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14:35:27 飲食與癌症
藥食同源 防癌由日常飲食即能落實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防癌可從食療著手。中醫師許瑞香表示,中醫認為藥食同源,許多日常使用的食材也是中藥裡的防癌食品。生活中常見的中藥如人參可使人身體功能協調,增加抗病力;川七減輕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4-09-23 14:35:27 飲食與癌症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防癌可從食療著手。中醫師許瑞香表示,中醫認為藥食同源,許多日常使用的食材也是中藥裡的防癌食品。生活中常見的中藥如人參可使人身體功能協調,增加抗病力;川七減輕
2014-09-23 14:35:26 飲食與癌症
【聯合報╱記者李奕昕/西屯報導】 癌症患者食慾不佳,台中榮總特別設計高熱量密度套餐,可提供病人良好營養,昨舉行病友飲食座談會,展示哈密瓜布丁、焗烤鮭魚薯片等,病友試吃直說很美味,要回家DIY動手
2014-09-23 14:35:26 認識癌症
【聯合新聞網/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戴承正】 根據衛生署2009年最新公告,台灣十大死因中,癌症居首。而十大致死癌症中,肺癌仍居榜首。肺癌每年約奪走六至七千條人命,平均每天就有2
2014-09-23 14:35:25 認識癌症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癌症惡化時,癌細胞總是處於缺氧狀態,原本以為癌細胞在惡劣環境下會凋亡,沒想到反而刺激癌細胞快速生長,患者病況更惡化。中研院研究團隊成功找到癌細胞中的「KL H
2014-09-23 14:35:25 認識癌症
【聯合報╱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引進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8年來「隔空取瘤」個案766例,最近罹患腦部動靜脈血管畸形的印尼籍女病患到花蓮手術成功,院長高瑞和、副院長許文林、陳培榕
2014-09-23 14:35:24 認識癌症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為了幫更多癌友募集髮束、製作假髮,癌症希望協會與髮廊合作。沒想到才半年多,從髮廊募集到的髮束超過兩千束,甚至還收到長近160公分的髮束。不過,募款製
2014-09-23 14:35:24 認識癌症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癌症患者最怕自己嚇自己,悶出壞心情,尤其是早期發現的患者;中醫師鄭歲宗建議體能正常癌患,儘量多聚會與病友交流,一起唱歌跳舞,練氣功,按摩,減少胡思亂想而在恐
2014-09-23 14:35:23 飲食與癌症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別因為某種食物特別好吃或認為能促進健康就猛吃。中醫師蔡德豐在一場講座中指出,不單一攝取同樣的食物,是防癌的重要觀念之一;只要是天然、新鮮,沒有發霉、未經加工
2014-09-23 14:35:23 認識癌症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 肺癌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全民健康保險從6月起給付肺癌的標靶治療藥物,但並非所有病患都適用,也有病患服用效果不佳。中央研究院、台灣大學、台中榮民總醫院合作,將從基
2014-09-23 14:35:23 認識癌症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肺癌患者總是寄望最新的標靶藥物獲得更好治療,但肺癌患者有20%至30%使用標靶藥物反應不佳,或提早出現抗藥性。國科會研究團隊運用晶片發現,肺癌患者第7p染色體
2014-09-23 14:35:23 認識癌症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從拒絕接受,到痛苦的治療,每個罹癌患者都經歷過一連串的身心煎熬,部分病友選擇放棄,有人則堅持到底。歷經八個多月的拍攝,癌症希望基金會完成「希望在路上」紀錄片,
2014-09-23 14:35:22 飲食與癌症
【聯合報/記者董俞佳/報導】 癌友飲食有什麼重點與禁忌呢?營養師建議,癌友抗癌需要體力補充,遵循高熱量、高蛋白質、好消化,再依照不同體質進行纖維、礦物質的補充,簡單健康就是重點。 餓死癌細
2014-09-23 14:35:20 飲食與癌症
【聯合報/記者董俞佳/報導】 生機飲食真的可以抗癌嗎?專業營養師提醒生機飲食強調自然、未加工、未烹調的食物,可能影響免疫力,或者造成營養不均衡,癌友勿將生機飲食當成抗癌飲食療法。 1.生
2014-09-23 14:35:17 飲食與癌症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今天是「世界癌症日」,台灣癌症基金提出「全民練5功‧防癌真輕鬆」新口號,強調天天練5功可以預防癌症。所謂「5功」是指健康生活的5個原則,分別是:均
2014-09-23 14:35:16 飲食與癌症
癌末病人常因疼痛、惡心不適,以致食欲不振;傳統藥膳中,不乏癌症患者滋補及促進食欲良方。因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楊玲玲以兼具止痛效果的芍藥和甘草,以及可滋補元氣的黃耆和大棗,擬出緩和醫療藥膳。
2014-09-23 14:35:15 飲食與癌症
中國古代即有:「醫食同源」的說法,認為天然食物通常也是最好的藥物。現代營養學也提醒大家:正確的飲食,對於各種疾病的預防和康復,都具有很大的幫助。即使是以用藥治療為主的西醫藥學,也將食物作為輔助治療的方法,而且納入對病患積極宣導的生活習性醫療法之中...
2014-09-23 14:35:14 聰明做健檢
【內容摘自《奇蹟醫生陳衛華20年戰勝3癌!》,作者陳衛華,方舟文化出版】 自從得到第二次癌症之後,因為太過擔心自己的康復情形,又擔心會不會復發、轉移,所以我經常幫自己做許多檢查。除了X光、超
2014-09-23 14:35:11 飲食與癌症
化學與放射治療近十年有長足進步,使癌症不再與絕望畫上等號,但化療及放射線療法在抑制腫瘤的同時,往往對其他人體細胞造成一定的影響和損傷,透過中醫療法,可輔助改善。
2014-09-23 14:35:09 飲食與癌症
「聽說做化學治療的人不能吃生的東西,連水果都要煮過,這是真的嗎?」這是很多癌症病人和家屬的疑問。其實,化療患者接受治療期間,由於白血球數值下降,注意飲食與必要時限制外出,都是為了避免感染。
2014-09-23 14:35:05 頭頸癌
自從罹患口腔癌後,他就已經逐漸戒掉抽菸習慣,酒與檳榔也早已不吃了,他不知道胸悶是否與過去抽菸習慣有關,加上有口腔癌病史,家人強烈建議他趕緊回醫院做詳細檢查,以免口腔癌復發,或者是轉移到其他部位。
2014-09-23 14:35:05 頭頸癌
醫生提醒癌症患者,在化療結束後,一旦確定不再需要使用人工血管,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需將人工血管移除,如果後續治療仍需要繼續使用人工血管,也應該定期回診,以稀釋的抗凝血劑沖洗人工血管,防止人工血管堵塞或斷裂。
2014-09-23 14:35:01 聰明做健檢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強調,婦女常作的抽血驗CA125,並非特異性的篩檢指標。例如子宮肌腺症及子宮內膜異位病的患者,也會檢出CA125異常的現象
2014-09-23 14:35:01 卵巢.子宮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在談癌色變的今天,很多婦女在做例行性健康檢查時,常會要求加做抽血檢測CA125的卵巢癌篩檢,婦癌科醫師認為除非這些婦女屬卵巢癌的高危險群,否則沒有多大意義。
2014-09-23 14:35:01 卵巢.子宮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記者林進修╱連線報導】 美國一個癌症專家小組在結論中說,例行性卵巢癌篩檢沒有效果,有時害多於益。國內的婦癌專家也贊成此說,不管是透過抽血或超音波來檢查卵巢癌,根本沒有多
2014-09-23 14:35:00 飲食與癌症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藝人徐風日前因癌症過世,生前瘦到只剩40公斤,讓人不捨,營養師分析,癌症患者消瘦的原因包括肌肉萎縮、化療、食欲差等,更怕患者存有迷思,怕吃太好「養大」癌細胞
2014-09-23 14:35:00 卵巢.子宮
【聯合報╱採訪整理/記者施靜茹】 自民國84年起,30歲以上婦女每年可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因為檢查普及,子宮頸癌發生率,由84年的每10萬人21.9人,下降至96年的11.5人,每年死亡人數
2014-09-23 14:34:57 飲食與癌症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體重過重,小心容易罹患癌症!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99 年發生人數上升幅度最大的四大癌症中,包括大腸癌、乳癌、子宮體癌、攝護腺癌都與肥胖、不運動有關。國健局
2014-09-23 14:34:51 飲食與癌症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專題報導】 多數癌患害怕治療,往往是擔心化療或放射治療引發的惡心和嘔吐。醫師指出,並非所有化療藥物都會造成嘔吐,目前對於預防嘔吐,也有許多方式。 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
2014-09-23 14:34:50 皮膚癌
【聯合晚報╱李樹人】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男女罹患皮膚癌的比率相似,但死於皮膚癌的男性遠多於女性,原因可能與男性免疫功能較差有關。由於男性惡性皮膚癌大都出現在後背,專家建議,男性應常看看背
2014-09-23 14:34:46 飲食與癌症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蛋白質以牛肉最補? 錯觀念! 罹癌後,有些患者完全不吃肉、只吃蔬果,結果免疫力反而下降; 也有人誤以為蛋白質以牛肉最「補」。營養師表示,蛋白質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