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4 科別.骨科.復健
輕微五十肩 復健科醫師教你8步驟拉鬆沾黏、放鬆肩背
輕微的五十肩只要認真復健,三個月的效果就很明顯,若是還能在家自己活動的初期肩友,可以試試接下來這兩種簡單的運動,讓關節角度增加,拉開五十肩的沾黏。只不過身體是非常個人化的,居家運動請務必量力而為,漸進式進行,過與不及,都可能會造成身體的傷害。摸肩轉圈背後爬梯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8-10-24 科別.骨科.復健
輕微的五十肩只要認真復健,三個月的效果就很明顯,若是還能在家自己活動的初期肩友,可以試試接下來這兩種簡單的運動,讓關節角度增加,拉開五十肩的沾黏。只不過身體是非常個人化的,居家運動請務必量力而為,漸進式進行,過與不及,都可能會造成身體的傷害。摸肩轉圈背後爬梯
2018-10-23 科別.骨科.復健
「肩關節整體評估門診」治療五十肩已經好多年了,看了這麼多位肩友,原來身體的「慣老闆」不是別人,正是自己啊!慣老闆三大惡習:拗打雜、言語辱罵、不給加班費根據1111人力銀行在2018年1月調查了1,072位(百分之95信心水準下,正負誤差值2.99)的受訪者(聯結),發現慣老闆的三大惡息「拗打雜」、「言語辱罵」、「不給加班費」肩關節工作是活動,重物卻要它來扛人體的關節各式各樣,肩關節的設計,是要拿來大角度活動的,但常常被要求提重物。肩友常常會在日常生活中越舉越重,但不自知。一般人來說,超過10公斤的就可算是重物,什麼?您說您沒有提這麼重?每次看到肩友連忙揮手否認,我都會問他:「請問您的孫子幾公斤?」這樣一問,阿公阿嬤肩友常會恍然大悟,接著不好意思的說:「對喔!他已經十五公斤了!」現在的小孩營養都很好,五六個月就已經八公斤,不到十個月,早就超過了十公斤,疼愛孫子的肩友們,總是抱緊緊的,能抱著就不放手,有時到我門診來,不只是五十肩的疼痛,還有或多或少,連帶腰、背也有的肌肉拉傷。其它生活中,還有買菜、搬文件、拿行李箱等等,都是在生活中不經意但常發生的「舉重物」,肩友若是已經有肩部疼痛問題,請務必留意在急性期,切勿再增加肩膀的負擔啦!肩膀很痛不能動,還要說它「沒有用」唉,這說還有點辛酸,其實也不能怪肩友言語上的情緒發洩,肩部疼痛,真的造成非常大的生活困擾。尤其是「頑固型五十肩」肩友,那種艱難,可能沒有得過的人,即使是家人,都難以理解。首先,是「日常活動又痛又卡」角度受限及發炎疼痛,是無論輕微或是頑固型五十肩都有有的共同症狀,病理機轉就是關節囊發炎黏住了,所以活動上像被拉住,而一活動拉扯到增生血管或是關節囊,那種突然的疼痛,會讓人飆出眼淚,更不用說復健時,需要一再增加角度時的咬牙切齒。再者,是「夜間睡眠障礙」睡眠障礙也跟病理機轉有關,因為五十肩是「越不動越痛」(黏更緊),而一天當中,最常時間不動,當屬睡眠了,於是乎,肩友好不容易入睡,卻在一翻身又壓到肩膀而痛醒,一天就讓人感覺受不了,更何況「頑固型五十肩」肩友,每週會被痛醒三次,這叫人怎麼睡?最後,是「心裡有苦說不出」尤其是「頑固型五十肩」,無論有沒有忍過復健過程的疼痛,肩友都會有一種「我很努力,怎麼都不會好」的悲傷感,甚至會怪東怪西,問上天:「為什麼是我?」若是再加上身邊親友無法從外觀看出「頑固型五十肩」的情況有多嚴重,常無法理解「天啊!好想把手割掉啊!」的那種心內吶喊,這內外夾攻,自然會怪這肩膀「不中用」了。在「肩關節囊擴張術」療程時,常看到學長姐跟學弟妹說話時,臉上那個:「我懂」的表情,讓新進的學弟妹感到寬慰,其實如果能夠說說話就讓心情好點,那也不需要太苛責了。過勞肩膀當長工,超時工作沒錢領這就不用我多說了,肩膀從出生就陪我們到這個年歲,說真的,還沒認真的保養過它,用了五十年、任勞任怨,以前偶有「抱怨」,休息個兩天,也就好了,從來沒有像是現在這樣「罷工」,看來是真的需要我們多關心我們的肩膀多一點了。這樣想想,人類五十歲左右,已經工作25年,便要開始思考退休的時間,但我們的肩膀,已經50年了!有些「五十肩」的小病痛,也算是非常有「凍逃」,人類老闆每五年就該給員工健檢,甚至提供醫藥費、慰問費。我們的肩膀跟著我們這麼久,既然沒辦法讓它退休,也不該當個「慣老闆」,遲早肩膀也會鬧脾氣,越鬧越大的!好好讓它進廠保個養,再用50年!
2018-10-04 科別.骨科.復健
門診時,一位五十肩肩友來接受第二次的「肩關節囊擴張術」,語氣非常氣憤,手裡拿著一本有閱讀痕跡的書,已經翻開至泛黃的那一頁,肩友怒沖沖指著上面用紅筆標註的重點:「五十肩是又稱旋轉肌袖病變,疼痛時,應休養,至不痛後再開始進行復健。」他看著我,眼神滿是:「這書為什麼要這樣寫?」的不解,希望我給他一個解釋,因為他就是看了這本書,讓自己休息了三個月,錯過初期五十肩還能夠復健的階段,不得不接受「肩關節囊擴張術」進階治療。接過這本書,上面是某位日籍醫師出版的中年人保健書籍,這章節寫的是五十肩的相關知識,但似乎與當代的五十肩知識,大相逕庭。五十肩是關節囊問題,不是旋轉肌袖病變書中寫的五十肩,是「旋轉肌袖」發炎,但其實,旋轉肌袖發炎是肌肉發炎,而五十肩是關節囊發炎,兩者是鄰居,但不是同一個。下圖引用自拙作《自己的肩痛自己救》,我們可以透過肩部構造圖,知道關節囊是另有他人,而非肌肉。再透過下圖,可以知道肩關節固定,需要很多工具,而關節囊跟肌肉,各自很重要,但不是同一個。先把這角色都弄清楚了,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知道,五十肩的關節囊病變,跟旋轉肌袖病變,絕非同一個疾病。臨床上,旋轉肌袖病變可能會造成五十肩的問題,原因是旋轉肌袖疼痛,造成肩部關節活動困難,所以這兩者常見一起發生,但再強調一次,它們是鄰居,不是同一個疾病。五十肩是關節問題,想要好就要動弄清處了親屬關係,接下來就簡單了。肌肉發炎要休息,但關節發炎要活動,這也是為何肩友照著保健書「休息」,但卻變成更加嚴重,甚至錯過了復健黃金期。五十肩是關節囊的問題,關節內因為血管很少,需要透過關節活動產生壓力,以及刺激關節液生成,讓關節活動度增加以及帶走發炎廢物,與肌肉拉傷的處理剛好相反,若是長期不動,關節內的代謝與分泌也會減少,自然整個黏成一團,連舉手都痛,更不用說是復健了。 醫學研究,超過五年就不能引用了 我把書翻到最後的版權頁,發現這是一本再版多次的暢銷書,也難怪書中會這樣定義五十肩,因為在五十肩還不甚清楚的古早,確實有一派醫師因為發現五十肩跟旋轉肌袖發炎常常併發,因為斷定兩者相同。只是時至今日,醫學隨著科技一再翻新,我們已經知道,五十肩跟旋轉肌袖發炎是相關而非相同,經過了好多年,許多知識跟過往早已不同,這也是為何醫學研究,只能引用五年內的論文及書籍,也是為什麼,已經當了這麼多年醫師,每天都還要看好多的國內外研究論文。醫學書難有經典,再版書若是作者沒有更新內容,難免會有過時的情況發生,還好我們現在網路發達,查找資料時,不如多方查證,身體真的有狀況時,掛個號請醫師評估也很方便,多聽聽、多看看,有好無壞。
2018-10-03 科別.骨科.復健
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可以運動嗎?台北榮總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李思慧表示,「可以,但最好慎選運動」並找出病因接受治療,一旦運動中感到疼痛就該停止,降低傷害。文獻顯示,年輕且正常體態的人,「一日的跑步量是兩公里」,若平日沒有鍛鍊體力,貿然挑戰全馬或半馬,過量運動恐導致膝蓋軟骨磨損、韌帶挫傷等。對退化關節炎病患而言,游泳是很好的運動,李思慧說,水有浮力可以支撐體重,減輕運動時關節負重,以自由式對關節傷害較小。另外室內踩腳踏車可訓練股四頭肌和腿後肌,但座椅高度不宜過低和太窄,避免踩踏板時,膝蓋彎曲過度,增加膝關節和坐骨壓力。然而,更多人忽略腳的結構性問題,李思慧認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挑選襪子、鞋墊和鞋子時,可以先諮詢復健科醫師選擇適合的款式,避免運動健身不成,反而累積關節傷害。 編輯推薦 BBC解剖108公斤遺體紀實 看完你會想用生命開始減肥 腰痠背痛都從這裡來!健身教練教簡單4招遠離疼痛
2018-09-09 新聞.科普好健康
阿亮邊走路邊滑手機,一時沒注意到腳下的大石頭,「碰」的一聲身體往前撲,瞬間手機飛了,自個兒也跌坐在路邊,阿亮一邊哀號著:「我的手機~」,也驚覺右手腕處疼痛不已。遠端橈骨位於手腕處,是一般人配戴手鐲或手表的位置,當跌倒意外發生時,人往往會反射性的以手撐地(圖1),手腕部位接受高度反折的碰撞力量造成骨折,即為遠端橈骨骨折,這是人體最常發生骨折的部位。目前遠端橈骨骨折的治療主要分為手術與非手術兩大類,其中,約有80%是不須手術治療的,可採徒手復位的技術,再加以石膏或副木固定即可;固定4到6周,再開始復健治療。至於手術則為使用互鎖式的鈦合金鋼板,來做內固定的植入物。「復健很重要。」這是骨科、尤其是上肢骨科醫師最常講的話。手術成功但復健不理想的患者,最後功能回復恐怕還是不滿意。右側圖表為筆者針對遠端橈骨骨折患者所發展的復健流程,供社會大眾尤其是相關病患參考。遠端橈骨骨折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骨折,依醫師診斷進行處理與積極、有步驟的復健,恢復功能是指日可待的,切忌貿然尋求非正當的醫療管道治療。如有問題請至門診接受醫師診療與專業建議。遠端橈骨骨折患者復健流程Day 0 手術日,術後長臂石膏(splint)。復健重點:手指運動(圖2)及肩膀運動Day0-14 休息期、冰敷傷口及手腕部位,復健重點同上Day 14 第一次門診回診,拆石膏、拆線,追蹤第一次X光,教復健。重點在手掌翻轉及手腕的屈曲、伸張。從每天4次,每次10分鐘開始,漸量增加,不做復徤時,則戴手腕副木護具保護Day14-28 復健重點:手腕的旋轉及上下屈曲伸張(圖3,圖4)Day 28 第二次門診回診,追蹤X光,檢驗復健進度,建議開始部分恢復工作Day 28 以後逐漸減少手腕護具配戴時間,逐漸增加負重能力,力求完整的運動功能恢復Day 42 手術後6星期,給予畢業證書
2018-08-30 科別.骨科.復健
五十肩的典型症狀,一痛二卡三不能睡,前面兩個症狀肩友常會以為是拉傷,而第三個「不能睡」則會被以為是「睡太熟,壓到肩膀」。除非藥物或是疾病,不然身體會自動翻身 人體好歹也有個幾千年的演化,若是睡太熟就把自己壓受傷,那應該會被其它動物取笑。身為萬物之靈,如同大公司下班仍然有警衛留守,當然自有值班機制因應睡眠的情況,警覺保護著身體的運作,「翻身」是相當重要的機制。皮膚與肌肉無法長期呈受壓力,只要在超過70mmHg的壓力下,持續二個小時壓迫,就會出現損傷,以前叫壓瘡(pressure ulcer),現更名為壓傷(pressure injury),又稱褥瘡,也就是長期臥床、糖尿病患者等常見的皮膚問題,輕則發紅,重則需要進開刀房,清瘡出一個碗公大的見骨傷口。而正常人,除非服用藥物、酒精、意識改變或是身體活動功能困難,都是會自己翻身的,不然的話,我們每天早上睡起來,身體早就出現壓傷了。因此,正常人睡到一半肩膀的疼痛,可以推論不是因為睡太熟,而是骨頭出狀況了。肌肉問題休息會好,骨頭問題則休息越痛說是骨頭而不是肌肉問題,原因是兩者的特性不同,表現症狀當然大不相同,所以從主訴,就能夠推敲出是肌肉或是骨頭問題。肌肉休息會好,或是透過外在的放鬆、熱敷等,讓肌肉進行修補,就可以緩解慢慢好轉,但是骨頭並非如此。關節必需透過活動,才能夠產生擠壓,進而產生關節液幫助關節活動,尤其是像五十肩發炎時,產生過多的纖維母細胞而形成沾黏,若是再不活動,黏得太緊了,就像是三秒膠沾到手那樣,再要拔開,就得忍受一些疼痛,甚至失去一些表皮組織了。五十肩的治療原則是:盡快分開沾黏 因此,治療五十肩,要跟身體搶「快」!當三秒膠沾到手,若是立刻去清洗,在膠水未乾之前,處理起來真的易如反掌,但當三秒膠已經沾黏住,那麼我們得用比較困難的方式,才有辦法將這黏住的手指分開了。自己忍痛慢慢拉:復健輕微的五十肩肩友,加油!持之以恆一定會有效果!一般來說,三個月認真復健,便能讓沾黏的部份分開,因為有適度活動,肌肉及肌腱的活動度也能相當不錯,但請肩友不要過於勉強忍痛,反而會造成心血管的負擔,可以在運動之前使用藥物或是調整運動量,若是已經做了一個月至三個月以上,效果不明顯,或是無法忍受疼痛,請考慮後面三個進階治療。無論是那一種,積極治療一定是對的。別人幫忙外力拉:關節鬆動術關節鬆動術在西醫或中醫、國術館、物理治療所都很常見,差別是西醫會在全身麻醉下進手術房做。治療候需要再進行一段時間的復健,讓拉開的沾黏不再黏回去,是很常見的治療方式。用刀割開:內視鏡內視鏡可以直接看到沾黏的部份,直接清除,跟鬆動術一樣需要進開刀房,一樣需要再一段時間的到院復健,也是相當多人的選擇。用水的張力和緩撐開:肩關節囊擴張術這些年因為超音波普及,讓五十肩也可以打打針就治療好,是在門診利用超音波導引,將水打進去關節囊裡,撐開沾黏的部位,居家伸展即可。雖然需要自費,但對於沒空住院、沒時間復健以及怕開刀、怕痛的肩友多一種選擇。五十肩雖是個古老的疾病,隨科技進步,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治療方式可供選擇,不管選的是那一種,積極處理,不要讓五十肩多過三個月,人生還有很多精彩重要的風景等著自己去欣賞呢!
2018-08-30 科別.腦部.神經
愛長照有不少關於中風患者心情點滴的文章,文章中許多人都表示中風後,最大的困難除了要面對身體的不適外,還有面對希望「自己快點好起來」的心理壓力。 中風是因為腦部血管受損,進而影響到人的語言、動作等日常生活的能力。想想看,原本健康的時候,能夠輕易做到的事情,中風後全部歸零,生活大小事都要仰賴他人時,內心的焦急與無助,是可想而知的。 愛長照要告訴正走在中風過程的患者與家屬,你可以擔心、可以難過、可以害怕,但是一定不能放棄「持續復健」因為中風後想要盡快好起來,唯一的方法就是復健! 而且不只是中風後三個月內的黃金復健期,回到家以後更要將復健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可以把大腦想成一個網路,當網路連不上線時,就要透過自主的復健、大量的復健,才能刺激大腦重新開機、連線。 以下,我們再用11張圖片,告訴大家中風後該怎麼好起來? 中風後想快點好,真的沒有捷徑「主動、持續、結合日常生活的復健」是唯一關鍵。像是我們文章最近介紹的單手廚房,就是強調「日常生活即復健」的概念,從切菜開始,到可以上街買菜,這些過程的每個環節就是復健的一部分。 關於單手廚房>>中風像是進入停電的人生?請來單手廚房,職能治療師為你點燈-人生翻盤再轉回來 不過,說來容易,走過這些心路歷程的病友與家屬,都知道每天重複著一樣的練習,身體表現卻不見得每天都有進步時,那種想繼續努力,又不知道要努力到何時的徬徨,才是很多人無法跨越的心理障礙。 提醒您,當有這些負面情緒時,不妨先讓自己休息一下。可以找朋友、治療師聊聊,以及與家人溝通心裡的不安。正視情緒的起伏,並尋求心理支持,讓自己在身心平衡的狀態下,復健之路才能走得持久,對於身體機能的恢復才有幫助喔!(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
2018-07-23 新聞.長期照護
2017年間有一則社會新聞,繼母與繼子女之間,因為「那根該死的鼻胃管」,而引起一場大論戰,從此我對於這根管子,抱著高度關注。 月前在銀髮展上,我聆聽了一場發表會,演講者提到一個真實案例「宋媽媽」。宋媽媽出院時四肢無力,生活自理功能大幅退化,而且還插了一條「鼻胃管」回家。 幸好透過「整合照護」,三個月後,鼻胃管不僅可以移除,宋媽媽的自理功能也能大致恢復。 這讓我想起社會對於鼻胃管的疑懼,網路上只要有關於鼻胃管相關的文章發表,討論區裡總是一面倒的出現類似「我也不要插鼻胃管」的留言。 ▍ 一天六次管灌胃食,家屬無限焦慮 因此當我聆聽到「那根令人恐懼的鼻胃管」,可以成功地拔除;因為術後臥床而退化的自理功能,可以逐漸回復時,決定深入了解宋媽媽的整合照護之路,特別專訪中化銀髮北區照護管理中心經理杜雪貞護理師。 杜雪貞娓娓道來宋媽媽(化名)的原本狀況,在住院之前,宋媽媽每周需要洗腎3次。78歲時,因為直腸癌手術開刀住院,一個月後又因為肺部感染發炎。 在醫院住了兩個月,臥床太久、出院時下肢活動能力下降,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他人協助。一天要進行6次的鼻胃管灌餵食,家屬對於出院後如何照顧宋媽媽,感到不知所措與焦慮。 由於小孩們都有工作,當務之急是要找到可以扛起照護重任的「一雙手」,而且這雙手還要懂得幫宋媽媽整合各種專業資源。 因為宋媽媽需要的不只是居家照顧,還包括居家護理、語言治療、復健,透過朋友的轉介,家屬找上了中化銀髮。 中化銀髮的「照護管理師」,在宋媽媽出院前,就陪同家屬到醫院,與語言治療師一起參與出院準備的訓練計劃。 ▍ 鼻胃管,扼殺人生的最大快樂 一般醫院在執行「出院準備」時,根據SOP的要求,醫院一定會提供完整的衛教與衛教單。宋媽媽就醫的醫院,在出院準備協助會議中,還有跨專業團隊參與討論,包括醫師、護理師、語言治療師、營養師。 但是家屬是否完全理解?照顧者是否能確實follow?答案可能就不一定了。 再加上宋媽媽需要的是跨專業的照護,更需要一位懂得整合專業資源、以及懂得跟專業資源溝通的靈魂人物:照護管理師。 這位照護管理師,扮演最關鍵的單一窗口角色,不僅要負責與專業資源提供者溝通,與被照顧者以及家屬溝通,還要能監督居家照顧員確實執行照顧計畫。 以宋媽媽為例,不僅要整合「居家護理師」,執行更換管路與術後傷口的護理,還要整合「語言治療師」。 因為照護管理師與宋媽媽及家屬討論後發現,宋媽媽最期待的是能拔掉鼻胃管。 鼻胃管,是一條從鼻腔通過食道、再直達到胃部的管路。當有咀嚼障礙、吞嚥障礙、容易嗆咳造成感染時,為了避免營養不良,或是感染而危及生命,就需要這條塑膠軟管上陣了。 鼻胃管不像尿管、尿袋,可以隱藏在褲子裡、裙子裡。這個必須固定黏在鼻孔旁的裝置,讓人一目瞭然,會讓病患產生退縮心理,不願意與外界接觸。 更重要的是,鼻胃管還剝奪了咀嚼與品味食物的能力,病患只能無奈地看著稠狀的管灌食物,「借道」鼻腔裡的軟管直通胃部,美食裡的酸甜苦辣,完全無感。 作家林語堂曾在《生活的藝術》中曾寫道:「屈指算算生活中真正令人快樂的事物時,『食』是第一樣」。鼻胃管,等於扼殺了人生中最大的快樂。 ▍ 3個月移除鼻胃管,人生又從黑白變彩色 不願意與人群接觸,沒辦法品味美食,人生尊嚴受到嚴重打擊,裝上後無法拔除的疑慮,都是鼻胃管讓人恐慌的原因。宋媽媽表達出想要拆除鼻胃管的強烈意願,照護管理師開始努力讓宋媽媽的心願成真。 因此照護管理師不僅整合「居家護理師」,還整合「語言治療師」。根據醫生的處方,語言治療師為宋媽媽設計出專屬的「居家活動紀錄表」。 有了這份紀錄表,居服員要協助宋媽媽每天進行四種訓練:唾液腺按摩、舌頭運動、咽喉運動、嘴唇運動,並且要清楚記錄每天的運動頻率。 譬如「唾液腺按摩」,就包括「耳下腺按摩」、「顎下腺按摩」、「舌下腺按摩」,每天按摩幾次、每次按摩幾秒,都要清楚記錄。 一段時間後,把這些數據回饋給語言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可以再做進一步的調整或強化。 於是出院後的第3週,宋媽媽開始慢慢練習吞嚥質地適宜的食物,3個月後移除鼻胃管,恢復由口進食,宋媽媽的人生逐漸由黑白變彩色。 這是整合照護奏效的成功案例,源自於跨專業團隊的通力合作,再加上被照顧者與家屬的全力配合。 ▍ 照護管理師,才能成功整合各項專業資源 杜雪貞表示,目前政府的長照體系中,其實也有包括居家照顧、復能照護、居家護理訪視、營養照護、進食與吞嚥照護等資源。 但是如果沒有一個「照護管理師」、或是「照管經理」(care manager),去扮演統籌窗口,這些專業資源猶如存在「平行時空」,無法自動連結,無法整合發威。 就算懂得銜接多項的專業資源,也還是要有一位稱職的care manager,去協助管理居家服務員、或是家屬有確實「按表操課」。 因為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家醫科主任許碧珊醫師曾表示,照護計畫應該依據長輩狀況進行「滾動式調整」。根據一份詳實登載的記錄表,整合照護團隊就可以即時調整照護方式。 想想看,如果要從醫院接回一位長者,不只需要照護術後傷口,長輩臥床太久,四肢無力,身上插著鼻胃管,每週還要洗腎3次。很多蠟燭兩頭燒的家屬,可能的選擇,就是直接送去安養機構,長者最期待的「在宅安老」,就會變成遙不可及的夢想。 要提醒的是,如果想要恢復原先可以生活自理的狀態,出院後有一段很寶貴的「黃金期」。在「黃金期」間,透過跨專業團隊的協助,擺脫輪椅、拔掉鼻胃管,都是可以期待的。 懂得銜接醫院到居家的這段路,「長照」可以變「短照」;不懂得銜接醫院到居家的這段路,「短照」就會變「長照」。從宋媽媽的經驗讓我體認到,鼻胃管「並不該死」,也不需要放大恐懼,社會應該做的是正確認識。 (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
2018-07-22 新聞.長期照護
「別讓低潮忘記那個曾經成就一切的自己。」這是電影「高年級實習生」中,當安海瑟威害怕自己被取代而情緒低落時,勞勃狄尼洛對她說的一句話。而讓我想起這句話的,是某天在門市遇到的一位女士。為中風母親找鞋 總是受挫那一天,在店裡就能聽見高跟鞋喀喀作響的急促腳步聲,隨著聲音越來越近,抬頭一看,一位神色匆忙的女士出現在店內。簡單對談後,知道這位女士是想為中風的母親找鞋子,因為母親總是抱怨鞋子不好,所以復健不順利,甚至不想復健。聽完她的需求,我向她介紹幾款適合的鞋子,此時陪同她前來的兒子也出現在店內,介紹過程中,她詢問關於鞋子各式各樣的問題,語氣中聽得出焦急,再加上她始終深鎖眉頭,介紹到一半時,我停下來對她說:「您實在太擔心母親了!整個人看起來神經繃得好緊,讓身邊的人也跟著緊張。」本來擔心出此言是否會讓女士不悅,但沒想到話一說完,她與兒子同時驚訝地看著我,好像我說中了什麼似的。此時,女士長嘆了一口氣後,開始向我訴說母親生病後,她的壓力及不安。女士在家人眼裡非常能幹,也因為這樣,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她幾乎統統包辦,家人也覺得任何事交給她才放心。但母親中風後,快把她給壓垮了,因為光是照顧母親就佔去她生活一大半時間,她很希望母親能透過復健好轉,但母親卻總是找藉口推卻。她這幾天光是幫母親找鞋子就花了好多時間,卻始終沒找到適合的鞋,讓她很沮喪,覺得自己怎麼連找鞋子這樣的小事都無法處理,讓母親不願復健。讓奶奶親自挑選 找回自信於是我想起電影「高年級實習生」的那句話,對她說:「別讓低潮忘記那個曾經成就一切的自己。」她靜靜地看著我,似乎是聽進去了,此時我又說:「經營一個家很辛苦,但您做到了,不要因為一雙鞋被打敗,下次直接帶母親來試鞋吧!不然即使買回去,母親可能還是不滿意。」目送他們母子倆離開後,心裡想的不是遺憾生意沒做成,而是開心地覺得讓她找回一些自信。一周後,女士開車前來,笑容滿面地對著店內的我打招呼,心情截然不同。我走向她的車,看見一位奶奶在後座,她果然帶著母親來親自試穿,此時女士問我:「因為媽媽不方便下車,是否能在車上試?」我立刻準備了厚紙板擺在地面,並挑了幾雙可能適合的鞋款,讓奶奶能在座車上慢慢試。試了幾雙後,看到奶奶笑顏逐開,自己指定其中一款酒紅色的鞋,說那就是她要的鞋,我笑著對奶奶說:「那就是屬於您的玻璃鞋啊!找到玻璃鞋也會找到幸福的。」女士聽了相當高興,現場就讓母親直接穿上,並再三提醒一定要好好復健,才能一起去遊山玩水,奶奶笑著點頭回應。看著女士帶著安心與希望走出門市,我想,對我來說,這就是最到位的服務吧!輕鬆行貼心推薦【ASAHI】日本進口快步主義輕便女用散步鞋- L011日本熟齡鞋第一品牌【ASAHI】專為年長女性打造的走路鞋款,輕量設計不易疲勞、防滑鞋底保障行走安全、鞋頭微翹減少踢到路障跌倒機會,拉鍊設計易穿脫,不必彎腰綁鞋帶。【哪裡買】樂齡網 https://goo.gl/Jqj9ZG【Moonstar】PA4083 保健鞋(咖啡)具有專利絆帶設計,即使左右腳掌高度不同,皆可調整至合腳狀態,輔以伸縮性佳的彈性布材質,推薦給飽受腳部浮腫困擾者。考量高齡者走路容易拖步,腳掌前緣微翹設計,可預防絆倒,加上防滑鞋底,處處皆是無微不至的貼心設計。【哪裡買】樂齡網 https://goo.gl/YPphm8【Ayumi】全開粘貼式居家鞋 1026日本熟齡室內鞋大廠【TOKUTAKE】設計,防滑鞋底為長輩安全加分,可全開式鞋頭設計,不僅易穿脫,也方便腳背易腫脹者自由調整,材質輕量且造型典雅,是長輩在室內或居家附近散步的極佳選擇。【哪裡買】樂齡網 https://goo.gl/wiRNJL
2018-07-18 新聞.長期照護
【文/選自時報出版《奶奶來了!》,作者金孫(賴思豪)】上網查了很多關於中風的相關資料,也在粉絲團上不斷收到許多照顧者的經驗分享後,發現中風後的黃金復健期很重要,也開始尋找任何對奶奶有幫助的照護方式,結果找到了計時的居家照顧服務,可以請照顧服務員來為奶奶做一個小時的復健,但資料審核過程較為冗長,服務員人手不足,也要時間能配合的上才行,所以一月申請後,經過兩次的審核,確認二月初過年開工後每星期三次的復健服務,其它時間由家人幫忙。那陣子就像溺水者終於抓到浮木一樣,心上的擔心與煩惱都放下了。幫奶奶擬定好復建計畫,一步一步穩紮穩打,陪奶奶講講話、散散步,內心感到總覺得踏實又平靜。過年期間我每天去看奶奶,有時去的早,奶奶還在睡,我也沒閒著,把握時間按摩她的雙腳,希望水腫能消一點。一開始奶奶一發現有人摸她的腿馬上就會醒過來,跟我揮揮手,給我一個「金孫來啊」的滿足笑臉。但後來幾次幫奶奶按摩時,奶奶都維持睡眠狀態,沒有醒來跟我揮手,中心的照護員也說明奶奶的血壓、排便、體重等相關數據都是正常的,推判是冬天較寒冷,所以老人家會比較愛睡覺。終於到了年後,照顧服務員下午就要幫奶奶進行第一次的復健了,那天我請了幾個小時的假,前往養護中心看看一切的流程,但在整個復健過程中,奶奶都沉睡著,只好改由按摩的方式結束第一次復健。再過兩天後是第二次的復健,這天奶奶終於醒了,但眼神卻很空洞,旁人怎麼叫都沒有回應,養護中心的人員趕緊送去醫院檢查,醫生判斷,奶奶失智了。失智之後,一周三次的復健課程也無法進行,因為奶奶已經無法配合照顧服務員的指令,不到一個月的照顧服務也就停止了。奶奶中風無法說話,表情及眼神成了表達的出口,但失智之後她完全沒有表情及反應,眼神總透露著空洞或是陌生,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互動方式,又再次全部重來,而且更加困難,一切重擊深深挫敗我的樂觀,壓垮我僅存的希望。自奶奶中風以後,我一週至少去看奶奶六天,有時候第七天沒能看到還會感到內疚。每次去看奶奶時,我就像是自動調整為派對模式的手機鈴聲,熱情活潑、響亮高亢,只希望每次都能帶給奶奶滿滿的開心,像以前生病前我們的互動一樣。只是生活中不止有奶奶的陪伴問題,還有工作壓力、家人相處、個人感情等各種慘劇等著我們。當時工作正好面臨業務轉換,每天都需要絞盡腦汁只為了得到更好的機會;家人間命定的羈絆跟難以言說的情緒勒索;最後一個慘劇是用心經營的四年感情,結束了。每件事都重重壓著我喘不過氣,但我放不下奶奶,每次看完奶奶後,痛苦席捲而來,這種痛苦卻也無法向太多人透露,不是我不願說,而是能理解的人,實在太少了。同輩中少有照護爺爺奶奶的經驗,我的苦惱越滾越大,每天反覆思考同一個問題:為什麼都這麼努力了,但奶奶還是失智了?關於《奶奶來了!從陪伴到送別,我與奶奶的1825天交往日記》你也是被爺爺奶奶帶大的嗎?這是一本由金孫寫給奶奶的真摯情書,記錄著與奶奶共同經歷的生命旅程。這段路既短又長,從金孫的年幼,到奶奶的年長;從活著的難熬,到放下的遺憾。你,想起誰了嗎?
2018-06-23 新聞.長期照護
近年隨AI技術不斷發展,運用智慧科技的長照服務愈來愈多,陽明創新育成發展雲端智慧照護系統,整合人臉辨識、照明管理、臥床、睡眠數據於雲端系統,讓長照機構智慧化,幫助延長長者健康壽命。「2018台灣國際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展」昨起在台北世貿一館一連舉行四天。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長輩長期照顧需求增加,但過去長期仰賴人力的長照產業,卻隨著少子化現象、東南亞國家漸漸不再輸出人力,面臨挑戰。台灣資通訊能力強,相關單位開始跨足長照產業。以陽明創新育成發展雲端智慧照護系統為例,當長輩進入長照機構,沒有制式的點名或簽到手續,室內環境照明也不再一成不變,而以顏色及明亮變化,營造不同的氣氛,並用各種課程或講座填滿長者在照護機構的生活,可幫助長者健康生活。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整合照護是種概念,將服務的輸入、輸送、管理與機構全面考量,並將之與診斷、治療、照顧、復健與健康促進連結。衛福部台中醫院家醫科醫師許碧珊表示,當家中有需要照顧的長輩時,整合性醫療相當重要,根據衛福部統計,4成以上長輩自述有2種以上慢性病,家屬協助就醫時,往往在醫院各科奔波,出現重複就醫、用藥的問題,離開醫院後,也可能找不到合適的照顧體系介入。中化銀髮護理師杜雪貞表示,長照服務需求愈來愈廣,小從居家照顧,大到提供復健、認知功能的服務都有,但是每一位長輩生理、心理需求皆不同,需要專業的團隊評估嚴謹的照顧計畫,且部分照顧團隊會直接到院陪伴了解病況,給予最好的照顧指南。
2018-06-14 科別.骨科.復健
穿戴式的智慧手環、手錶、鞋、衣能即時記錄血壓與心率,三軍總醫院復健團隊讓罹患慢性病民眾穿上智慧衣運動,透過手機應用程式(App)得知運動強度,醫院同步監測是否完成運動處方,醫病都方便。三總復健團隊與業界合作開發智慧衣,將排汗機能衣加上心率帶,穿上運動就能測量生理訊號,再利用手機接收訊號,醫院也能透過雲端掌握病人在家運動的狀況,即時回饋。日前三總找十位有兩種以上慢性病的患者接受測試,結果顯示,參與試驗3個月後,心肺耐力顯著增加,最大攝氧量自25單位上升至26.2單位,肺功能、運動測試的最大心跳率、身體活動量也明顯提升,血壓顯著降低,收縮壓平均自148毫米汞柱下降至121毫米汞柱。三軍總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蔣尚霖表示,結合智慧型裝置,病人在家就能完成運動訓練(見圖,三總提供),不只病人方便,也大幅節省醫護人員的時間,過去每服務一個復健病人大約要30分鐘,未來這些人力成本都有機會降低。蔣尚霖說,運動對慢性病患十分重要,以最大攝氧量為例,它是評量心肺耐力的指標,每增加1個單位,就可減少9%的死亡風險。運動的好處很多,例如運動過程產生腦內啡,讓人振奮、愉快,可改善憂鬱。但蔣尚霖也提醒,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適合的運動與強度也不同,慢性病患規畫運動計畫前,可先至復健科門診接受專業諮詢與測量。
2018-06-14 科別.骨科.復健
周先生照顧年邁行動不便的母親極其用心,不僅以雙手使力扶持協助母親站立,還伸出雙手作為母親復健練習短距離行走時的支持,全都為了讓母親盡早恢復獨立行走能力。照料過程周先生手臂力氣尚能勝任負荷,不過休息時刻手臂高舉外張時,肩膀前側明顯痠痛。黃小姐擔任居家服務員,工作上需要搬動病人為他清潔身體、更換衣物,經常伸長雙手將病人身體各部位抬舉、拉近床緣,甚至扶著坐起、從床上移動至輪椅,經過數個月工作,黃小姐肩膀前側感到隱約作痛,特別是坐副駕駛座右手伸手拉動安全帶時最為明顯。上述情形若是剛發生、不致影響日常生活,建議可採取以下幾種運動稍加緩和,使照顧工作能持續。1.胸前壓著滾筒:坐在沙發上,身體右側緊鄰沙發扶手,將滾筒擺在扶手上,右手臂伸出沙發扶手外,身體向前傾使右胸靠緊滾筒,適度調整滾筒角度,使胸肌獲得按壓,經過90秒後再放開來休息,反覆5次,左側亦然。2.上臂壓著滾筒:依上述相同坐姿及滾筒擺放位置,右手臂同樣伸出扶手外,使上臂靠緊滾筒,並以左手抓握滾筒將它穩定,前臂和手掌自然下垂,身體逐漸為向前傾,使肱二頭肌獲得按壓持續90秒,反覆5次兩側皆然。3.手臂外張轉身:坐在沙發上身體緊靠著椅背,雙手伸直張開扶著椅背上緣,雙膝及身體轉向左側,直到右肩緊繃感出現,即停留於此處約30秒,再換對側也以相同方式進行,每一側各反覆5次。4.手臂後伸挺胸:坐在沙發椅右側前緣,右手掌虎口靠著扶手,右手臂伸直,身體緩慢挺直,直到肩膀或手肘出現緊繃感,停留30秒後放鬆,反覆5次。再換左側也以相同方式進行,同樣停留30秒後放鬆,反覆5次。5.伏椅挺身:面向沙發扶手站立,雙手壓著扶手手臂伸直,接著緩慢地彎曲手肘,再逐漸將手肘打直,反覆30下。6.手扶大腿屈肘:坐在沙發上,左腳完全伸直,右手伸手至左大腿下方,再以右手屈肘的力量將左大腿抬起,反覆10下,兩側皆然。活動過程如有不適,則應停止,經醫師或物理治療師再次評估可行後,才繼續練習。
2018-05-16 科別.骨科.復健
合作撰寫:好痛痛 (粉絲頁連結)、郭仕政物理治療師 (連結1、連結2)「物理治療的徒手治療,和國術館的橋一橋有什麼不一樣?」這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也是好痛痛在協助病患尋找適合的治療時,常被問到的問題。雖然好痛痛是以西醫為主、講求實證醫學的一個醫療資訊平台,但我們相當重視每一位病患就醫時會遇到的各種問題,於是我們請一位在國術館長大的物理治療師來講講他的故事,以下以第一人稱敘事:我是一位國家考試及格的物理治療師,目前在一間骨科診所工作,有時會開設 Redcord 核心訓練課程來把大家吊起來操一操。但其實我是在國術館家族中長大的,家裡的國術館已經經營到第三代,場館不只在台灣許多城市都有,甚至開到北京去,可以說是一個跨國中小企業。這個故事要從我外公說起。當年有一位叫小関勝美的日本人,同時是身體均整協會的理事長也是一位醫學博士,從日本來台灣開課教導年輕人如何治療身體各種骨骼、疼痛問題。我的外公向那位日本人學習到許多知識與治療手法,獲得了一張證書。證書上的日期是昭和44年 = 西元 1969 年。學成後外公找了幾個兄弟展開國術館生涯。聽阿嬤說當年生意最鼎盛的時期,病人多到國術館一天營業額就高達一萬元,而且還是當時的幣值。國術館最常見的就是拔罐、刮痧、接骨、按摩、點穴、整脊、運動調整,我從小看到大。這些東西大多是以經驗傳承的方式,師傅傳弟子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師傅怎麼做,弟子就依樣畫葫蘆。當你問師父「為什麼要這樣做?」的時候,最常聽到的答案就是:「因為以前的人也這麼做。」因此只有極少數人能參透這些手法的精髓與原理,絕大部分的技術都是靠模仿來學習。這會造成一個師傅教出去的弟子每個人對同一個東西的理解與處理方式都不一樣,因此每間國術館的治療方式都有極大的差異。而且你根本不知道為什麼他要這麼做,因為他自己可能也不知道。例如我小時候在別人的國術館看過一個很扯的案例,有個小孩摔斷手臂加上錯位,被阿嬤帶去國術館接骨。結果老師傅用大石頭把前臂敲碎,拼回去後再用夾板固定起來!!這麼扯還真的讓他接回去了,好險長大後手臂功能和活動角度也都正常。因為我認識那個可憐的孩子XD我從小就對國術館的手法充滿著各種「為什麼」,所以後來我去讀物理治療系,因為我沒考上醫學系可惡,因為當時我認為物理治療或許能解答我心中的疑惑。求學期間開始慢慢明白為什麼古人要以這樣的手法去治療人,我認為家裡的國術館那些處理手法,其實目標也是增加關節活動度、放鬆肌肉與筋膜、矯正姿勢與神經肌肉再教育。但如同剛才所說,每間國術館的差異實在太大了,根本不可能知道別的國術館是否也是相同的目標,也不可能知道別人使用的手法是什麼。但我更在意的事情是診斷、評估病痛的邏輯。坦白說當一個人走進國術館說他痛痛的時候,拳頭師(國術館裡的師傅)靠的也只是他師傅以前教他的判斷方法,加上自己的經驗與直覺。坦白說靠感覺居多,談不上邏輯的。但在復健科、骨科、物理治療的領域,靠的是嚴謹、邏輯的判斷方法來診斷與評估,這個東西好痛痛多篇文章裡都有提到。例如一個疼痛到底是軟組織的問題還是肌肉的問題,亦或者是神經的問題,甚至也有可能是腫瘤造成的。診斷上,使用軟組織超音波、X光、MRI 等儀器都能大大提升判斷的精準度。診斷與評估之後是治療,什麼樣的情況下做什麼處理方法,國術館靠的是經驗傳承與直覺,而非研究文獻。所以是沒有證據去支持為什麼他要這樣處理你的疼痛的。而且民眾的喜好也會影響國術館的判斷,例如民眾常常在痠痛時喜歡去國術館拉一下、橋一橋酸痛的部位,這樣是否是必要的或是正確的,就有待商榷。這也是為什麼國術館的治療出事上新聞的機率高出很多,因為在缺乏精確的診斷與評估下做處理,風險是很大的。例如開椎開到椎間盤滑脫,或是傷到神經造成癱瘓之類的。而實證醫學下的物理治療,我們會知道什麼情況下做什麼治療成功率是多少,以及治療和病灶之間的因果關係是什麼都很清楚。如果一項治療無效,我們也會知道可能的無效原因,以及接下來該採取什麼措施,或是重新評估。不過確實有些物理治療方法,目前來說證據等級是不足的,但至少我們知道他是不足的。我們可以選擇證據等級較高的方法。因此建議有肌肉骨骼上的問題、疼痛時,先去看復健科或骨科,先獲得專業的診斷、評估和治療,之後有需要時可以帶著診斷證明、X光片等等醫學影像或檢查資料去找自費物理治療所。如果你單純需要按摩、伸展、放鬆,國術館依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要注意他不是醫療機構,依法不得宣稱有治療功效。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時代發展,有些有品質的國術館也開始瞭解自身手法的極限。他們不會所有的客人都接,當他們認為客人的狀況不是他們可以處理時,會先叫客人去看醫生,仔細檢查後確認不是結構上的問題再來。當然以上只是個人的成長經歷與個人看法,其實每個人都還是有自行選擇想要的醫療服務的權利,只是要自己明白每一種選擇的風險在哪裡。好痛痛後記:如果大家以為這個年代大家有病痛或受傷都是去醫院或找診所,那就錯了。好痛痛其中一個創辦人以前還不知道有物理治療時,也找過類似像國術館的地方治療運動傷害。他以前清大排球校隊許多隊友也都尋求過類似的方法來解決受傷問題。西醫、中醫、推拿、各種民俗調理在台灣是非常曖昧難解的問題。他不是單純的科學問題,他更是文化、政治、經濟問題。最近我們也看了一些把這個議題戰得天昏地暗的網路社群、論壇,試著去瞭解各方人馬的想法。但是,其實,不管醫療人員之間戰得如何,民眾其實沒有那麼在乎。從病患的發問與回饋中可以發現他們只在乎「誰能治好我我就去哪,我不管你是不是醫學院出來的還是師傅出來的。我不在乎你用什麼方法,科不科學都沒關係,我只要痛痛飛走。」在訪問了數十位醫療人員後,若說不同的醫療之間有什麼差別,我想就是品管上的差別吧。例如最好的醫生和最差的醫生,可能能力上差20個單位;最好的治療師和最差的治療師可能是差30的單位;最好的國術館師傅和最差的國術館師傅能力上可能差60個單位。所以聊到這個議題時,無論醫生、物理治療師或是病患,都曾說過:「不過有些經驗豐富的師傅(拳頭師)處理的手法還真是純熟!!」但好痛痛認為那樣也無法代表國術館這個群體的品質,搞不好一千個師傅只有一個是有品質的。當然我們也曾聽過醫生說:「其實復健科醫生真正厲害的不多,就那幾個。」也曾有物理治療師跟我們說:「我認為真正稱職的物理治療師其實數量就那些,別跟我說你國家考試及格,考試誰都會,不能拿來說嘴。大部分的治療師都OOXXOOXX」嗯,每次訪問到這邊,我們心底都會暗自想說:「有一天把這些醫生、物理治療師都找出來!!!」如果你覺得我們怎麼還沒訪問到你,快了快了,名單很長,等我們一下XD本文獲「好痛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2018-04-18 科別.骨科.復健
105歲郭姓阿嬤今年初跌倒,導致髖關節骨折,無法下床也無法坐立,緊急就醫後,家屬被告知若不動手術,「壽命可能不超過3星期」。新北市聯合醫院團隊術前完整評估,經過高風險半身麻醉後置換雙極性人工髖關節;阿嬤術後隔天就可站立,1周後用助行器出院,家屬大讚是「醫療奇蹟」。新北市今年力推「連攜式服務」,透過出院準備連結長照的快速通道,交付給接手的居家社區照顧團隊,扮演家屬的單一窗口並客製化照顧計畫,且以「自立生活能力」為核心,幫失能者恢復生活品質。醫師會親自到宅訪視,再依病患狀況開立意見書,並安排醫療團隊進入個案家中,量身訂做各項醫療與長照服務。衛生局副局長高淑真說,郭阿嬤在動手術前,由新北聯醫團隊進行跨科別、跨專業評估,才能完成高風險手術,此部分也是連攜式服務的其中一環。衛生局昨天舉行記者會,郭阿嬤在家屬陪同下出席,甚至還俏皮對醫師比讚。郭阿嬤的兒子說,「媽媽現在能坐在這,真的是很感動」,她跌倒當天送醫,被告知若不緊急動手術,恐怕只有3周的壽命,「現在3個月後媽媽還能走路,真的是醫療的奇蹟。」新北市立聯合醫院院長項正川說,105歲要做手術麻醉有非常高的風險,當時跟家屬討論後,大家願意承擔風險,最後執行半身麻醉;阿嬤也很努力,手術後隔天就可以站立,第3天就開始試走,後來在復健科醫師細心教導下,1周後就可用助行器緩慢出院,逐步回歸正常生活。新北市長朱立倫表示,為了減輕家屬聯繫溝通的時間成本與照顧壓力,新北市借鏡日本及荷蘭經驗,去年試辦連攜整合計畫,今年將全面上路。
2018-04-03 科別.骨科.復健
一位68歲的婦人在做家事時,只不過用手撐了身體一下,隨即感覺左手腕痛痛的,拖了四天越來越痛才就醫,結果X光檢查發現,除了手腕扭傷之外,第一掌骨與腕骨處竟然也脫位,幸好僅使用一個腕部護具即可同時固定兩處,使用一周後回診,不僅疼痛有效緩解,X光檢查也發現脫位之處已復位。「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骨科主任洪豐建表示,患者左手經X光檢查發現有兩處出現問題,其一是尺骨與橈骨交接的手腕關節不穩定,且有扭傷及韌帶受傷。其二則是第一掌骨與腕骨之間關節出現脫位,且因患者年紀漸長,也有退化性關節炎現象。傳統治療這種症狀,會使用石膏,但考量石膏固定效果不如護具佳,且又厚重悶熱,洪豐建主任建議患者使用手腕護具作為固定的另一新選擇,她在使用一周後回診表示,手腕疼痛已緩解,X光片影像也顯示復位良好。「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主任蘇慧宜物理治療師表示,患者使用可塑形的手腕護具,因為貼合手部形狀,讓手腕關節活動度受到限制,避免因活動造成韌帶及軟組織受傷更為嚴重,引起發炎疼痛,並可做適度的休息,還可穩定橈尺關節的不穩定。此外,因護具可依手部形狀重複塑型做調整,讓關節脫位處可逐漸復位至正常的角度。蘇慧宜說,由於患者有脫位跟關節不穩定,需要天天戴著護具,視復位程度大概約需1至3個月,雖然戴護具活動會受限,但周圍的關節還是可以活動不致影響到血液循環,且此一可塑形護具優點是可達到固定的功能,又方便好穿脫,防水透氣。
2018-04-02 新聞.健康知識+
成大醫院最近收治一名騎機車車禍受傷病患,全身雖然有多處擦傷,但傷勢都很輕微,唯一最嚴重的是臉部,從X光圖可以很明顯看出臉骨從中間裂開錯位。這名患者是17歲的男性,他的傷勢到底有多嚴重?據醫師表示,雖然乍看之下不覺嚴重,「因為臉骨都還在」,但是因為嚴重的正面撞擊,已經讓他的臉骨與腦骨脫離,正常狀況下,兩者之間是有筋肉相連,嚴重的拉扯已讓肌肉、神經都斷裂,「只要輕輕的施力就能把整張臉拿起來」這名患者在醫院的搶救下,撿回一命,醫師研判他應該是穿戴半罩式的安全帽,保護了腦袋,但卻沒有保護臉部,才會造成臉部嚴重受傷,不僅骨折錯位,一顆眼睛也掉出來,另外一顆眼睛雖然還在,但已位移,經手術保住了一眼。患者在進急診時,臉部可以說是血肉膜糊,經過住院一個月的治療,順利出院,但醫師表示,「可不是這樣就結束」,一個月內只是止住出血,未來17歲的男孩要面對漫長的復健之路,需要多次的整形與矯正,才能讓外觀恢復,可能要花費好幾年。更慘的是因下巴的肌腱斷裂,已經失去咀嚼的功能,患者雖然身體其他地方無大礙,但是卻無法進食,只能灌食,「可能好幾年都沒辦法吃東西」,也是要多次手術、復健。醫護人員私下表示「看到這名病患就能知道全罩式安全帽的重要性」,很多年輕人騎機車,嫌全罩式安全帽麻煩,都戴半罩式,一旦車禍,撞擊的點剛好在臉部,就可能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
2018-03-27 新聞.長期照護
在高崎花水木寮見學時,一位白髮奶奶推著輪椅過來,送我一幅富士山的照片(見圖,林金立提供),並且熱情介紹機構空間與生活總總,好奇問她為什麼這麼有元氣?她說了一段話,讓我們嚇一跳,她說剛入住時,心情很不好,職員雖然對她很好,就是提不起勁,覺得自己離死不遠了;有一天社長問她有沒有想做的事?她說希望死了之後,有人可以幫她辦喪事!社長聽了,立即承諾幫她完成願望,從那一天起,她的精神就愈來愈好了,感覺活著好像愈來愈有趣了!不只把屎把尿 更幫他們圓夢這就是自立支援的真諦,在「可能」範圍內,完成長者願望,讓他們可以做想做的事、過想過的生活,當長者重新掌握自己的生活時,「意識」隨之改變,更願意主動做些事,照顧工作的內涵,不再只是把屎把尿,而是幫長者完成想做的事,是實踐願望的工作,照顧關係也會逐漸轉變,長者、家屬的信賴感增加,風險才會下降。是的,讓風險下降的方法除了盡可能避免長者跌倒、不發生意外,更重要的是增強彼此的信賴感,照顧是繁瑣、複雜的工作,當照顧者已經盡全力,而意外還是發生時,除了緊急處置外,要讓風險下降的方法,就是與家屬有長時間互動產生的良好信任基礎,風險發生時,大事才容易化小,最後變成相互體諒。對家屬來說,這也是改變「意識」的過程,我常常被問起家屬該怎麼「教育」?我的答案是家屬要的是良好的互動,在過去的照顧模式中,家屬與機構之間最多的互動內容通常是「出事了通知家屬」、「費用未繳通知繳費」,而家屬來到機構看親人,接收到的大多是親人的抱怨與不舒服,自然把這樣的不滿轉到機構,機構也會跟家屬數說長者如何不好照顧,這樣的關係讓彼此都緊張。身體能力提升 精神復健更重要同仁仁愛之家有一位失智奶奶,剛來時一直遊走,照顧者後來發現奶奶每次經過植物時,都會停留撥弄,就跟家屬討論,拿了奶奶家裡種的草莓幼苗來,這幾顆草莓讓奶奶照顧得又健康又漂亮,奶奶的精神與身體也變好了,家屬與照顧者之間的信任關係愈來愈好。台灣許多導入自立支援照顧的單位與專業人員,常將自立支援誤解為能力回復或復健,只求達成能力提升的指標,卻忽略了意願,結果雖然健康又養生,但是卻意興闌珊,這是不正確的;先不急著要長者做什麼,而是在生活中發現喜歡做什麼?想做什麼?能做什麼?然後從旁支援,就算只是重新喝到期待很久的咖啡,也能讓長者對自己更有自信、更加自立,讓生活能力提升的意願就會增加,復健與運動都不是強迫的。
2018-03-14 新聞.杏林.診間
陳先生因腦出血導致右半側肢體偏癱與吞嚥困難,剛從加護病房轉來,病歷上寫著,他這次中風才發現有糖尿病和高血壓,每天最少一包菸、晚上常常和朋友聚餐喝酒,生活作息很不正常。踏進病房很難不注意到他,他是腦中風病房裡的少數年輕族群,今年才32歲,體重110公斤,也是三個孩子的爸爸,最大的兒子國小二年級,照顧著他的太太懷有身孕四個月。一開始,陳先生必須使用鼻胃管進食,還需要翻身、換尿布,日常活動都仰賴他人協助。我覺得翻身這種粗重動作不適合懷有身孕的太太執行,所以每次都去幫忙,但他總是面無表情,不太理人。陳太太不好意思的解釋:「他自尊心強,拉不下臉」、「他平常不是這樣的人」。我想,從決定家中大小事的一家之主,到現在連用餐、大小便都無法掌控,面對這樣的人生轉折,我可以同理他的心情,需要給他時間和空間。當我們發藥或執行其他護理工作時,陳先生多點頭與搖頭,不太說話,像放棄了一切。復健治療師指導床邊復健時,也需要再三溝通勸說,太太也勉強不了他。身為陳先生的專責護理師,我每天鼓勵他,幫他做關節運動,即使他臉很臭、配合度差。為了讓他持續復健,和復健治療師商量後,規定他每天必須有二次坐在床邊練習肌肉強度。每次練習不到5分鐘,陳先生就會很不高興地看著我,眼神似乎在抗議,但我都當作沒看到;協助他支撐身體20分鐘下來,我覺得自己和他一樣累。但他未來的路還很長,家人也需要他,我不希望他太早放棄。普通輪椅限重90公斤,我特別借來適合陳先生使用的輪椅。第一次下床時,他面有難色,表示自己還沒準備好。我故意開玩笑:「怕摔下去嗎?保證不會讓你摔跤!」軟硬兼施和復健師費了一般工夫,才讓他坐到輪椅上,繞行護理站一圈後回到病房。和他約定,每天最少下床一次,這時第一次在他臉上看到不一樣的表情,我想那是一種對護理專業的信任。經過一段時間復健,陳先生偏癱的右側手腳可以左右移動,他也慢慢的從不願回應,到每天主動下床活動。在轉復健科病房前一天,他趁太太下樓買午餐,很靦腆地表示:「謝謝妳為我所做的一切。」他說剛罹病時心情不好,覺得護理師故意在整他,現在他了解復健對他的重要性,還好當時醫療團隊一直強迫他、鼓勵他,讓他能一點一滴的進步。陳先生為當時的態度抱歉。他知道復健旅程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是他會努力。雖然只是婉轉的道謝,卻讓我充滿能量。醫病一開始彼此都是陌生人,要取得信任,需要以他為中心來協助改善問題。臨床接觸各式各樣病人和家屬,有人覺得護理工作沒甚麼了不起,只是照醫師指示給藥、抽痰而已;但有些人能夠體會我們的用心與付出。陳先生的感謝,是對護理師的專業肯定,也是讓我繼續在臨床護理服務的動力。
2018-03-09 新聞.長期照護
南投縣埔里基督教醫院支應縣內大埔里地區醫療,更是協助當地長照的主要院所,但過去在照護老殘時從未加入動物輔療,今年與台灣狗醫師協會開辦「狗醫師伴老」志工訓練,今進行課程說明會,還找來狗醫師到長照中心陪伴長者。院方表示,從4月起將有7堂訓練課程,讓狗主人與愛犬在互動增進彼此的更加認識且培養默契,更透過課程教導愛犬社會化規矩及娛樂技巧,而最後一堂將安排前往長照機構做服務學習,讓所學可實際運用於陪伴老人之服務。「毛茸茸的,『足古錐』!」狗醫師一現身便吸引埔基長照中心長輩們的目光,而在志工指導下,老人家學習下指令,開心跟毛小孩握手或散步,埔基院長陳恒常的父親還抱起狗狗,笑得合不攏嘴,足見狗醫師的魅力無法擋。埔基長照中心副主任林文堂說,透過簡單指令讓老人家與狗醫師進行散步、抬腳或握手等動作,藉由人犬間互動引導長者活動,或提高其復健意願;但寵物犬並非隨便就成為狗醫師,伴老須仍須一定專業性。台灣狗醫師協會指出,狗主人或其犬隻都須受訓,像主人得瞭解動物輔助及治療基本學理,寵物犬則須學習社會化基本禮儀,透過鼓勵、抑制等正負增強技巧演練,懂得口頭和手勢指令下達,進行蹲立、趴臥、隨側同行和等候等動作。此外,為落實訓練陪伴犬穩定性,必須矯正陪伴犬暴衝或熊趴等行為,以確保受助老幼或身心障者安全性;院方表示,培訓後狗醫師將是埔里地區即戰力,可望定期進駐院區,補強且協助高齡長照需求。
2018-03-08 科別.骨科.復健
超過六成中風患者都有行走困難的困擾,有些人願意拿拐杖走路復健,也有不少人出院後就放棄復健、改坐輪椅,也逐漸失去自我行動能力。台大醫院引進「智慧型動力式下肢外骨骼機器人」,與緯創醫學科技共同合作,透過機器人作為中風患者復健行走的智慧型輔具,近期將展開臨床實驗。台大復健部主任陳文翔表示,若臨床實驗有效並順利通過食藥署審查取得使用執照,估計最快三年後將可普遍使用。台大選擇的臨床實驗對象以行走問題較嚴重的中風患者為主,但輔具未來可廣泛用於下肢無力患者,例如中風、骨折、肌少症等,成為帶動患者走路的另一雙「腳」。陳文翔指出,中風病人約六成以上行走困難需復健,但肌肉無力增加復健難度,常需旁人協助,不少患者在住院時積極復健,出院當天卻是病後行動力最好的時刻,因為出院後乏人協助,放棄復健、改坐輪椅,也失去行走功能。外骨骼機器人適用於下肢無力者,此裝置可感知使用者的肌力收縮,幫助患者走路。緯創醫學總經理黃俊東指出,隨著人口老化,許多長者都會碰到下肢無力、行走困難,這也是台灣社會未來須面對的一大課題,靠外骨骼機器人協助,將能幫助高齡長者重新邁開步伐,進而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有別於其他款智慧機器人是輔助如脊髓損傷的全癱瘓者,智慧型動力式下肢外骨骼機器人適用於下肢無力、但並非完全不能動的患者,如中風病人或其他下肢無力者,適用的範圍更大。此款機器輔具僅6.8公斤,可協助完成多種肢體動作,除了行走之外,也能帶動患者坐下、站起來,此外像是爬樓梯、爬山等,都能輔助帶動。不過,機器人輔具通常價格高昂,未來若希望全面普及,售價將是關鍵;陳文翔指出,國外提供給全癱病人使用的機器人要價動輒一、二百萬元,而此款外骨骼機器人相對便宜,盼廠商日後也可考慮提供租賃服務,讓病人在家就能復健。哪些患者適用外骨骼機器人1.中風、單側無力 (癱瘓者不適用)2.肌少症不良於行3.老化而行走須攙扶、上下樓梯困難等4.腿部骨折需要復健(資料來源/陳文翔醫師 整理/記者劉嘉韻)
2018-03-07 新聞.健康知識+
國外最新研究發現,醫院施行防跌措施,無法降低跌倒事件的發生,還可能導致「出院症候群」,造成病患出院後,更容易跌倒而再次入院;反倒是多鼓勵病人下床走動並復健,更能縮短住院天數。研究已刊登於《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 醫院怕病人跌倒 施行防跌措施 2008年起,美國聯邦醫療保險不再支付病人在院內跌倒所產生的醫療花費;2010年,美國政府對未能有效防止院內意外事件發生的醫院施予罰金,大部分醫院開始制定防跌措施,例如安裝警鈴,不僅增加病患心理壓力,也增加護理人員工作負擔。 導致出院症候群 病人易跌倒再住院 限制病人活動,真的能有效防跌嗎?根據一份澳洲6家醫院進行的研究顯示,現行醫院使用的預防跌倒措施,並無法降低院內跌倒事件的發生。布里格姆婦女醫院內科醫師馬修・格蘭登指出,限制病人行動的策略,可能導致「出院症候群」(posthospital syndrome),當病人在院內缺乏活動,在出院短期間內,更容易發生跌倒並再次入院。 另一篇刊登於《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的研究,將65歲以上、共100位的住院病人分成兩組,一組每天進行15至20分鐘的特別活動訓練,並要求病人記錄下床走動的頻率;另一組病人,僅要求病人記錄訪客及醫療人員進出的次數。 住院多復健 縮短住院天數 伯明翰阿拉巴馬大學附設醫院老年醫學科副教授辛西婭・布朗指出,研究發現出院,住院期間不太活動者,出院活動功能變差,例如一位老人在住院前,每周可以自己進城1至3次;出院後,每周進城不到1次,而且每次都要撐著柺杖。其他研究也發現,在院內接受復健,可以縮短住院天數、減少日常活動功能的喪失、減少6年內住入療養院機率等。 多下床活動 降低再次住院率 辛西婭・布朗副教授表示,隨著愈來愈多臨床研究顯示,「住院時病人要待在床上好好休息」的觀念需要被打破,同時醫療機構應規劃適合住院病人的活動,或是復健流程,不但節省病人再次入院的醫療花費,也能改善病人未來生活品質。 參考資料、文獻來源: 1.翻譯人員: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研究生莊昱哲 2.參考文獻:Growdon ME, Shorr RI, Inouye SK. The Tension Between Promoting Mobility and Preventing Falls in the Hospital.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4, 2017.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7.0840 3.參考文獻:Brown CJ, Foley KT, Lowman JD, MacLennan PA, Razjouyan J, Najafi B, Locher J, Allman RM. Comparison of Posthospitalization Function and Community Mobility in Hospital Mobility Program and Usual Care Patient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Intern Med. 2016;176(7):921-927.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6.1870 4.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 5.《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更多健康資訊,請見「健康醫療網」】
2018-02-25 新聞.科普好健康
有位讀者寄給我下面這個問題:老師您好:請問現在的牛奶到底可不可以喝?謝謝您其實,我在2016-5-25就發表了牛奶致癌?。上面的文字出自於一篇標題為找到牛奶致癌的確實證據的網路文章。事實上,警告牛奶會得癌的網路文章,多不勝數。只是像這樣用威脅恐嚇的,誠屬僅見。另外,也有很多文章說,食用牛奶或奶製品會得其他的病。但因為病的種類實在太多了,只好留在以後討論。今天我們就只談癌。我首先必須聲明,我個人是不喝牛奶的。不是因為怕得癌,只是認為“吃”的營養已經足夠了,就不想再用喝的,以免營養過量。所以,牛奶商不可能請我打廣告,而我也沒理由會想說服民眾多喝牛奶。我之所以會趟這渾水,只有一個原因:有位朋友希望我能提供科學證據,好為她及鄉親解惑。有關牛奶或奶製品與癌的科學報告,有近百篇。而所牽涉的癌,種類很多,包括乳癌,肺癌,胃癌,大腸癌,胰腺癌,膀胱癌,攝護腺癌,腎癌,子宮癌,以及卵巢癌。絕大部分的結論是,牛奶或奶製品與癌沒有關聯,或是沒有清晰的關聯。但是有兩個有趣的例外。食用牛奶或奶製品的多寡,與得大腸癌的風險成反比,但與得攝護腺癌的風險成正比。請讀者注意,「關聯」與「肇因」是不同的。尤其是網路文章,往往把僅僅是有關聯的現象誤說成是有因果關係。譬如說「牛奶致癌」,肯定是錯的,因為沒有任何研究報告說,喝牛奶會致癌。而且事實上,根本就不可能拿人做實驗,來證明喝牛奶會致癌。所以,不管是與大腸癌成反比,還是與攝護腺癌成正比,都只是一種「關聯」。至於這種「關聯」是不是喝牛奶引起的,永遠不會有答案。我給讀者的建議是,喝不喝牛奶的選擇,無需根據是否會得癌,因為它的關聯性不明顯。但是,牛奶可能與其他疾病有關,尤其是過敏。
2017-12-22 新聞.杏林.診間
公務員退休的大姊,前幾年和姊夫在花蓮買了一塊地。由於他們嚮往著每天都能夠吃到自己親手栽種的蔬菜和水果,還有幾隻貓陪伴的生活,所以在退休之前就已經籌備規畫了好久。 看著他們這些年來一點一滴摸索,到現在滿園蔬果的壯碩成果,不由得令人豎起拇指按「讚」!然而大姊卻沒想到,最近她開始感覺到膝蓋不舒服,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自己得了「退化性關節炎」。因為她求好心切,對每棵栽種的植物都親力親為,長時間都「蹲」或「跪」來採收植物,一點小蟲害也不允許,所以才會在短短不到幾年的時間,就把自己的膝蓋弄傷了。到醫院檢查之後,醫師告訴大姊,膝蓋一般彎曲角度若在30度左右,如走路或散步都很好,但若是經常性彎曲超過30度以上,就很容易造成軟骨的摩擦或破壞,最後就會導致「退化性關節炎」。醫師建議她除了配合指示吃藥打針和復健之外,最重要的是不要再長時間跪著做事了。瞭解了情況之後,我笑著對大姊說:「原來『跪』這個字就是在提醒我們:『跪』久了,『足部』就容易會有『危險』!日常生活中膝蓋的保養還可真不可忽略與大意呢!」
2017-12-12 新聞.長期照護
「左手、右手,哈樂好乖啊!」大同老人日間照護中心的失智症長者最近被「哈樂」和「小乖」二隻治療犬逗得好開心。馬偕醫院研究發現,長者在12周動物輔助治療下,認知、肢體、語言、情緒與社交功能均有效進步,令人振奮。小乖是一隻被主人遺棄的流浪狗,送至動物收容中心後,經收養訓練成為治療犬。因牠絲毫不怕人,常將下巴貼在長輩大腿,並露出無辜眼神討拍,所以最受長輩寵愛。衛福部推動長照2.0「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服務約7成失智症個案的馬偕醫院大同老人日照中心承辦計畫,讓15位輕度和10位中度失智症長者接受12周的動物輔療。馬偕醫院長期照護課長王昭琪指出,失智症患者於病程的中晚期後,面部表情常見呆滯,且對周遭事物不感興趣,失能現象成照顧隱憂。但哈樂和小乖來了後,因為多才多藝、討人喜歡,長者願意伸手撫摸擁抱牠們,臉部笑容也多了。12周計畫結束後也發現,輕度失智症長者的認知、肢體、語言、情緒、社交功能,進步率達93%;中度失智症長者則是情緒改善最佳,進步率達90%,肢體、語言、社交功能則進步80%,較難改善的認知功能也進步70%。罹患中度失智症的鍾奶奶,平日大多呈現遊走狀態,也不會主動與人互動。但她與哈樂和小乖互動後,會對著哈樂和小乖比「讚」,也開始有少數的語言表達,臉上更出現久違的笑容,讓家屬及照服員感到振奮。職能治療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張自強說,動物輔療日漸普遍,由動輔師運用合格且專業的動物融入長者活動,可增進長者舒適、愉悅、支持等正向的情緒,同時減少寂寞、無望、無聊感等負面感受,有助緩解情緒、提升生活品質。此外,動物輔療可同時增進個案的安全感、歸屬感與自信心,在沒有壓力下達到復健效果,還可提升個案復健的興趣與意願,預防失能、延緩失智、成功老化。
2017-12-12 科別.腦部.神經
「我完全不敢想像能夠再站起來」半身癱瘓的李世傑奮力從輪椅上站起來,拄著助行器緩緩走了幾步,臉龐綻放光彩,這是他臥床多年來難得一見的笑顏,積極復健的他常用自身經歷鼓勵年輕的癱瘓者,堅信大家一定會有站起來的一天。李世傑原在澎湖賣雜貨,10年前冬至早晨他走在人行道上,一只2、30公斤的鐵籠子從天而降,砸傷他的頭蓋骨及頸椎5節神經,命搶回來了,手腳卻失去知覺,半身癱瘓。李世傑說,當時署立澎湖醫院宣判他沒救,親人不放棄,把他轉送三總澎湖分院才保住一命。殘癱後他四處求醫,醫師的答案都是「你神經受損太嚴重,我們也無能為力」,每次聽到這些宣判,他總是暗自哭泣,有天萬念俱灰,連灌2瓶高粱希望結束一切。10年來他臥床,毫無生活自理能力,想到兒女還小,才勉強苟活,後來聽說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是神經重建權威,他趁杜院長來澎湖義診時求治,杜元坤診治後告訴他,「世傑,我會幫你接上2條神經,你再努力復健,會有機會再站起來的」。杜院長這番話帶給他無比的信心與希望,術後第3天印證,他確實能從病床上站起來,高興得狂掉淚,感覺像天方夜譚。歷經這轉折,他彷彿找到另個人生,認為醫師既已幫他「開了路」,就更要努力復健,把握可以站起來的機會。入住義大護理之家近一年,每天只要體力許可,他就練習拉筋、站立與行走,常用自身經歷鼓勵其他年輕病友,在病院內被奉為「心靈導師」。義大醫院副院長紀淑靜說,李世傑在澎湖時需靠看護打理一切,現在已能走路,生活不必限縮在病床,他個性正向,許多殘癱的年輕人都感染到他那股追求重生的溫暖能量。
2017-11-21 科別.骨科.復健
知名骨整合專家、澳大利亞骨整合集團創辦人穆占德.艾爾.默德伊斯醫師(Dr.Munjed al-Muderis)日前在台中演講,分享截肢病患接受骨整合手術、復健後,恢復行走、運動能力,甚至重返工作崗位,吸引不少截肢病患聆聽。默德伊斯醫師領導的醫療團隊執行逾500例骨整合手術,也就是在截肢病患剩餘的骨骼植入鈦金屬棒,並連結到外部的義肢,保有活動自由與舒適,澳洲及歐美等國家都陸續採用這項技術,但尚未引入亞洲,將與秀傳醫院合作,完成醫師培訓,近期引進台灣。彰濱秀傳醫院醫療副院長、骨科部主任譚台笙說,截肢患者在穿戴傳統義肢時,必須穿多層襪子,還是會磨破皮或疼痛,穿脫費時又需要人幫忙,不敢碰水怕感染,造成生活不便,不少人因此行為退縮;日前他參觀默德伊斯在澳洲的治療流程,二名病患原本是飛機駕駛,在接受骨整合手術、復健後,重考執照,如今重返工作崗位。45歲默德伊斯出生於伊拉克貴族家庭,1999年第一次波灣戰爭隔年,他因拒絕執行海珊下達切除逃兵耳朵命令逃亡,向澳大利亞尋求政治庇護,專研髖關節、膝關節和創傷手術,成骨整合專家,他也積極為難民爭取權益,現任澳大利亞紅十字會大使。默德伊斯醫師說,骨整合在1965年牙科治療始用於人體,在1995年以後截肢者也開始用骨整合技術,醫療團隊從評估、手術、裝置義肢到復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治療流程,患者只感覺在腿上裝了一隻支撐物,不但減少肌肉流失,也能感受地面微妙變化,復健後保有生活品質,甚至回到工作崗位,今年底可望突破600例,其中3/4為創傷病患。他指出,接受骨整合病患需要經過心理評估、有穿戴傳統義肢經驗、戒菸,且配合復健、追蹤等,術後患部僅需一般清潔,保持乾燥,避免細菌感染,術後3天開始復健,約3到6周更換永久義肢,殘肢恢復完全承重約需半年到一年。患者在復健後可從事休閒運動,包括水中活動都可,但要避免滑雪、足球、搏擊等可能承受強烈撞擊、拉扯,若不慎跌倒或重大外力撞擊,接合器中有預定斷裂點的安全設計,避免對骨骼和植入物造成損傷。
2017-09-29 新聞.杏林.診間
依據估計,全國有長照需求者約七十六萬人,本人高齡九十多歲,罹患多種慢性疾病,並在幾年前診斷,得了攝護腺癌,經過放療,今處於腫瘤和平共存狀態中,每三個月檢查一次,觀察有無惡化。近日閱報得知政府傾力推展「長照2.0」政策,居然居家服務有「三不」缺失,如民眾不知、服務不足以及分配不均、被形容為「不好用的服務」,本人願將接受居家服務的切身經驗,詳加說明作為長照參考。我為了得到良好服務與減輕經濟負擔,特向社會局長照中心申請「居家服務」,經派員訪查後,長照中心核定為每月35小時之服務時數,同時和受中心委託的耕莘醫院訂立契約,內容有16條。由醫院派出一位女性居服員,每周三次、一次服務一個半小時,為我推輪椅上診所復健及扶持入浴。深感和需要有落差,曾向「督導員」提出增加服務時數,雖未超過可核定服務上限,但得到的答覆是「人力無法調配」。三個月後,不得不自願放棄這種陽春式服務。之後因健康及現實需要,經友人代找一位十九歲即任醫院看護工的女士,月付二萬四千元,周休二日及國定假日休假,每日上午九時到班至十二時,中午她休息一小時,再回來上班到五時。幸有兩個女兒分擔照顧,為了避免家人和我過度勞累而陷入「同垮」的窘境,只好忍受支撐下去。我期待政府體卹民之苦痛,拿出好用的長照良策,幫助無奈的病家解除沉重負擔,才是全民之福。
2017-08-11 新聞話題.長期照護
失能者一出院就需要輔具或居家服務等資源,過去卻總得經漫長等待。衛福部為讓失能者一出院就銜接上長照服務,今年4月公告「銜接長照2.0出院準備友善醫院獎勵計畫」,讓病人出院前3天接受評估、出院後一周內相關資源就到家,至今已159家醫院提出申請。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長蔡淑鳳表示,2014至2016年間,高齡住院患者約有3成出院後需要銜接長照服務,但不少人出院後,從接受評估到取得服務須等待兩、三周。衛福部的獎勵計畫鼓勵醫院在既有的「出院準備服務」中多一道銜接長照資源的程序,希望讓失能者盡快獲得居家服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喘息、簡易輔具中的3項服務,盼明年底能有200家醫院加入。蔡淑鳳說,參與計畫的醫院會先詢問失能者願否接受評估,病人同意後,會在出院前三日經醫院內訓練合格的醫事人員或各縣市照管中心照管專員評估,待書面資料送至照管中心,照管專員再依據個案失能情形媒合所需的長照服務。全台有500家醫療院所,照護司盼兩年內有200家加入計畫。照護司簡任技正陳青梅說,即使是沒有加入計畫的醫院,也可比照有參與計畫的醫院和照管中心簽約,並接受衛福部的相關訓練,讓病人仍可享同樣的服務品質。
2017-08-10 新聞話題.長期照護
因應長照需求,衛福部公布新修正的「物理治療所設置標準」,讓未來想專職做居家物理治療服務的物理治療師,只要承租一間辦公室開業作為「物理治療所」,即可全天走入行動不便的民眾家中,不必再承租大坪數空間置放非主要需求的治療儀器。新制不僅更省事,也有機會吸引新血投入長照的居家復健服務。台灣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曹昭懿解釋,過去物理治療師想開業不容易,依規定其物理治療所的治療空間坪數不得小於45平方公尺,也許在鄉下承租空間很簡單,但大台北房價高昂,設治療所開銷大,難吸引物理治療師開業。曹昭懿說,因開業不易,有熱誠提供居家物理治療的治療師,通常是私下接案,白天在醫院工作,晚上提供居家治療;若想「專職」服務,就得靠關係在醫療院所或治療所做執業登記,掛名後天天往外跑。台大物理治療學系教授鄭素芳也說,美國的居家物理治療服務就占四到五成,但台灣仍以機構為主,居家治療服務還長不出來。依長照2.0計畫推估,屬於長照醫事人力之一的物理治療師,仍需再充實800多人。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目前領有物理治療師證照者約1萬人,但實際執業登記者只約6000人,為了吸引4000人差數回鍋開業,決議放寬設置標準,讓專職居家物理治療的治療師,只要一間不限大小的辦公室就能開業。曹昭懿認為,因長照2.0的服務對象擴大,居家物理治療需求也隨之擴大,新制確實有市場吸引力。而且非失能的長照個案,也是有居家物理治療需求,她就碰過不少骨折或置換人工關節的老病人,依健保規定只能住院一周,但其實病人還是有復健需求。曹昭懿說,有阿公向她抱怨,為回醫院復建,得麻煩兩個孩子,一人開車、一人攙扶他下車進醫院,阿公家又是住沒電梯的高樓層,孩子還要想辦法抬他下樓,「此時居家物理治療的幫助就很大。」鄭素芳也說,病人為復建跑醫院或住院,其實社會成本高,居家社區化確實有利減少成本開銷。另外,新修正也開放物理治療所和其他醫事機構聯合設置。石崇良解釋,所謂的醫事機構是護理之家、職能治療所、語言治療所、呼吸治療所等,只要在同一個地址,雖然各自的稅務收入分開,但能共用掛號櫃台、同一間病例室等,概念就像「律師聯合事務所」,讓民眾能有「一站式」服務,不用到處跑。