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0 焦點.健康知識+
搜尋
皮膚過敏
共找到
165
筆 文章
-
-
2023-11-16 醫療.皮膚
「這些病」真的要命!8個殺手級皮膚重症x檔案 專家帶你一次看
皮膚病能有多嚴重?曾有一位患有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女生,因為屬於罕見的乾癬類型,惡化時會出現化膿紅腫加上膿疱,同時合併高燒等全身性症狀。也因誘發因子包括壓力、疲累,從小到大她每逢考試前就會惡化,小考小惡化,大考大惡化,尤其在高中和大學入學考試前,更是嚴重大爆發,全身佈滿傷口,劇痛難忍且有感染風險,需要立刻住院,不僅影響考試準備,甚至還可能為生涯發展帶來巨大影響。多數人都有過皮膚紅腫癢痛的經驗,但往往覺得皮膚問題只是小事,但有些皮膚疾病急性發作時非常嚴重,或是不痛不癢的沉默殺手,若未及時適當治療,將大大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可能出現敗血症、心肺器官衰竭等併發症,有致命風險。台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表示,皮膚重症疾病具有兩個特徵:1.致命:發病時可能危及生命。2.難纏:長期為病人的生活品質帶來嚴重影響。【殺手級皮膚重症x檔案目錄】📕第一類|痛不欲生 奪命重症殺手群1.天疱瘡2.類天疱瘡 3.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第二類|痛癢難耐 糾纏重症殺手群4.蕁麻疹 5.化膿性汗腺炎📘第三類|不痛不癢 沉默重症殺手群6.黑色素瘤 7.皮膚性T細胞淋巴瘤8.皮膚血管肉瘤 👨⚕醫師這樣說|隨時求助皮膚科 GPP不須犧牲生育規畫 📕第一類|痛不欲生 奪命重症殺手群首先從重大疾病分類來說,常見的皮膚重症包括天皰瘡與類天皰瘡等,患者會全身破皮長水泡,或因疾病或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治療,出現免疫缺陷,甚至因感染而死亡。➢皮膚重症殺手1【天皰瘡】小檔案:疾病簡介:天皰瘡是一種慢性、復發性、嚴重性表皮內水皰疾病,主要是由於體內淋巴細胞失調,不正常的過度活躍,產生出不正常的自體免疫抗體,破壞皮膚粘膜的正常結構,造成皮膚、粘膜發炎破損,使得患者皮膚輕輕一碰就破皮、起水泡,甚至潰瘍,嚴重的全身性天疱瘡不治療,一年內死亡率達75%,而天皰瘡也可能合併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乾癬。常見症狀:反覆性的口腔潰瘍、鼻粘膜潰瘍、皮膚水泡、潰瘍,大部分病人以粘膜、皮膚症狀為主,少數可影響全身皮膚影響,產生類似嚴重燙傷的情況。當心族群:好發於 50~60歲中年人,男女間無發生率差別🔗更多病友的心路歷程故事,點這裡看更多➢皮膚重症殺手2【類天皰瘡】小檔案:疾病簡介:「類天疱瘡」也是「水疱病」的一種,發生率比天皰瘡更高,也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65歲以上長者,常合併有中樞神經疾病或中風、服用特定藥物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風險高2倍,病人會因出疹、搔癢、水疱、大面積破皮痛苦不堪,可能引發嚴重感染而致死,需住院和門診長期追蹤。常見症狀:水泡是類天皰瘡的主要症狀,大多出現在身體經常彎曲的地方。早期症狀是紅疹和搔癢,無論是胯下、腋下、關節等皮膚皺褶部位或其他部位,都有可能出現。有些患者也會以手腳的出血性水泡來表現當心族群:・失智、中風、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等年長者・精神疾病:躁狂抑鬱症・多重慢性病臥床長者・40至50歲的神經性腫瘤(如腦癌)者・部分藥物 (如糖尿病藥物;利尿劑)除天皰瘡與類天皰瘡等水疱病外,蔡呈芳醫師說,如上述考生個案,乾癬患者會有20%屬於嚴重型乾癬,需要接受照光、吃藥或光線治療,另外如上述考生罹患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在臨床上也是非常嚴重的乾癬類型,它與常見的乾癬不同,會為病人帶來生命危險。➢皮膚重症殺手3【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小檔案:疾病簡介: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是一種罕見的嗜中性白血球增多皮膚疾病,急性發作時會使病人全身皮膚反覆出現化膿、潰爛並長出無菌膿疱,只要輕碰一下就痛如刀割,有如被燙傷般的燒灼感,還會導致全身發炎,忽然發冷或高燒等其他併發症,有的病人可能幾天後逐漸恢復,但也有人須忍耐劇烈疼痛長達兩個月。過去醫界對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治療大多只能讓化膿的皮膚乾掉,整體症狀往往容易持續一陣子,直到近年醫藥界發現了IL-36為全身型膿疱性的關鍵致病機轉,隨著藥物的進展,目前已有相對應的生物製劑問市,用藥後兩天左右皮膚會變乾,全身發炎也可有機會一周內獲得大幅改善,幫助患者提升生活品質。常見症狀:患者的症狀可能會合併局部斑塊型乾癬或只有單純膿疱皮疹,進展到全身長滿膿疱、發燒、發炎、脫水等,嚴重恐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敗血症到休克。有些重症更會傷害體內器官,引發肺部與肝膽的發炎和水腫,導致心肺衰竭,病人也會因為免疫力下降而增加感染風險,有時發炎加上未及時治療,便引發細菌感染甚至造成敗血症。當心族群:・40-59歲的成人或孩童・精神壓力・不當用藥・感染・懷孕・地圖舌・反覆性皮膚膿疱藥物過敏疹🔗延伸閱讀看更多>>>GPP到底是什麼?🔔專家小叮嚀:此外,值得留意的是,由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比較罕見,一般人認識較有限,容易與藥物引起的藥疹「急性廣泛性發疹性膿疱症(AGEP)」混淆。蔡呈芳提醒,民眾如果常常因為用藥而出現皮膚過敏,或是皮膚症狀持續超過15天,或是不管用任何藥物都會過敏化膿時,就要懷疑自己不是單純的藥物過敏,而可能是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他解釋,因為用藥或施打疫苗,可能引起免疫活化而導致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發作,之前全民施打新冠肺炎疫苗期間,就曾有民眾施打後疑似發生嚴重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身體發炎,全身膿疱脫皮上了新聞。📗第二類|痛癢難耐 糾纏重症殺手群蔡呈芳也分享,還有些雖不一定會致命,但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的重症皮膚病,例如慢性蕁麻疹與化膿性汗腺炎等,癢到影響作息,像是不定時炸彈,或是身體流湯流膿,有可能導致感染,加上長期下來留在皮膚外觀的疤痕也常使病人無法正常作息,造成非常大的困擾。➢皮膚重症殺手4【蕁麻疹】小檔案:疾病簡介:蕁麻疹是皮膚過敏的一種,特徵為皮膚上出現一塊塊紅腫的膨疹,大小形狀不規則;疹塊出現後,伴隨明顯劇烈的發癢感,但之後完全不留痕跡。如果發作時間短於六星期,稱為急性蕁麻疹,若長於六星期則為慢性。常見症狀:皮膚充血、皮膚發紅、局部水腫、皮疹、團塊、皮膚發炎、皮膚搔癢、膨疹、組織液滲透、紅斑、紅腫、全身不適、腹痛、腹瀉、頭痛、高燒、畏寒、乏力、血壓下降、關節痛好發族群:・過敏體質者。・基因中或家族裡有蕁麻疹病史的人。・感染特殊病毒或細菌,例如肝炎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真菌、蛔蟲等的人。・壓力過大的人。・風溼病患者。➢皮膚重症殺手5【化膿性汗腺炎】小檔案:疾病簡介:化膿性汗腺炎是一種擾人的疾病,皮膚中的頂漿腺(汗腺中的一種,產生體味的主要腺體)存在位置的反覆發炎所引起,初期症狀與青春痘十分類似,最大的差別只在於化膿性汗腺炎不會形成真正粉刺,且往往會融合成瘻管。化膿性汗腺炎初期只是冒出豆子大小般、具有疼痛感的皮膚腫塊,之後影響的皮膚區域逐漸擴大,病灶中也會排出惡臭的膿液,皮膚上甚至會出現疤痕與各種底下相連小管,嚴重的病人甚至會流膿流血、沾染衣物,需要隨時墊著厚重棉片,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品質。常見症狀:病灶通常出現在腋下、乳房下方的皮膚皺褶、臀部、肛門、會陰與鼠蹊等等難以啟齒的位置,會降低病人的就醫意願。一旦病灶面積擴大,沒有好好照護就可能引發蜂窩組織炎,甚至是敗血症。好發族群:・體重過重・有抽菸習慣・飲食習慣攝取過多油脂與糖分・貼身衣物穿得過緊,導致皮膚一直摩擦。・國外好發於年輕女性,尤其在18~29歲間,50歲以後罹病機率明顯下降,但國內嚴重患者男性較多📘第三類|不痛不癢 沉默重症殺手群蔡呈芳也補充,不易診斷也是皮膚重症疾病具有的特徵之一。有些惡性腫瘤,初期像是良性疾病,發現症狀時往往太晚。也因為感覺起來不大會痛癢,病人便以為「好像」不嚴重,但在醫生眼中,卻可能已是皮膚的重症疾病,如惡性黑色素瘤、皮膚T細胞淋巴瘤、血管肉瘤等。➢皮膚重症殺手6【惡性黑色素瘤】小檔案:疾病簡介:黑色素瘤是一種主要出現在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細胞腫瘤,是皮膚癌中罕見的一種,但惡性程度高,是皮膚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較常出現在肢端如手指腳趾、手掌腳掌、趾甲等處。但也可能出現在身體任何一處,包括臉部及黏膜,通常以墨黑色或色澤不均的斑塊出現,也可能是凸起潰瘍的腫塊。常見症狀:黑色素細胞癌可產生在身體任何部位,大多產生在女性的下肢,男性的身上,東方人好發在指甲或掌蹠。好發族群:・50歲以上之中老年人・日曬➢皮膚重症殺手7【皮膚性T細胞淋巴瘤】小檔案:疾病簡介:皮膚性T細胞淋巴瘤是一種是先侵犯皮膚,之後經過多年散佈至淋巴結及其它器官的淋巴瘤。小孩、長者都有可能發生,分為不同亞型,不同類型表現不相同,大多屬低惡性度,進展極為緩慢,容易被當作濕疹或是乾癬或圓秃來治療,經過多年才診斷出來。僅10%淋巴瘤患者病情才進展惡化。但嚴重時也可能轉移到其他淋巴結、器官、血液等。好發族群很廣泛。常見症狀:症狀相當多樣性,大多表現於大腿、臀部、手掌、腳掌等部位,出現乾燥脫皮、不太癢的疹子。有些患者則被蚊蟲叮咬會發現久久不癒,或是皮膚出現一片片白白的病灶,也常常被當作濕疹。皮膚T細胞淋巴瘤分為四期:・第一期:以皮膚病灶為主,根據表皮侵犯面積程度區分・第二期:皮膚病灶腫瘤成凸起狀,或淋巴結腫大・第三期:全身皮膚都被侵犯,進展到紅皮症的狀態或出現血球異常・第四期:連臟器都受侵犯。好發族群:男性中比女性常見,在老年患者中更常見,平均診斷年齡為 55 歲,可能與遺傳或環境汙染因素有關➢皮膚重症殺手8【皮膚血管肉瘤】小檔案:疾病簡介:皮膚性皮膚血管肉瘤是一種好發在老年人頭頸部的惡性腫瘤,初期往往不痛不癢,之後經過幾個月後等到皮膚浮腫後才被診斷,進展極為緩慢,容易被當作瘀血或是過敏水腫來治療,之後才快速進展惡化,可轉移到淋巴結、內臟器官。常見症狀:症狀相當多樣性,可以是呈現瘀青、單一或是多發紅色丘疹或突起,或是反覆眼皮浮腫。四肢及軀幹脂或病灶也可能出現,表面皮膚初期都是完整,不痛不癢,但以可以因為搔抓破皮出血。好發族群:・老年族群・局部淋巴水腫・局部放射線治療・基因異常👨⚕醫師這樣說|隨時求助皮膚科 GPP不須犧牲生育規畫皮膚重症疾病除為病人帶來身體症狀與生活品質衝擊外,也會影響人生重要規畫,蔡呈芳表示,以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舉例,因成因與基因有關,有經驗的醫師會為患者進行基因檢測,七成病人會檢出基因異常。醫界推測台灣2%的人口帶有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遺傳基因,但真正發病者遠比帶有突變基因者少得多,台灣的病例不到500人。他認為,這代表很多人帶有突變的染色體,若壓力、感冒、疫苗等外界刺激夠強,便有可能發病 。蔡呈芳分享,部分患者擔心可能會遺傳,或是因為用藥不敢結婚和生產。多年前他曾收治一位新婚的女性患者,雖然非常喜歡小孩,但因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反覆發作和治療,不敢懷孕,後來只能選擇領養小孩。他表示,可以在母體受孕時經由絨毛穿刺做染色體檢查,了解胎兒是不是真的遺傳到此疾病。蔡呈芳呼籲,有任何皮膚疾病一直存在,不論有無症狀,都要尋求專業的診斷、找對醫師、正確用藥,維持正常的生活品質,以免引起更嚴重的併發症拖得更久,甚至導致感染造成生命危險。📢GPP策展頁新上線📢GPP是什麼?我會遇見GPP嗎?遇見GPP會怎麼樣?我想對GPP病友說...👉最完整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大公開別忘了在網頁中的加油站留下一些分享或鼓勵的話!【加入臉書社團】👉 GPP情報站[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慢病好日子創建專屬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空間,是資訊站也是一個安全私密的討論區。📌提供GPP病友關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診斷,治療用藥及生活保養的完整資訊。📌最即時地分享新治療發展訊息,包含管理疾病、減少復發等趨勢時事。更希望病友面對身上的紅斑痕跡、脫皮,加上總是無預警復發的劇痛與高燒,還有再也不想回想的感染致命壓力時,不再感到孤單。
-
2023-10-30 醫療.皮膚
蕁麻疹如何止癢?輕微跟中度發癢,止癢法不同!多吃一類食物緩症狀
秋天氣候變化大,也是蕁麻疹易發作的季節,主要症狀是搔癢、水腫,有如被蚊子叮到一般,嚴重時甚至會出現黏膜水腫,因此面對蕁麻疹不可不慎!這次《優活健康網》整理蕁麻疹的相關知識,包括蕁麻疹症狀、蕁麻疹止癢、蕁麻疹飲食等等,幫助讀者擺脫癢癢的蕁麻疹,重回健康好肌膚。隨著季節進入秋天,季節交替時人體免疫力會降低,進而導致皮膚病的發病率上升,而「蕁麻疹」就是秋冬容易發作的皮膚病。蕁麻疹的主要症狀為發紅、發癢或隆起的斑塊,常伴隨著搔癢、刺痛和灼熱感,紅疹可能在數個小時就自動消失,發作很少超過一天,因此又俗稱為「風疹」。蕁麻疹是排毒嗎? 常有人以為蕁麻疹是身體排毒過程,誤認熬過癢痛的發作期就好,實際上大大相反。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反應,因為身體免疫系統誘發皮膚和深層組織的血管擴張,進而造成隆起的皮膚紅疹,需要儘速找出誘發的特定過敏原並移除。 據統計,約有五分之一的人都至少會有一次蕁麻疹的經驗,常見的急性蕁麻疹誘因包含:急性蕁麻疹6誘因食物:海鮮、酒類、水果(奇異果、芒果等) 花生、堅果、奶蛋製品、食品添加物如人工色素等。 藥物:中藥、西藥(止痛藥、抗生素等等)。 環境因子:塵螨、花粉、灰塵、寵物毛髮、皮屑、黴菌、有機溶劑。 物理性因子:冷熱變化、搔抓、陽光曝曬、運動、流汗、皮膚壓迫。 體質和精神因素:精神壓力、情緒起伏。 感染:病毒感染(孩童常見)、蟲咬、寄生蟲感染。若蕁麻疹反覆發作超過6週以上,就是所謂的「慢性蕁麻疹」,治療上會需要更久的時間。慢性蕁麻疹的癢不是因為食物過敏,該疾病的成因複雜,是一種自體免疫相關疾病,多半在壓力大、情緒不穩定時容易誘發。蕁麻疹如何止癢? 蕁麻疹奇癢無比,發作時要如何止癢呢?建議民眾,當蕁麻疹發作且搔癢難耐時,千萬不要過度搔抓,否則可能出現「愈抓愈癢」的狀況,可依程度嘗試以下快速止癢方法:輕微發癢:可以用冰敷、沖冷水或輕拍的方式減緩癢感。 中度發癢:使用含有薄荷、抗組織胺等成分的涼感止癢藥膏。但若是已經嚴重發癢,甚至影響日常生活或睡眠,建議趕緊就醫治療。蕁麻疹在治療上,一般是給予口服抗組織胺類藥物治療,其安全性極佳,不至於危害身體健康,不過會有嗜睡、口乾之類的副作用。 蕁麻疹不能吃什麼?造成蕁麻疹的原因很多,其中「食物過敏」是造成皮膚發癢的原因之一,因此飲食上要避免容易誘發過敏的「發物」,例如羊肉、牛肉、鴨肉、鵝肉;其他像是花生、堅果、巧克力、沙茶、辣椒、胡椒等刺激皮膚的物質也盡量別吃。 建議民眾,可以多補充維生素C的飲食,例如像是甜椒、甘藍菜、芭樂、柑橘等都是良好的食材,因為維生素C可以降低發炎,減低蕁麻疹症狀。此外平常也要多喝水,以加速過敏原的代謝。 蕁麻疹會自己好嗎?蕁麻疹發作大多屬於急性,當蕁麻疹發作時可以回想在前幾天內,有沒有接觸到特別的物質,例如染髮劑、新買的衣服,或服用新的食物、藥物。只要找出病因,且避免再度接觸到過敏原,蕁麻疹很快就會得到控制。 事實上,輕微的蕁麻疹只要避免接觸過敏原,多休息、多喝水以加速過敏原的代謝,症狀就會逐漸減輕而自癒。然而,若是蕁麻疹合併出現眼皮、嘴唇水腫、胸悶、呼吸困難、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則須注意「血管性水腫」的可能,進一步可能惡化成呼吸衰竭或休克的可能性,甚至有致命的危險,需要盡快就醫治療。如何預防蕁麻疹? 大部分的蕁麻疹來得快去得快,而且引起蕁麻疹的原因有很多,若找不到病因可能會反覆發作。民眾若想要預防蕁麻疹發作,平常應該要從生活上的保健做起,《優活健康網》也整理以下注意事項,提供民眾參考:.遠離過敏原,將會過敏的物質做紀錄。 .避免菸酒、辛辣與不新鮮的食物。 .保持生活作息規律、飲食均衡。 .避免搔抓,防止症狀惡化或造成傷口感染。 .避免對皮膚造成額外刺激,例如泡澡、穿著緊身衣褲。【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1712.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22 醫療.婦產科
私密處痘痘別亂擠或不管!醫指8原因未必是痘痘,4情況速就醫
女性私密處有時會出現痘痘般的東西,不過未必就是你所想像的痘痘,可能是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腫塊。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提醒,發現這樣的情況時建議盡早檢查,別自行處理、也別放著不管。私密處痘痘未必是痘痘!醫指常見8原因早檢查 郭安妮醫師表示,女性私密處發現像痘痘一般的腫塊時,有時確實可能就是皮脂腺塞住產生毛囊炎,也就是所謂的「痘痘」,原因通常就像臉部的痘痘一般,不外乎是因為不潔、感染、阻塞等所造成。但腫塊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所引起。 醫師說明,像是負責潤滑陰道的巴氏腺,就也可能因為私密處不乾淨受感染、或是生活型態不佳,使得巴氏腺阻塞而腫大形成「巴氏腺囊腫」。另外,也可能是因免疫力下降等原因所產生的疱疹,例如皮蛇,或是第二型單純疱疹病毒(HSV-2)。而因黴菌感染、會產生塊狀或豆腐渣狀分泌物的念珠菌感染,也會使得私密處紅腫,長出類似痘痘的腫塊。接觸到過敏原等形成的皮膚過敏也會有小丘疹,這也可能發生在私密處。其他也包含瘜肉、惡性腫瘤、異位性皮膚炎、性病菜花等,形成像是痘痘的腫塊原因非常多,未必是「真的痘痘」,即便形體非常像,也須經過醫師診斷才有助真的改善及治療。 私密處長出東西盡早檢查,別自行處理或放著不管!自行處理會怎樣?郭安妮醫師表示,正因為私密處長出像痘痘的東西,背後的可能性非常多,未必是痘痘,因此相當不建議民眾自行處理。即便是痘痘,在非無菌的環境處理下,也有可能使得痘痘發炎、更進一步感染,甚至引起蜂窩性組織炎、敗血症,更遑論是其他非痘痘的原因。 放著不管會怎樣?除此之外也不建議放著不管。雖說痘痘放著不管確實也有可能自行消失,但還是有惡化的機會。而若以較常見、嚴重性不高的「巴氏腺囊腫」來說,是有可能持續阻塞而腫大,形成像鳥蛋一般的大小,影響生活。若是較嚴重的問題,例如惡性腫瘤,延誤就醫後續處理自然會相當不易。 可以做些什麼?郭安妮醫師建議,民眾若發現私密處有疑似痘痘的東西,還是盡早檢查確認原因並治療為佳。若要自行處理,能做的就是穿著寬鬆的褲子、盡量保持通風,並且注意毛巾、內褲等清潔,以及性生活注意衛生安全、避免性病傳染,也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飲食。 私密處有像痘痘的東西?4種情況速就醫別再拖!雖說鼓勵民眾發現私密處有類似痘痘的東西,盡量第一時間前往檢查,不過相信還是有很多民眾看到私密處有痘痘時,多會想再觀察一下,郭安妮醫師提醒,若要觀察最多就觀察個3天,因為若真的是痘痘、且自行好轉的痘痘,通常約2-3天便可發現好轉。換句話說,若是3天還不見好轉,就可能是其他問題,或者目前的方式並無法使痘痘自行康復。 除此之外,若是腫塊出現紅腫熱痛,得要小心通常是患部惡化的警訊,可能正往蜂窩性組織炎、敗血症發展,若是合併出現發燒,或是四肢無力、癱軟、強烈睡意等症狀,通常更是意味著更加嚴重。上述這些情況都應盡速就醫,不可再拖。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延伸閱讀:.私密處長痘痘 女中醫難以啟齒的巴氏腺囊腫,靠這二件事改善!.內褲不是不能用手洗!婦產科醫師提醒2問題沒注意,恐滋生細菌.私密處味道很重、分泌物多怎麼辦?9招改善法一次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15 醫聲.Podcast
🎧|吃藥發生嚴重副作用怎麼辦?原來藥害救濟管藥物不管疫苗 「這6種情況」也不行
「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可不只是一句廣告用語,它實際上是表示身體出現過敏警訊。有患者吃藥後產生延遲性過敏反應,眼睛癢看眼科,喉嘴痛看耳鼻喉科,皮膚癢看皮膚科,最後發現是因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但錯過第一時間的診治,引發嚴重的皮膚過敏症狀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JS),危及生命。🎧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藥害救濟申請兩千餘件 6成是嚴重皮膚不良反應依1999年累計至今成功申請藥害救濟的個案有2,318例,其中814例都是嚴重皮膚症狀,藥物救濟基金會企劃宣導組長吳宛倫指出,6成救濟都是嚴重皮膚不良反應,包括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JS),毒性表皮溶解症(TEN),藥物疹合併嗜伊紅血症及全身症狀(DRESS),藥害救濟給付案的可疑藥品常見的有降尿酸藥、抗癲癇藥物、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抗生素等。為了提醒民眾注意藥物過敏反應,基金會也整理出六大症狀,包括喉嚨痛、發燒、口腔粘膜潰爛、皮膚紅疹搔癢、水泡、眼睛癢紅腫灼熱。吳宛倫指出,雖然藥物都是有足夠的安全性才會上市,但也沒有一個藥物百分之百的安全或沒有風險,過敏反應可以發生服藥後的二到三天,或二到三個月,就有個案過敏症狀發生在不同部位,服藥又過了一段時間,看遍了很多科別後仍找不出原因,導致嚴重皮膚症狀,危及生命。7成民眾忽略延遲性過敏 申請救濟得因藥導致住院才行吳宛倫會這麼提醒,是基金會曾經調查,7成民眾誤認為藥物過敏立刻發生,忽略了延遲性藥物過敏的可能,另外,調查中有3成的人認為只有老幼及過敏體質者才會發生過敏反應,實際上,每個人都有可能發生,尤其過去沒有使用過的藥物要特別警覺。但也並非一發生過敏反應就可以申請救濟,藥害救濟的制度屬於人道救濟,也不是過失賠償,因此需排除人為過失,申請的要件必需是正當合法使用藥物,醫師依適應症給予處方,但因個人體質或病情差異或藥品特性,造成使用者死亡、障礙或達到住院的程度才可以申請救濟,救濟的最高金額為300萬。申請救濟個案會由衛福部的藥害救濟審議委員會審理,視個案情況與使用藥品產生不良反應的關聯程度給予不同的救濟金額,這20多年來,基金會累計至今的救濟總金額超過5億7千多萬。6種狀況不能申請 出國買藥、臨床試驗藥物都名列其中吳宛倫也提醒民眾,若申請藥害的狀況有人需要負責,就不能提出申請,以下是常見無法申請狀況:1.沒有依照醫囑使用:未按時服藥,產生問題;或自己生病吃家人的藥,會歸因於個人問題2.適應症外的使用:沒有依照藥物的適應症使用,例如,沒有尿酸問題卻吃了治療尿酸的藥物;但也有例外情形,如有些癌症新藥會有適應症外使用情形,若是十大先進國家都是如此用法或列為治療指引,仍可以申請救濟。3.藥廠出產有瑕疪藥:有些藥物上市後出現問題下架或回收,不在救濟之列4.試驗用藥:為實驗性質目的,表示仍在收集相關用藥資訊5.急救用藥:在用藥的考量上是以救命為第一優先,為急迫性用藥6.海外購買的藥物:因各國藥品管理規範、分級不同,即使該藥在台灣領有藥證,但仍無法確保成分及品質完全相同,若服用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狀況,則無法受到台灣藥害救濟制度的保障。由於疫情解封後帶來出國潮,民眾常會購買當地的藥物,諮詢專線也很多民眾關心相關問題,吳宛倫表示,國外藥物不會有中文包裝,在不知正確用法用量及禁忌症的情形下,使用上有很大風險,即使在國外買跟台灣「一模一樣」的藥物,甚至該藥也在台灣領有藥證,但國外的法規與台灣不同,都不能等同是台灣的藥品,自然無法提出救濟申請。諮詢專線被打爆 藥害、疫苗受害主責不同別搞混至於民眾該如何避免產生嚴重的藥物反應,目前基金會已把幾種易過敏的藥物列出,民眾在領藥時,要詳細看藥袋上的警語標示,若發生問題,要帶著藥袋或藥物明細前往原看診醫師,詳述過敏反應。另外,曾經發生過敏的藥物也必須記得,並提醒醫師加註在雲端藥歷上,避免再度發生過敏反應,民眾也可以攜帶過敏卡,就醫時拿給醫師參考。民眾想了解更多資訊可電洽藥害救濟專線:02-2358-4097。在疫情期間,藥害救濟專線被打爆了,很大部份是接種疫苗出現嚴重不良事件,吳宛倫提醒,這屬於預防接種受害救濟,主管機關為地方衛生局,因此,民眾可以打1922連絡地方政府。吳宛倫小檔案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現職: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企劃宣導組組長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周佩怡音訊剪輯:高啟書腳本撰寫:邱書昱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藥害救濟基金會
-
2023-08-24 焦點.健康知識+
登革熱疫情險峻,專家教你了解3類型防蚊液,正確使用方式報你知!
登革熱疫情嚴峻,衛福部疾管署最新公佈本土登革熱病例數已破2000例,高達2135例,共14縣市出現本土病例,台南市、雲林縣、高雄市、屏東縣均爆發群聚疫情。截至2023年8月22日,疫情仍是台南市疫情最嚴重,累計已達1781例。包含新北市、桃園市及新竹縣上周皆現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預防登革熱,除環境清潔外,最有效的方式是使用防蚊液!爲避免感染登革熱,防蚊十分重要,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表示,平時除注意環境清潔外,應使用防蚊液防蚊,但民眾對防蚊液的認識不甚清楚,更有錯誤迷思。黃彥儒說,防蚊液可分為三種:1、經衛福部食藥署核准,可以噴灑塗抹於人體皮膚的防蚊液,目前有效成分為敵避(DEET)。2、用在室內、外環境,環保署核准的環境衛生用藥,有效成分有三種分別為敵避、派卡瑞丁(Picaridin)、伊默克(IR3535),此類產品部分可噴灑於皮膚,部分不可以,民眾須詳讀產品說明書。3、含精油類的一般防蚊產品,目前使用於人體皮膚的精油類防蚊液,並不列入藥品管理,常見精油成分,包括香茅精油及檸檬胺精油等,但此類產品不得宣稱醫療效能。若市面上販售該類產品宣稱「可預防登革熱」者,則違反「藥事法」。這類產品因不像藥品有販售通路的限制,所以更加普及,也常見會標示不含「敵避」。敵避(DEET)防蚊效果如何?為何某些防蚊產品會宣稱不含此成分?黃彥儒說,敵避為防蚊有效成分,有些民眾卻認為是不好的成分,改為選用精油類的一般防蚊產品,如同口罩有分醫用口罩及一般各式口罩,防飛沫傳染會選擇戴醫用口罩。防蚊液也是,目前防蚊液產品有非常多的品牌跟選擇,含敵避成分的防蚊液,才具有較長時間的防蚊效果。「防蚊液產品內敵避的濃度與藥效持續時間有關,較高濃度能提供較持久的防蚊保護。」黃彥儒說,一旦流汗較多或發現蚊子開始在身邊盤旋聚集時,就建議應要補擦,而敵避濃度高低,依年紀不同有不同的選擇。黃彥儒指出,成人可選用敵避濃度≦50%的防蚊藥劑,年齡6個月以上孩童,只建議使用濃度為10%至30%的防蚊藥劑,且回到戶內後要清洗乾淨。至於年齡6個月以下的嬰兒,含有敵避、派卡瑞丁、伊默克成份的防蚊藥劑均不適用,建議使用外在遮蔽的方式,如淺色長袖衣褲及蚊帳等,防止蚊蟲叮咬。防蚊產品使用守則有哪些?如何讓小朋友安心使用?黃彥儒提醒,使用防蚊產品前需詳閱說明書,使用方式應為距離皮膚或衣物10至15公分,緩慢噴灑;使用於臉部時,請先噴於手掌再塗於臉部,避開眼、口周圍,若有傷口、過敏或曬傷的皮膚,請不要使用。夏天與防曬產品一起使用時,應先使用防曬產品,間隔5至10分鐘,再使用防蚊液,以免皮膚過敏不適。提醒家長們,用於孩童時,應由成人噴於手掌再塗抹孩童,但未滿六個月的嬰兒,請勿使用。因此,購買防蚊液時應注意如是噴灑塗抹於人體皮膚,應選購衛福部核准含有敵避的人用藥;如要用在室內、外環境,則應選購環保署核准含有「敵避」的環境衛生用藥,才能安全又有效。台灣登革熱本土疫情創近10年新高,東南亞國家大多也處於登革熱疫情嚴峻期,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國,今年累計報告病例數已分別達4萬至8萬例不等。黃彥儒說,不論是在台灣或至東南亞旅遊應隨身攜帶防蚊液防蚊,以備不時之需。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7-20 醫療.皮膚
染髮後掉髮多因「頭皮敏感」引起,5族群要避免!安心染髮5撇步
剛踏進60歲大關的陳姓男子,近期參與親友聚會,一頭白髮嚇壞眾人,他笑稱,頭髮早就白了,一直都是靠染髮維持黑髮,最近可能是年紀大了,染髮後頭皮嚴重過敏,癢到他把頭皮都抓紅,導致前陣子掉髮嚴重,最後索性不再染髮,他也愈來愈適應白髮造型。眾人笑說,「果然得開始服老了。」引起頭皮敏感的原因有哪些?有那些常見症狀?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臨床上常見發生頭皮敏感問題主要有四大原因:1.年紀增長:頭皮的角質抵抗力會隨年紀降低,更容易受到刺激。2.溫濕度變化:頭皮在溫濕度變化大和季節交替期間,頭皮會比其他時刻更敏感。3.過度染髮:染髮劑的化學物質,不斷接觸頭皮,增加頭皮刺激。4.過度清潔:過度搓揉頭皮而導致敏感。頭皮敏感的症狀:包含頭皮刺痛、搔癢感、疼痛、燒灼感等,當頭皮失去保護屏障,容易讓頭皮的表皮水分喪失,進而導致頭皮不舒服、頭皮敏感的情形出現。頭皮敏感導致的掉髮問題多因「這問題」引起 五大族群避免染髮頭皮過敏容易引起掉髮,趙昭明表示,臨床上最常見因過度染髮導致頭皮敏感進而引起掉髮。染髮劑分為永久、半永久,頭髮主要分為三層,角質層或表皮層、皮質層、髮髓,永久性染劑為了要讓染劑附著到髮髓,會使用較為刺激的化學藥劑,如氧化染料、過氧化氫等;半永久的染劑主要是附著在表皮層,最多到皮質層,多會使用苯甲醇等化學溶劑。依衛福部食藥署建議,染髮的頻率應該為間隔三個月染一次,燙髮則是一年不超過兩次,否則容易傷害頭皮。1.包含曾使用染劑引起過敏或身體不適者2.皮膚過敏測試有異常者3.頭頸部以及臉部有腫脹受傷或皮膚疾病4.生病後處恢復期或處懷孕期間5.有腎臟疾病或是血液相關疾病者。年長者補染頭髮須衡量頭皮情況趙昭明表示,現代人幾乎沒辦法符合食藥署建議,間隔三個月染髮一次,只要出現「布丁頭」(髮根長出原髮色,形成類似布丁顏色),就會馬上補染,且補染通常都是補染髮根,對於頭皮刺激大。他曾收治一名56歲男性患者,為了補染頭髮,自行採購泡泡染染髮,該產品訴求邊洗頭邊染髮,他邊搓邊用,為求效果,染劑停留頭髮時間過長,當他一洗完頭,頭髮直接掉一半。趙昭明說,泡泡染使用更強的化學藥劑,讓民眾可以在洗頭的時候,顏色可以著色,如果本身頭皮狀況不佳,又錯誤使用泡泡染,極可能會立即造成掉髮。染髮5撇步,學會更安心食藥署強調,染髮劑屬於特定用途化粧品,選購時務必確認購買的產品為衛福部核准的染髮劑,並牢記「染髮5撇步」:1.染前選:購買染髮劑時要選購有完整標示的染髮劑產品。2.髮健康:使用前留意頭皮及頭髮附近的皮膚是否健康,有傷口時千萬不要染髮。3.要看明:看清楚染髮產品標示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4.安全染:以正確塗抹的方式使用染髮劑,應避免接觸頭皮,且不可用搓揉方式進行染髮。5.全注意:全心注意染後皮膚狀況,每次染髮間隔建議三個月以上。(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29 醫療.泌尿腎臟
洗了還是臭雞雞!泌尿科醫點名「6原因」害GG飄異味 尿尿完少做1動作秒中
雞雞會臭多半是有細菌滋生,不同原因,也會產生不同種氣味!鳥科學先生-泌尿科顧芳瑜醫師指出, 最常遇到病人太臭噴香水,結果雞雞皮膚過敏、過度清潔洗刷,導致雞雞受傷破皮、以為性病,幫雞雞亂亂塗藥,並提醒現在看泌尿科非常方便,不用跑到大醫院,有問題還是要問專業醫師,比較妥當唷!臭雞雞原因大公開 找出原因擺脱臭味雞1.射完直接睡死不論自己來或是性行為,射完倒頭就睡,隔天又直接穿內褲出門,細菌將殘留的精液,轉化成很恐怖的氣味。〉〉〉解:要用衛生紙擦拭乾淨,最好是清洗後再休息,避免細菌滋生。2.汗腺太發達皮膚交摺處汗腺較發達,汗腺會分泌蛋白質,細菌若滋生將蛋白質轉化成別種物質,就會散發出特別的味道。〉〉〉解:止汗劑、體香膏,若還是很嚴重的話,可以進行手術,連同其他汗腺一起處理。3.從來不換內褲有些人比較節省,內褲穿了好幾年都不換,有時可能是內褲臭,不是雞雞臭,加上褲子悶熱,就會有發酵惡臭味。〉〉〉解:建議平均3-6個月要更換全新的內褲,錢該花的還是要花!4.尿完不抖乾淨俗稱廁所味、小便斗味。尿液不抖乾淨,加上褲子悶熱,就會有發酵惡臭味。〉〉〉解:尿乾淨!抖乾淨!再收到內褲裡面,若可以的話建議用衛生紙輕輕擦拭。5.下體細菌感染發炎or感染,甚至是性病等,或多或少會因細菌過度滋生,可能流膿流湯,惡臭味就會產生。〉〉〉解:若排除其他問題,還是很臭的話,建議即刻就醫,讓專業的來了解狀況。6.你的包皮太長很多人此生包皮從來沒褪下過,可想而知殘留了多少精彩污垢,自然就會有濃濃的惡臭味。〉〉〉解:翻開來洗,加強清潔,若還是臭臭的話,就建議要割包皮延伸閱讀:.別輕忽包皮健康!忽略「翻開」這動作 小心嚴重發炎.「小弟弟」紅腫熱痛求診,褲子一脫醫嚇傻!不需過度清潔,陰莖保養5秘訣.多快射精算早洩?許藍方曝快槍俠「時間」,做好1件事助改善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7 醫療.耳鼻喉
耳朵癢是耳屎太多?6大原因、4招緩解 專家1次告訴你
不管男女老少或多或少都曾有耳朵癢的情形發生,一旦耳朵搔癢,不少人就會忍不住伸手抓個幾下,有些人還會認為是自己耳屎過多,直接拿起掏耳棒開始挖耳屎,結果愈挖愈癢。本文將為您整理耳朵癢的6大原因,並提供你舒緩耳朵不適的方法。耳朵很癢但沒有耳屎? 公開耳朵癢6大常見原因多數人以為耳朵癢是因為耳屎太多,但其實會造成耳朵癢的原因很多,若搞錯原因,過度用手指或掏耳棒挖耳朵,反而會適得其反。以下為耳朵癢常見的6種原因:耳朵癢原因1:耳屎太少或太多很多人都有定期用掏耳棒等硬物掏耳朵的習慣,但這麼做不只會損壞外耳道皮膚,如果一下子把耳屎挖得太乾淨,外耳道的皮膚還容易變得太乾燥,而引起耳朵癢的症狀。 一般來說,耳屎不需要特別清潔就會從耳內自行排出,但如果耳屎累積太多未排出,或者在挖耳屎的時候不小心將其往內送,也會因此造成外耳道阻塞,並刺激外耳道神經,而出現搔癢的症狀。耳朵癢原因2:耳朵發黴耳朵發黴又稱作「耳黴菌病」或「黴菌性外耳炎」,意指耳道遭到黑麴菌與白色念珠菌等黴菌感染,通常好發於頻繁掏耳朵、處於氣候高溫潮濕、免疫功能低下、慢性中耳炎、因外耳炎常局部使用類固醇或抗生素等類型的病患。一旦耳朵發黴,耳朵除了會搔癢難耐,還可能會流出濃稠物、疼痛、悶帳不適等,而且耳黴菌病容易復發,易造成患者長時間耳朵不適,應盡快至耳鼻喉科就醫治療。耳朵癢原因3: 外耳炎炎炎夏日,許多人為了消暑都會跑去游泳或參與水上活動,但如果耳朵接觸到不乾淨的水域環境,且沒有在戲水過後清潔且擦拭乾淨,就容易因致病菌感染,而罹患外耳炎。此外,如果經常挖耳朵或配戴長期未清理的耳機,也可能會降低外耳道對致病菌的防禦能力,進而引發外耳炎。此類病患不僅會感到外耳搔癢、疼痛,耳內的分泌物也會因此增加,最嚴重還可能導致耳殼周圍紅腫、頸部淋巴結腫大或發燒等症狀。耳朵癢原因4:神經性耳癢症耳朵由迷走神經與三叉神經分佈在內,若患者長期處於壓力過大、焦慮或憂鬱的情緒,而出現自律神經失調,就可能患有神經性耳癢症。雖然其耳朵外表看起來正常,但可能會因此造成此類病患的耳朵不時產生搔癢感,且感受異常強烈,不過不會有聽力障礙或耳朵疼痛的症狀。耳朵癢原因5:皮膚過敏如果患有異位性或脂漏性皮膚炎等皮膚病患者,也會因皮膚過敏,而有耳朵、鼻子、眼睛等部位搔癢的症狀,建議有此類問題的病患應及早就醫檢查、對症下藥,即可早點擺脫惱人的不適症狀。耳朵癢原因6: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主要是因吸入花粉、塵蟎等過敏原或攝取特定食物所致,典型症狀除了包括鼻子癢、流鼻涕、鼻塞、喉嚨發癢或眼睛紅腫,耳朵也可能出現異常的搔癢感。耳朵癢怎麼辦? 正確舒緩耳朵癢的方式看這裡若想要避免耳朵癢,建議平時洗澡或游泳後,應保持耳朵內部乾燥,以防黴菌滋生,也不要經常隨意地用手指或髮夾、原子筆套等物品挖耳朵,這麼做不僅會使耳道皮膚傷痕累累,表皮層不斷增厚,形成濕疹。若耳道再遭到葡萄球菌感染,長出耳疔,還會讓你痛到不行。因此,為了防止出現上述的狀況,下次耳朵覺得搔癢的時候,不妨考慮用手掌輕揉耳朵外部或冷敷,但若試了幾次後仍未改善,則應及早就醫、對症下藥,以免耳朵出現更嚴重的症狀。此外,平時配戴的耳機也應定期清潔,才不會使耳道遭致病菌感染,而罹患外耳炎;若覺得耳內的耳屎過多時,建議不要隨意地使用掏耳棒或小工具挖耳朵,不妨可至耳鼻喉科請醫師協助清理耳垢,以防耳道損傷,造成耳朵搔癢的症狀,甚至引發聽力受損的嚴重後果。延伸閱讀:.耳垢到底需不需要清?耳鼻喉科醫教你安全的清理方式.掏耳朵其實是把耳垢往內推 醫師:反而不利排出體外.掏耳朵掏到細菌侵腦! 醫:別再天天挖耳了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3 養生.聰明飲食
「薑黃」抗發炎、助減肥!怎麼吃最有效?薑黃食用建議一次看 5禁忌族群避免
薑黃有助血管暢通、怯瘀活血、促進肝臟分泌膽汁,並阻斷雌激素受體,抑制因分泌異常造成的腫瘤生長,如子宮肌瘤。薑黃為近年熱門的保健食材。中醫認為薑黃能幫助血管暢通、怯瘀活血、促進肝臟分泌膽汁,並阻斷雌激素受體,抑制因分泌異常造成的腫瘤生長,如子宮肌瘤。薑黃功效有哪些?薑黃什麼時候吃?吃多少效果最好?薑黃副作用有哪些?什麼人不能吃薑黃?黃薑黃與紅薑黃有什麼不同?薑黃料理有哪些?本篇帶您一次了解。薑黃功效有哪些?6大功效一次看薑黃又稱寶鼎香,以根莖磨成的深黃色粉末為咖哩的成份之一,味苦而辛,帶點土味。薑黃含有「薑黃素」具抗發炎、助減肥、防癌、防失智等功效。張珮蓁營養師表示,薑黃因富含薑黃素而具有強抗發炎抗氧化的效用,具體實證研究效果有以下6種:1. 抑制慢性發炎:據《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中心(NCBI)》的研究證實,薑黃素有助抑制發炎,也能減少慢性疾病的風險,如糖尿病、心血管、神經系統、腸胃道疾病和肺部疾病。2. 預防心血管疾病:薑黃素有助血管內皮抗發炎,預防血管硬化、有益血液循環並降低壞膽固醇LDL的功效,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3. 預防認知功能退化與失智:薑黃素可以穿過血腦屏障,改善類澱粉蛋白在腦內堆積、減緩失智症病程及減少腦部損傷。《美國老年精神病學期刊》的臨床研究提到,每天兩次服用薑黃素90毫克,持續18個月,有助改善尚未失智成年人的記憶力和專注力。實證顯示薑黃素的抗氧化特性助改善大腦炎症,延緩認知功能下降。4. 預防消化道癌症與抗癌:薑黃可阻斷癌細胞的營養來源,透過抑制癌細胞的酵素、新生血管,以達到預防及抑制癌細胞擴散、惡化。5. 肝臟保健與增強體力:薑黃的抗氧化作用不僅能保護肝臟,還能促進酒精分解,以利肝臟分泌更多膽汁,助肝臟解毒及排毒。6. 免疫調節緩解過敏:薑黃素能夠抗氧化、抗發炎達到增強免疫力的效果,也能抑制組氨酸釋放,進而緩解過敏的症狀。薑黃什麼時候吃?吃多少效果最好?薑黃早上吃還是晚上吃?張珮蓁營養師表示,薑黃素屬脂溶性營養素,建議飯後吃、隨餐配飯吃,吸收效果更好。營養師也提到,薑黃有助眠、消炎功用,若想舒緩情緒,則可在傍晚或睡前服用;若白天想保健,可加入豆漿、咖啡、牛奶一起飲用。此外,哈佛醫師莎拉‧加特弗萊德於《賀爾蒙調理聖經:哈佛醫師的全方位賀爾蒙療癒法,西方醫學╳漢方草藥,告別老化、肥胖、憂鬱,有效平衡身心》提到,薑黃經證實能對抗癌細胞上的雌激素增生效果,建議撒1茶匙有機薑黃在午餐或晚餐搭配食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薑黃素一日攝取量應以「每公斤體重 x 0~3mg」計算,一日不得超過200mg。薑黃副作用有哪些?什麼人不能吃薑黃?薑黃雖有抗發炎、助代謝、防癌、防失智等功效,但仍有部分研究顯示,薑黃素會產生些許副作用,如噁心、嘔吐、腹瀉、皮膚過敏等等。以下特殊族群需特別注意,食用薑黃前應先諮詢醫師:1. 服用抗凝血劑之患者或凝血功能異常者薑黃具有抗凝血效果,會增強抗凝血劑作用,甚至導致內出血,所以手術前中後應盡量避免服用。勿和抗凝血藥、抑制血小板藥物,及阿斯匹林共同服用,以免造成瘀血和嚴重出血之風險。2. 胃潰瘍患者薑黃粉對胃黏膜具刺激性,攝取過量恐有腹瀉、噁心、胃潰瘍、結石等副作用。3. 腎結石及膽囊疾病者薑黃含有2%草酸鹽,高劑量之下,可能會造成腎結石之情形。有研究表示,薑黃易增加尿液濃度,易造成腎結石,若有膽囊疾病之患者也要避免服用,以避免形成膽結石和膽管阻塞。4.月經來潮薑黃除了能活血化瘀,同時也有抗凝血效果。為了避免大量出血,女性朋友應避免於生理期間服用。5.孕婦、備孕者根據刊載於2008年中藥藥理與臨床期刊中的研究指出,有活血化瘀、通經走竄之效的薑黃,有抵抗受精卵著床之作用。因此,有備孕需求的女性不建議食用。薑黃雖有抗發炎、助代謝、防癌、防失智等功效,但仍有部分研究顯示,薑黃素會產生些許副作用,如噁心、嘔吐、腹瀉、皮膚過敏等等。黃薑黃與紅薑黃有什麼不同?薑黃常見品種有3種:春薑黃、秋薑黃、紫薑黃。 黃薑黃與紅薑黃功效大致相同,其差別在於紅薑黃的薑黃素含量較高,但黃薑黃產量較大,也比較經濟實惠。薑黃料理有哪些?薑黃飯、薑黃南瓜湯食譜大公開薑黃除了煮咖哩,還可以加入各種料理搭配食用。薑黃有利免疫系統,還能促進新陳代謝、抗氧化,為熱門的健康飲食選擇之一。除了煮咖哩,還可以加入各種料理搭配食用,以下教你怎麼做薑黃料理,薑黃飯、薑黃南瓜湯食譜大公開。1. 薑黃飯所需材料:白米2.5杯、薑黃粉1茶匙、水2.5杯。料理步驟:■先將水跟薑黃粉攪拌均勻,再倒入洗淨的白米中。■放入電鍋中,蒸煮即可。■待蒸煮完成,燜10分鐘以增加口感。2. 薑黃南瓜湯所需材料:南瓜500克、牛奶250克、水300 克、薑黃粉1茶匙、當季時蔬。料理步驟:■先將南瓜洗淨後,切成片狀,放置電鍋中蒸至軟爛,可以保留南瓜皮增加營養。■把蒸熟的南瓜、薑黃粉、牛奶,使用果汁機攪拌均勻。■將蔬菜洗淨後切成小丁,放入鍋中炒出香味。■倒入打勻的南瓜泥,加入適量的水,以調整濃度。■煮滾後,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即可。延伸閱讀: 天天吃,容易得大腸癌!醫師點名:早餐店裡最NG的2種食物
-
2023-06-06 養生.抗老養生
芒種養生掌握「除濕、消暑」兩要點 中醫師推薦2種飲品解暑
節氣「芒種」的到來,預告著夏日天氣將逐漸「炎熱」起來。「芒種」代表:進入夏日至此時節,稻穀已經結實成「種」,而且榖粒已長出細「芒」,因此稱為「芒種」。俗話說:「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芒種這個時節,正值氣溫升高的午後雷陣雨季,空氣中瀰慢著悶熱濕氣,加上汽機車與冷氣排出的熱氣,導致人體的汗水與體熱排散不暢,因此我們經常會感覺到容易睏頓倦怠,好像怎麼睡都睡不飽,四肢也都重重的,不僅疲乏無力,還會感到食慾不振,飯後腹脹與腹瀉,頭皮及臉上容易出油,身上也爆出濕疹、痘痘。 芒種的節令養生注重:除濕與消暑中醫透過氣功導引八段錦、穴道按摩、中藥茶飲、飲食補水,可以有效清除脾胃濕熱、解暑養心。 1.清除脾胃濕熱中醫認為,五臟中的脾,有運化體內水分溼氣的功能,同時脾也主導人體四肢肌肉。所以一旦體內、外濕度太高,會阻礙脾的除濕效率,我們就會特別容易感到四肢無力、精神倦怠、腹脹與腹瀉,甚至還會冒出濕疹痘瘡、連舌苔都黃黃厚厚刷不掉,即使刷掉又會再長出來。 • 藉由四神湯與酸梅湯取代含糖手搖飲這時候,我們不是要減少飲水量,反而是要多多補充水分,來代謝體內陳舊的濕氣。沖泡中藥茶飲一方面可以補脾胃之氣、加強除溼利水,另一方面用來取代添加高鹽味精的湯品、含糖冰涼的手搖飲,加上簡單的穴道按摩,讓處於濕悶夏天的身心,可以更加舒爽。 市售四神湯(不含酒)、酸梅湯都是很好的夏日飲品選擇。 酸梅湯材料:烏梅20公克、山楂15公克、陳皮10公克、荷葉10公克、洛神花10公克,加1500C.C.水煮沸,轉小火再煮15分鐘,可加入適量冰糖,放涼可以茶代水飲用。適用於夏季流汗量大、易長痘瘡,伴有腹脹、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的族群。 • 穴位按摩幫助代謝濕氣按壓足陽明胃經的足三里穴、上巨虛穴、豐隆穴,至出現痠脹感;反覆輕輕畫圓揉按肚臍周圍,以及任脈的中脘穴,可舒緩腸胃不適,並幫助身體代謝掉多餘的濕氣。2. 養心解暑當遇到夏季酷暑,讓人感到心浮氣躁、情緒不安的時候,可選擇入心經的紅色食材,像是補心氣、養心血又可助眠安神的--紅棗來沖泡或是加入菜品中,能安定煩躁的情緒。其他像是山藥、秋葵、蓮藕、蓮子、木耳,一方面能清走腸胃熱氣,一方面又可以養護脾胃,也是很好的夏日食療選擇。 在夏季適量吃些寒涼性質的瓜類、豆類,像是苦瓜、絲瓜、西瓜、小黃瓜、綠豆薏仁,也有去火、解毒的功效。需注意的是:當皮膚過敏時,應避免酒類、烤炸辣,也應暫時避免食用當季許多屬性偏熱性的水果,例如:鳳梨、榴蓮、芒果、荔枝等,以免加重皮膚的發炎反應。 • 按摩「百會穴」、「少衝穴」促進循環可多按壓頭頂正中央百會穴,與雙手小指頭末梢橈側的少衝穴,來促進全身氣血循環。 無時無刻都可以按壓百會穴,除了可緩解頭痛、止暈,還有提神醒腦、促進頭皮新陳代謝的功效。特別的是,體內濕氣較重的人,按壓百會穴時,會覺得頭頂痠脹感特別明顯。 位於小指頭末梢橈側、指甲邊邊的少衝穴,是屬於心經的穴道,平時常常輕柔按壓,就可起到保健心臟血管的功效。將手指伸直,掌心朝下,以拇指及食指捏住另一手小指兩側,力道輕而重反覆多次,早晚各一次,每次三分鐘,可以調整自律神經及內分泌,安定身心、緩和情緒。 • 透過氣功導引健脾除濕中醫氣功八段錦中的「兩掌托天,理三焦式」,可透過肌肉四肢的屈伸、筋骨的鬆緊,達到引導氣血流通輸布全身,有助於生發陽氣,更有益氣養心,健脾除濕的效果。(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6-04 醫療.中醫
不是只有少吃過敏食物!中醫教如何注意飲食才可有效預防過敏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你也會早上起床打噴嚏、流鼻水嗎?又或者吃特定食物時會皮膚癢、嘴唇或眼皮浮腫呢?這些都是過敏的症狀之一。要怎麼改善容易過敏的體質,中醫師建議不要自己隨便補,應請醫師確定體質後,再吃補藥。最近台北知名拉麵店宣布將推出夢幻食材新口味「大王具足蟲拉麵」,熟客表示味道與香味有點像龍蝦與螃蟹。我的門診中,也有身體容易過敏的病人,問我能不能去吃這個造型特殊,有點像宮崎駿經典動畫《風之谷》劇中「王蟲」的拉麵?其實台灣是個美麗的海島國家,海鮮多又美味,不過由於海鮮水產類食品通常含有容易讓人引起過敏反應的組胺酸(經過細菌和酵素反應後可以產生組織胺),以及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尤其是甲殼類海鮮含量更高,如果本身就容易對蝦蟹等甲殼類過敏者,吃海鮮前我都叮嚀要注意自己是不是有過敏的體質,吃的時候會不會出現:皮膚癢、嘴唇或眼皮浮腫,如果有這些症狀出現,要非常小心,可能是食物過敏。這些食物會引起食物過敏 食用時必須注意國內成年男性10大慢性食物過敏分別為蛋黃、花生、蛋白、腰果、蜂蜜、黃豆、牛奶、小麥、葡萄、鰻魚;成年女性則為蛋白、蜂蜜、花生、腰果、蛋黃、黃豆、牛奶、小麥、奇異果及鳳梨;兒童10大慢性食物過敏原,依序為小麥、鰻魚、蛋黃、鱈魚、黃豆、綠豆、蛋白、花生、大蒜及葡萄柚。食物過敏可分為「急性食物過敏」與「慢性食物過敏」2種,吃完東西嘴唇突然腫起來或身體起紅疹,大約持續30分鐘左右就會慢慢恢復正常,這類屬於「急性食物過敏」;另外一種「慢性食物過敏」則是進食後2~3天後才開始逐漸出現症狀。食物過敏則通常通常以皮膚發癢、眼睛發癢、關節疼痛為主。其中堅果過敏的排行,以花生第1、杏仁果第2、芝麻第3、腰果第4,而加工方式不同,嚴重度也會不一樣,例如高溫烘烤或油炸過,又淋上糖漿的,所造成的過敏最嚴重!另外,堅果的過敏不見得只會出現皮膚癢的症狀,也常常合併某處關節僵硬、甚至疼痛。普遍都認為堅果是最健康的、而起司含有大量鈣質,應該也很健康,其實天底下沒有一項東西是一定好或不好的,只能說適合不適合。而且就算適合,吃多了也不好。誰比較容易慢性食物過敏?慢性食物過敏往往對食物敏感的反應,偏向是全身性的症狀,例如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疲勞、濕疹,甚至是關節疼痛、腸胃道不適等症狀,但是也因為這些症狀,讓人沒聯想到是不是與前幾天某種食物有關連,久而久之,慢性食物過敏的問題就會成為反覆發作的主要原因。如果是經常腸胃道消化不良,尤其是吃完東西容易脹氣、便祕或拉肚子的人,會比較容易有慢性食物過敏的問題。藥物也會過敏! 開藥時應主動與醫師說明除了食物過敏之外,藥物過敏、也蠻常見的,常見類型有兩類:1、立即藥物過敏型:吃藥幾小時內就會發作,常見症狀有皮膚紅疹、眼睛或嘴唇水腫、頭暈、呼吸不順、腹痛,停藥一般就會自行改善。2、延遲藥物過敏型:一般在2∼10天後才發作,常見症狀有皮膚紅斑、發燒、眼睛灼熱、吞嚥不適,比較嚴重的有皮膚發生疼痛性紅疹水疱,甚至全身大面積皮膚剝落,嘴巴和眼睛的黏膜潰瘍。吃什麼中藥也會產生過敏? 體質太虛也會引起不適應反應西藥藥物比較容易引起過敏的是抗生素和退燒止痛消炎藥,通常是較嚴重的延遲型過敏。中藥藥物過敏比較常見於富含蛋白質藥材,如蜈蚣、殭蠶等,可能產生輕微的立即型過敏。不過有些人吃一包中藥就明顯感到某些不舒服,其實並不是過敏,而是體質太虛,藥性只要偏寒一點或偏熱一點就立刻不適應。中醫常見調整過敏方向 依照體質分為3種中醫調整過敏體質、常以改善體質為方向,常見下列3種證型:1、肺虛血熱型:常見症狀:吃燒烤、海鮮、油炸等熱性食物,加上自己本身如果體質偏熱時,更容易過敏,常見除了過敏症狀之外,還有口乾,苔薄黃,脈象細數,中藥治療方法:消風散為主方,並根據症狀酌加桑葉、菊花、蟬衣,如果是下肢較為嚴重的,則酌加車前子、蒼朮、黃柏等藥,如果兼見便秘者,則酌加大黃等藥。2、腎虛型:常見症狀:過敏常反覆發作,只要腰酸、疲倦、月經後,即使平常不會過敏的食物、也變成容易過敏,中藥治療方法:地黃飲子為主方,如兼有嚴重血虛,可酌加四物湯,如肝火甚、口苦、口乾,則酌加龍膽泄肝湯。3、脾虛型:常見症狀:容易腹瀉、食慾不佳,這種過敏類型最常見於小朋友,中藥治療方法:參苓白朮散為主方,如果有點過敏鼻炎、容易感冒或者氣喘,可酌加黃耆、黨參、防風等中草藥。平時如何用食補保養 改善過敏體質?改善容易過敏的體質、吃補藥,是國人常用的方式,不過阿利博士建議不要自己隨便補,建議先請醫師看過體質後再吃補藥。我提供常用的三個保養方給容易過敏的朋友,也先請您的中醫師診斷一下您的體質:1、肺虛血熱的過敏體質:粉光元氣茶材料:粉光蔘10公克、桂花1公克、菊花1公克、枸杞10公克、做法:上述材料、用800cc的熱水、浸泡10分鐘後飲用即可2、腎虛型的過敏體質:粉光蔘豬心湯材料:粉光蔘30公克、黃耆10公克、紅棗10顆、豬心1個、水8碗做法:1.將豬心洗淨,整個不用切,加入中藥及水,放入電鍋燉煮約1小時。2.等豬心熟了,取出豬心切片,再放入湯中一起吃。3、脾虛型的過敏體質:植萃博士茶材料:南非博士葉5公克、人參鬚10公克、茴香0.5公克做法:上述材料、用800cc的熱開水、浸泡10分鐘後飲用即可按摩這4個穴道 可以減緩過敏不適這4個穴道:曲池穴、內關穴、血海穴、與三陰交,一天做2到3次,每個穴位按壓1至2分鐘,對於減緩搔癢不適、有不錯效果。平時飲食該如何注意 才可以有效預防過敏阿利博士不建議只少吃會過敏的食物,因為這樣會影響營養均衡,不妨多建立下列飲食概念:1、中藥勿自行服用,畢竟中藥也是屬於藥物的一樣,自己開方保養自己的健康、總是冒險2、茶葉、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飲料,要適量3、少吃含有食品添加物的加工食品4、肉類可以放心食用,但海鮮則要適量5、夏天多吃西瓜與梨子最安全,蔬菜水果、盡量選用當令食物。台灣夏天時雨時熱,早上起床打噴嚏、流鼻水的過敏情形增加,如果此時遇到特別食物或者特定中西藥物,可能過敏現象會更容易發作。阿利博士建議:如果自己的體質是屬於容易過敏,建議少吃一些中醫所謂的「發物」後,常見發物如:甲殼類海鮮、動物內臟、熱性水果(芒果、荔枝、榴槤、櫻桃)、香菇、南瓜、茄子、大蒜、堅果類(花生、巧克力)、酒精性飲料等,當然如果真的很想吃,也建議先少量試試看會不會過敏。如果皮膚過敏發作時,可以局部冰敷降低癢的感覺,洗澡時水溫不宜過高,並且避免到悶熱場所。如果皮膚過敏症狀持久不好,或同時誘發氣喘,以及嚴重過敏引起呼吸道腫脹,出現呼吸困難時,應立刻就醫治療,畢竟過敏的症狀是可輕也可嚴重的。延伸閱讀▶為什麼肚子老是在痛?網友熱議慢性腹瀉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它!▶各國仍有流行病盛行!怎麼針對體質補身體、提升免疫力?▶孩童過敏、腸道菌相失衡 恐提高過動症機率2~3倍!營養師建議的整腸飲食調理法(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27 焦點.健康知識+
「螢光蝦壽司」與「螢光劑」有關嗎?螢光劑有沒有毒?螢光劑知識一次看
「螢光劑」,又名螢光增白劑,是一種螢光染料,也可稱為白色染料,是一種複雜的有機化合物。螢光劑的特性是能吸收入射光線產生螢光,使所染物質獲得類似熒石閃閃發光的效應,讓肉眼看到的物質很白,達到增白的效果。近日有網友到知名連鎖壽司品牌「爭鮮」外帶壽司,帶回家吃時卻發現,蝦壽司在關燈的室內竟然發出藍綠色光芒,擔心壽司受到細菌感染,或是有添加螢光劑等食安疑慮。在過去,其實也有發生過粉紅湯圓、紅龜粿、白蘿蔔等食物,為了美觀而添加螢光劑的食安事件。到底螢光劑有沒有毒?對健康會有什麼影響?螢光劑可以如何檢測出來?日常生活中螢光劑又有哪些用途?關於螢光劑的知識一次看!螢光劑有哪些用途?根據衛生署第267期藥物食品安全週報資料,螢光增白劑是一種合成染料,具有增白的效果,因此常被用於紡織、製紙、肥皂及清潔劑中。螢光劑是利用化學物質的螢光反應來改變物質的顏色觀感,例如加在洗衣精中的螢光增白劑是一些經由紫外線照射後會放出藍光的物質,由於藍光跟黃光是成互補色,會讓原來偏黃的衣服或紙張纖維呈現潔白及鮮豔的視覺感。自然界中,有螢光反應的物質其實處處可見,包括各種螢光染料、植物中的葉綠素、蝦蟹的甲殼素、維生素A、E、B2及B12、天然洗潔劑、部分從石油提煉出的化合物、螢火蟲、螢光魚、人體蛋白質、酚醛樹脂、含丁二烯的橡膠和塑膠、尿醛樹脂、紙鈔等都有螢光反應。只要是使用含有螢光反應的天然原料製成的各種民生商品,都可能被檢測出螢光反應。蝦蟹的甲殼素也可能有螢光反應。螢光劑對人有什麼影響?螢光物質主要可分成兩種,一種是含「非遷移性螢光劑」的螢光物質,另一種則是含「可遷移性螢光劑」的螢光物質。「非遷移性螢光劑」沒有遷移性,就算有螢光反應,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使用有螢光反應的樹脂或原料製成的商品即是屬於此類。至於「可遷移性螢光劑」,如添加螢光增白劑,由於可能會透過人體皮膚吸收,因此有危害健康的疑慮。臺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治醫師兼部主任楊振昌指出,螢光劑對人體危害討論最多的是「致癌性」及「致敏性」問題,多份研究報告及文獻指出,螢光劑有不少是由二苯乙烯(stilbene)衍生而來,因此被懷疑可能具有致癌性,但目前仍沒有明確證據顯示螢光劑含有致癌性。螢光劑是否對眼睛或皮膚產生敏感症狀也仍有爭議;而在環境荷爾蒙的研究上,雖然在少數的體外細胞研究顯示可能會有此種作用,但後續的動物實驗上,同樣沒有證據顯示螢光劑具有環境荷爾蒙作用。楊振昌建議,雖然螢光劑對人體沒有明確毒性,但由於相關的研究仍不夠充分,無法完全排除對較敏感的人(如嬰幼兒)有沒有產生傷害的風險,建議有疑慮或是皮膚特別敏感的人,還是要盡量避免接觸相關物品。至於螢光劑可能造成什麼健康上的影響?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如果是發育未完全、較脆弱的嬰幼兒觸碰,有可能會造成腸胃不適、皮膚過敏,甚至溶血現象。除了傷腸胃與皮膚外,過量的螢光劑被人體吸收,不像一般化學成分容易被分解,一旦與人體的蛋白質結合,想將其去除就相當不容易,除非透過肝臟的酵素分解,才能將它排出體外,但也無異加重了肝臟的負擔。螢光劑可以如何檢測?依衛福部公告的檢驗方法,可先以波長365nm之紫外燈做測試,若檢體表面發出紫到藍白色的螢光時,只能初步檢出是否含螢光反應,但無法辨別出是非遷移性或可遷移性,須進一步以無螢光反應之紗布進行染色法,以確認是否有可遷移性螢光劑檢出。為維護國人消費健康與權益,衛福部有公告,以紙或不織布為材質的面膜化粧品,材質中不得含有可遷移性螢光劑;食品方面,對於食品及和食品接觸的紙製品,如器具、容器及包裝等,則是規定都不得使用螢光增白劑。如何預防螢光劑的危害風險?雖然目前沒有研究證明螢光劑對人體有明確毒性,但對部分民眾來說仍有健康上的疑慮,生活中我們可以怎麼做,來避免螢光劑的危害?專家建議以下幾個方式:1.新衣服可用驗鈔筆等紫外燈照射,觀察是否有使用螢光劑;另外,可搓揉白色系或花色部分,觀察是否有螢光劑遷移的現象。2.使用一般的洗衣精或肥皂洗衣,不要購買有「增艷潔白」功能的洗衣精。3.避免購買特別白淨或過於鮮豔花色的衣物,建議可改選米白色、象牙白等白色系服飾較不容易有螢光劑成分。4.新衣服(尤其是嬰幼兒的衣物),穿之前先用溫水浸泡及清洗,可有效去除可遷移性螢光劑。將衣物浸泡於小蘇打粉溫水溶劑中,也可快速去除螢光劑。5.越貼身的衣物,越要小心檢查清潔,避免螢光劑直接接觸肌膚的風險。米白色、象牙白等白色系服飾較不容易有螢光劑成分。最後,美之道皮膚科診所院長邱品齊醫師提醒,不是所有會產生「螢光反應」的物品都等於有添加螢光劑,當物質受到紫外線照射時,其中某些特殊的化學鍵被紫外線激發,被激化的能量如果轉換成肉眼可見的可見光釋出,這就稱為「螢光反應」。像是日常常喝的綠茶,或是調味用的醬油,在照射到紫外線後都有可能產生螢光反應,但這是屬於天然螢光反應(Natural fluorescence),是物質本身的特性且對健康無害,提醒大家要區分清楚,不要自己嚇自己!延伸閱讀: 腐蝕小強骨骼、毒死整窩蟑螂...台大化工博士家中都用這個:成功殺死蟑螂(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21 焦點.食安拉警報
雙酚A吃下肚會怎樣?歐洲食品安全局再次下修每日耐受量 比2015年嚴格20000倍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雙酚A(BPA)是一種常見於食器或食品包裝的化學物質,研究認為這種成份會對人體的生育力、內分泌和荷爾蒙系統帶來負面影響,也可能引發皮膚過敏,基於健康與食安考量,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也提出新建議,並將雙酚A的每日耐受量調降至0.2奈克。你用來承裝食物的容器含有雙酚A(BPA)嗎?你知道雙酚A會對人體帶來哪些危害嗎?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日前進行一項公共衛生風險評估,並提出新的食品安全建議,將雙酚A的每日耐受量(TDI)降低為每公斤體重0.2奈克,比過去的標準低了20000倍!什麼是雙酚A?為什麼不能用在嬰兒奶瓶?雙酚A究竟是什麼呢?根據《Food Navigator》於2023年4月19日的報導指出,這是一種用來製造聚碳酸酯塑膠產品的化學物質,許多食器或食品包裝的塗層上,都有它的蹤跡,含有雙酚A的容器一旦接觸到食物,就可能進到食物中,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提醒,這可能對人體或動物的生育力、內分泌和荷爾蒙系統帶來負面影響,甚至造成皮膚過敏。因此,歐盟境內全面禁止雙酚A用於嬰兒奶瓶和特定產品,法國更是全面禁止任何食品包裝、容器和器具使用雙酚A。EFSA的食品接觸材料、酶和加工助劑小組主席Claude Lambre博士表示,為了進一步了解雙酚A的毒性,本次評估審查了800多項自2013年1月起發表的新研究,研究團隊也發現脾臟中一種名為輔助T細胞的白血球細胞百分比增加,這種T細胞在人體的細胞免疫機制中具有關鍵作用,一旦數量增加可能導致過敏性的肺部炎症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每日耐受量17年間調整3次,最新標準嚴格20000倍其實早在2006年,EFSA就發布了第一份雙酚A風險評估報告;2015年則提出一份新的綜合評估報告,將每日耐受量從每公斤體重50微克減少至4微克,但當時EFSA認為尚缺乏更多有關雙酚A毒性的數據,基於研究充滿不確定性,因此僅將4微克作為臨時標準。到了2023年,EFSA再次針對雙酚A進行健康風險評估,透過將膳食暴露估計值與臨時TDI進行比較,專家們發現所有年齡層的平均暴露量與高暴露量消費者都超過了TDI上限,意味著雙酚A隱藏的健康問題不減,因此決定將每日耐受量調整為每公斤體重0.2奈克,比2015年制定的標準還要嚴格20000倍。這項最新的科學建議將成為歐盟各國政府採取適當監管措施的參考,歐盟委員會和成員國對雙酚A的限制,也可能從食品包裝改為食品中雙酚A含量的嚴格控管。新標準合理嗎?塑膠業者、消費者組織看法兩極雖然EFSA基於民眾健康提出了新的科學建議,但這對歐洲塑膠產業無疑是一記打擊,同時也對新的每日耐受量提出異議,歐洲塑膠行業公會的聚碳酸酯/雙酚A小組批評,EFSA的評估具有嚴重的科學缺陷,導致TDI數值過於保守,不適合作為風險管理的標準,並以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發表的報告為證,報導中強調,基於科學和研究方法的分歧,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並不支持EFSA提出的新TDI。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也對 EFSA 重新評估的方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根據 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對胃腸道接觸雙酚A的科學數據的分析,得出的TDI為每天每公斤體重0.2微克,比EFSA新的TDI值高出1000倍。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反對EFSA的研究成果,歐洲消費者組織(BEUC)的發言人就表明,EFSA降低TDI數值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呼籲雙酚A應盡快被淘汰,相較法國已禁止雙酚A用於嬰兒產品和食品容器,歐盟也應該跟上腳步,全面禁止在所有食品包裝和兒童產品中使用雙酚A。延伸閱讀▶塑膠袋裝熱食會致癌嗎?9種塑膠包裝的優缺點一次告訴你▶使用要小心!選購塑膠器皿應注意耐熱溫度、使用方法▶食品接觸材質疑雲-該擔心金屬罐頭食品中的雙酚A嗎?(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5-12 醫療.皮膚
洗臉一定要用洗面乳嗎?可以只用清水嗎?專業皮膚科醫師給答案
坊間流傳不用洗面乳、只用清水洗臉的「肌斷食」護膚法,可以讓皮膚更健康。有些女星也標榜不用任何保養品,包含洗面乳、保濕產品、化妝水、化妝品等,讓只用水洗臉的「肌斷食」方式來保養皮膚,蔚為流行。皮膚科醫師認為,皮膚會分泌油脂,如果外出容易沾染髒汙,仍需要使用洗面乳才能洗淨;但敏感性肌膚可以減少使用洗面乳的次數,改為一天一次或一天兩次。清水洗臉無法洗淨皮膚油垢!專業醫師提醒根據膚況保養皮膚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皮膚容易分泌油脂,只用清水洗臉根本無法徹底洗淨。如果外出沾染髒汙或是有化妝的話,毛孔會因為油垢無法洗淨,就會造成阻塞,反而更容易出現粉刺、痘痘,甚至引發毛囊炎,讓膚況更糟。唯有透過洗面乳這類的界面活性劑,將油脂和髒汙乳化後,才能清除乾淨。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任唐豪悅指出,每個人的膚況不同,有油性、乾性、混和性和敏感性等肌膚。有些人確實會對標榜控油或是清潔力較強的洗面乳較為敏感,建議可以減少使用次數,改為早上使用清水洗臉,晚上再用洗面乳,清潔一整天分泌的油脂和在外走跳的灰塵。敏感性肌膚的該如何清潔?清潔肌膚需搭配季節做調整如果皮膚屬於敏感性肌膚者,趙昭明建議,可以一天或兩天使用一次洗面乳,其餘時間使用清水潑水洗臉,再以乾毛巾輕按臉部,避免以摩擦的方式把臉「擼」乾,導致刺激性的接觸性皮膚炎。每個人的膚況會隨季節略有不同,唐豪悅提醒,夏天易出油,冬天較乾燥,建議民眾盡量不要拿同一瓶洗面乳從頭洗到尾,可以購買小瓶罐的洗面乳,根據不同時節更替使用,如果.真的用不完,也可以拿來清洗較容易長痘痘的前胸及後背。洗臉不宜過度清潔,過度反而引發皮膚出油問題趙昭明強調,洗臉不可過度清潔,否則容易破壞皮脂膜,造成皮膚乾澀、龜裂;也不可使用過熱的水溫洗臉,皮膚的油脂平衡會遭到破壞,反而分泌更多油脂,讓皮膚更容易出油,因此洗臉時,水溫以臉部感到不冷為原則。洗面乳的選擇,趙昭明指出,不論深層或一般洗淨,建議選擇防腐劑和香精愈少的產品,不要貪圖「all-in-one」的清潔用品「從頭洗到臉」,避免引起皮膚過敏。正確洗臉3方法■洗面乳洗臉時,可依習慣和洗面乳型態,將洗面乳擠在手上或點在額頭等T字部位,再搓揉開來洗臉。■別忘記清洗下巴、上頸,若忽略清潔,這些部位就易長痘痘。■大多數人的T字部位和鼻翼較油,洗臉順序建議可由上往下,從額頭、鼻翼、T字部位再到臉頰,慢慢以指腹按摩,將髒汙、油脂充分乳化,最後再以清水沖乾淨即可。(資料來源/趙昭明)(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10 焦點.健康知識+
錯用痠痛貼布恐燒燙傷?專家曝5招避雷法:每次使用別超過「這時間」
無論是腰痠背痛,還是運動造成的拉傷扭傷,生活上有關痠痛的疑難雜症,多數人會選擇痠痛貼布來緩解不適。外用貼布除了能有效舒緩局部不適,同時也具有較少全身性的副作用的優點。常見的不良反應大多為黏貼處起疹子、發紅、發癢等局部且較輕微的症狀;然而,少數特殊體質或使用不當的情形,可能會出現罕見但嚴重的皮膚過敏或灼傷的不良反應。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在使用外用貼布期間,仍需謹慎觀察自身對藥品的反應。不當使用外用止痛藥品 造成燒燙傷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曾發布訊息指出,在1969年至2011年間,曾有43例使用外用止痛藥品(如痠痛貼布、藥膏)後,造成燒燙傷之案例,很多案例是在初次使用的24小時內,就發生嚴重燒燙傷或水泡。而在二~三度燒燙傷的狀況中,使用的產品大部分是含有濃度3%以上的薄荷醇(menthol)或濃度10%以上的甲基水楊酸(methyl salicylate)成分,少數則是含辣椒素的成分。磁力貼布 磁振造影檢查前必移除除了一般的痠痛貼布外,近年市面上流行的磁力貼布,在使用上也須特別注意。因為貼布材質含有金屬成分,故進行磁振造影檢查(MRI)之前必須移除,避免造成皮膚燒燙傷。據美國FDA的統計,燒燙傷是在磁振造影檢查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這是因為儀器在進行檢查時,會產生電磁效應及發出的射頻(Radiofrequency, RF)電波,進而產生熱,此時身上若有金屬物質,就容易造成燙傷;此外,部分特殊的外用貼布材質可能也含有金屬微粒,因此,藥害救濟基金會建議民眾在檢查前應移除貼布,或諮詢相關專業人員。使用貼布應該注意5點1.黏貼處遠離熱源並避免使用繃帶加壓:避免與電毯、暖暖包等發熱的裝置同時使用,洗熱水澡、泡湯、蒸氣浴等應預先移除貼布,洗完後也勿立即貼上。2.避開傷口或黏膜黏貼:貼布的成分或材質可能會刺激脆弱的組織部位,導致皮膚過敏或是傷口感染。3.不貼在植入式心律去顫器上的皮膚:對於有裝植入式心律去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的病人,則需注意貼布不宜貼在去顫器上的皮膚,避免發生燙傷的機會大增。4.磁振造影檢查前移除貼布5.諮詢醫藥專業人員並告知自身及用藥狀況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選購非處方痠痛貼布前,應諮詢醫師或藥師並告知自身及用藥狀況。使用上依指示並且避免大範圍或長時間使用,每次至多貼6小時,並避開黏膜、傷口或皮膚損傷處黏貼。另外,提醒黏貼處避免使用繃帶加壓緊貼,也不宜靠近熱源。若黏貼處發生疼痛、腫脹或起水泡,應小心撕下貼布,儘速就醫。延伸閱讀:.痠痛貼布跟藥膏不是越多越好 想緩解痠痛,做好3步驟很重要.貼布也是藥!藥師:痠痛貼布、藥膏及口服止痛藥不能併用.痠痛貼布貼久效果好?超過這時間反而傷身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08 養生.聰明飲食
草莓受歡迎卻被封為最髒水果 驗出農藥殘留超標需要恐慌嗎?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當主管機關進行市售或進口蔬果檢驗時,草莓經常榜上有名,即使鮮豔欲滴的草莓是國人喜愛的水果之一,卻也因為農藥問題而被列名為「最髒水果」之一。但檢驗出農藥殘留超標真的需要很恐慌嗎?一起來了解檢驗標準的意義!從我國主管機關邊境查驗或市售蔬果抽驗的農藥檢驗結果,到美國非營利環保組織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簡稱EWG)每年列出受農藥污染最嚴重的12種農作物名單,「草莓」總是長踞榜單上。在媒體大幅報導下,你是否也對這鮮豔欲滴的草莓感到心情複雜?明明是國人最喜愛的水果之一,草莓季到果園採果是最受喜愛的親子活動,手搖飲與甜點相關草莓產品推陳出新,但在大口食用同時,又總是害怕農藥殘留問題?2023年4月22日台灣農業化學會主辦的「2023食安論壇 食農教育推廣與分享系列活動:農藥在台灣」邀請到聯合國人類健康組織首席科學家暨馬里蘭大學化工及生物分子工程學系客座教授羅揚銘、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技術服務組組長陳妙帆、美國榖物協會駐台代表盧智卿、2021第二屆永續善農獎得主的苗栗大湖健生農場劉秉竑一起分享農藥使用與管理原則。為什麼草莓經常被驗出農藥殘留?用藥真的很嚴重嗎?栽種草莓時的用藥為什麼容易比其他水果來得多、導致最終的殘留量超標?劉秉竑表示,草莓因為沒有果皮所以本身就比其他農作物脆弱,因此受到病蟲害威脅的風險也比較高。在田間面對的生產難題包括劇烈天候變化、害物(病蟲草)發生又快又強、新型害物出現、防治藥劑成效不彰等,「過去有很多農友在噴藥之後發現沒有效果,所以就一直噴,也容易造成最後的檢驗無法過關。」農藥是治療手段 仍須以科學為基礎來使用與管理大家聽到農藥就很容易產生恐慌,但是換個角度想,農藥其實就是農作物的「藥」,跟人生病時會吃藥治療一樣,農作物生病時噴灑農藥也是為了讓它快速恢復健康,但是重點是需要「對症下藥」,而這也需要仰賴農友的知識與經驗判斷,以及主管機關對於農藥的把關管理。陳妙帆表示,我國推動「農藥登記審查」,重點就是為了兼顧農業生產的正面效應,也要對人類與環境取得平衡。台灣農業化學會理事長李坤達進一步說明,農藥的發展是基於實際田間需求而來,但是每種農藥的開發還是有科學根據的,且為了達到糧食安全、有足夠的供應量和好的品質,基本的用藥還是有必要,且必須以科學為基礎來使用與管理。農民需培養正確用藥觀念 以免對環境與人體造成危害對於用藥的知識不足與方法不對,也是市售蔬果農藥超標的源頭問題之一,長期在各國推廣正確農業用藥觀念的羅揚銘就表示,知識較為不足的農民會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噴灑藥劑,把農藥向上噴果樹,殊不知自己也被農藥灑滿全身,還以為噴藥後想睡覺是正常現象。當農藥超量噴灑或錯用農業,就會讓農藥累積於土壤中、對環境造成危害,對於農民的人體也會造成急性(如頭痛、皮膚過敏)或慢性(提早發育、攝護腺癌等)中毒。預防勝於治療 減用農藥不是夢劉秉竑認為目前國內草莓的農藥殘留狀況已經降低很多,是因為農藥也會推陳出新、讓農友不必用量過多就能達到治療效果,而政府也有提供農藥自主送驗的資源,可供農友自我把關,「田間用藥是有科學方法可以管理的」。劉秉竑強調,用藥並非唯一手段,應該要思考的是「噴藥沒有效,會不會不是農藥的問題?」不是發現植株長不好時就只是一味噴藥,而是得要從最基本的栽培方式去檢視與解決問題,例如土壤、水份管理、肥料。「很多人以為投入更多肥料、給更多營養,就能得到更多的收穫回報,但事實上可能適得其反。就像人類飲食如果大量攝取高糖高油,健康會出狀況,草莓也是一樣。」這也是劉秉竑認為國內植物醫師制度與人力應該趕快趕上的原因。導入病蟲害整合管理技術 精準用藥為了推廣正確的病蟲害管理、不以農藥為唯一解方,劉秉竑與志同道合的農友夥伴成立「莓事團隊」逐步協助大湖地區草莓農園朝此方向邁進,導入草莓病蟲害整合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簡稱IPM)技術,基本原則有三點:1、將害物之族群維持於經濟危害水準之下,而非趕盡殺絕。2、盡量採用非化學製劑之防治方法。3、當藥劑之應用已無可避免時,宜慎選藥劑,將其對有益生物、人類及環境之影響降至最低。「化學製劑的防治要適時,用最低投入量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劉秉竑強調必須觀察植株病蟲害發生規律與徵兆,提早介入,針對病蟲害精準用藥、清園以減少害蟲藏匿地方、進行健康種苗處理(種苗病毒檢測)、適地適作適時適量適法地合理化施肥,並且做預防監測。「不是不用藥,而是精準用藥」劉秉竑說明,目的是在最少的總投入量獲取最大的防治效力與經濟收穫。「農藥超標」真的很嚴重嗎?先來了解什麼是「農藥最大殘留容許量(MRLs)」在農民正確地精準用藥同時,政府也需要把關各種農藥的用藥標準。羅揚銘說明,每個國家的農藥監管機構都會進行風險評估,為所有新鮮食材和加工食品確定「農藥最大殘留容許量(MRLs)」,此標準會考量「每日可接受攝取量(ADI)」以及國人飲食習慣,其中ADI是代表一個人每日攝入某種化學物質,終其一生都不會有健康風險的估算值。「考量食物消費模式很重要,當地人民食用某種食物較多時就需要考慮食用後的交互作用。」羅揚銘強調。在各國在訂定MRLs標準時,是為了管理所需,但該標準距離真正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劑量仍有相當大差距。陳妙帆解釋,如果ADI是100%,那麼控制所有攝取量的總和會在ADI的80%以內,但是訂定MRLs會在考量國人飲食習慣後再下修到40%左右,是相當嚴格的把關。也就是說如果真的有食材或食品被檢驗出農藥超標,也僅代表超出MRLs的法定標準,但是距離會造成危害的程度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為什麼進口水果會有那麼多農藥超標案例?此外,飲食習慣因各國不同,綜合因素考量也導致各國的MRLs會各有差異,也因此就會出現日本進口草莓在海關頻頻被驗出超標的情形,就是因為日本MRLs標準比台灣較為寬鬆,也因此傳出日本交流協會曾向我國提出放寬農藥殘留標準的消息。長年投入國際榖物貿易的盧智卿表示,各國MRLs是依照科學為本去看個別國家的最大容許量,雖然在進口時也會進行貿易談判,但是還是會以科學為證據,並不會說開放就開放。而雖然台灣頻頻因農藥超標而退運或銷毀日本草莓,表示當你到日本旅遊時就不能吃當地的草莓嗎?當然並非如此,就跟在台灣驗出草莓農藥超標的狀況一樣,超標只是超過行政管制標準,距離人體健康危害還有很大的差距,只要在清洗草莓時注意要在「保留蒂頭」時以「流動水」仔細清洗每一顆果實,洗後才剝除蒂頭,如此即可安心食用。延伸閱讀▶美國公布「十二大最髒蔬果」名單讓你嚇到了嗎?對農藥殘留放大的恐懼可能讓你什麼都不敢吃▶草莓真的農藥很多嗎?怎麼吃才安心▶怕農藥殘留?重要的是你怎麼清洗蔬果!(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2 寵物.寵物疾病
季節交替皮膚癢癢癢 做好4件事讓毛小孩遠離皮膚病
【本文重點】梅雨季節交替,毛小孩常有皮膚搔癢、掉毛、皮屑等問題。飼主求診的主因是犬貓皮膚病,其中包括跳蚤引發的搔癢和異位性皮膚炎。良好衛生習慣和環境清潔可以減少過敏原,定期洗澡和梳毛除寄生蟲也有幫助。飼主要分辨生理性和病理性掉毛,並使用藥物和補充食品治療皮膚病。--by ChatGPT季節交替之際,家中的毛小孩又開始出現皮膚搔癢、重複舔抓行為,接著就是不規則的掉毛、大量皮屑飄飛,連帶影響居家生活品質。台灣氣候潮濕,許多人飽受濕疹、皮膚炎所苦,貓狗也有一樣的問題。快來看狗爸媽經驗分享,以及獸醫師的專業治療建議。春雨綿綿,接下來又將迎接梅雨季,濕氣讓人感覺悶熱,黴菌、塵蟎也大量孳生,容易引起毛小孩皮膚過敏。根據統計,飼主求診的第一名病症為「犬貓皮膚病」,包括寄生蟲造成的搔癢狀況,還有環境引起的異位性皮膚炎。獸醫師殷碩韓說,跳蚤是常見元凶,當毛小孩有搔癢情形,第一時間先檢查跳蚤過敏的可能性。若是後背部、大腿後側起紅疹、搔癢脫毛,很大機率是遭跳蚤纏身,應口服投藥並搭配外用藥治療,日常也要做除蚤的預防。異位性皮膚炎則是自體免疫性疾病,環境、食物及寄生蟲都會引發發紅、腫脹、丘疹等症狀,過度搔癢使皮膚反覆化膿、結痂、脫毛,一旦發病就難以痊癒,飼主要耐心透過藥物或非藥物的治療來改善。獸醫師蔡曼琳說,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並加強環境的清潔才有辦法減少過敏原,寵物掉毛是正常的新陳代謝,但飼主要分清生理性掉毛和病理性掉毛的差異,找到問題來源對症下藥,使用藥物之餘,也可以補充降低發炎反應的食品。預防皮膚病首要加強衛生:1.改善居家環境與清潔,尤其是通風問題。2.控制濕度,減少環境中可能誘發的過敏原。3.定期洗澡或美容,使用洗劑沖洗毛髮上的過敏原。4.經常梳毛除去打結的廢毛,同時檢查躲藏的寄生蟲。狗爸媽經驗談◎毛寶貝「脆丸」是從收容所帶回來的,剛開始有皮膚過敏的問題,甚至是掉毛,後來諮詢獸醫,挑選無麩質飼料並補充益生菌,皮膚問題漸漸改善,毛髮也比之前濃密、發亮。◎薯條4-5歲期間,耳朵經常發炎搔癢,有耳垢及異味,嚴重時甚至抓傷外耳脫毛流血。診斷為酵母菌感染,需使用耳藥治療,二年期間仍四度反覆發炎,醫師評估,狗狗可能已產生抗藥性,改換他種藥品使用才得以完全恢復。長耳型毛小孩耳道本就容易悶住不透氣,連續雨天期間,搭配除濕機更能有效降低毛小孩耳炎的機率。【延伸閱讀】.狗狗5個常見疾病大調查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26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急性痛風發作如何緩解?詳解痛風4大階段及急、慢性治療方式
痛風是因體內過多的尿酸而結晶沉積在關節處,造成一種極度疼痛的關節炎,因為痛的時候來去如風而得名。根據健保署統計,110年因痛風就醫的人數有97萬9,803,就醫率約每十萬人4,191.61人。南島語系族群痛風率高,原住民100人中就有20人。國泰綜合醫院風濕免疫學科主任級醫師陳堃宏表示,痛風主要是因普林代謝不佳、造成尿酸增高造成,隨現代人飲食、生活習慣改變,痛風發病的人口愈來愈多。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表示,根據研究,南島語系族群的痛風發生率高,台灣的原住民族群100人中約有20人罹患此病,因此痛風在台灣是常見的疾病。痛風四個階段,從無症狀到結成痛風石、關節變形。陳堃宏表示,正常人血中的尿酸值約為7.0mg/dL。痛風主要分為四個時期,第一階段是「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此時尿酸值可能高達7以上,但沒有任何症狀。隨著個案狀況不同,可能會突然急性發作,進入第二階段的「急性痛風期」,尿酸結晶在關節造成關節炎,病人因疼痛就醫。通常給予止痛劑後,有些病患一周後症狀減緩、不再疼痛,有可能幾年內都不會發生疼痛而未治療,但血中尿酸仍高,屬於第三階段的「間歇期痛風」。第四階段則是「痛風石型痛風」,此時可能已導致關節變形,甚至功能受到影響、妨礙日常生活。視病人狀況,先以飲食控制,如尿酸仍不可逆就得服藥。陳堃宏表示,在治療上會視病患處於何種階段,給予不同治療。例如處於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時,會先評估是否因利尿劑或結核病藥物造成血中尿酸過高,改用替代藥物就可改善。若病患無特別的藥物使用且有三高等,也會先以非藥物方式介入,試圖以飲食控制改善,如仍不可逆,才會走向藥物控制。急性痛風期最要緊是先止痛,而非降尿酸。陳堃宏表示,過去以高劑量秋水仙素為主要治療藥物,但拉肚子等副作用過於強烈,因此現在會以消炎止痛藥,如NSAIDs或是類固醇為第一線藥物,並搭配低劑量秋水仙素治療。根據健保署統計,110年約56萬4,018人使用秋水仙素。》看更多秋水仙素相關資訊急性期後觀察一至二個月,看病人尿酸是否自行下降,若降至正常值就先不用藥;但如果一再復發,或是尿酸仍偏高,「就認了、來吃藥吧!」痛風該如何治療?1.痛風不能根治,但適當的藥物及飲食控制可以防止痛風的復發。目前以藥物、飲食控制為主。藥物治療包括:(1)秋水仙素:急性期可使用,但要注意可能出現包括腸胃不適等副作用。(2)消炎止痛藥:急性期使用。(3)類固醇:急性發作時,當以上藥物無效或有禁忌症時 則考慮使用。(4)降尿酸藥物:長期控制血液尿酸值適用。2. 多飲開水(每天最少兩公升)可以幫助排出體內過量的尿酸。3. 如患急性痛風,藥物能有效地減低關節的痛楚。若痛風經常發作,則需長期服用降尿酸藥物以減少復發的機會。4. 避免使用阿司匹靈類、利尿劑藥物,以免妨礙尿酸排出。》看更多痛風相關資訊促尿酸排泄或抑制尿酸,兩類藥物依患者年齡層評估使用。李信興表示,降尿酸藥物主要分為兩類,一類為「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如BENZBROMARONE,110年約44萬9,970人使用;但如果病患有腎結石的問題,使用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反而容易形成結晶,不適合這類藥物。》看更多本補麻隆相關資訊另一類為「抑制尿酸」藥物,如ALLOPURINOL,110年有8萬1,807人使用;但此類藥物容易引發嚴重皮膚過敏,包括史帝芬強森氏症候群,導致全身皮膚長水泡、潰爛等。》看更多異嘌呤醇相關資訊李信興說,現在也有新型的抑制尿酸藥物,如febuxostat,副作用較低,但健保給付上有設限,須先使用過促進尿酸排泄藥物後治療反應不佳,才可開立,110年約27萬3,047人使用。》看更多非布司他相關資訊陳堃宏表示,若就診病患太年輕,通常會推測是因為尿酸製造太多,排泄在尿中的尿酸也會太高,因此通常會以抑制尿酸藥物為主;若就診為中年病患,臨床上以尿酸排泄不足為主,則會優先使用促進排泄藥物。但通常會觀察一、兩周後的效果,是否達到尿酸目標值4至6,再決定是否更換藥物。藥物治療效果好,手術患者愈來愈少。除了藥物治療,有些病患仍會走到手術的地步;110年因痛風進行手術者約1,093人。不過李信興表示,現在藥物效果較過去好很多,副作用也較小,一天只需半顆至一顆就能將尿酸控制良好,因此需要手術切除痛風石的病患已愈來愈少。如果真的需要開刀,通常是「不乖的病人」,畢竟若藥物控制良好,尿酸值降到4或5,經過二至五年,痛風石就會慢慢縮小。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18 養生.聰明飲食
春天是「養肝補陽」好時機!除了多吃綠色蔬菜,分三時段吃這些食材提升免疫力
一年之計在於春,養生之道也在於春!養生的最好時節就是春季,而養生就要吃當季獨有的時令食物。《黃帝內經》提到:春季養肝,綠色入肝;夏季養心,紅色入心;秋季潤肺,白色入肺;冬季養腎,黑色入腎。而春天五行屬木,肝也屬木性;在《黃帝內經》裡亦有「肝主春」的記載,說明人體的肝臟與春季相應,肝的功能在春季最旺盛。因此春天是養肝的季節,可多吃養肝的食物加強排毒功能,像是不少深綠色蔬菜都是不錯選擇。飲食重點在於「養肝補陽」建議飲食要清淡、減少油膩食物、多一點甘味、酸味食物。延伸閱讀:踏青有助春養肝 醫曝肝臟保養6重點:按2穴位疏肝解鬱適合春季的5種蔬果到了春天,就該飲食清淡,同時多攝取膳食纖維,幫助身體排毒。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推薦適合春季攝取的5種蔬果:1.梅子望梅止渴的典故大家都聽過,意思是一想到酸酸的梅子,口水自然就分泌了。因為梅子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及酚類化合物,能夠促進消化液包括唾液的分泌,達到開胃等作用,當發現食欲不振、吃不下飯時,不妨吃幾顆脆梅、喝點梅子醋,有助打開食欲。梅子因為口感酸澀,不建議生吃,透過醃製、泡醋後,對腸胃較適合。2.枇杷《本草綱目》記載,枇杷具祛痰、潤肺、生津等作用,枇杷葉也有緩解肺熱乾咳的作用,川貝枇杷膏就是以枇杷葉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枇杷的維生素A含量高,有助改善眼睛疲勞、還能幫助上皮組織的正常分化;而且它的熱量相當低,6顆枇杷僅有38大卡,減重的人適量吃,既能補充膳食纖維也不怕胖。3.菠菜每回被霸凌的卜派,只要吃下一罐菠菜,肌肉馬上就能膨脹,雖然劇情誇張,但菠菜有益健康的形象深入人心。菠菜屬黃綠色蔬菜,因含有大量β-胡蘿蔔素,可防止活性氧功能,阻止細胞癌化、抑制癌細胞生長;菠菜富含膳食纖維,有助降低血中膽固醇。但菠菜的草酸含量高,不建議與高鈣高鐵食物共食,否則會抑制其吸收,因此調理菠菜時可先汆燙,以減少草酸,汆燙過菠菜的熱水就不要再使用。4.豌豆豌豆分為軟莢及硬莢兩類,軟莢的豆仁及豆莢都可以食用,清脆爽口;硬莢在生長初期可以連莢一起食用,待豆莢變粗硬後,就不建議食用,取出的豌豆仁則被歸為澱粉類;豌豆富含維生素B群、維生素A、醣類、蛋白質及膳食纖維,能防止人體致癌物質合成,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祕。5.韭菜韭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如硫化物、β-胡蘿蔔素、維生素A及C、膳食纖維等,對胃癌、大腸癌、皮膚癌、肺癌、肝癌等有預防作用;韭菜籽的含鈣量高,有助於骨骼、牙齒的形成,使血管彈性增強,血壓改善。臺灣的春季盛產蔬果而除了上述營養師推薦的5種蔬果,臺灣的春季還有許多當季盛產的蔬菜、水果,順著時令來飲食是最佳養生方式。春天可以吃哪些食材,提升免疫力!春天食材使用可分為三時段(初春、仲春、晚春):1.初春:這個時間點,天氣還沒有太炎熱,此時人體的陽氣,剛開始要引動起來,可以選用較為溫陽、辛散、升發,可以讓身體流汗的食材,像是薑、洋蔥、蒜、韭、豆芽、春筍、蘆筍。另外,多補充優質蛋白質,像是蛋、豆、魚、肉、奶,有助於增加肌力及免疫力提升。2.仲春:氣候已較穩定,此時反而要減少一些酸性食物的攝取,吃些較為甘味的食物,來補脾胃,像是山藥、蓮子、大棗、蜂蜜、綠豆、毛豆。3.晚春:接近夏天,氣溫已與夏天差不多炎熱,而夏天是又容易引發腸胃疾病的季節,所以要提早顧養脾胃。不要吃太重口味食物、盡量飲食清淡讓腸胃休息,吃冰喝涼水會增加腸胃負擔,所以要避免生冷食物。如果有皮膚過敏、皮膚癢的狀況,不建議食用:烤、炸、辣、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延伸閱讀:為何春天是適合養肝的季節?中醫教養肝穴道按摩延伸閱讀:預防春天過敏發作 營養師授4多2少原則提振免疫力參考資料:‧食令日曆 FOOD FOR SEASON‧國民健康署食民曆手冊‧春天飲食清淡助排毒 營養師建議這5種蔬果可多吃
-
2023-01-17 焦點.用藥停看聽
出國要帶什麼藥?5大類常備用藥一次看
年假到來加上台灣疫情趨緩,不少民眾摩拳擦掌準備開啟久違的出國之旅。食藥署提醒,出國不僅有5大類常備藥品,慢性病患者也要記得攜帶慢性藥物,若是到衛生環境較差或是有流行病傳染風險的國家,也可以先就醫諮詢需要準備的藥物或疫苗,才能安心健康出國旅遊。食藥署在臉書專頁「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表示,常見的出國常備用藥有以下幾種,藥品的準備都是依照個人體質做增減,若不知道要準備什麼藥品,可以諮詢鄰近社區藥局藥師。1、解熱鎮痛:解熱鎮痛藥物常用於身體上的各種疼痛:頭痛、牙痛、經痛、關節痛等等,也有退燒的功能。是出國必備藥品之一。2、抗組織胺:抗組織胺可以緩解流鼻水、皮膚過敏等問題,適合出國溫差大容易鼻子過敏,或是擔心吃到或接觸到不乾淨的物體而產生過敏的民眾,需要注意抗組織胺有分為短效型以及長效型,使用上要特別留意。3、暈車藥:不論是搭飛機、搭船、搭車都有機會頭暈,容易有暈車體質的民眾一定要隨身攜帶,特別需要注意嗜睡的副作用,與抗組織胺並用也可能加重鎮靜嗜睡的狀況。4、腸胃用藥:國外美食多多,但是也有可能因為水土不服或是吃到不乾淨的食物而造成旅行者腹瀉、腸胃不適等,或是因為緊張而造成便秘。民眾可以針對自己容易有的症狀準備藥物。5、外用藥膏:可以準備蚊蟲藥膏或是外傷藥膏,減少在出國因為外傷造成的不適或是減少感染的風險。食藥署提醒,平常有在服用慢性病的民眾要記得要攜帶慢性藥物,避免在國外就醫困難而影響病情;或是到一些衛生環境較差或是有流行病傳染風險的國家,可以先到旅遊醫學門診諮詢需要特別準備的藥物或是疫苗,才能出國旅遊安心又健康。【延伸閱讀】台商返鄉恐有小波流行 專家籲密切接觸者本週盡速打疫苗一搭飛機就嚴重暈眩?原來是「這個地方」在作怪【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6483,原文出處】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
2023-01-08 養生.生活智慧王
去汙、除臭、防潮 小蘇打粉9大妙用一次看:2禁忌避免皮膚爛
小蘇打粉妙用多,舉凡居家食用、烹煮、個人清潔、美容、消毒、清洗……,幾乎都少不了它,到底它有哪些神奇妙用呢?應該如何選擇適合的小蘇打粉,在使用上有哪些禁忌?小蘇打粉是什麼?小蘇打粉的化學名為「碳酸氫鈉」,是白色的細小晶體,在50℃時,可以分解為碳酸鈉、二氧化碳及水,溶於水後呈現「弱鹼性」,屬於天然無毒的存在。營養師陳詩婷表示,因為小蘇打粉的種種性質,讓它在生活中有許多重要的用途,譬如食品工業上,它可以當成發酵粉的一種原料,可以幫助糕餅、蛋糕、饅頭更加的蓬鬆;在醫療上,因弱鹼性的性質,也可以用來中和胃酸,治療胃酸過多的症狀。小蘇打粉在居家清潔使用上最廣泛。一般家庭油污,多半是食材的動物或植物油產生的物質,油脂不溶於水,但它的脂類官能基可以跟鹼性的小蘇打作用,形成可溶性的物質,一起被水沖走,所以,小蘇打粉可以用來溶解大部分的油污,常被當成居家或廚房的清潔法寶。小蘇打粉區分為食用級與工業用小蘇打粉天然無毒的特性,經常被環保人士推廣,不過,市面上依據小蘇打粉的鹼性程度高低,可區分為食用級與工業用的小蘇打粉,因此可要睜大眼睛別買錯了。陳詩婷解釋,食用級的小蘇打粉,pH值約為8.1,可用來當成烘焙、清蔬果及碗盤;而工業用的洗滌小蘇打粉,pH值為11,因為鹼性較高,直接接觸皮膚會造成刺激,所以,使用前最好戴上手套及口罩。小蘇打粉 常見9大妙用1、做餅乾或麵包等烘焙產品食用級的小蘇打粉,經常被麵包糕點類的食品,拿來當成膨鬆劑,這是因為烘焙過程中,小蘇打可以釋出二氧化碳,能讓糕點成品變得更蓬鬆、更軟,讓口感更好。2、清洗蔬果殘留的農藥小蘇打粉為弱鹼性,常用於食品中和酸性物質,最常見的是農藥,因為農藥通常都是呈酸性,可以藉由小蘇打粉這種鹼性物質,來酸鹼中和,達到去除農藥的目的。不過,陳詩婷提醒,利用小蘇打粉去除農藥固然有用,但還是別忘了使用大量清水沖洗的步驟。3、居家清潔可以在500c.c.的溫水中,加入2大匙的小蘇打粉溶解,裝入噴霧容器中,適用於居家各種清潔,像是廚房常存在的油污和水槽的水垢,或是有擦不掉髒污的流理檯、瓦斯爐檯面,甚至是排水口,都可以噴小蘇打水幫助軟化污垢,溶解油污,達到清潔的作用。另外,家裡各處的清潔,如房間、玄關、地毯、榻榻米、紗窗、窗戶、餐桌、地板等任何有髒污、油垢之處,噴灑小蘇打水後,靜置1分鐘,再用吸水海綿擦拭,都可以達到很棒的清潔效果。4、清潔燒焦鍋具燒焦的鍋底最難清了,其實不需要用力刷,當鍋底焦黑或是電鍋鍋身泛黃,可以倒一些食用的小蘇打粉在鍋內,放入一些水,混和略為濃稠,用小火煮沸,或是將電鍋按壓加熱,熄火靜置一夜後,就可以很輕易的刷洗乾淨,不需要用什麼力氣。5、天然除濕劑小蘇打粉有很強的吸濕性,空氣中可以吸收水分結成硬塊,建議購買工業用的小蘇打粉即可,作法是將小蘇打粉裝在罐子裡,蓋上透氣的布,放在房間角落、衣櫃下方、廚房櫃子、冰箱等容易潮濕的地方,吸收家裡的濕氣;而且結成塊的小蘇打粉不要丟棄,仍有利用價值,可以用來擦地等打掃清潔之用。6、去除陳年油污陳年油污最難清,使用多強效的清潔劑也很難清乾淨,其實只需要在油污處撒上小蘇打粉後,再噴灑白醋水在小蘇打粉上,靜置5~10分鐘,可以看到小蘇打醋水慢慢溶解掉油污,接著拿抹布擦拭,就可以毫不費力地去除陳年的油污。7、廁所髒污若遇到馬桶陳年髒污,可以使用小蘇打粉均勻撒在馬桶上,再噴上白醋,靜待10~15分鐘,最後使用長柄刷去除污垢,用水沖洗即可乾淨;而使用小蘇打白醋水清洗廁所的磁磚,還具有防霉的作用。8、洗衣服衣服是不是越洗越黃?其實在洗衣機中浸泡衣服時,除了加入洗衣精外,還可以加點小蘇打粉,能夠幫助衣物的潔白,而且也可以讓顏色比較鮮豔不退色。另外,有臭味的襪子、汗衫等衣物,加入小蘇打粉一起清洗,還可以去除汗臭味,讓洗好的衣服比較清爽。洗衣槽的清潔用小蘇打也很有效。建議每一個月做一次洗衣槽的清潔,一次加入一小包的小蘇打粉,洗衣槽滿水後,啟動洗衣機攪動功能5分鐘,關掉靜置一夜,隔天會發現髒污一一浮現,最後按照正常的洗衣程序清洗即可。9、去除鞋臭可以將少許的小蘇打粉撒在鞋子裡,因為小蘇打粉不僅可以除臭,還可以除濕,尤其是撒在常穿、容易有異味的靴子、運動鞋等鞋子裡,可以讓鞋子比較乾爽,也比較不會有香港腳。不可不知 使用小蘇打粉2禁忌小蘇打粉在烹飪跟清潔上有其妙用,雖然它屬於比較天然的物質,但陳詩婷提醒,因為小蘇打粉為鹼性,性質為粉末狀,建議使用時應該遵守以下2項原則:1、使用戴上口罩及手套:雖然小蘇打粉標榜天然,但因為其為鹼性,工業用小蘇打粉又更鹼,建議平時使用小蘇打粉清潔時,應該戴上手套及口罩,避免刺激手跟呼吸道,而且最好在通風處使用。2、徹底溶解:若使用鹼性小蘇打粉清潔衣物,必須將小蘇打粉徹底溶解,若沒有溶解,可能造成小蘇打粉殘留在衣物纖維中,長期可能影響衣物壽命,嚴重會造成皮膚過敏發炎(因為皮膚為弱酸性)。延伸閱讀: ·清潔劑加漂白水、消毒水恐致命 急診醫揭「 中毒症狀、緊急自救法」 ·驚嚇!打開櫥櫃全都蟑螂屎,專家提示3大整理廚房雜物重點
-
2023-01-07 焦點.用藥停看聽
止痛藥大缺貨怎麼辦?藥師教2重點選別的,別在網上買!
近日中國疫情升溫,世界各國紛紛出現止痛藥搶貨、囤貨的情況,台灣也不例外,民眾也擔心是不是真的有需要止痛藥的人反而買不到,特別是普拿疼。馬尚榮藥師呼籲,普拿疼雖是個能讓人使用放心的老品牌,不過若真有需求也可挑選其他,買藥時可把握2重點。 止痛藥大缺貨怎麼辦?2重點選別的(1):看種類! 馬尚榮藥師說明,止痛藥依成分可分「乙醯胺酚」、「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兩類型。普拿疼屬於乙醯胺酚,具有止痛、退燒的效果,不具消炎作用,而使用上較少出現藥物過敏,但使用過量恐引起肝毒性,成人一天最多建議使用上限為8顆,不過也盡量避免到此數量,若服用到4顆還是症狀未解,還是盡早就醫檢查為佳。 非類固醇止痛藥則除了同樣具有止痛、退燒的效果,也具有消炎作用,出現藥物過敏大多是使用此類型,而此類型對腸胃道、腎臟較有負擔,須謹慎使用。劑量上因非類固醇止痛藥還有分許多種類,各種類有所不同,普遍來看4顆還在可接受範圍,但還是應遵照醫囑或與藥師了解使用。 上述兩種止痛藥在安全的情況下可一起使用,一般醫生開立的藥物也有可能如半顆乙醯胺酚、半顆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止痛藥大缺貨怎麼辦?2重點選別的(2):選正規! 馬尚榮藥師表示,民眾買止痛藥大多會以普拿疼優先,合理推測是因為普拿疼為止痛藥老字號,意味著是能夠讓人安心使用的藥物。基於這點,其實民眾只要透過藥局、醫師開立等正規管道取得乙醯胺酚成分的止痛藥,或視需求選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未必一定要普拿疼。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近日止痛藥搶購、囤貨情況頻傳,不少人也考慮網購,馬尚榮藥師提醒,藥物只能在藥局販售、醫師開立等正規管道取得,網路上為非法販售,應避免在網路上購買,以免買到假貨、水貨、過期、變質等風險,且沒有保障,應多加留意。 存放止痛藥注意小細節,發現受潮、變質就別吃! 止痛藥民眾也多會先預備幾盒,以備不時之需,存放就得留意幾個細節。馬尚榮藥師提醒,應留意保存期限,過了保存期限盡量避免使用。也盡量避免浴室、廁所等潮濕之處,以及陽光照射、高溫之處,以免受潮、變質。使用時也建議養成先觀察藥物的習慣,若有發現藥物濕軟、出現小點點、剝落的顏色等疑似受潮的情況應避免使用。 馬尚榮藥師也提醒,止痛藥使用上千萬避免像電影情節中常看到以酒配藥的舉動,此舉對肝臟負擔相當大,其他茶、咖啡等也應避免,以水配藥才是最好的。而若是使用止痛藥後還是難以止痛,要使用止痛貼布也是可以的,但要注意貼布的使用時間一片不宜超過6小時,一天不宜超過2片,以免出現皮膚過敏等問題。 普拿疼是知名大廠,相信日後若又出現相似情況,勢必也還是會再出現大缺貨,民眾了解購買止痛藥的重點,並妥善保存、良好使用,更有利放心用藥、確保健康! 《延伸閱讀》 .偏頭痛狂吃止痛藥好不了?醫:不只傷肝傷腎!更會讓頭痛惡化 .胃痛別亂吃止痛藥!醫教4招助改善,5情況速就醫。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3-01-06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過敏」是在提醒你,身體到極限了!25年臨床中醫教你:早上起床做「這種運動」改變體質
突然過敏、爛臉,是體質在改變這些年,我接觸過的過敏病人一年比一年多,是生活條件影響,還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有人對花粉過敏,他們會出現打噴嚏和流清鼻涕等症狀,以至於沒辦法專心上班,嚴重的話,乾脆躲在家裡不出門。如果非得出門不可,也需要把自己裹得嚴實。這是花粉過敏引起的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還不算太嚴重,更嚴重的是過敏顏面,也就是臉部過敏。有患者說:「我一直用這個化妝品,而且用了好幾年,從來沒有過敏過,但這幾天晚上睡覺前塗完後,覺得臉上有點癢,也沒有在意,但到了隔天,臉腫得像被人打一樣,甚至兩個眼皮都腫得成了一條線,還很癢,非常難受。」甚至,一到春天,有的病人出門稍被風一吹,渾身就起雲片一樣的疙瘩,越抓越癢,越抓越多。這種情況也不是只在春天才有,說不定在哪個季節,突發這種症狀,一點預兆都沒有。還有一種現象很奇怪,我遇到過這樣一位病人,她正值更年期,某天早上平常一樣吃粥、雞蛋、牛奶,但她吃完這頓早餐後,渾身起蕁麻疹,甚至還有輕微的腹痛、腹瀉。從開始過敏的這一天起,她就像換了一個人,對原來很多不過敏的東西都開始過敏,而且不只皮膚過敏,連內臟,尤其是腸道也出現過敏,像腹痛、腹瀉就是內臟過敏所引起的症狀,甚至有時候還出現憋氣、氣喘等不適。她去醫院一查過敏原才知道,她竟對每天都吃的雞蛋和麵粉產生過敏。很多人出現過敏,都習慣去醫院查過敏原,希望確切檢查出,到底是對花粉、海鮮還是塵蟎等過敏,日後避免接觸這些過敏物就可以減輕或不發病。但是很多人檢查不出過敏原,卻接連不斷出現過敏症狀,只能在出現過敏時吃抗過敏的藥。中醫沒有皮膚過敏這個詞,只有外感和內因。外感就是感受時間之邪或疫癘之氣,入侵人體而發病,就如同春季花開,空氣中摻雜著花粉就是外感邪氣入體。邪氣入體之後,發病與不發病,是體質所決定的,簡單的說,就是不同體質不同免疫力。內因就是內熱、內火、內溼生毒,薰蒸皮膚,透於表皮而發病,說得簡單一些,這些內因就是來自現在安逸的生活和無度的飲食習慣。曾有一位病人,她說每次自己出現過敏非得要打點滴才能好,一了解才知道,點滴的成分就是維生素C、地塞松之類的賀爾蒙,還有葡萄糖酸鈣等,這裡面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大量的賀爾蒙。她說每次輸完液,胃口亢進,總是覺得餓,食量也很大,自己在開始過敏的這段時間裡,體重約重了10公斤,尤其是臉、前胸、後背和肚子上的肉變多,胳膊和腿還是跟原來差不多。這就是典型的賀爾蒙後反應,發胖還只是肉眼能見的後遺症,看不到的更可怕,像是賀爾蒙引起的骨質疏鬆、免疫力低下等對身體的傷害更大。我們來說根源,為什麼最近這些年皮膚過敏症的發病率這麼高呢?到底是什麼導致我們體內的免疫缺陷,導致體質的改變?根源就是生活方式的改變。你不妨想想,任何帶有包裝的食品,為了保鮮,裡面都會添加一些亞硝酸鹽之類的防腐劑,雖說劑量是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偶爾吃一、兩次還可以,如果經常吃,就會攝入量過多,對身體造成損害。再有就是很多經過加工後的速食品,保存時間稍久,就失去食物本身的營養價值,裡面除了油和熱量之外,毫無營養可言。很多皮膚過敏的人,大多是一些生活不節制的年輕公司白領,反而老年人過敏的非常少。因為無度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悄悄的改變年輕人的體質,進而影響身體的免疫力。外賣隨叫隨到並不代表過得好,有品質的生活才算過得好:晚上10點前睡覺,睡覺前不要吃太飽,因為晚上沒有運動,吃半飽即可。晚上10點到凌晨6點加起來8個小時,現在成年人一般有7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就足夠。早上在5點半左右起床,起床喝杯水,養成運動習慣,在室外慢跑半個小時以上。若碰到霧霾天,則可以在家裡鍛鍊身體,先伸筋,把筋拉開,拉筋至少要10分鐘,至於要做什麼動作可以在網上搜,很多健身網站有拉身體各個部位筋的動作,你只要跟著做就好。然後在跑步機上再跑20、30分鐘,女性最快不超過八速(按:即跑步機上的數字設定為8,通常指速度約7.5公里/小時至8.5公里/小時),跑到出汗為止。調理過敏這種免疫缺陷性疾病,沒有速效藥,它不像感冒發燒那樣,吃點藥燒就能退下去,病就能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最重要的是日積月累的運動來強身健體,來獲得充足的氣血和精氣。這種免疫缺陷不是一日得來的,更不是幾天就能恢復的。戒掉當宵夜吃的辣條、泡麵和外賣食品,實在覺得餓,可以吃一根黃瓜和胡蘿蔔等來充飢,這些食物健康,沒有熱量,雖寡淡無味,但對身體卻是有益無害。其實中藥也有很多可以調理過敏,它沒有西藥效果來得快,但想真正杜絕過敏,你就按我上面說的方法去做,過敏是在提醒你身體到了極限,只有改變體質才是關鍵。書籍介紹女人的病,99%都是「氣」造成的:女人都能學會的凍齡易瘦法:簡養。那些困擾妳一生的氣血問題,25年臨床中醫教妳這樣調。作者: 李軍紅出版社:大是文化出版日期:2021/03/30作者簡介/李軍紅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婦科臨床實證專家。從醫多年,廣結醫緣,秉承為醫厚生之道。受大眾喜愛的醫師,中國優秀健康圖書獎獲得者。延伸閱讀: 下半身循環好,自然就變瘦!一天3分鐘,她靠「轉轉腳踝」6個月瘦15公斤
-
2022-12-27 醫療.皮膚
乾毛巾擦身體可防感冒又降血糖?醫直白建議再冷都要用水洗澡
冬天氣溫陡降,許多人怕冷不願意「沖澡」改用毛巾擦澡。但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就算毛巾弄濕擦澡,只是局部清潔,建議在擦澡之餘,兩、三天還是要用水洗澡,才能將身體的代謝角質等沖洗乾淨。●天氣再冷,兩、三天一定要用水洗一次澡●盡量別用「all-in-one」潔膚用品「從頭洗到腳」●擦乾身體時,盡量以按壓方式吸乾水分趙昭明指出,皮膚表層有一層油脂會鎖住肌膚水分,以避免過於乾燥,但是隨身體代謝,老廢角質溶解、脂化就會形成「2-壬烯醛」,再和細菌結合,便會產生類似魚腥味或是油垢味這類不好聞的味道,因此通常在皮脂旺盛的地方如腋下和胸背,容易產生異味。對於有些人冬天不愛洗澡,只是將毛巾弄濕擦澡,趙昭明認為,「並無不可」,但這只是局部清潔,如果要將代謝的角質清除,還是要搭配肥皂等界面活性劑用水沖洗才行。尤其老人家、罹患慢性疾病以及生活習慣不好者,因為皮膚老化等因素,更容易產生臭味,因此「不管天氣再冷都要洗澡」,且兩、三天一定要用水洗澡。趙昭明強調,因為冬天較少流汗,許多人疏於補充水分,導致「2-壬烯醛」濃度會更高,因此「水一定要喝夠」,每天約攝取2000毫升的水,飲食上也要避免食用油炸、重口味的食物,可以減少身體產生臭味。有些人喜歡洗澡時,基於「不需要冷太多次」會一併洗臉、洗頭,趙昭明說,不論洗澡、洗臉、洗頭沒有一定的順序,但由於不同部位的膚質不同,因此洗臉、洗澡使用的潔膚用品成分愈單純愈好,愈不容易引起皮膚過敏,因此洗面乳、洗髮精、沐浴乳最好分開使用,不要貪圖方便,使用「all-in-one」的沐浴乳等潔膚用品「從頭洗到腳」。不過,趙昭明指出,雖然清潔身體重要但也不能過度,水溫不能因為冬天氣溫低就調得太高,否則皮脂層受到破壞,反而會讓皮膚分泌更多油脂。建議可用沐浴乳代替肥皂,水溫不要超過攝氏40度,洗澡時不用刻意搓洗皮膚,洗完澡後塗上薄薄一層乳液,以達到保濕的效果。趙昭明提醒,洗完澡後用乾毛巾擦乾身體時,盡量以按壓方式吸乾水分,用「擼」的反而會造成肌膚敏感。而毛巾的材質不一,建議可選擇較為柔軟的棉質毛巾,且每周都要清洗、晾乾一次,三個月到半年就需更換毛巾,若不換洗恐成為黴菌的溫床,身體反而愈洗愈髒。坊間流傳乾毛巾擦身體可防感冒又降血糖,趙昭明駁斥「根本沒有關係」。他表示,降血糖還是和飲食、藥物控制有關,若以乾毛巾直接擦身體,反而可能因為毛巾使用太久、棉屑太多,或是本身品質不佳,造成皮膚受傷、過敏。
-
2022-12-21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過敏族必看!營養師分享飲食自救6原則,改掉這些習慣也有效
前陣子遇到一個皮膚科醫生,他說「最近天氣變化大,因為皮膚過敏、異位性皮膚炎就醫的民眾特別多,生意好到要吐…」就連小兒科醫師也有一樣的困擾,「有不少小朋友是因為過敏性鼻炎,鼻過敏哈啾、咳嗽不停來看診。」高敏敏營養師表示,雖說我們不能改變基因跟大環境,但飲食是輔助控制過敏的大根本,趕快一起看看日常飲食可以怎麼吃,幫助改善、減緩過敏發作頻率吧!過敏兒必知,營養師推薦6大飲食自救原則1.均衡攝取多樣食物不要老是只吃某幾種食物,以蛋白質來說:今天早上吃蛋、中午吃雞肉、晚上吃魚,隔天早上吃豆腐......至於蔬菜、澱粉等其他類別,也可以依照這樣輪替的原則。不要每天都是萬年不變,很容易造成營養素過度單一。2.多攝取抗發炎食材:例如ω-3脂肪酸減少油煎、油炸等高油脂食物,多攝取有抑制發炎效果的ω-3的脂肪酸。例如深海魚、核桃、亞麻仁籽、酪梨、植物油等。3.不熟的食物加熱後再吃某些會引起過敏的成分如蛋白質,加熱後會變性而減少致敏的危險,尤其第一次吃的食物,不妨先煮熟再食用。4.看清營養成分成分中是否含有會引起過敏的成分,例如對花生過敏的朋友,吃巧克力的時候就可以多注意其中有沒有花生。5.少吃人工添加物人工色素、人工添加物、反式脂肪......等,都容易引起發炎體質、誘發過敏。6.多吃各色新鮮蔬果攝取足夠維生素、植化素,減少發炎反應、減輕過敏症狀。總結來說,要確實做到抗過敏,最大的重點還是以天然食物為主,並持續吃1~3個月調整體質。疲勞、壓力讓免疫力變差易使過敏惡化,養成6習慣助改善而除了飲食之外,還能靠許多方式改善過敏。建議過敏人想控制過敏,更要學會調解壓力。畢竟疲勞跟壓力都會讓免疫力變差,讓過敏情形惡化。1.不熬夜、睡眠足好好的休息可以回復身體平衡、緩解過敏。2.多用空檔學習放鬆做好時間管理,提升效率,維持好生理時鐘。3.避免過度疲勞疲勞易使自律神經系統失調,會降低免疫力。4.運動減少壓力荷爾蒙每天運動,散步走路都好,減少壓力荷爾蒙分泌、有助分泌腎上腺素,緩解敏感症狀。5.練習靜心每次20分鐘靜心冥想能降低壓力、平靜情緒、減少發炎。6.正向積極態度面對過敏別因過敏而沮喪,多鼓勵好好生活飲食作息,尤其年幼孩子及年輕族群。7.注意環境整潔避免濕氣重、注意通風、勤換床單枕套,還有其常接觸的毯子、衣服更要洗乾淨,減少過敏原殘留量。飲食、生活、環境、心理,都很重要!尤其現在天氣不穩,過敏的狀況可能更嚴重、若是過敏者又更加難熬。所以趕緊試試從食物營養素攝取做改變 別再讓過敏情形困擾生活囉!【延伸閱讀】》肥胖、過敏,原來都是體內壞菌在作怪!8招恢復腸道好菌快學起來(本文獲《健康遠見》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由高敏敏營養師授權提供,原文請點此)
-
2022-11-28 醫療.皮膚
你是皮膚過敏還是敏感肌?醫告訴你敏感肌成因及3招舒緩方式
敏感肌該怎樣判斷?想要從根本徹底改善敏感肌,首先要確定為什麼會出現敏感肌?也就是造成敏感肌的原因為何?其實敏感肌不是一種皮膚疾病,而是一種不健康的皮膚型態。但是敏感肌一旦形成,修護起來需要耗費許多的時間、精神,並且要持之以恆,才能夠得到適度的改善。敏感肌膚的臨床表現當皮膚受到物理、化學等因素刺激時,患者皮膚容易出現灼熱、刺痛、搔癢及緊繃感等症狀,通常也會伴隨皮膚紅斑(或泛紅)、脫屑、微細血管擴張等。敏感肌的造成原因?過敏與敏感肌的原因是什麼?多數的敏感肌是後天形成的,比較常見的原因包括【過度清潔】、【刺激性化妝保養品】、【過度去角質】、 【醫美術後保濕修護不足】、【不當的醫美處置】等等,而上述這些因素都與【皮膚屏障的損傷】有關。敏感肌和過敏如何區分?敏感肌症狀有哪些?敏感肌一個主要的表現是臉部肌膚容易泛紅,這是因為皮膚屏障受損後,皮膚神經末梢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造成神經源性的炎症反應以及血管擴張。另外,當角質層的屏障被損傷後,皮膚內的水分會大量流失,外界環境中的刺激性物質也可以長驅直入的進入皮膚,於是皮膚就容易對某些成分物質過敏。皮膚屏障修護與皮膚保濕,重點保養習慣有哪些?皮膚保濕能力降低會導致皮膚屏障功能下降,而皮膚屏障功能下降又會進一步導致皮膚保濕能力降低,因此會造成一個惡性循環。如何判斷你的皮膚是否出現了屏障功能受損呢?敏感肌保養1.解決皮膚乾燥:皮膚屏障受損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乾】,【乾】到兩頰脫屑,甚至塗抹任何乳液乳霜都鎖不住水分。敏感肌保養2.修護外油內乾:早上起來肌膚像蒙上了一層油,甚至長期下來導致毛孔阻塞而生成閉鎖性粉刺和痤瘡(痘痘)。實際上,肌膚內部的乾燥緊繃感絲毫不輸乾性肌膚狀況。敏感肌保養3.預防紅血絲:皮膚屏障受損導致皮膚耐受性和防禦力下降,風吹、日曬和環境溫度過冷過熱都會導致皮膚充血,時間久了,毛細血管失去彈性,就形成了永久性的紅血絲。敏感肌保養4.調理敏感刺痛:外界的刺激因子透過支離破碎的角質層,甚至深入到真皮層,導致皮膚的敏感刺痛,最後造成皮膚的炎性症狀發生。敏感肌如何改善提前預防?對於敏感肌的朋友們來說,最重要的改善關鍵就是【皮膚屏障的修護】。皮膚屏障除了大家熟知的角質層雙層脂質結構外,皮膚最外層的皮脂膜也是很重要的部分。皮脂膜是由汗液與皮脂混合形成,呈弱酸性,主要的組成成分包括神經醯胺、脂肪酸、膽固醇、甘油、角鯊烯等。敏感肌膚常常也會伴隨皮脂膜的破壞,所以皮脂膜的修護也是必要的。皮脂膜的修護一方面要選用適當的皮脂膜修護成分,例如神經醯胺、角鯊烯、角鯊烷等;另一方面要避免過度清潔與過度去脂造成的二度損傷,洗臉產品一定要選用以溫和界面活性劑為主的弱酸性產品,以維持皮膚表面的弱酸性環境。皮膚的保濕是一個基礎而又相當系統化的工作,敏感肌患者對於足夠的皮膚保溼需求更是重要。做好皮膚保濕可降低肌膚敏感問題的嚴重程度,提高皮膚屏障修護的效果,加速皮膚敏感問題的改善。敏感肌患者在嘗試使用新的化妝保養品前,建議先進行皮膚【斑貼測試】。測試方法是將少量產品塗抹在手腕、前臂內側或者耳後小範圍皮膚上,持續24-48小時後,觀察有沒有皮膚泛紅、搔癢、或出現皮疹。敏感肌的患者在防曬方面也要特別留意,盡量避免使用會造成皮膚刺激的防曬產品,而以能夠大量防禦紫外線的抗UV傘、防曬面罩、大尺寸防曬帽及太陽眼鏡等。敏弱、敏感保養成份有哪些?【本文獲問8健康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謝銘峻醫師】敏感肌、過敏如何分辨?3招舒緩敏感肌!】
-
2022-11-18 醫療.耳鼻喉
舌頭上有地圖身體可能出狀況!有這體質的人常發生,1周刷舌10次就夠
「地圖舌」指的是舌頭出現如同地圖般的斑駁的圖像,中醫稱為「花剝苔」,又名游動性舌炎,也就是舌炎在舌頭上四處游走,不會固定在同一位置上。地圖舌代表身體出狀況正常人的舌頭呈現白白紅紅的、非常均勻,一旦東缺一塊、西缺一塊,就出現所謂的地圖舌,代表身體出了狀況。而地圖舌的患者,10個中有7~8個屬於過敏體質,例如鼻過敏、皮膚過敏都有可能出現這種舌象,必須要調整免疫力來改善,如果突然出現明顯「地圖舌」時,代表免疫系統起了變化,建議要少吃加工食品,盡量遠離過敏原。很多人都有個迷思,認為口腔的味道與舌苔有關,甚至在早上起床時拼命刷舌苔。其實口腔異味是由很多原因造成,包括消化系統的疾病,或口腔疾病例如咽炎、牙齦損傷等所造成口腔異味。因此,光靠刷舌苔來清除異味,效果很有限。刷舌苔勿太用力,以免味蕾受到損傷雖然刷舌苔可以清除舌苔中的食物殘渣、降低齲齒的風險,但千萬不可以刷太用力,因為舌頭上密集分布的小突起就是味蕾;若用力不當很容易受到損傷,且經常用力刮舌苔,還會刺激味蕾、損傷舌乳頭,甚至導致舌背部麻木、味覺減退、食慾下降等不良後果。其實,刷舌次數不應過多,建議每週一次即可,而刷舌時用力不要過猛,應輕輕拂刷舌背,不要產生疼痛和不適感,每次刷舌的時間也不應過久,從舌根部往舌尖部刷10次就可以了。延伸閱讀: 。舌頭影響蛀牙、牙周病發生機率! 5點檢查舌頭健康狀況 。吃東西覺得費力、常流口水? 恐是吞嚥障礙!醫曝「警覺關鍵」
-
2022-11-15 醫療.皮膚
小蟲在皮膚挖地道!80歲老婦染疥瘡全家淪陷
高雄一名80多歲阿嬤全身發癢就醫,同住家人也有症狀。高雄市民生醫院皮膚科醫師史守正表示,經儀器輔助檢查發現老太太的四肢有疥蟲,兒子為四肢軀幹有多數癢疹但未發現疥蟲,媳婦手部有疥蟲,孫子則於生殖器找到疥蟲,孫女有皮疹但未找到疥蟲。經1至2周抗疥藥物與濕疹用藥搭配乳液後,已有改善。人類疥瘡會在人與人間持續傳染史守正表示,人類疥瘡是一種由疥蟲引起的皮膚傳染病,可以在人與人間持續傳染,常見於近距離密切接觸的場所,如醫院、長照機構、軍隊、監獄、庇護所等。疥蟲是一種像蜘蛛有四對腳的螨蟲,沒有翅膀不會飛,不吸人血,只靠皮膚表面的角質與滲出的組織液存活,只是過程中產生的唾液與排泄物及在表皮挖洞時的刺激,會引起皮膚過敏反應與癢感。染上疥瘡的病人大部分皮膚感覺會癢之外,還會伴隨一些皮疹,皮疹可以是紅丘疹、紅至棕色的結節、水泡或膿泡、脫皮或結痂、或只有乾燥皮膚樣的輕度脫皮。好發部位為手部含指縫、手掌、手腕,腋下,肚臍周圍,屁股溝週圍,男性生殖器,女性乳頭周圍,腰部,膝蓋伸側與曲侧,腳趾縫等,這些為疥瘡病灶典型分布部位。疥瘡治療方式為使用抗疥藥物+乳液塗抹史明正表示,疥瘡治療方式為使用抗疥藥物與濕疹用藥搭配乳液塗抹皮膚,通常在有效治療的1天後即無傳染性,第二天起更換使用乾淨衣物。伴隨疥瘡的皮疹,即使在蟲死以後仍可持續數周至數個月,且可能隨氣候變化再發,此時以濕疹及抗過敏藥需要時搭配乳液使用為主。治療以7天為一周期,7天後再檢查是否仍有新病灶或活的疥蟲,有需要時再投與抗疥治療。史明正說,一般民眾若有染上疥瘡,其與皮膚接觸的衣物寢具可用攝氏60度以上滾燙的熱水燙過,或是可用塑膠袋打包至少靜置4天以上等蟲死亡,生活環境則不大需要特別處理。另外疥瘡照顧者建議照顧時至少戴上塑膠手套再工作,需要抱患者改變姿勢時最好穿上隔離衣,或用拋棄式雨衣代替,避免疥蟲接觸肌膚傳染。
-
2022-11-14 醫療.牙科
為什麼補牙後牙齒反而開始痠痛?專家曝造成不適的原因
大家試著回想一下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平常都有乖乖刷牙和使用牙線,每半年例行性牙齒檢查時,牙醫卻告訴你有個蛀牙需要填補,本來毫無症狀的牙齒,卻在補完牙後開始痠痛!其實這樣的狀況稱為「術後敏感(post-operative sensitivity)」,是個常見的自然恢復過程。補牙術後敏感的原因目前最被接受的理論,是因受限於現今「補牙材料無法克服的性質」所產生的結果。大部分的補牙材料對牙齒神經而言,都有一定的刺激性。最常見的補牙材料為「樹脂」,有聚合收縮的特性,可能會影響牙齒中的「流體壓力」;而另一種補牙材料「汞齊」(銀粉)則有微滲漏的性質。當牙齒放入填充物後,刺激神經,易導致在治療後反而感到敏感疼痛。根據統計,若不論蛀牙的深度、位置,填補不同材料發生術後淺談補牙術後敏感敏感的機率如下:●補樹脂:24小時內發生術後敏感的機率為11.6%,不過會隨時間遞減,兩個星期後降至5%以下。●補銀粉:2天內發生敏感機率高達43%,一樣隨時間逐漸減少,30天後降至8%,3個月後幾乎無症狀。另外影響術後敏感嚴重度的原因還有「蛀牙深度」以及「蛀牙位置」。●蛀牙深度:蛀牙越深,短期內發生術後敏感的機率也越高,但長期來看(補牙後30天以上),蛀牙深度的影響便不太顯著,意即補牙術後敏感是會隨時間而消失的。若蛀牙深度已達琺瑯質底下的牙本質,深度可能非常接近神經,處理蛀牙的過程中易有痠痛的感覺。●蛀牙位置:蛀牙造成的窩洞如果沒有直接曝露在外界環境中,一般沒什麼感覺,若位置發生在牙縫間,或是後面的牙齒如臼齒,術後敏感的機率較高。其他造成補牙後牙齒不適的原因1.吃甜食、對冷熱敏感:牙齒在接觸冷、熱或甜的食物時發生疼痛,移除後疼痛會在幾秒鐘內消失。若在移除刺激源後疼痛仍然持續很長時間,表示神經可能出現不可逆的損傷,需進一步治療。2.牙齒咬合與填充物:通常麻醉退後不久發現牙齒咬合時會疼痛不適,且不會隨著時間改善,表示蛀牙可能已深入到牙髓深處,需進一步根管治療。而補牙的填充物若放置不恰當,出現裂紋,甚至干擾日常生活時,此時則需返回治療院所並重新調整填充量。3.對牙齒填充物過敏:有些人對於金屬牙齒填充材料,如汞合金、銀汞合金、甚至較少見的銀填充物較敏感,會出現類似典型的皮膚過敏,包括皮疹和搔癢,不過這樣的情形並不常見,此類患者通常有金屬過敏的家族史,補牙時使用其他修復材料即可。4.牙根外露:若蛀牙已填補,牙齒咬合及填充物無異狀,也無其他過敏問題,牙齒卻仍然感到痠痛,此時最常見的原因可能是牙周病及牙齒損耗。牙周病因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或是不當的刷牙方式,造成齒槽骨流失與被吸收,導致牙齦萎縮,使齒頸部的牙根外露及磨損。居家照護補牙後,牙齒敏感會持續數小時或數天之久,有時會造成飲食上的不便,可遵守下列的方法以降低不適感:1.避免食用刺激性、甜食、過熱或過冰的食物:甜食及含糖飲料可能會引起牙齒敏感,也會讓填充物的四周,甚至底部滋長細菌,造成牙齒進一步惡化,而過熱或冷的食物易刺激牙齒引發疼痛。2.細嚼慢嚥,勿咀嚼較硬或黏稠的食物:咀嚼時牙齒會受壓,若食用堅硬的食物,如堅果、冰塊等,會使牙齒受壓程度增大,也有可能讓未定型的填充物磨損、剝落,因此應避免過度咬合。3.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平常飯後就要使用牙刷及牙線,每半年定期洗牙,並檢查牙齒的健康狀態,以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不僅保有良好的儀態,亦能提升開口時的自信。結語凡是補牙後卻又感到痠痛敏感,不要太焦急,敏感疼痛持續時間及感覺因人而異,個人生理因素如年紀、有無慢性病史、過敏史等,都會是影響恢復的因素,可先自行觀察兩個星期,若情況有慢慢改善,則可先放心,因這是一個必經的恢復過程,若疼痛持續或加劇,就必須回診檢查。(本文轉載自榮總人月刊第4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