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0 焦點.杏林.診間
搜尋
音樂
共找到
802
筆 文章
-
-
2022-12-27 癌症.肝癌
金馬獎得主許志遠48歲肝癌逝 肝病權威揭肝癌成因及預防關鍵
知名音樂人、金馬獎得主許志遠(DJ Point)驚傳病逝消息,享年48歲。他曾在2018年以《地球最後的夜晚》拿下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而今(2022)年不僅以《一家子兒咕咕叫》入圍金馬獎,也為《神人之家》貢獻配樂,據悉他是因為肝癌離世。肝癌的成因和症狀有哪些,預防肝癌又該怎麼做?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曾表示,肝臟是無聲的器官,肝臟病變患者不會有感,早期能夠發現的患者大多是長期控制B、C肝或定期健檢發現,等到不適才就醫大多是晚期,而晚期肝癌的治療效果有限,從診斷到死亡平均半年到一年,嚴重者三個月內就可能辭世。無聲殺手肝癌3大成因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簡榮南曾表示,台灣肝癌的患者以「病毒性肝炎」為最大宗,大多是B、C肝的帶原者,其次為酒精性肝炎,第三位為脂肪性肝炎。台灣近年來積極找尋B、C肝帶原者,但推估仍有一半的B、C肝帶原不知道自身有病毒性肝炎,若能在早期發現,腫瘤小於3公分以下,透過手術治療幾乎可以完全根除肝癌。簡榮南表示,自知是B、C肝帶原的患者,約有六成會定期於門診追蹤,能幫助肝癌及早發現,但仍有四成的患者,雖然自知帶原卻未定時追蹤,成了肝癌未爆彈。‧肝癌成因: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除了肝炎、肝硬化,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亦顯示,脂肪肝、糖尿病、三酸甘油脂過高也是國人罹患肝癌的三大風險因子。林口長庚醫院肝臟研究中心主任葉昭廷曾表示,B、C肝在疫苗和藥物治療下,預期造成肝癌的風險會愈來愈低,下個世代的肝癌防治重點在肥胖、慢性病和脂肪肝。肝癌有症狀通常已晚期楊培銘表示,肝癌初期幾乎無明顯症狀,但是若是已經出現黃疸、腹脹、疲倦、右上腹疼痛、發燒、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又或是肝衰竭、肝昏迷,恐怕都已經是晚期肝癌,而晚期肝癌治療工具有限,導致死亡率極高,近年雖有免疫療法,但僅對20%的晚期肝癌患者有效,延長約39個月的壽命,但仍遠低於早期治療的效果。‧肝癌可能症狀:黃疸、腹脹、疲倦、右上腹疼痛、發燒、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主任黃怡翔曾指出,罹患B肝、C肝及脂肪肝等患者,為肝癌高風險族群,應每半年至一年定期追蹤,隨時掌握肝臟健康狀況。平時若出現體重減輕、腹痛、黃疸等症狀,或是長達一至兩個月容易累,「這是一個警訊,應速就醫檢查。」預防肝癌關鍵是找到它楊培銘說,「預防肝癌的關鍵就在於腫瘤還沒有長大、出現症狀之前,就先找到它。」想知道肝臟是否健康,必須靠抽血檢查,並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肝、膽、胰、脾、腎臟等五大器官。楊培銘提醒,B、C型肝炎帶原者至少每半年要做一次腹部超音波,年滿40歲以上民眾則應每年一次腹部超音波,才能及早發現腫瘤、根除治療。根據台灣本土研究,最快29天肝癌體積倍增,但大多數需要經過112天,也就是說,肝腫瘤長大一倍,約需4個月。楊培銘建議,有肝硬化的人每隔3到6個月就要追蹤1次,無肝硬化者則是每6到12個月追蹤,如此就算發現肝癌,通常腫瘤不會超過3公分,來得及做根除性治療。‧預防肝癌方法:定期腹部超音波檢測、飲食少油膩、少喝酒、多運動、生活保持規律黃怡翔說,不論是早期、中期、晚期肝癌患者,若能好好接受治療,早期肝癌5年存活率可高達80%至90%,中期、晚期肝癌患者的五年存活中位數時間分別為30個月及20個月,呼籲患者務必遵守醫囑進行治療。提醒飲食應少油膩、少喝酒、多運動、生活保持規律,避免罹患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進而遠離肝癌。
-
2022-12-24 醫療.精神.身心
擁有財富等於擁有幸福?美國研究:「睡個好覺」更有幸福感!
擁有財富等於擁有幸福?根據國外的研究調查,充足睡眠比擁有財富更能享有幸福感。調查也針對不幸福的感受做調查,民眾自覺不幸福的第一名原因為「缺乏優質睡眠」,其他依序為壓力、缺乏鍛鍊或動力、缺乏社交生活、家庭生活倦怠等。不幸福的原因 第一名是缺乏優質睡眠美國民調公司Natrol和市場研究機構OnePoll,針對2000名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72%受訪者在日常生活中感覺幸福,18%的人感覺不幸福,且平均一周有三天有不幸福感覺。72%感受到幸福的民眾中,40%認為自己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18%不幸福的民眾,自認不幸福的原因,第一名是缺乏優質睡眠,占45%;其次是壓力,占43%;缺乏鍛鍊或動力,占38%;缺乏社交生活,占34%;家庭生活倦怠,占33% 。良好睡眠的祕訣受訪者認為良好睡眠的祕訣,在於一個舒適的枕頭,占50%;理想的室溫,占49%;在睡前一小時關掉3C產品,占34%;將近三分之一的人更喜歡在入睡前閱讀、聽音樂或聽廣播,皆占30%。四分之一受訪者認為,服用褪黑激素對於提高睡眠品質也至關重要,占25%。
-
2022-12-18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樂動心旋律》談中老年人性生活
「醫師,為什麼我總是反覆泌尿道感染?」在我的婦女泌尿門診,許多女性因泌尿道感染而焦慮,釐清可能危險因子很重要。「您覺得您的泌尿道感染與性生活有關嗎?」我問。「性生活?」患者睜大眼睛,露出疑惑、害羞的表情。「我年紀大了,早就沒性生活了。」我看了病歷,患者才五十多歲。這在門診並不少見,許多過了更年期的婦女早早就沒有性生活。然而,中高齡人士就不該有性生活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今年(2022)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樂動心旋律(CODA)》中,女主角父母年紀雖大,但感情極好,也有活躍的性生活。《樂動心旋律》描述一位生長在聽障家庭的年輕女孩,父親、母親還有哥哥都是聽障(英文片名CODA即是:Child of Deaf Adults)。身為家裡唯一聽得見的孩子,不僅要面對與一般人不同的成長環境,還要擔任家人與外界溝通的橋樑,辛苦可想而知。她有歌唱才華,也想報考音樂學院,然而最親愛的家人卻聽不見她的歌聲。雖然生活有種種不便,經濟也不寬裕,家庭成員感情卻極好。女主角與男同學相約在家中練唱,卻被父母激烈的「床上運動」叫聲中斷,男同學只好臉紅尷尬地離開。在國人眼中,可能不少人會疑惑:女主角的父母親都頭髮灰白了,怎麼對床事還如此熱衷激烈?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而性生活對高齡者身心都有好處,有助夫妻情感,防止生殖器萎縮,刺激性激素分泌,減緩身體退化歷程。根據美國一項研究統計,57歲到65歲人群中,73%每個月有二到三次性生活,75歲也有53%維持正常性生活。至於東方社會,則可能保守得多。當然,中高齡性生活也面臨一些挑戰,其中包括荷爾蒙的變化。對女性來講,更年期後雌激素下降,陰道壁變薄,變乾澀,往往抱怨性生活帶來的不是愉悅,而是痛楚,這時適當的潤滑是必要的。如果沒有婦癌或乳癌的病史,可以使用經陰道雌激素,可改善陰道乾澀。另一方面,男性雖然沒有明顯的更年期,但雄性素仍會緩步下降。神經血管的退化可能導致勃起功能障礙。現在有口服治療勃起障礙的藥物,如果沒有心血管疾病同時使用硝酸鹽藥物,可以在泌尿科醫師診治之後使用。中高齡常有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對性生活也有負面影響。可能導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礙。女性患者容易有陰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因此慢性病的控制對於維持中高齡者性生活是重要的。《樂動心旋律》是年輕女孩追夢的故事,在劇情安排上並沒有讓人驚訝的地方,但是當最後女主角在音樂學院入學考試吟唱主題曲Both Sides Now,從一開始的怯懦,直到看到三個聽不見她歌聲的親人:爸爸、媽媽、哥哥坐上二樓觀眾席,女主角開始引吭歌唱,一邊用手語表達出歌詞裡的情感,我深深感動了。女主角的父親說:「我願意放棄一切,只為聽到妳唱歌」,那是何等深刻沉重,卻不可能達到的心願,聾啞人士只能用手放在女主角的聲帶上感受。月有陰晴圓缺,世上沒有完美的事,然而我們可以用愛,讓夢想可以起飛,讓缺憾得以彌補。
-
2022-12-17 焦點.元氣新聞
小提琴家曾宇謙的「第一次」 獻給無法到場的那個人
世界級的小提琴家曾宇謙今天破天荒到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義演,連台大癌醫院長楊志新都沒想到能邀請成功。曾宇謙今天在表演中透露,他也沒想過自己會到醫院來表演,這次義演緣於一位自小一起學琴的老朋友,正在接受治療。他希望,琴聲能送去祝福和希望。台大癌醫為慶祝四周年院慶,特別在今天晚上舉辦院慶音樂饗宴。台北今夜風寒雨不歇,依然有不少人湧到癌醫中心的「希望光塔」聆賞這場演出。今晚除了曾宇謙的壓軸演出,還有由台大醫師擔綱的演奏。包括台大醫院家醫科主任程劭儀鋼琴演奏蕭邦夜曲,及由四位台大年輕醫師余宛蓉、藍鼎淵、陳冠穎及方瑜組成的「鵲兒四重奏」,演奏鮑羅定及德弗札克的樂章。最後由曾宇謙帶著名琴,演繹了巴哈E大調第3號無伴奏小提琴組曲;並為滿場的樂迷追加一首安可曲,舒曼的夢幻曲。精采的演出,獲得滿場無法停歇的掌聲。平時少言寡語的曾宇謙說,當初他接到台大癌醫的邀請時,「嚇到了」,因為沒有想過會去醫院演出。但他想起,有一位老朋友正在台大癌醫接受治療。這位年方廿來歲的老朋友,從小跟他師從同一位老師學琴,後來還出國進修音樂,非常專注。但沒想到後來生病了,得了癌症,只得回台到台大癌醫接受治療。他知道,這位朋友因為治療的緣故,今晚無法到場聽他的音樂,但他還是決定接受邀請,第一次走進醫院為病人為樂迷拉琴。希望能透過琴音,向大家向朋友傳達,只要心中有希望,就有機會勝過困難。楊志新說,當初是透過朋友邀請曾宇謙來醫院演出,因為他認為,醫院不僅是提供治療的地方,還應提供音樂等美好事物。他事前並不知情,曾宇謙是因惦念朋友而答應前來義演。楊志新讚歎說,他沒想到能有人把舒曼的幻想曲拉得這樣好,更難想像是在醫院裡聽到。曾宇謙曾是柴可夫斯基國際大賽大獎得主,是非常出色的世界級小提琴家,往年他總是在環球旅行演出,這兩三年因疫情,才得以長時間停留在台灣。低調的曾宇謙卻圈粉無數,今天演出結束後就有許多樂迷,排起長長的人龍,等著和他合照簽名說話。
-
2022-12-17 活動.精彩回顧
精彩回顧 /【免費線上課程】元氣動起來:全身燃脂運動菜單自由配!4大部位精準鍛鍊
流汗就會瘦嗎?想要瘦得健康,除了飲食控制、培養運動習慣,透過肌力鍛鍊,提升基礎代謝、肌耐力,更能有效消耗熱量。元氣動起來系列第二彈,由運動專家葛厚函教練帶來系列全身燃脂運動,每天5分鐘,脂肪不囤積。一定要一次看完系列課程嗎?看完系列課程除了能鍛鍊你的上肢、下肢,還能增強心肺、腹部核心,讓肌群更有力!沒時間看完全系列怎麼辦?你可以嘗試搭配專屬於自己的「運動菜單」,以第1堂「動態暖身」課程為主,搭配元氣網每周針對不同鍛鍊目的所推出的主題,自由搭配適合自己的運動課程,組合個人化運動菜單。第1堂「動態暖身」將於12/22 10:00準時上線,做足事前熱身,不但能夠防止運動傷害,還能開啟你培養運動習慣的第一步。全系列共有5堂課程,每一堂課拆分3組動作,搭配輕快的音樂節奏,讓初學者也能簡單上手、精準鍛鍊,課程中教練也會不斷提醒要保持韻律呼吸,藉此提升心肺功能,5分鐘、5堂課達到全身燃燒的效果,並同時提升肌力。📢5堂課將分別於 12/22、12/29、1/5、1/12、1/19,連續5週,每週四上午 10:00開課,還不快安排你的運動課表。|課程資訊|📍第一堂【動態暖身】:22/12/22(四)10:005分鐘動態暖身 全面啟動喚醒肌肉 👉前往觀看📍第二堂【下肢訓練】:22/12/29(四)10:005分鐘腿力回春 做這一動作CP值最高 👉前往觀看📍第三堂【核心運動】:23/01/05(四)10:005分鐘1條毛巾練核心 穩定平衡感 👉前往觀看📍第四堂【上肢訓練】:23/01/12(四)10:005分鐘水瓶操 緊實線條瘦手臂 👉前往觀看📍第五堂【心肺訓練】:23/01/19(四)10:005分鐘終極挑戰 爆汗有氧強心肺 👉前往觀看|適合對象| ● 運動新手 - 運動菜單1+1(熱身運動+心肺訓練),循環3次。● 宅在家練肌力 - 運動菜單1+2(熱身運動+上肢訓練 / 核心 / 下肢訓練),循環3次。● 全身燃脂、完美身形 - 運動菜單1+4(熱身運動+上肢訓練 / 核心運動 / 下肢訓練/心肺訓練),循環5次。● 局部強化訓練 - 運動菜單1+1(熱身運動+上肢訓練 / 核心運動 / 下肢訓練),循環5次。|上完這系列課程,你的收穫是...| ● 有效增加肌肉力量。● 養成肌力訓練習慣、雕塑體態。● 增加肌肉強度和耐力、讓平衡感變好、肢體更協調。 |如何報名課程| ● 此系列課程共有5堂課。● 此免費課程,登入會員後報名填寫資訊即報名完成,即可免費觀看課程。● 登入報名後,影片可隨時隨地回放觀看。 |系列課程重點導讀| 第一堂:22/12/22(四)10:005分鐘動態暖身 全面啟動喚醒肌肉📍還在用拉伸來暖身嗎?跟著小葛老師一起動態暖身,有效提高心率、產生熱量,為喚醒肌肉做好準備!*只要5分鐘,讓你的身體快速「暖」起來*小葛教練詳細解說動作步驟與關鍵*3個動作強化肌力、活絡關節,讓你越動越健康👉前往觀看【動態暖身】第二堂:22/12/29(四)10:005分鐘腿力回春 做這一動作CP值最高📍隨時隨地都能做的下半身訓練,注意蹲好蹲對,讓你增肌減脂事半功倍*增加肌力量,提升基礎代謝,肌耐力更上一層樓*練好核心,改善平衡👉前往觀看【下肢訓練】第三堂:23/01/05(四)10:005分鐘1條毛巾練核心 穩定平衡感📍坐下去就起不來?是你的核心力量不夠!1條毛巾3個動作幫你穩定平衡感*不分年齡皆可進行*訓練核心功能的毛巾健身操*伸展腰側肌肉、雕塑腰部曲線👉前往觀看【核心運動】第四堂:22/01/12(四)10:005分鐘水瓶操 緊實線條瘦手臂📍隨手可得的寶特瓶+簡單易學的動作,宅在家輕鬆練手臂!*肩推、平舉、繞圈,3個動作喚醒手臂肌力,消滅頑固贅肉*鍛鍊手臂肌耐力、緊緻線條、提高新陳代謝👉前往觀看【上肢訓練】第五堂:22/01/19(四)10:005分鐘終極挑戰 爆汗有氧強心肺📍爬個樓梯就氣喘吁吁?快跟著小葛老師一起動次動!每個動作都有詳細解說,讓你的有氧訓練更EASY。*初學者也能簡單上手*利用不同手腳動作訓練協調性*提升新陳代謝、強化心肺功能👉前往觀看【心肺訓練】|講師資訊| 🔸葛厚函 運動專家●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體適能講師●中國端子電業股份有限公司/體適能講師●體育署 Women 動起來/體適能講師●東山高中擔任體適能/研習講師●華梵大學/高齡者體適能講師●康寧大學數位媒體單元/節目製作講師
-
2022-12-15 失智.長期照護
擁有一個博士學位、兩個碩士學位的媽媽,得知罹患失智症時,哭著說:「為什麼是我?」
「2022年國際失智症協會亞太區域會議暨國際研討會」今年於12月8日至9日於國內舉行,今年由台灣失智症協會主辦,日前圓滿落幕。在閉幕式演講中,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家屬張康筠分享,母親57歲就因失智提早離開職場,全家12年陪伴她走過失智症的過程。母親失智讓全家人不捨,但她說:「我以媽媽為榮。」把公司公文帶回家問家人,說自己看不懂,才驚覺事情不對!張康筠在演講中提到:過去,擁有高教育程度的女性相對少;但當時母親就有兩個碩士和一個博士,在工作上是精明果斷的指揮者,表現非常出色。因此,很難將母親與失智症聯想在一起。所以當母親開始找不到東西、常問家人相同問題,大家都當作只是年紀大、健忘而不以為意。直到有次母親把公司的公文帶回家問父親,說看不懂,大家才嚇了一跳。因為以母親27年的工作資歷,怎麼可能看不懂。後來才知道,原來母親當時已經常常錯過公司會議時間,公司聚餐時也會因找不到熟悉的聚餐地點,甚至是迷路,導致無法獨自前往。「最不能接受失智的人就是母親自己。」張康筠說,母親在2010年提早於57歲退休,到台大醫院就醫,正式被診斷為「年輕型阿茲海默症」。雖然母親有病識感,但由於個性好強,各種自己以前都可以輕鬆掌握的事物,現在都漸漸失去掌握,母親開始變得很沒自信,也難以接受自己還這麼年輕、一直這麼優秀卻會失智,有天晚上還哭著問家人「為什麼是我?」家人都很不捨。張康筠表示,儘管如此,母親仍鼓起勇氣面對。在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邱銘章的邀請下,在2013年失智症國際年度大會上分享個人病程經驗,也是第一個公開分享自己失智症經驗的失智症患者。「我非常以她為榮,不論是生病前或生病後,都非常努力完成每一件事情。」疾病惡化不是病患的錯,是必經的過程張康筠說,母親每天早上去國父紀念館打太極拳,到社區中心找課程參與,例如音樂欣賞班、書法班、歌唱班,也參加失智症協會辦的活動,去運動中心參加運動課程。為了多陪伴母親,原本忙於工作和學業的一家人,全都放慢了腳步,特別安排時間陪媽媽到處遊山玩水。坐郵輪、看美國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去日本泡溫泉吃美食、去加州納帕酒莊和紅酒,留下許多珍貴回憶。直到2016年,張康筠回憶,母親忽然病程惡化,夜不成眠、白天大聲叫罵,對於音量很敏感且容易因此生氣、變得沉默寡言、出門需要輪椅代步,生活起居也需要協助。這是家人感到最挫折的一年,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還好主治醫師邱銘章一直陪伴著他們,告訴他們這就是病程的必經之路,不是因為他們做錯什麼。張康筠表示,後來家人學習改變照顧模式、讓生活步調更加單純,減少不必要的複雜刺激。例如避免帶母親去容易引起她情緒的地方、參加知覺統合課、天氣好就去公園走走,三五好友不定期在家裡聚會等。經過種種努力,母親病情也漸漸恢復平穩,也能坐著輪椅跟全家人一起去台灣各地小旅行,直到現在,雖然母親病情已經進入重度失智,但每當看到母親美麗的微笑,就會覺得這些年都是值得的。年輕型失智症越來越多,政府、家屬與社會該如何協作?失智症不是65歲以上長者的專利,有少數是65歲以下的「年輕型失智症」,這些病人和家屬面臨許多獨特的挑戰。「希望有更多適合年輕失智症患者的資源!」張康筠說,母親剛退休時,曾經報名家附近社區大學針對剛退休的社會人士所開的課程,但因為這些課程不是針對失智症患者設計,難易度不適合,母親漸漸感受到壓力和挫折,就不願意去上課了。後來改找專為失智症患者設計的課程,到了現場卻發現同學都是70、80歲以上的老爺爺、老奶奶,年僅50幾歲的母親無法獲得認同感,也不想再去。張康筠表示,這些年來,在尋找適合的課程過程中有不少碰壁的經驗,但很幸運一家人是住在台北市,可以取得很多好的資源和服務。希望未來政府能夠更放寬資源取得的年齡限制,也希望有更多民間團體投入,發展出更多適合年輕失智症患者的課程,幫助他們得到認同感、維持現有能力、發揮尚存功能,也讓家屬獲得喘息空間和支持團體。
-
2022-12-14 癌症.肝癌
62歲林秋離不敵肝癌病逝,兒子捐肝救不回!醫:肝病初期無症狀,出現病徵就晚了
62歲音樂人林秋離12/11病逝,晚年與肝硬化、肝癌對抗,日前接受兒子捐肝,卻開刀11天不治。醫師表示肝癌應即早檢查治療。資深音樂人林秋離於前天12/11病逝,享年62歲。林秋離在娛樂圈擁有廣大人脈,是許多天王天后的推手,阿杜、林俊傑、女團By2等,都被他發掘入歌壇,林俊傑多次提到林秋離是他的恩師。林秋離晚年身體狀況不太好,在近8-9年時間苦於肝硬化及肝癌,日前接受兒子捐肝的肝臟移植手術後,住進加護病房奮戰,怎料開刀11天後仍宣告不治;妻子12/11在臉書宣布噩耗,林秋離已經離開人世,對此,林俊傑也難過發聲,By2也發文哀悼。林秋離的妻子熊美玲發文表示:「秋離老師昨日,20221211下午,離開我們了,感恩這段時間每位朋友祝福銘感于心。」,兒子也難過發聲:「我親愛的父親林秋離老師在昨天——2022年12月11日16點49分,在我和媽媽美玲、弟弟雨塘的陪伴下,安詳地先上路。放下兩年來的病痛與壓力,他終於能夠瀟灑離開,是他,是我們,也是所有期盼他平安順遂的朋友們最大的回報。」林秋離的兒子表示自己捐贈55%的肝臟延續爸爸的生命,「也許會是20年,也許會是兩個月,或者是兩個星期,但我不計較那時間的長短。把我的一部份給他是我最堅定的決定,沒有之一」,儘管這不代表我對我爸爸沒有其他的後悔與遺憾,他說:「我有很多,那些來不及說的話,還沒學完的音樂知識,還沒出發的家族旅行,還沒抱到的孫子,很多,真的很多。可我也不想回到過去去改變些什麼,因為這些所謂的遺憾與後悔早已成為我們人生的一部份,隨我繼續前行,我不會拿它與任何東西交換。」他堅強的說:「我的肝將為了他重新長回原本90%的大小,到了那時,我爸爸將再次與我同在。」最後他悲慟說道:「先讓老師瀟灑的走吧,以他最動人的姿態幫我們探路。我的肝將為了他重新長回原本90%的大小,到了那時,我爸爸將再次與我同在。」林俊傑得知訊息後,透過經紀公司悲痛表示:「很痛心、很不捨,音樂界失去了一位傳奇作詞人,而我失去了這位發掘我、一直很疼我的林秋離老師。」女團By2的妹妹YuMi聽聞消息也發文哀悼,「我們從只會唱跳的小女孩慢慢改變成會自己寫歌的大女孩,您是恩師,也是我們音樂世界裡的燈塔」。肝硬化後每20人有1人會併發肝癌肝是沉默的器官,肝病初期都無特別症狀,一旦出現病徵,大部分已經為時已晚。國健署指出,感染B、C肝後每4人有1人會變成肝硬化,肝硬化後每20人有1人會併發肝癌。因此,篩檢及早找出病症特別重要。肝癌是指發生於肝臟的癌症,如果是肝臟內的細胞所引發的癌病,我們稱之為「原發性肝癌」,若是肝外的癌細胞透過血液或其他途徑擴散至肝臟的話,則稱之為「轉移性肝癌」。 肝癌如何預防?1.不吸菸、不酗酒。2.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生活有規律,避免過度疲勞。3.注射B型肝炎疫苗。4.注重飲食衛生。5.減少食用含有亞硝胺的食物。6.不吃發霉食物。7.肝癌高危險群(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或B、C 肝炎帶原者)應定期主動至醫院追蹤檢查。45歲至79歲 可接受終身一次的B、C型肝炎免費篩檢國內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破萬,肝癌更高居癌症死因第二位,其中有8成的肝癌發生是由B、C型肝炎所造成。由於肝臟沒有神經,加上很多民眾自我健康管理觀念不足,利用醫療資源較為被動,疏於照護肝臟健康。肝臟病變常是靜悄悄的發生,發生不可逆的病變時已不能積極治療,事前預防及篩檢更顯重要。目前政府提供年滿45至79歲民眾,終身可做一次B、C肝炎免費抽血篩檢。如果民眾不清楚自己是否有B、C型肝炎,需先到就近醫療院所接受篩檢,假設篩檢C肝抗體陽性,應該儘快到醫療院所進一步檢查,確認是否有C肝病毒,並依醫師評估建議接受治療,保障自身健康,也能有效預防肝炎傳播。參考資料‧62歲恩人林秋離換肝病逝 林俊傑悲痛發聲‧B、C肝每4人有1人肝硬化 國健署擴大終身一次篩檢‧防治肝癌趁早發現 150人今在部基免費抽血篩檢、超音波
-
2022-12-1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住宿機構面對就地隔離的挑戰
編者按:本週是一所心身障礙病人的住宿機構如何在今年五月開始,歷經五波的疫情,成功應對就地隔離的故事。首先是教養院院長敘述機構內發現第一位快篩陽性的個案,隨即成立指揮中心,啟動各種機制,護理、社工、教保、行政、總務人員的通力合作,有效的快篩以及各種緊急措施,完成使命,最後她說,「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更增進我們的應變能力,從擔心害怕到從容面對,從中學習到很多,對於疫情處理的經歷抱著感謝之心,因為每一次的經歷都是一種學習與省思,反思疫情的防控措施中是否還兼顧到身心障礙者的身心靈狀態,用溫暖的心照顧著每一位個案。」護理組組長列出幾項心得,包括「讓工作人員了解配合政府疫情政策」、「疫苗施打政策,促成本院服務對象施打新冠covid-19疫苗達97.7%。工作人員疫苗第一次加強劑施打率為100%」,「加強與家屬院區內疫情狀況之溝通」。更難得的是這所教養院高齡的董事長,本身也是此院身心障礙院生的家長,寫出個人擔心兒子的安危,以及院內員工的健康與安全,同時向提供豐富的快篩試劑供教職員及服務對象使用的外界友人,深表感謝。2022年4月疫情大爆發,每天確診的人數持續增加時,身為管理者的我開始擔心與焦慮,擔心疫情進入機構內造成群聚感染,故機構內的全體同仁必須戰戰兢兢,竭盡全力地做好分艙分流與感控措施,為此,也做了幾次假設機構內發生確診時的情境演練,就是期待能做好萬全的準備,將可能的傷害減到最低。5月下旬一個天氣晴朗星期六的上午,突然接到護理組長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院長,○○○剛剛快篩陽性。」機構內出現第一位快篩陽性的個案,當下隨即啟動人力召回的機制,護理、社工、教保、行政、總務等人員陸續趕到機構內,護理師負責全體服務對象的快篩,緊急於住宿大樓的1樓餐廳成立指揮中心,大家分工將防疫物資、電腦相關設備等盤點分類放置於指揮中心內,同時將日間的空間挪出設置為居家隔離照護空間,因為先前已連結醫療資源,護理人員甚至事先與醫師演練視訊看診的流程,因此當出現快篩陽性的個案時,我們很快的聯繫上醫師,並能順利的完成視訊看診。5月下旬的確診案例是機構的第一波疫情,截至隔離結束並未有新增個案,也因此讓我們有時間檢討修正,首先在居家隔離空間增加影音休閒設備、廚餘的冷凍冰箱、洗衣機等,開始募集防護裝備與快篩劑。很快的6月8日再次出現1位個案快篩陽性,接連三天快篩,有6位個案快篩陽性確診,這是機構的第二波疫情,6月27日迎來第三波的疫情,同樣的6位個案確診,9月13日開始又陸續出現快篩陽性的個案,第四波的疫情再次襲來,有8位個案確診,10月11日突然一下新增4位快篩陽性的個案,第五波的疫情來勢洶洶,接連幾天的快篩,在不同的住宿區域都有出現新增快篩陽性的個案,工作人員也接連確診,第五波疫情中就有24位個案確診,12位工作人員確診。從這5波疫情可以感受到機構是拚盡全力地守護著個案的健康,積極的落實感控措施以防止群聚擴散。然而在面對如何做好疫情的防護,同時還要處理確診個案就地隔離的醫療照護問題,對機構來說是真的是莫大的壓力與考驗。首要處理的是照顧人力的安排,綠區、黃區、紅區的人員怎麼安排,特別是紅區的人力,需要與照顧人員溝通說服,徵求自願者進入隔離區照顧確診的個案,碰到照顧人員陸續確診時,又要重新協調人力同時要顧及勞動法規,有時候班表一天異動數次。另一個難題就是個案對於必須隔離限制活動區域的情況不一定會接受,加上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因而會出現哭鬧不止或破壞物品、自傷等行為,更加重照顧人員的負擔。在第2波疫情中有位個案無法接受需要隔離,護理人員陪同他進入隔離區時,堅決不進入甚至拿物品砸護理人員,只能緊急求助於他熟悉的照顧人員前來溝通協調,經過一番折騰終於願意配合進入隔離區。在第三波疫情中,有位個案因為與同住的確診個案相處不好,出現情緒失控不穩的情形,突然將玻璃水杯砸破,拿起玻璃碎片跑進廁所內自傷,照顧人員當時根本無法顧及到自己防護,只能爬上廁所隔間處進入廁所將門打開,拿走碎玻璃並安撫個案,照顧人員癱軟的表示自己快崩潰了,機構因此再另外準備一間獨立的隔離空間讓這位情緒失控的個案單獨隔離,並再增加照顧人力。第四波疫情確診的個案,大都是比較需要高照護支持的,不僅生活自理方面的大量協助,另外還有情緒的支持,其中1位個案,因為不舒服又無法表達,不停的哭鬧、砸物品發洩,照顧人員不斷調整方法安撫,提供喜愛的玩偶,音樂都無法使他平靜下來,甚至攻擊護理人員,咬傷照顧人員。在每一波疫情當中,不僅要負責疾病照護的部分,還有要處理個案的情緒行為的問題,常使得照顧人員心力交瘁。就地隔離的措施對於確診者的健康監測亦是工作人員很大的壓力,為能使確診者盡快康復,減少中重症的發生,照顧人員需要密集的監測血氧、血壓、心跳、體溫、呼吸、活動力等,深怕一個不注意、不小心無法及時提供必要的醫療支持,再來就是關注確診者的飲食營養,除三餐外,額外還提供維他命C,綜合維他命、枇杷膏、舒跑飲料、雞蛋、水果等多種營養補給,就是希望確診的個案快點康復,即使我們很努力的照護,這期間仍有3位確診個案緊急送醫治療,很幸運的是治療後均無大礙,順利康復。另一項考驗防疫物資的不足,我們必須透過多元管道的方式去籌募防護裝備,N95口罩、防護面罩、防護衣、手套、酒精、漂白水等,當出現疫情時,照顧區域會分為紅區、黃區、綠區,紅區與黃區的照顧人員提供服務時均要穿著防護裝備,後續還要處理龐大的垃圾量,脫去的防護裝備需要先消毒後放置於獨立的空間,再漸進式的交由清潔隊處理。 經歷五波的疫情,有很深的體悟,機構需要有強大的資源連結能力,如果沒有外部資源的協助,如何能做好防疫與就地隔離的居家照護,防護裝備需要自己籌募,醫療的資源包含提供視訊診療單位與藥局等。雖說社會處與衛生局會協助連結,但仍需要機構的主動出擊,才能迅速掌握到醫療資源。倍增的人事成本也是機構要承擔的經濟壓力,因為落實分艙分流的服務,還有確診區的照顧人力,工作人員確診隔離等因素,無形中增加照顧人力的調度與加班的人事成本。再來受到疫情、感控措施及專業服務的多重壓力下,也逐漸抹去工作人員的工作熱忱,亦成為工作人員的流失的因素之一。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更增進我們的應變能力,從擔心害怕到從容面對,從中學習到很多,對於疫情處理的經歷抱著感謝之心,因為每一次的經歷都是一種學習與省思,反思疫情的防控措施中是否還兼顧到身心障礙者的身心靈狀態,用溫暖的心照顧著每一位個案。
-
2022-12-11 焦點.元氣新聞
鬆獅蜥、鴨子、黃金鼠也是寵物,養後讓我提早體會父母照顧小孩的辛苦
養寵物是目前正持續成長的趨勢,許多人會透過領養或購買來將寵物帶回家。《聯合報健康版》十一月徵文主題「我的寵物小孩」,徵稿你是如何寵愛自家毛小孩?徵文獲得許多讀者迴響來信分享養寵物的點滴故事,根據讀者的來稿,多數人養的寵物是貓跟狗,也有人養黃金鼠、小兔子、白文鳥、鴨子、鬆獅蜥。而除了分享自己養的寵物種類,很多讀者也分享領養的心路歷程、自己與寵物的生活點滴、如何寵溺照顧寵物小孩、寵物的疾病的對抗與照護....,以下摘錄其他可愛寵物,黃金鼠、小兔子、白文鳥、鴨子、鬆獅蜥的精華篇章,來看看你也會這樣寵愛你的「寵物小孩」嗎?延伸閱讀:愛牠就要養牠一輩子!我的寵物我來寵,那些陪伴生病毛小孩治癒的日子除了貓跟狗,許多人也會飼養黃金鼠、小兔子、白文鳥、鴨子、鬆獅蜥...來當作寵物陪伴自己,來看看以下讀者分享跟寵物的成長故事。1.鬆獅蜥.當年小兒子從學校畢業,帶回一隻「鬆獅蜥」,屬兩棲爬蟲類,飼養並不困難,只要一個大小適中的飼育箱,裡頭布置一些底材和流木,冬天箱底加裝加熱墊,箱子上端裝設紫外線燈和太陽燈即可。不同階段的鬆獅蜥要餵食不一樣的飼料,大抵而言,以小昆蟲和蔬菜為大宗。後來兒子工作後,照料工作就落在我身上,因退休後邁入空巢期,加上朝夕相處,慢慢體會到「寵物家人」的感覺。不幸的是,不知道是我照料不周,還是其他因素,我接手飼養一段時間後某一天,鬆獅蜥竟然無預警辭世,與家人商議後,決定將鬆獅蜥製成標本,外貌就跟活著時一模一樣,感覺還是跟我們住在一起,少了生離死別的哀傷情緒。2.黃金鼠.「短腿」是隻黃金鼠,我們家的第一隻寵物。黃金鼠是夜行性動物,所以女兒白天上學時幾乎不用費心,等女兒回到家用完晚餐,也剛好是短腿開始活躍的時刻。我們最喜歡看她用小小雙手梳理臉頰或是身體,以及牠把食物塞進自己頰囊時那胖嘟嘟的臉部表情,更是討人歡喜。女兒每天會把短腿的萌樣拍照後,傳給遠在高雄娘家的媽媽欣賞。母女倆還能用電話聊上許久,主題除了大學生活外,當然更少不了短腿。女兒從幼稚園開始到高中畢業,都跟著老婆在高雄生活,今年因為考上大學才搬回台北的家,和爸爸的我一同生活。本來還擔心她會不適應,但因為短腿的加入,讓一家人之間增加了更多的話題和樂趣。3.白文鳥.我曾養過一黑一白兩隻文鳥。每天早上我會到陽台為牠們換上最新鮮的食物,那時候可愛的鳥兒是我生活的點綴。後來發現白文鳥一直蹲在窩裡,偶爾才出來吃飼料,一陣子後,從窩裡傳出細微的聲音,原來是有了愛情的結晶。一隻隻羽翼未豐的「小朋友」跑出來了,四隻有黑有白,樣子真是可愛。小小的鳥窩裡瞬間熱鬧起來,每天吱吱喳喳,像菜市場一樣充滿了活力。後來發現白文鳥一直蹲在窩裡,偶爾才出來吃飼料,一陣子後,從窩裡傳出細微的聲音,原來是有了愛情的結晶。一隻隻羽翼未豐的「小朋友」跑出來了,四隻有黑有白,樣子真是可愛。小小的鳥窩裡瞬間熱鬧起來,每天吱吱喳喳,像菜市場一樣充滿了活力。4.小兔子.三年前從高雄愛兔協會領養一隻流浪兔開始,便成了照顧上無微不至的全職保母。所有關於飼養的食物、器具與寵物籠、背包,都以動物福祉為出發點精挑細選,連尿盆都換過好幾個,就是希望有充足的活動空間與舒適性,平時除了飼料、專用牧草、新鮮蔬果外,並搭配酵素納豆菌來幫助消化,每年還帶去醫院做健康檢查,這流浪母兔真好命,遇到好心主人後,活像一隻養尊處優的皇家貴族。.那年,兩個女兒吵著要養寵物,一次到夜市逛了一趟後,家裡就多了兩隻小兔子。小姊妹把牠們養在主臥室的陽台外,當激情過後,我這個媽媽自然成了照顧的老媽子,還好每天打開落地窗就能看見小可愛們自在玩耍,心情隨之愉悅,也甘之如飴。一次放飼料時發現黃白混色兔子身上的毛被扯下,散落四處,以為牠受到霸凌,於是立即將另一隻關回籠裡,算是給牠的懲罰。第二天早上,我在角落看見一大坨聚集的兔毛,翻開一看,竟有六個粉紅色蠕動的小肉丸,這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讓我喜出望外,與新生命相逢的機緣,讓母性噴發的我,瞬間感到責任重大。當時我的心情和毫無經驗的新手兔媽媽一樣,驚喜又錯愕,還好用手機搜尋找到附近一家寵物店,詢問照顧方式,也購買「媽媽補品」幫兔媽媽補補身子,又把牠的籠子蓋上布毯,以免吹風感冒,擔心會無聊,還會播放清音樂穩定牠的心情。5.鴨子.我擁有一個很快樂的童年。因為我家養了一對鴨子。黃茸茸的小小身軀,扁嘴鑽動模樣真可愛。以切碎的青菜或搗碎的蝸牛餵食,教牠們飲水,感到責任重大。牠們的羽毛逐漸從稀軟的黃毛轉為灰黑參雜,體型愈漸壯碩,長大為全黑成鴨,可愛的醜小鴨終於蛻變成美麗的天鵝,我們小小的心靈中很有成就感,也讓我提早體會父母照顧小孩的辛苦,更願意主動幫忙家務。.我退伍後做志工,將學校垃圾場附近荒地開墾成菜園,供學生課餘休憩,後來買塊農地自耕自食。剛好碰到飼料大漲,禽流感盛行,農民不堪負荷下棄養鴨子,我就領養幾隻放在農地自由活動,吃無農藥的菜,想不到換毛後竟然會飛。飛天鴨飛來飛去,野狗來襲就是飛,聽到主人摩托車聲音,就成群跑到路邊,麻袋剛卸下,憑嗅覺找到喜歡吃的大陸妹,咬破麻袋嘴巴鑽進去吃;農婦坐小板凳整理鴨食,飛天鴨臨空突襲,驚喜鴨子飛飛飛。用飛天鴨療癒退休身心,促使努力奮鬥健康的動力,每天跟著鴨子走,滿好的。
-
2022-12-03 失智.照顧喘息
面對失智者失序的情感與行為,該如何幫助他們?
一個人無論再怎麼有愛,當他的焦點總是向外,而忘記自己也是個「人」的時候,「愛」總有一日會被消耗殆盡。因為我們會累、會想休息、會變得脆弱,也更需要別人的支持與幫助,無論是照顧者或是失智者。所以,當我們在面對失智者失序的情感與行為時,我們要學會了解他們這些行為之下,真實的「需求」或「情感」,並學會用不同的方式去應對。失序的情感與行為底下,是隱藏的脆弱並不是每個人在情緒崩潰時,都會有和我一樣的行為。有些失智者在情緒崩潰時,他們的行為反映出他們兒時的模樣。他們會困惑不解或暴躁易怒,也許是喊叫或丟東西,或推翻桌上的東西,或身體前後不停地晃動,這些都是來描述幼兒會做的行為。然而,無論什麼樣的行為,都反映出小孩子的脆弱,是在呼求別人來理解,來給予溫柔對待與幫助,就如我所描述的。然而一般來說,大家通常會同情小孩子,卻不會同情失智者。當我回復到兒時的行為模式時(這是失智者在身心不勝負荷時會做的事),我想起耶穌曾說到小孩子和天國,祂說:「我告訴你們⋯⋯。凡再次單純像這小孩子的人,他在天國裡的排行是大的。更重要的是,當你為我的緣故接待這樣的小孩子,就等於是在接待我。」(馬太福音18:2-5,信息本)對我和像我一樣經歷情緒崩潰的失智者,可以做某些事來安撫我們。如果我不認識你,或我忘記我認識你,請你自我介紹,並附帶一些說明。例如:你可以說「我是希拉,我在教會幫忙準備茶和咖啡」,或是任何適當的描述。請不要問我問題。一般而言,與失智者交談時,用問問題作開場白一點幫助也沒有。如果可以的話,請給我一個單純或安靜的環境,如果你無法做到,請帶我離開,就像教會的朋友在棕櫚主日那天所做的一樣。要使環境安靜,可能包括減少噪音(把音樂調小聲或關掉),或調整照明(開燈或關燈,視需要而定),換句話說,就是要除去或減少感官的觸發點。如果我感到困惑,請安撫我,但不要用過多的言語,我會不知所措——請讓我知道,我應該怎麼做。你可能只需要手指向門,向我伸出膀臂,面帶微笑,比手畫腳地擺出倒茶的姿勢。然後在一個比較安靜、比較沒有壓力的地方,你或許可以播放合適的音樂,跟我聊聊我的興趣、嗜好,以及我年輕時對我意義重大的話題。
-
2022-12-01 醫療.消化系統
咽喉逆流比胃食道逆流難察覺!醫師點出「逆流」5危險信號
該如何知道自己有逆流典型胃食道逆流的患者會有胸口灼熱的症狀——進食後會胸口疼痛,尤其是吃完油炸物或油膩的食物後。大多時候,醫生會將此患者診斷為胃食道逆流疾病。較困難的問題是如果你是「非典型」或「隱性」逆流,也就是咽喉逆流,該從何得知呢?逆流的常見症狀.沙啞.慢性咳嗽.短暫窒息.吞嚥困難.喉嚨有個腫塊.鼻涕倒流.胸口灼熱咽喉逆流在白天或夜晚都可以發生,但是大部分咽喉逆流的患者不會有胸口灼熱症狀(因此是「隱性逆流」)。針對這一點的解釋為逆流物質停留在食道上的時間不夠久,因次不會使器官出現難受症狀;然而,即使只是一點胃液進入喉嚨,就會產生症狀。喉嚨和聲帶對於逆流導致的刺激和損傷,其敏感程度是食道的一百倍。咽喉逆流的症狀為聲音沙啞、喉嚨太多黏液、淸喉嚨、鼻涕倒流、慢性咳嗽、喉嚨有個腫塊的感覺、喉嚨疼痛、短暫窒息、呼息短促、氣喘、鼻竇問題、吞嚥困難、牙齒疾病,甚至口臭。有些人會有間歇性或慢性沙啞,有些人會有嚴重鼻腔和喉嚨倒流的問題—即過多黏液或痰—所以導致慢性的淸喉嚨。如果發現任何一種上述症狀,特別是如果你抽菸,那麼應該問問你的醫生你是否有咽喉逆流的可能性。逆流症狀指數(THE REFLUX SYMPTOM INDEX,RSI)下列9個問題,請依照自己的狀況,圈選0-5 分,最後將所有分數加總,以得到你的逆流症狀指數。最常診斷和治療咽喉逆流的專科醫生為耳鼻喉科醫生。而身為耳鼻喉科醫生,我們使用逆流症狀指數(RSI)作為篩檢工具。你可以藉由回答上述問題來瞭解自己的逆流症狀指數。一般來說,咽喉逆流的魔法數字是15,但是逆流症狀指數並非一定能夠確認你罹患咽喉逆流,因為有些咽喉逆流的患者,其逆流症狀指數很低。另一方面,大多數咽喉逆流患者具有一個以上的症狀。潔米醫生所治療的患者,逆流症狀指數平均大於20。如果你察覺自己有任何一項逆流徵狀,請去看醫生。逆流的危險信號以下是一些嚴重逆流的警告信號與症狀(咽喉逆流和胃食道逆流)。其中一些症狀,可能還表示存在更危險的情況。1. 用餐後出現壓迫性胸痛,讓你懷疑自己心臟病發;顯然,為了以防萬一,你應該立刻前往急診室。2. 半夜從酣睡中醒來,像條離開水裡的魚一樣咳嗽和大口大口地呼吸;這稱作喉痙攣,你不會因此而死,但是感覺起來會。3. 慢性咳嗽超過三個月,但是胸部X光正常。對於難以診斷的慢性咳嗽,逆流是最常見的原因。4. 除了正在進食之外,喉嚨如果總是感覺起來有腫塊;通常是咽喉逆流。5. 早晨聲音沙啞、漸進性(惡化)的聲音嘶啞,還有吞嚥疼痛,都可能是咽喉逆流的症狀,甚至可能是喉癌。你應該去看耳鼻喉科醫生。逆流相關症狀和疾病(咽喉逆流與胃食道逆流)逆流與睡眠障礙你一天當中吃了什麼、吃了多少和何時進食皆可以嚴重影響你的睡眠品質—反過來說也會影響你的專注力、情緒、工作習慣和整體的生活品質。如果你有逆流,避免過度進食,尤其是過度飮酒。此外,飯後3小時你不應該躺下;如果你有夜間逆流,你應該準備一個三角枕或類似的東西以抬高頭部和胸部。光是支撐頭部的普通枕頭沒有幫助。抬高胸部能使你的晚餐更難恣意遊走;重力會幫忙。對逆流患者而言,酒精是個打擾夢鄉的問題製造者。它會放鬆食道瓣膜,放行胃的內容物逆流。此外,如果你在腦袋不淸不楚的情況下睡著,那麼你就是眞的喝醉了,而且可能會在三到四個小時後醒來,出汗的同時腦中還充滿一百萬種不同的想法;這就是酒精戒斷的跡象。永遠不要在頭腦混沌不淸時去睡覺。做些呼吸運動,盡可能保持淸醒並飮用大量白開水。如果你半夜會醒來咳嗽,那麼有兩種可能的原因:一種是逆流,另一種則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而這也可能會因為逆流而更加惡化。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你的喉嚨會在睡眠期間塌陷,尤其發生在更深層的睡眠週期中。睡眠呼吸中止症與打鼾有關,但是打鼾可以是逆流或其他情況所造成,如體重過重或鼻道慢性充血。睡眠呼吸中止症是非常常見卻被低估的疾病。如果你想得到一夜好眠,吃一頓淸淡的晚餐,且至少在睡前3小時用餐。避免過鹹的食物,它可能會讓你因為脫水而醒來,並且避免飮用超過一杯葡萄酒或等量的酒。當然,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飮品。想要眞正輕鬆入睡,你可以嘗試溫水浴、舒緩的音樂和洋甘菊茶(不要薄荷茶!)。再次重申,太晚進食是逆流的關鍵風險因子。如果可以,我們會堅持讓每位會逆流的人在晚上8點關閉廚房,尤其是有氣喘等呼吸問題的人。此外就是—永遠不要吃宵夜或睡前零食。潔米醫生的臨床案例費莉西雅是一名70歲女性,她身材苗條且愛運動,從前是名舞者,而且為了維持體態,每天會從事一小時的瑜珈。她因為慢性咳嗽和早晨聲音沙啞而前來尋求協助。她的喉頭是場災難。藥物對她沒有效果。她告訴我關於自己「健康的」日常養生法:一份大量的晚餐,接著是做一小時的瑜珈,睡前再吃一顆澳洲史密斯青蘋果。嗯,是這樣的:你永遠不應該在飽腹的情況下運動,或是在用餐後3小時內躺下!此外,吃紅蘋果還可以,但是對於逆流患者來說,一顆酸(非常酸)的史密斯青蘋果就像是一塊逆流磁鐵,特別是在睡前食用。我直截了當地告訴費莉西雅。請她把她的「大餐」改到中午享用,瑜珈練習與點心挪到更早的時間,並且以紅蘋果取代她每日一顆青蘋果的習慣。光是這些改變,就足以使費莉西雅的症狀完全消失。書籍介紹書名:【跨科解密】胃食道逆流修復全書:美國權威醫師12年實證,兩大飲食階段✕75道低酸料理,14天終結各種逆流症狀作者:潔米.考夫曼, 喬丹.斯特恩, 馬克.鮑爾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2/08/25作者簡介潔米.考夫曼(Jamie Koufman)是世界上逆流疾病的主要權威醫生之一,也針對逆流議題在美國國內和國際間巡迴演講。近三十年來,她的開創性研究集中在探討逆流對聲音和呼吸道的影響。她創造了「隱性逆流」(Silent reflux)和「咽喉逆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兩個涉及喉頭和喉嚨逆流的醫學術語。考夫曼醫生是紐約聲音研究所(The Voice Institute of New York)的創辦人和主任,該研究所是美國最重要的綜合聲音治療中心之一。她是紐約醫學院(New York Medical College)的臨床耳鼻喉科教授,自1994年以來每年都被列為「美國頂尖醫生(Top Doctors in America)」。考夫曼醫生撰寫了一個關於嗓音障礙、聲帶手術、逆流和經鼻內視鏡的醫學部落格:www.VoiceInstituteofNewYork.com。喬丹.斯特恩(Jordan Stern)是具有美國專科執照的耳鼻喉科醫生(頭頸外科),在上呼吸道疾病的治療方面有超過20年的經驗。他也是綜合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和打鼾中心「BlueSleep」的創辦人及主任,並且組建了一個跨專業團隊,致力於治療成人和兒童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和打鼾。斯特恩醫生經常針對睡眠呼吸中止症和頭頸部腫瘤方面進行發表和演講。他是聖文生頭頸腫瘤外科計畫(Saint Vincent’s Head and Neck Oncologic Surgery)和紐約眼耳醫院頭頸外科服務(New York Eye & Ear Infirmary’s Head and Neck Surgery)的前主任。自2007年以來,他每年都被列入《紐約時報》的「頂尖醫生(Top Docs)」名單中。他與鋼琴家馬格達萊納.巴切夫斯卡(Magdalena Baczewska)一起製作了〈Music for Dreams〉(見www.bluesleep.com)。馬克.麥克.鮑爾(Marc Michel Bauer)是法國廚藝學院(French Culinary Institute)的主廚和備廚,在過去的18年裡,他在那裡磨練烹飪和技術能力,並熱情從事教育和啟發後輩。身為一名法國主廚,他曾是曼哈頓「Délices de France」的行政主廚。他在法國獲得了烹飪藝術和科學的雙重高級認證,並在紐約州立大學學院(SUNY College)獲得了理學士學位。鮑爾主廚透過使用從國外旅行中獲得的當地食材和技術,以及透過調整食譜以滿足特殊飲食需求來設計新菜餚的能力,為烹飪帶來了豐富的創造力。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曾與許多業內的頂級廚師並肩工作,包括亞倫.賽拉克(Alain Sailhac)、雅克.貝潘(Jacques Pépin)、安德列.索爾特納(Andre Soltner)和雅克.托雷斯(Jacques Torres)。由於親身經歷過胃酸逆流的痛苦,他認為有必要創造出簡單的食譜,使逆流患者能夠享受食物,不受飲食的限制。延伸閱讀: 調整「自律神經」,要從「脊椎」開始!日本整骨專家教你:睡前3分鐘「這樣跳」,緩解身體無力、夜間失眠
-
2022-11-26 退休力.自在獨立
你有選擇困難症嗎?專家授獨立思考術,做出理性選擇10大原則
「選擇」是很難的一件事。某種程度來說,選擇就是在未知的狀況下「賭一把」。大部分的人生悲劇,往往來自於當事人在完全搞不清楚狀況的時候,就做了一個可能影響後半輩子、數十年的選擇。比方說選學校、選科系、選第一份工作、選擇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偏偏大部分的人在關鍵的事情上,很少知道該怎麼使用邏輯思考細細推敲,反而只是憑藉感性與直覺而定。 「選擇」更讓人苦惱的地方,在於可能會有好幾個選項。除非利弊與得失清楚明白,不然其中的取捨總是讓人為難。也因為分析起來很困難,所以有很多人常常思考半天後,卻選出一個自以為很好、客觀上其實沒有這麼棒的選項。 想先給各位讀者十個我們自己常用的思考原則。在面對各類選擇時,如果都能以下面的原則思考一遍,就可以有效地讓未來的人生更加順遂。 原則一:哪一個選項可以讓未來的選擇增加? 每個選項都有其優缺點。我自己在比較各選項時,最先思考的問題,通常都是「哪一個對我將來的自由度最有幫助」。 某些選項會帶來短期利益,但長期下來能自由選擇其他選項的機會會減少;而有些選項短期雖然不利,但長期看來會讓選擇的自由度增加。所以基本原則是「選擇能讓長期選項增加的那一個」。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個人很喜歡音樂,卻念了四年的法律系。即將畢業之際他去聽了一場音樂會,發現自己真的很想從事音樂工作。那到底該立刻休學去當音樂家,還是多花幾個月的時間拿畢業證書?是我的話,我會忍耐到畢業。因為拿到法律系的畢業證書,不表示一定得從事法律工作。萬一將來音樂家的人生不順遂,至少還有機會回來從事法律工作,這對後續的人生就像是個「保險」;但如果沒這保險,我後續的人生選擇就只剩下在音樂領域出頭一途。所以拿到畢業證書,我後續還有兩個人生選擇;但如果不拿,就只會剩下一個選擇。 以此當第一個思考原則,你就能嘗試把人生後續的機會最大化。一旦努力做到這點,加上運氣又不差,人生牌局就會越玩越好! 原則二:不要因為害怕、恐懼、或困難而做出選擇 很多人會因為害怕而做出選擇。比方說害怕孤單、害怕沒工作、害怕無法面對困難的挑戰、覺得跨出舒適圈面對未知很恐怖,所以做了一個讓自己覺得舒適的選擇。 但舒適的選擇,通常都是我們熟悉、沒有挑戰性的,甚至可能是有所缺憾的選擇。因為如果現況很好、可以長期延續、毫無問題,就不會煩惱「要不要選新的」了。但就是因為現況出了問題,即使看起來還不明顯,可是將來遲早會發生,所以我們潛意識才會覺得「似乎是做些改變的時候了」。 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又會反反覆覆、擔心未來,所以最後延遲決定,讓自己繼續待在舒適圈中。但這不是理智在幫你決定,而是「恐懼感」在操控你。恐懼感會讓我們待在一個目前安全、但未必正確的位置,進而錯過改變的機會。 請記得:人生最可怕的地方,並不是失去現有的,而是得不到未來更有價值的那些機會。 原則三:不要在憤怒或不平時做出決定 人在憤怒或覺得不公平時,會傾向於選擇玉石俱焚,而非對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選項。 兩個小朋友在堆沙堡。如果一個小朋友的沙堡被推倒而在地上大哭,即使老師來了,往往怎麼安慰、擦藥、給糖果、送玩具,都沒辦法讓他破涕為笑。除非讓他把另一個小朋友的沙堡也推倒,自己才會高興。這是人性。但如果冷靜下來看,他拒絕了安慰、包紮、糖果、玩具這些益處,一心一意只為了報仇,這樣的選擇其實非常不理性,也對自己毫無益處。 但你我都是人,都有類似的人性,所以請小心這樣的人性陷阱。如果你被老師當掉、跟情人吵架、跟老闆爭執、被客戶抱怨,這時候千萬不要做任何重大的決定,因為很可能是衝動、不明智的一個選擇,變成只是昏了頭、想報復對方、讓對方難堪與受傷。而這類選項通常都會搞壞關係、累積仇恨,也損傷利益。一旦發生這些狀況,通常都會讓將來的人生選擇縮限。因此,一定要訓練自己在盛怒、感覺不公平的情緒下暫不做選擇。如此,選擇的品質才會好。 原則四:預想最壞的情況會怎麼樣,並預做準備 雖然我建議盡量逼自己走出舒適圈,但這不表示要盲目地承擔風險。我在做選擇之前,都會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如果事情不如預期,可能會多壞?」;第二個問題是「如果最壞的情況發生了,我承受得住嗎?」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自己嚇自己。認真細想下去,壞結果有可能根本沒什麼。直覺雖然讓我們覺得某個選擇的風險很大;但是當理性思考過後,可能會發現原本以為的風險,根本沒想像中那麼大。 我自己當年在創業前也有類似的思考。創業聽起來是很可怕的事情,可是當時我分析後,發現我的行業中最慘也就是沒有客人、接不到生意,但因為前期投資非常小,其實不會因此虧錢。這樣一想,就覺得其實根本不可怕。 再來我又思考,如果一直接不到生意,可以這樣嘗試多久?畢竟經營出名聲是需要時間累積的。我發現以當時的儲蓄而言,就算過兩年沒薪水的日子也沒問題。而且真的這麼糟糕的事情都發生了,那我又會如何?想想發現也沒怎麼樣,頂多是回去當上班族。所以一路想下來,就覺得創業其實也沒這麼可怕。當你發現沒這麼可怕時,恐懼感就不會驅趕理性,選擇當然也能更加正確。而且當你連最壞的狀況都想過一輪時,代表你對於這項選擇也做好了全方位的規劃。後續執行時的順暢度,其實也會跟著大幅提升。 原則五:計算成本,尤其是機會成本 另一個讓選擇更理性的習慣,是計算成本。當手邊有兩個選擇時,你若要讓自己傾向理性思考,就該逼自己計算成本與報酬的關聯。當選項被數值化後,就能讓我們避開因為憤怒或不平所做的兩敗俱傷的選擇。 但要提醒的是:成本不一定只有錢。更多時候包括時間、人情、機會等等。某個選擇雖然會花比較少錢,但可能會得罪人、損傷人脈、讓親友反目,這未必是個好選擇。 此外,重大決策還需要考慮機會成本。所謂機會成本,就是被放棄的選項所帶來的潛在價值。比方說,你繼承了一間店面,這時到底是拿來自己開店做生意,還是把店面租出去比較划算? 你盤算之後,可能估計自己開間咖啡店,日子會很輕鬆,一個月淨利大約有三萬元。這聽起來好像很不錯,但如果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間店面如果租出去,你或許能得到五萬元,而且什麼事情都不用做。而放棄出租,就會每月損失兩萬,也就是自己開店的機會成本了。 當然,選擇或許不能只看數值面。可能還要考慮自己開店的滿足感、成就感、學得的經驗、跟人互動的樂趣、達成夢想等。但這些也是該理性思考的一環,把各選項的價值與成本、好處與壞處都列出來,再根據人生目標挑一個最接近的,這才是大人的思考方式。 原則六:難以決定時,嘗試把狀況推到極端 當然,保持理性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時我們自以為很理性,但潛意識早已被恐懼感綁架了。但當下自己可能很難察覺自己到底是因為什麼而偏好某個選擇。這時候我會嘗試做一件事情,就是把手上的選項推到極端,或把環境推到極端,看看這些選項是否還一樣吸引我。如此會比較容易辨識出自己在意的到底是什麼。 例如挑選工作時,我會問自己幾個問題:「如果薪水只有現在的一半,我還會想做嗎?」「如果主管不是這個人,我還會想做嗎?」「如果從此工時會變超長,我還會想做嗎?」「如果公司日後沒有這種規模的大案,我會想待在這兒嗎?」 把環境推到極端,也是我卡住時常常問自己的問題:「如果我中了樂透,還會想做現在的工作嗎?」「如果我中了樂透,會想跟誰一起分享?」「如果我中了樂透,我還會想住在這裡嗎?」 當你嘗試這樣自問時,就能搞清楚自己到底是因為恐懼感、因為無奈、還是因為真心喜歡而選擇某個選項。一旦知道自己潛意識最在意的點,就能回歸理性、從價值跟成本的角度,分析這項選擇的利弊得失。 原則七:還是很難選擇時,逼自己做些小實驗 不過,邏輯分析沒辦法處理資訊不足的狀況。比方說你想跨入一個從來沒做過的產業,若只是關在房間裡自己判斷,那其實不叫分析,而是空想。要有效判斷,就必須先蒐集情報。所謂蒐集情報,可能是問有相關經驗的朋友、買相關的書籍進行了解。更務實的方法,則是讓自己做些小規模的嘗試。 若你是一個工程師,想轉職到比較重銷售的職位。但你沒有銷售經驗,也不擅長跟人交流,更不知道自己到底學不學得來。這時與其在家裡空想,或是跳下去了才後悔,不如嘗試主動爭取一些機會。比方說公司下次銷售拜訪、需要有懂技術的人一起前往時,你可以主動請纓加入。這樣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但最少可以近距離觀察,而且很可能有機會面對面回答客戶的問題。有幾次這種經驗後,就會對這項選擇有更全面的了解。 但我也要提醒,嘗試自己從來沒做過的事情,一開始一定會有較長的學習曲線,所以不要因為一兩次挫折就做出「我一定沒辦法」的結論。可能要多嘗試幾次,才會真正感受到其中的樂趣。但透過這種間接跨界的嘗試,至少可以在風險最低的狀況下,理解到另一個選擇的優劣之處,也能讓後續的判斷更貼近真實。 原則八:無論如何,不要盲從與跟風 雖然大家都做的事情,好像有種「眾人的保證」;但也因為大家都做,競爭一定很激烈,而且好機會也比較難獲得。 對大部分的人而言,接受世俗的價值觀最輕鬆:讀研究所、進大公司、結婚、生小孩、買房子、定期定額買基金、買終生壽險……都是很多人直覺接受的人生選擇。但我要提醒的是:所有選擇的適用性,最後都還是得回歸到個人! 就算很多建議符合90%以上的人,你也有可能剛好是剩下的10%。所以聽到別人的建言、知道大家都排隊跟風的事情時,不要慌忙跟上,反而應該退後一步,想想這個選擇真的跟自己的生涯目標、自身條件吻合嗎?如果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跳進去真的能生存或突圍嗎?會不會只是掉進去變成一個不快樂的分母?若是後者,難道我真得做跟大家一樣的事情?還是可以另闢蹊徑、走出跟大家不同的人生道路?唯有這些都想透了,做出的選擇才是真正為自己量身打造的。 原則九:有機會,多學習別人的選擇邏輯 雖然我建議大家不要跟風,但不表示該因此封閉自己,不理外界趨勢。以我自己而言,雖然某些選擇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但如果認識那些做了這項選擇、而且過得很好的人,我會想找他聊聊他背後的「人生價值觀」:聽聽當時他為何這麼選、碰到了什麼問題、如何克服等等。雖然這不表示我會跟著選,但我能更全面地了解別人怎麼面對問題,以及如何判斷與執行。 世界上沒有什麼選擇是所有人都適用的。別人選對了、成功了、順遂了,有時候不是表面的選對,而是他有正確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個人特質,然後選出正確的路徑來搭配。簡單地說,這是一個綜效的結果。 所以我對這部分會很感興趣。當你多了解別人怎麼想、別人如何面對人生選擇,就能體會一些更深層的生活心得。這些別人的故事也會讓我們成長,讓自己日後在面對選擇時,可以用更宏觀的策略來看待這些選項。 原則十:選錯沒關係,要有軸轉或停損的勇氣 沒有人能一次選到最完美的人生路程,大部分都是在過程中不斷調整。所以有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必須有「捨得的勇氣」。選到不喜歡的科系,不要因為花了四年,所以逼自己繼續做相關工作;覺得某個工作跟人生的目標不吻合,不要覺得都浪費兩年了,放棄很可惜;不要覺得兩人差異太大,卻因為花了一年的時間交往,害怕從頭來過太辛苦而堅持跟對方耗下去。 有些選擇做錯了,我們雖然會無奈,但也只能坦然接受。調整自己、控制可惜的心情,然後邁開步伐,重新嘗試不同的方向,就能找到更正確的目標。 如果總是陷在可惜的情緒裡,逼自己忍耐,最後很可能會在憤怒或不平的情緒中,做出一個極端或偏頗的選擇。這樣的選擇通常都很糟糕,帶給你的利益也最小。乾脆在沒有被逼到絕境之前,讓自己勇敢離開不好的環境。就長期而言,這樣才能讓自己未來的選項最大化! 以上十個原則,是面對困難的選擇時,值得一試的思考起點。更具體的選擇情境,請各位讀者繼續閱讀後面的章節。我們收錄的內容包含:職涯發展、人生態度、個人理財、創業經營、人生伴侶、以及人際關係等各類關鍵選擇的細微思考。 更多內容,歡迎各位到《大人學》網站,繼續關注我們。本文節錄:《大人學選擇:成熟大人的獨立思考術》一書
-
2022-11-26 寵物.寵物長照
世界最長壽的狗22歲,飼主:養寵物是一生承諾! 10種狗不能吃的食物需注意
現今世上活著最長壽的狗是在洛杉磯22歲的吉諾。飼主也大方分享牠的長壽秘訣,說自己從大學時代開始養牠至今都時刻陪伴,養寵物是一生的承諾。世界最長壽的狗-22歲的吉諾根據國家廣播公司(NBC)今日秀節目報導,22歲的吉諾獲得金氏世界紀錄(Guinness World Records)認證,是當今世上活著最年長的狗。20年前,飼主沃爾夫還是一名大學生,就讀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德分校二年級,跟室友一起去收容中心領養2歲的小狗吉諾(Gino);當時的他可能沒想到,小狗狗竟會陪伴自己度過至今超過一半的人生。放暑假時,沃爾夫會帶著吉諾回到南加州的家,四處拜訪家人朋友,讓吉諾很快就融入加州生活。沃爾夫說:「吉諾年輕的時候,喜歡在我爸媽曼哈頓海灘的家後院,跟別的狗一起玩;在威尼斯海灘上不綁繩子散步;我會在海岸公路上開著車、放著音樂,牠會把頭伸出窗外;或是在高爾夫球場奔跑。」沃爾夫分享22歲吉諾的長壽秘訣:健康飲食、來自親朋好友的照顧。但他強調,最重要的還是「吉諾自己的功勞」,牠得到很多的愛,我認為牠是一隻堅強的狗狗。現在40歲的沃爾夫,說從領養吉諾至今,幾乎時時刻刻都和牠相處在一起,「無論時間有多長,你必須長期投入,那是你身上的責任,但這百分之一千值得」。沃爾夫希望吉諾獲得「當今活著最長壽的狗」這個頭銜有助於慈善募款,用來宣傳領養及動物權保護的觀念。他希望吉諾20年來帶給他的快樂,能讓更多人知道,「從你把寵物帶回家的那天開始,就要全心全意照顧牠一生」。為了慶祝,他讓吉諾坐推車在家附近兜了一圈,這是吉諾這把年紀最愛的活動。不能餵毛小孩吃的10種禁忌食物而要讓狗狗長壽,除了健康飲食,根據聯合新聞網整理,以下10種禁忌食物不能餵毛小孩吃,對人類而言很正常的食物,對貓狗而言可能會是致命的毒藥。1.巧克力巧克力含有可可鹼和咖啡因,會傷害寵物的中樞神經,誤食會出現上吐下瀉、抽搐、心跳加快、昏迷的症狀,嚴重者死亡,可說是相當致命的食物。除此之外,同樣含咖啡因的東西像茶、咖啡、可樂、熱可可都不能給貓狗吃。2.葡萄葡萄會使寵物腎功能異常,嚴重時引發急性腎衰竭,尤其葡萄皮和葡萄籽的毒性對狗狗來講更高,食用後會引發嘔吐、腹瀉等反應,嚴重者死亡。3.生雞蛋生蛋白裡的抗生物素蛋白會消耗寵物體內的維生素H,讓其缺乏該營養素導致脫毛、生長遲緩、骨骼畸形等;另外生蛋裡也含有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等於是將病菌餵給貓狗導致中毒。4.蔥蒜類食物蔥蒜類食物包括洋蔥、青蔥、韭菜、大蒜,含有二氧化硫,會造成寵物紅血球氧化,引發上吐下瀉、血尿、發燒等症狀,嚴重者會致死。5.骨頭古早時候養狗都給牠們吃剩菜剩飯或骨頭,但骨頭碎裂後尖銳的碎片會刺穿狗的喉嚨、割傷嘴巴、食道、腸胃等,造成消化道器官損傷。6.酪梨酪梨中含有一種殺真菌的毒素persin,從果實、種子、葉子到整株植物都含有該物質,容易導致寵物腸胃不適,嚴重會導致嘔吐腹瀉、精神不振,甚至死亡。7.堅果堅果含大量油脂,會造成寵物腹瀉和嘔吐,甚至發展為胰臟炎,尤其是夏威夷豆更為致命,只要吃五、六顆就足以造成寵物無力、憂鬱、嘔吐和體溫過高。8.番茄(青果實、莖葉)蕃茄的莖葉含有番茄鹼和茄鹼,會讓寵物腸胃不適、肢體失調、肌肉無力、癲癇等,但這些物質在番茄的成熟果實成分會大大降低,因此可以給貓狗吃成熟的番茄,但青色未成熟的果實和植株就比較危險。9.果核人類經常給寵物餵食水果,但要記得把種子去除,因為部份水果的種子含有毒性的氰化物,會引發嘔吐、暈眩、呼吸困難等症狀,像是蘋果、李子、杏桃、西洋梨的種子都有這種物質。另外果核太硬難以消化,也可能阻塞貓狗的腸胃。10.酒酒精對寵物的大腦和腎臟有害,跟人類不一樣的地方是,只要一點就足以造成極大傷害,症狀包括嘔吐腹瀉、神經失調、呼吸困難、昏迷甚至死亡。4個你以為對牠好卻NG的行為1.給狗狗多吃蔬菜如果餵食含綜合營養素的飼料或鮮食,就不用擔心會營養不均衡;而且狗狗會自行在體內生成維他命C,如果給太多蔬菜會破壞營養平衡,反而對健康有害。如果真的想給狗狗吃蔬菜,建議佔一天總卡路里的十分之一以內,而且選擇狗食用無害的蔬菜種類。2.小心翼翼不打擾寵物午睡怕狗狗午睡被吵醒,全家人會刻意躡手躡腳、講話壓低音量,這樣有點太過頭了。緊繃的氛圍會傳達給狗狗,讓牠養成敏感、神經質的性格。所以若非刻意製造大的噪音,狗狗午睡期間不需要刻意不製造聲響,讓牠在自然的環境音中安心午睡是最好的。3.排泄完用力擦屁股有些飼主很認真地清理寵物的排泄物,但狗狗的皮膚比人類還薄且纖細,肛門周遭也有很細緻的部分,狗狗大完便若用力地幫牠擦屁股,很容易傷害肌膚,也會讓狗狗疼痛,之後討厭主人為牠清潔。如果大便完有排泄物殘留,可拿寵物專用的溼紙巾輕輕地用沾的方式清潔;另外把肛門和陰道附近的毛剃短一點,也能降低被弄髒的程度。4.這餐沒吃完,留著繼續吃有飼主認為寵物隨時都可以進食,即使這餐沒把飼料吃完,也會把食物留在原處,讓牠們想吃隨時可以再吃,其實大可不必這麼做。如果一直把飼料放著,狗狗會認為隨時都可以吃,對食物的態度變得隨便,造成進食的量和時間不規律的問題。建議如果狗狗沒有把這餐飯吃完,直接撤掉不用留著,下一餐也不需要增量,依然提供往常的量,觀察看看牠的食慾。
-
2022-11-24 醫療.精神.身心
失眠和憂鬱是50後常見困擾 醫教一技巧不用吃藥也能天天睡好、心情好
編按:失眠和憂鬱,是50+常見的健康困擾。有沒有方法,可同時預防這兩者?2022年知名期刊JAMA Psychiatry上的一篇研究指出,讓60歲以上的失眠病人接受非藥物的認知行為治療,不只失眠的狀況改善,日後發生憂鬱症的機率也會降低。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可運用哪些認知行為治療的技巧,讓自己睡好、心情好?50後睡不好、心情差,問題出在哪?每天寫日記,或許可以找出藏在細節中的魔鬼!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長期研究失眠議題。他觀察,避免失眠的方法不難,民眾也大多熟悉。例如,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平時不要壓力太大等,都是老生常談。真正困難的,其實是在生活中實踐。「醫師告訴失眠病人,睡前要放鬆。但有人一躺上床,就會忍不住思考工作的事。」如何讓一個人下定決心,改變長年來的習慣?不用藥物、改變想法的「認知行為治療」 自己察覺問題,改變才會真正有效林煜軒指出,除了開立藥物,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簡稱為CBT-I)也是治療失眠的常見方式。所謂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非藥物的心理治療。簡單來說,即是讓當事人自己發現自身的問題,進而做出改變的行動。林煜軒舉例,精神科醫師在衛教時,常會提醒失眠者注意咖啡因的攝取量,但病人不一定能做到,導致衛教效果不佳。這時,若病人可以記錄自己每天睡前的行為,或許能發現「做不到」的原因。例如,他曾有位失眠病人,每週有一半的天數一定會失眠,另外幾天則否。原因為何,病人自己也說不清。然而,做了兩週的睡眠記錄後,病人的失眠便不藥而癒。他在記錄每日行程時,發現只要下午14:30過後喝了咖啡,當晚就會失眠。這份紀錄讓他知道,原來自己的身體代謝咖啡因所需的時間較長。只要提早喝完咖啡,就能改善失眠。「睡好的原理我們知道,但是做到非常困難。」林煜軒舉例,對壓力過大的現代人而言,無法放鬆是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一個人為何無法放鬆?這個問題需要更細緻的分析。認知行為治療中,常會用「行為記錄」的方式,協助病人找到自己的問題根源。例如,請病人寫日記,記錄自己睡前幾小時內做了哪些事、有什麼煩惱。像是有病人透過紀錄發現,自己睡前的5小時都在工作、做家事,導致上床睡覺時,腦中充滿工作和家庭的待辦事項,自然無法放鬆。發現問題,是促成改變的契機。林煜軒舉例,不少失眠的病人有完美主義的傾向,認為一定要把當日的工作處理完畢,人愈累愈好睡。透過行為記錄,病人可以察覺自己的認知謬誤,改變工作習慣。例如晚上不收信、不打開工作聯繫用的社群軟體,進而達到睡前放鬆的目標。林煜軒比喻,改善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原理和減重很像。旁人不斷叨念「健康很重要」,往往比不上當事人自己站上體重計,驚覺「原來我太胖了」,進而有意願控制飲食和運動。他指出,「自己發現問題,如此改變的動機才會夠強。」認知行為治療,可同時改善失眠和憂鬱!放鬆不是自然達到,需要刻意練習2022年,一篇發表在知名期刊JAMA Psychiatry上的研究,進行了291位60歲以上失眠病人的隨機分派臨床試驗。其中一組人接受維持兩個月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另一組人則是給予標準的睡眠衛教。追蹤3年後發現,接受認知行為治療的這組人,發生憂鬱症的比率顯著低於對照組。為什麼治療失眠,可以達到預防憂鬱症的效果?林煜軒指出,失眠本身就是憂鬱症的危險因子之一。因此,治療失眠,本就會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但除此之外,認知行為治療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想法、讓人練習放鬆、避免反芻思考,這些技巧都有直接預防憂鬱症的效果。放鬆,需要刻意練習。林煜軒指出,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忙碌、高壓,肌肉常會不自覺地緊繃。在認知行為治療中,他會教病人幾個放鬆的技巧。一是「腹式呼吸」,鼻吸鼻吐,透過深而長的呼吸調節自律神經。另一種方法是「漸進式肌肉放鬆」,先讓身體感受最緊繃的狀態,再深度放鬆。以上班族容易緊繃的肩頸為例,先將肩膀往內夾至最緊,頭部彷彿卡在兩塊石頭當中。接著將肩、頸、頭的肌肉完全鬆開,靠在椅子上。重複數次,感覺兩者的差異。身體的每個部位,都可以如此練習,讓自己回歸最放鬆的狀態。林煜軒指出,「想東想西」的反芻思考,本就是人類大腦的預設狀態。當你覺察自己難以專注當下、心情緊張時,可以即時去做前述放鬆練習,轉移注意力、降低壓力的衝擊。50後如何睡得好、心情好?寫日記和學放鬆,人人都能做到的好習慣儘管認知行為治療有不少好處,林煜軒也坦言,這種療法不像藥物可立即見效,且病人需付出時間,持續練習放鬆、記錄自己的作息。若病人半途而廢,認知行為治療就會失敗。因此,找出動機,持之以恆,非常重要。他建議,50後若有壓力大、睡不好的問題,在看醫師之前可先寫日記,觀察自己每天的生活作息和睡眠品質之間的關聯。若擔心自己半途而廢,也可下載他和研究團隊開發的「作息足跡」App。這個App會藉由記錄使用手機的時間,推算一個人的睡眠時間,幫助使用者掌握自己的睡眠習慣。林煜軒指出,相較於坊間流傳的治療失眠偏方,例如睡前喝牛奶、聽音樂等,了解自身作息、揪出會影響睡眠品質的壞習慣更重要。「如果睡前喝紅棗枸己茶、牛奶,改善失眠的效果是1,睡前不看手機的改善效果大概是100。」此外,時常覺察自己的狀態,讓放鬆成為習慣,也能有效改善失眠、進而防止憂鬱。他也提到,無論是否進入診間接受認知行為治療,養成寫日記和放鬆兩個簡單的習慣,都能讓人受惠。「老後不失眠、少憂鬱,人生當然會過得比較好!」原文:50後如何天天睡好、心情好?林煜軒醫師:每天寫日記、做漸進式肌肉放鬆練習,可防失眠和憂鬱
-
2022-11-24 失智.像極了失智
退休後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醫師提醒注意失智症早期症狀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彭詩惟今天說,失智症早期常見症狀是短期記憶力衰退,但與「健忘」不同。健忘者經提示可能會想起來,但失智症者存取記憶的地方已壞掉,難再想起。民眾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會,打造幸福的老年生活。退休後漸漸感到力不從心彭詩惟為70多歲王姓婦人看診,主訴退休後漸漸感到力不從心,連最喜愛的書法、繪畫也興致缺缺。家人近一兩年也發現她記憶力似乎大不如前,所以才來看診。經過安排心智功能檢查及一系列評估後,確定王姓婦人罹患阿茲海默症。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持續攀升彭詩惟說,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65歲以上人口,每13人有1名失智者,80歲以上提高到5人有1人失智,因為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未來台灣失智症人口將持續攀升。失智症以阿茲海默症為大宗,另外還有血管性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及頭部外傷、腦腫瘤等因素導致。阿茲海默失智症雖然不可逆,但可依醫師評估及需求使用藥物「乙醯膽鹼酶抑制劑」、「NMDA受體拮抗劑」,延緩阿茲海默症退化的速度,也可嘗試懷舊治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或認知訓練。失智症早期最常見症狀為短期記憶力衰退彭詩惟表示,失智症早期最常見症狀為短期記憶力衰退,比如說常常忘記東西放在哪裡,重複詢問相同的內容,與別人約好的聚會,或才剛講過的事情也會不記得。其他可能症狀包括對原本勝任的事漸漸感到力不從心,言語表達困難,判斷力減弱,出門會害怕迷路或個性改變等等。國際權威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2020年研究顯示,改善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可望延緩或降低40%以上的失智症發生率。彭詩惟說,改善作法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控制,加上生活型態調整,如戒菸、控制飲酒、多運動、避免肥胖,同時保持心情愉快,學習新事物等等。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大大降低罹患失智症機會彭詩惟提醒民眾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就能大大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會,例如參加社團、當志工、保持愉快心情與健康飲食。民眾也可參加政府或民間團體辦理的相關講座和活動,或是閱讀相關書籍、參加線上課程,提前了解失智症。發現身邊親友出現失智症早期症狀,請儘速就醫讓醫師評估及診治。
-
2022-11-21 醫療.精神.身心
失眠睡不好 小心其他疾病擾亂生理時鐘
●長新冠後遺症常見出現失眠困擾●染疫之後呼吸道系統更脆弱,導致睡不好●後疫情與病毒共存,保持平靜、減低焦慮「醫師,我已經好幾天睡不好了,一下夜咳、一下鼻塞,反反覆覆無法一覺到天亮,是不是得了長新冠?」林口長庚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黃彥霖說,疫情造成恐懼情緒,不少確診者康復一段時間後,會有呼吸道症狀,很擔心體內是否殘留病毒。面對一波波疫情,不論是害怕染疫或是擔心確診的後遺症,想抗疫應該先顧好心理健康。黃彥霖表示,不少人因為胸悶、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症狀而急著求醫,擔心長新冠找上門,其實心悸、肌肉痠痛、呼吸困難、睡眠障礙都是典型的焦慮症狀。尤其在睡眠困擾方面,民眾常反應輾轉難眠、睡眠中斷、睡眠品質下降、晚上睡不好導致白天嗜睡等。壓力大作息亂 更會睡不著心理學「墨菲定律」表述:愈害怕發生的事情,就愈會發生。適度焦慮有助於防疫,提醒自己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過度恐慌反而會出現身體不適,若有鼻塞過敏、緊張型頭痛等症狀,容易因為緊張加重生理症狀。黃彥霖強調,壓力大、作息亂,都是導致失眠原因,若有自律神經失調、睡眠呼吸中止症者,睡眠受干擾的狀況會更嚴重。黃彥霖分享失眠障礙的治療原則,急性失眠可使用短期藥物,超過3個月的慢性失眠可進行非藥物的「認知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心理治療方式,透過了解新冠肺炎、癒後復原養生的「認知」,嘗試睡前閱讀、音樂紓壓、呼吸冥想等方式,可讓身體各部位的肌肉放鬆,慢慢改善睡眠習慣,練習一步一步解除壓力源。白天多多運動 睡前放輕鬆認知行為治療主要是協助民眾重新建立睡眠規律,除了睡前放鬆,非睡覺時間也要避免躺床、增加白天的運動量、保持規律生活作息,鼓勵自己自律並徹底執行。黃彥霖建議,寫下「睡眠日記」追蹤睡不著的原因,重建「應該」、「必要」做的事情,學習控制煩惱的技巧。過度擔心、焦慮的「過度激發狀態」容易適得其反,試著放掉對「睡著」的期待,不讓干擾睡眠的思緒湧上來,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後疫情時代如何身心安適1 將注意力放在能讓自己內心安定的事情上。2 規律運動、均衡飲食,提升身心免疫力。3 練習冥想、靜坐、呼吸,幫壓力找出口。4 維持勤洗手、戴口罩的習慣,做好防疫。課程資訊:https://pse.is/4l6rxj
-
2022-11-19 養生.運動健身
運動前中後吃什麼才能「有效增肌減脂」? 運動前先了解這10件事!
國內運動風氣盛行,越來越多人進行體能訓練,在進行鍛鍊前可以先了解自己身體狀況、運動前後該怎麼補充食物、那些因子會影響運動表現。所謂知己知彼,才能有最好的成效喔!美國運動學會盤點運動營養所需要知道的10件事。1.決定健康的因素:身體肌肉、脂肪比例在運動前先了解自己肌肉是否太少、脂肪過多,並且找到增加肌肉和降低脂肪的方式(鍛煉和飲食)。經過訓練後,站上磅秤時體重可能沒有變化,但看起來不管身型或是比例都會變好,而且身體也更健康。2.增肌需要搭配5點A、增加肌肉耐力B、維持足夠的熱量,有助於促進合成荷爾蒙C、良好的營養分佈,維持組織健康D、充足睡眠E、在正確的時間、適量攝入蛋白質,來促進肌肉蛋白質的合成3.蛋白質:不僅是多補充就好,重點在於甚麼時候吃及吃的量如果本身是運動員,身體需要的蛋白質是非運動員的兩倍,但只吃蛋白質是不夠的。必須在正確的時間和合理的能量平衡狀態下,正確的數量食用。隨便補充蛋白質並不能滿足身體所需。4.三餐不定時不利於健康三餐不定時或是因忙碌而跳過一餐,都有可能無法滿足身體熱量需求,也會產生許多健康問題,包括體脂變高、體重過輕、對於心臟造成損害。5.吃好食物有助維持腸道菌叢新鮮水果和蔬菜攝取不足可能會改變腸道微生物,進一步體脂肪會增加,還有降低運動表現。食用大量新鮮水果和蔬菜有助於維持生活在腸道中的好菌生長,不僅如此還可以提供碳水化合物,藉此獲得能量。6.食物選擇很重要當長期攝取加工食物、空熱量食物,會出現營養問題。飲食中盡量多樣性、以原形食物為主,讓身體獲得所有均衡營養。7.運動相對能量不足(RED-S)熱量攝取量不足以提供運動消耗的能量與維持正常身體健康功能的能量消耗。8.水合作用差,表現不佳維持體液平衡很重要,包括維持心臟搏動、出汗率、將營養物質輸送到細胞及促進清除體內代謝廢物。9.運動恢復和運動一樣重要透過運動對肌肉施加壓力並不能獲得所有的益處,還要讓肌肉修復,如此才能從鍛煉中受益。充足睡眠、維持適當的飲食行為對於肌肉修復有很大幫助。10.學習如何調節壓力壓力會影響飲食行為,處於高壓下會導致想要吃高脂肪、高糖的高熱量的食物。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不妨嘗試聽音樂、唱歌等,有助於運動表現。
-
2022-11-1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最後的歲月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老年喪偶」。這是人生最困難的生命考驗,長壽固然是許多人憧憬的目標,但勢必要付出的代價是老人總有一天必須面對鰥寡孤獨的考驗。本週我們邀請到兩位先生因病過世已有一段時間的夫人,回顧當年自己如何接受終生伴侶離世的心路歷程,同時我們也邀請一位具有安寧照護專業訓練的精神科醫師,分享他如何幫忙家屬。我們非常感謝兩位作者分享這段走過憂傷深谷的經驗,更希望她們因爲寫出鬱積內心深處的離愁,重溫過去共同生活的甜美回憶。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無暇哀痛垂亮在淡江大學客座3年,2004年9月回澳洲布里斯本後,我們生活的日常是清晨散步到昆士蘭大學(昆大)濱湖區賞花、看澳洲鸚鵡在桉樹洞中築巢傳代,觀賞像聯合國似的湖上各種禽鳥動物,還給他們取了別名,如噴射機、潛水艇、淘氣鳥等等,感覺它們比人類可愛多了,大家共處一湖,沒有侵占、沒有戰爭,和平相處,各覓其食。散步回來運動、早餐,再一起到昆大辦公室他看網路、寫文章,我也看網路上的各種書報、雜誌。2012年他正式從昆大退休,搬離辦公室,回到河邊小屋,我們把主臥室當書房,放兩張大書桌,仍舊寫文章、看網路、聼音樂。歲月靜好,我們好像又回到50多年前在加州相依爲命的時光。2011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1月大水災,7月他因前列腺增生阻塞,緊急送到衛斯理醫院住院開刀,差點弄得要洗腎。住院十天回來,沒多久又感染肺炎,呼吸急促,再度緊急送醫院。2017年6月底他去醫院,由專科醫生拔智齒,因流血不止而留在醫院一整天,接到電話去接他時護士居然用輪椅把他推出來,把我嚇了一跳。7月9日半夜突然心肌梗塞,又是緊急送醫院放支架。他一生雖然為氣喘所困擾,但之前只有一次因痔瘡流血開刀住院,如今卻在六年内四度住院,警覺生命力似乎逐漸的流失。2019年兩度回臺,5月開僑務會議,10月又被盧孝治拉去「楓紅北海道」合唱團的文化交流活動,回來忙著總統競選連任布里斯本後援會的工作。11月我們邱家有三個人生日,大家都贊成去布里斯本東部美麗的史翠柏島度假。這時我已發覺他易累、嗜睡、咳嗽、呼吸困難,尤其晚上常需要墊高枕頭斜躺而睡。他一生逞强,非不得已,不肯看醫生,每次要他去看醫生,都説囉嗦,只是氣喘。這次我還跟家人組群組,要他們勸阿公去檢查,都無效。拖到2020年1月因肩膀痛得厲害才乖乖去看家醫科,照了CT,卻被誤診,打了類固醇,無效。換了另一個家醫科女醫生,再照CT,晴天霹靂,懷疑是肺癌。要找專科醫生,我們沒有認得的人,女醫生也不熟悉,她從網路找到可以最快看垂亮的腫瘤科醫生亞當。他的專科是乳癌,肺癌是最後一項。一開始我就主張回臺治療,也希望像日本的朋友王醫生説的能開刀,但武肺已開始,孩子、醫生都反對,我只好任憑主治醫生亞當的安排。亞當的療程一切SOP(標準操作流程),初見他在衛斯理醫院,開了三張單子,驗血、正子電腦斷層攝影(PET-CT)和支氣管鏡檢查。再見他是在20公里外的北部診所,時間也拖到2月20日,確診是肺腺癌,開始用第一代標靶藥Tarceva (erlotinib) 後,自己度假去了。這真是致命的錯誤,直到垂亮走後,我因整理他的文章著作,才在網路看到2017年2月4日洛杉磯時報一則消息:「Tarceva 停產,2016 年 6 月,製藥巨頭基因泰克 (Genentech) 致信醫生,稱他們不應再為大多數肺癌患者開一種名為Tarceva藥物。這種每月 7,800 美元的抗癌藥會引起皮疹,而且很少見效。」2016大藥廠商就已告知醫生不能用的肺癌藥,2020年2月了,亞當還在用!唉,一切都已太晚,若早知道,我會堅決拒絕用這那麽多副作用又無效的藥。但天不從人願,我們不但不知這種藥無效,但它似乎可以止痛。第一天用藥,肩膀不疼了,飲食有進步,但曇花一現,只維持兩天,從胸部和臉開始出紅疹,蔓延全身。可憐的他,全身紅腫起泡,奇癢無比,坐立不安。亞當還在度假,只得去見亞當助理,止癢的類固醇藥膏一開10瓶,擦得皮破血流。各種副作用也相繼出現,加上2017年開始吃的心臟藥,他變成典型的藥筒。每月的視訊回診,亞當問他,會不會那裡痛,他都說不痛。經過三個月,滿懷希望5月7日PET-CT檢查會有進步,但腫瘤沒變小反而增大,從5到9公分。亞當把Tarceva停了,卻沒有告訴我們下一步要怎麽走,更糟的是他又開始肩膀疼,亞當又要他恢復吃同樣的無效Tarceva。我們心急如焚,求救台灣的褚醫師,他建議用Tagrisso(osimertinib)。我們把信轉給亞當,並願自費,雖然每天一顆要290澳幣,但沒被接受,好像根本不在亞當SOP療程裏。亞當若肯用Tagrisso的話,也許垂亮到現在還活著。我有台大同學在美國跟垂亮一樣肺腺癌,還轉移到腦部,他也有心臟病,一開始就用Tagrisso,已經一兩年了,到現在還活得好好的。一直拖了一個月到6月4日才開始放療,共10次到6月17日完成。雖然放療疲倦難受,但過後他情況好些,最重要的是食慾進步。緊接著6月19日要住院開始免疫治療,到8月14日做完5次,卻在8月15日清晨發生腹部不能忍受的絞痛,緊急送衛斯理醫院,CT檢查出12指腸穿孔,需要開刀。但同時得知他左邊的肺腫瘤因放療已從9縮小到2公分。這一住院三個月,在鬼門關進出,生死邊緣徘徊,最後奇蹟似地生還。部分情況記錄在《民報》〈我寫我存在──住院3個月的零星回憶〉。10月11日,仍舊沒有食慾,人太虛弱,手在顫抖,體重也在42-43公斤徘徊。他很氣我想盡辦法使他吃下一點東西,說得聲淚俱下,但明天就得搬到復健病房,他這樣舉步維艱怎麼復健。唉,一生都說是皇帝嘴的,現在「吃」卻變成痛苦的事。10月22-31日,打點滴洗掉血液中累積太多的抗黴菌的藥Posaconazole所產生毒素,這藥跟止痛嗎啡與類固醇會有强烈可怕的副作用——幻覺、顫抖、踢腿、喃喃自語、半睡半醒模仿吃東西,這使他筋疲力盡,疲憊不堪,情緒低落。住院83天,他第一次自己走路,繞了呼吸病房走廊兩圈,約有五十公尺,有夠棒的,希望繼續進步,不需要去復健病房可以直接回家。想起電影《飛越杜鵑窩》,他為了要「飛越衛斯理」很努力地在強迫自己下床走路與進食,甚至掛著點滴、推著氧氣筒只要他有力氣就會下床。這兩三天是快三個月來情況最好的,前天還推著四輪助行器走了兩圈,昨天他竟然丟掉身上的管線、助行器自己走,我很擔心他跌倒,緊緊地跟在後面,一直到他走回病床時才捕捉到背影。唉!辛苦了幾個月,希望這次他真的可很快飛出衛斯理醫院。11月9日出院,他説:「出院那天,我突然有走出死亡黑影、看到天光之感。3個月的苦難、苦悶、痛苦一掃而光。」他心情很好,女婿去接他,他還説了英文笑話:「一位在美的留學生,想要考國際駕照。在考試時因為過於緊張,看到地上標線是向左轉。他不放心的問道:『turn left?』監考官回答:『right!』於是他立刻向右轉。很抱歉他只有下次再來。」這一天我做了豬脚麵線迎接他。在醫院三個月等於完全停止癌症治療,出院還繼續吃無效的Tarceva,腫瘤轉移到骨頭,還好到最後都沒有轉移到腦,否則他一篇文章都寫不出來。12月22日開始做第二次放療共10次。之後我再度要求用Targrisso,亞當终於答應,開始時不錯。情人節,郭美芬博士他們從雪梨來看他,他還駕Mini上高速公路去我們1971年來澳時的第一個家,來回三、四十公里都不嫌累。出院後那段時間,他不是在書房敲打,就是在陽臺眺望、沉思、曬太陽。算算他在2020年除了住院三個月外,九個月中寫了31篇。2021年兩個月也寫8篇。他最後一篇在228病中塗鴉〈不忠誠的反對黨〉發表於3月2日。爲了不讓他在書房久坐,每天我都會拉他出去走一點路,或樓下健身房運動。也常載他出去午餐,希望他多吃一點。到他再度住院時體重已增加到50公斤,但還是敵不過亞當的嗎啡與類固醇的摧殘。他已經看不下大河劇,但還是會看些相撲、聽聽演歌,使他快樂,但總是讓人感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一直試圖忘記他走前幾天發生的事,但似乎不可能,每當夜深人靜時那些日子點點滴滴就像是影像一樣,翻來覆去的在腦海裡播放,那是一份永不褪色的畫卷。2021年3月9日,他例行預約見亞當,因爲武肺,只能一人陪他進去,我讓女兒進去溝通,出來卻説要他住院,理由是明天要做PET-CT檢查比較方便,他才出院剛滿四個月,他討厭住院,他不願離開我們,很久以前他曾經説的:「爲了能夠回去,我在拼命地奔跑。内心只有一個迴音,振蕩天地的雷聲:『Go back! To home! To MH!』。」門診回來,連好友陳春龍中午送來的酸白菜蛤蜊湯都不想喝,睡到五點才「走進」衛斯理醫院,住進心臟病房。馬上打點滴,晚餐吃了一點,我一直到幫他梳洗完畢睡了後才回家。10日,一大早視訊,他叫我不要那麽早帶食物去,PET-CT需空腹,要到11點才輪到他。他喜歡熱食,我算好時間到達,他吃了,精神還好。傍晚護士卻要他轉到癌症病房,說近主治醫師亞當好照顧,我知道情況不妙,無可奈何跟著,他搬到一間最近護理站的大房間。想問亞當昨天PET-CT的結果,但等到9點也沒見到他(亞當似乎都是早上5-6點巡房)。11日,我坐最早班的渡船,到醫院才點,但亞當已來過,還是沒見到他。一年多了,我見到亞當次數,屈指可數。9日垂亮進醫院時,告訴我不要在群組發信息說他住院,我什麽也沒説,今天他卻自己寫了簡訊:「親朋好友,大家平安!我現在住院,非常虛弱,暫時不回答各位的關心問候。非常感恩!謝謝!」那是他最後的留言。下午見到主治黴菌感染科的醫生保羅,我跟他要了PET-CT的結果,初步瞭解並沒惡化,問他爲什麽把治療黴菌感染的Posaconazole與癌症的Tagrisso藥都停了,他只是淡淡地説先減輕副作用。晚上7點他説要起來坐沙發看電視新聞,他一下床就倒下,我扶不起他只得按鈴,一下子來了滿房間醫生護士,點滴又再掛上,臨時被通知的兒女與孫兒女也都來看阿公,他還微笑著跟孫輩拍照。等一切安靜下來時他叫我還是回去睡。回到家已經是11點,所有的藥都被停了只剩下嗎啡與類固醇治標,我心急如焚,求救無門,不敢打擾陳永興醫師,只得打電話給他的學生范盛保教授,他爸也得了癌症,開了好幾次刀,30年了還活著,談了一個半小時,一夜無眠。12日,早上八點到醫院,他説睡得還好,也吃了點早餐,帶去湯、菜卻説不想吃。兩個孩子都請假,等他們來後,我去醫藥保險公司繳費。等我回來不知他們談什麽,孩子們都兩眼通紅,我什麽都沒問,我知道只要我一開口,就會嚎啕大哭。下午職能治療師來討論要帶他回家照顧時需要的輪椅及裝備。整天都在等CT檢查,想找出疼痛來源,一直到晚上才推去照,等我們回病房時,跟昨晚一樣小孩都來了,護士又多舖一張床,我、兩個大的兒女與大孫女決定留下。整晚都握著他的手,就怕他呼吸停止,午夜孫女說阿婆去躺下,我來握他的手。他應當還有很多話要説,但IV使他無力説話。慟!不到五個小時他就鬆手回天國了。想起那首歌:「人生猶似風飄絮 流落歲月匆匆裡……情緣散聚不堪憶,還留舊歡知幾許。」一年了,歲月流逝,卻怎麼也流不掉心痛的那一頁;閉上雙眼,最思念的是他;張開眼睛,最想看到的是他;如此執迷不悟,算不算刻骨銘心。重讀他的書信我又回到那長滿杜鵑與高大的棕櫚樹的校園。服役前那年暑假,多少個夜晚坐在文學院前古樹下,一起聆聽樓上傳來的古典音樂,或清晨在工學院前草地上,看晨霧在樹間飄蕩,露珠在草地上閃耀。漸漸地,隨著晨霧消散,東山的天空變成了淡淡的紅紫色,朝陽躍出山頂上,然後他牽著我的手,給我傾世溫柔,一起走回傅園旁的宿舍。台大,我們夢想的搖籃。世間最苦,苦不過聚散不由己;世間最難,難不過情逝再回頭。我知道,我在如塵似煙的回憶裏失落了靈魂,模糊了雙眸,迷惘了生活。女兒說她再怎麽努力也不能使我快樂,我只得選擇沉默,選擇微笑,或許偽裝是一種無奈,使人痛徹心扉。他曾説過,我是雨,他是風,風會把愁雨吹散,我們一起努力,一百年後都變成天上兩顆星星環繞宇宙。如今他失約了,他在天上,我在人間,何時才能相見?
-
2022-11-16 養生.家庭婚姻
夫不履行性愛義務罰買包、開辦公婆訓練班…里長超狂政見顛覆女性溫良恭儉讓形象
九合一選舉即將舉行,桃園一名里長候選人洪嘉璘提出10項超狂政見引網友熱議,討論度最高的莫過於「不履行夫妻義務的老公罰買愛馬仕包包」及「開辦公婆訓練班訓練好公婆」。細看10項政見可見年輕人在夫妻關係、婆媳關係、育兒方式等方面的顛覆主張。洪嘉璘在選舉公報上寫明,自己是一位2歲孩子的Amy媽媽,將極力把南興里打造成全台最適合遛嬰的親子樂園。78年次的洪嘉璘所提出10項政見,多半就與育兒與家庭關係相關。男性才有性愛自主權?其中第8項,「杜絕老公婚後不履行弄啊弄之義務,提案立法:經老婆舉發一次不弄,即罰買愛馬仕包包乙款」,引起最多網友討論。這項政見由一位女性候選人提出,話題之餘更可見女性在性愛自主權的大幅提升。在生物本能上,男人在性愛方面一向多是較為較積極主動的一方;女性當然也有欲望需求,但在傳統觀念束縛下顯得較為壓抑。這項政見顯示出現代女性可以是性愛主動的一方。不過,根據民法第 1001 條:夫妻互負同居之義務。但有不能同居之正當理由者,不在此限。許多人誤以為,同居義務包括性行為的履行,因此我們常在新聞報導看到,夫妻其一方以對方長久不配合行房為由訴請離婚。這樣的離婚訴求其實是不會成立的。知名律師呂秋遠就曾在其臉書PO文教育網友們,「做愛不是夫妻的義務,履行同居義務的意思是,夫妻有住在一起的法律義務而已。」因此,不管是夫不與妻或妻不與夫做愛,其實都不違法,反倒是如果其一方強制對方發生性行為,即便是夫妻關係,仍可向對方提起訴訟。因此,洪嘉璘提出的政見不會是協助訴請離婚,而是軟性訴求老公賠償名牌包。好公婆難求!?另一個有趣的政見是:「里民中心擬開辦公婆訓練班,協助將老公的爸媽,訓練成不多嘴有禮貌、跟得上時代且尊重媳婦的好公婆」。這應該是會讓許多媳婦拍手叫好的一項。許多長輩們總愛問子女媳婦們,怎麼不生小孩、怎麼只生一個、小孩怎麼這樣顧、怎麼讓老公洗碗、怎麼常回娘家…這些話題經常是一秒惹怒人的「關心」。好公婆難求,如果無法有好相處的公婆,難怪現代許多女生結婚都要求不與男方父母同住,因為婆媳關係要比夫妻關係更棘手,若能保持距離,或許是雙方維持和平的另一個辦法。水蜜桃啤酒孕婦行不行?另外其他幾項政見也可見洪嘉璘在育兒方面極力為媽媽們爭取福利的用心,但有一項可能會有爭議:「全力推廣水蜜桃口味啤酒,每天可憑媽媽手冊至里民辦公室領取一打!」。網路流言裡總有許多不讓孕婦吃的東西,例如不能喝咖啡、不能吃薏仁、不能吃冰…不過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名醫蘇怡寧就常在臉書教育廣大的孕媽媽們,多數食物只要不過量攝取都沒問題,但唯有菸酒是確定的飲食禁忌。不管這位候選人所提的政見合不合理、可不可行,或許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更多人理解年輕人的觀念及了解其所遇到的諸多家庭問題。里長候選人洪嘉璘10項政見1. 招商迪士尼樂園、環球影城落腳南興里2. 規劃桃園大巨蛋,邀請美國大聯盟職業球團來南興里進行表演賽3. 爭取桃園捷運「南興站」落腳南興里,並連接臺北捷運內湖線,解決北桃通勤塞車問題4. 向中央提出:南興里設置桃園國際機場第四航廈計畫,讓里民只要散步就能去機場5. 將南崁溪整治成巴黎左岸,邀約周杰倫拍攝音樂MV,提升南興里能見度6. 推動南興里出生的新生兒,0到18歲每胎每個月補助3萬元7. 全力推廣水蜜桃口味啤酒,每天可憑媽媽手冊至里民辦公室領取一打!8. 杜絕老公婚後不履行弄啊弄之義務,提案立法:經老婆舉發一次不弄,即罰買愛馬仕包包乙款9. 里民中心擬開辦公婆訓練班,協助將老公的爸媽,訓練成不多嘴有禮貌、跟得上時代且尊重媳婦的好公婆10. 擬補助小資新婚夫妻買房基金,預計每戶補助4000萬,吸引大量人口遷入,目標將南興里升格為南興直轄市
-
2022-11-13 醫療.精神.身心
高虹安「身心俱疲」住院吊點滴 醫推2方法有助紓壓
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日前因「身心俱疲」住院吊點滴,但隔日卻請假外出,赴新竹縣政府會面縣長楊文科,手上還留有靜脈留置針,遭酸生病「要掛楊文科」,更被質疑占用醫療資源問題。衛福部長薛瑞元今表示,「身心俱疲」若沒有身體上的疾病徵兆,其實休息就好。醫師也建議過度忙碌者,可聽音樂放鬆或冥想休息緩解。三軍總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治醫師謝嘉娟認為,身心俱疲的症狀多樣化,有些人比較個人完美主義者,會時常壓力太大,若像高平常跑行程早出晚歸,睡眠不足也容易身心疲倦。另外,女性也可能因婦科問題例如子宮肌瘤症,或月經量大貧血也會很累,有的人則是甲狀腺功能低下,身體呈現低轉速運行,建議可先赴家醫科檢查評估,吃藥調整即可,身心俱疲不一定是與身心或精神科相關。謝嘉娟表示,近期許多確診者欲後留下長新冠症狀,慢性疲勞也可能是其中之一的原因;有些人本身有B、C型肝炎卻沒有追蹤,病毒突然活化也會肝指數爆高;或是腸胃炎拉度子到脫水、電解質異常也會疲倦,在急性期必須盡快處理。她建議民眾,若真的出現身心俱疲、不舒服症狀,且症狀持續沒改善,仍然要就醫檢查。謝嘉娟建議,如果平常工作忙碌、行程很多的人身心俱疲,真的建議要好好休息,包括睡覺、冥想等較輕鬆靜態的;但若坐辦公室的民眾身心俱疲,反而要去運動,例如做瑜伽等,用健康的活動舒壓,身體、精神才會同步變好。此外也不建議民眾狂吃B群、喝咖啡或能量飲提神,因為身體疲勞「還是要還」,建議高可以在跑行程空檔中,搭車期間聽輕鬆音樂、或稍微獨處冥想,釋放一些能量。
-
2022-11-10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跟隨音樂律動,愉快減脂瘦身,5分鐘有氧舞蹈跳起來!
結合熱門舞曲和流行舞步的有氧舞蹈,一直以來都深受各類族群的歡迎。它的好處多多,包括全身運動消耗熱量、增強心肺功能,跟隨音樂節拍舞動也能讓人釋放負面情緒、改善抑鬱。此次「亞洲有氧天王」潘若迪老師帶領四位星級教練,要來教你跳另一種風格的舞步,這次使用的背景舞曲是著名的披頭四樂團的《Obladi-Oblada》混音,趕快點開影片跟著一起跳!舞曲散發的是熱帶海島的歡愉氣氛,加上潘若迪老師編排的七種簡單易做的舞步大都著重在四肢運動上,強度輕中等,整首跳下來大約5分鐘,讓人盡情舞動完會有點喘但又不會筋疲力盡。想要減脂消贅肉、維持年輕體態嗎?來試試有氧舞蹈。想了解更多關於有氧運動健身的資訊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盡情流汗、快樂瘦身!原始影片潘若迪_Funky Dance YT潘若迪_Funky Dance FB潘若迪_Funky Dance IG延伸閱讀股四頭肌這樣鍛鍊,讓妳瘦下半身又勻稱結實由內而外自然變瘦變美!用九個關鍵食物保養這五大重點「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11-07 失智.名人專家
中醫如何對付失智症幻覺?「這些跡象」出現時要特別小心
幻覺是個案感覺到不存在的感官刺激。失智個案常見視覺和聽覺的幻想,但嗅覺與觸覺的幻想也可能出現。個案可能會跟家人描述她看到不存在的人或物,例如看到小孩子跑到家中玩,或是跟家人說有貓狗跑進家中,要家人處理等等;有些個案會跟空氣中不存在的人對話,或是表現出在傾聽某人講話的樣子。有些個案也會聞到或感覺到特殊的氣味,或是不尋常的感官經驗。中醫照護評估中醫師在面對有幻覺的失智個案時,首先會確認幻覺出現的頻率與持續時間,以及幻覺對個案的真實程度,有時候個案會自己明瞭影像或聲音是不存在的幻覺,而可以跟他共存而不干擾到生活。但若是幻覺引起個案強烈的情緒反應,甚至命令個案做出傷害自己或家人的舉動,就需要積極的醫療介入處理。中醫師也會協助家屬找出可能產生幻覺的時間與空間關係,許多患者會在傍晚時分出現幻覺,有的人則是在疲倦時,或是喝了酒或服用助眠藥物後出現。中醫藥物治療針對失智個案的幻覺的中藥治療,以抑肝散和導痰湯的臨床研究較為豐富。導痰湯是由理氣化痰的二陳湯再加上天南星、枳實等行氣開鬱的藥物組成,具有一定的鎮靜與減少幻覺困擾的效果。臨床研究發現導痰湯配合精神神經安定劑 Risperidone (商品名理思必妥)可以減少精神症狀與易受激怒的情形。抑肝散對於失智患者精神症狀的介紹請參考:抑肝散減輕失智症的精神症狀與行為異常症狀抑肝散 - 逍遙散不夠力?快來試試看中醫非藥物治療視幻覺主要影響的區域是負責視覺的枕葉與整合資訊的頂葉,中醫師會針對大腦後側與後上側的穴位刺激,包含承靈穴、後頂穴、玉枕穴、強間穴等等。聽幻覺則主要與顳葉的聽力辨認和頂葉的統合知覺相關,若患者有明顯的聽幻覺困擾,中醫師會刺激浮白穴、天衝穴、承靈穴等等,以減少聽幻覺的困擾。中醫日常照護建議對於失智個案的幻覺,照顧者可以首先確認幻覺對於個案是否會帶來立即的害處。大部分的失智幻覺相對比較良性的,個案並不會因為那些幻覺而感到恐慌、焦慮、或是驚慌失措。失智幻覺常常是相對溫馨的畫面,或是聽到過去親友的聲音,只要單純的傾聽並且陪伴個案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幻覺會命令個案去做危險的事情,或是批評、指責個案的行為,甚至讓個案覺得非常的恐懼、擔心、或者是自責。這個時候可能就需要積極的醫療處理,以減少幻覺對個案的影響。有時候幻覺是來自於對物品的錯認,例如會把晾曬起來的衣服誤認為是親人回來了,或者是把家庭附近的噪音、廣播節目的聲音誤認為是其他人在講話。因此,建立相對簡單、沒有太複雜裝飾與擺設的環境,對於減少個人的幻覺有一定程度的幫助。盡量不要在個案吃飯或者是做事情的時候同時看電視或聽廣播,大腦同時應付不同的任務有可能會誘使幻覺出現。另外有些人會習慣在睡前聽音樂幫助入睡,也盡可能避免有人聲或是有人在講話的音樂類型。參考文獻Liu JL, Ma L, Wang Y.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ffect of modified Daotan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small dose risperidone in treating chronic schizophrenia]. 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 2007 Mar;27(3):208-10. Chinese. PMID: 17432677.Miyaoka T, et al., Yi-gan san for treatment of charles bonnet syndrome (visual hallucination due to vision loss): an open-label study. Clin Neuropharmacol. 2011 Jan-Feb;34(1):24-7. doi: 10.1097/WNF.0b013e318206785a. PMID: 21164340.※本文由林舜穀中醫師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2-11-04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燃燒脂肪、心肺有氧,動感熱力的放克舞步跳起來!
想要運動減肥卻不想上健身房?想有趣一點又能大爆汗?何不試試也是全身運動的跳舞。身為眾多藝人的塑身教練、有著亞洲有氧天王封號的潘若迪老師,帶領著他的六位星級教練團隊,要教你跳時下最流行的Funky Dance。趕快點開影片瞧瞧!這支舞搭配的流行音樂是知名波多黎各歌手洋基老爹和唐•歐馬的混音《Desafio》,超洗腦的重節拍曲風,讓人一聽就忍不住手舞足蹈。而舞步總共五種是由潘若迪老師編排。有別於一般運動,五種舞步的動作簡單並不難,任何人都能跟著跳!全部舞步在影片中會重複三遍,不用擔心學不起來。而且有潘若迪老師和六位教練們陪伴你一起跳,氣氛熱鬧歡樂,讓人感到有趣又開心,一個人做運動不再感到無聊枯燥。有氧舞蹈能夠快速燃燒脂肪、強化心肺功能,不管你是要學舞蹈、消脂肪、練線條,都不失為一種最好的選擇。想了解更多關於有氧運動健身的資訊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跳舞又健身,一起甩掉惱人的贅肉!原始影片潘若迪_Funky Dance YT潘若迪_Funky Dance FB潘若迪_Funky Dance IG延伸閱讀股四頭肌這樣鍛鍊,讓妳瘦下半身又勻稱結實減肥中朋友卻相揪聚餐?營養師教你掌握這四點放心吃!「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11-03 性愛.性福教戰
中年夫妻性愛4類型!如何重質不重量 卻能愈愛愈年輕
生活壓力沉重?體能變差?中年夫妻「性」或「不性」?《聯合報健康版》十月徵文主題「性、不性,有你」,獲得許多讀者迴響來信分享夫妻性事。根據來稿,「有性有愛」的最稀有,就算有性也不少是「有心無力」或「勉力配合」。此時,除了靠運動、飲食、藥物調整狀態,更多人建議夫妻間最需要加點新激情元素助攻。而中年夫妻最多的是「無性有愛」類型,雙方已不再局限於身體上的欲望滿足,轉而在心靈上取得慰藉。以下摘錄各類型的精華篇章,來看看你們屬於哪一類型。「有性有愛」類型適當的性愛,可以讓身心更健康,也可以讓雙方感情維持甜蜜。提高性愛品質而非追求次數,是中年夫妻性愛的最大公約數。.我會製造一些羅曼蒂克的情境,例如畫一張「兩顆心交疊在一起,一支愛神的箭貫穿了兩顆心」的圖畫,把它貼在床頭,只要有一方想炒飯,示意地朝那張圖瞄一眼,另一方立馬配合。.我和老公在睡前會一起用平板看甜寵劇,戲裡的情感,很容易感染現實中追劇的我們,就這樣水到渠成,自然的完成了周公之禮。或把平板追劇換成看書,在睡前由我挑書,然後我依偎在老公的身旁與他共讀,老公會用肢體語言告訴我,於是把燈關了,兩個人就開始滾床單了。就這樣,原本不是很喜歡周公之禮的我,有了戲劇和書本的助攻,竟可以在心境上回復三、四十歲的虎狼之年。.曾有貴人提點要滿足老公男性需求,讓他無力向外發展,且我倆就算鬥氣,也有共識「不用性懲罰對方」。我在謎片成癮老公的帶領下,共同驗證謎片各種動作的難易。有時他假扮帥氣歐巴邀約,有時我則變裝來個驚喜,或者他想著○玲、我想著貝○漢…,用想像增添情趣。這些愉悅的體驗,也讓兩人的心更加靠近。.我以前常想隨心所欲,卻屢遭太太否決,後來找到一個兩人世界的時光,成為我們的性福功課表。沏一壺好茶,加「來運動」暗語,就水到渠成進入課程。.結縭27年,為何我的老公性致仍如此高昂?每當我問他是否因男性荷爾蒙分泌太旺盛,他就甜言蜜語地回應是我身材太迷人、愈來愈美麗,要我應該感到驕傲。同事與好友也常誇我「妳怎麼愈來愈年輕?」讓我不禁想到:真的是「愈愛愈年輕」的功效嗎?我想在自己身體沒有不舒服的情況下,性不性,就由老公決定吧。.過了「知天命」年紀,我心如止水,溝通後,先生會顧慮我的感受,試著吟詩詞、播放音樂或影片營造氣氛,在浪漫氛圍下,使人心情大好,彼此得到滿足,二人都很開心。偶爾我們會去汽車旅館,他說「袂使換牛母,咱來換牛牢。」才有新鮮感。我們會先約會爬爬山或喝下午茶,再去汽車旅館休息,在此處不用擔心聲音太大被小孩聽到,也不怕婆婆突然來敲門,比較能盡興地享受魚水之歡。.我的經驗是清晨睡醒時刻較好,因為經過一夜休息,體力較好,這過程當然也要先有肌膚相撫,床邊細語,才能更進入狀況。.婚後忙孩子、家務及上班,夜裡還要擔心老公對我物盡其用,每到上床時都有些緊張,只能勉強回應。反而是被迫退休後,早上不必起早趕上班,壓力瞬減,心裡輕鬆快樂得不得了。假日偶爾和老公參加旅行,一星期當幾天志工,有好心情、體力和老公一起健走。雖然老公早已過耳順之年,我也要奔六了,但「可以親熱就要盡量親熱」,是兩人默契。上床時,當老公的鹹豬手又伸過來時,當下的我覺得好甜蜜幸褔。「有心無力」類型人到中年,身體與心理都發生變化,就算想要,也可能力不從心。但只要有心,男人、女人,都有改善的辦法:男人可以這麼做:.飲食:可食用含鋅高食物。早餐我常喝一杯南瓜黑豆汁,再加一個白煮蛋。中餐配菜吃韭菜炒蛋,可顧腎壯陽。晚餐吃清蒸貝類海鮮,小酌一小杯好酒。.運動:--每天傍晚走路1.5小時,期間跑步三至五段路,讓心跳達到130以上,且做全身伸展活動。每天曬太陽增加維生素D。--維持深蹲、伏地挺身、俯臥撐、雙槓抬腿扭腰等運動,以增加肌肉量;強化核心肌群的棒式、仰臥起坐、捲腹等,有助性愛強度和耐力;快走、飛輪、健身操等有氧運動,可提升心肺功能。.按摩:我喜歡泡腳+全身按摩,夫妻雙人鴛鴦浴後,互相全身按摩,進而在柔和的燈光、輕鬆音樂、點個喜歡香精油,雙手在潤滑油的助陣下,在愛人身上遊走。總之,萬能的雙手加上舌頭、嘴巴及按摩棒的助攻,保證讓你的她飛向雲霄、快樂無比。.製造情趣:行房當日要避免身心過度疲憊,不碰煩心瑣事,洗澡後早早上床,調整適宜的室內溫度與柔和偏暗的燈光,在床上輕柔的擁抱、親吻與愛撫,再做愛做的事。.藍色小藥丸女人可以這麼做:.生理上:--更年期多有陰道乾澀問題,可塗抹潤滑軟膏以減少疼痛。--多運動。--雌激素補充療法。.心理上:在性事的次數,多數先生永遠覺得太少,太太則覺得太多。建議多溝通,找出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及次數。「雙手萬能」類型中年後因子女、工作等沉重的生活壓力,尤其許多女性因更年期的不適,更常「性」趣缺缺。但對男人來說,性愛是本能欲望,是生活「必需品」。因此當另一半不能配合時,也只能靠萬能的雙手自我安慰了。.早發性停經讓我吃足苦頭,心裡的愛意未減,但身體的掌控卻是江河日下。我還在適應新身體,親愛的老公,感謝你的雙手萬能。.結婚超過二十年,老婆是愈來愈忙,「妹妹」也容易乾澀,總是需要潤滑劑,以前辦完事後容易發癢有異味,才是老婆「性」趣缺缺的原因吧?去看婦產科難啊!與其改變另外一半的想法,不如自己想方設法自己來。五指好兄弟,一起來努力。.以肌膚的撫摸代替性愛,肌膚相撫、床邊細語,就是愛的傳聲筒。「無性有愛」類型最多數的中老年伴侶,不再局限於身體上欲望滿足,而是在心靈上撫慰。日常的親密動作已是愛意,只要用心經營夫妻相處之道,雖然沒有激情的性愛,一樣可以享受甜蜜而溫馨的夫妻關係。.日常生活中的擁抱、親吻、牽手等親密動作,都是「性」的表現。把性愛化為互相關懷的小動作,噓寒問暖,互相扶持。.不時製造親密貼心的舉動,例如對方出門前,會送到門口,為對方開門,還會來個「道別之吻」;太太在廚房準備三餐時,我常依偎在身旁說些悄悄話;拍照時,我們會各舉一手構成大愛心,偶爾會玩個「夫背妻」遊戲,諸如此類生活點滴,都會促進夫妻甜蜜的幸福感。.對太太來說,生完小孩,完成了階段「性」任務,愛愛這檔事就如同「厭惡品」一般,已無「效用」可言,能不碰就不碰。但對我而言,夫妻裡的性卻是「必需品」,更是我的「精神食糧」。我倆只剩形式上的「噓寒問暖」,你好我好大家好。這一晚屬於我們的床,沒有什麼,只剩「倆人的平躺」,她的,與我的。.參加社團活動與不同老靈魂交心,挽救往下墜的頹勢,晚年一樣可以活得亮麗。.平時一起爬山、逛街、散步,精神的滿足早已超越了生理需求,即便只是短暫感受到的手心熱度,都提醒著自己:共用雙人枕頭到終老,就是最幸福浪漫的事。.日常生活的提攜互助,如妻子在浴室幫忙身體不便的我洗澡、更衣;出門在外攜手並行,只為了身旁多一支手杖、一雙耳目;每晚的入眠,必伸手觸摸妻子小腹,方能安眠;清晨一個小小的morning kiss,更是開啟美好一日的起床式。生命已走在黃昏盡頭,望著身旁數十年的老伴,早已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年輕時熱情未退,卻已提熬濃縮成精神相契的無限彩霞。.更年期的不適讓我心煩氣躁,分房後感情反而更緊密,老公會過來我這邊,讓我的頭枕在他的手臂,擁在懷裡拍拍,聊著天,就像剛新婚時一樣,換來的是親親及愛撫,把我哄入夢鄉後,老公再回小房間睡覺。或到山上、農場、賞花、看看大自然,讓家裡的事暫時拋諸腦後,充飽電後再回來面對現實,就像回到戀愛時,能互相彌補心靈的那塊私密處,更是甜蜜。.對付青春不再的無情,更應採取積極方式,注重營養健康、外在的妝容,參加社團活動與不同老靈魂交心,挽救往下墜的頹勢,晚年一樣可以活得亮麗,拋開性或不性的生理需求宰制。.雖然不再有身體的連結,三十多年的感情早已昇華為親情,但我們互相照顧支持、互訴心事的習慣還是未變,每天共進晚餐,在安全的氛圍下,安心睡去。我和先生重視的是心靈提升及視野的開拓,有時間就去旅遊,不管年紀多大,都要給掌聲,有性、無性已不是我們現階段最重視的事了。(資料來源:《聯合報健康版》十月徵文)
-
2022-11-01 焦點.元氣新聞
「昨夜星辰」金鐘視后馬之秦傳出在家中病逝 享壽80歲!
金鐘視后馬之秦傳出在家中病逝,享壽80歲,她曾在1986年以創作劇坊「昨夜星辰」獲得台灣第20屆金鐘獎最佳女演員,有過3段婚姻,育有4子。2017年她參加舞台劇「移民也瘋狂」接受世界日報專訪指出,她扮了半輩子的「婆婆媽媽」,生活中真的非常享受四個孩子的媽媽的角色。馬之秦於2014年到2016年曾演出三立戲劇「我的寶貝四千金」、「軍官•情人」等戲。戲內戲外以敢愛敢恨著稱。日前藝人白冰冰錄中視「冰冰Show」時玩遊戲不慎摔跤,馬之秦為了她還緊急打到電視台詢問,沒有想到今天傳來馬之秦過世的消息。馬之秦走出憂谷 敬老助老迎新生【2006-04-01/民生報/記者薛桂文╱報導】曾演出「昨夜星辰」、「一剪梅」等經典名劇,四次入圍金鐘獎的資深藝人馬之秦,在光鮮亮麗的舞台下,過去12年其實一直深受憂鬱症所苦,如今她從照顧老人的志工服務中找到新生,終於走出憂鬱的陰霾。「憂鬱症就像一道無形的傷口,平時或許很正常,但稍不注意,當不安的情緒累積,傷口就可能撕裂,像被利刃深深刺傷,讓人流血!」馬之秦談起罹病的經過,有著深刻體會。在演藝圈打滾40多年,64歲的馬之秦說,或許因為長期壓抑情緒,12年前她開始不對勁,常莫名心悸、出冷汗、不想出門、不與人接觸,還會沒來由想哭,愛面子的她,每當發病,就一個人躲在家中,連親人都矇在鼓裡;當時,憂鬱症不像現在廣為人知,看了許多醫師都不得其法。後來,有人建議她不妨嘗試就診精神科;她還記得,第一次上精神科門診,她自覺是公眾人物,非常不好意思,連病歷表都不敢填,只請護士進診間通報:「我是馬之秦,不知醫師願不願意幫我看病?」經過兩、三次評估,終於確診是憂鬱作祟。不過,就醫服藥後,馬之秦的憂鬱症仍時好時壞,直到三年前,在友人介紹下,她參與了「傳神居家照顧協會」的活動,服務老人;剛開始,她覺得老人家難溝通,有些害怕,但時間久了,發現只要順著老人的脾氣,照顧並不難;而這些活動也分散了她對自己疾病的注意力,常在談笑間,難過情緒就漸趨緩和。馬之秦表示,現在她仍定期就醫用藥,但藥只在晚上吃,平日若覺得憂鬱症快犯了,她便到協會找事做,把腦筋花在老人家身上,也從照護老人的工作學習、成長,重拾快樂。最近,馬之秦更接任了「傳神居家照顧協會」的理事長,不但下半生都計畫投入老人關懷,還捐出一百萬元,開設全台第一家免費的日間托老中心,在台北、高雄兩地提供服務,預計可收容100名輕中度失智、失能、家人又無法全天照顧的老人家。值得一提的是,在傳神協助老人居家照護、日間托老的,除了專業人員外,還有一百多名平均年齡68歲的老人志工,年紀最大的甚至達八十幾歲,其目的除了讓這些老人覺得自己還有用,延緩老化,也因老人彼此聊得來、易溝通,照護上不虞代溝。馬之秦說,一般的托老服務,老人常是「等吃、等睡、耗時間」,缺乏刺激,所以,「傳神」的托老強調活化老人的感覺機能,例如讓老人一起包餃子,手腦並用,還有各種音樂治療,如同復健運動,讓失智、失能老人也能重拾尊嚴與自信。
-
2022-10-27 失智.大腦健康
不是只有上了年紀才會失智!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8題中2題建議檢查
台灣在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而失智人口也逐年攀升。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推估,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何謂失智症?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集合,不只是記憶力的減退,還包括語言能力、視覺空間能力、注意力、執行功能、社會認知、定向感、計算能力、抽象思考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舉例來說,若是家中長輩出現像是判斷力變差、興趣降低或不愛出門、重複相同問題、處理個人財物或使用日常生活工具出現問題也有可能是失智的表現。另外失智同時也可能伴隨個性改變、憂鬱焦慮、行為障礙、重複現象、漫遊、幻覺、妄想、睡眠障礙等情形。老了一定會失智嗎?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在正常老化的過程中,能力減弱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並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停在某一種狀態。一般而言,在65歲後,長輩的記憶力才會有較明顯的減退,然而在掌握概念和技巧方面的事物仍能保持良好的學習能力,或是透過重複練習來改善。失智症患者的記憶力則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差,即使經過提醒也還是想不起來、無法勝任過去熟悉的事物或技能,導致影響到日常生活。不是只有上了年紀才會失智儘管年齡增加,失智的機率升高,但也有65歲前就罹患失智的「年輕型失智症」,遺傳的因子較為強烈。患者通常症狀較嚴重、退化速度快、對藥物反應較差、容易有較多精神情緒行為症狀。由於病人較年輕,往往對家庭造成較大的影響。失智的發生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退化性:包括阿茲海默氏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異常蛋白長期沉積在患者腦部而引發病變。而以阿茲海默氏症為最大宗,約佔六成以上。2.血管性:可能是大血管破裂或梗塞引發中風;也可能是細小血管長期慢性梗塞。3.可逆性:有部分失智症是可逆性的,例如中毒、低血糖、甲狀腺功能低下、貧血、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水腦、腦部外傷或腫瘤等。失智症診斷主要有三個步驟,問診、認知功能檢查、抽血檢查及腦部影像。近年來亦有生物標記的發展,增加診斷正確率如磁振造影、腦脊髓液檢測、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葡萄糖正子攝影、基因檢測等。治療失智症‧非藥物治療在使用藥物治療之前可以先嘗試非藥物治療。例如調整為熟悉的環境、結構的活動安排、認知訓練、懷舊治療、園藝光照治療、音樂治療、芳香療法、動物輔助治療、藝術治療等非藥物照顧方法,也能改善失智患者的情緒與精神行為症狀。‧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方面,目前可以用來治療失智症延緩退化的藥物包含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及麩氨酸NMDA受體之拮抗劑。前者主要經由增加腦內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濃度來改善認知症狀,包含Donepezil、rivastigmine、galantamine,後者則是減少麩氨酸所造成之神經毒性而降低腦細胞的受損的memantine。除了針對認知功能治療的藥物之外,醫師也會依患者狀況給予其他類藥物治療相關的情緒與精神行為症狀。此外全世界仍積極研究失智症的相關治療,例如以β-澱粉樣蛋白為清除目標的單株抗體Aducanumab或是非侵入性的腦刺激術等。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失智人口比例逐年增加。雖然失智會使人的功能逐漸喪失,但透過及時診斷並給予治療,仍有許多患者能保持現有的能力,延緩退化。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AD-8)可由個案或家屬檢測幾年來在以下這些事情上有否改變?並將結果記錄下來(有改變得1分,無改變或不知道得0分)。□得分≧2分,需安排進一步確診□得分<2分,建議每年至少進行1次失智症篩檢※此量表僅提供失智症初步篩檢用,請儘早至本院精神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
-
2022-10-22 焦點.杏林.診間
第32屆醫療奉獻獎/聖保祿山地醫療團巡迴車跑遍復興鄉,傳愛30年挽救危急性命
就像聽見「少女的祈禱」音樂知道是垃圾車來了,走在北橫公路上如果聽見天主教風格的熟悉歌曲,桃園市復興區的山地住民便知道「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的巡迴醫療車來了」。這是他們親切的老朋友。桃園市天主教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獲選中華民國第32屆醫療奉獻獎團體醫療奉獻獎。這支以「醫療傳愛」為宗旨的隊伍,本著耶穌基督博愛世人的精神,醫療照顧山地偏鄉民眾的健康,並延續沙爾德聖保祿修女會關懷弱勢族群的理念,宣揚天主的愛。迄今30年,團隊成員和照護形式雖有異動,不變的是關懷弱勢族群的心。桃園市復興區地廣人稀,土地面積占桃園市三分之一,人口僅一萬多人。義大利巴義慈神父來到台灣傳教,看到居民「小病用忍,大病用滾」,邀請聖保祿醫院院長沈雅蓮修女,於民國81年10月成立山地醫療團隊,在三民天主堂旁設立醫療站,每周一、三、五上山為民眾看病。從醫療站到巡迴醫療,開設特早門診方便農耕生活。三民醫療站啟用時沒有全民健保,不少原住民也沒有公、勞保,生病無法繳納醫療費用,不敢來醫療站看病。因為醫療站只收50元掛號費,其他醫療費用全免;如果掛號費也無力繳納,便完全義診。病人間口耳相傳聖保祿醫院方便且不計成本的服務,有需要的病人因此都獲得救治。復興區位於北部橫貫公路,是水蜜桃、拉拉山巨木群的故鄉,假日遊客眾多,發生意外或民眾有醫療需求都沒有醫療院所可看病。民國86年12月,聖保祿醫院接受桃園政府委託,在假日補足復興區衛生所的醫療人力;民國87年又增加婦產科專科醫師駐診,並安排子宮頸抹片檢查及乳房攝影巡迴車,回應婦女的需要。復興區醫療資源集中在前山村,為設法將醫療資源送至後山及深入部落,民國88年5月開始,每周四上午八點,由司機開巡迴醫療車載著一位醫師及兩位護理師,巡迴九個村落,晚上在華陵教會樓下設立巴陵醫療站,開設夜間緊急醫療;周五早上配合居民農耕的生活作息,6時30分即開始「特早門診」,需要抽血檢查的、需要拿藥的,都可以看診後再回去工作。穿梭崎嶇山路23年,換過6部巡迴醫療車。復興區後山的部落要開車2至2.5小時才能下山。民國91年5月,聖保祿醫院接受健保署及桃園市政府整合,和長庚醫院共同於後山村下巴陵定點,成立華陵整合醫療站,24小時全年無休,方便地方民眾就醫。聖保祿這支團隊30年來在桃園市復興區的服務,主要有四項:巡迴醫療車及定點醫療站服務、原住民文化傳承及部落關懷、改變民眾健康觀念的衛生教育活動、以社區醫療培育住院醫師。復興區居民以泰雅族人居多,留在山上的九成以上是老弱婦孺,深入部落的巡迴醫療對他們最方便,助益也最大。民國88年5月起,巡迴醫療路線由醫院出發,從大溪往復興區前山村三民、澤仁、霞雲、羅浮、義盛、長興,再到後山的高義、三光、華陵村,貼近鄉民的生活如里民中心、教會、雜貨舖、派出所等地,將長期沒有醫療資源的地方,例如離主道路落差海拔650公尺的下蘇樂、復興區與新竹縣交接的三光部落,甚至最偏遠的新興部落,全部主動納入巡迴醫療點,至此,偏遠民眾的就醫可說已無遺漏。從事山地醫療最大挑戰是對外交通,遇到大雨時,常有落石甚至土石流,導致道路坍方交通中斷。巡迴車後車箱裝滿醫療必需用品,有儀器、藥品、病歷,穿梭崎嶇山路,23年間已換過6部巡迴醫療車。冬天時,團隊還要準備能禦寒的冬衣過夜。一大早出發,一直要忙到晚上10點過後,才能回到華陵醫療站休息。醫療車播放歌曲隨招隨停,克難看診挽救危急性命。除了12個定點醫療站,巡迴醫療車沿路會播放醫院選定的醫療歌曲,提醒民眾巡迴醫療車來了,路途中只要民眾招手就停車看診。醫療儀器及藥品,常因為看診關係搬上搬下,有些折騰,但團隊依舊隨招隨停,從不拒絕。每趟巡迴醫療有四位人員:看診醫師固定是刁惠恩,來自香港的刁惠恩,自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即在台灣行醫已40年。其中,民國87年起的23年都是在聖保祿醫院服務,每周有一天半在復興區山地巡迴。另外的排班護理人員有鄭芳亞、辛佩珊、游玉婷、葉怡貞、彭詩旻、原住民姑娘李曉芬,還有開車司機王漢業或郭孝偉。他們必須克服暈車、氣候變化、交通不便、長途跋涉等種種辛苦。怪的是,參與成員紛紛愛上教會醫院「關懷照顧弱勢族群健康」的使命。若問為什麼,他們回答「山上空氣好、風景好」,尤其「原住民的豪邁與熱情」不僅紓解壓力,更帶來最佳工作氣氛,在在吸引他們樂此不疲。山地醫療另一大特色,是要克服氣候及天災的大自然影響。團隊最津津樂道民國96年8月30日至9月4日艾利颱風來襲,醫療團隊8月31日帶了藥物、食物、水,要上山與居民同舟共濟,但北橫公路多處坍塌,平時兩三個小時的路程,花了近六小時才到達華陵整合醫療站。遇天然災害病患更多,無法換班硬撐一個禮拜。山上停水又缺電,偏偏這時候求醫的病患比平時多了兩倍,需要打點滴病患變多,點滴架不夠,以梯子加上衣架來應變;缺電,勉強以手電筒、燭光來照明,可是無法使用電腦,所有診療記錄要用手工;缺水加上瓦斯爐出現問題,每天以泡麵、罐頭果腹。還出現一名胃潰瘍大出血病患,急需119緊急救護到醫院,但山上電話、手機因訊號問題無法撥通,幸而手機112發揮緊急聯繫功用,及時將病患送到山下醫院治療,成功挽救性命。當然,醫護人員這時沒法換班,24小時工作硬撐一個禮拜,直到居民撤離。在華陵整合醫療站方面,也有一群奉獻的醫護人員,其中李章智醫師已堅持11年,未曾缺席,還有醫師高慶雲、林怡君、高榮良、陳家豪、王如民、陳琬琳、林宣合、廖舫敏。護理師固定有曾淑芬,另有李曉芬。安娜修女(黃貴梅)民國93年加入山地醫療團隊華陵整合醫療站。她是阿美族原住民,深入部落關懷住民的需求。因她的建議,98年在爺亨部落成立社區關懷中心,將醫院閒置的電腦送上山,開辦電腦網頁設計課程,也教小朋友學習,還幫忙販賣水蜜桃、甜柿。後來又陸續開班傳授烹飪、編織、音樂、舞蹈,傳承原住民文化。節日有活動、暑假有夏令營,萬一遭逢火災、車禍等急難,安娜修女會結合醫院的力量,送物資和捐款,解決燃眉之急。山地醫療團隊重視向下扎根,選擇教會、學校、里民慶典等場所,每個月一次安排醫師作衛生教育。針對山上常見疾病,教導如何緊急醫療處置,譬如心肺復甦術、毒蛇咬傷的急救、如何防治高尿酸、痛風及肝病防治等,也藉著傳播健康知識,逐漸翻轉民眾的觀念及行為。但這兩年多,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衛教活動暫停中。聖保祿醫院小檔案成立桃園市天主教聖保祿醫院在復興區原鄉山地醫療服務超過30年,民國81年10月立案,除了提供山地偏鄉醫療,也落實照顧與關懷弱勢族群理念。服務事蹟81年10月,成立山地醫療團隊,於三民天主堂旁設立醫療站,每周一、三、五上山為民眾看病。86年12月,協助桃園市政府衛生局駐診復興區衛生所,增加星期六、日醫療服務,87年增加婦產科專科醫師。88年5月,增加復興區巡迴醫療,周四上午8時開始巡迴9個村(里)到各部落,晚上在華陵教會樓下設立巴陵醫療站,開設夜間緊急醫療。91年5月,和長庚醫院於後山村下巴陵,共同成立定點服務的華陵整合醫療站,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的醫療服務。93年安娜修女加入聖保祿醫院山地醫療團隊,98年6月10日在爺亨部落,設立復興鄉爺亨社區關懷中心,開設電腦網頁設計安排學童學習,幫助行銷水蜜桃、甜柿等農產品,開舞蹈班傳承文化。
-
2022-10-22 養生.心理學解密
負面能量如何排解? 8大方式跟著做可紓緩情緒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一天之中不僅要面對家庭與工作之間的壓力,同時還須協調同儕、朋友、同事等人際關係問題,加上疫情期間,不管是隔離抑或是在家工作,都容易累積負面能量與情緒,針對如何排解這些負面能量,也引起網友熱烈討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負能量排解方式」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有關網友熱議的8大負能量排解方法有哪些。運動健身最舒壓 睡覺談天也可排解負能量觀察網友針對「負能量排解方式」的討論,其中「運動健身」成為網友認為最有效的方式,討論區中就有不少網友建議「多運動」,因為運動會產生多巴胺讓你遠離憂鬱;同時,運動也能夠擁有健康的身體讓你更有自信,就有人推薦做「瑜珈」,表示瑜珈能使人靜下來並專注於當下,有助於強化內在深層的意志力與正能量。而排名第2的「充足睡眠」,也是網友認為有助於抒發負能量的方式之一,很多留言都表示「都靠睡覺來排解壓力和憂鬱情緒」,也有人靠多睡覺,「在不知不覺中提振精神了」。此外,也有許多人認為「找朋友聊聊」,不失一個排解負能量的方法,網友提到,每當自己感到焦慮很有壓力時,「會找知心朋友聊天釋放」,也有人坦言,蠻難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所以大部分時候都會「跟朋友或男友傾訴」。數位排毒可減少焦慮感 壓力大時冥想、散心都是好選擇除了以上這些方式外,也有不少網友提議「遠離網路」,尤其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社群媒體帶給人們不少焦慮感,有人認為「不用羨慕別人,專注在自己的生活」最重要,也有人認同並說道,可以「築起網路長城,減少網路使用者的焦慮」,像是過去有人提倡「數位排毒」,能有效降低負面情緒,提升生活滿意度。討論區中也有一些網友建議「靜心冥想」來紓解負面情緒,有人分享「選個音樂以最舒服的盤坐,靜心後注意呼吸,負面、煩燥情緒會隨著體式、呼吸一起釋放掉」,另外,部分網友也提到「外出走走散心」能降低負面情緒,說道「放自己幾天假做個深度旅行,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要往外求援,不要自己悶著頭做」。現代人生活中難免都會遇到低潮期、負面情緒,當壓力大時,除了參考以上網友提到的方式外,不妨試著找出最適合自己也最有效的排解方式吧!★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10-22 養生.人生智慧
陳文茜病纏4年!用花卉布置溫室病房+自創5招吃藥法,打造生活儀式感抗病魔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於2019年驗出有肺部腫瘤,隔月即開刀切除腫瘤並治療肺腺癌。她透露自己病了整整四年,更莫名奇妙昏倒好幾次,怕活不了幾年,已經提早寫下遺囑,也托孤小狗,並為自己安裝氧氣溫室。為了讓氧氣溫室不那麼冷冰冰,她透過裝飾跟花卉把「傳統的安寧病房」打造成「史上最美麗的溫室氧氣病房」。而因為沒有生命激素、荷爾蒙、腎上腺素、甲狀腺素,陳文茜必須補充各種維生素,再加上每日服藥,一天要吃很多顆藥,為了改善滿口藥味,她發明5招吃藥法,讓吃藥也有儀式感,不會因吃藥而讓生活感到痛苦。透過裝飾跟花卉 讓冰冷安寧病房變成「最美溫室氧氣病房」雖早已有了製氧機,但陳文茜擔心若斷電又剛好喘不過氣,恐會有生命危險。因此在病房多準備了氧氣瓶,但又覺得氧氣瓶的鋼瓶看起來冰冰冷冷,放在家裡感覺像太平間。為解決她的擔憂,友人陳季敏替氧氣瓶特別設計的衣服,陳文茜也替它戴上了一頂Hermes的灰色帽子,讓在氧氣溫室一角的純氧機多了幾分溫度。而在溫室氧氣病房的右邊擺放了歐洲老古董點滴架、窗邊的義大利邊桌也用花卉裝飾.....,溫馨的擺設讓冰冷安寧病房變成「最美溫室氧氣病房」。陳文茜說,「疾病本來奪走不了你所有的一切:『它不是死亡,它只是使你的生命改變了另一種篇章,另一種活法。至少對我而言,這裡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角落,美好的東西未凋亡。』」5招提升生活情趣 讓吃藥不痛苦陳文茜每日都必須服藥,再加上因為沒有生命激素、荷爾蒙、腎上腺素、甲狀腺素⋯,必須再額外補充各種維生素,多到一般人難已置信,導致往往張開口都是藥味。久病成良醫,陳文茜封自己為「全世界最聰明的病人」,透過以下幾招來改善藥品難以入口的藥味,讓吃藥的痛苦過成添增了一點情趣。她說別人的盛宴是一道又一道的鴨肝、牛舌⋯⋯,自己吃的雖是「一大串葡萄小丸子」,但裝藥的盤子美,最後還有生酮冰淇淋當結尾,吃藥也可以享受生活。1.只要服藥,即搭配原味優格吞下。2.用粥配藥,搭配豆腐乳蓋藥味:用曹雪芹的「上品粥」。以一杯米,對煮14杯水,加上四杯豆漿(香港阿一鮑魚的師傅教我的祕密),熬煮五小時,以容器瀝乾,只留粥,米不食。濃稠的粥配藥,不傷胃,缺點是還有藥味。於是我有時候加上一小塊豆腐乳,或是台南阿霞飯店的XO醬,⋯⋯最後一口的豆腐乳,幾乎壓倒所有的藥物。3.用清酒杯裝藥物,讓吃藥有儀式感:藥物多以清酒杯盛之。端上來,如合菓子、或是懷石料理。4.用生酮冰淇淋做結尾:身體特別虛弱時,就會自製無澱粉冰淇淋,用代糖、香草、奶油、加上小麥草粉製作,嚐起來如抹茶冰淇淋!5.專利威士忌特調:每回比較多的治療口乾舌燥時,我會拿一個威士忌杯,放代糖楓糖漿一點,不要撓和,沈於杯底,一堆冰塊,加點冷水,向牆壁上的偉人畫像敬一杯。聽著音樂,幌著威士忌杯,冰塊輕輕搖曳於楓香味道,吸入鼻中,真有醉醺醺的錯覺。陳文茜說,我只是一個全世界最聰明的病人,人的生命不能重來,疾病或許無法康復;但美好的事物,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