蛋白質來源,比豬牛羊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更低。這道料理的祕密武器「蘋果&胡蘿蔔蔬果醬」,加入蒜頭與薑,只需少量的鹽,天然微酸甜的醬汁立即嗆辣有味。這道料理集聚多種深綠色的葉菜,是營養專家眼中的超級食物。食材:綜合海鮮(蝦子、透抽、干貝)共250克、香菇4朵、綜合萵苣生菜及紅酸膜等香草250克、洋蔥1/4粒、黃與紅小番茄12粒、玉米筍8支、黑橄欖8粒、清酒少許蘋果&胡蘿蔔蔬果醬:蘋果1粒、胡蘿蔔200克、醬油1/2大匙、初榨橄欖油2大匙、蒜頭3瓣、薑10克、檸檬汁或白醋3大匙、鹽與黑胡椒適量、巴西里末15克作法:1. 透抽切圈狀,香菇切花,洋蔥逆紋切成薄片,小番茄剖半,玉米筍切段,黑橄欖切片。2. 蘋果&胡蘿蔔蔬果醬作法:將切成小塊的胡蘿蔔、蘋果及調味醬汁等辛香料,放入果菜機中攪打成泥狀。3. 鍋中放入清水,煮滾後加少許清酒。接著放入海鮮、香菇與玉米筍,煮熟後即可撈出。4. 將綜合生菜、小番茄,及作法3的食材擺盤,淋上蔬果醬。●腰豆&鷹嘴豆蔬菜濃湯(4人份)這是一道純素食的料理,大量臨床醫學和研究資料證實,晚餐經常吃葷食者,比素食者的血脂高數倍。花腰豆與鷹嘴豆都屬於「蛋白質豆」,就是蛋白質偏多的豆類,尤其是鷹嘴豆不僅低脂、高營養且富含膳食纖維。本食譜使用罐頭產品,可節省烹調時間,但罐頭往往含鹽分,本道湯品須酌量減少食鹽使用。食材:花腰豆煮熟罐頭439克、鷹嘴豆煮熟罐頭265克、洋蔥1/2個、雪白菇1包、綠櫛瓜1支、芹菜4支、紅黃甜椒及青椒各1個、白酒150cc、水300cc、鹽與黑胡椒適量作法:1. 花腰豆打成泥,其他食材(除了鷹嘴豆)都切成小丁。2. 開中小火,放入橄欖油後即加入洋蔥、芹菜炒出香味,接著加入雪白菇、青椒繼續拌炒。最後加入綠櫛瓜及甜椒稍微拌炒即可。3. 鍋中倒入白酒、水及花腰豆泥並攪拌,最後以鹽及黑胡椒調整味道。●燻鮭魚&酪梨白醬燉飯(4~5人份)糙米擁有高纖,而薏仁素有「生命健康之禾」美譽。這道食譜採取低鹽好油的原則,如酪梨不含膽固醇,單元不飽和脂肪含量卻很高;而鮭魚則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兩者皆為清血管、降膽固醇的超健康食材。由於煙燻鮭魚及甜玉米粒罐頭皆含鹽分,所以整道料理須酌減鹽的數量。食材:糙米1杯、薏仁1杯、燻鮭魚250克、紅蔥頭75克、洋蔥1/4個、舞菇1包、酪梨1/2個、毛豆仁200克、胡蘿蔔1條210克、甜玉米罐頭198克、低脂牛奶220毫升、昆布高湯220毫升作法:1.糙米及薏仁浸泡6小時以上。並將食材如鮭魚、紅蔥頭、酪梨、洋蔥、胡蘿蔔皆切丁。2.平底鍋開中小火,倒入橄欖油,放入洋蔥、紅蔥頭及胡蘿蔔,炒到香味四溢,最後放入舞菇稍微拌炒即可。3.糙米及薏仁放入電鍋內鍋,倒入牛奶及昆布水。並在米飯鋪上作法2食材,接著進行烹煮。4. 烹煮完成後,打開鍋蓋加入燻鮭魚,再悶約20分鐘,最後加入酪梨、毛豆及玉米並攪拌均勻,以鹽及黑胡椒調味。
-
2022-11-20 醫療.消化系統
解出綠色大便是健康出狀況嗎?2張圖看懂糞便顏色及型態密碼
人體的排出物包含排泄物與分泌物,其中暗藏許多健康密碼。例如,可以從便便顏色、形狀,判別腸道問題;從尿液顏色、氣味,揪出泌尿系統哪裡出錯;從淚液成分、汗水分泌量等,知道身體的健康狀態。透過觀察排泄物與分泌物的形、色、質、量的外觀變化,是病患及早發現疾病的方式,也是醫師重要的診斷依據。便便與是生活的每日大事,台南郭綜合醫院腸胃科主任陳進生表示,應該養成每天觀察自己便便的習慣,無論是形狀、氣味、顏色、次數,都反應出身體的狀況,因為腸道除了是消化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有七成以上的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T細胞、NK細胞、B細胞等,集中在腸道,有七成以上的免疫球蛋白A,由腸道製造,而且用來保護腸道,所以身體發生了狀況就會反應在糞便上,與身體健康密不可分。健康的糞便型態● 長相:類似香蕉或帶有大腸裂紋的條狀,落水後微微漂浮水中。● 重量:約200至300克,每條2到3公分粗。● 顏色:因混有膽汁,呈黃褐色或土黃色。● 味道:氣味不重。不正常便便10大特徵1.太細:腸道收縮能力不佳或過度收縮。2.散狀:可能是體內壞菌增多或消化不良。3.顆粒狀:水分、纖維攝取不足。4.水便:可能是細菌或病毒感染。5.灰白色:代表膽汁阻塞,需檢查肝膽胰臟。6.解黑便:胃或小腸上段出血。7.鮮紅色:下段小腸、大腸或痔瘡出血。8.墨綠色:細菌感染或消化不良。9.惡臭:可能是蛋白質、脂質攝取太多。10.酸臭味:碳水化合物吃太多。健康排便6招陳進生建議,想要排便順暢,平時的飲食與運動習慣很重要,以下6招有助於維持健康腸道排便:● 多喝水:一天至少要喝自身體重(公斤)╳30毫升的水量,能幫助新陳代謝,維持身體水分及正常便便。● 規律運動:多運動不僅紓解壓力,還能促進腸胃蠕動、提高新陳代謝,並改善硬便的困擾。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可以先從飯後散步開始。● 多攝取蔬果:攝取蔬果,多補充膳食纖維,特別推薦高纖食物:地瓜、香蕉、菠菜、海帶。● 腹部按摩:順時鐘腹部按摩能促進腸胃蠕動、提高新陳代謝,可以改善硬便的困擾。● 補充益生菌:補充益生菌可抑制腸道壞菌並提供維生素,像是優酪乳、優格就含有益生菌,但腸躁症患者要選擇不含乳糖的益生菌藥粉或膠囊。● 適當補充好油:過度限油也會造成大便乾硬,適當用好油(橄欖油、苦茶油)淋在蔬菜上,可幫助潤腸,維持腸道健康。
-
2022-11-17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吃穀片好健康?醫揪「隱藏地雷」,加了這東西就不推薦
早餐是不少人開啟一天生活的重要開關,想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且降低身體負擔,不少人都會選擇吃穀片。市售穀片的包裝跟廣告看起來都相當很健康,包裝上畫滿了水果,並稱加入各類營養素的廣告詞,讓很多人都毫不猶豫地當早餐吃,泡一下牛奶感覺很健康,但天哪!快住手! 穀片成分恐含糖 一不小心就超標土城長庚醫院整型外科李秉勳主治醫師在《阿勳醫師的美食美麗日記 新北板橋土城長庚 整形外科 李秉勳醫師》指出,仔細看背後營養成分表,還真是會嚇一跳! 大部分的穀片糖分都超標 (每100g糖分超過15g就可以視為高糖),就算是標榜無糖的穀片,仍有可能加入水果乾、蜂蜜、麥芽糖等糖份,購買一不注意就會踩雷。含糖穀片 4大NG原因 李秉勳分享,含糖穀片為什麼不好: 1、人工添加物多:含糖穀片大多經多次加工,含有大量砂糖或糖漿、蜂蜜、椰子油、色素、香精,這些人工添加物,吃多了對人體不好。 2、高糖高熱量:曾有媒體報導一碗含糖穀片的糖份,居然比可樂還高!如果穀片再加入大量果乾、蜂蜜、糖漿,熱量更是爆炸,高熱量高糖,長久吃下來容易肥胖和慢性病 3、吃越多皮膚越差:高糖誘使身體和皮膚不斷發炎,皮膚變差,還會讓外表加速衰老。 4、有糖尿病風險:部分穀片除了高糖還有高鈉,容易引發腎臟疾病、糖尿病、肥胖問題,和各種慢性病風險。 【延伸閱讀】 ·營養師認證!早上起床空腹「吃4種食物」最好 愈吃愈瘦、降血壓還能控膽固醇 ·燕麥降膽固醇、高纖、低熱量!「這1疾病」吃了要減少白飯的量
-
2022-11-16 養生.聰明飲食
臭臭鍋、泡菜鍋…一圖看6大類百元小火鍋熱量高低!5招避開吃鍋陷阱
編按:涼涼的天氣,是否也讓你很想來上一鍋暖呼呼的小火鍋來暖身、暖胃呢?但高敏敏營養師提醒,不要看「百元小火鍋」小小一鍋好像很無害,湯底跟內料也要慎選,才能吃得更健康、不會暖在心裡胖在身上。奉上「百元小火鍋營養停看聽」,你最喜歡吃哪一鍋?紅燈區這區不只是熱量,整體油脂量也偏高大腸臭臭鍋總熱量:810kcal湯熱量:300kcal料熱量:510kcal沙茶魚頭鍋總熱量:800kcal湯熱量:300kcal料熱量:500kcal麻辣鍋總熱量:790kcal湯熱量:255kcal料熱量:535kcal黃燈區感覺較健康,但易潛藏鈉含量及隱藏澱粉!高血壓及糖尿病者要控制。南瓜鍋總熱量:700kcal湯熱量:190kcal料熱量:510kcal泡菜鍋總熱量:545kcal湯熱量:80kcal料熱量:465kcal綠燈區湯頭相對清淡,食材也較多原型,是較好的選擇。海鮮豆腐鍋總熱量:580kcal湯熱量:80kcal料熱量:500kcal(以上數值約為每一鍋之估值,每份食材及店家烹調方式不同,就有不同數值,僅供參考唷!)再來有沒有發現麻辣鍋湯底熱量,是海鮮鍋湯底熱量的3倍以上!就算大家不會一直喝麻辣鍋的湯,但是食材泡在油油湯裡,同時也是吸收湯底熱量,再間接吃下肚。熱量之外,鈉含量也是陷阱之一。衛福部也建議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mg(等於6g的食鹽),但基本上如果泡菜鍋喝完熱湯就可能容易超標了!百元小火鍋,營養停看聽。高敏敏營養師提供圖/百元小火鍋,營養停看聽。高敏敏營養師提供既然火鍋陷阱多,要如何健康補呢?建議:1.湯底選擇普通清湯清湯建議選擇蔬菜、昆布等,享用前可以將浮油刮除,減少油脂攝取。2.必加蔬菜才均衡:很多火鍋都是以肉或火鍋料為主,建議小火鍋如果可以多加入蔬菜類、少一點火鍋料是更好的!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3.輕醬料,避開稠醬料:少使用沙茶醬、豆瓣醬或豆腐乳調味,建議以蔥、蒜、辣椒、蘿蔔泥為主,加入少許醬油,當然享用最原味的口感也是最好的選擇喔!4.少吃加工製品:以原型食材為主,避免像是蛋餃、魚餃、丸子、蟹肉棒、油豆腐等加工製品,可以以蔬菜、魚肉、雞肉、海鮮、豆腐等為主。5.白飯替換成高纖維的根莖類食物:根莖類食物的熱量約是白飯的一半,除此之外還能補充膳食纖維。簡單來說只要把握:多蔬食、少加工、湯不喝光、醬不多加,就能跟我一起擁抱最愛的小火鍋!※本文由高敏敏營養師授權提供,原文請點此。更多內容請至【臉書粉絲團】/【部落格】(本文獲《健康遠見》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
-
2022-11-13 養生.聰明飲食
靠吃對食物增加成功機率 營養師推薦8種食物有助健康減重
減肥常常是起頭容易、維持難,除了高熱量美食容易讓人破功,無法掌控的壓力和睡眠不足,也把體重再度推向高峰。專家推薦將以下食物納入日常飲食,可以大大增加減肥成功的機率。1.蘋果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熱量大約95大卡、含5克纖維。蘋果皮中含有天然植物化合物「熊果酸(ursolic acid)」,研究顯示可增加脂肪燃燒。選擇無農藥的蘋果、連皮一起吃,能獲得更多好處。2.蘆筍蘆筍利尿、纖維含量高,有利對抗腹脹和減重。它還富含維生素A、 C、E、K、B6,以及葉酸、鐵、銅、鈣和蛋白質,是抗氧化劑的豐富來源。3.豆類富含蛋白質的各種豆子(黃豆、毛豆、黑豆、鷹嘴豆等),是嘗試減肥的最佳食物之一。豆類代謝緩慢,可以維持更長時間的飽足感,因而減少食物攝取,達到減肥效果。半杯的豆類提供約110大卡、7克蛋白質,與1盎司(約28克)的雞肉或魚肉所含蛋白質相當。4.漿果類忍不住想吃甜食時,就吃漿果(藍莓、覆盆子、桑葚、黑醋栗、草莓等)吧!漿果熱量低、纖維含量高,一項研究顯示,與吃65大卡含糖零食的人相比,吃65大卡漿果的人,在晚餐時少吃了133卡路里。另一項追蹤20年、調查超過13萬名成年人飲食模式的研究,發現漿果是維持健康體重的最佳水果之一。5.柑橘類一顆中等橘子約含60大卡和3克纖維,而葡萄柚約含100大卡、4克纖維。柑橘類因高含水量和高纖維,被列為低升糖指數的水果,可穩定血糖、維持飽足感更久。6.蛋蛋曾被視為高膽固醇大敵,但研究證實,適量吃蛋並不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一顆蛋的熱量大約80大卡,富含讓人有飽腹感的蛋白質、維生素E。7.希臘優格高蛋白質和低含糖量,可以幫助抑制食欲。希臘優格的蛋白質是一般優格的兩倍左右。一項為期6年、追蹤超過8500名歐洲成年人的研究報告指出,每天吃一份或更多希臘優格的人,相較於每周吃少於兩份的人,超重的可能性降低20%,肥胖的可能性降低了38%。8.馬鈴薯老是被當成罪惡食物的馬鈴薯,居然有助減肥?事實上,馬鈴薯含有大量纖維,尤其在馬鈴薯皮裡。纖維會讓身體有飽足感、減少進食。一個中等大小馬鈴薯,約含150大卡熱量。
-
2022-11-13 養生.聰明飲食
有助降低血壓、癌症風險 完整吃進芹菜營養千萬別摘掉葉子
無論是香氣濃烈、纖細的台灣芹菜,還是氣味較淡、葉柄粗大的西洋芹,芹菜都是富含水分與纖維的優質蔬菜。近年常被當成低熱量、高水分的減肥聖品。● 富含水分與多種維生素芹菜飽含水分,同時也含數種重要維生素與礦物質。維生素A增強免疫、皮膚和眼睛的健康;維生素K有助血液凝結,並與骨質密度相關,它是骨骼形成必需營養素,若缺乏會增加骨折風險。芹菜中的葉酸與記憶力相關,而葉酸多集中在葉子,建議食用時別把葉子摘除。高鉀則有利心血管與肌肉健康。另外,還含有少量的維他命C、維他命B、鈣、鎂和錳。● 富含抗氧化劑與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芹菜含十多種抗氧化劑和有效抗發炎物質,可防止細胞損傷而導致提早衰老、疾病侵害。其所含天然物質也被證實可優化循環系統和降低血壓。槲皮素是一種在芹菜中發現的類黃酮,已被證明可對抗急性和慢性發炎,並與預防阿茲海默氏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有關。槲皮素還與細胞凋亡有關,可能有助於降低癌症風險。● 高纖食物改善消化系統芹菜是高纖食物,對於腸道系統正常運作非常重要。纖維還可以維持飽腹感,對體重管理有很大幫助。動物研究顯示,芹菜的萃取物可預防潰瘍形成。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2-11-11 養生.聰明飲食
吃什麼會讓心情變好?網友盤點這些「快樂食物」解煩又紓壓
你知道食物與心情的變化息息相關嗎?我們的大腦中有許多負責傳遞「幸福」的化學元素,這些物質的濃度可能會受到部分食物影響而提高,達到安撫情緒與紓解壓力的作用。究竟哪些食物能夠帶來愉悅心情呢?快來看看網友怎麼說!《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六個月網友熱議的「好心情食物」相關話題,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十大好心情食物網路聲量排行。 選擇「高纖蔬果」營養健康又舒壓! 享用「甜點」帶來滿滿幸福感! 觀察網路上對於「好心情食物」的相關話題討論,可以發現「高纖蔬果」受到網友及營養師的一致推崇。日前有民眾在討論區上請益「吃什麼會讓心情變好?」,就引來熱心網友留言「每次吃莓果都會有種愉悅感」,並說明莓果與柑橘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不僅能舒緩疲勞,還有增進免疫力的功效;另外也有網友提到「菠菜跟花椰菜真的有用」、「深色蔬菜的葉酸可以抗憂鬱」,由於葉酸會協助製造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維持好心情的化學物質,能讓情緒更穩定。而有「快樂果」稱號的香蕉也是此類別中經常被提及的蔬果之一,有網友就表示「香蕉富含維生素B6和生物鹼,會形成大腦的天然抗憂劑」,建議如果感到心情低落或焦慮,可以嘗試搭配牛奶與香蕉,能夠達到安神助眠的效果。此外,也有許多人認為吃「甜點」能帶來「幸福感」,在人類生理上的確是被證實的,由於血糖升高刺激胰島素分泌,進而促使了能讓我們感到快樂的「血清素」的合成。有網友就在社群網站上發文分享,自己心情不好時就想「來杯珍珠奶茶或芒果冰沙」,引起許多有同感的網友留言響應「沮喪時吃提拉米蘇有被救贖的感覺」、「壓力大的時候就會買甜甜圈犒賞自己」等,不過也有網友提醒常「吃甜食可能會有成癮、肥胖、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反而更容易導致憂鬱症等情形發生,呼籲大家「適量」的重要性。而「乳製品」因為含有大量的鈣質及色胺酸,也可以增加血清素分泌,達到穩定情緒、幫助入眠的作用,所以也是受到高度好評的快樂食物。有民眾就表示「每次吃優格或起司蛋糕當點心時,整個下午都會覺得輕鬆愉悅」,想知道乳製品是否有相關奇效,其他網友也紛紛根據自身經驗回覆「喝完牛奶會感覺心情舒暢」、「只要有滿滿的牽絲起司就是完美」,認為乳製品不但能豐富味蕾,還能療癒心靈,是不可多得的人間美味。食物能影響神經傳導,增加血清素分泌,改善壞心情與紓解壓力。不開心的時候,不妨來點網友推薦的「好心情食物」,跟煩躁情緒說分手!
-
2022-11-11 養生.聰明飲食
3種顏色香蕉 營養好處各異!解便秘、控血糖、防抽筋、助眠該吃哪一種
香蕉是台灣相當常見的水果,隨著顏色不同,營養成分也會有所不同,視個人需求其實可以挑選更適合自己的香蕉。簡鈺樺營養師指出香蕉不同顏色的特性,並分享營養價值豐富的搭配,更有助身體健康。 香蕉3顏色營養各不同!營養師:可視個人需求選擇。 簡鈺樺營養師表示,香蕉依催熟成度、顏色、外觀的改變,主要可分成3種,包括黃綠色、黃色、深黃或長斑,顏色越接近綠色所含纖維豐富,越接近黃色澱粉轉換成糖分比例越高也越甜。 黃綠色:黃綠色香蕉主要特性在低GI、抗性澱粉、膳食纖維高,有助穩定血糖、增加飽足感、改善便祕、優化腸道健康等,適合需要特別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患者、容易便秘等族群,但也需要切記勿過量。 黃色:黃色的香蕉也有膳食纖維,不過主要的特色就會是在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C、鉀、鎂、色胺酸等,可幫助預防抽筋、安定情緒、幫助睡眠、提供能量、消除疲勞,適合容易抽筋、壓力較大、有睡眠障礙等族群,運動前後也適合補充。不過也提醒,抽筋的可能原因繁多,還是建議先經醫師檢查確認原因為佳。 深黃色、長斑:至於較深黃、長斑的香蕉甜度最高,但也不只是吃起來較甜,特色也包括含有大量多酚、抗氧化能力強,有助提升並維持免疫力。不過也因為糖份較高,需要控糖的民眾就建議酌量或盡量避免為佳。 不論何種顏色都不可過量!簡鈺樺營養師表示,雖同樣是香蕉,不過隨著催熟營養素也會改變,民眾在挑選時也可視個人需求選擇,未必一定要買黃色的香蕉。不過不論是何種顏色,都得留意避免過量,一份約一拳頭大,香蕉一份建議約同於女性手掌大小,為中型香蕉。不可因為黃綠色的香蕉甜度較低就認為可以多吃幾根,飲食健康的重點在營養均衡。 香蕉在餐前吃?還是餐後吃?營養師:可看個人需求決定。 香蕉在什麼時候吃比較好,也是民眾常會問到的問題,對此簡鈺樺營養師表示,其實也是看個人需求。一般而言會建議在飯前、餐與餐之間最佳,可以補充營養,又可以避免自己在兩餐之間腹餓、嘴饞吃些垃圾食物,像是香蕉在下午茶食用就相當不錯。在用餐前食用可增加飽足感、幫助飲食控制,黃綠色的香蕉高纖是個不錯的選擇。若是想透過香蕉礦物質鎂幫助醣類代謝,可以選擇餐後食用。若是想要補充能量,運動前後皆可,就看想要在何時補充能量,常見於運動前,讓自己有體力運動,不過運動後也可以補充。 香蕉牛奶加堅果美味又營養,早上喝補元氣,晚上喝助睡眠! 簡鈺樺營養師也推薦香蕉可和牛奶搭配打成香蕉牛奶,再撒上約一匙的堅果,除了色香味俱全外,營養也非常豐富。堅果為優質的油脂、蛋白質、膳食纖維、各類礦物質攝取來源,有助抗氧化、促進血管健康等;牛奶則含有蛋白質、鈣、維生素B2以及色胺酸等,有利促進發育、提供能量、骨骼保健等,對於舒緩情緒及壓力、改善失眠、幫助睡眠等都非常有幫助。早上喝有助提供滿滿元氣,晚上喝也有助改善睡眠,都是個很好的選擇。不過也提醒,為了腸道健康著想,即便是為了幫助睡眠,也別在睡覺前喝、喝完馬上睡,建議若要在睡前喝,應提早一至兩小時前喝為佳,以免增加腸胃道負擔。 《延伸閱讀》 .常頭暈、頭痛如何改善?中醫:可吃香蕉、菠菜、堅果等。 .這些食物一起吃,營養更加分 醫:「協同作用」更能發揮營養價值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11-08 醫療.新陳代謝
我國成人5成腰圍過大!專家:減肥不能只看BMI,每週至少量1次腰圍
根據2017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指出,我國19歲以上民眾「超過5成」有腰圍過大的情況,且即使身體質量指數(BMI)正常,仍有近2成腰圍國大。國健署提醒,腰圍增加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風險,呼籲民眾應定期量腰圍,並採取健康飲食原則及規律運動。國健署表示,受到飲食西化、生活型態改變影響,國人「腰圍增加」成常見問題,然而較多民眾會注意體重控制,但容易忽略腰圍管理。根據研究指出,隨著腰圍增加,血壓、血糖、壞膽固醇也會增加,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風險提升。「腰圍」反應內臟脂肪的堆積程度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腰圍過大表示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多,內臟脂肪堆積過多會影響代謝,但BMI無法反應內臟脂肪的堆積程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量腰圍」,成年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大於80公分,就要小心內臟脂肪過多的問題。吳昭軍呼籲,民眾平時應養成定期測量及紀錄腰圍的習慣,並透過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的健康飲食原則及每週150分鐘的規律運動,做好自身的腰圍管理,配合每年的89(8月9日)量腰日,財團法人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也會免費贈送量腰紙尺,提供民眾索取。建議每週至少量測1次腰圍國健署提醒,腰圍在正常範圍者,建議配合每年的健檢至少量1次;若腰圍超標者,應配合體重控制,建議每週至少量測1次,並遵守以下4個步驟:1.早晨空腹時,除去腰部覆蓋衣物,輕鬆站立,雙手自然下垂。2.將皮尺繞過腰部,調整高度使其能通過腹部中線(骨盆上緣至肋骨下緣的中線)。3.注意皮尺與地面保持平行,並緊貼、不擠壓皮膚。4.維持正常呼吸,在吐氣結束時,量取腰圍數值。
-
2022-11-06 養生.聰明飲食
腸躁症要少吃!營養師推9種最佳高纖食物緩解便祕、控制血糖
便祕的人要多攝取纖維,但纖維的好處不只緩解便祕,還能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臟病,減少罹患結直腸癌風險。對糖尿病患而言,高纖食物可預防血糖飆升,增加飽腹感,幫助減輕體重。吃多少纖維才夠?購買食品的人,可在包裝盒上看到纖維含量標示;當然最佳的纖維來源,仍是天然蔬果等原型食物,可以上網搜尋它們的纖維含量,試著加總每天吃的纖維量,並逐漸增加直到每天達到35克的標準。營養師Amy Lee提醒,增加纖維攝取必須採漸進式緩慢增加,讓腸道細菌習慣分解纖維,才能避免短時間大量攝取而引起腹脹不適。酪梨有人把酪梨當水果吃,但它並非高碳水化合物,反而富含大量健康脂肪-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纖維含量也不可小覷,這兩種營養素已證實對代謝與腸道菌叢有益。纖維量:每100克含5.6克纖維燕麥燕麥同時含水溶性和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可為腸道大掃除,同時也可降低膽固醇。另外,它也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纖維量:每100克含12.9克纖維扁豆扁豆是纖維含量非常高的食物,扁豆的熱量也很低,並且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把扁豆和喜歡的穀物做成扁豆湯,對腸胃道健康是超級食物。纖維量:每100克含10.7克纖維奇亞籽奇亞籽是非常好的高纖食物來源,而且含有大量鎂和鈣,可以加進早餐燕麥片中,或加入不濾渣的蔬果汁,吃進滿滿纖維。纖維量:每100克含34.4克纖維覆盆子所有漿果都是非常好的食物,其中覆盆子和黑莓含最多纖維,在國內不容易買到新鮮覆盆子,冷凍的漿果可獲得同樣的好處。纖維量:每100克含6.5克纖維杏仁堅果成員之一的杏仁,不管取得或攝取都非常方便,除了纖維,還可獲得健康的脂肪和礦物質鎂。纖維量:每100克含11克纖維黑巧克力黑巧克力居然含有膳食纖維?前題是你必須購買可可含量高的黑巧克力,才能攝取到較高的纖維、抗氧化劑和其他營養物質。確保你購買的是70%以上的黑巧克力。纖維量:每100克含10.5克纖維鷹嘴豆近年火紅的鷹嘴豆也是膳食纖維的最佳來源之一,還富含礦物質和蛋白質,可以煮熟後用調理機打成泥,作為吐司抹醬或加入沙拉。纖維量:每100克含12.2克纖維爆米花看電影吃爆米花還可以增加纖維攝取?以玉米為原料的爆米花,是未經加工的全穀物,但建議自製不含奶油或少油、無糖的原味爆米花,才是健康的選擇。纖維量:每100克含14.5克纖維●營養師小提醒 誰不能吃太多纖維?有腸躁症的患者,最好在增加纖維攝取前諮詢醫師,因為大量纖維可能讓症狀惡化。資料來源/美國《預防》雜誌
-
2022-11-05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病患治療前後要注意哪些?專家傳授飲食10建議、運動5建議
癌症治療期間大部分的副作用都和飲食有關,但隨著治療結束後副作用就會消失。當身體復元得差不多時,應該在飲食上多加留意。攝取足夠的營養,有助於恢復體力、精力、組織重建,讓整體感覺更好!治療後飲食要注意哪些、可以進行體能活動?一起了解美國癌症協會提供實務上的建議吧!癌症治療後飲食10建議1.首先要先諮詢醫師或醫療團隊,飲食上有沒有哪些需要避免或限制的食物。2.諮詢營養師,給予飲食上建議。3.嘗試吃各種蔬菜:攝取彩色蔬菜(深綠色、紅色和橘色)、富含膳食纖維的豆類(豆類、豌豆)等。4.攝取水果:各種顏色水果,無加工最好。5.多吃高纖維食物:如全麥麵包和穀類食品。6.採買時可以多嘗試購買不同的水果、蔬菜、低脂食品或全穀物產品。7.避免或限制紅肉(牛肉、豬肉或羊肉)、加工肉類的攝入量。8.避免或限制含糖飲料和精製穀物產品。9.選擇低脂牛奶和奶製品。10.最好不要喝酒:飲酒女性每天不超過1杯,男性每天不超過2杯。酒精是一種已知的致癌劑。如果有超重情形,考慮減少熱量攝取和增加活動來減輕體重。選擇喜歡的活動。在開始鍛煉計劃之前,請務必諮詢醫師。美國癌症協會建議癌症倖存者身體活動5建議1.不建議不運動:在診斷、治療後要儘快恢復正常的日常活動。2.有規律的體能活動。3.慢慢增加訓練量,隨著時間增加身體活動量。4.每週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或75-150分鐘的高強度)活動。5.運動時間須平均分布,每次至少10分鐘:每周至少2天的阻力訓練、每周至少進行2天的伸展運動。◎治療前:治療前保持身體活動有助可以更輕鬆從治療中恢復。研究顯示,多活動可以減少手術併發症。另外,運動也可以幫助因病情帶來的痛苦、焦慮。◎治療期間:此階段目標是盡可能保持活動。◎治療中恢復:隨著副作用的減輕,大多數人能夠慢慢增加鍛煉時間和強度。此階段最重要的是盡可能多地多活動。癌症頻傳,你可以這樣做.....https://bit.ly/3EzZiEH
-
2022-11-04 養生.聰明飲食
10種海鮮膽固醇比一比,這2類最高!營養師:比起膽固醇,你更要注意的是這個
民眾日常養生,不少人吃海鮮時不僅會注意普林,也會留意膽固醇,嫚嫚營養師指出常見膽固醇較高的海鮮食材及種類,並指出真正需要注意的關鍵。 10種海鮮膽固醇比一比,卵類、內臟類普遍較高! 嫚嫚營養師指出10種海鮮,從研究數據來看膽固醇,同為100公克,魷魚卵1270毫克,小卷乾940毫克,小魚乾670毫克,鯔魚卵660毫克,鰹魚卵660毫克,蝦米650毫克,魚精囊440毫克,安康魚肝430毫克,魚肚350毫克,紅蟳180毫克。 從上述可見,海鮮類膽固醇較高的食材,大多為卵類和內臟類。反而民眾較常討論的蝦類和螃蟹類,膽固醇相對較少,在意海鮮膽固醇的民眾不妨可參考。不過雖說飲食注意膽固醇是好事,但食物真正影響血管健康的風險因子,其實另有別因。 吃東西要小心膽固醇?營養師指真正需注意的關鍵! 食物的膽固醇其實影響不大。嫚嫚營養師說明,討論「膽固醇」一詞需分「食物膽固醇」和「內生性膽固醇」兩類來看,雖聽起來相似,但食物中的膽固醇對血管中的膽固醇其實影響並不大,普遍公認僅有25%。 蛋和蝦膽固醇都高,但不會特別限制。正如以往民眾普遍認為「吃蛋會增膽固醇,一天最多吃1顆就好」,但其實這說法多年前就已推翻,研究發現蛋對血液膽固醇的影響不大,且營養價值高,因此已取消每日攝取上限建議,可適量攝取。而蝦類也常被認為膽固醇高,但影響也不大,且具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價值。 所以不用理食物的膽固醇?錯,還是要留意。嫚嫚營養師表示,一般而言,血管健康狀態良好的民眾,適量的食用除了內臟的海鮮類,其實是相當健康的選擇。而若有高膽固醇等血管疾病的族群,則需多注意食物膽固醇對血管膽固醇的影響。 最需注意的其實是飽和脂肪!真正該注意的、食物中影響血液膽固醇、血管健康更大的其實是飽和脂肪。嫚嫚營養師表示,飽和脂肪是一種人體本身就會自行合成的脂肪,並不會缺乏,反倒是攝取越多,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就會越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不斷增加,不只容易引起其他三高,也增加動脈粥狀硬化、心肌梗塞、腦中風等風險。相反的,若能減少飲食中的飽和脂肪則可明顯減少相關風險。 台灣人攝取飽和脂肪普遍超標!嫚嫚營養師指出,對於兩歲以上健康族群,建議飽和脂肪為每日飲食總熱量的10%,國人普遍攝取量約為20-30%,有明顯超標的情況,是國人常見血管健康不佳的主因之一。不過65歲以上的族群卻有所不同,攝取量普遍符合建議量,合理推測可能與「知道年紀大了該注意飲食、飲食清淡」有關,各方面都有所節制,也在不自覺中減少了飽和脂肪攝取量,建議繼續維持,並了解真正的飽和脂肪酸來源有哪些,以確實避免。 飽和脂肪比食物膽固醇更傷3招真正顧好血液膽固醇! 減少飽和脂肪:對於血管健康,比起留意食物的膽固醇,更需注意飽和脂肪。以動物性食材來看,國人最常吃的第一名就是豬肉,其他也包括了牛、羊、鴨等紅肉,以及各類糕點、甜品、洋芋片等常用的棕梠油,還有加工食物的水餃、包子、香腸、泡麵等也非常常見。皮、肥肉、內臟也都是飽和脂肪的常見來源之一,不論是雞皮、五花肉、雪花肉、雞心、雞胗、豬腸等都建議多留意攝取量。特別是內臟類,不論是何種動物,飽和脂肪及膽固醇都相當高。建議盡量避免這些食物及食材,肉類可多以雞肉、魚肉、海鮮、豆類攝取。 降低壞膽固醇: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能夠確實減少血液膽固醇的飲食方式,就是增加膳食纖維,建議可多吃各類高纖的蔬菜、水果、非精緻全穀雜糧、堅果,並每餐蔬菜吃到2拳頭的量、每日2拳頭的水果、一湯匙堅果、非精緻全穀雜糧,據研究,每日若能攝取到20-30克的膳食纖維,可減少5-10%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影響相當可觀。 增加好膽固醇: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飽和脂肪食物攝取量少、飲食正常、血液膽固醇中的壞膽固醇降低,心血管健康也不能只單看壞膽固醇,還得留意培養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好的膽固醇為血管的清道夫,缺乏也會有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提升的唯一方法就是運動。因此除了飲食控制,日常也得提醒自己多運動,如此才更有助於血管健康。 《延伸閱讀》 .「超加工」比加工食品更傷?!光2週影響就差很大,營養師:真的少吃。 .6種常見、不起眼的健康警訊!醫籲「一個症狀以上」等3情況早檢查。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11-03 養生.聰明飲食
什麼都吃不忌口,怎麼沒得糖尿病? 關鍵在於「聰明選擇」,而且每餐一定吃「1食物」
人體的作息講求規律的運作,尤其是糖尿病人,千萬不要有一餐沒一餐或有大小餐之分,如此會影響體內胰島素的正常作用,更不要以外食做為飲食難以控制的藉口,關鍵在於「聰明選擇」!1.定時進食、等量攝取目前就臨床觀察,進食前施打胰島素,會產生一種「多吃多打」的現象,是第一型糖尿病人漸有肥胖問題的其中因素,不得不慎,所以,不管是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患,都應掌握定時定量原則。2.適當搭配蔬菜,稀飯也可以吃稀飯的確是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簡稱GI)較高的食物,但如果搭配富有纖維質的蔬菜,吃下去的食物,則不會因為太快被吸收導致血糖飆升。3.喝無糖豆漿、美式咖啡或低脂奶早餐飲品可從奶茶改為無糖豆漿,三合一咖啡也試著改為不加糖與奶精的美式咖啡,即使加牛奶也可選擇低脂奶。4.計量標準要方便執行糖尿病人的飲食控制占有重要因素,但該如何計量?是拳頭大小?或者幾公克?如何讓病人「充分理解、徹底執行」才是最大關鍵,太複雜或是過於主觀的量化標準,都可能造成病人生活上的困難,導致飲食控制失效,至於個別化差異多寡,則有待與營養師討論後決定。5.多吃高纖蔬菜為了飲食多元化,多色蔬菜是很好的選擇,其中葉菜類更是不可或缺。6.低溫烹調料理烹調方式也要注意,低溫拌炒與減油料理,絕對比高溫快炒、羹湯勾芡來得健康。7.每天吃2份水果每日水果進食的份量仍建議以2份為主(標準飯碗8分碗視為1份),而不會因為酸度與甜度不同而有所影響。糖尿病人不是只能吃芭樂與番茄,只要適度的掌握份量攝取,多樣化的水果,可以幫助消化與新陳代謝,也是每天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之一。延伸閱讀: 。苦瓜會苦是含有三萜類化合物,能抗發炎、降血糖,對「1疾病」患者是好食材 。適量吃秋葵能降血糖、降血脂,但「1種人」不宜多吃,否則容易拉肚子本文摘自
-
2022-10-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維生素D竟是對抗新冠病毒的神奇療方!何美鄉:維持免疫力正常運作,我們缺的不只是D!
西班牙巴塞隆納有一家醫院(Hospital del Mar)把新冠病人分成實驗組(447 人)與對照組(391 人),所有病患除了接受當時醫療體系可以提供的最適當療法之外,實驗組還多添加了一個口服療方【註】。之後,院方持續追蹤病人的身體狀況30 天,結果顯示(單變項分析),對照組有20.9% 需要住進加護病房,實驗組只有4.5%,死亡率則是15.9% 與4.7% 之別。以多變項分析來看,在年齡、性別、入院時血液中的維生素D、其他疾病等變因受到控制之下,醫生發現,實驗組需要進加護病房的風險減了87%,風險是對照組的0.13;死亡率減了70%,死亡的風險是對照組的0.30。這是什麼神奇的療方?效果豈不是比瑞德西韋所公布的臨床試驗的結果更好嗎?我們看瑞德西韋最終的臨床實驗效果是:治療組在第29 天的死亡率為11.4%,相對於對照組15.2%,只減低了3.8%。這並不是藥物治療的實驗,此研究實驗組的受試者,只不過是被醫生多添加了維生素D的攝取而已。這些人是經過篩選後,剔除了平時有常規攝取維生素D補劑的人。所以醫生所做的事,不過就是幫這些明顯缺乏維生素D的人補上而已。但維生素D並不是多吃多好,本來就缺乏的人,補上了當然會更好,不缺的自然也就不用補。至於這個實驗如何控制維生素D的劑量呢?以口服的維生素D3 來說,入院第一天醫生就會給532ug,之後在第3、7、15、30 天給266ug,算是短期內高劑量的補給。維生素D如此重要,為何至今仍未列入治療新冠病人的指引?甚至確診病人入院時,都沒有將檢測血液中維生素D的濃度列入常規檢驗項目,以做為治療指引?為什麼?因為醫生們有潔癖,要百分百無誤才能列入醫囑。況且醫師不知道要如何訂定給予營養素的指引。比起藥物臨床試驗的嚴謹度,至今維生素D是沒有足夠嚴格的實驗資料可以引用。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在營養師的建議下,補一補原來就缺乏的營養素,不是應該的嗎?況且可能很有幫助。以台灣人普遍缺乏維生素D的情形來看,約30%國人血液中的維生素D少於30ng/mL(建議的正常值)。若要減低癌症或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有些學者認為維生素D的濃度最好介於50-70 ng/mL,甚至更高可能會更好。在如此缺乏的情況下,由營養師建議補充,是不是可以對我們的健康帶來長遠且正面的影響呢?或者更進一步,把血清營養素檢驗,列為健保給付的常規體檢項目。缺乏者可取得營養師諮詢,如此更具預防功能。維生素D 與你的長期健康息息相關我們對於因為新冠病毒感染而重症、死亡的人,總是會尋找各種理由加以解釋。但從流行病學的角度,找到可被改變的因子、降低國人新冠重症率與致死率,才是重要目標。新冠疫情固然趨緩,但病毒會持續存在。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因為接種過疫苗,或因重複感染而有足夠的免疫力,就算感染新冠病毒,最多就是出現嚴重的上呼吸道症狀。但你有沒有想過,那些無症狀的人與嚴重症狀的人,差異在哪裡?兒童感染都是以無症狀、輕症居多,為什麼?是否重症者與孩童的差別,在於體內尚未老化的免疫力?再想一想,我們總是要先讓免疫力能夠維持正常運作,才有機會讓它不老化或延遲老化。而包括維生素D在內的多種維生素,正是維持免疫力正常運作的重要因子。有什麼理由不正視我們缺乏維生素的事實呢?況且從全國健康營養調查報告來看,我們缺的不只是維生素D!此時,我們必須更徹底地檢討我們的生活模式,尤其是飲食習慣。或許整個社會對於健康生活模式的執行,並不是一個很友善的環境,比如說高纖、低升醣指數的健康食物,需要花時間尋覓,常常一時找不到只好隨便吃。而可口的高糖、高熱量又不健康的食物,卻是滿街都在誘惑你。我們的下一代生來就處在這樣不健康的生活模式中,未來只會更難翻身。而且不要懷疑,所有慢性病的發病年齡都在年輕化,原因正與我們逐漸惡化的生活模式息息相關。在許多營養調查的報告中,其實各年齡層皆呈現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足,為什麼我們只專注於兒童?因為這件事攸關我們大人沒有努力維護「兒童健康權」,他們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就被賦予不健康的生活模式。當然,父母無辜,他們在非故意的狀況下讓小孩吃得營養不足;但公共衛生學界看見了,卻沒有作為,這就非常違反專業良知了。新冠疫情不會是最後一個全球大流行。整體健康環境似乎趨向緩慢沉淪,對人類健康的負面影響就像是溫水煮青蛙,只會一代一代逐漸惡化。在疫情蔓延的過程,我們經歷了親人離世、醫護人員損傷等慘痛經驗,也讓我們因此看見新冠重症的風險共病。而這些其實很多都可以透過行為、生活模式的調整,就能預防或延緩發病。隨著疫情就要結束,我們是否可以用一種更前瞻性、永續性的思維,重建已經被我們破壞的一切?(本文選自商周出版、何美鄉著《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註】參考資料:4. Nogues X, et al. Calcifediol treatment and COVID-19-related outcome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1 Jun 7:dgab405.
-
2022-10-28 醫療.婦產科
女性停經多在45至52歲!3招改善熱潮紅、心悸、失眠...更年期身體不適
52歲的吳媽媽近來常感覺自己注意力不集中,半夜難以入睡,還會有突如其來的燥熱感,甚至夜間出現盜汗等症狀,嚴重影響睡眠品質,經由醫師說明後,才了解原來這些都是更年期常見不適的現象。婦女更年期 多在45-52歲發生更年期是生命中自然轉變的一個階段,許多人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而婦女大約發生在45至52歲,根據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50至54歲婦女約有8成、55至59歲婦女則有9成,有經期不規律或已停經的更年期變化,且停經年齡平均發生在50歲左右,表示女性有1/3的歲月是在更年期後渡過。卵巢功能退化 會有常見生、心理不適這段期間由於卵巢功能開始退化,導致雌激素的分泌減少,部分婦女會出現生理、心理的不適症狀,及常見更年期不適情形包含:熱潮紅、盜汗、心悸、失眠、煩躁、記憶力減退等,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更年期不適的影響程度因人而異,若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需要進一步尋找婦產科或家醫科醫師的協助,以改善相關不舒適的情況。3大緩解秘訣 改善更年期不適 改善更年期不適,最基本就從日常生活調整做起,簡單自我照護方法,國民健康署提供3個秘訣:1.均衡飲食:均衡攝取各類食物,遵守低脂、高纖、高鈣原則,並補充天然雌激素食物,可選擇黃豆類及其製品、全榖雜糧、牛蒡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2.放鬆舒緩:建議睡前做溫和及放鬆身心的活動,如泡熱水澡、冥想、瑜珈、深呼吸等,有助於安心入眠,避免劇烈活動影響睡眠。3.規律運動:規律的生活作息及運動,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每週至少150分鐘,增加心血管健康,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國民健康署也鼓勵民眾,透過培養興趣或找到新的核心價值,例如:公益活動、志工服務等,依自己狀況訂定生活目標,改善心情同時也能促進大腦的健康,更多資訊可以參考國民健康署製作的「婦女更年期保健手冊」,或利用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搜尋及下載使用。
-
2022-10-28 養生.聰明飲食
蔬菜豆、澱粉豆、蛋白質豆,3大豆類一次分清楚!小心這「偽豆類真澱粉陷阱」熱量超高
對於健身的人來說,想要練出完美線條,就得多攝取蛋白質來作為重要的肌肉合成來源。不過,市面上的豆類千百種,有時名稱裡有含「豆」字,卻又不是真正的豆類,如果沒有搞清楚成份,通通都吃下肚的話,恐怕會適得其反,最怕的還會愈吃愈胖!澱粉、纖維、蛋白質,你吃的是哪一種?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程涵宇說明,雖然豆類都叫做某某「豆」,不過個別豆類在口感上還是有差,而依其主要的營養素,大致可以將它們分成三大類:◎澱粉豆:紅豆、綠豆、皇帝豆、花豆顧名思義就是澱粉質含量較高的豆類,20g的乾澱粉豆約含有15g的碳水化合物,雖然熱量和白米飯差不多,比較起其他營養素卻是澱粉豆大獲全勝,不僅比白米飯多出3倍蛋白質、30倍膳食纖維,鉀、鈣、鎂、鐵等營養素也是白米飯的8~15倍不等。◎蔬菜豆:豌豆莢、豇豆、四季豆、翼豆蔬菜豆的爽脆纖維感,吃起來就很像一般所吃的蔬菜。只要是在蔬菜裡能想到的營養素,如鉀、鈣、膳食纖維等,在這些豆裡通通都能找到,屬於低熱量且高纖維的豆類;想要減肥的人如果想換個菜單,不妨從蔬菜豆下手,不僅能增加飽足感,也能減少熱量攝取。◎蛋白質豆:黃豆、黑豆、毛豆、鷹嘴豆蛋白質豆的口感較紮實,還會有淡淡的豆香味,且豆如其名,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一般來說,20g的乾蛋白質豆,或50g生鮮蛋白質豆(例如毛豆仁)就含有7g蛋白質,約等於30g的肉類,因此若是想大量補充蛋白質,蛋白質豆類或其製品如豆漿、豆腐等,都是非常優質的選擇。不過,程涵宇提醒,需要控制熱量的人就要注意了,因為蛋白質豆的熱量可是不容小覷,以常見的黃豆為例,攝取乾黃豆20g就有71卡的熱量,但去皮雞胸肉30g卻只有它的一半。 優質蛋白質來源 大豆異黃酮好處多程涵宇提到,豆類含有富含的異黃酮素(isoflavones),為一種植物性的類雌激素,又因為在大豆中含量最為豐富,因此又被稱為「大豆異黃酮」。由於結構與雌激素類似,不僅能減緩停經婦女的骨質流失,也能調節女性荷爾蒙不足所產生的相關症狀。除此之外,根據臨床研究,大豆異黃酮本身還具有啟動體內抗氧化系統的功能,因此也能清除體內自由基,降低乳癌死亡率與復發的危險性,對於廣大女性來說,既能養顏又能保健身體。而大豆異黃酮的功效還不只這些,程涵宇解釋,大豆異黃酮能降低壞膽固醇,增加好膽固醇以預防動脈硬化或冠狀動脈相關疾病。至於豆類煮久了蛋白質會不見嗎?程涵宇強調,並不會,在一般烹煮的情況下,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是不會被破壞的。常見豆類加工食品 留意購買地雷我們生活周遭充斥著許多豆製品,如豆漿、豆腐、豆乾、豆花、豆皮等,大部分都是由黃豆加工而來,而許多人一聽見「加工」二字,不免會在購買上持有疑慮。為此程涵宇表示,其實只要秉持原料非基因改造、製程安全衛生,無額外的添加物等基本三大原則,就能先掃掉一堆地雷。有趣的是,豆腐跟人不一樣,留越多渣的豆類加工食品,就代表它的膳食纖維越多,對人體也越好。建議在挑選豆類加工品時,也盡量以天然的米白或米黃色的食品為佳,像是市售的褐色豆乾大多摻有焦糖色素,就須特別留心。這些豆腐沒含大豆成分 天然豆類吃進營養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有些冠名「豆腐」的產品,其實不是真正的豆腐,不僅蛋白質含量較低,還會帶來超高的熱量!程涵宇指出,沒有大豆成分的「豆腐」其實意外的不少,包括芙蓉豆腐、杏仁豆腐、魚豆腐等,都是使用其他東西加工而成。好比百頁豆腐,其實是大豆分離蛋白再加上植物油以及加工過後修飾澱粉所製成,其油脂含量是傳統豆腐的5倍,熱量更是傳統豆腐的2.4倍。程涵宇提醒,想要吃進豆類的營養及好處,還是優先選擇天然的豆類,例如黃豆、黑豆、毛豆、鷹嘴豆,或是微加工的豆類例如豆腐、豆漿等為佳。延伸閱讀: ·看起來無害卻超肥!營養師揭「豆腐熱量陷阱」排行 百頁豆腐竟比油豆腐還油 ·「三色豆」沒營養? 其中2樣就是澱粉!營養師揪3常見隱形肥胖蔬菜 
-
2022-10-23 養生.聰明飲食
滿足口欲又能防止血糖飆升 營養師教怎麼吃點心可控制血糖
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控制非常重要。除了三餐食物內容,糖尿病友的點心零食也被嚴格控管。最好的糖尿病點心內容包括蛋白質、纖維和健康脂肪,以防止血糖飆升。應限制加工食品、精製穀物以及添加糖的食品和飲料,因為它們通常營養含量低,可能導致血糖升高和體重增加。當餐與餐之間肚子餓時,糖尿病友該如何選擇食物,滿足口欲又不影響血糖,以下是營養師的建議。什麼時候吃點心?決定是否吃點心的關鍵,在於傾聽身體的飢餓訊號,並監測血糖數值。如果感覺餓了,而距離下一餐時間還有點遠,可吃點下列碳水化合物低的點心。在運動前也能靠點心提供能量。希臘優格搭配漿果不加糖的希臘優格,蛋白質含量高、碳水化合物相對低。將優格搭配藍梅、草莓、覆盆子食用,能增加甜味香氣,也增加纖維攝取,纖維對糖尿病友尤其重要。一份160ml的原味、無糖、脫脂希臘優格能提供:卡路里:92大卡蛋白質:16.1g脂肪:0.6g碳水化合物:5.7g鈣:173mg,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3%蘋果片搭花生醬削片蘋果沾花生醬,是美味又有滿足感的零食,蘋果的果糖和高纖維被視為低升糖指數食物,其中的天然糖也可以滿足糖友對甜蜜的渴望。花生醬則富含蛋白質、健康脂肪與纖維。一個帶皮的中等大小蘋果提供:卡路里:94.6大卡 蛋白質:0.5g脂肪:0.3g 碳水化合物:25.1g纖維:4.4g蔬菜搭鷹嘴豆泥將鷹嘴豆(台灣多稱雪蓮子)煮熟打成泥,它含複合碳水化合物、植物性蛋白質、纖維和健康脂肪。所謂複合碳水化合物指的是比簡單碳水化合物需要更長消化時間的澱粉,以及難消化的膳食纖維,也因此鷹嘴豆的升糖指數很低,不會導致血糖急速上升。鷹嘴豆泥和花椰菜、胡蘿蔔和甜椒等搭配食用,就是營養豐富的糖尿病友點心。兩湯匙鷹嘴豆泥提供:卡路里:82.4大卡蛋白質:2.5g脂肪:5.8g碳水化合物:5.1g纖維:1.8g酪梨吐司酪梨是健康脂肪的良好來源,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纖維高,還提供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對糖尿病患者有益。將半個酪梨搗碎,塗在烤全麥麵包上,撒上海鹽,就是完美的點心。半個酪梨提供:卡路里:160大卡 蛋白質:2g脂肪:14.7g 碳水化合物:8.5g纖維:6.7g一把杏仁杏仁是方便攜帶、營養豐富的隨身零食。研究顯示,包括杏仁在內的堅果,可以改善二型糖尿病友的血糖控制。杏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低、鎂含量高,並含有益心臟健康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這類脂肪也被認為有利血糖控制。一把杏仁(約23顆)約提供:卡路里:164大卡 蛋白質:6g脂肪:14.1g 碳水化合物:6g纖維:3.5g 鎂:76.5mg核黃素:0.32mg 維生素E:7.26mg鮪魚沙拉將鮪魚罐頭混合少量美乃滋,輕鬆完成一份高蛋白且清爽的零食,想更豐富,還可以加入芹菜或甜椒,可以單吃,也可搭配全麥餅乾。鮪魚是Omega-3脂肪酸的良好來源,可以降低三酸甘油脂,預防中風,保持心臟健康。如果把美乃滋換成酪梨泥,是更好的選擇。一罐140克的鮪魚可以提供:卡路里:121大卡 蛋白質:27g脂肪:1.3g 碳水化合物:0.1g芹菜棒沾堅果醬將西洋芹切成芹菜棒,沾上花生醬或其他堅果醬,高纖、蛋白質和健康脂肪可以增加飽腹感。芹菜棒的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非常低。一杯(約236ml)生芹菜提供:卡路里:14.1大卡 蛋白質:0.7g脂肪:0.2g 碳水化合物:3g纖維:1.6g一湯匙花生醬提供:卡路里:94.4大卡 蛋白質:3.8g脂肪:8g 碳水化合物:3.5g纖維:1.1g爆米花你沒看錯!爆米花被歸為糖尿病友的優質零食,前提是不添加奶油和鹽的原味爆米花。原味爆米花熱量低,含有纖維,可以增加飽腹感。但因爆米花中大部分的卡路里來自碳水化合物,所以必須將食用量限制在三杯,大約是18.6克碳水化合物。一杯無鹽爆米花提供:卡路里:30大卡 蛋白質:1g脂肪:0.34g 碳水化合物:6.2g纖維:1.2g資料來源/Heal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