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2 新聞.元氣新聞
搜尋
心理健康
共找到
503
筆 文章
-
-
2021-11-17 失智.非藥物治療
預防方法/老年防憂鬱失智 做好身動、腦動、互動
據統計,全球有7%及5%老年人口深受憂鬱症及失智症所苦,憂鬱和失智威脅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罹患憂鬱症的長者自殺率高,失智症則讓長者喪失活動能力,增加對照顧者的依賴。董氏基金會呼籲,透過「三力」、「三空」、「三好」照顧自己身心。總統府資政、董氏基金會董事長張博雅表示,目前國人平均年齡81.2歲,因科學進步、醫學發展,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但年齡增長不代表每個人都活得快樂。國健署統計,八成65歲以上長者有一種以上慢性病,近期北榮、國衛院及陽明交大合作研究發現,九成65歲以上長者有一種慢性病。張博雅說,根據基金會調查,台灣71至80歲老年人,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占12.4%,因此基金會開始推動老年憂鬱防治宣導,提升民眾對「老年憂鬱非老化」的認知,及早發現及早尋求協助。前衛生署副長賴進祥表示,全台65歲以上老年人口約390萬人,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2015年資料,老人人口罹患憂鬱症比率約7%,推估台灣約有27萬名長者罹患程度不一的老人憂鬱症。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台灣65歲以上長者,每10人就有一人患有憂鬱症,失智症則是每12至13人就有一人,憂鬱和失智患者常見的共同症狀,包含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情緒不佳,一般可從「日常」、「情緒」、「認知」三面向來觀察。蔡佳芬指出,日常包括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不洗澡、穿衣功能改變;情緒包括情緒低落、常常想哭、多疑、焦躁跟以往不同;認知包括時常有負面想法、強烈罪惡感、找錯錢、搭錯車。年長者罹患憂鬱或失智症,除了影響自身的生活品質和內在幸福感、加速身體其他疾病的惡化,也會對身邊的照顧者帶來巨大的身心壓力。蔡佳芬提醒,照顧是漫長的過程,不要把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要勇於對外求助,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避免成為下一個罹病者。蔡佳芬說,可透過身動、腦動、互動「三動」,來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身動是活動身體維持體能與肌耐力,腦動是轉動大腦維持腦力並轉換情緒,互動則是與人維持連結互動避免孤獨,可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也有助改善患者的憂鬱症狀,延緩失智程度。董氏基金會推動老年心理健康促進宣導計畫,強調「三好」箴言,包括有錢真好、有閒真好、有健康才是寶;「三空」自處之道,包括腦子空、肚子空、屋子空,常外出走動;建立「三力」腦力、體力、社會力,培養施比受更有福、珍惜當下、自得其樂能力,讓老年生活更自得。
-
2021-11-16 新聞.長期照護
老年生活擺脫憂鬱失智!「三力、三空、三好」顧身心
根據統計,憂鬱和失智是影響老年身心健康的兩大威脅,全球有7%及5%老年人口,深受憂鬱症及失智症所苦,罹患憂鬱症的長者自殺率更高,失智症則讓長者喪失活動能力,增加對照顧者的依賴。董氏基金會呼籲,透過「三力」、「三空」、「三好」照顧自己身心。總統府資政、董氏基金會董事長張博雅表示,根據內政部報告國人平均年齡,從民國99年平均年齡79.2歲,民國109年增加到81.2歲,因科學進步、醫學發展,注重個人生活、環境改善等,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但年齡增長不代表每個人都活得快樂,國健署統計,65歲以上有八成長者有1種以上慢性病,近期北榮、國衛院及陽明交大合作研究,發現65歲以上長者,有九成以上有1種慢性病。張博雅表示,根據董氏基金會2016年調查,71至80歲老年人,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佔12.4%,包括活越久對生活健康沒信心、環境不佳等,越顯憂鬱,董氏基金會便開始推動老年憂鬱防治宣導,提升民眾對「老年憂鬱非老化」的認知,及早發現及早尋求協助,也推動老化體驗課程,讓小學生學習如何陪伴長輩及進行溝通。前衛生署副長賴進祥表示,內政部統計,全台65歲以上老年人口約390萬多人,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2015年資料,老人人口罹患憂鬱症比例約7%,台灣則有27多萬名長者,罹患程度不一的老人憂鬱症,4年前寶佳基金會結合董氏基金會推動老人憂鬱防治,4年內出版9本專書,教導老人快樂過每一天。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台灣65歲以上長者,每10人就有一人患有憂鬱症,失智症則是每12至13人就有一人,憂鬱和失智患者常見的共同症狀,包含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情緒不佳,一般可從「日常」「情緒」「認知」三面向來觀察。蔡佳芬指出,「日常」包括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洗澡、穿衣功能改變;「情緒」包括情緒低落、常常想哭/多疑、焦躁跟以往不同;「認知」包括時常有負面想法、強烈罪惡感/找錯錢、搭錯車(前者為憂鬱,後者為失智)。年長者罹患憂鬱或失智症,除了影響自身的生活品質和內在幸福感、加速身體其他疾病的惡化,也會對身邊的照顧者帶來巨大的身心壓力。蔡佳芬提醒,照顧是漫長的過程,不要把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要勇於對外求助,儘管只有一小時,也要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避免成為下一個罹病者。蔡佳芬說,可透過身動、腦動、互動「三動」,來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身動」活動身體維持體能與肌耐力,「腦動」轉動大腦維持腦力並轉換情緒,「互動」與人維持連結互動避免孤獨,不但讓自己預防老年憂鬱與失智,同時有助改善患者的憂鬱症狀,延緩失智程度。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老年心理健康促進宣導計畫,邀請國民阿嬤譚艾珍、飛躍羚羊紀政、時尚老人林經甫、整形教母林靜芸、小李飛刀衛子雲、不老頑童王小棣、退休老總江育誠、生活實踐家丁菱娟、以及品味私塾創辦人王文靜,拍攝全新系列短片「樂齡夢X享實踐」及「獨享的快樂」音樂短片,並發表《給照顧憂鬱和失智長者的你》書籍。影片中紀政、衛子雲分享「三好」箴言,包括有錢真好、有閒真好、有健康才是寶,以「三空」自處之道,包括腦子空:不要想太多、肚子空;不要吃太多、屋子裡空:要常常出去走動,鼓勵大家每日健走一萬步、早晚練習有氧氣功來照顧自己的身心。江育誠、丁菱娟則分享,建議中高齡者及早培養自己的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興趣並持之以恆。林經甫、林靜芸建議年長者,建立「三力」腦力、體力、社會力,培養「施比受更有福」「珍惜當下」「自得其樂」能力,讓老年生活更自得。
-
2021-11-16 失智.照顧喘息
照護選擇/打破親力親為失智照顧迷思,別把自己逼到絕境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孝道,是傳統美德,也是子女的照護枷鎖!身為家庭照顧者,有許多「捨我其誰」的迷思,凡事親力親為,默默忍耐所有情緒和壓力,最後卻比父母親先倒下......累了就喘口氣紓解身心壓力!照顧者比被照顧者更重要58歲的陳先生,是街坊鄰居眼中的孝子,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老母親身體還算硬朗。只是年歲漸高,失智症狀也越來越嚴重,日夜睡眠顛倒、外出容易走失、脾氣變得暴躁,最近常有被害妄想的脫序行為。陳先生原本任職科技大廠,辭去工作專職照顧,認為「這是善盡為人子女的責任」,但隨著自己體力變差、母親出現精神症狀,漸漸不堪負荷。無論多深厚的感情,都禁不起沉重的照顧壓力,陳先生長期耗損體力跟精神,引發倦怠、頭痛甚至憂鬱,回報慈母恩情的美意開始變了調。失智照顧者總是把辛酸往肚裡吞,照顧擔子一個人扛,「親力親為」的觀念該改變了。💡 護理師戴玟婷分享,失能失智照護需要專業技巧、需要長期抗戰,每位照顧者請先評估自己的能力,例如:年齡、體力、經濟狀況。另外包括被照顧者的病程,長輩若只是身體老化,不太需要高強度的體力;失智症伴隨精神與行為改變,照顧者容易心力交瘁。Q1:家庭照顧者的迷思有哪些?認為「有誰比我更了解爸媽的生活細節和脾氣」,不願意也不放心交給別人做,凡事全都自己來,認為照顧的工作責無旁貸。最後把全部瑣事都綁在身上,若想喘息或尋求手足協助,會產生不孝和罪惡感。Q2:把父母送到安養機構,真的是不孝嗎?照顧失智家人,是日復一日、永不止息的工作,大小瑣事繁雜,還要安撫精神狀態,長期下來,體力跟精神都吃不消。戴玟婷說到,當父母晚年失智,送去安養機構說不定比在家安老還愜意!不要被傳統孝道綁架,父母在臨終前能被專業人員好好照顧,不外乎是另一種善終。(➤ 送失智父母到安養機構的預先準備,別人怎麼做?專家告訴你入住前,哪些注意事項該留意,以及如何安撫排斥入住機構的長輩:https://pse.is/3u6gzw)Q3:照顧者該如何對外發出求救信號,避免自己先倒下?「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反應長期照護病人的壓力非常大,勞心勞力的工作讓照顧者比被照顧者先倒下。該如何避免人倫悲劇?戴玟婷說明,沒有人天生喜歡或適合做看護,不要忽略了自己焦慮、憂鬱的感受,「想照顧好家人,首先要先照顧好自己」,適時抒發身心壓力,多善用政府長照2.0的資源,可安排至機構、據點參加健康促進活動,或申請喘息服務。適時發出求救訊息,注意身心理健康「媽媽平常都很好啊,為什麼住你家卻跌倒臥床?」「我明明都已經很注意照顧步驟了,為什麼還是發生褥瘡?」「你不是顧得很好嗎,為什麼要送媽媽去安養機構?」戴玟婷提到,照顧者經年累月承受許多壓力,包括家人的責難、自我的否定,原本僅是失智患者看診,最後變成一起看精神科的狀況。即使是由其中一位子女擔任主要照顧者,也要分配工作給其他家族成員,一起面對疾病病程、一起學習照顧技巧,照顧者其實沒有那麼強大的耐力可以撐那麼久!Q1:該如何妥適安排照顧工作?寫下照顧日記、注意事項,建立「交班機制」方便其他人接手。例如:失智長輩如果走來走去坐不住,其實是要上廁所,只是無法正確言語表達。要了解疾病病程,避免進展到中重度時驚慌失措;多做功課建立病識感,因應不斷變化的照顧歷程。(➤ 身為一位照顧者,我們了解你所追求的不僅是將患者照顧好,而是在工作之餘,也能展現自己的個人價值,但長期緊繃的生活壓力下,你是否知道如何照顧自己呢?:https://pse.is/3rynd4)Q2:如何做好心理上的調適,減輕愧疚感及抒發壓力?不要認為家庭照顧者是弱勢,承擔過度責任,照顧失智家人是長期作戰,當自身無法負荷時,要適時尋找外援減輕壓力。新手照顧者必定充滿擔心及憂慮,試著把自己放在被照顧者的角色,如果自己失智了,希望子女怎麼做。Q3:有哪些社會資源可運用,照顧路上不覺得孤單?失智症的病程約8-10年,確診後就要開始尋找社會資源,提早準備照顧計畫,別等到最後撐不下去時才求救!戴玟婷強調長照2.0的好處,當民眾對長輩照顧安排、資源運用有任何問題,可諮詢「個管師」,協助申請相關服務。長照A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B複合型服務中心、C巷弄長照站提供不同的照顧服務,讓照顧者有喘息機會。*由A級提供 B、C級技術支援與整合服務,另一方面促使B級與C級普遍設立,並提供便利性照顧服務。● 屬於A級的我們也能稱為「長照旗艦店」,一定會有「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兩個服務項目。● 而B級的「長照專賣店」,則是原本就有提供居家照顧、社區照顧、機構照顧其中一項服務的單位。● 至於屬於C級的「長照柑仔店」,失能長者可以在這裡得到共餐、健康促進、延緩失能等服務。政府的目標是,每一個鄉鎮市區至少要有一個A、每一個國中學區至少要有一個B、每三個村里至少要有一個C,而且會有交通車巡迴接送。「ABC」可以說是長照2.0的核心,落實「社區老化」、「在地老化」的長照政策。( 資料來源:愛長照 )照顧失智病患是全年無休的工作,受限於傳統觀念束縛,照顧者大多是一人承擔長期照顧的責任。戴玟婷鼓勵民眾適時喘口氣、多運用社會資源,保持興趣抽離低落的情緒,家人之間更要形成共識,破除背負不孝的壓力。
-
2021-11-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確診新冠肺炎4周仍有症狀 北市6醫院設特別門診
我國新冠疫情逐漸趨緩,但新冠肺炎確診者在急性期康復後,約仍有10%在罹病後3個月有相關症狀,北市衛生局協調北市6家醫院,開設「新冠肺炎急性後徵候群特別門診」,提供新冠肺炎整合照護服務,協助個案盡快從急性後期恢復身心健康。衛生局指出,個案A女感染新冠肺炎後,怕傳染給職場同事而自行離職,康復後卻面臨求職四處碰壁,內心壓力也與日俱增,在相關人員轉介下至新冠特別門診就診,由醫師及心理師評估身心問題,同時社工師進行關懷及協助,門診團隊定時追蹤關懷,A女才逐漸改善身心問題,走出染疫後低潮。根據衛福部「新冠肺炎染疫康復者指引」,新冠肺炎確診者在急性期康復後,約有10%在罹病後3個月仍持續有相關症狀,包含疲勞、呼吸困難、失眠、嗅覺異常、焦慮、久咳、味覺異常及憂鬱等,對日常生活或身體活動功能造成影響,稱為「COVID-19急性感染後徵候群」。衛生局表示,新冠肺炎個案在染疫4周內為急性期,大多數個案在經過4周後會逐漸好轉,但部分個案在康復後可能會因新冠病毒引發的病理生理學變化,急性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統失調及重症相關後遺症,造成呼吸、心血管、神經、精神、腎臟、皮膚等系統出現症狀。北市協調北市聯醫中興、仁愛、和平、忠孝、陽明等5院區、台大醫院、台北榮總、三總、馬偕醫院、萬芳醫院等6家醫院開設新冠肺炎急性後徵候群特別門診,整合感染、胸腔、精神、復健等科別,提供身、心、靈、社會的全人照護。該門診會由醫師評估生理狀況、心理師進行情緒壓力評估及心理介入,社工師評估社會心理需求及提供其他社會資源連結,給予即時減壓支持及提升心理健康識能,並視個案狀況轉介至身心科接受評估及治療。衛生局呼籲,確診新冠肺炎感染4周仍有相關症狀者,可至醫院特別門診尋求協助,心理諮詢則可電洽安心專線1925。
-
2021-11-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疫苗後身體不適逾兩周 醫師:可能非副作用而是這原因
國內全力拚疫苗普及率,呼籲民眾接種疫苗,不過有些民眾在接種前後卻因過度擔心副作用而讓身體出現狀況,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陳文建就指出,近來許多民眾因害怕副作用出現憂慮,甚至引發吃不下、睡不著等狀況,呼籲民眾不要過度擔心,但若因此影響生活,可嘗試情緒調整或用放鬆藥物緩解,必要時亦可輔以心理諮商治療。新冠疫苗接種逐漸在國內普及,施打期間也持續有些不良反應案例,讓許多即將接種或接種過後的民眾相當擔心、越想越多,甚至因這類心裡因素讓身體真的出現狀況。台北慈濟醫院指出,有位個性開朗的35歲葉小姐,在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出現胸悶、心悸等不適症狀,且持續兩週都未緩解,讓她趕緊就醫,並接受一系列心臟與胸腔檢查,結果都沒有明顯問題,但她仍覺得是疫苗導致身體出現狀況,甚至憂心會是嚴重後遺症。台北慈濟醫院表示,葉小姐後來還因此產生壓力,引發情緒低落、吃不下及睡不著,後來被介紹到院內身心醫學科診治;陳文建診斷,葉小姐的症狀為壓力下的焦慮反應,應該是她過度擔心疫苗副作用所致,進而從容易恐慌進展為憂鬱症狀,心理與生理又互相影響,在經診斷並開立藥物調整心情,經過三周後,葉小姐心情明顯放鬆,身體的不適也得到緩解。陳文建表示,近來門診增加許多這類「對疫苗副作用感到憂慮的患者」,且他們大多是在接種後對身體的小變化變得敏感,或因不適感遲未緩解而越來越擔心,常見於本身是焦慮體質或性格屬易操煩、緊張者。陳文建說明,新冠肺炎疫苗為近兩年新型疫苗,副作用會因各廠牌及人體體質而異,民眾會擔心也是正常,但若未適時排解不安,嚴重者可能影響心理健康,甚至出現吃不下、睡不著,那時就要小心同時有身心疾患,可能演變為恐慌症和憂鬱症,當民眾出現像葉小姐般的症狀,就可嘗試情緒調整或用放鬆藥物緩解憂鬱、焦慮或自律神經失調的情形,必要時亦可輔以心理諮商治療。陳文建提醒,維持正常作息,培養運動、聽音樂、腹式呼吸等放鬆習慣,是舒緩身心的不二法門,若已察覺疫情、疫苗的新聞資訊使自己感到焦慮,除確認為可信資訊或與信任的醫師討論外,也可適度減少相關資訊的過度接觸,以免增加心理負擔。
-
2021-11-13 新聞.長期照護
健康長壽論壇/長輩和你想的不一樣 竟與陌生人最親密
台灣人口高齡化速度於世界數一數二,預估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本報系今舉辦「次世代大未來論壇」,從長壽、健康兩方面探討,人可高齡化可能帶來的衝擊及應如何因應。與會專家表示,高齡者生活範圍越來越小,進而更依賴周邊的人,甚至是周邊的陌生人,因此為促進腦健康,應多參與社會連結,除可降低失智及心理憂鬱風險,更可以降低被詐騙風險。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說,現代人健康、長壽是兩個重要關鍵詞,許多民眾會祝福長輩長命百歲,但長壽、健康應要連在一起,尤其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以長壽來說,國人年齡越來越高,於2020年平均餘命達81.3歲,女性更高達84.7歲。雖然國人往長壽方向邁進,但健康卻無法與長壽同步。據統計,國人不健康身體年數於2019年創下新高已達8.5年,且趨勢還會持續往上。游美月說,如何透過有效方法縮短不健康年數非常重要,今論壇邀請各領域專家,包括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台北榮總從國際研究及臨床門診分享經驗,以及如何從加強社會連結提高腦力、智力,降低失智症風險。游美月表示,與會專家也將教導民眾如何吃蛋白質增加肌肉量,更重要的是關渡醫院長陳亮恭的重要研究,將在醫院實踐結合AI技術及社區參與,打造宜居、宜住的新環境,本報會持續關注及推廣健康議題,促進國人健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社中心助理教授張立鴻說,台灣步入高齡社會,但社會上高齡者被詐騙案件屢見不鮮,更是被詐騙的高風險族群,但從高齡者心理層面、大腦健康及社會互動影響發現,原來是高齡者身邊可聊天、知心的朋友越來越少,生活範圍也越來越小,進而更依賴周邊的人,甚至是周邊的陌生人。張立鴻說,香港曾有研究發現,年輕人與高齡者對家人、朋友、鄰居及陌生人的親密度分析發現,年輕人與高齡者對家人、朋友的親密度差不多,但高齡者對鄰居及陌生人的親密度卻高於年輕人。此外,雖然家人常常告誡高齡者不要相信陌生人,但高齡者常想要被人認同與接受,不想去拖累別人的心理,也讓高齡者容易相信陌生人。張立鴻表示,年長者隨著身邊家人離家、離世多會產生社會孤離感,進而引發憂鬱、焦慮情緒,甚至引發嚴重憂鬱症,也大幅降低大腦健康,建議年輕人應多關心長輩要多參與社交互動,注意社會連結及社會孤離感,進而促進大腦健康,但高齡者應要有清楚認知,了解自己可能容易相信陌生人,隨時與周邊的人正常互動。因此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創辦銀髮助教,讓年輕學生多與高齡者互動,而有些歐洲國家鼓勵年輕人與高齡者同住,也建議高齡者透過網路增加社交互動,維持大腦及心理健康。今與會的長者也關心,現在年紀大了喜歡獨處,這樣正常嗎?張立鴻說,喜歡獨處是老化過程的正常現象,但除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牽掛太多外,應多增加與他人互動,尤其和他人互動是屬於讓大腦很累的活動,對大腦健康越有幫助。
-
2021-11-03 養生.家庭婚姻
孕吐難受、身材走樣,老公薪水多她一倍卻要「產檢費用AA制」 孕婦大嘆做人好難!
懷孕吐到很難受、身材又走樣,老公還補刀說「產檢AA制」,誰不爆氣?老公連產檢費用也要AA制,讓老婆心裡很受傷懷孕生小孩後,真的有辦法繼續「AA制」嗎?一位孕婦在Dcard發文,她和老公交往5年、結婚2年,薪水她4萬、他8萬,吃飯一直都AA制,通常是她一餐、他一餐,但不會算得很詳細,家事平時也會分工,「他煮飯我洗碗他掃地我拖地」。兩人有共識想要生小孩,努力了半年多,最近好不容易懷孕了,第一次產檢後發現要自費檢查的項目價格都挺高的,但產檢費用不能省,還是會做,原PO表示:「老公跟我說這些費用看他要先出我再給他一半,還是我先出他再給我錢。」原PO完全沒想到老公會算得那麼清楚,「我也不是在意那些錢,只是感覺問題!」最後她雖然答應了,但有點不開心,「覺得我吐的要死身體很難受,又要承受身材走樣的各種問題,結果產檢費用還要跟我AA,心裡有些不平衡,但是又怕說了會引起紛爭,做人好難啊。」她怨嘆道,月子中心的費用,因為她想住所以自己負擔就算了,但「產檢都我在苦還要跟我AA」,想跟老公說又怕雙方心裡留下疙瘩,但不說又覺得難受,陷入兩難。網友:要生小孩就不要AA制! 網友一面倒表示,這個真的太誇張了,「小孩跟他姓會給妳一筆錢嗎」、「到時候你生了小孩如果沒有收入了怎麼辦」、「懷孕後女人一些無形的付出都不能用金錢衡量」、「如果餵母奶所需的精神和時間、生產的痛、恢復到正常健康的身體,這些要怎麼AA?」 有人認為,結了婚要生小孩就不要AA制,以後還有很多公不公平的問題,比如他加班,妳去接小孩回家顧,這樣他的加班費是他的嗎?再來因為你都無法配合加班也無法升遷,他升遷了多的年薪算誰的? 網友強調,女人付出身體生小孩,產檢、月子中心老公出錢,這也是AA呀!「誰說AA只能用在錢上,既然無法平等,本來就要以其他方式要求平等」。真正的婚姻,是互相體諒與扶持 網友點出,原PO應該是個非常不計較的人,因為連月子中心都自己出,比起來產檢更算小錢,但既然不開心,就不要委屈自己,「太壓抑很容易影響心理健康」。 有媽媽分享,跟老公薪水差不多,結婚後懷孕前也一直都是AA,「懷孕後身體上的各種不適,他就突然說不要AA了,也不讓我做家事了。」老公還貼心說,如果真的不舒服沒辦法去上班,在家休息也沒關係。 網友認為,「看來是不明白婚姻真正的意義⋯真正愛妳的男人不會跟妳計較這種錢的⋯」婚姻裡很難計較公不公平,真要計較,男人不必懷孕、女人要承受生產風險一出生就不公平!另一位網友說得好:「婚姻裡除了信任以外,很多事情都是互諒互助互愛的。」老婆累了,老公幫忙做家事;老公壓力大,老婆的工作也能貼補家用,沒有誰該做什麼,只有互相體諒與扶持。 原PO最後決定跟老公溝通,把心裡的話告訴他,老公聽完她的想法,感到非常抱歉,「他說他是真的沒想太多,他會負擔生產費用之類的。」她強調,老公平時對她挺好、夫妻感情也還處於熱戀期,只是老公偶爾神經大條罷了。以後兩人會開一個共同帳戶,各自依薪資比例存錢當公款,家庭支出都由這邊處理,小孩出生後也討論好會分工照顧。
-
2021-10-30 失智.像極了失智
長輩碎碎念、重複説一樣的事,是失智還是老年憂鬱?
不同的人生經驗會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尤其若患有疾病可能引發恐懼、慌亂和不安,這些情緒更可能讓人越來越憂鬱,因此罹患憂鬱症的比例相當高。多年前曾經遇到兩個個案,家人都抱怨自己的長輩重複說同樣的話到他們已經受不了了(因內容所需,故事經過調整)張媽過去的日子過得非常的不容易,張媽丈夫沒唸書,妯娌也會因為這個原因而凌遲(台語)張媽。嫁進來本以為是可以以夫為貴的,沒想到夫家的每一個人都看她如敝屣,好康的沒她的份,辛苦的全是她的,就這樣好不容易一個一個夫家的弟妹、姑嫂分家,才結束她的苦日子。幾乎所有跟她聊過的人都會被這些內容掃過,如果跟她聊天的時間久一點,刻意要把內容轉移到其他地方,時不時她又說回過去的苦日子,這些對於聽過數萬次的張家孩子,十分的困擾。褚媽媽又是另一個常說過去的樣子,不同於張媽的反應,她的話不多,會說的是過去過世的人,叫自己的媳婦是妹妹,問自己的媽媽(實際上已經過世好幾十年)怎麼沒有一起來吃飯?天黑了,傍晚了,就說要回家。平常少有主動會說什麼話!長輩性格驟變,小心憂鬱症上身!就過去的經驗發現正常(非失智症)的長輩可以鉅細彌遺的描述自己過去不幸的過去,內容高潮迭起,感人熱淚,甚至很有故事性、畫面性,他們經常有著較為負面的觀點和想法,並且反芻過去不好的經驗,在長輩身上出現則可能有老人憂鬱症的問題,或許會常動不動就被激怒,其實他們需要聽眾(家人)的同情,同理他過去的艱難處境,必要時要陪她同流淚,而我們旁人需要考量的應該是,可能長輩憂鬱情形要多於記憶的問題。相較於正常的長輩,對於失智症病患則不太會能夠完整地描述出有畫面的故事,他們重複說有關過去的事情則多是說要找過去的長輩(實際上早已離世)、說要回家(小時所住的地方)、還是把現在的人叫成以前的人(兒子叫成兄弟或是把妻子叫成自己的媽媽)。💡重點提示: 1、注意長輩重複述說的內容,是否栩栩如生,非常有故事性?2、察覺長輩的情緒憂鬱,而非表面重複厭煩的話語。原來是「面子問題」讓長輩經常重複說同樣的事情經常重複說同樣的事情往往訴說自己憂傷難過的事,是十分具有故事性和畫面的,跟一般失智症所說的重複說有質與量上的不同。還有好幾種重複說同樣的事情的原因。其中一樣便是面子問題,有很多高齡者一輩子沒有做過什 麼值得誇耀的事情,而不斷的述說自己過去的經歷可能就是他榮譽的事。喬爸就是這樣的情形,在過去八二三砲戰時是位連長,帶領連上弟兄打過仗的,聽喬爸說得口沫橫飛,每一次都跟第一次說一樣還手舞足蹈的說著砲彈在他旁邊五米的地方爆炸時,他怎麼去保護一個小兄弟的過程。可以聽他三天三夜都講不完。像喬爸這樣的豐功偉業的人不多,另外有人就會說自己如何把兒女養到唸碩士博士在哪一家醫院或是大公司工作,隔壁的林太太就是這樣,母以子貴,單親獨自撫養一兒一女,現在兒子在中央機關上班,政府經常在電視上露面的官員,兒子都需要跟他們天天見面。反觀女兒,則在台北某醫學中心擔任科主任,每每科裡面有最新的技術發佈,女兒都會一同參加記者會,林媽媽就會等在電視前面看,也會剪報上女兒的新聞給隔壁鄰居看,一說再說,深怕別人不知道。如何跟失智長輩相處?「多肯定、少糾正、不要跟他生氣」作為照顧者可以羨慕的眼神看著長輩,興奮的問著故事的細節,行有餘力還要表現出一些「好棒棒」的樣子。人們都喜歡聽到恭維的話,長輩聽到別人讚美自己過去的所做所為,一定會更快樂。他們不僅裡子有了,再加上照顧者的話語稱讚,面子也有了。台灣話有句話說「摸蛤蠣兼洗褲子」,意思是說,做一件事,可以同時有兩個功效。在長期照顧中,也就是需要這個效果,否則整天都是打戰,反而會讓照顧關係惡化。但倘若照顧者,能花一些時間和技巧,而不是聽到立馬走人,或是說一些話來封住長輩的嘴,如此一來照顧關係便可以更加的容易,要求長輩調整的行為也更容易了。(本文獲「「黃耀庭臨床心理師」授權轉載,原文:重複說同樣的事(一)–是失智還是失志!)
-
2021-10-27 新聞.元氣新聞
精神康復之友最怕沒病識感 日照復能助回歸正常生活
彰化縣衛生局與彰化醫院今天在溪州公園舉辦天使盃推動心理健康網活動,帶著精神康復之友到戶外踏青,彰化縣目前列管精神障礙病友約7000人,由於以往有些病友沒有病識感,不願就醫,甚至造成家暴案件,衛生局結合醫院提供醫療及日照服務,協助病友復能改善病情,並減緩家屬負擔。彰化縣衛生局醫政科科長劉慧君表示,社會上普遍對於精神障礙者存有既定印象或偏見,許多人認為精神障礙者會帶來安全威脅,因此有些患者也擔心被他人知道,不願意就醫或中斷就醫,反而延遲治療導致復原情況不佳,事實上,並非精神障礙者都有攻擊危險性,在接受治療及復健後,依然可以工作及更好的生活品質。目前彰化縣列管的精神障礙病友有7000人,劉慧君說,其中約五成是思覺失調病友,縣內共有彰化醫院、社區住宿型康復機構共4家提供日間照護,病友白天可到日照中心,晚上再回家,透過職能治療師幫助復健,及各項復能活動,可讓病友重拾信心和成就感。劉慧君說,精神障礙應以慢性病來看待和治療,康復之友不僅需有長期抗戰的毅力,也要增進病識感,學會如何與疾病共處,他們更需要社會大眾的關心與支持,給予他們更友善的環境。彰化縣衛生局結合醫療院所舉辦「天使盃」活動,帶著康復之友舉辦歌唱比賽、畫畫比賽、做拼貼作品、啦啦隊及樂活操等才藝競賽,近年還走入社區,陪著他們淨山、健行,也希望能「去污名化」,讓他們更樂於穩定就醫,回歸正常生活。
-
2021-10-1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新冠疫情下 易受創5族群 留心悲傷五階段
● 面對多變疫情,民眾身心起伏,不時心情低落● 失業者常否定自己,社會新鮮人、學生,最常感焦慮● 喪親之痛不要隱忍,需要好好宣洩疫情趨緩,政府廣發五倍券盼能復甦景氣,但受傷的身心恐怕無法說復元就復元。面對變化多端的疫情,民眾身心狀況也跟著起伏,焦慮、憂鬱、低落不時襲來。心理諮商師許家綺提醒,失業者、學生、確診者、喪親者、醫護人員是5大身心受創高風險族群,一旦出現「悲傷五階段」,一定要適時對外求助。先是否認 不願面對現實通常身心受到創傷,會經歷「悲傷五階段」,先是否認,不願面對現實或否定事實;接下來是憤怒,對任何事物都感到不平;第個三階段是討價還價,認為只有一種方法可以解決事情;第四階段放棄,不再抱怨也不再憤怒,陷入失落憂鬱狀態;第五階段是接受。前四個階段會不斷反覆進行,才可能進入第五階段。調整身心狀態 再訂目標許家綺表示,疫情期間,失業者往往會在第一時間否定自己,不知如何適應現況。部分失業者即使失去工作,存款仍可支應一到三個月生活,建議可以先沉澱,將失業期間視為暫時休息的時光,調整身心狀態,再訂定目標,嘗試各種機會,有助未來發展。兩類學生會受疫情影響,一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二是剛好要升大學或高中的學生,焦慮感將遠高於同齡者。許家綺表示,家長此時扮演重要角色,應給予更多空間,社會新鮮人也可嘗試不同歷程,打工換宿、多元學習等,身心穩定後再投入職場。確診者曝光 不知所措自責許家綺表示,確診者易受關注,任何人都可能知曉你或妳是誰,因擔心隱私曝光而不知所措,出現易怒、恐慌等情緒,加上確診者常會有「自責感」,但是,親友之間若無法抒發身心壓力,應立即尋求身心科的協助。因疫情而喪親的家屬,更是疫情下身心飽受創傷的一群人。許家綺建議,喪親之痛不要隱忍,此時反而需要好好宣洩,當哀傷情緒湧上心頭,可把對離世親人的感念之情寫成文字,有助走出傷痛。醫護人員 心理健康被忽視醫護人員長時間於第一線作戰,避免家人染疫,盡可能與家人保持距離,但仍可能害怕感染病毒,少了抒發管道最終累積成壓力,許家綺表示,醫護人員雖是專業人員,但心理健康往往被忽視,部分心理諮商所有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協助醫護人員重新反思自我價值。
-
2021-10-16 失智.像極了失智
熬夜趕進度除了爆肝,居然還會有「這些風險」?
哈佛神經科學家、暢銷小說《我想念我自己》作者莉莎・潔諾娃寫給每個人的記憶全書,破解我們對記憶的許多誤解與迷思,並提供保健記憶的簡單方法。原來睡眠也能改善記憶力?如果大藥廠明天推出一種可以改善記憶力,並顯著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的藥,你會想要嗎?你願意付多少錢?其實這種藥已經有了。它就叫做睡眠。假設每晚沉睡8小時,人類一生中就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覺。如果你活到85歲,等於花了248,200個小時在睡覺,相當於整整睡了28年!如果你50歲,代表你已經花了16年在睡覺。整整16年沒有讀書、沒有工作、沒有思考、沒有社交、沒有玩耍、沒有愛人。同樣,其他動物睡覺時,也停止了狩獵、進食、交配或梳洗等各種活動。為什麼人類和其他動物要進化成花這麼多時間「什麼事也不做」?睡眠並不是可以自由選擇的無所事事,它不是被動、空白的無意識狀態,不是偷懶的休息時間,也不是浪費時間,更不等於不清醒的狀態。身體在睡眠時其實處於很忙碌的狀態,對你的健康、生存和各種功能的運轉極為重要。睡眠不足會增加我們罹患心臟病、癌症、感染、精神疾病、阿茲海默症和記憶力衰退的風險。關於記憶,睡眠在許多方面都扮演關鍵角色。首先,我們需要睡眠才能集中注意力。沒有充足的睡眠,早上你的額葉皮質就會拖著疲憊的步伐上工,你的注意力會變得遲鈍。要形成記憶,第一步就是要留意。睡眠可以確保額葉皮質神經元保持警覺、活躍、隨時準備就緒,提供記憶編碼所需的注意力。睡眠也會對新編碼的記憶按下儲存鍵,有助於固化新的記憶,睡眠不足則會干擾記憶固化。研究睡眠對肌肉記憶的影響實驗中,參與者要用非慣用手在電腦上以4-1-3-2-4這個順序,快速準確地按下這四個數字鍵,持續30秒。練習12次之後,每個人的表現平均提高約4%。12小時後,所有參與者再次測試相同的任務。一半的人在過去12小時維持清醒,他們執行任務的速度和準確度都沒有提升。另一半的人在過去12小時有睡足8小時,這些參與者的速度提升20%,準確度也提高35%。技能記憶大幅提高,不是因為持續練習,或單純過了一段時間。這些人進步是因為他們有睡覺。熟能生巧,前提是你有睡覺。長期睡眠不足可能提高阿茲海默症風險!另外,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睡眠對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極為重要。多數神經科學家認為阿茲海默症是澱粉樣斑塊累積所引起的。正常情況下,澱粉樣蛋白會被大腦的清潔工神經膠細胞(glial cells)清除和代謝。在你深度睡眠期間,神經膠細胞會沖走你清醒時累積在突觸中的所有代謝碎片。深度睡眠就像大腦的強力清潔,如果深度睡眠不足,神經膠細胞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工作,你早上醒來時,昨晚累積在突觸中的澱粉樣蛋白還有殘留,就好像是澱粉樣蛋白的宿醉。成年人每晚需要7到9小時的睡眠,少於這個時間的睡眠會影響你的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心理健康和記憶力。每天晚上,睡眠都在幫助你積極對抗心臟病、癌症、感染和精神疾病。當你獲得足夠的睡眠,體內所有器官系統的活力(包括你的大腦)都會得到改善,相對地,如果你睡眠不足,健康和記憶力就會受到極大損害。我們長期睡眠不足,還往往以此為榮。但是吹噓每晚少於7小時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根據錯誤資訊而形成的自滿。睡眠專家一致同意,我們每晚都需要7到9小時的睡眠,少於這個時間的睡眠對健康和記憶都有害。
-
2021-10-13 養生.運動天地
重訓不只增肌減脂,還能降低7成心臟病風險!健身教練給初學者的「重訓指南」
每週重訓時間少於一個鐘頭,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仍舊可以下降百分之四十∼百分之七十。一定要練重訓的原因雖然,普羅大眾對重訓的看法就是猛男無腦,但是重訓不僅是用來練大肌肉,它還有許多其他的好處,別擔心,我不會通篇在此深入探討。只是要跟各位說明,重訓除了可以提高外表魅力,還對健康有整體性的幫助。 更健康的心臟根據一篇《體育科學與醫學》(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 的研究指出,重訓可以降低壞膽固醇和血壓。肌力訓練可以減少心臟病、中風或是心臟相關疾病發作的風險。即使每週重訓時間少於一個鐘頭,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仍舊可以下降百分之四十∼百分之七十。 更強壯的骨骼隨著年齡的增長,肌力、活動力、身體的協調能力和骨質密度都會逐年流失。重訓有助於防止這些問題的發生。科學已經證實運動,特別是重訓對身體所需的機械性刺激(mechanical stimuli)或機械負荷(mechanical loading),除了維持,更能促進骨骼健康。對於女性來說,還能夠有效的降低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提高心理幸福感肌力訓練除了可以提高自信,對心理健康也有相當好的正面作用,像是改善抑鬱症和焦慮症的症狀,還能提高睡眠品質,畢竟睡得飽,隔天精神一定好。 提高新陳代謝新陳代謝是指人每日消耗的卡路里。新陳代謝率太低,人容易發胖也很難減重。肌力訓練不僅可以燃燒卡路里,還能提高肌肉量,因而提高新陳代謝率。因為肌肉可消耗更多熱量,並且能夠提高運動的強度。 提高靈活度和平衡感身體靈活度和平衡感才能應付日常生活,人在年輕時,很容易把這些視為理所當然,然而隨著年記增長,我們不得不花些力氣來維持這兩件關鍵要素,以避免跌倒和受傷的機率。肌肉流失會降低身體的靈活度和平衡感,但我們可以藉由重訓來提高關節的活動範圍,維持身體的靈活性。訓練的重要肌群.腹肌與核心:人們一提到練腹肌,通常都會先想到仰臥起坐。這個項目的效果雖然不錯,但卻還有更能有效鍛鍊中段核心的運動項目,比方棒式。.手臂與肩膀:說到訓練這個部位,健身者總是著重在二頭肌,然而上臂也包括三頭肌,這是讓手臂更加壯碩的關鍵。人們有時會用「三角肌」來統稱肩膀的肌肉,三角肌其實是由三個肌束所組成,分別是前三角肌、中三角肌和後三角肌。.背部:我們可以利用下拉和划船來訓練背部肌群。.胸肌:臥推可以說是胸肌訓練的榜首項目,而我們可以看到其效果的確是不辱榜首之名。.腿與臀肌:人想要走動就需要用到大腿,不管是起身抱小孩、出門慢跑或開車,即使是站著不動,都得要大腿來平衡身體。因此,若能加強腿部與臀肌的力量,對日常生活會有很大的效益。 重訓與有氧運動這兩項運動的比重取決於個人的需求,如果你當下的目標是減脂,那重訓搭配有氧可以效果加乘。把正式的有氧運動加到日常的訓練菜單中,像是使用跑步機、橢圓機、飛輪等健身器材,一次跑足二十∼三十分鐘,或是步行健走等。拜現代科技所賜,運動記錄變得容易好上手,建議大家可以使用手機或是運動手錶上的應用程式來做追蹤。若是你的目標是「增肌」,那麼有氧運動就不是必要項目。練重訓就能得到有氧運動對心血管健康的效益了。主要鍛鍊肌群:胸肌專業的健美運動員很著重胸肌的鍛鍊,雖然外觀是一大原因,然而胸肌有力對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好處。胸肌是上半身的大肌群,每天的活動都需要用到胸肌,不管是困難的搬抬重物,還是簡單的雙手抱胸;推門、洗頭,從地板上起身或是坐回地板等等,都需要胸肌的動作才能完成。 有時,女性朋友會誤以為胸肌鍛鍊是男性專屬的項目,其實姿態要優美,呼吸要順暢,還有肩膀和肩胛關節都需要強壯的胸肌作支持。胸肌有力還能減少身體受傷的機率,好處很多。 胸部的肌群有多個附著點,我們需要各種角度和不同的項目,才能得到完整有效率的訓練。光是調整板凳的角度,就能影響到肌肉受力的面積和鍛鍊的強度。像是將平躺臥推改成上斜臥推,能更加有效鍛鍊到上胸。 暖身項目:阻力帶擴胸伸展Band Dislocation主要訓練肌肉為:肩膀。 可以每天做這項伸展來放鬆肩膀。要開始胸部鍛鍊時,更需要做這項伸展來暖身以避免受傷。肩膀有得到充分的暖身,可以更放鬆、靈活。不做暖身就練胸,受傷是可以預見的事。 分解動作1. 選一條阻力小的阻力帶,雙手置於身側各握住一邊,阻力帶位於身體前方。2. 手往兩邊用力拉,讓雙手的距離比肩膀寬。3. 手臂向上抬,超過頭部,往後伸展,帶到肩膀的後方。4. 拉到身體可以的最大範圍,就回到起始位置。 動作要領☑儘可能的啟動你的肩膀,在安全的狀況下,做最大範圍的動作。☒整個過程阻力帶都要保持緊繃、有張力的狀態,不要讓阻力帶變鬆弛。 小訣竅:專注在伸展,動作放慢,就能獲得最好效果。 試試下面兩組變化式!手臂轉圈 若是剛開始覺得用阻力帶很難換位置,可以改成不用阻力帶,只要手臂放在同樣位置做轉圈的動作,也是能達到伸展的效果。窄握阻力帶換位伸展 隨著肌力的提升,你可以調整自己握阻力帶的位置,讓中間短一些就可以增加張力,提高訓練難度。 * 居家訓練技巧:在家練習的話,改成掃帚柄或是一根塑膠管,就能做這項伸展動作。 啞鈴仰臥拉舉Dumbbell Pullover主要訓練肌肉為:胸肌、背闊肌。 這是健身者會用來提高胸部肌肉量的項目,也就是練出阿諾體格的好方法。可惜近年來都不被看重,反倒是被一些偏向休閒重訓的項目給取代,使用啞鈴來練拉舉,除了可以打造厚實的胸肌,還能加強背闊肌和前鋸肌,也不會對手肘施加過多的壓力。 分解動作1. 將啞鈴直立,放在容易拿取的凳子上。2. 肩膀和上背部躺在長凳上,頭和臀部懸空,在凳子另一側的膝蓋彎曲,雙腳牢牢地踩在地板上。3. 雙手合握啞鈴,掌心面向槓片。稍微彎曲手臂,將啞鈴提到胸前,手肘打直,這是起始位置。4. 手臂以弧線的角度向後移動,直到你覺得很充分地伸展到胸部。5. 到了這個點之後,以同樣的弧度將啞鈴帶回起始位置。 動作要領☑利用啞鈴移到頭部後方的重量,在這裡好好地伸展胸口,感覺像是打開了肋骨。☒手臂若是過於彎曲,練到的是三頭肌,而不是胸肌和背闊肌,來回都要保持相同的手臂角度。 小訣竅:在啞鈴上舉時,上胸肌用力收緊。 試試下面兩組變化式!拉舉機 若是啞鈴拉舉難度較高,剛好健身房有拉舉機的話,可以先從機器練起。只是用機器戀的話,對前鉅肌的鍛鍊效用會比對胸肌大。 先調整座椅,讓手臂平放在墊子上。雙手向上握住桿身。手臂和手肘往墊子用力下壓,以穩定的速度抬起重量,拉到最高點之後,再慢慢放回起始位置。W槓拉舉 可將啞鈴改成W槓,以提高訓練重量增加挑戰性。書籍介紹書名:初學者基礎重訓指南:背部.手臂.腿部.核心.臀部,5大重點部位×105組動作圖解,4週有效增肌作者:凱爾.亨特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1/09/30作者簡介/凱爾.亨特(Kyle Hunt)是一位重訓員、教練、作者,他同時也是Hunt Fitness健身房的創辦人,擅長為客戶量身打造訓練課表和營養計劃,曾指導過幾百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客戶,這其中包括業界中箇中翹楚的健美運動員、重訓運動員和健力者,透過作者的協助,讓客戶更攀高峰。Hunt Fitness是一家提供健身和營養指導的公司,廣受歡迎。作者擁有紐約州立弗雷多尼爾學院運動科學學士學位,也是取得認證的健身教練和健身營養專家。Hunt Fitness健身房:www.kylehuntfitness.comRogue重訓器材:www.roguefitness.com作者Podcast:www.kylehuntfitness.com/category/podcast 延伸閱讀: 真實故事》半夜12點,一個5歲的孩子打電話到110,用發抖的聲音問「媽媽真的去天堂了嗎?」
-
2021-10-08 新聞.元氣新聞
獨/全台最大部會!心口確定分家 衛福部將設第十司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簡稱心口司)長年被詬病,兩者毫無關聯卻合併設置,各界不斷倡議應兩者應獨立設置,但礙於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遲遲無法分家,加上衛福部於107年破例設置第9個司「長期照顧司」後,心、口分家難度更高。近年隨著社安網不斷擴大布局,心理衛生業務不斷增加,目前衛福部已完成心口分家計畫,確定今年啟動,待行政院修法後,衛福部將成為設置10個司的最大規模部會。依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各部組織規模以設置6到8個司為原則,每一司設置4到8科。衛福部已在107年突破上限,成立第9個司,預計今年或是明年將設立第10個司。衛福部目前設置的9個司,分別為綜合規畫司、社會保險司、社會救助與社工司、長期照顧司、護理及健康照護司、保護服務司、醫事司、中醫藥司以及心理口腔健康司。衛福部心口司長諶立中表示,心理與口腔司分家已討論多時,近期因社安網業務量龐大,心理司的設置有其必要性,心口司的分家計畫,會改為「心理衛生司」(或心理健康司)以及口腔健康司。諶立中表示,心口司設有6個科,分別為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科、精神醫療科、成癮防治科、特殊需求處遇科、口腔科以及司法精神科。未來心理司也會有6個科的設置,去除口腔科後,額外多設置社區心理衛生科,協助未來建置全台71處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口腔司初步規畫設置4個科。諶立中表示,分家計畫已經提出,今年一定會開始啟動分家的作業,後續行政院會修訂組織基準法,幫助衛福部設置10個司,人事總處也要做相關的調配與規畫。作業一切完成之後,後續將會正式公布心理司與口腔司正式設置的時間。
-
2021-10-07 新聞.元氣新聞
精神衛生法擇期再審 心理口腔分家陳時中曝:正在拆了
屏東挖眼案引發社會爭議,衛福部今於衛環委員會報告精神衛生法修正草案,卻未提出政院版本。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允諾政院版本一定會在本會期提出,委員會決議精神衛生法則擇期再審。總統蔡英文上任前,積極倡議要推動社安網,衛生主管單位卻無專責的「心理健康司」,心理健康反而與口腔健康合併成一個單位管理,被詬病政府根本不注重心理健康,倡議心理、口腔分家,陳時中今對此回應「正在拆了」。從小燈泡事件到近期屏東挖眼案,民眾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畏懼逐日加深,也讓國人對於精神疾病污名化更加嚴重。一般精神疾病患者與具有暴力傾向的精神疾病患者,時常混為一談,臨床管理方式也都用同一規格,導致問題愈來愈多。衛環委員會盼能借重修訂精神衛生法,調整管理方式。立委王婉諭批評,去年年底,衛環委員會就提精神衛生法修法,因為沒有政院版本,導致沒辦法討論,今再審同樣沒有政院版本,行政單位到底有沒有要重視社安網?陳時中表示,委員提出的意見,都納入政院版本中,不過政院版本一定會在本會期結束前提出。藍綠兩黨立委相繼批評,難道又要等到下一個挖眼案事件發生,政府才會積極以對嗎?陳時中再次允諾,會盡速把版本提出,交由行政院核定。
-
2021-10-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康復難!精神病、中風風險增3倍 5種人PTSD風險高
台灣目前累計有1萬5418名新冠肺炎康復者,他們真的完全康復了嗎?台灣疫情爆發已近五個月,中央仍無相關統計,各大醫院近期才宣布開設追蹤門診。台大公衛學者綜合國際重要大型研究並提醒,三成確診者有五大症狀會持續半年以上,四成兒童確診者逾四個月仍受症狀所苦。住院或重症者六個月內發生精神疾病、中風、顱內出血之風險是流感病人的2到3倍。還有五種人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高危險群,社會大眾PTSD發生率高達三成,僅略低於SARS和MERS當年。台大公衛學者任小萱表示,各國早在去年1月就開始探討新冠康復者的健康議題,《英格蘭醫學期刊》總結所有研究所探討的疾病,發現影響層面極廣,包括心臟、腦、脾臟、肝臟、腎臟、胰臟、肺臟、消化系統,幾乎所有器官都持續受影響。英國研究顯示兩成確診者症狀持續超過5周,一成持續超過12周,以疲勞、咳嗽、頭痛為大宗。國際間定義感染12周(三個月)後仍出現的症狀就是「新冠肺炎急性期後綜合症」,實證顯示三個月後,最多有55%成確診者仍感到疲憊、17%還會咳嗽、31%還會腹瀉嘔吐,18%還會頭痛。橫跨56個國家的調查發現,有些人原本沒事,但兩個月後忽然出現心血管、皮膚、腸胃道、神經痛、過敏、眼耳疾病、關節肌肉痛、記憶及語言能力受損、亂經等症狀。還有30%確診者症狀會持續超過6個月,五大症狀包括疲勞(80%)、勞動後倦怠(75%)、腦霧(60%)、神經感覺異常(55%)、頭痛相關症狀(50%)。其中勞動後倦怠,對腦力型勞工影響較小,但對於體力型勞工的影響就很大。義大利研究甚至發現,18歲以下兒童確診者也有一到兩成持續有失眠、呼吸道症狀、鼻塞、疲勞、肌肉痛、注意力不集中、關節痛等症狀。康復者發生精神及神經疾病的風險也大幅上升。專精於精神心理衛生台大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張榮珍指出,美國研界追蹤23萬名確診者,結果發現感染後六個月內,新冠住院病人首發或復發神經及精神疾病的風險,是流感病人的1.5到1.8倍、任何其他呼吸道疾病的1.2到1.3倍。從新冠肺炎重症康復的人,六個月內發生較嚴重神經及精神疾病的風險更高。曾住院者風險增為1.3到1.7倍,曾住加護病房者風險為1.6到2.9倍;曾因確診而發生腦病變者的人,風險更達到1.9到3.2倍。併發腦病變的新冠肺炎康復者在追蹤200天期間,發生顱內出血和缺血性腦中風的機率,遠遠高於其他嚴重度的康復者,程度超過三倍。張榮珍表示,很多國家疫情嚴峻時大量病人湧入醫院,有些人在救治不及下過世,相當於重大災難事件,可能引發。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的研究顯示,新冠肺炎造成義大利民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比例高達30%,高於911事件、日本311事件、美國卡翠納颶風,僅次於SARS或MERS疫情時(32%),「新冠肺炎可說是世紀大災難也不為過。」張榮珍表示,PTSD發生時會做惡夢,例如身邊的人一一過世、病況危急卻沒人來救自己;還會極力避免想起相關痛苦記憶,常有驚恐、罪惡、憤怒、羞恥等負面感受。歸納義大利追蹤研究,有五種人發生PTSD風險最高,即女性、病程中情緒激動或錯亂者,出現長期症狀者、有精神疾病病史、肥胖。張榮珍說,醫療人員如果接觸到符合這些特徵的康復者,應格外予以關切和資源。疫情下政府除了支持經濟活動和社區組織,也不能忘了支持民眾取得更多心理健康評估與幫助的資源。
-
2021-09-27 養生.運動天地
全銀運動/線上課程零距離 宅在家也能運動
「要活就要動」聽起來簡單,但能身體力行、持之以恆的人卻不多。研究顯示,運動可以降低疾病風險、鍛鍊肌力、增強免疫系統、促進新陳代謝等,是最好的良藥。疫情期間,全民待在家中的時間變長,透過簡單安全的居家運動,也能維持良好身體機能及心理健康。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長羅素英表示,居家適度運動能提升防疫能力,民眾雖然無法外出運動,但可以透過線上課程訓練,穩定身心良性循環。國健署因應疫情,與遠距健康平台WaCare全銀運動合作,將實體課程活動搬到線上,開設一系列主題運動、長者銀髮知識課程,落實全場域健康促進,打破了疫情下無法群聚的限制。長者更要動 遠離代謝症候群新冠疫情對長輩影響甚鉅,約有三個月無法到社區據點、日照中心參與活動,功能大幅退化。國健署提醒,防疫期間,在家應避免久坐少動,仍需適度運動,一方面遠離代謝症候群,一方面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增強下肢肌力,降低跌倒風險。呼應高齡化社會及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健康的老年生活要從現在準備起,包括長者的健康促進、延緩失能、三高預防以及成人慢性病保健等政策推行。防疫已改變了民眾生活模式,加入資通訊科技開發虛實整合服務,可跨越時間、地域的限制,隨時隨地都能進行健身訓練。教練到你家 把健康送到偏鄉「全銀運動」邀請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營養師、運動教練等專家,透過遠距科技讓民眾在家一起Live動起來。羅素英提到,運用數位科技運動已成趨勢,許多長輩透過手機、平板與電腦參與線上課程,強身又健腦,新科技同時刺激認知功能。這波「全銀運動」熱潮,同步把健康送到原鄉和偏鄉,羅素英分享屏東瑪家部落的現場實況,長者的聲音在螢幕另一端此起彼落,詢問自己身體狀況及需要加強的部位,專家線上即時解答和解說姿勢調整,讓遠端參與長者感受到滿滿的關懷,從被動到自發性維持運動習慣。「全銀運動」陸續增加中醫養身、腸胃保健、大腦體操、生活常識等課程,羅素英鼓勵更多社區投入,漸進式強化長者的運動能量,提升老後生活品質。
-
2021-09-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沒必要大規模隔離!研究:接觸者每日快篩可保校園安全
當桃園某學校、板橋某社區出現Delta變異株本土病例,中央與地方防疫單位擴大範圍進行,除了傳統疫調會隔離的接觸者,連接觸者的同住家人都要「預防性隔離」,超過500人因此被強制隔離於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最新英國實證顯示,上述措施是不必要的,即便學生被匡列為接觸者,只要每天到校前確認抗原快篩陰性,傳染控制效果與傳統隔離措施不相上下。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嚴明芳指出,最近刊登於頂尖期刊《刺胳針》的英國研究,將201間學校隨機分派為兩組,其中102間學校,被匡列為接觸者的學生可正常到校上課,前提是每天要做抗原快篩而且結果為陰性,持續七天;另外99間學校採取傳統方式,疫調匡列為接觸者的學生要自主隔離10天。上述措施持續十周,再觀察一個月。結果顯示,每天快篩組和隔離10天組的每周傳染控制效果相當,分別是十萬分之61.8、十萬分之59.1。每天快篩組除了傳染控制效果並未較差,更有額外好處,包括可減少學生及教師的請假率、改善學生因隔離而出現學習或發展遲緩,也能避免心理健康下降、睡眠不足、身體活動降低、升學考試銜接不易等負面影響。另篇美國發表之預印研究,比較實施每周不同到校天數和檢測規則的影響,結果發現,相較於沒有做PCR檢測,每周全面做PCR檢測即可減少大約50%校內感染,如果針對有症狀者每天做快篩,更可兼顧控制感染、降低學生無法到校的比例。台大公衛學者范僑芯表示,美國紐約正推行疫苗護照與校園通行證,教職員和學生每天入校前要填答症狀監測問卷。此外,沒有接種疫苗者,每兩週要做一次唾液篩檢,已接種者每週一次快篩。如果是密切接觸者,暴露後每三到五天要做一次唾液快篩。檢測後24小時內以email通知,並且根據檢驗結果核發校園通行證,黃碼可進出校園,橘碼要儘速採檢,紅碼禁止出入。除了校園,9月13日起,美國紐約市規定出入餐廳、健身房、電影院都必須出示通行證,通行證內容包括三部分:身份證以防止盜用、紀錄日期及廠牌的接種證明、檢測陰性證明。為了符合要求,紐約檢測人數已大增15%,加上兩劑接種率已達到72%,確診數終於逐漸下降。
-
2021-09-18 該看哪科.皮膚
抗異大作戰/異位性皮膚炎癢到受不了?ADCT測驗用數字快速掌握病情
抗異大作戰講座第四場「ADCT測驗 很懂我的癢」精彩回顧 https://lihi1.cc/oEGpp 異位性皮膚炎常讓患者不適,但到底不適到何種程度,醫師往往很難判讀。皮膚科醫師建議患者定期進行ADCT評量,經由量化後的數據,醫病雙方溝通更順暢,並提升醫師問診效率及對病情的掌握,更能讓患者參與治療的討論,同時考量皮膚症狀、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一起為患者創造更好的人生。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與元氣網主辦「異起改變 抗異大作戰」系列直播講座,第四場「ADCT測驗 很懂我的癢」由童綜合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邱瑩明、護理師江宥筑主講。 量化數字 增進醫病溝通 治療更有效 ADCT是給患者的評量問卷,邱瑩明表示,異膚會造成紅疹、搔癢等症狀,帶來生活困擾,但病人到底多癢、對生活的干擾到何種程度,醫師無從得知或難以拿捏,因此必須透過ADCT,讓患者回答題目,以量化的數字表達。邱瑩明表示,ADCT 分數在7分以上時,就代表症狀較嚴重,0至2分則顯示症狀大幅改善,醫師透過分數可清楚掌握患者症狀和改善情形。邱瑩明說,每位患者的個性和表達方式不同,自述症狀時易讓醫師困擾,甚至造成溝通上的誤會;很多病友說話含蓄,門診時會說「現在感覺比較好」,但到底多好很難理解,另有些患者表達方式較誇張,常說「感覺非常癢」、「更癢了」,而究竟多癢也很難判定,醫病之間難免出現溝通誤會。例如邱瑩明遇過一位患者回診時自述「病情比較好」,但他看了患者的ADCT才發現對方從原本的9分大幅降低到3分,「豈止是比較好,根本已是非常好」。也有患者門診時自述「好很多」,醫師以為不需更新治療方式,但其實他的ADCT分數雖自之前的20分降至8分,但仍算中重度,仍須調整藥物加強控制。邱瑩明強調, 這正是ADCT的最大意義和優點,讓醫師可以更精準的調整治療方針,進而一步步改善患者的病情,最後達到0分並不難。養成習慣 每周做一次ADCT異膚患者每次看診前,最好先進行ADCT量表,問診時主動告知醫師自己的量表分數。邱瑩明更建議患者把ADCT當成習慣,每次門診之後,每周紀錄ADCT分數直到下次看診,且看診時帶著列印的量表和醫師一起討論分數變化,即可清楚知道目前的治療方式是否適合,進而討論接下來的治療方式。透過ADCT的監測和調整治療方針後,異膚患者病情大幅改善,不再是夢想。邱瑩明說,部分患者因為短期內看不到效果便放棄治療,導致病情惡化,非常可惜,其實透過密切追蹤ADCT,調整治療方針,「最後絕對有機會達到0分」。護理師江宥筑也說,異膚患者因為皮膚問題,常有心理壓力,人際關係易退縮,建議透過填寫ADCT,可詳細掌握治療階段的變化,醫護人員也會分析每個題目的分數,提出適合的建議。她日前便遇到一位十幾歲的中重度學生患者,心理壓力大,常不自覺地拔頭髮,兩鬢頭髮明顯稀疏,也因為癢到睡不著,半夜都在玩線上遊戲,還會用吹風機吹皮膚,舒緩癢感,導致病灶更惡化。今年5月門診時,江宥筑鼓勵這名學生患者改善作息,以免因睡眠不足而降低免疫力,造成異膚病情更嚴重;她同時建議他培養新的興趣,轉移注意力,也叮嚀他填寫ADCT,讓醫護人員掌握病情和生活改善程度。8月回診時,他的頭髮已重新長出來,病情和生活品質也好轉不少。與異膚和平共處 飲食運動多留意異膚是慢性病,患者要盡量與其和平共處。江宥筑說,例如有時患者進行過敏源測試,發現某些食物測出數值較高,但之前吃該項食物卻沒問題,這時她會建議患者不妨少量食用,不必過度排斥。此外,很多患者一流汗就會皮膚發癢,運動時穿著吸濕排汗的衣服也會癢,她建議患者勿因此排斥運動,只要在外出運動時多帶一件衣服,運動完馬上更換,讓皮膚保持通風乾燥即可。●加入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社團,掌握最新節目動態●ADCT小測驗:簡單回答6個問題,幫助異友掌控病情●抗異大作戰直播講座活動訊息
-
2021-09-13 名人.精華區
張家銘╱自助、助人、求助 降低青少年自殺率
青少年心理健康議題近年受到世界各國廣泛重視。自殺是12至17歲青少年第三大死因,也是18至24歲青年第二大死因。台灣與其他國家類似,近年都面臨青年族群自殺死亡率上升問題,青少年自殺防治,刻不容緩。衛福部調查顯示,高達21.1%的國中生和18.7%的高中生曾認真的想過自殺。台灣青少年自殺人數在2017年至2019年從197人增為257人,增加33.2%,自殺通報由4905人增至為7901人,增加62.9%;而去年15至24歲自殺死亡率下降,但其中女性自殺率上升,原因有待進一步分析。「厭世代」 更加徬徨苦悶特別是千禧年後出生的世代,他們被稱為「Z世代」,也有人稱他們「厭世代」。他們出生就在網路、手機與各種社群之中。不缺物質,但也在變化劇烈年代中,徬徨、不安、苦悶、掙扎。如何理解並促進這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要政府跨部會努力與民間共同參與,特別是衛福部與教育部等單位重視。根據董氏基金會過去調查發現,13.3%的高中職學生及18.7%的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但僅十分之一因此求助輔導老師,四分之三的學生不願或很難跟父母說。當青少年有情緒問題與自殺風險,最能夠覺察與幫忙,往往是同儕朋友。中學課綱 研究納心理課題最近有高中生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提案,認為教育部應將精神、心理疾病教育納入中學課綱,這個提案得到很多網友的回響與支持,很快通過附議,也獲得教育部回應,將由國家教育研究院研修課綱草案,函報教育部由課程審議委員會進行審議,教育部並將強化教師相關專業素養及知能,落實課程與教學。正因為青少年憂鬱症如此普遍,但又不願意求助,若能在中學階段就開始教導學生基本的精神與心理疾病議題,讓他們知道何謂憂鬱症、甚麼是自殺徵兆,並應強調「自助」、「助人」、「求助」 三個重點。「自助」是學會自我覺察情緒與舒緩壓力,避免累積成為憂鬱症。「助人」則是學會當同儕有問題時,如何陪伴、傾聽與支持,同時辨識自殺風險。「求助」是學會當自己或同儕有嚴重憂鬱或自殺風險時,如何轉介與尋求資源協助。若能如此,當可預防與避免青少年憂鬱症的產生,讓許多青少年的憂鬱症可以得到適當的陪伴與支持,而當嚴重憂鬱或有自殺風險時能及早轉介,應該也可以下降青少年的自殺。自殺防治,人人有責,防治青少年自殺不應只是校園內的事,青少年憂鬱防治與心理健康促進,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家長、老師、助人專業人員、社會大眾,以及在教育現場每一位,先做好自我身心健康管理,才能夠有效幫助受困的青少年,促進他們獲得適切的專業協助以及充分的關懷支持。●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一刊出。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1-08-2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國人年吃11.25億顆鎮靜藥 心理健康人均預算僅1碗泡麵
蔡英文總統競選時曾提出「五大心理健康行動」政策,不過民眾黨立委邱臣遠今舉行記者會指出,檢視衛福部「國民心理健康促進計劃」發現,人均預算數自2013年以來長期處於27元以下,2021年人均預算甚至只有26.84元,「一碗泡麵都買不起了,怎麼可能換得到優質的心理衛生服務?蔡政府的心理健康政策大跳票!」全台的心衛需求在近年大幅成長,去年台灣平均每11人就有1人看過身心科或精神科,因各種身心疾病導致失眠而用藥的人口多達381萬人,一年總共吃掉11.25億顆鎮靜安眠藥。邱臣遠指出,蔡總統曾提出「五大心理健康行動」政策,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今年國民心理健康計畫人均預算只有26.84元,更只佔衛福部總預算0.03%,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的佈建也大幅落後,平均每106萬人共享一間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邱臣遠呼籲,政府除應提升心理健康計畫預算比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佈建,也應重視青年心理政策需求,別只停留在「經濟需求」層面,衛福部及教育部青年署等相關部會應針對青貧世代心理衛生需求,盤點與研議「青年心衛」相關政策措施。台灣諮商心理學會監事胡延薇也表示,上個月各心理學會曾聯合提供免費心理諮詢服務,湧入兩千多名民眾,其中超過五成肇因於「壓力」,而失業對青年人所造成的心理疾患,更佔五成三的肇因,「青年人面臨著心理疾患,可說是國力損失」。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張菊惠則說,衛福部心理衛生人均預算扣掉毒品防治等項目,「搞不好連一碗湯都喝不到」,15至44歲國民死因,自殺高居第二位,「國家的青年不停生病,必須要將資源分配於前置預防才有效益,若沒有資源,根本就不用談策略。」
-
2021-08-06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東奧賽場邊的無名英雄!認識獎牌背後的「運動醫學團隊」
你有沒有發現東奧賽場上,除了拼搏的選手及教練還有一群人?這次東奧不開放觀眾入場,所以不是觀眾。這群人在場上觀察著選手一舉一動,想著選手的身體狀況,在腦中沙盤推演可能需要的醫療措施,他們是「運動醫學團隊」。台灣在此次東京奧運表現亮眼,帶起一波全民瘋奧運熱潮,相信很多人週末都守在電視機前,為麟洋配及戴資穎的金牌戰集氣。然而穿金戴銀的背後是選手苦練的汗水,以及許多新舊雜陳的運動傷害堆積起來的苦練。運動員需要跨領域專業的協助,包括隊醫、防護員、治療師、營養心理專長、科技相關人員。隊醫不只是一個看診醫師,必須了解各種領域的運動規則、急慢性傷害、運動禁藥議題,並且平常跟選手教練其他團隊成員互相熟悉信任,和各種專業人員討論調整訓練,必要時參與討論能否帶傷上場比賽等議題。許多過去難以診斷、或是無法處理的運動傷害,在運動醫學飛快進展的今天都有治癒的可能。運動醫學團隊不只是在奧運賽會陪同,平時就會在國訓中心協助選手訓練,許多賽事都會跟著選手東征西討,試想一般人看病會希望找熟悉自己的醫師,對運動員來說更是如此。以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東奧代表團醫療長、復健科林瀛洲醫師為例,林醫師多年來固定每週南北往返,至左營國訓中心看診,診治選手的運動傷害,更與教練及選手一同討論治療及訓練計畫。運動員的特別性在於治療需求與一般人不同,一般肌肉骨骼疾病常用的類固醇不僅是運動禁藥,更可能弱化肌腱韌帶等組織,因此不適合運動員。對於肌肉骨骼關節損傷,運動醫學領域有越來越多的先進的治療,包括近年興起的增生療法及體外震波等治療,可以無副作用也無禁藥風險地治療運動傷害。很多人也許聽過高濃度自體血小板血漿 (PRP),而一個問題是以傳統的製備法,血小板及生長因子的濃度不夠穩定。而近來醫材技術的進步,讓萃取出的血小板及生長因子的濃度更為穩定也是許多運動員遠離運動傷害困擾的一大利多。運動醫學醫師要為選手擬定治療計畫,更要診斷運動傷害程度。肌肉骨骼超音波的進展,讓醫師能在賽場上即時診斷傷害程度,並且在運動傷害的恢復過程中追蹤修復程度,與選手及教練共同討論訓練強度及進程。以此次東奧讓台灣發光的羽球來說,快速移動的腳步、弓箭步及跳躍,都會造成膝蓋及腳踝的負擔,據統計,下肢關節及髕骨肌腱的運動傷害最為常見,超過一半的羽球選手受下肢運動傷害所苦,而過肩殺球也會造成肩夾擠症候群及旋轉肌腱受傷等狀況。大家熟知的戴資穎、周天成、李洋、王齊麟等選手,身上都帶著大小的運動傷害,運動員不可能受傷就完全不訓練,而評估運動傷害的程度及治療策略,是運動醫學醫師的使命。運動醫學醫師也是跨領域的組成,本次的奧運隊醫團隊,除了復健科林瀛洲醫療長,也包括骨科周文毅醫師、中醫郭純恩醫師等專業,共同照顧運動員的健康。而除了醫療層面,運動防護師、治療師對各種傷害訓練與功能導向的介入,營養師調整飲食預防「相對能量不足」、心理師照顧心理健康都是團隊中不可少的一環。奧運四年一次,但對運動員的關心不能只有四年一次。運動醫學的進步在選手訓練的過程中,默默地扮演支持的角色,在每個榮耀時刻的背後,運動醫學團隊願意成為選手最堅強的後盾,守護選手的健康,讓運動選手能全力發揮、為國爭光!運動醫學學會期望越來越多的運動選手,能夠得到好的照護。不只是奧運明星運動員,基層運動選手也能夠因為企業贊助、民眾支持,享受運動醫學發展的成果!
-
2021-08-01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美國調查:疫情下77%男性壓力變大 59%感到心靈孤立
走過新冠病毒疫情的嚴峻考驗,我們即將迎來疫情中的父親節。傳統的父親角色,總是默默承擔家庭責任,背負壓力不輕吐。在疫情之下,家庭關係、經濟負擔與潛在的疾病,可能正威脅著爸爸的健康。從心理層面到生理問題,家人該如何協助一家之主傾吐心事,避免高壓之下百病齊生。新冠疫情逐漸趨緩,但對經濟的嚴重衝擊,讓許多爸爸背負比以往更高的壓力。研究調查顯示,男性較不願向外尋求協助,接受心理諮商比例僅為女性的一半,他們背負龐大心理壓力,卻從不輕易表達情緒。經濟負擔、家庭關係緊繃與潛在內心的煩惱,都可能威脅著爸爸的健康,相較以往,今年父親節,男性更需要家人多一分的關懷與陪伴。根據美國調查,疫情下77%男性壓力變大,59%感到心靈孤立。台灣今年6月失業率來到4.8%,創8年新高。台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分享他遇到的案例,一名退休軍人近期展開事業第二春,事業還未穩固,加上家中長輩長期失能,還有小孩要養,導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復發。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副理事長羅惠群也分享一名有焦慮病史的男性個案,疫情間月收入減少三分之一,又面臨搬家等瑣事,短期負能量壓縮,讓他陷入恐慌漩渦,導致夜晚噩夢連連、常說夢話,太太的睡眠也連帶被影響,敏感的妻子最後決定拎著先生上門諮詢。疫情大流行影響男性甚鉅,根據美國醫學雜誌《Healthline》報導,美國男性約有77%的受測者反應壓力變大;59%感受到心靈的孤立,更有45%的人自覺情緒心理健康下降,但有很大比例的男性拒絕尋求幫助。平時脾氣好,一衝動就摔東西,長期壓抑易出現暴走、成癮行為。爸爸有苦說不出,主因是受性別刻板印象影響,社會灌輸男性要有男子氣概,陽剛特質的標籤讓男性有淚不輕彈。疫情影響所及,不僅是工作上的挫折,許多對未來的計畫、期望,與人生目標可能都遭打亂。羅惠群說,男性內心壓抑過久,逃避向外求助的表現,包含出現成癮的行為如:開快車、酗酒等,面臨緊繃情緒,往往不願說出口或嘗試諮詢,避而不談的結果,導致潛在的情緒偶爾會突發性爆發,許多太太向他反應,先生平常脾氣很好,但有的時候一衝動會摔東西。「男性到青壯年會面臨不願示弱的課題。」李玉嬋則認為,曾經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的人,難以開口求助,人一定有軟弱的時候,要懂得適時尋求資源,像是撥打心理輔導專線,前往諮詢、諮商。邀爸爸聊一聊,讓他養成傾吐的「習慣」。男性面臨焦慮的時候,家人扮演重要角色。羅惠群說,可以主動邀請爸爸展開對話,即便他們可能自尊心作祟,出現婉拒或反應冷淡的窘境,但只要讓爸爸們養成傾吐的「習慣」,往後展開對話就會更容易。羅惠群也建議與爸爸對談的小撇步,他說,在聆聽的過程中,當男性家人展現脆弱的面向時,不必急著做出反應或給予建議,只要專心回應情緒層面,因無心的話語可能使得他們自尊心受挫,漸之不願繼續分享。家人對話初期,如希望提供建議,可以透過爸爸親暱的朋友或男性手足傳遞。當爸爸的「新同事」變家人,趁機修補親子關係。疫情改變生活方式,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 隨著大環境的改變,許多人宅在家時間變長,爸爸的「新同事」變成家人,這時男性可開始調適心態,加強心理韌性,甚至嘗試修補先前因工作忙碌而疏離的親子關係,同時與親人展開不同以往的深度對話。爸爸做家務別嫌他是豬隊友 少碎念多讚美家庭照顧方面,在性別刻板印象中,女性被賦予細心、全能的形象,舉凡停課的育兒問題,禁止內用的備餐任務,以及家裡清潔、消毒工作幾乎都由母親承擔。隨著爸爸居家工作,分擔家務機會變多,媽媽們最怕遇到「豬隊友」。今年父親節練習以讚美替代嘮叨,媽媽也該學著放手。葉雅馨說,有些男性可能不擅長家事,盡力完成家務的過程,女性也應該避免碎念,並且多多給予鼓勵、讚美,彰顯對方的優點,相信能夠減緩緊張氣氛,親人相處更和樂。
-
2021-07-15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憂鬱症防治協會感謝阿滴與志祺 「成為支持憂鬱症朋友的那道光」
前日台灣網紅「阿滴英文」的主持人阿滴,上架了一支影片,分享他這一年多來關於憂鬱症的罹病、治療與復原經驗。希望這支影片能幫助許多罹患憂鬱症的朋友,並讓更多人能重視心理健康的議題。影片上架不到12小時,已有超過50萬人次點閱。阿滴在影片中提到他認為五個關於憂鬱症你應該知道的:1.憂鬱和憂鬱症並不一樣。2.憂鬱症病患並不是抗壓性差。3.憂鬱症病患無法控制自己的思考。4.憂鬱症會讓患者變遲鈍。5.憂鬱症是有機會改善的。他也給憂鬱症患者五個建議:1.聽醫生的話,按時服藥。2.改變對自己說話的方式。3.活在當下,不想過去和未來。4.要有耐心,給予時間。5.找到新的目標與成就感。百萬網紅「志祺七七」影片回應同時,他的好友另一位百萬網紅「志祺七七」,也分享另一支「陪伴憂鬱症我們能怎麼做」的影片。志祺建議憂鬱症的陪伴者能協助他們:1.停止反芻思考:像是協助他釐清狀況,幫他看到其他面向,或試試平常不會 做的事。2.協助建立成就感:像是嘗試多種簡單事物以建立成就感,協助他們記錄進度提醒成長。3.重建自信:像是透過別人的經驗故事,重新建立自信。志祺也提醒憂鬱症的陪伴者要小心避免態度太過強硬,並且不要一直把憂鬱症病患當病人,也要將他們當一般人看待。最後他建議現代人要建立多元成就感來源,而不會因為一個挫折就否定全部,把自己打垮。大坂直美退賽風波,得到其他球員與贊助廠商的支持聲援今年五月網球四大滿貫得主大坂直美在參加法網賽事前,公開表明她不會參加賽後記者會,之後她在首輪賽事獲勝後宣佈退出法網,並透露她從2018年的美網賽後,就一直深受憂鬱症所苦。這個消息震撼體壇,也引起許多討論。女將小威廉斯、男子球王喬科維奇等也表示支持。網球名將費德勒甚至呼籲各項賽事應設立官方窗口,以幫助那些在心理健康方面掙扎的人。同時贊助商Nike等也表示對大坂直美的勇氣表示肯定與支持。奧運23面金牌得主美國泳壇名將「飛魚」菲爾普斯就是憂鬱症患者。他形容2012年倫敦奧運後憂鬱加劇,「我那時不想游泳,連活下去都不想」。他現在致力於提倡大眾精神健康的認知,也分享他與憂鬱症奮鬥的過程。NBA暴龍隊DeMar DeRozan也承認自己有憂鬱症,經過他的行動倡議,讓NBA官方願意將球員心理健康視為重要的議題,並呼籲球員的心理問題不應是禁忌、不應是污辱標籤,尋求協助不應被視為弱者的表現。本月大坂直美接受時代雜誌封面專訪,標題就是 “It’s O.K. not to be O.K.” (「不正常也沒關係」)。她表示公開個人的精神健康問題壓力很大。但希望人們能夠對憂鬱症理解,「不正常也沒關係」 (It's O.K. not to be O.K.), 「談論它也可以」(It's O.K. to talk about it.)。也就是說,大家不要歧視與排斥憂鬱症,承認它並不是恥辱,談論它也沒關係。成為支持憂鬱症朋友的那道光感謝阿滴、志祺拍攝影片分享有用且重要的經驗,名人的現身說法加上媒體正面的報導,擴充更多的影響力,有助於打破一些對憂鬱症的迷思與障礙。借用志祺在影片中最後所說的:「我們現在所遭遇到的挫折,會成為未來支持別人的那道光」。憂鬱症是如此普遍,阿滴、大坂直美、菲爾普斯、DeRozan、曾雅妮,也都曾有過憂鬱症。理科太太甚至因為支持憂鬱症的先生,自己也一度陷入憂鬱。英國哈利王子曾因母喪而沮喪酗酒,後來他尋求幫助,現在也投入心理健康倡議。當他們走過憂鬱,現在都勇敢地站出來分享他們的經驗,希望能幫助憂鬱症的病友。大坂直美在時代雜誌專訪中也提到「在隧道的盡頭通常都會有光」。同樣的每個人周遭都可能有憂鬱症的朋友,我們也可以像志祺、小威廉絲、喬科維奇與費德勒一樣,給予憂鬱症朋友理解、接納與陪伴,讓我們都能成為支持憂鬱症朋友的那道光。 Reference:我的憂鬱症 (阿滴分享)陪伴憂鬱症 我們能怎麼做 (志祺七七分享)(時代雜誌)"Naomi Osaka: 'It's O.K. Not to Be O.K.' | Time"
-
2021-07-14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阿滴自爆罹患了憂鬱症! 王婉諭:感謝阿滴的勇敢讓我們能有機會用正確的方式,溫柔地看待憂鬱症
百萬Yourtuber阿滴自爆罹患了憂鬱症,經過一年的治療,目前也已逐漸康復,特地拍了影片分享這期間所學到的事,與大家分享。對此立法委員王婉諭在臉書貼文分享感謝阿滴能把患了憂鬱症這件事如此溫柔、具體的描述出來,不僅給了更多人勇氣,也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再一次進入大眾視野,讓我們能有機會用正確的方式,溫柔地看待憂鬱症。「王婉諭」:『如果因為我的這段經歷,可以幫助有相同狀況的人好過一些、有希望一些,這件事本身就會賦予我的痛苦一些正面的意義。』昨天晚上,我看到阿滴在臉書上,分享自己這一年來經歷憂鬱症的過程。他勇敢坦承了自己這段不那麼好受的經歷,而且是用如此溫柔又具體的方式,不僅讓旁人更了解、認識憂鬱症,也幫助到更多可能正處於相同處境的人,為他們帶來正面影響。要能像他這樣勇敢坦承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一點都不容易。但是,在阿滴發文後,我仍看到部分網友不太友善的回應,甚至充斥著歧視與惡意,「有錢人哪有憂鬱症?」、「反正過得不順心都說憂鬱症」、「心情不好就有憂鬱症,那大家都有憂鬱症」,都再一次顯示了,我們的社會對於憂鬱症,仍不是那麼理解;而這些惡意,也正是憂鬱症患者之所以難以坦誠、不敢求助的原因。近年來,日韓、台灣等地,都有許多公眾人物因飽受憂鬱症所苦而離世,另一方面,也有越來越多公眾人物願意公開談論個人的憂鬱症經驗,顯示憂鬱症是現今社會普遍存在的課題。但是,社會上對憂鬱症的汙名與偏見的言論,其實對於這些站出來倡議心理健康的公眾人物,或者是有著相同經驗的憂鬱症患者而言,無非是一次又一次的傷害,甚至,也造成患者不敢即時尋求相關醫療資源的協助。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去年針對門診憂鬱症患者調查就醫經驗,有 4 成的憂鬱症患者,在首次發病時未曾就醫,進一步詢問未就醫的理由,有 3 成表示不知道那就是憂鬱症,另外,有 3 成不願承認自己有憂鬱症,或擔心被貼上標籤。這正是為何,自從進入立法院後,我們積極推動精神衛生與心理健康的議題,並且舉辦各項講座,希望可以讓更多人認識、了解精神疾病。因為,當我們面對這些生命中的失序經驗,「試著了解」永遠是伸出援手的第一步。阿滴在影片中也提到,自己在罹患憂鬱症的過程中,有如「行屍走肉」,我想這是絕大多數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無法體會的,當憂鬱症患者陷入巨大的悲傷或掙扎之中,身旁的親友或許難以完全感同身受,但不代表只能無能為力。身為重要的陪伴者,我們可以給予更多支持和鼓勵,學習如何轉換成溫暖且適當的方式,也許是用更多的同理去聆聽、也許是給一個擁抱,讓身處憂鬱風暴中的人知道,「有人願意理解我、支持我」,陪伴他們正確就醫、得到相對應的緩解方式,度過人生的低谷。我想謝謝阿滴把這件事如此溫柔、具體的描述出來,不僅給了更多人勇氣,也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再一次進入大眾視野,讓我們能有機會用正確的方式,溫柔地看待憂鬱症。
-
2021-07-13 名人.余儀呈
醫師給你問/焦慮會引起自律神經失調嗎?疫情期間試試5個練習法,家醫科醫師余儀呈免費遠距諮詢,一對一教你克服失眠、心慌意亂
新冠疫情實施三級警戒已近二個月,民眾防疫在家衍生許多心理健康問題,芝山診所醫師余儀呈指出,民眾受疫情影響到飲食、睡眠和情緒,感到莫名不對勁,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建議應從「靜心」讓自己安穩,正念放下過度杞人憂天的思維。聯合報與WaCare聯手於元氣網推出「防疫零距離 醫師給你問」,即日起開放線上預約,邀約芝山診所醫師、陽明欒樹醫療群召集人余儀呈提供公益免費遠距諮詢給需要的民眾,進行一對一諮詢,僅限額11名。很難一覺到天亮、耳朵嗡嗡叫,是自律神經失調還是焦慮引起?☛快按此預約諮詢,免費限額僅9名。https://bit.ly/3hCo75U他指出,焦慮常是因為思慮太多而觸發的反應,例如:對未來的擔憂、害怕被傳染、排不到疫苗、打針的副作用等。焦慮不是病,但如果過度擔憂,容易心煩氣躁、肌肉緊繃、睡眠障礙,最後自律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出問題。余儀呈分享五招平心靜氣之道,呼吸、肌力放鬆、運動、心理諮商、正面思考。一、呼吸每日抽出10-20分鐘的空檔,調節呼吸放鬆緊繃的身體,此時此刻不要想任何事情,讓身體慢下來,在一吐一納之間放鬆心靈。最簡單的方法,可從深呼吸開始,活躍副交感神經的運作。二、肌力放鬆練習察覺自己的肌肉張力,可用力皺眉、放開;再換嘴巴下顎,延伸到肩頸、關節、腰椎、下肢等,區域性作自我放鬆。當身體的肌肉緊繃時,就可以檢查是否因為焦慮情緒所產生。三、運動運動是最天然有效的緩解焦慮秘方,不過運動要循序漸進、訂下目標計畫,勿馬上進行激烈項目,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民眾,一定要先與醫師諮詢評估,可搭配穿戴式裝置測量身體指數。四、心理諮商心理產生複雜衝突無法梳理,需要釋放的出口,除了親友之外,心理諮商是一個好管道。與心理師抒發藏在心中的憂慮,陪伴整理矛盾的想法,適時地對外求援,主動尋求專業協助。五、正面思考這一點雖然有點難,學習降低自己的敏感度,不要想太多還未發生的事情,把正能量注入每天的生活。結合時下的「正念」,練習好好照顧自己的能力,重拾內心平和穩定。余儀呈建議,焦慮常伴隨著容易疲倦、無法集中精神、肌肉緊繃、睡眠障礙等,間接影響到人際關係,建議嚴重焦慮的民眾可在醫師建議下,輔以藥物減輕症狀。☛點擊了解如何免費預約家醫科醫師余儀呈遠距線上諮詢服務。
-
2021-07-1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阿滴自曝罹患憂鬱症一年 揭宛如「行屍走肉」黑暗期
百萬Yourtuber阿滴自爆罹患了憂鬱症,經過一年的治療,目前也已逐漸康復,特地拍了影片分享這期間所學到的事,與大家分享。阿滴透露在去年忙完紐約時報刊登廣告的事宜後,開始出現一些憂鬱傾向,會覺得自己很爛,對工作得表現很焦慮,睡眠障礙很嚴重,會無故的哭泣,但當時並沒有警覺到自己生病,加上工作都一直是高壓狀態,持續了幾個月後,9月時他去台南演講,憂鬱症狀況就爆發,站在台上開始喘不過氣,無法好好思考,提不起精神,最後只能草草結束演講,回到台北後他半夜躺在床上發抖哭泣,這時才覺得自己真的不太對勁。9月底阿滴第一次去看身心科,一開始醫師診斷他是焦慮症,但後來狀況越來越嚴重,就開了抗憂鬱的藥給他,為了讓自己能快點好起來,阿滴除了去做心理諮商,也試過各種現代醫療發法,他形容那段黑暗的日子,宛如行屍走肉一般,每天都過得極度悲傷壓抑痛苦,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陷入一種毀滅性思考的迴圈,恐懼到身體會不自主的發抖,連微笑都很困難,情緒充滿著憂鬱焦慮,光是活著都覺得要費盡力氣。在經過一年的治療後,阿滴覺得自己的情況已經好很多了,目前可以恢復正常工作拍影片,與大家分享他這段時間的的心路歷程,希望可以幫助到一些也正在為憂鬱症所苦的人,提升大家對心理健康的重視。另外他也提出五點是覺得對於自己恢復有幫助的事情,第一個就是相信醫師說得話,按時吃藥,第二個改變對自己說話的方式,多給予自己一些正向與鼓勵的話語,第三個活在當下,不去想過去與未來,靜坐、冥想、瑜伽對他來說也是有幫助的,第四個有耐心,給予時間,對於療程要有耐心,在康復的路上不能急躁,最後一個是找到新目標與成就感,在慢慢恢復的過程中,可以藉由一些能穩定獲得成就感的目標,來讓自己能看到進步與找到自我價值感。
-
2021-07-1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醫病天地/防疫防病毒 心理調適也重要
3級警戒後民眾生活受到影響,引發許多人負面情緒,北市聯醫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唐守志指出,不確定感及無助感,易引起人們壓力、擔心和恐懼,若無適當調節,最終恐侵害心理健康,建議民眾透過增加抗壓力、韌性及減少危害來進行「心理防疫」。唐守志表示,據統計,疫情困難期間,壓力反應、焦慮症、憂鬱症及失眠情況會增加,尤其對已有精神疾病史的人來說,更可能加重病況;防疫不只防止病毒傳播,也有關心智問題,能保持精神健康者較不容易染疫。唐守志表示,心理防疫有3大方式,包含增加抗壓性、加強韌性、減少危害。增加抗壓性包含提高警覺,應該對情緒難放鬆、焦慮低落、身體緊繃疲勞、坐不住、行為變孤僻、易爭吵等壓力有警覺。保持安全及冷靜也有助增加抗壓性,如做好隔離措施、了解訊息正確性、適當掌握必要資訊、拒接收謠言及避免壓力鍋效應等;保持冷靜可透過呼吸訓練、肌肉放鬆、思想中斷等,來減少外在干擾。民眾也可從事正向情緒運動,包含做瑜伽、聽音樂、看電影等,若仍無法降低情緒激動,就要接受適當的藥物及心理治療。而加強韌性可透過保持正向態度、調節自身想法及行為來增加自我效能。
-
2021-07-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重演SARS經驗 新冠肺炎輕症者「創傷後壓力症狀」患病率高
新冠肺炎不只傷「身」,還傷「心」,即使只是輕症確診者也躲不過。董氏基金會今引用國際最新研究結果提醒,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出現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的患病率明顯增加,重演之前SARS感染倖存者的經驗;呼籲政府應儘速或有條件的開放線上心理諮商服務,讓有需要的民眾能有直接的管道獲得幫助。該研究在今年5月發表於《神經精神藥理學與生物精神醫學進展》期刊,是由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與巴西南卡埃塔諾市政大學合作,針對巴西895名輕症患者進行評估。研究結果顯示,這些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出現顯著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的比率分別為26%、22%及17%,相較於先前巴西創傷後壓力水平8.5%的發生率,患病率顯然增加,且新冠肺炎相關症狀增加的數量與臨床上顯著的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嚴重度有關。研究團隊也指出,這些發現與SARS爆發時相呼應,當時SARS感染倖存者的心理困擾也有增加,且在疫情爆發後1年或更長時間仍持續;同樣的結果也出現在2015年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發生後。因此,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強調,即便在疫後時期,因疫情引起的心理層面問題仍會持續,一般民眾要先有心理準備,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在未來幾年都會是常態,視訊也將成為社交互動或聯繫上的趨勢,民眾先了解才有對策。葉雅馨進一步建議,民眾平日應多熟悉心理健康資訊,長期性養成正確飲食及運動的習慣,並適時紓壓以維持身心健康。若出現以下問題,持續2周仍無法改善,除尋求親友的支持外,應尋求專業協助,透過心理諮詢專線、聊天室等資源進行必要的求助。1.嚴重失眠2.吃不下或暴食等食慾問題3.沮喪、對事物失去興趣、時常有負面想法、懷疑自己的存在或無價值感等憂鬱情緒葉雅馨進一步呼籲,政府應儘速或有條件的開放線上心理諮商服務,讓更多有需要的民眾,能夠有直接的管道獲得幫助;且應加強心理健康預防宣導,讓民眾了解怎麼預防、如何積極面對疫情後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建立正確的認知,提升群體自我防禦的效果。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邱弘毅則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已延燒1年多,大量確診後康復的病患或多或少留下了後遺症,尤其心理層面問題已是疫情後全球關注的重大議題。邱弘毅指出,抗疫期間的封城、隔離、維持社交距離等措施,對人際互動的影響更需要被關注,社會必須整合資源,發揮更大的社會關懷力量,才能讓這場疫情受害者的傷害減到最低。邱弘毅進一步表示,根據健保署資料,2020年起,我國精神科就診人次增加,耳鼻喉科、眼科等其他科別則沒有太大差別,顯示精神科需求有整體上的上升。針對國內疫苗接種率逐步提高、未來將施行微解封相關措施,邱弘毅建議,屆時政府應請精神科醫師追蹤確診後康復的個案,有無焦慮、憂鬱等新冠創傷症候群狀況;解封後,觀察各級學生返校狀況,是否有疏離、自我、情緒感知能力較差、喜歡自己一個人,或是不想與人互動的狀況,若有,學校心理輔導相關機構應介入協助。
-
2021-07-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照顧病人更要照顧自己 談『疫情下醫護人員的身心調適』
自五月中旬國內COVID-19疫情快速攀升以來,全國人民陷入前所未有的集體恐慌,肩負著診斷疑似染疫者與治療確診病人重責大任的醫護人員,更是承擔了莫大的心理壓力。依據國內外的研究結果顯示,醫護人員常見的壓力來源不外乎擔心曝露於染疫的風險、沉重的工作負擔、臨床決策過程中面臨更多道德兩難以及此類新興傳染病所衍生與過去迥異的實務挑戰。而這些壓力有可能造成醫護人員產生不安、焦慮與憂鬱等情緒,進而影響個人身心健康甚至是照顧病人的品質。醫護人員最為在意的實際需求可統整為五大面向去年國際知名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刊登的一篇研究結果中提到,在COVID-19大流行爆發期,醫護人員最為在意的實際需求可統整為下列五大面向:(1)不確定主管是否瞭解第一線人員面臨的壓力,所以期待能「聽我說(hear me)」。(2)擔心能否有足夠的防護設備、是否會傳染給家人,甚至能否快速接受檢驗,所以期待能「保護我(protect me)」。(3)擔心被發配到不熟悉的單位支援時,自己的專業知能是否足以勝任,所以希望能「做好準備(prepare me)」。(4)擔心在自己增加工作量或因疫情停課期間,個人所需的身心支持是否能被滿足、家庭安排是否能被安頓,所以期待能「支持我(support me)」。(5)擔心自己假使真的染疫,醫院是否會照顧自己或家人,所以希望能「關心我(care for me)」。所以醫院的管理階層應該要先瞭解醫護人員所面臨的前述焦慮、訴求與期待,並把焦點放在解決造成這些焦慮的問題上,訂定相關配套措施,為醫護人員提供具體支持,才能真正減輕他們的焦慮。去年衛福部即參考上述的研究結果訂定「防疫期間醫療機構員工心理支持與協助建議措施」,本院亦依循該建議措施,自去年起有不少具體作為,如積極運用院內既有的員工協助方案、製作「COVID-19疫情期間醫療作業懶人包」,透過員工LINE bot系統進行宣達,並在此聊天機器人系統上定期邀請員工填覆「抗疫身心狀態問卷」,近日更主動徵詢員工是否有臨時住宿旅館之需求。醫療人員在疫情下如何保持良好身心健康統整去年台灣精神醫學會公告的「面對新冠病毒疫情,台灣精神心理健康指引」、臺灣臨床心理學會災難與創傷心理委員會所撰寫的「針對新冠肺炎一線醫療人員的心理照護計畫」以及國際知名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的整合分析研究結果,在此提供給醫療人員在疫情下保持良好身心健康的幾個建議:(1)首先要理解,在疫情肆虐的當下,做為醫護人員的我們會感到有壓力是很常見的反應,但這並不代表是工作失敗或為人軟弱。適度的壓力確實有助於持續專注在工作並提昇使命感,但做好壓力管理與維持身心健康是相當重要的事情。 (2)與此同時,務必要照顧自身的基本需求,包括進食足夠且營養的食物、獲得充足的睡眠、從事適當的運動,並請善用自己原本熟悉的壓力管理技巧,如,聽音樂、追劇⋯⋯等,以確保在輪班休息時身心完全的放鬆。但切忌使用無益甚至是有害的因應方式,像是抽煙、喝酒或不當的使用藥物,這些長期下來反而是戕害身心健康。 (3)即便工作繁重,仍請不厭其煩地透過電話或視訊方式,儘可能地與你所愛的親友保持聯繫,傳達彼此的關愛。在職場上,可向同事、主管或其他值得信賴的人尋求互助支持。別忘了!大夥兒同舟共濟,正經歷相同的壓力,也最能同理彼此的心情,請不吝為伙伴加油打氣!本院精神科同仁在去年即結合新北市金陵女中所提供的感恩小卡與捐款,辦理了多次慰勞院內抗疫人員的快閃活動。(4)心有餘力之際,檢視壓力對自己的影響並做反思,將有助於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然而如果壓力持續造成自己的不適,甚至感到無法承受,請務必向他人尋求協助。在本院可透過員工協助關懷專線、諮詢表單或電子信箱預約臨床心理師做諮詢,整個精神科團隊成員也持續守護全院同仁。親愛的醫護同仁,請務必在照顧病人之餘,一定更要照顧自己!請相信我們終將克服一切,而這段歷程中的共同體驗與相互支持,在雨過天青後,會使我們更加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