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0 醫聲.高齡社會
搜尋
心理健康
共找到
503
筆 文章
-
-
2022-07-10 醫聲.高齡社會
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談論生死有技巧 讓長輩擁有善終決定權
兩年多來,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前所未見,愈來愈多人想要好好的「善終」,打造最後一哩路的幸福。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科主任、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蔡兆勳指出,《病人自主權利法》已經上路了,民眾可以先進行預立醫療遺囑諮詢,思考一下在自己疾病末期時要接受什麼樣的醫療。是樂活積極,不是等死,安寧醫療讓他活得像「人」。蔡兆勳在參加「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中指出,住到安寧病房的患者多有九個症狀,包括疼痛、全身疲倦虛弱、呼吸困難咳嗽、腸胃道問題、失眠、意識改變、排尿障礙、褥瘡、淋巴水腫等,這不只是肉體上的痛苦,心理打擊也相當嚴重。除了病人本身焦慮恐懼的情緒反應,連家屬也處在痛苦中。蔡兆勳表示,這時全家人都會充滿罪惡感,總認為不打點滴不安心,不打強心針就是不孝,末期病人及家屬飽受身心靈的整體性痛苦,而安寧緩和醫療不只照顧患者,連家屬也會提供靈性關懷。台灣安寧緩和醫療品質高居全球第三名,很多人認為安寧療法就是放棄治療,實際上,它是一種樂活積極而非等死的醫療行為。曾經有癌症患者躺在床上插滿了管子動彈不得,進入安寧病房後,解決患者的痛苦,身心得到平穩,最後還能坐著輪椅到醫院中庭散步,活得像「人」一樣。五種狀況平常就要談,有共識就能「生死兩相安」。好的生活品質、好的死亡品質,是末期病人照護的目標,甚至讓患者在自己家中走完最後一哩路。要達到這種「生死兩相安」的境界,家人需要先知道長輩的想法才有辦法達成。蔡兆勳建議,從陪伴傾聽開始,討論生死議題才不會唐突,有五種狀況平常就需要談論,像是危急時要不要急救電擊、插管,人工維生系統要不要進行等。尤其現在有病主法,大家平常時就可以想一下,減少可能的遺憾,也讓最後一哩路不要因為家人沒達成共識起衝突。透露出自己的求救訊號,引導父母吐真言。平常與父母互動良好的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顧問林以正,父母已高齡90多歲,他就直接了當的說,「媽妳可以把告別式的致詞寫好,或預錄好嗎?我就不用麻煩了。」林以正指出,他自己平常跟父母聊天的方式,是透露出自己的求救訊號,而不是教他們該怎麼辦,就能聽到父母真正想說的話。例如,今年初腳受傷,就直接告訴父母自己有多恐懼,順便告訴媽媽,「妳之前(生病)怎麼有辦法忍耐這麼久呢?到底怎麼辦到的……」自然而然就開啟良性溝通的話題。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的作法,是清明節時全家一起去掃墓,媽媽就說自己的後事要怎麼處理,因此,順著長輩的話談論生死也是很恰當的方式。🤫如何增進人際關係:練習閉嘴傾聽 當個受歡迎的長輩🤫想當受歡迎的人要如何辦到呢?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顧問林以正建議,當你跟別人聊天時,先「閉嘴三分鐘」,聽聽別人想說的話,不要急著講述自己的經驗,只要你想聽,沒有人會捨不得說,聽完後再給予正確的回應,會讓對方覺得受尊重。當你能對別人的談話內容有好的反應時,可以讓自己的人際關係大幅進步。林以正表示,我們有太多的經驗都在聽完別人的談話後,第一時間就開始接續話題,大家輪流說完後,都忘了第一個談話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或對方的需求,因此練習閉嘴是很重要的學習。
-
2022-07-10 醫聲.高齡社會
長輩該用智慧手機?專家:可增加家人互動,還有這項益處
手機到底對長輩能發揮什麼樣的功能,是好還是壞?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指出,以前長輩要到醫院進行認知功能檢查,不只排檢非常久,問題也不符合實際狀況,但現今可利用手機,記錄使用者的數位使用軌跡,就能推測個人的認知行為。2020年相關研究,利用LINE對話察覺使用者已失智。林煜軒在「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中表示,兩年前史丹佛大學學者曾指出,現在是利用手機了解人類行為的時代,只要將螢幕開啟關閉或推播通知當成是外界給予的刺激,觀察使用者的反應,基本上手機每天都在幫民眾進行認知功能檢測。研究團隊曾經利用LINE的對話來觀察某位老闆的反應,在2020年時,傳一個訊息給老闆,老闆可以三秒就快讀快回;2021年後老闆過了4個小時才回訊息,林煜軒發現,一年來老闆記憶力開始退化;到了2022年LINE訊息變成不讀不回,詢問相關人員,才告知老闆記憶力已退化到失智狀況。利用手機進行認知測試,可補醫院排檢的缺點。林煜軒自己開發數位軌跡的APP供人下載,可以全程自動記錄手機使用狀況,而利用智能科技研究人類行為已是趨勢,兩年前矽谷也有研究是利用人與手機的互動,來進行記憶力、語意廣度分析,而且證實這樣的測試研究與到醫院進行認知功能測試,結果是不相上下的。傳統上,民眾發現有認知功能障礙時,得先去排隊掛號安排檢查,檢查一次至少5到10分鐘,而受檢者眾多,得排很久才等得到檢查,加上設計的題目與現實狀況有落差,無法確實反應病人情形。林煜軒表示,利用手機的數位軌跡進行認知功能檢查,可補足到醫院排檢的缺點,題目可隨時更新,檢查可隨時進行。手機也能進行治療,增加戒菸、戒酒成功率。有趣的是,手機不只能進行認知功能檢查,也能進行治療,一份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的研究,將5600名戒菸者分成兩組進行戒菸行為分析,一組每天固定時間會收到祝福請安文,一組則再加上戒菸相關訊息,半年後發現,有收到戒菸訊息的民眾戒菸效果大增。另外,戒酒團體的相關研究也是如此,在戒酒群組裡不定時傳送相關醫療訊息,8個月後戒酒成功率增加。讓長輩玩手遊、用視訊,彌補疫情社交限制。顯然手機的功能愈來愈強大,那晚輩到底要不要鼓勵長輩多使用呢?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指出,時代在進步,善用手機及相關軟體,是收集資訊很好的方式,在疫情期間,手機或社群軟體都讓家人們發揮很好的互動。尤其許多長輩的社交活動因疫情被限制,被關在家無處可去,林煜軒認為,即使讓長輩玩手遊都沒關係,認知功能好的人才能玩得好。另外,也可以透過視訊連繫感情,雖然少了實際碰面的狀況,但感覺很重要,還是能彌補不能見面的缺憾。收到長輩圖別已讀不回,適當反饋,建立正向連結。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顧問林以正在壇上談論「維繋人與人的連結,打造幸福老後」,他認為,人與人的連結是互相影響,有些人是正面想法,讓自己的人生更豐富,有些的想法比較負面,這樣的連結讓人非常疲憊。尤其不少晚輩對於三不五時就接到長輩圖非常反感,林以正在鼓勵媽媽使用LINE之後,也面臨這類困擾。但他建議,面對長輩的關心問候置之不理或已讀不回並不好,可是一長串的訊息該怎麼辦呢?可以快速在訊息中找到一則訊息回覆,有反應回饋對長輩才能有好的肯定,這是非常重要的。
-
2022-07-10 醫聲.高齡社會
投票/防失智、不憂鬱 高齡世代讓自己老得幸福
台灣2025年就要步入「超高齡社會」,未來走在路上,每5個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為了邁向「樂齡友善理想國」,提升長者幸福感,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舉辦「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逾20位重量級專家,就老後的心理、精神等面向,提供樂齡長者及家人實用且精彩的內容。文章重點1.自殺原因與失智、憂鬱相關2.如何應對長者憂鬱情緒3.影片精華:張家銘主治醫師4.預防失智有妙招5.影片精華:黃宗正理事長6.投票:您及身邊的長者,老得幸福嗎?綜觀近十年數據,台灣長者的不健康餘命平均達八至九年,可見台灣人口「雖然老,卻老得不幸福」。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黃宗正說,要達到健康老化,抑或近年專家提倡的「最適老化」——即長者有健康的身、心理及認知功能面對老化歷程——需重視長者四大面向:生理、心理、人際、靈性。他指出,心理健康又分為認知、情緒兩大主軸,分別反映在長者的失智症、憂鬱症兩項疾病,「如何預防這兩個疾病,是最適老化、精神健康的重點。」留意身心警訊,80%自殺原因與失智、憂鬱相關。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名譽教授李明濱指出,長者自殺是全球性的問題。深究長者自殺原因,高達80%與失智、憂鬱等精神疾病相關,「這些疾病,都可以透過治療獲得改善。」他強調,長者自殺是要解除痛苦,並非結束生命,而痛苦源自失眠、憂鬱、焦慮、憤怒、自卑等情形。事實上,自殺前長者往往已出現憂鬱症狀或警訊,需要陪伴者細心覺察。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張家銘指出,國內高齡人口約六分之一有輕重度不等的憂鬱情況,有別於青年憂鬱症,長者憂鬱症更可能伴隨身體不適,包括口乾、胃口不佳、便祕、失眠等,當長者出現類似症狀時,除了生理疾病,也須懷疑是否為心理因素所致。此外,張家銘表示,老年憂鬱症也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且出現時機早於失智症,發生情形也較為普遍,加上治療相對容易,應受重視。憂鬱症長者情緒勒索,家人需智慧面對。張家銘說,憂鬱症長者有時也會出現「情緒勒索」言行,讓長者與家人、照顧者關係陷入緊張。他建議照顧者,把握「理解、關懷、傾聽、支持、陪伴」的原則與憂鬱症長者相處;「想開一點、加油」等過度簡化、將受苦過程去脈絡化的話語也要減少。如何應對長輩情緒勒索,是不少長者家屬的共同難題,張家銘說,照顧者應明辨情緒勒索三大特徵:恐懼、義務、罪惡感,他建議照顧者暫離現場,切忌惡言相向,陷入互相情緒勒索。照顧者若出現焦慮、疲憊,應適度喘息,避免將長者需求全放在自己身上,以提防照顧者浩劫。此外,張家銘特別強調,「憂鬱症畢竟是一種疾病,除了陪伴,就醫也很重要。」若長輩不願就醫,他也提出妙招:在長輩因生理不適就醫前,家屬提前與醫師溝通,請醫師協助關心或轉介醫院身心科。動腦、動身、吃好、睡好、關係好,降低失智發生。黃宗正指出,台灣失智症人口比率達8%,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比率更佔高齡人口19%。他直言,要達成最適老化,必須重視大腦健康。黃宗正解釋,失智症又分為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與路易氏體失智症三大類,症狀除了記憶、認知功能喪失之外,也可能有幻覺、睡眠障礙,甚至憂鬱傾向,相當複雜,若家中長輩出現疑似症狀,宜盡快就醫。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一項重要研究指出,導致長者失智症的關鍵風險因素包括:低教育、糖尿病、高血壓、肥胖、抽菸、憂鬱/孤獨等。要避免失智,就要遠離上述危險因子,黃宗正提出「3+3妙招」,第一個3是三動,動腦、動身體、增加人際互動;第二個3,則包括地中海式飲食、減少心血管疾病、正念減壓3項。地中海式飲食除了對大腦有益,也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此外,根據研究,藉由從事大量的運動,「老人的腦也可能長出新的細胞。」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說,「吃好、睡好、關係好」是他常給長者的建議,其中的關係好又涵蓋與身體的關係、與家人的關係、與環境的關係,長者可藉由關心社會時事,活化大腦、預防失智。李明濱則建議長者,勤量心情溫度計、注意壓力管理,他指出,精神相關疾病預防與有助釋放腦內啡的「放鬆」關係密切,放鬆三要素包括:專注力集中在當下、全身放鬆不用力、腹式呼吸,加上正向心情面對老化,持續為自己的生活找出意義,就能防止大腦失能、退化。★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2-07-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6月超額死亡30% 學者示警:這事再拖 暑假仍超額死15%
台灣新冠本土疫情趨緩,但各項監測及通報隔離標準,仍採取相當嚴格的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對於常規醫療流程造成莫大干擾。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今說,疫情導致的直接死亡已經受到控制,但更重要的是,防疫措施嚴重打亂常規醫療照顧流程、阻礙健康促進活動而衍生之間接死亡,根據內政部全死因死亡數推估,今年6月超額死亡達到30%。陳秀熙預估,如果不趕快將目前的大流行監測方式,改為進入地方流行的流感化監測,並將第五類法傳改列為較寬鬆的第四類法傳,7、8月超額死亡仍會分別達到15%、10%,單日個案數還是會在每天2萬到3萬之間徘徊。若有調整,不僅能促進醫療照護正常化、減少超額死亡,7月底個案數可望降低到1萬2000多人,8月可降低到單日萬例以下,約6000多例。不過,進入過渡期監測,口罩政策仍不可鬆綁。陳秀熙表示,因為疫情高峰較高的歐美及香港、南韓等,因為高峰期已經大規模感染、犧牲許多脆弱族群,所以進入地方流行時,感染率僅0.02%,口罩令目前都放寬較多。然而。台灣屬於高峰相對較低的國家,綜觀流行曲線同屬此類的紐西蘭、澳洲、新加坡等國,進入地方流行後仍有大約0.1%的感染率,口罩令等非藥物公衛防疫措施(NPI)的放寬程度會比較保守。「台灣已經要接軌地方流行了!」陳秀熙指出,從台灣不同地理區域的年齡別曲線,可以很清楚看到,各區、各年齡都一致往感染率0.2%方向收斂,例如50到69歲低於0.15%,0到19也低於0.2%,可預測趨勢將持續到8月。疫情曲線收斂是中重症減少的基礎,抗病毒藥物和追加劑持續施打,也有決定性的效果,目前中重症及死亡降幅都已經接近50%。然而,上述這些都只是「直接死亡」的部分,超額死亡包括疫情導致的直接與間接死亡,若不能降低「間接死亡」的部分,超額死亡仍會持續。「台灣如果不考慮WHO所建議的過渡期監視政策,納入更多層面考量,會導致很多不必要的超額死亡,流行曲線也無法下降如預期。」陳秀熙說,「地方流行的監測指標。必須要加入經濟和社會指標的影響。」因為即便疫情控制好,醫療量能短缺、長期害怕感染的精神心理壓力、長期的NPI、黑數汙名、邊境管制、隔離檢疫,都讓生活緊張,造成間接傷害。例如打亂慢性病和癌症的就醫常態、影響到醫療機構常規照顧流程,無法進行社交和文化藝術活動也會影響精神心理健康。
-
2022-06-28 醫療.中醫
冬病夏治三伏貼 增強抵抗力助確診康復者調養
中醫有「冬病夏治」的觀念,為增強抵抗力,也會在夏天最熱的「三伏天」敷貼「三伏貼」,加強體內的代謝循環,改善呼吸道疾病,童綜合醫院中醫部將在7月16日開始擴大辦理「夏季三伏貼」療程,除了增強抵抗力外,也可協助新冠確診者康復後身體的調養。童綜合醫院中醫部洪晨昕主任表示,今年歲次是壬寅,在國曆7月16日進入初伏,之後的一個月內就是三伏貼的時節,必須要接受三次敷貼才算完成療程;為因應新冠病毒,除了傳統配方,也針對慢性病與年長患者,增加設計滋補配方,兒童與青少年則以「耳珠療程」加強藥力,全面協助民眾從根本驅除病邪。陸續有康復者出現染疫後產生的後遺症(長新冠)現象,影響康復者的身體或心理狀態,包括極度疲倦、胸痛胸悶、記憶力和注意力問題,也就是「腦霧」、關節痛,以及其他心臟、肺、腎臟和腸道損害和心理健康問題;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全英國大約有150萬人受到長新冠困擾超過四周,其中超過七成在三個月還有類似症狀,甚至有將近五成患者距離確診至少超過一年。洪晨昕主任指出,從中醫的觀點,病後正是滋養身體的關鍵時機,三伏貼是一種穴位敷貼療法,利用一年最為陽氣充足的時節,以藥餅敷貼在合適的穴位上,藉由溫陽藥力從身體深處將病邪外透,讓身體受損的機能得以恢復平衡,避免當季節交替,或是身體再度面臨壓力事件時誘使病邪復發,以此達到預防保健的目的。洪晨昕主任呼籲,雖然三伏貼可以調息身體,但是孕婦、一歲以下幼兒或正值急性發炎感染等患者,不太適合此治療,因為三伏貼是透過皮膚吸收藥性,使陽氣得以深入,所以敷貼的藥餅會有一定程度的刺激性,對平常容易皮膚敏感的人來說是較不適合的;「三伏貼」屬於自費療程,非健保給付範圍,並且有時令限制,對於是否可進行三伏貼療程,建議需至中醫門診由專業醫師診斷並施行。
-
2022-06-26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1987年出版的小說,至今暢銷超過千萬冊。2010年法籍越南裔導演陳英雄拍攝成電影,入圍67屆威尼斯影展最高殊榮金獅獎。故事男主角渡邊和直子、木月三個人是高中死黨,直子與木月是男女朋友,有一天,木月卻自殺了,曾經三人緊密的世界嘎然中斷。一年後渡邊和直子在東京意外重逢並展開戀曲,然而木月的死亡卻是兩人無法跨越的鴻溝。後來直子精神疾病發作住進郊區療養院,並在寒冷的冬天自盡。故事背景設於1969年,全書充滿年少情懷與濃濃的懷舊氛圍, 披頭四的音樂旋律縈繞,男女主角強烈的情感糾葛卻幾乎命定的悲劇,讓這部作品成為村上春樹特殊且受歡迎的小說。男主角與直子在她20歲生日那天發生性關係。「當我進入裡面時,她卻感覺非常痛。我問是第一次嗎,直子點頭……一切結束之後,我問她為什麼沒有和木月睡,但這種事情是不應該問的。」直到直子住進精神療養院,才親口解答這個謎團:「完全不會濕潤……放不開。所以非常痛。乾乾的,好痛。用各種方法試過喔。可是怎麼做都不行。」讓直子困擾的可能是「女性性交疼痛」,是指性行為時經常於外陰、陰道或下腹部疼痛的疾病。因為疼痛與不適,使得陰莖不被允許進入陰道前庭以及陰道,無法進行性交。性交疼痛是讓女性痛苦卻難以啟齒的問題,卻並不罕見。根據統計,8%到22%女性曾有性交疼痛的困擾。它可以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產生重大影響,導致抑鬱、焦慮、負面的身體形象和低自尊。因此,應該正視性交疼痛的困擾。性交疼痛症狀有多種表現,有些女性描述當男性生殖器接觸到陰道口時就感到疼痛,有些在陰莖深入後在陰道穹窿或骨盆底深處感到疼痛。原本應該是愉悅的性事反而成為痛苦的折磨。嘗試性交時的恐懼心理,與性伴侶之間出現摩擦,都會讓性交疼痛的狀況雪上加霜。造成女性性交疼痛的原因可能是生理或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感染:包括陰唇、陰道感染,或是皰疹,子宮頸或輸卵管的感染;惡性腫瘤:例如卵巢、子宮頸、陰道癌;受傷:例如手術分娩受傷後的疼痛;荷爾蒙:最常見的是停經後婦女雌激素缺乏造成陰道萎縮。心理因素╱例如陰道痙攣(vaginismus) :當陰莖進入陰道口時骨盆底肌肉產生不自主肌肉收縮、疼痛,讓陰莖無法進入。像「挪威的森林」中的女主角有可能是陰道痙攣。治療方面,由於性交疼痛成因複雜,找到致病原因「對症治療」是很重要的。村上春樹在親手設計的「挪威的森林」小說封面加註:「百分之百的愛情小說」,然而文字中看不見充滿浪漫火花、粉紅色泡泡的愛情,有的卻是痛苦與迷惘。而現實中的人們,愛情也可能參雜著酸甜苦辣,生命中無可挽回的逝去與無奈。關於愛情,無論您是身在其中,或是緬懷當年青春的歲月,都歡迎打開YouTube搜尋「披頭四」(Beatles)的「挪威的森林」這首歌,或許也能感受到村上春樹書寫小說的心境。(Facebook請搜尋:鄒頡龍醫師聊生活,談健康)
-
2022-06-19 醫聲.高齡社會
2022高齡論壇/20專家 教你安頓身心面對老後生活
編按:「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由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桂冠營養研究室、庇卡任意門合辦,邀請20位專家針對高齡生活的精神、心理健康提出實用建議,內容橫跨失智預防、長輩憂鬱症怎麼辦、長者孤獨感因應...等,更多精彩報導敬請期待7月10日《元氣周報》。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人65歲以上,「登大人」過程中大家幸福嗎?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昨天共同舉行「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逾廿位專家討論高齡未來的身心靈安頓方法。高齡中心未來將以研究為基礎,做出長照3.0、失智友善、平價照顧體系、疾病年報等提出建言。👇🏻👇🏻👇🏻看論壇精彩回顧👇🏻👇🏻👇🏻首個國家級高齡研究機構 國衛院、台大共組高齡中心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說,為因應人口結構改變,國衛院與台大共同成立「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作為國家高齡研究的最核心機關,協助推動長照3.0,以完善長照產業的服務面向及永續發展,提供高齡醫療照顧與社會福利的相關實證,作為施政參考。也將整合國內研究量能與資源,組織大規模、全國性的的研究工作。高齡海嘯將至 延長健康餘命是關鍵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說,避免臥床和失能,平均健康餘命延長才有意義,台大幾年前就開始提出高齡化研究,目前選定台大雲林分院成立國家級高齡醫學及健康福祉研究中心,未來包括輔具使用、智能應用並結合臨床,將提供更好的照顧。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則表示,面對二○二五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政府積極面對長照議題,經由預防延緩失能,降低銀髮海嘯衝擊;因應人口結構改變、家戶功能式微,也設法減輕家庭照顧者負荷,如政府與民間合作,藉由自殺及憂鬱症防治等,讓此類家庭得到資源與幫忙。「二○二二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由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桂冠營養研究室、庇卡任意門、合辦。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指出,聯合報關心熟齡及高齡,從倡議活躍老化、關心照顧者、長照帳單到退休力,請大家早準備,才能身手矯健、心理強大,迎向銀銀發亮的人生下半場。相關報導請看七月十日元氣周報。
-
2022-06-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因應BA.4、BA.5疫情 張上淳曝未來監控要做這件事
國內新冠疫情逐漸趨緩,但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的挑戰,隨之而來。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說,目前看來BA.5比BA.4更占優勢,依國外經驗,未來再有第二波疫情,「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張上淳建議,現在就是努力監測,除邊境監測外,當BA.4、BA.5進入社區後,也會針對確診者周邊接觸者進行病毒基因定序檢測,期望能夠早一點「減災」,延緩疫情傳播。張上淳今參與國衛院與聯合報共同舉辦的「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接受訪問時,特別分享對疫情的看法。張上淳說,要完全阻隔BA.4、BA.5不進入國內,「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尤其此波BA.2疫情尚未完全趨緩,若BA.4、BA.5又進入國內攪局,那麼疫情可能會再向上攀升、再往上疊加,「那就不是很好」,因此現在一定要先讓BA.2疫情趨緩,即便往後BA.4或BA.5進入社區再有一波疫情,但或許會比現在這一波小一點。因此目前入境者採「3+4」檢疫期,還無法放寬至「0+7」。張上淳說,當時專家諮詢小組提供給指揮中心建議,就是不能馬上放寬至「0+7」,而是先採取「3+4」檢疫期,前3天是禁止外出,後4天若沒有緊急事情,原則上也最好不要外出,但商務人士不得不外出,那就是快篩監測,避免病毒擴散。而何時可以放寬為「0+7」,張上淳說,至少要等這一波疫情過去。張上淳說,國內新冠疫情前年爆發,當時採用圍堵防疫措施,為的是要爭取時間,等待新冠疫苗及治療藥物問世,即使圍堵不成功,也採用減災方式,減少病毒傳播,一樣是在爭取時間,並期待疫苗出來後,接種率若達到6至7成應有群體免疫效果,阻止病毒傳播。但多變的新冠病毒帶給公衛界、醫界諸多挑戰,超乎大家預期。張上淳指出,新冠病毒容易突變,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疫苗問世後,雖然減少了重症、死亡,但對阻止病毒傳播不夠理想,幫助有限,因打了疫苗還是感染,這是他感到遺憾的事,若疫苗可有效阻止病毒傳播,國內疫情會更好。張上淳說,打疫苗目的為減少感染及傳播,如B肝疫苗等,但新冠疫苗無法阻擋病毒傳播,造成今年國內面對疫情挑戰,這只能說新冠病毒演化真的「超級快」,以及病毒與疫苗間互相作用的結果。張上淳強調,高齡者等脆弱族群仍一定要接種疫苗,符合資格者應打第4劑疫苗,雖然有人認為,第4劑追加劑的免疫反應與第3劑差不多,但對脆弱族群仍有保護力,若擔心疫苗副作用至今還沒有打疫苗的人,食藥署已核准蛋白疫苗Novavax就非常適合,它就是傳統蛋白疫苗,常見副作用就接種部位痠痛等。往後台大也會針對Novavax疫苗是否可當作追加劑進行研究。至於新冠疫情何時流感化?張上淳說,這須看未來疫情發展情形,當感染人口愈來愈多,重複感染者也增加,但症狀卻愈來愈輕微,重症患者沒那麼多,就像每年流感來臨的狀況,如現在南非就是如此,該國人口幾乎已百分之百染疫。而傳染病分類何時從第五類降為第四類?張上淳說,最好的降級時機就是看全民對死亡人數的看法如何,再來就是當台灣像美國一樣,對確診者不用再強制隔離,視為感冒在家自己休養時,就有降級的可能。國內防疫2年多來,雖然現今社會上對疫情管控有些雜音。但張上淳認為,面對這一波疫情,台灣死亡率還是很低,2年來,台灣表現一直很好,他請大家回想一下,2年前歐美各國面對疫情災難時,醫療體系崩潰的狀況,現今台灣是處在2年前的歐美情形,但醫療狀況並沒有那麼糟糕,這段期間,台灣也有藥廠研發出疫苗,這對國家是很重要的。面對即將到來的暑假,大家是否可以放心旅行,張上淳建議,這端看個人對疫情的態度,是可以稍微放心,但不代表不會感染,若民眾認為可與病毒共存,承擔一些風險,心情上就能放鬆一些。
-
2022-06-19 醫聲.數位健康
2022高齡論壇/高齡心理健康專家解惑 失智、憂鬱、失眠都有解
編按:「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由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桂冠營養研究室、庇卡任意門合辦,邀請20位專家針對高齡生活的精神、心理健康提出實用建議,內容橫跨失智預防、長輩憂鬱症怎麼辦、長者孤獨感因應...等,更多精彩報導敬請期待7月10日《元氣周報》。在高齡化海嘯席捲的今天,「如何打造樂齡友善理想國?」、「樂齡族如何擁有幸福、美好生活?」,備受關注。今由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元氣網共同舉辦的「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線上直播活動中,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表示,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根據研究,影響長者主觀幸福感的因素,除了生理健康外,影響程度最大者為心理健康,其次是社會健康、靈性健康。長者自殺率居首位 憂鬱、失智、睡眠皆須重視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名譽教授李明濱指出,長者自殺是全球性的問題,台灣長者自殺死亡率雖有下降,去年仍有超過1千位長者自殺身亡,4千餘長者有自殺行為。而長者自殺是要解除痛苦,並非結束生命,多數痛苦源自失眠、憂鬱、焦慮、憤怒、自卑等,因此高齡族群要快樂,須從家庭、心理、社會各面向,達到生活品質的提升。一旦長者罹患失智症,無論是自身或對家人、照顧者,身心健康與幸福感都會受影響。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黃宗正解釋,失智症又分為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與路易氏體失智症三大類,症狀除了記憶、認知功能喪失之外,也可能有幻覺、睡眠障礙,甚至憂鬱傾向,相當複雜,若家中長輩出現疑似症狀,宜盡快就醫。事實上,國內高齡人口約六分之一有輕重度不等的憂鬱情況,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主治醫師張家銘指出,有別於年輕人的憂鬱,長者憂鬱症更可能伴隨身體不適,包括口乾、胃口不佳、失眠等;照顧者除了覺察長輩心理狀態、給予陪伴外,也應鼓勵就醫,同時注意自身身心狀態避免照顧者浩劫。研究顯示,台灣失眠人口逐漸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說,許多高齡長輩常有失眠問題,而睡眠由大腦所管理、是腦功能的表徵,隨年齡增長,睡眠越淺、越容易受干擾,越是步入高齡者,越應該重視睡眠。人老、心不老 調適心態面對老後生活台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長楊政達說,老化可能會影響生理,如動作遲緩、失智、睡眠等問題,而須進一步思考老化對心理、社會、大腦等健康層面的重大影響。至於要如何維持健康,這是非常重要的任務,並從年輕人的角度思考,要如何幫助家中長輩?讓長輩活得更幸福、更快樂。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吳治勳說,其實人在老的過程,一定會遇到退化及失去,但「老」對不同人來說,應是因人而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老」,因此,最重的是「心不老」,充滿彈性面對及調整生活,比去學習年輕人的東西更重要,每個人應採用智慧、慈愛,老成最適合自己的樣子,以最美好的方式面對老化。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則提醒,孤獨與孤立感可能對身心健康帶來極大傷害。他解釋,孤獨是一種因與社會缺乏連結等因素,個人主觀產生不愉悅內在感受,而社會孤立是指個人真實地斷絕於社會連結與人際關係之外,這兩項常常容易一起被提出討論。經統計,已開發國家社區60歲以上高齡民眾近3成感覺孤單,而在住宿型長照機構住民約6成感覺孤單。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郭乃文指出,隨著老化過程,大腦應要成為「抗老腦」,從全生命觀點了解過去是否被約束,應該調整一下,讓生活轉變為一種用腦設計過的生活,並以學習腦逐步成長。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則以自身為例表示,在疫情期間,晚輩可以多打電話或以視訊方式與長輩互動,讓長輩感覺備受關注,身心健康自然就會有所提升。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顧問林以正認為,人與人的連結是互相影響,有些人是正面想法,讓自己的人生更豐富,有些的想法是比較負面,這樣的連結就會讓人非常疲憊。智慧手機助功 數位足跡預測認知功能至於手機到底對長輩能發揮什麼樣的功能,是好還是壞,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指出,以前在醫院進行認知功能檢查時,得到醫院排檢查,時間過久,問題也不符合實際狀況,但現今利用智能化的手機,可以紀錄使用者的數位使用軌跡,就能推測個人的認知行為。此外,生老病死是人一生中都會遇到的事,談到在最後一哩路時到底要怎麼善終呢?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科主任、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蔡兆勳表示,安寧緩和是提供末期病人身心靈最好的照顧,是一種樂活積極並非等死,也不是浪時間的醫療行為。👇🏻👇🏻👇🏻看論壇精彩回顧👇🏻👇🏻👇🏻打造老後幸福感 樂齡族食、宿都要顧國家衛生研究院技轉及育成中心主任蔡熙文表示,對於樂齡族而言,飲食健康、居住品質與照護系統等,都深深影響其生活品質與幸福感覺。桂冠實業營銷副總經理王振宇認為,台灣家庭結構從過去的核心家庭,轉變成現在以小家庭、單親家庭、空巢家庭居多,因此民眾的備餐習慣也有所調整,特別是疫情時刻,冷凍食品的使用量明顯增加,許多家庭會搭配生鮮食品使用,而飲食對於樂齡族的幸福感可帶來深刻影響,當冷凍食品的營養價值更符合樂齡族健康需求,而味道又非常美味,兒女、照顧者就會更安心,與長輩的關係也會更圓滿、融洽。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則以「三本」祝福所有樂齡族群,他認為,樂齡族要幸福,除了本人要健康,也必須要有本事、本錢,本事是指興趣、娛樂,本錢則是財務基礎,當「三本」都充足,生活自然幸福、美好。庇卡任意門行銷總監鄭凱文表示,樂齡族退休後的生活若要幸福、健康,可以多學習、多探險,也可以多探索,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退休生活也可以有更多樂趣。
-
2022-06-18 養生.人生智慧
卒婚≠離婚,仍保有婚約關係!「熟齡卒婚」給雙方喘息機會
我和先生結婚30年,他在3年前選擇提前退休,因孩子已組家庭,我們兩人又不愛社交生活,在家常大眼瞪小眼,漸漸地愈來愈看不順眼他一些習慣,因而摩擦也變多了,心裡常浮現乾脆離婚算了,但又不敢付諸行動,看到日本人有所謂的「卒婚」,心裡有點嚮往,想更了解「卒婚」是怎麼一回事?(台北吳小姐)隨著時代改變,情感觀念逐漸開放,婚姻型態已不侷限於單一形式,2004年日本作家杉山由美子在《卒婚:不離婚的幸福選擇》一書中提倡,有別以往婚姻概念提出「卒婚」一詞,「卒」有死亡、終止、結束之意,卒婚簡言之是兩人不解除法律形式的婚約關係,繼續一同生活。身心科醫師分析,「卒婚不代表不愛對方,只是採取讓雙方喘息的生活方式。」卒婚≠離婚 仍保有婚約關係根據杉山由美子定義,所謂「卒婚」是長久一起生活的夫妻不解除婚姻關係,而能享受人生。理解每個人的差異,並互相承認各自有不同的興趣與想法,不需要總是在一起,也可以分開生活,或去不同的地方旅行。但因為是家人,還是互相扶持。身心科醫師李旻珊表示,採取「卒婚」方式,是讓夫妻雙方各自生活,但在法律上婚約關係仍存在,常見於55歲至70歲的熟齡夫妻,「對長輩而言,礙於面子問題,覺得離婚很沒面子,但對婚姻有一種疲倦感」,其實卒婚更貼切的形容是,給予彼此更多自我空間。給彼此自由 像夫妻又像朋友事實上,杉山由美子提出此一概念,源自於許多早期出生的傳統日本婦女,踏入婚姻後犧牲自我,放棄自我理想和事業,為了家庭全心全意的付出,當專業的家庭主婦,辛辛苦苦替孩子、老公打點生活一切,但兒女長大成家後,上了年紀的女性,發現夫妻朝夕相對,卒婚型態更適合兩人。李旻珊分享,台灣許多個案亦然,常見的卒婚原因有兩種。第一種是,婦女在孩子離家念書後,內心空窗、頓失重心,找不到自我價值的實現,這時心理健康會老得很快,開始憂鬱焦慮。第二種是,不論夫妻哪一方,原本工作一輩子,退休後就像洩了氣的皮球,當生活重心剩下另一半,兩人的價值觀長期磨合已久,原為了孩子都可以忍受,但小孩離家,開始思考是否可換一種相處模式,不選擇離婚,因為「離」存在破碎感,另方面,年輕人離婚是有下一段婚姻的可能,但熟齡者較難再有新感情萌芽,不如就卒婚吧。李旻珊指出,每個人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價值觀會改變,各過各自生活,但也不代表可交男友或女友,因為還存在法律上的認定關係,國外「卒婚」個案更多,兩人生活地點不同,一個住鄉下、一個住都市,分開居住,各自享有生活圈,周末才相聚,轉變為更像熟悉的朋友關係。卒婚vs.離婚差在哪?‧卒婚:夫妻間在「不解除婚姻關係」的形式下,各自享受自己的後半生,夫妻既可分居,亦可同居,不再綁住彼此。‧離婚:夫妻雙方或一方有結束婚姻的意思,依法律規定的程序解除婚姻關係。
-
2022-06-18 醫聲.高齡社會
2022高齡論壇/國衛院高齡中心初登場 4大主題打造幸福老後
編按:「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由國衛院、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桂冠營養研究室、庇卡任意門合辦,邀請20位專家針對高齡生活的精神、心理健康提出實用建議,內容橫跨失智預防、長輩憂鬱症怎麼辦、長者孤獨感因應...等,更多精彩報導敬請期待7月10日《元氣周報》。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人為65歲以上族群,在「登大人」的過程中,大家覺得幸福嗎?國衛院、聯合報今共同舉行「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論壇邀請超過20位專家分享邁入退休生活後,要如何過的幸福。專家表示,台灣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論壇為透過專家學者與產業人士經驗分享,以減輕照顧者負擔,促進長輩生活品質,同時讓年輕人沒有後顧之憂。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不僅是進入退休進行式的「橘世代」關注,中壯年族群更應超前部署。論壇分為4大主題,「高齡幸福加油站」、「高齡心靈成長班」、「高齡社會面面觀」、「高齡健康防疫所」。今天論壇由國衛院、聯合報主辦,台灣大學、台灣房屋、庇卡任意門、桂冠營養研究室協辦。國衛院成立高齡中心 提供高齡政策建言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表示,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為了因應人口結構改變帶來衝擊,在行政院與衛福部指示與託付下,國衛院與台大合作成立「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今天論壇是研究中心成立後的首場公眾演講活動,感謝聯合報共襄盛舉,透過專家學者與產業人士經驗分享,幫助民眾了解未來將面臨的種種重要課題,未雨綢繆,減輕照顧者負擔,促進長輩生活品質,也讓年輕人沒有後顧之憂。面對高齡社會,梁賡義分享兩個重要觀念,第一,把所有長者當成同一族群看待,並不公平,也並非所有長者都是年老體衰、經濟弱勢,每位長者境遇、生活型態不盡相同,如有些長者喜歡擔任志工或二度就業,對台灣生產力有所貢獻,所以面對不同境遇長者,在政策、策略擬定,自然要有所因應、調整。第二,邁入年長階段,體力難免下降,但可以享受健康老化、活躍老化生活,對邁入年長階段,希望民眾不要懼怕,坦然面對。最後,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團隊將廣邀學者一起努力,提供更多實證研究證據,提供政府政策作參考,讓政策更符合長者真實需求。高齡中心與台大醫院合作 館址座落雲林照顧偏鄉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指出,高齡社會不可避免,如果平均健康餘命長,不要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是更加有意義,台大醫院幾年前開始向政府提出高齡化的研究,政府也相當重視,因此行政院選定台大雲林分院成立國家級高齡醫學及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由國衛院成立高齡研究中心,兩方的合作是很有意義的。張上淳說,研究中心設在台大雲林分院虎尾院區,因虎尾及斗六老年人口占比非常高,當地也是照顧缺乏地區,台大雲林分院18年來服務偏鄉民眾,更照顧當地民眾健康,一直想要如何提供高齡者更好的照顧。張表示,高齡研究中心希望可以成為全國性的試範例子,包括輔助使用、智能應用及結合臨床,找出最適合高齡者照護計畫,希望未來可以推動到全國。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國衛院與台灣大學長期不遺餘力推動「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籌備工作,去年5月成立籌備辦公室後,積極投入高齡醫學、長照健康相關議題等研究,並研議及監測國家相關數據進行資料分析提供政策建言,而大樓工程已於今年4月決標,期待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前完工,建立台灣高齡社會的里程碑。此外,對於家庭照顧者的照顧負荷也透過系統性跨網絡合作篩選,透過政府與民間跨體系合作,藉由自殺及憂鬱症防治等作為,讓此類家庭得到資源與幫忙,因應人口結構改變、家戶功能勢微。👇🏻👇🏻👇🏻看論壇精彩回顧👇🏻👇🏻👇🏻關注高齡趨勢 聯合報曾推照顧殺人專題祝健芳說,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長期關心高齡議題,透過媒體宣傳及報導,讓民眾認識、了解如何面對老化、失能、失智、衰弱等相關議題,並建構友善高齡環境,面對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政府積極擘畫長照服務等議題,經由預防延緩失能,降低銀髮海嘯的衝擊。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說,聯合報是國內最資深媒體,也最關心熟齡及高齡媒體,從十多年開始,願景工程室開始倡議,面對老化最重要的觀念是「活躍老化」,並同時關心照顧者議題,包括照顧帳單及「照顧殺人」議題,盼全國共同關心照顧者面對的壓力。洪淑惠說,國家級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即將成立,期待透過此場論壇,大家可以身手矯健、心理強大,有魅力的迎向銀銀發亮的人生下半場。
-
2022-06-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我有長新冠嗎?會好嗎? 1圖詳解「常見症狀」
COVID-19病人在感染4週內為急性期,大多數患者在經過4週或更長時間後會逐漸好轉。然而,部分病人在康復後可能會因SARSCoV-2引發的病理生理學變化、急性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統失調與發炎 性損傷,及重症相關的後遺症等,影響日常身體活動功能,以及造成 呼吸、血液、心血管、神經精神、腎臟、皮膚等系統新出現的、復發或持續的症狀或失能;這些病人通常會在感染後12 週之內痊癒,但也有一些病人的症狀可能持續超過12週或陸續有新的症狀發生。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定義美國疾病預防及管制中心(CDC)定義初次感染後4週或4週以 上,仍持續有新出現、復發或持續性的症狀,綜稱為「後 COVID 症 狀(Post-COVID Condition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將前揭病人統稱為「長期 COVID(Long COVID)」,其中症狀持續超過感染後4週者稱為「症狀持 續存在的 COVID(Ongoing symptomatic COVID)」,若超過12週且無法解釋為其他疾病所致者,則稱為「後 COVID 症候群(Post-COVID Syndrome)」。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德菲法(Delphi)調查國際專家共識,於2021年10月6日公布,將因罹患新冠肺炎產生的長期影響稱為─ 「COVID-19 急性感染後徵候群(Post COVID-19 Condition)」,定義為確診或疑似感染 SARS-CoV-2 病毒3個月後,仍有無法以其他診斷解釋且持續至少2個月的症狀,並通常對日常生活或身體活動功能造成影響 。目前國內對於此類病人產生之症狀並未特別訂有專屬之定義,故疾病管制署訂定之《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暫 4 行指引》中乃援引 WHO 之用詞與定義。 臨床表徵COVID-19 病人在疾病逐漸痊癒後,多種健康影響可能會持續存在,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倦、呼吸困難、胸痛、認知功能 障礙、睡眠障礙等;這些症狀可能是新出現的,也可能是從感染初期持續到現在,隨著時間消失或復發,目前仍不清楚受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影響的確切人數,以及這些影響會持續多久。根據Nalbandian等人彙整9篇來自不同國家,追蹤發病後或出 院後2~6個月不等的 COVID-19 急性感染後症候群相關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有6篇報告指出 32~87 %的調查對象在急性期後至少有1種以上的症狀,其中1篇指出55 %的病人有超過3種以上的症狀;有6篇報告均指出病人有生活品質下降情形。 對 COVID-19 病人的建議1.了解自己的狀況:每個人應對長期疾病的方式不同,應對 COVID-19 等新興疾 病的壓力、焦慮和不確定性的方法也不同,對部分人士而言,積 極瞭解自己的狀況,是與持續性疾病或 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共處的第一步。如果在感染 4 週以後仍持續有症狀發生,可視需要至醫療機構就診,由專業醫護人員做適當的醫學評估、診斷和治療。2.自我壓力調適:避免大量且持續收看、瀏覽新聞(包含網路社群媒體),反覆接收過量COVID-19疫情相關資訊可能會讓您感到壓力倍增。 鼓勵您從平時養成深呼吸、伸展身體、冥想或練習正念,嘗試健康、營養均衡的飲食,按照自己身體的耐受力規律運動,保持充足睡眠,並且避免飲酒和使用毒品;嘗試放鬆,並與他人保持聯繫,和信任的人聊一聊憂慮和感受等自我調適。3.自我復健: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因 COVID-19 住院的成年人,就常見的 COVID-19殘留症狀,特別是呼吸困難、心理健康、插管後症狀 (例如:聲音虛弱、進食與吞嚥問題等)、注意力不集中和記 缺陷等,以及開始運動、恢復功能活動等,提供基本的訓練建議,有助於病人自我康復與進行健康管理,病人可視需要尋求相關社會支援。4.適時接受醫療協助:記錄並重複專業醫護人員於出院前或隔離檢疫期間的衛教指導事項,需要時,在醫護人員協助下,配合轉介至門診持續追蹤,並記下自己的心理狀態、身體症狀,在有明顯異於平常身心狀態時,主動聯繫專業諮詢管道,才能順利控制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或早期發現相關症狀。 如何預防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預防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避免感染新冠肺炎,接種疫苗、正確佩戴口罩、保持社交安全距離、避免人多場所等做法,都能降低感染新冠肺炎風險,進而避免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若感染新冠肺炎,請於康復出院後隨時注意身體狀況、觀察症狀變化,若康復後症狀輕微或無症狀者可以參考此指引提供之資訊促進自身之健康,若症狀轉趨嚴重,或在康復後有新發生之症狀,仍應盡早就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延伸閱讀: ·專家點名「4類人確診」易留新冠後遺症! 常見呼吸困難、疲倦、記憶力差 ·兒童染疫恐留後遺症! 美兒科協會列「長新冠11症狀」:注意力不集中、疲倦都在內 
-
2022-06-08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
多國未規定盡速火化 星准守靈3天
三千多名染疫死者在短時間內趕著被火化,家屬看不到最後一面,許多國家看不到如此粗暴無理的送行方式,新加坡允許家屬守靈三天,世界衛生組織早在兩年多前就提醒「應避免倉促處置確診遺體」,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提醒,指揮中心應公開道歉,並盡速參考其他先進國家規定,訂出人性化的處理流程,才能平息民怨。儘管指揮中心沒規定,但現行確診死者處理原則就是「遺體裝進雙層屍袋後就不能再打開、廿四小時內火化」,更發文建議殯葬業者直接在大體車上完成入殮。二○二○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擬定全球確診喪葬指引,強調「應避免倉促處置新冠死者」、「死者之尊嚴及其文化宗教傳統和家人,應始終受到尊重和保護」。在適當防護、不親吻或觸碰遺體等情況下,親友可去太平間見亡者最後一面;遺體可火化或埋葬,未要求盡速處理。以紐西蘭、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等國為例,均明定殯葬業者所需防護和流程注意事項,喪禮盡可能兼顧喪家宗教文化傳統,並無「盡速火化、屍袋不能再開、在大體車上入殮」等規定。加拿大政府官網寫道,在安全的非醫療環境中最後告別,對悲傷家庭的心理健康很重要。紐西蘭則在遵守感控規定的前提下,允許牧師等宗教司儀在醫院、機構或私人住宅舉行最後的儀式。至於新加坡,則允許喪家守靈三天。
-
2022-06-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為火化爭議解套 專家建議:Omicron改列第4類傳染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確診遺體「儘速火化」被解讀為24小時內火化,又規定遺體裝進雙層屍袋就不能再打開,甚至發文建議殯葬業者在大體車上完成入殮,喪家無法見親人最後一面,留下遺憾。專家提醒,現行做法代表政府還放不掉「清零」思維的尾巴,但既然Omicron已輕症化,相關規定應根據疾病嚴重度調整,也是新冠肺炎「下台階」改列第4類傳染病的前奏。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面對最嚴重的病原,才會要求24小時內火化。指揮中心應重新檢視專家當時訂出「儘速火化」的考量為何?是否還適用現在情境?施文儀分析,如果「儘速」是允許比24小時更久,現在應因應民情,訂出更明確的時間。如果當初因武漢株或Alpha株流行,「儘速」是希望比24小時更短時間,現在這規定就顯有過當。因Omicron已經輕症化,相關規定應配合疾病嚴重度進行調整,現在就是一個「下台階」的好機會,也是為新冠肺炎改列第四類傳染病做準備。施文儀表示,「儘速火化」等規定代表政府還有很多清零思維的尾巴,要放放不掉、想丟不敢丟。即便喪葬這部分對防疫的影響沒那麼大,仍因此讓很多短時間失去至親的人連最後一都見不到。他相信,指揮中心如果參考其他先進國家規定,一定可以訂出更人性化的處理流程。2020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就為全球確診喪葬指引奠定方向,開宗明義強調「應避免倉促處置新冠死者」、「死者之尊嚴及其文化宗教傳統和家人,應始終受到尊重和保護」。有適當防護、不親吻或觸碰遺體,親友可去太平間見亡者最後一面;遺體可火化或埋葬,也未要求儘速。紐西蘭、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等國都沒有規定「儘速火化、屍袋不能再開、在大體車上入殮」。各國遺體處理的共通重點在明定殯葬業者所需之防護和流程注意事項。喪禮規定盡可能兼顧喪家宗教文化傳統,共通點幾乎只有「勿親吻或觸碰」,就算一時激動觸碰了,只要徹底洗手就好。加拿大政府官網寫道,在安全的非醫療環境中的最後告別,對悲傷家庭的心理健康很重要。指揮中心常說要效法的紐西蘭,在遵守感控規定的前提,允許牧師等宗教司儀可在醫院、機構或私人住宅舉行最後的儀式。華人多的新加坡,也允許喪家可以守靈3天。
-
2022-06-07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
獨/走出台灣才能從容告別?多國確診殯葬規定一次看
從2020年至今,台灣累計已有3090人死於新冠肺炎。過去兩年多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遺體「儘速火化」被解讀為24小時內火化,加上規定遺體裝進雙層防水屍袋就不能再打開,甚至發文建議殯葬業者在大體車上完成入殮,導致喪家無法見最後一面,無法好好告別,終生遺憾。其實早在2020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就已經為全球各國的確診喪葬規定奠定了方向。WHO開宗明義強調「應避免倉促處置死於COVID-19的死者」、「死者的尊嚴、他們的文化和宗教傳統以及他們的家人應該始終受到尊重和保護」,只要做好適當防護也不親吻或觸碰,家屬可以去太平間看遺體,遺體無論火化或埋葬都可以。放眼紐西蘭、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等四國的相關規定,也沒有一個國家跟台灣一樣有「儘速火化、屍袋不能再開、在大體車上入殮」這些規定。遺體處理的共通重點在明定殯葬業者所需的防護和流程注意事項。喪禮和儀式幾乎都盡可能兼顧喪家宗教文化背景,共通規定幾乎只有「不要親吻或觸碰遺體」,華人多的新加坡也允許喪家守靈3天。加拿大政府官網明確寫道「應考慮在安全的非醫療環境中『最後一次告別』對悲傷家庭之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死亡人數激增也會導致殯儀服務人員和其他處理屍體的人面臨更大的心理健康挑戰,應考慮為這些人提供心理援助部門。紐西蘭衛生部規定,只要能遵守機構規定及相關感控程序,牧師等和宗教司儀可以在醫院、臨終關懷院或私人住宅中舉行「最後的儀式」。紐西蘭政府也提供遺屬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的哀傷輔導專線。
-
2022-06-07 醫聲.高齡社會
樂齡幸福學5/孤獨與孤立襲來 銀髮族準備好了?
●每五位老人家有一人會感到孤獨與孤立●把握黃金反應期,社會關係別丟掉●疫情中,善用網路、電話、電視等到退休那一天,快樂似神仙的日子即將開展了嗎?疫情中,老人家只要在家中躲好躲滿就可以安然度過嗎?國內高齡醫學權威、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指出,現今高齡者中,約五個人中就有一人感到孤獨與社會孤立感,新冠疫情延燒已邁入第三年,眾多高齡者驟然與原有人際關係分離,對於心理健康衝擊仍無法得知,如何強化心理韌度成為一大課題。社會連結力 普遍都不足聯合報自2020年起展開國民退休準備工程,與陳亮恭等專家合作推出退休準備指標,去年基於三萬人填答基礎,首度以人工智慧解讀,推出「六種動物來測你的退休力」。同時發現,「健康」是退休準備的「粽子頭」,健康力使整體退休能力也升,但社會連結能力普遍不足。新冠疫情進入第三年,隔離在家成為新日常,因疫情而驟然與原本的人際關係斷裂,也埋下孤獨與孤立的隱憂。過去,很多研究著重於高齡者的憂鬱問題,陳亮恭指出,近來的高齡研究出現熱門的新名詞,包括「孤獨感(Loneliness)」和「社會孤立感(Social isolation)」,看來相似的兩個詞彙,孤獨描繪的是一種主觀上孤單寂寞的感覺,孤立則是因為社會連結減少所造成,是不太一樣的層面。疫情斷聯繫 網絡需重建這樣孤獨或孤立的感覺,絕不只僅僅是「覺得孤單、覺得冷」,根據全世界100多個國家的分析,孤寂、孤立在高齡族群的盛行率高達二成,也就是每五位長者有一人會感到孤獨與孤立,進而會造成他們認知功能衰退、衰弱、失能,罹患心血管疾病、影響自律神經、引起發炎反應,嚴重會發生血栓。而孤獨與孤立者因為還不是憂鬱症患者,因此多數不會就醫。此外,陳亮恭說,疫情導致的隔離措施,傳統的人際往來被切斷,社區據點、共餐服務等暫停,高齡者的孤獨感與孤立感進入急性期,因此協助重建社會網絡是首要課題,以強化高齡者在疫情下的心靈韌度。科技助互動 方式更多元過去,曾有研究發現,當人或動物被突然切斷社會連結,會有一個正向反應的時間,人會更積極的去尋求關係,在此黃金時期,親友應該支持老人家,給予正面的回饋,而社會服務則要提供正面回饋的管道,若長久不給予回應,高齡者就會愈來愈退縮孤立。科技成為突破疫情的服務方式,陳亮恭說,為了減緩孤獨與孤立,目前多採用3C遠距視訊,老人家上網看健身操、與親友視訊,或是傳統的電話聯絡,以及透過電視機的即時互動體感線上課程。他強調,雖然不能與真實的人際互動相比,「疫情下,只要感覺開心的互動方式,都值得採納。」或許未來的高齡者獲取社會支持的方式將更為多元。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重量級專家分享幸福學訣竅!從睡眠、飲食到身心保養,每個環節都面面俱到,期待所有人都能在幸福中攜手前進,並擁有更多健康能量、活力。直播時間:6月18日(六)上午9時元氣網LIVE直播📹 ❗️點擊參加,直播不錯過,請點👉 https://fb.me/e/k37g9uY2r❗️
-
2022-06-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確診死者24小時內火化 醫師:葬禮染疫機率比KTV唱歌低
新冠疫情持續2年多,過往遺體需24小時內火化,讓不少家屬留下遺憾,北市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認為,空氣/氣溶膠傳染為病毒主要傳播方式,戴口罩參加親友的葬禮,染疫機率比去KTV唱歌低很多,建議衛福部檢討確診死者處理流程。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表示,過去從沒要求確診死者需在24小時內火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說,部分第5類法定傳染病規定在24小時內火化,但新型流感、新冠肺炎未限定24小時,「規定24小時內要通報,不是24小時內要火化」,外界好像一直都誤解。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很多家屬哭著問,為何爸爸、阿公突然就走了,睡眠不足、腦袋打結的他想不出安慰的話,面對昨晚10時過世的病人的空病床,凌晨5時又有其他縣市轉來的新病人,醫護人員只能打起精神面對疫情下的生活。蘇一峰表示,人生的生老病死、老與病的過程,讓人能接受死亡的到來,也來得及對親人道別、道歉及道謝,但感染症把過程縮短成幾天,讓家屬與死者措手不及的離別,心中會留下無限遺憾,此時法規如果又剝奪死後弔念的過程,只是徒增一輩子的傷痛遺憾。潘建志指出,過去2年來有許多新研究指出,空氣/氣溶膠傳染才是病毒傳播主要方式,接觸帶有病毒的表面感染,機率微乎其微,不到萬分之一。在適當的個人防護及良好通風的情況下,「沒有呼吸的大體,不會產生氣溶膠,傳染力很低很低」。潘說,多給時間,讓親友能有機會戴著口罩參加確診者的葬禮,染疫的機率,比去KTV唱歌要低得多,裝入雙層屍袋後絕不能打開,連短短時間的見上一面都不允許,是過度嚴苛、沒有必要的規定,反而對家屬心理健康有危害,英國就已修改了為確診死者舉辦葬禮的指南。潘建志表示,台灣染疫死亡數近3000人,許多家庭是家人同時確診,死者在24小時內火化,家人(病患)又尚未解除隔離,無法參加告別式,才分開幾天,原本慈祥的奶奶、疼愛的幼子,再見到時,已是冰冷的骨灰罈,何其傷痛。親人葬禮在文化及心理上有重要意義,染疫死亡者的倖存家屬,有很高的比率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潘建志說,焦慮症及憂鬱症在他的門診中看到不少的個案,而傳統的宗教儀式,有安撫心靈的重要效果。潘建志表示,「見不到最後一面」成為許多人心中的遺憾,要開放解封恢復正常生活,誠心建議衛福部檢討確診死者的處理流程,照顧到家屬的心裡需求,給死者尊嚴,也保障殯葬業者的安全,提出一份時間上較寬鬆、更合乎人性的告別式方案。
-
2022-06-02 新聞.元氣新聞
獨「樹」一格,台灣房屋創新打造ESG⁺永續價值
「面對社會高齡化與地球暖化浪潮,而現在正面臨世代交替的時刻,我想我們應該超越過去服務的範圍,提出更多跨世代的解決方案!」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說。一般人想到房仲業服務,多半聯想到房屋買賣媒合、議價,但台灣房屋卻率先打破這樣的格局,以「ESG⁺」、「科技創新」、「愛家愛地球」與「專業服務」等企業核心價值獨「樹」一格。尤其特別的是,在業界,台灣房屋團隊以領頭羊的姿態於新北瑞芳、桃園中壢、新竹沙湖與苗栗大湖等四大林場種植一萬五千多棵樹木,相當於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樹木量的兩倍以上,這些樹木每年為台灣減少3750公噸的二氧化碳,對於如此驚人、長期的投資,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以上述一段話表明自己的心境與看法,而這段話也顯現出他與眾不同的高度與視野。對台灣的深厚感情,成為前進的動力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耕耘與投入,台灣房屋團隊除了聚焦於植樹造林,像打造「健康友善農場」,並將每年生產出的近十萬公斤有機蔬菜捐贈社福團體、公司同仁,或建立「亞洲健康智慧園區」,成為國內外樂齡綠色建築標竿等成績表現,更與國際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潮流相互接軌,甚至超越業界,成為首屈一指的典範,這一路走來,也連續獲得桃園市政府所頒發「桃園市金牌事業卓越獎-好福企獎」的肯定,這背後的動力,都來自彭培業與台灣房屋團隊對台灣的深厚感情與對廣大客戶的深切感激。「我覺得房仲業者不是單純只是買賣、仲介房屋,幫忙介紹一坪多少錢,而是應該提供客戶更健康的生活環境,讓客戶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與重視。」投身房仲服務業四十餘年,彭培業與許多客戶早就像家人、朋友一般,感情十分緊密,談到過去客戶的支持,他的眼神滿是感動,有情有義的個性顯露無遺。重視長遠效益,期待整體居住環境更優質、美好彭培業認為,因為客戶的長期支持,台灣房屋才有厚實的根基,在社會高齡化、地球暖化效應的影響下,可以為台灣這塊土地做出一點回饋。他指出,現在的空氣品質、居住品質已與過去大不相同,台灣房屋團隊更應該透過累積四十年的智慧與能量回饋社會、改變現狀,並擔起企業公民的責任,以耐心、恆心著眼長遠永續效益,如此才能在業界拋磚引玉,啟動美善循環,讓整體居住環境也更健康、美好。「希望藉由台灣房屋這塊金字招牌,可以對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為了達到目標,彭培業當年也耗資新台幣五千萬,為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台灣館製作「台灣的心跳聲」MV,因而成為業界雋永的傳奇。回首這一路的耕耘,他也期盼從植樹造林出發,到建立健康友善農場、成立亞洲健康智慧園區,台灣房屋所立下的永續典範可以推廣至世界舞台,同時傳承後世,更多人也能蒙受其利,一同做出正向的改變。《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6/18 上午9:00元氣網LIVE見面!👉🏻點我報名幸福人生必修學門課,邀請重量級專家分享幸福學訣竅!幫助你我一起銀向樂齡生活,邁向活躍!🔔那麼,準備上課囉!🔔
-
2022-05-31 醫聲.高齡社會
樂齡幸福學4/打破居心困境 才有富齡生活
長者的幸福定義是什麼?是兒女雙全安享晚年、健康長壽,還是心靈滿足?根據主計處統計,國人平均「不健康存活年數」約8.8年,意即在人生的旅途終點前,生活無法自理且飽受失能、臥床之苦,占了生命的八分之一。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認為,長者的幸福,是能找到宜居且友善的居住環境,不讓心靈萎縮而影響健康形成「居心」困境,才能擁有「富齡」的生活。居家空間 影響長者身心彭培業表示,現在許多獨居長輩因沒人陪伴共餐,吃飯成了煩心瑣事,有時一道梅干扣肉,常連續吃三、五天,長期下來容易營養失衡,造成肌肉流失等問題;住在城市的年長者,出門逛街、買菜過馬路更是險象環生,一旦吃飯、外出都成為沉重負擔,距離健康、幸福的目標,就會漸行漸遠。一個人的居家空間需求,大約每十年變動一次,彭培業指出,從單身、進入婚姻、到高齡等階段,對空間需求各不相同。尤其,對長者來說,當整體居住空間不盡理想、不符所需,容易引起上述問題,同時加速心靈萎縮、生理機能退化,形成惡性循環。養老先養生 重拾幸福感「養老之前,一定要先養生!」彭培業認為,幸福的核心價值是擁有健康,可以從飲食和居住環境層面著手。若年長者、照顧者想透過改變居住環境,重拾生活幸福感,建議可選擇有電梯、交通方便、空氣新鮮、氣候溫暖,且行動空間安全的優質環境,當生活中充滿樹木、花草與芬多精,長者的身心狀態即可獲得療癒。而共餐則是開啟人際社交互動的橋梁,彭培業認為,當吃飯成為值得期待的事情,不僅解決了飲食營養均衡的問題,人也活得更快樂、健康。以台灣房屋在新竹關西創立的「亞洲健康智慧園區」為例,以莊園概念打造樂齡養生宅,不僅依四季開花順序種植花草,園中也播放音樂,園區居民可在悠揚的樂聲中悠閒散步,加上園區設有溫泉、護理之家等服務,從環境、餐飲、醫學、護理等層面照顧長者的各種需求。這項建案推出不久,便引起熱烈回響,可見樂齡族群對優質居住環境的需求極其迫切。彭培業期盼,這樣的模式未來可成為國際養生宅的典範,在業界能發揮示範作用,逐步打造心靈富足與生活機能充足的「富齡」生活環境。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重量級專家分享幸福學訣竅!從睡眠、飲食到身心保養,每個環節都面面俱到,期待所有人都能在幸福中攜手前進,並擁有更多健康能量、活力。直播時間:6月18日(六)上午9時元氣網LIVE直播📹 ❗️點擊參加,直播不錯過,請點👉 https://fb.me/e/k37g9uY2r❗️
-
2022-05-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快篩陽、確診,隔離留意3情況!重症醫:作好準備才好輕鬆面對
Omicron在台灣不斷延燒,確診人數暴增,在知道高傳染力、重症較少的情況下,即便遵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示走,快篩陽的時候還是讓人有些不知所措,有人很緊張,深怕原本好好的,過了一晚病情急轉直下;有人則顯得過度放鬆,覺得無所謂。心態上該如何面對疫情?重症醫學暨胸腔內科黃軒醫師指出關鍵。 Omicron要強不強、要弱不弱,防疫不必太強,也不能太弱 黃軒醫師表示,正如民眾所知,Omicron已大多為輕症,但病毒傳染力、承載率都比往的原始株、變異株來得高,除了成人、年長者以外,孩童也可能染疫,症狀以喉嚨痛、喉嚨癢、疲倦、頭痛等輕症居多,但是依舊還是會有中重症的可能性。因此面對Omicron雖然不必像先前的病毒那樣緊張,但也還是不能放鬆。 許多人認為病毒已趨近流感,根本不必太在意,近日坊間甚至出現「主動染疫」的觀點,對此黃軒醫師表示這想法大錯特錯,Omicron雖大多輕症,但一樣有重症、死亡可能,和流感相比還是比流感來得強,面對威脅性夾在先前的病毒以及流感之間的Omicron,防疫心態更要注意取得平衡。此時不可大意,更萬不可為了避免重症死亡,而冒著重症死亡的風險。 快篩陽.確診,隔離期間免緊張 留意3情況,有異再盡速就醫! 黃軒醫師表示,為防染疫後原本沒事、過了一晚病情急轉直下,快篩陽、確診、隔離等族群,在與時俱進的遵照CDC及地方政府指示下應對後,接下來就是調整心態、適度的面對,注意體溫、症狀、血氧。 症狀、體溫、血氧三者都可視為染疫後身體狀況的觀察依據,是三高、癌症、年長者、慢性病等免疫不佳者、高風險族群都需要特別留意的,而一般人也是要小心,以避免自己成了極少數的特例,又或者只是誤以為自己身體好。 症狀觀察,確診者若出現了呼吸急促、胸悶胸痛,或是嘴巴、臉色、指甲出現變紫等顏色改變,就應立即以防疫交通工具就醫,這3種症狀可能代表著正往中重症發展。體溫方面,若是一般在38度以下可繼續觀察,38度持續不退或燒到40度就應盡早就醫,觀察期間也留意上述症狀。 至於血氧機,就是在觀察症狀以外,有數據的為觀察血氧濃度,不過考量一台價格不低,Omicron也較少引起隱形缺氧,是否備用民眾可多加評估,通常會建議自身或身旁有高風險族群時備著,並應以藥局等正常管道購買醫療用血氧機。一般血氧濃度95%以上算正常,但到了90-94%就代表偏低,可能隱形缺氧正在發生,應盡速就醫,若是到了90%以下更是危險,不能再拖。而有鑑於隱形缺氧若真的發生,進程速度相當快,建議可約4小時測量一次,或身體覺得有異樣時測量。但不必無時無刻都在測量,這樣心理壓力會相當大。 防疫期間身心健康都要兼顧 醫:作好準備才好輕鬆面對 黃軒醫師再三強調,防疫不是最嚴或放鬆,最重要的是看當前情況,有邏輯且合理的不斷彈性調整,面對要強不強、要弱不弱的Omicron,防疫強度不必太強、也不能太弱,需和生活取得平衡,畢竟心理健康也和身體健康一樣重要,太嚴格的防疫容易引起衝突、增加壓力、引起恐慌、出現新冠壓力症候群、不利生活,太放鬆的則不易防疫及生存,建議配合CDC指示,並做好該有的準備,做好能做的事情,取得平衡才能兩者兼顧。 #黃軒 #新冠肺炎 #染疫 #確診 #快篩陽 #體溫 #症狀 #血氧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5-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CDC研究:1/5成年確診者患「長新冠」 影響多種器官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24日發布最新研究指出,感染過新冠肺炎的65歲以下成年人中,每5個人中就有1人經歷至少一種長期後遺症,而65歲以上的長者則是每4人中就會有1人出現至少一項長新冠症狀。紐約時報報導,CDC的新冠緊急應對小組針對近200萬人進行研究,比較65歲以下及以上兩族群患者康復後,與未感染新冠的人的狀況。研究人員發現,長新冠會影響許多不同器官,包括心臟、肺臟和腎臟等,其他問題還涉及血液循環、肌肉骨骼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道狀況、神經系統問題以及精神上的症狀。研究指出,無論感染者年齡,最常出現的後遺症是呼吸道問題和肌肉骨骼疼痛。而新冠患者康復後出現呼吸道以及肺栓塞等肺部問題的風險,是未感染者的兩倍;與年輕人相比,65歲以上長者發生腎衰竭、神經系統問題和大多數心理健康狀況的風險更大。研究稱,在確診後30天到365天期間,38%的患者出現至少一種新的健康問題,其中18歲到64歲患者的該比率為35%,而65歲以上者為45%,兩族群的未感染者同期間出現新健康問題的比率各為15%和19%。根據這些比率,研究人員計算出65歲以下的新冠患者出現可歸類於「長新冠」的健康問題之比率為將近21%,年長族群為近27%。該研究作者並總結,長新冠可能影響患者的勞動力表現,且可能對康復者及其家屬產生經濟影響。並建議「定期對新冠患者康復後的狀況進行例行評估」。未參與該研究的聖路易華盛頓大學臨床流行病學家艾里(Ziyad Al-Aly)說,同意應對曾染疫者進行醫學評估以發現潛在的新健康問題,「既然我們知道新冠肺炎可能導致嚴重的長期後果,我們需要開發額外工具來降低長新冠風險」。
-
2022-05-24 醫聲.高齡社會
樂齡幸福學3/老老相伴 挖掘銀髮族飲食幸福真相
「辛苦為老伴煮菜,煮一鍋總是吃不完,到第二天、第三天就嫌膩,倒掉又好可惜…」「想讓媽媽吃得健康、營養,可是又不能太強迫,還要顧及媽媽的心情、面子,實在傷腦筋!」在桂冠營養研究室團隊過去進行的深度訪談研究中,桂冠實業營銷副總經理王振宇觀察發現,每當料理三餐時,不少老老相伴、三明治世代受訪者面臨上述難題。尤其「不知道怎麼吃才是對的」、「對營養攝取標準也不太清楚」,是國內高齡者在飲食上的最大困擾。許多受訪者的小孩已離巢,這時便很難像以前煮滿桌的佳餚,不僅菜色無法像過去那麼多元,並且常出現一道菜反覆加熱,容易導致營養失衡,所以每次備餐就充滿無奈心情。年長者要幸福生活,就要努力維持肌肉量!年長者 要維持肌肉量桂冠營養研究室團隊與陽明交通大學合作研究發現,目前台灣高齡者遇到的主要問題在於肌力不足、肌肉量衰退所導致的種種危機。當年長者的四肢肌力日漸衰退,便容易跌倒、骨折,其中最麻煩的是髖關節骨折,一旦發生,年長者可能就此臥床、心情沮喪,社交也受到孤立,有時連呼吸功能都受影響。王振宇認為,健康的高齡者飲食,應該以蛋白質為優先考量,然後是纖維質,其他營養成分再根據不同健康取向做調配。王振宇與陽明交通大學討論也發現,多數中壯年、高齡族群都希望「不管年紀再大,都可以生活、飲食自理,身體可以維持健康,可以一直好好享受生活。」這也是高齡者的最大幸福目標。營養均衡 備餐要便利將這些研究結果,落實在高齡營養食品,桂冠營養研究室團隊研發一系列的「美味‧健力湯」朝著「足量蛋白質、纖維質」的方向設計,加上營養精算、高單位營養密度、嚴選食材、個人化包裝、料理方便、口感豐富與選擇多樣等特色,因而受到高齡者、三明治世代與照顧者的歡迎,這現象也反映出高齡族群與現代家庭的飲食趨勢演變。在備餐上,一包包的湯品,更提升了備餐便利性,高齡者的接受度也提高,不論是高齡者或是照顧者備餐,都更能精準掌握營養攝取份量。高齡者家中為了食物份量、營養問題而起的爭執頻率也明顯降低。健康呷百二 一起來學在6月18日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聯合報共同舉辦的「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直播中,王振宇將分享更多他對台灣高齡飲食趨勢的觀察,並揭開食物可以帶來的幸福力量。他也期待,高齡者都有福氣在飲食上兼顧營養足量、食物美味與料理方便,未來都能歡喜、健康呷百二。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重量級專家分享幸福學訣竅!從睡眠、飲食到身心保養,每個環節都面面俱到,期待所有人都能在幸福中攜手前進,並擁有更多健康能量、活力。直播時間:6月18日(六)上午9時元氣網LIVE直播📹 ❗️點擊參加,直播不錯過,請點👉 https://fb.me/e/k37g9uY2r❗️
-
2022-05-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我確診了,接下來怎麼辦?心理師教你4個心法度過隔離期焦慮
國內疫情持續延燒,每天幾萬人確診,從藝人、政治人物乃至周遭親友紛紛染疫,雖然確診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但有些人確診後,開始出現焦慮、擔心自己變重症、自責傳染給家人親友等。專門提供確診者諮商服務的心理師李克翰說,引起確診者焦慮的問題多半是「接下來怎麼辦」,心理師除協助患者宣洩情緒,也提供心法紓解壓力。注重清潔卻確診,同事說他「是不是在外面趴趴走才染疫」。在這一波Omicron感染中,確診者雖然絕大多數是輕症,但咳嗽、喉嚨痛、發燒、肌肉痠痛無力一起襲來,加上一人一室隔離,不僅無人可以聊天緩解,政府政策朝令夕改,諮詢電話老是打不進去,又無法出門,難免悶在心裡,焦慮情緒也隨之而來。在板橋租屋的上班族林先生說,自己平時很注重清潔,在公司上班盡量不脫口罩,也隨時備有酒精擦拭環境,因公司要求員工每周快篩才發現確診。林先生說,快篩陽性當下還不敢置信,但第二支快篩也同樣呈現陽性,隨即跟鄰座同事及主管報告後,同事竟拿出紫外線燈消毒,嘴上還說「是不是在外面趴趴走才染疫的」,讓他氣憤不已。失眠、食不下嚥,過度關心疫情、情緒起伏大,可求助諮商師或精神科。李克翰說,現在多數接到的電話,都是確診者對於政策的不了解,但諮詢電話打不進去或沒有獲得解答,情緒不斷累積,心理師會引導患者宣洩情緒,但碰到政策相關的疑問,將提供患者管道去諮詢。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出現焦慮情緒?李克翰指出,當確診者排除因生理病痛造成的食欲不振、失眠後,仍產生睡眠困擾、食不下嚥,過度關心疫情狀態,即使暫停也無法真正轉移注意力,情緒起伏大等狀況時,可先由心理師評估是否需要精神科醫師,以藥物介入診療,不過過程中僅能建議患者向精神科求助,並無法代為診斷。確診康復後被排擠?隨著確診數增加會逐漸減少。經過10天的隔離,林先生說第一感受到的是天氣改變,原本炎熱的4月,進入梅雨季變得潮濕,還有同事看他的眼光也改變了。原本中午都會三、五同事一起買午餐,現在也不找他了,只能一人買完飯獨自吃完,讓他心裡頗難受。李克翰說,確實有個案康復回到職場、校園後遭到排擠,其中以校園情況較嚴重,通常是確診者同學的家長向學校反映,確診者可能還有病毒,要不要單獨上課、給自己孩子請防疫假等等,也會叫孩子不要靠近確診者,不只讓確診者焦慮,也讓確診者的家長產生焦慮。不過現階段因確診人數增加,民眾反倒不再會去排擠確診者。李克翰指出,民眾可以依據新北市衛生局提供的測驗,檢測完畢後填寫資料,若分數超過標準線,新北安心解憂專線就會打來為民眾服務。此外也能透過安心解憂專線(02)2259-0842、(02)2254-0794的服務時段:每周一到周五,上午8時至晚上8時諮詢。解除隔離焦慮4個心法當患者選擇透過諮詢服務時,李克翰提供以下步驟,幫助確診者在隔離出現焦慮狀況時度過難關。1. 想想接下來的安排思考隔離時狀況,比如工作安排、隔離期間該如何度過。2. 每天找一件事做建議在隔離期間,每天都找一件事做,如整理硬碟、看書、打掃、追劇等,但不要每天都做一樣的事,才能讓自己對解隔有盼望。3. 別猛追疫情新聞要限制自己每天觀看疫情新聞的時間,避免每天吸收新政策也會產生焦慮。4. 維持每天運動在家每天找瑜伽等運動影片來做,讓隔離生活有步驟、進度,減少患者對於「接下來怎麼辦」的焦慮。
-
2022-05-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疫苗對兒童有什麼好處?未打疫苗染Omicron可能發生哪些重症?詳解兒童疫苗常見疑問
5至11歲輝瑞兒童疫苗將於周三(5/25)正式開打,但許多家長仍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接種疫苗。兒童感染專家表示,國內兒童染疫比率約占二成,雖然感染症狀大多是輕症,且比成人輕微,但仍有部分可能併發腦炎、腦病變、心肌炎、肺炎、呼吸衰竭或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等重症。兒童接種疫苗可降低九成新冠肺炎嚴重度表現,專家強調「先打先好」,家長應盡速帶孩子打疫苗。Q:兒童未打疫苗染疫,可能發生哪些重症?● 上呼吸道嚴重發炎致呼吸困難、腦炎、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分析,沒打疫苗的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可能有兩種較嚴重症狀,一是「上呼吸道感染」,因上呼吸道嚴重發炎、腫脹,導致呼吸困難;第二種是腦炎,目前港台都出現染疫兒童併發腦炎的個案。而染疫經過二至六周,也可能產生MIS-C,引發心臟、肺、血管、腎臟、消化系統、大腦、皮膚或眼睛等器官及組織嚴重受損,部分孩童重症、死亡皆是來自此疾病。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說,根據指揮中心公布今年各年齡層確診者人數與占比,12歲以下兒童疫疫風險與其他年齡層無異,愈來愈多國家發現染疫兒童中出現MIS-C,依國外統計,MIS-C發生機率約為萬分之三,且三至六成患者會住進加護病房,死亡率在2%至10%之間,這也是許多國家開始為5至11歲兒童施打新冠疫苗的原因。Q:接種疫苗對兒童有什麼好處?● 三大好處:降低住院率、重症率、預防MIS-C。依兒童疫苗臨床試驗,接種疫苗後有三大好處。黃立民說,首先是降低兒童住院率、重症率及預防MIS-C,尤其北北基桃的兒童病床幾乎全部滿床,家長應盡速帶孩子打疫苗,建立完整保護力。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說,觀察各項研究和統計,支持兒童要接種疫苗,他能理解家長對孩子打疫苗會猶豫,但美國統計指出,5至11歲沒打疫苗的孩童,感染Omicron後的住院率是打過疫苗的兩倍。接種疫苗不僅能預防多種併發症、重症及死亡風險,同時也能減少兒童隔離、學校停課、父母缺勤等狀況,避免因停課影響孩子心理健康或教育差距。Q:目前有兒童有哪些疫苗可選擇?● 輝瑞兒童疫苗資料最完整,歐盟已核准莫德納用於兒童。黃立民表示,目前共有兩款兒童疫苗可以使用,其中輝瑞兒童疫苗資料最完整,不僅臨床試驗證實保護效果達九成,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已核准5歲至11歲兒童接種,目前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歐盟、日本、南韓、香港、澳門、新加坡等開放兒童接種。另一款是莫德納半劑量疫苗,目前歐盟已通過核准用於6歲至11歲兒童,開放施打的國家有歐盟、英國、澳洲、加拿大。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謝育嘉說,輝瑞兒童疫苗主要用於5至11歲兒童,劑量是成人的三分之一,打滿兩劑保護力約90.7%;莫德納疫苗則是6至11歲兒童的替代選擇,劑量是成人的二分之一。Q:兒童施打兩款疫苗,可能出現什麼副作用?● 心肌炎、心包膜炎機率較青少年低,且症狀輕微、可逆轉。關於兩款疫苗的副作用,黃立民說,兒童接種後,約10%至20%會出現接種部位疼痛或腫痛、發紅,以及疲勞、頭痛等,僅約十萬分之一可能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等個案,但症狀輕微且短期、可逆轉,發生率比青少年低。為有效降低孩子染疫重症風險,他呼籲「先打先好」,讓孩子及早獲得保護力,如果對莫德納兒童疫苗有疑慮,建議可選劑量較少的輝瑞兒童疫苗。黃立民說,患有氣喘、肥胖、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免疫、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症等危險因子的兒童,確診後重症風險較高;又或需要出入人多聚集場所、無法保持社交距離與衛生習慣的孩童,此類族群兒童施打疫苗後,明顯減少重症死亡的風險。Q:mRNA疫苗會對基因造成影響嗎?● 目前無足夠證據,可先打一劑度過疫情嚴峻時期。很多家長擔心屬於mRNA疫苗的輝瑞、莫德納兒童疫苗,可能對孩子基因造成影響。黃立民表示,由於mRNA疫苗僅使用2年,但對於這些顧慮,至今沒有新證據證實有這樣的風險,且先進國家也維持讓兒童接種疫苗。他認為可先打一劑度過疫情嚴峻時期,未來以蛋白疫苗作為每年例行接種的疫苗,安全性更高。
-
2022-05-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腎臟病能吃清冠一號嗎?使用新冠口服藥有無禁忌?醫詳解腎臟病患染Omicron該怎麼辦
最近COVID-Omicron造成的疫情快速升溫,本土單日新增案例突破8萬5千例,累積確診人數達到98萬1千多例,累積死亡數為1176例。在疫苗施打方面,第1和第2劑施打人數已超過80%以上,第三劑達到63%以上,而第四劑也從5月16日開打,三天來也施打了1000多劑。近期在為多囊腎腎友進行健康講座時,常被問到是不是該打第四劑疫苗注射?清冠一號在慢性腎臟病族群是否可以使用?當多囊腎病患者檢驗PCR陽性時,服用口服抗病毒藥有無禁忌症?還有在居家隔離期間要如何做好身心靈的調適?針對這些常見的問題,在本文來為大家解惑!慢性腎臟病族群是不是該打第四劑新冠疫苗?首先關於第四劑疫苗的注射,也稱作第二劑追加劑,目前可以選擇的疫苗包含莫德納(Moderna)疫苗半劑量、BNT疫苗全劑量、蛋白質次單元之高端疫苗和尚待原廠進口的Novavax疫苗全劑量。若在先前劑次接種出現不良反應,對前述疫苗產生過敏者,才可接種AZ疫苗。政府公告能夠接種第四劑的對象,是18歲以上免疫功能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包含有8類族群,洗腎患者名列其中,其他對象為一年內曾經或正在進行免疫抑制的癌症患者、器官移植或幹細胞移植患者、HIV陽性患者、正接受高度免疫抑制藥物者、6個月內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者,和其他經醫師評估可以接種者。由於在2021年7月醫學報導曾指出施打mRNA疫苗(如Moderna和BNT)曾經出現個案有副作用,發生腎絲球腎炎和腎病症候群的狀況,因此有透析腎友會擔心疫苗不安全而不敢接受第四劑注射。其實根據文獻的報告,這類個案在施打Moderna第一劑時引發T細胞的免疫反應,身體出現水腫且出現重度蛋白尿,後來給予適當的類固醇治療後,可以將T細胞的免疫反應壓制下來,蛋白尿、身體水腫和腎功能異常狀況都有改善,這位病人在施打第二劑時仍使用口服類固醇藥物,注射後並沒有加重身體不良反應。目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第三劑和第四劑的注射時間間隔為滿五個月,我們建議腎友不必過度憂慮疫苗副作用,若身體有不適症狀,可以與您的主治醫師先討論過,確定是在病情穩定下再接受第四劑疫苗。慢性腎臟病族群是否可以使用清冠一號?其次對於清冠一號的中藥方使用,經詢問中醫方面的專家,提到在藥方內並無馬兜鈴酸成分,以腎毒性的角度來看,這個藥方並無傷腎的疑慮。對於慢性腎臟病(英文稱CKD)第4和第5期的病人,平時衛教時多提到要小心不要吃高鉀的食物,而清冠一號的藥方若遵照中醫師指示使用,在目前的臨床觀察並未造成CKD病友的高血鉀狀況。目前中醫師建議清冠一號對於PCR確診陽性的病人,用法為每日20gm,服用10天份。由於清冠一號在台灣有8家中藥廠製造,包裝大小份量不同,大包裝(10gm/包)是一天分2次服用,小包裝(5gm/包)是一天分四次服用。由於該藥方偏寒性,因此有些人會出現輕度緩瀉的情況,可以視訊問診詢問中醫師如何調整劑量。在這裡我要再次強調,清冠一號是一個中藥方,絕對不是保養的藥飲。因此若沒有快篩或PCR陽性者,就當作保養品來食用,這樣是非常不適合的做法。另外,我們也在報紙上看到清冠二號的臨床試驗,它算是清冠一號的加強版,其中有所謂「金銀花」的成分,這個成分用來抗病毒的效果非常好。但請大家注意,清冠二號還未上市,若自行購買來服用的話,恐怕是把自己當作白老鼠,這也是我身為腎臟科醫師不樂意看見的情況,目前還是希望大家要遵照中醫師的醫囑,請大家以清冠一號為主。多囊腎病患者確診服用口服抗病毒藥有無禁忌症?現在有兩種抗病毒藥:輝瑞藥廠的「Paxlovid (帕克斯洛維德) 」和默沙東藥廠的「Molnupiravir(莫納皮拉韋)」,對於PCR確診的慢性腎臟病友來說,若腎絲球過濾率是在60 ml/min以上,便可以使用Paxlovid。但若腎絲球過濾率小於30ml/min以下,相當於CKD第4期的情況,便不能夠使用Paxlovid,而是要使用Molnupiravir。使用Paxlovid要注意會與許多藥物出現交互作用,另外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禁忌症,若是肝功能異常,達到嚴重肝硬化(C期)的程度,也不能夠使用這款藥物。在目前國外臨床試驗報告中,Paxlovid的治療效果很好,對於減緩病人重症住院的效果可以達到89%以上,而Molnupiravir則沒有那麼好的效果但是,Molnupiravir的好處則是可以使用在腎功能較差的病人身上。因此,對於慢性腎臟病的病人,像是CKD第四期及第五期,或是透析的病人,若是可以吃口服藥的話,我們會建議服用Molnupiravir這款藥物。慢性腎臟病友居家隔離期間如何做好身心靈調適?目前疫情這麼嚴峻,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腎友已經快篩或PCR陽性,需要接受居家隔離的情況,也發現有些腎友會出現與家人分開的心理惶恐,因此強化腎友在隔離期間的身心靈之保健其實有其重要性。我在此分享台中榮總提出的「COVID-19病人心理健康策略建議」,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辨識災難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相關危險因子,了解之前罹患精神疾病包括焦慮和憂鬱症,不該輕易中斷藥物。要持續給予社交支持,基本上可以透過視訊軟體進行遠距溝通,比如在與精神科醫師在做視訊診療時,醫師會注意到病人的情緒波動,察覺對方是否處在急性壓力負荷的狀況。電子產品可應用於療養院、護理之家、醫院及監獄中,以維持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針對受影響的病人、家人和一般大眾使用電子產品及相關應用提供心理諮商,也要避免出現網路成癮的情況,重要的是透過電子產品增加溝通而不是掉入虛擬的世界。最後對於病人額外的生活壓力,能夠協助其紓壓,可以提供「正念減壓」這些自我調適的方法。狄更斯在雙城記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也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也是一個懷疑的時期。」我們對於COVID-Omicron病毒越了解,備足該有的抗病毒藥物,不憂不懼遵從醫囑,也對於免疫低下的穩定族群,要鼓勵第四劑疫苗的施打,讓我們摯愛的親人,可以得到最佳防護,相信在各界一起努力下,我們能夠走過疫情海嘯,讓國民生活逐步回到常軌!
-
2022-05-18 醫聲.高齡社會
樂齡幸福學2/許志成三帖幸福解方 溫暖長輩心
今年母親節,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用moviemaker剪輯軟體自行剪輯了影片,將照片加上配樂,一支給岳母、一支給太太,裡面滿是家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學習新事物 找到樂趣許志成是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也是家醫科醫師,目前正在籌備高齡中心的成立。他積極努力學習新事物,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樂趣的方法。「台灣的自殺率,老人是各年齡層裡最高的。」許志成指出,高齡憂鬱的原因盤根錯節,台灣長輩的憂鬱情況很嚴重,有些獨居老人生活單調、無趣,導致長者的自殺率常占各年齡層榜首,尤其疫情對長輩的社交生活造成重大衝擊,更是雪上加霜。許志成表示,由健保資料庫來看,約4%長輩因憂鬱症就診,但這只是冰山的一角,從過去所做的訪談及研究顯示,100位憂鬱長輩中,真正尋求醫療協助者不到三成,其中只有一成接受完整的憂鬱症治療。多問候長輩 提升幸福感如何提升高齡長輩的幸福感,重新找到生命的價值,許志成提出三帖幸福解方:一、平常多打電話與長輩互動,或一周找時間和長輩吃飯,多關心一下長輩「吃飽了沒?下雨天走路有沒有小心?家裡的貓狗有沒有餵食?」等,讓長輩感覺受到重視,心情自然開朗。二、在生活中可設定小計畫,邀請長輩共同參與,例如陽台種菜、烹飪等。像他常買一些畫冊,讓長輩學畫、在畫冊著色,生活較不會單調、無聊。三、多鼓勵長輩參加共餐等社區據點活動,如有宗教信仰,可鼓勵長輩參與宗教活動,生活較有變化,情緒會比較好。增加社會連結 生活更有趣不到65歲的許志成,常思考未來的幸福高齡生活樣貌。他說,「年紀大了,要學會放下。」即使步入高齡階段,也可積極學習新事物。他有一位同學退休後學木工,常在社群軟體分享作品,有同學去學日文、德文,這樣的生活態度令他由衷欣賞、欽佩。重要的是「增加一些社會的連結」,幸福感就會提升,生活會更有趣、精彩。超高齡社會 重視身心健康我國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因應這一波「老化海嘯」衝擊,行政院於2020年指示,由國家衛生研究院主責,與台大合作於台灣大學雲林分部籌設「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而在高齡中心的研究範疇中,今年特別提出心理健康議題,期待長輩的身心健康更能受到關注、重視。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重量級專家分享幸福學訣竅!從睡眠、飲食到身心保養,每個環節都面面俱到,期待所有人都能在幸福中攜手前進,並擁有更多健康能量、活力。直播時間:6月18日(六)上午9時元氣網LIVE直播📹 ❗️點擊參加,直播不錯過,請點👉 https://fb.me/e/k37g9uY2r❗️
-
2022-05-10 醫聲.高齡社會
樂齡幸福學1/國衛院長梁賡義幸福撇步:持續運動 正向心態
● 每天運動30分鐘● 遠距視訊維持家族溫度● 邁入70歲持續貢獻所能國衛院長梁賡義繁重的公務之外,在新冠疫情期間,兼任疫情指揮中心研發組組長,今年邁入70歲的他笑稱,「我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是老人。」對於進入樂齡階段的梁賡義來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正是他目前人生的最佳寫照。現在的他,更注重健康,每天運動30分鐘,持續學習,維持正向思維,期盼多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健康生活 幸福感重要基石「健康還是最重要的!」梁賡義分享說,年輕時踢足球、打籃球,運動量很大,但隨著年紀增長,不能再做高強度的運動,現在運動是以慢走混合快走為主。即便疫情升溫,每天仍會花30分鐘走路,有時會做重訓,維持肌肉力量,避免肌少症上身。飲食方面,則追求營養均衡,避免吃太多或吃消夜。此外,他很注重睡眠,不讓自己承受太大壓力。視訊兒孫 珍惜家人常互動疫情下,他常會與在美國的兒孫遠距視訊,陪伴兒孫以中文互動,溫熱家族的感情,因此在疫情籠罩下仍可維持幸福感。梁賡義表示,未來,許多人邁入老年後,可能因為沒有兒孫輩,或兒孫輩在外地工作而面臨許多挑戰,此時若有機會能夠做點事情,並找到生活的意義與價值,才能獲得新的動力。「即使70歲了,對社會還是可以有很多貢獻。」梁賡義認為,原本生活的步調很快,突然停下來並不是好事。有一位朋友的父親退休後急速停頓,很快就過世了,兒子便反其道而行,刻意將自己弄得更忙,結果身體撐不住而中風。他從朋友經驗體悟到,「過與不及都不好,平衡是很重要的。」持續貢獻 推動國家級研究梁賡義期待自己可以持續貢獻所能,像推動國家級「高齡醫學及健康福祉的研究中心」成立就是其一,也希望透過方法可以分享幸福分享愛,讓更多高齡族群樂在健康、樂在幸福。年長族群 需國家政策關心從2020年開始,台灣的死亡人數已超過出生人數,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至2025年,我國人口中逾20%比率為65歲以上年長者族群,換言之,我國即將變成「超高齡社會」,人口呈現負成長趨勢。為了幫助廣大年長者活得更健康、更有意義,2020年12月5日行政院宣布在國衛院架構下成立國家級「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該中心位於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建議物含括地上六層、地下兩層,這項政策讓梁賡義格外振奮,也感到非常有意義。梁賡義表示,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於2021年開始運作,規畫以五年時間延攬30位相關研究人員,希望藉由實證研究提供政策上的建言,並讓政府在擬訂政策的時候更有客觀依據,進而讓政策更符合高齡需求,同時造福更多年長族群。2022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邀請重量級專家分享幸福學訣竅!從睡眠、飲食到身心保養,每個環節都面面俱到,期待所有人都能在幸福中攜手前進,並擁有更多健康能量、活力。直播時間:6月18日(六)上午9時元氣網LIVE直播📹 ❗️點擊參加,直播不錯過,請點👉 https://fb.me/e/k37g9uY2r❗️
-
2022-05-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確診者焦慮想衝急診室 專家提供4點「快篩」心理危機
疫情升溫確診個案增加,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確診者心理很慌張,且從5月12日後快篩就視同確診,還要衝急診室造成染疫的風險也會造成醫療量能的消耗,確診民眾在居家照護期間,除了隨時注意身體症狀,也要留意保持心理健康。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郭乃文表示,現在大家都在同一船上,心情越亂就會產生更多的困擾,他提供一些方法,讓民眾在不一樣的情況下,檢視心理危機是否正在發生?快篩一下自己,發現心理危機正在發生的時候,可以採用4個不同層次的練習辦法,讓自己度過危機,民眾只要掃Q QR Code可以得到更多資訊,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郭乃文表示第一條思考,判斷如果發現自己無法像以前那樣容易做到有組織、能判斷以及換位思考時,一般自我期許可以練習從不同角度思考,或為生活加入幽默及創意的概念,擴充自己的能力。第二條行為,當出現行動和舉止失去計畫力、表現出不同於以往的衝動狀況時,可以練習在原本的生活樂趣外尋找生活小確幸,快速治標的辦法,進而找個一個新的目標並列出步驟,豐富原本的生活。第三條心情,如覺察負面情緒停留時間長且強烈,情緒起伏較大,甚至自己難以控制時,可以試著讓自己放鬆、找親近的人說說話,並相信身邊的人事物。第四條情緒,如出現悲觀看待自己的可能性、機會或低估資源與支持時,可先放鬆練習深呼吸,並尋找資源幫忙,願意找人說說話,更深一點的功夫相信更多的人事,多微笑,以為自己很有靠山,一直覺得自己沒有資源負向情緒,請打安心專線1925,並尋找和創造相信成為更好的自己是很重要的。
-
2022-05-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兒童到底該不該打新冠疫苗?教授援引資料這麼說
有很多讀者和親友來問過我,應不應該讓他們的小孩打疫苗,而我都是私底下跟他們回覆。在昨天(2022-4-28)又收到兩個這方面的提問後,我決定寫這篇文章來做個總回覆。首先我需要聲明,我只分析信息是否正確,而不會建議小孩(或成人)是否應該打疫苗。畢竟,打有打的風險,不打有不打的風險,而我卻沒有能力幫您承擔任何風險。MyGoPen網站問:【林教授好,近期收到不少民眾回報:「日本某市長聲稱美國 5-11 歲兒童接受兩劑 covid-19 疫苗後,有超過 10% 的人無法上學。」謠言原始出處為美國 CDC 一份報告,有關謠言本體、初步查證及問題大綱,皆已附在 Website 裡的文件中,懇請林教授撥冗協助檢視其引用數據是否正確,再次謝謝。】MyGoPen在附件裡問我:(1)網傳影片中「數據顯示有 7.4% 的人接種兩次之後,副作用已經影響到他們的生活」、「有 10.9% 的兒童接種兩次之後都不能上學了」的主張是否正確?(2)是否能以此份報告得出不應該讓兒童接種 COVID-19 疫苗的結論?MyGoPen在附件中有提供一個圖表,而它是截取自美國 CDC 去年12月31發表的COVID-19 Vaccine Safety in Children Aged 5–11 Years — United States, November 3–December 19, 2021(5-11 歲兒童的 COVID-19 疫苗安全性——美國,2021 年 11 月 3 日至 12 月 19 日)。這個圖表是統計5-11 歲兒童在接種COVID-19 疫苗後,家長在問卷調查表所填寫的不良反應。它顯示有 7.4% 的兒童在接種兩劑之後「不能進行正常日常活動」,以及有 10.9% 的兒童在接種兩劑之後「不能上學」。我對MyGoPen問題(1)的回答是:「之後都不能上學了」是故意誤導,因為「不能上學」可能只是一天。我對MyGoPen問題(2)的回答是:這份CDC報告的最後一段(結論)是: 「接種疫苗是預防 COVID-19 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ACIP 推薦輝瑞疫苗用於 5-11 歲兒童預防 COVID-19。 初步的安全性發現與臨床試驗中描述的相似。 應告知接種疫苗的 5-11 歲兒童的父母和監護人,接種疫苗後會出現局部和全身反應。」由此可見,接種疫苗後「不能進行正常日常活動」和「不能上學」都是可以預期的,所以,事實上,此份報告所得出的結論是「應該讓兒童接種疫苗」。讀者Branda問:「林教授好!拜讀您網站上的文章及多本書籍後受益匪淺,近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台灣變得嚴重,未接受疫苗接種的兒童在這波疫情下成為染疫風險極高的一群,但疫苗接種對尚在發育的兒童又是一種風險,網路資訊雜亂,身為幼童父母的我們對於是否讓孩子接種疫苗感到惶恐不安,可否請教授就目前研究證據給予一些分析與建議,謝謝您!」首先,由於兒童接種新冠疫苗還只進行了很短的期間,所以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目前只有臨床試驗的論文,而沒有關於普及接種後的論文。在這種情況下,讀者Branda所說的「目前研究證據」,其實是非常有限。就我搜查的結果,最新和最完整的「目前研究證據」是美國CDC發布的COVID-19 Vaccines for Children and Teens(兒童和青少年的 COVID-19 疫苗)。這份報告有說美國FDA目前只核准了輝瑞疫苗給兒童接種,而所謂兒童,指的是5到17歲。至於4歲以下兒童的疫苗接種,雖然輝瑞和莫德納都有向FDA申請,但都還沒有被核准。美國CDC有發表Why Children and Teens Should Get Vaccinated Against COVID-19(為什麼兒童和青少年應該接種 COVID-19 疫苗),其中比較重要的兩點是:感染 COVID-19 的兒童和青少年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並發症,例如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徵 (MIS-C)。 MIS-C 是一種不同身體部位發炎的疾病,包括心臟、肺、腎臟、大腦、皮膚、眼睛或胃腸道器官。自疫情開始以來,已報告了數千例的 MIS-C 病例。 5 至 11 歲的兒童最常受到 MIS-C 的影響,幾乎一半的報告病例發生在該年齡組的兒童中。COVID-19 疫苗接種將 12-18 歲兒童患 MIS-C 的可能性降低了 91%。 2021 年 7 月至 2021 年 12 月的數據顯示,95% 的 12 至 18 歲因 MIS-C 住院的兒童未接種疫苗。感染 COVID-19 後,兒童和青少年也可能會遇到各種新的、復發的或持續的健康問題。 這些包括在初次感染後四周或更長時間發生的身心健康並發症。 這些並發症可能出現在輕度或重度 COVID-19 之後,或出現在MIS-C 之後。兒童和青少年在感染COVID-19 後可能出現的症狀與成人一樣,包括:疲勞、咳嗽、肌肉和關節疼痛、頭痛、難以入睡或保持睡眠、無法集中注意力。COVID 後遺症會影響生活質量,包括:身體活動的限制、對症狀感到苦惱、心理健康挑戰、上學或日托出勤率下降、錯過參加運動、玩耍或其他活動的機會。美國CDC也有發表COVID-19 Vaccine Safety in Children and Teens(COVID-19 疫苗用於兒童和青少年的安全性),其中比較重要的兩點是:數以千萬計的 5 至 17 歲兒童和青少年已經至少接種了一劑 COVID-19 疫苗。通過持續的安全監測,發現 COVID-19 疫苗接種對兒童和青少年是安全的。COVID-19 疫苗接種的好處超過了已知和潛在的風險。兒童和青少年接種疫苗後報告了罕見的心肌炎和心包炎病例。在 5 至 11 歲的兒童中,在 2021 年 1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間的 800 萬劑中,有 11 例確診心肌炎報告。在 12 至 15 歲的男性中,報告率約為每百萬劑 70 例,在 16 至 17 歲的男性中,每百萬劑中有 105 例。美國兒科學會也有發布Children and COVID-19: State-Level Data Report(兒童和COVID-19:州級資料報告)。它說,截至2022-4-21,兒童案例數是1300萬,約佔所有案例的19%,而大體上每十萬個兒童約有1萬7千個案例,其中大約1%需要住院。它也建議5歲以上的兒童接種新冠疫苗。所以,回應讀者Branda所說的「可否請教授就目前研究證據給予一些分析與建議」,我的建議是「沒有完全無風險的決定,只有利大於弊的考量」。其實,幾乎所有的醫療抉擇都是這樣,疫苗接種當然不會是例外。附註:本文的插圖是拷貝自去年11月5日新聞周刊的封面,上面說:「健康專家強力支持一個給兒童的新冠疫苗,但家長並不這麼確定。」原文:兒童打新冠疫苗的謠言、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