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怡文/高市楠梓】
女兒年初大學學測失利,重振旗鼓再戰指考。
成績公布後,因一題數學計算題將菱形想成鳶形(風箏形),將12分拱手讓出,雖然分數已達頂標,卻因這不該犯的錯誤,恐與第一志願無緣。
因為一直懷抱高度期待,我們母女同時深深體悟到「大意失荊州」的搥心之痛。但換個方向想,未來的路長長久久,「看起來」不錯的路,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選擇一條配合興趣與能力,又能在職場上發揮所長的系所就讀,不但適性發展,又能為未來舖路,這條路才是自己真正該走的路。
於是,心念一轉,我釋懷了。
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當他無法達到期待時,家長不應怨天尤人,而要收起悲憤情緒,牽起她的手,繼續大步向前。現在的我,正打算這麼做!
💪更多健康推薦
‧做完飯「立刻順手擦」為何變更髒?料理家曝廚房常見3個NG動作
‧68歲男200萬買小木屋實現田園生活 才三年退休金大縮水、被迫去打工
‧糖尿病男控病情「晚餐後超認真散步」走一周險截肢!醫揭飯後運動5原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