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6 新聞.長期照護
偏鄉長照行不行?/頭目捐屋辦家托 「守護族人是本分」
這是部落頭目的家,也是部落托老的「家托」據點。貴族階級的石板屋刻著家族圖騰,寬廣的前庭及聳立的祖靈柱,正對著雲霧繚繞的大拇拇山。過去族人議事、婚禮盪秋千慶典都在此。原是部落記憶場域,八八風災大半族人遷居之後,頭目家捐出成了家托站,是部落老人家相伴老去之處。牽掛的心 返部落辦家托屏東排灣部落裡多的是藝術家的基因,失聰的陳川充是編織高手,家托站裡月桃草席、樹藤背籃,都是他的傑作;他用小朋友使用的彩色筆描出他從小熟悉的山景。設立德文部落家托的照服員陳金惠說,「我想我做對了一件事情。」她原本也遠離部落,到都市討生活去了。但是,部落老人家被撇下,始終是遊子的牽掛。「我從小姐就當照服員了」,陳金惠說,「回家」一直是她的想望。當政府委託屏東基督教醫院籌設部落家托,她詢問身為頭目的大哥,是否能把祖屋拿來當家托場地。「頭目原本就是要照顧族人的啊」,屏東縣第一家部落家托就此成立。在長照的眾多服務模式中,像托兒一樣的「家庭托老」,是少數在部落發展得比都會更好的模式。部落原有的共享文化、相同的母語、既有的鄰里人際脈絡,都讓部落家托比疏離的都市,更有成功的先天基礎。訓練有素的照服員開放自己的家,讓長輩到家裡來復健、用餐、聊天,「一人照顧四人」,長輩經照管專員先評估需要家托的時數,一周到家托幾天幾小時,各自不同,但家托點同時最多就是接待四位老人家。屏基副院長賈佩芳說,哪怕是就地取材的釣空瓶遊戲,都對肌力、認知、延緩失能有很大的助益。家托比日照中心更能夠不離開部落,貼近長者平日生活環境。「部落托老」的小型、人際特質,是打破原鄉幅員及資源限制、落實「部落照顧部落」理想的一線曙光。建物急缺 跑照修繕都難在一場原民長照座談會中,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副司長蔡誾誾曾指出,日照中心需要更大的空間,不同村又需遠道而來;設家托站比較符合部落的需求,所以在原鄉會把重心放在家托計畫。四年來,屏東縣如今已是全台灣部落家托最成功之處,在三地門、瑪家、霧台鄉等共有十二個家托;屏基照管其中八個,包括海拔一千公尺的霧台家托。但是,找不到合法建物仍然是原鄉長照最大阻礙。「你想要做家托,但很多人也是住鐵皮搭的房子。他有錢去補照,大概也不會想要去做照服員吧?」醫師盧敬文在論文中記錄原鄉觀察。陳金惠說,石板屋都是古時候老人家自己蓋的,「沒有土地權狀、這個照、那個照的」,都靠屏基的督導跑流程。賈佩芳說,最後是在各機關之間,「撈出一張民國五十九年的繳交水電費單據」,就當是使用證明吧。接著,石板屋要修繕、改裝為無障礙空間,但是政府補助只有十萬元,賈佩芳說,光是無障礙廁所就所費不貲,海拔近千公尺的部落,工頭都嫌太遠;要居服員或機構墊錢修繕,都是難處。政府若要推家托,就必須先消除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