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1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搜尋
身心科
共找到
328
筆 文章
-
-
2021-08-31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史上最長暑假結束了 孩子「收假症候群」逾1周應就醫
明天就要開學,號稱「史上最長的暑假」也將結束,但放假放太久,有些孩子因「不想上課」出現食慾降低、睡不好、腸胃不適等情形;醫師提醒,面對「收假症候群」,家長要多陪伴鼓勵孩子,並協助調整生活作息,若相關症狀持續長達1至2周都未改善,應就醫尋求專業協助。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今年5月爆發本土疫情,同月19日起各級學校停課不停學,改採線上授課至暑假,而因學生長達3個多月時間都待在家中,被稱為是「史上最長的暑假」,孩子因不想開學,情緒低落或身體不適,需重新調整身心。南投醫院身心科主任陳致遠表示,面對連續假期之後的上班日或上課日,不論大人小孩,可能會出現情緒低落、憂鬱、精神不振及睡眠失調等狀況,這都是「收假症候群」的症狀,而當假期越長,在收假後越容易出現相關症狀。而「收假症候群」雖非精神疾病,但相關症狀卻對日常生活造成困擾,甚至有些民眾或學童會因為焦慮,而伴隨胸悶、疲倦及身體緊繃,甚至腹痛、便秘或腹瀉等腸胃道不適症狀,不過,這些症狀通常會在壓力解除後逐漸緩解。對於如何協助孩童改善「收假症候群」,陳建議家長,開學前應多些陪伴,並協助孩子調整生活作息,避免熬夜,整理好新學期要使用的文具等用品,提前預告、規劃開學後的行程,安排適當的運動緩解焦慮。開學後,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適應情形,持續正面鼓勵,並在耐心陪伴下,可以讓孩子順利的回復到原本學習節奏,並持續觀察,倘若孩子仍難收心,情緒不佳,「收假症候群」症狀長達1至2周以上都沒有改善,建議應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
2021-08-30 新聞.元氣新聞
「就像一艘船不讓我落海」新式整合治療助他戒癮六百天
好萊塢電影裡面常有戒癮者圍坐一圈,互相訴苦、支持彼此的畫面,這是美國行之逾30多年、發展成熟的整合治療模式(Matrix Model),也是美國「藥事法庭」最常結合的處遇制度,療效廣受科學實證支持,但在台灣,2016年才引進,2018年開始試辦,今年才試辦到第4年,不過已得到很好的成效,也開始累積出口碑,有人排隊來參加,也有人戒癮後成繼續參與,繼續支持其他人走向重生。「今天剛好是我戒癮第600天」C先生今上午勇敢現身國衛院記者會,述說經歷。C先生表示,兩年前使用藥物很頻繁,導致生活、工作、朋友、家庭,都發生很多問題。雖然有看身心科服藥治療,發現後來認知到,成癮就是個「需要持續預防復發的慢性病」,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戒除,透過醫師和個管師介紹,加入這個計畫,目前她已經完成了兩梯次的課程,現正以過來人的身份參加第三梯。「團體就像一艘船,如果有人落海,大家都會伸出援手,」C先生表示,在團體中可以放心講出所有的感覺,專業心理師在其中輔導和唔談。C先生也自己額外參加正念班、做健康檢查、看中醫、運動健身,將時間妥善安排,練習改變想法,越來越熟練地去消滅想要用藥的念頭。振芝心身醫學診所臨床心理師李昭慧表示,成癮就像心臟病一樣,是可能復發的慢性病,只要一次發病,就要好好面對預防復發的議題。全球治療趨勢都強調要協助改變生活型態和思考模式,才能有效延長復發,甚至有可能終生不復發。北市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身心科及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衛漢庭表示,國衛院參考國外模式,根據台灣本土狀況所發展的整合治療模式,包括每周三天晚上的團體,可學習中斷成癮思考、識別高尾顯環境、建立預防復發的思考和行為。整合模式也包括家屬和重要他人的參與。目前三個梯次成果很好,高達72%個案完成療程,且16周當中平均有14.5周維持停藥。整合治療模式的一大特色是高頻率的檢驗,初期每周兩次,後期每周一次。國衛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王聲昌表示,這是「台灣有史以來執行治療頻率最高驗尿頻率最高的戒癮治療模式。」為何要常常驗?王聲昌表示,檢驗頻率不足,會導致療效評估失準。目前緩起訴的戒癮治療,是從每周一次開始逐漸拉長間隔,一年只要驗18次,療效可宣稱達到80%以上,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因為很多人都知道,緩起訴療程的檢驗日是「最快樂的一天」,有些人通過後去用藥,下次也抓不到,因為檢驗只能看72小時內的用藥。這也是為何整合治療模式必須設計每周一、五都驗,才能有效遏阻個案週末去狂歡。檢驗頻率增加,不難達成,因為快篩試劑其實很便宜,但整合治療最昂貴的成本,來自於人力。王聲昌表示,政府支持的試辦計畫,平均每個梯次至少得花一百萬,但其實相對應專業人員額外投入的大量心力的加班費,這樣的經費還是不足。希望未來要開始推廣納入正式治療的一環,或許比較有機會先從司法部門相關的緩起訴戒癮治療開始,畢竟這一塊還有緩起訴金可以支持。王聲昌表示,現在已有口碑傳去,有人已在排隊等著要報名,這是一開始沒有預料到的成果,令人欣慰,希望試辦結束後,未來有機會落地、推廣,讓這個模式進入正式制度、延續下去。王聲昌指出,國外戒癮整合治療模式行之有年,已發展出更細膩的團體屬性,例如同志團體、女性團體,疫情期間也有線上團體。藥癮者離開計畫後,如果忽然有癮頭浮現、急需外部支持,社區中也能找到很多開放式的社團可以即時加入,形同攀住浮木。國衛院神經及精神研究中心主任陳為堅表示,這次記者會的目的是希望讓更多藥癮治療的協助單位知道有這種新的觀念,國衛院也很樂意協助,「有興趣學習這套模式的單位,都歡迎來聯繫國衛院」,希望讓每個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願意幫助他人的人,都能學會使用正確的方式。
-
2021-08-3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走出喪親之痛的三大步驟:關懷至親、建立興趣、參與社群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走出喪親的幽谷」。一位癌末老年病人在接受醫院的安寧療護下過世,病人的女兒一時跌入憂傷幽谷不能自拔。病人的外孫女剛好在同一醫院任職,於是在女兒的鼓勵下她接受這醫院的臨床心理師的治療,成功走出幽谷。女兒主動與我們分享母親如何走出傷痛的心路歷程;心理師以如詩如畫的文筆娓娓道出如何幫忙病人透過「成功的」哀傷,建構新的關係;資深身心科醫師深受這位同事的故事所感動,進而闡述緩和療護是以病人、家屬、照顧者為中心的健康照顧,並分享一位病人與家屬從靈性宗教的層面去尋求解脫生死的故事。讓我們透過這奇妙的因緣,一起聆聽這醫院同仁一起彈奏的美麗哀愁三重奏。「那只是一顆花生而已,不是腫瘤。」在我很小的時候,外公就確診膀胱癌了,但是他卻總是雲淡風輕地這樣對我們說,並且拒絕接受後續治療。確診後多年,外公的病情惡化,面臨排尿困難的問題,這次他的病情惡化速度很快,進入醫院住院後不久就轉進安寧病房,但對自己病情總是樂觀看待的外公,仍是維持樂觀的態度,很少對我們表露痛苦的心聲。「外公是因為怕我們擔心,才忍痛不說的。」母親擔憂的對我說。進入安寧病房兩週後,外公離世了。在外公離世的前一晚,一向倔強的他,在這時候因為病情嚴重惡化,才露出了痛苦的姿態。「打針可以讓他走得舒服一點,但也有可能因為放鬆而加快死亡的流程。」護理人員說。為了減輕外公的痛苦,母親下了決定,決定讓護理人員為外公打針,隔天外公就離世了。母親因此難過不已,總覺得是自己親手送外公離開人世的。在這之後的一個禮拜,我每天半夜都聽到母親獨自一人輕聲地哭喊:「阿爸、阿爸……」書寫情緒:重整自己的情緒,紀念逝去的親人我還清晰記得,在外公離世的那個早晨,我看著躺在病床上已經安詳離去人世的外公,他的身體一動也不動,我知道他已經永遠地離開我們了,我止不住我的淚水,難過的情緒久久都未能散去,後來花費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揮別對於外公逝世的傷痛,振作起來。面對當時剛痛失親人的我,醫師說:「失去親人的悲痛,需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放下;但最久不能超過三個月……」醫師分享了他自己的故事,當他面對自己的母親去世時,也花了很長時間整理自己的情緒,為了紀念母親並重整自己情緒,醫師把他對於母親的思念寫成了一篇文章,藉由書寫才慢慢走出母親離去的悲痛。外公離世對母親的影響更大。在外公離世後,母親一如往常的獨自一人操持家務,我知道她內心很傷痛,在不懈怠家務的同時,母親也同意了醫師的建議,開始接受醫院身心科團隊的後續關懷。但是要揮別親人至愛的離世很困難,好長一段時間,幾乎每個晚上,母親都因為思念外公而偷偷地落淚,即使這樣,母親在我面前仍裝作無事一樣的撐起整個家,持續照顧著父親。我認為母親的個性是完全遺傳自外公的,特別是他們倔強的那一面,他們都選擇了自己一人咬著牙承擔內心的痛苦,只希望把歡笑留給家人,縱使內心有再多的痛楚和悲傷,也只在獨自一人的深夜裡,才會表露出來這些真實情緒。母親跟外公都有著東方傳統家庭的樸實特質——不善於表達情感;但是我知道,忍耐,獨自一人忍著痛苦、對家人只展現笑顏,就是他們對家人表達愛意的方式。培養興趣:再忙也要抽空聽音樂,讓自己放鬆而外公離世後,我也與身心科醫師討教,醫師分享了很多舒壓方式,並建議我每週一定要強迫自己,挪出一些時間來做自己的事情。他分享自己經驗,即使再忙碌,每天都一定會抽空聽他喜愛的古典音樂,讓自己有一個放鬆的時刻。於是,那之後我每天都書寫日記,也聽音樂來放鬆心情,漸漸地我感覺到這些努力開始發酵了,我對於外公的思念,從悲痛情緒轉變成溫暖的懷念,想起外公的笑臉,我不再只是落淚,而開始感到一種溫暖的感覺。外公留下的回憶是溫暖的回憶,我可以好好珍惜這些溫暖的回憶,來回報外公陪伴我成長的那些日子。而對母親來說,外公是這個世界上最疼愛她的人,外公逝世對她有很大的打擊,想要走出親人逝世的悲傷,更為困難。且母親總是怪罪自己為外公做的事情不夠多,所以外公才會過世;甚至質疑自己當初讓護理師為外公打針,是導致外公死亡的原因。因為愧疚,母親幾乎每天都跑去放外公骨灰罈的寺廟,日復一日地為外公禱告、祈福。即使這樣,母親的悲痛、罪惡感仍久久不去。「人的一輩子,最後也就是這樣一盆灰。」面對外公的骨灰,母親甚至這樣對我們說。那個時候,母親已經沮喪到甚至對於自己的生命有了負面的念頭。社群活動:家人常團聚,參加義工活動建立新人際網絡要從喪親之痛走出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家人的陪伴、醫療團隊的協助都只是輔助的要素而已,最關鍵念頭還是在自己:如何找到讓自己釋懷的方式,面對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去化解讓自己痛苦的情緒,且要了解自己需求,包括何時該獨處、何時該找家人陪伴,能夠理解自己、解決自己的需求,才能化解內心的悲痛。在外公去世後,為了支持努力走出悲痛的母親、希望讓母親感受到家人對他的愛,所以我們花了更多時間團聚,像是原本習慣外食的我,開始每天下班就回家吃飯,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餐桌吃飯的溫暖,逐漸彌補了母親失去外公的苦痛,我認為,感受到家人的愛,也是走出喪親之痛的一個關鍵。情緒開始慢慢提振起來的母親也參加了一些義工團體,讓自己的生活漸漸忙碌。雖然近期礙於新冠肺炎疫情,很多義工活動都暫緩了,但是這些義工團體改用視訊的方式,讓每一個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每個人都有和大家分享故事的機會,且每當別人在發言的時候,其他人一定都專心投入地聽他的故事。母親很喜歡這樣的活動,也把我父親一起帶進去團體參加活動。而在義工活動以外的閒暇之餘,母親在家會聽她喜歡的交響樂,下午則開始為我們全家人準備晚餐,每一天都過得充實又開心。在外公離世後的半年期間,母親有了很大的轉變,從悶悶不樂的狀態,變得笑口常開。我認為這個轉變來自於週遭人的陪伴,包括義工團體、醫療團隊,以及我們家人都陪伴母親走過最低潮的日子。且最不容易的是,母親自己願意敞開心胸接受我們的幫助及陪伴,才能夠在這段時間內慢慢走出傷痛,重新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我想,外公的去世雖然令人悲痛,但也意外給了我們家人一個提升凝聚力的契機,雖然離開人世的外公無法再繼續照顧母親了,但沒關係,我們子女會用「愛」把母親的內心填得滿滿的,讓他不再感到寂寞,想必外公知道了也一定很開心,能夠安心離去。
-
2021-08-2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人的需求究竟為何?」 請病人固定的回診,才能時刻看到病人的需求
【編者按】醫學教育大師奧斯勒教授曾說「學醫不看書就像沒有航海圖在茫茫大海上漂流,然而只看書不看病人就像卻從未出海航行。」(He who studies medicine without books sails an uncharted sea, but he who studies medicine without patients does not go to sea at all.)台灣醫學教育的困境是社會大眾對於醫學生參與自己或家人的照護還是有些心理上的障礙。「醫病平台」本週就以「年輕醫師與醫學生照護病人的學習心得」為主題,讓我們聆聽一位剛畢業的醫師與兩位五年級醫學生參與照護病人時想到些什麼,學到些什麼,了解這些經驗對他們將來的行醫會產生怎麼樣的影響。我們衷心希望作者的努力可以產生共鳴,導致更多社會大眾的積極參與醫學教育。唯有臨床醫護人員的投入以及病人、家屬的幫忙,我們才能培育更多更好的年輕醫師與醫學生,將來我們的子女生病時才能有更好的醫療照護。在癌症醫院實習的幾個月以來,見過一些新診斷癌症的病人。面對「癌症」這個如此具有衝擊性的診斷,有全力拚鬥、積極治療,也有產生猶豫、轉向另類療法的病人;這位病人便屬於後者。病人是一位丈夫、一位父親,也是七十來歲的晚期膀胱癌病人。他帶了幾份其他醫院的病歷過來,病歷上壓著的日期讓我隱隱感到不妙。原來病人一年多前就確診膀胱癌了。依照他當時的狀況,腫瘤侵犯肌肉層但還沒出現轉移,標準的治療是膀胱切除。那為什麼一年多前就發現的癌症,期間卻沒有接受任何治療,導致他現在嚴重血尿、血塊卡住尿道完全解不出尿液,而且腫瘤已經從原本的2公分大長到整個吃穿膀胱,無法再接受根除性治療,只能進行緩和性的腫瘤切除減輕症狀呢?學姊鼓勵我們去跟病人聊聊,聽聽他的想法。走進病房,病人自在的躺在病床上,沒有什麼焦慮的神情。「您好,我們是實習醫學生,這次住院期間會跟團隊一起照顧您。」這句自我介紹我們已經說過無數次了,這次開口卻有些緊張,不知道詢問病人他面對疾病的這些心路歷程,會不會影響到他的心情。我們先關心病人現在的狀況,詢問血尿的情形、平常吃、睡、排便的狀況,病人聲音宏亮、腦袋清晰,仔仔細細和我們描述了他的身體狀況。接著我們詢問病人一開始疾病是怎麼發現的、當時醫師提出什麼建議。「當時說要切掉膀胱。」病人很直接回答了我們,我們也順勢問了病人他的想法。「我不想切掉膀胱。」原來病人對於切除膀胱後的生活品質有疑慮,認為自己年紀也大了,活得很充實了,沒必要為了多活幾年在身上掛一個尿袋。但病人其實還是很在意自己的身體的,也並非就放任疾病不管,過去一年多,他持續接受自然治法。病人認為自然療法是有效果的,「做完會全身發熱,很舒暢的感覺。」「但血尿跟尿不出來的問題,他們就沒辦法解決了,我朋友說你們醫院很好,所以我就來這邊了。」可惜的是,腫瘤依舊持續長大,造成了這些病人描述的症狀,最後病人還是回到了西醫進行治療。描述生病的過程時,病人其實很平靜,依然用他宏亮的聲音清楚回答著我們的問題,女兒則靜靜坐在窗邊做著事情。接著幾天,主治醫師和病人討論後續的治療計劃。現在腫瘤已經吃穿膀胱了,切除膀胱也很難將腫瘤完全清乾淨,治療重點轉向了放射治療和化療。病人很快就同意進行後續這些治療,轉由內科團隊繼續照護。原來病人並不排斥西醫治療,那這一年多來,為什麼我們沒辦法讓病人早些開始治療呢?「病人的生活是什麼樣子?他覺得移除膀胱後生活品質不好在哪裡呢?」和同學與老師討論病人時,身心科王醫師的提問讓我愣住了。這麼重要的問題,我怎麼從沒想到要去問呢?原來我聽到病人描述擔心移除膀胱後生活品質不好,就以為我了解病人的想法了,卻沒意識到,我只不過是主觀上覺得身上掛著尿袋生活比較不方便,就將我自己的價值觀帶到病人的話中,而沒有去進一步了解病人更仔細的想法。跟病人討論治療計畫時,所有的選擇跟目標應該要圍繞著病人的需求。看見病人的需求,我們才可能跟病人進行有效的溝通;看見病人的需求,病人才可能了解他想要的人生。對於不接受醫師建議的病人,我們常常不知道怎麼跟病人溝通。這根本的原因或許是病人的需求跟我們以為的不同,或是病人本人也沒有很了解自己的需求,因此病人會猶豫、害怕,懷疑我們的治療能否帶來他想要的結果。當病人講出不想接受治療的原因時,若我們能慢下腳步,釐清他的意思,不只是醫療團隊能夠提出更適合病人的治療計畫,病人本身也有機會更清楚自己內心的想法。王醫師提醒我們,可以由談話中把病人的話重整,先表達出對病人說的話的贊同、鼓勵病人繼續表達,再更詳細釐清病人說的話是什麼意思,最後請病人回去想一下,寫下問題,再回來跟我們繼續討論,由過程中讓病人有機會「重新架構(reframe)」自己的想法,更清楚看到和表達出自己的需求。溝通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是對於病人價值觀的尊重,畢竟身體跟人生都是病人的,我們的工作並不是要告訴病人怎麼樣決定才是好的,只是要協助病人,依據他的需要提出適合的治療方案。面對這位病人想要維持生活品質因此不願意切除膀胱的想法,同樣是實習醫學生的林同學覺得可以請其他已經切除膀胱的病人現身說法。或許當病人進一步了解切除膀胱後的生活樣貌時,他會覺得其實這樣的生活也是符合他的期待的,而發現帶著尿袋的日子與他所嚮往的生活品質並不違背。即便病人在我們了解他的需求和給予足夠的資訊後,認為我們提出的治療不符合他的期待,老師也提醒我們仍然要請病人回來回診,除了讓我們了解疾病的進展、可以持續與病人溝通外,也是傳遞給病人我們都在為他著想、無論他選擇什麼都會持續關心他的態度。畢竟人的想法會隨時間改變,也只有固定的回診,才能時刻看到病人的需求,讓病人有機會在與疾病共處的日子中,持續實踐自己在意的價值。病人對治療產生猶豫時,我們必須問自己的是:「病人的需求究竟為何?」身為醫學生,我們不見得在現階段有能力剖析出病人的想法,但至少要謹記這樣的原則,才能在未來需要獨當一面時,真正看見病人的需求。
-
2021-08-2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國人年吃11.25億顆鎮靜藥 心理健康人均預算僅1碗泡麵
蔡英文總統競選時曾提出「五大心理健康行動」政策,不過民眾黨立委邱臣遠今舉行記者會指出,檢視衛福部「國民心理健康促進計劃」發現,人均預算數自2013年以來長期處於27元以下,2021年人均預算甚至只有26.84元,「一碗泡麵都買不起了,怎麼可能換得到優質的心理衛生服務?蔡政府的心理健康政策大跳票!」全台的心衛需求在近年大幅成長,去年台灣平均每11人就有1人看過身心科或精神科,因各種身心疾病導致失眠而用藥的人口多達381萬人,一年總共吃掉11.25億顆鎮靜安眠藥。邱臣遠指出,蔡總統曾提出「五大心理健康行動」政策,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今年國民心理健康計畫人均預算只有26.84元,更只佔衛福部總預算0.03%,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的佈建也大幅落後,平均每106萬人共享一間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邱臣遠呼籲,政府除應提升心理健康計畫預算比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佈建,也應重視青年心理政策需求,別只停留在「經濟需求」層面,衛福部及教育部青年署等相關部會應針對青貧世代心理衛生需求,盤點與研議「青年心衛」相關政策措施。台灣諮商心理學會監事胡延薇也表示,上個月各心理學會曾聯合提供免費心理諮詢服務,湧入兩千多名民眾,其中超過五成肇因於「壓力」,而失業對青年人所造成的心理疾患,更佔五成三的肇因,「青年人面臨著心理疾患,可說是國力損失」。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張菊惠則說,衛福部心理衛生人均預算扣掉毒品防治等項目,「搞不好連一碗湯都喝不到」,15至44歲國民死因,自殺高居第二位,「國家的青年不停生病,必須要將資源分配於前置預防才有效益,若沒有資源,根本就不用談策略。」
-
2021-07-16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疫情宅在家、依賴3C壓力大到無解?嘉南療養院提供解方
疫情壓力無所不在,尤其患者心理壓力常大到生活痛苦萬分。衛福部嘉南療養院身心科團隊醫師郭宇恆指出,病人因防疫減少出門,使用3C產品時間大增,雖可看許多電影、電視劇,一段時間後生活依舊變得無趣甚至痛苦,「早餐吃網購吐司、午餐吃外送速食、晚餐再吃外帶餐點。」他說,疫情讓人無法接近大自然,整天生活在人造的科技物品當中,閒暇時間多剛開始感覺不錯但到最後可能使人壓力重重。當消費的快感不再,身心與自然脫節後身心不平衡,造成心理不能健康。須了解問題,才能有效改善防疫生活的焦慮。郭宇恆指出,疫情前人可自由自在活動,現在卻不行,要如何減輕因為與大自然脫鉤的壓力,其實有方法。他建議參考美國哲學家阿爾伯特·伯格曼所提「餐桌文化」的精神,餐桌文化原指在準備餐點時,可享受洗淨葉子和切麵包的感覺,比起在室內坐著,看很久的電視、大量買即食甜點和飲料,這樣的餐桌經驗,感覺特別生動。應用在疫情,若是我們付出時間並建立自己的生活所圍繞的事物,便可達到放鬆的效果,讓身心回到自然的狀況。郭宇恆以生火烤肉與用烤箱烤肉來舉例,生火烤肉比較麻煩,需用木材或木炭生火,才能烤肉;烤箱一打開,不用複雜步驟就可烤肉,但動手準備時因為精神、身體需要專注、努力和實際操作,可以激發個人和環境的互動,達到放鬆的效果。郭宇恆建議,如果因宅在家、依賴3C和科技生活感到煩悶,「不妨在心裡挪出一點空間,實踐一些與自然互動的事物」:像是拔家裡盆栽雜草、拿幾顆豆子放在水裡看豆子發芽、動手加工食物、看一本書等,暫時將自己抽離科技的生活,相信對身心調適會有幫助。若對「如何騰出心理空間」仍有疑問,可諮詢院方提供的視訊看診或心理諮商等,學習如何在苦悶的生活中,以一些簡單的事情,達到放鬆和令人振奮的效果。
-
2021-07-15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憂鬱症防治協會感謝阿滴與志祺 「成為支持憂鬱症朋友的那道光」
前日台灣網紅「阿滴英文」的主持人阿滴,上架了一支影片,分享他這一年多來關於憂鬱症的罹病、治療與復原經驗。希望這支影片能幫助許多罹患憂鬱症的朋友,並讓更多人能重視心理健康的議題。影片上架不到12小時,已有超過50萬人次點閱。阿滴在影片中提到他認為五個關於憂鬱症你應該知道的:1.憂鬱和憂鬱症並不一樣。2.憂鬱症病患並不是抗壓性差。3.憂鬱症病患無法控制自己的思考。4.憂鬱症會讓患者變遲鈍。5.憂鬱症是有機會改善的。他也給憂鬱症患者五個建議:1.聽醫生的話,按時服藥。2.改變對自己說話的方式。3.活在當下,不想過去和未來。4.要有耐心,給予時間。5.找到新的目標與成就感。百萬網紅「志祺七七」影片回應同時,他的好友另一位百萬網紅「志祺七七」,也分享另一支「陪伴憂鬱症我們能怎麼做」的影片。志祺建議憂鬱症的陪伴者能協助他們:1.停止反芻思考:像是協助他釐清狀況,幫他看到其他面向,或試試平常不會 做的事。2.協助建立成就感:像是嘗試多種簡單事物以建立成就感,協助他們記錄進度提醒成長。3.重建自信:像是透過別人的經驗故事,重新建立自信。志祺也提醒憂鬱症的陪伴者要小心避免態度太過強硬,並且不要一直把憂鬱症病患當病人,也要將他們當一般人看待。最後他建議現代人要建立多元成就感來源,而不會因為一個挫折就否定全部,把自己打垮。大坂直美退賽風波,得到其他球員與贊助廠商的支持聲援今年五月網球四大滿貫得主大坂直美在參加法網賽事前,公開表明她不會參加賽後記者會,之後她在首輪賽事獲勝後宣佈退出法網,並透露她從2018年的美網賽後,就一直深受憂鬱症所苦。這個消息震撼體壇,也引起許多討論。女將小威廉斯、男子球王喬科維奇等也表示支持。網球名將費德勒甚至呼籲各項賽事應設立官方窗口,以幫助那些在心理健康方面掙扎的人。同時贊助商Nike等也表示對大坂直美的勇氣表示肯定與支持。奧運23面金牌得主美國泳壇名將「飛魚」菲爾普斯就是憂鬱症患者。他形容2012年倫敦奧運後憂鬱加劇,「我那時不想游泳,連活下去都不想」。他現在致力於提倡大眾精神健康的認知,也分享他與憂鬱症奮鬥的過程。NBA暴龍隊DeMar DeRozan也承認自己有憂鬱症,經過他的行動倡議,讓NBA官方願意將球員心理健康視為重要的議題,並呼籲球員的心理問題不應是禁忌、不應是污辱標籤,尋求協助不應被視為弱者的表現。本月大坂直美接受時代雜誌封面專訪,標題就是 “It’s O.K. not to be O.K.” (「不正常也沒關係」)。她表示公開個人的精神健康問題壓力很大。但希望人們能夠對憂鬱症理解,「不正常也沒關係」 (It's O.K. not to be O.K.), 「談論它也可以」(It's O.K. to talk about it.)。也就是說,大家不要歧視與排斥憂鬱症,承認它並不是恥辱,談論它也沒關係。成為支持憂鬱症朋友的那道光感謝阿滴、志祺拍攝影片分享有用且重要的經驗,名人的現身說法加上媒體正面的報導,擴充更多的影響力,有助於打破一些對憂鬱症的迷思與障礙。借用志祺在影片中最後所說的:「我們現在所遭遇到的挫折,會成為未來支持別人的那道光」。憂鬱症是如此普遍,阿滴、大坂直美、菲爾普斯、DeRozan、曾雅妮,也都曾有過憂鬱症。理科太太甚至因為支持憂鬱症的先生,自己也一度陷入憂鬱。英國哈利王子曾因母喪而沮喪酗酒,後來他尋求幫助,現在也投入心理健康倡議。當他們走過憂鬱,現在都勇敢地站出來分享他們的經驗,希望能幫助憂鬱症的病友。大坂直美在時代雜誌專訪中也提到「在隧道的盡頭通常都會有光」。同樣的每個人周遭都可能有憂鬱症的朋友,我們也可以像志祺、小威廉絲、喬科維奇與費德勒一樣,給予憂鬱症朋友理解、接納與陪伴,讓我們都能成為支持憂鬱症朋友的那道光。 Reference:我的憂鬱症 (阿滴分享)陪伴憂鬱症 我們能怎麼做 (志祺七七分享)(時代雜誌)"Naomi Osaka: 'It's O.K. Not to Be O.K.' | Time"
-
2021-07-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快崩潰 2.4萬家庭喊日照解封
日間照顧中心、失智據點仍未鬆綁。一名失智症患者家屬說,媽媽罹患重度失智,以往至日照中心上課,家人相當放心,但現在只能待在家,一不小心就跑出門,常接到警察通知,自己心力交瘁,無心力上班,壓力極大,想掛身心科尋求協助。全台共有五四七間長照2.0日間照顧中心、四九四家失智據點,因封閉近兩個月,二點四萬個家庭幾近崩潰,四大照顧團體日前發起「一人一信給總統」,盼盡早開放日照及失智據點,已有三三三人接受線上調查壓力及心境。結果顯示,五成七受訪者自評壓力為八點七分(滿分十分),逾八成希望日照及失智據點解封,逾九成表示一旦政策鬆綁會將長輩送往日照或據點,但也有一成不希望鬆綁,擔心防疫破口問題。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說,家庭照護壓力已爆表,政府不能忽視近九成支持解封的需求,日照中心相關人員幾乎都打了首劑疫苗,希望指揮中心訂出鬆綁配套及時程,例如定期快篩、減半收托或篩檢等。
-
2021-07-1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阿滴自曝罹患憂鬱症一年 揭宛如「行屍走肉」黑暗期
百萬Yourtuber阿滴自爆罹患了憂鬱症,經過一年的治療,目前也已逐漸康復,特地拍了影片分享這期間所學到的事,與大家分享。阿滴透露在去年忙完紐約時報刊登廣告的事宜後,開始出現一些憂鬱傾向,會覺得自己很爛,對工作得表現很焦慮,睡眠障礙很嚴重,會無故的哭泣,但當時並沒有警覺到自己生病,加上工作都一直是高壓狀態,持續了幾個月後,9月時他去台南演講,憂鬱症狀況就爆發,站在台上開始喘不過氣,無法好好思考,提不起精神,最後只能草草結束演講,回到台北後他半夜躺在床上發抖哭泣,這時才覺得自己真的不太對勁。9月底阿滴第一次去看身心科,一開始醫師診斷他是焦慮症,但後來狀況越來越嚴重,就開了抗憂鬱的藥給他,為了讓自己能快點好起來,阿滴除了去做心理諮商,也試過各種現代醫療發法,他形容那段黑暗的日子,宛如行屍走肉一般,每天都過得極度悲傷壓抑痛苦,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陷入一種毀滅性思考的迴圈,恐懼到身體會不自主的發抖,連微笑都很困難,情緒充滿著憂鬱焦慮,光是活著都覺得要費盡力氣。在經過一年的治療後,阿滴覺得自己的情況已經好很多了,目前可以恢復正常工作拍影片,與大家分享他這段時間的的心路歷程,希望可以幫助到一些也正在為憂鬱症所苦的人,提升大家對心理健康的重視。另外他也提出五點是覺得對於自己恢復有幫助的事情,第一個就是相信醫師說得話,按時吃藥,第二個改變對自己說話的方式,多給予自己一些正向與鼓勵的話語,第三個活在當下,不去想過去與未來,靜坐、冥想、瑜伽對他來說也是有幫助的,第四個有耐心,給予時間,對於療程要有耐心,在康復的路上不能急躁,最後一個是找到新目標與成就感,在慢慢恢復的過程中,可以藉由一些能穩定獲得成就感的目標,來讓自己能看到進步與找到自我價值感。
-
2021-07-07 名人.葉北辰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 葉北辰/WaCare 遠距諮詢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民眾擔憂醫院安全不敢回診,為了讓民眾有更便捷的諮詢方式,聯合報與健康遠距平台WaCare推出「防疫零距離 醫師給你問」,不需下載軟體,使用更簡單,專家開視訊,免費讓你問,7日起開放線上預約,採用一對一諮詢,保障個人隱私。👨⚕️立即按此預約諮詢:https://bit.ly/3qHxGEy📌因本次體驗諮詢名額稀少,無論您有沒有預約成功,主辦單位精心準備的專家影片、書籍以及咖啡券等好禮,邀請您立刻按下關注專家,未來可持續獲得專家最新活動訊息。👉點擊看抽獎活動訊息:https://pse.is/3jrmde專家簡介: ● 現任:諮商心理師● 專長:醫療諮商、悲傷輔導、正念減壓、意義建構諮詢主題:居家防疫悶出病,焦慮、失眠、家庭衝突統統來,如何緩解壓力?❗ 即日起可先預約諮詢時段,以下提供專家正式諮詢開放時間: ● 7/12(一)14:00-17:00● 7/14(三)14:00-17:00,19:00-21:00● 7/15(四)14:00-17:00,19:00-21:00● 7/17(六)10:00-12:00,14:00-17:00,19:00-21:00● 7/18(日)10:00-12:00,14:00-17:00,19:00-21:00※每人限定20分鐘。諮詢前請您先準備: A、確認目標:您這次想解決的問題是哪一項?B、前後變化:您希望諮詢之後哪裡不一樣了?遠距諮詢預約步驟,請跟我這樣做:※以下影音教學如何預約諮詢時段: ※非客服時段,您可以依網頁步驟下載WaCare App,留言給小助手您希望的諮詢時段,小助手會在app內傳訊息與您聯繫,完成預約。正式諮詢當天:硬體/網路設備:1、請使用手機或具有鏡頭、麥克風的電腦,不須下載軟體。2、諮詢前請確認網路訊號穩定,環境安靜且保有個人隱私。諮詢注意事項:1、需年滿18歲之中華民國國民。2、本次諮詢服務無法取代心理諮商效果。請有需要長期、多次或完整心理諮商民眾,就近至各地心理諮商所尋求協助。3、本次諮詢服務不適用有自殺議題或精神疾病民眾使用。4、欲參加諮詢之民眾,須同意於諮詢結束後,協助填寫體驗問卷並回傳。隱私權事項:1、為確保諮詢品質及維護雙方權益,此次諮詢將全程錄音、錄影,檔案將為WaCare平台所有,民眾及醫師雙方皆不留存檔案。2、民眾及醫師未經雙方同意,均不可私下執行或公布諮詢進行中之資訊(側錄、錄音、拍照、影像、截圖等),如有違反此協議者,使雙方權益、隱私受損,可以依據此協議,依法提出告訴及損害賠償。小助手客服時間:7/7-7/16周一至週五10:00-18:30,假日及非上班時間請使用留言預約諮詢時段。*其他推薦諮詢心理師1.佳好+good 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 翁宇津預約諮詢網址: https://bit.ly/3yB4C4w免費諮詢時段:7/13(二) 10:00-12:007/17(六) 14:00-16:002. 尚語身心診所諮商心理師 周欣儀預約諮詢網址:https://bit.ly/3woJMDW 免費諮詢時段:7/12(一) 11:00-12:007/15(四) 14:00-15:003. 心晴診所臨床心理師臨床 邱壬貞預約諮詢網址:https://bit.ly/3AESIs5 免費諮詢時段:7/13(二) 13:00-16:00、21:00-22:007/16(五) 15:00-21:004. 台中市圓情居身心科診所專任臨床心理師 黃耀庭預約諮詢網址:https://bit.ly/3AF38rH
-
2021-07-06 癌症.癌友加油站
罹癌還出現身心症兩頭煎熬 癌友主動求助治療有成
台東縣癌症病患 「阿美」經歷去年生死拔河,開始恐懼進醫院,每當要回診覺總是焦慮,求助東基身心科, 1年來治療走出心靈低谷,呼籲癌友「感覺心靈不對,就要求救」 ,以免身體、心理都受苦而崩潰。61歲的阿美2019年久咳不癒,檢查後確診罹患鱗狀上皮細胞肺癌,且已轉移其他器官,去年中癌細胞危及心臟曾手術治療。她受不了台北、台東長途奔波,轉診回東基血液暨腫瘤內科治療。「踏進醫院都需要勇氣」,她說,病情起起落落,最擔心化療前白血球指數太低不能住院治療;順利住院,又覺得合居病房吵雜。最後才踏進醫院就覺得渾身不對勁,甚至經過醫院就害怕,獨處經常不自覺掉眼淚,主動向癌症諮詢中心專員求助後,轉介至身心科門診。門診時,她焦慮症狀嚴重,聞到旁人聞不到的藥水味,住院化療覺得度日如年。東基身心科醫師林泰穎以抗憂鬱劑治療,但她難以適應副作用,又改採心理治療,逐漸進步。她說,初期只要談起生活就想哭,後來重拾閱讀與繪畫興趣,用畫筆抒發心情,隨著圖畫顏色由灰暗到鮮明,生活中正向開始取代負向。林泰穎表示,求助身心科的癌症病人以焦慮、憂鬱等情緒困擾居多,通常病人認為罹癌對家庭造成負擔,對家人抱歉,對未來徬徨,倍受煎熬,與家人相處退縮,無法穩定工作,嚴重會出現幻覺或妄想。治療焦慮、憂鬱可以藥物配合心理治療,透過臨床心理師陪伴引導,找出病因。臨床心理師潘序彊說,通常會先協助病患釐清焦慮來源,重新建立新的期待與目標,引導學習自我肯定,讓阿美感受可繼續努力的事情,而非只是擔心未來、為過去懊悔。
-
2021-07-0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三明治族群疫下壓力倍增! 醫師建議學會好好溝通,先穩定自己再照顧他人
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族群是家庭重要支柱,但疫情壓力下「腹背受敵」,面臨工作、經濟等壓力,還有親子關係緊繃、不知如何照料好長輩等家庭困擾。開業身心科醫師李旻珊指出,三明治族群若發現「看什麼都不順眼」時,是身心不平衡的警訊,建議應先穩定情緒、釐清問題,再去照顧他人。「小朋友拿杯子喝東西,隔一下子忘記,又拿一個杯子來裝」、「冰箱開開關關讓人煩躁」,李旻珊發現,媽媽們希望能控制「家裡乾淨度」,但現在一家人整天待在一起,相處時間長,易出現生活習慣不合,空間、時間劃分不清等問題,便容易吵架。李旻珊建議,吵架時先至別的空間冷靜,避免口出惡言;可安排「親子共讀」時間,了解小朋友對同件事的反應,尊重小朋友特質,家長可以順便分享自己的看法,促進親子溝通。在長輩照顧上,李旻珊表示,有些長者因疫情返家同住,晚輩都會擔心自己帶病毒回家傳染給長輩;有的長輩老想往外跑,有的長者怕打疫苗會猝死,各有不同狀況,令有扶養之責的中年男女十分擔憂。建議可讓長輩聽廣播、有聲書或看電視,有話題後再開啟精神層面的交流與陪伴,有益雙方交流。此外,三明治族群也要處理自身壓力,李旻珊指出,疫情下有人收入減少,有人居家辦公,讓不少主管認為省掉通勤時間,反而應做更多事,導致上、下班界線變得不明顯,時時處在緊繃狀態。李旻珊建議,三明治族群可跟同齡者交流情緒,討論近期發生的事情,一起處理問題,調整好生活節奏,先穩定自己,再照顧他人,以緩解壓力。
-
2021-07-0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看什麼都不順眼?中年人疫情下扛3大壓力
中年人是大部分家庭的重要支柱,疫情壓力下「腹背受敵」,除了面臨自身工作、經濟等壓力,家庭中也面臨親子關係緊蹦、不知如何照料好長輩的困擾,開業身心科醫師李旻珊指出,若發現「自己看什麼都不順眼」時,要先穩定自身情緒、釐清問題,再去照顧他人。「小朋友拿杯子喝東西,隔一陣子忘記,又拿一個杯子來裝」、「冰箱開開關關讓人煩躁」,李旻珊表示,臨床觀察發現,媽媽很希望能控制「家裡乾淨度」,但如今一家人整天都一起,三餐都要準備,相處時間變長,這時生活習慣不合,或是空間、時間畫分不清楚,很容易吵架。李旻珊建議,家人吵架時可先至別的空間冷靜,避免口出惡言;安排「親子共讀」時間可讓家長了解小朋友對同件事的反應,家長也可以順便分享自己的看法,促進親子溝通。那長輩呢?李旻珊表示,有些長者原本住在日間照護中心,但因為疫情因素返家同住,晚輩都會擔心自己帶病毒,有傳染給長輩的可能;另有的長輩一心想要往外跑,有的怕打疫苗會死,各有不同狀況,令身為後輩中年男性、女性十分擔憂。對此,李旻珊建議,長輩視力通常較不佳,可以讓他們聽廣播、有聲書,或是看電視,有話題後再開啟精神層面的交流並陪伴,而不在只是「有沒有吃飽」等較為物質上的關心。除了要處理完與孩子、長輩關係的家庭事務,中年男女疫情下也要處理自身壓力。李旻珊指出,經濟壓力是中年夫妻的壓力來源之一,有的收入減少,有的居家辦公,但主管認為省掉通勤時間,反而應做更多事,電話打了都應該要接到,上下班界線變得不明顯。對此,李旻珊指出,可以跟同齡者交流情緒,討論近期發生的事情,一起處理問題,並在疫情變化中調整好生活節奏,先穩定自己,再照顧他人,並尊重小朋友的特質。
-
2021-06-29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糖友血糖控制 可降低周邊神經病變
台灣糖尿病的盛行率約為10.9%,是常見的慢性病。糖尿病的併發症很多,其中周邊神經病變是極為常見的一種。根據研究顯示,每4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人併發周邊神經病變,且隨著糖尿病病程愈久,發生病變的比率更高。病人不僅會感覺異常、麻木、疼痛、容易感染、影響睡眠及情緒,甚至影響行走功能及生活品質。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有許多類型,最常見的是多發性周邊神經病變,病人會先出現對痛覺及溫度的感覺變差,有不悅異常感或疼痛,並從腳開始慢慢往上延伸,有些病人會有異感痛,當肢體被衣物或被單碰觸也會引發疼痛,影響生活品質。對於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該如何治療?首先,預防勝於治療,良好的血糖控制最重要。研究顯示,積極的血糖控制可顯著降低病人發生神經病變的機率,並減緩惡化的速度。如果病人伴隨有其他代謝症候群及周邊血管疾病時,除了積極控制血糖外,也需搭配飲食調整及運動,才能減緩神經病變惡化速度。每天檢查足部 穿鞋防異物其次,足部護理對糖尿病人也很重要。因感覺敏銳度下降,患者常不注意踢到或踩到異物導致足部傷口,加上末梢血管循環變差使傷口不易復元,反覆感染後,可能組織壞死需要截肢。建議糖尿病患足部護理方法,包括每天檢視自己的足部、穿著合適襪子並每日換洗、穿鞋時注意有無異物。萬一有傷口,應盡早就醫處理,避免傷口惡化進而截肢。神經病變治法 跟醫師討論對於神經病變痛的治療,包括藥物及非藥物治療。常用藥物分為抗憂鬱藥物、抗癲癇藥物及嗎啡類藥物。現今沒有哪一項藥物單一使用可百分之百有效,且藥物不同副作用也不同,常需使用兩種以上藥物達到止痛效果,病人應與醫師溝通討論最合適的藥物組合。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發現使用抗憂鬱或抗癲癇藥物,也可治療神經病變痛。在非藥物治療方面,經皮神經電刺激療法或針灸可能有療效,建議與復健科醫師討論後再使用。良好情緒跟睡眠 緩解疼痛有良好的情緒支持及睡眠品質,有助於緩解慢性疼痛,因此,及早尋求身心科醫師診斷治療,也很有幫助。
-
2021-06-15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近半染疫者現「急性壓力症候群」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國人苦等疫苗、憂心不小心染疫的壓力不小,但痊癒者回到社會後面臨「歧視」問題的壓力更大。醫院發現,近半數染疫者出現「急性壓力症候群」,他們被指責傳染給親友、被不認識者丟垃圾,甚有人出現想不開的負面情緒,心理復健之路漫長,能不能完全恢復染疫前心理狀態要視人格特質而定,通常須半年。彰化一名保險業務員為拚防疫保單業績積極拜訪朋友,結果誤把疫病傳給朋友和客戶,被客戶埋怨,日後生意恐怕難做;她至今睡不好,向朋友哭訴「我不是故意害人」,甚至有負面情緒。有確診者病癒回家,家門前騎樓常被不明人士丟垃圾,還常有不出聲的奇怪來電。曾有陌生人經過,大聲咒罵「回來是要再傳播病毒嗎?」這名確診者與家人默默搬回埔心鄉獨門獨院老宅,目前呈半隱居狀況,他痛苦地說:「先暫時與世隔絕」。「這次事件不知多久才能淡忘。」彰化縣第一例水果盤商傳播鏈造成九十八人染疫,水果盤商的長子說,自認是年輕一代心理調適能力較強,但已找不到鼓勵自己樂觀面對的動力,父母、出嫁的姊姊更難跨越心理障礙,還因間接傳染造成女婿阿嬤病故,來自夫家親友不友善話語,讓一家人自責又難過。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主任梁孫源說,近半數染疫病人出現焦慮、緊張、失眠、沒食欲的急性壓力反應,院方成立「心理關懷小組」,開辦團體視訊課程舒壓,職能治療師與社工師每天輪流打電話關心確診者,精神科醫師也加入會診,發現很多病人一講就是兩小時,最擔心是出院後怎麼面對親朋好友。梁孫源認為,時間會稀釋傷痛,一般人半年後可大幅改善負面情緒,但如果台灣疫情無法降溫,相關訊息不斷圍繞,會讓染疫者一直回想起染疫的相關事情,白天恍神,入睡易作噩夢,可能聽到與疫情有關消息就難過、緊張、悲傷,這是標準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建議其他家人與朋友應多陪伴,必要時求助精神科、身心科和心理師。學者調查兩岸SARS疫情,並參考外國研究報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通常出現在病癒一個月後,逐漸出現失眠、恐懼等身心症狀,長達五年。學者指出,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也是被害人,卻被忽略後續心理追蹤,未來五到十年都會煎熬度日,政府應啟動關懷追蹤。
-
2021-06-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為何新冠確診者要脱下衣物跑出病房?醫師這麼說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第一線醫護人員忙個不停,日前才傳出有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攻擊護理人員的憾事,然而患者脫序的行為不只一樁,5月22日,一名男子因呼吸喘、咳嗽且有痰之症狀,前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篩檢,發現該男血氧濃度為87偏低,肺部X光片雙側已有浸潤情形,5月23日入住ICU插管治療,後續轉往專責病房,卻出現混亂行為、意識障礙及失憶等的急性精神症狀,患者甚至脫光全身衣物奔出病房,但自己竟渾然不知。在疫情恐懼壟罩之下,患者的精神狀況是否出了問題?封閉式環境及身體的併發症造成加護病房症候群台北慈濟醫院急重症管理中心主任吳燿光指出,這名患者拔管後,28日由專責病房照護,竟在30日下午1點左右,自行推著點滴走出病房,正巧被穿著防水隔離衣的護理師發現,趕緊將他安置回房後,於31日中午再度會診身心醫學科醫師。急性精神混亂是加護病房常出現的症狀,俗稱加護病房症候群(ICU syndrome),指加護病房封閉式環境及身體的併發症,所產生的心理及行為改變。新冠肺炎造成急性肺部病變及身體的損傷,對患者身心所產生的影響,引起譫妄症狀及記憶缺損等心理方面的疾病。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陳益乾表示,所謂譫妄症是因為身體疾病或某些合併藥物,引起大腦功能急速失調、導致混亂狀態,患者的病程常時好時壞。除了開立藥物外,亦協助其認知重建臨床上,ICU症候群比例並不低,特別是疫情期間,病人於隔離情況下使症狀加劇。陳益乾說明,治療此類病人除了開立藥物外,也會教導患者記錄目前所在的空間與時間,協助其認知重建;其次家屬關懷也相當重要,保持電話連繫使患者安心,才能盡速恢復正常。吳燿光則表示,類似該名男子症狀之患者,在專責病房裡就有好幾位,並包含多名精神疾病患者,疫情緊繃之際,台北慈濟醫院的跨團隊照護診療,後續也將由身心科追蹤病人情況。延伸閱讀: 。新冠肺炎確診者「快樂缺氧」居家如何預防? 1方法自我監測 。COVID-19疫苗保護力、安全性差在哪? 一張圖秒懂「5大廠牌疫苗效果」
-
2021-06-0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疫」外焦慮 門諾醫師建議:深呼吸緩和情緒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每天全台確診數不斷增加,加上三級警戒,許多人失業或無薪假待在家,又容易接收假消息,人心惶惶之下,情緒出現焦慮與恐慌。門諾醫院建議,民眾學習「專注」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並調適身心,做好自我防護才能降低焦慮感。門諾壽豐分院臨床心理師陳癸方表示,在自我調適上,先請遵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少出門、保持社交距離。在接收消息上,以看官方發布的訊息為主,勿相信來路不明的資訊,避免心情起伏大,增加焦慮感;記得維持生活作息,保持原有的生活規律。在心理上,可找在家可以做的活動,學習讓自己放鬆平靜,例如閱讀、聽音樂、追劇及簡易的居家運動、瑜伽。他表示,也要學習接納情緒,感到焦慮、害怕、憤怒、難過、恐慌等都是很正常的,透過3至5分鐘的深呼吸,緩和情緒,如果願意,也可以試著告訴信任的親友們,分享情緒;還能夠透過社群軟體傳達關心,讓自己不感到孤單。身心科醫師鍾德指出,疫情來勢洶洶,面對心理及經濟上的壓力,有些民眾已經出現失眠、恐慌、對生活感到洩氣、失望,甚至害怕面對人群等現象,如未能盡早就醫,恐怕會造成更嚴重的身心疾病。他呼籲民眾應該多多關心家人及身旁的朋友,並給予正向的鼓勵與支持,以免陷於不健康的情緒中惡性循環,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
2021-06-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嚴峻增焦慮感 心理師建議調適自身情緒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每天全台確診數不斷增加,加上三級警戒,許多人失業或無薪假待在家,又容易接收假消息,人心惶惶之下,情緒出現焦慮與恐慌。門諾醫院建議,民眾學習「專注」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並調適身心,做好自我防護才能降低焦慮感。門諾壽豐分院臨床心理師陳癸方表示,在自我調適上,可藉由以下建議提升防護力。首先請遵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少出門、保持社交距離。在接收消息上,以看官方發布的訊息為主,勿相信來路不明的資訊,避免心情起伏大,增加焦慮感;記得維持生活作息,保持原有的生活規律。在心理上,可找在家可以做的活動,學習讓自己放鬆平靜,例如閱讀、聽音樂、追劇及簡易的居家運動、瑜珈。也要學習接納情緒,感到焦慮、害怕、憤怒、難過、恐慌等都是很正常的,透過3至5分鐘的深呼吸,緩和情緒,如果願意,也可試著告訴信任的親友,分享心裡的情緒;還能透過社群軟體傳達關心,讓自己不感到孤單。身心科醫師鍾德指出,疫情來勢洶洶,面對心理及經濟上的壓力,有些民眾已出現失眠、恐慌、對生活感到洩氣、失望,甚至害怕面對人群等現象,如未能盡早就醫,恐怕會造成更嚴重的身心疾病。呼籲民眾應多關心家人及身旁的朋友,並給予正向的鼓勵與支持,以免陷於不健康的情緒中惡性循環,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
2021-05-26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疫情壓力大 身心科醫師教「三多三少」法放鬆心情
疫情持續延燒,民眾每天擔心受怕,出現睡不著、睡不好、睡不飽,甚致胸悶、氣喘、頭暈,有時還會疲累、發抖、手麻,這些情況很明顯地是受到疫情所帶來的壓力影響,防疫生活下大家身心壓力緊繃,生活負擔加重,家人在一起的時間變長,容易出現口角,卻又缺少活動以及情緒出口,人變得煩躁不適,大甲李綜合身心科暨美德醫院主任劉又銘醫師建議,民眾可善用所謂「三多三少」的概念法,幫助自己釋放身心壓力。多聽內在 少聽外在整天聽著新聞報導確診數字與消息,非常容易感到疲憊與沈重,甚至一直手機轉傳訊息而陷入一種焦慮的循環狀態裡,其實焦慮的存在是一種生命訊號,目的要提醒自己注意危險並做好自我保護而已,大家都需要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當瞭解自己內在的情緒動力原因之後,困擾不安的感覺就比較會減輕。但若是發現內心起伏過大,則需求助身心科醫師,評估深層心理狀態。多心靈連結 少身體接觸防疫情形下,為了安全距離,需要拉開個人接觸與社交距離,但也因此容易讓人與人間的心理距離也遠離,宅在家時連結的是滑手機或追劇,這讓時間過得比較快,但不夠營養的內容會使心靈空虛憔悴,可藉此時改變一下,做些平時沒有給自己與家人時間完成的事,例如讀本好書、聽聽音樂、與家人一同料理等,滋養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或感受自己內在有意義的生命獨處經驗,才是維持心理健康的營養,而能幫助消化疫情帶來的危機感與無力感。多健康運動 少垃圾食物不自覺的多吃垃圾食物或暴飲暴食,這問題在焦慮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在家裡為自己找出一塊空間,藉由線上課程,學習伸展操、柔軟體操、瑜珈式活動,或是熱歌勁舞,乃至有氧運動,都是能有效改善心情、舒緩壓力的方式。防疫下, 大甲李綜合醫院感染科醫師劉有增建議還可以這麼做,多喝溫開水每15到30分鐘喝一次、多攝取優質蛋白質食物(水煮蛋、白豆腐、豆漿等)、多吃新鮮蔬果,可以增強免疫力、充足睡眠、適當運動、打開門窗對流通風、保持平穩情緒。
-
2021-05-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門諾復健科自製短片 邀民眾「疫起在家做運動」
新冠肺炎疫情警戒全國升至三級,許多民眾減少外出乖乖在家防疫,但運動量減少體重恐上升。門諾醫院復健科特地拍攝「疫起在家做運動」小短片,透過伸展、拉筋動作,在家輕鬆運動,提升身體活動力,還能緩解生活壓力。門諾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示範3組上、下肢的伸展、拉筋運動。首先將兩手臂向外伸直,一隻手掌朝上另一隻手朝下,並將頭轉往手掌朝上的那一邊,隨著雙手的開始轉動,頭也是隨著轉換方向,這動作對於緩解肩頸酸痛有很大的幫助。第二組則是高弓步式,不僅可以延展脊椎、伸展肩膀與手臂,還可鍛鍊下肢。最後透過下肢拉筋,舒緩腿部緊繃的肌肉,3組運動每次做3至5次。疫情升溫,一家人宅在家,不妨透過親子間的互動遊戲拉近彼此距離。物理治療師陳奕廷說,一家人躺在床上或是地板上,以抱枕當球,運用手腳玩起傳球運動,不僅增加趣味性,也可增進核心肌群及小腿肌耐力的訓練。而身體版的「烏龜翹」遊戲,對於孩子的平衡感及反應能力都有很大幫助,也能讓孩子在遊戲中養成運動的好習慣。門諾醫院身心科醫師鍾德表示,疫情升溫導致人心惶惶,建議民眾除正確了解疫情訊息,做好自身防疫保護,不輕易聽信他人傳言、減少外出等,在家中透過適度運動,避免久坐少動,才能促進身體健康,更有效地對抗疫情。
-
2021-05-2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恐疫症M形現象!民眾怕染疫急赴篩檢、有病的卻不回診
彰化縣連續一周每天有新增確診病例,引起不少民眾恐慌,身體發熱或倦怠就自覺可能染疫,精神壓力上升,另有身心科和精神科的病人擔心到醫院風險高,從定期回診名單中消失;身心科醫師認為應該看病的還是要回診,「恐疫症」民眾可先從事紓壓活動,若已達到焦慮失眠狀態就應考慮就醫。彰化縣有3鄉鎮被列為疫情重災區,當地餐飲旅遊業生意斷崖式下跌,知名餐廳自行停業,小吃和零售業半數以上也自動休息,不少民眾感受疫情緊繃氛圍,「恐疫症」上身,只要體溫升高、身體疲倦、皮膚癢或輕咳,都覺得好像感染病毒,還有民眾聽說「朋友的朋友」被匡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忽然體溫升高到攝氏37.6度,急忙到衛福部彰化醫院篩檢,結果是陰性。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羿行今天表示,台灣這波疫情的確診患者出現非典型症狀,有的類似感冒、皮膚過敏,難以判別,必須經由PCR、快篩才能確診,因此民眾若出現輕微感冒、過敏等不適症狀,在無法辨斷的情況下,確實容易緊張焦慮。陳羿行說,彰化縣衛生局的疫調做得很確實,有明確接觸史的人,會接獲衛生單位的通知並接走,此外,除非異常發燒、呼吸有點喘不過來,民眾都不必擔心感染,目前防疫作為已經做到染疫者不會被遺漏。他建議,有焦慮感的民眾可從事舒緩的居家活動,跟家人聊天,做瑜珈、園藝、手工藝或利用這段時間整理老照片等物品,轉移注意力,轉換心境,紓解緊張情緒,逐漸回歸正常生活,若焦慮到已經失眠的程度,可考慮到身心科或精神科就診。陳羿行又說,反而一些身心科病人自從疫情嚴峻之後,沒再定期回診,病人應按時服藥穩定病情,如果斷續服藥或停藥,天氣炎熱、疫情氣氛可能使得情緒焦燥,不利控制疾病,令人擔心,身心科和精神科的病人應恢復定期回診;彰化醫院已開設「藥來速」窗口,另規畫遠距看診,方便病人安全就醫。
-
2021-05-1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記憶力一點一點的被拿走,裸露出你原本的樣!失智可以是病也不算是病
【編者按】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失智老人」。一篇來自專門評估「認知功能」的神經科心理師,以她多年對這種病人與家屬的觀察,提出對家屬及照顧者的寶貴意見;一位資深身心科醫師,進一步說明失智老人的精神症狀可能引起家人與照顧者的困擾,尤其目前在台灣的許多家庭,這種照護工作常會落在具有語言與文化隔閡的外籍看護,更容易衍生出許多問題;最後一位神經科資深醫師追憶父親的年老、凋零帶給他的人生哲學,並由多年陪伴失智的老母,說出寓意深遠的這幾句話,「失智是一個現象,它可以不是一個問題,它可以是病,也不算是病。這個答案還需要有智慧的你親自去解答。」人生下來就開始面對死亡。小時候隨父母親從大陸來台灣,住在屏東市區的空軍眷村。共十四排房子,一排約十二戶,一戶接著一戶,一戶有四到五個孩子。集中在不到兩個體育場的範圍。家家戶戶互通消息,一家炒菜十戶香、一家罵孩子九家都聽到。村子裡都是年輕人跟小孩,沒有老人,只有生的,沒有死的。十八歲到台北讀書,寒暑假回家就陸續聽到鄰居的湯伯伯走了、宋伯伯走了、李伯伯走了。走的都是癌症、肝病,年齡也就在五、六十歲,就沒聽說誰失智的。如今這些長輩們走的走、老的老,沒剩幾個了,我也七十了。老人家晚年都幸福,孩子個個孝順,陪在身邊。父親是軍人,參加過西安事變、上海保衛戰、南京保衛戰,出生入死,養成堅毅不屈的精神。記得小時候,有一次父親在鄰居家喝酒,大醉,被扶回家,躺在床上,吐了。大聲的哭嚎說:「娘啊,兒子不孝啊,不能事奉您啊!」那是第一次看到父親的哭。第二次哭是大妹結婚,妹夫來家迎娶時,他又大哭,嚇得妹夫立刻跪下,說了好多安慰保證的話。老年,我們一起生活,我到那工作,他就陪我到那住。屏東是他在台灣的老宅。他跟著我住台北,又住花蓮,再搬到嘉義鄉下。我們父子倆有35年住在一起。日常生活都很規律,活到一百零一歲,安祥的走了。父母一輩他們年輕時吃盡辛苦,從大江南北來到台灣,人生地不熟,群聚在一起,相濡以沫,用盡心力把孩子拉拔長大,他們沒有侍奉過父母,我們也沒有被爺爺奶奶疼過。如今他們老了,記憶退了,眷村的房子也拆了,早年的記憶也空了。留下一個勤勞的身體及規律的生活。她們都生下四、五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是自己帶,沒有親戚幫手,養成獨力自主的個性。養兒方知父母恩,她們見不到父母,只得專心到孩子身上,訓練自己把父、親戚、老家從心裡抹平。也就因爲環境的磨練,讓她們養成了隨遇而安的個性。母親如今也已是九十歲的老人,記憶力退了,最近的記憶忘了,以前的記憶也平了。早餐過後讀讀報,走到附近的便利商店買包蛋捲,回來看點電視,睡個回籠覺。她不會說要回娘家,她已經很早就把那個老家放下了。她跟我住,我就是她的家。我陪她上菜市場,那是她最熟悉的地方,好多攤販都跟她打招呼。她還會選最好吃的魚。她以前很會做菜,如今什麼都吃,問她虧吃不吃?她笑著說:虧不吃。台灣,現在的人活得夠老,動不動就到九十,子女也六七十歲。請了外勞,一夜有人照顧。做飯家中雜物有人打理,分擔了子女的壓力。失智老人能住在自己熟悉房子,有專人照顧生活起居,還有兒女在旁陪伴。這樣的生活豈是日本、歐美可比,大概是台灣、香港獨有,照顧失能失智的父母是子女的責任,所以外勞存焉。不過我等60至70歲小老人,照顧90歲老老人,有外傭在旁幫忙。20年後我等生活失能,如何自理?子女何在?政府何在?所以靠人不如靠己,如何安排老年生活?就從現在開始!例如尋找老伴,老來ㄧ起互伴生活,範圍在一碗湯的距離。常常一起吃吃飯,走走路,喝茶聊天,同歡笑,共病苦,相扶持到終了。我認為,年輕,大概就是七十歲能做六十歲人的事,就年輕十歲;七十歲能做五十歲的事,就年輕二十歲;七十歲能做四十歲的事,就年輕三十歲;七十歲在做四十歲的事,就能活它到百歲。孔子說,不知老之將至,就是因為他做不停啊!而人總是要走的,不想得癌症、中風、心臟病,活得夠老,就會與失智為伍。現在大家都愛做健康檢查及吃高血壓、高血酯、糖尿病的藥,不就是再為失智症準備嗎!失智是一種腦部退化的過程。你的記憶力會一點一點的被拿走,裸露出你原本的樣子。其實失智的人看不到她現在的樣子,她還是繼續的過生活,只是在旁邊照顧的家人看不懂老人家的行,用自己熟悉慣習的思維來相處,產生磨擦與苦惱,又迴向給父母,讓失智的父母看到的是不能溝通的子女,雙方的面貌就變得不好看了。人老了,記憶力還好時,能不能學習訓練把記憶力慢慢的磨平,把日常生活變的簡單規律。如此,當失智來臨,你的日常生活機能需要的不多,因此在日益減退的功能下,仍然能輕安的過日子,平靜的走完這一生。失智是一個現象,它可以不是一個問題,它可以是病,也不算是病。這個答案還需要有智慧的你親自去解答。(本文轉載自民報醫病平台2017/9/29)
-
2021-05-1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失智症的家人與醫病互動——回應「陪父母做失智檢查,心情好複雜?」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失智老人」。一篇來自專門評估「認知功能」的神經科心理師,以她多年對這種病人與家屬的觀察,提出對家屬及照顧者的寶貴意見;一位資深身心科醫師,進一步說明失智老人的精神症狀可能引起家人與照顧者的困擾,尤其目前在台灣的許多家庭,這種照護工作常會落在具有語言與文化隔閡的外籍看護,更容易衍生出許多問題;最後一位神經科資深醫師追憶父親的年老、凋零帶給他的人生哲學,並由多年陪伴失智的老母,說出寓意深遠的這幾句話,「失智是一個現象,它可以不是一個問題,它可以是病,也不算是病。這個答案還需要有智慧的你親自去解答。」很高興有臨床心理師分享執行認知功能評估的經驗,這項檢查不只是疑似有失智跡象的人,還包括已經確診為失智症,需追蹤認知功能變化的病人,也會安排做這項檢查。特別是已經有明顯記憶力問題的病人,如果再加上長輩們有重聽,或是語言功能不佳時,這些認知功能評估經常需要花相當的時間,因此也需要臨床心理師十分有耐心來完成。筆者是身心科醫師,有時在門診或是病房會診,遇到懷疑有認知功能障礙的病人,有時會以簡易智能檢查(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來做初步篩檢,短短五個大項目的檢測,因為病人聽力不佳或是注意力無法集中,需要大聲地重複問題,一個測驗花個15到20分鐘不是少見的事,更何況要做完一整套測驗。因此向來對於執行認知功能評估為日常業務的臨床心理師十分欽佩敬重。除了林心理師文章中描述,因為擔心母親無法順利回答問題,而焦慮無助的家屬,我在臨床上也觀察到主要照顧者常承受極大壓力。有些失智症病人的家庭,會由子女們輪流照顧,或是由其中一位負責照顧。但是不論何種情況,主要照顧者常承受極大的壓力。因為如果病人開始出現失智症狀,或是原有的症狀惡化,主要照顧者會被其他家人責怪沒有照顧好病人,好像失智症就是因為照顧的人疏忽才造成的,尤其當主要照顧者是媳婦的時候,這現象更明顯。但是我們知道失智症是大腦逐漸退化的疾病,隨著時間進展本來症狀就會逐漸惡化,一昧的指責照顧者是不公平的。有時候失智症的病人還有一個現象,就是對著不住在一起的其他家人抱怨照顧者,沒有按時讓他吃飯,對他態度不好等等。但是這些指控往往不是事實,而可能是失智症病人記憶力不好的症狀。例如剛吃過飯可是他自己忘記了;或是出了家門找不到路回家,照顧者只好限制他的行動。又例如我們常看到外籍看護受到失智老人胡亂抱怨「偷錢」、「偷吃」等指控,但是因為語言的困難無法辯駁而受到許多委屈,直到最後家人發覺錯怪了外勞,賣力工作的外勞才獲得家人的體諒信任。因此家人需要多一點信任與體諒,少一點指責,否則失智症病人的主要照顧者身心不堪負荷的新聞時有所聞。醫療人員也需要給照顧失智症病人的家人支持與鼓勵,即使就醫時病人的記憶等認知功能已有明顯障礙,醫師或其他醫療人員也不適合說:「為什麼拖到現在才來檢查?」因為如此一來除了讓照顧者覺得被指責,也可能使其他家人誤以為照顧者拖延病情。更何況有些與失智症相關聯的認知功能、情緒障礙,或是行為症狀,在沒有醫學背景的照顧者看來,可能只是正常老化的健忘、鬧脾氣,或是原本固執的個性更厲害而已。此外,為了幫助執行認知功能評估的臨床心理師能夠更有效率地完成測驗,轉介測驗的醫師以及家人都可以幫忙。例如醫師可以在轉介單上面稍加敘述病人的疾病史、臨床症狀、慣用語言以及教育程度等,如此一來臨床心理師就可以較為快速了解病人的概況,認知功能評估的目的與重點,以及預期會遇到的問題。當然現今的醫療現況,上述的情境只是理想中的情形,醫師通常忙碌到無法詳述心理師需要的資訊。這時陪同前來的家人就可以幫忙補充說明,除了上述的資料之外,家人也可以告知心理師這次認知功能評估的目的。例如是初次評估,目的是為了做失智症診斷的依據之一,以便接下來的治療;或者是追蹤評估,以了解現有失智症治療的效果。就像文章中陪同媽媽就診的焦慮無助的兒子,有時候家屬或許是擔心萬一認知功能評估的結果不如預期,健保就不再給付媽媽正在服用治療失智症的藥物了。因此醫病彼此雙向的溝通是重要的,如同文章所言,「家屬如果能以信任代替質疑,以尊重代替干預,以開放合作的心態與醫療人員互動,相信整體醫療品質將有所提升,也能夠大大降低溝通不良產生的誤會,增進患者的福祉」。而醫療人員也可以設身處地去了解焦慮不安的病人或家屬,在緊張激動的表象之下,背後未說出口的擔憂,促進醫病雙贏。
-
2021-05-1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陪父母做失智檢查,心情好複雜?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失智老人」。一篇來自專門評估「認知功能」的神經科心理師,以她多年對這種病人與家屬的觀察,提出對家屬及照顧者的寶貴意見;一位資深身心科醫師,進一步說明失智老人的精神症狀可能引起家人與照顧者的困擾,尤其目前在台灣的許多家庭,這種照護工作常會落在具有語言與文化隔閡的外籍看護,更容易衍生出許多問題;最後一位神經科資深醫師追憶父親的年老、凋零帶給他的人生哲學,並由多年陪伴失智的老母,說出寓意深遠的這幾句話,「失智是一個現象,它可以不是一個問題,它可以是病,也不算是病。這個答案還需要有智慧的你親自去解答。」「認知功能評估」是神經科門診、記憶門診時常開立的檢查項目,許多抱怨記憶力衰退、腦力下降的民眾在就診時,醫師通常會建議接受這樣的檢查;許多疑似有失智跡象的人,也會被安排做這項檢查。身為神經科心理師,我的日常便是執行認知功能評估。由於民眾對此普遍較不熟悉,再加上如果是失智症病人,常伴有情緒及行為症狀,在評估過程難免會有意外插曲。筆者想藉由個人執業經驗,向大家分享一個印象特別深刻的經歷,也一同說明來醫院做認知功能檢查該注意些什麼?如何調整好心態,降低就醫時的緊張感,避免溝通不良,與醫療人員默契互動。焦慮無助的家屬一位年近90歲的奶奶,由兒子推著輪椅進到評估室。我習慣在病人與家屬移動進來的過程快速瞥一下病人外觀大致狀態。眼前的第一印象是:虛弱無力、反應遲滯、情緒低落、沒有動機的高齡長輩。按照正規流程,我請家屬在外等候,待病人完成評估後再請家屬入內。此時這名兒子突然說:「她不行自己在裡面啦!你控制不了,她等一下就會不配合。」「控制不了?」我心裡立即浮現幾個臆測,是會情緒失控叫罵?還是行為失控打人?但眼前這名奶奶的狀態看起來都不像是需要被「控制」。而身為心理師,對於人的下意識語言總是比較敏銳,不禁思考:是什麼會讓這名兒子用「控制」來形容自己的母親?在正式測驗開始前,我通常先用簡單的問題喚起病人的注意力,一方面觀察是否有足夠的溝通能力回應接下來的測驗題目。「奶奶你好,我現在要給你做腦力檢查,請問你叫什麼名字呢?」「……」這名奶奶呈現虛弱、呆滯、神情哀傷。我放慢速度,反覆問了幾次,奶奶才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名字。「好,那請問你是民國幾年出生的?」奶奶的反應仍然遲滯,停頓幾秒鐘才提起虛弱的聲音:「……我聽不到……聽無!」此時,眼看著奶奶一直回答不出來,一旁的兒子激動著:「媽,人家在問你,你要回答啊!」很多時候,我們在診間最怕的不是病人沒有反應或答不出來。這名兒子扯開嗓子,滿懷不耐的語調,穿透整間評估室。看上去是為了「協助」我做評估,但這樣帶有情緒的高分貝音量反倒讓這名奶奶越來越退縮、膽怯,整個人更是顫抖了起來……「媽!」兒子又一次的大聲疾呼。「沒關係!」我舉起手向這位家屬示意,請他在旁「陪伴即可」。如同上面所述,一般來說我們會請家屬在外等候,視情況同意家屬在旁陪伴,主要是考量到有些病人若一個人容易感到緊張害怕,家屬在旁陪同,病人能夠感到安心放鬆。然而最不樂見的是上述這種情況,家屬在旁陪同非但沒有安撫的作用,更無意間干擾了評估的進行,醫療人員還得一面安撫家屬激動的情緒。這不是賽跑,不需分秒必爭。這不是考試,不需力求完美。其實故事中這名兒子的心情,我當然能夠理解。可能是怕回答得太慢而耽誤時間,可能是覺得沒有回答會失了禮貌,可能是不想被認為程度很差。然而這個現象讓我不禁反思,為什麼病人跟家屬會這麼「高焦慮」?左思右想,歸結出兩大因素:時間壓迫感與文化氛圍時間急促感在這個什麼都講求高效率的社會,我們做什麼都講求快捷。錯過捷運,五分鐘後的下一班讓人感到度秒如年,網購可以早上訂晚上取貨;我們對時間的「經驗感」早已被重新定義。外加上台灣醫療資源的可及性高,特別在台北市,到大醫院就醫並非太困難的事情,掛號大廳每天皆呈現「門庭若市」的狀態。在就醫人數多的情況下,醫療人員在一個病患所能花費的時間自然就被壓縮,許多民眾也養成「速戰速決」就醫習慣。如此一來,需時40分鐘左右的認知功能評估,好像變成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文化氛圍有些家屬會在評估開始前對長輩說:「待會要給你考試喔!你要認真回答喔!」我理解家屬是出自於求好心切的叮嚀,要長輩配合一些。不知是否儒家文化使然,我們對考試這件事總是格外敏感,許多長輩一聽到要被考試,整個人都緊張起來,評估過程滿頭大汗、臉紅手抖。也碰過幾個小時候未受教育的長輩,認為自己沒念過書而感到相當自卑,覺得自己沒念書一定表現不佳。還有一些長輩則是在評估結束時問道:我考得如何?有沒有及格? 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之下,病人反而無法表現出真正的能力,就也失去認知功能檢查的意義。做檢查最重要的目的在於了解病人真實的能力水準,好讓醫師能夠給予適切的治療計畫。所以基本上我在開始評估前並不會告知這是一個「考試」。回到剛才的故事,這名奶奶後來在我的引導下漸漸放鬆下來,能夠聽懂並回答測驗題目;原本呆滯的眼神,開始會注意我的反應。我們看到這名奶奶的轉變,從一開始淡漠退縮到能夠進行互動,以下分享一些溝通技巧:1.溫和適當的撫觸:在病人同意的情況下,我會握握老人家的手,一方面喚起他們的注意力,一方面降低他們的緊張感。2.足夠的耐心:失智病人的感知及理解能力比一般人來得「鈍」,一件事情需要重複解釋很多次他們才會慢慢聽懂;他們的反應與表達能力也比一般人來得「慢」,所以需要十足的耐心去理解他們真正的意思。。3.不放大檢視錯誤:答對了,大大給予肯定;答錯了,不特別放大檢視。一旁的兒子看著奶奶的反應漸入佳境,開口對我說:「這次順利很多,你太棒啦!是你的功力好,不然去年帶她來測,不到一分鐘就出來說不行了。」此話一出,我更加能夠同理為什麼這名兒子在一開始進入評估室時,會說出那樣不信任的話,又為什麼會在奶奶答不出來的時候情緒如此激動。給彼此多一份信任,有助於醫病正向互動身為醫療人員,家屬平日照顧病人背後的辛苦與辛酸,我們感同身受。我們想讓家屬知道的是,在評估過程中的一些操作,背後皆有其考量,如同評估時所做的詢問,主要是在蒐集資訊、澄清現況,並非在拷問或身家調查。當醫療人員執行專業工作時,家屬如果能以信任代替質疑,以尊重代替干預,以開放合作的心態與醫療人員互動,相信整體醫療品質將有所提升,也能夠大大降低溝通不良產生的誤會,增進病人的福祉。
-
2021-05-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職業媽媽沒空運動間歇性鍛鍊 費時短、效果棒
職業媽媽兩頭燒,常在兼顧工作和家庭中,犧牲自己;全職媽媽常被誤會「不用上班很輕鬆」,事實上全年無休的育兒生涯,有苦說不出;從職場退休的媽媽,孩子多已離家,出現職場家庭皆空的空巢期;把毛孩子視如己出的媽媽,在幸福相伴的日子裡,也有不得不面對的難題。不管你是哪一類媽媽,都別忘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元氣周報祝福全天下的媽媽「母親節快樂,日日美好,健康平安!」職業媽媽兩頭燒,工作要求表現好,家裡也不能馬虎,常在兼顧工作和家庭中,犧牲自己,但燃燒自己的同時,也別忘了照顧好自己。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鄭映芝從心靈、營養及運動三方面,提供職業媽媽健康處方。心靈處方家庭跟個人責任要分開。與另一半協調,必要時一起接受諮詢。對職業媽媽來說,學會紓壓很重要。鄭映芝指出,在門診遇過很多求診的媽媽,都是「阿信」的化身。一個人想將全家的責任扛起,白天辛苦上班,下班回到家後仍沒辦法坐下來休息,忙著照顧小孩、洗衣煮飯等家務事,忙到沒有空回想年輕時或婚前的興趣,壓力只增不減。遇到這樣的情況,她通常會建議「家庭跟個人的責任要分開」,這樣媽媽們才可能保有自己的時間。鄭映芝說,這類媽媽通常獨自求診,少見丈夫陪同。年齡從年輕到中年都有,共通點幾乎都是因為生活重擔影響情緒,進而對孩子或家人發脾氣,才覺察自己出問題。她通常會建議媽媽做出改變的第一步就是「溝通」。職業媽媽經常忙到沒有自己的放鬆時間,鄭映芝建議先跟丈夫協調,嘗試調整生活模式。例如,讓丈夫分攤家務事、輪流照顧孩子,而媽媽就能利用這個時段做自己有興趣的活動,不管是運動、做手工藝品甚至是放空什麼事都不做,就算一周只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時段,都對生活品質改善有相當大的幫助。若是溝通不順利,也可以試著將丈夫一起帶到門診或諮商室,由中立的第三方給予具體化的建議。若雙方發生爭吵,也有第三方可以安撫,比較容易讓雙方理性溝通,進而達到調整生活模式的目的。營養處方甜食紓壓愈吃愈憂鬱,多攝取原形食物。在忙亂的生活中,職業媽媽也應該注重飲食健康。鄭映芝說,許多人在煩躁時喜歡吃甜點轉換心情,但小心越吃越憂鬱。根據研究報告顯示,煩躁時吃高糖、高熱量食物,雖然可以提升血糖,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讓心情愉悅,但長期吃高糖和加工食物,會導致肥胖,對糖上癮更容易感到煩躁,導致惡性循環。「不要怕浪費食物。」鄭映芝也指出,不少媽媽覺得吃隔夜菜不好,丟掉又浪費,所以選擇自己把剩菜剩飯統統解決,不知不覺吃過量,這也飲食不健康的其中一個原因。鄭映芝建議吃少加工、沒有添加物的原形食物,也可嘗試「地中海飲食」,主食方面以全穀類取代白飯、麵條;吃大量蔬果,減少調味料用量,使用橄欖油烹調;在蛋白質攝取方面,則以豆類、乳製品、蛋及白肉,代替紅肉、加工食品,降低大腸癌發生機率。運動處方時間短、效果好,間歇性運動最適合職業媽媽。除了健康飲食,維持運動習慣也很重要,上班忙完下班忙,職業媽媽怎麼找到時間運動?鄭映芝說,可以先把一周的作息時間都列出來,包括孩子、丈夫全家人的作息,一一列出後,才方便交叉比對,如丈夫周六休假晚上都在家,那就可以請他幫忙處理家務,或孩子固定周三晚上有才藝課,這些都是媽媽可以好好利用的空檔。在運動類型上,可以選擇有效率的運動,如間歇性運動就非常適合生活忙碌卻又想運動減脂的媽媽們,透過不同的運動組合或是同一個動作,搭配短暫休息時間,反覆訓練的模式,時間短暫又能達到燃脂的效果。現今資訊發達,只要在網路上搜尋關鍵字,就可以找到非常多相關的運動影片,挑選適合自己體力及有興趣的,只要跟著影片做,不用上健身房,在家也能運動。小辭典間歇性運動間歇性運動是一種「運動訓練模式」,先做短時間密集運動(例如作30秒開合跳、棒式等),配合短暫休息(例如10秒),反覆這個過程,可以有不同的運動組合。間歇性運動的好處是,隨時隨地能來上一段10分鐘內的訓練,不必特別挪出時間出門運動,就能達到運動效果,適合生活忙碌卻又想運動減脂的人。
-
2021-05-08 癌症.頭頸癌
喉嚨卡卡、異物感,是罹患了口腔癌嗎?醫師給解答
75歲陳先生,因喉嚨卡卡持續好幾個月就醫,原本以為是很久之前吃到的魚刺仍卡在裡面。經內視鏡檢查並無找到魚刺,但卻在左側舌根發現腫塊,建議進行切片手術。術後病理報告為「鱗狀上皮細胞癌」,癌症分期為口咽癌第四期,後續接受化學放射治療,反應良好,目前持續於門診追蹤。收治個案的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王俞鈞表示,喉嚨有異物感、總是卡卡的,是耳鼻喉科門診常見的症狀。有許多疾病都會造成此症狀,但在臨床上,喉嚨有異物感的患者中發現罹癌的機會不大,但若能提早診斷,及早接受治療,才會有相對好的預後。喉嚨卡卡就是罹癌?這些疾病也會導致此症狀造成喉嚨卡卡最常見的疾病,臨床上最常見原因是過敏性鼻炎及胃酸咽喉逆流症,其他如咽喉發炎、扁桃腺結石、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誤食異物、胃食道逆流、胃酸咽喉逆流症、消化道疾病、頭頸部腫瘤、頭頸部肌肉骨骼疾病、自體免疫疾病、身心科方面疾病等,也會有此症狀。他分享曾收治一位女性,因喉嚨異物感持續半年而就診。細問之下,發現還有聲音沙啞、咳濃痰、鼻塞等症狀,檢查後,發現有慢性鼻竇炎及聲帶節結。在接受藥物治療仍未改善,而進行「慢性鼻竇炎內視鏡手術」,術後,鼻竇炎症狀及聲音沙啞獲得改善,清喉嚨次數減少,聲帶節結消失,仍持續追蹤中。 詳細檢查才能確定病因,對症下藥才有效王俞鈞指出,門診遇到患者因為喉嚨卡卡、有異物感求診時,通常會先了解症狀發生情況,也會詢問過去病史、家族史、接受過的手術病史、菸酒檳榔使用等;除了基本理學檢查,必要時也會使用內視鏡檢查鼻、咽、喉等部位看有無病灶。臨床上,並非每個病人都能第一時間做出判斷,有時需要追蹤一段時間、安排進一步檢查才能找到病因。在同個病患身上也可能同時並存多個疾病造成喉嚨異物感,在治療上,不同的疾病會有相對應的治療方式,若懷疑其他科別疾病引起,也會適時地作轉介。王俞鈞進一步說明,面對喉嚨卡卡問題,必須先判斷是哪種原因引起,不同疾病會有不同處置方式,除此之外,也應培養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戒菸、戒酒、少吃油炸和甜食等)。如就醫後使用藥物治療一段時間沒有改善,則建議接受進一步檢查,以確定病因。諮詢專家/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王俞鈞
-
2021-04-30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壓力症候群 照顧者應尋求協助
需要長期照護的病人,多以中風、癌末、脊椎損傷、嚴重失智症、精神病患等居多,這些病患的照顧者往往長期一人照顧病人,也不見得具有醫療背景,且需長期承受病人的負面情緒,在多重壓力下,會產生「壓力症候群」,出現憂鬱、失眠、頭暈、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筋骨痠痛等症狀。當類似症狀一周出現三次以上,且持續超過一個月,最好能夠至醫院的精神科或身心科門診,接受專業醫師的診斷。臨床上,醫師會先釐清照顧者的壓力源為何?通常照顧者因為責任感強烈,凡事都要自己解決,而一肩挑起大小事務。因此照顧者首先要認知沒有所謂「完美的照顧」,應適時讓專業照顧團隊接手照顧,「放下壓力源」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更應該將「照顧好自己」列為重要任務。在尋求藥物治療前,臨床上也會讓照護者學習放鬆技巧,並鼓勵其調整生活作息、適時運動,都是能卸下壓力緊繃的方式。如果還是有憂鬱、失眠等症狀,則可和醫師討論,透過心理諮商或開立助眠等緩解藥物,來幫助照顧者適時釋放壓力。
-
2021-04-28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胸痛是心在痛還是胃食道逆流?醫師說明胸痛5種常見原因
認識胸痛成因 排除致命性疾病 胸痛是現代人相當常見的文明病,許多人會馬上聯想到心臟問題,但也可能是其他器官正在求救。胸痛不僅是胃食道逆流的非典型症狀之一,更是病人常常主訴的症狀。胸腔是聚集重要器官的位置,因此瞭解疼痛可能與哪些器官有關,才是排除致命性疾病的關鍵。 不只是心痛?5種常見胸痛原因 員榮醫療體系員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吳文傑醫師說明5種最常見的胸痛因素,第一:心血管疾病,由於心臟位於胸腔內,包括好幾條重要血管,因此心血管系統出問題有極高的致命性,包含心肌梗塞、心肌缺氧、主動脈剝離等,建議從心血管方面著手確診或疾病排除。 第二:胃食道逆流或食道發炎,胸痛是胃食道逆流非典型症狀之一,若合併脹氣、喉嚨異物感、咳嗽等症狀,就有很高的機率是胃食道逆流造成,也有可能與反覆逆流導致食道損傷或發炎所引起的疼痛有關。 第三:胸部的肌肉或骨骼,吳文傑醫師表示,這是最常見的胸痛原因,大多是因運動過度或外傷病史所致,其疼痛特性是按壓特定部位會產生局部疼痛。 第四:腫瘤壓迫,當腫瘤壓迫到肌肉、血管或神經時,有可能造成鄰近器官不適,產生胸痛的感覺。吳文傑醫師分享,曾經有病人將經常性胸痛誤認是胃食道逆流,直到某天痛到受不了送往急診,才發現是靠近食道的地方長了腫瘤。 第五:其他疾病,造成胸痛原因又多又複雜,包含身心科疾病,尤其是焦慮症或恐慌症病人。帶狀皰疹(皮蛇)、呼吸道疾病(如氣胸)都可能造成胸痛。 吳文傑醫師:〈胸痛可能不是心痛的感覺〉 《延伸閱讀》 .胸悶胸痛該怎麼辦?醫:3重點判斷是否需盡速就醫! .胸悶、痛、喘小心「氣胸」恐害命 醫指2族群男性更要注意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4-1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擲出觸身球引發心理陰影 運動心理學助投手重返球場
一名大學公開組投手因曾經在練習賽中丟到隊友,產生心理陰影,此後只要有人站上打擊區,便會怕再度丟到人,使得比賽中嚴重失常,得了大家常說的「投球失憶症」;求助身心科心理師後,透過腹式呼吸、意象訓練以及自我對話等運動心理學,順利重返球場,在關鍵時刻發揮實力不再失常。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心理師符力中表示,在運動競技中,選手往往把比較多的心力放在技術和體能上,忽略心理層面的重要性。其實,心理狀態才是影響比賽中能不能發揮平常訓練成果的關鍵因素;以棒球為例,影響比賽當天狀態有8成是心理狀態,剩下2成是技術表現。符力中指出,實務上有許多技巧可以協助提升選手的運動表現,像是腹式呼吸、意象訓練與自我對話等。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等技巧可以協助選手在焦慮情境中放鬆;透過吐氣時間大於吸氣時間,幫助活化副交感神經,平靜下來。此外,腹式呼吸也有轉移注意力的功能,可以幫助把焦慮害怕的想法轉移到呼吸之中。意象訓練可幫助選手想像自己的完美動作,有助於達到實際動作訓練的效果,在執行意象訓練時,透過場景、動作設定等方式,協助選手預備比賽。許多研究顯示,當選手可以執行高質量的意象訓練時,其效果等同於實際練習的量;對於受傷的人,意象訓練可以縮短他們從受傷到重返賽場的時間。自我對話是用來幫助自己專注、聚焦的語句,可以是一句短短的話,也可以是一個詞彙。像是「我可以的」、「專注」等,自我對話沒有一定要說什麼不可,只要說出來對自己有功效,那就是很棒的一句話。符力中也強調,不是只有運動員在賽場上會受壓力、情緒、專注力等因素影響表現,上班族在面對研發、專案時,面對時間壓力、上司的壓力,及同事間的關係等因素,也會影響工作表現;只要和表現有關係,都可以靠著腹式呼吸和意象訓練以及自我對話讓自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