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5 養生.生活智慧王
搜尋
腎衰竭
共找到
443
筆 文章
-
-
2023-09-27 醫療.泌尿腎臟
長期攝護腺肥大忍到差點洗腎 醫師告訴你為何要及早治療
80歲阿伯因腹痛急診,檢查發現下腹部鼓起像山,緊急放置導尿管竟導出1000cc尿液,腎功能很差,快要洗腎了。原來阿伯因行動不便,對於攝護腺肥大導致排尿障礙一直隱忍,覺得可尿出就好,直到快腎衰竭才治療。在導尿管放置兩周後,腎功能才恢復,後來接受攝護腺雷射切除手術,才擺脫導尿管正常排尿。長者常見有攝護腺肥大問題,攝護腺組織會阻擋膀胱出口,長期會導致頻尿、急尿、夜尿等症狀。到後期攝護腺體積更大,膀胱已無力將尿擠出,會出現排尿困難、尿不乾淨、久站才能尿出,拖太久膀胱會功能退化,造成感染、腎功能受損、血尿、膀胱結石或憩室等併發症,這時即使開刀切除攝護腺,但膀胱及腎功能可能回不去。早期攝護腺肥大症狀輕,可藥物治療,常見藥物包含甲型阻斷劑和5α還原酶抑制劑。甲型阻斷劑可放鬆平滑肌,讓尿道擴大,很快改善排尿障礙,但有降血壓及逆行性射精副作用,可能導致頭暈、摔跤風險,屬「治標」治療;5α還原酶抑制劑藉由降低男性荷爾蒙作用,讓攝護腺體積縮小,逐漸改善攝護腺阻塞情形,屬「治本」治療,但需數個月至一年以上治療才會見效,也會影響性功能。因此有醫師會選擇合併兩種藥物治療,既治標又治本。當攝護腺體積已非常大,或有併發症,藥物治療效果有限,應採手術治療。傳統的經尿道內視鏡電刀切除有健保給付,卻可能有出血、水中毒、逆行性射精等併發症;攝護腺雷射手術可降低出血及水中毒的風險,快速清除多餘的攝護腺,取下的標本也能病理化驗,是成熟的治療方式。其他有水蒸氣消融手術或攝護腺動脈栓塞治療,是利用水蒸氣的高溫或血管攝影注入微粒球,導致攝護腺組織自行壞死脫落,但壞死範圍不易預估,也可能導致疼痛、感染、血尿,甚至剝落的組織阻塞尿道,常需數個月後才完全脫落,症狀才慢慢解除。這類治療方式簡單,對於身體狀況不好,無法接受麻醉及手術的患者,是不錯的治療選擇。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18 焦點.健康知識+
禮來藥廠何以成為全球胰島素霸主?藥物獵人揭和這一技術有關
一九二三年,胰島素首度在北美洲上市,出售給糖尿病患者。雖然康諾特藥廠在加拿大擁有胰島素銷售權,但在美國,禮來則擁有獨家銷售權。這不光是製藥界的革新,更是醫學實踐上的革命──針劑革命。皮下注射在一八五三年就發明了,過去向來是由受過訓練的醫師執行。但現在胰島素治療則需要病人自行注射,因為第一型糖尿病必須每天注射三、四次,不可能如此頻繁就醫。一般孩童(及孩童的父母)會得到醫師指導,知道如何自行施打這種蛋白質藥物。禮來的藥物固然有效,不過,牛與豬生產的胰島素畢竟和人類胰島素不完全一樣,有時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有些病人會長疹子,而動物胰島素引起的反應中最常見的是脂肪萎縮(lipoatrophy),也就是失去皮下脂肪。解決方式當然是使用真正的人類胰島素,但如何取得呢?當時唯一取得胰島素的方式就是取出胰臟──沒什麼人自願提供器官吧!在胰島素販售超過五十年後,糖尿病患者還是只能使用動物性胰島素,不舒服的過敏反應時有所聞。班廷從狗的胰臟萃取出胰島素,又過了半個世紀,一九七○年代出現了新契機。一九七二年,史丹佛大學專門研究病毒的教授保羅.伯格(Paul Berg, 1926出生)做了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實驗之一。他從細菌細胞中移除一段DNA,把這DNA插入猴子細胞。他是把細菌的DNA接到無害的病毒上,伯格就是用這種病毒當成特洛伊木馬,侵入猴子細胞的防禦系統,將細菌基因直接植入猴子的基因組。這過程稱為「重組DNA」(recombinant DNA),因為它結合了兩個不同生物的DNA──細菌與病毒。為什麼這個實驗很重要?因為一旦猴子細胞接受了外來的DNA,細菌的基因就能在猴子細胞中生產和在細菌細胞中一樣的蛋白質。換言之,細菌的基因可一同操作猴子細胞,製造新的分子產物。藥物獵人對於逆向操作則是躍躍欲試──現在能從哺乳類細胞取出基因,植入細菌中看有什麼結果了。一九七五年,研究人員將兔子製造血紅素的基因插入培養皿中的大腸桿菌,這是第一個將哺乳類基因移轉到另一個生物上。科學家操縱細菌細胞,使之產生兔子血紅素,可說是基因學的分水嶺,也代表基因藥物即將誕生。冷泉港計量生物學會議(Cold Spring Harbor Symposium on Quantitative Biology)在同一年召開,這是最早以重組DNA為主題的重要學術會議。我記得我的論文指導教授從會議回來之後,非常興奮分享他所得到的新知。「人類任何基因都可在試管中做出人類蛋白質,」他淘淘不絕地說,「要從哪裡開始著手,根本不用多說。當然應該先複製胰島素基因,製造人類胰島素。」在發展基因藥物的初期,胰島素基因是很好的選擇,原因不僅是胰島素的需求很大。胰島素的基因很短,愈小的基因愈容易操作。一九七六年,赫伯特.博耶(Herb Boyer,加州大學舊金山校區的生化學教授)與羅伯特.斯萬森(Robert A. Swanson,一名風險資本家)在舊金山創立新公司,運用重組DNA的新技術,開發新藥。這間公司叫做基因泰克(Genentech),第一項計畫就是生產人類胰島素。這是全新的藥物搜尋法,有別於植物時代,藥物獵人四處搜尋新的植物新分子;或合成化學時代,是從既有分子中尋找新的合成法;更不像在泥土時代,是從泥土中尋找新的抗菌化合物。基因泰克遍尋人類基因組,尋找DNA片段,製造出有用的蛋白質藥物。即使充滿潛力的基因藥物圖書館是新的,但藥物搜尋的故事仍與過去一樣。尋找有用的新藥非常辛苦,找得愈久,路途愈是艱辛。基因泰克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分離出人類胰島素基因。他們錢燒得很快,得找新的金援才能持續開發藥物。這夥伴要能提供足夠現金,讓胰島素計畫在商業上開花結果。基因泰克最顯而易見的合作目標是:禮來與施貴寶。到一九七○年代晚期,禮來仍穩坐胰島素生產的龍頭地位,在美國胰島素市場的占有率為百分之九十五。相對地,施貴寶公司是比較小的利基業者,占有剩下百分之五的市場。基因泰克的高層主管推測,施貴寶應是較好的選擇,畢竟施貴寶應該會想提升小小的市占率,而重組人類胰島素恰好是前所未見的契機。基因泰克找施貴寶談合作。雖然施貴寶是大藥廠,研究人員為數眾多,但毫無重組DNA技術的經驗。因此施貴寶和所有大藥廠一樣,在面臨不了解的新科學領域時,就去找顧問。他們找來亨利.哈里斯爵士(Sir Henry Harris),他是牛津大學醫學欽定教授(regius professor),擁有非常顯赫的藥學顧問資歷。哈里斯原本是醫師,後來改研究腫瘤細胞,成就非凡。可惜的是,哈里斯在生物實驗室的經歷,尚不足以評估基因泰克的提議,畢竟那和他未曾接觸過、最先進的基因科技有關。哈里斯雖沒有適當的專業,卻不乏自信。哈里斯看過了基因泰克的報告,對於如何在細菌細胞中製造胰島素的方法細節,做出以下分析:蛋白質是三維分子。任何一種蛋白質的三維形狀,會深深影響利用這種蛋白質的生理過程運作。構成任何蛋白質分子的特定胺基酸,可透過許多不同的幾何而產生許多不同的形狀,但某個蛋白質要能在人體內良好運作,其形狀必須讓人體生理機制辨識得出來,才能加以利用。到目前為止,哈里斯的說法都正確無誤,但接下來就出現不合理之處了。他堅持,人類胰島素基因若放進細菌裡,細菌製造的蛋白質三維形狀就會和原先人體製造的不同。由於不適當的胰島素分子形狀,無法重組成正確的型態,因此基因泰克絕不可能生產人類胰島素。哈里斯建議施貴寶不予合作。施貴寶公司非常認真看待哈里斯的意見,因而回絕基因泰克的合作提案。施貴寶的反應令基因泰克十分訝異,即使基因泰克積極說明為什麼哈里斯的想法錯誤,但施貴寶的高層就是聽不進去。畢竟基因泰克只能承諾他們可解決幾何難題,卻沒有提出任何具體證據。因此基因泰克改找上禮來。禮來則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評估這情況。他們體認到,基因泰克做出人類胰島素的機會雖然小,卻意義重大。要是基因泰克成功了,禮來又未能參與其中,將對禮來造成嚴重的財務衝擊。胰島素算是禮來在市場上最具有控制權的產品,幾乎可說禮來擁有唯一已知的胰島素療法。他們無法承擔失去這整個市場的風險,無論潛在損失的機率多小。因此在一九七八年,禮來同意和基因泰克合作。結果顯示,哈里斯爵士誤判了重組DNA、再製造適當蛋白質形狀的難度。他推測,把人類基因產生的胰島素置入大腸桿菌,只會製造出形狀錯誤的蛋白質。這一點是沒錯。但基因泰克旋即解決了這看似棘手的難題。它開發出一種生化科技,能收集到形狀不適當的胰島素,再成功折成適當的形狀。在禮來的金援下,基因泰克在試管中製造出這種珍貴的蛋白質,交出第一批人類胰島素。一九八二年,人類胰島素首次上市。如今市面上的胰島素幾乎全靠重組DNA的技術,而禮來至今仍是全球胰島素的霸主。哈里斯爵士的錯誤意見,也對我的職業生涯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一九七○年代末期,我對重組DNA的新發展非常有興趣,渴望能及時運用這項新技術。但我在一九八一年受雇於施貴寶時,哈里斯剛發表完對於基因藥物的悲觀看法,於是我的主管告訴我,公司完全沒興趣使用重組科技,進而製造蛋白質藥物。施貴寶錯過了藥物搜尋史上最重大的革命──我也是。相對地,我奉命運用分子生物法,開發傳統藥物,而我後來都在做這件事。當我在泥土圖書館與合成化學圖書館尋找傳統藥物時,其他人正如火如荼,在新開幕的基因圖書館中翻找書架。藥廠競相在細菌內培養新的蛋白質,希望能有效治療疾病。由於許多激素都是蛋白質,因此眾人最初都把重點放在製造激素上。在重組胰島素大獲成功之後,接下來上市的重組蛋白質包括人類生長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這是在一九八五年推出的侏儒症用藥。基因泰克生產人類生長激素,是因為用重組技術來生產這種激素相對簡單,即使人類生長激素的市場遠遠小於胰島素。之後在一九八六年,百健公司(Biogen)又推出治療癌症的干擾素(interferon);一九八九年,安進(Amgen)推出治療腎衰竭的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一九九二年,基因研究院推出的第八凝血因子(factor VIII)可治療A型血友病。大藥廠原本非常興奮,以為掌握重組科技,就等於是掌握了無限的能力,可治療任何缺乏某蛋白質而導致的疾病。可惜最初的熱潮很快消退。事實上,缺乏某種蛋白質而導致的疾病沒有那麼多。到了一九九○年代初期,製藥業推出了十幾種新的重組藥物之後,就不知道該治療什麼病了。藥物搜尋向來依循相同的軌跡:發現有潛力的新分子圖書館,找到幾項重大發現,整個產業的人瘋狂湧入這間圖書館,不久之後這圖書館的資源就耗竭了。當然,似乎永遠有新的圖書館可供搜尋。新興生技產業就很快發現了另一座新的圖書館:重組單株抗體(recombinant monoclonal antibody)。單株抗體是這樣運作的。病原體出現後,人體內的白血球就會產生抗體,這種化學物質會攻擊入侵的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與其他外來物。不過,每種病原體都不一樣,有時差異非常極端(比方說引起香港腳的黴菌與絛蟲),怕的抗體也不同。因此,如果想殺死某種入侵者,身體就必須製造正確的抗體,最好能製造各式各樣專門對付不同病原體的抗體,而且每一種都能命中目標,摧毀病原體。人體的白血球會透過相當複雜的過程,只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白血球(尤其是B細胞)偵測到病菌後就會開始快速複製,但每個白血球子細胞都和母細胞有些差異。人體可在極短的時間,產生數以百萬計的白血球細胞變體,每一種變體都會產生不同抗體。因此,我們或許可說身體是即時「隨選武器」系統:如果偵測到敵方的噴射戰鬥機,就會產生不同的地對空飛彈;如果偵測到敵方的坦克車,就會產生不同的反坦克火箭;若偵測到敵方軍人,就會產生不同的槍。藥物獵人認為,若某種抗體能做成有用的藥物,則可把人類的白血球細胞放進培養皿並操縱它,使之產生特化的白血球細胞,產生理想的抗體(通常是讓白血球接觸某種物質,使不可或缺的特化細胞形成)。接下來,藥物獵人可以分離出產生理想抗體的特化細胞,之後再用重組DNA的方式,從細胞中取出能製造抗體的特定基因,再利用這些基因,要多少抗體就做出多少抗體。最後,藥物獵人即可把這抗體轉變成有用的藥物。以這種方式生產的抗體稱為單株抗體,因為這種化合物是取自單一一種高度特化的白血球細胞種類(單株意思就是「單一的種類」)。單株抗體圖書館現在是重組DNA藥物開發的中流砥柱,已研發出許多種藥物,例如可治療多發性硬化症、風濕性關節炎等諸多疾病。※ 本文摘自《藥物獵人:不是毒的毒×不是藥的藥,從巫師、植物學家、化學家到藥廠,一段不可思議的新藥發現史》。《藥物獵人:不是毒的毒×不是藥的藥,從巫師、植物學家、化學家到藥廠,一段不可思議的新藥發現史》作者:唐諾.克希, 奧吉.歐格斯譯者:呂奕欣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23/08/10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13 醫療.感染科
登革熱初期症狀也是發燒、頭痛、骨頭痛…得了流感、登革熱、新冠怎麼區別?
南部登革熱疫情嚴峻,目前全國已有半數以上縣市出現病例,西部登革熱淨土嘉市也淪陷,台南全市均為流行區。疾管署估預計十月底疫情將達到高峰。典型登革熱的症狀會有突發性的高燒、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等症狀,一般人感染登革熱很可能誤以為是流感。目前流感與登革熱都進入流行期,我們該如何辨別?登革熱必知重點登革熱症狀 易誤認新冠、流感流感與新冠都屬於呼吸道類病毒,傳染途徑類似。登革熱初期症狀也與新冠肺炎、流感類似,常常會被民眾忽略,臨床上都需透過「快篩」辨別。流感感染初期多為全身性症狀,如發燒、頭痛、喉嚨痛、肌肉痠痛、頭暈無力等。新冠喉嚨痛、聲音沙啞、流鼻水、打噴嚏等上呼吸道症狀為主。也會發燒。登革熱一般症狀:感染初期會發燒、頭痛、骨頭痛、關節痛、肌肉痛,後續開始沒胃口、起疹子、血小板下降等,一般民眾通常7天後症狀好轉,但若是高齡者、患有慢性疾病,發病到好轉恐需要一周以上。重症警示徵兆:包含腹痛、持續嘔吐、體液蓄積、粘膜出血(月經量可能增加)、嗜睡或是躁動不安等。若進展為中重度,患者可能會出現休克、出血等狀況重症3主要症狀:1.血漿滲漏,可能會導致休克、體液蓄積、呼吸窘迫;2.嚴重出血;3.嚴重器官損傷,如肝臟可能出現黃疸或甚至心衰竭等。登革熱重症高危族群.65歲以上長者.洗腎、慢性腎衰竭、糖尿病、慢性溶血疾病等慢性病族群.幼童.孕婦.肥胖懷疑感染了登革熱該怎麼做?一旦出現發燒、頭痛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活動史,透過快篩試劑得知結果。而目前為免醫院壅塞、排擠醫療量能,疾管署執行分級收治:.「A級」為沒有警示徵象、可服從醫囑的病人,醫師給予衛教,安排回診追蹤。.「B級」對象為出現腹痛、意識改變、黏膜出血等警示徵象者,或屬於高風險病人(孕婦、嬰兒、老人、住在偏遠地區、具有慢性病),由醫師安排住院觀察。.「C級」為重症病人,嚴重出血、嚴重器官損壞,需轉院到醫學中心或緊急治療處置。登革熱2主要病媒蚊:埃及斑蚊 白線斑蚊依照台灣地理環境等條件,嘉義以南多為「埃及斑蚊」、嘉義以北則是「白線斑蚊」。埃及斑蚊喜歡在室內活動,同居人容易感染;而白線斑蚊喜歡在室外活動。埃及斑蚊的傳播能力較高、傳播速度快。蚊卵可以耐旱三個月、甚至為6個月,只要再遇水3天内就會孵化且雌蚊會把卵產在容器內壁接近水面處,因此除了倒掉積水,還要把容器刷洗乾淨。帶病毒的斑蚊終生具有傳染力,必須清除孳生源,如人工容器,再搭配防蚊液。防曬乳、防蚊液使用順序防蚊液需使用挑選政府機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減少受蚊子叮咬的機會。而夏天還有擦防曬乳的需求,那該先擦防曬乳還是防蚊液?防蚊液效果主要是靠蚊子不喜歡的味道,若是先噴防蚊液,再用防曬,防曬味道就會蓋過去防蚊液的味道,就沒有效果。因此應該先擦防曬乳。深入了解登革熱全國病例分布https://nidss.cdc.gov.tw/nndss/DiseaseMap?id=061登革熱分型登革熱依抗原性可分為Ⅰ、Ⅱ、Ⅲ、Ⅳ型等四種型別。感染某一型別登革熱病毒後,雖然對該型別有保護力,但若先後感染不同型別之登革病毒,有更高機率導致較嚴重的症狀,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或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20%以上。潛伏期典型登革熱的潛伏期約為3-14天,通常為4-7天。一般人感染登革病毒經3-8天的潛伏期後開始發病,但少數人的潛伏期可達14天。傳染方式/主要途徑登革熱主要是藉由病媒蚊(白線斑蚊、埃及斑蚊)叮咬人時將登革病毒傳入人體內,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也不會經由空氣或接觸傳染。1.登革熱病患於發病前一天至發病後第五天,血液中存在有登革病毒 (此時期稱為病毒血症期),此時若被病媒蚊叮咬,病媒蚊因此感染病毒,而病毒在蚊蟲體內增殖8-12天後,病毒就會至病媒蚊的唾液腺,這隻病媒蚊終生即具有傳染力,當它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時,就將病毒傳播出去。2.母親懷孕時感染登革熱,登革病毒可能於孕程中或生產時垂直傳染給胎兒,造成胎兒早產、低出生體重和死亡。臨床症狀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感染登革熱時,可引起宿主不同程度的反應,從輕微或不明顯的症狀,到發燒、出疹的典型登革熱,或出現嗜睡、躁動不安、肝臟腫大等警示徵象,甚至可能導致嚴重出血或嚴重器官損傷的登革熱重症。典型登革熱的症狀則是會有突發性的高燒(≧38℃)、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等現象;然而,若是先後感染不同型別之登革病毒,有更高機率導致較嚴重的症狀,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或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20%以上。預防方法一、一般民眾的居家預防:1.容器管理與孳生源清除2.清除不需要的容器,如為無法自行處理的大型廢棄容器(如廢棄輪胎、浴缸或水族箱等)請聯繫環保單位清潔隊協助清運。3.把暫時不用的花瓶、容器等倒置,使用時加蓋或以細紗網密封。家中的花瓶和盛水的容器必須每週清洗一次,清洗時要記得刷洗內壁。家中的陰暗處、地下室、屋簷排水槽或水溝應定期巡檢與清理。4.家中應該裝設紗窗、紗門;睡覺時可掛蚊帳或使用補蚊燈,避免蚊蟲叮咬。5.平日至市場、公園或菜果園等戶外環境,宜著淺色長袖衣物,並在身體裸露處或衣物上使用政府主管機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之防蚊藥劑。二、清除孳生源四大訣竅-澈底落實「巡、倒、清、刷」:「巡」─經常巡檢,檢查居家室內外可能積水的容器。「倒」─倒掉積水,不要的器物予以回收清除。「清」─減少容器,使用的器具也都應該澈底清潔。「刷」─刷除蟲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積水養蚊。三、疫區防蚊措施1.出國或至登革熱流行地區時,應做好自我保護措施。建議懷孕婦女如無必要應暫緩前往國內外登革熱流行地區,若必須前往請做好防蚊措施,避免病媒蚊叮咬。2.從登革熱流行地區返回後請自我健康監測14天,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骨頭痛、出疹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您旅遊活動史與暴露史,利於醫師診斷。四、預防可能經輸血感染登革熱之暫緩捐血措施:自登革熱流行地區離境,暫緩捐血4週。登革熱確定病例痊癒無症狀後4週,才可再捐血。確定病例之接觸者(包括住家、工作場所有登革熱患者或住家、工作環境被強制噴藥者),暫緩捐血4週。【資料來源】.疾管署.國衛院媒蚊傳染病防治中心.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8-31 醫療.心臟血管
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會被拒保嗎?三高投保 先了解4種體況及可能4結果
國人常見的三種慢性疾病「三高」,即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與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有極大的關係,常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腎衰竭等不可逆的併發症,長期下來導致器官損壞及衰竭,造成永久的傷害,也是目前全球疾病負擔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排名的首位。罹患這些重大疾病,若無醫療保險,經濟負擔將會很沉重。但現代人「三高」很普遍,有「三高」還能買保險嗎?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有「三高」會被拒保嗎?錠嵂保經總經理趙惠仙曾受訪指出,保險公司會依據投保者的年齡、健康情況、病歷及職業等因素評估該保戶的身體狀況,進行危險程度分類承保或照會,例如要求保戶體檢、補相關醫療證明文件、補填問卷等。若身體有狀況或體檢出現紅字屬「次標準體」,就有可能會因為體況不良,面臨加費、特約、除外、延期、甚至拒保;保戶也不能隱匿病史,若體況有問題卻未告知,保險公司有權力解除契約。三高數值理想值範圍血壓
-
2023-08-30 醫療.泌尿腎臟
天天以手搖茶飲當水喝,當心尿路結石!日常3重點預防
許多人不愛喝水,習慣喝手搖飲,甚至一天會喝上好幾杯,但手搖飲茶種常含草酸,長期大量飲用,恐影響身體正常代謝,增加尿路結石發生機率。長慎醫院泌尿外科醫師邵郁鏵表示,炙熱夏天是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等尿路結石旺季,病人數較其他季節增3至4成,病人有年輕化趨勢,以往結石好發於50歲,如今已降至30、40歲。天天喝茶為什麼會引起尿路結石?哪些因素會增加尿路結石發生率邵郁鏵曾收治一名18歲大學生,因長期喝茶類手搖飲引發腎結石,經治療後才排出結石,但這輩子都需要注意結石復發風險。另有一名30歲工程師,經常以無糖茶替代白開水補充水分,以為一天喝超過2000㏄的無糖茶,可以提供身體所需的水分,不料,常飲用的無糖紅茶茶種富含草酸,因此罹患腎結石。「大多數人因為攝取過多的草酸,加上基因遺傳或體質因素,因此罹患腎結石。」邵郁鏵說,發生尿路結石因很多,可能是受個人體質、家族基因、飲食習慣等因素多重影響,又沒有補充足夠水分,經常攝取高鈉、高普林、高草酸飲食或用藥狀況等,都可能加速結石生成。邵郁鏵舉例,以泡牛奶來說,如1匙奶粉用30㏄的熱水沖泡,可以把奶粉完全沖開,但若用30㏄的熱水沖泡2匙奶粉,奶粉就會沉澱在杯底,除非用60㏄的熱水才能完全沖開,避免罹患結石的方式也是如此,因此,民眾應有適度飲食的觀念。喝茶、咖啡可調劑人生,但不能把手搖飲取代水分攝取茶、咖啡等飲品是許多現代人生活的調劑品,認為可以替代渾然無味的白開水,因此很多人誤以為「喝手搖飲可以完全取代水分的攝取。」邵郁鏵說,其實這是錯誤觀念,重點是喝手搖飲的同時,也要多補充水分。建議手搖飲1天以1杯為限,飲用最好不超過600㏄,主要以白開水作為補充水分的來源,一般日常每日飲用超過2000㏄的白開水,即可有效遠離結石。「喝手搖飲、喝茶,一般份量的飲用不會增加結石生成的機率,每天大量飲用高草酸的茶類,才可能造成結石的生成。」邵郁鏵提醒,若有糖尿病史者腎功能原本就不好,喝手搖飲必須注意。他曾收治一名50多歲男子,患有糖尿病多年,又愛喝手搖飲,沒想到兩側腎臟都出現腎結石,引發急性腎衰竭,緊急手術取出結石後,才避免腎功能完全喪失的危機。民眾平時如何檢視自己是否罹患尿路結石?有早期症狀嗎?民眾如何檢視自己是否有結石?邵郁鏵說,腎結石患者大部分沒有症狀,少數患者出現症狀時,可能會有輕微血尿,但若結石掉至輸尿管時,可能會覺得側腰有不定期的疼痛感,並開始有血尿、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症狀,建議盡快到醫院接受檢查。邵郁鏵指出,當檢查真有結石存在體內,會依個人病情進行手術、體外震波等治療,在身體不舒服期間,每日應喝白開水約2500至3000㏄,切記不要憋尿,以減緩結石帶來的疼痛,並幫助結石排出體外。尿路結石預防方法1多喝水,每天喝水2000㏄。2飲食清淡,少吃肉,吃太多肉和鹽是尿酸形成原因。3含草酸高的菠菜、紅菜、巧克力、楊桃等食物要少吃,也易造成結石發生。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8-22 養生.聰明飲食
夏日「三果」你吃過嗎?木鱉果茄紅素爆表 「七姐果」蘋婆七夕吃最剛好!!
講到百香果、火龍果,你一定知道,應該也吃過。但木鱉果是什麼啊?許多人可能根本沒聽過也沒吃過。有「天堂果實」的美譽的木鱉果有很豐富的茄紅素和β-胡蘿蔔素,茄紅素含量甚至強壓你以為很強的番茄。「天堂果實」木鱉果 茄紅素含量爆表東南亞盛行的木鱉果,在越南是婦人重要的養生蔬果,但台灣並不常見,嘉義、台東有少量種植,有的坐月子中心會採購做產婦健康料理。有「天堂果實」美譽的木鱉果含有豐富的茄紅素、β-胡蘿蔔素和膳食纖維等,脂肪含量極低。一般我們認知番茄的茄紅素很高,但根據農糧署東區分署指出,美國農業部研究發現木虌果成熟果實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及茄紅素,其種子外面一層紅色的假種皮,茄紅素含量是番茄的70倍以上。木鱉果果肉帶苦味 種子不能吃木鱉果的球形外觀長滿了刺,果實從綠色果皮轉變成橙紅色或黃色,約需3周,轉色之後大約又過了一周果皮開始變軟,剖開後有黃色果肉,可以製作果汁或是直接當水果食用。其嫩葉和果實可食用,但種子有微量毒性,吃的時候需先將種子處理掉。成熟的木鱉果種子是中藥材的一種,中醫會以種子入藥。但一般人千萬不要隨便拿來吃。食材達人朱慧芳曾在元氣周報專欄撰文寫木鱉果,根據農友說法,木鱉果跟苦瓜同屬,所以果肉吃起來帶點苦味。剖開木鱉果的果皮,呈現的果肉類似木瓜,纖維質感和顏色又跟芒果長得很像,但嘗起來卻帶有苦瓜味。木鱉果在台灣不算常見,嘉義、台東等地有少量種植。朱慧芳也去問過果樹專家,專家指出木鱉果早就在台灣落地生根,算是台灣本土作物,長久以來一直都是原住民食材,原住民採收木鱉果的嫩葉和小型果煮食,並不吃長大變色之後的果實。同場加映:鳳眼果(蘋婆)蘋婆因外觀看起來就像是張大眼睛的鳳眼,因此又叫鳳眼果。目前7至8月正是蘋婆盛產期,在彰化員林百果山有大面積的種植。另因蘋婆產期跟農曆七夕相近,因此也有「七姐果」的別名,習俗上有些人會在七夕時用蘋婆祭祀「七娘媽」,來紀念牛郎織女相會。蘋婆成熟後外皮會變成朱紅色,並慢慢裂開,裡面的果實呈黑色。烹煮後吃起來口感像糖炒栗子般香甜軟綿,也有人覺得像蛋黃。值得注意的是,蘋婆對對貓狗等動物屬劇毒,只要微量就可能造成急性腎衰竭與神經損傷,就算蒸熟,對貓狗仍有毒性。家中有養毛小孩的人,一定避免讓寵物誤食蘋婆。同場加映:無花果無花果主產於中東和西亞地區,台灣也有小部分種植,果實富含葡萄糖和果糖。無花果含豐富纖維來源,可降低膽固醇,幫助血糖控制、預防便祕,並容易覺得飽足。無花果也含鉀,有助血壓控制。1個大無花果約有熱量47大卡.脂肪0.2g.碳水化合物12g.糖10g.鈉1毫克.纖維2g.蛋白質0.5g。市面上有些產品聲稱無花果茶號稱能夠降血糖、血壓、血脂及治療糖尿病等療效。不過專家提醒,研究顯示對於調控血糖、血脂有益的大多為無花果葉,而非水果。無花果屬於中升糖指數水果(55-60),無花果實富含葡萄糖和果糖,若是攝取過量,仍舊會影響血糖。將無花果視為多樣化飲食的一環,偶爾吃是可以的,但若有高血糖、高血脂之患者,不該作為治療的方法,仍應繼續遵從醫囑,才能控制好血糖與血脂。【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蘋婆.維基百科-木鱉果.臺東區農業專訊.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08-19 焦點.記者真心話
七夕醫界最動人的愛情…她的他 暗戀39年才說愛
【記者李樹人特稿╱原文刊於2011-11-15聯合晚報,現今人事物有變更,請多包涵】許多台灣人不知道「林媽利」是誰,但被譽為「台灣血液之母」的她,卻是國際輸血醫學界的重量級人物,除了致力人種粒腺體分析研究之外,她一手建立台灣捐血系統、輸血作業標準作業以及血庫評鑑管制,對國內血液研究的貢獻,無人能出其右。一場疾病 開啟林媽利血液研究她會以畢生之力投入冷門的血液研究,主要原因在於大學時期突如其來的一場疾病。她被診斷「再生不良性貧血」,常得輸血,又併發肝炎,膝關節嚴重出血,雙腿打上石膏,躺在病床半年之久。當時連醫生都認為沒希望,決定放棄,但林媽利的父親─台南著名外科醫生林振新不死心,將女兒接回家,親自治療,才救回一命,且開啟了林媽利對於血液研究的起點。被列入「世界名人錄」還戰勝肺結核及乳癌林媽利一生,正是台灣輸血醫學歷史與血液政策的見證。她先後被列入「世界名人錄」(WHO’S WHO)、「科學及工程世界名人錄」、「醫學及生物世界名人錄」,還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推薦,成為台灣第一位入圍「Helena Rubinstein 獎」的傑出女性科學家。在醫學血液領域有著非凡貢獻的林媽利,一生波折,還戰勝肺結核及乳癌。感情之路卻異常坎坷,但也充滿了傳奇。與朱樹勳結婚25年後離婚出生於台南著名醫師世家的林媽利,高中畢業後順利考上高雄醫學院,學生時代的她可愛甜美,吸引很多愛慕的同學,甚至連醫生也展開熱烈追求。最後由充滿才氣、溫文爾雅的台大外科醫師朱樹勳贏得美人心。只不過,兩個對的人在一起,卻不一定就是對的事。儘管林媽利與換心權威醫師朱樹勳被醫界喻為俊才美女天作之合,甚至兩人生日還是同一天,但婚後爭吵不休,最後在結婚25 年又25天後,協議離婚。54歲 與生命中的真命天子重逢離婚那年,林媽利54歲,身心俱疲的她,一次偶然機緣,才與生命中的真命天子─郭惠二重逢。原來早在高中時期,郭惠二就暗戀林媽利,但個性保守的他始終不敢主動表白。直到考上中原化學系時,才鼓起勇氣,開始寫情書,一寫就是兩年,但始終沒有獲得隻字片語的回應。這場暗戀長達39年,從高中時期,一直延續至耳順之年。兩人第一次約會時,郭惠二已經60歲,而林媽利56歲。最後受到感動的林媽利終於說出「你是我唯一的選擇」,隔年兩人結婚,有情人終成眷屬。「如果我們無法超越過去的不幸,就看不到海闊天空的美麗及欣賞路邊小花的美麗。」這是林媽利的人生座右銘。面對過去種種的打擊,不管是身體病痛,或是婚姻失敗,她總是淡然處之,因為永遠堅信「不要失望,永遠要有希望」。【2023/08/21編註】根據厚生基金會醫療奉獻獎郭惠二專訪的近況更新:根據林媽利所述,郭惠二醫師在2016年底因意外跌倒導致身體不適,現今於三芝的安養院休養。但林媽利醫師都很常會去陪伴他。2022年3月1日,郭惠二因黃疸住院,3月7日因肝腎衰竭在淡水馬偕醫院過世,享壽88歲。
-
2023-08-17 醫療.泌尿腎臟
蔬菜先燙再炒、奶製品別碰…延緩腎衰竭,4大飲食禁忌必知
腎臟是人體的過濾器。血液中的含氮廢棄物、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都會進入血液,流經腎臟時,腎臟除了過濾血中毒素,還會幫助調節血壓、電解質、合成維生素D幫助骨質鈣化等,但如果腎臟受損,使過濾功能逐漸下降時,即所謂「腎衰竭」。若要延緩腎衰竭的進展,應掌握四大飲食原則。1.少鹽少糖 監測血壓血糖腎臟對血壓與血糖相當敏感,血壓高或血糖過高,腎臟衰竭的進程會加快,因此,有血壓、血糖問題的人,應積極監測血壓及血糖,力求飲食清淡,減少鹽分、調味料攝取,含糖精緻食物要少吃。2.足夠蛋白質 但不能過量蛋白質會產生含氮廢棄物,是由腎臟排除,因此,若攝取過量蛋白質,會加速腎臟衰竭。根據慢性腎衰竭的病程不同,建議蛋白質攝取量可控制在每公斤體重約0.6-0.8克,其中最好一半以上是來自高生理價蛋白質。例如:林先生60公斤,患慢性腎衰竭第三期,建議一日蛋白質攝取量應控制在36克。所謂高生理價蛋白質,是指含有人體必需胺基酸,吸收利用率佳的食物,如黃、黑豆製品(豆腐、豆干、豆漿、毛豆等)、動物性肉類,以及奶類、蛋類等。減少攝取品質不佳的蛋白質食物,如麵筋、麵腸、烤麩,以及各種堅果、豆類。3.注意磷攝取 避免奶製品腎衰竭的病人,因為腎臟過濾能力下降,吃進高磷的食物,可能會堆積在血中,造成高血磷症,出現皮膚搔癢、骨骼與血管方面問題。研究發現,若能將血磷維持在正常值的下限,有助延緩腎功能喪失的速度。日常飲食的高磷食物,如各式奶類、乾豆、全榖、內臟、加工製品,特別是奶類及其製品,不僅磷含量高,且吸收率非常高,因此,慢性腎衰竭病人應避免攝食牛奶、羊奶、奶粉,以及各種由奶類製成的加工品。4.防血鉀過高 蔬菜燙再炒慢性腎衰竭病患一旦發生尿液減少(每日少於1000cc),易血鉀過高,出現惡心、肌肉無力、手腳麻木、腹瀉、不規則心跳等症狀,若血液檢查發現鉀離子過高時,需依醫師或營養師建議,限制飲食中鉀離子攝取。高鉀食物來源,如肉汁、濃縮湯汁、運動飲料、雞精、各種果汁等;蔬菜則建議先汆燙,濾掉水分再炒過,可去掉大部分的鉀離子。【延伸閱讀】疾病百科/慢性腎臟病(慢腎)【延伸閱讀】:元氣網洗腎策展(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8-09 醫聲.醫聲要聞
安寧醫療1/ 非癌患者占三成 「這疾病」最多
對癌症末期病人而言,安寧緩和醫療是減輕身心靈痛苦的選擇。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程邵儀說,並非只有癌末病人能選擇安寧緩和醫療,以台大來說,緩和醫療病房病人近3成為非癌症患者,且失智症患者最多。全民健保則於在去年增列末期衰弱老人、末期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等4項非癌症疾病納入安寧緩和醫療給付範圍,加上2009年納保的8大類,共有12大類患者可獲給付。健保增列四大類患者 可獲安寧緩和醫療給付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蔡兆勳說,本次去年增列的對象包括末期衰弱症長者、末期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以及符合「病人自主權利法」五大類疾病患者,共四大項。另有「八大類非癌疾病」早在2009年就納入安寧緩和醫療給付對象,包括:心臟衰竭、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其他大腦變質(如失智症)、慢性氣道阻塞、肺部其他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走在善終的前端:病主法上路四週年專訪器捐病主中心執行長劉越萍多項罕病未納給付 醫:將爭取「病主法」規範的五大類疾病包括末期病人、不可逆轉之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以及主要為罕見疾病的「其他政府公告之重症」。蔡兆勳表示,目前病主法政府公告重症有12項罕見疾病,但國健署公告之罕見疾病有超過200種,患者退化、受苦的程度,不亞於癌症末期病人,未來會努力將更多罕病納入病主法,讓患者獲得安寧緩和健保給付。程邵儀則說,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收治的非癌患者比例愈來愈高,已有超過二、三成,多數是失智症患者,其次則為洗腎病人、心臟衰竭患者等。這些緩者都是不可治癒病人,過去醫師多直接要求患者回到家中,如今接受安寧緩和醫療,讓病人能夠好好離開。至於洗腎患者,程邵儀說,不少末期腎衰竭病人洗腎後出現後遺症、感染,甚至意識模糊不清,此時就會考慮是否進入安寧緩和醫療程序。華人在家善終需求高 盼基層醫加入程邵儀說,以台大醫院來說,緩和醫療病房只有17床,能提供的服務量能有限,故也發展居家安寧、在家善終,由家庭科醫師、護理師到病人家中訪視,範圍涵蓋雙北;安寧共照模式則提供在院內不同病房、科別的患者安寧照護,去年照護人次為2597人次。蔡兆勳則說,受華人文化影響,社區在家善終的需求較大,未來希望爭取基層醫師加入,提供社區民眾在家善終的安寧緩和醫療服務。
-
2023-08-05 醫療.心臟血管
高血壓與高血脂關係密切!「7大飲食禁忌」一次公開 濃茶、培根、鹹鴨蛋竟都是地雷
高血壓是「沉默殺手」,它與國人十大死因中的腦血管疾病(第二名)、心臟病(第三名)及腎臟病(排名六至八名)密切相關,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而高血壓並非老人的專利,根據台灣衛福部調查,近年來高血壓患者的年齡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而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對血壓的影響很大,若吃錯食物恐會「禍從口入」讓血壓飆高。高血壓與高血脂的關係一般常聽到的「三高」,是國人常見的三種慢性疾病: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由於這三種疾病初期沒有任何明顯的症狀,對人體也不會造成明顯的不適,讓人難以察覺,而忽略掉潛藏的危害。事實上「三高」與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有極大的關係,不僅會讓血管阻塞,進而促使血液流動不順暢,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腎衰竭等不可逆的併發症,長期下來導致器官損壞及衰竭,造成永久的傷害。高血壓不能吃的7類食物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其實對血壓的高低影響很大。若你有高血壓在身,平日飲食請養成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的用餐習慣,保持清淡飲食為主,並記得多吃蔬菜和水果。以下列舉的7大類食物,請盡量避免食用。1.甜味食物過多的糖分會導致高血壓,攝入太多糖分會使血糖升高,高血糖則會進一步使「血管張力素」的基因表現多出3倍,進而造成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糖不但會引起身體發炎,還會造成肥胖跟糖尿病等問題,三高族群要特別少吃。此類食物:甜點、糕點、麵包、蜜餞、果汁等。2.高脂肪食物攝取過多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及膽固醇,會導致血管硬化、危害心血管疾病、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容易導致肥胖,肥胖是引發高血壓的因素之一,烹調宜採用植物油,避免動物油。此類食物:鹹酥雞、油炸食品、肥肉、人造奶油、動物油等。3.鹽醃食物醃漬的食物在製做時會加入大量鹽分,人體在攝取過多的鹽後,會造成水腫、高血壓等慢性病,對腎臟跟血壓的負擔很大。此類食物:鹹鴨蛋、醬菜、泡菜等。4.含鈉量較高的加工食品食物加工食品的鹽分含量高,因鈉容易將水分置留在體內,一旦血管中的水分多,血管壓力變大,恐易導致高血壓。此類食物:香腸、火腿、培根、罐頭等。5.吃入過多的調味料鹽分含量高的沾醬,因鈉容易將水分置留在體內;一旦血管中的水分多,血管壓力變大,恐易導致高血壓。此類食物:番茄醬、沙茶醬、醬油等。6.濃茶飲清淡綠茶則有利於高血壓病患飲用,但忌飲濃茶,尤其是濃烈紅茶。原因是因為紅茶中所含的茶鹼最高,可以引起大腦興奮,導致失眠、心悸等不適,進而使血壓上升。此類食物:濃茶、濃紅茶等。7.酒喝酒會使高血壓藥物失去療效,也可能引發中風、心肌梗塞等併發症。要避免血壓上升,飲酒量不宜超過30公克酒精。此類食物:酒。看完以上高血壓的飲食禁忌,知道日常飲食該避免那些地雷食物了吧。除了飲食禁忌要遵守,也別忘了平日養成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的「清淡飲食」用餐習慣,並定期測量血壓,才能確保血壓在健康數值,維持穩定的血壓與血脂。延伸閱讀:.高血壓可喝咖啡?喝咖啡血壓會升高?6關鍵問題了解血壓與咖啡關連.糖尿病不能喝含糖飲料!盤點「8種糖友能喝飲料」,有助血糖控制.預防高血壓怎麼吃?「6飲食原則+5大類食物」遠離心血管疾病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高血壓相關疾病為我國重大死因 722是管理血壓好幫手.少了反式脂肪就可以放心吃? 專家提醒飽和脂肪才恐怖.嘉義基督教醫院-高血壓飲食原則
-
2023-08-04 養生.健康瘦身
天熱吃涼麵小心暴肥!圖解「涼麵隱藏地雷」 營養師激推「換這1種麵體」熱量減半
 夏天不少人喜歡吃涼麵,冰冰涼涼的食慾也跟著大開,但吃著吃著看似清爽的涼麵 ,其實隱藏了不少地雷! 涼麵熱量一次看 小心隱藏地雷 營養師高敏敏指出,傳統涼麵預估一份約440.5大卡(以普通份量估算),其中油麵、芝麻醬都是高熱量單品!  高敏敏仔細分析,油麵一份就有287大卡,大約等於=1碗白飯,而芝麻醬屬於油脂類,雖然才加一點點,卻有124大卡!重點是,蔬菜量非常非常少才0.3份,離每天要吃的5份蔬果差很遠很遠!  3撇步吃涼麵 這樣選更健康 若真的很想吃涼麵,高敏敏建議: 1、油麵換蕎麥麵一碗蕎麥麵大約130大卡,比油麵少了將近一半的熱量,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是較優秀的麵類主食! 2、芝麻醬換和風醬芝麻醬、千島醬、美乃滋等,看似只加了一點點,但熱量都是爆表,畢竟油脂1克就是9大卡,建議可換成熱量較低的和風醬,但也要注意用量!不可因為熱量低就整罐倒下去,攝取過量也會鈉含量過高;衛福部建議,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mg(=6g的鹽)。 3、蔬果加量大多數涼麵中的蔬菜都是不夠的!所以建議吃涼麵時,可以多加一些蔬果。 延伸閱讀: ·天熱食慾不振吃涼麵!醫點名「2類人」注意 嚴重恐害腎衰竭 ·怕胖不敢碰精緻澱粉? 營養師揭「這4情況」更適合吃:防肌肉流失還減少腸胃不適
-
2023-08-03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友想拯救腎臟免於洗腎,要先控制三高中的哪一高?
腎臟病變是糖尿病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嚴重時引起尿毒症,可能需要洗腎治療。如何拯救糖尿病友的腎臟,避免 走上洗腎, 美國芝加哥榮民醫院前心臓加䕶病房主任謝安民於「謝醫師開講」粉專分享,第二型糖尿病應該要被視為是心血管疾病來治療,除了血糖控制,也要積極控制高血壓及各種代謝不良。謝安民指出,第二型糖尿病並非單純是血糖控制出了問題,也不只是內分泌系統的病。臨床上可以觀察到,糖尿病人容易有高血壓,及各種(如醣類、脂肪、血酯、蛋白質等)代謝𣎴良的問題;特別容易有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併發症:如冠心病(心肌梗塞、心絞痛)、腦中風、失明及腎臟病或腎衰竭等。其中慢性腎臟病是長期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嚴重併發症之一,能夠降低發生率十幾到卅幾個百分比,是治療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成果,對病人的病情和存活會有𣎴少助益。要讓糖尿病患不要得到慢性腎臟病,首先要控制血脂?最近有篇來自哥倫比亞的醫學報告分析控制高血壓、血糖及血脂這些和糖尿病有關的指標,討論控制三高的哪一樣最能有效地防止糖尿病導致的腎臟病,結果出乎許多人的意料。謝安民指出,哥倫比亞的國家醫療系統有全國醫療資料登錄。包括998,790名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這些人中有125, 626位(12.6%)在研究期間得了慢性腎臟病(定義為腎絲球過濾率GFR掉到60以下、或是病人需要血液透淅洗腎、腹膜透析洗腎、或換腎。)研究費時四年,研究人員分析參與者這段期間內的三個參數與數值,分別是:血壓:心臟收縮壓,參考值小於130毫米汞柱血糖:糖化血色素HbA1c小於7血脂:總膽固醇減高密度膽固醇,學者認為這代表血中促進動脈硬化所有壞膽固醇的總數,參考值應小於130研究結果顯示,這三個參數,任一項控制有達標的人,慢性腎臟病的發病機率比未達標的人顯著地下降。高血壓控制好的人比失控的人,慢性腎臟病少21%;血糖控制良好的病患,慢性腎臟病發生率下降14%;最後,研究人員發現,非高密度膽固醇控制好的病患,慢性腎臟病發生率減少33%,是所有指標中最高的。實驗到底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有些人可能會想:如果用這個研究數據來推斷,想要防止慢性腎臟病,控制血脂比控制血壓或血糖更為有效?謝安民認為,但這樣犯了拿蘋果來和橘子比較的研究大忌。事實上,這個研究只能建構控制三高對於糖尿病人得慢性腎臟病的效果,不能得到降低血脂對預防慢性腎臟病的效果大於控制血壓和血糖的結論。如果要證明這個假說成立,需要更多其他的研究。謝安民說明,這個研究的價值在於:它不是由研究團隊選擇的參與人數的臨床研究,而是以全國性資料,在真實世界醫療服務狀況中,觀察到控制血壓、血糖和壞膽固醇,對降低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病發生率的效果。參考資料:.「謝醫師開講」粉專延伸閱讀:.腎功能差,所以別碰蛋白質?醫師教你該怎麼吃:這食物最禁忌.尿尿出現泡泡、手腳容易水腫,就代表腎不好?詳解什麼行為最傷腎.洗腎病人有哪些社會福利?一次了解重大傷病、殘障手冊和失能身分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03 養生.保健食品瘋
為了追求「增肌」而濫用 研究曝維他命D過量可能致急性腎衰竭
我在2023-5-23發表保健品會殺死你嗎,裡面的內容主要是讀者Elliot提供的一些關於保健品危害靖康的資訊。他在2023-7-15又再提供這條資訊:健身圈裡服用高劑量維他命D的現象確實頗常見,在崇尚睪固酮的BBC (BROscience BROcasting Corporation)圈子裡 #Manosphere Vitamin D Abuse in Pursuit of “Gains” Resulting in Acute Kidney Injury doi.org/10.1093/milmed/usad237Elliot寄來的連結是一篇2023-7-4發表的論文Vitamin D Abuse in Pursuit of “Gains” Resulting in Acute Kidney Injury(為了追求「增肌」而濫用維他命 D 導致急性腎損傷)。我把它的重點整理和翻譯如下:引言隨著非處方大劑量補充劑的普及,維他命毒性越來越常見。自 2010 年以來,維他命 D 中毒的報告數量顯著增加,近 75% 的相關報告發生在過去 10 年。美國醫學研究院作出決定,對大多數非營養缺乏人群來說,每日定期攝入量超過 4,000 IU 會增加受到傷害的風險,而更高水平(每天超過 10,000 IU)會增加腎臟和組織損傷的風險。維他命 D 水平過高會引起與高鈣血症相關的症狀:精神錯亂、多尿、煩渴、厭食、噁心、嘔吐、腎結石、骨質脫礦和骨骼疼痛。攝取高劑量維他命 D 後出現的急性腎衰竭案例先前已被報導過(請看附註)。在這裡,我們描述一名現役軍人為了增肌而大劑量外源性補充所引發的急性腎衰竭病例。附註:2008年發表的Vitamin D intoxication presenting as acute renal failure(維他命 D 中毒表現為急性腎衰竭)案例報告一名 23 歲男性現役軍人因噁心、嘔吐和下顎疼痛而在民用獨立緊急護理診所就診兩週,隨後在發現肌酐升高至 3.5 毫克/100毫升,收縮壓在 180 左右後被轉移到住院軍事醫療機構。患者的主要症狀是下顎疼痛,需要鴉片類藥物來控制。在患者早晨的常規腎功能檢查中,注意到他的鈣水平似乎在上升,特別是在限制液體的試驗期間。對他的中度高鈣血症的進一步檢查顯示,PTH 水平正常,但血清維他命 D 25-羥基水平過高,高到無法在實驗室中定量(>200ng/mL)。在進一步詢問後,患者透露在過去 6 個月裡,他每天至少服用 10,000 IU 的維他命 D。他補充維他命 D 的意圖源於與健身房一位熟人的一次談話,這位熟人建議補充維他命 D 可能會提高他的天然睾酮水平。在液體限制試驗期間,他的鈣水平達到峰值 13.7mg/dL。在允許患者自由攝入液體來控制鈣水平後,他被認為病情穩定並出院,繼續門診監測他的腎功能和鈣水平。討論2020 年的一項薈萃分析也許更具有決定性地證明,補充維他命 D 不會增加總睾酮或游離睾酮水平,而且這種關聯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混雜因素和睾酮測量的差異造成的。然而,宣揚補充劑好處的敘述在大眾媒體中仍然持續存在。……這種與補充和健身的聯繫,加上大眾健康媒體的誤導性說法,使現役士兵面臨危險的自我補充風險。結論這個案例顯示了未經證實的健康聲明和濫用看似無害的物質可能帶來的危害。教育患者了解維他命 D 和睾酮水平之間的虛假關聯具有挑戰性,部分原因是流行媒體的扭曲。此外,維他命 D 在櫃檯上隨處可見,這種聯繫可能對想要增加肌肉質量或能量/性慾的男性有吸引力。此外,維他命 D 的劑量(瓶子上的微克數和醫療指南中的 IU/d 數)以及不明確的非處方執行標準,進一步導致了人們對什麼是「正確劑量」的困惑。本案例強調了對患者和醫療保健提供者進行營養、補充以及如何最好地獲取循證資源方面的教育的重要性。延伸閱讀:維他命D 會變成水溶性?中毒要非常努力?紀錄片《維他命的異想與真實世界》,公視邀請點評維他命D補充劑有害嗎?維他命D中毒原文:濫用維他命 D 導致急性腎衰竭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30 醫療.百病漫談
並非所有人都適合!該如何減少做電腦斷層時的顯影劑傷害?
疾病的樣態百百種,為了找出身體確切的病灶,醫師得透過詳盡的檢查措施,才能夠替患者進行鑑別診斷,電腦斷層(CT)便是最常見的影像檢查項目。不過,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做電腦斷層,醫師表示,電腦斷層檢查常需搭配顯影劑進行,但顯影劑主成分為碘離子,對腎功能不好者,要特別謹慎使用,否則恐引起急性腎衰竭,需洗腎治療。臨床用途廣泛,急診需求大,價格較磁振造影低。國泰綜合醫院放射線科主任王永成表示,電腦斷層是利用X光照射的原理,在小範圍內以不同角度照射,將身體分為一層、一層組合成影像,通常一次只能照射上半身、下半身或局部,不過目前也有螺旋狀的儀器,病患只要躺在裡面,儀器就會自動掃描全身。新光醫院心血管檢查中心主任羅偉業則說,電腦斷層在臨床上的用途較為廣泛,全身皆可檢查、掃描速度快,在急診的依賴度很高,也能夠用於癌症檢查上,價格較磁振造影(MRI)來得低,許多區域醫院都有能力購置,因此普及率很高。肺部穿透性較佳,低劑量電腦斷層只能用於肺部檢查。王永成說明,電腦斷層能夠檢驗諸多疾病,包括腫瘤、發炎等,肺部內的傷害,其他器官損傷,也都能透過電腦斷層觀察。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只能用於肺部檢查,由於肺部內都是肺泡,空氣較多、穿透性佳,低劑量的放射線就能取得足夠清晰的影像,找出肺部結節或其他異常病變。羅偉業也說,低劑量可以偵測早期肺癌,但對中膈腔或其他實質器官,放射量就不足以清楚顯影。施打顯影劑讓影像更清晰,檢查前先確認腎功能。電腦斷層檢驗有時會搭配「顯影劑」,讓影像更清晰。王永成表示,顯影劑正確名稱為「對比劑」,施打進入體內20至30秒就能循環全身,主要是為了「清楚分辨病灶」,例如肝癌、肝臟血管瘤,要辨別腫瘤是良性、惡性,或是其他問題,都會使用到對比劑,且施打前後各照一次,才能比對出其中差異,進行精確的鑑別診斷。 王永成表示,電腦斷層基本上適合所有族群用來檢測,但顯影劑的確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負擔。羅偉業提醒,顯影劑較為濃稠且含有碘離子,九成以上都得透過腎臟排出,碘離子的高滲透壓也對腎臟有負擔,「瀕臨洗腎」的人施打時特別需要注意,可能會造成急性腎衰竭,因此使用前必須先進行腎功能檢查,建議腎功能不佳的民眾,謹慎和醫師討論施做的細節。「緊急狀況下,即使腎病患者,也會使用顯影劑。」羅偉業表示,若是急診病患,可能因為車禍無法自述受傷部位,為了確認是否為腦部內出血,或是有主動脈剝離情形,須馬上確認患部進行手術,利弊權衡下,仍必須施打顯影劑檢驗。輻射暴露量問題因人而異,醫師會權衡檢查頻率。此外,顯影劑有時也會造成過敏,輕微過敏者打完後會感到有些癢、打噴嚏,嚴重則會造成急性休克,若過往有很嚴重的過敏史,建議盡量不要做。羅偉業也說,許多民眾會擔心電腦斷層的輻射問題,但暴露量多少會導致病變,與個人體質有關,醫師會衡量是否有檢驗必要。即使追蹤癌症復發,也是每三個月追蹤一次,若高於此頻率就有些過量暴露了。當CT非做不可減少顯影劑傷腎 服用利尿劑有幫助嗎?若擔心顯影劑對腎臟造成負擔,服用利尿劑是否有用?羅偉業表示,若是非做不可的情況下,首先會減量施打,並打生理食鹽水點滴,增加體內水分來淡化顯影劑濃度,減輕腎臟負擔。利尿劑只是幫助腎臟排出水分,但顯影劑中的化學成分仍需要水分才能帶走。王永成則提醒,注射顯影劑後建議多喝水,增加排泄速度,通常2至3天就可以全數代謝出體外。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29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能保險嗎?可以申請重大傷病卡嗎?糖尿病患常見保險問題解答
現代人愈來愈長壽,但不健康餘命也愈來愈長,因此多數人都會買保單來保障未來的醫療需求。不過一般人在買醫療保險時,保險公司多會針對被保險人的健康情形做評估,通常在人還健康的時候容易買,一旦生病了,要買保單可能不容易。例如三高病史者,投保時多會被「加費」或拒保。不過隨著慢性病罹患的普遍,許多保險公司甚至有針對三高族推出的保單,糖尿病、高血壓患者也可以買保險。有糖尿病能保險嗎糖尿病是一種容易發展出眾多併發疾病的慢性病,許多保險公司不願承擔風險而承保。但糖尿病只要控制好,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因此基本上,糖尿病患跟其他疾病一樣,在血糖控制情況良好、無併發疾病的情況下是可以投保的,只是患者在投保前需誠實告知保險公司病況,而保險公司也會對想買保單的糖尿病患者加以評估。6大糖尿病併發症1.心血管病變2.腎臟病變3.神經病變4.視網膜病變5.糖尿病足6.包含牙周病在內的口腔病變不過保險專家提醒,有些糖尿病患者一開始覺得自己血糖不算高,但是這種病年紀愈大愈難控制,到時候真的想保時,可能會遭保險公司拒保。因此建議還是早投保、保費較便宜外,透過健康管理的外溢折扣來督促自己並享折扣,並不見得比一般加價的醫療險貴很多。市面常見重大疾病保障目前市面上重大疾病保障,基本可區分為「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與「特定傷病險」,這三類保單的理賠方式相同,都是在符合保單給付的條件下就直接給付一筆理賠金,這筆理賠金運用彈性,可以及時作為治療費用,或是請看護、基本生活費用等,在黃金治療時期不需為了醫療費用煩惱。而常見的醫療險或癌症險,對於糖尿病患的核保情況大致如下:常見險種針對糖尿病患者的核保狀況一、壽險:加費承保二、醫療險:1.加費承保且除外承保2.拒保三、癌症險:可以承保四、年金險:可以承保五、意外險:1.大部份可,但上限較健康體位低2.有合併症狀者拒保六、長照險:1.加費承保2.拒保七、失能險:1.加費承保2.拒保八、重大傷病險:1.加費承保2.拒保名詞說明.加費承保:在保障內容不變的情況下,將保費增加 10%~100%.除外承保:將身體某個部位的損害或疾病,從理賠範圍中排除.拒絕承保:身體狀況危險度過高,無法以除外或加費條件承保,最後會以拒保處理(以上為多數情況,不代表所有保險公司情況一致,仍以各家實際揭露資訊為準)什麼是弱體保單?以往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病史者,投保時,多會被「加費」對待,甚至遭壽險公司拒保。但隨著台灣慢性病人口愈來愈多,依衛福部健保署最新統計,111年罹患糖尿病人數高達256萬8,409人,正式突破250萬人大關。因此現在更有保險公司針對三高族推出「弱體保單」,讓糖尿病、高血壓等患者都可以買保險。糖尿病可以申請重大傷病卡嗎?糖尿病分4種類型,健保署目前僅將第1型糖尿病列為重大傷病之一,因此只有經醫師診斷確定罹患第1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者,才能申請重大傷病卡,且資格是永久有效的。其他類型通常是因合併併發症後才可取得,如「慢性腎衰竭(尿毒症),必須接受定期透析治療者」,或「急性腦血管疾病(限急性發作後一個月內)」才符合重大傷病範圍,但皆需要由醫師認定。糖尿病4類型:.第1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約佔所有罹患糖尿病人數的5%,須靠體外注射胰島素才能維持正常生活。.2型糖尿病:約佔所有糖尿病九成以上。.其他類型糖尿病:主要因其他體內疾病而引發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發生在懷孕期間的糖尿病。》疾病百科/糖尿病糖尿病可以領身心障礙手冊嗎?2023年1月1日開始,需符合以下2條件,可領取輕度身心障礙手冊。.12歲以下.第1型糖尿病兒童【資料來源】.第一型糖尿病超人家庭.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07-28 醫療.消化系統
急性胰臟炎痛起來要人命!常見5危險因子,原因不明可能是壺腹癌或胰臟癌
42歲李先生愛喝酒,他自詡年輕力壯,喝再多也不怕,經常飲酒過量。某晚他突然感到噁心嘔吐並劇烈腹痛,猛烈襲來的疼痛感讓他招架不住,忍不住在地上打滾哀嚎,緊急就醫確診急性胰臟炎。有這次痛到快沒命的經驗,嚇得李先生決定戒酒。胰臟兼具內、外分泌功能胰臟位於上腹部的深處,在胃的後面、腰椎脊柱前方,屬於後腹膜器官。胰臟右側頭部與十二指腸相鄰接、左側尾部貼近於脾臟,是人體唯一同時具備「內分泌」與「外分泌」功能的器官。 內分泌是指製造出來的物質分泌到血液裡面而循環到全身。其中,分泌胰島素是胰臟最重要的內分泌功能。胰島素是體內調控血液中葡萄糖濃度最重要的荷爾蒙,如果胰島素分泌量不足,血糖濃度就會升高而導致糖尿病。 外分泌是指製造出來的物質經由胰管而到小腸。胰臟的外分泌功能也與健康息息相關,其外分泌組織每天約製造1公升的胰液,內含能夠分解醣類、蛋白質及脂肪的消化酵素,經由胰管送至十二指腸,幫助食物由大分子分解為小分子,利於消化吸收。一旦胰臟的外分泌功能出問題,就會造成消化不良、脂肪便、體重減輕等症狀。 急性胰臟炎痛起來要人命胰臟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胰臟平時是沈默器官,但當急性胰臟炎發作時,症狀多半又急又猛,讓人難以招架,會有劇烈上腹部疼痛強烈襲擊,疼痛感可能延伸至後背,伴隨噁心嘔吐、痛到冒冷汗或發燒的情形,嚴重者甚至會引發低血壓、腎衰竭、呼吸衰竭等併發症。 急性胰臟炎是胰臟受到本身分泌的酵素分解所導致的炎症反應,造成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類,最常見的兩大類原因是「膽道結石」以及「飲酒過量」。 1 膽道結石:胰管的下緣會與總膽管下緣會合,當總膽管結石或是膽結石掉落至總膽管,就可能會刺激胰管或影響胰管引流,而引發急性胰臟炎。2 飲酒過量:酒精代謝物會造成胰臟毒性,進而引發急性胰臟炎。3 血脂代謝異常:高血脂可能誘發急性胰臟炎,一旦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大於500mg/dL(正常值小於150mg/dL),便可能引發急性胰臟炎,可能是由於過量的脂肪酸傷害胰臟細胞,導致細胞壞死、胰臟發炎。4 腫瘤:胰臟或胰臟附近器官長腫瘤,造成胰管阻塞,誘發急性胰臟炎。5 其它原因:先天基因變異或某些藥物、病毒感染引發。 如何確診急性胰臟炎?急性胰臟炎的診斷主要是依據以下3點,包括:1. 症狀:急性胰臟炎有典型腹痛症狀,呈現急性上腹痛,伴隨噁心嘔吐或想吐的感覺;多數病人描述躺下會更痛,坐起來身體往前彎時,疼痛感比較緩和。2. 抽血檢查:抽血檢測「胰臟酵素」,即血中的澱粉酶、脂肪酶指數。正常的血清澱粉酶(Amylase)約為23~85U/L,血清脂肪酶(Lipase)約為0~180U/L,當這兩個數據大於正常值3倍以上,就高度支持急性胰臟炎的可能性。3. 影像檢查:大多數的病人在就醫時呈現上面兩個條件,就已能判斷為急性胰臟炎。若是擔心有其它病症之可能性,或病人發病到就醫已有一段時間,抽血檢查胰臟酵素指數已經開始下降導致難以確診,就需要影像檢查,可借助電腦斷層(CT)或磁振造影(MRI)進一步發現胰臟發炎的證據與表現。 多數患者藉由支持性療法可痊癒少數發炎嚴重有生命危險當確診為急性胰臟炎,就要立即展開治療,減緩其發炎反應。初期會採取支持性療法,給予大量點滴輸液,有助於改善發炎症狀。病人疼痛太厲害的話也會給予止痛藥物。臨床上發現,約三分之二的急性胰臟炎病人症狀都屬輕微,經由支持性療法再休息幾天就會逐步康復。 不過約有三分之一的急性胰臟炎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可能誘發強烈發炎反應,血液中發炎物質大量釋放,易導致全身炎症反應綜合症,甚至可能引發急性腎衰竭、低血壓休克或急性心肺衰竭等多重器官衰竭。 除全身性的併發症之外,嚴重的胰臟發炎還可能造成胰臟局部壞死,形成壞死胰臟組織或液體堆積,可能進一步造成持續發炎、疼痛加劇及感染等併發症,甚至可能會增加死亡風險。當有這些併發症而病情藉由支持性療法無法改善時,必須進一步採取體內引流或是體外引流,並依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措施。 不明原因的急性胰臟炎,小心癌症作祟!急性胰臟炎若能找出病因還可鬆口氣,比較需要擔心的反而是不知原因的急性胰臟炎。曾有急性胰臟炎患者做了電腦斷層掃描檢查也沒有查出明確原因, 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是罹患了早期十二指腸乳頭(壺腹)癌或是胰臟癌。「事出必有因」,特別是年紀大、無菸酒病史、也沒有膽道結石的急性胰臟炎患者更要注意,有少部分急性胰臟炎最後查出病因是胰臟或胰臟周邊腫瘤壓迫所造成。如果腫瘤很小,一般的影像檢查不見得能發現,很可能失去早期治療契機。對於病因不明的急性胰臟炎患者,可考慮加做內視鏡超音波檢查。研究發現,小於2公分的胰臟癌有近3成在電腦斷層影像上難以發現,但內視鏡超音波檢查可以揪出較小的腫瘤,即便是1公分左右的胰臟癌,90%以上都看得到,有較高的敏感度。 內視鏡超音波的設備有兩大類、三種:1. 細徑超音波探頭2. 扁型掃描內視鏡超音波3. 環狀掃描內視鏡超音波慢性胰臟炎又是怎麼回事?曾經得過急性胰臟炎,要小心發展為慢性胰臟炎後遺症。所謂的慢性胰臟炎指的是胰臟組織有慢性發炎合併正常胰臟組織喪失或纖維化等不可逆的損傷,最常見的原因是飲酒過量、多次急性胰臟炎發作,或是嚴重的急性胰臟炎之後的後遺症。 慢性胰臟炎的常見症狀包括腹痛和體重減輕,且由於胰臟功能受損,內、外分泌功能不足,也可能有糖尿病或是脂肪便、營養不良等併發症,最終更可能導致胰臟癌。研究已證實,慢性胰臟炎患者罹患胰臟癌的風險較高,不可不慎。 臨床上診斷慢性胰臟炎最主要的方法為影像學檢查,包括X光、超音波、電腦斷層(CT)或磁振造影(MRI)。如果看到胰臟有鈣化點,或胰管不規則擴張,或者胰管內有結石等現象,就可判斷為慢性胰臟炎。慢性胰臟炎 長期抗戰當患者確診「慢性胰臟炎」,形同宣告病程進入長期抗戰。慢性胰臟炎病人最棘手的問題就是腹部疼痛,隨著病情加劇,疼痛程度及時間都會拉長,長期慢性腹痛需要長時間使用止痛藥,甚至需要用到嗎啡才能止痛,對患者來說痛苦不堪。 另外因為消化功能不良造成的脂肪便及體重減輕,也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必須給予口服酵素補充,幫助食物消化吸收,讓病人的體重能夠穩定回升。有些患者合併有糖尿病,則需要長期監控血糖並且用藥控制。 慢性胰臟炎以內科治療為主,然而有些病情嚴重的病患需要外科治療。例如以內科治療方式都無法獲得良好改善的嚴重疼痛;或病人因慢性胰臟炎造成膽管或十二指腸狹窄而引發黃疸或進食困難,就可能需要外科手術治療。 胰臟怕菸酒 早日戒除為佳要免於慢性胰臟炎的危害,首重阻斷惡源!「胰臟怕菸酒」,酒精會造成胰臟發炎、抽菸則會使慢性胰臟炎病程加快,因此戒菸戒酒是第一步;其次就是找出是否還有其它原因,例如若是因血脂過高造成胰臟炎,就須好好控制血中三酸甘油酯濃度;若有膽囊或膽管的結石則應去除結石,才能避免一再刺激胰臟導致發炎,也才是控制及改善病情的根本之道。疑惑解除補給站Q:胰臟炎發作時需要禁食嗎?A:以往認為急性胰臟炎時要嚴格禁食,讓胰臟好好休息,但近年來的最新研究發現,進食可減少發生感染性併發症的機率,因此急性胰臟炎患者如果有胃口也吃得下,可早點開始進食以加快復原。當然若是急性胰臟炎症狀尚處嚴重而有噁心嘔吐、嚴重疼痛,或是需要進行影像檢查或內視鏡檢查治療因此需空腹時,仍需要暫時禁食。 Q:曾經得過急性胰臟炎,日常保養要注意什麼?A:除了少部份急性胰臟炎患者因為厲害的發炎反應誘發器官衰竭,或是胰臟部分壞死而留下嚴重後遺症,或演變為慢性胰臟炎,大部分病人治療後都可以痊癒、如常生活,沒有什麼特別禁忌。只要針對引發急性胰臟炎的原因妥善治療或控制,維持健康生活型態、遠離菸酒,就可以保護胰臟,不必刻意進補或補充營養。 Q:媒體報導,好萊塢明星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為詮釋戲中角色短時間內瘦身12公斤,卻因此罹患急性胰臟炎而住院治療。真的會這樣嗎?A:這位明星的急性胰臟炎是否確實因減重引起,我們不得而知,不過,短時間內快速減重會導致膽汁的膽固醇濃度上升,激烈的節食會導致膽囊收縮減少,因而增加形成膽道結石的機會,而膽道結石正是引發急性胰臟炎的主要危險因子。因此減重最好循序漸進,避免採用激烈手法。【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96期(2021-10-13出版),原文連結 】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24 寵物.照顧指南
「老公會背叛我,但我的狗不會」毛小孩驟逝 她憂鬱暴瘦15公斤!寵物過世假有可能嗎?
許多人視寵物狗貓為家人,寵物過世時,許多飼主痛不欲生,更陷入憂鬱。精神科醫師表示,人與人疏離,寵物狗貓成為最親近的對象,當寵物過世,痛苦程度有時已超過疏遠的家人,精神科門診曾有飼主爲寵物狗安樂死或承受狗被毒殺、年邁死亡等,感到內心痛苦、難過哭泣、吃不下、睡不好,甚至尋求自殺。快樂心靈診所院長、精神科醫師陳豐偉說,很多人平時透過網路與人溝通,但下班後很少社交,每天與寵物狗貓相處、吐露心聲,有些飼主養寵物十幾年,就像拉拔小孩長大,當寵物過世,常感到痛苦。這類患者在診間分為兩種,一原本病情穩定的憂鬱症、焦慮症病人,寵物過世使病情加重,幾乎每個月都會遇到。另沒有精神病病史的人,寵物過世後仍會覺得悲傷,但就醫較少,一個月平均不到一人。「老公會背叛我,但我的狗不會」 寵物意外死亡對飼主衝擊大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曾收治一名四十多歲獨居的單身女性,養了一隻吉娃娃,但吉娃娃不幸車禍全身癱瘓,不得已決定安樂死,為陪伴愛犬走完最後一程,女子隨側見證愛犬接受安樂死。但愛犬過世後,女子總是不自主哭泣、不願意出門,只待在家看著愛犬的照片,後續出現失眠、食慾不振、情緒低落,甚至試圖自殺。楊聰財說,問診發現,女子自認是害死愛犬的劊子手,導致強大情緒壓力,症狀持續長達三個月,暴瘦十五公斤,確診為重度憂鬱症。經藥物、認知行為治療,並透過親友陪伴,經一年治療病情才好轉。飼主要走過悲傷,除尋求家人、朋友支持及專業心理輔導外,也可製作繪畫、墓碑等寵物紀念品,或是舉辦一個儀式釋放悲傷,並允許自己在這段時間經歷情緒的起伏。「老公會背叛我,但我的狗不會,十分忠誠。」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說,診間一名女子如此形容她的狗,談到狗時總是深深的想念。門診還有民眾的狗在戶外誤食含毒食物,被人「毒殺」,但始終無法找到犯人,飼主充滿憤怒,久久不能平復。若寵物離世是生病、年老等已預見情況,飼主心理衝擊較小,但是,意外死亡對飼主心理很大的衝擊,恐引起病態性哀傷。在不銹鋼診台上躺著不動的毛小孩,是家人、親人另一名男飼主抱著一隻哈士奇衝進動物醫院,大喊著「趕快救救我的狗兒子」,獸醫師檢查後為中暑引發急性腎衰竭,經緊急搶救,打了強心針,還是回天乏術。聽聞寵物死訊時,飼主抱著狗狗癱軟身體,嚎啕大哭。新北市獸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蔡志鴻表示,動物醫院經常上演著類似場景,安慰開導飼主,也成為獸醫師的日常工作之一。蔡志鴻表示,如何讓毛小孩的爸媽釋懷、接受死亡,的確是一門學問,獸醫系養成課程中應開設這類生死學課程,讓獸醫師在關鍵時刻扮演心靈導師。因為對許多飼主來說,在不銹鋼診台上躺著不動的毛小孩,那是家人、親人,那種朝夕相處、陪伴互動,一旦離世,那種撕心裂肺的痛楚,絕非外人所能感受。寵物喪假/狗貓離世飼主如何請假? 勞動部說話了【記者沈能元、鄒尚謙、葉冠妤、編譯羅方妤/台北即時報導】許多人視寵物為家人,毛小孩離世,許多飼主痛不欲生,陷入憂鬱、失去生存意識等情緒,處理毛小孩後事也是心力交瘁,但目前各國針對「寵物過世假」沒有相關法規,就有精神科醫師表示,企業、雇主於准予寵物過世的休假上,應更有彈性,政府也應多關注「寵物友善」議題,讓飼主可以送毛小孩最後一程,紓解心理的悲傷。快樂心靈診所院長、精神科醫師陳豐偉指出,當寵物過世,有三分之一飼主會難過半年,約二成的飼主會經歷如同親近家人過世的痛苦。目前在歐美國家,寵物過世假已是熱門議題。「寵物過世,主管不准假,引發員工請願、網路串連,在美國已經發生好幾次。」陳豐偉說,但目前還沒有國家把寵物過世假寫入法規,主因是醫療業、服務業恐怕受不了這樣的衝擊。即使法規沒有,但企業主管要能理解,社會快速變遷,許多人放棄傳統的結婚與生育小孩的人生,這時寵物貓狗就取代了伴侶或小孩心靈陪伴、互相依附的角色。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美國加州舊金山金普頓酒店和餐廳提供員工3天寵物過世假。酒店創辦人金普頓自1981年起就一直帶著自己飼養的邊境牧羊犬工作,也鼓勵員工和客戶帶寵物來酒店,還提供員工寵物保險和過世假。美國亞歷桑納州鳳凰城就業律師西弗斯曾研究過寵物過世假議題,指出家事假法律沒有提供員工關於寵物生病或過世的休假。一些雇主則想知道如何劃定寵物過世假界線,如果給寵物狗過世的員工休假,那另一位員工的寵物魚過世,要不要讓他休假。有生理假也該有心理假 「寵物過世假」應更有彈性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說,社會進步,目前依「性別工作平等法」已有「生理假」,近期部分大學也設立「心理假」,對於寵物過世假應更有彈性。以往依不同假別,如病假需要醫師診斷書,事假需要理由,但現在許多假別已經不需要任何理由,企業、雇主應該尊重員工請假的權益。張家銘說,寵物離世在許多人感情上等同家人離世,雖然寵物過世假在假別上很難由政府制定,但企業主應重視員工的心理,請假應該給予更多的彈性,不應一概而論。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許多人與寵物親密如同家人,平時陪伴著飼主日常生活,提供情感支持和快樂,當寵物過世後,對飼主的影響可以是非常深遠的,飼主面臨的壓力指數,相當於親密家人或配偶死亡的程度,可能經歷強烈的悲傷和失落感,這種憂鬱情緒因人而異,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陳豐偉說,當員工為寵物過世哀傷時,主管應盡可能以事、病假通融,或協助調班,讓員工走過悲痛期。勉強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的員工來工作,反而更容易出錯,對公司也沒好處。也有少數員工會在寵物過世後陷入憂鬱、全身乏力、失去生存的意志,連來工作都有困難。這時會需要主管與同事支持,協助難過的飼主走出來,不要一直陷落在寵物過世的陰霾裡。美國公司「寵物友善」政策吸引年輕人應徵陳豐偉說,美國因年輕人不想返回工作造成缺工潮,所以愈來愈多公司推出「寵物友善」政策吸引年輕人應徵,讓員工可以在工作時有寵物陪伴,在寵物過世時可以請假,寵物要就醫可以調班。少數美國公司也明文規定,當寵物過世可以請1至3天假,或短暫改彈性工作、在家工作,以便員工處理寵物過世的事情。寵物過世假是值得台灣注意的議題。陳豐偉表示,寵物過世假應由各公司自己訂定,至少當員工提出這樣的要求時,社會大眾要能夠同理,不要覺得這種想法很奇怪。勞動部:目前社會沒共識,仍建議請事假或特休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表示,對寵物有深厚感情的人來說,寵物不只是寵物,可能已經是家中的一份子,一旦寵物離世,確實會感到哀傷。不過,到目前為止,關於寵物喪假這個議題,各國目前沒有這樣的規定,社會上各界也沒有共識。勞動部建議,若是有請假的需求,可以先運用目前有的事假或特別休假來處理。★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22 養生.聰明飲食
吃剉冰導致腎衰竭!營養師曝食物中常見的3種致病菌,預防食物中毒5原則一次看
近期新聞報導冰店的產品導致數十人出現腹痛、腹瀉,甚至是嚴重的血便、腎衰竭等食物中毒症狀,其產品檢驗出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等多種對人體有害的致病菌,這樣的新聞對於喜歡在炎炎夏日來碗冰品的人來說,無疑是則令人大吃一驚的消息。究竟如何防止這些對人體有害的細菌污染食物,這是每個家庭、餐飲業者及食用的人都必須了解的課題。接下來就讓【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Sean為大家介紹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仙人掌桿菌這三種常見的致病菌,也要和大家分享有效的杜絕方法!三種常見的致病菌.沙門氏菌特性沙門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ca)是與「蛋」最有關連的致病菌了!它通常是由蛋殼外的雞糞污染造成,常出現在保存不當的雞蛋、生蛋液、蛋糕中。沙門氏菌喜好在溫度約35-37°C的環境下生長,因此在這種高溫炎熱的夏日中,如何保存食物便成了一大考驗。不過沙門氏菌並不耐熱,可以靠充分的加熱來殺死它。若吃下受沙門氏菌汙染的食物,可能在4-48小時後就會出現症狀,典型的症狀包括帶血或黏液的腹瀉、腹痛、發燒、嘔吐…等。若盡快就醫並妥善處理,大約2-3天後病症會慢慢好轉。.金黃色葡萄球菌特性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常出現在我們的皮膚、毛髮及糞便中,尤其是化膿的傷口最為常見。因此金黃色葡萄球菌非常容易透過人體接觸食品後發生汙染。比較特別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與其他致病菌不同,它不容易透過簡單的加熱方式去除。因此要特別注意,若身上有傷口或膿瘡者,一定要妥善包紮傷口並停止進行食物製備及調理的工作,同時要也注意使用器具的清潔,才能有效杜絕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侵襲。若吃到受金黃色葡萄球菌汙染的食物,可能在1-7個小時內就會出現不適症狀,主要症狀為嚴重的嘔吐、噁心、食慾不振…等。症狀通常會在持續數日後慢慢康復,期間需要注意水分及電解質的補充以免脫水。若有其必要,可以在專業醫事人員的指導下服用抗生素。.仙人掌桿菌特性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它常常出現在保存不當的穀類或澱粉中,例如煮過或炒過的米飯若在室溫下放置太久,就很有可能感染這種細菌;它也會存在於果醬、甜點、奶製品中,所以是一種很常見的致病菌。它喜歡在溫度約30°C左右的環境下生長,所以夏天的環境更需要注意食物的保存喔!不過這個細菌並不耐熱,只要食物有經過充分的加熱,就可以將潛在的細菌殺死。若吃下受仙人掌桿菌污染的食物,依其症狀大致可以分為以嘔吐為主或是以腹瀉為主兩種。在妥善照料的情況下,症狀大約持續1-2天後就會慢慢恢復,期間同樣也別忘了水分與電解質的補充。【PrimePlus小學堂劃重點】預防食物中毒5要原則看完了以上三種常見致病菌的簡介後,接下來Sean就要和大家了解如何有效的預防這些細菌所造成的食物中毒。可以總結成一個「五要原則」,分別是:一、要洗手曾有研究指出,手部的細菌甚至比馬桶還要多!因此為了確保食品安全,在進行食物烹調及食用前,應該將手澈底洗淨,才能減少食物受手部細菌汙染的風險。二、要新鮮挑選食材時要注意食材的新鮮度,越新鮮的食材,其受到致病菌污染的機會及程度皆越低。三、要生熟食分開這是許多家庭或餐廳業者最常忽略的一點,使用同一把菜刀或砧板來處理生熟食,此舉很容易使熟食被生食中帶有的細菌汙染,增加食物中毒的疑慮。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處理生熟食時,分別使用不同的器具,才能有效避免交叉污染。四、要澈底加熱會造成食物中毒的細菌多半都不耐熱,可以透過高溫加熱的方式殺滅,因此在製備時,宜將食物充分加熱煮熟至中心溫度達75°C後再食用,同時也盡量減少生食的機會。五、要注意保存溫度許多食品出問題得原因都是因為保存不當。通常細菌在溫度7-60°C的這個區間都能快速滋生,造成食物腐敗,這也是科學家們稱的「危險溫度帶」。因此為了能有效避免細菌大量生長,在保存食物時我們就要避開危險溫度帶,例如冷藏溫度應低於7°C、室溫不宜放置過久、保溫箱溫度應高於60°C…等,都是為了控管保存溫度而做出的管理。 食物中毒的新聞案件總是時不時出現,也常引起不小的騷動。難免讓人有「什麼東西都不安全」之感。但其實只要謹記上述的五要原則,就可以將食物中毒的風險大幅降低。然而,這些知識並不是餐飲業者或廚師的專利,而是所有人都應具備的技能!擁有正確的知識,才能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畢竟,人生的健康與否就如同乘法中的1與0,有健康的基石下,才有能力朝向自己的目標及理想前進! 貼心叮嚀:若發現疑似食物中毒的症狀,請務必立即就醫接受專業醫療人員的治療,勿因自認症狀輕微而延誤就醫。延伸閱讀:.高血壓是沉默殺手!把握得舒飲食5原則+居家量測722法則.晚上睡覺膝蓋痛醒怎麼辦?3解方助你擊退「痛風」,3類食物要慎選.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你控制血糖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18 焦點.食安拉警報
吃高雄知名剉冰吃到出現血便、腎衰竭!毒物權威授4招防沙門氏菌中毒
高雄市知名剉冰店傳出民眾食物中毒事件,後續遭衛生局檢出沙門氏菌陽性。毒物醫師表示,沙門氏菌常見於蛋、肉類製品中,對長者、幼兒來說非常危險,嚴重將導致「敗血症」發生,建議便當、冰品、手搖杯等食物,不宜放在室溫超過一小時,在7°C至60°C「危險溫度帶」環境中,細菌非常容易孳生。日前有高雄市民眾日前到知名剉冰店買剉冰,家人集體食用後,13人有11人腸胃不適,最嚴重的出現血便,還有小孩疑似發生腎衰竭住進加護病房。高市衛生局初步檢出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未超標)、大腸桿菌,但在3名廚工、住院患者體內都檢出沙門氏桿菌陽性反應,目前已勒令停歇業並裁處6萬元。沙門氏菌常在蛋、肉製品孳生 烹飪完全再食用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沙門氏菌屬於革蘭氏陰性細菌,通常在蛋、肉製品上較容易孳生,不常在冰品中驗出,也因此生蛋、生肉務必要烹飪完全再食用,冰品中的沙門氏菌應儘速調查釐清來源。顏宗海表示,一般民眾若吃到微生物汙染的食物可能會引起急性腸胃炎,常見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發燒,多數人服藥後可康復。但免疫力不好的族群,像是長者、幼兒、懷孕婦女,或者糖尿病、肝硬化等疾病患者,嚴重的腸胃炎可能會合併脫水、電解質不平衡、代謝性酸中毒、敗血症,造成生命危險。留意「危險溫度帶」 食物不要放在室溫超過1小時顏宗海表示,諸多細菌在7°C至60°C的環境下皆可孳生繁殖,醫學上稱之為「危險溫度帶」,食物保存在低於7°C可抑制微生物生長,加熱高於70°C則可以徹底殺菌。「食物不要放在室溫超過一個小時。」顏宗海建議,室內溫度約20多度,室外溫度則在30度上下,都處於危險溫度帶內,買了冰品儘速吃完,手搖杯則不宜放在辦公桌上慢慢飲用,便當要在一個小時內吃完,若工作過於繁忙,可先放置冰箱存放,4度的溫度可避免細菌生長。四措施預防食物中毒顏宗海也提醒四大措施,讓民眾預防食物中毒一、徹底清潔:微生物存在廚房各角落,準備食物前中後,都要徹底清潔雙手、餐具、砧板和檯面等。二、生熟分開:生、熟食砧板分開,同時避免靠在一起存放。三、加熱完全:食物徹底煮熟,徹底殺菌。四、冷藏保存:熟食1至2小時內食用完畢,吃不完盡快冷藏。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則表示,近來天氣炎熱,微生物相當容易生長,餐飲業者應注意食材的儲存環境衛生狀況,調製人員保持良好衛生習慣,若手已遭汙染,不可再調理食品,應充分清潔後再進行;上游廠商的水質也需要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否則冰品、沙拉、飲品都容易孳生大腸桿菌群,務必特別注意。食藥署則說,沙門氏菌潛伏期約6至72小時,平均為18至36小時。人體誤食沙門氏桿菌後,在4至48小時(平均約24小時)內就會發病,發病時間愈短,症狀愈嚴重。主要症狀為下痢、腹痛、寒顫、發燒(高燒維持在38~40℃)、噁心、嘔吐,症狀持續 2~3天後會痊癒,但5%的人會成為帶菌者。死亡率在1%以下。一般治療以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為主,免疫低下族群,或疑似菌血症或腸道外感染患者,則應採行抗生素治療,避免發生移轉性感染。認識沙門氏菌發生原因:1. 主要中毒原因食品為受污染的畜肉、禽肉、鮮蛋、乳品、魚肉煉製品等動物性食品。2. 豆餡、豆製品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植物性食品。3. 可由環境媒介或由人、貓、狗、蟑螂、老鼠等接觸食品而產生二次污染。4. 在2018年歐盟引起沙門氏桿菌感染主要原因為食用「雞蛋與蛋製品」,其次為烘焙製品及複合調理食品。潛伏期:6~72小時,平均為18~36小時。中毒症狀:1. 人體誤食沙門氏桿菌後,在4~48小時(平均約24小時)內就會發病,發病時間愈短,症狀愈嚴重。2. 主要症狀為下痢、腹痛、寒顫、發燒(高燒維持在38~40℃)、噁心、嘔吐,症狀持續 2~3天後會痊癒,但有5%的人會成為帶菌者。死亡率為1%以下。》看更多「沙門氏菌」北市12冰品腸桿菌科超標 GODIVA、莫凡彼等名店上榜【聯合報/記者洪子凱/台北報導】夏天是飲冰品消費高峰,北市衛生局抽檢發現21件不合格,複檢後仍有9家12件未過關,共開罰30萬元,其中,玖仰茶食飲品紅烏龍驗出腸桿菌科110000 CFU/g,是標準值的1萬1000倍。業者表示,會配合改善,更注意食品安全衛生。不合格冰品包括永康街思慕昔香脆花生蜜芋、芋頭芋圓牛奶雪花冰、玖仰茶食文化永康店探春與紅烏龍、GODIVA巧克力微風南京黑巧克力霜淇淋、莫凡彼慶城店歐利歐巧克力冰酷樂、人从众厚切牛排光復店麥香紅茶、進發家大安店祖傳綠豆沙和萬丹紅豆沙、三良品茶100%綠豆沙沙、錢都火鍋內湖成功店霜淇淋,以及黑丸嫩仙草古亭店四季青茶,許多都是知名店家。北市衛生局這波共抽驗冰品、食用冰塊、飲料共83件,其中12件飲品經初、複檢驗仍不符衛生標準,不合率達14.4%。其中,玖仰茶食飲品紅烏龍驗出腸桿菌科110000 CFU/g,超標10 CFU/g最多。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陳怡婷表示,這次12件不合格產品主要都是腸桿菌科超標,複檢仍有飲品不合格,其中永康街思慕昔、玖仰茶食文化永康店、進發家大安店被罰4萬元,其餘開罰3萬元,明年也會列抽檢重點店家。永康街思慕昔陸姓店長說,不符規定商品都已下架,也全面改善生環境。玖仰茶食向姓負責人表示,有定期清洗製冰區、更換濾芯,會更留意食品安全衛生。飲料及冰品不符合規定名單》詳細名單連結(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10 醫療.泌尿腎臟
他肌肉疼痛竟差點要洗腎 醫師曝3大警訊當心是橫紋肌溶解症
肌肉疼痛平時常見,但有時未必僅是單純的運動傷害,若出現其他合併症狀也得小心可能是橫紋肌溶解症,嚴重可能傷及腎臟、甚至危及性命。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指出警訊症狀以及常見原因,提醒民眾留意。肌肉痠痛貼藥膏沒有用?小心是橫紋肌溶解症!什麼橫紋肌?顏宗海醫師首先說明,橫紋肌是包覆在骨骼上的肌肉,主要功能是收縮並產生力量,包括四肢等處活動的肌肉。當受到各項因素影響,就有可能出現橫紋肌溶解症,肌肉組織逐漸溶解、崩壞。為什麼會發生橫紋肌溶解症?橫紋肌溶解症的原因可包含先天的基因遺傳疾病和後天的因素,後天的致病原因包含了重訓、馬拉松等過度運動,高溫所造成的熱傷害,肌肉受到車禍、撞擊等嚴重創傷,低血鉀及低血磷所引起的電解質不平衡,以及不當使用藥物、毒品、酒精等。另外,病毒感染、電擊、缺血、惡性高燒等也都可能造成橫紋肌溶解症。橫紋肌溶解症3大警訊:顏宗海醫師指出,橫紋肌溶解症發生時,因肌肉開始受損,患部常見癱軟無力,視情況也容易出現疼痛,甚至劇烈疼痛,程度較輕時可能如運動傷害般的痠痛,嚴重時則可如持續性的抽筋一般,因此也常讓患者誤以為是運動傷害或抽筋。也因為非一般單純的肌肉拉傷,橫紋肌溶解症持續進行,使用酸痛貼布等並不會有所改善。此外,也因為肌肉當中紅色的肌紅蛋白開始釋出、進入至血液,身體為了代謝,肌紅蛋白會經由腎臟排出,因此患者的尿液會開始變成深紅色、深褐色、有如可樂般的顏色。未改善恐腎衰竭、甚至致死:須注意的是,即便這些肌紅蛋白可從尿液代謝,卻也對腎臟具有腎毒性,若橫紋肌溶解症持續未改善,肌紅蛋白居高不下,接下來就有可能進入到腎衰竭,腎臟受損,尿液也將會開始減少。若再持續未改善,就可能發生高血鉀症、高血磷症,出現心律不整,進而危及生命安全。疾病進展時間視個人情況有所不同,通常是橫紋肌溶解症發生後半日至3日左右。他鐵腿幾日後痛到冒冷汗,經急診確診橫紋肌溶解症!日前一名案例,進行兩個小時的球賽,期間也有進行補水,返家後當日大腿開始出現肌肉痠痛,隔日開始雙腿前後左右不斷出現抽筋情況,並且癱軟無力難以行走,起初以為僅是一般運動傷害的「鐵腿」不以為意,僅買痠痛貼布、吃止痛藥。不過遲未見到有所改善。到了第三日,已經開始嚴重到連蹲坐馬桶時雙腳都劇烈疼痛,且痛倒在牆上冒冷汗。前往復健科診所檢查,經問診想起確實也出現了深紅色尿液,緊急轉診至急診,抽血檢查肌紅蛋白已超標,判定為橫紋肌溶解症。經兩日住院觀察及治療才恢復穩定。據醫師了解及推測,可能就是因為一次進行兩小時比賽,對平常僅競走運動的案例太過劇烈,當日又沒有補充到所需水量,因此出現橫紋肌溶解症。好在案例情況還算輕微,雖腎臟已有些受損,但還不至於洗腎,也未危及到性命,可待日後康復。橫紋肌溶解症針對原因治療,補充大量水分也是改善關鍵!顏宗海醫師表示,橫紋肌溶解症檢查過程一般會透過抽血、驗尿等了解肌紅蛋白數值。若確診為橫紋肌溶解症,後續也可能視情況安排心電圖檢查是否有心律不整、X光檢查看有無出現心肺影響、以及超音波檢查看是否有腎臟受損。治療方面,醫師會針對造成橫紋肌溶解症的原因來治療,先將致病原因釐清並排除,一般會以大量的點滴補充生理食鹽水,並在治療期間臥床休養、鼓勵病患多喝水,並矯正電解質的異常,使電解質恢復平衡、增加排尿量來排出體內的肌紅蛋白。期間醫師也會要求患者紀錄尿量,觀察病人是否進入到腎衰竭狀態而少尿,若出現嚴重腎衰竭合併尿毒症的症狀,病人可能就會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療。顏宗海醫師提醒,當發現肌肉異常疼痛、無力,尿液又呈現深紅色時,就建議盡速前往腎臟科或急診進行檢查,以防橫紋肌溶解症,確保健康及生命安全。《延伸閱讀》 .從7種尿液看健康,顏色變化、泡泡多、有螞蟻一次詳解! .尿量變少留意4情況!腎臟科顏宗海:小心高血鈉、腎衰竭。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09 醫療.泌尿腎臟
急性腎臟病和慢性腎臟病哪個危害大?出現3跡象恐腎功能下降
【本文重點】台灣每8人中有1人患有腎臟病,而洗腎人數逐年增加。腎臟病大多是後天導致,尤其是外食族、糖尿病患者和高齡者更需要注意。腎臟病患者分布在各科別中,需要不同科別的醫生共同關注及早治療。腎臟容易受到三高、尿酸、藥物等因素的傷害,對腎功能已不佳的患者尤其危險。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不適合腎臟病患使用,中藥的使用需慎重。血壓、血糖和血脂的控制對於腎臟疾病也非常重要。急性腎病的恢復機率較高,而慢性腎病常因就醫延遲而難以挽回。高齡長者需要特別注意腎臟健康,須避免因為省錢而不開冷氣及不足的水分攝取導致急性腎病。各科別醫生應加強對腎功能異常的警覺,以提早治療腎臟病。--by ChatGPT台灣每8人就有1人罹患腎臟病,且根據「台灣腎病年報」,國內洗腎人數逐年上升。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張瑞廷表示,多數腎臟病是後天導致,尤其外食族、糖尿病患及高齡長者更須注意。他也指出,腎臟病潛在患者散佈在醫院各科別中,須要跨科別醫師共同留意揪出患者及早治療。腎臟很脆弱,三高、尿酸、藥物都有傷腎疑慮。張瑞廷指出,腎臟的主要功能是排毒、排水,並平衡身體電解質。他表示,人類攝入飲食、營養物質後,水溶性的廢物排除即由腎臟負責,固體廢物則是靠大便排出。若腎功能不好時,將會導致腎衰竭,造成尿毒累積,患者出現水腫、酸鹼不平衡,以及酸中毒等現象。腎臟是相當脆弱的器官,張瑞廷表示,影響腎功能的因素非常多,除了血壓、血糖、血脂,還包括尿酸以及水分;部分止痛藥物、中藥草,以及廣播電台販賣的來路不明藥品,都有傷腎的疑慮,「有些成分對腎功能正常的人並無影響,但對於腎功能已經不佳的患者,可能讓其病情惡化。」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不適合腎臟病患服用。他舉例,民眾有止痛需求時常服用的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如:阿斯匹靈、布洛芬等,就有傷腎疑慮,且年紀越大的患者越不適合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雖然止痛效果明顯,但並不適合腎臟病人使用,患者在任何科別就醫時,都須提醒醫師,要求開立其他成分的止痛藥。針對中藥的使用,張瑞廷則表示,中藥一帖藥物中就含有許多成分,很難斷定哪一類中藥一定不適合腎臟病患者服用。他指出,許多中藥成分有效且無害,但部分中藥因來源不明,可能存在管控問題,門診若遇到有服用中藥習慣的患者,會定期追蹤腎功能,並進行尿液檢查。先天遺傳腎病占比不大,八成五為後天生活習慣造成。張瑞廷說,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會導致微小血管病變,尤其糖尿病會讓血管變得狹窄、沒有彈性,腎臟是由血管組成的器官,受血管病變影響甚深,會導致腎絲球過濾率降低,毒素囤積體內造成尿毒症。至於腎臟病的發生是否與遺傳有關?張瑞廷表示,腎臟疾病中的多囊性腎病變確實與遺傳相關,好發年紀較輕,通常初次診斷是在30至40歲之間,且家族史的影響甚鉅,若媽媽罹病,孩子應盡快就醫。不過他也說,遺傳導致的腎臟疾病目前屬小眾,後天生活習慣造成的腎臟病仍占多數,比率達八成五。張瑞廷說,腎臟病的好發族群包括外食族、糖尿病患、高齡長者及有使用成藥習慣者。他指出,洗腎患者中約半數是糖尿病導致,「糖尿病人一定要注意腎病發生。」張瑞廷呼籲糖尿病患者主動到腎臟科確認腎臟功能情況,若出現異狀才能及早治療。急性腎病恢復機率高,慢性腎病常因延遲就醫而難挽回。腎臟病又可分為急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兩大類別。張瑞廷指出,急性腎臟病的發生原因包括服用傷腎藥物、嚴重脫水等,病情雖然來得兇猛,但是恢復機率也高;反觀慢性腎臟病,是日積月累、溫水煮青蛙式的慢慢損傷腎臟功能,且患者在初期常不願就醫治療,容易惡化。此外,他提醒高齡長者需要特別注意,有些老人家住在頂樓,天氣炎熱時卻為了省錢不願開冷氣,也沒有飲用足夠水分時,就可能造成急性腎臟病,且若急性腎臟病反覆發生,形同成為「慢性腎臟病候選人」,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機率也會提高。「腎臟病的評估要往前延伸,才能真正對病人有利。」張瑞廷說,潛在腎臟病患者分布在不同科別,希望各科別醫師都能提高對患者腎功能異常的警覺性,讓藥物治療往前延伸,就能延緩惡化。若患者罹病多年卻因為擔心洗腎等原因而不願就醫,或本身並無病識感,進入腎病治療時可能為時已晚,只能盡量延緩惡化。腎病跡象自我評估疑似腎臟病患者可透過簡單方式判斷,以下三項可能是腎臟病跡象,應盡速至腎臟科就醫:1.小腿腹按下卻不回彈2.時常貧血疲倦3.出現泡泡尿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7-08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糖尿病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你控制血糖
相信大家一定都曾聽過「糖尿病」這個慢性疾病,根據衛福部公布的最新國民營養調查中,18歲以上的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約11.1%,換算起來約有218.6萬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為什麼可怕呢?因為它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也就是罹患糖尿病後就一輩子都需要接受治療!但值得讓人注意的是,在確診糖尿病之前,其實還有一個可以逆轉的重要階段,我們稱為「糖尿病前期」,它被視為是扭轉糖尿病病程的最後機會!所以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Sean就要和大家分享超有用的控糖秘笈,及時將血糖從失控邊緣拉回! 糖尿病前期是什麼?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可分為兩種類別,分別是第一型糖尿病與第二型糖尿病,第一型糖尿病多由遺傳、自體免疫等疾病所引起;第二型糖尿病則由飲食習慣、肥胖等原因造成。通常討論血糖控制是以第二型糖尿病為主。有關第二型糖尿病的原理,簡單來說是因為細胞無法有效攝入血液中的糖分,導致血液中的糖開始累積,濃度便逐漸升高,高達一定程度後,糖分會進入尿液而被檢出,因此稱為糖尿病。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且不可逆的病症,但其實在真正確診為糖尿病之前,有一個重要階段是可以逆轉的!也就是所謂的「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的意思,是指血糖比正常值要高,但又還沒達到確診糖尿病的標準。以空腹血糖為例,正常人應小於100mg/dL;確診糖尿病的標準則為大於126mg/dL。因此若測得空腹血糖位於100~125mg/dL這個區間,就可被視為糖尿病前期。扭轉糖尿病3撇步如果真的發現自己或是家人朋友的血糖值處在糖尿病前期的範圍,也不用太過緊張,只要及時修正自己的飲食及生活習慣,病程是有很大的機會可以逆轉的!至於具體的行為該怎麼做呢?我們可以分為下面三點來進行:‧維持理想體重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大危險因子之一!根據調查研究發現,處在糖尿病前期的個案中約有65%的人都有過重及肥胖情形。肥胖會使細胞攝入血液中糖分的能力變得更差,使糖尿病的病程加速惡化。因此我們在之前的文章裡也不斷地強調,維持理想的體重就是擁有健康的不二法門。‧保持運動習慣運動可以使體內的細胞消耗能量,讓它們感到「飢餓」,進而促使細胞從血液中吸取糖分來「餵飽」自己,如此一來就可以幫助我們的血糖回到正常標準。因此國健署建議我們每周都應該從事至少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慢跑、游泳…等。‧三低一高的飲食飲食行為的修正是扭轉糖尿病的關鍵!高油高糖的飲食習慣,是形成糖尿病的重大危險因子,因此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是遠離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最重要的一環。根據衛福部國建署建議,我們應該遵守『三少一高』飲食原則:「少油、少鹽、少糖」及「高膳食纖維」。提到營養素,究竟有哪些是對血糖控制特別有幫助的呢?Sean在這裡一樣會用營養學的角度,要跟大家推薦三種逆轉糖尿病超有效的營養素,趕快來看看吧!【PrimePlus小學堂劃重點】3個營養素讓你不「慌糖」‧水溶性膳食纖維我們平常所吃的膳食纖維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水溶性膳食纖維及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其中又以水溶性膳食纖維對血糖的控制效果最為顯著。它能夠延緩醣類在腸道的吸收,原理是水溶性膳食纖維能夠在消化液和食物之間產生阻隔效果,進而讓養分吸收的速度變慢,因此血糖上升的速度也就隨之趨緩。常見的食物如黑豆、燕麥、黑木耳…等,都含有許多水溶性膳食纖維。‧鉻鉻被視為人體調控血糖所必需的營養素,它可以在細胞與糖分之間構築一座「橋梁」,提高細胞對糖分的敏感度,使細胞更容易吃進糖分,使血液中的糖維持在正常的濃度。常見的含鉻食物包含花椰菜、苦瓜、美生菜….等。一般飲食中可以適量選擇上述的食物來補充足夠的鉻。‧鎂細胞在吃下葡萄糖後,會進行一系列的「消化」來產生能量,其中的第一步稱為糖解作用(Glycolysis),這個反應需要鎂的存在才能順利進行。因此,為了能讓細胞順利地吃下糖份並利用,我們要攝取足夠的鎂。日常中常見的食物如南瓜籽、紫菜、鮭魚…等,都含有豐富的鎂質,飲食上可以適量選擇。糖尿病被視為現代人最熟知的慢性病之一,除了血糖數值容易大幅波動造成身體負面影響之外,還很有可能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如腎病變、視網膜病變、血管病變…等,或導致腎衰竭、失明,甚至是截肢的風險!因此我們必須隨時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處於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更是不可輕忽!建立預防糖尿病的生活態度,以改善不良的生活型態為優先。定期量血糖、腰圍及體重,隨時掌握自己的身體變化,並適時做出飲食或生活習慣的修正,才能有效阻止進一步惡化成糖尿病喔! 延伸閱讀:.高血壓是沉默殺手!把握得舒飲食5原則+居家量測722法則.晚上睡覺膝蓋痛醒怎麼辦?3解方助你擊退「痛風」,3類食物要慎選.糖尿病7大飲食禁忌!這些食物不要碰,進食3口訣有效減緩血糖上升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30 醫療.感染科
瑪丹娜「嚴重細菌感染」住進加護病房!細菌感染若失控 7種人恐引發致命敗血症
國際媒體報導,全球樂壇天后瑪丹娜上週六(24日)因「嚴重細菌感染」住進加護病房治療,雖然目前已出院回家休養,但即將展開的世界巡演勢必延後舉辦。瑪丹娜「嚴重細菌感染」住進加護病房治療64歲的樂壇超級天后瑪丹娜原訂在未來幾周展開為期七個月的40周年世界巡演,但根據《CNN》、《BBC》報導,就在準備演唱會期間,她的經紀人於本周三(28日)在Instagram透露,瑪丹娜上週六因出現了嚴重的細菌感染住進加護病房,導致她在重症監護室住了幾天。不過目前「她的健康狀況正在改善,但仍在接受醫療護理,預計會完全康復。」《CNN》報導,消息人士透露瑪丹娜周四晚間已經回到她位於紐約的家中休養,目前「感覺好多了」,正逐步康復中。細菌感染若沒控制好 恐引發致命敗血症由於瑪丹娜對健康問題非常保密,外界並不清楚她最初感染細菌的原因是什麼。《BBC》分析,最常見的情況是,初始感染始於肺部、皮膚、泌尿系統或消化道。而細菌感染若沒控制下來,當身體對感染產生極端反應時,極可能發展成敗血症或血液中毒,如果沒有正確治療,可能導致組織損傷、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敗血症可能發生在任何感染者身上,而當身體疲勞透支、脆弱或有不適的狀況時,導致敗血症的可能性更大。那些人容易感染敗血症?1.新生兒及老年人為好發族群,因該族群免疫力較弱。2.加護病房的重症病患,因其免疫力低下。3.接受化學治療的腫瘤病患,因其白血球減少、抵抗力變弱,容易讓病原菌入侵身體而併發感染。4.燒燙傷、車禍、槍傷等遭受嚴重外傷者。5.愛滋病、酒精中毒、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等免疫機能低下者。6.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腎衰竭等慢性疾病者。7.感染肺炎鏈球菌者,可能併發嚴重敗血症,甚至敗血性休克。》看詳細疾病百科/敗血症【參考資料】.《CNN》Madonna ‘resting, feeling better’ and following doctor’s orders, a source close to singer says.《BBC》Madonna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fter serious bacterial infection
-
2023-06-25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腎臟移植手術需將原本的腎臟摘除嗎?詳解哪些人符合換腎資格
【本文重點】台灣罹患腎臟病的人口約12%,是「洗腎王國」。97至110年期間,台灣總共完成腎臟移植4,580例,病人存活率高。腎臟移植需確診慢性腎臟衰竭,符合換腎資格者須擁有健保重大傷病證明,腎源可為大愛捐腎及親屬捐贈。所有接受腎臟移植手術的患者皆有重大傷病卡,所需自費項目不多。附原腎臟不需移除,手術時間約4至6小時,住院2周後即可出院,需定期回診監測移植腎臟功能。--by ChatGPT台灣素有「洗腎王國」稱號,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110年腎臟年報指出,台灣罹患腎臟病人口約12%,推估洗腎人口數逾9萬大關。大多數腎臟病初期症狀不明顯,若未及時察覺、診斷,一但腎臟發生病變,將導致腎功能急速衰退,演變為末期腎臟病,得經由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臟移植,才能延續生命。根據97至110年健保器官移植統計,腎臟移植共完成4,580例,病患年齡中位數為48歲,腎臟移植後,病人存活率為3年93%、5年90%、10年79%。我國執行腎臟移植手術醫院排行,最多為台大醫院573例,依序為林口長庚442例、台中榮總433例、成大醫院421例、台北榮總371例。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陳進利指出,末期腎臟病又稱尿毒症,當腎臟功能持續惡化,無法適當排除身體水分及毒素,造成不可逆傷害時,必須進一步接受洗腎,包括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或等待接受腎臟移植。需要接受腎臟移植者,腎臟功能已受損,腎功能損傷原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腎炎、腎絲球過濾率異常、腎結石、多囊性腎臟疾病等,其中以糖尿病、高血壓比率最高,佔七成以上。慢性腎衰竭、定期透析、有重大傷病證明,才符合換腎資格。陳進利表示,根據國內規定,患者必須確診慢性腎臟衰竭(尿毒症),並進入定期透析治療,包括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且需領有健保重大傷病證明,才符合接受腎臟移植手術的資格,患者可至全國各大醫院腎臟移植門診進行登記,腎臟移植排序是全國統一分配。根據器官移植捐贈中心登錄,目前約8000多人等候腎臟移植。陳進利表示,腎臟來源主要有二,包括大愛捐腎及親屬捐贈,而大愛捐贈屍腎移植一年約200例,家人、親屬活腎移植一年約100例,每年成功進行腎臟移植手術約300例。台灣洗腎便利,有人輪到受贈順位,也可能放棄。陳進利表示,雖然每年等候腎臟移植人數多,但即使不換腎,仍可用洗腎方式替代,並不會危及生命,因而未能助長國內大愛捐贈腎臟數量。有些患者即使輪到受贈順位,但考量工作繁忙、捐贈器官所在縣市遙遠、家人無法配合照顧等,也可能放棄該次移植機會。近年免疫抑制藥物發展快速,加上國內腎臟移植手術醫師累積多年經驗,陳進利說,台灣腎臟移植手術成功率高,根據健保署統計,接受腎臟移植手術5年存活率達九成以上,且86%接受移植手術的病人,術後5年腎臟功能仍維持,無需回到過去洗腎生活。健保給付,且有重大傷病卡,移植者須自費項目不多。陳進利表示,台灣因有健保給付,接受腎臟移植手術的患者,皆有重大傷病卡,因此醫療費用包括手術、抗排斥藥物等,已有部分或減免負擔,需要自費項目並不多。除非患者使用高階抑制抗排斥藥物,且須看施打劑量及天數而定,自費價格從5萬元至30萬元皆有。原腎臟不必摘除 約須住院2周字面上雖有「移植」兩字,陳進利表示,腎臟移植手術無需將原本的腎臟摘除。一般情況下,即使患者原先的腎臟已無功能,但仍會保留,移植手術會將捐贈者的腎臟置放於受贈者的右下腹或左下腹位置,並將捐贈者腎臟動脈接到受贈者的髂外動脈、靜脈,捐贈者腎臟連帶的輸尿管也會連接到受贈者膀胱上,移植手術時間約4至6小時。陳進利表示,若移植手術皆順利,且沒有發生感染、傷口發炎或排斥現象產生,住院2周後即可出院。出院後需定期回診,確認移植腎臟功能,以及服用免疫抑制劑後血中濃度等,監測有無併發症產生。他提醒,接受腎臟移植手術患者,術後需維持良好營養狀態,包括維持恆定理想體重,且不可吃生食,包括生魚片、中藥草、生水及未煮熟食物。
-
2023-06-24 寵物.照顧指南
養貓一個月要花多少錢?花費大公開!日本調查結果:養貓一生,要花「●●萬」
養貓是一輩子的責任!在養貓前,先了解養貓費用並評估自身經濟能力,才能給貓咪良好的生活品質。「養貓費用多少?平均一個月要多少錢?」如果你也想加入貓奴的行列,可以先評估養貓費用後再決定喔!一開始養貓需安排基本健檢、驅蟲、預防針及購買飼料、貓砂等用品,花費較高,那之後每個月養貓開銷大約是多少呢?本篇帶您了解。養貓要多少錢?養貓初期3大花費●初期開銷1.體檢+預防針+晶片一開始飼養貓咪在回家前,需先做基本血液檢測、例行性疫苗接種及體內外驅蟲,因各地區獸醫師公會診療費用標準不同,體檢費用大約1,500~3,600元不等;疫苗接種部分,依《台北市獸醫師公會診療收費標準》,貓咪含佐劑三合一疫苗為900元,五合一疫苗為1,000元,不含佐劑三合一疫苗為1,200元,四合一疫苗為1,500元;體內外驅蟲費用則200~400元不等。除了體檢之外,飼主也需依法為貓咪植入貓咪晶片,完成寵物登記,晶片植入費用約為300元,寵物登記費用以貓咪是否絕育區分,已絕育費用通常為500元,未絕育1,000元。若未植入晶片者,可依《動物保護法》處新台幣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改善,未改善者得按次處罰。此外,依動保法規定,三月齡以上之寵物應注射第一劑狂犬病疫苗,一劑約200~300元,並於每年定期接種,若違者可依法處3萬至15萬元罰鍰。●初期開銷2.絕育費用依《動保法》規定,特定寵物飼主應為寵物絕育,違反者將依法處新臺幣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除了法規規定寵物節育外,其實貓咪結紮對身體也是有益處的,母貓建議在第一次發情前就結紮,能降低日後子宮蓄膿、乳癌、卵巢癌等風險;公貓結紮則可減少睪丸腫瘤、疝氣、前列腺腫大及前列腺癌等風險貓咪節育費用包含術前血液檢測費用、麻醉費用及手術費用: 目前各縣市皆有提供絕育補助,若有需要者,可至各縣市動物保護處查詢、申請。●初期開銷3.貓咪用品若是養貓新手,在養貓初期勢必得購入貓砂、貓砂盆、飼料、罐頭、飲水機、外出籠、貓窩、貓跳台、貓抓板、指甲剪等生活用品,若一次備齊,可能需要4,000~6,000元不等。養貓一個月平均花費根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綜合保險機構R&C於2022年12月26日至27日,針對日本20~60歲3000位養貓民眾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養一隻貓平均一生開銷為2,646,956萬日圓,相當於近59萬新台幣,其中占比最高花費為「伙食費」,平均需644,885日圓(約14萬新台幣),其二為「醫療費」,平均需468,419日圓(約10萬新台幣)。綜合保險機構R&C針對日本3000位養貓民眾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養一隻貓平均一生開銷為264萬日圓,相當於近59萬新台幣。(圖片來源:翻攝自R&C網站)實際每個月花費可分為伙食費、用品雜支費、醫療預備金等:●養貓一個月伙食費貓咪食物分為罐頭、飼料及營養保健食品,各品牌飼料及罐頭價格不一,飼主的餵食偏好也會影響養貓月支出的高低。乾飼料平均1kg約250-500元,但貓咪為為肉食性動物,水份攝取通常來自於肉類本身,乾飼料含水量通常不超過 10%,加上貓咪舌頭呈倒刺狀,飲水效率很差,不太會主動喝水,喝水頻率也不高。就健康層面考量,若長期單一食用乾飼料,可能會因水份攝取不足,發生便祕、泌尿道問題甚至引發貓咪腎衰竭等。建議飼主除了乾飼料可搭配罐頭,貓主食罐平均約65元,並以罐頭+水的方式讓貓咪補充水份,減少貓咪腎臟負擔,營養保健品則可依貓咪身體需求選購相對應保健品。●養貓一個月用品雜支費養貓消耗品如貓砂,會依據貓砂種類、品質,價格有所不同,便宜的貓砂可能凝結力、除臭效果都不佳,或是有些貓咪會偏好特定種類貓砂如礦砂,品質好一點的貓礦砂25磅大約需500~700元不等,根據貓口數,每個月所需貓砂量也會不同。除上述必要花費外,不少人還會添購貓咪的衣服、玩具、零食等,這些支出也佔每個月雜支費用一定比例。●養貓一個月醫療儲備金在台灣,人生病有健保補助,醫療費用相較不高,但毛孩一生病,費用可能從幾百元到上萬元都有可能,飼主應培養每個月儲蓄醫療儲備金的習慣,避免日後毛孩生病、年老時,無法負荷龐大醫療費用。建議每個月儲蓄1,000~5,000等醫療儲備金或是投保寵物保險也是不錯的選擇。養貓定期健檢費用貓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浚岳(伯源)醫師提到,貓為獵食、肉食性動物,為食物鏈頂層動物,通常會隱藏生病狀態,有些疾病雖可以從日常行為觀察,但貓咪定期健康檢查,有助早期發現並預防。貓咪定期健康檢查,有助早期發現疾病並預防。建議年輕貓咪平均1-2年做一次健康檢查,中老年貓因甲狀腺亢進、腎衰竭、心臟病發生率較高,則建議半年就要做一次。健康檢查依項目多寡不同,費用可能落在數千元至上萬元不等。延伸閱讀:.你的1年等於毛孩5~7年!貓狗健檢項目、費用一次看.帶著愛犬去旅行/長腫瘤被宣告剩2年壽命,主人帶環島留下美好回憶.愛貓族超車狗派!獸醫師提醒品種貓常見疾病與預防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23 醫療.泌尿腎臟
該如何處理洗腎後遇到的不適感、抽筋、皮膚癢和失智?
洗腎經常伴隨很多副作用與不舒服,到底該如何處理?元氣網幫洗腎病人整理一些大小問題,包含:●洗腎有哪些不舒服症狀? ●如何避免抽筋?●長期洗腎後,造成的皮膚癢。●洗腎後是否會造成失智? 元氣網整理這些問題與解方,協助病患勇敢面對洗腎不害怕 。哪些情況造成洗腎過程不舒服? 洗腎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各自常見的不舒服感如下:●血液透析:每次進行血液透析前,護理人員會替腎友打上二支針,其中一支針是將血液引流出來,經過「人工腎臟器」,將人體廢物與多餘水分透過機器進行交換,另一支針是將洗乾淨的血液流回體內。在血液透析的過程中,會明顯感受到針頭穿刺皮肉的痛楚。並且在透析的過程中,插針的手或腳不可隨意活動,避免針尖滑動引起「漏針」的併發症。●腹膜透析:利用外科手術將「腹膜透析導管」經由腹腔壁插入腹腔中,這根導管是提供透析液進出腹腔的通路,透析液置留在腹腔的過程中,血液中的廢物會通過腹膜上進入透析液中,含有廢物的透析液之後再從腹腔引流出來,最後再換上入另一袋新鮮的透析液,完成新的循環。腎友從開刀植入腹膜透析導管後的前幾天,可能會有一些不舒服,之後透析的過程比較不會像血液透析需要承受扎針的痛苦,腎友在腹膜透析時甚至能稍微移動,有較高的自主性。剛開始洗腎的病患會遇到哪些常見的不適症狀? 有時會出現透析不平衡症候群:常常發生在一開始洗腎的病人,常常會出現噁心、嘔吐、頭痛等身體不適的症狀。提醒腎友,只有平日按時透析,不要間隔太多天才洗腎,減少尿毒素的累積,就會慢慢的適應與改善不適感。遇到抽筋時該怎麼處理?抽筋:常發生在洗腎進行中的 2~3 小時發生,最常見是下肢抽筋,有時會發生在手指和腹肌,抽筋時肌肉會會突然緊繃,並且伴隨強烈的疼痛感。預防重點仍在限制水分攝取,避免兩次透析間體重增加大於5%。發作時熱敷可以按摩肌肉,改善抽筋的不適感。洗腎病人為什麼會皮膚癢?如何避免?研究指出,約有50~80%會出現搔癢症,尤其常見於背部和四肢皮膚。根據目前的研究歸納,洗腎病人容易出現皮膚搔癢跟下列原因有關:1.皮膚乾燥:洗腎病人大多已進入尿毒症,皮膚常有皮脂腺萎縮的問題,皮膚分泌的脂肪量的顯著減少,因而影響到皮膚的保濕,過度乾燥的皮膚表層容易受到刺激產生癢感,讓洗腎病人不自覺的抓癢來減輕症狀。2.致癢素、組織胺濃度高:洗腎病人血液中的致癢素與組織胺較正常人為多,因為腎病的排泄效果變慢,就會過度積累在血液中,容易讓洗腎病人容易感覺到癢感。3.維生素與礦物質不平衡:據研究指出,洗腎病人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容易積累在體內,導致不平衡,其中高血磷、高血鈣、高血鎂和高維生素A,都會導致洗腎病人出現皮膚搔癢的問題。4.其他因素:洗腎病人所服用的藥物種類繁多,副作用和交互複雜;同時洗腎病人也因免疫力較低,導致皮膚容易感染細菌與黴菌,都會導致皮膚容易發生搔癢的問題。腎贓科醫師建議透過這些方式可改善皮膚搔癢:●可用冰敷,減少皮膚的敏感度●盡量穿棉質衣服,保持皮膚通風●使用中性肥皂,沐浴後使用乳液塗抹全身2-3次,充分滋潤皮膚。●如果皮膚搔癢遲遲未能改善,建議可至門診請醫師診視。醫師可根據病情開立口服藥物或外用藥膏,嚴重的病人也可使用照光治療來改善病況。 洗腎後會發生水腫嗎?如何有效避免?洗腎病人沒有出現四肢水腫和肺水腫,且血壓正常時的體重,通常稱為「乾體重」。腎友洗腎完如果未達「乾體重」,表示體內仍有多餘的水分沒有排出,可能會出現水腫、肺水腫 等情況。嚴重時,腎病人會出現呼吸 容易喘的情況。洗腎病人如果能配合醫護人員的指導,控制水分和鹽分的攝取量,維持兩次透析體重控制增加在5%以內,就能有效避免洗腎後水腫的發生。洗腎會更容易發生失智嗎?有辦法預防或改善嗎?根據研究指出,發生嚴重腎衰竭來到末期腎臟病,尤其需長期接受洗腎治療的病人,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失智)的盛行率最高;失智的風險明顯高於一般人。洗腎病人有可能增加失智的風險有:1.毒素的累積:由於腎功能逐漸惡化,本該由腎臟排出的代謝廢物逐漸累積於體內,長期累積有可能造成「尿毒性腦病變」。洗腎雖可以降低毒素的累積,但導致認知功能障礙的中大分子毒素在傳統的人工腎臟未必能夠順利過濾,所以仍然會對腎友的腦部造成累積傷害。2.血液透析時較高的脫水率:洗腎病人的體重如果增加太多,機器設定的脫水量與脫水速率就要隨之提高,導致在血液透析的過程時容易發生低血壓,血壓過低會讓大腦缺血而傷害到腦細胞。腹膜透析相對不會發生此問題,但腹膜透析病人的失智率仍遠較正常人為高,可知洗腎病人容易失智是一個多原因所造成的結果。3.貧血:洗腎病人很容易產生的併發症,貧血會增加腦部血液循環變差的可能,容易使大腦細胞缺氧,增加失智的風險。4.鋁中毒:過去在治療時,醫師有時會開立鋁片作為磷的結合劑,卻容易讓過多的鋁積累在腦部,久而久之會增加失智風險。目前腎臟科醫師多數已不會選擇此種治療方式,鋁中毒的機會已顯著減少。5.其他因素:合併有憂鬱症或憂鬱情緒的洗腎病人,較易合併出現認知功能障礙;服用藥物太多,交互作用影響不佳;洗腎病如果人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佳,目前研究也都會增加失智的風險。已經規律接受洗腎的病人來說,如果將平時血壓控制得太標準,反而會增加洗腎時低血壓的機率,更容易導致腦細胞缺血,反倒增加失智的風險。目前建議洗腎病人可採取以下方式,來減低未來失智的風險:1.增加每次洗腎之清除率:血液透析過濾術(hemodiafiltration)和使用中分子量阻截透析膜的新型人工腎臟,較傳統洗腎方式能夠移除更多導致認知功能障礙的中、大分子毒素,目前值得期待的新治療方式來減低日後失智的可能。2.低溫透析:可減低七成洗腎時低血壓發生率,預防因為低血壓導致的腦部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受損。3.腎臟移植:根據醫學研究指出,慢性腎衰竭的病人在接受腎臟移植後,在移植後的6~12個月內,就可顯著觀察到病人的認知能力有所改善。目前洗腎與失智的關係,仍有待醫學進一步研究,找到相互影響的機制,並替腎友帶來新的解方。想要了解更多洗腎大小事,請看元氣網洗腎專題策展
-
2023-06-17 寵物.寵物疾病
跟毛小孩玩耍卻染病?!養寵物要注意哪些共通傳染病?
一對年輕的夫婦帶著小狗來看診,以特殊儀器和顯微鏡進行毛根的檢查,確定是黴菌的感染。而女主人腹部和手臂也出現圓型狀的突起,另外也有紅色小點而且極癢,很有可能是疥蟎,我們請她趕快去皮膚科求治。疥蟎很小,需要在顯微鏡下才看的見,雖然不吸血,卻會鑽進皮膚之下,讓寵物感到極度不適,也會造成禿毛、皮膚炎等問題。疥蟎所引起的皮膚病屬於人畜共通的疾病,這會在人的皮膚上出現數個小紅點,又癢又不容易痊癒。而在寵物身上,通常出現在耳朵、 肘部、踝關節等毛較少的部位。若是螨蟲出現在寵物耳朵裡,則成為我們常聽見的「耳疥蟲」,容易造成中耳炎,甚至耳血腫,不得不防。寵物能帶給飼主很多歡樂,並為家庭紓解生活壓力,但是寵物身上會攜帶一些病菌並傳染給人類,尤其是幼兒、老年人、孕婦、免疫系統差的家人易受感染。以下為常見的寵物傳染性疾病及其預防方法。皮癬皮癬是由黴菌所引起的,造成皮膚上出現紅色、突起的圓形皮疹(俗稱圓癬、錢癬)。若觸摸感染的寵物、感染的毛巾或被單,即很容易被傳染。如果飼主患了皮癬,請立即至皮膚專科由醫師評估使用局部抗黴菌軟膏或開立口服藥物。預防方法觸摸過寵物後立即洗手,家中除濕機開到40%,每日進行30分鐘,同時使用空氣清淨機過濾,減少黴菌孢子的散佈。除濕以睡覺的地方優先,當下人寵皆要迴避,以免身體過乾脫水。蛔蟲、鉤蟲、絛蟲很多小狗和小貓生來就帶有蛔蟲,如果人類接觸到受感染的土壤或糞便,接著又吃東西,就很有可能會吞下蟲卵。蛔蟲卵會引起眼睛、心臟、肺部、甚至神經方面相關症狀;鉤蟲幼蟲會侵入人類皮膚,人類患絛蟲病後會造成胃腸道症狀和體重下降。預防方法不要光腳走或坐在受感染的土壤和沙上,要確保寵物接受跳蚤和蜱蟲的預防性用藥。請獸醫師幫寵物做例行性的體內寄生蟲驅蟲、及時清理寵物的排泄物,並將其裝好在塑料袋中,然後綁好扔進垃圾桶。弓形蟲病(貓)透過貓砂或土壤中的排泄物傳給人類,如果孕婦接觸到這類的寄生蟲,會造成胎兒出生有缺陷或流產。預防方法每天戴手套清理貓砂,並在清理之後用肥皂洗手。整理戶外花園或接觸任何土壤後,要及時洗手。讓貓待在室內,在室外活動的貓,很容易去挖砂土而感染了弓形蟲並帶回家中。貓抓病(感染跳蚤的貓)被貓抓傷、撕咬或舔到傷口時, 透過帶菌貓蚤的糞便而感染,導致人出現發燒、淋巴結腫大、咬傷部位疼痛的現象。潛伏期不一定,有的傷後幾天至二週後產生病灶。預防方法1. 每月給貓除跳蚤藥,蚤類的控制非常重要。 2. 如被抓咬,請立即用稀釋優點、肥皂或水沖洗傷口,嚴重者立即就醫。 3. 限制寵物貓接觸到病原,飼養環境要維持乾淨。結核病結核病是由分枝桿菌屬中,對人畜有病原性的慢性肉芽腫病灶的細菌所引起,如人型、牛型、鳥型結核菌及某些非典型分枝桿菌所引起。其病灶為壞死、乾酪化或鈣化,其外型均為結節狀,故稱之為結核病。是嚴重威脅人畜健康的傳染病,其病原菌可經由空氣,污染的食品、飲水、器械感染人類及其他動物。如果經空氣傳染給人類,會影響到肺部健康。預防方法戴口罩和勤洗手是最佳的預防方法。狂犬病(狗、貓)通常發現於野生動物身上,如貂、蝙蝠、浣熊、臭鼬、狐狸。但寵物狗貓也會得該病,因為病毒存在於唾液中,所以,如果寵物狗貓在外面和患有狂犬病的動物發生打鬥後被咬傷,就會被感染。一旦出現狂犬病症狀,患者存活率極低。預防方法預防這種疾病的最佳方法是定期為寵物接種狂犬病疫苗。鉤端螺旋體鉤端螺旋體是一種發現於狗或老鼠尿液中的細菌,它可以在水或士壤中存活數月,感染的尿液會經由人身上的傷口直接傳染。人類感染後會出現發燒、嘔吐和腎衰竭等症狀。預防方法為寵物接種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措施。萊姆病是藉由壁蝨叮咬而傳播的人寵共通傳染病,引發的病原為伯氏疏螺旋體菌(Borreliaburgdorferi),犬、貓、人、牛及馬等,都會傳染。因為在美國的萊姆鎮確認這種疾病,故命名為萊姆病(Lyme disease)。會造成人和狗狗的關節炎、皮膚紅疹(人較多)、發燒,嚴重感染時會造成心臟與腎臟的傷害、腦膜炎,甚至死亡。寵物是家人,和飼主的肢體接觸常常比人還要密切,一旦感染傳染病也會影響到人的健康,尤其是幼兒、老年人、孕婦、免疫系統差的家人易受感染,提醒各位毛爸媽,除了例行做預防投藥或是施打疫苗之外,也要留意環境的清潔喔。
-
2023-06-14 醫療.泌尿腎臟
營養師示警,這些習以為常的飲食習慣不利腎健康!愛吃麵、愛吃湯竟也中
慢性腎臟病友常因疾病困擾而鬱鬱寡歡,全身提不起勁,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舉辦腎臟病友會,營養師曹長安提供「天然的尚好加工的不好」、「愛喝水不喝湯」及「多吃米食少吃麵食」等三大護腎口訣,幫助病友「健康飲食逆轉腎」;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盧鴻毅教授則分享「逆齡人生,老不休」的社區推動經驗,鼓勵腎臟病友要走入人群,透過社會參與,找尋自我價值。 腎臟病需早期治療 腎臟病友走入人群 腎臟內科主任蔡任弼醫師表示,腎臟病沒有那麼恐怖,全臺有約10分之1的民眾、約2百多萬人患有腎臟病,而透過門診可以幫助病人控制腎臟病,不要演變到需要洗腎的情況。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盧鴻毅教授則分享「逆齡人生,老不休」的社區推動經驗,鼓勵腎臟病友要走入人群,透過社會參與,找尋自我價值;而家屬也要適時捉住「喘息」機會,照顧家中的腎臟病人,也要善待自己。有快樂的照顧者,才有快樂的被照顧者。 健康飲食顧腎 護腎飲食三訣竅 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曹長安分享「健康飲食逆轉腎」,針對腎友們關切的飲食問題給予建議。曹長安營養師指出,日常生活作息與飲食的健康,是保護腎臟、逆轉慢性腎病的不二法門,並提供病友三大護腎飲食口訣︰1.「天然的尚好加工的不好」:加工食品相比天然食材,不僅營養價值較低,且會吃進過多的鹽分、食品添加物,長期下來對腎臟的負擔很大。2.「愛喝水不喝湯」:腎臟是身體水溶性廢物的代謝器官,有足量的水分補充,就像輪子加了潤滑油,才能更有效率的運作、代謝;而湯品融進了食物中過多的調味料、尿酸、鈉、磷、鉀離子,喝湯加重腎臟的負擔,越喝腎臟越壞。3. 「多吃米食少吃麵食」:天然米飯、低加工米食,是最簡單的低蛋白飲食,也可以減少麵食加工品對腎臟的負擔,一舉兩得。【延伸閱讀】冬季吃鍋別沾生蛋 沙門氏菌比膽固醇更危險!香腸、火腿致癌?罪魁禍首不是亞硝酸鹽,而是「它」【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7921】(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11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主題館【糖尿病】避免糖尿病、腎臟病惡化,5招教你顧糖腎
台灣糖尿病就醫人數高達250萬,因血糖控制不佳導致的腎病變高達近1/3,從2000年到2014年糖尿病人口增加2.6倍,糖尿病合併腎病變人數增加4倍。為了照顧糖腎共病的患者,健保署在111年推出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目前收案以醫院為單位,同一家醫院參加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照護計畫者為主,對於在不同院所看兩個科別,則需醫病之間的衛教溝通,最終仍希望由一位醫師主責。此為全人照護的起頭,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計畫,希望可以避免糖尿病患者走至末期醫療。在政府推行共照網的同時,糖腎病人也可積極自我慢病管理,主動關心自身健康,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了解:✔️糖尿病控制該注意哪些數值✔️糖尿病造成腎臟病變的原因✔️糖尿病容易引發哪些併發症與慢性病✔️現行政府推行哪些慢性病共照資源✔️如何加入糖腎共照網Q1:為什麼會得到糖尿病?如何避免罹病呢?在正常情形下,進食後胰臟β細胞會加強分泌胰島素,讓更多的糖分進入細胞內轉換成能量。但當胰臟作工太累,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發生阻抗,就會讓血糖控制不穩,漸漸導致糖尿病。在糖尿病四大類別中,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人數最多,主要發病的原因是胰島素阻抗性增加,加上生活習慣不當,如:缺乏運動、嗜吃甜食、飲酒、抽菸等,長久以往,也會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更難控制;第二型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包括高齡長者、具有家族史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曾罹患妊娠性糖尿病的患者等。據衛生福利部資料,罹患糖尿病前,多數民眾已有「代謝症候群」,這是一種連串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集合,民眾若患有代謝症候群,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機會得到糖尿病,千萬不能大意。為此,衛福部往前預防推出「代謝症候群防治療計畫」,國民健康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該計畫去年7月開始收案,編列6.16億元,目前收案人數約3萬多人,收案醫師會衛教民眾疾病管理方法,利用行為介入改變生活型態。目前預計收案25萬人,追蹤一年結案,該計畫就是落實預防重於治療的前瞻計畫。Q2:我被診斷罹患糖尿病,該注意什麼事呢?根據國健署定義,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包括糖化血色素≧6.5%;空腹血糖值≧126mg/dL;飯後血糖值≧200mg/dL。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尚志強調,雖然正常人的糖化血色素落在4-5.6%,但糖尿病患因胰島素阻抗性問題,不必追求和常人相同的數值,只要控制在6-7%即可。在飲食上,過去多認為「少量多餐」能夠幫助減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腎臟專科營養師黃泰傑指出,國外研究顯示,「定時定量」比起少量多餐,更能幫助控制血糖,建議民眾在正餐時間均衡飲食,減少在下午茶、消夜等非正常時間攝取熱量。【延伸閱讀】血糖、血壓、血脂都要顧,糖尿病該怎麼控制飲食?Q3:我有糖尿病,最近還檢查出腎臟病,為什麼糖尿病會造成腎病變?黃尚志表示,當民眾罹患糖尿病後,高血糖會引起身體發炎、傷害細胞結構,進而損害器官,如果腎臟受損就無法正常代謝水分、毒素,長期下來會演變成慢性腎臟病。健保前20大高費用疾病,腎臟疾病及糖尿病分佔第一及第三,兩個疾病的健保支出一年高達近千億元,慢性腎衰竭的患者有半數以上都是糖尿病患者。「除非出現泡泡尿、血尿,否則腎臟病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黃尚志解釋,要早期發現也是有方法的,糖尿病患者須定期回診追蹤,只要在常規檢查中,加驗尿素氮(BUN)、肌酸酐(Creatinine)及尿液,再算出腎絲球過濾率(eGFR)及有無蛋白尿,就能知道腎臟功能狀況,若篩檢指數屬於高風險區,應至腎臟科就診進行評估與照護。【延伸閱讀】你知道驗尿就能檢查腎功能嗎?腎臟功能紅綠燈又該怎麼看?Q4:除了腎臟病外,我還可能得到哪些併發症?據調查,四十歲以上民眾使用成人健檢的比率只有三成;在認知調查裡有兩成民眾不知驗尿可以檢查腎功能,五成不知血壓與腎臟病的關係,兩成也不了解血糖控制不好會引起腎臟病,這些數據看得醫師膽戰心驚。糖尿病患者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包括心臟病、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牙周病等等,一旦發生,就難以恢復,不單降低患者生活品質,造成家人極大負擔,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因此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發生機率最有效的方式,包括保持良好飲食習慣,減少精緻糖攝取,並依照醫師指示按時用藥,也建議患者規律運動,定期追蹤身體狀況,以達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之效。【延伸閱讀】定期追蹤身體狀況,健康存摺教你看健檢數值Q5:有什麼資源可以幫助我控制糖尿病,避免其他慢性病共病呢?為幫助糖尿病患避免或延緩發生併發症,健保署在2022年推出糖尿病合併初期腎臟病(DKD)整合照護方案,目前推行一年收案率占一成約8.5萬人,健保署認為執行率偏低,可能起因於新冠疫情,因此在疫後將加速推動糖腎共照。除了政府積極推動,而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也推出Goal 50+計畫,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糖腎共照」是國際趨勢,學會提出升級計畫,納入蛋白尿檢測及國際指引遵從率等五大目標,並期待透過個案登錄系統建置,讓糖尿病共病照護走向精準化。1.提升糖尿病與共病識能2.提升ABC達標率,即A1C糖化血色素低於7%、BP血壓130/80mmHg、低密度膽固醇低於100mg/dl3.提高尿液白蛋白與尿液肌酸酐比值檢測率4.提升指引用藥遵囑率5.增加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計畫涵蓋率【延伸閱讀】糖腎共照Goal 50+五大目標,如何提高達成率?【延伸閱讀】糖尿病腎病變人數增四倍!不重視慢性病共病會有什麼後果?【延伸閱讀】糖腎共照照護率僅一成,政府將如何改善?Q6:我要怎麼使用這些資源,可以主動跟醫師說要加入嗎?目前跟糖尿病及腎臟相關的共照網有四個,加入共照網的方式,多數由醫事人員詢問病人;若病人覺得有需要也可以主動詢問醫師;加入共照網後,患者每年有固定追蹤項目,例如糖尿病,一年一次周邊動脈及眼科檢查,防止併發生症發生。據健保署統計,參加「初期慢性腎臟病給付改善方案」的個案,血壓、糖化血色素及戒菸改善約25%-33%,低密度脂蛋白改善率49.4%。由於是照護全方面,各項抽血指標較易獲得控制,可延長生命餘命及增加生活品質。【延伸閱讀】預防糖尿病腎臟病變,政府做了什麼?我又該如何加入?政府推行全人照護,四大方向促進疾病共照全人照護是未來趨勢,政府也將「糖尿病及初期腎臟病(DKD)照護整合方案」作為全人照護的起點,面對慢病共病的跨科合作,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並於5月13日舉辦「GOAL 50+糖腎共照跨國高峰論壇」,政府與醫界共同拚收案率,點出四大方向促進疾病共照。方向一:照護防治第一線,認證衛教師角色更顯重要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表示,糖尿病衛教師體系實施超過20年,透過糖尿病衛教師的介入,協助調整生活型態及用藥,能夠提升患者遵從率,進而降低腎病等併發症的發生機率;在慢性病共同照護的趨勢下,糖尿病衛教師已開始肩負不同慢性疾病的衛教任務,角色更顯重要。糖尿病衛教學會根據一項針對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的調查發現,患者加入糖腎共照網以後,生活習慣獲得改變,更規律的用藥治療,而需要衛教師在第一線協助醫師及患者,但因缺乏誘因,三分之二完成訓練的衛教師不在線上工作。為此,王治元也期盼建立衛教師共照點值分配機制,讓衛教師可以獲得實獲得獎勵,繼續守護防治第一線。【延伸閱讀】不只關心糖尿病,為什麼糖尿病衛教師該轉型為「慢病衛教師」方向二:基層診所承擔四成照護量能,須組建整合團隊「我常對基層診所醫師說,一定要善待衛教師」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說,全台基層診所負擔國內4成糖尿病患照護量能,面對糖腎共照趨勢,對基層診所而言,如能組成團隊、取得整合照護方案的認證,將對診所的照護量能有很大的幫助。【延伸閱讀】你聽過糖尿病衛教師嗎?除了醫師之外,共照網中的重要角色方向三:糖尿病併發症多,跨院跨科待整合糖尿病併發症多,患者因而分散在不同科別接受診治,在非新陳代謝科及腎尿科的患者,恐怕看到糖尿病患者還要多。由於糖腎共照的患者散在全院不同臨床科,所有牽涉到的醫師都對於疾病本身產生的共病都要有所了解。台灣腎臟醫學會監事邱怡文表示,如何將散布在各醫院、各科別的患者納入照護網絡,是需要努力的目標。方向四:醫學中心到基層診所,醫療系統盼互通疾病的整合除了同一醫療院所中,醫師與醫事人員之間、科別之間的整合,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方醫院到基層診所也需要整合。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執行長王拔群表示,醫策會目前執行「醫院整合醫學暨醫療銜接照護試辦計畫」,患者病歷開放共同編修、檢視,整合醫療團隊固定展開會議,醫事人員之間的合作會越來越密切。【延伸閱讀】專科導向的台灣醫療,該怎麼串聯走向跨科合作的全人照護?【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