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2 14:10:09 疫情數字
圖表/0612確診個案數、分布縣市、死亡病例一覽
0612確診個案數、分布縣市一覽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1-06-12 14:10:09 疫情數字
0612確診個案數、分布縣市一覽
2021-06-12 13:30:56 皮膚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升溫,目前全國升級為三級防疫措施,民眾外出必須全程佩戴口罩,也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聚會。戴口罩亦成為民眾的日常,有些人長時間戴口罩出現臉部過敏等不適現象,該如何改善呢?
2021-06-12 12:09:45 領袖開講
陳適安今年一月甫接任台中榮總院長一職,除了繁忙的行政工作,致力於醫學教育跟醫療,同時還身兼亞太心律醫學會官方雜誌(Jou...
2021-06-12 09:18:00 領袖開講
全球治療心房顫動權威陳適安今年一月接任台中榮總院長,力邀小兒心臟科國際權威傅雲慶接任副院長,並發展智慧醫療,在前幾任院長...
2021-06-11 16:45:00 新陳代謝
一名22歲女大學生,因泌尿道不適症狀至診所檢查,尿液檢查意外發現尿糖過高(++),進一步抽血檢查發現血糖值198 mg/ dl,糖化血色素9.6%,診斷為糖尿病。女大生自述平日都外食,因為喜歡吃麵包,
2021-06-11 16:10:14 活動快訊
端午佳節即將到來,還在煩惱要送什麼好禮嗎? 聯合報與高雄市勞工局合作,集結高雄市十一家庇護工場,號召民眾「用消費做公益」,用行動支持每一份認真努力的心,同時幫助庇護工場度過這次疫情難關。目前活動
2021-06-11 14:07:35 疫情數字
0611確診個案數、分布縣市一覽
2021-06-11 08:54:37 杏林.診間
幾個月前,我的右手腕開始有點痛,起初不在意,後來某天起床洗臉時,發現右手竟然痛到無法擰毛巾,這才開始注意右手腕的問題。 手腕痛確診肌腱滑膜炎 幾年前有過網球肘的經驗,當時是打壁球,連續幾個
2021-06-11 08:51:23 科普好健康
想知道「藥」如何能夠用在人體上嗎?我們不是神農氏,無法直接嘗百草,但有堅強的臨床試驗團隊在把關,可以讓民眾在較安全的情況...
2021-06-11 00:34:00 人生智慧
有媒體這樣評論美國聯邦參議員譚美達克沃斯(Ladda Tammy Duckworth)曲折的人生:「如果她的人生故事被拍成電影,觀眾一定會認定這是虛構的情節。」 日前來台訪問的三位美國
2021-06-11 00:05:00 營養食譜
端午節將至,不少民眾已開始陸續準備應景的粽子,想吃得更加健康、安心的民眾,也可以考慮自己動手DIY,作出美味可口又健康的肉粽。近日受疫情影響,也不宜人擠人的購買肉粽,在家自己製作健康粽安全也放心。平常
2021-06-10 18:31:11 防疫懶人包
本土疫情嚴峻,近期發生多起年輕人無症狀猝死、到院後才確診事例,恐有不少未知感染者潛藏於社區;繼開放企業快篩之後,指揮中心...
2021-06-10 14:14:08 疫情數字
0610確診個案數、分布縣市一覽
2021-06-10 11:27:16 健康知識+
讀者Seth昨天(2021-6-8)在阿茲海默症:新藥成功,股票大跌的回應欄裡留言: 林教授好, 昨天 (June 7) 股票市場的大新聞就是 Biogen 的新藥得到 FDA’s approval
2021-06-10 10:33:48 黃軒
為什麼到院前,會「隱形缺氧」死亡? 台灣5月11日至6月7日,共有296人死亡,而其中有35位到院前已經死亡,佔了11.8%!指揮中心指出,這些到院前死亡者,都因隱形缺氧難察覺導致而成的。 關於到
2021-06-09 17:27:07 預防自保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歐美多國因疫情爆發得早,封城與居家辦公已一年多,研究發現民眾更關注健康,卻也更容易用吃來調適情緒,甚至封城一個月就有超過3成法國人發福。建議若要同時兼顧健康、打發時間、獲得心靈慰
2021-06-09 14:09:19 疫情數字
0609確診個案數、分布縣市一覽 0614死亡病例列表
2021-06-09 11:16:16 像極了失智
「醫生,我先生都會一直問同樣的問題,才剛講過的話,馬上就忘記。他從前愛看電視,現在卻連遙控器都不會用,而且常搞不清楚白天、黑夜。」老太太一臉擔憂地說,「前幾天出門去散步,結果竟然在公園迷路,走不回來。
2021-06-09 10:02:46 黃軒
死後確診的COVID-19 目前台灣已有破萬人確診,累計至今已有308人因染疫死亡。 其中,全台各地傳出多起染疫後家中暴斃案例,8日連環爆出5起恐怖死亡事件,包括 1.最年輕的30多歲女子 2
2021-06-09 09:32:52 耳鼻喉
13歲的楊同學,因為鼻子過敏,長期飽受鼻塞所苦。因為習慣天天鼻塞,不以為意,日前,因右眼疼痛至眼科就診,判定為結膜炎。不料用藥後,並無改善。幾日後,甚至出現右眼腫脹,伴有發紅、頭痛、高燒等症狀,赴院急
2021-06-09 07:53:47 婦產科
迎接新生命是喜悅,在疫情壓力下,孕婦產檢、生產準備戰戰兢兢,陪伴高風險孕產婦更是重中之重。高醫婦產科主治醫師詹德富表示,...
2021-06-09 07:48:42 眼部
本土疫情升溫,許多青光眼病患擔心染疫風險害怕回診,眼科醫師昨日提醒,在疫情蔓延之際,不少病人輕忽早期青光眼的徵兆,錯失治...
2021-06-09 01:51:10 罕見疾病
她,十五年前,被一場風暴捲入,至今仍未平歇。張玉此罹患極為少見的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發作時,既兇又猛,急遽...
2021-06-09 01:48:10 血液.淋巴
一名八十五歲的老醫師呼喊,盼TTP納入罕病,獲新藥治療,減少復發,增加生活品質。他曾經由彰基送件衛福部,得到「非罕」、「...
2021-06-09 01:44:10 血液.淋巴
TTP是一種極少見卻嚴重的疾病,一旦發病就是命懸一線,加上症狀多元,病患多數前往急診、神經內科、腎臟內科、血液科等。血液...
2021-06-09 00:37:00 抗老養生
老化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既定事實,銀髮族要如何活得健康自在,提早規劃才是上策。由於現今醫藥的發達,百歲人瑞不再遙不可及,因此除了長壽,如何健康地活著更重要。 A. 銀髮族在飲食上
2021-06-08 19:23:10 罕見疾病
「血栓型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病人很慘。」這是來自85歲的沈銘鏡的呼喊,盼TTP病患納入罕見疾病,獲得新型藥物治療,...
2021-06-08 19:23:09 罕見疾病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是一種極為少見卻嚴重的疾病,推估台灣約有400名患者,病患一但發病就是命懸一線,再加上症...
2021-06-08 19:22:10 罕見疾病
她,15年前,被一場風暴捲入,至今仍未平歇。張玉此罹患了極為少見的「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一百萬人中才有幾...
2021-06-08 18:33:26 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一餘年,每日本土病例+校正回歸都有好幾百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5月15日宣布雙北地區(臺北市、新北市)進入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而也因為雙北地區以外縣市亦持續有本土病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