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4 00:20:00 糖尿病
慢病主題館【糖尿病】莊昕悅:腎臟不好的糖友怎麼吃?3個小技巧攝取低蛋白飲食又兼控血糖
糖尿病患者,除了血壓沒控制好容易使腎臟惡化之外,若長時間血糖失控,更容易導致腎臟病變。這種情況,就好像腎臟長期泡在糖水裡面醃蜜餞,泡著泡著腎臟就慢慢喪失功能。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終身的大業。 延伸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1-06-04 00:20:00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除了血壓沒控制好容易使腎臟惡化之外,若長時間血糖失控,更容易導致腎臟病變。這種情況,就好像腎臟長期泡在糖水裡面醃蜜餞,泡著泡著腎臟就慢慢喪失功能。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終身的大業。 延伸閱
2021-06-04 00:07:00 抗老養生
都以為養生是老年人的話題,沒想到,隨著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加入養生大軍。據人民日報近日關注消費趨勢報導,線上購買家用醫療器械的客戶群體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90後”“95後”。2019
2021-06-03 19:12:51 生死議題
你聽過器捐協調師嗎? 透過專訪讓您深入認識了解器官捐贈協調師,在器官移植中穿針引線、以命換命的重要角色。 Q:器捐協調師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社會大眾可能對這個職業還有些陌生,協調師工作內容主
2021-06-03 18:12:57 預防自保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在台灣爆發以來,陸續傳出死亡案例。以往大眾普遍認為新冠病毒對年長者、慢性病等高風險族群影響力較大,胸腔內科/黃軒醫師指出4大關鍵,年輕人一樣不能輕忽! 研究:住院、死亡率年輕人比年
2021-06-03 16:48:07 防疫懶人包
本土疫情大爆發影響許多個人及行業生計,行政院今(3日)通過防疫紓困特別預算案,以下整理哪些人能領、何時能領等資訊。 對象 個人7大類 企業、產業 申請時間 .去年申請通過的、有留存摺
2021-06-03 14:12:04 疫情數字
0603確診個案數、校正回歸分布縣市一覽 0501-0603 COVID-19 本土確定病例校正回歸數據 0501-0603 COVID-19 本土確定病例校正回歸分布縣市
2021-06-03 14:08:03 周邊故事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確診死亡案例已飆破百人,其中多為長者、有慢性病史者。昨天上午有一位91歲爺爺逝世,有醫護在臉書分享...
2021-06-03 13:00:17 防疫懶人包
行政院今通過防疫紓困特別預算案,在個人現金紓困部分,包括新增的330萬人次,現金紓困估計有730萬人次可以領取。
2021-06-03 09:53:44 黃軒
緊急替COVID-19病患插管,「與死神最短的距離」 看到急診醫師替患者插管染疫的新聞,頓時想起了,台灣之前在抗SARS期間,有1名醫師在2003年4月28日晚上值班時,為救治林姓婦人,因不知林
2021-06-03 09:44:22 防疫懶人包
為讓大部份民眾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全面施打疫苗,行政院規畫推出相關公費「疫苗接種預約平台」,只要透過3個管道:「健保快易通」APP、4大超商、藥局,都能預約接種。 「疫苗接種預約平台」由政務委員唐鳳
2021-06-03 09:13:10 健康瘦身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旅遊、聚餐等社交活動等都逐步關閉,雖然大家都知道少吃多動是減重的最高原則,但是,飢餓感無疑是最大的阻礙者,不少人開始煩惱起這幾個星期宅在家養出的幸福肥;可以不挨餓,也能越吃越瘦嗎
2021-06-03 08:19:04 生活智慧王
居家防疫期間,家裡的環境清消不可馬虎,尤其浴室是家中最容易孳生細菌、長霉的地方,更需徹底清潔。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
2021-06-03 00:10:00 糖尿病
百年前,胰島素尚未問世,第一型糖尿病及嚴重第二型糖尿病無藥可醫,飢餓療法、草藥或偏方的效果都不好,第一型糖尿病病童往往發育不良併發酮酸血症,大部分的患者在三年內就以皮包骨外觀逝去。 人體胰島素
2021-06-02 18:02:06 黃軒
重症患者生機:雞尾酒療法 台灣目前收治個案有1055人屬於嚴重肺炎或者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等重症,不分年齡層重症率上升至14.9%,60歲以上個案重症率更達到27.5%,年紀較大者重症率偏高,而這波確
2021-06-02 14:32:22 疫情數字
0602確診個案數、校正回歸分布縣市一覽 0501-0602 COVID-19 本土確定病例校正回歸數據 0501-0602 COVID-19 本土確定病例校正回歸分布縣市
2021-06-02 13:48:05 周邊故事
我國疫情嚴峻,想打疫苗都不一定打的到,反觀美國在大量施打疫苗後,生活已經日趨正常。有鑑於近期赴美需求暴增,長榮航空飛洛杉...
2021-06-02 13:30:13 眼部
全國防疫警戒升至第三級,民眾減少外出,居家辦公、學習時,長時間近距離使用電子螢幕,1名中年婦女在家辦公,閒暇時熬夜追劇,...
2021-06-02 12:24:04 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大爆發,第一線的警消醫護人員,不但工作量遽增,還得面臨染疫威脅,甚至擔心波及家人而不敢回家。台灣災難醫療...
2021-06-02 12:01:13 眼部
本土疫情擴大,現行大多採「停課不停學」方式,改為遠距線上課程,許多孩子長時間緊盯螢幕,加上現階段不適合外出放鬆眼睛,導致...
2021-06-02 09:30:05 周邊故事
新北有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在病房持刀砍傷3名醫護,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魏智偉在臉書說,護理師從疫情開始,每天抗疫,身心壓力大...
2021-06-02 08:55:26 牙科
會影響口腔顏面的形狀與結構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的基因之外,後天的吞嚥咀嚼方式,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我們的一生中,牙齒的...
2021-06-01 18:05:54 預防自保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在台灣持續未見平息,人心惶惶之際民眾更加害怕去醫院,甚至考慮是否不要去醫院比較好。對此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表示,疫情期間雖應盡量避免出入醫院,但如遇急症
2021-06-01 15:33:06 預防自保
國內本土疫情大爆發,各地陸續發生家庭群聚,家戶內傳染是確診一大因素,各縣市也陸續傳出「一家幾口都染疫」的事件,且台中市政...
2021-06-01 15:13:12 營養食譜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全國防疫警戒第三級延長至6月14日,大小朋友居家上班、上課,在家時間增加,國民健康署提供3款營養點...
2021-06-01 14:13:50 疫情數字
0601確診個案數、校正回歸分布縣市一覽 0501-0601 COVID-19 本土確定病例校正回歸數據 0501-0601 COVID-19 本土確定病例校正回歸分布縣市
2021-06-01 12:44:09 食安拉警報
愛美的人注意了!一款自自德國進口的「CH-ALPHA萊德膠原飲」,被衛福部食藥署驗出防腐劑超標,2187公斤的產品全數退...
2021-06-01 11:00:19 皮膚
你是否曾在皮膚下方摸到一團不會痛的腫塊,假使指頭出點力壓壓看時,會有些許移動。而且,甚至你可能發現不只一顆這樣的腫塊?到診所就診後,醫師告訴你說:「這是脂肪瘤。」那脂肪瘤到底要不要緊,我們一起來看看。
2021-06-01 09:22:41 運動健身
疫情嚴峻,越來越多人居家不出門,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的健康。為了避免疫情擴散,所以居家是有必要的,雖然很多運動的場所、景點...
2021-06-01 00:41:00 婦產科
今年美國CIA的報告,台灣已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事實上,以專業生殖醫學醫師的立場,多年前就已知少子化是國安的一大危機,更重要的是,我們一直看到生育率降低的問題快速惡化,而且完全沒有改善的跡象,雖知
2021-06-01 00:37:00 生死議題
考試院前院長關中,曾是國民黨最重要的選情操盤手,是能左右選情的關鍵人物,在國民黨黨內人人稱他「關老爺」。 曾經叱吒一時的他,在70歲時卻遭逢人生最痛的喪女,80歲時又罹患淋巴癌。 但對於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