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2 焦點.杏林.診間
搜尋
心態
共找到
839
筆 文章
-
-
2022-08-0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如黑洞般的青少年憂鬱症
【編者按】本週醫病平台的主題是「青少年憂鬱症」。感謝兒童精神科的領頭羊宋維村教授推薦這方面的權威陳質采醫師,由她主導之下,她以醫師的臨床經驗介紹在診斷上的困難以及治療的基本原則。並介紹兩位這方面的專家:「心理衛生專家」解釋心理健康促進與憂鬱防治是持續且漫長的教育過程,作為青少年堅強的支持後盾,可以把自己想像成青少年憂鬱調適的Google Map,提供所需的支持與資訊。「高中專任輔導老師」分享她多年與學校導師、家長合作的經驗,每位憂鬱症青少年個案都有獨特的故事與不同的需求,需要個別化制定輔導目標與提供量身訂做的輔導措施。 大腦其實是很複雜的器官,不能正常運作時,將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六大功能,包括思考、知覺、情緒、資訊接收、身體和行為表現;而這些功能又同時會受人、時、地及過去的生活經驗所影響,增加人們對精神疾病觀察和了解的困難。藉由大腦影像科學的發展,讓人們了解更多的大腦神經生理機制,使得心理的問題不只是意志力和心態因素,也包括大腦神經生理運轉的綜合結果。因此,所謂精神疾病的治療和康復過程,就無法像身體疾病(如感冒)的治療那麼簡單而單向,其病程更加漫長。民眾對大腦科學認知的不足,不只延緩精神疾病的早期發現,也影響人們對精神疾病的因應。舉例而言,生活中,對於罹患腹瀉的病人,人們不會覺得他不需要看醫師,只需要堅強努力去面對,但對於罹患精神疾病的病人,卻常被認為他們應該堅強勇敢些,最好靠自己的意志力克服。這樣的觀點,讓精神疾病的求助被汙名化為不夠堅強的行為;再加上受症狀等因素影響所造成的退縮及不願表達的行為特徵,讓求醫之路困難重重。近五年來,當全世界的青少年自殺率不斷以倍數攀升時,也凸顯了有情緒困擾的青少年,從早期發現到求助的重重障礙。 不只是悲傷的青少年憂鬱症 青少年憂鬱症,在習慣以「少年不識愁滋味」的社會文化氛圍下,更是疾病認知概念上的一大挑戰。罹患這疾病的青少年究竟有多少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世界青少年憂鬱症的盛行率為2至8%。董氏基金會2018年於臺灣六個直轄市,以國中與高中職學生為對象,使用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進行調查,在有效樣本3,478份中,發現13.3%的青少年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 著名的英國兒童青少年作家J·K·羅琳曾經如此形容憂鬱症:「很難向從來未曾經驗過的人描述,因為這不是悲傷。我知道悲傷,悲傷是哭泣和感受。但這是一種冷漠無感,完全空洞的感覺。」另英年早逝、深受憂鬱症所苦的美國作家內德·維齊尼(Ned Vizzini)也說過:「有時我覺得憂鬱症是應對世界的一種方式,就像有些人喝醉了、有些人吸毒、有些人則變得沮喪。因為堆疊在心理的東西太多了,必須做些處理。」健康因應,翻轉生活的不良循環 事實上,憂鬱症不僅是情緒低落,也影響了人們的想法、身體和行為,讓患者處於自我批評、記憶受損、猶豫不決、慢性疲乏、失去活力、人際退縮,讓進食、睡眠與作息變得混亂不正常。在青少年階段,這些症狀影響他們成長過程的規劃,使得生命任務無法履行,沒有成就感,也感到生命無望;而不健康的因應方式,更讓青少年陷入憂鬱情緒惡性循環的泥沼。 青少年若陷入持續的悲傷、無助、絕望、感覺自己毫無價值、內疚、無法感到快樂、學業表現下降,以及睡眠和飲食習慣改變,甚至是憂鬱激躁交替出現的躁鬱症;這些情況如果無法得到有效治療,青少年個案可能無法過上令人滿意、充實的生活,或進行日常活動。因此,精神藥物治療,如抗鬱劑、抗精神藥物、抗焦慮藥物,以及情緒穩定劑等,對於許多兒童和青少年個案來說,往往有其必要。若青少年出現嚴重的自傷自殺行為,為了能安全渡過這段情緒風暴,有時也會安排急性住院。 大多數兒童和青少年個案通過藥物會改善,將藥物與心理治療結合會更有效。在開始服用藥物之前,宜由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進行評估,以瞭解兒童和青少年個案是否有自傷風險的潛在因素,或罹患可治療的精神疾病,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物質濫用、躁鬱症、焦慮症或飲食失調等,並與父母討論評估的結果、藥物治療目的、不治療的風險、以及藥物治療的療效與副作用。服藥治療期間,父母、主要照顧者和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專業人員應該合作、密切監測,以瞭解是否要增加或減少劑量來達到藥物治療的最佳效果。 有時自殺念頭或自傷的跡象和症狀很難發現,青少年個案可能不會直接告訴你這些念頭。但當青少年個案出現自傷、自殺未遂,激動、憂鬱、焦慮或恐慌發作惡化,易怒衝動、攻擊性或敵意增加,睡眠困難或失眠加重,花更多時間獨處等種種跡象,則應該監測病情是否正在惡化。另外,藥物治療的遵循性也是近年來鬱症防治探討的焦點,突然停用藥物可能會出現不適,也可能導致鬱症復發,宜在與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師討論下進行。 藥物、陽光、運動、放鬆、均衡飲食都是情緒重要的滋養因素,我們如果以溫暖接納的態度,結合不同資源,協助青少年控制、切割消極或不健康的行為與日常生活習慣,學習因應壓力的策略,覺察到自動化的不良認知,而從生活圈翻轉不良的惡性循環,青少年個案才有辦法找回原該屬於青春年華的健康與活力。透過各方一起攜手合作,讓處於冰冷黑洞、無助絕望的青少年,可以感受到每一道和煦的陽光,鼓舞每一點細微的進展,讓生活一點一滴成為可以接受的模樣,是這段康復旅程所需的重要指引。
-
2022-07-31 養生.運動健身
如何提振精神,找回自信與年輕的心?雲門教室資深律動老師:自在舞動,找回活力自信
隨著年紀增長,或多或少開始感到記憶、體力、反應力不如過往,身形樣態,更需要留意飲食,固定且規律運動才能維持自己喜歡的樣子。當身體出現這些改變,容易因為自我要求高而流失自信。老化,是人體必然的發展,人人都會面臨的生命過程,要想保有活力,心態最為重要,接受老但不要怕老,才能活得健康又漂亮、自信又自在。如何提振精神,找回自信與年輕的心?雲門教室資深律動老師張玉環表示,可藉由動態活動,由內而外啟動身體能量,她分享一組展現自信的律動妙招,可活絡心肺,感受呼吸些許的急促,帶著一點點喘,進而感覺自己的存在。練習時,可搭配喜歡的音樂,融入節奏一起舞動,想像自己是一名滑冰好手,愉悅自在的在冰上滑動,藉由意象導引,開始嘗試翩翩起舞,愈動愈投入,享受與身體相熟的美好。開雙臂,展胸懷 自信跟著來1.屈膝下沉,重心往下,身體往前壓,延伸後背拉長。備註:此圖為側面視角,方便觀看老師的姿勢。2.先吸一口氣,吐氣時做滑併步,右腳先向右邊滑出去,腰微微向右轉,雙手前後打開,指尖向外延伸拉長,左腳向右移動與右腳合併,全身回到動作1的姿勢。
-
2022-07-2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當醫師確診時/確診後遺症很多?黃英和當一般感冒保養:「不用再把確診者當妖魔鬼怪」
衛福部嘉義醫院內科主任黃英和算是院內較早確診的醫護人員,在五月間妻子先染疫,他居家隔離期間也感到喉嚨卡卡的,一篩檢即是陽性,幸好症狀輕微,還提前被召回照顧專責病房。他打趣稱,「即便都是醫護,多少會保持距離」,經歷過這一次染疫,他更認同新冠肺炎最終要朝一般傳染疾病處理,「不用再把確診者當成妖魔鬼怪」。症狀輕微 用一般感冒保養黃英和的妻子5月11日出現症狀確診,他因此「3+4」居家隔離,起初快篩陰性,但第三天(5月14日)準備隔一天要回去上班,卻突然覺得喉嚨不適,做PCR篩檢果然陽性,症狀很輕微,有點咳嗽、流鼻水,就像一般感冒,由於沒有小孩,夫妻兩人跟一隻貓在家居隔,狀況相對單純。黃英和染疫後的活動力、體力沒有太大影響,服用清冠一號外,就用一般感冒的保養方式,多喝水、睡眠時間稍微拉長等緩解症狀。他笑說,飲食其實沒刻意控制,「還是會叫外送」,不過不吃太重口味食物,症狀維持四、五天,比較像時間較長的流感。醫護多數家人感染 他提前返院顧專責病房由於黃英和的症狀沒有很不舒服,確診後他依然居家辦公、處理行政事務,確診第六天快篩陰性,當時因醫院醫療量能緊繃,他因此被召回上班,照顧確診者專責病房,但不接觸一般的病人,他也沒忘記確診隔離身分,在院內隨時口罩戴緊緊。黃英和是這波本土疫情大爆發,院內比較早染疫者,接獲不少同事的關心,但要回醫院上班時,感覺到同事多少會保持距離。不過,醫院防疫措施嚴謹,醫護人員基本口罩、清消不會少,若染疫大多不在院內,反而多數是因家人先染疫,無法不接觸而被感染。死亡率低 應調降高規格防護台灣五、六月確診人數激增,不時傳出醫療量能不足,黃英和有感,目前病人到急診等相關就醫,只要驗到陽性,就必須到專責病房,像有一位18歲年輕人出車禍,需要開刀,結果採檢陽性,便要用高規格隔離病房進行處置,此情況導致中、小型醫院原本能處理的疾病患者,只好送往更大型的醫院看病,相對地壓縮更嚴重病患的治療量能。黃英和說,今年初全世界有一波Omicron感染,傳染性非常強,很難有效防護,後來死亡率降至0.2%,國內一開始每天確診破萬例,民眾不免都有恐慌心態,但現在政府準備的清冠一號、Paxlovid等處方藥充足,建議該思考新冠肺炎朝向一般疾病處理。黃英和指出,廣泛的社區、機構感染進到專責病房,如果一直用高規格去照顧病患,壓縮其他疾病量能外,醫護必須長時間穿著全身防護裝,壓力實在不小,指揮中心現持續慢慢放寬管制,此方向是正確的,應視疫情的變化來拿捏時間。對於確診者的後遺症傳言甚多,黃英和認為,其實比例很低,他痊癒後並沒有特殊後遺症,周遭確診的友人康復情況也不錯,大家別太在意,反而建議疫苗要趕快施打,增強整體防護力。醫師小檔案/黃英和現職:衛福部嘉義醫院內科主任確診時間:5月14日如何感染:妻子先染疫,居隔期間轉陽性症狀:咳嗽、流鼻水等治療:服用清冠一號給確診者一句話:不要太擔心後遺症,還沒確診的人快去打疫苗,全民整體的防護力很重要
-
2022-07-25 癌症.抗癌新知
四癌篩檢量還在谷底 肺癌篩檢25天僅千人且集中北部
疫情期間就醫障礙增加、民眾諱疾忌醫,國健署公布去年(2021年)四癌症篩檢量比疫情前一年(2019年)減少23.4%,今年7月也僅比去年同期多3.6%,減幅還有2成沒補回來,只能靠下半年衝刺。今年7月1日開跑的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截至至25日上午9時止僅1032人利用,且近半數集中於北部(478人),中部和南部各251、274人,東部僅29人。為鼓勵民眾踴躍參與癌篩,國健署署長吳昭軍今邀請4大醫學會代表、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一同出面呼籲「疫情已趨緩,但癌症沒有消失」,符合5種公費癌症篩檢條件的民眾,應趕快出來篩檢,出來篩檢。「很多人拿著兩年前糞便潛血陽性報告,卻不來做大腸鏡。欠的債該還了!」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邱瀚模表示,疫情期間人們有「錯誤的安全感」,但實際上,疫情結束也不會順便帶走癌症,反而會因為這兩年「很多事情沒有做」,腫瘤被養得更大。邱瀚模指出,即便沒家族史,若不做任何篩檢,每15個人就會有1人大腸癌,潛在人數可觀。邱瀚模指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就有5%機會會大腸癌,要是後續不做大腸鏡也不治療,死亡率增加6成,拖愈久、死亡率愈高。如果腸子裡有一顆大息肉,不處理,6到9個月就可能癌化,一年後大腸癌機會變兩倍;要是已有早期大腸癌,不處理,半年到一年就會進展到更後面的癌症期別。「疫情已經不同,有疫苗、有抗病毒藥物,看到癌症機率數字,還要不要賭?我想大家心理有數。」「乳癌不是摸出來的,是照出來的!」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表示,乳房攝影才看得到乳癌早期的鈣化點,可減少40%晚期乳癌、減少41%乳癌死亡率。可惜民眾常要等到「女歌手罹癌」,來做篩檢的人才忽然增加。「癌症篩檢不能靠名人罹癌去提醒,」他建議婦女可用「生日」自我提醒,一年做攝影、一年做超音波,接替進行就有很好的效果;子女也不要只是送媽媽生日蛋糕而已,要帶媽媽去做乳癌篩檢。「戴口罩加重鴕鳥心態、疫情嚴峻時有些醫師不願檢查口腔,這兩個因素導致口腔癌篩檢量減少幅度達5成,是四癌篩檢中最嚴重的。」頭頸部腫瘤醫學會常務理事呂宜興表示,疫情這兩年多因為外出都要戴口罩,會加重病人鴕鳥心態,原本口腔癌中晚期才診斷比例已經高達一半,現在又出現上升趨勢。呂宜興表示,早期口腔癌有得用雷射手術、口內手術就可處理好,晚期可能涉及大範圍切除、骨骼皮瓣的重建和復健,吞嚥和語言功能都會受影響,也有較高風險受到職場歧視。他提醒30歲以上長期有菸、酒、嚼檳習慣者,口內出現腫瘤或潰瘍2周不能癒合者,都應趕快出來做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黄建霈表示,子宮頸抹片檢查成效很好,早期只要簡單局部手術,一期也還有機會保留子宮。如果拖到很晚才發現,手術範圍較大,可能傷害到膀胱等周邊器官,術後可能需要長期裝尿袋、吃軟便劑或灌腸。目前台灣子宮頸癌發生率已從20幾年前的10萬分之30降低到8,但距離10萬分之4的根除目標還有一段路要努力。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癌症篩檢不僅可為健保省錢,也可減少生產力損失,推估4癌篩檢做1年,就可以為國家省下150億元,等於是花1元賺5元,是非常划算的投資,但反過來說,如果沒做好,未來就會面臨損失。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早期大腸癌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第4期則不到2成;子宮頸抹片發現病變者,有97.9%是子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期(0-1期),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口腔癌晚期個案存活率不到4成。乳癌第0期及第1期5年存活率逾94%,第4期僅約35%。第1期肺癌之5年存活率約9成,但第4期5年存活率就僅剩1成。建議民眾可透過「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查詢就近有參與公費癌篩的院所,也可直接詢問醫療院所或衛生局。*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五癌篩檢資格:乳癌: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大腸癌:50-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子宮頸癌:30歲以上婦女,每3年應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口腔癌: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之民眾、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之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肺癌:符合下列兩條件之一(1)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2)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
-
2022-07-24 醫療.腦部.神經
調整自律神經最有效做法 醫教如何按摩僵硬緊繃的腹部
頭痛、頭暈目眩、肩膀痠痛、食欲不振、失眠......你會不會出現這樣的身心不適症狀?遇到這種時候,請試著在日常生活當中空出時間,好好調整自律神經。自律神經分成在清醒時及緊張時會發揮作用的交感神經,還有睡眠時及放鬆時會發揮作用的副交感神經。持續感到壓力或緊張的話,只有交感神經會一直運作,自律神經將失去平衡。自律神經失調不僅會對精神層面造成影響,還會影響到內臟、骨骼及肌肉等部位,引發許多不適症狀。新板橋診所的院長清水公一醫師認為,調整自律神經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按摩僵硬緊繃的腹部,並將這種做法納入了治療的一環。1.慢慢按壓插圖所示腹部的部位,無論站著、坐著、躺著,任何姿勢都沒關係。首先要慢慢按壓心窩與肚臍的中間。感覺變硬的時候,就是聚集成束的自律神經因壓力或緊張而變得硬梆梆了。接下來再試著慢慢按壓心窩周邊。肚臍的左右兩側也要慢慢按壓。2.用手溫柔地按摩變硬的部分,同時跟自己說說話一面跟自己說:「辛苦你了」、「沒事的」、「放心吧」、「謝謝你」,同時溫柔地按摩一下,好好慰勞自己的身心。3.藉由逆腹式呼吸,進一步調整自律神經首先要維持腹部內縮的狀態,盡全力吸氣。吸完氣後暫時停止呼吸,使腹部盡量鼓起來。就這樣讓腹部鼓起來,再從嘴巴「呼∼」地一聲將氣吐盡。清水醫師將這個方法取名作「重置法」,建議大家一天做30次左右,好好調整自律神經。找到切換內心狀態的開關想讓沮喪的心情立即切換成積極心態、希望心浮氣躁的自己能夠冷靜下來。這種時候只要手中握有這個開關,你就能隨心所欲切換內心的狀態。每當你腦海中聯想到檸檬,口中會不會分泌出唾液呢?大家都知道檸檬很酸,所以只要腦中想到檸檬,身體就會起反應。利用這種想像某事物後,身體會連帶起變化的機制,創造一個開關讓自己切換成期望中的狀態,這便稱作「錨定效應」。舉例來說,回想起過去可以心平氣和冷靜應對的記憶時,在我們的心中可以沉著克服一切的自信就會甦醒過來。不斷重複這種經驗之後,就能創造出一個開關,使自己切換成穩定又自信的狀態。畢竟是強化反應的迴路後,靠反射作用切換狀態,而不是用想像的方式進行切換,因此,就算很難用大腦控制,還是能在反射作用下完成切換。你想切換成怎樣的狀態呢?「冷靜的狀態」、「擁有安心感的狀態」、「積極的狀態」、「充滿自信的狀態」、「喜悅滿足的狀態」……請你想像一下想切換的狀態。想像好了之後,依照以下步驟創造出切換的關關吧!1. 決定好想要切換的狀態。例如「冷靜」、「安心」、「積極」等狀態。2. 回想起過去曾經處於這種狀態下的記憶。比方說「和某某人說話的時候」、「看到雄偉大自然的時候」等等。3. 選出一個適合這種過去記憶的顏色。例如「藍色」、「綠色」、「旭日的顏色」等等。4. 在步驟3決定好顏色之後,將這個色環與眼前發生的事聯想起來。5. 回想起過去期望狀態下的記憶,沉浸在這樣的回憶之中。6. 感覺已經處於期望的狀態之後,往前踏出一步,進入到這個色環當中。接下來好好回想過去的記憶,同時體會一下在這種狀態下的感覺,還有自己選定的色環有何感覺。如此一來,大腦就會創造出經驗與顏色連結的全新神經迴路。7. 往後退一步,離開色環。深呼吸使狀態重置,稍微活動身體。8. 隨後由4∼7再重複做四次。反覆這些步驟,逐步強化全新創造出來的迴路。9. 在這個步驟不要去回想過去的記憶,而要想像在步驟3選定好的色環出現在自己眼前,並進到這個色環當中。此時請好好檢視一下自己的狀態出現怎樣的變化。如果迴路已經徹底形成,只要想像色環並進入色環當中,就能切換成期望的狀態。感覺無法順利切換時,再試著將4∼7重複做3次左右。10. 現在用創造出來的開關色環切換成自己期望的狀態,同時想像未來會做出怎樣的舉動。11. 現在要想像一下,將創造出來的開關色環收進口袋當中。接下來要記得,想用的時候隨時將這個開關色環拿出來使用。情緒還有身體的狀態,有時很難靠意志加以掌控。心裡想著「不可以害怕」,卻還是會感到恐懼,提醒自己「不能生氣」,有時仍然會壓抑不了怒氣。但是用這個方法創造出切換情緒的神經迴路之後,就能輕易切換成自己期望的狀態。舉凡冷靜的開關、安心的開關、積極的開關、放鬆的開關、體諒的開關、開心的開關、充滿自信的開關,你可以創造出切換成各種狀態的開關。
-
2022-07-22 養生.人生智慧
投資型保單該怎麼買?專家告訴你購買前一定要問的8個問題
購買投資型保單前,一定要問的八個問題 問題1. 為何推薦這張投資型保單給我?它哪一點適合我? 問題2. 這張投資型保單的費用是多少? 問題3. 這是「資產撥回」的類全委保單嗎?請問它與「連結月配息基金」的投資型保單有何不同? 問題4. 你為什麼只推薦一張給我,可否至少推薦三張讓我挑,同時提供購買的優先順序,並告訴我推薦的理由? 問題5. 不論保單所連結的是眾多的基金、ETF或類全委帳戶,請問你會推薦哪一些基金給我連結?請問你推薦這些標的的原因為何? 問題6. 我買的這張投資型保單,未來需要繳哪些稅? 問題7. 我該買變額(萬能)壽險?還是變額年金就好? 問題8. 你說了這張保單的許多好處,請問它對我有什麼缺點,是我需要知道的? 目前,可以銷售投資型保單的通路,除了壽險公司的直銷體系之外,還包括了證券或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的通路,或是獨立的保經、代銷公司。其中的差異只在於:這幾個通路所銷售的保單類型及行銷話術「略有差異」而已。 以銀行或券商通路為例,理專通常一次只會賣一張同類型保單,不會同時給保戶兩種以上的選擇;但如果是保經代業務員,則會同時賣不同家的不同張保單。也許讀者會問我說:「透過不同銷售管道,我的權益有差嗎」?事實上,保戶的權益不會有任何影響,因為所賣的商品,都是由壽險公司所發行的。其中的差別只在於:也許給某一個通路(例如銀行,或是自家銷售部隊)的佣金稍高一些。所以,會賣投資型保單的理專或業務員,講白了,多數是因為「公司績效考核」的動機,少數則是來自於「保戶的朋友因為投資型保單而賺了錢」,才會主動向業務員詢問。 那麼,來自佣金的動能,真有那麼強嗎?據業務體系私下透露,業務員的佣金,差不多是保單管理費用的1~1.5或2倍。以某家公司的躉繳型變額壽險為例,其保單管理總費用是6%,而該公司給銷售業務員的佣金率是8%;另一家壽險公司,只收一年2.16%保單管理費的保單,給業務員的佣金率則是5.1%。 這樣的數字,雖然看起來不高。但是別忘了,一般躉繳保費的最低保費,差不多都是30萬元起跳(當然,也有最低10萬元的)。假設保戶一次所繳保費高達百萬元,那麼,業務員賣一張保單,就可以拿到6~8萬元的佣金收入。而這,還不包括公司額外的業績考核獎金。 【延伸閱讀:投資型保單是什麼?傳統保單VS.自行投資差異在哪?專家告訴你投資前必知道的11個小知識】業務員不熟投資操作 根據個人的了解,不是有太多的業務員或理專,會選擇「主賣」投資型保單。為什麼業務員不喜歡賣投資型保單?有以下幾點理由: 投資畢竟與保險保障範圍差距甚大,所以,對投資並不在行的業務員,自然很難提供正確建議給保戶,透過正確的資產配置及定期的標的檢視,讓投資型保單的保單帳戶價值持續而穩定地增長,以符合「保戶的身故全殘保障,可以藉由資產的增值而提高」的目標。 理專賺不到「帶進帶出」的手續費 過去據銀行理專私下表示,除非客戶是進行定期定額投資,否則,理專為了手續費收入(當然是為了「配合」銀行的政策及要求),總是會三不五時地要求客戶「轉換標的」。 除非理專有本事讓保戶頻繁買進不同張投資型保單,否則在「保單佣金只有一筆(沒有後續佣金收入)」的前提下,銀行理專自然不會喜歡賣這種「賺不到什麼後續轉換手續費」的商品。 投資型保單沒有「增買其他險種」的機會,後續生意難做 還有,投資型保單只有「加買」的問題,不會有「增買其他險種」的機會,業務員後續難做生意。保戶只買一張保單,後續就只會增加投資金額的份,業務員將很難賣其他話題性保險商品,自然就很難賺到保戶新商品的佣金。 不可否認,過往就是因為保戶弄不清楚投資型保單的內容(據一位業務員所述,光是提到基金「配息」的這個概念,大部分的保戶就已經聽不下去了),再加上業務員也是一知半解(不誇張地說,個人接觸到的業務員裡,能如實交待各項所收取的費用,按著公司給的銷售話術,一字不差地「照本宣科」的業務員,就已經算是非常「用功」且「專業」的了。若要再進一步詳細詢問他們有關「基本保額與投保金額的不同」,或是「甲乙丙丁戊型到底有何差異」等問題,就完全是「狀況外」),也才造成那麼多的銷售爭議與糾紛。 由於不論是透過哪一個通路所銷售的投資型保單,保戶幾乎都是「被動推銷」的一群,幾乎沒有客戶會向銀行理專或保險業務員,主動購買投資型保單(或其他任何金融商品)。 通常來說,如果是透過券商銷售,幾乎賣的都是沒有壽險保障的變額年金。這是因為,證券(財富管理)通路的客戶都是短線投資人,不想讓危險保費吃掉投資收益。至於銀行及保經代通路,賣最多的是變額萬能壽險,因為他們對於客戶的銷售話術可以用「就算虧錢,還有一定的壽險保障,可以進行資產傳承」。 然而弔詭的是:幾乎沒有一位客戶,真正知道自己被扣掉多少的危險保費?自己是否真的適合買投資型保單?又或是「適合哪一種的投資型保單」?所以,為了幫助保戶,藉由一些簡單的對話,探探銷售人員對於投資型保單的專業程度,或是了解業務員在銷售並賺取佣金之餘,到底有沒有真正站在保戶的立場設想,並且做出最佳的良心推薦?個人建議想要購買投資型保單的保戶,在真正付錢之前,至少要向業務員或理專,問清楚以下問題: 問題1:為什麼你會推薦這張投資型保單給我?它哪一點適合我? 個人認為從這個題目,其實可以知道業務員,是為了推銷而推銷,或是真正為保戶需求考量下的良心推薦。 問題2:這張投資型保單的費用有多少? 請保戶一定要注意「所有費用」的收取。不能只看看得見的「保費費用」及「代操費用(類全委保單收的帳戶管理費)」,還要知道所有看的見,與隱藏起來的總費用。 【延伸閱讀:你的投資型保單買對了嗎?專家點出保戶購買投資型保單常見的10大謬誤】問題3:這是屬於「資產撥回」的類全委保單嗎? 建議保戶一定要問以下幾個相關問題:請問它與「連結月配息基金」的投資型保單有何不同?這張保單的預計撥回率有多少?確定是每月撥回嗎?單位淨值低於多少,就不會撥回?「所領的配息,會不會配到本金」?「如果領息,可以領多久」?是否可以告訴我這個帳戶過去的配息(撥回)狀況,以及它的波動率等資料? 之所以要特別詢問理專或業務員,此一系列問題的目的是:投資型保單所謂的「撥回」,並非是每月固定的。保戶可以由此問題,測驗一下銷售人員是否誠實?還是只是為了吸引保戶,而做出不實的保證?目前,各個類全委保單的年化撥回率,普遍約有5%的水準。當然,撥回率越高越好,但是,投資人也要考慮撥回率太高的(例如8~10%以上),基本上很難不配到本金的,特別是這段全球股債價格都大幅下跌的期間。所以,保戶除了問撥回率高低外,更要進一步詢問連結標的的風險程度(例如α、β值及標準差等)如何?才能做為自己是否真正購買的參考。 另外,如果銷售業務員連配息標的的波動率資料都沒有,還要繼續跟你扯「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或是「投資要看長期,不是短期波動」的話,保戶可能要特別小心,自己只是「被主動銷售的待宰肥羊」而已。而假設看到的「含息報酬率」走勢圖曲線,一路平坦或向下走,你幾乎可以確定,這絕對不是你應該選的標的。如果擔心有可能無法每月都領到固定資產撥回,且不能接受配息會吃到本金的保戶,真的就不適合選擇資產撥回的保單。所以,千萬不要勉強自己,買這種不適合自己的保單。 問題4:為什麼只推薦一張保單給我? 「你為什麼只有推一張給我,可否推薦至少三張讓我挑,同時請建議我購買的優先順序,並告訴我你推薦這個順序的原因?」保戶可以由這個問題,側面了解銷售業務員的推薦邏輯,以及他是否真的了解你的需求?並且是從你(妳)的需求優先次序進行推薦。 問題5:你會推薦哪些基金給我?原因何在? 「不論保單所連結的是眾多的基金、ETF或類全委帳戶,請問你會推薦哪一些基金給我連結?請問你推薦這檔標的的原因為何?」雖說標的是他人推薦的,錢卻是自己的,不代表保戶就一定要照著對方的推薦而投資,但保戶卻可以由此,看出業務員推薦的心態,是否是從客戶的需求角度出發?以及考驗其對於國內、外經濟、金融現況及趨勢的看法及掌握? 儘管銷售人員不具有證券分析師資格,可以合法將投資人「帶進帶出」。但不要忘了,投資型保單與投資績效密切相關。一位對金融投資市場不熟悉的人,很難提供保戶什麼專業的投資建議。甚至,可能連幫忙搜集有利於保戶,進行正確投資決策的能力也沒有。 問題6:我買的投資型保單,未來需要繳納哪些稅金? 不可避免的,許多保戶之所以會買投資型保單,也是著眼於保險具有一定的節稅功能。然而,根據國稅局的實質課稅原則,並不代表每一位保戶,都能享有保單的節稅優惠。假設你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業務員全都回答「是的,只要是保單,全都有節稅效果」,而不是「前提是如此,但國稅局仍有一些特例,例如XX狀況」,那麼,請你一定不要跟這位既不專業,可能只是想賺你佣金的業務員購買保單。 問題7:我該買變額(萬能)壽險?還是變額年金? 「你認為我應該買變額(萬能)壽險?還是變額年金就好?為什麼?你賣我的這張變額(萬能)壽險,其危險費率是採取第幾回合生命表」?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為了確認這位業務員,是否是真的了解你的需求,而不是為了業績,就隨便推銷一張投資型保單給你。當業務員跟你說:「買有保額的變額(萬能)壽險,就算投資虧損,還有一定的壽險保障」時。如果對方沒有辦法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證明你確實還有一定的身故、失能保障缺口,否則,請一定要遠離這樣的業務員。 另外,採用「第五回合生命表」,以及「第六回合生命表」的同一性別、年齡、保額的危險保費,可以差到3~4成左右(請見圖2-2)。所以,除非保戶只買變額年金險,否則,就一定要注意這部分危險保費的收取標準。而且,一定要請業務員,證明賣你的這張保單,危險保費是按照第六回合生命表收費。 問題8:保單好處多,但有何缺點或風險需要注意? 「你說了這張保單的許多好處,請問它對我來說,會有什麼缺點或風險,是我需要知道及注意的?」業務員通常不會說推薦標的壞的一面。但是,這卻是考驗業務員,是否有站在客戶的立場思考的重要關卡。 舉例來說,資產撥回並非固定的,假設對於已經退休,每月就需要這筆錢過日子的保戶來說,就根本不適合這種保單。又例如許多高年化撥回率的保單,儘管可能「保息」,但可能是完全「不保本(也就是配息會吃到本金)」,甚至換成台幣之後,還有大幅的匯損,對於希望每月有穩定收入的保戶來說,恐怕也是非常不適合。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想賺錢,要買對投資型保單》
-
2022-07-21 養生.人生智慧
你的投資型保單買對了嗎?專家點出保戶購買投資型保單常見的10大謬誤
保戶購買投資型保單的十大謬誤 謬誤1. 錯把投資型保單當短線投機標的物。 謬誤2. 不需要固定現金流,卻仍買「月配型」投資型保單。 謬誤3. 誤以為「類全委」就是一檔基金標的。 謬誤4. 最適合買「變額萬能壽險」的人,從不動心…… 謬誤5. 買了就放任不管,賺賠從不關心 謬誤6. 只看年化配息率。 謬誤7. 只想領息,從不打算進入年金給付期。 謬誤8. 寧可頻換基金,也不願投資較低廉的投資型保單。 謬誤9. 手中持有匯損幣別或想賺利差,而買外幣計價保單。 謬誤10.以為沒有錢,不出國,就沒有匯率風險。 【延伸閱讀:投資型保單是什麼?傳統保單VS.自行投資差異在哪?專家告訴你投資前必知道的11個小知識】謬誤1:錯把投資型保單當短線投機標的雖然投資型保單的保單帳戶價值,跟投資的關聯非常大。但是,個人卻完全不贊同把投資型保單,無條件地與一般投資工具劃上等號。 因為首先,由於它是保單,所以,除了投資方面的費用外,它還被抽一筆保單相關費用。筆者完全不建議,一般大眾單純是以「投資」的角度,來購買投資型保單,而是應該從保障需求(特別是年輕人),或是整體退休規劃的角度來購買。 其次,不論是從「用最低的保費,獲得最高的保障」,或是從「退休規劃」的角度,來累積退休金,都必須是「長期投資」的概念。正因為如此,在連結標的的選擇上,筆者建議: 一、必須選擇安穩的標的,以長期投資(持有)。 二、因為累積期長,最好是積極穩健的標的(例如股票型基金或ETF),而不是非常保守的配息型商品。理由有二,其一是當投資組合中,減少風險性資產投資時,整體收益率自然就會比較低。 理由之二是,強調配息型的類全委型投資型保單,絕大多數的投資標的都是所謂的「高收債(垃圾債)基金」上。事實上,它的投資風險並不低,且更重要的是:它的配息,是有可能吃到本金的。 謬誤2:不需要固定現金流,卻仍買「月配型」投資型保單第二個錯誤是,還沒有退休,或是現在完全不需要固定現金流,卻依舊買「月配型」投資型保單。 這個概念大錯特錯的原因有三,其一是:由於這種「定期撥回」是發生在「年金累積」期間。對於還沒有退休的人,理當有固定的薪水收入的人來說,自然就不需要什麼穩定的現金流。更何況,當保戶不需要這筆錢(月撥回)時,很容易就把它花掉,而沒有真正把它存起來,留做日後需要時使用。 個人並不贊成還沒有退休,就買資產撥回投資型保單的原因之二是:每月將配息領出,就無法享有「複利增值」的投資效果。特別是還沒有退休的人,還有一份薪水收入來源,不但不需要靠這張保單「提供固定生活費」,反而更需要趁著還有投資資本的時候,以穩健、積極的方式將退休基金「極大化」。 至於原因三則是:由於月撥回基金,多半投資標的是風險並不低的高收債基金,所以,極有「配息吃到本金」的風險。所以,這種「所領配息來自於本金」的方式,並不符合投資效益。所以,除非選擇月撥回投資型保單的保戶,選擇將配息「再投入」,以發揮複利投資的效果,否則,個人仍舊建議尚未退休的保戶,最好還是選擇風險相對不會高太多,但積極、穩健的投資標的,讓自己的退休基金持續增加,以應付未來真正退休後的生活所需。 如果未退休之人,並不適合買這種「資產撥回」的類全委投資型保單,那麼「已經退休的人」就適合嗎?其實,個人的答案也是「不適合」。因為既然已經退休了,就代表需要一筆固定的生活費來源,那麼,不能夠保證每月都領到「資產撥回」保單,怎麼可能是個最佳的選項呢? 謬誤3:誤以為「類全委」就是一檔基金標的第三個錯誤是,完全不懂「類全委」是保單,以為它不過就是一檔基金標的而已。說來不誇張,關於這樣的問題,不只是一般民眾不知道,居然連銷售的銀行理專都「不知道」!話說有一位理專,打電話給我在投信公司任職的朋友,並質疑為何該公司所合作的某張類全委保單,旗下所連結的配息基金績效,竟然輸給同一檔在銀行銷售的同名基金? 而在這一案例背後所顯示的重大問題在於:不要說一般大眾不知道,連銷售 這些商品的銀行理專「也都不知道」,而類全委是保單根本不是「買不到固定配息基金」之下的替代方案。 因此,我想在此進一步提醒所有投資大眾:首先,不是所有在銀行銷售的產品,就只是投資工具,而不是保險商品;其次,不是有固定配息機制,就是「固定配息」的基金,而不是保險商品;再者,不是有看到有連結一個基金名稱,就代表它是基金投資,而不是保險! 謬誤4:最適合買「變額萬能壽險」的人,從不動心……第四個錯誤是,年紀明明已經很高了,卻是為了節稅目的而買變額萬能壽險。或是最適合買投資型保單的年輕人卻不買。過去,個人聽說不少年紀大的人,之所以仍堅持買變額(萬能)壽險,就是為了「賭」自己萬一不幸身故後,所有的投資資金,都可以「免列入遺產中計算」,以享有節遺產稅的優惠。 但是,這仍然有不少風險。首先,根據國稅局的「實質課稅原則」,只要是「重病」、「高齡」、「短期」、「躉繳」、「密集投保」的案件,不論保險公司理賠與否,國稅局採個案審核,將保單價值視為遺產課10%~20%遺產稅。所以,個人誠心建議想要資產傳承的保戶,一定要以長期規劃的心態進行,以免節稅不成,反而要繳稅及罰款。其次,由於年紀大時,危險費率也越高,一旦遇上投資大幅失利,保戶會有極大的支付危險保費壓力。 另外,投資型保單的最大功用,就是用最低的成本,拉高年輕人的壽險保障。但我常遇到業務員向我抱怨說,現在的年輕人,寧可在股市裡「沖來沖去(指股票市場的「當日沖銷」)」,也不願意買任何壽險保障。因為首先,他們沒有家庭觀念、太過自我,認為自己對父母沒有責任,只有父母對他們才有責任。所以,只願把錢花在自己身上。其次,年輕人普遍認為,父母已經夠有錢了,自己的壽險保障對父母來說,相對「不成比例」。 當然,撇開這些極端的案例,我還是想再次重申:因為投資型保單採自然費率,年紀越輕,保費越是便宜。如果有壽險保障需求,但每月扣掉生活費等正常開銷,就只剩一筆錢,必須同時投資及投保。那麼,投資型保單絕對是最適合的選項。 謬誤5:買了就放任不管,賺賠從不關心事實上,正因為投資型保單的保單帳戶價值,與投資績效息息相關。所以,保戶在購買投資型保單之後,絕對不能夠「擺在那裡完全不聞不問」,以免會嚴重影響未來的保障金額多寡,或是有可能因為年齡增加、危險保費變貴,而讓保單帳戶價值嚴重縮水 謬誤6:只看年化配息率許多保戶會買投資型保單,完全是從「年化報酬率最高」進行考量,完全無視「配息吃到本金」的問題,並忽視匯兌風險。 一直以來,已經有不少業務員向我大吐苦水:「客戶嘴巴說不能接受波動,但簽約時還是找高撥回的商品」。然而,個人這幾年所看過的,買投資型保單大虧的案例,幾乎都有「配息吃到本金」與「嚴重匯損」的問題,實在很值得保戶深刻檢討才是。 謬誤7:只想領息,從不打算進入年金給付期之前,個人聽到一個市場上的常態做法:購買類全委投資型保單的保戶,多數只買變額年金。而且,不是在正式進入年金給付錢就解約,就是把年金開始給付的年齡,全都設在最高的95歲。個人聽到的理由如下: 理由一:因為業務員會跟客戶說(客戶也這麼認為),只要不進入年金給付期,錢就會在帳戶中繼續投資及生利;一旦進入年金給付期,就是用那一整筆錢,以當時的預定利率,計算出一個固定金額的年金,金額可能變的很少而且固定不變;更重要的是,那筆錢已經不能再繼續投資、生利了。 理由之二是:因為年金險開始年金給付之後,保單就不能夠「解約」,也不能夠「保單貸款」。 理由三:一旦進入年金給付期之後,所有給付金額都會固定下來。假設未來市場利率持續走高,保戶就等於「虧到了」。 所以,目前所有買變額年金險的保戶,只著眼於投保後,就立刻開始領取所謂的「配息」(正確的專有名詞是「固定撥回」),且多半在正式進入年金給付期之前,就全部解約。簡單來說,保戶就是買一個「短天期定期給付的保單」,把它拿來當做傳統終身年年還本壽險的替代品。 然而,保戶以上的三大想法,從正確的投資理財規劃上來說,是會有很大問題、風險,以及矛盾點存在的,很難禁得起實證考驗。 例如首先,所謂的「平均月撥回率5%」為例,並不保證「每月撥回」。因為金管會在2021年3月祭出新規定,月月配息型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如果要附保證給付,當基金淨值低於80%時,必須停止撥回。所以,保戶根本不可能買到真正的「每月固定給付」的投資型保單。 其次,目前號稱年化配息率不錯的投資型保單,因為都是投資在所謂的「高收益債」上,配息吃到本金的風險並不低。而這些高收益債的風險並不低。特別像最近因為俄烏戰爭的關係,相關債券淨值大幅滑落。如此的影響是:保戶拿到的「配息」,是有極大的機會「配到本金」。也就是說,一旦配息長期吃到本金,除非保戶持續增繳保費,否則,那個號稱可以「月月領息」的帳戶,不用到95歲,可能就會「提領一空」的。 更何況,目前大多數配息的投資型保單,都是所謂「外幣計價」保單。也就是說,保戶就算從中獲利,但都得承受匯率變動的風險。特別是前一陣子台幣升值之際,保戶就算拿到不錯的配息,在匯兌損失之下,實際收到的金額也縮水了。 再者,只有上帝,才會真正知道未來市場利率是走升或降低?既然如此,保戶只要確定每期所領年金,夠支付退休後的各項開銷,且能夠「活的越久,領的越多」就好。假設保戶認為每月的年金金額,不足以支付現有或未來每月生活費。那問題是出在自己「存的退休金不夠多」,而不是年金險的問題。更何況,正式退休、沒了固定收入之後,原本就不應該再進行「有風險的投資」。所以,那句「那筆錢已經不能再繼續投資、生利」的說法,就完全禁不起任何考驗。別說其他的,「凡投資,必有風險」這句話,真的很值得有此類想法的保戶深思。 且再說了,就算在年金累積期,保戶的這筆錢有在「繼續投資且領取配息」。但是,一旦「配息會吃到本金(特別是配息率越高的,吃到本金的機率就越高)」的話,就代表保戶「希望在95歲之前,可以長久領息」的想法,可能是非常不切實際的。因此,買變額年金,並且把年金給付期設定在最晚的95歲的保戶,如何能賭定地認為,這樣的做法,就一定比「直接進入年金給付期」要優? 第四,如果買的保單正確、適合自己,且年金金額正好是所需金額,保戶為什麼要解約?所以,不買年金險,或是買了年金險後,因為「不能解約」的理由,而「永遠不要進入年金給付期」,其實是一個很奇怪的理由。更何況,保戶在進行「保單貸款」後,也是要支付利息的。 第五,年金險的優點,就在於「活的越久,領的越多」,保戶不讓保單進入年金給付期,就無法發揮年金險最重要的「抗長壽風險」的功能。 因為年金險的功能,就是為了提供被保險人「避免長壽風險」之用,讓他們在「活得更長壽」時,還有錢可以繼續領下去。所以,許多保單都有「保證領取期間(例如10年、15年或20年)」。假設保戶沒有領那麼久,剩下來的錢,保險公司會以折現的方式,以「身故保險金」的名義,給付給保單的身故保險金受益人(保證給付未領部分,還可以給指定的身故受益人,這筆錢,也不用計入被保險人的遺產總額中計算,具有一定的節稅效果),保戶實際上並不算吃虧(但值得注意的是:變額年金險在累積期,被保險人(要保人)如果不幸身故,只有退還所繳保費,且不得指定「非要保人法定繼承人之外」的保險受益人;只有當進入年金給付期後,要保人可以任意指定法定或非法定繼承人,為保單的身故受益人)。 更何況,中途將年金解約,如果再買一張保單,也還是要扣一筆費用,等於是讓原本所賺的獲利,再「吐回去」一些,這一來一往之中,會比「直接進入年金給付期而領取年金」要好嗎?以上頗值得保戶再三深思。 最後,順便提一個與高齡者相關的退休規劃議題。大家都知道,年齡是失智症發生與否的最大關鍵因子。年紀越大,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就越高。這些買了變額年金險後,卻遲遲不願意進入年金給付期的保戶,其實也在冒一個大風險—萬一自己哪一天失智了,沒法自行將變額年金險解約,或是要照顧自己的子女,得不到提款卡的密碼,就算資產撥回,每月都能順利入到自己的銀行帳戶,這筆錢,恐怕也無法花在自己的身上。 個人之前聽過一位業務員,如此建議想買資產撥回類全委型投資型保單,但擔心中途因為疾病(例如失智、中風)而無法簽名、蓋章領息的年長保戶:如果當事人因為疾病(例如失智、中風)中途無法簽名、蓋章領息,就以「要保人、被保險人及受益人為子女,但子女印章、存摺都放在父母處,錢(配息)由父母領」的方式因應。 不過,這樣做的相關法律及子女不肖的風險,仍舊無法全面排除。個人建議當事人,可以透過辦理「保險金信託」的方式,才能更為周全地解決可能的失智風險問題。其具體做法及流程如下: 要保人(必須等於被保險人)在投保變額年金險時,勾選「年金給付時間(例如65歲)」及「一次給付」,並以「保單受益人(同時必須是要保人及被保險人,因為依照《保險法》,要保人得隨時更改受益人)」的名義為「委託人」,預先向銀行簽訂「保險金信託」(一種「預開型信託」)。之後,保戶再拿著保單,向保險公司進行「批註」,讓這筆未來的整筆保險理賠金,直接進入保險金信託專戶。銀行則依照當初所訂信託契約的內容與給付條款(例如在委託人意識清楚時,錢可以直接匯到委託人指定的帳戶中;假設委託人因為中風或失智時,錢則匯到指定的照顧機構帳戶),定期給付款項給信託受益人(指委託人本身)。 謬誤8:寧可頻換基金,也不願投資較低廉的投資型保單有些投資人寧可在銀行頻繁轉換基金,而被銀行抽去一大筆手續費(贖回及信託管理費),也不願意透過費用可能較為低廉的投資型保單進行投資。我之前聽保險業務員,轉述理專的說法是::「我的客戶只要有賺1%,就很高興了,完全不在意被銀行收了多少基金轉換手續費」。所以,理論上頻繁轉換基金的投資人,仍舊只會選擇在銀行買基金,而不會考慮透過投資型保單這個基金平台。事實上,只要懂得善用投資型保單「不收投資方面費用」,且「每年標的轉換在一定次數內(通常是一年4~6次)免費」的優惠。更何況,有的保險公司的投資標的免費轉換次數,已經可以達到「無限次」了。 謬誤9:手中持有匯損幣別或想賺利差,而買外幣計價保單就個人了解,有的客戶原本手邊,就存有一些外幣,像是美元或澳幣、南非幣等,因為匯率虧損,不願換回台幣,所以買這些匯損幣別計價的投資型保單。但是,也有聽說不少保戶,是抱著「利差、匯差與配息三重賺」的心態,在投資外幣計價的投資型保單。 一直以來,由於海外投資的報酬率,比台灣好很多,所以,國人普遍喜歡把錢,匯到海外投資賺取高利。個人不能說這些投資人的做法是錯的,只是想提醒他們有關海外投資的以下重點: 首先,投資海外必有匯兌風險,不能一心只想獲利,卻不問可能的風險。而這,通常也是非常多「一心只想尋求高獲利」民眾,無心或有意間所忽略掉的。 其次,投資海外的高獲利,一旦減去虧損之後,真的是一盤值得投資的好買賣?就例如壽險業之所以要拉高投資海外比重,就是因為國內投資報酬率太低所致。然而,當海外較高投報率,減去一定的匯損之後,就一定比留在國內投資「還優」? 再者,投資海外部位越大,投資人遭受的虧損影響就越大。凡投資海外,都一定避免不了匯損風險。所以,一旦投資海外的部位很高,又出現匯兌損失,問題就分外顯得嚴重。 最後,投資海外風險除了匯兌外,還包括各種手續費及其他成本。例如國內有不少「複委託」的業務,就是專門幫國人進行海外金融商品的投資。但事實上,這類複委託業務,相關手續費有時並不便宜。 謬誤10:以為沒有錢或不出國,就沒有匯率風險所有以外幣計價的金融商品,不管是定期存款、基金、證券、ETF或保險,全都難逃可能的匯兌風險。所以不要以為「沒有錢、沒有出國,就沒有匯率風險」。 事實上,個人認為要不要進行海外投資,最主要的關鍵在於「目的」與「投資熟悉度(或投資訊息掌握能力)」。而總的來說,如果未來沒有打算在國外定居、工作或退休,也沒有什麼時間做太多功課,老實待在國內投資恐怕才是正道。特別是國內投資資訊取得較易,且國內市場利率(投報率)雖低,卻不表示完全無法找到比擬海外投報率的標的。因為,國內投資至少少掉了匯兌風險,以及跨境的手續費等成本。 當然,就算投資人最後的答案是「可以投資海外」。但也不是把大部分的錢,通通挪到海外去「投資」。不要忘了,投資人現階段如果主要生活重心仍在台灣,各項日常與應付突發事件的緊急支出,就絕對少不了一定的台幣資產。因為想從海外匯回,一是資產變現需要時間,二是也一樣要被金融機構,收一筆不少的國際匯兌成本。 「一年轉換4~6次免轉換費」是否算是優惠? 對投資有何幫助?有些保險公司在推銷投資型保單時,都會有這樣的行銷話術:「月繳數千元,幾百檔投資標的任你選!投資型商品每月保費還能調整,手頭緊時可以少繳一些。」「我們免費提供1年N次投資標的轉換免手續費,到銀行買基金,每次轉換都要錢!」 ……仔細分析,這些保險公司提供的「方便」,有時並不等於「必要」。畢竟,長期投資才能產生較大的複利效果。 真正以長期投資為目標,以及資產配置為原則的投資標的,並不需要頻繁轉換投資標的。因此,投資型保單所提供的「一年轉換4~6次免轉換費用」的優惠,是否真的對每一位保戶有利,卻也得依人而定。因為,原本就沒有頻繁轉換標的的保戶,就是「無利」可言吶。 記得很早之前,曾有某家提供保戶無限制轉換的保險公司做過調查:每位保戶平均轉換的次數大約只有「兩次」而已,就算有每年免費轉換四次的功用,多數保戶事實上都用不上的。 投資海外,要如何避免匯損? 隨著金融市場全球化,以及金融商品不斷地推陳新,「匯兌風險」經常是投資人心頭的一大痛處。個人建議,想要投資海外,又想要避免匯損吃掉投資收益時,可以試試以下幾個方法: 首先,一定要把資產,放在「強勢貨幣」上。 其次,在選擇不同貨幣時,應該選擇以「與投資地區相同的貨幣」為原則。舉例來說,如果投資人選擇美元、歐元與日圓三種不同貨幣,除非是單純做外幣定存,否則應該與投資地區相符才好。從以上的邏輯來看,假設投資人想同時投資美國、歐洲及日本地區,就應該投資以上述三種幣別計價的投資工具(例如共同基金或ETF),這樣才不會因為投資地區與幣價幣別的不同,再產生出另一層的匯兌風險。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想賺錢,要買對投資型保單》
-
2022-07-17 養生.運動健身
哪些人容易發生高山症?高山醫學專家傳授登山注意事項
兩年疫情帶動國內小旅行,不少人想嘗試登山,卻擔心受傷、怕走不動。其實只要提早做好準備和計畫、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徜徉山林美景並不難。更棒的是,為了預備登山所需的體能和正確心態,你會更願意花心力照顧、鍛鍊自己的身心,啟動登山之旅的同時,也開啟了追求健康的正向循環。如何做體能訓練?「維持理想的體重和體能,是登山最基本的條件。」登山資歷25年的高山醫學專家、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理事長王士豪醫師說,根據他發表於國際期刊的研究,同樣爬雪山,身體質量指數(BMI)達肥胖或體能不好的13歲青少年,發生高山症機率是80%;體重和體能介於中間者,發生率降低到30%;正常體重和體能最好的人,高山症發生率只有約20%。●平時就需進行全身肌力和心肺耐力訓練。登山愛好者、知名健身教練Hana漢娜一直維持規律、有系統的訓練,同團山友都讚嘆她的腿力。Hana表示,老一輩山友都說「下山你不練,上山山練你」,上山所需的肌力和體能,在山下就要有。由於她平常訓練就包括全身肌力和心肺耐力,不會為爬山額外安排訓練計畫,頂多做負重爬坡的模擬練習,手拿兩顆啞鈴靠在雙肩上,跑步機設定適當的坡度和速度,走個半小時左右。●爬樓梯、負重訓練,登山前一周就要停止,充分休息以儲備腿力。如果沒有健身房或跑步機,一般樓梯就可以訓練。王士豪說,如果平常沒訓練,登山前三個月要特別加強腿力和心肺耐力,可以每天上、下午各爬15層樓,上樓爬樓梯,下樓就坐電梯。第一個月不負重,第二個月背輕裝,第三個月就要背真正登山時需背負的重量。但是,登山行程開始前一周,就要停止負重訓練,讓雙腿充分休息,儲備登山時的完美腿力。●走走郊山,適應道路、地形,練習調整呼吸。王士豪建議,除了負重練習,也要找時間去郊山走走,目的是適應及熟悉崎嶇不平道路,可以避免外傷或扭傷。另外,也要練習調整呼吸,可持續行走且同時聊天的速度,就是最好的行進速度。如同負重訓練一般,郊山訓練也應提早進行,且登山前一個禮拜要充分休息,以免登山時腿還在痠,容易受傷。如何預防高山症?●帶著登山計畫,到門診評估、拿預防用藥。上山前一天要睡好。「上山前一天一定要睡好!」Hana提醒,如果前一天沒睡好,對行程會有很大的影響,上了山也比較容易發生高山症或其他不舒服的反應。遇到這種時候,平常再努力鍛鍊都幫不上忙,不可逞強,只能折返。王士豪說,有任何感冒或不舒服症狀,都不應該去爬山,出發了才不舒服,也要趕快下山。王士豪表示,「運動表現變差」是高山症肺水腫最早期症狀,再發機率高達六成。高山症可用藥預防,建議登山前帶著行程計畫,去登山門診或家醫科找醫師討論、開藥,帶在身上。登山裝備哪些是必要之物?雖然高山症是最常見的登山疾病,但根據消防署統計,高山症僅佔山難救援的4%,最大宗還是迷路(38%)、創傷(20%)、疾病(11%)、墜谷(11%)。王士豪表示,登山前,必須對自己的能力、登山路線都徹底了解,除了預備好身體條件,正確的衣著、登山鞋、登山杖、雨衣都不可少。1. 登山杖:「登山杖就像山上的第二雙腳。」Hana說,下坡時,登山杖可幫忙分擔膝蓋壓力,有時山路陡峭溼滑,先把登山杖撐好,腳再下去,會比較安全。但仍要注意,下坡時膝蓋要保持微彎出力,不可以用「膝蓋頂到底鎖死」這種方式走下坡,下坡本身不傷膝蓋,是這種姿勢才傷膝蓋。2. 登山鞋:王士豪建議,一定要穿耐磨防滑、包覆腳踝的登山鞋,萬一在山上扭傷,受傷程度會比較小;但不要穿新鞋上高山,最好先穿去郊山走過兩遍。3. 登山服裝:衣著最內層要穿排汗衣,中層保暖衣,外層風雨衣,褲子絕對要是排汗快乾材質,不能穿牛仔褲,牛仔褲易濕不易乾,恐導致身體失溫。4. 雨衣:無論出發時天氣多好,山上天氣說變就變,一定要帶一套兩截式的雨衣或是風雨衣。行前叮嚀登山最忌 越級打怪或獨攀「登山要循序漸進,不可以越級打怪;要有同伴,不要獨攀。」Hana提醒,百岳各有難易度等級,新手一定要從初級累積經驗,才能增加難度和天數,千萬不要看別人照片很美,就貿然跟風,這樣的登山經驗通常不太好。山下也要有人知道你去哪裡、什麼時候應該要抵達哪裡,如此若發生意外,才能快速救援。
-
2022-07-10 醫聲.高齡社會
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國衛院、台灣大學籌組高齡中心 以實證研究協助政策推動
公共衛生及醫療科技進展,降低了標準化死亡率,加上少子化情形上升,台灣即將邁入老年人口佔比超過20%的超高齡社會。為此,行政院與衛生福利部指示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灣大學,共同於雲林籌組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簡稱高齡中心),推動高齡政策及研究。國衛院高齡中心執行長許志成指出,步入超高齡社會,除了關注長者生理健康外,亦須關注其心理健康、靈性健康及社會連結需求,才能讓長者步入高齡也能過得幸福。多種慢性病纏身,高齡長者多重用藥普遍。許志成表示,國人平均餘命越來越長,女性長者平均餘命超過85歲,然而近十年來,國人不健康餘命達八年上下,罹患衰弱症的長者比率達17.5%;更有超過四成的65歲以上長者,罹患三種以上慢性病。且因罹患多種慢性病長者比率高,使高齡長者「多重用藥」的現象普遍,盛行率高達30%,其中偏鄉如雲林地區等,因交通便利性低、醫療資源有限、健康觀念較弱等原因,盛行率更高,可達50%。許志成說,多重用藥導致藥物交互影響,危及長者健康,甚至造成非預期住院增加。高齡自殺率居高不下,心理健康應受重視。除了生理病痛,樂齡長者的心理健康亦受關注。許志成說,影響長者主觀幸福感的因素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及靈性健康,其中又以心理健康影響程度最大。他指出,台灣有憂鬱症的高齡者佔一到兩成;衛生福利部最新資料則顯示,高齡長者自殺率每十萬人中有26.2人,為各年齡層中最高。高齡中心的調查也發現,台灣高齡憂鬱症長者,約三成接受治療,只有11%接受適當治療且康復,高齡者的心理健康,仍有改善空間。此外,許志成強調,社會健康首重社會參與、社會連結。長者志工參與率是國際公認的重要評量指標,台灣約有12%的長者投身志工;此外,台灣高齡者就業率約8%,在亞洲排名相對低,鄰國日本有近兩成五。許志成指出,若長者二次就業,強化社會連結,也將有助幸福感產生。許志成也說,長者平均面臨五到十年不等的衰弱過程,若沒有好的靈性修養,協助調整心態,培養善終觀念,到臨終前幾年,往往會出現恐懼情緒,故靈性健康是高齡健康重要的一環,不只長者要練習,照顧者也要從旁協助。長者生活型態不同,政策擬定須相應調整。步入超高齡社會,長者健康幾乎成為國安議題。許志成表示,未來國衛院高齡中心除了從事促進高齡者身心健康的行為與社會研究外,更有臨床醫學、老化生物學、高齡政策、健康大數據研究等任務,作為國家級高齡智庫,期望透過實證整合、教育傳承、國際交流,為社會創造幸福的高齡時代。國衛院院長梁賡義期許高齡中心團隊可以廣邀學者一起努力,提供更多實證研究證據,提供政府政策作參考,讓政策更符合長者真實需求。梁賡義也點出過去各界面對長者的迷思,若把所有長者都當成同一族群看待,並不公平,並非所有長者都是年老體衰、經濟弱勢,每位長者的境遇、生活型態不盡相同;有些長者喜歡擔任志工,或者二度就業,對台灣的生產力還是有所貢獻,所以面對不同境遇的長者,在政策、策略的擬定上,自然也要有所因應、調整。高齡中心座落雲林,盼成為高齡照護典範。行政院選定台大雲林分院,由國衛院與台灣大學合作成立國家級的高齡醫學及健康福祉研究中心,打造高齡照顧計畫。衛福部長期照顧司司長祝健芳表示,2025年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中心將會是一個重要里程碑,協助研議及監測國內高齡、長照相關數據分析及議題研究,提出政策建言,供政府納入政策參考,更完善的規劃。台大副校長張上淳指出,高齡社會不可避免,若提高國人平均健康餘命,長者老後不是躺在床上,更有意義。期望高齡中心成為全國性試範案例,包括輔具使用、智能應用及結合臨床醫學,提出具體可行的全方位照護模式,推動到全國,「讓台灣對高齡者的照顧能像防治COVID-19一樣出色。」
-
2022-07-10 醫聲.高齡社會
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四大心法 長輩食在幸福 五大趨勢 健康安居養生
「媽媽以前是主管,退休後活動很多,行程還是滿檔,常沒時間吃飯或吃飯時間不固定,又偏食,真令人擔心……」「爸爸體力不好,肌力衰退,自從媽媽走後,沒人照顧爸爸午、晚餐,我平常工作忙,沒辦法回家做飯,看著爸爸日漸虛弱,我可以怎麼做?」孝親四大心法,守護樂齡長輩飲食品質。對於許多民眾來說,照顧長輩飲食,常需要花很多心思。桂冠實業營銷副總經理王振宇在「儲值健康的熟齡幸福飲食」線上直播講座中表示,在「桂冠營養研究室」相關質化研究中可看出,有些民眾雖有孝親之心,卻面臨上述困境,而進一步分析顯示,長輩常出現的飲食問題包括飲食不規律需營養修正、長期抗病需補充足量蛋白質等,更需多加留意。王振宇也觀察到,不少成年子女運用「尊重長輩好惡」、「過程循序漸進」、「用心察言觀色」與「陪伴代替嘮叨」四大心法成功改善長輩飲食品質,並讓長輩攝取到足量蛋白質、纖維質等重點營養素。符合人性的飲食,是營養攝取均衡的關鍵。在為長輩挑選食物或冷凍料理包時,這些成年子女也會有多方考量,例如:食物好不好吃、合不合口味?復熱是否快速、方便?是否富含纖維質、蛋白質?營養密度是否足夠?營養標示是否清楚?是否有多種口味可以組合變化?是否為知名品牌?都是評估要點,若食物、冷凍料理包符合這些評估要點,很容易獲得長輩、成年子女青睞,子女照顧長輩飲食的過程中,也會更安心、放心,且更有效率。「我們相信,符合人性的飲食,是攝取理想營養的關鍵,如此才能長期照顧自己和家人,輕鬆完成家庭健康目標。」王振宇認為,事實上,無論是中年人、樂齡族群,只要運用智慧,都能透過飲食力量儲值、投資未來健康,家庭氣氛也會更和樂、幸福。擁有幸福樂齡生活,健康居住環境是關鍵。「未來,想擁有什麼樣的樂齡生活?」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的答案不盡相同,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指出,健康是擁有幸福生活的基礎,而居住環境好壞更與樂齡族的健康、幸福感緊密相連。當居住環境符合「陽光充足且空氣新鮮」、「餐飲健康且值得期待」、「附有溫泉」、「具健康管理機制、隨需而醫」與「具優質護理服務」等五項趨勢,樂齡族的生活自然更幸福、自在,健康需求也可得到滿足。在「環境醫學+隨需而醫+精準餐飲+綠色休閒-第五代智慧健康園區」線上直播講座中,彭培業表示,在人口老化、氣候暖化產生的「雙化」效應下,樂齡族群多將健康視為首要之務。近來歷經COVID-19疫情衝擊,更令人深刻體會到,追求健康最重要的是提升免疫力、身心平衡,並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因此,樂齡族若住在充滿綠意、空氣好的環境,加上溫泉療癒、飲食值得期待,且就醫便利性、照護服務友善,身心就不會萎縮,健康就有穩固基礎。迎接高齡社會來臨,打造可以安居的樂齡建築。對於規劃養生地產、打造亞洲健康智慧園區有豐富經驗的彭培業而言,這一切的根基,源於十多年前環境造林計畫的啟動。他說,多年前一場發生於國道三號基隆路段的走山意外,讓他深感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因而決定投入植樹造林行列,這也是解決暖化效應的重要解方。隨後為了提升食安品質,特別打造友善食安園區;面對超高齡社會迎面而來的挑戰,開始逐步朝打造樂齡建築的目標前進。「未來,希望我們成為樂齡大國,成為全世界仿效的對象。」彭培業也期待政府政策除了聚焦長照、高齡醫療照護,更要鼓勵樂齡族朝健康老化、自主老化、活躍老化的方向邁進,如此才能減輕後代照顧重擔,醫療壓力才會減輕,樂齡族的生活也能趨於健康、幸福、有尊嚴、有價值。樂齡族幸福生活5叮嚀1.居住環境符合最新趨勢👉🏻 陽光充足且空氣新鮮。👉🏻 餐飲健康且值得期待。👉🏻 有溫泉。👉🏻 具健康管理機制、隨需而醫。👉🏻 具優質護理服務。2.飲食兼顧營養、美味👉🏻 食物可口、合口味。👉🏻 纖維質、蛋白質攝取充足。👉🏻 營養密度足夠。👉🏻 營養標示清楚。👉🏻 復熱方便、快速。👉🏻 口味多種、可組合變化。👉🏻 知名品牌、品質有保障。3.生活型態可打破界線👉🏻 在社會上可繼續有經濟貢獻。👉🏻 嘗試新工作、新技能。👉🏻 可持續做志工、與他人互動。4.經濟基礎要穩固👉🏻 健康生活經濟需求將從「養兒防老」轉成「自費規劃」。👉🏻 需政府、企業與個人共同努力,讓自由儲蓄與商業保險機制趨於完善。5.健康心態面對樂齡生活👉🏻 邁入年長階段,是一種生命的喜悅與享受。👉🏻 樂齡價值需落實於生活。
-
2022-07-09 養生.人生智慧
理想的中年是什麼模樣?6個理想生活條件:簡單社交生活、每天都說我愛你...你做到幾個?
○○:「你認為理想的中年後生活是什麼模樣?」 我說:「心跳有用力活著的感受。」 時光荏苒,白髮就從黑髮中不自覺的蹦跳出來,以前會想拚命的遮掩,拒絕接受,如今已經學會坦然。身為單身、未婚、宅在家的大齡女子,理想的四十歲大概是什麼模樣呢?我列出了六項: 1.簡單社交生活以自己為主題發展健全身心的社交體系,也就是直覺式社交方針,不介意跟陌生人聊天,發展關係,但不要投射過多情感跟劇場在不重要的人身上,分享生活卻不提供過多建議,學會傾聽卻不是垃圾桶的角色。 拒絕過多無效的花邊社交,或帶給自己負擔的人際關係,不需要把他人的情緒架在自己身上,適時淘汰一些不合宜的厭世關係。 2.生存與生活分開 學會把工作的快樂與憤怒都留在某一個時區,那不能代表人生的全部,下了班後是生活,需要營造生活的儀式感,例如閱讀、健身、追劇等等,生活的情趣可以一成不變,追求舒適為上。 不要逼自己刻意去學習,刻意去討好,刻意去改變,最終都會反噬情緒到失望,生存不應該抱持太大期望,尤其把賭注押在別人身上,把得失心收起來放在盒子裡,你喜歡的,不一定要全世界都喜歡。 【延伸閱讀:不同的人生際遇讓彼此相遇,不同的選擇讓彼此漸行漸遠... 如果哪天我消失了,你會想起我嗎?】3.專注地做一件事情 過了某個年紀,無法熬夜、沒有力氣、做什麼都無力,甚至想放棄夢想,但沒關係,允許某個階段自己過得八成廢,睡到自然醒、什麼都不做、混水摸魚到底、完全沒有上進心,對!因為這就是我的人生。 請留下兩成力氣去成為你喜歡的那個人,不需要別人給任何意見,默默的獨自前行,就會過得怡然自得。 4.記得每天都要說「我愛你」 照鏡子刷牙的時候,在捷運等車的時候,仰頭望著天空的時候,想到自己好不容易過了四十幾,累積了一萬四千多個日子的成長經驗值,沒有人可以比你更了解自己,如果連你都不愛自己,到底誰要來愛你。 人活著都會有缺點,懶惰、花心、說謊、妒忌,不需要整天拿著放大鏡檢視,別當一個十全十美的人,那太辛苦了!我愛自己,出自於我懂我自己。 5.未來不值得你過度憂慮 從二十歲開始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很擔憂「老」了之後怎麼辦?花老了就會凋零,花謝,變成土壤的養分,人也是一樣。生老病死本就是一生的循環,與其擔心老病,那不如好好養生,死了之後人都是臭皮囊,葬在哪裡與你又有何干。 人需要安居,需要旅行,需要過得精采,都是眼前的事情。未來世界會變得怎麼樣,順其自然的心態會讓你毫不畏懼。 6.選擇想要過的生活 人生的道路是多選題,而且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試題,選擇是最重要的,才會讓你心甘情願的奮力往前,不需要滿分生活,但需要甘之如飴。 安逸久了,就該選擇跳出來走坎坷的路。顛簸久了,就選擇找某一個地方休息。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人事物都一樣,只要自己選擇的,都會是最好的。 【延伸閱讀:後青春的友情,學會不執著!人生的道路上各自有了選擇,最終走上不同道路】餘生,即使最後只剩一個人,也要請多指教。 ※本文時報出版《立志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
-
2022-07-0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當醫師確診時/確診一顆藥都沒吃!身心科醫師林奕萱免疫力好,靠的是平常不提醒斷病人的二件事
新冠肺炎疫情沒有盡頭令人悶爆,高雄阮綜合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林奕萱平日在診間替病患排憂解難,雖早有染疫的心理準備,卻沒料到真的遇上了。最近疫情趨緩,林奕萱未掉以輕心,6月12日北上開會時小心翼翼,吃飯時獨對牆壁,不敢與他人共餐,也沒多與別人交談,半開玩笑地向台北友人說,「到台北都要很小心」,結果反被虧,「高雄現在比較嚴重」。儘管嚴守防疫準則,林奕萱返回高雄兩天後,起床時突然感到口鼻有點悶熱,像快感冒一樣,隨即快篩但無異狀,約隔一小時,那支快篩試劑竟浮現非常輕淡的第2條線,她好納悶「說明書指的是15分鐘內判定 」,她的試劑卻經一小時才隱約看到第2條線,到底算不算染疫?平常幫患者採檢判定時,林奕萱看到這麼淡的線,若受檢者沒什麼症狀,會建議再做PCR,但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心情就很矛盾。那天她起床時只覺得怪怪,然後症狀就消失,至傍晚相同感覺又來,才警覺不妙,晚上重篩一次,結果不到半秒,兩條線紮紮實實出現在眼前。「當時是晚間9點,我掙扎的不是確診了,而是明天一早工作滿檔。」林奕萱說,自己隔離事小,但隔天需支援快篩站及接種站,要做電話關懷門診,病患排得超多,突然確診,所有工作需由同事補位,實在感到很過意不去,還好醫院後援很強,讓她感受到支撐的力量。隔離禁足七天沒有特別不適,她放鬆心情,多喝水,期間也參加好幾場線上會議,甚至追了一部韓劇。唯一覺得怪的是,老是聞到一股驅之不散的菸味,同住家人卻都沒聞到,但無法釐清與確診有無關聯。Omicron大爆發以來,她常覺得也許哪天自己會遇上,心理早有準備,而從確診者症狀來看,平日只要落實防疫,即使感染也不需要太擔心。對抗病毒多半需倚靠免疫系統,謹守防疫原則,其實就是平常在診間會跟病人說的話,永遠在提醒大家要過規律生活和運動。這次確診,可能她平日身體有打底,僅有輕微鼻塞,久久咳嗽一次,連發燒都沒有,因此她只有多喝水、休息,一顆藥都沒吃。不過,因擔心工作臨時停擺,病人找不到她,所以在臉書自曝染疫訊息,請約診的病人不要撲空,結果意外收到許多溫暖,關切她有沒有缺什麼物資,她笑說,「可能我平常做人沒有太差」。林奕萱指出,20年前爆發SARS時她剛念大二,無法做出貢獻,20年後遇上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很樂意為防疫付出,「高雄從PCR篩檢站改為判陽站的首日,第一診就是我去的」,防疫戰役一晃就兩年多,她幾乎沒能休假超過兩天,確診隔離七天是很難得的放空,心情差很大。這次確診,她從醫師轉換成病人角色,紮實體悟確診者的心情,也實地檢驗高雄確診通報流程。她說,當晚9點快篩陽後即通報醫院,由感控同仁視訊協助判定,9點14分判陽,6分鐘後就收到衛生局簡訊通知確診注意事項,凌晨1點半再接到衛生局隔離書連結,上午10點接到衛福部隔離簡訊,10點40分接到區公所關懷電話,效率明快。以前民眾確診時會問何時解隔等許多問題,她多半制式答覆,自己染疫後,印象超鮮明,「以後病患問什麼,我都能答」。也因為平時愛採買,林奕萱笑說,確診時,家裡的物資充足,根本不擔憂,但好奇市府送的關懷包有哪些東西,也託家人領了一份。隔離一周,她發覺確診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許多人會在社群分享心情,隔離生活的點滴也成閒話家常的題材,這些都是疫情前不曾發生的事。隔離時她抱著觀摩心態參加清大試辦的「新冠肺炎線上支持團體」,聽到許多人分享確診後的不便,症狀輕微的她,頓時感到自己是很不同的存在。結束隔離返回工作崗位,林奕萱獲不少老病人送上關切,有人還煞有其事地說,看到「林醫師」臨時請假一周便猜到是確診。她說,這些診間的有趣對談也告訴大家,即使醫師,也是會生病的,大家都一起在面對這場疫情。「大家無法百分之百臆測將來會發生什麼事,能做的就是平日有所準備。」林奕萱說,新冠疫情像個突發緊急事件,誰都可能遇上,遇上時也在審視大家平常在健康上、經濟上或人際關係上是否累積足夠的「資本」,以應對突如其來的生活擾動,心境的調整,十分重要。醫師小檔案/林奕萱現職:高雄阮綜合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確診時間:6月14日如何感染:可能北上開會不明感染症狀:口鼻悶熱、鼻塞、偶而咳嗽治療:休息、多喝水給確診者一句話:確診就像人生突然迸出的一場緊急事件,平時大家不管在身體、心靈或各方面都應盡量做好準備,以迎戰無可預知的事情降臨。
-
2022-07-07 養生.抗老養生
小暑節氣開始濕熱!養生重養脾胃,常按3穴道助滋陰降火,調和氣血
明天開始進入小暑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暑為熱,小暑也即小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後將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因此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此時天氣炎熱,暑氣蒸騰,多汗少眠,易感疲倦,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異常,所以給心臟適量補充鹽分很重要;悶熱的天氣還易使人的情緒出現波動,控制不好,會影響心臟健康,因此要注意調整心態,把控情緒,平心靜氣以養心,防止“喜怒不節則傷臟”。小暑養生那麼,小暑節氣怎樣養生呢?食——切忌貪涼,宜清淡適量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養生要遵守「春夏養陽」的原則,戒除不良生活習慣損傷陽氣。炎熱的暑天,一口氣灌下一聽冰鎮飲料、吞幾根冰棒,似乎非常享受,但它對身體的危害卻無法用這一時的清爽彌補。飯後吃冷飲尤其傷脾胃,因為此時吃冷飲,加速胃壁黏膜血管收縮,胃的活動減弱,消化液分泌量減少,食物消化就會受到影響,形成飽脹狀態,引發腹瀉等消化不良症狀。此外,還要注意不可一味追求苦瓜等涼性食物,食用時需佐以蔥薑蒜、香菜、韭菜等辛溫之物。用荷葉、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食材煲成的湯粥,非常適合此時食用。衣——有時穿得少未必涼快夏天穿得少是為了散熱,但有時如果穿得太少反而不涼快。在氣溫接近或超過37℃時,皮膚不但散熱功能減弱,反而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因而夏季赤膊會感覺更熱。因此,越是暑熱難熬,越應該穿吸汗的衣服保護自己。建議穿一些淺色的薄長衣、長褲,來阻隔日光的曝曬,以利於防暑。此外,在背心外搭一件棉麻的短衫,也是不錯的辦法。吸濕材質更涼爽。所以,最好選用吸濕性良好的棉、麻、絲等天然植物纖維加工而成的衣服;有些雪紡料子看起來薄薄的,但其實是化纖製成的,透氣吸濕性差,穿著反倒悶熱。白色最適合夏天穿著。從防曬角度來說,淺黃色衣物防曬效果較差,深紅色和藏青色是最理想的防曬色,但深顏色容易吸熱。從以上兩個角度衡量,白色棉織品防曬指數達33-57,又不易吸熱,所以最適合夏天穿著。住——晚睡早起,起居要定時夏季的特點是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調整,以遲睡早起為宜。建議晚上10時至11時就寢,早上5時半至6時半起床;午飯後半小時進行短時午睡。午睡雖時間短暫,但它對改善腦部血供系統的功能、增強體力、消除疲勞、提高午後的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時午睡還可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行——做好「三防」少生病夏季要做好「三防」,即室內防著涼,室外防曬、防中暑。夏季,由於天氣炎熱,很多人喜歡長時間待在空調房,且把溫度調到很低,導致室內外溫差過大。此時進出房間,人體很難迅速調整,常會產生一系列不適反應,尤其容易患感冒、胃腸炎、肩周炎、面部神經麻痺等症,更是心腦血管病人的大忌。因此,夏季室內溫度不宜低於26℃。如果有出行需要,應選好時間,上午10時-下午3時盡量不出門,避開日光最毒辣的時候,外出時戴帽子、戴墨鏡、打遮陽傘、穿長衣長褲。其次,外出期間要少量多次補水。有條件者可隨身攜帶防暑藥物。小暑宜多按三個穴位:湧泉穴、極泉穴、陰陵泉穴天熱除了補水,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身上的湧泉、極泉和陰陵泉等三個穴位。◎湧泉:滋陰降火炎熱的夏季,出汗較多會傷氣傷陰,容易出現陰虛火旺的症狀,此時要注意滋陰降火,建議多按揉湧泉穴。位置:位於腳掌前部1/3處(不算腳趾)、腳緣兩側連線處即是穴。操作:將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較大力氣揉20次~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較好。作用:滋陰降火,緩解上火引起的口乾、眩暈、焦躁等。◎極泉:寬胸寧神很多人在室外會感覺熱的心煩,即便是回到空調房也不會很快平靜情緒,遇到棘手的工作更是容易情緒化,這個時候不妨按按極泉穴。位置:位於腋窩的頂點。操作:雙臂交叉於胸前,雙手按對側腋窩,用手指適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3分鐘左右;然後,左手上舉,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舉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次~50次,反复操作5遍。作用:寬胸寧神,調和氣血,緩解燥熱引起的心情煩躁、情緒不穩。◎陰陵泉:利水除濕夏季濕氣較重,一些人會出現脘腹脹滿、不愛吃東西、大便稀溏,甚至水腫等症狀,建議按揉一下陰陵泉。位置: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的凹陷處。取穴時,正坐屈膝,用拇指沿著小腿內側骨的內緣由下往上推按,拇指推按到膝關節下的脛骨向上彎曲凹陷處即為穴。操作:將拇指指端放於穴位處,按揉2分鐘左右,以酸脹為度。作用:加強脾胃運化,利水除濕,調理三焦,預防夏季消化道疾病的發生。
-
2022-07-07 養生.人生智慧
林志玲的優雅之道:與時光共處,優雅到老!從容面對時間與青春,不要做一個被年齡支配的女人
認真的活在每一個現在,不要做一個被年齡支配的女人我也怕「老」,人的皮囊當然會漸漸老去。我們不可能永遠保持著十幾歲青春少女的模樣,但是現在的我,對於這些已經比較坦然了。 既然沒有辦法逆齡,那我只能試著保鮮;既然沒有辦法把時間當成敵人,那就當朋友,希望時間讓我成為有故事的女人。 我想每個女生都希望, 經過時間的洗禮,大家能夠看到的是一個有趣的靈魂, 是一個願意相處、願意放在心中、願意被記得的可愛女人。 每個人都一樣,只能順著時間軸往前走, 因為那意味著青春的流逝,美好年華不再。 但你是否想過,我們在時間流逝的過程中, 換來更成熟、更有智慧的圓融與淡定, 外表的青春留不住,但可以永保青春的心境和靈魂, 它可以把你的內在打磨到發光。 學一點,修一點,生活的點滴經驗將轉化為人格的永續魅力。 既然這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不小心嘆~因為我們都沒有魔法啊)雖然不免會隨著年齡唏噓著自己的某些失去,青春啊、外貌啊、身材啊……,那麼請試著去看看現在比過去更好的自己,看看時間讓自己收穫了些什麼。 與時光共處,優雅到老我一直覺得女人有如鑽石,要歷經不斷的打磨, 才能構成不同的完美切割面,燦爛柔美,但內心強大堅定。 想要從容的和時間共處, 要接受時間的流逝,與時俱進。 誠心接納歲月累積內在的從容與優雅,就是時間給你最好的禮物。 人生,是自己可以主演得最好的一部電影,我們不會願意失去人生應有的每一個階段~不論什麼階段,都勿忘:十歲的赤子之心,二十歲的積極樂觀,三十歲的青春魅力,四十歲的智慧圓融,五十歲的淡定自在,六十歲的豁達開朗。 自始至終讓善良永駐於心,永保赤子之心,讓時間幫我們把人生這齣電影,活得更加精彩。 歲月靜好,願我們勇於感悟人生, 用清澈雙眼看見繽紛世界的好, 用淡定心態面對世事紛擾, 融入內心深處的涵養與永生學習。 即使外在經不起歲月磨礪, 魅力可能比美麗有價值。 與時光共處,優雅到老。 【ChiLing優雅小提醒】◆我們無法逆齡,但可以保鮮青春的心境和靈魂,因為它決定了我們怎麼生活。 ◆與時俱進,從容的和時間共處,做個有故事的人。 ※本文摘自遠流《剛剛好的優雅:志玲姊姊修養之道》
-
2022-07-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當醫師確診時/胸腔科權威陳欽明染疫才感悟健康重要性!提醒確診者別恐慌,當成人生難得的休息
台南奇美醫學中心品質管理中心主任暨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欽明,在6月中旬確診,雖然症狀不嚴重,但仍有好幾天感到不太舒服。他套用一句廣告詞笑說,「既然早晚都要得到新冠,為什麼不早一點得呢?」他認為,大家應以正向的心態看待染疫,「或許是老天爺給的恩賜,在忙碌的人生中,有機會停下腳步喘息、沉澱一下。」陳欽明是胸腔內科權威、專責照顧加護病房的重症病患,在這波疫情中,他並未分配到照顧新冠重症患者,而是其他疾病的重症病患。「醫院會把照顧醫師做分流,避免有疫情擴大之虞。」他表示,雖然加護醫學部裡的醫護接觸新冠病毒的機率比其他科別高,但院內的感染管控制度相當嚴格,因此醫護染疫的比率還好,而且多數科內染疫者都是社區感染。6月12日那天,他自覺有些感冒症狀,即便曾有過類似症狀,篩檢結果都是陰性,但他仍保持警覺性。13日同事告知確診,因為兩人曾在辦公室討論事情,為了以防萬一,他立即買了快篩試劑檢測,快篩結果確定「中鏢」了。別人確診時,總是七上八下的心情,但陳欽明得知確診後,馬上計畫要處理一堆事情,包括擦撞的車子要送修、要去清理堆滿書籍與資料的老家、要撰寫及審查好幾篇國外文章等等。他說,「或許是我了解新冠染疫的相關信息,才讓我不覺得害怕,終於有空閒去處理已拖延很久的事情了。」「其實身體也是有不舒服的,特別是發病後前幾天。」陳欽明表示,就像感冒一樣,有喉嚨癢、鼻塞、流鼻水、體力不濟等症狀。平常注重健康、有運動習慣、固定補充維生素D的他,染疫後一個人在老家隔離,每天喝大量的水、吃大量維生素D,有視訊看診,症狀都還好,於是沒有請醫師開藥服用,也因為沒有發燒,連常備的普拿疼都沒有使用。「國際研究證實,補充大劑量的維生素D,可以提升免疫力與細胞修復,連美國前總統川普確診時,他的醫師開出的處方也含有維生素D;研究顯示,如果重症患者體內的維生素D指標維持30 ng/mL以上,死亡的比率相對低很多。」因此,陳欽明在隔離期間採行「維生素D療法」,補充大劑量的維生素D,同時也補充維生素C,吃了這兩種維生素後,讓他感到精神及體力變好。「染疫,真的讓我獲益良多。」陳欽明表示,隔離期間,不僅做了許多平常沒空做的事,更讓自己有機會停下腳步,思索人生的方向。他一向是停不下腳步的人,上班時,總是忙工作,生病時,才感悟到「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我要對自己好一點。」陳欽明平常忙到沒空購物,生活也很節儉,但隔離期間,他開始上網買了許多東西來布置整理老家;由於不想讓太太忙著幫他弄餐點,他在早上和中午都會上網叫外送餐點,卻意外發現了這個有趣的生活模式。其實,他的太太不僅每天送餐,也不時打電話關切他的安危,「當然最感謝的人還是老婆。」剛確診時,陳欽明也不清楚通報流程,但很快地,他就搞懂了,而且還感受到「與國外相比,台灣政府真的已經幫民眾做很多了」。他以自身經驗鼓勵確診者,「盡量保護自己別染疫。但如果真的染疫了,也不要恐慌,當成人生難得的休息。」醫師小檔案姓名:陳欽明 頭銜:奇美醫學中心品質管理中心主任暨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確診時間:6月13日如何感染:可能是同事、也可能在社區感染症狀:喉嚨癢、鼻塞、癱軟、沒精神治療:吃維他命、多喝水,沒特別吃藥給確診者一句話:盡量保護自己別染疫,如果真的染疫了,不要恐慌,當成人生難得的休息。
-
2022-07-03 焦點.元氣新聞
視訊診療卡卡 燒出醫療不平權
新冠疫情下,視訊診療成趨勢,但常發生關卡處處,從掛號到看診、拿藥,程序繁複,有人寧願自行「蓋牌」成為黑數,也懶得視訊看診。專家提醒,疫情讓「不接觸醫療」成為常態,政府須思考如何讓醫療在實體與數位中「共存」,加強偏鄉及弱勢者的數位能力將是最大挑戰。據衛福部統計,參與遠距診療的診所最高為一萬兩千多家,醫院有四百多家。今年五月十五日至六月廿二日,使用遠距醫療,含視訊及電話問診人數共一八五萬人,案件數達三一二萬件,其中視訊為七成四,電話問診二成六,以診所診療占八成,醫院占兩成。七十多歲獨居的陳奶奶,五月快篩陽性,雖政府開放視訊診療,在家可用手機聯絡醫師看診,陳奶奶雖用智慧型手機講電話,但要申請「虛擬健保卡」,根本做不到。不只許多長輩反映困難,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協助父母視訊診療時,光拍快篩卡匣、藥袋等就花了卅分鐘,麻煩到一度想放棄。遠距醫療不僅在患者端「很卡」,醫師也得重新學習診斷技能。衛福部雙和醫院成人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李垣樟說,有位五十多歲確診女性,在螢幕另一頭上氣不接下氣,幸好家中有血氧機,測量發現數值過低,急叫救護車送醫。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嘉謨說,遠距診療有點像「隔空看診」,透過螢幕觀察,但受限於環境光線、手機相機解析度、色差等,可能不容易診斷。長者的數位落差外,偏鄉視訊看診也面臨問題。台東太武鄉僅有衛生所能提供醫療服務,五年前搬到太武鄉的賴先生,沒想到「就醫變得這麼麻煩」。有白內障的賴先生說,下山看診得花一整天,若要開刀就得在市區找落腳處。台東弱勢者關懷協會理事長何威霆表示,初期協助太武鄉長輩在疫情期間使用3C產品,透過視訊上團課就遇到許多困難,後續協助轉介遠距醫療,僅有三位長輩願意接受。上述案例在台灣各家庭中不斷上演,新冠疫情除病毒攻擊,也燒出數位力不足,恐影響醫療權益問題。WaCare遠距健康創辦人潘人豪表示,數位能力未來會躍升為基本能力,政府推動醫療數位化,更要避免不擅數位的偏鄉及弱勢者遭排擠。視訊看診對使用者資訊能力是一大挑戰,歸納三大原因,民眾「數位力欠缺」,政府系統「未納使用者思維」及「防弊心態造成資訊障礙」,讓民眾數位體驗雪上加霜。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說,遠距醫療在疫情期間發揮很大作用,也坦承未來推動遠距醫療有三大瓶頸,一是必須刷健保卡,健保署雖試辦虛擬健保卡,但尚不普及;二是病歷資料必須整合共享;三是開處方、領藥及繳費,是最難關卡。
-
2022-07-03 醫聲.數位健康
為視訊診療把脈2/視訊為何難用?專家分析三大原因
新冠疫情下「視訊診療」是大勢所趨,政府及人民「不得不」透過網路進行一連串醫療服務,然而使用起來卻「綁手綁腳」,專家歸納三大致命原因,包括民眾「數位力欠缺」,政府設計系統「未納入使用者思維」、以及「防弊心態造成資訊障礙」。70多歲的陳奶奶,平常用的是女兒幫她申請,可以通話、Line聯絡的簡單功能智慧型手機,今年5月因快篩陽、感染新冠肺炎,雖政府開放「視訊診療」,在家即可用手機APP聯絡醫師看診,但對陳奶奶來說是難上加難,最後靠著女兒協助,才搞定這些複雜程序,完成視訊看診及拿藥。上述案例在台灣的各個家庭中不斷上演,新冠疫情除了病毒攻擊,也燒出數位力不足,恐影響醫療權益問題。WaCare遠距健康創辦人潘人豪表示,過去的「通訊診療」是架構在「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下的產物,近期則因新冠肺炎疫情,才擴大到「居家視訊快篩陽確診」,一度放寬到慢性病者也能視訊看診。過去民眾就醫,得親自跑醫院,到櫃台掛號、候診、到診間看醫師、進行醫療行為,接著批價、到藥局領藥、藥師或護理師進行衛教。開放視訊診療後,上述流程通通轉到網路,也是問題的開始。通訊診療APP不好用 全因設計「未從使用者角度」思考現行的通訊診療平台APP,讓民眾可選擇居家附近醫療院所掛號視訊看診,但介面APP設計複雜,對醫療院所及民眾都很痛苦,大多數醫院乾脆不用,通通改叫民眾加LINE,才順利完成看診。潘人豪表示,大多數政府機關、醫院體系設計的APP,多從「提供者」、也就是政府及醫院角度來設計,他們在意的功能性、方便申報健保,對民眾來說一點都不重要,反而造成民眾使用不便。數位流程中,應以「使用者角度」來設計操作流程,提升民眾體驗好感、黏著度、滿意度,否則APP功能再多,對民眾來說都不好用;如果是高齡長者,數位力普遍較差,APP用起來更是折磨。憂盜刷 防弊心態成最大資訊障礙 那政府為何設計不好用的APP?除了沒有透過「使用者思維」來設計,另一個最擔心的就是「防弊」。像健保快易通要申請「虛擬健保卡」,得自備讀卡機、健保卡及戶口名簿,於健保署網站取得裝置認證碼後才可綁定。這樣的流程陳奶奶根本做不到,況且手機門號還是女兒的名字,申請上更是卡關,「簡直讓陳奶奶別想申請了」。潘人豪指出,多數APP設計多從「防弊」心態出發,設計出上述的流程,然而,盜刷信用卡、健保卡事件不稀奇,轉到網路世界一樣會發生,不應為了「防弊」1%的機率,造成99%的民眾使用瓶頸。數位流程防弊很重要,但應該是「容錯機制」且在「後端檢核」,而非擠在「前端防弊」,否則一線人員永遠疲於奔命,還沒提供醫療服務前,反而花大把時間為民眾「解決客服」。領用公費清冠一號曠日費時 民眾只好不通報「蓋牌」疫情期間,民眾要用視訊診療看診、拿藥,但也因為各種繁複程序,許多民眾寧願「蓋牌」,自己解決。緻宸中醫診所院長高羿宸表示,快篩陽患者若要找中醫師開公費清冠一號,須先看西醫取得確診資格,才可以到中醫開藥。許多民眾覺得視訊診療流程麻煩、或搞不懂操作方式,時常放醫師鴿子。潘人豪指出,更多民眾乾脆不通報,直接自費購買清冠一號。潘人豪表示,「視訊診療」是未來趨勢,建議政府應健全法規、明定規範,開放業界投入,讓環境市場更有競爭性,才能提升「使用者體驗」,讓醫療真正走進社區;另也應該轉換「防弊心態」,容錯機制加上後端檢核,快速處理問題,才能挪去現存的資訊障礙。偏鄉數位力、健康識能不足 難串接視訊診療衛福部推動多項政策下,投入許多醫療資源進入偏鄉,潘人豪指出,礙於偏鄉長輩資訊能力不足,多半仍仰賴實體醫療行為,像是衛生所或衛生站延伸醫療服務,或者醫學中心配合巡迴醫療車等,多以實體看診,幾乎不太使用視訊診療。潘人豪點出,偏鄉長輩更大的問題是欠缺「健康識能」,有長輩吃檳榔牙齒掉光,但不認為自己必須看牙醫,即便偏鄉巡迴醫療車開到他家門口,長輩也不會主動去問醫師。潘人豪表示,民眾享有不同權利之前,必須意識到「這是自己的權益」,就像上述偏鄉吃檳榔長輩,若沒有意識到自己要看牙醫,根本不知地處偏鄉、醫療資源不如都市充裕的現況,因此再提倡健康平權前,提升民眾「健康識能」能力更為重要,包括建構民眾的健康促進及預防醫學等知識。潘人豪表示,數位能力未來會躍升為基本能力,且數位化能大幅降低成本,數位模式只會愈來愈多,若無法融入數位世人,一定相對弱勢,政府就必須思考如何讓醫療在實體及數位「共存」,避免不善數位的偏鄉及弱勢者遭到排擠。
-
2022-07-03 醫聲.數位健康
為視訊診療把脈1/誰來協助遠距醫療最後一哩路
新冠疫情下,視訊診療是大勢所趨,但許多有過視訊看診經驗的人,卻發現關卡處處,從掛號到看診、拿藥,程序繁複,有人因此寧願自行「蓋牌」,成為黑數。專家提醒,疫情讓「不接觸的醫療」將成為常態,政府必須思考讓醫療在實體及數位「共存」,加強偏鄉及弱勢者的數位能力是必須面對的最大挑戰。長者「數位力」有限 遠距看診得靠子女協助根據衛福部統計,目前參與遠距診療的診所最高為1萬2千多家,醫院有400多家。今年5月15日至6月22日,使用遠距醫療,包括視訊及電話問診人數共185萬人,案件數達312萬件,其中視訊為7成4,電話問診2成6,以診所診療占八成,醫院占兩成。但視訊看診對許多人是艱難任務,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的父母快篩陽性,他協助二老接受視訊診療,先用LINE掛號,加入群組後,醫院再發訊提供視訊診療的系統連結。接著他再教父母開視訊鏡頭,將快篩陽性的卡匣提供給診療醫師看,再拍攝日常用藥供比對,前置作業就花了快30分鐘。70多歲獨居的陳奶奶,五月快篩陽性,雖政府開放視訊診療,在家即可用手機APP聯絡醫師看診,但陳奶奶雖然會用智慧型手機講電話,看診還是太難;想申請「虛擬健保卡」,得自備讀卡機、健保卡及戶口名簿,在健保署網站取得裝置認證碼再綁定,陳奶奶自己根本做不到。上述案例在台灣各個家庭不斷上演,新冠疫情除了病毒攻擊,也燒出數位力不足,恐影響醫療權益的窘境。數位看診程序複雜 患者寧願自費購「清冠一號」許多確診者想拿清冠一號,緻宸中醫診所院長高羿宸表示,快篩陽患者若要找中醫師開公費清冠一號,須先看西醫取得確診資格,才可以請中醫開藥。許多民眾覺得視訊診療麻煩、或搞不懂操作方式,時常放醫師鴿子。WaCare遠距健康創辦人潘人豪指出,更多民眾乾脆不通報,直接自費購買清冠一號。長期在偏鄉協助老人健康促進與就醫的潘人豪觀察,視訊看診對使用者的資訊能力是一大挑戰,光是要求身分認證需搭配健保卡、身分證與個人拍照,對許多人來說就有難度。歸納三大原因:1. 民眾「數位力欠缺」2.政府設計系統「未納入使用者思維」3.「防弊心態造成資訊障礙」,讓民眾數位體驗雪上加霜。虛擬健保卡未普及、病歷資料須共享 遠距醫療仍有關要破 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指出,遠距醫療在疫情期間發揮很大作用,他也坦承,目前因為疫情放寬遠距醫療適用對象,疫情一旦趨緩,就必須暫停。未來推動遠距醫療三大瓶頸:1. 必須刷健保卡,健保署雖試辦虛擬健保卡,但尚不普及;2. 患者病歷資料必須整合共享;3. 開處方、領藥及繳費,這也是最難的關卡。為加速推動遠距醫療,衛福部著手研擬「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修正草案」,7月7日將邀集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遠距健康策進會等團體研議,預計年底完成修訂;遠距醫療適用情形為緊急事件,如傳染病流行、災害地區,對象將放寬至矯正機關收容人、末期病人居家照顧、國際醫療等,實施項目包含開藥、診察、會診、開立檢查與檢驗單等。遠距醫療將成新日常 長者數位落差待彌補健保署長李伯璋說,遠距醫療對於偏鄉、離島、山地民眾就醫幫助很大,提升偏鄉醫療品質,這也是往後醫療服務重點,健保署去年編列一億元預算,訂為遠距醫療元年,公告全國60個山地離島及偏遠地區得以「遠距視訊診療」,提供五官科會診及急診診療,並提升偏鄉醫療醫護人員的健保服務點數。新冠肺炎疫情拉開人與人的距離,民眾可能因染疫臨時居隔,有數位能力者可透過視訊診療緩解症狀,但長者除了恐懼疫情減少外出,身心俱衰,以往城市中常見長者群聚運動、社交的場景消失,不只偏鄉,即便身處城市公寓樓宇,「老人不再同框」。遠距診療、學會下載使用虛擬健保卡、不群聚透過視訊鍛鍊身心,這些都是疫情解構後的新日常。遠距醫療項目再鬆綁可期,但不少長者不諳操作手機、電腦,無法即時取得醫療資源,凸顯台灣因數位落差所帶來的醫療不平權,以及遠距診療最後一哩路斷鏈,值得正視。聯合報為台灣數位醫療把脈,攜手政府、企業及WaCare數位健康平台等,結合產官學界共同推動醫療平權,邀請企業響應,鼓勵員工從服務身邊長者做起,例如教會長輩下載任何一健康促進app,或使用虛擬健保卡,幫助台灣長者不自我設限,自理獨立。有意響應者請聯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電郵udn.health888@gmail.com。
-
2022-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8歲以下打Novavax有望 李秉穎:食藥署已要求藥廠補件
國內新冠疫情趨緩,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表示,新冠疫情如流感一樣,一波大流行後,將為總人口的10%至30%得到感染,但不會所有人都得到感染,同時新冠病毒不斷突變,疫情可能還會有第2、第3波,如南非就有4波疫情,每一次病毒突變,就會引發一次疫情,並呼籲衛福部食藥署應盡速審核,讓青少年可以接種Novavax疫苗,可降低接種mRNA疫苗後,嚴重頭痛、心肌炎等不良反應的機會。李秉穎今上午接受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訪問。他說,即便疫情趨緩,但尚未結束,指揮中心還不會結束,因有許多防疫相關的事情還需要決定。陳時中參選台北市長後,李秉穎會不會接任指揮官?李秉穎說,他不可能接任,接任的人一定要對指揮中心內部執行面很有經驗的人。國內首批Novavax疫苗共50.4萬劑今晨抵台,預計7月8日針對18歲以上民眾施打。李秉穎說,18歲以上許多人都已打疫苗,Novavax疫苗應開放青少年施打,目前食藥署也已要求藥廠提供資料,若經審核通過應可開放,主因是青少年打Novavax疫苗,對比打mRNA疫苗出現嚴重頭痛、心肌炎等不良反應的機會比較少。至於,今天到貨的Novavax疫苗青少年能否施打,李秉穎說,這部分還需等食藥署審核的情形。主持人周玉蔻說,目前高端疫苗仍在世界衛生組織進行審查,外傳如果高端審查不過,恐影響陳時中選情。李秉穎說,那是疫苗研發問題與政府官員無關,可是高端疫苗預防是新冠病毒原始株,但現在流行是Omicron變異株,疫苗有效性能不能達標可能有困難,這是一個挑戰。李秉穎說,如果高端疫苗未挑戰成功,可以採用研發次世代疫苗或直接提出打第3劑研究,如BNT兒童疫苗當初送審臨床試驗,就是以打3劑疫苗作為條件,主因是現在流行病毒株與過往不同,因此打3劑疫苗的保護效果,才能符合WHO要求。國內新冠疫情持續兩年多,李秉穎表示,預期9月應可完全解封,但解封與疫情趨緩不見得完全平行,尤其是邊境管制,如果出國後與在國內感染病毒的情形沒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考慮再適度開放。但邊境管制目前為3+4,何時可放寬為0+7,雖然未來一定如此,但何時可以上路,這要視指揮中心態度。至於,新北市恩恩案,李秉穎說,該事件比較偏向是行政衛生機關問題,但外界不是當事人,都是霧裡看花,應要有司法體系等第三方介入研判較佳。
-
2022-06-29 養生.人生智慧
大部分情況下,沒有人真的在乎你...只有本人能決定自己的人生!3觀念打造以你為中心的未來藍圖
主動創造你想要的世界,比找到完美又適合的工作容易得多主人思維不只是「想要做自己」的口號;這樣的心態和精神,需要深度地自我覺察、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能夠肯定並發揮自己的優勢、理解並接納自己的劣勢和能力侷限,理解現實卻依然擁有積極的希望。 他們能夠把握自己前進的節奏:包含職涯發展的方向和速度。 界線清晰、信念不會受到外界噪音和雜訊的汙染和干擾,具備成熟的心智,不會反過來被自己內在的焦慮和匱乏控制。擁有駕馭自己人生風浪的強大力量。 曾經我也在大集團公司裡度過社畜生活,面對工作上的豬隊友和雷客戶不斷抱怨,覺得自己只是寄人籬下沒爹沒娘的孤兒、只是大機器裡面運轉的小螺絲釘工具人,沒有人會真正在乎和關注自己的工作。(廢話,公司又不是你家。) 從未想過自己可以重新找回主導權、只是和同事抱團取暖、發發怨言,不停重播受害者的悲苦劇情。老實說,要找到可以一起開罵的人真的很容易,大部分上班族只要罵公司或罵主管就超級來勁,畢竟批評別人總是比自己努力還要簡單很多。 我也曾經歷這樣的階段,不斷宣洩各種負面情緒、怨天尤人,但過了一陣子後我逐漸發現:沒有任何事情有所改變。一樣的問題、一樣的人,我停留在穩定而習慣的痛苦劇本中,期待下班之後暫時解脫,但隔天又要面對無解的工作地獄。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抱怨完了我的人生還是一樣痛苦。」心中逐漸出現這樣的覺悟。從那一刻起,我開始找回原本就應該存在的職涯主導權,自己規劃、自己決定、自己努力、自己負責。 那時候,我發現自己過去經常只是等待。 期待有美好的事情發生、有很棒的事情實現,但我只是等待這些事情發生。 後來我領悟到:行動比等待容易,創造合作機會比遇到夢幻工作容易,主動影響劇情比被動接受劇本容易,先為他人付出比擁有好友、認識人脈容易。 朝向你想要的目標付出的任何努力,都會加速你的夢想實現,但是等待不會,平白地等待只會等來失望。 【延伸閱讀: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那每一條路都可以!借鏡人生領域的三個Role Model,拼湊自己的未來藍圖】在自我覺醒的過程中,徹底領悟了幾件事情 一、大部分情況下,沒有人真的在乎我們的人生 ‧不要期待有人幫你,你要先幫助自己。自助而後天助。 ‧人們只是過客,給一些陳腔濫調的建議和無關痛癢的安慰。 ‧他們的比手畫腳也不是因為關心你,只有本人才會那麼在乎自己的人生。如果連你也不為了自己的人生負責,就不會有任何人為你拚命努力。 當然,一些家庭、好友或伴侶例外,能遇到的都是幸運。 二、只有本人能決定和衡量自己的人生 ‧心理學反覆提到一個重點:雖然有平均的人性趨勢,但細部來看每個人都有所不同。 ‧每個人對職場成功和幸福的定義都不同,這些全部都是自己的主觀感受。你認為成功就是成功、失敗就是失敗,最終都是由你來定義。‧你不敢主張和追求你真心想要的東西,對你的內心來說就是地獄。 你想要什麼只有你能決定。 ‧我們諮詢師會協助你找出線索,但最終的解釋權在你手中。所以我認為談職涯不能不談心理學。因為我們不是數據資料中的平均值,我們是活生生的人、有好惡和軟弱,是真實世界中的一個個體。 ‧每個人的人生和職涯都絕無僅有、與眾不同,那些想要活成其他人的人,最後都很不快樂。 三、人生是自己選擇的 ‧現在的生活,幾乎都是自己本人選擇和決定的。是我們的同意與否、接受與否、努力與否,自己選擇了現在的生活。 ‧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你就是選擇了一邊埋怨、一邊接受。 ‧沒有人的生命軌跡是被絕對預定的,先天和後天都會有所影響。當你相信命運可以改變,你才會努力到讓自己都感到驚訝的程度。 ‧當你認為人生都是宿命,你的努力也只不過是盡可能負責的水準。不夠豁出性命的努力,當然無法扭轉命運。 我也學過社會學,了解階級、貧窮和疾病是多麼抹滅一個人的努力、讓有些人的掙扎再怎麼樣也只不過是好不容易搆到其他人的起跑點。我知道。 但我相信我們學習這些,不是為了變得悲觀沮喪,而是想要在絕望的世界中開出一條希望之路、尋找破局的方法為之奮鬥,為人們創造更美好的世界、建設更美好的地上天國,才是我們學習那麼多學問和知識的目的。 有好多人逃跑了,也有很多人不曉得自己在逃跑。所謂逃跑,不是只有在戰場上兩軍交鋒才有逃跑。只要你不敢直視和面對真正的問題,耗費心思在其他彎彎繞繞的事物上,我們就是正在逃跑。 身邊很多人不就是這樣嗎?在外面努力工作拚命加班,只是不敢回家面對另外一半和小孩;每天都說今年一定要離開公司,結果過了十年都還死守原地。 逃跑的人,一輩子都在流浪;逃跑的人,一輩子都抵達不了終點。 希望你的職涯選擇,是出於追求而不是逃跑 是你知道你有想要的東西,也知道自己正在為此努力。 而不是即使光鮮亮麗依然換過一個又一個,真正的原因也許只是因為:你根本不曉得自己的人生想要什麼。 後來我終於成為自己職涯的主人,開始練習表達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聲音,對這個世界提出需要的東西、對這個世界訴說想要成就的願望。 「我要成為我想看見的改變。」如此在心中對自己說。 「你要成為你想看見的改變。」祝福你也能如此做到。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主人思維:自我覺醒世代必讀,用職涯心理學打造以你為中心的未來藍圖》
-
2022-06-27 養生.保健食品瘋
你在浪費你的錢在補充劑上嗎?為什麼過多的維生素讓人感覺恰到好處?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前天(2022-6-21)發表4篇跟維他命相關的論文。我昨天把其中兩篇做了重點整理,請看心血管疾病、癌症預防:β-胡蘿蔔素、維他命 E有害、綜合維他命無益。美國主流媒體也都有對這幾篇論文做了報導,例如CNN的Are you wasting your money on supplements? Most likely, experts say(你在浪費你的錢在補充劑上嗎? 專家說,很有可能)。不過,CNN的這篇報導其實還包括了一個標題為How safe are supplements?(補充劑有多安全?)的影片。在這個影片裡,美國CDC的醫療官Andrew Gellar醫生說美國每年有超過兩萬三千人因為服用補充劑而被送入急診室。JAMA前天發表的那四篇論文裡,有一篇是編輯評論Why Too Many Vitamins Feels Just About Right(為什麼過多的維他命感覺恰到好處)。這篇評論的作者是杜克大學的教授Peter Ubel 醫生。他是這麼自我介紹:「我是杜克大學的醫生和行為科學家。我的研究和寫作探討了影響我們生活的人性中的怪癖——理性和非理性力量的混合,影響我們的健康、幸福和社會運作的方式。」我把這篇評論翻譯如下:目前,美國成年人每年在維他命和膳食補充劑上的花費超過 100 億美元。…… USPSTF總共審查了對近 70 萬人進行維他命測試的 84 項研究,而所得到的最樂觀的結論是「需要更多證據」。面對如此平淡無奇的好處,有多少人經常食用這些不必要的補充劑?根據人口調查,人們服用維他命是為了保持健康,感覺更有活力,或者是為了安心。巧妙的營銷活動支持了這些違背證據的信念。廣告告知消費者潛在的維他命缺乏跡象包括疲勞、動力不足和頭髮稀疏。好像這個信息沒有引起足夠多的人的共鳴,他們給他們的產品貼上誘人的名字,比如「真正的力量」、「核心營養」(拐角處的 6 塊腹肌)和「不朽的精英維他命包」(因為誰會想要 以精英的方式獲得不朽?)。必需營養素加上巧妙的營銷:很明顯為什麼維他命和礦物質補充劑會如此吸引人。但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推銷這些產品未經證實的好處是如此容易,而說服人們接受拯救生命的疫苗卻是如此困難。有幾種可能的理論。首先,人們傾向於以尖銳的二分法來看待世界:好/壞,支持我/反對我。面對這種二分法的想法,維他命被歸為好和健康(相對於壞和不健康)的類別。一旦人們認為維他命是好的和健康的,第二點心理學就開始了——行為科學家稱之為劑量不敏感(dosage insensitivity)——他們假設某些東西要麼改善健康,要麼不改善健康,而忽略了這種產品的健康益處可能會因劑量而異的可能性。與這種心態一致,人們知道不攝入維他命 C 對健康有害,而攝入少量維他命 C 可以改善健康;因此,額外的攝取應該會進一步改善健康。好萊塢明星梅·韋斯特 (Mae West) 巧妙地捕捉到這種心態,她打趣說,如果一點點很棒,多點更好,「那麼過多就是恰到好處!」第三種心理現象強化了這種心態——人們對天然物質的偏見,與這些物質是否能改善他們的幸福感無關。例如,在一項研究中,人們可以在兩種藥物之間做選擇:一種被描述為天然藥物,另一種被描述為人造藥物。他們還被告知,這兩種藥物的危害和益處沒有區別。然而,他們還是會比較喜歡天然的。廣告公司認識到這種偏見,強調維他命補充劑是天然的,這意味著它們一定是對人們的健康和福祉有益。更厲害的是,他們強調他們的產品是「植物性的」,而這就意味著,人們可以通過攝入日常補充劑來彌補飲食中水果和蔬菜的不足。第四個因素進一步增強了維他命補充劑的吸引力,即行動偏見——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寧可因為有所作為而犯錯,而不要無所作為(to err toward harms of commission rather than omission)(類似台語的「有呷有保庇」)。這種行動偏見在對精英足球守門員的研究中得到了出色的證實。大型研究表明,阻擋點球的最佳策略是保持原地不動,而不是向左或向右跳躍。但是,在面對射球時,站著不動會感覺很糟糕。因此,守門員通常會向一個方向或另一個方向拋出身體,想到當對手不可避免地得分時,他們至少是有做出英勇的努力來阻止這種結果。當然,人們並不總是喜歡行動而不是不行動。考慮所有拒絕接受有益疫苗的人。這就是為什麼值得考慮維他命和疫苗之間的差異,這可能解釋這種偏好從行動到不行動的轉變。首先,人們認為維他命是天然的,而疫苗是人造的。維他命是必需的,而疫苗是可有可無的;維他命是沒有爭議的,而疫苗是政治的。此外,當人們接種疫苗時,他們會感到手臂酸痛,偶爾還會出現一兩天的流感樣症狀。儘管有這些不愉快的感覺,但他們永遠不知道疫苗是否可以防止他們生病。相比之下,當人們攝入維他命時,他們不會出現手臂酸痛或流感樣症狀。相反,他們體驗到了安慰劑效應:更多的能量、更強烈的健康感和幸福感。所以,儘管專家組說維他命補充劑的益處是微乎其微或根本不存在,但是科學事實又如何能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競爭呢?USPSTF 出色地綜合了有關維他命和礦物質補充劑對健康的影響的證據。但工作還沒有結束。如果我們希望人們停止服用不必要的維他命並開始接種拯救生命的疫苗,我們需要解決導致人們接受與證據不一致的信念的心理(和政治)因素。原文:為什麼過多的維他命感覺恰到好處
-
2022-06-24 養生.健康瘦身
90歲阿嬤減肥成網紅,YouTube衝出百萬點擊!抓住一重點,營養師孫幫糖尿病嬤健康瘦10公斤
90歲的台東阿嬤,因為太節儉吃出一身病,時常出入醫院,一年多前答應孫子營養師Sunny的減肥計畫,成功從75公斤瘦到65公斤;在紀錄短片中,自嘲身形像大象的阿嬤,聽話配合的真誠表現,感動不少人。對於祖孫一塊拍片拼健康的動機,Sunny說:「人會老會退化,懂吃、懂保養可以強健身體機能,讓精神矍鑠,減少病痛,這對資深高年級生的晚年來說最重要。」 網路上,一支「我幫阿嬤瘦下來」的YouTube影片創造了百萬點閱,影片創作者營養師Sunny黃君聖笑說:「其實這是第二次挑戰,第一次減肥是失敗了,輸給阿嬤的悲情牌。」 Sunny的阿嬤長年住在台東,有一塊菜園自給自足,非常獨立,不依賴兒孫。8、90歲的年紀,胃口還是很好,尤其愛包肉粽,一天可以吃3、4顆,因為節儉惜食,什麼都吃,臭酸也吃,拿東西給她吃也從不嫌不好吃,吃完還會跟你說:「謝謝喔」。 身高150公分的阿嬤,最胖曾胖到80公斤,有三高糖尿病、中風3次,北上就醫時就住在女兒「安媽」家裡。近年,孫子Sunny考上營養師執照,提議幫阿嬤減肥,阿嬤的反應是:「不可能啦!不可能會瘦啦!」她搞不懂,瘦下來怎麼會和健康有關?委曲地說:「別人肥沒代誌,我哪會按呢?」 聽信偏方血糖飆,乖孫出手幫減重 前年,阿嬤因為血糖過高,腳傷無法癒合,來台北就醫。Sunny趁阿嬤住在家中的3個禮拜,控制三餐份量,才減了4公斤,就被阿嬤溜了。「阿嬤看傷口好像復原了,一直吵要回台東,這裡沒有田地可以種,看她好像很可憐、很無聊的樣子,我只能順從。」 老人家的保養觀念是鄉土驚悚劇,回去後聽信偏方在傷口塗麻油,塗到蜂窩性組織炎,又沒定期吃血糖藥,一年後再送來台北,血糖值已飆到300,一度狀況危急,讓女兒安媽失眠,「那時覺得上帝要召回時不久矣。」 幸好14天後阿嬤平安出院,Sunny和安媽下定決心,「不能讓她就這樣回去,一定要幫她減重,不然又要住院了。」在半推半就下,被病體折磨到不成人形的阿嬤,總算答應配合。 熟齡減重就要「慢」,變瘦也改變心態 「理論上,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控制好熱量就會變瘦。阿嬤有糖尿病,減重要循序漸進,並監控血糖變化。」Sunny坦言,老人家年紀太大,一開始並沒把握會成功,但減重2、3個月後,醫囑血糖穩定、不用再打胰島素,後來還不用吃血糖藥,給了全家很大信心。 「減重是跑馬拉松,不是短距離衝刺,重點是長期維持。」Sunny強調,熟齡減肥要慢,要犒賞自己,因此設定每周日讓阿嬤放假,去吃火鍋、韓氏料理等她想吃的美食。 減重前,腳小小、肚子超大,自嘲像大象的阿嬤,瘦下來後讓親友驚訝讚美:「變了一個人!」 「阿嬤的改變豈止外表,還有心態。不願意接受新事物是老化的最大特徵,阿嬤變得精神好、更開朗。」像是試戴曾經反抗的助聽器,和媽媽去訂做塑身衣,「一次還訂兩件!」Sunny說。 祖孫三代當YouTuber,阿嬤出道成網紅 在安媽、Sunny安排下,祖孫三代一塊教營養當YouTuber,阿嬤的開場白是:「我是阿環小姐,又來上班了!」Sunny解釋,阿嬤年輕時開雜貨店,「阿環小姐」是客人對她的䁥稱。 雖然阿嬤知道有很多人看影片,但對「網紅」沒概念。對阿環小姐來說,拍片比較像是上班,做一件有意義的任務,才願意留在台北。 安媽透露,Sunny是阿嬤的開心果,「他拿東西給阿嬤吃時,一句歌仔戲『請了~』逗得阿嬤笑呵呵,他個性溫柔從不大小聲,反而是我當女兒的有時會大聲說話,難怪阿嬤現在說要跟他一輩子。」 「拼健康」的阿嬤如今是許多人的模範,也是Sunny的驕傲,「我常聽很多人說,我年紀大、代謝不好無法減重,我都會告訴他們,我阿嬤90歲都可以減肥成功,你還年輕,不要太快放棄。」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曾忙到要包紙尿褲上班、看到2同事暴斃立刻決定離職!意外躲過股災後,她決心過沒鬥志的生活… .一場沒有哭聲,只有爭吵聲的喪禮...4個兒子都啃老!壓垮親情的最後一根稻草:分家產.年紀愈大後才發現:過去曾奮不顧身投入、在乎、重視,一廂情願付出,終將失衡,不會有好結果
-
2022-06-24 養生.人生智慧
職場上被衝康...嫉妒是永遠的導火線!當心辦公室裡的背刺雙面人
人生總會經歷過幾場對戰,寫滿了出賣與背叛。只要是人,難免存在不同面相的自己,無論是好是壞,皆是人性。欺壓別人或表現自我,往往處於一線之隔, 在職場當中,若論及升遷、獎金、甚至加薪,更是一場爭鋒相對的無煙戰場。 職場上的嫉妒足以毀滅一個人過往的努力,讓一個好員工變成一個小人。而適切的較勁,能讓原地踏步、平庸的你,得到前進的積極助力,更有效率地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潛能。這是一翻兩瞪眼的轉念,你可以使壞、作繭自縛,卻也能水到渠成地成就自己。我們都有辦法自己操控人生,換個維度來思考,往往就能走向利己又利人的康莊大道,你不必非要一個人行進。 【延伸閱讀:我們不必是朋友!職場上與同事主管保持「社交距離」關係才會走得遠】最毒不過親密關係中的「衝康」 小王與小李是同個部門的同事,平常相處融洽、稱兄道弟互助幫忙。小李一向業績都很好,小王表現一般般,但接物處事親力親為,同事們隨口說的「王總早、 王總好」,讓小李聽得很不是滋味。正當部門要推舉一位主管職時,小王成為老闆內定的人選,小李則是落敗喪氣。小王謙虛地向老闆建議,小李其實更適合勝任主管。但另一方面,小李私下卻對老闆表示小王為人不檢點,甚至有對廠商收回扣的嫌疑。一連串無中生有、捕風捉影的說詞,讓老闆驚察,小李自始至終就不希望小王當上主管,甚至想擊垮小王。不到半年,整間公司便謠傳著小王人格瑕疵的傳聞,小王受不了人們質疑的眼光及毀謗,最終自行辭去工作。 嫉妒,最容易出現於親密關係中,特別是好友閨密、好同事、好同學,甚至是家中的兄弟姊妹。起跑點一樣,日子一旦拉長拉遠檢視,現實就會將「優與劣」、「勝與敗」寫在關係中。延伸的狀況劇是,從小我們受到的教育是不妒忌他人、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而不希望別人好的這種心態不可取,但無法打從心底祝福、欣賞的人,只得假裝表態「你值得擁有的」風度。殊不知,言行之間的「口是心非」已在在顯現了妒恨之意,成了不成熟的本能反應。 讓嫉妒轉個方向,誠實檢視自己的弱點、輸在哪裡 現實生活當中,嫉妒藏匿於各種較勁。和他人比較、面對他人的成功,那讓你感到煎熬、無地自容的憤恨便是「嫉妒」。然而,在冷靜沉著的檢視後,你看見的是自身不足的缺點,反而這一切都不能再阻饒你前進,答案如此清明地攤開在你眼前。認清也誠實接受事實,將嫉妒的情緒導向正面思考,進行良性競爭。 換言之,「稱羨」可以變成「景仰」,也可能會變成「妒忌」,要是將景仰變成自己進步的目標,態度自然能積極向上,原地埋怨沒有必要,憤恨不公也只是消耗自己的情緒。因此,當自己內心無緣由產生過意不去之情時,不要忽略自己的情緒,請深刻去瞭解、聆聽心中產生這種感覺的原因,而非讓情緒占上風,成為控制你的主人,這也是成熟的職場成年人該有的素質。能借力使力去顛覆負面思維,戰勝後便是柳暗花明的成就。 歷經職場及生活的淬鍊,許多自己內心的「競爭」大多是和自己過不去。過了三十歲,得要好好整頓自身的心理素質,有定力才能理性消化負面情緒。 【延伸閱讀:三十而立還是低薪?專家教你如何跳脫瓶頸,將月薪轉為年薪躍上高薪一族!】定力、心理素養不足,最容易被嫉妒綁架 當心理素質不成熟、看事情的觀點過於絕對,內心的「比較」就會轉化為「較勁」。若太渴望得到某樣有價值性的事物、雙方彼此客觀條件、背景及環境類似,有些主觀的個人意識、刻板印象就會讓人斷定自己最有資格擁有或取得優勢,如同以下三點: ●上天實在太不公平,他憑什麼是第一名:事實上,我們沒看見他人的付出,而輕易地斷定對方只是純粹運氣好,不是能力好。 ●在意同層級的職銜高升,卻不會在意下屬:不在同一個水準上的比較,並不會造成威脅。 ●不理智的主觀意識:現實生活中,不是每件事情必定順理成章,都是「應該會怎樣,所以會怎樣」。那麼,當「理所當然」主觀意識過重,意外發生時,第一時間多數是「怨懟、埋怨」卻不會思考問題發生的背後原因為何。 成功的人,不見得高尚到不會有嫉妒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小心眼地羨慕其他人擁有的天賦,卻不想精進自身的才能,只算得上是不知反省的嫉妒,進而妨礙未來有可能的成功。不求表面上若無其事,但如果可以抱有適當、適量的嫉妒,其實是最直接提升功力、勇氣向前的能量,藉此砥礪向前,方可成為人上人並獲得掌聲。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刪拾就定位,每走一步都珍貴》
-
2022-06-23 養生.人生智慧
我們不必是朋友!職場上與同事主管保持「社交距離」關係才會走得遠
職場上的關係,得要長期花上一些心思經營的互動,小心翼翼、相敬如賓已是必然。只是,有些人即使花了時間及力氣,終究被嫌棄到臭頭,怎麼做都不對、不甚滿意,導致自己懷疑人生,認知糟透了、無藥醫。 Maggie 三十歲那一年換了工作,由總公司特助爬升至管理部擔任行銷主任,一路走了十一年時間,忠誠於同一份工作,忠誠於同一個主管,原本意氣風發,但最終變成灰頭苦臉、黯淡無光的悲戚上班族,每天進公司就釘在座位上,一坐就是三至四小時,不時覺得自己很差勁,怎麼拚命表現都無法讓主管稱讚、認同,還要不時被主管照三餐責罵,即使不說話,主管厭惡的眼神都會讓她默默泛淚。 難道十一年時間中,她都沒有想要辭退嗎? Maggie 對我說,主管是看著自己成長的啟蒙恩師,如果自己都這麼差勁,還有哪家公司願意收留?甚至,薪水也不會太高、有展望的未來也輪不到自己。於是,她死咬著這份工作,主管也會不時碎念,一再表示Maggie 能在這個企業工作是Maggie 的榮幸,甚至語帶威脅地表示是自己為Maggie 爭取,才有她如今的職位。 每一天接收負面、消極訊息長達八至十小時,每年被如此病態的關係消耗,十一個年頭就這麼陰鬱地浪費了。在日復一日不斷被挑剔、貶低的環境當中,充滿自信的人也終將失去勇氣,充滿能量的人也總會六神無主,欠鬥志的工作心態有如魂不附體的喪屍,被命令所驅使。最後,還是因為丈夫因工作升遷調整工作地點,Maggie 才辭去工作,徹底從這場噩夢醒來,展開全新的生活。 離開半年,她才也深刻明白,不是自己有什麼嚴重的心理問題或欠缺工作能力,病灶都是自己的女主管。當時的她只知道一股腦兒地投入工作,並不明白什麼叫情感洗腦、情緒綁架,後來才明白,有些人的確會病態地以責罵的高姿態來強調自身的職場價值。 【延伸閱讀:三十而立還是低薪?專家教你如何跳脫瓶頸,將月薪轉為年薪躍上高薪一族!】以「正義」為名的職場魔人,多數欠缺自信和能力,以「磨人」得到爽快 這種透過貶低、欺壓方式來降低他人存在的人,無論主管或同事,成因多是 原生家庭及校園教育使然,他們往往長期接收了類似「你很爛、你很糟,你就是錯的」,沒有一件事情順著他的心意,未能得到認同和成就感,於是耳濡目染之下也認為只要挑剔別人,用消極的辯論壓榨真理,才能證明自己。 批評、折磨他人,在他眼裡是得到快樂、看見自我價值的捷徑。貶低別人就能得取高權,被矮化的人就能順從自己的命令,引導對方掉到精心籌謀的布局,這樣就可以控制對方,讓對方乖乖聽話;假設對方反骨、不順從,他們就會再使出更高一級的怒罵及言語威脅,說是惱羞成怒也好,亂了手腳也罷,只要用力打擊你的自尊,直到你的自信心全然瀕臨崩潰,非要看你如任人踩踏的爛泥、看你顏面盡失,才肯善罷甘休。 工作不好可以再找,但身心出了問題就有可能造成一輩子難以癒合的傷害。不管身處何種年紀及階段,健康才可以讓你延續更長遠的職涯;沒有健康,有再多願景也只是空口說白話。切記,不要長期和消極數落、過度挑剔、打壓你的人相處,時間一拉長,精神沒崩潰也只剩下半條命。 工作上若失去表現水準,若始終找不到問題的根源,或許換一份心安理得的工作,調整步伐再出發,你會比較快樂、自在踏實些。 工作不是人生全部,但人生的全部是生活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工作」二字的定義都不盡相同。剛出社會時,工作是為了證明自己有能力賺錢來維繫生活;數十年後,工作是為了增進生活品質,平衡收支開銷,甚至用來促成長遠的計畫;退休前後的工作,是興趣與實踐額外理想的表現,不與市場及年輕世代背道而馳。 可想而知,工作多是以獲得報酬為第一考量,有餘裕再來妥善規畫理想生活,所以請務必健康、良性地保持正向心態。但生活中,肯定會遇到許多破人、破事,以愛之名打著「我都是為你著想」這種冠冕堂皇的口號,經常輪番上演不負責任的言論,結果讓人矛盾,搞不清是「保護你」還是「控制狂」。 【延伸閱讀:職場上被衝康...嫉妒是永遠的導火線!當心辦公室裡的背刺雙面人】職場上維持社交距離,關係才會走得遠 職場關係就留在職場上,不必晉升為生活中交心的朋友。在同個環境,有大致的目標及共同利益,也有同樣的同事及主管,難免因為自身背景與經歷而產生衝突,好比一言不合的唇齒,再有默契也總有不小心咬到的時候,更何況是朝夕相處共事的人們。 下班了、休假了,就停緩工作上忙碌的節奏,也暫停令人煩躁的職場關係。工作永遠都做不完,但你能未雨綢繆,依「輕重緩急」來計畫出場順序。在休息時間,學會與工作上的人「暫停聯繫」,放過自己的同時,也沒人應當要苛責。這不是你的公司,做到好、做到滿,主管、老闆也不會特意感激你,只會被認定在本分做得好。不如,在工作的期間好好做事。 適時適地切換個人的工作心態,有開機、關機的時候,讓自己能走得更遠,也更健康。與各路的工作夥伴保持一定距離,這是「自愛」也是「自重」,公私分明的狀態,能讓自己「進退有據」,知己才能知彼。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刪拾就定位,每走一步都珍貴》
-
2022-06-22 養生.人生智慧
三十而立還是低薪?專家教你如何跳脫瓶頸,將月薪轉為年薪躍上高薪一族!
二十三、四歲左右脫離學生身分,距離「三十而立」的分水嶺,也只剩六年時間,若要在六年內要如傳統觀念「娶妻生子、成家立業、買房買車」,沒有幾個人做得到。主計處公布,最低的基本工資為二萬四千元,而大學生均薪資在二萬八至二萬九、碩士生約三萬二起跳計薪。如果以這數字來明確計算,多數人在三十歲前根本無法娶妻生子,連交往都要煩惱約會支出;更別說買房,許多在異地工作打拚的北漂族,連租個像樣的雅房好好度日都有困難。別說買車,休閒娛樂、存錢投資,也都只是癡人說夢的傳說。 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年輕人對於未來欠缺把握,薪水沒有漲幅,物價越來越富,而疫情也引發了職場大洗牌,失業率再創新高,工作模式被迫改變,也讓許多企業公司不願再找人,遇缺不補。當市場環境不理想、薪水無法提高的情況下,請先找出自我價值,尋求開啟副業的機會,就有可能開發額外收入。當然,你也得預先評估主要收入的正職工作是否有機會翻牌,拉高薪酬數字。未雨綢繆,為自己低薪轉高薪、月薪轉年薪。如果有困難,你就要評估自己是否選錯工作,薪酬多年未有動靜,背後原因很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 你提不出具體績效的實際數字 正常營運體制的公司都會評估每位員工的產值,以數字具體評估核心能力、績效及貢獻度。若你只是一般行政或總務部門,在企業的眼中,是門檻不高,取代性卻很高的員工。所以,即便是例行性行政工作,若不思考如何做得比別人好,加薪這件事勢必與你沾不上邊。然而,當你看著公司業務同仁,底薪、獎金,時間自由不進辦公室,薪酬高得嚇人,這是為什麼?說到地你得先認清一件事實,「業績就是公司營收的根本!」多數公司都會討好業務,甚至業務說了算,底薪配上獎金,是讓公司老闆最直接知道賺錢數字、公司產品在市場買單程度,畢竟是公司收入進帳的窗口,有數字比空談想法更實際許多。想調整薪資,無庸置疑必須以數字及表格化作為具體績效探討,公司才會認帳買單。 【延伸閱讀:我們不必是朋友!職場上與同事主管保持「社交距離」關係才會走得遠】一份工作時間待太久,欠缺漂亮履歷,沒有薪酬籌碼 二十三歲離開校園後的六年,可能很難達到「三十而立」翻身薪資。若額外加上三年的「三十三歲而立」,這「黃金十年」的曲線成長就尤其重要。三十三之前,最好有三至四份工作的履歷,最後一份工作能擔任管理職為佳。三十歲前的第一份工作作為初步的職場學習,第二份工作為探索興趣及意義,第三份工作重視熟練地專業發揮。當工作要到「順手」往往要第二份工作才有感,每份工作至少兩至三年,就稱得上是一份體面又完整的履歷,面試官更能認定你的穩定度,否則也只會對你的履歷抱持懷疑,而避免雇用穩定性低的員工。在第四份工作,年紀大致是 三十二、三歲左右,你也已明白談判技巧,瞭解自身優勢如何應對薪酬,工作的選擇上也不再心猿意馬,明白如何盡快適應工作環境,這時,你的重心就是將月薪轉為年薪,讓自己躍上高薪一族。更換工作並不是壞事,換多、換少都不好,建議三十三歲左右已有四份工作經歷,在薪酬的談判上擁有較佳的斡旋勝算。 是否有無力承擔「三高」:高難度、高壓力、高風險 許多人在同產業、同圈子的單位跳來跳去,薪資水準已到達天花板。建築師、醫師、機師等「師」字輩職業的起薪當然高,專業門檻及技術獨到,一般人難以競爭。可想而知,科技大廠、航空、藥廠肯提供居高不下的年薪及福利,你也得拿出令人驚豔的學經歷及語言專才,他們要極專業與具備額外所長的人才。另外,職務上承擔的職責任、風險及管理範圍,也會影響到薪資水準。大致上,管理職責越大,對公司及部門的影響也越高,而薪資也往往高於一般基層人員。許多高階主管及核心幹部總有睡眠問題及高血壓,甚至在健康上亮起紅燈。想拿高薪,不僅得要有專業上的本事,也有健康上的能耐。換個角度看,當你羨 慕高薪專業人士、欽羨哪個人的漂亮職銜時,現在的你可能還未負擔太多的沉重壓力,生活也算得上平穩安逸,但當然也就反映在薪酬上,或許就得減去一些期待。每個選項都有價值,有得有失。 【延伸閱讀:職場上被衝康...嫉妒是永遠的導火線!當心辦公室裡的背刺雙面人】是你無法跟著市場轉型,注定當低工時者 機會及資本,就在人潮聚集之處。過去找工作要找大型企業、最好有股票上市、資本額上億,也看得出職務上的未來發展。然而,時運不一樣了,尤其是疫情後的職場時代,你得認清自己是否有本事順應市場,如今線上趨勢所需要的「數位行銷」、「網絡運營」專業是否到位,也請一一盤點自己是否備妥這些跨領域的整合能力。善用過往的工作專業,將個人創意結合線上商業模式,早已是迎接下一個職涯世代的新趨勢。 有許多傳統產業、家族企業或老品牌,流於型式及安穩的工作模式及企業文化,一般員工只有科技的基本能力,卻做不到社群營運、物流串接銷售、數位網路的商業模式。所以,在這波疫情下,許多來不及優化營運的企業瞬間便被淘汰,而許多工作者慢了他人一大截,被淘汰之際才意識到要進修並精進其他技能,也為時已晚。只在自己的職位上拚命刷忠誠度,幫老闆實現夢想,在這個時代絕對不夠。 起風之後,有學習心態的人逆風上揚,其他人則被風吹走。未來消費者要往何處走,求職者的工作就該往哪裡去,這也是錢財流動的方向,也是後三十定位的潛規則,想要讓薪資提高,你得好好為自身的職場體質打通任督二脈,不被低薪綑綁一輩子。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刪拾就定位,每走一步都珍貴》
-
2022-06-19 醫聲.數位健康
2022高齡論壇/高齡心理健康專家解惑 失智、憂鬱、失眠都有解
編按:「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由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桂冠營養研究室、庇卡任意門合辦,邀請20位專家針對高齡生活的精神、心理健康提出實用建議,內容橫跨失智預防、長輩憂鬱症怎麼辦、長者孤獨感因應...等,更多精彩報導敬請期待7月10日《元氣周報》。在高齡化海嘯席捲的今天,「如何打造樂齡友善理想國?」、「樂齡族如何擁有幸福、美好生活?」,備受關注。今由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元氣網共同舉辦的「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線上直播活動中,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表示,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根據研究,影響長者主觀幸福感的因素,除了生理健康外,影響程度最大者為心理健康,其次是社會健康、靈性健康。長者自殺率居首位 憂鬱、失智、睡眠皆須重視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名譽教授李明濱指出,長者自殺是全球性的問題,台灣長者自殺死亡率雖有下降,去年仍有超過1千位長者自殺身亡,4千餘長者有自殺行為。而長者自殺是要解除痛苦,並非結束生命,多數痛苦源自失眠、憂鬱、焦慮、憤怒、自卑等,因此高齡族群要快樂,須從家庭、心理、社會各面向,達到生活品質的提升。一旦長者罹患失智症,無論是自身或對家人、照顧者,身心健康與幸福感都會受影響。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黃宗正解釋,失智症又分為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與路易氏體失智症三大類,症狀除了記憶、認知功能喪失之外,也可能有幻覺、睡眠障礙,甚至憂鬱傾向,相當複雜,若家中長輩出現疑似症狀,宜盡快就醫。事實上,國內高齡人口約六分之一有輕重度不等的憂鬱情況,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主治醫師張家銘指出,有別於年輕人的憂鬱,長者憂鬱症更可能伴隨身體不適,包括口乾、胃口不佳、失眠等;照顧者除了覺察長輩心理狀態、給予陪伴外,也應鼓勵就醫,同時注意自身身心狀態避免照顧者浩劫。研究顯示,台灣失眠人口逐漸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說,許多高齡長輩常有失眠問題,而睡眠由大腦所管理、是腦功能的表徵,隨年齡增長,睡眠越淺、越容易受干擾,越是步入高齡者,越應該重視睡眠。人老、心不老 調適心態面對老後生活台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長楊政達說,老化可能會影響生理,如動作遲緩、失智、睡眠等問題,而須進一步思考老化對心理、社會、大腦等健康層面的重大影響。至於要如何維持健康,這是非常重要的任務,並從年輕人的角度思考,要如何幫助家中長輩?讓長輩活得更幸福、更快樂。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吳治勳說,其實人在老的過程,一定會遇到退化及失去,但「老」對不同人來說,應是因人而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老」,因此,最重的是「心不老」,充滿彈性面對及調整生活,比去學習年輕人的東西更重要,每個人應採用智慧、慈愛,老成最適合自己的樣子,以最美好的方式面對老化。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則提醒,孤獨與孤立感可能對身心健康帶來極大傷害。他解釋,孤獨是一種因與社會缺乏連結等因素,個人主觀產生不愉悅內在感受,而社會孤立是指個人真實地斷絕於社會連結與人際關係之外,這兩項常常容易一起被提出討論。經統計,已開發國家社區60歲以上高齡民眾近3成感覺孤單,而在住宿型長照機構住民約6成感覺孤單。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郭乃文指出,隨著老化過程,大腦應要成為「抗老腦」,從全生命觀點了解過去是否被約束,應該調整一下,讓生活轉變為一種用腦設計過的生活,並以學習腦逐步成長。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則以自身為例表示,在疫情期間,晚輩可以多打電話或以視訊方式與長輩互動,讓長輩感覺備受關注,身心健康自然就會有所提升。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顧問林以正認為,人與人的連結是互相影響,有些人是正面想法,讓自己的人生更豐富,有些的想法是比較負面,這樣的連結就會讓人非常疲憊。智慧手機助功 數位足跡預測認知功能至於手機到底對長輩能發揮什麼樣的功能,是好還是壞,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指出,以前在醫院進行認知功能檢查時,得到醫院排檢查,時間過久,問題也不符合實際狀況,但現今利用智能化的手機,可以紀錄使用者的數位使用軌跡,就能推測個人的認知行為。此外,生老病死是人一生中都會遇到的事,談到在最後一哩路時到底要怎麼善終呢?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科主任、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蔡兆勳表示,安寧緩和是提供末期病人身心靈最好的照顧,是一種樂活積極並非等死,也不是浪時間的醫療行為。👇🏻👇🏻👇🏻看論壇精彩回顧👇🏻👇🏻👇🏻打造老後幸福感 樂齡族食、宿都要顧國家衛生研究院技轉及育成中心主任蔡熙文表示,對於樂齡族而言,飲食健康、居住品質與照護系統等,都深深影響其生活品質與幸福感覺。桂冠實業營銷副總經理王振宇認為,台灣家庭結構從過去的核心家庭,轉變成現在以小家庭、單親家庭、空巢家庭居多,因此民眾的備餐習慣也有所調整,特別是疫情時刻,冷凍食品的使用量明顯增加,許多家庭會搭配生鮮食品使用,而飲食對於樂齡族的幸福感可帶來深刻影響,當冷凍食品的營養價值更符合樂齡族健康需求,而味道又非常美味,兒女、照顧者就會更安心,與長輩的關係也會更圓滿、融洽。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則以「三本」祝福所有樂齡族群,他認為,樂齡族要幸福,除了本人要健康,也必須要有本事、本錢,本事是指興趣、娛樂,本錢則是財務基礎,當「三本」都充足,生活自然幸福、美好。庇卡任意門行銷總監鄭凱文表示,樂齡族退休後的生活若要幸福、健康,可以多學習、多探險,也可以多探索,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退休生活也可以有更多樂趣。
-
2022-06-11 養生.人生智慧
前氣象主播李富城想念愛妻,過馬路恍神警覺生病! 憂鬱助長失智,透過運動交友走出失落與悲傷情緒
擁有超過30年氣象播報經驗的李富城,預測功力被譽為「氣象神算」,顛覆傳統的播報方式更讓人印象深刻。卸下主播職務後仍用心經營生活,與結褵55載的另一半享受退休時光,但2019年愛妻病逝,他封閉了二年多,孤獨與茫然感湧上,直到記憶力大減才驚覺事態嚴重,擔心失智症上身。退休後努力經營生活 一夕生變故自空軍官校氣象正科系畢業的李富城,熱愛研究氣象,以上校官階申請退役後,進到電視台擔任氣象撰稿員,當時已經54歲。七年後,為了爭取上螢光幕的機會,他毛遂自薦表示願意創新氣象新聞播報,灰髮模樣在年輕主播群中格外引人注目,憑著多年在軍中的「追風」經驗,脫穎而出如願站上台前。多次精準預測颱風走向,再加上生動的「說氣象」功力、活潑解說氣象諺語,甚至還開啟了氣象call-in浪潮,親切的「李伯伯」形象深植人心。李富城受到觀眾愛戴,即使自電視台離職,仍以自由氣象人的身分受邀在颱風期間播報分析走向;82歲,正式告別螢光幕後,他在臉書發布自製影片《李富城說氣象》,延續氣象專業。除了學習3C科技、電腦軟體應用,李富城與太太張至妹享受沒有工作壓力的兩人世界,保持爬山、旅遊等興趣,人生下半場自在安好。然而這一切都在一瞬間戛然而止。想念愛妻 過馬路恍神警覺生病「2018年10月8日,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一天,至妹腹痛難耐就醫,就診後宣告大腸癌三期。」李富城忘不了當時的驚恐害怕,平日都有健身習慣,也很注意養生的人怎會罹癌呢?痛哭之後,決定接受手術和化療,但治療狀況並不佳,隔年7月,抵不過癌細胞的侵襲,摯愛在家中走了。這段時間,李富城陪伴進出醫院、求主聆聽禱告,盡力滿足愛妻的願望,最後依然天人永隔。陪病治療期間,李富城每天擔心病情,夜裡,死亡的恐懼如陰影般揮之不去,不時崩潰痛哭:「為什麼是我們?」隨著妻子的身體每下愈況,意志也跟著消沉,在生命畫下終點的那一刻,心已死去大半。結髮55載的愛妻離世,李富城精神渙散猶如冷灰,對所有事情都意興闌珊,把自己封閉起來,緊接著新冠肺炎來襲,幾乎到了足不出戶的地步,慢慢出現肩頸痠痛症狀。只是,身體的痛苦比不上心裡的糾結,喪妻之痛如此折磨,生活漸漸沒了目標,每天都過得空虛,長達二年的閉關狀態,直到某天出門到郵局辦事,過馬路時卻被自己的行為嚇到。「我怎會走到這裡?」他說,熟悉的路程變得陌生,甚至忘了原本要做什麼,猛然一回神,發現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腦中閃過「失智症」,擔心罹患不可逆的大腦退化病變。運動交友 走出失落與悲傷情緒回想過去學習力佳、記憶力好,播報過的颱風在哪一年都能記得,這二年卻時常健忘失神。李富城正視問題,就醫做核磁共振以及認知功能檢查,初步結果是嚴重憂鬱引起的功能障礙,「我不想得失智症。失去太太已經很痛苦,我不想再忘記家人、不想迷糊離世。」李富城說,母親在晚年時也有失智症狀,擅長的毛衣針線常打錯,也會懷疑有人要偷她的錢,應該是「被害妄想」的關係。李富城打起精神,做運動、出去走走,包括經營臉書與網友互動交流,許多人鼓勵他重拾長才,於是「李伯伯」又在臉書上談論氣象,偶爾也分享做菜心得,回憶母親的廚藝。再次找回生活節奏,每天早起查看氣象資料,回覆朋友或網友的提問,原本不定期舉辦的網友會,又恢復偶爾相聚,療癒彼此的心,跟朋友出遊,鬱悶的心都打開了,雖然傷痛仍在,但他希望好好活下去,告慰妻子在天之靈。憂鬱助長失智風險 走出社交孤立「失智什麼時候會來不知道,我能控制的是延緩惡化速度。」李富城努力讓自己放開心態、走出社交孤立,接觸不同的人事物,尤其是數位科技。他聽從醫師的建議:設定人生目標、常運動、多與人互動、生活作息規律,後三項已經達標,接下來是規畫家人環島行程,以及繼續經營最愛的氣象。李富城以過來人的身分發聲,暮年喪偶怎能不悲痛,但長期憂鬱會助長失智風險,只能靠自己、靠家人、朋友拉一把,回到生活軌道,期許人生另一個階段的開始。老年憂鬱與失智症失去活力並不是正常老化,很可能是老年憂鬱症的警訊,家人要多注意長輩精神狀況,包括性格與作息改變。心理師黃珮雯說,老年憂鬱症常伴隨著身體疾病,較難察覺,不要以為「上了年紀都會這樣」,憂鬱情緒長久累積會引發失智症,屆時只能透過藥物及非藥物治療改善症狀,無法治癒。
-
2022-06-08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我在一年前健康檢查發現糖尿病,糖化血色素高達15%,非常嚴重!當時根本搞不清楚哪些食物較容易影響血糖,每種食物都不確定要吃多少,非常茫然,很多東西都不敢吃,就怕病情更嚴重!」模範糖友簡女士分享,「起初因為不了解,所以盲目減少全榖雜糧類食物份量,甚至完全不吃,反而造成血糖非常不穩定,而且很容易飢餓,連情緒也受到影響。」除了遵從醫師指示按時服藥之外,正確的飲食也非常重要!經過營養師的指導,才知道自己的飲食不夠均衡,也發現每天三餐進食的內容及份量是影響血糖波動的重要因素。營養師提供的觀念,例如調整進食順序,把澱粉放在最後面、拉長進食的時間等,對血糖控制非常有幫助。營養師先讓我知道,根據體重、每天的運動量或工作量來計算應該要攝取多少熱量,然後再去調整分配食物的種類。簡女士提到,依照我的狀況可以吃兩份醣,相當於半碗五穀飯或糙米飯,搭配2份青菜、1份蛋白質,至於水果頂多是2份。「我都有監測飯前、飯後的血糖,也發現水果對我的血糖影響較大,所以可以針對自己的狀況再做調整。回診時也會把記錄帶去跟醫師討論,看看是否需要調整藥物。」簡女士說,「現在我真的覺得自己是很稱職的在找到飲食管理的訣竅並配合醫師持續用藥下,我的糖化血色素從一開始的15%降到現在的7%,進步非常多!」獲得正確的知識,並跟食物、用藥建立良好的關係非常重要。關於控糖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也不是一次就學會,簡女士說,透過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推出的「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得到即時回覆,能讓恐慌感下降很多,可以發問,也可以反覆複習,相當有幫助。糖尿病飲食管理與藥物相輔相成,掌握份量原則讓治療成效極大化從一百年前開始,糖尿病的管理有三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是飲食,第二個重點是運動,第三個重點是藥物。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治元教授表示,以台灣糖尿病病人老化程度來說,要求病人做到非常完整而且有系統的運動,比較難達成,所以一定要把握飲食和藥物管理。飲食是生活的基本,每天所需要的藥物份量,跟飲食是相對的,王治元教授說,當藥物劑量固定,如果進食太多,藥物自然沒效;如果進食太少,可能就會發生低血糖。糖友必須要有固定的飲食、固定的運動,才能讓血糖藥發揮最大效用,並把低血糖機率降到最低。台灣糖尿病病友在飲食管理上,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吃什麼?王治元教授解釋,如果腎功能正常而且沒有特殊狀況時,飲食可以不限種類,重點是「份量」。假設一天需要熱量1,500-1,800卡,必須在食物種類及份量中做好分配。首先要固定規劃自己的運動模式及運動時間,搭配好飲食的時間,並學習製做「飲食日記」。「台灣的糖尿病病友大部分都不願意接受營養師的治療,他們覺得吃東西不難,而期待久病成良醫。」王治元教授說,「營養師的價值在於引導糖友在治療過程中,不但可以吃的正確,而且有飽足感。有些糖友的血糖控制很好,可是總是有吃不飽的感覺。如何讓糖友能夠吃得飽,吃得熱量穩定,並達到血糖、糖化血色素都穩定,才是飲食控制最重要的目的。」面對剛診斷糖尿病且飲食管理不佳的病人,常得用不同的方式提供協助。王治元教授說,如果是高齡患者,應該要仰賴主要照顧者的協助,幫助規律化飲食,建立飲食關係,而且能夠幫忙做血糖監測。此外,現在也有能幫助穩定血糖的口服藥物,不須經過腎臟代謝,所以就算是有腎病的糖友也能簡單控制血糖。至於年輕糖友則是要學習以正確的心態面對糖尿病治療,有些糖尿病病友很擔心別人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在做治療的時候就會遭遇很多困難。王治元教授說,如果他願意接受醫療團隊的協助,做好飲食管理是養成生活習慣很好的機會。藉由飲食日記與血糖檢查,能夠找出血糖藥物跟食物的平衡,跟營養師配合一段時間,便能找到合適的飲食模式。製作飲食日記,拍照記錄餐點糖尿病病友在飲食上要注意幾個關鍵,王治元教授提醒,第一個是吃藥時間跟吃飯時間要完全搭配,較不會出現低血糖。當然,選擇不易造成低血糖的藥物也是重要關鍵。第二個是營養均衡,醣類、蛋白質、油脂都要攝取足夠,王治元教授說,我們會給病人一個飲食熱量表,去規劃要吃多少蛋白質、多少醣類、多少油脂。最困難的是台灣的飲食多采多姿,每種食物對血糖的影響都不同,所以很鼓勵病人拍照,用相片記錄每一餐的內容。這些資訊能夠幫助醫師、營養師評估,要如何調整飲食以及藥物才能達到平衡。「現在的營養師會根據你喜歡吃、最常吃的食物種類、份量去做調整,教導你從你喜愛的食物當中,找出最適合的飲食。」王治元教授說,「營養師也會教你做選擇,該從哪一道飲食開始,例如應該先吃蔬菜?還是先吃肉類?幫助建立正確飲食習慣,而且不會造成身體的不適。」飲食與藥物的搭配很重要,必須養成穩定飲食習慣、用藥習慣,才能長久穩定血糖與糖化血色素,並減少低血糖的發生;特別要提醒的是,有一部分糖友的低血糖可能是用藥引起,建議發生低血糖症狀時,於回診時主動與醫師反應,以便進行評估。糖友提問1:糖友可以喝酒嗎?糖尿病病人可以喝酒,但要注意份量,王治元教授說,通常是計算酒精當量,1酒精當量相當於15公克酒精,以每罐325毫升、酒精濃度4%的啤酒為例,男生一天最多喝2罐啤酒,女生最多喝1罐啤酒;紅酒的酒精濃度約是啤酒的3倍,所以只能喝1/3的量。飲酒過量,有害健康喔。糖友提問2:糖尿病能否停藥?治療過程中,醫師可能會根據體重、生活型態、血糖狀況來調整藥物,但停掉血糖藥是不切實際的想法,王治元教授叮嚀,對糖友而言,使用血糖藥能讓身體達到更穩定的生理狀態,這是非常重要的事。停掉血糖藥,對身體會有許多負面效果,甚至產生難以挽回的併發症。請與醫師、營養師密切配合,善用藥物、飲食、運動讓血糖更穩定!原文:
-
2022-06-04 養生.人生智慧
50歲必看!別跟自己過不去,不一樣的50+向全新生活展開
有人說50歲之後,活的是一種心態!吳淡如接受《遠見雜誌》採訪時提到:「每一次跑馬拉松,都很慶幸自己堅持到底。那是一種從來不放棄追求人生里程碑的野心。讓我相信我對自己的身體還是個主宰,對自己的靈魂仍能微笑相待。」村上春樹熱愛跑馬拉松,吳淡如一開始跑馬拉松也是效法他,認為村上春樹年紀比她大都可以,自己為什麼不可以?吳淡如跑過蘇格蘭的威士忌馬拉松,也跑過波爾多紅酒馬拉松,在過程中體會這是一種跟自己過不去的運動,但「充實的人生就是在種種和自己過不去的樂趣中掙扎的過程。」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表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50歲後,很多人會回顧過去,也有很多人迎向全新的展開。身為吳淡如的好友,她微笑表示,「淡如應該不會退休吧!她興趣廣泛且不斷挑戰自己,跳弗拉明戈舞、學攝影、畫畫、陶藝、品咖啡、電商,到全世界各地旅行,生活多采多姿。」除了拿到GIA寶石的鑑定師外,目前正準備考紅酒執照,體驗新的專業領域,拿到執照帶給她源源不絕力量的意義,樂在實現自我中。林萃芬表示,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這是華人發展心理學的概念。五十歲,順心也好,不順心也罷,人生的基本任務大多都完成了。有些人的焦點放在回顧過往,也有些人想開創一個新的領域,或者在同一個領域中更新,渴望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人生下半場的三個面相50歲後的人生下半場,不自我設限,可以多看多想多嘗試,有很多自我實現的可能性,可以從以下三個面相來談:❶開創更多可能性有些人很渴望退休,林萃芬本身是不太鼓勵退休的,有些人一離開職場就重心全無,有的旅行過幾次,有的成為義工,有些上過幾次課,但都維持不久,「除非很清楚知道退休後要過什麼樣的人生,不然退休會是危機的開始。」50歲後是即將到達巔峰的狀態,還大有可為,可以做的事情還相當多,這是一個很好的省思期,可以看到自己做到了什麼,多給自己一點鼓勵,原來我已經完成了這麼多事。「諮商心理師是不用退休的,很多心理學家年紀很長,依然活躍於心理學界,年紀愈長反而愈加分。」林萃芬說。多年前遇過一位諮商心理師在89歲高齡之際來台講學,有一天下了傾盆大雨,眾人語帶關切地暗示請她小心點,擔心她的身體狀況,她嗅出大家因她的年齡而格外關切,不高興地表示:「我什麼都ok,不要用年紀來評量我!」希望台灣社會可以打破對年長者的歧視,隨著年齡成長,愈來愈喜歡自己,不管做的事是不是有收穫,都能肯定自己,每項人生歷練都是生命的養分。在諮商室裡觀察到,很多當事人走到50歲後,有很深的懊惱與遺憾,覺得人生中有些目標沒有達到:懊惱過去做錯某些決定、對年輕時期錯過的事想要重新來過、否定自己的前半段,越想越覺得失落、沮喪、焦慮。林萃芬提醒,所有的50歲後都不要否定過往的努力,自我肯定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回顧過往,但不要否定自己的曾經,不管過去什麼決定都有某種程度的收穫,千萬別懊惱過去,而是要想辦法開創更多的可能性。❷中年危機是人生給的挑戰50歲後的人生,西方心理學家榮格說:「中年危機是人生給的挑戰和機遇」。這個階段,心裡懷著許多感慨與危機感,可能突然對以前深信不疑的事物產生各種懷疑,覺得生活空虛,或突然覺得自己拚命爭取的東西不再有吸引力,不再做點什麼好像會出事,進而思考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人生的意義為何?男性來諮商室討論的比例偏高,有人覺得自己停滯了,目前的工作或生活失去價值感,覺得沒有成就感,或是哪裡怪怪的,好像永遠只能追別人的車尾燈;女性年齡愈長反而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女性中年危機比較多是和對自我的角色評估與衝突有關,例如婆媳困擾,親子關係變得緊繃,面對小孩長大離家,未來能不能自立,擔心孩子在社會的變動中沒有辦法適應,會成為啃老族……。有人說中年是人生第二個「叛逆期」,驚覺生命流逝得愈來愈快,生活卻仍在原地打轉,有種現在不做,未來就來不及了的迫切感,使得中年人做出讓家人朋友驚訝的決定。例如,有人拋下高階管理職甘願從零開始、有人捨棄舒適圈到海外當義工、有人轉換跑道、有人出國流浪、有人離婚……等。❸人際關係與知性學習一個人有沒有幸福感,人際關係佔了重要的關鍵,決定生活或工作順遂與否。隨著年齡增長更需要人際關係。有些人離開職場後,生活的重心只侷限家中附近,不妨往外拓展,讓50歲後的人際關係更加自在。人到中年,很清楚自己喜歡跟什麼類型的朋友相處,沒有人是完美的,每人都有症頭、起毛的點,因為理解自己也了解對方,選擇留住相處起來舒服的朋友。林萃芬本身喜歡跟老朋友相聚,大家曾經參與對方生命中重要的階段,彼此都付出了好幾年真摯的陪伴,有各種酸甜苦辣的回憶,可以相約做些好玩的事。新朋友則能開拓視野,讓人保持心態年輕,不妨刻意在生活現場認識新朋友,錄影節目的後台就是林萃芬認識跨領域朋友的時候。在諮商室裡觀察到,50歲後不少人享受學習新事物的樂趣,對陌生領域強烈好奇,有些人會突然對園藝有興趣,種植花花草草,理解生活處處是學問,覺得很紓壓。也有些人中年後才開始學彈鋼琴,但是彈的很棒,感情和手指技術都很到位;有人熱愛學油畫,一些畫室推出基礎課程,讓初學者輕鬆畫出風景、靜物;有人學咖啡沖煮、學烹飪、烘焙,讓生活變得多采多姿。改變人生腳本,5步驟鍛練「心理肌力」「正面思考」有助人生朝理想方向發展,緞練心理肌力,避免心理能量流錯地方,感受就會有所不同!學會調整心理狀態,培養改變的勇氣,開發自我長處,接受意料之外的試煉,轉換情緒壓力,助自己免於憂鬱。❶學習消化負向情緒:透過學習來消除心裡的不甘心與憤怒,當心裡充滿正能量,就能斬斷束縛,讓情緒流動到值得的地方。❷把注意力移向快樂的經驗:承認自己做得不夠好,允許自己的不完美,想要改變人生腳本,就要轉移注意力,轉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面。❸勇於克服阻礙:人生奮鬥過程就像爬一座高山,條條大路都可能通往夢想之路;走錯路有走錯路的學習,繞遠路有繞遠路的意外收穫;只要懂得將恐懼或壓力,轉化為有建設性的行動,就能引導自己達成生命的目標。❹追求卓越比贏得勝利更加重要。❺失敗時更要肯定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力量改變破壞性的訊息,除了在成功時適度讚美自己,失敗時不要忘了回頭,看看自己一路上克服了多少困難,走了一段多麼不容易的路。若在不順逐時,仍看見自己全力以赴的畫面,就能成為生活中支撐自己的力量,那是別人奪不走的,存在心中的篤定。延伸閱讀: 。心情不好、睡不著?只要做「1件事」10分鐘,就有改善效果 。物理治療師透露"1方法",開啟身體自我修復功能,擺脫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