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1 醫療.新陳代謝
搜尋
第二型糖尿病
共找到
301
筆 文章
-
-
2023-07-15 醫療.中醫
陽痿不舉、削瘦、大小便失調...恐為糖尿病!「消渴病」中醫也能治,常見症狀及用藥一次看
大家還記得復仇者3取得無限手套的大反派薩諾斯嗎?其實人體內也有一個大反派,那就是「糖尿病」。為何這樣形容?因為疾病剛初期時大家都會輕忽,但等到它漸漸強大時,才發覺它影響的不只是一個層面、一個器官的疾病,而是大範圍的攻擊身體各個部位,包含心臟、腎臟、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皮膚、眼睛、四肢等,甚至誘發其他疾病,簡單的說,幾乎從頭到腳無一不倖免,由此可見它的恐怖之處!那麼,既然它這麼厲害,我們是直接投降呢?還是重新探究身體找到應對的方式?我想中醫在這時,就是希望扮演後面的角色,也可能如同復仇者4的劇情,一定要有一個圓滿的結局!糖尿病中醫也能治療現代醫學認為糖尿病和胰島素的作用缺陷、胰島素的分泌異常有關。也分為第一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症狀為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體重減輕。我這裡就不特別解釋現代醫學的知識了,畢竟這是中醫的文章,以論述中醫為主。傳統中醫稱糖尿病為「消渴病」,有分為上消,口渴多飲為主;中消,多食善飢、小便數;下消,多飲、多尿、或小便如脂膏有甜味為主。病分別影響肺、脾、腎三個系統。中醫認為肺主氣、脾主運化津液、腎藏精,上消、中消、下消要形容的是疾病演進的過程,消渴病會從氣化、津液的失調漸漸演變成腎不藏精的全身性功能失衡。糖尿病中醫分為三種證型在中醫的臨床診治中,糖尿病最主要分為三種證型:陰虛熱盛、氣陰兩虛、陰陽兩虛。一、陰虛熱盛:這證型最主要的症狀就是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體重減輕),很明顯的津液受損的狀態。治療的主軸就是清熱養陰生津為主,常用的中藥就是知母、石膏、生地、玄參、麥門冬、天花粉等加減。二、氣陰兩虛:這證型的是三多症(吃多、喝多、尿多)不明顯的,但有體削瘦、食慾低下、倦怠乏力等症。治療的主軸就是益氣養陰、清熱和中為主。除了上述的滋陰清熱藥,會加強益氣和中的藥物,如黃耆、黨參、山藥、黃精、葛根、雞內金等。三:陰陽兩虛:這證型的患者多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痿不舉、帶下清稀、大小便失調、頭暈耳鳴等症。中醫認為陰虛日久,必及於陽,而致陰陽兩虛。簡單的說,就是整體失衡的表現。治療的主軸就是調補陰陽,除了滋陰和中的藥物更要加強補陽的藥物,如肉桂、附子、山茱萸、熟地黃等。這三種證型只是最基本的糖尿病診治,尤其強調在於體虛則需調補。但其實糖尿病的患者除了虛證,也有一部分屬於實證的。例如引發的心臟病、胃腸病、感染性疾病等,可分為痰瘀阻滯、瘀熱內蘊、熱毒壅盛等,而這都需要中醫師的四診合參來做判斷診治的。所以倘若你有關於糖尿病的疾病困擾,除了吃血糖藥調控外,你是否要思考從整個體質的調控,來達到一勞永逸地改善!※本文由
-
2023-07-08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糖尿病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你控制血糖
相信大家一定都曾聽過「糖尿病」這個慢性疾病,根據衛福部公布的最新國民營養調查中,18歲以上的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約11.1%,換算起來約有218.6萬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為什麼可怕呢?因為它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也就是罹患糖尿病後就一輩子都需要接受治療!但值得讓人注意的是,在確診糖尿病之前,其實還有一個可以逆轉的重要階段,我們稱為「糖尿病前期」,它被視為是扭轉糖尿病病程的最後機會!所以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Sean就要和大家分享超有用的控糖秘笈,及時將血糖從失控邊緣拉回! 糖尿病前期是什麼?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可分為兩種類別,分別是第一型糖尿病與第二型糖尿病,第一型糖尿病多由遺傳、自體免疫等疾病所引起;第二型糖尿病則由飲食習慣、肥胖等原因造成。通常討論血糖控制是以第二型糖尿病為主。有關第二型糖尿病的原理,簡單來說是因為細胞無法有效攝入血液中的糖分,導致血液中的糖開始累積,濃度便逐漸升高,高達一定程度後,糖分會進入尿液而被檢出,因此稱為糖尿病。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且不可逆的病症,但其實在真正確診為糖尿病之前,有一個重要階段是可以逆轉的!也就是所謂的「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的意思,是指血糖比正常值要高,但又還沒達到確診糖尿病的標準。以空腹血糖為例,正常人應小於100mg/dL;確診糖尿病的標準則為大於126mg/dL。因此若測得空腹血糖位於100~125mg/dL這個區間,就可被視為糖尿病前期。扭轉糖尿病3撇步如果真的發現自己或是家人朋友的血糖值處在糖尿病前期的範圍,也不用太過緊張,只要及時修正自己的飲食及生活習慣,病程是有很大的機會可以逆轉的!至於具體的行為該怎麼做呢?我們可以分為下面三點來進行:‧維持理想體重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大危險因子之一!根據調查研究發現,處在糖尿病前期的個案中約有65%的人都有過重及肥胖情形。肥胖會使細胞攝入血液中糖分的能力變得更差,使糖尿病的病程加速惡化。因此我們在之前的文章裡也不斷地強調,維持理想的體重就是擁有健康的不二法門。‧保持運動習慣運動可以使體內的細胞消耗能量,讓它們感到「飢餓」,進而促使細胞從血液中吸取糖分來「餵飽」自己,如此一來就可以幫助我們的血糖回到正常標準。因此國健署建議我們每周都應該從事至少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慢跑、游泳…等。‧三低一高的飲食飲食行為的修正是扭轉糖尿病的關鍵!高油高糖的飲食習慣,是形成糖尿病的重大危險因子,因此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是遠離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最重要的一環。根據衛福部國建署建議,我們應該遵守『三少一高』飲食原則:「少油、少鹽、少糖」及「高膳食纖維」。提到營養素,究竟有哪些是對血糖控制特別有幫助的呢?Sean在這裡一樣會用營養學的角度,要跟大家推薦三種逆轉糖尿病超有效的營養素,趕快來看看吧!【PrimePlus小學堂劃重點】3個營養素讓你不「慌糖」‧水溶性膳食纖維我們平常所吃的膳食纖維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水溶性膳食纖維及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其中又以水溶性膳食纖維對血糖的控制效果最為顯著。它能夠延緩醣類在腸道的吸收,原理是水溶性膳食纖維能夠在消化液和食物之間產生阻隔效果,進而讓養分吸收的速度變慢,因此血糖上升的速度也就隨之趨緩。常見的食物如黑豆、燕麥、黑木耳…等,都含有許多水溶性膳食纖維。‧鉻鉻被視為人體調控血糖所必需的營養素,它可以在細胞與糖分之間構築一座「橋梁」,提高細胞對糖分的敏感度,使細胞更容易吃進糖分,使血液中的糖維持在正常的濃度。常見的含鉻食物包含花椰菜、苦瓜、美生菜….等。一般飲食中可以適量選擇上述的食物來補充足夠的鉻。‧鎂細胞在吃下葡萄糖後,會進行一系列的「消化」來產生能量,其中的第一步稱為糖解作用(Glycolysis),這個反應需要鎂的存在才能順利進行。因此,為了能讓細胞順利地吃下糖份並利用,我們要攝取足夠的鎂。日常中常見的食物如南瓜籽、紫菜、鮭魚…等,都含有豐富的鎂質,飲食上可以適量選擇。糖尿病被視為現代人最熟知的慢性病之一,除了血糖數值容易大幅波動造成身體負面影響之外,還很有可能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如腎病變、視網膜病變、血管病變…等,或導致腎衰竭、失明,甚至是截肢的風險!因此我們必須隨時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處於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更是不可輕忽!建立預防糖尿病的生活態度,以改善不良的生活型態為優先。定期量血糖、腰圍及體重,隨時掌握自己的身體變化,並適時做出飲食或生活習慣的修正,才能有效阻止進一步惡化成糖尿病喔! 延伸閱讀:.高血壓是沉默殺手!把握得舒飲食5原則+居家量測722法則.晚上睡覺膝蓋痛醒怎麼辦?3解方助你擊退「痛風」,3類食物要慎選.糖尿病7大飲食禁忌!這些食物不要碰,進食3口訣有效減緩血糖上升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01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7大飲食禁忌!這些食物不要碰,進食3口訣有效減緩血糖上升
糖尿病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一,是體內胰島素缺乏或功能不全的慢性代謝異常的慢性疾病。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而除了糖尿病本身,它的併發症心臟病、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腦中風等,都是隱形殺手,忽視不治療恐會慢性自殺。若能穩定控制血糖,糖尿病雖無法治癒,但有機會停藥緩解。對此,「控制血糖」成了病友很重要的生活課題,元氣網整理《糖尿病飲食禁忌》,告訴你哪些「地雷食物」糖尿病患者絕對不能碰,及怎麼吃能減緩血糖上升。糖尿病的7種地雷食物糖尿病患有許多不能吃的食物,若不注意攝取過量,恐使血糖快速升高加重病情。‧地雷食物1:含糖食物任何含糖(麥芽糖、紅糖、白砂糖、冰糖)食品,像是、巧克力、各式糖果、果脯、水果罐頭、碳酸飲料、果汁、煉乳、果醬、霜淇淋、各式含糖糕點等,糖尿病患者皆不宜食用,攝取後會使血糖快速升高。‧地雷食物2:高膽固醇食物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富含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原因是當患者體內的糖分代謝紊亂時,必然會引起脂質代謝異常;所以,許多糖尿病患者都合併有高血脂症,肥豬肉、豬油、牛油、奶油、動物內臟、豬腦等富含脂肪和膽固醇食物必須避免食用。‧地雷食物3:過鹹的食物除了高糖、高油食物,吃太鹹也會導致糖尿病,甚至增加40%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攝取過量的鹽不僅造會成高血壓,還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間接導致胰島素不起作用,促使血糖升高。‧地雷食物4:過於軟爛食物是不是很意外「過於軟爛食物」也是糖尿病患的禁忌食物。原因是有研究發現,如果將白米熬成粥,其中的澱粉大部分轉化為糊精(人造膠,為澱粉分解的中間產物);糊精更易被消化吸收,並很快轉化成葡萄糖使血糖迅速升高,且粥熬的時間越長,食用後血糖升高的速度越快。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吃硬不吃軟」,米粥、米糊、糊羹、軟飯、爛麵條等食物也應慎食。‧地雷食物5:紅肉肉類是優質蛋白質來源,不過,紅肉是糖尿病「地雷」食物之一。研究顯示,攝取大量紅肉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風險。建議糖尿病患者,若要攝取紅肉,建議一周吃一次,避免天天吃,每次份量不要超過500克。或是以雞胸肉、魚肉等白肉取代。‧地雷食物6:高糖水果荔枝、龍眼、香蕉、西瓜、鳳梨等都算是高糖水果,糖尿病患者建議避免,吃完後當心血糖快速升高。建議優先選擇升糖指數較低的水果,包括芭樂、大番茄、蘋果、梨子、草莓等食用,避免血糖在短時間內產生波動。‧地雷食物7:酒酒精會損害肝臟的功能,使其無法正常調節血糖水平,使得血糖難以維持穩定。此外,飲酒會讓糖尿病患疏於控制並檢查血糖數值,而導致血糖失控的風險。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飲食?可以正常吃嗎?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是很重要的一環,許多糖尿病患者以為只要避開澱粉類主食就能有效控制血糖,甚至擔心一輩子只能吃得苦哈哈。對此,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助理教授吳映蓉提醒,糖尿病患者只要認真作功課,分辨食物種類,也能正常飲食。根據國健署「我的餐盤」飲食指南,將食物分為六大類,全穀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與堅果種子,而在六大類食物當中,全榖雜糧與水果跟會影響血糖變化。吳映蓉表示,全穀雜糧類是身體重要能量來源,除了民眾熟悉的米飯、麵包等穀類,口感綿密的番薯、芋頭、馬鈴薯等食物屬根莖類,但富含澱粉,全榖雜糧與水果類,糖尿病患者應適量攝取。而民眾與糖友最常分不清的食物種類就是紅豆、綠豆,有人認為有個「豆」字,就是豆類,其實並不正確。紅豆、綠豆、花豆、薏仁跟豌豆仁全屬全榖雜糧類;也有人以為玉米、南瓜是蔬菜,但它們其實是全榖雜糧類,屬於主食,如果吃太多就有可能血糖飆高並發胖。糖尿病飲食5指南1.紅豆、綠豆、花豆、薏仁、豌豆含澱粉,屬全榖雜糧類。2.玉米、南瓜是全榖雜糧類,屬於主食,會影響血糖。3.口感綿密的番薯、芋頭、馬鈴薯等是根莖植物,但富含澱粉,也屬全榖雜糧主食;胡蘿蔔、白蘿蔔、洋蔥等雖是根莖,但屬蔬菜類。4.稀爛、切碎或重複烹煮的食物,因糊化後吸收佳,GI值相對高,如稀飯的GI值較白飯高。5.建議先吃不含醣類型,如蔬菜 蛋白質,再吃含醣類,如全榖雜糧類,減緩腸胃吸收速度。糖尿病患進食順序3口訣糖尿病患者必須透過飲食跟藥物來控制血糖,但除了慎選吃下肚的食物,進食的順序也對血糖動有不同影響。建議糖友吃飯時照著「進食順序3口訣」的步驟吃東西,能有效減緩血糖上升速度。1.先吃蔬菜類高纖跟低升糖指數的蔬菜,除了能增加飽足感,還能增加腸胃蠕動,可以有效減緩血糖上升速度。2.再吃蛋豆魚肉類接著吃富含蛋白質的蛋豆魚肉類食物,蛋白質食物消化較慢,也容易有飽足感。像是魚、豆腐、雞肉、雞蛋。3.最後吃優質澱粉食物最後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全榖雜糧類食物,像是糙米麥、麥、全麥麵包、帶皮地瓜等。這類食物的升糖指數較低,除了較易有飽足感外,也能延緩血糖的上升。看完以上的糖尿病食物7大地雷、如何控制的方法、進食順序3口訣,是否更了解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該怎麼吃了呢!如果你本身是糖尿病病患,或者是家人有糖尿病,請謹記以上的飲食指南,跟著吃幫你有效控制血糖,讓你的血糖不因亂吃食物而失控。延伸閱讀:.從吃飯看出人性格!專家揭秘「12型吃飯人格」,你是哪一型?.外食族注意!營養師曝「懶人搭配術」,教你健康挑選碳水、蛋白質、蔬菜.糖尿病前期是可以改善!醫教你如何靠運動和飲食控制逆轉最後機會參考資料:.新北市藥師公會-不可不知慢性病患,宜控制紅肉攝取量.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三高防治專區(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元氣網-糖尿病到底該怎麼吃才正確?詳解美國糖尿病學會最新飲食建議.元氣網-糖尿病患者的七大飲食禁忌.元氣網-控制血糖不困難!營養師:這2大類食物直接影響血糖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9 養生.健康瘦身
生酮、168斷食、極低熱量飲食 醫曝哪個能有效減重及常見失敗原因
【本文重點】2023年最流行的減重方法包括生酮飲食、168間歇性斷食、極低熱量飲食法,但這些方法並非人人適用,而且需循序漸進,否則復胖機率是100%。衛福部建議,對於BMI大於等於24、或腰圍過大,且有相關疾病者,需進行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和生活型態修正。其中生酮飲食不適合腎、心血管病患者,而極低熱量飲食法容易出現疲倦、脫髮等情形,且易復胖。適當改變飲食習慣,並逐步增加活動量,最低降至每天1000大卡,才能達到理想體重的目標。--by ChatGPT減重方法推陳出新,2023年最流行「生酮飲食」、「168間歇性斷食」、「極低熱量飲食法」三大減重方法,許多減重族群都曾嘗試過,最終仍有不少人卡關而放棄。基隆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黃寶嶔說,這些減重方法不是人人都適用,且使用方法須循序漸進,如果只挑二周或一個月,採取極端的方式鏟肉,復胖機率是100%。衛福部國健署2023年公布「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中,成人肥胖治療流程,建議針對BMI大於等於24,或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的人進行治療,若有合併症如高血壓、血脂異常、第二型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任一種心血管疾病,或有兩種以上心血管疾病者,必須飲食控制、規律運動、生活型態修正,以及至少每周量一次腰圍或BMI。黃寶嶔說,坊間減重方法五花八門,近年最流行生酮飲食、168間歇性斷食、極低熱量飲食法,無論是哪一種方法,減重者都需要先了解BMI值,計算方法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數值結果大於等於24,建議應減重改善,避免增加慢性病發生的機率。★生酮飲食:腎、心血管病友不適合生酮飲食是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不吃米飯、麵、麵包等,改以高脂的肉類、起司、奶油、堅果等高脂肪與蛋白質食物為主,當身體無法製造足夠的葡萄糖提供能量時,身體會改以分解「脂肪」所產生的「酮體」做為替代能源。黃寶嶔表示,大量的酮體需要腎臟代謝,若是腎功能不佳或有心血管疾病,並不適用生酮飲食。依「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指出,生酮飲食短期內可以在醫護人員及營養師監督下達到效果,但不可以作為長期的飲食營養介入方式。★168間歇性斷食法:進食熱量過高會破功168斷食法是所有間歇性斷食法中最常被使用的方法,做法是一天24小時內禁食16小時、進食8小時,禁食期間不吃含熱量的食物,可喝水、無糖茶或低熱量黑咖啡。黃寶嶔指出,間歇性斷食能幫助身體提高新陳代謝,提升腎上腺素並降低胰島素,幫助血糖控制,讓身體更有效的運用脂肪當主要能量來源。但進食8小時期間,如果攝取熱量過高食物,168斷食依舊無效。★極低熱量飲食法:易復胖、疲倦、脫髮極低熱量飲食法是每天攝取熱量控制在400到800大卡,達到快速減重效果。黃寶嶔並不建議減重採取此方法,部分研究指出,使用極低熱量飲食法,可增加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短期減重效果很顯著,但可能出現疲倦、無力甚至有脫髮情形,且容易復胖。黃寶嶔說,追求內心中期待的體態,不少人都希望可以速成,快速減重對於身體的負擔龐大,以一名不常運動的男性來設計減重方針,基礎代謝率若為1800大卡,會先建議熱量攝取調整為基礎代謝率的大卡數,再以每周調降500大卡的方式,最低降至每天1000大卡,逐步達到理想體重的目標。飲食適應後,才會開始給予運動處方,由於活動量變大,熱量攝取也會逐步調高一些,前後至少要花半年,才能讓身體穩定,後續也不會因為突然一頓大餐,食欲大開,又無法恢復過往的飲食方式,而是可以繼續維持體態。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14 醫聲.醫聲要聞
「我的餐盤」害攝取過多熱量?專家籲速立國民營養法
據最新國民營養調查結果,2017到2020年間,台灣成年男性肥胖及過重的盛行率接近六成。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長黃青真今天出席「健康不能就這樣算了!國民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還要繼續拖下去?」記者會時指出,「國民營養及飲食促進法」卡關多年,且衛福部國健署推動多年的「我的餐盤」計算方式恐讓民眾攝取過多熱量。國健署近年以「我的餐盤」推動均衡飲食概念。黃青真表示,我的餐盤口訣中,有一句「每餐水果拳頭大」,她發揮實證精神算出自己的拳頭約為180毫升,若依照「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口訣換算,實際攝入的熱量竟比「每日飲食指南」高出了300、400大卡。黃青真說,有營養系老師測量全班學生拳頭大小進行統計,發現若依照「我的餐盤」口訣,男學生每天攝入的熱量比建議值超出1000大卡,女學生則超出500大卡。黃青真指出,過去30、40年,國民營養與飲食健康的政策推行未有長足進展,也並未投入足夠經費,主管機關層級亦不夠高,且國健署擬定草案的「國民營養及飲食健康促進法」立法卡關多年。黃青真說,立法院第十屆第七會期日前落幕,至今完成172個議案,不該獨漏與台灣健康相關的重要法案,「否則國人健康只能自求多福。」台灣基進台北黨部主委、全國醫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吳欣岱則說,第一線醫療人員觀察到,在現行健保給付下,一般民眾對維護自身健康的動能嚴重不足。她表示,健保針對糖尿病、慢性腎臟病、高血壓等病,均有給付個管師指導民眾飲食控制、生活型態調整。吳欣岱說,政府在後端疾病的治療與管控投入大量預算,卻未增加前端飲食、健康促進的經費及立法,「很荒謬、也很可惜。」吳欣岱說,期待透過健康促進法規,營造正向飲食文化,協助民眾間接培養對健康負責的態度,此做法同時也能減少醫療支出。黃青真指出,肥胖與過重是高血壓、高血脂、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項慢性病的風險因子;國際醫學期刊「新英格蘭」的研究則指出,過重及肥胖是癌症風險因子。若過重及肥胖的盛行率一路攀升,可以預見慢性病等健康威脅造成的醫療需求也將上漲,「甚至未來健保漲價恐怕也無可避免。」她表示,根據營養界學者的觀察統計,飲食品質較佳的民眾,健保費支出顯著降低,每人每年消耗的健保預算低於全國平均4000、5000元。
-
2023-06-11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主題館【糖尿病】避免糖尿病、腎臟病惡化,5招教你顧糖腎
台灣糖尿病就醫人數高達250萬,因血糖控制不佳導致的腎病變高達近1/3,從2000年到2014年糖尿病人口增加2.6倍,糖尿病合併腎病變人數增加4倍。為了照顧糖腎共病的患者,健保署在111年推出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目前收案以醫院為單位,同一家醫院參加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照護計畫者為主,對於在不同院所看兩個科別,則需醫病之間的衛教溝通,最終仍希望由一位醫師主責。此為全人照護的起頭,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計畫,希望可以避免糖尿病患者走至末期醫療。在政府推行共照網的同時,糖腎病人也可積極自我慢病管理,主動關心自身健康,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了解:✔️糖尿病控制該注意哪些數值✔️糖尿病造成腎臟病變的原因✔️糖尿病容易引發哪些併發症與慢性病✔️現行政府推行哪些慢性病共照資源✔️如何加入糖腎共照網Q1:為什麼會得到糖尿病?如何避免罹病呢?在正常情形下,進食後胰臟β細胞會加強分泌胰島素,讓更多的糖分進入細胞內轉換成能量。但當胰臟作工太累,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發生阻抗,就會讓血糖控制不穩,漸漸導致糖尿病。在糖尿病四大類別中,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人數最多,主要發病的原因是胰島素阻抗性增加,加上生活習慣不當,如:缺乏運動、嗜吃甜食、飲酒、抽菸等,長久以往,也會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更難控制;第二型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包括高齡長者、具有家族史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曾罹患妊娠性糖尿病的患者等。據衛生福利部資料,罹患糖尿病前,多數民眾已有「代謝症候群」,這是一種連串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集合,民眾若患有代謝症候群,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機會得到糖尿病,千萬不能大意。為此,衛福部往前預防推出「代謝症候群防治療計畫」,國民健康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該計畫去年7月開始收案,編列6.16億元,目前收案人數約3萬多人,收案醫師會衛教民眾疾病管理方法,利用行為介入改變生活型態。目前預計收案25萬人,追蹤一年結案,該計畫就是落實預防重於治療的前瞻計畫。Q2:我被診斷罹患糖尿病,該注意什麼事呢?根據國健署定義,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包括糖化血色素≧6.5%;空腹血糖值≧126mg/dL;飯後血糖值≧200mg/dL。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尚志強調,雖然正常人的糖化血色素落在4-5.6%,但糖尿病患因胰島素阻抗性問題,不必追求和常人相同的數值,只要控制在6-7%即可。在飲食上,過去多認為「少量多餐」能夠幫助減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腎臟專科營養師黃泰傑指出,國外研究顯示,「定時定量」比起少量多餐,更能幫助控制血糖,建議民眾在正餐時間均衡飲食,減少在下午茶、消夜等非正常時間攝取熱量。【延伸閱讀】血糖、血壓、血脂都要顧,糖尿病該怎麼控制飲食?Q3:我有糖尿病,最近還檢查出腎臟病,為什麼糖尿病會造成腎病變?黃尚志表示,當民眾罹患糖尿病後,高血糖會引起身體發炎、傷害細胞結構,進而損害器官,如果腎臟受損就無法正常代謝水分、毒素,長期下來會演變成慢性腎臟病。健保前20大高費用疾病,腎臟疾病及糖尿病分佔第一及第三,兩個疾病的健保支出一年高達近千億元,慢性腎衰竭的患者有半數以上都是糖尿病患者。「除非出現泡泡尿、血尿,否則腎臟病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黃尚志解釋,要早期發現也是有方法的,糖尿病患者須定期回診追蹤,只要在常規檢查中,加驗尿素氮(BUN)、肌酸酐(Creatinine)及尿液,再算出腎絲球過濾率(eGFR)及有無蛋白尿,就能知道腎臟功能狀況,若篩檢指數屬於高風險區,應至腎臟科就診進行評估與照護。【延伸閱讀】你知道驗尿就能檢查腎功能嗎?腎臟功能紅綠燈又該怎麼看?Q4:除了腎臟病外,我還可能得到哪些併發症?據調查,四十歲以上民眾使用成人健檢的比率只有三成;在認知調查裡有兩成民眾不知驗尿可以檢查腎功能,五成不知血壓與腎臟病的關係,兩成也不了解血糖控制不好會引起腎臟病,這些數據看得醫師膽戰心驚。糖尿病患者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包括心臟病、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牙周病等等,一旦發生,就難以恢復,不單降低患者生活品質,造成家人極大負擔,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因此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發生機率最有效的方式,包括保持良好飲食習慣,減少精緻糖攝取,並依照醫師指示按時用藥,也建議患者規律運動,定期追蹤身體狀況,以達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之效。【延伸閱讀】定期追蹤身體狀況,健康存摺教你看健檢數值Q5:有什麼資源可以幫助我控制糖尿病,避免其他慢性病共病呢?為幫助糖尿病患避免或延緩發生併發症,健保署在2022年推出糖尿病合併初期腎臟病(DKD)整合照護方案,目前推行一年收案率占一成約8.5萬人,健保署認為執行率偏低,可能起因於新冠疫情,因此在疫後將加速推動糖腎共照。除了政府積極推動,而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也推出Goal 50+計畫,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糖腎共照」是國際趨勢,學會提出升級計畫,納入蛋白尿檢測及國際指引遵從率等五大目標,並期待透過個案登錄系統建置,讓糖尿病共病照護走向精準化。1.提升糖尿病與共病識能2.提升ABC達標率,即A1C糖化血色素低於7%、BP血壓130/80mmHg、低密度膽固醇低於100mg/dl3.提高尿液白蛋白與尿液肌酸酐比值檢測率4.提升指引用藥遵囑率5.增加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計畫涵蓋率【延伸閱讀】糖腎共照Goal 50+五大目標,如何提高達成率?【延伸閱讀】糖尿病腎病變人數增四倍!不重視慢性病共病會有什麼後果?【延伸閱讀】糖腎共照照護率僅一成,政府將如何改善?Q6:我要怎麼使用這些資源,可以主動跟醫師說要加入嗎?目前跟糖尿病及腎臟相關的共照網有四個,加入共照網的方式,多數由醫事人員詢問病人;若病人覺得有需要也可以主動詢問醫師;加入共照網後,患者每年有固定追蹤項目,例如糖尿病,一年一次周邊動脈及眼科檢查,防止併發生症發生。據健保署統計,參加「初期慢性腎臟病給付改善方案」的個案,血壓、糖化血色素及戒菸改善約25%-33%,低密度脂蛋白改善率49.4%。由於是照護全方面,各項抽血指標較易獲得控制,可延長生命餘命及增加生活品質。【延伸閱讀】預防糖尿病腎臟病變,政府做了什麼?我又該如何加入?政府推行全人照護,四大方向促進疾病共照全人照護是未來趨勢,政府也將「糖尿病及初期腎臟病(DKD)照護整合方案」作為全人照護的起點,面對慢病共病的跨科合作,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並於5月13日舉辦「GOAL 50+糖腎共照跨國高峰論壇」,政府與醫界共同拚收案率,點出四大方向促進疾病共照。方向一:照護防治第一線,認證衛教師角色更顯重要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表示,糖尿病衛教師體系實施超過20年,透過糖尿病衛教師的介入,協助調整生活型態及用藥,能夠提升患者遵從率,進而降低腎病等併發症的發生機率;在慢性病共同照護的趨勢下,糖尿病衛教師已開始肩負不同慢性疾病的衛教任務,角色更顯重要。糖尿病衛教學會根據一項針對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的調查發現,患者加入糖腎共照網以後,生活習慣獲得改變,更規律的用藥治療,而需要衛教師在第一線協助醫師及患者,但因缺乏誘因,三分之二完成訓練的衛教師不在線上工作。為此,王治元也期盼建立衛教師共照點值分配機制,讓衛教師可以獲得實獲得獎勵,繼續守護防治第一線。【延伸閱讀】不只關心糖尿病,為什麼糖尿病衛教師該轉型為「慢病衛教師」方向二:基層診所承擔四成照護量能,須組建整合團隊「我常對基層診所醫師說,一定要善待衛教師」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說,全台基層診所負擔國內4成糖尿病患照護量能,面對糖腎共照趨勢,對基層診所而言,如能組成團隊、取得整合照護方案的認證,將對診所的照護量能有很大的幫助。【延伸閱讀】你聽過糖尿病衛教師嗎?除了醫師之外,共照網中的重要角色方向三:糖尿病併發症多,跨院跨科待整合糖尿病併發症多,患者因而分散在不同科別接受診治,在非新陳代謝科及腎尿科的患者,恐怕看到糖尿病患者還要多。由於糖腎共照的患者散在全院不同臨床科,所有牽涉到的醫師都對於疾病本身產生的共病都要有所了解。台灣腎臟醫學會監事邱怡文表示,如何將散布在各醫院、各科別的患者納入照護網絡,是需要努力的目標。方向四:醫學中心到基層診所,醫療系統盼互通疾病的整合除了同一醫療院所中,醫師與醫事人員之間、科別之間的整合,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方醫院到基層診所也需要整合。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執行長王拔群表示,醫策會目前執行「醫院整合醫學暨醫療銜接照護試辦計畫」,患者病歷開放共同編修、檢視,整合醫療團隊固定展開會議,醫事人員之間的合作會越來越密切。【延伸閱讀】專科導向的台灣醫療,該怎麼串聯走向跨科合作的全人照護?【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6-11 醫療.新陳代謝
糖腎共照/超過五成糖尿病患 不知身處腎病變風險
據統計,111年因糖尿病就醫人數高達250萬,因血糖控制不佳導致的腎病變近三分之一;2000年到2014年,糖尿病人口增加2.6倍,糖尿病合併腎病變人數增加4倍。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指出,為了避免糖友走到末期醫療,學會制訂五大指標,不只希望血糖、血壓、血脂控制達標,還希望提高尿蛋白檢測及提升指引用藥遵囑率等。糖尿病人口已佔三分之一的新加坡學者則分享,星國政府擬定三大方向,應對慢性病對醫療體系帶來的衝擊。全球糖尿病人口超過5億,糖友照護訂定五項目標。由於飲食精緻化,全球糖尿病人口快速上升,依據2021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的報告,過去30年,糖尿病人口增加4倍達5.37億。去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首次提出2030年糖尿病防治全球目標,包括八成糖尿病患獲得診斷,八成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八成患者血壓控制良好,六成40歲病患取得降血脂藥品,百分之百第一型糖尿病患取得可負擔的胰島素與血糖監測。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聯合報日前主辦「GOAL 50+糖腎共照跨國高峰論壇」,並邀來新加坡學者共同與會。黃建寧指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更新2018年開始推動的Goal 50計畫,推出Goal 50+計畫,把WHO目標加入其中,訂定五項目標:提升糖尿病與共病識能;提升ABC達標率,HbA1c糖化血色素低於7%、BP血壓130/80mmHg、低密度膽固醇低於100mg/dl;提高尿液白蛋白與尿液肌酸酐比值檢測率;提升指引用藥遵囑率;增加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計畫涵蓋率。糖腎共照照護率僅約一成,仍有許多努力空間。黃建寧指出,截至2022年,在23家醫學中心的統計結果顯示,糖化血色素已達標55%;糖尿病照護機構中,尿蛋白年度檢查率接近七成;精準治療的遵囑率達八成四。至於糖腎共照的照護率上路約一年,達成率僅約一成,仍需努力;糖尿病腎病變的識能率僅48%,意即有超過五成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處在腎病變風險當中。總人口數僅547萬的鄰國新加坡,是全球糖尿病腎病變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新加坡黃廷芳綜合醫院資深顧問、腎臟專科醫師貝拉姆・阿里・汗(Dr. Behram Ali Khan)指出,星國糖尿病引發的腎衰竭每千人個案數為全球最高,腎衰竭盛行率是全球第四,每天有將近六人確診末期腎病。「新加坡正面臨一場糖尿病引發的慢性腎病海嘯(CKD Tsunami)。」新加坡經驗談:慢病未妥善處理,將削弱國家未來。阿里・汗指出,新加坡國民每三人中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在高齡族群中數字更高。到了2025年,半數的新加坡人都會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末期腎病個案數也會因為糖尿病發生率提高而持續攀升。阿里・汗直言,「這是一場對上糖尿病和末期腎病的戰爭。」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曾說,若慢性病的管理未被妥善處理,將會大幅衝擊新加坡的醫療支出,削弱新加坡的未來。為因應慢性病對醫療環境帶來的衝擊,星國衛生部提出「3個跨越」計畫。第一項「跨越品質,追求價值」意在使用更符合經濟效益的新治療、新科技;第二項「跨越醫院,進入社區」強調基層診所、社區醫療的重要性,透過分級醫療減少支出;第三項「跨越醫療,成就健康」則是要落實預防醫學,同時希望民眾透過生活習慣的改變,讓自己更健康。阿里・汗指出,星國「腎臟照護服務(RHS)」訂定四大目標:提升五成患者識能、第三期慢性腎病診斷率提高五成、五成患者接受治療、三成透析患者使用腹膜透析。糖腎教室/有泡泡尿 就是腎功能不好嗎?糖尿病患因高血糖長期損傷腎臟中的腎絲球,會導致微量蛋白進入尿液中。檢測尿液微量白蛋白(UACR)是發現腎臟病變的方式之一,也是用來評估糖尿病腎病變的重要指數。民眾常會把泡泡尿當成腎不好的指標之一,但實際上未必相關,尤其男性因為站姿排尿或尿得太快,可能因為表面張力等因素,導致泡沫產生。另外,水喝得太少,讓尿液濃度增加,也容易產生泡泡尿。因此,民眾看到泡泡尿時不必過度緊張,應以定期接受UACR檢測的結果為評估依據。糖腎共照推一把黃建寧/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糖尿病腎病變引發的心臟病也威脅國人健康,讓我們攜手共同守護台灣的心與腎。阿里‧汗/新加坡黃廷芳綜合醫院資深顧問腎臟專科醫師:新加坡正面臨糖尿病引發、前所未有的腎臟病海嘯,一場對上糖尿病及末期腎病的戰爭已然開打。
-
2023-06-02 醫療.新陳代謝
得糖尿病不只因為吃太甜!「真正罪魁禍首」曝 早餐常吃麵包、吐司小心
常聽有人「罹患糖尿病背後的原因,就是因為吃太多甜食!」,這是真的嗎? 第二型糖尿病 都是自己吃出來的 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解釋,影響血糖的不僅是嘴巴吃的甜使血糖過高,導致第二型糖尿病常見致病的原因是攝取過多的熱量,包含甜食、高脂食物、精緻澱粉等。 她也進一步說明在台灣,糖尿病發生最多的就屬第二型糖尿病佔了90%,背後成因基因遺傳、缺乏運動、曾有妊娠血糖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等之外,就是與飲食息息相關,可以說是一種自己吃出來的疾病。 攝取過多熱量消耗不完 易使胰島素代謝出問題 當我們在攝取糖類食物後,經過消化分解會產生葡萄糖,胰臟就會受到刺激便分泌胰島素使葡萄糖進入細胞,再轉換成能量提供身體進行各種活動。但當攝取的熱量過多,消耗不完的熱量,活動的消耗又太少而導致肥胖的狀態,使得我們體內的胰島素代謝出了問題,無法有效的將葡萄糖帶入細胞,大量的葡萄糖存在血液中,使血糖超出正常值,代謝不了的糖份也跟尿液排出,於是形成了糖尿病;糖尿只是糖尿病的一種症狀表現,而預防糖尿病最重要的關鍵是「控制血糖」。 不只含糖食物影響血糖 不甜食物也要注意潘富子提醒,影響血糖的食物不只是吃得出甜味的含糖食物,吃東西時攝取不同的食物會對血糖上升速度和上升幅度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也就是所謂的升糖指數(GI)。也別忘了,精緻澱粉吃下肚後會產生大量的糖,以國人早餐常吃的的麵包、吐司以及日常三餐最常被拿來當作主食的白米飯,就屬於精緻澱粉;越精緻的食物,GI值越高。 飲食選低GI食物 注意體重、腰圍不超標潘富子強調,一般健康的成年人,想從飲食控制血糖,其實也有一套簡單的公式,應盡量選擇吃低GI食物(如全穀類、蘋果、芭樂、蔬菜等)且不過量、把握三高一低(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食)飲食原則,可協助控制血糖穩定及維持健康。此外,美國糖尿病協會(ADA)2021年糖尿病診療標準也指出,肥胖會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此類型的患者超過八成有肥胖情形,肥胖會導致胰島素無法發揮正常功能,建議過重及肥胖的糖尿病人應適度減輕體重。潘富子補充,健康標準體態除了BMI值需控制在≦24;腰腹圍也是重要的指標男性腰圍<90cm(35吋),女性腰圍<80 cm(31吋)。【延伸閱讀】·每4人就有1人中!專家示警「3狀況」都屬糖尿病前期 冒三多一少已經來不及 ·他每早「喝1健康飲品」保持體態,僅3年卻罹糖尿病前期! 營養師揭「1錯誤觀念」:很多人都有
-
2023-05-28 醫療.新陳代謝
健保大數據:糖尿病患60至69歲最多 共病第一名為高血壓
【本文重點】台灣糖尿病患者超過200萬人,每年增加2.5萬人,但糖尿病前期症狀不明顯,需透過定期健檢才能察覺,建議家中備有血糖機定期測量。運動頻率要高於一般人,每周建議運動150分鐘以上,飲食控制則要注意澱粉含量、進食順序,建議選擇糙米、紫米等非精緻澱粉類食物,盡量減少喝手搖杯、果汁等高糖飲料,並避免飲用含糖的無糖珍奶、拿鐵等飲料。--by ChatGPT隨著國人飲食高糖、缺乏運動、肥胖等因素,依衛福部健保署最新統計,111年罹患糖尿病人數高達256萬8,409人,正式突破250萬人大關。糖尿病患若未及早控制血糖,恐引發各種併發症,造成截肢、永久失明或終身洗腎。本期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深入分析糖尿病患健保就醫數據,說明糖友治療現況,提醒民眾注意糖尿病危機。糖尿病是國人常見慢性疾病之一,健保署長石崇良說,糖尿病常會發生微小血管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等;血糖太高還會引發末梢神經病變,造成腳趾發麻;同時也會降低免疫力,延遲皮膚傷口癒合,尤其是腳部。為照顧病患,糖尿病醫療費用支出多年來排名健保第三名,111年花費約402億點,而糖尿病腎病變是導致末期腎病變的主因,未來將朝慢性病整合管理,妥善治療及追蹤病人。提高共病管理照護費,一次就診,完成糖、腎追蹤管理。石崇良說,健保自民國90年推動糖尿病給付改善方案,100年再推動初期慢性腎臟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除原有論量計酬外,額外提供管理照護費及品質獎勵金,鼓勵醫療院所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性照護模式,透過連續性定期檢查、檢驗、衛教及追蹤的管理模式,妥善治療病人,提高醫療效率及整體照護品質,以減緩病程及減少併發症,該方案均已納入健保支付標準。而為考量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具多項共同風險因子,健保署目前已整併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方案為「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提高共病者的管理照護費,糖尿病合併初期慢性腎臟病共病病人於同一次就診中,完成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追蹤管理照護。衛福部推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三方協力做好慢性病防治。「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心臟病、高血壓等與代謝症候群密切有關。」石崇良表示,衛福部於111年起開始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由國健署發展代謝症候群標準及防治策略,醫事服務機構找出代謝症候群患者、協助個案追蹤管理,相關個案追蹤管理相關費用則由健保支應,透過健保署、國健署及醫界三方協力合作,達到慢性病防治目標。石崇良說,健保署95年全面進行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參加的基層診所需進行初級健康照護及慢性病管理、設置24小時諮詢專線提供健康照護建議,進一步減少民眾不必要就醫需求,並加強基層與醫院合作。未來將擴大應照護族群,以家醫計畫為最基礎,增加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個案納入,未來逐步將糖尿病、初期慢性腎臟病、糖尿病合併初期慢性腎臟病等照護與家醫計畫整併。參考世界治療指引,持續引進新藥、減少心腎病變。於糖尿病用藥政策方面,石崇良指出,糖尿病口服降血糖藥時,若合併腎功能不佳,一旦藥物使用過多常造成腎臟負擔,即需要調整藥物劑量。健保署會持續參考世界糖尿病臨床治療指引及相關研究,引進更為有效、具器官保護效果的糖尿病新藥,除了血糖控制外,也可減少後續心腎病變,對第二型糖尿病患相當重要。但石崇良說,糖尿病為長期需要治療的慢性病,患者人數眾多,健保給付會一併考量相關用藥成本效益、財務衝擊、預算可支應性、治療指引及病人特性等,且持續請相關醫學會提供意見、臨床文獻及財務影響等資料後,依程序研議納入給付優於傳統糖尿病藥物的新藥。糖尿病患60-69歲最多,共病第一名為高血壓。衛福部健保署統計,近五年來,糖尿病患就醫人數逐年上升,自107年到111年增加31萬4,830人。即使新冠疫情期間,民眾多不敢到醫療院所就醫,但糖尿病患就醫人數仍持續增加,且糖尿病患者常有高血壓、高血脂、缺血性心臟病、慢性腎臟病等共病,危害整體健康,特別是糖尿病好發於中壯年及年長者,值得大家關注。好發族群為中壯年及年長者,男略多於女。依健保署統計,糖尿病就醫人數107年225萬3,579人、108年234萬4,720人、109年241萬8,430人、110年249萬2,851人、111年256萬8,409人,分析這四年間,就醫人數上升幅度達14%。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委陳依婕說,疫情期間,病患就醫人數持續增加,除有少數新增患者外,因糖尿病為慢性疾病,病人仍需回診追蹤,較不受疫情影響。進一步分析發現,糖尿病患者好發族群為中壯年及年長者,年齡分布於50至79歲,111年統計發現,50至59歲為49萬7,229人,60至69歲78萬8,573,70至79歲為60萬3,780,其中60至69歲為患病高峰,另就性別分析,男性略多於女性。90歲以上超過5萬名患者就醫,穩定控制仍可高壽。糖尿病的高齡患者就醫人數仍維持高檔,陳依婕說,糖尿病為慢性疾病,好發原因可能受飲食、運動等多重因素影響,而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也都是中壯年、高齡長者居多,目前健保在照顧、追蹤糖尿病人的措施相當完整,同時也延長了病人的壽命,所以很多糖尿病人只要按時服藥、控制病情,都可以維持得不錯,111年數據顯示,90歲以上還有5萬4,073名患者就醫。陳依婕表示,糖尿病患者常伴隨共病,111年256萬多名糖尿病就醫患者統計中,共病第一名為「原發性高血壓」,達127萬3,911人,也就是說,高達近五成糖尿病患同時有高血壓;共病第二名為「高血脂症」,有73萬8,447人,第三名為「混合型高血脂症」68萬1,902人,其餘共病還有純高膽固醇血症、痛風、泌尿道感染症、慢性缺血性心臟病及慢性腎臟病等。心臟內科及腎臟科就醫者不少,顯示心腎共病常發生。從107至111年糖尿病患1至12月就醫人數分布,陳依婕說,每年除2月受農曆新年影響,就醫人數較少外,其他月份就醫人數相當平均,原因是糖尿病患多規律回診治療及追蹤。其中最常就醫科別前五名,分別為內分泌科、家醫科、內科、心臟血管內科及腎臟科,病人在心臟內科及腎臟科就醫的人數多,由此可見,糖尿病常合併心臟或腎臟疾病。至於糖尿病患的就醫習慣,健保署111年統計,基層診所為978萬1,654人次最高,其次為區域醫院的850萬2,935人次、醫學中心606萬1,361人次及地區醫院561萬3,477人次,顯見糖尿病人習慣到住家附近的基層診所就醫。非胰島素藥品使用,遠高於胰島素注射。糖尿病治療藥物方面,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杜安琇表示,就健保署111年統計,健保給付的糖尿病治療用藥申報情形,藥費達191.7億元,使用人數為224萬3,665人,包括胰島素藥品共收載29項,使用人數為49萬2,982人,申報藥費為43.3億元;非胰島素藥品包括二甲雙胍類、DPP-4抑制劑、SGLT2抑制劑、腸泌素等,共約400項,使用人數達214萬5,474人,申報藥費為148.4億元。杜安琇說,非胰島素藥品使用人數高於胰島素藥品,可能原因是胰島素是以注射為主,民眾多不喜歡打針,而非胰島素藥品以口服藥居多,如二甲雙胍類降血糖藥物「metformin」為第一線用藥,使用時間最久,該款藥物使用人數高達120萬5,309人,為所有非胰島素藥品中,使用人數最多。近年來,隨著藥物推陳出新,包括DPP-4抑制劑、SGLT2抑制劑也備受關注,相關用量也開始上升。杜安琇指出,DPP-4抑制劑使用人數為51萬8,494人、SGLT2抑制劑為32萬5,861人,申報藥費為22.3億元及20.7億元。口服藥物多元 部分糖友需合併多款使用糖尿病患者用藥方面,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杜思德說,二甲雙胍類藥物為糖尿病第一線用藥,使用病人多,藥品用量大。但隨著糖尿病病情進展,嚴重時可能已無法採用單一種藥物控制,而必須合併多款藥物,目前可以選擇的藥物非常多,醫師會依病人實際需求開立。杜思德指出,近年來,若糖尿病患糖化血色素大於7.5,可以多重用藥時,常合併使用排糖藥(SGLT2抑制劑),該藥物具有心、腎保護功能,且一天服用一顆,服藥後也不會低血糖,使用非常方便。另經常使用的降糖藥(DPP-4抑制劑)服藥後也無低血糖副作用。「雖然胰島素為針劑,但相比20多年前,現在要病人打針已簡單許多。」杜思德表示,糖尿病口服藥物多元,讓胰島素用藥比例確實降低,但若糖尿病患對口服藥物反應不佳,還是須施打胰島素。隨著醫療院所積極衛教,病人對糖尿病的認知愈來愈清楚,「知道為何而戰」,只要和病人好好說明,病人為了控制病情多願意配合。111年糖尿病患門診就醫人次10大院所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17 焦點.杏林.診間
奉獻糖尿病防治半世紀,台大前院長戴東原辭世!7、80歲都還在行醫,熱情從未退
【2023/05/16編註】國內糖尿病醫學領域大老、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名譽董事長戴東原,今天(16日)上午8時於睡夢中過世,享壽84歲。戴東原也是第27屆醫療奉獻獎個人獎得主,《元氣網》帶大家回顧這位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半世紀的醫者,專訪當年78歲都沒打算「退休」,對醫療志業的熱情從未退燒!【相關新聞】台大前院長戴東原今晨辭世 一生致力糖尿病、家庭及老人醫學27屆醫奉獎/戴東原推動糖尿病防治 長年守護貧病弱勢【記者鄧桂芬╱專訪 圖╱杜建重攝影、戴東原提供,原文刊載於2017-09-06聯合報】記者在約訪時間提前抵達台北仁濟院,總院長戴東原還埋頭在辦公桌前工作,三點一到,準時開門親切迎接。提及醫療工作,行醫已逾半世紀的他雙眼發亮、講話中氣十足,看不出高齡78歲,更沒打算何時「退休」,只笑著拋出一句:「樹欲靜而風不止。」道盡他對醫療志業的熱情從未退燒。冷門新陳代謝科 愈研究愈有興趣戴東原非生於醫師世家,父親是法界人士,在台灣大學法學院執教,後轉任司法院服務,但已故的外公張山鐘是屏東縣萬丹鄉名醫。戴東原說,外公在古厝開診所,因醫術高超,病人把外公當神崇拜,診所門庭若市,每天至少有200位病人就診,還有民眾相信舀取古厝院內的井水配藥吃,病很快就能痊癒。這讓每次放暑假到外公家玩的他,留下深刻印象,高中畢業前夕,獲保送台大醫學院的機會後決定從醫,不追隨父親,一路走到現在。戴東原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將近半世紀,不過選擇走新陳代謝專科,並非他最初的興趣。戴東原說,他在台大醫院當總醫師時,對心臟科及胸腔科很有興趣,當時恰巧有一位新陳代謝科教授請他協助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他心想「既然老師看得起,就當跑腿吧!」並且因緣際會到日本參加泛亞洲國際糖尿病研討會,也是他首次參加國際型會議,才激起他對新陳代謝科的興趣。但當時新陳代謝科算冷門科系,醫學研究不多,對糖尿病的處治也有限,有同儕笑他選新陳代謝科是為了讓日子比較好過,「但不是這樣啦,有心學習的話,愈深入研究就愈有興趣。」這也是為什麼他42歲開始投入醫院行政工作後,還堅持在第一線看病、做教學研究的原因之一,「不動手會癢啦!」他大笑。啟動共同照護網 照顧弱勢獨居者戴東原曾任省立桃園醫院副院長、成大醫院院長、台大醫院院長,2003年自台大退休後,短暫到國衛院服務兩年。之後,台北仁濟院董事長邀他出任台北仁濟院院長。在台北仁濟院服務至今12年,戴東原除了行政工作,也替病人看病,啟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鼓勵三名護理師報考糖尿病衛教師,組成專業糖尿病衛教團隊。再加上他接下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職,經常下鄉替民眾衛教或進行家庭訪視,足跡踏遍全台,最遠去過澎湖。戴東原說,糖尿病防治經多年推廣,民眾認知仍有限,不清楚血管或神經受損等併發症與糖尿病相關。以仁濟醫院為例,位處萬華區,是台北市老年人口最多、平均收入最少的地方,國小後就失學的民眾占了五成,因對慢性病沒概念,藥袋上的囑咐看不懂,服藥還會自行中止或減量,飲食與運動也難配合。尤其萬華的獨居長者特別多,施打胰島素有時劑量拿捏不準,「長輩不怕,但我們卻緊張死了,擔心他發生意外。」不過只要控制得宜,了解飲食的醣類代換,只要認識七到八成,糖尿病就能獲得不錯控制。開辦「身心活化站」 無所不教「為教居民識字,我撩落去(台語)了!」戴東原10年來在仁濟院開辦「身心活化站」,創立「生活文字班」,請講師免費教民眾識字,有時學看交通號誌,有時學看歌曲歌詞,邊唱歌邊學,讓民眾能順利搭公車或捷運到醫院看病及辦手續,到銀行寫金額時,也不會再把國字「大寫」誤認是將阿拉伯數字寫大。他擔心民眾不知道「身心活化站」是什麼、什麼時候招生,特別請院內的社會服務室同仁走進社區「拉客」,不分年齡及經濟能力,有興趣的街友也很歡迎,希望民眾多識字,增加自我生活功能。身心活化站也提供高齡者體適能訓練、傳承藝術、音樂活化大腦、樂活學3C等課程,希望預防長者失能失智或延緩病情,並增進長輩的社會參與。此外,仁濟醫院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每個月最後一個周六上午,也會舉辦「克糖對話」,10年來每場均由戴東原親自主持,聘院內外專家及同仁進行專題演講,預留時間和病友進行雙向溝通。有時演講內容還會超過糖尿病衛教範圍,例如教導民眾如何促進呼吸、骨骼與關節的健康、預防跌倒等。「一步一步慢慢教,對病人一定有幫助。」戴東原說,他看病、做教學研究、做行政工作、做慈善救濟,每天工時10小時起跳,下班後腦筋還要繼續動。但每天這麼忙,必須忙得有意義,這不是要受到多少表揚或得到多少獎狀,而是一定要為大眾服務、幫到病人的忙,否則就只是「無頭蒼蠅」。看診耐心解說 讓病人感受誠意戴東原說,醫師要具備誠心、耐心與細心,病人會知道你的誠意。他看一名病人平均8分鐘,醫囑會手寫標示「1、2、3」講清楚,一旦發現病人不懂,一定會請衛教師再花15分鐘以上詳談。有許多病人多年來和戴東原合作得很好,例如有一名60歲老病人,從28歲確診第二型糖尿病後就看他的診,每天按時服藥、節制飲食,幾乎每天爬山當運動,雖曾置換人工膝關節,改換健走當運動,糖尿病史32年來保持零併發症,令他十分欽佩。戴東原因曾到國衛院服務二年,減少門診次數,有病人一時找不到他。當他到仁濟醫院服務時,回鍋的病人向他說:「醫師我找你找得好苦啊!」讓他很感動。戴東原行醫51年來都和糖尿病友在一起,聽過許多的飲食與運動課程,讓他「萃取」一套養生方式。戴東原說,他因椎間盤突出曾接受復健治療,且上了年紀也不能做太激烈的運動,只要下班有空,一定會去家裡附近的學校操場走路,走完回家再加上一點體適能運動。前一陣子因天氣太熱,他選擇在家開冷氣繞著客廳走路,「雖然說來有點糗,但一定要動啊!」此外,戴東原也曾是一名癮君子,25年前的某天,他看診的倒數第二名病人,一邊抽菸一邊走進診間,他念病人「看病還抽菸?菸抽完再進來!」結果他看完最後一位患者後,放鬆得拿菸出來抽,卻被上一名病人看到,大喊「醫師你也在抽菸啊!」讓他覺得很糗,卻也痛下決心戒菸,好好保養身體。因應長照政策 規畫未來藍圖戴東原說,他接受最多考驗的就是從事行政職務,尤其是成大醫院營運前,為了籌備教學人力,借用台大醫院景福館二樓一半空間做教室,請台北的醫學中心教授就近教學,一方面安頓醫學生,一方面策畫醫院開張,還要晉用人力及採買設備,壓力很大,回家次數少之又少。「還好當時四、五十歲,比較有幹勁啦!」因應國家推動長照政策,戴東原已規畫仁濟院未來藍圖,除了擴展現有的食物銀行、獨居老人送餐、老人關懷與急難救助服務,還要再辦食堂、居家服務與居家復健。至於已提供有十年的居家護理及居家醫訪服務,去年一年服務了2200人次,希望未來兩年內服務人次增加到3000,再逐步提升到7500人次。戴東原說,很多人笑他,七、八十歲了還要策畫醫療及社服事業,太太也會抱怨他把工作當娛樂,孩子也曾埋怨成長階段沒有他的陪伴,「但這已經是習慣了,且到了我這把年紀,也不會再去計較工時和待遇。」「老實說,有一點功夫的人,很少沒在做事的。」戴東原說,他還會繼續工作一段時間,為推展長照來努力,到了該休息的時候,才會停下腳步告一段落。【27屆醫奉獎】戴東原熱情投身醫療工作 孫女盼爺爺早點回家【記者羅真/即時報導,原文刊載於2017-09-23聯合報】有一群人,長年在有需求的角落默默為病人付出,被社會看見時卻彎腰不居功,屬台灣最美風景。衛福部今舉辦第27屆醫療奉獻獎頒獎典禮,奉獻糖尿病醫學防治將近半世紀,台北仁濟院總院長戴東原是個人獎得主之一。戴東原曾任省立桃園醫院副院長、成大醫院院長、台大醫院院長,2003年自台大退休後,短暫到國衛院服務兩年。之後,台北仁濟院董事長邀他出任台北仁濟院院長。在台北仁濟院服務至今12年,戴東原除了行政工作,也替病人看病,啟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鼓勵護理師報考糖尿病衛教師,組成專業糖尿病衛教團隊。他接下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職之後,經常下鄉替民眾衛教或進行家庭訪視,足跡踏遍全台,最遠去過澎湖。「每次去爺爺家,爺爺都好晚回家」,陪同戴東原上台領獎的小孫女靦腆地說。高齡78歲的戴東原,至今每日工時仍10小時起跳,他認為,人生得忙得有意義,一定要為大眾服務、幫到病人的忙。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14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到底該怎麼吃才正確?詳解美國糖尿病學會最新飲食建議
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簡稱ADA)成立於1940年,是一個非營利性的組織,致力於提供糖尿病相關的資源、教育、研究和宣傳工作。根據國際糖尿病組織(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2021年發布的數據,目前全世界約有4.63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對公眾健康影響甚鉅。ADA在幫助糖尿病患的過程中,扮演著什麼角色呢?首先,他們積極參與糖尿病相關的科學研究,包含資金資助、舉辦學術研討會等,而每個月出版的Diabetes、Diabetes Care兩本期刊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 IF)極高的學術期刊,更是扮演著促進臨床護理、教育、營養、心理社會、流行病學、保健服務研究、新興治療和技術,乃至病理生理學、併發症等研究的重要角色。除了學術期刊之外,ADA也會整理這些研究成非醫療專業者也能看懂的形式,例如每年出版的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等附錄。最後,ADA在社區宣傳、教育活動、推廣衛教觀念的部分也不遺餘力,他們曾舉辦如糖尿病步行、慈善籌款等活動,除了支持糖尿病患者和他們的家人,更希望能提高公眾對糖尿病的認識和警覺,藉此推動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2023年出版的書中所包含的內容吧!從書的目錄可以發現,儘管只是附錄,但內容十分嚴謹,每一句話的後面都附有證據等級,而且探討的主題也非常全面。書的開頭先介紹了糖尿病的定義、分類和診斷,在討論複雜的問題之前,必須確保討論的問題是相同的。中間的章節則涵蓋了與一般大眾最相關的內容,詳細探討如何調整生活習慣、控制血糖、控制體重,以及透過現有的科技產品如何幫助糖尿病患者實現這些目標。接著,如果非藥物的治療方法都沒有顯著效果,書中也介紹了目前現有的降血糖藥物種類、效果以及控制不佳時可能導致的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視網膜和周邊神經病變等。最後,書中還逐一介紹了老年人、青少年、懷孕婦女、住院者等特殊族群,並提供了這些族群需具備的整體觀念。這篇文章著重介紹第五章「飲食建議」的部分。開頭就明確指出,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糖尿病,包括糖尿病前期和妊娠糖尿病,都建議實施個人化的營養治療計畫,以降低未來的醫療費用並減少併發症如心血管和代謝疾病的風險。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這是「個人化」的計畫,因此隨著個人狀況的不同,會有調整的空間。世界上並不存在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按照相同的菜單飲食,就能百分百康復的「完美的飲食菜單」。書中也提到,更重要的是「能長期維持的飲食模式」,而不是「每餐營養素的分配」,因此閱讀以下建議時,也可以思考看看跟自己目前的飲食方式有什麼不同,以及可以改善的部分,而非全盤推翻固有的飲食習慣。營養素大致分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油脂三大類,以下將依照這個順序逐一說明。首先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俗稱的醣類。攝取碳水化合物時,建議選擇營養價值高、富含纖維的食物。如果要以數字來衡量,建議食物當中每提供1000大卡的熱量至少有14克的纖維。例如,我手邊的品客披薩口味每份含1克纖維(每139大卡),換算下來是7.19克纖維(每1000大卡)。這表示洋芋片不是一個好的碳水化合物來源。一般來說,原型食物比加入添加劑的精緻食品更好,非澱粉類蔬菜也比澱粉類蔬菜,如蕃薯、馬鈴薯、玉米、豆子(紅豆/綠豆/豌豆等)更好。至於許多人關注的代糖,也就是不含碳水化合物、卻能帶來甜味的物質,目前沒有研究顯示其對糖尿病患者有好處或壞處。但由於代糖本身不含碳水化合物,不會提供能量,身體容易誤以為沒有吃飽,注意這可能引發過度飲食的情況。另外,GI值和GL值(血糖指數和血糖負荷)是另外一組常聽到的名詞,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其高低對血糖控制有好處或壞處,並不需要過度在意。接下來講到蛋白質,書中提到,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攝取蛋白質時,會在不增加血糖的前提下提高胰島素的反應,因為胰島素的功用是降低血糖。因此,對於有低血糖風險的病人,可試著避免攝取高蛋白質含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免血糖不小心降得太低。最後是脂質,目前對於脂質在整體熱量攝取中所佔比例仍沒有定論,但對於脂質的來源已有明確建議,反式脂肪和飽和脂肪含量越低越好,以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取代較佳。至於魚油,許多人關心是否該吃,以及吃多少比較好,但目前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ASCEND trial(A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Diabetes)指出,每天攝取1克的n-3脂肪酸(EPA和DHA),對於目前還沒有心臟病的糖尿病患者來說只是安慰劑。而REDUCE-IT(Reduc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with Icosapent Ethyl–Intervention Trial)則指出,對於已經有粥狀動脈硬化心臟病,並且正在使用降血脂藥物的糖尿病患者,每天攝取4克的EPA確實可以減少嚴重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在此提供了三種營養素的攝取原則做為參考,再次提醒所有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屬:「能夠長期遵循的飲食模式」比「每餐中各營養素的分配比例」更加重要。若飲食原則過於嚴格,導致菜單不易接受,糖尿病的控制和改善效果可能不如「以大方向為導向、更注重飲食樂趣」的菜單。作為病人的家屬,請避免「這一切都是為了病人好」的想法,在飲食方面過度限制和批評病人。這樣做除了可能對病人沒有幫助外,還有可能破壞彼此之間的感情,可說是得不償失。參考資料: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 – 2023, Chapter 5: Facilitating Positive Behaviors and Well-being to Improve Health Outcomes【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彗倫醫師】糖友必讀!美國糖尿病學會最新飲食建議】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05 醫療.新陳代謝
僅控制血糖不足以讓你健康 研究揭糖尿病前期要長壽取決2因素
【本文重點】一項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的研究表明,僅控制血糖可能不足以讓糖尿病前期患者長期保持健康。該研究發現僅恢復正常血糖數值並不會降低死亡風險。研究建議糖尿病前期患者應該採取健康行為,例如進行更多的身體活動和戒菸,與死亡風險明顯降低和預期壽命延長有關。該研究結果顯示,從糖尿病前期到恢復正常血糖數值並養成健康習慣的成年人死亡風險明顯較低。--by ChatGPT如果你患有糖尿病前期,通常可以採取措施使血糖數值正常化以防止病情發展為2型糖尿病,但一項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的新研究表明,僅控制血糖可能不足以讓你長期保持健康。事實上,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大約25%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會在3至5年內發展為糖尿病,多達7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在其一生中會發展為糖尿病,此一進展與更高的死亡風險有關。該項研究指出,與糖尿病前期患者相比,被診斷患有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在恢復正常的血糖數值後並沒有降低死亡風險。不過,若是將恢復正常血糖與採取健康行為相結合,例如進行更多的身體活動和不吸菸,與死亡風險顯著降低和預期壽命延長有正相關。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來自台灣45782名參與者的數據進行了一項前瞻性佇列研究。其中超過一半的參與者(62.9%)是男性,平均年齡為44.6歲。所有參與者在1996年至2007年的首次門診就診期間被診斷出患有糖尿病前期。該項研究結果顯示,從糖尿病前期到正常血糖數值並養成健康習慣的成年人的死亡風險明顯較低。例如逆轉糖尿病前期並保持身體活動的成年人,其預期壽命比不運動的糖尿病前期患者長2.5年。此外,恢復正常血糖數值但仍吸菸的參與者,其預期壽命比從未吸煙的持續性糖尿病前期患者低3.6年。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發現強調了糖尿病前期患者改變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延伸閱讀:延長2型糖尿病患者壽命 研究建議這樣吃可讓死亡風險降24%】什麼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狀態通常以輕度胰島素抵抗和β細胞功能障礙為特徵。與2型糖尿病一樣,糖尿病前期被認為與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癌症、失智和死亡的風險較高有關。研究人員使用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的診斷標準以確定每個參與者的糖尿病狀態。以下為研究人員的具體定義:.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FPG)數值為100毫克/分升至125毫克/分升.正常血糖水準(正常血糖):FPG數值低於100 毫克/分升.糖尿病:FPG數值為126 mg/dL或更高為什麼降低血糖還不夠?該研究的作者之一、浙江大學教授Wenyuan Li告訴《verywellhealth》,雖然目前還不完全清楚為什麼逆轉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的死亡風險並不比持續性糖尿病前期的人低,但這可能是可能是因為有個體潛在的健康疾病和條件導致風險增加。換言之,Li表示,恢復到正常血糖後,個體可能仍有潛在的代謝異常,增加死亡的風險。【資料來源】.A Long Life After Prediabetes Depends on These 2 Factors
-
2023-04-30 焦點.用藥停看聽
健保大數據揭密:最常重複用藥是這些慢性病 與一原因有關
【本文重點】台灣重複用藥藥費逐年上升,健保署引進監管機制後,重複用藥藥費在108年來到史上最低,但近3年又有上升趨勢。分析顯示,疫情後就醫恢復正常及高齡化導致慢性病人數增加,是主要原因。降血糖及抗病毒藥物是最常重複用藥的類別。重複用藥監管不僅是減少藥物浪費,更能減少民眾用藥風險,需要醫師衛教病人。--by ChatGPT台灣就醫方便,看診曾被詬病如同在逛菜市場,只要花150元掛號費,藥就能隨意拿。102年重複用藥藥費創下史上新高,達22.73億元,健保署強制介入控管,導入雲端藥歷、核扣等機制,108年重複用藥藥費來到史上新低,為6.87億元,但近三年重複藥費卻又悄悄上升,去年回升到8.13億元。健保署分析,重複用藥監管機制擴大到全藥類口服藥品後,恰好遇上疫情,就醫量少,因此維持在低點。隨生活恢復正常,又加上高齡化同步進展,也導致在全面監控下,重複用藥的藥費出現成長。重複用藥藥費年年上升,健保署祭出控管機制。重複用藥等同增加藥物浪費,也增加民眾用藥的風險。健保署自102年引進雲端藥歷系統,希望醫師開立藥物時能協助核對藥品是否重複開立,原僅列管6大類的口服藥物,後續不斷擴增至12大類、60大類,再到108年10月擴大到70大類,即全藥類的口服藥品。據健保署統計顯示,102年尚未介入控管時,重複藥費高達22.73億元,並且估計每年以近1億元的金額增長。雲端藥歷引進第一年後,103年重複用藥的金額降至19.73億元,到了108年來到最低點。健保署醫審組副組長張惠萍表示,108年第一季以及第四季,先擴大管控60大類口服藥物,後續一口氣直接採全藥類監測,每一季核扣一次,當年度就凸顯出效果。若以原預估沒有管控制度下,重複用藥藥費成長金額與實際管控下的金額比較,從103年到111年總計減少約125.9億元重複用藥的藥費。近三年略為上揚,與疫情過後及人口高齡化相關。不過,自109年起到111年,重複用藥藥費從108年最低點的6.87億元,一路來到7.3億元、7.88億元、8.13億元。張惠萍表示,該數據中並未屏除醫師因病人強烈的主訴需求,調整劑量期間而導致重複用藥的金額。若扣除必要重複用藥情形,108年重複用藥的藥費為1.69億元、人數為32.9萬人;109年為1.41億元、32萬人;110年1.49億元、33.2萬人;111年1.52億元、36.1萬人。張惠萍表示,藥費雖成長,但以111年的人數及金額與108年對比,重複用藥人數增加,但金額並未突破108年的數據。近三年人數微幅成長,分析與疫情後就醫人數恢復正常,以及高齡化導致慢性病人數增加有關,目前的數字反而是全面監控下「趨穩」的數據。分析111年重複用藥的年齡層,超過九成五是31歲以上患者,並集中在61歲到70歲區間,占24%,重複用藥的藥費就有3,703萬元。以藥費排行,降血糖藥物名列第一、抗病毒藥物第二。若以111年重複用藥金額排名重複類別,以降血糖的藥物最多,重複用藥的藥費高達1,398萬元,張惠萍表示,該類型的藥品支付價最高的是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腸泌素(GLP1),每支給付價格約為1,300多元。雖然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會使用到GLP1,但台灣的糖友眾多,糖尿病也屬於需要規律服藥的慢性病,加上隨時會因應病情變化調整用藥,因此重複用藥比率高。抗病毒藥物位居第二,重複用藥藥費約為1,326萬元,張惠萍說,國內B肝、HIV、C肝患者眾多,特別是B肝的藥物貝克樂藥價高,且需要長期服用,加上副作用嚴重,如頭痛、疲倦、腹瀉、消化不良等,常有患者會需停藥再使用,也增加重複用藥的機率。以人數排行,降血壓藥第一名,安眠鎮靜與抗焦慮藥物排第二。不過,如果以重複用藥的人數分析,降血壓藥反而位居第一位,重複用藥人數多達8.5萬人,其次為安眠鎮靜與抗焦慮藥物,有6.1萬人;降血糖藥物則落到第6位,為3.9萬人。張惠萍表示,三高藥物都屬於重複用藥的大宗,高血壓不只存在於高齡者,近年也有年輕化的趨勢,主要是使用人數多,才會讓重複用藥比率增加。張惠萍表示,對於重複用藥控管的機制,除了過去雲端藥歷以及強化核檢不合理用藥核扣外,還需要醫師衛教病人,別堅持要多拿藥,多拿藥並不會比較安心,反而增加用藥風險,也可能因為忘記吃,浪費健保資源。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9 醫療.新陳代謝
為何糖尿病患該注意高血壓?詳解2者相似風險因子及預防方式
一、介紹糖尿病共病—高血壓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的疾病,定義是收縮壓大於130mmHg、舒張壓大於80mmHg,收縮壓、舒張壓分別代表的是心臟收縮和舒張時血管的壓力。而高血壓最主要的成因就是心輸出量或周邊血管阻力上升,因此高血壓的藥物是針對此兩大因素來控制血壓。體內還有另一個系統負責血壓的調控,稱為腎素-血管張力素系統,腎臟負責體內水分的控制,當腎臟偵測到體液過多、血壓過高時,腎臟會啟動此系統,增加體液的排出,進而降低血壓。當這個血壓的體內自動調節機制失靈,就容易形成高血壓。長期的血壓高會對血管內皮造成過多的壓力,並且影響到不同器官的功能。高血壓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心血管疾病。為了抵抗高壓力把血液打出心臟,心臟容易產生肥厚的情形,嚴重者可能還會發展成心臟衰竭;腦中血管壓力如果過高,也有機會會破裂或形成血塊塞住腦血管,造成所謂出血性或栓塞性腦中風。二、高血壓與糖尿病關係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壓是很常見的共病症,根據統計資料約有74%糖尿病患者同時也患有高血壓[1]。而為什麼高血壓與糖尿病是很常見的共病症呢?目前有幾種解釋,一是持續性的高血糖容易傷害血管,造成大血管或小血管的病變,因此容易發展成高血壓;二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有胰島素阻抗,體內胰島素過多無法作用,會導致血管重新塑形、刺激交感活化,增加體內水份滯留,周邊血管阻力升高,進而形成高血壓[2]。高血壓和糖尿病有很多相同的風險因子,比如說肥胖、高血脂、動脈粥狀硬化、內皮細胞功能不佳等,這些相同的風險因子也會導致相同的併發症,主要是傷害到大血管及小血管,所以兩者常見的併發症都是心血管疾病,例如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衰竭。要如何降低上述的風險呢?有幾篇研究提出「DASH」飲食原則可以有效降低血壓並改善高血糖。DASH全名為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意思就是改善高血壓的飲食方式,概念上是要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食物、瘦肉,並減少高糖份、高鈉、飽和脂肪酸多的食物。DASH飲食的效果,可以降低胰島素阻抗、改善高血脂、肥胖情形,改善這些風險因子,就可以改善高血糖及高血壓的問題。一天建議的吃法如下[3]:1.四到五份蔬菜2.四到五份水果3.六到八份全穀物4.兩到三份乳製品5.六份或更少的瘦肉、家禽或魚6.兩到三份脂肪和油脂:健康的脂肪選擇包括酪梨、低脂起司和優格、黑巧克力、堅果、橄欖油三、高血壓診斷標準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壓診斷標準與一般高血壓患者的診斷標準相同,在兩種情境下、使用兩種儀器,量測收縮壓大於130mmHg或舒張壓大於80mmHg,就可被診斷為高血壓。若單次於診間測得收縮壓大於180mmHg或舒張壓大於110mmHg,也被視為高血壓。正常情況下會希望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但在懷孕且有糖尿病及慢性高血壓的患者中,允許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即可。至於什麼時候要開始高血壓的藥物治療呢?視病人是否為高風險族群決定,低心血管風險的患者在130/80mmHg~140/90mmHg的區間內還不需進行藥物治療,但是高心血管風險患者的血壓一旦高於130/80mmHg就要開始藥物治療,高心血管風險族群包含年齡大於65歲、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已知的心血管疾病等[4]。四、診間測量vs. 居家測量一般來說,民眾發現自己血壓高的情境通常都是在醫療場所,因為家裡不一定有常備血壓計。然而,在診間量出來的血壓可能不是最準確的數值,病人看到醫療人員或是處在醫療場域時,往往會比平時緊張,而量出比平時更高的血壓,此現象稱為「白袍高血壓」。因此,為了改善診間血壓容易不準確的情況,不論是國內或國外的最新指引都強調要使用「居家血壓」代替「診間血壓」作為高血壓診斷標準。居家血壓測量的方式有個重要的口訣「722原則」(諧音:請量量)7:連續量測7天2:每天早晚共2次,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一小時內各量測1次2:每次量2遍,兩遍之間間隔1分鐘,兩個數值取平均值量測血壓前,不抽煙喝酒、不喝咖啡或濃茶、不憋尿,量測時要坐在背部有支撐的椅子上、雙腳自然著地、手臂與心臟同高並放在桌面上,平靜休息5分鐘後量測,會測量到更準確的血壓值。居家血壓量測的優點是可以避免白袍高血壓造成血壓值不準確的情況,並讓病患更了解控制血壓的重要性,缺點是家裡的血壓計若沒經過校正的話會比較不準確,一直量測血壓也可能讓病患更焦慮[5]。診間血壓量測的優點是由經過訓練的醫療人員操作會更準確、比起居家血壓計也更容易取得,缺點則是容易出現白袍高血壓的現象,或是只有單次測量抓不到平常的高血壓。五、結語高血壓是糖尿病很常見的共病症。兩者的風險因子十分相似,包含內皮細胞功能不佳、血管發炎、動脈粥狀硬化、高血脂、肥胖等。形成高血壓及糖尿病背後的機轉也類似,兩者也都會造成心血管併發症。因此,高血壓及糖尿病的治療也有一些共同之處,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生活型態的改善,也有一些藥物同時有降血壓及控制血糖的效果。高血壓可能會增加糖尿病造成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故控制血壓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如果家裡有血壓計,可以採取「722原則」量測血壓,監控自己血壓的變化。如果平均而言血壓大於130/80mmHg,就要更小心注意自己的生活型態控制,另外也可以通知長期追蹤看病的醫師,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要開始服用降血壓藥物。糖尿病患者要如何遠離高血壓?如同前面提到的,最重要的是生活型態的改善,包含DASH飲食、SABCDE生活型態改變。SABCDE分別代表的意思如下:S(Sodium restriction):限制鹽份攝取A(Alcohol limitation):限制酒類攝取B(Body weight reduction):控制體重在理想BMI之間C(Cigarette smoking cessation):戒煙D(Diet adaptation):調整飲食,採取DASH飲食原則E(Exercise):維持良好運動習慣想要降低心血管風險,可以從生活型態改變起,改變生活習慣,對高血壓及糖尿病的控制及預防非常有幫助。參考資料:1.Pasquale Passarella, Tatiana A. Kiseleva, Farida V. Valeeva, Aidar R. Gosmanov;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in Diabetes: 2018 Update. Diabetes Spectr. 2018;31 (3):218–224.2.Colussi G, Da Porto A, Cavarape A. Hypertension and type 2 diabetes: lights and shadows about causality. J Hum Hypertens. 2020;34(2):91-93.THE DASH DIET FOR TYPE 2 DIABETES4.Flack JM, Adekola B. Blood pressure and the new ACC/AHA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Trends Cardiovasc Med. 2020;30(3):160-164.5.European Cardiology Review 2015;10(2):95–101【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黃彗倫醫師】為什麼糖尿病患該注意血壓—病患必讀風險併發症與診斷標準】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9 醫療.腦部.神經
有助調節血糖、更快恢復平靜 專家教你強化身體最重要的神經
身體中最重要的神經之一是迷走神經(vagus nerve)。這條神經把來自心臟、肺臟和消化道的訊息帶到腦部,同時也把腦部發出的「平靜下來」、「休息並且消化食物」的訊息,從腦部帶到那些器官。迷走神經的活動愈強,在威脅消失之後,就能夠更快恢復平靜的狀態。這種比較強的迷走神經活動,也說成「迷走神經張力」(vagal tone)比較高。 你可以很容易就測出自己的迷走神經張力。測量自己的心跳(可以把手指搭在手腕上測得),在你吸氣時脈搏稍微加速、吐氣時脈搏稍微減速了嗎?如果會,那就是好消息了。這項測試反應出了迷走神經的運作,讓吸氣時有更多剛充滿氧氣的血液在循環,同時在吐氣時減緩心跳的速率。兩者之間的差異愈大,迷走神經張力就愈高。童年時,迷走神經張力達到巔峰。到成年之後,迷走神經張力就如同身高一樣,人人都有差異了,其中65%的差異應該是由基因造成的,不過生活型態也有影響。體重過重和不常運動的人,迷走神經張力往往比較低。運動有助於提高迷走神經張力,甚至有人宣稱,這是運動有益健康的根本原因。你的迷走神經張力愈高,代表在威脅消失之後,身體能夠更快恢復平靜,這對於身體和心智都有利。迷走神經張力愈高的人,愈長於調節身體的血糖濃度(能夠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或是幫助有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控制血糖濃度),通常也更不容易發生中風或是罹患心血管疾病。原因可能是迷走神經的功能之一是減緩發炎作用。發炎反應是免疫系統對於感染或受傷所產生的重要反應之一,但是如果發炎一直長時間持續,成為背景狀況般的存在,便會傷害器官和血管。美國神經外科醫師崔西(Kevin Tracey)是以電刺激迷走神經的先驅,他的療法是用類似心律調節器的儀器,發出電刺激,以降低發炎程度。他發現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這 種自體免疫疾病。崔西預判,類風溼性關節炎病人需要終身進行這種電刺激療法。但是對於其他人而言,如果能夠找到加強迷走神經張力的方法,不但能夠讓腦部得到更精確的器官感覺訊息,同時「平靜」的過程也會更加順暢,這樣休息與消化的時間就增加了。當然,也有證據指出:迷走神經張力比較好的人,往往比較不容易生氣,同時更容易控制情緒。他們的工作記憶也比較好,工作記憶是心智在保存資訊與處理資訊時所必須的。有些證據指出:規律進行冥想,有助於發展迷走神經張力,冥想這種活動能夠讓腦部和身體主動的產生平靜與「放鬆」的反應。哈佛醫學院的講師坎波斯(Marcelo Campos)是內科醫師,他注意到良好的睡眠、冥想和正念,都能夠影響心跳速率變化。不過如果要增強迷走神經張力,運動的效果特別好。就算是有慢性心臟衰竭的人,藉由高強度間歇訓練,也能夠使迷走神經張力提高,減緩有害健康的心律不整情況。※ 本文摘自《超級感官:人類的32種感覺和運用技巧》。《超級感官:人類的32種感覺和運用技巧》作者:艾瑪.楊恩 譯者:鄧子衿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3/03/30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5 醫療.新陳代謝
吃出來的疾病!研究顯示3大飲食習慣導致2型糖尿病風險激增
【本文重點】《自然醫學》期刊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估計,2018年全球超過1400萬例新2型糖尿病病例中,70%是由於飲食選擇不良造成,其中最大的影響來自於不吃足夠的全穀物,以及攝入過多的精緻澱粉、加工肉類和含糖飲料。該研究發現,男性、年輕和城市人口更容易受到飲食不良引起的糖尿病風險。--by ChatGPT據研究人員估計,2018年全球新增超過1400萬名2型糖尿病例中,有7成都跟飲食選擇有關。該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上,其近三十年的研究數據涉及184個國家的11種不同飲食因素如何影響2型糖尿病的風險。該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例的激增主要是由三大因素所推動,包括沒有吃足夠的全穀物,食用過多的精製澱粉和小麥,以及過度食用加工肉類。其他因素像是喝太多果汁和沒有吃足夠的非澱粉類蔬菜、堅果或種子等因素,則對新病例的影響較小。該研究共同作者、心臟病專家Dariush Mozaffarian博士在一份聲明表示,研究結果表明質量差的碳水化合物是飲食所導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驅動因素。換言之,比起攝取過少健康的食物,攝取過多不健康的食物更容易導致2型糖尿病。研究還發現,比起女性、老年人及農村居民,男性、年輕人與城市居民更易受此影響。另外,若從地區來看,世界各地病例都有增加。其中,中歐、東歐和中亞地區的飲食往往富含紅肉、加工肉類和馬鈴薯,與飲食相關的2型糖尿病例數量最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發病率也很高,這被歸因於攝取較多的含糖飲料、加工肉類和吃較少的全穀物。南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則是飲食對2型糖尿病例影響較小的地區。不過研究人員提醒,該研究方法並不能證明因果關係,而應被視為對風險的估計。什麼原因導致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特徵是病人的身體雖能夠製造胰島素,但其量不足以降低血糖。當體內長期處於血糖偏高的環境,細胞對於胰島素的需求增加,時間久了就會加速這些細胞的衰竭,產生「胰島素阻抗」,使細胞對胰島素的作用降低,細胞無法利用體內所製造的胰島素,亦即體內細胞無法正常運作使葡萄糖進入細胞。》看更多2型糖尿病根據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資料,預防2型糖尿病的一些最佳方法包括保持健康體重、規律運動和健康飲食。以下為建議調整的飲食方式:1.選擇全穀物和全穀物產品,而不是精製穀物和其他高度加工的碳水化合物。2.避免含糖飲料,選擇水,咖啡或茶。3.選擇健康的脂肪類型。4.限制紅肉,避免加工肉類;選擇堅果、豆類、全穀物、家禽或魚。【資料來源】.Study Links Poor Diet to 14 Million Cases of Type 2 Diabetes Globally.White Rice, Bacon, and Other Processed Foods Driving Up Type 2 Diabetes Rates.Refined carbs and red meat driving global rise in type 2 diabetes, study says
-
2023-04-17 養生.聰明飲食
預防老化、三高及慢性病 一次看懂巧克力及可可有什麼功效
要說世界第一名的心靈食物comfort food的話,絕對非巧克力莫屬。只要是心情不好就特別想讓人來點巧克力,女生在周期來前也特別會想要吃點巧克力,巧克力到底為什麼有這種令人幾乎上癮的魔力呢?大家都知道巧克力是可可來的,而可可的學名為Theobroma cacao,Theobroma這個字來自希臘語的神theo與食物broma,意思就是「神的食物」,而cacao就是為什麼我們翻叫做可可,至於為何可可又有寫作cocoa的呢? 理由眾說紛紜,推論竟然可能是因為之前的歐洲人把cacao寫錯字?!。可可食用的歷史將近有3000年,在可可原產地的阿茲特克帝國或是鄰近的馬雅帝國,可可是非常珍貴稀有的食物,特別是作為奢侈品或是藥用,也通常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用,而且可可豆還可以當作貨幣或可以拿來支付稅金使用。如今可可或是製成的巧克力當然不再那麼珍稀,已被推廣到世界每個角落,但是受到更多人的熱愛,而且精緻的手工巧克力依然要價不斐。對可可的主要出產國象牙海岸、迦納、印尼來說,可可都是該國很重要的財政收入,全球每年可可豆產量約400萬噸,市值高達100億美金,加工成巧克力後,金額更高達1000億美金以上,所以「黑金」之名當之無愧。經過歐美長期研究,可可與巧克力固然風味迷人,但是人們愛吃可可與巧克力還為了它的功效,自古的說法有可可或巧克力具有催情的作用,它們也被女性們作為對抗經痛的祕方,心情不好時更讓人會想大吃巧克力,而新的研究也肯定可可或巧克力具有預防老化、幫助記憶力、預防三高等慢性病等等的作用。什麼是可可、怎麼做成巧克力?可可豆是可可果實的種子,從採收果實、從果莢中取出可可豆後,要經過繁複的手工加工,才能成為可可豆以及進行後續加工,製成各式各樣的可可、巧克力產品。可可發酵可可豆的加工中,影響風味最大的就是發酵這個步驟。可可豆如果不發酵,味道既苦且澀,難以入口,根本不是我們所認知的可可或是巧克力味。可可豆從果莢取出之後,最常見的做法是將可可豆以香蕉葉包起來平鋪,然後成堆放在籃子裡或箱子裡靜置發酵。因為可可的果肉含糖量豐富,所以發酵作用很快,並且產生高溫殺死胚芽,防止豆子發芽。發酵的過程中果肉逐步分解,產生有機酸或是酒精等成分,這些成分也會滲入豆子裡,形成可可風味的一部分。同時,一些酵素也會在豆子裡開始作用,如蛋白分解酵素有助於形成一些游離胺基酸與胜肽,這些酵素分解出來的小分子也幫助可可形成複雜風味。烘焙就像咖啡一樣,可可豆也要經過烘焙乾燥,才利於保存。烘焙的時間與溫度也大大地決定了可可的風味。研磨加工可可豆乾燥後,就可以運輸去世界各地進行後段加工,比如說再經過壓碎、研磨成為可可膏、可可脂、可可泥、可可粉等產品,最後去做成各種食品或令人喜愛的巧克力。可可有哪些成分?可可之所以風味迷人,就是因為它是植化素與多種成分的寶庫,在可可豆裡已經找到超過300種以上的功效成分,這遠遠超越了大多數其他植物。可可含有蛋白質、脂肪、多酚、黃酮類化合物、可可鹼、咖啡因、磷、銅、鐵、鋅、鎂、維生素A、維生素B6等。多酚可可含有很豐富的多酚,可可多酚包含了兒茶素、前花青素、花青素、黃烷醇等分子。多酚有很高的抗氧化性,因此讓可可或是黑巧克力可以保護心血管、維護記憶力、預防失智、保護免疫系統。前花青素尤其是可可多酚抗氧化力的主力,也是可可主要的苦味來源。而可可黃烷醇是對皮膚特別有功效的分子,可以幫助皮膚微血管的流通。可可鹼可可含有植物界裡少見的甲基黃嘌呤類物質,甲基黃嘌呤類包含了咖啡因與可可鹼。可可鹼具有提神作用,也可以保護腦神經與心血管,而且還可以促進脂肪燃燒,提升新陳代謝,而且還可以改善情緒、對抗憂鬱。礦物質可可具有多種礦物質,其中最豐富的是鎂,鎂是多種酵素反應中的重要因子,包括蛋白質合成和新陳代謝。此外,鎂也可以對抗心律不整和舒張血壓,缺乏鎂與新陳代謝症候群、胰島素阻抗和糖尿病有關。此外,可可還含有鈣、銅以及鐵,都是對人體很重要的微量礦物質。更多鎂的功效,參考鎂有什麼功效?幫助睡眠、放鬆身心、提升運動效果,為何又被稱為「舒壓礦物質」?補充鎂有副作用嗎?含有鎂的天然食物有哪些?胺基酸可可發酵後含有豐富的精胺酸,精胺酸可以幫助人體產生一氧化氮,缺乏精胺酸與性功能失調有關,所以或許這也是可可或黑巧克力被當作催情劑的原因之一。可可也含有豐富色胺酸,色胺酸是血清素以及褪黑激素的前驅物,血清素以及褪黑激素與維持生理時鐘、幫助入睡、對抗心理壓力、降低憂鬱有關。可可或是黑巧克力具有哪些功效?可可或是純度高的巧克力具有非常多樣的功效,經過科學證實的有:舒緩壓力、對抗憂鬱、改善心情可可含有特殊的苯乙胺(PEA)成分,苯乙胺可以促進血清素與腦內啡的分泌,任人產生放鬆愉悅的感覺,也可以提高性慾,產生一種幸福感。或許腦內啡就是許多人對於巧克力近乎成癮的原因之一。也有研究發現,飲用高多酚可可能夠提升平靜的感覺以及滿足感。此外可可的色胺酸也有助血清素與褪黑激素的形成,所以也能幫助對抗壓力、放鬆心情、幫助入睡。而可可裡的維生素B6也是合成褪黑激素與多巴胺時的必要因子。幫助腦部健康曾有學者分別做過實驗,發現吃巧克力可以提升α (alpha)腦波以及δ(delta) 腦波,α 波是人在清醒專注時發出的腦波,而δ 波是人在放鬆時發出的腦波,對人的腦部運作都有益處。有針對年輕成人的研究指出,食用可可能夠立即提升認知功能以及神經可塑性,這是因為食用可可之後可以立即提升腦部血液流速與腦部血氧濃度。研究指出,可可鹼也有刺激振奮心情的作用,以及提升腦力,幫助專注集中的作用。預防老化與失智研究指出,可可黃酮可能有助於輕度認知障礙的老年人維持認知功能,並減少認知退化、預防失智的風險。也有挪威研究探討富有黃酮的三種食物:巧克力、葡萄酒和茶,攝取後對認知的影響,研究對象包含了2031名參與者(年齡在70至74歲之間),結果發現攝入這三種食品的參與者在認知測試中表現顯著優於未攝取的參與者,而且他們的認知退化的的罹患率也更低。對於巧克力的攝取量約為每日10克時,影響最明顯。預防三高與慢性病可可有助預防三高等慢性病,有研究指出可可能夠降低血壓,這可能與可可多酚以及精胺酸有助於身體產生一氧化氮有關。因此可可對心血管健康有多種益處,其抗氧化力可以避免動脈硬化,也有助於預防中風,可可多酚也對血糖穩定有幫助,可以提高胰島素的敏感度,因此可以預防第二型糖尿病。此外,實驗也證明,攝取可可能夠明顯降低血脂與膽固醇。女性健康女性經期的不適感與缺乏多巴胺與鎂有關,因為可可能夠補充身體的多巴胺,也含有豐富的鎂,所以有助於舒緩經期的不適。國民健康署也說如果攝取黑巧克力 (約30克),再搭配一杯富含鈣質的熱牛奶,效果會更好。也有實驗指出,食用黑巧克力可以明顯降低經痛。巧克力也含有豐富的鐵,可以幫助女性補充因為經期而流失的鐵質。此外,有一項有關孕婦食用巧克力量與壓力的研究發現,比較頻繁攝取巧克力的孕婦,其嬰兒在六個月時有比較低的壓力值和也有比較好的情緒。腸道健康可可含有豐富的木質素,木質素就是一種優秀的膳食纖維,木質素同樣存在芝麻裡,芝麻素就是來自於木質素。而可可豆含有木質素竟高達30%以上,而木質素這種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道益生菌的生長,也有助於預防便祕、幫助腸道蠕動、也可以幫助排除膽固醇。肌膚健康研究證實,可可黃烷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所以可以對抗紫外線產生的自由基對真皮的破壞。同時可可黃烷酮也經實驗證實,可以幫助皮膚底層微血管流速提升。甚至也有研究顯示,外用塗抹可可多酚也有助於提升皮膚的彈力、提高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的含量,以上效果都有助於肌膚老化產生細紋或皺紋。可可或巧克力的注意事項選擇可可或巧克力最好選擇無糖或低糖的可可或是黑巧克力,以免攝取過多熱量,糖也會造成體內容易發炎,抵銷可可的眾多抗發炎益處。此外還有一些該注意的。可可脂與可可代用脂因為可可脂熔點接近人的體溫,所以入口即化,因此價格很高,用途很廣。因此許多巧克力風味的甜點改用其他熔點相近、但是價格便宜很多的植物油如棕櫚油代替,這些油脂吃起來就是沒辦法像可可脂一樣入口即化,感覺比較硬,而且是飽和脂肪酸,吃對了對心血管是一種負擔。白巧克力白巧克力只有可可脂加上牛奶或是糖的成分,並不含可可多酚的成分,因此抗氧化力比黑巧克力弱了很多,而且含糖量高,比較不健康。巧克力命名標示新規定,要叫巧克力要達一定的含量之前市面上有許多巧克力製品,加入大量棕櫚油或是糖,造成巧克力含量其實不高,為避免消費者混淆,食藥署陸續修訂巧克力命名標示的新規定。巧克力為以可可製品為原料,並可添加糖、乳製品或食品添加物等製成,為固體型態不含內餡之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及白巧克力。巧克力之品名應依下列規定標示:品名標示為「黑巧克力」者,其應以可可脂混合可可粉、可可膏為原料,且其總可可固形物含量至少百分之三十五、可可脂至少百分之十八、非脂可可固形物至少百分之十四。品名標示為「白巧克力」者,其應以可可脂及乳粉為原料,且其可可脂含量至少百分之二十、牛乳固形物至少百分之十四。品名標示為「牛奶巧克力」者,其應以可可脂及乳粉混合可可粉、可可膏為原料,且其總可可固形物含量至少百分之二十五、非脂可可固形物至少百分之二點五、牛乳固形物至少百分之十二。以「巧克力」為品名標示者,其原料及含量應以前三款為限。添加植物油取代可可脂之巧克力,其添加量未超過該產品總重量之百分之五者:應於品名附近標示「可可脂中添加植物油」或等同字義。含餡巧克力產品其巧克力含量至少百分之二十五,並應於品名前加標示「含餡」或「加工」或等同之字義。巧克力抹醬、巧克力糖漿,其總可可固形物含量至少百分之五或可可脂至少百分之二。添加植物油超過該產品總重量百分之五的產品,不得以「巧克力」為品名。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3-04-14 醫聲.領袖開講
🎧|差點踏上物理之路的免疫學家 新科院士司徒惠康曝抉擇心境
信手捻來一首蔣捷的「虞美人・聽雨」,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司徒惠康說,詩中描繪從「少年聽雨歌樓中」、「壯年聽雨客舟中」,到「老年聽雨僧廬下」的境界,需要時間的醞釀、不同思考的衝擊,以及人生境遇的雕琢。他的一生,正如詩中情境充滿轉折,但他對研究的熱忱,對人的關懷卻不曾改變。司徒惠康是國內著名免疫學家、第33屆中研院生命科學組新科院士,並於去年底就任國衛院院長。擁有醫藥領域「雙桂冠」的他,還曾擔任國防醫學院校長,是位少將軍醫。外人也許很難想像,司徒惠康自幼的夢想,竟不是行醫救人,而是成為一位物理學家。🎧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來自花蓮的退伍老兵之子來自花蓮的司徒惠康,從小生活在單純的環境,家中鄰近太平洋,就讀花蓮高中時,更是每天在拍岸的浪淘聲中度過。父親年輕時就投筆從戎,秉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理念,受國家呼召投入八年對日抗戰。隨後國共內戰爆發,司徒惠康的父親繼續跟著國家進行作戰任務,1949年國軍撤退台灣後,更是滯留滇緬金三角擔任游擊部隊數年,才輾轉來到台灣花蓮,並在黨國要求下退伍。「離開軍隊對父親來講是很大的衝擊。」司徒惠康說,當時台灣跟中國大陸幾乎斷了音訊往來,祖父母是否健在、妻子是生是死父親都一無所知。受儒家傳統的孝道理念影響,在花蓮再婚,司徒惠康也在此後出生。司徒惠康說,出生在苗栗的母親自幼被送到花蓮當養女,並未接受正規教育,父親又是退伍老兵,靠著開卡車的一技之長維生,是相對弱勢的組合。對於困苦的出身,他沒有一絲怨懟,父母親的身教、言教,司徒惠康仍堅守至今,也默默引領他踏上研究之路,貢獻社會:「父親教會我做人一定要正直,可以放下一切去追求你的理念;母親則讓我學會待人處事應有的厚道,寧可自己吃虧,也要幫助別人。」受華裔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激勵因為家貧,司徒惠康從小沒有太多機會從事娛樂,唯一接觸外界的管道是父親訂閱的「中央日報」。他回憶,自己很小的時候,就看到報上登載楊振寧、李政道兩位傑出物理學家,年紀尚輕就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事蹟,「原來華裔族群也能有這樣偉大的科學家!」司徒惠康心中燃起一絲火苗。國中時,另一位物理學家丁肇中獲得諾貝爾獎,更堅定了他要成為物理學家的嚮往。投入大量時間鑽研物理學知識,高中時期也在數理學科取得優異成績,司徒惠康原以為,自己將會進入台大物理系,繼續實踐物理學家的夢想。然而,因爲聯考失常,加上考量家中經濟因素和父母期待,他最終選擇進入國防醫學院就讀。成為物理學家的夢想,仍在司徒惠康心底發酵。當年,國防醫學院院址在水源路上,另一端就是台大校園,司徒惠康常望其興嘆。「在醫學院前幾年,總覺得理想還沒實現,心中滿是挫折、困擾。」他趁著課餘時間到圖書館翻閱物理學書籍,在醫學教育的本科上也無心投入,只求過關。追隨未竟物理夢的時間,一晃就是三年。面對診間病人,曾決心從醫進入國防醫學院四年級,司徒惠康到醫院實習。當他真正面對病人、面對家屬,面對人類的生老病死,司徒惠康才發現,身為醫師的他,有責任、義務把自己準備好。於是他加倍認真的面對實習過程,在三軍總醫院實習的兩年,司徒惠康都拿下第一名成績。他更曾經為了找出國際案例,救治吞入異物的患者,不分日夜翻遍圖書館的期刊論文,最終找出合適的個案參考,讓指導前輩刮目相看,患者也因此安然度過險境。「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喜歡外科,因為對病人的幫助是立即的。」順應境遇,準備就此擔任外科醫師、行醫救人的司徒惠康,在國防醫學院的離校抽籤時,竟抽到籤王,必須留校擔任助教。大學時受到免疫學老師韓韶華的大師典範感染,他選擇進入國防醫學院的微生物免疫研究所任職,就此開啟免疫學研究之路。赴史丹佛大學,四年獲免疫學博士學位1992年,司徒惠康赴史丹佛求學,出國前一年,他還主動申請至中研院的生物醫學研究所,師承外國學者羅傅倫博士,充實自身的免疫學知識。當時史丹佛共有十位免疫學教授,為了擠進知名免疫學家休・麥克德維特博士(Dr. Hugh McDevitt)的實驗室,司徒惠康光是要和麥克德維特見上一面就花了好些功夫。好不容易見了面,麥克德維特卻又質疑司徒惠康有妻女,加上要在國防醫學院劃定的四年之內完成學業,認為他無法全心投入研究。司徒惠康鍥而不捨,說什麼也要跟著這位1980年就被提名諾貝爾奬,在T淋巴細胞基因調控領域非常重要的科學家做研究。最終,在徵詢實驗室三位同儕的意見,且三人一面倒的支持司徒惠康之後,麥克德維特終於點頭讓他留在實驗室。司徒惠康所在的史丹佛微生物免疫研究所,同屆的四位博士班學生中,僅兩位通過博士班資格考,司徒惠康是其中一位。四年的期限之內,司徒惠康不但順利畢業,還發表了三篇重要論文,其中一篇與麥克德維特共同發表的文章,更是登上了頂尖醫學期刊《免疫》。任國醫校長,婉拒其他職位邀約回到台灣以後,司徒惠康繼續從事他熱愛的基因轉殖小鼠研究,研究領域專注在第一型糖尿病。與第二型糖尿病不同,第一型糖尿病是自體免疫導致的糖尿病,患者多是孩童,司徒惠康開發了多種治療模式,希望救治這群弱勢病童。在國防醫學院任教的期間,他一路從基層做到校長,期間時任陽明大學(現為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梁賡義,數度邀他出任醫學院、生科院要職,甚至曾經「三顧茅廬」,司徒惠康都予以婉拒。不願丟下校園裡的學生而去,加上對國防醫學院的忠心、對研究的狂熱,讓他決定留任。在國防醫學院做了五年校長,司徒惠康離開國防醫學院校長職位。他表示,國防醫學院校長對軍醫來講意義重大,是成軍醫局中將局長的重要過程,「我自己沒有太大興趣,但很多學弟等著這個位置,我不能把路堵住。」2018年正式卸任國防醫學院校長職務後,司徒惠康赴國衛院就任副院長。如今四年過去,去年底開始,他接掌國衛院長一職。讓國衛院成為國人健康堅實後盾國衛院任務導向醫研機構的特性,恰好符合司徒惠康人生軌跡中的核心理念:行醫助人、從事研究。司徒惠康說,國衛院擁有優質、多元的研究人才,且能夠匯整國內的臨床試驗資源,也具有進行基因體、蛋白質體學、糞便微菌叢等各式體學分析的能量,透過以人體為對象的研究,獲得更貼近真實世界的研究結果,運用在醫學、公共衛生領域,對疾病的預防治療帶來正面助益。司徒惠康為自己訂下目標,要在國衛院院長任內整合國內上中下游生醫研發能量,系統性的落實疾病預防與治療,並在癌症精準治療、高齡醫學與兒童醫療網等5大領域著力,讓國衛院成為國人健康的堅實後盾。「要在病人的痛苦中,看到身為研究人員應有的責任。」一場論壇中,司徒惠康以此鼓勵在場的數百位病友。源自德蕾莎修女名言「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的這句話,也是司徒惠康的人生寫照。不論是年少時那位意氣風發的實習醫師,壯年時與醫學生亦師亦友的校長,還是如今以研究支持病人的免疫學大家,境遇與職位雖然不同,不變的是司徒惠康對理念的堅持,對弱勢的關照。司徒惠康小檔案學歷:美國史丹福大學免疫學博士國防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現職: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講座教授經歷:國防醫學院校長軍醫局醫務計畫處處長三軍總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獎項:史丹福大學校友傑出學術獎第59屆教育部學術獎科技部未來科技獎(2度獲獎)Podcast 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林琮恩音訊剪輯:高啟書、滾宬瑋腳本撰寫:林琮恩音訊錄製:張羽萱特別感謝:國家衛生研究院
-
2023-04-09 醫療.新陳代謝
後頸、腋下皮膚暗沉為糖尿病警訊?一類人出現黑色棘皮症狀建議檢查血糖
【本文重點】黑色棘皮症是一種皮膚色澤改變的症狀,可能是糖尿病早期警訊。它成因仍不清楚,但與胰島素阻抗有密切相關。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和肥胖比率增加,黑色棘皮症的患病率愈來愈高,特別是對蘋果型肥胖者。改進生活型態包括低醣飲食和運動尤其受到關注,能改善胰島素阻抗。服藥、減重搭配飲食運動,血糖降低,並且黑色棘皮症會逐漸改善。--by ChatGPT「醫師,我脖子後面和腋下的皮膚都黑黑的,流汗時味道還特別重,老婆說我是不是洗澡沒洗乾淨,但我很努力搓還是如此。」一名三十多歲、身材中廣的男子向衛福部台中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林惠文求診,「看起來應該是黑色棘皮症,先抽血檢驗。」皮膚皺摺處粗糙暗沉,可能是糖尿病早期警訊。林惠文表示,黑色棘皮症(acanthosis nigricans)並不是疾病,而是黑色素沉澱引起的皮膚異常,好發於身體皮膚皺摺處,像是頸部、腋下與腹股溝(大腿內側)。患處皮膚會變得暗沉,摸起來粗糙,有時還會有搔癢感或帶有異味,常被誤會是皮膚沒洗乾淨。隨時間進展,皮膚紋路會愈來愈深,最後甚至會在皮膚出現類似疣的增生物。黑色棘皮症成因仍不清楚,一般認為與胰島素阻抗有密切相關。林惠文說,一旦體重增加或腰圍過大時,會導致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意即胰島素阻抗性增加,身體就必須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穩定血糖。由於胰島素也會作用於皮膚的角質細胞或纖維母細胞上,進而刺激皮膚增生及角質化,造成患處皮膚粗黑等問題。隨著生活型態改變、飲食西化等,代謝症候群和肥胖比率增加,尤其是蘋果型肥胖,腹部明顯脂肪過多,易伴隨胰島素阻抗性出現。林惠文指出,黑色棘皮症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警訊,唯有利用飲食與運動等生活型態的調整來降低體重或減少腰圍,才不會惡化成第二型糖尿病。體重過重且出現黑色棘皮症者,建議做血糖檢查。近年來糖尿病患有年輕化趨勢。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體重過重(BMI>25)且出現黑色棘皮症者,必須接受血糖檢查。體重過重的兒童,若出現黑色棘皮症,且合併下述三項其中一項:糖尿病家族史、特殊族群(如亞裔美國人、拉丁人、太平洋島民等)、母親有妊娠糖尿病者,也必須接受血糖檢查。林惠文說,近期醫學研究,認為改善胰島素阻抗性較有用的是低醣飲食、運動。適量攝取蔬菜、水果、全穀類、魚類、豆類、堅果與其他優質蛋白質的原型食物,減少高糖、高油、高鹽分的加工食品;每周五天至少30分鐘的中等程度運動,例如走路、騎腳踏車通勤,多爬樓梯等,且應減少久坐。胰島素阻抗性和糖尿病前期是一體兩面,惟有及早改變期生活型態並持續追蹤血糖,方能逆轉勝,免於進展至糖尿病。女子皮膚暗沉、食欲旺盛體重卻下降,診斷出糖尿病。一位五十多歲女子陪父親就診時,跟醫師提到自己鼠蹊部皮膚變得非常粗糙和暗沉,擔心得了皮膚病或其他疾病。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詢問後,發現患者體型肥胖(BMI>35),最近食欲旺盛,但體重卻在半年內下降五公斤,近兩個月鼠蹊部皮膚也逐漸變粗糙、變黑。林軒任檢查後發現,女子除了鼠蹊部外,頸部跟腋窩也明顯顏色較深、皮膚較粗糙,由外觀懷疑可能是黑色棘皮症,加上有糖尿病症狀(食欲佳但體重下降),因此建議她詳細檢查,結果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13.2%,為新診斷的糖尿病。林軒任說,黑色棘皮症是一種皮膚顏色及特性改變的症狀,是由於皮膚角化增厚導致觸感變粗,且細胞過度生長造成黑色素沉澱。此外,變黑的地方大多出現在皮膚皺摺處,如頸部、腋下、大腿內側、股溝或是外陰等部位。服藥、減重搭配飲食運動,血糖降低,皮膚也會好轉。黑色棘皮症成因包括肥胖、胰島素阻抗、藥物、荷爾蒙分泌異常或癌症等。胰島素阻抗過高造成的黑色棘皮症,是由於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較低,形成了胰島素阻抗。這時候身體製造更多胰島素才能使血糖下降,但過多的胰島素會讓角質細胞和纖維母細胞增生,最後造成局部皮膚變粗變黑。另外,也會導致胰島素對細胞效果變差,血糖無法順利進入細胞內供細胞使用,長期會使血糖逐漸升高,進而演變為糖尿病。有些人皮膚黝黑,擔心有黑色棘皮症的問題,林軒任說,皮膚變黑多數為過度曝曬陽光所致。而黑色棘皮症無法透過清潔或塗抹藥物去除,標準的治療方式是從源頭下手。上述女病患使用糖尿病藥物降低血糖,並減重減少胰島素阻抗,積極飲食控制輔以運動,半年內糖化血色素達標,粗黑的皮膚也好轉,最後黑色棘皮症完全消失。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26 養生.抗老養生
吃對食物成養生之道!專家揭日本人長壽祕密:天天吃5種食物
【本文重點】日本人壽命偏長,全國有9萬多名百歲老人。很多人從小被教導「把食物當成藥品」,吃對食物成了當地盛行的養生之道。援引日本政府數據,9萬526位年齡至少100歲的百歲老人中,小面積離島沖繩是全球百歲老人密度最高的地區。宮下麻子為CNBC旗下生活資訊網站make it撰文,介紹日本養生飲食五大秘訣,包括日本紫甜薯、味噌湯、白蘿蔔、海藻和魚類等。--by ChatGPT日本人壽命偏長,全國有9萬多名百歲老人。很多人從小被教導「把食物當成藥品」,吃對食物成了當地盛行的養生之道。日本政府負責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的政府部門「厚生勞動省」(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2022年數據顯示,該國有9萬526位年齡至少100歲的百歲老人,是20年前的五倍多。小面積離島沖繩(Okinawa)更是長壽天堂,是全球百歲老人密度最高的地區。媒體CNBC旗下生活資訊網站make it營養學家作者宮下麻子(Asako Miyashita)追蹤傳統日式飲食,列出她本人和家人天天吃、維持健康長壽的五項食物。1. 日本紫甜薯來自沖繩的紫甜薯(日語中稱為“imo”)通常被當作零食或甜點食用,富含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和花青素,這些成份是普遍存在紅色和紫色蔬菜中的抗氧化劑,可抗衰老,而且有助於改善血糖水平、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2. 味噌湯日本常見含發酵食材的菜餚,味噌湯就是其中之一,備受歡迎,味噌由發酵大豆和穀物製成。發酵食品中富含益生菌、活細菌或酵母,有助於平衡腸道健康、增強免疫系統。研究發現,食用最多大豆發酵食品(如味噌、豆腐和豆豉)的男性和女性,早逝機率比很少食用這類食物的人低10%。3. 白蘿蔔根莖類蔬菜是很普遍的日本食材,提供多種獨特的健康要素。蘿蔔富含維生素C,可預防感冒、增強免疫系統,一個蘿蔔含有每日維生素C攝取量的 124%。其他根莖類蔬菜也有豐富營養成分,包括胡蘿蔔、甜菜、歐洲蘿蔔(parsnips,防風草根部)和圓頭狀的大頭菜(turnips)。4. 海藻海藻富含鐵、鈣、葉酸和鎂等重要礦物質,每天吃有助於添加纖維,而攝入足夠纖維可降低心臟病、中風、高血壓和第二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此外,海藻含有岩藻黃質和岩藻依聚醣等抗氧化劑,有助於抗發炎、抗衰老和抗癌。5. 魚類宮下麻子經常在日常飲食中加入蛋白質,尤其鮭魚等高油脂魚類,魚肉的Omega-3脂肪酸有助於降低血壓及三酸甘油酯、緩解炎症。日本人飯前常說「itadakimasu」,意思是「我謙卑接受」,對動物和農民表達感激之情。宮下麻子相信,這樣的正念飲食也助於健康、提高生活品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9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主題館【糖尿病】四成糖友腎病變:控糖不只看數值 還要防共病
台灣糖尿病人口高達240萬,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腎臟病防治基金會日前舉辦「高血糖困擾你?掌握飲食原則,成功逆轉腎!」講座,與會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尚志指出,糖尿病共病眾多,高達四成的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腎臟病變。他直言,糖尿病患者控糖的共同目標不應只為「數字好看」,而是減少併發症,避免降低生活品質。第二型糖尿病患最多,與胰島素阻抗性增加、生活習慣不良有關。黃尚志說,在糖尿病四大類別中,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人數最多,主要發病的原因是胰島素阻抗性增加,加上生活習慣不當,如:缺乏運動、嗜吃甜食、飲酒、抽菸等,長久以往,也會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更難控制;第二型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包括高齡長者、具有家族史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曾罹患妊娠性糖尿病的患者等。根據國健署定義,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包括糖化血色素≧6.5%;空腹血糖值≧126mg/dL;飯後血糖值≧200mg/dL。黃尚志強調,雖然正常人的糖化血色素落在4-5.6%,但糖尿病患因胰島素阻抗性問題,不必追求和常人相同的數值,只要控制在6-7%即可。血糖失控易致多重器官病變,未來恐面臨洗腎。黃尚志表示,糖尿病患若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多重器官病變,包括中風、心肌梗塞、感染、腎衰竭、截肢等狀況,都有可能發生,不僅讓患者生活品質下降,也可能連帶導致患者預期壽命變短,「所以糖尿病是很麻煩的疾病。」他也指出,除了控制血糖要花費醫療成本,眾多共病也會增加社會負擔。「糖尿病患裡面,很多人有腎病變。」黃尚志說,有統計指出,糖尿病腎病變的盛行率約為18%,或許有所低估,實際盛行率可能高達四成。他表示,糖尿病腎病變長期下來會導致尿毒症,若不介入處置,最終需要面臨洗腎或換腎,才能維持生命,「最好的方法是好好控制,不要讓腎病變發生。」腎功能可透過尿液檢查、對照量表評估。糖尿病腎病變主要症狀包括水腫、泡泡尿、高血壓、貧血和倦怠。黃尚志表示,腎功能的好壞,可以透過尿液檢查評估,檢測尿蛋白與肌酸酐等數值,再以肌酸酐為基礎,加入年齡、性別的資訊,可透過公式算出患者的「腎絲球過濾率(eGFR)」。他指出,在健保署的雲端健康存摺APP中的「腎臟風險分級(KDIGO)」量表,其橫軸為蛋白尿分級,縱軸為腎絲球過濾率,並有色塊分級,顏色越深風險越高,民眾可對照健檢報告自行評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腎臟專科營養師黃泰傑建議,糖尿病患要對飲食分類有所掌握,在六大飲食分類中,水果類、全穀根莖類、低脂乳品類是容易導致血糖上升的類別,攝取時需要注意。此外,烹調方式也會影響飯後升糖的速率,他舉例,台灣料理常見的烹調方式,如蜜汁、勾芡等,就可能造成血糖提升速度增加。定時定量優於少量多餐,有吃早餐血糖較穩定。過去多認為「少量多餐」能夠幫助減肥,黃泰傑指出,國外研究顯示,「定時定量」比起少量多餐,更能幫助控制血糖,建議民眾在正餐時間均衡飲食,減少在下午茶、消夜等非正常時間攝取熱量。此外,他說明,也有研究顯示,「有吃早餐」的患者比起「不吃早餐」的患者,飯後血糖更加平穩。黃泰傑表示,糖尿病腎病變患者的飲食,需要把握「控制好血壓」、「控制好血脂」、「避免攝取過多蛋白質」三大原則。他表示,控制血壓的飲食原則,主要是減少鹽分攝取,建議民眾可用天然辛香料,或適時運用酸味,減少鹽分攝取,同時增加食欲。黃泰傑強調,糖尿病腎病變患者要注意蛋白質攝取量,吃太多蛋白質會導致腎絲球壓力增加,長期以來可能造成腎功能衰退。他鼓勵患者以植物性蛋白質取代動物性蛋白質;半盒嫩豆腐約等於三指的家禽、家畜肉類,係一份蛋白質份量,建議男性一天5-6份,女性一天4-5份,特殊疾病患者的豆魚蛋肉類份量,則可諮詢醫師、營養師進行調整。糖尿病腎病變患者飲食注意● 搞清楚六大類食物,哪些會使血糖上升。● 少用蜜汁、勾芡等烹調方式。● 定時定量優於少量多餐。● 吃早餐比不吃早餐者,飯後血糖更平穩。● 減少鹽分攝取,控制好血壓、血脂。● 避免攝取過多蛋白質,長期易致腎功能衰退。責任編輯:辜子桓【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3-09 醫聲.領袖開講
揭國衛院5大方向 司徒院長:國內要有「快速生產疫苗」能力
中研院士、前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司徒惠康去年底接任國衛院長。專長免疫學研究、基因操控與醫學教育的他日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國衛院將延續任務導向醫學智庫的重要角色,整合國內上中下游生醫研發能量,系統性的落實疾病預防與治療,成為國人健康的堅實後盾。司徒惠康也說,疫苗二廠建立後,國衛院在新興傳染病疫苗及藥物研發將有更多突破,國衛院在癌症精準治療、高齡醫學與兒童醫療網等5大領域,也都有佈局。以人為基礎、結合科技 予病人實質助益「進入國衛院對我來說是全新的開始,有更多機會和工具,可以去做以人體為基礎的科學研究。」司徒惠康表示,國衛院擁有優質、多元的研究人才,且能夠匯整國內的臨床試驗資源,也具有進行基因體、蛋白質體學、糞便微菌叢等各式體學分析的能量,透過以人體為對象的研究,獲得更貼近真實世界的研究結果,運用在醫學、公共衛生領域,對疾病的預防治療帶來正面助益。「國衛院的研究結果,除了以人為基礎,也搭配現代科技,對病人有實質且直接的幫助。」司徒惠康舉例,國衛院曾與長庚醫療體系及宏碁智醫團隊,合作「肥胖症智慧預測系統」大型計畫,建置「國人疾病多重體學資料庫」及「整合性智慧預測系統」,開發針對肥胖症和第二型糖尿病的智慧醫療預測、防治模式。他表示,結合基隆長庚長期搜集資料的社區研究目標族群,加上宏碁智醫的人工智慧(AI)分析團隊,國衛院在不同疾病的研究上獲得重要結論,並成功開發一款程式,可揪出高達8成心電圖正常,冠狀動脈卻已發生阻塞的患者。將設疫苗二廠 加速傳染病疫苗研發過去3年新冠疫情肆虐,本土疫苗、藥物研發能量受到重視,司徒惠康表示,國衛院的目標是未來面對新興傳染疾病的時候,國內能有「從頭到尾、快速生產疫苗」的能力。他表示,國衛院致力於傳染病疫苗和藥物研發,「未來新的疫苗二廠設立以後,我們有更大的能量來做這件事。」他表示,信息RNA(mRNA)平台係新興傳染病疫苗的重要趨勢,國衛院已投入可觀資源進行研發,未來將在基礎建設、專利取得等面向持續努力。建本土癌症基因資料庫 將整合資料分析技術 癌症精準醫療是國衛院研究項目的一大重點。國衛院參與執行跨部會「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2019年底開始執行「精準醫療公私合作聯盟」計畫,以建置本土癌症基因資料庫為目標,透過國衛院下轄的「臺灣癌症臨床合作組織(TCOG)」找尋合適患者,無償接受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取得臨床試驗藥物,同時幫助國內生技醫藥產業加速臨床試驗收案,合法、合理取得真實世界數據。司徒惠康表示,針對國內癌症防治,國衛院還有「更大的藍圖」。他表示,透過整合第一線醫療院所病人的臨床資料、基因訊息,結合健保資料庫,以及國內各大生物資料庫的資料,藉由AI等醫療資訊處理技術,進行更有效的分析,「這些結果可以直接回饋到病人身上,針對治療指引做出更好的調整。高齡社福研究 讓長者活得有尊嚴「2025年,台灣就要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醫學是必須重視的議題。」司徒惠康表示,國衛院2021年起即與台灣大學合作,在雲林成立「高齡醫學與健康福祉研究中心」,以維持高齡長者健康狀況為目標,除了醫療、輔具以外,也將就社會、文化面向進行研究,提出政策建言。他表示,讓長者「有尊嚴、很光彩」的走完生命的最後一段路,是高齡中心的重點和核心理念。台兒童死亡率高 司徒惠康:將挺身而出此外,司徒惠康指出,台灣醫療水平在世界名列前茅,兒童死亡率卻高居不下,建構更完善的兒少醫療照護網勢在必行。他表示,與基因、遺傳等疾病相關的兒童死亡率,可以透過早期診斷降低,但兒童醫療涉及的面向不僅止於此,與意外死亡、邊緣家庭的社會、經濟支持度,以及新住民家庭的文化認同程度均有關聯。司徒惠康表示,要提供一個優質的兒童照護體系,必須整合醫療、社會照福祉、教育等不同面向,涉及跨部會協作,「衛福部主責健康、社會福祉相關任務,國衛院必須挺身而出。」
-
2023-03-08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類天疱瘡」會讓你痛到哭!搔癢、紅疹治不好要警覺
「類天疱瘡」俗稱「水疱病」,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65歲以上長者,以異位性皮膚炎、乾癬、洗腎等長期發炎疾病者罹病風險較高、服用特定藥物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風險高2倍,大片破皮令患者苦不堪言,需住院和門診長期追蹤。不過,「類天疱瘡」並非長者專利,台北榮總皮膚部分析12年萬人健保資料發現,40至50歲的神經性腫瘤(如腦癌)者,發生類天疱瘡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4倍,平均罹癌後4.5年發病;失智病人因常兼具高齡和腦神經疾患兩特徵,罹病風險高達7.5倍。高危險群.40至50歲的神經性腫瘤(如腦癌)者.失智、中風、巴金森氏症等神經系統疾病病人.多重慢性病臥床長者大面積破皮劇痛 需跨科治療北榮皮膚部光化學治療科主任吳貞宜表示,「類天疱瘡」在多重慢性病的臥床長者,或是失智、中風、巴金森氏症等神經系統疾病的病人,都很常見。發生人數隨人口老化增加,近10年已經增加兩倍,每年大約有1000人苦於出疹、搔癢、水疱、大面積破皮,可能引發嚴重感染而致死。北榮每個月平均要治療5名病人,每人次的住院天數約15天。吳貞宜指出,大面積破皮傷口實在太痛,病人換藥時常痛到哭,嚴重者需安排至燒傷中心住院接受跨科團隊治療,天天換藥、服用口服類固醇,若能搭配多種免疫抑制劑,也能有效控制水疱。出院後還要定期回診,長期服用低劑量類固醇,以避免再發,同時也要逐步調降類固醇的用量,以免發生靜脈栓塞、感染等併發症。吳貞宜表示,如果病人同時罹患糖尿病,也要檢視用藥,評估換藥可能性。因研究證實服用二肽基肽酶-抑制劑(DPP4 inhibitor)在第二型糖尿病病人,會增加兩倍多的類天疱瘡罹病風險,建議要換藥,改用第二型鈉-葡萄糖轉運蛋白抑制劑(SGLT2 inhibitor)會比較安全。北榮利用健保資料庫,追蹤8313名神經性腫瘤病人,配對3萬3252名沒有腫瘤的個案,追蹤2000年至2012年兩組人罹患類天疱瘡的風險,經校正其他競爭死因之後發現,相較於無神經疾患的個案,有神經性腫瘤者罹患類天疱瘡的風險是2.4倍,平均在診斷出腫瘤的4.5年後發病,有失智症的風險則是7.5倍。紅疹治不好 及早皮膚檢查吳貞宜提醒,類天疱瘡的早期症狀是紅疹和搔癢,無論是胯下、腋下、關節等皮膚皺褶部位或其他部位,都有可能出現。如果長者皮膚紅疹一直治療不好,可以到醫院做皮膚切片免疫螢光學檢查,及早接受治療。皮膚切片檢查的侵入性低,只要在門診半小時即可完成打麻藥、切一小塊皮膚,傷口一周就會癒合。(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5 養生.聰明飲食
它不是蔬菜!富含維生素A、葉黃素的玉米 這類人需注意攝取量
【本文重點】玉米是全榖雜糧類穀物,不含麩質,對於不能吃麩質的人,是小麥良好的替代品。食用全穀物可降低心臟病、癌症、糖尿病和肥胖症風險。玉米富含維生素A和葉黃素、玉米黃素等抗氧化劑,有益眼睛保健。大量膳食纖維可促進消化系統和體重管理。但玉米罐頭含鈉高,建議選擇新鮮玉米食用,且注意貯存,如有黴變色應避免食用。糖尿病患者應特別注意澱粉攝取量。--by ChatGPT玉米是雜糧還是蔬菜?它的真實身分常讓人分不清。事實上它歸屬於「全榖雜糧類」,是穀物家族的一員,玉米不含麩質,對於不能吃麩質的人,玉米是小麥良好的替代品。● 含有全穀物的營養未經精緻加工的玉米,是營養豐富的全穀物。許多研究指出,食用全穀物可降低心臟病、結直腸癌、第二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風險。全榖玉米的來源包含:整株玉米、爆米花(最好不含糖與奶油)、玉米粒(新鮮、冷凍或罐裝)、用全榖玉米做成的玉米餅等。● 富含關鍵營養素橙黃色的食物富含維生素A,根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中的資料,每100g的玉米(甜玉米、黃玉米)就有180I.U.的維生素A。維生素A支持免疫系統、有助於形成粘膜,且與視力保健密切相關。● 葉黃素、玉米黃素護眼葉黃素和玉米黃素是玉米的主要類胡蘿蔔素,是有助於保護眼睛的抗氧化劑,已被證實可降低罹患眼部相關疾病的風險。除了黃玉米,還有紫玉米,含有微量「槲皮素」,它也是一種抗氧化劑,有助減少炎症,並預防阿茲海默症等與記憶相關的疾病。● 富含纖維,有助消化系統玉米提供大量非水溶性纖維,在腸道中增加糞便體積,協助廢物排出。此外,大量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腹感,有利體重管理。小提醒/玉米罐頭含鈉高 新鮮玉米比較好玉米的澱粉比例雖然比不上白米,但也相當高,一根玉米,熱量等同八分滿的一碗白飯。糖尿病患須特別注意,若該餐吃了玉米,就要減少米飯的攝取量,才不會吃進過量澱粉。有的民眾會選用玉米罐頭,但不建議把玉米罐頭當新鮮玉米吃,因為加工過程裡會添加鈉,腎臟病患食用時尤其要節制,盡量選新鮮玉米。另外,玉米跟花生一樣,若貯存不當,很容易孳生黃麴毒素,最好放置在通風乾燥處或是冷藏,一旦玉米外觀發黴變色就不要食用。【延伸資訊】玉米營養成分一覽資料來源/health.com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01 失智.大腦健康
肥胖者大腦出現類似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變化!研究:大腦變薄了
中年發福除了在體型上有變化之外,也與罹患阿茲海默症或失智症的風險增加有關,不過一項新的研究指出,肥胖者的大腦變化與部分阿茲海默症病患者相似。肥胖者和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變薄該項研究發表在《阿茲海默症期刊》上,科學家稱分析了1300多人的腦部掃描,以直接比較肥胖者和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萎縮模式,發現兩組人在與學習、記憶和判斷相關的區域都有類似的大腦變薄現象。早期的研究發現,肥胖會導致身體發生變化,從而增加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包括大腦血管受損和異常蛋白質的積累,而新的研究則更進了一步。該研究的第一作者、麥基爾大學神經科學研究博士後Filip Morys表示,該項研究證明了肥胖者和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之間存在相似性,它歸結為大腦皮層的厚度。大腦皮層負責人類的高級大腦功能,例如言語、感知、長期記憶和判斷,是大腦的外層。Morys指出,大腦區域變薄可能反映了腦細胞數量的減少。不過研究人員也表示,肥胖的人也許能夠通過減輕體重來改善。為什麼肥胖對大腦有害?研究人員指出,如果肥胖者和可能超重的人(BMI在25到25.9之間)能夠接近健康體重,他們可能能夠減緩認知能力下降。Morys表示,肥胖其他對大腦不利的疾病也與肥胖有關,像是高血壓、高膽固醇和第二型糖尿病,不過目前尚不清楚肥胖對大腦有害的原因。Morys補充,肥胖個體在研究中進行的認知測試沒有顯示出明顯的精神缺陷,但在用於評估精神狀態的測試類型中,可能無法發現與大腦掃描中看到的變薄相關的細微認知變化。【資料來源】.Brains of Obese People Show Changes Similar to Alzheimer’s.Obesity can cause changes in the brain similar to Alzheimer's, study suggests.Obesity-Associated Neurodegeneration Pattern Mimics Alzheimer's Disease in a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
2023-02-01 醫療.兒科
14歲病人三酸甘油酯破萬引發胰臟炎,原因竟是這疾病!
14歲陳小妹最近吃不下又腹痛,抽血發現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也稱為三酸甘油脂)數值破萬,是正常數值60倍以上,且引發胰臟炎。陳小妹的媽媽和兩位姊姊過去也有相似病史,醫療團隊懷疑是家族基因引起的高三酸甘油酯,安排遺傳諮詢,發現她罹患「年輕人成年型糖尿病」,通常25歲前發病,若未及早控制血糖,將面對腎衰竭與視網膜病變等嚴重併發症。陳小妹經轉診至花蓮慈濟急診接受治療,入院後立即被轉往兒童加護病房。收治她的花蓮慈院兒科病房主任陳明群表示,高三酸甘油酯引起的胰臟炎較常發生於成人,兒童胰臟炎中約4%和高血脂有關,這是自己從醫多年,第一次在臨床看到三酸甘油酯指數破萬的青少年個案,相當罕見。血脂的成分有哪些?高血脂會增加那些疾病風險?血脂是血液中的脂肪,主要包括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當血中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濃度高於正常值,就稱為高血脂症。血脂異常指血脂肪濃度超出或低於標準。當體內的三酸甘油脂過高,便可能造成三酸甘油脂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屬高血脂症(Hyperlipidemia)的一種;三酸甘油酯過高者,罹患胰臟炎、冠狀動脈心臟病與代謝症候群的風險也會增加。血脂包含以下幾種:1.LDL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將膽固醇由肝臟運出。藉血液循環運送到各個組織。2.HDL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負責運送血中的膽固醇回到肝臟。3.三酸甘油酯(又稱中性脂肪):人體攝取油脂、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產生熱量,未被消耗掉將轉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或脂肪細胞中,作為備用能量。★不是所有膽固醇數值越低越好 這樣看懂血脂肪檢查報告臨床因三酸甘油酯過高導致胰臟炎,危急時緊急降血脂的方法主要有二種:一、血漿置換術:把血液裡的血脂洗掉再輸回。二、胰島素治療:內科療法,但有造成病患電解質不平衡的風險。陳小妹緊急入院時,除了高血脂,糖化血色素也非常高,花蓮慈院小兒內分泌科醫師周威志指出,據美國糖尿醫學會報告顯示,第二型糖尿病個案的糖化血色素數值高於8.5%,就需要施予胰島素治療。綜合考量治療風險,為盡快控制血糖、血脂,團隊立刻為她進行胰島素治療,所幸度過前五天急性期,後續狀況穩定,轉至普通病房持續定時注射胰島素,春節前順利出院。胰臟炎的症狀有哪些?引發陳小妹胰臟炎的成因是什麼?胰臟炎嚴重者可能併發急性腎衰竭、呼吸衰竭,有生命危險。胰臟發炎症狀包含噁心、嘔吐、腹痛等,與第一型糖尿病酮酸中毒臨床症狀類似,但陳小妹的高血糖、高血脂並非單純因後天飲食造成,經確認陳小妹母親和姊姊都有相似病史,研判可能是基因遺傳導致家族性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或高血脂症。陳明群指出,家族性疾病導致的健康惡化,症狀治療大多是「治標」,要「治本」就需要做基因檢驗,若能確定真正的病因,用藥方向也能明確、更有針對性策略,因此為陳小妹安排遺傳諮詢評估。糖尿病除了常見的第一型和第二型,還有其他較少見的類型,花蓮慈院遺傳諮詢中心主任朱紹盈指出,陳小妹家四個人都是在青少年時期就發病,她高度懷疑是「年輕人成年型糖尿病(Maturity 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 MODY)」。年輕人成年型糖尿病(Maturity 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 MODY):因基因病變造成且具遺傳性,患者多於25歲前發病,若沒有好好控血糖,將提早面對嚴重的併發症,如腎衰竭與視網膜病變等。朱紹盈表示,明確的疾病診斷需要基因檢驗,費用雖較昂貴,但對疾病進程、演變與預後可適度掌握,也能了解及全家人罹病的風險;但基因檢測無健保給付,為使陳小妹獲得更好的診斷與治療,遺傳諮詢中心和社工師正積極為陳小妹尋求辦法中。「如果慢性病的治療是長期戰役,罕見的遺傳性慢性病就更是場硬仗。」陳明群指出,一個好的醫療團隊要做的,不僅是在病人住院時將病況控制好,後續返家照護才是挑戰的開始。花蓮慈院小兒部建立跨團隊模式,從入院、臨床治療、後續衛教,透過不斷溝通與合作,希望窺見疾病的完整樣貌,處置當下症狀,也預見疾病的未來進展,給予生病就醫的孩子最全面、最完善的照護。
-
2023-01-31 醫療.腦部.神經
研究稱中年人患2病致中風機率比老年人高!CDC教如何預防
第二型糖尿病和高血壓長期以來一直是已知的中風危險因子,但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這兩種慢性病對中年人中風的風險可能比對老年人影響更大。年輕高血壓患者中風機率增80%根據外媒Everyday Health報導,一項刊載在《神經病學》期刊的研究對近三萬名成年人的隨訪數據分析顯示,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傳統導致中風的危險因素,可能會隨著人們年齡增長而降低,例如高血壓帶來的相對風險與從未有高血壓的同齡人相比,年輕患者的中風風險增加80%,老年患者的中風風險則增加50%。該研究主要作者、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公共衛生學院教授George Howard表示,高血壓和糖尿病是兩個重要危險因子,可以藉由藥物控制降低一個人的中風風險。而研究結果表明,他們與中風風險的關聯在老年人中可能會大幅減少,但其他包括吸煙、心房顫動和左心室肥大等風險因素,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Howard指出這些風險因素的差異,意味著一個人是否處於中風高風險可能會因年齡而異。不過該研究有個局限性,在於研究人員僅在參與者剛開始加入研究時有過一次中風危險因素評估,而參與者的健康狀況很有可能在隨訪期間發生變化,從而顯著影響他們中風的機率。控制血糖和血壓對健康仍至關重要Howard補充,該研究結果並不表明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治療對老年人變得不重要,這樣的治療對一個人的健康仍舊重要,但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醫師將重點放在管理諸如吸菸、心房顫動和左心室肥大等風險因素上也可能是明智的。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心臟病專家和Foxhall基金會醫學主任Joshua Yamamoto表示,該研究發現提醒人們廣泛關注在每個年齡段他們可以採取的中風預防手段,而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控制了血糖或血壓就認為已經足夠了。不過未參與該研究的Yamamoto也指出,這意味著能將治療第二型糖尿病或高血壓的藥物視為預防中風的一種工具。如何在生活中落實預防中風?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資料,除了管理高血壓或第二型糖尿病等任何慢性病外,人們還可以採用多種生活方式有效降低中風風險。這些措施包括:.選擇健康的食物:多吃纖維含量高、鈉、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低的食物。.保持健康的體重:肥胖會增加中風的風險。.充足且規律的運動:大多數成年人每週需要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例如快走。.不要吸菸:戒菸可以降低中風風險。.限制飲酒:喝太多會升高血壓。【資料來源】.Increased Stroke Risk From Diabetes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Might Peak in Middle Age.Impact of Traditional Stroke Risk Factors on Stroke Risk Lessens Over Time, Study Finds.DOES THE RISK OF STROKE FROM COMMON RISK FACTORS CHANGE AS PEOPLE AGE?.Prevent Stroke: What You Can Do
-
2023-01-24 醫療.新陳代謝
沒有變瘦、傷口也易癒合就不會罹患糖尿病?醫破解常見4迷思
根據衛福部歷年調查,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目前全國約有超過兩百萬名糖尿病患,且每年以兩萬五千名的速度增加中,對國人健康是一大威脅,且糖尿病需要長期治療、控制,若血糖控制不佳造成的併發症也不容小覷,包含:心血管疾病、腎病變、中風、視網膜病變及足部病變等,對病患生活影響巨大。 為了照顧身體,許多糖友積極尋找各種醫療知識,但面對龐大的健康資訊,糖友總會產生不少迷思,希望醫師能幫忙解惑,綜合多年病患常問的問題在此和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幫忙糖尿病患,建立正確觀念後方能得到更好的療效。迷思問題一:「罹患糖尿病應該會變瘦,但我並沒有呀!所以我沒有得糖尿病,我傷口有時都很容易癒合,所以我沒有糖尿病。」正確觀念錯!糖尿病早期多半沒有症狀,病患若沒有經過血糖檢驗是無法確診的。等到出現典型症狀,例如: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口乾舌燥、多尿、手腳發麻、視力模糊、容易飢餓或是傷口不易癒合,則都是發病較久的情況。所以如果您的一等親家屬有糖尿病史,或年齡超過40歲,或是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或有妊娠糖尿病等,都應定期篩檢。設籍在台灣的成年人,40歲以上即享有免費成人健檢,每三年一次,是政府一項德政,方便又有效。迷思問題二:「打胰島素的都是糖尿病患或腎臟病患,所以打胰島素會傷害腎臟,我不能打胰島素。」正確觀念目前台灣糖尿病患打胰島素比率偏低,因不少病患誤以為打胰島素會傷害身體,其實胰島素是所有降血糖藥物中最安全之一。胰島素屬蛋白質,不能口服吃入,因為會被胃酸分解,但近年來由口黏膜吸收的新型胰島素問市,所以患者千萬別氣餒,以為終身要打針,科學何其進步,也許不到10年,我們可以看到市場有口服胰島素的生產。當病患罹患糖尿病超過6年,其體內之胰島素分泌能力只有正常人的50%,病史超過10年,其分泌能力只有正常人的10%,所以補充胰島素對病患來說是必須的,但是多數病人總希望醫師再加口服藥來控制,其實效果不佳,且增加藥物彼此之間的反應及肝腎負擔。迷思問題三:「糖尿病是胰島素過多還是過少?」正確觀念糖尿病基本上分為四種。一種是第一型糖尿病,在台灣人數很少,屬於胰島素缺乏,不打胰島素會導致酮酸中毒,甚至死亡。第二型糖尿病是胰島素有抗性,胰島素分泌亦有障礙,在台灣九成五以上病患屬於此型。該型病患因為會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代償,所以體內分泌出來之胰島素剛開始幾年是過多的,等到多年後因代償分泌負擔而造成衰竭,就會開始缺乏胰島素,所以不是只有第一型病人才需要打胰島素。第三種是因為割除胰臟細胞,或發生胰臟炎破壞胰島細胞等原因而造成的糖尿病。第四種是妊娠糖尿病。迷思問題四:「糖尿病的藥物吃多了會傷肝、傷腎,所以能不吃就盡量不要吃。」正確觀念錯!糖尿病人又可視為三多一少(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輕),所以是心臟、腎臟、中風的高危險群病患,除了控制飲食外,藥物之配合與身心的調適也很重要。首先體重過重者要積極減重,運動可以使我們心情愉悅,只要每天快走30~40分鐘,即是有效之有氧運動,其他很多運動,例如:太極拳、法輪功、練氣功、游泳、走路等,也都有助糖尿病控制。即便病人不想吃太多藥,但必須著手改變生活型態才能轉變人生,而不是一昧排斥用藥。病情有輕有重,可以採取飲食及運動控制血糖,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但很多病患會自行減藥或拒絕吃藥,甚至不治療造成很多併發症,危害遠大於藥物本身。患者一定要瞭解血糖過高之糖毒性,是高於所吃的降血糖、降血脂藥副作用,所以要控制飲食及體重、多運動,以幫助維持血糖,促使藥物劑量減輕,而不是一昧排斥用藥,造成不可逆之併發症。以下五項控制血糖的要訣,提供病人參考,相信遵循著下列要訣,糖友們都能享受健康生活。一、健康飲食、三少一高:請教醫師及營養師,依個人病情制定適合的飲食計畫,以「均衡飲食」為基礎,並注意三少一高,即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食之原則。二、規律運動:減少長時間坐著不動的生活型態,每週至少要有150分鐘的身體活動,並注意潛藏的危險,例如:跌倒、脫水等,以及運動前血糖自我監測,避免發生低血糖的情況。三、控制體重:在營養師及衛教師指導下,進行體重控制,或參加病友團體,揪團減重,以遠離肥胖及糖尿病帶來的威脅。四、規律服藥:依照醫師指示按時規律服藥,不可任意增減藥量或自行停止服藥,若治療期間有更換醫師,務必告知新的醫師服藥情形,降低不必要的藥物交錯及干擾血糖的控制。五、監測血糖:血糖值會隨著飲食、生活型態而有所變化,應養成自我血糖監控,定期正確的量測血糖,確保血糖在正常控制範圍內。(本文轉載自振興醫訊)
-
2023-01-19 焦點.健康知識+
逆轉衰老,想要健康又長壽?不妨試試這五個生活方式
國內邁向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的增長速度快於其他年齡。想要健康老化,就要靠五個關鍵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飲食、定期鍛鍊、理想體重、不吸菸、適度飲酒等。根據哈佛大學研究執行這五個生活方式的人比沒有遵循的人相比,壽命可多活14年。不僅有助於延長壽命,還有助於改善健康狀況。發現在50歲時養成這四到五種健康習慣的女性在沒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情況下多活了大約34 年,而沒有養成上述任何一種習慣的女性多活了 24 年。這些健康的習慣。在 50 歲時養成四五個健康習慣的男性在沒有慢性病的情況下存活了大約 31 年,而沒有養成任何健康習慣的男性則為 24 年。延長壽命和健康老化的五個因素延長壽命和健康老化的五個因素: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無菸、適量飲酒1.健康飲食:高血壓和癡呆症的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得舒飲食(DASH)、麥得飲食(MIND)和地中海飲食等,可以降低罹患這些疾病和其他因年齡增長所發生的慢性疾病風險。2.定期鍛煉:定期進行體育鍛煉可以降低患多種慢性病的風險,慢性病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包括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症、某些癌症和認知能力下降。運動有助於降低焦慮、血壓,改善睡眠品質。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建議多動少坐,有活動總比沒有好。為了獲得健康益處,建議每周至少進行 150-300 分鐘的中度至劇烈運動,例如快走或跳舞,以及每週兩天的肌肉強化鍛煉。有跌倒風險的長輩,可以做平衡訓練,例如太極拳或瑜珈。 3.理想體重:體重之外,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現在的健康狀況、家族史、體重史和遺傳體型。與其只關注體重,監測對身體有害內臟“腹部脂肪”和20 歲以後的體重變化可能會更有用。4.不吸煙:吸煙是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肺病和早逝的重要危險因素,因為會促進慢性炎症和氧化壓力。吸煙傷害身體的每個器官,戒菸可大大降低了與吸煙有關的疾病的風險。5.適度飲酒:研究發現,適度飲酒女性每天 1 杯,男性每天 2 杯與第二型糖尿病、心臟病發作和因心血管疾病早逝有較低風險有相關。少量或適量的酒精會提高“好”膽固醇或高密度脂蛋白 (HDL),並防止動脈的小血塊阻塞。但是,大量飲酒、成癮和肝病及多種癌症的風險有關,所以要考慮飲用的量!暢飲手搖杯前,必知二三事.....https://bit.ly/3WEnT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