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2 醫療.消化系統
搜尋
藥品
共找到
1572
筆 文章
-
-
2023-01-09 焦點.元氣新聞
回首2022/向他們說聲再見 追悼英女王、倪匡、顧寶明等名人
2023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回首2022年世界殞落了許多曾經引領風騷的一代人物,包括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中共領導人江澤民、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巴西球王比利、作家倪匡等人。國內也有不少知名人士離世,像因癌症病逝的蔡頭、巴戈、朱俐靜、余苑綺等人,或是疾病過世或猝逝的顧寶明、明金成、張念慈等人,《元氣網》回顧有哪些名人在2022年離開世人。引領世代的代表人物伊麗莎白二世 96歲/英女王 史上在位最久女君主英國前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9月8日駕崩,享耆壽96歲。她1953年加冕至今在位70年,成為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全球史上視事時間最長的女性君主及女性國家元首,畢生服務公眾,鞠躬盡瘁。》看更多戈巴契夫 91歲/改革蘇聯終結冷戰蘇聯末代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久病纏身,8月30日辭世,享耆壽91歲。他執政期間推動開放與改革力圖復興,最終導致蘇聯解體與冷戰終結,西方世界奉他為「可以打交道的改革者」,蘇聯共產國家則視他為「民族罪人」。》看更多江澤民 96歲/勇於探索兩岸關係前中共領導人江澤民因患白血病合併多臟器功能衰竭,11月30日在上海病逝,享年96歲。六四事件之後趙紫陽遭罷黜,江澤民匆匆登上中共總書記大位,是中國新經濟崛起、兩岸關係翻轉的關鍵時期。》看更多球王比利 82歲/巴西足球傳奇 世足賽3度奪冠唯一一位三度贏得世界盃足球賽冠軍、被封為「球王」(O Rei)的巴西足球傳奇人物比利(Pelé,又譯貝利),12月29日在巴西醫院因大腸癌去世,享年82歲。比利逝世讓整個足球世界,尤其是培養和崇拜他的巴西陷入哀傷,因為它們永遠失去了「國寶」。》看更多安倍晉三 67歲╱最長政權日相 推動安倍經濟學安倍晉三是二戰後最年輕的日本首相,也被視為二戰後最重要的日本國家領導人。安倍曾任首相長達三一八八天,是史上任期最長的日本首相。安倍在7月8日奈良市街頭輔選演說時,遭槍手持改造槍枝伏擊身亡,終年67歲,留下戰後日本政治史上最無言的結局。》看更多2022年因癌症離世的華語圈名人倪匡 87歲/皮膚癌名作家倪匡以衛斯理為筆名寫的小說「鑽石花」,開啟了華文世界科幻小說的時代。據倪匡生前朋友透露,倪匡生前患有皮膚癌,已在港島防癌會「賽馬會癌症康復中心」住院一段時間,身形也明顯消瘦。他離世前對朋友表明,「唔怕死」(不怕死),又形容離開人世「早日解脫」。倪匡於7月3日逝世,享年87歲。》看更多【疾病百科】皮膚癌大部分的皮膚癌都發生在臉部、頸部、前臂和手背等暴露於陽光的部位,陽光中的紫外線是導致皮膚癌最主要的原因,另外人工紫外線如太陽燈及日光浴中心,或將皮膚曬成古銅色的燈具,也可能導致皮膚癌。最常見的三種為: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黑色素細胞癌。巴戈 67歲/胰臟癌巴戈8歲就以童星身分出道,參與過不少台語電影,國立藝專畢業後,他成為華視基本演員,80年代他和鄒美儀主持的華視「雙星報喜」紅極一時,兩人還以該節目拿下金鐘獎最佳主持人獎,這也成了他的主持代表作。曾自曝一年只休假5天,半退休後生活過得怡然自得,不料2月16日傳出胰臟癌過世,享壽67歲。》看更多【疾病百科】胰臟癌是一個高度惡性的疾病,約90%的病人無法以手術根除治療,因爲胰腺位於腹膜後,惡性腫瘤藏在體内,通常在晚期才被發現以致患者存活率極低。好發60歲以上男性、家族病史者、吸菸者、肥胖者、糖尿病患者及長年接觸化學藥品者。蔡頭 71歲/肝癌資深藝人蔡頭在2021年11月傳出肝癌末期,不料2022年1月26日傳出病逝消息,據報導蔡頭早在消息傳出1個月前就病逝雙和醫院,享壽71歲。蔡頭個性率直,生前曾表示若有天走了也不會告訴大家,此外,他生前也拒絕上節目聊過世友人,表示不願賺死人財。》看更多肝癌小辭典台灣肝癌的患者以「病毒性肝炎」為最大宗,大多是B、C肝的帶原者,其次為酒精性肝炎,第三位為脂肪性肝炎。肝癌初期幾乎無明顯症狀,但是若是已經出現黃疸、腹脹、疲倦、右上腹疼痛、發燒、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又或是肝衰竭、肝昏迷,恐怕都已經是晚期肝癌。朱俐靜 40歲/乳癌從選秀節目《超級偶像》出道,纖瘦的身軀卻能唱出極具爆發力的歌聲,這巨大的反差,是朱俐靜給人的第一印象,從超偶出道12年、出過多張專輯的她,在2021年發片記者會上宣布罹患乳癌,於7月3日逝世,享年40歲。》看更多【疾病百科】乳癌乳癌是從乳腺的上皮細胞或小葉生長出來的一種惡性腫瘤,因癌細胞的生長失去控制,會侵入並破壞鄰近的組織及器官,或經由血液或淋巴系統轉移到其它器官。乳癌真正的病因尚待研究,下列幾項可能有關:輻射線、病毒、女性荷爾蒙、飲食(高脂肪食物)、酗酒及遺傳基因。余苑綺 39歲/大腸癌藝人余天的二女兒余苑綺自2014年發現直腸癌第3期後,積極接受治療,抗癌長達8年,但在2019年再度復發持續化療,接著癌細胞擴散到肝臟及淋巴,2022年病情每下愈況,癌細胞擴散到全身,於8月21日病逝,享年39歲。》看更多【疾病百科】大腸癌一般所說的大腸直腸癌是屬於腺癌,也就是從腸黏膜上的細胞所演變出來的癌症,其確切的病因仍然不明。90%以上的大腸直腸癌是由息肉轉移而來,會演變成癌症的息肉一般稱為腺瘤性息肉。而到底有哪些因素會造成腺瘤性息肉的惡性變化呢?除了家族病史等遺傳因素外,大腸直腸癌的發生主要仍與生活習慣有關。2022年因心血管疾病逝世的名人顧寶明 72歲/心肺衰竭從綜藝節目演短劇走紅,再以舞台劇《暗戀桃花源》中的「袁老闆」奠定喜劇一哥地位,人稱「寶哥」的顧寶明舞台上搞笑逗趣,讓丑角散發人生不同層次、笑聲中帶著喜怒哀樂。3月19日因腸胃道出血導致心肺衰竭,不敵病魔病逝,享壽72歲。》看更多明金成 51歲/心因性休克中年得子、喜迎龍鳳胎的知名戲劇導演兼演員明金成,擅長拍攝偶像劇,以執導《我的秘密花園2》嶄露頭角,於1月20日才和妻子歡喜迎接龍鳳雙胞胎,未料寶寶還沒滿月,他卻於2月8日猝死,原因為心因性休克,年僅51歲。》看更多張念慈 72歲/心臟病台灣浩鼎生技創辦人暨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念慈博士,12月29日傳出在美國聖地牙哥家中因突發心臟病猝逝,享壽72歲。據了解當天上午九點,張念慈還和台灣幾位主管通電話討論事情,沒想到半小時後台灣端就接獲美國傳來的噩耗,令浩鼎員工都感到震驚。》看更多楊碧雲 84歲/腦中風淡水老街阿婆鐵蛋創立於1980年,是淡水最早賣鐵蛋的老店,當初阿婆鐵蛋創辦人楊碧雲經營小吃店,滷蛋經過多次滷製,滷蛋越滷越小,味道越來越好,意外成為現在的「鐵蛋」。楊碧雲不僅事業有成,對於回饋地方公益更是不遺餘力。7月12日因腦中風突然倒下,送醫後搶救不治,享壽84歲。》看更多柯賜海 66歲/心因性休克因經常在媒體採訪新聞現場站在受訪人背後高舉抗議牌,因而被封「抗議天王」的柯賜海,近年因罹患帕金森氏症已顯少露面,11月21日被發現陳屍於北投區建國街前山公園籃球場旁的車內,法醫相驗後證實死因為心因性休克自然死亡。》看更多
-
2023-01-07 焦點.用藥停看聽
知名高血壓藥「脈優」確認有卡鐵絲 須回收600萬顆
國內市占率高達6成、每年健保用量高達2.1億多顆的高血壓用藥「脈優」,去年有民眾檢舉藥品包裝內卡了鐵絲,並經由消基會揭露後,經衛福部食藥署和廠商了解,雖然廠商抽查並未發現有其他類似情形,但為確保民眾用藥安全,仍於今日要求廠商回收同一生產線上兩批號的藥品,共約600萬顆,並於1月29日前完成回收作業,並應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及後續預防矯正措施。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說,「脈優」主要用於高血壓、心絞痛,為國內用量最大的高血壓用藥,回收600萬顆應不會影響民眾用藥,而這起回收事件為去年12月消基會公布脈優藥品包裝內卡了鐵絲事件,業者經和民眾現場確認過的確有卡鐵絲,因此同樣的生產批次都要回收。需回收批號為FR3135、FT2343。洪國登說,經現場確認過藥品包裝內的確卡了鐵絲,但不確定到底是否在製造時哪個環節發生的,目前還需調查。食藥署已要求廠商應於1月29日前完成回收作業,並應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及後續預防矯正措施,若確定有缺失將依情節輕重依《藥事法》開罰。【延伸閱讀】》市面上相關藥品有哪些?「藥物百科」馬上查
-
2023-01-05 醫療.心臟血管
吃到藥效不足的降血壓藥會怎樣?心血管科醫曝可能的危害
食藥署昨公告回收「永勝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產製的降血壓藥「安沛穩膜衣錠5/160毫克」,因此藥在安定性試驗中發現溶離度偏離規格,主動通報後回收。「安沛穩膜衣錠5/160毫克」主要用於治療高血壓,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預計回收3批號、30萬錠,安沛穩膜衣錠占相同成分、劑型、劑量的藥品的3%,健保年用量270萬錠。此為複方藥品不適合用於起始治療。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醫師黃晨祐說,複方藥品臨床使用上相當常見,若民眾服用到偏離規格藥品,人體吸收的藥效恐無法達到預期,若習慣吃藥不監測者,可能會誤以為有控制好血壓,造成預期外的傷害。「冬天血壓會更高。」黃晨祐說,近來氣候寒冷,急診多了許多心臟衰竭、肺積水的患者,就是因為血壓未妥善控制導致,建議平日飲食不宜過鹹,要注意保暖,可增加運動量,推薦選擇室內的有氧運動,讓心跳超過130下。黃晨祐指出,安沛穩屬於台廠生產的學名藥,市占率雖僅有3%,但由國際藥廠生產的同成分、劑型原廠藥,同樣為複方藥品,問世已久,臨床上使用的副作用相當低,對於血壓高到170毫米汞柱的患者,處方率相當高。黃晨祐表示,初診高血壓病患若開立單方藥品,一次需服用2至3錠,恐讓醫囑遵從度不佳,血壓反而無法控制。因此提醒處方相關藥品,需視醫師用藥經驗、習慣,尊重醫師的專業診斷。
-
2023-01-05 焦點.用藥停看聽
李秉穎自爆出國帶吃剩克流感 基層醫藥師澄清4大錯誤
春節連假將至,假期旅遊期間的常備藥又成熱門話題。衛福部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召集人李秉穎今接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新聞放鞭炮》廣播節目專訪時表示,他平常出國時都會把幾年前沒吃完剩下的「克流感」帶著,因為出國機場人流多,還是有流感風險,疫苗保護效果六成到九成,要是旅途中發燒、全身痠痛一兩天,就太煞風景了,出國準備「流感、止痛藥、腸胃藥」這三個就差不多了。周玉蔻問,克流感可以到藥局買嗎?還是要醫生開?李秉穎說,克流感要有醫師處方,但他手邊的藥是以前留下來、吃剩的,有的已經過好幾年了。周玉蔻說,你是醫師當然可以幫自己開,那我們一般人可以叫你(醫生)開?李秉穎說,「你要有病,我們(醫師)才會開,沒有病我們不會開。」周玉蔻說,叫我們出國要帶抗流感藥,但又不能自己買,「那我就沒有以前的「存貨」,我要怎麼帶抗流感的藥出去?沒有病,醫生怎麼處方?」李秉穎說,「妳就不要用健保就好啦,自費啊」。周玉蔻說,原來有解決方法,這沒有違法吧?剛好廣告音樂響起,李秉穎說「時間到,進廣告。」針對上述訪談內容,診所醫師和社區藥師澄清,其中有4大錯誤:克流感療程5天藥必須吃完、克流感不是常備藥、藥物過期就不該吃、自費購買克流感也要有疾病診斷。藥師建議,與其處心積慮要買克流感,不如帶著新冠快篩出國,如在國外出現疑似症狀,有助於初判是新冠還是流感。「這些醫師隨便講一句話,都會造成第一線很大的困擾。」社區藥局藥師沈采穎表示,克流感服藥療程是5天,一盒10顆、早晚各一顆。雖然可能吃幾顆就因病毒下降而感覺比較舒服,但病毒量還有一定的數量在,如果自行提早停藥,可能助長抗藥性產生,建議病人按時把藥吃完。沈采穎說,乙醯氨酚類藥物可解熱止痛,可自行到藥局購買,算是常備藥,但克流感是處方藥不是常備藥,藥局不該賣,民眾也不必一窩蜂搶購。如果擔心出國感冒,可準備乙醯氨酚類藥物和新冠快篩,有疑似症狀時,能初步區辨是新冠還是流感。另外也要提醒,藥品過了效期,藥效就會減弱,建議不要再吃,「過期兩年以上我是不會吃的。」開業小兒科醫師林應然表示,符合高齡、幼齡、有慢性病等條件者有流感或類流感症狀,醫師可以開立公費克流感,這些是從疾管署領來的藥,開藥都要通報,符合條件的人才能用。如果不符合公費條件但也有上述症狀,經醫師判斷可能是流感,病人可選擇自費服藥。自費的克流感是診所自行進貨,開藥不需要通報疾管署,但也不會賣給健康人。會不會有病人裝病來領藥?林應然說,或許可以假裝疼痛等主觀症狀,醫師也只能信任病人,但客觀症狀例如心雜音、扁桃腺化膿等,都還是要經過醫師診療,以客觀證據去確認,無法假裝。林應然說,門診常遇到一些病人身體不舒服,第一時間自己去藥局買藥,但買來的藥是分裝的,連藥名都沒標示,病人吃了之後沒有改善,才拿著不知名藥來找醫師,讓醫師相當頭痛。希望民眾建立正確用藥觀念,處方藥一定要經過醫師看診開立,不要自己去藥局買。
-
2023-01-04 焦點.用藥停看聽
降血壓藥「安沛穩」3批號藥效恐不足 食藥署下令回收30萬錠
食藥署今公告藥品第二級回收警示,由「永勝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產製的降血壓藥「安沛穩膜衣錠5/160毫克 Amvlo Film-Coated Tablets 5/160mg」分別於第12、18個月的安定性試驗發現溶離度偏離規格,主動通報啟動回收。預計回收3批號、30萬錠。「安沛穩膜衣錠5/160毫克 Amvlo Film-Coated Tablets 5/160mg」主成分為VALSARTAN,AMLODIPINE BESYLATE,主要用於治療高血壓,此複方藥品不適合用於起始治療。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本次回收警示係由廠商在進行自主安定性試驗時發現,共有3個批號的藥品在溶離度測驗中偏離規格,其中「T0304609、T0304710」兩批號在第12個月發現、「T0304105」批號則在第18個月被發現溶離度偏離規格。「溶離度影響人體服用後藥品釋出,進一步影響到藥效。」洪國登說明,安沛穩膜衣錠在市面中佔相同成分、劑型、劑量的藥品的3%,初步評估不會影響到民眾用藥。洪國登指出,根據健保年度統計,安沛穩膜衣錠年用270萬錠,本次回收的3個批號,總計約30萬錠。食藥署已要求廠商,於112年1月19日前完成回收作業,並應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及後續預防矯正措施。食藥署也提醒,民眾若對使用之藥品有任何疑慮,應盡速回診與醫師討論,處方其他適當藥品;亦請各醫療院所、藥商、藥局配合辦理回收作業,立即停止調劑、供應。
-
2023-01-03 焦點.用藥停看聽
年節返鄉、旅遊身體不適 藥師曝五大類常用藥品必備
農曆年節即將到來,民眾南來北往身體難免有不舒服的時候,這時醫療院所又多休診,藥師建議民眾可以於年節前備好五大類藥品,及時緩解症狀。五大類藥品分別是退燒止痛、消炎止痛、綜合感冒藥、止瀉藥及胃藥,另民眾也應備好快篩試劑,當出現症狀時,可以及早篩檢確定是否確診,以利盡速在48小時內使用倍拉維(Paxlovid)等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複製,避免病情惡化。藥師易麗珍說,退燒止痛藥是如普拿疼等具有乙醯氨酚成分的藥品,因有退燒、發散作用,可以讓侵入身體的風邪發散,但若是喉嚨痛、身體痠痛等疼痛症狀,就必須服用消炎止痛藥品,此類藥品多含布洛芬成份,而綜合感冒藥是一定要備的,因感冒常有鼻塞、流鼻水,造成吸氧不足,引起頭暈、頭痛,此類藥品可以止咳化痰,緩解流鼻水、改善頭暈、頭痛,至於胃藥可以抑制胃酸、胃痙攣成分,緩解消化不良。年節期間,飲食大魚大肉或吃進不潔食物,也可能出現腹瀉症狀,止瀉藥也是必備,另民眾出遊長途搭車也應準備暈車藥,其多含有抗過敏、促進血液循環等成分為主,民眾自行服用指示用藥前應諮詢藥師,不要過度囤藥、服藥。至於,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易麗珍表示,年節期間仍須按時服藥,特別是人體血管為平滑肌,容易受到氣溫高低熱漲冷縮,如高血壓患南來北往時,因南部氣溫較高,抵達南部時血壓會比較平緩,但回到北部後氣溫較低,血壓容易飆高,所以一定要按時服藥、控制血壓。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藥師沈采穎說,最簡單的備藥應包括解熱止痛、止瀉藥、綜合感冒藥、胃藥等,而慢性病患者用藥如果剛好是年節期間1月29日前吃完,可以於1月10日開始到社區領藥,以防年節期間無藥可用。沈采穎指出,除常用藥品需要準備外,民眾返鄉過節,最好隨身攜帶一些快篩試劑,主因是現在冬季為流感及新冠肺炎同時流行的時候,可是兩者症狀相似,如果出現症狀時,可以及早快篩確定是否確診,並盡速在48小時內使用倍拉維(Paxlovid)等抗病毒藥物,以抑制病毒複製,避免病情更加惡化。沈采穎說,民眾身體不適期間,最好少吃薑母鴨、麻油雞、酒精飲料等燥熱食物,主要是此類食物容易讓病毒更為活躍,建議身體不適時,飲食應以清淡食物為主。若民眾依藥盒指示服藥,如每天服藥三至四次,但服藥二天內症狀沒有好轉,應懷疑病症已無法用指示藥物緩解,建議應盡速就醫,不要延誤治療。
-
2023-01-01 養生.抗老養生
50歲才養成運動習慣 新北市長侯友宜揭維持標準體重20年祕訣
新科縣市長上任,公務馬不停蹄。許多民眾好奇,市政忙碌之餘,縣市首長如何打造鋼鐵般的體質,對抗接踵而來的壓力?今天我們邀請六都市長開出自己的養生紓壓帖,也讓市民學學他們耐操的祕訣。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年滿65歲,身體仍相當健壯。連假日都行程滿檔的他,有自己一套養生方法。侯友宜表示,保持健康的關鍵,就是每天維持運動習慣、勤喝水及規律生活,最重要的是三餐正常、保持清淡飲食,這樣不只身體好,連體重都能控制。40歲前忙於辦案,50歲後才養成運動習慣。許多人都以為侯友宜受過警察訓練,體力一定很好。但他說,那都已經是數十年前的事情,不會因為早年做過許多訓練,就能一直維持好體力到現在。侯友宜表示,40歲前幾乎每天都忙於辦案,自然沒有空檔運動。但後來逐漸發現身體健康重要性,加上到了五、六十歲後,改任警大校長、新北市副市長、新北市長後,終於比較有一點「時間分配權」,就開始養成運動習慣,並依照年齡、身體狀況,一路從游泳改成跑步到現在的快走,唯一不變的就是每天一定保留時間運動。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運動,做好暖身很重要。侯友宜說,早上五點多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運動」,平均每天快走一個小時,達到一定的運動量;晚餐後也會在辦公室走廊散步,促進消化。而且他在快走的同時,還會看聯合報等報章雜誌,也想藉此告訴大家「運動與工作是可以兼顧的」,每個人都可以尋找自己適合的方式。二十多年來,侯友宜就靠運動把體重維持在70公斤。他在1989年時是84公斤,後來因為長期運動,降到70公斤,他說,只要勤走、勤動,人人都能保持良好的體態。侯友宜也強調運動暖身的重要性,他在50歲時擔任警大校長時,曾因為練習「護身倒法」而受傷,這時才發現運動暖身的重要。建議大家在運動前都要做好暖身準備,避免留下一輩子的舊傷。年輕吃飯搶快吃到胃潰瘍,現在三餐清淡簡單吃。至於如何吃得健康?侯友宜笑說,他年輕的時候不懂事,加上工作關係,經常只能吃油膩膩的便當,且還吃得相當趕,「如果1000人同時吃飯,我吃完時,可能還有990人還在吃。」連他妻子都開玩笑:「跟你吃飯不划算,我才剛開始吃,你就吃完了,陪你吃快又會肚子痛。」侯友宜說,那些都是年輕工作時養成的壞習慣,後來還因此胃潰瘍,吃壞身體。侯友宜現在的三餐相當清淡,早餐就是吃麵包、香蕉、堅果、優格、蘋果;午餐是蔬菜及簡單的肉品,少碰油;晚餐就是麵食、青菜、蔬菜湯,簡單吃吃。愛好食物偶可破戒,減少應酬、打包控制食量。不過侯友宜也提到,每個人都會有愛好的食物,像他就喜歡吃蛋、豬肉,所以偶爾還是會吃豬腳或蛋,重點在於如何烹調,像是水煮蛋、水煮豬腳就相對健康。朋友結婚時也會小酌,只要有所克制即可,否則若什麼都不能碰,人生該有多無趣。而身為首長應酬難免,侯友宜說他其實不太應酬,若真有必要參加時,也會控量,吃不完的就帶回家,給家人食用或隔日盡早微波吃掉,不會浪費食物。養生最推薦每天大量喝水 最棒的保健食品新北市長侯友宜直到現在都保持健壯體態,除了長期維持規律運動習慣,還有一個關鍵,就是每天喝「足量的水」。侯友宜說,他平常也會吃保健食品,不過主要都是別人送的,像是魚油、澎大海等,相信多少都有保護作用,不過自己不太會買太多保健藥品,主要還是靠喝水維持健康。他每天早上會喝2000cc的水,下午、晚上再喝1000cc,偶爾會喝點茶及咖啡,其他飲料就不太喝,對他來說,最好的保健食品就「水」。現在世界各國許多首長官邸都會養寵物,外界好奇侯友宜是否也有養毛小孩?他笑說,女兒養了一隻小白狗,相當可愛,家人忙的時候,他就會幫忙把屎把尿。小狗很聽話也可愛,自己也會陪他玩、摸摸他,相當療癒。侯友宜小檔案● 年齡:65歲● 興趣:看棒球、畫畫、看書● 最喜歡的運動:游泳→跑步→快走,隨年齡、身體狀況調整。● 給讀者的養生一句話:運動與工作可以兼顧,每個人都可以尋找自己適合的方式。
-
2023-01-01 醫療.消化系統
「胃脹氣、胃潰瘍、胃食道逆流」哪些人是高危險群?有這些症狀要當心 中醫教2穴位助養胃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常常三餐不正常,導致胃脹氣、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腸胃問題越發嚴重。除了影響生活品質,嚴重還可能引起腸胃病變,甚至演變成癌症。元氣網整理脹氣、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腸胃問題,帶您了解自身腸胃健康狀況,也教您按摩穴道,來緩解腸胃問題引起的不適感。◎胃脹氣你是否常常飯後肚子脹脹,感覺腸道內有氣體或壓力,但這股氣卻又無法排出導致腸胃不舒服、甚至還會胃痛?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就是「脹氣」!常見導致胃脹氣的原因1.飲食習慣不佳:愛吃高油膩食物、進食的速度太快導致消化不良。2.易致脹氣食物:豆類、高澱粉食物、奶類、碳酸氣泡類飲料、酒精、人工甜味劑。3.胃腸道正常菌種過少:長期使用抗生素的病患,容易因胃腸道正常菌種過少,而失去發揮正常的消化與吸收功能,使得食物醱酵產生氣體。4.排氣功能不足:胃腸道有多餘氣體時,會刺激腸胃道蠕動,藉由人體不斷打嗝或放屁來排出體外。排氣量太少,氣體太多就會脹氣。當這樣的功能,因為疾病(如:糖尿病)、年齡老化或某些藥物等等因素而下降不足時,會造成胃脹氣。5.其他疾病因素:當有胃腸道病變、胰臟炎、腸阻塞和肝腫瘤等疾病。9飲食法改善脹氣問題1.避免容易脹氣食物2.乳糖不耐症改喝優酪乳3.改善便秘,規律排便4.定時吃好菌5.盡量少鹽少油6.細嚼慢嚥少說話7.少久坐多運動,飯後走走8.以水代酒9.吃富含消化酵素的水果提醒,如果您有長期脹氣問題都無法根治,請務必看醫師診斷出致脹氣原因,才是根本之道。◎胃潰瘍有些人會把胃食道逆流跟胃潰瘍混為一談,但實際上胃潰瘍是胃的粘膜發生潰瘍,胃食道逆流則是胃液往食道的方向逆流造成刺激或發炎,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胃潰瘍是消化性潰瘍的一種,是胃酸和胃黏膜間的平衡失常所產生。正常情況下,胃黏膜細胞有豐富的血液供應,可產生新細胞,影響胃黏膜細胞受損的原因包括胃幽門桿菌感染、胃酸過多、藥物刺激、吸菸、飲食習慣不良以及心理壓力等。胃潰瘍的症狀多數胃潰瘍沒有明顯症狀,部分患者上腹部不適或疼痛,大多數是悶痛。一般而言,疼痛的嚴重度與潰瘍的大小有部分相關,愈大、愈深的潰瘍,症狀比較嚴重,部分潰瘍很嚴重卻沒有很明顯症狀,常見年紀大、有糖尿病病史或服用消炎止痛藥的患者。有部分患者有出血、胃穿孔、阻塞等併發症,出血的症狀包括吐血、吐黑色物質、解黑便、頭暈,甚至於休克等,穿孔患者症狀則包括嚴重腹痛、發燒;有阻塞併發症的患者會有嘔吐、腹脹,吃了少量的食物就飽脹、便秘等。也有患者出現火燒心胃食道逆流症狀。哪些人是高危險群?‧家族病史:胃潰瘍病史。‧飲食習慣:三餐不定時、暴飲暴食。‧食物選擇:常食用高油脂、刺激性食物,空腹食用高油脂或刺激性食物。‧飲酒過量:長期飲酒、吸菸、吃檳榔。‧藥物使用:長期服用消炎止痛、阿斯匹林、類固醇等。‧精神壓力:過度憂慮、焦慮緊張等。‧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會破壞胃粘膜表皮細胞,易導致胃發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9方法助改善預防1.定期做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2.檢查有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3.未經醫師診斷,應忌用可誘發或加重潰瘍,甚至引起併發症的藥物。如:阿斯匹靈或消炎止痛藥等。4.避免暴飲暴食、細嚼慢嚥,睡前2小時應避免飲食,戒掉吃宵夜的習慣。5.規律作息、避免熬夜,睡眠充足。6.禁酒、戒菸、不吃檳榔。7.少吃高油脂及刺激性食物。8.多運動,維持標準體重。9.減輕壓力,保持樂觀態度。提醒,輕微的胃潰瘍,在經過醫師診斷後,可透過藥物治療或日常生活習慣改善,來緩解症狀。但如果出現「吐出血或排出黑色瀝青狀的糞便、貧血症狀、急劇腹痛、反覆嘔、體重不明原因減輕」等胃潰瘍的嚴重症狀,就需要立即就醫檢查。看更多>>元氣網疾病百科:胃潰瘍 ◎胃食道逆流台灣人每4個人中有一個人患有胃食道逆流,早成原因多數是壓力大、情緒緊繃、作息跟三餐不正常,導致很常發生心灼熱、喉嚨異物感。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有很多,分為典型症狀跟非典型症狀。‧典型症狀:心灼熱、火燒心,在胃部有稍灼熱感、感受到酸逆流,導致有食物、胃液逆流到口腔,但沒有反胃或嘔吐。‧非典型症狀:胸口疼痛、咳嗽、氣喘、喉嚨沙啞、喉嚨痛、嚥下疼痛、困難等,需要經由專業的醫師以及相關檢查(胃鏡、上消化道攝影),判別是否是胃食道逆流症。 哪些人是高危險群?‧45~60歲的人‧肥胖者‧消化性潰瘍患者‧懷孕的婦女‧長期酗酒者‧精神緊繃、工作壓力大11方法助改善預防1.避免暴飲暴食,細嚼慢嚥,用餐宜七分飽。2.餐後不宜立刻趴睡或平躺,避免胃部的食物逆流至食道。3.睡前兩個小時應避免飲食。4.戒掉吃宵夜的習慣,才能讓食物充分消化。5.生活作息規律、避免熬夜。6.禁酒及戒煙。7.少吃高油脂及刺激性食物,避免胃酸分泌過多。8.睡覺時可把頭部位置墊高,減低胃酸逆流的機會。9.體重過重者宜減輕體重,並養成運動習慣,幫忙消化。10.消化性潰瘍患者,應定期做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11.女性應避免穿過緊的衣物,增加腹部壓力,導致胃食道逆流。提醒,有胃食道逆流症的患者建議可以從改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配合適當的藥品治療,改善生活品質以及減少可能的其他併發症。中醫教你穴位按摩 養胃改善不適感中醫師彭溫雅表示,胃食道逆流的常見原因包括壓力大、情緒緊繃,也與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常吃消夜有關,這些都會導致消化機能變差,延緩胃排空的速度,分泌過多的胃酸。她建議,不論什麼類型的胃食道逆流,都可以透過早晚穴位按摩的方式保養。睡前按|內關穴內關穴在手腕下方三指、前臂正中的位置,按這個穴位對於改善肝氣鬱結、消化不良、壓力的效果都很好。建議在晚上睡前洗個澡,全身暖和之後,平躺於床上,身體肢體都不要彎曲,以免經絡受阻,效果打折。躺好之後,搭配吸氣四秒、吐氣四秒的腹式呼吸,同時以按住四秒、放開四秒的節奏,兩手各按3分鐘。因為人體血液循環全身一圈是20秒,以四秒為一個單位的呼吸和按壓穴位,也符合身體的節奏。彭溫雅表示,按此穴位可改善壓力下自律神經過度亢奮的問題,按完之後全身會很放鬆,也有助於改善入睡困難的問題。如果白天不小心多吃了,或是胃食道逆流正在發作,也可以馬上按,這個穴位感受度很強。早晨按|中脘穴第二個推薦穴位是距離肚臍四指位置的中脘穴,剛好就是胃的位置。這裡不能用按的,要用「振腹」的手法拍,手指併攏如同半杯狀,以空杯的位置去拍,大約每三秒,以不輕不重的力道拍一下中脘穴,一共拍100下,大約是5分鐘的時間。建議在早上剛起來空腹時拍,趁著陰氣未散、陽氣未動的時間,效果最好,趁刷牙洗臉的時間就能順便完成。最後,提醒有輕微腸胃問題的民眾,可以先了解您的症狀是屬於胃脹氣、胃潰瘍、胃食道逆流、其它胃疾,當中的哪一種,找到原因後從平日作息及飲食習慣加以改善。但若是有長期胃部疾病問題都無法根治,請務必看醫師診斷出致脹氣原因,才是根本之道,以免耽誤黃金治療時間,惡化引起腸胃病變。看更多>>元氣網疾病百科:胃食道逆流參考資料:‧胃脹氣怎麼辦?除了打嗝和放屁,10招讓你解決肚子脹氣困擾‧胃潰瘍會轉變成胃癌嗎?醫師教你胃潰瘍5大緩解方式‧元氣網疾病百科:胃潰瘍‧每4人就有1人中!胃食道逆流分4型 中醫教早晚按2穴道緩解‧元氣網疾病百科:胃食道逆流
-
2022-12-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證據打臉!普拿疼一盒喊價1500元 藥師拒道歉:大不了不做了
據媒體報導有台商以1500元的價格指定向文山區藥局購買600盒「普拿疼」。今日下午藥師公會轉述該藥師說法,聲稱是一場誤會,並沒有1500元的普拿疼交易事實。但晚間藥師公會更新說法,表示該名藥師「謊稱」沒有販售事實,相關證據打臉後,態度更加惡劣,不僅拒絕道歉,還直呼:「大不了我不做了。」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楊博文今日下午表示,當時接獲疑似有台商以1500元價格蒐購退燒藥物普拿疼時,就向台北市藥師公會進行了解,根據當事藥師回報,該藥局並未接受這樣的交易,是媒體報導有誤。對此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也表示,確有台商欲蒐購,但當事藥局表明普拿疼缺貨,無法販售,並未讓台商的蒐購行為得逞。但也強調,若有任何藥局哄抬物價販售藥品,藥師公會絕對會祭出嚴厲懲罰,藥師公會法務已著手調查。不過,今日下午劇情出現翻轉,該名文山區洪姓藥師確實有「哄抬物價」的行為。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王明媛表示,根據證據錄音檔中,明確說出:「你拿1500(元)給我,我就拿一盒(普拿疼)給你。」但洪藥師辯稱是他銷售的「話術」,並非說謊。不僅如此,遭證據打臉先前說法後,藥師公會促請洪藥師公開向大眾道歉,卻遭拒絕。王明媛表示,該名藥師直呼:我不道歉,沒差啊!大不了我不做,最多我不做了!」不僅說謊還哄抬價格,且不遵守藥師倫理,將祭出嚴厲的懲處外,也會上呈報。如今中國疫情爆發,台灣疫情也走向下一波高峰,單一藥局要拿到600盒的普拿疼難度頗高。王明媛也說,這部分可從出貨藥廠GSK(葛蘭素史克)調查出貨紀錄,但是否為聯合採購,以她開業40年的經驗來看,其實很少有聯合採購的狀況。不過,GSK旗下公司赫力昂(Haleon)對於此次普拿疼蒐購一事表示一無所悉,僅回覆,近期止痛、退燒等藥品,台灣與全球皆缺貨,會盡最大努力加快到貨速度。
-
2022-12-27 焦點.用藥停看聽
一次3款藥出包!適脈旺三度回收 市佔100%糖尿病藥也上榜
食藥署今公布最新藥物回收訊息,本次不分國內外藥廠,一共有3款藥品出包,為「『台裕』樂心平膠囊30毫克」、「佳糖維100毫克膜衣錠」、以及「適脈旺糖衣錠10毫克」,分別因不純物超標、溶離度不合格等因素違規,皆廠商主動通報回收。其中「佳糖維」為美商默沙東藥廠產製的糖尿病用藥,該單方製劑在台市占100%,共3批號120萬顆,須於1月21日前完成回收。由「美商默沙東藥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產製的「佳糖維100毫克膜衣錠JANUVIA 100 mg F.C. Tablets」,藥品主成分為Sitagliptin (as monohydrate phosphate salt),主要用於第二型糖尿病。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新加坡前幾周亦針對「佳糖維100毫克膜衣錠」啟動回收,食藥署便開始追蹤調查,發現由英國廠製造出來的同批違規藥物,在分裝發售至全球各國時,被改為不同的批號,流入台灣市面的是「U011910、U015917、U018641」3批號,共120萬顆,需於1月21日前完成回收。洪國登說明,佳糖維本次檢出亞硝胺類不純物超過建議限值,雖在動物試驗中發現具有致癌性,但對人體的危害尚無相關實證研究,本次經由廠商主動通報後啟動回收。洪國登指出,該藥品的單方製劑在台灣市占率百分之百,健保年度用量達2700萬顆。但相同藥品還有複方藥可供選擇,仍有其他糖尿病替待用藥可選擇,不影響民眾用藥權益。另款藥為,「台裕化學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產製的「『台裕』樂心平膠囊30毫克」,主成分為DULOXETINE HYDROCHLORIDE,主要用於重鬱症、廣泛性焦慮症、糖尿病周邊神經痛、纖維肌痛。洪國登表示,廠商於持續安定性試驗時,發現溶離試驗偏離規格,有影響藥效釋出與人體吸收之虞,因此主動通報回收,其健保年度用量有82萬顆、市占率約3%,共「WD1304」1批號,預計回收1萬6000顆,需於1月14日前完成回收。第三款藥則為「暉致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產製的「適脈旺糖衣錠10毫克」,主成分則為NICERGOLINE,主要用於末梢血管循環障礙。廠商在進行安定性試驗時,發現不純物含量偏離規格,因此通報回收。洪國登說明,該不純物為「正常預期」產生的物質,但該藥品仍偏離建議標準1%~2%左右故啟動回收,年度健保用量有630萬顆,預計1批號「DN2443」、270萬顆。「適脈旺糖衣錠10毫克」今年7月19日也因為外觀卡油汙而回收過1批,後續又在10月31日擴大回收5批,本次不純物超標再回收1批,食藥署已要求於1月19日前完成回收作業,並應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及後續預防矯正措施。食藥署提醒,民眾若對用藥有疑慮,應儘速回診與醫師討論,處方其他適當藥品,切勿自行任意停藥。
-
2022-12-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不用搶普拿疼!台南市藥師公會:大醫院多數用其他品牌
受到疫情影響,藥局裡的止痛退燒藥「普拿疼」供貨短缺,疫情指揮中心考慮要採用實名制,避免搶購,台南市藥師公會表示,其實根本就不用搶買普拿疼,只要是相同成分的藥品,效果是一樣的,目前各大醫院也都是使用同成分的其他藥品,「實在不懂大家為什麼要搶普拿疼」。藥師公會表示,普拿疼當中,用來止痛退燒的成分是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使用這項成分的藥物還有很多品牌,國產及國外進口的都有,目前供貨也都非常充足。公會指出,從新冠肺炎疫情開始,普拿疼的供貨量就不是很穩定,不是藥師想進多少貨就有多少貨,而是由廠商來配給,加上幾波的新聞,一些政府官員有提到普拿疼的商品名,而不是講成分名,更讓民眾指定要買普拿疼。最近大陸疫情竄升,台灣不少民眾想要買藥送到大陸,使得缺貨狀況更明顯。公會理事長吳振名表示,從台南市各大醫院採購的止痛退燒藥中,很少使用普拿疼,多數都是其他同成分的商品,就可以看出在臨床上「真的不一定要用普拿疼,買其他的牌子同樣有效還省錢」。具藥師身分的新科議員陳皇宇表示,最近接到民眾向他請託是否可以幫忙買到普拿疼?因為跑了很多家藥局都買不到,其實只要是藥品包裝上所寫的成分是乙醯胺酚就會有同樣的藥效,一樣成分藥效的藥品,經過電視廣告,就會把廣告的成本再加上去,只是多花錢幫廠商打廣告而已,跑那麼多家還買不到,油錢再加上去就更不划算,建議民眾就近在住家附近的藥局買同成分的藥就好。台南市藥師公會常務監事史宗良也表示,很多買不到普拿疼的民眾總是會再問藥師一句「什麼時候會有貨?」讓很多社區藥局藥師也很無奈。
-
2022-12-25 醫療.泌尿腎臟
腎臟病什麼時候該洗腎?醫曝出現3種情況就要有心理準備
台灣洗腎人口超過9萬人,被稱作「洗腎王國」。腎臟惡化到什麼樣的地步需要洗腎?國泰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曾柏榮表示,許多人以為慢性腎臟病到了第5期就一定要洗腎,其實並非「馬上」要洗,但此時會建議病人要有心理準備,一旦排毒、排水出現問題,就得洗腎。慢性腎臟病分5期,1、2期注意飲食、定期追蹤。曾柏榮表示,急性腎臟病通常是嚴重感染造成,常有恢復的機會,但如果受損超過三個月,導致結構或功能無法恢復正常,就成為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分為5期,分類指標是綜合年齡、性別和血清肌酸酐(CR)算出的腎絲球過濾率值(GFR)來判斷。第1期的GFR為90至100、第2期為60至89。第1期的腎臟功能都還正常,但可能出現夜尿、多尿等情形,第2期則開始出現腎功能異常;這時候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需注意飲食和維持良好作息,且建議每半年定期追蹤一次腎功能。3到5期腎已明顯受損,應控制好慢性病。到了第3期開始進入中重度腎臟病階段,第3期GFR為30至59、第4期為15至29、第5期則小於15。此時腎臟已經開始明顯受損,尤其到了第5期時,腎臟無法正常代謝運作,會開始出現尿毒症狀。曾柏榮說,3到5期的病人並不是馬上就要洗腎,此時應該控制好慢性疾病,包括血壓、血糖,減少高蛋白食物和控制磷離子、鉀離子的攝取,避免內臟、湯汁等食物。另外,也要盡量避免服用不必要的藥品。國外GFR達15以下就開始洗腎,台灣常拖到GFR7至8。那麼何時要開始洗腎?曾柏榮說,到了第5期時會建議病人開始有心理準備,但先在飲食上控制,除非出現水腫、水分排不出體外的狀況,鼓勵病人多喝水。但如果身體排毒、排水開始出現問題,病人容易水腫、呼吸喘,加上血液變酸,就要開始洗腎,「但這都還是要依照抽血結果和醫師討論才行。」林口長庚腎臟科教授田亞中則表示,通常國外比較早開始,一旦GFR達到15以下就開始洗腎;台灣病人常常「能拖就拖」,通常到等GFR為7至8,症狀嚴重才開始。但他提醒,如果一直不願意面對,腎臟壞掉也會影響其他器官的運作。該洗腎了嗎?詢問第二意見無妨,最怕亂找偏方。田亞中說,由於腎臟「就是一個垃圾桶」,主要用來排除體內毒素和排水,如果不洗腎,毒素累積容易出現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身體虛弱,甚至可能影響意識。而水分排不出來,則全身積水,除了容易喘,也可能出現肺水腫、心包膜積水,血液無法輸出,導致心臟衰竭。曾柏榮則表示,當醫師告知要洗腎時,民眾難免會慌張。不只是洗腎,任何重大疾病,民眾帶著資料找第二位醫師尋求不同意見,都是沒有問題的,最怕的是找上來路不明的偏方。他表示,罹患慢性腎臟病不僅不可亂吃草藥偏方,因為中藥多有鉀離子和磷離子成分,原則上不建議服用。但如果民眾基於就醫習慣想尋求中醫師的意見,現在也有和腎臟科醫師合作的中醫,建議可透過此管道尋求不同的醫療意見。洗腎迷思/洗腎會讓皮膚變黑?坊間對洗腎有許多迷思,例如洗腎久了皮膚會變黑,因而不願意洗腎,反而尋求偏方治療。田亞中表示,不是洗腎讓皮膚變黑,而是因為腎臟排毒功能受到影響,毒素累積導致皮膚搔癢、變黑。他也坦言,就算洗腎,腎臟功能也不會恢復到百分之百,大分子的毒素仍會一直累積;但如果一直拖著不洗或是沒有規律洗腎,皮膚反而更容易變黑。
-
2022-12-23 焦點.元氣新聞
別上當!稱可治白內障、恢復視力5.0 青光眼權威呂大文遭冒名賣假藥水
名醫遭詐騙集團冒名於網路販賣假眼藥水,民眾慘受騙。青光眼權威、三軍總醫院青光眼專科科主任呂大文表示,1個月前就發生診間湧入40至50通電話,抱怨「醫師推薦的眼藥水無效」,經查才知道有人在臉書冒用他的名字,販售一款宣稱使用後視力能回到5.0,還能治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白內障的眼藥水,沒想到時隔1個月,昨天還有患者拿著假藥水來診間詢問,他再度呼籲民眾不要上當。昨一名白內障患者,拿著在網路上買的藥品,到診間問他「呂醫師為何賣大陸藥水?」這也是他遭冒名數月以來,第一次看到這款藥水實體。呂大文表示,該款眼藥水名稱「視力王熊膽液」,產自中國江西萬豪生技有限公司,據了解,該款眼藥水在淘寶網上的確有販售,但在台灣卻以他的名義販售。呂大文表示,該款眼藥水自稱可治青光眼、白內障、黃斑病變、近視、遠視、老花、乾眼症等,講得天花亂墜彷彿「萬靈丹」,但事實上這藥水成分頂多是人工淚液,根本無法作為治療使用,但該網站上藥盒、藥名標示不清楚,雖有標示是中國的藥廠,但有可能是假地址、地下工廠,無法清楚無菌生產過程是否遭汙染,仍然有一定危險,但一般民眾很難辨別。呂大文表示,台灣藥品不能在網路販售,這款藥水在台灣已是違法偽藥,不過這網站IP位置在中國大陸,台灣沒有管轄權;此外詐騙集團於臉書成立粉絲專頁,不斷利用「更新影片」方式躲避檢舉,一次又一次地更換影片,彷彿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廣告銷售,不斷在網路向民眾推波,「我先前也臉書檢舉,但臉書不當一回事,不顧老百姓生命安全」。11月才剛推出眼睛保養新書,登上醫療類暢銷書排行,沒想到被詐騙集團冒名賣假藥水。呂大文指出,11月21日他已報警,警方也有備案,但目前無進一步制裁,有熱心民眾告訴他,今天會向刑事警察局檢舉假網站,盼網路警察協助處理,他呼籲,民眾若不小心被騙,千萬不要冒著試試看的心情使用,若有看到假廣告也歡迎多多檢舉,避免更多人受騙。
-
2022-12-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退燒藥擬管制購買 不排除「暫時性實名制」
中國大陸疫情爆發連帶影響台灣退燒藥市場,行政院長蘇貞昌十三日先喊出大陸疫情爆發將來台搶藥,衛福部長薛瑞元卻說,雖有搶藥寄中國大陸現象,但未影響國內使用,毋須調查,但十九日後說法卻連日轉彎,請藥局規勸民眾限量買藥,昨又拋出首波擬管制「含乙醯氨酚藥品」,指揮中心更指出不排除以「暫時性實名制」方式販售。指揮官王必勝十二日視察金門評估小三通後,蘇貞昌隔天立即拋出,國門若輕易開放,疫情恐有破口,更擔心大陸人搶藥。薛瑞元立即附和,憂心類似搶藥蒐購寄對岸。但後續卻是拿出國內統計數據,退燒藥主成分「乙醯氨酚」庫存量還有十點六個月,且替代藥品多。不過政府帶頭強化「中國人在搶藥」,反而掀起國人自保心態。開業藥師沈采穎表示,近期買含乙醯氨酚藥品約一成寄國外,其餘都是擔心後續無法買藥先囤著當常備用藥,現在都先把退燒藥放櫃台內,民眾問才賣。「普拿疼系列藥品都缺貨,且缺好一陣子,今年疫情高峰後就缺」,台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吳振名說,普拿疼缺藥與中國大陸疫情無關,普拿疼都是由藥商配貨,即使有人想大量採購,跑很多藥局也不易買到,與普拿疼同成分的藥還很多,台灣民眾購買是沒問題。不過,郵局台南分局反映,近期郵寄量確有增加,不少人寄藥品給對岸親人,但不致爆量。近期熱門郵寄藥品還有清冠一號。台南曾姓男子表示,中國大陸疫情嚴重,他曾帶不少退燒藥與清冠一號入境,即使已查妥相關規定還是被沒收,他說,中國對藥品通關管制相當嚴苛,除非有台灣醫師開立處方箋,否則容易被沒收。王必勝表示,因應中國疫情升溫,澳洲、南韓、日本也掀起搶購退燒藥情形,目前與藥師公會合作,若退燒藥蒐購情況嚴重,將會採管制措施,用暫時性實名制管制。薛瑞元則說,首波應會管制乙醯氨酚,下一波為布洛芬。藥師沈采穎則表示,政府若要施行「乙醯氨酚」限購令,後續又要採取乙醯氨酚實名制,實在「太可笑了」,指示用藥該怎麼集中由政府配發?政府應確保廿張乙醯氨酚原料藥的藥證中,十六張源自中國大陸的貨源供貨無虞,而不是推動實名制。
-
2022-12-22 焦點.用藥停看聽
市占逾六成 糖尿病藥速糖淨溶離度超標39萬顆下架回收
食藥署今日下午發布第二級藥品回收警示,由「瑩碩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速糖淨持續性藥效錠60毫克 Kludone MR Tablets 60mg」在安定性試驗中被發現溶離度偏離規格,因此廠商主動通報回收,共有兩批號、39萬顆需於兩個月內完成相關作業。「速糖淨持續性藥效錠60毫克」主成分為GLICLAZIDE,針對經飲食、運動及體重控制後,仍無法達到適當的血糖控制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Type 2) 成人病患用藥。食藥署品質監督管理組科長傅淑卿表示,該藥品為緩釋型藥品,依照規格在使用後固定時段內,藥物釋放量應有定量,但廠商在第15個月安定性試驗中發現,在第4小時、第8小時的釋放量已超過規格,因此主動通報回收。根據110年健保數量統計來看,年申報用量為687萬顆,市占率達67%,相同劑型、含量的藥證有兩張。傅淑卿表示,該藥品的效期為兩年,但第15個月就出現超出規格的狀況,本次通報回收的共有「210379、210380」兩批號,預估有39萬顆。食藥署目前已經下令廠商需於112年2月13日前完成回收作業,並繳交檢討報告,民眾若對用藥有疑慮,應儘速回診與醫師討論,處方其他適當藥品,切勿自行任意停藥。
-
2022-12-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搶藥潮未退燒…普拿疼遭掃貨大缺 王必勝籲:勿大量轉寄國外
中國大陸疫情爆發,各地都出現搶藥潮,台灣也有許多基層藥局表示,知名退燒藥品「普拿疼」有被大量搜購情形。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也表示,觀察市場上確實有相關情形,已向廠商表達加速供貨的需求,同時也請民眾依需求購買,不要大量轉寄國外。王必勝今表示,指揮中心針對藥品市場調查後,經詢問普拿疼原廠的供貨狀況,普拿疼品牌的部分藥品,有出現大量搜購情形,貨架上幾乎沒有存貨,出現缺貨情形,叫貨也困難,向廠商表示加速供貨的需求,但廠商表示,因應市場需求,全球供貨都較吃緊;但相同成分「乙醯胺酚」在臨床上有其他可處方藥品,退燒這部分並不會出現太大問題。王必勝也提醒民眾,普拿疼要依需求適量購買,不要大量購買轉寄國外,也會請廠商確保存量,看是否需要採取其他措施。食藥署先前調查國內470家持有乙醯胺酚藥證的廠商,近期銷售有成長增加,若證實國內出現有大量搜購情形,並排擠到國人用藥權益,最終手段可依藥事法限制出口。王必勝也強調,目前調查下來,僅普拿疼的退燒藥品缺貨,但國內仍有其他相同成分的藥品,目前供貨量都沒有出現類似缺貨的情形,也都持續生產中,同時揮中心也會持續監測瞭解。
-
2022-12-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與病人一起走過醫療事故
編者按:三星期前,王志嘉醫師的團隊以三篇文章介紹從國家立法的立場,說明已三讀通過的「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醫預法)」可以幫忙「面對醫糾,病家不再求助無門」、「爭議背後,看見受傷」、「先理解再調解,雙調委化解醫病心結」。本週我們邀請一位醫院工作者,分享他們如何透過「醫療事故處理小組」的努力,與病人一起走過醫療事故,看出病人情緒背後的需求、了解病人到底想說什麼。希望透過這樣的努力,可以達到「醫療事故處理過程好比傷口的清創,而和解是一種癒合」。我們期待台灣醫預法的推動,在醫療的大環境裡能舒緩醫病雙方的敵對緊張,而各醫院也能有內部的專門小組,在醫療糾紛的第一時間啟動支持系統。希望台灣的醫療環境能夠在醫療團隊與病人、家屬之間的互相體諒下更上一層樓。今天在醫院走著正要去處理一件藥品調劑錯誤的問題,迎面碰到社服室主任,我抓緊機會要跟她說藥劑科剛剛通報一件醫療事故,沒想到她也正好是要告訴我,剛剛在門診化療中心敗血性休克病人已經甦醒,家屬急著要問醫院是怎麼回事。我們倆彼此溝通一下手中事件的重要訊息後,她帶著關懷病人和家屬的使命趕緊前往病房探視病人,而我則到會議室要跟藥劑科以及主治醫師釐清調劑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影響病人的程度和如何補救。過去,醫院要處理醫療事故通常是重大事故,也就是病人在醫療過程或者結果中發生重大傷害或者死亡,是否為醫療疏失或者究責醫師和醫院,往往是事故處理過程中最重要的攻防。但隨著「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的頒布和即將實施,醫預法要求在事故或者爭議發生時,醫院有關懷、補救還有調解及檢討改進之義務。所謂的醫療事故是指病人接受醫事機構之醫事服務,發生重大傷害或死亡之結果。但不包括因疾病本身或醫療處置不能避免之結果。醫療爭議則是指病人方之當事人認為醫療不良結果應由醫事人員、醫事機構負責所生之爭議。這也正跟我們醫院「醫療事故處理小組」和「不良事件與醫療事故員工支持小組」在過去兩年多間處理了三十多個案的情況狀態不謀而合。在我們醫院已將醫療事故和醫療爭議統稱為醫療事故,一旦臨床第一線通報或者病人投訴,小組負責關懷與調查的人員就會啟動各就各位。經過這幾年的處理經驗累積,經歷事故的醫師們也開始了解對象雖然都是病人,但事故與醫療之間還是有些不同的元素。醫療是從提供者角度去處理病人的問題,而事故則從接受者的角度去消化醫療的過程與結果,也是病人對醫療效果的反饋。而這樣子的反饋,有時甚至會發生在診療許久之後,最近我們醫院就發生了好幾件病人是在事故時點後一年多、甚至最長的十年之後,才向醫院提出申訴。事故的關鍵點都不一樣,包括:當年醫師所說預後僅有一年餘命,但十年後病人都好好的活著,但身心飽受「預言」之苦;或者癌症復發後手術所拿出的檢體化驗與原發癌症相同,病人認為是不是當年手術開不乾淨?「生病不是誰的錯」或「沒有醫師希望病人不好」不足以為事故的解釋與說明。即便再久之後的申訴,我們還是會跟著病人再走一遍發生申訴事件時到申訴時的過程。前述受到「預言」之苦的病人,因為醫師與病人再次回顧當時疾病治療的過程,也說明所謂「預後」是醫療實證統計疾病存活的結果,是以機率數字呈現,並非絕對數字。可能80%的病人會面臨最糟或不同程度的結果,但也有20%的病人可以有最好治療效果,這就是醫療的不確定性。而當再次與病人討論當年的治療過程時,病人回憶起醫師在治療過程中全力以赴及對治療計畫的用心與說明,並沒有放棄預後不佳的他。我們的醫師在與病人談話之後,很感慨地說,他對於這位病人的治療是十年後的今天才真正完成。關懷和支持病人,是醫療事故處理中最大的力量,可以幫助病人以及醫師、醫院去了解彼此對事件爭執點是什麼?或者說當年到底醫療端少做了什麼,或者哪些有所不足,或者現在可以為申訴者做些什麼或者做得更好。我記得有一位病人長期飽受反覆發燒、發炎、潰瘍和腹痛之苦,病人的感覺就是看病怎麼都看不好,所以看過的每一家醫院每一位醫師都是她抱怨的對象,就連疫情期間要打疫苗,也沒有醫師贊成她接種。終於,在本土疫情節節上升時,她也情緒爆發了!我們的社工師關懷病人後,向醫師轉達病人真正想要表達的是「她現在該怎麼辦?」而不是抱怨醫師的醫術。也因此,我們的醫師把病人在他院在本院過去幾年的檢體報告及治療記錄重新再整理一遍,建議病人要專心看免疫風濕專科醫師,而且社工師還把病人家人找來,讓醫師一起說明,這件事故也才平息。如果以我過去處理醫療事故的經驗對醫療事故下註腳,我認為醫療事故的形成是因為醫療過程中有些不足,說明的不足或理解的不足,提供的不足或者接受的不足,或者醫療結果並不能是百分之百完美的不足。往往病人或者家屬是承受這些不足的受苦者,因此需要醫療提供者分擔和關懷才能走出事故,重建對醫療的信任以及面對疾病的信心。
-
2022-12-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退燒原料藥缺貨?王必勝:還有10.6個月用量、藥物充足
中國大陸疫情升溫,外界憂心原料藥短缺,影響國內藥品供應。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原料藥目前還有10.6個月的健保用量,看來充足。退燒常備藥「普拿疼」傳出缺貨,王必勝表示,此成分(acetaminophen)藥品,有效許可證就有77張,其中47張持續生產,目前庫存量約5400萬顆,約為2.7個月健保用量。原料藥則可生產數量約21萬顆,約為10.6個健保用量。其他機轉的退燒藥,如ibuprofen成分的藥品,有效藥品許可證有14張,其中9張持續生產,目前庫存量約91萬顆,約為1個月供應量。原料藥可生產數量約450萬顆,約為5個月供應量。王必勝說,中國疫情上升,指揮中心會特別注意使用用量或收購情形,並請藥師公會監測。另擔心中國大陸原料藥怕供貨不穩定,也新增其他國家原料來源病做儲備,將持續滾動式檢討。另外外界關心,日本塩野義製藥(Shionogi)開發的新冠抗病毒藥物Xocova,11月底獲得日本厚生勞動省批准緊急使用授權,國內的評估、審核情形為何?王必勝表示,此款藥物以症狀治療為主,已請國衛院研發組報告,並和該公司商談過來。因為Paxlovid(倍拉維)和莫納皮拉韋都還有半年存量,現在離採購有一段距離。根據統計,目前Paxlovid(倍拉維)尚有30.9萬人份、約155天使用量;莫納皮拉韋剩8.5萬人份、約193天存量。
-
2022-12-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錯過3期臨床試驗最佳時機 專家:高端實際保護力仍未知
食藥署昨公布高端疫苗保護效益評估會議紀錄,多數專家認為,高端提供的數據醫院內樣本、接種3劑高端者人數過少,較難分辨民眾選擇疫苗的背景因素、共病因子,解讀數據需謹慎,不過綜合指揮中心提供的真實世界數據,認為高端疫苗具有保護效益。專家解讀,高端沒有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無法得知「漂亮保護力證據」,但已經錯過最佳時機,且現在進入次世代疫苗,高端已是前一階段的事。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高端因沒有公權力,能拿到的數據一定不會太多。而高端最大問題,是沒有做傳統三期臨床試驗,因當時台灣很少新冠肺炎病例,於國內做不出結果,也不清楚高端是否曾規畫於國外做三期試驗,結論就是沒有做傳統三期,而選擇改作免疫橋接,但免疫橋接的證據力沒有三期臨床試驗來的強,因此疫苗保護效益報告只能用國內有效性數據來補足。黃立民認為,從高端二期臨床試驗結果就可以得知,高端相較AZ疫苗中和抗體多出2倍,可得知高端有「某種保護力」,因為打得出中和抗體、且數據也不低,這是一項重要的指標,例如AZ保護力60至70%,高端可能在70至80%,但實際上多少「不清楚」,若以學理推算,高端應該不會沒效,只是很可惜高端沒有三期試驗,無法有漂亮的保護力數據。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高端去年獲得緊急使用授權(EUA)後,須於1年內提供疫苗保護效益資料,但高端補件未齊全,因此這項會議討論主軸是高端是否補件齊全,而非評估高端疫苗有無保護效益。他認為,委員審查過程沒有瑕疵,但並不代表就證明了高端疫苗具有保護效益,因為依然沒有完整呈現效益資料,必須要有更多數據才能證明,而政府官員不應該妄下「高端有效」的結論。王任賢表示,臨床試驗必須要有前瞻性規畫,高端當時錯過做三期臨床試驗的最佳時機,在台灣僅累積兩千多個病例,病例數遠不及傳統三期的等級,因此後續又回朔國內兩萬一千多名病例來分析;又,四期臨床試驗是藥品上市後追蹤,主要看不良反應監控,而非看疫苗有無效果,高端的三期臨床試驗資料沒補齊,根本無法得知保護效果。台灣政府發給高端疫苗EUA的過程充滿爭議,是否影響台灣醫療在國際上觀感?黃立民認為,高端是台灣國產疫苗,並沒有販售到其他國家,台灣政府目前僅同意EUA延長,並沒有發給高端正式藥證,且國際應不會太多關注高端的訊息,應不會引起太多討論,且現在新冠疫苗已經進入第二代疫苗,高端屬於第一代疫苗,已經是前一階段的事。
-
2022-12-15 焦點.用藥停看聽
藥品異常不要吃!常見藥品不良品5狀況應退換,通報確保用藥安全
小美到醫院藥局拿藥,打開藥品盒一看,發現PTP片(鋁箔片)中少了兩顆藥錠,趕緊跑回藥局找藥師詢問該怎麼辦。藥師看到小美手中的藥錠PTP片後,立刻先換了一份完整的藥品給小美,並告訴小美,這個藥品有瑕疵,可以上網通報或轉由藥師處理,這樣可以讓我們的用藥品質更安全、更有保障。 為保障在市面流通藥品品質與安全,針對上市後之藥品,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設置了完善的通報管道與通報機制,來阻絕藥品不良品與民眾接觸機會,並減少誤用藥品不良品之風險,進一步確保全國民眾之用藥安全。 認識常見藥品不良品5類型 常見的藥品不良品類型包括: ・產品包裝異常 產品密封性不良,藥品的容量、數量及外包裝標示數值不一樣;盛裝藥品的容器毀損(瓶子破裂、瓶子無法打開);瓶子內溶液滲漏出來;或像包裝錠劑或膠囊的PTP裡面是空的沒有藥錠等。 ・外觀異常 像是錠劑的顏色變色、上面有黑點;或是錠劑破碎;軟膏擠壓出來的油跟水分層等等都是。 ・雜質/異物 例如錠劑或是注射劑裡,有毛髮、小碎片等。 ・標示異常 藥品的名稱、成分或是含量等標示有誤;或是瓶子上缺少批號及有效期限;亦或是標示不清楚及標示有被塗改等皆是不對的。 ・療效不等 與目前使用藥品(相同成分、相同劑型與相同劑量)的藥品,更換廠牌後,感覺治療效果不好,或者是服用後發生過敏、發燒、頭暈等的不良反應。 立即通報確保用藥安全!條碼掃藥、照片上傳一手搞定 當發現有上述任何一個情形時,可以將發生時間、藥品資訊及照片透過藥品醫療器材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進行通報,衛生主管機關將進行後續處理作業。除了藥品之外,舉凡藥品、醫療器材等都可以利用這個系統通報。不良品的即時通報,可以協助衛生主管機關掌握不良品相關資訊,正確評估危害民眾之風險性,必要時發布新聞稿,並進行產品回收,並協助廠商釐清不良品發生之可能原因,要求廠商落實執行矯正及預防措施,確保民眾用藥安全。 拒絕藥品不良品!保障你我用藥安全 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藥品品質把關機制,從源頭的原料藥來源、上市前的療效、安全與品質審查、生產製造管理、藥品運銷管理到上市後的藥品安全監控制度,完整建構藥品品質管理制度。此外,也主動監視國內、外藥品安全或品質警訊、進行市售品抽驗及製造廠機動性稽查等措施,一旦發現有品質問題,透過風險管控機制,必要時會進行市售品回收、甚至註銷該藥品許可證等措施,以保障民眾用藥安全。因此,當發現服用的藥品有問題時,請即時通報,以保障你我的用藥安全。 藥品醫療器材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https://qms.fda.gov.tw 《延伸閱讀》 .外用止痛藥正確使用4關鍵,緩解痠痛不卡關! .同款洗髮精用太久,當心毛囊萎縮易禿頭?醫籲挑對成份不必每天洗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12-14 焦點.用藥停看聽
無法改善眼酸 健喬B12眼藥水主成分不足48000瓶下架
食藥署今發布藥品第二級回收警訊,為「健喬信元醫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健喬維生素 B12 眼藥水0.02%」。廠商於第12個月的安定試驗中,發現主成分含量不足故主動通報,食藥署下令回收1批號、4萬8000瓶,限期明年1月7日前完成作業。本次回收的「"健喬" 維生素 B12 眼藥水 0.02% VITAMIN B12 EYE DROPS 0.02% (CYANOCOBALAMIN) "SYNMOSA"」主成分為CYANOCOBALAMINE (1% SPRAY DRIED),主要用於改善眼睛疲勞、酸澀。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健喬維生素 B12 眼藥水0.02%」效期為2年,主成分B12依規格要在95%至115%之間,本次廠商在第12個月的安定性試驗中就發現,主成分已略低於95%。洪國登說明,目前廠商仍在釐清確切原因,由於其他批號的眼藥水檢驗後都沒有出現相同的情形,因此仍待調查釐清,該業者過去幾年也沒有藥品回收紀錄。本次回收批號為「YE005」一批,數量約4萬8000瓶左右。洪國登表示,該藥品為指示藥,因此沒辦法從健保使用量來得知市佔率,B12成分也用於舒緩眼睛疲勞,非治療疾病用途,主成分略低,不至於對人體健康造成風險。食藥署已請各醫療院所、藥商、藥局配合辦理回收作業,立即停止調劑、供應。民眾若對使用之藥品有任何疑慮,可洽鄰近藥局或回診諮詢醫師,選用其他適當藥品。
-
2022-12-12 醫療.心臟血管
拔牙後發燒,當心「心內膜炎」奪命!醫點名8高風險族群
一名就醫患者近兩個月不明原因斷斷續續發燒,至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心臟超音波於二尖瓣膜上可見細菌贅生物,血液培養亦有菌血症,加上其三個多月前的拔牙手術病史,確立診斷為「心內膜炎」,經過住院四周的抗生素治療,病患康復出院。細菌性心內膜炎 嚴重恐造成死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醫師陳冠宇表示,細菌性心內膜炎是指心臟內膜遭受到細菌感染,產生贅生物,會造成持續性的菌血症,使得病患可能有長時間的發燒症狀,嚴重可能造成身體器官栓塞、瓣膜受損、心臟衰竭,甚至死亡。陳冠宇說,心內膜炎的高風險族群,是接受心臟手術或瓣膜手術後、曾感染細菌性心內膜炎、嚴重瓣膜疾病患者、免疫系統疾病患者、長時間接受靜脈治療者、濫用注射藥品者、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的病人,及接受像牙科治療手術的病患。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 部分需外科手術治療心內膜炎主要可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非感染性例如紅斑性狼瘡病患的利薩二氏心內膜炎,主要症狀為長期斷斷續續的發燒,皮膚或黏膜出現出血點、疲倦、體重減輕等等。細菌性心內膜炎治療方式主要是依細菌培養結果住院使用靜脈抗生素,療程通常需要四到六周的時間,某些情況則需要外科手術治療,例如心內膜炎造成嚴重瓣膜問題、引起心臟衰竭、贅生物過大、藥物無法控制等。牙科治療留意發燒 可服藥預防「心內膜炎」陳冠宇提醒,平時需要維持良好口腔衛生習慣,如果本身屬於心內膜炎高風險的病患,且進行牙科治療手術時,需依照醫師指示服用藥物預防心內膜炎,術後也須注意是否有長時間起伏的發燒症狀,及早就醫。【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6057】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2-12-09 醫聲.Podcast
🎧|很多急性中風病患,竟靠「這數據」逃脫血災之禍
過去,許多中風病患用藥打通血栓後,易有出血副作用,所幸經數據分析發現真相,醫界便調整劑量,情況才有改善,這要歸功健康大數據的運用。在國際上,許多新藥上市前的人體臨床試驗,都以歐美白人為主要對象,而全世界的人種、基因對藥物反應不一定都相同,此時,台灣的健康大數據資料便具有珍貴價值。🎧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國家衛生研究院全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援引過去實例指出,對於剛發生缺血性急性腦中風的病患,靜脈血栓溶解劑是第一線用藥,不過有專家、學者根據藥物上市後監測、真實世界數據等進行追蹤調查,結果發現,台灣病患用藥後,出現出血副作用的情況比歐美嚴重,經進一步研究建議,對台灣患者而言,藥物劑量似乎需要減量,當藥物劑量一減少,病患的出血機率就大幅下降,這代表國際藥廠若參考台灣健康大數據資料,在公私合作聯盟(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下,對於各族群的藥物劑量、藥物效果等數據的掌握,便可更加精準。對於台灣健康大數據的運用,長時間關注高齡健康、高齡慢性病防治的邱弘毅表示,在台灣,高齡年長者患一種慢性病的比率超過8成,同時有三種慢性病的比率為4-5成,這些慢性病可能在40、50歲就開始引發血壓、血糖、血脂指數異常,但因為沒有症狀,導致民眾「無感」。隨著指數失控、時間拉長,傷害也就越來越劇烈。以高血糖來說,當血糖失控,剛開始沒有症狀,但日積月累下,從眼睛視網膜到心血管、腎臟,都會受糖毒傷害,老年就很容易邁向衰弱、失智、失能,而透過健康大數據的觀測,可看到民眾各項生理指數的變化趨勢,及早展開防治策略、擬定有效公衛政策,對於促進高齡健康、樽節健保費用都有極大益處。事實上,針對現行健保資料庫等健康大數據在學術研究的運用,憲法法庭已做出憲判字111年第13號判決,除了宣告部分違憲,也建議3年內應完成修法。對此,邱弘毅認為,目前主要爭議在於,如果沒有修法,未來民眾對於這部分將有「退出權」。建議往後在修法上,若是防疫、罕病藥品研發、罕病防治等攸關整體利益上,應避免個別民眾任意使用退出權而影響整體社會利益,若是有關商業利益,則可允許民眾有退出權,且需要有相關配套措施。此外,也必須要有第三方公眾執法單位,期待未來經充分討論,在立法或修法上,可在公共利益與民眾隱私權益間取得平衡,整體社會、醫藥產業界與民眾健康福祉也能蒙受其利、受到保障。延伸閱讀/疾病與它們的起源:精準醫療在台灣邱弘毅小檔案現職: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學歷:國立臺灣大學公衛所流行病學組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公衛所公共衛生組碩士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學士經歷: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院長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創會理事長台灣公共衛生學會理事長Podcast小檔案聯合報健康事業部 製作人:韋麗文 主持人:蘇湘雲、滾宬瑋 音訊剪輯:高啟書 腳本撰寫:蘇湘雲 音訊錄製:滾宬瑋 特別感謝:國家衛生研究院、臺北醫學大學
-
2022-12-04 醫療.婦產科
打排卵針會變胖? 生殖醫:食慾可能增加、水腫
晚婚成為現代人的趨勢,許多女性為了讓自己保有育兒的選擇權,因此進行凍卵。不論人工受孕、試管嬰兒或是凍卵,透過施打「排卵針」來幫助取得卵子。但也有女性擔心,打了排卵針後會變胖。不過,醫師表示,打排卵針後確實會因為雌激素升高,但只是短期水腫,不會造成肥胖。食藥署說,注射型排卵藥品主要作用為培育更多卵泡成熟,主要成分為濾泡刺激素(FSH)及黃體化激素(LH),排卵反應間接會使體內雌激素升高,然而雌激素會促使鈉和水在體內滯留,造成暫時性的水腫。國泰醫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說,進行人工生殖時會打排卵針增加卵泡數量,以取得較多的卵子,通常多在8至14天的短期使用期間內,荷爾蒙的效應不會造成體重增長;長期的賀爾蒙分泌,如懷孕,才可能造成體重上明顯的增長。不過,賴宗炫也說,部分女性施打排卵針後,可能因為雌激素短期濃度升高,食慾增加、胃口變好,因此吃得較平時多一些,讓體重稍稍增加,但不是因為打排卵針就造成體重增加,臨床上也沒有明顯的統計顯示。為增加受孕機率,取出的卵子是否愈多愈好?賴宗炫提醒,可取出的卵子數量多,代表卵巢儲能較好,與年紀、個人體質有關,但用藥過量可能過度刺激卵巢,造成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因此仍要與醫師討論,平衡適度的劑量即可。食藥署指出,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會產生少尿、腹脹、口渴、呼吸困難或喘促,嚴重併發胸腹腔積水、肺栓塞與呼吸窘迫症候群,甚至出現血栓等副作用,所以需經不孕症專科醫師適切之診斷及評估,給予適當之劑量,以避免用藥相關安全疑慮。至於,使用排卵針等賀爾蒙藥物,是否造成未來罹患婦癌的機率增加?賴宗炫表示,排卵針目前問世使用44年左右,根據許多長期研究顯示,並不會增加罹癌風險。賴宗炫說,賀爾蒙藥物屬於處方用藥,切勿自行透過不明通路購買,用藥不慎可能造成血栓風險增加,特別對年輕、具家族史的女性來說,務必要留意。
-
2022-12-02 失智.新手照顧
失智者日夜顛倒導致失眠,可以服用安眠藥來調整作息嗎?
Q:失智者日夜顛倒,以致有失眠問題,照顧者也因此無法休息,失智者可以服用安眠藥調整作息嗎?A:首先要找出日夜顛倒的原因,包括飲食不均衡、進食富含咖啡因的食物、睡眠時間不固定、少活動導致體力過剩、少與社會互動導致動腦機會減少、精力過剩等。可搭配一些小技巧幫助睡眠,如:睡前2小時不要喝太多水、睡前先去小便以減少夜間上廁所的次數、傍晚後減少環境活動及刺激如保持安靜、減少訪客。若還是無效,可能需要藥物治療,看診時可主動提供失智者使用的保健品、藥品清單,方便醫師了解病史、避免重複用藥。另外有些藥品易導致跌倒,例如:· 抗高血壓的藥物,可能會有姿勢性低血壓的副作用而致暈眩;· 感冒藥抗組織胺劑,可能影響情緒、注意力、警覺、活動力等,導致嗜睡、認知障礙;· 鎮靜安眠藥,會有嗜睡、暈眩、精神混亂、認知受損、延緩反應時間等作用。使用後多注意失智者是否有頭暈、視力模糊、口乾、步伐不穩、肌肉無力等現象,若嚴重影響生活,就要請醫師更改用藥。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12-01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異位性皮膚炎竟擦花露水 更慘!
全球約5%至20%的孩童深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長期癢痛纏身,讓病友們窮盡一切方式因應,但往往誤信偏方導致症狀惡化。社區藥師鄭文柏分享,有家長聽信偏方,將知名品牌花露水塗抹在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小孩的患部,雖能短暫止癢,但其中香精成分恐引起持續發炎症狀。鄭文柏說,花露水中食用酒精占70%,其他為水和香精,使用時雖能短暫止癢,但香精成分可能讓孩童持續產生發炎反應,建議家長應帶孩子就醫,請醫師開藥,搭配保濕及減少外界致敏因子刺激,以獲得妥善處置。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林邦德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且會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患者的皮膚除了會出現乾燥搔癢外,有時會併發紅疹、脫皮、滲出組織液、結痂或苔癬化等症狀。外用類固醇是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主要用藥,但使用類固醇的強度與劑型不同,適用的皮膚部位也不一樣,應遵從醫囑使用,切勿自行用藥、增減頻率及塗藥範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環境衛生要特別留心。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建議,病友要做好皮膚保濕、環境管控,使用抗菌防蟎的枕頭、棉被,以及空氣清淨機;發病時的治療,則要遵從醫囑,規律服藥、擦藥,才避免病況惡化。
-
2022-11-30 焦點.用藥停看聽
國際知名藥廠氣喘藥致癌疑慮不純物超標 32萬顆全面下架
食藥署今發布第二級藥品回收警訊,為國際知名藥廠「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公司生產的「泛得林錠2毫克VENTOLIN TABLETS 2MG」,在國際間發現有檢出主成分衍生之不純物超出建議限值,因此食藥署下令12月15日前回收兩批號、33萬顆。本次食藥署要求回收的「泛得林錠2毫克VENTOLIN TABLETS 2MG」,共有「B75420KA、B75420K」兩批號,預計有33萬顆,主成分為SALBUTAMOL SULFATE,主要用於支氣管氣喘、慢性支氣管炎、氣腫。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泛得林錠2毫克VENTOLIN TABLETS 2MG」去年12月也曾發布過回收警訊,當時回收四批號,為葛蘭素史克藥廠輸銷國際他國的4毫克劑量款,發生有致癌疑慮的亞硝胺類不純物超標,因此台灣預防性請代理商進行回收作業。洪國登說明,本次為同製造廠生產一批未輸台的「泛得林錠2毫克」批號藥品中,檢出亞硝胺類不純物超標,雖台灣目前流通的藥品中尚未有相關檢出,但仍預防性通報,並下架回收。「泛得林錠2毫克」去年健保用量約32萬顆,前年則有40萬顆,市占率約3成。洪國登表示,食藥署去年僅針對代理商等通路進行回收,本次回收是則擴大至醫院、診所、藥局等,亦即全面回收。食藥署已要求廠商於今年12月15日前完成回收作業,並應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及後續預防矯正措施;並請各醫療院所、藥商、藥局配合辦理回收作業,立即停止調劑、供應,倘對用藥有疑慮民眾,應儘速回診與醫師討論,處方其他適當藥品。
-
2022-11-28 焦點.健康知識+
有SNQ國家認證標章的產品就是有品質保障?教授揭一關鍵問題
讀者伯樂前天(2022-11-25)在鍺項圈鈦扯的回應欄留言:「教授您好 但是這類的產品層出不窮 可是這樣的產品還有國家SNQ 的背書 那是否有這樣的SNQ也跟小綠人一樣是沒有公信力的?像是這家公司出的這樣的能量毯被」首先要搞懂的是,「SNQ國家品質標章」並不是「國家」授予的,而是由「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頒發的。至於「小綠人」,那就真的是「國家」授予的。它的正式名稱是「健康食品認證標章」,是由衛福部頒發的。有關「小綠人」的公信力,請看立法院2015-6-9發布的新聞稿小綠人掛保證 健康食品真「健康」? 以及我在今年八月發表的靈芝能抗癌、調節血糖、調節血壓嗎。至於「SNQ國家品質標章」,它的網頁的第一段是:【因應全球化,「SNQ國家品質標章」(Symbol of National Quality),以SNQ此一簡單易懂之英文縮寫打入品牌市場。字面同時可解讀為「Safety and Quality」,如此一來,SNQ其專業且優質形象成為品牌規格和行銷工具,並深植民眾心中,轉為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註:請注意「SNQ其專業且優質形象成為品牌規格和行銷工具」這句話。也就是說,頒發SNQ標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讓廠商用它來做行銷。)我接下來看到網頁裡說:「SNQ審查項目包括生物科技類、醫療保健器材類、化妝品類、營養保健食品類、藥品類、中草藥品類、醫療院所類、護理照護服務類等。SNQ標章機制堅持效期只有一年,所有產品/服務年年都必須重新被審查,才能維持標章資格!SNQ審查機制嚴格,例如藥品類除了看療效、安全,還要看它的經濟效益,以及對患者生活品質的提升、便利性;在保健與健康食品類除了看配方設計,原料、成品、半成品製成管控,到上市後對消費者的保護接列入審查範圍,才能讓消費者安心。」從這兩段話就可看出,SNQ標章的有效期是僅為一年。也就是說,產品廣告所宣稱的「獲得國家SNQ認證」可能是「過去式」。如果用英文來表示,那就是was approved,或was certified。當然,只要SNQ真的是有助行銷,廠商肯定是會樂意花錢年年更新。再來,更重要的是,SNQ所認證的只不過是「安全」與「品質」,而與「功能」或「功效」毫不相干。例如那個所謂的「鈦鍺能量產品」所聲稱的「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中含氧量,達到消除疲勞,提升自癒能力」,當然不會是在SNQ的認證範疇內。但是,請注意,由於SNQ並沒有認證後的監管機制,所以如果廠商拿著SNQ標章來聲稱「功能」或「功效」,消費者當然也就只能憑自己的判斷力來拒絕相信。也就是說,SNQ本身也許是可以信賴的,但是它卻很容易被拿來做為欺騙大眾的行銷工具。很不幸的是,我稍微看了一下網頁下面所列舉的一大堆獲得SNQ認證的保健品,真的是慘不忍睹,儼然是個XX集團博覽會(公開聲稱功效的比比皆是)。像這類產品,是絕對拿不到美國FDA的認證。不過,想開點吧。畢竟,這些產品是既能創造就業,又可增加稅收,所以,消費者花點錢買來品嚐穿戴,也算是樂捐行善吧。反正至少是有安全跟品質的保障,吃了肚子既不會痛,戴著皮膚也不會癢,不是嗎?相關科學論文:2020年:Trust me? Consumer trust in expert information on food product labels(相信我? 消費者對食品標籤上專家信息的信任)原文:國家SNQ標章:認什麼證
-
2022-11-28 焦點.用藥停看聽
參加臨床試驗皆是白老鼠?若吃到沒療效的藥或安慰劑該怎麼辦
隨著科技的進步,藥物的研發及療程的規劃革新也變得更加快速,各種「傳統」療法、「新型」療法、「輔助」療法、「另類」療法也像雨後春筍般冒出。不過這些療法,是否真的對於疾病有功效呢?退一步說,是否至少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相信無論是病友自行就診或陪家人回診時,或多或少都聽過「臨床試驗」四個字吧!臨床試驗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回答上述兩個問題,能通過臨床試驗的藥物,基本上至少都在「安全性」與「療效」兩點經過嚴格的審查,這篇文章則會針對這個主題,進行更深入的介紹。首先,我們來簡單介紹藥物的研發程序,以及臨床試驗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一個藥物的最一開始,通常會由醫學院、醫學中心、藥廠等研究機構提出雛形,這時怎麼吃、吃多少、要吃多久暫時還不在考慮範圍內,研究者更在乎的是,藥物成分發揮效用的原理,成分影響體內訊息傳導的路徑,跟其他同療效成分相比的差異,這些成分的代謝方式與體內殘留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的答案,也不會馬上就想從人身上得到,而是會先透過動物實驗來評估。舉例來說,某個成分進入實驗老鼠體內後,每隻都在三個小時內立即死亡,不管我們自認對這成份背後的機制如何的熟悉,恐怕都有許多調整的空間。直到安全性、副作用、毒性、藥效、穩定性等特性都確認之後,才會被申請成為試驗用新藥(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IND),進行下一步的臨床試驗,及臨床試驗通過後的專利申請、量化生產等程序。接著來聊聊臨床試驗的設計方式吧!設計與審查由誰負責?他們足夠代表我們病友的權益嗎?負責審查的機構大致可以分成兩種,人體試驗委員會(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IRB)與各國的食藥署(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前者會由地方衛生局或是醫院負責籌組,由律師、病友等「非醫藥相關」的人士組成,主旨在探討一切與醫療倫理相關的議題,包含收集資料的方法、研究對象的挑選、預計效益及成本等等,通過審查才能正式進行收案及藥物的測試。後者則是政府機關的一部分,在台灣隸屬於衛生福利部,負責生產及進口藥品、疫苗、生物醫藥製劑等,對其進行監督管理。特別在藥物管理方面,食藥署會負責建立審查制度並進行審查,並在以安全為前提之下,盡量簡化流程,為國民把關藥物安全。進入臨床試驗之後,大致可以分成四期,以下分期詳述。第一期的目的是「確認安全性」,先不求有功效,至少不能有壞處。在抗癌藥物研發的情況中,尤其會優先從用過所有治療選項,已經無計可施的末期病患當中詢問意願。醫師及藥商會告知病友可能的利益及風險,確定對象的意願、並知情同意之後,從低劑量開始慢慢給予至高劑量,密切觀察病人的狀況。從這樣的程序來評估人體所能接受的最大及安全劑量,並觀察是否有不良反應產生。收集完第一期臨床試驗的數據、整理成報告,審核通過後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此期的目的則是「確認有效性」,確定沒有壞處之後,當然要進一步確定此藥物有好處。這期會徵求30-100位受試者,藉由比較「服用此藥物的組別」與」「未服用此藥物的對照組」是否在疾病治療的效果上有顯著差異,來決定此藥物是否真的有療效。根據2010年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期刊的統計,僅34%的藥物能夠通過這個階段,是研發過程當中失敗率最高的。到了第三期,通過的條件變得更加嚴苛,不只要顯著的比未服用藥物者有療效,還要顯著的比同款藥物或是治療相同疾病的其他藥物好,來了解這個藥物是不是具有量化生產的效益。不過,當一個藥物效果超群,而且臨床上有相當迫切的需求時,也有機會在做完第二期臨床試驗之後,跳過第三期臨床試驗,直接上市開始使用,資料後續再補齊即可,比如許多防止COVID-19傳染的疫苗,就是透過這樣的模式,在短短一兩年內,快速研發、進行臨床實驗、上市,防治了嚴重傳染病的蔓延。最後則是第四期臨床試驗,又稱之為上市後研究期,會在藥物上市之後持續追蹤使用的病患,觀察是否有嚴重不良事件(severe adverse event, SAE)的產生,以及若為需要長期使用的藥物,是否會在時間尺度拉長的狀況下,出現原本沒觀察到的副作用。介紹完臨床試驗的過程,各位讀者對臨床試驗更認識了嗎?接著我們來了解看看參與臨床試驗的利弊得失吧!益處包含可以增加治療機會,對於某些目前無法有效治療的疾病,參與臨床試驗或許是唯一的希望所在。另外,臨床試驗通常會有經費補助,因此經濟能力較無法負擔的病患,也能藉此獲得低廉而優質的藥物治療。風險則包含參與雙盲試驗會遇到的狀況,雙盲試驗指的是醫生在分配藥物給病人時,醫生不知道病人吃的是藥物或安慰劑(對照組),同時病人也不會知道自己吃的是不是試驗藥物。因此若被分到對照組,病情可能不會有改善。不過現在相當多臨床試驗已經開放跨組治療,也就是試驗過程中,如果發現沒有療效,就會適時給予確定有效的藥物、換到試驗藥物組別,以免病患個人的治療時機受到延誤。除此以外,加入不同期別的實驗,比較用的對照組不同,也會影響到檢驗的項目與頻率,對於生活的影響程度如何?這些都是決定參與臨床試驗之前,病患必須考慮過,並與醫生一起討論的事項。最後澄清一些網路常見謠言,其實參與臨床試驗並不會「成為實驗的白老鼠」;相反的,每個臨床試驗都經過相當嚴謹的設計,確保沒有醫療倫理問題,病患的安全也時時受到嚴密觀察,如此才能通過審查、開始收案。如果成功的話,無論對醫師或是病人及其家屬,無疑都是件好消息,一方面可以增加治療選擇、未來也能造福不幸罹同樣疾患的病友。而失敗頂多是沒有效用,很少有增加副作用或是使病情惡化的案例發生。即使是第一期試驗,也多半是嘗試過所有治療選項依舊無效的病人,更不會有「成為白老鼠」的疑慮。在精準醫療的時代,每種基因突變或異常的蛋白質表現,幾乎都可以設計特定的藥物對應,然而這些藥物要成功上市、使用,必須經過證據力足夠的臨床試驗。因此如果您符合資格,也嘗試過許多種治療選項,依舊不盡如意,或是無力負擔昂貴的自費藥物時,可以與主治醫師討論看看加入臨床試驗,給這些藥物與自己一個機會哦!參考資料:1. DiMasi JA, Feldman L, Seckler A, Wilson A. Trends in risks associated with new drug development: success rates for investigational drugs. Clin Pharmacol Ther. 2010 Mar;87(3):272-7. doi: 10.1038/clpt.2009.295. Epub 2010 Feb 3. PMID: 20130567.【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吳教恩醫師】參加臨床試驗都是白老鼠?醫闢謠:人體試驗均經嚴格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