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0 名人.洪惠風
搜尋
身心科
共找到
328
筆 文章
-
-
2022-07-0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當醫師確診時/確診一顆藥都沒吃!身心科醫師林奕萱免疫力好,靠的是平常不提醒斷病人的二件事
新冠肺炎疫情沒有盡頭令人悶爆,高雄阮綜合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林奕萱平日在診間替病患排憂解難,雖早有染疫的心理準備,卻沒料到真的遇上了。最近疫情趨緩,林奕萱未掉以輕心,6月12日北上開會時小心翼翼,吃飯時獨對牆壁,不敢與他人共餐,也沒多與別人交談,半開玩笑地向台北友人說,「到台北都要很小心」,結果反被虧,「高雄現在比較嚴重」。儘管嚴守防疫準則,林奕萱返回高雄兩天後,起床時突然感到口鼻有點悶熱,像快感冒一樣,隨即快篩但無異狀,約隔一小時,那支快篩試劑竟浮現非常輕淡的第2條線,她好納悶「說明書指的是15分鐘內判定 」,她的試劑卻經一小時才隱約看到第2條線,到底算不算染疫?平常幫患者採檢判定時,林奕萱看到這麼淡的線,若受檢者沒什麼症狀,會建議再做PCR,但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心情就很矛盾。那天她起床時只覺得怪怪,然後症狀就消失,至傍晚相同感覺又來,才警覺不妙,晚上重篩一次,結果不到半秒,兩條線紮紮實實出現在眼前。「當時是晚間9點,我掙扎的不是確診了,而是明天一早工作滿檔。」林奕萱說,自己隔離事小,但隔天需支援快篩站及接種站,要做電話關懷門診,病患排得超多,突然確診,所有工作需由同事補位,實在感到很過意不去,還好醫院後援很強,讓她感受到支撐的力量。隔離禁足七天沒有特別不適,她放鬆心情,多喝水,期間也參加好幾場線上會議,甚至追了一部韓劇。唯一覺得怪的是,老是聞到一股驅之不散的菸味,同住家人卻都沒聞到,但無法釐清與確診有無關聯。Omicron大爆發以來,她常覺得也許哪天自己會遇上,心理早有準備,而從確診者症狀來看,平日只要落實防疫,即使感染也不需要太擔心。對抗病毒多半需倚靠免疫系統,謹守防疫原則,其實就是平常在診間會跟病人說的話,永遠在提醒大家要過規律生活和運動。這次確診,可能她平日身體有打底,僅有輕微鼻塞,久久咳嗽一次,連發燒都沒有,因此她只有多喝水、休息,一顆藥都沒吃。不過,因擔心工作臨時停擺,病人找不到她,所以在臉書自曝染疫訊息,請約診的病人不要撲空,結果意外收到許多溫暖,關切她有沒有缺什麼物資,她笑說,「可能我平常做人沒有太差」。林奕萱指出,20年前爆發SARS時她剛念大二,無法做出貢獻,20年後遇上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很樂意為防疫付出,「高雄從PCR篩檢站改為判陽站的首日,第一診就是我去的」,防疫戰役一晃就兩年多,她幾乎沒能休假超過兩天,確診隔離七天是很難得的放空,心情差很大。這次確診,她從醫師轉換成病人角色,紮實體悟確診者的心情,也實地檢驗高雄確診通報流程。她說,當晚9點快篩陽後即通報醫院,由感控同仁視訊協助判定,9點14分判陽,6分鐘後就收到衛生局簡訊通知確診注意事項,凌晨1點半再接到衛生局隔離書連結,上午10點接到衛福部隔離簡訊,10點40分接到區公所關懷電話,效率明快。以前民眾確診時會問何時解隔等許多問題,她多半制式答覆,自己染疫後,印象超鮮明,「以後病患問什麼,我都能答」。也因為平時愛採買,林奕萱笑說,確診時,家裡的物資充足,根本不擔憂,但好奇市府送的關懷包有哪些東西,也託家人領了一份。隔離一周,她發覺確診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許多人會在社群分享心情,隔離生活的點滴也成閒話家常的題材,這些都是疫情前不曾發生的事。隔離時她抱著觀摩心態參加清大試辦的「新冠肺炎線上支持團體」,聽到許多人分享確診後的不便,症狀輕微的她,頓時感到自己是很不同的存在。結束隔離返回工作崗位,林奕萱獲不少老病人送上關切,有人還煞有其事地說,看到「林醫師」臨時請假一周便猜到是確診。她說,這些診間的有趣對談也告訴大家,即使醫師,也是會生病的,大家都一起在面對這場疫情。「大家無法百分之百臆測將來會發生什麼事,能做的就是平日有所準備。」林奕萱說,新冠疫情像個突發緊急事件,誰都可能遇上,遇上時也在審視大家平常在健康上、經濟上或人際關係上是否累積足夠的「資本」,以應對突如其來的生活擾動,心境的調整,十分重要。醫師小檔案/林奕萱現職:高雄阮綜合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確診時間:6月14日如何感染:可能北上開會不明感染症狀:口鼻悶熱、鼻塞、偶而咳嗽治療:休息、多喝水給確診者一句話:確診就像人生突然迸出的一場緊急事件,平時大家不管在身體、心靈或各方面都應盡量做好準備,以迎戰無可預知的事情降臨。
-
2022-07-03 醫療.精神.身心
晚上睡眠不足藉白天補眠?醫:反而打亂生理時鐘
你有多久沒一夜好眠?國內失眠人口數逐年遞增,近年在疫情壟罩下,因壓力、焦慮而失眠的人更多,甚至染疫後發生的「長新冠」症狀,睡眠障礙也是其一。很多人失眠又害怕吃安眠藥,夜夜和睡眠對抗,筋疲力盡。睡眠本是人類本能,卻因為種種因素讓我們忘記「如何睡覺」,不想依賴藥物而能一夜好眠,得先建立正確的觀念。試試看,你能答對幾題?對的打○,錯的打 X,半對半錯請打△。( )9. 晚上睡眠時間不足,利用白天補眠也有一樣的效果。( )10. 養成睡午覺習慣,精神會更好。( )11. 平常工作累,睡眠時間短,休假再一次報復性睡眠就能補回來。( )12. 輪班工作為了適應日班、大夜班變化,只能靠熬夜調整作息。( )13. 睡前滑手機會影響睡眠。( )14. 睡著後夢很多代表睡得深沉。( )15. 睡覺打呼聲大,代表睡得香、睡得品質好。( )16. 吃安眠藥有助於睡眠,但長期吃會上癮。( )17. 染疫後出現長新冠,有可能改變睡眠習慣。( )18. 熬夜、睡眠不佳和肝臟健康沒有關係。解答區9.(×)人的睡眠時間,其實在一個晚上裡有周期變化,因此睡太少當然會影響健康,可是如果因為睡太少而利用白天時間補眠,反而造成生理時鐘被打亂,可能既沒睡飽,又造成精神變差。因此白天應該以閉目養神為宜,讓精神及肌肉稍微放鬆就好,真正的睡眠還是必須放在晚上的睡眠時間才適當。10.(△)醫師表示,睡午覺通常是因午餐後,因進食產生睡意,這是正常的生理變化。所以養成午睡習慣,可以幫助人「充電」,好好面對下午的工作,但午睡時間不宜過久,建議10到30分鐘即可,不要超過1小時。如果睡太多導致進入深層睡眠,突然醒時反而會精神恍惚,無法集中注意力。11.(×)長期睡眠不足會累積「睡眠債」,有些人休假時一次睡超過12小時,其實並不能償還平常累積的睡眠債。因此,養成規律作息,才能達到充足睡眠、心情放鬆,如果因工作累,可以在工作之餘,稍微閉目養神、深呼吸來調節,否則作息突然變化,反而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12.(×)熬夜硬撐來強迫作息調整,明顯會造成健康負擔。醫師建議,如果因上大夜班而只能在白天睡覺,那就把睡眠環境營造成夜晚,例如戴眼罩、裝遮光窗簾,或適度調整輪班時間,不要讓夜班、日班頻繁交替。也可在睡前適當攝取褪黑激素,如果仍無法調節,可能就要考慮自己是不是不適合輪班的工作。13.(○)醫師表示,手機螢幕發出的藍光,會阻礙褪黑激素分泌,影響入眠及睡眠品質。不過如果是觀看放鬆影片,則較沒那麼大影響,可是仍建議民眾不要在臨睡時躺在床上滑手機,尤其不該觀看刺激感官的影片或音樂,否則會使精神處在亢奮、注意力集中的狀態。14.(×)人在做夢時,其實正處於淺眠狀態,因此夢太多反而睡眠不好,不過做夢多寡並無法控制,且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如果真的因夢多影響白天精神,仍建議就診評估檢查,才能改善睡眠品質。15.(×)睡覺時出現打呼,可能代表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時出現呼吸道窘迫,嚴重甚至會缺氧休克,因此如果打呼太大聲、頻繁出現,建議就診治療,以免影響自身睡眠品質,又影響枕邊人睡眠。16.(△)服用安眠藥確實有助睡眠,不過安眠藥種類及藥效分為多種,因此如何服藥及該服用哪種藥物,失眠患者都需經過醫師診斷,才能正確服用,切勿自行購買安眠藥物使用。長期吃安眠藥並不會生理上癮,不過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心理成癮,因此在使用安眠藥物的療程中,患者必須遵守醫囑,不該隨意增減藥物劑量,且聽從醫師搭配的療程積極治療,用藥物輔助作息規律才是服藥目的。17.(○)確實有新冠肺炎患者在染疫康復後出現睡眠改變的情況,其中失眠就占多數。不過目前仍無法明確知道其病理機制,因此養好作息、規律運動,必要時搭配睡眠療程治療,才能解決睡眠問題。18.(×)雖然就醫學觀點來看,睡眠不足不會直接影響正常肝細胞數量,卻會使肝細胞沒有足夠時間休息、修復。當肝臟無法獲得休養生息,或因肝炎等因素,引起肝硬化等問題,就會影響肝臟代謝廢物、解毒機能,當體內毒素累積過多,就會進入腦部,反過來造成睡眠障礙。諮詢/台大新竹分院精神醫學部副主任詹仁輝、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醫身心科主治醫師周伯翰、台北中山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吳文傑
-
2022-07-03 醫療.精神.身心
早睡早起才是健康的?醫師曝一件事方為改善睡眠品質關鍵
你有多久沒一夜好眠?國內失眠人口數逐年遞增,近年在疫情壟罩下,因壓力、焦慮而失眠的人更多,甚至染疫後發生的「長新冠」症狀,睡眠障礙也是其一。很多人失眠又害怕吃安眠藥,夜夜和睡眠對抗,筋疲力盡。睡眠本是人類本能,卻因為種種因素讓我們忘記「如何睡覺」,不想依賴藥物而能一夜好眠,得先建立正確的觀念。試試看,你能答對幾題?對的打○,錯的打 X,半對半錯請打△。( )1. 躺在床上一個小時了還睡不著,最好離開床舖做點別的事。( )2. 晚上做點激烈運動,如跑步、游泳,身體夠累就比較容易睡得著。( )3. 睡前喝杯紅酒、熱牛奶有助睡眠。( )4. 吃完消夜很飽足,比餓肚子易入睡。( )5. 維生素B群太晚吃,會影響睡眠。( )6. 睡不著時數羊有助入睡。( )7. 每個人都要早睡早起,才是健康的觀念。( )8. 一天要睡滿8小時,才是最理想的睡眠狀態。解答區1.(○)假如已經在床上躺超過30分鐘仍輾轉反側,確實可以起身找點事情做、分散注意力,不過不建議從事過於激烈的活動,可以做些放鬆肌肉的伸展運動,或是調整呼吸頻率,來建立睡眠準備。2 .(×)許多入睡困難的民眾,認為只要睡前多做激烈運動消耗體力,就可以讓自己累得倒頭就睡。醫師認為或許偶爾可以,但不可能長期如此,因為激烈運動會造成交感神經活躍,還會刺激血液循環,反而會使得精神在睡前一直處於亢奮狀態,長期下來仍會造成入睡困難,建議不如做瑜伽、伸展肌肉,保持心情放鬆更適合。3.(△)睡前喝紅酒確實是不少民眾的習慣,許多患者也認為可以幫助入睡,不過不建議一喝完馬上倒頭就睡,以免造成胃部不適。而且有呼吸中止症的患者更不能攝取過多酒精,因為可能造成肌肉過度放鬆,加劇打鼾症狀,阻礙呼吸道順暢。且酒精雖能幫助入睡,但會打亂睡眠周期,造成淺眠易醒的情況,因此不建議過量攝取。至於睡前喝熱牛奶是比較適合的方式,有助於穩定情緒,且氣溫低時來杯熱牛奶也能提高體溫,有助於身體保持在舒服狀態。不過仍建議適量就好,否則腸胃不好的人反而會出現胃食道逆流。另外,也不建議睡前有服藥習慣的患者喝牛奶助眠,以免影響藥物吸收。 4.(×)不少民眾習慣吃消夜,還認為吃飽就會想睡,是最舒服不過的生活方式。但醫師警告,不少民眾的消夜都是選擇炸物、滷味,攝取後倒頭就睡會造成胃部嚴重負擔,甚至不少人會有胃食道逆流的狀況出現。容易入睡只是因血液集中胃部消化食物,才會使人出現昏昏欲睡的現象,因此不建議靠吃消夜幫助入睡。 5.(×)有些人每天早上會攝取B群,認為對白天工作精神有幫助,因此也衍生「下午之後吃B群會造成晚上睡不著」的觀念。不過醫師認為只要低劑量攝取,B群當中的維生素B1、B2、B3、B6反而能幫助睡眠品質,可維持神經穩定、改善焦慮易怒、幫助合成血清素,讓色胺酸能轉換成菸鹼酸和褪黑激素,達到幫助睡眠的效果。 6.(×)醫師認為,數羊其實對幫助入睡沒有實際幫助,有些人反而會越數越清醒,造成情緒焦躁,建議可採腹式呼吸法、正念減壓法來放鬆交感神經,將注意力轉移至呼吸節奏上。7.(△)早睡早起固然是良好生活習慣,不過醫師認為順從生理時鐘、培養規律作息才是關鍵,畢竟現代社會許多人的作息並不能達到早睡早起的目標。在身體該睡覺時睡覺,不熬夜、硬撐,才能達到身體平衡,改善睡眠品質。8.(×)傳統觀念裡,每天睡8小時對健康有益的看法已深植人心,不過醫師卻說「因人而異」,睡太多或睡太少都對健康沒幫助,且睡眠時間長短會隨體質、年紀而有差異,大多數人睡眠時間主要落在6到8小時。諮詢/新竹台大分院精神醫學部副主任詹仁輝、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醫身心科主治醫師周伯翰
-
2022-06-25 失智.長期照護
送失智媽進養護中心 牛湄湄人生最難過的14天
失智症帶給家庭的衝擊不分種族、非關貧富,每個人都將踏上一場且戰且走、不見終點的旅程。退休律師牛湄湄,在51歲時母親失智、53歲時父親也失智,為了照顧雙親,她減少工作、公司家裡兩地跑、日夜顛倒、身心俱疲,在54歲時罹患了重度憂鬱症。一直是人生勝利組的她,成為失智雙親的照顧者後,所有輝煌資歷都派不上用場,人生幾乎是打掉重練。照顧者挑戰大 讓她重度憂鬱「我覺得我只要努力,沒有什麼做不到的。」母親剛確診失智時,篤信「凡事人定勝天」的牛湄湄浪漫地想:「我一定努力讓媽媽過得好,陪伴媽媽走最後一哩路。」她搬去和父母住,成為失智症的照顧者。沒多久牛湄湄就發現,照顧失智症若沒有專業的訓練,浪漫會消逝、愛也會被磨掉。於是她上課、看書、看電影,從零開始認識失智。兩年後,爸爸也確診失智,合併憂鬱症。即便已有照顧母親的經驗,但雙親都需要照顧、中度失智帶來的行為問題與妄想猜疑,每天都有新的挑戰,每個挑戰都不是牛湄湄過去篤信的理與法可解決。照顧之路漫長沒有盡頭,失智者不會因為妳的努力而康復,再怎麼努力,都只能在父母的老去和退化中,感受失去、體驗挫敗。牛湄湄沒有因為是個有經驗的照顧者而從容,只有愈來愈多的艱難疲憊。母親失智後的第三年,牛湄湄也病了。弟弟退休接手 身心也出狀況她哭泣、暈眩、失眠、胸悶、腸胃不適,又因白天工作、晚上照顧父母,不敢服用安眠藥。牛湄湄一度連行動都艱難,被推著輪椅在急診室、各門診間穿梭看病,最後被身心科醫生診斷重度憂鬱,合併恐慌症,醫囑她先暫停照顧的工作,後來由弟弟提早退休,接手照顧父母,等牛湄湄身體狀況好一點,兩人再輪流照顧。但不久後,弟弟也開始失眠,出現身心症狀。醫師建議她考慮讓母親去養護中心,讓專業的照顧團隊協助他們。即便還沒有行動,她光想到這個選項就充滿罪惡感:「我為什麼這麼不孝!」一直到先生提醒她,不妨先試試看,如果行不通,頂多回到原點,她才開始尋覓養護中心。自責拋棄母親 病後轉念盡力在準備送媽媽進養護中心的那兩周,牛湄湄經歷了「這一生最難過的14天。」照顧母親5年,牛湄湄幾乎從女兒角色成為失智母親的媽媽,她像是一個要拋棄孩子的母親,幾乎每天都在公園哭完才回家。送媽媽去的第一個月她還是掛心、難過,時時惦念著母親,還好母親在養護中心適應良好,每天打毛線、當老師、胃口好。照顧失智的父母,改變了過去事事求完美的牛湄湄。為此大病的她,一改人定勝天的信念,變得柔軟、包容,體會到沒有完美的照顧、只能盡力。她因此與信仰相遇,受洗為基督徒,在父母先後離世那兩年,因為相信一家人終會在天家相遇,扛起十幾年照顧重擔的牛湄湄沒有沉溺喪親之痛太久,她說「我要陪伴更多的老人家。」學會愛自己 提升照顧品質現年66歲的牛湄湄,大家叫她「牛姊」,失智長輩喚她「妹妹」,在服務失智症長輩的「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設立的「甘泉咖啡館」,帶失智長輩做延緩失智的活動,也陪伴照顧者。她理解照顧者的壓力與挫折,她鼓勵照顧者把生活的40%留給自己,去旅行、看書、交朋友,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樣照顧可能有品質,也才會長久。當失智來訪,每個人都將遭遇一場可以預期的改變,這件事對牛湄湄的改變是,她從崇尚法理與努力的律師,成為信仰愛與陪伴的「牛姊」。
-
2022-06-18 養生.人生智慧
卒婚≠離婚,仍保有婚約關係!「熟齡卒婚」給雙方喘息機會
我和先生結婚30年,他在3年前選擇提前退休,因孩子已組家庭,我們兩人又不愛社交生活,在家常大眼瞪小眼,漸漸地愈來愈看不順眼他一些習慣,因而摩擦也變多了,心裡常浮現乾脆離婚算了,但又不敢付諸行動,看到日本人有所謂的「卒婚」,心裡有點嚮往,想更了解「卒婚」是怎麼一回事?(台北吳小姐)隨著時代改變,情感觀念逐漸開放,婚姻型態已不侷限於單一形式,2004年日本作家杉山由美子在《卒婚:不離婚的幸福選擇》一書中提倡,有別以往婚姻概念提出「卒婚」一詞,「卒」有死亡、終止、結束之意,卒婚簡言之是兩人不解除法律形式的婚約關係,繼續一同生活。身心科醫師分析,「卒婚不代表不愛對方,只是採取讓雙方喘息的生活方式。」卒婚≠離婚 仍保有婚約關係根據杉山由美子定義,所謂「卒婚」是長久一起生活的夫妻不解除婚姻關係,而能享受人生。理解每個人的差異,並互相承認各自有不同的興趣與想法,不需要總是在一起,也可以分開生活,或去不同的地方旅行。但因為是家人,還是互相扶持。身心科醫師李旻珊表示,採取「卒婚」方式,是讓夫妻雙方各自生活,但在法律上婚約關係仍存在,常見於55歲至70歲的熟齡夫妻,「對長輩而言,礙於面子問題,覺得離婚很沒面子,但對婚姻有一種疲倦感」,其實卒婚更貼切的形容是,給予彼此更多自我空間。給彼此自由 像夫妻又像朋友事實上,杉山由美子提出此一概念,源自於許多早期出生的傳統日本婦女,踏入婚姻後犧牲自我,放棄自我理想和事業,為了家庭全心全意的付出,當專業的家庭主婦,辛辛苦苦替孩子、老公打點生活一切,但兒女長大成家後,上了年紀的女性,發現夫妻朝夕相對,卒婚型態更適合兩人。李旻珊分享,台灣許多個案亦然,常見的卒婚原因有兩種。第一種是,婦女在孩子離家念書後,內心空窗、頓失重心,找不到自我價值的實現,這時心理健康會老得很快,開始憂鬱焦慮。第二種是,不論夫妻哪一方,原本工作一輩子,退休後就像洩了氣的皮球,當生活重心剩下另一半,兩人的價值觀長期磨合已久,原為了孩子都可以忍受,但小孩離家,開始思考是否可換一種相處模式,不選擇離婚,因為「離」存在破碎感,另方面,年輕人離婚是有下一段婚姻的可能,但熟齡者較難再有新感情萌芽,不如就卒婚吧。李旻珊指出,每個人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價值觀會改變,各過各自生活,但也不代表可交男友或女友,因為還存在法律上的認定關係,國外「卒婚」個案更多,兩人生活地點不同,一個住鄉下、一個住都市,分開居住,各自享有生活圈,周末才相聚,轉變為更像熟悉的朋友關係。卒婚vs.離婚差在哪?‧卒婚:夫妻間在「不解除婚姻關係」的形式下,各自享受自己的後半生,夫妻既可分居,亦可同居,不再綁住彼此。‧離婚:夫妻雙方或一方有結束婚姻的意思,依法律規定的程序解除婚姻關係。
-
2022-06-12 癌症.癌友故事
我是癌友9/厭世、孤獨、我要活下去:找人聊聊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中真的需要幾位可以為你不計代價「付出」的好朋友,無論你有多艱苦,他們都願意幫助你!而我就是這麼幸運的擁有。好友與家人輪班照顧,體會患難見真情。患難見真情,並不是作文裡的一句話而已,當你真正困在籠子裡,等著脫困時有人拿著鑰匙把門打開,然後你的心靈就自由了。我真正有好幾位這樣的好朋友、好同學、好同事,好到他們願意與家人排班來照顧我,甚至想要到家裡打掃,即使在疫情當下也不卻步。得知罹癌後為了整合就醫資源,與幾位朋友談論過自己的病情,我的態度並沒有低調到不讓任何人知道,相反的,資訊傳播的年代,有些朋友默默得知後,為了不打擾我,而選擇傳訊息鼓勵加油,我非常感激親友們的貼心。曾經看過一位罹癌台大醫師的自傳,裡頭提到她的妹妹為了照顧她,累死了,整天不斷有同事、同學、學生,一團接一團,剛坐下來又站起來,沒幾天,妹妹就想「辭職」不幹了。親友的探視都是關懷,但愈來愈多的人也認為,給患者多點時間休息及空間想想未來是有必要。住院期間剛好遇到疫情開始悶燒,探病被禁止,只剩一天兩次,到後來只剩一次,甚至還得事先預約,最後就只剩陪伴者可以出入。由於家庭人口簡單,幫手並不太多,此時就非常需要朋友的幫忙,還好有一位好友,就住在台大醫院附近,剛好可以輪替辛苦的老公回家休息,對於朋友們的幫忙真的很感動。生病過程的孤獨感、惡夢,黑夜常讓人喘不過氣。治療前,曾經罹癌的同事說,「生病的過程很難熬,化療的過程不是很舒服,整個過程即使有人陪伴,但孤獨、寂寞還是不斷出現,曾經參加過病友會,但年長的病友們説『自己活夠了,已了無遺憾』,但我還年輕,我還要活下去……最終還是得靠自己。」起初,還不覺得自己真的有這麼「弱」嗎?有家人、朋友陪伴真的「孤獨寂寞」嗎?但隨著治療開始起跑,每隔一段時間的化療,我終於有所體會。其實,早在開刀住院期間,恐懼害怕就不斷在夢裡出現,住院期間大概有一半的夜晚都是在惡夢中驚醒,有坐上失速列車航向斷崖;有帶著孩子出遊孩子卻失蹤,自己找不到旅館的位置;連工作的場景都曾入夢……這些惡夢掐住了脖子,讓我心跳加速到失控,潛意識裡不斷喚醒自己別再睡了,再睡就醒不來,強迫自己醒來後又恐慌到不知所以。我開始害怕睡覺,醫師開立的安眠藥,也只能讓自己睡個三、四個小時,但半夜醒來後就不敢再睡,黑壓壓的房裡只能望著天花板,想著有沒有明天的未來。我沒有任何信仰,但朋友們會幫我祈福,禱告、拜媽祖,老公也特地拿了佛像到床邊。當黑夜讓自己快要窒息喘不過氣時,會聽佛經、摸著佛像轉移注意力,這就像快要溺水的人只要抓住任何浮木都行,只要讓自己心靜下來一切就能好轉。心理支持很重要,允許自己悲傷,也適時向外求助。正當猶豫該不該照會身心科醫師時,情緒就慢慢地平穩下來,我用自己的方式解決了一小部份的問題,但在化療期間還是求助心理師。或許很多人認為,癌症治療為優先,心理支持是往後的事,但罹癌至今一年,仍覺得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患者會不斷的在沮喪、無助、孤獨之間徘徊。心理師告訴我,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反應,只是不甘心的念頭仍存在,我還無法像有些癌友認為,罹癌是個「幸運」,可以反省自己的過往人生,至今仍走不到這個境界。在化療期間副作用常讓人孤獨沮喪,疾病的苦與痛他人無法代勞代受,躺在床上望著窗外的天空會放任自己掉淚,當我狂奔至廁所嘔吐或拉肚子時,也會氣到飆髒話。我允許自己悲傷,但當快撐不住時就會對外求救,打電話跟好友訴苦,你要相信你不是一個人,是有人可以陪你,一定可以走出來。
-
2022-06-1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讓以愛為名的悲劇不再發生——尊重病人自主與醫師的專業判斷
【編者按】台灣在2000年訂定了「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給予「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的法律地位;接著在2019年通過實施「病人自主權利法」,使國民得以生前預立醫療決定,以避免死前遭受生不如死的無效醫療。然而事實上,在目前的醫療環境,醫療團隊許多時候仍不得不違反醫學倫理「不傷害病人」的原則。一位急診醫學的資深醫師提出一個真實病例,與癌症奮鬥多年的末期病人在最後昏迷狀態下,因為家屬拒絕簽署DNR,使醫師不得不做了不只一次的急救。一位法律教授以「一件令人悲傷的裁判」,寫出一個病人父母已經簽署DNR,但醫院及醫師仍然被告,最高法院以薄弱的理由,廢棄原本醫院與醫師勝訴的高院判決。最後一位幫忙病人預立醫療決定的身心科醫師,以其專業寫出「讓以愛為名的悲劇不再發生——尊重病人自主與醫師的專業判斷」的呼籲。希望這幾篇文章可以激起各界更多的省思討論,最後能使台灣社會、法律、醫界對這重要的議題得到更好的共識。這是一個每天都在醫院發生的事情,正當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在醫院的某個病房就在上演這樣的情節。故事裡的人通常是已經重病無法挽回的病人,悲傷欲絕的家屬,深陷醫學倫理兩難的醫療團隊。但是大家猜看看這三方面—病人、家屬、醫療團隊—誰才是主角?吳先生77歲6年前診斷出癌症,經過一連串的治療,病情穩定了五年多。很不幸半年前疾病再度復發,而且這次病情反撲又快又猛。所以當醫師跟吳先生說明病情時,吳先生在太太面前跟醫療團隊說,這幾年的治療很辛苦,他不想再這樣子拖下去,他也知道家人捨不得他,所以他會再次嘗試治療看看。可是萬一這一次的療程效果不好,他寧願選擇緩和安寧照顧,讓自己可以好好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因此也完成了選擇不急救(DNR)以及接受安寧緩和照顧意願書的簽署。之後吳先生跟他的疾病奮鬥了一段時間,可惜似乎癌症佔了上風。最近半年吳先生幾乎都在住院,近三個月因為疾病的影響,人非常的虛弱也常常意識不清,可是如果醒來就會眼中帶著淚,要求陪伴的家人放手讓他可以離開。吳先生除了整天臥床,也無法自行進食,需要依靠鼻胃管與點滴來給予營養。再一次的感染發生了敗血性休克與呼吸衰竭,吳先生再次被送到加護病房。這一次,吳先生需要緊急的插上氣管內管,用呼吸器來維持他的呼吸。這時候醫療團隊陷入兩難,依照吳先生意識清楚時自行簽署的不急救(DNR)與接受安寧緩和照顧意願書,目前吳先生的確到了疾病末期,應該要遵照病人自己的意願,不做氣管插管、氣切,而轉由安寧緩和團隊接手照顧,讓吳先生沒有痛苦的走完生命最後一程。可是太太卻表示雖然他很想遵照先生的意思,但是兩個兒子有不同的意見,小兒子了解爸爸的辛苦,尊重爸爸做的選擇;但是大兒子卻覺得如果在這時候「放棄」維生醫療,就好像是自己殺了爸爸一樣,他希望爸爸可以多活一天是一天,即使身上必須插滿管子,而且吳先生應該也沒有機會再醒過來,他還是堅持醫療團隊必須用盡所有方法「救到底」。吳先生後來也做了氣切,在生命最後的兩個月,身上插滿了管子,為了維持血壓,醫療團隊必須給予充足的水分,但是病人在病情很差的時候身體根本代謝不了這些水分,所以當家屬來探視病人時,問醫療團隊說為什麼病人會腫成這樣,身上有傷口的地方也一直冒出水,醫療團隊也只能很無奈的說,那是為了維持血壓不得不的措施。吳先生終究沒有醒來,奇蹟也沒有出現。他在加護病房一堆維生機器的陪伴下,過世了。醫療團隊在這過程中盡力與家屬溝通,希望可以減少無效的醫療對吳先生產生的痛苦,也猜到了大兒子應該是捨不得父親離世所以無法放手,所以醫療團隊找了社工、心理師,最後會診了我這位身心科醫師。我還記得大兒子一開始還勉強保持禮貌,對我說,他知道我要說什麼,可是他勸我不要浪費彼此的時間,他說我是精神科醫師,應該理解他對爸爸的感情,他是沒有辦法放手的。他知道爸爸正在受苦,可是他沒有辦法接受自己沒有盡所有的方法,再怎麼樣他都希望爸爸還是有呼吸心跳,即使多一天都好。我記得我問過他,如果是他自己遇到這樣的情境他會怎麼選擇,他回答我說,如果是他自己他會選擇不要急救,他希望沒有痛苦的離世,可是這個是他爸爸,他一定要奮鬥到底。後來他乾脆拒絕我的探訪。病人過世後,我問了醫療團隊這個大兒子在病人過世時有什麼樣的反應,醫療團隊說他來見父親的時候倒是十分鎮定,平靜地幫病人辦理後續的手續。很可惜,我沒有機會再去關心這個大兒子,在父親離世後過得好不好,不曉得會不會在午夜夢迴,對於自己違反父親意願的決定,讓病人在過世前受盡折磨覺得不安。而他告訴我的,如果是他自己遇到生命末期,他會選擇不急救、不要用人工的方式去維持生命,但是對於父親,因為愛,他沒辦法放手。即使最後因為這樣的醫療決策,跟媽媽還有弟弟也鬧翻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做法。這讓我想到前幾年看到的一齣劇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望子成龍成鳳的父母,用自以為是的價值觀與方法,以愛之名,逼迫著孩子,結果反而讓孩子受盡痛苦。我不會懷疑人們對家人的愛,可是如果因著我們的愛,變成「只有我才知道你需要什麼」、「因為我愛你,你要照我的方式來」,會變成很恐怖的事,尤其是生死大事。當有一些急症發生而造成病人生命垂危,家屬對於醫療團隊提出DNR選項陷入困難抉擇的時候,我會提醒家屬,其實醫療團隊會提出來,就是因為醫療團隊判斷,即使經過急救病人可以暫時恢復呼吸、心跳、血壓,但是對於他的生命延續可能沒有太大意義,甚至很大可能會變成昏迷或植物人,醫療團隊才需要提出來討論;如果經過搶救預後會很好,醫療團隊根本不需要跟家屬討論這個議題,直接就會給病人最適切、最好的治療。我們都期待最好的結果,可是萬一結果不如預期,病人變成嚴重失能、植物人、長期昏迷,病人是最受苦的人。很難過地看到陳聰富教授寫的真實法院判例「一則令人悲傷的判決」,這個也是常常讓現場的醫療團隊陷入困難的原因,如果簽署了不急救同意書都還能告醫療團隊,那醫療團隊也只好違背專業與醫療倫理的判斷,做足那些會令病人痛苦的無效醫療。所以不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家人也不是你的家人」。尤其是病人,這些加諸在他身上的「治療」,那種感受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希望藉由此文能讓大家多多的反思,有時候我們的愛與好意,如果沒有尊重、了解與智慧,反而會帶來的是痛苦與災難。臺灣目前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以及病人自主權利法,都是希望可以保障病人的醫療自主權,但在現實醫療環境中,期望社會大眾、司法體系對這個議題能有更深的反思與共識,讓以愛為名的悲劇不再發生。
-
2022-06-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末期病人DNR 的決定
【編者按】台灣在2000年訂定了「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給予「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的法律地位;接著在2019年通過實施「病人自主權利法」,使國民得以生前預立醫療決定,以避免死前遭受生不如死的無效醫療。然而事實上,在目前的醫療環境,醫療團隊許多時候仍不得不違反醫學倫理「不傷害病人」的原則。一位急診醫學的資深醫師提出一個真實病例,與癌症奮鬥多年的末期病人在最後昏迷狀態下,因為家屬拒絕簽署DNR,使醫師不得不做了不只一次的急救。一位法律教授以「一件令人悲傷的裁判」,寫出一個病人父母已經簽署DNR,但醫院及醫師仍然被告,最高法院以薄弱的理由,廢棄原本醫院與醫師勝訴的高院判決。最後一位幫忙病人預立醫療決定的身心科醫師,以其專業寫出「讓以愛為名的悲劇不再發生——尊重病人自主與醫師的專業判斷」的呼籲。希望這幾篇文章可以激起各界更多的省思討論,最後能使台灣社會、法律、醫界對這重要的議題得到更好的共識。在最近的一則法院判決 ,病人父母已經簽署DNR,但醫院及醫師仍然被告,且最高法院以薄弱的理由,廢棄原本醫院與醫師勝訴的高院判決,是一件令人悲傷的裁判。本案病人於99年6月間因車禍受傷,導致外傷性腦出血及頸椎骨折,進行手術;於同年7月2日因無法脫離呼吸器,接受氣管切開手術住院治療,同年10月4日轉院至林口長庚醫院。出院後復於102年1月25日因腦出血,轉送林口長庚醫院;於同年3月9日因意識昏迷,無自主呼吸能力,無法脫離呼吸器,轉至秀傳醫院呼吸照護病房接受治療。病人於105年3月24日晚間出現黃疸及發燒症狀,發現膽道阻塞,又於同年4月24日出現高燒不退、血壓降低、心跳不穩、四肢冰冷、五天未排便之症狀,瀕臨死亡;於同年5月1日病情惡化。病人的父親主張,病人並非重症不可治病患,亦未經具相關專科醫師資格者診斷確為末期病人,被告醫院竟違法令病人的父母簽立DNR。病人於同年5月2日下午8時心跳突然停止,被告醫院未進行心肺復甦術等急救措施,並拔除病人之生理監視器及呼吸器,致病人因敗血症而死亡。(以下稱「DNR不急救案」)本案的爭執在於,被告醫院由於病人家屬已經簽署DNR,因此未對病人進行急救措施,是否違法?高等法院認為,病人家屬既然已經簽署DNR,因此被告醫院未進行急救,並無違法之情事。但最高法院認為,依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7條第1項、第2項及第3項規定,病人應由二位相關專科醫師診斷確為末期病人,且經本人或一位最近親屬出具意願書或同意書,始能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本案診斷病人所罹病情之醫師是否具相關專業領域之專科?病人之父母得為其書立DNR之依據何在?高等法院並未說明,因此發回更審。依安寧條例規定,病人應由二位相關專科醫師診斷為末期病人,且經本人或一位最近親屬出具意願書或同意書,始能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反面言之,如病人未經專科醫師診斷為末期病人,或病人或其親屬未出具意願書或同意書,醫院或醫師即有急救的義務。此項解釋,與醫學倫理上無效醫療的概念,相互抵觸。依據醫學倫理上的「不傷害原則」,及避免醫療資源浪費的「正義原則」,急救如屬無效醫療時,再為急救,不僅對病人無益,甚至有害,因此醫師並無進行無效急救的倫理上義務。在邏輯上,如果急救對於病人已經無效,亦即縱使進行急救,病人仍然會發生死亡的結果,則醫師不進行急救,與病人死亡之間,即無因果關係。因為醫師進行急救或不進行急救,均將發生病人死亡的結果。此項醫學倫理上的規範與邏輯推論,不應因安寧條例的規定而被破壞。申言之,安寧條例規定,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必須具備一定要件,是屬於「違法性」的規定。也就是說,如果病人非屬末期病人或無意願書或同意書時,醫師不為急救的「不作為」,違反法律規定,屬於違法行為。然而,法律上的侵權責任,除被告的行為具有「違法性」外,不法行為與損害之間還必須具有「因果關係」,賠償責任才會成立。違法性與因果關係是二個不同層次的問題。如果醫師的違法行為與病人損害結果的發生,不具有因果關係時,醫師仍然無須負責。因此,如果醫師依據其專業判斷,急救對於救治病人已無實益,醫師因此不進行急救,由於不急救與死亡之間欠缺因果關係,他對於病人的死亡無須負責。從而,醫師不為急救是否符合安寧條例的規定,其區別在於:在符合法律規定時,醫師不為急救為合法行為;反之,在不符合法律規定時,醫師不為急救為違法行為,但如果醫師能舉證證明,病人的病情已經處於縱使進行急救,仍然會依其原有病程導致死亡,也就是不急救與病人死亡之間不具有因果關係時,仍然可以免責。在前述的「DNR不急救案」,病人親屬已經簽署同意書,但事後反悔起訴請求醫師賠償。最高法院要求醫院舉證有「二位專科醫師」,且「病人確為末期病人」。因此醫院必須負責證明現場負責醫師是「與診斷病人所罹患傷病相關專業領域之專科醫師」,及病歷關於病情的記載,足以判斷病人為末期病人,提供法院認定之。
-
2022-06-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如果沒有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是否每人死亡前均要接受心肺復甦術?
【編者按】台灣在2000年訂定了「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給予「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的法律地位;接著在2019年通過實施「病人自主權利法」,使國民得以生前預立醫療決定,以避免死前遭受生不如死的無效醫療。然而事實上,在目前的醫療環境,醫療團隊許多時候仍不得不違反醫學倫理「不傷害病人」的原則。一位急診醫學的資深醫師提出一個真實病例,與癌症奮鬥多年的末期病人在最後昏迷狀態下,因為家屬拒絕簽署DNR,使醫師不得不做了不只一次的急救。一位法律教授以「一件令人悲傷的裁判」,寫出一個病人父母已經簽署DNR,但醫院及醫師仍然被告,最高法院以薄弱的理由,廢棄原本醫院與醫師勝訴的高院判決。最後一位幫忙病人預立醫療決定的身心科醫師,以其專業寫出「讓以愛為名的悲劇不再發生——尊重病人自主與醫師的專業判斷」的呼籲。希望這幾篇文章可以激起各界更多的省思討論,最後能使台灣社會、法律、醫界對這重要的議題得到更好的共識。60多歲女性在七年前診斷為肺腺癌接受化療及標靶治療。在四年前肺腺癌轉移到腦膜,在兩年前轉移到脊椎。這一次入院治療後,因病情惡化而急救插管轉入加護病房。主治醫師多次說明,病人的病情已是末期,意識呈深度昏迷,不建議做積極的治療,建議家屬接受安寧照顧及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o-Not-Resuscitate,DNR)。但家屬拒絕簽署DNR,要求一定要全力救治。由於病人家屬不願意簽署DNR,醫師被迫進行急救,結果病人接受了8次的心肺復甦術後才過世。大多數醫師及病人家屬都認為如果病人心跳停止,除非根據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簽署DNR,不然就要接受心肺復甦術。又有人提出醫療法60條:「醫院、診所遇有危急病人,應先予適當之急救,並即依其人員及設備能力予以救治或採取必要措施,不得無故拖延。」因而認定心肺復甦術(急救)是心跳停止時的必要的救治措施。但事實上心肺復甦術並非對所有心跳停止之人都有起死回生之功效,心肺復甦術有其醫學上使用的對象及不應使用的對象。換言之,心肺復甦術是病人心跳停止時處置的一個選項,而不是對每位心跳停止病人都要進行的處置。因此在歐美各國都建議不應完全由病人來選擇是否接受心肺復甦術,醫生也有權決定是不是應該給予心肺復甦術。甚至在英國,情況緊急時如醫師不在場,授權資深的護理師來判斷是不是需要做心肺復甦術。歐美各國的醫學倫理專家也都認為,如果心肺復甦術的處置是一個無效的醫療,是不應該給予的。我國在民國89年訂定了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給予DNR的法律地位。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7條規定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應有病人本人或家屬簽署DNR。如以法律條文字面上的解釋,在醫療處置過程中沒有醫師判斷是否應給予心肺復甦術的權限。醫師對於病人或家屬的要求急救(用盡所有方法救到底),幾乎沒有人敢拒絕,醫師都害怕與家屬產生糾紛甚至對簿公堂。常見的情境如:獨居老人或病人與親人長久失聯,病人在意識清醒前若沒有簽DNR,等到病人意識不清且病況危急時,醫療人員均須費盡心力尋找可能簽署DNR的家屬來簽DNR。如果最後沒有辦法依照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來簽署DNR,病人雖為末期疾病,醫師必須給予心肺復甦術。醫師被要求「依法行醫」反而違反了醫學倫理的原則,給予了無效的醫療。不但對病人無益反而可能有傷害(心肺復甦術可能造成病人的肋骨斷裂等傷害),另外也浪費了寶貴的醫療資源。根據臺大醫院院史記載,高天成院長於民國53年7月27日起意識不清依靠呼吸器維生。8月13日上午10時,臺大醫院高級主管與高院長家族開會,決定停止使用呼吸器。上午11時拿開呼吸器,高院長於下午1時7分逝世。在58年前,沒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沒有法律規範如何可以撤除呼吸器。我們的前輩老師就依照大家心中的共識準則(醫學倫理),進行了十分痛心但正當的撤除呼吸器行動。在民國89年訂定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前,我們也會在與病人或家屬的良好溝通後,在病人心跳停止時不給予心肺復甦術。各種的醫療法律訂定幫助我們遵循醫學倫理,但法律訂定無法面面俱到,「依法行醫」反而造成了違反醫學倫理的結果。給予醫師在醫療處置過程中判斷是否應給予心肺復甦術的權限,並不會犧牲病人權益,因為醫師一定是在有充足證據的情境下,才敢不給病人心肺復甦術。無效甚至有害的心肺復甦術不屬於醫療法第60條之「適當急救」,不給予這些治療才是符合醫學倫理準則的行醫。
-
2022-06-04 失智.長期照護
父親失智怎麼辦?照顧失智患者不硬碰硬,運動、社交都能預防,3道把關防走失
失智症被認為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大健康威脅之一。全球有超過5千萬人患病, 預估到2050年有1億5千2百萬人失智,台灣也有超過29萬名失智者。在愈來愈高齡長壽的社會,每個人都有可能罹患失智症,如何對待失智症,攸關了社會的未來,以及每個人能否有尊嚴地老後。《橘世代》將和你在不同的失智故事裡,思考我們如何面對失智海嘯。吳伯伯和女兒去超市採買,結完帳在門口等人,女兒問他等誰?他說:「等你弟啊!」其實弟弟已在國外生活多年。女兒勸說:「年輕人讓他慢慢逛,不要催他,我們先回家。」吳伯伯覺得有理,便回家了。「在失智症患者世界裡,沒有『真理愈辯愈明』這件事。」吳伯伯是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專任主治醫師吳佳璇的父親,陪伴失智父親多年,每當父親時空錯置,吳佳璇從不指出思路不合邏輯,反而遁入爸爸的世界裡,說他的語言,說服他。她察覺怪異 教授老爸撿回收物父親確診失智症前,大學教授退休、身強體健的他常騎著腳踏車在社區撿資源回收物,堆滿前院;吳佳璇覺得父親不對勁,但那時他還能報稅、旅行、學新東西,她也沒理由要父親就醫。一直到2015年父親因為蜂窩性組織炎到醫院看診,吳佳璇偷偷幫他也掛了精神科,才確診失智症。面對父親失智的現實,「我們沒有很驚訝,反而覺得終於想到辦法幫助他了。」父親是阿茲海默型失智,可以透過藥物延緩退化。吳佳璇知道,如果將功能尚好的父親關在家裡,父親一定會大吵大鬧,更重要的是,足不出戶會讓失智症病患更急速退化,她照顧的原則是,在安全前提下,讓父親盡可能地和世界互動。多重防走失 為他建置友善網絡為了防止父親走失,她先跟父親常上的診所、銀行、店家打招呼,請大家多多關照;並讓父親戴上GPS手表、在門口加裝感應式門鈴、在父親衣服縫上可以聯繫她的QR code、帶父親去警局按指紋備檔,也為父親請了看護。一輩子都在學風自由的大學任教的父親怎可能事事聽從安排?但吳佳璇哄老人家的功力一流,例如父親抗拒GPS手表,她就說:「你平常都不帶手機,我們會找不到你,這手表有手機功能,很方便。」又例如,大門裝了感應式門鈴後,父親很生氣吵著要拆掉它,吳佳璇解釋:「你一個人住要注意安全,這可以防壞人潛入。」她的說法總能讓父親埋單。多重的防走失措施,加上吳佳璇和父親住得近、又有個好看護作幫手,她順利為父親失智的前幾年建構起自由又安全的生活圈。父親那些年參加很多課程、活動,也交到很多新朋友。一直到2019年。防父親失序 反覆用假公文安撫那天,父親出門說要去研究室,竟把腳踏車騎上水源快速道路,被用路人舉報,警局派警車護送他下來。他到附近警局時宣稱那裡是斗南火車站,而剛剛他的腳踏車騎在台三線上,正要回雲林古坑老家。此事踩到了吳佳璇的「安全」底線,而且迷路、時空錯置愈來愈嚴重的父親讓吳佳璇意識到,再讓父親騎車遲早會出意外。吳佳璇將父親的腳踏車藏起來,父親成天吵著要車,吳佳璇就偽造了公文,寫著父親因違規致腳踏車遭沒收,還強調若他強行騎車,子女會被罰巨款。後來只要父親吵腳踏車,吳佳璇和看護就出示假公文給他。這樣的場景反覆數百次,一個月後,父親終於忘記他的腳踏車。推翻魔神仔 不斷研讀相關知識失智退化是不可逆的歷程,目前父親的病程已進到失智末期,今年初已認不出她,也無法自行移動了。這7年多,吳佳璇為了跟上父親的腳步,她複習醫學專業文獻,研讀失智有關訊息,失智照護指引、照顧者的心路歷程、長照政策動向,甚至新科技如何運用於長照,都成為她關心的議題。她當年發現預防走失這件事,國內資訊盡是老人被「魔神仔」抓走的鄉野傳奇,她進而查閱國外資料,找到了日本NHK電視台調查關於失智失蹤的書籍,她許多預防走失的做法就是參考此書,她因此跟出版社推薦,並翻譯了這本書。從專業出發 把小愛擴散到社會投入父親的照護後,吳佳璇發現關於失智,不但臨床醫療能量不足,民眾對於失智的理解與照護觀念也缺乏,發願要做100場演講,至今已分享100多場了。關於失智症患者和照顧者的故事,由吳佳璇口中說出來不是疲憊與心酸,而是精神科醫師女兒,如何從專業出發,隨著父親病情一路鬥智的過程。她不但讓父親得到了妥善照顧,也把愛父親所做的努力,化為給社會的幫助。認識失智症 運動、社交都能預防失智不是健忘、不是正常老化,是疾病,而且不是單一項疾病,是一群症狀的組合。除了記憶減退,其他認知能力像是語言、空間、計算、判斷、抽象思考、注意力也會退化,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失智症由腦部疾病、身體系統性疾病、藥物或成癮物質使用所引起。比較常見的失智症包含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路易氏體、血管型等,在治療上分為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目前藥物無法恢復已受損的大腦細胞,但可以改善症狀或延緩病程;在治療上會藥物與非藥物並行。運動、地中海型飲食、社會互動、維持健康體重等,醫界認為都能有效預防失智症。3道把關防走失失智症協會建議從三個面向把關,防止失智者走失憾事發生:1居家把關:加裝複雜的鎖、以畫或窗簾遮蓋出入口,減少失智者獨自外出;門上加裝風鈴或感應式門鈴,及時發現失智者外出。2友善社區:讓街坊及商家了解失智者現況,若遇到失智者時,協助告知家人。3增加識別失智者的機會並申辦防走失措施:●家人隨時更新失智者照片、隨身攜帶協尋資訊。●申辦愛的手鍊、緊急聯絡卡等防走失服務,另可購買GPS個人衛星定位器。
-
2022-06-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確診康復竟失眠 醫:3招可改善
罹患新冠肺炎一般常見引發呼吸系統問題,一名竹科工程師確診後,卻出現焦慮與失眠症狀,原以為會自行痊癒,但經數月仍未改善。求診身心科醫師診治後,發現他有明顯焦慮症合併失眠症狀,給予抗焦慮藥物治療,並搭配放鬆練習與「電刺激」輔助治療,患者的失眠與身體不適明顯緩解。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鄭映芝指出,雖然新冠病毒主要是一種攻擊呼吸系統的病毒。但根據國際期刊的研究,新冠肺炎仍有損傷人體中樞神經的可能。即使是輕症的新冠肺炎患者仍可能出現焦慮、失眠、記憶變差、嗅覺喪失等輕症;嚴重如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退化、失語症、中風、癲癇等,都可能是新冠肺炎的中樞神經後遺症。確診者同時需面臨長時間隔離壓力、無法工作的經濟壓力,以及擔心傳染給親友的心理壓力等,這些都是造成病患更容易出現如失眠焦慮等身心症狀的原因。鄭映芝指出,根據研究顯示,約有3分之1的新冠肺炎患者,確診康復後,出現所謂的新冠失眠(Coronasomnia / Covid-somnia)。台灣睡眠醫學會調查發現,疫情後全台有5分之1的民眾對睡眠感到不滿意,較疫期前增加近1成7。有失眠症狀的比例,則從疫情前的 42.9%上升至 59.7%。鄭映芝指出,失眠治療有藥物與非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通常建議從足夠的睡眠衛生(sleep hygiene) 開始,一般建議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減少房間的噪音光線,睡前避免抽煙、吃太飽或喝太多飲料等。另外,民眾也需練習矯正睡眠的習慣與信念,破除一定需睡滿8小時才夠這類的想法,進而改善失眠症狀。其他如放鬆治療,也可以有效的幫助減少失眠。在藥物部分,最常使用鎮靜類藥物。民眾常誤認只要開始服用安眠藥後就必須一直吃?其實不然。臨床上有相當多個案在經過生活方式調整,以及短期藥物治療後,當睡眠恢復正常,有很高的比例可以停藥。雖然染疫後的失眠症狀,不一定能區分是新冠肺炎的中樞神經後遺症,或為染疫後的身心壓力所致,但只要及早接受治療都可以大幅緩解失眠症狀。在後疫情時代,民眾應該更該注重睡眠,因為擁有優質睡眠才能有健康的身體,也才能防範病毒上身。
-
2022-06-02 該看哪科.婦產科
長時間重訓、深蹲?婦產科醫提醒當心提肛肌發炎
●長時間重訓、深蹲,小心提肛肌發炎●主要症狀是下腹部或骨盆疼痛●長期疼痛易造成患者焦慮、憂鬱和失眠27歲劉姓女子下腹部常感覺疼痛,一咳嗽就輕微尿失禁,初次診斷為應力性尿失禁,但她未生過小孩,也沒有動過骨盆腔手術,醫師懷疑罹病原因不單純,內診才發現竟是難診斷的「提肛肌筋膜炎」。進一步問診才知原來她著迷重訓,特別是背槓深蹲,身高155公分的她,常背60公斤的重量深蹲,長時間下來,導致提肛肌發炎而不自知。健身風氣盛 筋膜炎患者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科主任金宏諺表示,隨著健身風氣愈來愈興盛,近幾年罹患提肛肌筋膜炎的人愈來愈多,由於症狀表現常以骨盆腔疼痛為主,易被誤診是子宮、卵巢病變等問題,若服用一個月的抗生素或是超音波檢查沒有問題,就得懷疑可能是患有提肛肌筋膜炎。金宏諺指出,提肛肌筋膜炎又被稱為「骨盆底肌肉筋膜炎」,與其他部位的筋膜炎相同,舉凡有肌肉的地方都可能發生筋膜炎,最常見發生部位在足底、肩頸等處。金宏諺表示,從腹部來看,恥骨正上方的位置是子宮及卵巢,而腹股溝下方的位置則是提肛肌。當提肛肌肌肉疼痛時,病人主要的臨床症狀就是下腹部或骨盆區域疼痛,這種疼痛會輻射到大腿股骨、大腿內側、外陰部、後背尾椎等區域。影響排尿 可能頻尿、殘尿感也因為提肛肌對於排尿功能具有一定的影響,可能會出現頻尿、殘尿感、下墜感、尿道痠痛感、脹尿時下腹痠痛等狀況,有些女性則會發生尿失禁的情況。因此,許多患者初期會奔走於骨科、復健科、感染科、婦女泌尿專科等科別看診,一開始大多會被誤以為是骨盆腔發炎,或是尿道發炎。嚴重時 可採溫熱水坐浴金宏諺指出,如果長時間服用抗生素治療,症狀仍舊沒有改善,可能就要懷疑是提肛肌筋膜炎問題。過去醫界顯少提及提肛肌筋膜炎,也讓患者可能長時間被誤診,長期的疼痛,進而造成病人的焦慮、憂鬱和失眠。根據統計,超過半年以上的疼痛或泌尿道的症狀,容易引起病人的身心問題,尤其焦慮、憂鬱等精神的緊張又加重疼痛和失禁等症狀。提肛肌筋膜炎的治療方式,金宏諺表示,主要是給予肌肉鬆弛劑以及止痛藥,較為嚴重時,可採取溫熱水坐浴,由於情緒會增加提肛肌筋膜炎的嚴重度,生活作息也需要一併調整。有些患者長時間因為提肛肌筋膜炎的疼痛所苦,無法好好入睡,會與身心科醫師會診,開立安眠藥等協助舒緩症狀。發作原因 與過度用力有關金宏諺指出,提肛肌筋膜炎會反覆發作,調整作息與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治療環節。由於造成提肛肌筋膜炎與過度用力有關,像過度深蹲、過度用力排便、產後過度練習縮肛運動,或是練習核心肌群時用錯力量,都可能引發提肛肌筋膜炎,他提醒,當骨盆出現慢性疼痛時,除了考量一般的婦科疾病外,也可能是提肛肌筋膜炎惹的禍。
-
2022-05-28 新聞.健康知識+
啟動好眠3原則:生理時鐘、睡眠能量、警醒程度,調整好三大系統睡出健康!
為什麼人需要睡覺?睡眠有5項重要的功能:讓大腦和身體休息、整理並固定記憶、調整體內荷爾蒙的平衡、提升免疫力、去除腦內廢物。由此可見,充足的睡眠讓大腦和身體得以整理、修復、更新,就像住家需要定期清潔打掃,才能維持居住品質。依據美國睡眠基金會的研究,26到64歲的成年人,原則上1天睡7至9小時便足夠,65歲以上的人,則要睡7至8小時才夠。當然每個人狀況不同,會略有差異,因此上述睡眠時間加減1小時到2小時內,也都在正常範圍。然而2017年的國人睡眠普查結果顯示,我們並不是睡得很夠。數據顯示,40歲以上的人平日平均睡眠時間低於6.85小時,假日平均睡眠時間低於7.53小時。在60歲之後,平均睡眠時間明顯減少,平日只睡6.56小時、假日睡6.78小時;70歲以上的族群睡得更少,平日只睡6.23小時、假日睡6.37小時,皆低於7小時。女性、高齡 失眠率較高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全台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受慢性失眠所苦,其中女性失眠比率高於男性,高齡者的失眠比率也明顯增加。失眠帶來的問題,包括憂鬱、焦慮、認知退化、心血管疾病和跌倒風險增加,失眠者的睡眠障礙往往在於「難以進入熟睡期和深睡期」。光線左右生理時鐘是什麼影響我們的睡眠?有三大系統:生理時鐘、睡眠能量和警醒程度。人的生理時鐘是跟著大自然的節律在走的,因此就外在因素來說,我們所處空間的光線、環境(想想出國帶來的時差)、生活作息(例如用餐時間)皆會影響生理時鐘運作。以光線為例,當光線進入眼睛刺激視叉上核(視神經交叉處上方的一對神經核,負責協調脊椎動物的代謝及掌管生理時鐘),視叉上核便會通知松果體停止分泌褪黑激素(一種促進人睡眠的荷爾蒙),好讓人清醒。累積足夠睡眠能量睡眠能量以白話來說,就是「夠累才會想睡」。我們必須透過勞動、工作,累積足夠的睡眠能量(或者睡眠債),才能啟動睡眠。長者可能因為退休,少了必要勞動、社交活動也降低,再加上體能下降而越來越少動身體,很難累積睡眠能量。有些長者白天坐沙發邊看電視邊打盹,零零碎碎也睡了不少,晚上就更沒有睡覺的動機了。亢奮害怕都會影響還記得小時候遠足前一晚興奮到睡不著嗎?當人躺在床上,卻處於情緒高漲、過度亢奮、焦慮、緊張、生氣、害怕、悲傷的狀態,大腦的睡眠中心就會接收到清醒激素(例如多巴胺、血清素、正腎上腺素等),以為現在不是該睡覺的時間。另外,一些較具刺激性的飲食也會影響警醒系統,例如茶、咖啡、可樂、能量飲等含咖啡因的飲料,酒精、尼古丁,還有各種辛辣食物,如洋蔥、辣椒、薑、蒜,都可能讓我們過度警醒。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也會有助於入眠。舒適的睡眠情境包括:夠昏暗(避免光線刺激)、室溫介於攝氏25至26度、減少噪音、避免飲食。試著控制臥室的光線,入睡時不要有光照,但早晨讓陽光進入室內,喚醒你的生理時鐘。晚上失眠怎麼辦?增白天活動量 聽聽舒眠音樂前面提到光線左右著生理時鐘,所以上夜班的人,早上回家時可以戴太陽眼鏡,避免陽光讓你失去睡意。若喜歡在昏暗環境工作,請試著在光線充足的地方工作,讓大腦清楚知道工作和睡眠環境的差異。凌晨甚至清晨入睡的人,早上起床時照照陽光,傍晚則要避光,調節生理時鐘;但天還沒亮就清醒的人則反過來,早上要戴太陽眼鏡避免光線,傍晚則要出門照光。如果發現是警醒程度導致難以入眠,例如睡前頭腦反而活躍起來、思緒有如跑馬燈停不下來,你可以試試透過舒眠音樂、精油香氛和放鬆練習,讓大腦休息。假如身體緊繃、卡卡,怎麼躺都不舒服,建議可以利用抱枕或靠枕來支撐身體,調整成輕鬆的躺姿;如果平躺時腰背會拱起,無法被床墊支撐,就可以在膝蓋下墊一個枕頭,降低腰部高度、減輕下背負擔。另外,平常吃一些助眠的食物、從少量開始服用褪黑激素、透過中醫調整體質、找身心科或心理諮商進行認知行為療法,都是你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嘗試改善睡眠的方法。如果你發現晚上睡不著是因為白天累積的睡眠能量不足,請增加你的「一日身體活動量」吧!助眠食物看這裡●油脂堅果種子類:核桃、杏仁、亞麻仁油●低脂乳品類:牛奶●豆魚肉蛋類:雞肉、豆類●全穀根莖類:馬鈴薯、山藥、燕麥、全麥、糙米●蔬菜類:高麗菜、海帶、南瓜、蕈菇類●水果類:香蕉、番茄、桑椹、龍眼(本文摘自《健腦工程:預防失智的12堂大腦建築課》,聯合報出版)
-
2022-05-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者康復留下新冠後遺症 疲倦健忘、房事不順超困擾
去年5月國內流行Alpha變異株,較多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甚至插管,康復後仍持續喘、胸悶、呼吸困難,甚至還有「房事不順」。近期國內流行Omicron,以輕症居多,但出現「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狀況仍不少,包括慢性疲勞、注意力無法集中、情緒低落、睡眠障礙等。健保署去年調查,根據國內外研究報告,確診新冠肺炎後60天的亞急性期期間,仍有30至60%的人症狀持續出現,其中以疲倦(53.1%)、喘(22.9至43.4%)、關節痛(27.3%)、胸痛(21.7%)、咳嗽(15.4%)、嗅覺味覺異常(13.1%)等為主要後遺症。染Alpha肺纖維化 康復後仍喘胸悶60多歲女性去年5月確診,屬重症患者,當時插管使用呼吸器,後續產生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返家休養不到2天,因嚴重呼吸喘,再度送急診,血氧濃度掉到80%,屬於嚴重肺纖維化,後續透過肺復原、高流量鼻導管復健,慢慢從臥床進步到脫離氧氣,目前恢復正常生活,但仍時常胸悶,走一點路就會喘。40多歲的男性工程師,長期派駐越南工作,先前在越南確診新冠肺炎中症,於當地住院就醫,並使用氧氣,出院後出現擔憂、緊張、焦慮、脾氣暴躁、注意力難集中,甚至和太太的「房事」也辦不成,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目前返台於新冠門診追蹤治療。69歲復康巴士司機,去年確診重症、插管甚至氣切,住院近3個月,一度肢體無力必須臥床,生活無法自理,經過2輪、共20次的自費高壓氧治療,從原先癱在床上,現在能自己騎摩托車回診,治療上看見很好的效果。Delta、Omicron輕症留後遺症 健忘體力差36歲女性工程師,近期確診雖為輕症,但後續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明顯退步,同事上一秒講的事,她下一秒就忘了,經過高壓氧治療,改善注意力及記憶力。39歲的現役男性軍人,每年度須通過體能測驗,包括3000公尺、仰臥起坐、伏地挺身等,卻因確診新冠肺炎中症,即便康復,但體力大不如前,無法通過體能測驗,只能用游泳、競走替代項目測驗,造成工作、生活上極大困擾。30多歲護理師和先生先後確診,先生屬於中重症個案,有接受高壓氧治療,但護理師本身自覺輕症、狀況良好,沒想到經過整合門診心肺功能檢查,發現她走路時血氧時常低於90%,屬於低血氧症,代表肺部已損傷,如果沒有檢查,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低血氧危機。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劉佳鑫表示,三總整合門診自開辦以來已收382位個案,初步分析,康復者約有2成有呼吸道症狀。目前門診正在追蹤129位新冠康復者,協助治療及復健,但「長新冠」目前無專門治療方法,接受高壓氧治療是現階段是一種選擇,但必須自費。劉佳鑫表示,除了康復者自述症狀,整合門診會安排全面評估,像胸腔內科會做6分鐘走路測試、肺功能檢查、呼吸困難指標評估;家醫科做骨密度檢查、微量元素檢查;復健科提供心肺運動功能測試;身心科醫師會檢測是否憂鬱、焦慮、失眠等身心狀況評估;營養師也會投入營養評估等。劉佳鑫提醒,近期Omicron確診個案多屬無症狀或輕症患者,沒有明顯肺炎或重症,但確診者康復後常出現疲倦、注意力無法集中、情緒低落、睡眠障礙等,最令人擔心的,民眾誤以為是「原有症狀」而不以為意。若確診後1個月症狀持續,就要小心是長新冠後遺症,建議可到新冠整合門診追蹤治療。
-
2022-05-21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老公白天理性晚上獸性,怎麼回事?
身心科門診,老婆帶老公來,投訴老公。醫師與老公談後。醫師:「我與妳老公談了很久,發現他還滿理性的。」太太:「他是白天很理性,但到了晚上就變成了獸性。天一黑就想要,我受不了!」醫師:「你們生幾個?」太太:「三個。」醫師:「那以前也是有獸性?」太太:「以前年輕談戀愛,有感情,有氣氛,現在…。」男女不同,在性方面男性主動,女性被動,好比是足球比賽,男性是進攻球員,一直要把球踢進球門,女性守衛球門,不讓球入球門,因為一旦踢入球門,女性就要懷胎十個月,接下來生育、養育代價不可謂不大,這是造物者的設計。但要踢入球門,通常要有感情的基礎,要有情調,有氣氛,這是造物者的設計,也就是人性。了解人性,知彼知己,才能家和萬事興,兩性和平相處,但有時由於種種原因,男性忽略了相關的要件,只剩下獸性,這時就會產生衝突。會獸性大發,通常是有原因的,俗語常說:「酒後助性」,引發獸性發作,或夜晚女性穿著太暴露又走暗路,也會激起男性的獸性。有些情形是藥物引起的,例如有些腦神經的藥物也有這個副作用,或腦部長了瘤,或男性生殖性神經受了刺激等,都會造成獸性壓過理性。近年來新冠疫情籠罩全球,它經由空氣傳染,速度快,要防範它,眾人皆知就是戴口罩及打疫苗,或中了以後服用抗病毒藥物,目前大都類似感冒症狀,少數有死亡案例。比起新冠病毒而言,B肝病毒在傳染力上略遜一籌,因為它是經由血液傳染的,因此只要身體皮膚黏膜沒有傷口,或即使有傷口,沒接觸到含有B肝病毒的血液,就不會感染。但在致病力上,B肝病毒就毒得多了,感染B肝病毒者,有些人會變成猛爆性肝炎,這是少數,但大多數人病毒潛伏在血液及肝臟內,變成慢性帶原者,這些帶原者可能有一天急性發作變成猛爆性肝炎,或變成慢性肝炎,或變成肝硬化,久而久之甚至變成肝癌,此時通常在感染B肝二、三十年以上。但偏偏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再加上肝臟只要有四分之一就可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機制,人就沒感覺,等到有感覺就來不及了。因此,在疫情陰影上,有空想想自己體內是否有B肝病毒,是否有抽血及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是非常重要的,好比懂得女性心理,才不會被老婆帶去求醫,只是不是看身心科,而是看肝膽科的醫師,事情就不太妙了!●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2-05-07 養生.人生智慧
實習醫師袁瑋被爺爺帶大,爺離世難過到憂鬱症上身!收起失親之痛選擇身心科,延續爺爺愛的力量
淑芳照顧失智母親十幾年,這些年,照顧媽媽和陪媽媽上醫院是她生活的全部,媽媽離世後她得了憂鬱症,失眠、哭不停、瘦了十幾公斤,兄姊說:「妳應該解脫了。」「別放大情緒,好好過自己的人生吧!」這些看似安慰的話語讓她感到孤單。她掛了母親生前看診的身心科,和醫師聊她對媽媽的想念。淑芳跟醫師說,能和認識媽媽、看見自己漫長付出、努力照顧的人聊聊媽媽,讓她感到安慰。志成照顧罹癌太太多年,去年太太離世,還好他還有貼心的小狗旺旺。他每天跟旺旺聊天、煮飯給旺旺和自己吃,旺旺懂他、陪伴他度過最難熬的時光。幾個月前,旺旺因為腎衰竭走了,志成自責太晚送旺旺就醫。面對空蕩蕩的屋子、沒有說話對象、也不需為誰煮食,志成吃不下、不知活著有何意義、分不清黑夜白天,連走路都步履蹣跚。茂修有個貼心兒子,有次他忙,兒子幫他載爸爸去參加活動,結果路上被大卡車撞了,兒子和父親都當場過世。他悔恨,認定這個悲劇是自己的錯。失親之痛 都是獨一無二這些都是振興醫院老年精神專科醫師袁瑋的診間故事。在摯愛離世之際,許多人也因此走過死蔭幽谷,生離死別場景各異,每個人的悲傷都是獨一無二的—失去小狗的鰥夫的悲傷無法和失去兒子的父親比較;失去母親的女兒哀悼方式也和失去父親的兒子不相同。袁瑋也有自己的哀慟故事—在爺爺離世後,袁瑋有四、五個月受憂鬱症所苦。「我小時候常被問:你最愛誰?我的回答永遠都是爺爺第一、奶奶第二,然後才是爸爸媽媽。」袁瑋小時候,爸媽出國進修,她整年住爺爺奶奶家,上學後的寒暑假也都回高雄爺奶家,一年有三分之一時間跟爺奶生活。爺爺帶著她說歷史故事、講詩詞、上市場買菜、回家做飯給她吃。爺爺離世 她憂鬱症上身「他疼我,給了我無條件的愛。」袁瑋記得,成長期如果胖了,爸爸就會叫她少吃點,覺得她太矮就提醒她別穿平底鞋,父母總會有帶著許多期待的管教,「但是爺爺不會,我胖他覺得好可愛、我瘦他也覺得很漂亮。」一直到大學,遇到快樂要分享、難過需傾訴、困惑得討論時,袁瑋第一個想到的仍是爺爺。她每周和爺爺通電話,一聊就兩個小時,室友以為電話那頭是男朋友。爺爺總是接納,很多不敢跟爸媽說、也不方便和朋友講的事,她跟爺爺說,她知道無論說什麼都不會被責怪,爺爺會用有智慧的眼光、幽默看待她的困難,讓她覺得人生其實沒那麼糟。爺爺是袁瑋生命裡最初無條件的愛、最深刻的完全接納。爺爺離世時,她覺得失去了這世上難以取代的東西,因而罹患憂鬱症。感恩爺爺 致力照顧長輩爺爺過世時袁瑋還是實習醫師,她體驗到醫療的有限,後來選擇身心科,選擇扮演陪伴與照顧多於治療的身心科醫師角色,甚至致力於老年身心醫學,開辦延緩長輩失能課程的「銀光學苑」,都和爺爺的離開有關。「小時候我一直希望,等我賺錢要帶爺爺出去玩,以前都一直這樣講……。」說起爺爺,袁瑋仍流下不捨的眼淚,但是擦擦兩頰淚水,她道出更多的情緒是感恩—感謝兒時和爺爺奶奶的生活,讓她在工作時真心喜歡長輩,更有耐心;感謝自己曾經歷的傷痛,讓她對於每個在大慟之中的人感同身受。走過傷痛,袁瑋懂得,獻給爺爺最好的禮物不是悲傷,而是感恩,是相信爺爺的愛一直相伴,讓她做重要且值得的選擇。失親之痛逾2個月 症狀似憂鬱症,及早就醫至親離世後的療癒沒有時間表,關乎個人性格、親人離世原因、兩人關係等諸多因素。例如和父母親關係不好的人以為父母走了會如釋重負,但沒有,一輩子都在尋求父母認可卻不可得的人,父母離世時往往特別難過。反而是關係良好、有付出、也得到滿足的人,復原時間可能相對短。但這沒有一定。至親離世的傷慟反應和憂鬱症的症狀有點像,都會悲傷、煩躁、失眠、胃口差、對世事失去興趣。兩者會有共病狀況、模糊期。大致來說,憂鬱症比較病理性,對很多事的想法都負面、自責,覺得自己不好;但是失落悲慟是針對失去摯愛這個人,想法上還是不同。要不要就醫無關是否罹患憂鬱症。只要你感到痛苦是無力控制的、你過得並不好,時時感到悲傷、無法專注、找不到生活意義,當情況持續一、兩個月或症狀影響生活,就建議就醫。大家擔心就醫就要吃藥,其實就醫不一定會開藥,但會有專業的評估和轉介,例如轉由諮詢師協助,或是服用鎮定劑,讓生活專注、好入睡、不要整天煩躁,協助當事人工作、家庭關係可以逐漸穩定。
-
2022-04-2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說服不想開刀的病人——病人自主與醫師責任
【編者按】本週介紹「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第一篇文章介紹這種不同於一般著重於「診斷」或「治療」的醫院臨床個案討論會,是專門為醫學生或剛畢業的醫師在臨床工作中,以病人所遭遇到非醫療直接有關的社會或制度問題,促使學員重溫他們過去所學過的醫學人文,將這些「知識」融入於對待病人的「態度與行為」;第二篇文章是參加這種討論會的一位醫學生寫出當天由「說服不想開刀的病人」談到「病人自主與醫師責任」的心得,看得出不同階段習醫者的看法以及指導老師的用心;一位資深醫師在詳讀學員討論會後的報告非常感動,發表他對「說服病人」的精闢看法,並希望這種文章可以讓一般民眾聽到醫療工作者的心聲。期盼這星期的三篇文章可以「拋磚引玉」,往後可以有更多熱心醫學教育的人士分享將人文關懷灌注於臨床實習的經驗,更希望能有社會人士對這種醫學教育的方向發表看法。每每在醫病平台看到年輕醫師或醫學生寫的文章令我非常的感佩,回想自己在他們年紀的時候,也遇過類似的問題,可是不像這些優秀的學弟妹,能夠有深刻的反省,且提出犀利的觀點。當然另外一方面,也羨慕他們有那麼好的機會,有資深醫師引領他們做深度的討論。參加過幾次院內的醫學人文討論會,佩服資深醫師在倫理人文上的修養與豐富的臨床經驗,能夠對問題提出深入而全面的觀點。而且能夠以開放的立場,循循善誘,協助年輕的醫師以多角度的思考深入探討問題,而非一言堂式的追求標準答案。更驚艷於年輕醫師們,勇於提出自己的意見,即使與資深醫師的意見不同,也能調理分明的說明自己的想法。我想經由年輕的醫師看到醫療現場,不是由醫療常規就能抉擇的問題,與具有豐富臨床經驗以及深厚醫學倫理與人文素養的資深醫師,提出彼此的觀點相互激盪,一定會對這一群年輕的醫師在未來行醫的生涯有長遠的影響。說服?看到這一篇討論病人自主與醫師責任的文章時,心中也是一樣的讚嘆。就像作者所提到,在現代重視病人權利的環境下,醫師已經善盡告知的責任,但是病人還是拒絕手術,醫療團隊是不是應該就此收手呢?我想在一般繁忙的醫療現場,大部份的醫師應該就是說明完成,請病人跟家屬自己回去考慮,這應該是最常見的狀況。更何況這位陳醫師應該已經不止一次跟病人說明了,這次還請病人帶著他的女兒來,又跟女兒做了一次詳盡的解說,應該已經仁至義盡。可是盡責的團隊覺得這是值得探討的題目,而帶到醫學人文討論會做討論。可見這個醫療團隊,已經不是用「醫者父母心」足以形容的了。只是個人有一點點淺見,在灣健保制度與醫病關係緊張的環境下,有時候醫療團隊急切地希望病人接受某種治療,反而會被病人或是家屬質疑是否醫師為了想賺錢,特別是有牽涉到自費項目的時候,才這麼大力「推銷」。尤其是剛診斷的病人或許與醫療團隊尚未建立良好的互信關係,並沒有辦法感受到醫師是出自於善意、專業的建議。所以這個時候醫療團隊若是抱著「說服」的心態,恐怕更不容易達成病情溝通的目的。再者當病人的身體症狀,還無法與我們在檢查上看到的病情嚴重性,讓病人有所感覺的時候,要「說服」他更是困難。沒說出口的往往是關鍵而病人在醫療團隊詳細的說明下,仍然決定不要開刀,其背後的原因很值得探討。我們在文章中看到,醫療團隊以及事後的醫學人文討論會,已經提出很多的可能,都值得深入澄清。不過個人在臨床的經驗上,發現病人沒有說出口的理由,往往是關鍵。以前就遇過病人說,前一陣子他的隔壁鄰居,住院開刀前活蹦亂跳,結果在手術中就死掉了。又或者是有親戚手術前病情還算樂觀,手術後就很快轉移,種種這些比較不幸的案例,可能會讓病人對手術卻步,但他不一定會跟醫療團隊說。所以或許可以探尋一下病人,是否病人自己過去或者是身邊親友,有接受手術的經驗,了解一下病人對於「手術」這件事情的印象,應該有助於後續的溝通。又或者是病人是擔心手術後恢復期很長,對他的生活會造成影響,因為有時醫療端比較在意的是「存活率」,而病人在意的是「生活品質」。所以如果能夠了解病人在意的事情,就比較好進行溝通。有趣的是,有時候病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意的是什麼,因為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生病,所以需要有經驗的醫療團隊協助病人去了解。不只一次的說明大部分的病人或家屬並不具備醫學專業背景,即使醫療團隊盡量用淺白的方式來說明,也很難在短時間消化大量的專有名詞與相關醫學資訊,更何況是面對威脅生命的癌症,光聽到癌症二字腦中就亂成一團。回去之後親朋好友可能又提供了更多的意見,這些狀況都會讓病人與家屬陷入更大的抉擇困難。因此病情溝通,常常需要不止一次地說明,尤其重大的手術與治療,的確需要醫療團隊有耐性的多次解釋溝通,才能一項一項的解開病人與家屬的問題。而這樣的過程不只是提供資訊上的協助,也幫忙病人與家屬有時間調適心情。第二意見病人與家屬在面對重大疾病,為求慎重會想多問幾家醫院的意見,更想找到這方面的權威來幫自己治療。而且臺灣醫療非常便利,病人可以隨意在各醫院就診。而尋求第二意見本來就是病人的權利,所以醫療團隊可以主動地提醒病人或家屬,如果對於這裡的醫療建議有疑問,可以尋求其他醫院、醫師的意見,並會提供本院的檢驗檢查結果,希望病人可以儘快獲得適當的治療。這樣病人或家屬也會了解,我們光明磊落、無所隱瞞而且是為病人最大的利益著想,但必須提醒病人要儘快進行,以免延誤治療、病情變化。病人自主與醫師責任「病人自主」與「醫師責任」我想這兩者間並沒有衝突,雖然有的時候病人在我們充分的告知之下,並沒有選擇我們所建議最佳的治療方案,但是這並不代表醫師沒有盡到責任,關鍵在於醫師是否充分告知並確定病人已經了解。在繁忙的醫療現場,醫師告知病情有時間的壓力,所以較少有機會去了解病人到底對我們的說明了解了多少。或許我們可以利用teach back的方式,讓病人用自己的話說明一次他所了解到的,比較能知道他對病情的了解是否與我們的告知有著落差。看如果已經充分溝通,我們也確認病人對病情是有適當的了解,尤其是不做這個治療的後果是什麼,或許就像文中陳醫師所說的,醫療團隊應該「已經盡力」了,而病人接不接受我們的治療建議,那就是他的權利。行文至此,衷心期盼醫病平台的文章可以讓更多人看見,尤其是讓一般民眾也可以聽到醫療工作者的心聲,即使在目前臺灣健保制度跟多數醫院經營導向的影響下,有諸多限制的醫療環境中,絕大多數的醫療工作者是真心為病人著想的,盼望醫病之間能有更多的互信,這才是病人之福。
-
2022-04-2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給予醫療建議與尊重病人自主之拿捏
【編者按】本週介紹「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第一篇文章介紹這種不同於一般著重於「診斷」或「治療」的醫院臨床個案討論會,是專門為醫學生或剛畢業的醫師在臨床工作中,以病人所遭遇到非醫療直接有關的社會或制度問題,促使學員重溫他們過去所學過的醫學人文,將這些「知識」融入於對待病人的「態度與行為」;第二篇文章是參加這種討論會的一位醫學生寫出當天由「說服不想開刀的病人」談到「病人自主與醫師責任」的心得,看得出不同階段習醫者的看法以及指導老師的用心;一位資深醫師在詳讀學員討論會後的報告非常感動,發表他對「說服病人」的精闢看法,並希望這種文章可以讓一般民眾聽到醫療工作者的心聲。期盼這星期的三篇文章可以「拋磚引玉」,往後可以有更多熱心醫學教育的人士分享將人文關懷灌注於臨床實習的經驗,更希望能有社會人士對這種醫學教育的方向發表看法。下一位病人即將進入診間,我看了看病歷,這是位七十四歲男性,上個月甫透過切片,在左腋下發現頂漿腺癌。陳醫師向我們說:「我們今天就是要來說服病患開刀。」頂漿腺癌是罕見的癌症,對於有局部轉移的病人預後不佳,當前醫療手段有限。在此以前,陳醫師已為病患奔走多時,患者在月初做了全身正子斷層攝影,除了腋下原發的腫瘤外,沿著鎖骨向上皆有淋巴轉移、縱膈腔還有不明的訊號。經向核子醫學科醫師確認,縱膈腔的異常訊號較可能是發炎導致,不像癌細胞侵犯,故化學治療不是首選;我們也諮詢放射腫瘤科醫師,了解到此癌症對放射線效果不佳。如此一來,欲治癒病人,積極的淋巴結廓清手術是僅存有效的方法。病人進來診間了,年逾古稀仍顯硬朗,同行的還有女兒。陳醫師娓娓道出團隊的討論結果、建議手術的決定和說明手術可能風險,病人豁達地說:「我現在身體好端端的沒症狀,幹嘛要手術呢?我不想開刀。」如此反應在診間並不少見,或出自對大手術的恐懼、或認不得疾病的嚴重性,病人往往拒絕在身上動刀。我以為陳醫師會就此收手,尊重病人的選擇。然而,陳醫師轉向女兒說:「今天請爸爸帶家人來就是要請你一起說服爸爸開刀。」便又展開新一輪的嘗試,再將手術原因、利弊完整敘述一遍。在「醫病共享決策」的時代,病人已表達意願了,我認為不宜再迫切地遊說病人接受治療,但手術利大於弊,陳醫師替病人著想也是對的,我不禁納悶:身為醫師,給予醫療建議與尊重病人自主之間是否有合理界線?我們將此疑問提報由賴教授主持的「醫學人文討論會」,陳醫師也一同出席。與會同學們認為,給予醫療建議與尊重病人自主的界線不是固定的,常取決於醫病雙方的互信程度,病人信任醫師,也較能接受風險高的醫療決定。許同學提及:「我觀察醫師在受到病人拒絕後,常會去探尋背後的原因:在擔心什麼?想要什麼?」此位病人因擔心手術造成的併發症,便想追求眼前的安逸,而不願想日後重病的可能苦痛。醫師有義務敞開心胸,善用同理心使病人感受到醫師是真正在為其著想,達到更完善的醫病溝通。住院醫師柯學長認為,當釐清病人心裡的想法——如對治療的錯誤印象、有害怕經濟負擔不起苦衷,且確認病人有通盤的了解後,才尊重病人的決定。若接受手術是對病人絕對有幫助的,我們該就此打住,任憑病人離開嗎?「尊重病人的心願之餘,我們也該尊重自己的決定。」陳醫師說道:「『冷漠』與『尊重』是一線之隔,或許在外人眼中看起來都是順從病人的意思,但最大的差別是『有沒有盡力』。」這在心境上會有所差異,盡力遊說後病人仍不從,雖對得起自己,但內心仍會對不起病人,對明明可以救卻不可為的病人感到惋惜與不捨。對的事情就要想盡辦法去做!陳醫師認為醫者,除了明理、說理,更要會「說服」,否則徒有知識和技術,卻幫助不了病人。相反地,若病人因為醫師的關心而改變心意、接受治療,其成就感是很大的。說服有很多方法,我看過醫師以「如果你是我的家人,我也會讓他……」相勸,賴教授和陳醫師也各自分享了他們鞠躬盡瘁、說服病人的例子,包括請手術治療成功的患者,和不願開刀的病人碰面,分享過來人的經驗;請家屬前來,讓團隊能從家屬口中更了解病人,也能動之以情,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本例便是採取後者。陳同學思考到透過家屬來說服的可能情境:是否會有反效果?會有強迫病人做決定之感?他覺得「說服」一詞有些言重了,或許該說是找一個親近的人「一起做決定」。好比醫院的多專科會議、學校的社團活動,決策都非一兩人說的算,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商議。與會的身心科王醫師說:「請家人來的確也可能是風險,但如此能夠幫我們在病人下定決心前爭取時間,更重要的是,讓病人知道『我們非常在乎你』!」換個角度想,不努力說服病人的醫師,就不是好醫師嗎?我們該做到什麼程度呢?我想這見仁見智,有像陳醫師如此費盡心思、好說歹說,當說服不成時,在回家的路上會苦想還有什麼未盡之計;也有醫師就拋下一句「你自己想一想,有想開刀再來找我」。要讓醫療建議得以被採納,不論是窮盡所能地說服,抑或強化客觀的說理技巧,最低成本也最管用的方法,仍是回到以尊重、信任為核心的醫病關係。「醫師,就看你怎麼決定,都聽你的。」這樣的話,在我為數不多的跟診經驗裡,時有耳聞。試想要將自己身體託付給他人,需有多大的信任呀!有人認為,良好醫病關係都要長時間培養,但我的經驗告訴我,其實不然,一次將心比心的門診互動,就足以讓病人信賴醫師。若未取得病人的信任,醫師就行說服之術,反會有「強迫推銷」之嫌;當醫療行為不幸發生不良事件,在有互信充分、溝通的醫病關係裡,病人怨懟的情形也會相對較少。我們設想另一種情境,延續討論:當病人起初不聽勸,疾病惡化後回來求診,該怎麼面對?賴教授提醒,此時病人的心靈非常脆弱,身為醫者講話一定要非常小心。一位前輩的例子便是前車之鑑,病人起初不同意化療,在疾病復發後又回來,醫師雖安排治療,但一句「當初就跟你說……」讓家屬永遠不能諒解。「病人必是走投無路才會回來找你的,何必逞一時只口舌,在病人面前證明自己最初的判斷是對的呢?這無濟於事。」賴教授說。時代更迭,醫師已不像過去有不容質疑的至高權威,病人自主意識抬頭,衍生諸如今日碰到的情事。今年三月七日醫病平台所收錄的文章以病人為中心?「病人自主」與「醫療專業」的拉鋸」,討論病人過分要求醫療檢查的議題。我們今天則是跑到天平的另一邊,探討病人拒絕醫療建議時的應對方法。當病人心意有所偏倚,醫者都應該做出嘗試,引導病人做出最適當的醫療決策。任一份說理、遊說的努力,都是在尊重病人和看重自己的醫療判斷,倘若我抱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僅以病人的意見為依歸,那我不過是披著病人自主的外衣,而無思考、行動之能的庸醫。醫師的工作不外乎是審度有限資訊,有所為、有所不為,這通常在真正治療病人之前,就不停在發生。撇開商業考量,若是經科學上利弊權衡的最佳醫療決定,醫師都應知其可為而為之,向病人遊說。不為之,稱不上醫療疏失,病人也歡喜,但這不是尊重病人的真諦。因為很多事例讓我們體認到,病人的下一幕是喜劇悲劇,醫師最初努力勸進與否,往往很關鍵。
-
2022-04-24 失智.像極了失智
7旬嬤常「看到鬼」多日不睡覺 醫師:失智症幻覺
台東7旬阿嬤常跟家人說「在家看到鬼」,常三到五天晚上不睡覺,令照顧的家人困擾不已、幾近崩潰,日前帶阿嬤就醫才知阿嬤患失智症,「看到鬼亅是幻覺,經治療出院、接受建議到日間照顧中心,阿嬤的幻覺情況減少,家人也找到因應的方法。台東縣衛生局估算,台東縣2020年失智症人口數超過3000人,且90%以上失智者居住在社區,且多由家庭照顧。為幫助失智者及其家庭就近找到資源,台東基督教醫院去年4月成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至今收案185人,透過專科門診評估,並協助轉介及社會資源連結,減輕照顧者壓力。東基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計畫主持人、身心科主任林泰穎表示,失智症是因大腦功能漸進退化,不只是記憶力,日常生活功能、自我控制能力也會逐漸喪失,甚至伴隨精神與情緒等行為問題。他說,其中「日落症候群」患者因外在環境驟變心生陌生感、恐懼感,或無法滿足需求就破口大罵甚至大打出手,另有部分患者出現幻覺干擾等精神行為問題,,讓照顧者最感無力與疲憊。林泰穎指出,若發現家中長輩日常生活功能表現有明顯落差,例如時常忘記電視遙控器放在哪裡、反覆出門買同樣的菜、反覆說同樣的話及問同樣的問題,甚至會極力掩飾記憶力減損等情況出現。林泰穎說,發病初期多數人不易察覺長輩失智症徵兆,發現長者有上訴問題,常認為只是老了、腦袋退化,但後續可能就出現疑心病、難以溝通及不信任照顧者情況,隨年齡增長,老人失智症比例也持續上升,建議立即就醫、尋求醫師協助。
-
2022-04-2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睡前總想吃東西?有5狀況,小心非單純嘴饞而是「夜食症」
有些人在睡前不吃點東西就覺得奇怪,或是常半夜被餓醒起床找東西吃,偶爾這樣是還好,但若長期有這些狀況要小心可能不是單純肚子餓,而是飲食失調症「夜食症」找上門了! 夜食症是什麼? 主要是因為精神壓力,導致荷爾蒙分泌失調而引起的一種症狀。患者多是受到挫折之後,例如失婚、喪偶、失戀、失業時情緒焦慮,或工作壓力大後,為了放鬆自己會不自主地在睡前或半夜睡到一半起來吃東西,因為吃東西可以安撫情緒。這樣的人通常在早上沒有食慾也不會覺得餓,到了夜晚反而越晚越會想吃東西,甚至能在睡前吃掉一天1/4以上的食物,當找不到東西吃或沒辦法吃東西的時候會有焦慮、焦躁的情緒。或是服用「安眠藥」等藥物,也可能導致大腦功能改變,使控制原始本能的行為下降,臨床上,就有1名年約50歲左右的女性,因長期失眠使用安眠藥,家人發現她晚上起來找東西吃,可是她卻沒印象。 而患有夜食症的病人,其荷爾蒙跟生理週期也與一般人不一樣。臨床上,患者情緒較鬱悶也不太容易開心,尤其到了夜晚,情緒會比白天更低落。根據臨床顯示,夜食症的共同特徵為晚上實際進食量比白天多,而且女性多於男性。 5點自我檢測「夜食症」 當每週發生超過兩次以上的徵兆,就應該尋求專業身心科的醫師求助評估。 1.白天胃口差、吃得不多,但一到夜裡就猛吃猛喝,而且吃的內容有點類似飢不擇食,拿到什麼都想往嘴裡塞。 2.沒有吃會有焦慮感,吃了又有很深的罪惡感。 3.有時已經睡了,還會忽然醒來找東西吃。 4.睡前一定要吃東西才能較快睡著,如果沒吃就難以入眠。 5.尤其是吃澱粉類食物或甜食,才能入睡。 如何預防夜食症? 為了預防「夜食症」上身,除了三餐應定時定量、飲食均衡之外,最好不要任意減肥,若要減肥一定須在醫師的指導之下進行,且應多運動以放鬆自己、紓解壓力;遇到挫折時更應該尋求正確的宣洩管道紓發情緒;並儘量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習慣。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有夜食症徵兆出現,則應儘速至精神科、身心科接受診斷治療。醫界表示,只要改變飲食習慣、多運動,再加上服用一點抗憂鬱的藥,夜食症很快就可以獲得控制。本文摘自健康多1點 原文請點此
-
2022-04-03 名人.吳佳璇
難以直視的人生陰影:糖尿病患承受的心理壓力 遠超過一般人想像
春節連假一過,瓊華起了個大早,成為我上午診第一位病人。或許是第一次看身心科,瓊華的訴求很模糊。我繼續詢問「想來調作息」的她,發覺既沒有睡眠障礙(雖然追劇追很晚,一上床就睡著了),也沒有明顯的身心症狀。重新聚焦為何起心動念,才知她去年底因血糖飆高,被醫師告誡若無法因生活習慣改變而明顯改善,就要開始服藥。我上健保雲端查詢瓊華最近的抽血報告,果然「滿江紅」,且通過「補考」機會渺茫,但我不宜過度武斷,轉問她過去一個多月做了哪些改變。「我曾經一天走到一萬五千步,只是最近常下雨。」「所以,妳最後一次走超過一萬步是多久以前?」瓊華顧左右而言他,「過去幾年醫師都說我還不用吃藥,觀察就好。為什麼最近突然變嚴重了?」 原來,過去半年最大的生活改變,是她因疫情被資遣了,且一直宅在家追劇(防疫)。「糖尿病不是一開始吃藥就沒完沒了,像我媽就是,最後還要打胰島素,好可憐……」「原來你對糖尿病是有概念的。」兜了一大圈,根本是否認在作祟,瓊華遲遲不敢再抽血面對,才來身心科「調作息」。糖尿病是一種普遍且深受生活型態影響的慢性病。無論口服還是皮下注射藥物,都在勉強自己「做不想做」的;也不能想吃就吃,還得克制自己「不做想做」的事;更重要的是必須終其一生持之以恆,才能避免各種併發症。因此,糖尿病患者長年承受的心理壓力,遠超過一般人想像;根據國外調查資料,超過三成病人有明顯的憂鬱情緒。不過,一百年前的糖尿病人跟現代病人的煩惱完全不同。在沒發現胰島素的年代,罹病等於宣判死刑;唯一的延命手段,就是嚴格控制飲食,延緩疾病進程。然「治療本身比疾病還要恐怖」,一旦接受治療,沒有一個患者不變成皮包骨。他們苟延殘喘,就為了等待救命靈藥-------傳聞已久的胰島素從動物體內成功萃取,再透過定期注射,補足胰臟內已無法分泌的蘭氏小島功能,維持新陳代謝。1921年秋天,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外科醫師班廷率先達陣,並於兩年後獲得諾貝爾生醫獎。他的努力徹底改變千千萬萬糖尿病人的命運,包括一位當年才14歲的女孩伊莉莎白‧休斯。她是最早注射胰島素的孩子之一,也短暫因為她的父親-------時任美國國務卿的知名律師查爾斯‧伊凡‧休斯-------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幸運的是,她後來順利回到學校完成學業、結婚生子、投入教育事業,擁有豐富的人生,但打了58年、4萬2千多劑胰島素的伊莉莎白,除少數家人,竟無人知曉她罹患糖尿病,還有曾為媒體焦點的少女時光。要不是伊莉莎白從醫的孫子打破家族沉默,在她身後投稿《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才知她是胰島素發現的最初受惠者。進而勾起作家蒂亞‧庫伯與亞瑟‧安斯伯格的興趣,寫下《奇蹟的救命靈藥》一書,生動記載胰島素發現前後重要人物的精采故事,同時勾勒出百年前的美國上流家庭,如何挽救家人瀕臨死亡的威脅。但作者無解的是,為何伊莉莎白很快就斷絕與班廷醫師及昔日病友的聯繫,還有一生熱心公益的她,為何不曾對糖尿病研究或病人福祉做出任何貢獻。且容我大膽揣測,糖尿病應該在小伊莉莎白內心,留下一生難以直視的陰影。
-
2022-03-2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療的不確定性,兼論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
【編者按】一位中年主治醫師回顧自己為「病人最後的願望」所做的積極努力,以及面對實習醫學生的「為何不以緩和醫療讓病人在最後的人生享有生活品質」的提問,而分享自己內心的天人交戰,「對這個病人來說,選擇安寧照顧的確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接受細胞治療是他的人生最後願望,那想辦法完成他最後心願,就是主治醫師的責任。」一位自稱「過了耳順之年」在美行醫多年的癌症醫師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同意對於一個不可能治癒的癌症,治療的首要目標是減輕癌症的症狀(疼痛、缺乏食慾、體重下降)、改善生活品質,其次才是延長生命。」 「在全有和全無之間從容緩和地走完人生最後旅程。」 「協助病人想像死亡,承諾病人盡量不受苦地離開,也許才是真正的好死之道。」 一位具有緩和醫療多年經驗的身心科醫師認為醫療就是有不確定性,透過說明溝通,建立良好互信的醫病關係,醫療端提供專業資訊與治療,病人端可以表達他的期望與價值觀,讓醫病雙方建立共識、攜手合作,是醫病雙方應該一起努力的目標。「這樣的選擇不是二分法,繼續抗癌治療的同時,也可以接受緩和團隊的會診,協助一些症狀的緩解與控制。」非常感謝這三位作者分享他們的「智慧」,我們更期待不久能有病人的家屬分享如何陪伴心愛的家人走完全程的心得。【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病人最後的願望】【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協助病人與家屬對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脅時,勿錯把稻草當繩索】「病人最後的願望」真是一篇值得探討的文章 讓我們看到醫者內心的天人交戰,以及「以病人為中心醫療」的複雜度。陳醫師的天人交戰是來自於對病人真誠的關心,當病人疾病來到末期治療選項不多時,原本醫師的工作應該相對單純,因為不管是單就疾病治療的專業來說,即使用上了免疫細胞療法勝算也不大;加上如實習醫學生的疑問,就醫學倫理的考量,讓病人接受安寧照顧,應該是大多的醫療人員會做的決定。可是陳醫師聽到了病人的呼喊,希望還可以最後一搏,於是陷入了天人交戰。後來決定依著病人的要求,存著最後一絲的希望,朝向免疫細胞治療來努力。但是醫師終究不是神,無法預知治療的結果。然而即使最後病情的演變不從人願,陳醫師也尊重病人的善終希望,協助撤除支持性治療,讓病人的身體自然的停止運作。最後的時刻病人的太太感謝病人「這一輩子陪伴我們,給我們一個幸福的家」,看到這裡,不只陳醫師寫到「我眼眶濕潤地離開病室」,我也是。當醫師盡所有能力去符合病人想要的治療,而事不可為時,也能尊重病人意願,轉向安寧緩和照顧,讓病人與家人有機會道謝、道別,我想這是「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與符合醫學倫理的最佳表現。因為在緩和團隊工作,我有時會被同事會診,因為癌症治療團隊不捨末期病人承受著強大副作用的折磨,而療效又不佳,希望我去說服病人接受安寧緩和照顧,而不要再繼續抗癌治療了。我通常會跟同事說,我是去了解病人的想法,試著溝通看看,而非說服病人。有些病人及家屬在溝通確認病情後,就轉向選擇安寧緩和照顧。但也有些病人或家屬,即使已經清楚病情,可是還是選擇拚看看,因為他們一輩子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就是要奮戰至最後一兵一卒。我告訴病人及家屬會尊重他們的選擇,幫他們轉達給治療團隊,同時提醒他們這樣的選擇不是二分法,繼續抗癌治療的同時,也可以接受緩和團隊的會診,協助一些症狀的緩解與控制;如果抗癌治療的療程中,覺得療效不如預期,副作用又讓病人痛苦,隨時可以中止當時的治療,轉為安寧緩和照顧。臨床上,我十分贊同陳醫師在文章中提到的,「希望結束一切痛苦的意願更強了!這時,病人其實不是主角了,而是他的家人。如何放手真的是個人生藝術」。有些病人其實是因為家人的無法放手,硬撐著接受明知效果不好的治療。這時醫療團隊需要有極大的同理心與耐心,好好的與家屬溝通,需要的話請社工師、心理師支持關懷家屬,讓病人可以接受最適切的照顧,家人也可以避免「沒有盡最大努力」的罪惡感。很感謝陳醫師能把他的心路歷程分享出來,我想每個醫療人員在治療病人時,都希望最好的結果可以發生,可惜雖然醫學研究的結果可以提供預後的機率數字,但是醫療就是有不確定性。好好的說明溝通,建立良好互信的醫病關係,醫療端提供專業資訊與治療,病人端可以表達他的期望與價值觀,讓醫病雙方可以建立共識,攜手合作,是醫病雙方應該一起努力的目標。
-
2022-03-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協助病人與家屬對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脅時,勿錯把稻草當繩索
【編者按】一位中年主治醫師回顧自己為「病人最後的願望」所做的積極努力,以及面對實習醫學生的「為何不以緩和醫療讓病人在最後的人生享有生活品質」的提問,而分享自己內心的天人交戰,「對這個病人來說,選擇安寧照顧的確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接受細胞治療是他的人生最後願望,那想辦法完成他最後心願,就是主治醫師的責任。」一位自稱「過了耳順之年」在美行醫多年的癌症醫師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同意對於一個不可能治癒的癌症,治療的首要目標是減輕癌症的症狀(疼痛、缺乏食慾、體重下降)、改善生活品質,其次才是延長生命。」 「在全有和全無之間從容緩和地走完人生最後旅程。」 「協助病人想像死亡,承諾病人盡量不受苦地離開,也許才是真正的好死之道。」 一位具有緩和醫療多年經驗的身心科醫師認為醫療就是有不確定性,透過說明溝通,建立良好互信的醫病關係,醫療端提供專業資訊與治療,病人端可以表達他的期望與價值觀,讓醫病雙方建立共識、攜手合作,是醫病雙方應該一起努力的目標。「這樣的選擇不是二分法,繼續抗癌治療的同時,也可以接受緩和團隊的會診,協助一些症狀的緩解與控制。」非常感謝這三位作者分享他們的「智慧」,我們更期待不久能有病人的家屬分享如何陪伴心愛的家人走完全程的心得。【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病人最後的願望】【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療的不確定性,兼論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四期癌症病人何去何從我的一位也在美國行醫的好友楊兄最近遭遇到台灣家人診斷四期癌症的命運。我們兩家結識超過三十年,有著如血緣般的親近,連他的兄弟妯娌也都成為遠交。生病的人是我有數面之緣楊兄的嫂嫂。她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因為腰側疼痛、食慾不振、體重驟減,發現是腎盂癌,並且已經合併肝臟轉移。從各種影像檢查到決定做肝腫瘤針刺切片,從而確診第四期癌症,病人及她的家人心情有如在烈火上急速加熱的水壺,宣洩著沸騰的焦慮。楊兄每天跟我通話不下三、四次,鉅細靡遺地討論這個癌症的標準治療、最新的研究發展以及正在進行臨床實驗的新藥。病人所在的區域醫院有位非常熱心又知識豐富的腫瘤科醫生。他很詳細地分析了病人的病情,也給他們指點治療的方向,並且協助將切片檢體寄送到病理檢驗中心做更進一步的分析。因為考慮到參與臨床實驗的可能性,病人決定轉到教學醫院去治療。等待病理特殊檢驗結果以及尋求轉院的管道,都是會花個幾天、甚至幾週的時間;在那一兩天,頻繁的越洋電話反應病人家屬焦急的心情。他們問,是不是不要等了,趕快開始治療最要緊。病人的兒子更是急著要試幾個未證實有效的檢驗及治療。「急急地要上路,但是目的地在哪裡呢?」我忍不住這樣問。每當面對第四期癌症病人,一個重要的討論課題是「治療的目標」;在步上辛苦的癌症治療之路前,病人及家屬不見得思考他要往哪個方向走,目的地在哪裡;反而他們常常像是溺水的人,奮力要抓到任何能抓握到的東西來保命,卻不知道所抓到的是稻草還是繩索。被我反問這個重要的問題之後,大家似乎冷靜了些。我們同意對於一個不可能治癒的四期癌症,治療的首要目標是減輕癌症的症狀(疼痛、缺乏食慾、體重下降)、改善生活品質,其次才是延長生命。有了這樣的原則,病人和她的家人終於能夠清楚地思考治療選項的選擇與順序。病人順利地在教學醫院接受第一線的化學治療。雖然每次化療後會有幾天身體虛弱,食慾減低;恢復後,她吃得蠻好,體重也慢慢地上升了。人生不是全有或全無 (all or none),癌症治療也是如此三十多年前,我的癌症醫療生涯的起始,急性血癌是我天天面對的疾病。一般而言,大多數年輕病人的急性血癌(de novo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原發型急性骨髓性血癌)在短短的時間內發病,而且來勢洶洶,沒有積極地治療,病人通常活不過四、五個月的時間。第一個化療療程的住院時間常常超過一個月,病人經歷口腔黏膜破損,難以進食,腹瀉、感染發燒,每兩三天就要輸一次血。在積極的照顧之下,大約六、七成的病人能夠進入緩解期;但是,因為血癌會一再復發,只有不到三成的病人能以傳統化療治癒。少數年輕的病人,可能有組織型態相合的兄弟姊妹捐骨髓,接受移植治療,提高血癌的治癒率到四成左右 (小兒科病人的血癌治癒率要比成人超出很多)。如果一般化療已經非常艱難,骨髓移植治療的困難度更是高了兩三倍;骨髓移植的併發症死亡率可以高達兩三成。讀者可以想像,這樣的醫療過程不是年紀大的人所能承受的。當時,超過六十歲的血癌病人很少能存活超過一年的。三十年後的血癌的第一線治療仍然是一樣的化療組合,但是因為支持療法的進步,最主要的是,許多新抗生素的發明,大大地減低了病人因感染敗血症死亡的機率。幹細胞移植 (從血液裡收集幹細胞)也大大的進步了,過去身體健康六、七十歲的病人,只要能找到組織配對大致相合的幹細胞捐贈者,也有可能會被接受幹細胞移植。説了這些鼓舞士氣的醫學發展,並不表示急性血癌的治癒率、死亡率比起三十年前已經大大改觀,但是病人的存活期是慢慢地延長了。而且除了傳統的嚴峻化療之外,拜醫學研究發展之賜,現在年紀大的病人,或是身體孱弱的病人有了另類選項,包括單獨使用溫和的化療 (hypomethylating agents),或是合併口服的標靶藥物。雖然這樣的治療基本上是提供給不適合接受傳統嚴厲化療的病人,它的治療成績是超出期許的,特別是病人不需住院,而是在門診接受治療的;因此生活品質比起傳統化療改善了很多。許多年前,三十歲的我認為血癌的治療是全有或全無的,如果不放手一搏,就只能接受死亡的結果。如今過了耳順之年的我,欣然接受在全有和全無之間從容緩和地走完人生最後旅程的選項。我的一個81歲病人A女士因為過去患有卵巢癌接受化療造成骨髓傷害,雖然卵巢癌治癒了,卻罹患了急性骨髓性的血癌。(化療造成血癌的機會不到1%;雖然是很不幸的併發症,更多的病人因為化療而能逃過癌症一劫。)她在確定診斷血癌之後,毫不遲疑地接受使用溫和化療 decitabine加上口服藥venetoclax。她不僅除了輕微疲倦之外,沒有感受到任何其他副作用,而且療效顯著,血色素和血小板都穩定地上升,不再需要輸血。83歲的B女士第一次來看病,因為嚴重的貧血,很低的血小板,很明顯是骨髓的疾病。她很阿莎力地同意當天就接受骨髓穿刺檢查。在解釋了骨髓穿刺的步驟後,我請她簽檢查同意書。和藹健談的她,在寫簽名日期時,她隨口提起11月 22日正好是甘迺迪總統被暗殺的日子。「哇!好厲害,記憶力這麼好!」我不禁這樣讚美她。骨隨穿刺是蠻痛的檢查;我的助理和我通常在骨隨穿刺過程中跟病人聊天,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紓解他們緊張的心情。B女士鎮靜從容,甚至是談笑風生,彷彿我是在此一情境當中需要被安撫的人。這給我一個印象,這是一位聰明睿智的老人家。她與未婚的女兒住在一起,先生因為嚴重失智住在療養院。她常常提時候起去探訪她先生的情境,有時候他還能認得B女士,多數時候是完全不認人。B女士顯得很接納這樣的命運,只能回憶珍惜他們五十多年的婚姻。B女士的第一次骨髓檢驗並沒有得到具體診斷,使用血液輔助檢查也沒有進一步的答案。在這當中,B女士每兩三個禮拜就需要輸一次血。此外,抽血檢查出現一些很不正常的白血球芽細胞,顯示她的骨髓在快速地惡化;我們再次做骨髓穿刺,證實她有嚴重型的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 (high risk myelodysplasia)。因為她的高輸血需求,而且快速惡化的疾病,我建議她接受溫和化療加口服標靶藥。B女聽了我解釋用藥的原因及治療目標之後,毫無疑問地同意接受治療。這是已經一個半月前的事;可是B女士到今天仍然還沒開始接受治療。如果我是B女士,我會……原來「化療」這個詞把B女士嚇壞了。她的女兒曾經因為乳癌接受過化療,在那過程中,噁心、掉頭髮、疲倦是一般人對化療的印象;這對一位83歲的人,的確不是容易的決定。其實使用這個溫和化療 hypomethylating agent,除了輕度疲倦之外,並沒有其他化療常見的副作用。B女士像是變了一個不同的人,不再鎮靜隨和,而是坐立不安,要我給她開鎮靜劑,吃了一次就不吃了,因為藥的副作用讓她更不舒服。我們兩三次長談,接受治療或不接受治療的可能命運,希望她的決定是對自己的病有好的了解之下深思後的選擇。回到文章的起始,面對無法治癒的癌症,治療的目標應該是在改善症狀及生活品質。如果我是B女士,想法是……「83歲的我,一生無憾了,就讓這個病『run its own course』自然發展吧!」「可是當我的輸血需求增加時,特別是血小板輸血效果撐不過三天,我會牽累我的女兒一天到晚陪我往醫院跑,那是完全沒有生活品質的。」「雖然我的醫生不能保證化療一定會有效,既然治療的副作用很少,也許應該試試看。」幾天前,我介紹B女士和年齡相仿,疾病類似的A女士認識,讓她們交流治療經驗與想法(A女士已經接受治療進入第七個月了,也超過六個月沒有輸血了)。我仍然在等待B女士做決定。想像死亡死亡,這個人類無法迴避的人生終點站,卻是一般人除了極端的恐懼之外,很難想像的過程。讀陳醫師「病人最後的願望」,阿揚哥活得好辛苦,最終痛苦地要求醫師讓他快快結束生命。這個不幸的歷程,想必給那位質疑病人治療選擇是否合乎醫學倫理的實習醫師,留下對臨床醫學失望的負面印象。我最近因為好友楊兄嫂嫂的癌症,才得知細胞治療是台灣衛生署核准的癌症治療方式。陳醫師説到細胞治療是未經證實的癌症治療,但是陳醫師覺得「如果以後見之明,也許我會更早勸他接受這樣的治療。但千金難買早知道」。 當面對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脅時,連醫師也會錯把稻草當繩索,希望迴避溺斃的命運。我相信每個醫師都做過類似的、令旁觀者認為不智的決定。台灣的細胞治療在美國是僅在研究階段的,不同於CAR-T已經通過用在急性淋巴球血癌、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CAR-T高度有效,連最重病的病人也有高達七、八成的緩解率。我能同情台灣衛福部核准細胞治療的動機,想必是要給走投無路的病人及家屬一線希望。死亡是無法預測、亂糟糟的過程。最終,協助病人想像死亡,承諾病人盡量不受苦地離開,也許才是真正的好死之道。
-
2022-03-2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人最後的願望
【編者按】一位中年主治醫師回顧自己為「病人最後的願望」所做的積極努力,以及面對實習醫學生的「為何不以緩和醫療讓病人在最後的人生享有生活品質」的提問,而分享自己內心的天人交戰,「對這個病人來說,選擇安寧照顧的確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接受細胞治療是他的人生最後願望,那想辦法完成他最後心願,就是主治醫師的責任。」一位自稱「過了耳順之年」在美行醫多年的癌症醫師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同意對於一個不可能治癒的癌症,治療的首要目標是減輕癌症的症狀(疼痛、缺乏食慾、體重下降)、改善生活品質,其次才是延長生命。」 「在全有和全無之間從容緩和地走完人生最後旅程。」 「協助病人想像死亡,承諾病人盡量不受苦地離開,也許才是真正的好死之道。」 一位具有緩和醫療多年經驗的身心科醫師認為醫療就是有不確定性,透過說明溝通,建立良好互信的醫病關係,醫療端提供專業資訊與治療,病人端可以表達他的期望與價值觀,讓醫病雙方建立共識、攜手合作,是醫病雙方應該一起努力的目標。「這樣的選擇不是二分法,繼續抗癌治療的同時,也可以接受緩和團隊的會診,協助一些症狀的緩解與控制。」非常感謝這三位作者分享他們的「智慧」,我們更期待不久能有病人的家屬分享如何陪伴心愛的家人走完全程的心得。【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協助病人與家屬對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脅時,勿錯把稻草當繩索】【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療的不確定性,兼論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歷經了兩個月的努力,我和阿揚大哥一起走完一個全新的治癌旅程。在壬寅年正月初五這天下午,我們做最後的道別。他也同意留下了最後一組數據,來為這個治療劃下句點。這個過程無比艱辛,回憶在此次住院之初,我甚至沒有把握可以走到這個境地。 阿揚大哥在半年前,肝癌就已經擴散到肺部了,將過了兩個多月的考慮之後,阿揚大哥決定要接受免疫細胞治療,不管最後結果怎麼樣,他想要向肝癌發動最後的進攻。因此有了這次的治療旅程。接受肺部癌細胞取樣手術,出院回家後,他就開始慢慢變喘。也因為這個症狀逐漸變嚴重,於是他來到門診,初步評估完他的狀況後,我當下決定讓他住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住院仔細評估後,根據其症狀、過去的影像檢查,與住院時所拍的肺部X光片,我認為他的症狀可能是因為腫瘤壓迫支氣管所導致。當時我內心暗暗覺得不妙,心想:「這腫瘤生長的速度未免也太快了,如果不做處理,大概無法順利接受細胞治療。」我對阿揚大哥解釋了我們所面對的問題,暗示他可能沒有機會接受細胞治療,但他一直覺得這是他治療的最後希望,非常誠摯的拜託我,無論如何一定要想辦法幫他。 既然是這樣,就得好好幫他想想辦法。曾有位實習醫學生在我查房時,很疑惑地問我:「為什麼沒有讓病人接受安寧照顧,要如此積極呢?」當時我是這樣回答他:「對這個病人來說,選擇安寧照顧的確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接受細胞治療是他的人生最後願望,那想辦法完成他最後心願,就是主治醫師的責任。」 我知道學生內心還有另外ㄧ個疑問是免疫細胞治療是個不知療效的治療方式,又需要花費這麼多錢,這樣符合醫學倫理中的勿傷害原則嗎?我的另外一個學長也曾質疑我讓病人接受這樣的治療。其實這中間的轉折大概只有阿揚大哥知道其中原委,如果以後見之明,也許我會更早勸他接受這樣的治療。但千金難買早知道。 阿揚大哥的腫瘤壓迫支氣管問題,也許放射治療是個可行的方案,只要腫瘤對放射治療有反應,我們就可以幫他爭取一點時間。在放射腫瘤科醫師的仔細規劃下,他開始接受肺部放射治療。很幸運地,治療的成效不錯,這個腫瘤很快地縮小,呼吸音變得比較順暢,這個治療成果得以幫我們多爭取一個月的時間,但這個過程,因為腫瘤快速壞死,使得縱隔腔出現有氣腫,甚至蔓延至體表,產生皮下氣腫,為了避免縱隔腔感染,我們用了很後線抗生素來治療,沒想到幾天後,他開始嚴重腹瀉,本以為是抗生素的副作用,後來確診為偽膜性腸炎。在感染科醫師的建議下,我們除了原本抗生素外,又加上了另外一種抗生素來治療。才讓他度過了這關。 但好景不常,就在此時,腫瘤壓迫的呼吸音又出現了,與病人以其家屬商量後,我們決定先用癌症免疫,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來擋一陣子,如果有效也許有機會拼到施打第一劑細胞治療。於是在農曆過年前一個月,我們使用了一劑免疫治療針劑。胎兒蛋白的濃度竟開始下降,病人的症狀也慢慢得到緩解。又經過了兩個星期,總算等到施打細胞治療這天。結算前面免疫治療的效果,平均一天竟然降了六百單位的胎兒蛋白濃度,施打免疫細胞ㄧ天多後,阿揚大哥覺得越來越喘,肺部X光發現兩側肺葉有浸潤,尤其是在腫瘤旁邊,腫瘤科醫師看了他的狀況後,判斷可能是發生了免疫治療的副作用,與病人討論後,決定使用類固醇救急,換言之,就是要用類固醇來踩煞車,終止免疫與細胞治療,此時,追蹤胎兒蛋白的濃度共下降了1800單位(一天半的時間)。 類固醇用了十天後,突然發生了左側張力性氣胸,所幸值班住院醫師處理得宜,即時減壓,沒有造成生命危險,但那時候起,他身上多了一條管子引流空氣。回頭再看他的胸部電腦斷層,就可以發現左側有很多長腫瘤位於左肺的邊緣,有大有小,我猜想應該是這些腫瘤經過免疫細胞治療後,慢慢壞死進而導致他的氣胸。看起來治療有效,但接下來呢?要繼續嗎? 躺在床上的阿揚大哥主動問我說:「可不可以幫我打針就此結束呢? 」 「台灣目前還沒有法律可以如此做,但我來幫你想想辦法。」 當時我想:「如果免疫的副作用讓他有肺浸潤,也許停用類固醇後,病人會因為肺部浸潤持續,而慢慢讓肺部喪失功能。」徵得阿揚大哥的同意後,索性在農曆過年前,就停用這個免疫煞車劑。年假前,我跟他說:「如果萬一真的變更喘,我們就用藥物讓你舒服地進入彌留,最後由你自己的身體決定何時停止運作。 」放假回來後,阿揚大哥意識仍清楚,消瘦的身軀更顯得虛弱,但希望結束一切痛苦的意願更強了!這時,病人其實不是主角了,而是他的家人。如何放手真的是個人生藝術……最後一次查房時,阿揚大哥把氧氣鼻導管拿下,用低沈無力的語氣跟我說:「幫我結束這一切。」然後揮揮手,跟我道別。我只能強忍淚水,再三確認他的意願。最後我跟他說:「如果你真的想好了,那我們就用藥物讓你進入睡眠的狀態,讓你進入彌留狀態後,我們會移除所有支持性療法,包括胸部引流管。」他聽完後,微笑點點頭,用手比讚,表示同意。他的太太在這時,大聲地含著眼淚跟阿揚大哥說:「謝謝你這一輩子陪伴我們,給我們一個幸福的家!」我眼眶濕潤地離開病室。讓他們做最後的道別。謝謝阿揚大哥給我這個機會學習這個全新的癌症治療,這個經驗真的很寶貴,我會好好珍惜,希望可以造福下一個需要的人。
-
2022-03-08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捨不得丟別以為是念舊! 醫:「儲物症」應就醫治療
日前台中市興中街住宅大火釀6死6傷,莊姓女屋主將資源回收物堆在樓梯間,影響逃生與救援,事件受社會關注,對此門諾醫院身心科醫師指出,「儲物症」也是疾病,應就醫治療。門諾醫院今天發布資訊表示,很多人都有東西捨不得丟、雜物堆滿屋情形,看似「念舊」的行為,可能是已經生病了。身心科醫師鍾德表示,最新版的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5),已新增儲物症為診斷項目。特徵為丟棄困難、充滿雜物或凌亂、過度獲取、缺乏自覺等。患者透過蒐集、囤積過程來滿足心靈的不安,即便這些物品沒有價值,但因缺乏自覺要丟掉,所以越堆越多甚至造成他人困擾。患者通常沒有病識感,因此不會主動就醫,周遭親人的協助就格外重要。醫師建議應站在當事人立場,試著了解患者感受、理解蒐集初衷,藉此建立彼此信任基礎與情感,再慢慢向當事人解釋囤積的壞處,同時引導當事人換位思考、看見別人的困難,共同商討解決之道,再試圖說服就醫治療。鍾德指出,儲物症較易發生在年長者,除了與年長者曾經歷過物資匱乏年代有關外,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失智症導致。失智症患者容易重複購買,因此不知不覺物品就堆滿家中,若家中長輩有類似情形,應盡快帶長輩就醫檢查,早期治療。學習「斷、捨、離」是改善儲物症的方法之一,除丟棄確定不需要的物品,也應對物品設定期限,例如1年內完全沒使用到或是2年內沒有穿過的衣服等,以漸進式方式改善。
-
2022-03-0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以病人為中心?——「病人自主」與「醫療專業」的拉鋸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病人的感受、醫者的立場以及醫療費用的考量」,首先由一位剛畢業的醫師寫出他與醫學生在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裡,對一位慮病症病人罔顧醫師的專業意見,執意要求更多的實驗室檢查,以探討「病人自主」與「醫療專業」的拉鋸;照顧這位病人的資深主治醫師語重深長,提醒習醫者謹記以同理心對待病人的感受;最後健保署署長指出不必要的就醫行為會影響醫療體系的健康運作,呼籲民眾正確的就醫態度是健保永續的基石。診間裡,主治醫師留下我先獨自為這位六十歲的女士做初步診察,此時她冷不防地拿出了一張由另外一位醫師所開、下週預排的自費檢驗單,上頭幾乎囊括了已知的各項癌指數,還湊上我耳邊說:「我知道那些大醫師之間彼此都是好朋友,不會願意跟我講真話,年輕人你幫我看看,這張檢查單有沒有漏開的項目呢?」當下的我十分吃驚,一時不知如何應對。「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是近年來醫界的主流,其實這本就應當是醫療的職責所在,經由醫界與公眾們在多年的檢討與反思後,進一步被訂定追求目標與推廣。這項理念強調我們作為醫療方,應當深入了解與尊重病人的背景環境、價值喜好以及特殊需求後,達成醫病共享決策。不過,在病人的要求與醫者的專業判斷有著巨大扞格時,究竟怎麼樣的做法,才能夠符合病人最佳的利益而達到雙贏的溝通呢?經過兩個月在外院受訓,十一月時我正式在此醫院履新,是我步入職場後以新身分首次跟診,不同於學生時代的教學門診著重在病史、理學檢查等基本功,真實的門診,形形色色的病人,情緒的安撫同理、要求的應對得宜、資源的有效把關與法規的權衡進退……必須面對的是全人的課題。當時負責訓練我的整形外科陳醫師,在門診時經常給予我第一線為病人診察的機會,而在第二週時,就遇上這一次令我印象深刻的經歷。這位看診的女士在八個月前、約莫年初的時候,在另一家醫院被診斷右手掌背鱗狀細胞癌動過病灶切除手術,三個月後因為懷疑復發,轉而來我們醫院接受陳醫師施行手術化驗,結果為良性,全身性的影像與病理檢查也排除了轉移與復發的證據,之後她就拒絕繼續回診接受追蹤;這段期間,她陸續因為擔心其他惡性疾病,例如口腔癌、甲狀腺癌、乳癌等等,而到不同科別的門診看病,但在經過檢查後都排除了惡性的可能。預先回顧病歷過後的我十分好奇她過了大半年後回診的目的。她的主訴是右側頸部與腋下的腫脹感,並自訴擔心皮膚癌復發與淋巴轉移;但在經過初步診視後,病人兩側頸部與腋下對稱、沒有水腫或可觸摸腫塊,肩頸手臂的活動也無任何受限。在醫學統計上,皮膚鱗狀細胞癌發生淋巴轉移的機率微乎其微,我詳實的向病人說明診視結果以及相關醫學根據,卻平復不了她的不安,認為自己生活習慣良好卻得到這種少見的癌症,是因為自己體質易於罹癌的緣故;她跟我回顧起年初時發現皮膚癌的歷程,對於自己及早發現異常,在發於至微之時早謀於醫,感到相當自豪;在敘述的過程中她也反覆地指出身上其他部位的懷疑病灶,初步診視判斷都是良性老人斑與櫻桃血管瘤。我對病人的機警表示同意與讚賞,同時思索如何說明才能讓她可以接受現在的狀態不必過於擔心,她突然拿出他處開立的預排自費檢驗單,單上臚列CA-153、CEA、CA199……各種癌症指數可說是應有盡有,她要求我逐一解釋各項指數所偵測的癌症,並且質疑一定還有疏漏甚或錯誤的項目希望我幫她找出來。腫瘤指數在醫學實務上主要用於確診病人治療後的追蹤指標,不是診斷工具,更不會是近似於健康檢查的項目;當下的我可以想像前一位醫師是如何被這位病人百般拗不過,才無奈的在病人強烈要求且願意自費之下開出這張檢驗單。我秉持著耐心持續向她說明腫瘤指數的正確應用時,陳醫師這時回到診間接手拯救我這隻菜鳥。陳醫師再次就腫瘤指數的應用作解釋,並且說明基於不了解她在別的門診看診的實際情形,我們不能隨意幫另一位醫師說明其處置的目的,遑論指出錯漏,她對此不置可否。而對於她提出的其他疑似病灶,陳醫師則建議持續觀察即可,但位於後背的兩處斑塊因視線難以觸及,可以安排局部麻醉的小手術切除化驗,病人最後接受了這項建議。下診後,我查閱了慮病症有關的資料,根據DSM-5的診斷準則,這位病人有諸多相符之處,對於這類型的病人,文獻中強調應讓病人感受到他們的焦慮被我們所認同與體會、建立足夠的信任、確實安排追蹤處置,以及於必要時轉介相關專科醫師,因此我認為,在病人要求且願意自費做檢驗的狀況下,先順從病人要求,在取得正常的結果之後,順勢安撫病人的焦慮情緒是個可行的做法。但若要回歸到健保給付,我們還是要謹慎審酌檢查之必要性,為公共醫療資源把關。我將此次的案例提報到由賴教授主持、且有醫學生參與的醫學人文討論,針對我的淺見,第一輪的討論中大家也覺得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但幾經激盪與沉澱,學弟妹們陸續提出了不同的觀點!首先有位成大學弟提出,以把關醫療資源為出發點,有健保或者自費的分別嗎?在病人要求自費做專業判斷上非必要的檢查時,明知該檢查對我們診斷或後續治療是沒有幫助的無謂消耗,難道還是得順從病人予取予求、有錢最大?就算病人願意自費不用顧慮健保核刪,若是換位思考,當自己是病人或家屬,難道不會盡力溝通說明檢查的成本效益,避免多餘的開銷?秉持專業應當一視同仁!在當時與我一同跟診的陽明學妹則回憶,那位病人對於自我及早發現疾病相當驕傲,表現出來的態度像是對自身的健康狀況已經有先入為主的定見,她來求醫的目的,很大的可能是尋求醫師的認同、檢查結果合乎她的判斷,讓她更加篤定自己堅持的想法。一位成大學妹在聽完分享後則認為,既然病人是為了尋求認同,我們順應了病人的要求做了過度的檢查,就算取得正常的結果,病人是否會覺得自己的「信念」受到挑戰,反而為了捍衛信念而更強硬的要求其他進一步的檢查,直到檢查結果有異常證實她的信念為止,而這個過程中是否因為我們已經答應她做檢查起了個頭,若要中斷這可能無止盡的醫療消耗,反而進退失據?另一位陽明的學弟進而也發現我這個看法的兩難,今天順應病人做自費檢查,乃是因為我們在醫療判斷上有信心她無異常,但是腫瘤指數本來就不是高特異性的診斷工具,造成它的升高可能有很多的干擾因素,這也是為什麼它不能作為診斷工具而是用於後續追蹤的原因,如若因為不相干的因素,在檢驗結果發現異常,我們豈不更難向病人做圓滿的解釋?致使病人更加認定自己有其猜測的嚴重疾病而「乘勝追擊」地要求更多進階的無謂處置?在與這群優秀且思考活潑的學弟妹們集思廣益之下,我們發現若順應病人的要求,非但幫助病人平復慮病問題的可行性值得商榷,更可能使問題益形擴大、適得其反;從更高的層次來看,檢查處置的安排也不應因為選擇健保與自費而有不同的考量,應當根據我們的專業從一而論。與會的王教授是身心科的專家,他的看法是慮病問題的解決根本還是在於建立醫病間的信任關係!適當的談話技巧、同理病人的焦慮,讓病人感受到我們認同她的看法,雖不濫用非必須的醫療資源,但定期的回診安排與合理的檢查處置,可以使病人相信我們有將心比心地重視她的不安,進而願意接納我們專業的意見,甚至在必要時,委婉的轉介身心科醫師釐清慮病症並給予合適的治療。對於慮病者適當的溝通方式,亦是一門需要藉由經驗累積用心琢磨的課題!門診遇到的這位女士,就很難找到彼此的交集,病人本身相當堅持自己的意見,我們本著醫療專業又礙難完全配合,她若得不到真正令她滿意的答案,儘管表面上同意接受我們的意見,步出診間之後,也許她將帶著相同的問題到另一位醫師的門診插卡。在門診當下,陳醫師針對她擔心的皮膚病灶安排手術,對病人傷害極小外,病灶也確實需切除化驗才能獲得最肯定的診斷,或許可以期待在後續處置與追蹤中的一來一往之間,建立長期醫病信任,不啻為改善慮病的切入點。「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雖然尊重病患的自主性,但並非對病人的主張照單全收,做為醫者,設身處地的提供資訊,引導病人做出最適當的決定,我們在此間仍有一定的能力與責任,縱使可能最終在病人堅持下,我們不得不為了避免衝突,以不造成生命健康侵害為原則做出讓步,但求自身盡力為病人著想重視,而非僅是當作偶發的難題打發過去。只要用心假以時日,面對有慮病情形的病人總會更有智慧與方法。
-
2022-03-02 失智.照顧喘息
照護選擇/避免弒親釀長照悲歌 醫師提供失智者照顧三支箭
失智症患者照顧不易,有家屬因身心不堪負荷弒親,南投醫院身心科醫師沈政男提出失智照顧三支箭,針對失智照顧提供藥物、非藥物及長照三個層面來討論。老人被診斷失智症後,家屬很關切:「可否吃藥,延緩退化?」民眾常認為失智就是容易忘記事情,但失智症並非僅是健忘,還會出現睡眠時間混亂、行為失序、妄想甚至攻擊行為,讓照顧者撐不下去。沈政男醫師說,失智症依主要可分成阿茲海默型、血管型、路易體/巴金森型與額顳葉型,而如果是阿茲海默型或巴金森型,服用延緩退化的藥物略有效果,其他型失智症的療效較差。藥物有兩種,一是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如Donepezil),另一種是NMDA受體拮抗劑(如Memantine),原本健保規定只能使用單一藥物,目前已有條件開放合併使用。沈政男說,藥物只能暫時、略為改善認知功能,患者還是會繼續退化。而最讓家屬困擾的是失智症心理與行為症狀(BPSD),比如被偷妄想、躁動、失眠、抗拒照顧等症狀,這時應在白天提供老人家夠多夠好的活動,讓他們不會打瞌睡,放鬆身心,讓情緒穩定。家屬也須學習照顧技巧,當老人家要求回家、找親人的時候,可利用短期記憶不佳的特點,滿足底層需求,比如有可能是肚子餓而吵著要回家,可帶他們出去繞一圈,順便做運動。家屬之間應該協調充分照顧人力,而非把照顧責任丟給一、兩人。「長照2.0」可提供居家與日間照顧,也有短期機構喘息照顧。但申請外籍看護,一般須達中度失智程度。至於全日機構,最理想是失智團體家屋,或失智照顧專區,但台灣目前仍在發展,床位有限。照顧失智老人家雖然不輕鬆,若能掌握失智照顧三支箭,當可減輕照顧負擔,並提升老人家的生活品質。
-
2022-03-01 該看哪科.耳鼻喉
抗焦慮藥物 緩解慢性眩暈
李女士因為慢性眩暈問題,多年來跑遍各大診所及醫院,做了各種檢查,神經科、耳鼻喉科等藥物治療也乖乖配合,但病情就是起起伏伏。經轉介至身心科,服用抗焦慮藥物藥後,她的慢性眩暈才獲得顯著改善。她很疑惑自己沒有感覺到焦慮恐慌,為何眩暈卻是使用抗焦慮藥物治療改善了?究竟是得到什麼病症?這個現象連醫師也很感興趣,其實大腦各種功能區的連結,是醫學上最複雜且尚未被完全理解的領域,但隨著醫學研究發展,已有一些證據可以做為這個問題的解釋。大腦中血清素(Serotonin)的濃度降低與情緒憂鬱相關,最新的研究發現,腦幹中的前庭神經核也有相當多的血清素接收器。憂鬱症常用的藥物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能有效增加大腦血液中的血清素濃度,臨床經驗及研究也證實,有的病患在停用SSRI藥物後,會產生相關性的慢性眩暈;反之,少部分慢性眩暈病患,在接受類似藥物治療後,則感到極佳的療效。過去的大型研究顯示,偏頭痛病患得到重鬱症及焦慮症的風險比率,比一般人高出二至四倍。有眩暈、耳鳴或視幻覺等前兆的偏頭痛,得到這類情緒性疾患的風險,也比無前兆的偏頭痛的患者略高。最新神經生理學發現,位於腦幹的前庭神經核,與腦幹的其他重要神經核,有複雜的相關連結,例如:與疼痛、清醒、臟器感覺及自主神經系統有關的臂旁核;與血清素及SSRI作用處、憤怒、冒險情緒有關的中縫核;與正腎上腺素週期、壓力反應有關的藍斑核等,形成複雜的前庭神經連結體系。前庭神經系統除了掌管身體的平衡功能感知、眼球、頸部及軀幹肌肉協調之外,還與我們的清醒、情緒、壓力狀態及內臟反射等功能糾纏不清,常見的頭痛、情緒、壓力、食欲、睡眠等,都不是不相干的問題,可以說牽一髮動全身。在慢性眩暈的理解與治療上,不同醫師會有各自不同的見解,主要是因為對大腦的了解仍未能透徹,然而隨著現代醫學發展及嚴謹的研究,終究會揭開這些謎團,讓醫師們一步步把握這些關鍵,治療的成效也會愈來愈好。
-
2022-02-26 新聞.元氣新聞
失智並不丟臉!精神科醫師變失智家屬,分享照護切身經驗
根據衛福部統計,花蓮縣失智人口推估有4400多人,門諾壽豐分院失智共照中心邀請台大精神科醫師吳佳璇,以專業醫師與失智家屬2種身分,分享親身經歷,提到失智父親因生病行為異常,在路邊撿寶特瓶的照護歷程,更讓現場聽眾感觸良多。門諾醫院與壽豐分院失智共照中心近年來積極在花蓮衛教及宣導,喚起大眾對失智症的重視。昨邀台大精神科醫師吳佳璇現場分享「當精神科醫師變失智家屬」的切身經歷。吳佳璇的母親罹癌過世,後來父親行為出現異常,方向感、判斷力,認知功能都下降,她知道「爸爸生病了」,並確診為失智症。當她分享父親受失智症所苦,行為異常在校園路邊撿寶特瓶,親身經歷更讓聽眾有許多感觸,其中一位陳爺爺,70歲的妹妹被確診為失智症,他得知門諾辦理講座,專程從宜蘭搭火車來參加。陳爺爺說,聽了吳醫師以身為病患家屬的分享,對於照護和陪伴更有心得。門諾壽豐分院失智共照中心社工師林家慧說,臨床上對失智病症常見症狀歸納有5項,包括記憶力喪失足以影響生活記能、經常做的事情卻做不好、突然斷片搞不清楚時間或忘記回家的路、物品錯置像是把鑰匙放在冰箱裡、情緒行為異常變化,若發現家人出現其中2項,就應該立刻到身心科或神經內科做檢查。林家慧說,失智症是進行性退化的疾病,期盼透過衛教與宣導,幫助患者、家屬 瞭解失智症的病程與症狀,做好相關準備。「失智並不丟臉」,林家慧強調,對於失智症,唯有家人更多關懷與察覺,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減緩病情,相關問題可電洽(03)8664620門諾壽豐分院失智聯合照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