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4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搜尋
情緒低落
共找到
229
筆 文章
-
-
2021-10-01 養生.心理學解密
心理治療師認證:10 個比旅行度假更紓壓的「生活日常」
心理治療師 Karen Young 說:「我們常以為累積一段時間的壓力,可以透過一次遠行或一段長假來全部釋放,但往往生活一回到正軌,從前的壓力又全部重現。」他認為,壓力造就的焦慮不安是人體最可怕的毒素,累積到一定程度才要紓解是錯誤想法,長久下來會耗損專注力、讓人情緒低落,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真正的壓力釋放應該透過生活中能做的小事,並且要每天執行,例如:1. 清理所有你不需要的東西丟掉、賣掉、捐掉都好,東西少一點,壓力少一點,自由就多一點。從日本開始流行的「極簡生活」整理術,目的是讓你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麼。這個過程可以幫你立刻釋放焦慮、平靜下來,最後只留下實用或對你有正面意義的物品。2. 養成隨手整理的習慣發票帳單一收到就放在固定處,衣物收下來立刻摺好收進櫃子,弄清楚每樣日用品放在那些地方。找不到要用的東西會加深焦慮,隨手整理不只免於日後翻找浪費時間,養成這些習慣你也會慢慢發現生活更加井然有序,對自己更有自信。3. 每天抽空做些讓你「忘我」的事有些人聽音樂時能完全放鬆、投入,有些人則是透過運動、閱讀、兜風等方式。簡單來說,每天抽空做些能讓你「忘我」的事,短暫抽離現實的紛擾。之後回頭做正事,你會發覺自己更加專注。4. 把每天的瑣事變成「自我療癒時間」例如搭車上下班、走路去買午餐、洗澡這些事,反正不管怎麼樣都得做,不如就用來好好放鬆,聽音樂、看些有趣的文章來轉換心情,把這些短暫瑣碎的時光變成釋放壓力的儀式。5. 準備一本備忘錄裡面記下各種有啟發性、能讓你思考的佳句、點子或是一段話,甚至靈光一閃的想法也全部記錄下來。這讓你在需要時能立刻找到相關資訊。可以做些分類,例如“生活觀察”、“療癒”、“男女交往”或“工作”,等。6. 對自己信心喊話一開始可能會有點彆扭,但這個方法真的很有效。如果你正在追求什麼,你可以找個空曠地方,或對著鏡子大聲說出你的目標。例如“我一定會變瘦!”、“我要把工作做好!”,這是一種很強大的正向“禱告”。7. 停止接觸帶給你負面情緒的人請下定決心與某些人斷絕往來,不必為此感到抱歉。我們的氣場會受身邊人影響,你沒有義務為了承擔他人的負面情緒而犧牲自己的心靈健康。8. 找出日常生活的簡單快樂重點是「簡單」,因為簡單才能長存,例如麵攤老闆的熱情笑容、每天準時收看的搞笑節目、為自己泡的一壺好茶……這些都是不須費勁就能一直擁有的小確幸。9. 發展你的一套個人哲學如果你對人生的目的、意義沒有明確概念,生活會很不踏實,充滿擔心、焦慮、不安。不用特別去信教或加入某些團體,只是要確立一套自己的信念價值,明白自己是誰、每天為何而努力。10. 凡事保留空間不要認為世上的一切都跟你想的一樣,或有想掌握每件事的想法。不論工作、社交都一樣,一旦想掌控全部,就容易患得患失,久而久之也會心力交瘁。(參考資料:heysigmund;psychologytoday)※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焦慮到什麼事都做不好】心理治療師認證:10 個比旅行度假更紓壓的「生活日常」
-
2021-09-10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入秋燥象溼邪:中醫推薦白色食材滋補+按摩頭部穴位提神
天色暗得比較早,入秋了。妳的心情有突然變得blue嗎?中醫提供解方,消除季節性情緒低落,讓妳更有自信。當時序入秋,天氣漸漸轉涼、乾燥,飲食保健也要調整了。鼎妍中醫診所院長林孟穎分別從秋天燥象、溼邪來講飲食調理,以及入秋容易產生情緒低落症狀,可以使用精油、穴位按摩來提升自信。進入秋天比較乾燥,有燥象出現,林孟穎認為,要多吃點白白潤潤的食材,像木耳、山藥、燕窩、蜂蜜、秋葵、菊花、黑纖米、多喝溫開水,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入秋溼邪悶體內,薏仁去溼、蜂蜜保溼至於入秋排濕、保溼,林孟穎形容,有點像是忽然間,天氣冷下來,太陽沒有那麼大,以植物為比喻,就像從根進來的水還是源源不絕,殘存在體內,但忽然間外界的溫度,沒有增散那麼快了,所以身體裡面有悶住的一些溼邪。這時候要排濕並且適度保溼。吃薏仁可以去溼排水又美白,加強保溼方面,蜂蜜、木耳、山藥、白蘿蔔、水梨,這些白白稠稠的食材,加在每一餐裡面。林孟穎最近早餐吃蜂蜜+薏仁粉+麥片(吃飯用的圓湯匙、尖尖的2匙、3匙),總和約一個中碗的份量。「蜂蜜、薏仁粉,可以幫身體補一點滋潤的成分,但又避免滋潤的成分悶在體內出不去,讓身體多餘的水分流動,氣色會變比較好、漂亮。」她說。換季容易有「悲秋」的感覺,林孟穎表示,進入秋天容易有輕度憂鬱症,或者「秋乏」,能量變得比較低,如果要提神,頭部的穴位還滿好用,像百會穴、印堂穴、太陽穴。 秋天乾燥跟肺表也有關係,像肺經的穴位:雲門跟中府。林孟穎說:「每天隨意按按,看電視也可以按一按,比較不舒服的時候,就加強按摩。」林孟穎提起印度醫學阿育吠陀,秋天很容易產生自我認同的問題,對自己信心不足,這通常是阿育吠陀講的性輪出現問題。「這個脈輪的能量,會跟人的愛現程度有關係,如果能量很低就會悶悶不樂。可是過於活躍,就變成很愛現、像花蝴蝶到處講話、拈花惹草。」她說。季節情緒低落 按頭部穴位提神印度醫學阿育吠陀 精油薰香提升正能量在能量很低的時候,從脈輪的角度下去看,林孟穎建議女生使用一點點的馬鬱蘭、依蘭精油薰香,讓女生變得更有女人味。或者茉莉、玫瑰、檀香、快樂鼠尾草也滿好。 也可以使用這些精油,一點點的量,去按摩上述的穴位,有加持作用,這類精油有些微的催情作用,少量使用能提升自信度。
-
2021-09-0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常被忽略的的隱性症狀 醫建議中風後憂鬱該怎麼辦
近年來中風佔據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五名,隨著生活型態、環境以及飲食習慣改變,還逐漸中風患者年輕化的現象,愈來愈多30-50之間的腦中風患者出現;腦中風之後肢體無力常是最顯而易見的症狀,其他合併症狀如吞嚥困難、失語症、認知障礙、感覺異常、視覺障礙等,也相對容易被觀察,但情緒議題常常是忽略的的隱性症狀,而其中「中風後憂鬱」是需要被注意的議題。許多人覺得患者因為中風後導致肢體偏癱或輕癱,讓原本可以獨立自主完成日常生活起居的人,一夕間變成需要他人協助,不管是只能臥床、需要輪椅協助等,都讓患者有失去自我的低落感,所以自然而然會導致情緒低落,只要給他們一些時間,不管是靜一靜或是大哭發洩,憂鬱的情緒就會自然消散;但其實這樣的想法並不全然適用在中風患者身上,因為有時候造成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大腦的損傷,而不只是重大壓力造成的社會因素。就讓我們透過臺北榮總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徐伯誠的文章,來認識什麼是「中風後憂鬱症」吧。中風後憂鬱的致病原因目前認為中風後憂鬱的致病原因是多種因素造成,主要包括生物因素與社會心理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是指中風後腦神經細胞的損傷相關,可能引起腦中神經傳遞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或是神經滋養因子(BDNF)缺乏,抑或是傷到腦中特定的神經迴路,也造成情緒的症狀,有研究指出特定部位的中風,如前額葉與基底核,也與中風後憂鬱有關。什麼情形容易有中風後憂鬱?中風後造成的障礙程度與發生中風後憂鬱有關,通常愈嚴重者、需要他人協助愈多者,容易造成較大的壓力;另外其他社會心理因素,例如青壯年期中風,可能要面臨長期的經濟壓力也會是潛在的因素,而社會與家庭支持系統的程度是其中的因素之一,愈缺乏支持系統的患者,產生憂鬱的比率也較高。另外,過往的人格、過去病史,例如再次中風、多重慢性病、以及曾有憂鬱症病史等,也都可能是中風後憂鬱的危險因子。何時要懷疑有中風後憂鬱?中風後的第一年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中風後憂鬱,超過一年之後的發生率逐漸下降。因為許多患者在中風前幾個月會以住院方式進行密集的復健治療,在旁邊長時間照顧的家人或是看護對於患者的變化應該能觀察到一些變化,常見的徵兆包括情緒上表現出比以往更強烈的悲傷、變得容易哭泣、說話的頻率下降,另外也可能觀察到睡眠品質下降、活動力變差,常反應在復健治療時的表現,甚至有些家屬懷疑患者是因為不積極參與復健而造成肢體表現退步。 返家的患者不像住院的時候按表操課的復健治療,如果患者不肯出門做復健或是不願意與人社交表現,也都要懷疑有中風後憂鬱的可能性。為什麼需要特別強調中風後憂鬱?研究指出中風後憂鬱對於後續復健效果有顯著影響,造成整體功能恢復較差,提高未來醫療花費;另外對於人際社交與生活品質也有顯著影響,最嚴重反映在統計上顯示有較高的死亡率,因此中風後憂鬱是不可忽略的照護議題。如果懷疑中風後憂鬱該怎麼辦?可以有什麼樣的治療方式?如果有前述懷疑中風後憂鬱時,應該尋求醫療團隊的協助,在旁照顧的家人或是看護能提供有用的觀察,同時透過醫師端一些篩檢的問題或是量表協助診斷。目前研究指出使用服用抗憂鬱藥物調節腦中血清素、正腎上腺素或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有幫助改善憂鬱症狀,儘管不能連帶改善肢體功能的缺損,穩定服藥後可讓患者的情緒穩定,重拾復健的動力,這是對於中風患者很重要的改善。親友的陪伴支持與鼓勵也格外重要,讓患者感受到被關懷,一起面對生活的改變,慢慢調適心態與重建心靈,化解憂鬱帶來的負面的影響。面對憂鬱的患者時,醫療團隊的成員也能提供一己之力來幫忙改善,例如復健治療時可以調整訓練方式,採用一些吸引患者的方式;如果有需求時也可以透過臨床心理師協助心理諮商,協助處理情緒問題。家屬或是看護也會有情緒障礙許多家屬從一開始的初期的震驚,馬上面臨到不同時間點必須做出醫療抉擇的難題,以及後續出院或是轉院的安排,加上處理被打亂的工作與家庭生活,也可能會造成情緒障礙,最常見的障礙是憂鬱與焦慮。有研究指出,照顧時間愈長、醫療花費支出愈多,家屬的情緒障礙問題比率愈高。患者及家屬都有各自心理、生理負擔,也都需要適時的處理,尋求可近的資源協助、加入病友團體,可以聆聽過來人的建議,也都能幫忙調解自己的情緒,重建身心健康。 總結來說,中風後憂鬱並不少見,但及早發現,透過藥物治療與家人的鼓勵陪伴,給予心靈上的支持一起面對難關,對於病人與家屬來說都有正面幫助。(本文轉載自台灣復健學會,原文網址:復健提不起勁,中風後憂鬱怎麼辧?)
-
2021-09-01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收假難收心 逾1周應就醫
今天高中以下開學,史上最長暑假結束,放假太久有學生出現食慾降低、睡不好、腸胃不適等情形;衛福部南投醫院醫師提醒,面對「收假症候群」,可能會出現情緒低落、憂鬱、精神不振及睡眠失調等狀況,家長要多陪伴鼓勵孩子,並協助調整生活作息,若相關症狀持續長達1至2周都未改善,應就醫尋求專業協助。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今年5月19日起各級學校停課不停學,改採線上授課至暑假,學生長達3個多月待在家中,被稱為是「史上最長的暑假」;身心科主任陳致遠說,連續假期之後的上班日或上課日,大人小孩都可能出現情緒低落、憂鬱、精神不振及睡眠失調等狀況,這都是「收假症候群」,當假期越長,收假後越容易出現相關症狀。醫師說,「收假症候群」雖非精神疾病,卻對日常生活造成困擾,有人因為焦慮,伴隨胸悶、疲倦及身體緊繃,甚至有腹痛、便秘或腹瀉等症狀,通常會隨壓力解除後逐漸緩解。陳致遠說,為協助孩童改善收假症候群,家長開學前應多陪伴,協助調整生活作息、避免熬夜,整理好新學期的文具等用品,提前預告、規劃開學後行程,安排適當的運動緩解焦慮;開學後可觀察孩子的適應情形,讓孩子順利的回復到原本學習節奏,倘若孩子仍難收心,情緒不佳,建議尋求協助。
-
2021-08-31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史上最長暑假結束了 孩子「收假症候群」逾1周應就醫
明天就要開學,號稱「史上最長的暑假」也將結束,但放假放太久,有些孩子因「不想上課」出現食慾降低、睡不好、腸胃不適等情形;醫師提醒,面對「收假症候群」,家長要多陪伴鼓勵孩子,並協助調整生活作息,若相關症狀持續長達1至2周都未改善,應就醫尋求專業協助。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今年5月爆發本土疫情,同月19日起各級學校停課不停學,改採線上授課至暑假,而因學生長達3個多月時間都待在家中,被稱為是「史上最長的暑假」,孩子因不想開學,情緒低落或身體不適,需重新調整身心。南投醫院身心科主任陳致遠表示,面對連續假期之後的上班日或上課日,不論大人小孩,可能會出現情緒低落、憂鬱、精神不振及睡眠失調等狀況,這都是「收假症候群」的症狀,而當假期越長,在收假後越容易出現相關症狀。而「收假症候群」雖非精神疾病,但相關症狀卻對日常生活造成困擾,甚至有些民眾或學童會因為焦慮,而伴隨胸悶、疲倦及身體緊繃,甚至腹痛、便秘或腹瀉等腸胃道不適症狀,不過,這些症狀通常會在壓力解除後逐漸緩解。對於如何協助孩童改善「收假症候群」,陳建議家長,開學前應多些陪伴,並協助孩子調整生活作息,避免熬夜,整理好新學期要使用的文具等用品,提前預告、規劃開學後的行程,安排適當的運動緩解焦慮。開學後,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適應情形,持續正面鼓勵,並在耐心陪伴下,可以讓孩子順利的回復到原本學習節奏,並持續觀察,倘若孩子仍難收心,情緒不佳,「收假症候群」症狀長達1至2周以上都沒有改善,建議應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
2021-08-29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忘記剛發生的事是失憶嗎?一心多用是記憶力小偷
哈佛神經科學家、暢銷小說《我想念我自己》作者莉莎‧潔諾娃寫給每個人的記憶全書,破解我們對記憶的許多誤解與迷思,並提供保健記憶的簡單方法忘記剛剛發生的事,不是失憶,是記憶根本沒形成。忘記剛剛說的話、別人的名字、手機放在哪裡,首要原因就是沒有留意。如果你沒有留意眼前的事,之後就不會記得。例如,如果你沒留意把眼鏡放在哪裡,就無法形成把眼鏡放在哪裡的記憶。之後,當你因為找不到眼鏡而感到挫折時,你並不是失憶了。你沒有忘記任何東西,那段記憶從來沒有形成。眼鏡不見了,是因為你沒有集中注意力(我的眼鏡通常就在我的頭上!)。現在,讓我們想像一個假設情境。你在派對上,你的朋友莎拉向你介紹她的先生。他說:「嗨,我是鮑伯。」你也介紹自己,並跟他握手。兩分鐘後,你們還在聊天,但你心裡覺得很尷尬也很害怕,因為你不知道眼前的人叫什麼名字。你為什麼不記得鮑伯的名字?你清楚地聽到他說:「嗨,我是鮑伯。」但光是接觸到鮑伯的名字還不夠。要記住他的名字,你的注意力也必須參與。鮑伯說出名字之後,這個名字會存在你的大腦約15至30秒的時間,如果注意力沒有加入,鮑伯的名字很快就會消失了。因此實際上,你並沒有忘記鮑伯的名字。因為你沒有留意,從一開始你就沒有記住他的名字。大腦的預設狀態是不專心的,需要有意識的留意才能記住。留意需要有意識的努力,因為大腦的預設狀態是不專心的。我們不專心的大腦平時不會集中注意力,通常都在神遊、做白日夢、處於自動駕駛狀態,而且背景充滿了重複流動的思緒。我們無法在這種狀態下形成新的記憶。如果我們想記住某件事,就必須打開大腦的開關,醒過來,特別留意。我們會記住我們留意的東西,所以更要留心我們平常關注哪些事物。樂觀的人會留意正面的經驗,因此正面經驗就會成為記憶。如果你情緒低落,就不太可能把快樂的事件或愉快的經歷固化成記憶。如果你只注意烏雲密布的時刻,就不太可能注意到陽光露臉的片刻。你尋找什麼,就會發現什麼。如果你每天都在尋找神奇的事物,注意充滿喜悅和驚奇的時刻,你就能捕捉到這些時刻,把它們固化成記憶。久而久之,你的生活故事將充滿讓你微笑的回憶。讓人分心的事物太多,一心多用是記憶力的小偷。我們生活在高度連結、事情一件接著一件的注意力分散時代。你的智慧手機、臉書、推特、Instagram、推播通知、電子郵件、停不下來的胡思亂想,都是注意力的小偷,因此也是記憶的小偷。盡量減少或排除使你分心的事物,就能改善記憶力。充足的睡眠、冥想和少量的咖啡因是抵擋分心的有效方法,可以提高你的注意力,幫助你建立長期記憶。與我同屬於X世代的人,經常吹噓自己可以一心多用,彷彿這是一種超能力。同樣的,千禧世代也能一邊看Netflix一邊Snapchat,同時還能跟你說話。但如果你想記住自己做過、經歷過的事情,上述兩種情境都會出現問題。當大腦試圖形成記憶時,分心會大大降低記憶形成的可能性。即使大腦在你分心的狀態下設法固化了記憶,這個記憶可能也不夠可靠,未來無法被完全提取。要形成深刻、準確的記憶,你必須全神貫注。考考你哪個是正確的蘋果LOGO?蘋果的商標是全球最容易辨識的圖像之一,請試試憑記憶畫出蘋果的商標。或者,你可以從下面九個圖形中,識別出真正的蘋果商標嗎?在原始研究中,85名大學生中只有一名能憑記憶完美地畫出蘋果商標。提供參與者幾種相似的版本選擇時,只有不到一半(47%)的學生能辨識出正版商標。你覺得哪一個是正版商標?如果你選了其中任何一個,就答錯了,這九個都是假商標。這麼少人能辨識出這個到處可見的圖案,這代表什麼?蘋果的行銷很糟嗎?當然不是。看到蘋果的產品,我們都知道那是蘋果的產品。但單純的重複接觸,並不保證我們會記住某些事情,記憶還需要投入注意力。我們想記住某件事,最重要的是要留意正在發生的事情。你的記憶不是攝影機,能不斷記錄你接觸到的每一個景象和聲音,你只能捕捉並保留你有留意的東西。如果你一天的清醒時間有16個小時,你的感官就等於不停工作了57,600秒,那是很龐大的資料量。但是你無法、也不會記得你的感官接收到的所有內容。
-
2021-07-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幼孫哭問「為什麼不理他」 確診插管嬤曾怕回不了家
家庭群聚感染,最害怕的是同住家人被迫分離,各自抵抗病毒。一名67歲的確診阿嬤需插管治療,過度害怕病情而情緒變得低落,治療過程中與家人視訊通話,也曾透露害怕回不了家,過度不舒服時無法常通話,年幼的孫子因不懂哭鬧,問「阿嬤為什麼不理他」,讓一旁的護理人員忍不住落淚。林口長庚醫院專責病房護理師曾翠虹今天分享疫情下的病房故事,今年6月長庚收治一名確診阿嬤,她的同住家人包含兒子、媳婦都染疫,與家人分隔讓阿嬤心情受到打擊。阿嬤到醫院治療後呼吸變喘,醫師準備進行插管治療。曾翠虹說:「阿嬤知道她要插氣管後,就一直沉默不語、情緒低落,我們可以感受到害怕、無助。」整個人失魂不語,只是一直緊握著自己的手機。在一旁的曾翠虹協助阿嬤和二女兒連繫,只見她難過的跟女兒說,「好害怕自己回不了家。」為了讓阿嬤與家屬放心,醫護人員在進行插管前,也利用手機視訊聯絡家人,阿嬤和孩子一起聽取醫師建議,大大減少不安感。阿嬤接受插管治療後起初的狀況不是很好,曾翠虹因而主動建議,請家人開設群組,固定每天晚上8點半一起聯合視訊,給予她鼓勵。有幾次阿嬤身體過於不舒服,沒醒來視訊,讓家人都很擔心,年幼的孫子更是不理解,一直哭著問:「阿嬤為什麼不理我。」這讓一旁的曾翠虹也忍不住眼淚,但她打起精神告訴阿嬤的家人,鼓勵與關心阿嬤都收得到。經過醫療團隊的盡力照護,和家人不斷的視訊鼓勵,阿嬤的病情終於逐漸好轉,7月17日最後一次篩檢呈現陰性,近日可望脫離紅區病房。曾翠虹說,看到阿嬤病情的轉變,自己心情也跟著上下起伏,好轉後自然也很高興。她表示,自己也是別人的女兒,將心比心,在照護病人時,「我們除了照顧確診病人,也要讓他們的家人安心才是。」
-
2021-07-15 該看哪科.婦科
女性更年期不適 大豆油、魚油有助改善
不論早晚,更年期是每一位女性都會遇到的課題。更年期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伴隨而來的生理與心理不適皆屬於正常現象,除了要生活作息調整、規律運動以及飲食搭配外,根據去年刊登在愛思唯爾期刊(Elsevier Journal)的研究文獻顯示,適度攝取大豆油及魚油,有助改善女性更年期不適。「MRS更年期症狀自我診斷計分表」將更年期症狀分為17項,分別是熱潮紅、多汗、冷顫、呼吸困難、感覺異常、感覺神經麻痺、昏睡、失眠、情緒激動、精神不安、胸口鬱悶、噁心嘔吐、疲倦虛弱、肩頸僵硬、頭痛、心悸、蟻走感。診斷表每項症狀自評0到3分,0分為無症狀、1分為偶爾發生輕微症狀、2分為常發生但不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3分為嚴重且會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總分15至20分者,為輕度更年期症狀;總分21至35分者,為中度更年期症狀;總分36至51分者,為重度更年期症狀。大豆油含有與雌激素結構類似但效果較弱的異黃酮,魚油含有EPA與DHA。愛思唯爾期刊的研究,是收錄45歲到60歲的更年期婦女,試驗使用大豆油膠囊含有500毫克大豆油萃取物,魚油膠囊則含有1000毫克omega-3脂肪酸、180毫克的EPA以及120毫克的DHA。分析結果顯示,大豆油及魚油可有效降低病患的整體MRS評分,其中更可以明顯的降低熱潮紅、睡眠問題、焦慮以及情緒低落沮喪的症狀。想了解自己是否更年期了?可利用自我診斷表,評估更年期症狀的嚴重程度,若是輕度與中度症狀的人,可考慮調整飲食、作息及運動,搭配適度攝取大豆油和魚油,以減緩更年期的症狀。若屬重度更年期症狀的人,或是已在服用更年期症狀緩解藥物的人,建議諮詢專業婦產科醫師,尋求積極的藥物治療與監測。
-
2021-07-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確診憂鬱人數增 護理師:在我面前說不想活 怎麼辦?
台灣從5月19日實施三級警戒,民眾的情緒也因為疫情受到影響,在新北市淡水馬偕專責加護病房工作的護理師朱冠霖認為,許多人因為疫情被迫分離,在隔離病室的病人,處在不熟悉的環境,容易有害怕、否認、哭泣的情緒,多一點家人的陪伴,也會讓病人更安心。「當有一個人在你面前說著我不想活了,我能怎麼辦?」朱冠霖分享,被隔離病人每天的日常,張開眼看到的都是白色牆面、身旁只有機器的噪音跟身上一大堆管路,身旁沒有家人、朋友,只有自己跟一群不認識的人,因為疾病被關在了病房,8坪大的空間就是病人的所有。朱冠霖表示,他今天看疫情記者會新聞稿,死亡案例其一是「因其他原因死亡」,這些日子在醫院越來越多憂鬱、情緒低落的病人。他分享一位個案,剛開始住進病房時,奶奶還說喜歡唱歌、可以自己好好的吃飯,但病情時好時壞,已經住在隔離病房一個月,交班時前一班的學姐提及奶奶情緒低落、有自殺意念,也因為如此他也時時注意著奶奶的眼神、動作。「奶奶今天換我照顧妳喔!」,朱冠霖回憶,當時奶奶看了他一下,「好」,語氣顯得淡漠、無奈,他一邊做治療、一邊跟奶奶聊天、在旁默默傾聽她說的話。「我家人都不來陪我」、「我已經被你們關在這裡一個月了」、「我這幾天都睡不著」、「每次你們都說快要出院了,但又沒有」、「我不想活下去了」奶奶一邊哭泣、一邊說著。朱冠霖了解原因後,開始多跟奶奶聊聊開心的事情、一起運動,再用電話視訊聯繫奶奶的家人,「我們都會一直陪在妳身邊」,聽到家人在電話另一頭這樣說,奶奶的臉上少了淡漠,多了一些笑容。朱冠霖說,最能讓奶奶開心起來的就是家人的陪伴。朱冠霖指出,這位奶奶在詢問下有說出憂鬱不開心的原因,但更多有這樣狀況的人是沉默的,不跟他人訴說的,或是沒有人可以去說,也期待奶奶可以早點出院、好好擁抱她愛的人。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7-07 名人.余儀呈
芝山診所醫師 余儀呈/WaCare 遠距諮詢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民眾擔憂醫院安全不敢回診,為了讓民眾有更便捷的諮詢方式,聯合報與健康遠距平台WaCare推出「防疫零距離 醫師給你問」,不需下載軟體,使用更簡單,專家開視訊,免費讓你問,7日起開放線上預約,採用一對一諮詢,保障個人隱私。👨⚕️立即按此預約諮詢:https://bit.ly/3hCo75U📌因本次體驗諮詢名額稀少,無論您有沒有預約成功,主辦單位精心準備的專家影片、書籍以及咖啡券等好禮,邀請您立刻按下關注專家,未來可持續獲得專家最新活動訊息。👉點擊看抽獎活動訊息:https://pse.is/3k3lld專家簡介:● 現任:芝山診所 負責醫師 陽明欒樹醫療群召集人● 經歷:臺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桃園縣壢新醫院家庭醫學科 主任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台灣家庭醫學會(醫學資訊委員會)百略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醫務長諮詢主題:靜心是良藥。適合族群:因疫情情緒低落、焦慮煩惱、睡眠障礙、胃食道逆流、血壓異常或自律神經失調者。❗ 即日起可先預約諮詢時段,以下提供專家正式諮詢開放時間:● 7/14(三) 14:00-15:00 ● 7/15(四) 14:00-15:00● 7/16(五) 14:00-15:00※每人限定15分鐘,諮詢名額剩11名。遠距諮詢預約步驟,請跟我這樣做:※以下影音教學如何預約諮詢時段: ※非客服時段,您可以依網頁步驟下載WaCare App,留言給小助手您希望的諮詢時段,小助手會在app內傳訊息與您聯繫,完成預約。正式諮詢當天:硬體/網路設備:1、請使用手機或具有鏡頭、麥克風的電腦,不須下載軟體。2、諮詢前請確認網路訊號穩定,環境安靜且保有個人隱私。諮詢注意事項: 1、需年滿18歲之中華民國國民。2、本次諮詢服務無法取代實際就醫,若有進一步就醫需求,請儘早就近至醫療院所就診。3、欲參加諮詢之民眾,須同意於諮詢結束後,協助填寫體驗問卷並回傳。隱私權事項: 1、為確保諮詢品質及維護雙方權益,此次諮詢將全程錄音、錄影,檔案將為WaCare平台所有,民眾及醫師雙方皆不留存檔案。2、民眾及醫師未經雙方同意,均不可私下執行或公布諮詢進行中之資訊(側錄、錄音、拍照、影像、截圖等),如有違反此協議者,使雙方權益、隱私受損,可以依據此協議,依法提出告訴及損害賠償。※小助手客服時間:7/7(三)- 7/18(日)10:00-12:00,14:00-18:00。
-
2021-07-07 新聞.元氣新聞
疫情下的慢性病、復健、心理問題怎麼辦?WaCare 遠距線上諮詢免費體驗 7日起預約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群聚高峰,許多民眾擔憂醫院安全不敢回診,儘管遠距醫療已擴及慢性病患者,但礙於步驟重重,使用人數受限。大家的需求我們聽到了,聯合報與健康遠距平台WaCare自12日至18日限定期間,在元氣網推出「防疫零距離醫師給你問」,不需下載軟體,使用更簡單,權威專家開視訊與民眾面對面,免費讓你問,這也是國內第一個以遠距諮詢輕體驗服務大眾的健康網站,7日起接受線上預約。☛請按此立即預約:https://pse.is/3kcvuy此次「防疫零距離 醫師給你問」為公益性質,獲得五大領域權威專家群響應,每一位都是門診超搶手的專家,將鎖定的諮詢主題囊括疫情期間民眾最常發生的疑問,共釋出40小時,每次採取一對一諮詢。黃金專家陣容包括:●胸腔醫療專長的愛林醫療機構總院長朱柔澍 - 負責回覆接種新冠疫苗的各項迷思、不良反應釋疑(點擊了解更多醫師朱柔澍諮詢細節)。●中醫權威陳旺全 - 說明防疫茶以及中醫方法如何發揮抗疫(點擊了解更多中醫師陳旺全諮詢細節)。●芝山診所醫師余儀呈 - 傳授靜心解憂(點擊了解更多醫師余儀呈諮詢細節)。●復健醫學會理事、復健科醫師毛琪瑛 - 教大家宅在家運動提升免疫力,對象包括一般居家辦公者、照顧者以及需長期復健的中風患者等(點擊了解更多醫師毛琪瑛諮詢細節)。●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心理師葉北辰 - 緩解長期居家造成親子、夫妻衝突的壓力(點擊了解更多心理師葉北辰諮詢細節)。余儀呈指出,自疫情爆發以來,民眾怕被染疫、排不到疫苗、打針的副作用等,造成壓力上升,惡性循環導致生病,建議因疫情情緒低落、焦慮煩惱、睡眠障礙、胃食道逆流、血壓異常或自律神經失調者,可以透過「遠距諮詢輕體驗」,學習靜心技巧。毛琪瑛表示,目前許多人居家辦公、家中長者也多足不出戶,長時間的久坐、姿勢不良、沒運動,一個半月下來,發生肩頸痛、腰痠背痛、甚至坐骨神經痛的人愈來愈多。其實,不論是一般人或是長者、照顧者及復健的中風病人等宅在家,建議可以做「造橋」、「對坐手拉手」等輕運動,有助於緩解痠痛、提升免疫力。葉北辰則建議想要預約遠距諮詢輕體驗的民眾,也要做好兩大準備,一是想清楚想要解決的目標為何?二是希望造成什麼改變?才能在短時間內達成目標。「防疫零距離 醫師給你問」將於7日起開放線上預約,專家則於12日至18日提供正式諮詢服務,由於諮詢時段搶手,若此次未能順利預約到五大專家,元氣網另外提供其他可接受線上諮詢的專家選擇。※想了解更多如何預約遠距諮詢及專家時間表,請至元氣網活動專區
-
2021-07-07 該看哪科.婦產科
一句無心之語也會讓產後媽咪情緒潰堤! 準爸爸必學4招正確陪伴老婆,減緩產後憂鬱症狀
產婦容易產生「憂鬱」與「情緒低落」的症狀,所以這時候爸爸千萬不能狀況外喔,早點發現,平常更該多點關心,才能夠越快治癒喔!有位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的爸爸說到,明明月子中心餐餐都吃好、天天都穿暖,自己本身過得很愉快,但奇怪的是,為什麼老婆總是莫名其妙悶悶不樂,有點焦慮又有點暴躁……,有一次爸爸看到放久了的母奶,無心隨口說句:「老婆,這放久了,不新鮮,該丟了。」不料,媽媽聽了隨即崩潰大哭,認為那是他忍痛努力擠出來的怎麼可以說出丟掉這麼傷人的話。產婦容易產生「憂鬱」與「情緒低落」的症狀,所以這時候爸爸千萬不能狀況外喔,早點發現,平常更該多點關心,才能夠越快治癒喔!是什麼造成產後憂鬱產後憂鬱症發生的原因目前仍不明,有些人認為是生理性的,例如身體的一些轉變,比如說荷爾蒙的轉變。儘管有些研究指出,在懷孕時或產後期間的荷爾蒙轉變能觸發情緒的變化。但事實上,只有一部分的媽媽會患有產後抑鬱症。所以荷爾蒙的轉變不大可能是此病的唯一成因。其他學者則認為其成因是關於以前的經歷和社會環境的。很多學者則認為有不同的成因綜合起來而導致產後抑鬱症。以下這些情況會令媽媽們更容易患有產後抑鬱症:1.過往曾有心理健康問題2.缺乏支持3.曾經受到虐待4.自尊心低5.窮困或居住環境欠佳6.經歷一些生命中重要的事件(例如: 生子、家庭中有人死亡或患病、一段重要關係的破裂、搬家、失業等…..) 產後憂鬱的治療媽媽們的產後憂鬱不只是單純的心理問題,但不管原因如何,憂鬱症終究是一種大腦內分泌物不平衡的表現,因此治療上應以藥物治療為主,再輔以心理治療及動用社會支持網絡,協助排除外在壓力事件,通常有70-85%的病患,可獲得明顯改善。 藥物治療早期的抗憂鬱劑雖然效果不錯,但副作用較多,病患較不易接受。最近精神醫藥的發達,新一代的抗憂鬱劑,如百憂解(Prozac)、克憂果(Seroxat)、樂復得(Zoloft)、無鬱寧(Luvox)、速悅(Efexor)及歐蕾思(Aurorix)等,副作用極少,且長期使用,對身體(肝腎功能)也很少會造成損害。有人甚至把這一類藥物,稱為心理整型劑,意即此類藥物不僅能治療憂鬱症,且治療後,甚至可能改變某些不適應和缺乏彈性的性格。 心理社會治療協助重新思考並分析問題,提供情緒舒解管道及方法,並進一步改善適應不良的性格,治療模式包括個別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及家族治療等。 預防復發抗憂鬱劑治療,通常需二至三星期,才能發揮效果,且需足夠劑量。憂鬱症若未經適當治療,常導致慢性化且容易復發,因此適當的預防有其必要。通常第一次發病時,持續藥物治療時間,約需半年至一年;若多次發作或病症嚴重,則需更長時問的預防性治療。 關於媽媽的情緒障礙,爸爸有任務了4個任務幫助媽媽脫離產後憂鬱: 1.展現同理心,成為媽媽最強後盾當媽媽鼓起勇氣分享煩惱,其家人或朋友,應試著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幫媽媽講出說不出口的感覺,就是最基本的同理技巧,很多時候藉由同理媽媽的感受,就能讓對方感到滿滿的支持。 2.耐心傾聽而非成為指導者當他人分享自己的煩惱,我們有時會不小心落入「指導者」的角色,跟對方說明解決問題的方法,或只說一些加油打氣的話語,例如:「想開點」、「放輕鬆」、「振作點」,但這些話語無助於安慰產婦,反而容易間接形成「指責」,加重壓力。產後憂鬱的媽媽不缺乏指導,而最需要傾聽與陪伴,只要聆聽對方抒發情緒,陪伴在身旁,就能給予良好的心靈慰藉。 3.關注寶寶之餘也要多多關心媽媽當媽媽經歷完辛苦的生產歷程,親朋好友來拜訪,焦點卻全在新生兒身上,自然會感受不佳。因此,家人、朋友可多主動給予一些關心,肯定其付出,多給予媽媽精神上的支持。 4.陪伴媽媽就醫社會對於產後憂鬱仍抱持許多偏見、誤解,難免會使媽媽對於就醫治療感到彆扭,家人、朋友應主動陪同就醫,除了能幫忙注意醫師所叮嚀的事項,也能給予媽媽安全感,陪伴度過產後憂鬱的難關。社會上也有很多心理資源及實質資助可以運用,媽媽必要時可以詢問當地衛生局或社會局以獲得協助。 憂鬱症的產婦除了低落情緒外,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充滿罪惡感、對一切都失去興趣、無法應付生活也沒有能力照顧孩子,嚴重者會有自殺想法。這種時候枕邊人的作用更是至關重要,若是媽媽的狀態良好才有餘裕妥善照顧新生寶寶。經歷產後憂鬱是非常辛苦的過程,如前文所說,很可能因為旁人無心的言論就出現極端的情緒反應,通常不單單是產婦本身的壓力也很容易影響到周遭他人。新手爸媽應在生產後就應積極的注意自身的身心狀態,除了親力親為以外,也是可以互相幫助的喔,而在罹患後憂鬱的當下也千萬不要吝於求醫,醫生才能給予最專業的醫療協助。父母都有好的狀態才會有健康的寶寶喔!
-
2021-07-05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情緒忽高忽低,就是罹患躁鬱症的前兆嗎?
依據統計全球約有1~4%的人患有躁鬱症,而在男女人數比例上,不論男女罹患躁鬱症的機會均等,一般影響15~30歲之間的人群,平均發病年齡為18~20歲,但在65歲以上的人診斷患有躁鬱症的機率很低。導致罹患躁鬱症的風險因素躁鬱症可能是調節情緒的大腦中化學物質紊亂所造成,導致躁鬱症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研究發現若親近的親屬(例如:兄弟姐妹或父母)患有躁鬱症,則罹患躁鬱症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因此懷疑躁鬱症可能與遺傳有關,除此以外,可能導致、觸發或加劇躁鬱症的因素還包括:吸毒或酗酒、內心高壓時期(例如:親人死亡)、其他創傷事件。此外,大多數患有躁鬱症的患者,經常和病患有另一種精神疾病,例如:焦慮症、藥物濫用疾病、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躁鬱症的類型根據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標準,躁鬱症較常見的類型包括:這類患者至少有一次完全躁症發作,且維持一週以上,過程中通常會出現嚴重的抑鬱症和輕躁症期。嚴重的躁症發作可能出現自殺、暴力行為、攻擊性,精神病(妄想或幻覺),並使其他人遭受傷害的風險。這類患者沒有一次完全的躁症發作,會經歷輕微的躁症時期(精力和衝動增加,但沒有完全型躁症症狀那麼極端)及重度抑鬱症發作並且交替發生,因此躁鬱症患者通常無法輕易識別出躁症,或者僅在鬱症時期尋求幫助。第一型雙極性疾患及第二型雙極性疾患最大的差異,在於是否有完全的躁症發作。躁鬱症病癥在一周內至少有一天大部分的時間,至少出現以下3~4種症狀,方可診斷出躁症或輕躁症,躁期可能持續數天~數月,症狀包括:情緒高漲、欣快、思緒翻騰、過動、大聲說話、缺乏自我控制、誇大的自尊心(妄想過度,誤以為擁有特殊能力)、過度參與活動、判斷力差、粗魯行為、過度衝動、衝動消費、暴飲暴食、大量飲水、吸毒、性濫交、判斷力變差、容易分心、幾乎不需要睡眠(睡眠時間短或沒有睡眠,仍覺得精力充沛)、容易激動或憤怒、脾氣不好。在2週內發生至少5種下列症狀(且至少一種症狀為-情緒低落、失去興趣或樂趣),鬱症症狀會影響正常社交功能或工作能力。症狀包括:持續的悲傷、空虛、自卑、流淚(兒童和青少年對於沮喪的表現可能為憤怒或煩躁)、幾乎每天覺得疲勞或嗜睡、減少所有或大部分活動的興趣或娛樂、睡眠障礙、過度嗜睡、無法入睡(失眠)、飲食失調、食慾不振和體重減輕(未節食情況下)、暴飲暴食和體重增加(每月體重> 5%)、孩童體重未達預期的增加、幾乎每天覺得生命無價值或絕望、幾乎每天難以集中注意力(記憶或做出決定)、反覆想到死亡或正在考慮或計劃自殺。
-
2021-07-01 新聞.長期照護
不能出門像斷線 長輩更脆弱
新冠疫情讓人與人的交流,從實體轉為線上,對許多長者就像斷了鏈,憂鬱、焦慮、孤獨感大增,身心每況愈下,對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的台灣社會,是一項重大警訊。專家建議替長者安排替代性活動,或以數位設備協助他們與親友交流,增加疫情中的安定感。印度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疫情下八成六的長者會明顯情緒低落,八成三的長者難以找到生活意義。台中市前副市長、伯拉罕共生照顧合作社主席林依瑩透露,一位達觀部落八十二歲長輩,平常身體狀況雖不好,但可自我行走、到共生基地參加活動,但疫情下無法外出後,身體明顯變差,過幾天就住進加護病房走了。林依瑩說,最近長照群組內回報長者睡不好、這裡痛、那裡痛的訊息,較以往更頻繁。研究老人福利與照護的輔大社工系助理教授王潔媛說,很多長者的規律生活被打亂,不能像以前定時起床爬山、運動、搭遊覽車出遊,慢性病更嚴重後,造成人際孤立感與無用感。「長輩需要延續生活的一致性與穩定性,若不確定性太高,他們會很害怕,加上長者的脆弱性與不可逆性高,少了實體社交活動與人際連結,可能一退化就失智了。」宜蘭縣礁溪鄉德陽社區的藝術家姚玟設計「美學防疫盒」,讓長者在家手作就是一種方式。王潔媛建議長輩的同住家人,可陪他們做簡單運動,或每天「專注地」陪長輩聊天。林依瑩則說,政府可透過電視或廣播開設直播節目,讓長者call-in唱歌,「政府得思考,居家防疫若成生活常態,如何關心長者身心健康就成重要課題。」
-
2021-06-24 養生.聰明飲食
黑巧克力、全榖雜糧…10大快樂食物 幫助防疫紓壓
本土疫情三級警戒,許多人防疫居家上班上課,一個多月下來,不少人悶壞了,產生緊張及焦慮感,導致情緒失調。聯安診所營養師林宜槿建議,在疫情期間,可多攝取「10大紓壓快樂食物」,能夠幫助減緩這些焦慮及壓力。1.黃豆製品製造血清素重要的原料是「色胺酸」,黃豆富含色胺酸,可多攝取無糖豆漿、豆腐、豆干等黃豆製品,有助於血清素製造。2.乳製品牛奶、起司、乳酪、優格等富含色胺酸及鈣質,鈣能強健骨骼,也具有放鬆神經及肌肉效果。3.雞蛋雞蛋富含色胺酸,還含有大量的膽鹼,有保護大腦、幫助訊息傳遞的作用。4.全榖雜糧胰島素是色胺酸進入腦部合成血清素的重要關鍵,可選擇「低升醣指數」的全榖雜糧類,如地瓜、馬鈴薯、糙米、藜麥等,能幫助胰島素分泌。5.深綠色蔬菜深綠色蔬菜富含膳食纖維,有助腸道健康,正常分泌血清素。6.堅果堅果含有鋅、鎂、鉀、錳等礦物質,合成血清素需要「鋅與鎂」,成人建議每餐攝取1茶匙的堅果。7.牡蠣牡蠣的鋅含量高,男性每日鋅攝取量建議15毫克,女性為12毫克,幫助血清素生成外,也能提升免疫系統運作。8.芭樂人體在處於高壓的狀態下會耗損大量的維生素C,造成身體慢性發炎及情緒低落。芭樂維生素C含量高,紅心芭樂含量最多。9.深海魚類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天然的抗憂鬱物質,是深海魚富含Omega-3,像鮭魚、鯖魚、秋刀魚等,建議每日可以攝取1至2餐。10.黑巧克力黑巧克力原料主要由可可豆製成,可可富含許多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苯乙胺。建議每日可攝取20至30克的黑巧克力。
-
2021-06-08 名人.黃軒
居家防疫讓壓力鍋爆炸?醫籲當心新冠壓力症候群
由於疫情,全球都在推行「留在家𥚃,stay home 」,因為「家」,是疫情最安全的避風港。但人類,是很奇怪的動物。「大家天天在家,『家』,卻不一定是抗疫的快樂天堂。」A. 全球都在推行「留在家𥚃,stay home 」COVID-19 肆虐全球,各國專家陸續提出警告,「由於民眾因疫期無法外出或工作,將使家庭暴力發生的風險增加」。這些家暴數據,也真的隨著疫情爆發而一直增加,全球皆如此。例如巴西、西班牙、希臘等國,家暴專線通報數,都出現2成以上的增長。在疫情下,真實的氣氛⋯⋯在 2013 年,針對世界各地五大洲 42 個國家收集了 8943 份樣本(男性4013,女性 4887),在這篇研究結果中發現,在社交區域當中,人們傾向和陌生人維持 135.1 公分左右的距離,在和朋友相處時,則維持平均約 91.7 公分的距離,最後,在和伴侶相處時,則維持 31.9 公分的距離。而距離愈靠近,吵架的機會愈增加。原來天天「零距離」,不會確保「零吵架」的。「原本是避風港的『家』,在疫情期間,卻成了親情煉獄。」這些在COVID-19 疫情「壓力鍋」,炸出來的一切,我們專家學者,現在叫「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B. 在COVID-19 疫情「壓力鍋」,炸出來的一切去(2020)年進行的「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的一項研究,針對美國和加拿大7000名的一般民眾的心理測試。研究人員已經初步有了發現,加拿大和美國的民眾,目前已經開始有25%民眾,符合了這個新詞的出現,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CSS)!這些症候群表現在日常行為,會有完全莫名行為出現。C. 個人的壓力行為(Personal Stress Disorder)出現例如:1.常常追著COVID-19 劇情(不看了很焦慮,看了更焦慮)2.夜晚驚醒,起來檢查網路任何COVID-19 資訊3.產生易怒,情緒不穩、甚至歧視(Xenophobia)仇恨、心理變態 (psychopath)等等,至終引發暴力事件發生。4.對於身邊接觸的物品,產生了非常不安情緒(拿著瓶瓶罐罐,到處都在一直噴……)。D. 社會壓力行為(Social Stress Disorder)出現1.上學行為改變了,學生們很喜歡到學校,這情況已經不允許了,所有課程都設計在網上。2.上班開會模式改變了,取而代之要常用視訊會議確認工作。3.一群朋友再不能去shoppping 逛街或餐廳,紛紛在家,只有靠「吳伯益」或「婦胖達」,解決自己三餐溫飽和生活習慣的用品。4.這社會因為疫情,大部分都歸縮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也剝奪了人際關係真實的交流。有時你問這些人或勸這些人不要這樣,你會發現他們會聽了而莫名又不懂,反覆出現了不良適應的反應,其實,他們不是故意的,因為這些都會是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出現,不得已的壓力行為,我們得有「同理心」面對。在COVID-19 下,個人壓力行為模式出現、社會壓力行為模式出現,也就產生了這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E. 真實世界,被隔離(quarantine)了這同時也告知全球的人類,其實COVID-19 不只改變了人類的生命存活率或免疫能力,同時也正在改變人類的心裡行為。COVID-19 正在把全球的真實世界隔離(quarantine)了,我們全球紛紛祭出封城,封市,封國,封邊界,其實也封鎖了人心的一切,而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應景而生⋯⋯這個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發生在全球,告訴我們,這是目前活著的世界,我們唯有重新調整腳步,才能找到自己心裡壓力平衡(Stress Balancing)的適應。如何克服COVID 壓力症候群?F. 世界各地正在血淋淋上演生死離別面對全球COVID-19 大流行,世界各地正在血淋淋上演生死離別。人們不僅關心自己的健康和家人的健康,面對封城、限制行動、工作經濟停滯,開始影響每個人心裡情緒中。心理學家,創造了「COVID 壓力症候群」一個新詞,來描述疫情大流行下,民眾心理的情緒影響。G. 避免過度依賴社群媒體訊息整天在家,會有太多的COVID-19 資訊。有些人會產生了,強迫性一直反覆查閱社群媒體所有關COVID-19 的報導,以為這樣的行為會使個人情緒壓力受到很好控制。其實你可以:1.訂閱固定新聞報導,也就是訂閱你僅生活需要的每日新聞即可。2.每天只要檢查一次或兩次可靠的主流新聞來源。3.你的社群媒體,僅有最親密朋友和家人的互動訊息。4.在自己的社群媒體談正向力量的事情。5.你反過來,甚至可以教育或鼓勵大家一起面對COVID-19 。當我們在疫情大流行,或對某疾病感到不知所措時,現在人通常會嘗試在屏幕(電視、筆記本電腦、社群媒體等)中在找尋答案,而迷失了自我。已經有很多研究証明,一直在上網,人的腦筋會麻木,也會一直在虛擬世界尋找溫暖。而這個人情緒壓力,往往卻在關閉電視或關閉手機後開始出現。這就是為什麼這些網路沈迷,那麼會令人上癮。而每當我們離開網路時,心理就會感到被懲罰。其實你可以:1.在家起來走動,甚至運動,例如做體操。2.和家人玩棋盤遊戲或做拼圖。3.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4.和家人一起完成一項工作。5.窗邊遙看賞街頭或遠處景點。其實,以上一切,就是要叫你離開手機或電腦或電視。(當然你可以把手機封鎖在抽屜,僅固定的時間使用。)H. 促進良好的人際關係其實你可以:1.和家裡的人保持說話聊天,是緩解壓力和焦慮的最佳良藥。2.可以每天一起做家事、娛樂和祈禱,甚至每次只有幾分鐘。3.簡單的、有意的活動,可能例如一起洗碗,玩幾張紙牌,討論一天中最美好、愛護和支持彼此的生活。4.別忘記給朋友和遠方的家人打電話、發消息或發短信,以確保他們沒事,並加強了您人際關係的支持系統。I. 不意味著孤獨被隔離了社交距離安全或限制的行動,並不意味著孤獨被隔離了。如果您的情緒壓力失控,已經影響你和家人衝突,甚至自己有暴力傾向,其實可以尋求心理治療專業幫助。因為人們可能因為禁足或行動限制,得天天在家𥚃,悶悶不樂而情緒低落引起,若你有受到暴力影響,也記得尋求協助的。※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5-3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誰是無症狀感染者?MIT研究:對手機咳嗽就能精準判斷
新冠肺炎重點症狀「咳嗽」,與流感、一般感冒十分類似,一旦症狀出現時,恐難以分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發一款App,人們只要對著手機咳嗽,就能初步判定自己是否染疫。麻省理工學院(MIT)去年發表的研究發現,無症狀感染者並非毫無跡象可尋,他們的「咳嗽聲」與一般健康者,有著人耳無法分辨的差異。然而,只要透過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協助分析,就能進行判別。App使用簡便,準確度極高麻省理工大學研究團隊發表於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學會(IEEE)《醫療與生物工程(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研究者透過大量的咳嗽聲樣本及說話聲錄音來訓練這款人工智慧模型。結果顯示,它能辨認出98.5%的新冠肺炎患者咳嗽聲,針對無症狀感染者的辨別能力,更是高達100%。研究團隊正在將此人工智慧模型整合成使用者友善的App,未來若獲得美國食藥署(FDA)核准上架,將可以落實大規模應用在新冠肺炎的初步篩檢。不但無需任何費用,使用上也十分簡便、不具侵入性。民眾只要每天登入App,對著手機咳嗽,就可以立即得知自己是否可能已經染疫,並以此為據,判斷是否需要更近一步接受檢測。研究團隊成員之一布萊恩・蘇比拉那(Brian Subirana)解釋,若是每位進入教室、工廠或是餐廳的民眾,都事先透過這款App自我檢測,疫情的擴張就能大幅減緩,這也是這項檢測工具最有效的應用方式。最早用於診斷阿茲海默症事實上,早在新冠疫情之前,就有研究團隊進行利用演算法,針對以手機錄製的咳嗽聲診斷肺炎、氣喘的研究。麻省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則著手研發以分析咳嗽聲來偵測阿茲海默症病徵的人工智慧模型。除了眾所熟知的記憶減退外,也能偵測聲帶的退化、情緒低落等情形,更重要的是,能辨別肺部病變和呼吸表現的不同。研究者合併這三種不同面向的檢測,將其應用於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診斷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研究團隊開始設想,可將此系統用於診斷新冠肺炎。蘇比那拉解釋,咳嗽和說話兩者都會受到聲帶和周圍器官影響,「也就是說,當你說話的時候,一部分的說話聲音就像是咳嗽,反之亦然。」平時透過說話所獲得的資訊,包括說話者的性別、母語,甚至是情緒狀態,人工智慧只要透過分析咳嗽聲就能得知。蘇比那拉於是開始嘗試找出新冠肺炎與阿茲海默症在咳嗽、發聲相關的病徵中的相似之處。「我們證明了新冠肺炎患者發聲的方式會改變,即便是無症狀感染者也一樣。」研究團隊期望,這項初步篩檢技術如果能夠落實,並持續修正其精準度,新冠肺炎疫情很快就能過去。資料來源:https://news.mit.edu/2020/covid-19-cough-cellphone-detection-1029
-
2021-05-21 名人.陳旺全
預防方法/睡不好有失智風險 3撇步助好眠
新冠疫情升溫,防疫壓力大增,導致許多人的身心焦慮,影響睡眠品質,老年人容易引發失智風險。中醫權威、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19日首次舉辦線上課程,請民眾務必掌握「每晚11點到隔日清晨4點半」的黃金睡眠時間,這期間褪黑激素分泌最旺盛,若能按照生理時鐘、調整好睡姿睡好覺,可以放鬆身心,遠離失智症。養生睡眠防心血管疾病陳旺全以「睡不好會有失智風險,用養生睡眠姿勢助好眠」為題開講,並傳授三招助眠穴位按摩,線上聚集百位民眾同時觀看,互動熱絡。他指出,如果睡眠品質不好、腦神經受損、活力不足等,都可能加劇失智症發生。若是長期積存壓力,更要小心會有腦溢血、心臟病危機,但靠一招可以預防,就是「睡好覺」。陳旺全表示,腦神經細胞無法再生,有「壓力荷爾蒙」之稱的可體松,會隨著壓力增加而濃度上升,進而導致大腦中的海馬迴細胞死亡,引發失智症。血管型失智症是由腦血管疾病所引發,因腦內類澱粉斑過度囤積,造成神經受損壞死,且無法再生,連帶影響睡眠、記憶力衰退、情緒低落、憂鬱等。每日睡眠至少應7小時如何睡得好?陳旺全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日睡眠至少應7小時,每晚11點前入睡最好。睡眠姿勢依個人體質、基因、環境有所不同,睡前嚴禁吃太飽、喝刺激性飲料如茶或咖啡,避免睡太久造成腦部渾沌,好的睡眠品質,不僅可以紓壓,並有助體力恢復、活化腦力、增強記憶力。•課程採用「線上」以及「即時」兩大特點,民眾均無需外出,且可即時與專家提問互動。衛福部桃園部立醫院院長徐永年24日中午將上線解惑「醫院真的危險嗎?安全就醫指南」。其他專家包括北榮心臟內科醫師鄭浩民談「疫情上升造成胸悶不適,該怎麼處理?」、成大醫院老人科主任暨感染科主治醫師張家銘告訴大家「該如何保護長者?老人該打疫苗嗎?」等主題。完整課表、時間可查詢可查詢元氣網:https://pros.is/3gamvr或是WaCare遠距健康平台:https://reurl.cc/9ZMYLV。
-
2021-05-1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陪父母做失智檢查,心情好複雜?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失智老人」。一篇來自專門評估「認知功能」的神經科心理師,以她多年對這種病人與家屬的觀察,提出對家屬及照顧者的寶貴意見;一位資深身心科醫師,進一步說明失智老人的精神症狀可能引起家人與照顧者的困擾,尤其目前在台灣的許多家庭,這種照護工作常會落在具有語言與文化隔閡的外籍看護,更容易衍生出許多問題;最後一位神經科資深醫師追憶父親的年老、凋零帶給他的人生哲學,並由多年陪伴失智的老母,說出寓意深遠的這幾句話,「失智是一個現象,它可以不是一個問題,它可以是病,也不算是病。這個答案還需要有智慧的你親自去解答。」「認知功能評估」是神經科門診、記憶門診時常開立的檢查項目,許多抱怨記憶力衰退、腦力下降的民眾在就診時,醫師通常會建議接受這樣的檢查;許多疑似有失智跡象的人,也會被安排做這項檢查。身為神經科心理師,我的日常便是執行認知功能評估。由於民眾對此普遍較不熟悉,再加上如果是失智症病人,常伴有情緒及行為症狀,在評估過程難免會有意外插曲。筆者想藉由個人執業經驗,向大家分享一個印象特別深刻的經歷,也一同說明來醫院做認知功能檢查該注意些什麼?如何調整好心態,降低就醫時的緊張感,避免溝通不良,與醫療人員默契互動。焦慮無助的家屬一位年近90歲的奶奶,由兒子推著輪椅進到評估室。我習慣在病人與家屬移動進來的過程快速瞥一下病人外觀大致狀態。眼前的第一印象是:虛弱無力、反應遲滯、情緒低落、沒有動機的高齡長輩。按照正規流程,我請家屬在外等候,待病人完成評估後再請家屬入內。此時這名兒子突然說:「她不行自己在裡面啦!你控制不了,她等一下就會不配合。」「控制不了?」我心裡立即浮現幾個臆測,是會情緒失控叫罵?還是行為失控打人?但眼前這名奶奶的狀態看起來都不像是需要被「控制」。而身為心理師,對於人的下意識語言總是比較敏銳,不禁思考:是什麼會讓這名兒子用「控制」來形容自己的母親?在正式測驗開始前,我通常先用簡單的問題喚起病人的注意力,一方面觀察是否有足夠的溝通能力回應接下來的測驗題目。「奶奶你好,我現在要給你做腦力檢查,請問你叫什麼名字呢?」「……」這名奶奶呈現虛弱、呆滯、神情哀傷。我放慢速度,反覆問了幾次,奶奶才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名字。「好,那請問你是民國幾年出生的?」奶奶的反應仍然遲滯,停頓幾秒鐘才提起虛弱的聲音:「……我聽不到……聽無!」此時,眼看著奶奶一直回答不出來,一旁的兒子激動著:「媽,人家在問你,你要回答啊!」很多時候,我們在診間最怕的不是病人沒有反應或答不出來。這名兒子扯開嗓子,滿懷不耐的語調,穿透整間評估室。看上去是為了「協助」我做評估,但這樣帶有情緒的高分貝音量反倒讓這名奶奶越來越退縮、膽怯,整個人更是顫抖了起來……「媽!」兒子又一次的大聲疾呼。「沒關係!」我舉起手向這位家屬示意,請他在旁「陪伴即可」。如同上面所述,一般來說我們會請家屬在外等候,視情況同意家屬在旁陪伴,主要是考量到有些病人若一個人容易感到緊張害怕,家屬在旁陪同,病人能夠感到安心放鬆。然而最不樂見的是上述這種情況,家屬在旁陪同非但沒有安撫的作用,更無意間干擾了評估的進行,醫療人員還得一面安撫家屬激動的情緒。這不是賽跑,不需分秒必爭。這不是考試,不需力求完美。其實故事中這名兒子的心情,我當然能夠理解。可能是怕回答得太慢而耽誤時間,可能是覺得沒有回答會失了禮貌,可能是不想被認為程度很差。然而這個現象讓我不禁反思,為什麼病人跟家屬會這麼「高焦慮」?左思右想,歸結出兩大因素:時間壓迫感與文化氛圍時間急促感在這個什麼都講求高效率的社會,我們做什麼都講求快捷。錯過捷運,五分鐘後的下一班讓人感到度秒如年,網購可以早上訂晚上取貨;我們對時間的「經驗感」早已被重新定義。外加上台灣醫療資源的可及性高,特別在台北市,到大醫院就醫並非太困難的事情,掛號大廳每天皆呈現「門庭若市」的狀態。在就醫人數多的情況下,醫療人員在一個病患所能花費的時間自然就被壓縮,許多民眾也養成「速戰速決」就醫習慣。如此一來,需時40分鐘左右的認知功能評估,好像變成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文化氛圍有些家屬會在評估開始前對長輩說:「待會要給你考試喔!你要認真回答喔!」我理解家屬是出自於求好心切的叮嚀,要長輩配合一些。不知是否儒家文化使然,我們對考試這件事總是格外敏感,許多長輩一聽到要被考試,整個人都緊張起來,評估過程滿頭大汗、臉紅手抖。也碰過幾個小時候未受教育的長輩,認為自己沒念過書而感到相當自卑,覺得自己沒念書一定表現不佳。還有一些長輩則是在評估結束時問道:我考得如何?有沒有及格? 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之下,病人反而無法表現出真正的能力,就也失去認知功能檢查的意義。做檢查最重要的目的在於了解病人真實的能力水準,好讓醫師能夠給予適切的治療計畫。所以基本上我在開始評估前並不會告知這是一個「考試」。回到剛才的故事,這名奶奶後來在我的引導下漸漸放鬆下來,能夠聽懂並回答測驗題目;原本呆滯的眼神,開始會注意我的反應。我們看到這名奶奶的轉變,從一開始淡漠退縮到能夠進行互動,以下分享一些溝通技巧:1.溫和適當的撫觸:在病人同意的情況下,我會握握老人家的手,一方面喚起他們的注意力,一方面降低他們的緊張感。2.足夠的耐心:失智病人的感知及理解能力比一般人來得「鈍」,一件事情需要重複解釋很多次他們才會慢慢聽懂;他們的反應與表達能力也比一般人來得「慢」,所以需要十足的耐心去理解他們真正的意思。。3.不放大檢視錯誤:答對了,大大給予肯定;答錯了,不特別放大檢視。一旁的兒子看著奶奶的反應漸入佳境,開口對我說:「這次順利很多,你太棒啦!是你的功力好,不然去年帶她來測,不到一分鐘就出來說不行了。」此話一出,我更加能夠同理為什麼這名兒子在一開始進入評估室時,會說出那樣不信任的話,又為什麼會在奶奶答不出來的時候情緒如此激動。給彼此多一份信任,有助於醫病正向互動身為醫療人員,家屬平日照顧病人背後的辛苦與辛酸,我們感同身受。我們想讓家屬知道的是,在評估過程中的一些操作,背後皆有其考量,如同評估時所做的詢問,主要是在蒐集資訊、澄清現況,並非在拷問或身家調查。當醫療人員執行專業工作時,家屬如果能以信任代替質疑,以尊重代替干預,以開放合作的心態與醫療人員互動,相信整體醫療品質將有所提升,也能夠大大降低溝通不良產生的誤會,增進病人的福祉。
-
2021-05-05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警訊自我檢測/症狀表現多樣,失眠、憂鬱竟是巴金森氏症!簡易巴金森手指操自測
巴金森病無法治癒,九成以上為原發性巴金森,找不出罹病原因,在治療上是一段長達20年以上的漫長旅途。病友除透過藥物、非藥物、手術治療等改善動作障礙,那些易被忽略的非動作障礙症狀,如失眠、嗅覺喪失、便秘以及憂鬱、焦慮等情緒變化隱而不顯,治療的旅途上須兼顧身、心治療照顧。憂鬱的巴金森病 看不出來的情緒障礙巴金森病不亞於阿茲海默症,是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神經科主治醫師蔣漢琳說,巴金森病是因大腦中不正常的蛋白質累積,導致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不足,促使運動神經調節的迴路失靈,動作因而出現障礙,在執行上難以精準。而除了多巴胺以外,其他的神經傳導物質也會被影響,因而會產生憂鬱、焦慮等情緒症狀,卻很難令人直接聯想成與巴金森病相關。巴金森病表現多樣 綜合評估治療組合巴金森病愈早介入治療,能改善動作緩慢、手抖、肢體僵硬等動作障礙症狀,維持運動的正常功能,保有較長時間的生活品質,延緩失能。蔣漢琳表示,巴金森病的治療,目前有四類型藥物,皆以維持多巴胺的量與持久為主軸。第一類藥物為直接補充多巴胺、第二類為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第三類為阻止多巴胺代謝的分解酵素抑制劑,第四類為與其他神經傳導物質相關的藥物。蔣漢琳說,巴金森病患者症狀表現多樣,有些病友手腳不會顫抖、肢體不會僵硬、有些病友會提早出現步行障礙問題,或已伴隨失智,或同時有情緒低落等憂鬱狀況,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雖可稍微改善病患情緒,但如憂鬱較為嚴重,一種藥未必足夠,整體治療仍會依據藥物作用與副作用、年齡,或考量非動作礙障症狀、病患的耐受度等進行組合。考量病友的身心狀況,憂鬱、焦慮等非動作障礙症狀,有時會伴隨著動作障礙症狀出現,有時會在更早期,於動作障礙尚未出現前,病患就有憂鬱情形。隨著病程愈到晚期,部份病患出現精神、失智等狀況,與家人溝通出現障礙、藥物遵從度降低,照顧者需花費更多精力進行長期照顧。勿隨意停藥減藥 白白犧牲蜜月期其他治療方式,則包含非藥物治療如運動、復健等,或當藥物治療過了「蜜月期」,病友最擔心藥效區間變窄,藥效愈來愈不穩定,如當藥物濃度太高可能出現異動症,或當藥物濃度太低,身體想動卻動不了,突然斷電卡住,稱為「開關現象」。當治療出現開關現象,蔣漢琳說,部分符合條件的病患會開始考慮是否進行深腦刺激術,手術會於大腦植入電極和在左前胸皮下處植入電池刺激器,透過持續性的電刺激,減緩開關現象的發生。蔣漢琳說,由於初期藥物治療能大幅改善動作障礙症狀,能有好的生活品質,病患會有一段甜美的蜜月期,大約可維持五年的時間。但若未及早診斷、延遲治療,或自行調整藥物劑量甚至停藥,症狀將持續惡化,也會犧牲掉前半段的蜜月期,提醒病友勿隨意調整用藥,也呼籲民眾對巴金森徵兆提高警覺。巴金森手指操 簡易自篩快速判斷巴金森病包含十大徵兆,民眾可透過檢測量表自我評估,並觀察自身與家人在日常動作上,是否有不對稱的肢體變慢,或身體有無僵硬狀況,及休息靜止時手腳是否會不自主地顫動等,並不忘關心家人情緒狀況。 為鼓勵自我篩檢巴金森病,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建議50歲以上民眾,可透過簡單的「巴金森手指操」自我檢測,將右手伸直後打開手指,上下手指輕碰25下後,再換左手做,過程中如速度改變、動作變慢、停頓打不開或開合大小改變,可進一步確認後至神經內科就醫。蔣漢琳說,巴金森病雖無法治癒,但透過藥物、非藥物或手術治療等,病友的治療旅程已有長達20年、甚至30年的例子,鼓勵病友遇到藥物問題、開關現象時,積極與醫師討論、調整用藥。【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5-05 養生.聰明飲食
沒喝咖啡就頭痛、倦怠、無法專注…藥師解答「咖啡因戒斷」如何改善
一杯充滿香氣的咖啡,是許多人的清晨良伴,可提神醒腦讓人有精神,也是日常生活享受!然而,是否因為習慣性飲用咖啡,一天沒喝就出狀況,出現如頭痛、疲勞、昏昏欲睡、心情鬱悶或躁動易怒、難以專心、類似感冒般的症狀?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師吳尚樺於食品藥物管理署《藥物食品安全周報》「咖啡因戒斷不舒服,藥師建議善用標示循序減量」中提醒,若自我評估後發現上述症狀同時存在三種,可能就有「咖啡因戒斷症狀」。 咖啡因戒斷症(Caffeine Withdraw) 突然停止或減少攝取咖啡因的24小時內,出現以下症狀達三種以上,那你有可能是咖啡因上癮。 頭痛、明顯疲倦或倦怠、容易躁動、情緒低落、無法專注、嘔吐、肌肉酸痛等。 攝取咖啡因多寡,確實會影響身體 咖啡因對身體的影響?吳尚樺指出,咖啡因對身體,因個體差異、攝取量與持續時間而不同。通常攝取30~300毫克的咖啡因,在休息狀態下,可提高警覺性與縮短反應時間;但重度攝取對於較敏感的族群,則可能觸發心律不整。 此外,咖啡因會刺激腸胃道平滑肌蠕動,可能有助於改善便祕情況。然而女性攝取過多的咖啡因,可能會降低骨密度、增加骨折風險,特別是鈣質補充不足的人,且咖啡因也會增加排尿量與次數,若有頻尿困擾的人建議減少攝取。 找出自己適合的咖啡因建議攝取量 到底一天可以攝取多少咖啡因呢?吳尚樺說,每個人用來代謝咖啡因的肝臟酵素能力強弱不同,加上身體狀況的差異,對於咖啡因適合攝取量也大不同。歐盟建議成人每日不超過300毫克,孕婦不超過200毫克;若有心臟病史、腸胃不適、失眠等問題,則應避免或減少。 建議可以透過市售現煮咖啡的紅黃綠標示,區分一杯的咖啡因含量:紅色為一杯含201毫克以上;黃色為101-200毫克;綠色則為100毫克以下。除了咖啡以外,紅茶、綠茶、能量飲、熱可可、可樂、巧克力棒也含有咖啡因,若合併使用,需注意總攝取量。此外,綜合感冒藥常添加咖啡因來改善頭痛症狀。 避免戒斷症,從記錄咖啡因攝取量開始 想避免咖啡因成癮及對抗戒斷症狀,吳尚樺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閱讀咖啡因含量標示並加以計算。他進一步說明,大眾應該要有警覺性,通常戒斷症狀會發生在停用或攝取量降低至每天100毫克後1天之內,且持續2~9天,過去攝取越高,不舒服的症狀會越嚴重。 當戒斷症狀發生時,可使用低咖啡因的咖啡、花草茶等飲品取代,或是每週降低10%的咖啡因攝取量,並用日記記錄。吳尚樺呼籲,面對戒斷症狀的不適,可找出調節情緒壓力的方法,像運動、聽音樂,加上充分休息、養足精神,一定能逐漸降低戒斷症狀帶來的煩躁與疲倦感。 【延伸閱讀】謠言破解!網傳「有腎臟病不能吃香蕉」,是真的嗎?專家來解答降血壓吃芝麻有效?健康8問題能靠芝麻改善!專家分享簡易3食譜,讓芝麻更美味減肥不想吃白飯?營養師:可換成5種食物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1-04-23 養生.健康瘦身
刻意不吃早餐無法減肥 營養師建議理想早餐吃這些
不吃早餐容易瘦?打亂飲食規律更易胖 近期斷食減肥法相當風行,不少人選擇不吃早餐當減重。嫚嫚營養師指出,吃早餐或不吃早餐的說法,目前莫衷一是。過去有英國專家出書推廣「不吃早餐」造成熱烈討論,然而細究其重點在於避開過多添加糖的早餐穀物、麥片等碳水化合物,並非指所有食物都不能吃,「早餐沒有那麼可怕!」 嫚嫚營養師受訪表示,吃不吃早餐確實因人而異,必須配合日常作息及生理時鐘,如果是習慣晚起的族群,省略早餐而一天只吃兩餐,仍可維持正常生理機能,未必一定要吃早餐。如果想採取168斷食法,省略早餐確實比較容易執行,也能幫助控制體重。 相較之下,打亂飲食規律易造成體重增加。嫚嫚營養師指出,美國2017年曾進行研究,找來49名原本不吃早餐的女性,讓她們吃早餐一個月後,體重竟增加了0.7公斤。營養師提醒,如果不吃早餐,但平常生活習慣不良,愛吃宵夜或晚餐攝取過量過飽,還是會讓體重上升。 刻意不吃早餐 小心下一餐報復性進食 已經習慣吃早餐的人,不吃早餐較容易變瘦?嫚嫚營養師指出,對平日作息規律的人而言,吃早餐有如「儀式感」,是開啟一天工作的重要環節。倘若習慣吃早餐卻刻意控制不吃,容易造成情緒低落,甚至在午餐時「報復性進食」,反倒容易吃下更多食物。 嫚嫚營養師表示,早餐除了有助維持作息,也是養成規律排便的良好方式,許多人吃完早餐後會產生便意,尤其國人便秘問題嚴重,規律吃早餐能起到幫助排便的效果。不吃早餐的人也可在起床時喝水,同樣能促進腸道蠕動反射。 此外,糖尿病與糖尿病前期的族群,固定飲食相當重要,嫚嫚營養師說明,相關研究曾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若不吃早餐,午餐和晚餐的飯後血糖更容易上升,造成「次餐現象」,因此三餐規律對血糖有問題的族群非常重要。 用餐間隔4-6小時 避免胰島素過量分泌 嫚嫚營養師建議,習慣一日三餐的族群,每餐之間建議間隔4-6小時,除了讓腸道消化上一餐的食物,減少消化道負擔之外,也可以讓血糖平穩。進食時會促使胰島素分泌,持續進食會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多,除了讓胰臟勞累,胰島素過多也會促進脂肪累積。 以往建議「少量多餐」原因之一是攝食產熱效應,消化器官在運作時也能產生熱能,消耗體內的熱量,但如果攝取不健康食物,少量多餐仍然可能造成體重增加。嫚嫚營養師提醒,過量進食容易讓胰島素亂分泌,身體也無法正常休息,更有可能出現肥胖問題。 吃完早餐就昏昏欲睡?麵包配奶茶「母湯」 很多人吃完早餐很快就感覺昏昏沉沉,嫚嫚營養師表示,吃完早餐就想睡主因是「碳水化合物太多」以及「早餐內容太簡單」,比如麵包配奶茶、饅頭配紅茶、只點一份鐵板麵或炒麵,或是只吃水果和麥片等等。早餐中過多的精製碳會化合物會使血糖快速上升、血糖不平穩、胰島素過高,更容易在中午前感覺想睡覺。 嫚嫚營養師建議,理想的早餐要攝取到蔬菜類、蛋白質類以及複合性碳水化合物,可以選擇有包蔬菜或生菜的烤雞腿三明治,或是加蔬菜的蛋餅。飲料則建議無糖豆漿、優酪乳、無糖拿鐵、無調味鮮乳等。 早餐如果吃不到蔬菜時,嫚嫚營養師建議增加蛋白質攝取,例如蘿蔔糕加荷包蛋搭配無糖豆漿,或是鮪魚蛋三明治、鮮魚湯、吐司加水煮蛋、地瓜配無糖豆漿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澱粉類則可以挑選地瓜、全麥吐司、雜糧麵包或是全麥麵皮的蛋餅,都屬於非精製的碳水化合物。 加工肉品含糖飲料 地雷早餐恐愈吃愈胖 每天吃早餐卻愈吃愈胖,精神也容易不濟?嫚嫚營養師提醒,兩大類早餐要盡量避免,第一種是加工肉品,如培根、火腿、熱狗、肉鬆、香腸,除了有致癌風險也含有過量的油鹽糖。第二是含糖飲料如大冰奶、加糖紅茶、調味乳等,油與糖的含量太高,也不利於減重。 嫚嫚營養師指出,許多人的早餐組合含有過量精製澱粉,比如漢堡麵包、油條、燒餅、白吐司、燒餅、可頌麵包、薯餅、薯條、鬆餅、巧克力吐司,有心要減重的族群,建議要避免選擇這些食物。 被視為相對健康的果汁,由於纖維已被榨斷,變成相當容易吸收的糖份,只適合牙口不好的年長者,一般人建議直接吃水果。 早餐只吃蛋白質能變瘦?營養師建議這樣吃 早餐只吃蛋白質就會瘦嗎?嫚嫚營養師認為並不一定,但早餐只吃蛋白質確實相對容易執行,也有增加飽足感、幫助血糖平穩等作用,除此之外,還須注意食物烹調方式,盡量減少油炸、油煎如炸豬排漢堡、卡拉雞腿堡等。也建議加入蔬菜攝取量,例如牛蕃茄、小黃瓜等等。 有些人採取計算熱量來減重,嫚嫚營養師表示,挑對食物、吃對份量才是重點,食物以天然、原型最好。份量則用比例理解更容易,早餐可以吃一個掌心大小的蛋白質份量,約為一顆蛋、一份掌心大小的雞腿排或是一杯240cc的豆無糖豆漿,再搭配一個拳頭大小的複合性碳水化合物,如中小型地瓜、6湯匙燕麥片、1-2片全麥吐司等等。 營養師提醒,早餐並非不能吃,重點是挑選正確食物、吃對份量,同時避開含有過多油份糖份,以及高熱量和高含鈉量的食物,一樣能夠吃得健康並幫助維持理想體重。 《延伸閱讀》 .缺鐵易疲倦、掉髮、生病 紫菜蛋花湯等5湯品有助補鐵! .提神吃什麼?營養師點名5食物:調節神經促進大腦血流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4-17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超前部署 預防腦中風健檢、減重、戒菸等方法不能少
一位39歲男子長期抽菸,因工作需求在外飲食及生活作息不正常,日前工作時突然右手麻、頭暈無法說話,送醫診斷為腦中風。衛福部桃園醫院病房護理師蘇美鳯表示,衛福部統計108年10大死因腦中風高居第4,而且復發率高,帶給家庭負擔與壓力,病人也容易出現自尊、情緒低落的問題。腦血管疾病又稱為腦中風,為腦部血管產生阻塞或出血情形,造成暫時性或永久性腦損傷,常見的症狀如肢體會突然一側無力或麻木、口齒不清或流口水、語言表達障礙及臉部有歪斜情形等,若有以上症狀就要馬上就醫,以爭取黃金治療時間。蘇美鳳說,根據臺灣腦中風復健治療指引,腦中風依發病時間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及慢性期,前三個月為黃金復健期,病人、家屬與復健師討論後要儘早訂定復健計畫,循序漸進協助病人患肢運動,每日2至3次,每次30分鐘復健運動及協助肢體正確擺位,並透過助行器、拐杖等輔具依病人能力慢慢進展至主動運動,使病人能恢復最佳日常生活功能。蘇美鳳指出,現代人生活型態、飲食習慣使腦中風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危險因子包括高齡、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及抽菸等因素,預防方法為定時健康檢查,40歲以上每3年定期檢查 1次,65歲以上每一年檢查 1次。有三高問題,須就醫配合藥物治療及定期回診檢查,同時維持健康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維持在18至24之間,腰圍男性小於90公分、女性小於80公分。其他還有規律運動、控制飲食、不抽菸不過度喝酒,透過生活上的改變,養成良好習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遠離腦中風。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1-04-08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警訊自我檢測/手抖、行動慢…恐罹巴金森氏症,一張表自我檢測
● 巴金森氏症是不可逆的神經退化性疾病● 典型症狀:行動慢、肢體僵硬、手腳顫抖● 及早發現治療,可改善症狀、延緩失能金曲歌后詹雅雯確診巴金森氏症,令人驚訝。此疾病除了會有肢體僵硬、手抖等動作障礙外,也會有憂鬱、便祕或腸胃不適等非動作障礙症狀,因病徵不易判斷,部分病患經半年到一年才確診。醫師提醒,若民眾身體出現疑似症狀時,可以先進行巴金森自我檢測,並至神經內科接受進一步檢查診斷,及早確診治療,可延緩失能。動作障礙 典型三大症狀4月11日為世界巴金森日,此疾病不亞於阿茲海默症,是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祖功表示,巴金森氏症的致病機轉是大腦黑質部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導致運動功能失調。典型的三大症狀為病人行動變慢、肢體僵硬、手腳顫抖嚴重,統稱為動作障礙症狀。臨床統計,約八成巴金森氏症病人手部會顫抖,「慢動作」是診斷新病患的臨床依據,不過,亦有非動作障礙症狀經常被忽略。林祖功解釋,當動作障礙出現,代表多巴胺神經細胞已退化約七成,也會造成自律神經退化,早期還會出現憂鬱、焦慮、嗅覺改變、腸胃不適、便祕、失眠等非動作障礙症狀。若能及早用藥治療,約有三成機率可同時改善動作及非動作症狀。夢中吼叫 出現激烈動作國內外研究證實,這些非動作障礙早期症狀也是前兆,病人在發病前十年,可能常焦慮或頻繁作噩夢,甚至出現激烈的睡眠動作,會在睡夢中大吼大叫或拳打腳踢等,更有五到六成的病人常便祕,十年後有可能罹病。林祖功說,這些症狀若頻繁且反覆出現,是一種預警機制,尤其當動作愈來愈變得緩慢時,提醒民眾可透過「巴金森自我檢測表」,從步行、社交等日常生活中察覺異常。50歲以上 可先自我檢測隨著病程愈到後期,日漸嚴重的症狀將使病人的臉部表情僵化、起步或平衡困難,腳部會因顫抖而難以放鬆,看似簡單的事情,執行起來非常困難,導致病人情緒低落、憂鬱且感到挫折,需要家人細心陪伴,走過這段長期照護的日子。林祖功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可透過簡單的「巴金森手指操」自我檢測,將右手伸直後打開手指,上下手指輕碰25下後,再換左手做,過程中如速度改變、動作變慢、停頓打不開或開合大小改變,可進一步確認後至神經內科就醫。醫學辭典/巴金森氏症1817年英國詹姆士.巴金森醫師發現六位老年人有行動緩慢、肢體顫抖、肌肉僵硬、步伐拖曳等症狀,投入觀察及記錄此疾病。為紀念其卓越貢獻,將此病症命名「巴金森」,並以他的生日4月11日定為「世界巴金森日(Parkinson's disease)」。此疾病好發於60歲以上,40歲前發病屬於早發型巴金森,呼籲民眾定期檢查、積極治療。【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4-05 該看哪科.耳鼻喉
快測量頸圍!男性>43、女性>38公分小心罹一疾病
每個人不分性別、種族、階級都需要睡眠,然而全球卻有20億人口有睡眠障礙。睡覺打呼不只擾人清夢,還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睡覺時氧氣吸入不足,血氧量太低會造成白天精神不佳,睡不飽脾氣暴躁、專注力下降、反應變慢,長期還會造成心血管及新陳代謝疾病,睡不好很可能會引發致命危機。頸圍過粗、打呼、肥胖 都可能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睡覺時打呼的問題很普遍,許多人都以為習慣就好,事實上極有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男性多於女性,好發於40歲以上、BMI>27、鼻息肉、鼻中膈彎曲、下巴後縮、扁桃腺肥大者,楊聰財醫師提醒,肥胖者因呼吸道狹窄,更容易打呼,民眾可以測量自己頸圍,男性>43公分、女性>38公分都為高危險群。睡眠檢查不用非到大醫院 身心科、耳鼻喉科診所也行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在睡覺時會發生上呼吸道反覆性塌陷,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變淺且需要費力,也就是打呼,嚴重恐會造成氣道完全堵塞,引發窒息致命危機。一般人面對打呼,想到的多半是需要至大醫院的睡眠中心過夜,才能得到種種數據,多半會覺得麻煩而選擇不去治療。楊聰財醫師表示,其實可先至住家附近診所檢查,不一定非要到大醫院。由於睡眠呼吸中止症容易造成睡眠障礙,睡不飽更容易有情緒問題,如焦慮、注意力下降、情緒低落暴躁、判斷力變差,因此很多人在未察覺病因前也會至身心科就醫。楊醫師說明,除了精神症狀之外,男性患者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還會引發高血壓、心臟衰竭、胃食道逆流、性功能障礙等,應就醫妥善治療。打呼問題先測柏林問卷 輕度患者側睡枕可解套輕度患者可使用側睡枕、並保持側躺,避免呼吸道往後塌陷,就能明顯改善打呼;中度患者一般會使用非侵入性治療,佩戴陽壓呼吸器,若是重度患者,則必須至大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甚至開刀。但楊聰財醫師提醒,開刀手術屬於侵入式治療,也有復發的可能。民眾或枕邊人若有打呼問題,可以先做「柏林問卷」,總得分大於2分就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建議盡速治療。畢竟睡眠為人類健康的基礎,不要過度依賴藥物、提神飲品,楊聰財醫師建議睡好覺、避百病。(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睡覺會打呼是5大疾病高危險群! 中年男性、更年期後女性要注意 ·每5個人就有1人會失眠! 4常見原因你是哪一種?
-
2021-03-28 養生.人生智慧
70歲的呂老太太晚年喪偶意志消沉 心理師建議:3種方式排解悲傷,好好生活!
70歲的呂老太太和先生相當恩愛,未料先生不敵癌症病魔,兩年後過世。原本樂觀開朗的老太太變得意志消沉,不願出門,只要憶起先生就淚流不止。在悲傷輔導三到五次後,老太太主動報名最愛的唱歌社團,因她知道,若先生還活著一定支持她參加。她每次唱歌,彷彿先生就陪在身邊,這讓她豁然開朗:「我還是能過著有品質的生活。」輔導呂老太太的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葉北辰說,高齡者會經歷許多身邊同儕的凋零,因此對失去配偶這件事,或多或少都有心理準備。但晚年喪偶,多數人仍會如呂老太太一樣哀痛欲絕。特別是夫妻相互依賴性較高,例如夫妻有人行動不便,出門必須一起行動,那麼喪偶後的心理衝擊通常也比較大。葉北辰提醒,高齡者長年陪伴生病的配偶,會犧牲很多自己的時間長期照顧。一旦配偶過世,多半不會覺得「自由了」,反而會因失去照顧者角色,又失去生活重心,悲傷和失落感更沉重,不比因意外而喪失配偶的衝擊來得小。然而,身心是交互影響的,心理壓力會耗掉很多能量,長期影響免疫系統功能,加上情緒低落難免憂鬱,不想動、不想吃。喪偶的老人家若原本身體就有病痛,恐更加顯著。葉北辰認為,面對悲傷最好的方式,是帶著悲傷重回生活正軌,像呂老太太一樣過上有生活品質的日子,不必強迫忘掉逝者。第二是透過各種方式懷念對方,例如用書寫繪畫等,表達對配偶的想念,或是給自己的一份安慰和打氣,將心中的「想法和感受」具體化。第三則是建議長輩能創造一個追思配偶的儀式,例如接續過往彼此想做但還沒完成的事,因為「儀式感」有助於處理心中的悲傷。如此一來,難過的感覺就不會胡亂在心中盤旋不已。葉北辰也給中年子女幾項忠告。他說,請先處理自己的哀傷,同時接納遭心理衝擊的長輩。因為很多子女不允許自己悲傷,所以阻止長輩難過,到頭來其實是擔心長輩的情緒引發自己的哀慟。他也建議子女安排長輩新的生活重心,並提供有品質的陪伴,例如每天晚上給一個擁抱,話不必多,讓長輩有安全感就好。可買一套舒適的衣物、抱枕或小被子,甚至是適合的沙發座椅,生理的舒適度也可提升安全感。葉北辰提醒,千萬別對喪偶老人家說有道理的話,例如:「人都會走的」、「你要振作起來」、「人死不能復生」等,雖然有道理,但完全沒效果。「建議站在喪偶長輩的角度,安靜傾聽他想說的話,讓他知道你認真聆聽,這就夠了。」
-
2021-03-24 癌症.癌友加油站
歌手朱俐靜、邰肇玫 癌後愛上不完美的自己
●罹癌讓人學會更愛自己、更懂珍惜●朱俐靜認為,癌症不是老人專利,定期健檢才不會留下遺憾●邰肇玫當志工分享罹癌心路歷程,才會更愛自己也愛別人罹患癌症,會是什麼心情?像心理動力學理論從否認、憤怒、接受到適應四個階段?還是默默垂淚、自怨自艾?這些理論上會出現的情緒,朱俐靜和邰肇玫都沒有,反而因為罹癌,更珍惜現有的一切,更體會生命的意義。身體疲累 發現罹患乳癌39歲的朱俐靜,一向是個乖寶寶,從小就學鋼琴、對自我要求極高,拿下超級偶像第三季冠軍出道後,憑藉爆發性唱腔和甜美外型,廣受歌迷喜愛,她也兢兢業業、不敢有一刻的鬆懈。前年底忙完尾牙場後,她自覺身體疲累,怎麼休息都不會好,按摩、泡湯也都沒改善,就醫後赫然發現罹患乳癌,當時陪她就診的姊姊擔心的直說:「怎麼會搞成這樣?」她卻只是淡然回應:「都這樣了,那就配合醫師吧!」直到治療期間,出現蜘蛛網狀皮疹等副作用,她才開始有情緒上的波動,擔心這是怎麼了?會不會好?心情跟著起起伏伏。調整心態 學會放過自己她也因為體力大不如前,一度情緒低落,甚至懊惱自己的表現不佳,幸好工作夥伴的體貼與關心,讓她感受到滿滿的愛,很快就調整好心態,也學會放過自己,讓自己不夠好也可以。「壓力背久了,就忘記它其實滿重的。生病就像老師一樣,教會我重新看待人生。」朱俐靜透過癌症,重新認識自己,不再工作滿檔,飲食只吃原型、新鮮食物,她更體認,癌症不是老年人專利,年輕人也要做好身體保健、定期健檢,才不會「千金難買早知道」。如廁掉血凍 子宮內膜癌也罹癌的民歌手邰肇玫,則是樂天的大姊大,什麼事都大而化之、不以為意。已屆更年期的她,經血仍滴滴答答流不停,她也不覺得奇怪,直到如廁時掉出豬肝般的血凍,才驚覺不對勁,就醫發現已是子宮內膜癌第三期。家人擔心落淚,她卻無驚無恐,因為相信自己一定會好起來,不好的東西切掉就好。化療期間她頂著大光頭,照常到病房當志工,鼓舞跟她一樣的病友,只要有需要她的活動,都積極參與。對她來說,當志工分享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生命本來就有很多痛苦,每講一次痛一次,就過濾整理一次,越講就越不會糾結,講到後來,我能分享的越來越少,因為痛都化解掉了!」鼓勵癌友 當志工好得快邰肇玫也在罹癌期間,以自己為例談病人角色,拿到碩士學位。撐過癌症最危險的前五年,邰肇玫已經算是「畢業生」,她鼓勵癌友「出來當志工好得更快!因為當志工要愛別人,你才會更愛自己,要愛上自己的每一面,才能幫人打氣。」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 癌症高峰論壇3月27日(六)、3月28日(日)10時起全程直播,請鎖定元氣網粉絲團直播留言抽總金額2萬元禮券!
-
2021-03-21 癌症.癌友加油站
2021癌症論壇/朱俐靜:癌症是老師 教我接納不完美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聯合報、中央健保署、國民健康署共同舉辦「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癌症高峰論壇」,將於3月27日、28日舉辦連續兩天的線上演講。邀請22位癌症領域權威開講、兩位藝人分享癌後心情。精彩預告元氣周報搶先看,完整內容請準時鎖定線上直播。纖瘦的身軀卻能唱出極具爆發力的歌聲,這巨大的反差,是朱俐靜給人的第一印象。從「超偶」出道12年、出過多張專輯的她,在今年的新專輯發表會上,拋出罹患乳癌的震撼彈,嚇壞眾多愛她的粉絲們。「這個病根本就是像個老師,一直在教我很多事情。」朱俐靜溫柔地說著自己罹癌過程,沒有否認、沒有憤怒、沒有憂鬱,有的只是自我省思:「如果我的生命裡面沒有發生這件事,我就會一直用我原來的模式,少了很多不同的思考方式。」學會放過自己,用舒服的狀態接納一切。朱俐靜說,自己是在前年底連續一、兩個月感到體力變差、身體痠痛,休息也無法改善,就醫才發現罹患乳癌,當下她只是淡淡的問醫師接下來該做什麼,然後聽醫師的話乖乖配合。治療期間,她的心情才開始有起伏,會隨著藥物副作用忽上忽下,「腿的皮膚出現蜘蛛網狀的紅疹,時有時無,當時對任何小事都很介意。」罹癌後,她曾情緒低落,因為體力大不如前,甚至因為帶病工作、無法預期身體狀態,錄製歌曲的表現不如預期,「以前會逼自己一直重來,從天亮錄到天黑,錄到完美為止。」生病後,大家都很體諒她,狀態不好就Let it go、乾脆去吃飯或休息,不給她壓力,就是這樣舒服的狀態與心情,讓隔天的錄音反而很順利。她也因此感受到需要幫助與接受幫助,原來都是一種愛的表現,不再凡事逼緊自己。重新檢視人生,找出內在壓力,學會和身體對話。學會不拿過去為難自己、不凡事都跟之前做比較,想通之後,她的心情好轉很多。「以前都以手邊的事優先,想一氣呵成做完,吃飯休息都可以忽略,連搭車都不敢睡,怕醒來要重新開嗓。」就是這樣硬撐,讓身體終於吃不消。朱俐靜重新檢視過去的人生,發現自己總是習慣忽略內在壓力,「壓力揹久了,就忘記它其實滿重的。」癌症就是身體的求救訊號,她聽到了,也給予回應:開始放慢腳步,不再工作滿檔,飲食只吃原形、新鮮食物,也透過靜坐冥想跟身體對話。正如她新專輯內的歌曲「不完美的完美」、「不夠好也可以」,朱俐靜在收歌時聽得淚流滿面,因為從來沒有人說過,不夠好沒有關係,而且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努力、好還要更好,生病就像老師一樣,教會她重新看待人生。把握當下,呼籲年輕人別忘健康檢查的重要性。「當本質不是那麼完美時,感受完不完美卻是自己可以決定的。當你決定賦予100分的意義跟感受,它就是一種完美。我期許自己繼續保持覺察,今天狀態好,也不保證明天會好,所以在每個當下把握機會,抓住重要與想要的,這就是我現在的人生計畫。」朱俐靜笑得甜美,發自內心的覺醒,讓罹癌這件事對她已然雲淡風輕。朱俐靜也坦言,從沒想過癌症這件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她沒有家族史、飲食也一向克制,而且還年輕,唯一忽略的是沒有定期健檢,也因此她特別呼籲年輕人,別忘記健檢的重要性,也別忘記適時的放鬆身心,別等到身體抗議了,才千金難買早知道。朱俐靜年齡:39歲癌別:乳癌癌齡:1年婚姻狀況:未婚經歷:超偶第三季總冠軍代表作:存在的力量給癌友的一句話:壓力揹久了,會忘記它其實滿重的,不要凡事逼死自己,不完美也是一種完美。
-
2021-03-20 養生.家庭婚姻
「爸媽都比自己想像中更需要孩子陪伴」孩子長大離家出現空巢症候群,做好這件事空巢不空心
人們常說,養孩子就像放風箏,把線放鬆,風箏才能飛得更高,但無法清楚看到風箏美麗的花色,難免會寂寞。50歲的阿晴晚上6點半回到家,孩子都到外縣市讀書、丈夫忙碌晚回家,面對空無一人的房子,想找個伴聊,電話一接通「孩子,媽媽想你了。」孩子離家 出現空巢症候群「媽,我在忙,稍後打給妳。」「我一直很想你,你都不想我。」阿晴氣孩子不想她,說著說著就哭了,心碎的她愈來愈憂鬱。松德診所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說,阿晴的情緒來自於空巢期,孩子長大有主見,父母感覺不再被需要,甚至有父母在孩子上大學會再拚一胎,延續自己的重心。不只媽媽會因空巢期情緒低落,其實爸爸也會,但有些父母並不知道那些失落感等壞情緒從何而來。林萃芬說,當孩子有主見時,如果父母會感到不舒服,孩子假日與朋友出去玩、不陪家人,開始減少家庭活動,不被需要感會強烈跑出來,這些其實都是「空巢症候群」常見跡象。找到定位 不是只填滿時間每年暑假的到來,就意味著有一群大一新鮮人將出國或到外縣市念書,同時一群空巢期新手爸媽也隨之產生。「爸媽都比自己想像中更黏孩子、更需要孩子陪伴。」林萃芬笑著說,爸媽可事前做心理準備,常常告訴自己孩子獨立,是教養孩子的責任告一段落,生活重心終於可以回到自己身上。爸媽為了張羅孩子食衣住行育樂,總有忙不完的事要處理,林萃芬說,空巢期爸媽最常說的話就是,時間變得太多了。很多人會誤以為,避免空巢期最好的方法是把多出來的時間填滿,但事實上,應該要再次找到自己的定位在哪裡,孩子獨立是父母人生下半場生命意義的起始點。林萃芬說,每個人在人生舞台上,會同時扮演許多角色,是某人的伴侶、是某人的知心好友,但過去可能「爸媽」這個角色出場過於頻繁,其他角色漸漸被遺忘,孩子不在家後,建議爸媽可以找回自己最喜歡的角色,如妻子或姊妹淘享受人生。重返熱戀 做夫妻喜歡的事孩子出外讀書不在家,是爸媽重返熱戀期的好時機,假日時間規畫兩人行程,看看電影、到餐廳用餐,彷彿回到年輕時的約會。林萃芬說,常遇到爸媽因為孩子不在家,一懶散就什麼都不做了,爸媽還是可以繼續安排家庭日,規畫夫妻兩人都喜歡的活動。透過視訊 不黏孩子一樣親 林萃芬鼓勵重心回到自己身上的橘世代,正向看待空巢期,夫妻兩人可以共同討論「一直想做,但因孩子而沒做到」的人生清單,也可以單純做自己喜歡的事、上喜歡的課程;到外縣市念書的孩子會有自己的世界,想孩子時,爸媽可以透過視訊,偶爾和孩子聯繫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