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聽健康
國內近期歷經Omicron病毒肆虐,當「確診」成為日常生活一部分,許多人也從染疫、隔離後慢慢回到職場,回歸正常生活。但國外研究發現不少患者會留下「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群,包括揮之不去的疲倦、喘、咳嗽、腦霧等,這可能也是國內患者即將面臨的問題,不少醫院開設染疫康復後整合門診,供患者追蹤諮詢。
依照世衛組織預估,近兩成確診者會出現「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群,在發病後三個月內仍有疲勞、咳嗽等不適症狀。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預測,台灣將在七、八月湧現一波「長新冠病患」高峰期,屆時將有數十萬人需要持續接受治療。
● 常發生在發病後三個月內,症狀持續二個月以上。
世衛組織官方公布資料顯示,「長新冠症狀群」通常發生在發病後三個月內,症狀持續二個月以上,且無法用其他診斷來解釋病因,常見症狀為疲倦、呼吸困難、咳嗽不止、胸痛、嗅味覺喪失、發燒、記憶力與注意力降低等等,且持續時間從數周到數月都有可能,所幸隨著時間,大多數患者症狀逐漸獲得緩解。
黃立民指出,長新冠症狀群好發於「急性期嚴重者」,確診之初症狀愈嚴重,之後風險就愈高;如果急性期症狀不嚴重,但兩、三個月後還是可能出現長新冠症狀群。
● 病毒雖排出體外,但已傷害器官組織。
許多專家認為,新冠將流感化,症狀輕微,跟感冒差不多,但也沒見流感後出現「長流感症狀群」。黃立民解釋,導致長新冠症狀群原因,可能在於確診者在染疫急性期,身體遭到病毒攻擊,傷害到器官組織,並且留下傷痕,幾個月後症狀逐漸浮現。
黃立民說,染疫者康復後病毒排出體外,但當時病毒造成的傷害,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才慢慢表現出來,這就是一種致病的機轉。
● 整合門診追蹤康復者,多出現疲倦、注意力難集中。
歐美國家疫情走在台灣之前,累積眾多長新冠症狀群個案,臨床顯示,除了最常見的容易疲勞、咳嗽不止,其他不適症狀超過兩百種。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劉佳鑫表示,三總整合門診追蹤129名新冠康復者,進一步分析Omicron確診者後遺症,主要為疲倦、注意力無法集中、情緒低落、睡眠障礙。
例如,一名36歲女性工程師近期確診,雖為輕症,但後續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明顯退步,主管、同事才剛跟她討論過某件事,但她轉身忘記,工作表現大不如前。
另一名39歲現役男性軍人,原本體能一級棒,3000公尺、仰臥起坐、伏地挺身等體能測驗,輕鬆過關,染疫之後,病情屬於中症,即便康復出院,體力大不如前,一跑就喘,無法通過體能測驗,造成工作、生活上極大困擾。
● 確診後一個月仍不適,應求助新冠整合門診。
劉佳鑫提醒,若確診後一個月身體持續不適,就應提高警覺,可能是長新冠症狀群,如果影響到日常生活及工作,應積極至新冠整合門診尋求協助。
台灣如何因應「長新冠」病患高峰期?黃立民建議,衛福部應該投注大量的醫療資源,長期追蹤相關患者,尤其在「神經、精神狀態的異常」,因容易被忽略的部分,病患也無法自述病徵,必須透過醫師仔細問診及詳盡理學檢查,才有辦法對症下藥。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