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3 新聞.杏林.診間
搜尋
心態
共找到
839
筆 文章
-
-
2022-05-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刷牙、開車都累!Omicron恐釀嚴重後遺症 患者渾身無力「無法自己上廁所、擦屁股」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近來國外研究發現,有許多患者在感染Omicron病毒之後,都出現倦怠感強烈的症狀,甚至可能會嚴重影響生活作息,呼籲民眾要提高警覺,不可輕易忽視。根據日本媒體「TBS NEWS DIG」報導,過去曾治療多達4000位染疫後遺症患者的醫師平畑光一,指出雖然每個人的症狀不盡相同,但有許多染疫患者,都不約而同出現了「倦怠感」的狀況。且其倦怠的強烈程度,和感冒後的疲累感有著天壤之別。平畑舉例,有患者因為倦怠感的關係,沒有辦法好好捧著碗喝味噌湯,只好拿吸管來喝。也有人開車時沒辦法好好握方向盤、或者連刷牙都感到疲累、以及感覺自己像是被皮帶綑綁的狀況。更有人因此連普通走去廁所都有困難,被迫必須包著尿布行動,且上完廁所之後,還得要親人幫忙擦拭屁股。平畑表示,許多論文研究都證明,即使確診者無症狀,也可能會產生強烈的後遺症。特別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世代,不少人後遺症都有「重症化」的傾向。從全世界的統計數據來看,女性的後遺症者又比男性高出1.5倍,且就算是強壯的體育選手,都曾有過因為後遺症,導致危及性命的案例。平畑以自己接觸過的患者觀察,認為在確診之後,放任症狀不管的患者,似乎較為容易產生後遺症。因此他呼籲民眾在染疫後,一定要想辦法治好症狀,且兩個月內保持充足的靜養,不要過於勉強自己。雖然有研究顯示,有高達85%的患者,後遺症會持續一年以上。不過平畑認為這個現象,有慢慢在改善的趨勢,而且許多專家仍持續努力研究和開發新藥,因此保持鎮定,別讓自身的病情加劇,才是面對疫情最重要的心態。
-
2022-05-29 養生.人生智慧
經營退休生活三大要素:健康、金錢、快樂,哪個對你來說更重要?專家指出「這項」最常被忽略
「對害怕危險的人來說,這個世界充滿危險。」 —蕭伯納,作家 經營退休生活有三大要素:健康、金錢、快樂《你的降落傘是什麼顏色?》(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系列叢書中有一本專門探討退休生活,是我認為這類書籍中比較有用的一本。書中講到經營退休生活有三大要素:健康、金錢、快樂。就像絕大多數這類書籍一樣,書中內容針對的是傳統意義上的退休銀髮族,但對凡是有退休規劃念頭的人,不管年齡高低,都有一定的功用。 ◎退休生活三大要素之「健康」 如果我們試著套用這三大要素來觀察四周的退休族群,會發現台灣的老人處境還算不差。說到健康,身體老化沒辦法,但老人們大都有運動習慣,在公園、學校見到運動人群中,老人比例很高,年輕人少,而且男性比女性少,這應該也是男性平均壽命較短的原因之一。雖然老人愛運動部分原因是健康威脅的關係,但考量台灣有不錯的醫療資源和全民保險,整體來說,健康這個環節雖然有些問題,但不算太嚴重。 ◎退休生活三大要素之「金錢」現代老人經歷過台灣經濟起飛的階段,大都有一定積蓄,再加上政府津貼補助和各種老人福利,所以真的因為缺錢難以度日的人不多,但對財務不滿足的現象仍然很普遍。一般的信念是金錢多多益善,能夠完全不受消費主義和同儕壓力所困擾的長者,似乎為數不多。有些人對於把財產遺留給子孫的傳統觀念依然根深柢固,認為這是為人長輩的責任和義務,而且留得愈多愈顯示對後輩子孫的關愛照護,更有甚者,把金錢當成換取子孫敬愛的條件。 ◎退休生活三大要素之「快樂」快樂這個部分,和家人、朋友相處狀況因人而異,比較大的問題出在缺乏對職志的追求。有些老人似乎認為人生責任已了,剩餘時間,盡可能幫幫家人,其他就剩含飴弄孫,無所事事了。辛苦大半輩子,對外界的義務或許早已盡完,但從事職志沒有終點,趁此時外務少,正是開發自我回饋社會的黃金歲月,如果喜歡做什麼但因為怕做不好而不嘗試,卻花大把時間逛街、聊八卦、看電視,既是對自己也是對社會資源的一種浪費,可惜! 【延伸閱讀: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進入人生下半場你需要改變的是「心態」,對自己負責!】健康、金錢、快樂,相互作用這三大要素看似獨立,其實相互作用。一般來說,較健康的人較快樂,較快樂的人較有錢,較有錢的人較健康;反過來說,較窮的人較不快樂,較不快樂的人較不健康,較不健康的人較窮。雖說是銀髮族退休生活的要素,未嘗不能適用於還在人生第二階段打拚的年輕族群,差別只是在某些側重點而已。 還在工作的人,通常將金錢看得比健康和快樂重。這很正常,賺錢本來就是這個人生階段的主要任務,但別忘了,這個階段總會過去,新階段必將來臨,要儘早做準備,不可以太短視近利,方法就是拋棄至高無上的工作道德觀,讓生活內容盡量平衡。若是你說:「等到下個階段來了,再全心追求健康和快樂不行嗎?」不行!因為如果平時不留心相關人事物,你可能失去必要的身體條件、技能興趣和人際關係,更遑論日後的健康和快樂了。 【延伸閱讀:退休族一旦退下來要做什麼?活到老,學到老,玩到老, 工作到老!】「健康」為中年族群閉口不談的話題在以退休為主題的演講中,我注意到中年族群有一個現象:樂於談論並相互吹捧、恭維他人的財富,但談到健康、職志和家庭這些話題,有些人明顯表現出坐立難安。這或許是因為觸碰到他們不欲為外人知的隱私,但更有可能是觸碰到他們不願意坦誠面對自己內心的問題。 我之所以知道,是因為自己也曾經是這樣的人,但很慶幸脫離那個行列。現在每當接觸到這樣的人,總會有往事不堪回首的感嘆,但想幫忙也不容易,因為處在這種狀態除非自己有所警惕,否則別人很難幫上忙。你持續在看本書,表示你不是碰到問題就把頭埋進土裡的鴕鳥,但別忘了,你身邊可能存在許多鴕鳥,我建議你不要受他們的影響,而且要尋找機會協助他們誠實面對自己,相信有一天他們必定會因此而感謝你。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
-
2022-05-28 養生.人生智慧
避免爭產失和,寫遺囑不再是禁忌!律師教你財富傳承,留愛不留負擔
過去2年因新冠肺炎的侵襲,很多人被病毒奪走了生命,且多在轉瞬之間,甚至來不及和家人說再見,留下無盡的遺憾。有感於生命的稍縱即逝,不少人開始思考寫遺囑的重要性,恩典法律事務所創辦人蘇家宏律師表示,遺囑是父母給孩子的祝福,也是守護家庭秩序的重要防線,想要達到無紛爭的財富傳承,寫一份有效的遺囑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避免爭產失和 寫遺囑不再是禁忌過去談到遺囑,多數人是感到忌諱、不吉利的,但隨著時代改變,寫遺囑已不再是避諱的議題,市面上的寫遺囑課,甚至班班爆滿,這樣的改變到底從何而來?蘇家宏透露,他處理財富傳承案件超過上千件、20年以上的經驗,他發現跟20年前比起來,現代人對遺囑的心態更開放也更積極。因為過去大家對遺囑很陌生,所以很少人寫遺囑,造成父母過世後,子女為了遺產分配,往往須上法院打官司,甚至造成手足失和、大家庭從此分裂。若是父母能提前寫好遺囑,像是「手諭」的效果,讓大部分子女能根據遺囑的內容,獲得保障。蘇家宏分享,遺囑是「提前規畫」的概念,現在很多人會來詢問遺囑,諮詢完半數的人對於寫遺囑仍抱持考慮態度;半數的人會很快的完成遺囑,他發現,做完遺囑規畫的人,多數感到安心,因為他們把家庭的秩序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解決了心頭煩惱。有效分配財產 子女不必緊急賣地寫遺囑僅是對自己的財產做好有效分配嗎?蘇家宏補充,其實寫遺囑是全面向的財產規畫。「魔鬼藏在細節裡」,很多父母會忽略一個重點「預留稅源」,透過在規畫遺囑時,律師就可以提供相應的解方。蘇家宏分享一個案例,有位大地主想做財富傳承規畫,由於手中的錢幾乎全投資在土地上,並沒有很多現金。蘇家宏便提醒,若大地主過世後,子女要繼承多筆土地時,必須先繳納大筆遺產稅,屆時恐因繳不出遺產稅得緊急變賣土地。因此,蘇家宏建議大地主,可提前賣一些土地換現金,然後購買人壽保險。等到大地主離世後,子女便可領取保險金作為遺產稅的稅源,提前做好全面規畫,讓全家都可以更安心。
-
2022-05-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快篩陽、確診,隔離留意3情況!重症醫:作好準備才好輕鬆面對
Omicron在台灣不斷延燒,確診人數暴增,在知道高傳染力、重症較少的情況下,即便遵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示走,快篩陽的時候還是讓人有些不知所措,有人很緊張,深怕原本好好的,過了一晚病情急轉直下;有人則顯得過度放鬆,覺得無所謂。心態上該如何面對疫情?重症醫學暨胸腔內科黃軒醫師指出關鍵。 Omicron要強不強、要弱不弱,防疫不必太強,也不能太弱 黃軒醫師表示,正如民眾所知,Omicron已大多為輕症,但病毒傳染力、承載率都比往的原始株、變異株來得高,除了成人、年長者以外,孩童也可能染疫,症狀以喉嚨痛、喉嚨癢、疲倦、頭痛等輕症居多,但是依舊還是會有中重症的可能性。因此面對Omicron雖然不必像先前的病毒那樣緊張,但也還是不能放鬆。 許多人認為病毒已趨近流感,根本不必太在意,近日坊間甚至出現「主動染疫」的觀點,對此黃軒醫師表示這想法大錯特錯,Omicron雖大多輕症,但一樣有重症、死亡可能,和流感相比還是比流感來得強,面對威脅性夾在先前的病毒以及流感之間的Omicron,防疫心態更要注意取得平衡。此時不可大意,更萬不可為了避免重症死亡,而冒著重症死亡的風險。 快篩陽.確診,隔離期間免緊張 留意3情況,有異再盡速就醫! 黃軒醫師表示,為防染疫後原本沒事、過了一晚病情急轉直下,快篩陽、確診、隔離等族群,在與時俱進的遵照CDC及地方政府指示下應對後,接下來就是調整心態、適度的面對,注意體溫、症狀、血氧。 症狀、體溫、血氧三者都可視為染疫後身體狀況的觀察依據,是三高、癌症、年長者、慢性病等免疫不佳者、高風險族群都需要特別留意的,而一般人也是要小心,以避免自己成了極少數的特例,又或者只是誤以為自己身體好。 症狀觀察,確診者若出現了呼吸急促、胸悶胸痛,或是嘴巴、臉色、指甲出現變紫等顏色改變,就應立即以防疫交通工具就醫,這3種症狀可能代表著正往中重症發展。體溫方面,若是一般在38度以下可繼續觀察,38度持續不退或燒到40度就應盡早就醫,觀察期間也留意上述症狀。 至於血氧機,就是在觀察症狀以外,有數據的為觀察血氧濃度,不過考量一台價格不低,Omicron也較少引起隱形缺氧,是否備用民眾可多加評估,通常會建議自身或身旁有高風險族群時備著,並應以藥局等正常管道購買醫療用血氧機。一般血氧濃度95%以上算正常,但到了90-94%就代表偏低,可能隱形缺氧正在發生,應盡速就醫,若是到了90%以下更是危險,不能再拖。而有鑑於隱形缺氧若真的發生,進程速度相當快,建議可約4小時測量一次,或身體覺得有異樣時測量。但不必無時無刻都在測量,這樣心理壓力會相當大。 防疫期間身心健康都要兼顧 醫:作好準備才好輕鬆面對 黃軒醫師再三強調,防疫不是最嚴或放鬆,最重要的是看當前情況,有邏輯且合理的不斷彈性調整,面對要強不強、要弱不弱的Omicron,防疫強度不必太強、也不能太弱,需和生活取得平衡,畢竟心理健康也和身體健康一樣重要,太嚴格的防疫容易引起衝突、增加壓力、引起恐慌、出現新冠壓力症候群、不利生活,太放鬆的則不易防疫及生存,建議配合CDC指示,並做好該有的準備,做好能做的事情,取得平衡才能兩者兼顧。 #黃軒 #新冠肺炎 #染疫 #確診 #快篩陽 #體溫 #症狀 #血氧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5-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長照機構確診人數破萬 專家籲機構、臥床老人應「清零」
指揮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昨共有九百家住宿型養護機構爆發群聚,三一七六名工作人員、七四七一名住民染疫,與前天相較,一天內大增一七○一人,長照機構確診人數破萬。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長期臥床患者染疫後致死率偏高,如果政府仍消極以對,死亡人數恐繼續飆升。不少住宿型長照機構住民行動不便,長期臥床,因年長且免疫力較低,染疫後重症及死亡風險較高,昨天新增四十二死亡個案,就有十五人為長照機構住民,比占達百分之三十五;但指揮中心卻未掌握長照住民確診後的中重症人數,只提供死亡人數及占比。此外,新北日前有八旬老翁倒臥家中死亡,中風的妻子及五十多歲、有重度智能障礙的兒子無法求救,在家伴屍數日,後來發現三人都確診。施文儀擔憂,居家臥床長者和住宿長照機構住民染疫致死率相當高,建議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以「清零」態度處理這群高風險族群,力促接種疫苗、積極快篩,配合快篩陽性立即給藥,才能減少悲劇發生。指揮中心預定「快篩陽性視同確診」於周四上路,屆時快篩更顯重要,不過,施文儀表示,本波本土疫情爆發一兩個月,但許多照護機構仍急缺快篩試劑。呼籲社政和衛政主管機關主動掌握情況,設法解決問題,若抱持「省小錢」心態,一旦眾多染疫住民變成中重症,後送到醫院,死亡人數勢必激增,且醫療恐面臨崩潰。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秘書長余志松指出,兩周前長照機構「人心惶惶」,當時疫情升溫,機構缺快篩、N九五口罩、防護衣等防疫物資,因住民多半為高齡長者、合併多重疾病,屬於重症高風險族群,協會向衛福部求救;最近幾天衛福部才宣布提供物資、津貼,緩和機構內緊張氛圍。台灣護理之家協會理事長周矢綾表示,中央希望機構就地收治輕症、無症狀等確診長輩,避免增加醫院醫療量能,但應給足前線物資,包括快篩試劑及N九五口罩等,許多機構因快篩試劑不足,無法每周定期篩檢,增加機構內感染風險。
-
2022-05-25 失智.大腦健康
82歲陳淑芳公開防失智大絕招 記性強就是不記仇
金馬雙料影后陳淑芳演出大愛劇場「你好,我是誰」,該劇探討失智議題與照護者故事,82 歲的她在劇中扮演心智退化到小學生的長者,現實生活中,她則是活力無限的獨居老人,記性超強,不但不會忘詞,只要不離題還會自動加戲,笑言:「多和年輕人聊天,不記恨、不記仇,保持樂觀開朗,多休息」就能與失智絕緣。陳淑芳、高山峰、邱凱偉、柯素雲、傅小芸24日齊聚為新戲「你好,我是誰」宣傳,該劇是陳淑芳在拿下金馬獎後隔天一早就進劇組拍攝,提到扮演失智老人,她在前置期間便密集研究相關知識,理解失智者心境,說起拍攝過程,她還會在拍攝空檔假裝失憶,問導演「你是誰?」逗樂工作人員。陳淑芳直言,因有工作在身,從不擔心失智問題,目前她手上也還有5部電影、戲劇邀約,只是因疫情暫停拍,趁此正好多休息,「三餐準時,維持樂觀心態,沒煩沒惱」就是她的養生秘訣,此外,她也會到偏鄉做公益,笑說:「鄉下很多孫子在等我」,陳淑芳也稱從不過生日,只是會在7月初母難日當天,買一束花到公墓,「和媽媽說說話」。
-
2022-05-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撐過全家染病 最強媽媽解隔離後哭了「請善待確診者」
台南媽媽蔡亞諄全家五口僅她1人沒有確診,從5月5日照顧全家人陸續康復解隔離,她把全家抗疫過程寫成「關在家裡自救的日子」15天的抗疫日記,分享染疫後遇到的各種狀況以及如何自救的過程,幫助確診者及照顧確診家人在染疫過程中不要過度慌張,蔡亞諄現在很擔心全家遭到異樣眼光,堅強的她也忍不住掉下眼淚呼籲大家「我們也是受害者」、「請善待確診者」。被朋友暱稱為「鴨子」的蔡亞諄,非常熱心助人,開設一家服飾店,5月5日讀高二的大女兒先染疫,再傳給先生,接著讀小二的雙胞胎兒子也在陸續確診,全家終於在5月20日度過抗疫日子全部解隔離,她快篩仍是陰性,但也要求全家都自主管理,一直待在家裡至5月底。蔡亞諄預計6月1日重新開店,但今天看到媒體報導有小學生確診康復回到學校遭到排擠,堅強的她也流下眼淚,也開始感到恐慌,因為很多確診者私下向她求助時,擔心確診曝光後遭到異樣眼光, 女兒是班上第2個確診的學生,當時就很害怕跟她說「很怕同學排斥她」,幸好同學都是正向的關懷,女兒心理才沒有留下陰影。蔡亞諄說,他們算是疫情大爆發的第一波,從清明節到5月初的確診者,都陸續康復解隔離,大家心情都一樣「回歸正常生活」,她這幾天回到店裡整理衣服,就很擔心重新恢復營業,客人會不會害怕不敢上門,有確診者就跟她說不敢曝光,因為確診者和他們的家人其實面對外界的壓力都不小,其實現在染疫率高達20幾%,平均20幾人就有一人染疫,真的不要有獵巫心態,不要去怪誰害誰染疫的。大家都不是故意去染疫,女兒只是在學校上課就被傳染,確診後也在家遵守居隔及防疫,沒有到處趴趴走。蔡亞諄表示現在的心情就是真的只想好好過生活,恢復正常過生活,但⋯⋯真的無法接受異樣眼光或任何傷害家人的耳語,確診者都是疫情受害者,已經不小心染疫還要被汙名化,希望大家能善待確診者,不要讓他們成為染疫的弱勢群族。
-
2022-05-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為何清冠一號在台灣是嚴格管控的處方藥 國外卻是稀鬆平常的保健品?
《端傳媒》記者王小姐2022-5-16寄來臉書簡訊:【因近期收到許多讀者關心「清冠一號」的討論,我也看過您針對清冠一號提出質疑所撰的文章《為什麼唯獨台灣買不到》,因此想請教您更多相關的想法。以下爲我們簡要列出的訪綱:1.您曾在文章質疑中醫藥研究所發表的論文中關於治癒的問題,可以再多請教您這部分的想法?2.清冠一號在台灣為處方藥,需要醫師開立,同時卻銷往國外。請您再多談談這部分?台灣有其他的藥物是這麼做的嗎?3.您如何看待政府推廣這款藥物?4.由於目前供藥不足,確診數又高,民眾有恐慌心態,找藥房配藥,或有醫療院所以自費方式販售,對此,您的看法是?(註:我已接受採訪,所以就不在這裡重複回答這些提問)】我是在一年前的今天(2021-5-19)發表清冠一號:世界熱銷,唯獨台灣買不到,關鍵在於模糊隱晦,所以,在答應接受採訪之前,有必要看看有沒有新的資料。結果,萬萬沒想到,竟然會是在台灣外交部的網站看到新資料。這份新資料是2022-4-25發表在外交部網站的A TCM Prescription for Covid: Taiwan’s NRICM101,而它的中文版是中藥抗疫藥方:台灣清冠一號。我把它的重點整理如下:1.清冠一號是全球率先合法行銷50多個國家的中藥製劑。清冠一號先在海外販售,並且從海外紅回台灣的原因,是因為2020年初台灣防疫做得好,疫情不嚴重,在國內派不上用場。與西藥相比,清冠一號價格平易,兼具多靶點治療之功效,提供全球抗疫更安心的解方。2021年年底變種病毒Delta、Omicron肆虐時,還有海外台灣人在群組廣為傳播,連Amazon電商也可以買到。2.清冠一號能在歐美拿到銷售許可,歸功於所長蘇奕彰一開始就刪掉國外法規禁止的藥材,像麻黃與細辛,讓清冠一號得以打入全球抗疫藥物市場;反觀中國的「清肺排毒湯」含有麻黃,因此只能私下流通。蘇奕彰說:「起初我很猶豫要不要拿掉石膏,因為石膏治療發炎性的病人,從臨床與基礎研究均已確認對敗血病患很有效,但因為屬礦物類,影響到品質控制,最後決定刪去。」3.為了提高外國人對中藥的接受程度,順天堂把清冠一號做成即溶包,並且加強薄荷清涼的香味與口感,或是建議服用時加入蜂蜜,希望達到良藥可口的目的。但對染疫的患者來說,最重要不是好吃,而是有效。以順天堂為例,截至2022年1月底已經行銷至55個國家,賣出十萬盒,華人佔六成,連友邦國家史瓦帝尼國王也是清冠一號的受惠者。從這幾三點就可看出:1.為了達到行銷國外的目的,清冠一號的藥方是被修改過的。也就是說,行銷比療效更重要。2.清冠一號在台灣是嚴格管控的處方藥,但在國外卻只是稀鬆平常的保健飲料。更讓人吃驚的是,儘管是以保健飲料行銷,卻又違法聲稱有效。事實上,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科學證據顯示清冠一號具有療效。不管有效沒效,我在一年前發表的文章裡就有說,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柯富揚叫民眾不可以到藥房、網路、其他通路取藥,以免誤服不當藥物而受害。那,請問,海外台灣僑民,甚至史瓦帝尼國王,就不會誤服不當藥物而受害嗎?原文:清冠一號:國內嚴管,國外強推
-
2022-05-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民黨:Omicron新變異株有突破性感染 曾染疫恐再感染
國民黨智庫今舉辦「520蔡政府施政總檢討-超前部署的防疫政策在哪裡?」記者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指出,端午連假可能造成的群聚,建議政府應盡早因應。且目前Omicron變異株BA2.12.1取代BA1及BA2,新變異株會有突破性感染,讓曾染疫民眾再次感染,「這個病毒很聰明,千萬不要以身試病毒」。面對快篩之亂,陳宜民批評,蔡政府一開始就反對做快篩,因此快篩產業在台灣一直沒有好去發展,等到真正需要的時候無法擴展開來。而針對兒童是否要施打疫苗,陳宜民說,指揮中心都不肯對家長說明,讓家長非常擔心副作用。不過根據研究發現,兒童施打疫苗有助預防兒童多重器官發炎的發生,可以降低腦部細胞被病毒侵襲的可能性。金傳春也說, Omicron並不適合透過自然感染來提高免疫抗體,要先打疫苗比較適當。針對目前孕婦和胎幼兒是免疫最脆弱族群無安全藥可用,陳宜民建議政府相關單位宜備妥Omicron的高效價抗體血漿,以維護民眾權益。台北市議員徐巧芯指出,目前居隔通知書的發放還是太慢了,快篩取代PCR,很重要的是取得居隔通知書,之後方能透過視訊醫療取得相關藥物,然而,該系統有問題,行政院長蘇貞昌院長說要找政委唐鳳協助,但是迄今還是沒有解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說,蔡政府未能將大量篩查列入簡易業務,讓台灣的邊境處於長期封鎖,入境就算沒感染,也要拖兩個禮拜才能出關。蔡政府以魚死網破的心態進行檢篩計劃,就是要用完紓困基金,這是慢慢把國力消滅掉,以對廠商、自己人服務為目的。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指出,相較不斷攀高的確診者,後勤補給的防護裝備卻明顯跟不上,疫情邁入第3年還缺防護物資、快篩,有超前部署嗎?更別說保護好病患不受感染。陳玉鳳呼籲應提供護理人員隔離住所、落實三班制、落實防疫津貼及提高薪資,讓護理人員沒有後顧之憂。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金傳春表示,指揮中心把太多時間在召開記者會,但是在多次防疫爆炸的時期卻沒有做即時的政策調整。而且食藥署缺乏流行病學的觀念,重症跟死亡病例一直增加,但是政府卻不讓國產疫苗在這個時機做第三期實驗,如果再慢,台灣可能就會打輸這場仗。金傳春說,指揮中心對於現在的病毒並不了解,台灣可能不是以BA.1為主,可能是BA.2或BA2.3,南非目前正在流行的是BA.4跟BA.5,顯示未來邊境管制還是很重要,指揮中心卻從未公布這些重要訊息,她建議指揮中心要從流行病學的角度切入,才能真正掌握疫情的未來變化。
-
2022-05-21 醫聲.院長講堂
新竹國泰醫院院長李興中養生祕訣:簡單生活,適度放鬆!著重以人為本照護溫度,醫院從心出發
「現在的醫療環境,有種互不信任感,醫療行為應包括互相關懷與諒解,由醫師與病患共同制定目標抵抗疾病。」新竹國泰醫院院長李興中感嘆說,社會變遷快速,人的疾病也在演變,就醫的病患常有多種病症,看診頻繁、定期服藥,病患被恐懼支配,其實雙方應建立共識,一起治療疾病。66歲的李興中專精大腸直腸癌、癌症醫學,他的個性急,喜歡動手,尤其手術後很快能看到病患健康改善,成就感較大,因此選擇當外科醫師。大腸癌治療著重手術細緻度及用藥,如何將患者腸子的癌細胞清乾淨,避免復發非常重要。管理醫院主軸「以人為本」醫療不應只是「單純追求治癒病症」,李興中認為,在智慧醫療時代,更需要「以人為本」的照護溫度,也成為他管理醫院的核心主軸,著重如何陪「伴」你(妳)健康,幫民眾增加健康資本,建立健康生態圈。李興中形容,醫治大腸直腸問題就像修理「下水道」,便祕患者不能只靠多吃蔬果或輔以瀉藥改善.還要找出真正原因,才能讓排便暢通、徹底解決疾病。不同狀況的便祕都有其特殊原因,像腸胃蠕動差、擔心公廁馬桶髒等心理因素都可能引發,這需要透過雙向溝通、逐一訂定治療目標才能解決。成立慢病跨領域照護中心 許多民眾患有多種病症,因此李興中成立「慢病跨領域照護中心」,依情況將醫療照顧分類管理,針對高危險病患進行照護評估,包括跌倒、失智、憂鬱、慢性疼痛、多重用藥、咀嚼問題等,由主治醫師會診其他科別的醫師,搭配營養師、個管師進行統整性治療照顧,擬定治療目標並數位化,藉此降低病患的就醫頻率,改善生活品質,讓病患能自主照顧。醫護「三心」提高服務品質從2015年起擔任新竹國泰醫院院長的李興中認為,醫療體系除持續發展醫療新技術、導入醫療科技外,對病患而言,醫護人員的「愛心、關心、同理心」才是最根本的基底,是醫院確立服務品質、提高病患滿意度的重要關鍵,醫院應從「心」出發,樹立與眾不同的醫療典範。李興中養生祕訣/爬山、打壁球 愛看網路小說 「簡單生活,適度放鬆,就是養生祕訣!」新竹國泰醫院院長李興中說,他的生活簡單,著重心靈的放鬆,看網路小說即是他的心靈調節劑,看了小說後,心情會放鬆平靜。「一日之初,快樂起床,一日之末,讓思想放空放鬆,就可以平靜的心態入眠。」李興中說,早期最喜歡看武俠小說,之後迷上網路連載小說,各種類型都看,因為小說內容常會反映社會現實觀,透過小說的內容,可以豐富生活、增加動機,讓他在繁忙醫務工作中持續與社會有些許連結、想法。另外,研究指出,固定的閱讀習慣,可降低死亡風險。「定時定量、均衡、不偏食」永遠是飲食養生的基本,李興中說,世界上不存在「最好的食物」,人也不會永遠只吃同一種食物,因此,不用特別專注要吃那些特定食物才能永保青春,若以整體飲食模式來看,「多天然、少加工、均衡飲食」是養生三大要點。比起營養均衡,吃得開心也很重要。李興中指出,人的年紀愈大,活動力愈差,其實不必拘泥於用餐地點和形式,偶爾順著自己當時的心情,吃喜歡的東西,達到心靈快樂與舒坦,也是另外一種層面的養生。運動是健康生活的重點,李興中說,他喜歡爬山,欣賞台灣山林之美,平常也會與友人一起打壁球,因為壁球需要兩個人打,在運動過程中保有競爭意識,不會單調,也可訓練肌耐力與體力,避免肌肉流失太快,才不會輕易被「老」擊敗。李興中小檔案●年齡:66歲●專長:大腸直腸癌、癌症醫學、內視鏡外科醫學、人工造口治療、排便功能、便祕、失禁生理醫學●現職:新竹國泰醫院院長、國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兼任主治醫師、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學歷:台大醫學系醫學士、美國梅耶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研究員、中央大學系統生物與生物資訊研究所博士●經歷:國泰醫院外科部部主任、國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國泰醫院癌症資料庫品質提升管理組主任給病人的一句話●雖以不安的心情來看醫師,希望能增加健康資本,放心的離開醫院。
-
2022-05-20 癌症.癌友加油站
生命故事/回歸本質,癌症遠離 改變人生的大好機會
為什麼會罹癌?確診後一直思考這個問題。壓力、飲食、家族病史、基因…,你可能知道原因,也或許會百思不得其解…。全台最大癌症粉絲團「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與「財團法人滄洲文教基金會」聯手舉辦抗癌故事徵文活動,透過社群力量,凝聚正能量的迴響,傳散至各個角落,降低癌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鼓勵無畏癌症,樂觀面對人生逆境。抗癌鬥士生命故事于紫晴在23歲那年確診乳癌,那時候我才剛剛完成碩士學業,剛開始真的完全無法接受,覺得怎麼可能會罹癌,畢竟我還這麼年輕,也沒有癌症家族病史,歷經了許多次的崩潰還有悲傷,幸好有家人以及醫療團隊的支持,現在已經治療滿一年多了,對這一趟旅程充滿感恩。也想對這一年多來的自己說聲:妳辛苦了。李百麟罹癌前我是一間電機公司的負責人,靠著年輕,為了賺錢養家糊口,經營25年了事業,白手起家,生了3個小朋友,都讓他們讀到碩士畢業。經歷過金融風暴,沒倒閉,每天就是工作。1年365天約350天都工作,全年無休,有看到身邊存下一些錢。生活上為了工作、訂單,需要交際應酬,會喝一些酒,生活作息比較不規率,白天又忙工作到晚。這樣的日子十幾年有,也因這樣小朋友及老婆都疏於陪伴,當我發現婚姻出問題,小朋友變的先保護自己,進而變自私、我沒問題就好!老爸你就是沒陪伴我們,只顧工作,老婆也玩自己,快要婚變。直到有一天我身體出現不舒服,東西吃不下、連水都無法吞下,才去檢查,一化驗出問題,都不標準,後來醫生再進一步化驗肝癌,3公分再後背,脾臟腫、食道4顆肌瘤,差點破裂出血,就沒辦法救了!還好馬上開刀急救,開了8小時。原本6小時,但因無法自主呼吸,插氣管、急救,再加上2小時才得以獲救。肝癌切3分之1脾臟,腫到2公斤膽臟,也一並切除掉,共3個器官。醫生說我命大,救回來了,後續保養就要靠自己努力了。回來後又繼續工作,因工廠員工離職,沒有人幫忙,開完刀回家傻傻的工作,回診醫生就抽血化驗,報告一看,就講我是不要命,只要錢,好不容易救你回來,你放棄自己,那就不用救了。自己好好想了想,如果日子過的去,就把工廠收掉,好好生活。回家後我也心裡也想,結束掉吧,雖然不捨,但為了保命,再多的錢也買不到!工廠收了,日子也慢慢放慢腳步,調養身體的狀況也越來越穩定,只要放寬心,相信醫生、配合治療,目前一切安好。凡事看開,日子過的快樂,心裡不要再操煩,過自己的生活,及使像我目前婚姻雖然也有問題,小孩也大了,每個家都有難唸的經,隨緣就好。畢竟經過了生死劫,只要活著一定就有希望。好好過生活,上天自有安排,罹癌的朋友們好好將自己安排好,不要因為身邊的事徒增煩惱,過好自己的生活,加油,共勉之。林秀淑我是104年秋季在台北榮總做自費全身健康檢查,當收到健康檢查報告時,因整本有很多都是英文報告,我看不懂,只好走到老人健康檢查門診,見到有一醫師正好有空,我便進入拜託看報告,那醫師指著乳房檢查那頁寫著有問題,叫我去乳房醫學中心找主任曾令民醫師。星期二我去見到了曾令民醫師,做了超音波,乳房切片,抽血。他很快的告訴我右邊乳房是乳癌,星期五就可安排切除。問我是要全切除還是半切?我心想既然是乳癌,那我又已是七十多歲的老人。我回說,那就全切除。突然得知是乳癌,馬上在星期五安排切除,我當下立即感覺頭暈,趕快去量血壓,嚇一跳,血壓竟高到200!我趕緊掛新陳代謝科,那醫師問我怎了,我把得知乳癌的訊息及經過告訴他,那醫師回我說,不要緊張,不要緊張,我內心著實嚇得不得了!星期五我在乳癌醫學中心安排下,開刀切除了右邊的乳房。之後,回診,是個管師幫我把掉血引流管,在數次回診中經歷了淋巴水腫,右手掌腫很大,經復健科醫師在整支右手及手臂套上復健手套很多次才好。之後,我改看趙大中醫師,也是一直吃復乳鈉和滋骨。吃到最近這個月,趙大中醫師告知我,因我是一期的,復乳鈉只要吃五年就可以了。並且我自104年開刀後每三個月就要回診做乳房超音波、抽血,還有做腹部超音波,還有自費做肺部等檢查,報告均很好。所以在這次回診時趙醫師告訴我不必吃復乳鈉了,明年二月再回診抽血。所以,我想奉勸我們女性朋友及早做乳房檢查,及早的發現乳癌,及早做癌症的處理對我們身體是有很大的幫助的。盧正文確定罹患乳癌那天剛好是我的結婚紀念日,好大一份禮物,無法退回,當下腦袋一片空白,為何是我?經過一年多的化療及標靶治療,病情穩定,心情較平復,因為罹癌,讓我從新檢視我都的飲食、生活作息,感謝老天爺,用這個方式來提醒我,雖然治療過程很辛苦,但在家人的陪伴及病友姊妹的經驗分享,讓我走出生病的藩籬,一場病讓我更能放下,更能正向思考,也會注意生活作息及飲食。謝董罹癌前,從大學開始就對急救有興趣,一頭栽入急救教育行列,那股熱忱,撼動著我未來的日子。喜歡往戶外跑,相對飲食也不那麼規律,甚至是常有不健康的飲食,高鹽、高糖、高油脂等,加上家族有癌症病史,親人也有大腸癌過世,但總覺得自己不會那麼幸運,就這樣讓我碰上。確診癌症前,第一次出國就去緬甸,回國後莫名腹瀉十多天,一直以為是水土不服造成,就診後發現,怎麼嚴重的貧血,開始進行輸血、打鐵劑的日子,就這樣熬過五年。陸續發現有血便,一直誤會是痔瘡出血不以為意,直到最後經兩周沒排便,肚子脹到快炸裂才就診,發現已經塞滿整個腸道,等通腸後進行檢查,就被告知罹癌,而且是大腸癌跟直腸癌兩種。從開始治療到現在,已經快一年,手術、關造口、吃化療藥甚至不間斷的復健,這一年內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幾乎餐餐都在家裡吃,減少外食的風險,如今已經順利回到學校,也是都自己帶便當去蒸,同學們都好羨慕我有美味的便當,對於糖份的攝取也大大減少許多,由於行動尚未便利,都利用復健當作運動,增加自己的體力,代謝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最重要的是”心情”,有一顆開朗的心,才能有勇氣面對一切挑戰,生病並不可恥,勇敢面對才是勇者,抗癌的路很不好走,唯有走過才知道其中的苦,不要讓苦白白受,一起努力,迎接比今天更健康的自己。Ann Jan民國103年初確定罹患淋巴癌四期,當下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因我向來都是健康形象(每天精力充沛、冬天只穿一件短袖帶學生在操場跑步...),何況也無家族史,無奈之下只好提早退休(年紀、年資都已達可退休的資格)。化療半年,加上標靶兩年(共8次),又有幸參加陳月卿老師針對癌友開的營養課程班,學到了吃真食物、以及如何算計自己每天所需的營養素等知識,我像個好學生一樣,從此以後遵照奉行至今,也多吸取較早罹癌的前輩經驗(生活作息、心態、運動...),調整自己的日常。台大蔡璧名教授的一句話“人要鬼門關走一回,才會真正明白你在追求什麼”,我覺得最是受用!現在每天打太極、吃好食材、保持心情愉快...,雖然還是三個月要回診追蹤,但我仍慶幸即將邁入第八個年頭了!家族所有人從我罹癌起,都非常關注他們自身的飲食、情緒與健康狀況,這又何嘗不是因禍得福呢?李文怡罹癌後,我才知道過去是怎樣生活。工作的因素,日夜混亂,方便的關係,隨意飲食,約喝酒?好啊,加一。以為年輕的自己,其實早已不是想像的樣子。揮霍的樣子,自以為健康富翁,擁有大把的良好細胞。化療時,身體的細胞像被核彈般毀滅式的攻擊,幸運的是,我是戰場裡的生還者,在一片寂靜的荒涼戰場裡,倒地的我終於清醒,拍拍蓋在身上的土塵後,拄著枴杖,跛著回到基地等待救援。罹癌後,我才知道要怎麼生活。回到規律的作息,學習聆聽身體警訊,新鮮的蔬果,優質蛋白質的攝取,各式維生素的補充,再加上運動,一段時間後,身體也用美好的復原回應我。“ 善待自己,你復原後會變成更好的自己 ”這是病友在我最痛苦的時候和我的分享,我也與大家分享。💡看更多抗癌故事請關注「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Cancer」
-
2022-05-20 癌症.癌友加油站
生命故事/重拾生命的信心 罹癌後我學會與自己對話
被醫師告知罹癌的瞬間,腦袋一片空白…回過神來,混亂的情緒與焦慮接踵而至。要鼓起多少勇氣,才能面對罹癌的自己?要建立多少信心,才有辦法堅定向前,接受治療?全台最大癌症粉絲團「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與「財團法人滄洲文教基金會」聯手舉辦抗癌故事徵文活動,透過社群力量,凝聚正能量的迴響,傳散至各個角落,降低癌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鼓勵無畏癌症,樂觀面對人生逆境。抗癌鬥士生命故事張秀芳如果生命沒有明天,我要帶著回憶還是夢想離開呢?當醫生告知確診消息後,立馬回去寫下100個願望清單,就算我無法全部完成,也一定要留下最美的回憶。現在我的人生沒有「有一天」,而是把握「每時每刻」,走吧!2022年我生日那天,我一定要站在合歡山迎接我生命的曙光。Juni Lai醫生告知確診的那天,自己仍是獨自去看診,當下自己算是冷靜派的,聽著個管師說明這是哪種乳癌的亞型,未來該如何進行治療,但當騎著車回家的路途,想著該如何跟先生和孩子講呢?突然才覺得自己不是得了感冒,而是被發了一張重大傷病卡,會不會比失智的老爸還早離開世界。後來自己看遍了所有乳癌相關的書籍,,也看了Youtube 上許多醫生的說明,心裡至少有個底,才明白當初的害怕是不清楚未來的治療方式,了解後,一切都沒有那麼可怕。治療三個月後,姑姑也確診,我成了她諮詢的對象,面對她的不安,我可以安撫她,在疫情間,也曾有三次我們同住一個病房,一起治療,互相照顧、互相鼓勵,因著這個事件,拉近了我和姑姑們間的距離,因我的療程在姑姑前面,所以,我成為了姑姑可以詢問的對象,也可以是姑姑的代禱勇士,願神祝福我們二人在治療結束後,都可以有個健康的身心面對生活。謝董5、4、3、2、1⋯⋯新年快樂,新的到來,第一次在醫院倒數,殊不知倒數後第一個驚喜是,「切片報告出來啦,確定是大腸直腸癌,目前初判是三期,接下來………」,接下來是模糊的視線,崩潰的自己,還有無助的爸爸。真的,電視演的是真的,聽到罹癌消息後,完全無法接受,愛面子的我卻放聲大哭,手顫抖的傳賴告訴其他家人、好友還有老師,直到旁邊傳出一個聲音「不要再哭了,妳這樣我也很想哭」,對,爸爸還在身旁,面對這樣大的打擊,他何嘗不是滋味,畢竟四年前才送走他摯愛的二姐,也是因為大腸癌過世,如今面對自己小女兒也是罹患相同疾病,該情何以堪?快速收拾心情,討論著該如何面對下一步,沒錯,該面對不要逃避,至少如今醫學發達,好好治療還是有希望。曾學過心理學面對重大創傷後, 心中會有「悲慟的五個階段」:否定、生氣、討價還價、抑鬱、接受的歷程,只是每個人每階段時間不同。收拾好心情,辦理出院準備迎接治療的階段。這一路上心情轉折有如雲霄飛車般,很多親朋好友不斷的鼓勵,面對治療後的副作用定期回診檢查,常讓自己感受到身體變化,擔憂復發,害怕轉移,甚至該如何面對最終點?充斥著內容的恐慌,與其如此焦慮的思想,不然欣然面對各次挑戰,直到戰力不足為止。如今快滿一年的治療,身為幼幼班的癌友,完成了當初術後的願望,順利回到學校唸書,也達成要平安回來給大家看的承諾。罹癌後,努力試著放慢腳步,學著享受慢步調生活,每次回診就當作和醫師閒聊話家常,檢查結果若不如預期,那又如何?反正也只是數字而已。每天告訴自己很開心又過一天,找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讓生活有目標才有動力活下去,而我,就是回去唸書,三年後考上執照,完成階段性夢想,而您呢?給自己設什麼目標?就努力勇敢面對追夢,人生沒有重開機,生病只是暫時當機,過了,一切就安然無恙。MJ-Cindy Lei醫師告知乳癌確診的時候是我的生日當天,但我心裡想的是該如何告訴我年邁剛動完手術的父親及中風後正在做復健行動不便的母親。直到手術的前一天不得不告知父母去住院,我看到他們的震驚及不捨。當我手術後回家,我的兄弟姐妹沒有人把我當病人讓我好好休息,我仍然要照顧我父母,只因我是唯一單身未結婚的女兒,所以當我面臨35次的放療,天天要進出醫院,又要忙著照顧家中二老的日常起居時,我真難過哭不出來。直到放射科主任告訴我要運動,無論激烈或散步,每天保持至少1小時的運動,復發機率相對降低。我的門診醫師告訴我,均衡飲食,保持心情愉快,充足休息,很快就可康復。我的笑容才回到臉上。當我做完放療後正積極尋找生活健康的平衡點,不到3個月,我母親腦出血,就成了臥床失能無法言語的重症病人。其實我沒有多餘時間調養身體,我必須投入學會居家照顧臥床病人,也要關懷我老父親孤單的心靈。但當時我快崩潰,幾乎放棄活下去。後來我透過書籍及運動,在10個月後,我為自己找到平衡點。我將自己分成3等份,1份給爸爸,1份給媽媽,1份給自己。每天至少30分鐘要出去走走透氣喝咖啡;每週3~5次綠拿鐵;每天看好笑的影片;簡單飲食少不外食;簡單生活減壓保持正面愉快心態,面對癌症直球對決,感恩老天給予重生,也感恩父母給予機會奉養。明天是我滿4年的抗癌,但今年元宵時媽媽不捨我辛苦選擇去當老菩薩。結果半年後在我稍微走出喪母之痛,爸爸在父親節的隔天得到食道癌三期。84歲的他,我用我的方法陪他走過2次化療及30次放療。他在我一路陪伴下,體重並未減輕,雖然過程辛苦,但也拉近我父女的情感。我曾告訴他能吃贏一半,能睡又贏一半。我們人的身體都有癌細胞,只是多數人的癌細胞仍在沉睡中,而少數人把癌細胞喚醒,如同我在醫院陪爸爸治療所遇到的癌友,我告訴他們就讓我們笑笑與癌細胞和平共處一生,好好面對未來,得癌就是要先感恩老天能讓我們重生一次,因抗癌如同減肥是一輩子的功課。加油吧,所有抗癌勇士們,路還很長,別輕易放棄認輸哦,老天會疼惜認真活下去的人。李美惠當醫生告訴我,原本的乳癌二期、轉移至骨頭,變四期時,眼淚不爭氣的落下。大家都告訴我心情要放輕鬆,但不時還是會大哭!為什麼是我,接著一連串的檢查,和醫生幫我申請重大傷病卡,說明著我和一般人不一樣了!開始化療、掉髮那段日子真的很難熬,每天起床枕頭上都是頭髮,哭了好幾回,最後告訴自己,一直鑽牛角尖它也不會消失!時不時和朋友互相鼓勵,現在已經滿一年,治療也快告一段落、快可以恢復正常生活。相信一定會恢復健康的,加油!鍾慧雯知道自己身體有異樣開使到乳外切片檢查得知乳癌3期,牽著機車騎回家淚水止不住,哭了一天,心中掛念只有小孩。隔天又振作起來,似乎沒發生過這些事,還跟醫生說,我可以玩回來再開始治療嗎?從檢查到治療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心中只想著,請先生顧好小孩我就放心,一年多的治療先生只有開刀在我旁邊,每個月抱著去渡假的心情住院,大家都說如果我不是光頭沒人看的出我生病!生病換來身邊的人事物改變;生病換來我對自己的改變;生這一場病對我來說不是病。林秀淑我是104年秋天去台北榮總做自費全身健康檢查,當收到健康檢查書內健檢報告都是英文我看不懂,只好拿着健檢報告在榮總內走訊,走到老人醫學門診看到一個醫師沒病人,我就走進去拜託醫師幫忙看,他告訴我乳房檢查有問題教我掛乳癌醫學中心找主任曾令民醫師。我找到曾令民醫師看診後告知我右乳房是乳癌,我星期二看診,星期五就要開刀切除。我得知是乳癌訊息,人嚇得血壓突然高到200,隔天我立即看新陳代謝科看高血壓,醫師問我昨天怎麼了,我告原委。醫師說,不要緊張,不要緊張…。當星期五要開刀前醫師問我昰要全切還是切部分。我回說:全切除。之後回診,個管師把掉血引流管,就由助理醫師看之後我改由趙大中主任看診,是每三個月回診一次要抽血做超音波等檢查,藥是吃復乳鈉及滋骨鈣片。我同時有参加台北榮總同心緣乳癌病友關懷協會,每月有一次醫師講座還有病友講自己得病的經歷。至今健康檢查都還好。💡看更多抗癌故事請關注「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Cancer」
-
2022-05-20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接連抗癌 光肝癌就開刀20次!靠3件事挺過5癌症
22年前,我發現有血尿但無痛,這可比起有疼痛感的血尿來得麻煩,心想「我可能罹患惡性疾病」,果真在醫院每年安排的健康檢查中,做了尿液細胞學檢查後,發現了癌細胞,確認罹患「膀胱癌」。連串抗癌 肝癌開刀20次 我的叔叔、伯伯、舅舅等親人都有癌症問題,因此我罹病主因跟家族史有很大關係,當確診罹癌時,多少也有了心理準備,我決定「面對、接受」,隨即展開一連串的抗癌過程。每年的健康檢查,我接二連三的被檢查出癌症,但我自認運氣好,雖然得了5種癌症,卻都是原發性癌症。像肝癌,我就開刀20次,相關手術有很多種,包括接受過癌細胞血管栓塞治療、施打硬化劑,以及從體外電燒燒掉癌細胞等術。某次健檢發現的食道癌,則將癌細胞刮除後就獲得控制。初期就有病徵 檢查發現不久後,血尿再度出現,檢查結果是得了輸尿管癌症,更意外發現腎細胞癌,隨後輸尿管連同右腎一起摘除,左腎也有癌細胞,切除四分之三剩下四分之一,腎功能處於衰竭狀態,每周得洗腎三次,因為其他疾病掌控得宜,現在只要定期回院追蹤即可。我的疾病發生都是在初期就有病徵,或是透過檢查發現,也因為有及時處置,加上我把自己照顧好,現在仍過著很正常的生活,能夠繼續上班,不影響生活品質。保持平常心 過原本生活我不怨天尤人,從第一次患病至今,始終保持平常心,過著原本的生活,「沒有因為生病就休息太久」,治療後沒有異狀,我就會出院,我的主治醫師都很好奇「我的性命怎麼這麼堅韌?」良好的心境對身體恢復很有幫助,所以我的疾病都沒有併發症,我也相信主治醫師,全然交給專業醫療,正向思考,挺過抗病風雨。行醫超過40年,我把病人當家人,醫病關係的初衷是陪伴,也是讓我多年來保持這股能量的原因。緣自醫院氣氛感染,中國附醫要求主治醫師周日也要值班,「讓病人找得到主治醫師」,這對病人較為公平,因為生病不分時間,有醫院良好的制度,使我長期保有這般心情對待我的病患。體力雖變差 仍以病人優先 20多年前,我從台中總院派駐到北港附醫,後來也派到虎尾服務,多年來我仍維持台中、北港、虎尾三地跑的行程,雖然經歷過疾病及年齡增長,體力比以前差,但我還扛得住,「我老了,會認老」,但仍以病人為第一優先。門診多數是高齡長者,但不分老少,我常在診間提醒「一定要定期體檢」,有些疾病有症狀,有些則是無病徵,要透過檢查才能被發現,切記「體健是身體的福利」,應該要尊重它,否則太晚發現或等到轉移才要解決,相對有難度。生病提醒休息 危機即轉機 我是醫師,但在醫師面前,我是個病人,因此我也調整心態,與醫師好好配合,1.生活作息正常,2.尤其保持良好心境,順應一切,不給身心靈過多負擔,並且告訴自己「喜歡任何狀態的自己」面對生活,3.把生病當作是身體想要休息的提醒,危機就是轉機。何瑞凱小檔案現職:●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兼虎尾農會診所負責醫師●救心團隊年齡:69歲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專長:高血壓、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臟病經歷:●中國醫藥大學臨床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中華民國心臟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
-
2022-05-19 失智.新手照顧
失智症是什麼?日常警訊、如何預防都看這一篇
「最近總是忘東忘西,還非常容易恍神」、「記得臉卻叫不出名字,只能說出那個誰」、「情緒好像陰晴不定甚至出現憂鬱的情形」、「變得不愛出門,且活動力降低」當自己或家人出現異常行為或症狀時,一定會懷疑是否罹患了某項疾病,上網搜尋相關知識,卻出現失智症、腦霧等關鍵字,究竟什麼是失智症?與腦霧又有何差別呢?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組合,它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減退,還與許多疾病有著相同、類似的症狀,並且容易令人混淆。然而除疾病本身,照顧者還會在平均8-10年的病程當中,面臨照護、身心壓力、經濟等問題,那麼遇到這些問題時該怎麼辦呢?從認識失智症、日常照顧技巧、資源使用,到與新冠肺炎、腦霧的關聯,以下分成15個重點帶你循序漸進找到解答。👇點擊下方可以直接前往想看的內容👇➡️什麼是失智症?➡️失智症可以預防嗎?➡️預警可能是失智症的10大症狀?➡️為什麼會罹患失智症?➡️哪些人是失智症高風險群?➡️年輕人也會罹患失智症嗎?➡️失智症該看哪一科?➡️確診失智症後,可能出現哪些症狀?➡️這些疾病像極了失智?➡️失智症的治療方式是什麼?➡️失智症可以延緩嗎?➡️常見的照護問題有哪些?➡️失智症照顧有資源可以用嗎?➡️新冠肺炎會引發失智症嗎?➡️出現「腦霧」就是失智了嗎?什麼是失智症?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大腦功能漸進退化並好發於老年人,但退化的速度不一定,且非一些民眾誤解的正常老化現象。初期最明顯的為記憶力衰退,特別是記不住日常、最近且立即的事物,其他像是語言、算術、空間感、時間概念、抽象思考、社交能力、判斷力等也會出現障礙,產生異常行為,過去熟悉的工作無法勝任,嚴重影響日常起居,伴隨這些行為的心態很可能變得疑心病重、被害妄想、憂鬱、焦慮、容易與他人起衝突。 失智症可以預防嗎?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隨著研究的進展,我們逐漸瞭解有助於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的因子,因此更應積極地在生活中增加大腦保護因子(趨吉)如多動腦、多運動、均衡飲食、多社會互動、維持健康體重;同時減少危險因子(避凶),如預防三高、避免頭部外傷、不抽菸、遠離憂鬱,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新公布降低認知缺損與失智風險的12個面向中, 還包括多運動、不吸菸、營養均衡、少喝酒、認知促進、社交互動、體重管理、高血壓管理、高血糖管理、高血脂管理、不憂鬱、聽力喪失管理等方法,也是從「從生活型態介入」預防失智的最有效的方式,研究還發現,可以透過「調整生活型態」降低四成的失智風險。想要調整生活型態,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著手:●運動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對預防失智有幫助,因為運動可以刺激腦部分泌神經營養因子(BDNF),其中又以能促進心跳率上升的「有氧運動」幫助最大,而以養成肌肉為目的的重訓,幫助就比較有限。就算沒有刻意運動,平時如果養成正確的「走路習慣」,也能減低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日本一份研究顯示,步伐小的人,在未來很容易出現認知功能衰退,而步伐大的人,認知功能則不易衰退,而且風險差異很明顯,居然高達3.39倍!接著來了解一下,大步走路的好處:(1)刺激神經迴路:大步走路能夠刺激腦與腳之間的神經傳導。除了腦通往腳的運動指令之外,腳回報腦的資訊交換也會變得活絡,有助於活化腦。(2)找回肌肉的活力:能夠更加頻繁地使用平常沒在用的肌肉。尤其是大腿與小腿的肌肉、背脊與腳相連的肌肉等,這些大肌群都可以活動到。(3)提升心肺功能:大步走路拉高了運動強度,使血液循環更好,也增加了進入肺臟的空氣量。營養和氧氣也能夠送到身體每個角落的細胞上。(4)使血管有彈性:利用肌肉的收縮與伸展,刺激肌肉包夾的血管,藉此增加血管的彈性。(5)使心情正面積極:大步走路,背部自然就會挺直,視線也會自然抬高。這樣的姿勢改變,能夠給人年輕有活力的印象,使人心情轉好,變得積極正向。●飲食飲食也能有效預防失智,很多人應該都聽過「地中海飲食」,這類飲食強調多攝取堅果、深綠蔬菜和魚類,其中堅果的油脂相較於動物性油脂來說,對心血管的健康是比較好的。還有一種是「麥德飲食」,它是以預防失智症為目的的飲食型態,結合了「地中海飲食」和預防高血壓的「德舒飲食」的特色。具體建議為攝取10種含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成分的護腦食物:全穀類、綠色蔬菜、其他種類蔬菜、雞肉、魚類、堅果、莓果、豆類、紅酒、橄欖油等。此外,紅肉、奶油、甜點、起司和速食等不健康的食物,則須限制攝取。※另外也有研究指出咖哩、薑黃素、蘑菇、多喝茶與吃魚等,都對預防失智有幫助。還有一項比較意外的防失智食物是「口香糖」,因為嚼口香糖的動作可讓海馬迴的刺激增加,活化腦部功能、防止腦部衰弱。👉延伸閱讀:防失智「10大超級護腦食物」出爐! 營養師:還有5種傷腦飲食要少碰●生活除了運動、飲食,平時生活的方式也很重要,多做一些能動腦的活動,改掉會影響身體的壞習慣,就能有效預防失智。(1)學習新事物:想預防或減緩失智,不只要「溫故」,更重要的是「知新」。因為大腦只有在學習新事物時,才會增加神經突觸間的連結。像養成閱讀、玩填字遊戲之類的習慣就很不錯,看到不認識的字也記得去查一查,讓你在吸收新知識之餘,也能訓練大腦。也可以依個人興趣,玩玩麻將、桌遊等需要動腦的遊戲,都有助腦力健康。(2)保持社交活動:多參與社交活動可以降低失智風險,在與人交談、認識新朋友的過程中,有助於增加大腦血液灌流量,降低失智發病風險。互動時也能感受到愉悅、舒適、支持等正向情緒,提升安全感、歸屬感與自信心,所以非常鼓勵長輩們平時多參與同學會、社團、宗教活動等等。如果已罹患失智症,保持社交互動也對穩定病情有幫助,而獨居的失智者,病程則惡化的比較快。(3)充分的睡眠:睡眠和失智症之間有著密切關聯,人的大腦中有個「膠淋巴系統」,就像清潔隊一樣,可以帶走腦中的代謝廢物,包括類澱粉蛋白、tau蛋白等和阿茲海默症相關的毒素。而膠淋巴系統為我們「洗腦」的時間,就是晚上睡覺時的非快速動眼睡眠時期,所以每天至少要有7個半小時的睡眠比較足夠。●五感訓練記憶是由感覺器官刺激大腦而成,活絡身體的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刺激五種感官活性,享受健腦的小遊戲,健忘、失智才不會找上門。這裡推薦幾個結合了生活例行公事的小遊戲給大家:(1)五感訓練:日常生活中,我們透過眼、耳、舌、鼻、皮膚來感知外界的刺激。活動身體可以促進我們五感的活性。同時,適當的運動對預防失智和恢復認知功能也有很大的幫助。👉競速折衣服這個訓練同時要求計畫能力、手指活動能力,以及迅速執行能力等各項高度的能力。能夠順利完成較高難度的課題,除了訓練效果之外,還能獲得成就感。步驟一:檢視收進來的衣服,先思考何種順序折疊起來比較迅速,並設下完成目標時間。步驟二:照著預想的順序儘速進行,並測量是否能在時間內完成。聽覺訓練:五感之中,聽覺的衰退最容易被忽略。大多數的人會認為「輕微的重聽對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其實,聽力衰退是失智症的重大危險因子,因為聽力一旦衰退,與人溝通的機會會連帶大幅減少。當家人將失智的初期症狀誤解成單純的重聽時,可能延誤發現長者病情的時機。而老人家又可能因為誤會家人而迴避溝通,更會加速聽力的惡化。所以聽力衰退的嚴重性絕對不容輕忽。👉聆聽不同硬幣的聲音這個訓練要求的是辨別聲音細微差別的能力。像10元和5元之間,就只有非常細微的不同,需要相當敏銳的聽覺才能辨別。老化造成的聽力衰退會先從高音頻開始,硬幣掉落的聲音就屬於高音頻的聲音,如果聽不清楚,可以早期發現自己聽覺的衰退。步驟一:準備1元、5元、10元、50元硬幣各一個。請同伴逐一丟到桌上,試著聆聽並記住聲音的差別。步驟二:請同伴任選其中一枚丟到桌上,然後猜猜是哪一種硬幣。一人時也可以自己嘗試。(3)觸覺訓練:維持觸覺與預防失智症有什麼關係?一般來說,活動手指本身就有預防失智症的功效,而且活動手指還能鍛練腦部、活化人類最基本的功能。靈活運用手指是人類這種雙腳站立的動物特有的「高層次功能」,一旦罹患失智症,這些高層次功能會受到嚴重的傷害,所以在健康的時候鼓勵長者多多活動手指、步行走動,有助於維持這些高層次功能。👉計算發票金額大腦先理解數字的意義,再活動手指敲打計算機鍵盤,兩件事同時進行會給予大腦絕佳的刺激。若能嘗試運用非慣用手,效果更佳。※使用算盤計算訓練效果倍增,對以前習慣使用算盤的長者來說,還能發揮懷舊療法的效果。●穴位按摩中醫師也建議,平時用梳子、刮痧板或雙手手指按摩全頭頭皮、後頸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保養腦力。每次按摩約10至15分鐘,每天進行4次,以促進血液循環,因頭部布滿穴道,不需特別針對何種穴道進行按摩,就有提神醒腦功效。預警可能是失智症的10大症狀?若自己、家人或身邊的親友,於日常生活中出現以下10種症狀、情境,就要提高警覺、意識可能為失智症的警訊,並立即就醫確診。👉延伸閱讀:重複問題、情緒轉變、頻問你是誰...家屬從這些行為發現失智前兆失智10大警訊症狀Infogram為什麼會罹患失智症?失智症主要是因為腦細胞退化、死亡,引起腦部萎縮、大腦皮質功能喪失。造成失智症的原因很多,大致也可區分為兩類,分別為可逆性失智症、不可逆性失智症,類型如下:🧠可逆性的失智症:由特定因素所引起,因此若能加以改善這些原因,失智症狀將可望恢復,這類型的失智症可能源自:●腦部創傷:像是常壓性水腦症、因外傷造成腦震盪、腦挫傷、顱內血腫或硬腦膜、及腦部長腫瘤等。●中樞神經遭受感染:如愛滋病毒、梅毒螺旋體等,都可能侵犯大腦中樞神經,造成腦機能受損引發失智。●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合併腦炎。●營養不均:缺乏葉酸、維生素B1、B2、B6、B12等營養素。●代謝失調:與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肝功能、腎功能異常有關、或體內電解質的失衡。●有毒物質的侵害:藥物中毒、酒精中毒、重金屬汙染如鋁製食器的使用等。●憂鬱症、長期壓力大引發的假性失智。🧠不可逆性的失智症:腦部因先天的老化或後天的疾病,導致持續性的大腦退化、病變,以目前的醫療僅能延緩,無法治癒,部分血管性失智症甚至有可能惡化,包括:(1)退化性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1906年由德國Alois Alzheimer醫師發現並命名,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特性為兩種以上認知功能障礙,主要以記憶力不好,經過暗示也想不起來,但並無意識障礙,屬進行性退化;患者的腦部的海馬區會退化及萎縮,逐漸蔓延到高級皮質區,神經細胞受到破壞,腦解剖可發現腦內有異常老年斑塊及神經纖維糾結。美國前故總統雷根即罹患此症。我國失智症的種類與西方國家類似,以阿茲海默氏症為最多(約60%),其次為血管性失智症(約30%)。●額顳葉型失智症:腦部障礙以侵犯額葉及顳葉為主,特性為早期即出現人格變化,無法調整行為以致有不適切之行為反應及活動。或早期就出現語言障礙,如表達困難、命名困難等,都有進行性退化現象。●路易氏體失智症:特性為除認知功能障礙外,重複地無法解釋的跌倒、時好時壞起伏變化大、對抗精神藥物十分敏感、鮮明的視或聽幻覺、每次發作持續數周至數月。另外還有巴金森氏病、進行性上核神經麻痺症與合併其他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性之病變。(2)血管性失智症:腦中風、多發性血梗塞失智症、心衰竭引起缺氧症等。(3)嚴重創傷:拳擊性失智症、頭顱大腦傷害等。(4)特殊感染: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進行性多發性血腦病變等。哪些人是失智症高風險群?●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人士。●具有失智症家族病史的人,父母親或兄弟姊妹曾患有阿茲海默症等退化性失智症或血管性失智症,相對一般人病發的風險較高。●巴金森氏症患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一般同齡者高。●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者,或曾有中風病史與家族史的人,引發血管性失智症的可能性也高。尤其中風患者是高危險群。●腦部曾受創傷或感染的人。●長期處於憂鬱,極少參與社交活動的人。●長期抽菸的人,認知功能退化的速度較快。※除了上述的這些,女性族群罹患失智症的比例也偏高,可能是因為整體族群平均壽命較長,年齡越大、風險也隨之增加,另外也可能與更年期後缺少雌激素有關。還有研究顯示教育程度也有影響,不識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罹患失智症風險比教育程度較高的人高。👉延伸閱讀:遠離6大危險因子 1/3的失智症可預防年輕人也會罹患失智症嗎?雖然失智症患者大多年齡偏長,但青壯年人口也可能失智,如果在65歲以前發病,就是所謂的「年輕型失智症」。相較於老年型失智症,年輕型的病程發展更快,由於初期症狀經常是憂鬱、焦慮、壓力大、睡眠障礙等,所以容易被忽略,而導致延誤就醫,平均要耗費1.5年才有辦法確診。「年輕型失智症」發病時大多還在職場服務,所以「職場功能」會先被影響,像是業務頻頻出包、懷疑同事偷東西、焦慮挫折、易怒而失眠等,而他們通常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是家中主要經濟來源,因為確診失智症被迫退休,除了心理壓力,也會有嚴重經濟壓力。👉延伸閱讀:在65歲以前發病!年輕型失智症早期症狀10大警訊年輕型失智VS.老年型失智對「年輕型失智症」有基礎認識後,來看看它與老年型失智症在病程發展、患者家庭情況、照顧方面有什麼不同。年輕型失智VS.老年型失智Infogram失智症該看哪一科?治療失智症的醫療機關有診所和大型醫院,當剛出現症狀時,可以先前往診所求助,診所醫師就像家庭醫師,能進行比較仔細的診療,而且一有不對勁,就能接受診察。但要更確實的診斷,還是得去大型醫院,至於能治療失智症的科別,主要分成以下幾類:●腦神經外科(腦部手術的專家):可以根據失智症的原因提供療效絕佳的治療方式。●精神科、身心醫學科(腦部與心理的專家):在這裡能進行與憂鬱症的鑑別診斷、行為或心理療法等。●神經內科(腦、脊髓、神經、肌肉等方面的專家):可進行與其他神經疾病的鑑別診斷。●老年醫學科:有的醫院設有「健忘門診」,當不知道要看哪一科時,可以先去「健忘門診」接受診察,讓醫師確認是不是失智症,確認後再請醫師轉介專門醫院或其他科。確診失智症後,可能出現哪些症狀?當確診為失智症後,早期出現的病症會以認知功能障礙為主,而認知功能症狀包含5大面向。●記憶:早期失智症病人會有記憶喪失的現象,像是忘記近期重大的事件,而且連提示都無法回想起來,這種情形還會持續惡化。●語言:某些病人的症狀表現以語言功能障礙為主,他們常無法說出物品的正確名稱,而以替代詞代替,逐漸減少語言表達,整體溝通能力變弱。有些病人則是理解力下降,也因此被誤以為重聽。●推理和判斷:病人的判斷力大不如前,做決定變得猶豫不決,會無法了解生活中潛在的危險、處理複雜的事,或解決突發的小狀況。●視空間:在視覺上,病人可能無法辨識熟人的面孔或認不得物品。在空間上,病人可能認不得周圍環境,而常有迷路的狀況。●個性和行為:病人的個性會有巨大轉變,像是變得退縮、被動,或出現重複行為、不恰當的社會行為等等。※失智症是一種會不斷退化的疾病,但因為罹病原因、每個人的狀況不同,退化的速度也不一定。最早期出現的是輕度認知障礙或及早期失智症,接下來會歷經輕度(初期)、中度(中期)、重度(晚期)這些病程,因此也能從病程看失智症症狀的嚴重程度。●輕度(初期):記憶力、語言能力、判斷力等已經出現問題,對工作和社交能力造成影響,無法處理太複雜的事物,情緒、行為也有所轉變,但大部份日常生活仍可自理,時常因症狀輕微而延誤就醫。●中度(中期):記憶、認知功能、生活能力等更退化,能明顯發現異狀,需要仰賴他人協助,才能處理日常生活瑣事。由於尚有行動力,走失的機會增加,生活中也有吃壞掉的食物、藏東西、日夜顛倒等狀況出現,反而增加照顧的困難度。●重度(晚期):幾乎認不得自己和家人,認知與日常生活功能更是嚴重退化,只會講簡單的字句,行動能力、吞嚥能力也退化,基本上要完全仰賴他人照顧。👉延伸閱讀:記憶力變差、詞不達意就是失智?10項真實「失智症症狀」大公開這些疾病像極了失智?●其實沒有失智當你出現忘東忘西、講不出想要的話⋯類似失智症的症狀時,並不一定就是得了失智症,有可能只是健忘、過度擔心、正常老化,或是舌尖現象和失語症,還有一個可能是輕度認知障礙,這是介於正常認知與失智症之間的時期,雖然不一定會持續惡化,但每年有10%至15%的人轉變為失智症,需要定期追蹤。●假性失智另一種可能是由憂鬱症引起的假性失智,症狀有認知功能障礙、妄想、譫妄,在服用抗憂鬱症藥物之後,就可能痊癒。但得到假性失智復原後,發生失智症的比率也比較高。假性失智5大危險因子:(1)憂鬱症(2)長期睡眠障礙(3)藥物副作用(4)缺乏維生素B(5)甲狀腺功能異常(低下)●巴金森氏病、失智症傻傻分不清?很多民眾常分不清楚巴金森氏病與失智症,兩者都是腦部疾病,雖然某些症狀相似,但發病初期的病症還是不太一樣。巴金森氏病是退化性的動作疾病,主要的臨床表現是肢體僵硬、動作困難、手腳不自主的震顫抖動、步態不穩等運動方面的障礙,動作障礙也包括反應慢、表情淡默等表現,也很容易合併輕度憂鬱。約有三到四成的巴金森氏病病患到了後期,會出現失智症的狀況,所以兩項疾病常讓人分不清。巴金森氏病目前同樣無法根治,但早期確診,及早用藥,可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延緩神經退化。失智症的治療方式是什麼?●藥物治療:目前還沒有能根治失智症的藥物,只能用來延緩病情惡化而已。輕、中度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常使用乙醯膽鹼酶抑制劑治療,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包括Donepezil(愛憶欣)、Rivastigmine(憶思能)、Galantamine(利憶靈)三種,它們的療效與副作用其實沒有明顯差異,建議依患者的反應情況來選擇。中、重度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建議使用NMDA受體拮抗劑治療。當患者對藥物的順從性不佳、產生無法忍受的副作用,或是在用藥後退化速度反而比治療前快,以及病程進入末期的時候,就能考慮停止藥物治療。阿茲海默症之外的巴金森氏症合併失智症、退化性失智症,則藥物效用比較不大。至於血管型失智症,可以使用預防腦中風的抗凝血、抗血小板藥物,來避免情況惡化。●非藥物療法:由於目前並沒有可以根治失智症的藥物,所以常會搭配非藥物治療一起進行。常見的非藥物治療有以下幾種:(1)認知活動:失智症患者會出現認知障礙問題,所以希望藉由設計過的團體活動,來訓練專注力、邏輯力、計算能力等,以維持現有狀態、延緩退化。(2)藝術創作:藝術創作被運用在治療方面已經不陌生,而在失智症患者身上也能施行。以團體方式進行藝術創作治療,可以釋放情緒、鍛鍊專注力、刺激感官,也可與團體成員互動並獲得成就感。(3)音樂團體:音樂包含旋律、節奏、創作等能,讓患者沉浸其中,感受歡愉又正向的力量,也能與其他參與者建立互動。(4)懷舊治療:失智症患者會從近期的記憶開始喪失,反而古早的記憶還是能記的很清楚,所以可以透過過去的照片、音樂、物品…來勾起他們的回憶,並鼓勵分享個人經驗,以活絡腦部活動、表達能力等。(5)運動團體:失智症患者隨者病程發展,身體動作也會跟著衰退,但還是可以透過運動來維持體能,改善平衡感、肌力等等,並透過團體活動增加人際互動。(6)現時定向感治療:失智症患者因疾病會喪失對現實的感知,像是分不清時間、地點、天氣、季節等等。現時定向感治療便透過情境式安排,讓患者感受周遭真實情況。(7)其它:其他還有遊戲、娃娃、舞蹈、園藝等多種非藥物治療方式,家人也可以陪伴患者一同進行團體活動,多增進與患者的互動,來延緩病情惡化。失智症可以延緩嗎?如果自己或親友就診後,發現得了失智症,除了請專業人員進行失智症治療和照護,平時要做些什麼,才能對延緩失智症產生幫助呢?建議可以從三個面向進行,理解患者行為、陪患者動腦和運動、幫他補充營養,讓失智症患者也能開心生活、有尊嚴地過每一天。●理解患者行為:「我又沒生病,為什麼要看病?」許多失智症患者缺乏病識感,無自我察覺的意識,常否認自己逐漸喪失記憶、認知能力,拒絕旁人給予協助,導致延誤失智症的治療時機,藉由釐清、理解失智症患者的行為思路,了解他們在病程中可能發生的症狀,進而引導、安撫失智症患者,有效幫助患者和家屬因應病症帶來的生活變化。●腦部、身體的訓練:失智症是腦部的疾病,以記憶力減退為主要表徵,後續伴隨著大腦其他的認知功能(如判斷能力、定向感、注意力、語言能力、執行力等)異常,建議可結合運動和動腦的認知訓練,許多研究都證實,運動能刺激腦部神經再生,促進大腦血液循環,延緩腦部退化,加上聊天或者類似懷舊治療等,讓患者可以回想過去的情境、記憶,活化腦部認知功能。●靠飲食補充所需營養:失智症患者腦部受損、神經記憶障礙,讓他們對於食物失去了興趣,吃飯時忘記正在做什麼而突然停下,怎麼餵都不願意進食,建議找出患者進食上有困難的原因,以對症下藥,解決營養素攝取不夠而產生營養不足現象,維持身體機能,更能好好享受餐點。👉延伸閱讀:有效避免失智及維持腦力健康 專家教怎麼吃怎麼動讓腦袋更犀利常見的照護問題有哪些?失智症發病之後,病情會隨著時間逐漸惡化,從一開始的記憶力喪失、輕微認知障礙⋯⋯,到後來漸漸失去自理能力,如何照顧失智症患者也就成了一大難題。到底該如何照顧失智症患者?●照護選擇方案(1)家庭照顧:家中有失智症患者時,要選擇留在家裡自行照顧或送安養機構是一大難題。留在家裡照顧的話,盡量不要把重擔都丟一個人身上,可以用寫照顧日記等方式留下記錄,建立起「交班機制」,方便其他人接手,輪流照顧失智者。(2)聘請看護:許多家庭也會聘請本國、外籍看護協助照顧失智者,但不管是看護或家人,都需要對基本的失智症照護有了解,像是失智症的基本病症、照顧技巧、精神行為症狀的處理、日常活動安排等等。(3)送安養機構:當長輩失智狀況越來越嚴重,家人也逐漸超過照顧負擔時,其實可以考慮送安養機構。因為有時候長輩已出現較複雜的照護需求與失能,待在家不一定好,送失智安養照護讓專業的來,反而能獲得更好的照護,重拾生活品質。※挑選安養機構前,首先要認識機構類型,失智、失能者可選擇護理之家、長照機構、安養中心。經由醫生評估長輩的健康狀況後,家人一起討論,挑選最合適的照顧方式。透過多方管道蒐集機構資訊,包括有經驗的親友、相關團體機構、政府單位評鑑的合法立案機構等。●出現精神行為症狀常見的「精神症狀」如妄想、幻覺、錯認;行為症狀如重複行為、迷路、攻擊、日夜顛倒、漫遊、貪食,或是出現譫妄、日落症候群;而情緒上則可能出現,如焦慮、憂鬱、淡漠等症狀。照顧者可就幾個常見的精神行為症狀,有基礎認識,未來若遇到相關問題時,就能理解病患行為,並透過合適的方式解決、應對。(1)重複行為:失智症患者常出現言語、行為的重複,像是重複提問同樣的問題,或是一直重複說一樣的話,非常考驗照顧者的耐心。當遇到失智者重複發問時,照顧者可以用以下三步驟應對,👉步驟1:確認當下照顧的目標為何。👉步驟2:第一次詳盡回答,第二次簡潔回答,不超過五個字。👉步驟3:提供新的刺激,轉換情境。除了言語也能出現重複進食的情形,因為失智者的記憶、判斷力喪失,使得他們忘了自己吃過東西,而反覆吵鬧、生氣。若家中失智者忘記吃過飯,還要求吃正餐,可以先嘗試用委婉的口氣提醒,再搭配時鐘、自己製作失智者的生活作息表,讓他知道目前的時程已過正餐時間。也可透過別的活動轉移其注意力,讓失智者不要一直在「吃東西」上鑽牛角尖。若轉移注意力方式無效,則透過少量多餐方式將正餐分次提供,在控制一日熱量前提下,滿足失智者「吃」的需求。(2)日落症候群:黃昏症候群又稱日落症候群,它並不是一種疾病或診斷,而是一群行為的總稱。多好發在包含阿茲海默失智症等各種失智症患者或意識混亂長者身上,在傍晚或夜晚來臨前,患者出現行為或意識上的混亂,或是原有的精神行為症狀變得更嚴重,包括躁動、踱步、攻擊、不安、焦慮、沮喪、遊走、注意力不集中、尖叫、幻覺等症狀。若長輩出現相關症狀,家屬可紀錄時間及表現行為,透過調整作息,觀察症狀是否改善,或尋求醫療協助。以下介紹6種可以改善日落症候群的方法,✅解除失智者的生理需求,包括飢餓、口渴、疼痛、想排泄等。✅避免攝取咖啡、巧克力、茶、可樂等含有咖啡因食物,減少刺激。✅穩定失智者作息,白天可外出活動,適度消耗體力有助晚上好眠,午休時間不超過1小時。✅注意室內燈光,下午4點後打開室內燈光,讓環境維持明亮,並陪伴失智者做活動、到戶外走動,讓長輩注意力集中在活動本身,與長輩談話有眼神接觸。✅居家環境友善化,包括開關、插座顏色與牆壁呈對比,助快速識別。✅危險物品放置妥當、藥櫃上鎖,傍晚時間避免過多聲音,包括人聲、機器聲、電視聲等。(3)日夜顛倒:失智症患者因為大腦功能退化,逐漸失去分辨時間的能力,所以可能出現日夜顛倒的情況。加上患者對於環境刺激與外界噪音更加敏感,一點風吹草動就容易醒來,睡眠環境需要費心經營打造。※想改善睡眠障礙問題,最重要的是養成規律作息,照顧者可幫患者在白天安排活動、訓練肌力,曬太陽補充維他命D、激活人體免疫細胞。每天光照1小時,有助於改善神經、精神症狀。而在居家環境方面,營造舒適溫馨的睡眠氣氛,保持動線順暢、點一盞夜燈,避免半夜醒來踢到家具絆倒。●吞嚥嗆咳問題照顧者在準備失智者的飲食時,記得注意營養均衡和水分補充,讓他們從中攝取所需的營養素。若患者有吞嚥問題,記得避開一些不易咀嚼的食物,也不要固態、液體同時吃,才能避免嗆咳。由於失智症疾病的特性,會讓患者忘記用過餐,而再次吵著要吃飯,照顧者可以用話術轉移注意力,或改成少量多餐的方式提供,並幫他們固定用餐時間、位置,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失智症患者如果有吞嚥與進食困難,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體重下降、脫水、吸入性肺炎等進一步的問題發生。所以照顧者應該試著用一些技巧,來改善患者情形,但還是要依患者的情況做個別化的調整。常用的照顧技巧有:(1)根據專注力與情緒狀況作調整(2)環境的調整(3)姿勢及飲食調控(4)營養品的補充(5)輔具及肢體復健介入※若已經無法自行進食,就要靠外力供給營養,否則可能危害生命安全。有些患者會考慮使用鼻胃管,雖然費用較低,但放置過程痛苦,長期置放或重複插入會造成喉嚨黏膜受傷,或增加食道發炎、胃食道逆流、胃壁出血等風險。因此也可以考慮胃造口手術,降低鼻胃管灌食導致吸入性肺炎的機率,也不再因管線黏貼在臉上的「大象鼻」而感到自卑。👉延伸閱讀:失智者不吃東西是因為「吞嚥困難」?症狀跡象、照顧技巧一次學會●陪伴溝通技巧失智症患者因記憶力衰退、認知障礙等病症,使得他們經常重複說同樣的話,或不知道怎麼回應問題,所以照顧者在與他們溝通時,會面臨許多障礙。想要順利溝通,照顧者可以學習以下6個溝通與互動技巧:(1)互動時營造正向情緒,多鼓勵、肯定失智者,減少指責、否定。(2)失智者重複同樣的話時,避免提出這點,盡量耐心傾聽就好。(3)避免問開放式問題,多用是非題溝通。問題不要有太多選項,比較可以減少困惑。(4)講話時慢慢說,使用簡單字句表達,失智者比較能理解。(5)當失智者躁動不安時,可以改變話題或換一個地方,有機會讓他心情回穩,繼續談話。(6)不要以考試的方式詢問失智者,當他記憶出錯時,不要與他爭辯或逼他承認錯誤。🔔其它照護小提醒※穿衣冷熱感知:當失智者還具備基本自理能力時,還是建議讓他們自行穿脫、更衣,並給予他們選擇衣服的自主權。但因病情影響,失智者可能有冷熱不分、季節錯亂、硬要穿同一件衣服的狀況出現,這時照顧者就要從旁協助、引導,也可以多準備幾套同款衣物,來解決患者不肯更衣的問題。※居住空間規劃:當家中有失智者時,應該將室內改成無障礙空間,才能有效預防跌倒,為了讓失智者認得廁所、臥房等,可以加上一些鮮明的標示。想防止失智者誤食物品、藥品等,危險的東西應該上鎖放在櫃子內,廚房內的瓦斯總開關也建議關掉,並讓他們避開廚房,以免誤觸會引發火災的東西。為了預防走失,在出入口可以加裝感應式門鈴、風鈴等,以提醒照顧者注意。失智症照顧有資源可以用嗎?1、政府資源失智症目前無法痊癒,情況只會越來越惡化,因此長期的失智照護是一條漫長、艱辛的路,對患者本人與照顧者來說都是煎熬。但在長照的路上,照顧者並不是孤軍奮鬥,政府也有提供配套資源和長照服務的申請,來減輕照顧者的負擔,需要的時候可以多多利用。50歲以上的失智者屬於可以利用長照服務的族群之一,照顧者可以向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提出申請,或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目前提供的長照服務可分為四包服務、四包錢:四包服務(1)照顧及專業服務:包含居家照顧、社區照顧、專業照顧,居家照顧可以請專業的照顧服務員,到家中協助失能者;社區照顧是將失能者送到指定單位接受服務;專業照顧提供失能個案整體性的照顧指導。(2)交通接送服務:提供交通工具接送失能者就醫或復健。(3)輔具與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提供拐杖、輪椅、居家用照顧床等生活輔具的購買與租賃,也提供斜坡道、可動式扶手等無障礙設施改善服務。(4)喘息服務:喘息服務有分社區、居家、機構三種,社區喘息服務是讓患者到日間照顧中心等機構接受照顧;居家喘息照顧提供半天3小時、全天6小時兩種服務時段,派照顧服務員到家中幫忙;機構喘息服務可安排患者到長照住宿式機構,接受短期的全天照顧、停留。四包錢以上四項服務都有提供補助,會由專人評估個案狀況與需求,擬定出照顧計畫和核定額度,再由個案管理員溝通協調。確診失智或疑似失智,還可以去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尋求醫療、照護等多方面的諮詢協助。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整合各項服務的跨領域平台,藉由個管師或跨團隊提供失智症個案不同階段所需要之生活照顧,與醫療照護之諮詢、服務、協調、轉介與追蹤,讓失智個案和家屬可以就近獲得服務資源。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為了讓失智個案和照顧者能就近找到資源、使用服務,衛福部提倡廣設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以提升社區的服務量能,建立起社區照護模式。此外也鼓勵民間團體多設立據點,提供在地的初級預防照護服務。👉各縣市失智照護資源布建及聯絡資訊:https://1966.gov.tw/LTC/cp-4022-42471-201.html2、民間資源除政府資源,民間也有團體、企業等致力於將科技與長照服務結合,提供智慧化的長照服務,讓照顧者與患者更加便利。如加裝衛星定位系統的防走失服務、銀髮送餐、線上課程等。●銀髮防走失服務如果擔心失智的長者走失,除了可向各縣市政府申請「愛的手鍊」之後,現在市面上有越來越多可以避免長輩走失的主動定位裝置,例如電信業者推出的myAngel御守錶,除了可以當作手錶讓長者配戴,也有提供計步功能關心長者的活動狀況。若長者不幸走失,家人可透過APP立即得知長者的位置。另外,手錶的待機時間可以長達數日,不用擔心在尋找長者過程中,手錶會沒電而錯過搜救的機會,有效緩解家人害怕長者走失的壓力。●銀髮送餐有時候常常因為分身乏術無法替長者或家人張羅三餐,除了市面上很多的外送送餐服務以外,現在也有專門為長者打造的科技銀髮送餐服務「銀色大門」。透過手機APP,也可以點餐專門為長輩外送。銀色大門的特色是可以為長者特殊的飲食需求做調整,例如如果需要少鹽、低脂、高蛋白等餐食,銀色大門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協助配合。●失智照護線上課程為預防長者失智、減緩失智後惡化的速度,民間許多協會及單位提供相關主題課程,並透過各種專業醫療知識,讓照顧者、家人理解如何預防延緩失智症。如WaCare遠距健康平台的APP或網站,能獲取關於失智、銀髮照護的線上課程,讓照顧者藉此接觸更多專業的醫療資訊、學習照護技巧。●Care U雲端居家照護系統失智症患者獨自在家或是只剩外籍看護協助時,若不慎跌倒或不當用火等意外發生,透過「一鍵」可即時提供救援,尤其針對遊走、外出的情形可透過無感的自動報案偵測等提醒功能,協助為失智症患者營造更安全的環境。●輔具照護相較於一般疾病照護,失智症病程、症狀複雜,且涉及的面向多元,隨著輕、中、重不同的症狀程度,如遊走行為、生活自理功能下降及情緒改變等,皆為失智症家庭常見的照顧難題,需要不同的專業照顧服務與輔具照顧資源介入,如個人衛星定位、離床警報器追蹤、生活照顧通用輔具及圖卡溝通對換輔具等,皆能大幅協助降低失智症患者與家屬生活上的種種困擾。3、預防走失失智症患者還有行動能力時,最常遇到的就是走失問題。走失常與失智症患者的「徘徊現象」有關,當他們發生徘徊,沒有被即時發現或得到幫助,就很容易發生走失、失蹤事件。至於「徘徊現象」為何會發生,常常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習慣:有些長輩在罹患失智症後,還會維持以前的習慣,或者突然重新拾回以前的習慣,例如:「我要去工作」、「我必須去國小接兒子女兒」。●想念:會出現想要回老家的行為,但老家可能已經拆遷;或者突然想念起老朋友或沒回家的家人,決定親自去拜訪。●找不到正確方向:可能出現單純想要去廚房找東西吃,但是一路從自家大門出去越走越遠。●無目的徘徊:沒有特別的目的,無論在室內還是戶外都會來回游走,遇到阻礙會推開繼續遊走。為防止走失,可以在他們的身上佩戴防走失小物,如愛心手鍊、QR code布標、防水貼紙,或加裝具GPS定位的手機、手表等,也可自行至各縣市分局鑑識科或刑事鑑識中心,申請指紋捺印服務,警局會幫失智者捺印指紋建檔留存。家屬也可以自己幫失智者做名片讓他隨時帶在身上、不同衣物口袋,每隔一陣子就為他們拍近照。※愛的手鍊、防走失手鍊可以至失蹤老人協尋中心或當地社會局申請,台灣失智症協會等團體也有提供愛心布標等防走失小物。另外,也可向輔具資源中心申請衛星地位輔具,目前市面上已有非常多選擇,也可向社會局申請補助購置。※其他指紋建檔以及手鍊、布標申請資訊:👉內政部警政署:申請自願捺印指紋建檔👉失蹤老人協尋中心-愛的手鍊申請👉失智症社會支持中心-愛心布標申請新冠肺炎會引發失智症嗎?新冠肺炎和失智症之間可能有關聯,根據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在《自然》期刊中的研究發現,8名新冠病歿者的大腦,患者生前都沒有精神症狀,但腦組織中卻觀察到嚴重的發炎記號。而過去只有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病這類「神經退化性疾病」,會產生同等嚴重的腦內發炎。牛津大學神經學教授馬蘇德‧侯賽因(Masud Husain)解釋說,有證據顯示新冠病毒可以進入大腦並造成直接傷害,還會有其他的間接影響,例如,影響血液凝結而導致中風。同時,身體在對新冠感染產生反應時引起的普通炎症,也會影響大腦。另外,染疫後很多人都出現了「長新冠」(Long COVID)後遺症,常見的後遺症包含疲倦、胸悶、胸痛及腦霧,其中「腦霧」最常被提出討論。「腦霧」顧名思義就是:「腦袋像是被濃霧蓋住。」,會出現健忘、失神、遲鈍等現象,與失智症很類似。出現「腦霧」就是失智了嗎?腦霧的三大核心症狀,就是專注力、理解力以及記憶力的下降,比較的基準是與過去的自己相比。出現腦霧並不等於失智,雖然腦神經有受到傷害,但如果採取類似預防失智症的作為,還是有機會改善、避免情況惡化。新冠病毒引起的腦霧,是由於病毒透過血液,穿越血腦屏障進入腦部,導致腦神經發炎,屬於永久性對腦神經的傷害。這個後遺症通常會在染疫後3個月發生,約二成五的染疫後康復者會出現腦霧後遺症。除非避免染疫,否則無法預防,染疫後,可透過良好的飲食、睡眠、運動習慣,讓傷害程度降低。腦霧也並非是新冠肺炎患者的專屬後遺症,會引發腦霧的疾病還包含睡眠呼吸中止症、甲狀腺內分泌異常、偏頭痛、功能性情緒障礙、纖維肌痛症、自律神經失調或是慢性疲憊症候群等等。👉延伸閱讀:腦霧和失智症息息相關!一張表讓你秒懂6大差異、學會逆轉更多失智相關資源提供您參考📍 衛福部長照專區📍 台灣失智症協會📍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
-
2022-05-19 養生.人生智慧
退休族一旦退下來要做什麼?活到老,學到老,玩到老, 工作到老!
一個人的職業不該只是賺錢的事,而是老天帶你來這個世界該做的事。—梵谷,畫家 聯合報研究調查將所謂「退休力」分成三部分:財務、健康、心靈社會,三者比重一樣大,複雜程度卻不同,最複雜的心靈社會再被細分為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自在獨立等三項目,本堂課的主題:職志,和這三個項目息息相關,同樣也是十堂課中最複雜的一堂。 「職志」這門課是最被台灣退休族忽視的一門本書中說「職志」這門課是最被台灣退休族忽視的一門,這點在聯合報調查中完全反映,自我評量「心靈社會」的分數隨年齡上移一路下滑,年輕人大都覺得這方面做得還不錯,一旦離開職場,原來由工作主導的生活形態一夕改變,個人成長和社會連結尤其受影響。 其實並不是年輕人這方面能力強,而是因為上班族每天出外工作,不得不經常接觸不同人事物,退休後要維持活躍、成長、獨立,必須自動自發從事勞心勞力事務,許多年長者因為缺乏動力,沒事寧願待在家裡看電視,心靈和社會需求自然難以得到滿足。 【延伸閱讀: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進入人生下半場你需要改變的是「心態」,對自己負責!】退休族一旦退下來要做什麼?我問過不少準退休族一旦退下來要做什麼?能給出明確答案的不多,多數人認為只要有錢有閒,有何困難可言?即使現在不清楚,船到橋頭自然直。但事實是,除非有準備,船是不會自動變直的,不信看看生活四周,多的是財務和健康狀態不差的退休族,生活內容卻乏善可陳。 有些人退休後的計劃是做義工,既有意義又可保持和社會連結,結果卻大多虎頭蛇尾,原因是有組織的地方就有「江湖」,過去在職場工作碰上不順不爽,為了生計必須忍受,現在做好事還要看人臉色,不如歸去,能夠長期堅持的人不是沒有,畢竟少數。 更大挑戰還是看待金錢的態度,亞洲社會「凡事向錢看」早已是一種約定俗成價值觀,在這種內化價值驅動下,人們思維繞著錢打轉,心態經常處在算計模式中,總想賺盡所有能賺的錢,省盡所有能省的錢。 這種價值觀促使人們年輕時努力工作、吃苦耐勞,是人生上半場一大利多,進入下半場卻明顯弊大於利,因為一旦缺少經濟誘因,許多退休族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以至明明愛音樂的人不玩樂器,喜歡藝術的人不碰畫筆,卻寧願為一點小利小惠,浪費半天時間排長龍等待。 含飴弄孫是福氣的表現?還有些人退休打算將時間精力用在帶孫輩上,含飴弄孫是傳統社會福氣表現,但時代不同了,先不說現在出生率低,即使有意願也可能無孫可帶,更重要的是,現代人壽命長,以前孫子帶一帶直接上天堂,現在把孫子帶到成人自己還有幾十年可活,難道要等著帶曾孫? 近年流行的FIRE,中文翻譯是「財務獨立,提早退休」,這兩句話是有先後順序的,許多人認為提早退休的目的是財務自由,其實那只是手段,真正目的是自由自在從事愛做、會做,有意義的職志,也就是走上馬斯洛需求層次中最終的自我實現道路,任何其他目的都是假象。 人生下半場做自己愛做的工作換句話說,FIRE追求的不是不工作,而是選擇工作內容、方式,時間的自由,人只要活著就要工作,否則缺乏成長學習的生命很快萎縮凋零。多數人的人生上半場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進入下半場最大意義在於可以做自己愛做的工作,無需凡事從金錢角度出發。 不從金錢角度出發不代表不能賺錢,不管是年輕FIRE族,或銀髮退休族,做有興趣的工作經常會有收入。 過去幾年常有人在我的文章留言,大意是「表面說退休,其實只是換成出書,演講等方式繼續工作賺錢而已」,我從不反駁,因為嚴格說他們並沒有錯,我的確是在四十五歲從一個賣油郎轉變成偽文青,差別在於,他們把工作和賺錢劃等號,我將工作當成自我實現手段,有錢沒錢都照做。 來到世間走一遭,不活到盡興要幹嘛?有人說人過中年不要要求太多,能做到財務不窮困,健康沒大病,生活不無聊就很棒了,我同意第一點,第二點部分同意,因為可以更積極些,第三點則完全不同意,既然來到世間走一遭,不活到盡興要幹嘛?盡興不是榮華富貴,也不是長命百歲,是活到老,學到老;玩到老,工作到老!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
-
2022-05-17 新聞.杏林.診間
「白袍VS.白衣」醫師與護理師同穿一身白,相互扶持成為守護病人的好夥伴
從便服換上短白袍老實說,我是個不愛穿醫師袍的醫師,所以在住院醫師訓練的期間,常常都是處在便服VS短白袍的狀態,但是成為了主治醫師後,為了不要被家屬誤認為是路人甲,也覺得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終於還是開始了套著白袍的生涯,似乎有比較融入這個dress code(著裝要求)永遠是白色的環境。隨著時代的變化,我自己認為現今的護理師在醫護關係間愈來愈脫離過去有點上對下的關係,取而代之的是,以同事的角度在病人照護上的平行連結。不管怎麼樣,對我這個從見實習到取得專科證照都在花蓮慈濟醫院的人來說,碰到熟識的護理師們的日子是很有「時代感」的。從見習醫學生到主治醫師的心態轉變從見習醫學生(clerk)時期開始,對於穿著白衣的護理師們,到如今的主治醫師身分,其實心境上會有很大的轉變。我都還記得第一個月見習的時候,碰到剛入職場的新人SICU護理師,雖然是菜鳥對上菜鳥,我年紀還比人家大,那時還厚著臉皮問:「姊,請問我現在應該要怎麼辦?」結果只獲得了「你不要叫我姊!」的回應,當事人目前還很常在查房的時候碰到,彼此都成為老鳥的我們每次碰到,我都會回憶起那個畫面,但是我猜她應該忘記了,我希望她也最好不要想起來,真的是太尷尬了。直到成為了Intern(實習醫學生)還有PGY(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終於是護理白衣姊妹兄弟們眼中「稍微有功能」的人,這是我覺得跟每個單位護理師們打成一片的吃大鍋飯階段。時間一到,總是會有人打電話來問你要不要一起訂便當,晚上值班時,除了接病人接到昏頭,還要一起跟自拔鼻胃管、尿管的病人奮鬥,一起壓制躁動的病人,各種跑腿打雜,每個單位都可以打上幾聲招呼,很有一起奮鬥的感覺,除非是個眼睛長在頭頂上的人,不然我覺得這個時期最是貼近護理人員日常的階段,日後會不會是值班黑名單,會不會是個對患者貼心的醫師,從這時候護理師們的反應也能略知一二。而後,變成住院醫師的時期,忙炸了的狀況下,大家脾氣也愈來愈差,還能夠維持溫柔對待護理師們的醫師,常常都會成為各科的人氣王,雖然隨著能力漸強,碰到白衣新人的各種神奇出招,例如值班時的這種來電──「醫師,病人收縮壓106,晚上九點血壓藥還要不要吃?」醫囑上明明寫著「小於110勿給藥」,偶爾還是會有理智斷線的時候,即便有情緒,但我想重要的是要怎麼去表達這樣的「不合理」,而不是去破口大罵這個正在協助你照顧病人的白衣新人。醫師也不一定永遠是對的,你或許只是當年聯考分數高了些,但臨床上不認真學習看病人,反過來被瞧不起的,就是我們這些穿白袍的,記憶中就曾看過有學長被資深護理師反問,說實話就是被電爆,這當事人也還在院內,所以我總是用著尊敬的眼光看著這群院內的白衣瑰寶。 現在已經成為主治醫師了,其實又是另外一種角度,講來有點不好意思,護理師們看到我的白袍變長了,給我的面子好像更大了一點,只是沒有以前那種同甘共苦的感覺,不過或許這就是個進程。但完整承擔起病人的責任後,壓力真的山大,不過護理師整天接觸我的病人的時間比我還要長許多,雖然在臨床上的決策者是我,但是護理人員就像神經的樹突與軸突,沒有他們的傳遞與回饋,我沒有辦法照護我的病人,沒有依靠護理師的付出,再有想法都是空談,每一位護理師都是在他的上班時間協助我一起承擔病人的照顧與期待,任何一件反饋其實都有可能會讓病人的病況與決策翻盤,或許也只是護理師的一個小舉動或小說明,就能避免白袍上法院走一遭。白袍VS白衣,相互扶持的角色 最後的一個感想,「白袍VS白衣」,即便在這個追求正名的時代,其實都還在追尋我們自己的價值,但不管白衣或白袍下是誰,我們最終都是需要相互扶持的角色,或許我們改變不了某些刻板印象,但為了病人與我們各自的家人、生活,集合在了這個空間中,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變成好朋友,但至少穿上這一身白,都要能成為好夥伴。
-
2022-05-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清冠一號」大缺貨 醫師提醒:非人人適合飲用
國內新冠疫情持續延燒,確診人數屢創新高,衛服部核准中醫師開立處方藥「清冠一號」治療患者,不少民眾抱著「沒病喝可強身」心態,大量購買飲用;光田醫院中醫師王敦正表示,清冠一號藥性寒冷,並非人人都適合飲用。國內新冠確診人數爆增,許多民眾到醫院,都要求醫生開清冠一號,甚至沒有確診的民眾,也詢問能否用清冠一號來增強抵抗力。光田綜合醫院中醫部醫師王敦正認為,清冠一號的藥性較寒涼,未必人人都適合,若本身體質也屬寒涼的人,反而容易拉肚子,因此建議民眾,無論確診與否,先找中醫諮詢,再決定用藥方針。王敦正指出,清冠一號是由黃芩、魚腥草、北板藍根、栝蔞實、荊芥、薄荷、桑葉、厚朴、炙甘草及防風等10種中藥材所組成,它能減少病毒入侵的數量、阻止病毒的增生、減低免疫不良反應的機率。王敦正建議,光田醫院中醫部所研發的「抗疫淨冠方」,也跟清冠一號一樣含有黃芩、魚腥草等中藥成分,能減少病毒增生,民眾也可以多參考;若民眾有高風險染疫的可能,「光田防疫茶」含有魚腥草與桑葉等,有抵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民眾可用來防疫保健。但若是體質比較虛弱的,也可以考慮以感冒專方改良、藥性較溫和的「光田元氣茶」,大人小孩皆適合,同樣能增強免疫力。王敦正強調,現在因為疫情,很多人不敢到醫院,不過各大醫院都陸續推視訊或電話門診,就算無法出門,也能以視訊或電話方式線上就醫,民眾不妨多加利用。
-
2022-05-12 養生.人生智慧
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進入人生下半場你需要改變的是「心態」,對自己負責!
「人生太短,不要讓自己無聊。」—尼采,哲學家上下半場時間如何分割?傳統上,我們把人生分成三個階段:成長求學、工作成家、退休養老。第一階段的主要內容是「開發」,為成年生活打基礎,時間大概二十多年。第二階段「生產」,成家立業、為社群貢獻心力,時間長達四十年左右。最後,退休人生所剩無幾,過以「休閒」為主的生活。 隨著平均壽命的不斷延長和終身僱傭制度的逐漸瓦解,社會學家於是把開發和生產兩階段合併成為人生上半場,內容和傳統差異不大。差異發生在下半場,因為內容變成集開發、生產和休閒的混合體。 換句話說,新概念打破活在什麼年齡就只能做什麼事的界限。這個概念目前還算不上主流,現代人談論退休仍然以傳統觀念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新思維雖然把原來被稱作退休的事變得混淆不清、無以名之,但影響力卻明顯的正在擴大。 至於上下半場時間如何分割?沒有硬性規定,但考量心智成長和壽命等因素,理想的分界點似乎應該在四十多歲。如果你問:「下半場既然又學習又生產,那跟上半場有何不同?」不同點在動機和心態,通常上半場比較被動,雖然有一定選擇空間但有限,下半場自由度大得多,學什麼、做什麼和自己天生志趣密切相關,不再被外界需求牽著鼻子走。透過學習新事物和發揮天賦才能實現自我,同時還有富餘享受休閒、幫助他人。 說得容易想得美,對吧?難嗎?當然不是人人都有條件做到,但也絕對不如想像中那麼不著邊際。一般人覺得難是難在四十多歲正是一身責任的時候,哪能說變就變?但下半場的概念並不是要人拋棄一切,自私自利的跑去吃喝玩樂,它強調的是人到這個年齡通常已經打下生活基礎,在不影響責任義務的前提下,拋開能被拋開的束縛,跟著心走,盡力發現和實現自我,讓生命發光發熱。同時,透過致力於職志,實現對家庭的照顧和對社會的回饋。 按照我的觀察,有條件這麼做的人遠遠多於實際這麼做的人。原因是,太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符合條件,生活的慣性和無處不在的功利思想,消滅了人們追求夢想的念頭。也許你會說:「身為家庭和社會的一分子,我只是在盡責任啊!」或許吧,但太多人在為他人負責的同時,卻只有少數人在為自己負責。 如果你不能征服自己,就會被自己所征服飛機上的急救廣播中必然有這麼一段:碰上事故先救自己再救他人。連自己都救不了,怎麼救他人? 在對事業有成的中年人演講時,有人說他對眼前生活很滿意,不想改變;這話的潛台詞其實是:事業成功升官發財既不是錯誤更不是罪惡,為什麼非要改變現狀不可?問得好,但不該由我來回答,唯一能夠回答這問題的人是自己,而且前提是對自己誠實坦白。所謂被功利社會體制化,講的正是失去正視內心需求的能力。其實,自認不需要改變的人經常最需要改變。有一句話說:如果你不能征服自己,就會被自己所征服。 從上半場進入下半場,不見得非要離開原來的工作,需要改變的是心態,上半場做的事情不管多麼成功,大都受到外界眼光影響,下半場做的事可以和上半場部分重疊,但出發點是為了更有利於開發和實現自我。生活內容完全不改變也不太可能,因為下半場必須在學習、工作和休閒中得到真正的平衡,這跟傳統職場中明明由工作主導一切,卻裝模作樣宣導、鼓勵工作和生活要平衡,大不相同。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45歲退休,你準備好了?》
-
2022-05-10 醫聲.高齡社會
樂齡幸福學1/國衛院長梁賡義幸福撇步:持續運動 正向心態
● 每天運動30分鐘● 遠距視訊維持家族溫度● 邁入70歲持續貢獻所能國衛院長梁賡義繁重的公務之外,在新冠疫情期間,兼任疫情指揮中心研發組組長,今年邁入70歲的他笑稱,「我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是老人。」對於進入樂齡階段的梁賡義來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正是他目前人生的最佳寫照。現在的他,更注重健康,每天運動30分鐘,持續學習,維持正向思維,期盼多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健康生活 幸福感重要基石「健康還是最重要的!」梁賡義分享說,年輕時踢足球、打籃球,運動量很大,但隨著年紀增長,不能再做高強度的運動,現在運動是以慢走混合快走為主。即便疫情升溫,每天仍會花30分鐘走路,有時會做重訓,維持肌肉力量,避免肌少症上身。飲食方面,則追求營養均衡,避免吃太多或吃消夜。此外,他很注重睡眠,不讓自己承受太大壓力。視訊兒孫 珍惜家人常互動疫情下,他常會與在美國的兒孫遠距視訊,陪伴兒孫以中文互動,溫熱家族的感情,因此在疫情籠罩下仍可維持幸福感。梁賡義表示,未來,許多人邁入老年後,可能因為沒有兒孫輩,或兒孫輩在外地工作而面臨許多挑戰,此時若有機會能夠做點事情,並找到生活的意義與價值,才能獲得新的動力。「即使70歲了,對社會還是可以有很多貢獻。」梁賡義認為,原本生活的步調很快,突然停下來並不是好事。有一位朋友的父親退休後急速停頓,很快就過世了,兒子便反其道而行,刻意將自己弄得更忙,結果身體撐不住而中風。他從朋友經驗體悟到,「過與不及都不好,平衡是很重要的。」持續貢獻 推動國家級研究梁賡義期待自己可以持續貢獻所能,像推動國家級「高齡醫學及健康福祉的研究中心」成立就是其一,也希望透過方法可以分享幸福分享愛,讓更多高齡族群樂在健康、樂在幸福。年長族群 需國家政策關心從2020年開始,台灣的死亡人數已超過出生人數,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至2025年,我國人口中逾20%比率為65歲以上年長者族群,換言之,我國即將變成「超高齡社會」,人口呈現負成長趨勢。為了幫助廣大年長者活得更健康、更有意義,2020年12月5日行政院宣布在國衛院架構下成立國家級「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該中心位於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建議物含括地上六層、地下兩層,這項政策讓梁賡義格外振奮,也感到非常有意義。梁賡義表示,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於2021年開始運作,規畫以五年時間延攬30位相關研究人員,希望藉由實證研究提供政策上的建言,並讓政府在擬訂政策的時候更有客觀依據,進而讓政策更符合高齡需求,同時造福更多年長族群。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重量級專家分享幸福學訣竅!從睡眠、飲食到身心保養,每個環節都面面俱到,期待所有人都能在幸福中攜手前進,並擁有更多健康能量、活力。直播時間:6月18日(六)上午9時元氣網LIVE直播📹 ❗️點擊參加,直播不錯過,請點👉 https://fb.me/e/k37g9uY2r❗️
-
2022-05-09 名人.精華區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全球深陷新冠疫情風暴兩年多,當Omicron挾帶高度傳染力席捲多國,經濟復甦的盼望與低致病性的特性,讓許多國家紛紛宣布回歸常軌、邁向與病毒共存之路。台灣自四月起本土疫情攀升,進入社區,難以倖免地必須面對疫情期末考驗,亞洲多國早在去年及今年初度過高峰期,借鏡他國模範防疫政策,是台灣當前努力方向。今年一月至今,台灣本土確診案例已近卅萬人,四月一日首度確診案例破百例、四月十五日破千,至四月廿八日達單日破萬,指數型成長曲線仍未見峰值。若持續採取傳統防疫思維「病毒清零與匡列隔離」,恐讓政府公衛與醫療體系崩潰。進一步探究,Omicron感染者約99.75%皆為無症狀或輕症患者,輕重分流策略,中重症由醫院救治降低傷亡,輕症者採行居家照護模式,避免醫療量能擠壓。借鏡新加坡「居家康復」新加坡去年8月開始採行「居家康復計畫」,正是台灣可學習的範例,星國高達九成兩劑疫苗覆蓋率,是與病毒共存的前提。面對疫情,從啟動居家康復計畫讓確診者居家休養,密切接觸者自主管理,再定期快篩回報結果,政府擔任追蹤與監測角色,得以貫徹輕重分流,醫療機構集中資源提供重症或高風險患者照護,透過清晰且前瞻的防疫策略,過渡「從清零到共存」的關鍵時期。目前新北市是全台確診人數最多縣市,地理環境及都會區人口稠密特性,讓確診人數居高不下,新北首開先例規畫「安心居家照護計畫」,借鏡新加坡居家康復模式,將全市29個行政區分為七大醫療責任區,透過後線智慧控制平台,同時提供生活關懷及醫療照護兩大服務。例如板橋地區確診居民由亞東醫院為責任照護醫院,滿足居家送藥、醫療後送與遠距等醫療需求,並連結區域內地區醫院、基層診所及社區藥局共組居家照護網。而居家照護系統建構是確保醫療量能關鍵作法,放輕救重,降低致死率的同時又能兼顧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提供無後顧之憂的照護網絡。具體做法則是居民得知確診後,由專屬責任醫療團隊收案,先電訪進行健康狀況評估,依據其年齡及健康狀況分流到醫院、集中檢疫所或居家照護,提供居家照護者24小時諮詢專線,提供確診者生活關懷與醫療諮詢,解決確診者生活不便,安心居家康復。落實輕重分流治療模式這樣的居家照護模式可兼顧人口稠密都會區及醫療資源缺乏的偏遠地區,增加居家照護的廣度及深度,在疫情攀上高峰之際,落實「輕重分流」的治療模式。疫情升溫,政府對防疫方針滾動式修正,全民也應發揮公民素質全力配合,因應疫情變化調整心態與觀念,這場疫情的期末考驗除了守住第一線的醫療量能外,建構民眾安心放心的居家照護模式,也是安穩度過流行疫情的決勝關鍵。
-
2022-05-06 該看哪科.婦產科
中藥衛生棉、綠茶衛生棉,真能抑菌?婦產科醫師教「衛生棉挑選指南」
私密處美白 一位約50歲還很標緻的中年婦人,有一天匆匆忙忙來到診間陳述她下體非常非常癢,快要受不了了,我聽了趕緊簡短記錄她有關資料後,馬上請護士小姐幫忙她上內診台,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一看不得了,整個外陰一片紅腫,連大腿兩側也遭殃,有如潑上一層紅油漆似的,經驗跟直覺告訴我,這是藥物過敏引起的,我就問她最近有否在下體擦什麼藥嗎?她承認說有擦美白藥膏。我說這就是原因囉,是藥物引起的,她點點頭,接受治療之後,隔幾天復診時已經好了大半了。 女人愛美無所不用其極,臉蛋要每天見人,接受刀光劍影酷刑還情有可原,要雙峰傲人,裝個鹽水袋也無可厚非,但下體那極度隱密的地方,不是非常熟悉可信的人是沒辦法登門尋幽訪勝的,平時大門深鎖,與外界無爭,竟然也被動到它的腦筋,我就真的百思不解。 女性年輕時下體確實紅咚咚,可是懷孕時,豐富的雌激素作祟,外陰及大腿內側間,跟乳暈腋下同時會黑漆變色。為何特別是這幾處,專家看法是這裡的細胞特質所致,而推論可能是這幾處有較多的雌激素接受體吧?所以當懷孕時雌激素大量釋放,這些地方會吸收較多的激素後就風雲變色。它跟一般身體的皮膚晒太陽會轉黑的機轉不一樣,晒黑皮膚如同變色眼鏡一樣,照太陽就變色,隔一段時間不接觸太陽,就會恢復過來,色澤也呈焦碳色,但下體則不是,色澤接近深咖,褪色時間很長,需半年以上,而且無法完全回復。進入中年時,卵巢功能不穩定,雌激素製造忽多忽少,這裡還會再度染黑,不過程度就沒產後那麼明顯,但是已經讓一些女士很在意囉。 所以各位女士了解這個原委之後,大概可以知道企圖替下體翻白是徒勞無功且浪費金錢的。順其自然用時間換取是它最佳良方,不過要花很長的時間罷了。若真的還是想要美白,建議自行購買任何廠牌的最低濃度A酸乳膏每天2次擦拭,因它有個缺點就是初期會脫皮疼痛,所以每次擦了之後馬上用乳液再塗抹一次,但量要足,這樣個把月之後,妳大概可以脫胎換骨了。 加料的衛生棉 一位近30未婚女性日前因下體奇癢來到診間,她沒性經驗,照道理是不必上內診台的,怕會嚇壞了她,不過事牽扯她的私密處,所以徵求她的同意後,在護士幫忙下,她上了診台。 一看發現,從陰阜開始,延著兩側大陰唇澎出處直下到會陰一片紅腫,除此之外,其他皮膚都好好的,因患部大小看起來跟一片衛生棉差不多,就問她最近是否用了新潮的衛生棉。她說有,是一種加中藥的衛生棉,很貴呢,普通超市還買不到,必須到特定商店才有出售,聽說可以保護下體皮膚酸鹼值。 我問,使用起來有什麼特別?她回答說涼涼的,其它就沒什麼感覺。我說妳藥物過敏了,而且很厲害,她還狐疑地說怎麼會這樣?我說女性下體很敏感,衛生棉用單純的就好,還要常換。 而之後沒多久又碰到類似此種特殊衛生棉愛好者發生同樣症狀的案例,不過這次卻換了是浸泡過綠茶的衛生棉,我當時著實吃了一驚,曾幾何時,綠茶撈過界,連女性用品也淪陷了。 還有很受年輕族群喜愛的是灑了香水的衛生棉,在診間也發現好多例因它引起的過敏,我在想不知還有多少種添加一些有的沒的衛生棉?我認為很多女性其實真的不很了解自己,下體的構造之所以會凹凸起伏不平,主要是要保護陰道入口免受侵犯,要凹凸,裡頭就要充填物質—脂肪,所以皮脂腺就多起來,外皮開口跟著就多。 因又是女性,細皮嫩肉的特徵,在在表明這個地方很敏感,這地區的細胞族群是很挑嘴的,妳看不起它,使用廉價的物品或芳香劑,它就用過敏表示抗議。衛生棉的本意設計是要承接陰道來的分泌物和經血而已,所以應該質地越單純越好,加上勤換就可使下體免於禍害。加了料並沒想像那般美好,花錢事小,傷了身體那才頭大,所以請用無臭無味的衛生棉吧。 改變下體酸鹼度的商品 女性的生殖器官為了孕育孩子,所以特別設計了完全中空的管道,本意是讓精蟲、卵子、受精卵或胚囊能自由走動。可是這種設置也便宜了細菌,讓它們在器官內也可以來去自如,而且更不妙的是,若這些病原菌不慎掉到輸卵管外進入腹中,它們就辦法再回頭跑出來。若腹內每天積一點這些討厭的生物,日子一久,就會自然惹出病來,這就是女性為何會較男性有腹部疾病的原因。 但上帝也不會因此叫女性坐以待斃,所以就在陰道處裝置酸鹼度變化的開關,當排卵變鹼的時候,讓精蟲快速通過,其他時段呈極酸把關,讓女性永遠保持身體健康。但這些都在陰道內運作進行,體外根本沒這個功能跟必要性,現市面上看準了女性求健康的焦慮心態,所以出產了號稱可以使下體(非內部)改善酸鹼度的藥物,也因此造成風潮。其實是錯了,外體如何改變,是撼動不了陰道內的世界的,女生們不要再浪費腦汁了,只要身心健康,身體就不會有病的,給外陰一個清新的環境吧。 (本文獲林正權醫師授權轉載,原文:女性小事三則)延伸閱讀: 發炎的失智大腦,都是自己養出來的!日本醫學教授公開10大NG生活習慣,你中了幾個?
-
2022-05-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快篩陽忙翻 急診室病患無人救
疫情導致醫療量能緊繃,連限制「快篩陽性才能PCR」也無法解決問題。北市一名OHCA病患被送抵醫院,因醫護全投入在大量快篩陽性及確診輕症病患上,導致無人急救而死亡;新北一名一歲幼童等了一小時才輪到看診,但已轉為重症。雙北護理師反映急診室現況,呼籲政府正視醫護人力並調整防疫政策。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也透露,半夜十一點仍有許多民眾在淒風苦雨中等待一份讓自己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的報告,醫護早已累透了;忠孝院區消化內科醫師陳昶宇也說,開放與病毒共存是全球趨勢,但台灣恐怕還沒準備好,民眾一窩蜂擠爆急診心態、壓榨醫療人員缺乏緩衝備載的健保制度,都讓台灣永遠無法真正做好準備。北市聯醫工會也指出,真的不希望再發生因民眾恐慌性及政府政策錯誤所造成的各種遺憾,第一線醫護看盡太多因政策錯誤而死的病患、太多被到處踢的人球事件,醫護身心俱疲,但對民眾、體制、政府卻無能為力。台大醫院品質管理中心主任陳世英表示,染疫人數暴增,可預期重症個案變多,目前許多醫院爆發院內感染,急重症醫護人力明顯不足,建議加強前端篩檢及分流,指揮中心適時調整輕症隔離規定,讓想回到醫院共赴戰役的確診同仁早點回到戰場。「身為護理師,有必要將這血淋淋急診現場告訴大家…」北市聯醫一名急診護理師指出,五月一日快篩陽性病患塞爆急診,急診僅檢傷及一名護理師處理一般病患,此時通報OHCA病患,只有一名護理師可急救,醫生也淹沒在快篩陽性病人中,沒有醫師即時診治,病人過世了。這名護理師說,每天八小時單位時間要採檢看診一百多人,醫護人力不斷因確診、隔離而縮減,除增加自身染疫風險,也癱瘓整個緊急醫療網;緊急醫療系統崩盤的結果,就是重症病人包含OHCA、腦中風、心肌梗塞、嚴重創傷等病患無人可救、無人可醫,「急診現狀就是如此」。護理師呼籲民眾不要因恐慌、輕症占用緊急醫療資源,把急診留給真正需要的人,也希望政府重視醫護人力不足問題,調整防疫政策,不要拿重症病患的醫療品質及醫護人員的安全當籌碼。亞東醫院一名急診護理師也說,一名一歲幼童因父母皆是陽性個案,被引導到陽性個案等候掛號區,前面還有五十多名快篩陽性病人,等了一個多小時才看到診,此時呼叫幼童已沒反應,給予疼痛刺激後才有輕微哭聲,緊急送進重症區。護理師說,急診醫護只有六人,掛號、問診、看診、開藥、治療、採檢都需時間,並非有症狀不能就醫,只是希望輕症患者能把急診資源留給重症病人,若自行快篩陽性,症狀只是輕微流鼻水、咳嗽、喉嚨搔癢、輕微發燒疲倦感,請先在家自行隔離,待早上再至疫病門診掛號看診;快篩陽性想做PCR,可利用社區篩檢站或掛號。
-
2022-05-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護理師沈痛:快篩陽民眾擠爆急診 重症沒人救死亡
國內本土疫情嚴峻,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宣布將北市7大社區篩檢站改為快篩陽性處理站,但如今醫療量能緊繃,到了連限制「快篩陽性才能篩檢」也無法解決人力短缺問題,北市聯醫一名急診護理師指出,民眾因快篩陽性湧入急診,造成大量人力投入在大量快篩陽性及確診輕症病患上,導致1名重症病患無人急救逝世。該護理師表示,每天8小時的單位時間要採檢看診的100多人,人力配置不斷因醫療人員確診、隔離而縮減,除增加自身染疫風險,也恐單換整個緊急醫療網,線上人力負擔沉痾難解,真正需要急重症醫療支援的患者不會因疫情爆發而減少,讓第一線醫護同仁雪上加霜,加速緊急醫療系統的崩盤。緊急醫療系統崩盤的結果,就是重症病人包含OHCA、腦中風、心肌梗塞、嚴重創傷等病患無人可救、無人可醫,「目前急診的現狀就是如此」。隨著確診人數飆升,民眾恐慌感也呼之欲出,紛紛因快篩陽就湧入急診,造成大量醫護人力投入在快篩陽及確診輕症病患上,導致重症病人醫療照護品質大打折扣。該護理師沈痛表示,前天蜂擁而至的快篩陽病患塞爆急診,在內部處理一般病患的僅檢傷及1位護理師,此時通報OHCA,「只有1名護理師可以急救,甚至醫生也淹沒在快篩陽性的病人中,沒有醫師可以即時診治,最後病人當然還是過世了」。該護理師表示,身為護理師,認為有必要將這血淋淋的急診現場告訴大家,再次呼籲民眾,「不要因為恐慌、輕症而占用緊急醫療資源,把急診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們」,同時呼籲政府重視醫護人力不足問題,以及防疫政策的調整,更不要拿重症病患的醫療品質及醫護人員的安全當籌碼。北市聯醫工會指出,真的不希望再發生因民眾恐慌性及政府政策錯誤所造成的各種遺憾,第一線的醫護,看盡太多因政策錯誤而死的病患、太多被到處踢的人球事件,每個醫護人員都對撼是有所遺憾,也身心俱疲,但對民眾、對體制、對政府卻無能為力。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昨也透露,半夜11點仍有許多民眾在淒風苦雨中等待一份讓自己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的報告,醫護早已累透,但面對苦等民眾仍繼續打拚,更酸說「在家休閒滑手機一邊搞團購,一邊打擊別人的側翼,也好意思說自己是第一線?」北市聯醫忠孝院區消化內科醫師陳昶宇質疑,開放與病毒共存雖是全球趨勢,但懷疑台灣是否還沒準備好,不管是民眾一窩蜂擠爆急診的心態,還是壓榨醫療人員缺乏緩衝備載的健保制度,可能都讓台灣永遠無法真正做好準備。
-
2022-05-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連日萬例、陽性率破25% 醫師估染疫人口到這數字「就要退了」
昨日新增1萬5033例本土確診,再創歷史新高,且已連3天破萬。北市聯合醫院醫師姜冠宇在他的臉書表示,陽性率破25%了,大家要提高警覺。他也預估「單日確診最多15、16萬就要退了」,台灣總感染人口有可能在400萬左右。姜冠宇提供別國「單日每百萬人中多少人感染」做參考,比較能排除人口不一樣的差異,他指出近三個月四個讓人們印象較深刻的國家,香港最高峰,每百萬約超過8000人,南韓最高峰,每百萬約超過7000人,法國最高峰,每百萬約超過5000人,德國最高峰,每百萬約超過2000人。「台灣總人口2300萬人,各位就以上數值乘以23」,所以要慘一點,破10萬是可以的,但是要破20萬就不太容易,「我們會逼近世界紀錄」。單日破40-50萬甚至百萬,就是破世界紀錄,「我覺得這在台灣不可能發生啦,我就是覺得疫情看到單日10多萬確診,最多15、16萬就要退了,而且這還是指控制得比較不好的狀況」。他也表示,最近看一些朋友有反應還是會卡確診流程、或是不遵守隔離規定等,但是面對這些狀況,互相指責、抱怨、謾罵、貼標籤他相信都沒有幫助,「台灣要前進、再創佳績必然不是靠這種負能量,我們還需要用正面的心態走這一段路,好好努力做給世界看」。
-
2022-04-2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說服不想開刀的病人——病人自主與醫師責任
【編者按】本週介紹「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第一篇文章介紹這種不同於一般著重於「診斷」或「治療」的醫院臨床個案討論會,是專門為醫學生或剛畢業的醫師在臨床工作中,以病人所遭遇到非醫療直接有關的社會或制度問題,促使學員重溫他們過去所學過的醫學人文,將這些「知識」融入於對待病人的「態度與行為」;第二篇文章是參加這種討論會的一位醫學生寫出當天由「說服不想開刀的病人」談到「病人自主與醫師責任」的心得,看得出不同階段習醫者的看法以及指導老師的用心;一位資深醫師在詳讀學員討論會後的報告非常感動,發表他對「說服病人」的精闢看法,並希望這種文章可以讓一般民眾聽到醫療工作者的心聲。期盼這星期的三篇文章可以「拋磚引玉」,往後可以有更多熱心醫學教育的人士分享將人文關懷灌注於臨床實習的經驗,更希望能有社會人士對這種醫學教育的方向發表看法。每每在醫病平台看到年輕醫師或醫學生寫的文章令我非常的感佩,回想自己在他們年紀的時候,也遇過類似的問題,可是不像這些優秀的學弟妹,能夠有深刻的反省,且提出犀利的觀點。當然另外一方面,也羨慕他們有那麼好的機會,有資深醫師引領他們做深度的討論。參加過幾次院內的醫學人文討論會,佩服資深醫師在倫理人文上的修養與豐富的臨床經驗,能夠對問題提出深入而全面的觀點。而且能夠以開放的立場,循循善誘,協助年輕的醫師以多角度的思考深入探討問題,而非一言堂式的追求標準答案。更驚艷於年輕醫師們,勇於提出自己的意見,即使與資深醫師的意見不同,也能調理分明的說明自己的想法。我想經由年輕的醫師看到醫療現場,不是由醫療常規就能抉擇的問題,與具有豐富臨床經驗以及深厚醫學倫理與人文素養的資深醫師,提出彼此的觀點相互激盪,一定會對這一群年輕的醫師在未來行醫的生涯有長遠的影響。說服?看到這一篇討論病人自主與醫師責任的文章時,心中也是一樣的讚嘆。就像作者所提到,在現代重視病人權利的環境下,醫師已經善盡告知的責任,但是病人還是拒絕手術,醫療團隊是不是應該就此收手呢?我想在一般繁忙的醫療現場,大部份的醫師應該就是說明完成,請病人跟家屬自己回去考慮,這應該是最常見的狀況。更何況這位陳醫師應該已經不止一次跟病人說明了,這次還請病人帶著他的女兒來,又跟女兒做了一次詳盡的解說,應該已經仁至義盡。可是盡責的團隊覺得這是值得探討的題目,而帶到醫學人文討論會做討論。可見這個醫療團隊,已經不是用「醫者父母心」足以形容的了。只是個人有一點點淺見,在灣健保制度與醫病關係緊張的環境下,有時候醫療團隊急切地希望病人接受某種治療,反而會被病人或是家屬質疑是否醫師為了想賺錢,特別是有牽涉到自費項目的時候,才這麼大力「推銷」。尤其是剛診斷的病人或許與醫療團隊尚未建立良好的互信關係,並沒有辦法感受到醫師是出自於善意、專業的建議。所以這個時候醫療團隊若是抱著「說服」的心態,恐怕更不容易達成病情溝通的目的。再者當病人的身體症狀,還無法與我們在檢查上看到的病情嚴重性,讓病人有所感覺的時候,要「說服」他更是困難。沒說出口的往往是關鍵而病人在醫療團隊詳細的說明下,仍然決定不要開刀,其背後的原因很值得探討。我們在文章中看到,醫療團隊以及事後的醫學人文討論會,已經提出很多的可能,都值得深入澄清。不過個人在臨床的經驗上,發現病人沒有說出口的理由,往往是關鍵。以前就遇過病人說,前一陣子他的隔壁鄰居,住院開刀前活蹦亂跳,結果在手術中就死掉了。又或者是有親戚手術前病情還算樂觀,手術後就很快轉移,種種這些比較不幸的案例,可能會讓病人對手術卻步,但他不一定會跟醫療團隊說。所以或許可以探尋一下病人,是否病人自己過去或者是身邊親友,有接受手術的經驗,了解一下病人對於「手術」這件事情的印象,應該有助於後續的溝通。又或者是病人是擔心手術後恢復期很長,對他的生活會造成影響,因為有時醫療端比較在意的是「存活率」,而病人在意的是「生活品質」。所以如果能夠了解病人在意的事情,就比較好進行溝通。有趣的是,有時候病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意的是什麼,因為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生病,所以需要有經驗的醫療團隊協助病人去了解。不只一次的說明大部分的病人或家屬並不具備醫學專業背景,即使醫療團隊盡量用淺白的方式來說明,也很難在短時間消化大量的專有名詞與相關醫學資訊,更何況是面對威脅生命的癌症,光聽到癌症二字腦中就亂成一團。回去之後親朋好友可能又提供了更多的意見,這些狀況都會讓病人與家屬陷入更大的抉擇困難。因此病情溝通,常常需要不止一次地說明,尤其重大的手術與治療,的確需要醫療團隊有耐性的多次解釋溝通,才能一項一項的解開病人與家屬的問題。而這樣的過程不只是提供資訊上的協助,也幫忙病人與家屬有時間調適心情。第二意見病人與家屬在面對重大疾病,為求慎重會想多問幾家醫院的意見,更想找到這方面的權威來幫自己治療。而且臺灣醫療非常便利,病人可以隨意在各醫院就診。而尋求第二意見本來就是病人的權利,所以醫療團隊可以主動地提醒病人或家屬,如果對於這裡的醫療建議有疑問,可以尋求其他醫院、醫師的意見,並會提供本院的檢驗檢查結果,希望病人可以儘快獲得適當的治療。這樣病人或家屬也會了解,我們光明磊落、無所隱瞞而且是為病人最大的利益著想,但必須提醒病人要儘快進行,以免延誤治療、病情變化。病人自主與醫師責任「病人自主」與「醫師責任」我想這兩者間並沒有衝突,雖然有的時候病人在我們充分的告知之下,並沒有選擇我們所建議最佳的治療方案,但是這並不代表醫師沒有盡到責任,關鍵在於醫師是否充分告知並確定病人已經了解。在繁忙的醫療現場,醫師告知病情有時間的壓力,所以較少有機會去了解病人到底對我們的說明了解了多少。或許我們可以利用teach back的方式,讓病人用自己的話說明一次他所了解到的,比較能知道他對病情的了解是否與我們的告知有著落差。看如果已經充分溝通,我們也確認病人對病情是有適當的了解,尤其是不做這個治療的後果是什麼,或許就像文中陳醫師所說的,醫療團隊應該「已經盡力」了,而病人接不接受我們的治療建議,那就是他的權利。行文至此,衷心期盼醫病平台的文章可以讓更多人看見,尤其是讓一般民眾也可以聽到醫療工作者的心聲,即使在目前臺灣健保制度跟多數醫院經營導向的影響下,有諸多限制的醫療環境中,絕大多數的醫療工作者是真心為病人著想的,盼望醫病之間能有更多的互信,這才是病人之福。
-
2022-04-29 養生.健康瘦身
NG減肥「生酮飲食、水果減肥」上榜!專家教2種飲食法,溫和減不傷身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許多人開始煩惱經過冬季肥了一圈的肚子、大腿肉肉,再也藏不住了,但營養師提醒,一昧追求短時間快速減重而用錯方法,不但瘦不下來,反而傷身、傷心、傷荷包,更可能造成健康的損害。常見3大NG減重飲食模式衛福部苗栗醫院營養師李孟穎指出,常見的NG減重飲食模式有:單一食物減肥法:例如咖啡減肥法、水果減肥法、只吃青菜減肥法等,因只攝取相同的極低熱量食物,初期體重會減輕,但減掉的大多是水份和肌肉組織,無法消耗脂肪,而體脂肪越高,代謝就會越慢,反不利於減重。當恢復正常飲食後,體重飛快回彈,可能比減肥前更胖。生酮飲食法:採用吃極少量醣類,但吃很多肉和油脂的飲食模式,會產生大量身體無法吸收利用的「酮體」,於排出體外時帶走大量水分、電解質,達到快速減重效果。由於是高脂飲食,容易誘發痛風發作、酮酸中毒、增加肝腎負擔及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這個減重方式需有專業人士協助,不適合自己在家DIY。代餐減肥法:以熱量低的代餐取代正餐,短期間體重會減輕,但容易衍生空虛感或「我有吃代餐,下一餐可以稍微放縱」心態,反而吃更多、攝入更多熱量。營養師推薦「2種飲食法」溫和不傷身針對想健康減重民眾,李孟穎推薦2個溫和的減重飲食模式:1410斷食法:由於「168間歇性斷食」減重法,是一天之中禁食16小時,並將食物集中在8小時內吃完,但要空腹16小時,大多數人難以做到,因而衍生出「1410」斷食法。做法為空腹14小時,於10小時內完成進食。使用此法時需注意:1. 食物挑選很重要,應多選擇低油、低鹽、低糖、高纖維及原型食物。2. 空腹容易攝入過多食物,要細嚼慢嚥7~8分飽就好。3. 提高每日飲水量,每公斤體重x40~45cc。442飲食法+211餐盤:三餐間隔時間4小時,早餐、午餐採正常餐食、晚餐採輕食。正餐的食物比例為1/4蛋白質+1/4澱粉類+1/2的蔬菜(211餐盤),輕食以液體為主,可於2小時內完成消化,如:豆漿、牛奶、清湯或沙拉不加醬,除了飲食控制外,仍須搭配喝水及運動。衛福部苗栗醫院院長李明輝表示,肥胖是國人的健康殺手,所以如何甩掉肥胖除了飲食控制之外、也要多運動,並且選擇正確的減重方式。減重飲食模式需持續才會看到效果,如果貪圖求快取巧,可能在執行過程中,因為痛苦而放棄,所以還是要在不偏離均衡飲食原則下,進行溫和的減重方式,才有可能讓減重事半功倍。【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3995】
-
2022-04-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幫小孩快篩時,家長可以怎麼做?專家教如何減少受傷及不適感
社區疫情快速延燒,小孩快篩時,家長可以怎麼做?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督導鄭雅君與小兒科病房護理長李依蓉、副護理長宋景歡聯合示範,當嬰幼兒快篩時,如何抱緊小孩,並建議可以事先以故事、繪本引導而孩子,降低孩子心中的恐懼。鄭雅君也叮嚀,讓孩子在有心理準備下快速完成篩檢,不適感也可以很快解除。隨著小孩確診個案愈來愈多,四月廿五日至五月一日,花蓮慈濟醫院承辦社區快篩站,目前每天都有一位兒科醫師優先幫孩童快篩,兒科病房團隊很快構思快篩衛教海報,並已張貼在快篩站、急診疫病診、病房區,提供給家長參考,近日還新增英文、越南文、印尼文等報,透過官網分享,希望可以減緩家長與孩童對採檢過程的恐懼情緒。鄭雅君指出,過去兩年來,小兒科病房團隊則常在疫情舒緩期,前往各小學、兒童圖書館,宣導戴口罩、正確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防疫健康識能,沒想到今年這波疫情,尚未施打疫苗的孩童首當其衝,在社區快篩站,家長帶著孩子來做快篩的人數也變多。鄭雅君指出,採檢過程,雖固定孩童的頭頸部、身體,但若孩子手亂揮、頭部亂晃,容易在採檢過程造成鼻黏膜受傷流血,因此衛教內容主要教導父母親如何在採檢過程,一手抱緊孩子,一手把孩子的頭頸部穩定在自己胸前,這樣不僅可讓醫護人員快速、有效完成採檢,更可以減少受傷,不適感也可以消失的快。針對二、三歲以上學齡前幼童,鄭雅君建議,父母親可在孩子採檢前,透過說故事的情境,讓孩子在篩檢前先有心理準備;採檢完成後,可讚美肯定孩子非常勇敢,即使孩子因為採檢過程哭了,也可以得到安慰。對於已上小學的孩子,鄭雅君指出,心理預防針更要先做,父母親心態也很重要,如果父母親緊張、慌張,孩子也容易被影響;如果是在學校、安親班等群體做篩檢,建議老師可先找情緒較穩定的「模範型」孩子先做,並在事後給予讚美肯定,也可以發揮效果,安撫排隊等候做篩檢的孩子。花蓮慈院兒科團隊為了更親近孩子,讓在快篩站的值班醫師戴上孩子熟悉的卡通人物面罩,例如熊貓琪琪、Baby Shark 、蜘蛛人等,像廿七日的醫師就戴上「佩佩豬爸爸」的面具,希望讓孩子轉移注意力、心情更放鬆。●兒童快篩 三要訣1.要固定:孩子坐在大人雙腳間,雙腳夾緊固定。2.要緊靠:一手環抱孩子,一手壓緊頭部,使孩子緊靠您。3.要支撐:可配合者採坐或站姿,頭抬高約30-40度;無法配合者,可由他人協助支撐頭部。減少焦慮小妙方•飾檢前可用孩子聽得懂的方式說明。•可攜帶玩偶或玩具轉移注意力,減少孩子對檢查的害怕與焦慮。●如何說故事來引導孩子篩檢:哈啾、哈啾、打噴嚏的小象怎麼了?大象爸爸媽媽帶小象看醫生,醫生叔叔要用一根棒子進入小象的鼻孔裡找蟲蟲,這時候可能會有一點點痛的、一點癢癢的,也會打噴嚏喔。但不要害怕,小小細細的棒子伸進去一下下就會拿出來,小象很勇敢喔。【延伸資訊】>>懶人包/家用快篩實名制28日起分流購買 全省販售藥局與衛生所完整名單
-
2022-04-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中南部還有救? 醫籲堅守疫調「不要自己先繳械」
本土個案昨新增6295例,今新增8822例,醫師沈政男根據疫情數據分析認為,中南部仍有「有機會壓平曲線」,直言「疫情還沒上揚,就不要自己先繳械」,切莫急著套用雙北防疫方式,應持續把每個確診疫調做好。本土昨新增6295例,北北基桃占了新增的7成8,而今天本土8822例中,北北基桃共7061例,占了8成;精神科醫師沈政男指出,中南部仍維持南北差距;理論上,中南部有機會把曲線壓平,因此別急著套用雙北的防疫方式。而台北昨估計5月7日會單獨新增破萬,這是合理估算。市長柯文哲更說,如果醫療繃到極限,會考慮「軟性封城」。針對中央提出的「3+4」新制,雙北則想要「以篩代隔」、「居隔轉型」,也就是「0+7」,各自擬定自己的特殊防疫策略。對此,沈表示,既然雙北能擬定自己的特殊防疫策略,為什麼中南部不行?中南部縣市應該站穩自己的防疫立場,也就是「有機會壓平曲線」,持續把每一個確診案例的疫調做好,盡可能截斷傳播鏈。沈更呼籲中南部縣市,「疫情還沒上揚,就不要自己先繳械」,切莫有「反正早晚會跟雙北一樣!何必守得那麼用力?」的心態。至於大型婚宴活動能不能辦,如果沒有管制,繼續正常生活,還是可以舉行,但「就看大家敢不敢參加」。
-
2022-04-2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給予醫療建議與尊重病人自主之拿捏
【編者按】本週介紹「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第一篇文章介紹這種不同於一般著重於「診斷」或「治療」的醫院臨床個案討論會,是專門為醫學生或剛畢業的醫師在臨床工作中,以病人所遭遇到非醫療直接有關的社會或制度問題,促使學員重溫他們過去所學過的醫學人文,將這些「知識」融入於對待病人的「態度與行為」;第二篇文章是參加這種討論會的一位醫學生寫出當天由「說服不想開刀的病人」談到「病人自主與醫師責任」的心得,看得出不同階段習醫者的看法以及指導老師的用心;一位資深醫師在詳讀學員討論會後的報告非常感動,發表他對「說服病人」的精闢看法,並希望這種文章可以讓一般民眾聽到醫療工作者的心聲。期盼這星期的三篇文章可以「拋磚引玉」,往後可以有更多熱心醫學教育的人士分享將人文關懷灌注於臨床實習的經驗,更希望能有社會人士對這種醫學教育的方向發表看法。下一位病人即將進入診間,我看了看病歷,這是位七十四歲男性,上個月甫透過切片,在左腋下發現頂漿腺癌。陳醫師向我們說:「我們今天就是要來說服病患開刀。」頂漿腺癌是罕見的癌症,對於有局部轉移的病人預後不佳,當前醫療手段有限。在此以前,陳醫師已為病患奔走多時,患者在月初做了全身正子斷層攝影,除了腋下原發的腫瘤外,沿著鎖骨向上皆有淋巴轉移、縱膈腔還有不明的訊號。經向核子醫學科醫師確認,縱膈腔的異常訊號較可能是發炎導致,不像癌細胞侵犯,故化學治療不是首選;我們也諮詢放射腫瘤科醫師,了解到此癌症對放射線效果不佳。如此一來,欲治癒病人,積極的淋巴結廓清手術是僅存有效的方法。病人進來診間了,年逾古稀仍顯硬朗,同行的還有女兒。陳醫師娓娓道出團隊的討論結果、建議手術的決定和說明手術可能風險,病人豁達地說:「我現在身體好端端的沒症狀,幹嘛要手術呢?我不想開刀。」如此反應在診間並不少見,或出自對大手術的恐懼、或認不得疾病的嚴重性,病人往往拒絕在身上動刀。我以為陳醫師會就此收手,尊重病人的選擇。然而,陳醫師轉向女兒說:「今天請爸爸帶家人來就是要請你一起說服爸爸開刀。」便又展開新一輪的嘗試,再將手術原因、利弊完整敘述一遍。在「醫病共享決策」的時代,病人已表達意願了,我認為不宜再迫切地遊說病人接受治療,但手術利大於弊,陳醫師替病人著想也是對的,我不禁納悶:身為醫師,給予醫療建議與尊重病人自主之間是否有合理界線?我們將此疑問提報由賴教授主持的「醫學人文討論會」,陳醫師也一同出席。與會同學們認為,給予醫療建議與尊重病人自主的界線不是固定的,常取決於醫病雙方的互信程度,病人信任醫師,也較能接受風險高的醫療決定。許同學提及:「我觀察醫師在受到病人拒絕後,常會去探尋背後的原因:在擔心什麼?想要什麼?」此位病人因擔心手術造成的併發症,便想追求眼前的安逸,而不願想日後重病的可能苦痛。醫師有義務敞開心胸,善用同理心使病人感受到醫師是真正在為其著想,達到更完善的醫病溝通。住院醫師柯學長認為,當釐清病人心裡的想法——如對治療的錯誤印象、有害怕經濟負擔不起苦衷,且確認病人有通盤的了解後,才尊重病人的決定。若接受手術是對病人絕對有幫助的,我們該就此打住,任憑病人離開嗎?「尊重病人的心願之餘,我們也該尊重自己的決定。」陳醫師說道:「『冷漠』與『尊重』是一線之隔,或許在外人眼中看起來都是順從病人的意思,但最大的差別是『有沒有盡力』。」這在心境上會有所差異,盡力遊說後病人仍不從,雖對得起自己,但內心仍會對不起病人,對明明可以救卻不可為的病人感到惋惜與不捨。對的事情就要想盡辦法去做!陳醫師認為醫者,除了明理、說理,更要會「說服」,否則徒有知識和技術,卻幫助不了病人。相反地,若病人因為醫師的關心而改變心意、接受治療,其成就感是很大的。說服有很多方法,我看過醫師以「如果你是我的家人,我也會讓他……」相勸,賴教授和陳醫師也各自分享了他們鞠躬盡瘁、說服病人的例子,包括請手術治療成功的患者,和不願開刀的病人碰面,分享過來人的經驗;請家屬前來,讓團隊能從家屬口中更了解病人,也能動之以情,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本例便是採取後者。陳同學思考到透過家屬來說服的可能情境:是否會有反效果?會有強迫病人做決定之感?他覺得「說服」一詞有些言重了,或許該說是找一個親近的人「一起做決定」。好比醫院的多專科會議、學校的社團活動,決策都非一兩人說的算,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商議。與會的身心科王醫師說:「請家人來的確也可能是風險,但如此能夠幫我們在病人下定決心前爭取時間,更重要的是,讓病人知道『我們非常在乎你』!」換個角度想,不努力說服病人的醫師,就不是好醫師嗎?我們該做到什麼程度呢?我想這見仁見智,有像陳醫師如此費盡心思、好說歹說,當說服不成時,在回家的路上會苦想還有什麼未盡之計;也有醫師就拋下一句「你自己想一想,有想開刀再來找我」。要讓醫療建議得以被採納,不論是窮盡所能地說服,抑或強化客觀的說理技巧,最低成本也最管用的方法,仍是回到以尊重、信任為核心的醫病關係。「醫師,就看你怎麼決定,都聽你的。」這樣的話,在我為數不多的跟診經驗裡,時有耳聞。試想要將自己身體託付給他人,需有多大的信任呀!有人認為,良好醫病關係都要長時間培養,但我的經驗告訴我,其實不然,一次將心比心的門診互動,就足以讓病人信賴醫師。若未取得病人的信任,醫師就行說服之術,反會有「強迫推銷」之嫌;當醫療行為不幸發生不良事件,在有互信充分、溝通的醫病關係裡,病人怨懟的情形也會相對較少。我們設想另一種情境,延續討論:當病人起初不聽勸,疾病惡化後回來求診,該怎麼面對?賴教授提醒,此時病人的心靈非常脆弱,身為醫者講話一定要非常小心。一位前輩的例子便是前車之鑑,病人起初不同意化療,在疾病復發後又回來,醫師雖安排治療,但一句「當初就跟你說……」讓家屬永遠不能諒解。「病人必是走投無路才會回來找你的,何必逞一時只口舌,在病人面前證明自己最初的判斷是對的呢?這無濟於事。」賴教授說。時代更迭,醫師已不像過去有不容質疑的至高權威,病人自主意識抬頭,衍生諸如今日碰到的情事。今年三月七日醫病平台所收錄的文章以病人為中心?「病人自主」與「醫療專業」的拉鋸」,討論病人過分要求醫療檢查的議題。我們今天則是跑到天平的另一邊,探討病人拒絕醫療建議時的應對方法。當病人心意有所偏倚,醫者都應該做出嘗試,引導病人做出最適當的醫療決策。任一份說理、遊說的努力,都是在尊重病人和看重自己的醫療判斷,倘若我抱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僅以病人的意見為依歸,那我不過是披著病人自主的外衣,而無思考、行動之能的庸醫。醫師的工作不外乎是審度有限資訊,有所為、有所不為,這通常在真正治療病人之前,就不停在發生。撇開商業考量,若是經科學上利弊權衡的最佳醫療決定,醫師都應知其可為而為之,向病人遊說。不為之,稱不上醫療疏失,病人也歡喜,但這不是尊重病人的真諦。因為很多事例讓我們體認到,病人的下一幕是喜劇悲劇,醫師最初努力勸進與否,往往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