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5 醫療.骨科.復健
搜尋
復健
共找到
1958
筆 文章
-
-
2023-03-05 醫療.骨科.復健
不運動關節退化更快!醫曝穩定膝關節最重要肌群及如何鍛鍊
【本文重點】運動對於關節健康相當重要,能強健肌力、提供關節支撐力、延緩退化速度。即使會造成關節磨損,正確的運動方式還是能夠減輕對關節的衝擊。對於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的人,建議進行水中運動或騎腳踏車等,能減少疼痛且不會傷害關節。而要穩定膝關節,最重要的是強化股四頭肌和小腿肌,建議透過簡單輕鬆的方式來強化,如扶著椅子半蹲、階梯上下運動、健走和伸展等。關節疼痛發炎時,最好完全不要運動。--by ChatGPT有的人因為擔心關節磨損而不敢運動,但運動與關節健康其實是相輔相成。正確運動能強健肌力,提供關節支撐力,延緩退化速度。Q:關節活動會造成磨損,但為何醫師說不運動關節退化更快呢?常運動確實會造成關節磨損,主要是骨頭與骨頭之間有軟骨緩衝,因運動增加負擔及撞擊力,使用久了或過度使用就會磨損退化,讓關節軟骨磨損增加,最常見就是人的膝蓋關節部位。運動雖然會造成關節磨損,但也能讓關節周邊肌肉組織強壯,肌肉有力量就能穩固關節,在平常活動或走路時,就能減緩對關節的衝擊。所以正確的觀念應該是,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強化關節肌肉組織,並非不運動就能減少關節退化。Q: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平時建議做什麼運動,比較不傷關節?國內高齡長者增加,大多有退化性關節炎的困擾,建議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的長者及病患,可以從事水中運動或是騎腳踏車等,都能減少運動帶來的疼痛,也較不傷關節。水中運動因有浮力,關節承受的壓力負擔就會變小,也能達到運動健身效果。而騎腳踏車時因全身重量會集中在坐墊屁股上,相對只需腿部力量踩踏,自然也減少關節的負擔。建議從事這類運動的長者及患者,一開始不用太過頻繁激烈,採「少量多次」的方式漸進運動,時間也不用拉太長,一次約5分鐘就可以,隨著體力可以負擔,再增加時間。Q:穩定膝關節最重要的是哪一塊肌肉,應如何鍛鍊?要穩定膝關節,最重要的肌肉就是大腿前的「股四頭肌」和膝蓋後下肢的「小腿肌」,尤其是大腿前的股四頭肌,作用主要是穩固膝蓋。該如何鍛鍊這兩塊肌肉?對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來說,一般的重量訓可能負擔過重,建議先靠簡易輕鬆的方式來強化。除了做一些扶著椅子半蹲的動作,也可利用階梯的高低差,原地做一前一後上下的運動,或是利用健走,再配合伸展,都能鍛鍊到下肢肌肉,且隨時隨地都能做,不受空間的限制。Q:關節疼痛發炎時,最好完全不要運動?很多人關節疼痛發炎時,通常不敢運動,「痛的時候不想動,這是人的本能」,但其實愈不動會愈痛。關節會疼痛就是發炎物質已經產生,若發炎程度到已經腫起來,建議冰敷休息;若疼痛輕微、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其實可以做適當的伸展。做伸展運動時,連帶關節也跟著活動起來,身體有活動,發炎物質就不會產生沾黏。反之,愈不動關節愈容易沾黏,除了感覺僵硬,肌力也會退化。因此,適當的伸展可以幫助關節活化,伸展的最佳方式,就是讓關節活動拉到緊繃的位置,然後停個3至5秒,再放鬆。Q:瑜伽動作中常有盤腿姿勢,膝關節退化患者是否不適合做?膝關節退化其實沒有什麼動作是不能做,關鍵是「不要誘發疼痛」。瑜伽很多姿勢動作都能達到伸展放鬆的效果,對於人的身體柔軟度和肌肉力量有正向影響,只是並非所有動作都適合膝關節退化的患者,若做盤腿姿勢造成不舒服,就不要做。Q: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運動時到底要不要穿戴護膝?穿戴護膝是輔助穩固關節,但關節周遭肌肉組織及韌帶會因為穿戴護膝處於放鬆的狀態,長期依靠護膝或穿戴時間太長,肌肉組織及韌帶就沒有力量支撐膝蓋,反而走向更加退化的狀況。建議有症狀、有需求時才戴比較好,例如運動、登山上下樓梯時可以戴護膝,而膝蓋正在發炎者也可以使用,平時沒有特殊狀況,能不戴就不戴。保養關節最好的方式,就是維持活動,能動就要動。諮詢/衛福部台東醫院復健科主任醫師吳雅婷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05 醫療.骨科.復健
常走路、爬山讓關節軟骨磨損快?久站或久坐對膝關節不利嗎?
【本文重點】久坐缺乏運動容易讓雙腿無力且加速退化。要讓雙腿逆齡,建議早期開始保養,像趁早儲蓄一樣,到老還有充足的腿力趴趴走。退化性關節炎和骨鬆並沒有明顯的因果關係,但關節疼痛可能因不適宜運動而使骨鬆加重。膝蓋彎曲角度與傷害無關,但要考慮正確發力,如果軟骨已有磨損或肌力不夠,發力不平均可能讓關節損傷加重。肥胖者比瘦的人容易有退化性關節炎,但太瘦肌力不足也可能發生。--by ChatGPT現代人懂得保養,外表愈來愈不顯老,但久坐、缺乏運動的生活模式,卻可能讓雙腿無力,退化得更快。如何讓雙腿逆齡?專家說,愈早開始保養,就像趁早儲蓄一樣,到老還有充足的腿力趴趴走。Q:退化性關節炎和骨鬆有什麼不同?骨鬆患者的關節會退化更快嗎?退化性關節炎主要是關節軟骨的磨損,造成關節僵硬、疼痛與變形;骨鬆則是全身性硬骨骨質流失、空洞太多,造成骨骼質量下降,容易骨折。研究顯示兩者間並沒有明顯的因果關係,但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可能因疼痛不想動,減少運動、對骨頭刺激不足,讓骨鬆更嚴重。退化性關節炎的原因包括年紀大、肥胖、關節曾經受傷或O型腿關節變形等;骨鬆則是年紀大(特別是停經後女性,骨鬆會更嚴重)、太瘦、抽菸及喝酒等。兩者的共同成因為年紀,所以年紀大可能同時有這兩種疾病,但並沒有直接關連。Q:膝蓋彎曲超過多少度最傷關節?久站或久坐都對膝關節不利嗎?膝蓋彎曲角度不同,壓到的軟骨部位也不同,但並沒有哪個角度最傷膝蓋的問題。不過如果久站或久坐,確實可能對膝關節不利,因為維持同個姿勢太久,周邊肌肉、韌帶可能僵硬,突然有一個大動作或用力過猛,壓力直接施加在軟骨上,就可能造成關節損傷。工作形態是久站或久坐者,長期維持同一個姿勢,會造成對應的關節部位與韌帶等損耗較大。平常要多運動,啟動沒有用到的部位,而同一姿勢超過30分鐘,就要動一動,例如蹲久了,用手磨擦膝蓋4、5下,有溫暖的感覺再動,會好一點。雖然關節彎曲角度與傷害無關,但仍要考慮正確發力的問題,如果軟骨已有部分磨損,或是肌力不夠,就會讓發力不平均,可能讓關節損傷更嚴重。Q:纖瘦的人關節受力小,比較不容易發生退化性關節炎?肥胖者因為體重造成關節壓力大,確實比瘦的人容易有退化性關節炎;但如果太瘦,肌力不足,沒辦法穩定的保護膝關節,也可能發生退化性關節炎,所以太胖或太瘦對關節都不好。但比例上來說,體重輕者發生退化性關節炎的比例低於肥胖者。Q:路走越多、山爬越多的人,軟骨磨損得更快?運動並不會讓軟骨磨損更快,重要的是發力有沒有平均。研究顯示,馬拉松運動員軟骨退化的程度,並不會比一般人快,但如果不常爬山、偶而爬卻爬太久,肌肉鍛鍊不足,沒有辦法有效保護膝關節,就可能退化更快。特別是下山的時候,重力都壓在下半身,如果沒有核心肌群、臀大肌、股四頭肌等的協助支撐,對膝關節的損傷就會比較大。Q:膝關節退化的症狀有哪些?走路承重時就會疼痛,如果坐或躺著就不會痛,同時活動的角度減少,像是無法彎曲、伸直,並有僵硬、變形的情況,走路走不遠,部分患者會紅、腫、熱、痛。如果磨損的是內側的軟骨,就會造成O型腿;如果是外側軟骨,則是X型腿。急性期會有溫熱及腫脹的感覺,等到骨刺長出來,關節就會變大,也是退化性關節炎主要的症狀。有時運動後膝關節會有溫熱的感覺,如果休息後就緩解,是正常的;但如果有單點或多點的疼痛感,就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應注意。Q:膝關節疼痛要掛骨科還是復健科?要看是結構性還是功能性的問題,結構性例如韌帶斷裂、軟骨磨損、半月板(在脛骨與股骨關節內側和外側半月形骨)磨損等;功能性則是指因為發力不正確造成疼痛。一般在急性期看骨科或復健科都可以,需要先休息,醫師診斷可能是哪一些動作造成疼痛,先停止,並給予消炎、止痛藥物緩解,之後再復健,如果效果不好,可能要進一步以磁振造影檢查是否有結構上的問題,需要靠骨科來手術解決。諮詢/台南市立醫院骨科醫師張浩銘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03 養生.抗老養生
日走1.7萬步、68歲還能劈腿!物理治療師簡文仁:做好這5件事,服老不懼老
提起簡文仁,腦海自動浮現每年春節,在電視上教做生肖操的軟Q阿伯,他以風趣解說、簡單動作,鼓勵大眾多活動,一推廣就是20多年。記憶力極佳的他扳著手指數:「從龍年開始,快2輪了!過年吃大餐嘛~要鼓勵運動,one more、two more很枯燥,我會用一些諧音比較好玩,讓大家好記憶,比較有意義。」 20多年來,簡文仁發想的生肖操、如意操已有上千版本,即便2020年已脫下物理治療師的白袍退休,仍有排不完的講座、節目和活動,讓生活依舊豐富緊湊。 但不喜預設目標的他卻笑道,自己對退休是沒有規劃的,「退休第1天,我時間(到)一樣醒來,只是不用去上班,生活如常。」原來他多年維持規律作息,退休後反倒不必拘泥上下班時間,能更從容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日行1.7萬步,從心所願快樂運動 他的一天,通常是這樣過的:晨起先到住家附近的虎山繞一圈,吃完早餐再到運動中心、圖書館,午餐後若天氣不錯,便約太太外出走走,晚上追職棒,10點多就上床,「沒事就是這樣!」 往返點與點之間,他幾乎全靠走路,平均單日步數可達1.7萬步,是他認為最好的運動。「很多人說走路不算運動,但你走快一點、久一點、大步一點,運動量還是蠻大的喔,不要小看它!」像他步幅極大、速度極快,跟著他竟得兩步併作一步走,短短一小段路便微微出汗。 「你能撥出時間運動當然好,但對普羅大眾來說,可以先用走路來養成體能、提升健康狀況,體能好了就能做比較激烈的運動。」很多人覺得運動入門很難,要不就是沒時間,所以他提倡「隨時隨地、快快樂樂做運動!」 他的生肖如意操,最初就是協助病人復健得到靈感,「有些人不喜歡運動、或做運動很痛苦,家人就說他都偷懶…(心理上)他更痛苦!」因為復健的每一個牽引對患者來說都不容易,他才想仿造遊戲來引導,如同其名「如意操」,就是「如自己心意做」就好。 養生融入生活,健康可以逆轉 這些年來,大家將他與健康達人劃上等號,但簡文仁始終認為不該專業罷凌、定下死板規範,強調只要做好「正確的運動、均衡的飲食、愉快的心情、優質的睡眠、良好的習慣」這5件事,健康是可以逆轉的。 如近年風行的各種飲食法,無論是生酮、168、186他都尊重,唯取「均衡」這一點,「多種類、多蔬果,腦中有均衡的概念,就會多攝取。」他笑說,健康飲食不是非要吃這個、或一定不能吃那個,在他看來,「人性化」最重要,「我就是盡量吃天然、少加工的原型食物,但不禁忌。」 他舉例,自己平常不吃烤肉、甜食,但朋友約在烤肉餐廳、菜單上有甜點,他也不會抗拒,「健康融入生活,過得easy一點。」尤其人難免嘴饞,吃了傷身、不吃傷心,他提出解方:「今天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要吃,養成習慣就好,我習慣不吃它,但偶而吃也沒關係。」 多年來他身體力行,「我不敢說我逆齡,但我的健康的確比10年前好!」只要能開始過健康的生活,體檢紅字改善,體能、體魄自然會變好,「當你慢慢do something,一定會有改變!」 設定小小指標,享受過程更有成就感 自嘲愛耍帥的他,不忘現場露一手,腿一開,輕易做出劈腿動作。但這可不是他生來筋骨軟Q,而是這2年才練會的絕活,笑道:「我沒有一定要達成劈腿的目標,只要你想,慢慢做,能達到最好,不能達到也沒關係。」 他說,許多人會設定遠大目標,反因難以實踐而產生壓力,更難達到。「如果你念茲在茲一定要達成那個目標,整個過程過得不愉快,有時連身邊的人都不愉快;反過來你享受那個過程,哪天掛掉就掛掉,也不會有遺憾。」 過去擔任物理治療師時,他就常與病人約定小小指標,其中有位臥床已7~8年的病患,從能坐起、坐正、坐穩到站起來,最後訓練到能拄著柺杖走路。「有次他女兒回來看到,當場就哭了:『沒想到我爸爸還能站起來』!」 「我們對健康也是如此,可以訂小小的指標,而不是大目標,但過程一定要小心。」他坦言過去調皮,每每造訪景點名勝,一定會擺個POSE留念,曾在玉山頂倒立、九五峰大雁展翅,甚至單腳站在合歡山公路護欄旁的柱子,「旁邊就是懸崖!」 但2019年他騎車上武嶺,首日拍下高舉單車的神勇照,隔天下坡路竟犁田,上救護車時滿臉鮮血,最後縫了8針。去年底他與老友夜宿屏東海生館,他在眾人慫恿下,單腳站上潮間帶的礁石側身伸展,不料一陣落山風吹來,頓時失去重心,跳了好幾下才免於落海窘境。 兩次歷險,都讓他警覺應該服老,「健康很無常,所以很多動作我都不做了!」他笑說,過去參加活動不走階梯,總直接跳上跳下司令台,後來才聽兒子勸安分走上去,「他說萬一有天跳下來骨折,那爸爸就漏氣了。」 服老不懼老:健康老「有錢有閒」是幸福 不過他服老卻不懼老,「老是祝福,活得越久、領得越多(退休金),而且老了有錢有閒,不是很幸福的事嗎?」簡文仁認為,人不怕老、只怕衰,「不衰,八九十歲還是很硬朗。」 而且人若健康,倒也不需要存到千萬退休金。運動中心有銀髮族公益時段,游泳、SPA、三溫暖都免費;不訂報紙也能到圖書看到飽,加上爬山、走公園攏免錢,「我一天下來根本不用花到錢。」 當然,能不能安然度老,也要看個人心態,他直言最怕「三等」人—「等吃、等睡、等死」,建議老後可以多方嘗試,總能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事物。 他提醒,銀髮族的感情經營很重要,如果感情不錯,做什麼都愉快,還能「回到初戀的感覺」。反過來若感情不好,退休後相處時間變長,兩人每天見面、疫情期間又不能出去,會覺得家裡多了一個大型垃圾。簡文仁打趣道:「還好我們夫妻感情不錯,退休之後悠哉悠哉!」 另一個不能不面對的,是人生終究會走到一個人的時候。傳統婚齡是男大女小,夫妻多半差個1、2歲,加上女性平均餘命約多出男性6年,等於已婚女性老後會有8~10年的獨身生活,所以在經營感情之外,也要訓練自己有獨處、獨自生活的能力。 簡文仁感性地說,幸好太太比自己大4歲,而且他自認身體不錯,「我們能白頭偕老的時間就會比較長。」心靈自在、衣食自足、行動自如,若能做到這一些,就是幸福的老後。●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停經女性平均每2人就1人骨質疏鬆,死亡率相當於乳癌3期!多吃4類食物改善,更年期輕鬆自在 .年輕從事旅行業年收200萬,晚年卻在開計程車?他嘆:有些事50歲後才懂,真的也晚了.「放棄」不可恥,第三人生無須逞強!登古道只差1公里攻頂卻放棄:享受過程美好就足夠了(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3 醫療.呼吸胸腔
男星張立昂「肺塌陷」緊急插管!如何避免?「麻醉」是關鍵
「肺塌陷」是心肺手術患者術後後遺症之一,患者可能因為肺部擴張不全,導致痰液累積在肺臟,增加發生肺炎的機會,並影響復原。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郭姿廷說,經由心臟外科與麻醉部合作,結合微創心臟手術及神經阻斷術,有效降低肺塌陷、肺炎等併發症發生率,讓病人盡早脫離呼吸器,進行心肺復健,恢復正常生活。什麼是「肺塌陷」?男星張立昂日前傳出因「肺塌陷」入院,必須緊急插管治療,家屬一度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張立昂住院治療觀察了兩周,後續療養了三至四個月。經紀人透露,「講話容易喘,一段時間沒辦法有氧運動」,所幸經心肺功能訓練,身體慢慢恢復,目前狀況穩定,恢復良好,新戲也即開拍。【延伸閱讀】神隱2年!張立昂「肺塌陷」插管救命 家人心碎簽放棄治療什麼是「肺塌陷」?郭姿廷說,吸氣時,肺臟會充滿空氣而張開,有如充滿空氣的氣球,但微創心臟手術患者術後呼吸時,胸大肌等肌肉會隨胸廓起伏而伸展,病人可能因手術傷口疼痛,不敢用力深呼吸、咳痰,此時,肺臟未充滿空氣,如同洩氣的氣球,「塌塌扁扁」,形成「肺塌陷」,痰液容易累積在肺臟,增加發生肺炎的機會。肺塌陷影響心臟手術之後的復原 郭姿廷說,術後患者發生「肺塌陷」,在肺活量降低的情形下,無法順利呼吸換氣,也影響術後復健及復元進度,如採用微創心臟手術合併神經阻斷術患者多可在術後5至7天出院,對比傳統手術患者於術後需住院7至14天,才能恢復正常生活,在復元時間縮短許多。微創心臟手術是什麼? 微創心臟手術是指所有不必經由傳統正中胸骨切開的手術,目前運用在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肺動脈瓣、心房中隔缺損、心臟內腫瘤、冠狀動脈廔管等手術,應用範圍相當多元。郭姿廷表示,微創心臟手術不用鋸開胸骨,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小,組織破壞少,減少人體傷口發炎反應,縮短傷口疼痛時間。郭姿廷說,微創心臟手術最常使用的切口位於右側胸部、肋骨與肋骨的中間,雖然不需要破壞肋骨,但依舊會切斷部分的肌肉,包括胸大肌、前鋸肌和肋間肌等。這些肌肉在呼吸時,會隨著胸廓起伏而伸展、收縮,因此在病人深呼吸及咳嗽時,傷口疼痛會加劇,導致不敢用力深呼吸和咳痰。然而,病人不敢用力深呼吸和咳痰,造成心臟手術後最常見的併發症,並不是心臟問題,而是新發生的「肺塌陷」或「肺炎」,讓病人血氧下降、發燒,甚至是敗血症、呼吸衰竭,不論是傳統手術或是微創手術,都有可能因為傷口的疼痛而提高肺部併發症的發生機率。如何避免肺塌陷為降低病人術後疼痛感,加快復元時間,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與麻醉部合作。台北榮總麻醉科主治醫師林素滿說,病人麻醉後,在手術醫師畫刀前,麻醉醫師在超音波導引下,將局部麻醉藥注入胸大肌和胸小肌間,以及胸小肌和前鋸肌間的筋膜,阻斷傷口周圍的神經傳導。手術結束縫合傷口前,手術醫師再從內視鏡視野下,從胸腔內將局部麻醉藥注入肋骨間的空間,使麻藥擴散到肋間神經。林素滿說,由於傳導疼痛的神經被阻斷,可大幅降低病人術後傷口不適,也降低術後嗎啡等止痛藥劑量,減少噁心、嘔吐、嗜睡、腸蠕動變慢等止痛藥副作用。手術期間全程使用麻醉深度監測儀器,讓麻醉醫師能更精準的調控麻醉深度及麻醉藥物的用量,縮短麻醉後甦醒的時間,讓病人盡速脫離呼吸器,更早開始下床活動進行心肺復健。研究顯示,微創手術在術後傷口疼痛的天數比傳統手術短,臨床上病人大約在術後第3、4天就幾乎不會被傷口疼痛所困擾,但在術後當天或隔天時,疼痛程度不亞於傳統手術。因此,北榮心臟外科醫師透過與麻醉醫師緊密合作,以術中神經阻斷術降低術後傷口疼痛,發揮微創手術最大效益。神經阻斷術止痛有禁忌嗎?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神經阻斷術止痛,因神經阻斷術採取注射方式,若患者凝血功能異常,注射後可能刺破小血管而有出血、血腫等情形。台北榮總目前使用微創心臟手術合併神經阻斷術的患者約有30多人,除微創心臟手術需自費醫材費用約3至15萬元,合併神經阻斷術須自費麻醉費用3000元左右。(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02 醫療.骨科.復健
骨質疏鬆不是老年人的專利!「次發性骨質疏鬆症」是元兇,4原則治療改善
一位42歲男性,熱愛釣魚及運動,有一次從船上下船時,踩地瞬間不慎滑倒,屁股硬生生跌坐在地上,痛到難以站起,一移動就哀叫不已,送醫時發現是第4節腰椎壓迫性骨折,緊急送醫灌完骨水泥後,大部分症狀改善。然而一年後,他在PU跑道上跑步時突然「咚」的一聲,再度地滑倒造成第3節腰椎壓迫性骨折。幫他治療的醫師覺得事有蹊蹺,中年男性不該這麼輕易有壓迫性骨折,於是安排骨密度檢查,一看之下不得了,他的骨密度Z值下降至-2.5,於是將他轉診至新陳代謝科,經過詳細檢查和抽血檢驗後才發現是副甲狀腺出問題造成的骨質疏鬆,在經過適度營養素補充及用藥後,骨質密度才逐漸回升。骨質疏鬆定義、檢查停看聽骨質疏鬆症(簡稱骨鬆)是一種因骨骼強度(包含骨密度和骨骼品質)減弱而導致個人骨折危險性增加的疾病。而次發性骨質疏鬆症(簡稱次發性骨鬆)是「特定原因」造成骨密度和骨骼品質改變,進而導致低創傷性骨折的疾病。要診斷骨鬆,世界衛生組織唯一認可的骨密度診斷儀器是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分成T值和Z值兩種數字(圖一)。T值用來診斷骨質疏鬆症,而Z值用來輔助診斷。當病人在非好發骨鬆的年齡被檢測出Z值下降(≤-2.0),或是有低創傷性骨折病史,都應考慮是否有次發性原因存在。骨頭營養不能少,維他命D和鈣缺一不可維生素D和鈣質是維持骨頭健康不可少的營養素,維生素D能增加鈣質的吸收。在2022年《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中建議,在缺乏日照及足夠飲食鈣的情況下,0-50歲國人至少每天攝取400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D,50歲以上則提高至每天600 IU。到了65歲,其維生素D製造能力只剩下20-30歲者的1/5左右,對於維生素D的攝取不可不慎。從骨質疏鬆的觀點來看,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建議,50歲以上成人每日至少需攝取鈣質1200毫克和維生素D 800至1000 IU。次發性骨質疏鬆的整合性治療:4「I」原則次發性骨鬆的治療方針依循4大主軸:1.調查(Investigate)和治療原因:次發性骨鬆的原因不勝枚舉,下列為範例。(1)內分泌類 : 如糖尿病、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性腺機能低下……等。(2)藥物:如類固醇、某些抗癲癇藥……等。(3)營養、腸胃道類:如維生素D缺乏、慢性肝病……等。(4)其他:如長期不動(immobilization)、慢性腎病……等。除了上述原因,還有其他各種狀況會導致次發性骨鬆,因此診斷骨鬆的患者建議要做一般篩檢;停經前女性和小於50歲男性、沒有典型危險因子的較老患者,還有Z值≤−2的病患則需要更詳細的篩檢。若沒有及時檢出,發現時身體骨折可能已產生或是骨質明顯下降,因此篩檢的重要性不亞於治療。根據牛津大學《內分泌回顧》2022年的回顧文獻指出,在診斷出骨鬆的人當中,超過五成停經前女性、三成停經後女性,以及高達五至八成男性可能有次發性原因,這結論更顯示出篩檢的重要性。次發性和原發性骨鬆治療上最大的差別在於必須找出次發性原因並除惡務盡(或穩定控制),不然骨質不易回復。例如要找出次發性副甲狀腺亢進原因,需檢驗副甲狀腺素、維生素D中間產物以及血鈣、磷、鎂,若判讀後確認維生素D缺乏為主因,補充維生素D就是關鍵——而這正是上述案例發生次發性骨鬆的主因;未滿40歲女性提前出現停經症候群及骨鬆,若診斷為早發性卵巢衰竭(性腺機能低下),雌激素治療的立即介入就是處置重要的一環。換句話說,次發性骨鬆更注重對症下藥。2.開始(Initiate)骨鬆藥物治療:除了找出上述原因,還需共同使用骨鬆藥物。依機轉可分成抗骨質流失類、促骨質生成類,以及混合型三類藥物。不論任何藥物,治療至少一年,持續三年治療更理想,才能看見降低骨折的成效。3.改善(Improve)生活型態:補充足夠的鈣質與維生素D、適當運動、戒煙戒酒,和預防跌倒,減少危險因子才能降低骨折的機率。運動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建議,已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且進入慢性期的患者應以多元性運動做訓練,亦即阻力訓練及平衡訓練並進。研究指出,12週的阻力和平衡訓練不僅可改善肌力、促進平衡能力,更能降低跌倒風險。以下是運動示範:動作1:橋式(臀肌、核心肌群)1.首先平躺在瑜珈墊上,雙膝彎曲角度略小於90度,雙腳與肩同寬,核心微微收緊2.抬起臀部,讓骨盆慢慢向上方挺起,抬至膝-大腿-腹部呈一直線,注意不要過度上抬讓膝-大腿-腹部變成圓弧形3.抬至一直線時,感受臀肌及核心出力收緊,在此姿勢停留兩秒後臀部再回至起始位4.重複此動作,一週三天,一天三組,一組12下動作2:平衡墊訓練(身體平衡)1.首先握住椅子,再站至平衡墊上,一腳大腳趾側邊靠攏至另一站立腳足弓旁2.之後將手從椅子上放開,並在此姿勢上維持平衡3.重複此動作,一週四天,一天做五組,兩腳分別在前做一次為1組,一次1分鐘4.若要加強強度,可將一腳腳趾移至另一隻腳的腳跟後增加難度5.做此訓練時,一定要有治療師或教練在旁以避免跌倒4.解讀(Interpret)治療反應:接受充分的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就要評估治療是否有效,再依據治療反應做出適當的調整。骨質疏鬆症之所以稱為「無聲的殺手」就是因為骨折發生了才知道自己的骨質出問題,若存在次發性原因更是雪上加霜。正因如此,對該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在症狀影響生活前介入,才能有效阻斷骨質疏鬆症造成的衝擊,活出「昂首挺立」的快活人生。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胡翔越醫師(永和恆新復健科診所院長、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兼任主治醫師、美國運動醫學會私人教練證照(ACSM-CPT)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0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最後的愛是手放開?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者面對困境的感觸」 一位年輕醫師列舉多種醫者感到無能為力的醫療情境,而最後慨嘆「長存信、望、愛」,並自我勉勵:「遺憾的有一天可以圓滿,離散的有一天都可以團圓。因為人世間最大的仍然是愛。」一位中年醫師深深體會面對病人的痛苦,不是單純的醫學能夠解決的,也需要佐以同理心來傾聽家屬及病人的需求及感受。行醫路上,即使有些病人無力救治,但在行醫的過程中,希望能讓醫護、病人及家屬三方盡量沒有遺憾。一位在美行醫多年、年近退休之齡的癌症專科醫師更提出老年病人有各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強調行醫需要了解並尊重病人自己對生命的態度以及家人對病人病情的了解與看法,而後量身定做。 延伸閱讀:醫病平台/ 才剛出院,現在要不要再送醫?自從下鄉以來,所服務的族群老年人佔的比例在八成以上,衍生出許多在醫療上及與病人、家屬溝通上的難題。在醫療上所常遇到的難題大多是因為年紀大造成身體器官機能逐漸衰退,常常有種類似老舊車輛這個零件壞了,好不容易修好了,沒多久就換另一個零件壞了,如果能修得好算是幸運的,如果修不好對家屬及醫護雙方都是種遺憾。大約兩年前,接到復健科同仁的會診,病患為九十多歲的男性病患,因為脊椎手術術後在復健科接受復健的治療,因為突發性的發燒、畏寒及右上腹疼痛,超音波看起來膽囊腫脹及有膽結石,很明顯地病患罹患急性膽囊炎併發敗血症,因為考慮到年紀大,擺放經皮穿肝膽囊引流管將感染的膽汁引流為首要考量。於是幫忙放了引流管後,復健科同仁希望能將病人轉給我做後續的照顧,他們仍舊會輔助幫忙做後續的復健治療。一開始的照顧還蠻順利,直到過了幾天後,看護在早上查房時反應病人昨天開始尿量逐漸減少,在驗了腎功能指數之後,發現有腎前性急性腎衰竭,於是將點滴調整並會診腎臟科同仁,高度懷疑是顯影劑造成的腎臟損傷,又將點滴增量。但點滴增量後最常發生的現象就是病人身體會開始水腫,家屬通常很在意這現象,經過溝通之後,治療加入白蛋白讓水腫有稍微地改善,只是腎功能經過治療仍未有起色,而且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尿毒的症狀。在與腎臟科同仁討論後與家屬溝通,建議先血液透析讓症狀減緩,度過急性腎衰竭之後再觀察腎臟功能是否能恢復,再決定之後是否需要長期洗腎。病患家屬們討論後希望轉到醫學中心看看是否有其他的治療方式。轉院後,約過了一週的時間,家屬中有位在醫院工作的同仁告訴我病人在幾天前就過世了。轉院去的醫院也建議他們洗腎,後來決定讓病人安詳地離開。聽完之後,內心真的覺得有種遺憾的感覺。約三年多前,剛下鄉到目前醫院服務沒幾個月所遇到的病人,病人因為肺炎住院,因為胸部X光片發現右側橫膈明顯升高,以及肝臟酵素上升而來做腹部超音波。當探頭一放到肚子上,右肝就看到一個十幾公分的腫瘤。做完超音波後,建議做電腦斷層及驗胎兒蛋白、肝臟一些凝血功能及膽紅素,還要查是否有病毒性肝炎造成的肝硬化及肝癌。沒ㄧ會兒,胸腔科同仁就發會診單來希望能夠接手後續肝癌的治療,肺炎部分都已改善,剩下肝癌的部分希望轉過來治療。病人為99歲男性,入院前與兒子媳婦同居可以輔助日常生活功能,尚可以稍微行走,所以向兒子解釋電腦斷層及抽血結果,很明顯是B型肝炎造成的肝細胞癌。依年紀及目前狀況,可以做肝癌血管栓塞但是不建議,怕栓塞後影響生活機能,恐怕造成衰退的更快速,保守緩和治療似乎比較適合目前的狀況。可是兒子一聽到是肝癌後,腦中似乎呈現一片空白,直呼怎麼可能、他是我爸爸不能只有這種無法根治的治療、可不可以開刀切掉的重複話語。我知道當下,說什麼他可能也聽不進去,就讓他冷靜一下思考,再來好好地討論及面對問題。隔天他還是依然想知道開刀有沒有機會,開刀後復原是一個問題,但更重要的是開完刀一定馬上會遇到的問題就是急性肝衰竭,因為整個右肝都是腫瘤要整個拿掉,開完刀無疑是讓病人更早離世且造成莫大的痛苦。但是他就想要相對積極的治療方式,而肝癌血管栓塞就成了他想要的治療方式。雖然我不是很同意他的想法,但他對年老父親的孝心令我感動,就幫他找了專長血管栓塞的放射科醫師來評估栓塞的可能性。放射科醫師認為年紀大但精神及肝功能都算還不錯,而且他覺得這個病例不難處理。所以就替病人安排了肝癌栓塞治療。術後情況還不錯,有些噁心的情況,給予點滴止吐後有減緩的情形,但我還是會提心吊膽,深怕哪天會有什麼無法預期的情況發生。還好一切都順利,等兒子把家中一些輔助設施完備後就先讓病人出院回家。只是好景不常,回家後生活機能衰退,吃飯的時候不小心嗆到引起吸入性肺炎又送來住院。住院期間,鼻胃管置放讓這位老人家痛苦萬分,兒子媳婦不忍讓他痛苦,於是要求醫護將鼻胃管移除,他們會小心地餵食避免嗆到。我去探視他的時候,也有跟他們提醒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的嚴重性,絕對不能躺著餵食、餵食後不能讓病人躺下等衛教內容。然而,遺憾還是無法避免,後來還是發生嗆咳吸入性肺炎而被插管送到加護病房。後來才了解整個過程,是因為病人突然嘔吐而嗆到,造成血氧一直無法維持而併發急性呼吸衰竭。經過治療,雖然有拔管轉出加護病房,但整體狀況仍是不佳,最後家屬也不忍病人再經歷諸多痛苦,再次呼吸衰竭就不再插管積極治療,讓病人安詳地離世。最後檢視整個醫療過程,從肝癌栓塞到病人往生的時間為期一個半月,如果當時讓病人接受緩和保守療法,這一個半月應該可是有更好的生命品質?有時候想起來,是不是我的不忍心害了這位享有嵩壽的長者?醫療常常要站在十字路口做決定,即使現在醫療發達,各個專科都有許多治療指引,但仍有許多問題在治療指引內找不到解決方法,如同以前常聽過前輩們說:醫療是一門藝術。面對病人的痛苦,不是單純的醫學能夠解決的,而是需要佐以同理心來傾聽家屬及病人的需求及感受。行醫路上,很感謝遇到從前教導過我的師長,以及接受過我治療過的病人,即使有些病人無力救治,但在行醫的過程中,希望能讓醫護、病人及家屬三方盡量沒有遺憾。
-
2023-02-27 焦點.長期照護
吞藥卡喉嚨、進食頻嗆咳是吞嚥障礙嗎?專家教觀察喉頭判斷
● 肌少症會四肢無力,也會影響咀嚼吞嚥● 吞嚥功能衰退,發生吸入性肺炎風險高● 加強吞嚥肌肉運動,預防放置鼻胃管一名50多歲男性吞藥丸卡在喉嚨,原本不以為意,直到太過頻繁、吃東西嗆咳頻率變高,就醫才發現是吞嚥困難,後續加強訓練口腔肌肉,又可以大啖喜愛的食物。語言治療師王雪珮說,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也會逐漸衰退,因口腔及喉嚨周邊肌群已退化鬆弛,吃東西難免會出現喉嚨卡卡、吞不乾淨、聲音沙啞等吞嚥困難症狀。若持續惡化到食不下嚥或身體虛弱,就醫評估診斷為「吞嚥障礙」,要更加小心日常飲食,避免脫水、營養不良,發生吸入性肺炎。吞嚥困難原因及症狀有哪些?.吞嚥困難原因:除了神經系統受損外,最常見的是負責吞嚥的相關肌肉群功能障礙所引起,包括咽喉肌群、上食道括約肌及咀嚼肌群等。.吞嚥困難症狀:除了明顯的吞嚥動作遲緩外,初期會出現流口水、高頻率嗆咳、口腔後殘存食物增加及用餐時間增加等症狀。【延伸閱讀:如何改善「吞嚥困難」?慎防吸入性肺炎試試這2個動作】想早期發現 嗆咳頻率是指標吞嚥是一連串的動作,各器官之間完美協調,讓水及食物從口腔進入到咽喉、食道,肌肉正常運作才能順利下肚,否則就會卡住或嗆入氣管。要如何檢查家中長輩是否有吞嚥困難呢?王雪珮表示,嗆咳頻率是重要指標,有些患者的喉嚨會有一種水水的聲音,家屬常誤以為是痰,這是徵兆之一,如果不及早介入治療,長期下來長輩會變得不願意開口吃飯,營養不良、衰弱、失能跟著來,最後可能要靠鼻胃管或胃造口餵食。中重度失智 吞嚥困難比率高常見中風腦傷、頭頸癌、肌少症、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出現吞嚥障礙問題,找出原因才能對症下藥,也要詢問專家照顧技巧,讓長輩或疾病患者能夠順利進食。根據國健署統計,國內65歲以上長者約12.8%有吞嚥困難,若患有失智症則發生比率更高,尤其中重度失智症患者幾乎都有明顯的咀嚼吞嚥困難。許多照顧者表示,對於長輩不願意吃、不會咀嚼、含著不吞、玩弄食物的行為十分困擾。王雪珮建議,可以先請專家評估口腔咀嚼吞嚥的機能,再運用技巧刺激吞嚥反射、集中吃東西的注意力。王雪珮提醒,吞嚥障礙是各種病變所引起,因初期症狀輕微容易被忽略,吃東西卡住、喉嚨有異物感可能持續半年、一年,直到身體虛弱才發現,平常應多注意長輩進食狀況。最簡單的方法是觀察喉頭,吞下食物會馬上往上抬,若停頓2秒以上要小心!另外,可以請長輩發「啊」的長音,若有口水聲或像喉嚨有痰,建議尋求吞嚥專科、復健科及語言治療師諮詢與檢查。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23 醫療.骨科.復健
90歲婦膝蓋痛到不能走!靠人工膝關節置換改善 避免退化性膝關節炎7習慣一次看
長者也需留意骨質疏鬆,平時透過攝取營養、曬太陽及活動增加骨質密度,平時也可以多活動腿部,以避免年老時關節退化。90歲婦膝蓋痛10分鐘都不能走 靠人工膝關節置換改善北部一名90歲的陳姓婦人左腳膝蓋長期疼痛,沒辦法走超過十分鐘的路,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任洪碩穗醫師表示,透過「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後,第三天就出院,幾周後已能行走自如;他建議,民眾平時可以多活動腿部,以避免年老時關節退化,長者也需留意骨質疏鬆,平時透過攝取營養、曬太陽及活動增加骨質密度。陳姓婦人就醫後,洪碩穗發現婦人左腳軟骨磨損嚴重且因受力不均,造成O型腿,甚至有嚴重的脊椎側彎、骨盆傾斜;原考量婦人已為高齡患者,手術風險較高,先由保守治療來改善其症狀。不過,由於關節磨損嚴重,疼痛仍無法改善,最終仍決定接受「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退化性膝關節炎」造成老年人行動困難原因之一北慈指出,退化性膝關節炎不但長期影響台灣將近五分之一人口的生活品質,也是造成老年人行動困難的五大原因之一;好發族群為體重過重者或長期進行粗重工作者,平均接受治療的年齡為60至70歲,且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3倍。人工膝關節可維持10至15年洪碩穗說明,人工膝關節大多維持10至15年就可能須接受再一次的置換,最好能一輩子只一次手術,所以通常會仔細評估病人的關節症狀有沒有影響生活品質,再決定是否要接受手術。雖然建議不要讓病患太年輕就接受置換手術,但隨年紀增長,手術的風險也相對提升,因此對高齡病患來說,術前的心肺功能及麻醉方面皆需要更審慎的評估。洪碩穗提到,在裝置人工膝關節時,除了要特別注意人工關節置入的位置及角度之外,也會針對膝蓋附近過緊的軟組織調整,讓前、後、左、右的軟組織鬆緊度達到平衡,幫助術後的行動及復原狀況。像這次陳姓婦人還患有骨質疏鬆,所以手術過程中須格外小心,以免因施力不當造成骨折。術後張阿嬤每天搭配復健運動,很快地在術後第三天就能出院,幾周後已能行走自如,無需助行器,關節活動度也皆無異常。避免年老時關節退化 日常生活這樣做洪碩穗建議,為避免年老時關節退化,平時可以多活動腿部肌肉與關節,加上大腿肌力的訓練,維持膝關節的穩定及柔軟度。另外,年長者也需留意骨質疏鬆,平時可以透過攝取高鈣與優質蛋白、適度曬太陽、負荷運動、補充維他命D3,增加骨質密度,若關節有不適,也應盡早就醫,尋求專業診斷。延伸閱讀:‧蹲跪盤腿坐易退化性關節炎!預防關節退化,4件事平常就要做到‧膝蓋好痛走不出家門,跟著物理治療師做5運動,天天能走超過1萬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2-22 醫療.骨科.復健
不能站、不能走是失能嗎?只要努力運動、復健就一定會好嗎?
上午門診倒數最後第二個個案了, 診間的時鐘也指向下午1點半!一對夫妻推著84歲媽媽進到診間,老人家只能斜坐在輪椅上。「過年前,媽媽大腿關節扭到之後就說會痛,不能站不能走。拍了X光,醫師就說沒事呀!但她還是不願意起來走。」我估算了一下發生的時間,應該有兩個多星期了!兒子還沒等我開口詢問病況,就嘰哩呱啦說了一串,感覺有些數落母親的味道。「在這之前,媽媽的情況如何?」我試著語氣平穩的說,希望讓他們心能夠先定下來。「之前都很好啊,都可以自己走,完全正常!醫生說應該是扭傷,但她就說痛不肯走。我們知道她也不能夠一直不動,復健當然一定會痛啊! 痛的時候還是要忍耐吧,不然一定越來越糟。」太太接著說,似乎想讓我了解他們照顧媽媽的用心。「這陣子照顧媽媽,看媽媽都沒有進步,他也急了!有時語氣比較不好。其實我先生他是很孝順的……」太太緩緩的說著,接著夫妻都靜默了,似乎全然無助,不知如何是好。在這期間我已經打開連結健保署的雲端,看病人在醫院急診時照X光,確實顯示並沒有骨折。病人可以初步的應對,我問她哪裡痛?她摸了一下左側的髖關節。我簡單測試髖關節的內轉與外轉,單單這樣的動作,她的臉就揪起來說痛。我慎重的跟兒子媳婦說:「媽媽的痛是真的!」這樣的痛,要她站走,當然不可能!我不由得心中狐疑,真的不能排除大腿骨有骨折,但X光檢查卻說沒事?老人家雖然意識尚可,卻沒有辦法精確的遵從指令。我再次跟家屬確認,受傷前日常生活自理行動都沒問題,而今整體變得虛弱,肢體也顯得無力,即使讓她躺著做復健治療運動,左側髖關節的疼痛,恐怕都讓她無法執行,更不要說要站立、行走,回復她之前的能力。我也評估確認她沒有中風等神經性問題,再次審視她的檢驗報告,原來10天前家人曾經帶老人家到神經內科就診,醫師也覺得她整體精神情況不佳,做了抽血檢查,安排兩週後再回診。 雲端上的抽血報告看到病人低血鈉(僅120mEq/L)、白血球上萬,發炎指數升高。老人家即使有發炎狀況,常常不見得會明顯發燒,因而容易被家人忽略。低血鈉更是老人家的致命傷,常常容易引起危急的狀況。這些都是需要立即處理的內科問題!我告知家屬:不要再等醫院回診的時間了,今天直接帶媽媽到急診!我也立即寫好轉介單,將她的情況詳加說明,方便急診醫師接手。門診結束了,心中還是一直惦記著這個老人家,還有兒子媳婦焦急與期盼的神情。當天稍晚,我再次跟兒子聯絡,了解老人家的狀況。一到急診再次拍了一張髖關節的X光(不同的角度吧!)確定真的有髖關節的骨折!但因為低血鈉等內科問題,醫師必須先控制,狀況穩定後再開刀處理。我讓兒子安心,這都是正確的處置。期盼老人家情況越來越好,一切穩定,術後再回來積極復健治療。相信她有機會可以回復到之前獨立行走,自主生活的能力!在復健科常常會見到焦急的家屬陪著病人前來,常常是因為親人不能站、不能走而憂心。單純的想法就是「只要努力運動,復健一定會好!」、「健康促進」、「預防失能」……似乎民眾很容易就朗朗上口。 其實每一個病人都是獨立個案,復健科看的是一個全人!復健科醫師必須要仔細評估了解病人整體的狀況,而不單單是他的神經運動功能、骨關節狀況。復健科醫師像一隻「八爪章魚」,必須面面俱到!有任何影響復健的因素,而且是可以矯治的 ( 上述這個個案,就是內科問題以及她左側髖關節骨折)都必須要先行處理。復健團隊本身之外,復健科與各科醫師間的合作同樣是非常的緊密。而開立復健治療處方之前,要能確定患者是一個積極復健的個案,同時精準擬定他的復健計劃、設定預後目標。隨著人口的老化,高齡社會的來臨,在台灣的社會,越來越多人會面臨照顧家中長者的問題。復健醫學的照顧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復健科醫師在這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絕不單單只是開處方訓練「讓他能站、能走!」在這之前,需要排除的不利因素、需要評估的整體狀況、復健科醫師都會是最盡責的「守門員」!(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網址:「我們只是希望媽媽能夠站、能夠走…」 復健的路上,你絕對不能缺少的醫療專業「守門員」)
-
2023-02-16 醫療.骨科.復健
講手機、搬重物…小指無名指麻又痛!「手機肘」嚴重恐致肌肉萎縮,日常預防4招
小美是一位房屋仲介,這天她來到我的診間:「李醫師,我右手小指跟無名指三不五時都會麻,很不舒服,特別是晚上還會麻醒!請你幫我看看吧!」「有沒有注意到做什麼動作會麻起來呢?例如轉脖子?或是做家事的時候呢?」小美:「我想想…有哦!最近接某一位客戶的電話,比較龜毛的那種,都講很久的手機,講完後都會麻起來耶!」我幫小美詳細做了神經及理學檢查,頸椎神經並沒有明顯的壓迫症狀,倒是發現手肘內側凹陷處敲擊會引發手麻,我也操作軟組織超音波,讓她看到了自己手肘處腫脹的尺神經。「妳的問題是手肘處尺神經受到壓迫,也叫做肘隧道症候群,另外有個一般民眾熟悉的名稱叫做『手機肘』, 還好妳並沒有手無力和肌肉萎縮的情況,應該積極復健就可以改善。我們來討論一下治療的方案吧!」除了講手機,「手機肘」也常見於職場中長時間彎曲手肘講手機的朋友,偶爾會有小指、無名指麻痛的情形,往往是因為尺神經受到壓迫所導致,因為手肘長時間彎曲,會把手臂的尺神經過度拉伸,時間一長,容易造成尺神經壓迫與循環變差,進而導致小指、無名指、手掌前臂麻痛,也叫做肘隧道症候群,這種病好發於長時間手持講手機者,所以又叫做手機肘。尺神經壓迫久了還會導致手指肌肉萎縮、無力呢!雖然藍芽耳機風行,直接用手持講手機的人變少了,但工作中需要搬抬重物(物流業、零售業)、常使用手腕(如水電、裝潢業),甚至趴著睡午覺壓久了,也都可能增加尺神經壓迫的風險,甚至晚上睡覺時壓迫久了還會麻醒呢!什麼是手機肘?導致原因為何?手機肘(尺神經症候群)是指尺神經在通過手肘處被壓迫,這會引起疼痛,刺痛,麻木或痠痛。臨床上常可見無名指一半與小指、前臂的範圍感覺麻木及刺痛,手指的笨拙感(如圖一粉紅色區域),以及人們常常發現半夜睡覺時、手肘過度彎曲、重複彎曲或工作後有更糟的刺痛感。然而,如果上述症狀合併手指無力變形(爪狀手)、小鱼際肌肉萎縮(如圖二),將是更大的警訊!雖然尺神經症候群的原因很多,但通常是由於生活、運動或是工作上過度使用、彎曲或壓迫手肘,使尺神經受到過大的壓力與拉伸,進而導致神經腫脹和發炎,甚至阻礙血液流動。一般來說,尺神經壓迫的位置最多是在手肘內側的肘隧道,此外在三頭肌、肱骨内上髁或尺側屈腕肌也有可能是壓迫點。小指跟無名指麻一定是手機肘嗎?有其他可能性嗎?另一個常造成小指跟無名指麻的原因是「頸椎神經壓迫」,如果常有肩頸、脖子痠痛,甚至轉動脖子、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時會有觸電感麻痛到手部就會懷疑是頸椎的問題,有時候頸椎問題跟手機肘還會一起出現,造成雙重壓迫,讓手麻更加嚴重!一般如果要進一步鑑別診斷可以安排頸部X光與神經傳導及肌電圖檢查。預防手機肘4招1.減少長時間的手肘彎曲,講手機每五分鐘可以換手一次,常講手機的朋友可以改用藍芽耳機。2.減少手肘的壓迫,趴睡時使用午睡枕,文書工作減少把手肘靠在桌上。3.多休息或使用護肘,將手肘活動度稍加管控,減少因反覆彎曲造成的尺神經壓迫。4.尺神經滑動運動(圖三)五步驟,改善尺神經的壓迫:首先將手向側面平伸(1),接著屈曲手肘(2)後,把手腕旋前,手指尖比向耳朵位置(3),接下來手腕背曲下,將手腕旋後,再將手腕背屈(4),手肘伸直(5),如圖所示每個動作停5秒,重複5次。肘隧道症候群麻痛難耐 得靠多元治療+復健初期保守治療包含上述肘部活動習慣的改善、伸展、適當休息,會痛醒的病人在睡覺時使用手肘副木固定(圖四),以減少疼痛發生,另外在藥物使用上,可使用口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與維生素B群,若無效則可再考慮使用超音波導引局部類固醇注射止痛,新式治療如高濃度葡萄糖水、血小板濃縮液注射做神經解套術,或體外震波也都有不錯的療效。如果以上保守治療皆無效,尤其肌肉持續無力萎縮,經肌電圖檢查確認有明顯的進行性神經損傷,則可進一步考慮開刀接受肘隧道放鬆術(cubital tunnel release),術後搭配復健才能有良好的恢復。(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出處)
-
2023-02-15 醫療.心臟血管
北榮經導管「夾緊」心臟瓣膜救命 三尖瓣膜逆流有哪些症狀?
重度三尖瓣膜逆流,導致急性心衰竭,經導管修補成功救命。85歲林先生,長期罹患心房顫動,近20年前因心血管堵塞,曾接受心繞道手術,近年檢查發現三尖瓣膜逆流,平日以藥物控制。但今年農曆年節,出現胸悶、喘、下肢腫脹症狀,診斷為三尖瓣膜重度逆流致心衰竭,緊急住院治療。台北榮總心臟瓣膜團隊考量患者高齡,且有多重慢性病,再次開心手術風險極高,而進行經導管三尖瓣膜修補手術,林先生術後第二天即康復出院。北榮心臟外科主治醫師許喬博說,三尖瓣膜位於右心房與右心室間,健康狀況下應可正常開合和關閉,但隨著心律不整等疾病,導致心房、心室擴大,讓三尖瓣膜無法正常關閉,導致三尖瓣膜逆流。輕微三尖瓣膜逆流持續追蹤即可許喬博說,據統計,輕微三尖瓣膜逆流於超音波檢查十分常見,一般持續觀察、追蹤即可,而中度以上三尖瓣膜逆流在一般人口盛行率約3至4%,大於70歲高齡患者盛行率則上升到5至6%。三尖瓣膜逆流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及次發性,北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宋思賢說,約15%病患屬原發性,為三尖瓣膜本身出問題,85%屬次發性,通常是瓣膜外原因造成,如二尖瓣膜逆流或狹窄、心律不整、肺動脈高壓所致,考慮到手術風險,三尖瓣逆流治療一般都以達重度逆流才會採取手術。北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慶威表示,早期三尖瓣膜重度逆流主要症狀為以喘和腳腫,這時很容易被利尿劑控制,也導致病患雖已有嚴重三尖瓣逆流,卻往往忽略,沒有及時接受手術治療。一旦病情進展至重度三尖瓣逆流並致心衰竭時,病患常合併黃疸、腹水,甚至肝衰竭。特別是天冷時,血壓容易上升,容易造成心臟瓣膜壓力,讓原先已有的心臟疾病出現症狀,此時就應盡速就醫治療。三尖瓣膜逆流症狀有哪些?.疲勞.心率異常(心律不整).頸部脈動.活動時呼吸急促.腹部、腿部或頸部靜脈腫脹許喬博說,開心手術雖是重度三尖瓣逆流標準治療,但手術風險相對提升,依美國資料顯示,三尖瓣膜逆流手術死亡率約10%甚至更高,如何早期治療重度三尖瓣膜逆流為國際間非常重要的議題。開心手術是重度三尖瓣逆流標準治療宋思賢指出,經導管三尖瓣膜修補技術,全程不需要使用體外循環心肺機,不需停止心臟,且無傷口,對於高齡高開刀風險的病患,可以更安全有效治療三尖瓣膜逆流。根據美國相關研究,7成病患1年內術後可維持中度以下的三尖瓣逆流,不但可大幅改善心衰竭症狀,也減少了心衰竭再住院的比例,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宋思賢說,對於三尖瓣膜逆流等複雜瓣膜性心臟病患者,「經導管三尖瓣膜修補手術」因無手術傷口、風險低、恢復快,術後復原良好,並需要以病人為中心的跨團隊合作共同評估,才能提供病人最佳治療選擇,但此手術無健保給付,需要自費治療。林先生說,今年1月29日在家中吃完晚餐後,感覺喘的症狀變得嚴重,太太「感覺不太對勁」,而到北榮急診就醫,診斷是血壓高,並可能有心衰竭情形,隔天進行詳細檢查,判斷是重度三尖瓣膜逆流,他是理智考慮病情,尊重醫師專業,如果治療需要手術,就進行手術,術後目前恢復良好,最近太太因為腳受傷,就醫時都必須坐著輪椅,也都是他幫忙推輪椅都沒有問題。為照顧心臟瓣膜疾病患者,北榮有兩組心臟瓣膜團隊,由心臟內、外科醫師、護理師及超音波醫師共同組成,至目前為止,已完成500例以上各式經導管主動脈瓣膜、二尖瓣膜以及三尖瓣膜治療,手術成功率高達95%,成功減輕病患症狀與疾病嚴重程度,並與國外先進一流醫學中心成效相當,同時給予復健、營養等全方位的治療照護,協助患者重返健康人生。【資料來源】.Mayo Clinic:Tricuspid valve regurgitation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13 名人.陳亮恭
陳亮恭/微醺夜 4名大叔自剖熟年人生
2023年的除夕夜,四位大叔(三位耳順、一位半百)在研討會及晚餐後的九點,來到鄰近名古屋車站的小店,氣氛微醺之際展開以下對話:大叔想搬往電梯公寓阿弘:你知道東京文京區不到25坪的公寓要價一億日幣嗎?簡直貴得離譜,自從小孩獨立生活搬出去,原本透天厝的家變得很大,把房子換成有電梯的公寓比較實用,但實在貴到無從下手。阿秀:對,我也想換屋,現在房子這麼貴,我家透天厝在京都,阿亮,你要不要來日本置產?我便宜賣你,我再去買電梯公寓。阿亮:我一直羨慕日本的透天厝,有自家院子,在比較郊區的地方感覺生活悠閒,怎麼你們現在都想賣掉,搬到市區公寓?阿秀:除了現在空間需求不一樣外,我腰椎骨刺壓到神經,行動偶爾感到不舒服,我在辦公室都坐在復健彈力球上,隨時伸展腰椎,晚上喝酒後多走幾步就撐不住,必須蹲在路邊休息一下,還被路人以為我醉倒了。阿弘看向旁邊問道:阿文,你太太一個星期回家幾天啊?平常有人陪你嗎?阿文抓抓頭說道:還好,她外地的工作收入不錯,每周還是會回家兩、三天,平常女兒跟女婿會來陪我,我去年退休,剛轉任到私人機構也挺忙的。怕太太只剩半年生命阿弘說道:你們知道嗎?去年我太太突然在右側胸部摸到硬塊,我檢查後覺得很像惡性腫瘤,除了趕快安排就醫外,我突然間覺得人生很無助,想到如果她只剩半年生命,我居然感到害怕!最後雖然檢查正常,一周的煎熬彷彿完整跑了趟人生跑馬燈,然後我看看自己的體檢報告,與同事討論後決定開始吃藥,你們都有吃藥嗎?幾乎全員都有「兩高」所有人都點頭,統計起來,幾乎全員都湊了糖尿病以外的兩高。阿亮說:我很掙扎要不要吃藥,所有指標都算正常,但我看自己的好膽固醇這十年間從90掉到70,壞膽固醇從70到110,我就感受到老化。我學生小周,血液檢驗正常也沒症狀,高階健檢完就附贈兩根心臟支架!又怎麼能預期呢?我血壓更是起伏,休假時很正常,工作都偏高,但天天都在工作啊!若吃血壓藥,整天無力、疲倦,無法工作。阿秀與阿弘同時說:所以我們都吃低劑量降壓藥,膽固醇的藥雖然還沒吃,但很多同事都說該吃了。阿文說:我早就吃啦,血壓、膽固醇、尿酸,一日三顆藥,一切都蠻正常的,阿弘你建議我用新的降血糖藥來減重,但我只要瘦下來,我太太就擔心我是不是得癌症,逼我做各種折磨人的內視鏡。兩個小時,大叔微醺之際暢談熟年生活困擾,阿弘是東京大學老年醫學科教授、阿秀是京都大學教授,現任日本國家研究中心理事長、阿文是剛退休的名古屋大學老年醫學科教授,阿亮來自台灣……。
-
2023-02-13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常吃速食易有脂肪肝 這2種疾病的風險更高
速食消費(Fast-food Consumption;免下車或沒有服務員的餐點,包括披薩),或稱快餐消費,在美國非常普遍,而且無論你的社會經濟地位如何,在過去50年裡總消費金額都大幅度的持續上升中,相當令人震驚。在台灣,由於飲食快速西化,速食的消費人口,比起美國,當然也不遑多讓,特別是在年輕的族群裡。科學家們於是擔心民眾的健康狀況,是否會因為速食消費增加,而影響身體內更多的不同層面,早期的研究已經證明,多吃速食(含高碳水化合物以及油脂)會有更高的機率導致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然而,科學界對速食消費是否會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風險,卻知之甚少。因此,美國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中心的腸胃肝膽科卡戴珊醫生(Ani Kardashian)決定進一步探討這項課題,並於2023年1月10日將結果發表在《臨床胃腸病學和肝病學》的國際期刊上,結果顯示,吃速食確實與非酒精性脂肪肝有關聯,這一結論,期望為人們降低速食消費,提供另一項額外的理由和動力。台灣24.3%肝癌有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影響了30%以上的美國人口,這是一種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不容小觑。當脂肪在肝臟中過度堆積(正常必須低於5%),容易造成肝臟發炎,而長期慢性發炎的結果,可以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在台灣,根據衛福部107年癌症的登記資料顯示,24.3%的肝癌患者和脂肪性肝炎相關,人數僅僅低於病毒性肝炎,相當驚人。而日常飲食的注意,絕對可以降低脂肪肝的機率,由於這篇論文是第一次科學證明,速食對脂肪肝產生的負面影響之研究,因此筆者特別為文,提醒讀者可以適度降低對速食的依賴才是。常吃速食易堆積脂肪肝 肥胖者和糖尿病患更明顯實驗是這樣進行的,卡戴珊醫生及其同事分析了美國國家年度營養調查數據(2017-2018年),在3,954名成年人中,有2,037人(52%) 食用任何速食,其中有1,147人(29%)從速食中吃進超過20%的每日熱量(速食高比例組),其餘是低於20%(速食低比例組)。在這兩組中,速食高比例組較年輕(42歲 vs 50歲)、男性居多(53% vs 47%)、較為肥胖(50% vs 40%)、飲用含糖飲料較高(43% vs 27%)和比較不喝咖啡(17 % 對 24%),但更重要的是,只有速食高比例組這 29% 的調查對象,會有肝臟脂肪水平的上升,且顯著相關。接著,作者更進一步想要了解,速食高比例組對脂肪肝的影響是否會因不同人群而有所差異,例如:已經是肥胖者或糖尿病患。結果顯示,速食高比例組在肥胖人群中,其脂肪變性的分數和非肥胖組比較,差距高達13個評分單位。另外,速食高比例組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起非糖尿病患組,其評分差距亦達 13個單位。也就是說,與那些吃速食較少或不吃速食的人相比,那些每天從速食中攝入 20% 或更多卡路里的肥胖或糖尿病患者而言,其肝臟中的脂肪含量會嚴重升高。但對於一般人群而言,雖然是速食高比例組,其肝臟脂肪雖然也會增加,但不會像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那樣快速且嚴重。可能合理的解釋是這些病況會導致脂肪更容易在肝臟中堆積。脫離脂肪肝 改善飲食是首要之務在這篇文章沒有刊出以前,人們大多以為,每天在速食店吃一頓飯,不太可能會對肝臟造成傷害,但這篇文章告訴大家,如果一頓飯的熱量至少等於他們每日卡路里的1/5時(通常都會),它們就會讓我們的肝臟處於危險之中。作者也針對年齡、性別、種族、飲酒和體育鍛煉等多項因素調整數據後,肝脂肪變性和速食高比例組之間的關聯性,不論在普通人群和肥胖或糖尿病患者中均呈現一致的結果,並未改變。最後,希望今天這篇研究論文,能夠促使健康教育者加強對民眾的營養教育,尤其是那些患有肥胖症或糖尿病的人,千萬不要以為一頓速食不會造成脂肪肝。而目前,治療脂肪肝並沒有良好的藥物,逆轉的方法中,改善飲食是首要之務,其他像是運動和生活作息,也應該要互相搭配,以便能夠及早脫離脂肪肝,恢復健康,且遠離癌症。【參考文獻】1.A. Kardashian et al. Quantifying the Negative Impact of Fast-Food Consumption on Liver Steatosis Among U.S. Adults with Diabetes and Obesity,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23 Jan 10, DOI:10.1016/j.cgh.2022.11.040 。
-
2023-02-12 名人.傅志遠
傅志遠/心平氣和談轉院 日後好相見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多年前有位同事因不滿主管的作風而提出離職,當主管詢問離職原因並提出慰留時,同事毫不客氣地數落主管的缺點以及自己在這個機構有志難伸的委屈。「在這家醫院已經沒有人可以教我東西或帶領我了。」瀟灑遞出離職單當下,同事的這番話令在座每個人都不舒服,也替他捏了把冷汗。隔了一兩年,當時的主管被另一家醫院挖角擔任院長一職,而這家醫院就是同事負氣離開後任職的醫院,當時他當面數落的主管,幾年後又再度成為頂頭上司。後來的際遇就不用多說。一位老太太因為跌倒造成鎖骨骨折,家屬一進急診就表示要開刀與住院。按照程序得先會診骨科醫師評估。「我們專程從另一家醫院轉來,就是要開刀!」家屬指指病人身上綁著的八字肩帶,「之前在我媽媽長期洗腎的醫院看診,可是那裡的爛醫師居然說骨折不用開刀,只要綁這個就可以了。我覺得他們的處置太離譜,而且你們大醫院開刀與檢查的設備比較好。」家屬語氣中帶著輕蔑。「這個處置沒有問題啊!大多數的單純性鎖骨骨折,是可以考慮暫不開刀。況且你母親年紀這麼大,本身疾病也不少,能不必開刀就不應該冒這些風險。」我忍不住替前一家院說句公道話。「已經綁了一個多星期,我還是很痛……」病人發聲,顯然他也不滿意這個處置。「好吧,那就聽聽本院的骨科醫師怎麼說囉!」果然骨科醫師也建議繼續用八字肩帶固定,後續門診追蹤即可。當我幫病人把離院與預約門診手續辦妥,病人的女兒還有要求:「我們可以住院嗎?」「單純的鎖骨骨折不需要住院與手術,這點我想骨科醫師已經很清楚地向你們說明。況且以現在全院滿床的狀態,得在急診室走廊躺個三五天,我建議不如回家休息。」「可是我母親長期有復健與洗腎需要,原本的醫院都可以讓我們住。」他的女兒還是不死心。「那你們可以考慮回去原本的醫院……」其實我很不想說這話,但轉回去應該可以滿足病患對住院的需求,我很同情外院的同業,因為這是一種對尊嚴的糟蹋。「我們自動出院的時候,已經跟那裡的醫師嗆聲,再也不踏進去了!」我聳聳肩表示無能為力,還是幫病人辦了出院手續。我相信一定會有醫院收容他,只是無法理解,轉院非要用「鬧翻」的方式嗎?病人當然可以決定轉院,可以從診所轉到中型醫院,再從中型醫院轉到醫學中心。不過有些病人決定轉到更大型的醫院時,會用帶點瞧不起的態度,來對待原本幫他治療的醫療院所。選擇自己認為更好的醫療方式無可厚非,相信醫院也能理解,好聚好散不是很好嗎?我總是相信: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這點在醫療場域同樣適用。
-
2023-02-08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脊椎骨折手術後如何自我復健?物理治療師教你三種核心運動訓練
什麼是爆裂性骨折?脊椎骨折手術後該如何自我復健?年輕人由於活動量大遭遇到外力撞擊的機率高,是爆裂性骨折的高風險族群。「肌治生活」物理治療師阿文解說著兩種脊椎骨折特徵,同時也教導術後自我復健的三種核心訓練動作,趕快打開影片來看看!物理治療師阿文說明,爆裂性骨折除了外傷,主要特徵有三種,第一種是外力直接由頭頂作用造成頸椎受傷,合併一些顱腦傷;第二種是骨折碎片位移,破壞神經,造成癱瘓的機率比較大;第三種是脊椎受傷位移,造成脊神經嚴重受到壓迫。關於手術後患者可以做哪些自我復健運動,他示範了頸椎、胸椎和腰椎三種核心訓練動作。每個動作需停留5秒到15秒,每天做15-30下,一天可做3組。物理治療師阿文也叮囑,由於術後脊椎仍不穩定,絶對切忌身體大幅度、劇烈和速度過快以及過度彎曲脊椎等的動作。想了解更多關於身體健康的資訊嗎?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脊椎骨折別輕忽!原始影片肌治生活 YT肌治生活IG肌治生活FB延伸閱讀時常偏頭痛、腳痙攣抽筋有可能缺鎂?醫師教你補鎂飲食四招!別再輕忽肩頸痠痛、手麻、手肘痛!治療師帶你認識「胸廓出口症候群」「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3-02-08 醫療.骨科.復健
如何面對「後小兒麻痺症候群」?保護與訓練取得平衡
黃先生來看診,主訴是最近經常跌倒;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痺,雙側下肢萎縮;曾用過長腿支架,因為笨重就拋棄不用;多年以來,偶爾使用拐杖日子,也就這樣照過;評估之後很明顯是「後小兒麻痺症候群」,建議他使用長腿支架以及輪椅代步。他苦笑著說,其實這些建議他早就聽過,是想來問一下有沒有方法可以延長不要使用輪椅的時間;「你知道坐在輪椅上的高度,跟人講話交談,總是矮人一截的那種心裡感覺嗎?」後來建議之下,利用全身水療訓練,增強他的體適能,他則接受使用低重量的長腿支架,把輪椅的考量放到以後再討論。小兒麻痺是一種病毒感染,學名是「急性脊髓灰白質症」(poliomyelitis) 會產生肌肉無力或麻痺現象,原本在西元2000年之後,WHO便陸陸續續宣布世界各區或各國脊髓灰白質炎根除;然而在2022年又發現有零星個案的出現,看起來尚未落幕。部份患者感染後會出現永久性的運動功能受損,影響其行動能力以及日常生活之功能,統稱為小兒麻痺後遺症。上述患者在成年後大約經過20到30年以後,會出現一些新的症狀;常見的有容易疲勞以及漸進性肌肉衰弱;醫學界也注意到這個現象,並將之定義為「後小兒麻痺症候群」(Post-polio syndrome);除了經常疲勞以及運動障礙是顯著特徵,其他像是睡眠中斷、耐力下降、神經心理缺陷、感覺症狀和慢性疼痛,都是造成生活品質下降的重要因素。保護與訓練的平衡保護 – 輔助器具以及支架肌力喪失情形總會面臨醫療科技無法逆轉的時候,這時候應該要接受代償功能的使用; 包含輔助器具以及支架,來維持和增進生活的品質 。在這方面的重點,想法上是希望維持並延長患者可以直立跟行走的能力;所以考量點像是用小範圍的支架取代外顯的支架;使用輕量或者是小型一點的輔具,來取代大型的輔具。舉例而言,筆者曾經使用矯正鞋、短腿支架或者膝護具等,取代長腿支架給患者使用,並且滿足了病患的需求。這樣的好處是穿戴方便、並且在衣物覆蓋之下,外觀不太容易看出來;不過這樣的方法,並不是每一位病患都適用;還是必須經過個別評估才可以。支架的使用舉例如下: (以上圖片經過原著作者同意使用)訓練一般運動醫學中如果肌肉萎縮、肌力不足,就會強調肌力訓練;但是對於後小麻痺症患者而言,肌肉力量不再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因此病友們應當對肌肉力量進行有效率的撙節運用。因為肌肉過度使用會增加後小兒麻痺症的嚴重度,所以一開始會建議病友們把體力留在有需要的動作上;另外善用輔助工具,例如拐杖和輪椅作為省力措施;像是長距離步行等費力行動,可以考慮使用輪椅代步 。這些指導原則的用意,是希望在往後的歲月中,能夠保有進行必要活動的肌肉能力,避免過度惡化。但是,日常生活的每樣動作,都有賴於肌肉的使用;如果都不運動,會造成體適能的衰退,反而是生活功能更下降。因此,對於小兒麻痺病友而言,還是要安排適當的運動,如此可以增加耐力、增加信心、增加日常的活動範圍。以下介紹病友如何自我運動:後小兒麻痺症患者的運動介紹運動處方是標準的後小兒麻痺症治療之一,其他還有休息、飲食、節能、適應環境。其中如何進行適當的運動、維持體適能、同時又不損及衰弱的肌肉群,是病友們最在意、也是最難拿捏的事情。常見病友因為求好心切,過度認真、用力運動,造成運動傷害或過度使用而得到反效果;因此建議以適當節奏,持平常心來運動。舉例而言,臥式踏步機可以從每分鐘40步起,經過幾天或幾週的調整,慢慢增加到每分鐘110步,而不是一開始就急著做到一般人每分鐘超過150步的等級;而且每次運動,也會有暖身跟和緩時段,配合漸進增加的速度,再達到設定的運動強度,而後逐步達到中強度(有點喘但仍然可以完整講完一整句話)有氧運動,持續30分鐘。另外無論哪種運動訓練,建議是每隔一天訓練一次。後小兒麻痺症患者的肌肉和神經需要休息。運動要適度,不要劇烈。盡量不要在訓練結束時過度出汗,呼吸急促或是過度肌肉疼痛。主要是精疲力竭的訓練方法,並不適用於後小兒麻痺症的患者;然而目前市面上很多運動訓練,是以精疲力竭(overloading)為目標,所以在此提醒病友們要多注意。一開始還是建議最好有對後小兒麻痺症熟悉的專家指導及監督。後小兒麻痺症候群的運動處方也符合國民健康局推廣的運動處方333法則"運動時間30分鐘、一週運動3次、心跳維持大約在130下"。但和一般運動處方不同的就是運動種類的選擇了!由於小兒麻痺病友並不適用於下肢承受重量種類之有氧運動,像是慢跑、快走、外出騎自行車等等類型運動;所以在運動種類的選擇,會偏向不以下肢對抗地心引力運動之模式。以下列出常見可以使用之有氧運動方式:1.臥式踏步機。2.手搖飛輪機(手搖自行車)。3.游泳或水中有氧運動。4.適當支撐保護下走路訓練。上述的運動項目偏向於耐力及心肺功能訓練;至於柔軟度方面可以居家做伸展操、伸展運動或者類似瑜珈但是必須適當修正,注意自己肢體關節變形程度,不要勉強。至於肌力訓練方面,因為一般小兒麻痺病友普遍上肢也呈現過度使用症候群,所以負重之重訓比較少直接安排跟建議 。總之,後小兒麻痺症病友,必須想辦法從休息與持續運動中間取得平衡,避免肌肉過度疲勞又必須持續運動維持體適能,如果病友們在運動期間遇到困難和阻礙,專業的復健科醫師可以提供協助。請安心配合診治,維持自主而有尊嚴的生活!(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網址:如何面對「後小兒麻痺症候群」?保護與訓練要取得平衡)
-
2023-02-08 活動.精彩回顧
精彩回顧 /佳節後拒成「大腹翁」 中醫師教您健康動
新春佳節親友團聚吃好料,不論自煮或外食都易攝取過量,一旦睡多動少,很快變成「大腹翁」。為此,臺北市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林舜穀中醫師,一同製作「中醫師教你健康動」線上課程影片,讓您擺脫時間及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跟著影片一起動,達到運動、訓練肌力及健康促進的目的。另為犒賞認真運動的您,自即日起至112年3月6日止,將與影片同框運動的照片上傳至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LINE帳號,就有機會獲得健康小錦囊。根據國民健康署「國人春節期間體重控制電話訪問調查」顯示,約39%民眾年後體重增加,且平均增加1.7公斤,另約48%的民眾運動量比平常少,46%與平常一樣,僅6%比平常多。因此,為鼓勵民眾年後能恢復健康快樂動,臺北市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與中醫師合作拍攝「中醫師教你健康動」線上課程影片並上傳至官方YouTube頻道,讓民眾不受時間及場地限制,輕鬆學習八段錦並靈活運用。八段錦是一套歷史悠久的簡單訓練功法,也是臺灣民眾最常練習的中醫養生運動,具多年練習經驗的林醫師,深感八段錦對緩解久坐久站造成的肌肉僵硬及高壓力工作的緊繃感頗有助益,並有許多研究證實持續練習對改善大腦的認知功能與身體活動能力具有相當成效。練習八段錦所需的空間很小,適合各年齡層,即使是輕度行動不便的長者或認知障礙的失智症患者,也可嘗試坐式八段錦或簡化招式,改善全身循環。臺北市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余燦華表示,為養成民眾良好運動習慣,歡迎您跟著「中醫師教你健康動」影片一起健康動起來,另為鼓勵民眾健康快樂動,自即日起至112年3月6日止,將與影片同框運動照片上傳至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LINE帳號的前100名民眾,即可獲得健康小錦囊一份喔!如欲觀賞影片請搜尋「中醫師教你健康動」或掃描活動圖卡QRcode。活動訊息詳見臺北市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官網或請電洽02-23215158轉6518李小姐。 歡迎至元氣網健康聚樂部觀看 👉【免費線上課程】中醫師教你健康動 八段錦及穴道按摩
-
2023-02-07 養生.聰明飲食
飲食清淡、不吃肉…4大飲食迷思 銀髮族易肌少症上身
銀髮族不只身體衰弱,飲食習慣錯誤也會引發肌少症,恐增加跌倒骨折風險。營養師表示,常見年長者的飲食過於清淡、只吃固定食物、攝取蛋白質時間錯誤、咀嚼吞嚥困難不吃肉等四大飲食迷思,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肌力流失,發生肌少症。要遠離肌少症,飲食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增加肌肉量,避免肌肉流失。營養師劉怡里強調,銀髮族一天至少應攝取6份蛋白質,一份蛋白質為一顆雞蛋、半盒嫩豆腐、4格傳統豆腐、半條肉魚,或兩片火鍋肉片。不過,許多年長者採行錯誤的飲食方式,進而引發肌少症,甚至症狀持續惡化。年長者常犯4飲食迷思迷思1:飲食清淡,少吃紅肉許多年長者為了養生,飲食很清淡,不吃或少吃牛肉、豬肉等紅肉,只吃豆腐、豆乾、魚等。臨床上曾遇過一對老夫妻,兩個人一餐可能只吃一條肉魚,如此一人只吃到一份蛋白質,距離每人一餐食用兩份蛋白質,明顯攝取不足。改善建議:三餐應有一餐或兩天一餐吃些紅肉,避免蛋白質攝取不足。迷思2:吃固定食物,沒多樣性變化銀髮族常吃固定食物,例如早餐固定吃燕麥配豆漿或牛奶,而豆漿或牛奶一杯240cc為一份蛋白質,如此蛋白質來源未具多樣性變化;若吃豆包等加工食品,並非優質蛋白質,人體吸收率低,蛋白質一樣攝取不足。改善建議:優質蛋白質來源,應從新鮮的水煮蛋、炒蛋、肉等攝取。迷思3:白天吃得少,晚餐吃過量蛋白質不少年長者白天吃得少,直到晚餐才攝取大量蛋白質。長者一天應攝取6份蛋白質,應於三餐平均分配,一餐兩份蛋白質,特別是晚上新陳代謝速度變慢,吃蛋白質過量,會影響蛋白質吸收。改善建議:白天人體的蛋白質吸收率佳,在早餐及午餐應攝取足夠蛋白質。早餐可食用燕麥配一杯豆漿或牛奶,加一顆雞蛋,就有兩份蛋白質。迷思4:咀嚼吞嚥功能不佳,不吃瘦肉、雞肉國泰醫院營養組副組長賴秀怡表示,銀髮族大多牙口不好,牙齒咀嚼變差、吞嚥功能不佳,吃得少,往往只吃肥肉、不吃瘦肉,或只喝雞湯、不吃雞肉,不僅營養失衡,也造成蛋白質攝取不足,加速肌力衰退,改善建議:年長者多吃豆製品、魚類,一天至少喝兩杯牛奶攝取蛋白質。若吞嚥困難,可採絞肉搭配豆腐,或以勾芡、打成肉泥方便吞嚥。遠離肌少症,如何正確攝取蛋白質食物?●蒸、滷、烤烹調食物,少吃炸排骨蛋白質食物烹調方式,應以清蒸、滷、烤為主,劉怡里說,不可過度烹調,避免蛋白質被破壞,影響體內吸收效果,像炸排骨、醃漬鯖魚等就要少吃。●促進蛋白質合成,攝取維生素B6劉怡里指出,攝取足夠蛋白質時,需搭配攝取維生素B6,例如每天吃一顆雞蛋,或每餐吃大半碗以上的菠菜、綠花椰菜等,也可在飯後吃一根香蕉,可促進體內蛋白質合成及運作。●維持肌肉作用,補充維生素D要維持肌肉正常生理作用,還要補充維生素D。劉怡里建議,每天露出四肢曬太陽10至15分鐘,切記不要塗防曬乳;臥床病人則可吃鮭魚、秋刀魚、雞蛋、牛奶或乾香菇等補充。●運動後半小時,吃牛肉、豆腐、起司片、雞胸肉蛋白質食物經消化分解為胺基酸,其中白胺酸可幫助肌肉生成。劉怡里建議,運動後30分鐘內,可吃牛肉、鮪魚、雞蛋、傳統豆腐、起司片、雞胸肉等蛋白質食物。遠離肌少症,還必須搭配運動。賴秀怡說,最好進行抗阻力運動,可利用彈力繩、拉毛巾等做運動,但長者往往肌力不夠,容易出現運動傷害,提醒運動前應經復健科醫師評估。2方法檢測肌少症風險!1.量小腿圍:在家用皮尺測量,男性應大於34公分、女性大於33公分,若低於標準,肌肉量可能不足,有罹患肌少症風險。2.起立、坐下:坐在椅子上,於12秒內完成5次起立、坐下,若未達標者,應經由醫師診斷有無肌少症。(資料來源/劉怡里)
-
2023-02-06 醫療.骨科.復健
一爬山膝蓋就痛是該放棄運動?醫:不是不動,要學會增強肌力
●退化性關節炎主因:過度使用和老化●膝關節退化嚴重度,與軟骨磨損相關●訓練大腿肌力、核心肌群,能穩定膝關節上下樓梯總覺得關節卡卡嗎?發出「喀喀」聲響,甚至感覺疼痛嗎?小心得了退化性關節炎。許多民眾聽到「退化」以為是老人病,聯新國際診所院長林頌凱說,膝蓋的軟骨磨損程度與膝關節退化成正比,軟骨磨損會連帶影響附近的韌帶鬆弛、肌肉量流失,導致走路、跑步的靈活度受限。低衝擊運動 改善關節疼痛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高齡族群,但隨著慢跑、登山、健身風氣盛行,不少40、50歲的人就出現關節疼痛腫脹,索性停掉原本運動的習慣,結果退化更為嚴重。林頌凱表示,關節軟骨磨損的原因,來自於長時間錯誤的姿勢,例如:身體過度使用、身體舊傷成疾、肌肉筋膜張力的異常等,最後導致膝關節鬆弛。如果膝關節退化,是不是都無法再從事喜愛的運動呢?林頌凱強調,有些運動傷膝蓋、有些運動保護膝蓋。從事股四頭肌、腿後肌群、核心肌群等部位的肌力訓練、伸展運動,可運用大腿推蹬機、側抬腿運動來加強,就能夠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的不適。此外,騎車、游泳、瑜伽、太極拳等全身性的體能活動,也是不傷膝蓋的運動。林頌凱說,健走、保齡球、土風舞對膝蓋影響不大;慢跑、爬山、桌球、高爾夫球則會增加膝蓋承受的壓力,日常可強化肌肉拉伸,保持膝關節正常。籃球、網球、羽球、快跑等高強度運動有許多跑、跳、撲、跨、急煞等動作,初學者若姿勢不正確,容易肌腱發炎、肌肉拉傷,因此應該強化周邊肌群,降低對膝關節的負擔。關節積水、關節變形、肌肉萎縮、長骨刺等,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表現症狀,當膝蓋疼痛、痠痛時,就應該積極介入治療。林頌凱指出,首先著手治療鬆弛的韌帶,才能保護軟骨,避免退化性關節炎持續惡化。體重控制及穿戴護膝可以保護韌帶,個人化的運動訓練(如核心肌群、大腿前後側肌群訓練)可以增強肌肉,讓膝蓋變得更有支撐力。補充維生素 抗老化抗發炎另外,多喝水可加速新陳代謝,多補充維生素可抗老化及抗發炎,亦有助於延緩關節退化。林頌凱呼籲,若有退化性關節炎問題,應就醫檢查診斷,可以跟醫師、物理治療師討論適合的運動類型及治療方式,減少膝蓋受傷的機會。|林頌凱醫師 免費線上足部保健課程|▽常見不適▽足底筋膜炎 👉 腳踩毛巾舒緩疼痛、強化足弓退化性關節炎 👉 2個積極的治標治本新觀念▽保健技巧▽膝蓋退化主因專家來破解 👉 退化也能做的5個運動類型穿夾腳拖會造成下肢傷害? 👉 教你怎麼穿才安心不踩雷▽急性處理▽扭到、拐到「腳翻船」 👉 3種扭傷等級處理方式受傷簡易處理 👉 口訣判斷冰熱敷時機想知道還有哪些骨科復健相關照護?上線登入就能免費觀看!【更多免費線上課程】:http://bit.ly/3HDjJAw
-
2023-02-05 名人.李偉文
李偉文/沒辦法常常進到森林 在自家陽台種植園藝也能有好處
在暌違將近四十年後,最近這兩年卻有多次機會到溪頭自然教育園區。之前媒體曾批評因為高齡長者不用門票,所以溪頭每天有數千個長輩在樹下或坐或臥或躺,因為有礙觀瞻,呼籲應該想辦法改善。當然,若以觀光景點來說,溪頭的高人氣多少會影響遊賞品質,但是以活躍老化的角度來看,溪頭大概是最省國家社會資源,效果又非常好的「日間照顧中心」。近年來國內外都開始注意到自然療癒的功效,不管是走入森林或在社區鄰里甚至居家空間的園藝治療,逐漸被正規醫療體系所接受,甚至推動。因為植物會散發我們傳統稱為芬多精的植化素,具有抗菌防黴效果,這些天然化合物通常是為了保護樹木自己不受病毒蟲害侵襲,而這些植化素對我們人體對抗致病因子也有效果。空氣中的芬多精有好幾百種,植物根莖葉中的植化素也有好幾千種,這些對抗陽光輻射傷害及病菌感染的化學元素,也是這十多年來最夯的營養醫學研究項目。日本民間近年來很流行的樹木氣功,也是我們通稱的森林療癒的一種。選定一棵自己喜歡的樹,站在樹的前方深深一鞠躬之後,深呼吸同時將雙手慢慢往左右伸展,去除心中雜念,讓自己與樹木的氣場合一。然後貼近樹木,觸摸樹木,感受樹木的脈動,體會與想像著樹木裡的能量流動,同時也慢慢放鬆自己,緩和情緒,達到療癒的效果。如果沒有辦法常常進到森林,在自家陽台種植一些植栽,也可獲得園藝治療的好處。園藝治療是利用植物或園藝相關的活動來幫助我們跨越某些心理的障礙,美國園藝治療協會會長史蒂芬曾指出:「園藝治療是在由專業主導的課程中,利用植物和園藝活動做為治療和復健的工具。」有很多設計嚴謹的實驗也發現園藝治療的確有相當大的效果。因為植物是有生命的素材,患者在照顧的過程裡,不只勞動了身體,還能夠刺激思考,讓患者重新與周邊世界有正向的連結。在過程中,還可以同時刺激患者的視覺、嗅覺、觸覺,甚至味覺,而且當患者能呵護一個生命、看著它成長,往往也能振奮沮喪或退縮的精神狀態,因為植物需要關懷跟照顧,必須注意陽光,給予水分與肥料,當患者背負小小的責任而工作,從中體驗到自己的價值而找到存在的意義。所有生命都是來自於自然荒野,有學者主張,人的天性就有接近自然的傾向,從生理而言,綠色是人的眼睛最舒適放鬆的顏色,而接近大自然可以紓解精神壓力,我們在演化中發展的免疫系統,也在大自然中最有活力。因此,對於久居都市,在太多噪音與視覺干擾下的慢性疲勞,自律神經失調的人口愈來愈多,所以自然處方箋或許是現代人都必須定期服用的。近幾年,園藝治療被廣泛用在樂齡長者的長期照護中,對於照顧者來說,園藝治療是一種低技術高報酬的技能,比起其他人的心理治療或復健,沒有什麼特別高深困難的理論,也不需昂貴的治療設施與費用,沒有操作不當引起的後遺症,而且幾乎對所有人都有效。參與者,不管是照顧者或被照顧者不必花多大力氣學習與準備,只要安靜下來感受,開啟我們的視、聽、味、嗅、觸各種感官,自然生命就會回饋給我們身心的療癒。
-
2023-02-05 醫療.心臟血管
如何預防心肌梗塞?中西醫及營養師不同保養方式一次看
去年此時,我們邀請18位醫療人員,推薦一個他們認為簡單易行,卻能達到十足健康效益的習慣,其中包括:每口食物至少嚼12下、每天按壓眼周六穴位、每天進行頭皮按摩……你做到了幾項呢?今年,我們針對心血管、呼吸道、泌尿道和牙齒健康,再次邀請專業醫療人員分享CP值非常高的好習慣。日常護心 3種中藥當茶飲 可保養心血管陳潮宗/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國人心血管疾病中,最令人擔心的就是心肌梗塞。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說,心肌梗塞發生原因為體內血脂過高,血管內壁容易形成斑塊,進而阻塞心血管,預防心肌梗塞必須從降低體內膽固醇做起,中醫觀點就是要減少攝取「膏粱厚味」食物,其中「膏粱」是指油脂高,「厚味」則是指味道重,如麻辣鍋、大魚大肉等。陳潮宗說,飲食應多吃蔬菜、少吃肉,避免動物油脂,素食者也不應吃得太油。此外還需適時紓壓,同時控制糖尿病、高血壓。他也提醒民眾應定期做運動心電圖檢查,隨時掌握心臟健康。陳潮宗建議,以中藥保養心血管,可至中藥行購買何首烏3錢入菜,也可將丹參2錢,或川七1錢,或紅花0.5錢,磨成粉加入水中,直接當作茶飲,以降低血糖、膽固醇。為避免天冷血管收縮,血壓快速飆高,早上起床後,一定要穿件衣服保暖,出門時最好穿上毛衣、背心,並戴帽子、圍圍巾。運動應避免太過激烈的球類運動,而以快走等取代,一旦出現胸悶、冒冷汗、呼吸困難、樓梯爬不上去等情形,務必盡速就醫,若已有三高、心血管疾病病史等高危險族群,必須提高警覺。護心原則量血壓掌握722 三高數值務必達標王宗道/台灣高血壓學會名譽理事長台灣高血壓學會名譽理事長王宗道說,若要遠離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控制三高,包括血壓、血脂及血糖。許多民眾可能透過藥物、飲食、運動等控制三高,卻常忽略三高的標準值,特別是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知道檢驗數字為何,才能了解控制三高的目標,評估目前控制成效如何,或距離標準值還差多遠,並在醫師建議下改進。一般來說,若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血壓應控制在舒張壓130毫米汞柱以下、收縮壓80毫米汞柱以下;血脂則要注意壞膽固醇控制在70mg/dl以下;血糖的糖化血色素為6.5%以下。可是許多患者沒有重視檢測數字的目標,「這樣是不對的」,因控制三高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或避免再發最有效果,控制得當不只可以阻止血管阻塞,甚至可讓阻塞血管斑塊慢慢減少,恢復健康。最近天冷,門診發現高達70%回診患者的血壓都有偏高情形,有時還需要增加藥量控制血壓,他建議高血壓病人務必按時服藥,同時做好「722」量血壓原則,「7」是連續七天量測、「2」為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是每次測量應量兩遍,兩者間隔一分鐘,再取平均值,隨時監控血壓。王宗道說,控制三高時,一定要血壓、血糖、血脂監測數字達標,當數字達標後,血管內斑塊才會開始減少或停止增加。除控制三高外,也一定要控制體重、戒菸,遠離心血管疾病致病因素。護心飲食每天3到5份鮮蔬 至少一餐全穀飯高郁雯/新光醫院營養師從營養觀點來說,預防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避免血脂過高。新光醫院營養師高郁雯說,避免血脂過高,飲食應多攝取新鮮蔬菜,每天應吃3到5小盤的新鮮蔬菜,其生重是100公克,燙熟後一份約飯碗小半碗左右。此外,膳食纖維也十分重要,建議三餐中有一餐的澱粉來源,用糙米飯、五穀米等全穀雜糧類取代白飯,有助降低及穩定血脂。高郁雯表示,烹調用油建議使用植物油,每種植物油的脂肪酸都不相同,建議可以更換使用,攝取不同營養素。肉類方面,因牛肉、豬肉等紅肉的飽和脂肪酸,相較雞肉、魚肉等白肉來得高,建議以白肉為主,即便要吃紅肉,也應選擇油花比較少的瘦肉為主,不可吃肥肉,藉由持之以恆的飲食習慣降低血脂。血糖、血壓高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高郁雯說,控制血糖應少吃蛋糕等精製糖類。糖類攝取量為每天總熱量約10%,如成年男性一天所需熱量為2000大卡,精製糖類熱量為200大卡,採用4大卡熱量為一克糖換算,一天糖類攝取上限為50公克;成年女性一天熱量約1500大卡,精製糖類攝取上限為37.5公克,若三餐中有糖醋醬或韓式鹹甜醬等佐醬,蛋糕等精緻糖類需降低比例。而控制血壓應避免吃蜜餞、罐頭等醃漬類食品,外食湯類也應少喝。
-
2023-02-03 醫療.新陳代謝
52歲男吃飯常掉筷子慘被妻碎念!醫:糖尿病作祟令右手周邊神經病變
有一部藥品廣告「阿嬤,你的腳怎麼沒感覺?」顯示大多數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發生在腳部末端,彰化縣52歲陳姓男子發生在右手腕,最近3個多月吃飯常掉筷子,被妻子罵「又不是囝仔,筷子攏拿嘸穩。」經檢查才知是糖尿病作祟,經過藥物和復健治療,逐漸改善症狀。糖尿病令右手周邊神經病變陳男5年多前健檢驗出血糖偏高,因沒不適症狀也就不以為意和追蹤,最近3個月手腕麻木,吃飯時常掉落筷子常會掉落,每次掉落都換用乾淨筷子,遭老婆責罵跟小孩一樣,他以為真的老了,可能短暫性血液循環不好,不過手腕麻木時間越來越長,不得不就醫。衛福部彰化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嶸洲今天表示,陳男接受理學檢查出右手腕及手指輕微無力,右手喪失皮膚痛覺和肌腱彈跳反射消失,是典型周邊神經病變現象,抽血檢查其空腹血糖270mg/dl(正常值70~100),糖化血色素10.1%(正常值小於5.7)都代表罹患糖尿病,進一步神經傳導檢查已有多條周邊神經受損。周邊神經病變患者以糖尿病患最多,發病初期大多是麻木或刺痛感,對冷熱痛覺變得遲鈍,彰化醫院常收治腳趾瘀青、腫脹、發炎甚至已經潰瘍但不自知的拖鞋伯,還驚訝何時受傷,林嶸洲建議病人應穿襪子、鞋子和戴手套保護手腳。出現這些神經症狀 就趕快就醫治療林嶸洲強調,出現手、腳麻木或刺痛等神經症狀就要趕快就醫治療,先釐清是糖尿病或是其它疾病引發的神經病變,糖尿病造成的周邊神經病變十分多樣性,有的從手腳末梢緩慢地產生麻木感或刺痛感,有的急性或快速發病可能造成終身殘疾,無論哪一種都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可惜不少病患一再忍耐,有的拖延一年以上,神經病變往往無法回復。
-
2023-02-02 醫療.骨科.復健
蘇貞昌腰傷手術/腰痛成因百百種,最怕神經壓迫!醫提醒動手術顧好2大重點
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昨晚因腰傷赴台北榮總進行微創手術,他臉書貼文表示,是過年發紅包給政院員工、警衛,又視察指揮中心,走路太急導致受傷,目前無大礙。醫師表示,走路走到腰痛,可能與退化有關,當腰部直立時受力過多,可能造成關節、神經壓迫,進而產生腰椎病變,引發疼痛。【延伸閱讀】腰痠背痛讓人受不了!主要是因為身體出現這三種問題腰椎病變引發疼痛常與退化有關北榮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蔣恩榮表示,走路姿勢若不良,走太快都有可能造成腰部損傷,但「時間」是最主要的因素,若骨骼或腰部肌肉退化,讓腰椎受力增大,長時間下來就可能造成腰椎疾病。北榮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劉康渡也表示,腰痛成因繁多,可能肌肉過度拉扯、用力不當,或小關節處過度摩擦,造成小面關節症候群,只要疼痛沒有「轉移」到臀部、大腿或小腿,都可能只是單純肌肉造成的腰痛。腰痛最怕神經壓迫 刺痛痠麻為常見症狀「腰痛可透過影像學分作兩類。」劉康渡說明,透過X光、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等方式,可檢查脊椎方面的是否有骨刺、椎間盤突出等關節不穩定症狀,但不論影像學檢查是否有發現,最怕「神經壓迫」。【延伸閱讀】元氣網疾病百科「椎間盤突出」「神經壓迫」的症狀包括刺痛感、沒辦法走路、單側有觸電的感覺,或痠麻感延伸至大腿、小腿、臀部。劉康渡表示,民眾若腰痛合併大腿、小腿、臀部疼痛,就要特別注意,先至醫療院所就診,若保守治療後仍未見效,則需積極安排影像學檢查。腰痛治療方法多元 先從保守療法開始腰痛的治療方式相當多元。蔣恩榮指出,通常腰痛會先從保守治療開始,從復健、訓練肌肉等方式開始進行,若都未見效,可能神經壓迫較厲害,這時候才會考慮侵入性的開刀治療。劉康渡表示,臨床治療建議先從「生活習慣」開始著手,樓梯慢慢爬,好好休息、吃藥、定期復健、學習正確用力的姿勢,或物理治療等等,若都未見效,才會侵入性治療,但並非馬上安排開刀,可能透過神經阻斷方式、局部麻藥,或脊椎外膜注射類固醇、麻藥等方式讓神經緩解。「為小侵入性手術雖為暫時性的緩解方案,但最長也可維持半年。」劉康渡指出,影像學發展相當先進,透過超音波定位可將藥物精準注入脊椎腔外膜、神經孔內,除非神經壓迫嚴重,病患痛到無法行走,否則不會建議手術。【延伸閱讀】腰痛、背痛到屁股、腿也在痛? 醫指椎間盤突出症狀,勸盡早治療手術解除神經壓迫 重點是徹底減壓與固定良好由於腰部手術種類繁多,即使病患因為神經壓迫進行手術,劉康渡提醒有兩項注意重點,「徹底減壓」與「固定良好」,若只是局部小壓迫,通常微創顯微鏡、脊椎內視鏡手術就可以處理妥當;但若是大範圍的疼痛,好幾節關節都壓迫到神經造成疼痛,或骨頭磨損嚴重,就需要傳統手術,進行徹底減壓,將的骨頭固定好,透過鈦合金、墊片等,避免固定不完全,讓腰痛症狀幾年後再度復發。劉康渡建議,要防止腰痛復發,就要避免彎腰、提重物,站、坐姿也都要注意,不要讓腰部承受過大的力量,也要增加腰部的緩衝,減少牽扯;若已經有神經壓迫問題,就不建議進行推拿、瑜珈等方式來緩解腰痛,仍要經過醫師診斷,以及物理治療師的協助下,才能從根本緩解腰痛。
-
2023-02-01 醫療.骨科.復健
蘇貞昌腰椎椎間盤突出進行手術! 醫曝有此症狀就需動刀
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今年大年初一,到行政院發放紅包給留守同仁與一百多個駐衞警,又到防疫指揮中心一個樓層、一個樓層慰勉值班同仁,走得太快傷及引起腰部,昨晚前往台北榮總進行微創手術治療。女兒、立委蘇巧慧今受訪表示,蘇貞昌手術後復原良好,下午就可以出院。她也說,這10天,蘇貞昌非常痛,不僅止痛藥,連止痛針都用上。蘇貞昌腰椎椎間盤突出 進行微創手術治療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骨科主任陳文鈐表示,腰椎椎間盤突出為國人非常常見的疾病,好發原因為年齡大椎間盤退化,或是運動傷害、遺傳體質、工作習慣等多重因素所致,症狀為椎間盤突出後壓迫神經,引起坐骨神經痛,造成單側下肢疼痛,嚴重時更可能出現腳無力、跛行、無法行走,此時就需手術治療。常見腰椎椎間盤突出位置是腰椎第四節與第五節椎間盤,以及腰椎第五節與薦椎第一節椎間盤。如副總統賴清德去年6月即因腰椎第五節與薦椎第一節椎間盤突出至北榮進行手術。脊椎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 術後第二天就可出院新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政光說,腰椎椎間盤突出治療為採用脊椎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傷口約為一公分,出血小、恢復快,術後第二天就可出院,且因是微創手術幾乎適合所有患者,但手術後同一部位仍有復發機會,需多注意保養。陳文鈐說,他今天上午才剛進行完一名腰椎第五節與薦椎第一節椎間盤突出患者手術。在新冠疫情嚴峻時,為避免患者開刀住院,此手術更可以在門診進行,術後就可返家休養,也不一定需要住院,此手術需自付醫材費用,每次約為10萬元左右。平時應養成好習慣 才能遠離椎間盤突出陳文鈐指出,腰椎椎間盤突出的腰痛患者,並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手術治療,症狀輕微者未影響生活時,可以經腰部牽引等復健緩解不適,而要遠離椎間盤突出,提醒平時應避免久坐、搬重物及運動傷害,並養成快走、慢跑的運動習慣,保持腰部肌力、核心肌群,而上班族應每坐一小時,應起身喝水、上廁所,紓緩腰部肌肉,降低腰椎椎間盤突出機會。至於,腰椎椎間盤突出是否可以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增生治療?陳文鈐說,這治療目前證據力不強,且注射後可能會引起局部發炎反應,尚未成為統一的治療方式,這部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證實。
-
2023-02-01 養生.抗老養生
簡單一動作預測死亡風險,花10秒鐘看你能否做到!
中老年後健康與否,肌力是其中一個觀察指標。根據一項研究結果指出,能夠單腳站立至少10秒,未來7年的死亡風險較低。無法單腳站立10秒 死亡風險較高根據一項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指出,無法持續站立10秒的中老年人,在未來幾年死於心臟病、中風、癌症等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4倍。這項研究調查了參與1994年在巴西一項運動研究的1,702位參與者,其年齡在 51-75 歲之間(68% 為男性),測試時讓單腿保持平衡,另一隻腳放在後肢上進行支撐,嘗試 3 次以保持該姿勢至少 10 秒。主導這項研究的里約熱內盧運動醫學診所CLINIMEX研究主任Claudio Gil Araújo表示,根據他超過40年為心臟病患診治的經驗來看,他發現對51至75歲的人來說,無法完成10秒單腿站立者,其生存風險甚至比診斷為患有冠狀動脈疾病或高血壓、膽固醇異常的人來說風險更大。除了單腳站立測試外,該研究團隊之前也發表過,能否從地板上坐著站起來,也是長壽的預測指標。平衡感差易跌倒 嚴重可能從此臥床、失能年長者的平衡和死亡率是相關的,原因之一就是跌倒,長者最怕跌倒,一旦跌過一次,不但可能再次跌倒,嚴重者可能因此臥床、失能,甚至致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世界每年有近70萬人死於跌倒,每年有超過3700萬人跌倒就醫。人口老化嚴重的台灣亦有同樣問題,根據衛福部2021年死因統計,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跌倒位居第2名,僅次於交通事故。跌倒大致分為內外兩種因素,首先就是自身因素,包含身體機能退化,肌力不足,平衡變差,服用藥物等造成;另一類為外在因素,如移動空間的障礙、缺乏扶手、地面濕滑等因素。外在因素的改善較為單純,自身因素則要靠運動及平衡訓練。「平衡運動套餐」 改善肌耐力與平衡能力也有人認為平常都有在運動,為何仍會跌倒?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曾受訪表示,運動習慣不足或運動類型太過單一,也無法達到效果。想改善肌耐力與平衡能力,物理治療師吳琦淵教授一套簡單易學的「平衡運動套餐」,每日進行1到2回合,持之以恆達到強身健體作用、改善慢性疾病,也可以減少跌倒風險。》看「平衡運動套餐」步驟【資料來源】.《WebMD》To Predict Mortality, You Need a Leg to Stand On.高齡門診最愛問:為何老人容易一跌再跌?.跌倒是老人第2大死因 5招平衡運動套餐「保命防跌」
-
2023-01-29 醫療.骨科.復健
天冷起床容易閃到腰?2種肌肉放鬆運動可減少椎間盤突出機率
瞬間腰部一陣剌痛「閃到腰」竟是椎間盤突出很多人都有「閃到腰」的經驗,常見狀況例如在天氣冷且剛起床伸懶腰時、突然用力打噴嚏時以及搬起重物時,一名宅配司機陳先生經常需要搬貨,甚至需要搬運沉重的冰箱、冷氣等,每天都覺得腰痠背痛,某日搬貨時手一滑,連人帶貨物往前撲倒,瞬間感到腰部一陣剌痛,就醫診斷為急性椎間盤突出。復健科呂學智醫師表示,椎間盤的功能是增加脊椎的活動度還有緩衝脊椎受到的壓力,急性的椎間盤突出通常是外力所造成的,當過度使用腰部、脊椎受到過大的壓力或是受力不均時,就有可能造成椎間盤突出,若沒有壓迫到神經,大部份病人只有在彎腰、咳嗽或打噴嚏時會感受到腰痛,如果已經壓迫到神經,則可能引起下肢的神經症狀,例如痛、麻、灼熱感、下肢無力感。情節嚴重者,例如嚴重導致大小便失禁、嚴重肌肉無力,需要由骨科/神經外科醫師進行手術評估治療。由於陳先生的狀況相對輕微,因此使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的熱療與電療幫助肌肉放鬆、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可減少疼痛,再配合運動治療,即改善及解決疼痛至逐漸復原。急性期活動時可使用束腰支撐身體負荷,也能緩解疼痛,必要時可以採用藥物進行疼痛控制、更進階的治療則有超音波導引尾骶孔脊椎硬膜外注射治療或超音波導引注射神經根阻斷治療緩解急性疼痛。2招肌肉放鬆運動 有助緩解椎間盤突出疼痛有空時可做背部肌肉放鬆運動,第1招,平趴在床上,並讓腳掌垂出床緣,即可簡單放鬆背後肌肉,並幫助椎間盤回到正確位置,第2招眼鏡蛇式,趴式時雙手撐起,支撐於胸部兩側,視線看前方或頭向上仰,雙腳併攏,也可以再做進階版眼鏡蛇式,在眼鏡蛇式的動作時,以小腿帶動腳跟向上,使腳跟貼進頭部,以核心出力、停留數個呼吸再放下。動作時注意不可低頭一邊滑手機或做別的事,錯誤姿勢不但無法幫助放鬆,還會增加頸部壓力。當急性疼痛期過去之後,可透過復健治療改善症狀,例如牽引治療,以機器牽拉身體,讓脊椎產生負壓來使椎間盤突出的情況漸漸改善。順利復原後,建議要養成訓練核心肌群與伸展的好習慣,透過訓練腰背部的肌肉與核心肌群,增加肌肉力量與控制能力,並透過正確腰背部伸展動作,放鬆肌肉,才能減少椎間盤突出再次發生的機率。資料來源/呂學智醫師
-
2023-01-29 名人.劉秀枝
「沒有臥床餘生,很感恩」 退休16年的名醫教你如何做個健康又好命的老人
最近接連兩位在我當年擔任科主任時還是住院醫師的同事屆齡退休,才猛然警覺到我已退休16年,剛好是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年數。在這漫長又覺得像轉眼而過的16年「社會大學」中,除了持續寫兩個專欄文章,希望作為醫病溝通的橋樑外,75歲的我還學到了什麼?1.順應老化 珍惜目前身心狀況我覺得70歲是個分水嶺,60至70歲雖然年歲稍長,但心智與體力並不覺衰退,反而因退休或卸下責任,手上有大把時間而過得輕鬆且充實,如揪團旅遊、上各種成長課程和培養新興趣等。過了70,大小病痛逐漸出籠,甚至嚴重到必須放棄原本喜愛的活動,例如我們15位成員的小高爾夫球隊,30年來,有隊友往生,也有人因失智或其他疾病而不能再揮桿,近兩年來球隊已處於休眠狀態。讓我想到人生七十才開始──生病,也領悟到以後的日子,身體可能會不斷地出現狀況。因此,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刻,想要做的事就不要遲疑。有親友邀約聚餐或旅遊,只要時間許可就參加,但難度高的攀山涉水活動則需斟酌;如想獨處看書、寫作、散步或追劇,也很好。70歲前,以開發新興趣、新潛能為主。70歲後,則致力保持體能、集中精力,發揮自己原有的強項與興趣,成就自我。2.結交年輕朋友 替生活注入活水年過70,雙親可能往生,手足也同老,兒女則為事業打拚或是有自己的生活。同溫層的老友雖然是個舒適圈,但也不要忘了結交新朋友,才不會與社會脫軌。例如同是高爾夫球隊,另一個44位成員的球隊,雖然時有隊友退出,但也有年輕人加入,增添活力。又如我參與多年的一個女性成長團體,也不時有年輕社友加入,帶來新視野。當然,自己更不要輕易退出。3.終身學習 以科技養老腦有可塑性,用進廢退,就像重訓的訓練肌力,腦細胞也是愈用愈靈光,因此年過70即使學得慢一點,有的是時間,只要有耐心,隨時可以電腦或手機,善用各種通訊軟體,如LINE、電郵、臉書、上網或視訊等,和親朋互動,並與世界接軌。4.正面思考是最強的保護傘一位80歲好友近年因第一期乳癌接受手術後服藥,接著出現乾眼症及膝蓋退化疼痛,她感嘆:「怎麼老了才在生病!」我鼓勵她:「幸好是活到老才開始生病。」近日和畢業62年的12位小學同班同學聚餐,輪流發表感言。大多都有些病痛,有位還兩側大腿骨折,歷經手術及一年多的復健,而能慢慢走來聚餐,她說「沒有臥床餘生,很感恩」。基因、環境與機遇的影響顯而易見,例如有位同學聲如洪鐘,中氣十足,沒任何疾病,且每天健走員林的藤山步道;還有位同學動作靈活,外貌年輕,看似是我們的晚輩。但不管是當家庭主婦、努力拉拔兒孫長大、上班族或事業有成,如今都滿足、感恩,覺得自己好命,甚至會幽默自嘲。一致的志願是做個獨立自主、感恩自在的有趣老人。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3-01-28 焦點.元氣新聞
金鐘視帝丁強「年前跌倒送醫」大年初六病逝,享壽87歲!醫:跌倒是長者第2大死因
資深男星丁強27日中午在醫院病逝,享壽87歲。妻子跟經紀人證實死訊,經紀人回應關於丁強離世的原因。金鐘視帝丁強大年初六病逝 享壽87歲曾獲金鐘獎迷你劇集視帝的資深男星丁強27日中午在醫院病逝,享壽87歲。對此,妻子李璇跟經紀人證實死訊,經紀人回應關於丁強離世的原因,「他是有點小中風,記憶力退化,剛好過年前不小心跌倒造成的,入院之後由於血氧低,昨天中午很安祥的離開,沒有受到任何折磨」。李璇透露丁強在去年7月結束拍攝李玖哲的MV「從來沒愛錯」工作後,就突然有失智、中風的症狀,夫妻原本鶼鰈情深,但丁強突然不願和李璇說話,似乎不想告知自己身體狀況,也讓李璇無法接受。據《壹蘋新聞網》報導,老婆李璇原本以為丁強只是因老了心情不好,所以不喜歡說話,事後才得知原來是生病導致,甚至連小孩從美國打電話回來關心,丁強都只想掛掉電話。李璇也難過表示,直到去世前一天丁強人都看起來好好的,卻仍不願開口說話,未料大年初六中午就離開人間,目前遺體暫放於楊梅的殯儀館,3個兒女已經自美國返台協助處理父親的後事。丁強畢業於政工幹校影劇系,曾在中華民國陸軍陸光話劇隊服務,於1961年獲聘為中央電影公司特約演員,出演《薇薇的週記》等片。1969年初執導筒,導演「毒火掌」。1970年以喜劇演員之姿活躍於演藝圈。1971年與演員有古典美人之稱的李璇再婚,婚後轉戰幕後工作,擔任製作人為妻子量身打造多部影片,夫妻倆1976年赴美國定居。近期的電視影集的遺作是「你好,我是誰」及「媽,別鬧了」,去年7月拍了李玖哲的MV「從來沒愛錯」,擔任MV男主角,也成為他最後的遺作。跌倒是老人第2大死因 長者也要懂得「保命防跌」根據聯合報記者賴香珊報導,台灣預估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而老年人口增加也提高照顧上的問題,南投醫院醫療團隊示警,跌倒是老人事故死亡原因第2位,大眾應正視及重視預防年長者跌倒,長者也要懂得「保命防跌」,為此也教導透過運動訓練減緩退化。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指出,台灣將在3年後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2成,進入超高齡社會,但根據衛福部2021年死因統計,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跌倒位居第2名,僅次於交通事故,因此預防年長者跌倒是相當需要重視的問題。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說,長輩跌倒可分為兩種因素,首要就是自身因素,包含身體機能退化,肌力不足,平衡變差,服用藥物等;另一類為外在因素,包括照明不足、移動空間的障礙、缺乏扶手、地面濕滑等因素。而嚴重跌倒,可能造成長期臥床,甚至骨折、顱內出血、死亡,偏偏國人的概念中,最常忽略的就是自身因素的肌力不足與平衡能力退化,老年人則常因為運動習慣不足,又或是運動的類型太過單一,無法全面的改善肌力與平衡能力。延伸閱讀/跌倒是老人第2大死因 5招平衡運動套餐「保命防跌」記憶差動作慢 可能是中風警訊根據聯合報記者邱宜君報導,小中風不可輕忽,是大中風的警訊!許多發生小中風的人,因為沒什麼感覺就可能不處理,都說「還好啦,只是小中風!」這句話聽在專精於腦中風的醫師耳裡,其實是問題重重、隱憂很多。台大醫院腦中風中心加護病房主任鄭建興強調,中風不分大小,中風就是中風,都要找出發生原因,才能避免再次中風。鄭建興提醒,很多人都用「老了」來解釋記憶逐漸變差、動作變慢的現象,但不見得是自然老化,可能是腦血管病變的警訊,應到神經內科接受詳細檢查,及早接受治療。「一旦發生中風,治療要愈快愈好!」鄭建興說,中風時間拖愈久,可用的治療方法愈少,預後愈差。若突然發現臉不對稱、手抬不起來、肢體發麻無力、口齒不清、失去平衡或伴隨暈眩、劇烈頭痛等,不建議自行搭計程車就醫,應趕快打119,讓急救員初步評估處置,同時啟動緊急醫療網,才能在最短時間內送到有急救能力的醫院。延伸閱讀/小中風不要緊?醫曝關鍵危險因子:中風不分大小
-
2023-01-25 醫療.骨科.復健
肩頸痠痛跟姿勢不良無關?醫曝靠按摩球、筋膜槍改善無效原因
肌肉僵硬勿輕忽,小心肌肉失衡造成疼痛不適。一名30多歲OL,因長時間坐辦公桌前工作,多年來飽受肩頸疼痛之苦,且常在下午出現痠痛,為了舒緩斜方肌、提肩胛肌緊繃,她常靠按摩球、筋膜槍「急救」,但日復一日終未改善,於是就醫至復健科看診,經過治療及調整生活型態,才真正緩解肌肉疼痛。按摩球、筋膜槍舒緩 肌肉仍僵硬不適新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於廷表示,上班族長時間坐在電腦桌前,同一姿勢維持太久,頸部、肩膀的肌肉容易產生緊繃僵硬,雖然可透過按摩、放鬆等方式,緩解肌肉緊繃的不適,不過歸根究柢,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工作就是得維持靜態坐姿,因此應該反過來思考,平時應該訓練肌肉、強化肌耐力,才能應付靜態的久坐。肌肉失衡較常發生於運動員身上,但一般民眾也要小心。林於廷以「低頭族」為例,當頭部低下、駝背時,頸部前側肌肉縮短、後頸肌肉拉長,背部肌肉同時被拉長、又要出力維持駝背姿勢,而前側胸廓肌肉長度較短,就無法伸展開來。因此長時間低頭時,身上的肌肉也會習慣代償,以維持低頭姿勢,而過度使用的肌肉過勞,較少使用的肌肉無力,漸漸地各種問題隨之浮現。醫師:肩頸痠痛 不是姿勢不良問題「肩頸痠痛不是姿勢不良的問題,而是太久沒有活動。」林於廷說,長時間低頭、駝背等錯誤姿勢,的確可能造成肌肉失衡導致腰痠背痛。其實上班族每半小時起身活動、伸展一次,讓緊繃肌肉放鬆、避免過勞,平衡身體肌肉力量,就可緩解痠痛。林於廷指出,有些上班族工作壓力大,可能引起自律神經失調,也會伴隨肩頸痠痛,使背部、腰部長期緊繃,多年下來影響睡眠,產生情緒問題。建議可採取三種「內外夾攻」放鬆方式,一是調整運動,二是調整睡眠,三是搭配冥想、肌肉收縮操,讓自己從內到外徹底放鬆。運動促使腦內啡分泌,可緩解焦慮,建議一周進行5天有氧運動,每次約30分鐘;瑜伽、皮拉提斯、重量訓練,一周可間隔執行2至3次;每天做伸展,隨時舒緩肌肉緊繃。簡易肌肉收縮操1. 肩頸肌肉放鬆吸氣將上半身往上聳肩到底,維持3秒鐘,吐氣並慢慢將肩膀放下,全程閉眼、不想任何事物,專注在自己的呼吸頻率,感受肌肉出力、放鬆的感覺。2. 手臂肌肉放鬆將雙手往前伸直,並大力握拳,維持3秒鐘,接著放輕鬆;兩隻手肘向內用力收起,維持3秒鐘,接著放鬆。3. 腳部肌肉放鬆坐在椅子上,將膝蓋伸直,腳板出力往回勾,維持3秒鐘,接著放鬆。(資料提供/新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於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