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健康百科.心臟血管
免疫力差 受感染易敗血性休克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敗血症患者不一定都會發燒。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一般內科主治醫師王建淳表示,部分敗血症患者會發燒,體溫超過38℃,不過如果免疫力極差的患者可能連發燒都燒不起來,體溫反會過低,低於36℃。患者白血球數也會異常增加或減少,還可能有呼吸急促、心跳變快等症狀,敗血症持續惡化,就會產生敗血性休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急診室曾毓淇主任指出,一般年輕人、身體狀況良好的人受到細菌、黴菌感染,很少演變成敗血症、敗血性休克,敗血症、敗血性休克患者以年長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居多,尤其是糖尿病患,若有傷口,感染擴散、惡化速度往往比一般人快上兩、三倍,敗血性休克患者血壓會一直掉,嚴重的話,會引起腦部缺氧、多重器官衰竭。王建淳醫師提醒,免疫力差的患者較容易受細菌、黴菌感染,感染後也比一般人更容易惡化成敗血症、敗血性休克,如及時使用抗生素或抗黴菌藥,有希望阻止感染蔓延、惡化。另外,像孕婦、小朋友受感染後,也要特別注意敗血症威脅。除了會出現發燒、全身倦怠等症狀,依感染器官、位置不同,患者症狀也不太一樣。曾毓淇主任舉例,像肺炎患者會出現咳嗽、濃痰、會喘等症狀,尿道感染患者則會有血尿、濃尿,尿液帶有腥臭味。免疫力差、慢性疾病患者可能只要一顆大腸桿菌就可引發嚴重感染,甚至演變成敗血症、敗血性休克,不可不慎。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