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8 醫聲.罕見疾病
搜尋
護理師
共找到
1607
筆 文章
-
-
2023-04-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病友群像/「我想活下去!」面對解封染疫黑數 罹癌媽盼到單株抗體保護
「我的免疫功能很不好,疫情解封,確診染疫會有黑數,我沒辦法打賭,我能做的,就是要盡力、想辦法活下來!」面對疫情解封,身為醫院健檢中心護理師、兩年前罹患第三期乳癌的穎雅憂心忡忡,經過6次化療、20次標靶治療和30次放射線治療的她,免疫功能還是低弱,由於牽掛著年幼的孩子,她很努力保護自身健康,總擔心一受感染,身體承受不住病毒攻擊。為了孩子 她只能堅強向前、奮力求生想起兩年前確診乳癌的時刻,正值新冠疫情席捲而來,穎雅說,化療會讓免疫功能下降,加上常需要住院,當時她承受很大的壓力,只要住院,便近乎神經質地用酒精擦拭著燈具、把手、呼叫鈴、床欄等,舉凡手會碰觸的地方,都不放過,手部消毒更是一次又一次。「那時有點像強迫症,因為我實在太害怕了,我禁不起一次染疫,只要染疫,我不知道會發生甚麼事情!」穎雅娓娓分析那時的心境、想法。生病期間,穎雅最擔心的是當時還在念小四的孩子,即使病情好壞難料、掉髮等治療副作用不時干擾生活,在孩子面前,她還是得強作鎮定,為了怕孩子受驚嚇,她連「癌症」兩字都不敢說出口,穎雅坦承「那時候還蠻無能為力的,對自己的身體無能為力,對疫情無能為力,在孩子的照顧上,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面對解封 免疫低下族群需要更多保護除了承受龐大身心壓力,因為治療過程需使用標靶自費藥物,幫助提升治療效果,穎雅的經濟負擔也非常沉重,為了減輕醫藥費負擔,也為了賺取生活費、養育孩子費用,她重新回到職場,繼續擔任醫院健檢中心護理師工作,只不過在疫情陰影的籠罩下,面對形形色色的客人,在防疫工作上,她總是上緊發條,一刻都不敢鬆懈,無論是流感疫苗、新冠疫苗都打好、打滿,做好萬全準備。隨著疫情解封,包括戴口罩與確診輕症免隔離的放寬,看著疫情中心發布的新冠確診人數,民眾逐漸無感,穎雅曾接受化療,免疫功能還是處於相對低點,所以對於解封趨勢,她格外不安。像穎雅這類免疫低下族群,施打疫苗後能靠自身免疫功能激發的抗體其實比一般人低,更需要多一層保護。公費單株抗體適用條件放寬 免疫低下族群要把握單株抗體+1多數研究指出,免疫低下族群即使施打疫苗,能獲得的抗體保護也是不足,因此國際醫界、公衛界陸續建議引進「長效型單株抗體」,才能進一步守護免疫低下族群。目前疫情指揮中心已將單株抗體的適應症範圍放寬,穎雅也很幸運的在這一波最新適用對象之中。本身是透析治療病患的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說,曾聽聞接受器官移植的病患分享道,他們因免疫功能低下,注射新冠疫苗後較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保護力。面對疫情解封、身邊隨時都有隱性確診者出沒,若疫苗無法提供足夠保護力,又沒有施打單株抗體,免疫低下族群也只能自求多福。穎雅分享自己的經驗說,她在施打疫苗前,總會追蹤白血球數量,須等白血球數量到達相對高點,才施打疫苗,主要擔心打疫苗後,身體無法產生足夠抗體,便不會有很好的保護功效。「單株抗體是直接給予抗體」,對免疫低下族群是一項福音,她也很希望擁有足夠的抗體,增加保護力。免疫低下病友也應有常態預防對策 安心迎接解封生活吳鴻來認為,符合公費單株抗體施打條件的病友都應盡速施打單株抗體。從長期的常態防疫來看,如同指揮中心目前推動的「疫苗+1」運動,免疫低下病友除了施打疫苗之外,還需要「單株抗體+1」給自己多一點保護,也應被列入常態性的防疫政策,讓病友們在解封後,也能像一般人一樣,長期擁有保護,安心面對解封生活。延伸閱讀/浪費!7000多劑單株抗體快過期 「這些人」缺保護卻不能打!
-
2023-04-23 焦點.長期照護
張慶光/好好洗澡很難嗎?
沐浴泡澡是生活中最基本的幸福,古今中外有很多跟沐浴相關的文化記載。古羅馬時期就有公共澡堂文化,大家在澡堂中坦誠相見,除了洗淨一身塵埃,也是一項很重要的社交活動。北歐也有芬蘭浴、三溫暖文化,在封閉的房間利用水蒸氣對全身乾蒸沖洗,讓人大量出汗,也可達到一定的保健效果。而日本人愛泡澡更是眾所周知,除了溫泉及大眾浴池,很多人家裡都有浴缸,回到家泡個澡才能真正放鬆享受。洗澡不僅有清潔功能,還能促進血液循環、舒緩肌肉與關節僵硬,甚至能恢復疲勞,安定身心。日本千葉大學曾針對「泡澡頻率與申請看護之關係」做過研究,結果發現一周泡澡7次以上的老人,比起一週只泡0-2次澡的老人,看護需求的數量減少近三成,由此推論泡澡的確有益健康。但是,對於身體機能退化甚至失能臥床的長者而言,洗澡這件事卻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有些長輩可能無法久站,平衡感不好,站立淋浴對他們來說有很高的跌倒風險。另外,傳統的浴缸也不方便跨進去泡澡。而對於臥床長輩而言,洗澡更是一項大工程,往往只能利用擦澡的方式進行清潔。不過,擦澡的清潔效果有限,長久下來長輩的身體難免產生異味,皮膚也可能發生病變,對身心狀況都有影響。幸好有很多廠商開發出一些沐浴相關的用品及服務,若能善加利用,也許幸福不是那麼遙遠。若長輩生活仍能自理,建議盡量讓其自行洗澡,一方面顧及其尊嚴,一方面也讓其可以維持自主生活的能力。只是自行洗澡可能有跌倒的風險,建議長輩盡量坐在椅子上洗澡,市面上有各種洗澡椅,可視長輩的身體狀況及需求選擇。長輩若需要外人協助才能洗澡,也有洗澡椅結合便座及輪椅的功能,方便照護者將長輩推進浴室洗澡。而若長輩仍想泡澡,現在也有可開門式的浴缸,不用跨越浴缸,直接打開門「走」進浴缸或從輪椅上移位至浴缸內的座位區。針對失能臥床者,民間現在也有「到宅沐浴車」的服務,以專用車輛,攜帶行動組合式浴槽,通常會搭配專業護理師、照顧服務員、操作員三人一組的專業團隊到宅服務。由於浴槽需要組合,家中至少需一坪半空間,洗澡時需將長輩從床上移至浴槽內,而透過車上的管線可將溫水接至浴槽內,讓長輩享受不同於擦澡的全身式浸泡沐浴服務。這樣的服務目前也可申請長照2.0的補助,對有照護需求的家庭而言,不僅減輕照顧者身心的負擔也減少了經濟上的支出,是一項頗受歡迎的服務。不過,有些失能長輩可能不方便移動,或者家中空間不夠擺放浴槽,也有可能沐浴車停車不便,水管無法拉到更高樓層,這時候可以考慮「原床沐療」服務,毋需移動長輩身體,利用專利的充氣沐浴床及淋浴器,即可在原床幫長輩洗澡,也不用特別拉水管,用家中的水源即可加熱出水,相較於到宅沐浴車機動性更高也更方便。洗澡不只在洗滌身體的髒汙,更是對受照護者最基本的尊重及身心的放鬆。曾經到府幫長輩進行原床沐療的服務人員轉述,有些失能長輩在洗澡過程中竟然會發出微笑,我想幸福也許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困難。
-
2023-04-2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透過「敘事醫學」,跨越醫病鴻溝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回應過去數週有關臨床醫學的教與學的文章。一位一般醫學住院醫師因為看到過去他指導過的醫學生追憶他們共同照顧過的病人,有感而發寫出他對這位已經過世的病人的祝福。兩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臨床資深醫師分別寫出他們為何鼓勵醫學生書寫他們照顧病人的心得。一位引述心理學文獻,闡述由書寫反思、感謝之後可以使學員油然而生感恩之情,而帶來更快樂的生活。一位引述「敘事醫學」的醫學教育文獻,強調在臨床醫學的學習階段,養成「專注」、「書寫」與「建立醫病密切關係」是訓練醫學生成為良醫的好方法。延伸閱讀:醫病平台/Bon Voyage,祝您順風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書寫反思與感恩,帶來更快樂的生活記得2010年6月,在當時台大醫學院社會醫學科何明蓉副教授的努力下,我們邀請到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Professor Rita Charon (霞瓏教授) 來台舉辦為期兩天的工作坊,介紹這自從2000年她首創的一種增強醫生暸解病人的方法「Narrative Medicine」(敘事醫學)。她希望能夠利用這種敘事能力的增強,使醫生能對病人的病痛有能力辨認、瞭解、詮釋以及被感動,可以幫忙剛踏入醫學殿堂的醫學生,以及提高醫生治病的成效。她認為這種敘事醫學的方法,就是學會利用病人的故事來幫忙醫師治療病人。霞瓏教授將敘事醫學分為三個階段:一、注意力(Attention):醫生要能夠採取一種沒有先入為主的態度,毫無成見地傾聽觀察病人的語言、姿態、沉默、姿勢、臉部表情、音調等等。在這過程裡,醫生須要能夠很平靜的,不會讓病人有任何分散注意力的打擾。霞瓏教授常說,「我要讓我的病人覺得我在這裡就是為了你,我不會分心,我是很高興的想知道你能夠告訴我甚麼。」她認為醫師需要自省,事實上我們的確很少對病人有全神貫注的關切。二、表現(Representation):當我們要將這些經驗用文字或圖形表達的時候,事實上是需要一些技巧與經驗。我們大家都曾經寫過很多東西,但是當一位醫生要用一般人的語言來描述病人情況時,醫生就會發現到病人有些過去我們所不知道的,或我們沒有注意到的事情,透過敘事醫學的訓練,在我們與病人接觸時,才會有更深入的暸解。同時因為我們不是用醫學的術語來描述病人的問題,而是用一般口語來描述病人,我們就有可能把我們所寫的讓病人分享,在這種情形下,病人與醫生的溝通就完全打通,這才是真正醫病關係進入理想情境的時候。霞瓏教授寫道,「這種寫出與病人深談之後的感觸,就有如壓擠檸檬汁,或產婦擠奶一樣,是一種需要非常用心的過程。」透過這樣的敘事,醫生才會聽到病人的心聲,病人才會被看到過去沒有被注意到的問題,而透過兩者之間醫病的溝通才得到治療的成效。她說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寫出反思的習慣,就不容易從錯誤中得到成長。三、密切關係(Affiliation):透過這種全神貫注與以文字表現出來以後,我們就真正能達到敘事醫學的目的,那就是建立醫病的密切關係。當病人與醫生共同面對病痛的時候,現代醫學所帶來的好處就能夠影響到病人,亦能為病人所接受。否則如果醫病關係無法有這種層面的接觸,不管醫療科技有多進步,事實上病人是無法得到真正的幫忙。值得注意的是,霞瓏教授呼籲這種敘事醫學不只是應用在醫生,他認為護理人員、社工人員、病人家屬都可以利用這種敘事醫學,打開病人的心扉,使醫生與家屬更瞭解病人,而成功地幫忙病人度過病痛纏身的考驗。當所有醫療人員都以這種敘事醫學來看病的時候,團隊各份子所看到的,所寫出來的東西,就不再是不同角度看到不一樣的地方,而是在找尋不同角度所看到的共同點,而這共同點就是病人的痛苦。我們發現剛踏入醫院實習的醫學生普遍都存有一種不安,認為自己能力不足以幫忙病人,對病人、家屬、醫師、護理師都有種自己反而會使醫療照護不便的「路障」,而因為這種心理,造成他們無法從實習學好臨床實習的知識、技術與態度。我們站在老師的立場,我們常常不知如何幫忙醫學生在這「尷尬的學習階段」,由照護病人獲得更好的臨床學習心得。這時,我發覺如果能夠利用霞瓏教授的敘事醫學,讓學生在與病人的互動中保持高度專注的注意力。醫師需要自省,自己是否對病人有全神貫注的關切,並鼓勵學生使用一般口語來描述病人,我們就有可能與病人的溝通完全打通,達到醫病關係最理想的情境。霞瓏教授寫道,「這種寫出與病人深談之後的感觸,就有如壓擠檸檬汁,或產婦擠奶一樣,是一種需要非常用心的過程。」透過這樣的敘事,醫生才會聽到病人的心聲,病人才會被看到過去沒有被注意到的問題,而透過兩者之間醫病的溝通才得到治療的成效。她說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寫出反思的習慣,就不容易從錯誤中得到成長,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與病人建立密切關係。當病人與醫生共同面對病痛的時候,現代醫學所帶來的好處就能夠影響到病人,亦能為病人所接受。否則如果醫病關係無法有這種層面的接觸,不管醫療科技有多進步,事實上病人是無法得到真正的幫忙。最後我想以霞瓏教授道盡醫學真諦的一句話來結束本文: 「不管今天我們有多進步的高科技可以幫忙診斷治療,但是如果一位醫生沒有辦法辨認出病人最大的痛苦在哪裡,無法感同身受,無法與病人一起克服他的病痛,那麼醫生就沒有發揮身為一位醫生的角色(JAMA. 2001)。」參考資料:R. Charon: Narrative Medicine: A Model for Empathy, Reflection, Profession, and Trust. JAMA 2001; 286-1897-1902.
-
2023-04-20 新冠肺炎.回首SARS
「我也是人,可不可以不勇敢?」醫師看《疫起》:覺得痛快淋漓地被同理了!
在歷經了三年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終於常態化,以及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和平醫院封院二十周年之際,我看了由林君陽執導,劉存菡編劇,王柏傑、薛仕凌、曾敬驊、項婕如、張永正主演的「疫起」(預定4月14日上映),一部改編自2003年SARS和平醫院封院事件的電影。當年封院時,我工作的醫院並沒有發生大型的院內感染,但仍然清晰記得當年社會的混亂與四處瀰漫的不安。在2003年3月至6月的SARS傳染期間,台灣總計一共造成346人染疫、81人死亡,死亡率達23.4%;而在和平醫院封院期間有員工57人感染、7人死亡,包括第一位殉職醫護人員的陳靜秋護理長,當時女兒只有八歲;28歲與未婚妻在三月中旬試拍了婚紗照,也付了訂金的內科住院醫師林重威;護理部鄭雪慧副主任、林佳鈴護理師;蔡巧妙檢驗師;工友陳呂麗玉、楊淑媜(註1);院內民眾97人感染、24人死亡,其中1人是自殺。如果您看過「疫起」,就會發現編劇巧妙的將其中幾位人物的事蹟與形象融入在劇情之中。當時這些醫護人員與民眾的犧牲,為台灣社會帶來了反省,也讓政府與人民都提高警覺,從法規、制度、感染控制都做了許多變革。雖然當年的SARS死亡人數遠遠不能和現在的新冠病毒相比,17年後,林醫師同學林育靖醫師撰文感嘆,如果當時能像今日新冠疫情這樣處理,或許年輕的林重威醫師就不會離開了。【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如果SARS時代可以這樣,林重威就不會離開了吧!?電影的重現度、臨場感十足 編劇呈現醫護人員樣貌回到電影,我被醫院、病房場景與手術房的重現度驚艷到,逼真程度讓身為醫護人員的我不斷告訴自己:「那個血(傷口…)一定是假的!」周刊記者金有中(薛仕凌 飾)潛伏在醫院內蒐集證據,讓真相傳出醫院也是功臣一位,計程車司機(張永正 飾)雖是底層小人物,無私著照顧被封在醫院裡的小孩;其他演員們的動作與專業度也十分到位,臨場感十足;閉上眼還依稀看見演員們臉上的口罩壓痕,眼罩裡的霧氣,雨衣、隔離衣下的汗水。編劇劉存菡本身是急診護理師,劇情中真實呈現醫護人員的樣貌,是讓我最有有共鳴的部分。我們就是那個時時刻刻軋在病人、工作、長官、健保抽審和家人間,疲於應付的夏正醫師(王柏傑 飾),總是用盡100%的力氣,但在家人眼中永遠不及格;也是那位染煞的8B護理長,不僅照顧不了女兒,連自己都照顧不了;是那位充滿正義感的安泰和護理師(曾敬驊 飾),自不量力地想要幫助所有的人;是那位堅持理想而憤怒拍門的李心妍實習醫師(項婕如 飾);更是那群害怕染疫,而自我隔離在安全區域的醫護人員。面對疫情 醫護人員內心一樣糾結電影海報上的文字非常貼切地反映出醫護人員內心的糾結:安泰和護理師那張海報上的是:「選擇害怕,你要怎麼救人?」夏正醫師的則是:「我也是人,可不可以不勇敢?」多數的醫護人員就像影片中,封院後在隔離區走廊跌倒的護理師一樣,想著病人不能沒有人照顧,掙扎著爬起來,硬著頭皮踏進病房。夏正醫師原本可以撤離了,卻又自願去隔離區為染疫的孕婦手術,他可是想到了自己多日不見的女兒才這麼做?手術後打電話給女兒時,他是後悔還是慶幸自己留下來? 必須承認,「疫起」這部電影讓身為醫師的我,痛快淋漓地被同理了。我相信醫護人員會繼續做自己覺得正確的事,忍受著外人無法理解的辛苦,雖然致死的病毒在擴散,希望和絕望都會傳染,我們不會忘記當年殉職犧牲的陳靜秋護理長和林重威醫師,心中亮著圍成台灣形狀的燭光,因為我們見證了愛在SARS和COVID-19疫情下,無處不在地不停蔓延。【延伸資訊】註1:維基百科: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疫情期間殉職醫護人員列表
-
2023-04-16 焦點.健康知識+
孤獨最高等級「一個人動手術」!一個人住院需要準備哪些?5撇步把自己照顧好
隨著社會變遷,「一個人」的比率愈來愈高,獨自一人就醫、甚至住院開刀,開完刀回家自己照顧自己,將逐漸成為愈來愈普遍的經歷。許多人可能覺得自己照顧生病的自己有些悲涼,其實不然,及早準備、調整心態,自己也能照顧自己。如何克服獨自住院時的孤獨感?當被推進手術房前看著白色天花板上寫著的打氣字句,想到自己獨自一人,醒來後還要面對麻醉未退、怎麼去浴廁等問題。沒有經歷過的人,可能覺得好像很淒涼,其實醫院不乏一個人住院的患者,有人選擇花錢請看護,如果實在需要協助,醫院可幫忙排解困難和連結社福資源。如何克服獨自住院時的孤獨感?國泰醫院社會服務室組長林麗玲表示,在身體健康時,就著手建立起強大的心理素質,學著一個人在外用餐、看電影,甚至出國,等到住院,就當成一次短途旅行;另外,身邊一定要有閨密、好友,在住院時有人探視、打氣,心情會好許多。另外,可以主動與社工、護理師聊天,主動說出需求,林麗玲說,曾協助一名獨自住在安寧病房的退伍老兵圓夢,因為他小時候住在大陸沿海的小村落,希望在死前到海邊走一走,看看海景,在社工、護理師等協助下,一行人來到宜蘭海邊,在海邊待半個多小時,「到現在都還記得伯伯滿足的神情。」一個人住院 留意3件事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資深護理師李蓉臻表示,一個人看病,如果遇到問題,不知道去哪做檢驗、批價、領藥,還有志工從旁協助,但如果住院、開刀,可能連洗澡、換衣服都成問題。一個人時你應該主動說出需求、要有人際連結、存夠錢才能請得起看護。「想要一個人好好過生活,前提是存夠錢」李蓉臻說,即使克服了手術前後的孤獨感,還必須擁有一定經濟能力,例如,請人幫忙洗澡,就得花好幾百元,如果找看護,每天三千元,可不是每個人都花得起這筆費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護理督導曾郁心表示,面對一個人住院的病患,通常護理師會特別注意,但畢竟護理師的工作不是照顧單一病患,因此也會請社工協助,詢問病患是否需要請看護,或使用衛福部推動的「住院友善照顧共聘模式」,由醫院聘請照顧輔佐員來協助術後照料。「孤獨等級表」一個人手術最孤單網路流傳「孤獨等級表」,級別最高的是「一個人手術」,但有些獨自住院開刀的人並不感覺孤寂或無助,關鍵在於事先充分理解手術本身及術後恢復、理性面對醫療風險、善用通訊軟體與家人連結感情,有朋友可託付重要物品和事項。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2 焦點.長期照護
歲月靜好的人才能優雅!看顧父母8年,張曼娟:照顧者無法優雅但很優秀
上次出門投票,父親是由阿妮(外籍看護)推著輪椅去的,母親則是由我牽著去的;這一回,他們倆都坐在輪椅上了。阿妮推著父親的輪椅比較高,我推著母親比較小巧輕盈的輪椅。在往投票所前進時,阿妮忍不住跟我說:「抬頭挺胸啊,妳為什麼彎腰駝背?這樣不好看啦。」我當然知道自己正以蝦型人的方式向前,但是因為輪椅矮而我的身形高,加上路面凹凸不平,輪椅的行進並不平順,如果不使出洪荒之力,如何能繼續向前?聽到阿妮這樣說,我忍不住笑出聲音來,如果讓粉絲看見此刻的我,還能說出「曼娟老師好優雅」這樣的話嗎?不管在臉書上或是實體的讀者見面會,總是有粉絲對我說:「真希望我也可以像您這樣優雅。」或是「曼娟老師都沒變,還是那麼優雅。」我從來不美麗,也不搶眼,甚至沒有強烈的個人特色,但是,「優雅」二字倒是如影隨形。什麼是優雅呢?其實就是合宜的衣著、心平氣和的言談,舉手投足皆不會令人感覺突兀吧。我的前半生,確實因為家庭教育的影響,稱得上是個優雅的人。然而,這一切在成為照顧者之後,戛然而止。父親初初被確診為思覺失調那一年,是最艱困的日子。剛開始他還願意去精神科就醫,但不耐久候,那是「八十五歲以上優先看診」還未啟動的時代。平日不管他交代我做什麼,都要立刻完成,如果讓他等待超過三十秒,便暴怒大罵,或是用拐杖敲打櫥櫃,發出震耳的聲響。於是,每一天,不管在醫院或在家中,我都是沒命的狂奔,心臟悸動,血壓飆高。「爸,我幫你辦事,十分鐘以內就回來了,你為什麼等不及呢?」「十分鐘?對我來說就是十年!」是啊,誰能等待十年還心平氣和呢?我只好繼續奔跑,愈跑愈快。有一次,父親候診超過一小時,他不斷發脾氣,宣稱再也不來醫院了。於是,下一次的回診,為了避免久候,我們特別晚了一點才出門。沒想到醫生已經看完診,連診間都關閉了,一盆雪水兜頭澆下來,全身的血液瞬間冰凍。父親的情況是不能停藥的,否則,我和母親都撐不下去了。我立刻去敲隔壁診間的門,拜託護理師幫我把醫生找回來,護理師告訴我醫生可能已經離開了,叫我下次再來。「我不能下次再來!」我急躁的嚷嚷:「我爸不吃藥真的不行,拜託妳,拜託妳幫幫我!」我的心裡在吶喊:「救我救我,求求妳救救我!」如果需要的話,我願意跪下來哀求。護理師看著我扭曲的臉、癲狂的神情,她沒再說話,幫我撥打電話。約莫十分鐘之後,穿著白袍的醫生從長廊的那一頭走過來,他的背後有光,他整個人就是光,我已淚流滿面。什麼是優雅?歲月靜好的人才能優雅,照顧者不是那種人。照顧歷程邁入第八年,已經從跌跌撞撞的「實習生」成為身經百戰的「前輩」了。剛剛成為照顧者的實習生向前輩請益時,我總是耳提面命的說:「要記得『照顧者優先』,如果照顧者倒下,一切都是虛妄。」照顧者優先,合情合理,卻是有點不切實際。成為照顧者的兩個月以內,第一位外籍看護阿玉就從印尼進駐我家。「家裡有個陌生人,不會很怪嗎?」「妳不是很重視隱私的人?」這樣的詢問都沒有意義,因為我確實非常需要幫手。我還要工作,也需要收入,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之中,能夠分散照顧的壓力與沮喪,使我意識到自己不僅只是個照顧者,我還有喜歡的工作與貴重的價值。阿玉和第二任阿妮,確實都是得力助手,但我也發現只要是在家裡,照顧父母的瑣事,就讓我像個陀螺似的轉不停:量血壓、餵藥、喝水、上廁所、做運動、吃三餐、晒太陽、散步……周而復始。當我趕著出門,坐上車才發現,自己忘了量血壓,沒有吃藥,好像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明明知道照顧者優先,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父母身上,哪裡顧得了自己?就算偶爾出門透透氣,也還是牽腸掛肚的打電話回家問看護:「爺爺好嗎?奶奶好嗎?家裡都好嗎?」其實最該問的是:我自己好嗎?有的照顧者一、兩年就修習完畢;有的照顧者持續十年、八年,更有人一踏上照顧之路就是十幾二十年,直到自己的生命終點。這是苦多於樂、憂大於喜,隨時可能被壓垮,卻總有人前仆後繼的一條路。照顧者無法優雅,照顧者不能優先,但我必須說,照顧者,你真的很優秀。(本文摘自天下文化出版《自成一派》)(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4-0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那些捨不得離開的愛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與兩週前同樣是「醫學生從病人學習到的心得」,但每個醫學生都有不一樣的故事。一位醫學生寫出兩篇很久以前的病人給他留下的印象。他由一位病人康復後送給他的手作娃娃,想起自己與病人的各種對話,而說出令人感動的「謝謝那些愛與勇氣們,讓我們(醫學生)在成長的路上變成更好的人(醫師)。」同時也回想起另一位在安寧病房照顧過的病人與其夫人的互動,說出自己的感觸,「只但願那些捨不得離開的愛都能保有溫暖,讓分隔人世與天國的人們記得彼此的存在,來生再聚。」另一位醫學生在一位癌末病人在安寧病房過世好幾個月以後,以「用心與病人交流」為題,寫出自己與病人及其家人的互動,而最後道出「一直都陪在臨終病人的至親和照顧者們,你們默默地付出、承受在旁愛莫能助的痛苦和心理壓力,是很勇敢也是願意無私奉獻的一群人。」這些習醫者都因為有這些令人感動的時刻支持著,他們才有辦法一直走下去,成為有同理心的好醫師。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謝謝那些愛與勇氣們 「你有聽說嗎?之前照顧的那位先生,他過世了。」 那天步出電梯之前,邂逅的社工捎來如此消息。 雖然沒有很意外,聽聞時還是不禁感嘆,哇,他真的走了。 病人當初能轉到外院的安寧病房,其實已很不錯的結果。反反覆覆的腸阻塞與營養不良讓他漸失活力,夜間的護理師也觀察到他出現了好幾次譫妄。 某天到醫院時,學長緊急吩咐我去推心電圖,只見病人大腿發紫,理當接近一百的血氧,如今低到只剩九十。 「他可能撐不過這一次。」一向樂觀的醫師說道,後來證實是敗血症,幸好及時治療才逐漸改善。 即使情況不樂觀,我們仍每天兩回到病床邊報到。 「伯伯,我聽一下肚子喔。」我解開病人服的釦子,將聽診器置於皮膚上,咕嚕咕嚕聲逐漸傳來,起初異常的金屬音不見了,我輕輕露出微笑:「今天腸胃蠕動正常喔。」 木訥無語的他,讓這些檢查變得有點像例行公事;但有時候在幫忙穿回衣服時,我又覺得這似乎是他現階段生命裡僅有的溫柔。 伯伯的病榻旁有一半的時間是空的,他的外籍妻子似乎白天都會回家處理事情。「I love you, daddy.」我總記得那黝黑而單純的臉龐上,他的妻子用充滿口音的方式傳達著愛意。一天推開病房時,牆上掛了幾顆大氣球,正當我納悶著發生什麼事時,「Today is his birthday.」妻子的眼神裡帶著光芒,對自己的傑作感到十分自豪,後來還拿出蛋糕,慶祝得來不易的七十歲大壽。護理師常抱怨伯伯一直按護士鈴,明明太太就在身邊,卻要她們做一些諸如拿衛生紙等非常基本的事。「可能他就是覺得很孤單吧。」因為疫情被隔離的我,重新回想起這些事時,突然這麼感受到。在伯伯生命的最後一個月裡,安寧團隊、社工師、物理治療師和我們輪番上陣,但最親近的人只剩下太太一人在身邊,兒子女兒紛紛因為在國外或是各種複雜的法律問題,無緣見面。「我要宣布一件重要的事,」那天從敗血症清醒過來時的他,吃力地坐了起來──如此莊重的場面嚇到了我和安寧團隊,趕緊洗耳恭聽,「我不要違背上帝的指示,我要順著他的指引。你們都聽見了。」當時的我還沒想到,他那麼快就跟著上帝走了。如今伯伯已前往天國,當時團隊的成員,偶爾在醫院還會遇到,每個人都忙著新的工作,但每次碰面時,我都會再想起當時二十多天照顧的點滴。我也沒再聽說他的妻子過得如何。他們最後合照的畫面仍舊烙印在我腦海裡──一直以來,我都搞不清楚他們是怎麼愛上對方的,兩人用不流暢的英文溝通著,個性似乎也相左──一個沉默易怒,一個天馬行空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但在兩人互相握住的手裡,卻又訴說了滿滿的愛與扶持。他的妻子會傷心流淚嗎?還是滿足地珍惜最後一次慶生?醫療人員終究不是上帝,即使盡心盡力,一起經歷那些不安、痛苦和感動,生命依然有自己的去向。看著病歷號旁的小人圖示,從代表男性的藍色轉為灰色,我們也只能默默接受。放下總是很難的吧,我想像著那又哭又笑的面容,只但願那些捨不得離開的愛都能保有溫暖,讓分隔人世與天國的人們記得彼此的存在,來生再聚。
-
2023-04-04 醫療.百病漫談
身體在乾燥時常有靜電,該怎辦?了解2原理可預防
【本文重點】靜電是電荷不平衡產生的現象,任何物體或人體都會帶有正電與負電。常被靜電纏上的民眾,並不是身體比較差,靜電僅是電力不流通的表現。避免靜電可多喝水、避免長時間處在空氣乾燥的環境,室內環境溼度可以維持在50到60之間。心臟節律器比較有可能受到「電磁力」,不過新一代的心臟節律器已克服這類的影響,靜電造成心臟節律器當機,則是從未聽聞過,民眾無需擔心。--by ChatGPT為什麼我容易遇到靜電?容易遇到靜電跟身體健康有關嗎?天冷脫毛衣、碰觸門把時,不少人都曾被突然「啪」一聲的靜電嚇到。不過,不少人屬於「靜電專業戶」,只要天冷或天氣乾燥,任何狀況都可能被靜電電到。北醫附醫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宥達表示,常被靜電纏上的民眾,並不是身體比較差,靜電僅是電力不流通的表現,比較容易造成電力不流通的情況,與身體水分較少,相對較有關係。靜電的產生是指電荷不平衡產生的現象。任何物體或人體都會帶有正電與負電,正常狀況都會帶有相同數量,當物體或人體的帶電量不平衡時,接觸到其他物質或人體時,負電會轉移到另一方,產生靜電。靜電的原理是什麼? 一般電器如何有效預防陳宥達表示,過去物理課會做一項實驗,用絲綢摩擦玻璃棒,讓玻璃棒帶正電,另外用毛皮摩擦橡膠棒,讓橡膠棒帶負電,兩者接觸就會產生交流,兩者帶電量若出現差異就會產生靜電;讓物體或人體帶電量不平衡,也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天氣乾燥比天氣潮濕更容易產生靜電,懂得靜電的原理就懂得如何預防。陳宥達表示,容易產生靜電的物質如合成纖維、尼龍、聚酯纖維、金屬門把、車門、電器類類等,如果只是短暫的靜電,通常會被嚇到,以及被電到時會感到不舒服,若電器受環境影響,時常產生靜電,也可能造成電子產品損毀,造成漏電或短路,因此許多電器都會接上一條接地線,當漏電或是電器短路時,可以將電流導入地面,避免人體接觸時觸電。通過靜電原理,整理預防靜電的小撇步報你知!借用接地線以及太乾燥容易產生靜電的原理,陳宥達表示,人體避免太過乾燥,多喝水,避免長時間處在空氣乾燥的環境,他說,他平常也容易被門把電到,看診一整天,與患者說話口乾舌燥,加上醫院溫度低,長時間處於乾燥環境、身體又缺水,比跟診護理師還容易被門把的靜電電到,之後學乖,開門前會先把手沾濕,或是先摸一下牆壁,再開門就能避免被電。他建議,室內環境溼度可以維持在50到60之間,低於50,環境就過於乾燥,每天攝取的水分則建議在2000毫升,如果有腎臟疾病的患者,則不建議每天喝到2000毫升,而是依照前一天的尿量,再加上500到700毫升,當作當日的飲水量。靜電會影響到心臟節律器?聽聽專業心臟科醫師解惑陳宥達表示,過去曾有報告指出,靜電可能會對裝有「心臟節律器」的患者產生干擾,造成心臟節律器當機,建議這類患者穿著的衣物材質選擇,可多選擇麻或是天然材質,避免靜電的產生。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表示,心臟節律器比較有可能受到「電磁力」,不過新一代的心臟節律器都已克服這類的影響,靜電造成心臟節律器當機,則是從未聽聞過,民眾無需擔心。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03 焦點.健康知識+
電線、牙刷...家裡7種看不見的毒!譚敦慈教你清除「臥室、浴室、廚房」潛在地雷
生活中處處都暗藏著毒素,不只大家可能知道的廚房抽油煙機、浴室發霉,其實連每天使用的牙膏、電線,也都暗藏毒物陷阱!究竟,廚房、浴室、臥室裡還有哪些易被我們忽略的毒物?就由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來一一替大家解惑,幫助大家遠離生活毒物!廚房的危害:抽油煙機、清潔劑油煙、化學洗劑,其實都是污染環境的問題。現在台灣罹患肺癌的女性較過去多,許多人會認為和「油煙」有關,因此廚房內盡量不要造成過多的煙霧。烹調方式最好是「冷鍋冷油」、不要有爆香的動作,因為只要一有油煙,就會產生有毒物質,然而再吸入人體後,就會造成身體很大的傷害。抽油煙機還有,抽油煙機也是一大重點。在開火前,就要打開抽油煙機,熄火後5~10分鐘後再將它關閉。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曾做過研究,若熄火後立刻關閉抽油煙機,PM2.5還可能就會蔓延至家中的客廳。也會有人認為,下廚時只要開窗通風即可,但其實接近抽油煙機的地方反而不要開窗,要開遠離抽油煙機的窗戶。因為開了靠近抽油煙機的窗戶,會影響抽油煙機的吸力,甚至也可能造成抽油煙機的排煙管沒有確實排出,進而有肺癌的風險。所以抽油煙機的乾淨程度很重要,其中油垢一定要定期清洗,若油垢卡太多也會有火災的風險。清潔劑我自己在家會放空氣偵測器,有次就發現才噴了兩下清潔劑在爐台上,空氣偵測器便嗡嗡作響。所以我平時清洗爐台不用清潔劑,都是在熱熱的狀態馬上擦,便可以擦乾淨了。另外,清潔劑的使用上,建議先將窗戶打開通風,再來就是由上往下噴,如此一來才不會吸入自己的身體。還有,因疫情的關係,許多人會使用漂白水,這時要注意的是,漂白水不和酸性物質混在一起,否則可能會中毒、造成身體的危害,所以在使用時也要將窗戶打開通風。另外,洗碗機也是自己認為很重要的產品之一。很多人覺得洗碗機很費水,其實不會,因為可將所有的鍋碗瓢盆放入,而且放入洗碗機前,會先用矽膠刮板將油刮除,再放進洗碗機洗,因此清潔劑的使用量也會相對節省。1.先用矽膠刮板將鍋碗瓢盆的油刮除2.將鍋碗瓢盆放進洗碗機,加清潔劑3.洗完後將洗碗機的門打開,讓水氣散去浴室的危害:洗沐用品、牙刷洗沐方面,建議不使用有香精的沐浴乳、洗髮精。我自己在挑選上,會以無香味的為主。除此之外,我自己最要提醒的是「別把全家的牙刷都插在同個杯子裡」,牙刷之間的接觸,可能會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導致胃癌。但並非使用牙刷架就不會有風險,若牙刷架發霉,就會有黃麴毒素的風險。客廳的危害:電線、冷氣濾網電線你多久沒清了?是不是積了許多灰塵?曾有人將電線上的灰塵化驗,發現上面有許多有毒物質,因此常常的清潔非常必要。至於要怎麼清潔?像我自己會用除塵的抹布先擦過,覺得不夠乾淨再用濕布擦,最後用乾布再擦一遍。為什麼要多乾布這一步驟?因為濕布擦完後灰塵容易沾黏,所以最後用乾布擦過,就不會黏灰塵了。冷氣的濾網過去有研究發現,冷氣的濾網沒有清,冷氣開啟後室內的細菌病毒量會上升四成左右,所以很多人一開冷氣便會打噴嚏就是這個原因。臥室的危害:香氛房間最要注意的應是「濕度」,我自己會在每個房間放濕度計,只要高於60左右就會開始除濕。而我的除濕機使用方式是:1.關閉對外窗、打開房內所有的櫃子2.除濕機放在房間正中央後開啟如此一來除濕的效果才會好!但是過去曾有除濕機燒起來的案例,因此沒有人在家時不建議使用除濕機,可改用冷氣的除濕。另外,許多東方人會焚香拜佛,我認為戶外空汙已經很嚴重,因此家裡就盡量不燒香、蠟燭。像是蠟燭的燭心會有硬度,便是因為有泡過鉛,因此蠟燭燃燒時,我們可能就把鉛吸進體內。而且燃燒香氛也是許多現代人的生活儀式感之一,成大曾做過研究,研究顯示在室內點一些這些冒煙的東西,會讓室內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上升。因此還是建議,若要燒蠟燭、香氛,保持通風很必要。當然使用空氣清淨機也有一定的幫助,但許多人在使用空氣清淨機時會認為,出門前開啟,回家後就會有好空氣?錯!空氣清淨機回家時開、放越靠近自己的地方越好。搬新家、新屋,小心存在有毒物質若有搬家、住新房需要的人,也要留意是否使用無甲醛、安全認證的標章。我自己在九年前搬回台北前,裝潢雖然都有挑了無甲醛的建材,但是裝潢好後我會先用洗碗精加一點水,擦拭家中的裡裡外外,接著再用清水擦拭一遍,最後將櫃子、窗戶通通打開,整整對流了三四個月才搬入。因為這些有機化合物、甲醛等物質,對人體有傷害,過去還有人因為住進有這些裝潢的房裡,甚至罹患血癌的案例,因此不可不慎。延伸閱讀: 1年半瘦32公斤!心臟權威創「3階段長壽飲食法」,改善發炎又降膽固醇 起床後喝水、高纖飲食反而刺激腸胃!中醫師:5個你以為健康習慣,其實很傷胃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30 焦點.元氣新聞
植物人非腦死!31歲的她花2天用眼拼出「10個字」讓媽紅了眼眶
【本文重點】植物人小婷18歲時因病成為植物人,但在創世基隆院的細心照顧下,社工發現她對外界有細微反應,開始使用注音符號板溝通,經訓練後已能透過眼球上下轉動做簡單表達。近日她用注音符號拼出「媽媽我好想你,我好愛你」,令母親感動不已。創世基隆院希望能購置「眼動設備」來協助植物人溝通,讓他們更能與外界連結。--by ChatGPT植物人小婷花2天用眼拼出「10字」讓媽紅了眼眶創世基隆院社工發現,今年31歲的植物人小婷,對外界有細微反應,開始使用注音符號板與其溝通,經過訓練她已能透過眼球上下轉動,做簡單的表達。她花了2天拼出短短的10個字「媽媽我好想你,我好愛你」,讓母親感動到紅了眼眶。小婷(化名)18歲時因病成植物人狀態,龐大的安養費用,讓家人喘不過氣,後轉入創世基隆院安養。入院後,經過細心的照料,社工發現小婷對外界有細微反應,開始使用注音符號板與其溝通,經過訓練,小婷已能透過眼球上下轉動,做簡單的表達。日前在社工的引導下,小婷花費2天的時間,拼出短短的10個字「媽媽我好想你,我好愛你」,令母親感動不已。植物人並不等同於腦死 靠「眼動設備」表達想法創世基隆院說,植物人並不等同於腦死,含意是不同的,植物人主要是患者沒有意識、感覺、動作,但對外界可能會有細微反應。在創世基隆植物人安養院中,目前都是採用注音符號板來協助植物人,表達一些想法。職能治療師希望可以購置一台「眼動設備」,透過科技的設備,讓鎖在軀殼裡的天使,更能搭起與外界溝通的橋梁,但目前還沒有經費購置。就像電影「潛水鐘與蝴蝶」,描述一名主角因罹患罕病喪失身體功能,他靠著眨眼表達內心感受,成為對外溝通的管道。基隆院希望購置「眼動設備」,讓更多像小婷一樣,意識漸甦醒的植物人,不受身體限制,在治療師訓練下,透過科技傳達心聲,也讓傷心的家人,多一份希望。延伸閱讀:.「一路好走是很棒的祝福!」手不能動的她用「眼控」一字字完成預立醫療.堅持照顧植物人19年!護理師:有能力讓別人依賴是福氣.「他在手術檯上,連心臟都沒有,這16天也叫做活著嗎?」全球首例無心人,衝擊柯文哲生死觀責任編輯:陳學梅除了眼動設備外,安養院內還有移位滑板、大型冰箱、冷凍櫃等照護設備需汰舊換新,盼各界善士,小水滴累積成大愛心,踴躍認助。愛心行善電話(02)24214738。
-
2023-03-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ChatGPT對醫病關係的影響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對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影響」。一位資深內科教授由多年的臨床經驗發表他對ChatGPT應用於醫療的隱憂,如果醫病雙方沒有互信的基礎,這種科技產物是否反而會更增加猜忌而破壞醫病關係。一位兼具多重身份的學者(醫師、醫學院基礎醫學教授、電腦工程師)與具有護理背景的腦科學研究生共同從科技面、人性面、產業面探討ChatGPT對醫病關係的影響。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臨床醫學教授由淺入深地發表ChatGPT對醫學教育與醫學研究可能造成的困擾。讓我們不得不警惕,這樣發展下去,是否會影響學生的評估(作業、報告)以及學者的研究(論文內容及其原創性)。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ChatGPT會改變醫病關係嗎?醫療是人類最古老的服務業之一,到目前也是最難自動化的一個行業。由於醫療知識非常複雜難懂,當ChatGPT等人工智慧(AI)技術誕生後,人們自然會將它應用在醫療上,這的確也是醫療再進步的一個機會。筆者擬由三個面向來討論 ChatGPT會改變醫病關係嗎?科技面ChatGPT是目前工藝的極致,繼承了幾十年來資訊科技的精華。以前只能在電影上想像的情節,現在幾乎都實現了。它功能強大,給人有問必答無所不能的印象。但許多專業人士實際使用之後,發現它還不是一個真正有問必答的智者,更無法看穿你的心思,它目前的能力更像是「文字接龍大師」。ChatGPT已經跟人類學得很像,試著從字面中去「理解」問題,再從自己擁有的「知識」中找出相對應的答案,找出一段「機率」上最平順的回應。實際上,它並沒有自知之明(insight),意思就是無法感知自己的問題。另外,就算是人和人之間也常常出現問A答B雞同鴨講的情況,甚至會造成心結。一旦發現是誤會,往往又一笑置之。對於醫療健康的問題,何其複雜也,即使是一位有知識加同理心的醫師,回答起病人各式各樣問題,也有發生困難的時候。更何況是一位欠缺醫學知識的病人,跟一個欠缺自知之明的機器間的對話?即使機器所說的每個字都有所根據,還是會有誤解的「機率」。科技本來就不斷的追求進步,但一般大眾缺乏專業知識來了解,原來醫療AI還在進步中,錯誤難免。更甚者誤以為AI已經是什麼都會、甚至什麼都對,醫病誤解的種子就種下去了。人性面人類對一件事的理解,往往會受到心情所影響,在生病無助的時候,尤其顯得脆弱。在這個當下,任何一個人所說的,甚至是機器所說的都可以變成金科玉律。我在醫學院剛畢業沒多久,遇到一位長輩。他說他心情很不好,人家說他有憂鬱症,就快死了。初生之犢的我,看了一眼就說:你不要聽人家亂講,實際上沒這麼嚴重啦,不要自己嚇自己。結果在那當下他的病情就好了一半,一直感謝我到現在,說我救了他!一個菜鳥醫師都有這種魔力了,ChatGPT這種科技巨著,影響一位無助病人的心情更是易如反掌,即使它不是故意的。病人就是這麼脆弱,這麼容易受影響。醫師受過專業訓練,有醫師執照把關,還發過誓,有醫師宣言隨時提醒著良心,不會利用這種人性脆弱的時機佔病人的便宜。其他的人或機器可不一定有這樣的專業跟良心,放棄操控人性的大好機會。以前筆者還在當醫學生的時候,就聽說在最先進的美國,有一個行業專門守在醫院門口等著,當病人出院之時,立刻積極的關心病人:你有沒有覺得醫療疏失?有沒有受到欺負?本公司專門來幫病人控告醫師主持正義,順便賺取合理服務費。有些病人想想:反正病都生了,有機會多賺一些貼補家用也不錯,就配合辦理。以前還是手翻病歷的時代,已經可以將醫院搞得人仰馬翻,現在 ChatGPT的出現,想必讓這類公司的營運效率升級不少。AI救人還是很難,即使到目前還只能出一張嘴,也無法實體下鄉服務。但是要找碴的話,透過巨量資料庫還有演算法,簡直是小菜一碟。產業面有沒有注意到,ChatGPT這類產品,在你第一次加入會員開始使用的那一刻,就要求你打勾一個同意書。這個同意書通常很長很長,長到你沒有那個眼力與時間去仔細看完,就先勾再說馬上使用。裡面的內容其實大同小異,意思是該產品對它所說的任何話,完全不負任何損害賠償責任。這些公司其實也沒那麼不負責任,這只是這個產業的特色。這些產品的開發都需要龐大的投資,動輒十億百億美金。主要的回收,來自使用者的會費或廣告收入。論單價實在不高,但憑藉者上億會員與使用量,積少成多成為一筆可觀的收入。說實在的,投資風險也不小,一個成本效益沒控制好就會「倒店」。經營者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哪裡設法再降低一點點支出,哪裡再設法增加一點點收入。對於法律責任這種無法估算的恐怖支出黑洞,稱職的執行長一定會設法消除之。相對之下,我們去看病的時候,不少佛心的醫師甚至會讓病人錄音,只希望病人不要因為聽錯話而耽誤病情,絲毫不顧慮將自己暴露在法律風險中。這是「生財工具」跟「醫師」本質上的差異。醫療不可能沒風險,強大的ChatGPT越是發揮它的功能,跟病人的對話越多,風險自然跟著使用量與日遽增。根據能量不滅定律,如果運作的公司不願承擔這些風險,風險不會憑空消失,只會流向另外兩者:醫師與病人。所有AI包括 ChatGPT的思考方式跟知識來源,主要都是從醫學複製來的。它的確用了超多的資源跟預算在收集資料與訓練AI,嚴格來說本身並沒有創造醫學新知。營運的廠商在降低成本與增加營收的壓力下,一方面不願意承擔任何法律責任,一方面追尋任何可以增加營收的機會,更樂於接收所有人類科技發展的榮耀,所有衍生的責任與風險只好順其自然的留給醫生與病人去承擔。醫生除了原本的服務外,還要額外替廠商解釋可能的問題,承擔廠商該負的責任,運氣不好時甚至莫名增加醫療糾紛的風險。這樣子權利義務的不對等,長久下去會出問題的,應趁早處理。在完全沒管制之下,一般非醫療專業的大眾,真的有辦法駕馭這類結合AI跟醫療的高科技產品嗎?並在廠商的營運壓力下,維持單純的醫病關係嗎?在廠商願意承擔一點點責任之前,是否我們的政府,也應該對整個醫療服務的品質把關一下?目前連血壓機都禁止放在網路上販賣,為什麼一個實質的「臨床決策支持系統」(CDSS),可以這麼無極限的在網路上使用,而不受任何規範?難道AI診斷的影響力不如血壓計嗎?是否也可以藉此教育社會大眾負責任的習慣,尤其在面對生命的時候。以下純聊天台灣一向不缺一張「嘴」(Chat),好康的行業也不缺人手。台灣缺的是對弱勢族群的照護,缺的是偏鄉的醫生,缺的是辛苦科別的同志。在這種情況下,來一個「非醫療級聊天機器人」的超級「543」,發表完全不用負責任的醫療高見,到底是來亂的還是來幫忙的?知識當然是醫學的基礎,但在複雜的醫病關中,還有更多的人間互信,對疾病的戒慎恐懼,對生命的尊敬。一位醫師的墓碑上刻著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然而 ChatGPT這類AI除了提供知識外,能治癒疾病(cure)?紓解病痛(relieve)? 還是安慰心靈(comfort)? 想了半天好像都不行!有興趣的人還可以看一下傳說中的「醫師宣言」,醫師大都不會跟你聊這個,但是會以一輩子的生命來實踐自己曾經許下的承諾。不敢說100%,很多醫師的確是佛心的。相對之下,ChatGPT 等AI產品100% 是商業產物,絕不是吃素的。醫生是一個古老的行業:拔苦與樂,服務利他,試著以有限的資源,全方面照顧人們的身心靈。而ChatGPT是時代的科技產物,背負著許多股東鉅額的投資跟夢想,有著非獲利不可的壓力。或許有些醫生真的有懸壺濟世的心懷,然而要求ChatGPT拯救世界就於過沉重。ChatGPT的確是一個很優秀的語言模型,在重寫、抓重點都有不錯表現,未來一定會陸續出現以這技術為基底的AI助手,減少醫師的文書工作,提高醫師的看病效率。ChatGPT等AI就像孫悟空有通天的本事,它如果能夠接受唐三藏(指醫生)的指揮,期待有機會為醫病關係做出貢獻。反過來,誰能想像那一天孫悟空變成唐三藏的老闆?再好的東西,擺錯位置也會變成災難。總結不論是科技的創新,人性的弱點,還是產業投資獲利的壓力,光是這三大外力的參與,根據力學上最基本的牛頓第二定律:力會改變運動!筆者預測醫病關係將會改變。
-
2023-03-2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醫院裡的痛苦和折磨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從病人學習到的心得」。一位醫學生在即將離開實習醫院時,寫出自己六個月來如何從教室、課本,在臨床老師的指導下,應用到醫院、病人的心路歷程,並且給「醫病平台」帶來作者別具匠心畫出的「插圖」。另外兩篇是由一位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絡的學生,仍舊不忘以「敘事醫學」的方法,追述自己一位病人由最初無法接受診斷到後來欣然同意接受治療的故事,以及聆聽病人分享治療引起的副作用。這些都是只有透過病人才能學習到的重要醫學知識。希望這三篇醫學生的動人敘述可以使社會大眾更了解醫學教育需要病人與家屬的參與,將來我們的子孫生病時才有好醫生可以照顧他們。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內科實習之震撼教育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確診前的不安與徬徨 夜間學習時,我接到護理師通知的一床術後發燒病人,推開門時他靜靜的躺在床上,虛弱地微微顫抖著,嘴裡不知囁嚅著什麼,我將耳朵湊近, 「太痛苦了。讓我死一死好了。」 我的心漏了一拍,在這過於安靜的空間裡,生命在疾病面前變得好脆弱。 公務機劃破了無助的空氣,是另一床痔瘡手術後,止痛藥無效的病人。見到他時,他側著身,緊抓著床緣的欄杆,不停顫抖著。他轉過頭,從那強忍著痛楚的眉宇間透露故作的堅強。一旁的太太伸出手,握緊住丈夫的手,彷彿給他最後一點支持,「他從恢復室回來,麻藥退了之後就非常非常痛,能再給他一點止痛嗎?」 「如果最不痛是1分,最痛是10分,你覺得現在有幾分痛?」 「超越我所感覺過的痛。」 不容拖延的氛圍讓我退出了病房,打給老師,想到每延遲一分鐘,他的牙關就得多咬緊一刻,我的心就彷彿被無形的勒住,在那一呼一吸之間感受著持續而不定時的抽痛。 換了另一種止痛藥後的一小時,我再去見了他,僅稍微緩解,大約還有9分痛,決定再和老師討論一次。「開痔瘡手術的第一天本來就會很痛,我們給他的止痛藥已經很多了,再更多怕會有藥物過量的問題,但是病人痛一下不會怎麼樣。」和病人說明時,他硬擠出了微笑地說他知道了。回家的路上,我都還在想著那對夫妻握緊雙手的畫面,接下來整夜他大概都不用睡了吧,即使無聲,傷口撕裂般的痛是不是讓他在心裡嘶吼呢?癌症是場漫長的奮鬥,在醫院更能明確感受到。病人們的病歷往往長長一條,除了每隔幾週要回來打化療,種種免疫力低下造成的問題亦讓人傷透腦筋,那些不知道癌症是否會復發、漫長的治療儼然是種折磨。一天午後,我碰上了難度極高的病史詢問。頂著光頭的中年阿姨,表情用力的闡述著化療的煎熬,「喔,真是太痛苦了。」在那段日子裡,她睡不好也無人陪伴,對於患有憂鬱症的她宛如人間煉獄。崩潰的回憶不停被重複著,偶然被踏入病房的個管師中斷了節奏,離開時一句「你繼續跟我們的學生講化療有多痛苦吧。」讓我差點沒昏倒,畢竟在過去的一小時內,同樣的故事我已經重複聽了四遍,眼看下班時間逼近,平均要花兩小時以上才能打完的入院病摘,至今還隻字未寫,令我焦慮不已。按捺著耐心再聽了好一陣子,直到公務機打來,阿姨趕緊叫我先去忙,才終於鬆了口氣,脫離這無限輪迴。「辛苦了。」從病房出來時,學長這麼對我說道,迎來我的苦笑。當時真的很想逃開,覺得自己投入了大量時間,但沒得到相對應的回報,晚點還要邊加班邊面臨挨餓的煎熬,實在有苦說不出。時隔多日重新回想,我才意識到這場心力的損耗雖令人無奈,可是尚能被公務機打斷,癌症卻是牢牢的根植病人身上,想掙脫都無能為力。後來的她因為看護確診新冠肺炎,被轉到隔離病房。獨自一人被關在房間裡,身邊甚至沒了還算有點時間的實習醫學生,只剩在疫情下忙得團團轉的醫療人員。我不禁擔心,會不會那些負面情緒和念頭在她腦中徘徊不去,像橫在心上的枷鎖,一次又一次地勒住發狂的意識?近日我確診了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期間,每次躺下便咳嗽不止,難以入眠。不能去醫院實習的日子裡,我重新想起了照顧過的那些人,他們的夜好睡嗎?隨時可能出現新問題的身子承受得住嗎?面對疾病的預後,是帶有希望,還是只剩無窮無盡的苦難?每個問題都像未爆彈,令人傷透腦筋後,依舊無解。醫院就是個這麼特殊的地方,大部分的人不會帶著笑容走進來。「沒有痛到受不了的人,是不會來醫院的。」一位胸痛的病人曾這麼對我說。生理上的病痛、心理上的折騰,在醫院裡赤裸裸的呈現著。因為實習,我很珍惜自己有機會貼近這些疾苦,感受那常被隱藏卻最真實的艱辛。
-
2023-03-24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急性淋巴性血癌病友 終於有機會甩脫化療魔咒!
兩年半是多長的一段歲月?原本剛出生的小嬰兒,成長兩年半,已經可以到處趴趴走。可是對多數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俗稱急性淋巴性血癌)的病友來說,兩年半,代表的是化療的煎熬與許多不確定性。最折磨的是,即使癌細胞清除乾淨,或已接受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俗稱骨髓移殖),他們還是得承受復發風險。曾醫治過許多血癌病患的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殖學會理事長李啟誠每次看到病患面對療程、疾病再次復發的哀傷、絕望與心情起伏,總是百感交集,他與醫療團隊常不斷想方設法,閱讀大量醫學期刊找尋解方,甚至研發創新療程,就是希望讓病患少受一點苦。當醫師宣判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多數病患必須先接受約一個月的「誘導性化療」,之後,再花25-30個月接受「鞏固性化療」與「維持性化療」。如果是高風險病患,必須考慮骨髓移殖,經過這麼辛苦的抗癌歷程,孩童治療成功率可達85%,不過成年人的治療成功率就沒那麼樂觀,只有不到50%。費城陽性血癌 公認最難治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患當中,公認最難治療的類型為成人「費城染色體陽性血癌」(Ph+ALL),不僅難以根治,致死風險也偏高,這類型病患約佔1/4。這種類型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為細胞第9對、第22對DNA染色體不正常接合引起,如果病患不想接受骨髓移植,幾乎一定復發。李啟誠平常就有閱讀研究文獻的習慣,他在今(2023)年年初的「刺胳針血液學」期刊(The Lancet Haematology),讀到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研究團隊所發表的研究報告,研究顯示,對於新診斷的費城染色體陽性、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患,若以第三代口服標靶藥物搭配新世代抗體注射劑,有機會在「免除化療毒性」、「免除骨髓移殖排斥毒性」的情況下,讓癌細胞完全消失,達到根治效果。第三代口服標靶+抗體注射 帶來新希望讀到這樣的結論,李啟誠感到十分振奮。他解釋,過去研究發現,第三代口服標靶藥物可破壞費城染色體中的關鍵致癌DNA,而新世代抗體注射劑本身無法殲滅癌細胞,其作用原理是借力使力,也就是同時抓住癌細胞與免疫T細胞,接著運用免疫T細胞的力量消滅癌細胞,有點像「警方線民」的概念。李啟誠說,這是首次有研究將兩種藥物結合,共有40位38-72歲的患者接受這種複合式療程,經過第一年,其無病存活率、總存活率達95%,由於年長者很難承受化療副作用,骨髓移殖也不容易成功,這種「免化療」、「免移植」治療策略為年長者等不易接受化療、移植的病患帶來新的治癒希望。跟隨醫療團隊腳步 獲得有力支援當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接受骨髓移殖後,疾病又再度復發,前景就會非常不樂觀,第一次復發的病患,活到第五年的總存活率只有7%,若是50歲族群,五年總存活率只剩3%。為了讓復發病患有更多求生機會,李啟誠與慈濟團隊想辦法讓一名50多歲、已接受骨髓移殖卻再度復發的病患接受新世代抗體注射劑,搭配CAR-T細胞療法,這位患者復發後沒有接受化療,目前已治癒,情況穩定,且這份病例報告也發表成研究論文,受到醫界矚目。隨著藥物、治療策略的創新演進,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已從「治療最困難,轉變成最有機會根治的血癌」。李啟誠叮嚀病患、病患家人一定要和醫療團隊討論,不要輕易落跑,醫療團隊包含醫師、護理師、檢驗師、志工等,每一成員都可帶來幫助,只要跟隨醫療團隊的腳步,醫療團隊一定盡其所能,讓每位病患得到最適合的治療與照護。●李啟誠醫師現職: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殖學會理事長● 「給神隊友的一句話」「請收拾起悲傷的心情,跟隨愛護您的醫療團隊沉著奮戰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響應今年 #世界衛生組織 的新計畫,除了關注癌症本身外,更要重視癌友、家人與醫療團隊,因此我們邀請2位知名癌友家屬分享照顧歷程、20位癌症權威開講,讓這些神隊友提供癌友身心靈全方位的支持。👉🏻點擊報名2023年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報名人數:共計100名。(依網路報名優先順序決定錄取及備取順位,需待主辦單位確認順序後,以簡訊發送報名成功通知為主。)📍時間:DAY1:04月08日(六)上午10:00至16:00 (09:30開放入場)DAY2:04月09日(日)上午10:00至15:20 (09:30開放入場)*備午餐餐盒📍地點: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3F (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4號)💡主辦單位:國家衛生研究院、中央健保署、國民健康署、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專頁
-
2023-03-2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確診前的不安與徬徨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從病人學習到的心得」。一位醫學生在即將離開實習醫院時,寫出自己六個月來如何從教室、課本,在臨床老師的指導下,應用到醫院、病人的心路歷程,並且給「醫病平台」帶來作者別具匠心畫出的「插圖」。另外兩篇是由一位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絡的學生,仍舊不忘以「敘事醫學」的方法,追述自己一位病人由最初無法接受診斷到後來欣然同意接受治療的故事,以及聆聽病人分享治療引起的副作用。這些都是只有透過病人才能學習到的重要醫學知識。希望這三篇醫學生的動人敘述可以使社會大眾更了解醫學教育需要病人與家屬的參與,將來我們的子孫生病時才有好醫生可以照顧他們。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內科實習之震撼教育 試劑緩緩爬過快篩盤,我皺著眉,下午開始咳嗽,痰更逐漸累加上去,在新冠肺炎升溫的時代,我幾乎都可以猜上這回凶多吉少。 「拜託,希望是陰性啊。」 狹小的空間裡,我十指緊扣,彷彿在告解室尋求得到一絲救贖。 命運笑了一下,沒在跟你諒解的,標示「T」處的紅線沒幾秒就浮現,清楚告訴你:「認命吧,關進小房間,開始隔離吧!」 我苦笑地步出廁所,喔不,如果我還笑得出來的話。 同行的夥伴看著我,他們在等我的答案。 「是陽性。」盤子上兩條平行的紅線,像極了他們和我那不再交集的生活。 「你就是愛玩,早就跟你說不要去,現在你害到同學怎麼辦?」 「為什麼你的電話都打不通?接電話!」 家人透過視訊通話,把那些不滿丟出。 捷運不定時轟隆隆地從上方駛過,輾壓我奮力辯護的話語──即使身上已經沒水的我喉嚨乾得都要紅腫發炎。 沒人願意生病,而一場突如其來打亂計畫的病更奪走了我的發聲權。 我帶著滿滿的抱歉,和同學討論完宿舍可能被迫遷出,但還是得去醫院實習的後續處理,然後在昏黃的路燈下,騎著機車駛進那已不再熱鬧的黑夜。 「醫生,我這一定是肺癌嗎?」 來到醫院實習遇到的第一個病人,用那圓圓的眼睛盯著我。咳了數個月的她,肺部X光顯示著六公分大的腫塊。與影像亦十分不熟的我,只能尷尬的說著自己也還在學,不清楚這代表什麼,由主治醫師說明可能比較好。 「像我這樣沒抽菸,但是得到癌症的人多嗎?」 胸腔科醫師說明這麼大的腫塊,有九成機率是癌症後,她又這麼問道。 我仍舊答不出來,只覺得這消息對她來說實在過於突然,任誰都難以馬上接受。 她以經濟困難為由,拒絕了肺部穿刺的檢體化驗。後來打了電話關心,她說目前確診了,隔離結束後會再處理──語調裡,我不確定那是不是僅是推託之詞,而我終究不知道那一成的機率,是不是渺小得擊垮了她對身體健康的信心。 「張醫師嗎?我跟你報一床病人。她平常就有在用使蒂諾斯,因為明天要動乳房手術,現在很焦慮,看看你們是不是可以開一點幫助睡眠的藥給她。」夜間學習時接到護理師打來的電話,簡單看過資料後,我便前往病床。 推開門時,她正盤腿滑著手機,和原先想像的緊張崩潰截然不同,我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房間。 「你好,我是今天晚上值班的實習醫學生。」在我簡單的開場白後,她放下了手機,勉強笑著,希望我們給些安眠或抗焦慮的藥,讓她這兩天可以好好安心的睡覺。 詢問之下,發現她平常過了午夜十二點才會上床睡覺,可大概是太緊張了,理當睡前才服用的安眠藥,竟然今天下午六點就把它吃了。「我感覺到你為明天的手術很擔心,不過藥物也有劑量限制,我們不希望因為藥物過量造成其他副作用,這方面我會回去和學長姐和老師討論看看。」 「嗯嗯,再麻煩你了,吃的不行的話,打針也可以。反正就讓我可以好好睡就好。謝謝你喔!」她臉上的笑容過於殷情,讓我分辨不清是真的看見了希望,還是為了拿到藥而做出的討好行為。 和PGY學姐討論後,我們決定先讓她做些事情轉移焦點,接近睡眠時間若需要藥物再行開立。 再次推開病榻房門時,我告知了方才討論的結果。 「好,沒關係,那我吃自己帶來的藥。」雖然仍掛著笑容,她的態度卻急轉而下,那一刻,我突然覺得是不是身為實習醫學生的身分不夠有公信力,讓她無法接受我說的話。 「也許,我們可以來聊聊你擔心的是什麼。」 「擔心手術的結果啊!」她一副理所當然地僵笑著,見我仍未將視線移開,她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我怕是不好的結果。」聳了一下肩,她說自己原本只是陪媽媽做身體檢查,哪知道她竟被告知可能罹患了乳癌。 「聽起來這對你來說太突然了,你一定很難接受。」 問起平常面對焦慮緊張的時候會做什麼,她回道:「工作,專注做一件事時,就不會想東想西了。」但那卻是一件她現在無法做的事,而且男朋友也回家處理事情去了。 我沉默了一晌,覺得她在工作表現上一定是個優秀的人,然而現在能讓她擁有成就感的事物卻被拒之門外,彷彿自我價值也飄散於無形的空中,怎麼也抓不牢──如一座孤島,在生活習慣被剝奪的狀態裡,載浮載沉地漂泊於無助的大海之中。 最後我依舊沒有妥協,未同意讓她馬上再吞一顆助眠藥,即便如此,在話題結束之際,我似乎在她微笑的眼角裡看見了微微的反光:「謝謝你,你們好溫暖。」 「不會,也謝謝你願意告訴我這麼多。」 每場病帶給人的不只是身體上的不適,有更多心理上的壓力,不侷限於自己,還有很多經濟、家庭或事業上的不安。 因為新冠肺炎確診在家隔離,我有幸同理病人的感受,並記錄這些心頭上的故事。但願那些令人未知的恐懼,最後都能有好的結果,即便不是,也希望我們都能有勇氣面對並克服它們。後記: 實習結束那天,心仍懸著的我打了最後一通公務機電話。 熟悉的聲線裡,當初以經濟為由拒絕肺部穿刺的她,說起後來到別家醫院就醫,嘗試了正子治療的新方法,腫塊大小神奇地從六公分減至兩公分,也不再咳嗽;事業上仍未明朗,但隨著疫情趨緩希望能慢慢回升。 「太好了。」我開心地說,她也謝謝我們這麼照顧她。 像是放下了一顆大石頭,我也就這樣結束了大五的Clerk生涯。
-
2023-03-2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內科實習之震撼教育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從病人學習到的心得」。一位醫學生在即將離開實習醫院時,寫出自己六個月來如何從教室、課本,在臨床老師的指導下,應用到醫院、病人的心路歷程,並且給「醫病平台」帶來作者別具匠心畫出的「插圖」。另外兩篇是由一位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絡的學生,仍舊不忘以「敘事醫學」的方法,追述自己一位病人由最初無法接受診斷到後來欣然同意接受治療的故事,以及聆聽病人分享治療引起的副作用。這些都是只有透過病人才能學習到的重要醫學知識。希望這三篇醫學生的動人敘述可以使社會大眾更了解醫學教育需要病人與家屬的參與,將來我們的子孫生病時才有好醫生可以照顧他們。剛進臨床實習的我,才脫離一階國考與學校瘋狂區段如急診、眼科、麻醉、法醫考試的魔咒。由於一直以來因過度仰賴共筆、重點整理式學習,腦袋中的知識其實已固著成既零碎又缺乏架構的模式。「反正靠短期記憶和口訣,還能應付應付考試咩」,我心裡想著。殊不知,這樣的學習方式和心態,一到了臨床,全部砍掉重練。第一站就來到了重視知識連結的內科,學習的方式從課堂中的被動式學習轉換成必須能在臨床過程中主動學習。醫院的生活就是各科別單位的合作,層層堆砌在難以預料的疾病節奏之間。熟練的醫師、護理師如同指揮家與演奏者,經驗老道地指揮著整個病房的合作;而相較之下,我們這群菜鳥醫學生,就如同誤入一場大師級音樂會的觀眾,拎著好不容易到手的入場券,試圖擠到最前方的座位,一窺專家們是如何讓整場音樂會得以行雲流水地進行著。不再是學校裡按表操課、直截明瞭的課程進度,醫院裡的一切總是來的措手不及。老實說,這整個身分上的轉換和適應,對我來說,是一件不小的衝擊。但很慶幸的是,我得以在實習第一站來到和信,見識到原來在這博大精深的醫學之途中,能有著充滿熱忱的師長前輩手把手帶領,臨床教育竟能如此地精彩萬分。「快九點半了,超哥查房囉!」我迅速從五南工作室的電腦椅上跳起,抱著夾滿各種筆記和臨床數據的厚重板夾,噠噠噠地趕到護理站就位。 標榜著「每日手寫病歷」的超群醫師,步伐飛快、動作迅速,查起房來如軍事訓練般講究效率、口頭報告更是要求精闢扼要且概括重點。每一天,我們必須先查過病人,然後查房時站在病房外報病人的狀況、並一項項討論問題與後續的處置。光是口頭報告就會被老師電得慘兮兮,更不用說疾病背後複雜到爆炸的病生理機制、層層疊疊的臨床標準和讓人腦袋抽筋的各種臨床藥物。記得一開始,當我們回答問題不如超哥的預期時,他都會說:「停!你不要再傳遞錯誤訊息了。」然後以招牌手勢「你覺得呢?」指向下一個人。或是當覺得我們報病人報得很沒邏輯時,他就會叫那個人停下來,然後一個個人要求報一次,最後再用超群式霹靂旋風版本,簡潔俐落地報一次給我們見識見識。好不容易戰鬥查房結束後,在後頭等著我們的,是「每日手寫病歷」。我們這群衣衫挺挺卻腦袋鈍鈍的醫學生,看著個管師豆姊抱出一大疊白花花的病歷紙,滿臉心疼地跟我們說:「加油!不要寫到太晚。」而我們便開始每天努力地擠出一些勉強還能放上檯面的文字,並時不時自娛娛人,在那邊比賽看誰最早交卷完工。當然,超哥也不是省油的燈,每天都很用心地幫我們修改病歷,或是在上面提問題,讓我們知道應該要去查哪些重點、哪裡須詳加查考。到最後,我們漸漸能抓到老師的口味,越寫越順,同時對於臨床的處置也更有概念。那一個月,我用掉了整整兩支墨水芯,但厚厚堆砌的病歷紙,承載著是更無價的臨床經歷。超哥在床邊做理學檢查,可說是慎重仔細。舉看頸靜脈壓為例,老師會手把手地確保我們都有動作正確、眼到手到腦子到。聽心音的時候,會手按著聽頭,一個個讓我們輪流戴著耳竇聽,並確保我們每個人都有聽清楚並且聽懂。霎時間,臨床學習不再如學長姊耳聞般地冷酷無情,我何其有幸能在此分享著這份喜悅。其實在超哥的組裡僅是內科課程中的一段環節,還有許多值得效仿的臨床導師、學長姊們的拉拔指引,有待我詳加分述呢!三個月的內科,讓我更加看見自己知識上的不足、能力上的沒自信。但我更知道可以怎麼去克服,並更不會害怕去嘗試及犯錯。即便尚不知未來何去何從,但期盼這份對醫學教育的敬畏和熱忱,會持續成為我臨床學習的腳前燈,在未來學醫之路的徬徨和迷茫之中,指引著我。
-
2023-03-1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如何讓人生的樂章有完美的結束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護、家屬、習醫者對生命末期的體驗」。一位專科護理師敘述自己的母親在生命末期的遭遇以及自己與醫療團隊如何化危機為轉機的經驗。一位熱心醫學教育的安寧療護專科醫師敘述如何處理這種困難的臨床情境,同時也分享他如何幫忙習醫者在臨床實習階段參加病人的照護,成為有經驗的醫師。一位資深安寧療護專科醫師在詳讀這兩篇文章後,分享他個人對生命末期的照護心得,並說出「病人、家屬與各科醫療團隊,就像合作無間的交響樂團,讓病人的人生樂章,可以畫下完美的休止符。」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當醫療人員成為家屬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病人照護與醫學教育同步進行的經驗分享看到黃醫師與杏莉的文章,有著很複雜的感觸,一方面是我們在臨床做安寧緩和照護時,最不願意看見的場景發生了;二方面又敬佩本身是醫護人員的家屬的善解與體諒,與接手照護的安寧團隊共同協助病人移除呼吸器而能尊嚴善終;其三是黃醫師領導的安寧團隊,能夠讓醫學生與PGY醫師共同參與照護,這是重要但很不容易做到的。真的很遺憾,杏莉的母親雖然先前已經接受安寧居家照護,但是在生命徵象出現變化的時候,於急診接受了心肺復甦術與接上呼吸器等維生醫療。這是我們最不願意見到的事情,但是如果了解醫療的複雜性,以及現行醫療體系的標準作業流程,實在不忍苛責當天送病危的病人到急診的家屬,與現場施行急救的急診團隊同仁們。因為對家人來說,雖然知道病人的病情已經到了末期,但是畢竟並沒有醫療專業,所以當病人的心跳血壓呼吸變差的時候,實在無法判斷這是跟本來的末期疾病有關,或是臨時發生的急症,因此叫救護車送往急診,是合理的做法。而在急診現場的急診同仁們,看到焦急崩潰的家屬希望急診團隊進行搶救,面對心跳已經停止的病人,應該沒時間查閱健保IC卡有無註記DNR,或是翻看病歷是否為接受安寧照顧的病人,標準的流程就是開始心肺復甦術與接上維生醫療儀器。而心跳停止的原因是否與末期疾病有關,也只能等到緊急的抽血檢驗,或X光、心電圖等檢查結果出來的時候,才有辦法判定。所以記得有一位院內員工(自己也是醫療人員),來做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時候,半開玩笑地談到,之前簽署DNR的時候就有想過要在胸前刺青,刺上大大的DNR,因為他充分了解即使簽署過不急救與接受安寧緩和照護的意願書,當他心跳呼吸停止、失去意識,被送到急診時,急診的團隊並不會有時間去讀健保IC卡上有無DNR註記,而萬一了解病情的家屬又不在身邊,急診的SOP一定是第一時間馬上開始急救。而現在預立醫療決定的內容又繁雜許多,他開玩笑地說,整個胸膛應該不夠刺青那麼多字。這不僅是一個黑色笑話,而是真實會發生的事。為了預防這樣的事情出現,安寧團隊的醫師、共照師、居家護理師,都會在開完家庭會議,確定安寧緩和照顧的決定後,提供主要照護的家屬,一份清楚載明病人想要接受的安寧緩和照顧內容的病歷摘要或診斷書,以便於當緊急狀況發生時,可以提供給急診的醫療同仁,作為如何施行適當醫療照護的依據。同時也會提供聯繫安寧照護團隊的緊急電話,當危急狀況出現時,可以打電話給安寧團隊的成員,提供家人最符合病人需要的醫療照護建議,如此才可盡量避免遺憾的事情發生。但這也只能預防一部分不必要的急救措施,因為有時接受安寧照護的病人,是輪流由不同的家人照顧的,有些家人是因為不夠了解,也有些家人是因為慌了手腳,或者是心中有十萬分的不捨,無法在緊急的時候給急診團隊正確的訊息。而本院的電子病歷系統,會將已經簽屬DNR的病人的病歷畫面,以顯著的方式標註此病人已選擇DNR,讓急診或是值班的同仁第一時間就可以了解。很感佩杏莉與他的家人們,事情發生後並沒有責怪急診的同仁,也沒有責怪未提供正確訊息的家人,對於一切發生的事情都能夠善解與體諒。而接手照護的安寧團隊,雖然不是由原本的安寧主治醫師負責,能夠迅速的瞭解掌握整體的狀況,安撫家屬與急診同仁合作。克服困難,以最快的速度讓病人可以脫離痛苦,也讓家人能陪伴病人善終,真是令人佩服。要知道在生死面前,家人的情緒都是緊繃到了極點,醫療團隊必須有極大的同理以及溫暖的心,才能涵容正在經驗極大悲傷的家人們。而黃醫師領導的安寧團隊能夠讓醫學生與PGY醫師共同參與照護,這是很重要而不容易做到的。醫學生與PGY醫師在一般的病人與家屬眼中,不外乎就是正在實習、技術不純熟的菜鳥。因此安寧緩和照護,這種必須在身體照護、心理支持、撫慰悲傷的家人等層面,都必須做到非常好的領域中,醫療人員的專業知識、臨床經驗、心理素質必須更成熟,醫學生與PGY醫師要能夠參與照護更屬困難。但是醫學生與PGY醫師學習專業的安寧緩和照護,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醫學院課堂教學與臨床實習的過程中,大多著重於如何治好疾病,卻缺乏對於如何協助病人善終的教學。然而醫學如果只能做到治療疾病,但是卻不知道生命末期的病人如何照顧,就像事情只做了一半,是不及格的。因此像我服務的醫院,第2年的PGY醫師,一定有一個月要到安寧病房訓練,就是要補足目前醫學教育中,只知教導醫「生」,卻沒有教生命末期照護的不足。黃醫師也分享了他如何有技巧的讓醫學生與PGY醫師,能夠融入安寧緩和團隊的照護,我想這個經驗,對於這些年輕醫師未來行醫的生涯是非常寶貴的。所以很感謝黃醫師與杏莉,分享這一個一開始令人遺憾,但最後卻能夠圓滿的真實經驗。期待透過這樣刻骨銘心的案例,讓醫療體系對於如何能夠落實安寧緩和照護,在流程上能夠更完滿,避免遺憾的事情發生。同時希望病人、家屬與社會大眾,對於生命末期照護,能有及早的省思,保障每個人善終的權利。病人、家屬與各科醫療團隊,就像合作無間的交響樂團,讓病人的人生樂章,可以畫下完美的休止符。
-
2023-03-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病人照護與醫學教育同步進行的經驗分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護、家屬、習醫者對生命末期的體驗」。一位專科護理師敘述自己的母親在生命末期的遭遇以及自己與醫療團隊如何化危機為轉機的經驗。一位熱心醫學教育的安寧療護專科醫師敘述如何處理這種困難的臨床情境,同時也分享他如何幫忙習醫者在臨床實習階段參加病人的照護,成為有經驗的醫師。一位資深安寧療護專科醫師在詳讀這兩篇文章後,分享他個人對生命末期的照護心得,並說出「病人、家屬與各科醫療團隊,就像合作無間的交響樂團,讓病人的人生樂章,可以畫下完美的休止符。」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當醫療人員成為家屬那天照顧杏莉母親的過程,就像陪伴天使走過人間。我超級謝謝杏莉願意在仍處於哀傷的時刻,回首這段歷程。藉由照顧張媽媽,讓我個人以及我的學生們,感受到醫病互信的溫暖感動。坦白講,照顧這麼細膩又身手不凡的安寧同道的母親,是有點壓力,但更多的是使命感與情誼。壓力的部分,我相信對團隊來說一定不小,但藉由杏莉溫暖卻又睿智的眼睛,我們也能藉機檢視團隊照顧的每個環節,而得到成長。而情誼來自於,杏莉與哥哥都是我們醫療同道,張媽媽又是我們安寧居家的病人。雖然因為一時陰錯陽差讓張媽媽得到了原本不想要的呼吸器與心肺復甦術,但現在家人都齊聚了,正好幸運的我們有空床,我們怎能不提供一個有尊嚴的空間,讓張媽媽的家人一起陪伴她這段時光?所以我們決定讓張媽媽立即來緩和病房,並在下午四點幫忙移除原不該屬於她的呼吸器。我很高興三位醫學生以及一位年輕PGY醫師,一起看到了在急診討論安寧住院的過程,他們也學到了撤管前的準備工作、藥物的使用,如何藉由一些照顧的細節,讓病人撤除呼吸器之後可以比較舒服。也看到了主治醫師的小技巧,如何在作好事之餘,藉由與團隊之間的溝通,讓接緊急病人的負擔能夠平均的分擔,而不要讓任何同事太過辛苦與承受太多壓力。曾經被詢問,我們如何讓病人家屬願意協助未來醫師的養成?我個人會先從同理心思考——每個人無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得到最好的照顧。當我們成為病人及家屬而走進教學醫院,都知道會有各職類學生的存在,理性上也知道培育下一代的好醫師是重要的。但我們都不能接受因為教學的需要,而讓摯愛的家人得到不安全的照顧,甚至犧牲隱私與尊嚴。所以這是我們當老師時首先要確保的事項。但從另一方面看,我們在教學醫院工作多年的醫師也知道,正因為有充滿活力、易感又好學的醫學生、PGY醫師及住院醫師的存在,病人會得到更多的關照,在優秀心靈的刺激中,主治醫師也會更周延的求真、求實、求好,而達到更好的病人照顧。以我個人而言,越是帶著更多醫學生的時刻,越會讓自己更慎思明辨,並努力做到學生的好榜樣。所以我在臨床教學與病人照顧時,會帶著以上兩點認識。從這兩個出發點延伸,我大概會注意以下幾個小細節:一、讓病人及家屬習慣醫學生的存在:例如我從急診與病房會診就會帶著醫學生。病人及家屬也會知道醫學生及住院醫師都是照顧團隊的一分子,而且病家也會知道,我會要求醫學生及住院醫師在我查房前要先看過並掌握病人的情況。二、化整為零:我自己在當醫學生的時候就覺得老師請一群醫學生輪番去摸摸病人的病灶是超級困窘的一件事。但是,如果每個醫學生都有自己主責照顧的病人,就像從觀光團變成了自助旅行,那過程就會深入而自然許多。如果是身體診察有特殊發現,要讓其他非主責的學生聽,我會先徵求病人的同意,許多時候也委屈同學們輪流用我的聽診器聽,以避免「一擁而上」那種突兀又尷尬的感覺。如果是隱私部位的診察,我會詢問病人是否允許醫學生們待在圍簾裡。三、讓醫學生成為自己的左右手:我喜歡在病人及家屬面前稱讚醫學生,我會努力背同學的名字,病床邊就直接喊名字——某某可以幫我先聽一下病人的呼吸音嗎?可以幫我扣診腹部嗎?幫我看一下瞳孔大小好嗎……我會利用同學們檢查的時間跟病人或家屬詢問其他事情,以免同學壓力太大。然後我會確認並在病家面前稱讚肯定學生的發現(如果有漏掉的地方我會出去病室之後才跟學生說)。四、保持耐心、循序漸進:有些病人比較敏感,或者有些病人還沒建立比較深層而互信的醫病關係。那我會讓醫學生先照顧已經建立有信任關係的病人。這樣才能把那個信任傳遞給醫學生。醫學生也比較容易在醫病互動中取得成就感,而喜歡去病床邊學習。最後我想分享一位醫學生在學習心得裡對當天這段歷程的描述:「其中也遇到有臨終病人的家屬,有醫療與安寧背景,病人送進來安寧病房準備拔 endo(氣管插管)讓病人比較舒服。阿葆醫師面對家屬的監督下,仍然應對的非常自然和遊刃有餘,他一邊體面的安撫著家屬的心情,一邊非常優雅的跟護理師和PGY學姊說著醫囑完成任務,讓我不禁感嘆老師的交際能力和應對技巧。而在病人善終後,隔天老師也有收到來自家屬的感謝訊息,肯定了老師在安寧療護方面的專業和溝通的技術,讓我十分敬佩,也希望終有一天我也可以像阿葆醫師一樣,可以盡可能以客觀中立的方式,跟病人和家屬討論病情,讓他們在支持的氛圍下作決定,又同時安慰病人與家屬的心情。」我想謝謝每一位低谷中的病人與其至親們,允許我們年輕醫學生與住院醫師們一起參與這些生命中甘苦與神聖的時刻。在這歷程中,我個人漸漸成為成熟的醫師與老師,一起帶著年輕醫者圓滿傳承了醫療專業及醫學之愛。
-
2023-03-1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當醫療人員成為家屬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護、家屬、習醫者對生命末期的體驗」。一位專科護理師敘述自己的母親在生命末期的遭遇以及自己與醫療團隊如何化危機為轉機的經驗。一位熱心醫學教育的安寧療護專科醫師敘述如何處理這種困難的臨床情境,同時也分享他如何幫忙習醫者在臨床實習階段參加病人的照護,成為有經驗的醫師。一位資深安寧療護專科醫師在詳讀這兩篇文章後,分享他個人對生命末期的照護心得,並說出「病人、家屬與各科醫療團隊,就像合作無間的交響樂團,讓病人的人生樂章,可以畫下完美的休止符。」去年12月26號上午,我在醫院上班,才剛看完病人所有的檢驗數據,手機裡line的家庭群組突然湧進大量的訊息。點開看後才知道母親已經病危,我趕緊搭高鐵趕回台中。到了醫院之後才知道,原本因末期腎病住過一次安寧病房且接受安寧居家照顧的母親,因呼吸心跳突然改變,陪同的家人一時心慌而叫了救護車。在救護車上心跳慢到29下,也量不到血壓,到院時心跳已經停止。混亂中,已經簽署DNR的家母接受了心肺復甦術及插管。當我趕到急診時,看著母親的氣管內管隨著呼吸器的起伏,帶血的氣泡在內管及嘴角移動,我的心裡感到非常的難過。經過家人的討論後,我們決定撤除媽媽的呼吸器。急診的醫護團隊聽到我們用醫療專業術語表達我們要withdraw ventilator(撤除呼吸器)的要求,他們嚇了一跳,也急忙解釋說當初是陪同的家屬說要急救所以才進行插管。我跟他們說沒關係,但是我們希望可以緊急會診安寧團隊並撤除維生醫療。急診團隊也很幫忙,同意了我們的要求。因為急診的隔壁床剛好也在急救,我看他們實在太忙了,就幫忙媽媽把嘴角及口裡的血水抽吸乾淨,把她的臉擦乾淨,還幫她上了面霜,媽媽的臉整個亮起來了。當時我們跟媽媽說,媽媽妳放心,我們會幫妳拔管的,會達到妳之前跟我們交代的心願。這個時候本來不會動的媽媽突然掙扎起來,我的心裡十分難過。我想起到急診看到媽媽被放上呼吸器那一剎那,感覺很不真實、像在演安寧的教育影片,覺得這件事情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之前媽媽在安寧病房住的時候不是已經開過家庭會議了嗎?因為心情真的很難過,我也忍不住大哭起來。後來,安寧的共照個管師先過來,她告訴我已經聯絡醫師過來,但上次照顧媽媽的主治醫師可能另有工作,所以是我沒見過的黃醫師(阿葆醫師)過來。黃醫師過來的時候,首先我是感受到他的熱誠。他帶了劈哩啪啦一堆的團隊,還有好幾位醫學生,我想應該是PGY醫師或是實習醫學生。過來的時候,感覺他很像是很久沒見的老朋友,跟我們打招呼。他首先問候哥哥(因為他以前在中山附醫實習過),接著他也問候到我,可能之前在安寧住院的時候我們已開過家庭會議,他可能因此知道我是專科護理師。黃醫師有提到當天已經有三床的入院病人,我知道這時我們入院一定會為難安寧團隊。但急診紛亂的氛圍,我怎麼能夠在這裡讓媽媽好好的善終呢?這是我能為媽媽做的最後一件事。阿葆醫師與團隊也很好,見面沒多久他就明確表達可以讓媽媽上去病房撤除呼吸器。因為我自己是醫護人員,平常與其他團隊合作時,我喜歡觀察團隊與家屬的站位、角色與氛圍。只是這次我變成了家屬;我一邊表達我的訴求,一邊觀察眼前的團隊。原本我們跟醫院的團隊之間,彷彿有楚河漢界的一條線,但黃醫師用他的熱忱打動了我們,讓我們的警戒能夠放鬆下來。我也注意到剛到急診時,醫學生們眼神裡帶有緊張與畏懼,站的遠遠的觀察著他們的老師與家屬的互動。這種感覺蠻微妙的,我想可能對實習醫學生及PGY醫師而言,他們也是第一次面臨這樣比較特別的場面吧!阿葆醫師檢查評估了母親的狀況並跟我們討論之後,決定讓媽媽帶著呼吸器到安寧病房,在病房執行呼吸器的撤除。之後呼吸治療師、護理師等團隊成員協助我們轉送媽媽到安寧病房。上去病房之後,黃醫師又帶著這群團隊過來,這一次我感覺他帶的PGY醫師、醫學生與他的距離又更近了,幾乎只有一步的距離。他們帶著信賴與熱忱的眼神,觀察黃醫師在跟家屬說什麼?我們討論之後,決定讓團隊幫媽媽清潔整理並做完前置準備工作後,在下午四點幫媽媽撤除呼吸器。我覺得最感動的是,在這段期間,護理團隊很細膩的幫著我們一起為媽媽翻身、清潔身體,及細心的幫每個傷口換藥。雖然當中也有一些小插曲,例如foley(導尿管)、NG(鼻胃管)剛開始沒能馬上移除,後來黃醫師在下班後還過來,並支持我的決定,確保這些管路都被移除。在短短的住院過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媽媽的尊嚴有被護理團隊維護了,很謝謝他們。在整個過程,我很謝謝阿葆醫師,他做了很多的溝通,發揮了最高的安寧照顧精神!他所帶的醫學生,從急診、剛入病房、到最後撤除管路過程當中,他們看著他的眼神是有光的——就覺得說,老師很棒,能夠把病人的善終做到最完美的境界。母親是何其的有福氣,我才可以遇到這麼美好的團隊,我真的是衷心的感謝。也感謝阿葆醫師在整個互動過程讓我看到醫學人文的可貴,也希望阿葆醫師帶的團隊、帶的學生能繼續把這樣的精神傳承下去,因為醫學教育就是一個傳承,希望阿葆醫師的大手拉著醫療團隊以及醫學生的小手,一起把安寧做的更美,祝福你們,謝謝你們的幫忙,新年快樂!
-
2023-03-10 焦點.健康知識+
疼痛別硬忍,吃藥、放鬆能減輕!數字量表判斷痛到哪個程度
60歲陳先生最近因為急性膽囊炎住院,住院期間腹部仍會疼痛,造成白天活動力下降,晚上也睡不好,護理師詢問是否需要止痛藥物時,陳先生和家屬堅決表示:「不要吃止痛藥,藥吃太多傷胃又傷腰子(腎),且人家說止痛藥一吃就要吃一輩子,這點小痛忍過去就好。」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10月11日訂為「世界鎮痛日」,並將疼痛定義為第五個生命徵象,且宣示緩解疼痛不適是每一個人的人權。疼痛是種主觀感覺,當感覺疼痛時,正視自己的疼痛,多數都可以藉由藥物或非藥物的方式來改善並控制。當有疼痛感受時,可使用數字等級量表或臉譜量表兩種方式告訴醫護人員你的不適,並嘗試說明疼痛性質,如鈍痛、抽痛、脹痛、悶痛等,是否有讓疼痛增加或減少的因素?如活動後或觸摸時疼痛感會增加,是否有輻射痛?如疼痛感從胸口蔓延到手臂,以及疼痛持續時間及強烈程度。一、數字等級量表利用0-10分的數字表達疼痛程度。「0分」表示完全沒有疼痛感,「10分」表示最痛的感受。二、臉譜量表依6個臉譜表達個人疼痛強度,從0:愉快的笑臉、2:微笑的臉、4:有些不舒服、6:更多不舒服、8:痛到想哭,到10:流眼淚的大哭,透過觀察圖片臉部的表情進行自我判斷,找出自己目前疼痛感受程度與哪一個分數相近。疼痛時,可以嘗試運用幾個技巧減輕疼痛,如深呼吸放鬆技巧、改變姿位調整舒適擺位、按摩、做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或徵詢醫療人員是否可使用冷、熱敷緩減不適。(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7 名人.李伯璋
李伯璋/優質健保 勿忘醫護人員血汗
給付打折 醫藥界憤怒無奈今年健保總額超過8千億元,主要分配給藥費支出與醫療服務給付,若藥費過高,超出目標值,就做藥價調整(調降);醫療服務量點數若太多,分區業務組就要醫院「斷頭」、「攤扣」管控預估點值。這樣的管理方式讓醫界與藥界已經付出必要成本,卻不得不咬牙接受打折的給付,我們必須有同理心感受其中的憤怒與無奈。最近、藥價調降、缺藥、指示用藥健保給付等問題浮現,都成為健保風暴。藥商在商言商、在自由市場經濟下,只要能有合理利潤,就不該缺藥,若靠保障價格來運作,必然造成藥費大幅度成長,醫界一定又會因點值下降而抗爭反撲。健保支付每一項醫療服務,皆制定給付規範、適用條件與支付點數,目前規畫就既有3895項,新增243項列入討論,先由各專科舉行評量會議,再由各醫院分析成本,挑選代表項(分為手術及非手術)的醫令項目,且每科都需有項目被挑選。健保給付 CPR比腳底按摩便宜醫界以前常批評「急救時的心臟按摩比腳底按摩便宜、氣管插管比水電工通水管更廉價」,2018年時,健保調高CPR支付點數。因應新冠疫情並回應醫療人員強烈建議,「濕化高流量氣治療」、「俯臥通氣治療」也續納入給付。國人心理疾病的相關治療亦是有健保的,除推動思覺失調症長效針劑專款給付,也舉行「將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納入健保」的座談會暨協作會議,討論精神科醫師、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的分工與合作,這是健保提升國人心理健康值得努力的方向。美國看病 費用高達數十萬元妹妹赴美念書後,在美定居40年。去年底、她腹部突然大痛,救護車7分鐘載送路程計價898美元,在醫院急診觀察室待了5小時,腹痛就莫名其妙好了,但做了超音波檢查,發現輕微腹主動脈瘤,與腹痛沒有明確直接相關,帳單是6600元美金。隨後、她因病毒感染住院一周,帳單是美金1萬6千元。另外、因腹主動脈瘤被轉診至專科醫院做精密超音波檢查,計價美金1350元、電腦斷層美金3850元,因為她有保險,自付的部分負擔581元。美國的醫療費用真的很貴,一般民眾生病時真的會有經濟壓力。妹妹一直覺得美國的醫療品質沒有台灣好,台灣全民健保如此包山包海照顧民眾健康,不是外國人可以想像。國內醫師、護理師、藥師、檢驗師等,都因理想與熱情投入職場,日子久了、感受到的卻是健保壓榨這些無奈進入血汗醫療體系的小螺絲。台灣健保的優質醫療是醫療人員用生命精力付出換來的,當看到與我們一樣有全民健保的韓國與英國都出現醫護人員罷工,我們必須盡快徹底改善健保體質,呼籲盡快落實分級醫療與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這是健保改革的核心政策,互勉之。(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7 醫療.精神.身心
頻照鏡子檢查外表…口罩令鬆綁,「容貌焦慮」上身
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為了讓民眾順利恢復正常生活,室內口罩於2月20日鬆綁,校園也在3月6日全面解除配戴規定。除了大眾公共運輸工具外,學生可自行決定在教室是否佩戴,不過,口罩令強制實施八百多天,民眾進出都還是習慣性戴著,一方面是自我防疫,一方面則是「容貌焦慮」。「容貌焦慮」 最常見於青少年不少人擔憂脫下口罩後,露出全臉真面貌沒有自信,害怕被品頭論足,極度沒有安全感。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張自強說,「容貌焦慮」的現象最常見於青少年,因為在校內外都是戴著口罩初接觸其他同學、認識新朋友,現在要以真面目示人反而覺得彆扭。這樣的焦慮心態也會出現在任何年齡及性別的人身上,若發現身邊親友、同事過度整理儀容或是頻繁照鏡子檢查外表,要小心是否因為抑鬱心理而影響到社交、人際關係。口罩令鬆綁後,民眾應做好心理準備與調適,一起面對口罩解禁的過渡期,若覺得戴口罩比較自在,應予以尊重。不少人長期戴口罩,表情和情緒隱藏在背後,出現了社交退縮的狀況,張自強提醒,一個習慣的調整需要循序漸進及尊重自主的方式,降低不戴口罩的壓力。若有情緒低落或反抗心理,可適時諮商心理師尋求協助,學習自我肯定、用更平衡的方式看待自己,在工作能力和專長表現上建立自信。口罩戴與不戴 尊重失智長者意願另外,失智症患者也是因防疫政策而大幅改變生活的族群,防疫期間,許多家屬備受「失智者不願戴口罩」所苦,因為失智長者不太容易管控自己的衛生,也可能很難配合和理解戴口罩的意義。只能不斷用失智者聽得懂、簡單的方式重複說明,多多提醒正確配戴口罩,再加上家中環境清潔消毒,減少感染的機會。防疫時期,努力維持親友互動,藉此減少失智長輩的焦慮,也避免因無法外出或到據點所導致的退化。隨著疫情解封、口罩令鬆綁,又要再一次跟失智長輩解說新的政策,建議溝通問題可交由請患者信賴的醫師、護理師,或是最疼愛的兒孫輩來提醒。口罩戴與不戴,一樣尊重失智長者的意願,最重要的是持續做好洗手、環境清潔等防疫工作,同時增加提升自我免疫力,陪伴失智者一起走下去。(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6 醫聲.醫聲要聞
病人自主也有城鄉差距!7成預立醫療決定書在六都 專家籲諮商應免費
台灣擁有亞洲第一部「病人自主權利法」,已實施4年,但截至今年2月,僅4萬5621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前理事長、民進黨立委邱泰源指出,這僅佔台灣1900萬成年人口的千分之2,顯示實務面臨許多阻礙。邱泰源今邀集各界召開公聽會,專家指出多項障礙,其中最大問題是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費用太高,建議不要收費,或是補助每人一生一次免費,衛福部允諾會研議。費用太高外 過程繁雜、人力門檻也是阻力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長程邵儀表示,根據她的國科會研究發現,預立醫療決定(AD)的至少有4個障礙。第一個障礙是一定要去醫院,民眾不容易熟悉簽署過程。第二是要錢,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需自費2000到3500元,大多是知識經濟階級較高者才會來諮商。第三是專業人力門檻高,規定ACP一定要有醫師、護理師、心理師或社工師,只有大醫院才有辦法這樣大陣仗。第四是ACP要求二等親到場,很多人要上班,覺得太麻煩。台灣社區醫院協會常務理事謝景祥也說,台灣現有400萬名65歲以上老人,每年死亡約20萬人,大部分都沒有完成過ACP,最大障礙就是諮商費太高了。如果能編列5年50億的預算,力拼5年內讓半數65歲以上長者都完成ACP,可望省下更多健保費,有助支應急重症所需的新藥新科技。專家:預立醫療諮商應比照美國不要收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工室主任楊君宜表示,如果是一家人要來諮商,很可觀的費用會令人裹足不前,建議比照美國以健保給付長照機構住民的諮商費。程邵儀建議學習美國,可在發給每個病人的住院須知中介紹ACP或AD,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收費」,就像四癌篩檢,很多民眾都會願意。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劉建良和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則都建議,政府可補助每個人一生一次免費ACP機會,這可以提醒每個人都有必要思考生死問題,令外,從小學、國中、高中校園推廣善終教育,也有利於建立社會風氣。洪心平指出,很多在居家照顧、還有自主表達能力的病人,都迫切需要到宅的服務,但成本很高,視訊的成案量很有限,導致最迫切需要的ACP和AD的病人很難使用到這個服務,這是現在很可惜的。病人自主的城鄉差距 簽署比例7成都在六都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指出,AD的簽署者有超過70%都在六都,以台北市占36%居冠,比新北市高3倍、比高雄高6倍。非六都簽署的AD不到30%,因為對於大眾運輸不發達區域的居民來說,最方便的是地區醫院和診所,但目前可提供ACP醫療機構,絕大多數都是醫院。疫情已促使更多民眾使用視訊診療,視訊諮商的配套要盡快建置起來,才能縮小病人自主的城鄉差距。醫療從業人員的再教育也刻不容緩。洪心平說,她的爸爸罹患大腸癌末期,兩年前去世,家人對安寧有概念、對善終有共識,但急診醫師還是一直來問說「確定嗎?這樣會死喔!」顯示醫學院可能沒有做好善終教育,「為什麼要一直挑戰我們對於安寧的決心?」希望醫學教育進步,不要讓做了決定的病人家屬背負沈重罪過。在台大癌醫腫瘤病房工作的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羅運生表示,希望未來各專科都要有「種子醫師」來接受相關訓練,才有助於執行,目前有些醫療團隊不具備成熟的末期照護專業,無法很好的接住這些簽署過的病人,或是無法立刻依照病人意願啟動照護。羅運生也建議,應該要同意二等親以外的人參與ACP的諮商過程,因為現在看到很多病人的意願明顯與其原生家庭不同,唯一與他比較相同或比較能信任的,是小三、伴侶、司機等非二等親,但目前因為法律建議二等親加入,常導致這些人無法參與諮商,醫療人員也很難讓家屬同意讓他們加入。
-
2023-03-04 焦點.元氣新聞
不會戀愛!33歲醫生月賺32萬仍單身 原因曝光網轟:別來害人
【本文重點】一名台大醫學系畢業的33歲醫生,月收32萬卻單身至今,只談過2次戀愛,被父母逼婚,去年開始參加相親聯誼,但遭遇攻擊性強、主動的女生。其父母要求另一半學歷不能太低,也禁止跟護理師交往,但追不到女醫師,引起網友熱議。網友對父母的控制慾表示不滿,也有人認為外表可能不夠出色。--by Notion AI當醫生的社會地位高,收入也羨煞眾人,總讓外界認為找另一半很容易。不過有一名醫生弟弟表示,自己33歲的哥哥月收32萬,卻單身至今,也只談過2次戀愛,說出原因後反遭網友罵翻。原po在PTT發文說,哥哥33歲台大醫學系畢業,身高176公分體重70公斤,哥哥的戀愛經驗少,只有交過2任女朋友,目前還是單身,但去年開始就一直被爸媽逼婚。原po說,哥哥去年月薪從12萬暴漲到32萬,才捨得花6萬元去報名相親聯誼,開始了每週被紅娘婚友社安排相親的日子,哥哥表示,認識的女生大約都30歲左右,攻擊性都很強,很主動,「以前追女醫師都不太好追,第一次感覺到自己這麼搶手」。文章一出馬上引起熱議,「除非外表沒過門檻,否則這樣的條件基本上無敵」、「追女醫生不好追就是不帥」、「醫生33歲還沒交過女友?」、「台大醫要相親是多魯」、「通常醫生剛進醫院就一堆護理師找聯誼,還需要去相親?」。網友熱議下,原po也補充說,由於爸媽都是體育體系,於是要求另一半學歷不能太低,也禁止跟護理師交往,但又追不到女醫師,所以哥哥才會單身至今,此文一出也遭砲轟,「媽寶就不要出來害人了」、「蠻有趣的故事」、「媽寶很不優耶,感覺父母控制慾好強」、「體育系父母還敢嫌別人智商,哪來的優越感」。延伸閱讀:.談戀愛CP值太低,改投資粉絲! 唐綺陽「我很難退休,因為有一份熱愛的工作」.花錢買真愛?日本街頭出現「結婚對象販賣機」,竟讓72歲阿伯找到春天.《寂寞拍賣師》、《雲端情人》…5 部「單身主題」電影,探尋孤獨與愛的本質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04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莊永鑣推動銀青共好!提醒「沒有病的人不要吃藥」,吃錯藥對身體來說是毒藥
基督教門諾醫院壽豐分院提供失智、慢性病長者住院照護。門諾醫院壽豐分院長莊永鑣說,秉持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原則,醫院設立菜園、小動物可療癒長輩,未來更將開設托兒所,以達到老幼共融目標,讓不同世代互相學習,一起成長。壽豐分院創立於2010年,主要收治失智、失能者與慢性病患者為主,提供住院照顧。院內有200床急、慢性精神科及長者失智住院照顧,日間照護200床。另設立洗腎中心,讓病友免除舟車勞頓之苦。將設托兒所 促進老幼共融莊永鑣表示,由於長者離開住了幾十年的家,除了要適應團體生活,更失去隱私,醫院為了讓長者不要有失落、被遺棄的感覺,盡可能讓長者走向戶外從事簡單活動,接觸自然、陽光與動植物,感受生命存在的價值。在園區設立長青菜園,未來規畫開設托兒所,以促進老幼共融,長者看到小朋友可以療癒,小孩也能了解長者的生活智慧。在醫院管理部分,莊永鑣以身作則要做對的事、該做的事,上下要一條心,要有願景未來,創造環境留住人才,更要有創新學習的機會,跟上時代的腳步。醫師則要有「關心、用心、愛心」三心,站在病患角度思考,多溝通互動,才能有良好醫病關係。設公費專班 補足醫護人力花東醫護人力短缺是長期存在的問題,莊永鑣表示,除了例行招募,門諾醫院與馬偕醫護專校合作護理公費專班招募,可享5年全額學雜費補助,畢業後就到醫院服務,提供弱勢家庭學生能有一技之長,同時補上護理師人力;也與各大醫學中心建教合作,互相交流推薦人才。另醫院設立員工聯誼會,有牧師關懷家庭、個人等,創造溫馨的工作環境,讓醫護能有留下來的動力。產官學合作 推全齡生活圈針對門諾壽豐分院未來的規畫,莊永鑣指出,今年轉型成為老人健康照護醫院,主攻慢性病治療,增加一般急性病床50至100床,整體長照計畫有更完整的系統發展,符合鄉親的期待。醫院結合鄉公所、東華大學與在地企業合作,也向國發會爭取地方創生經費,藉由產、官、學合作推動銀青共好創生計畫,規畫全齡共創生活圈,除了爭取周邊硬體環境改善,成為打卡景點,並創造就業機會,吸引更多人進來。養生祕訣/走路、種菜、不挑食 喝茶放輕鬆門諾醫院壽豐分院長莊永鑣養生方法很簡單,每天走路上下班,在分院的長青菜園與長輩一起種菜,飲食吃得清淡,喜愛泡茶喝,也固定買書吸收新知。腎臟科醫師的他,特別提醒「病患不要亂吃藥,沒有病的人不要吃藥」,吃錯藥對身體來說是毒藥,嚴重可能要洗腎。來自高雄的莊永鑣,1984年從台大腎臟科培訓醫師完成後,即在高雄的醫院行醫,日子相當繁忙。有一天他罹患闌尾炎,要在早上6點開刀,前一晚的半夜還在幫病人插管、洗腎,雖然醫師救人是一種使命感,但他覺得這樣忙下去不是辦法,擔心會影響健康。在某個周日,莊永鑣上網不小心點到求職網,第一個看到的就是門諾醫院徵求腎臟科醫師,剛好時任門諾醫院院長黃文雄找他說:「高雄不缺一個腎臟科醫師,但門諾醫院需要。」為了這句話,2周後他就從高雄搬到花蓮。離開高雄時,很多病人都感到不捨,他也有些於心不忍,看到病人對自己的信任很感動。莊永鑣在門諾醫院一待就是16年,8年前調任壽豐分院院長。他認為,在花蓮能接觸到更多弱勢家庭,可以專業治療社會底層病患,心裡覺得踏實許多,也較有空閒時間從事有興趣的事。莊永鑣每天會走路15分鐘到門諾醫院,再搭交通車到壽豐分院,到長青菜園種菜、拔草與施肥等,有愛心民眾送給分院雞鴨鵝等,會帶領長者一起養。他的飲食很簡單,不挑食,尤其喜歡喝茶。他愛看醫療為主的書籍,也喜歡聽演歌,最愛在冬天去日本看雪景,看著雪白世界感到很療癒,放鬆身心。在39年的行醫生涯中,莊永鑣常看到病人吃太多藥,呼籲應對症下藥,「藥用對時機是仙丹,用錯是毒藥」,多喝水、飲食營養均衡,才是維持健康的原則。莊永鑣小檔案年齡:69歲專長:腎臟內科現職:基督教門諾會資源開發管理中心副執行長、門諾醫院壽豐分院院長、門諾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學歷: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經歷:台大醫院腎臟科培訓醫師、阮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高雄大千醫院副院長、門諾醫院內科系主任、門諾醫院醫務部主任給病人的一句話:生活過得平安喜樂,在人生最後階段平靜安詳。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25 養生.生活智慧王
花椰菜怎麼洗才乾淨?北農教3步驟揪菜蟲!譚敦慈:洗蔬果只有一方法
外觀像花束的白花椰菜,全年都是產季,是常見的家常菜之一,但茂密的花球裡容易藏菜蟲。之前就有一名網友稱自己洗花椰菜洗出數十隻菜蟲,讓他急得在臉書社團發問「花椰菜該怎麼洗?」。有人建議泡鹽水,也有人說加麵粉或加太白粉下法洗。但根據臺北農產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指出,正確的洗法是將整顆花椰菜浸泡於流動的清水中,然後抓著花梗快速進出水面,就可以洗掉浮出來的小蟲。最後切成一朵朵後,再進行簡單沖洗。3個步驟遠離花椰菜小菜蟲:1.沖洗:將整顆花椰菜浸泡於流動的清水中。2.過水:手持花梗,快速進出水面,可以洗掉浮出來的小蟲。3.切塊:切成適當大小後,再進行簡單沖洗。洗蔬果唯一方法:用流動清水洗除了如上述網友的建議洗法,一般也常見有人會用蔬果洗潔劑洗菜洗水果,這些都不是正確方法。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就曾教過大家,洗蔬菜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用「流動的水」清洗。第一次第二次先大致洗去蔬菜表面的髒污,第三次後將裝菜的水盆蓄滿水,之後就以流動的清水一直沖,但流動的水只需約一根筷子粗度的水流即可,差不多洗12分鐘左右,就可以將菜拿起來瀝乾進行烹調了。白花椰、綠花椰,傻傻分不清楚!?此外,許多人搞不清楚白花椰、綠花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曾在臉書粉專指出,雖然他們都是十字花科蕓薹屬,但其實兩種名字不一樣,綠色的叫青花菜,白色的是花椰菜,營養也不完全一樣。花椰菜VS.青花菜.花椰菜產季:全年都是產季營養價值:有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纖維質、鈣、磷、鐵、維生素A、B1、B2、C。挑選:宜選擇花球密合、質地細緻、白色無汙漬,表面無嚴重的凹凸現象,花梗淡青色至綠色,蕾枝鮮翠,花球以偏鬆不堅硬且無散花球情形者較佳。.青花菜產季:自10月至隔年5月營養價值:富含維他命A、B、C、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鉀、鈣、磷、鎂、銅等礦物質。挑選:以莖粗、短、不空心,花球綠色、花蕾緊密不鬆散,不變黃者為佳。【資料來源】.臺北農產臉書粉絲專頁.不是玉米筍,最「髒」蔬菜是它!譚敦慈教正確洗菜法:分3次這樣洗.青花菜和花椰菜其實不一樣 專家教你怎麼分辨.有機農業全球資訊網-青花菜
-
2023-02-23 焦點.用藥停看聽
藥丸磨成粉,輕鬆又方便?小心易釀3大傷害
小孩餵藥,有時很麻煩。許多大人為求方便,要求診所醫師或護理師把藥丸磨粉,專業藥師王明媛提醒,這種做法易導致3大傷害,還是少做為妙。如果家有小朋友,特別是還不會說話、還聽不懂人話的嬰幼兒,多數就會了解餵藥是一件多困難的任務,因此不少大人會請診所醫師或護理師把藥磨粉。台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理事、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發言人王明媛提醒,這樣的做法很容易造成「藥物劑量拿捏不準」、「不同藥物交叉污染」與「吸入性肺炎風險增加」3大傷害,原應用來治病的藥物反而對小孩健康造成傷害。藥物磨成粉,問題一大堆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曾有一篇研究顯示,兒科病患出現用藥疏失、錯誤的比率比成年病患多3倍之多。王明媛指出,在藥物磨成粉的過程中,藥物劑量有時很難拿捏精準,當藥物劑量出現誤差,藥效就可能受影響。「一般診所、診所門前藥局,在藥物磨成粉後,通常沒時間清理機器…」王明媛直言,多數診所醫師、護理師沒時間一直清理磨粉機器,其他藥物粉末就容易殘留在機器上,日積月累下,小孩可能無意間吃到多種、其他藥物,一旦出現藥物過敏,很難找到真正過敏原,若誤吃抗生素,也會增加抗藥性風險。此外,當藥丸磨成粉末,小孩吃藥時容易嗆到,並產生吸入性肺炎,反增加病痛之苦。藥丸磨粉易釀3大傷害1.藥物劑量拿捏不準2.不同藥物交叉污染3.吸入性肺炎風險增加藥粉偷加入配方奶,小孩可能提早厭奶如果餵小孩吃藥,不適合將藥丸磨成藥粉,那該怎麼做?如果小孩可聽從指令,可將藥丸放在舌下,喝水後,透過水的浮力,加上舌頭輕捲,藥丸就會順著水流進入食道。若小孩還聽不懂指令,也無法說話溝通,建議以藥水、糖漿為主,採「原瓶、原漿、原液」原則,藥物各自獨立,較不會產生劑量不精準、藥物交互汙染等問題。對於還在喝奶的小小孩,有些大人會將藥粉偷偷摻在配方奶,希望小孩喝奶時順便吃藥。王明媛特別提醒家長、照顧小孩的阿公、阿嬤,「千萬不要這樣做!」因為藥粉加進配方奶後,藥效可能受干擾,而且當藥物進入配方奶,配方奶的味道就會很奇怪,小孩一吃,馬上察覺不對勁,或感覺被騙,下次再喝配方奶,就會有警戒心,對大人也會不信任,有時喝奶意願會大幅減少,提早進入厭奶期。觀念要正確,才不會弄巧成拙在藥物保存方面,王明媛叮嚀,不是所有藥物都適合放冰箱冷藏,除了有些抗生素、退燒塞劑適合放冰箱,多數藥物不需放冰箱保存,特別是藥粉,如果放冰箱,在冷熱、水氣影響下,容易受潮、變質,只要放陰涼、乾燥之處即可,不需放冰箱保存。王明媛也提醒,當醫師開抗生素藥物,一般抗生素療程為3到5天,必須用藥一個療程才能停藥,才不會引起抗生素抗藥性,並不是症狀一改善就可自行停藥。不要亂吃別人的藥,以免吃錯藥就不妙當小孩生病、需要吃藥,大人也千萬不要因為親朋好友、鄰居「吃好道相報」或熱情推薦、贈藥,便隨意使用別人家藥物,每個小孩的成長、病情、免疫情況都不一樣,這樣做,對小孩的傷害可能更劇烈。值得注意的是,大人一發現小孩用藥後48小時內皮膚出現紅疹,或眼睛、嘴唇發紅、發腫,代表可能產生藥物過敏,此時務必馬上停藥,家長事後也要記得哪些藥物易引發小孩過敏。期待家長、大人多留意小孩用藥安全,避免一連串錯誤、疏忽,造成不可預期的傷害。正確用藥4觀念1.盡量不要要求將藥丸磨成粉末。2.除了有些抗生素、退燒塞劑之外,多數藥物不需放冰箱保存。3.不要亂吃別人的藥。4.用藥後48小時內皮膚、眼睛、嘴唇發紅、發腫,可能就是藥物過敏。(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2-1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急診室內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急診處的面面觀」。我們邀請病人家屬、護理師、醫師,寫出他們對這充滿緊急不安的醫療環境所觀察到的問題以及改善的意見。「懇請醫療人員不要當省話一哥一姐,多說明是很好的溝通方法,也可以安定病人及家屬的心。」 「身為護理師,如何讓病人知道我們的難處及處境也是一門學問。醫護與病人會產生衝突,常是因為彼此認知上的不同,然而要如何在不影響病人治療的前提下,與健保體制做取捨,是值得大家省思。」 「希望來診的病人,能體諒醫療團隊,有時來診量真的太多,現場非常忙碌以致難以騰出時間慢慢說明的時候,也能稍有耐心體諒及等候。」期待我們一起發揮同理心,共同營造更祥和的急診氛圍。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如果急診團隊不再省時省話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急診室,不是你的便利商店來到急診的病人往往帶著一定程度的不舒服,無論是身體或心理上的感受,而這些不適如果沒有被及時處理,或是等待過久,跟預期產生了落差,往往就是紛爭的來源。在筆者過去的經驗中,即便病情變化快速,生離死別,只要妥善解釋,病人或家屬大多可以接受。就算一開始會有較大的情緒反應,往往也不會苛責醫療團隊。相反的,即使是芝麻蒜皮的小事,一但產生誤會,就會導致不愉快與衝突。所謂期望與現實的落差,舉例如下:病人可能認為急診室的看診速度比較快,所以在出國當天來急診室看感冒,想要帶一點藥物備用,殊不知急診室的流程是依照檢傷級數來決定看診優先順序,越是嚴重有生命危險的病人會優先處理,輕症病人反而有可能會有較多的等待時間。後續的結果可想而知了,該位病人焦急地有如熱鍋上的螞蟻,不斷的催促醫療團隊,好不容易完成診療流程領藥離開,差點沒趕上飛機,後續也發了一篇心得:「急診室草菅人命,服務又慢又差,一定要自己去三催四請才會有進度。」事實上,在那段時間裡,急診室的醫護們可能已經把無數個病人從鬼門關前拯救回來,並且持續地和死神進行搏鬥。另外像是深夜時段的輕症來診,例如牙痛、眼睛不適、喉嚨異物等等,有時候院內並沒有相對應的次專科醫師值班,急診室醫師會先評估是否有生命危險、有無不穩定的徵兆,若沒有的話會傾向讓病人隔天清晨再接受次專科的評估,或是轉介至門診。如果來診病人一心想要趕快解決問題趕快回家,就會對這樣的流程有諸多的不諒解了。過去曾有一位小姐,隱形眼鏡配戴時間過久,導致眼角膜破皮,深夜時分來到急診室又堅持希望眼科醫師檢查,好不容易捱到清晨,當班的眼科醫師臨時有緊急病人需要處置,未能準時前來會診。小姐一夜沒睡,白天上班又要遲到的情況下情緒自然爆發,直說急診室服務品質低落等等。此外還有急診室的處置與收住院程序,也會因為每間醫院的能量與作業流程有所差異。有些醫院經常滿床,急診待床三至五天是經常有的事情,而手術及特殊處置又非常需要術後觀察,就會發生外科醫師可以開刀但是沒有病床可以住院,或是相反過來,有病床但沒有醫師可以開刀或進行進階處置,以至於需要轉院的狀況。這些貌似對於治療有所延誤的過程,其實都是現代醫療系統發展下的必然產生的狀況,並且都已經有十分穩定的流程了,目標是在最短時間內穩定病人,並轉送到可以收治的院所。這樣的過程中如果病人不了解,或是病人不希望轉院,要求指定院所,也會是爭端的來源之一。由上可知,病人如果不了解急診室的流程,期待與現實有落差,就有衝突的風險。對於醫者而言,多說明幾句,平時分享一些衛教常識,都是避免醫病之間認知落差,減少紛爭的方法。醫者,除了治癒病人,也要療癒人心。因此在多年行醫經驗後,哪些環節容易產生紛爭誤會,都是訓練有素的醫療團隊會刻意提醒的部分,我們在病人到急診室以後,後續的診治流程,收床順序,以及等待時間都會盡可能抽空說明,希望讓病人在急診室的過程不至於因為一些誤解而導致不愉快。唯一希望來診的病人們,也能體諒醫療團隊,有時來診量真的太多,現場非常忙碌以致難以騰出時間慢慢說明的時候,也能稍有耐心體諒及等候。畢竟,沒有急診室醫護希望急診室是處於高朋滿座的狀況,團隊每一個成員都是抱著急診室不空誓不成佛的心態在努力服務著,務求讓每一位病人既安全又有效率的接受適當處置與安排。
-
2023-02-15 醫療.心臟血管
北榮經導管「夾緊」心臟瓣膜救命 三尖瓣膜逆流有哪些症狀?
重度三尖瓣膜逆流,導致急性心衰竭,經導管修補成功救命。85歲林先生,長期罹患心房顫動,近20年前因心血管堵塞,曾接受心繞道手術,近年檢查發現三尖瓣膜逆流,平日以藥物控制。但今年農曆年節,出現胸悶、喘、下肢腫脹症狀,診斷為三尖瓣膜重度逆流致心衰竭,緊急住院治療。台北榮總心臟瓣膜團隊考量患者高齡,且有多重慢性病,再次開心手術風險極高,而進行經導管三尖瓣膜修補手術,林先生術後第二天即康復出院。北榮心臟外科主治醫師許喬博說,三尖瓣膜位於右心房與右心室間,健康狀況下應可正常開合和關閉,但隨著心律不整等疾病,導致心房、心室擴大,讓三尖瓣膜無法正常關閉,導致三尖瓣膜逆流。輕微三尖瓣膜逆流持續追蹤即可許喬博說,據統計,輕微三尖瓣膜逆流於超音波檢查十分常見,一般持續觀察、追蹤即可,而中度以上三尖瓣膜逆流在一般人口盛行率約3至4%,大於70歲高齡患者盛行率則上升到5至6%。三尖瓣膜逆流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及次發性,北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宋思賢說,約15%病患屬原發性,為三尖瓣膜本身出問題,85%屬次發性,通常是瓣膜外原因造成,如二尖瓣膜逆流或狹窄、心律不整、肺動脈高壓所致,考慮到手術風險,三尖瓣逆流治療一般都以達重度逆流才會採取手術。北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慶威表示,早期三尖瓣膜重度逆流主要症狀為以喘和腳腫,這時很容易被利尿劑控制,也導致病患雖已有嚴重三尖瓣逆流,卻往往忽略,沒有及時接受手術治療。一旦病情進展至重度三尖瓣逆流並致心衰竭時,病患常合併黃疸、腹水,甚至肝衰竭。特別是天冷時,血壓容易上升,容易造成心臟瓣膜壓力,讓原先已有的心臟疾病出現症狀,此時就應盡速就醫治療。三尖瓣膜逆流症狀有哪些?.疲勞.心率異常(心律不整).頸部脈動.活動時呼吸急促.腹部、腿部或頸部靜脈腫脹許喬博說,開心手術雖是重度三尖瓣逆流標準治療,但手術風險相對提升,依美國資料顯示,三尖瓣膜逆流手術死亡率約10%甚至更高,如何早期治療重度三尖瓣膜逆流為國際間非常重要的議題。開心手術是重度三尖瓣逆流標準治療宋思賢指出,經導管三尖瓣膜修補技術,全程不需要使用體外循環心肺機,不需停止心臟,且無傷口,對於高齡高開刀風險的病患,可以更安全有效治療三尖瓣膜逆流。根據美國相關研究,7成病患1年內術後可維持中度以下的三尖瓣逆流,不但可大幅改善心衰竭症狀,也減少了心衰竭再住院的比例,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宋思賢說,對於三尖瓣膜逆流等複雜瓣膜性心臟病患者,「經導管三尖瓣膜修補手術」因無手術傷口、風險低、恢復快,術後復原良好,並需要以病人為中心的跨團隊合作共同評估,才能提供病人最佳治療選擇,但此手術無健保給付,需要自費治療。林先生說,今年1月29日在家中吃完晚餐後,感覺喘的症狀變得嚴重,太太「感覺不太對勁」,而到北榮急診就醫,診斷是血壓高,並可能有心衰竭情形,隔天進行詳細檢查,判斷是重度三尖瓣膜逆流,他是理智考慮病情,尊重醫師專業,如果治療需要手術,就進行手術,術後目前恢復良好,最近太太因為腳受傷,就醫時都必須坐著輪椅,也都是他幫忙推輪椅都沒有問題。為照顧心臟瓣膜疾病患者,北榮有兩組心臟瓣膜團隊,由心臟內、外科醫師、護理師及超音波醫師共同組成,至目前為止,已完成500例以上各式經導管主動脈瓣膜、二尖瓣膜以及三尖瓣膜治療,手術成功率高達95%,成功減輕病患症狀與疾病嚴重程度,並與國外先進一流醫學中心成效相當,同時給予復健、營養等全方位的治療照護,協助患者重返健康人生。【資料來源】.Mayo Clinic:Tricuspid valve regurgitation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急診室,不是你的便利商店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急診處的面面觀」。我們邀請病人家屬、護理師、醫師,寫出他們對這充滿緊急不安的醫療環境所觀察到的問題以及改善的意見。「懇請醫療人員不要當省話一哥一姐,多說明是很好的溝通方法,也可以安定病人及家屬的心。」 「身為護理師,如何讓病人知道我們的難處及處境也是一門學問。醫護與病人會產生衝突,常是因為彼此認知上的不同,然而要如何在不影響病人治療的前提下,與健保體制做取捨,是值得大家省思。」 「希望來診的病人,能體諒醫療團隊,有時來診量真的太多,現場非常忙碌以致難以騰出時間慢慢說明的時候,也能稍有耐心體諒及等候。」期待我們一起發揮同理心,共同營造更祥和的急診氛圍。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如果急診團隊不再省時省話在急診,一名護理師一個班內約要照護 8至12名疾病嚴重度不同的病人,上班八小時內,護理師要發藥、處理醫囑、協助病人做檢查或轉病房、撰寫紀錄,除此之外,還要處理許多「護理師,到底我什麼時候才會有病房」、「護理師,醫師什麼時候會來看我」、「護理師,為什麼檢查還沒輪到我」,諸如此類細碎的主訴,葉問一個人一打十,台灣的護理師要一打超過十,繁重的護病比,再加上病人五花八門的主訴,病人及護理人員在無法同理彼此的難處及處境時,一不小心就會擦槍走火。印象最深刻的衝突是有次有名腹痛的病人,在做完所有理學檢查後,檢查結果無特別異常,所以醫師向我交代,該名病人如腹痛有緩解即可返家。病人腹痛緩解後,詢問我可否請醫師協助幫他安排電腦斷層,因為他多年前曾有癌症的病史,所以想追蹤癌狀的病況。當下我以該病人此次X光攝影及抽血檢查皆無特別異常,追蹤癌症病況應至門診追蹤為由拒絕了該名病人的要求,該名病人也同意之後會再回門診追蹤。結果幾日後收到了投訴信,病人投訴說沒幫他安排電腦斷層是沒醫德的行為。收到投訴的我,當下是很錯愕及挫折的,我以為我在做正確的事,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然而在病人眼中,我就只是個沒同理心的護理師。在健保體制下,急診逐漸成為一個小型的健檢兼門診中心,每日不乏會有咳嗽一個月、晚上睡不著、門診掛不到的病人來掛急診。這些主訴雖然有就醫需要,但在台灣診所及醫院林立的狀態下,實則是可以分流的。急診的存在主要是處理急重症,一個班內護理師及醫師的人力是固定的,即使有五級檢傷分類,當急診被輕症病人塞滿時,重症病人的照護資源還是免不了會被輕症病人給瓜分掉。常有病人在急診抽血的時候問:「可以順便幫我驗血型嗎?」 「我血都抽了,可以順便驗膽固醇嗎?」 「我都來掛號了,可以順便照個電腦斷層嗎?」在健保體制下,所有順便背後的成本都很龐大,醫師所安排的檢查都必須要符合該病人當時之主訴、符合緊急需求才可安排,多安排的檢查除了健保會核刪外,亦會間接擠壓到真正需要做檢查的病人的時間。人在不舒服的情況下,會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是人之常情,身為護理師,如何讓病人知道我們的難處及處境也是一門學問。醫護與病人會產生衝突,常是因為彼此認知上的不同,然而要如何在不影響病人治療的前提下,與健保體制做取捨,是值得大家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