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3 失智.照顧喘息
搜尋
失智者
共找到
452
筆 文章
-
-
2022-12-02 失智.新手照顧
失智者日夜顛倒導致失眠,可以服用安眠藥來調整作息嗎?
Q:失智者日夜顛倒,以致有失眠問題,照顧者也因此無法休息,失智者可以服用安眠藥調整作息嗎?A:首先要找出日夜顛倒的原因,包括飲食不均衡、進食富含咖啡因的食物、睡眠時間不固定、少活動導致體力過剩、少與社會互動導致動腦機會減少、精力過剩等。可搭配一些小技巧幫助睡眠,如:睡前2小時不要喝太多水、睡前先去小便以減少夜間上廁所的次數、傍晚後減少環境活動及刺激如保持安靜、減少訪客。若還是無效,可能需要藥物治療,看診時可主動提供失智者使用的保健品、藥品清單,方便醫師了解病史、避免重複用藥。另外有些藥品易導致跌倒,例如:· 抗高血壓的藥物,可能會有姿勢性低血壓的副作用而致暈眩;· 感冒藥抗組織胺劑,可能影響情緒、注意力、警覺、活動力等,導致嗜睡、認知障礙;· 鎮靜安眠藥,會有嗜睡、暈眩、精神混亂、認知受損、延緩反應時間等作用。使用後多注意失智者是否有頭暈、視力模糊、口乾、步伐不穩、肌肉無力等現象,若嚴重影響生活,就要請醫師更改用藥。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11-30 失智.照顧喘息
年輕型失智者遭逢人生劇變該怎麼辦?
如果在我們還年輕的時候被診斷失智,你會怎麼做?彼尤特醫生用自身經歷訴說她的故事,罹患失智症後依然到處演講,即使找不到會場、找不到講稿卻仍勇敢面對,繼續向前。她依舊是一個真實的人,只是被失智症困住了。「失智」並不意味著失去盼望、失去目標、失去快樂的資格,也不是生命的終點。學會了解它、面對它、接受它,因為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對它一無所知。失去控制與尋找意義對我影響最深遠的兩件事,就是我到任何地方都會迷路,以及不認得人。然而,凸顯出我病情嚴重的關鍵時刻,是在一次我主持病例研討會的時候。當時參加這場研討會的人,包括警察和社會服務處等不同機構的專業人士。我一開始先歡迎每個人,然後轉向在我右邊的人,請他自我介紹,因為我們從未見過面。他說:「可是珍妮芙,我認識妳二十年了!」我完全不知道他是誰,但我裝作沒聽到,繼續介紹下一位來賓,我說:「嗯,我也不認識妳!」她吃驚地回答:「妳說這話是什麼意思?」真糟糕!我竟然不認識會議廳裡的人。我覺得自己走到了盡頭。我再也不能這樣下去了!於是,我去找我的家庭醫師。他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醫師,我們曾在幾個相同的醫學委員會共事過,彼此很熟。他看出我的確有異樣,而且因為我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他把我送回到我的心臟科醫師那裡(當時我拒絕再去看我的神經內科醫師)。這位心臟科醫師名叫德瑞克.瓦樂(Derek Waller),他是全國知名且備受尊重的資深醫師;他很了解我,他意識到事有蹊蹺。他後來告訴我,他知道我得了失智症,於是鼓勵我去看第二位神經內科醫師。我不願意,因為我不想再次受到羞辱;不過,他說服了我。神經內科醫師安排我做磁振造影(MRI)和單光子射出電腦斷層造影(SPECT)檢查,他也認為有不對勁的地方,可是他沒有打算要作出診斷,因為他們並不想失去我這樣一位好醫師!我想這是一種讚賞,不過對我卻一點幫助也沒有。在這個階段,我的閱讀變得很吃力,而且當醫療保險公司的代表在電話中唸書面文字給我聽時,我以為他在講中文,我完全崩潰了!於是我請求轉介給一位神經心理學家。我花了兩天的時間看這位神經心理學家,她說我的聰明才智讓我有能力掩飾病情。她的解釋是,我使用非語言和上下文語境來解決問題,不過我的顳葉是「有問題」的。她無法肯定,繼續工作對我是不是安全。她知道我的第二位神經內科醫師還沒有為我作出診斷,於是建議我去看彼得.蓋瑞德醫師(Dr. Peter Garrard)。蓋瑞德醫師是在年輕型失智症方面很有名的神經科醫師。他曾在一次全國性的電視節目中,描述了自己如何從名人使用的語言,例如從英國前首相哈羅德.威爾遜(Harold Wilson)的演講,以及英國作家艾瑞斯.梅鐸(Iris Murdoch)的作品中,辨識出他們有失智症的初期症狀。有意思的是,我的孩子們說,他們在這段期間留意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的字彙量縮減,而且我開始會用錯字。我的女兒艾莉森在大學研讀心理學,她對我使用不正確的字非常感興趣。有一次,在我們家的花園裡,我說,能看到horseshoes(馬蹄鐵,譯註:按字面直譯是「馬鞋」)真好。其實我想說的是一種開花植物foxgloves(毛地黃,譯註:按字面直譯是「狐狸手套」)。現在我們知道,字詞在我們的腦裡是按主題、意義和情緒分類歸檔的,所以我當時只不過是從檔案架上選錯字:以「馬」代替「狐狸」,以「鞋」代替「手套」。而當我用錯字時,艾莉森經常可以猜到我想說的字。閱讀對我仍頗具挑戰性,因為我必須把每個字逐字閱讀,從上下文中抽離,真的很辛苦。然而,每個新的困難,都是一次尋找新的應變機制的機會。問題總有解決的方法,不過有時我仍會覺得沮喪。正如我先前提過,無論我們發現自己落入如何黯淡的光景,都仍然能有出人意外的喜樂。有一天,我在教會裡對一個朋友說,我整個人正在解體,感覺很辛苦。她說,她的祖母把東西拆開,是為了要把它們製作成新的東西,讓它們依然能發揮功能。這番話真的大大地鼓勵了我——我覺得自己或許還有一些用處!
-
2022-11-24 失智.像極了失智
退休後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醫師提醒注意失智症早期症狀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彭詩惟今天說,失智症早期常見症狀是短期記憶力衰退,但與「健忘」不同。健忘者經提示可能會想起來,但失智症者存取記憶的地方已壞掉,難再想起。民眾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會,打造幸福的老年生活。退休後漸漸感到力不從心彭詩惟為70多歲王姓婦人看診,主訴退休後漸漸感到力不從心,連最喜愛的書法、繪畫也興致缺缺。家人近一兩年也發現她記憶力似乎大不如前,所以才來看診。經過安排心智功能檢查及一系列評估後,確定王姓婦人罹患阿茲海默症。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持續攀升彭詩惟說,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65歲以上人口,每13人有1名失智者,80歲以上提高到5人有1人失智,因為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未來台灣失智症人口將持續攀升。失智症以阿茲海默症為大宗,另外還有血管性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及頭部外傷、腦腫瘤等因素導致。阿茲海默失智症雖然不可逆,但可依醫師評估及需求使用藥物「乙醯膽鹼酶抑制劑」、「NMDA受體拮抗劑」,延緩阿茲海默症退化的速度,也可嘗試懷舊治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或認知訓練。失智症早期最常見症狀為短期記憶力衰退彭詩惟表示,失智症早期最常見症狀為短期記憶力衰退,比如說常常忘記東西放在哪裡,重複詢問相同的內容,與別人約好的聚會,或才剛講過的事情也會不記得。其他可能症狀包括對原本勝任的事漸漸感到力不從心,言語表達困難,判斷力減弱,出門會害怕迷路或個性改變等等。國際權威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2020年研究顯示,改善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可望延緩或降低40%以上的失智症發生率。彭詩惟說,改善作法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控制,加上生活型態調整,如戒菸、控制飲酒、多運動、避免肥胖,同時保持心情愉快,學習新事物等等。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大大降低罹患失智症機會彭詩惟提醒民眾從生活習慣和社交活動著手,就能大大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會,例如參加社團、當志工、保持愉快心情與健康飲食。民眾也可參加政府或民間團體辦理的相關講座和活動,或是閱讀相關書籍、參加線上課程,提前了解失智症。發現身邊親友出現失智症早期症狀,請儘速就醫讓醫師評估及診治。
-
2022-11-23 失智.新手照顧
「候選人匯來買票錢」失智者選前陷混亂 醫提2招預防
2022九合一選舉11月26日登場,候選人頻透過實體、電話拜票爭取選民認同,不過對國內近30萬名失智者來說,外來刺激過多可能會增加混亂、不安情況。醫師提醒,家屬可協助減少收看政論節目頻率,改其他活動轉移注意力,但仍鼓勵失智者參與投票,因投票是基本公民權益。近期有失智者家屬反應,選舉前夕氣氛濃厚,家中的失智長輩變得混亂,甚至高齡媽媽還稱,「打電話拜票的候選人,已匯買票的錢到我帳戶,叫我幫他刷簿子確認。」讓他相當困擾。亞東紀念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不同程度的失智者的思考力差異大,中後期的失智者基本上無法語言表達、也無法做出決定,例如不能問他「要不要吃飯」,只能以命令句說「現在要吃飯囉」。因此會受選舉氛圍影響的,多半是有思考力的極早期、早期失智者。甄瑞興指出,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0.5分的極早期失智者,仍有部分思考能力,也可以上班、執行事務,不過短期記憶不佳,而近期若接到候選人拜票電話,極早期失智者可能會產生混亂、無法判斷;若以阿茲海默症患者而言,並不會增加幻覺,但會讓他不知所措。甄瑞興表示,並非每個失智長輩都會出現混亂,以臨床上統計,約30至40%的個案會伴隨妄想、急躁行為,而多數個案個性溫馴、沈默。若出現混亂時,會協助家屬以行為治療方式來改善,若無法改善時,才會考慮以藥物控制的方式,減少混亂情況發生。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障礙,會出現混亂、無中生有、劇情不對的對話,例如有候選人電話拜票、或僅由官方語音拜票,對失智者是外來刺激,無法判斷,同時讓他聯想到過去經驗,誤認「候選人買票」,要家人幫忙刷存摺確認款項。蔡佳芬建議,家屬遇到這類情況,避免質問或與其衝突、罵他「亂講」,可改用委婉、較有創意的說法,例如告訴失智長者,現在規定不可以買票,或告訴他現在行情不好,帳面上匯個小錢給長者,假裝「有收到」,盡量安撫失智長者,避免與其爭論。蔡佳芬指出,若失智長者本身熱衷政治,若選情不如預期,少數失智長者出現負向情緒,可能表現過於激烈,建議家屬別讓失智長者看太多政論節目、減少新聞報導刺激,可以增加其他戶外活動。台灣失智症協會副秘書長陳筠靜表示,候選人到家裡按電鈴、問候拜票,對失智長者來說很陌生,即使候選人已離開,失智長者還是會認為「有外人在家」、「東西被拿走」等,容易處在不安、混亂當中。甚至拜票電話、詐騙電話也分不清楚,不小心就把銀行帳戶外洩。陳筠靜指出,對政治狂熱的失智長者,選舉期間容易亢奮,不管在家裡或外面,只要一想起政治話題就激動、跟著電視罵,建議家屬技巧性地降低失智者看政治新聞的頻率,或轉移話題,改聊其他生活事情,不要聚焦在選舉,若出現精神症狀、行為問題影響睡眠,應找醫師諮詢。甄瑞興建議,若情況允許,希望家屬盡量鼓勵失智長者參與投票,讓他參與社會活動,從踏進投票所、蓋章、投票等一系列動作都順利完成時,對失智長輩來說會感覺成功、快樂,彷彿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失智老人不是植物人,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是不記得什麼事」。蔡佳芬提醒,投票是基本人權及公民權,失智者只要沒有被褫奪公權,仍然有權利參與投票,即使失智者蓋錯也無妨。陳筠靜表示,考量選舉程序、資訊多,中央選舉委員會也提供「公民投票易讀版指南」,讓家屬可以帶著失智長者、身心障礙者閱讀,此外投開票所現場都會提供無障礙規劃,若失智者有身障證明也可出示,現場可優先進行投票。
-
2022-11-16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失智怎麼做?專家:8種腦補食物+10個健腦好習慣,助你提早護腦!
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在《2022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中表示,全球超過五千萬名失智者,2050年將成長至一億三千萬人,等於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2011年,台灣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的「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有三百一十萬人,失智人口就有二十五萬人,佔百分之七.九四。也就是說,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每十二人就有一位是失智症患者。台灣失智症協會也預估,未來失智症人口將會持續攀升。預防失智的十個日常習慣「等我們老了是不是就會得失智症?」我們總有一天都會老去,但我們可以選擇從現在開始預防失智!除了先天遺傳因素之外,失智症被認為大多是因為生活習慣造成的結果。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導致失智的危險因子,其中就包括缺乏教育、聽力損失、頭部外傷、高血壓、糖尿病、飲酒過量、肥胖、缺乏運動、抽菸、憂鬱、社交孤立,以及空氣汙染等十二種因子。由此可知,失智症是可以提前預防,重點在於如何避免危險因子,延緩失智症發生的風險。幸好現在看到這本書的你,還來得及!以下提出十個預防失智的日常習慣,趁年輕時趕快改變壞習慣吧:1.運動:這已經老生常談了,但還是很多人做不到。維持規律與足夠的運動量,就可以降低失智症的風險,建議每週有三到五次的運動時間,每次三十到五十分鐘的輕度或中度運動,例如游泳、健走、騎腳踏車等。2.充分睡眠:這也是大家聽到耳朵長繭的建議。每天睡滿八小時,如果可以的話,中午也小睡二十分鐘,有效幫助減少三分之一的失智罹患率。3.保護大腦免於外傷: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危險因子就有提到頭部外傷。資料統計顯示,頭部曾經遭受外傷的人,罹患失智症機率會比其他人高。4.每天運用大腦:多進行一些智力遊戲,可以幫助大腦運作。5.遠離科技產品:研究顯示,經常滑臉書、電子產品的人,會導致記憶力衰退,趕緊放下手中的手機,抽離科技產品,腦力就會恢復。6.維持社交活動:社交孤立也是造成失智症的因子之一,平時多與親朋好友交流,尤其是獨居老人,更要維持一定程度的社交活動。7.戒菸:菸癮者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沒有抽菸的人高,所以癮君子們為了自己的大腦,還是好好戒菸吧!8.改變飲食型態:結合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的麥得飲食,被證實能夠降低認知功能障礙,幫助預防失智。9.保護血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就是因為「肥胖」,導致血管老化,造成血流變差,腦神經缺少血液輸送的養分和氧氣,導致細胞死亡而引發失智症。10.抱持樂觀: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容易讓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吃飯八分飽,均衡攝取營養飲食對預防失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調整飲食方面,要謹記三點:營養均衡、規律進食、只吃八分飽。最後一項是不是很少聽到呢?我們都知道肥胖是造成許多疾病的元凶,而且多半都是進食過量引起的,當我們攝取超過的熱量時,脂肪就會被囤積起來,引起肥胖,所以想要改善就要適度運動,並且改掉「過食」的習慣。先來檢測看看自己有沒有過食的現象:吃很快、集中一次大吃、邊做事邊吃、不吃早餐。若有其中一項,可能就已經在失智症的路上!如何預防過食呢?首先就是細嚼慢嚥,每吃一口可以在心中默念二十秒,在吃東西時,不要做其他的事情;一日三餐都固定時間吃;不要放任大吃大喝(例如吃到飽);只吃八分飽。或許擺脫長年的飲食習慣很難,但每一天一點一點的努力,就能改變了!想要補腦,吃對8種「健腦」食物大腦只佔體重的百分之二,卻消耗人體能量的百分之二十。我們平常的生活方式與環境都會影響到大腦的健康,每一個錯誤的習慣就會傷害到大腦,還好現在已經有一些已經認證對大腦有益的營養素,想要補腦,就要選對營養素!以下簡單介紹8種「健腦」食物,一起護腦吧!1.蛋白質:根據《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一篇針對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的調查研究發現,當老人攝取越多的奶類時,認知功能異常的風險就越低,因此想要攝取蛋白質的人,可以根據衛生福利部的「每日飲食指南」來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包括動物蛋白質,如雞蛋、羊肉、雞肉、魚肉、牛肉等;植物蛋白質,如豆腐、豆漿等。2.海鮮:海帶、魚類等海鮮產品含有豐富的碘、鈣、蛋白質以及不飽和脂肪酸,這些都是被公認為大腦的營養劑,還能延緩動脈硬化。3.維生素B群:若體內缺乏維生素B群,容易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血管粥狀硬化,影響到氧氣與血液輸送到大腦。4.鉀:調整體液平衡的重要礦物質,可以幫助腦細胞新陳代謝,富含鉀的食物主要有豆類、蔬菜、菌類、橘子、香蕉等。5.維生素E: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及抗氧化,保護血管中的膽固醇不被氧化,減少形成氧化膽固醇沉積血管的風險。6.卵磷脂:人體合成乙醯膽鹼(負責記憶力的神經傳導物質)的主要原料,具有興奮大腦神經細胞的作用,當數量越多時,記憶力就會越高。7.薑黃:薑黃可以促進血液流至腦部,降低發炎作用,也可以降低膽固醇,還能安定情緒。8.Omega-3 脂肪酸:二○一六年《神經學》期刊論文指出,富含Omega-3 的食物,可以降低阿茲海默症發生的機率,同時它也是情緒調節劑。Omega-3 主要食物來源包含魚類、堅果、亞麻仁籽等。失智症為不可逆的疾病,因此趁腦袋還健康時,好好預防就是最好的方法,除了改變生活習慣,也能從日常飲食中,攝取大腦所需的營養素來護腦!本文節錄:《活到100不失智:大腦逆齡對策,穴道醒神養腦術》一書
-
2022-11-11 養生.人生智慧
父罹思覺失調母失智,張曼娟「無力感像沙漏接不住」!獨力照顧7年才懂一簡單道理
7年前,作家張曼娟88歲的父親被發現罹患思覺失調症,母親也在1年半後被診斷為失智症,從此成為一個獨力照顧者。7年來歷經慌亂、挫折等心情跌宕,至今仍常質疑自己這樣做「夠嗎?對嗎?」她說,對照顧者而言,永遠不知道明天、甚至今天會發生什麼,只能學會活在當下,並把握日常的每一刻美好,提醒自己:「這樣就很好了!」 這一天的萬芳醫院,在熙熙攘攘的大廳中硬是隔出了一塊區域,院方在此舉辦「失智共照中心擴大服務啟動典禮」。中央的、地方的官員都來了,各里里長也來了,院方一一唱名介紹,而最終登場的是作為病患家屬代表的作家張曼娟。 她被安排在最後上台致詞,輕柔聲音瞬時溫暖了這個飄雨的瑟瑟秋日。張曼娟一開口便說:「我是萬芳醫院的常客,來到這裡就像回家差不多。」她淺笑訴說身為照顧者的日常,讓人難以想像她9月才歷經一場老父摔斷腿的照護風暴。 父罹思覺失調母失智,照護疲於奔命 7年前,張曼娟第一次將父親送進急診室。媒體專訪中如此描述:當日母親致電,說父親無法行走、也站不起來,血壓飆高已送到醫院去了。她趕到急診室,爸爸彷若交代後事般,絮絮說著不要急救、不要插管…。 原本健康的父親出現心臟等症狀,住院兩次做了精密檢查,最後得到一個眾人最不願聽到的結論—父親罹患了精神分裂症,也就是所謂的「思覺失調」。 「從那一刻開始,我家就陷入思覺失調的風暴中,父親處於吃藥、斷藥的狀況,情緒反應非常強烈,變成一個我們完全不認識的人。」那年,張曼娟的父親88歲,母親79歲,原本健朗的母親,也在父親爆發思覺失調後的1年半後,突然忘記了回家的路,不認得她是誰。 經過縝密診斷,醫師最後確認母親失智,而且在此之前,有過一次無人知曉的中風,可能因此導致血管性失智症,這讓張曼娟萬般愧疚,「我竟然沒發現母親中風了!」 「在照顧過程,有非常大的無力感,感覺有一個很大的沙漏,不斷的把父母親的健康、意志漏走,我每天疲於奔命到處去接,卻什麼都接不住……,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吧。」 學習用幽默看待變故:這樣就很好了 張曼娟坦言,作為照顧者,永遠不知道明天、甚至是今天會發生什麼事,迷途中非常需要有人指引,而照顧者的心情也常處在高低起伏的跌宕中。即使她已擔任照顧者7年之久,仍常質疑:「我這樣做是對的嗎?這樣就夠了嗎?這樣對父母親是好的嗎?」 9月父親在家摔斷左腿,再度進了急診室,由於此前已有右腿骨折的經驗,高齡95歲的父親對於能否康復感到質疑,覺得自己恐怕一輩子就要癱在床上,脾氣變得暴躁,思覺失調症又犯病,也讓全家人陷入不能睡覺的痛苦深淵。 張曼娟苦笑,她與母親、印尼看護阿妮甚至因此「仇恨睡眠」:「媽媽仇恨阿妮為什麼可以睡覺?阿妮仇恨我為什麼可以睡?變成一個恐怖循環;在循環之中,我覺得照顧真是一件痛苦的地獄之行!」 「繼續下去,搞不好我父母親還活著,但我已經死了呢?」61歲的張曼娟雖然生活規律,卻因龐大壓力有三高問題,她擔心著:「萬一我先走了怎麼辦?」 她幽幽說道,自己雖非獨生女,卻是獨力照顧者,因此得學習跟失智症、思覺失調症,以及老人家的那種「衰老、病苦、心情上的憤怒」和平共處,於是漸漸發展出照顧者的自我安慰哲學,學著用幽默角度來看待事情:「這樣就很好了!」 張曼娟提起父親病況嚴重時,母親因環境改變非常躁動,只好哄著母親到住家附近的河堤散步。那一天是農曆十四,母親突然指著天上月亮說:「你看,今天的月亮很漂亮!」儘管月相未及圓滿,但可以跟媽媽一起走在河堤邊,看著天上、水裡的月亮,「這不是一個很幸福的時刻嗎?」 失智媽記掛逝去親人,唯獨忘了身旁女兒 身為失智者的親密家人,常會遭遇許多情緒上的打擊。張曼娟回憶,媽媽第一次在客廳收拾東西說要「回家」時,她忍不住抓狂:「妳回什麼家?這明明就妳家!」母親卻仍偏執想走,拒絕承認這是她已住了30年的家。 還有一次是吃飯到一半,母親突問:「我們的爹跟媽都還在嗎?」母親是1949年跟著大哥到台灣,這意味著此刻她根本不認得眼前人是誰。「我是一直在照顧你的人,你怎麼可以不知道我是誰?」她感到憤怒,情緒瞬間爆開,逼問著:「我是誰?我是誰?你不認識我是誰?」 只見母親眼神閃爍,有點驚慌、又有些不好意思與困惑,接著問:「那我姊姊呢?哥哥呢?」她便一鼓作氣,告知這些親人都已過世,惹得老人家驚愕哀哭。事後冷靜下來,她才察覺自己負氣,因為母親記得的那些人都已不在世間,唯獨那個活在世上並陪伴照顧的女兒,竟被母親遺忘…。 那些難以調適的情緒衝撞,而今已雲淡風清,再遇上媽媽困惑疑問,她會好整以暇回答:「媽~我是妳的女兒,你的爹媽、我的外公外婆已經過世了,舅舅、阿姨也過世了,現在就我在你身邊,我會陪你照顧你,你不要擔心。」「什麼?他們什麼時候過世的?我怎麼一點都不記得、不知道?」「媽~他們都已經過世10年了,而且你已經哭過很多次了。」「喔,這樣子啊!那好,繼續吃飯。」 失智母親與照顧者女兒的對話,原是磨人的心酸,她說來竟成令人莞爾的單口相聲。張曼娟自嘲:「我怎會變成這樣子這麼皮呢?那都是因為累積了太多、太多的經驗之後,照顧者慢慢越來越瞭解,要先把自己的情緒掌控好,才能夠好好照顧需要照顧的人。」 送母親去日照中心,陷愧疚與掙扎 參加啟動典禮這天,張曼娟才終於接受了醫師與朋友建議,把媽媽帶到日照中心。她解釋,母親曾在醫院擔任護理師多年,喜歡團體生活、樂於服務,在家老嫌冷清,才想著讓媽媽到日照中心接觸人群。 近來疫情稍歇,終於被通知能帶媽媽去試讀,當下她感覺比中頭獎還開心,答應後卻又陷入深沉自責與愧疚中。「這是不是代表我要卸責、要甩鍋?送她去是不是為了讓自己日子好過、逃避照顧媽媽的責任?」 她不斷在內心與自己對話,「假如是我的朋友,會怎麼勸我自己?」她當然知道媽媽喜歡人群,參與團體生活一定會比在家無所事事要好…「這些我都知道,但我無法克服作為一個照顧者的愧疚與掙扎。」張曼娟說。 那天送母親前往日照中心,她因防疫無法陪同,只能1個小時後再來接,「實不相瞞,那是我生命裡最漫長的1個小時。」 她不斷揣想各種情況:如果媽媽找不到我怎麼辦?如果媽媽找不到廁所怎麼辦?如果媽媽不耐煩想離開怎麼辦?如果她不喜歡同學怎麼辦?如果同學不喜歡她怎麼辦? 千百種想法在腦袋裡糾結,終於到了可以去接母親的時刻,張曼娟竟像第1天送孩子到幼兒園的家長般,「提早3分鐘在門口等,時間一到就按鈴。」孰料這一切擔慮都是白費,媽媽和社工師說說笑笑出來,而且還想再到日照中心上課,她才放下心中大石。 「這就是照顧者會經歷的各種階段。」張曼娟說,也許失智共照中心的成立,能讓許多照顧者內心的起伏、掙扎、矛盾有很好的抒發與理解。她也以過來人身份,期盼每一位照顧者都能找到與失智症共處最好的方式,「保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能讓被照顧的人,因為我們的照顧能更加幸福。」 採訪後記:照顧者能給的就是最好,別追求最完美 張曼娟母親剛失智時,家中陷入混亂,身邊朋友也無相關經驗,頓感求助無門。幸而為母親看病的宋家瑩醫師給予許多協助,「宋醫師就變成我的媽祖婆,每次問她:我媽怎樣怎樣,怎麼辦?她有求必應!」張曼娟笑說。 「就像搭飛機,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安全帶扣好,再去扣孩子的;一定要把自己照顧好,再去照顧身邊的老人。不管你做任何決定,都是你深思熟慮做的最好決定,千萬不要後悔,或覺得早知道就怎樣…。」被稱為「媽祖婆」的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宋家瑩如是道。 宋家瑩指出,面對身心障礙或失智家人照顧,家屬承受的壓力絕對比病人來得大,許多人會追悔自己為何不拋下所有工作去照顧患病家人,就連她自己也曾如此。她在擔任住院醫師第2年時,90歲外婆做了氣切,由於母親已逝,當年也請不到外傭協助,與外婆同住的她毅然向長官請辭,「我要回家照顧!」想不到長官一口拒絕,並告訴她:「妳一定要維持自己生活的持續,才有能力照顧好外婆。」 她說,許多人在慌亂中,往往忽略應該先把自己照顧好,如今已有不同的長照資源與居服員可以分攤照護負擔,「先把自己穩定好,有穩定的情緒、穩定的經濟,才能好好照顧家人;你能給的就是最好的,別去想一定要做到多完美。」●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中年後「沉默殺手」是它!每7人就有1人骨鬆…3撇步存骨本:每周「快走4小時」增骨密度.私密處出狀況,是體內「濕氣」惹禍?解決婦科困擾這樣做.她退休11年總花費只有314萬!居無定所走到哪、玩到哪、住到哪,壯遊世界把旅行當生活
-
2022-11-07 失智.新手照顧
失智長輩常徘徊遊走 該怎麼辦?專家教5方法預防準備
● 失智症不是正常老化,留意警訊避免惡化● 情緒、妄想、幻覺等行為,令照顧者頭痛● 找出失智症患者行為失控原因,對症下藥一名70歲老伯伯,每當太陽快下山時,就開始出現失控行為,包括不停來回踱步、反覆講述同樣的事情,表現非常躁動,只要家人勸阻,就是一聲咆哮或暴走,令人非常頭痛。WaCare專家、護理師周珈汶說,失智症不是正常老化,許多人上了年紀經常忘記事情、對原本的嗜好不再感興趣,以為只是缺乏活動力或記憶減退,小心這些都是失智症的癥兆。若發現家人出現異於平常的行為、個性明顯改變,一定要「及早診斷、及時治療」,減緩失智症的惡化速度。失智症患者因為認知功能衰退、記憶力減退,會忘記當下要做什麼、要去哪裡,常會走來走去或是四處徘徊遊走,最後想不起外出的目的而迷路了,在住家附近也可能走失,最後變成失蹤的案例。周珈汶提醒,只要對「徘徊」行為多一分了解,就能多一點預防準備。安撫陪伴 不要一味阻止失智症所引發的徘徊大多是「有目的性行走」,只是忘了目的是什麼、該怎麼做,所以一旦發現失智長輩不停踱步、想出門時,應該先了解他們要做什麼,而非一味阻止或責怪。如果以錯誤的方式應對,有時會讓失智長輩暴走,當下必須安撫陪伴或是做一些事情來轉移注意力。建立規律作息 適度活動引發徘徊的原因,還有「日落症候群」,當太陽開始慢慢下山,失智症患者就會不停來回在家裡踱步,看起來緊張不安的樣子。周珈汶說,黃昏天色逐漸變暗時,光影、光線造成環境改變,會引起患者出現意識上的混亂,情緒也跟著起伏不定,朝向不適當的目的走去。周珈汶建議,照顧失智症患者一定要保持「環境不變」以及建立「規律作息」,當傍晚天色昏暗前,先把家裡的燈都打開,室內保持充足的光線。睡眠時使用夜燈,避免醒來時對環境感到陌生,出現踱步或跑出家門,大幅提高走失機率。養成規律作息,可避免生理時鐘混亂,若白天精神不好,千萬別躺床小憩,必要時才午睡,多安排適度的活動訓練肌力、曬太陽補充維他命D,多善用日照中心、社區據點的課程,同時也消耗體力,晚上比較好入睡。降低失智者出現徘徊遊走5方法1.耐心了解他們為什麼想要出門去做某件事2.先轉移注意力,陪伴散步一小段路後回家3.因空間認知產生障礙,可改變動線、加強標示4.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時間混亂5.多利用社會資源預防失智者走失
-
2022-11-05 失智.大腦健康
走路沒力、容易跌倒,小心是「肌少症」!從飲食、運動2方面改善
長期活動量不足、沒有運動習慣,隨著年齡增長,開始出現走路沒力、容易跌倒的情況,小心是被「肌少症」找上門了!研究顯示,人過了30歲後,肌肉質量每10年流失3至8%,70歲以後,每10年更以約15%的速度流失,若沒有及早正視肌肉量流失的問題,就可能罹患肌少症,讓老年失能、臥床的風險提高。這裡就整理出有關「肌少症」的常見問答,讓大家了解這個疾病,學習改善、預防等等的方法。Q:肌少症是什麼?A:肌少症是一種進行性的全身性肌肉疾病,身體骨骼肌的肌肉量快速減少,並伴隨患者生活功能上的退化,隨著年齡增長,會影響身體骨骼肌的代謝平衡,使此疾病發生率隨增加。罹患肌少症的人會有肌肉質量減少、肌力下降、行動能力變差等情形,隨著骨骼肌肌肉量減少,會影響到患者的核心肌群,進而使肌力和肌耐力減退,患者會無法從事較費力的運動,生活型態逐漸轉趨靜態。患者又因運動量不足,而加速疾病進展,形成惡性循環,到達一定程度後,就會出現體能退化、反覆跌倒、生活無法自理、失能及衰弱等現象。Q:為什麼會罹患肌少症?A:肌少症可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原發性主要是因年齡增長所導致,次發性則跟是否罹患疾病,或是個體營養攝取狀況,如是否攝取足夠蛋白質,以及生活型態如是否有充分運動等相關。肌少症上身的常見原因有以下5個:肌少症上身的5大原因1.年齡2.活動量不足3.營養不良4.內分泌失調5.發炎Q:什麼樣的人罹患肌少症的風險比較高?A:肌少症與年齡、本身是否罹患疾病、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都有關聯,因此以下幾類人罹患肌少症的風險也會比較高。1.高齡長者:依統計,65歲以上長者約1成有肌少症,75歲以上即高達3成,而且70歲以後,肌肉質量每10年會以約15%的速度流失,所以高齡長者很容易出現肌少症。2.罹患慢性病者:如果本身患有心臟病、糖尿病、關節炎、腎臟功能惡化等慢性疾病,也容易引發肌少症。3.營養不良者:肌少症跟是否攝取足夠蛋白質等飲食習慣相關,所以營養不良的人也是肌少症的高危險族群。4.活動量太少的人:長期活動量不足、沒有養成運動習慣,也可能提高罹患肌少症的風險。5.臥床、失能的人:長期失能或臥床或失能,會因為無法活動,而使肌肉及肌力快速流失。此外,民眾普遍認為男性肌肉較多,肌少症較不會找上門,但調查結果卻相反,男性風險高達51%,高於女性的43%。因男性隨年齡增長,荷爾蒙改變,會影響蛋白質吸收與肌肉生成。Q:如何預防預防肌少症?A:「運動」和「飲食」是預防肌少症最有效的方式。「運動」方面養成規律的習慣非常重要,特別是負重運動,如深蹲及舉啞鈴,以及平衡運動如太極拳等,可避免跌倒、維持身體活動力及減緩肌肉流失。另外「阻力訓練」也是預防肌少症的好方法,它透過外在阻力,讓肌肉進行收縮時,肌肉纖維能感受到張力,刺激荷爾蒙生成,提升神經傳導能力,促使肌肉生長訊號刺激骨骼肌裡的蛋白質合成。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阻力訓練」,不需要太大空間,只要利用彈力帶、啞鈴、寶特瓶,或是自身的體重,都可以達到阻力訓練的目標。中老年人進行阻力運動時,3大注意事項:1.如患有慢性病,務必徵詢過您的醫師後,在了解疾病的影響下,安全規律運動。2.若從來沒接受過阻力訓練,建議先尋求專業醫師及治療師的協助,制定個人化運動計畫。3.建議每周運動3次、每次30分鐘、運動後心跳達130下,持續6個月。「飲食」方面,補充蛋白質非常重要,蛋白質是合成肌肉的原料,60歲以上民眾的蛋白質需求量,可能比年輕人還高,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有運動也沒幫助。好的優質蛋白質食物包含豆、魚、肉、蛋類,尤其是運動後1小時內立即補充,效果最好。建議高齡者每餐均衡攝取約手掌大雞胸肉的蛋白質,魚、豆類、蛋或牛奶均可,也可以接攝取市面上含優質蛋白質、吸收利用率高、並具有醫學實證之均衡營養補充品。Q:肌少症有什麼治療方法?A:目前肌少症沒有藥物治療,營養及運動是肌少症的最佳解藥。當篩檢出罹患肌少症後,可採用一些非藥物的處置,包括飲食調整和復健運動,來改善肌少症現象,減少病程惡化,進而增進生活品質。另外,會建議增加蛋白質、維生素D、抗氧化物以及長鏈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並量身打造合適的運動模式和運動量,以增進肌力、肌肉量和平衡,並避免運動傷害。Q:生活中有什麼改善肌少症的方法?A:想改善肌少症,適當的「運動」與「肌力訓練」不可少,每週至少要2-3次,每次約20分鐘,且每一個肌群都應該訓練到,特別是股四頭肌(位於大腿前側的四大塊肌肉),與行動便利的關聯性很大,因此要著重訓練。而若肌肉量已經很少或者身體較虛弱者,則以少量多次為原則,透過較低強度但次數較多的訓練,慢慢增加訓練的強度,才不會操過頭。「飲食」也是改善肌少症的重要因素,平時應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像是蛋豆魚類、乳品類,或者高蛋白粉等,足量的蛋白質攝取適肌肉維持與增加的基礎,年長者每日都應攝取體重乘上1.2公克的蛋白質,意即體重60公斤者,每日應攝取到72克的蛋白質(60 x 1.2=72),例如雞蛋一顆約含有7克的蛋白質,低脂牛奶200cc約含有3.1克的蛋白質,雞胸肉100克約含有24克的蛋白質。而除了蛋白質攝取外,「維生素D」也應多攝取。維生素D的攝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透過曬太陽,但天氣過於炎熱時,不宜長時間日曬,以免造成皮膚受傷或者中暑、脫水等,建議在清晨或黃昏時曬比較適合,日曬時應該要讓皮膚曬到太陽,不要全身包緊緊的曬。另外也可透過菇類或者保健營養品做補充,相較於長時間的日曬,對於身體來說會比較能負擔。Q:如何發現自己有沒有肌少症?有自我檢測的方法嗎?A:透過日常生活觀察,可以注意自身是否有肌少症的風險,有5個要點需特別注意:1.站起來或蹲下時吃力:如坐在較矮的椅子上會難以起身,或者上完廁所後要從馬桶上站立起來很困難。2.走路緩慢:即使在平地行走也很緩慢無力,甚至過馬路時,會來不及在綠燈的時間內通過。3.反覆跌倒:近一年內連續跌倒的狀況超過兩次。4.體重減輕:沒有刻意減重,體重卻不斷減輕,半年內體重減少5%以上。5.握力下降:如濕毛巾擰不乾,或者連扭開寶特瓶蓋都很吃力。另外可以藉由問卷評估、握力測試和分析身體組成等檢查,來評估罹患風險,像是量測小腿圍、了解受測者目前的運動能力和功能,目前常用的篩檢量表為SARC-F和SARC-Calf。篩檢量表的評估項目包含提舉5公斤重物、在房間走動、從椅子或床鋪起身、爬10階樓梯以及過去1年跌倒次數,評估項目從0到2分評分,若加總分數逾4分,就可能有肌少症,建議就醫評估。而「小腿圍」也是有效的評估方式,若男性低於34公分、女性低於33公分,再加上上述評估有任一項感到有點困難,也可能有肌少症。Q:肌少症患者要如何補充蛋白質?可以吃高蛋白粉嗎?A:可諮詢營養師適當補充,但由天然食物中獲取蛋白質最佳。高蛋白粉雖然蛋白質含量高,但不可以當作蛋白質主要來源,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豆、魚、蛋、肉類還含有其他人類所需的營養素,如紅肉類有礦物質鐵、維生素B12等,海鮮有微量元素鋅等,這些都是高蛋白粉沒有的,且每項食物所含蛋白質的結構及胺基酸比例也不同,因此補充蛋白質須依靠多元飲食。高齡者補充高蛋白粉時要事先諮詢營養師,注意高蛋白粉所含的糖分,以防攝取過量,增加體內熱量及脂肪生成。另外也要注意,對年長者來說,不是吃蛋白質就會長肌肉,如果沒有從事重量或負重訓練,光吃高蛋白粉也無法增加肌力。 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11-04 失智.新手照顧
失智者在意「尊嚴」?維持日常行為、照顧者配合演出延緩退化
有個80歲阿嬤,兒子陪同看診,說阿嬤忘東忘西,不停買水果,水果壞了,還買!阿嬤一個人住,兒子會回來陪她吃晚飯。但白天獨自一人在家,沒有講話的對象。阿嬤自己去菜市場跟果菜攤老闆買菜聊天,變成一天很重要的事。順便就買了水果,放進冰箱,沒留意,就再買。兒子只覺得買水果的行為不對,沒有探索阿嬤為何愛買水果。阿嬤其實是想要找人講話,傳統市場成了老年孤獨阿嬤唯一的活動中心。離家近又熟悉的環境,還能花錢,阿嬤覺得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但兒子回家看到壞了的水果就生氣嘮叨,打擊了阿嬤的自尊,阿嬤就會反彈,行為開始激動。讓長者執行一些往常可做的功能,生活就有尊嚴就像父母管束十幾歲的青春孩子,不探索孩子發育時的行為,只用自己的認知要求對方,就會造成雙方的磨擦。許多失智長輩會出現情緒化的衝突反應,往往是因為「尊嚴」被忽略,而所謂尊嚴,就是讓失智者保有對周遭環境的認知,減少「被忽視」的感受,並且要有信賴的人陪伴在旁。父母老了,認知功能也退化了,是需要有人在旁協助照顧,若能讓她執行一些往常可以做的功能,生活就有尊嚴;更何況若她一個人獨立生活,所做出的行為、說的話,自然有她的原因。做子女的要改變心態,認真的去探索。這個探索,就是父母留給子女最寶貴的資產。當我們健康的時候,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當有腰酸、氣喘的時候,身體就會告知主人(大腦),我們就會找時間休息或是找醫師治療。照顧失智老人其實比照顧一個嬰兒還要費神。除了關照他的行為,還得考量他的身體支應狀況,這是一門大學問。照顧者配合角色演出,就不會內心糾結失智是腦細胞被侵犯而慢慢退化,不斷去刺激也沒有用,只有增加他的自卑感。老是問他:「我是誰?」,當他認不出人來時,身邊的人就跳出來給答案,還要一再強調複習,看似加強記憶,但對失智長者反而會感覺到被否定而出現失控的舉動。其實失智老人很可愛,但要懂得他們心裡怎麼想。失智老人常常答非所問,前言不對後語,錯認家人,以致講出情緒話,若能理解,就無須動氣,照顧者可以試著用演戲的方法,把自己當導演,配合扮演角色,用這樣的思維,就不會內心糾結痛苦。我的母親在92歲高齡走了,隨著時間慢慢沉澱下來,我也是一個老人,我把在失智母親身上學到的一些照顧模式,轉換對於一般家庭裡的失智老人照顧,有更務實的經驗,也較容易找出問題的癥結。另外我也開始運用我的醫學專業,尋求與號召社會資源,與熱情有心的在地企業團體與志工,凝聚社區照顧的力量,共同規劃托老服務,已經不光是從照顧母親的角度思維,而是積極致力在社區更廣大失智家庭照顧的推廣。所以如果現在問我照顧失智母親有什麼心得,其實就好像做了一場夢,夢醒過來,終於讓母親很輕鬆的走完一生,然後我放下這個擔子,又覺得好像又有一股力量在身上,可以為更多的失智家庭做多一點更務實的服務。但當我們失智了,主人(大腦)就不管用了,家人就變成了我們心(身體)的主人,跟原本的主人產生爭執,這顆心就亂了。然而心(身體)也已經衰老,經不起兩個主人操弄,就停擺了。(本文出自原水文化《超越認知障礙 曹爸有方:保有快樂記憶、忘得輕安自在,有尊嚴安老終老》曹汶龍著)
-
2022-10-27 失智.大腦健康
不是只有上了年紀才會失智!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8題中2題建議檢查
台灣在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而失智人口也逐年攀升。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推估,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何謂失智症?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集合,不只是記憶力的減退,還包括語言能力、視覺空間能力、注意力、執行功能、社會認知、定向感、計算能力、抽象思考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舉例來說,若是家中長輩出現像是判斷力變差、興趣降低或不愛出門、重複相同問題、處理個人財物或使用日常生活工具出現問題也有可能是失智的表現。另外失智同時也可能伴隨個性改變、憂鬱焦慮、行為障礙、重複現象、漫遊、幻覺、妄想、睡眠障礙等情形。老了一定會失智嗎?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在正常老化的過程中,能力減弱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並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停在某一種狀態。一般而言,在65歲後,長輩的記憶力才會有較明顯的減退,然而在掌握概念和技巧方面的事物仍能保持良好的學習能力,或是透過重複練習來改善。失智症患者的記憶力則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差,即使經過提醒也還是想不起來、無法勝任過去熟悉的事物或技能,導致影響到日常生活。不是只有上了年紀才會失智儘管年齡增加,失智的機率升高,但也有65歲前就罹患失智的「年輕型失智症」,遺傳的因子較為強烈。患者通常症狀較嚴重、退化速度快、對藥物反應較差、容易有較多精神情緒行為症狀。由於病人較年輕,往往對家庭造成較大的影響。失智的發生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退化性:包括阿茲海默氏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異常蛋白長期沉積在患者腦部而引發病變。而以阿茲海默氏症為最大宗,約佔六成以上。2.血管性:可能是大血管破裂或梗塞引發中風;也可能是細小血管長期慢性梗塞。3.可逆性:有部分失智症是可逆性的,例如中毒、低血糖、甲狀腺功能低下、貧血、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水腦、腦部外傷或腫瘤等。失智症診斷主要有三個步驟,問診、認知功能檢查、抽血檢查及腦部影像。近年來亦有生物標記的發展,增加診斷正確率如磁振造影、腦脊髓液檢測、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葡萄糖正子攝影、基因檢測等。治療失智症‧非藥物治療在使用藥物治療之前可以先嘗試非藥物治療。例如調整為熟悉的環境、結構的活動安排、認知訓練、懷舊治療、園藝光照治療、音樂治療、芳香療法、動物輔助治療、藝術治療等非藥物照顧方法,也能改善失智患者的情緒與精神行為症狀。‧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方面,目前可以用來治療失智症延緩退化的藥物包含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及麩氨酸NMDA受體之拮抗劑。前者主要經由增加腦內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濃度來改善認知症狀,包含Donepezil、rivastigmine、galantamine,後者則是減少麩氨酸所造成之神經毒性而降低腦細胞的受損的memantine。除了針對認知功能治療的藥物之外,醫師也會依患者狀況給予其他類藥物治療相關的情緒與精神行為症狀。此外全世界仍積極研究失智症的相關治療,例如以β-澱粉樣蛋白為清除目標的單株抗體Aducanumab或是非侵入性的腦刺激術等。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失智人口比例逐年增加。雖然失智會使人的功能逐漸喪失,但透過及時診斷並給予治療,仍有許多患者能保持現有的能力,延緩退化。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AD-8)可由個案或家屬檢測幾年來在以下這些事情上有否改變?並將結果記錄下來(有改變得1分,無改變或不知道得0分)。□得分≧2分,需安排進一步確診□得分<2分,建議每年至少進行1次失智症篩檢※此量表僅提供失智症初步篩檢用,請儘早至本院精神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
-
2022-10-18 失智.大腦健康
瓊瑤MRI檢查自認沒失智 醫曝3程序「不是做MRI就沒事」
84歲的知名言情小說作家瓊瑤,日前透露自己擔心失智症,引發書迷擔心,她17日在臉書透露,今年5月27日鼓起勇氣去台北仁愛醫院,做最完整的檢查,也做了MRI(磁振造影檢查),結果出爐「我沒有失智症,也沒有失憶症」。醫師指出,失智症是臨床表現,因出現記憶力不好而影響到日常生活,需透過簡易認知功能評估等,若有異常,需再透過血液檢查,最後才是影像檢查,不是做完MRI就等於沒事。亞東紀念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失智症需透過功能性診斷,按照國際標準流程,若記憶力出現問題,會先做簡單記憶評估,看短程記憶有無問題,若有異常,會接著做抽血血液檢查,查看有無甲狀腺功能過低、微量B12缺乏症候群,或有無肝功能、腎功能問題、有無梅毒感染過,不過慢性肝病、慢性腎臟病人,功能本來就比較差一點,血液檢查後,最後才是影像檢查。甄瑞興指出,MRI或電腦斷層等影像檢查,可用於確診失智症後,鑑別診斷是哪一種類型的失智症,包括血管型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也可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性,包括水腦症、長腦瘤、中風或腦部萎縮等。不過單純的影像檢查,無法用來判定是否失智症,且有些早期失智症患者,因平時多用腦,功能下降較緩慢,MRI影像檢查並沒有呈現萎縮,會誤認是正常,這時通常會進一步確認,是否有類澱粉沈澱。雖然年齡越高好發失智症比例也增加,甄瑞興提醒,80歲族群發生失智症比例約2成、90歲族群發生率則為33.3%,不一定年老就會得失智症,但若出現記憶力不好、短期記憶較差者,懷疑失智者可以尋求醫療評估,確認是否罹患失智症。瓊瑤至仁愛醫院做檢查,相信前面應有做過認知評估、血液檢查,最後才安排MRI檢查。且,電腦斷層檢查便宜又快速,也可用來確診失智,除非影像看不清楚才會做MRI檢查。
-
2022-10-15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資源亮點城市/新北不老長智村讓平溪長輩在地安老
「隔壁一位阿嬤罹患失智,一天過來買三次蔥,她的媳婦都覺得困擾,我就說沒關係就讓她買,再拿過來退就好了。」新北市平溪老街上的「温泉商店」李老闆分享的故事,也是當地日常。平溪是全國人口老化嚴重程度最高的社區,新北市衛生局準備三年在此打造首站「不老長智村」,透過專業訓練,讓7%以上的居民具備失智識能、二分之一的商家成為失智友善商家,未來也希望將這套模式沿用於都會區的板橋,讓長輩在熟悉的社區安老。新北市衛生局介紹,「不老長智村」會落腳於平溪區,除了當地老年化嚴重、平均每三位就有一位是長者,背後推手是新北市平溪區衛生所前主任林太仁,秉著神經科的專業,結合各大資源透過衛生所居家訪視、鄰里長的通報及老人健檢等,對長者進行全面性的失智篩檢,同時醫院合作建立綠色通道,有效掌握區內失智長輩的人數,截至今年八月底,總計確診失智個案99人,失智者獲得確診的比率為72%。新北市衛生局說,考量到平溪偏鄉就醫不便問題,以衛生所為主體連結資源服務,並媒合私人企業導入公益協尋科技化行動,推出的智能手錶讓長輩戴上後,就能隨時分享定位給五到六位家屬,還能追朔三十天內的軌跡,預防走失。為了補足偏鄉專業人力資源不足問題,新北市衛生局也派「樂活健腦巴士」到社區,搭配職能治療師,主動至偏鄉巡迴提供認知保健活動等服務。在地居民的失智識能也不可或缺,新北市衛生局投入失智友善訓練、宣導等失智友善的計畫,目前平溪區有7%以上的居民具備失智識能,且在地罹患失智人口有7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也因為社區居民整體失智友善識能的提升,平溪區有2分之1商家成為失智友善商家,交織成屬於在地的溫馨互助網絡。新北市衛生局分享,菁桐老街上的「巧門西點蛋糕店」林老闆娘,就是某次聞到隔壁鄰居家中飄散瓦斯味,才發現是長輩忘記關火就直接睡覺,所幸及時救援避免發生意外,這也成為她積極參加失智友善訓練、了解失智相關症狀的契機。長年將高齡照護作為施政重點的新北市府,深知轄區幅員遼闊、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窘境,因此首要任務就是將現有資源最大化利用。新北市衛生局說,目前新北共有16家失智確診醫院,當中有13家成為共照中心,可提供民眾專業諮詢及個案服務,只要依照就醫習慣前往共照中心接受檢查及診斷,確診後就由個管師後續追蹤。同時,新北市加碼補助共照中心辦理非藥物介入及其家庭照顧者健康管理計畫,藉由辦理工作坊,使個案及其照顧者得以盡早獲得照顧資源及緩解身心壓力。另外,新北市也徵求民間單位辦理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在都會區的板橋、三重等,目標就是設立5到6家,偏鄉地區則至少1家,並且出動「樂活健腦巴士」服務偏鄉,新北市衛生局補充,為找出更多潛在的失智者及服務資源不足地區,「樂活健腦巴士」提供偏鄉篩檢服務及大腦保健和認知刺激課程,使得各區獲得失智相關服務。多項的失智照護計畫當中,新北市衛生局希望能以平溪的「不老長智村」作為示範起點,盼能加以調整,運用在板橋等都會地區,目前初步規劃是在板橋區亞東醫院的周邊鄰里開始,逐步拓展到附近社區。隨著台灣在2025年要邁向「失智友善777」目標,新北市衛生局指出,失智症的社區篩檢經過實證,造成的偽陽性過高,反而民眾會有焦慮、就醫資源壅塞等問題,因此,新北市邀集中醫、西醫、牙醫等基層醫療院所及社區藥局合作,成立失智友善守護站,「以轉診替代社區篩檢模式」進而發掘社區中高風險個案,截至目前已有1039家投入。新北衛生局表示,這項計畫從2018年開始,便加碼提供額外獎勵,邀請基層診所及社區藥局加入,未來也會持續與各醫師公會、藥師公會合作,並提供獎勵誘因,鼓勵拓展設立。(新北市衛生局關心您 廣告)
-
2022-10-15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資源亮點城市/彰化縣失智共照中心 協助跨科別轉介
衛福部訂定2025年全台「失智友善777」目標,彰化縣在失智症確診率指標已於111年達84%,領先其他縣市超前達陣。目前彰化縣10家失智共同照護醫院均設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能協助失智者跨科別的轉介,未來將再針對相關的照護人員加強專業訓練及提供失智、失能者復能計畫。加強橫向科別轉介,才能找出更多隱形失智症確診者,早期介入照護彰化縣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是由設有神經內科或是精神科門診之醫療院所成立,包括彰化基督教醫院、秀傳紀念醫院、彰化醫院、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鹿港基督教醫院、員林基督教醫院、員榮醫院(員生院區)、二林基督教醫院、道周醫院、卓醫院等,只要疑似患者到任何科別的門診就診,都能提供失智者跨科別橫向轉介,個案管理師也會協助疑似個案後續確診治療、轉介以及提供家屬照護衛教。據點能更普及化,失智專責日照中心有亮點彰化縣目前已設有10間失智共同照護中心、31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以提供個案管理、人才培訓、認知促進、緩和失智、照顧者照顧訓練及照顧者支持團體等。專責的失智日間照顧中心在全國仍不多見,彰化縣已設立3家,其場地是改造醫療院所及社區內的閒置空間,例如位於埔心鄉衛生所樓上的失智日照中心,空間設計以「海洋世界」為主題;大村圖書館二樓,打造成北歐鄉村的風格;還有一間日照中心以懷舊為主軸,讓失能、失智者能在舒適的環境下快樂的學習延緩失能。衛生局為了使彰化境內50家日照中心進行全面性照護品質提升,今年與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合作,推動失能、失智長輩的復能計畫,期望日後日照中心的長輩也能經由復能計畫的介入達到功能的改善。現行失智症照護的重要課題使用篩選失智症的工具來找出失智症患者,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給予支持及照顧,彰化縣是全國第一個於長照C據點提供失智篩檢服務的縣市。失智症篩檢量表需要額外的人力,有些題目還需要患者的親友家屬才能作答。另外,失智症不像其他疾病,可以用測試肢體強度、抽血、儀器檢查等找出疾病問題,失智症需要針對認知功能方面來評估,使用篩檢量表,異常者再轉介至醫師確認。除了篩檢之外,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應考慮由中央主政進行,以掌握失智症的罹病率及照護需求。目前失智症與失能患者的照護有「重疊」現象,照服員專業訓練以及政府投入的補助預算,應該重新盤整。例如日照中心內的長輩會有失能合併失智,不同程度的失能者可能同時罹患失智症。失智症的照護需要專業的技巧及訓練,但台灣目前在長照體系內的照服員這方面技能仍有待提升,除了可參加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所辦理的居服員訓練課程外,較少有相關訓練課程,反觀國外在這方面已有一套教育訓練模式。照顧失智症患者也是需要照顧技巧,「曾經有失智症的長輩吃完飯後,又說還沒有吃,要怎麼處理?」 衛生局分享參訪機構時工作人員的照護方法,就是將餐盤放著,讓長輩隨時就能看到餐盤內的食物,以減少長輩有爭執發生;也有住宿機構將屋內設計成迴遊動線,行走也不會擔心迷失方向。但即使有這些創意小撇步,照服員對於失智症專業訓練的普及仍迫在眉睫。再以長照2.0的C級巷弄長照站與失智據點相比,C級巷弄長照站的長輩通常未達失能等級,很多仍可自行來到據點參與共餐、唱歌等社交休閒活動,中央也有補助專車接送等服務。而失智據點的長輩通常需要專業人力的服務,且招收的人數也要符合一定比例的限制等,失智據點的運作經營難度及成本遠較長照C據點高,但中央的補助相差不大,也影響了失智據點佈點的速度。在縣府團隊的合作下,彰化縣失智據點已佈建31家,未來將提升失智症後續照護及照服員培訓等,組織成緊密完善的照護網絡,普及佈建更多失智據點,以減少醫療及家人照護負擔。(彰化縣衛生局關心您 廣告)
-
2022-10-07 失智.長期照護
失智失能取消共照服務 照顧恐斷鏈
全台約卅萬失智症患者,若同時失能,可接受長照二・○A單位個管師及失智共照中心個管師「雙重服務」,但衛福部預告,明年起,失能且失智者取消失智共照服務。由於失智症患者可能因認知功能障礙,出現走失、情緒改變等精神行為等,照顧難度高,失智家庭擔心少了失智共照中心個管師的穩定支持,面臨照顧斷鏈。長照二・○中,以ABC三級分類,A單位個管師依評估計畫,協助媒合B、C等單位的長照資源;至於失智共照中心,全台共一一五家,多由醫院成立,失智個管師依患者失智程度,細膩地提供家屬照顧方式,並與醫師深度合作。但衛福部於一○九年預告,一一二年起,符合長照需求等級二至八級的失智者,取消失智共照中心個管服務。專家對此憂心忡忡,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長照A單位個管師和失智共照中心個管師,雖然都叫個管師,但工作內容差異頗大。失智症個案光精神行為就有百百種,例如走失、不願就醫,更面對財務、法律等問題,需家屬、個管師及醫師共同搭配,必要時調整藥物或進行非藥物協助,處理上具高度專業性。湯麗玉說,未來失智者若無法接受失智共照中心個管師服務,「將嚴重影響失智個案權益」,A個管師訓練課程中,只上兩小時失智症需求分析及資源連結,失智個管師卻經過廿四小時失智症照護訓練,A個管要了解失智照護、串連醫療資源有其難度,衛福部務必提升A個管失智照護能力訓練。湯麗玉認為,「長期照顧法」訂出長照機構設立標準、評鑑、輔導機制,每年更編列五、六百億長照基金預算,長照在足夠經費支持下,循正規發展;但失智照顧體系沒有良好設計,僅依「計畫」,每年不固定撥發預算,沒有定期舉辦失智據點及共照中心研討會或共識會,也沒有退場機制,讓人感覺「長照是親生,失智像領養」。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失智共照中心目前服務五萬多人,其中兩萬人同時使用長照、失智共照資源,但盤點失智者就醫情況發現,有九萬名在醫院就醫個案,尚未獲得失智共照中心服務。為讓了更多失智者獲得照顧資源,優先調整重複使用資源的兩萬名個案,改以A單位負責,失智共照中心即可釋出量能,協助尚未獲得資源的九萬名失智者。長照A個管皆接受失智、身心障礙課程訓練,目前服務個案中也有同時失能、失智者,未來將安排相關訓練課程,強化A個管服務失智症的專業性。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09-29 失智.像極了失智
是健忘還是大腦開始退化?小心年輕型失智症
工作精明幹練的王小姐,45歲就升職當上部門經理,處理繁雜工作井然有序,樂於追求自我成長。但是最近熟悉的業務頻頻出錯,連應酬場合也會叫不出客戶的名字。同仁發現異狀,建議就診找出原因,結果醫師直言可能是失智症,王小姐很難接受,驚恐老年人疾病怎麼會提前找上門?●失智不是老人病 出現警訊要及早就醫別以為老年人才會失智!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全台近30萬已確診的失智人口中,其中有1萬4000多人屬於年輕型失智症。什麼是年輕型失智症?其症狀跟一般失智又有什麼相異之處?身心科醫師陳韋伶說,一般失智症發病年齡約在70至80歲,若早於65歲即稱為「年輕型失智症」;而認知功能衰退的症狀並沒有不同,一樣有精神症狀與個性行為改變,最大衝擊是生活多層面的影響。現代人工作繁忙、精神壓力過大,容易忽略年輕型失智症的發病警訊,可能因為病因複雜掛了許多科別,延遲確診時間。陳韋伶提醒,若個性、行為、工作能力與過去有明顯改變,留意可能是失智症徵兆,出現下列症狀要小心。【年輕型失智症的十大警訊】一、記憶衰退:跟健忘不太一樣,常會突然「斷電」忘記下一步要做什麼,到了會影響工作的程度。二、個性改變:原本溫和的個性變得易怒、不耐煩甚至多疑,自己也感覺到心情焦慮,但無法控制情緒。三、溝通困難:表達言不及義,包括書寫也出現問題,說話或書寫不如以往流暢,有人際溝通障礙。四、容易出錯:原本擅長的工作或熟悉的日常事務、活動已無法順利完成。五、時地混淆:因為認知功能開始衰退,不時會忘記時間、忘記自己在哪裡,頻繁出現迷路。六、判斷變差:做出錯誤或不合理的決定,例如採購數量、品項不對,或專案內容不合常理。七、社交退縮:語言表達能力減弱而減少與外界的互動,導致變得退縮、被動。八、被害妄想:常弄丟物品或擺回不正確的位置,因找不到而指責別人亂拿、丟竊。九、空間混淆:難以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的關係,無法判斷物體距離遠近,出現駕駛困難。十、決策障礙:無法訂定工作的策略與規劃,容易因注意力不集中而犯下判斷失準的錯誤。●不只阿茲海默症!失智症還有分類型失智症有很多種類型,65歲以上的失智症患者,主要是阿茲海默症和血管性失智症;65歲以下的年輕型失智症,除了阿茲海默症,可能因疾病、頭部創傷、意外事件缺氧而認知功能惡化。其他還包括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以及營養失調、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誘發病因,陳韋伶表示,要找出病因對症下藥,幫助患者和家屬預做準備,因應失智症帶來的生活影響。【失智症的類型與症狀】👉阿茲海默症:大腦神經細胞退化所造成的失智症,記憶明顯衰退,對人事時地物的辨別認知出現障礙。👉血管性失智症:因腦血管疾病所導致,主要表徵為動作及反應遲緩、身體平衡動作不佳等,合併精神症狀。👉路易氏體失智症:經常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行為,因多發系統萎縮,容易身體僵硬、走路不穩、重複跌倒。👉額顳葉型失智症:管控行為和情緒的額葉出現障礙,常出現焦慮緊張與憂鬱,早期症狀為情緒異常、人格改變。●年輕型失智症不易發現 記憶力大幅減退是警訊電影《我想念我自己》描述擔任大學教授的女主角因罹患阿茲海默症,逐漸失去工作與生活能力,劇情帶出年輕型失智症病程早中晚期的明顯變化。年輕型失智症因為發生年紀早,常被懷疑是更年期、壓力大,或其他心理因素,所以常忽略及早發現。失智症和記憶力高度相關,特別是短期記憶,一轉頭即忘了要做的事;在職場上,原本很熟悉的工作及技能變得常出錯,還有言語或書寫出現困難,都可能是年輕型失智症的表現症狀。陳韋伶叮嚀,65歲以下發生阿茲海默症,大多是因為基因、遺傳,若家族存在高風險遺傳因子,一定要維持健康生活習慣,降低罹病可能性。【如何預防失智症提早來報到】✅改變生活不良習慣:改善抽菸、熬夜等壞習慣,充足睡眠有助於修復過勞的大腦,同時代謝清除對大腦不利的有害物質。✅控制原本的疾病:中風患者要預防二次中風,避免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死亡,引發血管型失智症。✅釋放過多的壓力:長期過度用腦、精神壓力大,易累積β類澱粉蛋白影響記憶,提升失智症風險。✅建立規律運動:運動可以預防腦部的海馬迴萎縮,同時促進血液循環代謝掉β類澱粉蛋白。●失智症不可逆 積極治療可延緩退化失智症屬於持續性、漸進式的腦神經退化疾病,不單只有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會直接影響人際關係與生活自理能力,整個病程大約15至20年,最後因長期臥床、出現併發症而離開人世。但年輕型失智症的退化速度通常較快、症狀多樣化,且對藥物的反應較差;陳韋伶強調,一定要正視失智症問題,積極治療可延緩退化,加強社交互動、學習新事物,使大腦繼續活化。誰說年紀大才會失智?生活作息不正常、有抽菸和酗酒等習慣,就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失智症絕對不是老年人的專利,雖然無法治癒,但是可以用各種方式改善症狀,發現親友行為異常,應及早陪伴就醫獲得正確的診斷及治療,延緩病情惡化。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2-09-26 失智.新手照顧
失智患者,失禁比率高4倍!5招改善尷尬
● 失智者認知功能退化,易失禁● 不同失智症類型,有不同失禁行為表現● 失禁不一定要穿紙尿褲68歲張太太外出聚餐,好友們在席間談笑風生,突然一股尿騷味飄來,場面頓時尷尬。她連忙拉褲子並去洗手間整理儀容,大家笑說:「年紀大了就是這樣!」張太太因此感到焦慮,日後不太敢出門,人際社交斷鏈後,失智症狀也隨之惡化。失智患者 失禁比率高四倍愛力思失智症中心創辦人簡均穎說,長輩罹患失智症之後,一定會面臨大小便的照護問題,病程到了中重度,幾乎都會出現失禁情形。失禁也是患者及其家屬最惱人的症狀,包括是否該使用紙尿褲?用了之後是不是就無法擺脫?到底該不該讓長輩使用紙尿褲呢?隨著年齡增長,失禁是身體老化表現之一,但不是正常老化必然的結果,而失智症患者發生失禁的比率更是一般同齡人的四倍,主要是因為大腦功能逐漸喪失,不知道有尿意、不知道廁所在哪裡、忘記怎麼上廁所。照顧者應仔細觀察生理、心理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與醫護人員討論解決方法。長輩失禁了,家屬除了無奈、生氣,不妨藉由輔具訓練如廁,一方面提升生活品質,一方面訓練如廁增加自理性和自尊心。簡均穎說,當長輩有失禁困擾,家屬會立刻想到包尿布,但這是長輩守護尊嚴的最後一道防線,被迫包上紙尿布,反而會出現各種身心問題。定時排尿 可降低失禁頻率初期可先嘗試定時詢問、定時排尿引導,並仔細記錄飲水與排尿狀況,找出規律性或安排規律作息,把尿排乾淨了,藉此降低失禁頻率。若失禁情況嚴重,目前成人紙尿褲也有針對不同需求、患者行動力而改良設計的褲型紙尿褲,就像是內褲一樣可以自行穿脫,可訓練手腳肌肉。改良的褲型紙尿褲能保有長輩如廁的隱私尊嚴,可以練習感知尿液、移動到廁所解尿,包括脫離對尿布的依賴。依據不同的失智病程,長輩需要的紙尿褲類型也會有所不同。簡均穎提醒,對失智長輩要多點耐心和關心,同理他們因認知功能障礙的行為、情緒變化,才能有助於延緩失智惡化。5招改善失禁1.建立規律如廁習慣:定時定量飲水、定期上廁所2.善用輔具協助改善:改良褲型紙尿褲能自行穿脫3.增加骨盆肌肉運動:訓練下肢力量,強化骨盆肌4.改變日常生活型態:減重、戒菸及少攝取咖啡因5.改善居家環境動線:廁所位置明顯標示【免費線上課程】失禁一定要穿紙尿褲嗎:https://pse.is/4gsgts想知道更多失智失禁的資訊,上線登入元氣網就能免費觀看。
-
2022-09-22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旅人守護者/許淑華助醫療端整合 及早揪出失智確診黑數
台灣人口持續老化,2022年1月底,台北市正式成為六都中第一個超高齡直轄市,65歲以上的長者已超過20%。伴隨而來的,是醫療與長照體系的衝擊效應,尤其是高齡共伴產生的失智症。台北市議員許淑華長期關注高齡議題,2015起,開始呼籲推動醫院設置指紋系統,從前端就能統計失智人口數,失智症認知功能退化、行為問題、失能等,都可能成為家人的照顧負擔,家屬最擔心受怕的,莫過於失智家人走失,每一個失蹤協尋個案的背後,都是無盡的焦慮擔心。許淑華經常走訪社區據點、公園,注意失能、失智長輩及其家屬的需求,她觀察到長輩身旁的照顧者大多是外籍移工,受限於語言、生活習慣、文化差異等,無法真正貼近失智症患者。回到照顧面,「居家照顧品質」更顯重要,政府應該增加長照預算,以及建置好的照護機構,讓家屬無後顧之憂。 改善照服員待遇提升投入能量許淑華說,高齡化和少子化問題嚴重,全台照護壓力也隨之遽增,政府應協助民眾減輕居家照護費用,但是這筆預算怎麼來?「年金制度改革」就是解方之一,其中300多億退休俸經過妥善資院分配,用來增加老人和小孩福利措施。為了提升照顧能量,許淑華認為應改善照服員的待遇,照顧人力愈來愈難找,要吸引或留住更多人投入居家服務,首重提升照服員的薪資水準。另外,應優化照顧服務員制度,除了薪資保障,也要增加獎勵措施、發展升遷機制,持續注入長照活水。助失智老人應從醫療端整合失智問題令人擔憂,許多人對這種大腦功能損傷的疾病不了解,仍停留在「老人痴呆」的錯誤觀念,甚至發現初期徵兆時,也不願意就醫接受完整評估。許淑華表示,失智症患者的後續完善照顧,關係著病程惡化速度,當醫院端發現個案時,應立即資料建檔、持續追蹤管理。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2萬名以上的失蹤人口,其中,65歲以上長者就將近四分之一,而每2名失蹤長者就有一人可能患有失智症。家屬最常使用走失手鍊(愛心手鍊),但怕被貼上標籤惹來異樣眼光,或長輩會自行脫掉;衛星定位器(GPS)是另一種選擇,但也會有手機遺失、沒帶或沒電的狀況。一判定失智就應建檔預防黑數許淑華說,為防止失智長輩走失,2015年即開始呼籲醫院設置指紋系統,讓失智者在醫院確診時,馬上建檔統計失智人口,不用再多跑一趟警局捺印指紋。2019年,警察局才動支預備金採購指紋捺印設備;2020年移撥至衛生局配發至醫院,但光是為了完善指紋捺印系統,家屬還得跑到警察局建檔。指紋捺印設備放置於北市的7處醫院(市聯醫5院區、三總、馬偕),目前累計990人次捺印,而警察局的行動辦公室執行77場次、累計1065人次捺印,迄今總共僅累計2055人次。許淑華認為成果不彰,主要是捺印指紋容易聯想到「犯罪者」,是嫌犯才會做的事,除了透過全民衛教,從第一線的醫療端著手可加快建檔速度。 增加更多據點促進人際互動1945到1964年出生的戰後嬰兒潮,已經陸續步入退休生活,許淑華觀察,退休族群若沒有及早做好生活規劃,很容易突然斷鏈,包括人際社交互動、社會參與等,相對的也會提高罹患失智風險。失智照顧是社會福利的一環,目前台北市的安養機構缺乏,應全面檢視國土計畫、增加社福用地,避免老老照護的悲劇。衛福部訂定2020年應達到「失智友善555」(5成以上照顧者獲得支持與訓練、5成以上患者獲得診斷、5%以上民眾對失智症有正確知識),許淑華說,台北市有做到但沒有做好,要找出黑數,一定要串聯醫院、12區的衛生所、當地里長,點線面整合創造友善失智環境,及早發現異常、及早接受治療,減輕家屬的照顧負擔。
-
2022-09-19 失智.新手照顧
近4成失智照顧者最困擾的問題竟是「它」!專業醫師來解答
一名70歲的阿公,不小心尿失禁,當下趕緊把尿溼的褲子藏在衣櫃裡,過了幾天,家人打開衣櫃聞到一陣作嘔的氣味,阿公連忙否認,「不是我!是隔壁鄰居偷跑來弄的......」長輩尿失禁加上失智症的認知、行為異常,家人非常無奈,求助醫師如何緩解緊繃關係、解決長輩失禁帶來的困擾?上述情況是很多照顧者的煩惱,不知道如何解決?為此全球No.1失禁護理品牌TENA添寧和「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攜手發起失智照護問卷調查。這份問卷吸引221位照顧者填答,84人分享自身經驗,其中令照顧者最困擾的失智照顧問題第一名是失智者情緒不穩定,其次是重複行為、出現妄想幻覺,調查也發現,近四成照顧者備感困擾的是失智者無法控制大小便的「失禁」行為。至於為何沒有使用紙尿褲?多數人反應失智者不穿,認為穿紙尿褲很丟臉。面對家中失智長輩失禁該怎麼辦?只能包上尿布嗎?有沒有說服方式?邀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進行系列QA問答,一起了解失禁、找出改善方法,幫助長輩解決失禁問題。Q1:為什麼失智症患者會出現失禁問題呢?A:失智症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人,年紀愈大、罹患機率愈高,大多會合併老年人慢性疾病以及功能上的退化。而失智症患者因為認知障礙導致如廁困難,包括找不到廁所、無法及時脫掉褲子、沒有意識到如廁需求、忘記上廁所的步驟過程等,直接大小便在褲子或是上在廁所以外的地方。最讓家屬崩潰就是失智症患者拿排泄物塗牆壁,或是把弄髒的褲子藏起來,這是因為自責、緊張、怕被發現,只能用這種「不好意思」的方式處理。照顧者別用指責的口氣謾罵,應用同理心,了解失智症患者的無助,多點耐心溝通,維護他們的尊重與尊嚴。Q2:失智症各病程的失禁主因有什麼不同?A:●輕度:因方向辦識有困難,常發生尿急找不到廁所,在不該上的地方如廁。●中度:已經不知道如何穿脫衣褲、也不知道如何用馬桶,因認知退化而「忘記」該怎麼做,直接排泄在褲子上。●重度:失智症患者因行動能力受限無法行走、臥床,以及認知功能嚴重衰退而無法覺察到有尿意,連大小便都不知道,已經無法控制排泄。不同的病程可選擇尿失禁的輔具,例如內褲型紙尿褲,穿脫方便可維持行動力,有助於保有長輩如廁的隱私尊嚴;若患者已經無法站立,才考慮使用黏貼型紙尿布。Q3:不同的失智症類型有哪些失禁行為表現?A: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因為認知功能下降,患者常發生「找不到廁所」的狀況,白磚配白牆、舊式磨石子地都可能讓長輩失去空間感,在錯的地方排泄。建議可改善居家環境動線,例如:放上文字標示及箭頭,標明廁所位置,在每個房門寫上「臥房」、「廚房」、「廁所」、「睡覺的地方」等。第二常見的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除了認知功能障礙外,動作和步伐退化情形也較嚴重,患者常發生「來不及脫褲子如廁」的狀況,可以換成穿脫方便的衣褲,避免手忙腳亂的解扣子、拉褲子來不及的狀況。Q4:失智者有哪些困擾行為是與排泄相關的,為什麼會產生這些行為&該如何因應?A:家屬最害怕患者用手抓排泄物、用排泄物亂塗牆或鏡子,還有把弄髒的褲子藏起來,等到發現時已經臭氣沖天,種種問題行為讓人疲於應對。劉建良說,失智症患者因為認知功能障礙,原本習以為常的事情也逐漸忘記,認不出廁所、忘記怎麼脫褲子、上在廁所以外的地方。當他們意識清醒時,會因為感到丟臉想把「證據」藏起來,於是亂放亂塞,或是想塗抹毀掉。因為被罵過、沒安全感,這些行為就跟小孩子做錯事一樣害怕被發現,家屬第一時間可以順著長輩的話講,「這樣啊」「沒有關係啦」另換個角度思考:失智長輩為何會這樣做?可能是以前的生活經驗、被責罵的不愉快感受。甚至要站在同理心的角度:他們就是生病了,才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Q5:失智長輩失禁一定要穿紙尿褲嗎?是否要一整天都包著呢?A:上廁所這件事關乎尊嚴,不論是誰,都想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即使是重度失智症患者,也會因為失禁而感到羞恥。當長輩出現頻尿、失禁、自行上廁所困難時,一定要穿紙尿褲嗎?劉建良說,只要還保有自行排泄的能力,就應盡量協助自立,不應該穿了失禁產品後就放棄讓長輩自己如廁的功能。失禁產品應該是預防弄髒衣褲的一個保險,所以可循序漸進使用失禁產品,並藉由市售的褲型紙尿褲增進活動力。現在褲型紙尿褲愈來愈多元化,可以依照個案活動力與失禁量,選擇不同吸水性、內褲型或黏貼型不同穿脫方式,材質應乾爽舒適,視情況不一定需要一整天都包著,可以降低尿布疹、皮膚和尿道感染的風險。Q6:褲型紙尿褲跟傳統的黏貼型尿褲除了使用方式不同,您認為還有哪些復健功能?A:褲型紙尿褲最重要的就是使用者自行穿脫,這個動作就能刺激訓練手腳肌肉,若長輩還有行動能力,一定要鼓勵自行如廁,適時放手讓他們「自己來」,照顧者做好做滿所有的工作,反而會加速長輩身體機能衰退。褲型紙尿褲可以保有自行如廁的尊嚴。透過使用失禁產品減輕了失禁況狀,照顧者也比較少埋怨失智者,照顧者與長輩也比較有意願走出家門,增進人際互動社交,提升心理健康。Q7:失智長輩脾氣暴躁,該如何安撫溝通使用失禁產品?A:除了嬰幼兒,一般人聽到使用紙尿褲都會有「我老了」「沒用了啦」的負面感覺,跟長輩溝通使用失禁產品,劉建良強調,千萬不能講到「尿布」二個字,9成以上的人聽到「尿布」都會聯想到「失能」,是一種丟臉的事,產生排斥抗拒。這時候一定要軟性溝通,用溫和的語調說「這味道真的不好聞耶」「你用看看這款新型的拋棄式內褲,會吸水的內褲喔」「我們勤著換比較不悶」試著用患者能理解的經驗,從長者的角度來提供建議,漸進式引導長輩接受、嘗試使用紙尿褲。盡量不要強逼穿上紙尿褲,或是用負面指責的話語威脅失智者,這樣雖然能解決當下失禁的問題,但可能造成失智者心理的創傷,後續造成更多衝突。Q8:使用失禁產品後,是否就回不去了呢?會喪失自主如廁能力嗎?A:紙尿褲是輔助的保護措施,而非取代上廁所。劉建良建議學習正確使用失禁產品,可以選擇性挑選使用時間,例如飯後或喝水後穿上,不一定要整天包著。另養成固定排尿習慣,定時上廁所、紀錄喝水量,有尿意先帶去廁所解掉,可以2-3個小時提醒詢問長輩「我們去上廁所好嗎」若有頻尿、多尿、夜尿等症狀,建議還是尋求專業醫療諮詢,確認是否因藥物或其他疾病問題引起失禁。Q9:有沒有其他使用失禁產品該注意的問題。A:根據行動能力挑選適合的紙尿褲,當然也要注意正確穿著,若尺寸不合,尿液也會從防漏側邊滲出來,穿錯紙尿褲反而會造成行動不便;一定要時常注意尿褲是否滲濕,滲濕後定時更換,避免皮膚濕疹、產生異味。紙尿褲選擇專業成人失禁護理品牌TENA添寧PROskin系列產品,可提供不同失智病程的多樣化照護。針對有行動力的失智長輩,可選擇「添寧PROskin敢動褲」-3種不同吸收力,可依據長輩的失禁發生頻率、嚴重程度以及使用時機做選擇,無痕貼身、瞬吸乾爽、透氣親膚的三大特點讓長輩舒適感升級,長時間穿著也不悶熱、不溼黏。而「添寧敢動褲」除了外觀及使用方式跟內褲無異,長輩接受度高,能讓長輩自行穿脫找回他們的自主權、尊嚴感,有助於失智長輩維持生活自立、延緩退化,同時也減輕家屬的照護負擔。針對後期行動力退化的失智長輩,可選擇「添寧PROskin透氣乾爽紙尿褲」-長效吸收搭配100%透氣材質,維持長輩皮膚乾爽透氣,避免發生惱人的失禁性皮膚炎,同時採用魔鬼氈黏貼,照護更換更輕鬆。了解更多資訊:添寧敢動褲體驗索取>>https://lihi1.com/m00ur
-
2022-09-18 失智.長期照護
失智症協會20周年 防失智者遭詐騙籲強化失智金融友善
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障礙,容易遇到財務管理困難、剝削問題,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對於失智症個案財務管理,金融機構扮演重要角色,強化失智金融友善,有助保障失智者的財物安全。秘書長湯麗玉也表示,第一線人員敏感度、訓練很重要,政府須透過政策面、執行面,共同強化預防保護措施,打造失智金融友善。面對失智人口快速增加,失智金融風險逐年升高,將對經濟與社會造成重大影響,台灣失智症協會20周年系列活動,今辦理「從失智友善台灣看失智友善金融」聯合學術研討會,包括衛福部次長李麗芬、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金管會副局長林志吉等與會,此外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教授成本迅也在線上共同參與。為落實台灣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提升整體失智友善,需要跨部會共同著力,賈淑麗分享,透過公私協力營造失智友善支持性環境,促進多場域人文環境布建,提升整合照護網絡及全體識能。林志吉表示,2020年起推動「信託2.0」,並辦理「高齡金融信託專業能力規劃與認證」,促進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評估及風險管理能力,為了避免失智者遭金融剝削,也推動適合高齡的金融商品,並增加對金融產品控管、友善櫃檯人員機制,也會參考由失智症協會翻譯的2本日本「失智友善金融策略報告書」,持續加強金融機構對失智高齡者的財務管理、防詐宣導,創造失智友善金融環境。成本迅於會中分享最新日本失智友善金融策略,因關注到日本失智高齡的金融問題日益嚴重,因此成立「自主意識決定協助中心」,與許多金融單位一起組成合作網絡,共同討論失智友善可行的措施和支持方式。成本迅說,先前出版的「日本金融機構高齡客戶支持對應報告書」、「為維護高齡族群基本生活及自主管理資產金融機關應提供之協助-意思決定支援及評估判斷能力的方法」,2本書探討高齡族群持續交易過程中,確認高齡者決策及金融交易判斷能力的評估,並重視金融機構行員應具備的溝通技巧,期待透過金融機關一線人員的協助,給予失智者的經濟安全更多保障。失智症協會理事、律師鄭嘉欣指出,金融友善可以減少失智者財務剝奪、也可協助仍須投資理財的失智者能公平享受金融資源。友善金融應先透過教育訓練,協助金融機構從業人員辨識出失智者,並依據失智者退化進程,在尚有意思能力時,及早規劃財務管理方向,預立聯絡人,逐漸喪失判斷能力後,藉由增加金融註記的項目、監護信託等以保護失智者。鄭嘉欣說,另一面向是,依據個人為獨居者、有家屬者或家屬別有所圖者,而採取不同措施,協助通知社工師、警政單位、其他中立機關,以尋求多業種的資源協助。金融機構若懷疑客戶恐有失智之虞,於失智者擬簽約交易時,務必反覆確認其理解契約文字,並作成影音紀錄,且考量失智者能承受風險程度之高低,販售適當或經設計之低風險商品。
-
2022-09-07 失智.長期照護
服務人次成長七倍 臺中原鄉長照據點五年擴增19處
衛福部2017年推動「長照2.0計畫」擴大服務對象,臺中市政府盤點各區資源,原鄉長照據點數量偏低,特別是臺中市第一大的地區「和平區」長照服務據點僅布建4處,當年僅能服務42人次,後續挹注多達4,690萬元長照服務經費,截至去年(2021年)服務人次增加七倍,達到293人。而臺中原鄉整體的長照據點至今已布建23處(A據點2處、B據點6處、C據點15處)。服務看得到用得到 臺中第一大區設首處原鄉長照機構和平區幅員遼闊,不僅是臺中市第一大區,也是唯一的原住民地區。原鄉長照資源有限,臺中市與民間單位合作,2020年推動設置中部第一家原鄉長照機構「洛卡賀社區長照機構」,也因應洛卡賀社區長照機構的設置,幫助後續廣設據點,讓服務人次大幅增加。在市府連結民間的力量推動下,和平區長照服務據點從2017年的4處至2022年已經成長到23處,包含2處A據點、6處B據點、15處C據點,其中梨山地區佈建3處C據點;長照服務人數因此穩定成長,2017年服務人數為42人,到了2021年已達293人,統計至今年8月為止也已經服務287人,今年可望再突破2021年的紀錄,為偏鄉民眾提供溫暖、符合需要的長照服務。長照服務重要的項目即原鄉「交通接送服務」,為提升原鄉地區之交通接送服務量能及鼓勵業者進駐,臺中市2020年6月起,修訂和平區交通接送服務給支付制度,由原本之定額支付,改以實際交通之里程計費,每趟次補助費用由300元調整為600元。統計2021年挹注和平區長照接送專車補助費用,達到719萬元,大大解決偏鄉民眾就醫不便的問題。協助失智長輩在地安老 和平區首家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和平區除了逐步設置長照據點以外,原鄉高齡失智也是重要課題。臺中市於2021年在和平區南勢里打造第一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安康診所」。每週一到五開辦全日課程,提供個案認知促進課程,延緩失智症的進程,也提供家屬支持團體及照顧技巧指導,截至今年8月底,共服務失智者17人(達5,304人次)、照顧者13人(達92人次),讓原鄉長輩能留在家鄉安心養老,達到在地老化的目標。此外,亦透過診所的醫療專業,在提供服務過程中,發掘社區中疑似或失智個案,即時轉介至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診斷,強化醫療與照護資源的連結性。結合在地醫療成立C據點 提高服務可近性2022年2月起,和平區衛生所發揮優勢,運用原先的醫事人員的專業,將醫療以及長照結合,協助規劃據點活動,在和平區衛生所一樓成立C據點,增加長輩的可近性,幾乎是一條龍的服務,幫助當地民眾預防及延緩失能、失智。考量和平區的居民,多以務農維生,和平區特別安排當地「非農忙」時期,媒合醫療院所,深入和平區梨山地區,辦理包裹式整合性篩檢服務,主動幫當地居民揪出病灶,提供服務,改善原鄉民眾就醫不便的情況。主動出擊挖掘個案問題 媒合長照資源以降低照顧負擔洛卡賀社區長照機構目前收治12位長輩。其中一位陳李女士,過去常常鼻青臉腫被看護帶到和平區衛生所就醫,護理師時常詢問陳李女士,卻難以問出原因,最後漸漸才挖掘出原因。陳李女士的兒子,平常因為工作太忙,沒辦法時刻在家陪伴媽媽,平時雖有看護照顧,但陳李女士卻會趁看護不注意,自行下床活動,不過,陳李女士下肢無力,只要一下床就會跌倒。衛生所主動發現問題,將陳李女士轉介至洛卡賀社區長照機構,機構協助增加陳李女士的下肢肌力,每天固定時間接送,照顧生活起居、接她一起共餐等,幫助陳李女士重拾笑顏,也不再發生跌倒的情況,家屬也減少照顧開支,毋需再聘請看護。機構設置後,也開始讓當地居民更認識長照服務資源後加以使用。以長照交通接送服務為例,因調整和平區交通服務里程計費方式後,交通服務使用人次,從原本2018年的54人次,到2021年增加至2,276人次,均有大幅增加,截至8月為止,也已經服務1,288人次,相較去年同期增加213人次。根據2021年長照服務滿意度調查,和平區的民眾使用長照服務滿意度,全數都是「滿意」,其中居家服務的滿意度平均分數為4.75分。顯示深受當地民眾的肯定。臺中市積極佈建長照服務資源,深入偏鄉及鄰里,提供在地民眾溫暖、符合需要的服務,建構友善、溫暖的資源服務網絡,讓市民好安心。臺中市政府衛生局 廣告
-
2022-09-05 失智.新手照顧
她帶失智父兄看電影、搭郵輪 不畏失禁重拾「敢動」生活
「爸爸,現在要換上的褲子可以讓你方便上廁所喔!你試看看,這很容易穿脫,你的手跟腳要動一動啦,這樣才不會老得太快…」47歲的林奕妤照顧失智父親十多年,伴隨失禁發生,父親從需要別人協助包紙尿褲,到現在可以自行穿脫褲型紙尿褲,還能跟家人一起看電影、搭郵輪,過著勇敢行動的生活。林奕妤的父親多年前糖尿病昏迷住院,併發輕微小中風,必須包著傳統紙尿褲,出院後發生血管型失智,偶爾出現記憶喪失、反應遲鈍和走路不穩,只好繼續使用紙尿褲。從傳統紙尿褲到轉換褲型紙尿褲,父親起初會抗拒,但林奕妤運用「胡蘿蔔與棍子」理論協助父親心理建設,用他喜愛、感興趣的事物作為籌碼,例如「爸爸,穿上它就可外出吃美食」,並搭配警告等方式,讓爸爸勇於嘗試褲型紙尿褲,進而接受,至今狀況良好,可以自行穿脫。 「耐心溝通、陪他走下去」是勸說失智者穿上紙尿褲的關鍵。林奕妤的哥哥患有額顳葉型失智,言語退化、判斷力出問題,容易出現脫序行為。幾年前全家出國旅遊,哥哥就曾發生走失,甚至也曾在餐廳用餐時發生失禁,弄髒餐廳地板。林奕妤說,家人在外面失禁時,千萬不要用指責的口氣,愈是親近的人,愈放不下「面子」,失智者會覺得自己沒用、拖累家人,反而選擇了拒絕和沉默,更不敢走出家門,退化更快。她建議帶失智者外出用餐時,可以先告知餐廳店員,有失智者一起用餐,讓對方理解可能會有什麼情況發生,多數店家都很友善,讓她很感動,也讓家人能在輕鬆氛圍中享受美食,感受生活樂趣。除了告知周圍的人,尋求理解,林奕妤說,哥哥幾乎不太講話,隨時要注意他的臉部表情,失禁的異味困擾在使用褲型紙尿褲,並搭配固定飲水及排尿習慣後,已有明顯改善。孝順,強求不來!照顧者請好好照顧自己為了照顧失智家人,林奕妤十年多來,每天睡不到五小時,還要兼顧業務工作,壓力大到半夜家人入睡後,一人狂吃辣食掉眼淚,說不出的心酸,外人難以體會,「你要照顧者,用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真的很難」林奕妤道盡照顧者的無奈。面對家人生病,看著81歲的母親也要照顧丈夫、兒子的生活起居,林奕妤心疼母親年紀大,身心難以負荷,即便家中有其他兄弟姊妹,但各自都有家庭且不是每個人都有照顧長輩的經驗,所以希望其他人至少做到陪伴,然後多聽聽媽媽說話,讓她紓壓。「而自己則用理解的心態面對失智家人的行為,先穩住自己的情緒,才能幫家人解決問題。」林奕妤說,照顧之路無比艱辛,「孝順,是要求、強求不來的」,那是發自內心,對於需要照顧的家人,願意付出。千萬不要為了別人的要求、眼光而讓自己陷入照顧困境。因為照顧是一個不斷付出的過程,照顧者是「人」會累、會想休息、會脆弱,會需要正向支持,她建議必要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讓自己喘口氣,維持至少四分之一的正常生活,才能夠度過漫長的照顧修煉。林奕妤的4大照護經驗1.貼近被照顧者心理:提升對疾病的認識,溝通對話以失智者為主體,多點時間讓他們思考,不要急著自己做決定。2.用同理心角度對待:了解失智病程,知道目前處在什麼階段,較能明白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和行為模式。例如血管型失智在思緒清醒時,行為舉止正常,溝通無障礙;額顳葉型失智會影響語言能力、溝通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自理。3.有耐心、有技巧溝通回應:失智長輩就像小孩子,要多花心力照顧,認真傾聽讓他們說出想法和感受。4.照顧者安排喘息時間:適時有抽離、休息的機會,善用政府長照2.0資源的喘息服務,安排自己喜愛的活動。掌握3原則 專家教你面對失智失禁的照護困擾罹患失智症後,九成患者都會有失禁問題,對家屬而言,「失禁」是每天都要面對的照護難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表示,不論是亞健康的長輩或是失智症患者,對於「包尿布」都覺得有失尊嚴,會因自尊心受傷而拒絕接受照護,甚至情緒反彈。有時當事人可能有嗅覺障礙,或是真的「不知道、不記得」自己漏尿了,所以非常排斥失禁照護。他建議掌握下列三大原則,可以提升患者和照顧者的生活品質,也不會因抗拒照顧而產生攻擊行為。1.定量喝水、定時如廁:協助養成習慣,固定時間喝水、上廁所,用溫和的口氣叮嚀有尿意就要去解,建議每隔2個小時引導排尿,讓長輩有被關心的感覺,而非被控制。2.耐心指引、切勿責罵:有些長輩因為認知功能障礙,找不到廁所、在錯的地方上廁所,用溫和口氣表達「我來幫你」、「大家都是這樣沒關係」,引導上廁所或使用失禁產品。3.善用失禁產品:正確選擇失禁產品可降低照護負擔,不同程度的失禁失智患者都可以使用褲型紙尿褲,注意不要提到「尿布」,而是強調與一般內褲無異,長輩更能接受。元氣網特別推出【失智失禁】系列課程,從照護現場真實情境提供您照護技巧、解決方案👉點此進入課程頁▶穿對「敢動褲」 讓失智長輩維持尊嚴 重拾敢動生活至於紙尿褲選擇,專業成人失禁護理品牌TENA添寧PROskin系列產品,可提供不同失智病程的多樣化照護。針對有行動力的失智長輩,可選擇「添寧PROskin敢動褲」-3種不同吸收力,可依據長輩的失禁發生頻率、嚴重程度以及使用時機做選擇,無痕貼身、瞬吸乾爽、透氣親膚的三大特點讓長輩舒適感升級,長時間穿著也不悶熱、不溼黏。而「添寧敢動褲」除了外觀及使用方式跟內褲無異,長輩接受度高,能讓長輩自行穿脫找回他們的自主權、尊嚴感,有助於失智長輩維持生活自立、延緩退化,同時也減輕家屬的照護負擔。針對後期行動力退化的失智長輩,可選擇「添寧PROskin透氣乾爽紙尿褲」-長效吸收搭配100%透氣材質,維持長輩皮膚乾爽透氣,避免發生惱人的失禁性皮膚炎,同時採用魔鬼氈黏貼,照護更換更輕鬆。因應不同失智階段,有不同失禁程度及相應對策,照顧者了解疾病之外,也要安頓好自己,善用正向的溝通方式,選擇適合的失禁照護產品,不僅減輕照護壓力,也讓失智者重拾尊嚴與敢動生活。了解更多資訊:添寧敢動褲體驗索取>>https://lihi1.com/m00ur
-
2022-09-02 焦點.元氣新聞
為失智長者再拍婚紗!6年來拍攝120對銀髮夫妻,守護幸福回憶
助長輩守護結婚的幸福回憶,全人關懷照護服務協會為失智長者再拍婚紗,6年來拍攝120對銀髮夫妻,還有人合拍閨蜜照,把握現在記住彼此模樣,也藉回憶快樂往事穩定失智者情緒。穿著白色西裝的劉賢盛手拿粉色捧花,在結婚進行曲中緩緩走向穿著白紗的妻子,並深情告白「謝謝妳陪我50多年,養育一對兒女,還陪我上玉山,感謝妳,我愛妳」。滿頭霜雪的妻子接下捧花,開心表示「我也愛你」,女兒也在一旁紀錄感動的一刻。這是台灣全人關懷照護服務協會為失智長者舉辦的再拍婚紗活動。今天起連續3天在高雄蘇菲瑪索法式婚紗公司為20對失智長者比照新人結婚,穿著全套婚紗、花1小時整理妝髮,在專業攝影棚裡拍照,也有5名相伴一生的長者合拍「閨蜜照」,紀念彼此友誼。劉賢盛跟中央社記者說明,妻子28歲嫁給自己,至今已超過50年,失智8年多;2人年輕結婚時只有在家裡拍攝簡單的照片,沒有像這樣穿上全套婚紗、特地到攝影棚拍照,今天來拍照非常開心,看到妻子再穿上婚紗,也覺得真的好漂亮。女兒劉惠芳說,媽媽平常很黏爸爸,今天自己休假陪父母來再拍婚紗照,看到媽媽的笑容,真的非常開心。今天也在兒子陪同下,和丈夫一起來拍攝的劉阿妙說,一家人10年前就在這家婚紗店拍攝結婚30週年紀念婚紗和全家福,不料後來丈夫因腦中風失智,至今已8年多,身體還相當健康,精神狀況卻已開始不穩定。得知今天要拍婚紗,丈夫昨晚興奮到睡不著,平常去日照中心常拖拖拉拉的他今天難得早早出門,由妝髮人員協助上淡妝後穿上西裝,拉著妻子手笑得合不攏嘴。劉阿妙表示,丈夫現在除了吃飯、走路可以自己來,但生活起居都需要旁人協助,平日把丈夫送去日照中心後,再到公司做會計工作,「照顧失智者的路真的很漫長,不知道盡頭在哪裡,但也只能接受、面對,好好過現實生活」,而且人生無常,誰知道能不能過到結婚50週年紀念,因此今年趁結婚40週年再來拍婚紗,「要把握現在,要拍就趕快拍」。台灣全人關懷照護服務協會秘書長林英明現場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失智長輩可能隨病程逐漸忘了自己曾經結婚、忘了另一半是誰,因此連續6年舉辦為失智長輩拍婚紗活動,至今年共拍攝120對夫婦,盼讓長輩記得另一半依然美、依然帥的樣子,也守護結婚的幸福回憶。林英明說,失智症並不可怕,初期多參加關懷據點服務或課程,有助延緩病程,帶領長者回憶美好往事也可以促進心情平穩、減輕照顧者負擔。協會25日下午也將在科工館舉辦「記得我愛您」創意婚禮音樂會,讓夫妻、家人的愛更加凝聚。
-
2022-08-28 失智.大腦健康
失智症治療特色院所
全國患者No.1高雄長庚醫院/40%的失智症 可透過多種方式預防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110年失智症就醫人數排名,高雄長庚醫院就醫人數達1萬143人,位居全國第一。高雄長庚醫院精神部副主任、失智共照中心執行長洪琪發表示,該院是高雄首個成立失智共照中心的醫院,透過神經內科與精神科超過40名專科醫師密切合作,給病人最佳照護。洪琪發觀察,去年台灣失智人口近30萬,占全台人口1.31%,依據台灣人口老化推估,30年後恐增加到80多萬,占總人口4%。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資訊,40%的失智症可透過多種方式及早預防,主要藉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學習及感官接觸,甚至改變生活習慣及治療相關慢性疾病,都有助於預防失智發生。洪琪發表示,高雄長庚在失智症治療上,無論治療、臨床研究在高雄具先驅地位,更透過與社區合作、演講、出版書籍等方式,在推廣認識失智症及照護方面皆獲得肯定。洪琪發還說,面對患者時,會與對方平視,說話語速放慢,降低語調讓字句清楚,並在談話中耐心傾聽、適度給予鼓勵,引導並釋出善意,就能讓病患在心情放鬆的狀態下診療,並建立良好醫病關係,這也是長庚醫師讓人信賴的原因。區域醫院No.2嘉義基督教醫院/記憶門診服務長者 一次門診完整評估根據健保署資料,嘉義基督教醫院110年失智症就醫人數4,951人,位居區域醫院第二名。嘉基精神科暨失智症整合中心副主任醫師趙星豪表示,共照中心組成治療團隊,以記憶門診服務行動不便長者,主動走入社區關懷。嘉義縣市是全台灣高齡人口比例最高的地方。趙星豪表示,嘉基在衛福部及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失智共照中心,結合神經科與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職能復健師、社工師及個案管理師,組成治療團隊,設立記憶門診,讓有記憶困擾卻行動較不方便或不願意出門看診的高齡長者,可以在一次門診的時間裡,完成醫師問診、心理師評估、身體、血液及腦部影像學檢查,減少舟車勞頓。個案管理師會與確診個案的主要照顧者會談,確實了解個案家庭狀況與可運用的社會資源,並衛教家屬照顧失智個案的技巧,並追蹤及關懷後續。他表示,共照中心主動進入社區,成立日間照護據點,讓輕度至中度失智的確診個案接受非藥物的活動治療。中心也與社區的便利商店、大賣場、警察單位合作,訓練其所屬工作人員認識失智症並能適切的與個案互動,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與衝突,以期達到高齡失智友善社會之目標。地區醫院No.1桃園長庚醫院/照顧失智從愛出發 親人憶起找回笑容健保署統計,桃園長庚醫院110年失智症就醫門診患者達3,417人,居區域醫院第一,主因在於醫院很早就成立專科門診,主任醫師徐文俊民國90年投入失智症照護擘劃,開設「記憶門診」,同時規畫「失智症中心」和建立「失智症科」團隊。徐文俊也是台灣失智症協會現任理事長,過去協助政府草擬失智症政策綱領2.0,衛福部後來據此啟動長照2.0計畫,加速增加全國共照中心與失智社區服務據點。108年起,徐文俊率長庚團隊和勞動部合作,辦理年輕失智者(65歲以下)就業服務計畫,開發個案管理模式,建立共享醫療決策的工具,現在都在勞動部網頁公告,開放全國失智症共照中心和就業服務人員使用,同時教育失智者和一般民眾,了解失智症者一樣可以就業,長庚門診也提供個案管理與轉介服務。「不少失智症的家人在照護方面都是素人,從零開始,來到門診鼓勵他們從愛出發。」徐文俊說,過去有一位中年男子帶著父親到門診,初診時在個管師面前潸然落淚訴說照護上的苦楚,團隊花3個月治療,同時教導家人如何照顧失智症親人,讓父親有好的醫治,兒子跳脫無助,父子「憶」起找回笑容。基層診所No.1開蘭安心診所/垂直整合區域醫院 提供便捷快速診斷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宜蘭開蘭安心診所110年失智症就醫人數達804人,居全國基層診所第一。該診所佇立於蘭陽平原二十年,以「高齡長者」為服務對象,提供醫療服務、預防保健、藥事服務、社區服務、教學研究、長照服務等六大區塊。以疾病管理為理論基礎,以個案管理模式提供服務,給患者整體周全的照護。因應高齡化社會到來,開蘭診所也把照護延伸至失智症的篩檢、診斷及治療,於109年增聘神經內科蔡秉晃醫師,透過整合性照顧,連結各種資源,建構完善支持網絡,滿足病患的醫療需求。蔡秉晃說,以國民健康署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制訂的長者整合性照護指引(ICOPE)進行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一旦發現民眾的認知功能惡化,立即轉介至開蘭診所神經內科進行一站式的檢查,包含問診、血液檢查、神經心理評估檢查,並借重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所建立的雙向轉診制度,完成腦部影像檢查。透過診所垂直整合區域教學醫院,為患者提供便捷、快速的診斷,免除病患的來回奔波,並結合長照失智據點、共照中心,以提供失智症家庭可近性、連續且完整性的照護。
-
2022-08-28 失智.大腦健康
只能延緩、不能治癒 失智症用藥時機仍有討論空間
老人家脾氣古怪、忘東忘西,可能不是老番癲、老頑固,而是罹患失智症。依照失智症盛行率7.78%推估,台灣約有30萬名失智症患者,本期「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深入分析近年失智症就醫數據,提醒家有長者的家庭,留意失智警訊,及早就醫診斷,延緩失能。根據健保資料統計,近三年失智症就醫人數逐步攀升,從28萬4,172人一路增加到29萬6,997人。失智症不僅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除了記憶力減退,也會影響其他認知功能,包括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退化等,也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嚴重恐影響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家人用心觀察「前驅症狀」,盡早給予診斷治療。健保署長李伯璋分析,近年在政府、醫界及民間團體、媒體努力下,大眾已提升對失智症認知,而不再認為老人家行為異常只是「老番癲」。他透露母親也是失智症患者,像是作息不正常、重複講同一句話、煮飯忘記關瓦斯等,家人要用心從「前驅症狀」觀察,盡早就醫診斷治療。「失智症問題是現代社會很大的挑戰。」李伯璋表示,每位失智症患者表現型態不同,嚴重程度也有差,曾有同事的父親時常在外迷路,讓兒子天天上演「尋父記」。雖陪伴失智症家人過程辛苦,但他認為仍要把握能陪伴的時光,「不然等家人離開,會遺憾沒有陪他走那段路。」只能延緩退化,失智症用藥現行規定仍須檢討。相較其他疾病有藥物、手術能治療,失智症用藥僅能延緩退化,無法痊癒。李伯璋透露,健保對於失智症用藥仍有諸多規範,像母親罹患失智症時,也是自費買藥讓母親使用。近年醫藥界不斷研究失智症藥物,若需用藥的患者僅靠個人能力很有限,政府適時介入便相當重要。李伯璋說,政策規畫都是以病人為中心做考量,讓有需要的民眾得到支持。例如日前檢討骨質疏鬆用藥給付規定,過去須等「骨頭斷了」才能給付用藥,經過檢討後,應以更積極態度調整。而失智症用藥現行規定並不完全合理,若有民眾或團體反映,健保署都會正面思考並檢討調整。要確診失智症需花時間,包括初步評估問診、了解過往用藥史及病史、症狀表現及惡化程度,再加上神經學檢查、抽血檢查等,綜合評估後才能確認是否為失智症。部分患者可能早有相關症狀,但未就醫檢查確診,或還不符合確診條件下,也無法透過健保給付。李伯璋以近期檢討癌症用藥為例,過去等一線治療藥物沒效後,再給予第二線藥物,但若第二線用藥提前到一線使用,或許能有更好的效果。他認為,疾病治療概念不能都用財務考量做指引,以失智症來說,若先前已有相關症狀表現,應考慮用藥時機是否再提前。跨區就醫情況不多,家人陪伴、日照與人互動很重要。李伯璋表示,民眾要做外科手術,常傾向找「名醫」開刀,本身是外科名醫的他,憶起當年在台南執醫時,有病人預約大腸癌手術,卻在前一天取消,原因竟是要北上找李伯璋哥哥、台大外科權威李伯皇開刀。至於失智症跨區就醫情況並不多,李伯璋舉例,像衛福部次長王必勝的太太、台北榮總神經科主治醫師尤香玉,因專業能力強,吸引不少病人遠從中南部北上求診;近年健保署推動分級醫療下,相信基層診所也能給予民眾最好照顧。失智症除了醫療層面,更重要是給予陪伴。李伯璋說,他岳父也是失智症患者,近年參與日間照顧中心活動,與其他長輩互動、每天生活精彩,好過成天關在家中。他鼓勵民眾觀察家人有類似症狀應盡早治療,例如公婆若是失智患者,而媳婦沒有相關概念時,可能容易起衝突。失智症盛行率推估人數,與實際就醫人數相當。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人數也必然增加。不過失智症盛行率推估數30萬人,與健保署統計29.7萬名失智症就醫人數相當接近,這樣的情況在其他疾病屬少見。李伯璋認為,失智症診斷方法與其他疾病不相同,也可能有部分失智者尚未被確診。以110年失智症就醫人數年齡層統計,51至60歲為1萬3,536人,61至70歲則是4萬6,924人。李伯璋認為,人老化疾病會陸續浮現,65歲前後正逢退休之際,今年68歲的他也分享,每天維持快樂心情、也不認為自己老,退休在家不一定好,有時候忙一點有事做比較好。他認為,人無法知曉未來會不會罹患失智症或其他疾病,維持愉悅心情、多念書讓腦袋靈光,相信是最好的解方。
-
2022-08-28 失智.大腦健康
81~90歲就醫率最高 每100人有23人因失智症就醫
從健保數據分析近三年國內失智症就醫情況,發現就醫人數呈成長趨勢,但新診斷失智者卻減少。專家分析,老年人口逐年增加,新診斷數照理應上升,可能因新冠疫情影響,民眾未積極就醫診斷,且確診失智症過程繁瑣,也可能讓民眾卻步。新診斷失智症人數減少,恐因疫情影響就醫。健保署統計,失智症就醫人數,從108年28萬4,172人、109年的29萬1,402人,到110年29萬6,997人;但新診斷失智症就醫人數,108年5萬6,186人、109年5萬3,783人,到110年5萬2,267人,逐年減少1至2千人。國內失智症權威、雙和醫院副院長胡朝榮表示,隨人口老化,老年人口數愈來愈多,新診斷失智症人數卻減少的原因,可能因為疫情影響,一部分患者憂心染疫而未就醫、診斷。近期疫情趨緩,他鼓勵疑似失智症患者應盡快回診就醫,透過篩檢確認是否為失智症。新光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子洋表示,臨床上觀察因失智症就醫的老年人有增加,與民眾對於失智症認知提高、且人口老化兩因素有關。然而,新診斷人數卻走下坡,與臨床觀察並不相同,劉子洋認為,確診失智的個案,病況可能從輕度轉往中度、重度,甚至死亡,得加上逐年新診斷失智症人數後,整體失智人數才會持續增加。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每增5歲失智症盛行率有倍增趨勢。劉子洋說,新冠疫情流行期間的月份,失智症就醫人數可能有些波動,包括家屬希望疫情暫緩時再就醫,或者長輩尚未打疫苗,就算有失智症狀也不敢到醫院,等病情嚴重時才就醫;甚至長輩原本有失智症,後續又因心臟、呼吸喘或外科等更嚴重疾病,治療重點轉移到其他科別,而不是因為失智症從神經科、精神科進入醫療體系。他認為,這兩年的資料相較往年,統計上會受到其他因素干擾。以110年失智症就醫率統計,全年齡失智症就醫率為每10萬人1,270.56,等於每100人有1.27人就醫。以年齡層看,71到80歲每10萬人有6,438.91人,等於每100人有6.43人就醫;81到90歲每10萬人有16,762.09人,等於每100人有16.76人就醫;91歲以上每10萬人有23,494.34,也就是每100人有23.49人就醫。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學術組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徐文俊表示,失智症協會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每增5歲失智症盛行率皆有倍增趨勢,像是75到79歲盛行率7.19%,80到84歲為13.03%,85到89歲則是21.92%,90歲以上36.88%,年紀越大失智盛行率越高。擔心汙名化、流程繁瑣、失智評估量能不足,影響就醫意願。「不過,有就醫並不代表確診失智症。」徐文俊提醒,在健保資料庫中,可能涵蓋尚未確診失智症的患者,像是僅因記憶障礙先安排檢查、開藥,患者也會被標記失智診斷碼,建議健保數據統計後,要透過研究計畫進行驗證,進一步了解裡面真正被確診失智症的人數,會更為精準。近年民眾對於失智症認知有所提升,但徐文俊認為,仍然有許多失智症患者尚未被診斷,原因包括四項:全民認知仍有待提升;患者及家屬憂心確診失智症會被汙名化、貼標籤、甚至直接送往機構而不願就醫;失智症診斷流程繁瑣,診斷需要家屬陪同,容易讓患者及家屬卻步;失智評估心理師量能不足,部分醫院需排隊三至六個月才能安排評估。他說,評估量能提升,才能加速診斷流程,讓「確診」更順利。失智共病糖尿病與阿茲海默症 有高度相關老年失智患者中,常見同時有高血壓、高血糖、心律不整、憂鬱症、白內障、青光眼、聽力障礙等共病。徐文俊表示,糖尿病與阿茲海默症有極高度相關,若以70到80歲中,阿茲海默症長者糖尿病盛行較未失智長者高出許多。以健保數據來看,失智症患者同時有糖尿病的人數,從104年的33,557人,逐年上升到110年45,984人。徐文俊說,糖尿病會引起腦部血管硬化,不僅提高腦中風危機,也容易罹患血管性失智症。
-
2022-08-21 失智.失智專題
新聞眼/走進失智照顧現場 才能給最實際幫助
「照顧失智者就像面對一場永無止盡的喪禮。」看著摯愛之人因失智逐漸失去記憶、能力和自己,是漫長的告別過程。患者因腦部病變,可能情緒不穩定、疑神疑鬼,走失迷路等,總讓照顧者心中懸著大石。目前長照資源大多針對失能者,因應失智時鐘快速轉動,政策制定者應走進照顧現場、聆聽照顧者心聲,才能給予最實際的幫助。大部分的失智者在社區,若沒有安排到日照中心、失智據點上課,幾乎需要主要照顧者廿四小時在旁,像是年邁阿嬤照顧失智阿公、或媳婦照顧失智婆婆、兒女辭職在家照顧失智爸,聘請移工更是常見的選項。照顧者面臨極大照顧壓力,對照現有長照資源,似乎幫不上太多的忙。長照2.0提供照顧服務、喘息服務、居家護理、復健服務及輔具補助等,看似面向多元,但並不是失智者第一需要。失智者不一定需要輔具,但預防走失、記載姓名及電話等資訊的「愛的手鍊」,對他們相當重要,卻不在長照服務中;提供失智者參與活動、照顧家屬可以互相交流的「瑞智互助家庭」,及失智據點等,都不在常規長照給付中,僅屬於專案類型,資源並不穩定。對「老老照顧」家庭來說,更難了解政府有哪些服務,也很難更新資訊。失智年輕化更是警訊,不少五十多歲民眾患有早發型失智症,年輕力壯、情緒波動大,照顧起來更加棘手,且五十多歲多半是家庭經濟支柱,兒女可能還在求學,若沒有日照中心可去,伴侶極可能必須辭職在家照顧或請看護幫忙,造成照顧及經濟雙重負擔。期待政府擬定長照政策時,能從家屬立場思考,建置真正符合需求的軟硬體資源。
-
2022-08-21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時鐘快轉6-1:近六年健保失智就醫人數成長近二成
失智時鐘快速轉動,健保署統計,近六年失智就醫人數成長兩成;且健保就醫人數竟然已極接近專家推估的台灣失智人口盛行率。專家提醒,這樣百分百失智者都已就醫的數字應非台灣創下「公衛奇蹟」,國內應有更精準的流行病學調查,並設身處地從患者需求出發,才能正確布建資源,真正幫助失智家庭。即將到來的九月是國際失智月,失智是導致失能及生活無法獨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帶來極大經濟負擔,關心國人失智資源,本報利用健保數據、縣市調查及衛福部資料,加上失智症專家訪查,發現以上「台灣公衛奇蹟」。調查也發現,照顧壓力是照顧者難以承受之重。各縣市雖積極布建失智照顧資源,但民眾認為流程複雜、分配時數不夠,導致自行、在家照顧比率高。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如何讓民眾在尋求照顧資源時不迷路,也是國內失智照顧一大挑戰,本報也預計十月推出各縣市失智確診率及資源大調查,希望促使各界協助民眾獲取資源。全台失智人數到底有多少?政府公布的失智人數統計有三個不同的數字,包括去年健保就醫人數廿九萬六九九七、依盛行率推估全台患者人數卅萬、衛福部長照司統計全台失智症患者約廿九點七萬。三個數字相近,但代表意義大不相同,盛行率為預估值,盛行率若與就醫人數接近,表示國內失智確診率接近百分之百,與現況並不相符。失智症診斷不易,衛福部公布「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二點○」,喊出「失智友善七七七」,期待民國一一四年達到被診斷患者逾七成。如今盛行率推估數字與醫療診斷人數幾近吻合,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等同社區內完全沒有尚未被找到的失智症患者,直言:「這是公衛奇蹟」。但專家進一步分析原因,失智盛行率推估與健保就醫數據都有其侷限性。雙和醫院副院長胡朝榮表示,目前失智盛行率依據民國一○○年至一○二年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以六十五歲以上失智盛行率百分之七點七八估算,得出卅萬人罹病。距離上次流病調查已十年,衛福部委託國衛院做第二次流行病學調查,預計近期結果將出爐。至於健保就醫人數,胡朝榮表示,臨床上部分民眾可能因輕微記憶障礙或疑似失智而就醫,但診斷後發現並未失智,所以健保就醫人數應高於實際患者數。至於健保失智就醫人數及比率增加,台北榮總失智症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表示,顯示近年經各界努力,民眾對失智症有更多了解,因此就醫人數變多。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表示,台灣醫療方便,但到醫院就醫不一定就等於確診失智症,而目前診斷為失智症後,未必會使用政府提供的長照資源,導致就醫不一定確診、失智患者未使用照顧資源等情況。彰化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目前大多部分照顧資源兼顧失能與失智照護,但兩種需求並不完全相同,建議通盤性重新檢視。胡朝榮建議,失智症種類多,包括阿茲海默症、血管型等,必須進一步診斷給予合適治療。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學術組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徐文俊建議,健保署應擬定計畫,開放專家學者進行病歷調查或比對,讓健保數據更具代表性與參考價值。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待部分負擔新制上路,重新分配健保資源,可給予更合理的給付。
-
2022-08-21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時鐘快轉6-2:民眾為何未用失智資源 3障礙待解決
「照顧失智個案就像面對一場永無止盡的喪禮。」失智照顧需要心力、體力與耐性,得靠社會支持並提供資源,但調查顯示,各縣市雖積極布建失智照顧資源,但多數民眾並未使用,在家照顧比率較高,此外民眾反映,申請資源流程複雜、時數不夠、問題無法立即獲得解決,是國內提供失智症照顧資源的一大挑戰。根據「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進行失智症使用資源調查,共一三六六人填答,女性七成四,以四十五至六十四歲最多,占比逾六成;有二成四是與失智症患者同住的照顧者,被照顧者病程以輕度最多,占四成一,中度達三成;被照顧對象是父母的比率達四成九,年齡以七十五到九十歲最多。雖然各縣市不斷布建失智症資源,調查顯示,民眾使用長照相關資源,最多為居家照護、喘息服務、輔具、失智據點、日照中心、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但多數民眾未曾使用過政府資源。民眾反應資源流程申請複雜、時數不夠、問題無法立即獲得解決,因此會另外尋求更便於解決問題的方式。調查發現,有七成一都是在家照顧,請移工照顧比率為百分之十七點三。進一步分析,目前若住安養中心或護理之家,每個月花費約四萬元,而填答者月收集中於兩萬元至五萬九千元之間,恐處於既住不起安養院,也請不起看護的情況。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長年關注國人使用長照公共資源,發現仍有三大障礙待解決,包括資訊障礙、觀念障礙、資源障礙。針對資源障礙,陳景寧說,失智長輩約有七成屬於輕中度,且許多行動功能正常,為了避免長輩半夜精神好,跑出去敲鄰居門,對輕度失智者最好的照顧模式,是白天到日照中心或失智據點上課,運動消耗體力,並與外界互動延緩失能,晚上返家由家人接手照顧。不過目前失智資源建置數仍然不夠,各地都有不同的困境,像是北市因地窄人稠,租金昂貴,但鄉下建置日照中心卻收不滿。以資訊障礙而言,每個家庭接受資訊能力不同,有年輕人的家庭可以搜尋新資訊、轉譯告知家裡長輩,但若是老老照顧,申請流程對他們來說太複雜,個管師得視不同個案接受資訊程度,給予不同協助。陳景寧表示,各地民眾對於失智照顧仍存有不同看法,導致「觀念障礙」,像是北市多數家屬了解失智症應尋求專業協助,非常希望能送失智長輩到日照中心上課,但因名額太少供不應求;但傳統觀念較深的縣市,日照中心開了卻不願意讓失智長輩去,就怕被罵「遺棄」、「不孝」,認為明明有家人為何不自己顧。各地照顧觀念仍有相當大差異。
-
2022-08-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自主停止飲食,Voluntarily stopping eating and drinking」的臨床與倫理思考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斷食善終」。最近出了一本新書「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的畢柳鶯醫師分享她與家人在罹患不治之症的母親要求下,如何圓滿地達到到「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一位頌缽師寫出家人不忍母親因為長年巴金森症的折磨而生不如死,受到畢醫師的啟發與幫忙,得以讓母親走完這段艱苦的人生。一位照顧癌症病人的放射腫瘤科醫師,透過「醫學倫理」、「病人自主權利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經驗,累積了一些陪伴不同階段病人走向生命終點,以及處理倫理困境的經驗,嘗試分析「斷食善終」之所以受到台灣社會各階層的關注的原因。【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未知死,焉知生】【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陪伴母親斷食善終的心路歷程】2020年底,初次在50+(Fifty Plus)網路媒體裡看到畢柳鶯醫師「陪83歲媽媽在家斷食善終!醫師畢柳鶯: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內容就吸引了我的注意。畢醫師在文章中詳細描述了罹患小腦萎縮症的母親,逐漸退化進入了生活無法自理、進食容易嗆咳、睡覺不能翻身的狀態,在家人陪伴照料下,自主決定漸進式停止飲食,還舉辦了生前告別式四道人生;斷食三週後,在睡夢中安詳離世的過程。「斷食善終」為何受到台灣社會關注?畢醫師的一篇文章,在短時間內引起廣大的迴響,被許多媒體轉載,乃至在今年三月底「斷食善終」出書。值得探討的是,這背後的驅力到底是什麼?筆者從一個照顧癌症病人的放射腫瘤科醫師開始,因緣際會接觸了醫學倫理,後來又成為「病人自主權利法(以下簡稱病主法)核心講師,開設「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因而累積了一些陪伴不同階段病人走向生命終點,以及處理倫理困境的經驗。初步分析「斷食善終」之所以受到台灣社會各階層的關注,有以下原因:首先,台灣社會開始思考什麼樣的生命是值得活著,而不是只有會呼吸,有心跳就好。眾所周知,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雖然醫學進步使平均壽命延長,卻有不少人是處於臥床、失智或失能、生活品質低落的狀態。另一方面,婦女生育數目降低,自2020年起總人口轉為負成長,工作人口的扶養負擔加重。這些反應在參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民眾的主要動機上:預作生命末期安排,避免身心痛苦(「我不要成為昏迷不醒、植物人、被綁在床上的失智者…),並減少晚輩的決策壓力與經濟負擔。其次,雖然我國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以下簡稱安寧條例)及「病主法」的立法,所謂的「善終」仍然是鳳毛麟角,受到許多主客觀條件的干擾。比如除了個人的意願及簽署相關文件外,「末期病人」必須經過兩位相關專科醫師診斷,依據安寧條例及病主法簽署的文件才算生效。目前仍有許多醫師堅持「我的字典裡沒有末期兩個字」,或「我是醫『生』,不醫死」,堅持繼續治療到病人生命只剩最後幾天,才願意讓病人轉安寧病房。也有加護病房醫師說:「病人雖然簽過DNR,只有不要插管、壓胸和電擊,其他治療都要!」可見,各醫療專業的學校教育以及在職醫療人員的再教育,真是刻不容緩。就算遇到願意診斷「末期病人」的主治醫師,目前安寧病房及居家安寧照顧的量能,普遍不足且有城鄉差距。尤其,今年6月1日起,中央健康保險署終於通過擴大安寧療護收案對象,增列末期衰弱老人、末期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符合病人自主權利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二至五款條件病人、罕見疾病或其他預估生命受限者;然而其他內外科醫師並不具備安寧療護的知識與能力,常常連最基本的疼痛控制都做不好。最後,目前稀少的在宅醫療團隊,多是被預約滿滿或疲於奔命,那自然不會有家屬願意選擇將生命末期病人帶回家,在熟悉的家裡在宅善終。此外,臨床上偶有身心痛苦不堪的病人想要安樂死,在現在的台灣是不合法的。安寧條例無法處理眾多昏迷不醒、植物人、被綁在床上的失智者等「非末期」病人,且如果沒有事先本人簽署病主法的「預立醫療決定書」,即使家屬要求拔管,所有醫療人員皆是愛莫能助。更何況目前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民眾,因為政府宣導不足、諮商費全額自費、疫情以及諮商門診不普及等因素,病主法實施第四年來,僅有36839人簽署(統計至111年7月31日下午15:30止,衛福部網頁)。綜合以上各種因素,能夠操之在我的「斷食善終」,成為國人善終之路的候選自力救濟方法,被台灣社會各階層關注,也就可以理解。「自主停止飲食」的醫學倫理思考所謂斷食善終,正式醫學說法是「自主停止飲食,Voluntarily stopping eating and drinking」,定義是因持續而無法接受的痛苦,有決策能力的人採取主動停止進食及水分的行動,以達到加速死亡的目的。以下將使用「自主停止飲食」繼續討論。由於不需要病人自己服用致死藥物(如傅達仁先生在瑞士的方式),或醫師採取加工手段,因此「自主停止飲食」沒有協助死亡(medical aid in dying)或安樂死(euthanasia)的法律與倫理爭議。自主停止飲食通常時間需要數週,期間需要專業的緩和醫療照顧處理症狀,及支持壓力如山大的照顧者。回顧醫學文獻就會發現,「自主停止飲食」早已普遍出現在歐美、日本的臨床實務中,並不是新概念。我國在病人多半死於醫院之前,也是有一些生命末期者,採取這個方式;包括一些宗教修行者。推薦專業讀者閱讀英國蘭開斯特大學Lowers等人2021年在Annals of Palliative Medicine發表的回顧文章,出處為Ann Palliat Med 2021;10(3):3611-3616,可以綜覽全貌。以下文章即是摘錄翻譯於這篇回顧文章。根據上述文獻,目前少有公認的「自主停止飲食」臨床指引可供參考,整理各學者建議如下:(Royal Dutch Medical Association, 2014; Wax et al., 2018)一、務必及時與本人及家屬討論,尤其是失智症等認知功能缺損,將隨時間惡化者。二、需要排除被強迫的可能性,及可以治療的憂鬱症、厭食症等身心科疾病。三、事先或在剛開始停止飲食時,簽署預立醫療指示(advanced directive, 如我國的預立醫療決定書)及DNR(如我國預立安寧緩和醫療及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或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同意書),並進入安寧照顧體系。四、不建議於小於60歲非重症患者,因乾渴感強烈,腎臟功能仍可保留水分而延長過程。五、建議給予本人及家屬充足的社會支持,以應對過程中的狀況。六、建議本人及家屬事先討論在最後幾天,本人因發生譫妄(delirium)而要求飲食的應對方法。畢柳鶯醫師另建議採取漸進式停止飲食,以適應過程中的症狀,缺點是會延長過程的時間;若是採取直接停止所有飲食,需要病人有極大的決心與意志力,否則容易失敗,本院已有類似失敗案例。「自主停止飲食」與「自殺」的關係根據上述Lowers等人2021年在Annals of Palliative Medicine發表的文獻,美國學者普遍認為拒絕飲食是病人自我決定的權利(Pope et al., 2014)。美國憲法及判例保障個人經過知情同意後,有拒絕治療的權利;若將飲食視為治療(medical treatment),自然也保障拒絕飲食。爭議在於長照機構可能視提供飲食為基本照顧(basic care),若配合住民停止飲食,可能被視為虐待(abuse)或忽略(neglect) (Pope et al., 2011)。澳洲法院認為拒絕飲食不是自殺,而是加速死亡,應尊重有決策能力者的決定(Pope et al., 2014)。加拿大有兩個判例亦是尊重有決策能力者拒絕飲食的決定(Pope et al., 2014)。在荷蘭,自殺不是犯罪;荷蘭法律認為拒絕飲食不等同於自殺,因自殺是一個主動採取暴力、孤寂而衝動的行為(Royal Dutch Medical Association, 2014)。關於自主停止飲食的新興議題目前美國紐約州倡議允許在預立醫療指示中,書面表示在失智症患者無法自行進食及做決策時,拒絕被照顧者協助經口餵食(End of Life Choices New York)。內華達州則首開先例,於2019年5月立法,允許住民在嚴重失智症的預立醫療指示中載明,照顧者應停止自口的餵食與餵水。(筆者認為,內華達州的法律保障住民可以拒絕在嚴重失智症時被餵食,其目的與自主停止飲食一致:加速死亡並減少痛苦。)結論「自主停止飲食」為本人於意識清楚時,可以預先與家人討論與決定的一種加速死亡,與減少痛苦的方式;這種方式考驗本人的決心與意志力,需要專業的在宅醫療團隊處理症狀,及支持照顧者。雖然「自主停止飲食」沒有協助死亡或安樂死的法律與倫理爭議,筆者強烈建議本人及家屬事前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進行充分的溝通,並簽署生命末期時,可拒絕維持生命治療與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的預立醫療決定書。在目前醫療環境下,「自主停止飲食」受限於在宅醫療的資源,以及醫療人員的觀念,預期短期內難有突破性的成長。此外,在與我國醫療人員及民眾討論「自主停止飲食」時,一部分人有是否等同於自殺的疑慮,推測可能影響醫療人員協助處理過程中症狀的意願。筆者建議進行「自主停止飲食」的本土學術研究與社會對話,以回應社會大眾對「善終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