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1 醫療.骨科.復健
搜尋
骨質疏鬆
共找到
738
筆 文章
-
-
2023-01-11 養生.保健食品瘋
每天該吃100mg維他命C!營養師教如何正確補充 老年人、糖尿病者、吸菸者...6類人要當心
維他命C(即維生素C)是身體必須的一種維他命,它除了具備抗氧化、協助傷口癒合的功能,還有很多重要的生理活性,因此對於人體是一個很重要的營養素。 維他命C的攝取量要怎麼知道自己一天該補充多少的維他命C呢?衛福部建議成年人每天應該吃到100mg的維他命C。當人體面臨特殊狀況時,對於維他命C的需求也可能會上升,以下列舉出需要特別增加維他命C攝取的族群,一起來看看自己有沒有需要多補充吧!1.吸菸者吸菸會使體內氧化壓力增加,同時促使自由基的產生,當體內累積過多的自由基就可能導致某些疾病。而維他命C可以利用抗氧化作用來捕捉自由基,以減少自由基對身體的傷害,因此吸菸者體內的維他命C消耗量會高於一般人,進而導致每日維他命C的需求增加。2.懷孕、哺乳婦女孕婦因為有供養胎兒的需求,加上孕期可能面臨到的妊娠生理性貧血(血漿增加的量比紅血球多,造成血液稀釋),會有血液維他命C濃度隨懷孕週數增加而漸漸降低的現象。且維他命C對於大腦的早期發育非常重要,若母體維他命C濃度不足,也可能會增加胎兒的氧化壓力,因此我國建議孕婦應增加 10 mg的攝取量,每日應攝取110 mg的維他命C。而嬰兒維他命C的主要來源為母乳,所以哺乳婦女考量到嬰兒需求,建議每日增加 40 mg的攝取量。3.糖尿病患者人體處於高血糖時,會減少生成葡萄糖穿越細胞膜的通道(GLUT),避免大量葡萄糖進入細胞,造成損傷。而部分維他命C會和葡萄糖共用同一通道,因此糖尿病患者體內的通道數量下降,同時加上更多一起競爭通道的葡萄糖,都可能會造成患者血中維他命C濃度比健康人群低的現象。而且糖尿病患者常會伴隨著併發症的發生,適量補充維他命C可以降低體內因為併發症所產生的氧化傷害。4.疾病、重症患者傳染病、癌症、心血管疾病、中風、急性胰臟炎、敗血症和重症等等疾病的患者,通常體內維他命C濃度會偏低,這是因為體內的氧化壓力和身體處於發炎狀態所導致,加速了維他命C的消耗,而且疾病常會伴隨食慾下降,降低病患從飲食中攝取維他命C的量。因此可以適量補充維他命C以改善身體狀態。5.老年人、骨質疏鬆者我國對於老年人維他命C的每日建議攝取量和成年人一樣,都是訂為 100 mg。但隨著年齡增加,老年人可能會因為吸收率下降,導致血中維他命C濃度漸漸降低。且長者常常會有骨質疏鬆的問題,骨頭的材料除了鈣質外,膠原蛋白也是很重要的填充原料,而維他命C有促進膠原蛋白生成的功能,所以想要避免骨質疏鬆,除了補鈣也要記得多補充維他命C。6.壓力大、情緒易緊張者大家是否面臨過因壓力而感到心跳加快,或曾經在危急時刻做出超越平常體能極限的事情呢?其實這些是腎上腺皮質荷爾蒙的作用,而維他命C參與了這類荷爾蒙的製造,所以當體內大量分泌抗壓力荷爾蒙時,會增加維他命C的消耗,反之,體內維他命C不足時,抗壓力荷爾蒙就無法被順利製造。考量到現代人的生活環境及情緒壓力,應該適時補充維他命C以維持健康的生理機能。 維他命C 1000mg是過量?其實維他命C是個很安全的營養素,研究數據顯示攝取超過3000mg才有可能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無不良反應的最低劑量,lowest-observed-adverse-effect level)。我國藉此訂定出成年人每日的上限攝取量為2000 mg。飲食中的維他命C多從蔬果而來,衛福部建議每日應吃3份蔬菜及2份水果,而5份蔬果大約可以提供200~300mg的維他命C。但現代人每天很少可以攝取到5份的蔬果,所以2000mg這個上限攝取量是遠超過我們能從飲食中攝取到的量,因此透過日常飲食的補充,維他命C很難出現過量的問題。 每天攝取1000 mg維他命C到底有沒有過量,其實參照上表就可以知道,不同的年齡會有不同的答案。而人體可以藉由尿液排出多餘的維他命C,所以偶爾不小心吃超過一點點也不用太擔心喔!如何正確補充維他命C因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維他命C,所以需要從飲食中攝取。而維他命C多存在於天然的蔬菜、水果中,可以透過多吃蔬果的方式來補充。但現代人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且生活習慣不良,導致維他命C的需求量增加,同時又因飲食習慣不佳(蔬菜水果攝取不足),大大減少從飲食中攝取維他命C的機會,若無法從飲食中攝取足量的維他命C,適量食用優質的維他命C保健食品也是個好選擇!補充維他命C保健食品時,可以特別注意以下幾點:1.一次補充大量的維他命C反而不利於體內的吸收,研究指出單次攝取超過200mg時,人體可以吸收且利用維他命C的能力會開始快速下降,所以「每次」補充應避免超過200mg,減少吃進體內卻無法被有效利用的狀況。2.成年人維他命C的每日上限攝取量為2000mg,為避免攝取過量造成身體不適,在補充維他命C時,應注意「每天」攝取的總量不要超過2000mg。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3-01-07 養生.聰明飲食
蘋果護心NO.1,每日吃可降低膽固醇!「10大護心食物」顧心臟預防心血管疾病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天氣變冷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進而使得中風與心肌梗塞的風險大幅提升,因此如何照顧心臟與血管健康,成為民眾關注的重要課題。《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網友熱議的「護心食物」相關話題,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10大護心食物。蘋果被推舉為護心NO.1食物 每日吃可降低膽固醇觀察網路上的「護心食物」相關話題討論,可以發現「蘋果」是大家公認的強心聖品,這是由於蘋果含有豐富的果膠,能夠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並防止動脈硬化、抑制血糖急速上升。此外,蘋果多酚還具有抗發炎、防失智的作用,高密度營養價值也為其帶來「每天1蘋果,醫生遠離我」的知名俗諺。日前就有網友在討論區表示「看新聞才知道原來蘋果對心臟很好」,並詢問大家的看法,引來許多網友分享自己的經驗,如「家裡有心臟病遺傳史,但爺爺每天吃蘋果所以超健康」、「蘋果除了保護心臟,還能美白抗衰老和改善便秘」,建議民眾日常可以攝取足量蘋果,保健心臟及補充維生素C等營養。堅果、黑巧克力可顧心 是民眾嘴饞時的好選擇而「堅果」類食物則因為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成為許多網友提到的最佳顧心食材,且堅果種類繁多,各自也具有不同的營養功效,像是可以增進記憶力的核桃、預防骨質疏鬆的腰果、防止細胞老化的杏仁,和生酮飲食最愛的夏威夷豆等,都是有利心血管健康的良好油脂來源。有民眾就在社群網站發文請益「膽固醇過高但嘴饞想吃零食怎麼辦」,吸引熱心網友留言回覆「試試看吃無調味的堅果,可口又健康」、「把堅果磨碎加上綠色蔬菜和植物油,做成的堅果醬好香好美味」,提供大家營養新吃法。至於「黑巧克力」中,可可所含的黃烷醇也相當有益於心臟健康,黃烷醇能夠維持血管彈性和血液循環,促進心血管與腦血管的運作。有網友就在部落格上分享關於巧克力的冷知識,提到「我都吃80%以上的巧克力當零嘴,可以控制食慾還能預防心律不整」,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通常可可比例較高,糖分與油脂比例較低的才稱為黑巧克力,食用添加物過多的巧克力,反而可能增加三高風險。氣溫下降時,心血管疾病更容易發作,因此要格外注意心臟健康的保養,嚴密控制飲食,適量攝取不同來源的顧心食物,才能兼顧營養均衡與心血管健康喔!
-
2023-01-07 養生.聰明飲食
一頓火鍋涮8片豬五花熱量爆了!醫揪「9樣陷阱食材」害膝蓋受損 愛盤腿坐也遭殃
天氣轉涼,不少人已經開始準備要大啖熱呼呼的火鍋,而吃火鍋少不了選擇豐富及花樣多變的火鍋料。不過,火鍋的隱藏熱量陷阱很多,湯底+肉片+火鍋料,隨隨便便就超過1000大卡,想不發胖都難!火鍋發胖陷阱 恐影響膝蓋健康板橋亞東醫院骨科陳鈺泓主治醫師醫師在《鋼鐵爸爸 陳鈺泓醫師|新北板橋骨科脊椎專業 骨質疏鬆 骨折骨刺 微創手術》分享,身體每變胖1KG,對膝關節的負擔就會增加4-6KG,為了膝蓋健康,吃火鍋時還是稍稍忌口吧!肉類:‧豬五花(8片,約160g):614大卡‧牛五花(8片,約160g):518大卡建議多吃瘦肉、白肉,取代肥肉、紅肉加工火鍋料:‧貢丸(8顆):392大卡‧花枝丸(8顆):360大卡‧甜不辣(100g):200大卡‧燕丸(8顆):248大卡‧蛋餃(8顆):208大卡甜品:‧巧克力冰淇淋(2球):220大卡‧可樂(100cc) :51大卡 預防關節退化 牢記6招此外,陳鈺泓也分享過6招預防關節退化:1.控制體重:過重會增加關節負擔,加速關節磨損。這就是為什麼國外過重的人很多都要坐輪椅,因為關節已支撐不了身體重量。2.少彎腰取物:盡量避免彎腰,如果要拿低處物品,可以蹲下拿取。3.吃抗發炎食物:建議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E、Omega3等營養素,減少關節發炎症狀。4.膝蓋保暖:膝蓋本身脂肪少,膝蓋著涼會讓膝蓋的血液循環減弱,讓關節更僵硬痠痛。5.不盤腿:盤腿坐最傷膝蓋,膝關節過度彎曲,將承受體重8倍的壓力。6.不坐矮椅子:椅子太矮時,在起身和坐下時都會加重膝蓋和髖關節的壓力。延伸閱讀: ·天冷狂吃薑母鴨、羊肉爐!醫示警「愛加這些食材」會痛風 木耳、金針菇都中了 ·減肥吃鍋「加7樣食材」助腸胃蠕動、消水腫! 平價又有高營養價值 
-
2023-01-06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過敏」是在提醒你,身體到極限了!25年臨床中醫教你:早上起床做「這種運動」改變體質
突然過敏、爛臉,是體質在改變這些年,我接觸過的過敏病人一年比一年多,是生活條件影響,還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有人對花粉過敏,他們會出現打噴嚏和流清鼻涕等症狀,以至於沒辦法專心上班,嚴重的話,乾脆躲在家裡不出門。如果非得出門不可,也需要把自己裹得嚴實。這是花粉過敏引起的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還不算太嚴重,更嚴重的是過敏顏面,也就是臉部過敏。有患者說:「我一直用這個化妝品,而且用了好幾年,從來沒有過敏過,但這幾天晚上睡覺前塗完後,覺得臉上有點癢,也沒有在意,但到了隔天,臉腫得像被人打一樣,甚至兩個眼皮都腫得成了一條線,還很癢,非常難受。」甚至,一到春天,有的病人出門稍被風一吹,渾身就起雲片一樣的疙瘩,越抓越癢,越抓越多。這種情況也不是只在春天才有,說不定在哪個季節,突發這種症狀,一點預兆都沒有。還有一種現象很奇怪,我遇到過這樣一位病人,她正值更年期,某天早上平常一樣吃粥、雞蛋、牛奶,但她吃完這頓早餐後,渾身起蕁麻疹,甚至還有輕微的腹痛、腹瀉。從開始過敏的這一天起,她就像換了一個人,對原來很多不過敏的東西都開始過敏,而且不只皮膚過敏,連內臟,尤其是腸道也出現過敏,像腹痛、腹瀉就是內臟過敏所引起的症狀,甚至有時候還出現憋氣、氣喘等不適。她去醫院一查過敏原才知道,她竟對每天都吃的雞蛋和麵粉產生過敏。很多人出現過敏,都習慣去醫院查過敏原,希望確切檢查出,到底是對花粉、海鮮還是塵蟎等過敏,日後避免接觸這些過敏物就可以減輕或不發病。但是很多人檢查不出過敏原,卻接連不斷出現過敏症狀,只能在出現過敏時吃抗過敏的藥。中醫沒有皮膚過敏這個詞,只有外感和內因。外感就是感受時間之邪或疫癘之氣,入侵人體而發病,就如同春季花開,空氣中摻雜著花粉就是外感邪氣入體。邪氣入體之後,發病與不發病,是體質所決定的,簡單的說,就是不同體質不同免疫力。內因就是內熱、內火、內溼生毒,薰蒸皮膚,透於表皮而發病,說得簡單一些,這些內因就是來自現在安逸的生活和無度的飲食習慣。曾有一位病人,她說每次自己出現過敏非得要打點滴才能好,一了解才知道,點滴的成分就是維生素C、地塞松之類的賀爾蒙,還有葡萄糖酸鈣等,這裡面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大量的賀爾蒙。她說每次輸完液,胃口亢進,總是覺得餓,食量也很大,自己在開始過敏的這段時間裡,體重約重了10公斤,尤其是臉、前胸、後背和肚子上的肉變多,胳膊和腿還是跟原來差不多。這就是典型的賀爾蒙後反應,發胖還只是肉眼能見的後遺症,看不到的更可怕,像是賀爾蒙引起的骨質疏鬆、免疫力低下等對身體的傷害更大。我們來說根源,為什麼最近這些年皮膚過敏症的發病率這麼高呢?到底是什麼導致我們體內的免疫缺陷,導致體質的改變?根源就是生活方式的改變。你不妨想想,任何帶有包裝的食品,為了保鮮,裡面都會添加一些亞硝酸鹽之類的防腐劑,雖說劑量是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偶爾吃一、兩次還可以,如果經常吃,就會攝入量過多,對身體造成損害。再有就是很多經過加工後的速食品,保存時間稍久,就失去食物本身的營養價值,裡面除了油和熱量之外,毫無營養可言。很多皮膚過敏的人,大多是一些生活不節制的年輕公司白領,反而老年人過敏的非常少。因為無度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悄悄的改變年輕人的體質,進而影響身體的免疫力。外賣隨叫隨到並不代表過得好,有品質的生活才算過得好:晚上10點前睡覺,睡覺前不要吃太飽,因為晚上沒有運動,吃半飽即可。晚上10點到凌晨6點加起來8個小時,現在成年人一般有7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就足夠。早上在5點半左右起床,起床喝杯水,養成運動習慣,在室外慢跑半個小時以上。若碰到霧霾天,則可以在家裡鍛鍊身體,先伸筋,把筋拉開,拉筋至少要10分鐘,至於要做什麼動作可以在網上搜,很多健身網站有拉身體各個部位筋的動作,你只要跟著做就好。然後在跑步機上再跑20、30分鐘,女性最快不超過八速(按:即跑步機上的數字設定為8,通常指速度約7.5公里/小時至8.5公里/小時),跑到出汗為止。調理過敏這種免疫缺陷性疾病,沒有速效藥,它不像感冒發燒那樣,吃點藥燒就能退下去,病就能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最重要的是日積月累的運動來強身健體,來獲得充足的氣血和精氣。這種免疫缺陷不是一日得來的,更不是幾天就能恢復的。戒掉當宵夜吃的辣條、泡麵和外賣食品,實在覺得餓,可以吃一根黃瓜和胡蘿蔔等來充飢,這些食物健康,沒有熱量,雖寡淡無味,但對身體卻是有益無害。其實中藥也有很多可以調理過敏,它沒有西藥效果來得快,但想真正杜絕過敏,你就按我上面說的方法去做,過敏是在提醒你身體到了極限,只有改變體質才是關鍵。書籍介紹女人的病,99%都是「氣」造成的:女人都能學會的凍齡易瘦法:簡養。那些困擾妳一生的氣血問題,25年臨床中醫教妳這樣調。作者: 李軍紅出版社:大是文化出版日期:2021/03/30作者簡介/李軍紅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婦科臨床實證專家。從醫多年,廣結醫緣,秉承為醫厚生之道。受大眾喜愛的醫師,中國優秀健康圖書獎獲得者。延伸閱讀: 下半身循環好,自然就變瘦!一天3分鐘,她靠「轉轉腳踝」6個月瘦15公斤
-
2023-01-06 養生.聰明飲食
物價通膨貴到吃不起!醫師推薦5組「協同飲食」聰明吃,讓營養1+1>2
在物價通膨的時代,洛桑加參醫師出版《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心均安的內在醫學》(時報出版)一書提到,下面五組,是可以發揮一加一大於二「協同作用(Synergy)」的食材組合。不能把新臺幣變大沒關係,我們來把營養價值極大化,一起來看看有哪些:◎第一組:百合配蘆筍喉嚨癢癢的,心裡頭亂糟糟的,吃百合,清肺潤燥止咳,顧好你的呼吸道還又幫你預防癌症外加穩定情緒。那個誰跟誰合得來或合不來,都別人家的事,先不用管,眼下,幫自己清肺潤燥才是要緊,替自己的身心靈求一個百年好合,別忘了吃百合!要從一般蔬菜中補充到鉀,水煮加熱過後很多都會流失。不過百合不會,百合不會就是不會,它提供多少鉀,你都能有效攝取。再加上蘆筍一起炒,身體所需的天門冬胺酸(一種能幫助代謝疲勞物質的胺基酸)以及鎂、鉀等營養,你在這一盤裡通通能吃到,吃到了能怎樣?雖然不敢說你光吃這盤就會飽,但至少,你離慢性疲勞、水腫假胖、身累心更累,又更遠了一步。◎第二組:山藥配紅棗山藥,名字裡有個「藥」,暗示著它自古以來即為滋補強身的上品食材。古醫書對它讚譽有加,說它「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山藥富含精胺酸,確實能助你消除疲勞、改善代謝並調節血脂肪。山藥若與紅棗搭配又更厲害啦!強化的是健脾養胃的功效。兩強聯手,煮粥煮湯皆宜。沒有食欲的人、工作壓力大的人、體力差的老人家,或是單純想要滋補強身的人,都很適合這樣吃。想吃豐盛一點,山藥、紅棗、豆腐加枸杞煮一鍋,強身補血還你好氣色。◎第三組:蘑菇配核桃活化免疫系統、減少自由基傷害、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癌症發生機率,硒加維生素E的組合,是能預防我們變得又老又病的黃金拍檔。今秋我配的菜色是含硒的蘑菇加上維生素E很高的核桃。蘑菇核桃打碎煮成濃湯,或是蘑菇核桃炒飯,都很美味。怕腦霧,吃核桃,身體虛,吃蘑菇,兩樣都吃,滋養加倍,你會頭好身體壯壯。◎第四組:高麗菜配菇類親民又可口的白高麗菜,營養組成非常完整,其中的鉀和鈣,若再加上高膳食纖維的蕈菇類一同食用,對於心血管保養十分有益。各種菇都行,香菇、柳松菇、鴻禧菇,哪個特價、賣相好你就配哪種菇。高麗菜芯的各種礦物質含量,是菜葉的兩倍,以前被嫌硬嫌粗,菜芯常常就被丟進垃圾桶。物價上漲提醒我們更要惜食,今後,不妨試試將菜芯切成細絲,跟著菜葉和菇菇們一起下鍋,炒出來更營養又更大盤。試試,說不定你會發現,菜芯其實也滿好入口的嘛!◎第五組:無糖優格配水果調整腸道菌相,以利於免疫細胞活動、利於快樂荷爾蒙血清素分泌,吃無糖優格,是相當方便又有效的做法。人類吃優格至少四千五百年歷史,我自己也是它的粉絲,常常水果加優格就是一餐。優格富含調整腸道機能的益生菌,並包含鈣磷鎂鋅以及豐富的蛋白質,常常吃,對於免疫調節、改善過敏、促進睡眠、預防便祕、預防骨質疏鬆,都是非常好的。藉由食物保骨本的公式:含鈣含蛋白質的食材,加上維生素C豐富的食材。舉實例來說就是優格加水果。此外,加不同水果還有不同好處。促進消化又助眠,優格加香蕉。清宿便解便祕,優格加木瓜。強化鈣質吸收,優格加柑橘類。養顏美肌還又特別對味的組合有兩組,分別是優格加草莓、優格加葡萄。上有通膨,下有對策,聰明吃,吃對組合,把加乘效應收進菜籃裡,該吸收的營養,一樣都少不了。本文節錄:《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心均安的內在醫學》一書
-
2022-12-28 養生.聰明飲食
助減重、增強記憶力!醫讚吃鍋必加的茼蒿有4大好處:惟2情況別買
冬天火鍋必不可少的就是茼蒿!你也是茼蒿的愛好者嗎?那你知道茼蒿對身體有哪些好處嗎?茼蒿有4大好處 抗氧化、護骨質中山醫學大學附屬醫院劉馥萱牙醫師在《愛跟長輩聊天的劉馥萱牙醫師台中南區中山醫牙科假牙補牙口腔照護》分享:1、幫助減重 :茼蒿含有綠原酸,可減少飯後血糖上升,此外低熱量且高飽足感,是減重的好選擇。2、抗氧化 :茼蒿含有各種維生素、類黃酮、類胡蘿蔔素,可清除身體多餘自由基,降低許多疾病的發生率。不過建議茼蒿別煮太久,以免反而讓營養流失。3、避免抽筋 :茼蒿含有許多鉀,鉀是肌肉收縮和神經傳導的必需營養素,可避免抽筋,另外也可預防橘皮組織產生、中風、高血壓等疾病,但若是腎臟疾病患者,則須注意鉀的攝取量。4、護骨質顧記憶 :茼蒿含有相當多維生素K,研究顯示,缺乏維生素K和骨質疏鬆有關,維生素K也能增強年長者的記憶能力。選購有撇步 出現這種情況別買而常春月刊也曾提及,挑選山茼蒿的葉片飽滿且柔軟,莖部不要太粗為佳。莖部斷面出現白色部分也無妨,但如果白色部位面積過大,或是莖部有小孔洞,最好避免選購。保存有技巧 這樣清洗防泥沙不過,由於山茼蒿較嬌嫩,不易保存,買回家宜盡速食用。冬天保存山茼蒿,只需要把包裝紙的開口部分用塑膠袋封起,放到冰箱冷藏,可保存1週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山茼蒿容易夾帶泥沙,清洗時要更用心,先一片一片將茼蒿葉子剝下來,用流動的水多清洗幾次。延伸閱讀: ·消基會調查:青江菜、小白菜、甜椒農藥超標,「1蔬菜」是火鍋配角也最毒;專家建議食用前務必做「1動作」 ·豆皮還不是最肥!火鍋最愛加「15樣配料熱量」曝 肉下鍋就別喝湯了
-
2022-12-24 焦點.科普好健康
壓迫性骨折躺著都痛!靠微創椎體成型術緩解,縮短術後臥床時間
今年70歲的蔡老太太雙手撐腰緩慢走進診間,坐下後表情顯得相當痛苦,全身不斷冒汗。她因為搬重物而不慎跌倒,原以為沒事,沒想到腰部竟開始出現椎心刺骨的巨烈疼痛,不僅無法久坐,更無法躺平睡覺,唯有靜止不動才不會痛,折騰了兩個多月,家人見狀不妙,趕緊帶來醫院做檢查。長者骨頭脆弱 搬重物易傷從X光檢查影像中清晰可見,有骨質疏鬆困擾的蔡老太太,她的腰椎第1、2節出現壓迫性骨折變形,進一步安排核磁共振(MRI)檢查,確定為新發生的壓迫性骨折且沒有神經壓迫後,與病人及家屬討論治療方式,最後決定進行腰椎「微創經皮骨水泥椎體成型術」。術後她的疼痛立即獲得改善,恢復行動自如,能躺、能坐、能睡,並且每半年注射骨鬆藥物治療。骨質疏鬆症為常見的脊椎退化性疾病,以女性居多,由於停經後的更年時期女性荷爾蒙大量減少,無形中也導致鈣質慢慢流失,且隨著歲月增加,骨頭漸漸變得單薄、脆弱,容易受到外力的傷害,當搬重物、跌倒或其他外力撞擊時,最常見胸椎第12節、腰椎第1節發生壓迫性骨折,造成急性的腰背部疼痛。灌骨水泥治療 減少出血量針對骨鬆造成壓迫性骨折且沒有神經壓迫,可透過「微創經皮骨水泥椎體成型術」治療,可增加脊椎椎體體積及強度,有明顯止痛效果,患者接受治療後疼痛減少,同時解決病人因為年紀太大、骨質疏鬆不適合開刀等問題,尤其可以縮短因為手術所造成的較大傷口、臥床時間,傷口僅0.3至0.5公分,也減少開刀過程中出血量,對骨質疏鬆而導致壓迫性骨折的患者來說,是一種傷害較低的治療方式。不過,如果壓迫性骨折患者有神經壓迫時,則必須採行傳統的開刀、減壓與內固定手術,解決神經壓迫問題,但手術時間長達2個多小時、傷口大(約10多公分)、出血量多、恢復較慢,須穿背架3個月以上,以確保骨頭癒合及達到保護作用。但不論是腰椎微創椎體成型術或是採傳統手術方式,術後平常生活保養必須注意,不可常彎腰或搬重物,避免再次發生壓迫性骨折。中、老年人隨著年紀增長,或女性停經後導致的骨質疏鬆症,都會使骨質密度降低,若不小心跌倒或搬重物,容易造成脆弱的骨骼受傷,尤其容易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建議年輕時就要開始保骨本,平時多做游泳、健走、慢跑等負荷運動,適度曬太陽、補足維生素D,多攝取高鈣食物如牛奶、小魚乾、芝麻等,延緩骨質流失,才能降低骨折的風險。
-
2022-12-21 醫療.骨科.復健
骨質疏鬆如慢性病 持續治療防骨折
年過八十的莊老太太平時行動遲緩,跌倒的風險高,雖然家人細心照顧,但還是發生好幾次的跌倒,且每次跌倒都伴隨著新的胸椎壓迫性骨折,讓高齡的莊老太太在跌倒骨折後,都需要花好幾個月的時間休養。就醫檢查發現,莊老太太的骨密度數值竟達到-4.1,已經是嚴重的骨質疏鬆,即使長期使用第一線骨鬆用藥,仍不足以預防新的脊椎壓迫性骨折,因此,建議患者選擇第二線骨鬆用藥做為治療藥物。經過一年的骨鬆二線用藥治療及一年半的追蹤後,莊老太太沒有再發生新的脊椎壓迫性骨折,儘管有發生幾次大力落座於椅子的事件,但在治療期間內,莊老太太不再因新的骨折而有翻身困難或移動不便的狀況。目前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略分為兩大類,第一線骨鬆藥物為破骨細胞抑制藥物,主要是抑制破骨細胞作用,以減少骨質流失的速度,但對於有極高骨折風險的骨質疏鬆症患者,這類用藥不足以阻止骨質流失,因為此種病人不僅破骨細胞作用旺盛,製造骨質的造骨細胞往往功能低下,因此常需要骨鬆第二線藥物,完善骨質疏鬆照護系統。第二線骨鬆藥物為造骨細胞刺激藥物,也就是增加造骨細胞的功能,藉此保存較多的骨本,以適應老年快速的骨質流失。除了治療骨鬆的第一線與第二線藥物外,鈣片及維他命D的補充對於骨骼健康也是至關重要。建議面對高齡及超高齡的長者,如經篩檢確認有骨鬆風險或已發生骨質疏鬆,切勿輕忽,應及早就醫、接受照護服務及醫院規畫的後續治療與追蹤計畫。家人也可藉由飲食與運動,協助長者改善生活習慣,並確保居家環境動線安全;應遵從醫囑與藥物治療且配合成效追蹤,才能全面降低因骨鬆骨折導致的失能與臥床風險。
-
2022-12-13 醫療.心臟血管
吃太鹹?肥胖?高血壓竟是腎上腺腫瘤惹禍
在談腎上腺腫瘤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繼發性高血壓這個概念。相對於只能通過藥物控制的原發性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通過發現並去除病因可能使患者的高血壓被治癒或明顯緩解。腎上腺腫瘤就是繼發性高血壓的最常見病因之一。腎上腺,顧名思義就是位於兩側腎臟上方的腺體,雖然帶了一個「腎」字,但它卻是內分泌器官,在「功能」上與泌尿系統並無干係。腎上腺可分泌人體所需要的多種激素,在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和應激狀態下機體的運行至關重要。當腎上腺腫瘤形成了功能性腫瘤,便可引發繼發性高血壓。這類功能性腫瘤導致的以高血壓為主的症狀,能給患者帶來諸多不良後果,部分患者甚至可能由於難以控制或急驟的血壓波動而危及生命。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幾種常見的「功能」腎上腺瘤都是何方神聖。.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腫瘤過度分泌醛固酮,會導致高血壓和低血鉀,常給患者帶來肢體麻木、無力的症狀。.嗜鉻細胞瘤:由於腫瘤過量分泌兒茶酚胺,引起患者血壓劇烈波動,發作時可伴頭痛、出汗、心悸、臉色蒼白、噁心、胸痛或腹痛,甚至可能引發致命的高血壓危象和腦血管意外。.腎上腺皮質瘤:此類患者由於糖皮質激素過度分泌,可出現高血壓、肥胖、高血糖、骨質疏鬆等症狀中的一種或幾種,女性患者還可能出現月經紊亂。一般來說,對於直徑小於3釐米的無功能腎上腺瘤,如果影像學特徵也趨向良性的話,可考慮每6~12個月進行隨訪觀察。對於功能性腎上腺瘤,多可通過腹腔鏡或後腹腔鏡等微創技術進行手術切除。腎上腺腫瘤術後患者的高血壓等症狀多可獲得良好改善,部分長期高血壓導致心腦血管等靶器官不可逆損害的患者,即使不能完全擺脫藥物,其高血壓也多可更易於平穩控制。因此,得了高血壓,特別是頑固性高血壓,建議患者查查腎上腺,也許是腎上腺腫瘤在作怪。
-
2022-12-10 失智.新手照顧
長輩最近走路越來越容易跌倒,是因為體力不好的原因嗎?
Q:長輩最近走路越來越容易跌倒,是因為體力不好的關係嗎?還是有其他可能原因?A:長輩容易跌倒可能是失智症警訊,但醫學上兩者關聯還沒有很明確,建議照顧者先帶長者進行失智症篩檢,了解長者是否罹患失智症。可能很多人會認為老人本身就容易跌倒,與年紀大體力變差、平衡感變差、肌少症、骨質疏鬆症等疾病有關,反而經常忽略可能潛藏的失智症危機。還沒有經過醫生的確診時,如果家中長者在沒有障礙物或地面平順的情況下跌倒,建議先帶長輩去做失智症篩檢,找出真正病因。家屬平日也應進行預防措施,例如:外出時有照顧者陪伴在旁,也可以嘗試進行居家環境改造,裝設浴室扶手、止滑設備等,減少跌倒後可能產生骨折等重大傷害的可能性。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12-07 癌症.乳癌
運動訓練是抗癌最佳良藥!專家教5招改善術後副作用
你知道嗎?缺乏運動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比有運動習慣者高出40%,運動訓練是戰勝癌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資料來源: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mortality in breast cancer: a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Eur J Epidemiol. 2014)。根據台灣乳癌防治基金會網站資料顯示,國內婦女隨著生活型態及飲食西化的改變,好發年齡甚至比歐美國家年輕10歲。在亞洲地區僅次於新加坡,發生率位居第2名,比起其他可能的預防方式,運動訓練可說是最經濟實惠又方便的辦法,不但能有效提升身體免疫力,還能達到保健功效。所以體能活動(Physical Activity)已經被越來越多研究證實有助於癌症預防與控制、且可以降低癌症治療的副作用、提升病患功能性。更有研究指出高身體活動量比低身體活動量者減低癌症罹患風險約在10%~24%(資料來源:Patel et al.,2019,ACSM)。早期的乳癌癌因性死亡率可透過體能活動降低多運動不但可減低患癌的機會,對於病患癒後治療也很重要,愈來愈多的研究探討在癌症治療期間運動的好處,瑞典最新研究也表明,運動可以幫助加快治療後的恢復,儘管大多數研究只探討了婦女的早期乳腺癌,但研究證據表明運動對體重、體適能、肌肉力量、柔韌性和生活質素皆有幫助,加上有七成的患者在化療和放射治療過程中會感到疲勞(癌疲憊),運動訓練也能協助減輕壓力。而另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體重控制,因為研究顯示,治療期間和治療後體重增加會引發癌症復發的風險,特別是乳腺癌、結腸癌和前列腺癌。運動訓練很重要,但你做對了嗎?臨床上很多乳癌患者因為不知道術後保養的重要性,因而產生肩關節沾黏;也有部分患者因手術過程產生一些併發症,造成神經損害、慢性肩膀疼痛等問題,進而服用止痛藥,產生藥物成癮的問題產生。因此,透過運動訓練介入及正確的姿勢,相信很多的併發症都是可以被預防的。💡然而在乳癌患者開始從事運動前的運動測試是常被忽略的一部分!在運動測試上,建議患者可以面對鏡子,兩手同時做不同擺位角度的動作,目標是希望做到患側可以跟一般健康手部一樣的活動度。《運動、拉筋、強化》改善組織的特性以前很多手術後的乳癌患者都會告訴我們說手術後的手都盡量不要動,其實這樣的建議是非常糟糕的,治療過程中包含手術、化療、放療、吃藥控制...都鼓勵患者可以讓自己保持運動或養成規律的身體活動,例如:手部伸展、心肺訓練以及待關節活動度恢復正常後,可適量增加重量訓練,透過安全適當的阻力訓練,皆對癌因性疲憊、術後恢復、預防淋巴水腫及提升生活品質有很大的幫助。另外訓練時,須特別注意肩頰骨的穩定度(肩頰骨下壓後收)。💡提醒事項:面對不同癌症,運動訓練介入的強度都不一樣,這個要特別注意,但有動總比沒動好! 乳癌患者規律運動計畫好處.提升生活質量.提高日常生活功能能力.改善平衡、預防跌倒.體重控制.改善體態與自尊.減少疲勞、壓力、意欲和焦慮.減低肌肉流失(肌少症)風險.減少骨質疏鬆風險.降低心血管疾病及提升心肺功能.改善血流並降低血栓風險.改善淋巴系統流動/引流(資料來源:ACS 2014;Schwartz 2017;ACS 2015; Schwartz 2019)乳癌腫瘤切除手術的潛在副作用包含體態姿勢偏差 / 肌肉失衡、手部或腿部功能下降、手術切口、上肢活動度與淋巴水腫、肌肉攣縮等周邊神經病變及無法以肩關節水平內收的方式使手臂橫過胸部,然而翼狀肩是常見乳癌手術產生的副作用,造成翼狀肩的原因可能是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傷到了一條有支配前鋸肌功能的長胸身經(long thoracic nerve)受損,導致前鋸肌癱瘓無力。※「翼狀肩」亦即「翼狀肩胛症」,患者因從頸椎穿出來的長胸神經受損,致前鋸肌萎縮,出現雙臂無力舉高,是較嚴重的神經傷害,需接受治療,以免造成神經與肌肉永久的損害。想了解更多翼狀肩胛症,請點此👉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5/4436033即使沒有開刀的患者仍然有產生翼狀肩的可能,主要原因還是歸咎於過低的身體活動量、肌肉失衡等狀況,導致前鋸肌太弱,大小菱形肌跟胸大肌又太強等失衡導致,以下5動作可用來訓練及改善:● 彈力帶擴胸:● 反向划船:● 牆壁天使:● 肩關節外旋:● 夾背開胸:全面啟動抗癌力飲食+體重控制+生活型態📌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指出,約4成的乳癌可由拒菸、過量飲酒、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等健康生活型態來預防。📌因此持續性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快走運動3-5次/週,30-40分鐘/次,搭配阻力訓練及每周2次平衡與柔軟度(每天做最好)訓練。📌保持輕鬆情緒、正向積極的態度,攝取天然全食物及喝大量的水並做好體重管理都是擊退乳癌的不二法門!📢好康不錯過!立即登入,免費學習乳癌運動訓練入門4堂課 - 伴你術後身心靈不卡關(線上影音課)※提供無限期直播影片回放觀看
-
2022-12-02 焦點.元氣新聞
台灣醫療科技展/癌症治療、預測 新技術進步更精準
為期四天的醫療科技展,多家醫療院展現特色,新光醫院展示癌症治療技術,透過呼吸調控技術,可精準照射腫瘤;國泰醫院展出肺腫瘤冷凍微針消融治療、北醫附設醫院發表健康平台,病人僅需要拍攝一次低劑量胸腔電腦斷層掃描,就可以預測肺癌等四種疾病。國泰醫院 冷凍微針治肺癌國泰胸腔外科主任顏銘宏表示,冷凍微針消融術是針對肺癌的微侵入治療,透過皮膚扎針,使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攝影導引至腫瘤,低溫破壞腫瘤。目前肺癌主流治療仍以胸腔鏡手術為主,但對高齡或心肺功能不佳者,可降低手術風險。國泰自2016年開始執行,已累積近130名案例。北醫LDCT 1次可測4種病北醫附醫「Deep-Lung人工智慧多模影像精準健康平台」,透過AI輔助,從單一組3D低劑量胸腔電腦斷層掃描(LDCT)就可預測「肺癌、肺氣腫、冠狀動脈鈣化、骨質疏鬆」四種疾病。北醫大副校長暨計畫主持人陳震宇表示,準確率可達九成,並可產出符合國際標準健康報告。新光醫院 發展VR醫療新光醫院與HTC Medical VR團隊合作導入VR工作坊,應用於新冠肺炎加護病房團隊整合訓練,身歷情境的VR讓醫護更快進入狀況。在癌症治療方面,新光打造癌症個人化智慧系統資訊,在肝癌及攝護腺癌的高精準放射手術,加上腫瘤內注射免疫療法,顯示台灣癌症治療技術持續進步。
-
2022-11-26 養生.聰明飲食
乳糖不耐症別擔心,不是只有牛奶能補鈣!1圖看10大高鈣防骨鬆食材
鈣是人體含量最高的礦物質,也是維持生理機能的重要營養,鈣質補充不足就容易出現骨質疏鬆、心悸、失眠等問題,那我們該如何有效攝取鈣質呢?網路上就有關於高鈣食物的話題討論,快來看看網友怎麼說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網友熱議的「高鈣食物」相關話題,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10大高鈣食物清單網路聲量排行。不能喝牛奶! 乳糖不耐症可挑起司、優格補鈣觀察網路上對於「高鈣食物」的相關話題討論,可以發現「乳製品」是多數網友公認的優質鈣源,有網友就在社群討論區表示「說到補鈣就想到牛奶」,認為乳製品除了營養美味外,還能製作成不同風味的產品滿足味蕾,其他網友也補充「乳糖不耐症的朋友可以選擇食用高鈣起司」、「優格和優酪乳補鈣外,還能增加腸道益生菌」,推薦大家可以做出不同的嘗試。▲網友熱議10大高鈣食物清單,網友推薦乳糖不耐症者可選擇起司、優格、優酪乳來補鈣。(圖/《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提供)高鈣豆腐這樣選 牛奶加芝麻粉具加乘效果「黃豆食品」也是不少人心儀的補鈣好選擇,其中「小方豆乾」就因為高鈣含量而備受營養師推崇;另外,豆腐也是經常被提到的補鈣好物,不過豆腐的鈣源多來自於凝固劑,因此並非所有豆腐都含有充足的鈣含量。有民眾就發文請益「傳統豆腐與嫩豆腐的鈣含量相同嗎」,底下網友留言解惑「要補鈣就吃傳統豆腐」,說明傳統豆腐以硫酸鈣為凝固劑,所以凍豆腐和板豆腐都是相當不錯的鈣質來源,反觀嫩豆腐則因爲採用葡萄糖酸內酯,以致其補鈣效果不顯甚著。身為高鈣堅果「黑芝麻」也同樣受到熱議,日前就有網友在討論區分享「先炒熟芝麻再磨成粉狀,可以更好吸收營養」,引起許多人出聲附和如「在牛奶或豆漿加芝麻粉,美味程度和鈣質含量加倍」、「奶奶會喝芝麻糊補鈣,還可以改善失眠」,但也提醒民眾芝麻含有高量油脂,還是要適量食用,以免攝取過多熱量。補鈣方式五花八門,在了解高鈣食物後,也要搭配均衡飲食與運動,才能有效增加鈣質吸收,強化骨質密度。★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11-25 養生.聰明飲食
黑五不只購物節!營養師激推5種養生必吃的「黑色食物」
近年來「黑色星期五」已經成為瘋狂購物節的代名詞,這是由歐美品牌帶來的黑五購物潮。「黑色星期五」指的是美國感恩節後的星期五,這天是感恩節後開業的第一天,而在美國,人們大多從這時候開始準備聖誕節的佈置、禮物,因此很多店家的業績都會提升。漸漸的就有「黑色星期五」這個說法出現,期望在這一天店家的營收可以由虧轉盈,演變之今就成為了「黑五購物節」的潮流。除了購物之外,在營養保健知識方面我們當然也要跟上潮流啦!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帶大家認識5種必吃的黑色食物,讓你在黑五購物節搭配攝取,滿足購物慾的同時也照顧自己的健康喔!1.黑木耳說到健康的黑色食物,絕對不能不提到鼎鼎大名的「黑木耳」啦!別看它外表看起來不討喜的樣子,其實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12、花青素、鈣、鐵等等營養素,是營養價值非常高的蔬菜喔!尤其是膳食纖維的含量,根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顯示,每100公克的黑木耳就可以提供高達7.4克的膳食纖維,相較於等量的青花菜含有3.1克、菠菜1.9克的膳食纖維,黑木耳的纖維含量真的是非常豐富呢! 也因此黑木耳具有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血管、抗血栓、預防血管粥樣硬化的效果,而擁有「食物界的阿斯匹靈」的美稱!另外它也能幫助腸胃蠕動、改善便秘,也能提供飽足感,對於有體重管理需求的人是非常好的食材選擇!黑木耳是一年四季都吃的到的食物,無論是涼拌、當作佐菜、或是入湯都是非常美味又健康的料理喔!2.黑芝麻黑芝麻在六大類食物中被歸類在「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富含維生素E、芝麻素、鈣質、鐵質…等等,具有抗氧化、維持心血管健康、預防骨質疏鬆的效果喔!比較特別的是,儘管黑芝麻的脂肪多,但比例卻非常優質:45%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40%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以及15%的飽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例如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必需脂肪酸亞麻油酸(Linoleic acid,LA,18:2)就是黑芝麻中主要的脂肪酸形式喔!除此之外,黑芝麻最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它的「鈣」含量了!每100克的黑芝麻能提供1479毫克的鈣,相較於白芝麻僅有76毫克而已。這邊建議大家喝牛奶的時候可以加入一匙黑芝麻,雙重補鈣又不用擔心熱量過高喔!3.黑豆黑豆其實與黃豆、青豆一樣都是屬於大豆,只是種皮顏色不同所以名稱以及富含的營養素有所不同!而黑豆的外皮顏色之所以呈現黑色,原因與它本身富含花青素有關。除此之外,黑豆中的維生素A、胡蘿蔔素、葉酸以及膳食纖維含量都遠遠超過黃豆,尤其是膳食纖維,根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每100克的黑豆含有23.3克的膳食纖維,是黃豆的兩倍多呢!也因此黑豆能維持消化道的健康,也擁有極佳的抗氧化、抗發炎的效果喔!一般常見的吃法是將黑豆先蒸熟之後做涼拌料理,口感清爽解膩;有些人也會選擇將黑豆作為佐料來煮湯或入菜,同樣非常健康又好吃喔!4.黑米「黑米是什麼?」、「跟紫米一樣嗎?」相信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看到黑米時的反應。其實黑米跟紫米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食物喔!以下就來比較兩者的差異: • 紫米:又稱為「黑糯糙米」,屬於糯米類,吃多了容易脹氣。口感比較黏,升糖指數也較高。• 黑米:又稱為「黑秈糙米」,屬於梗米類,吃起來口感也比較粗,但是升糖指數較低,可以像白米一樣適合長期食用。黑米富含花青素、胡蘿蔔素、維生素B群、維生素C、鐵、鎂、鋅、錳、銅等營養素,100公克的黑米含有165毫克的花青素,相當於46顆櫻桃的含量呢!因此黑米具有抗氧化、抗發炎、保護心血管的作用。建議大家下次可以嘗試將黑米取代部分白米,混入鍋中一起蒸煮,可以攝取到更多膳食纖維以及抗氧化的營養素喔!5.桑椹桑椹是盛產於每年4~6月的水果,富含花青素、多酚類、類黃酮、維生素A、維生素C,以及一般水果較少有的維生素E,因此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最特別的是,桑椹屬於莓果類,這類水果在加工製成果汁、果醬後,仍能保有花青素、類黃酮等營養,因此,不加糖的純桑椹果醬或100%天然的桑椹果汁,對身體也是有益處的喔!小小一顆桑椹其實對人體有非常多的好處!桑椹有延緩大腦老化、抗發炎、幫助記憶、保護神經、調節免疫等功效,目前學術界也積極在研究其對於阿茲海默症的幫助。而由於它的產期非常短暫,外觀又沒有保護的皮或殼所以保存非常不易,因此是非常珍貴的水果呢。下次遇到桑椹產季記得要好好把握一下,將新鮮桑椹加入沙拉中一起吃可以增添不同風味,或是煮成果醬搭配麵包,也可以榨成果汁飲用都非常美味喔!看完今天介紹的5種必吃黑色食物,有沒有發現黑色的食物其實意外的充滿營養呢?雖然他們可能看起來不怎麼可口,但都是對於人體非常有益的食物喔! 建議大家平常在規劃飲食的時候,除了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之外,也要兼顧食材的多樣性,因為每種不同顏色的蔬果都富含不同的植化素及其他營養。今年黑五購物節,也讓你的飲食跟上流行腳步吧! 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11-22 焦點.用藥停看聽
右側臥吃藥吸收效率更佳?藥師不鼓勵:一類藥服用後需保持直立30分鐘
●藥物速率除姿勢外,還受許多因素影響●側臥、平躺服藥,恐造成食道炎●藥物不可自行磨粉,可請醫師、藥師更換劑型吃藥採取什麼姿勢最適當、吸收效果最好?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發現,吃藥時的姿勢可能影響身體吸收藥物速度,以「右側臥」方式吃藥的藥效吸收較快。台灣年輕藥師協會常務監事李懿軒表示,影響藥物吸收的因素很多,沒必要為了增加一點點吸收效率而改以側臥方式吃藥,更應慎防藥物卡在食道進而造成食道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利用模擬胃解剖和形態的仿生計算機模擬器「StomachSim」,根據物理學、生物力學和流體力學測試四種姿勢,包括直立、左側臥、右側臥和平躺的服藥效果。研究發現,右側臥服藥效果最好,溶解速度只要10分鐘,比直立姿勢的23分鐘快約2.3倍;左側臥的藥效溶解時間最久,約需100多分鐘。該團隊研究認為,右側臥吃藥能將藥丸送入胃部最深處,更容易到達腸道,因此溶解時間、藥效吸收最快。不過,如果藥物作用目的在胃部,姿勢對於藥效吸收的重要性並不大。李懿軒則指出,這份研究是體外的模擬研究,在臨床上並不會鼓勵病人以右側臥的方式服藥。藥物的吸收率不只和姿勢有關,也受胃排空速度、胃酸分泌是否夠多等影響。李懿軒說,有些經由腸道吸收的藥物,如果因為胃排空速度比較慢,藥物留在胃裡時間拉長,到達腸子的吸收速率就會變差;或是有些藥品必須透過酸來幫助吸收,若是胃酸分泌不夠多,或是搭配了制酸劑服用,也會影響藥物的吸收效果。考量安全性,臨床上會建議民眾以直立或挺直上半身的姿勢服藥。李懿軒表示,若以平躺、側臥方式服藥,藥物可能會黏在食道,而藥物的酸鹼值在胃部環境尚可被承受,但食道等一般黏膜就可能被破壞,反而造成局部的食道炎。尤其治療骨質疏鬆症的雙磷酸鹽類藥物,侵蝕性更高,服藥後必須保持上半身直立30分鐘,因此民眾沒有必要因為「這一點點的效率而改變服藥的姿勢」。李懿軒認為,民眾只要根據醫囑的服藥方式,依照指示的飯前或飯後時間吃藥,就能達到良好的藥物吸收效率;建議民眾可用150至250毫升的溫開水幫助吞服,千萬不可搭配果汁等其他飲料,以免影響藥效。許多民眾會自行將藥物磨粉以利吞服,但李懿軒提醒,有些藥物並不適合磨粉,例如刺激腸道蠕動的糖衣錠,就是要到腸道才會釋放藥劑,但磨粉後反而在胃部就開始刺激;過去也曾經發生病患服用緩釋劑型的降血壓藥,因為自行磨粉導致藥效速放,造成血壓降太快而昏倒,差點危及生命。李懿軒強調,如果民眾有吞嚥困難等問題,可在看診時說明,由醫師協助更換口溶錠、發泡錠等處方劑型,或是藥師確認藥品可磨粉後幫忙磨粉,或詢問語言治療師學習如何在服藥前放鬆頸部肌肉,千萬不可自行磨粉。
-
2022-11-20 養生.聰明飲食
有助抗癌、對心臟健康有利 營養師曝最能攝取高麗菜營養關鍵
在台灣,雖然全年度都能吃到高麗菜,不過秋冬盛產期才是它最美味的時刻。高麗菜耐放、耐吃,屬於十字花科家族之一的它,營養價值更是頂尖。除了常見的綠色高麗菜,還有常用在沙拉的紫高麗菜。美國營養師Maxine Smith說,「避免長時間烹調」是留住營養價值的重要關鍵。● 富含維生素C一般人習慣從水果中獲取維生素C,事實上高麗菜也提供大量的維生素C。身體不會產生維生素C,必須從食物中獲取,維生素C有助鐵質吸收,協助產出膠原蛋白,也與增強免疫系統有重要關係。● 很好的纖維來源美國農業部指出,兩杯切碎的高麗菜含有近5克纖維,有助緩減便祕、降低膽固醇,並改善消化系統健康。● 改善骨骼健康高麗菜富含維生素K,對骨骼健康和凝血功能非常重要。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一杯煮熟的高麗菜含有68微克的維生素K。雖然維生素K缺乏不常見,但某些疾病如乳糜瀉、潰瘍性結腸炎的人,容易缺乏維生素K。維生素K不足會導致骨骼脆弱,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增加。● 減肥者的好食物高麗菜的熱量非常低,一杯煮熟的高麗菜只有34大卡,是控制體重者的好選擇。● 對心臟健康有利高麗菜是十字花科蔬菜一員,已被證實有抗發炎作用,對有心臟病風險的人是非常好的食物。根據《英國營養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2021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吃更多十字花科蔬菜(高麗菜、花椰菜、球芽甘藍等)的女性,發生腹主動脈鈣化的風險降低46%,腹主動脈鈣化被認為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有助對抗癌症根據美國國家癌症中心的說法,十字花科蔬菜含有硫代葡萄糖苷,它是一種有機硫化物,在烹飪、咀嚼、消化過程中,會轉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謝產物,有極高的抗氧化能力,被認為有防癌功效。資料來源/health.com
-
2022-11-18 焦點.健康知識+
「咀嚼口香糖」竟能沖走腦中垃圾、助減肥!日本失智症權威:咀嚼8大好處,一天嚼●次提升免疫力
編按:日本失智症權威醫師長谷川嘉哉指出,預防失智症,簡單的「咀嚼」動作其實非常重要,因為「大腦」中廣大的領域和口腔、牙齒連結,所以用「牙齒」咀嚼,能增加腦部血流,活絡大腦。「咀嚼」還可以沖走大腦中的垃圾,幫助預防失智症。 長谷川嘉哉解釋,引起牙周病的牙周病菌,是阿茲海默症的成因之一。因為牙周病菌製造的毒素導致牙齦發炎,它的發炎物質「細胞激素」會流入血中,經由血液流入大腦,使大腦產生一種名為「β類澱粉蛋白」的蛋白質。β類澱粉蛋白在大腦中,會以掌管記憶的「海馬迴」為中心一點一滴累積,使腦細胞逐漸死亡。這就是阿茲海默症發病與惡化的機制。 要把β類澱粉蛋白類澱粉從腦中趕出,用血液沖走腦中垃圾是現階段最有效的解決方法。 提升腦部血流,最簡單的方法即是「咀嚼」。話雖如此,若為了要「咀嚼」,而一整天在吃東西,馬上就會變胖,反而可能有害健康、縮短壽命。 為此,我想要推薦你的是「口香糖」,只要善用口香糖,就能在不危害健康的狀況下,沖刷掉腦中的垃圾。 只要咀嚼口香糖,增加咀嚼的次數,即可增加腦部血流,有效率地排出大腦的垃圾。「咀嚼」帶來的8種效果咀嚼除了預防失智症與提高大腦表現,還有以下的效果: 一、預防癌症與生活習慣造成的疾病 唾液中具有「過氧化物酶」,能消除致癌物質產生的活性氧類。增加咀嚼次數能促進唾液分泌,可以期待預防癌症的效果。再者。這對預防心肌梗塞與腦中風、動脈硬化、糖尿病、骨質疏鬆等都有效果。 二、提升免疫力 咀嚼會刺激副交感神經,使負責控制白血球中淋巴球,提高免疫力。 三、預防過敏性疾病 未消化的食物直接進入腸道後會成為抗原,有時會引起過敏。確實咀嚼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合後再進化,能夠抑制抗體的反應,一般認為對預防食物過敏、過敏性皮膚炎、花粉症等皆有效果。 四、預防口臭 咀嚼能促進唾液分泌。唾液有抑制口腔內細菌的效果,因此也能夠制止細菌造成的口臭。咀嚼能促進唾液分泌。唾液有抑制口腔內細菌的效果,因此也能夠制止細菌造成的口臭。 五、減肥效果 經常咀嚼刺激味覺,會分泌提升交感神經的荷爾蒙「去甲基腎上腺素」,促使全身的細胞功能變得活潑,代謝功能變好,成為不容易發胖的體質。 六、預防皺紋的效果 咀嚼的動作可以鍛鍊嘴巴周圍的肌肉,也能夠期待預防皺紋與鬆弛的效果。 七、提升幸福的效果 咀嚼亦能分泌幸福荷爾蒙「血清素」。增加咀嚼次數,可以得到舒緩壓力與放鬆心情的效果。 八、待人圓滑的效果 血清素也能與人共感的大腦功能關係密切,透過增加咀嚼次數促進血清素分泌,戀愛與交際也會更加順利。如何挑選口香糖?選擇口香糖時,我建議選含有以下成分的口香糖,它們都有幫助預防蛀牙的功能。 木糖醇 酪蛋白磷酸胜與非結晶型磷酸鹽複合物(CPP-ACP) 鈣磷酸鹽寡醣(POs-Ca) 洛德乳酸桿菌另一方面,我不推薦以下口香糖: 含糖的口香糖 含酸性物質的口香糖糖分可能造成蛀牙,而酸性物質可能會溶解牙齒的珐瑯質。挑選口香糖,請選擇不會造成蛀牙又安全的食品。選擇口香糖時,不要選含有糖份或酸性物質的口香糖,以免傷害牙齒健康。一天3次,每次嚼口香糖5分鐘以上在現代社會中,光只有吃飯的時候咀嚼,咀嚼次數是完全不夠的。我們要透過在三餐間勤嚼口香糖,好補全不足的咀嚼次數,防止大腦老化,重返年輕。 咀嚼口香糖的標準是一天3次,每一次請咀嚼5分鐘以上。為了提升唾液引發的牙齒再礦化效果,一次一粒口香糖,在每次用餐完後嚼食即可。 或是在就寢前嚼食也是有效的。由於唾液會使口腔內細菌減少,在這個時間點嚼口香糖,能減輕隔天起床時的口臭。不過,嚼食口香糖無法去除牙菌斑,所以可不要只依賴口香糖,確實刷牙還是很重要的。咀嚼口香糖的方法嚼口香糖時,請你改變在口中咀嚼的地方,左右交替嚼食吧。習慣單側咀嚼口香糖的人,下巴的肌肉可能會變得不平衡,造成臉部歪斜。而這肌肉的不平衡有時會導致頭痛或牙痛,還請注意。 再者,有時候在人前咀嚼口香糖是很失禮的事,考核到場合與對象,我建議一個人的時候再嚼食口香糖或許會比較理想。 【延伸閱讀】打造不痴呆大腦,關鍵在「牙齒」!日本失智症權威教你:刷牙●分鐘、嚼口香糖...3招顧牙齒,防大腦老化
-
2022-11-08 養生.聰明飲食
提升免疫力、減肥瘦身、顧眼睛 你也被宣稱療效的食品廣告騙了嗎?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隨著時代與環境變化,食品廣告的型態也變化多端,以全台食品公司立案數量最多的台北市來說,從2019~2021年食品廣告的違規案件來看,前3名分別為「增強免疫、減肥瘦身、照顧眼睛」。在資訊取得容易的2022年,每年推出的新產品多達上千件,品牌要取得消費者青睞就必須透過廣告溝通,然而,為了要走進人心時,常會發生廣告用詞違規的現象,也就是過於誇大宣稱療效,因而誤導消費者。為了避免民眾因食品廣告用詞被誤導,全台灣各地方衛生局各自建立監測系統督管轄區域內的食品業者,稽核的依據則會根據食品公司登記來追查。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非登不可」平台公開統計資訊來看,台北市內登記的食品公司業者數量高達3萬7992家,是全台數量最多的縣市。台北市在管理業者上除了定期稽查外,也在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的網站上,公開透明揭露每月的食品、健康食品違規廣告處罰案,且每半年、1年進行年度案件分析,從2019~2021年食品廣告的違規件數上來看分別是485件、381件、336件,雖說數量有逐年逐漸下降的趨勢,但也不禁令人好奇究竟是哪些食品廣告容易發生廣告違規的現象?連年位居前三名的食品廣告禁詞:增強免疫、減肥瘦身、照顧眼睛食品廣告的核心價值總歸來說就是:不具有療效。因此在廣告用詞上不能宣稱,或是使用容易產生誤解的字詞。在食品廣告違規案件上來看,2019、2020、2021年的罰款額度分別為2543萬、2147萬、1847萬元,在「食品、藥物及化粧品違規廣告」罰金總額上來看,3年間食品受罰的金額比例約莫落在4成左右。根據台北市裁罰的案件統計資料顯示,「提升抵抗力」、「減肥瘦身」、「顧眼睛」在2019~2021年間的違規案件數中位居前三名。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視察董若傑分析其中原因,2019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提升抵抗力」從2019年的第二名(68件),連續2020年(87件)、2021年(64件)躍升第一。「顧眼睛」則與現代人大量使用3C產品有關,至於減肥瘦身長期都是受關注的議題,總歸來說這些廣告也與消費市場需求之間緊密相連。康普茶能治新冠,葉黃素是護眼神器?廣告誇大不實聽似遙遠卻一點也不。就拿常見的討論來說,以大家在乎的新冠疫情,確實出現不少神奇食療的討論,如:喝康普茶、吃泡菜就能治療。又或者時下對於愛美、注重身材而帶起的「168減重法」,吃「膠原蛋白」就能皮白貌美?又或是重度追劇,上班族需要保護眼睛就把葉黃素的功能捧的好似護眼神物。骨質疏鬆也要怪給咖啡?以及大家聽到最最害怕的吃什麼會引起「器官病變」,像是想解便秘吃番瀉葉,居然會腸子會發黑?這些令人看了讓人處於困惑與害怕的詞語,也說明了消費者必須具有自主辨識的能力。一般食品不具任何療效!唯「健康食品」才具效用至於食品廣告為何這麼容易發生違規情事?原因倒是不難想像,從健康飲食的角度上來說有許多討論,好比「纖維素能幫助消化。」屬於事實,但若是說詞變成「纖維素能幫助消化,預防大腸癌。」就屬誇大不實。飲食的攝取對於健康雖然確實會有所影響,但並不會直接造成效用或是療效,消費者必須清楚認知到:「食物就是純粹的食物,一般食品也就純屬食品」,無法如藥品般具備療效。唯一能夠談及療效的食品,需要獲得嚴格的「健康食品」認證,也就是包裝上常看見的小綠人標誌。但這也不代表取得認證後就能誇大宣傳,而是得要根據廠商最初在13項內容中獲得認證的項目,且符合其認證範圍的可以使用的詞語範圍。除了取得健康食品認證外的食品,都稱之為一般食品,不能宣稱療效。目前公告的健康食品保健功效共有13項,分別為:(1)骨質保健、(2)調節血脂、(3)不易形成體脂肪、(4)護肝、(5)免疫調節、(6)延緩衰老、(7)胃腸功能改善、(8)調節血糖、(9)抗疲勞、(10)輔助調節血壓、(11)輔助調整過敏體質、(12)牙齒保健、(13)促進鐵可利用率食品上市不會經過廣告事前審查,業者需自負責任相較於藥品、醫療器材等對人體產生直接性的危害較大。食品本身的危害程度並沒有這麼高,也因此上市前沒有廣告事前審查的機制存在。此外。廣告事前審查機制也有可能會限制產業的發展速度,好比過去化妝品推出新品時廣告需通過事前審查,卻也在2017年後正式開放,但這也說明業主的自主管理與認知需要跟進。「業者自我審查的能力很重要,公開違規內容的字句也是希望能有所依循。」董若傑表示,廣告用詞的正確性傳達基本上全落在業者身上。董若傑說明,即使《食品及相關產品標示宣傳廣告涉及不實誇張易生誤解或醫療效能認定準則》系列中有規範內容,但文字能發揮的空間與彈性其實相當大,台北市衛生局除了定期內部教育訓練員工外,對外同樣開課輔導外,希望通過稽查後的資訊揭露讓業者與民眾更雙向了解食品廣告用詞的界線。消費者可認明食品標章、業者需跟進法規資訊更新除了主管機關監控,消費者其實也需要具備一定的認知,食物並沒有這麼神奇。雖說廣告用詞確實會跟著時代的變遷不斷的更迭,最重要核心不會改變:「食物不具有療效」。若真有保健功效也是講求科學證據的健康食品認證才可信,並非廣告幾言幾句就能代表食品具有特殊功能,食物終歸只是食物,為滿足人類最基礎的生存需求。而法規規範的廣告用詞範圍相當明確,食品業者也應該負起責任跟進法規資訊,切勿觸法並誤導消費者。延伸閱讀▶喝康普茶、吃泡菜治療新冠肺炎?健康飲食只能調節免疫力!▶你也想靠「168」減重嗎?別傻了!最新研究指出限制熱量才是根本之道▶引起網友熱烈討論的葉黃素產品,「葉黃素」與「葉黃素酯」有什麼差別?▶把膠原蛋白吃下去、抹上去 皮膚就Q彈水嫩?專家:攏是假!▶別把骨質疏鬆怪給咖啡!並無證據顯示喝咖啡影響營養素吸收▶便秘吃「番瀉葉」,會讓腸子變黑?破解「黑腸症」恐怖謠言(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2-11-04 養生.聰明飲食
十字花科蔬菜有8大營養價值,因含有「1元素」躍升21世紀超級食物!但3族群不能吃多
十字花科蔬菜的種類繁多,各有獨特的風味,因這些植物的花朵形狀像十字架,因此以拉丁文中的十字架來命名;十字花科蔬菜的營養相當全面,尤其被視為能對抗癌症而大行其道,來看看十字花科蔬菜的營養價值究竟有多高。 全面解析營養素成分市場上常見的高麗菜、大白菜、花椰菜……等蔬菜,皆屬於十字花科蔬菜,研究發現,十字花科蔬菜對身體有極大的好處,包含抗癌、預防糖尿病、降低心血管疾病等,被譽為是超級食物。 超級食物(superfood)是指那些營養豐富、含有特別高的抗氧化物,甚至可能對某些疾病有預防效果的食物;其中的「十字花科蔬菜」就是許多學者推崇的超級食物。十字花科蔬菜因為植物的花朵像十字架,所以,人們以拉丁文中的十字架為它命名,常見蔬菜如白菜、甘藍菜、蘿蔔、花椰菜、高麗菜等,種類繁多,也各有各的獨特口味及抗氧化物質。 十字花科蔬菜有哪些? 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眾多研究紛紛證實,十字花科蔬菜富有多種營養物質,可達到抗癌、降低心血管疾病、預防慢性病等好處,建議人們將其作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 十字花科植物有數千種之多,但作為可食用的蔬菜有以下幾類: ❶白菜類:如大白菜、小白菜、菜心、油菜等。 ❷甘藍類:如花椰菜、菜花、高麗菜、紫甘藍、結球甘藍、羽衣甘藍等。 ❸芥菜類:如芥菜、雪裡紅、大頭菜等。 ❹蘿蔔類:白蘿蔔、紅心蘿蔔等。 8大營養價值 陳詩婷說,十字花科蔬菜的營養價值極高,含有如β胡蘿蔔素、鈣、葉酸、鎂、鐵、錳、鋅、銅,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K等,它們也是膳食纖維很好的來源,對腸胃道有很好的保護作用;不過,真正讓十字花科蔬菜與眾不同的是,它們特有的含硫化合物「硫代葡萄糖苷」,被證實可促進整體健康,並能降低多種疾病的風險。 ❶抗癌 十字花科蔬菜擁有其他蔬菜沒有的植化素,它是一種有機硫化物,名為「硫代葡萄糖苷」。眾多研究表明,不管是將它們剁碎、烹飪或生吃,硫代葡萄糖苷都會轉化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謝產物,如異硫氰酸酯、吲哚-3-甲醇、蘿蔔硫素等產物,這些次級產物被發現具有效能極高的抗氧化能力,能降低眾多疾病的風險,包括將致癌物無毒化,或是阻止細胞的癌化,包括可預防大腸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肺癌等癌症。 ❷降低心血管疾病2018年,澳洲西澳大學研究發現,吃越多蔬菜的人,血管厚度越薄,其中研究人員又發現,每天只需要多吃10克的十字花科蔬菜,血管厚度可減低0.8%,顯示十字花科蔬菜比起其他蔬菜,對於預防心血管硬化的功效更為明顯。 陳詩婷解釋,因為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的膳食纖維,以及特有的硫代葡萄糖苷,有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俗稱「壞的膽固醇」)的沉積,降低動脈粥狀硬化的機率。 ❸對抗骨質疏鬆十字花科的蔬菜鈣含量很豐富,特別是芥藍菜、油菜、小白菜、芥菜、羽衣甘藍等,再加上以上提到的這些蔬菜,草酸含量也低,綜觀來看,是幾款含鈣量高、吸收率高的「高鈣蔬菜」(備註:以上提的蔬菜,鈣吸收率可達50~60%,牛奶為30%),每吃進100克,約能提供100~250毫克的鈣質(補充:成年人每天鈣質建議攝取量為1000毫克)。換言之,經常攝取對於補鈣有幫助。 ❹保護視力提到視力保健,大家首先聯想到的是紅蘿蔔、南瓜等;可是研究發現,十字花科蔬菜中的羽衣甘藍、芥菜等,其含有的胡蘿蔔素、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含量也很高,對於視力的維持也有極大幫助。 ❺腸道保健幾乎所有蔬菜及水果都富含膳食纖維,十字花科蔬菜也是。研究發現,每天攝取100克的十字花科蔬菜,有助改善腸道新陳代謝,及維持腸道微生物群(如益生菌)的多樣性,有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等益處。 ❻對抗發炎研究發現,多吃十字花科蔬菜,可使體內發炎的生物標記物:介白素(interleukin6, IL-6)減少25%。陳詩婷進一步說明,因為十字花科蔬菜特有的硫代葡萄糖苷,具有很強的抗發炎和抗氧化特性,有助於保護細胞免受損傷。 每天應該吃多少十字花科蔬菜?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進食3至5份蔬果,有助維持整體健康;其中,在每日攝取的蔬菜中,至少包含1至2份的十字花科蔬菜(1份蔬菜為半碗煮熟的菜量)。 ❼抗衰老 十字花科中的紫甘藍含有豐富的花青素,是一種強而有力的抗氧化劑,能夠保護人體免於自由基的傷害,長久下來,有抗衰老的作用。 ❽預防血糖波動跟所有蔬菜一樣,十字花科蔬菜也富含膳食纖維。研究發現,膳食纖維有助延緩葡萄糖被人體吸收的速度,同時可預防胰島素阻抗,降低血糖震盪,很適合血糖控制不穩的民眾,當成平時的蔬菜來源。 3族群不適合食用 儘管十字花科食物擁有眾多好處,但若有甲狀腺功能問題、容易脹氣,以及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的人,都應該適量攝取。 ❶有甲狀腺機能問題的人 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特有的硫代葡萄糖苷,但其代謝產物,如硫氰酸鹽,被證實是一種致甲狀腺因子,在缺碘的情況下,會抑制碘向甲狀腺的運輸,減少身體對碘的利用率,增加甲狀腺疾病的風險。因此,對於碘攝入不足、缺碘的人,應該減少十字花科蔬菜的食用量及頻率。(備註:假使體內的碘攝取量充足,其不良影響幾乎可以被忽略。) ❷消化功能差的人 十字花科蔬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及棉仔糖(一種身體難以消化的寡糖),因為在腸道內無法被分解,經由微生物發酵後產生氣體,容易造成腹脹、腹部不適等狀況;因此針對平時容易腹脹的人,應適量食用。 ❸服用抗凝血劑的人 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維生素K,是一種促進凝血作用的因子,會降低Warfarin(一種抗凝血藥的成分)的藥效。因此,平時有服用抗凝血藥的病人,特別是治療和預防靜脈血栓、肺栓塞、栓塞性中風等血栓疾病的人,應避免大量食用。(本文摘自476期)延伸閱讀: 。飲食常攝取「2蔬菜」,可以預防癌症外,還能提升癌症治療效果 。吃大蒜、青花菜,可提升癌症治療效果
-
2022-11-04 醫療.骨科.復健
按摩椅按完腳腫起來?復建科醫師提醒,不當使用可能引發中風
●按摩不是按愈大力、愈久就好●最好力道是按下去會痠,勿超過30分鐘●注意坐姿、位置,不可打在脊椎上看準現代人工作繁忙,百貨週年慶、電視廣告正推出各式按摩椅促銷活動,從大躺椅到小沙發類型,功能、尺寸愈來愈多樣。醫師提醒,使用按摩椅可不是「按得大力」、「按得久」就好,若使用不當,不但症狀沒有改善,還可能出現腳麻、肌肉發炎等問題,甚至有中風危機。按摩可以放鬆肌肉,國泰醫院復健科主任塗雅雯表示,根據不同手法,有些是順著筋膜組織按摩,藉以治療組織或淋巴水腫,有些則可促進血液循環和幫助伸展。按摩椅主要是利用滾輪擠壓等方式,幫助肌肉放鬆。塗雅雯說,現在按摩椅的設計愈來愈進步,有些會標榜「手感」以及「沿著肌肉走向」進行按摩,因此在使用上算是滿安全的。雖然按摩椅用於肌肉放鬆堪稱安全,不過,塗雅雯指出,診間還是會看到因按摩不當求診的病人,常主訴「按完腳腫起來」、「按完反而肩頸好痛」等。塗雅雯說,常見腳腫起來的個案,往往是病人不知有深部靜脈栓塞問題,一旦使用按摩椅太大力,容易導致血栓鬆脫,隨著血液循環通往其他處,進一步引起麻痹,若不幸跑到腦部,就可能引發中風。也有些民眾按摩完反而更痛,大多是因有「按愈大力愈好」的迷思,會將按摩椅的力道開到最強,或是當原先設定的療程結束後又一再重複使用,因此造成肌肉發炎。按摩椅如何正確使用才會達到效果?動晰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陳怡同表示,最好的按摩力道應該是按下去會痠,若是揉捏或滾輪的按摩力道放開,痠感就不見了。按摩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除了怕發炎外,其實肌肉也不需要太放鬆,才能保有一定的力氣來穩住身體各部位的功能。使用按摩椅時也要注意坐姿和位置。陳怡同說,按摩椅的滾輪設計通常是打在肌肉上,尤其背部是針對脊柱兩側肌肉按摩放鬆,但有些民眾坐側一邊滑手機,或是高度位置沒有調好,滾輪打在脊椎上,加上急速震動,恐造成神經壓迫或是嚴重脊椎滑脫。塗雅雯提醒,若有骨質疏鬆問題的人,應避免使用按摩椅,小心有骨折風險;血管疾病患者恐有血栓疑慮、糖尿病人的肢體末端感覺鈍化,也都不適合使用按摩椅;有開放性傷口、局部感染者亦不適合使用按摩椅,尤其要避免傷口直接接觸;腫瘤患者更不能按摩有腫瘤的部位;兒童除了身材不適合按摩椅外,也沒有使用的必要。陳怡同指出,使用完按摩椅,仍覺得不舒服,有可能其他地方出問題了,建議尋求復健科醫師或是物理治療師評估、處理。哪些人不適合使用按摩椅?●血管問題患者、糖尿病患、深部靜脈栓塞者●腫瘤病患●骨質疏鬆症患者●有開放性傷口患者●兒童
-
2022-11-04 醫療.牙科
提早掉牙是心血管疾病警訊? 醫教正確潔牙「護齒3寶」不可少
口腔健康與多種疾病息息相關,牙齒數目不僅可能與壽命長短相關,近來研究發現,缺牙數目還能用來預測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腦中風等相關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是65歲以前缺牙5顆以上,風險更是明顯提高。醫師呼籲,做好口腔保健,養「牙也能存健康。為了提醒國人正視口腔健康,台北市牙醫師公會30日於北市林森公園舉行「2022全齡護齒園遊會」,號召民眾不分年齡,一起「護」齒保健康。 養牙存健康!自然牙與多種疾病死亡風險相關 早年曾有研究發現,74歲還有全口自然牙的人,活到100歲的機會相對高;反之,若是65歲以前就缺牙5顆以上,不僅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以及糖尿病風險增加,預期餘命也會因此受限。近年研究則進一步發現,每掉一顆牙,包括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缺血性中風等風險就會提升約1.5%;65歲以前缺牙5顆以上,需多提防可能引發的心血管危機。 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蕭仰嶔指出,口腔健康不僅影響咀嚼、營養、說話、社交,更可說是全身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重要基石。過去已知牙周病患者相對於口腔健康者比較容易引起心內膜炎或心肌炎,增加動脈硬化相關疾病,如心肌梗塞、中風,骨質疏鬆的罹病風險,且與糖尿病更是互相影響。至於缺牙對健康的影響?70歲以上擁有20顆牙齒的老人,5年的死亡率比不到20顆者少了2.5%。 各年齡層口腔困擾不一樣!齲齒、牙周病、缺牙你中哪一個?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1年提出「8020」計劃,希望各國達成國民在80歲時,至少保有20顆自然牙,不過,我國國民健康調查顯示,80歲以上國人只有不到2成還有20顆以上的自然牙。 蕭仰嶔理事長指出,造成國人需要拔牙的兩大主因是牙周病及蛀牙問題。根據統計,到2020年為止,我國12歲學童的恆齒齲齒經驗指數平均值2.01顆,雖較2012年的2.5顆下降,但仍比全球平均值的1.67顆高出些許。此外,國人有超過8成(80.48%)成年人罹患牙周病。也因此,希望透過這次園遊會活動,指導民眾預防不同年齡層常見的口腔健康問題。 清除牙菌斑、防心血管疾病!「護齒3寶」缺一不可 台北市牙醫師公會口醫委員會主委盧威利指出,不管任何年齡層,維護口腔健康第一步就是落實「潔牙」基本功,然後,再因應牙齒健康狀況不同,搭配不同工具。例如,當孩童年齡成長到可以自己使用牙線時,潔牙時除了牙刷,還應該搭配牙線使用;一旦牙周有狀況,必要時還需要搭配牙間刷。 沖牙器、牙籤都不可取代牙線!牙刷3個月應定期更換 近年不少人使用沖牙機,以為沖牙機沖出很多食物殘渣,牙齒就乾淨了,甚至有牙周病患者以為只要有沖牙機,就不需要定期洗牙,直到後來發現牙周依然流血,才知道牙周炎還是很嚴重。 盧威利牙醫師表示,沖牙機可做為潔牙輔助工具,但是,如果牙菌斑沒有去除,蛀牙和牙周病的風險就無法降低,而且,過度依賴沖牙機,使用觀念錯誤,也可能讓牙齒狀況越用越糟。這是因為牙菌斑是造成齲齒和牙周病的禍首,只靠沖水並無法將牙菌斑沖下來,一定要經過摩擦,藉由物理性力量,才能把牙菌斑徹底清除。也就是說,想要刷掉牙菌斑,要靠牙刷、牙線和牙間刷,才能辦得到。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使用牙刷刷牙外,調查發現,成年國人使用牙籤的比例,跟牙線、牙線棒差不多,佔全體13%左右。盧威利牙醫師表示,台灣市面上的牙籤只能去除夾在齒縫的食物,並不具備清潔牙齒鄰接面的功能,而且容易刺傷牙齦,並不推薦使用。 牙刷是必要的潔牙工具,適時更換也很重要!一旦刷毛外岔,牙刷的潔牙力就會大幅下降,且還可能因為刷牙時施力不當而導致外岔的刷毛刺激牙齦造成牙齦流血等問題,此時就應該更換牙刷。即便刷毛狀態還可以,也建議三個月應該更換新牙刷。 台北市牙醫師公會呼籲民眾護「齒」保健康,選對潔牙工具,餐後、睡前落實潔牙,每半年看一次牙醫,就有機會保留越多自然牙,健康自然跟著來! 《延伸閱讀》 .口腔清潔不佳恐增染疫風險?醫教3招增強防疫力! .牙周病易骨鬆、心臟病、中風?醫:機率較高,刷牙方式很重要。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10-31 醫聲.慢病防治
專題|糖胖症襲台! 拼WHA二〇三〇糖尿病目標 賴清德籲整合各界資源
世界衛生大會(WHA)今年首次針對糖尿病提出五大目標:2030年糖尿病患達八成獲得診斷;八成血糖控制良好;八成血壓控制良好;六成的四十歲以上病患取得降血脂藥品;百分之百第一型糖尿病患取得可負擔的胰島素與血糖監測。副總統賴清德指出,糖尿病對全球、對台灣都是非常嚴重的慢性疾病,政府要整合各界的力量,防治糖尿病與照顧患者,包括降低糖尿病發生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日前舉辦「2022糖尿病防治與照護高峰論壇」,賴清德到場致詞外,與會專家還有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美國在台協會(AIT)商務組組長歐德瑞、國健署長吳昭軍、健保署長李伯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與聯合報社長游美月、副總編輯洪淑惠。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劇增 提高政策層級助改善具有腎臟、內科醫師背景的賴清德,引用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的統計指出,目前全球五億人罹患糖尿病,到2045年會增加為七億人。國健署也統計,台灣2017至2020年的糖尿病盛行率是百分之十一點一,約為二百多萬人,若不改變趨勢,加上肥胖比例持續增加、病齡延長等因素,台灣糖尿病人數勢必還會逐漸增加。黃建寧建議,國內糖尿病照護應與國際接軌,提高政策層級、打造更完善的糖尿病管理政策,以終結「糖潮」危機,為台灣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照護品質,降低糖尿病帶來的社會、醫療成本,以及對國人的危害。「無論從盛行率或死亡率看,糖尿病對於全球和台灣都是非常嚴重的慢性病。」賴清德說。並指出,非傳染性疾病造成全球七成四死亡,前四名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肺病,第四名就是糖尿病。在台灣,糖尿病每年造成一萬一千人左右死亡,也是國人第五大死因。黃建寧表示,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日前公布一份評比,表示台灣在慢性病照護上,仍有改善與精進空間。報告中針對糖尿病防治的評分,台灣僅有44分,落後國際,低於南韓的66分,而新加坡、日本都是100分。評論台灣與WHA目標差距 專家:部分項目達標率僅五成,有待努力賴清德認為,台灣要達到2030年糖尿病防治五大目標並不難,但面對高齡社會與病患年輕化的考驗,政府應集中更多力量投入糖尿病的防治與照顧。黃建寧建議,行政院成立糖尿病辦公室或慢性病防治中心,賴清德也認同,將請衛福部研議,如何集中資源,對糖尿病做系統性、完整性的防治、照護及後續的健康促進。他相信未來一定能做好對糖尿病的控制,朝健康目標邁進。歐德瑞表示,WHA的目標讓各國的糖尿病防治工作有了目標,以美國為例,今年也成立「糖尿病辦公室(ONDP),以國家規格推動。他建議,台灣亦可成立一跨部門的組織來落實糖尿病防治,展現如同防疫般的典範成績。對於WHA各項指標,黃建寧認為台灣有望達標。他表示,目前已有七成糖尿病患獲診斷;在血糖控制方面,糖尿病學會曾提出以糖化血色素小於百分之七為目標,較WHA的百分之八更嚴謹,目前達標約百分之四十;針對血壓控制,目前約僅四成,有努力空間。至於第四、第五點,黃建寧說,台灣絕對沒問題,甚至已經達標。針對仍有差距的指標,黃建寧表示,透過系統性的整合,以跟進WHA目標。他呼籲,「全世界都在重視這件事情,希望台灣也有所改變。」借鏡美國經驗 AIT:成立跨部會辦公室再創防疫典範全球約每五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喪生,今年初,「美國美國國家臨床照護委員會(NCCC)」提出糖尿病相關改善建議,美國國會也在今年成立ONDP,串連政府不同部門,簡化行政流程,並以更宏觀的視野落實糖尿病防治。歐德瑞建議,台灣若比照新冠疫情中的防疫指揮中心,設立中央層級的慢性病防治辦公室,將能再成為他國楷模。歐德瑞表示,世界公衛界、醫學界一再接強調全球糖尿病盛行率正急遽上升,對於缺乏國家級糖尿病防治計畫,或缺少健康服務的國家,面對糖尿病所帶來的重大衝擊,更是首當其衝,且情勢迫在眉睫。以美國為例,歐德瑞說,NCCC在今年,便提出39項糖尿病防治、照護相關改善建議,每項建議,都需要行政或立法單位傾力投入,制訂相關辦法、方案,才能確實推動、執行。而這些糖尿病防治策略的擬定、建議,主要來自ONDP,設立國家糖尿病政策辦公室的目的,主要是在發展、施行國家級糖尿病策略,而這項工作必須連結不同政府部門、單位、機構,如此才能簡化工作流程,執行上也才會更有效率,也更具宏觀視野,對社會、環境氛圍的改變,也會帶來更正向的改變。歐德瑞表示,台灣健保制度具高度覆蓋率,且醫療專業人員優秀,因此在糖尿病防治上,擁有厚實基礎,若能擬定明確的國家級糖尿病計畫,並設立具體目標,搭配永續的資源、連貫的追蹤機制,且在公、私部門與醫療團隊、病患、病患照顧者的攜手合作下,台灣的糖尿病防治模式將有希望成為世界醫界、公衛界效法的對象。為了達到這些目標,台灣也需要設立中央級辦公室,就如同設立疫情指揮中心一樣,如此糖尿病防治策略的方向、執行才會更切實、更聚焦。高齡化、年輕化「雙向擴張」 發病早將縮短平均餘命在台灣,糖尿病正以高齡化、年輕化之姿「雙向擴張」,威脅國人健康。許志成指出,40歲以下的年輕糖尿病患正在暴增,與肥胖、手搖飲有密切相關;王治元指出,愈早發病則併發症愈多、平均餘命縮短,應延緩糖尿病發病年齡,國人才能有較長且較健康的平均餘命。吳昭軍代表衛福部長薛瑞元與會表示,慢性病有許多共同的危險因子,國健署擬定「預防保健服務擴大辦理計畫」,現已送國家發展委員會審查,期待爭取更多資源挹注,在疾病前期就加以介入。李伯璋則表示,透過確實執行分級醫療、分級照護與部分負擔制度,將能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照護品質;健保署今年開始推動的「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以及「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皆是希望從共病、危險因子著手,共同進行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游美月表示,喜見健保署已開放基層醫師開立糖尿病藥物,讓患者即時接受藥物治療,避免惡化至洗腎,今年係第二屆論壇,面對糖尿病衍生的共病問題,期待以國家的高度找出解方。糖胖症diabesity 糖尿病患共病、併發症罹病率激增人手一杯手搖飲,肥胖正在使高中生成為糖尿病候選人,此外壽命延長也導致糖尿病粗發生持續上升,病齡延長讓併發症愈難控制。在台灣,糖尿病正以高齡化、年輕化之姿「雙向擴張」,威脅國人健康,而越早罹患糖尿病者,平均餘命縮短四到五年!糖胖症(diabesity),這個字是由 diabetes (糖尿病) 和obesity (肥胖) 所組成,指的是因肥胖而導致糖尿病的一群人。肥胖與糖尿病的關係,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而許志成指出,台灣五十歲以下民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比例,從2000年至2019年上漲約兩倍,若將時間拉長至2045年,預估罹患比例將明顯上升,其中二十歲以下民眾更是激增九倍多。「年輕人得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越大。」許志成說,年輕糖尿病患比起同齡健康人,更容易得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預期壽命將少四、五年,但四分之三的年輕人常因沒有自覺而未就診,進一步引發併發症。國健署及陽明交通大學的研究顯示,台灣學子的血壓、血糖、BMI、腰圍均明顯上升,大幅增加罹患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事實上,國民營養調查指出,2000年後,因飲食精緻化,國人平均空腹血糖值超過每分升100毫克,代表其中有許多糖尿病病患及高風險族群。許志成建議,除了協助病患控制血糖血壓,提升診斷率是重點之一。他表示,民眾參與成健時,多不積極檢查血壓血糖、腎臟病,以致通報且接受後續照護的比率低,「尤其年輕病患多缺乏自覺。」黃建寧預估,台灣年輕型糖尿病自2000年至2045年間,將以3.6的倍速成長,將導致糖尿病「罹病長期化」,連帶提高併發症發生的風險。他指出,年輕情糖尿病患者,在疾病表現上與治療上,往往比起高齡族群更難控制,胰島素細胞更快衰老、併發症也更兇猛。此外,台灣成人的過重與肥胖率均持續上升,合計約五成的成人有過重或肥胖問題。黃建寧表示,根據研究顯示,35歲以下族群隨著BMI提高,糖尿病盛行率也會上升。王治元則表示,過去台灣沒有那麼多第二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的壽命比現在短。隨著人們壽命延長、社會高齡化,糖尿病的粗發生率便持續上升,加上年輕化的趨勢,20到39歲糖尿病新發生人數持續上升,高血壓、高血脂、癌症等糖尿病常見的共病也隨之而來,65歲以上長者占所有糖尿病人口的一半,他們也有半數同時患有兩種以上的慢性病。王治元表示,第二型糖尿病診斷的年齡愈早,與一般人口平均餘命的差距愈大,舉例來說,20歲男性第二型糖尿病患和一般國人的平均餘命差5.6年,20歲女性病患則差4.9年。如果糖尿病能晚一點發生、把診斷時間推移到生命的後期,較長且較健康的平均餘命就可以被預期。因此,王治元認為「控糖」的根源在學校,如果人們在成長過程中就懂得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遠離危險因子,就能積極預防或延緩年輕族群的糖尿病發生。針對年長者,最後奪走糖尿病患生命的原因除了糖尿病本身,癌症、肺炎,還有心臟病、腦血管等「大血管併發症」也是常見死因,需要積極服藥控制,而「多重共病的個別化照顧」則是年長糖尿病患不可或缺。糖尿病共病多 妥善防治以降低醫療成本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複雜度高,患者除了需要注意其併發症,治療時也須考量共病造成的負擔。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說,在諸多政策推行之下,糖尿病住院率、死亡率雖有下降,但仍有待解決之挑戰:台灣即將步入高齡化社會,患者年紀越來越大,共病罹病率越來越高。黃建寧指出,糖尿病是「疾病之母」,患者容易合併骨質疏鬆、失智症、腎臟病,甚至是癌症。他解釋,老年糖尿病群族要 考量會產生多重疾病,在共病眾多的情況下,不僅影響糖友 的生活品質,拉長失能的時間,也會增加照顧的難度,以及財務的負擔。 黃建寧認為,近一百年來,「糖尿病的變化很大。」從過去可以治療的單一疾病,轉而成為一「系統性」疾病,不僅在於個人,是醫療體系、國家政策的系統性疾病。他直言,糖尿病防治,需要跨部會整合。他舉例,以精神、心理疾病為例,在教育部有完整的計畫,針對高風險學生從小學到出社會,都訂有轉銜機制。若在糖尿病防治上,也納入完整的追蹤機制,才能更全面的防堵糖尿病。國健署長吳昭軍則表示,糖尿病與其共病嚴重危及民眾健康,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臟病、中風、腎臟疾病的風險,皆高於正常人。國健署慢性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補充,慢性病具有共同危險因子,不宜將其視為個別疾病,應擬定整合性的防治策略。吳建遠表示,未來希望強化疾病預防與照護之間的「連結性」,舉例而言,在國健署成人健檢中發現三高的患者,可以協助其轉銜到健保署的「全民健保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若發現有糖尿病相關病徵者,則可轉介至健保署的「糖尿病品質支付計畫(P4P)」。健保署:分級醫療助攻糖尿病防治讓台灣遠離「糖之國」,李伯璋指出,近十年來,糖尿病就醫人數持續上升,以110年來說,就有250萬人罹患糖尿病,約佔台灣總人口十分之一,為有效治療,須從四點著手,包括「整合醫療」、「新藥介入」、「分級照護」與「醫病共享」。李伯璋解釋,當糖尿病患不分輕重症,全部湧入醫學中心、大型醫院,醫師往往沒有多餘時間向病患進行詳細解說,縱使有衛教師、營養師團隊,也常因病患人數過多而壓縮諮詢時間,如果確實進行醫療分級、醫療照護,並採取部分負擔制度,醫師、衛教師、營養師等醫療人員就可以有較多時間進行衛教、諮詢,病患也可以擁有更好的照護品質。李伯璋指出,健保署設立社區醫療群,讓醫療院所轉診合作機制、跨層級醫院合作計畫等措施更為落實,全台總計有六百二十三個醫療群,合計逾七千六百位醫師加入社區醫療群行列。在這項計畫中,診所間可以水平轉診,醫療群中的合作醫院、醫學中心也可以和診所進行垂直轉診,並設立二十四小時就醫諮詢專線,醫院、醫學中心與診所可以進行結果回饋、個案研討,民眾就醫也更加便利。繼P4P上路之後,健保署在今年三月啟動的「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強調「糖尿病+腎病」整合照護,李伯璋說,已有六百二十一家醫療院所投入照護,估計近二十三萬人受惠。此外。健保署也啟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提供個案危險因子管理服務,今年七月開始收案,預計提供十萬名代謝症候群病患有關疾病危險因子管理服務,期待從改善代謝症候群著手,進而幫助防治糖尿病與其他慢性病。延伸閱讀1/罹這癌症機率激增239%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糖尿病是疾病之母,器官保護最重要!|理事長講堂EP7延伸閱讀2/詹宏志曝罹糖尿病不敢吃「甘納豆」 專家:吃對這些豆,有助控制血糖!
-
2022-10-28 醫聲.Podcast
🎧|罹這癌症機率激增239%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糖尿病是疾病之母,器官保護最重要!|理事長講堂EP7
「糖尿病患者年紀愈來愈大,共病罹病率也隨之增加。」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說,糖尿病可說是「疾病之母」,除了民眾熟悉的洗腎、糖尿病足、心血管系統問題等併發症,糖尿病患亦容易合併骨質疏鬆、失智症、腎臟病及癌症等共病,就連新冠肺炎也名列其中,對國人健康帶來全面性的威脅;患者罹癌機率更可能增加超過兩倍。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糖尿病共病眾多 治療應納器官保護觀念黃建寧解釋,「共病」指的是與糖尿病同時存在,並且彼此互相影響的疾病。以新冠肺炎為例,國內外文獻均指出,罹患糖尿病將導致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後,面臨高達3倍的中重症與死亡風險;台灣新冠肺炎個案中,則有近九成具潛在慢性病史,其中不乏有糖尿病患者。反過來說,黃建寧指出,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會攻擊胰島細胞,導致患者胰島素分泌量下降,甚至有可能造成新生的糖尿病個案。癌症是糖尿病另一項共病症。一項2021年四月發表於《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的研究指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罹病6到8年內,罹癌的風險升高了將近四成之多。黃建寧說,第二型糖尿病與十餘種癌症相關,患者的罹癌風險最高提升達239%,各癌別風險提升比例詳列如下:一、 腎癌18%二、直腸癌21%三、乳癌26%四、子宮內膜癌26%五、肺癌27%六、膽囊癌33%七、甲狀腺癌49%八、食道癌85%九、胰臟癌107%十、 肝癌239%腎病變是糖尿病的重要病發症之一,常導致患者死亡。糖尿病腎病變多發生於病齡將高的患者,隨著國人糖尿病罹病人數漸增,且平均餘命越來越長,黃建寧說,糖尿病的腎病變也越來越普遍。他解釋,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率以人數較多的第二型糖尿病為例,約落在三到五成。每年全民健保花費在洗腎的費用,高達350億以上,係健保單一給付金額最高的疾病。且每年人數增加約一萬兩人。黃建寧說,目前糖尿病的健保花費僅次於洗腎患者,糖尿病患者人數迅速成長,也間接導致洗腎人口日益增加。根據統計,國內洗腎患者近五成是由糖尿病引起,黃建寧直言,「如果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腎病變罹病率,不但將改善患者生活品質,也可為國家省下醫療資源。」此外,黃建寧指出,糖尿病的心、腎共病容易交互影響,根據研究,慢性腎臟病患罹患心肌梗塞、心衰竭的風險也較未罹患慢性腎病者來得高。《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區間的2000至2014年間,糖尿病患發生心衰竭人數增加達185%,足見糖尿病心臟相關共病亦不容忽視。失智症則與糖尿病存在「雙向關係」。根據健保資料庫的統計資料,糖尿病患者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5倍之多。黃建寧指出,低血糖會導致失智症發生,而是失智症患者,則會由於認知能力或記憶力下降,導致血糖波動。黃建寧進一步解釋,大腦運作的能量來源是葡萄糖,故當患者血糖過低時,就會造成大腦神經細胞損傷,進而導致認知功能下降;若血糖過高或波動過大,則會導致腦部微血管病變,同樣會提高中風、失智的風險。此外,胰島素阻抗也是阿茲海默症的原因之一。黃建寧引用一項美國研究,他表示第二型糖尿病和失智症高度相關,而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則有高達九成的風險會罹患失智症。根據統計,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前五名分別為癌症、糖尿病、心臟病、腦血管疾病與肺炎。黃建寧說,有鑑於共並帶來的複雜性,國際指引中多強調「心、腎風險評估」是重要的治療依據,故糖尿病治療觀念轉變,強調「控糖與保護器官合而為一」,目前國際及國內治療指引皆認為糖化血色素超過7.5就應考慮進階治療,加入保護器官的觀念,減少心血管、洗腎的併發症。高齡人口罹病率過半 超越國際平均台灣將在2025年步入高齡化社會,在民眾壽命延長、老年人口增加的情境下,包含糖尿病在內的慢性疾病盛行率,預估也將隨之上漲。黃建寧表示,目前台灣65歲以上高齡人口共220萬人,罹患糖尿病者就佔了半數;國際糖尿病聯盟(IDF)估計全球長者糖尿病罹病率約三分之一,「可見長者糖尿病問題在台灣更為嚴重。」國健署的健康促進統計年報中,2013年至2016年的統計年間,與2005年至2008年相比,65歲以上長者的糖尿病整體盛行率上升了8.5%;《2018台灣糖尿病年鑑》中則可以看到,2005年的長者糖尿病盛行率為29.6%,到了2014年,已成長至39.9%。「老人家是比較脆弱的族群,很需要我們多去關注。」黃建寧說,在糖尿病的併發症中,腎臟病、糖尿病足等,老年族群的盛行率均高於年輕族群。他表示,一項日本的研究也指出,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症盛行率高於未罹患糖尿病的同齡者3至5倍。此外,黃建寧指出,高齡糖尿病患者常合併失智或認知功能障礙,將會影響後續的自我照護能力,在糖尿病需要終生改變生活型態的前提下,有可能導致患者預後不佳,甚至增加跌倒骨折、或因其他慢性病死亡的機率。最新數據停留3年前 黃建寧:跨部會加速資訊整合根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台灣糖尿病每年新增案例約16萬,已超越2021年新生兒人數12萬人。居高不下的盛行率與發生率,讓台灣的糖尿病防治面臨挑戰。黃建寧說,2019年國際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針對各國疾病照護進行評比,其中點出慢性病照護是台灣有待改善、精進的重點;糖尿病照護台灣只拿到44分,遠落後韓國、日本、星國。黃建寧表示,雖然國內在糖尿病防治政策上,已有糖尿病論質支付制度(P4P)以及糖尿病整合照護計畫,加上今年三月上路的「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和「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等,針對糖尿病共同危險因子著手的防治政策,「但這些政策主要仍以疾病管理標準為主,缺乏整體糖尿病健康政策的宏觀、確切目標。」黃建寧直言,要制定更準確、全面性的糖尿病政策,需要仰賴全國性的糖尿病資訊調查系統,及時盤點疾病數據做為政策擬定時之參考。他舉例,當健保投資了一項新藥、新科技用於糖尿病治療、照護,應該要有即時的真實世界數據,了解其成效,才能更有效率,把資源用在刀口上。目前台灣的糖尿病健康資訊彙集,主要仰賴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的《台灣糖尿病年鑑》,然而其最新版本發表於2019年,統計區間只到2014年,黃建寧坦言,「資訊還是不夠新。」他舉以色列為例,該國疾病管制署早在2014年便啟動「國家糖尿病病人追蹤登錄計畫(The National Diabetes Registry) 」,在其國內進行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資訊追蹤,旨在評估該國國內糖尿病發病情形,以規劃衛生服務計畫,預防糖尿病與其併發症發生。黃建寧說,及時資訊系統的建置需要大量資源的挹注,以及跨部會的整合,他建議中央應成立國家級糖尿病辦公室,並訂定追蹤目標,打造更完善的糖尿病防治網絡。漸受國際重視 WHA首公布五大防治目標事實上,糖尿病議題在國際上漸受重視,世界衛生大會(WHA)今年更首次公布針對糖尿病防治的五大明確目標。黃建寧強調,糖尿病的預防,不僅止於一般認知的血糖控制,針對共病、高齡化的風險,亟需更完善的管理政策,由上而下,藉由篩檢、介入、衛教、運動、飲食管理等面向多管齊下,才能真正看到糖尿病的防治成效。黃建寧小檔案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現職: 中山醫學大學校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理事長經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總院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 所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 主任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韋麗文、林琮恩音訊剪輯:滾宬瑋腳本規劃:林琮恩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
2022-10-28 養生.健康瘦身
胖肚子更易得心血管疾病!醫:位置比體重更重要 3關鍵健康減重
衡量體態常是看體重、換算BMI,不過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醫師提醒,這些數據雖可參考,但看脂肪分布等資訊更重要,像是普遍來看男性脂肪率比女性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卻比較高。 胖肚子更易得心血管疾病?醫:位置比體重數字更重要! 洪育忠醫師表示,一味的追求體重減輕不一定代表就是健康,舉例來說現代人常見肌少症、骨質疏鬆症等,就很有可能是體重過輕所造成。脂肪的分布狀況也是關鍵,像是男性的脂肪率普遍比女性低,但是心血管疾病風險卻更高,關鍵就在於女性大多是「皮下脂肪」,對健康影響較小,而男性則較多是「內臟脂肪」,也就是常見的鮪魚肚、啤酒肚。 醫師更進一步說明,內臟脂肪累積、中心型肥胖的鮪魚肚、啤酒肚,容易導致高血壓、高血脂,且也容易引起胰島素阻抗、形成糖尿病。因此比起體重數值,更重要的是看胖在哪,一般建議可觀測腰圍,男性應小於90公分,女性則為80公分。除此之外也可透過腹部超音波、身體組成分析了解。 變瘦、體重下降不一定就健康,健康減重3關鍵肌肉也很重要! 洪育忠醫師指出,想要健康減重、有健康的體態,飲食控制、降脂肪量、增肌肉量三者都很重要。現代人普遍營養過剩、活動不足、再加上身體自動囤積脂肪避免飢荒的生物本能、易胖體質,都容易導致肥胖風險增加。而極端節食則如同宣布進入「災荒狀態」,更容易使得新陳代謝降低、內分泌異常。 醫師建議,良好的飲食控制應像溫水煮青蛙般逐漸改變、養成習慣,避免精製糖,並以優質蛋白、油、維生素補充,在吃足、多動下改變體態。 降低脂肪量,常見以跑步、游泳等有氧運動進行,也有利心肺功能,不過並不一定會增加肌肉。增加肌肉量應從肌肉訓練著手,肌肉越多也越容易燃燒脂肪、越不會有多餘的肥肉,且也具有保護關節的作用。 醫師也表示,曾看過20幾歲的女子,外表並不胖,但身體組成分析顯示肌肉量不足、脂肪量太多,為求改善,女子一年間努力慢跑,但卻效果不彰,經檢查了解才發現是方法用錯。 體重有大變動才需特別關注,一般建議著重身體組成分析! 洪育忠醫師叮嚀,瘦並不代表健康,體重也只有在「生活方式沒有改變下,一個月內增加或減少2公斤」這般大幅度變動,才需要特別關注。每個人的體重、身體組成都有所不同,數字只需和自己比較。一般情況下更應著重於了解自己的肌肉及脂肪分布等身體組成分析,如此更有助掌握健康狀態及疾病風險。 《延伸閱讀》 .常見10大不良習慣!防癌、中風、心肌梗塞等早改善。 .減肥失敗?肥胖停不下進食?關鍵也可能在「心理疾病」。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10-28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 /沒復發就代表生活重回正軌嗎?乳癌長期康復者不可輕忽的6項後遺症
十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雖已近尾聲,但因國內乳癌高居女性第一位發生率,大家頗為重視。朱俐靜之不幸往生、但朱芯儀積極抗癌而且樂觀面對,她們都是屬於年輕型的乳癌,備受關注。我長期從事乳癌醫療診治工作,迄今已超過四十年了,在這漫長的歲月裡,見證許多乳癌病友的重生與不幸,對我而言,面對癌友是生命的交託。有時充滿專業與自信,但有時也有挫敗的時候。 由於國內現在癌症篩檢的觀念日漸普及加上乳癌的治療更趨先進而且全方位,預後良好,乳癌病友活上十年以上增加很多,預估國內乳癌長期康復者已多達三十萬人,所謂長期康復者,一般是指經診斷治療後,五年後沒有再發或轉移者,這些康復者其生活應該回到正軌,但其實不然,她們可能面對一些長期副作用,造成生活上的困擾與不安。 根據 Akechi 及 Runowicz 之報告,這些長期副作用包括生理及心理兩方面,生理方面,如使用化療後長期對心臟血管的影響、淋巴水腫、骨骼肌肉不適,不明原因疼痛,神經感覺異常、生育/早發性停經、疲倦、骨質疏鬆等,其造成的影響,如活動活力降低,工作就業機會減少、月經不規則、熱潮紅、陰道乾燥、情緒不穩、不孕、乳房美容外觀改變等。 至於心裡的層次,如害怕癌症再復發、長期焦慮甚至恐慌、憂鬱、認知能力降低、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不集中、身體意像(body image)改變,性生活無法滿足、行為退縮、社交活動減少。其造成的影響包括睡眠品質不佳、工作表現不理想與伴侶相處隔閡甚至分居或離婚,學習及感知功能減損、以至於活得不快樂、沒有幸福感。有鑑於此,不管國內外,開始重視這方面的議題,即所謂「康復者(Cancer Survivor)議題」。(如表一) 根據 Brennan, Monino, Fang, Li 及 Hwang 等多位學者在不同機構進行的調查及研究結果,認為長期康復者需要注意下列事項: (1) 癌後應持續定期追蹤,五年後仍要進行 Brennan,Fiszer 及 So 等三人分別在其報告中均指出,由於復發機會持續十五年以上,所以醫療團隊與癌友本人都要有共同的體認,乳癌與其他癌症有所不同,根據最近的研究顯示,三陰性或 Her-2 陽性乳癌,其復發高峰期第二至三年,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復發有二個高峰期,分別在第四年及第七、八年,甚至有些患者在十、二十年之後復發。所以在追蹤檢查方面,不應輕忽。特別對於另側乳房的檢查,亦要小心。如果不帶有 BRCA1 或 BRCA2 基因突變者,則得對側乳癌風險稍低,每年 1%或終身平均 15%。如果帶 BRCA1 或 BRCA2 基因者罹患對側乳癌風險則較高,每年 2%或終身平均 30%。另外除了關心復發與轉移的可能外,也要注意其他可能衍生的毛病,如心臟血管疾病、淋巴水腫及化療腦及疼痛疾病症候群都要小心並做適當的處理或轉介。 (2) 注意可能有化療腦的長期副作用及其改善措施 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化療腦,可能是因為化療藥物,造成低度發炎與 DNA 修復障礙有關,這些可能造成認知能力減退、記憶力降低等現象,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發現,大腦白質與灰質減少,目前有些學者認為電腦化認知訓練計畫及認知行為治療或冥想、瑜珈、運動均可以紓解症狀。 (3) 心臟血管疾病的追蹤及改善計畫 放射線治療及有些化療藥(如小紅莓等),甚至一些標靶藥物(如賀癌平)有機會造成長期心臟血管疾病的副作用,目前有所謂腫瘤心臟學(Oncocardiology)的專門領域,心臟專科醫師對心臟功能評估,心臟功能訓練都有一套精準而且完整的改善計畫,對於副作用的改善確有相當成效。 (4) 造成第二種癌症之可能與預防 化療如小紅莓及環磷醯胺 (cyclophosphamide)經證實會提高血癌發生率,但發生率很低,由 0.21% 增加至 1.01%而已,不必擔心,至於放射線治療會發生骨髓增生不良性症候群或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之狀況,但發生率亦很低,也不用操心,而抗荷爾蒙治療的泰莫西芬會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祇每年接受婦產科之檢查,其風險亦很低,比起療效相對低很多,亦大可放心。 (5) 癌因性疲勞 造成長期性疲勞確實有很多癌友都有這種狀況,可能有些不良發炎因子存於體內造成,目前有些前瞻性臨床試驗證實可以使用是黃耆萃取的藥物會改善,此外運動、心理支持、正念、針灸、冥想、瑜珈,都有文獻報告可以減少不良發炎因子,且可改善疲勞的症狀。 (6) 其他神經病變、關節疼痛、骨質流失、睡眠障礙、影響性生活及生育等問題 這些情況的發生,不一定是乳癌長期康復者才有,其實年長者亦可能有同樣情況發生,所以要充分與癌友溝通、討論,必要時要照會其他相關之專科,如神經科、精神科(如腫瘤心理學,Oncopsycology)及婦產科(如癌症病患生殖照護, Oncofertility)等專家。 目前歐美及日本等先進國家,都非常重視乳癌長期康復者的生活品質相關議題,所以現在比較完備的癌症中心,均設有癌症資源中心,會提供更完整更正確的資料,甚至有對應的專科護理師,提供個人化的服務,對於相關醫學資訊亦透過各種方式滿足癌友的需求,如遠距醫療、電話諮詢、癌友座談等,特別長期康復者更需要相關醫療人員的照護,他們都覺得時間久了,醫療團隊的關心或接觸減少了(如表二)。 結語 在台灣,目前已有高達 30 萬的乳癌長期康復者,在國家的層次對於癌症除了行之有年的癌症品質認證以外,最近又推出「乳癌照護品質」進階版認證,除了強調活存率要提升以外,更要重視乳癌癌友的生活品質,所以在監測指標,也有更高一層的要求,這對乳癌癌友而言,是一項利多消息,希望乳癌癌友活得進康以外,還要活得快樂與幸福。 【2022乳癌大型病友會】乳癌病友回娘家#免費活動 #名額限300名 #專題演講 #與專家有約⏩報名網址:https://reurl.cc/1mWKMX🔹活動日期 | 111年11月12日(六)🔹活動時間 | 下午13:30-17:00 (13:00報到)🔹活動地點 | 張榮發國際會議中心11F-1101廳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活動詳情:https://www.breastcf.org.tw/official/activity_ct?id=177
-
2022-10-20 醫療.骨科.復健
你能單腳站10秒不搖晃?3招測骨鬆行動力
新冠疫情期間減少運動恐降低肌肉量,一項國際研究發現,感染新冠肺炎除留下咳嗽、腦霧等後遺症,染疫後會促使發炎細胞增生,加速骨質流失,易發生跌倒骨折風險。醫師建議,50歲以上曾染疫者應做骨密度檢測,透過三招自我檢測行動力。今年本土逾700萬人確診,50歲以上約194萬人,根據調查,去年5月本土疫情三級警戒期間,40.7%的50歲以上民眾減少運動量,4.2%的人完全停止運動。一名56歲婦人,一年前健檢有低骨密度、維生素D不足等情形,擔心染疫而暫停回診,也減少出門買菜、到公園散步,隔年某天不慎在浴室跌倒,送醫急診發現髖部骨折。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黃兆山表示,足夠肌肉量才能支撐身體,若減少14天的步行活動,肌肉明顯萎縮1到4%,國外研究指出,肌肉量降低受試者的骨骼健康異常狀況是正常者的三倍,低肌肉量更造成老年人行動障礙,也與死亡率呈顯著相關。骨質疏鬆症學會日前針對130多位會員進行問卷調查,所照顧的50歲以上病患中,疫情前有38%的人飽受行動力問題所苦,疫情後增加近5成的民眾出現骨骼支撐或環節機能降低等症狀。黃兆山指出,若民眾確診新冠肺炎,會使發炎細胞增生,連帶破骨細胞被活化,恐加速骨質流失。黃兆山建議,民眾可透過一分鐘骨鬆風險評估表、FRAX骨折風險評估工具等自我評測,也呼籲50歲以上熟齡族,可就醫自費接受全身型雙能骨密X光機(DAX)檢測,了解骨質疏鬆程度,如為高風險族群,應及早採取適當措施保護骨骼。黃兆山表示,民眾補充營養、維生素外,更應維持每周三天、每次20分鐘運動,可做阻抗型運動,建議使用彈力帶、拿水瓶來增加肌力,或做抗地心引力運動,如健走、爬山、爬樓梯等,強化骨骼肌力提升,也可透過曬太陽增加維生素D生成。黃兆山提醒,若有骨鬆者,切勿隨意中斷治療,應定期就醫追蹤。
-
2022-10-17 醫療.心臟血管
靠打針吃藥降低壞膽固醇?沒有心臟病該吃他汀類藥物保養心臟嗎?
上禮拜六(2022-10-8)大學同學群組傳來一篇文章和一篇臉書貼文,詢問我的意見。文章是天下雜誌2022-9-15發表的每月花近萬元打針,63歲醫師壞膽固醇跟新生兒一樣低 他為何激進「護心」?,而貼文則是洪惠風醫師2022-5-7發表的LDL大於50都是毒?。其實,五個多月來已經有好幾位讀者來徵詢過我對那篇貼文的意見,而這一個月來也有兩位讀者來徵詢過我對那篇文章的意見。我給他們的回覆都是請他們看兩篇我之前發表的文章。不過,後來想想,我覺得我還是應該讓其他讀者也有機會了解這個議題,從而不至於被誤導。我們先來看那篇天下雜誌文章的兩段話(合併):『站在江晨恩醫師的辦公桌前,很難不注意到他櫃子裡一大包注射完的針劑。他總是在隔週的週一下班前,拿起一支外型酷似黃色螢光筆的降血脂針「保脂通」(Praluent)打在腹部。按下按鈕後不出10秒,就可以聽見聲響,表示注射完畢。4年多下來,他靠著這一支通常自費要價近5000元的針劑,加上抑制膽固醇吸收的口服藥,把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從124mg/dL降到25mg/dL,幾乎是新生兒的水準。』再來看洪惠風醫師臉書貼文的幾句話:『沒多久前台灣心臟學會的演講中,江晨恩教授環視著全場,接著說「各位知道我的LDL是多少嗎?」。他停了一下,賣個關子,「25!」。「我的是48!」,座長也插話了。我坐在台下,聽了不禁有些嘀咕,我的LDL是58,竟然被他們比了下去,江教授還說中部A教授也是25,南部B教授33,說他們三人是心臟科三劍客。這麼低的LDL,單靠飲食運動控制是不可能達到的,需要靠口服藥或打針。』我是在2018-3-16發表壞膽固醇應在15-50之間?,而最後的幾句話是:『請注意,LDL在25至50之間,是針對心臟病患而設的目標。這跟沒有心臟病的人是毫不相干的。縱然是心臟病患,LDL在25以下,很顯然就不太好,而15以下,已有危險。所以,「壞膽固醇合理範圍應在15-50mg/dL之間」,實在是錯誤解讀「這項研究」。』我又在2021-1-14發表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他汀類藥物保養心臟?,而最後的幾句話是:『 總之,這篇《天下雜誌》文章所說的「低密度膽固醇的唯一標準:越低越好!」,目前還缺乏確切的證據,而它所說的「用他汀類藥物來保養心臟健康」,是具有爭議性的。事實上目前唯一不具爭議性的保養心臟健康的方法是「良好的生活習慣」 – 不抽煙,不酗酒,均衡飲食,有恆運動。』我也在今年四月發表高膽固醇的健康人,指出台灣有一位名醫還製作影片頌揚高膽固醇呢。由此可見,縱然是在名醫之間,光是對於是否應該降低膽固醇,就已經有非常不同的意見了。那,靠吃藥打針,就更不用說了。不管如何,信譽卓著的梅約診所有發表一篇Cholesterol level: Can it be too low?(膽固醇水平:會過低嗎?),而其中的幾句話是:「醫生們仍在努力尋找更多關於低膽固醇和健康風險之間聯繫的信息。對於如何定義非常低的 LDL 膽固醇還沒達成共識,但如果 LDL 低於每分升血液 40 毫克,則認為 LDL 非常低。儘管風險很少見,但極低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能與以下風險增加有關:癌症、出血性中風、沮喪、焦慮、如果您在懷孕期間膽固醇低,則早產和低出生體重。」內科醫學期刊在2017年發表Can LDL cholesterol be too low? Possible risks of extremely low levels(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不會太低? 極低水平的可能風險),而文摘的最後幾句話是:「有時報告的不太明顯的低 LDL-C 水平與癌症、抑鬱症、傳染病等疾病狀態之間的明顯關係通常可以解釋為次要現象。在他汀類藥物治療期間會出現藥物相關的副作用,包括增加患 2 型糖尿病的傾向,同時需要進一步評估更有效的降低 LDL 的治療方法,如 PCSK9 抑製劑。最近報導的和正在進行的大型事件驅動試驗的經驗非常有趣,包括對認知功能的仔細分析在內的進一步評估將很重要。」美國醫學會期刊在2022-8-23發表Statins for Primary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Time to Curb Our Enthusiasm(他汀類藥物初級預防心血管疾病:是時候遏制我們的熱情了),而它的最後一段是:「在美國,每年大約 250 億美元用於他汀類藥物。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是無數社會決定因素的結果。儘管他汀類藥物降低了個體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但在社區投資建設一個有益於健康飲食和促進身體活動的環境,可能會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及對提高生活質量,會有更廣泛的效益。2022 年的USPSTF 建議是一個機會,可以重新集中精力來有意義地改善所有人的心血管疾病結局,而不是頌揚他汀類藥物在初級心血管疾病預防中的邊際、可能很小和不確定的絕對性益處。」所以,光是美國,光是他汀類藥物每年就花250 億美元。那全世界都吃他汀類藥物,都打「保脂通」,大概要花多少?幾兆吧。更重要的是,用吃藥打針把LDL降到25,除了能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外,還能減少什麼其他風險?反過來說,「均衡飲食有恆運動」不用花一毛錢,但卻已被證實,除了能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外,還能減少糖尿病、失智症、和骨質疏鬆的風險。我在今年7月發表李艷秋:只要今天沒動,就會沒精神,而裡面有引用李艷秋小姐:「退休後開始重訓,養成運動習慣,…2019年,我的健檢報告上面寫著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濃度是130(mg/dl),太高;高密度膽固醇(好膽固醇)則太少,只有41。但2021年我的壞膽固醇明顯下降,只剩87,而好膽固醇幾乎翻倍上升,來到75。」三十年前我的LDL是130左右,而HDL則是80左右。後來我把每週游泳七天改成2天游泳,2天跑步,3天重訓,也盡量遵循台式地中海飲食(米飯、蔬果、魚、豆腐)。就這樣,二十多年來我的LDL一直維持在70左右,而HDL則維持在110左右。雖然我成立這個網站已經六年半,也常勸讀者要「均衡飲食有恆運動」,但為了避免炫耀之嫌,一直沒有提起我是靠飲食和運動把LDL/HDL調到超乎尋常的比例。今天之所以會把它說出來,只是想借它來請問大家:「靠吃藥打針來降低LDL是值得炫耀嗎?」原文:靠吃藥打針來降低LDL是值得炫耀嗎
-
2022-10-13 焦點.健康知識+
瘦不代表健康,別當假瘦子真胖子! 除了體重、BMI 醫:這分析不能少
別只看體重、BMI指數,想擁有健康體態,應該追求低脂肪、高肌肉。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強調,瘦不代表健康,不少女生看來纖細,但身體組成分析報告卻顯示肌肉量不足,脂肪量太多,成為「假瘦子」、「隱形肥胖」。「瘦」不一定等於「健康」減重似乎成為全民運動,許多民眾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站在磅秤上,觀察體重,只要少了一兩百公克,就覺得開心,洪育忠指出,一味追求體重減輕,並不一定健康,肌少症、骨質疏鬆,就可能源於體重過輕。洪育忠說,與其在意體重數字,不如好好了解自己的肌肉和脂肪分布,更能夠掌握健康狀態和疾病風險。從人體健康的角度來看,「身體組成分析」是更具參考價值的指標。透過「身體組成分析」儀器檢測,就能了解自身脂肪量、肌肉量,如果肌肉量愈多,新陳代謝率較高,愈容易燃燒脂肪,愈不會有多餘的脂肪肥肉。但想增加肌肉量,光做跑步、游泳等有氧運動,是不夠的,必須持續重量及肌力訓練。洪育忠表示,有1名20幾歲女孩子體重符合標準,外表偏瘦,但檢測結果顯示,脂肪量偏高,肌肉量不足,為了提高肌肉量,她持續在公園慢跑,但1年後回診,報告數據仍為紅字,原來運動方式不對,「光跑步,是無法長出肌肉。」除了做對運動,勤加肌肉訓練,影還應該維持健康飲食,避免精緻糖類的攝取,同時搭配優質蛋白質、油,並補充維生素,吃足、多動,才能維持正常新陳代謝,在健康的情況下改變體態。了解身體脂肪分布 最簡單的方式為量測腰圍洪育忠建議,想了解身體脂肪分布,除了透過腹部超音波、身體組成分析等儀器檢測,最簡單的方式為量測腰圍。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女性則小於80公分。許多中老年男性挺著「鮪魚肚」,這就是內臟脂肪過多,屬於「中心型肥胖」,容易導致高血壓、高血脂,且可能引起胰島素阻抗,增加糖尿病風險。洪育忠提醒,很多人以瘦為美,但是瘦不代表健康,「請記得,無論是體重還是身體組成,因為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這些數字只要跟自己比較,慢慢透過運動和飲食改善,並定期追蹤,無須一味追著體重數字跑。」★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10-13 焦點.元氣新聞
更年期潮熱煩躁快抓狂 非賀爾蒙製劑安全緩解不適
莫名臉紅心跳、煩躁不安、潮熱心悸、夜間盜汗、泌尿道反覆感染,小心可能是邁入更年期的初老警訊!步入更年期的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平衡體內賀爾蒙的雌激素分泌量從下降至終止,有高達8成會產生輕、中、重度不適症狀。緩解更年期身心不適,傳統賀爾蒙補充療法雖快速見效,卻也仍需要注意致癌風險,無法長期使用,若本身有雌激素相關病史更是大忌,取而代之天然萃取非賀爾蒙草藥製劑因藥性溫和安全性佳,備受婦產科醫師、藥師與營養師青睞。 「醫師,我又熱又躁,整晚失眠,什麼事情都看不順眼,再不給我藥我真的會瘋掉!」「我是乳癌患者,又有更年期不舒服問題,兩者加乘,再下去簡直要得憂鬱症了。」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宇琪表示,臨床上許多婦女面對更年期帶來的不適手足無措,急於求助醫師解燃眉之急,有些人甚至因此三天二頭到醫院報到,顯見對生活影響之劇烈。一般來說,女性從45歲到52歲會因卵巢功能開始退化,當分泌女性荷爾蒙的雌激素量驟降,造成月經經期不規則,一下量多、一下量少,直到持續12個月無月經週期,才算正式進入更年期。過程中,不少人會因血管舒縮衍生熱潮紅、盜汗、頭部緊迫感、心悸,或產生皮膚老化、精神狀態、生殖泌尿道、心血管、骨質疏鬆症等不適症狀。藥師游佩雯強調:「更年期是女性老化的正常過程,不需要用疾病眼光看待,大部分的人都能順利度過,只有3成婦女會產生嚴重不適症狀。」更年期不適症狀因人而異,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出「更年期症狀自我評估」,針對18項不適症狀,以0分代表無、1分為輕微、2分為中等、3分為嚴重,自評總積分超過15分即為雌激素分泌不足參考,也可供醫師作為對症下藥的依據。雌激素相關病史族「自評表是每次病人到診間報到必備的功課!另外搭配骨盆腔、子宮頸抹片、乳房超音波三點不漏檢查,再抽血驗賀爾蒙、心血管危險因子分析、骨密度檢查等綜合檢查數據評估,我才會針對分數較高的症狀著手,讓病人有改善的感覺。」張宇琪表示,更年期診療屬於高度個別性客製化,是條漫長的抗戰之路。臨床上,要改善更年期不適,可採賀爾蒙與非賀爾蒙療法,前者可經醫師處方服用雌激素合併黃體素的藥品,或補充植物性雌激素,例如大豆異黃酮。然而,游佩雯直言:「賀爾蒙療法比較像是非用不可的最後一道武器,必須搭配規律回診。」此外,本身有雌激素相關疾病史患者,包括乳癌、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巧克力囊腫,以及因藥物治療導致停經,或是對賀爾蒙療法有安全性顧慮者,張宇琪更傾向採用非賀爾蒙療法,以藥物、飲食、運動、減壓4招緩解更年期不適症狀。天然草藥純化提煉 藥性溫和少副作用歐美十分盛行非賀爾蒙療法,其中北美植物黑升麻萃取物,可有效改善更年期症狀,對情緒改善尤其顯著。張宇琪表示,黑升麻在文獻上,最早是北美原住民開始使用,依據目前的研究,已了解黑升麻主要是可以藉由血清素、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等,對於中樞神經傳導有調整作用,進而可改善血管收縮、情緒困擾、與睡眠障礙等更年期不適問題,且藥性相對溫和與安全。游佩雯表示,醫藥級黑升麻除經過專業植物萃取技術,更重要是從源頭確保草藥基原(指品種),從育種到定性定量萃取根莖部,達標準純化製造過程,作為指示用藥,其安全性與有效性更有保障。「很多民眾會有迷思,認為藥品傷身,轉而服用保健食品,但藥品級黑升麻中的藥性成分依據製藥過程,確保含量均一性,且通過臨床實驗,對於療效有保障且確認。且在仿單建議的使用劑量下使用,其實是相當安全的。」營養師張佩蓉提醒,女性雌激素分泌量減少,容易產生心血管、骨質疏鬆等問題,要注意飲食均衡,六大類食物尤其蔬果攝取量可採多樣化,尤其蔓越莓、藍莓等莓果類,搭配每日攝取2000至3000CC水分,可改善泌尿道感染,此外每日補充2杯牛奶,或攝取優酪乳、起司、豆干、板豆腐、小魚乾、堅果類與芝麻等富含鈣質的食物,並搭配曬太陽讓身體合成維生素D,都是更年期須留意的營養素。值得留意的是,針對雌激素病史患者,因對賀爾蒙較敏感,要留意環境賀爾蒙,例如接觸塑化劑,也不宜過度補充蜂王乳、胎盤素、雪蛤等保健品,營養師張佩蓉表示,曾遇到有女性為了豐胸吃蜂王乳,導致下腹部腫起,檢查後發現長出10公分子宮肌瘤需手術取出,此類具藥性補品、保健食品服用時需要特別小心。瑞士原裝進口喜婦寧碇 Cimidona 最懂您的黑升麻瑞士原裝進口喜婦寧碇(Cimidona)主成份為黑升麻,在醫師、藥師指示下使用,一天一次,能有效緩解更年期不適症狀,如熱潮紅、出汗、睡眠障礙、憂鬱等,天然草藥純化提煉、藥性溫和。 本藥品經「北市衛藥廣字第111090111號」核准,藥品許可字號為:「衛部藥輸字第026341號」,藥商為美時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為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277號17樓,使用前請詳閱說明書警語及注意事項。產品官網:www.cimidona.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