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最近吃飯時間越來越長,食物老是含在嘴巴里,又不吞下去,是什麼原因?有什麼方法嗎?
隨著年紀增長,器官也會慢慢退化!吞嚥功能出現障礙時,可以試試軟質、泥狀食物,液體的話可以加增稠劑,預防嗆咳以及吸入性肺炎,也可以訓練吞嚥復健,平日可進行健口操與按摩,加強咀嚼肌群的力量、強化吞嚥功效,還能預防吸入性肺炎,同時促進唾液分泌。 若仍無法改善,最後就是管灌飲食了!預防走到鼻胃管這一步,可以找專業的語言治療師做復健,政府長照也能申請復健師到家裡來教導。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飲食和營養
隨著年紀增長,器官也會慢慢退化!吞嚥功能出現障礙時,可以試試軟質、泥狀食物,液體的話可以加增稠劑,預防嗆咳以及吸入性肺炎,也可以訓練吞嚥復健,平日可進行健口操與按摩,加強咀嚼肌群的力量、強化吞嚥功效,還能預防吸入性肺炎,同時促進唾液分泌。 若仍無法改善,最後就是管灌飲食了!預防走到鼻胃管這一步,可以找專業的語言治療師做復健,政府長照也能申請復健師到家裡來教導。
生活起居
[專家解答]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部主治醫師 陳柔賢 如果是剛被診斷巴金森病,就已經出現說話含糊的症狀,需重新評估是否為典型的巴金森病,也有可能是非典型巴金森病,或是血管型的次發性巴金森病。 血管型的次發性巴金森病,是指中風後逐漸表現出類似巴金森病的症狀,患者沒有典型中風後出現的半身不遂或肢體明顯無力症狀,但腦部因多次而廣泛的小血管阻塞,導致腦部功能衰退、開始出現類似巴金森病的症狀例如動作緩慢、肢體僵硬等。 假若是非典型巴金森病,或是血管型的次發性巴金森病友,透過調整藥物,或是對症下藥,有機會可以改善語言障礙的問題。 不過,如果已經罹病多年,近期才開始講話含糊、無法正常言語,表示該巴金森病友的咽喉肌肉已經明顯退化,腦部的功能也可推測退化嚴重,屬於巴金森病中後期,這時才開始做語言治療,語言治療的效果有限,家屬的期待值不能太高。不過,即使如此,還是建議要做語言治療,同時加上腦部功能的訓練。 語言治療要有效果,巴友得能理解語言治療的細節,不管是注意力、執行力,都得跟上語言治療師,並且持續自我訓練。這一段復健路相對漫長,也不可能恢復到過往的語言能力。
動作障礙
[專家解答]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神經部副主任 陳凱翔 巴金森病友的顫抖症狀僅能透過藥物改善,無法透過物理治療、重訓健身等方式緩解。儘管如此,巴友仍可維持運動習慣,改善肢體動作僵硬的問題。 巴金森病友如果想要加強運動復健,建議以物理治療為主。一般的健身教練多以「重訓」當成訓練主軸,巴友除了有顫抖症狀,同時也會有肢體僵硬的情形,光是要維持正確的重訓姿勢,就具有一定的難度。 無論是國內外都有針對巴友的運動項目,各家醫院多會拍攝簡易的居家運動影片,提供給巴友使用。運動的項目大致可以分為2 類,肌肉伸展、核心肌群訓練。伸展運動可以避免肢體僵硬,核心肌群可提高身體的穩定度,改善姿勢歪斜與增加平衡。 另外,也有針對不同症狀提出的運動課程。醫院多會交由復健科醫師以及物理治療師協助巴友,先教導巴友後,讓巴友居家練習。
認知和脫序
要不要包尿布有非常多需要討論的事,像是長輩尊嚴、溝通、舒適度等,對多數老人家來説,包尿布是最後一道自尊與防線,有行動能力的長輩可穿復健褲,若無行動能力者可給包尿布。使用穿脫型比較透氣舒適、薄、不會溢漏,最重要的是穿上外褲以後比較看不出來。 照顧者會怕床單的換洗,床上要鋪上中單、看護墊,再穿上復健褲+尿片,尿片有白天型(1~2次)、夜晚型(3、4、6次),外出可用前後固定不移位型的尿片,一大片包覆型(側邊可直接撕開)是最不得已的選擇。 可自行穿脫的褲型能讓長輩找回他們的自主權、尊嚴感,有助於失智長輩維持生活自立、延緩退化,同時也減輕家屬的照護負擔。
認知和脫序
若家中有失智者,家屬盡可能保留他們尚存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要因為害怕發生意外,不敢放手讓他們做,若在家屬的鼓勵陪同下繼續發揮,例如購物、煮飯、挑菜等能力,對失智者來說反而是一種生活復健。 案例中為避免失智者,在購物時忘記付錢產生誤會,建議事前可行的預防措施: 1. 先與店家進行溝通,讓店家較能理解失智者會出現的精神行為症狀。 2. 與店家討論解決辦法,例如先放小筆金額在常去的商店,讓店家可以在失智者忘記付錢時,從該筆款項扣除。 3. 與店家保持聯繫,當失智者消費未付款時,可與家屬連繫前來付款。
心理調適
[專家解答]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臨床神經暨行為醫學中心主任 林靜嫻 非典型巴金森病的藥物治療反應比起典型巴金森病的用藥較不顯著,但非典型巴金森病的巴友,依照醫囑服用藥物與規則運動,仍比未服用藥物的狀況相比,病況與生活品質較好,千萬不要因為認為藥物沒有用,就向疾病輕易投降。 家屬在溝通上,可以先從幫助巴友理解各種非典型巴金森病的歷程及服用藥物的效果等協助,必要時可以協助復健等活動,這樣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如果放棄治療改尋求「1顆藥就能治癒」的秘方,或嘗試尚未經過衛福部核可的療法,都可能讓疾病更加惡化。
生活起居
[專家解答]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部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護理師 呂幸樺 隨巴金森病的病程進展,巴友的生活受影響程度會愈來愈明顯。如果逐漸出現斷電現象,回診需與醫師反應,藉由藥物調整改善。此外,日常生活作息需要「固定」,建議家屬協助巴友訂出「日常生活作息表」,起床、入睡、三餐、服藥、運動、休閒活動等時間均固定下來,幫助日後藥物調整及建立良好復健習慣。 臨床上鼓勵巴友積極搭配運動,雖然做家事在臨床上屬於勞務而非運動,但對於巴友而言,維持正常的活動亦是必要項目。因此,安全狀態下不會建議阻止巴友做家事,可依巴友的狀態,調整做家事的範圍。如家事可採取漸進式、分段式進行,且盡量在服藥後有藥效時執行。
認知和脫序
出門前先上廁所,穿復健褲(側邊可直接撕開)、搭易換式小尿片,可以尿濕抽掉即可。可準備濕紙巾擦拭,便便時用小保特瓶裝水沖洗,使用小毛巾、面紙(比較不會破沾粘的款式)擦乾,最後擦上一層薄博的凡士林,避免紅屁屁,兼保濕、防磨擦作用。 出門穿著可換上寬鬆外出褲(鬆緊帶型),另準備拋棄式手套、小瓶生理食鹽水、OK繃等,預防突發狀況,再多帶一個袋子或是乾凈的垃圾袋可以裝換下來的衣服跟褲子。 掌握「看表情,聞味道,快處理」原則,家人在外面失禁時,千萬不要用指責的口氣,失智症患者會因自尊心受傷而拒絕接受照護,甚至情緒反彈。正確選擇失禁產品可降低照護負擔,不同程度的失禁失智症患者都可以使用褲型紙尿褲,注意不要提到「尿布」,而是強調與一般內褲無異,長輩更能接受。
生活起居
[專家解答]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部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護理師 呂幸樺 巴金森病友約6成以典型顫抖症狀為主、4成以僵硬為主,服用藥物有時仍會受症狀影響生活。特別是巴友到了病程中後期,肢體及精細動作的能力會逐漸受影響,如吃飯、穿衣、走路平衡等等。因此需透過早期治療及積極運動復健,以延緩疾病退化。 然而隨著疾病的進展,日常生活功能日漸退化時,即會面臨到使用生活輔具的情況。以穿衣而言,上衣及褲子可選擇寬鬆好穿脫,鬆緊帶、魔鬼氈取代拉鍊、鈕扣等等,便於穿脫的款式,以降低穿脫難度。 穿衣建議先從肢體僵硬的一側開始,脫衣則是先脫肢體較佳的一側。建議巴友及早建立如規則服藥、記錄藥效、規律運動、正確穿脫、上下床等習慣。
用藥和照護
依失智者的狀況,在照護過程中適當運用輔具,能降低失智者與家屬生活上的困擾。依照中央「身心障礙者輔具費用補助基準表」輔具分類,失智者可能需要的輔具有以下幾類: 1. 個人行動輔具類:輪椅及輪椅附加功能、人力移位吊帶、移位滑墊。 2. 溝通與資訊輔具類:防走失的個人衛星定位器、促進溝通能力的溝通輔具。 3. 住家及其它場所之家具及改裝組件類:居家無障礙設施改善。 4. 個人照顧及保護類:馬桶增高器、便盆椅、沐浴椅。 5. 居家生活類:輔助衣著、協助飲食、居家活動用的輔具。 由於政府輔具補助的相關辦法,針對身心障礙者、失能、失智者、醫療復健等不同對象,建議可直接向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或輔具資源中心查詢,再經以下步驟完成申請:1.提出申請→2.輔具評估→3.購買輔具→4.申請請款。 除政府補助外,市面上也有各種提醒、偵測、通知功能的輔具,如離床偵測系統、感應式夜燈、室內預警裝置、戶外協尋裝置、物品定位器、安全瓦斯爐、智慧藥盒等,提供家屬參考。
非動作障礙
[專家解答]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林祖功 巴金森病進入晚期,會出現吞嚥功能障礙,這通常是罹病至少超過5到10年才可能發生。如果是早期突然發生不自覺流口水、嗆咳、服藥、進食困難,建議盡速回診,調整藥物或作進一步鑑別診斷。 因為吞嚥功能障礙是晚期症狀,建議巴友要多作吞嚥與語言訓練,以減緩吞嚥功能障礙發生的速度。 若是罹病多年,巴友開始出現吞嚥障礙,時常重複嗆咳,這時可能會引發一再的肺部感染,經醫師專業評估後,可能會建議做胃造口或是鼻胃管餵食。晚期巴金森病友,如果在無法正常進食與服藥的情形下,藥物改善症狀的效果會更為有限,巴友將會暴露在「吸入性肺炎」以及「營養不足免疫力下降」的2大風險中。 吞嚥障礙同時也代表負責吞嚥的肌肉功能受限,強灌入的食物,可能流入氣管,增加嗆咳機率,也可能增加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最終引發全身細菌感染,敗血致死。長期營養攝取不良可能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更加重感染機率,增加死亡風險。因此必須在醫療評估建議下,經由管灌服藥及飲食來改善。 目前沒有其它飲食方式,協助吞嚥困難的巴友恢復正常飲食,最佳的方式是從早期開始語言訓練與復健,避免吞嚥困難的發生。如果吞嚥困難已無可避免,胃造口或是鼻胃管餵食能改善營養不良的風險,提升生活品質。 胃造口或是鼻胃管,也可改善巴友服藥困難的情形,降低因藥物作用不足引發的動作障礙。另外有些巴友吞嚥困難可能與藥物服用遵囑性相關,如果能定時服藥,將有助改善吞嚥困難。 不過,多數巴友或是家屬一聽到胃造口或是鼻胃管就會擔心會疼痛,甚至誤以為是手術或急救的氣管內插管。其實鼻胃管的管徑小於一般小吸管大小,鼻胃管從鼻子放進去,大約1個月後更換1次,現在的材質都有考慮到柔軟度,當然不能稱得上舒服,但至少能降低異物感。 胃造口則是需要開刀,在腹部開1個小洞口,幫助液體食物經由管子直接導入胃中,相較於鼻胃管,更有生活品質,但需要照顧傷口。至於要不要插鼻胃管或是胃造口,決定權仍在巴友以及家屬的手中,可評估風險及可行性後,再與醫師一起討論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