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7 癌症.肺癌
搜尋
心態
共找到
839
筆 文章
-
-
2022-09-25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吃好、吃飽,有足夠的時間不吃,是恢復健康的一大關鍵
許多朋友進入中年後,身體陸續出現各種症狀,體檢報告的紅字也愈來愈多,就算努力運動、控制食量,也阻擋不了體態的變化及各種疾病和退化的發生。有些朋友會想是不是哪裡吃錯了,就想找一些特殊的飲食和方法來調理身體。各種失衡的生活習慣及壓力,包括長期採用高碳水化合物而缺乏膳食纖維的飲食,讓身體無法承受過度的熱量攝取,而又缺乏足夠的非熱量營養如植化素、維生素、微量元素來進行身體療癒所需的生化反應,都會讓代謝逐漸僵化。長期下來,會覺得體力與精神無法應付日常生活。華人從小習慣以精製澱粉當作飲食的主要熱量來源,也讓身體長期暴露在胰島素的刺激,而讓代謝機制偏向以糖為主要燃料的路徑,並在現代人多吃少動的生活形態下,不知不覺進入「胰島素阻抗」的狀態。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遲緩,而讓飲食帶來的不是精力,而是血糖震盪、精神起伏不定,甚至吃飽沒多久就感覺到餓,進入一種愈吃愈餓的循環,體重降不下來、健康指數也亮起紅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調整飲食的內容,光從少吃著手,不光辛苦,即使短期減輕體重也很難維持,更別說回復健康。我將《真原醫》談到的營養重點,十年後透過《療癒的飲食與斷食》重新展開,正是希望從飲食調整開始,由身體代謝的上游著手,幫大家走出慢性病的陰影。實作上,從兩個層面進行:透過吃好、吃飽進行徹底的營養調整,然後漸進地延長不吃的時間,喚醒身體清理和療癒的本能。首先,什麼叫做吃好、吃飽?也就是在攝取足夠熱量的前提下,將過去以精製澱粉為主的飲食習慣,改成減少胰島素分泌的、含大量新鮮蔬菜的高脂低醣飲食。我們能吃飽,能得到充分的熱量、維生素和礦物質,自然不會隨時被飲食的念頭帶走、不會一天到晚想著還要吃點什麼。走出身心的匱乏感,整個人自然穩重起來,有足夠的精神應付一整天的活動與責任,而容易採用正向且豐盛的心情來面對世界。身體本來就是靈活的,走出以澱粉為主食的熱量來源單一化狀態,無論吃或不吃都可以維持運作一段時間,而不會立刻受到飲食的衝擊讓運作失衡。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配合身體的生理時鐘來做進一步的調整──延長睡眠帶來的休息,而有足夠的連續不進食時間,來啟動細胞內的自噬作用。具體的作法可以是早餐晚一點用、晚餐早一點結束,或乾脆少吃早晚其中一餐,讓身體得以進行深度的清理和療癒。當然,要順利延長不進食的時間而不會感覺餓或精神不佳,前面所談的搭配大量蔬菜的高脂低醣飲食是最好的幫助。脂肪帶來的熱量讓身體有足夠的滿足感和保護,而大量新鮮的高纖葉菜類則補充了各種生理功能所需要的完整營養。重新學會餓了才吃、不餓不吃,從「非吃不可」轉向「可以不吃」的心態,是我認為現代人最需要的一個調整。搭配飲食習氣和代謝的轉變,我也建議身邊的朋友透過拉伸、結構調整、有氧健身等運動,從能量的使用和心情的層面,進一步帶動身心正向的調整。這麼一來,一個人不但輕輕鬆鬆走出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代謝症候群的陰影,也得到活出快樂與健康的鑰匙。
-
2022-09-20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前期還有救嗎?醫師教你控制血糖關鍵和預防方式
「我的血糖、糖化血色素好像偏高,是不是要得糖尿病了?」你也有這樣的問題嗎?做了健康檢查之後,發現糖尿病相關的檢驗數值偏高,擔心自己未來會罹患糖尿病。但是事實上,不用太擔心,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控制、早期治療,就可以逆轉逐漸下滑的健康狀態哦!什麼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數值比正常值高,但沒有高到可以被診斷為糖尿病的狀態。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資料[1],每三位成年美國人就有一位處於糖尿病前期,不過這些人多半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而糖尿病前期若置之不理,在五年內,將有很高的風險演變為第二型糖尿病、心臟疾病、中風等。我是不是符合糖尿病前期呢?「健檢報告上一排檢驗數值看得霧煞煞,我有沒有罹患糖尿病前期?」其實判斷糖尿病前期最重要的兩個數值就是糖化血色素及血糖值。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的標準[2],糖尿病前期的定義為:・糖化血色素(HbA1c):5.7~6.4%・空腹血糖值(Fasting plasma glucose):100~125mg/dl・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2小時血糖:140~199mg/dl趕快看一下健檢報告,確認自己有沒有符合上面幾項吧!糖尿病前期有什麼危險性?「我還沒罹患糖尿病,應該不會有什麼危險吧?」雖然只是糖尿病前期,但也不能輕忽其嚴重性哦!糖尿病前期除了演變為第二型糖尿病以外,經研究證實如腦中風、心臟病、慢性神經病變都是有可能產生的併發症[1]。糖尿病前期不僅會造成巨觀下的心血管疾病,也會造成微觀下的微血管病變,包括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腎絲球病變等[3]。這些病變相對於心血管疾病較不易察覺,但也會對身體帶來慢性且不可逆的傷害,因此不容忽視。另外,根據一篇研究[4],排除多項干擾因素後,糖化血色素數值每增加1%,會顯著地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且結果不限於糖尿病患者。故在糖尿病前期儘早控制糖化血色素及血糖的數值,是必要且重要的。糖尿病前期可以做什麼?「那前面講了這麼多併發症,我還有救嗎?」若已經罹患糖尿病前期,也不要過度擔心,千萬不能灰心喪志,只要及早介入,就可以將血糖值降回正常範圍內,能延緩、甚至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那要怎麼做呢?・改變飲食習慣針對糖尿病前期或是糖尿病的預防,研究顯示[5],其實有多種飲食方式能有效地達到效果,像是地中海飲食、低油飲食、低醣飲食、蔬食等。病患可以在評估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其中,地中海飲食是目前較常見、有效的飲食方式。根據研究[5],地中海飲食可顯著地降低病人的糖化血色素、體重、脂肪等,更能有效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所以什麼是地中海飲食呢?」其核心內容為:食用大量的蔬菜、水果、全穀類、堅果類,使用橄欖油,輔以適當的魚類、家禽類,少吃紅肉、甜食等。聽起來很複雜,但只要持之以恆,就能逐漸遠離第二型糖尿病哦!・改變生活習慣發現自己坐太久了嗎?站起來走一走吧!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的建議,每週運動五天、每次30分鐘以上,同時減輕體重,就能有效的降低糖尿病發生的機率。不管是從飲食還是生活習慣開始著手,每天改變一點,長期下來就能一步一步達成控制哦!同場加映:「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我會得糖尿病嗎?該怎麼預防呢?」研究發現,若有親人罹患糖尿病,自己罹患糖尿病的機會就會比其他人高出許多。當然,也同時有較高的機會罹患糖尿病前期。如果你現在尚未罹患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也不用對著未知的將來空擔心,你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保持正面的心態,如上面所述。事先杜絕其他可能造成糖尿病的危險因子,就不怕疾病找上門來!基因確實對於第二型糖尿病影響很大,但是飲食及生活習慣是我們可以掌控的部分,因此不要沈浸在不可改變的事實中,而應該要透過後天的努力,扭轉先天的劣勢!參考資料:[1]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https://www.cdc.gov/diabetes/prevention/about-prediabetes.html (2022.08.26)[2] 美國糖尿病學會https://diabetes.org/diabetes/a1c/diagnosis (2022.08.26)[3] Brannick B, Wynn A, Dagogo-Jack S. Prediabetes as a toxic environment for the initiation of microvascular and 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Exp Biol Med (Maywood). 2016;241(12):1323-1331. doi:10.1177/1535370216654227[4] Khaw KT, Wareham N, Bingham S, Luben R, Welch A, Day N. Association of hemoglobin A1c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adults: the 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in Norfolk. Ann Intern Med. 2004;141(6):413-420. doi:10.7326/0003-4819-141-6-200409210-00006[5] Evert AB, Dennison M, Gardner CD, et al. Nutrition Therapy for Adults With Diabetes or Prediabetes: A Consensus Report. Diabetes Care. 2019;42(5):731-754. doi:10.2337/dci19-0014【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彗倫醫師】糖尿病前期還有救!醫師教你戰勝血糖問題】
-
2022-09-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人為何抗拒醫學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的心語」。三位實習醫學生各寫出在「醫學人文個案討論會」提出自己在臨床實習所遭逢的困難,而透過師生的討論所得到的心得。醫學生遭逢「被病人拒絕」的情境,包含問診、身體診察以及進入開刀房學習等,而更學會如何與病人溝通,以贏得病人與家屬了解醫學生參與病人照護在培育好醫師的重要性。醫學生透過一位接近生命末期的病人,慢慢地瞭解到病人以前到現在生病後生活的調整,學會適當地表達同理心,一句出自內心的「你真的辛苦了」更加能夠讓病人及家屬得到安慰。在疫情壓力之下,醫學生見證到在開刀房、隔離病房的環境下臨床教育的困難,非常感謝老師與病人願意給自己機會學習,也提醒自己,好好記住由病人身上所學到的知識技巧,在未來行醫時,能夠真的幫助到病人。「什麼!你們會跟著去手術室噢?可以不要嗎?我覺得很不安全欸!」病人一反上一秒的和顏悅色,神情開始緊繃起來。「我們只是在旁見習,並不會做什麼處置啦,主要都是站在旁邊看老師開刀而已。」我試圖緩頰。然而,病人無法接受這樣的解釋,臉色越來越鐵青。「開刀還旁邊一堆人,感覺就很不舒服啊!」病人越來越生氣地說。「這裡是教學醫院,所以都會有學生在旁見習,之前有人跟您提過嗎?」我試著用另一種方式詢問。「都沒有人跟我說會有學生的這件事情啊!」病人氣憤地說道,「要開刀都已經很緊張、很不舒服了,然後今天又叫兩個學生來這裡給我問東問西,做有的沒的檢查!」「很抱歉造成您困擾……」「現在才跟我說開刀是這樣開的,你們醫院怎麼這樣?」病人十分激動地說。「我懂您的疑慮。不過其實從學生立場來看,會覺得開刀時,老師願意讓學生在旁見習的話,表示整台手術應該是十分安全、有把握的……」我保持冷靜的語氣,希望病人能夠理解。「請叫主治醫師來說明,不要跟我說這些有的沒的,讓我清靜一下!」病人呈現快抓狂的狀態,並發出怒吼,「馬上去找你們老師(主治醫師)過來!」進入外科見習的第二天,我和同學兩人一起去探望明天要手術的病人,並進行簡單問診與身體診察。就在身體診察快要結束時,病人突然問起:「明天該不會是你們開刀吧?」我們提及只會在旁跟刀,卻就此引發了上述的對話衝突。醫學人文討論會上,我將「被病人拒絕」的情境,包含問診、身體診察乃至於跟刀、上刀等,提出來與同學、老師們進行討論。病人為何抗拒醫學生?就每天主治醫師查房前,醫學生先去問診、身體診察的情境來說,我們討論到病人拒絕醫學生的原因可能有:同樣的問題被問過太多次;認為醫學生不夠專業、容易犯錯;當下狀況不舒服或是沒有動機進行身體診察,例如:聽肺音時,原本躺著的病人還必須特別坐起來接受檢查。有同學提及,如果病人僅是表現出不耐,而沒有明言拒絕的話,便會硬著頭皮,保持平和的態度將該做的事情完成,即便有些熱臉貼冷屁股的排斥感。如果真的遭到拒絕,再去找住院醫師幫忙。背後抱持的心態是:「既然受過醫學教育,應該是有能力可以幫到病人。」我們討論到一些方法,包含:避免冗長的問診,除了確認重要問題外,將詳細的問診著重在可能遺漏的細節上;一開始接觸病人時,就可以表明自己雖然還只是學生,不過很願意花時間,聽病人訴說各種問題,也能夠幫忙傳達問題、尋找解決辦法;多做幾項身體診察,也能夠幫助病人達到更完善的照護。另外,不必執著於一次就要求所有資訊、檢查都完備,反而可以透過多次拜訪病人逐步達成,同時也能建立雙方的熟悉感。至於醫學生跟刀、上刀這件事情,確實很少主動向病人說明細節。僅提到「醫學生會參與團隊照護」,會不會病人在知道實際狀況後,反而會傾向拒絕醫學生的參與呢?「沒有人喜歡被當學習的材料」「你們認為醫學生是來向病人學習的嗎?」極富教學熱忱的陳醫師,向我們提問道。陳醫師開始說起,以前帶過的學生,也面臨過相似被病人拒絕的情形而不知所措。陳醫師在之後查房,都會當著病人的面,將該做的事情交代給學生,所有病人提出的問題,都請學生先向病人回答。學生也確實努力地去完成這些任務,並且花費很多時間與病人相處。直到後來快出院了,病人說話時已不看向陳醫師,目光反而都落在那位學生,想問的問題、想做的決定都先與那位學生訴說。「所以重點在於主治醫師願不願意放手讓學生做囉?」「只說對了一點點,」陳醫師炯炯有神地說道,「重點在於,病人能否感覺到你是來幫忙的。」「如果你的心態只是來學習,那麼病人看到你就討厭,因為沒有人喜歡被當學習的材料!」「遇到病人的問題,你也就只會想著要回去念書,對病人感到虧欠,同時又覺得自己像路障。」提到「路障」一詞,陳醫師簡直說出了醫學生當clerk的心聲啊。「自己都覺得像路障,表現起來就會是路障的樣子,病人自然也不想接受你。」陳醫師順勢說下去,「然而,如果你的心態是『幫忙』,就算被病人拒絕,依然不會感到氣餒與愧疚!」至於跟刀上刀的部分,會放手讓學生參與許多醫療處置的陳醫師,則分享到病人常問他:「陳醫師,開刀是你自己開嗎?」 「重要的事都由我來做,剩下會交給學生,但我從頭到尾會都在旁邊保護您的安全。」另外,讓學生第一次執行某些處置時,陳醫師也會向病人說明:「這是學生第一次做這件事。」不僅是對病人誠實,也是給予學生做事要一次到位的壓力。凡事都有第一次,但要怎麼樣才有資格在病人身上做事呢?與同學們討論出兩個條件:看過別人做很多次、私下練習過很多次。實際執行時,並非把病人當做練習對象,而是在嘗試幫助病人。雖然有失誤的時候,但至少問心無愧,同時也敦促自己下次一定要更進步。當然,病人絕對有權利要求醫學生不要參與。不過,以陳醫師的經驗來看,只要說明清楚,給予病人足夠的安全感,幾乎沒有病人最後會拒絕學生的幫忙。主動幫忙,像小王子接近狐狸那樣回想那次衝突,我們即刻讓老師(主治醫師)與病人通上電話。我們並未聽到詳細的對話內容,只依稀知道老師為先前沒有說明清楚而向病人道歉,病人後來也同意讓我們繼續參與手術以及後續照護。雖然如此,在手術後照顧這位病人時,我總感覺有疙瘩在,隱約感覺病人仍然不太情願由我們照顧。原本我心想,既然病人不想要我們醫學生來,那我們就別太勉強,保持距離即可。我也不禁回想起家人住院的經驗,負責照顧長輩的爸爸,見到醫學生、住院醫師等每天三番兩次前來探視,又常提問重複的問題,爸爸感到疑惑,也十分困擾。「有必要這樣一直問嗎?感覺沒什麼幫助,反而讓病人不得安寧啊!」面對爸爸的質疑,當時尚未進醫院見習的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經過這次討論,我才發覺自己可以試著改變心態,從原本的「主動學習」,轉變為願意「主動幫忙」。過往容易感到退卻,常源自於懷疑自己的能力,怕自己學得不夠,怕叨擾到病人。如今,若是秉持想要幫助病人的心態,就算還有許多不會的事物,依然可以找到自己能夠幫助病人的地方。不會因為病人一時的拒絕而退縮,因為認知到可以試著花費更多時間,慢慢與病人建立起關係。小王子的故事中,狐狸教導小王子透過每天一點點地靠近,讓小王子馴養牠,與牠建立關係。最終,小王子了解要對馴養的對象負責任,投注的心力使這份關係顯得獨特而珍貴。即使病人想要拒絕還未成為醫師的我們,透過不同的途徑,逐漸盤旋接近,讓病人感受到我們始終在旁,是願意關心與幫忙的。
-
2022-09-16 養生.抗老養生
百歲特工爺爺靠走路養生、心理豁達…堅持自理生活,目標就是不坐輪椅不灌食!
百歲人瑞陳舍華的一天是這樣過的:清晨7點起床,量血壓、測血糖,準時吃早餐;女兒在客廳、臥房共擺了3張按摩椅,方便他隨時「馬」一下,按上1個多小時,睡個回籠覺,正午12點開飯。午覺後看報、聽政論節目,尤其不能錯過疫情分析,以及每日的氣象預報。午茶時段他最是精神,喝個咖啡、吃個點心,興起時便拄著柺杖,在百坪大的宅子裡走上20多圈。「行穩致遠,一定要動才有力!」陳舍華如是道。 也許是早年軍旅生涯之故,他的聲音嘹亮,即便坐在椅子上,腰桿子還是挺直的,百年時光輕飄飄地走過,彷彿不曾在他身上多留。 然而時間並非沒有重量,近年耳力損了,眼睛也看得沒那麼清楚,饒是如此,他打起麻將還是能自摸連莊。兒子陳仲祺對父親的記性只有崇拜與讚嘆:「我爸爸是用記憶力在打麻將,一打什麼牌就用背的,在『特工爺爺』面前不能搞鬼的!」 「特工爺爺」一稱其來有自,陳舍華18歲投考軍統局東南幹部訓練班,是「情報大王」戴笠的學生。畢業後被派到敵後打游擊,一度被抓進汪精衛設立的日本特務機關「上海76號」,幸而槍決前日本宣布投降,才從虎口逃生。 老特務靠走路養生 這些驚心動魄的諜報故事,倏忽成了歷史,而今百歲老人臉上,早已不見波瀾。陳舍華笑道,現在有很多時間可以回想過去,想的倒不是年輕時的衝鋒犯險,而是家鄉的那片山、童年的那些事。 像他最近突然想通了,原來家鄉土話說的「鳥步嶺」,指的是老家浙江永康縣上馬村的地形,「兩邊高山,當中是很窄的小溪流水,一步一步往上走,就像鳥一樣走路。」 正因從小生長在僻遠山區,不管上學、找親戚,都靠一雙腿,光是從村子走到永康縣城,就要走上1天、100多華里(1華里等於0.5公里)。陳舍華回憶,中學時有年除夕,校長突然宣佈放假,他和表弟10點從永康出發,途經姑姑家已是晚餐時分。 他一個人接著往下走,漆黑山路悄無人聲,翻過嶺口見著一點光火,原來是弟弟提著燈籠來接他吃年夜飯。「後來聽家鄉長輩說,那條路上是有野狼的,搭上肩一咬,人就沒了,回想起來好可怕,現在我可不敢(走)!」他大笑。 或許從小練出腿力,他唯一的養生之道,就是「走路」而已。陳舍華說,以前同事打太極、練氣功,但他就是一個勁兒地走。過去公職配發的宿舍在青年公園附近,辦公室則在館前路,只要天晴,上下班都靠步行。一路經過植物園、建中、西門町,穿過廣州街、彎進昔日新公園,「一點都不覺得累!」 這習慣延續到退休,即便不再需要趕上班,依然故我。「我退休第2天,已經結婚的二女兒打電話來問媽媽:爸爸退休怎麼樣?」原本擔心老爸不適應退休生活,孰料他「很輕鬆、睡飽了,就幫忙太太做家事、打掃,到公園走路運動。」 堅持自理生活,不坐輪椅不灌食 他對退休沒有特意規劃,但自理生活是一向的堅持。退休後仍常牽著愛犬到公園快步走,每日的家務也是運動之一,而且一做就是20多年,哪怕家裡請了打掃阿姨,到80歲還搶著拖地。 每天必聽政論節目與京劇調劑,報紙則從大標題看起,再用放大鏡看小字,瞭解今日今事,才不致與社會脫節。他笑說,以前從沙發走到房間,可以一口氣來回走上10分鐘,現在縮短到5分鐘,累了就休息。 長期與父親同住的四女兒陳仲完觀察,雖然家族有長壽基因,如爺爺、伯叔都活逾90歲,其中更有兩位近百高齡,但能夠不臥床、不坐輪椅,真的不容易。 陳仲完說,爸爸極其自律,雖然近70歲發現罹患糖尿病,又有皮膚過敏的毛病,但醫生一下令,他便捨棄喜食愛物,連最喜歡吃的芋頭都上了黑名單,「他非常努力遵守醫生的話,就是不願意走到灌食這一步。」 陳仲祺則笑道,雖然父親與兩個姊姊同住,但畢竟年事已高,需要多個人來照料,偏偏從他88歲起開始申請外傭,竟一直不符合巴氏量表資格,直到91歲終於請到。但老人家個性體貼,就算淺眠易醒,也怕吵醒外傭、女兒,索性就在床上做伸展運動,常一做就是2個小時。 「他的長壽,除了走路運動、聽醫生交代的話,也是因為心態。」陳仲祺說,父親仕途不算順利,科長一當就是18年,但他從未鬱鬱寡歡,反倒常說:「幾個兒女都有成就,就要享受啊!」 闖過兩次生死關,豁達看人生 外人看他總大嗓門、笑呵呵,彷彿人生未經風波,其實陳舍華生平遭遇兩次「該死沒有死」,除了23歲險遭日本特務抓去槍斃,再來就是45歲遇上「火車撞公車」事故。 當時12名傷者中,他受創最重,不但右耳削去半邊,左臂膀的筋絡也斷了,送到台大醫院時已呈休克。「血輸不進去,人一下醒,一下子昏迷。」徘徊鬼門關前,全賴信仰與對家人的責任心,讓他搶回一命。 陳舍華回憶,當時老么尚在襁褓之中,大女兒也才國中年紀,石膏拿掉後手臂卻伸不直,「心裡很氣,家裡這麼多孩子,病假、事假都請滿了,怎麼辦?」後來輾轉到高雄請漢醫接骨,那痛是常人所不能忍,他卻為了重回職場咬牙吞下。 「人家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以前覺得是安慰的話,現在年紀大了,覺得真有道理!」陳舍華說,也許是信仰和自己的處世態度,「覺得什麼都不缺,兒女都孝順,沒有人像我(生活)安排得這麼好!」 歷波折不改樂觀,才能享後福 他年少時立志「寧可人負我,我不負人家」,後來讀書、工作,總要求自己不違此願。1949年來台後,從軍職轉公職,薪水不高,還要養6個孩子,但親友舊識求助,總不忍心推掉,好幾次組自助會幫人周轉,結果對方倒會捲款而去,都是由他賠錢了事。 「發生這種事,心裡頭有懊惱,但過兩天就忘了!」生性豁達的他坦言,「我的優點就是缺點,人家都說我是老好人、很笨,現在想想都覺得好笑,但可能也是這樣,才能享後福。」 儘管人生幾歷風暴,千金散去,兒女都笑他「不知道被倒掉幾間房子」,但他不改豁達,「我不貪名利,不懊惱、不會想不開,笑得出來,挫折就能面對解決。」陳舍華輕輕一笑,臉上的皺紋彷彿被熨平,或許長壽的秘訣無他,能智慧笑看人生波折起伏,才能傲然說出這一句:「心態好,才能活得久!」●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被告知乳癌,不是怕乳房切除,是怕要接受化療!節拍式口服化學治療,讓病人不害怕 .她罹精神病、善忘,卻60多歲看起來像30歲!擁有忘記智慧,活在自己快樂裡,好過活在別人眼裡.「一輩子跟活死人沒兩樣!」他聽爸爸話當公務員,臨終卻抱憾…子女成年後,接納與欣賞就夠了
-
2022-09-14 焦點.長期照護
桃園榮家找辣妹熱舞蹭阿公,該不該?網友意見幾乎一面倒!
近日桃園榮民之家榮家辦理中秋聯歡豔舞助興影片引起熱烈討論(>>看詳細新聞),舞者於熱舞過程中動作大膽,影片傳出引發各方爭議,但網友意見幾乎一面倒,「讓阿伯開心,總比坐在那兒打瞌睡好」、「我可以預約卅年後住進來嗎?」,連醫師和長照專家也說,從需求面來看,成年及老年人很重要的基本需求應該被尊重。《元氣網》為大家整理事件經過及各方意見,提供長照更多想像與可能。 桃園榮家:傳遞溫暖打破長者的孤獨感桃園榮民之家為緩解長輩過節「孤獨感」,今年中秋節前夕相隔兩年舉辦晚會,找來勁歌熱舞團,但因舞者動作火辣大膽,甚至讓長者摸胸,尺度相當大,影片傳出後引發爭議。桃園榮家解釋,節慶活動因應長輩需求舉辦,因舞者熱情引發輿論討論,將會檢討。但桃園榮家表示,「孤寂是行動不便或是年邁長者普遍的心理特徵。」今年中秋晚會是相隔兩年首度舉辦實體活動,長輩相當期待及興奮,因應長輩需求,過去常舉辦唱跳活動,藉歡樂氣氛讓舞者與長者親切握手互動,傳遞溫暖打破長者的疏離感,期間還有長者太過感動而落淚,甚至從輪椅上站起來。贊成網友:最重要的是老人家開心網友留言:「其中有阿公感動,從輪椅站起來….不就證明這是成功的活動嗎⋯⋯」、「老人家開心就好。酸民是在靠背什麼啊」、還有人很氣憤「是應該要檢討(怒)!應該也要辦老奶奶的!」、「難道辦古箏表演,會對阿公比較好嗎?」、「最重要的是老人家開心,你看他們多開心啊!」反對網友: 太刺激對長輩不好當也有人持反對意見,「這種活動是在製造需求,而不是滿足需求。」還有人擔心太刺激對長輩不好,「老人家若興奮過度,容易有高血壓和心臟問題,該正視並維護年長者安全。」主張應有醫師及護理人員在場,救護車也要待命。榮家的安排獲得不少醫師支持。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在臉書認為,舞者和榮家都值得讚許,但下次該注意,改請猛男舞者,讓長輩換換口味。沈政男:脫衣舞搬進安養院,國外早有先例沈政男說,把脫衣舞搬進安養院表演,國外早有先例。2014年,美國就有安養院上演猛男秀,看得老人家心花怒放,不過家屬卻告到法院,稱這對老人家不妥。但他認為,「任何可以引發老人家興趣的活動,都是好活動」。而以其從醫以來觀察及經驗,帶失智老人家做活動,最困難就是引發他們的興趣,很多時候準備了半天,以為長輩反應會很熱烈,未料卻是睡成一片,表演者就像對著一堵牆在自言自語,而感到挫折。反觀,清涼熱舞有很大的功效,因為感官刺激相當強烈,保證阿公阿嬤不會睡著;此外,這類表演也是一種滿足性慾的管道,而老人家跟年輕人一樣,也會有情慾需求。因此這樣的活動,沒什麼不好,安養院的用心,其實值得讚許。沈政男甚至認為,脫衣舞與其他色情表演,在台灣社會無法正當存在,是退步的象徵。還好民間的活力仍然存在,還有人願意抵抗異樣眼光,繼續從事這樣的表演。而他也給榮家建議,下次該注意的是,改成請一團猛男舞者,讓阿公阿嬤換換口味。姜冠宇:長照不應該被限制想像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師姜冠宇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桃園榮民之家什麼狀況他不清楚,但長照本身不應該被限制想像,試想,如果畫面是金盞花大酒店,是西裝筆挺健康老爺爺,他大方花錢買這些表演,外界還會怒罵不像話嗎?這個活動真正失職的是不夠平權,沒有顧及到阿嬤也有看猛男跳舞、與猛男互動的權利。姜冠宇說,如果有什麼事情讓長者心情好,可刺激他們的腦部血液循環、增加食慾和運動耐受度,這也是漸進增加長者的免疫力;表演者注意感控措施,不會擴大養護機構的感染;活動細節沒有侵犯他人、觸犯法律、犯罪意圖的問題,也不會對身體真的造成危害,如造成腦血管破裂的狀況就好,剩下的外界加諸他人的道德觀感問題而已。專家:滿足長輩需求 社會應正面檢視也有專家表示,機構對長者來說就是「家」,但礙於失能等因素,無法自由行動,近年機構舉辦活動多希望滿足住民需求,評鑑也特別強調「住民滿意度」,不少活動因應長輩建議而舉辦,如一個月一次的「快樂餐」,讓長輩吃他們想吃的食物,如炸雞等,勁歌熱舞某種程度也是為了滿足長輩需求,社會應正面檢視。另外,性仍人之大欲,但大家普遍對老後性需求避而不談。醫師指出,相較年輕時,老後需求轉往身心層面,像是觸摸皮膚、牽手、親吻等,或尋找第二春,也能滿足心靈需求。新竹榮家設立「榮莒室」 有需提出申請新竹榮民之家今年七月設立「榮莒室」,提供衛浴、冷氣、電視等設備媲美旅館,藉以解決榮民生理性需求,只要是榮家住民或夫妻檔有性需求都可申請使用。三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謝嘉娟指出,雖然隨年紀增長、荷爾蒙變化,老年人仍希望有親吻、擁抱等肢體接觸,滿足身體與心靈;喪偶或單身長者會透過社團活動認識其他單身男性或女性,近一步交往或第二春,家中後輩應以開放心態對待。手天使服務 滿足老人及身心障礙者 一名不具名照顧服務專家表示,曾有照服員協助長者代購飛機杯等情趣用品,或鼓勵長者尋求第二春,多認識其他新朋友。國內外為滿足老人家或身心障礙者性需求,則有「手天使」提供相關服務,協助安撫情緒。但謝嘉娟提醒,若長者突然性情大變或出現嚴重情緒變化等精神症狀,也要警覺是否有內科疾病。先前一名伯伯本來彬彬有禮,有天開始亂脫衣服、裸奔,原因是內科疾病導致瞻望所引起;也有長者突然會摸護理師屁股、牽別人手;還有一位病人突然脾氣暴躁,經過電腦斷層發現長腦瘤,都必須要注意。謝嘉娟說,老年男性若因性功能障礙而服藥,需注意藥物來源,避免買到偽藥,若老人家同時有心血管疾病,正使用含有硝化甘油成分的藥物,也要注意藥物交互作用,應與泌尿科醫師討論。
-
2022-09-13 養生.人生智慧
只活到85歲的規劃已不適用 福澤喬:為老後準備遠比大家認為的更重要
編按:因應超高齡社會可能帶來的各種變動,我們如何從他山之石中汲取經驗?擁有超過20年駐日新聞特派員經歷的專欄作家福澤喬認為:「若百歲時代將成為必然的趨勢,為老後準備,遠比大家認為的更重要。」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人口數在2021年底已突破380萬人,比例來到16%,並推估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65歲以上人口將突破20%大關。面對超高齡社會所衍生的各種衝擊,擁有豐富駐日經驗,並且長年觀察日本社會及政經各方面的專欄作家福澤喬認為,屬於高齡大國的日本,有許多值得台灣作為參考之處。在日本,由於社會環境、人口結構的變化,無法再獲得保障與照顧的高齡者們,衍生了許多令人感到不安的現狀:從「下流老人」、「孤獨死」,到家人子女無力照顧長者而產生的長照悲劇,都是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我認為在經濟、社會各個層面的問題上,日本可以說都是走在台灣的前面,如果已經預見到前方有這些別人曾經掉下去的坑,我們現在就應該想辦法避開它,而不是繼續往同樣的老路走,那樣我會覺得非常可惜。」福澤喬說。過去只活到85歲的規劃 未來將不再適用 高齡化社會首先帶來的影響就是:人口組成的改變。根據2021年的統計,日本65歲以上人口已經逼近30%,社會結構從原本的金字塔狀,逐漸成為倒三角形(高齡人口比青壯人口數量多)。因此,過去對於人生時間軸大多設定只活到85歲左右的規劃,也已經隨著平均壽命的不斷延長,逐漸不再適用。「過去大多數人習慣把人生切成三塊:從出生到求學的20年左右期間稱為成長期,接著進入職場,成為社會主要的勞動力和經濟支柱,直到65歲屆齡退休,並度過往後15~20年的餘生。」當平均壽命延長、最後這段「第三人生」可能延長到20年以上甚至30年的時候,這樣的人生規劃就明顯不再足以應對。高齡人口不斷增加,除了讓青壯人口的扶養負擔逐漸變得沉重,政府原本預定給予高齡者的年金、社會褔利等各方面的支援和預算,也不得不隨著調整。另一方面,高齡者的照護問題也逐漸浮現。50~60歲的中年世代照顧70、80歲的長者,甚至是高齡夫妻之間的「老老照護」,更成為稀鬆平常的社會現狀。當「長壽不再成為一種祝福」,日本社會隱然出現一種厭老、仇老的氛圍,網路上甚至有人以「老害」形容對社會沒有貢獻、只會加重負擔的高齡者。「雖然台灣在社會氛圍上對長者還是相對尊重,比較不會有這樣的言論,但高齡化會增加世代對立,的確是事實。」退休概念將逐漸不存在 如何找出終身投入的熱情?那麼,迎接人生百年時代,我們該如何準備?福澤喬認為,應該改為以50歲做為分水嶺,分為上、下半場。「退休這個概念,往後會慢慢消失。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工作一輩子沒辦法休息,而是工作型態應該要隨著人生階段調整。」在50歲以前,工作可能是為了維持生計、或是擔起家中的經濟責任,多少有些無法隨心所欲的成分。因此,在上半場對社會的貢獻和付出告一段落、也完成大部分的人生重要規劃後,到了過50歲,則應該專注在兩件事上:終身學習、並成為一個可以持續給予的人。這個「給予」,有可能是投入公益、投入新的知識和興趣,或者是把自己的經驗傳承給下一個世代,就不會像過去很多退休族,在離開職場的時候有強烈的中斷感。「在50歲之後,因為有了上半場的累積,因此即使同樣是工作,也可以把更多心力投注在自己想做的事身上,甚至可以重拾自己過去未能完成的夢想。如果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享受生活,那自然就不會像工作一樣覺得辛苦。」在成為專欄評論作家以前,從事媒體工作的福澤喬也曾經歷中年轉業、投資創業失敗等過程,「最後我決定寫自己最擅長也最感興趣的日本觀察文章,一方面也是一種自我累積,寫著寫著,就逐漸有專欄、出版的邀約,如果不是我保持這個寫作的習慣,大概也不會有後來這些機會。」與其期待政府幫助 不如從自己做起取了一個乍聽之下以為是日本人的筆名「福澤喬」,但他笑說,除了因為外婆是日本人而有1/4的日本血統,在派駐日本之前,他其實對這個國家一無所知,除了日文一句不通,「我連那個時候全台灣男生都在迷的酒井法子是誰都不知道。」福澤喬認為,台灣人看日本有兩種角度:「一種就是從下往上仰望,覺得日本什麼都好、什麼都比台灣強;另一類就是從上往下看、怎麼看日本都覺得不順眼、討厭的人。但這兩種角度,其實都不客觀,任何一個國家都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也同時存在引以為戒之處。」福澤喬認為,台灣在思考很多社會問題的時候,習慣先問「政府能為我們做什麼?」但這其實正是台灣和日本最大的差異──日本人習慣先問:自己能做什麼。「當然這也和日本行政體系運轉的效率比較慢有關,真的等到政府從制度面著手,那可能根本來不及。」因此,相較於政府組織,在日本許多社會層面的改革,反而都是從民間組織開始。例如,日本不少企業開始鼓勵員工提早退休,但以「顧問」的身分回聘,以像是「師徒制」的方式,給予年輕員工在實務上的指導,一周可能只需要出勤2~3天,除了沒有工作壓力,也不會阻擋了年輕員工的升遷管道,但是仍然能善用資深員工的職場經驗與人力資源。在日本,也有許多熟齡族打破了年齡的刻板印象,盡情揮灑出獨特又精采的人生。他們可以是Youtuber網紅、健身教練,或是重回校園取得真正的學位、甚至活用所學進而二次創業。「從這些例子我們看到,阻礙的從來只有心態、而非年齡。」「重新定義人生的時間軸、保持著開放的心態,並且持續充實自己,那麼老後就不再讓人憂懼,而有另一種發光發熱的可能!」原文:過去日本,明日台灣!福澤喬:只活85歲的規劃已不適用,日本如何迎接人生100歲時代?
-
2022-09-10 養生.人生智慧
成人一定學得比孩子慢?5個心態與技巧讓熟齡學習事半功倍
編按:不學習,身心老得更快!54歲的美國獨立撰稿人湯姆‧范德比爾特受到女兒的刺激,決定花一年的時間學習雜耍、唱歌、下棋、衝浪、畫畫等5件和他的職涯無關的技能。雖然沒有變成大師,卻讓他久違的感受到學習的喜悅,彷彿一次大腦的高強度訓練。該如何為自己規劃一趟熟齡學習之旅?長大成人以後,有多久沒感受從零開始,學會一件事的喜悅?54歲的美國獨立撰稿人湯姆‧范德比爾特(Tom Vanderbilt),是《連線》雜誌、《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雜誌》等知名報刊的特約記者。工作多年的他,專業能力早已極為成熟。正因如此,他少有機會可以回歸「菜鳥」身分,去學習自己全然陌生的新技能。幾年前,他的女兒出生。看著嬰兒逐漸長大,從站立、行走、說話,以飛快的速度學會許多全新的技能,像是游泳、下棋。身為父親的他,也重新思考「學習」的意義。他決定為自己規劃一年的學習之旅,學會5項有點門檻的技能:下西洋棋、唱歌、衝浪、畫畫、雜耍。這些技能對湯姆的職涯並無直接幫助、很難帶來收入,甚至讓他顯得笨手笨腳──他曾在衝浪時弄丟結婚戒指2次、下棋輸給8歲小孩。一年過後,他並沒有變成棋藝大師或聲樂家,卻從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深刻的喜悅。無論在任何年紀,學習都像魔法般,能讓一個人的生命煥然一新。成人一定學得比孩子慢?無關年紀,找到動機與環境才是關鍵展開這趟學習之旅前,范德比爾特和多數人一樣,擔心自己的年紀會成為學習的阻礙。他在記錄學習歷程的新書《學以自用》(Beginners)中提到,「我的大腦皮質厚度每年都在萎縮。」然而,看著女兒的成長,他開始思索成人學習者與孩子的差異。同樣面對一個全然陌生的領域,為什麼孩子可能學得更快、更好?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孩子有強烈的動機和合適的學習環境,大人則未必如此。他以幼兒為例,學站、學走、學說話,都是生存所需的必要技能。而周遭的大人,包括家長、老師,都會盡可能地鼓勵孩子學習。哪怕只是最小程度的進步,都值得給予掌聲。就算失敗,大人們也會認為:「他們只是孩子,下一次會更好。」然而,成人早已習得生存所需的各項基本技能,學習不再是生命中迫切的任務。范德比爾特以學第二外語為例,「如果把人丟到異國街頭,而且只給100美金,你學會外語的速度一定比舒服坐在家中沙發上來得快。」再者,成人遠比孩子害怕失敗。范德比爾特曾造訪紐約大學的嬰兒行動實驗室。研究人員發現,幼兒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一小時內的跌倒次數可以多達70次。但這些寶寶並不挫折,馬上就能起身繼續往前走。相反的,若成人在學習的第1個小時就失敗70次,很可能會大大降低繼續學習的意願。不僅如此,成人的生活忙碌,能夠花在學習的時間有限。范德比爾特就坦言,雖然他喜歡下棋,卻無法一天花12~13小時研讀棋譜、與人對戰。不像孩子的生活單純,可以全心投入學習。成人怎麼把新東西學好?5個心態與技巧,讓學習事半功倍儘管成人學習可能碰上前述的各項阻礙,范德比爾特仍從自身的學習歷程中,歸納出幾個讓學習更快樂、更有效率的秘訣:1. 不要給自己壓力,OK就很好在這個強調結果、追求成功的時代,人們往往難以接受自己「不夠好」。范德比爾特舉例,英文中「業餘者」(dilettante)這個詞帶有貶抑,其實這個字的義大利詞源「dilettare」,本意是使人愉快的作為──不論結果好壞,學習本身都會讓人快樂。「我們太害怕學一項新事物,卻只有『OK』的程度。」他提到,給自己太多壓力、希望達到完美頂尖的境界,是學習之路上很大的阻礙。他把自己定位為徹底的初學者,反而能夠輕鬆看待錯誤,不被羞恥感絆倒。2. 訂小目標,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在訂定學習目標時,范德比爾特並沒有太大的野心。能實現遠大的目標固然激勵人心,但未能達標的失落感也同樣強烈。他給自己設下幾個不會太難的里程碑,例如雜耍時,先從丟2個球開始,進步到3個球,再來4個球。最終,他還是無法像專業雜耍師一樣,同時丟5個球。但是他並不會感到過度沮喪。選擇自己真心感興趣的領域學習,即使最終表現普通,過程仍充滿樂趣。3. 保持好奇心,搜集資料並紀錄成人學習者的一大優勢,是擁有類推、連結和蒐集資料的成熟能力。范德比爾特提到,他在學習衝浪時,不只是優閒度過在海邊的時光,還會注意到海鳥的遷移模式、對海洋學產生興趣。這些都是過往他未曾想過自己會感興趣的題目。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學習,便會開啟更多扇門。范德比爾特也提到紀錄的重要。他習慣準備一本 Moleskine 筆記本,或者打開電腦的word檔,寫下自己習得的知識。眼見為憑,將抽象的資訊化為實體文字,才能真正根植在我們的腦海中。4. 不只和專家學習,也向同為新手的同儕學習范德比爾特觀察,在學習旅程中,同儕的角色和老師同樣重要。專家固然擁有頂尖的技藝,但他們可能早已忘記當初碰到的關卡,不見得能從新手的角度,設身處地給予建議。相對的,同學的回饋,或許可能切中初學者當下的盲點。他舉例,在畫畫課上,曾有同學告訴他,換支鉛筆,畫面的陰影表現會更好。「如果我是跟現代達文西一起上課,我可能無法理解他在幹嘛,因為他的程度超出我太多。」5. 不心急,成人或許學得慢但學得深范德比爾特指出,孩子雖然學習速度較快,但成人擁有較多學習經驗,能以過往的經驗架構消化新習得的知識,也擅長擬定不同的策略。例如他和女兒下棋時,剛開局時,反應快的女兒通常會占上風。但只要棋局時間拉長,身為大人的他在耐性、策略、評估對手心態等面向都略勝一籌。這也解釋了為何在許多專業運動競賽中,早慧的青少年選手總是令人驚豔,但大多要等到20、30歲才會奪冠。學習的能力,也需要時間熟成。50歲後更該為自己而學!學習是大腦與心靈的最好運動范德比爾特觀察,許多人心中都有一串心願清單,卻遲遲沒有行動。例如,影集《后翼棄兵》讓不少人認識西洋棋的魅力。但是,當他勸劇迷們試試西洋棋時,他們總會說,「我沒有時間。」人們願意花10個小時看完一部影集,卻不願意花同樣的時間學棋。「只追劇不學習,是不會變成大師的。」經歷了為自己學習的一年,范德比爾特不諱言,自己只是在幾個不相關的領域,達到中等的程度。然而,在這個績效掛帥的時代,人們總是太擔心成果的好壞,失去享受過程的能力。到頭來,學習似乎變成另一種讓人喘不過氣的工作。其實,回歸初學者的心情,每一次的學習,都是對大腦最好的高強度訓練。它能喚醒沉睡的能力、開拓我們的視野。范德比爾特提到,在繪畫課過後,他開始留意許多過往忽略的生活細節。例如車廂引擎蓋上流轉的街景細節、橘子皮的質地紋路等。就像嬰兒踏出的每一步,學習能帶領身為成人的我們抵達從未到過的地方,成為自己更好的版本。任何時候,都是開始學習最好的時候!資料來源/New York Times、The Guardian、Chose to Thing原文:工作那麼久,該為自己而學了!54歲美國記者:用一年,找回菜鳥般笨笨但快樂的自己
-
2022-09-10 養生.抗老養生
英國女王享耆壽96歲 五大親民長壽養生方法一次看!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於台灣時間9日凌晨辭世,享耆壽96歲。她6日與新任首相特拉斯的握手照中,可看出手背有大片瘀青,外界推測可能與靜脈注射有關,但女王看來還是精神不錯。其實女王每次亮相都容光煥發,根據媒體報導,伊莉莎白二世飲食均衡、保持運動和注意保養,這些應是她的養生原則。 元氣網整理「東森新聞」與「VOGUE」2021年報導,談到女王健康長壽,是因為多年來維持五個好習慣,這些習慣一般人都可以嘗試。一、均衡飲食根據東森新聞報導,資深媒體人許聖梅曾輕在《健康2.0》節目中透露,伊莉莎白二世不吃澱粉、高油脂的食物,馬鈴薯、麵條、米飯盡量不吃,每次只吃少量,不暴飲暴食,每日早餐必喝伯爵茶或大吉嶺紅茶,下午吃少許三明治或蛋糕,晚餐則吃烤魚、烤雞,而且習慣吃莓果。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也分析,伊莉莎白二世的飲食,很像防失智飲食「麥得飲食」,以攝取很多抗氧化、抗老化的植化素來保護自己的心血管、血液循環,不要讓身體那麼早就老化,黃淑惠列出「麥得飲食」三種特徵:1、不吃精緻澱粉2、不碰紅肉(以吃魚為主)3、吃莓果跟堅果二、適當運動伊莉莎白二世平常都會帶小狗散步,而她散步採用的是「皇室步行法」,這種步行走路時要抬頭挺胸,步速要快些,且持續一段時間,利用這種方式步行,能夠糾正老年性駝背。三、簡單保養盡量選用簡單保養品,且出席戶外公開場合盡量會戴帽子。伊莉莎白二世出席戶外活動,通常都會戴帽子,各式各樣的帽子非常吸睛,也成為女王個人特色。四、活到老學到老根據「VOGUE」2021年報導,英國文化研究員萊恩•科茲洛夫斯基(Bryan Kozlowski)在他的書中《Long Live the Queen! 23 Rules for Living From Britain’s Longest-Reigning Monarch》,提到女王一直對世界保持好奇心,學習新事物保持開放的心態。五、坦然接受人生的變化伊莉莎白女王在位七十年,是英國有史以來在位最長的君主,她長壽的關鍵因素就是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與時代,用樂觀的態度看待生活。她的幽默更為人津津樂道。
-
2022-09-07 養生.人生智慧
為什麼有能力員工卻沒有好的績效表現?專家:找到「適合自己的做事方式」才能發揮高效
對於知識工作者來說,「我的做事方式如何?」與「我的長處何在?」是同樣重要的。但就實務上來說,「我的做事方式如何?」往往更為重要。為什麼?令人十分驚訝的是,真正知道自己是「如何」把事情做完的人十分罕見。絕大多數人甚至根本不曉得,「每個人在工作或做事方式上各有差異」。因此,其關鍵是,為什麼有能力、有專業、有條件的知識員工卻沒有好的績效表現?或許這就是很多人去兼差或扮演多領域「斜槓人」的原因之一吧!因為他們並沒有察覺到,在工作與做事時善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做事才會有效。做事方式不一樣,跟「人格特質」有關聯就像每個人的長處不同,每個人的做事方式也不一樣,這又跟每個人「人格特質」有關聯。不論這種人格特質是與生俱來或後天環境所養成,總之,必定是早在踏入職場前就已形成。因為每個人做事方式也是既定的,就像每個人的長處或不擅長做什麼其實也是既定的。既然如此,一旦進入職場還要強力改變他們的人格特質、長處、短處或工作、做事方式簡直是不可能的事。難怪組織內知識員工的流失率如此高,這也就不足為奇了。頂多,我們只能去發掘,就像馬歇爾將軍、史隆、李世民、曾國藩……等人的知人善任一樣,無人能改變他們,就連他們自己也做不到,千萬不要再以為潛能開發能改變這一切,最多只能微調或局部發揮而已。協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做事方式」,使其發揮高效才是知人善任之道。《延伸閱讀:如何發現自己的長處? 專家:用「反饋分析比較法」幫助自我認識》杜拉克以其長達二十年以上的「反饋分析比較法」得出總結:「我於一九二三年在英國曾受教於劍橋大學經濟學大師凱因斯,我的思想豁然開朗。我領悟,凱因斯與課堂上所有的優秀經濟學學生,有興趣研究的是『商品的行為』,但我卻對『人的行為』情有獨鍾。」他繼續說道:「因為人要比概念來得有趣多了。雖然一路寫來,我對概念的處理還是比較得心應手。」杜拉克以「寫作」來釐清概念、以「諮詢」來解讀人生、以「教學」來掌握脈動、以「洞察」來探索趨勢、以「閱讀」來積累功底、以「系統」來創造機會、以「創新」來延續組織生命、以「人」來引領未來。杜拉克聰穎過人卻自覺平凡;博覽群書卻自認興趣過多;問對問題卻自以為愚蠢;擅長分配時間卻自認過度貪心;人稱大師他卻不能接受;遭人質疑卻樂意傾聽;編輯採訪他卻婉拒;偉大老師卻主張向學生學習;樂於奉獻卻不留下任何東西。卓越人士多符合「成長型思維」杜拉克多元化、全方位的學習模式值得我們效法,他用兼具閱讀與聆聽的方式去學習,又以寫作、問對問題、反思、換位、多元思考來創見和認識事物的本質。這也可以看出杜拉克是如何在做事方式取得足夠的資訊、技巧、能力與合適的方式來協助自己,讓做事更有效能。尤其他秉持著完全開放的態度加上以動態系統心智習慣,形成「自我學習」的一以貫之的管理哲學體系,讓他能有效地自我管理、自我經營甚至卓越的自我領導,這完全體現出卡蘿.德威克所主張的「成長型思維」。確切的說,卓越人士大都就是符合這種「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就拿林書豪為例,他是屬於閱讀型,有很強的包括文字、圖片、影片的解讀能力,所以他的打球方式既不是向麥可.喬丹學也非複製科比的運球,而是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打球,使自己打球有效。或許他明白(或教練的指導)自己不具有得分的爆發力或雄厚的身體素質,因此他將自己的獨特優勢發揮到極致,他擁有一流的組織進攻能力、解讀比賽的大局觀加上他的明快節奏感。在防守端,他扮演著極為出色的角色,他那預判的能力與防守位置的恰當配合可說是卓越等級,經常造成對手的進攻犯規,這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智慧,十拿九穩,絕對有效。這些都要歸功於他對球賽動態上的解讀能力與認知程度才能辦得到。更精準的說,他平時的自我監督心態已成了紀律式心智模式,加上以團隊為重、以勝利為目標,並不在意自己的數據與得分多少。就像歷史上那些擁有偉大成就的人,如拿破崙、達文西、莫扎特、馬歇爾到如今的杜拉克、林書豪,向來都是得利於「自我管理」,將自己極為有限的資源找到合乎自己節奏感的步調,就會有所成就,甚至於不讓優秀成為卓越的敵人,或是終身學習、終身成長與發展自我阻礙的藉口。自己是屬於「閱讀型」還是「聆聽型」?杜拉克領悟到每個人不論是做事方式,有效學習方式與長處的表現都不一樣。為此,立即透過以下範例可以讓自己借鑑,了解到做事有效、工作有貢獻是何等地重要。他不但找到自己、認識自己、發揮自己、管理自己,而且還能解讀他人、善用別人成為團隊績效的材料。更進一步認清有效性有其必要性,尤其要判斷一個人究竟是如何表現,通常取決於幾種常見的人格特質。首先要曉得自己究竟是屬於「閱讀型」,還是「聆聽型」。很奇妙,極少人知道,人在人格、個性特質上有閱讀者與聆聽者的分別,曉得自己屬於哪一種的人更罕見。這種無知,常會帶來無法想像的後果。舉例之,二戰期間,艾森豪將軍擔任歐洲聯軍總司令時,一直是媒體寵兒。他召開記者會時是以獨特風格名聞遐邇;艾森豪將軍針對記者所提問的問題,永遠展現掌握全局的威力。無論是情況的描述,或者是政策的解釋,他都能夠用兩三句漂亮優雅的回答交代。可是十年後,當初那些崇拜不已的記者對於艾森豪總統,卻只剩下滿腹怨言:「他的回答總是不得要領,而且常在不相關的主題上喋喋不休。記者經常嘲笑艾森豪說他用破碎而不合文法的回答,屠殺了英語。」杜拉克如此描寫著。為什麼同樣一個艾森豪、同一批記者,差距會如此巨大?再看看杜拉克高明的解讀功底:「艾森豪顯然不明白,他是閱讀者而非聆聽者。當他擔任聯軍總司令時,幕僚會在記者會前半小時,將記者所要問的問題以『書面』寫好交給他本人過目,所以他能夠掌握全局。但是艾森豪之前的兩屆美國總統羅斯福與杜魯門,都是聆聽者。這兩位深知自己是聆聽者的特性,所以喜歡現場自由發揮。艾森豪當選總統之後,或許應該按例蕭規曹隨,結果他根本聽不懂記者在問些什麼問題。」閱讀者很難成為聆聽者,反之亦然。勉強結果往往會步上艾森豪的命運,無法有所表現。若艾森豪自己也能自我察覺或旁人給予提醒,相信不僅僅在記者會上有好表現,連帶的也會影響到他的政績以及社會的觀感,就像偉大的溝通者雷根總統一樣。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成為自己的執行長:跟彼得杜拉克學職涯規劃與自我管理》
-
2022-09-05 失智.新手照顧
她帶失智父兄看電影、搭郵輪 不畏失禁重拾「敢動」生活
「爸爸,現在要換上的褲子可以讓你方便上廁所喔!你試看看,這很容易穿脫,你的手跟腳要動一動啦,這樣才不會老得太快…」47歲的林奕妤照顧失智父親十多年,伴隨失禁發生,父親從需要別人協助包紙尿褲,到現在可以自行穿脫褲型紙尿褲,還能跟家人一起看電影、搭郵輪,過著勇敢行動的生活。林奕妤的父親多年前糖尿病昏迷住院,併發輕微小中風,必須包著傳統紙尿褲,出院後發生血管型失智,偶爾出現記憶喪失、反應遲鈍和走路不穩,只好繼續使用紙尿褲。從傳統紙尿褲到轉換褲型紙尿褲,父親起初會抗拒,但林奕妤運用「胡蘿蔔與棍子」理論協助父親心理建設,用他喜愛、感興趣的事物作為籌碼,例如「爸爸,穿上它就可外出吃美食」,並搭配警告等方式,讓爸爸勇於嘗試褲型紙尿褲,進而接受,至今狀況良好,可以自行穿脫。 「耐心溝通、陪他走下去」是勸說失智者穿上紙尿褲的關鍵。林奕妤的哥哥患有額顳葉型失智,言語退化、判斷力出問題,容易出現脫序行為。幾年前全家出國旅遊,哥哥就曾發生走失,甚至也曾在餐廳用餐時發生失禁,弄髒餐廳地板。林奕妤說,家人在外面失禁時,千萬不要用指責的口氣,愈是親近的人,愈放不下「面子」,失智者會覺得自己沒用、拖累家人,反而選擇了拒絕和沉默,更不敢走出家門,退化更快。她建議帶失智者外出用餐時,可以先告知餐廳店員,有失智者一起用餐,讓對方理解可能會有什麼情況發生,多數店家都很友善,讓她很感動,也讓家人能在輕鬆氛圍中享受美食,感受生活樂趣。除了告知周圍的人,尋求理解,林奕妤說,哥哥幾乎不太講話,隨時要注意他的臉部表情,失禁的異味困擾在使用褲型紙尿褲,並搭配固定飲水及排尿習慣後,已有明顯改善。孝順,強求不來!照顧者請好好照顧自己為了照顧失智家人,林奕妤十年多來,每天睡不到五小時,還要兼顧業務工作,壓力大到半夜家人入睡後,一人狂吃辣食掉眼淚,說不出的心酸,外人難以體會,「你要照顧者,用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真的很難」林奕妤道盡照顧者的無奈。面對家人生病,看著81歲的母親也要照顧丈夫、兒子的生活起居,林奕妤心疼母親年紀大,身心難以負荷,即便家中有其他兄弟姊妹,但各自都有家庭且不是每個人都有照顧長輩的經驗,所以希望其他人至少做到陪伴,然後多聽聽媽媽說話,讓她紓壓。「而自己則用理解的心態面對失智家人的行為,先穩住自己的情緒,才能幫家人解決問題。」林奕妤說,照顧之路無比艱辛,「孝順,是要求、強求不來的」,那是發自內心,對於需要照顧的家人,願意付出。千萬不要為了別人的要求、眼光而讓自己陷入照顧困境。因為照顧是一個不斷付出的過程,照顧者是「人」會累、會想休息、會脆弱,會需要正向支持,她建議必要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讓自己喘口氣,維持至少四分之一的正常生活,才能夠度過漫長的照顧修煉。林奕妤的4大照護經驗1.貼近被照顧者心理:提升對疾病的認識,溝通對話以失智者為主體,多點時間讓他們思考,不要急著自己做決定。2.用同理心角度對待:了解失智病程,知道目前處在什麼階段,較能明白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和行為模式。例如血管型失智在思緒清醒時,行為舉止正常,溝通無障礙;額顳葉型失智會影響語言能力、溝通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自理。3.有耐心、有技巧溝通回應:失智長輩就像小孩子,要多花心力照顧,認真傾聽讓他們說出想法和感受。4.照顧者安排喘息時間:適時有抽離、休息的機會,善用政府長照2.0資源的喘息服務,安排自己喜愛的活動。掌握3原則 專家教你面對失智失禁的照護困擾罹患失智症後,九成患者都會有失禁問題,對家屬而言,「失禁」是每天都要面對的照護難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表示,不論是亞健康的長輩或是失智症患者,對於「包尿布」都覺得有失尊嚴,會因自尊心受傷而拒絕接受照護,甚至情緒反彈。有時當事人可能有嗅覺障礙,或是真的「不知道、不記得」自己漏尿了,所以非常排斥失禁照護。他建議掌握下列三大原則,可以提升患者和照顧者的生活品質,也不會因抗拒照顧而產生攻擊行為。1.定量喝水、定時如廁:協助養成習慣,固定時間喝水、上廁所,用溫和的口氣叮嚀有尿意就要去解,建議每隔2個小時引導排尿,讓長輩有被關心的感覺,而非被控制。2.耐心指引、切勿責罵:有些長輩因為認知功能障礙,找不到廁所、在錯的地方上廁所,用溫和口氣表達「我來幫你」、「大家都是這樣沒關係」,引導上廁所或使用失禁產品。3.善用失禁產品:正確選擇失禁產品可降低照護負擔,不同程度的失禁失智患者都可以使用褲型紙尿褲,注意不要提到「尿布」,而是強調與一般內褲無異,長輩更能接受。元氣網特別推出【失智失禁】系列課程,從照護現場真實情境提供您照護技巧、解決方案👉點此進入課程頁▶穿對「敢動褲」 讓失智長輩維持尊嚴 重拾敢動生活至於紙尿褲選擇,專業成人失禁護理品牌TENA添寧PROskin系列產品,可提供不同失智病程的多樣化照護。針對有行動力的失智長輩,可選擇「添寧PROskin敢動褲」-3種不同吸收力,可依據長輩的失禁發生頻率、嚴重程度以及使用時機做選擇,無痕貼身、瞬吸乾爽、透氣親膚的三大特點讓長輩舒適感升級,長時間穿著也不悶熱、不溼黏。而「添寧敢動褲」除了外觀及使用方式跟內褲無異,長輩接受度高,能讓長輩自行穿脫找回他們的自主權、尊嚴感,有助於失智長輩維持生活自立、延緩退化,同時也減輕家屬的照護負擔。針對後期行動力退化的失智長輩,可選擇「添寧PROskin透氣乾爽紙尿褲」-長效吸收搭配100%透氣材質,維持長輩皮膚乾爽透氣,避免發生惱人的失禁性皮膚炎,同時採用魔鬼氈黏貼,照護更換更輕鬆。因應不同失智階段,有不同失禁程度及相應對策,照顧者了解疾病之外,也要安頓好自己,善用正向的溝通方式,選擇適合的失禁照護產品,不僅減輕照護壓力,也讓失智者重拾尊嚴與敢動生活。了解更多資訊:添寧敢動褲體驗索取>>https://lihi1.com/m00ur
-
2022-09-03 養生.人生智慧
如何發現自己的長處? 專家:用「反饋分析比較法」幫助自我認識
絕大多數的知識工作者以為自己知道擅長做什麼,將自己在大學所學當做是專長,甚至是擅長、強項看待,以致於誤己誤人誤用。其實,人們較了解自己不擅長做什麼、不會做什麼。因為我們不能將績效表現建立在自己的短處上,更不用說是那些自己根本做不來的工作上。找出自己的長處:反饋分析比較法愛因斯坦曾說,只要他的小提琴能拉到可以在交響樂團內演奏的水準,他願意放棄一切,包括諾貝爾獎在內。但是,手臂和雙手之間的協調性,乃是優秀弦樂器演奏者的先決條件,愛因斯坦卻不具備。他極有熱情拉小提琴,每天練習四小時之久,做到策略性自我管理,就是無法如願以償,雖然他也能自得其樂,但演奏小提琴不是他的強項。反之,他總是說自己討厭數學,偏偏數學才是他的天賦所在。杜拉克為了找出自己有什麼「長處」,以策略性自我管理數十年之久,打從廿歲不到即採取一個獨特而有效的祕訣:「反饋分析比較法」(Feed Back Analysis Comparison)。據他表示:「當你做出重大的決策或採取重要行動時,先把預期的成果寫下來。九個月或一年後,再將實際成果與預期做比較。至今天為止,我已經連續十五到二十年採用了這種方法,每次的結果都令我十分驚訝。凡是善用過這種方法的人,也都有驚人的收穫。」我也是其中受益者。經過十年後,我終於領悟到「當你越做越輕鬆,其成果越來越好時,就是在做正確的事」,而這正確事即正是找到了自己最擅長的長處,這也是自我認識的重點所在。善於分享自己心得的杜拉克做出總結:一、專注於自己的長處,能自己充分發揮長才,創造績效與貢獻。二、強化自己的長才,通過反饋分析很快地發現自己有哪些技能和知識已經是過時,必須得趕緊更新,又有哪些技能需放棄或改善,而新知須進修或取得。三、很快就會察覺由於妄自尊大,以致無能的無知。有太多人,尤其是精通某領域知識者,常看不起其他領域的專業與知識,否則就是以為聰明可以取代知識。通過反饋分析,我們很快就會發現,績效不好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知道得不夠多,要不然就是瞧不起自己專業領域以外的知識。四、矯正個人的壞習慣。在此,壞習慣是指個人所做或沒做,以致於妨礙效能和績效表現的事。從反饋分析中,我們很快就能看到自己壞習慣是什麼。五、從反饋分析中也可以看到個人常由於欠缺禮貌因而無法獲得成果。聰明人,尤其是聰明的年輕人,常不了解禮貌是組織的「潤滑劑」。六、有些事根本不要做,尤其在比較實際結果和預期成果後,很快就能看到個人在哪些方面連做都不必做。因為你在這些方面連基本天分都不具備,又何必浪費力氣做白工?事實上,每個人不擅長的領域可多著呢!在某一方面擁有一流技能或知識的人本來已不多,更何況大多數人都是在許多的領域欠缺天分,甚至毫無技能可言,連最起碼的表現都很難。所以,知識工作者不應該勉強接受這方面的工作和職務。七、對於個人不擅長的部分,根本不用浪費力氣做改善。為什麼絕頂聰明(他卻自認為資質尚可)如杜拉克也需要花近二十年來認識自己,找到自己長才甚至於改變心態,令我汗顏!但最重要也是人人都應切記:了解自己「不擅長」的部分是什麼至關重要。我們應該專注做好自己擅長而熟練的事,要讓自己由一竅不通進步到普通水準,要比由精通進步到卓越還更費心力。但是,大多數人,還有絕大多數的老師和組織,卻都只專注讓不稱職的生手能達到中下程度的表現。與其這樣,不如利用這些精力、資源和時間,將原本幹練的好手培育為卓越的明星。從一生五十年的職涯生活裡,真的需要花時間去思考「策略性自我管理」,否則縱然聰明如杜拉克,若他不去挖掘自己、深耕自己,又怎麼能對這個世界有所貢獻,更不用說有什麼影響?為了讓一位平凡人能進步成為優秀的人才,更讓優秀的人可以成為卓越的人士,究竟有什麼途徑、方法或祕訣呢?由於要能做到「策略性自我長處的管理」實是一件偉大的功課,正因為這樣杜拉克才需花掉近二十年之久的時間反覆探索和省察。這也證實絕大多數的知識工作者之所以低生產力、低薪酬的真正原因,需要以兼差多元領域方式取得更多的收入,斜槓人於是誕生。箇中原因則是,在東方的社會價值中,父母視子女為自己私有資產,因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在西方價值信仰裡會給孩子較大的自主權,但相對地,會以紀律要求、承擔責任,尊重孩子選擇與決定,並給予適當的引導和協助。這是東西方文化和信仰的差異,頗值得深省與學習。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成為自己的執行長:跟彼得杜拉克學職涯規劃與自我管理》
-
2022-09-02 養生.心理學解密
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容易被詐騙?心理師點出被詐騙者3個共通現象
雖然柬埔寨的新聞一報再報,但還是依然有人要去,這些人是執迷不悟?還是被詐騙者的心理不一樣?隨著柬埔寨(Cambodia)打工的詐騙事件愈來愈猖獗,殘酷的真相也不免令人心惶惶──詐騙集團打著高薪、無經驗可、包吃包住的優渥待遇,好似沒有什麼夢想是不能在異鄉實現的,只是很多年輕人可能從沒意識到,他們這一趟出國,可能永遠沒辦法返鄉……在這類型於柬埔寨等東南亞的工作機會裡,工作產業不外乎賭場、博弈、線上遊戲,被害者只要一抵達金邊,便會有專人收走護照和手機,再走特殊通道直接通關,就這麼非常有效率的被載往美其名是經濟園區的詐騙聖地。在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軍事化管理、警方貪汙、沒有任何聯繫管道的背景下,基本上一切都只能聽天由命──不僅當初說的各種豐沛條件全部都是幌子,男性不服從會被毆打、女性則會遭性侵,受害者還會被當成人球般層層轉賣,待沒利用價值時還可能被活摘器官,真想脫身,還得支付大筆贖金。被詐騙者的心理 其實早已被蒙蔽你一定會好奇,為什麼當新聞報的如此甚囂塵上、警方苦口婆心的在機場舉標語勸導時,依然還是有人執迷不悟、一意孤行的要前往柬埔寨,雖說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但這些堅持要去的人,心底究竟在想什麼?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心理師路易斯維加(Luis Vega),曾對這些容易被詐騙的人進行心理分析,探究某些人為什麼容易被騙、以及為什麼很難從泥沼中覺醒的迷思。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人往往都認為,被詐騙者可能都是因為家境窮困、缺錢花用,但實際上並不如此,因為很多被詐騙的人,其實家境和學歷都不算差。以下是被詐騙者基本上共通的現象:1、缺乏足夠知識和心理脆弱當缺乏足夠的知識時,很容易成為被詐騙的對象。pexels圖/當缺乏足夠的知識時,很容易成為被詐騙的對象。pexels「雖然在這世界上,每個人都可能有機會成為受騙者,但只有容易上當的人,才會一直被設定為攻擊的目標。」路易斯維加表示,有幾個心理因素,容易使一個人成為理想的詐騙受害者,首先是對騙局的主軸缺乏了解。舉例來說,為什麼人們很少在新聞上看到銀行、金融從業人員被投資理財、虛擬貨幣的話術欺騙,那是因為他們對相關產業有足夠的理解;反之,像柬埔寨詐騙案的受害者,他們基本上都對柬埔寨的現況缺乏認知,甚至根本不瞭解該國的經濟狀況,在各種包裝條件和博取信任、利用人性貪婪弱點的鼓譟下,便深陷陷阱而不自知。路易斯維加統整了各種騙局成功背後,當中最關鍵的因素:˙對於詐騙者沒有任何警覺性,甚至朋友勸導他,他還會認為朋友是刻意要阻饒他成功的機會。˙通常是單身,或是交友狀況破碎,在感情需求方面有很大的期待,且心理脆弱、很容易信任他人,這種人非常容易受到愛情相關的詐騙。˙在大部分情況下,他們也不會對外求援或透露任何訊息,別人也不太有機會理解他遭遇什麼困境。˙他們往往把詐騙者當成自己人、是個想介紹賺錢機會給自己的朋友,也由於詐騙集團的舌燦蓮花,基本上都能讓被害者彷彿洗腦般信任,親友苦勸也沒有用。2、承諾和信任詐騙集團往往靠著承諾和信任,一步步逼受害者上鉤。pexels圖/詐騙集團往往靠著承諾和信任,一步步逼受害者上鉤。pexels詐騙者一旦發現大魚可能上鉤了,就會一步步將其引誘到自己處心積慮所織的網中,很特別的是,只要受害者已經上當了,他們很少有機會能夠逆轉情勢,反而是一步步走向根本可以提前避免的深淵。心理師分享了一個案例,在一個詐騙案中,一名女子多次到銀行去匯款給詐騙集團,為了避免銀行行員起疑,她選擇用每次都小筆小筆的款項匯到指定帳戶,並聲稱這些匯款沒有任何問題。也許你會詫異:這怎麼可能發生?但她的故事確實是眾多詐騙案中的一個縮影。專家解釋,「在這個社會上的詐騙故事裡,一旦受害者點頭說是,就很難再回頭說不,因此,只要能成功誘騙到第一個步驟,詐騙集團就很容易循循善誘地勾引第二步、第三步,甚至反覆持續執行。」它會變成一種習慣,像是在遵循一個腳本,若採取行動便很難脫身。像是在詐騙案裡,當受害者已經匯出一筆款項後,就會認為要匯更多的錢才有可能回本,等到花光了老本才驚覺事態嚴重。3、不願意尋求幫助被害者有時候基於面子問題,會不敢向他人求救。pexels圖/被害者有時候基於面子問題,會不敢向他人求救。pexels對一般人來說,你可能會納悶:為什麼他們都不尋求幫助?但被害者往往都不這麼想。路易斯維加說,被詐騙者往往在壓力的狀況下,理性的頭腦會進入一種休眠的狀態,對於旁人的勸阻或建議,基本上都聽不進去,就算他們其實已經很緊張。不僅如此,就算被害者真正意識到事情已經不對勁時,基於羞恥和尷尬,還有之前不認同別人建議的強硬心態,這會阻止他們主動尋求幫助,最後導致事情演變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專家說,「詐騙集團就像是掠食者,一步步靠近他們的目標,讓對方保持順從、信任和服從命令,最後再張起大口吞下,在心理上,被害者甚至完全不知道這起惡夢是怎麼開始的。」就像是那群自願前往柬埔寨的人,往往都是抵達以後才發現天不從人願。他建議,「如果真的遇上可能是詐騙的訊息,最好是先提高警覺,並且封鎖、斷絕聯繫,再做任何決定前,先諮詢家人和朋友的建議,千萬別自己一意孤行。」(本文獲《健康遠見》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
-
2022-08-29 退休力.自在獨立
90歲郭中興從射擊找到歸屬感!專注射擊運動,一生堅持難切割
身為台灣射擊運動的拓荒者,高齡90歲的全國射擊協會前理事長郭中興,儘管在2014年後就將推廣射擊運動的重擔交棒,不過仍可在全國各大射擊賽事以及一手催生的公西靶場中看到他健朗的身影,他也透露身體狀況能維持的如此好,除了從20多歲維持至今的運動習慣外,保持爽朗的心態是最大關鍵。民國21年出生的郭中興,青少年時期幾乎都是在戰亂中成長,還因此與家人斷了音訊選擇投身軍旅,後來在民國64年肩負起國內射擊運動的發展工作,不僅帶頭向立法院爭取合法運動權益、建立發展制度、籌錢興建靶場,更是我國射擊邁向國際的重要推手。規律運動70年 結交海內外同好在2014年卸下協會理事長的職務後,郭中興雖然不再過問所有行政事務,但退休生活仍與射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不僅時時研讀不斷更新的世界射擊規定,也不時出現在一手催生的公西靶場以及國內各大射擊賽事,就像是一名親切的老爺爺給予選手、教練精神鼓勵。儘管已經高齡90歲,但郭中興身體依舊十分硬朗,他直言跟30年前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最主要的原因是規律的作息、飲食與運動,「我從20歲讀了蔣總統的書後,知道他有在床上運動的習慣,從那時候開始我每天起床就做伏地挺身,從一開始做不了3、4下,到最多時一天做到80下,現在年紀大了,就稍微減到一天50下,70年來沒有一天間斷。」除了規律的生活作息外,郭中興直言保持心情的開朗,是他的另外一大養生之道。平時他就熱愛與體育圈的好友一同小酌笑談人生,疫情爆發前也因為在國際射擊組織的職務,得以到全球各地開會、結交射擊同好,包括與科威特親王一起喝咖啡,到墨西哥籍的國際射擊聯盟前會長家中餐敘等,繼續為我國射擊運動做好敦親睦鄰的工作。專注射擊運動 一生堅持難切割郭中興總自謙自己是一個沒有生涯規畫的人,但大時代造就了他,加上天生的堅持,讓他大半人生都投入射擊運動的推廣,這輩子也注定無法、也不想與射擊分割,因為射擊讓他找到朋友、家人,甚至因此看到世界,「每次看到選手、教練和體育圈的朋友,總覺得就像是看到家人一般,找到歸屬感。」從射擊運動的拓荒者到退休後的終身志工,郭中興總是形容,射擊僅是一個舉槍、瞄準、扣扳機看似簡單,但要能命中靶心卻是相當困難的過程,其中,心思能否靜下來、保持專注是最大關鍵。而這也正如同郭中興的射擊人生,從早年接受命令舉起推廣射擊的槍,瞄準設定好的發展目標,到最後扣下扳機完成一次次艱難的任務,一生的堅持換來了我國射擊運動發展的甜美果實。
-
2022-08-26 養生.抗老養生
名人養生/94歲仍精神奕奕,活力十足…李嘉誠的養生真的超「簡單」!
香港首富李嘉誠今年(2022年)已經94歲,雖然他在4年前(2018年)就已經退休,但仍積極參與公益活動,也參與多項投資案。到底他是如何養生,才能讓他94歲還有如此活力?不做勾心鬥角的事、生活簡單事實上,李嘉誠曾經多次公開自己的養生方式,在90歲退休時接受採訪時曾說到:「我一個最好的情形,就是我一生都不做勾心鬥角的事,所以比較單純些,睡得好。我每天下午的應酬都是滿的,但你們很少見到我外出晚餐,生活正常一點。」當記者追問他是否有運動時,他回答:「早上做半小時柔軟體操。」事實上,李嘉誠生活正常,不喜歡夜生活,而且不抽菸也不喝酒。但這樣做真的可以長壽嗎?有任何科學根據嗎?樂觀的人,不容易老在2019由哈佛大學、波士頓大學等機構的研究發現:經常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身體不容易衰老。這項研究的受試者分別來自一個女性健康研究和一個男性健康研究,共69,744名女性和1,429名男性。兩組受試者都完成了調查問卷,以評估他們的樂觀程度,以及他們的整體健康情況和生活習慣,如飲食、吸煙和飲酒。女性隨訪10年,而男性則隨訪了30年。研究人員根據最初的樂觀水平對個人進行比較。結果發現,與最不樂觀的一組相比,最樂觀的男性和女性平均壽命延長11%至15%,活到85歲的可能性提高了50~70%。在考慮了年齡、教育程度、慢性病、抑鬱症等因素,以及飲酒、運動、飲食和初級衛生保健就診等行為後,這一結果仍然保持不變。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波士頓大學精神病學助理教授Lewina Lee博士解釋道,「這項研究具有很強的公共衛生意義,因為它表明樂觀是一種具有延長人類壽命潛力的心理社會財富。有意思的是,使用相對簡單的技術或治療就可以改善樂觀情緒。」吃飯七分飽,運動不會老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蔡亭芬指出,七年前哈佛大學研究逾百個長壽家族約三百人,發現人類長壽密碼可能在第四號染色體,榮陽團隊近年研究第四號染色體,其中與哈佛研究有一個區域重疊,即「CISD2」,發現小鼠體內CISD2表現量低,會產生脂肪肝並有肝癌,此基因影響哺乳類壽命。運動能抗老不是口號,蔡亭芬表示,該研究發現,運動及餓肚子,都可以促進CISD2長壽基因增加,建議每天運動、吃飯七分飽。耶魯大學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減少14%的卡路里攝取,可以讓成年人的「胸腺(thymus gland)」功能更好。胸腺是位於心臟上方、產生抗病T細胞的器官,通常比身體其他部位衰老得更快。阻止胸腺衰老,可以進而延長壽命。睡覺睡得好,精神佳、人不老許多專家認為,改善身體健康的基本方法是健康的飲食、適量的運動和充分的睡眠。根據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的論文,在這三者之中,睡眠最重要。許多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睡覺時間越短,壽命就越短;因此要想保持健康而且長壽就要多睡好覺。人每天要睡多少時間才夠?最重要的是看你的年齡及睡眠品質而定。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Sleep foudation)建議,睡眠時間依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需求,中壯年的成人階段(26-64歲),大約需要7-9小時的睡眠時間。另外,除了睡眠時間外,睡眠品質也很重要。要怎樣才能睡得好呢?好眠8招一、作息規律、上床起床時間都要固定,無論前一天多晚入睡,隔天都要盡量準時起床,因為日夜顛倒造成白天睡多,易使當天晚上不想睡,造成惡性循環。此外,如果晚間就容易失眠,則應盡可能不睡午覺,如此身體到了夜晚自動會變得睡意較濃。二、睡覺時物理環境保持舒適、溫度與亮度適宜,一張柔軟度合適的床與枕頭,通風而寧靜的房間。怕吵或對光線敏感的,可配戴耳塞或眼罩,加強阻絕外界的干擾。三、平日含酒精類及咖啡因的飲料少喝,有失眠慣性者更要留意飲用的時間避免過晚;如想促進睡意,不妨在睡前泡杯熱牛奶或吃點複合式的碳水化合物(但有胃食道逆流疾病患者,應避免睡前進食)。四、每日適度運動有助於睡眠,不過要避免在傍晚過後做運動,反而會讓精神變好,影響睡眠。五、保持床鋪只從事睡覺或性愛活動,而不做其他如上網、讀書、健身運動等事。六、睡前一個半小時內遠離聲光刺激,不看電視、電腦、手機等,也不要吃得過飽,盡量讓大腦和身心處於適切狀態。七、不帶壓力和焦慮上床,可於睡前泡個熱水澡、溫溫腳,舒緩一整天的身心緊繃。假使睡不著,用不著強迫自己一定要睡,然後整晚注意時間,反之應更加放鬆心情,相信自己最後終究能睡著。八、如有其他慢性疾病、胃病或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應配合治療,改善這些疾病的症狀或許就能改善失眠問題。參考資料:.超人李嘉誠如何養生 「不做勾心鬥角的事」.哈佛最新研究:保持樂觀心態 真的能讓人長壽.榮陽論壇/天天動 七分飽 長壽基因更活躍.少吃真的可以讓你長壽 耶魯研究揭更能維持免疫力關鍵.保持健康且長壽3要件 研究:最重要的做越少壽命越短.睡太多或太少都有事!每天要睡多久才夠?一表看9個年齡層睡眠時間建議.疾病百科:失眠(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2-08-24 養生.抗老養生
名人養生/60歲杜德偉狀態讓網友驚艷 名人凍齡秘密有哪些?
杜德偉參加「披荊斬棘的哥哥」第二季,在舞台上演唱經典抒情「情人」,還有快歌「拯救地球」,掀起大家的回憶,而他凍齡的模樣,讓人想不到他已經60歲了!杜德偉凍齡秘密:吃好、睡好、多運動、抱持年輕心態到底杜德偉是怎麼做到60歲還跟30歲一樣呢?杜德偉在2017年接受訪問的時候,就曾經說過:「要愛惜自己!能睡覺就要睡覺,能吃好的食物就吃好的食物,雖然很難,但還是要做到。」他還特別解釋:「吃好的食物不是吃美味的食物,而是吃清淡的食物,並且盡量做到每餐定時定量。在選擇食物上,也要清楚知道自己吃進什麼樣的食物。」根據香港01網站報導指出,杜德偉能維持凍齡的秘訣可能有四個:1.經常跳舞、運動量夠:杜德偉是唱跳歌手,所以經常需要跳舞,因此運動量很夠。2.抱持年輕心態:因為杜德偉是明星,所以經常關注目前的潮流,也讓自己維持年輕穿搭。3.維持足夠睡眠:足夠的睡眠可以幫助身體修復,所以該睡覺的時候就要睡覺。4.飲食清淡:杜德偉認為,清淡的飲食可以幫助延緩老化,而且盡可能吃有機食物,讓身體攝取好的食物,才能讓自己維持年輕的身體。維持皮膚肌齡的祕密:反其道而行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於2019年接受聯合報採訪,分享自己延緩肌膚老化的祕訣:沒下雨就跑步、多喝茶、多吃抗氧化蔬果、每日喝水2000至3000毫升以及定時上床睡飽飽。趙昭明指出,皮膚結構可概分為表皮層、真皮層、脂肪組織層與肌肉組織層。表皮的神經醯胺等保濕因子不足,可能造成乾臉與細紋,而經常情緒波動、表情變化大的人,這時更容易因為頻繁收縮而擠出抬頭紋、皺眉紋或魚尾紋。真皮層含有膠原蛋白,但經常被陽光中的紫外線、吃太多種口味的食物或攝取過量糖分而破壞。脂肪組織層與肌肉組織層則可能因為飲食所攝取的脂肪與蛋白質不足而發生萎縮,同樣會強化凹陷問題。因此,要延緩肌膚老化,就必須反其道而行。趙昭明表示,愛美民眾平時應注重保濕,一旦臉乾就可以隨時補充化妝水或精華液;可注意情緒維持平穩、常保愉悅心境,盡量避免表情變化過大。他說,運動與攝取充足水分則可促進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維持肌膚緊緻,因此自己平日下診後,只要沒下雨就會到附近運動場慢跑40分鐘,同時每天喝足2000至3000毫升的水。凍齡3秘訣,張淑芬77歲仍活力滿分!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在2020年接受聯合報採訪時,透露她75歲仍維持活力的秘訣。秘訣一:規律作息、節制飲食張淑芬的生活規律,笑稱自己的每日行程「很boring(無趣)」。每天6點多起床,在佛堂打坐,若無公益行程或應酬,用完早餐後就前往位在大直的畫室,一待7、8個小時。傍晚回家,當張忠謀比較早下班,天氣好時,兩人傍晚就會在附近散步,吹吹風、曬太陽。晚上各自閱讀喜歡的書,10:30準時關燈就寢。飲食部分,她沒有嚴格戒律,但也不允許自己過度放縱。多數時間,張淑芬和張忠謀共用晚餐,簡單的水煮蛋、青菜、半碗麥片(有時也會吃飯),有時候會加一些水果。張淑芬不愛甜食,但偶爾會想吃冰棒,問她吃什麼冰棒?她說她喜歡吃義美的黑糖珍珠、小美的紅豆冰棒,還有一款台灣買不到的日本冰棒。祕訣2:做好保濕張淑芬喜歡自己漂漂亮亮、容光煥發,為了維持好膚質,她勤於敷臉保濕,也常去做臉部及身體肌膚的保養,「做臉、做身體都會,但是拉皮不會啦!」問她堅持不做醫美是為何故?她笑得像個女孩般:「Morris(張忠謀)一定不許的。」祕訣3:刻意運動「我不喜歡運動,我只是為了健康做運動。」張淑芬坦承自己約3年前為了健康和身材才開始運動。但是不做則已,一做就是要達到效果,一周安排了四堂課,包括:一對一重訓、一堂楊定一的結構調整課程,一堂深層放鬆筋骨的課程,還有一堂TRX。3年下來,不僅容光煥發、身材也變好了,穿回了多年前穿不下的衣服。參考資料:60歲杜德偉首登「披荊斬棘」 重現經典唱跳揭不老秘方58歲杜德偉皮膚緊緻光滑 4招保持身心年輕凍齡是可以努力的 皮膚科醫師分享抗老祕訣張淑芬要美也要健康 凍齡3訣揭祕杜德偉IG(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2-08-18 失智.新手照顧
鼓鼓媽患失智「每天換人格」 揭照顧者3助力長期抗戰
藝人鼓鼓(呂思緯)母親5年前確診阿茲海默症,身為失智症家屬,他觀察母親因失智、腦部生病,宛如每天都在「換人格」,雖然行為不合理,但無法責怪母親。他建議照顧者家屬可以「轉換時空心態」,把時序錯亂的發言當成樂趣,盡量自己調適,並讓失智家人身體舒服,包括吃好、睡好、維持運動,照顧者除細心觀察外失智者症狀,也要尋求外界資源、連結其他照顧者,彼此加油打氣,成為長期抗戰夥伴。鼓鼓今出席國民健康署「失智友善不迷路 希望行動+1」記者會活動,分享媽媽5年前開始,突然會有些行為怪異,像是開錯別人車門,媽媽為資深髮型設計師,卻不小心讓客人燙髮時間過久。他本懷疑是媽媽過去飲酒習慣所致,但經過大腦檢查,發現媽媽腦部有白色塊狀,也經歷半年時間頻繁跑醫院進行測驗,最後才確診失智為阿茲海默症。「失智症一定會被發現,因為這人的行為太奇怪。」鼓鼓說,失智症表現多元,每個家屬遇到狀況不同,也曾看過其他失智者家屬分享,有人拿著刀子天天鬧鄰居。他坦言,除了家人以外,其他人很難理解照顧失智症感覺,自己只能盡量調適,並且接納這件事,也感謝周遭鄰居協助,在母親掉錢包、按錯門鈴時,總願意給予幫助。鼓鼓媽媽確診失智時還不到65歲,鼓鼓說,現在多數的失智症場域都是80歲的阿公、阿嬤,媽媽不太願意去,因此希望可以多增加年輕失智者適合的場所。他也說,除了主治醫師介紹失智資源,公家、民間、社區也有許多單位協助,且失智照顧者都很熱心,願意全力協助另一位照顧者,他認為應該組「社區照顧者互助隊」,照顧者彼此分享心情,資訊交流,成為彼此長期抗戰好夥伴。73歲許太太2年前確診失智症,丈夫許先生一路照顧,更透露老婆是「社區人氣王」,許多鄰居得知她失智後,會主動給予關心,他平常則會帶太太參加音樂會、唱卡拉ok,他相信「理解」才能照顧失智者。鼓鼓今也贈送許太太一支藍芽麥克風做紀念。根據衛福部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者人口將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6%。失智症不是正常老化,因腦部病變讓失智者在現實生活容易感到迷失,更因生活錯亂及外界誤解,讓失智者與照顧者常感到無助與恐慌,彷彿迷失在人生洪流中。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孤獨、憂鬱、肥胖、抽菸、生活環境風險等危險因子,都可能導致失智症,希望從預防做起,並認識失智症,進而容納關懷照顧,營造友善失智環境。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表示,除了照顧失智者,家屬也要被照顧,希望從源頭預防做起,「失智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了解失智症」,現在仍有許多失智者與家屬快樂地生活在社區中,因此希望持續倡議,呼籲中央及地方與民間合力推廣失智友善預防,讓失智症患者活在愛的世界中。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失智者出現錯誤行為是因為生病緣故,但過去有失智機構負責人因不了解,因而懲罰失智長輩,讓我們很心疼。過去蔡英文總統宣告「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時,曾提到失智症是全民教育,不只是醫療、長照人員知道就好,而是所有人都要認識,並給予包容及引導,期許「希望有一天我失智,我們有個失智友善社會可以包容我」。為推廣失智友善環境,國健署攜手全國22縣市以「希望行動+1」呼籲全民預防及延緩失智,也發展「如果你迷路」繪本( https://picturebook.mohw22-hpaevent.com/ ),以失智者及其照顧者在時空中感到混淆的情境為主題,邀請全民一起透過互動式網頁錄製專屬朗讀版本,感同身受及喚起共鳴來支持推動失智友善,活動自今年8月19日至11月30日,鼓鼓獻聲錄製失智友善有聲繪本;另外,也同步舉辦「健腦友憶健康」線上遊戲,有機會抽中健腦好禮,活動時間至8月31日。※ 提醒您: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
2022-08-17 焦點.生死議題
人生走到最後一段路,怎樣的照顧是對病人最大的關懷?如何讓他走得安詳又有尊嚴?4點教打造有愛的人生終點站!
人生走到了最後一段路時,怎麼樣的照顧才是對病人最大的關懷,又如何讓病患走得安詳又有尊嚴?現代人很忙,E世代的人更忙,忙著看方盒子、看資訊、找尋賺錢的機會,週末則忙著玩、上網,或到PUB去瘋狂、參加派對去搖整夜的頭。現在的社會是為生活而活,活得很充實、很忙,什麼資訊都有,但是對老、對死卻置之不理。面對人生的終站,大多數人不太重視,隨便應付,更不用談如何處置。相較於現代年輕人對結婚的精心設計,實在是天壤之別──光拍結婚照或是辦喜宴,就要花費年輕人大部分的積蓄,為人生最美、最年輕的容貌做一個刻意妝扮的寫真,每個人看起來既像電影明星,又像王子與公主,一切都沉醉於童話故事中。現代人老後被送入安養院、護理之家已算不錯了,有誰關心臨終環境?老年人已沒有組織能力、行動力,只好任憑家屬安排。有的被通知接回,將死而未死的無意識老人回家後仍未斷氣,安放在大廳中央,不吃不喝等待死亡;有的住家公寓太小了無法安置,於是從急性病房轉慢性病房,三人一間或六人一間的普通病房,在嘈雜的環境中度過餘生,沒有隱私也沒有尊嚴,像赤裸裸被扔在菜市場。老人啦,沒有用了,幹麼還浪費銀子?年輕人總有他的盤算,甚至有的家人不到醫院照顧,也不接回家中,一星期見不到一次面,以某種角度來衡量,以高的道德標準來看,也算是一種精神上的棄養。中國古人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至少父母病了、老了,子女應隨侍在側,方能回報養育之恩。至少我們應該提供臨終者一個比較好的環境,讓他們平靜安詳地辭世。【延伸閱讀: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醫:需要全體家庭成員的投入,尊重病人的意願、支持他的需要】家是最好的人生終點站有一位爺爺八十四歲,得到第三期的惡性淋巴瘤,起初病得嚴重,腹水、肋膜積水、裝著氧氣管,在醫院接受化學治療。他育有三男、三女,除了最小的兒子在美國外,其餘都在臺北。所以子女們成立照顧群,除了僱請看護工外,他們兒女與媳婦分成四組,白天夜晚輪流換班照顧。而且還有一本病房日誌,每隔二十分鐘登記爺爺的狀況,例如:何時打化療、何時輸血、三餐內容與健康食品為何,化療藥水、排便狀況等詳細記載,完全不亞於護理紀錄。因為二媳婦本身就是護理師,每次輪班的人都可以清楚爺爺目前的狀況,以及治療上的進度,包含何時檢查,又該注意什麼。我覺得這位爺爺福報真的很大,有這麼多孝順的子孫,真是令人羨慕,這輩子也值得了。銀耳燕窩也比不上孝順的子女圍在身邊。他們家人說話也很幽默,所以老先生的病情愈來愈好,腫瘤的消褪緩解也比一般人來得快。後來老先生說起自己的故事,道出他年輕時在農會、水利會的一些陳年舊事。每當老人說起他自己的往事,那種心頭的甜蜜全寫在臉上,蒙上一層健康的紅臉頰,想想他小時候一定也是這副可愛的模樣。《安寧會訊》曾有一篇報導:一位老阿公是做墓碑的,罹患胃癌,多次進出安寧病房,個性平和安分,對事無怨無悔,後來他變得面帶愁容,常夜裡驚恐地說夢話。在病情惡化進入彌留狀態時,他變得煩躁不安,口中喃喃自語,大吵大鬧著要回家,子女們未曾看過阿公有過這樣的反應而遲遲不敢做決定,而阿公變得更躁動,似乎符合精神科醫師譫妄的診斷。後來家屬決定將阿公帶回家,安寧居家護理師卻發現阿公精神奕奕地坐在舊式四合院大廳的椅子上,眼神亮亮地直視著大廳前方,家人在著手後事、聯絡其他的親友,忙成一團,有的家屬則在一旁哭泣,阿公卻獨自一人坐在大廳,看似落寞又與世隔絕般靜坐,沒有與任何人互動。安寧護理師前去探視阿公,阿公也沒有回應,直到她發現阿公在注視院子裡大小形狀不同的墓碑。原來老阿公是做墓碑的,那些是他的傑作,阿公開始奇蹟般地侃侃而談,述說每一個墓碑的故事,他變得多話起來,直到他耗盡體力睡著為止。當天晚上阿公起來,要交代子孫後事,並要求家人將他的床推到門口院子裡,看墓碑,看星星、月亮。安寧護理師竟也被通知趕到他們家見證一切,一大家族的人或坐或站或蹲地圍繞在阿公身旁,恬靜又溫暖地陪伴阿公,他們之間沒有言語互動,有的只是濃濃的親情,阿公就這樣安詳地走了。有時我們竭盡所能地呵護及照顧病人,但往往會忽略那些是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還是只是滿足身為家屬那種不捨、不願接受的逃避與虧欠的感覺。當臨終者表示想回家安度最後的日子,我們是否應認真考慮,不要為了種種理由把他們綁在加護病房的床欄杆裡,那才是真正的沒有尊嚴。【延伸閱讀:「安樂死」真有那麼可怕?人有自由意志來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果安樂死立法該注意哪些原則?】臨終者自己的選擇最重要親屬往生是家族重大聚會與團結的時刻,每個家族成員應樂觀其成,以和為貴。宗教都是勸人為善,正信的宗教都是很好的,我們應尊重而不該有分別心才好。這個時刻最重要的是臨終者自己的選擇,自己若有決斷,請族長耆老出面協調幫忙,那麼事情就好辦多了。其他持不同意見的子女或親屬最好少批評,以免破壞家庭和諧。傾聽應包含立遺囑,由臨終者決定分遺產、遺物的方式,或有族長(如叔伯、長子)、法定代理人之陪同,或律師之出面來解決合理的分配方式。遺產愈多愈複雜,例如:土地、房子、公司動產、股票、存款、成立基金,或管理人代表等,上班族或農家子弟的問題就相對單純多了。中國人若西方人有預立遺囑的習慣,若父親先過世,則母親(未亡人)負責分遺產之大權,將來母親過世,則由子女共同協調。這些事情即所謂最重要的後事,攸關子女繼承的權利與義務,應事先說清楚、講明白才是上策。不明不白的做法,是家族的另一種黑箱作業,只會加深猜忌,造成家族之分裂,這點絕不是長輩樂意見到的。世界上沒有絕對公平的事,每個子女都退讓一些,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父母養育我們很辛苦,若稍有不公平之處也是一種緣分,做子女的應該歡喜接受。分得少的並非父母親比較疼惜,而是長輩有他們的考量;手心手背都是自己的骨肉,哪有不疼愛的道理?多半父母親會照顧相對弱勢者,希望最後再幫他們一把,這是天下父母心。每個子女都應在此時感恩,分多分少都一樣,而不是懷疑、猜忌,有不勞而獲的自私妄念。西方許多大企業家覺得孩子應接受考驗與奮鬥,生活富裕反而心志愈沉淪,所以他們大部分會將遺產捐獻給社會,蓋醫院、資助研究機構、慈善團體,這才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典範。錢,沒有人不愛的。錢雖非萬能,但沒有錢就無法生存於社會,所以萬萬不能。美國有不少頂尖癌症醫院是由企業家捐獻所蓋的。這些企業家有這麼高的遠見與氣度是很令人敬佩的,沒有他們的捐獻,這個世界的文明可能會落後好幾年。當我們傾聽長輩的時候,難道不是一個很祥和、充滿溫馨的畫面嗎?中國人所講的隨侍在側才是盡孝道,又怎麼可以忤逆父母呢?一旦家族有了共識,大家都應遵守,所謂家和萬事興。安排臨終環境一:學習傾聽安排臨終環境時,基本上應注意:放鬆、祥和與愛,以營造病人清明的觀見,如此方可體會本覺的見性,將可重生信心、滿足、空靈力量、幽默與篤定,也就是希望利用最清明的環境,以理性來面對並整理最後的人生。家屬可以靜靜地陪伴,讓臨終者順利轉化心境。我們應相信每個人都有智慧走過這一關,不需要強迫病人聽太多意見。病人需要的是我們的關心,所以我們應學習傾聽。一般來說,若病人能接受自己大限已到的事實,他們知道日子所剩無幾,心裡總有一些後事需要交代。包括:他們理想中的告別式方式是教會的、道教的,或是佛教的誦經;安葬的方式是火葬或土葬,或是希望進入家族的墓園與長輩或配偶葬在一起,或不希望合葬於同一個墓穴中。有的母親比較長壽,而希望葬在兒子旁邊。現代人多選擇安放在靈骨塔內,中國人也很相信風水,認為好的風水可以接近樂土又可以保佑子孫,所以好風水的靈骨塔或墓園很重要。然而不同宗教的墓園也有區隔,所以病人告訴子孫應選擇何種告別儀式也是很重要的。很多家庭成員的宗教信仰各有不同,這一點常常造成許多歧見與困擾,最重要的是家族中有沒有達成共識。例如:長子篤信佛教,女兒信奉基督教,次子沒有宗教信仰,而母親為民間信仰,但有一些基督徒的朋友。此時女兒的教會姊妹可能會勸女兒傳福音給母親,因為擔心母親沒有信基督、沒有受洗太可惜,將來會失去上天堂得永生的機會,所以女兒回家見到母親就積極說服母親受洗,並接受教會姊妹關心、代禱。當然,她會認為基督教的告別式比較好,然而父執輩都是純樸的農家子弟,以佛教或道教方式居多,家族的墓園也是宗族的,每年清明節整個家族一起掃墓,所以長輩們不贊成病人受洗信基督教。女兒很鬱卒,也很懊悔在母親健在的晚年,沒有辦法說服她受洗,以至於天人永隔之後無法召回天國,將來更無法在天國同主一起見到母親。女兒又慌又急,情急之下不免拉二弟勸大哥讓步。這種不同宗教信仰所造成的家庭問題時有所聞,其中又以兄弟姊妹眾多的家庭最嚴重。加上遺產的分配不容易公平,或雖公平但仍有自認為分得少的心理,埋下將來家庭分裂的潛在原因。安排臨終環境二:熟悉的環境病人需保持放鬆自在,最好能安置於他熟悉的環境裡。若病人處於一個陌生、冰冷、機械性的環境,例如加護病房,他們很難放鬆心情。任何人到了陌生又奇怪的環境都會變得焦慮不安、懷疑、易受刺激、不信任,許多病人在加護病房(ICU)會發生所謂的ICU症候群,甚至有譫妄、顫抖、歇斯底里、幻覺、頭痛、不明熱等現象發生。有些病人移到普通病房後藥而癒。偶爾接到類似的會診單,加護病房的醫師以為是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引起白血球數目降低、高燒不退,其實那些病人的病情尚穩定,只是在加護病房多待上一天,他們就吃不下睡不著,心情很難平靜。要判斷這些病人是否患有其他潛在的病或是精神狀態引發的身心症,或是急性精神病,則需要更多的臨床經驗。實不諱言,很多重症病人在這種情況下,身體狀況耗弱,每況愈下直到死亡。絕大多數是住在加護病房的時間過長,無法移除呼吸器(拔管),最後或多或少在多重藥物的使用下引發器官衰竭,院內細菌黴菌感染。其中黴菌感染大部分是伺機性感染,肇因於抗生素的濫用(過度使用)。很多家屬捨不得病人辭世,雖已知病情積重難返,仍不願將病人送往安寧病房而同意轉入加護病房。其實大多數病人不願意住加護病房,只是他們已虛弱到沒有自主的能力。或許有人會問,重病的人恍恍惚惚,會在意住在哪一個病房嗎?但若我們深入了解,病人其實最想回家,雖然回家代表放棄治療,也代表生命的結束。然而對現代人而言,尤其是健保時代,選擇住加護病房對家屬來講反而比較輕鬆省事,不必負擔繁重的看護工作,而醫療費用大部分是全民共同承擔。對重大傷病的健保病人而言,住加護病房不用負擔差額病房費用,又不用請外勞看顧,對精打細算的家屬是划算的,但他們忘了病人擁有他自己的選擇權。反過來思考,我們回到非健保時代,若病人罹患絕症,病重住入加護病房,一個月後逝世,醫療費用一百萬元新臺幣,請問多少家庭會覺得這樣很值得?節儉是人性,浪費資源同樣也是人性,只不過是往高或往低看而已。重點是我們有沒有同時尊重病人又衡量醫師的建議。不做急救、沒有機器監看,家人的關心才是最重要的。倘若因家庭因素、房子及環境因素無法將病人帶回家,而必須住在醫院裡,最好選擇單人床或安寧病房。單人(頭等)病房可以容納比較多的家人來探訪,放一些病人喜歡的照片、音樂(不擔心吵到隔壁床)、書籍、自己收集的收藏品。這樣才是有人性、有溫暖的人生終站。然而單人房是差額病房,非健保床,有些人經濟狀況並不允許。沒錢,生病是困難的。說實在,只要能看開,將病人帶回家是最好的選擇。有一些認識比較久的家屬會提出他們的要求,希望真的不行的時候,在生命終了前一星期,他們願意將病人帶回家。我們可以這樣嘗試,並聯絡居家護理配合定期到家訪視,做家庭照護(Home Care)。家,才是最好的人生終點站。家,永遠是最甜蜜、最熟悉的窩;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家裡的窩。在自己家裡,每人都比較自在,家屬更能發揮愛心、同理心,每個人當然都變得比較能幹。硬體上家當然比較好,但不要忘了軟體,那就是愛心、輕聲細語、一切從容。家裡必須凝聚向心力,這點很重要。安排臨終環境三:觸摸、表達無條件的愛每位老人雖然是寂寞的,但他們的內心其實和童稚的心靈一樣,需要被愛。有些人害怕接觸老人、病人,其實他們最需要家人觸摸他,嘗試了解他。我們醫護人員雖不是他們的親人,但每當我坐在病床邊,握起病人的手,眼睛看著他,跟他聊天,他們變得多開心、放心。因為他們是人,凡人都需要被親近、被疼愛的感覺。以手握手、以心傳心,心手相連,醫病關係中這一點不可或缺。當然,當病人變得封閉,這些良性的互動也就少了很多,雙方變得沒有什麼話,照章辦事,兩不相欠。有時醫護人員並非如此冰冷,而是有情緒、害怕、不信任、打不開心結。「先生緣,主人福。」醫病關係必須經營,它不是商品,更非單向的業務關係。雙方必須建立起信賴感,你放感情給人,對方同樣回報。有時候到加護病房會診,裡面都是一些重病、昏迷不醒或半昏迷的病人,我看到有愛心、會溝通的護理師們一面幫病人翻背,一面同病人說話,幫他們抽痰後又將臉擦拭乾淨,輕輕柔柔地。啊!她們是天使,假使我躺在病床上一定這麼認為。護理師們同半昏迷的病人說話,就好像病人聽得懂一樣,探訪時間到了,家屬詢問護理師,病人意識不清,同他講話到底能不能聽懂?其實病人的心靈可以因感動而淌下眼角的淚水,即使是在昏迷狀態下。所以,我們常鼓勵家屬利用訪視的時間多多跟病人講話,可以握著他們的手說話。就像慈母在孩子睡著的時候,繼續唱搖籃曲給娃娃聽一般,每個人都渴望被疼愛。許多人害怕死亡,就是因為害怕這種孤獨寂寞的感覺。在生病的過程中他們發現接近的親朋好友變得愈來愈少,病情愈重愈久,卻愈沒人前來關切,無形中他們被刻意遺忘了,孤立而無助。沒有愛,寧願死,這是憂鬱的溫床,是久病厭世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有愛才有鼓勵,才是在絕境而能活下去的理由。想想看,有許多高知識分子在人生的終站變得鬱鬱寡歡,得不到安息與解脫。其實臨終療護最需要的是愛心、同理心與慈悲心。道理不難但需有耐心的、長時間的奉獻,愛心或許比較難,但是許多家屬、醫護人員都做到了,見賢思齊,當我們看見別人做到了,一定要警醒,惕勵不懈怠。安排臨終環境四:允許道別允許病人過世,保證在他死後,其他人會過得好好的。他並不會孤獨,因為家人、親人會時刻想念他,他也會擁有一個完全的愛。神會照顧他,與他同在,神寬恕也赦免了所有的罪與罰。很多病人在辭世之前仍有牽掛。重病的中年人放不下年幼的小孩與妻子:誰來照顧他們的生活?誰能接下負責家計的經濟重擔?這一點我們可以諒解,而且的確是一個難題。雖然留下一些遺產,但未來的事情無法預料,那些未成年的子女能保證被妥善照顧嗎?配偶會再婚嗎?原來的家還會完整嗎?或許我們認為七、八十歲的老人會比較好走,其實他們愈老反而愈容易感傷,擔心子女的經濟、事業,煩惱未成家的那些孩子的幸福,甚至掛念孫子。總之他們是家族中的長者,卻有很多讓他們放心不下的地方。臨終的人最該學習的是放下、捨得下,不帶走任何財富,也不帶走任何煩惱;不帶走愛憐,也不帶走怨恨。我們平常關切很多事情,擔心不幸事件的發生,然而很多時候總會水到渠成,不用操心。一些不如意的事發生了也終將過去,烙在我們心靈的創傷卻幫助我們成長,變得更達觀。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擺在我們眼前的功課,誰也無法為我們免去。沒有人能幫我們繳稅,也沒有人能替代我們服兵役,自己的事尚且很難圓滿解決,他人的命運自有他的因緣。陪伴的家人又怎能牽絆住臨終者呢?在病床前痛哭或許是人之常情,活著的人想到與親人永隔,誰不難過?但是這樣往往讓臨終者無法順利割捨親情,無法進入臨死中陰。就如同親人上了火車,我們送別時能拉著他的手不放嗎?有緣自然還會相見,所以我們應該珍惜在世的每一天,以最多的愛心跟親人、家人相處。接受與道別的智慧我發現,平常照顧病人的家屬可以很自然地接受病人的死亡,尤其是久病重症而又無法醫治的患者。平時他們付出了愛心、親情,也認識命運之不可違背。相對地平時未與患者接觸,或旅居國外者,當聞此噩耗,回國探親或只能奔喪者,他們的情緒、悔恨、不捨、百感交集,有時會有一些情緒化、理性的舉動,讓醫護人員很難應對。尤其是一些放洋的遊子,往往會詰難醫療的處置,如此也難掩他們內心的愧疚與虧欠。若能了解狀況,心平氣和,多感恩照顧病患的有關人員,把握時間與臨終者見面、談話,往好的方面去做,幫助病人多結善緣,這樣的臨終關懷才會圓滿。認識命運的不可違背,才能建構道別的基礎,從而把握時間、安排臨終者最後的人生行程。在此時刻認命、順命、逆來順受並非不積極,而是圓融豁達的表現。許多事情我們反過來反省,當病人往生以後,才驚覺沒有留下多少時間與所愛的親人相處,反而不顧病人的要求,硬是將他留在冰冷的加護病房接受呼吸器的急救,而沒有機會道別。臨終者最後的請求也未被完成,因為家屬們拒絕道別,不放棄最後一線的機會,只盼望奇蹟出現。這樣只會造成病人的痛苦、失望與無奈,最後苟延殘喘的心情,又有誰知呢?各式各樣思想的人都有,有些人害怕死亡,緊捉住家人、醫師的手,要求大家救他;有些人知道大限已到,一切努力皆枉然,他們決定接受命運,步下人生舞臺,然而梯子被家人拆掉,進退兩難,這又是何苦來哉?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道別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藝術,不要強人所難,順勢而為的人才會放下心來感恩。在為病人營造臨終的環境裡,我們需要豁達的心態,以人生經驗與智慧來啟發內心的愛與疼惜。如果不先啟發自己,就無法啟發在我們面前的親人。祈禱眼前所愛的親人不再受苦,能夠找到安詳和解脫,家族內的每個人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同心協力,拋開種種不愉快的爭執,放下私心,把握最後相聚的機會。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
-
2022-08-15 醫聲.肝病清除
40歲以上每年應做一次腹部超音波!全島一肝 推動全民腹超總動員
●全民腹超10年計畫,今年擴大至全台16家醫療院所●40歲以上民眾,每年都應該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及早診斷察覺,台灣有機會成為「無肝病的國度」台灣曾經每5名成人,就有1人是B肝帶原者,自從1986年台大教授宋瑞樓等人,共同推動新生兒全面施打B肝疫苗,讓台灣兒童B肝帶原率從10.5%,下降至1%以下。肝病防治基金會今年成立第28個年頭,肝基會董事長也被稱為「台灣保肝之父」的許金川,期盼在肝基會推動全民腹超10年計畫下,成為無肝病的國度。肝基會去年3月推動「今年超了沒?全民腹超10年計畫」,同年10月舉辦全台12家醫療院所腹部超音波篩檢活動,今年7月將免費腹部超音波活動,擴大至全台北、中、南、東16家醫療院所。根除肝病 訂10年目標許金川表示,「全島一肝、全民腹超總動員」是肝基會未來10年的計畫目標,也是肝病防治的最後一哩路,建議40歲以上民眾,每年都要做一次腹部超音波,及早揪出肝病,讓台灣將成為一個沒有肝病的國度、根除肝病的模範國。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說,目前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已掉到國人10大死因之末,預期很快會退出10名外,肝癌在10大癌症死因中,也從多年的第一名降至第二名,更是四大癌症中唯一死亡人數每年下降的癌症。換肝重生 樂當啦啦隊楊培銘指出,目前B肝治療只能控制而無法根治,但已有全口服C肝藥物上市,自2017年1月起健保也開始給付,藥物效果甚佳,但不可否認的,疫情確實影響B、C肝帶原者到醫院追蹤及治療,可是B、C肝病人應戒慎但不恐懼,應落實個人防護作為、保持身心健康,接種疫苗,抱持與病毒和平共存的心態,定期至醫療院所追蹤治療。80多歲的華泰銀行前董事長、肝基會榮譽副董事長林博義,40多年前確診為B型肝炎帶原者,後來健檢又發現感染C肝,當時無藥可治,於是演變成肝硬化、肝癌,且因肝癌不斷復發,於2008年4月前往對岸接受換肝手術,術後住院一個多月、還曾因尿毒過高而洗腎,也一度罹患嚴重憂鬱症。所幸陪同的家人給予他最大溫暖,將他從懸崖邊拉回來,撐過了這個難關。林博義說,自己不是醫師、不會救人,但可以當啦啦隊,從此投身公益,出錢出力,當大家看到換肝人竟可以活得這麼健康、活躍,對肝病的刻板印象也從此改觀;他每天樂在公益協助肝基會消滅肝病,就是他目前人生最重要的事。號召企業 齊消滅國病肝基會日前歡度28周年慶,前總統馬英九、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以及好心肝大使白嘉莉,演藝界張小燕、石英、翁家明、郭子乾、張瓊姿、王彩樺、吳鈴山、陳霆、陳熙鋒等皆出席祝賀,肝基會更號召企業主點亮愛心嘉惠國人、消滅國病。前總統馬英九表示,1992年他簽下了器官捐贈同意書,但是如果沒有好好保養,「心不好、肝不好」誰會要呢?因此,他一直保持身體健康,而許金川致力保肝已接近50年,可說是「保肝之父」,但肝病至今仍是國病,「保肝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大家應多運動、多吃蔬果,這是預防疾病的最好方法。
-
2022-08-14 醫聲.肝病清除
跨域整合 彰化超前3年消除C肝
因早年醫療資源稀缺,彰化縣沿海鄉鎮如大城、芳苑、二林、竹塘等鄉鎮,是C肝的高盛行區,在C肝潛勢風險地圖上,呈現高危險的紅色。而這一切,在一系列公共衛生策略推動之下,已經得到改變。在縣長王惠美的支持下,彰化縣C肝根除計畫於2019年啟動。「各界開始呼籲C肝消除的時候,我們在2005年起便已提早15年進行全面C肝篩檢。」彰化縣長王惠美說,彰化縣C肝篩檢人數截至今日超過43萬,在今年已完成治療逾1萬3千位C肝陽性病患,以鄉鎮別來看,逾5成鄉鎮治療達成率已達80%以上,其餘高齡化之鄉鎮治療達成率也有60-75%,顯示彰化縣C肝根除的普及性及全面性。利用既有的溝通管道及架構進行C肝篩檢,簡化行政流程、破除科室藩籬,是彰化縣成功的關鍵,「重點就是不要疊床架屋。」衛生局長葉彥伯補充說,其中最重要的「基礎建設」之一,是行之有年的「萬人健檢」。每年逾30場 萬人健檢打下C肝消除基礎彰化縣「萬人健檢」自2005年起持續至今,實施超過16年,每年舉辦逾30場,是彰化縣最為人熟知的公衛政策,曾吸引多國公衛專家來台取經。萬人健檢是彰化引以為傲的施政策略,也是讓彰化縣C肝防治效率超人的獨門祕技。「以現在的角度來看,當時的萬人健檢已經具前瞻性,是以個案為中心進行服務整合。」保健科長姚玉津說,政府提供的免費篩檢項目琳瑯滿目,從癌症、結核病、成人健檢、慢性病篩檢、憂鬱篩檢,每一種篩檢項目還各有不同的篩檢條件。讓彰化縣衛生局引以為傲的是,「民眾只要來一趟就可篩檢所有項目。」萬人健檢涉及多複雜的科室協作:檢驗科長施麗貞說,健檢的品質管控、檢驗資料的處理,歸屬檢驗科;中央推行的癌症篩檢,在地方政府是保健科權責範圍;結核病篩檢屬疾病管制科;慢性病篩檢是企劃資訊科;長者憂鬱症篩檢,則是醫政科。釐清、整合了科室權責,再來就需要處理民眾的健康資料。企劃資訊科長張純如說,不同的疾病,在中央各有不同的資料庫,「我們做服務的時候,就是合作把資料庫整合,然後變成『歸人』。」所謂「歸人」,指的是以戶政資料為基礎,讓民眾在健檢現場,只需插入健保卡,就可以得知自己符合哪些健檢項目的篩檢資格。而為了持續更新民眾健康資料,篩檢後資料還需回傳,留作紀錄。為了應付複雜的資料整合流程,衛生局新進人員報到第一天都要考Excel的「樞紐分析」。此外,也鼓勵衛生局員工及衛生所主任醫師持續進修,養成資料搜集處理及應用的能力,總計有17位同仁,到國立臺灣大學進修並陸續取得公衛碩士學位。打破科室藩籬 橫向整合投入C肝消除早在開辦萬人健檢之初,C肝篩檢就是項目之一。二十年前,肝病還是台灣的國病,患者很多,肝癌也是台灣的重要死因,衛生局於是把肝病納入防治計畫重點之中,除了萬人健檢,也深入社區,進行C肝篩檢。不過,當年C肝的主要治療選項干擾素,因治療副作用難受,患者接受度不高。故即便篩出陽性患者,完成治療人數僅2成多。2019年衛生局正式宣佈投入C肝消除計畫的時候,衛生局各科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當年的篩檢資料,告訴患者,C肝口服新藥已上路,鼓勵患者盡快接受治療。衛生局也針對不同C肝高風險族群,如愛滋病患者、受刑人、洗腎室以及糖尿病、慢性腎臟病、醫療長照機構工作人員等,計算出抗體陽性率,並訂定消除策略。疾病管制科長王曉琪說,以彰化監獄為例,商請原先就與該單位有業務往來的資深同仁出馬,與獄方協調,針對新入監受刑人抽血時衛教,經同意後原管血清檢體直接加驗C肝,大幅簡化繁複的溝通流程。此外,彰化縣也針對全縣的照顧服務員進行了C肝篩檢,而這項業務,當然是由長期照顧科負責。除了橫向整合,衛生局也沒有忽略衛生單位的垂直合作。每年年初,衛生局會將境內26個鄉鎮民眾的健康資料進行彙整,並交付衛生所,再由衛生所執行每年約4、500場的小型健檢,「衛生所也很需要這樣的名冊,如果晚一點給,還會問說,資料怎麼還沒來。」和美鎮衛生所護理長鄭桂芬說,建立溝通流暢的組織文化有助於公衛政策的推動。C肝消除奠定科室合作基礎 有利未來公衛計畫彰化縣C型肝炎根除計畫召集人胡琮輝教授說,WHO的C肝防治方針強調「Task Shifting(業務移轉)」以及「Task Sharing(業務共享)」,其實就是「任務共同承擔的共同照護」。在王惠美縣長的帶領下,彰化縣衛生局「全局啟動」,所有科室都是彰化縣C肝消除的「主辦科」。C肝消除不是技術問題,重要的是「要下功夫、要有積極的心態」。(廣告)
-
2022-08-14 焦點.元氣新聞
肝基會28周年慶 保肝之父許金川盼台灣成為無肝病國度
台灣曾經每5名成人,就有1人是B肝帶原者,但自從1986年被稱為「台灣肝病之父」的台大教授宋瑞樓等人,共同推動新生兒全面施打B肝疫苗,讓台灣兒童B肝帶原率從10.5%,下降至1%以下。肝病防治基金會自民國83年成立至今走過28個年頭。肝基會去年3月起更推動「今年超了沒?全民腹超十年計劃」,期盼國人能早期發現肝癌,早期治療,避免遺憾。肝基會今舉辦28周年慶活動,前總統馬英九、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以及好心肝大使白嘉莉,演藝界張小燕、石英、翁家明、郭子乾、張瓊姿、王彩樺、吳鈴山、陳霆、陳熙鋒等皆出席祝賀,肝基會更號召企業主點亮愛心嘉惠國人、消滅國病。前總統馬英九致詞時表示,他1992年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但如果「心不好、肝不好」,誰會要呢?因此,他一直保持身體健康,而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致力保肝已接近50年,可說是「保肝之父」,可是肝病是國病,因此「保肝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建議大家多運動、多吃蔬果,這是預防疾病的最好方法。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說,去年3月肝基會推動「今年超了沒?全民腹超十年計劃」,緊接著10月舉辦全台12家醫療院所腹部超音波篩檢活動,今年7月更擴大至全台北、中、南、東16家醫療院所腹超活動,建議40歲以上民眾,每年都要做一次腹部超音波,以早期發現肝癌,早期治療。許金川說,「全島一肝、全民腹超總動員」為肝基會未來10年的計劃目標,也肝病防治的最後一哩路,希望大家一起參與「今年超了沒?」活動,使其成為一股「全民運動」,讓台灣將成為一個沒有肝病的國度、根除肝病的模範國。預防肝硬化及肝癌的關鍵三部曲,為主動篩檢、積極追蹤、及早治療。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說,目前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已掉到國人十大死因之末,預期很快會退出10名外,肝癌在十大癌症死因中,也從多年的第一名降至第二名,更是四大癌症中唯一死亡人數每年下降的癌症。楊培銘指出,目前B肝治療只能控制而無法根治,但已有全口服C肝藥物上市,自2017年1月起健保也開始給付,藥物效果甚佳、副作用少且輕微,療程很短僅約8至12周。但不可否認的,疫情確實影響B、C肝帶原者到醫院追蹤及治療,而面對疫情B、C肝病人應戒慎但不恐懼,最重要的是,落實個人防護作為、保持身心健康,接種疫苗,抱持與病毒和平共存的心態,定期至醫療院所追蹤治療。80多歲的華泰銀行前董事長、肝基會榮譽副董事長林博義,約40多年前確診為B型肝炎帶原者,後來健檢又發現感染C肝,當時無藥可治,於是演變成肝硬化、肝癌,此為典型的「肝病三部曲」,一個階段都沒逃過。但後來肝癌不斷復發,於2008年4月前往對岸接受換肝手術,術後住院1個多月、還曾因尿毒過高而洗腎,也一度罹患嚴重憂鬱症,直想從10樓病房一躍而下,自我了結。所幸陪同的家人給予他最大溫暖,將他從懸崖邊拉回來,撐過了這個難關。林博義說,「當年住在加護病房一周,轉出普通病房時,內心充滿感恩;想著自己能從鬼門關回來,這趟人生旅程得以展延,自己該做些什麼回報,才不枉這分上天的眷顧呢?」因自己不是醫師、不會救人,但可以當啦啦隊,從此投身公益,出錢出力,在肝基會的宣導活動上,以自身經歷侃侃而談保肝的重要。「有機會讓我做公益,求之不得。」林博義說,當大家看到換肝人竟可以活得這麼健康、活躍,對肝病的刻版印象也從此改觀;現在的他每天樂在公益、早睡早起、走5千步,不忘定期回院追蹤,照顧健康和協助肝基會消滅肝病,就是他目前人生最重要的事。許金川指出,肝基會成立至今28年,這段歲月是廣大社會善心人士,共同以愛心締造的全民肝病防治史。因此邀請了長期共同參與保肝、護肝各界的好朋友們一同來慶生。★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2-08-13 焦點.生死議題
安寧之路─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醫:需要全體家庭成員的投入,尊重病人的意願、支持他的需要
安寧之路給住院的重病者帶來很多的壓力,諸如:對陌生者的懼怕、自憐、統整性的壓力、被分離的焦慮、失去身體功能變成廢人、害怕愛被剝奪、悔恨與愧疚感,或追尋另一個希望。這是一連串的變化,很多病人在這段期間會學習不斷地適應,當然心理支持者,如社工或家人、朋友,人數愈多則適應愈快。有許多人覺得自己被孤立了,該看的親戚也來了,沒有來的親戚沒什麼話好說,乾脆也不來了。假若病人可以看到人生的前景,了解真理,知道永生或生死相續的哲理,或許他們漸漸會看得開。相反地,假若未有安寧團隊加入,或者家屬不同意加入,那麼他們的焦慮不能得到紓解,癌症的疼痛得不到緩和,對未來完全看不到前景,他的焦慮將轉成更深的憂鬱。這種臨終之路才是真正的淒涼與孤獨,甚至有被世人遺棄的感覺。而這與社會文化的階層、風俗習慣、人文醫學的精緻化、人生哲學與宗教的普遍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從西藏的拉薩到美國的紐約,由大都會到農村,我們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安寧之路。安寧之路需要集專業醫療團隊的意見及家屬的配合,而病人本身也有自己的功課該做,如此才能走得圓滿。自古聖賢多寂寞,尋找真理之門是個窄門,必須放棄很多世俗的價值觀與眾人的看法才進得去,所以任何人面臨自己生命的終站或安寧休息的地方,必然百感交集。從病人的、家屬的、社工的、護理人員或臨床醫師的角度,都可以觀察到多方面的情緒變化與轉換。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 基本上,大部分的民眾會把臨終的病人送往醫院,因為家屬不知道該怎麼辦,良心上又害怕虧待了病人。家屬有自己的愧疚感或可稱之為另一種無奈,尤其是面對有死亡恐懼的病患。這時,我們能為他做些什麼?當醫學已進入緩和治療的方向,不再做化學抗炎治療,不做放射治療,年齡老邁加上多重器官衰竭,生命跡象不穩定,家屬急欲知道:如何能立即解除病患之痛苦,尤其是身體之疼痛?目前採取的治療模式,能否為他們勾勒一個新的願景?例如:可以讓病人再度看日出,上館子吃一頓好飯菜。也就是說,家屬很願意滿足病患的最後願望,或解決他們未了的心願及遺憾。有時醫護人員也會感慨,平時他們不就可以去完成了嗎?為何到了臨終前才有這些需求?其實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先考量(Priority),大部分的人努力於繼續奮鬥,做更新穎的治療,而逃避提早去安排人生末段的功課。有些中年人或許有經濟壓力,想多為家庭付出,所以在生病的過程裡,他們無暇安排舒適的生活,就連出國也是在洽談公事或生意。許多人認為他們沒有真正好好地為自己而活,他們總不願意承認生命這麼快就要結束,甚至逃避而不正面去思考他們已瀕臨死亡。是故在安寧的路上,他們有太多的遺憾。人生不該是這樣,應該更豐富、更精采才對。對家屬而言,是一種失去,失去情感的依靠、經濟的依靠,失去家庭功能的完整性。安寧之路需要全體家庭成員的投入從現實面考量,每個人生活的重心都在家庭,祖孫三代都是生命共同體,牽動著相互間的責任、義務以及財產。安寧之路就是所有家庭成員都要投入,並學習各種層面的適應。首先,必須學習解決家庭內部的衝突,包括照顧病人的危機處理、經濟問題、財產分配,甚至保險給付。其次,對於病情的焦慮、不確定性,以及死亡之等待,應以平常心視之。大部分病人與家屬也都了解奇蹟不會出現,所以一旦醫療過程進入安寧階段,就不必要臨時反悔,再要求做更積極,甚至實驗性藥物的治療,除非主治醫師有新的、正面的評估。第三,醫療團隊可以了解家屬的需要,預先告知家屬未知的事情,提供更多的專業,協助他們;了解他們的困難,幫忙解決家庭照顧(Home Care),還需要正面肯定家屬的價值。治療的選擇(Decision Making)必須由病人充分了解後決定;同樣地,安寧之路的種種事宜必須由家屬來自行參與,醫療團隊只是協助執行。第四,對病人而言,也有功課要做,就是讓他面對自己,讓他自覺(Self-Awareness)或稱為觀照內省,由理性來重新審視人生必經之路。或許病人會很無助、很孤獨,醫護人員應經常訪視,以幽默的態度聊天,以觸摸病人的手來表示關懷,這種心理支持也是很重要的,但須建立於彼此互相認識或長久良性的醫病關係基礎上。很多情況是家屬平時不出面,俟病人臨終前,許多熟識的家屬統統出面,互動不甚良好,偶有不少尷尬的場面。病人此時或許會問醫師:「我快死了嗎?」當然是這樣的,古人常會自覺大限已到,故提早叮嚀家屬,交代後事。現在有許多有修行、有自覺的病人也會如此做,然而醫師面對這種問題,通常笑而不答,轉移話題。其實不用多說,發問的病人從醫師的肢體語言早已知道答案了,只是醫師不願明說而已。一般而言,病人問醫師他是不是快死了,在疾病末期的時候,病人只是要確定一下,那麼他就知道該怎麼做了。若是在疾病的中期問同樣的問題,則是代表:是否治療效果不好?是否變得愈來愈嚴重?該不該換其他的新藥?同樣的問題「是不是快要死了?」有其不同層面的心理期待,但至少表示他不會逃避。醫療人員在處理的時候,應察言觀色、幽默地回應,才不至於碰觸到最敏感的話題,引發不必要的情緒衝突。尤其是在面臨病重時,醫師或許會向家屬談DNR(拒絕心肺復甦術,見67頁註1),不做積極心肺復甦術(CPR)的問題。有時醫病關係良好的,醫師也可以主動詢問病人的意見,在心肺功能停止時是否不用做心臟按摩、插上氣管,以及電擊心臟、使用呼吸器等。或許病人要事先考慮這些問題會有點困難,但總是會面臨到的。有時家屬會要求留一口氣回家,有的老家在大臺北地區,有的在中南部,這些細節都應事先溝通,由醫師依病人的生命跡象做出判斷,安排救護車、隨護人員,以及告知診斷書的簽發方法等。這些都可以坐下來談。尊重病人的意願、支持他的需要DNR簽字後,每一位醫療人員都應遵守。除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做出不同的決定,否則值班醫師或其他醫師不應依各種考量,包括企圖提高病患的存活率,使臨床研究的成果有比較亮眼的成績,而違反病人的意願。精神科醫師有一種做法,稱之為「前置導引」(Advanced Directive),以尊重病人存活的意願與興趣,乃至於臨終的種種安排,包括簽立生前預囑。這種尊重是很重要的,但是許多家屬往往到病人臨死前一刻仍不放棄治療,並違背病人想回家往生的意願,將病人放在加護病房折磨了一個月,然後死在醫院裡。有些病人在加護病房的日子裡很沮喪,自行拔管抗爭,做手勢或寫字表示他想出院回家,而家屬卻要求醫師不能同意出院,繼續留在加護病房,甚至連CPR都不能省。發生這種情形時,家屬在探訪病人的時刻,病人幾乎都閉著眼睛抗議,不理會家屬。有時病人躁動不安,醫師只好為病患打呼吸肌肉的鬆弛劑,甚至以安眠劑讓病人不得反抗。這種做法離安寧之路實在太遠了。安寧之路,每位家屬成員及醫療團隊,包括醫師、護理師、護佐、社工師、關懷師、心理師都是成員,都得參與溝通,讓家屬了解疾病的預後,有無新的治療選擇,緩和醫療的正面意義,以及期待康復的可能性或可能性。許多不確定的焦慮感是源自不清楚狀況,而衍生過度的預期或過度的沮喪,這些情形下都應趕緊追求最高的靈性。為最親愛的家人臨終時畫上人生一個圓滿(Wholesome)句點,畢竟人生不應該在乎長短。然而,我們有時也會遇到安寧適應不佳的個案(Poor Adjustment),普遍的特徵是沉默寡言,談話透露無助感,對治療產生懷疑,與醫師互動不佳,不說出真心話,焦慮無奈,對許多建議容易放棄且呈現負面的心態……對這一類適應不良的病人,除非他們自己願意走出來,否則沒有人可以幫得上忙。佛曰不能渡化無緣的人,開導臨終者仍需機緣,否則多說無意義,似乎在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人生哲學。多半這類型的病人到了末了,會要求自動出院,而很快地在出院的兩三天後在家中辭世。我們可以理解這種無奈,所要做的是尊重當事人,支持他們的需要。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
-
2022-08-11 焦點.元氣新聞
朱芯儀罹癌熬過17小時手術 開心曝病況「命救回來了」
朱芯儀今年3月曝光自己罹患乳癌一事,5月進行乳房切除手術長達17小時,手術後至今已過3個月,她也罕見曝光術後的心境,感慨地說:「我命救回來了,我現在真真實實的活著。」朱芯儀今天在臉書發文,罕見透露手術至今的身心變化。她坦言,五月底開完刀後,一整個月都無法好好睡覺,不能翻身、不能側躺,「身體傷口隱隱作痛提醒我,經歷了多麼艱辛的一役。」如今很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朱芯儀提到,原先醫生告訴她超音波還看到兩顆腫瘤,聽完一度灰心,醫生也向他建議要再度開刀,「不誇張!真的是生命的抉擇路口,我不想再受煎熬,所以思索許久選擇直接開刀!」幸好開完刀後檢體部分只剩原位癌,算是「病理完全緩解」,聽到這個消息後開心得像中樂透。朱芯儀透露,如今身體已漸漸恢復,體力許可她都會試著外出。她也向關心她的網友們喊話,若在外面看到她歡迎能跟她打招呼。最後,她也曬出一張病友塞給她的紙條,紙條中寫著:「謝謝妳,因為妳讓我不再鴕鳥心態,我也會勇敢治療的」,讓她相當感動。朱芯儀臉書全文如下:很多人都在問我最近好嗎?經歷了5月底開刀的煎熬一整個月沒有辦法睡好覺不能翻身、不能側躺身體傷口隱隱作痛提醒我經歷了多麼艱辛的一役但我命救回來了我現在真真實實的活著很感恩 也很珍惜本來手術前的超音波看起來好像腫瘤還有兩顆都還有看得到當時覺得有點灰心原來我的腫瘤比我的意志力還堅強?😩主治醫生給了我選擇1.再打3次小紅莓再開刀(我本來打紫杉醇)2.直接開刀不誇張!真的是生命的抉擇路口我不想再受煎熬所以思索許久選擇直接開刀真的也還好選了直接開刀所幸後來回診看病理報告時醫師恭喜我說檢體部分只剩原位癌算是「病理完全緩解」本來我都有心理準備後續可能還有化療別說副作用了一次的費用可能10萬到25萬不等準備擠出僅有的勇氣接受挑戰時得知了這個好消息心中的喜悅像中了樂透一樣「感謝我的醫師與醫療團隊們🙏🏻」意謂著我只要再把12次雙標靶藥物療程打完是不是可穩定追蹤就好呢?!這個消息令我開心了很久直到7月我的外婆過世我的外婆之前也是乳癌但她當時勇敢的選擇全切沒有重建化驗後發現沒有擴散就一直健康的活到85歲死因是心臟衰竭就是最有福氣的自然死亡身為外婆帶大的孫女真的很遺憾在我化療開刀體力最弱的這半年沒有辦法好好陪她或許我們也因為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家庭後很難好好的陪伴長輩了還是希望大家都可以不留遺憾總之最近體力許可會開始走走逛逛也會在暑假結束後開始工作也會拍新的YouTube 如果遇到我無論是醫院還是路上都歡迎來跟我打招呼😊鼓勵是最有力量的語言我很好 希望大家也要很好❤️往好的路上前進P.S.圖為回診遇到的病友,深怕打擾我,偷偷塞給我的紙條;還好發現的早,現在穩定治療中❤️#有好的場地可拍Youtube請私訊#我手術完要束腹三個月真的很像坐月子沒有錯#謝謝你們不間斷的關心
-
2022-08-10 養生.聰明飲食
紅豆水真的可以利尿消腫嗎?紅豆、紅豆湯、紅豆水,哪個營養成份最高? 營養師詳解告訴你
紅豆因顏色屬紅,故一直被認為是補血的好食物,最近更因為某女星於臉書上描述使用紅豆水來消水腫(重點是她還有代言某品牌紅豆水),導致紅豆水成了開架上相當夯的飲品,一瓶可賣到近30元的高價。但到底紅豆水真的有這麼營養嗎?喝紅豆水真的可以利尿嗎?到底它值不值得我們每天省下數十元來購買呢?今天就讓我們從熱量和營養等多方角度來談談紅豆、紅豆湯和紅豆水吧。一、紅豆、紅豆湯和紅豆水三者間有什麼不同?拜廣告之賜,紅豆水成了近幾個月來台灣相當夯的新興飲品,到底什麼是紅豆水,它又和紅豆湯有什麼差別呢?紅豆,在營養學上基本是屬於澱粉類,每20公克=1分主食,約含70大卡熱量、2公克蛋白質和15公克碳水化合物。紅豆加水可煮成了紅豆湯,紅豆湯因其中紅豆的料多寡不一,一碗240cc約含70~140大卡熱量,但若加了糖的話熱量則約介於200~250大卡。所謂的紅豆水就是紅豆加大量的水(一般是1杯紅豆5杯水)煮個15分鐘,在紅豆還沒煮破裂、其中的澱粉沒有流出來的話取其水,稱之為紅豆水。二、高營養價值的紅豆講到紅豆營養,大部分人的直覺反應是紅豆是「紅色食物」,故很補血。沒錯,從營養成份分析表來看,紅豆的確補血,此外它營養也相當豐富。雖然紅豆因富含碳水化合物,所以在食物分類上被歸為澱粉類(或主食類),但由於它本身為豆科植物,而豆類食物最大的特色就是富含蛋白質,所以每100公克的紅豆蛋白質高達米的3倍(米100公克只有7~8公克蛋白質,麥也只有14公克左右)。而由於紅豆等豆類食物在食用時不像米、麥等穀類會經去殼、去胚芽等過度精緻加工,所以得以保留較完整的營養。以纖維為例,紅豆的膳食纖維為白米的24.6倍、糙米的4倍,另外並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是鉀、鐵、鋅等礦物質含量均相當高,可說是想補充這些礦物質的良好食物來源。因此,在澱粉類食物中,紅豆的營養價值可說相當高,非常值得用它來取代米麥麵等穀類,做為我們日常的澱粉類食物來源。從健康的角度來看,紅豆因為富含水溶性纖維與寡糖,故具有纖維的眾多益處,如幫助排便、維持腸道健康;有助腸道益菌繁殖;幫助血糖(在沒加大量糖食用的前提)和膽固醇的控制等。另外,高鉀、高鎂、低鈉的特色也讓它對心臟健康和血壓很好;高纖、高蛋白低熱量的優點則讓它成為體重控制者相當好的澱粉類食物選擇。不過,儘管紅豆對一般人而言是營養豐富的好食物,但須留意紅豆本身沒有什麼甜味,除非是加入米飯或五穀中同煮,當做飯吃;否則一般紅豆都是做為甜點使用,這意味著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額外糖的攝取。而在糖的使用上,不管是黑糖、紅糖、白糖或冰糖都改不了它們會讓血糖快速上升的事實,故若為了吃紅豆而常以紅豆甜湯的形式來攝取的話,可能利不見得大於弊,還是不適合過量。吃紅豆最好的方法就是當飯來吃,若要吃甜口味的話,最好用果寡糖或代糖來取代砂糖。另外,由於豆科植物富含寡糖,大量食用時容易導致脹氣,所以腸胃不適者宜適量攝取即可。最後要提醒的是紅豆富含鉀及蛋白質,而豆類食物中除黃豆外,蛋白質品質多半較差,故有腎臟健康問題而需限鉀和限蛋白者,則不宜多吃紅豆喔。三、低營養價值的紅豆湯和紅豆水在營養成份表上我們可以查到紅豆湯的熱量。由於紅豆湯是由紅豆加水去煮,實際上使用的紅豆量並不多。從紅豆湯的營養分析表來看,我們可推斷其中的紅豆量大概只有20公克左右(因為20公克紅豆=一份主食,內含2公克蛋白質、15公克碳水化合物,其三大營養成分組成接近紅豆湯的營養成份)。但若將紅豆湯的營養成份直接和20公克的紅豆來比,我們卻會發現紅豆湯纖維僅有1.2公克,而非紅豆的1/5(非2.46公克);另外,鉀、鈣、鐵鋅等礦物質含量也遠低於100公克紅豆的1/5,而僅有20公克紅豆的1/10、甚至1/20。換句話說,紅豆湯除了保留紅豆本身的醣類、蛋白質和脂肪三大營養素外,紅豆中的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均非常低,這應該是因為在烹煮過程中維生素礦物質流於湯中被稀釋所致。而雖然營養成分表中查不到現在所流行的紅豆水的營養成份,但我們可以推斷紅豆水的營養一定遠低於紅豆湯,因為紅豆水的使用前提是「紅豆沒有煮破」,且不吃紅豆顆粒,所以含的營養素一定會比紅豆湯更低。四、紅豆水真的可以利尿消腫嗎?坦白說,營養師Stella以前在做一對一營養諮詢時,的確也會教有水腫的人煮紅豆水或使用西瓜、冬瓜等瓜類水果或咖啡、茶等咖啡因食物來利尿消腫,因為這些食物據說都具有利尿作用。特別是紅豆,中醫資料顯示其具有「利水除濕」的功能。不過,自從Stella上次為了研究喝咖啡是否真正可以利尿,上網K了很多文章後發現雖然咖啡中的咖啡因的確具有利尿作用,但關鍵重點還是在於咖啡因的攝取劑量。若咖啡因攝取量低的話,咖啡的利尿作用和水是差不多的(84%比81%)。在咖啡利尿的研究方面顯示需要一次性喝入250~300毫克咖啡因時(約2~3杯咖啡)才會有短暫的刺激尿液排出效果,部分專家則發現一天要攝取到500毫克以上的咖啡因才會有明顯的利尿作用。所以,這次在談紅豆水利尿時,Stella也試著上網找有關紅豆水具消水腫利尿效果的科學證據。但或許是因為紅豆較屬於中式的食物,中醫沒有太多科學性的資料研究,西方研究多半著重在紅豆身為豆科植物的營養價值,不像咖啡般可找到很多相關研究資料。而在網路上找紅豆水利尿的中文資料時,發現這個說法多半是引用自中醫紅豆具「利水除濕」的說法;要不就是說紅豆水含某活性成分故可消水腫(這更不可學,連是什麼成分都講不出來)。也有發現部分營養師會說紅豆因高鉀低鈉故可利尿,但高鉀低鈉或許有助避免水分滯留在組織間,但取決於:1.整餐食物中的鉀鈉含量比,而非單一食物(光紅豆)。舉例來說,若你正餐吃很鹹(鈉很高),有吃紅豆(高鉀低鈉)也不見得會讓鈉鉀比達到具消水腫效果。2.紅豆湯中的鉀已經被稀釋到90毫克了,加了更多水煮的紅豆水實際到底能喝到多少鉀,還真令人質疑。基本上,找了一下據說是某明星所謂的消水腫秘方~每天至少帶「3大罐」出門,除1,800C.C的紅豆水外,還有黑糖老薑茶及新鮮檸檬水(引用自網路資料)。個人比較傾向認為此女星應該是喝超乎常人飲用量的水而產生排尿很好的結果。因為光紅豆水就喝了1,800cc,再加上薑茶和檸檬水… 若不頻繁跑廁所的話,大概就是膀胱出問題了吧?總結來說,Stella非常認可紅豆對健康很好,但卻不太認可有必要花那麼多錢去買紅豆水喝,因為紅豆水的營養價值差。多喝水的確是好事(多喝水就有81%的利尿效果,喝咖啡也才有84%而已),如果你是那種不喜歡沒味道的白開水,硬要喝有味道的東西,因此而選擇喝檸檬水或紅豆水的話,我並不反對,因為起碼你的心態是正確的。但千萬別把紅豆水當成聖水,認為飲食不節制(如吃很鹹或很甜),只要花2、30元買瓶紅豆水來喝就可利尿消水腫或減肥。廣告還是看看就好,畢竟明星的好身材主要還是來自她們的天生麗質和後天的努力維護,而非單純靠她們所代言的單一產品喔![補充資料] 有關豆類營養可參考2013年6月22日發表的臉書文章~[食物小百科] 豆、豆、豆…這到底是什麼豆? 有關咖啡利尿可參考2014年5月6日發表的臉書文章~[健康解密] 喝咖啡不會讓你尿更多!…..破解喝咖啡會利尿、脫水的迷思! 原文請見 作者簡介_Stella從事營養工作20年以上,曾任減肥中心、診所、美商公司及健康學習中心營養師,專精飲食營養、保健營養、減重等領域。 證照:中華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合格營養師;台北營養師公會會員。專長:減重/疾病/懷孕等營養諮詢、保健營養品諮詢、文章撰寫、訓練教材編寫、演講授課。 著作:《減肥新發現:不用算卡路里的減肥法》、《黃金比例好身材:營養師的纖體處方》、《抗病養生高免疫蛋》。 部落格:營養師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 延伸閱讀: 秦老闆的當鋪故事:92歲老太太,用4件「傳家之寶」教我的人生智慧 每天用電腦超過8小時?脖子後面長「這個」=體內積酸水!
-
2022-08-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為什麼沒有家屬陪病人來醫院?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的心語」。一位醫學生由於病人家屬無法陪同病人前來看病,引起醫療團隊的困擾,並對家屬深感不滿。進而突然想起自己住在僑居地的父母,萬一他們健康發生問題時,自己又將如何?這種「同理心」促成她更了解如何幫忙病人與家屬。一位醫學生分享他在家醫科實習時,參加居家訪視的心得,看到病人住家的環境,更能了解醫療工作人員很難在醫院,以自己的想法能夠正確了解病人與家屬真正的需要。一位醫學生分享他閱讀兒童精神科領頭羊宋維村醫師最近在「醫病平台」回顧當年如何投入這方面的臨床服務與研究,深受感動,也才更能了解不只病人,病人的照顧者更需要支持,並領悟到醫師的使命不只治療病人,更要做社會的倡導者。在臨床實習半年,很多時候老師們都會跟我們説,你們要多去和病人聊天,唯有貼近他們,我們才能瞭解哪些事情是病人以及家屬最擔心的。因爲腦海裡一直記得這句話,所以我打從心裡都一直認爲或許在這短短兩年的實習,我的故事大多都會來自於病房。直到來到這間醫院的門診,我才發現一切好像並不如我想象中發展。之前在別家醫院跟門診的時候,一個早上的門診可能有五六十位病人,短短的4個小時,要讓每位病人都能完整表達自己的訴求、顧慮及心情實話説很難。然而在來到這間步調相對比較緩慢的醫院,跟老師們的門診就猶如在閲讀一本集合了各種短文的讀物,有讓人覺得幸福快樂的;也有讓人覺得心疼的。雖然和病人的接觸時間不長,或更嚴格來説,我們並不認識,但有幾位病人的經歷卻觸動了我内心的深處。在門診跟診的過程中,身爲小Clerk的我,除了站在旁邊聼主治醫師替病人講解病情,做各種檢查之外,我其實更喜歡觀察病人以及家屬的互動。從他們的互動中,我會發現病人面對疾病的心態是形形色色的。有的病人會把癌症當成是一個家庭的事,所以從討論病情、診斷、治療到後續的照護,家人在其中都扮演著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而有的病人會覺得生病是我個人的事,影響到家人就是我的不對,所以從討論病情、診斷、治療到後續的照護,家人的出場率幾乎是零。前者讓我意識到當你生病的時候,背後有個所謂的支持系統是多麽地重要。因爲有了家人的支持,在面對疾病的時候,病人不會覺得自己在孤軍奮戰,雖然治療癌症的過程很痛苦,但至少有個人可以一起分擔其中的不適。而面對後者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家屬也太糟糕了吧,但仔細想想,事情會發展成這樣,難道只有家屬的責任嗎?記得禮拜三跟耳鼻喉科門診的時候,有一位83歲的阿公手裡拿著一把透明的雨傘緩慢地走進診間。他是一位口腔癌復發的病人,之前曾經有心血管疾病,所以在右邊的冠狀動脈有放一個支架,左旋動脈則做過balloon dilatation。病人目前有在服用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DAT)的藥物、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用藥。坐上診療椅後,阿公一句話也沒説緩緩地從口袋裡拿出一張字條給老師。老師一面打開字條,一面問:「所以你心臟科醫師怎麽説?」 「醫生說因爲我身上有支架,所以我要吃半年藥再看看是否能開刀。」 「我就説你的心臟病有點嚴重吧!你每次跟我説你自己從新竹開車來,我都很害怕。」 看了看老師手中的字條,裡面的内容大致分成兩段,上面那一段是老師的字跡,内容大概是在詢問阿公外院的心臟科醫師若需手術停用DAT是否合適;下一段則是心臟科醫師的回復:建議還是先服用藥物半年後才再考慮停用。這時候就陷入了兩難的情況,若不停用藥物選擇繼續手術,病人很可能會在手術過程中大量出血;若要等半年後再決定手術切除口腔腫瘤,卻害怕到時候已經爲時已晚。在這種難以做出決定的情況下,老師決定要和病人的家屬一起討論,到底要怎麽做會比較好。於是就詢問阿公:「下次你回門診的時候找你家人一起來,我們來討論看看要怎麽辦。」 「我兒子很忙啦,我自己來就好。」 「這樣不行,你給我你兒子的聯絡方式,我幫你聯絡他們。」 「我手機裡面沒有他們的電話號碼,只有line,可是這裡打不出去。」 這時候只見阿公緩緩地拿出手機,點入line,一直往下滑,滑了很久才找到其中一個兒子的對話框。在旁邊的我把一切看在眼裡,心想阿公的家屬到底在幹嘛,平常都沒在聯絡就算了,難道都不會幫阿公將重要聯絡人的聯絡方式輸入手機裡,若發生重大事件到底要怎麽聯絡得上他們?「啊我記得我錢包裡有一張寫滿手機號碼的紙條,若這裡面沒有我就真的沒有我兒子的聯絡方式了。」所幸經過一番尋找后,終於找到了三兒子的聯絡方式,手機撥通後,老師就簡單地和家屬回報了病人目前的情況和難題。雖然聽不到電話另一端的兒子説了些什麽,但從老師回答的内容中可以猜測到家屬對於自己父親的疾病並不瞭解,或者可以説是一無所知。老師聽了之後大概也覺得有點生氣,於是就説了一句:「我知道這不是你一個人的責任,所以你要去和你兩個哥哥討論你父親的病情要怎麽去處理。您爸爸是一個壯漢,他不想麻煩你們,所以這十幾年來他都是自己開車過來動手術,手術結束再自己開車回新竹。你們不願意花時間來陪他來看病,他回去也不會告訴你們,這樣真的不行欸!所以你回去跟你的哥哥們討論,下禮拜派一個代表來門診跟我討論這件事。」挂斷電話之後,老師和阿公交代了之後回門診前要做的檢查以及記得找兒子一起來討論後就讓阿公出去了。然後轉過頭來跟我們說:「他兒子只知道他有口腔癌,但完全不知道他有開過刀。他做過十幾次wide excision+ STSG的手術,只有一次是用general麻醉,其他都是local。開完刀當天直接自己開車回新竹。所以我剛剛才需要提醒家屬,他們這樣真的很不應該。」我和旁邊的同學互看了一眼,大家臉上的表情都是「這也太荒唐了吧!這種家屬確實讓人生氣」。也許是因爲覺得阿公有點可憐,所以我一直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回到宿舍再細細回想起這件事,卻突然發現好像有些不太對的地方。五年前,因爲不想再繼續受到家人的約束,所以決然地來到台灣留學。剛來台灣的前三年,每當寒暑假我都會回馬來西亞陪伴家人。但近兩年因爲疫情的關係,已經有一段時間沒回家,對那裡的印象也開始逐漸模糊。今天遇到阿公後,我在想我是不是也在做著和他兒子同樣的事。對於家裡的事,我永遠都只能通過家人的轉達才能瞭解家裡的近況。但因爲我們家都很愛報喜不報憂,所以當我知道家裡發生了什麽坏事,也就已經是幾個月後的事情了。如果今天這個阿公換成是我父母的話,在馬來西亞生病了,遠在他鄉的我可能也不會知道他們生病的事情,更何況是陪他們去看診。我的所作所爲其實和阿公的兒子差不多一樣,只是剛好有一個很好的理由去掩飾了我的不孝。但仔細想想,阿公之所以會一直自己來看病,好像也不能完全責怪兒子。若阿公在得知自己生病後,願意告知家人自己的病情,又或者醫療團隊在發現阿公這十幾年都自己一個人來看病動手術,而提早請社工介入協助處理,那今天的事是不是就不會發生?我們或許都只看到表面而自行去理解病人以及家屬的想法,但有沒有可能有那麽0.1的機率,阿公的兒子在聽到自己父親因爲害怕麻煩他們這麽多年來都自行接受治療,而深感愧疚以及抱歉?那種無助感我或許多少可以理解。對於家人生病,但我又毫無能力去分擔解決一直是我出國這幾年最擔心的事情。尤其今年身邊陸續有朋友因爲家人生病卻沒辦法回國陪伴他們而留下遺憾時,更是讓我特別有感觸。他們當下經歷的無助感,就好比身爲朋友的我們看著他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事件,卻沒辦法替他們一起分擔其中的不安及悲傷一樣無助,甚至更令人覺得煎熬。因此,在面對這種事情上,我内心深處是害怕的。因爲害怕會麻煩家人,害怕家人會擔心而選擇不告知自己的病情,這種行爲是否合適,的確有很大的討論空間。如若疾病真的不幸發展到末期的地步,對於病人以及醫療團隊或許可能是意料中的事,但對於長期被蒙在鼓裡的家屬卻是一個突入其來的噩耗,這樣對於家屬來説是否有失公平,而病人這種讓家屬陷入自責的漩渦之行爲,是否可以稱爲自私?臨床上大家往往都宣稱要尊重病人的自主權,病人若堅持自己的想法,我們就得尊重他們的意願,否則就是侵權。但現實往往比喊口號來得難,一個疾病,看似是病人和醫療團隊之間的事,但其實不然。疾病帶來的影響往往不會只局限在一個個體,病人背後的家庭,工作甚至是社會都有可能會因此而發生巨大的變化。現在的醫療環境大多都在提倡要以病人爲中心,但我們也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家人的感受以及想法,唯有深入地去瞭解病人以及家屬的想法,我們才能幫助病人做出對於他們來説最正確的選擇。但就如我前面所説的,嘴巴說很簡單,執行才是最困難的部分。身爲醫療團隊裡的我們到底需要做到什麽樣的地步,才算是對病人以及家屬來説是最好的,又是一種學問了。
-
2022-08-07 養生.人生智慧
「我只是活在這世界上的時間比較長」 世界最高齡舞者Eileen Kramer分享如何保持活力的秘訣
編按:澳洲有位高齡107歲的職業舞蹈家Eileen Kramer,她在100歲之後仍然持續創作和演出,更被稱為是澳洲的人間國寶。當被問到有何保持活力的秘訣?她回答:「保持對世界的好奇,以及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就會讓人忘記年齡。」如何看待「老」,可能決定了你如何度過老後歲月!對於今(2022)年107歲的澳洲舞者Eileen Kramer來說,她不只作為職業舞者和編舞家,一輩子在全球各地巡迴演出,更在100歲生日之後,迎來她人生中的創作巔峰期,並且仍然持續活躍於舞台上。人們經常問她的其中一個問題是,她為何總有這樣充沛的活力?還有,為什麼能在這樣的年紀繼續跳舞,有何秘訣?Eileen的回答是:她拒絕使用「老」和「年齡」這類名詞。「我只是活在這世界上的時間比較長,並且在這過程中學到了一些東西而已。」百歲後仍然持續演出 創造令人保持年輕心態出生於1914年的Eileen Kramer,是澳洲第一個現代舞團「波登維瑟芭蕾舞團」的創始成員之一。在她超過百年的人生歷程中,她有大半時間在海外生活與演出,她曾旅居印度作為舞者演出、畫壁畫,也在巴黎和倫敦做過藝術裸體模特兒。在旅居巴黎期間,她認識了許多音樂與藝文界的知名人物,也曾在一家賭場裡和美國爵士樂之父路易斯.阿姆斯壯學跳扭扭舞。直到99歲,她才因為「想念尤加利樹和笑翠鳥的聲音」,而決定回到澳洲。回到家鄉之後,她在澳洲國立舞蹈藝術學院(NIDA)和獨立劇院參與了3部大型舞蹈作品、電影和短片的拍攝,還寫了3本書。目前她住在雪梨市的安養機構,並且習慣每天給自己寫一篇故事。Eileen Kramer在2020年所拍攝的短片〈Our Lady of the Horizon〉。「我喜歡專注於眼前想做的事,如果有更多人能做自己真心喜愛的工作,那麼年齡就不會那麼讓人介意。我從未擁有過汽車、冰箱或是房子,這讓我可以自由地保持年輕,並做我的工作。」她說。住在安養院也能繼續跳舞 激勵年輕舞者持續舞蹈生命由於她作為舞者的魅力,許多在舞蹈界的後輩和朋友會定期探訪她,並且在她獨居於安養機構時,負責協助安排她的日常所需,讓她可以繼續維持跳舞等工作。協助她進行肢體訓練的物理治療師說,雖然她不能快速地移動或站立,這並不妨礙她作為一個舞者的表現。她的上半身很有表現力、雙手仍然靈活自如。曾和她合作的舞蹈家Sue Healey則表示,雖然她不能像許多舞者一樣在空間中跳躍或是彎折肢體,但她是以舞蹈的真正本質跳舞,並且保持著令人驚訝的創造力,「或許這就是讓她保持活力、年輕和精力充沛的原因」。因為舞蹈演出而劇烈消耗肢體,許多職業舞者在30多歲便會考慮退休,對他們來說,Eileen Kramer無疑是一個令人感到鼓舞的例子。她在103歲生日時製作並演出了一齣名為《佛陀的妻子》的舞蹈劇,除了編舞和製作服裝,她甚至演出了劇中的女主角——一位17歲的印度公主。最美好的歲月 是從100歲後開始「即便此刻的我外表老了,我現在的心態,和年輕時想嘗試、創造新鮮事物的那股衝勁依然相同,我堅持這點,也不會改變。」Eileen Kramer說,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歲月,正是從她100歲時開始。「如果真的說要為年齡做什麼準備,那就是保持創造新事物的能力,並且盡可能忽略在這之外的事。我永遠喜歡自己看上去狀態絕佳:化妝、穿好看的衣服,對外界感到歡喜或憂傷,或是被某件事深深打動。」最後,當記者問到,若要總結她長壽、富足的秘訣,究竟是什麼?「當然很重要的先決條件,是得有個健康的身體。而身體健康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自己——像是吃了什麼,如何思考事情,如何面對痛苦並修復自己、並獲得了什麼。」Eileen Kramer笑說。資料來源/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BBC、ABC News原文:107歲住安養院仍在跳舞!世界最高齡舞者 Eileen Kramer:專注做喜歡的事,活到100歲還是狀態絕佳
-
2022-08-06 養生.抗老養生
明「立秋」居然禁這個!命理師爆:晚上9點後避免劇烈運動
明(7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立秋」,命理師指出,立秋養生重在養肺護肝,其中生肖屬虎、蛇、猴、豬者,小病痛與感冒較多,腹部容易出狀況,須留心。命理師也強調,立秋的氣溫雖然沒有降太多,但「晚上9點以後不要劇烈運動,出汗過多」,以保養身體健康。命理師楊登嵙指出,立秋後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應當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尤其注重在養肺護肝。楊登嵙分析,2022年「立秋」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虎、蛇、猴、豬,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一些病痛,在所難免,但不會很嚴重,尤其要留意腹部的毛病,注意飲食衛生,可以減低染病的機會。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建議「立秋」養生與禁忌:一、食的養生與禁忌1.宜吃養肺潤肺的食物,例如:蓮藕、百合、銀耳、梨子、蘋果、山楂、核桃、花生、芝麻、蜂蜜等。2.清熱解暑要繼續3.涼性食物要適量,如瓜類水果西瓜、香瓜等。4.「少辛增酸」:秋天要收肺氣,而辛辣太盛則傷肺。「增酸」是為了增強肝臟的功能,可多吃奇異果、蘋果、石榴、葡萄、橘子、檸檬等。5.多食含纖維食物6.忌暴飲暴食7.忌油膩、煎炸食物8.進補的好季節入秋之後,人體對食物的吸收率會逐漸增高,但像羊肉在入秋之初還是要少食,因為秋初炎熱未完全退盡,過多食用大熱食物羊肉不利健康。9.藥補不如食補:秋季後可以多喝雪梨銀耳湯來滋陰潤肺,多吃蓮藕、蘿蔔、百合等物來保健身體。二、衣的養生與禁忌早晚日夜溫差大添加衣服。三、住的養生與禁忌1.「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溫,此時晝夜溫差逐漸變大,也要預防感冒著涼。2.立秋後,天氣早晚較涼,易出現腹痛、吐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癥狀。3. 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及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宜長時間開空調。四、行的養生與禁忌早睡早起養精蓄銳,養肝護肺。五、育的養生與禁忌立秋的氣溫雖然沒有降低多少,運動不能停,立秋之後空氣濕度會開始變低,在清晨的時候爬爬山,多做一些深呼吸的動作,但晚上9點以後不要劇烈運動,出汗過多。六、樂的養生與禁忌氣溫高令人心情煩躁,脾氣漸長,易於衝動,影響身心健康,要調整好心態。
-
2022-08-05 醫聲.Podcast
🎧|獨家專訪張上淳:公費後醫系真能成為偏鄉醫療人力、跨域人才的雙重解方?|理事長講堂EP3
「成立公費學士後醫學系並無不可,只要招收學生是為了培育他們將來到偏鄉服務;如果是為了跨域培育智慧醫療人才,這跟偏鄉服務的精神,不是背道而馳嗎?」今年3月,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及國立中山大學「4年制公費學士後醫學系」(後簡稱公費後醫系)開始招生。台灣內科醫學會理事長張上淳,同時擔任台灣醫學會評鑑委員會主任委員,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向來給人溫文儒雅印象的他,面對三所大學藉衛生福利部「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成立後醫系,卻打著跨域人才、發展智慧醫療的旗幟招攬學生,在接受「元氣醫聲」Podcast節目專訪時,忍不住說了重話。🎧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難得的慍色,反映了張上淳對台灣醫學教育及醫療環境的深切關心。事實上,擔任臺大教授期間,張上淳曾獲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獎、優良教學獎等,更曾在擔任醫學系主任期間,推動國內醫學院制度改革,將原本7年制的醫學系,藉由調整原先不連貫的教學內容精實課程,成為現行6年制醫學系,對台灣醫學教育的貢獻有目共睹。「這三所學校成立的是『新設公費後醫系』,有三個重點:新設、公費、後醫系。」張上淳認為,三者應明確區分。他說明,問題其實不在後醫系,而是「新設」及「公費」兩件事,背後各有隱憂:新設醫學系需要投入大量教學資源及師資;公費制度則有學生畢業後須至偏鄉服務的規定,與部分學校強調跨域人才、投入智慧醫療研發的主張,存在矛盾。40年前曾設後醫系 竟成大學生求職備案在美國,要成為醫師的唯一管道,就是在大學畢業後進入學士後醫學系就讀。張上淳指出,除了因為美國教育風氣強調通識教育,也為避免學生在高中畢業後,還未確立志向就一頭栽進需要付出極大心力及時間的醫學教育。為接軌國際,1982年起臺大、1982年,國立陽明大學(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國立成功大學曾陸續開設5年制學士後醫學系,結果除了碩果僅存的高醫,其餘三所皆已停招。至於停招的原因為何?張上淳說,當年各校未如預期,找到比一般醫學系更有學習動機的學生,反而有不少人把後醫系當作失業或追求更高薪資的「求職備案」;此外,進入後醫系就讀的學生多已成家,需要兼顧家庭及孩子教育,無法專心上學,故學習成效不佳。無大體老師可用 新設後醫系教學資源面臨挑戰時隔40餘年,學士後醫學系在今年「復活」。然而,日前卻傳出某校公費後醫系因為無大體老師可用,學生須遠赴花蓮慈濟大學,才能上解剖課程。張上淳說,這三所大學皆屬「新設」後醫系,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教學資源的挑戰。張上淳解釋,一般醫學系前2年是通識課程,第3年進入「基礎醫學」課程,後醫系則是一入學就開始基礎醫學課程。也就是說,三校沒有緩衝時間,本就稀缺的大體老師及解剖學師資,只好與他校共用,或與醫學機構簽訂合約以補足缺口,遑論需要特別設計打造的解剖學教室,「我們在審查評估的時候,就看出他們的軟、硬體其實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張上淳感嘆。跨域人才卻下鄉? 張上淳:不應以公費後醫培養智慧醫療人才這次三校設立公費後醫系的重點訴求之一,是培育「跨領域」醫學人才,發展智慧醫療,以清大為例,該校後醫系特別設有「智慧資訊科技組」,在入學考試時須加考資訊科學科目。然而,因採取衛福部公費醫學生一途,有「綁約」規定,學生畢業後需到偏鄉衛生所任職滿6年。然而,把跨域研發人才安排到偏鄉,是否真能讓其發揮所長?張上淳直言,如果設立後醫系的目的不是讓學生畢業後到偏鄉服務,「就不該利用衛福部的公費醫學生名額。」他擔任召集人的「全國公私立醫學院校院長會議」日前也發表聲明,表示「發展智慧醫療不應以設立公費後醫系解決」。張上淳指出,公費醫學生的本質應是要培養學生的愛心及熱忱,投入偏鄉醫療服務。為達此目的,衛福部除了設有偏鄉醫師留任獎勵,也特別規劃輔導計畫,讓後醫系學生在學期間,親自下鄉了解偏鄉醫療現況,增加偏鄉服務意願;同時,在學生畢業下鄉任職後,也設有回校進修及出國深造的機制。在協助三校規劃招生事宜時,張上淳也提醒,應讓學生清楚明白,公費後醫系的義務與使命,就是要投入偏鄉服務。然而張上淳認為,這三所大學設系目標並不明確,「一方面用公費醫學生名額,一方面又說要招收跨域人才,還特別設立相關組別。」產業界期望資通訊、生技產業與醫學強強聯手,擴大台灣醫療產業、發展智慧醫療,甚至創造另一座「護國神山」,因而產生跨域人才需求。張上淳說,透過醫學系學生在校內修讀雙主修、輔系,是培育跨域醫學人才較好的途徑,同樣可以結合醫療專業,與資通訊等跨域專長。他指出,以臺大醫學系為例,因為是綜合大學,學生利用既有機制申請雙主修、輔系的比例很高。衛福部公費醫師計畫有年限 三所後醫系期滿後恐收攤衛福部設有每年培育1300名醫學生的總額限制,分別配給現有的13所醫學系,若要新成立醫學系招收自費學生,就必須透過繁複的流程,修改現行制度、放寬限額。三所大學透過「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取得醫學生員額,被質疑是為了突破醫學生總額天花板「偷吃步」。「利用公費醫學系的名額,設系的目標就應該是為了幫國家培育去偏鄉服務的畢業生,如果要培育其他的,就不該用公費醫學生。」張上淳直言,除了偏鄉、跨域的矛盾,另一大問題,是公費醫師計畫有年限存在,該計畫共分兩期,本次三校設系適用第二期,根據衛福部資料,計畫期間為民國110年到114年,共計招收750位醫學生。張上淳說,到114年期滿後,若沒有新一期計畫通過,三校的公費後醫系就只能被迫收場。他認為,在此前提下,大學不太可能大量投注教學資源,如此一來,恐將犧牲學生受教權益。設後醫系或為追求國際排名 張上淳盼公費醫回歸服務人群本質針對三校積極爭取成立後醫系的原因,張上淳說,三校都是國立大學,理應不必擔心招生不利,較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為了爭取大學排名,「因為台灣的醫學研究人才很優秀,研究質量高、發表的數量也多。」大學可以藉此提升國際排名。「台灣的醫師人力,大家常說,不是患寡,是患不均。」張上淳說,要長久留在偏鄉服務,需要有很大的愛心,除了生活不便,也因為偏鄉人口少、醫療服務量少連帶導致醫師收入偏低。他希望公費醫學生回歸服務人群的本質,「期待日後有更多醫師,抱持服務的心態,可以幫國家多做一點事情的時候,就去做。」張上淳小檔案學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現職:台灣內科醫學會理事長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台灣醫學會評鑑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公私立醫學院校院長會議召集人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林琮恩音訊剪輯:滾宬瑋腳本撰寫:蔡怡真、林琮恩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室
-
2022-08-05 退休力.自在獨立
退休CEO照三餐問「吃什麼?」惹怒妻!5建議改心態,退休男人別成家中大型移動家具
最近社群媒體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問所有的網友「你最想要斷捨離的是什麼?」結果最多答案的竟然是「老公」!雖然網友們有一點玩笑性質,但是也反映了一個現象:熟齡婚姻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也顯現出熟齡女性跟先生之間期盼的是各自獨立的生活,希望能夠擁有各自可呼吸的空間,最好朝「婚內獨立」的路途前進。 尤其當女人越來越獨立的時候,男人也必須要學習獨立,不能事事依賴老婆。男人退休後要能夠有自己的朋友圈,自己能安排生活,否則無所事事,又言語無味,又要出張嘴管東管西,那麼就難怪要被女人斷捨離了。 熟齡夫妻追求婚內獨立 其實夫妻生活了大半輩子,對方什麼樣的習性應該都瞭若指掌,經常一句不經意的言語就可能刺傷對方,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誰也改變不了對方,既然誰也不想為誰做改變,那就乾脆各自用自己的方式過日子。 話不投機卻也不到離婚的程度,若要再繼續過日子,要嘛就是改變自己往對方靠近,要不就是在一起但互不干擾。若喜好、興趣、朋友和社交圈無法同步,就各自獨立,家庭的聚會一起過,但其他喜好、社交,大家相互尊重為要。 你有你的朋友圈,我有我的,誰也不要勉強誰,可能也就相安無事。最怕的是有一方想要依賴另外一方,那就讓想獨立生活的人充滿了雜訊和無奈。 在現實生活上,男人退休之後依賴老婆的比例較高,因為男人的重心都在工作上,一旦離開職場一時難以適應,回到家就等著看老婆會幫他安排什麼活動,此時老婆也早就獨立慣了,多一個人在旁邊指指點點或是問東問西,還真得很煩。 此時男人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如何讓自己培養興趣,幫忙做家事,變得獨立及有趣一點,才會讓老婆覺得窩心,願意納入自己生活圈。 女人最恨男人只出一張嘴 年輕的時候大家有體力、有工作,各忙各的,尤其有了小孩,有一段時間可能重心不在配偶身上,而是以小孩為中心,當時大家有個共同目標,不至於距離太遠。但隨著小孩越來越大、離家之後,越來越多時間要和另一半相處,而當先生長年專注在工作,對家庭的參與時間甚少,一旦回歸家庭不再工作時,才是兩人重新面對面的時刻。 女人是比較情感導向的動物,情緒豐富又願意分享,所以有擁有姐妹淘和閨蜜的群組較多,情緒上也比較有出口,長期下來和姊妹淘之間建立了不可動搖的默契,所以女人在心靈上是比較健康的。 相對男人在職場通常必須自我承擔,很少會對同事分享喜怒哀樂,長期下來學會了隱藏情緒不會分享,因此也甚少有知心朋友。離開職場回到家,就期盼太太可以幫他安排一切,女人最討厭的就是男人只出一張嘴,不幫忙家事也就罷了,偏偏還期盼太太幫他打理一切。 退休CEO惹怒太太,5建議改心態 我一位朋友分享她CEO先生退休之後,每天問她最多的話就是:中午要吃什麼?晚上要吃什麼?要不然就是問她什麼東西在哪裡?她因此無法自在的跟姊妹淘約會,經常心有罣礙,總是趕回家料理先生的三餐。 終於有一天,她忍無可忍跟先生發飆,說出了「你就不能自己出去吃嗎?」、「東西你就不能自己找一下嗎?」、「我不是你秘書!」一連串的心裡話。 所以退休的男人一定要自我警惕,不要變成家中的大型移動家具,不要只動口不動手,請告訴自己不是CEO了,並謹記下列幾件事: 1、一定要勤快一點,分擔家事,將自己回歸到新入職場的新人一樣,多做就對了。2、將太太當老闆,以太太為中心,太太快樂了自己才會快樂。3、多發展自己的興趣,出去上課學習或運動,或實踐一個夢想,不要天天呆在家裡。4、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學習女人的姐妹淘精神,男人也可以有自己的兄弟幫。5、多讚美太太對你有好處。 如此一來,夫妻每天都可以分享自己在生活上的學習和心得,幸運的話,雙方的興趣相同,可以一起互邀參加,朋友圈理念和氣味相投的話,也可以相互介紹重疊聚會,這樣的男人,才不會變成女人斷捨離的對象。●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參加完小孩幼兒園活動後,我確診肺癌末期!49歲母:想陪孩子長大、和先生一起退休享受我們的世界.她罹精神病、善忘,卻60多歲看起來像30歲!擁有忘記智慧,活在自己快樂裡,好過活在別人眼裡.「一輩子跟活死人沒兩樣!」他聽爸爸話當公務員,臨終卻抱憾…子女成年後,接納與欣賞就夠了
-
2022-08-02 焦點.杏林.診間
大疫醫奉/肝基會不畏疫情威脅 堅定打擊肝病
消滅國病是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簡稱肝基會)成立28年來持續追求的目標,在健保開辦及肝基會全台進行肝炎及肝癌免費篩檢20多年後,肝癌發生率已下降4成,肝硬化更減少6至7成,但任務仍未達標,「保肝尚未成功,肝基會仍需努力」。這兩年新冠疫情影響到篩檢活動的進行及民眾出門篩檢的意願,於是將大型篩檢改為重點式(偏鄉及弱勢族群)篩檢,並轉為線上衛教宣導,持續努力執行未完成的志業。肝基會創舉 全台免費肝病篩檢肝病是台灣的國病,其中以體液與血液傳染的慢性B肝和C肝患者最多,這與台灣早年的衛生環境有關,共用消毒不全的針頭是一大原因,更重要的是台灣過去有4到5成的B肝帶原者是母體垂直感染而來。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說:「肝基會從民國85年開始全國跑透透,早年在各地舉辦的免費肝病篩檢是創舉,與各地衛生主管單位合作,所到之處都是萬人空巷。肝基會在善心和愛心人士的贊助下,踏遍全台舉辦免費肝病篩檢的目的在於提醒國人對沉默的殺手──肝病的重視」。慢性肝病有「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篩檢就是把病人找出來進行追蹤與治療,及早遏止病情之進展、惡化,避免走到罹患肝癌的後果。然而,在肝基會推廣肝病篩檢10年後,開始遇到了瓶頸。C肝口服藥療效佳 2025消除C肝楊培銘承認,由於B肝治療只能控制、無法根治,而健康帶原者平常又沒症狀,還得自主性定期3到6個月到醫院抽血及超音波追蹤,因此患者開始產生對篩檢結果不太重視的氛圍。還好全口服C肝藥物上市,且自2017年1月起健保開始給付,這些藥物的效果甚佳、副作用少且輕微、療程又短(8至12周),因而帶動了另一波BC肝篩檢的熱潮。「我們把病人找出來,是希望在發炎早期就開始治療,C肝口服藥物效果甚佳,治癒率高達98%,由於C肝治療後就不會傳染給別人,因而達到『治療就是預防』的目標。台灣不但配合WHO宣示的消除病毒性肝炎計畫,為了更早達標,國家成立C型肝炎旗艦計畫辦公室,立下2025消除C肝的願景,每年提撥數十億元專款專用,近年肝基會也協助某些地方的『C肝微根除計畫』。」楊培銘樂觀地說。 實際上約有1/3的國人不知自己有沒有BC肝,知道的人也約有一半沒有定期追蹤。目前37歲以下的台灣新世代因為B肝疫苗政策受益,B肝帶原者已大幅下降至1%以下;現行首要之務就是把40歲以上疫苗施打前的BC肝患者找出來接受追蹤及治療。偏鄉居民不願篩檢 想盡辦法克服這群走出象牙塔的醫療人員,在民國83年成立肝基會,發起一場「消滅肝病」的革命,成了祛除國病的重要推手,2017年獲得第27屆團體醫療奉獻獎。而風光的背後卻也卡關不斷,楊培銘無奈地說:「有些是我們天龍國的人想都想不到的問題。」醫療人員認為把病人找出來,應該就解決了一半的問題,尤其C肝的治療方式從過往干擾素併雷巴威林的組合療法,不但需要半年且副作用甚大,發展到現在口服藥輕鬆治療8周即可痊癒,已大幅改善,但有些人就是不願意出來篩檢,篩檢結果揭曉了也不接受治療。楊培銘舉苗栗縣苑里鎮山腳里為例,「C肝有很強的地緣關聯性,通常盛行於窮鄉僻壤、衛生條件不佳的鄉鎮,病人大多是50歲以上,苑里鎮被列為C肝7級高風險潛在區,山腳里更是重點區域,肝基會從2018年開始採取精準篩檢,針對C肝高風險族群,進行全里普篩,但50歲以上居民至今仍有兩百多人就是不想出來參與篩檢活動。」後來地方衛生局針對篩檢出來的C肝病人進行追蹤也不斷卡關,原因在於某些醫療機構難以配合,或民眾不願主動接受治療。楊培銘指出,面對這些關卡,肝基會鍥而不捨,設法了解民眾不願出門的原因,同時募款鼓勵醫療機構積極治療病人,每完成一個病人治療給予兩千元補助,條件是讓病人全部免費,若病人住太遠我們也提供交通費補助。新冠疫情之下 防治肝病不停歇「主動篩檢→積極追蹤→及早治療」是預防肝硬化及肝癌的關鍵三部曲。目前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已掉到十大死因之末,預期很快會退出十名外,而肝癌在十大癌症死因中也已從盤踞多年的第一名降至第二名,更是四大癌症中唯一死亡人數每年都下降的癌症。新冠疫情轉趨嚴峻前,肝基會仍伺機舉辦有意義的大型篩檢,如2020年與龍山寺合作,提供免費肝炎及肝癌篩檢,並挑戰12小時內填寫健康問券人數的金氏紀錄,不到4小時就打破原金氏紀錄。疫情嚴峻之後,為了避免群聚,已轉型為小規模重點式篩檢,並將原本的衛教實體活動改為線上活動。楊培銘說,在數位的年代,傳遞正確知識更顯重要,疫情確實會影響BC肝帶原者出門追蹤及治療,但面對疫情,BC肝病人應該戒慎而不用恐懼,最重要的是落實個人防護作為,保持身心健康,接受疫苗注射,抱持與病毒和平共存的心態。對於走過30個年頭的醫療奉獻獎,楊培銘建議,獲得這個獎項對醫療人員是無比的榮耀,但希望可以多加強其在不同管道的曝光機會,讓國人能多認識醫療奉獻獎的精神,尤其在疫情肆虐之際,更需要給予深陷水深火熱中的醫療人員多一點肯定與掌聲。全球對抗疫情兩年多,厚生會、聯合報系與吉立亞醫藥共同製作「穿梭古今大疫的身影─新冠疫情下的醫奉獎得主」報導,聚焦努力消除傳染病的醫奉獎守護神,他們再度把熱情投注百年大疫,當年守護台灣公衛及民眾健康,如今不忘初衷,在新冠疫情之下接受新挑戰。「穿梭古今大疫身影」精彩內容:https://bit.ly/3bokM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