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3 醫療.牙科
搜尋
身心科
共找到
328
筆 文章
-
-
2023-06-22 醫療.消化系統
不止喝咖啡吃甜食讓你胃食道逆流!6大類飲食都要節制,胃食道逆流禁忌食物列表
胃食道逆流症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多與肥胖、飲食及生活習慣不良相關。因此,除了減肥與體重控制之外,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務必配合改變。飲食習慣盡量少量多餐,避免暴飲暴食,細嚼慢嚥,才不會因為吃太快而不小心吃太飽或吞進太多空氣。盡量避免至「吃到飽餐廳」用餐,也避免點用大杯的手搖飲。餐後不要立刻平躺,飯後多散步以幫助消化,睡前4小時避免進食或吃消夜。因此晚上千萬要控制自己的食欲,避免因為各種美食誘惑而吃太飽,誘發胃食道逆流而影響睡眠。平時避免菸、酒精、茶、咖啡、可樂或其他過甜、過酸的飲食,以免促進胃酸分泌或造成下食道括約肌的鬆弛。除了大家琅琅上口的「喝咖啡、吃甜食」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之外,以下歸納胃食道逆流患者應避免的六大類飲食,未有此症狀的讀者也應適量攝取:日常減少腹部壓迫,例如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將皮帶、腰帶、束腰等放鬆一些,吃完飯不要劇烈運動,也盡量避免彎腰提重物或彎腰做家事。睡眠睡覺時床頭或枕頭可以墊高一些,藉由重力減少逆流發生。同樣道理,睡覺時採左側躺,讓食道稍高於胃部,胃酸和殘餘食物比較不會逆流。體型肥胖的人很容易有賁門鬆弛的情況,腹部脂肪多也會增高腹壓,造成逆流,只要減重兩、三公斤,就可以明顯感受到胃食道逆流的改善。配合上述飲食控制及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好好控制體重,避免肥胖發生。心情盡量放鬆心情,保持情緒穩定。緊張、焦慮、壓力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讓胃腸消化不良,影響胃腸蠕動及胃酸分泌,增加胃食道逆流的發生。此外,這些負面情緒也會強化胃食道逆流症狀的感受,食道粘膜神經會過度敏感,讓人更不舒服。平常應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紓解生活壓力,正面思考。如有必要,也可以尋求身心科醫師的諮商與協助。胃食道逆流常常是慢性、經年累月,症狀好好壞壞,不易斷根。但是幸好此病可以好好控制,除了接受正規的藥物治療之外,日常飲食生活方面不要吃太快、太飽,不要太晚吃,不要吃太甜、太油、太酸、太辣、太冰的食物,不抽菸、不喝酒,飯後多散步,平時多運動,維持標準體重,避免肥胖,更要保持一顆愉悅的心,若能配合做到,一定可以有效預防或減緩胃食道逆流!
-
2023-06-20 醫療.消化系統
一緊張就肚子痛想大便?6招改善腸躁症,4症狀早就醫防腸癌!
許多人在緊張、生氣、焦慮、焦躁等情緒上來的時候,便會想要上大號,或是出現腹脹、腹痛、腹瀉等排便型態改變,這很有可能是腸躁症正在作怪。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鍾鴻鼎建議這樣的族群平時可多從生活調整進行改善,必要時醫療協助,並注意其他相關症狀以防腸癌。一緊張就肚子痛、想大便?醫指腸躁症診斷4症狀! 鍾鴻鼎醫師表示,身體機能與自律神經息息相關,腸道也包含在其中,許多人情緒上來時便會有想上廁所的衝動,這是人之常情。 不過腸躁症的患者是在情緒上來、腸道受到交感神經刺激時,就會出現腹痛、腹脹等問題,腹痛是必要的診斷症狀,排便模式則可能出現型態改變,包括腹瀉或乾硬糞便呈現,也可能次數增加,並也有可能放屁不斷。這樣的情況持續達三個月即為腸躁症,若僅是如考試、面試等壓力較大時出現一兩個禮拜,這樣的情況則未達診斷標準。 腸躁症雖然常見,又以50歲以下女性偏多,不過確切原因還有待研究,目前較多醫學研究認為主要和遺傳、家族史有關,自律神經失調、身心科方面疾病、情緒、壓力則是誘發因子。而本身原本沒有腸躁症的民眾,也有可能因長時間壓力影響腸道,使得腸道的菌叢出現改變,進而引起腸躁症。 治療腸躁症腸道、心理一起治!醫教6招生活調整有助改善。 鍾鴻鼎醫師表示,腸躁症目前認為主要與遺傳有關,尚無根治方法,治療方面,腸道會以患者的表現症狀進行以改善,並建議從也心理治療雙管齊下,可尋消化內科、腸胃科、身心科等相關科別尋求醫療協助。 日常生活除了改善壓力之外,飲食也與腸道息息相關,建議腸躁症患者盡量避免油炸、高糖、加工食品、辣物等刺激性食物,以及花椰菜、高麗菜、豆製品等高產氣的食材,以免增加腸道負擔。另外,若本身也有乳糖不耐症的患者,也建議避免牛奶,可以植物優格等取代乳製品攝取。飲食習慣也建議細嚼慢嚥,以利腸道吸收,也減少吞氣造成腹脹的機率。另外,日常培養運動習慣、適度的運動,也可以培養腸道良好的蠕動。 排便改變是腸躁症?還是大腸癌?兩者易混淆,4症狀盡早就醫! 鍾鴻鼎醫師也提醒,腸躁症雖然據目前研究不會有增加大腸癌等其他腸道疾病的風險,但是腸躁症和大腸癌一樣都會有出現排便習慣改變的症狀。換句話說,若有出現長時間排便習慣改變的族群,也得提高警覺不是腸躁症而是大腸癌的可能性,建議先盡早檢查排除腸癌可能,並注意日常是否有容易疲勞、頭暈等貧血症狀,以及不明體重減輕,這些都是腸癌的不明顯症狀,而若是出現血便更是應盡快就醫,以利防範大腸癌。 《延伸閱讀》 .是腸躁症還是大腸癌?醫:合併貧血、頭暈等症狀速就醫 .全民抓腸癌2檢查超重要!醫:血紅素濃度高更要提高警覺。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06 醫療.精神.身心
趴睡也有助養生!物理治療師指注意2重點 睡得好降慢性病發生率
睡姿影響人體結構、身體健康,其中有許多研究認為「趴睡的睡姿」有助人體健康,甚至有助改善許多疾病。前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提出好處,並教大家如何趴睡對身體更有幫助。 良好趴睡也有助養生!睡得好也助降慢性病發生率。 簡文仁表示,趴睡據許多醫學研究,也認為是個良好的姿勢,日本高齡100多歲的醫師-日野原重明 就相當鼓勵趴睡。 良好、不違反人體結構、身體躺在床上的趴睡睡姿,據研究可有助於呼吸順暢,並減少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發生機率。人在正躺睡眠時,懸雍垂和會厭軟骨因受地心引力影響下垂,就有可能影響呼吸、引起打呼或睡眠呼吸中止症,特別是肥胖者等風險族群。趴睡就有助暢通呼吸道。而若趴睡這個姿勢對自己是習慣的、睡得更好的,自然睡醒也有助神清氣爽、睡醒後更有精神,自然也能減少身體慢性發炎,降低慢性疾病發生的可能性。 不過簡文仁也提醒,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會有自己習慣的睡姿,除非是睡得太離譜、或以不良的姿勢睡覺,例如躺在沙發、頭下腳上等,否則一般而言正常的睡姿對人體沒有太大的影響,沒有所謂的「標準睡姿」,只要睡得著、睡得好,依照自己的習慣進行即可,不用做太大的改變,以免換個姿勢反而睡得不舒服。 良好趴睡姿勢有助健康,物理治療師指2重點! 簡文仁指出,趴睡這個睡姿若民眾有興趣,可試著用枕頭或棉被將頭部、胸部墊高,以維持人體正常結構姿勢,並讓臉部露出以利順利呼吸。 另外,睡覺時的呼吸方式也和睡眠息息相關,簡文仁建議,可先練習腹式呼吸,吸氣時肚子鼓起,吐氣時肚子收起,如此可將空氣吸到更深層,也讓氣吐得更順暢,並且有助增加肺活量,也有利於交感神經放鬆,更有助睡眠。而這也正是養生觀念中常聽到的「氣沉丹田」。 常常失眠、睡不好原因多,盡早找出原因維護健康! 簡文仁也提醒,若常常發現自己睡不好、睡醒之後時常感覺腰酸背痛、越睡越累,建議檢視自己的睡姿是否不佳,進而導致這些情況發生,可透過調整睡眠姿勢改善。 另外也建議評估,是否有可能為其它因素所引起,例如枕頭太硬、空氣太悶等環境影響,或睡前使用手機等睡前習慣不良、或是容易腰酸背痛等身體結構影響而難以入睡、或是本身有不寧腿等疾病在身影響睡眠、還是睡前思緒不停壓力過大而影響到睡眠,若有需要都可以至身心科、睡眠中心、復健科等進行了解,找出睡眠問題相關原因。 《延伸閱讀》 .趴睡也會對身體帶來影響?物理治療師教4撇步,睡得更健康! .打呼簡單捲舌頭有助改善!醫:3情況早治療,防中風等疾病。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3-06-03 焦點.元氣新聞
抗癌網紅假冒罹癌3年!健身照、化療記錄全作假 愛裝病恐是「這疾病」
擁有1.1萬粉絲追蹤的IG健身網紅「麵包包」,3年前自曝罹患胰臟癌第4期,歷經65次化療,再社群分享自己從治療到健身的心路歷程,堅強活下去讓病情好轉的勵志故事獲得不少粉絲支持。然而,最近麵包包被網友踢爆,健身照、化療記錄全是作假,一切都是她在裝病。對此,麵包包昨天(1日)發文坦承「自己假冒罹癌長達三年」,而疑似「麵包包」前夫的網友也揪出她「裝病」的疑點,表示這一切都細思極恐。【疾病百科】胰臟癌事實上,早在5月初就有疑似「麵包包」前夫的網友在Dcard爆料,表示2020年8月自稱確診胰臟癌4期,隨後便離職接受治療,但卻不讓家人陪同看病,前夫後來漸漸發現異常,最後是因為「110年全家醫藥支出只有8,480元,什麼要腦部執刀的團隊也沒說過話!」暗指麵包包扯謊。2022年11月麵包包則以運動、治療方便為由,堅持在外租房,麵包包搬出去住1個月後隨即開口要求離婚,離婚11天後便與健身教練再婚。麵包包罹癌時間軸:2020.8月前妻說自己被診斷為胰臟癌第4期為了避免家人奔波、傷心難過從公司離職後堅持自己一個人到醫院治療並且要持續健身對抗病魔2022.11月說是為了運動與治療方便她在沒有穩定收入的狀況下帶著我到永和租了一間房子和房東簽約過幾天帶著一點點行李離開家之後就再也沒回家了我開始踏入身心科診所2022.12月她說要和我分開只說自己不愛了、回不去了說自己不相信愛情了我始終不能明白為什麼2023.1月我以為分開就分開了,最糟糕不過這樣沒想到她提出要離婚我萬念俱灰同意簽字離婚,兩個孩子由我扶養11天後她和自己的教練也曾經是我的教練再婚了前夫感慨表示,其實彼此都是成年人了,感情這回事沒了就沒了我都能懂,可是真的不用為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而說謊,要知道旁人都看在眼裡。對於前妻麵包包的欺騙行為,他表示「細思極恐這一切」。此外,麵包包的前男友也出面爆料女方黑歷史。前男友在麵包包發文的留言中寫下:「我遇(聽)到的故事是你被路上的車綁架並強暴,交往後得了肺腺癌第四期,隨時可能癱瘓,卻又突然感謝上帝把拔,完全痊癒後就被甩了的故事」。前男友猜測,麵包包可能罹患罕見疾病「孟喬森症候群」,但該留言最後疑似已被麵包包刪除。孟喬森症候群「孟喬森症候群」是一種假裝有病乃至主動傷殘自己或他人,以博取同情的心理疾病,它還有求醫癖、住院癖、佯病症等俗名。患病者會不斷向周圍的人報告自己擁有各類疾病,模仿疾病的症狀,但經診斷後都會發現患者其實無病。有些患者則會篡改醫生的診斷報告,同時對疾病非常熟悉、了解,擁有近乎專業的相關知識。吃藥、打針、住院動手術時非但不反感,反而顯得非常興奮、愉悅。最嚴重的患者則會傷害自己,使自己表現出來的症狀更符合自己所描述的疾病。但臨床判讀,仍須由醫師判定。對於網紅「麵包包」的欺騙行為,許多網友表示忿忿不平。「要是真的罹癌,最重要的不就是自己的家庭嗎?我真的覺得超噁但沒錯我沒退他追蹤的原因!這個人根本不是正常一個癌末的人會做的事」、「辛苦了,以前文化大學時期她說她肺纖維化,常常說話說到一半就暈倒,不然就多發性硬化,坐在地上無法動彈,現在想想,不予置評」、「我阿嬤上週因爲胰臟癌病逝,當初診斷出來是末期,這中間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看到這種東西真的是不爽到爆,難道癌症是拿來想紅的工具了喔」、「我姊姊前天凌晨癌症病逝…,這兩年多真的很痛苦…,居然有人拿這個炒流量?」、「胰臟癌就是大家說的癌王,通常發現都已經末期了,我最愛的家人就是因為這個疾病離世,也是發現到離開的時間很短暫。沒有發摟過這個所謂的網紅,但不懂她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延伸閱讀:.網紅謊稱罹患「癌王」抗癌三年!醫打臉:胰臟癌難撐超過1年.IG抗癌網紅認假冒罹癌3年!病團遺憾:多年倡議遭自私破壞.名中醫說喝咖啡會得「這種癌」教授舉西醫實證研究這麼說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13 醫療.精神.身心
走出傷痛,時間能帶走一切?心理師教3重點讓你真正走出陰霾!
面對悲傷,常會聽到「時間會帶走一切」,不過有時未必看到時間在悲傷中帶來任何變化。心煦心理治療所陳鈺弦心理師建議可將有效的方法放進時間當中,用更好的方式面對悲傷,更有助走出傷痛。 走出傷痛先了解自我感受,悲傷5階段正在哪個階段? 陳鈺弦心理師表示,悲傷若以心理學家Kubler Ross所提出的「悲傷五階段」來看,可為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悲傷五階段可幫助了解心理狀態,但並非都會以此步驟進展,有人可能順序不同,也有人可能在某幾個階段反覆徘徊,或是只出現某幾個階段。 否認:通常事件發生時,為了保護自己,心裡的防衛機制會否認事情已經發生,將自己隔離,避免自己面對殘酷的現實。 憤怒:因事件衝擊太大,為了宣洩壓力,開始會將情緒投射在其他人事物上,例如都是對方害的、怨天尤人等等。 討價還價:心裡仍然會希望事情可以有所改變,讓結果不至於太糟,可能出現例如「我還可以做些什麼。」等情況。 沮喪:這階段開始認清事實,了解到討價還價也沒用,因此心中的沮喪可能更加沉重、更加脆弱,也容易消極、甚至輕生。 接受:認清事實後了解現實無常或自身脆弱,可能完全放下,也有可能還是會難過但已經釋懷,開始重新建立新的生活。 時間真的能帶走一切?心理師指真正重要3關鍵! 為何時間久了卻依然悲傷?陳鈺弦心理師表示,對於「時間會帶走一切」但常會發現時間久了悲傷依舊存在,或者過了很久才知道悲傷只是被掩蓋起來,這可能就是因為還沒有找到悲傷的根源,內心受創的原因依舊存在,因此時間再長也不見得恢復。 時間+思考+行動=創傷後成長!陳鈺弦心理師指出關鍵並建議,可將時間視為單位、並適度的加進思考和行動,為生活帶來新的轉變。有別於民眾較常聽到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現也有新的名詞為「創傷後成長」。 創傷就像卡了刺的傷口:就像皮肉刺傷後,有人會放著讓傷口隨著時間自行癒合,但刺依舊存在、容易形成更嚴重的感染。而透過檢查可將刺拔出、治療傷口,隨時間結痂癒合、形成傷疤,讓傷口好好痊癒。 思考可以做哪些思考?思考方面可包括了解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以及適度的反思、檢討,也就是自己能調整、能做的事情,但不包含責怪自己,如此更能做出適合自己的行動或改善方式。 行動可以做哪些行動?行動則對應感受、為自己所期許的方向付諸行動,可包括與人建立關係、與社會建立關係、人生規劃等,並每日至少做一件能夠使自己快樂的事情,可包括追劇、喝一杯珍奶、運動、發呆等任何開心的事,但建議避免酗酒。 提醒自己盡量維持正常生活。在悲傷或恢復過程當中,也盡可能提醒為自己安排維持日常的生活運作,包括好好吃飯、規律作息、正常工作等,以利讓基本的生理機能維持正常。並時時檢視自己是否矯枉過正。 創傷後常見狀況:封鎖自我。心理師教用3關鍵扭轉情勢! 舉例來說,悲傷的事件當中,人們常見過度恐懼或責怪自己,為了避免同樣的事情再發生,即便渴望新的生活,也會將自己封閉起來、不再接觸,或認為自己的所期望的是不可能的。 這樣的情況下,若能了解自己心裡的真正渴望,以及認知到每個事情其實都是獨立事件、明白問題核心所在、自己又能做出什麼樣的防範,也留給自己些許失敗的空間,在維持生活運作下,適度的開始建立新的生活,並提醒自己每天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有機會出現不同的改變。 創傷重新振作後,我好了嗎?心理師:重點不在「是否好了」。 創傷後如何知道好了沒?在修復自己一段時間之下,人們也會想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已經好了,又該如何了解。有人會認為可以輕鬆面對時就是走出傷痛。不過也有人會跑得太快、或甚至誤以為自己已經好起來。有人則用忙碌麻痺自我。到頭來發現,原來悲傷依舊存在。 真正的重點:衷於自己的感受。陳鈺弦心理師表示,重新振作的重點不在「是否已經好起來」,更重要的是「衷於自我感受」。當中也包含了讓自己為事件悲傷,而非掩蓋悲傷,認知自己處於無動力的狀態、需要好好休息。在稍有動力之下再試著往前跨出幾步,為生活帶進些許的改變。即便是倒退一步、前進兩步,跨出的步伐累積之下也能夠前進。 觸景傷情代表還沒好?心理師:未必。例如觸景傷情在所難免,但也未必就代表著還沒走出傷痛。更重要的是在觸景傷情之下,允許自己也可以為這件事情難過、掉下眼淚,隨後再回到自己原本預計的軌道上、做自己的事,這才會是個有意義的「走出傷痛」。 正如傷口癒合未必會回到原本的狀態,可能結痂形成傷疤,這些傷疤也可能永遠存在,但可以接受傷疤存在的事實,並帶著傷疤繼續做自己的事情,持續為自己所嚮往的生活努力。 專業協助更有助走出傷痛!陳鈺弦心理師也呼籲,悲傷的時間人人有所不同,不需要和其他人比較。如有需要,建議可尋求身心科等專業協助,透過專業的幫助,讓自己有更有效的方法能夠走出傷痛。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延伸閱讀:.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10 性愛.性福教戰
男30歲後無慾望?許藍方解答「性慾退化」2關鍵原因,做好這件事可預防
【本文重點】許多夫妻或伴侶都會想擁有美滿的性生活,能幫助提升彼此的感情與增加親密關係。但「隨著年紀增長,體力大不如前,導致男人性慾越來越低」,真的是如此嗎?有「最美性學博士」稱號的許藍方在YouTube頻道替大家解答。--by ChatGPT男性30歲後 荷爾蒙濃度降低影響性慾男人年過30歲後,性慾會隨著年紀增長越來越低嗎?許藍方解釋,生理跟心理都會影響慾望的產生。就生理方面來說,男性荷爾蒙跟性慾息息相關,荷爾蒙濃度會在30歲之後開始慢慢下降,到40歲之後下降的幅度又會更多;隨著男性荷爾蒙濃度的下降,性慾也會隨之降低。「維持運動」可讓性慾不受年紀影響但40歲後的男人就一定比較沒慾望?而20歲的少年就一定精力旺盛很想要嗎?許藍方表示「其實不一定」,除了上述的男性荷爾蒙會影響你「想不想要」之外,當下的情境,心情、對象、周遭環境、身心靈環境、身體健康狀況,也都會影響。許藍方也提醒,年紀老化會導致身體越來越衰落、沒力,讓你沒有年輕的精力跟肌肉量。如果想要預防的話,不要讓你的身體機能老化太快。許藍方建議靠「維持運動」來防止身體的機能老化,盡量讓你的肌肉量維持跟年輕一樣,這樣性慾就不一定會受年齡影響。「成家立業」壓力 才是影響性慾主因但其實,心理的影響會比生理更大!許藍方表示,影響性慾很大的原因是「工作壓力」,30歲之後都是要成家立業的年紀,會有成家、工作、賺錢、養小孩等種種的壓力,被這麼多壓力追著跑,就算你是20歲的年輕人也不會想做愛。「身、心、性」維持在健康狀態 但老了慾望下降又怎麼樣?許藍方表示,只要你偶爾有性慾、做愛有吃飽就好,就是正常現象。若你的慾望下降很異常,性慾低到自己也覺得很奇怪,許藍方建議,可以去找泌尿科醫師幫你抽血看看,是不是真的身體哪裡有問題,或是找身心科醫師諮詢,多方面的找出讓自己性慾低下的原因。只要你的慾望每次都有被滿足,不一定老了一定要跟年輕時一樣慾望很旺盛,才叫做厲害。厲害是在於你不管在幾歲,都能把自己的身、心靈、性,維持在滿足及健康的狀態,這才是最重要的!延伸閱讀:.顏射、口爆、內射...「射精最愛7部位排行」女性接受度最低是這部位.做愛狂換姿勢較持久?許藍方解答「性愛最佳時間」,持續一動作10分鐘易高潮.愛愛前吃菠菜、西瓜更易性高潮!高敏敏推薦必吃「10大催情食物」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07 醫療.腦部.神經
讓腦力凍齡!醫師教你如何健腦:擴充大腦能力、開創記憶力
【本文重點】依賴智慧型手機將對大腦認知功能造成負面影響,因為它們造就了短期記憶,無法專注且追求速度,影響了聯想和生活周遭連結的能力。適當的健腦活動包括健康飲食、安心睡眠和快樂運動,以及做利他的事可以幫助恢復腦力和記憶力。學習新事物增加大腦神經可塑性,挑戰感官和發現周邊的美好事物有助於開創記憶力。--by ChatGPT現代人過度依賴手機,很多事情都「谷歌一下」,電話號碼也不必記,幾乎事事都靠手機提醒,讓不少民眾憂心記憶力會衰退。台北慈濟醫院失智共照中心副主任、身心醫學科醫師李嘉富指出,智慧型手機對生活是有很大幫助,但若不斷使用,真的會影響記憶力。資訊太多過目即忘,短期記憶讓人健忘。李嘉富說明,現在手機不斷追求速度,很多內容都要在幾秒鐘內抓住使用者眼球,這些都造就「短期記憶」,常常過一段時間便會忘記內容。在接受這些資訊時,沒有用聯想、跟生活周遭連結的情況下,腦力越來越不好,也忽略了周邊的美好事物。手機資訊爆炸情況下,常常原本在做一件事情,也因為突然跳出一個廣告,又轉移到另一個情境,做任何事都無法專注。有些人因為依賴手機,一會兒沒看就特別焦慮、緊張、害怕,長時間下來,也會因為一直低頭,導致脖子痠痛及身體不適。健腦活動:健康吃、安心睡、快樂三動,做利他的事。李嘉富表示,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簡單的健腦活動,可以輕鬆執行。1.健康吃:人在壓力很大時,情緒容易波動,而血清素就是調解情緒的重要物質,一些含有色酸胺的食物如南瓜子、麥片、雞蛋、鮮奶等,對於情緒穩定協調有幫助,自然腦力就有彈性。2.安心睡:很多人常常沒有睡好,已有科學期刊報導,人在熟睡的時候,腦細胞會縮小、縫隙變寬變大,脊髓液會沖刷掉一整天廢棄毒蛋白,阿茲海默症就是因為腦中有類澱粉蛋白這種毒細胞。3.快樂三動:包含運動、動腦及良好人際互動,民眾常會說很累或沒時間運動,其實只要簡單的曬太陽、健走、慢跑及一些簡單體操,都能讓體力恢復。動腦則可透過讀書會分享心得、學習新技能等活動,能讓大腦網路打通及連結。人際互動則是能幫助正向情緒,增強記憶。李嘉富還推薦,美國有科學家用核磁共振發現人腦中有塊「慈悲利他區」,當人們做了好事,就會產生幸福感,民眾可以靜觀感恩三步驟「專注於心、靜觀呼吸、念念感恩」解決煩惱,經過四個月多組對照實測後發現,有做利他活動的民眾不那麼憂鬱,血壓及自律神經也都穩定了,腦中就不會釋放壓力荷爾蒙,對大腦有相當大的幫助。學新語言、適量看推理劇,有助擴充大腦能力。李嘉富指出,大腦神經是有可塑性的,頻繁使用就會進步,不用就會退步,如果透過學習新的刺激,在認知能力、記憶力、靈活性、情緒調節及處理事情能力都會提升。曾有研究指出,有12個危險因子占失智成因40%,其中一項就是教育,所以透過不斷學習,特別是第二語言,就可以去了解不同國家、不同社會的素養及文化,跟當地的人互動,大腦調節能力就擴張出來了。而近期熱門的推理劇,也可以透過觀看過程,思考人與人之間關係,對記憶有幫助。但也不建議整天反覆看令人擔心、焦慮、害怕、生氣、有壓力的內容,這將造成情緒緊繃,更進一步影響大腦。反覆記、多聯想、接觸身邊萬物,能開創記憶力。李嘉富表示,要增加記憶力,還是要透過「重複學習」,像電話號碼反覆多記幾次到記起來,記憶力就會增強;或者透過諧音聯想、思緒上的連結及圖片等,都能幫助記憶。另外是「挑戰感官」,不要害怕學習新的技能及知識,像一些長者本來不會用手機,透過引導後潛能被開發,有信心後,記憶力也會被開創出來。李嘉富強調,要回到生活當下,如接觸戶外花草刺激嗅覺,喚起感官,它才能被用,並不斷進步;另外,也能每天花一點時間靜下心來呼吸跟覺察身體,放鬆緊張焦慮的心情;或者寫感恩日記,讓身心充分休息,記憶力就會活絡、被啟發。別貼標籤/精神科藥物傷腦?正確用有正面效果長者多有多重慢性病,一般認為長期用藥會影響大腦認知功能。李嘉富解釋,要看什麼藥,像很多人因為睡不好要求醫師開鎮定劑、安眠藥,長時間使用確實會導致記憶力下降,若服用超過三周,可能會有依賴性,就要尋求專科醫師協助。李嘉富說,很多人對身心科有誤解,認為精神科的藥物「傷腦」,對腦細胞不好,像血清素的抗憂鬱藥物常被貼標籤,但其實血清素本來就是大腦神經傳導物質,量穩定時會讓大腦比較安定。李嘉富表示,因為壓力上升將導致神經滋養因子(BDNF)下降,腦細胞就會凋零,特別是海馬迴會萎縮,用了血清素藥物活化BDNF後,腦細胞甚至會長回來,所以正確使用相關藥品,反而有正面效果。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01 醫療.精神.身心
身體疼痛查不出病因 原來是老年憂鬱!注意8大警訊,一表助檢測
● 老年憂鬱常誤認為老化,是難察覺的心病● 不及時治療,老年憂鬱易失能、失智● 適當生理、心理治療,憂鬱病況可改善年逾七旬的張媽媽,幾個月前一直抱怨這裡痛、那邊痛,晚上睡不好,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連愛吃的食物也興趣缺缺,食欲明顯下降,體重掉了好幾公斤。家人以為是「上了年紀的老化現象」,直到張媽媽脾氣變得暴躁、記憶力和語言能力的退化,就醫診斷為老年憂鬱,透過藥物、心理治療,才慢慢減輕低潮的情緒。拒看身心科 易錯過治療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謝嘉娟說,65歲以上的老年族群,退休後若無妥善安排生活,或慢病纏身、伴侶離世、家庭疏離、失去社會連結,常會感到自身無存在價值。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憂鬱情緒,容易與老化、初期失智搞混,加上患者病識感低,認為只是身體不舒服而抗拒看身心科,易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從輕度惡化成中重度,甚至有輕生念頭。憂鬱症最常見失眠及食欲不振症狀,伴隨悲觀、失落、不安、妄想,老年憂鬱則常抱怨身體不適,家屬疲累奔波醫院各科陪伴看病,卻檢查不出任何異常,最後下結論:「應該是自然老化吧!」謝嘉娟提醒,可從8個面向觀察家中長輩是否有憂鬱症,或利用老年憂鬱症量表(GDS-15)自我檢測,若超過標準,建議及早就醫診斷,視憂鬱程度給予藥物、非藥物治療。注意8大老年憂鬱警訊1.失眠:出現入睡困難、淺眠、整晚睡眠斷斷續續。2.妄想:疑神疑鬼,常說出「大家都討厭我」言論。3.胃口變差:食欲減退導致體重明顯減輕,容易便祕。4.興趣缺缺:本來喜歡的事情提不起勁,做什麼都嫌煩。5.身體不適:頻繁喊身體痠痛不舒服,檢查卻無大礙。6.不想說話:對親友的問話有一搭沒一搭,反應遲鈍。7.情緒暴怒:常心情不好,表現出煩躁、生氣。8.記憶衰退:因為注意力散漫,常被誤解為失智。傾聽陪伴 老年憂鬱可逆轉老年憂鬱很多臨床表現跟失智相似,又稱為「假性失智」,透過飲食、運動、藥物、人際支持等,有助於預防及逆轉。謝嘉娟表示,老年憂鬱症主要危險因子是身體疾病,尤其三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互相影響,久病容易對生命感到絕望與無助;其次是伴侶離世深陷抑鬱,以及親友相繼過世的哀傷,缺乏社交互動,漸漸地會自我封閉。謝嘉娟強調,一旦發現家中長輩有憂鬱傾向,應多傾聽與陪伴,鼓勵走出戶外運動、曬太陽,日常飲食多攝取維他命B、葉酸放鬆心情。除了日常抽空陪伴長輩聊天,可善用老人免費健康檢查服務,包含憂鬱症篩檢及認知功能評估,提早揪出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以便轉介至身心科、老年醫學科治療。(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23 焦點.用藥停看聽
失眠就吃安眠藥?安眠藥、助眠藥常見種類及副作用一次看
失眠、睡不好,許多人會使用安眠藥,不過安眠藥屬於第三、第四級管制藥品,需經醫師處方,若服用他人藥物恐帶來其他風險,且成癮、戒斷也是一大問題。大樹藥局馬尚榮藥師指出常見副作用及相關風險,呼籲如有需求應循正規管道,先經由醫師檢查並予以合適治療。安眠藥、助眠藥常見種類,副作用、注意事項各不同!2大類安眠藥:馬尚榮藥師指出,安眠藥主要成分可分苯二氮平、非苯二氮平兩大類,苯二氮平類藥品可如triazolam、diazepam、estazolam、flurazepam等,非苯二氮平類藥品則如zaleplon、zoppicano、zolpidem等。各類藥品皆有各自的副作用,不過大致而言普遍常見協調功能喪失、記憶影響或受損、神經質受損、思想混亂、行為異常、易怒、憂鬱、成癮等。輔助入睡藥物:也有一種是在各大藥局可買到的抗組織胺類型藥物,此成分也常見於感冒藥,因此民眾吃抗組織胺感冒藥時會感到嗜睡,高劑量的抗組織胺藥物也可作為輔助入睡藥物。副作用常見為口乾舌燥、頭痛等。褪黑激素:另外褪黑激素雖不被歸類在安眠藥,但也有助於調整生理時鐘,對於需要調整者也有幫助入睡的效果。但在台灣目前非保健食品、也非合法藥物,呼籲若從國外也應由正規管道取得,以避免傷錢傷身。安眠藥副作用影響廣泛,藥師籲4族群盡量避免!基於安眠藥副作用的影響,馬尚榮藥師也指出部分特別不建議使用的族群,包括孕婦易影響母體及胎兒。以及未成年者、年輕人,容易成癮,成年後更難戒斷。而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族群,這類族群身體已有發炎狀況,更容易受安眠藥負面影響,因此也不建議,特別是這類型也多有多重藥物使用,安眠藥易與其他藥物交互作用,此族群如需使用,也更應先討論並依照醫囑服用。另外,使用安眠藥切記不可飲酒,易增強藥劑作用、情緒不穩、呼吸抑制等。咖啡、茶雖然在睡前較少人會喝,但也提醒不可搭配,以免交互作用。也不可與含抗組織胺類型藥物一起服用,除了效果增強,也易增加攝護腺肥大、青光眼風險。安眠藥長期易影響健康!藥師籲先檢查別亂吃。馬尚榮藥師提醒,安眠藥雖然可幫助入睡,但由於副作用也會影響情緒,使自律神經難以放鬆,間接影響心腦血管健康、身體易漸漸慢性發炎。據美國研究,若每個月吃30次以上安眠藥,死亡率會比一般未使用者高出25%。若每個月僅吃幾次,也會提升10-15%。另外成癮、戒斷也是一大問題,可能心悸、手抖、血壓上升、腸胃不適、焦慮、癲癇發作、記憶喪失等,不可想戒就戒,要有醫師、藥師等專業的外力介入、配套措施。建議如有失眠、睡眠障礙者,可循身心科、睡眠醫療中心等先進行檢查,並予以合適治療,改善原因,以利幫助睡眠。《延伸閱讀》 .淺眠、失眠、夢多怎麼辦?醫教10招:培養儀式感助入睡! .失眠、睡不好吃褪黑激素有用?哪些食物吃得到?醫:先了解作用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3-04-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書寫反思與感恩,帶來更快樂的生活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回應過去數週有關臨床醫學的教與學的文章。一位一般醫學住院醫師因為看到過去他指導過的醫學生追憶他們共同照顧過的病人,有感而發寫出他對這位已經過世的病人的祝福。兩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臨床資深醫師分別寫出他們為何鼓勵醫學生書寫他們照顧病人的心得。一位引述心理學文獻,闡述由書寫反思、感謝之後可以使學員油然而生感恩之情,而帶來更快樂的生活。一位引述「敘事醫學」的醫學教育文獻,強調在臨床醫學的學習階段,養成「專注」、「書寫」與「建立醫病密切關係」是訓練醫學生成為良醫的好方法。延伸閱讀:醫病平台/Bon Voyage,祝您順風多年來引導實習醫學生、實習醫師與住院醫師討論並反思人文方面在醫療照顧的角色,我們會注意到學員的個性、溝通能力,與病人及家屬的特徵,相互交映。我們也會建議學員把照顧病人的經驗寫下來,寫的過程中會有回響,也有新的整理、分析,並發現未想過的看法。但是,有的學員會覺得有壓力,在百忙中再加新的功課,對將來醫學生涯、實際臨床工作及病人照顧上,真的會有幫助嗎?我們倡導「做中學」,但這過程中,他們真能找到人生的價值與樂趣嗎?張同學的文章在這方面有些回應。他對藝術(繪畫)、舞台有興趣,他寫這兩篇很生動的文章,剪接一幕幕的場景,道出故事的主角(病人)的內心感受,加上他自己的感動,如畫、如詩。他有所學習,病人與家屬也有感受關心。他也心存感恩。在第一篇文章「那些捨不得離開的愛」中,他與同事互動時會回想「(過去)照顧(病人)的點滴」,也會去想到病人過世後,「他的妻子過得如何?」。能夠在反思中,領會「放下總是很難的吧」,也會回想:「我想像著那又哭又笑的面容,只但願那些捨不得離開的愛都能保有溫暖,讓分隔人世與天國的人們記得彼此的存在,來生再聚。」他的另一篇文章,描繪出一位末期癌症病人在「她最脆弱的時候」,還是很「頑皮」幽默,並維持她身為一位手作娃娃老師的身分,也喜歡畫畫;他引導她在住院時運用色鉛筆。他也記起自己曾與病人分享,各人都有面對恐懼和徬徨的時刻。病人也回應:「我們都在面對人生的難題呢。」病人也因此更能深一層回憶她傷心的生病過程,有所療癒。張同學最後要「謝謝那些愛與勇氣們,讓我們在成長的路上變成更好的人」。他最後表達他對病人的感謝。也樂意分享他這些珍貴的臨床經驗。我們常鼓勵學生能反思,探索病人與自己的內心,從中提升自己。這學習要花時問,會有壓力。孔子要人「三思而後行」,曾子也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層層的心力付出,如何尋得樂趣?有很多心理學上的研究,發現感恩與真實的快樂有直接的關係。有一個研究,由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勞勃·艾蒙斯博士(Dr. Robert A. Emmons)與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大學的麥克·馬可拉博士(Michael E. McCullough)主持,他們要三群受試者每週書寫一個特別的題目:第一群書寫在這週中覺得要感謝的事;第二群書寫這週中每天叫人煩躁的人或事;第三群則書寫這週中影響他們的事,不論正面或負面。十週後,第一群受試者變得更樂觀,覺得日子好過多了。最有名的研究是正向心理學的主導者,美國賓州大學的馬丁·賽利斯曼教授(Martin E. P. Seligman)的研究,他要受試者做各種回憶。有一週他指定受試者寫下自己要感謝但從未表達謝意的信,並親自把這信交給要感謝的人。結果,參加此研究者的快樂指數立即大幅上升,而這情緒的改善維持了一個月以上。我們期許這些醫學生、實習醫師與住院醫師們,將來在漫長的醫學生涯中,不忘對病人及周遭的人、事常帶感恩。如此雖然有辛勞,但也有成長,更有持久的身心健康與快樂。
-
2023-04-15 醫療.精神.身心
遇到職場霸凌、壓榨怎麼辦?「是我有問題?」精神科醫教4步應對!
霸凌事件常見也包括職場霸凌,且往往難以分辨。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蘇渝評解析職場霸凌情況、加害者心態、被害者心境,以及解套方式,有助被害者減輕壓力。 為什麼會出現職場霸凌?醫:獸性大於人性就會。 蘇渝評表示,霸凌之所以會出現,直白的說可為獸性比人性還強。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受到道德觀念、道德感覺、同理心,也就是所謂的人性規範,這與成長環境有關。 當一個人獸性、侵略性過強超越了上述人性、或人性本質本身就缺乏,即便沒有犯法,也容易出現如大自然法則、弱肉強食般的霸凌情況,這不論是加害者是否有意識。可能心存惡意、沒有發現、不願承認、又或者出自公事公辦、無可奈何的選擇。 因此霸凌通常是上對下,優勢對於劣勢者,例如強壯與弱小、強勢與弱勢、長官與下層等,也有可能出自於弱勢者或自信缺乏者為了不被欺負而武裝、或證明自己,反過來成為強勢的加害者。 職場霸凌,有時難以分辨,例如有些長官會刻意壓榨員工、甚至是針對,但也有些情況是人力吃緊、公司又資源有限,僅能將好幾人的工作都放在一個人身上,此情況大家都一樣,因此像是加班、超時工作等也都算,因此最重要的就是當事人的感受。 是職場霸凌還是「我有問題?」醫:當事人的感受是關鍵指標。 當事人的感受是一個評估的指標,雖說也關乎當事人耐受度、敏感度,每個人的感受都是重要的,並非比較級,而對於事件本身來看,可看是否需要調整心態,又或者不適合此環境。 也有被害者會反覆過度檢討自己,卻因為問題確實出在加害者身上而找不到原因,感到難過又困惑。但需知道人和人之間需課題分離,自己的問題是自己的問題,能檢討是好事,調整即可;對方的是對方的霸凌,確實存在,不論是否惡意。 前述這種情況常會出現在自信相對薄弱的人身上,未必是本身缺乏自信,也可能是在特定情境下缺乏,例如對於溝通缺乏自信,或是認為自己若是制止霸凌很有可能失去工作、難找到工作、對於求職缺乏自信。而霸凌者也常掌握「缺乏自信」為所欲為。 遇到職場霸凌、壓榨怎麼辦?精神科醫師教4步應對! 面對職場霸凌,考量雙方的價值觀等因素,蘇渝評醫師認為,若要解除職場霸凌可依幾個步驟逐步進行。 1.先找可信賴的第三方:首先可找信賴、能同理、能聽自己說話的第三方說話,包括親友、同事等。除了宣洩情緒有助緩和情緒外,也正是所謂旁觀者清,第三方沒有情緒在事件中,更有助了解當前的事件是否真的是正常的,並也提供觀點。 2.適度檢視自己:接著,可依事件以及第三方提供的資訊,找時間靜下心來適度檢視自己,是否有可進步之處,但要記住檢視並非貶低自己,依個人價值觀衡量即可。以及自己是否真能接受,若不行也不用強迫自己,因為說到底就是現階段不適合,人並無法改變另一個人或改變環境。而若不確定,可再尋求第三方協助釐清。 3.可嘗試理性溝通:接下來,有些人可能會試著試著溝通,對此醫師認為可以嘗試,若因此解除誤會是一件好事,有可能只是加害者並沒有意識到,或可另尋解方。但若是加害者是惡意的、或沒不覺得,溝通可能無效或加重霸凌的情況。而越級溝通也是一個方法,但在職場上通常會被視為不尊重,不利解決問題,建議可利用公司的申訴管道。 4.妥善評估決定去留:嘗試雙方調整後,接下來考量的就是去留。如果有改善空間或許可考慮嘗試調整。若要離職,情況允許可先離職休息,若考量經濟因素穩定則可先尋找適合的工作再提出辭呈。在此之前也可以先確認,自己是否適合該行業,是這行業都有同樣的情況,還是只是現處的環境特別不一樣。若僅是現處的環境較遭,換個環境即可。但若是業界普遍如此,便會需要考量是否轉換跑道。可盤點自己身上的所有優勢,結合優勢後或許可發現更適合其他行業。 蘇渝評醫師強調,工作雖為必要,但霸凌有礙身心。考量自己是否適合該環境、該領域,若認為適合可嘗試調整,若不適合離開即可。如有需要可尋求精神科、身心科、心理諮商協助。記得自己的優點,生活快樂才是重點,如此更有利身心發展。 《延伸閱讀》 .6招改善憂鬱症,楊聰財:9大症狀超過兩週盡早治療。 .不要再說「別想太多」,楊聰財:4不5要陪伴憂鬱症患者!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4 失智.大腦健康
現代人常見4件習以為常的事 可能讓你一步步走向失智
淡江大學前國際事務副校長王高成教授在昨日(12)傳出不幸事件,王高成留遺書表示因腦部病變,智能已失,無法進行教學、研究。專家指出,腦部病變原因眾多,但只要醫療及時介入,都有機會延緩惡化,甚至維持現狀。大家都怕得到「失智症」,因為它通常會是一個漫長的病程,自己生病更拖累身邊照顧的人。但怕不能解決問題,我們試著從幾個面向來檢視,是不是日常生活就犯了很多容易致病的錯!失智症和記憶力高度相關 維持健康生活減少罹病可能一般失智症發病年齡約在70至80歲,若早於65歲即稱為「年輕型失智症」,因為發生年紀早,常被懷疑是更年期、壓力大,或其他心理因素,所以常忽略及早發現。身心科醫師陳韋伶曾受訪指出,失智症和記憶力高度相關,特別是短期記憶,一轉頭即忘了要做的事;在職場上,原本很熟悉的工作及技能變得常出錯,還有言語或書寫出現困難,都可能是年輕型失智症的表現症狀。除了基因、遺傳等高風險遺傳因子,平常一定要維持健康生活習慣,以降低罹病可能性。檢視飲食習慣而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也常是致病原因,生活步調讓人們習慣吃太快、吃太多、吃太飽,都不利大腦功能。長期投入失智症研究的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傅中玲就曾指出,吃太多導致肥胖,這是一種慢性發炎,對腦子比較不利,血壓和血糖也容易失控,誘發失智機會也高。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曾受訪指出,要維持腦力健康的「心智飲食」,應多攝取抗發炎食物,如鮭魚、蔬菜、水果、堅果,其中富含Omega3、植化素,以及維他命A、C、E,以對抗自由基,避免腦力衰退。心智飲食的食物須多樣化,建議每天吃15種以上食物,包括較多蔬果、未精製全榖、豆類及其製品等。此外還要避免傷害腦力的食物,如香腸、臘肉等加工紅肉,以及炸雞排、鹽酥雞等油炸食物,與精緻甜點、含糖飲料等。檢視運動習慣《國衛院電子報》960期指出「即使是少量的身體活動,也能降低憂鬱風險!」一文寫道,華爾街日報指出,當今沒有藥物治失智,最重要是靠運動,尤其在年輕時期就要養成運動習慣。但現實情況就是,確實很多人沒有運動習慣。因此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前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建議,「走路」是很好的入門運動,應把走路融入生活中。不過走路可不是你所想的隨興的走,根據杜克大學2019年曾在《JAMA網絡》雜誌發表過的一項研究指出,步行看似簡單,但實際上涉及人的骨骼、肌肉、視力和中樞神經系統之間的複雜相互作用。雖然人們的步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但是速度下降也與心臟病、失智症到早期死亡的所有因素有關。因此走路時步伐要大、速度要快,至少要走到呼吸微喘的程度,比較能稱得上有運動到。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曾文毅則建議,每天應走7千步,搭配有氧運動及肌力訓練則更佳。檢視其他生活習慣現代人喜歡長時配戴耳機,且音量都開到很大,長期下來對於聽力可能造成損害。高雄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鼻科副教授羅盛典曾受訪指出,聽力退化也會增加失智的風險,尤其長者。他更提醒,聽力損害是老化現象,且「聽力退化是不可逆的」。習慣晚睡、熬夜也是常見惡習。神經科專科醫師鄭淳予曾指出,臨床發現長期有睡眠障礙或不良的人,未來有1.68倍發生記憶力退化或阿茲海默症的現象,而這發現也於《Science》期刊的研究獲得佐證。現代人常見生活惡習1.愛吃傷腦食物:加工紅肉、油炸食物、精緻甜點、含糖飲料等。2.不愛運動。3.總是戴著耳機,甚至開很大聲。4.常熬夜晚睡。【參考資料】.淡大前副校長王高成逝,留遺書「腦部病變智能已失」!醫:高知識份子對失智更敏感.有助預防失智症、延緩記憶力衰退 研究建議中年人每周吃一份這類魚.別再說沒時間,每天15分鐘就有成效!這類運動最能預防憂鬱及失智.是健忘還是大腦開始退化?小心年輕型失智症.有效避免失智及維持腦力健康 專家教怎麼吃怎麼動讓腦袋更犀利.45歲族群走路速度是關鍵 這樣走的人大腦比較「老」
-
2023-04-11 醫療.消化系統
口乾、口苦、口臭⋯ 是肝不好嗎?醫解析各種可能原因,只有肝衰竭才會口臭!
當出現口乾、口苦、口臭等症狀時,民眾常聯想到是否肝不好,加上中醫有「肝火旺」一說,所以常以為要往肝臟找問題。其實,這幾種症狀可能的原因很多,與肝臟的相關性反而是比較少的。以下分別介紹: 口乾可能是唾液分泌減少引起,原因可能是自體免疫疾病,例如乾燥症或是唾液腺阻塞,抑或是口腔問題,如牙周牙齦發炎、感染、潰瘍等,也可能是由於服用某些藥物引起唾液分泌減少的副作用。 口苦可能是某些腸胃道疾病所導致的,像是胃食道逆流或膽汁逆流等病況,因為胃酸及膽汁逆流到喉嚨,就可能感覺到口苦。口臭大部分的原因來自口腔疾病,因口腔內細菌數量龐大,尤其是革蘭氏陰性厭氧菌位於味蕾的間隙、喉嚨、扁桃腺,在無氧環境下細菌會大量繁殖,分解食物產生之代謝物就會產生氣味;若口腔衛生不佳導致牙菌斑大量殘留或患有口腔疾病(如牙周病、齲齒、口腔潰瘍、黏膜發炎等),則會引發口臭。而就機轉來說,細菌把含有硫的蛋白質代謝後,形成硫化氫和甲基硫醇,就是造成口腔臭味的來源。其它原因也有可能造成口腔異味,例如抽菸、好吃味道較重的食物,例如:大蒜、蔥、薑、青椒、洋蔥等,也會造成口臭,但只要停止這些行為或避免味道較重的食物,就可以改善。另外,口腔內的唾液有抑止細菌繁殖的殺菌作用,唾液也能溶解散發異味的物質,幫助清潔口腔,若唾液分泌減少而口乾,則會引發口臭,故乾燥症也是引起口臭的原因之一。另外,女性更年期時,因荷爾蒙改變,也可能會引起口乾並出現口臭。其它疾患如鼻竇炎、慢性支氣管炎(其擴張發炎導致長期積痰積膿,引發細菌增生發酵,口腔便產生異味)也會導致口苦口臭;而糖尿病導致之酮酸中毒會出現爛水果味;腎臟病人因為尿素氮堆積,尿素經過口腔細菌作用,分解成氨,從口中排出,也會造成異味(尿騷味)。至於消化器官疾病也可能導致口腔異味,例如腸阻塞造成食物滯留於腸子內發酵,產生氣味;胃食道逆流、慢性胃炎和胃潰瘍也可能會影響口氣。另外有一種心因性口臭,患者因情緒壓力大、緊張焦慮、失眠而造成心理壓力,患者事實上沒有口臭,但卻一直認為嘴巴臭,這需要身心科的介入,以心理諮商等方式,去找到真正的原因(壓力來源),才有辦法改善這種狀況。肝衰竭才會出現口臭而在造成口臭的原因中,肝病占比其實不高,慢性肝炎、脂肪肝等問題都不會造成口臭,只有嚴重到肝衰竭狀況的病人才會出現口腔異味。這種狀況之所以會導致口苦口臭,是因肝臟正常功能是把二氧化碳和氨合成尿素,從尿中排出,而當肝衰竭、肝臟功能下降時,代謝功能變差而血中氨的濃度上升,氣態氨會從呼吸道黏膜及口腔排出,而產生異味。而當肝衰竭、肝臟功能變差時,通常還會伴隨有其它症狀,例如:疲勞、食慾差、凝血功能異常、黃疸、蜘蛛痣、腹水等。若出現以上症狀,則暗示肝臟出了大問題,需要盡快就醫。先檢查口腔問題綜合以上分析,大部分口乾、口苦、口臭的困擾,還是口腔問題引起,所以建議可以先去牙科門診,了解是否為牙周、牙齦、牙菌斑等問題造成的症狀。若排除口腔問題,則應進一步查明是否和內科疾病相關。例如,若是懷疑和肝病、腸胃消化系統或其它內科疾病相關,則應該考慮做基本抽血檢查、腹部超音波,甚至上消化道內視鏡,確認是否有胃食道逆流、嚴重潰瘍、肝病、腎臟病或糖尿病等內科疾病。若非上述嚴重疾病引起的口臭,改善方式主要還是從口腔衛生做起,平時維持良好口腔衛生習慣,吃完食物後立刻刷牙,使用牙線清潔口腔,避免牙菌斑殘留。舌頭表面有一些乳突狀突起的結構,容易累積細菌,刷牙時可使用牙刷清潔舌苔,使用漱口水維持口腔清潔及去除口臭,定期洗牙,去除牙菌斑和牙結石。此外,平時應多喝水,增加口腔濕潤度,避免口腔乾燥,可以消除不佳的口氣。另外,出現口乾、口苦、口臭症狀有時也是也是一種警訊,建議不妨可以定期健檢,確認身體各器官狀況,以保健康。【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97期(2022-01-12出版),原文連結 】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09 醫療.消化系統
身體有蜘蛛痣、手掌魚際泛紅是肝臟出問題?醫曝一件事更重要
【本文重點】肝臟是沒有神經的器官,出現肝病相關症狀通常已是中晚期,但蜘蛛痣及肝掌不代表罹患肝病。蜘蛛痣不會隨時間消失,但少數個案因荷爾蒙治療可消退。酒精性肝病、肝硬化族群常出現蜘蛛痣,但重點在患者有無酗酒。肝臟最忌過度飲酒,長期吃中、西藥也要追蹤肝指數。民眾需定期追蹤肝臟健康,避免肝病悄然上身。--by ChatGPT肝臟是沒有神經的器官,等到出現肝病相關症狀,通常已是中晚期。臨床上有些病患會出現特殊警訊,例如「肝掌」,指的是手掌的大小魚際部位出現泛紅或紅斑;另一個是皮膚出現「蜘蛛痣」,也就是小紅點周圍布滿細小微血管。有些健康意識較高的民眾,一發現身上有「蜘蛛痣」、「手掌泛黃、泛紅」就會緊張到醫院求診,醫師認為,這些多半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除非合併出現其他明顯症狀,否則無須過度反應。蜘蛛痣是危險症狀嗎?重點在患者有無「酗酒」。蜘蛛痣好發在四肢或容易曝曬到陽光的肌膚處,呈現紅色點狀,周邊會出現細小往外擴散的微血管。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信宜表示,蜘蛛痣的發生並不僅限於大人身上,有時小孩身上也會出現,通常大小在0.1至1公分左右,按壓會讓痣的紅色變淡,過幾秒後又變回本來的紅色,臉上也可能出現。陳信宜說,美國曾研究統計,5至15歲兒童青少年,大約有三至四成都有蜘蛛痣,但並不代表這些孩子都有內臟疾病。但為何蜘蛛痣會與肝病連結?據傳是來自一位紐約的酒吧工作者,他透過觀察酒客的手臂是否有蜘蛛痣,藉此判斷客人是否有肝病,而其中以酗酒者最相關。陳信宜指出,重點應該在於「酗酒」這件事,而不是蜘蛛痣。酒精性肝病、肝硬化族群常出現「聚集一片」的蜘蛛痣。「酒精性肝病、肝硬化族群有相當比例都有蜘蛛痣。」陳信宜說,通常單一、零散冒出的蜘蛛痣都是良性的,毋須過度擔心。但若是「聚集一片」的蜘蛛痣,並在很多部位出現,且周圍都有細絲狀的微血管,通常就是酒精性肝病病患身上會出現的狀況。蜘蛛痣不會隨時間消失,陳信宜說,僅少數個案是因為接受荷爾蒙治療,雌激素影響,造成血管擴張而出現蜘蛛痣,停藥之後就會消退。出現皮膚症狀不等於生病,有飲酒習慣者要就醫追蹤。陳信宜提醒,有蜘蛛痣不等於生病,出現肝掌也不一定是因為肝出了問題,僅有23%的肝硬化病友會出現肝掌症狀。但凡「皮膚症狀」其實都無法精準診斷是否罹患了某種疾病,都需要臨床診斷才能確定。出現蜘蛛痣後,是否需要對身體健康更加警覺?陳信宜表示,許多病友直到末期肝病變後,才出現蜘蛛痣或肝掌,有些人則伴隨肌肉萎縮、男性女乳症等症狀出現。他建議有酗酒習慣者,平時就要就醫追蹤,注意酒精性肝硬化,但由於病程緩慢,肝腫大、脂肪肝就會是較先出現需留意的症狀。肝臟最忌過度飲酒,長期吃中、西藥也要追蹤肝指數。肝是沉默的器官,該如何預防肝臟疾病上身?陳信宜建議,民眾每兩年可隨著員工健檢時檢查一下肝指數,老年人則每年可做一次腹部超音波。肝臟最忌「過度飲酒」,紅酒一周一至二杯為宜,高粱、威士忌等高度數酒精,每周不超過50c.c至100c.c.,啤酒則每周一至二瓶,小酌不至於傷身。若過度依賴酒精,除了尋求家庭的支持外,也應請身心科醫師一同介入,協助處理情緒方面的問題。最後,陳信宜也提醒,不少民眾常覺得西藥傷肝,喜歡煎服中草藥補身體,通常有肝毒性的西藥為降膽固醇藥、心律不整藥物、抗黴菌藥物,但西醫都會定期監測肝指數,及時調整。反倒是習慣吃中草藥的民眾也要注意,有些人的體質會對中草藥出現過敏、肝臟發炎反應,建議定期追蹤肝臟指數,避免肝病悄然上身。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如何讓人生的樂章有完美的結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護、家屬、習醫者對生命末期的體驗」。一位專科護理師敘述自己的母親在生命末期的遭遇以及自己與醫療團隊如何化危機為轉機的經驗。一位熱心醫學教育的安寧療護專科醫師敘述如何處理這種困難的臨床情境,同時也分享他如何幫忙習醫者在臨床實習階段參加病人的照護,成為有經驗的醫師。一位資深安寧療護專科醫師在詳讀這兩篇文章後,分享他個人對生命末期的照護心得,並說出「病人、家屬與各科醫療團隊,就像合作無間的交響樂團,讓病人的人生樂章,可以畫下完美的休止符。」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當醫療人員成為家屬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病人照護與醫學教育同步進行的經驗分享看到黃醫師與杏莉的文章,有著很複雜的感觸,一方面是我們在臨床做安寧緩和照護時,最不願意看見的場景發生了;二方面又敬佩本身是醫護人員的家屬的善解與體諒,與接手照護的安寧團隊共同協助病人移除呼吸器而能尊嚴善終;其三是黃醫師領導的安寧團隊,能夠讓醫學生與PGY醫師共同參與照護,這是重要但很不容易做到的。真的很遺憾,杏莉的母親雖然先前已經接受安寧居家照護,但是在生命徵象出現變化的時候,於急診接受了心肺復甦術與接上呼吸器等維生醫療。這是我們最不願意見到的事情,但是如果了解醫療的複雜性,以及現行醫療體系的標準作業流程,實在不忍苛責當天送病危的病人到急診的家屬,與現場施行急救的急診團隊同仁們。因為對家人來說,雖然知道病人的病情已經到了末期,但是畢竟並沒有醫療專業,所以當病人的心跳血壓呼吸變差的時候,實在無法判斷這是跟本來的末期疾病有關,或是臨時發生的急症,因此叫救護車送往急診,是合理的做法。而在急診現場的急診同仁們,看到焦急崩潰的家屬希望急診團隊進行搶救,面對心跳已經停止的病人,應該沒時間查閱健保IC卡有無註記DNR,或是翻看病歷是否為接受安寧照顧的病人,標準的流程就是開始心肺復甦術與接上維生醫療儀器。而心跳停止的原因是否與末期疾病有關,也只能等到緊急的抽血檢驗,或X光、心電圖等檢查結果出來的時候,才有辦法判定。所以記得有一位院內員工(自己也是醫療人員),來做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時候,半開玩笑地談到,之前簽署DNR的時候就有想過要在胸前刺青,刺上大大的DNR,因為他充分了解即使簽署過不急救與接受安寧緩和照護的意願書,當他心跳呼吸停止、失去意識,被送到急診時,急診的團隊並不會有時間去讀健保IC卡上有無DNR註記,而萬一了解病情的家屬又不在身邊,急診的SOP一定是第一時間馬上開始急救。而現在預立醫療決定的內容又繁雜許多,他開玩笑地說,整個胸膛應該不夠刺青那麼多字。這不僅是一個黑色笑話,而是真實會發生的事。為了預防這樣的事情出現,安寧團隊的醫師、共照師、居家護理師,都會在開完家庭會議,確定安寧緩和照顧的決定後,提供主要照護的家屬,一份清楚載明病人想要接受的安寧緩和照顧內容的病歷摘要或診斷書,以便於當緊急狀況發生時,可以提供給急診的醫療同仁,作為如何施行適當醫療照護的依據。同時也會提供聯繫安寧照護團隊的緊急電話,當危急狀況出現時,可以打電話給安寧團隊的成員,提供家人最符合病人需要的醫療照護建議,如此才可盡量避免遺憾的事情發生。但這也只能預防一部分不必要的急救措施,因為有時接受安寧照護的病人,是輪流由不同的家人照顧的,有些家人是因為不夠了解,也有些家人是因為慌了手腳,或者是心中有十萬分的不捨,無法在緊急的時候給急診團隊正確的訊息。而本院的電子病歷系統,會將已經簽屬DNR的病人的病歷畫面,以顯著的方式標註此病人已選擇DNR,讓急診或是值班的同仁第一時間就可以了解。很感佩杏莉與他的家人們,事情發生後並沒有責怪急診的同仁,也沒有責怪未提供正確訊息的家人,對於一切發生的事情都能夠善解與體諒。而接手照護的安寧團隊,雖然不是由原本的安寧主治醫師負責,能夠迅速的瞭解掌握整體的狀況,安撫家屬與急診同仁合作。克服困難,以最快的速度讓病人可以脫離痛苦,也讓家人能陪伴病人善終,真是令人佩服。要知道在生死面前,家人的情緒都是緊繃到了極點,醫療團隊必須有極大的同理以及溫暖的心,才能涵容正在經驗極大悲傷的家人們。而黃醫師領導的安寧團隊能夠讓醫學生與PGY醫師共同參與照護,這是很重要而不容易做到的。醫學生與PGY醫師在一般的病人與家屬眼中,不外乎就是正在實習、技術不純熟的菜鳥。因此安寧緩和照護,這種必須在身體照護、心理支持、撫慰悲傷的家人等層面,都必須做到非常好的領域中,醫療人員的專業知識、臨床經驗、心理素質必須更成熟,醫學生與PGY醫師要能夠參與照護更屬困難。但是醫學生與PGY醫師學習專業的安寧緩和照護,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醫學院課堂教學與臨床實習的過程中,大多著重於如何治好疾病,卻缺乏對於如何協助病人善終的教學。然而醫學如果只能做到治療疾病,但是卻不知道生命末期的病人如何照顧,就像事情只做了一半,是不及格的。因此像我服務的醫院,第2年的PGY醫師,一定有一個月要到安寧病房訓練,就是要補足目前醫學教育中,只知教導醫「生」,卻沒有教生命末期照護的不足。黃醫師也分享了他如何有技巧的讓醫學生與PGY醫師,能夠融入安寧緩和團隊的照護,我想這個經驗,對於這些年輕醫師未來行醫的生涯是非常寶貴的。所以很感謝黃醫師與杏莉,分享這一個一開始令人遺憾,但最後卻能夠圓滿的真實經驗。期待透過這樣刻骨銘心的案例,讓醫療體系對於如何能夠落實安寧緩和照護,在流程上能夠更完滿,避免遺憾的事情發生。同時希望病人、家屬與社會大眾,對於生命末期照護,能有及早的省思,保障每個人善終的權利。病人、家屬與各科醫療團隊,就像合作無間的交響樂團,讓病人的人生樂章,可以畫下完美的休止符。
-
2023-03-08 醫療.巴金森病
藥效變短、憂鬱又失眠,有解嗎?巴金森病治療問題全攻略
台灣正值高齡社會,隨國人壽命增長,好發平均在62歲的巴金森病(也作帕金森病)罹病比率也跟著上升。據健保近五年資料統計,從106年的6萬9千多人,上升至110年的7萬7千多人,每年以兩千多人速度成長。若以61歲以上人口來看,約每一萬名老人中,有134人罹病。而巴金森病病程可長達20年以上,接受治療後只要穩定控制症狀,病友的平均壽命不比一般人短。漫長的治療旅程中,如何面對用藥、心理、共病與照護等疑難雜症,是病友跟家屬的關注的重要課題。這篇文章會告訴你:📍巴金森病有哪些症狀? 📍巴金森病如何治療?📍治療之外,還能怎麼幫助延緩退化?📍「巴友與家屬最想問」在地醫師解答大補帖1.巴金森病有哪些症狀?巴金森氏症的好發年齡平均在62歲,典型的巴金森病症狀可分為「動作障礙」及「非動作障礙」。動作障礙:●單側手抖●關節僵硬●動作遲緩●面無表情(撲克臉)●小碎步非動作障礙:●憂鬱●便祕●局部疼痛●焦慮●情緒低落●睡眠困擾並依照症狀嚴重程度,可將病程分為五期:第一期:單側肢體發病,對日常生活不影響。第二期:雙側均有病症出現,身體微駝,但平衡感仍屬正常。第三期:步態不穩,已無法維持平衡,影響日常生活,有些工作也無法勝任。第四期:有嚴重的活動困難,需靠他人或輔具協助。第五期:終日仰賴輪椅或臥躺在床,生活起居全需他人照料。📣專家小提醒在穩定治療的情況下,病程可以長達20到25年,每一期大約是3到5年,但通常第二、三期會停留比較久的時間,到了第四期以後又進展比較快速。【還想看更多】>>>非典型巴金森病友問題更複雜,更難診斷2.巴金森病如何治療?由於大腦中的多巴胺細胞減少,導致巴金森病的相關症狀。目前緩解及控制巴金森氏症以藥物治療為主。目前主要藥物因機轉不同大致分為左旋多巴(Levodopa)、多巴胺受體促效劑(Dopamine agonists)兩大類。專家舉例,治療上維持多巴胺濃度達穩定的量,好比發電廠需固定補充可供發電的材料(多巴胺)以維持電能,像能直接補充多巴胺的左旋多巴(Levodopa),或是仰賴外接電源供電或減少過度消耗,如刺激多巴胺受體達成治療目標的多巴胺受體促效劑(Dopamine agonists),與阻止多巴胺代謝分解的酵素抑制劑等類型藥物。📣專家小提醒治療時常依巴金森氏症病友年齡、症狀給予藥物,並因人而異。病人和醫師共同找出長期作戰的治療策略,維持藥效穩定,讓病人能正常生活,是巴金森病治療的重要目標。【還想看更多】>>>專家:一百位巴金森氏症病友,治療藥物搭配就有一百零一種方式。3.治療之外,還能怎麼幫助延緩退化?巴金森氏症屬神經退化疾病,雖無法治癒,但及時經由藥物治療就能控制病情,所以從罹病初期開始,家人的精神支持十分重要,應隨時關心身心靈狀況,而病友也盡可能不要充斥負面想法,「每天過得快樂就好。」是巴金森氏症除了延緩病程之外,最重要的治療目標。📣專家小提醒【延緩退化5關鍵】:●出現藥效波動等情形,隨時與醫師溝通用藥策略,避免自行增減藥。●出現等認知症狀時(如:憂鬱、幻覺等),優先回診神經內科調整用藥。●罹病初期就開始訓練吞嚥功能,避免隨病程進展出現吞嚥困難、營養不良問題●多運動有助延緩病程,如打太極拳、跳土風舞等有輪替動作的運動。●家人關注及提醒病友按時用藥,延緩病情惡化的時間。【還想看更多】>>>及早進行吞嚥訓練 多運動是延緩巴金森病程的關鍵4.「巴友與家屬最想問」在地醫師解答大補帖Q1巴金森病人憂鬱能改善嗎?芯禾診所主治醫師/寶建醫院兼任主治醫師李杰勳分享,巴金森病病人除外顯的動作障礙症狀,還會合併非動作障礙症狀,如憂鬱、睡眠障礙等,若未妥善治療,可能會加速失能。巴金森病的藥物選擇需考量患者的個別狀況,一般而言,會盡量以愈少的藥物來達到治療效果,例如某種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能治療動作障礙,且藥理上也具有治療憂鬱效果,因此,臨床上會優先給予此藥物治療合併憂鬱症的巴金森病患者。【詳細內容看這裡】>>>長輩悶悶不樂又憂鬱 恐是巴金森病惡化徵兆?專家提醒:觀察細節揪出長者失能危機Q2為什麼會有異動症、斷電現象?苑裡李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莊協勳分享,病人常急迫的希望一開始就使用藥效較強的藥物來治療,例如左旋多巴。以長期服用左旋多巴的病人來說,當藥物的蜜月期一過,藥物濃度難以在體內維持穩定,就可能出現藥效波動現象。●當藥物濃度過高時:會造成異動症:病人手腳或身體會不自主抖動、扭動。●當藥物濃度過低時:身體會突然斷電,病人意識清晰卻無法動彈。諸如此類的狀況並不少見,為避免藥物引起的異動症,醫師會採用「藥物接力」的策略,延緩使用左旋多巴的時機,以改善藥效波動的問題。治療過程中也會隨時觀察病程發展,當病程發展至中晚期,病人開始出現其他併發症,會再視狀況調整治療方針。【詳細內容看這裡】>>>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Q3巴金森病吃藥不舒服怎麼辦?嘉義基督教醫院內科部神經內科主任許永居分享,通常巴金森病的初期服藥,有一定的藥效持久性,隨著病人的體質等因素,藥效可能在三到五年會逐漸縮短,這時就要透過回診、溝通,去調整劑量、服藥頻次或增加其他輔助藥物,因巴金森病須「隨時調整用藥策略」,所以會先讓病人短期回診拿藥,之後再改為長期。對於中末期病友出現異動症或吃藥出現不適症狀,可以每小時記錄或者記憶身體狀況,特別是有異動症病人,要確保當醫師詢問哪個時段容易亂動時,要能夠回答出來,建議記錄約兩周的時間,有助於醫師掌握如何調整藥物。【詳細內容看這裡】>>>巴金森病定期吃藥就沒問題了嗎?專家來解答Q4巴金森病為什麼會失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蘇豐傑分享,罹患巴金森病的患者,容易出現憂鬱症狀,約有20-30%的病患晚期會合併失智症,尤其是罹病10年後,併發失智症的機率提高許多。提早就醫治療是延緩病情惡化最好的方法,而且能保持生活自理能力,減輕照顧者的負擔。【詳細內容看這裡】>>>巴金森病也會失智?專家提醒家屬要留意 憂鬱可能是合併徵兆Q5巴金森病一定會失能嗎?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蔡志宏分享,巴金森病惡化的速度取決於個人體質、有無其他慢性病等共病、後天環境因素,但早期發現並治療,搭配運動及足夠的家庭支持與醫療照護,仍可見巴金森病患者與病共處10多年才慢慢地退步,保有正常生活的時間比想像中長。【詳細內容看這裡】>>>別怕失能找上門 專家解密3關鍵 減緩巴金森病退化速度Q6巴金森病人有精神症狀要看哪一科?南投縣佑民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圻域分享,失眠、情緒起伏不定正是巴金森病易被忽略的「非動作症狀」,出現憂鬱症狀時病人通常會先到身心科就診,但巴金森病治療的主軸還是在神經內科,所以建議病友可以先回神經內科,評估是否可透過調整原先使用藥物,同時控制手抖等動作症狀,以及改善情緒憂鬱等非動作症狀,醫師也能判斷是否需要身心科一同會診。【詳細內容看這裡】>>>心情悶...巴金森病人直奔身心科,專家籲:先回診神經內科評估Q7症狀改善可以不吃藥了嗎?光田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吳鈺慈指出,有些病人認為吃藥後身體狀況好轉,於是不再回診或自行停藥,因此會先與家屬、病人進行衛教,強調巴金森病屬於腦部退化疾病,用藥只是控制症狀而非根治,只要規律服藥就能保有正常生活,與一般人無異。【詳細內容看這裡】>>>症狀好了,可以不吃藥嗎?醫師:手抖改善更應按時服藥Q8病人一定要親自回診嗎?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部主任羅彥宇分享,因為巴金森用藥複雜度高,無法固定回診觀察用藥後的副作用,對醫病來說都是難題,另病人到診間看見醫師的安慰劑效應,明顯作用在巴金森病病人上,曾有研究替獨自在家中的病友進行心情量表分析,結果反映出焦慮、心情鬱悶,沒想到來醫院看到醫師後,相關的症狀都獲得改善,過程中服用的藥物都沒有調整。【詳細內容看這裡】>>>醫病定期互動穩病況 醫:花東地區就醫不便成最大難題Q9為什麼關節會一直疼痛無法緩解?台南奇美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楊浚銘分享,台南市的長輩多從事種田務農、養殖漁業等勞力工作,通常第二代不願接手,他們又放不下事業,曾碰過幾位罹患巴金森病患者,即便身體肌肉不適也會吞止痛藥,繼續使用沒有巴金森病症狀的另一手工作硬撐,長期下來導致關節炎,嚴重甚至變形,此時就必須和骨科會診治療。【詳細內容看這裡】>>>務農長輩右手巴金森顫抖 左手關節炎 醫:評估肌肉量決定該動或靜Q10:年輕罹病卻還要工作怎麼辦?「她不想職場夥伴看到她吃藥,怕會有負面聯想,所以希望能減少服藥頻率。」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彥中分享,一名確診至今已有7年的年輕型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患者,在職場工作時所面臨的問題。他指出,約有5%到10%的巴金森病患者屬於年輕型,其治療重點會因餘命、工作需要而不同於老年型,但不論何者,「患者都應維持病況,未來才有機會嘗試新治療。」【詳細內容看這裡】>>>巴金森最愛問/年輕罹病卻還要工作怎麼辦?不同年齡有區別 醫:年輕病人重「存本」Q11:巴金森病半夜雙腳像冰塊如何改善?洗腎病人常見的不寧腿,其實也會發生在巴金森病友身上,但莊雯莉說,會帶來癢、痠與刺痛的不寧腿,有很高機率會被病友與醫生遺漏。因為巴金森病主要症狀常為肢體僵硬、顫抖與小碎步等動作障礙,加上非動作障礙可能帶來的睡眠障礙,容易導致病友無法清楚敘述,醫師也難以判別不適的真正原因。莊雯莉說,巴金森病的不寧腿症狀,目前尚未清楚完整的發生機轉,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向是與多巴胺調控及鐵質的缺乏有關。因此,用藥上就會進行調整。【詳細內容看這裡】>>>巴金森最愛問/巴金森病雙腳像冰塊 醫生揪不寧腿 調藥助睡眠Q12:巴金森病人:巴金森病人如何找到合適自己的運動?澄清醫院中港分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映倫表示,因巴金森病主要症狀為顫抖、緩慢、不平衡以及步態不穩等動作障礙,常會導致病友因運動困難與挫折感而不願外出,進而影響疾病控制的狀況。她說,運動是除了吃藥以外,幫助巴金森病人控制病情、預防跌倒失能的一大利器,病友可視時間、症狀等個人情況,決定運動種類。原則上,健走、慢跑等有氧運動,或是太極、瑜珈、跳舞都適合巴金森病友。可依據不同病程,選擇適合、安全的運動方式。【詳細內容看這裡】>>>巴金森最愛問/超慢跑新風潮 巴金森病易跌倒也能跑嗎? 專家:「這時期」的巴友反而更適合Q13:巴金森病怎麼吃才有助改善症狀?台大新竹分院神經部主治醫師郭懿芝表示,病友可以適度攝取綠茶、咖啡等等飲品改善心情,但是否有治療巴金森的療效,目前相關研究仍缺乏長期追蹤,且實際的成分攝取量也有差異,坊間的飲食相關研究報告通常是以動物性實驗為主,如綠茶會以高劑量或濃度的兒茶素去計算,而人類實際上難以攝取到如此大量的成分,改善症狀的關鍵仍是均衡飲食並配合醫師規律服藥。【詳細內容看這裡】>>>新研究:喝綠茶可改善巴金森病退化?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3-03-06 醫療.精神.身心
同事、路人都在背後議論我…思覺失調症15項症狀,長期造成大腦功能喪失
新竹一名幼稚園教師從5年前開始,上課時常覺得同事在背後議論自己,且漸漸覺得連路人都會談論她,甚至身邊無人,耳邊也會傳出議論聲,不勝其擾,進而影響工作表現。該名幼稚園教師前往精神科求診,診斷為「思覺失調症」,然因工作忙碌,常忘記服藥,導致病症時常復發影響工作。最後前往求助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陳柏安,每月固定接受抗精神病藥物長效針劑治療,接受針劑後,症狀逐漸穩定下來,不再因為忘記服藥而導致病況不穩,生活逐漸回到正軌。思覺失調症初期不易察覺 長期造成大腦功能喪失陳柏安表示,思覺失調症屬於精神科的慢性疾病,多發病於青少年晚期到成年早期,發病率佔總人口約1%。思覺失調症的症狀包含妄想(堅信的錯誤信念,常見如被害妄想、關係妄想等)、聽幻覺(耳朵聽到不存在的聲音,多是人聲)、混亂的言語及行為,還會有其他負性症狀(人際退縮、表情淡漠、自我照顧功能喪失)、認知功能障礙和情緒症狀等,容易造成現實感混淆,長期甚至會造成大腦功能喪失。無法純靠抽血或影像檢查診斷,需要精神科醫師藉由臨床會談診斷出,且初期症狀不易察覺,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期。思覺失調症15項症狀:幻覺、幻聽、妄想、胡言亂語、言語片段、疏離人群、退縮、情感冷漠、攻擊、破壞、自殘、思考障礙、注意力無法集中、睡眠障礙、情緒症狀思覺失調症好發:.18-25歲之間,家族中已有精神分裂症病史的人。.體質異常者,體內多巴胺濃度高過正常值許多,導致腦內化學作用產生變異。.藥物及毒品濫用的人。.精神和情緒壓力過大的人。.在家庭成長背景中曾經歷嚴重問題的人,如父母離異、過度情緒化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員失和等。【延伸閱讀】疾病百科/思覺失調症發病前5年為黃金治療期 自行斷藥易復發身心科醫師周伯翰強調,思覺失調症患者治療黃金時期為發病前5年,根據過去和日本東京大學合作的研究顯示,思覺失調症患者,剛發病前5年大腦功能會迅速下降,因此這段時期立即就醫,穩定服藥,避免病情復發導致大腦功能下降是很重要的,但患者往往在病情穩定後,服藥順從性不佳,導致症狀復發,影響患者的大腦功能,臨床上,使用進紅外光偵測患者大腦功能結果也顯示:患者在穩定接受長效針劑治療後,大腦前額葉功能會逐漸改善的情形。陳柏安指出,近年來隨著醫療進展,新的抗精神病藥物針劑副作用已經很少,有些針劑1個月打1次,甚至可以3個月打1次,減少患者忘記吃藥導致復發,或是就醫不便。近年國外針對思覺失調症的治療專家建議皆將長效針劑列為治療首選。病患可在身心醫學科門診和醫師討論治療選項,穩定就醫及接受藥物治療,給自己復原的機會。(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2-16 醫療.精神.身心
網路成癮背後可能是焦慮及憂鬱?醫提醒:治療需先找到潛藏的「身心共病」
北部一名12歲的孩童「雯雯」長期網路沉迷,常常晚睡導致白天沒精神,上課無法專注,母親懷疑雯雯網路成癮並協助就診。台北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陳文建問診發現,雯雯有注意力不集中及憂鬱的傾向,因此以開立藥物及安排心理師與社工師介入;他建議,家長可透過獎勵方式改善網癮。長期網路沉迷是焦慮及憂鬱傾向?網路世代下不少孩童網路沉迷,雯雯長時間使用網路,常常晚睡導致白天沒精神,上課無法專注,母親懷疑雯雯網路成癮,因此帶著她前往台北慈濟醫院身心科門診。雯雯透露,自己在學校的人際關係和課業並不良好,打遊戲比較有成就感,另外也喜歡在網路上與陌生人聊天,讓自己感覺比較不孤單,但有幾次在網友要求下將較為私密的照片分享給對方後,就變得十分不安且經常哭泣。陳文建透過問診發現,雯雯有注意力不集中及憂鬱的傾向,因此開立處方藥物以改善雯雯的狀況,並安排心理師與社工師介入輔導,希望能夠協助雯雯找到調整現實與網路上人際互動的平衡。陳文建指出,網路的使用不像酒精或K他命等藥物會直接對腦部造成生理上的依賴或戒斷,但當過度投入網路遊戲以至於生活功能無法維持時,就可能要考慮所謂的行為成癮。醫師主要視其是否出現失去自制、生活多以遊戲優先、即使有危害仍無法停止等生活功能缺損的情形做為臨床診斷的依據,特別的是,使用時間未必與上癮與否有完全相關性,重點在於是否已經造成個人生活功能的缺損。網路成癮 治療需先找到潛藏的身心共病陳文建提到,網路成癮除衝動、強迫使用外,背後多有焦慮、憂鬱等情緒,沉迷其中久而久之人際與生活功能退化,可能會出現一些特定精神疾患,因此網癮往往是環境與心理困擾的加乘;治療需先找到可能潛藏的身心共病,以藥物或心理治療方式改善,再藉由培養替代的興趣、適當的行為約定。陳文建提醒,寒假期間孩子接觸網路的時間較長,家長可以透過鼓勵、獎勵的方式讓孩子自主紀錄詳細網路使用狀況,並多多安排家庭旅遊等紓解身心壓力的活動,調和親子關係的同時也能協助孩子在網路時代善用網路,健康成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07 醫療.精神.身心
又傳恐怖情人情殺命案!身心科醫師提醒危險情人6大特徵
嘉義市昨天深夜發生疑似情殺案,李姓女大生送醫不治,檢警相驗,李女脖子有勒痕、左胸12處刀傷,涉案27歲汪姓男網友駕車逃到桃園,在租屋處墜樓身亡;嘉義市知心連冀診所院長、身心醫學科醫師李連冀,提供認識「危險情人」六大特徵,他說,了解危險情人可避免掉入可怕網羅,對網路認識,碰面機會不多者,更要特別謹慎。危險情人6大特徵李連冀擁有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具犯罪防治與身心醫學專業,他分析「危險情人」六大特徵:1.「緊迫盯人」:不論任何行蹤都要報備,經常無合理性限制與其他朋友聚會,沒有個人自由空間,一定要掌握你所有行動。2.「斥責別人」:認為你想法都是幼稚可笑,習慣反駁糾正、責罵你的言論,認為自己才是對的。3.「態度輕蔑」:看不起你家庭、出身、學經歷、工作、同學、朋友,認為你與他/她身邊的人全都一無是處,甚至認為我會和你在一起是你修來福分,應該珍惜。4.「過分干預」:要求你要以他/她的意見為主。5.「漠視感受」:例如你生日想要浪漫一下,對方便說浪漫太花錢不好,情人想要兩人一起出去走走,就以功課或工作太忙為由推托。6.「言語暴力」:交談時言語習慣夾雜髒話或羞辱字眼,習慣施加言語暴力迫使你屈服,特別是兩人意見不同時。網路交友 更要特別謹慎李連冀說,深入交往前宜先做一般朋友,多觀察了解個性,對網路認識,碰面機會不多者,更要特別謹慎,這不是老掉牙論調,是避免更大傷害,如果身陷危險關係,請趕緊求助。與危險情人分手要有特殊技巧,不要直接與對方硬碰硬,以免火上加油,需要花點時間慢慢疏遠,避免激怒對方蒙受攻擊;若因為過度受驚影響日常生活,可藉心理治療平復情緒,改善自責及內疚感覺。近年恐怖情人案例:2021年23歲梁姓義務役軍人將改造槍彈藏放包包,從北市搭客運南下,換搭計程車到水上鄉前女友阿姨住家談判,雙方在戶外爆發爭吵,梁男取槍擊發,打中王女胸口一槍斃命,員警獲報逮捕梁男。立委高嘉瑜遭男友家暴案件,國人震驚。★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3-02-06 養生.心理學解密
年後想改名轉運之前 自己先做5件事來翻轉運勢
碰到生活上的問題,很多人會想要藉由改名來翻轉運勢者,花錢請算命師改名前,不妨先停一下,建議可以自己檢視和做的部分如下: 1.先尋求心理專業人士例如企業主想挽救事業頹勢,可以找專業企管顧問;學生有課業或情感困擾,可找輔導老師;上班族有職場適應上的難題、為何老是當情感上的第三者?都可以尋求身心科醫師或是心理師的幫助。 2.自我覺察和做記錄在生活中,可能常在人際或情感上犯下同樣的錯誤,或是行為模式不斷的重蹈覆轍,透過自我覺察及做記錄的方式,進一步的來幫助自己,例如可以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感受)、想法和行為來幫助自己,了解自己怎麼了,想一下和感受一下,為何開心或不開心、是什麼事情影響了我,然後記錄下來,這樣的方式可以進一步看到問題的所在。 3.閱讀心理相關書籍若不想尋求心理專業人士,可閱讀相關心理專業書籍,例如心理勵志、心靈成長、人際溝通關係與溝通、兩性和家庭婚姻等相關書籍,透過閱讀心理相關書籍來改善、幫助和提升自己。 4.找親友聊,但幫助會有限尋求親友意見,親友的說法大多帶有主觀的成見,大多數的親友會以個人的經驗告訴當事人:「你就這樣做或應該那樣做。」所以,最好的方式還是尋求心理專業人士,提供客觀的分析及協助。 5.改名沒有用,建議尋求心理專業對於改名與否,心理師大部分都會站在尊重、客觀、中立的立場,不會告訴當事人要不要去改名,但心理專業人士會和當事人一起去討論有關為何想改名。【延伸閱讀】.降落!!九天玄女下凡,廖麗芳阿姨幫你算命!!你會改名字扭轉運勢嗎? 別急!先做這4件事再決定 .新年除痣改運? 別衝動!先搞懂身上的是痣還是癌
-
2023-01-27 醫療.精神.身心
長假後上班!身心科醫師出招教你擺脫收假前焦慮
春節10天連假已倒數,台中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陳廷任提醒,上班前一日或兩日開始作收心準備,回復上班後也要技巧幫助自己迅速充飽電快速進入狀況,他以收心與正常上班的「三三兩招」法,幫助上班族擺脫收假前焦慮,盡早回歸職場生活。陳廷任醫師表示,一般上班族長時間休假後,心理可能產生對工作的厭倦及逃避,對即將重回職場而感到焦慮、心情低落、容易煩躁且難以集中精神,一般俗稱「收假症候群」,心境上無法自我調適,生理健康也會連帶受影響,所以要盡早「收心」,才能更快銜接正常生活。他說,最好上班前一日或兩日開始作收心準備,常有收假焦慮的人則越早準備越好。收假前的三招收心技巧包括,假期最後一天時間要留給自己,不要安排太緊湊活動,這天要讓身體及頭腦好好休息,或做能讓自己感覺放鬆愉快的事情。其次選擇做輕鬆且步調緩慢的有氧運動,例如郊外散步或瑜珈、游泳、自行車等,避免從事太過刺激性活動;這兩天要調整健康均衡的飲食習慣,避免大魚大肉、酒精或飲用過度興奮提神的飲料。陳廷任建議,回到職場上班第一周,要適應工作節奏與妥善處理職場人際關係,回到崗位可練習的儲能方法,練習專注當下,工作當時的此時此刻不要給自己太多要求,將注意力放在每天需完成的工作任務就好;其次開始步上正軌後,就可以訂定幾項短期目標,譬如整理乾淨辦公桌面,與工作夥伴一起聊天或用餐,完成後給自己小獎勵作為回饋;不要剛回到崗位就晚睡熬夜,長期休假後要先養足睡眠和精神,在職場上才會更有勁。陳廷任指出,大部分人職場待久,難免覺得枯燥乏味,如何在工作中為自己尋得開心的時刻非常重要,縱使快樂時間可能不長久,但會讓人釋放緊繃情緒,成為往後的生活與工作持續下去的「良藥」。
-
2023-01-08 醫療.巴金森病
巴金森最愛問/心情悶...巴金森病人直奔身心科,專家籲:先回診神經內科評估
一位 80 多歲的阿嬤,因長時間受失眠、情緒低落困擾掛號身心科就診,不料接受治療後,狀況越發嚴重,一次回診時醫師懷疑症狀可能是巴金森病所致,協助轉診神經內科檢查後才確診是巴金森病,後續在兩個科別共同診療下,病狀改善不少。南投縣佑民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圻域說,失眠、情緒起伏不定正是巴金森病易被忽略的「非動作症狀」,當家中長輩出現情緒相關問題時,除了和他們聊聊可能的原因外,也不能忽略是巴金森病的可能。巴金森病友林大哥:有病友出現憂鬱、情緒問題不定該怎麼辦?「這是早上來泡茶聊天的,下午還有第二批朋友會來。」81歲的林先生笑著介紹從遠處走來的阿伯並俐落地拿起茶壺沖泡。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的林先生很難看出其實是超過五年的巴金森病病友。回想當時發病,他說,手抖、身體癱軟,不知道怎麼會這樣,直到朋友介紹下到神經內科看診,吃藥一段時間後才控制下來。回頭看後方茶几裝著巴金森病的藥盒,林先生說,之前曾有過幾次忘記吃藥的狀況,身體就會有點抖、皮膚有點搔癢,所以刻意放在常坐的位置旁邊,只要忘記吃就能直接拿取。每天吃藥成為了日常,對於情緒低落、憂鬱的病友,他鼓勵「不要想那麼多,自然心看待就好。」把固定回診當作見老朋友,和醫師聊聊、看看自己身體狀況。確診巴金森病前 37萬人已有憂鬱症狀根據110年健保數據顯示,近十年內巴金森病患者因為非動作症狀就醫後確診的件數,憂鬱症排名第一,有高達37萬3千多件。林圻域說,出現憂鬱症狀時病人通常會先到身心科就診,但巴金森病治療的主軸還是在神經內科,所以建議病友可以先回神經內科,評估是否可透過調整原先使用藥物,同時控制手抖等動作症狀,以及改善情緒憂鬱等非動作症狀,醫師也能判斷是否需要身心科一同會診。他也分享,抽絲剝繭出憂鬱的原因,就要靠和患者聊天、平常作息狀況,建立起信任感。「在診間都是林先生講得多,我就一直聽。」也有病友說最近走路不穩,不見得是病情影響,可能是吃得少沒力氣,這時就要選擇自己喜愛吃的食物、改善心情,無需透過增加藥物來改善。林圻域說,替病人開藥通常是一個月的份量,用藥上有任何問題都能隨時掛號一起來討論,這樣不僅讓病人放心,也能減少自行在家調整藥物的狀況。從根本來談,他說,大部分的獨居長輩多少都會有心情低落的情形,重點在於多接觸外界,心情自然快樂,家人或親友不需要計畫費時、費力的遠足或爬山,其實只要日常外出採買,帶上長輩一起就能達到目的。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呼籲民眾透過「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將右手伸直後打開手指,上下手指輕碰25下後,再換左手做,建議每個月8號檢測一次,如果發現動作變慢、停頓打不開或開合大小改變,應先就醫排除關節及肌腱問題,再由醫師詳細評估。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3-01-0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無常.日常:那些癌症照護中的聊療時光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介紹癌症病人的心理照護。我們邀請三位台灣心理腫瘤醫學會的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分享他們的經驗。一位資深精神科醫師回憶將近20年前醫院初創「癌症心理照護」門診的經驗,並藉由一位病人的故事讓讀者了解癌症病人在這方面的需要。另一位精神科醫師以自己的母親罹患癌症之後,自己從一位執業多年的醫師,瞬間變成病人家屬,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到癌症治療中,病人與醫師互動的點點滴滴。一位心理師娓娓道出癌症心理照護已從過去安寧病房的場域推展到癌症全時程照護。近年來各癌症醫院與綜合醫院的腫瘤科、身心科或臨床心理中心陸續都有從事癌症心理照護的心理師們可提供民眾需要的心理諮詢與臨床照顧。延伸閱讀:「我得了癌症,心情不好,有誰可以幫忙我嗎?」——談心理腫瘤照護延伸閱讀:從母親發現癌症的那一刻,醫病關係瞬間翻轉了「心理師,我覺得自己需要聊聊……」 「心理師,團隊請我來跟你聊聊……」在病房及門診治療室的空間,我與病人的對話常常都是這樣開始的。那些所謂的「聊聊」,究竟藏著什麼力量?為什麼聊聊,會是「聊療」。事實上,對從事癌症心理照顧的心理師而言,每次的會談都是一場關於生命的對話。聊療的內容包羅萬象,談得可能是疾病對生活的挑戰與影響,可能是纏繞已久的情緒困擾或無法言說的感受,可能是一路走來關係的改變,抑或是一段重要的生命經驗。從「默然」行向「釋然」當有別日常的無常到訪,個體面對疾病壓力,除了「戰或逃反應」外,許多時候也常處在僵住的狀態。遭逢壞消息告知的病人,默然無聲的僵住,反映了訊息接收當下大腦的無所適從。等到壞消息得以被消化,腦與心為了生存重啟工作時,個體除了努力理解疾病與治療的資訊外,如何與隨之而起的種種情緒共處,不讓焦慮、憂鬱、悔恨等感受成為生活的阻礙,即是疾病治療中另一重要的課題。與心理師的聊療,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對話空間,透過同理與引導式對談,話語的說出讓經驗得以被理解,讓情緒得以流動,而那些似是而非的罹癌歸因也獲得了鬆動調整的可能。於是語言從「心理師那個罹癌是不是跟壓力有關?是不是真如文章所言我有無法原諒的人?還是我以前都對自己不夠好?」的疑惑,開始轉向對現下生活的關注與投入。治療,是一連串關乎日常的抉擇,生活也是!當疾病闖入生命,放在身體的是病痛,放在生活的則是衝擊。病痛須得治癒與照顧,而衝擊則須接應與調整。過往習慣擔任的角色或許已不在,與友人間熟悉的話題似乎也變得遙遠。從病後食、衣、住、行的日常改變,到人我間關係的梳理與價值意義的探尋,這些關乎自我、他人與世界的抉擇,一個個都需要我們親自作答。此時,好好過日子,是目標也是行動。在聊療的世界裡,我們談論從前的故事,談論現下的經驗,也談論對未來的期盼與希望。在言語敘說所堆疊的時空境域中,那些生命裡的種種遺憾、感動、抱歉與祝福,終能說出,並獲接納。當個體的心理空間增加,自我開放與和他人的連結也會發生。於是我們開始練習疼惜自己、擁抱身體,開始重新認識關係中的那些在乎與不確定,開始嘗試在疾病的不同階段活出自己新的模樣。明白生存本是不易,卻也值得歡喜!串起,從個人、家庭到社群!癌症心理照顧不只是向內紮根的屬己工作,也是向外「搭橋」的工作。所謂的聊療時光不只發生在病人與心理師之間,更多時候也包含了家屬、醫療團隊,甚或是與社群的對話。討論病人與家庭關心的議題,協助病家與醫療團隊溝通,亦或是透過團體工作促進病友間的經驗交流與連結,這些都有助於病人與家屬疾病適應與整體生活安適感的提升。那些癌症照護中的聊療時光,可以是一個人、一些人,也可以是一群人。如何在無常中活出日常,即是彼此共同前進的方向。在台灣,癌症心理照護已從過去安寧病房的場域推展到癌症全時程照護。近年來各癌症醫院與綜合醫院的腫瘤科、身心科或臨床心理中心,陸續都有從事癌症心理照護的心理師們可提供民眾需要的心理諮詢與臨床照顧。在社區,亦有部分的心理治療所與癌友基金會,設有常駐心理師可提供癌症相關議題的會談。若您所在的醫院尚未有可提供心理腫瘤照護的心理師,您可以嘗試與您的醫療團隊聯繫,透過資源連結尋得適切的心理照顧服務。從醫療院所到社區,期盼心理腫瘤的照護網絡在未來的日子裡能日漸縝密,為更多的病友與家屬帶來更完善的照顧。
-
2023-01-0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從母親發現癌症的那一刻,醫病關係瞬間翻轉了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介紹癌症病人的心理照護。我們邀請三位台灣心理腫瘤醫學會的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分享他們的經驗。一位資深精神科醫師回憶將近20年前醫院初創「癌症心理照護」門診的經驗,並藉由一位病人的故事讓讀者了解癌症病人在這方面的需要。另一位精神科醫師以自己的母親罹患癌症之後,自己從一位執業多年的醫師,瞬間變成病人家屬,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到癌症治療中,病人與醫師互動的點點滴滴。一位心理師娓娓道出癌症心理照護已從過去安寧病房的場域推展到癌症全時程照護。近年來各癌症醫院與綜合醫院的腫瘤科、身心科或臨床心理中心陸續都有從事癌症心理照護的心理師們可提供民眾需要的心理諮詢與臨床照顧。延伸閱讀:「我得了癌症,心情不好,有誰可以幫忙我嗎?」——談心理腫瘤照護母親原以為只是吃太飽,在2016年4月1日卻發現是腹部被巨大的膽管癌佔據,第一時間聽到這個消息,彷彿是一個擦槍走火的愚人節玩笑。從那一刻起,醫病關係瞬間翻轉了,我從一位執業將近20年的醫師,馬上變成了病人家屬,開始為了母親的病情忙進忙出,在距離死亡不到兩年的期間內,從另一個角度觀察著癌症治療中,病人與醫師互動的點點滴滴。我原本就在一間品質卓越的癌症醫院擔任身心科醫師,因此省去了像一般殷切的家屬,在網路上尋尋覓覓、請託親朋好友以及徵詢不同醫院的第二意見的過程,在短短幾週內,我們就已經確認外科手術不可行,只能採用化學治療,治癒癌症不是一個選項,能夠撐多久算多久,平均存活時間就是一年上下。在這邊稍等一下,前面幾句話需要加上一些註解,才能夠呈現醫病溝通的真實面貌。「外科手術不可行,只能採用化學治療」,這前半是主治醫師有確實告知病人的,雖然我母親一聽到得了癌症,就覺得被宣判了死刑,眼淚馬上流了下來,「不能手術、可以化療」到底代表這事情有多嚴重,恐怕都沒有聽進去。但是後半「治癒癌症不是一個選項,能夠撐多久算多久,平均存活時間就是一年上下」可就只有隱約地透露給家屬,一直到最後一刻,也沒有出現在主治醫師與我母親的對話當中了。也有可能這難以消化的壞消息,醫療團隊是期待家屬在適當的時機、適當的人在場時,循循善誘讓病人逐漸知道,可能也期待作為身心科醫師的我,能夠以「專業家屬」的角色,補上情緒支持的部份。然而,對於疾病的嚴重性以及死亡難以避免,沒有徹底的在醫病溝通與告知壞消息當中被處理,終究是在疾病的末期,一舉引爆了起來。那是在母親往生前的幾週,當癌細胞已經蔓延到整個腹腔,造成肝功能衰竭、營養不良腹水積累,住在安寧病房進行疼痛控制與症狀處理,腹脹與止痛嗎啡的雙重影響,不但雙腿浮腫積水,同時解便困難,因此利尿劑與軟便劑齊上,當天果然就大量的排尿與排便,母親在不展的愁容之下,突然浮出一句話:「不用催著我排乾淨好入殮,怎麼自己家裡的醫師,也幫著醫院要人早點走。」這樣讓我們了解那一陣子,為何母親總是自己一個人悶著不說話。這是多麼天大的誤解,在治療近兩年的時間內,所有的家人無不背地裡流乾了眼淚,想盡一切希望能夠找到各種延長壽命的方法,醫院裡從腸胃科、腫瘤科、緩和醫療科以及身心科,都是盡最大的力量來幫忙,在明知這是一個對治療反應極差的癌症,還是儘量達到最好的照顧與舒適,但病人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反應?有可能是面對病情的急遽變化,病人出現了難以控制的焦慮與憂鬱,也可能是在肝功能下降之際,出現了肝性腦病變,也就是無法代謝掉的血氨,造成頭腦混沌、產生被害妄想。然而,更有可能是為了擔心病人情緒受影響,將病情與預後的討論摒除在對話之外,最後病人只能自己消化難以接受的資訊,並自己面對難以承受的情緒。只不過,這也是中國人報喜不報憂的常態。即便母親已經病入膏肓,我們安排近親來訪,估計可能是最後一面了,還是很多人強忍著悲痛,硬是擠出幾句安慰的話,像是等你好了,我們再一起出去哪裡玩之類的。事後想起來,就算當時哭出來恐怕都還比較好一些,就算大家抱在一起難過,也是同處在一個當下與存在啊,不會是相互說著好話,然而彼此心的距離越來越遠。我後來接任了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的理事長,進一步的推動由日本開發的癌症病情溝通與告知壞消息SHARE模式訓練,以及由多倫多大學Gary Rodin發展的Managing Cancer And Living Meaningfully(CALM)治療,才發現這樣的情境,每天在癌症的場域上演,太多癌症治療的專家,即便已經在這個領域醫術精湛身經百戰,仍然很不習慣好好跟病人談病情,有的太過,有的不足。太過的就是把教科書上的診斷與預後,照本宣科的講一遍,病人出現的疑問與情緒反應,就完全忽略視若無睹;不足就是挑好的講,讓病人到了最後一刻,才倉促面對自己即將到來的死亡。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成立到今不過十多年,成員人數不過200人,在癌症治療的領域仍是小眾,但是我們期待能夠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提倡心理社會層面,必須成為癌症照顧不可或缺的一環。即便在國家癌症政策與健保給付,並未特別重視之下,仍然能夠累積足夠來自社會大眾的資源,讓專業人員都能接受足夠的訓練,能夠提供病人適當的病情溝通與情緒支持,期待大家能夠給我們更多的支持。
-
2023-01-0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得了癌症,心情不好,有誰可以幫忙我嗎?」——談心理腫瘤照護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介紹癌症病人的心理照護。我們邀請三位台灣心理腫瘤醫學會的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分享他們的經驗。一位資深精神科醫師回憶將近20年前醫院初創「癌症心理照護」門診的經驗,並藉由一位病人的故事讓讀者了解癌症病人在這方面的需要。另一位精神科醫師以自己的母親罹患癌症之後,自己從一位執業多年的醫師,瞬間變成病人家屬,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到癌症治療中,病人與醫師互動的點點滴滴。一位心理師娓娓道出癌症心理照護已從過去安寧病房的場域推展到癌症全時程照護。近年來各癌症醫院與綜合醫院的腫瘤科、身心科或臨床心理中心陸續都有從事癌症心理照護的心理師們可提供民眾需要的心理諮詢與臨床照顧。記得將近20年前服務的醫院剛開始要設立癌症中心,當時的癌症中心主任覺得癌症病人與家屬的支持非常重要,便要我在本來空間已然不夠的癌症中心整合門診中,新設一個「癌症心理照護」門診。一開始這個門診門可羅雀,除了我原先在一般精神科門診中看的癌症病人或家屬挪過來這裡看以外,幾乎沒有新就診的病人。問了癌症個管師,他們說:「奇怪,我們有幫忙一些看起來心情很緊張或是很憂鬱的病人掛了你門診啊!」可是事實證明這些病人幾乎都爽約了。這在當時倒是不奇怪,因為20年前看精神科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尤其癌症病人會覺得,如果去看了精神科,好像自己就是不夠堅強、太懦弱才需要心理師或是精神科醫師的幫忙。我跟負責癌症中心業務的心理師想破頭,後來想到我們可以先做免費衛教,跟負責癌症資源中心的社工師合作,在一般例如化療藥物衛教、癌症營養衛教、放射治療衛教等等的時段中,安插一小段癌症心理衛教,舉凡常見的初罹癌焦慮、心情不好、失眠,到治療太辛苦想放棄等等心理反應,一些紓壓調適小技巧的講授,也配合書面文宣的配合,才漸漸的有病人或家屬願意來就診。這其間也發現很多癌症病人忽略了自己的心理狀態,對於自己心情不好或是常常煩躁不安而不自覺,反而是護理師在每次回診或是住院時,例行會評估的身心困擾溫度計(Distress thermometer,簡稱DT,0-10分,分數越高,身心困擾越大),才發現自己的壓力爆表(通常5分以上就建議要諮詢專業人員)。曾經接過一個腫瘤科病房的會診,病人是40多歲剛診斷出癌症的女性,開始接受第一次的化學治療,結果當晚她哭了一整夜,可是明明她在入院時的DT分數只有3分啊!隔天我去會診跟她會談後才了解,原來這些年她一直在處理先生的外遇問題,在大大小小的爭吵後,最終決定要提出離婚,可是唯一的女兒的歸屬問題還是僵持不下,近日法院判決出來,女兒歸她,前夫要負責贍養費。就在她整理好心情,帶著女兒要重新開始新生活時,確定罹癌的消息就像晴天霹靂。但是她說,她一向堅強,向公司請好假,把女兒託給媽媽照顧後,她就拎著行李,就如同往常一個人面對挑戰的來住院治療了。她原先認為她自己可以的,婚姻被背叛的沉重打擊她都走過來了,化療的挑戰她也應該可以撐過去。但沒想到化療藥物滴注沒幾小時她就感覺很不舒服,而晚上跟女兒通電話時,女兒哭著說想媽媽,這讓她徹底崩潰,這些年的委屈、壓力,心中的不甘——犯錯的不是我,老天爺怎麼這樣用癌症逞罰我?所以入院時她跟護理師報告的DT為3分,是她對自己的期待,而與我會談時的憤怒、沮喪、孤單、擔心女兒會沒了媽媽,才是她真正的心情。於是心理腫瘤照護團隊有了協助她的機會,身心科醫師可以處方一些緩解因化療引起焦慮、煩躁、失眠的藥物;心理師定期與她會談,療傷止痛之外也探索她的內在力量,挺過眼前的挑戰也建立希望;社工師則與病人及她的媽媽、女兒會談,幫助這家庭調適新的變化,例如女兒如何適應新的學校環境、與阿嬤教養方式的磨合,病人也要適應從一個習慣照顧別人的人,變成接受照顧的人。而腫瘤治療團隊也調整了化療藥物的劑量與給予的流速,加強抗副作用的藥物,讓病人不會對接下來的療程恐懼。後續的治療一切順利,病人也爭取到好幾年沒有病苦的時間,可惜天不從人願,數年後癌症復發。我原以為以病人好強的個性,這應該會給她強烈的打擊,可是她淡淡地笑著說:「事情發生了,就面對吧!」生病的歷程讓她深切的體會人生無常的道理。陪她來的女兒紅著眼眶說,這就是我媽,永遠堅強面對。後來病人因為參加一個新的藥物試驗,轉到了其他醫院治療,雖然我歡迎她如果願意的話,還是可以回來談談,我們的團隊成員也都想關心她。不過她說她不想占用資源,把資源留給其他更有需要的病友們。離開診間前,我提醒她:「有時候覺得自己不夠勇敢,沒關係,記得有人可以幫助你。」我十分珍惜病友們與我分享罹癌的心路歷程,雖然癌症已經不是絕症,有很好的治癒率,可是對當事人或家屬來說,就像是鬼門關前走一遭。所以「擔心、害怕、沮喪、不勇敢,沒關係」,心理腫瘤照護團隊會陪你撐過去。
-
2022-12-14 醫療.精神.身心
理科太太諮商筆記引爆爭議!執業心理師:諮商沒有那麼神秘!10個QA看分明
理科太太近期在網路上預售「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線上課程,短時間內吸引2700多人報名,未上市先轟動,反映出多數民眾對於「心理諮商」的不了解。諮商心理師認為,就因為很多人對尋求心理師協助充滿疑惑跟想像,才讓很多人想要買筆記來參考,身為執業多年的心理師有責任解答民眾的問題。執業諮商心理師蘇琮祺在其臉書發文指出,即便心理師這個行業已經出現超過20年,也有許多名人出來倡議跟宣導,但還是有很多人對尋求心理師協助充滿疑惑跟想像,這也讓很多人想要買筆記來參考。但諮商真的沒有那麼神秘,「這就跟你感冒到診所看醫師,牙痛找牙醫看牙,調身體找中醫一樣。」而因為擔心理科太太這套課程會導致個案錯過接受諮商和治療的黃金期,不止蘇琮祺,這幾天許許多多心理師、精神科醫師、各個公會等,都跳出來發聲,整理關於心理諮商的就醫管道、費用、過程…,希望讓民眾實際了解「心理諮商」是怎麼一回事。Q1:心理諮商是什麼?與一般聊天有何不同?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會面臨不同的壓力、抉擇與挑戰。心理諮商能夠協助你了解內在的期待和想法,探索問題發生的原因和歷程,發掘潛藏的內在力量,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諮商關係不同於一般的人際關係,也與一般聊天有所差異。諮商是一種有計畫、有目標、有重點、有保密的談話或治療方法。諮商者可以依照自己的速度與需要,討論對自己重要的議題:諮商心理師會以專業方法從旁協助諮商者看清自己問題的癥結,陪伴調整、改善、統整、成長。諮商者不必擔心自己隱私曝光、擔心自己形象受損,擔心自己被另眼相看。Q2:心理諮商哪裡找【一般民眾】1.醫院精神科,身心科2.私人精神科、身心科診所3.衛福部心理健康資源:》網址4.各縣市社區心理諮商服務:》網址5.社福機構:如勵馨基金會、家扶中心、兒童福利聯盟等,都有提供諮商資源。6.緊急運用資源:全國自殺防治中心:(02)2381-799524小時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特定族群】1.各區勞工健康服務中心:》網址2.教師:教師輔導支持中心:》網址3.學生:各級學校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專任輔導老師Q3:心理諮商費用及限制分為自費、健保給付、免費等3種方式,後2者諮商費用由健保跟政府預算支出。【免費】學校、縣市衛生局等公家機構。需事前預約,按照流程安排,可能會等上數周的時間,諮商時間及頻率皆有限制。【健保】各縣市地方政府健康中心、衛生所、心理衛生中心、醫療院所等地。費用低。免費~數百元。諮商時間約30〜50分鐘,費用約$250〜500元左右,有次數限制,較適合輕微或短期的身心問題。【自費】1500~3500元,或可能更高。視機構、心理師名氣、治療方式、諮商時數而定。隱密性高,時間安排較即時,等待時間短,次數較無限制。Q4: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心理諮商若身心狀況已嚴重不穩定,建議先找身心科就診,再與心理醫師討論詢問轉介資源。如果是自己找自費院所,建議可由院所網頁介紹、特定心理師介紹去挑選適合專長的。另就現實面來講,當然也要依經濟狀況選擇。免費及健保支付相對費用低,且各縣市都有。但等候時間會較長,較難選擇適合自己的心理師。而自費門診當然費用較高,但相對隱密性高,時間安排較即時,等待時間短,次數較無限制Q5:怎樣才是合格諮商心理師?根據心理師法,須有諮商心理學相關碩士學位,完成一年的全職實習訓練,通過國家專技人員諮商心理師考試、取得諮商心理師證書後才能稱為諮商心理師。唯有心理師能執行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凡是從事心理諮商、心理治療和心理衡鑑的專業人員,不論是在學校或社區,或者私人開業,都需要通過考選部專技人員諮商心理師考試,並且取得行政院衛生署諮商心理師證書,才可以自稱為諮商心理師,並從事諮商心理業務。Q6:心理諮商進行頻率與心理師討論,固定頻率,不任意自行中斷。Q7:心理諮商是否有分類別?依族群:兒童、青少年、成人、伴侶依議題:焦慮/憂慮、性別、婚姻、人際關係、生涯或職涯…依形式:遊戲治療、藝術治療、團體治療、正念減壓…Q8:諮商流程預約諮商找到自己想要的諮商單位後,進行預約。↓初次訪談(電話)這個階段是為了先讓心理師初步了解諮商者的背景、動機、需求等。↓安排諮商談定諮商方式、費用、地點等細節,確認指定或安排的心理師。↓正式心理諮商簽署諮商同意書後,正式開始諮商。Q9:什麼是諮商同意書?開始諮商前,就服務提供者、諮商方式、場地、費用、諮商時間、諮商次數、預約與取消、保密原則與例外、錄影(音)同意徵求、諮商的中止與轉介…等詳細說明,簽署同意。看範例》臺東縣衛生局心理衛生中心心理諮商同意書Q10:心理諮商相關網站及資源.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諮商心理師公會.臨床心理師公會【資料來源】.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蘇琮祺諮商心理師》臉書.《諮商心理師節在台灣》臉書.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2-12-07 醫療.精神.身心
國中生頭暈肚絞痛 竟是焦慮引發
一位國中少女被家長帶來看診,主訴這兩年長期頭暈和肚子絞痛,時常因為上課出門前頭太昏了,只得請假在家休養。「看遍醫學中心的小兒神經內科、小兒腸胃科,各種抽血和檢查都做過,最後兒科醫師說要來看身心科。這到底是什麼問題?」家長心焦地說。與孩子談了一下,發現她的症狀初始時間,正好是家中最多變故、父母爭執最烈的時候。這兩年來,這孩子籠罩在不安環境下,有著說不出的焦躁、哀傷情緒。那些頭暈,肚絞痛,即是情緒疾患的身體化症狀。身體化症狀指的是「用身體的症狀取代情緒反應」,通常找不到明確的內外科病因解釋。這是一種原始的心理防衛機制,當排山倒海壓力襲來,應對資源不足,就可能發生。比如說,孩子心情低落,卻覺得「哭沒有用」、「表達自己心情不好,反而會被大人數落」,因而長期會選擇靜默忍耐,慢性心理壓力就化成身體化症狀。在兒少的焦慮症和憂鬱症中,常見身體化症狀,包含全身疲倦、腸胃不舒服、背痛、心悸、胸悶、喘不過氣、頭痛、頭暈等。瑞典研究顯示,青少年憂鬱症患者出現身體化症狀愈多,隱含著病情愈嚴重,未來較高風險發展為成年精神疾病。有些患者童年因身體症狀,求醫看診多年,卻忽略心理因素,直到成年開始看身心科,才漸漸回憶起當時的低落情緒和慢性壓力。確認沒有顯著生理疾病、也理解這名少女症狀背後的核心是焦慮之後,開始了身心科的治療。藥物治療方面,以抗憂鬱藥和抗焦慮藥,讓大腦正向情緒腦區的神經鍵結增生,也讓身體緊繃狀態解除。心理處遇方面,進行校園的密集心理輔導,認識自己有負面情緒,漸漸找到不同的紓壓方式;家庭方面,家長快速認知到家庭氣氛和孩子症狀互為牽動,積極學習非暴力、有效率的雙親溝通方式。數個月的門診追蹤後,孩子的表情輕鬆了,也比較願意上學了。
-
2022-11-26 慢病好日子.慢病專欄
地方名人堂【桃園市】疫苗施打「八二法則」,蘇柏文:持續衛教國人要為健康負責
從第一劑疫苗到追加劑,新冠疫情讓民眾適應了打疫苗,卻又可能出現「疫苗麻痺」現象,醫護人員得追蹤通知前來接種,桃園市衛生局副局長蘇柏文說,考量到公共衛生的「八二法則」,疫苗政策的實際面難以達到百分百接種的目標,這就要靠持續向民眾衛教,灌輸民眾也要為健康負責。身心科定義完美,「和自己相比就好」說起話來總會使人傾洩出自己內在心聲,曾任衛生福利部朴子醫院精神科主任的蘇柏文,以自身的身心科專業加上溫暖的話語,成為了局處同仁間的心靈導師,工作上等大小事都會和他侃侃而談。從中觀察出大眾對於對於任何事情的「完美」定義,他以自己走過的歷程悟出了道理,「其實只要和自己相比,比幾年前的自己更好,就好了。」這樣的觀念同樣適用在公共衛生政策。他說,疫苗公衛上的「八二法則」指的是接種率最高通常只到八成,尤其在實際狀況上,真的很難達到百分之百全面覆蓋,即便如此,市府仍會思考運用各種方式,像是結合各局處的專業串連、透過大型活動,或拋出誘因等提高接種率,同時試著探詢民眾不想打疫苗的理由,逐步與過去自身相比,逐步朝向全面接種為目標。成人接種疫苗籲建立類似小黃卡履歷,追蹤提醒疫苗效期各地縣市除了力促疫苗接種率,也會額外採購常規疫苗擴大接種的年紀、族群,對於中央在公費疫苗的優先順序,蘇柏文說,通常會視疾病嚴重性、是否威脅生命及疫苗成效等考量,政府在財政有限情況下,去評估補助對象,例如市府在口服輪狀疫苗優先補助中低收入戶的幼兒,以避免重症造成家庭後續更高額的醫療開銷。他也肯定建置成人疫苗履歷的重要性。除了能更掌握成人打了哪幾項疫苗,對於有保護力效期的疫苗,像是B型肝炎,才能隨時注意補打及追蹤,現在每個人都留存新冠疫苗的接種紀錄(小黃卡)就是一個方法,同時要和民眾衛教為自身健康負責的概念。回顧新冠疫情,首當其衝的就是位居國門第一站的桃園機場,蘇柏文說,開放國門後,桃園不只是境外旅客的首站,不管是新型或原有的傳染病也必須正面迎擊,為此,需要和北區管制中心,如桃園機場、衛福部桃園醫院密切溝通,輔以中央密切追蹤,只要國外傳出任何疫情,就會馬上遵循SOP防堵。【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2-11-24 醫療.精神.身心
被認識的人發現我看身心科怎麼辦? 憂鬱症患者:求診,是為了自己而努力!
我會不會被認識的人發現我看身心科?我該怎麼解釋,我為什麼需要看身心科?我最後一次踏進身心科,大約是在一年多前。當時,為了可以省下一些治療費,特意選擇學校附近的醫院門診部。因為醫院有與學校簽約,每次可以只用藥品部分負擔的二十元,就完成一次看診。不過,我想當下的內心,不真的是全然想省下掛號費而已,畢竟平常感冒或生病時,我不會因為診所或醫院的收費過高而不去看醫生,但心理疾病真的需要吃藥嗎?我真的嚴重到需要看醫生嗎?對於心理的不理解,讓我連帶地對精神醫療產生質疑,不覺得需要額外花費一筆費用,尋求協助。還記得那時身心科固定在每個禮拜四上午,一個禮拜只有一次,限額三十名,且必須現場掛號。但碰巧的是,我那學期的同時段剛好要上英文課,或許這成為了我一個規避就診的理由,所以當時我並沒有一覺察到自己的身心問題,就趕緊去看醫生。專注力下降,差點被機車撞到直到有一段時間,我發現自己的專注力下降很多,特別是有一次早晨剛踏出公寓大門,差點被迎面而來的機車撞個正著。當時,沒有聽到引擎聲,甚至連喇叭都似乎小聲了許多。一直到那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有些嚴重,終於下定決心,要去面對自己的問題。「我該怎麼請假呢?」當時只要一去看身心科,我必定會錯過一節英文課。我心中糾結著該如何解釋。我深怕老師如果再進一步問我,我都必須面對我無法說出「我的心理生病」的內心衝突。當然,我也猶豫著我會因此需要補上進度,要問別的同學,剛剛的英文課上什麼的心理壓力。不過,我最後還是去了。先是盤算著該問醫師什麼問題,不希望錯過任何可以解決疑惑的機會。延伸閱讀:給憂鬱症患者:當憂鬱來襲,別逼自己要趕快好起來!走進診所的心理壓力當我走進診所時,我的內心冒出一股不小的抗拒。我會不會被認識的人發現我看身心科?我該怎麼解釋,我為什麼需要看身心科?我會不會被櫃檯的志工與行政人員多看一眼?那份不自在有多麼強大,不言而喻。好不容易掛完號後,我坐在空蕩的長廊等待叫號。早到的好處是看診的人沒有那麼多,心理壓力也相對小些。等候時,不免抬頭看看同樣來看身心科的其他人。有人閉目養神,有人滑著手機,這與我第一次在大醫院看診的經歷相同,大家看起來都很正常。內心慶幸是「莊*翰」,而非全名看著門診外的智慧面板,大大的「身心科」字樣下,我的名字被懸掛在上頭,內心有點慶幸上頭寫的是「莊*翰」,而非我的全名。看似不起眼的米字符號,拯救我內心裡的一些焦慮。初診時,醫師鉅細靡遺地詢問種種細節,例如為什麼會來到這裡看診,是否有相關的家庭史,是否會有幻聽、幻覺,以及藥物是如何使用。整個流程下來大約是二十分鐘。我沒有感受到醫師的急迫,相反地,是溫柔與耐心,這讓我心裡的大石頭稍稍放下。第一次拿到藥的時候,內心有些新奇感。畢竟手上的藥袋裡,裝的是「治心病」的藥物。原來我看不到的心理困擾,竟然可以被手上真真實實的一顆顆藥物給舒緩。那種感受和拿到其他藥物,特別的不一樣。不過,我因為天生腸胃比較不好,加上抗憂鬱劑的機轉與血清素的回收抑制有關,而血清素的受體大多分布在腸胃中,因此容易腹瀉的副作用,對我而言,特別不好受。在兩三次回診後,自行停藥有一陣子,我覺得對自己的身體有點愧疚。畢竟心理憂鬱已經夠難受了,還因為使用藥物而增加生理上的負擔。坦白說,我的心情有些低落,也因此後來在兩三次回診之後,我就自己停藥了。那時,我還不清楚停藥這件事的後果,單純因為身體不好受,所以擅自作主。不過,後來讀到相關研究,才發現如果抗憂鬱劑沒有完成一個完整療程就停用,反而會有一些症狀產生,以及未來憂鬱症復發的機率,也會提升。後來因為有心理治療與好好休息的輔助,身體回復到了之前的水平;而規律的飲食與運動,也幫助我大大增加情緒的穩定度。雖然不是開心雀躍,但至少平靜舒緩。整體心理上的感覺,相較之前好多了。何謂正常?何謂不正常?但另一點,也使我開始思考,究竟何謂正常?何謂不正常?以當時的我而言,主觀的世界充滿許多的冷淡與疏離。在那樣的環境中,我的心理產生了困擾,是不是其實代表著我的心理功能是正常的?因為它確實盡責地反映了種種在我身上產生的感受,並透過失落與憂鬱來告訴我,我需要休息,也需要調整。而如果當我們的社會生病了,不斷地在強調功利與快速,而不重視品格與感受,那沒有生病的我們,是不是才不正常呢?因為那似乎表示我們被這樣的社會同化,我們的感受有所麻木,我們變得沒有人味、變得沒有理想等等。所以「正常/不正常」的分野,如果單從醫學角度的觀點來判斷,當然可以很直白地透過診斷手冊去下定論;不過當我們把社會脈絡考量進來時,我們還是要好好地去面對現實生活中的苦難,看清它的樣貌。求診,是我們為了自己而努力「我是不正常的,所以我來到醫院。」這句話是我想特別標註出來,送給也同樣在接受治療,或還在猶豫要不要步入身心科的你。沒有一條河流是完全筆直的。它們之所以彎曲,是因為每個流經的地方阻力不同,它們不會硬要選擇一個看似最短,實際上,卻難走又阻礙的路去經過。同樣地,無論我們如何選擇面對自己的心理困擾,當我們需要時,藉助一些治療來幫助我們降低阻力,這並不代表我們不夠好或不夠堅強;相反地,我們努力地讓自己人生的路更好走一些,僅此而已。人生的議題,我們終將需要面對。我們可以選擇疲憊不堪地去回應,也可以選擇慢慢地先讓自己充電,再去化解。如何選擇是每個人的自由,但能活得更幸福、自在一點,是我們共同追求的。本文節錄:寶瓶文化《憂鬱世代:頂大生如何走出升學牢籠、社群競逐及自我價值困惑的憂鬱症》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