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4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搜尋
身心科
共找到
330
筆 文章
-
-
2022-02-2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天寒竹縣再增2人猝逝 身心科患者多出2成
寒流發威,新竹縣繼前2日傳出6人猝逝,消防局今日(22日)再通報2人非創傷性死亡,分別為45歲男子以及75歲老婦,2名死者皆患有慢性疾病,但是否因天冷溫差過大而死亡,還需要進一步判定。除了猝死案例增加,中醫大新竹附醫身心科醫師也發現近期身心疾病患者增加2成。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天冷空氣雖有減弱趨勢,但還是有大陸冷氣團等級,一直到24日各地都是寒冷的溫度,降雨則受到華南雲雨區東移的影響,中部以北、東北部持續性的降雨最明顯,預計明後天將有一股弱冷空氣南下,再稍降溫,要到周五後冷空氣減弱,水氣明顯減少,才會逐漸回暖。新竹縣消防局指出,繼前2天有6人非創傷性死亡,最年輕為45歲男性、最長則為94歲女性,昨日上午10時至今日上午10時,再通報2人猝死,分別是45歲男性及75歲女性。累計這波寒流期間,竹縣非創傷性死亡案件已達8件,3女5男死者是否因氣溫落差大導致猝死有待釐清。溼溼冷冷的天氣不僅是心肌梗塞的發病高峰,身心疾病也容易發作。中醫大新竹附醫身心科醫師周伯翰指出,近來因身心疾病來診的病人增加2成,分別是原本憂鬱症狀況穩定,但天氣不好症狀惡化,或是因體質敏感,如罹患自律神經失調,天氣一變感覺全身不舒服,胸悶、心悸、喘不過氣、腸胃不適等。周伯翰醫師建議,有部分民眾罹患憂鬱症是因太少曬太陽,因此還是建議他們天氣一旦放晴就要出去多曬太陽,或是多補充維生素D3,有助身體吸收少許陽光、製作褪黑激素等,其實國外常有民眾會使用日照燈,讓大腦感覺身體有光照。醫師提醒,身心疾病症患者更需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頭部及四肢是散熱的地方,身體為了要保暖就會活化交感神經,容易使本身患有自律神經失調的人,更容易感到恐慌,胸悶、心悸、腸躁症的問題也會更惡化。
-
2022-02-1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產後憂鬱釀憾事 醫師建議家人分擔與陪伴就醫
桃園發生女子疑因產後憂鬱,悶死2個月大兒子的悲劇。專業醫師建議,產婦除可透過中西醫治療及心理治療緩解憂鬱症狀,家人更應陪伴、一起參與,更有助解決產後適應問題。在新竹市執業的精神科醫師林正修告訴中央社記者,產後往往會因為角色轉換或賀爾蒙的生理因素造成情緒不佳,通常在壓力釋放、生活適應後,都會慢慢的走出陰暗的情緒,要經過專業診斷才能確認是否嚴重到成為「憂鬱症」,就需接受治療。林正修說,如果產婦在懷孕前就有憂鬱症的看診經歷,家屬應該更加注意產後情緒,也要密切注意服藥是否規律,有時候產婦會因為婆媳、夫妻間的意見不同而出現壓力,建議家人給予陪伴、溝通與適度情緒發洩。林正修建議,媽媽在生產前可先做角色轉換的準備,透過有經驗的家人或護理人員提供相關指導與資訊;產後,家人需盡可能分擔工作,讓產婦可以有屬於自己的時間,適度釋放壓力,不論對大人、小孩,都是更正向且健康的發展。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鄭映芝提供衛教資料表示,全職媽媽每天的工作不外乎照顧孩子、打理家務,猶如小鳥般被困在籠子裡飛不出去,長期下來,因為無法實現自我,容易感到失落,嚴重者更出現憂鬱症狀。鄭映芝指出,全職媽媽常不小心就承擔了整個家庭的責任,建議夫妻將整個家庭責任分工,以減少妻子的照顧壓力;平時要找人對話,表達自己的需求;調整心態,接受當個「夠好」的媽媽即可。鄭映芝說,產後或是育兒的憂鬱不僅影響父母本身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親子間的互動關係,對家庭系統、親職教養行為產生負面的影響,因此,當憂鬱症狀嚴重時,不要害怕尋求專業協助,中西醫合併治療及心理治療都能有效地協助緩解憂鬱症狀。鄭映芝強調,如果家人、夫妻能一起尋求治療,更有助於處理家庭及夫妻面對孩子出生後帶來的適應問題。桃園市一名王姓女子去年11月間疑因產後憂鬱,以毛毯、塑膠袋悶死2個月大的兒子後自首。新竹市去年也有一名產後憂鬱症的媽媽,疑不滿1歲兒子的哭聲太吵,徒手悶死幼嬰。
-
2022-02-1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曬恩愛看太多? 醫:情人節到來恐懼症患者增加
農曆年過後,緊接著就是2月14日西洋情人節到來,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身心科醫師陳怡如觀察,節日前後,不但長期單身者形單影隻壓力倍增求診,也有的是在過年看清對方真面目、失妻失和鬧離婚等求助於身心門診。陳怡如建議,不要害怕負面情緒,勇敢面對憂鬱等情緒,可諮詢專業醫師,共同找出問題根源。單身且對情人節有壓力者,可事先安排活動,與朋友或家人聚餐,或多參與社交活動、認識朋友,轉換情緒,別讓該擁有的幸福從手中溜走。陳怡如說明,在過往諮商與治療過的個案中,特別在節日前後,因感情問題求診,主要可歸類四大族群,包括第一類為想脫單的長期單身者,見他人雙雙對對,深陷持續的失落、壓力、憂鬱,嚴重影響日常作息,即「情人節恐懼症」。陳怡如指出,另三大類族群,第二類是因迷戀而過分放大對方優點,心理學稱「暈輪效應」,深入交往後才揭真面目,陷入低潮與抑鬱。三是夫妻多年,遇感情觸礁,走向離婚危機求助輔導;最後則是憂鬱症、躁鬱症或焦慮症患者對節日期待,卻懼怕疾病影響情感發展。陳怡如建議,一、 兩性關係中,尊重對方是獨立的個體,有其特有的生命經歷,給予空間,以欣賞、包容來代替控制與佔有。二、 熱戀過後,提醒自己感情不是世界的全部,多愛自己,珍惜擁有的其他人事物;退讓、委屈,會讓自己在關係中找不到定位;怨懟、報復,有可能導致兩敗俱傷。三、 世上沒有完美,用「正念」學習接納自己所有的情緒,珍惜每一刻。正念是 指不帶任何評價的讓自身感知每個經驗的當下,在開展的覺知與認識中,練習讓身體、 情緒、想法、念頭等心理狀態,導向放鬆、減壓、平靜與自在的專注狀態。
-
2022-02-07 名人.黃達夫
黃達夫/很多醫療工作 藏在健保不給付的地方
最近,媒體報導,新冠疫情讓存在感極低的感染科醫師,一躍成為電視明星。可是,記者卻發現,台灣正面臨感染科後繼無人的危機,近年來,台大、榮總的感染科每年大概只能收到一名住院醫師,而台灣最大的醫院林口長庚,甚至近六年來,只有一位新血。自健保開辦以來,因為制度設計的謬誤,我早知道,在這樣的環境下,用心、用腦診治病人的醫師會愈來愈少,但是,我萬萬沒想到,此刻,台灣醫療的崩潰,已經是現在進行式了!健保給付 多為動手項目報導中,台大副校長、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疫情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説,「嚴謹地説,要把許多感染管控的面向做得更好,應該是要更多的感染科醫師來幫忙……大部分醫院不願多聘感染科醫師的原因是,健保給付項目,以實際的操作,如超音波、內視鏡、開刀為主,感染科是『賣知識』難幫醫院賺錢。」在醫院績效支薪制度下,不能為醫院賺錢的醫師,薪水就少了!然而,病人安全的保障是任何一所醫院最起碼的責任,因此,預防院內感染是每一所醫院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所以,醫院評鑑才會有感染科醫師與病床比的標準,目的是要落實「不對病人造成傷害的醫師誓言」。醫院感控 一直捉襟見肘張上淳教授說得含蓄,要把感控做得更好,應該要更多感染科醫師。用白話文説,就是台灣醫院的感染控制,其實一直是捉襟見肘的,醫療環境一直不是很安全的。我上篇名人堂的文章說,「存活率高低,藏在病人看不到的地方。」其實很多無形無感的重要工作都藏在病人看不到的地方。譬如,當今癌症醫療的最高境界是多科整合的團體醫療,其關鍵在於多科的醫師以及相關的醫事人員,包括放射診斷科、病理科、腫瘤內科、外科、放射腫瘤科、身心科等醫師,加上臨床藥師、專科護理師、個案管理師、社工師、營養師等,總共有十來位或是更多專業人員。花時間醫療討論 像做功德各專業人員每周固定要在百忙中挪出至少一小時,聚在一起看影像檢查、看病理切片、再由全部參與者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其專業的意見,討論該周的新病人或是有新狀況的舊病人,取得共識後,再分工合作,進行治療。目的就是要為病人爭取最好的治療結果。因為健保不給付動腦的程序,所以團隊討論,等於是每一位參與者,都是花自己時間為病人做功德。精明的讀者可以算算,如果把這麽多人,每周一小時用於看門診、開刀、做內視鏡、超音波或貴重儀器如正子造影、核磁共振攝影的檢查,則不知會為自己、為醫院增加多少收入?感染科恐後繼無人 警訊!25年的健保,逐漸地,年輕的一代,看到用心、用腦照顧病人的前輩醫師的委屈,就愈來愈少願意選擇用心、用腦,處理複雜疾病的科別。如今,感染科醫師面臨後繼無人的危機,這可是一個極為巨大的警訊。
-
2022-02-06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改善心理的不安 醫:把握今天好好過 過度假設只會引來恐慌
工作忙碌、照顧家庭、煩惱經濟問題……這兩年又加上疫情的恐懼,現代人常時間處於壓力之下,心靈難以安頓。身心科醫師、營養師教你如何從轉念、飲食攝取,改善心理的不安、找回生活品質。用想像創造 自我的幸福瞬間葉啟斌/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推薦理由:現代人壓力大,容易產生恐懼或不安,是因為對現實產生「抗拒」,像曾被霸凌、被虐待,或是膝蓋疼痛等身體不適,「抗拒」導致分心、有雜念,進而產生壓力。每個人的「心理自我」,除了自己以外,包括父母、老師、同儕或同事、主管都會影響,雖可能留下傷口,但這些事成就了現在的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學習接受自己」。當開始接受自己,可以用想像進入「幸福瞬間」,找回自己的幸福感。像是輕輕閉上眼,想像自己何時、何地能最放鬆心境,有些人喜歡到海邊或山上瀑布旁,在這場景中有誰能共享,以及該地點的空氣、溫度、味道如何,用想像連接感官,包括身體、皮膚、眼睛、鼻子、嘴巴的感受,最後回到內心「心理感受如何」,享受自己創造的幸福瞬間。若不善於進入「幸福瞬間」的想像空間,可以試著放慢腳步,創造輕鬆自在的氛圍;此外「相信自己」就有力量,若不相信自己,內在會有很多衝突、矛盾,容易迷失方向,相信自己時,更能掌握自身優勢及能力,能更有效率應對事情。面對疫情,許多民眾產生恐慌、自律神經失調,甚至更難好好「與人相處」,他建議,除了做事,與他人維持友善關係更能增加和諧關係,再困難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用餐環境要放鬆 細嚼慢嚥多清淡許為捷/新光醫院營養師推薦理由:吃得好心情也會好,許為捷表示,自己最注重「用餐環境」,應盡量避免慌亂、吵雜,也要細嚼慢嚥,從開始進食到大腦產生飽的感覺,大約需要20分鐘,若吃得太快恐會吃過量,也會導致胃酸過度分泌,對腸胃道造成負擔;許多民眾以外食為主,需注意避免過油、過鹹,像是吃泡麵隔天恐水腫,建議多清淡飲食,少油、少鹽,減少身體負擔,心情自然好起來。許多人在壓力出現時,會想用「暴吃」來紓壓。情緒性進食往往只有當下能舒緩情緒,但吃完並不會心情變好,反而產生罪惡感、甚至變胖,建議民眾仍然要以「定時定量」攝取,不要不吃早餐、午晚餐報復性飲食,讓身體處在高高低低狀態。另外,應該多攝取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素,還有全穀根莖類、當季蔬菜水果等,可促進腸道健康。現代女性追求纖瘦外型,許為捷說,有些人會用少吃、補充乳清蛋白想增加肌肉量,但卻不運動,導致肌肉流失速度快,呼籲民眾仍要維持運動。除了飲食,睡眠更重要,若睡得少精神差,且身體瘦體素分泌不足,也容易變胖,建議民眾要吃得好、睡得好,維持運動,讓身心靈都能更健康。減少比較、把握今天 不過度假設洪暐傑/義大醫院家醫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推薦理由:根據健保署統計,疫情期間各科就診量下降,唯精神科就診數成長最多。反映民眾壓力增加、產生焦慮,原因是對未來不確定、會有很多的「假設」出現,甚至會有「如果疫情再來怎麼辦?工作會不會受影響?」的想法,自然產生壓力。未雨綢繆儘管好,但計畫趕不上變化,因此要學習「把握今天」。疫情延續兩年多尚未平復,身為前線醫護的他,時常與「壓力」共處。只要看到疫情起伏,都會想著「是不是別回家,怕感染家人與孩子」,若突然因為病人增加,醫院需要提升醫療量能,每位醫護都得配合醫院排班,犧牲與家人相處時間,他直言「這些事真的想也想不完」,因此多半不浪費時間焦慮,而是勇敢應對,把握當下、過好今天。此外,減少「比較」更能減輕壓力,讓心靈處於舒服狀態。有些人喜歡比較薪水;有人會比較自己的體力不如從前,像是病人中風後,埋怨手腳不如過往靈活,不斷比較讓他萬分痛苦。過去已無法改變,但可以珍惜現在所擁有,對往後人生有正面幫助。
-
2022-01-1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世事無常,愛要及時!有尊嚴的選擇人生終了也值得敬佩
【編者按】這是我們第二次以「教我人生的病人」為主題,由三位不同專業的醫師(精神科、復建科、神經科)回憶過去所看過的病人如何拓寬了他們的人生經驗。希望由他們的分享,不只醫療團隊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醫者可以由病人端學到人生的新經驗,更希望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家屬)可以更了解醫師端的內心世界,透過醫病雙方的彼此了解而改善醫病關係。誠如我們第一次這系列刊出時所說的,我們期待這類文章可以繼續在我們的園地陸續刊出。原本以為這個題目很好寫,腦中閃過的病人應該超過十位。可是後來卻發現好難抉擇,因為行醫二十多年來,有太多的病人讓我難忘,他們教我人生中不同而都是重要的事。接到血液腫瘤科會診單時有點驚訝,因為會診的原因中寫到「病人主動要求要看精神科醫師」,在二十年前這是很少見的情形,因為當時社會大眾普遍認為只有嚴重精神病才需要看精神科。當天下午去看了這位病人,進病房時這位四十多歲的女士,很有禮貌的想從病床上坐起來,一旁陪伴的媽媽趕忙扶著她,她低聲地請媽媽先到病房外面去,她想單獨和我談。還沒開口,跟方才冷靜、有禮的樣子不同,她先紅了眼眶,強忍眼淚之後,說了:「我覺得老天對我真不公平!」。原來她是一位高階主管,任職於知名的外商企業,她以她的事業成就自豪,但是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婚後沒多久她承受了先生的語言及肢體暴力,結婚後多年盼來的孩子,由於不是男孩,非常傳統的婆家,仍然覺得她沒有盡到媳婦的本分。其實這段婚姻一直沒有受到婆家的認可,她來自於南部鄉下的農家,靠著自己的努力與天分,上了最好的大學的科系,也在系上認識了後來成為先生的學長。先生的家世顯赫,所以婆家一直認為他們並不是門當戶對。為了證明自己,畢業之後她很努力的工作,也獲得上司的肯定,一路晉升到最高的職位,可惜這並沒有改善不幸福的婚姻。在一次嚴重的家暴事件之後,她下定決心要離婚,同時也開啟了女兒監護權的爭奪戰。就在法官判決離婚,也爭取到女兒監護權,正在計畫著開啟新生活時,她被確診了血癌。她覺得她的人生是靠著自己的努力爭取來的,但是老天似乎不想讓她順心如意。她不想讓媽媽操心,所以在家人面前她都是一貫的理性冷靜,有條有理的處理婚姻危機。即使生病了,也是她反過來安慰媽媽不要擔心。還好女兒貼心乖巧,是她最大的支持,可是內心深處,她是真的不甘心、也無法接受,因為她一直以為只要努力就會有好的結果。接下來一如她的行事風格,不管化療如何辛苦,她總是硬吞下該攝取的熱量與營養,幾次的化療下來還算順利,但是隨著體力下滑,她開始調整之後的生活安排。原先想化療療程結束就回去上班,可是現在想想覺得身體比較重要,而與公司討論後,公司也同意她可以休個長假。所以她打算化療完成後搬回南部娘家休養,也幫女兒轉學,不必在貴族學校面對高壓競爭,希望女兒可以快樂的成長。可惜突然的打擊來了,在倒數第二次化療時,她忽然半身偏癱而且無法說話,緊急的檢查顯示有腦出血。雖然心中難過,她還是努力寫下歪歪斜斜字條給我:「醫師,謝謝你一直以來願意聽我訴說,給我很大的支持鼓勵,但是我有不好的預感,我先前就已交代媽媽、姊妹,萬一我不好的時候怎麼辦,妹妹答應幫我照顧小孩,如果有需要,希望你可以關心輔導我女兒,謝謝你。」沒想到一語成懺,隔天她就因休克昏迷轉入加護病房,醫療團隊努力二週後,病人還是辭世了。二十年了,我依然記得她那種流淚完之後,臉上堅毅的表情,盡全力奮鬥到底是她的行事風格,可是也沒忘記預先為最壞的狀況作打算。對女兒與家人的愛,雖然她自己覺得有點晚了,但我覺得她教了我「世事無常,愛要及時」的道理。洪先生是食道癌的病人,住院時因為焦慮、恐慌以及失眠的問題會診精神科。拿到會診單看到他身分證字號的英文字母,就猜出他是我的同鄉。詢問完病史,討論好我建議的治療後,不禁聊起家鄉的事。鄉下地方醫療資源比較缺乏,所以他千里迢迢到北部來治療,雖然有個兒子就在北部上班,洪先生住不慣都市,出院後還是習慣回鄉下住。不過生病這件事讓洪先生做了極大的轉變,不只戒菸而且滴酒不沾。朋友約喝酒他不僅回絕了,還約他們一起去騎車游泳好好做運動。他說夫妻關係也變好了,以前常跟太太因為抽菸喝酒的習慣吵架,現在不吵架了,反而經常一起遊山玩水。他心裡對太太有些愧疚感,因為年輕時愛玩,下班後總是跟朋友鬼混到很晚才回家,那時他覺得只要賺錢有拿回家,就盡到責任了,太太的苦心相勸,他嫌太太囉嗦。生病後,太太一面帶孫子一面盡心盡力照顧他,讓他很是感動。所以他對我說,如果還不知感謝,不改掉壞習慣就連畜生都不如了。洪先生也順利完成治療,穩定後三個月回診追蹤一次,雖然早就沒有焦慮、恐慌、失眠的問題,不過他還是會順便掛我的診,單純來聊聊近況,我也樂得從他口中知道家鄉的事。不過追蹤一年多後,他的癌症轉移了。「醫師說還蠻嚴重的,轉移到肺還有肝、骨頭。」他告訴我做完放射治療後,與醫師討論過,他決定順其自然不再接受後線的治療,因為前一次的治療,他知道治療下去有多痛苦,而且醫師也說這次的藥物恐怕副作用更大,治療效果也不會比第一次治療時好,所以他覺得他目前還可以自己活動,生活能自理,想去哪裡就去,他不想最後的時日是躺在病床上。說到一半,他的電話響了,他聽一下,把電話拿給我:「我太太想要跟你說話,她要你幫忙勸我至少試試看一、二次的治療。」病人的太太在電話那頭先抱歉,因為要帶孫子所以沒辦法陪病人來,哭跟病人求他治療也沒用,兒子勸也沒有用,還乾脆不讓兒子進診間跟醫師討論,希望我幫著勸看看。我在電話中安慰了一下太太,掛掉電話後,我苦笑著問病人說:「怎麼辦?太太很擔心你,希望你接受治療。」病人回答說他的想法很堅定,也知道大家都是好意,但是他要的是最後的時間有品質。我問他:「可是如果不治療,最後那天很快到來,會不會有遺憾?」他說他想很清楚了,會生病走到這一步,這一切都是「自己做得來的(台語,咎由自取)」。最後我們討論了末期照顧的議題,請醫院的緩和個管師提供他家就近的緩和醫療資源。最近一次回診他說他去看了當地醫院的緩和科,醫師說他們可以提供居家安寧照顧,所以他不擔心生命末期會走得太痛苦。結束看診前,他主動說:「醫師,你還是要幫我預約三個月後喔,如果我還活著就會來看你!」雖然我無法改變洪先生對治療的決定,但是我很敬佩洪先生,對於自己治療與生命末期照護議題可以公開討論,與清楚知道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的豁達。讓我學到努力奮戰至最後一刻值得尊敬,瀟灑看破生死有尊嚴的選擇人生終了方式也值得敬佩。
-
2022-01-03 該看哪科.中醫
醫病天地/自律神經失調 中醫治療改善
秋冬日照短、天氣涼,身心疾病好發,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陳亮宇指出,最近許多患者主訴頭痛、心悸、身體痠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最後確診罹患自律神經失調,但患者常害怕被貼上標籤,其實中醫這方面早有經驗,呼籲勿延誤治療時機。陳亮宇表示,自律神經失調症候群症狀包含頭痛、胸悶、心悸、腸胃不適,有些人還會失眠、焦慮或容易緊張,現代女性因角色與壓力多元,較容易罹患。最近有1名約35歲女性上班族,疫情期間在家工作,疫後重返科技業,忙碌的工作讓她突然適應困難、壓力大,深受頭痛、身體痠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困擾,最後確診自律神經失調。經建議服用中藥搭配針灸,並培養運動習慣,多曬太陽,三餐定時吃,清淡飲食,不要吃太多,持續治療後症狀獲得改善。陳亮宇表示,自律神經失調可靠中醫治療改善,通常建議持續治療1至2個月,研究發現腸道的菌叢和功能會影響腦部神經和內分泌,服用中藥讓腸胃功能穩定,情緒也會比較穩定。陳亮宇說,許多民眾發現罹患自律神經失調,第一時間想找西醫身心科治療,卻又害怕被貼上標籤,其實中醫治療自律神經失調早有經驗,「肝心脾肺腎」對應了5種情緒「怒喜思悲恐」,中醫能依據情緒失調對應出身體哪裡不平衡,對症下藥調整。
-
2021-12-13 名人.黃達夫
黃達夫/存活率高低 藏在病人看不到的地方
最近有位記者問我,根據他的了解,台灣治療癌症的醫院都會經過國衛院的癌症品質認證,原則上,癌症的診斷與治療,應該都會遵守國際共識的診療指引照顧病人,有什麽因素會造成不同醫療院所存活率的不同。複雜難纏的病 診斷要正確我覺得這問題很好,也非常值得提出來討論!我個人50多年的醫療生涯正好伴隨著癌症醫療的發展,換句話說,我是從1960年代癌症沒有什麽辦法治療的時代一路看着它的進步,直到今天。所以,我深深體悟,治療像癌症這麽複雜難纏的疾病,最重要的是,從診斷到治療的每一個步驟都必須步步為營,一不小心,就會功虧一簣!大家都知道「對症下藥」的道理,所以,癌症醫療要成功,第一步就是診斷要正確,以乳癌為例,它並不是單純只有一個樣貌,它有很多分類、還有不同的惡性度、不同的成長速度,以及擴散的情況等。依病人狀況 決定手術方式這就須要依賴用心的病理科、分子醫學及放射診斷科醫師一起確定是哪一種乳癌、其危險因子及期別等,接着才能決定需要哪些臨床醫師參與,包括外科、腫瘤內科及放射腫瘤科。此外,還得依病人的狀況,決定治療的先後次序。手術時,外科醫師得根據腫瘤的大小決定手術的方式,腫瘤內科醫師則須根據病理的類型、以及腫瘤的大小做化學藥物的選擇,放射腫瘤科醫師也一樣要根據病人的狀況決定放射範圍及劑量。團隊整合醫療 效果好許多癌症醫療自1960年代開始發展,到了80年代,經過不斷地嘗試及經験的累積,發現光是不同專科的會診,尚不足以獲得很好的療效,進而發現當不同專科的醫師聚在一起集思廣益,確定診斷,進一步共同決定治療的先後順序以後,治療效果就好了許多,癌症的團隊整合醫療觀念於是確立。一般初期癌症,也許只須手術切除,而第二期以上的癌症則還需要化學或放射線治療,往往醫療過程漫長,這中間病人難免經歷身心的折磨。此刻,提供病人完善的身心照顧,才能確保病人安然度過整個治療過程,這就是為什麼身心科醫師、心理師、營養師、藥師、護理師都是醫療團隊不可或缺的一員。魔鬼藏細節 端看醫護用心癌症治療準則好比食譜,看同一本食譜不一定做出一樣的好菜。最重要的是,魔鬼藏在細節裏,同樣的術式,不同醫師的技術、工作紀律不一,結果就會不一樣。如果是接受化學治療,腫瘤內科醫師、專科護理師對病人的觀察是否用心,照顧是否周到,會決定不良併發症的發生率,結果也會不同。醫院感染控制 決定生命得失至於放射線治療,給同樣劑量也不一定就會得到同樣的結果,治療範圍的規畫是否恰當,放射治療執行的精準度都會造成不同的結果,或是副作用的嚴重度。此外,醫院環境感染控制的好壞,更會決定生命的得失。這些都是病人看不到的地方,然而,它決定了不一樣的存活率。
-
2021-12-13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阿嬤阿茲海默失智?影像檢查揭真相
80歲的林阿嬤早年在自家賣場工作,熱情好客,喜愛社交,6年前活動力大幅下降,精神委靡、頻繁如廁、情緒焦慮,甚至出現失序。家人帶她到精神科就醫,開始服用抗精神疾病藥物。3年前,阿嬤認知功能退化,推斷為「阿茲海默失智症」,開始服藥,但阿嬷狀況每下愈況,對人淡漠、妄想、打人,還隨處要脫褲大小便,家人困擾不已。退化型失智症的種類多元,有以記憶喪失為主的阿茲海默症、在個性及行為上有大幅度變化的額顳葉型失智症、易產生幻覺及行動障礙的路易氏體失智症等,年紀大的患者隨病情逐漸嚴重,各種類型失智症的症狀會逐漸相似與並存,不易判別。阿嬤就醫後,透過神經心理學檢查、心智功能評估、腦部掃描與造影,以及臨床症狀等,懷疑阿嬤並非罹患阿茲海默症,因此安排高階腦部造影檢查,幫助診斷判定。「類澱粉蛋白斑塊」是阿茲海默症最主要的病理特徵,患者大腦中會有斑塊堆積。歐美盛行的「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可利用影像「看見」腦中斑塊堆積的狀態,偵測阿茲海默症。檢查結果顯示,阿嬤腦中沒有斑塊堆積,確認她並非阿茲海默失智症。在與家屬說明病情及討論後,神經科與身心科團隊重新調整阿嬷的療程照護計畫,減輕易導致精神恍惚的藥物,幫助阿嬷有效控制異常行為,同時可維持在較清醒且穩定的狀態,這些措施提高了病人及家屬的整體生活品質,並有利於後續的照護。不同類型的失智症,引發失智的病因與病理變化不盡相同,即使臨床症狀相似,在疾病的進展及治療方式上仍會有所差異。若無精準診斷,不僅會耽誤病患的治療,不適當的藥物還可能使病情更加惡化。
-
2021-12-01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高嘉瑜遭男友家暴 身心科醫師提醒恐怖情人六大特徵
立委高嘉瑜遭男友家暴,國人震驚,嘉義縣政府社會局統計,今年親密關係家暴案件雖較去年減少,但連2年都破千件,嘉縣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提供被害人專業諮商與保護協助,也可以撥打113保護專線諮詢。社會局說,嘉縣成人保護案件去年受理2577件,親密關係1166件,今年2487件,親密關係1135件,較去年同期減少90件,親密關係減少31件。擁有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的嘉市知心連冀診所院長、身心醫學科醫師李連冀,提供認識「危險情人」六大特徵,避免掉入可怕羅網。「緊迫盯人」:不論任何行蹤都要報備,經常無合理性限制與其他朋友聚會,沒有個人自由空間,一定要掌握你所有行動。「斥責別人」:認為你想法都是幼稚可笑,習慣反駁糾正、責罵你的言論,認為自己才是對的。「態度輕蔑」:看不起你家庭、出身、學經歷、工作、同學、朋友,認為你與他/她身邊的人全都一無是處,甚至認為我會和你在一起是你修來福分,應該珍惜。「過分干預」:要求你要以他/她的意見為主。「漠視感受」:例如你生日想要浪漫一下,對方便說浪漫太花錢不好,情人想要兩人一起出去走走,就以功課或工作太忙為由推托。「言語暴力」:交談時言語習慣夾雜髒話或羞辱字眼,習慣施加言語暴力迫使你屈服,特別是兩人意見不同時。李連冀說,深入交往前宜先做一般朋友,多觀察了解個性,對網路認識,碰面機會不多者,更要特別謹慎,這不是老調牙論調,是避免更大傷害,如果身陷危險關係,請趕緊求助。與危險情人分手要有特殊技巧,不要直接與對方硬碰硬,以免火上加油,需要花點時間慢慢疏遠,避免激怒對方蒙受攻擊;若因為過度受驚影響日常生活,可藉心理治療平復情緒,改善自責及內疚感覺。◎拒絕家暴,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0、113。
-
2021-11-2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獨/提升思覺失調治療效益 衛福部擬規劃長效針劑專款
桃園一名超商店員勸導顧客戴上口罩,結果店員被惱怒顧客持刀刺死,衛生福利部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於立院透露,嫌犯確實有身心科診所就醫紀錄,但不屬於列管的精神病人。據了解,為提升思覺失調病患就醫可近性及治療有效性,衛福部正研議比照C肝給付執行計畫,規劃專款,並已行文請財政部減少診所開立昂貴長效針劑的稅賦負擔,希望提升基層身心科診所多開立長效針劑的誘因。健保署指出,目前全台有139萬名精神病人,其中10.2萬人為思覺失調。思覺失調病人約六萬人有加入治療計畫,其中接受長效針劑治療者卻不到兩萬人。這兩萬人當中,僅3%在診所拿藥,97%在醫院領藥,診所開立長效針劑意願不高,可能影響治療效果。為提升思覺失調病患就醫可近性及治療有效性,衛福部正研議比照C肝給付執行計畫,研議規劃專款,不會影響到基層總額的點值。衛福部也已行文財政部,希望協調減少診所開立昂貴針劑後的稅賦負擔,藉此鼓勵基層診所為思覺失調個案開立長效針劑的誘因。有關上述專款及治療計畫,台灣精神醫學會前秘書長廖定烈建議,長效針劑策略需結合居家醫療,兩者的綜效才更能服務到病識感較缺乏的重症精神病患者。考量擴大實施時所遇到的障礙,建議可邀集國衛院、醫學會等與臨床人員一起進行政策規劃。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宗憲則提醒,長效針劑可減輕家屬壓力,不用天天盯患者吃藥,但針對不願治療、沒有病識感的困難或危險個案,幫助就有限,最大的問題仍在於缺乏兼顧人權且能有效強制治療的模式。
-
2021-11-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新冠肺炎4周仍有症狀 北市6醫院設特別門診
我國新冠疫情逐漸趨緩,但新冠肺炎確診者在急性期康復後,約仍有10%在罹病後3個月有相關症狀,北市衛生局協調北市6家醫院,開設「新冠肺炎急性後徵候群特別門診」,提供新冠肺炎整合照護服務,協助個案盡快從急性後期恢復身心健康。衛生局指出,個案A女感染新冠肺炎後,怕傳染給職場同事而自行離職,康復後卻面臨求職四處碰壁,內心壓力也與日俱增,在相關人員轉介下至新冠特別門診就診,由醫師及心理師評估身心問題,同時社工師進行關懷及協助,門診團隊定時追蹤關懷,A女才逐漸改善身心問題,走出染疫後低潮。根據衛福部「新冠肺炎染疫康復者指引」,新冠肺炎確診者在急性期康復後,約有10%在罹病後3個月仍持續有相關症狀,包含疲勞、呼吸困難、失眠、嗅覺異常、焦慮、久咳、味覺異常及憂鬱等,對日常生活或身體活動功能造成影響,稱為「COVID-19急性感染後徵候群」。衛生局表示,新冠肺炎個案在染疫4周內為急性期,大多數個案在經過4周後會逐漸好轉,但部分個案在康復後可能會因新冠病毒引發的病理生理學變化,急性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統失調及重症相關後遺症,造成呼吸、心血管、神經、精神、腎臟、皮膚等系統出現症狀。北市協調北市聯醫中興、仁愛、和平、忠孝、陽明等5院區、台大醫院、台北榮總、三總、馬偕醫院、萬芳醫院等6家醫院開設新冠肺炎急性後徵候群特別門診,整合感染、胸腔、精神、復健等科別,提供身、心、靈、社會的全人照護。該門診會由醫師評估生理狀況、心理師進行情緒壓力評估及心理介入,社工師評估社會心理需求及提供其他社會資源連結,給予即時減壓支持及提升心理健康識能,並視個案狀況轉介至身心科接受評估及治療。衛生局呼籲,確診新冠肺炎感染4周仍有相關症狀者,可至醫院特別門診尋求協助,心理諮詢則可電洽安心專線1925。
-
2021-11-14 該看哪科.巴金森病
巴金森病治療/藥物、運動雙管齊下 延緩巴金森病效果明顯
你知道什麼是巴金森病嗎?巴金森病有哪些症狀以及治療方法?自己是得到巴金森病的高風險族群嗎?聯合報於110年10月份在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FB社團舉辦「巴金森病疾病問題大募集」問卷調查活動,以下彙整關於巴金森病,民眾最想知道的問題,邀請成大神經部主治醫師簡崇曜解惑!Q:哪些治療方法可以延緩巴金森病病程?巴金森病患者需「藥物治療」、「規律運動」雙管齊下,才能獲得改善。成大神經部主治醫師簡崇曜指出,若肢體抖動及僵硬程度,未造成日常生活困擾,就不用提高用藥量。此時,規律運動、積極復健,有助於延緩神經流失及退化,效果比只用藥的患者還要好。運動時,必須達到一定強度,一周運動三次,每次30分鐘,感覺到流汗、小累、有喘等程度,簡崇曜建議,「最好可以做自己愛的運動,如果不愛打太極,就改打球,重點是要願意長期作自己喜愛的運動,且項目愈多元愈好。」Q:藥物治療巴金森病,可改善手抖、動作慢等動作障礙,但部分患者出現憂鬱、便秘、睡眠障礙,這是藥物的副作用嗎?除手抖、動作遲緩外,巴金森病患者也常有憂鬱、焦慮、便祕、嗅覺遲鈍等問題,或出現姿勢性低血壓,如突然坐起身,就覺得頭暈,有時合併睡眠障礙,但這些症狀並不全然與藥物副作用有關。臨床透過通用量表,進行手指開合點、重複踏腳,搭配個案主述等方式來評估病情程度,至於如何判讀為藥物副作用,簡崇曜指出,患者服藥完後,若感覺腹部脹氣、噁心感,或者頭暈、姿勢性低血壓、白天嗜睡等原有症狀更為明顯時,務必再回診時,主動告知醫師,作為調整藥物的重要參考。Q:照顧者平常應如何照顧和幫助病友?可以申請長照資源嗎?剛診斷為巴金森病的病友常因想不開而憂鬱加深,此時家屬陪伴非常重要。簡崇曜指出,曾遇過一名熱愛出國旅遊的患者,確診後鬱鬱寡歡,整天宅在家裡,在好友的邀請下,每周外出釣魚,即便拿釣魚竿時,手抖無力,但同伴不以為意,時常結伴出遊,他情緒逐漸穩定,恢復原本開朗個性。簡崇曜提醒,巴金森憂鬱跟一般憂鬱症不一樣,對吃藥的反應也不同,建議民眾與神經科或身心科醫師充分討論病情,規律用藥,也能舒緩照顧者身心壓力。照護壓力沉重,家屬容易與病友起爭執,心力交瘁,簡崇曜表示,政府提供長照申請、聘僱看護申請、輔具等社會福利資源,有需要者可至衛福部網站及各縣市社會局查詢。對於疾病認識與照護資源,也可以上「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網站搜尋。根據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提供長照資源申請資格:申請身心障礙手冊:經藥物適當治療,並且須追蹤至少六個月後,仍遺存足以影響生活機能之障礙者,並符合相對應之巴金森病等級、量表。申請聘僱看護:1.受看護人持有經社政機構核發之身心障礙手冊,且屬「特定身心障礙項目」重度級以上者,不需再經醫師診斷,可經長期照護管理中心推介媒合聘請外籍看護。詳情請洽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2.經醫療機構以團隊方式(至少一位醫師及一位醫事人員、臨床心理師或社工人員),所作的專業評估,並開具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認定被看護人需全日二十四小時照護者。)Q:對於罹患巴金森病的病友,建議用什麼態度面對巴金森病?病人有機會重返正常生活嗎?簡崇曜表示,病人應認知「這是不會痊癒,不會完全好的病」,可以視為糖尿病慢性疾病,一開始症狀還不明顯,透過藥物就可控制病情,但須持之以恆,定期回診,規律用藥,就能延緩疾病惡化速度,讓嚴重併發症較晚再顯現。簡崇曜說,沒人說罹患糖尿病,就不能出國旅遊,四處遊玩,頂多飲食習慣要注意,巴金森病也是如此,只要藥物控制得當,沒有什麼是不能做,就連打新冠疫苗也是可以的。每個患者病程不一,有人過了十年,仍保有良好智力與認知功能,仍可以繼續學術研究,但也有病友罹病五年就走路困難、平衡出現問題。每個病人狀況不一樣,調藥速度也不同,簡崇曜提醒,病友不要過於焦慮,擔心病情,不可自我設限,認為自己生病了,就只能關在家,應該盡情享受人生,活得更精彩。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建議,50歲以上民眾每個月8號都做一次「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若罹患巴金森病,想要了解更多與巴金森病和平共存的資訊,包括罹病後如何復健、日常照護與飲食推薦等,歡迎加入「幸福巴士」巴金森FB社團
-
2021-11-10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王必勝妻面對先生緋聞高EQ 醫師:外遇方要負起責任
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緋聞事件紛擾多時,他與妻子、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主任尤香玉共同接受鏡週刊訪問。尤香玉說,這件事「對我傷害很深」,「自己現在沒有原諒王必勝」。但回顧許多名人外遇事件,最後都是由妻子出面,盼外遇紛爭可以落幕。精神科醫師表示,面對外遇事件,外遇方應對家庭、孩子付出更多心力及關懷,不要讓另一方飽受委屈。尤香玉受訪表示,王必勝的暖男個性很容易造成情感上濫情、不知道分寸、容易妥協,但現代女人沒有要為了一個正宮的位置,委屈求全,夫妻關係是平等的,沒有誰隸屬於誰。如此高度情商(EQ)的回應,獲得了外界滿滿支持。夫妻間發生外遇事件後,彼此相處格外重要。開業身心科醫師楊聰財說,先生外遇後若選擇回歸家庭,應對家庭、孩子付出更多心力,也可尋求婚姻諮商,重新看待夫妻間的互動及關係,尤其要關注外遇事件對妻子、家庭造成的創傷,夫妻雙方從尊重、包容、理解的角度出發,保持身心健康,使彼此繼續經營下去。楊聰財說,面對外遇事件的處理態度,男女大不相同,一般來說,女性較重感情,當先生發生外遇後,妻子第一時間會難以接受,感覺被背叛了,感覺自己的「城堡(家庭)被瓦解、被攻破」,但同時她會衡量時事,如果先生願意認錯,也表明不想拆散家庭,且還願意生活在一起,加上又有小孩的因素,妻子的態度可能會比較容易軟化。因此,法院中常見到通姦罪成立後,妻子提告妨礙家庭的訴訟案中會持續提告小三,卻對先生撤告,以保持家庭的完整性,這樣的情形屢見不鮮。楊聰財說,妻子出面說明先生外遇事件,幫先生收爛攤子、分擔責任,犧牲滿大的,更是飽受委屈。楊聰財指出,相對於妻子常在夫妻關係中難以取捨,又須兼顧家庭,但相反的若是妻子外遇,先生被戴綠帽,往往心情是憤怒的,不會選擇原諒妻子,多採取報復手段拆散對方。
-
2021-10-1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新冠疫情下 易受創5族群 留心悲傷五階段
● 面對多變疫情,民眾身心起伏,不時心情低落● 失業者常否定自己,社會新鮮人、學生,最常感焦慮● 喪親之痛不要隱忍,需要好好宣洩疫情趨緩,政府廣發五倍券盼能復甦景氣,但受傷的身心恐怕無法說復元就復元。面對變化多端的疫情,民眾身心狀況也跟著起伏,焦慮、憂鬱、低落不時襲來。心理諮商師許家綺提醒,失業者、學生、確診者、喪親者、醫護人員是5大身心受創高風險族群,一旦出現「悲傷五階段」,一定要適時對外求助。先是否認 不願面對現實通常身心受到創傷,會經歷「悲傷五階段」,先是否認,不願面對現實或否定事實;接下來是憤怒,對任何事物都感到不平;第個三階段是討價還價,認為只有一種方法可以解決事情;第四階段放棄,不再抱怨也不再憤怒,陷入失落憂鬱狀態;第五階段是接受。前四個階段會不斷反覆進行,才可能進入第五階段。調整身心狀態 再訂目標許家綺表示,疫情期間,失業者往往會在第一時間否定自己,不知如何適應現況。部分失業者即使失去工作,存款仍可支應一到三個月生活,建議可以先沉澱,將失業期間視為暫時休息的時光,調整身心狀態,再訂定目標,嘗試各種機會,有助未來發展。兩類學生會受疫情影響,一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二是剛好要升大學或高中的學生,焦慮感將遠高於同齡者。許家綺表示,家長此時扮演重要角色,應給予更多空間,社會新鮮人也可嘗試不同歷程,打工換宿、多元學習等,身心穩定後再投入職場。確診者曝光 不知所措自責許家綺表示,確診者易受關注,任何人都可能知曉你或妳是誰,因擔心隱私曝光而不知所措,出現易怒、恐慌等情緒,加上確診者常會有「自責感」,但是,親友之間若無法抒發身心壓力,應立即尋求身心科的協助。因疫情而喪親的家屬,更是疫情下身心飽受創傷的一群人。許家綺建議,喪親之痛不要隱忍,此時反而需要好好宣洩,當哀傷情緒湧上心頭,可把對離世親人的感念之情寫成文字,有助走出傷痛。醫護人員 心理健康被忽視醫護人員長時間於第一線作戰,避免家人染疫,盡可能與家人保持距離,但仍可能害怕感染病毒,少了抒發管道最終累積成壓力,許家綺表示,醫護人員雖是專業人員,但心理健康往往被忽視,部分心理諮商所有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協助醫護人員重新反思自我價值。
-
2021-10-12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產婦脹奶疼痛各種不適 中醫客製藥膳加穴位按摩能改善
奇美醫學中心今天舉辦衛教宣導會,說明一般民眾觀念差異與中醫藥、穴位按摩成功調理產後不適案例:常見產婦坐月子期間因脹奶疼痛不堪,物理治療效果有限,搭配中醫穴位按摩及理氣通絡等中藥才改善。中醫部婦兒科主任王瑜婷表示,產婦坐月子期間雖乳汁量充足,但很容易因脹奶而疼痛,物理治療效果有限,後來護理師衛教搭配穴位按摩指導,及理氣通乳絡科學中藥處方,成功改善脹痛感,也未影響乳汁量;每名產婦體質不同,產後需調理程度不一。產婦想「追奶、退奶」或乳腺阻塞發炎,可由婦產科醫師、護理師泌乳調理,也可搭配中醫穴位按摩及理氣通絡、逐痰清熱等中藥協助改善困擾。王瑜婷表示,許多產婦擔心吃藥後哺乳會對胎兒產生影響,但一般會用在產婦的中藥以「補氣揚血」為主,效果較溫和,其實不用太擔心;除非產婦身體狀況真的需要強效藥物,才考慮暫停哺餵母乳。她說,許多民眾認為中醫藥在產後調理就是「要喝生化湯排惡露」、「拿藥帖燉藥膳補身子」,但藥膳補身體僅是中醫產後調理的一小部份;奇美產後護理之家已整合護理、營養、婦產、兒科、中醫、身心科等資源,協助掌握產婦及新生兒健康狀況,中醫師會根據診察結果分析產婦體質,再決定是以飲食調養為主,或需要配合中藥加強調理。她說,現在生活條件型態變化大已與古代不同,以前的人粗茶淡飯,現代人飲食尤其蛋白質及脂肪攝取相對多很多,過去「產後氣血大虧」常見,現代產婦氣血虧程度相對常較輕;以前作息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現代人熬夜、工作壓力大可能家常便飯,陰虛陽亢或氣滯的體質相對常見,中醫師會根據診察結果分析產婦目前的體質狀態應該是以飲食調養為主,或者需要配合中藥加強調理,而調理則會規畫階段目標。傳統產婦坐月子觀念例如坐月子不能喝水、要以茶湯類替代及不能洗頭、洗澡等已不合時宜,中醫師可從專業角度分析,提供較正確觀念與調整做法。調養飲食主要根據產後身體復原不同階段,給予不同功效組成的藥膳配方,包括:益氣補腎養血、健脾除濕、補肝腎強筋骨等,搭配現代營養學理論,並考慮適口性,設計出美味、健康的膳食,讓產婦樂於接受。
-
2021-10-1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和生命握手——記與L先生相處的時光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分享持續關懷病人與家屬的心得」。這幾年來,不少醫學教育文獻指出鼓勵醫學生在分科實習後,持續與照顧過的病人與家屬保持聯繫,可以更深入地學習疾病的醫學知識,以及同理病人與家屬因病而苦的感受。我們很高興這三位醫學生同意將他們的報告發表於「醫病平台」,希望透過文字的真情流露,社會大眾可以了解,醫學生在教學醫院的醫師指導下,參與病人的照護,使醫學生獲得實作經驗、病人得到貼心照護,達到雙贏的醫學教育願景。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繼續培育有愛心有能力的好醫師以照顧我們的全民。 第一次見到L先生是在五個月前的一次會診,我外科實習的第一個月。右胸擺著引流管的L先生戴著鼻導管氧氣,還是微微喘氣,高大的身材將病床上下擠滿,眼神空洞地聽著胸腔外科老師反覆解釋著肋膜剝除術的目的與風險。「手術不會切除腫瘤,我們只是希望可以清理胸腔的感染,爭取後續做化學治療或免疫治療的機會。」外科醫師如是說,病房內的家屬含著淚大力點頭,而L先生惶然的瞳孔沒有反射出任何疑問或期望,只是輕輕點頭。 L先生,三十四歲,三月以來開始久咳不癒,感覺呼吸有壓迫感時惡性胸水已經淹過他一半的右肺。在外院確診第四期肺癌,到我們醫院時,快速擴張領土的腫瘤也帶來難以壓制的膿胸感染,而這天討論的肋膜剝除術,就是我們希望能為他開出的一條通往癌症治療的路,又或者,度過眼前張牙舞爪的肺部感染。 後來聽說L先生的手術順利,終於可以出院,我在心裡默默地祝福他後續治療順利,後來幾輪換科實習,久了也沒有再追蹤他的消息。直到上個月在一般內科實習,在新入院病人清單上才又看見了他的名字。 這時的我才從病歷中知道那次出院後,他陸續接受放射線治療、四次全身性的化學治療,並在兩週前嘗試第一次的化學與免疫治療組合。這次入院的幾日前,他在家中走路時突然呼吸喘加劇,一直沒有改善,且右側髖關節骨轉移處的疼痛雖然正在接受放射線治療,卻也漸漸超出目前口服嗎啡劑量的控制。 X光上,原本右側的肺部空間被白色佔滿,推測原先還有部分功能的右上肺這次也塌陷了,L先生基本上只依靠左肺維持全身氧氣的交換,而這重要的左肺出現肉眼可見、腫瘤轉移的白點。電腦斷層進一步證實我們的猜測,除了右肺腫瘤持續擴大,在其他器官也出現新的轉移,伴隨而來的肺部感染也在影像上被發現。數個月來的治療並沒有讓癌症被壓制,肺部腫瘤仍然不客氣地佔據更多器官與養分。 住院第三天夜裡,L先生發起高燒、喘不過氣,斷斷續續的咳嗽伴隨濃痰,雖然立刻換上了後線抗生素,並改成利用非侵襲性正壓呼吸器輔助呼吸,因為感染及呼吸狀況的不樂觀,我們在隔日早上向L先生和他太太提出轉至加護病房插管治療的建議。L太太問:「插管可以治好的機會大嗎? 我可以跟他一起去加護病房嗎?」眼淚從她的眼眶不斷流出,她始終緊握丈夫的手而沒有抹去淚痕。我們說明以L先生目前的情況,希望插管維持呼吸的通暢,幫助他度過這次感染,不過對於之後順利拔管的把握坦白說僅有五成左右。雖然L先生十分年輕,但電腦斷層顯示肺部狀況,讓我們對靜脈輸注的抗生素療效無法有太高的期望,且加護病房規定家屬不能陪同。 「那個(插管)沒有用的啦……我們在這裡就好……」L先生拍了拍妻子的手,拒絕了插管,他說如果不能和家人待在一起,而且不能保證插管後可以拔管,在內科病房用現在的方式治療就好。病房裡,呼吸器規律地將氧氣打入他的肺部,只能看見一側胸口隨之起伏,他開始用力拍打右大腿骨轉移而痠痛不已的位置,扭動高大的身體,表情也糾結在一起。我們於是加開了一劑緩解喘和疼痛的嗎啡,遞給L太太一張衛生紙,即使不能夠吸乾她的淚水和心痛。 那個週末,我放心不下L先生的狀況於是去了醫院一趟,從病歷系統的生命徵象圖表中,看見雲霄飛車般上上下下的體溫,不斷拉高的止痛藥劑量,以及病患譫妄時所需要的鎮靜藥物使用。在護理站猶豫了一陣子要不要去病房看看L先生和他的太太,想著如果此刻不去,明天早上來還見得到嗎?也想著如果走進到病房,面對L太太的悲傷,我該說什麼、能做什麼以陪伴那樣的難過呢?後來我還是輕輕敲了L先生病房的門。 那天,使用了鎮靜藥物的L先生闔著眼在休息,L太太給我看了手機裡一家人出遊的照片,照片裡L先生單手抱著兩歲的兒子笑得非常開心。她說他們始終抱持希望,即使腫瘤科醫師說過治癒的機率不到一成,但腫瘤仍然在進展的消息,在那天把一直努力忍耐各種治療副作用的L先生擊垮了。L太太說起他們當年結婚沒有拍婚紗,計畫今年年底才要去拍全家福說起L先生的人生還有很多計畫,他有很多家人朋友,事業剛起步,三個孩子也都還正快速的成長,有很多想要一起去的地方。她說今天他們完成了DNR的簽署,但希望還要過很久很久才會用到,護理師詢問她假如真的到了要和L先生告別的時刻,希望用甚麼方式帶他回家,她不了解為什麼明明L先生還在接受治療,我們就開始提醒他要為L先生過世後的一切預做準備,她不想要準備,她希望一切都不需要,不需要和認識十七年的先生告別。 L太太看著L先生乾燥龜裂的嘴唇,告訴我他常抱怨正壓呼吸器勒住頭部很不舒服,一直想要喝水卻又怕嗆到。說著說著,淚水又流了下來,一面流淚一面說他們年初才和孩子們一起旅行,說好明年還要再去,淚中有笑,笑裡也有無法掩飾的悲傷。我坐在一旁輕輕抱著她,不曉得該說什麼,想著明天是否可以在來醫院前為L先生買一條護唇膏。 經過幾日的努力,L先生的感染狀況回到所謂「不穩定中的穩定」,他在白天裡清醒的時間增加了,在高濃度氧氣的輔助下可以維持血氧也不會覺得喘,鼻胃管的餵食和消化功能也都順暢。不過,高燒仍持續,氧氣無法再調降,腫瘤多處轉移的疼痛也開始日夜困擾著他。隨著住院時間的拉長,起初因為感染狀況略有起色的小小快樂,漸漸被身體上此起彼落的疼痛,以及無法出院的恐懼取代。 作為醫療端的我們,看著他體溫曲線並未隨著呼吸症狀改善而進步,且幾次嘗試能無法換成低濃度的氧氣面罩後,也意識到L先生的感染雖然可以維持現有治療,但他恢復到足以接受下一次腫瘤治療的機率微乎其微。甚至,略有風吹草動,勉強控制的感染仍有很高機率惡化成敗血性休克,奪去他的生命。這位年輕的病人,年輕的丈夫、爸爸,需要了解疾病作為敵軍幾乎奪走了大多數的戰場,我們已經和他一起守在最後一道城牆之下。 L先生在一天早上比著自己的右側胸口問我:「這個會好嗎?」我重複了老師們前幾日的解釋,告訴他我們正在使用後線抗生素治療感染,但目前針對腫瘤的治療只能暫緩,等情況若能更穩定再和腫瘤科醫師討論。L先生表示了解,沒有再多問,但眼神中有早已明白的無奈。後來回想起,我十分後悔自己當時沒有更多問一些他這麼問的原因,沒有詢問他真正在意的事情。即使我明白他那句「會好嗎」指的並不只是感染,但當時的我沒有勇氣進一步探詢他對疾病的想法和憂心。 每天早上我都會詢問L先生:「今天還好嗎?昨天睡的好嗎?有哪裡不舒服嗎?」而每一天,他都回答睡不好並指出新的疼痛點,右腹、右背、右大腿、左前胸、左肩等等位置輪流出現,有時用柑橘精油按摩可以改善,有時按壓一次PCA嗎啡可以緩解,有時卻需要額外的藥物才可以讓他暫時脫離疼痛的糾纏。他說他沒辦法好好睡覺,害怕晚上會突然無法呼吸,也怕晚上會又發起高燒,甚至就這麼離開,所以不敢睡覺,但醒著又會感到全身疼痛。 我們會診了身心科、復健科、社工師、心理師,也找安寧緩和團隊進行共照,為他的疼痛控制,以及面對疾病與死亡的焦慮提供協助。記得第一次,我們想L先生提起是否有考慮轉至安寧病房,有更完整的團隊可以進行更細緻的疼痛與症狀控制,也有更多醫護人力可以時時注意他的不適,但他和太太十分慌張地拒絕了,他們希望繼續在一般病房「治療」,隨後L先生抱怨起突然的疼痛,於是對話便中斷了。 後來幾次類似的對話,每當話題將要觸及L先生對疾病或死亡議題時,往往會被疼痛的問題打斷,讓當時的我十分困惑是我們給予的疼痛控制品質不佳,還是L先生心中也不願意深談或細想疾病進展與接近死亡的問題呢。心理師準備了相框讓他可以用貼紙裝飾,作為送給孩子的禮物,不過每日去都看到相框擺在窗邊遲遲沒有動靜。L先生的病房電視經常撥放著卡通,有時他看著便留下眼淚,L太太說那些都是小兒子在家裡經常看的,L先生很久沒有看到兒子非常想念,兩歲的孩子總是隔著視訊螢幕向爸爸媽媽討抱抱,掛了電話後心裡更加捨不得。 在照顧L先生大約半個月後,疾管署公布醫院即將放寬特殊病房探病限制的新聞,雖然一般病房仍尚未開放探病,但安寧病房可以每日固定時段有訪客探視。我們於是再次提起目前兩週的抗生素治療即將完成,但目前仍需要高濃度氧氣,無法進行腫瘤治療,疼痛控制仍不讓人滿意,是否考慮轉至安寧病房,讓更專業的團隊提供疼痛緩和的治療,並且能有更多家屬探病的機會。 聽見能和家人朋友見面,L先生抬起頭,和我們再次確認安寧病房是否還會給予抗生素、氧氣等治療,以及探病規定和一般病房的差別,然後堅定地說他希望轉去安寧病房。L太太也和我們分享她在網路上看見其他家屬分享在家人安寧病房接受照顧的故事,告訴我們她先前很不能接受安寧,以為那就是停止一切治療等待死亡,但她看了別人的分享,才漸漸了解安寧病房仍然可以進行需要的治療,還可以有洗澡機、有更多人一起照顧和關心她先生,若狀況穩定,也可以安排出院及居家安寧的照顧。和家人討論過後,L太太和其他的家人都很支持L先生想轉至安寧病房的想法,也順利地轉床,到另一間擁有不同側風景的病房。 在L先生轉至安寧病房後,我去探望過他兩次,幸運地都遇到他精神與心情都算不錯的時段。他愉快地和我談論昨天吃到了一直想吃的速食,而且L太太去便利商店大補貨,買了他喜歡的香草冰淇淋和果凍。他說昨天見到從小一起長大的堂兄弟,聊了很多,孩子們假日也會從台中過來台北看他。不過偶爾晚上會尿失禁,需要旁人幫忙清理讓他十分挫折。他和太太時不時會有小小鬥嘴,兩人笑著談論孩子們的學校的功課,談論颱風要來了但似乎不會放假。 病房的窗台擺著L先生和太太的合照,還有終於完成、送給三個孩子的相框,他為三個孩子選擇了不同的動物貼紙做裝飾,依照他們的個性,完成了可愛又繽紛的邊框,準備等孩子們來的時候可以合照,放進相框裡。 結束實習的那一天,我告訴L先生我要離開這家醫院,去下一站實習了,祝福他和太太都可以平安、保重,也感謝他們這段時間對我的親切和關心,讓我可以陪伴他們這段時間。輕輕摟了L太太的肩膀,也和L先生握了手,那天L先生的手十分溫暖、厚實、充滿力量,他們祝我未來順利、天天開心。 離開病房後,我忍不住落下眼淚,想起認識L先生和L太太的將近一個月,經歷的病情變化與安寧照顧的學習,都讓我意識到自己還有很多可以更細緻地照護病人的地方,也有可以更好地回應病人的焦慮與擔憂的時候。或許未來很難有機會再和L先生見面,但那一日他握住我的手的溫度,祝福我順利成為一位醫師的表情,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
-
2021-10-0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要不要插鼻胃管?從自主,看見晚美人生的藍圖
【編者按】這星期有三位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應邀回應幾週前在「醫病平台」專欄發表的文章「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一位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身心科醫師、一位大學醫院老年醫學專科醫師以及一位當年推動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前立法委員,分別寫出他們對生命末期的深入看法。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社會大眾與醫界同仁對這議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歡迎有更多對這方面的繼續探討。一個新觀念要能讓社會接受,就是要經過多面向、充分的、深入的討論,才可能有深遠的影響。就如羅醫師所說,期盼大家的努力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拜讀賴教授「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一文,我幾次忍不住有感落淚,同時打從心底敬佩賴教授作為醫學權威專家願意如此慷慨,毫不吝嗇地向讀者打開心房,分享他在照顧父親的過程中,真實且至今都不得解的痛苦及懊悔的感受。並從中提煉出作為醫療專業者「該如何對待病人不可避免的衰老與死亡」等等反思。他的慷慨大方實在令人敬佩,文中醫療專家與病人家屬雙重視角,更使全文發人深省且令人動容。藉著這篇文章,可以循著賴教授的思維,反思衰老與死亡議題。第一個最直觀的問題是:鼻胃管對賴教授的父親而言是什麼?鼻胃管對賴教授自己而言,懊悔了什麼?接著,我們跟著賴教授的視角,看見疾病與衰老如何造成父子關係的張力,以及賴教授從自身問題出發,提出對《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建議。不僅如此,我們藉著賴教授的分享,從「鼻胃管」的議題得以窺見集體社會對處在病弱老衰、臨終處境者的不理解。從不理解,延伸出以醫療或照顧者為主體的照護模式,漠視了病人的感受與尊嚴,也讓病人的生命意義被掩蓋。因此,讀完這篇文章後,我在思考後設且上位的問題:集體社會普遍存在健康者對弱病者的權力不對等與壓迫,可否有更多的解方?鼻胃管之於延命,它的意義是什麼?生命尊嚴與以病人為主體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有最上位的問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探問生命意義的問題,首先必須確認「人」不只是物理性的存有者,更是意識性、精神性的存有者。因此,不關注另一個人的意願與感受時,其實正侵害此人的主體性;換句話說,正侵害他生而為人的生命尊嚴。建立在此前提,我們才能說,關注一個人的感受與意願,才是真正使人成為精神性、意識性的主體,而不是僅僅是物理性的活著的人。病人身處在疾病中,他該是醫病關係中的主體,但病人在現實中確實是主體嗎?長期以來,病人不太會被放置在主體的位置上。傳統上並不期待病人提出意見、表達醫療意願,特別是從刻板的照護責任來看,照顧病人的內容並不關注病人在精神、心靈、意識、情感層面的需求。因此,在照護現場常常見到病人的渴望、心願無人認真傾聽,此刻的病人彷彿「物件」一般,不再是完整的人,更不是主體,僅是照護場域中的客體。這讓我回想起擔任立委時期,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遇到的底層問題:集體社會不把病人當主體,而這思維反映在不信任病人上。因此,當我主張病人應該要有知道自己的病情、為自己做出醫療選擇的權利,且在特定重症的情況時,可以拒絕維持生命徵象的所有醫療措施,讓生命回歸自然終點。這樣以病人為主體的思維和主張,遭逢了巨大的阻攔,大家搖著頭、嘆著氣告訴我,這是「不可能的任務」。當時風氣保守,主流醫療方認為不可能的理由是:醫療知識太複雜,病人沒有能力了解。也有些社福體系的權威人士認為:病人脆弱無知,無法為自己做出明智的選擇與決定。而有權利修立法的相關單位,大多是對「病人」該有什麼權利,模糊未知不置可否,或覺得是少數人的事而無心參與。當時我和團隊必須面對傳統的專業父權問題以及不在乎病人處境的權威群體。愈溝通阻力愈大,這使我和團隊更意識到,立法改革的必要性。我感覺自己像傳教士,大聲疾呼:不論是醫療方、專業照顧方或者病人家屬,凡是凌駕病人自主權者,都是強勢的一方。但是,不管哪一方、此刻如何強勢,都必須正視自己都有老衰、病弱的那一天。在擁有健康身體時,不妨發揮想像力,思考自己老弱障礙時,希望有怎麼樣的生活,進而協助打造友善老弱罹病及障礙者的社會制度。如此不只是保障現在的老弱障礙者,更是在保障自己的未來——不管疾病或衰老,都可以被當作主體來對待的安全環境。反之,如果在康健、擁有話語權的歲月裡,僅僅以自己的專業為主體,而非易地而處關注病人的聲音,當那一天來臨時,恐怕也將成為弱勢的一方,生命尊嚴盡失。總而言之,病是病人的、痛是病人的、命也是病人的,所以病人應該要有權利知道自己的病情,而且要能為自己做醫療決定,且這個決定必須被保障,直到病人失去意識都有效力!這就是我當初提出《病人自主權利法》至今一貫的堅持。即使需要與醫療方、專業照顧機構、民間團體、政府單位、立法委員們或者病人家屬多次溝通,也都值得我們耐煩地持續溝通,說服各方從「如果我是病人」的角度出發,方能進入病人自主的脈絡。病人自主議題方方面面,賴教授帶我們從「鼻胃管」談起可謂見微知著。賴教授提到當年照顧父親,與醫療團隊商量後便決定為爸爸插上鼻胃管。但是賴爸爸是位美食家,且神智清醒,非常不願意使用鼻胃管,最後在醫生與家人不斷遊說中勉強答應了。此後,賴爸爸會在睡夢中不小心把鼻胃管扯掉,早上起來賴教授發現了,賴爸爸只能尷尬道歉。對此,賴教授不諱言父親道歉的這幕至今都是夢魘,這種因鼻胃管引起的父子關係的張力可見一斑。而張力不只這樣而已,賴教授也提到每一次要換鼻胃管的時候,賴爸爸多次表達不想繼續用鼻胃管毫無尊嚴地活,百般不願意配合換管子。兩人僵持許久後,因賴教授一句:我上班要遲到了,賴爸爸不得不配合。當我讀到這裡,真的非常深切地感受到病人的痛苦,以及賴教授在事過境遷的多年後,懊悔不捨的心境。讀到此處,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下來。賴教授自己是醫生,自己幫父親插管,同時面對父子間關係的張力和醫病關係間的緊張。在多年後賴教授也有些年紀的今天,他開始回顧當年,思考「老」是怎麼一回事。他提到,如果時間倒轉,他不會讓父親插上鼻胃管。其實,在醫療照護中鼻胃管很常見,不只用在失去意識的人身上(如:昏迷、植物人),也可能使用在意識清醒的病人身上,而這病人未必是年長者,重病的年輕人也有可能會用到,生活中最常見的大概是公園裡由看護推著出門曬太陽的長輩們。而使用鼻胃管的病人,多數處在活不了也死不了的狀態裡。因此,不論上述哪一種使用鼻胃管的樣態,幾乎都會形成病人與照顧者間的巨大張力,並承受擺盪在活著與死去間的壓力。對於照顧者來說,為病人插上鼻胃管後幾乎不能多想什麼,僅僅專注思考如何讓病人繼續活命。但這樣的「活」是為了什麼?活著就有交代嗎?這常是照護者不清楚也不敢想的事。而事實上,若病人不想插鼻胃管,是否醫療團隊或照顧者有機會再次針對病人的意願做討論,找到一些可替代的方案,或是讓病人及家屬了解插與不插的利弊得失,揭露足夠的訊息讓病人可以自主判斷,也重新讓照顧者與病人取得溝通的機會,不再害怕把選擇權交給病人,張力降低,重回看見「人」而非「病」的溝通──這是在以往的醫療場域及我們的社會文化中不習慣的事──我們不習慣讓病人障礙者做決定。正因如此,賴教授的這段反思非常感動我。我想,如果每一位醫療人員和家屬,都有像這樣的反思,將會是台灣社會莫大的福氣。而這段反思,也是當年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思考。以現今醫療文化的習慣,願意使用鼻胃管的人,尊重這位病人的意願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不想用的病人是否可以選擇不要用?或者用了之後不想要繼續插管,是不是有機制可以停止?而這機制是否能有助於醫療團隊與家屬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願與決定?諸如此類的想法在我的內心醞釀起碼二十年,因此我一有機會擔任立委,首先就想要處理這些問題。而在制度上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正代表我們的國家社會如何回應生命最上位、最核心的問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是生而為人不可不答的一題,而將此哲思帶入制度,正是有權利修立法者責無旁貸的事。「讓病人擁有醫療自主權及尊嚴善終權」,這是我的初衷。當年本於這個想法,我提出第一版的《病人自主權利法》,而後我與團隊隨即遭遇極其巨大的反對聲浪。以當時的時空環境來說,病人哪裡可以決定任何事?且多數醫療團隊並不認為「拒絕鼻胃管」可以是一個選項。經過一番奮鬥和努力,感謝安寧緩和醫療與重症醫學會的許多專家醫師以及罕病基金會、失智症協會和弱勢病患權益促進會的強力支持,台灣有了《病人自主權利法》,我們可以在罹患重症時選擇要不要鼻胃管了。這是病人莫大的幸福。一直以來,我認為台灣社會需要更完整的「幸福的老弱障礙」與「尊嚴善終」的藍圖。這需要勇於開展對老弱障礙與死亡的想像;然而,我們的文化避諱談論死亡、疾病、醫療決定等這些「晦氣」的問題,不說不談論、缺乏對話、沒有認識、沒有想像,造成社會制度無法保障身而為人的自主與尊嚴。台灣社會非常需要正視且持續提出更多可能性,讓老弱、障礙、失能及死亡這些不可避免的人生旅程,不管在旅程中的哪個階段,都能享有自主與尊嚴。或許,讓我們從簽署《病人自主權利法》的預立醫療決定開始,創造自己想要的美麗風景吧!
-
2021-10-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多數高齡者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尊重生命末期照護選擇是份愛的禮物
【編者按】這星期有三位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應邀回應幾週前在「醫病平台」專欄發表的文章「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一位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身心科醫師、一位大學醫院老年醫學專科醫師以及一位當年推動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前立法委員,分別寫出他們對生命末期的深入看法。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社會大眾與醫界同仁對這議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歡迎有更多對這方面的繼續探討。一個新觀念要能讓社會接受,就是要經過多面向、充分的、深入的討論,才可能有深遠的影響。就如羅醫師所說,期盼大家的努力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台灣步入高齡多死社會台灣人口老化迅速,依2018年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在2026年將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成為世界高齡化最快速的國家之一。另2018年2月,台灣第一次死亡高過出生人數,65歲以上老年人口在總死亡人數所占比率已達到72%,步入「高齡多死社會」。高齡者較年輕人有較高比例的多重共病與功能退化,造成照護議題複雜化、預期生存餘命較短、高齡非癌症病人末期病況診斷及預測皆較困難、家庭照護與社會負擔影響時間較長,死亡原因也與中壯年族群不同。由於老化造成生理的健康儲留力降低,高齡者面對各種疾病甚至死亡,都更加脆弱;同時,高齡者接受各種侵入性與非侵入性治療時,容易導致不良反應或醫源性傷害,即使積極治療疾病,要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也非常不易。此外,整個案家將面對維生醫療與延命措施導入後,長期失能依賴所相伴而來的照顧負擔,不但降低高齡病人的生活品質,亦會增加家屬照護壓力,與焦慮憂鬱等情緒。多數高齡者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雖然研究指出,面對嚴重疾病與後續維生治療選擇時,多數高齡者並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反而偏向維持個人獨立舒適,以及能與親人相處的照護方式。但目前以醫療科技掛帥的臨床環境之下,高齡病人遭遇嚴重病況時,常被直接導入各種維生醫療與延命措施,過程缺乏充分的照護選擇與目標之討論。醫療人員也較少主動邀請高齡病人與家屬參與照護目標與照護計畫的討論,造成高齡長者生命末期的照護,往往無法符合其實際需求與偏好。老年醫學制定照護計畫與目標時需考量高齡者偏好、疾病軌跡與預期餘命衰弱失能與多重共病的高齡長者,由於預後的預測困難,且病程很長,好壞變化每人表現不一,醫療人員面對這樣的不確定性,在擬定照護目標與照護計畫時,面臨相當大的挑戰。因此老年醫學強調在每次就醫制定照護計畫時,應及早與高齡長者進行照護目標的討論,且討論過程最重要的是要考慮高齡長者本身的生命「價值觀」與「照護偏好」,來進行決策。討論過程須同時考量的重點為:一、目前此疾病是否有針對高齡者制定的臨床指引?二、此高齡者預期餘命為何?三、多重共病的疾病嚴重度為何? 四、此高齡者的身體活動功能與認知功能為何?透過評估上述要點後,與高齡者與家屬進行溝通,規劃出符合個案需求與偏好的照護目標後,再進行為高齡者量身訂作之照護計畫的制定。以醫病共享決策模式針對進食營養措施之選擇進行溝通討論賴教授在110年8月醫病平台上以教授父親的故事,傳達其身為醫者與為人子,因文化上對於預先討論生命末期照護選擇的忌諱,無法得知其父對於管灌飲食與維生醫療之生命價值觀與選擇偏好,在父親過世多年後體認到,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因而自問: 「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文獻指出,高齡衰弱病人在病程末期體重減輕與食慾變差是無可避免的情況,同時身體對於營養與水分的需求會下降,就算進食量減少也不會感覺不舒服。若勉強病人進食,不但無法延長生命,反而可能會降低生活品質。Chernoff在2006年的研究中發現,當高齡衰弱病人因飲食量減少而進行經皮內視鏡胃造廔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簡稱 PEG)來提供管灌飲食後,術後一個月後死亡率,末期失智症病人是54%,沒有失智症的病人是28%;術後一年後死亡率,末期失智症病人是90%,沒有失智症的病人是63%。而根據考科藍2021年最新一篇系統性回顧文獻指出,相較於其他由口促進飲食的方式,給予末期失智症個案管灌營養(enteral tube feeding),不但無法增加存活率、改善生活品質、營養指標、減輕疼痛,也無法減輕照顧者憂鬱焦慮的情緒。因此,醫療專業人員應與病人與家屬共同討論不同營養攝取方式的利弊得失,若高齡病人不願意接受管灌飲食時,可鼓勵家屬經由細心手工餵食(careful hand feeding)外,選擇病人喜歡的食物,以及用著重進食以外的不同方式,來表達對病人的關心。當然,在生命末期慢慢減少營養的攝取時,死亡也會逐漸到來,但這是生命自然死亡的過程,不是餓死,也絕不是殺害。預先討論生命末期治療目標與選擇幫助提升照護品質預立醫療照護計畫(Advance care planning)是一個讓病人與其親友以及醫療團隊進行溝通討論,了解各種治療以及預後,再根據自己價值觀表達心願,建立照護目標,並對於未來想要或不想要的醫療照護方式進行決策的過程。實證指出,預立醫療照護計畫能有效的促進醫病溝通,幫助病人得到想要的醫療照護方式,提升生命末期的品質,減少病人與家屬的壓力、焦慮、憂鬱,並增加滿意度,且能降低生命末期醫療照護成本。衰弱失能與多重共病的高齡病人,很少有能夠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溝通的機會。國外的研究指出,僅約2至29%的衰弱高齡者曾與醫療照護人員進行生命末期相關的討論,太晚進行討論或根本沒有討論,會造成病人生活品質的下降、家屬的焦慮困擾、不必要的住院、不必要地延長死亡過程、病人對醫療體系的不信任、醫師的過勞與醫療費用增加等負面影響。尊重高齡者生命末期照護選擇是一份珍貴與愛的禮物筆者有幸以老年醫學角度針對「對老年人生命終點如何做得適可而止,使生者無憾,死者安詳」此議題撰文進行回應。過去台大團隊的研究讓我們理解,無論是腎臟科醫師、腎友、一般民眾與醫護團隊,皆認為善終指的是沒有身體上的痛苦,以及能自然的死亡。老年緩和醫學將善終視為完整生命的一部份,因此倡議每位臨床專業人員應善用每一次臨床上與高齡者接觸的機會,即早進行生命末期照護目標與照護偏好之討論。期盼本文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
-
2021-10-06 新聞.元氣新聞
心理疾患是貴族病? 諮商治療研議納健保
吳媽媽因為情緒不穩看身心科,服藥治療後雖情緒較穩,囤積症無法改善,也沒有健保給付的治療可用,吳家經濟難以承擔自費療程,只能眼睜睜看著家裡堆滿東西,家庭氣氛惡劣。「為什麼身體疾病大多可以用健保,造成更大困擾的心理疾患,卻因被定義在診斷的模糊地帶而得自費?」抱持這份心情,吳小姐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提案「將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納入健保」,獲5882人附議支持。健保署昨日召開協作會議,吳小姐及三位附議人現身說法,獲得健保署署長李伯璋正面回應,承諾會進行內部研議程序,審慎考慮。附議人陳小姐說,從小家裡問題就很多,父母為錢大吵、兄長會性騷擾,「我常跑到窗邊祈禱,希望這一切趕快結束。」當她瀕臨崩潰邊緣打電話去衛生所,想預約諮商,對方卻說要等一個月,「社會安全網的存在,我真的感覺不到。」「難道心理疾患是貴族病嗎?」附議人劉先生說,十多年的憂鬱症,看過許多心理師,最後遇到比較契合的心理師,才終於穩定改善。心理治療需要中長期的介入,病人需要多方嘗試、配合,但因健保不給付的諮商心理師,病人可能好不容易存了錢,卻只換來經濟能力的磨損。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說,全國鄉鎮區有免費或優惠的心理諮商服務據點,覆蓋率達93.8%,但附議人楊先生指出,大多數人不知道有這項服務,他得知後致電預約時卻被拒絕,理由是只能服務有精神疾病或自殺的個案。台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表示,現行健保制度排除諮商心理師,只有不到兩千名臨床心理師投入健保服務,多數民眾「看得到、吃不到」,常常是嚴重到需要住院時,才能獲得健保給付的心理治療服務。諮商心理師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雅羚表示,很多民眾沒有經濟能力去做心理治療,長年累積痛苦,希望諮商心理師也能成為健保精神醫療團隊的有力成員,幫助更多人在精神疾病初期,及早停止走向惡性循環。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10-06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不是在廁所,就是在往廁所的路上?5種你可能有腸躁症的原因
大家身邊總有這種朋友(或者你本人就是那個朋友),跑廁所的次數總是比別人多、待在廁所的時間也特別長。如果不是因為在廁所裡不受打擾的打電動、看漫畫實在太享受,那,很可能就是腸躁症的患者囉。快跟我一起認識腸躁症吧!什麼是腸躁症?為什麼會發生?腸躁症是一種慢性且會反覆發作的功能性腸胃道疾病,對現代人來說是很常見的問題,尤其女性碰到這個問題的比例相對較高。依據主症狀不同,腸躁症可分為「便祕型」、「腹瀉型」、「混合型」(便祕跟腹瀉混合出現)、「無法分類型」(被醫師確診為腸躁症但不屬於以上3類)等4種。至於腸躁症發生的原因,目前還不完全明確,一般推論有5種可能:1.腸道異常收縮2.腸道神經異常敏感3.腸胃道感染4.焦慮和精神壓力5.特定食物過敏【延伸閱讀:腸躁症該看什麼科?併發症有哪些】 腸躁症怎麼治療?要看哪一科?由於腸躁症並不是器質性病變,所以即使做了各種檢查,也可能找不出異常,目前臨床大多依據以下標準來判斷:1.症狀在診斷前6個月就已經開始出現。2.近3個月內,平均每週至少1天反覆腹痛,並有以下2種以上的症狀:●腹痛與排便有關●排便頻率變化●糞便型態改變幸好,腸躁症也不是什麼致命惡疾。通常症狀的發生與精神疾病或壓力有關,像是持續處於高壓力狀態,使人體疼痛調節及認知過程改變,就可能引發(或惡化)腸躁症。想要舒緩或改善,建議可以依照個人的狀況藉由飲食、運動、藥物及心理治療來幫助症狀緩解。在就診方面,由於腸躁症的可能原因很多,建議可以先到家醫科做初步診斷,或者前往消化內科、肝膽腸胃科,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和精神科、身心科合作治療。腸躁症常用的藥物包括瀉藥、止瀉藥、肌肉鬆弛劑、抗腸痙攣藥等腸躁症成藥,或是心理治療的抗憂鬱劑、抗焦慮劑等,都是以緩解症狀為主。想改善腸躁症?平常就可以這麼做想透過生活習慣改善腸躁症,可以從飲食和紓壓兩方面著手。紓壓方面,可以透過運動(原則是每日運動至少30分鐘)靜坐冥想、書寫繪圖等方式紓解壓力,必要時也可以配合心理治療。飲食方面,平常盡量定時定量、吃8分飽就好,幫助腸胃建立規律進食習慣,並且避免高油脂、油炸、辛辣、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當然,更不要去吃到飽餐廳暴飲暴食!)針對不同類型的腸躁症,這裡也有特別的飲食小撇步:●便祕型:增加高纖食物攝取,多喝水●腹瀉型:減少乳製品、高產氣食物(豆類、芋頭、地瓜等)●避免過敏原:減少麩質食物、含乳糖製品如果還是不確定具體吃什麼食物才好,也可以搜尋「低腹敏飲食」菜單,來改善消化不適,或者直接向醫師、營養師諮詢。大腸癌的症狀,也跟腸躁症很像!?先別急,進一步了解:腸躁症易反覆腹瀉、便秘?暗示著你壓力「腹」擔過重了
-
2021-10-05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心理疾患是貴族病?健保正研議不再獨漏諮商治療
吳媽媽因為情緒不穩而去看身心科,服藥治療後雖情緒較穩,囤積症無法改善,也沒有健保給付的治療可用,吳家經濟也難以承擔價格高昂的自費療程,結果只能眼睜睜看著家裡堆滿東西,家庭氣氛惡劣。提案「將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納入健保」 5882人附議「為什麼身體疾病大多可以用健保,造成更大困擾的心理疾患,卻因被定義在診斷的模糊地帶而得自費?難道窮人就只能一輩子這樣過活?」抱持這份心情,吳小姐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提案「將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納入健保」,獲5882人附議支持。健保署今特別召開協作會議,吳小姐及三位附議人現身說法,獲得健保署署長李伯璋正面回應,承諾會進行內部研議程序,審慎考慮。附議人陳小姐說,從小家裡問題就很多,父母為錢大吵、兄長會性騷擾,「我常常跑到窗邊祈禱,希望這一切趕快結束。」她從國中到大學都會想辦法會去輔導室尋求協助,但每次升學或輔導室換實習生,一切就要重來。瀕臨崩潰邊緣打電話去衛生所,想預約諮商,對方卻說要等一個月,「社會安全網的存在,我真的感覺不到。」因健保不給付!病人經濟無法負擔「難道心理疾患是貴族病嗎?」附議人劉先生說,十多年來的憂鬱症,讓他看過十幾、二十個心理師,最後終於遇到比較契合的心理師,才終於穩定改善。心理治療通常需要中長期的介入,病人需要多方嘗試、持續配合,但因健保不給付的諮商心理師,病人很可能好不容易存了錢,最後卻只換來經濟能力的磨損。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說,全國鄉鎮區有免費或優惠的心理諮商服務據點,覆蓋率高達93.8%,但附議人楊先生的經驗完全不是這樣。楊先生說,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有這項服務,即便他是因朋友在衛生局上班而得知,致電預約時卻被拒絕,理由是資源人力有限,只能服務有精神疾病或自殺的個案。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延伸閱讀:全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一覽表】點數過低、人力不足、限定職類3大問題!諮商心理師對醫院來說是「賠錢貨」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醫療事務委員會召集人蔡曉雯分析,對於民眾來說,重點不在於取得諮商心理師或臨床心理師的服務,而是要有服務、資源要夠。但健保給付心理治療有「點數過低、人力不足、限定職類(排除諮商心理師)」等三大問題,導致諮商心理師對於醫院來說就是「賠錢貨」,沒缺乏聘用誘因,就算等著要做心理治療的民眾大排長龍,諮商心理師也幫不上忙。其實依照心理師法,在心理發展偏差與障礙、認知情緒或行為偏差與障礙、社會適應偏差與障礙、精神官能症,都是諮商心理師的法定業務範圍。根據衛福部醫事司2020年最新資料,臨床心理師1662人,1233人執登在醫院;諮商心理師領照2718人,僅344人執登在醫院。相對應的健保給付項目,都限定由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精神治療團隊成員執行,但成員不包括諮商心理師。健保制度排除諮商心理師 多數民眾「看得到、吃不到」台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表示,根據國衛院的預估,諮商和臨床心理師總人數五千多人,可因應全國人口所需的服務。現行健保制度排除諮商心理師,結果只有不到兩千名臨床心理師投入健保服務,多數民眾「看得到、吃不到」,常常是嚴重到需要住院時,才能獲得健保給付的心理治療服務,違背了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宣示強調預防醫學的健保改革方向。諮商心理師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雅羚表示,很多民眾沒有經濟能力去做心理治療,長年累積痛苦,希望諮商心理師也能成為健保精神醫療團隊的有力成員,幫助更多人在精神疾病初期、病況還沒有固著下來之前,及早停止走向惡性循環。精神醫學會健保小組召集人郭錫卿則建議維持現狀即可。因為健保是給付以疾病治療,但在精神健康的範疇,可細分為心理問題、心理疾病、重大精神病三個層次,他提醒勿將三者混為一談。在心理問題的層次,就像高血壓前期一樣,還不算疾病,不能只靠健保,而這部分就是諮商心理師可以處理的。但在疾病層次,有些涉及到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變化,用藥就是必要的醫療。「健保不怕問題,重點是要解決問題,第一步就是聽大家的聲音。」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自己大學時期就擔任過救國團的張老師專線志工,接聽過不少求助電話,深切認同心理治療的必要性和專業價值。李伯璋表示,針對這次會議重點,健保署會展開內部研議。目前相關給付點數確實偏低,精神科使用的健保資源也以用藥為主。希望健保能努力控制不必要的浪費,進而善加分配有限資源,給專業人員應有的報償。
-
2021-10-05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關注疫情快喘不過氣 婦求醫診斷為恐慌症
胡姓婦人數月前居家防疫期間,非常關心疫情與疫苗荒的問題,經常看新聞,也和親朋好友傳LINE討論,整個人變得緊張情緒不穩,還不時向先生碎碎唸,激動生氣時喘不過氣,夫妻關係緊繃。先生要求她就醫,看了胸腔、心臟科、身體檢查皆無異狀,轉到身心科,醫師診斷為恐慌症。第1次看診領藥後,婦人隔天還是感覺呼吸不過來、睡不著,抱怨藥沒效。經醫師解說與衛教舒緩呼吸技巧,婦人遵照醫囑按時服藥,病情漸趨穩定,夫妻也重獲家庭溫暖。聯新國際醫院精神科醫師陳修弘表示,這類自覺吸不到空氣的過度換氣病人,通常是急性發作送急診再轉到其他科別,檢查排除生理因素,最後才來到身心科。病人通常女多於男2至3倍甚至更高,通常與個性多思、多憂、急性子有關。陳修弘指出,心因性的吸不到氣或過度換氣,是恐慌症的症狀之一,當病人遭遇重大挑戰或劇烈變動,心理壓力驟增,導致自律神經失調,交感神經過度活躍,造成心跳加快,需要更多氧氣,卻反而自覺吸不到氣而加快呼吸,二氧化碳被排出過多而引發頭暈、胸悶、胸痛、手腳發麻等症狀。如果病人無法緩和呼吸,會使症狀惡化,甚至意識不清、昏厥,應立即送醫治療。陳修弘指出,恐慌症引起過度換氣的治療要從飲食、生活作息、藥物方面說明,建議病人飲食須均衡營養,避免含咖啡因或提神飲料等刺激性食物;生活作息方面睡眠要充足,規律運動、勻稱調節呼吸。藥物治療分為治標和治本用藥,依療程做搭配運用。治標用藥如鎮定劑或乙型阻斷劑,當病人有感於恐慌症快要發作,或不舒服時的短期服用約2至3個月後,可經醫師評估停藥。治本用藥如血清素相關藥物,副作用少,不會產生依賴,需規律服用,建議至少持續服藥1年,可大幅減少復發機率。穩定用藥期間如因防疫不進醫院,也可透過視訊門診按時拿藥。陳修弘表示,過去曾有績效優異的保險業務員,因恐懼搭飛機而無法參加公司的國外旅遊獎勵,後來經過數個月的治療,已能搭乘台灣往返東京的短程航線,之後持續穩定治療及服藥,並應用生理回饋療程學習的技巧,1年後經醫師評估停藥再也沒有復發,顯示恐慌症病人持之以恆與醫師配合治療,可避免病情發作。
-
2021-10-0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歹活或是好死,值得深思
【編者按】這星期有三位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應邀回應幾週前在「醫病平台」專欄發表的文章「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一位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身心科醫師、一位大學醫院老年醫學專科醫師以及一位當年推動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前立法委員,分別寫出他們對生命末期的深入看法。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社會大眾與醫界同仁對這議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歡迎有更多對這方面的繼續探討。一個新觀念要能讓社會接受,就是要經過多面向、充分的、深入的討論,才可能有深遠的影響。就如羅醫師所說,期盼大家的努力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拜讀了八月蔡教授的文章談到進入高齡化社會,衰、老、死是不可避免的過程,以及台灣現況是平均餘命增加之外,「不健康餘命」也增加近一個月,代表部分長壽者不一定生活品質好。因此社會大眾與醫學界更需如何對年長者達到「善終」有更多的討論,期待能有依照個人與各個家庭的共識及想法。賴教授分享了照顧高齡父親的親身經歷,做為人子的為難與掙扎,令人十分動容。二位教授的文章讓我想分享一些在臨床的經驗與想法,斗膽狗尾續貂一下。記得被會診過一位年長的女士,雖然數年前罹患癌症,在經過治療後癌症已然痊癒,並沒有轉移復發。反倒是出現失智的症狀已經有兩年以上,在失智症門診規則追蹤治療。近半年行動能力、吞嚥、語言等都明顯退化,因為反覆的尿道感染或是吸入性肺炎一直進進出出醫院。因為住院時經常有譫妄的症狀,所以會診我去協助處理躁動及睡眠障礙的問題。初次看阿嬤時,她的精神還不錯,很客氣地請我坐下,感謝我去看她。她的先生,一位忠厚寡言的老先生,在一旁微笑陪伴著。我試著幫阿嬤評估她的精神狀態以及認知功能,確認她確實在夜間因譫妄而無法有好的睡眠,記憶力及判斷力也明顯有障礙。結束會談時,我感謝阿嬤的配合,願意花一些時間讓我完成評估。她笑著稱讚我很好,特別來探望她,要我代她向我爸媽問好(原來她把我錯認是她鄰居的兒子),然後說下次我再來時要親自下廚,請我吃她做的雞肉(她錯把病房認為是她家了)。跟阿嬤道別後,我請在旁邊露出尷尬笑容的阿公到病房外,阿公連忙道歉,說她太太近年常把人認錯,希望我不要見怪。我安慰阿公,說明這些是失智症的症狀,阿公說他知道,神經內科的醫師跟他說明過。接下來我請教他是否了解阿嬤頻繁進出醫院的原因,以及他對於治療的想法。阿公又露出不好意思但是又有些憂愁的表情說,他們夫妻倆都沒讀什麼書,這些事情都是兒子跟醫師一起討論決定的,不過他也知道老伴的病情會逐漸地惡化,這幾次住院時,主治醫師都有說明,至於細節還是兒子比較清楚。後來阿嬤再接下來的幾個月住院的頻率越來越頻繁,意識狀況也越來越差,清醒的時間很短。照顧的團隊開始跟阿嬤的家人討論轉向緩和安寧照顧的可能性,只不過阿嬤的兒子說什麼都不願意,終於在一次敗血性休克而轉入加護病房之後,他同意轉入緩和安寧病房照顧。不過問題來了,他除了同意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其他的部分,如後線抗生素的使用,鼻胃管、導尿管、靜脈營養等,他都要安寧緩和團隊做到最足。緩和安寧團隊很為難,因為隨著阿嬤整體狀況日漸惡化,已經無法自行翻身,身體也開始出現壓瘡。倒不是嫌棄阿嬤難照顧,而是用盡人工的方法讓阿嬤的身體活著,實在跟緩和安寧照顧希望保持病人最佳生命品質的目標有出入。阿嬤的兒子在醫師想跟他約時間討論治療計畫時,常常因工作關係無法出席,只在電話中要求所有可以讓阿嬤延長生命的治療都要繼續。安寧照顧團隊終於在一次阿嬤超長期住院後約到她的兒子來討論,醫師先解釋了目前的治療恐怕除了維持住阿嬤的呼吸血壓心跳之外,也造成了阿嬤水腫,身上多處褥瘡,也感染了抗藥性的細菌,更重要的是,阿嬤恐怕再也不會清醒與家人互動。我清楚記得那一幕,阿嬤的兒子涕淚縱橫的說:「我知道你們要說什麼,可是我寧願每天還是可以看到媽媽,即使她不會跟我說話,也不要一個死掉的媽媽!」安寧緩和團隊了解這是一位十分悲傷的兒子,對於母親的生命即將逝去無法接受。因此醫師向他說明,並不是現在就要把維持母親生命的治療全部停下來,醫療團隊也能同理他即將失去至親的痛,只是如果未來一、二週的治療,沒有辦法讓他的媽媽比現在更好,或許是必須好好思考調整治療策略,轉向以減少痛苦為目標的照顧了。在團隊溫暖同理的支持安慰下,二週後兒子同意讓媽媽減少激烈的治療手段,改為溫和的支持治療,阿嬤也在一週後安詳離世。其實阿嬤的例子天天在各醫療機構、養護機構上演,家屬當然不是故意要病人白白受苦,只是出於割捨不下的親情,或是礙於其他家屬不同意見(特別是不負責照顧的親戚最容易隨便扣上的「不孝」的帽子),所帶來的壓力。使得一些長者,因為身體功能逐漸惡化,必須使用現代醫療一切手段,讓呼吸、血壓、心跳維持住,卻不一定是有品質的活著。曾經問過一些家屬如果是他們自己遇到這種狀況他們會如何選擇,他們的答案相當耐人尋味。他們通常會說:「如果是我自己遇到,我不想這樣的活著,我會告訴醫師停止那些無效的醫療;可是我的父母親,我沒辦法幫他們做這樣的決定。」在2019年正式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就是為了解決這樣的難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預先為自己在生命末期預先做好醫療決定,以自己希望的方式接受醫療照顧,而不要把這樣的難題丟給我們的家人。又或是如預立醫療決定的選項之一,可以選擇「維持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後再行決定。這個選項可以讓家人有時間思考與情緒緩衝,以便做最適切的決定。只是現行病人自主權利法所規範的適用時機相當嚴格,例如賴教授提到他的父親,意識清楚,也沒有重大身體系統的衰竭,恐怕仍無法適用。希望未來修法時能把適用時機,考慮到現在國民平均餘命延長,蔡教授提到的衰老死的事實考慮進去。由於病人自主權利法中沒有罰則,醫界中有個很無奈的笑話「死人不會告醫師,活人會」。因此在醫療現場的實務上,醫療團隊即使知道病人已經簽屬預立醫療決定,萬一病人意識不清病情也到了疾病末期,還是會與家屬再次討論與決定醫療方針,以避免後續的醫療糾紛。個人認為比較理想的做法是修改醫療法與醫師法,把病人自主權利法與安寧緩和條例修進去,避免疊床架屋互相矛盾,醫學教育也要把相關領域列為必修,如此全民都能受益。希望未來的修法能更臻完善,能落實病人自主的核心精神。
-
2021-09-10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警訊自我檢測/便祕、憂鬱、焦慮…不只有手腳顫抖,這些非動作障礙也是巴金森前兆
許多人都知道行動緩慢、手腳顫抖為巴金森病常見的動作障礙症狀,但台大醫院一項臨床研究卻發現,部分巴金森病人在出現動作症狀的前10至20年,已有便祕、憂鬱、焦慮等非動作障礙的症狀,這些病人雖有至腸胃科、身心科就醫,卻找不到病因。「憂鬱、焦慮是巴金森病症狀表現中的一塊拼圖。」陽大附醫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翁銘說,患者腦部組織退化,除了多巴胺分泌異常,連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分泌也受到影響,以致出現情緒障礙,許多患者更合併便祕困擾。台灣平均確診年齡60歲劉翁銘表示,如何提高國人對於巴金森病的認知,了解早期巴金森病的非動作障礙症狀,進而提早確診、提早用藥,這是治療巴金森病的重要課題。 健保大數據顯示,台灣巴金森病人平均確診年齡為60歲,比起歐美各國平均50歲,年長不少,劉翁銘認為,這與國人對於疾病認知程度不足有關,常以為年紀大了,走路自然變慢,直到失能,生活難以自理才就醫,確診時常已是中晚期,增加治療難度。 如何於罹病早期確診,給予正確用藥,一直以來為治療巴金森病的重要瓶頸,劉翁銘表示,台大神經研究團隊研究證實,透過非動作障礙症狀,如憂鬱、焦慮、便祕,如能盡早確診,接受治療,就可有效延緩疾病惡化。自我檢測可做手指操 劉翁銘曾收治一名40多歲男性巴金森病人,務農為生,從小開朗樂觀,但家人早在幾年前發現他性格有些不太一樣,常無來由地憂鬱、不開心,甚至出現撲克臉、面具臉。 直到他自覺單側肢體逐漸僵硬、活動不便時,這才就醫,經核子醫學影像檢查發現,腦部多巴胺細胞退化,確診為第一期巴金森病,規律用藥及回診,幾年下來,仍可下田務農。 劉翁銘說,提醒民眾多注意自身及家人身心變化,定期每月8日練習「巴金森病手指操」,大拇指與食指做開合動作,左右各25下,重複做、愈做愈快,如果會愈做愈慢、開合幅度變小,甚至黏住、打不開等,建議到神經內科接受檢查診斷。另外,若有手抖、動作慢、走路不平衡、憂鬱等症狀,務必積極就醫,至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尋求協助。AI幫助及早發現退化近年來,AI人工智慧結合健保大數據,讓許多病人得以早期確診,劉翁銘指出,最新AI系統能從巴金森病人手指操影片中,察覺出細微異常動作。病人靈敏度變差、退化狀況,也可作為調整藥物的重要參考。
-
2021-09-07 新聞.新聞
診斷工具/巴金森病潛伏20年 AI人工智慧助精準預測
許多人都知道行動緩慢、手腳顫抖為巴金森病常見的動作障礙症狀,但台大醫院一項臨床研究卻發現,部分巴金森病病人在出現動作症狀的前10~20年,已有便秘、憂鬱、焦慮等非動作障礙的症狀,這些病人雖有至腸胃科、身心科就醫,卻找不到病因。 巴金森病症狀表現多樣化 憂鬱、焦慮不可忽略 「憂鬱、焦慮是巴金森病症狀表現中的一塊拼圖。」陽大附醫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翁銘說,患者腦部組織退化,除了多巴胺分泌異常,連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分泌也受到影響,以致出現情緒障礙,許多患者更合併便秘困擾。 劉翁銘表示,如何提高國人對於巴金森病的認知,瞭解早期巴金森病的非動作障礙症狀,進而提早確診、提早用藥,這是治療巴金森病的重要課題。 AI人工智慧結合健保大數據 幫助及早確診巴金森病 健保大數據資料顯示,台灣巴金森病病人平均確診年齡為60歲,比起歐美各國平均罹病50歲,年長不少,劉翁銘認為,這與國人對於疾病認知程度不足有關,常以為年紀大了,走路自然變慢,直到失能,生活難以自理才就醫,確診時常已是中晚期,增加治療難度。 如何於罹病早期確診,給予正確用藥,一直以來為治療巴金森病的重要瓶頸,劉翁銘表示,台大神經研究團隊研究證實,巴金森病病人在出現動作障礙的一二十年前,幾乎都有非動作障礙症狀,如憂鬱、焦慮、便秘,如能透過這些蛛絲馬跡,盡早確診,接受治療,就可有效延緩疾病惡化。 劉翁銘說,曾收治一名40多歲男性巴金森病病人,以務農為生,從小個性開朗樂觀,但家人早在幾年前發現他性格有些不太一樣,常無來由地憂鬱、不開心,甚至出現撲克臉、面具臉。 直到他自覺單側肢體逐漸僵硬、活動不便時,這才就醫,經核子醫學影像檢查發現,腦部多巴胺細胞退化,確診為第一期巴金森病,規律用藥及回診,幾年下來,仍可下田務農。 劉翁銘說,大部分巴金森病病人常合併憂鬱、便秘等症狀,提醒民眾多注意自身及家人身心變化,定期每月8日練習「巴金森病手指操」,自我檢測,若有手抖、動作慢、走路不平衡、憂鬱等症狀,務必積極就醫,至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尋求協助。近年來,AI人工智慧結合健保臨床大數據,讓許多病人得以早期確診,劉翁銘指出,最新AI系統能從巴金森病病人手指操影片中,察覺出細微異常動作。再者,病人靈敏度變差、退化狀況,也可作為調整藥物的重要參考。>>>快來看影片測測看,手指開合速度是否有變化? 【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happyparkinsons
-
2021-09-0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搬家老聽到怪音犯憂鬱 身心科醫師籲提升環境適應力
高雄一名育2子的趙小姐,日前趕在鬼門開前搬到孩子上的國中學區附近,但因時間緊迫,加上搬家收拾老舊東西難以「斷捨離」,導致與丈夫發生摩擦,因此憂鬱、焦慮,失眠求醫,身心科醫師也遇過民眾搬新家時,適應不良,老是聽到鄰近噪音,心神不寧,提醒這類「搬家族」應及早就醫,提高環境適應能力。高雄阮綜合醫院身心科表示,民眾搬家,轉換居住環境時,有些人會產生不適應,導致身心出狀況,一名38歲單身的蔡小姐,3個月前職務調動,為就近上班而搬家,但入住後卻常聽到疑似樓上鄰居的腳步聲或東西墜落的聲響,但鄰居否認,她為此失眠、心悸、胸悶,無法專心工作。另名43歲育的趙小姐,搬到孩子上的國中學區附近,搬家時收拾家當,翻出些老東西,勾起傷心回憶,無法「斷捨離」,先生無法理解,雙方因此摩擦,她也憂鬱、焦慮,失眠情形越來越嚴重。身心內科醫師林奕萱說,有些人住公寓大樓,因對聲音的敏感度不同,難免聽到一些鄰居的腳步聲或物品移動聲。除適當加裝隔音或降低噪音等設備外,最根本的原則就是要維護好自己的身心狀態,如果焦慮或憂鬱情緒仍持續,則應及早就醫治療。身心內科主任胡學錦表示,「環境適應」上的壓力是病症誘發因子之一,民眾如果搬家,應給自己多些時間適應,不要過過度心急, 或補充一些血清素,幫助情緒舒緩。
-
2021-09-0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緩和療護也協助喪親家人走出哀傷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走出喪親的幽谷」。一位癌末老年病人在接受醫院的安寧療護下過世,病人的女兒一時跌入憂傷幽谷不能自拔。病人的外孫女剛好在同一醫院任職,於是在女兒的鼓勵下她接受這醫院的臨床心理師的治療,成功走出幽谷。女兒主動與我們分享母親如何走出傷痛的心路歷程;心理師以如詩如畫的文筆娓娓道出如何幫忙病人透過「成功的」哀傷,建構新的關係;資深身心科醫師深受這位同事的故事所感動,進而闡述緩和療護是以病人、家屬、照顧者為中心的健康照顧,並分享一位病人與家屬從靈性宗教的層面去尋求解脫生死的故事。讓我們透過這奇妙的因緣,一起聆聽這醫院同仁一起彈奏的美麗哀愁三重奏。「走出喪親之痛的三大步驟:關懷至親、建立興趣、參與社群」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作者用她內在的諸多能力走出人生中最大的失落哀傷。她從外在資源尋得想法,結合自己的潛力,理出有效可行的方法。她也描述母親如何去存放外祖父骨灰罈的寺廟禱告祈福,而作者全家更全力去陪伴、協助母親,母親也去參加志工團體活動,因而走出喪父之慟,並且「重新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緩和療護是以病人、家屬、照顧者為中心的健康照顧緩和療護 (Palliative Care) 起始於1967年,其時英國倫敦的西西里、桑德斯醫師為照顧臨終病人創立安寧照護 (Hospice Care)。半世紀後,其照顧層面己擴大並含蓋相關親人。2020年美國之國家完整癌症網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將緩和療護定義修訂為:緩和療護是以病人、家屬、照顧者為中心的健康照顧 (Palliative care is an approach to patient/family/caregiver-centered health care …),它聚焦於用最適中而有效的方式,去處理令人困擾的症狀,同時依據病人、家屬、照顧者的需求、價值觀、信仰與文化,整合社會心理及靈性的照顧(註)。在安寧病房裡,緩和療護團隊以各成員分工合作去協助病人及家屬。一般是緩和療護專科醫師主導為病人做完整身、心、社、靈的評估及處理身體狀況之苦痛不適,社工師清楚整理出病庭支持系統、家人連絡,心理師或是身心科醫師對家屬做預期哀傷評估,對有高度困難面對失去親人的家屬做準備,並於病人過世數週後以電話或email詢問家屬的生活調適經過,必要時安排心理諮商治療。這位作者學得運用「書寫情緒」去重整自己的情緒,記念逝去的親人。親人去世後,家人都會有各種錯綜複雜的情緒。書寫可以澄清整理這些情緒。 也可以與他人分享,進而在書刊雜誌發表,成為一種昇華。宋朝詩人蘇軾以他思念早年過逝的妻子(年僅27歲)所寫的「江城子」(寫於1075年):「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夜來幽夢忽還鄉……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這詞千古流傳,有助蘇軾的文名。從靈性或宗教的層面去尋求解脫人在無可奈何又極度痛苦時刻,不知不覺會在心裡、夢中反覆呈現種種情緒反應。有人尋求親友的協助,有人尋求心理諮商,有人會禱告,或求神拜佛。在我們民俗信仰中也有去寺廟抽簽、博杯(擲筊)。靈性上於無解困境中忽見一線曙光,是莫大的助力。有位41歲的末期直腸癌病人,他在台灣拿到生化碩士後前往美國有名的大學以傲人的成績取得博士,之後一路順遂在頂尖學術期刊発表論文多篇,在三年前成為該校副教授為其硏究中心主任,不幸半年後即發現有第三期直腸癌,在手術、化療及電療之後有一年的時間身體恢復並回去工作。但是在半年前發現癌症不但局部復發並多處轉移去腹膜、肝及肺臟。在該地醫學中心嘗試進行化療及標杷治療,但是都沒有效果。在此狀況下醫師建議考慮緩和療護。他與妻子跟雙方父母商量後決定回台灣來,這時我們緩和療護團隊見到這對中壯年的夫妻以及兩方父母。病人父母及弟弟住在新北市。父親是公務機構主管退休,他一生態度嚴謹,律己處世一絲不苟,病人求學過程中不許有任何課外活動更不許交女朋友。病人在拿碩士學位時當助教,與他後來的妻子相識,當時她在念大學,女方父母不反對,但男方父親激烈反對,並拒絕與這位女友相見,他認為婚姻大事應該在修成博士有正當固定工作才能談。結果是病人及女友前後在美國名校再遇而成婚生子。這次病人返台住進癌症醫院,父親日夜照顧、陪伴病人,他獨處時則淚流不已,不能吃不能睡。他悔恨過去對兒子嚴厲的管教。經由團隊成員多方協助,病人父親終於有機會在病人夫妻面前表達衷心的歉意,病人也在此時感謝父親對他的要求與照顧,使他在學業上有成就。病人最後對他說:「我可以接受你為我做的一切!」 「我會永遠愛你。」 病人出院後居家照顧時,一家人都住在他妻子父母家,因為他們的家離醫院近並且有比較大的空間,病人的小姨子也很會招呼五歲的兒子。在居家照顧期間他們也會去附近寺廟燒香祈福。在病人進入臨終階段時病人與妻子有明確的表達,在病人過世後妻子要把小孩帶回美國養大。病人父親知道此後見到唯一的孫子機會是非常少了。所幸他們都能達到共識把骨灰留在台灣。他們雖然有談到三個靈骨塔的選項,一個接近病人妻子父母家,一個接近病人父母家,一個在兩者之間。但在末選定那一個時,病人就進入昏迷。病人過世後兩週,喪事已經辦妥,團隊一直惦記病人父親的哀傷狀況。與病人父親建立良好關係的團隊成員用電話聯絡上他,他很激動說:「有非常神奇的現象出現! 一個意想不到的圓滿結果!」原來在告別式順利進行時,喪儀公司問及靈骨塔,了解雙方家人都無法達到共識,就建議去問病人,大家同意在病人靈位前「博杯」(擲筊),結果那個接近病人父母家的靈骨塔連得三個「聖杯」,讓父親喜出望外,淚下不已。父親解釋說病人在上高中之前跟他很親近,那時他週末加班時常帶病人去辦公室,也會帶他去那邊後方去爬山,而現在的靈骨塔就是在那山上!父親認為病人已經完全諒解他並且再恢復他們以前的父子關係,他當然覺得有神助、是奇蹟,也讓他能走出深度自責的哀慟。 他也考慮去參加志工活動,以他的經驗嘗試去協助他人走出喪親的悲痛。如何將喪親的重大壓力變成助力,也去協助他人,並尋得生命的意義?在人生中面臨種種壓力是不可避免的。這其中最嚴重而常帶來長期身體心理重大困擾的是喪親,特別是老年喪偶。但是壓力不一定是壞的。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Kelly McDonigal 在2014 年TED Talk 有一個很有趣的演說:「如何把壓力變成你的朋友(How to make stress your friend)」。她指出很多近年來的研究,面對壓力的態度會影響經驗壓力的結果,並且使人從中適應成長。有一個令人驚訝的研究發現,有些人在喪親情況下還能在他人受到困難時伸出援手,這些人後來不止他們身心出現疾病的機率不異於常人,而且他們更健康,活得更久、更快樂。因此,人生中的哀傷苦難是壓力也可能是助力。要走出哀傷苦難, 每人都得用各人內(潛)在的優點(天份), 綜合社會人際及大環境(文化背景) 的助(阻)力,療癒恢復能力;更好的會從中成長、提升,找到人生的新價值 (意義)。註:美國之國家完整癌症網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集合美國31家最好的癌症中心的專家,每年修訂各癌症臨床照顧指引(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廣為世界癌症中心引用。它2020年之緩和療護照顧指引中將緩和療護定義修訂為:「Palliative care is an approach to patient/family/caregiver-centered health care that focuses on optimal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distressing symptoms, while incorporating psychosocial and spiritual care according to patient/family /caregiver needs, values, beliefs, and cultures.」
-
2021-09-0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轉身之前,告別之後! 隨著年歲的增長,關係的練習開始從「生離」轉向了「死別」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走出喪親的幽谷」。一位癌末老年病人在接受醫院的安寧療護下過世,病人的女兒一時跌入憂傷幽谷不能自拔。病人的外孫女剛好在同一醫院任職,於是在女兒的鼓勵下她接受這醫院的臨床心理師的治療,成功走出幽谷。女兒主動與我們分享母親如何走出傷痛的心路歷程;心理師以如詩如畫的文筆娓娓道出如何幫忙病人透過「成功的」哀傷,建構新的關係;資深身心科醫師深受這位同事的故事所感動,進而闡述緩和療護是以病人、家屬、照顧者為中心的健康照顧,並分享一位病人與家屬從靈性宗教的層面去尋求解脫生死的故事。讓我們透過這奇妙的因緣,一起聆聽這醫院同仁一起彈奏的美麗哀愁三重奏。愛別離,是生命最深刻也最真實的挑戰之一,也是人寓居於世,行於生死流向間,反覆練習的課題。如最初的分離,在「生」的瞬間,我們離開了熟悉、安全的母體,開始此生的旅程;如成長的過程,我們經驗了各式告別,也許是童年喜愛的玩具不見了,也許是緊握在手的小被被消失了,也或許是珍藏在鐵盒中捨不得吃的那顆糖果就這麼地融化了。這一路,我們與曾經的同窗及師長說再見,又與那曾牽手散步的情人道離別,隨著年歲的增長,關係的練習開始從「生離」轉向了「死別」。無論是預期或是非預期的發生,這一生我們不斷地投身關係,然後又不斷地經驗關係的改變。而這一次次「別離」所帶出的身心經驗與感受,我們喚它為「哀傷」,那是源起於我們對愛與關係的珍惜。 面對愛與關係的練習曲我們一路學習,一路茁壯。成長,讓我們懂得在生活中揮手、說再見,但在生離死別的瞬間我們仍依舊感受到這難以承受的疼痛。我們流淚因為心傷,我們憤怒因為無法改變,我們不安因為害怕遺忘……於是我們開始想起「從前」,開始回憶「曾經」,試圖在生活中尋找熟悉的容顏、捕捉相似的聲音與不變的氣味。我們透過身體的記憶追逐過往,像是透過一口高麗菜的滋味開啟了過往與母親飯桌前的家常對話,亦或是透過一輛單車想起了童年時父親騎車載我們回家的時光。事實上,無論是轉身之前,或是告別之後,哀傷工作的對象從來就不是「離別」;而是因離別所帶來的「生活與關係的改變」。哀傷是身心安頓與關係照顧的邀請 離別所帶來的巨大改變,使我們在事件中經驗了慣性生活的斷裂,而這種被世界給「拋出」的孤零零感,讓個體需耗費相當多的心理資源才能穩住現下的生活。因此,如何協助家屬提升當下的身心安適感,往往是哀傷工作的首要。除了外在環境安全感的建立,有助於個體內在身心安頓的方法包含睡眠、飲食等基礎生活作息的結構化、引導個體感受當下的感知與存在、接納自己情緒的表達與發聲、允許適時的休息與自我照顧。而期間親友的陪伴或分憂,除了能增進社會連結與支持,亦有助於個體調節對現下生活挑戰的威脅。當哀傷者的心理資源日漸回穩,討論希望生活,引導個體依循當下的心力、體力與能力,投入生活行動即是下個階段的目標。 另一方面,除了生活感的延續與世界的再連結,因他者消逝所帶出的「關係斷裂感」的接應,亦是個體在哀傷歷程中重要的療癒行動。現下的「缺席」突顯了過往關係日常的「常在」。透過與他人談論記憶中的「他/她」,分享屬於你們的關係回憶,抑或是自我書寫整理,透過語言與文字的言說,在「憶起」的當下,過往的關係經驗被帶起,此刻他者宛若「恆在」。於是我們想起了母親的模樣,想起了過往關係中的疼惜與那些年她傳遞給我們的生活技能。從前的囑咐與叮嚀、一起散步的身影、一道招牌菜的滋味、一起給棉被裝被套的回憶,那存放在記憶裡的芬芳一觸即來。這些屬於過往日常的小片刻,恰恰承載著我們愛與關係的連結。於是我們重新認出了自己在關係中的模樣與需要,重新看見那些潛藏在回憶中的各式訊息。當關係開始說話,我們用心聆聽,可能是思念,也可能是遺憾,但我們終將明白這些都是不同形式「愛」的發聲。我們在回憶中看見關係中的「來不及」,但也看見關係中許多的「在一起」。如同繪本「獾的禮物」,森林裡的動物們想念獾、談論過往與獾的種種回憶,然後明白哀傷不是走出去,而是活出來。我們依舊共享著許多生活的曾經,共享著許多相似的生活習性與價值。於是我們可以祝福,也可以說再見;我們知道,告別不是遺忘,而是傳承。哀傷有賞味期嗎? 那麼哀傷有時間表嗎?哀傷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又要多久的時間才算正常?事實上,哀傷是相當屬己的經驗,如同每段關係發展有著不同的節奏與速度,每朵花也都有屬於自己的花期,尊重並理解哀傷的個別性是重要的。而哀傷的發生,往往也比我們認知的還早。病房裡的太太著急詢問:「他走了,我以後該怎麼辦?」生病的年輕媽媽邊流淚邊敘說著對孩子未來生活的牽掛,當感知到離別與失去的可能,哀傷就已啟動。面對這些即將到來的離別,哀傷照顧的工作,除了關係的表達,也包含了對當下與對未來關係照顧的行動。一段關係的前進,總是立基在生活裡,病榻前伴病親近時刻的創造,與家人的溝通促進,這些都有助於日後哀傷的因應。 而哀傷心理工作的目的,並不是取消哀傷經驗與哀傷情緒,重要的是增加個體長期的心理適應。正因生命是持續性的發生,因此一些重要的節慶或紀念日,抑或是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如畢業、結婚、生子等,都可能讓我們再次經驗到逝者於真實世界的不在,然而「不在」並不等於「關係的缺席」。我們可以帶著母親的祝福步入禮堂,也可以在孩子畢業時和親友騎單車環島,重溫一家人過往一起騎車的時光。「愛」還在,「關係」還在,只是換了形式與我們相伴。 無論是轉身之前,還是告別之後,我們都將帶著對自己與對關係的新理解,持續前行。「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也許多年後,我們仍會憶起已逝的親人,我們仍會落淚,仍感心傷,但我們也能帶著記憶與價值前行,活出微笑與希望,開展出新的關係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