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0 焦點.杏林.診間
搜尋
慈濟
共找到
895
筆 文章
-
-
2022-09-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北慈濟研究證實:65歲以上長者吃素,可降低新冠確診重症率!
疫情為民眾生活帶來衝擊,大眾最擔心重症情形,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科團隊對疫情爆發以來收治患者做研究,發現茹素患者中的重症人數,都比葷食者明顯降低,尤其在長者族群差異顯著;營養科營養師侯沂錚表示,茹素可強化免疫、預防高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等。據英國醫學雜誌曾針對六個歐美國家收集2884醫護從業人員其不同飲食習慣,包括素食、魚素主義、葷食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茹素者可降低73%發生新冠肺炎重症比例。北慈指出,醫院至今共收治1700多位染疫患者,侯沂錚為首的研究團隊,以回顧性研究茹素對於長者罹患新冠肺炎重症的比例,證實在65歲以上且茹素的患者能有效降低新冠肺炎重症機率,研究成果獲「Frontiers in Nutrition」刊登。北慈說明,侯沂錚以英國醫學雜誌內容為基礎,針對茹素有助於降低老年得新冠重症機率進一步研究,評估茹素飲食與新冠肺炎症狀嚴重程度之間的關係,蒐集65歲以上的患者前一年飲食模式作為評估資料來源。其中並參考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分類標準,將病患分成三組,若症狀為輕微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同時存在發燒、咳嗽、喉嚨痛會等被歸類為輕症患者;若具有嚴重的肺炎臨床症並符合呼吸速率每分鐘大於30次、血氧濃度小於94%、氧合指數小於300、浸潤大於50%等任一項,則歸類為中症患者;若是出現呼吸窘迫症候群、呼吸衰竭至需要呼吸器輔助、敗血症或敗血性休克等則為重症患者。最後根據邏輯性回歸統計出結果,茹素的患者中,重症人數都比葷食者明顯降低,尤其在65歲以上的患者差異顯著。北慈表示,飲食對於腸道微生物的影響極為重要,對於傳染病風險和嚴重程度有相當關連性;先前已有相關報告指稱,素食營養豐富,其中包括高濃度的多酚、類胡蘿蔔素、纖維素、維生素A、C、E、葉酸、鐵、鉀和鎂等。侯沂錚也說,茹素飲食可以強化免疫系統、預防高血壓、發炎及氧化壓力還有降低心血管疾病、併發症的風險;未來也會納入疫苗施打狀況、是否食用營養補充品等條件進行更詳細的探討。
-
2022-09-20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次世代疫苗第一階段本周六開打!全台各縣市預約施打資訊整理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19日)指出,台灣目前購買的次世代疫苗累積160.7萬劑疫苗,將先分配41萬劑至各縣市,符合第一階段接種對象者最快於本周六(24日)開始施打。《元氣網》整理各縣市開打資訊,以供查詢參考。開打日期第一階段:9/24(六)開打符合對象.第一階段對象:包含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第二階段對象:第一類醫事人員、機場港埠、居家檢疫相關工作人員及航空機組員或船員、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50至64歲成人,以及18歲以上因外交、公務、洽商等工作需求須出國者。施打間隔次世代疫苗施打,需與上一劑間隔三個月。【延伸閱讀】什麼是次世代疫苗?誰應該接種?新冠疫苗要打到何時?10大QA一次懂各縣市開打資訊台北市台北市於9月24日開打莫德納次世代疫苗,首日由台北長庚、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興院區、忠孝院區及陽明院區等5家醫院提供接種服務。9月25日後將有25家合約診所可提供接種服務;9月26日起則全面提供預約接種服務。民眾可於今(20日)天起透過北市預約平台預約,此次有4萬名額,若不方便於平台預約,9月26日至10月2日期間,北市聯醫特別門診也提供超過1萬名額。.台北市疫苗預約平台新北市新北市疫苗預約接種,加開第五期於開始9/21預約,9/24施打。加開第六期於9/28開始預約,10/3施打。.新北市施打資訊查詢基隆市施打詳情尚未公告。.基隆市衛生局宜蘭縣施打詳情尚未公告。.宜蘭縣COVID-19疫苗施打點花蓮縣施打詳情尚未公告。.花蓮縣COVID-19疫苗施打點台東縣施打詳情尚未公告。.台東縣COVID-19疫苗施打點桃園市施打詳情尚未公告。.桃園市COVID-19疫苗施打點新竹市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竹市獲撥配7975劑,將作為追加劑(第3劑、第4劑)使用,並優先開放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接種。.新竹市施打資訊查詢新竹縣竹縣獲撥配8025劑,將儘速開設以社區接種站集中接種及13鄉鎮市衛生所同時開打方式並行,以多元方式擴大服務能量。.新竹縣施打資訊查詢苗栗縣 苗栗縣獲撥配1萬0275人劑,衛生局將在24日疫苗到貨後,當天撥入18鄉鎮市衛生及53家合約醫療院所,供民眾就近選擇院所接種疫苗。.苗栗縣疫苗預約網址台中市次世代疫苗預計9月24日到台中市衛生局,為加強長者保護力,26(一)、27(二)日開設快打站,供設籍台中市75歲以上長者接種;10月3日(一)、4(二)日再開設65歲以上長者接種快打站。另幼兒快打站8(六)、9(日)開設。.台中市疫苗預約網址彰化縣彰化縣獲得次世代雙價疫苗3萬8070劑,第一批最快24日會到會,若順利當日夜診就能開打,將於25日在13 鄉鎮開設接種站。.彰化縣醫療院所疫苗預約系統南投縣南投縣次世代莫德納疫苗於本周配送到貨,預定25日在南投縣13鄉鎮市,開設假日接種站。.南投縣施打資訊查詢雲林縣施打詳情尚未公告。.雲林縣COVID-19疫苗施打點嘉義縣9/22起可上「嘉義縣疫苗預約系統」預約,65歲以上民眾30日前接種任一劑,可獲500元禮券。.嘉義縣COVID-19疫苗施打點台南市台南市於9/21起開放市民透過「台南打疫苗」系統預約莫德納雙價次世代疫苗,並於24日展開接種作業。.台南COVID-19疫苗接種預約系統高雄市高雄市預訂24日開設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及嬰幼兒BNT疫苗社區接種站,接種地點分別為慈濟岡山園區、鳳山行政中心大禮堂、捷運美麗島站及中油宏南訓練教室,在「高雄市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預約系統」開放預約,也開放限量現場登記接種。.高雄市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預約系統.高雄市COVID-19疫苗合約醫院與診所聯絡資訊屏東市屏東市09/24(週六)上午09:30~12:00增開莫德納次世代門診,施打對象:65歲以上追加劑(第三、第四劑)。.屏東市衛生所資訊澎湖縣施打詳情尚未公告。.澎湖縣COVID-19疫苗施打點金門縣施打詳情尚未公告。.金門縣COVID-19疫苗施打點連江縣施打詳情尚未公告。.連江縣COVID-19疫苗施打點
-
2022-09-20 醫療.牙科
植牙並非人人合適 牙科醫師建議須考量個人體質
「缺牙該植牙還是做活動假牙?」到牙科就診的人多少都有疑問。台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林冠佩指出,植牙好處不少,但部份病人涉及手術會有一定風險;活動假牙雖然相對沒有那麼方便,但安全性高、價格也更親民。最佳選擇方案會因人而異,沒必要跟著潮流做。林冠佩醫師表示,牙科診間常遇到諮詢的問題是「固定式或活動式假牙,那種比較好?」愈來愈多人對流行的植牙(固定式假牙)感到興趣,覺得不必拿上拿下清潔更有吸引力,但林冠佩直說,「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植牙」。一位缺牙的80歲長輩迫不及待想植牙,但評估後並不合適。林冠佩不建議的主因為:個案長輩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傷口癒合會比一般人慢,加上長期使用抗凝血劑,植牙手術前得冒著停藥產生的風險。溝通後,長輩接受相對安全的活動式假牙,療程後持續追蹤半年,確認適應良好,開心重拾咀嚼功能。「如果是單側缺一顆牙就可以考慮植牙」,林冠佩進一步說明,當單顆缺牙區的前後牙齒都還在,不需要破壞隔壁鄰牙,是植牙最大的好處,也很適合骨頭條件不差,年紀不大的病人。但如果病人選擇做傳統固定式牙橋時,就必須先修磨缺牙區前後兩顆牙做橋墩再製作牙橋,尤其琺瑯質幾乎都要磨掉,可能引起部份人排斥,而且也有人後續可能出現敏感、痠痛,甚至要抽神經,所以還是要謹慎。「固定式、活動式假牙的優劣,因人而異。」林冠佩強調,透過臨床X光與口內檢查,評估假牙使用穩定度、牙齒缺損範圍、骨頭缺損狀況、年齡與身體是否有系統性疾病、平日用藥等都是重要考量。雖然必須考慮的因素很多,但林冠佩指出,缺牙病人還是要趁早進行缺牙區重建,因為長年不補缺牙,可能造成齒列不整、口腔不易清潔、咀嚼功能喪失等問題。不論將來要選擇植牙、活動式假牙、固定式牙橋,都可以跟牙醫師仔細討論。
-
2022-09-18 養生.聰明飲食
有黑斑還能吃嗎?專家詳解柿子營養成分及4項簡單選購要領
每年9到12月左右,是柿子產季,新竹、苗栗、台中及嘉義縣,是台灣柿子主要產地。柿子可大致分為澀柿及甜柿;柿餅則是去皮後的澀柿,用自然日曬、風乾,逐漸脫去澀味跟水分。營養成分/甜柿維生素A、C含量最多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營養治療師張雅芳指出,柿子的營養價值很高,維生素A、C含量多,也是柿子另一大特色。色澤橙紅的甜柿,維生素A含量比脆柿高,與枇杷、芒果含量差不多;而維生素C,甜柿表現同樣比脆柿好,在水果界相當突出,可與芭樂媲美,比柑橘含量更豐富。對健康的好處/營養豐富 膳食纖維多成熟的柿子中含碳水化合物15.2%,其中主要是蔗糖、葡萄糖及果糖,這也是柿子吃起來很甜的原因。柿子富含β-胡蘿蔔素及鉀、磷、鐵等礦物質,與少量的蛋白質、脂肪及膳食纖維,豐富的膳食纖維還可以幫助腸胃蠕動,味甘多汁又健康。柿餅表面的白色粉末稱為「柿霜」,是糖分的結晶,也是中藥材。在《本草綱目》就有記載:「柿子味甘,性寒,能消熱去煩、止渴生津、潤肺化痰、治療熱咳。」如何聰明吃/飯後食用 不宜空腹吃農委會分享了四項柿子的簡單選購要領:色澤均勻、果面乾淨、萼片鮮綠、果型大且飽滿。常溫儲存約可保存一至二星期,放冷藏則可維持脆度。如果柿子放得太軟了,進冷凍庫還可以做成「冷凍甜柿」的吃法,加點水打成冰沙,或把吸管插進果實裡直接吸都很美味。若發現柿子有黑斑,不必擔心。農委會表示,甜柿果實成熟期遇到高溫就容易有黑斑;部分甜柿當種子引起脫澀時,果肉也會有黑褐色斑,都只影響外觀賣相,不影響食用安全。張雅芳表示,柿子口感較澀,是因單寧酸含量較多,單寧酸會影響胃酸分泌,最好飯後食用,不宜空腹吃。誰吃柿子要小心單寧酸會影響鐵質吸收柿子的單寧酸會與鐵質結合,影響鐵質吸收,有貧血的人,最好不要吃太多柿子,淺嘗即可。另外,柿子屬於高鉀食物,根據食藥署說明,若柿子同時併服保鉀利尿劑、心血管用藥等,可能會引起藥品與食物間的交互作用,增加心律不整的風險,所以也建議分開食用。高鉀水果 腎臟病患不宜另外,柿子鉀含量高,須限鉀的腎臟病患,不建議食用。脫水後的柿餅,維生素A、C會耗損,礦物質較不會流失,限鉀的腎臟病患也不宜吃。一個拳頭大小的柿子熱量約130大卡,100公克的柿餅則有約196大卡的熱量,糖尿病患要視飲食計畫,計算食用量。營養師推薦柿子食譜蔬果甜柿沙拉食材:小黃瓜2條、蘋果1顆、牛蕃茄1顆、脆甜柿1顆、堅果1湯匙醋醬:玫瑰鹽1小匙、現磨綜合胡椒1小匙、初榨橄欖油1大匙、水果醋2大匙(也可用新鮮檸檬汁或紅酒醋)作法:1.先將醋醬調勻後備用。2.將蔬果洗淨,削皮後切小塊狀,置入容器中。3.將蔬果丁和堅果與醬料拌勻即可享用。柿餅燉素雞食材:素雞1隻、紅棗6顆、枸杞適量、當歸1片、柿餅3顆、鹽適量作法:1.柿餅用手撕成塊。2.素雞切成大塊備用。3.素雞與柿餅、中藥材放入鍋中,加水高過材料,用大火煮開,改小火燜煮40分。食譜/營養師張雅芳、廚師黃綉月提供
-
2022-09-16 醫療.新陳代謝
老婦血糖飆破800不幸離世 醫籲糖人遵守「三要」
血糖指數太高,恐傷及大腦神經危及性命!台中慈濟醫院收治一位意識不清七旬老婦,檢測血糖值竟然高達800mg/dl以上,病人出現間歇性抽筋、癲癇,最後仍不治。醫師提醒糖尿病人「三要」:要規律量血糖、要按時吃藥、要飲食控制,才能與糖尿病和平共處。罹患糖尿病多年的老婦人,與家人同住卻沒規律量血糖,血糖飆高仍渾然不知;上月,家人發現老婦行動變得遲緩、倦怠,初以為是腳傷不舒服不以為意,後來老婦開始意識不清,間歇性抽筋與癲癇,緊急送到台中慈濟醫院。急診醫師抽血檢驗,發現血糖異常超標竟高達800mg/dl以上,已經超過測血糖儀器的臨界值,緊急使用打藥幫浦,給予抗癲癇藥與胰島素,插管接上呼吸器搶救,再會診神經科治療。血糖飆升對人體臟器損傷很大,彷彿把人浸泡在糖水一般。神經內科醫師郭啟中從症狀與血糖數值研判,老婦屬於典型的「急性代謝性腦病變」,病人血糖過高,已經傷及腦部神經,造成癲癇、昏迷不醒。遺憾的是縱使血糖數值已下降,老婦仍無法清醒,最終離世。血糖過高影響的不只是身體循環與代謝,嚴重會傷及大腦神經,郭啟中表示,糖尿病人不要以為吃得少,甚至不進食,血糖就不會升高。強調糖尿病人「要規律量血糖」、「要按時吃藥」,而且「要飲食控制」,才能與糖尿病和平共處。
-
2022-09-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親上火線澄清沒有卡疫苗 王必勝:當時還買小菜慶祝
國內去年採購BNT遭政府「擋疫苗」質疑聲不斷,指揮中心昨天才說明採購過程,指揮官王必勝更直接點名當初政府跟BNT原廠合約破局就是中國政治力介入。原本周二不參與記者會的王必勝,今天再度為此親自出席澄清,民間捐贈疫苗是「公私合作的典範」,不知現在拿出來惡意操作目的為何。王必勝表示,政府原於去年規畫採購的BNT疫苗,相關程序皆已進行至議約階段,都是因中國政治力介入,致後續程序受阻。且BNT疫苗採購的價格,捐贈單位均全程參與,付款後才捐贈給政府,沒有貪污舞弊的問題。至於有關抵台的BNT疫苗需拆下「復必泰」字樣布條,都是捐贈單位基於與合約規定不符要求拆下,三間企業和民間團體去年都聲明絕無政府拒絕簽收的情事,希望外界不要再以訛傳訛。另外,外傳慈濟基金會購買AZ疫苗給印尼政府使用,卻遭台灣政府拒絕慈濟捐贈疫苗。王必勝也強調這是不實訊息,政府去年三月下旬即提供民眾接種AZ疫苗,比印尼早開始推動疫苗接種。王必勝也透露,當時指揮中心包括前指揮官陳時中都很期待疫苗到來,因此民間企業、團體與BNT簽約完成時,大家還買了小菜在指揮中心慶祝,絕對沒有「誰卡疫苗」的問題,大家都衷心希望疫苗趕快來。他也認為,慈濟日前所提的「被告知購買困難」,只是想表達購買疫苗這件事困難,但在大家合作下順利圓滿完成。
-
2022-09-09 養生.聰明飲食
攝取蔬食獲植化素!營養師教你DIY彩虹蔬果披薩,兼具營養及美味!
五顏六色的蔬食中,具有不同的「植化素」,適當攝取有抗氧化、增強免疫力、防癌等功效。為了推廣民眾攝取「植化素」,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謝瀠伊與實習生莊雅涵分享「彩虹蔬果披薩」食譜,讓大家可以在1道料理中吃到不同顏色的蔬果,同時攝取到多種植化素,兼具營養及美味!攝取五顏六色的蔬果 可吃到不同植化素據悉,「植化素」是植物為了在地球上生存而演化出的自我防禦系統,宛如植物的防護罩,同時讓植物擁有五顏六色,在許多蔬果穀物中都發現它的蹤影。若民眾能適當攝取這些食物,可以獲得各種不同的植化素,幫助抗氧化、激發體內解毒酵素的活性、增強免疫力、抑制發炎、抗老化和防癌。彩虹蔬果披薩做法簡單 內含多種蔬果營養滿分關於「彩虹蔬果披薩」這道料理,謝瀠伊指出,製作材料不僅方便取得,做法也簡易,重點是食材當中包含五色的蔬果,每種顏色有著不同的植化素,像是綠色的奇異果富含葉綠素、類胡蘿蔔素,能調節免疫系統,且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黃色的鳳梨則有葉黃素,可減低黃斑部退化的風險,是個維持視力健康的重要推手。▸「彩虹蔬果披薩」食材:抓餅餅皮3片、奇異果2顆、鳳梨 1/4顆、香蕉(小)1根、蘋果1顆、小番茄5顆、蘑菇6朵、黑橄欖適量、番茄醬適量、乳酪絲 200g。▸「彩虹蔬果披薩」做法:1.奇異果切丁,鳳梨切小塊、香蕉切圓片、帶皮蘋果切片(可用熱水燙過,去掉蠟質),小番茄切成1/4的大小,蘑菇切片。2.先將抓餅送進烤箱以上下火180℃烤5分鐘後取出。3.在餅皮上鋪上薄層番茄醬,依序放上蘑菇、香蕉、蘋果、鳳梨、奇異果、小番茄。4.接著再均勻撒上乳酪絲至覆蓋食材,最後放上黑橄欖點綴。5.將鋪好料的披薩送至烤箱,並以上下火180℃烤15分鐘後取出。6.將每片披薩切成4等分的大小就完成了。謝瀠伊補充說明,「彩虹蔬果披薩」內有帶皮的蘋果及小番茄,可以攝取到大家耳熟能詳的茄紅素,除了有助於免疫系統、抗氧化,也能降低罹癌風險。而白色的食物代表有香蕉、蘑菇,其富含了槲皮素及多酚,具有調節血脂和降血壓的功效。黑色的橄欖則有豐富的花青素,可幫助身體抗氧化、抗老化。★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9-09 焦點.用藥停看聽
中秋節吃柚子之前,先看清楚你的藥袋,尤其有在吃這「6種藥」的患者,連月餅中的柚子餡也要注意!
柚子是中秋節與家人團聚時不可或缺的應景水果,但多數患有慢性疾病的民眾對於服藥期間是否能吃柚子都會懷有疑慮。台北慈濟醫院藥學部藥師蕭翔瑋表示,柑橘類的水果特別是葡萄柚與柚子,成分中含有呋喃香豆素,會抑制體內代謝酵素活性,降低藥物代謝,進而增加藥物血中濃度與藥效。抑制藥物代謝的時間甚至可達數小時甚至是兩到三天,因此特別提醒服用6大類藥物的民眾,盡量避免食用柚子,以免食用後帶來不良反應的風險。 服用6大類藥物,吃柚子要特別注意1.降血脂藥物:可能引起腸胃不適、肌肉痠痛無力、肝臟發炎與橫紋肌溶解症等不良反應。2.降血壓藥物:可能引起血壓過低、心跳加快與手腳水腫等不良反應。3.抗心律不整藥物:可能導致心律不整、肝臟發炎與甲狀腺異常等不良反應。4.抗癲癇藥物:可能導致過敏起紅疹、吞嚥困難等不良反應。5.免疫抑制藥物:可能產生頭痛、血壓升高與癲癇等不良反應。6.鎮靜安眠藥物:可能產生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與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月餅中的柚子餡藏危機蕭翔瑋表示,多人會忽略月餅中的柚子內餡也得注意,柑橘類都可能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另外,若是月餅成分中含有紅麴,則要避免同時服用,因為紅麴與他汀類(statin)降血脂藥物結構相似,都可以減少膽固醇的合成,若是同時服用,致使藥物濃度提高,同樣容易出現肌肉痠痛無力甚至橫紋肌溶解症等不良反應。因此,在過節大快朵頤之前,要先了解食物與藥物的交互作用,以便照顧自身健康。蕭翔瑋建議,若為應景欲淺嚐柚子與月餅,柚子建議先查看藥袋是否有特別註記,若是有特別註記的話,一日兩瓣最多不超過半顆是較為安全的。月餅則是在挑選上注意其內容物即可。」正確用藥是對身體健康最大的保護,除了確認藥物的適應症與用法外,藥袋上的注意事項、副作用與警語亦要認識並謹記,如有用藥疑問請即刻諮詢藥師。延伸閱讀: 。中秋節大攤小攤烤肉趴,燒烤時姿勢不良,「1部位」痛到不行,骨科醫師教你護筋骨三部曲 。中秋節吃月餅又要吃烤肉,跟著王牌營養師劉怡里這樣做,不怕隔天體重狂飆,「1食物」只能吃1/4個
-
2022-08-31 醫療.腦部.神經
高溫流汗暗藏心血管危機 醫提醒高血脂族群脫水恐致中風
夏日高溫來襲,現在出門沒幾分鐘就汗流浹背已成為常態,坊間止汗、消暑的妙招更是五花八門。然而「流汗」除了會使身體黏膩不適,其實也可能暗藏心血管危機。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腦血管科林浚仁醫師表示,多數民眾都知道天氣冷會使血管收縮,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卻鮮少人知道曾有研究指出,高溫同樣也可能釀成中風危害。 高血脂病人脫水恐致中風 長輩或有心血管病史者要多補水 光只有天氣冷或熱,不會直接導致心血管疾病,溫度的極端變化才是關鍵,花蓮慈濟神經內科羅彥宇主任笑稱,「否則赤道國家跟南北極應該最多人中風」。從生理學角度來看,氣溫驟升或驟降都會刺激交感神經,讓心跳加快或血壓變高,誘發心血管疾病。此外,夏天容易流汗、體內水分變少,脫水的情況下容易使血液變得濃稠,若本身合併高血脂等風險因素就會導致血管堵塞,增加中風發生的機率,「如果血管本身狀態好,理論上輕微脫水不會造成什麼問題,但當脫水發生在心血管疾病患者身上,缺血性中風風險就會提高」。 林浚仁醫師也提醒,天氣熱對65歲以上老人家影響更大,家中長輩在高溫環境要多補充水分,原先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更應嚴防中暑,並管理中風風險。 70歲男疑脫水致暫時性腦缺血 醫:出現中風前兆應儘速就醫 林浚仁醫師分享先前曾遇過一名70歲男性高血脂病人,他長期有頸動脈狹窄問題,某個夏日午後到田裡種菜,結果回家就發現左手拿東西會掉,吃飯還摔破碗,半個小時後又恢復正常。「應該是他身體脫水,人體水分過度流失、腦血管血流變濃稠,誘發了暫時性缺血。雖然後續症狀有復原,但暫時性腦缺血屬於缺血性腦中風的前兆之一,最好能當成一次腦中風發作來謹慎看待。」林浚仁醫師建議,一旦發生類似事件,應主動告知醫師,確認是否需採取更積極的治療方式。 目前阿斯匹靈是臨床最常用來預防中風的抗血小板藥物,不過長期服用可能導致胃潰瘍、胃出血等腸胃道出血副作用,若在治療期間感到消化道不適,胃脹不舒服,可與醫師討論視情況更換兼顧療效與安全性的其他治療選擇。 高血脂患者應從源頭避免中風 低密度膽固醇值越低越好 羅彥宇主任表示,缺血性中風的危險因子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例如年齡越高發生中風的機會就越高;另一種則是可以改變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脂、抽菸、肥胖等,其中低密度膽固醇就是高血脂中被認為是影響腦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關鍵因素。若發現低密度膽固醇數值高就應該積極用藥控制,才能從源頭避免心肌梗塞或中風發生。 曾有研究指出低密度膽固醇每降低1%,發生心血管疾病的相對危險性可降低1-1.5%,羅彥宇醫師指出,如果民眾以口服藥治療遲遲無法達到目標數值,或是對副作用不耐受,可與醫師討論能否改用降膽固醇針劑治療,「其實針劑算近年很大的突破,之前遇過幾個血管狀況非常差的病人,合併使用口服藥和降膽固醇針劑後,成功將低密度膽固醇降到16mg/dL左右,若民眾經濟能力許可,建議可將數值盡量降低,對心血管和腦血管的保護力更好」。 《延伸閱讀》 .台商喝酒應酬竟半身癱瘓!輕忽心血管風險釀二次中風 .猝死4大風險你中了嗎?揪出心房顫動是遠離威脅關鍵!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8-29 焦點.健康知識+
喝水怎樣喝才有效?營養師6大QA教你喝出好氣色
人人都知道,喝水對身體健康很重要!但可曾想過,要怎麼樣喝水才能真正發揮效果呢?喝太多、喝太少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呢?什麼時候補充水分才是最佳時機呢?茶可以取代開水嗎?夏天喝冰水是禁忌嗎?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營養師鄭穎倢整理6大QA,教你正確喝水,喝出苗條、健康以及好氣色。Q1:一天該喝多少水?鄭穎倢表示,每日建議成人飲用6-8杯水(240 ml/杯)或是用體重計算*30=每日應飲用之總水量,可隨著當日安排的活動行程、環境而適度調整,多喝開水除了可以避免血液太黏稠、減少熱量攝取,擺脫肥胖及慢性病威脅外,亦可維持恆定的體溫預防中暑,並藉由排尿、流汗以及排便等方式,清除體內廢物,促進腸胃蠕動進而預防便秘,以及避免尿道發炎,維持身體的健康。Q2:喝太多水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喝太多水造成血液中的電解質(尤其是鈉)濃度被稀釋。鄭穎倢表示,血清鈉濃度太低稱為低鈉血症,為了平衡細胞內外液的電解質濃度,血液中的水就會滲透進入細胞,造成細胞膨脹以及電解質稀釋。症狀有頭痛、視力模糊、肌肉痙攣、抽蓄,罕見的情形下會死亡。水中毒很罕見,馬拉松選手為了怕脫水喝太多水的時候可能發生,這時候預防方式可以改喝運動飲料,補充水分同時補充電解質。Q3:喝太少可能造成身體脫水?脫水的原因有腹瀉、嘔吐、發燒、劇烈運動、炎熱天氣、乾燥環境、甚至高海拔都會造成脫水。鄭穎倢表示,口渴是身體需要更多水的訊號,但是口渴機制也有失靈的時候,特別是在激烈運動、嬰兒期、生病或是老年期。輕微到中度脫水的症狀是口腔與皮膚乾燥,疲乏與肌肉衰弱,尿量減少、尿液深黃、頭痛、暈眩。鄭穎倢指出,如果持續脫水,會造成血液溶質濃度上升,血壓下降,心率上升。身體感覺到血液濃度上升、血壓下降,就會啟動一系列保存水分的步驟,例如強迫腎臟保留水分,減少尿量,但同時仍會有其他途徑流失(糞便、皮膚、肺等),如果持續喪失,就會造成腎衰竭、痙攣、精神混亂、昏迷等,嚴重脫水若置之不顧會導致死亡。Q4:每日最佳飲水時機?鄭穎倢說明,國民健康署特提出「喝開水5要訣」的技巧,並謹記處於高溫環境時,要多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如有需要限水的疾病建議諮詢醫師喝水量。一、起床一杯水身體一整晚都沒攝取水分,起床後小口分次慢慢喝一杯300-500ml的溫開水,促進腸胃蠕動、防止便秘。二、用餐前後配杯水無論是在家或在外用餐,桌上準備一杯300-500ml的水,餐前或餐後至少半小時分次慢慢喝,取代含糖飲料,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三、外出要帶水準備500ml以上的水壺,外出運動時隨身攜帶隨時補充水分,增加運動時的血液循環,並避免脫水的發生。四、製作提味水可在開水中添加少許檸檬片、各種新鮮水果切片等,或加入茶葉泡製冷泡茶。五、1,500ml的水養成每天喝至少1,500ml水的好習慣,不要等到口渴才喝,且分多次喝、慢慢喝,喝得太急,或一次喝太多,反而會造成身體不適。Q5:現代人忙碌,時常忘記喝水,或覺得白開水很難喝,寧可喝飲料,對於喝足量的水也有壓力,怎麼辦?白開水是零熱量的最佳飲品,若覺得白開水很難喝,可在開水中添加少許檸檬片、各種新鮮水果切片等,或加入茶葉泡製冷泡茶,亦可適度飲用無加糖的氣泡水。鄭穎倢建議,生活中可將一天所需要飲用之水量用水壺裝好,放在日常生活中時常看得到的位置,經過看到就飲用,就可督促自己將一天飲水的目標達成。除了白開水外,食物當中的水,包含飲料跟湯品可供應最多的水,若以營養來說,牛奶、豆漿相比汽水或含糖飲料富含優質蛋白質及微量元素。Q6:茶可以取代白開水嗎?夏天到底能不能喝冰水呢?鄭穎倢解釋,咖啡和茶含有咖啡因,屬於溫和的利尿劑,每日建議500ml內較不會造成水分不平衡。吃冰可能會讓血管收縮造成頭痛、腸胃消化不良。另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吃冰會讓氣管收縮、氣喘症狀加劇。【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4770】
-
2022-08-25 醫療.泌尿腎臟
醫界罕見 男嬰2顆腎結石手術取出
花蓮一名才11個月大男嬰,體內長出2顆約1.5公分的腎結石,造成急性腎臟發炎。因男嬰輸尿管還未發育完全,花蓮慈濟醫院採「經皮腎鏡取石手術」,用雷射打碎結石,再從背部開小孔,使用全院最小的腎臟鏡夾出碎片,男嬰已康復出院。花蓮慈濟說,這是院史上年紀最小的腎結石取出手術,查找文獻資料也相當罕見。為何小男嬰會出現腎結石?花蓮慈濟醫院小兒腎臟科主任陳明群指出,檢驗發現男嬰尿鈣指數過高,是導致易形成結石的主因,且男嬰體內還有一種細菌會使尿液鹼化,結石容易在鹼性的尿液環境裡產生。余小弟弟因發燒,上月初被家人送到花蓮慈濟醫院,當時他才11個月大,醫療團隊原本以為只是泌尿道感染,照了腎臟超音波後發現腎臟裡有兩顆結石,約1.5公分大,其中一顆堵在輸尿管與腎臟銜接處,造成堵塞與腎水腫。因余小弟弟年紀太小,輸尿管也還未發育完全,直徑僅約0.1公分,相當窄小,泌尿部病房主任李政霖決定採取「經皮腎鏡取石手術」,由小兒科先使用抗生素控制發炎感染,上月25日再由泌尿科團隊執行手術,先以雷射打碎結石,接著在男嬰背部開直徑約0.5公分的小孔,使用全院最小的腎臟鏡夾取石頭碎片,男嬰已康復出院。陳明群說,這次創下花蓮慈院腎結石取出手術個案年紀最小的紀錄,就算查找文獻資料,也很少在年紀這麼小的個案身上發現長這麼大顆腎結石,可說相當罕見。
-
2022-08-23 醫聲.肝病清除
C肝盛行率地圖首公布 再治6.8萬人拚3年完治邀WHO見證
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計於二〇三〇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國內宣示提前於二〇二五年完成C肝消除,歷經數年的努力,目前全台已有一九六萬人進行篩檢,顯示國人C肝抗體陽性率約百分之二點二,已有二十二萬人完成C肝治療,再治療六萬八千人即可達到C肝消除目標,預計於二〇二五年邀請世衛專家來台見證。台灣肝臟研究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共同舉辦「C手前行,全民協力,完篩也完治—二〇二二 C型肝炎專家會議」,與會專家包括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簡榮南、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林漢傑、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主任蒲若芳、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盧勝男、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參議戴雪詠、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許以霖、白金扶輪社前社長暨陽明交通大學藥物科學院院長康照洲、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教授胡琮輝及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依照WHO建議,消除C肝需篩檢出九成患者,並治療其中的八成病患。為協助國人消除C肝,蒲若芳表示,近年來,主要透過擴大篩檢量能、降低治療門檻障礙、提高醫療服務可近性、強化管理及照護支持系統、提供有利環境、推動高風險族群C肝防治與加強民眾C肝篩檢識能等方向。成人健檢已篩196萬人 抗體陽性率2.2%蒲若芳說,自國健署成人健檢服務擴大納入B、C肝篩檢以來,截至二〇二二年,近兩百萬人透過成人健檢服務接受B、C肝篩檢。其中,C肝抗體結果上傳率近九成四,口服抗C肝病毒藥治療率也有近九成。目前全台已有一九六萬人進行C肝篩檢,同時擔任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流行病學研究組組長的盧勝男也在會中公布最新的「C型肝炎抗體盛行鄉鎮市區地圖」,顯示國人C肝抗體陽性率約百分之二點二,已有十四萬人接受口服C肝抗病毒藥物治療,八萬人在此之前就接受過干擾素治療。也就是說,再治療六萬八千人即可達到C肝消除目標。剩肝外共病、潛在感染者 陳培哲:每月治2000人才有望達標依據最新的C肝精準盛行地圖,簡榮南說,找出沒有病識感的感染者仍是主要重點。他指出,各縣市已經開始有自己的策略,包含從常見的C肝共病著手擴大篩檢,如慢性腎臟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此外,從篩檢的數據顯示,基層診所協助篩檢的比例最高,占七成,但國健署與健保署給付不一,此部分也值得爭取與討論。簡榮南強調,C肝消除有政府的公權力之外,還需民間團體力量,加強宣導,提高民眾的認知,才有機會篩檢更多,並及時進入醫療體系。不過,陳培哲也憂心地指出,距離二〇二五年底僅剩下四十個月,以治療目標六萬八千人推算,每月至少要治療一千五百人才能達標,以健保署數據來看,治療人數最高的月份僅達到一千五百人。陳培哲直言,在治療速度方面,需要加緊腳步。陳建仁:擴大C肝篩檢經費、舉辦縣市觀摩會,2025邀WHO認證陳培哲說,治療人數是C肝消除的關鍵,每月最好要治療達兩千人。他建議,篩檢對象納入糖尿病、慢性腎病及心血管疾病等,並將C肝篩檢及治療成效加入縣市首長評鑑指標,以提升篩檢與治療之成效。他也建議C肝辦召集各縣市衛生局首長,觀摩防治成效良好縣市,進行模式移轉。陳建仁建議,持續擴大篩檢經費,舉辦各縣市C肝消除觀摩會,分享成功消除經驗,有信心完成C肝消除工作,預計於二〇二五年,邀請WHO專家來台認證台灣消滅C肝的情況,就如同過去小兒麻痺消除計畫,也獲得國外專家協助認證。他相信,台灣在政府、專家以及全民的努力下,一定可以達到完篩、完治的目標。精準C肝盛行率地圖 取代推估而得的潛勢地圖過去,因無大規模篩檢資料,公衛學界先以七大指標推估的方式製作出「C型肝炎風險潛勢分佈地圖」,一地區若符合七項指標,為第七級之高風險區;若一項都不符合,則為第〇級之地風險區域。依據潛勢地圖,盧勝男及不同的地方團隊,如大林慈濟、雲林台大等單位,介入雲林、嘉義及台南等縣市之高風險區域進行篩檢。然而,在篩檢過程中,他發現,有近四成的C肝患者,其實居住於第〇級的低風險區域。可見,僅透過風險指標推估還不夠,應該進行大規模篩檢。衛福部國健署二〇二〇年起推動成人健檢擴大篩檢,盧勝男指出,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依據成健資料,推估二〇二五年時年齡介在四十五至七十九歲的目標族群,製成C肝抗體盛行地圖,以準確的抗體陽性率,真正掌握台灣的C肝盛行地區,以取代推測而得的風險潛勢地圖,並且根據全新且精準的C肝盛行地圖發現,隨時代變遷,C肝高盛行地區已有所改變。盧勝男說,原因包括過去超高齡的C肝患者已去世,以及移民造成的人口組成改變等。在大規模、地毯式的篩檢後,在C肝抗體盛行地圖中,以盛行率達百分之六界定為高盛行區。盛行地圖與C肝風險潛勢地圖對照,共有十一個除名,四十個重複,十八個新增。盧勝男說,新增的C肝高盛行區為:尖石、五峰、後龍、泰安、大湖、國姓、土庫、褒忠、阿蓮、彌陀、枋寮、車城、滿州、枋山、玉里、豐濱、長濱、白沙。此外,經過分析篩檢資料,發現C肝抗體陽性率呈現「線性下降」。盧勝男建議,在全國篩檢政策下,以流行病學方法進行C肝防治的策略,已完成階段性任務。他強調,要找出更多C肝患者,不在高風險區、非高危險族群的一般民眾也應積極接受C肝篩檢。與會的縣市衛生局首長認為,抗體盛行地圖無法反映篩檢之後,病患接受治療的成效,導致國內的C肝地圖看起來「越來越紅」,中研院士陳培哲建議,未來應朝向C清除地圖繪製,完整呈現出完篩之後的完治情況。盧勝男則回應,因C肝治療人數每天不斷滾動式新增,各界期待可反映治療情形的HCV RNA地圖較難繪製,但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已有掌握治療成效數據。彰化領先全台消除C肝 台南篩檢率列六都第一 扶輪社長年贊助台灣C型肝炎患者具地區集中特色,故地方衛生單位及民間團體在C肝防治扮演重要角色。彰化縣領先全台,提早達成WHO之C肝消除目標;台南市篩檢涵蓋率達六都之冠。白金扶輪社則長期捐贈C肝篩檢資金及器材予基層醫療單位,也發起愛肝企業鼓勵社友讓員工篩檢C肝。二〇一九年起彰化縣變響應中央政策,推動C肝「三年減半、六年根除」,葉彥伯說,在行之有年的萬人健檢及利用既有業務「加C」加驗C肝策略下,已提前於今年達標。後續已著手規劃第二階段C肝防治計畫,重點是針對新感染、再感染的高風險族群、落實C肝防治,以及透過流行病學學理見證並評估C肝治療成效等。彰化縣衛生局推算彰化縣境內C肝感染盛行率約百分之三點二,要符合WHO的C肝消除標準,需治療一萬兩千八百餘人,現已治療一萬三千五百餘人,達標率為百分之一〇五。葉彥伯說,加C策略強調以個案為中心,利用原班人馬投入C肝篩檢及治療,減少溝通成本、加強資料整合。例如,洗腎室利用原有感控機制整合C肝篩檢;監獄方面商請原先有業務往來的同仁協調;毒癮者透過負責辦理中央減害計畫的單位;社區篩檢及治療則整合到施行已久的萬人健檢。許以霖表示,台南市四十五至七十九歲世代區間C肝篩檢涵蓋率近五成五,為六都之冠;口服抗C肝病毒藥物治療率近七成,透析病人口服C肝藥物治療率也超過八成五,亦居六都之冠。臺南市C型肝炎篩檢亮點為「C型肝炎防治結合科技」與「C型肝炎篩檢無國界」,以建置C型肝炎篩檢預約平台、運用台南市科技防疫健康共照雲與多元媒體途徑等策略提升C肝篩檢率;同時,亦鼓勵新住民參加C肝篩檢。康照洲表示,台灣扶輪社至今金援逾七千五百萬元予基層醫療人員及民眾等,近十三萬人受惠,顯示非政府組織在C肝消除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台灣扶輪社也呼籲社友提供員工免費C肝篩檢,以企業為單位共同消除C肝。三大肝外共病 應全面篩檢C肝以控制疾病C肝病毒感染會引起全身發炎,導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腎臟病三大肝外共病。相反地,這三大慢性病患者感染C肝時,因為產生胰島素抗性,也會容易讓疾病不好控制或惡化。簡榮南說,此族群應全面篩檢、治療C肝,以控制疾病。胡琮輝表示,過去討論C肝共病,多會關注愛滋病等共病高盛行族群,但中低風險的共病末期腎臟病前期、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也是須受重視的C肝相關肝外病變族群。胡琮輝認為,為了C肝根除計畫,相較於對所有民眾普篩,不如針對相對有風險族群優先篩檢。因此,在他擔任C肝防治計畫召集人的彰化,嘗試先從全面篩檢「透析患者」著手,無論患者是否曾被檢驗過有C肝抗體陽性,都建議檢驗C肝病毒量。初期碰到多數洗腎中心並未配置胃腸肝膽科醫師,導致沒辦法開立檢測單,後續直接要求外載醫療人員直接進入洗腎中心協助篩檢,短短九個月內,完成縣內卅一家的洗腎中心的患者篩檢,幾乎百分之一百達到HCV RNA的檢測,其中有百分之八十八接受治療,接受治療者中有多達百分之九十四。同樣的做法,延伸在糖尿病以及末期腎臟前期或慢性腎病的病患者身上,不過,這兩種疾病不像是透析患者集中出現,因此尋求衛生所協助,胡琮輝表示,衛生所擁有最完善的糖尿病及腎臟病照護網,只要患者回診拿藥時,就能協助篩檢轉介治療。林漢傑指出,台灣糖尿病患者共二百三十萬人,其中八成於基層診所就醫,因此台灣肝臟學會與C肝共病如糖尿病學會、台灣腎臟醫學會等討論,制定基層醫師治療指引,教導治療C肝的方式,必要時轉診至肝膽腸胃科處理,以提高治療廣度,保障高風險病人安全。地方C肝篩檢動力不足 國健署:爭取提高補助至450元為達二〇二五年消除C肝目標,找出非特殊族群C肝患者至關重要,目前主要透過成人健檢篩檢。然而,與會專家直言,國健署B、C肝篩檢,僅補助兩百元,導致基層醫師篩檢動力不足。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當場承諾,將爭取二〇二四年前提升補助金額至四百五十元。從篩檢數據顯示,基層診所協助篩檢的比例最高,占七成八,醫學中心反而最低。簡榮南說,並不是醫學中心不篩檢,而是醫院篩檢一位健康的人,是由國健署給予的補助金太低;若是幫已經是罹患疾病的患者篩檢BC肝,健保署能給付四百一十元。導致基層診所雖是主要戰力,但戰力不強,此部分也值得爭取與討論。陳建仁表示,各單位給付至少要一致,國健署已喊出希望爭取從二百元調升至四百五十元,他認為這是政府應該要做的事情。魏璽倫則說,國健署的理念是以篩檢支持治療,除了將持續爭取在二〇二四年前提高B、C肝篩檢補助至四百五十元之外,並研議加碼補助,提高基層診所加入防治行列的意願。戴雪詠則是回應,除了給予健保給付,醫療人員查詢健保雲端病歷時,由於健保署與國健署資料介接,醫療人員也可了解病患接受C肝篩檢情況,以及後續追蹤、治療進度,並適時鼓勵病患接受詳細的檢查與治療。
-
2022-08-22 養生.營養食譜
注意精製糖含量!營養師:月餅吃多血糖易上升、身體發炎指數變高
中秋節即將到來,月餅要怎麼挑才吃得健康?建議選購月餅首要注意營養標示中的精製糖含量,如果吃過多的精製糖,容易造成血糖上升,分泌更多胰島素,導致肥胖、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等問題產生。精製糖吃太多,雖然不會直接致癌,但會導致身體發炎指數變高,對於正接受癌症治療的病人來說,可能產生疲倦、食欲不振、體重流失等治療副作用變多,若是完成治療的癌症病人的復發率則會提高。特別為癌症病友設計多種色彩「冰心月餅」,一顆50克、熱量130大卡,並加入抗發炎的亞麻仁油,精製糖僅4公克,是市售蛋黃酥用量的少了4分之1到5分之1。外皮使用天然食材的顏色,富含植化素,能清除自由基,降低發炎反應,增加抵抗力。內餡使用全穀根莖類的芋頭,屬健康醣類,含膳食纖維、B群及鉀,有增加腸道蠕動及降血壓的功能。●「冰心月餅」食譜(11人份)材料 ︰1.冰皮︰糯米粉50克、在來米粉50克、澄粉(無筋麵粉)20克、糖30克、牛奶190㏄、植物油20㏄、抹茶粉10克2.內餡︰芋頭泥220克、煉乳30克3.手粉︰糯米粉30克(食用前先以中小火炒乾炒約8分鐘即可)作法:1.冰皮製作︰將糯米粉、在來米粉、澄粉、糖、牛奶一起倒入容器中攪拌均勻,再加入植物油拌勻過篩,放入電鍋內蒸(外鍋1米杯水)。蒸熟後將冰皮取出,稍放涼再搓揉,讓冰皮有彈性,並加入抹茶粉染色,分成小等分搓成圓形備用。2.內餡製作︰將芋頭洗淨去皮,切片放入瓷盤中,放入電鍋蒸熟,用搗泥器壓成泥狀,拌入煉乳,再放進冰箱冷藏2至4小時。3.冰皮月餅製作︰圓形冰皮放在手中捏扁成大圓片,包入適量內餡,利用手掌虎口慢慢將餅皮包覆住整個內餡,收口捏至完全密合滾圓。在模具內撒入少許熟糯米粉,將月餅放入模具中往下壓實,冰皮月餅就完成。
-
2022-08-19 醫聲.醫聲要聞
「元氣醫聲」Podcast正式上線!重磅專訪張上淳、康照洲、李龍騰等權威,推動台灣醫療正向改變
元氣網醫聲頻道集結醫藥界重量級意見領袖的採訪,獨家報導名家觀點;專題形式的議題倡議,囊括各癌別癌症的治療、高齡社會、罕見疾病,以及健保制度改革...等,搭起溝通橋樑,推動台灣醫療正向改變。定期推出的民調投票,則讓關心醫藥議題的讀者,能夠與我們互動、表達立場。最新推出的「元氣醫聲」Podcast透過醫藥記者的聲音敘事,用最深入淺出的方式,帶給讀者最實用的健康內容。其中「理事長講堂」系列節目,與醫藥界領袖對談,呈現最新、最即時、最精闢的醫界內幕,以及重量級的專家見解,目前已有三集節目上線。EP01|長輩多重用藥怎麼辦、中西藥合併使用要注意什麼?衛生所半夜開門只因居民被蛇咬! 來賓:李龍騰/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李龍騰理事長行醫超過40年,他深入偏鄉,曾服務的醫療機構包括雙溪衛生所、台大醫院金山分院等,見過形形色色的病患,以及在都市醫院少見的緊急狀況:為了讓居民被蛇咬時能即時取得解藥,他每月往返台北購置各種蛇類的血清備用;年長患者看到他血壓就升高,理事長索性脫掉白袍,讓老人家看病時不再緊張。您是否也遇過這樣的情況:「老人家一天下來,吃了好幾種藥,有的治血壓、有的降血糖,還吃了中藥來固骨頭,保健食品更是一罐接一罐。」李龍騰理事長在本集節目中,將與聽眾分享長輩「多重用藥」、「重複檢查」存在哪些風險,以及中、西藥一起吃下肚,可能因為藥效的「加成」或「抵銷」,對身體帶來什麼危害。邀請您收聽本集《理事長講堂》,一窺李龍騰理事長在偏鄉遇到的奇聞逸事,同時了解該如何透過聰明的小撇步,避免長輩陷入多重用藥的危機。EP02|再生醫療助挽回變了心的細胞!再生三法的前世與今生來賓:康照洲/台灣藥學會理事長蓬勃發展的再生醫療,讓退化性關節炎、糖尿病足、癌症等病患,看到一線曙光。再生醫療是將細胞、基因,用於人體構造或功能之重建或修復,或是用於人類疾病之治療或預防。事實上,再生醫療一度在日本蔚為風潮,吸引許多國人專程前往,也曾氾濫到連國內的坊間美容理髮院也號稱,使用再生醫療幫助回春,但是民眾花費上百萬元後,真的就有效果嗎?安全嗎?為了讓保障民眾,衛福部2018年以《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暫時規範。今年初,衛福部版本的再生醫療三法(《再生醫療發展法》、《再生醫療施行管理條例》、《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亮相,目前正在立法院審議中。曾任衛生署食品藥物局長,現任台灣藥學會理事長康照洲帶你看懂再生三法。EP03|公費後醫系再四年即收攤?台灣醫師人力到底是患寡還是患不均?來賓:張上淳/台灣內科醫學會理事長時隔40餘年,學士後醫學系在今年「復活」,日前卻傳出某校公費後醫系因為無大體老師可用,學生須遠赴花蓮慈濟大學,才能上解剖課程。張上淳說,這三所大學皆屬「新設」後醫系,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教學資源的挑戰。此次三校設立公費後醫系的重點訴求之一,是培育「跨領域」醫學人才,但因採取衛福部公費醫學生一途,有「綁約」規定,學生畢業後需到偏鄉衛生所任職滿6年,把跨域研發人才安排到偏鄉,是否真能讓其發揮所長?邀請您收聽本集《理事長講堂》,了解張上淳理事長對於公費後醫系最直接的想法。元氣醫聲Podcast定期更新 「開卷有醫」書摘同步登場元氣網醫聲頻道將持續擴充內容,將定期更新「元氣醫聲」理事長講堂系列節目;同時,也規劃「開卷有醫」,摘錄權威級醫師新書的重點內容。癌症、高齡、慢性病等大型醫界論壇的專題報導,也將定期推出。敬請讀者持續關注!
-
2022-08-16 癌症.飲食與癌症
高熱量+高蛋白飲食 對抗頭頸癌更有戰力
頭頸癌患者除了手術治療外,還會進行化療合併放療,約90%病人會出現體重減輕及營養不良狀況。因放療易引起口乾、口腔黏膜炎、吞嚥困難及味覺改變等副作用,往往會降低患者的食欲,進而造成營養不足、治療中斷,影響存活率。頭頸癌治療期間需補充高熱量及高蛋白飲食,為了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態,家屬常會購買雞精、鱸魚精、腫瘤商業配方奶等給予營養補充。其實,可以選擇當季食材自製高蛋白流質點心,儲備營養增強治療戰鬥力。高蛋白飲食的製作,可以豆漿或牛奶作為基底,額外添加全榖雜糧類如五穀粉、糙米麩、燕麥粉、地瓜、南瓜等,或堅果種子類如芝麻粉、杏仁粉、亞麻籽粉等,或水果類如蘋果、鳳梨、香蕉、木瓜等食物做搭配。特別設計「南瓜核桃豆漿」及「薑黃南瓜濃湯」兩道點心食譜,以富含β-胡蘿蔔素、維他命C和E等營養素的南瓜為主要食材,可預防改善病人食欲不振、口乾及黏膜破損等症狀。
-
2022-08-13 癌症.抗癌新知
免疫治療相助!有機會讓早期三陰性乳癌少復發、延存活
女性再忙也要多關注乳房健康!二寶媽沐浴發現乳房硬塊、晚婚女懷孕流產後驚覺乳房異常腫脹,檢查竟然都是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而為迎戰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易復發的困境,醫界提出「免疫治療助攻」方案,透過免疫藥物搭配化療的前導性輔助型治療,加上術後輔助治療,可以幫助患者降低復發風險,同時延長存活時間。小魚(化名)小姐是名全職媽媽,平日為了照顧兩名幼兒,沐浴只能洗戰鬥澡,而5年前某一日,在先生幫忙照顧孩子之下,好不容易可以悠哉地洗澡,卻突然摸到乳房硬塊,就醫檢查發現「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小魚一度難過哭泣,但看到孩子熟睡的臉龐,決定堅強面對病魔,並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免疫藥物搭配化療的前導性輔助型治療(Neoadjuvant therapy)、手術和術後輔助治療,迄今癌症尚未發現復發,也證明即使面對惡性高的三陰性乳癌仍需懷抱希望。無獨有偶,同樣勇敢迎戰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的還有40歲廖小姐。2年前,廖小姐懷第3胎時意外流產,但乳房腫脹卻未跟著消退,且觸摸乳暈上方有明顯硬塊,驚覺有異,就近就醫,經一連串檢查發現2顆2至3公分腫瘤且合併腋下淋巴轉移,醫師診斷為「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經由醫師專業評估,擬定專屬的個人化治療,終於在去年底完成治療,迄今病況控制良好,定期檢查未見腫瘤癌細胞。乳癌是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癌症登記年報資料顯示,台灣每年約新增1.5萬名乳癌病友,而在所有乳癌類型中,三陰性乳癌占比約10%至15%。中國醫藥大學醫療體系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劉良智表示,臨床發現有一群病友在化療後容易較早復發,治療上不可一視同仁,因此進一步研究,找出容易復發的「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族群,給予對應的治療對策。台中慈濟醫院乳房醫學中心林金瑤主任說明,所謂的三陰性乳癌是指:雌激素(ER)、黃體素(PR)和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受體(HER2)等三種接受體呈現陰性,其中若符合「腫瘤介於1至2公分且合併淋巴轉移」或者「腫瘤大於2公分,無論淋巴是否轉移」條件,即為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過去病友大多只能選擇化學治療,但近年隨著免疫治療藥物的發展,若化學治療合併免疫治療,有機會提升「病理完全緩解(pCR,即為手術檢體檢測不到癌細胞)」機率,且能同時降低復發風險,追求更長的存活時間。林金瑤進一步指出,相較於其他乳癌類型,三陰性乳癌在治療3年內的復發率偏高,但如果能達到病理完全緩解的狀態,治療開始7至8年後復發機率,可能比其他乳癌類型更低。因此,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接受前導性輔助型治療,更需要追求腫瘤清除至無法偵測出。除此之外,劉良智表示,無事件存活期(EFS)與整體存活時間也是評估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治療成果的關鍵指標。國際研究發現,高風險性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手術前接受化療合併免疫治療的前導性輔助型治療,手術後接續免疫輔助治療以鞏固療效,可以將病理完全緩解(pCR)率提升至超過六成,並且降低近四成遠端惡化或復發風險,實為乳癌治療的一大進展。乳癌門診常見許多癌友得知罹患三陰性乳癌後,緊張地上網搜尋,看到惡性高、預後差等負面用詞後,覺得沒希望而想放棄。但兩位醫師都呼籲癌友不要灰心,無論早期或晚期,近年三陰性乳癌治療皆已有明顯的進步,再加上國內優質的醫療環境,病友可以就近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諮詢使用免疫治療的可能性,只要積極配合醫囑,都有機會追求更好的治療效果,邁向新人生。
-
2022-08-13 癌症.癌友故事
流產乳房仍腫脹竟罹拖不得的乳癌 女老師樂觀抗癌
40歲廖姓英文女老師2年前懷孕第3胎時意外流產,但乳房腫脹未消退,且摸到明顯硬塊,就醫發現竟罹長得快、拖不得的「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她在家人的支持下,選擇樂觀抗癌,很理智的與醫師溝通、接受治療,去年底完成治療,病況控制良好,她今天現身說法,並感謝醫師劉良智的治療。另名一名全職媽媽小魚(化名)平日照顧兩名幼兒,5年前洗澡摸到乳房硬塊,就醫檢查發現「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看到孩子熟睡的臉龐決定堅強面對病魔,並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免疫藥物搭配化療的前導性輔助型治療、手術和術後輔助治療,迄今癌症尚未發現復發。台灣革瑞蔻癌醫智療藝術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劉良智說,乳癌是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首位,衛福部2019年癌登資料顯示,台灣每年約新增1萬5000名乳癌病友,其中三陰性乳癌約占10%到15%。台中慈濟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林金瑤說明,三陰性乳癌為雌激素(ER)、黃體素(PR)和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受體(HER2)等三種受體呈現陰性,其中符合「腫瘤介於1公分到2公分且合併腋下淋巴轉移」或者「腫瘤大於2公分,無論淋巴是否轉移」,為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過去大多只能化治,隨著免疫治療藥物的發展,病友接受化療合併免疫治療,有機會提升病理完全緩解(檢測不到癌細胞)。劉良智說,國際研究發現,高風險性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手術前接受化療合併免疫治療的先期療法,手術後接續免疫輔助治療以鞏固療效,病理完全緩解率可提升至超過6成,並且降低近4成遠端惡化或復發風險,為乳癌治療的一大進展。劉良智呼籲,癌友不要灰心,近年三陰性乳癌治療皆已有明顯的進步,再加上國內優質的醫療環境,病友可以就近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積極配合醫囑,都有機會追求更好的治療效果,找回健康和新人生。
-
2022-08-12 養生.聰明飲食
咖啡因阻礙鈣、鐵吸收 避開常見咖啡因6大來源食物
衛福部食藥署宣布明年元旦起,現場調製的飲料只要含咖啡因,須標示咖啡因含量,標示紅、黃、綠三色。以健康成人為例,標示紅色的飲品每日上限為一杯、黃色則不超過兩杯、綠色上限為三杯。台中慈濟醫院提醒,咖啡因會減少鈣與鐵的吸收,發育中的青少年及孩童應少量甚至避免攝取。咖啡因是一種能刺激中樞神經的興奮劑,醫學臨床較常用於複方配藥治療頭痛;而過量使用會引發心悸、頭痛、焦慮、失眠、頻尿等症狀。台中慈濟醫院家醫科醫師李宜軒表示,長期大量使用會有依賴成癮風險,不宜突然停用,以避免戒斷症狀。適量攝取,對身體還是有好處,若有相關疑慮建議就醫諮詢。國健署建議,成人每天咖啡因攝取量應不超過300毫克、孕婦不超過200毫克。台中慈濟醫院營養師顏慧菁補充,咖啡因會減少鈣與鐵的吸收,建議尚在發育中的青少年及孩童應少量甚至避免攝取,以免影響生長。不少人為了考試或工作,購買市售能量飲料提神,卻忽略能量飲能提神的關鍵成份就是「咖啡因」。李宜軒提醒,每日的咖啡因攝取量,不能只參考現調飲品的紅黃綠燈,還要注意包裝飲品上的咖啡因含量標示,如能量飲、可樂都是常被忽略的咖啡因飲品。而巧克力、咖啡相關製品及止痛藥等也含有咖啡因,卻不在食藥署標示範圍內。李宜軒表示,咖啡因與部份藥物會產生交互作用,例如:咖啡因會抑制身體吸收口服甲狀腺素,易有藥物濃度不足風險;含麻黃鹼的感冒藥與咖啡因同時服用會過度刺激中樞神經造成亢奮;鎮定安眠類藥物則與咖啡因相互抵制。她建議服藥前停看聽,先諮詢醫師或藥師,才能享受咖啡因,讓健康無礙。
-
2022-08-10 醫療.腦部.神經
幹細胞手術治療脊損 輪椅男站起來
來自南投的26歲簡姓男子,6年前因車禍造成脊髓損傷,下半身沒有知覺,只能靠輪椅代步。在花蓮慈濟醫院接受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回輸手術後,終於可以站起來。簡先生表示,車禍後送醫治療,護理師在清理傷口時,下半身竟感覺不到疼痛,一檢查發現胸椎第5、6節受損,找遍各大醫院治療都沒有成效,原以為要坐輪椅一輩子,幸好媽媽上網查詢慈濟醫院有做骨髓移植治療,決定再試試看,於去年11月接受手術。簡先生說,手術半年後,開始覺得腿部有點知覺,為了更方便復健,媽媽在醫護建議下自行設計復健器材,先是躺著靠懸吊彈力繩試著讓腳用力,刺激肌肉動作;後來做了踢板,讓腳出力往前踢,慢慢從小小的動作到可以踢直,現在能用助行器走一小段路與站立。簡先生形容,幹細胞就像為身體「施肥、加油」,細胞成長快速把時間縮短,骨髓幹細胞手術比原來療法進步還要快,但要積極配合復健。「最感謝的人是媽媽。」受傷後家人都沒有放棄他,尤其是媽媽很用心,從手術到復健都陪伴在身邊,未來希望能跟媽媽、妻子一起開店過生活。花蓮慈濟醫院神經醫學科學中心主任邱琮朗表示,透過醫療團隊共同的努力,才讓陳舊性脊髓損傷的簡先生能站能走,其他不能動的部分,得靠中醫、復健等團隊,延續脊髓損傷的幹細胞治療,相信在復原上還能更進步。
-
2022-08-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COVID-19與腸病毒流行期! 兒科醫:漂白水消毒更有力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未歇,家長天天噴酒精消毒環境,孩子還是發燒住院,檢查為腸病毒,小兒科醫師指出,夏天流行的腸病毒怕的是漂白水,對酒精感受性較差。台中慈濟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疫情未歇,家長天天噴酒精消毒環境,1名2歲女童千千因反覆發燒住院,抽血、胸部X光以及PCR檢查,都不是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醫師檢查,發現女童上顎出現多顆潰瘍,精神與食欲明顯下降,肌抽躍次數變多,診斷是泡疹性咽峽炎及脫水,也就是腸病毒,安排住院。小兒感染專科醫師黃禹銘指出,在COVID-19流行期間,要注意和腸病毒的鑑別診斷,像是腸病毒會有的肌抽躍、紅疹,COVID-19也可能會出現,鑑別仍得靠快篩。黃禹銘表示,COVID-19病毒、腸病毒是兩種構造不同的病毒,COVID-19病毒有外套膜,用酒精就可以殺死,勤於酒精乾洗手就有用;腸病毒沒有套膜,必須用消毒能力更強的肥皂、洗手液濕洗手才行。他建議,同時有COVID-19疫情與腸病毒的流行期,環境許可時,使用效用更廣的濕洗手。酒精可對付COVID-19病毒,但對腸病毒效果較差,環境中如果有腸病毒,噴再多酒精也不能完全消滅掉;漂白水則能適用COVID-19與腸病毒的環境清消,建議家長考慮用漂白水,發揮更全面的防護作用。
-
2022-08-09 醫療.感染科
酒精噴灑消毒對腸病毒沒用 醫師提醒它怕漂白水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家長天天噴酒精消毒環境,小孩還是發燒住院,查出是腸病毒,有家長自責以為是酒精消毒沒做好,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黃禹銘說,酒精消毒可預防新冠肺炎,但夏天流行的腸病毒對酒精感受性較差,腸病毒是怕漂白水。2歲女童反覆高燒,體溫最高將近40度,門診醫師依抽血報告、胸部X光以及PCR陰性結果判定不是感染新冠肺炎,從身體評估發現女童上顎出現多顆潰瘍,且精神與食欲明顯下降,肌抽躍次數變多,診斷是泡疹性咽峽炎及脫水,也就是腸病毒,安排住院。小兒感染專科黃禹銘醫師指出,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要注意和腸病毒的鑑別診斷,像是腸病毒會有的肌抽躍、紅疹,新冠病毒也可能會出現,鑑別仍要靠快篩。經過治療,女童症狀改善平安出院前,媽媽擔心著家裡的環境消毒,她告訴醫療人員,疫情期間格外小心,平日在家也嚴加防範,天天都用酒精消毒居家環境,很謹慎小心,不知女兒為何還是會染上病毒。黃禹銘醫師說明,新冠肺炎病毒、腸病毒是兩種構造不同的病毒,新冠肺炎病毒有外套膜,用酒精就可以殺死,所以勤於酒精乾洗手就有用;腸病毒沒有套膜必須用消毒能力更強的肥皂、洗手液濕洗手才行,他建議同時有新冠疫情與腸病毒的流行期,環境許可時,使用效用更廣的濕洗手。環境消毒方面,黃禹銘強調,酒精可以對付新冠肺炎病毒,但對腸病毒效果較差,不能發揮保護作用,環境中如果有腸病毒,噴再多酒精也不能完全消滅掉;漂白水則能適用新冠肺炎與腸病毒的環境清消,他建議家長考慮用漂白水,發揮更全面的防護作用。
-
2022-08-06 醫療.婦產科
經痛別輕忽 輕熟女「蘋果大」巧克力囊腫破裂掛急診
台中市35歲輕熟女今年起每次生理期就痛,5月底更是劇痛到全身發冷,到院掛急診,檢查出右側卵巢的巧克力囊腫破裂,引發急性腹膜炎,緊急手術取出如蘋果大10公分的病灶。醫師建議,女性經期疼痛越來越久、服藥越來越多,就該及早就醫檢查。35歲蘇女以往經期沒有特別感覺,今年初起卻每次經期都疼痛不已,在他院就醫服藥幾個月後,右腹明顯突出,5月底更劇痛到全身冷汗,直接被送到慈濟醫院急診就醫。婦產科醫師黃閔暄從電腦斷層影像發現,劇痛病因來自右側卵巢巧克力囊腫破裂,引發急性腹膜炎,屬於不能再等的急症。但蘇女住院前採檢確診新冠肺炎,醫療團隊全副武裝在負壓隔離手術室開刀,順利用腹腔鏡摘除形狀有如一顆大蘋果的10公分病灶。蘇女術後向醫師透露算再懷孕,黃閔暄建議,開刀、吃藥治療後的1到2年內,子宮內的異位組織被清除得最乾淨,且在藥物控制下萎縮,屬於容易受孕的黃金時段,先治療控制3到6個月再進入備孕流程。黃閔暄指出,所謂「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原屬於子宮裡面的內膜組織,跑到子宮外面,散落在腹腔或腹膜表面,長在卵巢稱為巧克力囊腫,大小從幾公釐的小小突起物到好幾公分不等。「子宮內膜異位雖然是良性腫瘤,但很容易復發,是要長期追蹤的慢性病」,黃閔暄說,很多婦女因小突出囊腫造成疼痛而困擾,如疼痛感愈來愈明顯、止痛藥愈吃愈多、需要吃的時間愈來愈長,就建議及早就診。
-
2022-08-05 醫聲.Podcast
🎧|獨家專訪張上淳:公費後醫系真能成為偏鄉醫療人力、跨域人才的雙重解方?|理事長講堂EP3
「成立公費學士後醫學系並無不可,只要招收學生是為了培育他們將來到偏鄉服務;如果是為了跨域培育智慧醫療人才,這跟偏鄉服務的精神,不是背道而馳嗎?」今年3月,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及國立中山大學「4年制公費學士後醫學系」(後簡稱公費後醫系)開始招生。台灣內科醫學會理事長張上淳,同時擔任台灣醫學會評鑑委員會主任委員,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向來給人溫文儒雅印象的他,面對三所大學藉衛生福利部「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成立後醫系,卻打著跨域人才、發展智慧醫療的旗幟招攬學生,在接受「元氣醫聲」Podcast節目專訪時,忍不住說了重話。🎧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難得的慍色,反映了張上淳對台灣醫學教育及醫療環境的深切關心。事實上,擔任臺大教授期間,張上淳曾獲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獎、優良教學獎等,更曾在擔任醫學系主任期間,推動國內醫學院制度改革,將原本7年制的醫學系,藉由調整原先不連貫的教學內容精實課程,成為現行6年制醫學系,對台灣醫學教育的貢獻有目共睹。「這三所學校成立的是『新設公費後醫系』,有三個重點:新設、公費、後醫系。」張上淳認為,三者應明確區分。他說明,問題其實不在後醫系,而是「新設」及「公費」兩件事,背後各有隱憂:新設醫學系需要投入大量教學資源及師資;公費制度則有學生畢業後須至偏鄉服務的規定,與部分學校強調跨域人才、投入智慧醫療研發的主張,存在矛盾。40年前曾設後醫系 竟成大學生求職備案在美國,要成為醫師的唯一管道,就是在大學畢業後進入學士後醫學系就讀。張上淳指出,除了因為美國教育風氣強調通識教育,也為避免學生在高中畢業後,還未確立志向就一頭栽進需要付出極大心力及時間的醫學教育。為接軌國際,1982年起臺大、1982年,國立陽明大學(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國立成功大學曾陸續開設5年制學士後醫學系,結果除了碩果僅存的高醫,其餘三所皆已停招。至於停招的原因為何?張上淳說,當年各校未如預期,找到比一般醫學系更有學習動機的學生,反而有不少人把後醫系當作失業或追求更高薪資的「求職備案」;此外,進入後醫系就讀的學生多已成家,需要兼顧家庭及孩子教育,無法專心上學,故學習成效不佳。無大體老師可用 新設後醫系教學資源面臨挑戰時隔40餘年,學士後醫學系在今年「復活」。然而,日前卻傳出某校公費後醫系因為無大體老師可用,學生須遠赴花蓮慈濟大學,才能上解剖課程。張上淳說,這三所大學皆屬「新設」後醫系,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教學資源的挑戰。張上淳解釋,一般醫學系前2年是通識課程,第3年進入「基礎醫學」課程,後醫系則是一入學就開始基礎醫學課程。也就是說,三校沒有緩衝時間,本就稀缺的大體老師及解剖學師資,只好與他校共用,或與醫學機構簽訂合約以補足缺口,遑論需要特別設計打造的解剖學教室,「我們在審查評估的時候,就看出他們的軟、硬體其實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張上淳感嘆。跨域人才卻下鄉? 張上淳:不應以公費後醫培養智慧醫療人才這次三校設立公費後醫系的重點訴求之一,是培育「跨領域」醫學人才,發展智慧醫療,以清大為例,該校後醫系特別設有「智慧資訊科技組」,在入學考試時須加考資訊科學科目。然而,因採取衛福部公費醫學生一途,有「綁約」規定,學生畢業後需到偏鄉衛生所任職滿6年。然而,把跨域研發人才安排到偏鄉,是否真能讓其發揮所長?張上淳直言,如果設立後醫系的目的不是讓學生畢業後到偏鄉服務,「就不該利用衛福部的公費醫學生名額。」他擔任召集人的「全國公私立醫學院校院長會議」日前也發表聲明,表示「發展智慧醫療不應以設立公費後醫系解決」。張上淳指出,公費醫學生的本質應是要培養學生的愛心及熱忱,投入偏鄉醫療服務。為達此目的,衛福部除了設有偏鄉醫師留任獎勵,也特別規劃輔導計畫,讓後醫系學生在學期間,親自下鄉了解偏鄉醫療現況,增加偏鄉服務意願;同時,在學生畢業下鄉任職後,也設有回校進修及出國深造的機制。在協助三校規劃招生事宜時,張上淳也提醒,應讓學生清楚明白,公費後醫系的義務與使命,就是要投入偏鄉服務。然而張上淳認為,這三所大學設系目標並不明確,「一方面用公費醫學生名額,一方面又說要招收跨域人才,還特別設立相關組別。」產業界期望資通訊、生技產業與醫學強強聯手,擴大台灣醫療產業、發展智慧醫療,甚至創造另一座「護國神山」,因而產生跨域人才需求。張上淳說,透過醫學系學生在校內修讀雙主修、輔系,是培育跨域醫學人才較好的途徑,同樣可以結合醫療專業,與資通訊等跨域專長。他指出,以臺大醫學系為例,因為是綜合大學,學生利用既有機制申請雙主修、輔系的比例很高。衛福部公費醫師計畫有年限 三所後醫系期滿後恐收攤衛福部設有每年培育1300名醫學生的總額限制,分別配給現有的13所醫學系,若要新成立醫學系招收自費學生,就必須透過繁複的流程,修改現行制度、放寬限額。三所大學透過「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取得醫學生員額,被質疑是為了突破醫學生總額天花板「偷吃步」。「利用公費醫學系的名額,設系的目標就應該是為了幫國家培育去偏鄉服務的畢業生,如果要培育其他的,就不該用公費醫學生。」張上淳直言,除了偏鄉、跨域的矛盾,另一大問題,是公費醫師計畫有年限存在,該計畫共分兩期,本次三校設系適用第二期,根據衛福部資料,計畫期間為民國110年到114年,共計招收750位醫學生。張上淳說,到114年期滿後,若沒有新一期計畫通過,三校的公費後醫系就只能被迫收場。他認為,在此前提下,大學不太可能大量投注教學資源,如此一來,恐將犧牲學生受教權益。設後醫系或為追求國際排名 張上淳盼公費醫回歸服務人群本質針對三校積極爭取成立後醫系的原因,張上淳說,三校都是國立大學,理應不必擔心招生不利,較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為了爭取大學排名,「因為台灣的醫學研究人才很優秀,研究質量高、發表的數量也多。」大學可以藉此提升國際排名。「台灣的醫師人力,大家常說,不是患寡,是患不均。」張上淳說,要長久留在偏鄉服務,需要有很大的愛心,除了生活不便,也因為偏鄉人口少、醫療服務量少連帶導致醫師收入偏低。他希望公費醫學生回歸服務人群的本質,「期待日後有更多醫師,抱持服務的心態,可以幫國家多做一點事情的時候,就去做。」張上淳小檔案學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現職:台灣內科醫學會理事長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台灣醫學會評鑑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公私立醫學院校院長會議召集人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林琮恩音訊剪輯:滾宬瑋腳本撰寫:蔡怡真、林琮恩音訊錄製:滾宬瑋特別感謝: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室
-
2022-08-02 焦點.元氣新聞
2022上半年十大熱搜疾病!新冠肺炎、猴痘無懸念 最讓女性困擾的這疾病也入榜
上網「搜尋」已是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查資料、看餐廳評價,當然也包括搜尋健康知識或認識疾病。元氣網是國內最早建置「疾病百科」的健康網站,透過強大的編採團隊收集整理,並將艱澀的專業用語正確轉譯,且所有內容皆經國內權威專家審閱。元氣網自八月改版,擴大充實疾病百科內容,並請十位名醫分析上半年十大搜尋疾病:1. 新冠肺炎審稿專家:長庚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今年上半年元氣網搜尋疾病第一名是新冠肺炎,這一點兒也不意外。自2020年新冠病毒自大陸武漢擴散,全球即壟罩在疫情之下,國內2021年雖面臨社區感染,但真正帶來全面衝擊是今年的Omicron變異株造成的大流行。截至七月底,全台累計染疫人數逾四百萬人。從聞之色變到全台近五分之一染疫,新冠肺炎是大家最想了解的傳染病。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新冠肺炎」,從冠狀病毒家族開始介紹,到最新診斷與治療,由感染科權威、林口長庚醫院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審閱。黃玉成表示,新冠病毒一開始來勢洶洶,但隨著病毒演化和大家透過疫苗接種建立防護力,病毒致死率持續下降,甚至可望低於流感病毒,如同其他冠狀病毒感染後引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例如感冒。也因此,防堵思維漸漸轉為與病毒共存,可預見各項防疫措施將漸放寬或取消。至於疫苗,年底可能會有次世代疫苗可供選擇,不同於目前疫苗針對原始武漢株設計,次世代疫苗有助預防Omicron;未來是否會如同預防流感,需要每年預測病毒株設計疫苗?需持續監測病毒演化,如果只是引發輕症,或許連接種疫苗都不必。不過,如今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於七月廿九日表示,全球疫情下降,但日本、韓國病例屢創新高,預估台灣未來也可能單日新增五萬例,須觀察鄰國死亡率、重症比例、醫療量能等,八月暫時維持現行防疫措施,並持續監測國內BA.4、BA.5個案。>>看詳細2. 猴痘審稿專家:高醫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全球對抗新冠病毒的戰爭尚未停歇,又出現新的傳染病威脅──猴痘,猴痘病例多發生在歐美,但國內也出現境外移入病例,讓國人大為緊張。「猴痘」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二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猴痘」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審閱。李敏生請大家不要太過憂心,猴痘目前在歐美案例較多,國內雖有境外移入案例,但在醫師警覺下,很快被攔截,並未擴散。天花和水痘皆經由空氣傳播,目前認為猴痘傳播力有限,大多透過特定接觸或同住親密家人飛沫傳播,且國內尚無本土病例,有歐美等猴痘病例較多地區旅遊史者,若出現症狀,必須特別留意。猴痘初期症狀並不典型,若有相關旅遊史,一旦生殖器和會陰部出現皮疹,就要提高警覺,猴痘的皮疹和手足口病的疹子有點類似,但手足口病通常只出現在四肢,與猴痘不同,可作為鑑別診斷參考。>>看詳細3. MIS-C審稿專家: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隨幼兒感染新冠病毒比率增加,臨床「MIS-C」患者也有增加趨勢,「MIS-C」來勢洶洶,台大兒童醫院曾收治兩名因此出現中風症狀的案例,特別舉行記者會呼籲大家不可輕忽。在此之前,大家從未聽過「MIS-C」,「MIS-C」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三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MIS-C」由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審閱。黃立民表示,兒童感染比率升高,代表Omicron對孩子殺傷力不容小覷。台大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則指出,新冠病毒進入家庭後,兒童被感染機率高達九成,而成人感染率大約七成七。兒童症狀大多是發燒,最高溫度達39.2度,平均發燒2到3天,也有相當比率出現喉嚨痛,其他還有腹痛、胃口減少、活力變差等症狀。確診者多12歲以下,男比女多,幾乎都沒有打過疫苗。指揮中心已將六個月至五歲兒童納入疫苗接種對象,黃立民表示,目前預防MIS-C最好的辦法仍是接種疫苗;由於MIS-C經常出現在感染後二到六周,也請家長提高警覺,如果出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帶孩子就醫。>>看詳細4. 痔瘡審稿醫師:郵政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洪樹玉痔瘡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第四名疾病,也是前五名中唯一和「疫情」較無關聯的疾病。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痔瘡」,由郵政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洪樹玉審閱。根據健保統計全台醫院所執行痔瘡手術數量,洪樹玉可說是全台灣看過最多「人體菊花」的醫師,他也特別在元氣網分享保養肛門、痔瘡的獨門見解。洪樹玉建議,不管男女,如廁用衛生紙擦拭肛門後,可將衛生紙摺成一小塊,放在會陰附近,以手指按壓20次,可有效舒緩局部充血的肛門組織。如果經濟能力許可,不妨設置免治馬桶,解便時先沖水,且選擇水量較大的水柱來沖洗肛門,同時可以濕潤肛門及大便,讓糞便不乾不硬,容易滑出體外,無需用力擠便。有痔瘡的人如何選擇運動?洪樹玉表示,對痔瘡有益的運動包括快步走、慢跑、輕鬆運動、韻律體操、游泳等;有些運動則不宜,例如舉重、高爾夫、溜冰、滑雪、拳擊、角力、橄欖球、足球等。>>看詳細5. 心肌炎審稿專家:台中榮總院長、心律不整權威陳適安為了對抗新冠病毒,去年全民大規模接種mRNA疫苗,但接種後是否容易引發心肌炎,大家都很關切,「心肌炎」也因此成為元氣網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五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心肌炎」由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負責審稿。身為國際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多次協助指揮中心舉辦COVID-19疫苗與心血管疾病臨床處置研討會,並擔任主持人,透過研討會進行學術討論與衛教宣導。根據研討會討論,國內、外研究顯示,接種疫苗後僅極少數人,小於萬分之一會發生心肌炎,心肌炎好發於年輕、男性及第二劑疫苗注射後,症狀大多發生於疫苗施打後一周內,治療後大部分是輕症、短時間可恢復,死亡率約1%,低於病毒性心肌炎的死亡率5%到30%。台中榮總副院長、兒童心臟權威傅雲慶也提醒民眾心肌炎早期症狀,一旦出現,及早就醫:1、胸痛、胸口壓迫感、胸悶2、心悸、心跳過快或過慢、不規則3、呼吸急促或困難4、運動耐受不良、體力變差5、暈厥、昏厥>>看詳細 6. 大腸癌審稿醫師: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台大醫院癌醫分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姿君大腸癌連續多年盤踞10大癌症發生率之首,根據110年死因統計,位居癌症 死因第三位,僅次於肺癌和肝癌;雖然各年齡層都有大腸癌患者,但40歲以下大腸癌患者約占6%,比率不低。「大腸癌」是元氣網上半年搜尋疾病第六名,「疾病百科」中的「大腸癌」由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台大醫院癌醫分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姿君審稿。梁金銅曾受訪指出,大腸癌治療進步,副作用低,但愈年輕的患者愈容易復發。年輕人免疫力強,卻出現沒能殺死的癌細胞,代表癌細胞特別「厲害」,攻擊可能又快又猛。但大腸癌是最可能預防的癌症之一,有五成大腸癌可透過調整飲食、運動與避免肥胖來預防,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二至三成。一般民眾50歲以上,建議每兩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有家族史者可於45歲起,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看詳細 7. 胃潰瘍審稿專家: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胃潰瘍」是元氣網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七名,「疾病百科」中的「胃潰瘍」由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審稿。台大院長吳明賢是國內腸胃科權威,他曾帶領團隊和台灣幽門桿菌及胃腸疾病聯盟,發表幽門螺旋桿菌除菌的最佳一線療法及二、三線救援治療,且臨床應用收到極好成效,過去數十年,台灣消化性潰瘍發生減少七成以上,馬祖經驗更發現胃癌減少了五成以上。消化性潰瘍已非慢性病,若能正確診斷,依病因做適當診治,大多數患者都能痊癒。若沒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也沒有服用導致潰瘍藥物的患者,應進一步檢查是否有糖尿病、罕見的免疫疾病,或是胃癌、胃泌素瘤等可能導致潰瘍不易痊癒的疾病。另外,建議採取清淡且規律的飲食,少吃刺激、辛辣、太油、太甜、糯米製品、飲用咖啡及柳橙汁,避免菸酒,讓腸胃道不適症狀減少。>>看詳細8. 白帶審稿專家: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海芙刀治療中心執行長鄭丞傑白帶是女性陰道分泌物的俗稱,許多女性為白帶的顏色和氣味苦惱,白帶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八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白帶」,由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海芙刀治療中心執行長鄭丞傑審閱。鄭丞傑說明,很多人認為有白帶就不好,其實正常陰道分泌物具有清潔及保護陰道功能,只是正常白帶應該是乳白到透明無色、稍具黏性、無異味,如果聞起來臭臭的,像魚腥味,或是呈現黃綠色、綠色、血色、且呈乳酪狀、泡沫狀、濃液狀等,建議就醫治療。白帶透露不少女性的健康訊息,鄭丞傑說,透過白帶診治疾病是婦產科醫師的基本功。至於女性要避免陰道感染,有個簡單卻常被忽略的動作,那就是如廁後擦拭及沖洗方向,應該由前往後,避免把肛門細菌帶到陰道。>>看詳細9. 不寧腿症候群審稿醫師:花蓮慈濟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許晉譯「不寧腿症候群」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九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不寧腿症候群」由花蓮慈濟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許晉譯審閱。不寧腿症候群帶來的困擾可能非患者難以想像,有人每晚至少得起床三次,有人在睡前必須按摩雙腿一、兩個小時,以減輕疼痛。門診中不少夫妻一起就診,患者被另一半抱怨,雙腿不停亂動、亂踢被,吵得自己不能睡。不寧腿症候群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影響部位以下肢為主,肢體在處於靜止狀態時,會出現如蟲爬或燒灼刺痛等不適感,症狀卻在活動時改善。如何避免? 缺鐵患者應考慮適度補充鐵劑、 盡可能避免多重藥物使用(超過5種藥物需要醫師評估是否有可移除之藥物),以減少藥物副作用、 糖尿病患者盡可能控制好糖化血色素,避免神經病變、再來就是咖啡、酒精攝取適量。另外,減少不寧腿症候群發作,除了不要在晚上攝取會讓人興奮的物品,像咖啡因、酒精、避免可能誘發的藥物,例如抗組織胺、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藥物、止吐藥等。許多人認為運動有助改善,許晉譯提醒,規律運動很重要,但不要選擇在睡前進行運動。>>看詳細10. 肺腺癌審稿專家:台北榮總胸腔部主任陳育民「肺腺癌」是元氣網今年上半年搜尋疾病第十名;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肺腺癌」,由台北榮總胸腔部主任陳育民審閱。肺癌蟬聯癌症死因榜首超過十年以上,發生率也居高不下。肺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女性得肺腺癌機率比男性高。在臺灣有50%以上的肺癌病患並不吸菸,超過九成得肺癌的女性都不抽菸,而且近十年有年輕化的趨勢。LDCT對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敏感性高,衛福部於2022年7月起,提供有肺癌家族史和重度吸菸史者,每2年一次免費補助篩檢,對象包括:具肺癌家族史:50~74歲男性或45~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重度吸菸史:50~74歲吸菸史30年以上,且1天1包以上,或1天吸菸3包,持續10年,並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的重度吸菸者。陳育民也提醒,預防肺腺癌,應該戒菸並拒吸二手煙、注意減少接觸廚房油煙、避免化學物質毒害、出門戴口罩預防空汙。>>看詳細>>想要瞭解更多的疾病訊息,請見元氣網疾病百科https://health.udn.com/health/disease_list
-
2022-08-01 醫聲.癌症防治
國衛院癌症精準治療計畫 提供兩千位晚期癌友免費新希望
「參與計畫的癌友,接受全方位癌症基金檢測、用藥,都不用自費。」去年起,衛福部、國衛院、羅氏大藥廠與醫療機構攜手開辦「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司徒惠康近日在「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舉辦的「癌症治療新紀元-精準醫療工作坊」中指出,符合資格的癌友若參與這項計畫,除了可獲得由醫師及醫療團隊量身打造的個人化治療計畫,依基因檢測結果精準用藥,還有獲得羅氏大藥廠、默克、台灣中外製藥與台灣禮來公司所提供的癌症標靶藥物機會,期待癌友多珍惜、把握。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表示,國衛院近年積極與衛福部共同打造「精準醫療生態系」,這項精準醫療計畫為結合基因檢測與後續治療藥物的國家級計畫,不僅樹立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與跨國藥廠合作的典範,也期待未來更多藥廠共襄盛舉,並給予晚期癌友更強助攻。在這項計畫中,預計提供2000位6大晚期癌症初確診病友全方位癌症基因檢測的機會,而六大癌症分別為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食道癌、膽囊癌、胃癌、肝外膽管癌與胰臟癌,參與計畫的醫療院所遍及全台北中南各大癌症治療醫院,包括臺大醫院、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臺北慈濟醫院、中山醫學大學設附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臺中榮民總醫院、義大醫院等,目前已全面啟動收案。此外,高雄長庚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高雄醫大附設醫院、臺北醫大附設醫院等,也已加入示範計畫,近期也可能啟動收案。羅氏大藥廠總經理Girish Mulye表示,作為示範計畫發起者之一,十分榮幸可以參與台灣精準醫療發展,也期待未來能與衛福部、國衛院有更多合作機會,壯大精準醫療聯盟,並成為全球典範。今年剛加入示範計畫的台灣禮來總經理勝間英仁則鼓勵更多醫藥界夥伴加入計畫,共同為癌友找出更多治療策略,並幫助國家級基因資料庫更完備,資料庫應用效益也可進一步提升,同時也可促進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的發展。默克醫療保健事業體臺灣、香港暨澳門總經理余文慧指出,期待透過默克在個人化治療領域的優勢,結合各方心力,藉由這項計畫,可嘉惠更多癌友,並幫助癌友延長存活期,翻轉病人生命。臺灣中外製藥董事長陳榮華表示,精準醫療已然成為全球醫界矚目趨勢,發展前景可期,期待在大家的努力下,可以為病友共福福利,創造更多生機。
-
2022-08-01 養生.聰明飲食
芒果有毒、荔枝上火、西瓜性寒?專家教怎麼吃水果消暑才健康
面對炎熱的夏季許多民眾會吃水果消暑,不過有些水果的特性也讓部分民眾產生困惑,包含芒果有毒、荔枝吃了上火、西瓜性寒等民間流傳的說法。對此,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科組長林惠敏為大家逐一解析、分享該怎麼吃才健康。芒果富含高熱量、高營養 這三類人要注意「份量」針對過去大家會覺得芒果有毒的原因,林惠敏解釋,芒果是棲宿科植物,它的樹枝的汁液帶有間苯二酚類、漆酚,當摘下芒果時汁液會殘留在外皮,有些人會對汁液過敏,碰了之後皮膚會有過敏反應導致皮膚有紅腫發癢的狀況,因此覺得芒果對皮膚不好;有些人則對芒果過敏,食用後會跟人體的e型免疫球蛋白結合並產生組織胺,出現蕁麻疹的反應。不過,上述都不是造成芒果有毒性的原因,林惠敏強調,在營養學角度上,芒果在水果界是熱量相當高的水果,以甜度最高的愛文芒果來說,吃一顆200克的愛文,就可以攝取190大卡的熱量。此外,芒果的維生素A營養含量很高,可以促進人體上皮組織的完整度、皮膚的完整性、提升免疫功能並避免一些病毒感染風險;吃一顆芒果也可以攝取到大概40~50毫克的維生素C,對保養皮膚是有好處的。芒果適合需要增加體重、成長、發育的民眾,林惠敏提醒,若是食慾不好虛弱的長者、成長發育中的幼兒或青壯年期,一次吃一顆芒果都是適合的會比食用一些飲料、甜點的熱量都低,還可以獲取更多營養素。不過, 糖尿病患者、三酸甘油酯過高、BMI超過27以上的肥胖病患則需要控制數量。荔枝不宜吃太多 6顆即可補充40~50毫克維生素C林惠敏指出,在西方營養學上面沒有「上火」這個說法,荔枝屬於比較溫熱的食物,熱量也是高的,只要吃6顆荔枝就可以吃到80大卡。民眾通常購買荔枝時普遍會一次選購2至5斤,加上荔枝很好入口,導致容易攝取過量。荔枝的維生素C很高,只要吃6顆荔枝就可以補充40到50毫克的維生素C,林惠敏補充,荔枝的鎂離子含量也較其他水果高,適合大量運動後補充電解質、心臟疾病以及虛弱的長者。此外,荔枝也能保護人體細胞,避免身體氧化。林惠敏也提醒,荔枝、芒果一樣都屬於高熱量的水果,所以糖尿病、肥胖、高3酸甘油酯血等患者要控制份量;已經在洗腎的腎友們,若要控制鉀離子的病人也不能吃太多。西瓜為「高升糖」水果 糖尿病患者可食用「靠近白色的果肉」西瓜的水分含量非常高,100公克的西瓜只有46大卡的熱量,林惠敏建議,一次的份量用家中的食用碗盛,大概在180克到190克左右。西瓜有個很特別的成份「瓜氨酸」可以在運動過後放鬆血管、降低血壓,適合運動員、大量運動後補充水分、鉀離子,並攝取瓜氨酸讓肌肉得到舒緩。此外,西瓜的中的茄紅素也有保護攝護腺癌、心臟血管的安全與功能性。林惠敏也提醒,西瓜也是高升糖食物,夏季天氣炎熱很多糖尿病友容易服用西瓜過量,建議病友們吃西瓜時吃越靠近白色的部分,糖分就沒那麼高,不要去吃到中間最甜的部分。最後,林惠敏呼籲,夏天天氣炎熱,夏季水果甜度都偏高,加上水果在收採完後沒有拿去冰箱冰會繼續成熟,導致夏季時民眾容易攝取水果過量,提醒民眾要注意水果保存切勿一次過量攝取。(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水果放冰箱延長保存期限?很多人做錯了 營養師曝「這5種」放冰箱照樣壞 ·水果愈甜熱量愈高? 營養師公布「夏季水果TOP15熱量排行」...西瓜竟墊底
-
2022-07-30 醫療.呼吸胸腔
影/睡覺打鼾併性功能障礙 45歲男治療後「一舉得男」
男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不治療,將嚴重影響性生活,恐致「雄風不再」。台灣睡眠醫學會估計,全國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約70至80萬人,嚴重影響國人健康。醫師表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因睡眠「缺氧」常引發心血管、內分泌、神經、消化和泌尿系統等疾病,如三高、胃食道逆流等,但為人少知的是,性功能障礙及早洩也是睡眠呼吸中止患者的常見病症,提醒應積極接受治療。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黃俊豪說,引起睡眠呼吸中止症常見原因,包括鼻中隔彎曲、鼻息肉、慢性鼻炎、肥厚性鼻炎,以及舌根、軟顎過長等,導致睡眠時缺氧,引起自律神經失調,交感神經過度亢奮,同時增加動脈硬化風險,也影響陰莖海綿體的動脈充血功能,進而增加性功能障礙風險,降低性生活品質、性慾和親密感。黃俊豪日前發表最新研究,分析健保資料庫1997年至2012年,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18歲以上男性,若透過手術治療後,未來可降低21%勃起功能障礙風險。此為全球首篇對於睡眠呼吸中止症與勃起功能障礙的相關性研究。近日一項「睡眠呼吸中止症與性功能健康問卷調查」,針對828位使用陽壓呼吸器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男性患者,發現以陽壓呼吸器治療後,55%受訪者認為改善陽萎症狀,41%改善早洩狀況,愈是重度患者,改善效果更是顯著。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45歲黃先生說,記得6年前,有次開車載著家人回南部,沒想到遇到塞車,開著、開著竟就睡著了,車子差一點擦撞護欄,有過那次經驗後,就醫檢查確診睡眠呼吸中止症,致病原因原來是肥胖,當時體重高達120公斤,經陽壓呼吸器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狀逐漸好轉,體重也降至95公斤。黃先生說,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期間,因精神不濟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上班回家後,也無法陪伴大女兒,影響親子關係,同時與太太的性生活也不協調,生活十分痛苦,且有了兩個女兒後,一直想生一個男生,沒想到治療後,性生活協調,終於讓兒子出生,現在是家庭美滿。黃太太說,回想先生未治療前,晚上睡覺打呼聲有如「戰車出動」,即使在房門外,聲音都非常大聲,讓她晚上睡不好,上班精神不濟,甚至也造成先生耳鳴,和先生說話都必須十分大聲,好像要吵架,生活上出現很大的困擾,加上性生活不協調,真的很想「一腳把先生踢出去」,所幸經治療後,生活才逐步恢復常軌。黃俊豪說,約有5成睡覺打鼾者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罹病後因缺氧容易引起全身性疾病,包括勃起功能障礙等,建議應積極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以改善勃起功能障礙,若男性出現白天嗜睡應提高警覺,伴侶若發現另一半有打鼾問題,應協助盡速就醫治療。
-
2022-07-30 焦點.科普好健康
坐不住、站不久,恐椎間盤突出引起疼痛!醫:手術可繁可簡,選對病症最適當方式治療
不少脊椎疼痛問題經由核磁共振檢查(MRI),診斷為脊椎病變造成疼痛,隨之而來的是,病人可能面臨到底該選擇常規的減壓融合手術,或微創神經減壓手術治療?醫師又應如何為病人指出一個安全、有效且減少後遺症的治療方法?年紀漸增長 椎間盤突出人體脊椎支撐身體、保護神經,還讓人得以活動,隨著年紀增長,脊椎工作久了,難免出現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骨質疏鬆、脊椎變形,甚至脊椎感染、腫瘤等病症,然而,正確診斷與治療都是大考驗。門診上,常有病人主訴有頭痛、背痛、手痛、腰痛、膝蓋痛、臀部痛等問題,甚至坐不住也站不久,但核磁共振是躺著做檢查,這姿勢並不會壓到神經,因此必須從影像去推敲站起來時可能哪裡出問題,以及仰賴更多不同姿勢與角度的X光檢查、神經阻斷等去推敲與診斷。傳統減壓術 易有後遺症一位70歲女性,一年來因為腰背痛、無法久站而就醫,她曾因腰椎第一節骨折做骨水泥灌注,腰椎第四、五節滑脫則做減壓融合手術,但都沒有維持太久。我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她的腰椎第一節骨折處癒合不良,出現結構不穩及神經壓迫狀況,便進行固定與減壓手術,疼痛很快就緩解。未料,一年後,她曾手術的第四、五節腰椎也出現問題,因為椎孔狹窄,讓她從腰一路痛到腿和鼠蹊部,再度就醫的她希望盡快動手術,只是情況並不單純。如果為病人再動一次傳統減壓融合術,確實能透過將脊椎直接打開為神經減壓,再將脊椎牢牢地固定而改善疼痛,但付出的代價卻很高。術中在減壓後,會將鬆散的脊椎固定、種上骨頭,半年後變成一整塊使脊椎的活動度變小。但人彎腰是靠第六節腰椎,若五、六節動彈不得,就必須往上依靠第二到四節活動,幾年後易引發脊椎鄰近節的病,只能再動手術固定鬆脫的脊椎,變成惡性循環。微創內視鏡 第二天下床為病人分析她的症狀及未來生活品質,決定繞道而行,運用微創內視鏡減壓術來避免破壞重要結構。手術是在背部開約一公分多的小口,再以光纖內視鏡清楚地掌握壓迫神經的骨刺並加以清除,保留健康的組織,術後傷口小、恢復快,椎管空間在大幅改善後,神經根不再受到壓迫。尤其避免傳統融合手術過度為神經減壓以致破壞脊椎結構,與未來的後遺症。病人在術後第二天即能下床開始復健。減壓過與不及 影響預後其實,脊椎的手術可繁可簡,最重要的是選擇對病症最適當的解決方式。但微創內視鏡減壓術並不適合脊椎弓體不良的病人,而神經減壓太多與不足都會影響預後,需要豐富的經驗與技術。
-
2022-07-22 醫療.中醫
確診康復喉嚨癢咳嗽 按摩3穴位可改善
不少染疫確診者解隔後,出現疲倦、喉嚨癢、流鼻水等症狀,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家庭暨社區醫學科主任鄭宜哲指出,咽癢咳嗽時,可以在「天突、雲門、中府」等穴道用精油按摩,或以藥膏、貼布敷貼穴位;也可使用湯匙沿著「手太陰肺經」循行從肩膀、手臂、大拇指進行刮痧,清瀉肺熱、緩解呼吸道不適。鄭宜哲與妻子分別在端午節連假前後確診,由於每個人體質、確診後的表現不盡相同,因此他預先儲備的咳嗽、喉嚨痛及清熱潤肺的中藥就派上用場。鄭宜哲的確診症狀偏向流鼻涕,妻子則是喉嚨痛。他在確診初期,以清冠一號對抗病毒,第一天發燒、第二天流鼻水,第三天只剩喉嚨癢及輕微咳嗽,症狀變化很快,第三天後無特別不適,第五天進行快篩已轉為陰性。但提醒病人,如果同時使用西藥者,中西藥使用要間隔至少半小時以上,避免藥效交互作用影響。染疫後普遍有疲倦現象,鄭宜哲表示,因為身體在抗病期間消耗身體營養,甚至活動量降低,因此易導致消耗肌肉降低體力的情形。康復後,除中藥調理、補充流失營養外,也需搭配心肺有氧運動及抗阻力負重運動,以改善循環及強健身體。鄭宜哲指出,若發生記憶與注意力下降的「腦霧」症狀,中醫會以活血化瘀,疏經活絡相關的中藥治療,可搭配八段錦中「雙手托天理三焦」運動,藉由上提陽氣,調理三焦水分代謝,改善體循環,幫助緩解腦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