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30 醫聲.醫聲要聞
搜尋
臨床實驗
共找到
246
筆 文章
-
-
2023-04-23 醫療.消化系統
吃益生菌改善便祕卻沒比較順,問題出在哪?醫曝何時吃比較好
【本文重點】便秘是現代人生活中常見問題,益生菌能改善便秘,但要確保益生菌產生短鏈脂肪酸之能力夠,或菌量充足,才能發揮效果。建議採用具有耐酸能力的益生菌,或加入耐酸保護膜的產品,以確保抵達腸道。天然食物如優酪乳、優格、泡菜等也含有益生菌,可增加腸道益生菌。嚴重便秘時,需改善飲食生活習慣及運動,若無改善,可考慮藥物協助。--by ChatGPT便祕是現代人生活中常見的困擾,市售標榜解決便祕的藥物與益生菌相當多,特別是很多人怕吃藥,會以益生菌來改善便祕問題。但到底要怎麼吃,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讓胃腸科醫師為你解答。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也是胃腸肝膽科醫師許秉毅表示,便祕是胃腸科門診常見的毛病,在普羅大眾的盛行率是17%,也就是說每六個人就有一個有便祕問題。便祕好發於女性及年長者,在老年人口中1/4的男性和1/3的女性經常為便祕所苦。而常見有關於益生菌的問題,解答如下。Q:許多人吃益生菌改善腸道,卻沒有比較順暢,問題出在哪?某些益生菌可以改善便祕,是因為它們可以釋放短鏈脂肪酸到腸道裡,短鏈脂肪酸具有刺激腸道蠕動的作用,因此可以改善便祕。也有許多人花了很多錢吃益生菌,排便也沒比較順暢,這是因為所吃的益生菌「產生短鏈脂肪酸之能力不足」或「菌量太少」,使治療效果不彰。Q:何謂益生元?哪些食物富含益生元?「益生元」是指能夠促進益生菌生長的物質,簡單來說就是益生菌的食物。能夠促進人體益生菌生長的益生元主要是膳食纖維和寡糖(如果寡糖和菊糖),許多食物富含益生元,如蔬菜(花椰菜、地瓜葉、高麗菜、胡蘿蔔、蘆筍)、水果(香蕉、芭樂、蘋果、木瓜、橘子)、全榖根莖類食物(糙米、燕麥、藜麥、玉米、薏仁、山藥、馬鈴薯、地瓜)及豆類(黃豆、毛豆)。胃酸會殺死益生菌,怎樣吃才能讓益生菌抵達腸道?想要讓益生菌不被胃酸破壞、順利抵達腸道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方法是:吃「具有耐酸能力的益生菌」;第二個方法是:有些產品會在益生菌外表包上「耐酸保護膜」,使益生菌得以順利通過胃部,在進入腸道之後,才被釋放出來,發揮功能。Q:如何挑選益生菌?什麼時間吃比較好?挑選益生菌把握以下原則:1.益生菌具有臨床實驗證實其改善問題的效果。2.益生菌製品必須可以通過胃酸的考驗,讓益生菌不會在胃裡就被胃酸破壞殆盡。3.益生菌的菌數必須充足。一般而言,選擇較大的廠牌出產的益生菌製品可能比較有保障,如果品質有什麼問題,也較有機會獲得賠償。益生菌百百種,具有不同生長特質。有些菌種在飯前30分鐘吃,於人體腸道的存活率較高;有些菌種如果跟著燕麥或低脂牛奶一起吃,存活率比較高;也有某些菌種飯前、飯中、飯後吃,存活率相同。所以各種益生菌的最佳攝取時機不盡相同,基本上益生菌製造商有義務作好臨床測試,並標註於包裝上,讓消費了解該益生菌最好飯前、飯中還是飯後吃。Q:哪些天然食物含有益生菌?許多食物含有益生菌,如優酪乳、優格、乳酪、納豆、泡菜、味噌、康普茶,可以經由攝取這些食物,增加腸道的益生菌。另外,經由吃新鮮的蔬果取得「益生元」,來養腸道好菌,也是一個非常簡單而有效增加腸道益生菌的好方法。Q:便祕嚴重不得已需要藥物協助時,建議怎麼做?有嚴重便祕問題的病人要注意每天至少需吃7份以上的蔬果,增加腸道的膳食纖維,促進排便;另外,每天至少要喝2000c.c.以上的水,來濕潤糞便;同時,要多運動,以促進腸道蠕動。如果經由飲食生活習慣的改善仍無法改善便祕時,可以考慮使用軟便劑、瀉劑或浣腸劑來解決問題。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4-22 醫聲.罕見疾病
香港線上取經!龐貝氏症二代藥納保,病友齊聚罕病家園
換上全新的淡紫色會服,4月15日有些陰雨,34個龐貝氏症家庭不畏風雨齊聚新竹罕見家園,這天是罕見疾病「龐貝氏症日」,更是龐貝氏症第二代治療納入健保給付的元年。不僅有香港龐貝病友線上取經,18歲病友的馬小弟勇敢地緩步走向舞台,與大家述說換藥一年的心得,而他所踏出的每一步象徵著第二代治療帶來的成果,激勵著台下的病友們。 二代龐貝氏症新藥分享,香港線上取經馬小弟是晚發型龐貝氏症患者,他在11、12歲時發現體能越發下降,身邊同儕1600公尺賽跑只要8分鐘,自己得花上20多分鐘,輾轉各門診到了台北榮總才確診。在第一代治療的幫助下,體力、精神狀況等逐漸好轉,但治療逐漸到了平原期,透過計畫在一年前改為第二代治療後,明顯感受到上課不易嗜睡,進入發育期的他,身高和體重也有顯著抽高變重,笑說「疫情期間在家,用廢紙投垃圾桶,也跳得更高了!」去年10月剛開幕的罕見家園,台灣龐貝氏症病友協會首次在此舉辦年度聚會,協會邀請龐貝家庭、醫師等蓋下手印,象徵大手牽小手團結一心,並準備各項闖關與導覽活動,向病童們介紹認識這座屬於他們的城堡。活動除了有醫師們針對第二代治療的介紹外,香港黏多醣症暨罕有遺傳病互助小組(HKMPS)也線上與會,盼將台灣經驗帶回家鄉。台灣龐貝氏症協會理事長鄧慧娟分享,升上高一的兒子在計畫之下接觸新藥五年的歷程,肌肉耐力程度提升,檢驗數值也有進步,學業、體能都沒有問題,「這對照顧者來說,他們能獨立完成各項任務,其實就減少了各方面的協助。」使用新藥生理數值穩定,肌肉適當維持訓練第二代治療自今年4月起納入健保後,龐貝氏症患者終於盼見治療有更好療效。擔任第二代治療臨床實驗計畫主持人、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暨小兒部主治醫師簡穎秀說,藥物要被體內細胞吸收,非常仰賴M6P受體蛋白(甘露糖-6-磷酸),才能作用分解肝醣,新藥與第一代藥物原理相同,只是加入較多M6P,「原本一顆藥只有一個M6P,像是一隻手去抓,但新藥增加15個M6P,抓得能力更好,被細胞吸收能力更好。」龐貝氏症患者會以尿液中的葡萄糖四醣數值為監測指標,數值低代表有效分解肝醣,她指出,針對晚發型患者進行二代治療臨床試驗的結果,該項數值確實降近54%,而一代治療只能降10%;另一項指標為肌肉損傷狀況的CK數值(肌酸激酶),平均數值下降近40%,一代治療則是14%,連心肺功能也有十足進步。至於嬰兒型的龐貝氏症患者,最為擔心心臟肥大問題,簡穎秀指出,觀察二代治療二年後,患者的心臟沒有惡化;同樣,在葡萄糖四醣及CK數值有下降,心肺運動功能也有上升。不過簡穎秀提醒,用藥治療每個人有差,也關乎平時的肌肉復健和訓練。由於龐貝氏症患者的肌肉沒有良好再生力,更需要透過復健維持,以全人照護作為目標。目前生醫界持續推展新的治療方式,「病友要維持身體健康才會有使用新藥的機會,未來治療上還有許多值得努力及期待的地方。」留意病童身心靈,面對疾病醫護一起學習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任楊佳鳳點出了龐貝氏症治療上仍待進展的問題,舉凡上呼吸道塌陷、臉部肌肉無力而被拉長,特別是口咽顎問題影響發音含糊外,當躺著熟睡時,舌頭肌肉缺乏張力向下墜,因此合併了睡眠呼吸中止症。另外,目前治療無法有效穿透中樞神經,造成認知功能問題,都是期盼能突破改善。陪著許多嬰兒型患者一路走來的楊佳鳳,注意到孩子們出現心理層面問題,她說,受到病情影響,外觀難免會和同學們外觀有些差異,可能遭同儕霸凌、異樣眼光或自我心理的厭惡感,這都是藥物治療之外,需要細心留意的面向。第二代治療的問世,對第一代治療效果有限的患者來說,是場及時雨。楊佳鳳說,有三位患者在恩慈療法下使用二代治療,感受到換藥後帶來的差異,其中一位正是馬小弟。馬小弟轉換二代治療後觀察追蹤1年來,他的上下床動作變得更為流暢。「維持最好的肌肉功能到最好的治療出現。」她鼓勵著病友,平時訓練各項肌肉時,要切記適當就好不要過度使用,累了就休息,同時,提醒家長們,幼兒在成長時的身高體重變化,若沒有按照寶寶手冊中的數值成長,甚至是倒退,更需要當心。「過去嬰兒型龐貝氏症的幼兒死亡率是百分之百,」身為第一線醫師的她形容,二代治療如同多了一樣武器,不必像以前治療完只能束手無策看著患者。她鼓勵病友們對新藥要抱持著正向思考,「心情輕鬆、態度積極」去面對這項疾病。新舊用藥疑難雜症,醫師來解答新舊治療轉換之際,病友及家屬難免會有各項疑問,與會中也向醫師們逐一拋出,HKMPS一位成員詢問,曾有病友使用第一代治療時產生抗藥抗體,擔心轉換成新藥是否會延續?簡穎秀表示,一旦出現抗藥抗體,必須要先行以免疫調節處理;楊佳鳳說,抗藥抗體需小心處理並控制在一定範圍之下,否則患者用藥後不見成效也浪費了藥物。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出席活動,她道出了新藥納保的跌跌撞撞,好不容易走上正軌,在充滿希望的座談中,她也透露,研發龐貝氏症一代治療的中研院士陳垣崇因病休養,現場的病友們錄了影片、寫下卡片,期盼早日康復再陪著龐貝氏症孩子們一起成長。MAT-TW-2300467-1.0-04/2023
-
2023-01-08 失智.大腦健康
美FDA批准阿茲海默症新藥 專家曝適用於哪些人身上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本月6日批准一款阿茲海默症的新藥「Leqembi」,在1年半的臨床試驗中延緩衰退達27%,一年治療費用約為2萬6500美元。專家表示,此款藥適用於輕度患者身上,若病況已來到中度,恐怕效果相當有限。「Leqembi」由美國百健(Biogen)與日本衛采(Eisai)藥廠共同研發,是全球第一款經臨床實驗證明,可針對阿茲海默症的生物特性,降低類澱粉蛋白沉澱,並減緩記憶力和思維衰退的藥物。第三期臨床試驗中共1795名患者,投入藥物一年半的時間,延緩了27%的記憶力、思維衰退症狀。台北榮總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表示,目前在阿茲海默症的治療上,已和過往的目標不太一樣,現在鼓勵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將病程停留在輕度的時間延長。「過去投入藥物治療時,病患多已退化到較為嚴重的情況。」王培寧說,近期問世的新藥,已漸漸開始針對有部分自主生活能力的族群,此次的新藥也是能夠減緩失能速度,這對患者的生活品質,以及照顧者的照護壓力來說,都是相當大的改善。王培寧也說,「Leqembi」的主要機轉,即為移除大腦中不正常的澱粉,以延緩病程的發展,前兩年也有一款新藥問世,但價格是這款藥的兩倍。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新藥適用於輕度的病患,若為中重度病患就不太建議使用。不過,「Leqembi」每月需注射兩次,可能出現腦腫脹等副作用。王培寧也說,目前臨床上許多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都有腦腫脹的副作用,但也有大部分病患無症狀,但從國外的案例來看,確實已有幾例死亡個案,懷疑與腦腫脹有關。目前美國醫療保險(Medicare)計畫也正在研擬是否給付這款新藥,美國FDA也正在確認新藥藥效。王培寧則說,通常一款新藥要進入台灣,要先待藥商於全世界分批投入人體試驗後,並經過我國食藥署審查,最快預計明年,甚至後年才正式投入使用,但「健保是否給付」,也還是一項難題。
-
2022-11-28 焦點.用藥停看聽
參加臨床試驗皆是白老鼠?若吃到沒療效的藥或安慰劑該怎麼辦
隨著科技的進步,藥物的研發及療程的規劃革新也變得更加快速,各種「傳統」療法、「新型」療法、「輔助」療法、「另類」療法也像雨後春筍般冒出。不過這些療法,是否真的對於疾病有功效呢?退一步說,是否至少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相信無論是病友自行就診或陪家人回診時,或多或少都聽過「臨床試驗」四個字吧!臨床試驗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回答上述兩個問題,能通過臨床試驗的藥物,基本上至少都在「安全性」與「療效」兩點經過嚴格的審查,這篇文章則會針對這個主題,進行更深入的介紹。首先,我們來簡單介紹藥物的研發程序,以及臨床試驗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一個藥物的最一開始,通常會由醫學院、醫學中心、藥廠等研究機構提出雛形,這時怎麼吃、吃多少、要吃多久暫時還不在考慮範圍內,研究者更在乎的是,藥物成分發揮效用的原理,成分影響體內訊息傳導的路徑,跟其他同療效成分相比的差異,這些成分的代謝方式與體內殘留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的答案,也不會馬上就想從人身上得到,而是會先透過動物實驗來評估。舉例來說,某個成分進入實驗老鼠體內後,每隻都在三個小時內立即死亡,不管我們自認對這成份背後的機制如何的熟悉,恐怕都有許多調整的空間。直到安全性、副作用、毒性、藥效、穩定性等特性都確認之後,才會被申請成為試驗用新藥(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IND),進行下一步的臨床試驗,及臨床試驗通過後的專利申請、量化生產等程序。接著來聊聊臨床試驗的設計方式吧!設計與審查由誰負責?他們足夠代表我們病友的權益嗎?負責審查的機構大致可以分成兩種,人體試驗委員會(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IRB)與各國的食藥署(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前者會由地方衛生局或是醫院負責籌組,由律師、病友等「非醫藥相關」的人士組成,主旨在探討一切與醫療倫理相關的議題,包含收集資料的方法、研究對象的挑選、預計效益及成本等等,通過審查才能正式進行收案及藥物的測試。後者則是政府機關的一部分,在台灣隸屬於衛生福利部,負責生產及進口藥品、疫苗、生物醫藥製劑等,對其進行監督管理。特別在藥物管理方面,食藥署會負責建立審查制度並進行審查,並在以安全為前提之下,盡量簡化流程,為國民把關藥物安全。進入臨床試驗之後,大致可以分成四期,以下分期詳述。第一期的目的是「確認安全性」,先不求有功效,至少不能有壞處。在抗癌藥物研發的情況中,尤其會優先從用過所有治療選項,已經無計可施的末期病患當中詢問意願。醫師及藥商會告知病友可能的利益及風險,確定對象的意願、並知情同意之後,從低劑量開始慢慢給予至高劑量,密切觀察病人的狀況。從這樣的程序來評估人體所能接受的最大及安全劑量,並觀察是否有不良反應產生。收集完第一期臨床試驗的數據、整理成報告,審核通過後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此期的目的則是「確認有效性」,確定沒有壞處之後,當然要進一步確定此藥物有好處。這期會徵求30-100位受試者,藉由比較「服用此藥物的組別」與」「未服用此藥物的對照組」是否在疾病治療的效果上有顯著差異,來決定此藥物是否真的有療效。根據2010年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期刊的統計,僅34%的藥物能夠通過這個階段,是研發過程當中失敗率最高的。到了第三期,通過的條件變得更加嚴苛,不只要顯著的比未服用藥物者有療效,還要顯著的比同款藥物或是治療相同疾病的其他藥物好,來了解這個藥物是不是具有量化生產的效益。不過,當一個藥物效果超群,而且臨床上有相當迫切的需求時,也有機會在做完第二期臨床試驗之後,跳過第三期臨床試驗,直接上市開始使用,資料後續再補齊即可,比如許多防止COVID-19傳染的疫苗,就是透過這樣的模式,在短短一兩年內,快速研發、進行臨床實驗、上市,防治了嚴重傳染病的蔓延。最後則是第四期臨床試驗,又稱之為上市後研究期,會在藥物上市之後持續追蹤使用的病患,觀察是否有嚴重不良事件(severe adverse event, SAE)的產生,以及若為需要長期使用的藥物,是否會在時間尺度拉長的狀況下,出現原本沒觀察到的副作用。介紹完臨床試驗的過程,各位讀者對臨床試驗更認識了嗎?接著我們來了解看看參與臨床試驗的利弊得失吧!益處包含可以增加治療機會,對於某些目前無法有效治療的疾病,參與臨床試驗或許是唯一的希望所在。另外,臨床試驗通常會有經費補助,因此經濟能力較無法負擔的病患,也能藉此獲得低廉而優質的藥物治療。風險則包含參與雙盲試驗會遇到的狀況,雙盲試驗指的是醫生在分配藥物給病人時,醫生不知道病人吃的是藥物或安慰劑(對照組),同時病人也不會知道自己吃的是不是試驗藥物。因此若被分到對照組,病情可能不會有改善。不過現在相當多臨床試驗已經開放跨組治療,也就是試驗過程中,如果發現沒有療效,就會適時給予確定有效的藥物、換到試驗藥物組別,以免病患個人的治療時機受到延誤。除此以外,加入不同期別的實驗,比較用的對照組不同,也會影響到檢驗的項目與頻率,對於生活的影響程度如何?這些都是決定參與臨床試驗之前,病患必須考慮過,並與醫生一起討論的事項。最後澄清一些網路常見謠言,其實參與臨床試驗並不會「成為實驗的白老鼠」;相反的,每個臨床試驗都經過相當嚴謹的設計,確保沒有醫療倫理問題,病患的安全也時時受到嚴密觀察,如此才能通過審查、開始收案。如果成功的話,無論對醫師或是病人及其家屬,無疑都是件好消息,一方面可以增加治療選擇、未來也能造福不幸罹同樣疾患的病友。而失敗頂多是沒有效用,很少有增加副作用或是使病情惡化的案例發生。即使是第一期試驗,也多半是嘗試過所有治療選項依舊無效的病人,更不會有「成為白老鼠」的疑慮。在精準醫療的時代,每種基因突變或異常的蛋白質表現,幾乎都可以設計特定的藥物對應,然而這些藥物要成功上市、使用,必須經過證據力足夠的臨床試驗。因此如果您符合資格,也嘗試過許多種治療選項,依舊不盡如意,或是無力負擔昂貴的自費藥物時,可以與主治醫師討論看看加入臨床試驗,給這些藥物與自己一個機會哦!參考資料:1. DiMasi JA, Feldman L, Seckler A, Wilson A. Trends in risks associated with new drug development: success rates for investigational drugs. Clin Pharmacol Ther. 2010 Mar;87(3):272-7. doi: 10.1038/clpt.2009.295. Epub 2010 Feb 3. PMID: 20130567.【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吳教恩醫師】參加臨床試驗都是白老鼠?醫闢謠:人體試驗均經嚴格審查】
-
2022-11-24 焦點.健康知識+
塗抹就可治百病的台灣之光?教授告訴你實際研究數據真相
讀者Renie前天(2022-11-21)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想問一下教授對這個產品的看法,從皮膚吸收,效果如何?完成美國FDA第二期人體臨床實驗。可以找得到資料嗎?」該產品的廣告:你有聽過CORELGF嗎?你知道這是最近最夯的塗抹喚醒保養品嗎?純天然植物萃取;在17個國家有多張發明專利。由台灣藥廠自主研發,得到國家品牌玉山獎;亞洲醫美金像獎;國家創新獎。完成17項毒理安全測試/完成美國FDA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全球首款純植物性;美國FDA申請三期人體臨床/藥廠清真規格/自體喚醒機制,塗抹後自體產生間質幹細胞,逆轉青春活化細胞,17個國家20多張發明專利。只需塗抹就能達到類似PRP增生療法的效果。血小板生長因子[PDGF]大量增生,同時達到:退化性關節的保養與維護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情緒改善;失眠改善…等褥瘡傷口/皮膚問題/醫美術後保養……等預防肺部纖維化/預防人體免疫風暴外敷塗抹改善飛蚊症/乾眼症……等台灣之光獨步全球唯一NO.1生技界的台積電我用CORELGF做搜索,有搜到此產品的廣告,但卻搜不到任何科學資訊。後來我用這家公司的英文名做搜索,結果搜到一項在美國臨床研究網站(ClinicalTrials.gov)註冊的研究A Study to Evaluat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AC in Patient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or Vascular Dementia(一項評估 BAC 在阿茲海默病或血管性癡呆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的研究)。這項研究是在2016年12月到2018年11月在下列這8個美國的研究機構進行:(1) Clinical Research Consortium, Tempe, Arizona, (2) Woodl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Group, Little Rock, Arkansas, (3) Pacific Research Network, San Diego, California, (4) NeuroTrials Research, Inc, Atlanta, Georgia, (5) The Cognitive and Research Center of NJ, Springfield, New Jersey, (6) SPRI, Brooklyn, New York, (7) Wake Research Associates, Raleigh, North Carolina, (8) Neurology Diagnostics, Inc, Dayton, Ohio.調查的產品 BAC 是一種由來自大豆提取物的多聚醣複合物 (MGC) 組成,旨在減少阿茲海默病和血管性癡呆中的神經炎症。使用的方法是將BAC塗抹在鼻外、頭皮、及頸部,每日2次,每日30克。在12週的治療期間,患者可以繼續接受常規用於阿茲海默病或血管性癡呆的藥物或治療,但本研究禁止的藥物或治療除外。治療組有60人,其中43人完成療程。在沒完成療程的17人中,1人是由於出現不良反應,12人是自動退出,4人是違反研究規則。(註:可是,第12週的數據分析是根據44人。請往下看)安慰劑組有20人,其中16人完成療程。在沒完成療程的4人中,3人是自動退出,1人是違反研究規則。治療終點(第12週)數據分析(認知、功能和行為的可檢測變化的全方位測量)的結果:治療組有44 人,其中1人(2.3%)改善非常多(Very much improved),1人(2.3%)改善很多(Much improved),2人(4.5%)些微改善(Minimal improved),33人(75%)沒改變(No change),5人(11.4%)些微較差(Minimal worsening),2人(4.5%)中度較差(Moderate worsening)。安慰劑組有16人,其中0人(0%)改善非常多(Very much improved),2人(12.5%)改善很多(Much improved),0人(0%)些微改善(Minimal improved),11人(68.8%)沒改變(No change),3人(18.8%)些微較差(Minimal worsening),0人(0%)中度較差(Moderate worsening)。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大於九成的患者在使用BAC塗抹治療後,症狀沒有改善,或變得更差。原文:塗抹就可治百病的台灣之光
-
2022-11-18 醫聲.醫聲要聞
2022世界抗生素認知周/促抗生素多樣性 健保參考國際核價
面對感染病患的臨床需求,以及抗生素抗藥性管控的拉鋸,健保署透過鼓勵與管制措施雙管齊下,以維持國內抗生素藥物多樣性。此外,為鼓勵抗生素新藥研發,改採參考國際藥價進行核價,不再以療程劑量比例法。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過去新抗生素會參考舊抗生素價格核價,但抗生素屬於老藥,過專利期後,價格偏低,若新藥核價再依此為基準,將無法反映新藥價值,也不利研發,故現改參考國際藥價進行核價。「我們希望讓國內研發的藥品更具競爭力,能在國內、外取得好價錢」。李伯璋補充,經過初步計算後,若該藥在國內進行一定規模的臨床實驗,並進行藥物經濟學研究,最高可加算百分之十的健保核價;如果比核價參考品的療效更好、安全性高、更方便、研發兒童製劑,最高可加算百分之十五的健保核價。另一方面,如何留住既有抗生素也是考驗。第一個被發現的抗生素盤尼西林,因廣泛使用而產生抗藥性,加上不堪健保價格連年調降,成本不敷進口,早已悄悄地退出台灣,凸顯出國內鼓勵抗生素多樣性的層層困境。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連恆榮指出,對於具不可替代性,但因匯率或成本變動而不敷成本,影響民眾權益的抗生素,衛福部有對應的藥價調升機制,廠商可依支付標準第三十五條,提出調高健保支付價格建議,並進入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擬訂會議討論。健保調整已給付藥品的價格時,除了參考市場交易價格,亦會考量藥品合理成本,保留一定比例不予調整,並給予下限價格和整體調幅的保障,確保民眾用藥品質及合理定價。在管制部分,根據品質監測結果趨勢,二○一七到二○二一年的門診抗生素使用率,從百分之十點○三下降至百分之九點五二,其中常用抗生素喹諾酮及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於基層診所的使用率,也由百分之○點八二下降至百分之○點五八,顯示整體門診抗生素使用獲得良好控制。在手術過程中不容易遭到感染的單純疝氣、甲狀腺手術、乳房切除手術等,原則上免用抗生素,但是近兩年此類清淨手術術後使用抗生素,超過三天的比率上升不少,李伯璋認為,因疫情導致非急迫性清淨手術案件減少,急迫性清淨手術案例比例就顯得上升。目前給付規定需使用第一線抗生素七十二小時,臨床感染醫師們呼籲,抗生素降階使用可減緩抗藥性,當病患發生感染會先投予廣效抗生素,檢測出對應細菌時,再改用窄效抗生素,並將多重用藥改為單一藥物。李伯璋認為,合理使用是控管抗藥性的關鍵,相關醫學會應整理共識,儘快提出治療指引,以利後續討論。
-
2022-11-18 醫聲.醫聲要聞
專題|超級細菌逼近 臨床缺抗生素彈藥 醫療支出年增10億元
免疫負債上門,好發於秋冬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大爆發,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暨台大感染症醫學會前理事長黃立民表示,新冠防疫措施鬆綁後,沒有受過免疫訓練的兒童們感染病例暴增,小病患擠在急診,門診肺炎的病患也住不進醫院,病房都已爆滿。繼發性感染也在蠢蠢欲動,突顯出長期以來抗生素選項的貧乏,增加治療難度。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每年11月18日到24日為世界抗生素認知宣傳周(World Antibiotic Awareness Week,WAAW)強調謹慎對待抗生素,呼籲展開跨部門合作,包含加強衛生設施、農場和食品行業相關場所的感染預防和控制;確保清潔飲用水、環境衛生及個人衛生以及疫苗的可及性;在食品和農業生產中推行最佳作法;盡量減少污染,確保妥善管理廢棄物和環境衛生。呼應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個國家應有各自的抗生素使用監測系統,國家衛生研究院自1998年建立台灣微生物抗藥性監測計畫(TSAR),國衛院感染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郭書辰表示,根據長年追蹤發現,國內抗藥性細菌比例趨勢明顯上升,導致每年醫療支出增加10億元,增加5萬住院人日,死亡率也提高1.66倍。鮑氏不動桿菌抗藥性達九成 幾乎無藥可用郭書辰指出,目前最令醫界頭痛的細菌,是引發菌血症、泌尿道及皮膚感染的鮑氏不動桿菌,對後線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的抗藥性已近九成,臨床上可使用的藥物寥寥無幾,嚴重影響病人預後。造成傷口感染、肺炎或骨髓炎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則對甲氧苯青黴素有五成的抗藥性,其餘還有腸球菌、綠膿桿菌、腸桿菌科等棘手細菌,造成臨床極大壓力。抗生素是對付細菌感染最有效的武器,幾乎不可避免產生抗藥性,若病人感染具全抗藥性細菌,恐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黃立民曾接治一名奮力抗癌的病童,因中央靜脈導管切口反覆感染,「皮膚上好殺的細菌都殺光了,留下最難對付的全抗細菌。」臨床上完全無抗生素可用,只能從一天注射四次抗生素,變成24小時打點滴,以維持體內抗生素濃度,奮鬥了數周後,病童最終仍因敗血症過世。抗藥性前哨戰:避免感染、慎用抗生素疾管署長周志浩說,抗藥性問題首重避免感染,導致細菌在人體突變產生抗藥性,最好的方法是做好防護措施,經歷過SARS、新冠疫情後,民眾勤洗手、接種疫苗、戴口罩的比例上升,有效減少微生物感染。醫院因多人聚集、病人身體弱,容易成為細菌繁殖、變種的溫床,郭書辰說,經過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洗禮,國內十分重視感染管制,不僅遵循疾管署訂定的品質指標,各醫療院所也增加感染科醫師。若因預防或治療細菌感染,也須妥善使用抗生素。周志浩說,很多醫院規定處方某些抗生素時,須經感染科醫師評估,確保使用的必須性及正確性,「若不能對症下藥,容易培養出抗藥性細菌。」他以結核病為例,指出若抗生素處方不當,或病人沒有服用確實,將產生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治療時間從6個月延長至2年,花費也從11萬增加到200萬,「個人和社會都要付出很沈重的代價。」健保署長李伯璋也表示,為避免醫師重複開立抗生素,健保署先以雲端藥歷共享機制、診間重複處方提示,方便醫師掌握病患用藥史,開藥後,健保署藉由大數據定期監測處方箋內容,精準審查不符規定的異常案件,讓抗生素使用回歸合理範圍。疾管署將推感控認證 醫籲加收感控成本目前給付規定需使用第一線抗生素72小時,使臨床感染醫師們呼籲,抗生素降階使用可以減緩抗藥性發生,當病患發生感染會先投予廣效抗生素,檢測出對應細菌時,再改用窄效抗生素,並將多重用藥改為單一藥物。李伯璋則認為,合理使用是控管抗藥性的關鍵,相關醫學會應整理共識,儘快提出治療指引,以利後續討論。有鑒於每個醫院感染控制水準不一,周志浩表示,疾管署實施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卓越計畫,透過母雞帶小雞的概念,由醫學中心建立制度典範,邀請中小型醫療院所參加訓練、輔導及稽核,藉此提升感染管制與抗生素抗藥性管理品質。他也透露,疾管署正考慮對於感染控制和抗生素管理良好的醫療院所給予認證,不僅鼓勵醫療院所,亦讓民眾知曉在哪間醫療院所感染到抗藥性細菌的機會低,選擇時更放心。感染管控成本是由醫院吸收,縱然感染科醫師在疫情期間大力協助防疫,感染科卻是前景黯淡,今年全國竟只有二十名醫學生選擇感染科。黃立民建議,比照韓國對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病患加收感染管控成本,「每人只加收十幾二十元,對整個醫院感染管控會有大幫助。」對決超級細菌 抗生素球路要多變台灣輝瑞總裁葉素秋提到抗藥性議題格外感慨,「我的爸爸就是因為多重抗藥性而辭世。」她以棒球比喻細菌與抗生素的對抗,她說,抗生素對付細菌的球路若沒有任何變化,球路將被細菌摸透,因此解決抗藥性的問題,變化多端的球路是必須的,彰顯抗生素多樣性的必要。根據統計,1950年代是抗生素研發的黃金年代,共有9種新機制抗生素問世,但1987年後,新藥運作機制與老藥大同小異,進入千禧年連改良老藥也沒有,導致細菌快速跟上改良速度,「現在抗生素使用一年就會出現抗藥性,10年後大部分抗生素效果明顯衰退。」近幾年,美國核可的9種抗生素,台灣僅引進其中2種,影響細菌性肺炎、成人複雜性腹腔內感染、囊狀纖維化等感染的治療。郭書辰分析,細菌感染不似高血壓、糖尿病終身使用同一種藥,須不斷換新藥,也不比癌症、免疫使用藥物人數多且久,加上抗生素的研發耗時又花錢,臨床用藥時間卻僅一到二周,新藥上市也會保留其作為後線使用,待專利期一過,學名藥上市競爭,因抗生素藥物的特殊生態,將導致藥廠不願研發新藥,逐漸造成抗生素新藥貧乏。不堪舊藥賠本賣 藥廠退出台灣市場另一方面,如何留住既有抗生素也是考驗。第一個被發現的抗生素盤尼西林,因廣泛使用而產生抗藥性,臨床僅剩治療梅毒的價值,再加上不堪健保價格連年調降,成本不敷進口,早已悄悄地退出台灣市場。1940年世界第一種抗生素便是輝瑞所研製,從研發到量產,幫助所有人都能使用,葉素秋說,輝瑞藥廠秉持使命至今,從未放棄研發抗生素。因抗生素研製的「無利可圖」,全世界的大型藥廠紛紛退出抗生素市場,突顯出鼓勵抗生素多樣性的層層困境。「藥廠再不採取行動,未來將無藥可醫。」葉素秋說,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調查,1960年至2000年間,足足40年沒有任何新型抗生素問世;投入抗生素研發的藥廠,從1990年代的18家到2016年僅剩6家,少了三分之二。葉素秋說,抗生素必須要維持多樣性,才能幫助臨床醫師有多種武器可使用,故輝瑞積極「保住」15種生產的抗生素於台灣市場,「只要工廠願意供貨,就算在台灣賠錢,輝瑞也會保住抗生素的數目,因為這些藥物至少能拯救100多萬人的性命。」保障抗生素價格 新、舊藥缺一不可抗生素舊藥會逐年降低健保給付,黃立民認為,舊有抗生素應該保證價格,「不要砍太狠」,否則在管銷成本壓力下,藥廠不願在台灣上市,國內的抗生素藥物選項將越來越少。為了保持球路變化,葉素秋也指出,新抗生素好用,舊抗生素有最多的臨床經驗,「武器愈多,勝算愈大。」期望藉由新藥、舊藥輪番上陣,有效控制抗藥性。由於抗生素濫用將大幅增加抗藥性發生機率,葉素秋說,輝瑞除了持續研發抗生素外,也推廣抗生素的正確使用,繼續與相關醫學會合作,十二年間幫忙訓練三千多位醫師,推廣對抗藥性的認知。 鼓勵抗生素多樣性 健保參考國際核價面對感染病患的臨床需求,以及抗生素抗藥性管控的拉鋸,健保署透過鼓勵與管制措施雙管齊下,以維持國內抗生素藥物多樣性。李伯璋表示,過去新抗生素會參考舊抗生素價格,也就是以療程劑量比例法進行核價,但抗生素屬於老藥,過了專利期後,價格偏低,若新藥核價再依此為基準,將無法反應新藥價值,也不利新藥研發,故現在改參考國際藥價進行核價。「我們希望讓國內研發的藥品更具競爭力,能在國內、外取得好價錢。」李伯璋補充,經過初步計算後,若該藥在國內進行一定規模的臨床實驗,並進行藥物經濟學研究,最高可加算百分之十的健保核價;如果比核價參考品的療效更好、安全性高、更方便、研發兒童製劑,最高可加算百分之十五的健保核價。憂步上盤尼西林後塵 2策略留舊藥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連恆榮指出,對於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因匯率或成本變動而不敷成本,影響民眾用藥權益的抗生素,衛福部有對應的藥價調升機制,廠商可以依照支付標準第三十五條,提出調高健保支付價格的建議,並進入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擬訂會議討論。健保在調整已給付藥品的價格時,除了參考市場交易價格,亦會考量藥品的合理成本,保留一定比例不予調整,並且給予下限價格和整體調幅的保障,以確保民眾用藥品質及合理定價。跨部門合作 監測醫療、畜牧、食品抗藥性除了醫療用抗生素,畜牧用抗生素也是世界衛生組織關注的焦點之一。周志浩說,有時獸醫、農畜業會使用抗生素治療、預防疾病,或促進動物生長,因此疾管署跟農委會合作,推廣無抗飼養,研發非抗生素之飼料添加物、抗生素代替物質與動物疫苗,並推動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管制動物用抗生素販售量措施。目前國家衛生研究院針對醫院及社區、農委會針對動物、食藥署針對食品進行抗生素與抗藥性監測,「台灣比起其他國家算不錯。」周志浩說明,疾管署要求各醫院回報監測資料,並回饋其在相似等級醫院的排名,也會安排醫院評鑑、感染查核等,時時掌握抗藥性現況。根據健保署品質監測結果趨勢,2017年到2021的門診抗生素使用率,從10.03%下降至9.52%,其中常用抗生素喹諾酮及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於基層診所的使用率,也由0.82%下降至0.58%,顯示整體門診抗生素使用獲得良好控制。在手術過程中不容易遭到感染的單純疝氣、甲狀腺手術、乳房切除手術等,原則上免用抗生素,但是近兩年此類清淨手術術後使用抗生素,超過三天的比例上升不少,李伯璋推測,應該與新冠疫情有關,因疫情導致非急迫性清淨手術案件減少,急迫性清淨手術案例比例就顯得上升。此外,葉素秋表示,全球已是地球村,不只病毒會跨國傳播,細菌也不會只在單一國家發生抗藥性,所以輝瑞二〇〇四年推出的「擎天神即時監測系統」,是這場細菌與人類的保衛戰中的利器。系統名字取自希臘扛宇宙重責的神話人物,其串連全球七十多國大型醫療院所,彙整菌株抗藥性消長情形,若監測到抗藥性趨勢,將能提早示警,讓台灣預先做準備。對於今年抗生素認知宣導週,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展開跨部門合作,周志浩表示,「全球都在面臨抗藥性問題的挑戰,重點是如何落實。」期望能透過醫院、藥局、畜牧業、藥廠各方努力,加速研發新抗生素、減少感染、謹慎使用抗生素、監測抗藥性趨勢,以保障病人安全。
-
2022-11-09 醫療.皮膚
突發燒又長膿疱? 美FDA核准全球首款新藥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患者急性發作有解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 簡稱GPP)是一種罕見且嚴重的乾癬,患者急性發作時全身出現膿疱合併發燒,嚴重者甚至有致命危機,但因治療困難,患者長期以來飽受反覆發作之苦。美國FDA日前批准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旗下的spesolimab藥物,可用於治療成人GPP,這是FDA核准用於GPP症的第一款藥物,為患者帶來曙光。反覆發作 嚴重可能致命GPP是慢性發炎性的皮膚疾病,由於嗜中性白血球(neeutrophil)增多,在皮膚中聚積形成膿疱,造成皮膚出現脫皮、紅斑以及廣泛的無菌膿皰,急性發作時會出現膿疱並合併嚴重全身型反應,包括發燒、發冷、疲勞、嚴重疼痛和灼傷感等。臨床顯示,GPP好發於40至59歲的成人與孩童,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嚴重時可能引發心臟衰竭、腎衰竭及敗血症等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因此必須積極治療。此外,GPP的病程難以掌握,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病人每一至五年會至少因一次以上的發作而住院,住院時間約三到八天,即使經過治療,仍可能不斷發作,或持續存在並出現間歇性發作。但目前全身型膿疱乾癬並沒有很好的藥物可控制,臨床上大多使用傳統藥物做症狀治療,根據病人狀況有不同的選擇。>>認識更多全身型膿疱性乾癬spesolimab切斷致病途徑誘發全身型膿皰性乾癬的原因,部分來自先天性的IL-36RN基因出現突變,也有一些來自後天性的環境因子誘發,包括外傷、感染、藥物等。而關鍵的病理機制,則來自免疫系統中的「介白素IL-36」發炎途徑,患者本身的介白素IL-36細胞激素分泌過多或過度活化,導致全身性發炎反應,引發膿皰性乾癬百靈佳公司表示,靜脈注射型spesolimab是一種單株體藥物,可阻斷介白素IL-36受體過度活化的訊息傳遞途徑,進而無法驅動發炎反應,達到治療作用。該公司於2021年12月提出spesolimab的臨床二期試驗EFFISAYIL數據顯示, spesolimab在為期12周的試驗中達成主要療效指標(primary efficacy endpoint),54%參與試驗的患者使用該藥物後,膿疱明顯改善,更有43%的患者皮膚恢復到接近正常的狀態。EFFISAYIL共招募53名患者進行臨床試驗,多數患者試驗開始時膿皰情形嚴重,生活品質不佳。spesolimab的靜脈注射劑量為900-mg。在EFFISAYIL的整個療程中,藥物效果長,有效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在副作用方面,兩名患者出現藥物疹合併嗜伊紅血症及全身症狀,其他較常見的包括虛弱、疲勞、噁心和頭痛、嘔吐、尿道感染、輸液部位瘀傷等。台灣曾進行恩慈療法 成效不錯這項試驗結果已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百靈佳公司表示,spesolimab是首款美國FDA批准用於成人GPP的療法,目前沒有任何其他類似藥物可以治療GPP患者。包括歐盟在內的多個國家也正進行spesolimab的新藥申請審查。spesolimab之前曾獲我國食藥署核准在長庚、成大和台大醫院等醫學中心進行恩慈療法,從臨床實驗的數據來看,病人使用後,膿疱確實在短時間內獲得緩解。尤其一些正值青壯年的病人,使用後不久即重拾正常生活,回歸職場,工作和家庭都有如撥雲見日。【GPP治療最新資訊】>>>衛福部健保署已於2024年7月起,將新藥納入暫時性給付>>>延伸閱讀:滿身膿疱 突發高燒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 食藥署核准恩慈療法 急性發作可望有解📢GPP策展頁新上線📢GPP是什麼?我會遇見GPP嗎?遇見GPP會怎麼樣?我想對GPP病友說...👉最完整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大公開別忘了在網頁中的加油站留下一些分享或鼓勵的話!【加入臉書社團】👉 GPP情報站[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慢病好日子創建專屬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空間,是資訊站也是一個安全私密的討論區。📌提供GPP病友關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診斷,治療用藥及生活保養的完整資訊。📌最即時地分享新治療發展訊息,包含管理疾病、減少復發等趨勢時事。更希望病友面對身上的紅斑痕跡、脫皮,加上總是無預警復發的劇痛與高燒,還有再也不想回想的感染致命壓力時,不再感到孤單。
-
2022-10-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維生素D竟是對抗新冠病毒的神奇療方!何美鄉:維持免疫力正常運作,我們缺的不只是D!
西班牙巴塞隆納有一家醫院(Hospital del Mar)把新冠病人分成實驗組(447 人)與對照組(391 人),所有病患除了接受當時醫療體系可以提供的最適當療法之外,實驗組還多添加了一個口服療方【註】。之後,院方持續追蹤病人的身體狀況30 天,結果顯示(單變項分析),對照組有20.9% 需要住進加護病房,實驗組只有4.5%,死亡率則是15.9% 與4.7% 之別。以多變項分析來看,在年齡、性別、入院時血液中的維生素D、其他疾病等變因受到控制之下,醫生發現,實驗組需要進加護病房的風險減了87%,風險是對照組的0.13;死亡率減了70%,死亡的風險是對照組的0.30。這是什麼神奇的療方?效果豈不是比瑞德西韋所公布的臨床試驗的結果更好嗎?我們看瑞德西韋最終的臨床實驗效果是:治療組在第29 天的死亡率為11.4%,相對於對照組15.2%,只減低了3.8%。這並不是藥物治療的實驗,此研究實驗組的受試者,只不過是被醫生多添加了維生素D的攝取而已。這些人是經過篩選後,剔除了平時有常規攝取維生素D補劑的人。所以醫生所做的事,不過就是幫這些明顯缺乏維生素D的人補上而已。但維生素D並不是多吃多好,本來就缺乏的人,補上了當然會更好,不缺的自然也就不用補。至於這個實驗如何控制維生素D的劑量呢?以口服的維生素D3 來說,入院第一天醫生就會給532ug,之後在第3、7、15、30 天給266ug,算是短期內高劑量的補給。維生素D如此重要,為何至今仍未列入治療新冠病人的指引?甚至確診病人入院時,都沒有將檢測血液中維生素D的濃度列入常規檢驗項目,以做為治療指引?為什麼?因為醫生們有潔癖,要百分百無誤才能列入醫囑。況且醫師不知道要如何訂定給予營養素的指引。比起藥物臨床試驗的嚴謹度,至今維生素D是沒有足夠嚴格的實驗資料可以引用。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在營養師的建議下,補一補原來就缺乏的營養素,不是應該的嗎?況且可能很有幫助。以台灣人普遍缺乏維生素D的情形來看,約30%國人血液中的維生素D少於30ng/mL(建議的正常值)。若要減低癌症或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有些學者認為維生素D的濃度最好介於50-70 ng/mL,甚至更高可能會更好。在如此缺乏的情況下,由營養師建議補充,是不是可以對我們的健康帶來長遠且正面的影響呢?或者更進一步,把血清營養素檢驗,列為健保給付的常規體檢項目。缺乏者可取得營養師諮詢,如此更具預防功能。維生素D 與你的長期健康息息相關我們對於因為新冠病毒感染而重症、死亡的人,總是會尋找各種理由加以解釋。但從流行病學的角度,找到可被改變的因子、降低國人新冠重症率與致死率,才是重要目標。新冠疫情固然趨緩,但病毒會持續存在。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因為接種過疫苗,或因重複感染而有足夠的免疫力,就算感染新冠病毒,最多就是出現嚴重的上呼吸道症狀。但你有沒有想過,那些無症狀的人與嚴重症狀的人,差異在哪裡?兒童感染都是以無症狀、輕症居多,為什麼?是否重症者與孩童的差別,在於體內尚未老化的免疫力?再想一想,我們總是要先讓免疫力能夠維持正常運作,才有機會讓它不老化或延遲老化。而包括維生素D在內的多種維生素,正是維持免疫力正常運作的重要因子。有什麼理由不正視我們缺乏維生素的事實呢?況且從全國健康營養調查報告來看,我們缺的不只是維生素D!此時,我們必須更徹底地檢討我們的生活模式,尤其是飲食習慣。或許整個社會對於健康生活模式的執行,並不是一個很友善的環境,比如說高纖、低升醣指數的健康食物,需要花時間尋覓,常常一時找不到只好隨便吃。而可口的高糖、高熱量又不健康的食物,卻是滿街都在誘惑你。我們的下一代生來就處在這樣不健康的生活模式中,未來只會更難翻身。而且不要懷疑,所有慢性病的發病年齡都在年輕化,原因正與我們逐漸惡化的生活模式息息相關。在許多營養調查的報告中,其實各年齡層皆呈現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足,為什麼我們只專注於兒童?因為這件事攸關我們大人沒有努力維護「兒童健康權」,他們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就被賦予不健康的生活模式。當然,父母無辜,他們在非故意的狀況下讓小孩吃得營養不足;但公共衛生學界看見了,卻沒有作為,這就非常違反專業良知了。新冠疫情不會是最後一個全球大流行。整體健康環境似乎趨向緩慢沉淪,對人類健康的負面影響就像是溫水煮青蛙,只會一代一代逐漸惡化。在疫情蔓延的過程,我們經歷了親人離世、醫護人員損傷等慘痛經驗,也讓我們因此看見新冠重症的風險共病。而這些其實很多都可以透過行為、生活模式的調整,就能預防或延緩發病。隨著疫情就要結束,我們是否可以用一種更前瞻性、永續性的思維,重建已經被我們破壞的一切?(本文選自商周出版、何美鄉著《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註】參考資料:4. Nogues X, et al. Calcifediol treatment and COVID-19-related outcome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1 Jun 7:dgab405.
-
2022-10-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打了疫苗,卻沒有產生足夠抗體?何美鄉分析提升疫苗反應的6個祕訣
光有知識是不夠的,還要懂得運用;光有意願是不夠的,還要有所行動。—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打了疫苗,卻沒有產生足夠的抗體?這樣的情況可能發生嗎?答案是,有的。疫苗再好,還是會有少數接種者對疫苗反應不良,而導致所謂的「初級疫苗失敗」(primary vaccine failure)。意思就是接種了疫苗,卻沒產生足夠具保護性的抗體。在現代疫苗學的發展歷史上,B 型肝炎疫苗問世之際,此類「原發性疫苗失敗」的案例,特別引人注意。約5%的B 肝疫苗接種者,體內沒有產生抗體。這種無反應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具有遺傳易感性(因特定環境條件、生活習慣影響,促發某種遺傳性健康問題)。不過更傳統的疫苗,如流感疫苗,向來都有年長者或慢性病患者對疫苗反應不佳的現象。年齡與疫苗反應的關係一直都是存在的,如在嬰兒期,也會因為免疫系統還未成熟,導致小於六個月的嬰兒對麻疹疫苗反應普遍不足的困境。在成年人族群,導致疫苗反應不佳的原因,是疫苗研究者長期以來非常感興趣的議題。至於老年人,特別容易受到缺乏運動的影響,因為缺乏運動的特徵與自然衰老的結果似乎是重疊的,如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肌少症和認知障礙等傾向。不僅如此,免疫功能也與年齡息息相關。免疫功能的喪失或免疫老化,是指人體中最基本的免疫資源逐漸退化或耗盡,而免疫老化與上述常見的老人疾病相關。免疫老化主要是受低度慢性發炎所驅動,而適度的身體活動,已證明有可能透過調節全身低度發炎來增強免疫系統,且可以降低與年紀相關的併發疾病的風險。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我們總是要試著找到可改變的風險因子,介入並改善人類的健康狀態。要怎麼做,才能讓疫苗反應更好?效力更強?或許,我們已經找到了某些可介入的因子了。身體動一動,疫苗反應好我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這時候若加上本章開頭歌德的那句名言,就再恰當不過了。我們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加以運用、採取行動;知識對腦袋有好處,運動則會為身體帶來多面向的裨益。眾人耳熟能詳的俗諺,或許要添上一筆:「活到老,學到老,動到老。」有個非常有趣的臨床實驗【1】這麼告訴我們。針對若干不同性別的受試者,科學家要他們在接種疫苗前六小時,針對接種的那隻非慣用手臂,進行三角肌、肱二頭肌的重量訓練。結果發現,經過重量訓練後,女性對疫苗的抗體反應有所增加,而男性的細胞免疫增強的干擾素-γ反應(細胞在病毒感染後所分泌的觸發免疫系統作用的特異性醣蛋白)也更加提升。無獨有偶,另一項研究【2】,對象為年齡約70 歲且長期不運動的長者,他們對於每年季節性流感疫苗反應都有不佳的紀錄。科學家將老人們隨機分組,A 組給予10 個月中等強度的有氧訓練;B 組則只有接受柔軟度與平衡訓練。10 個月後,A、B 兩組分別接種了季節性流感疫苗, 兩相比較之下,接受心肺運動訓練的A 組受試者,有較高的流感病毒抗體反應。此外,新加坡的一個研究【3】,針對華人社區中接種流感疫苗的56 名年長婦女,給予運動手環,用以監測每日身體的活動程度。結果發現,行走更多的人,她們平常那些抗衡發炎的指標(如IP-10 和Eotaxin)會較低,且與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吞噬作用* 相關的基因表現是上調的。在接種疫苗後,施打部位周邊血液中的單核細胞和漿母細胞的擴增更大。研究發現,單核細胞反應和接種H1N1後的抗體效價之間存有正相關;在行走較多的年長婦女身上,發現18 個月後的第二次疫苗接種,顯示出更高的B 型流感抗體誘導。要知道,B 型流感疫苗普遍抗體反應都比較差。我們可以下一個結論:與活動較少的年長女性相比,身體活躍程度較高的年長婦女,在接種疫苗後的免疫反應較佳。而且我們相信對男性也會有類似的正面效果。以下是另一個有趣的實例。【備註】* 單核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中的一種白細胞,也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細胞。單核細胞產生於骨髓,在血管內為單核細胞,血管外就變成巨噬細胞,能吞噬、清除受傷和衰老的細胞及其碎片。一項針對65 歲以上的長者所進行的疫苗反應研究【4】,顯示有長期運動習慣的長者,對流感疫苗有明顯較佳的抗體反應。而且,只要有運動,不論劇烈或和緩,都可以讓接種流感疫苗後的抗體效價達到保護性的標準(≥ 40)(如下圖)。 上圖分別代表不運動的老年人、有緩和運動的老年人、有劇烈運動的老年人,對於B 型流感病毒、A 型流感H3N2、A 型流感H1N1 等疫苗的抗體效價反應。可以看到,沒有運動的老年人抗體效價始終不如有運動的老年人(不分劇烈緩和);劇烈運動與緩和運動的差異不是很大,顯示只要有運動就能幫助身體產生抗體雖然年長者對流感疫苗反應不良,一直是疫苗產業界亟欲改善的問題。但從科學實據來看,其實只要稍微改變個人行動,也可以替自己增加疫苗反應強度。不僅老人可以受惠於運動後疫苗抗體增加,運動對中壯年人同樣有用。另一篇文獻薈萃的分析,發現定期運動對多種疫苗的接種者,都有增加抗體的效果,同時減低了31%社區感染疾病的發生率,以及37%感染後死亡的機率【5】。從研究報告亦可以知道,即便是在接種疫苗前只進行單次相對劇烈運動,也被認為是增加對疫苗接種產生的免疫反應的有效策略【6】。年紀是疫苗反應的剋星,但有解套方法人類對流感疫苗的臨床經驗,已有約80 年的歷史。年長者對流感疫苗的抗體免疫反應普遍不如年輕人。而流感疫苗的抗體效價,是可直接推算保護力的。也就是說,疫苗對於年長者的保護力較低。但年長體弱,真的是一個不能改變的事實嗎?除上述運動外,還有其他辦法嗎?於1999 年5 月至11 月進行的一項隨機、雙盲、實驗/安慰劑對照的研究【7】,將19 名年齡65 歲或以上,且BMI 指數≤ 25 的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A 組10 人給予營養補充劑†,九名給予安慰劑。九個月後,兩組人接種了流感疫苗,研究發現,有給營養補充劑的A 組,對流感疫苗的反應很明顯比安慰劑組好。研究證明,年長者維持充足的人體必需營養素,就可以獲得較高的抗體效價。這項證據告訴我們,確保老人家營養不失調的重要性,尤其長輩可能食量不大,那就更需要注意食物中的營養素是足夠的,必要時還是可以外加補給。這也是提高抗體效價的一大重要策略。【備註】† 補充劑含有30% 至160% 的美國建議每日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量,抗氧化劑水平提高,每天兩次250 kcal 能量,持續七個月。每100 毫升補充劑包括100 大卡、3.5 克蛋白質、4.5克脂肪、11.4 克碳水化合物、1.8 克纖維、32 毫克鈉、220 毫克鉀、16 毫克氯、160 毫克鈣、160 毫克磷、40 毫克鎂、3.6 毫克鐵、7.2 毫克鋅、1.2 毫克銅、1.6 毫克錳、0.3 毫克氟、16 微克鉬、34 微克硒、14 微克鉻、60 微克碘、96 微克維生素A、1.2 毫克類胡蘿蔔素、100 毫克維生素C、5.2 微克維生素D、28 毫克-α-TE 維生素E、32 微克維生素K、0.75 毫克維生素B1、0.75 毫克維生素B2、5.6 毫克NE 菸酸、1.8 毫克泛酸、1 毫克維生素B6、192 微克葉酸、2.1 微克維生素B12、28 微克生物素、1.2 毫克輔酶Q10 和7.6 毫克黃酮類化合物。睡得好,疫苗反應好一個鼓勵大眾接種疫苗的電視公益廣告,我們的國民阿嬤陳淑芳說:「打疫苗前要吃飽、睡飽⋯⋯」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背後確實有科學根據。不過只有打疫苗前要睡飽嗎?看看以下的資料,打疫苗後的睡眠可能更重要。科學家針對一群沒有感染過A型肝炎的受試者,研究施打疫苗初始免疫反應是否因睡眠受到剝奪而影響【8】。在接種A型肝炎疫苗後,某些人被要求36 小時內不能睡覺,一個月後他們的抗體反應,比起可正常睡眠的人低了約一半。與睡眠剝奪相比,接種疫苗後的睡眠,使得對於抗原具特異性的Th 細胞數目增加了一倍,並增加了該群人中產生Th1 刺激激素細胞的比例。同時,睡眠也顯著增加了具抗原特異性的IgG1。抗體反應與正常睡眠呈正相關,也與接種疫苗後夜晚和白天的免疫刺激激素釋放相關,且正常睡眠的人有較低的壓力荷爾蒙。同樣的研究也顯示睡眠不足會影響疫苗的細胞免疫反應。一年後測試,這兩組人當中,受到睡眠剝奪的人細胞免疫力仍然較低,顯示充裕的睡眠有助於促進免疫記憶【9】。睡得多與睡得少,對於免疫反應有著不小的影響。也不能忽視睡眠品質的重要性。科學家透過記錄並客觀測量成人施打疫苗前三晚和後三晚的平均睡眠品質與時數,結果發現較短的睡眠時間會降低對B 型肝炎疫苗的反應,還對各種細胞免疫造成了長久的缺陷。回到新冠疫苗,針對希臘醫護人員所做的一篇研究指出,受試者在接種輝瑞新冠疫苗後的睡眠品質,與疫苗反應抗體高低確實是有關係的【10】:抗體效價與年齡、不好的睡眠質量和失眠成反比。自古以來,睡眠一直被視為身體健康的象徵。現在透過研究更證實,睡眠攸關人體抗疫武器(疫苗反應)的強度與有效性。同時佐證了「睡得好,人不老」的先人智慧。壓力小,疫苗反應好心理壓力是當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研究顯示,短期壓力會增強免疫系統,但慢性長期壓力最終會透過對免疫系統的影響,進而導致疾病的出現。比如透過提高抑制性T 細胞的活性,從而抑制免疫系統,接著就會增加病毒感染的風險等【11】。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讓醫學生接種B 型肝炎疫苗標準系列(三劑疫苗在六個月施打完畢),每次都是安排在為期三天考試的第三天接種【12】。施打第一劑後,25%的學生體內已經產生B 型肝炎的抗體,他們算是較早反應的人。有趣的是,這25%的較早反應者,他們自述壓力和焦慮感都比疫苗反應較遲緩的人低。換句話說,75%需要接種第二劑或第三劑之後才會有反應的學生,他們的壓力與焦慮是較高的。一項文獻回顧與薈萃分析的文章,也下了結論:心理壓力可能會降低對流感疫苗的抗體反應【11】。這表示已有多項研究佐證壓力與疫苗反應的關係。另一個疫苗反應與心理壓力相關的研究【13】,是以B 型肝炎疫苗接種者為對象。參與者在第一次注射B 型肝炎疫苗後兩個月和六個月,完成了兩次關於日常生活的困境、精神或神經相關的主訴、應對方式和孤獨感等的問卷調查。第一次接種疫苗後七個月的抗體反應高低,與接種第一劑疫苗後第二個月的壓力指數評分成負相關,短期如學術考試的壓力,和長期壓力如經年累月照顧體弱家人,都會削弱疫苗效力與免疫反應。從這些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適當放鬆心情,或是避免在高壓的時候施打疫苗,皆有助於增加疫苗的效力。體重和性別影響疫苗反應?如果你的體重過重,打了疫苗後發現還是感染了新冠病毒,或許不是代表你非天選之人,而是你的「體重」背叛了你。科學家發現,施打流感疫苗後,肥胖的人儘管血清學反應良好,然而接種疫苗後12 個月,肥胖者的流感抗體濃度下降的速度較快。而肥胖者的CD8+T 細胞活化降低,功能蛋白表達降低,顯示細胞免疫不足12。不僅如此,研究還發現,肥胖者罹患流感或類流感的可能性,是正常體重者的兩倍。接下來,是性別這個因素。討論性別差異,可能比討論年齡差異更傷感情【14】。研究指出,女性對流感疫苗的反應確實在某個階段較男性具優勢,通常是在育齡(18 到49 歲)的成年女性最為明顯。或許該研究反映了女性獨特的妊娠狀態,但這同時也是嚴重疾病的危險因素。流感病毒感染在小動物模型的研究,顯示發炎免疫反應在性別之間所存在的差異,可能影響感染的結果。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產生更高的促發炎細胞因子的反應,同時也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更高的原因。所以,所有育齡婦女,如果沒有特殊醫療相關原因,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比較好的選擇。從不同條件的人對於不同病毒的疫苗反應,科學家們已經有了非常多的研究,雖然不是新冠疫苗的研究,但免疫反應絕對有其參考價值。接種疫苗的免疫反應,可以說是監測免疫力的一個好的工具指標。而事實上,擁有固定的運動習慣、維持健康體態、攝取均衡營養、有足夠且品質良好的睡眠,及適當的紓壓管道,不也都是健康人生應該具備的元素?以上知識都要付諸行動才有用。你被說服了沒?要行動了嗎?【參考資料】1. Edwards. Et al., Eccentric exercise as an adjuvant to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humans. Brain Behav. Immun. 2007, 21, 209-217.2. Woods, et al. Cardiovascular exercise training extends influenza vaccine seroprotection in sedentary older adults: the immune function intervention trial. J Am Geriatr Soc. 2009;57:2183-91.3. Wong, et al. Hallmarks of improved immunological responses in the vaccination of more physically active elderly females. Exerc. Immunol. Rev. 2019, 25, 20-33.4. de Araújo et al., Elderly men with moderate and intense training lifestyle present sustained higher antibody responses to influenza vaccine. AGE (2015) 37: 105.5. Chastin, et al., Effects of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on the Immune System, Vaccination and Risk of Community-Acquired Infectious Diseas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ports Med. 2021, 51, 1673-1686.6. Pascoe, et al.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vaccination responses: A review of chronic and acute exercise interventions in humans. Brain Behav. Immun. 2014, 39, 33–41.7. Wouters-Wesseling et al., Effect of a complete nutritional supplement on antibody response to influenza vaccine in elderly people.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02 Sep;57(9):M563-6.8. Lange. et al., Sleep enhances the human antibody response to hepatitis A vaccination. Psychosom Med. 2003 Sep-Oct;65(5):831-5.9. Lange. et. al. Sleep after vaccination boosts immunological memory. J Immunol. 2011 Jul 1;187(1):283-90.10. Athanasiou. et al.,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and quality with immunological response after vaccination against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 infection. J Sleep Res. 2022 Jun 7:e13656.11. Salleh MR. Life event, stress and illness. Malays J Med Sci. 2008 Oct;15(4):9-18.12. Pedersen, et al.,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antibody response to influenza vaccination: A meta-analysis. Brain. Behav. Immun. 2009, 23, 427-433.13. Sheridan. et al., Obesity is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immune response to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 humans. Int J Obes (Lond). 2012 Aug;36(8):1072-7.14. Klein et al., Mechanisms of sex disparities in influenza pathogenesis. J Leukoc Biol. 2012 Jul;92(1):67-73.(本文選自商周出版、何美鄉著《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
-
2022-10-16 焦點.健康知識+
自由基是引起老化的元凶?補充抗氧化劑能延緩衰老嗎?
關於自由基可能會引起老化這種看法,源於一九五○年代,由美國的生物學家哈曼所提出。因為哈曼根據自己過去在石油製造業研究自由基化學得到的經驗,他認為這些反應活性很高的帶氧或是帶氮分子片段(活性來自於丟掉或是得到一個多的電子),也會攻擊細胞裡面的重要分子,像是DNA跟蛋白質之類。哈曼認為自由基最終會因為損害細胞而導致老化。從哈曼提出這個原始構想至今,半世紀過去了,很多理論也都跟以前不一樣了。現在我們可以確定地說,這理論是錯的。不過另一個較精巧的版本則有可能是正確的。有兩件事情是當初哈曼所不知道的,事實上他也不可能知道。第一件就是,自由基分子不只是單純地反應性高而已,它同時也被細胞利用來優化呼吸作用,或是當作危險信號。它有點像是煙霧啟動的火災警報器一樣。自由基分子並不會隨機攻擊細胞裡的DNA跟蛋白質,它會活化(或抑制)少數幾個重要的訊息傳遞蛋白質(包括TOR在內),由此來調節數百種蛋白質跟基因的活性。現在我們知道自由基分子的訊號,在整個細胞生理裡面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我們才開始了解為何抗氧化劑(可以吸收自由基)的害處不比好處少。雖然還是有很多人相信哈曼最原始的預測,認為抗氧化劑具有減緩老化以及預防疾病的效果,但是持續不斷地臨床實驗已經證實了它並沒有效。原因就在於抗氧化劑會干擾自由基的訊號傳遞。壓抑自由基訊號就像是關掉火災警報器一樣。為了預防這件事發生,身體會將血液裡面的抗氧化劑濃度嚴格控制在一定的量以內。過量的抗氧化劑若不是被排掉,不然一開始就根本不會被吸收。身體裡面的抗氧化劑濃度會一直維持在固定濃度,以確保警報器隨時準備好作用。第二件哈曼當年不知道的事情(因為這要在二十五年以後才會被發現),則是細胞的預設死亡程式。在絕大多數的細胞中,預設死亡程式是由粒線體所整合,也是它們在二十億年以前,把這整套系統帶進真核細胞裡。對細胞來說,導致它們自我了結的主要訊號之一,就是粒線體漏出的自由基量增加。接受了這些自由基訊號之後,細胞就會啟動自己的死亡裝備,默默地把自己從組織中移除,同時它曾經存在過的痕跡也會被一併銷毀。不同於哈曼所預測,細胞死後會留下一大堆分子碎片,這套安靜的死亡機器會持續地像無情的前蘇聯特務KGB一般,用極高的效率消滅各種證據。因此,當初哈曼預測中的兩個關鍵假設,一是隨著年齡增加,各種受傷的分子會持續堆積到災難性的地步,以及抗氧化劑可以減緩這種過程因而延長生命,都完全是錯誤的。不過,我們很可以看看另外一個比較精巧的理論版本,大致上來說很有可能是正確的,雖然內容裡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好好整理。第一件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實就是,幾乎在所有物種身上,壽命長短都跟自由基漏出速率有關。自由基漏出得愈快,動物壽命愈短。簡單來說,自由基滲漏的速率,跟新陳代謝速率,也就是細胞的氧氣消耗速率有關。小型動物的新陳代謝速率高,牠們的每個細胞都竭盡所能地消耗氧氣,心跳就算在休息時也可以跳到每分鐘一百多下。伴隨著這種快速的呼吸速度,牠們的自由基滲漏速率也很高,而壽命則十分短暫。相反的,大型動物新陳代謝速率較低,有比較緩慢的心跳速率與自由基滲漏速度,也活得比較久。有幾個例外的例子更加證明了這個規則的可信度。比如說許多鳥類,活得都比根據牠們的新陳代謝速率看起來「應該要有」的壽命,久了很多。像一隻鴿子可以活到三十五歲,遠遠超過一隻大鼠壽命的十倍左右,但是鴿子跟大鼠的體型大小差不多,新陳代謝速率也很相近。根據西班牙馬德里大學的生理學家巴哈,從一九九○年代開始所做的一系列突破性的實驗結果顯示,這種差異絕大部分都跟自由基的滲漏程度有關。與氧氣消耗量對照來看,鴿子的自由基滲漏程度,比相同大小的哺乳類動物少了約十倍左右。蝙蝠也是類似的情況,也可以活到不成比例地久。蝙蝠跟鳥類很像,牠們的自由基滲漏程度也相當低。目前我們仍不知道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在我的前一本書裡我曾主張過,這是為了飛翔所需能量的關係。不過不管原因為何,擺在眼前的事實就是,不論動物的新陳代謝速率為何,自由基滲漏程度愈低,壽命愈長。而跟自由基滲漏程度有關的不只是壽命長短,健康長短也是一樣。我們前面已經說過老化性疾病的發生與絕對時間過了多久無關,而是跟生物年齡有關。像大鼠會得到跟人類一樣的疾病,但大鼠會在幾年之內發病,人類則要等到好幾十年以後才會。有時候,相同的基因突變會在兩者身上造成一模一樣的退化性疾病,但是大鼠跟人類發病的時間卻永遠不一樣。那些被梅達瓦認為與老化有關的異常基因,同時也是現代醫學汲汲於研究的對象,應該是被老化細胞內的某一種狀態所啟動的才對。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生物學家萊特與他的團隊,曾經指出這所謂的「某種狀態」就跟自由基滲漏速率有關。如果自由基滲漏得快,那麼退化性疾病發生得就快;如果滲漏得慢,那發病時間就被延緩,甚至完全不會發病。以鳥類為例,牠們幾乎不會得到任何哺乳類動物共通的老化相關疾病(當然,蝙蝠一樣也在例外之列)。因此合理的假設應該是,自由基滲漏會慢慢地改變細胞的狀態,讓它們「變老」,而這樣改變後的狀態就會讓老年表現基因的壞處顯現出來。自由基是如何在老化的過程中改變細胞的狀態?我們幾乎可以確定應該是啟動了某些意外的訊息傳導途徑。利用自由基訊號可以在年輕的時候優化我們的健康狀況,但是卻有可能在老一點的時候產生害處(如同威廉斯所主張的拮抗多效性)。隨著細胞裡的粒線體群愈用愈舊開始破洞,自由基的漏出量也慢慢增高,改變或許很小,但是最後終於超過了啟動火災警報器的極限,並且會一直持續下去。這時候會有數百個基因被啟動,只為了讓細胞保持在正常狀態,雖然最後仍是徒勞無功,結果卻引起極為輕微而慢性的發炎反應,而這正是許多老年疾病的特徵。這個輕微而持續的發炎反應會改變許多其他蛋白質與基因的性質,結果讓細胞處在更大的壓力下。我認為正是這種「原發炎」的狀態,啟動了像是 ApoE4 這類老年表現基因的負面作用。面對這種情況,細胞只有兩條路,或者能妥善處理這種慢性的壓力狀態,不然就是束手無策。不同種類的細胞處理能力都不一樣,這跟它們本來做的「工作」有很大的關係。關於這方面的研究,我看過做得最好的是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藥理學先驅孟卡達。他曾指出神經細胞與它們的輔助細胞―星狀細胞,兩者會走向完全不同的命運。神經細胞很依賴粒線體,如果它們無法從粒線體獲得足夠的能量,那細胞裡的死亡裝備就會啟動,將自己安安靜靜地消滅殆盡。阿茲海默病人早期症狀開始明顯的時候,大腦可能都已經萎縮了將近四分之一了。相反的,星狀細胞就算沒有粒線體也可以活得十分快樂。它們可以改變能量供應來源(稱為醣解轉換),同時變得對預設死亡程式有抵抗力。這兩種極端的細胞命運或可解釋,為何退化跟癌症兩者會同時發生在老年。如果細胞沒有辦法轉換使用替代能量,那它們就會死亡,結果就是組織跟器官退化並縮小,賦予其他倖存下來的細胞更多的責任與工作。相反的,如果細胞能夠轉換使用替代能量,就可以逃避死亡。但是因為不斷受到發炎反應的刺激,它們會增殖,同時快速累積突變,最後終於掙脫正常細胞周期的枷鎖。如此,它們就會變形成為癌症細胞。這樣說起來,我們毫不意外神經細胞幾乎不會變成癌症細胞,就算有也十分罕見,而星狀細胞則是比較常見的兇手。從這個觀點來看,我們或可了解如果能夠早開始進行熱量限制的話(早於粒線體開始破洞,中年還算可行),為何可以保護我們免於老化相關疾病。因為熱量限制可以降低粒線體滲漏,強化粒線體的膜免於傷害,增加粒線體的數量,熱量限制很像將生命時鐘「重設」回年輕狀態。在這個過程中,它可以終止好幾百個發炎基因,讓基因回到它們年輕時代的化學環境中,並且強化細胞抵抗預設死亡的能力。綜合上述這一切,可以同時抑制癌症以及其他退化性疾病,並且減緩老化的過程。其實在這整個過程中很可能還有很多其他因子參與其中(比如直接抑制免疫系統或是抑制TOR的功能),但是基本上熱量限制最大的好處,可以用降低自由基滲漏來一言以蔽之。熱量限制讓我們的生理趨近於鳥類。有一個讓人非常振奮的證據指出,這整套機制確實如上述預測般地在運作。在一九九八年時,日本岐阜縣國際生技研究所的田中雅嗣團隊,曾經檢查了許多日本人的粒線體DNA,他們想知道某個常見的粒線體DNA變異(至少在日本人裡面算常見,如果不是在全世界都普遍的話,那真要算其他人的不幸),會如何影響這些人往後的壽命。這個變異只改變了一個DNA字母。變異結果是稍微降低了一點點自由基滲漏,其程度之輕微,以至於平常很難量測出來,不過這影響會持續終生。然而改變雖然輕微,結果卻相當驚人。田中的團隊分析了數百個魚貫進入醫院的病人身上的粒線體DNA序列,結果發現在五十歲的病人身上,這兩群人(所謂「DNA正常」族群與「DNA變異」族群)進醫院的比例沒什麼差別。然而在過了五十歲之後,差距就漸漸拉開來了。到了八十歲的時候,不知為何,帶有DNA變異的族群,上醫院的比例只有正常族群的一半左右。帶有DNA變異的老人不上醫院的原因,並非因為他們已經死亡或是有其他問題。田中的團隊發現帶有DNA變異的老人活到一百歲的機率,比正常族群多了一倍左右。這也就是說,帶有DNA變異的族群發生任何老化性疾病的機率,是其他人的一半而已。我再強調一次:一個小小的粒線體變異,就可以降低任何因為老化相關疾病而住院的機率達到一半,並且讓我們活到一百歲的機率增加一倍,我還不知道在當代醫學上,可有任何其他能夠與之比擬的驚人例子。如果我們真的想要認真對付這個高齡化時代,愈來愈嚴重又昂貴而讓人苦惱的老年健康問題,這才是應該著手的方向,我們應該要大聲疾呼這個論點。我並不想低估未來在科學上會面對的挑戰,也無意貶低那些以減輕某個特定老年病為終身職志的科學家所做的努力。若是沒有他們來揭開這些疾病的遺傳與生化機制,若是少了他們這些偉大的貢獻,就不會有更全面的觀點。但是,當前的醫學研究有忽略從演化角度去思考問題的傾向,不論是有意或是無意的,這都相當危險。如俄國演化學大師杜布贊斯基所言:「若無演化之光來啟發,任何生物學現象皆無意義。」果如此,那醫學研究又更糟了:關於這些疾病的現代醫學觀點,不論是什麼,不談演化的話,那就一點意義也沒有。我們知道一切的價格,卻不知道它們的價值。如同我祖父那一代人習慣吃苦耐勞,他們總是用「這些疾病是用來試煉我們」的說法安慰自己,但是當他們漸漸凋零殆盡,我們的疾病苦難才剛開始,摧殘著我們的生命,其無情的程度連聖經啟示錄裡面的四騎士都相形見絀。現在是一場對抗癌症或是阿茲海默症的「戰鬥」,而在這場戰鬥裡,我們知道,有一天我們終將敗下陣來。※ 本文摘自《生命的躍升:40 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10 大關鍵》。《生命的躍升:40 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10 大關鍵》作者:尼克‧連恩 譯者:梅苃芢出版社:貓頭鷹出版日期:2021/06/05
-
2022-10-14 焦點.元氣新聞
葉黃素何時吃才有效?「這一時間」是最佳時機
很多人是3C重度使用者,從早上通勤開始滑手機,到了公司也是黏著電腦螢幕一整天,下班再繼續追劇玩遊戲。日復一日,不適感愈加明顯,該怎麼辦?聽親友建議吃葉黃素可以保健晶亮,但你知道嗎?葉黃素不是吃了馬上有效,專家提供四大攻略,其中「早上飯後」是最佳時機,且每天持續補充6至10mg有經人體實證的葉黃素約3至6個月,效果更好。【葉黃素什麼時候吃最好?】答案是「早上飯後」,但為什麼早上飯後是補充葉黃素的最佳時機?專科醫師陳韵臻解釋,因為葉黃素是脂溶性營養素,白天飯後食用,可以透過食物的油脂促進膽汁分泌,增加葉黃素吸收率。加上葉黃素在體內的濃度會隨時間消耗,早上補充,提供一日所需。另外,建議選擇游離型葉黃素,有助提高吸收率,例如全球認證的專利大廠FloraGLO®專利游離型葉黃素,經臨床實證28天可提升520%的體內葉黃素濃度,品質、安全上都較有保障。【葉黃素要吃多少?該吃多久?】葉黃素一日可以攝取多少?依照衛福部規定,每日攝取量不得超過30mg,但如果僅保健用途,建議每天補充6至10mg就足夠,且為了穩定葉黃素在體內的濃度,比起一次補充大量,長期、每日持續補充至少約3至6個月才更有幫助。【單吃葉黃素就夠?複方葉黃素吃了會更有效果?】根據研究,葉黃素產品有添加複方成份更能幫助舒適晶亮、全方位保健。陳韵臻醫師建議,首先可以留意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的比例,美國國衛院AREDS2五年的大型研究中顯示,食用葉黃素保健時,採以10毫克葉黃素搭配2毫克玉米黃素,更有利人體補充吸收,達到每日所需的攝取量。其他推薦的「複方」營養素還有智利酒果、山桑子,由於現代人對於晶亮水潤需求高,這兩者成分皆富含花青素,能夠滋養水潤。另外蝦紅素、維生素E、亞麻仁油也都是不錯的複方選擇,都能讓保健效果加乘。【吃葉黃素會有副作用嗎?】有些人吃了葉黃素感到噁心想吐、或是自感手腳皮膚泛黃,那可能是因為長時間補充了高攝取量的葉黃素,陳韵臻醫師建議,補充葉黃素不是吃越多越好,補充量還是要依照產品標示食用,且一日不得超過30mg。另外,葉黃素可能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有服用藥物習慣的民眾,使用葉黃素前請先諮詢醫師。【葉黃素推薦哪些人吃?哪些族群最應該注意補充?】不是只有3C重度使用者才需要吃葉黃素,以下4大族群在長期使用下也都會有風險,建議每日持續補充葉黃素,才能維持晶亮的健康。1 經常使用電腦、手機等3C產品的上班族2 長時間備考的學生族群3 年長者以及需要病後補養的族群4 在戶外或強光環境的工作者、或光線不足下的工作者陳韵臻醫師提醒,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葉黃素,雖能藉由攝取一般食物補充,像是深綠色的蔬菜就富含葉黃素,但現代人三餐在外,單憑日常飲食攝取葉黃素是不足的,建議額外補充葉黃素保健品。【如何挑選、吃到高品質的葉黃素?】市售葉黃素產品眾多,如何辨別出好產品,吃到優質的葉黃素?陳韵臻醫師總結建議,原物料的來源、有無專利、比例搭配、複方選擇等都是要留意的地方,或也能從是否獲得客觀第三方的認證和肯定評估。連續兩年榮獲世界頂級金獎 大研生醫視易適葉黃素陳韵臻醫師推薦大研生醫「視易適葉黃素」,主成份選用頂級FloraGLO®游離型葉黃素搭配ZeaONE®游離型玉米黃素,黃金比例10:2好吸收,連續補充28天可提升體內葉黃素520%,吸收率高於一般葉黃素18倍。複方嚴選富含花青素的MaquiBright®智利酒果、BS7®山桑子萃取物,以及AstaZine®藻類蝦紅素、亞麻仁油、維生素E,共七種完整營養成份,並與醫學大學及知名醫學醫院合作執行人體臨床實驗,可幫助水潤提升190%,高品質原料和多項的科學實驗、安全品質保證,連續兩年榮獲 Monde Selection 特級金獎肯定,是國際認證、世界頂級的葉黃素!>>了解更多葉黃素何時吃最好
-
2022-10-13 焦點.元氣新聞
更年期潮熱煩躁快抓狂 非賀爾蒙製劑安全緩解不適
莫名臉紅心跳、煩躁不安、潮熱心悸、夜間盜汗、泌尿道反覆感染,小心可能是邁入更年期的初老警訊!步入更年期的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平衡體內賀爾蒙的雌激素分泌量從下降至終止,有高達8成會產生輕、中、重度不適症狀。緩解更年期身心不適,傳統賀爾蒙補充療法雖快速見效,卻也仍需要注意致癌風險,無法長期使用,若本身有雌激素相關病史更是大忌,取而代之天然萃取非賀爾蒙草藥製劑因藥性溫和安全性佳,備受婦產科醫師、藥師與營養師青睞。 「醫師,我又熱又躁,整晚失眠,什麼事情都看不順眼,再不給我藥我真的會瘋掉!」「我是乳癌患者,又有更年期不舒服問題,兩者加乘,再下去簡直要得憂鬱症了。」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宇琪表示,臨床上許多婦女面對更年期帶來的不適手足無措,急於求助醫師解燃眉之急,有些人甚至因此三天二頭到醫院報到,顯見對生活影響之劇烈。一般來說,女性從45歲到52歲會因卵巢功能開始退化,當分泌女性荷爾蒙的雌激素量驟降,造成月經經期不規則,一下量多、一下量少,直到持續12個月無月經週期,才算正式進入更年期。過程中,不少人會因血管舒縮衍生熱潮紅、盜汗、頭部緊迫感、心悸,或產生皮膚老化、精神狀態、生殖泌尿道、心血管、骨質疏鬆症等不適症狀。藥師游佩雯強調:「更年期是女性老化的正常過程,不需要用疾病眼光看待,大部分的人都能順利度過,只有3成婦女會產生嚴重不適症狀。」更年期不適症狀因人而異,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出「更年期症狀自我評估」,針對18項不適症狀,以0分代表無、1分為輕微、2分為中等、3分為嚴重,自評總積分超過15分即為雌激素分泌不足參考,也可供醫師作為對症下藥的依據。雌激素相關病史族「自評表是每次病人到診間報到必備的功課!另外搭配骨盆腔、子宮頸抹片、乳房超音波三點不漏檢查,再抽血驗賀爾蒙、心血管危險因子分析、骨密度檢查等綜合檢查數據評估,我才會針對分數較高的症狀著手,讓病人有改善的感覺。」張宇琪表示,更年期診療屬於高度個別性客製化,是條漫長的抗戰之路。臨床上,要改善更年期不適,可採賀爾蒙與非賀爾蒙療法,前者可經醫師處方服用雌激素合併黃體素的藥品,或補充植物性雌激素,例如大豆異黃酮。然而,游佩雯直言:「賀爾蒙療法比較像是非用不可的最後一道武器,必須搭配規律回診。」此外,本身有雌激素相關疾病史患者,包括乳癌、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巧克力囊腫,以及因藥物治療導致停經,或是對賀爾蒙療法有安全性顧慮者,張宇琪更傾向採用非賀爾蒙療法,以藥物、飲食、運動、減壓4招緩解更年期不適症狀。天然草藥純化提煉 藥性溫和少副作用歐美十分盛行非賀爾蒙療法,其中北美植物黑升麻萃取物,可有效改善更年期症狀,對情緒改善尤其顯著。張宇琪表示,黑升麻在文獻上,最早是北美原住民開始使用,依據目前的研究,已了解黑升麻主要是可以藉由血清素、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等,對於中樞神經傳導有調整作用,進而可改善血管收縮、情緒困擾、與睡眠障礙等更年期不適問題,且藥性相對溫和與安全。游佩雯表示,醫藥級黑升麻除經過專業植物萃取技術,更重要是從源頭確保草藥基原(指品種),從育種到定性定量萃取根莖部,達標準純化製造過程,作為指示用藥,其安全性與有效性更有保障。「很多民眾會有迷思,認為藥品傷身,轉而服用保健食品,但藥品級黑升麻中的藥性成分依據製藥過程,確保含量均一性,且通過臨床實驗,對於療效有保障且確認。且在仿單建議的使用劑量下使用,其實是相當安全的。」營養師張佩蓉提醒,女性雌激素分泌量減少,容易產生心血管、骨質疏鬆等問題,要注意飲食均衡,六大類食物尤其蔬果攝取量可採多樣化,尤其蔓越莓、藍莓等莓果類,搭配每日攝取2000至3000CC水分,可改善泌尿道感染,此外每日補充2杯牛奶,或攝取優酪乳、起司、豆干、板豆腐、小魚乾、堅果類與芝麻等富含鈣質的食物,並搭配曬太陽讓身體合成維生素D,都是更年期須留意的營養素。值得留意的是,針對雌激素病史患者,因對賀爾蒙較敏感,要留意環境賀爾蒙,例如接觸塑化劑,也不宜過度補充蜂王乳、胎盤素、雪蛤等保健品,營養師張佩蓉表示,曾遇到有女性為了豐胸吃蜂王乳,導致下腹部腫起,檢查後發現長出10公分子宮肌瘤需手術取出,此類具藥性補品、保健食品服用時需要特別小心。瑞士原裝進口喜婦寧碇 Cimidona 最懂您的黑升麻瑞士原裝進口喜婦寧碇(Cimidona)主成份為黑升麻,在醫師、藥師指示下使用,一天一次,能有效緩解更年期不適症狀,如熱潮紅、出汗、睡眠障礙、憂鬱等,天然草藥純化提煉、藥性溫和。 本藥品經「北市衛藥廣字第111090111號」核准,藥品許可字號為:「衛部藥輸字第026341號」,藥商為美時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為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277號17樓,使用前請詳閱說明書警語及注意事項。產品官網:www.cimidona.com.tw
-
2022-10-09 養生.聰明飲食
肉桂可降低第二型糖尿病併發症風險?最新研究這麼說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肉桂除了作為香料使用外,古今中外都有大量的醫學藥用相關記載,即使到了今日相關的研究仍舊沒有停止,發表於2022年6月的科學研究期刊《Journal of Future Foods》中就提及,錫蘭肉桂(Ceylon cinnamon)具有緩解第二型糖尿病併發症的效用,而主因來自其萃取物中高濃度的「鉻」。肉桂是一個不令人感到陌生的存在,在過去無數歲月裡除了風味獨特,常以風味成分作使用外,藥用也是書籍裡常見的記載形式,從過往到現在不間斷的研究結果已經陸續證實,肉桂富含多種功能性化合物,對於癌症、高血脂、高血糖等病症的風險具有預防效果。而今,最新來自《Journal of Future Foods》發表於2022年6月的科學研究期刊中就提及,錫蘭肉桂(Ceylon cinnamon)具有緩解第二型糖尿病併發症的作用,未來對於第二型糖尿病緩減將具重要貢獻。最新研究結果:肉桂可緩解第二型糖尿病併發症長久以來作為世界上最常被食用的香料成員,肉桂在亞洲國家一直被用作香料和草藥。肉桂來自樹皮的內層,這種熱帶植物主要有兩種大支線:C. zeylanicum、Cinnamon cassia,除了作為主要使用的部位外,樹葉、花朵、果實,甚至是根莖都有藥用用途或是烹飪的使用歷史,主要的種植地分布在東南亞、中國、澳洲等地。在印度教與佛教的傳統醫學「阿育吠陀」上,肉桂被認為對於呼吸道、消化系統和婦科等疾病上有所幫助。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早已發布肉桂屬於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公認安全)範圍標準,要符合標準必須具有充沛的數量、質量的科學證據,說明其在傳統醫學與現代科學之間都被證實極具價值。那麼,為何錫蘭肉桂會有可以緩解第二型糖尿病併發症的作用呢?錫蘭肉桂能緩解糖尿病 原因來自高濃度的它!肉桂中含有許多活性成分,每個部位存有的有效成分也各不相同,在醫學臨床實驗上肉桂及其萃取物對糖尿病患者確實有治療效用。根據研究部分的體外實驗結果發現,由於肉桂萃取物中含有高濃度已知的胰島素增強劑「鉻」,此外更發現這類萃取物同時可以為餐後容易高血糖的族群提供緩解效果,進而達到穩定血糖的作用。研究證實,這類物質未來不論是用做食品添加物或是藥物成分作為輔助,都有機會成為未來血糖相關疾病的新解方,也為肉桂的藥用功效再添一筆。延伸閱讀▶芒果營養成分新發現!含抗神經系統發炎的植化素,有治療阿茲海默症潛力▶納豆研究新突破!中興大學發現納豆萃取物能殺死黑色素癌細胞▶難吃便當菜「電話線」海茸有大功效!最新研究發現可望解決化療併發症參考資料▶Ceylon cinnamon: a versatile ingredient for futuristic diabetes management(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2-10-08 醫聲.罕見疾病
輪椅上的小舞王!愛跳舞病童罹龐貝氏症:至少我還有手有腳
對著電腦螢幕上的流行歌曲影片,揮舞雙手、震動胸膛跳著熱舞,今年16歲、剛上高中的洪聲平,卻不能像他嚮往的「亞洲舞王」羅志祥一樣,使勁搖晃肢體,或踩出帥氣的舞步。因為罹患罕見遺傳疾病龐貝氏症,他的身軀顯得纖弱、彎曲,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就被禁錮在電動輪椅中。「為什麼老天爺要這樣對待我?」洪聲平出生22天時,接受新生兒篩檢時,發現帶有龐貝氏症的致病基因。此後,一連串檢查,確診為嬰兒型龐貝氏症。洪母說,最讓她震驚的是,在X光影像中,還是嬰兒的孩子,心臟竟比成年男性手掌還大。基因缺陷導致酵素缺乏 若不治療2歲內離世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暨小兒部主治醫師簡穎秀是洪聲平的主治醫師。她指出,龐貝氏症係肝醣儲積症第二型,致病原因是GAA酵素缺乏,導致肝醣無法分解,進而堆積在肌肉中,造成肌肉細胞受損或死亡。典型症狀是心臟肌肉肝醣堆積導致的心臟肥大,呼吸肌肉肝醣堆積造成呼吸困難,以及四肢無力、退化等。簡穎秀說,龐貝氏症又可分為嬰兒型、晚發型。其中以嬰兒型患者較為嚴重,一出生就觀察到肝醣堆積、心臟肥大。在不治療的情況下,患者一到兩歲間,就會因為心臟、呼吸衰竭而死亡。她也指出,龐貝氏症遺傳模式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若父母均為帶因者,其子女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會罹患龐貝氏症;在台灣,嬰兒型龐貝氏症的發生率約為五萬分之一。台灣領先全球篩檢龐貝氏症 助病童及早治療台灣是全球第一個針對新生兒篩檢龐貝氏症的國家,在2005年至2008年以「先驅測試」的方式,新生兒父母只要勾選同意篩檢、參與研究,就能免費檢測嬰兒是否有龐貝氏症基因變異。簡穎秀說,洪聲平就是受惠於此測試,才得以及早檢出異狀,進行治療。事實上,台灣推行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後,歐美各國相繼跟進。簡穎秀指出,美國聯邦政府更於2015年通過建議,讓全美新生兒都接受龐貝氏症篩檢,至於是否付費則因各州政策而異。在台灣,2008年後龐貝氏症轉為新生兒篩檢的自費項目之一,九成的家長會選擇讓寶寶接受此篩檢。龐貝氏症第一代的酵素補充治療藥物,在2006年由中研院院士陳垣崇研發成功。對於同年出生的洪聲平而言,可說是及時雨,靠著每週在醫院靜脈注射藥物四至六小時,洪聲平得以延續生命,如今他讀書、成長,已進入高中就讀。出生恰逢初代藥物納保 病程卻於小三加劇「聲平很幸運的出生在有治療可用的世代,剛出生就獲得治療。」一路看著洪聲平長大的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說,過去接觸的龐貝氏症病童,總是病懨懨,且四肢無力、需要呼吸器維生,在治療尚未研發成功的年代,罹患罕見遺傳疾病龐貝氏症,相當於被判了死刑,出生兩年內患者將因心臟、呼吸衰竭逝世。洪聲平這一代的孩子,則有截然不同的處境。龐貝氏症第一代用藥,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洪聲平就是第一代龐貝氏症藥物的受惠者。洪聲平因及時接受治療及復健,他得以擁有童年,可以正常走跳。兒時相簿中,他和一般孩子無異,有時穿著小瓢蟲的可愛裝扮,有時則抱著大熊娃娃不願放手。他也參加罕見小勇士棒球隊,表現活躍,和小朋友們打成一片。然而,蟄伏洪聲平體內的疾病,沒有因此放過他。洪母說,小學三年級時,洪聲平四肢無力的病徵顯現,須使用助行器。龐貝氏症病程快速進展,到了五年級,洪聲平必須乘坐輪椅才能行動。臉部肌肉塌陷、四肢行動不便、舌頭肥大導致說起話來沙啞破碎,洪聲平的相貌、行動能力逐漸喪失,因此在校園生活中飽經歧視與孤獨,「也曾想過要一了百了,去當小天使。」他邊說邊舉起手在脖子上比劃。後來,他看了身障人士力克・胡哲的紀錄片,「人家出生就沒有手腳,我們至少還有手、有腳,可以出門活動。」一席樂觀的話語,聽來格外令人不捨,媽媽表示「懇求健保署放寬給付條件,給孩子一個活下去的機會。」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第一代龐貝氏症藥物有其極限 二代藥物納保卻設高門檻原來,第一代藥物有其極限,根據臨床觀察,治療滿五年左右,療效出現下降,需要提高劑量。臨床上的做法,是從隔週施打,變成每週都要施打。對此洪母說,每週都要進醫院,對於病童的課業、人際相處,都會帶來負面影響。終於病患盼來了第二代龐貝新藥,擔任第二代新藥臨床實驗計畫主持人的簡穎秀說,第二代龐貝氏症藥物不論在動物實驗、臨床患者上,患者行走距離更長、呼吸功能得以改善,體內肝醣堆積量也有明顯降低。故患者的心臟大小、肌肉功能,都會有所進步。這一次洪聲平卻沒有那麼幸運了。簡穎秀說,新一代龐貝氏症藥物研發完成,經臨床試驗證明療效更佳。但是龐貝新藥被限縮給付,訂定了相當多的給付條件。其中一項規定是,若患者已無法行走,則不予給付。根據此規範,須靠輪椅移動的洪聲平,便被排擠於給付資格之外。給付門檻挪用臨床試驗排除條件 簡穎秀:難對病人交代針對共擬會公告的給付門檻,簡穎秀說,目前的門檻是誤用臨床試驗的參與患者資格。該臨床試驗是針對「晚發型」龐貝氏症患者,對象當然須排除嬰兒型患者。她指出,臨床試驗目的是證明新藥療效,選擇對象要求組成均勻、排除特異狀況,故選擇的患者會有特定條件。共擬會若以此為據,在給付條件中明訂排除不符合臨床試驗人為條件的患者,她擔心部分患者會像洪聲平一樣,失去使用二代新藥的機會。簡穎秀說,「我們要治療的是病人,而不是適合去參加臨床試驗的病人,給付規範應該要比臨床試驗更寬,才能治療更多病人。」就像聲平一樣的另一位病童,出生後就沒行走過,使用第一代藥物治療至今,即將高中畢業。患者家屬告訴簡穎秀,雖然孩子坐著輪椅,但這十七、八年的治療對家屬、病童個人,非常有意義。簡穎秀表達擔憂,「新的給付規範,認為坐輪椅的病患達到疾病末期就不值得治療,讓他們立刻面臨死亡,臨床醫師要如何對病人交代呢?」龐貝氏症基因治療進入研發階段 新藥助病友等待治療曙光除了改善生活品質,讓更多患者使用第二代龐貝氏症新藥,還有另一層意義:維持患者身體機能,等待新的治療曙光。簡穎秀說,「如果這些孩子,把運動功能維持在更好的狀態,就有希望可以等到新的治療。」簡穎秀透露,龐貝氏症基因治療已有許多二期臨床試驗。就像當年接受第一代治療的患者,熬過近20個年頭,終於等到第二代新藥納保。若取得第二代新藥,讓患者的生理機能繼續維持,就有機會在未來受惠於基因治療。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說,罕病病童被排除於商業保險之外,若非靠著全民健保、罕藥專款的保護傘,實在難以面對巨額的治療費用。她肯定第二代藥物通過共擬會、即將納入健保,「讓孩子們活下來,正常的讀書、就業,進而造福社會。」但她強調,希望患者在給付範圍較大的情況下用藥,讓更多病患得到幫助。
-
2022-09-26 癌症.抗癌新知
國衛院中研院聯手開發新藥 單株抗體殺癌力可望再升級
癌症治療方法日新月異,新興療法多致力精準殺癌,例如標靶藥物、單株抗體複合藥物。國衛院與中研院共組的新藥研發團隊開發出小分子isoQC抑制劑,經小鼠實驗證實,它能讓巨噬細胞辨識並吞噬癌細胞,可有效增強單株抗體藥物的療效。國衛院生藥所副研究員陳志豪希望3年內可完成臨床前試驗,若順利完成臨床試驗;生藥所所長張俊彥說,此抑制劑對現有抗體藥物都有加乘效果,也可穿過血腦障蔽,對於轉移出去的癌細胞也會有效。國衛院生藥所研究員顏婉菁補充,現有單株抗體治療的癌症包括乳癌、大腸癌、淋巴癌,未來有機會與isoQC抑制劑結合,增強療效,但需要篩選「有CD47蛋白質過度表達」的病人。過去研究發現,CD47廣泛在各種癌細胞表面大量表現,向巨噬細胞發出「別吃我」的信號,isoQC抑制劑可有效減少CD47的表現,增強巨噬細胞對癌細胞的吞噬癌細胞。顏婉菁指出,動物實驗已證實,在頭頸癌、B細胞淋巴癌,單株抗體合併isoQC抑制劑的療效,優於單獨使用單株抗體,能延長小鼠整體平均生存時間,而且副作用較低。顏婉菁說,約有50%小鼠的腫瘤在30天治療期間消失,其中75%在150天內沒有復發,單獨使用單株抗體藥物的小鼠則有38%在150天內復發。張俊彥表示,現有針對CD47的單株抗體藥物,有溶血性貧血、血小板降低等副作用,此藥物主要作用是刺激巨噬細胞去吃癌細胞,動物實驗顯示副作用比單用單株抗體小很多,現在要循序漸近進行臨床試驗。陳志豪表示,希望2到3年內完成包括動物實驗、毒理學等臨床前試驗,與國內外藥廠金行產學合作,一起完成人體臨床實驗。顏婉菁表示,一開始先用於第二線治療,如果臨床試驗結果很好,未來也可望用於第一線治療。中研院生化所博士、台灣蛋白質計畫總經理黃開發表示,蛋白質計畫致力於優化藥物,為標靶藥物設計好的蛋白質結構。國衛院生藥所副研究員葉燈光表示,這次新型的isoQC抑制劑,具有優異的藥物動力學表現,能在血中維持高濃度較久時間,給予低劑量就有很好的效果。張俊彥說,針對此藥理機轉,德國已率先開發出全世界第一個藥物,台灣這次是全球第二個,目前已向美國、歐盟、台灣、中國提出專利申請。
-
2022-09-0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辯護主流醫學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非主流醫學帶給醫病關係的困擾」。一位年輕的主治醫師分享因為病人與家屬道聽途說,要求一些與主流醫學迥異的治療引起的挫折感。一位資深的精神科醫師寫出他的看法,「我們思考的是本於專業,對於病人的病情最好的治療建議。不管在哪個層級的醫療院所,所有的醫療人員都是經過嚴格而漫長的教育訓練與考核,才能站在第一線服務病人。」一位長年在美國大都會行醫的資深癌症專家也分享她所遭遇的追求非主流醫學的華人病家帶給她的困擾。「這樣深植的印象影響許多台灣病人遅疑就醫,特別在面對癌症時,選擇中藥治療,甚至千里迢迢地尋訪中藥神醫,因而喪失治病的最佳契機。」希望這三位醫師發自內心的呼籲,可以讓台灣社會更了解主流醫學是有深厚學理根據,也希望民眾重新評比另類醫學、中醫藥及主流醫學的長短處,做明智的醫療決擇。【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道聽塗說對醫病關係的影響】【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師也會抓狂】前言十多年前,有一次應邀在一個給旅居波士頓地區的華人舉辦的癌症醫療講座講述主流醫學的癌症醫療(為了與中醫中藥以及世界各個角落民族的傳統醫療做區別,本文稱西醫為主流醫學main stream medicine)。其中有一位講員是中醫師。無可厚非的,她的演講內容強調一般民間流傳的對中醫藥的看法——中醫治病的基本理論是調整陰陽、中和寒暑;中藥是溫和、無副作用的。一般人強調中藥的溫和性,是在對比西藥的「毒性」;而中醫的調和陰陽寒暑,則是在對比西醫的破壞性(手術)及野火燎原(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這樣深植的印象影響許多台灣病人遅疑就醫,特別在面對癌症時,選擇中藥治療,甚至千里迢迢地尋訪中藥神醫,因而喪失治病的最佳契機。兩個十八歲少年,一個癌症,兩樣結局三十五年前,我首次照顧骨髓移植病例是個患了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十八歲女孩。她及她的家人對我們的醫療團隊完全地信賴,治療很成功。雖然我與她失聯已久,我知道她的白血病從來沒有復發過,她在幾年後結婚成家;那段辛苦的骨髓移植過程變成人生漫漫長路上的「打嗝」(a little hiccup)。幾年後,另一個同年齡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男孩卻不顧醫療團隊苦口婆心的勸告,選擇千里迢迢地去到中國大陸尋訪神醫。大約一年半後,當他回到醫院希望接受主流醫學治療,已經瘦骨嶙峋,病入膏肓,回天乏術了。這位病人的故事幾乎像是漫畫書;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小男孩,背個包袱,專志地要到深山裡去拜訪神仙;只是漫畫書通常是快樂的結局,他卻是失望而返。許多選擇中醫藥的癌症病人,不也正是像這位少年一樣?抱著浪漫的想像,終就也是期望落空。2001年,二十一世紀初,一個有著奇跡般療效的口服標靶藥 Gleevec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完全改變了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病人的命運;骨髓移植已經是幾乎完全用不上的治療。與時更新的主流醫學治療三年前,參加了一個稱為「山嶺國度」(mountain kingdoms)的旅行團,造訪了西藏。飛機從四川成都飛往西藏時,我跟鄰座的年輕人聊起來。他是中國大陸政府分派到西藏去研習傳統的西藏醫學的「藏醫」。因為飛行的時間不長,短短的談話只加深了藏醫的神秘感。我們在西藏旅遊,除了走訪了著名的寺廟、步達拉宮,也參觀了藏醫醫院。我們的導遊安排了一位資深的藏醫為我們介紹藏醫概論。他們的會議廳掛了許多解釋藏醫理論的圖譜;走在其間,彷彿步入倒留的時光隧道。藏醫的理論不是我的學術訓練背景所能理解的。我提問了一個問題,西藏人的平均壽命何許?「大約六十歲左右」(北京的官方資料説是71歲,讀者可以自己揣摩真相)。這個答案雖然不是太意外,卻仍然深深地震憾了我 (台灣人的平均壽命是八十一歲)。在西藏的期間,印象裡沒有看到西醫診所或醫院。滿面風霜、皺紋深刻的西藏人如果給予選擇主流醫學治療的機會,他們會不會接受呢?他們的健康與壽命會不會改善呢?我不知道二十一世紀的中醫藥與華陀的時代相比改變了多少;藏醫似乎沒有太多的變革。主流醫學是與時更新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就是眾多例子之一;因為對疾病機制的研究與了解,引導了標靶藥的發明,並且完全地取代了有許多併發症的骨髓移植治療。台灣許多肺腺癌病人得以使用療效迅速的口服標靶藥,也是最近二十年內科學研究的光輝成果。口服標靶藥製造的奇跡,繁不勝舉。但是,傳統化療是不是該完全淘汰了呢?也許再過個十年、二十年,答案可能是肯定的;目前化療仍然在許多癌症的治療佔有不可或缺的角色。尋求治癒癌症藥物是不分國界種族的共同期望黑琵醫師所説的「全世界各個國家的醫藥界都投入很大的經費入力,想要可以治好癌症的方法,如果另類療法抗癌食品這麼有效,恐怕早就被跨國的醫藥集團買去申請專利了」。我也是這樣跟病人分析的。在資訊流通迅速的時代,真是太陽光底下無鮮事。一個有效的癌症治療不可能是隱藏在某個世界角落裡的秘密。1987年,上海的血液科醫師報導了一個口服藥 all trans retinoic acid對於一個治療上很棘手的急性血癌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 有很神奇的療效。這個成果是基於許多西方學者的實驗室研究所推展出的。中國很快地核准了這個藥物的臨床使用,並且上海也有藥廠開始製造這個藥品。最初,西方的藥廠沒有興趣研發這個藥(因為 APL 並不常見,市場有限),上海的醫師親自攜帶藥品送到法國,提供與他們合作研究的法國醫師做臨床實驗;結果也證實九成的病人疾病得到快速的緩解。1989年天安門事件,西方國家全面杯葛與中國的任何交流。一些法國的病人已經在治療中,卻藥物斷炊;終於,瑞士的羅氏藥廠同意製造這個藥品。很快地,許多國家完成臨床實驗,一再證實這個藥物驚人的療效。如今,all trans retinoic acid 是APL的必要用藥,全世皆然(病人不需要千里跋涉去尋醫)。這正是個説明「一個有效的癌症治療不可能是隱藏在某個世界角落裡的秘密」的好例子。結語主流醫學在一般民眾心中,評鑑參半。許多負面印象有些屬實,有些則是跨大的。主流醫學雖不圓滿,它是誠實的(副作用全攤在陽光下任人檢視),它是謙虛的(承認錯誤,不停反省),它是與時更新的(不停研究,創造治療新契機)。我以身為主流醫學的一分子為榮,也希望民眾重新評比另類醫學、中醫藥及中流醫學的長短處,做明智的醫療決擇。
-
2022-09-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次世代疫苗選擇問題多 李秉穎廣播開講3重點、有問必答
社會大眾熱烈討論次世代疫苗選擇,有些人認為9月底可開打的BA.1雙價疫苗不夠好,應等待BA.5雙價疫苗,並批評政府的疫苗採購接種策略。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李秉穎今強調三重點,他說,首先,BA.5疫苗現在根本不在市場上,可買時台灣一定會買。他表示,再者,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國都建議勿等新疫苗,先打BA.1也比原始株疫苗好,等到BA.5時又有BA.6了;第三,接種多劑後抗體量會達到飽和而不再上升,以保護人體,不可曲解為「免疫系統停工」。李秉穎今上午接受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主持人周玉蔻專訪時表示,BA.5次世代疫苗只有動物實驗報告,美國就通過EUA,確實如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所說的,是「創新之舉」。他說,顯見美國為了要求藥廠快速研發新型變異株疫苗,已經認清了「疫苗研發永遠跑不贏病毒變異」的事實,不再期待人體試驗,只要疫苗製程相同,只是改變抗原成分,藥政單位就會通過授權使用。不過,只有動物試驗資料的疫苗,若改由「非常嚴格的台灣食藥署」來審查,不見得可以過關。李秉穎表示,BA.5疫苗才剛通過美國EUA,根本還不在市場上,是沒有人買得到的,如果硬要等它買到,以現在3到6個月就有新型變異株的突變速度來估算,「等到BA.5的時候,BA.6都出來了,你就變成永遠落後、永遠沒打」。李秉穎說,所以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不要等待新的變異株疫苗,可以打就先打,BA.1次世代疫苗對抗BA.5的抗體濃度,仍是高於以原始株開發的疫苗,不會為了等待BA.5而放棄打BA.1,但等到BA.5出來之後,大家也一定會改打BA.5,確定可供貨時,台灣也一定會買。最近網傳國外專家演講之影片,被加上「疫苗打太多次,免疫系統會疲乏、停工」的註解,李秉穎說,他也有收到,但影片原始意思是說,打多劑後,抗體濃度愈來愈高,一定程度會達到天花板而無法再上升,是指「達到飽和」,而非「疲乏、停工」。李秉穎說,免疫系統不會隨便疲乏,不繼續往上升,是因為太高的抗體濃度可能反而對人體有害,恐引起不尋常的免疫反應,傷害自己的細胞,製造這麼多抗體也只是能量的浪費。無論T細胞或B細胞免疫,到一定程度都會停止,不是疲乏,而是達到了頂點。這類訊息是誤導,希望不具醫療專業的民眾,別因此害怕接種第四劑、第五劑。有聽眾問,10月出差去中國,需要打第四劑嗎?李秉穎說,次世代疫苗第一階段是開放65歲以上、長照住民,或免疫不全成年人接種,如果不是上述情形,像是外交、公務、洽商出國需要者,就要等第二階段,至於怎樣算公務洽商,就要自己申請看看,由政府認定。還有聽眾問,媽媽已經75歲,是否現在就可以打第四劑,不用等BA.1次世代疫苗?李秉穎說,BA.1次世代疫苗很快就來了,76歲以上屬於第一階段接種對象,可以第四劑就打次世代,因為如果現在以原始疫苗打第四劑,第五劑要間隔3個月,等於就要明年才能打次世代疫苗了。也有許多聽眾關心高端何時會通過世界衛生組織審核?高端何時可用於18歲以下青少年?幼兒會有次單位蛋白質疫苗可打嗎?李秉穎說,高端與AZ免疫橋接抗體濃度是快4倍,最近有個與AZ免疫橋接抗體達1.39倍的新疫苗,世衛都通過了,所以如果高端現在就申請,搞不好可以過。不過,如果高端有第三期資料,當然是更穩,聽說現在正在分析第三期數據,又把試驗時間拉長,所以變得有點慢。至於幼兒用蛋白質疫苗,李秉穎說,目前以Novavax的研究比較領先,高端在台灣還卡在12到18歲以直無法做臨床實驗。
-
2022-09-05 焦點.用藥停看聽
全世界有數百萬人在吃 降低膽固醇的史他汀其實有副作用?
這是醫療方式最新、最值得注意的改變,過去所謂的健康是以個人感受為依據,如今整個社會時移世變,我們的醫療保健取決於我們在統計曲線上的位置。以我個人為例,我覺得身體很好,但我的數字不合格。當數字不合格,未來罹患心臟相關疾病的風險就會比別人高。根據推測,只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風險就會降低。從這個角度,聽起來還算合理。那麼那封制式信件為什麼會惹惱我?因為我不願意自己的健康抉擇跟我的感受分道揚鑣。提供醫療保健意見的應該是我的醫生,而不是電腦。我是舊時代思維,想要被當成個別人類看待,而不是一組數據點。決定要不要吃史他汀之前,我需要先弄清楚這個藥對自己有沒有幫助,而我真正的風險有多高。於是我做了像我這種有科學家精神的人會做的事:坐到電腦桌前。我有疑問,也覺得網路能給我答案。史他汀對我有幫助,那麼幫助有多大?有幾個小風險,具體有多少個?我對自己的心臟疾病風險應該有多大程度的擔憂?於是我做了一個簡單的風險效益分析,一邊是好處,一邊是壞處。效益與副作用,聽起來一點也不難。可是我對史他汀的了解越深入,事情就越複雜。降低膽固醇是它的效益,對吧?不盡然。真正的效益,也就是所有人追求的是預防心臟疾病,那才是目標。很多醫生相信史他汀有這種功效,製造史他汀的製藥公司也是。在很多情況下也確實如此,尤其對那些膽固醇極高,又有心臟病史的人而言。對於高風險心臟病患,史他汀的救命功效毫無疑問。可是對於像我這樣中度風險、膽固醇升高(卻又不到警鈴大作的程度)、幾乎沒有個人或家族病史的人,它的效益就沒有那麼明顯。在研究過程中,我很快找到基斯的油脂假說,以及膳食脂肪導致高膽固醇與心臟病疾病的觀念。由於從小耳濡目染,我毫不猶豫地接納這個假說,我以為這樣的概念早在一九八○到九○年代就證實了。可是,我閱讀越多油脂理論相關資料後,對它的質疑就越多。首先,坊間五花八門的低脂飲食對人們健康的好處不如預期。沒錯,很多人發現低脂飲食確實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只是在減少油脂的同時,很多美國人增加糖和穀物的攝取,造成糖尿病比率升高。糖尿病是心臟疾病的風險因素,一般來說,吃的糖越多,心血管疾病機率越高。因此在真實世界裡,光是看心臟疾病的發生率,很難分析低脂飲食的效果。還有另一件讓人想不通的事:美國的心臟病發生率在一九五○年代達到高峰,一九六○年代初期開始下滑,那是在史他汀出現前數十年。很大原因是跟吸菸率降低有關,而吸菸是心臟疾病的另一個主要風險因素。史他汀出現後,這個比率持續下降。不過,改變人們對油脂的觀念和增加各種新藥,對這個下降趨勢並沒有太大影響。很多專家研究膽固醇、史他汀和心臟病之間的關係時,也同樣覺得困惑。在研究過程中,他們發現自己找到的資料紛亂駁雜,叫人困惑不解、出乎意料又充滿矛盾。史他汀是有史以來最多人研究的藥物。經過幾十年的密集研究,數百萬人吃掉數不清的降膽固醇藥物,我們總該弄清楚飲食和藥物與血液中膽固醇濃度的關係,以及它們對心臟疾病的影響,可是那種關係依然混沌不明,而且有越來越多文獻對過度簡化的答案提出質疑。以二○一六年一項研究為例,研究人員以三萬一千多名服用史他汀的患者為對象,追蹤他們的低密度膽固醇(眾所周知的「壞膽固醇」)的濃度與心臟疾病發生率,發現降低超高的低密度膽固醇濃度,確實能預防心臟病,但效果有限。令人驚訝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即使把低密度膽固醇降到最低(每分升七十毫克,是很多史他汀的目標),預防心臟疾病的效果並沒有比數值維持在七十到一百之間來得好。事實上,只要數值低於九十,對預防心臟病發作似乎就沒有成效。低膽固醇未必比較好,這是對油脂假說的打擊。二○一六年的另一份報告,分析十九項研究後做出總結指出,證據顯示較低的低密度膽固醇似乎無法有效降低六十歲以上人口的整體死亡率(也就是各種原因的死亡)。更糟的是,當低密度膽固醇降低時,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卻會上升。甚至有證據暗示,血液中總膽固醇濃度高一點,似乎有助於預防癌症。研究人員總結說:「以老年人的低密度膽固醇來說,總量高的人壽命跟總量低的人一樣長或更長。這麼一來,我們的分析似乎提供質疑膽固醇假說的理由。」不過,近期一項針對四十項研究所做的系統性文獻回顧的結論卻表示,儘管膳食膽固醇可能會升高血液中膽固醇含量,但是它「跟冠狀動脈疾病之間,並沒有統計學上的顯著關聯」。那麼史他汀呢?正如預期,很多研究證實它們有效,其他研究卻發現它們的功效極其微小,或根本不存在。正如二○一五年一份針對主要史他汀研究所做文獻回顧的結論:「仔細檢視最新的史他汀隨機臨床試驗……結果顯然跟過去數十年來的說法相反,史他汀在心血管疾病的初級與次級預防方面,並沒有顯著功效。」有同樣多的研究聲稱,史他汀確實能降低很多中度風險患者的心臟疾病發生率。這樣的科學拉鋸戰持續不歇,不過這很正常,科學終究只是對數據有效性的一連串爭辯,科學家永遠對彼此的研究存疑。正該如此,因為只有透過審慎的評論、持續的論證和反覆的研究,可靠的論據才會出現。鑑於史他汀研究的現況,我想表達的重點是:一般來說,當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極高時,心臟問題的風險就會比較高。膽固醇是風險因素,卻是複雜的風險因素,有非常多限制條件,效果有時候也充滿爭議。而且它只是很多因素之中的一項,其他還有抽菸、家族史、飲食和運動,各自扮演同等重要的角色。史他汀最適合血中膽固醇極高的人,尤其是有高膽固醇家族史的人,這些人正是史他汀類藥物最初核可使用的對象。不過對於像我這種中度或低度風險、膽固醇稍微升高的人而言,服用史他汀的效益有待商榷。然而,如果你看到史他汀的廣告,並不會知道這些事。比方說,幾年前刊登在雜誌上的立普妥(一款暢銷的史他汀)廣告,寫出這樣的大膽文案:「立普妥讓心臟病發生率降低三六%。」聽起來肯定很不錯,只是根據我讀到許多有關史他汀效益的資料,那句廣告詞似乎不太對勁。於是我順著那個號往下看。那個符號帶我到廣告最底下一些字體小得多的說明:「意思是在大規模臨床實驗中,服用糖錠或安慰劑的受試者心臟病發作比率是三%,而服用立普妥的受試者是二%。」稍微琢磨一番,你就會知道那則廣告背後的真正意思是:找兩百名有心臟病風險的人,隨機分為兩組,每組一百人,其中一組每天服用史他汀,另一組吃安慰劑(看起來像藥錠卻不是藥,也沒有任何功效)。接下來追蹤後續,經過一段時間(可能是半年或幾年,就看研究如何設定),再清點兩組各自有多少人心臟出問題。結果發現,吃安慰劑的對照組有三個人罹患心臟病,史他汀組則只有兩人。史他汀有效果!它顯然幫助一名受試者預防心臟病。不過,你要怎麼向大眾傳達這樣的訊息?你不能用我剛才那段話直白地說出來,因為這樣的解釋太冗長,說服力好像也不夠。你必須濃縮成更簡潔、更有力的話語。於是你用某種角度檢視那些數字。製藥公司喜歡強調所謂的「相對風險」,因為它能讓效益顯得更大。在這個例子裡,對照組發病的有三人,史他汀組有兩人。如果你只看發生心臟病的人數,那麼降低的比率是三分之一,從三個人減少為兩個。心臟病發作比率降低三三%!廣告詞寫手大筆一揮。這個數字沒錯,卻有誤導之嫌。相對風險只看發生心臟病的少數人,忽略實驗中的其他所有人。別忘了,兩組受試者不管有沒有服用史他汀,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得心臟病。對那些人而言,吃不吃史他汀沒有差別。如果你看的是整組受試者,而不是得心臟病的少數,那麼一百個人之中只有一個人因為服用史他汀避免心臟病,這是「絕對風險」的降低,在這個例子裡就是一%。但是標題如果說「降低一%的心臟病發生率」,聽起來不怎麼吸引人,卻也是事實。撰寫藥物廣告的人之所以能拿高薪,靠得就是操弄相對風險,忽視絕對風險。哪一種才對,相對或絕對?兩個都對,問題在於你想強調什麼。醫生通常都會列入考量。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使絕對風險只降低一%,人數多的時候,就可能預防成千上萬例毀滅性的健康問題,只是那也代表有數百萬人在服用對他們沒有一點效益的藥物。我對油脂假說的信心產生動搖後,就想進一步了解自己罹患心臟病的真正風險,於是又鑽進另一個兔子洞。事實證明,心臟病風險的預測,絕對稱不上是精確的科學。由於膽固醇的數據顯然不如過去想像中那麼容易預測,醫生如今審慎地轉移焦點,選擇考量其他風險因素。以下是心臟病的幾個主要風險:◆ 高血壓◆ 抽菸習慣◆ 糖尿病◆ 高膽固醇◆ 年齡◆ 家族或個人心臟病史醫生探詢病人的病史,再衡量上述風險因素,就能夠套入公式,猜測病人未來得心臟疾病的機率。你可以在網路上自行評估,有不少網站可以讓人輸入相關數字,計算出未來罹患心臟病的機率。不過姑且聽之,不必盡信,如果你使用不同網站的心臟風險計算器,就會發現它們採用的風險因素未必相同,計算出來的結果也有差異。比較重要的應該是,你的醫生根據粗略風險觀點做出的建議。只是這方面的情況也有點改變。如今的醫生比十年前更容易開出史他汀處方,因為他們覺得越來越多病人適合吃這種藥物,原因如下:二○一三年,美國心臟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CC)和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兩個舉足輕重的機構共同推出一組頗具新聞價值的史他汀處方指引。這套全新指引大幅降低建議使用史他汀的門檻,從未來心臟病發生率二○%降到大約七.五%。這個改變讓使用史他汀的潛在患者人數大幅增加,突然之間,數百萬未罹患心臟病的中度風險族群都收到服藥建議。我的制式信件也是這麼來的。從那時候起爭議不斷,研究人員在醫學期刊、網誌和媒體對二○一三年的指引表達贊同或反對,反覆爭論各種議題,比如風險預測的正確性,以及哪些史他汀研究最有價值。有些醫生認為這套指引珍貴如黃金,也有人則認為它們比無用更糟糕,科學界至今尚未產生壓倒性的共識。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你曾經心臟病發作,就會自動被歸類為高風險族群,那麼史他汀可以有效降低第二次發病的機率,這叫做次級預防。在這種情況下,服用史他汀毫無疑義。但我不屬於那一類,我沒有心臟病史,所以屬於所謂的「初級預防對象」,重點在於防患未然。對於史他汀,初級預防才是行動目標。新的處方指引強調對更廣大的中度風險族群用藥,對製藥公司股東是好消息,對病人卻是好壞參半。因為任何藥物開立越多,承受副作用的人就越多。史他汀相較於大多數藥物算是相當安全,卻還是有副作用。所有的藥都有副作用,包括我們每天攝取的咖啡因,或家中藥櫃裡的常備藥阿斯匹靈,或成千上萬的處方藥之中的任何一種。藥物的必然規則是,它的好處必定附帶著某些壞處(但願輕微得多)。史他汀最常見的副作用如下:◆ 肌肉疼痛與無力◆ 糖尿病◆ 記憶喪失與認知問題罕見卻嚴重得多的副作用則包括:◆ 橫紋肌溶解症(嚴重的肌肉損壞,可能導致腎衰竭)◆ 肝臟損傷◆ 帕金森氏症◆ 失智症◆ 癌症副作用的風險通常會隨著藥物劑量的增加而升高,因此服用較高劑量史他汀的患者,通常副作用較多。只要藥物能發揮預期效用,大多數醫生都會盡可能地降低劑量。對於史他汀的常見副作用,醫界也爭議不斷,爭議的重點在於這些副作用發生率有多高,又有多嚴重。※ 本文摘自《食藥史:從快樂草到數位藥丸,塑造人類歷史與當代醫療的藥物事典》。《食藥史:從快樂草到數位藥丸,塑造人類歷史與當代醫療的藥物事典》作者:湯瑪斯.海格譯者:陳錦慧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2/08/04
-
2022-07-27 失智.大腦健康
阿茲海默症研究論文造假推翻關鍵理論?教授解析β澱粉樣蛋白和阿茲海默症有無關聯
上禮拜五(2022-7-22)臉書朋友Andy Wolf寄來四則關於阿茲海默症論文造假的資訊。不久後又有另外五位讀者寄來電郵或在網站留言,希望我對這件事發表意見。我先請大家看自由時報在2022-7-22發表的科學界驚天醜聞!阿茲海默症關鍵論文疑造假 誤導外界16年。它的第一和第二段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雙城校區神經科學家萊斯內(Sylvain Lesné),2006年在頂尖期刊《自然》上發表有關阿茲海默症的論文,直指患者大腦中出現的β澱粉樣蛋白是致病的主因,此後的研究發展多關注在如何消除β澱粉樣蛋白,但如今另一頂尖期刊《科學》踢爆萊斯內論文的大量圖片可能造假,若確實如此,那麼學界對於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方向等於是被誤導了16年之久。《科學》專文指出,美國范德比大學神經科學家施拉格(Matthew Schrag),去年接觸到阿茲海默症實驗性治療藥物Simufilam,便在各大期刊上查詢Simufilam的相關研究圖片,沒想到最後發現數十篇期刊論文有明顯經過修改或重複的圖像。」再來,我請大家看HungYin Tsai在臉書發表的「這幾天科學界發生一件大事。原本我們對阿茲海默症的成因完全不瞭解,直到 2006 年,有一位科學家終於發現阿茲海默症可能是因為大腦裡的 β澱粉樣蛋白沉澱所引起,並將這篇研究發表在 Nature 期刊上,於是這十幾年來各大醫院、藥廠、學術研究投入無數科學家的青春和不知道幾個億美金的經費,想辦法檢測和消除大腦內的 β澱粉樣蛋白,結果這麼多年過去,卻發現這篇研究的圖片是造假的!如果最終證實 β澱粉樣蛋白和阿茲海默症沒有半點關係,所有關於 β澱粉樣蛋白的後續研究、藥物開發的投入很可能都是付諸東流,在這十幾年間招募來的臨床實驗參加者也都背上了不必要的健康風險,參與一項對人類未來和自己症狀都毫無幫助的實驗。」(註:這篇文章有4400個贊,153個留言,和2800個分享)從這兩篇文章裡的「誤導了16年之久」和「付諸東流」就可看出,它們認為這次的造假事件可能會抹殺多年來無數科學家辛苦建立的「阿茲海默症的澱粉樣蛋白理論」。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我用Amyloid(澱粉樣蛋白)和Alzheimer’s(阿茲海默)這兩個關鍵字在PubMed搜索,共搜到61880篇論文,而最早的一篇是發表於1954年。然後,我再用那位被踢爆的科學家的姓名Lesné 以及Amyloid做搜索,結果搜到31篇,而最早的一篇是發表於2003年。也就是說,以論文篇數而言,這位科學家在這個領域的份量也只不過是兩千分之一,而就論文發表資歷而言,這位科學家是整整晚了49年的後生晚輩。那,請問,HungYin Tsai所說的「原本我們對阿茲海默症的成因完全不瞭解,直到 2006 年,有一位科學家終於發現阿茲海默症可能是因為大腦裡的 β澱粉樣蛋白沉澱……」,是正確的嗎?有關澱粉樣蛋白在阿茲海默症病因學所扮演的角色,最新的綜述論文是2016年發表的The amyloid hypothe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t 25 years(阿茲海默症的澱粉樣蛋白假說25 週年)。它裡面有這麼一句話:「一個多世紀以來,儘管已知各種系統器官中不同蛋白質組成的澱粉樣蛋白逐漸積累會導致破壞性疾病,但 George Glenner (Glenner & Wong, 1984) 提出的想法是,在阿茲海默症中積累的特定澱粉樣蛋白( Aβ) 可能是致病原因。」從這句話就可看出,「大腦裡的 β澱粉樣蛋白沉澱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的致病原因」是早在1984年就被提出來了。那,我再問一次,HungYin Tsai所說的「直到 2006 年」,是正確的嗎?還有,在這篇綜述論文裡,那位被踢爆的科學家Sylvain Lesné是連一次都沒出現過,而他的論文也是連一篇都沒被提起過。所以,不好意思,說得難聽點,他和他的研究似乎是不值一提。事實上,他研究的是冷門的Aβ*56,而不是最重要的 Aβ40和 Aβ42,所以也就難怪他會不被重視了。有關澱粉樣蛋白作為阿茲海默症的治療標靶,最新的綜述論文是今年3月18日發表的Immunotherapy for Alzheimer’s disease: targeting β-amyloid and beyond(阿茲海默症的免疫療法:靶向β-澱粉樣蛋白及其他)。同樣地,在這篇綜述論文裡,那位被踢爆的科學家是連一次都沒出現過,而他的論文也是連一篇都沒被提起過。那,請問,在這個治療領域裡,他和他的論文有如自由時報和HungYin Tsai所說的那麼重要嗎?這次的吹哨人是Matthew Schrag,現年37歲。他也是一直在研究澱粉樣蛋白和阿茲海默症,而從2006年起到現在共發表了21篇相關論文,例如去年的PLD3 is a neuronal lysosomal phospholipase D associated with β-amyloid plaque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PLD3 是一種神經元溶酶體磷脂酶 D,與阿茲海默症中的 β-澱粉樣蛋白斑塊和認知功能相關)。那,請問,HungYin Tsai所說的「所有關於 β澱粉樣蛋白的後續研究、藥物開發的投入很可能都是付諸東流」是不是表示Matthew Schrag的研究也可能都要付諸東流?如果是,那這位吹哨人是不是在自毀前程?毫無疑問,這次造假事件是非常嚴重,但它對澱粉樣蛋白或阿茲海默症研究的影響,根本就不足以被說成「學界對於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方向等於是被誤導了16年之久」或「所有關於 β澱粉樣蛋白的研究付諸東流」。那篇踢爆的《科學》專文在最後引用哈佛大學教授Dennis Selkoe說,雖然Lesné的造假是非常惡劣的瀆職行為,但澱粉樣蛋白假說仍然是viable(可行的)。他更擔心的是,正當科學被懷疑和攻擊日益增加時,這次的事件可能會進一步削弱公眾對科學的信任。沒錯,搞不清楚東西南北就胡亂發表文章評論,的確是會進一步削弱公眾對科學的信任。原文:阿茲海默症論文造假引發的胡扯
-
2022-07-22 醫聲.癌症防治
免疫療法/勞工癌友淪「健保癌藥孤兒」 醫師仗義發聲
「醫師,我夜市擺攤那麼久,終於存了一筆錢,是不是可以繼續用藥?」阿勇(化名)是名夜市攤販老闆,五年前確診罹患晚期食道癌,從此走上艱辛抗癌之路。對於食道癌治療,目前健保給付用藥只有5-FU、鉑金類藥物,像免疫加化療等合併療法或太平洋紫杉醇、歐洲紫杉醇等二、三線藥,即使臨床實驗證實可助延長生命,也都要自費,阿勇只好拼命籌錢,換得活命機會,在許多腫瘤科醫師的診間,他的遭遇也是許多藍領、勞工癌友的寫照。談到食道癌病友的治療困境,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陳明晃語氣盡是不捨。他說,在只有化療的年代,晚期食道癌病友多數活不過一年,食道癌與抽菸、喝酒、嚼檳榔有關,其中不少人為藍領、勞工族,以中壯年男性居多,這些人忙著賺錢養家,根本沒時間組病友會或為自己權益發聲,所以常淪為「健保癌藥孤兒」,自費藥又用不起,求生更不易,這些弱勢癌友必須要有第二、三線健保藥可用,才有更多活命機會。另外,胃癌的發生,同樣以中年男性佔多數,相較食道癌,胃癌的健保藥物選項較多,近年大型研究顯示,「免疫藥物+化療」合併療法比單純化療的效果更好,不過這選項卻被排除在健保給付之外。陳明晃認為,這對勞工、藍領階層的胃癌病友也非常不利。北榮團隊曾研究發現,像MSI(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指數偏高、CPS(綜合陽性分數,含PD-L1指數)大於5或EB病毒檢測陽性的病友,若接受免疫合併治療,效果更理想,現今健保資源有限,若將這些評估指標納入給付考量,或可在財政效益與拯救人命間取得平衡。對於晚期肺癌病友而言,晚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極低,求生機會有時亦可望不可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夏德椿表示,現今晚期肺癌治療包括化學治療、標靶與免疫療法,當腫瘤沒有特殊基因表現,便以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為主。從臨床證據觀察,這類病友採用化療搭配免疫療法,或採用雙免疫治療,成效都比以往進步,且無論PD-L1表現量高低,皆呈現這樣的趨勢,不過目前健保對免疫療法的給付,僅限PD-L1表現量較高族群,若能放寬PD-L1表現量門檻,病友的抗癌策略將更有彈性,生存機率也會增加。夏德椿、陳明晃呼籲,由於健保給付條件較嚴苛,藍領、勞工等經濟弱勢族群或死亡率較高、健保用藥選項稀缺的癌友,更顯孤立無援,而這些癌友應獲得平等生存契機,在治療選項上,也建議提供更多彈性。
-
2022-06-10 焦點.杏林.診間
大疫醫奉/台大愛滋病房團隊洪健清 親身試藥
「我怎麼可能得這種病?你們是不是驗錯了?」「得這種病,我會不會很快就Say Goodbye?」「吃藥會不會有副作用?我能不能照常工作?」無論是在台大醫院愛滋篩檢諮商室,或在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洪健清的診間,每當民眾得知自己感染愛滋病毒,多數有如晴天霹靂,腦袋一片空白,內心充滿茫然、徬徨與不安情緒,不斷自我懷疑,有些人甚至動了輕生的念頭。洪健清親身試藥 台大力抗愛滋名列前茅不過,在得知確診訊息後,多數病患在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的暖心陪伴與詳細解說下,心情逐漸穩定下來,並開始規律用藥。「我曾為了體驗藥物副作用強弱,以身試藥。」洪健清目前身為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的領導者,透露多年前他踏入愛滋防治領域之初的一個舉動,令人感佩。當病患知道醫師有親自服用抗愛滋病毒藥物的經驗,對醫師的說明便更加信服。因此,在台大醫院目前收治的3200名愛滋病患中,高達99%的人正穩定、持續用藥。當病患願意穩定用藥,體內病毒量就會逐步下滑、疾病傳染力也會大減,而在亞洲或在全世界,這項成績皆名列前茅。即使曾面臨SARS、Covid-19疫情嚴峻階段,台大愛滋病房團隊還是努力讓病患用藥不中斷,確保藥物治療效果不會功虧一簣。疫病汙名化委屈 醫師無法搭電梯回家從投身愛滋病防治領域至今,洪健清觀察到,不管是愛滋病、SARS或Covid-19疫情,在人類對抗新興傳染病的過程中,感染者或高風險族群常受到排擠、汙名化委屈。從事感染防治工作的他,也遭遇過旁人不理解的眼光。洪健清在SARS疫情期間,住家鄰居得知他是感染科醫師,可能需要醫治SARS病患,表明不希望他搭電梯,要求他只能走樓梯,即使他認真解釋,鄰居還是無法接受,最後他只好妥協,回家都走樓梯,他苦笑說:「還好我住的公寓只有6層樓,不是60層樓……」洪健清也回憶起家族對疾病不了解的往事。在SARS時期,他的奶奶因腸缺血重症,住進家鄉的醫學中心加護病房,與奶奶感情深厚的他很想前往探望,但家族有人堅決反對,歷經很多阻礙,他才終於與奶奶見上一面。奶奶後來仍重病過世,也因家人反對,他無法送奶奶最後一程,談到這裡,他的語氣帶著一絲遺憾。社會上太多對傳染病的誤會,連醫護人員也無力。然而,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在疫情艱困時刻仍堅守崗位,很少護理師、醫療人員主動求去,洪健清深受感動,從不後悔投身感染科領域。從SARS到Covid-19,洪健清都選擇在對抗疫疾的戰役中衝鋒陷陣,搶救更多人命,也因為他熱情、專業的態度,讓更多醫護人員願意情義相挺,和他站在第一線服務更多病患。代代傳承 愛滋治療照護30年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由已故台大醫院前副院長、「台灣愛滋病之父」莊哲彥教授一手創立,從愛滋病被稱為「20世紀黑死病」的1980年代,到2022年的現在,愛滋病的用藥、治療與防治觀念上已有許多突破性進展。1992年,洪健清時任住院醫師,採納莊哲彥教授建議而赴美接受短期愛滋病治療訓練,從此便投入愛滋病患醫療、照護的行列,至今已歷經30年歲月。一談起愛滋病防治觀念的演進,洪健清馬上化身為一座精準的資料庫,許多數據信手捻來,毫不遲疑。洪健清分析,從2021年開始,台大團隊展開愛滋病治療計畫時,幾乎已可達到「當日診斷、當日治療」目標,由於引進新型檢驗試劑,有感染疑慮的民眾在接受篩檢後,多數可在半小時到一小時內知道篩檢結果,並了解自己有無確診。只要一確診,馬上進入門診,醫師當下就提供藥物治療,「讓已經確診的人早點開始治療,病毒量就會控制得很好,即使和別人發生性關係,至少病毒不會傳染出去,這是非常重要的!」洪健清說。愛滋用藥重大變革 病患一天一顆即可在篩檢愛滋病毒的過程中,台大團隊不僅需要和時間賽跑,也深深了解病患的身心狀態必須受到關照。洪健清解釋,在台大醫院,「任何人來篩檢前,我們會讓他先做篩檢前諮商。」在這階段,「愛滋個案管理師」(簡稱愛滋個管師)仔細向民眾解釋篩檢結果為陽性、陰性代表的意義,讓民眾充分理解,預做心理準備。當疑似感染的民眾確診、開始接受治療,確保病患能後續規律用藥,便成為另一項挑戰。此時,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的愛滋個管師,常扮演關鍵「領航員」(Navigator)角色,除了主動帶領當下可能手足無措、神情茫然的初診病患掛號、引領進入醫師診間,病患如果需要回診,個管師會透過Line、電話等親切叮嚀提醒。若病患忘記或沒時間回診,個管師也會想辦法追蹤、幫忙約診,並確保病患有充足的藥量可持續接受治療。不只如此,愛滋個管師對病患可能面臨的各項家庭、工作與保險難題,也會設法傾聽與協助,讓病患了解醫護團隊可提供哪些幫助。而醫師面對初診病患時,會傳達「雖然您不幸被傳染,但請相信我們,我們一定和您並肩作戰,共同對抗這個疾病!」激勵病患接受治療時的信心,用藥也更能持之以恆。洪健清指出,過去治療愛滋病,病患常需服用多種藥物,「每天要吃一大把藥!」還會出現腹瀉、噁心、嘔吐、皮膚起疹子等副作用。在2016年的台灣,愛滋病治療方式產生重大變革,隨著新型抗愛滋病毒藥物引進,現在病患一天只要服用一顆藥即可,副作用也減少許多,多數病患便願意規律用藥。致力於臨床研究 交出亮眼成績台大愛滋病房團隊曾榮獲第5屆醫療奉獻獎團體獎,現在由洪健清領導的團隊傳承專業服務的火苗,不僅持續優化民眾篩檢程序,推行更細膩貼心的愛滋病防治計畫與病患臨床照護流程,也花費不少心思在臨床研究的扎根上。舉例,像針對愛滋病患接受肺炎鏈球菌疫苗後的抗體產生情況,過去台大愛滋病房團隊曾進行長期追蹤研究。另外,對愛滋病毒合併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防治策略擬定與抗愛滋病毒藥物的療效研究、藥物基因學研究等領域,該團隊都交出亮眼成績。時至今日,台灣和全世界一樣,皆面臨Covid-19疫情的威脅,在公衛與感染醫學界,已有多篇研究顯示,像愛滋病患等免疫缺損或低下的族群接種Covid-19疫苗,常規劑量的保護效果常大打折扣。針對這項議題,台大愛滋病房團隊也著手進行臨床本土研究,目前約有1590人參與研究計畫,像哪種疫苗組合的保護力較佳?病患注射疫苗後的抗體變化等,皆納入研究範疇,預計在2022年夏天會有初步結果。愛滋病患之C肝、B肝防治 受惠甚多近年來,在台灣各地,正如火如荼地推展C型肝炎根除計畫,原本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一個療程動輒上百萬新台幣,經政府和藥廠協商後降價。台大愛滋病房團隊特別針對愛滋病毒合併C肝感染的流行病學現狀、病患用藥效果等進行追蹤觀察,這也讓愛滋病毒感染合併C肝的病患受惠甚多。對台灣愛滋病患而言,B肝防治是另一項值得關注議題。洪健清表示,自1986年7月,B肝疫苗納入新生兒常規疫苗接種清單,到了現在,這群一出生就注射B肝疫苗的孩子已進入35、36歲階段。國內外許多研究顯示,隨著年齡成長,B肝疫苗的保護效果會逐漸消退,在這個階段,約50%成年人面臨B肝疫苗抗體消失窘境。另一方面,B肝病毒可透過血液、體液傳染,因此病毒常藉由刺青、性行為或共用針具等管道傳播,這也代表B肝病毒隨時可能威脅到成年愛滋病患,因此醫界建議,即使年幼曾注射B肝疫苗,成年後,還是必須考慮補打疫苗,才能維持有效防護力。為了全方位守護愛滋病患健康,針對上述議題,台大愛滋病房團隊自2017年開始展開臨床實驗,進一步想了解,如果愛滋病患必須重新注射B肝疫苗,需要單劑疫苗注射三次即可?或疫苗劑量必須加倍,才會產生足夠抗體?這項研究計畫成果預計在2023年底出爐。前輩立下美好典範 啟發後輩熱情今年,醫療奉獻獎已邁入第32年,洪健清說,他因為莊哲彥教授身教、言教的啟發,投入愛滋病醫療照護領域。「有些典範可以啟發年輕人、後輩的熱情,年輕醫師一進入臨床領域,看到典範在身邊,就會是很好的傳承、啟發!」洪健清期許自己也能立下一些典範,並吸引更多年輕醫師、護理師投入,不僅讓臨床經驗代代傳承,熱情的火炬也可以傳遞下去,未來面對新興疾病,才有本錢克敵致勝,寫下更多勝利篇章。全球對抗疫情兩年多,厚生會、聯合報系與吉立亞醫藥共同製作「穿梭古今大疫的身影─新冠疫情下的醫奉獎得主」報導,聚焦努力消除傳染病的醫奉獎守護神,他們再度把熱情投注百年大疫,當年守護台灣公衛及民眾健康,如今不忘初衷,在新冠疫情之下接受新挑戰。「穿梭古今大疫身影」精彩內容:https://bit.ly/3bokMHY
-
2022-05-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清冠一號究竟有沒有科學實證的療效?教授這麼說
我在2022-5-19發表清冠一號:國內嚴管,國外強推,三天後讀者吳先生來函:【林教授 您好:偶然讀到您對於新冠一號的文章,於文中您提到 「沒有任何科學證據顯示清冠一號具有療效」。……以下是我找到的資料與您分享。由於我不是醫療背景出身,因此對於論文的研究方式是否合理或符合科學無法有正確的判斷。期待我提供給您的資訊,能讓教授未來再寫一篇關於清冠一號的分析文章。造福徬徨不安的台灣民眾。】這位讀者共寄來三條資訊,其中兩條是清冠一號的研發單位聲稱清冠一號具有療效,另一條則是一篇論文。由於聲稱並非科學證據,所以我就不討論研發單位的那兩條資訊了。至於那篇論文,我在一年前發表的文章裡就已經討論過了。請看清冠一號:世界熱銷,唯獨台灣買不到,關鍵在於模糊隱晦。儘管已經過了一年多,這篇論文目前還是有關清冠一號,唯一發表在PubMed的研究報告。也就是說,這一年多來,雖然清冠一號的外銷是宏圖大展,但有關它的研究卻絲毫沒有進展。不管如何,這篇論文的標題是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NRICM101 to target COVID-19 through multiple pathways: A bedside-to-bench study(一個通過多種途徑靶向COVID-19的中藥配方NRICM101:一個從臨床到基礎的研究)。(註:醫學研究的順序通常是先從基礎下手再做臨床,但是這篇論文卻聲稱清冠一號的研究是先做臨床再做基礎)這項研究最主要是做所謂的體外實驗,也就是在試管、培養皿,和儀器裡進行藥理實驗。但是,它也做了一點點小規模的人體試驗,也就是用清冠一號來治療12位病患,而治療的結果是「平均9天三採陰」。可是,由於這項實驗是觀察性的,而且沒有安慰劑對照組,所以這樣的結果根本就不可以被解讀為具有療效。畢竟,縱然沒有接受清冠一號治療的病患也有可能由陽轉陰。我在2022-5-15發表NAC能治療新冠肺炎嗎,指出有一位所謂的名醫公開說有一種叫做NAC的化痰藥可以減少4成新冠死亡率。可是,事實上整體而言,支持NAC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科學證據是相當薄弱。而也就因為如此,這位醫師在遭受各方批評之後公開道歉,說他以後會謹言慎行。我又在2022-5-17發表第三新冠神藥,醫生強力推薦,FDA拒絕授權,指出另一位名醫公開說有一種叫做無鬱寧的抗憂鬱藥可以減少3成新冠死亡率。但是,儘管有發表在高檔醫學期刊的臨床研究論文,美國FDA卻認為證據仍嫌不足,所以拒絕批准無鬱寧緊急授權的申請。雖然NAC的科學證據是薄弱,但至少它還算是有科學證據。雖然無鬱寧被FDA拒絕,但它其實是有相當不錯的科學證據。可惜,無可爭議的事實是,不管是證據薄弱,還是證據挺好但仍嫌不足,在FDA眼裡,NAC和無鬱寧都還不夠資格被稱為具有療效。那,您會認為,在FDA眼裡,連一篇臨床研究都沒有的清冠一號有可能被稱為具有療效嗎?(註:目前在美國銷售的清冠一號是以補充劑的名義掛牌,所以當然不可以聲稱具有療效)FDA目前只核准了兩款口服新冠藥物,請看我發表的新冠口服藥:輝瑞與默克,優劣與禁忌(上),以及新冠口服藥:輝瑞與默克,優劣與禁忌(下)。這兩款藥物都是經過嚴謹的臨床試驗,才獲得FDA的緊急授權。請看它們分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論文:Oral Nirmatrelvir for High-Risk, Nonhospitalized Adults with Covid-19(口服 Nirmatrelvir 用於 Covid-19 的高危非住院成人)Molnupiravir for Oral Treatment of Covid-19 in Nonhospitalized Patients(Molnupiravir 用於非住院患者 Covid-19 的口服治療)清冠一號的研發單位應該向輝瑞和默克學習,更要抓住現在台灣正好有大量新冠病患的機會,好好地設計和執行一個國際級的臨床試驗,而不是只會靠一張嘴,把明明沒有臨床實驗證據的東西吹說成是具有療效。原文:清冠一號,療效?科學證據?
-
2022-05-24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不定時炸彈「泛視神經脊髓炎」 失能風險伴終身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視力受損、肢體癱瘓,每次復發,就再度重創神經組織,讓「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面臨失明、失能及死亡的陰影中。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日前舉辦病友座談會,邀請神經內科醫師張國軒、病友小浮誇、癌友謝采倪、網紅律師娘大家齊聚一堂,分享交流抗病經驗。林口長庚神經內科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國軒表示,「泛視神經脊髓炎」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自體免疫疾病,因自體免疫機制失調,導致自體免疫抗體反過來攻擊體內的中樞神經細胞,一旦反覆發作,將重創視神經、脊髓及大腦等,嚴重恐致失明、癱瘓,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泛視神經脊髓炎」早期病友常被誤診為「多發性硬化症」,因為臨床表徵相似,但致病機轉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差異。前者容易反覆發作,症狀嚴重,且更容易留下永久殘疾。健保大數據顯示,全國約有500多名「泛視神經脊髓炎」病友,症狀表現多元,主要症狀為視力變差、腸胃問題、肌肉痠痛,不少病人先後看過眼科、腸胃科、復健科,找不出病因,才被轉至神經內科,以致無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臨床顯示,「泛視神經脊髓炎」好發於30至40歲的女性,張國軒指出,這個年齡層女性肩負工作及家庭重擔,可能擔任公司主管,又為人母,一旦發病、確診,將造成衝擊,身心承受重大壓力。病友小浮誇分享自身經歷,她表示,自己從來沒聽過這種疾病,但醫師告知罹病時,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由於反覆發作,讓家人相當擔心,但也由於他們支持,她才能逐步與疾病和平共處,但治療費用昂貴,希望健保能夠盡快給付專用生物製劑。張國軒指出,在急性發作時,需要使用大量類固醇抑制發炎反應,但常有心跳快、血壓高等副作用,還可能誘發癲癇;此外,為了預防復發,必須依賴生物製劑來抑制免疫系統、減輕發炎。「生物製劑可說是免疫疾病的標靶藥物。」張國軒說,「泛視神經脊髓炎」於2021年列入罕見疾病,病友可申請重大傷病,但生物製劑價格昂貴,如能納入健保,就可減輕病友經濟壓力。「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需長期接受藥物治療,才能有效預防急性發作避免癱瘓。新型專用生物製劑效果顯著,經臨床實驗及上市後追蹤證實,有效減少七到九成的復發風險,不少病患施打後,已有五年未再復發。新型專用生物製劑適用於反覆發作的病友,但該藥物價格昂貴,目前仍需自費,絕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病友期待健保能夠先給付病情嚴重患者,作為後線治療,提高生活品質,重返職場。健保署長李伯璋:期盼健保財務健全 降低病人沉重負擔對此,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讓每個病友都能順利用藥,盡可能提供最好的醫療,這是健保最高原則,但健保資源有限,實在很難讓每個病友都滿意,但他一定盡可能地改善藥物支付規定,減輕病患負擔。李伯璋說,之前共擬會議曾討論過此案,但「泛視神經脊髓炎」患者人數較少,而生物製劑藥費昂貴,專家委員並未同意納入健保給付。「健保財務狀況不佳,錢就這麼多」,結果如此,令人感到抱歉。李伯璋強調,期待健保部分負擔順利上路,健保財務改善,讓急需新藥的罕見疾病患者如泛視神經脊髓炎能使用最有效的藥物,並提供給付,降低病人經濟負擔。
-
2022-05-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第三種口服神藥能防重症?抗憂鬱症藥氟伏沙明可治新冠嗎?
臉書朋友“特務“前天(2022-5-15)寄來一篇文章,徵詢我的意見。這篇文章是2022-5-12發表在華人健康網的2種口服抗病毒藥不符條件怎麼辦?醫:第三神藥「無鬱寧」能防重症,作者是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我看完後立刻給“特務“回覆:「確實有正面的研究報告,但FDA沒有授權。」(註:無鬱寧是抗憂鬱症的藥)實在是很巧,我給“特務“的回覆是在前天,而昨天美國FDA發表Memorandum Explaining Basis for Declining Request for 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of Fluvoxamine Maleate(備忘錄解釋拒絕申請馬來酸氟伏沙明緊急使用授權的依據)。我們先來看潘醫師文章的重點:「有一般病患可以吃,安全有效又容易取得的藥嗎?有的,這便是【無鬱寧】, Fluvoxamine 。……能減少住院死亡比率接近三成,沒Paxlovid 有效,但和莫拉皮韋差不多。實證醫學證據等級相當高。台灣也是奇怪,某XXXX的臨床實驗證據等級很低,卻有健保給付還大力推廣。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還有網軍要來洗。伊隆·馬斯克的基金會贊助了無鬱寧的研究,結果都是發表在Lancet ,JAMA ,Nature 等一流期刊上,頭撞頭實驗裏海放沒用的狗藥伊維菌素,相當靠譜。」因為潘醫師有提到Lancet ,JAMA ,Nature,所以我就到PubMed搜索。我有搜到一篇Lancet和兩篇JAMA的臨床研究論文 ,但沒有看到Nature的論文。Lancet 和JAMA 的論文是:JAMA 2020-12-8:Fluvoxamine vs Placebo and Clinical Deterioration in Out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COVID-19: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有症狀 COVID-19 門診患者的氟伏沙明 vs 安慰劑和臨床惡化:一項隨機臨床試驗)。結論:在這項針對有症狀的 COVID-19 成人門診患者的初步研究中,與安慰劑相比,接受氟伏沙明治療的患者在 15 天內出現臨床惡化的可能性較低。 然而,該研究受到樣本量小和隨訪時間短的限制,臨床療效的確定需要更大規模的隨機試驗和更明確的結果測量。JAMA 2021-11-1:Mortality Risk Among Patients With COVID-19 Prescribed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Antidepressants(COVID-19 處方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製劑抗抑鬱藥患者的死亡風險)。結論:這些結果支持證據表明,SSRIs 可能與 COVID-19 的嚴重程度降低有關,這反映在死亡率的 RR 降低。 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隨機臨床試驗來闡明 SSRIs 對 COVID-19 結果嚴重程度的影響,或者更具體地說是氟西汀和氟伏沙明的影響。Lancet 2022-1-1:Effect of early treatment with fluvoxamine on risk of emergency care and hospitalisa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COVID-19: the TOGETHER randomised, platform clinical trial(氟伏沙明早期治療對 COVID-19 患者急診和住院風險的影響:TOGETHER 隨機平台臨床試驗)。結論:在早期診斷為 COVID-19 的高危門診患者中使用氟伏沙明(100 毫克,每天兩次,持續 10 天)治療減少了住院治療的需要。關於FDA昨天發表的備忘錄,它的重點是:2021 年 12 月 21 日,FDA收到 David R Boulware 醫生提交的申請,請求緊急授權氟伏沙明之用於新冠病毒陽性的24 歲及以上成人的門診治療。該請求主要基於 TOGETHER 試驗的結果,這是一項針對巴西高風險、有症狀的成人門診患者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平台試驗。…雖然該研究達到了其主要終點,但結果主要是由於急診科就診時間超過 6 小時的減少,並且對該終點的評估以及 6 小時時間點是否代表具有臨床意義的閾值存在不確定性。當關注具有臨床意義的結果(例如住院或住院和死亡的患者比例)時,氟伏沙明的治療益處並不具有說服力。STOP COVID 和真實世界數據研究存在設計局限性,包括規模小、單中心、終點選擇和缺乏隨機性。另外兩項試驗,STOP COVID 2(比 STOP COVID 試驗大幾倍的試驗)和 COVID-OUT 未能證明氟伏沙明在門診環境中對患有輕度 COVID-19 的成人有益處,並且由於無用這兩項試驗都提前終止了。支持氟伏沙明治療 COVID-19 的擬議作用機制的體外和體內數據有限。所提出的抗炎機制尚未得到充分證明,氟伏沙明通常也不被認為是一種抗炎藥。迄今為止,沒有證據表明當 COVID19 疾病的嚴重程度較輕時,抗炎治療在感染的早期有益,並且目前僅建議需要補充氧氣的住院患者使用抗炎治療。原文:第三新冠神藥,醫生強力推薦,FDA拒絕授權
-
2022-05-13 新聞.元氣新聞
使用生物相似藥 我追不上歐美車尾燈
國內的生物相似藥使用率極低,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秘書長吳明彥直呼,「丟臉,根本追不上歐美國家的車尾燈。」生物相似藥具有同等療效,又兼具價格優勢,應以政策推廣,並將樽節的健保支出,回饋給病患與醫療總額。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外科部主任曾令民指出,生物相似藥有兩大類藥物,一為免疫風濕科用藥,一為癌症用藥,歐洲早在二○○七年就核准使用生物相似藥,癌症用藥則在二○一七年開始,因藥效與原開發廠藥物一樣,又具有價格優勢,因此市佔率愈來愈高。吳明彥指出,以抗HER2藥物為例,二○一八年起,在歐美政府政策的支持下,當地病患使用生物相似藥的比率大幅度成長,二○二一年第一季,挪威抗HER2生物相似藥占比高達百分之八十七點五、英國達百分之六十九點九六,即使是鄰近台灣的日本,也有百分之四十二點四九,台灣只有百分之○點四一,差距甚遠。曾令民進一步指出,澳洲甚至將一款抑制腫瘤血管新生藥全面改為生物相似藥。根據美國的研究,若持續擴大使用生物相似藥,可以降低三成醫療支出,在過去五年間,共節省了約九十八億美元。曾令民認為,生物相似藥的療效已被證實,國內的健保給付規範,應可參考國外,若病患欲使用較貴的原開發廠藥物,就需要補差額;或是,擴大生物相似藥的適應症範圍,及延長使用期限,讓更多病患可以使用到適合的藥物。此外,目前國內生物相似藥價格為原開發廠的八五折,曾令民認為,對自費的病患,八五折的藥價對病患來說差異不夠大,生物相似藥價格應再下降,讓病患更有感,使用率才能提升。在醫療端,曾令民指出,因醫院進藥體系有總品項的管制,每增加一個品項就得剔除一個品項;雖生物相似藥已有國外臨床實驗證實,且獲得衛福部食藥署的核准,許多醫院進藥時,仍要求要有小型臨床試驗的使用經驗,導致新增藥物品項的困難,因此,目前已有醫學中心預計將此條例刪除。曾令民直指,健保政策、醫院進藥體系、價格無感及醫療人員再教育的四關卡須突破,方可提高國內使用生物相似藥的佔比,進而樽節健保支出,將有限的健保資源嘉惠更多病患。
-
2022-05-12 醫療.皮膚
滿身膿疱 突發高燒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 食藥署核准恩慈療法 急性發作可望有解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是一種罕見且嚴重的乾癬,急性發作時會全身出現膿疱合併發燒等嚴重反應。一位50歲企業老闆就因急性反覆發作,不時住院治療,身心俱疲,直到經醫師評估參與新藥的臨床實驗,接受治療後膿疱快速消失,各種不適症狀也減退,讓他期待未來能有機會多一個新的治療選擇,助他與病友們在急性發作期獲得適當的疾病控制,遠離重症威脅。異於乾癬 會長膿疱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指出,依盛行率推估,台灣乾癬患者約八萬到十萬人,乾癬類型中以斑塊性乾癬最常見,約占90%,常會出現脫屑丘疹和發紅斑塊病徵;全身型膿疱性乾癬還會出現膿疱,不到5%,但因為急性發作時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所以需要積極治療。全身型膿疱性乾癬雖為罕見,但因可能出現全身性症狀,重則威脅性命,因而近期獲得衛福部食藥署核准恩慈療法專案申請使用的新藥,格外令病患及照顧家屬關注。黃毓惠說,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症狀,包括發燒、發冷、疲勞、皮膚疼痛,病患抽血檢查也發現白血球數量增多,發炎指數上升,有患者形容:「感覺身體像著火一樣!」甚至坐著都痛,得擔心擠壓膿疱,小心翼翼。新藥能解急症壓力黃毓惠說,全身型膿疱性乾癬在急性發作時,需要盡快控制病況,但如果未妥善治療或保養,則可能出現併發症;臨床上收治過一些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病人,急性發作時全身起膿疱和發燒,進而引發呼吸和心跳加快等全身性反應,病症嚴重需要住院,對生理和心理都是很重的負擔,尤其這些成人病例正值青壯年,一旦無法工作,或無法照顧家庭,都會備感壓力。她曾收治最小的病患是一名二歲孩童病患,痛苦模樣令人不捨。目前醫界已發現,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與免疫系統中的特定發炎途徑有關。近來國際間已有針對此發炎途徑進行阻斷的生物製劑研發問世,新藥日前已獲食藥署核准在長庚、成大和台大醫院等醫學中心進行恩慈療法,黃毓惠說,從臨床實驗的數據來看,病人打了一次之後,膿疱可快速獲得緩解,治療成果值得期待。及早治療 降低衝擊黃毓惠說,針對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治療方式,主要仍會根據病人狀況有不同的選擇,當病人急性發作期間,「未來如果有新藥物可以快速改善病症,讓他們盡快恢復正常生活,重回職場、家庭和學校,絕對是一件好事。」由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發作時來得急又快,部分患者或照顧者看到膿疱會誤以為自己是感染,沒有得到正確的診斷而無法對症下藥,她提醒應該至皮膚科求診,儘早鑑別診斷,接受治療,降低對生活的衝擊。【GPP治療最新資訊】>>>衛福部健保署已於2024年7月起,將新藥納入暫時性給付📢GPP策展頁新上線📢GPP是什麼?我會遇見GPP嗎?遇見GPP會怎麼樣?我想對GPP病友說...👉最完整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大公開別忘了在網頁中的加油站留下一些分享或鼓勵的話!【加入臉書社團】👉 GPP情報站[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慢病好日子創建專屬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空間,是資訊站也是一個安全私密的討論區。📌提供GPP病友關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診斷,治療用藥及生活保養的完整資訊。📌最即時地分享新治療發展訊息,包含管理疾病、減少復發等趨勢時事。更希望病友面對身上的紅斑痕跡、脫皮,加上總是無預警復發的劇痛與高燒,還有再也不想回想的感染致命壓力時,不再感到孤單。
-
2022-04-10 醫聲.癌症防治
2022癌症高峰論壇/生物相似藥替代率達二成 可促新藥納入健保給付
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暨健保署共擬會專家張明志今天在「2022癌症高峰論壇:無畏,癌症教會我的的事」,以「有捨才有得-健保給付制度的困境與挑戰,以生物相似藥為例」為題,鼓勵醫院、民眾使用相對便宜的生物相似藥,節省的藥費可作為引進新藥的健保財源。張明志指出,生物相似藥品是一個法規用語,表示這類藥品經過嚴謹的科學審核機制。在台灣,生物相似藥品是生物技術衍生的生物藥品,在品質、安全及療效,與我國核准的原廠及開發藥廠的生物藥品無臨床效益的顯著差異。由於原廠藥經過研發與臨床實驗,研製的成本與時間多,因此費用較高,經過專利期後,以化學實驗方法製成的生物相似藥,可以省去研發費用,因此可以用較低的費用出現在市面上。張明志說,經過科學驗證,生物相似藥與生物製劑是相同的,但是在民眾與醫師的心中仍有不同,這個迷思需要被打破。許多國家提出鼓勵使用生物相似藥的鐵腕政策,張明志說,當替代率越高,就可以省下越多費用。用鄰近的日本為例,生物相似藥的替代率可以達40%,這是因為日本民眾需自付三成費用,因此使用生物相似藥的意願很高。在2012年,生物相似藥品面世,至今已有十年。反觀國內,2018年才開始有申報資料出現。對於國內生物相似藥的使用率低,張明志直言,國內醫師對於生物相似藥的信心不夠,民眾對原廠藥的迷思之外,醫院端則仰賴藥價差作為收入來源之一,「醫師說病人不想用生物相似藥,其實是醫院根本沒引進」。張明志說,事實上,在一場病友團體座談會中,其中一半病友代表表示「生物相似藥可以用在新病人」,另外一半則表示「用在新、舊病人都可以」,也就是說與會的病友團體代表,沒有人表示不願意使用生物相似藥。生物製劑在國內健保申報金額約370億元,若生物相似藥換算率達兩成,就可以省下60到70億元,而目前健保一年的新藥預算也不過是20到30億元,因此當替代率足夠時,可以讓新的藥物進入健保。張明志認為,生物相似藥對健保可能產生的影響包括,減少財務負擔、減少藥費支出促進市場競爭、活絡財務分配改善合理點值、增進病人用藥可近性、增加治療療程加速引進新藥,以及提高存活壽命。同時參與論壇的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郭文宏也認為,生物相似藥的藥效甚至可能優於原廠藥,不過,國內的生物相似藥費用仍然太高,費用沒辦法回饋到病患身上,藥價必須打到五折以上,才真正有機會被使用。
-
2022-03-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協助病人與家屬對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脅時,勿錯把稻草當繩索
【編者按】一位中年主治醫師回顧自己為「病人最後的願望」所做的積極努力,以及面對實習醫學生的「為何不以緩和醫療讓病人在最後的人生享有生活品質」的提問,而分享自己內心的天人交戰,「對這個病人來說,選擇安寧照顧的確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接受細胞治療是他的人生最後願望,那想辦法完成他最後心願,就是主治醫師的責任。」一位自稱「過了耳順之年」在美行醫多年的癌症醫師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同意對於一個不可能治癒的癌症,治療的首要目標是減輕癌症的症狀(疼痛、缺乏食慾、體重下降)、改善生活品質,其次才是延長生命。」 「在全有和全無之間從容緩和地走完人生最後旅程。」 「協助病人想像死亡,承諾病人盡量不受苦地離開,也許才是真正的好死之道。」 一位具有緩和醫療多年經驗的身心科醫師認為醫療就是有不確定性,透過說明溝通,建立良好互信的醫病關係,醫療端提供專業資訊與治療,病人端可以表達他的期望與價值觀,讓醫病雙方建立共識、攜手合作,是醫病雙方應該一起努力的目標。「這樣的選擇不是二分法,繼續抗癌治療的同時,也可以接受緩和團隊的會診,協助一些症狀的緩解與控制。」非常感謝這三位作者分享他們的「智慧」,我們更期待不久能有病人的家屬分享如何陪伴心愛的家人走完全程的心得。【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病人最後的願望】【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醫療的不確定性,兼論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四期癌症病人何去何從我的一位也在美國行醫的好友楊兄最近遭遇到台灣家人診斷四期癌症的命運。我們兩家結識超過三十年,有著如血緣般的親近,連他的兄弟妯娌也都成為遠交。生病的人是我有數面之緣楊兄的嫂嫂。她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因為腰側疼痛、食慾不振、體重驟減,發現是腎盂癌,並且已經合併肝臟轉移。從各種影像檢查到決定做肝腫瘤針刺切片,從而確診第四期癌症,病人及她的家人心情有如在烈火上急速加熱的水壺,宣洩著沸騰的焦慮。楊兄每天跟我通話不下三、四次,鉅細靡遺地討論這個癌症的標準治療、最新的研究發展以及正在進行臨床實驗的新藥。病人所在的區域醫院有位非常熱心又知識豐富的腫瘤科醫生。他很詳細地分析了病人的病情,也給他們指點治療的方向,並且協助將切片檢體寄送到病理檢驗中心做更進一步的分析。因為考慮到參與臨床實驗的可能性,病人決定轉到教學醫院去治療。等待病理特殊檢驗結果以及尋求轉院的管道,都是會花個幾天、甚至幾週的時間;在那一兩天,頻繁的越洋電話反應病人家屬焦急的心情。他們問,是不是不要等了,趕快開始治療最要緊。病人的兒子更是急著要試幾個未證實有效的檢驗及治療。「急急地要上路,但是目的地在哪裡呢?」我忍不住這樣問。每當面對第四期癌症病人,一個重要的討論課題是「治療的目標」;在步上辛苦的癌症治療之路前,病人及家屬不見得思考他要往哪個方向走,目的地在哪裡;反而他們常常像是溺水的人,奮力要抓到任何能抓握到的東西來保命,卻不知道所抓到的是稻草還是繩索。被我反問這個重要的問題之後,大家似乎冷靜了些。我們同意對於一個不可能治癒的四期癌症,治療的首要目標是減輕癌症的症狀(疼痛、缺乏食慾、體重下降)、改善生活品質,其次才是延長生命。有了這樣的原則,病人和她的家人終於能夠清楚地思考治療選項的選擇與順序。病人順利地在教學醫院接受第一線的化學治療。雖然每次化療後會有幾天身體虛弱,食慾減低;恢復後,她吃得蠻好,體重也慢慢地上升了。人生不是全有或全無 (all or none),癌症治療也是如此三十多年前,我的癌症醫療生涯的起始,急性血癌是我天天面對的疾病。一般而言,大多數年輕病人的急性血癌(de novo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原發型急性骨髓性血癌)在短短的時間內發病,而且來勢洶洶,沒有積極地治療,病人通常活不過四、五個月的時間。第一個化療療程的住院時間常常超過一個月,病人經歷口腔黏膜破損,難以進食,腹瀉、感染發燒,每兩三天就要輸一次血。在積極的照顧之下,大約六、七成的病人能夠進入緩解期;但是,因為血癌會一再復發,只有不到三成的病人能以傳統化療治癒。少數年輕的病人,可能有組織型態相合的兄弟姊妹捐骨髓,接受移植治療,提高血癌的治癒率到四成左右 (小兒科病人的血癌治癒率要比成人超出很多)。如果一般化療已經非常艱難,骨髓移植治療的困難度更是高了兩三倍;骨髓移植的併發症死亡率可以高達兩三成。讀者可以想像,這樣的醫療過程不是年紀大的人所能承受的。當時,超過六十歲的血癌病人很少能存活超過一年的。三十年後的血癌的第一線治療仍然是一樣的化療組合,但是因為支持療法的進步,最主要的是,許多新抗生素的發明,大大地減低了病人因感染敗血症死亡的機率。幹細胞移植 (從血液裡收集幹細胞)也大大的進步了,過去身體健康六、七十歲的病人,只要能找到組織配對大致相合的幹細胞捐贈者,也有可能會被接受幹細胞移植。説了這些鼓舞士氣的醫學發展,並不表示急性血癌的治癒率、死亡率比起三十年前已經大大改觀,但是病人的存活期是慢慢地延長了。而且除了傳統的嚴峻化療之外,拜醫學研究發展之賜,現在年紀大的病人,或是身體孱弱的病人有了另類選項,包括單獨使用溫和的化療 (hypomethylating agents),或是合併口服的標靶藥物。雖然這樣的治療基本上是提供給不適合接受傳統嚴厲化療的病人,它的治療成績是超出期許的,特別是病人不需住院,而是在門診接受治療的;因此生活品質比起傳統化療改善了很多。許多年前,三十歲的我認為血癌的治療是全有或全無的,如果不放手一搏,就只能接受死亡的結果。如今過了耳順之年的我,欣然接受在全有和全無之間從容緩和地走完人生最後旅程的選項。我的一個81歲病人A女士因為過去患有卵巢癌接受化療造成骨髓傷害,雖然卵巢癌治癒了,卻罹患了急性骨髓性的血癌。(化療造成血癌的機會不到1%;雖然是很不幸的併發症,更多的病人因為化療而能逃過癌症一劫。)她在確定診斷血癌之後,毫不遲疑地接受使用溫和化療 decitabine加上口服藥venetoclax。她不僅除了輕微疲倦之外,沒有感受到任何其他副作用,而且療效顯著,血色素和血小板都穩定地上升,不再需要輸血。83歲的B女士第一次來看病,因為嚴重的貧血,很低的血小板,很明顯是骨髓的疾病。她很阿莎力地同意當天就接受骨髓穿刺檢查。在解釋了骨髓穿刺的步驟後,我請她簽檢查同意書。和藹健談的她,在寫簽名日期時,她隨口提起11月 22日正好是甘迺迪總統被暗殺的日子。「哇!好厲害,記憶力這麼好!」我不禁這樣讚美她。骨隨穿刺是蠻痛的檢查;我的助理和我通常在骨隨穿刺過程中跟病人聊天,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紓解他們緊張的心情。B女士鎮靜從容,甚至是談笑風生,彷彿我是在此一情境當中需要被安撫的人。這給我一個印象,這是一位聰明睿智的老人家。她與未婚的女兒住在一起,先生因為嚴重失智住在療養院。她常常提時候起去探訪她先生的情境,有時候他還能認得B女士,多數時候是完全不認人。B女士顯得很接納這樣的命運,只能回憶珍惜他們五十多年的婚姻。B女士的第一次骨髓檢驗並沒有得到具體診斷,使用血液輔助檢查也沒有進一步的答案。在這當中,B女士每兩三個禮拜就需要輸一次血。此外,抽血檢查出現一些很不正常的白血球芽細胞,顯示她的骨髓在快速地惡化;我們再次做骨髓穿刺,證實她有嚴重型的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 (high risk myelodysplasia)。因為她的高輸血需求,而且快速惡化的疾病,我建議她接受溫和化療加口服標靶藥。B女聽了我解釋用藥的原因及治療目標之後,毫無疑問地同意接受治療。這是已經一個半月前的事;可是B女士到今天仍然還沒開始接受治療。如果我是B女士,我會……原來「化療」這個詞把B女士嚇壞了。她的女兒曾經因為乳癌接受過化療,在那過程中,噁心、掉頭髮、疲倦是一般人對化療的印象;這對一位83歲的人,的確不是容易的決定。其實使用這個溫和化療 hypomethylating agent,除了輕度疲倦之外,並沒有其他化療常見的副作用。B女士像是變了一個不同的人,不再鎮靜隨和,而是坐立不安,要我給她開鎮靜劑,吃了一次就不吃了,因為藥的副作用讓她更不舒服。我們兩三次長談,接受治療或不接受治療的可能命運,希望她的決定是對自己的病有好的了解之下深思後的選擇。回到文章的起始,面對無法治癒的癌症,治療的目標應該是在改善症狀及生活品質。如果我是B女士,想法是……「83歲的我,一生無憾了,就讓這個病『run its own course』自然發展吧!」「可是當我的輸血需求增加時,特別是血小板輸血效果撐不過三天,我會牽累我的女兒一天到晚陪我往醫院跑,那是完全沒有生活品質的。」「雖然我的醫生不能保證化療一定會有效,既然治療的副作用很少,也許應該試試看。」幾天前,我介紹B女士和年齡相仿,疾病類似的A女士認識,讓她們交流治療經驗與想法(A女士已經接受治療進入第七個月了,也超過六個月沒有輸血了)。我仍然在等待B女士做決定。想像死亡死亡,這個人類無法迴避的人生終點站,卻是一般人除了極端的恐懼之外,很難想像的過程。讀陳醫師「病人最後的願望」,阿揚哥活得好辛苦,最終痛苦地要求醫師讓他快快結束生命。這個不幸的歷程,想必給那位質疑病人治療選擇是否合乎醫學倫理的實習醫師,留下對臨床醫學失望的負面印象。我最近因為好友楊兄嫂嫂的癌症,才得知細胞治療是台灣衛生署核准的癌症治療方式。陳醫師説到細胞治療是未經證實的癌症治療,但是陳醫師覺得「如果以後見之明,也許我會更早勸他接受這樣的治療。但千金難買早知道」。 當面對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脅時,連醫師也會錯把稻草當繩索,希望迴避溺斃的命運。我相信每個醫師都做過類似的、令旁觀者認為不智的決定。台灣的細胞治療在美國是僅在研究階段的,不同於CAR-T已經通過用在急性淋巴球血癌、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CAR-T高度有效,連最重病的病人也有高達七、八成的緩解率。我能同情台灣衛福部核准細胞治療的動機,想必是要給走投無路的病人及家屬一線希望。死亡是無法預測、亂糟糟的過程。最終,協助病人想像死亡,承諾病人盡量不受苦地離開,也許才是真正的好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