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5 新聞.長期照護
退休後需要多少生活費?你和老後的真實世界脫節了嗎
「您認為退休後需要多少的生活費?」金融業者最喜歡找財經媒體合作,進行退休金的調查,因為這是一個以「調查」為名,實際上是置入基金、保險等商品的行銷手法。於是經常會在媒體上看到類似的調查結果,譬如「受訪者預估退休後每人每月生活費平均要25,787 元」、「近5 成受訪者退休後最想遊山玩水」。根據這樣的調查結果,金融業者再"順勢"提出建議,如果退休後想實現夢想,30 歲、40 歲、50 歲時,應該提撥多少資金去買基金或是保險等等。不管是退休後「預估」需要多少的生活費?或是退休後「期待」能有幾成的所得替代率?這些都是從個人的主觀出發來看待老後。當我開始接觸長照領域後發現,用個人的主觀來進行退休安排,會與老後的真實世界非常脫節。退休後的開支,可以分成「想要」、「需要」、「必要」。遊山玩水、環遊世界,可以歸類為「想要」;長照開銷,則是屬於「必要」。「想要」的開支,沒有預先準備,只是影響退休生活的品質;「必要」的開支,沒有預先準備,可能就會拖垮兩代。先打開重度失能者的家計簿,退休規劃才不會太脫節因為退休後的人生可以概分成以下階段:健康期→亞健康期→輕度失能期→中度失能期→重度失能期→生命末期。絕大多數民眾,在接受退休生活費調查時,都是用「健康期」、或是「亞健康期」的印象作答。有中重度失能照護經驗的人都知道,應該提早正視的是「中度失能期」與「重度失能期」的開銷。因為這是一生最弱、也是最艱難的階段,不管是需要的照護人力與照護負擔都最沉重。如果退休後還能拿著拐杖緩慢前進,長照問題其實並不大,真正艱難的是只能倚靠輪椅、甚至臥床的「中、重度失能期」,這時就需要「一雙手」、甚至是「兩雙手」的專責照護。尤其是「重度失能期」的長照開銷,更是所謂的「重中之重」,撇開那些退休金調查的數字,我們應該早一點打開重度失能長者的「家計簿」。想了解重度失能的長照負擔,就要先大致認識長照場所。長照場所可以概分為三大類:居家、社區、機構住宿,第一與第三種最容易理解,但是大多數人對於社區長照模式最感陌生。所謂社區長照模式,最主要的是「日間照顧中心」(以下簡稱日照中心),就像你白天可以把幼兒送到托兒所;同樣的,白天也可以把需要照護的長者送到日照中心,社區附近的日照中心,就像是老人版的「托兒所」。但是日照中心可不是來者不拒,對於重度失能/ 失智者,「必須經過機構評估」,而且「須具基本行動能力,至少能使用助行器行走者」。簡單講,目前大部分的日照中心,主要是服務輕度、中度失能者,因此重度失能者只有兩種長照選擇:居家照顧與送機構住宿照顧。居家照顧有五種人力選擇人力1:老伴如果選擇居家照顧,誰是那個「主照顧者」?很多長輩最希望的是家人。但是進入中重度失能狀態時,如果還期待也已經垂老的另一半上陣,這種「老老顧」的結果,會是兩老都面臨危險。人力2:下一代「老老顧」不可行,那麼讓下一代顧呢?如果要下一代離職照顧,就要仔細盤算照顧代價。假設兒女45 歲辭職照顧,兒女要付出的不只是45~65歲期間的預期薪資,還有因此減少累積的退休年資,所影響到的「老年給付」與「退休金給付」。除非自己準備的老本,足夠作為兒女的老後準備,否則便宜行事的結果,會讓下一代的老後準備,提早亮起紅燈。人力3:本國全日薪看護內援不可行的話,就要考慮找外援。本國看護全日薪節節高升,已經從早年的一天2 千元調高到2,200~2,400 元。這種人力成本,只能滿足臨時性、短暫性的需求,譬如住院期間,或是剛出院、最虛弱的期間,之後就要改找低成本的照護人力。人力4:本國居家服務員長照政策福利上路後,已經使用過的家庭,最有感的服務就是「居家服務員」(以下簡稱居服員)。居服員會到府提供身體照顧、與家務及日常生活照顧。針對符合長照條件的長者,舊版給付辦法是按失能程度提供不同的「補助時數」,新版則是提供不同的「給付額度」。譬如張爺爺重度失能,屬於長照需要等級的第8 級,他每月可以獲得36,180 元的給付額度。而後「照管中心」、或是「社區整合服務中心」,會根據這個給付額度、張爺爺與家人的需求,討論出一個照顧計畫。這個照顧計畫可能是「基本身體清潔」、「基本日常照顧」、「協助餵食/ 灌食」、「餐食照顧」、「協助沐浴」、「翻身拍背」、「肢體關節活動」。每一項服務,都有一個給付價格,給付價格加總下來,只要是在36,180元以內的,如果是「一般戶」的身分,張爺爺只要自負16%,超出額度部分,就需要按給付價格全額自費。譬如重度失能時,如果臥床難起,沐浴就是一個大工程。目前雖有慈善基金會提供到府免費沐浴的服務,但是有地區限制,也不是隨call 隨到。如果是自費,譬如某壽險公司有提供失能及身心障礙保戶到府沐浴的服務,自費金額依各地區配合的服務機構而定,每次約800 元~1,500 元。新版長照給付辦法也有「到宅沐浴車服務」,給付價格為1,500 元。洗香香,原本是每日最基本的生理享受,但是進入重度失能期後,即使只是「每周兩次」,或是「每週一次」,洗澡費用都不是一筆小數字。由於重度失能需要照顧的項目繁多,很可能超出給付額度。而且原本存在於晚間(PM8~12)、夜間(AM0~6)、假日的人力空窗,有無因為新版加計辦法,而提高居服員上陣的意願,也有待觀察。人力5:外籍看護工因此不少家庭在使用過政府提供的居家服務一段時期後,隨著長者失能程度的加重,最終仍會選擇外籍看護工。外籍看護工的「帳面月薪」是17,000 元,但是每月還要加計「週日加班費」、「健保費」、「就業安定費」、「仲介服務費」,還有年繳的「意外險」、「體檢費」,估算下來,每月平均約22,640 元。如果再把伙食費、過年紅包(紅包通常是雇主彈性"隨喜")、回程機票費(勞雇雙方協議決定)等費用加總進去,聘僱外籍看護工,每月平均預算通常要抓3 萬元。由於人力1~4 的選項,不是不切實際、代價太高、就是會產生照護空窗期,因此重度失能時,若仍想居家照顧,建議還是要預留未來要聘僱外籍看護工的財務準備。還有重度失能時,一定需要各種支持輔具,譬如輪椅、電動床、氣墊床、移位機等等。新版關於輔具的補助辦法,有效期限為3 年,給付額度為4 萬元,而且各項輔具都會訂定一個租賃或購置價格的上限。就以無法自行翻身及坐起時,可能需要的電動床為例,每月租賃價格上限為1,710 元(等於年租20,250 元),購置價格上限為13,000 元;當有褥瘡產生時,需要的氣墊床,每月租賃價格上限為800 元(等於年租9,600 元),購置價格上限為8,000 元。很多輔具都需經過專業評估,才能列入給付。而且不管租賃或是購置多少項的輔具,3 年有效期限內的總額度就是4 萬元。如果是一般戶,四萬元以內的部分負擔比例為30%,超過4 萬元額度的部分,就要全額自費。機構住宿照顧,失能程度越重、照護成本越重如果選擇送機構住宿照顧的話,一般的老人公寓、銀髮村、安養中心,也是會對重度失能者say no,只能尋找「養護型」、或是「長期照顧型」的機構。譬如需要全天候照護的「三管」長者(鼻胃管、氣管內管、尿管),就要鎖定「護理之家」。以目前的平均行情,如果是臥床癱瘓的重度失能者,機構住宿預算每月約抓3~4 萬元;如果還需要醫療介入的「護理之家」,每月預算甚至要到6萬元以上(機構住宿費用會有城鄉差異)。為何「護理之家」的收費如此昂貴?因為除了住宿費、膳食費、洗衣費外,還要包括醫師診察費、三管管路照護費、特殊護理費(譬如傷口照護、造廔口照護、呼吸器照護)、氧氣費、雜費等。上述不管是居家、或是機構住宿,預估的費用預算都未將營養品、尿布、鼻胃管、尿管等耗材列入。在瓊瑤女士寫給繼子女們的公開信中,瓊瑤列出平先生日常所需用品和注意事項,洋洋灑灑列出尿布、看護墊、擦澡手套、管灌食品等清單,就能窺知重度臥床者,還需要額外準備的消耗品預算。通常每月耗材平均預算約4,000~7,000 元,這些消耗性的支出,可就沒有長照福利的補助。綜觀下來,選擇聘僱外籍看護的居家照顧,或是選擇機構住宿照顧,「重度失能期」的預算,每月平均約抓4 萬元。根據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統計,平均長照時間9.9 年,假設需要重度照護時間,保守估計若是4 年,至少要預留192 萬~200 萬元的「重度失能照顧基金」。這筆「重度失能期」的照護預算200 萬元,還要經過通膨的「調整」,如果目前是50 歲,要為30 年後的老年做準備,假設長照費用每年用最小增幅0.5% 估算,目前的200 萬元,30 年後會漲到約232 萬元;假設每年增幅用2% 估算,目前的200 萬元,30 年後會漲到約362 萬元。要特別提醒女性的是,請比男性提列更多的重度失能期準備。因為女性原本就比男性長壽,長壽倒不是最大問題,問題是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女性老後平均臥病7.2 年、男性5.7 年;50 歲以上女性,骨質疏鬆比例也遠比男性高(男性1.63%、女性11.35%),女性比男性更易跌倒骨折。女性的不健康餘命比男性長(男性8.3 年、女性10.7 年),用投資界的一句術語形容,女性在長壽風險的「曝險程度」比男性高,這是為何女性務必要比男性更嚴陣以待老後的失能期。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曾表示,台灣65~74 歲老人,約有9 成仍然能夠生活自理;75 ~84 歲時,還有8 成能夠生活自理;到了85 歲以上,也有半數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果覺得光準備「重度失能期」的預算,心頭就已經感覺到「重中之重」的話,就要從現在開始,讓自己晚一點變弱,努力讓自己老後加入仍然具備生活自理能力的行列。現值為200萬元的長照費用,估算30年後的未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