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7 09:17:36 精華區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台灣本土疫情自4月初爆發至今,Omicron確診人數突破340萬人,約占人口數14.6%,本波疫情最高點是5月27日的9...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2-06-27 09:17:36 精華區
台灣本土疫情自4月初爆發至今,Omicron確診人數突破340萬人,約占人口數14.6%,本波疫情最高點是5月27日的9...
2022-06-27 07:49:13 感染科
台灣在1979年之前,幾乎每個人都打過俗稱牛痘的天花疫苗,成大感染科醫師陳柏齡表示,針對猴痘最新的感染與變異等資料還不是...
2022-06-27 00:07:16 感染科
猴痘疫情於多國擴散,我國六月廿四日出現首例猴痘案例,該名廿五歲男性患者已住在負壓隔離病房,依循最新版指引,共匡列九名接觸...
2022-06-26 20:00:00 周邊故事
目前在宜蘭診所執業的和信醫院胸腔及加護內科兼任主治醫師李國賢,在接連接觸五、六位新冠確診病人後,今年五月廿五日出現體溫發熱、胸口癢、鼻炎等症狀,廿六日全程配戴N95口罩看診,直到下班後仍覺得鼻子狀況未
2022-06-26 17:18:41 大腦健康
走路速度變慢,可能是失智症?一項對老年族群的研究發現,年復一年步態變緩慢,有「認知功能下降」的跡象,進而引發失智症,可能是因為右腦中負責掌管記憶的海馬迴萎縮所導致。老年病學和神經病學教授喬維爾蓋斯博士
2022-06-26 17:04:15 心臟血管
高血脂症(Hyperlipidemia)是動脈硬化心臟病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動脈硬化發生在腦部會造成中風、發生在心臟會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四肢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如果沒有控制好血脂肪,就有可能在全身上下
2022-06-26 14:06:39 台灣疫情
本土疫情新增確診人數繼6月20日閃現三字頭後,睽違一周再度回到3萬多人。今天新增3萬9586例本土個案及60例境外移入;...
2022-06-26 13:49:05 鄒頡龍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1987年出版的小說,至今暢銷超過千萬冊。2010年法籍越南裔導演陳英雄拍攝成電影,入圍...
2022-06-26 13:45:46 感染科
台灣24日出現首例猴痘確診個案,成為新加坡、韓國後,亞洲第3個出現猴痘病例國家,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師姜冠宇指出,猴痘患者...
2022-06-26 13:02:14 楊定一
這兩三年來,COVID-19一直是全世界健康議題的焦點,相關的公共衛生辯論也是熱門話題。但很少人注意到肥胖、代謝異常、慢...
2022-06-26 12:39:46 營養食譜
「最近很多孩子都走了!」某位藝人的臉書發言,無意間點燃正反論述。身為兒童牙科醫師,對於孩子的關注當然遠大於政治議題。
2022-06-26 11:40:34 更多慢病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慢性疾病,醫師提醒,女性停經之後的骨質會快速流失,老年時的骨質可能失去一半,而糖尿病、慢性腎病,自體免疫...
2022-06-26 10:33:10 心臟血管
二尖瓣脫垂是常見的心臟疾病,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脫垂」指的是對瓣膜型態的描述,一旦二尖瓣脫垂,引起二尖...
2022-06-26 10:03:20 攝護腺癌
50+的女性由於年齡增長,骨盆腔內的生殖系統器官就要定期關注健康狀況,以免發生癌變而不自知,例如: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那麼如果問到當男性年齡超過50歲以後,骨盆腔有沒有也需要注意避免癌變的地
2022-06-26 09:53:48 心臟血管
二尖瓣脫垂是所有心臟瓣膜異常中最常見的一種,其盛行率約為10%,女性發生的機率是男性的兩倍。據健保數據顯示,近三年就醫人...
2022-06-26 09:32:28 保健食品瘋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昨天(2022-6-21)發表4篇跟維他命相關的論文。為了節省篇幅,我就只把其中兩篇的重點整理如下: 編輯評論:Multivitamins and Supplements—
2022-06-26 02:41:15 台灣疫情
國內本土疫情連日降,昨新增四萬○二九三例本土案例,昨全台僅台中市(六○七五例)、高雄市(五五六七例)、新北市(五一四二例...
2022-06-26 01:07:13 器官捐贈移植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今年成立廿周年,五十五歲的陳靜陵廿四年前因心衰竭急需換心,等待七百多天終於等到心臟,卻...
2022-06-25 17:05:44 骨科.復健
腳麻總讓人不舒服又困擾,且有時也會妨礙到生活,若是在逃難、趕公車、趕廁所等緊急狀況時更是不方便。國泰綜合醫院骨科劉哲瑋醫師指出腳麻常見原因,也提供改善、防範腳麻的方法,並建議3種情況盡早檢查為佳。 腳
2022-06-25 16:16:07 長期照護
偉大的人,是「在別人的需要裡,看到自己的責任」。但我們平凡人,若非親自走過長夜,並蒙人安慰,才能看懂那些忍在眼眶裡不滑落...
2022-06-25 16:02:02 長期照護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失智症粉絲專頁。在粉絲團的互動中,「該送失智父母到安養機構嗎?」每隔一段時...
2022-06-25 15:18:00 長期照護
失智症帶給家庭的衝擊不分種族、非關貧富,每個人都將踏上一場且戰且走、不見終點的旅程。退休律師牛湄湄,在51歲時母親失智、...
2022-06-25 10:41:00 感染科
國內出現首例猴痘確診個案,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罕見傳染病,與天花病毒同屬正痘病毒屬,接種天花疫苗能提高保護力。外界關心...
2022-06-25 10:28:07 感染科
國內首見猴痘個案,疾管署昨天(24日)公布,一名20多歲本國籍男性,過去半年於德國留學,經採檢檢體通報,認為為猴痘,台灣也是繼新加坡、韓國、亞洲第三個國家出現猴痘案例,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猴痘通常只有小規模感染,但若發生在社區的話傳播恐難斷根。
2022-06-25 09:47:00 許金川
病人:「幫我檢查一下,我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2022-06-25 09:36:23 家庭婚姻
昨日,有一位婆婆在臉書社團《靠北婆婆2.0》發文,描述自己差點變成大家口中的「巫婆」,好在有同為人家媳婦的女兒,提醒她「換位思考」的重要性,這才讓她瞬間被點醒。且在經過一番換位思考後,也讓這位婆婆不由
2022-06-25 09:15:00 泌尿腎臟
什麼是攝護腺肥大(BPH)? 攝護腺肥大是指前列腺和周圍組織腫大。隨著年齡的增長,前列腺肥大的機率也會增加。成年男性的前列腺大小約有核桃或高爾夫球,隨著攝護腺腫大可以腫到像橘子一樣。隨著腺體腫大
2022-06-25 08:04:19 感染科
台灣也出現了第一例境外移入的猴痘。曾任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的林氏璧(本名孔祥琪)在「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臉書粉專指出,猴痘...
2022-06-24 20:03:00 周邊故事
「那天開會時講到一半竟咳了起來,我就想應該是『中』了。」台中榮總副院長傅雲慶五月中確診,抗疫兩年多,他知道Omicron大多是輕症,所以並不擔心,隔離期間還是透過視訊會議處理醫院大小事,甚至參加三場線
2022-06-24 18:55:33 感染科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疾管署今公布,南部通報一名20多歲本國籍男性,過去半年於德國留學,自6月16日入境後,6月21日出現疑似症狀,經採檢檢體通報,經確認為猴痘,該例為本國首例猴痘案例,也是繼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